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何泽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闲说苏州(12)苏州女人
热度 6 fdc1947 2014-6-3 07:39
闲说苏州( 12 )苏州女人 苏州女人这个话题,本来早该写了,犹豫再三,拖了很久,写了又停,停了又写,现在还是决定写完它。之所以犹豫再三,是因为如今什么都要带上一个“美女”字样已经成了恶俗,写女人便好像是为了吸引眼球似的。但是,女人毕竟是社会的“半边天”,不管世俗怎么恶,该写的事情还得写,因噎废食总是不好。 为什么非写苏州女人不可呢?前面的《闲说苏州》第一、二篇都说到一件事:在明清两代,苏州府每年税赋竟然占到全国的几乎十分之一,身为江苏巡抚的李鸿章曾向朝廷上书说:苏(州)松(江)太(仓)的税赋率,上溯之,比宋代多五倍,比元代多三倍;横着比,比毗邻的常州多三倍,比同省的镇江等府多五倍,比外省多十倍二十倍不等。 这就留下一个问题,交这么多税赋,为什么这里还是比其他地区富庶?难道这里的地下埋着聚宝盆、种着摇钱树不成? 当然不是,这里就不得不说到苏州女人所起的作用, 当年苏州府富甲天下,单靠种粮食是不行的。古人虽然说“富国之本,在于农桑”,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地区植桑绩麻,男耕女织,主要还是自给自足,但是,江南的蚕桑丝绸却远远超出了自给自足的范围,曾经形成过巨大的产业,或许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明末大学者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这样说:“ 苏、杭、常、镇之币帛枲紵,嘉湖之丝纩,皆持此女工末业,以上供税赋,下给俯仰。”“所有供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 。 种桑、养蚕这几乎是女人的专利,而这也恰恰正是整个蚕桑丝绸产业的基础。所以,在超额税赋的重负之下,几百年间,苏州仍然保持繁华,苏州女子功不可没。 直到近、现代,所谓姑苏十二娘(绣娘、织娘、蚕娘、花娘、茶娘 、缝娘、船娘、鱼娘、菱娘 等十二种劳动妇女,说法不一)仍然在农村的经济生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歌曰:“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此之谓也。 与女人相对的是男人。提起男人,在电视节目中,经常出现的被嘲笑的形象是上海男人。小里小气,在家里做家务、伺候老婆,很没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其实,我看在大多数知识分子家庭,男人都做家务。记得 80 年代的时候,我在济南住的房子里,一个单元每层住三家,中间那家的厨房靠着楼梯。晚饭前,从楼梯上走,看得见各家做饭的,几乎全是男人。在大学里,两口子都上班,谁在家谁做饭。男人做教师更多些,不坐班,做饭也往往更多。 男女在家里地位的相对高下,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女人参加经济活动,有经济收入,地位当然提高。 苏州女子就是如此,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苏州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要高于许多其他地方的女子。 一个明显的标志是脚, 所谓三寸金莲是旧社会摧残妇女身体和精神的一个标志。由于需要参加劳动生产,早在辛亥革命以前,江南就有许多天足女子。而在辛亥革命以后,苏州女人裹小脚的就很少了。而北方的很多地方,如今能见到现在也才只有七十多岁的小脚或“解放脚”(裹了小脚后又放开的),也就是说,直到三四十年代,那里还在裹小脚。 由于经济活动的需要,几百年来,苏州一直是小家庭占优势 。弟兄分家,各自赁屋而居。所谓“金乡邻、银亲眷”,就是遇到问题时比亲戚更重要的是依靠朋友和乡邻。苏州人很少进宗族祠堂。宗族祠堂也很少,倒是几乎家家户户客堂间的墙上都高挂着自己的“家堂”(一种木制小屋,二尺多高,里面仅供着自己去世的直系长辈的木主,可以认为是一个微型的“祠堂”)。这样, 大宗族对于小家庭的道德束缚就较小 。 历来,对妇女的封建道德约束最厉害的是宗族,而在长期没有宗族束缚的小家庭内部,束缚就小得多。 在小家庭里,一个对一个,谁束缚谁还很难说。因此,与其他地方相比,江南女子的自由度较大,苏州女子只是江南女子的典型代表而已。 由于经济条件较好,受封建道德的束缚比较少,苏州女子受教育的平均程度也比较高。也正因为女人从而母亲的文化水平较高,又促使下一代人又较高的教育文化水平,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而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又使得女子也得到较好的教育。 这是一个千百年来形成的正反馈。在这个过程中,女子的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有文化或智力水平较高的母亲能极大地影响下一代人的文化或智力水平。 所以,我们今天促进女童学习的“春蕾计划”的意义是怎么说都不过分的。 长期以来,一提起苏州,人们总还会想起苏州的美女。人们往往把小说中的林黛玉做苏州的“形象代言人”,林黛玉却“生、长”在扬州( 多谢武夷山先生的指正 )。如果说,林黛玉是藏在侯门深闺的大家闺秀的代表而且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那么,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美女是使男人们能够“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以儒服男装主动见访的才女柳如是、 传说中弄到顺治皇帝都要来插一杠的色艺双绝的董小宛、 借来诰命服饰以公使夫人的名义出使欧洲四国的赛金花等等风尘女子。 这些女子确实都是从苏州走出去的,大概也确实长得漂亮。但是,光有漂亮的脸蛋儿和婀娜的身姿大概还算不上绝色美女,仅仅长得好看一点只是一个必要条件,更重要的要有出色的才艺。这除了先天的条件之外,更需要后天的教育。 我们现在讲心里美主要是指由好的道德品质。其实,广义的心里美也应当指有智慧、有知识、有才艺。 人们喜欢一个人,不光是他(她)长得好看,更要有智慧、有知识、有才艺以及有与自己近似的道德。要能够培养出大量上面所说的绝色美人,就必定与那里大的人文环境有关。 上面这几位是风尘女子,被通俗文艺作品如小说、曲艺等广泛宣扬,所以知名度高了,其实,历史上有文采的苏州才女有许多。例如,清代乾隆年间的 张允滋,据记载,她工诗、画,善写墨梅。与张芬、李嫩、席惠文、朱宗淑、江珠、尤澹仙、沈桂玉等,结“ 清溪吟社 ”,世称吴中十子, 有《 吴中十子诗钞 》。她们能够走出自己的家门,结社吟诗,出版作品,这在保守气氛较浓厚的中原地区恐怕难以做到。 随着封建社会的覆灭,苏州女子很快地站出来,学习现代文明、学习科学技术。她们中不少人成为有科学思想、有科学创见的最出色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吴健雄、何泽慧等就是她们中的杰出代表 。 这些都不是用什么山、水、空气好之类的环境条件和更荒谬的遗传因子所能够解释的。 有很多女子籍贯并不在苏州,但是在苏州成长,受教育,成为真正的才女。例如现代著名的苏州九如巷张家四姐妹,张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各个才貌双全、知书达理。 她们还都精通昆曲,被称为 “张氏四兰”。叶圣陶先生早年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大姐元和嫁给了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允和嫁给了如今还健在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三姐兆和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夫人,而四妹充和的丈夫则是 著名汉学家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傅汉思 ( Hans Hermannt Frankel ) 。 杨绛女士籍贯在与苏州相邻的无锡(无锡与苏州在各方面都没有多少差别),她在苏州度过她的少年时代(少年时代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语言、生活习性、性格等等),在那里接受了中学和大学教育。俗话说:“文如其人”,她的文字看似平淡,却从容而意味无穷,优雅时而又夹着幽默。她 “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却不爱出头露面,不图虚荣。内敛、平静、多才,这些都是许多苏州知识女性共同特点。 在苏州,不但像上面这些上层家庭的女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人文修养,就是普通的市民、农民家庭,也重视女子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从而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由于是家庭、学校从小的全面教育,她们并不一定是高学历者,而是真正有较高素质的人。 就拿我们通常认为文化水平较低的体育运动员队伍来说,读同样年级的书,苏州籍女运动员的素质就显得比较高。例如,著名的“老女排”的队长孙晋芳,也就是业余体校毕业,她的水平就决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农民的女儿陈艳青在夺取世界冠军的过程中,就能够自觉地读书,从专科、到本科到研究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 当然,上面所说的苏州女子的长处,实际上并非苏州女子所特有,在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相似,千百年来在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方面相差不大,她们有许多共同之处,苏州女人不过是她们的代表而已。
个人分类: 闲说苏州|8020 次阅读|12 个评论
百年泽慧——纪念何泽慧先生百年诞辰
热度 12 venking 2014-2-28 12:14
百年泽慧 刘 晓 与居里夫人一脉相承 2012 年 4 月,《中国科学报》曾调查几位院士,问 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其中,陈佳洱院士和欧阳自远院士不约而同地提到《 居里夫人传》。陈佳洱说:“居里夫人自强不息的一生,她的工作精神和处世态度。我那时读到这些故事,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在震颤。从书中,我汲取到的是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毕生奉献的科学精神。”欧阳自远院士认为:“居里夫人爱国为民、不求名不求利,堪称典范,值得我们一辈子去学习。” 居里夫人的品质和精神,影响了世界上的很多人。在中国,与居里夫人最接近的女科学家,莫过于何泽慧先生。首先,她们之间在科学上有着直接的传承关系。钱三强与何泽慧是在约里奥 - 居里夫妇的指导下工作。约里奥曾明确讲,科学上的这种夫妻结合,“从老居里夫妇传染到我们,再传染给 你们”。其次 ,她们都把自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成为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楷模。更重要的是,她们的品质一脉相承。无论居里夫人,她的女儿伊莱娜,还是何泽慧,性格都非常直率,说话从不绕弯子,不喜欢应酬,物质生活非常简朴。居里夫妇最让助手们佩服的,是他们的那种极端的朴素、谦逊和对工作的投入,以及“自自然然的超然”态度。艾芙•居里也这样写她的姐姐伊莱娜:“我曾看到她的银行积蓄,在我看来那是够多的,但她从来不花——只不过是因为她从来不想要任何东西。” 我们只能以同样的角度才能理解何泽慧的极其简朴和平易谦虚。须知何泽慧父母均出自科举世家,父亲何澄是早年留日的辛亥革命元老,为著名的鉴赏家和收藏家,甚至将苏州名园之一的网师园购入名下,母亲王季山的家族不仅世代官居高位,还是近代著名的科学望族。因此何泽慧所坚持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节俭美德,而是对科学事业的专注和献身。既体现了家族“物尽其用”的传统思想,又在任何场合都把自己放在普通人的地位上,更在荣誉和地位面前始终保持着冷静清醒的头脑。顾以藩评价道:“她摒弃虚荣和风头,她坚持实事求是,绝不苟且附和,其质朴直率的性格鲜亮可见。” 有趣的是,钱三强和约里奥都很健谈,思想进步,喜欢参与一些政治活动。而何泽慧与伊莱娜则比较朴实和不善言辞,不问政治。当然,我们还是不要把何泽慧称作“中国的居里夫人”,虽然她最早获得这个称号( 1948 年),但对于这些虚名,她从来都是反感和避之不及的。 发现四分裂 1946 年,何泽慧结束在德国的工作,前往巴黎与钱三强相聚,婚后加入钱三强的小组,研究原子核的三分裂现象。一般原子核一次只能分裂成两个碎片,三分裂意味着原子核能够一次分成三个碎片。他们用核乳胶记录铀原子核的裂变,然后在高倍显微镜下寻找三分裂的径迹。在暗淡的视野里,搜索那些令人捉摸不定的径迹。做这种观测工作非常辛苦。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镜下观察,不但眼睛很累,引起头痛,而且由于身体固定在一种姿势下,时间长了,周身都会感到疲劳不堪,这确实是一种需要一点毅力的工作。而何泽慧由于她的细致和耐心,孜孜以求,不放过任何一条径迹,结果是她找到的最多。 11 月 22 日晚,何泽慧在一张早前的底片上突然发现一个特殊事例。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她看到从一个点发射出了四条粗线:两条长径迹,两条短径迹。第二天,钱三强观察和确定了这些径迹。经过反复讨论,他们判断这是一个铀的四分裂。四条径迹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这一事例说明重原子核不仅可能存在三分裂,而且可能存在更多分裂的情况。何泽慧发表论文,宣布首次清晰地发现铀俘获中子的四分裂。 1947 年 2 月,何泽慧又观察到第二个四分裂的事例,这个事例中三个碎片是重的,一个是轻的。据估算,四分裂的概率仅为二分裂的万分之二左右。 三分裂与四分裂的发现得到了约里奥-居里夫妇的坚定支持。 1947 年春,在全部研究结果正式公布前不久,约里奥参加了在巴黎召开的一次国际快讯会议,首先宣布了这项发现,并且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物理学上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它是由两位中国青年科学家和两位法国青年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是国际合作的产物。” 研制核乳胶 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科学奖——中国科学院 科学奖金 (自然科学部分)于 1957 年 1 月公布,何泽慧领导的“原子核乳胶制备过程的研究” 获得三等奖。 1956 年度 1957 年 5 月以朝永振一郎为首的 20 名日本物理学家访华,他们参观物理所之后 总结道,何泽慧“领导的只有几个人的小组作出了使人难以相信的事,就是完成了不次于英国夸为世界第一的Iford G5干板的优良原子核干板,现在已投入生产,对中国的宇宙线学界利益将不知有多大”。他们对何泽慧先生“作粒子活动的实验很钦佩”。而进行粒子物理研究的基础就是当时对质 子、电子灵敏的核乳胶(干板)研制成功。 核乳胶是一种特种的照相乳胶,是原子核物理研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当初钱三强在英国向鲍威尔教授学习核乳胶制作的时候,核乳胶还尚未定型。实际上鲍威尔也不是自己做,而是委托依尔福(即 Iford ) 公司,根据他的要求制作,他再用显微镜检查改进。而在白手起家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则全部需要何泽慧和助手们动手来做。就在极其简陋的设备下,何泽慧和陆祖荫、孙汉城两个助手自力更生,自己摸索,到 1956 年,经过 420 多次试验,终于研制成功了对质子、α粒子、核裂片等灵敏的核 -2 、核 -3 ,以及探测慢中子用的核 -2 载硼,核 -2 载锂乳胶,达到了依尔福公司 C2 水平。 国际上核乳胶的制造,有两个里程碑,第一即 C2 ,适用于一般的核物理实验,但对宇宙线研究和高能物理就不能完全满足要求了。第二个里程碑就是依尔福公司的 G5 , G5 主要是灵敏度大大提高,能够显示电子轨迹。从 1955 年开始,何泽慧与孙汉城、刘惠长就着手研制对高能带电质点灵敏的核子乳胶。在 1957 年顺利改进和制成了对电子灵敏的核 -4 和核 -5 乳胶,前者的灵敏度接近 G5 ,后者的灵敏度则超过了 G5 。这标志着我国制造的核乳胶已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 何泽慧对中国核乳胶的发展念念不忘。她一再提及, 1957 年初,我们就有了对电子灵敏的核乳胶,那时候日本人来参观,我们一五一十的给他们讲,日本人回去后才有了乳胶,很快大规模发展,做出很大成绩,而我国的核乳胶工作被停止、消失了,真遗憾! 培养人才 钱三强认为:“科学研究要有好的传统。或许,科学界最重要的好传统就是:学术与道德的统一。善良、正直、谦逊、实事求是、永远进取与创新、热忱帮助年青一代、热爱祖国、关心人类的前途等,这些就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工作者的基本品质。” 回顾何泽慧的学术成长过程,其履历堪称完美。她自幼进入其外祖母创办的苏州振华女校学习, 1932 年考入鼎盛时期的清华大学物理系。留学德国师从弹道学权威克兰茨和著名物理学家盖革,德国首屈一指的实验物理学 家博特引导她转向核物理研究。她还到巴黎居里实验室和钱三强一起在约里奥-居里夫妇的指导下工作。何泽慧经历了家族文化的熏陶和现代科学训练,又在世界著名科研机构领略到科学大师的学术风范。这些优秀的科学传统要在中国生根发芽,何泽慧非常注重对 年轻人 的培养。 随着我国核科学事业的创建并迅速发展,培养大批骨干一直是科研机构工作的重心之一。要让年轻人尽快成长来担负工作,何泽慧的特点是敢让年轻人去负责,放手,这样他们就成长得快。何泽慧早期与陆祖荫、孙汉城研制核乳胶,孙汉城回忆说:“我是她手把手地教出来的,她对我很关心,也是严师。”他起初有些粗手粗脚,何泽慧就用在德国的经验教育他们:“手里拿个东西,你要自己想象自己是个老太太,你抱着花瓶走路,你要慢慢地走,你不能动作太快了,动作一快就要闯祸。” 何泽慧同时鼓励他们补习各种相关课程及外文,工作大胆放手地交给陆祖荫和孙汉城两位助手做,同时又注意分析指导,抓住问题钻下去,从而使他们的业务水平迅速提高。 在领导中子物理研究时期,何泽慧要求研究室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还要出成果、出人才。每一项工作完成后,她都要求作报告、写文章,不涉密的,经她修改后送出去发表,她对每一篇文章都认真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张焕乔院士说:“何先生总是鼓励我们年轻人要勇于进取和创新,不要迷信外国人,走自己的路,要在现实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想办法做出高水平的工作。” 她总是能够看到下一步的发展,及早地提醒年轻人扩展研究的领域。她让年轻人提前准备知识,积极拓展,不死守一个领域。仅统计 1959 - 1965 年之间的《原子能科学技术》和 1966 年的《原子能》杂志上的文章,何泽慧指导过的工作就达 21 项。但她决不允许在作者栏上署上她的名字,而只出现在致谢中。在她的辛勤培育下,一批年青人很快地扎扎实实成长起来了,成为我国原子能事业若干领域的骨干。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开始,何泽慧为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宇宙线研究保驾护航、引导方向,培养了两代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现在高能所宇宙线、高能天体物理和空间科学技术的一批中年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都是在何泽慧多年言传身教下成长起来的。她培养出我国第一个气球工程博士,第一批空间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博士。为尽快提高我国科学研究水平,她提倡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发展新的生长点。她反复提及,科学工作者要“立足常规,着眼新奇”,具有“扎扎实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科学崇尚创新,但这些创新能力强的科研机构,往往有着好的传统,也可以说是文化。这些传统,正是钱三强、何泽慧等几代老科学家从世界著名实验室中带回种子,生根发芽。中国科学事业过去的几十年充满曲折,这些传统或隐或现,但总会开花结果。 何泽慧与钱三强 何泽慧和钱三强的名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时甚至难以分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科学上,他们的研究密切结合。钱三强曾讲过,说我们的结合,是科学的结合。两个人最重要的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与四分裂现象的发现和解释,是两个人一起完成的。钱三强最先注意到三分裂现象,何泽慧加入钱三强的团队后,发现的事例最多,并且最早找到了四分裂现象,他们的很多成果是共同发表的。回国后,何泽慧从事核乳胶的制备工作,最初这项技术是钱三强最先从英国接触到的。 第二,两个人的事业相互辉映。他们回国不久,钱三强更多地忙于科学家的组织工作,为中国原子能事业招兵买马,调兵遣将,而何泽慧始终处在关键的科研岗位上,继续着两个人的科学事业。她最早领导了原子核的物理研究,在原子能研究所,又负责最关键的中子物理研究室。他们两个人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第三,两个人的命运沉浮与共。他们在清华相识,共同学习、感知国家的危难、都前往欧洲,在那里度过了艰苦的战争岁月,两人结合后,一起从事科学研究,一起回国创业,经受了历次政治运动的风风雨雨。文革期间,钱三强被下放劳动,何泽慧也申请一起前往。我记得有这样一个场景,在那片荒凉的土地上,两个人看到天上的星空,想到天空也是一个大的实验室,两个人制作简陋的仪器,观察彗星的轨道。他们都五十多岁,在人生最好的年纪,没有了实验室。但我们看到了他们面对命运的坦然、平和,他们性格中的简单、纯粹。 与钱三强在中 国科技史上的崇高地位相比,何 泽慧的光芒是否被掩盖了呢?一次记者问她:“被介绍为钱三强夫人,你有什么想法?”,她毫不客气地回答:“有人要介绍钱三强夫人我根本不去。”何泽慧一贯主张男女平等,不要怕社会上的习惯势力为争取女性权利进行着不懈的斗争。而在工作上,何泽慧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在法国与钱三强合作时,她就以其敏锐而细致的观察能力赢得了他的赞叹。而回国后,她始终处于科研的第一线,甚至可以说始终在关键的研究岗位上。新中国核物理研究起步阶段,她领导了原子学研究所的实验方面工作。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初期,她负责“云室与照相板组”,不久负责研究所四大方向之一的“原子核物理组”,她亲手研制核乳胶。研究所重点转向原子能后,苏联援建反应堆和加速器,何泽慧在赴苏联的“热工实习团”中负责关键的加速器及反应堆上进行核物理实验研究的方面。她领导“中子物理研究室”(二室),参与核武器研制任务。1961年后,何泽慧负责研究所四线一片中的“物理线”。1964年后担任副所长。1973年高能所成立,她任分管宇宙线的副所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研究所唯一能够开展实验研究的领域。 作为中国原子能物理事业的开创者,何泽慧在不同岗位上,不仅出色完成了科研任务,还发展学科,培养了大批人才。她的功绩将永远被人铭记,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温家宝总理每年都要拜访。他说:“您为国家作过贡献,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您。这就是我每年来看您的原因!” 科学家简介 何泽慧(1914-2011),祖籍山西灵石,核物理和高能物理学家,中国核物理、高能物理与高能天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1914年3月5日生于江苏苏州市, 1920年起就读振华女校,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1940年在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攻读弹道学,获工程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德国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工作。1943年到海德堡威廉皇帝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跟随博特教授从事核物理研究,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1946-1948年在法国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工作,在约里奥-居里夫妇的指导下,与钱三强一起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1948年回国参与创建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成为该所唯一的专任研究员。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领导研制成功原子核乳胶,获1956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56年领导成立中子物理实验室,参与了反应堆与加速器的建设与实验,承担了原子弹与氢弹研制中的一些基础性科研任务,1964年起担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1973年以原子能研究所一部为基础成立高能物理研究所,任副所长,分管宇宙线研究与图书情报工作。1980年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1997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4948 次阅读|12 个评论
葛能全:我知道的何泽慧先生
热度 3 venking 2013-6-25 17:32
我知道的何泽慧先生 首次读到关于何泽慧先生的生平传记。作者刘晓博士以他研究科学史的严谨态度,调查了多处有关何先生的档案材料,访问了不少熟悉何先生的人士,参考了他人撰写的一些著述,历史地展现何先生的一生。我以为,是一篇可信可读的人物传记。作为对何泽慧先生“有所知”(钱三强先生曾如是说)的晚辈,我对此感到欣慰。 人们说起何泽慧,往往会和钱三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这应归因于他们的“科学伴侣”关系——他们在法国居里夫人亲手创建的居里实验室相结合,又在那里共同发现了重原子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受到世界瞩目。那时候,他们就被称为“中国居里夫妇”。 何泽慧先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物理学家。她取得的成就根植于她对科学的执著,而且这种精神贯穿在她的整个科学生涯中。她早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硬是顶住轻视女性的习俗,以不逊于男生的成绩获得清华物理系毕业证书;在柏林高等工业技术大学,她打破女生“不习兵工”的惯例,选择弹道学读博士,成为当时该校的唯一;在海德堡,她不顾战乱专心于实验,首先观察到正负电子弹性碰撞;在法国巴黎,她以旁人少有的毅力和细心,在难以数计的裂变径迹中,敏锐地捕捉到世界首例“四分裂”径迹。尤其令人敬佩的是,何先生对科学的执著,直到晚年依然坚守不怠,在她九十二岁那年( 2006 年 3 月)摔成骨折之前,一直坚持到研究所上班,一日不落,甚至春节假期还乘公交车去所里工作。 何泽慧先生是一位“忌俗”的科学家,她这方面确有近似两代居里夫人(玛丽·居里和伊莱娜·居里)的性格特点。细细想来,在接触何泽慧先生三十余年里,真想不起她有过赏脸“应酬”的破例,凡遇这类邀约,她便说:“那是浪费时间,我才不去哩。”她说话不讲究修辞酌字,不习惯拐弯抹角、吞吞吐吐,甚至有时旁人听来不合时宜而她自己觉得该说的话,还照直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段时间科学界热烈呼吁加大科技投入,纷纷举外国为例,说某项研究人家多少美元,我们连零头也不到,设备落后过时了,没有经费更新……何先生却冷不丁补上一句:我看科学研究也不能忘了勤俭节约,不能大手大脚花钱,有的单位拿国家的钱不少,也没有看到像样的成果出来。 记得 1991 年春节前夕,时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家宝和国务委员宋健登门向钱先生和何先生拜年,还没等坐定,何先生就郑重其事地向领导提出一条意见,说:“女同志五十五岁退休,比男同志早五年,这个规定不合理。女同志到五十五岁没有了家务负担,正是集中精力工作的时候,却让她退休做家庭妇女,不是浪费人力么。男女应该平等嘛,是不是啊。”何先生就是这样心地坦白透明,丝毫不花心思装饰自己,她对人对事,喜怒好恶,让人一目了然。 何泽慧先生日常生活中,是一位极平常的普通人。她自己缝制的一个布书包用了几十年,无论出入何处,即便去人民大会堂,或者参加国际会议,她都提着那个书包。她因公出差,总是要求和年轻同志乘坐一样的交通工具,不接受特殊照顾。她 82 岁那年,和所里同志一起去云南出席宇宙线会议,在从昆明转往大理时,她坚持和大家一起坐夜间长途卧铺汽车,一路颠簸连年轻人都感觉难受,何先生毫无怨言,还挤在仅肩膀宽的铺位上睡了一觉。何先生的穿着,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进入 21 世纪以后,她还穿打补丁的衣服。她的观点是,旧衣服穿着舒服,何必扔掉,扔掉就是浪费,笑破不笑补嘛,是不是啊,衣服打补丁没有人笑话,笑也不怕。 由于穿着不显“派头”的缘故,何先生经常被世俗眼光误会,但她并不介意。一次,何先生和钱先生一起到西单菜市场(时为北京供应最全的菜市场之一)买冬笋,正当她一个一个挑选时,售货员上下打量后,以一种不屑的口气提醒何先生:“老太太,你先看清楚价钱,不要看错了价牌上的小数点儿。”何先生笑笑:“看清楚了。” 1978 年 10 月,何先生要参加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率领的科学代表团出访联邦德国和法国,去前门新大北照相馆照标准像制作护照。那天她的穿着和平常一样,摄影师提醒她换衣服梳整头发,她坐着不理会。摄影师以为何先生是位少见识的街道婆婆,调侃她:“老太太,有福气呀!您出国是去看儿子,还是看女儿呀?”何先生说:“我谁也不看。” 何泽慧先生是一位精神境界很高的人。她出生名门世家,父亲何澄早年追随孙中山成为辛亥革命志士,又是一位遐迩闻名的文物鉴赏、收藏大家。新中国成立后,何泽慧先生兄弟姊妹秉承父母遗愿,把他们一生辛劳积累的全部家产捐献给了国家。其中有父亲卖了北京房产购得并重加整修的苏州“网师园”(另有附近的房屋),以及园内一应古董器物;有数量惊人的珍贵文物、字画、古籍、古印、古墨、名贵印章印材等。仅现藏于苏州博物馆的所捐文物计 1374 件,其中一级文物 31 件,二级文物 355 件,三级文物 381 件(其余尚未定级)。 2008 年 5 月,笔者有幸在苏州博物馆看到何家当年捐赠文物的厚厚一本名录,并且在地下库房目睹了几件原物,如元代赵孟頫的《临兰亭序册》,明代沈周的《花鸟册》、文征明的《松厓图卷》、董其昌的《山水册》,清代王铎的《枯兰复花图卷》,还有北宋文学家、《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的玉石名章。后来,我先后当面向何泽慧先生( 2008 年)、何泽诚先生( 2010 年),和电话向何泽瑛先生说起苏州博物馆所见,以及发自内心的敬佩之情,三位先生回应我的话,几乎是一样的,平淡而谦和:“这没有什么,别人也会这样做的。” 何泽慧先生还是一位兴趣广泛,多才多能的“苏南才女”(彭桓武先生语)。她爱好体育,曾经是振华女校排球队的中坚;她游泳颇有功底, 1980 年 9 月我见过何先生在青岛八大关教钱先生游泳,几天工夫硬是从不入门教得半会半不会。何先生少年时喜爱填词赋诗,尤其写得一手好字,隶篆行楷都能。我见过她当年( 1932 年)留在振华女校校园的篆书摩崖石刻壬申级训“仁慈明敏”(意为仁义 慈爱 聪明 敏捷),见过她庚午年( 1930 年)的一件隶书作品影印件“临曹全碑”,见过她的竹刻楹联,以及花鸟画作……。如果作一个假设,何先生不是专攻了物理学,而继续深造她少时的课余爱好,可以断言,十之八九会成为一位造诣很高的书画大家。这样讲不是毫无根据的。 2009 年初,我顿生念头,想请何先生留下一幅字,很幸运,想法得到何先生应允和民协的支持。于是我选好准备书写的内容,带上笔、墨和折好横竖格的宣纸来到中关村 14 号楼。请何先生书写的,是她 1994 年回苏州母校同学生座谈时讲的一句结束语:“各行各业的人,只要自己做出成绩,做出水平,都是国家需要的。”何先生写了落款:“以上心得九十有五书 何泽慧”。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一位九十五岁高龄、间隔七十余载很少使过毛笔宣纸的实验物理学家,书法竟然还是那样娴熟,那样老到,甚至连笔顺也一点不乱。那天的现场情景深深留在我脑海中,至今记忆如昨:何先生站在餐桌旁,一边书写,一边急促喘气发出吁吁声,每写一个字都很费力。孝敬的民协不时让老人坐下歇一歇,喝口热牛奶,还柔声说些鼓劲的话:“妈妈,写得好。”“妈妈,快要写完啦。”当这件历史性的作品最后钤下何泽慧名章那霎时间,我禁不住激情涌起,泪花蒙眬了双眼……这又是一次感受平常而伟大的时刻。 作者刘晓约我为何泽慧传写序,写了一些亲历和感想,不知合适不。 葛能全 2011 年 12 月于中关村 《卷舒开合任天真——何泽慧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与上海交大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
2376 次阅读|3 个评论
《卷舒开合任天真——何泽慧传》导言
热度 3 venking 2013-6-17 23:53
何泽慧(1914-2011),祖籍山西灵石,核物理和高能物理学家,中国核物理、高能物理与高能天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作为参加我国核科学创业工作的第一个女科学家,何泽慧先生的科学生涯是令人羡慕的。她1914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苏州市。父母均出自科举世家,父亲何澄是早年留日的辛亥革命元老,母亲王季山的家族则是近代著名的科学望族,同时极为重视女性教育。何泽慧从1920年开始进入其外祖母创办的苏州振华女校学习,1932年考入大师云集的清华大学物理系。1936年留学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攻读弹道学,在弹道学权威克兰茨门下学习,获工程博士学位。1940年到德国西门子工厂弱电流实验室工作。当核物理风靡世界时,她师从德国首屈一指的实验物理学家博特(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43年到海德堡威廉皇帝医学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从事核物理研究,发现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1946年又到法国与钱三强结为伉俪,在法国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工作,得到约里奥-居里夫妇的指导,与钱三强一起发现并研究了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 何泽慧1948年回国后与钱三强开创了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这是当时中国唯一的专门核物理研究机构。以此为基础,中国科学院1950年成立近代物理研究所,并逐步演变为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直到成立高能物理研究所。何泽慧曾是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唯一的专任研究员。1950年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领导研制成功原子核乳胶,获1956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她领导成立中子物理实验室,参与了中国第一座反应堆与加速器的建设与实验,承担了原子弹与氢弹研制中的一些基础性科研任务。1964年起担任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1973年以原子能研究所一部为基础成立高能物理研究所,何泽慧担任副所长,分管宇宙线研究与图书情报工作。虽然机构不断调整,但她始终处在科研第一线,领导着关键部门,支持国家的核武器研制任务,培养了众多的科研人才,获得了科技界乃至全社会的尊敬。1980年她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1997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泽慧的一生,又和她所经历的时代紧密联系,充满了挑战与磨难。中学时代她就参与反抗日本的侵略,大学期间更是亲眼目睹了日本人的跋扈。在德国,她是第一个看到拉贝日记的中国人,见证了日本军队在中国的暴行。由于纳粹德国发动的战争,她滞留德国并一度与家人失去联系。回国后,面对几乎是空白的科研环境,她从核探测器开始做起。一次次的政治运动的干扰,“反动官僚”家庭的出身始终是她挥之不去的阴影。她与钱三强一起经历沉浮,曾被核武器研究所排斥。“文化大革命”期间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打倒并下放劳动,伤心地离开了原子能研究所。 正是在这些挑战与磨难面前,何泽慧表现出了高贵而又朴实的科学家品质。她自奉极俭,衣着朴素,平易近人,风骨灿然。作为女科学家,她始终争取男女平等,清华物理系教授对女生有偏见,她据理反驳,晚年还为消除男女退休年龄差别而呼吁。她始终强调中国人的自尊自信,反感崇洋媚外,德国大学军工领域对外国人有防范,她以理力争。她始终坚持科学家的求真本色,对某些潮流、权势不屑一顾,为发展宇宙线物理学,她顶住上层领导的压力。在逆境中,她仍心系科研,即使下放农村劳动,也把天空当成自己的实验室,进行彗星观测。她指导过的工作不计其数,但从不挂名发表任何学术论文,她的名字出现在许多论文篇末的致谢中……也许这些品质,比她的科学工作或丰富多彩的生活更为难能可贵。 作为著名的女性科学家,何泽慧早已成为爱国和科学的象征。然而,人们对何泽慧的了解又是非常有限。谦逊以及对名利的淡泊,使何泽慧极少接受外界的采访和宣传。因为,对于那些把科学家塑造成千人一面的高大全形象,追求故事情节的浪漫离奇,甚至不惜扭曲科学的本性,张冠李戴科学家的贡献,何泽慧从来都坚决反对。事实上,有些“艺术创作”背离了科学追求真理的本质,不仅在许多科学家看来是难以接受的,也已经为读者所摒弃。 科学家的传记,首先要准确表达科学家的学术成就。科学的发展有其自主性和独立性,科学家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其科学贡献获得承认。另一方面,科学家的学术成长,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人为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家庭背景、求学历程、师承关系、学术交往,以及现代中国的社会变迁、政治风潮等等因素,都深刻影响着每一位科学家,使他们形成了各自独有的治学道路和学术成长轨迹。因此,科学家的传记不仅是科学工作的记录,还应该包含人生的起落,反映社会的变迁。此外,科学家传记应当引起读者对历史人物和科学体制的一些反思…… 迄今为止,与何泽慧有关的传记作品有:葛能全先生的《钱三强》 ,刘深先生的《葛庭燧传》 和《戈与荷——葛庭燧、何怡贞传》,以及苏华、张济先生的《何澄》 。传记主人公分别是何泽慧的丈夫钱三强、大姐何怡贞和姐夫葛庭燧、父亲何澄。葛能全从1976年起就担任钱三强的秘书,期间他始终怀有历史的观念,随时保留和整理资料,并在退休后查阅了大量的档案、文献,穷数年之力,撰成这本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传记,至今是中国科学家传记中少有的精品。葛能全与何泽慧也多有交往,但正是亲历写作的艰辛,以及对传主和社会的强烈责任感,他以精力非同从前而推辞了继续为何泽慧作传的请求。葛能全曾多次接受本采集小组的采访,为我们讲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得知本传记即将完稿,他欣然答应为之写序。刘深是资深记者,又是葛庭燧家的老邻居,写作过程中收集了大量资料,曾采访包括何泽慧在内的相关人员。山西的苏华先生更以数年心血,最广泛地收集了何氏家族的材料,并予以一丝不苟地审定,不惜一再推迟出版。他尤其对欺世盗名之作深恶痛绝,其严谨治史之精神令人敬佩。这些作品为本传记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和资料,而且,几位作者在写作中均充满感情但又极为严肃慎重,值得学习。 2010年6月,在国务院领导下中国科协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本书作者曾以留法学者群体及其建立的北平研究院为选题开始科学史的职业研究。何泽慧先生是北平研究院聘任的最后一位,也是当时在世的仅有的两位专任研究员之一(另一位为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王云章研究员,1906-2012)。出于这种机缘和学术责任,作者主持的小组承担了何泽慧先生的资料采集工作。 我们第一次见到何泽慧先生是2010年6月24日,虽然她失去了记忆,但精神尚好。在征得她的签字同意之后,采集小组正式启动。首先是梳理年表,从发表的各类文章和图书中了解何泽慧的生平和主要工作,进行分期。这些资料包括何泽慧的论文与著作、各类图书报纸上对何泽慧的介绍、同事和亲人的回忆、其他物理学家传记中有关何泽慧的片段等等。同时,我们也记录下何泽慧的一些影像。 对于何泽慧科学生涯的不同时期,我们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何泽慧的家世与早年时期,主要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在苏州,我们参观了王氏祖居、何家老宅、振华女中(今苏州第十中学)、苏州博物馆以及网师园,访谈了对王家有研究的张橙华先生、何泽慧的表弟王守觉院士,以及曾参与振华校史研究的徐思源老师。苏州第十中学对校史非常珍视,徐老师将收集的照片资料和编辑的校史书籍慷慨送给我们。在苏州十中,我们看到了何泽慧少年时代的散文、诗作以及书法、绘画作品,同时我们又在上海图书馆查找到何澄写给何泽慧的诗,以及包含何泽慧中学时文章的出版物。在钱民协教授的帮助下,我们还专程前往南京,采访了何泽瑛先生,进一步了解到家族和何泽慧早年的一些情况,同时看到不少珍贵的老照片。本书用重墨追溯了何泽慧的家世和早年学习环境(第一、二章),以展现家族文化传统和早期教育的特殊作用。 何泽慧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时期,家属提供了何泽慧写给大姐何怡贞的十余封信,使我们了解她选择学校和专业、在清华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出国前后的情况。清华大学档案馆和图书馆的资料也相当丰富,清华大学本身保存有比较完整的校史。何泽慧的大学同学,于光远、王大珩、杨振邦、陈亚伦等都有关于大学生活和对师长的回忆。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赵忠尧等物理系的教授们也有传记可参考。本书第三章,主要描述了清华大学阶段专业选择以及师友的影响。 留学德、法时期是何泽慧走上科学研究道路,开展前沿研究的重要阶段。采集小组成员中方在庆研究员和李艳平教授分别是德国科学史与法国科学史的专家,他们提供了一些素材。方在庆研究员还前往柏林复制到何泽慧的博士论文。本书用三章的篇幅分别讲述了何泽慧从事兵工研究(第四章)、转向原子科学(第五章),最终在原子科学领域做出重大发现(第六章)的过程。何泽慧回国初期在北平研究院期间(第七章),作者本人利用了先前在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过的一些资料,展现了原子学科研机构在中国的开创,以及新旧政权科研管理的变迁。 从1950年开始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何泽慧的科学工作最为紧张的时期。我们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支持,获准查阅何泽慧的有关档案以及研究所的早期档案,许同舟和王亚辉两位老师给予了很多帮助。耗时数月的档案查阅工作使我们对何泽慧的工作经历和历史背景有了基本的了解,随后的访谈工作顺利而富有成效。根据机构变化和研究导向的不同,关于何泽慧20世纪50年代前期从事的核乳胶的制备工作,访谈到她当时的助手孙汉城先生;1955-1956年苏联实习期间的工组情况,访谈了与她一起工作的杨桢先生;1956年后领导中子物理研究和参与核武器研制时期,访谈了她指导过的张焕乔院士。何泽慧的这些工作经历分别体现在本书第八、九、十章中。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何泽慧遭到批判并下放干校劳动。根据一些手稿和相关人员的回忆,尽可能还原了这段经历。1973年中科院高能所成立,何泽慧调回科学院就任高能所副所长,分管宇宙线研究。此后的历史,主要根据高能所档案,同时请教了李惕碚、马宇倩、况浩怀等先生。本书第十一、十二章讲述了她重返中科院前后的曲折经历,以及此后指导宇宙线研究的情况。“立足常规、着眼新奇”是她对自己科研生涯的总结。 此外,我们还访谈了何泽慧的亲人和交往密切的朋友。何泽慧的大女儿钱祖玄、二女儿钱民协、儿子钱思进三位老师均接受了我们的访谈。三位老师都衣着朴素,家风俨然。尤其是钱民协老师,在照顾何泽慧晚年起居的同时,为我们整理提供了大量的照片、手稿、书信以及报刊资料。钱思进老师也在繁忙的工作中审定初稿,并收集到国外友人的纪念文章。葛能全先生、高能所冼鼎昌院士等都与何泽慧多有交往,给我们讲述了不少珍贵的往事。第十三章则记录了何泽慧晚年的时光。本书最后一章(第十四章)分别从科学家网络、科学发展与国家需要、科学与女性、科学与传统等四个角度,探讨影响科学家学术成长的各类因素。 就在我们收集资料和写作的过程中,2011年6月20日,何泽慧先生遽然逝世。在整理她的办公室时,我们注意到,椅子上面一件泛白的军大衣。在这里,和老旧的办公桌、台灯一起,都是那么的自然。在我们心目中,她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她不愿外界加于她任何称号。然而她又是如此的纤尘不染,个性鲜明,科学的精神气质早已内化于她。 本书用李商隐《赠荷花》中“卷舒开合任天真”为题,借“荷”来形容我国核物理事业中这位女科学家的超尘拔俗和朴实无华。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何泽慧先生在百年的历史风浪中,无论命运卷舒开合,始终的求真、较真和率真。有人说她是那个“看不见皇帝新衣的小孩子”,有人说她有“永远的童心”、“童趣”。而温家宝总理认为她有科学家的本色:“什么叫本色?就是求真、特别较真,有时候有点犟,不计较生活,热爱科学,热爱祖国。”(2008) 科学崇尚创新,但科学的传统和科学家的品质却代代传承。一百年前(1911),居里夫人获得了第二个诺贝尔奖,她的光辉照亮了许多杰出的女科学家。何泽慧在居里实验室不仅做出了重要的科学成就,也汲取了居里家族的优秀品质,并使之在中国生根发芽。2011年何泽慧去世后,李政道在唁电中写道:何先生是中国原子能物理事业开创者之一,是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创建者之一。她以满腔的热忱领导开展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的实验,她积极推动了祖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及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起步和发展。欧洲核子中心的《快报》( CERN Courier )期刊在年度最后一期刊登了长篇纪念文章,由意大利女物理学家Maria Fidecaro和杂志主编Christine Sutton共同撰写的《何泽慧:沿着不同的道路》 ,称不少女物理学家怀有抱负,只是没有人再像居里夫人那样获得世界声誉,从而较少为人所知,何泽慧就是其中之一。“她热爱她的祖国和科学,并成为了二者的象征。”这是国际同行对何泽慧一生贡献和品质的总结和纪念。她与居里夫人的人生道路虽然有很大差异,但她们的精神却一脉相承。老一代科学家的这些品质,我们用艾芙·居里的话寄言读者,“希望读者在人生暂时的荣枯浮沉中,能随时加以辨识” 。 葛能全2006.《钱三强》. 山东友谊出版社. 刘深2010.《葛庭燧传》. 科学出版社. 刘深2011.《戈与荷——葛庭燧、何怡贞传》. 清华大学出版社. 苏华、张济2011.《何澄》. 三晋出版社. Fidecaro, M Sutton, C. 2011. Zehui He: Following a different road. CERN Courier . Nov. 23. 艾芙·居里1988.《居里夫人传》. 左明彻译. 商务印书馆. 页2.
5811 次阅读|3 个评论
《卷舒开合任天真——何泽慧传》后 记
热度 2 venking 2013-6-17 23:52
如同人生经历四季,这本传记初稿的写作,也持续了整整一年。仲春时节,撰成何泽慧先生的家世以及在振华女校、清华大学的求学时光( 1 - 3 章);盛夏之际,完成了她在德国和法国的研究经历( 4 - 6 章);金秋时节,写就她回国后在核乳胶、中子物理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阶段( 7 - 10 章);雪飘两度,而全篇皆成( 11 - 14 章)。犹记苏州太湖畔,迎春繁花始盛开;南京植物园小路上,初冬暮色已苍茫。在这一年里,我们用心领略了何泽慧先生一生的美丽华章。 “ 何泽慧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小组 ” 由五人组成:负责人刘晓,担任访谈及研究报告的撰写。成员有李艳平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提供了何泽慧家族及在法国时期的一些素材。方在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查找和翻译了一些德语文献,商讨核物理方面的知识,并 前往 柏林复制到何泽慧的博士论文。曾西平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负责了访谈的摄像和主要文字整理工作。康静 (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也承担了部分摄像和文字整理事宜,同时对资料的编目付出了不少劳动。 此外,朱文瑜、王传超、罗兴波、王彦雨、刘素莉等也先后参与课题组的部分工作。没有小组的协作和许多人的帮助,很难想象这一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当我们见到何泽慧先生时,她已经忘却了所有的烦恼。何泽慧先生的事迹,如同散落的音符,由她的子女、亲友、同事珍藏,是他们将其慷慨无私地提供给我们。与何泽慧交往多年的葛能全先生,向我们讲述了她一生的大量细节,许多观点值得借鉴。钱民协教授、钱祖玄教授整理并数字化了大量照片、信件和文献。钱思进教授不仅给我们许多珍贵的文章,还对本书进行逐字逐句的订正。张焕乔、孙汉城和杨桢三位先生把何泽慧最精彩的岁月展现在我们面前,李惕碚院士则对她晚年的贡献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何泽瑛女士,家族的守望者,在那里我们找到许多问题的答案。还有徐思源老师、苏华先生、张橙华先生、王守觉院士、冼鼎昌院士、马宇 蒨 老师 …… 他们才是真正的作者,而我们对史实没有任何加瓦添砖。 最后,要感谢 中国科协主持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采集工程”项目,特别是项目组成员张藜老师等对我们的信任。没有这个项目,则没有本采集小组的存在。作为小组负责人,一年半的历程已经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尤其张藜老师和樊洪业先生对本书极为重视,不惜耗费大量时间审读,提出了许多意见,使我们深受教益。我们只有殚精竭虑,冀对何泽慧先生负责、对项目负责。 然而,笔者深知阅历尚浅,虽穷其智力亦难以写尽何泽慧先生的百年情怀。小得而大失之处,还望读者见谅并批评指正! 刘 晓 2011 年 12 月 8 日
6024 次阅读|2 个评论
何泽慧评叶企孙:这个老顽固!
热度 2 陈安博士 2013-5-20 22:00
  我看到过一次对何泽慧的电视专访。      从画面上明显可以看到何先生居住在中关村那老旧的房子里,那些房子至今仍在,是当年特别为海龟科学大家们(钱学森这个级别的)盖起的房子,而这群房子旁边就是为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使用的88楼和给年轻教师(当年的,今天也都退休了)使用的87楼,我进过这两座已经不复存在的大楼,87楼内部烟火缭绕的痕迹在我进入的时代依然存在,而进入88楼则是为了替当年的女朋友后来的陈热闹妈上政治课画押。   后来自己也侧身于这些在2000年终于成为破楼的某一座中的一层,在半夜里遇到过厕所溢水至满屋臭气熏天的情况,俺也忍了一天,后来未叫物业处理也平安地恢复了,当然,半夜里起来往外面的下水道倒水的场景依然在俺的脑海中。   所以,一看电视画面,俺们就知道何先生住的是什么地方,这就是经历吧。   电视里何先生回忆了当年读清华大学时的情形,说“叶企孙是个老顽固”,因为他不相信女人能够做好物理,而何先生响当当地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叶企孙规则中的意外。   在何先生的那个时代,能出来读书读到大学的多是官宦富人家的子女,记得何祚庥先生说自己是扬州大户何家的子弟,所以能够有机会往更高处读书,而杨振宁则因为父亲是清华大学教授而得以接受更好的教育,也因此有机会和诺贝尔奖有缘。   钱三强的父亲则是北大教授钱玄同(鲁迅《呐喊》自序中提到的金心异),现在看,真是出身决定机会,从而决定未来啊,连叶企孙眼中不适合做物理的何泽慧都在物理领域做出了很漂亮的工作。      我住过的中关村那个屋子以前则是金观涛的住所,金及夫人在当年风声鹤唳时仓皇外逃香港,留下一双儿女,女儿在上中学,儿子还在上小学,因为受到牵连而相当地草木皆兵。邻居说“这俩孩子相对努力,后来双双出国读书,终于得以实现自我救赎。”我心里话:“这个复杂的经历也许成就了两个自立的孩子呢。”   如今,这些房子依然存在,但是作为公家建筑的87-88楼都不见了踪影,之前知道那里将成为永远的绿地,可是,前几个月,就见一座高楼拔地而起了。看来,勃勃的经济冲动依然无法对一小块绿地有所顾惜,还是把藏了万千中国科学家故事的老地方变成了一片挣钱的热土。   而何泽慧生前住的破楼群依然默默地立着,也许这些科学家的能量还是很大的,能够阻挡住开发商脚步的一定不是凡人。
个人分类: 人论|7212 次阅读|2 个评论
爱情,永远这么令人感动
热度 5 pukin 2012-3-11 21:31
微博上看到的,两位大师的爱情令人感动!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4532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三识何泽慧:追忆伟大的科技人生
Fangjinqin 2011-8-3 14:50
作者:郭梅尼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1-8-3 10:51:52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三识何泽慧:追忆伟大的科技人生 何泽慧先生 1946年,何泽慧、钱三强在英国出席国际基本粒子与低温会议时合影 温家宝总理看望何泽慧 编者按 被誉为中国居里夫人的何泽慧院士6月20日辞世,至今已经一个多月了。作为中国著名原子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夫人,她曾和钱三强等合作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她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成功研制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为开拓中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和中国的科教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有一位著名记者一直在追寻着何泽慧院士的人生足迹。她就是首届范长江奖获得者郭梅尼。何泽慧院士逝世后的一个多月里,已77岁高龄的郭梅尼不顾家人的劝说,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自己打车,赶到何泽慧院士的家中采访。接着又连续挑灯夜战,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这篇长达一万二千多字的通讯。文中记述了她三识何泽慧的亲身经历,再现了一位女性科学大家普通而又伟大的科技人生,读来感人至深。今全文刊登这篇通讯,与广大读者一同感受与追思。 初识何泽慧—— 身居陋室 淡泊名利 2011年7月9日,骄阳似火,酷暑炎炎。我又来到北京中关村这幢灰楼。这幢建成于五十多年前的老楼,楼房已经显得非常陈旧。楼道里光线阴暗,墙壁剥落,楼梯老旧。我小心翼翼地扶着扶手爬上了楼,来到何泽慧先生的故居。何先生的大女儿钱祖玄带我走进了何泽慧先生的卧室。 卧室不大,约二十多平米。光线阴暗,陈设简朴,没有沙发,没有大立柜,更没有梳妆台、穿衣镜。西边靠墙摆着一张老旧的单人铁床,床上铺放着一床旧床单和一条薄被。钱祖玄告诉我:“对面原来放着爸爸的床,爸爸去世后,床撤了,放些妈妈用的杂物。”对着房门,放着一个乳白色的五斗柜。可能是年头太久了,油漆已经剥落。不过这小小的柜子,已经足够装下何先生那几件简单的衣裤了。祖玄告诉我:“这个五斗柜是从旧货市场买来的,在我们家又用了五十多年。” 祖玄指着窗外的小阳台说:“那个阳台本来是我们家和贝时璋先生家合用的,后来我们把通往阳台的门堵上了,阳台就隔给贝先生一家用了。窗前这把躺椅,是妈妈晚年躺着晒太阳用的。这窗户朝南边,上午穿过树荫,能照进来一点点阳光。”我看了看那藤躺椅,多处的藤条已经散落,藤皮已磨得又黄又亮。祖玄说:“这也是几十年的老古董了。” 铁床的头上,立着一个简易的书架,把何先生的床和桌子隔开。木制桌子上,放着何先生的一些用具和两小盆白色的玫瑰花。看着眼前的一切,我心绪万千,不由得伫立桌前,面对着何先生的遗像默默哀悼…… 我曾经走进过许多豪宅别墅,却从未让我如此激动,何泽慧先生这位为我们科学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老科学家、资深院士,几十年来就住在这样的陋室里!唐朝大诗人刘禹锡曾在《陋室铭》一文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眼下这陋室让我想到:房子不在贵,有神则灵。何泽慧先生这种淡泊名利、一生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就是这陋室闪闪发光的神。何泽慧和钱三强一起发现的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对人类科技事业的贡献,何泽慧在“两弹一星”以及诸多科研成果中为祖国作出的贡献,都是用金钱无法计算的,那几万元一平米的豪宅别墅又能值几何?!这闪耀着何泽慧精神的陋室是金不换的,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法宝。 前些天(6月26日),我来到八宝山参加何泽慧的遗体告别仪式,许多白发苍苍的知识分子也默默地排在悼唁的人流中。何泽慧躺在鲜花丛中,那么安详,那么淡定。我向何先生深深地三鞠躬,伫立在遗体旁,久久不愿离去。顿时,何先生鲜活的形象,一幕一幕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我第一次见到何泽慧先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我还在中国青年报社当记者,因为采访钱三强来到这个家,见到了何先生。当时何先生已经近七十岁了。她将一头花白的头发挽在头顶,衣着非常朴素,就像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她极为低调,说话很少,只是笑眯眯地坐在一旁。开始我并没注意这位老人,后来钱三强的秘书葛能全同志给我讲了许多何先生的故事,说她没有一点大科学家的派头,非常朴素,毫不讲究,“冬天就穿着北京那种老布棉鞋”;“为了放实验工具方便,她自己找块旧布,粗针大线地缝个大兜在衣服上”;“坐公交车去买菜”等等,我对何先生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钱三强去世后,大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家出版社约我写一本关于钱三强的书。为这件事,我专程到高能物理研究所拜访何泽慧。那天在楼道里,我看见一个身着蓝布工作服的老太太,幸好我认识何先生,否则真会把她当成所里的勤杂工了。 “这是我和赵忠尧先生两人的办公室,他住院了。”走进办公室后,何先生对我说。 何先生的办公室同样非常俭朴,几件旧的办公桌椅、书架,还有两张单人木床。木床可能是给两位老先生中午休息用的。可是床上都没放被褥,只有光光的木板。何先生的木床上,堆满了一个个大牛皮纸信封,里面分门别类放着她的研究资料和手稿,这都是她多年积蓄的宝贵财富啊! 何先生看看我说:“你冷吧?这房子朝北,比较冷,我给你插个电暖气吧。我们中关村很冷,我是冻惯了。”说着,一边插电暖气,一边笑说:“前些时候,周光召到中关村我家里去看我,我坐班车到所里上班来了……”这时何先生已经八十多岁,可能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周光召,没想到这位八十多岁的资深院士还天天坐班车到所里去上班,所以专程到中关村家中去看望何先生。 “周光召在我家里等了很久,直到我坐班车回家。可能因为在中关村我家呆得太久,中关村暖气不好,家里太冷,把周光召冻感冒了。周光召回去后对科学院的有关同志说,中关村太冷了,把我们的科学家都冻坏了。”说着,老太太爽朗地哈哈大笑起来。 谈起为钱三强先生写书的事,何先生告诉我,“‘两弹一星’的事,当时保密很严格,钱先生负责研究的东西和我负责研究的东西,互相是不沟通的。我们家的保姆是文盲,保密工作是很严密的。文革中,钱先生的笔记本和日记都被他们抄走了,到现在也没还给我们。现在,钱先生已经去世,我也不知道情况,不能给你提供,笔记本、日记这些资料又没有,你怎么写呢?我建议你最好不要写。” 出书出名,何泽慧从来不看重。没有充足的材料,根据什么写书呢?这是何先生首先考虑的。何先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教育了我,我接受了她的建议,尽管这是一件很好的差事,我还是拒绝了。 1995年,我接受了主编《中国女院士》一书的任务,忙着组织人马给一位位女院士写报告文学。当我给何泽慧先生打电话,提出想为她写报告文学时,何先生说:“你在《钱三强在居里实验室》那篇文章中写到我的一段(写到何泽慧与钱三强共同发现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已经很好了,就不用再写了。”我听许多记者同行说,何泽慧很难接受采访,也就不敢再说什么了。 后来出版的《中国女院士》一书,大多数的女院士都有一篇报告文学,何泽慧只有一篇中国科学院提供的人物简介。 一次次地接触,何先生的淡泊名利和她鲜明的个性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我非常希望采写她却又不敢和她联系。 2003年是我从事新闻工作五十周年。我们科技日报社准备为我举行一个座谈会暨作品研讨会,邀请新闻界和科技界一些同志来参加。我出于对何先生的敬重,加之我又曾写过《钱三强在居里实验室》一文,非常希望何先生能出席,但经过两次碰壁,又怕被何先生拒绝。考虑再三,我还是给何先生发出了邀请函。 不久,便接到何先生的电话:“很对不起,那天正好科学院要开个会,我不能来了,请原谅。”放下电话我虽然感到很遗憾,但认为也是意料中的事。 过了一阵儿,何先生又来电话了。何先生说:“我已经把科学院那个会辞了,那天我来参加你的会。” 我真是喜出望外啊! 那天,何泽慧先生准时来到科技日报社,人们都围上去迎接这位近九十高龄的资深院士。何先生满头白发,笑眯眯地走进会场。她身穿一件旧的浅蓝色衬衣,依然是那么淡雅俭朴。因为她的手摔伤了,胸前还用白纱布绷带吊着骨裂的胳膊。握着何先生的手,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顿时感到她的可亲可爱。 何先生在主席台坐定后,从她的布兜儿里拿出一本厚厚的《钱三强文选》,问我:“这是新出版的,你还没有吧?送你一本。”说着,掏出笔在书上写道:“送给郭梅尼先生。”落款是何泽慧代赠。她想得多么细致,多么周到啊! 高能所的同志告诉我,有一次他们跟何先生一起出差到云南昆明,云南大学要请何先生给全校师生作报告。也是这一天,曲靖市一个师范学校也准备请何先生去作报告。云南大学是全省的最高学府,规格高,条件好,校址就在昆明市,来回很方便,而曲靖只是一个小城市,离昆明很远,要坐几小时汽车。当时,何先生已是八十高龄,公路又不好,汽车来回颠簸很厉害。但是,何先生却选择了去曲靖师范。何先生说,曲靖那么偏远,老师们在这儿工作很辛苦。那天,何先生从曲靖回到昆明,已经是夜里很晚了。 何泽慧待人接物有她自己的标准。她从不向高官、权贵献媚,更鄙视阿谀逢迎。科学院院长、国务院总理在她的眼中都是普通人。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来看望她,也免不了在她家里坐冷板凳,等她下班回来;国务院温家宝总理中秋节专程到她家中看望她,临别时,她就像对朋友一样随口问道:“明年还来吗?”温总理说:“以后我每年来看您一次。”果然,连续五年,温家宝总理年年来看望何泽慧先生,直到她去世。 后来,何泽慧先生又打电话请我去参加以钱三强的名字给小行星命名的会。我们逐渐更加熟悉起来,对何先生,我更亲近更敬重了。我一直想找机会再到何先生家里去深谈几次,写写这位老科学家,又怕被何先生拒绝,一直等到何先生离我们而去…… 1 2 3 下一页
个人分类: 人物素描|11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何泽慧:朴实平淡走完一生
dongzg101 2011-7-11 23:17
何泽慧:朴实平淡走完一生 马宇蒨找到了何泽慧当年执意从云南带回的那根“拐杖”。 潘希/摄 位于北京中关村北一街科源小区的14号楼是一座普通的灰砖小楼,但对于中国的科技事业来说,这里并不平凡。它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招贤纳士所建的几座“特楼”之一,曾经居住着钱学森、贝时璋等许多上世纪50年代学成归国的著名科学家,其中也包括钱三强、何泽慧夫妇一家。 人们曾经送给何泽慧一个称号:“中国的居里夫人”。而她的丈夫,正是“中国原子弹之父”、“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 “我们一家是1955年搬到这里的,我母亲在这里住了50多年。”何泽慧的二女儿钱民协一直陪母亲走过了最后的岁月。房间内的陈设一如1955年搬来时一样,几十年来没有什么变动。 从2005年到2010年,温家宝总理先后6次来到这里看望何泽慧。钱民协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回忆说,尽管在1992年父亲去世后,单位几次来说可以搬到条件更好的院士楼居住,但都被何泽慧拒绝了,原因在于“放不下对父亲的思念,他们一直生活在这里”。 在家中设立的灵堂上,墙上彩色照片中何泽慧亲切的笑容与布质沙发、木头书柜、老钢琴等家具映衬在一起,让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又回想到何泽慧在世时的情景。 “母亲走的时候很安详。”6月20日上午7时39分,在女儿钱民协、儿子钱思进的陪伴下,何泽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她在医院住了100天,最初是因出现呼吸困难,到医院检查后发现肺部有积水。她走之前那晚是我在陪护。”钱思进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因为长期受父母的熏陶和影响,他从最初学习的化学专业转而投向更感兴趣的物理。 根据儿女们的回忆,在身体尚可时,何泽慧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她工作惯了,喜欢到办公室去。”钱思进说,单位每次会派一辆小巴车来接送,“母亲很喜欢坐小巴车,可以跟同行的同事一起聊天,了解各方面情况。” 直到耄耋之年,何泽慧仍然坚持全天上班,关心中国高能物理和核物理事业的发展。在2006年92岁时,她不小心摔断了腿,但痊愈之后照样去单位。“到去年还是一两个礼拜去一次,不愿意在家。” 中科院院士陈和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2001年陪同何泽慧一起去参观神舟二号发射场,她当时说自己个子小,可以做宇航员。“那时她已80多岁了,还非常有科学雄心。” 从中关村的家到玉泉路的中科院高能所,何泽慧还经常挤公共汽车去上班。 “她的生活非常简朴,衣服上都是补丁,穿的是解放鞋,有时候就在单位食堂买几个馒头带回去吃。”陈和生评价说,何泽慧完全淡泊名利,不求任何享受。 在何泽慧家走廊过道的墙上,挂着一块黑板,上面记满了电话号码,多是同事、学生或生活起居中要用到的。 “在家里,她就是一位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老太太。”钱民协说,何泽慧在家中从来不谈及学术话题,也不看专业书籍,“她屋子里没有学术方面的书,所有的学术书籍都在高能所”。 而且何泽慧从来不看小说,家里的书架上摆满了养生、烹饪书籍和地图。“这点与我父亲完全不一样,父亲是什么小说都买来看。”钱民协说。 前来吊唁的人中,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马宇蒨与何泽慧一起共事了30多年。 “1996年,我们在大理开宇宙线会时曾游苍山,室里一位年轻人在山上为她找到一根树棍做拐杖,虽然没有手把,但当时很有用。她很喜欢那拐杖,回北京时要带走它,留个纪念。”马宇蒨在何泽慧的卧室中又见到了这根拐杖,“当时机场的工作人员不让她随身带,何先生不放弃,我硬是加办了托运手续把这棍子托运到北京。这是我有生以来托运过的最轻最小的行李。” 在马宇蒨看来,何泽慧不仅对科研有着永远的热情,对生活也充满着永远的童心。 中科院院士李惕碚在2009年庆贺何泽慧95岁华诞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何先生那里,科学研究就是探索自然的本来面目,如此而已。权位和来头,排场和声势,以及华丽的包装,对何先生都没有作用;她会时不时像那个看不见皇帝新衣的小孩子,冷冷地冒出一句不合时宜而又鞭辟入里的实在话。 “这几年温总理来拜访和看望,让更多人知道了何泽慧的名字,而她本人是十分低调的,家里也很少来那么多人。”钱民协说,母亲的最后这大半年以睡觉为主,会遛遛弯、写写字。“和母亲在一起的每件事都在我脑子里,没有什么最深刻、最感动的,和普通人一样,都是平平淡淡地过日子。” 《科学时报》 (2011-06-22 A1 要闻) 更多阅读 著名物理学家何泽慧院士逝世 从“她就是一位普通老太太”说起
10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荐一读: 温家宝看望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王大珩和胡亚美
黄安年 2009-8-7 12:43
推荐一读 : 温家宝看望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王大珩和胡亚美 黄安年推荐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8 月 7 日发布 黄安年按 : 总理承诺每年看望 60 年来为我国科技、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部分科学家 , 总理的看望代表了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人民的心声 , 总理在老一代科学家面前恭恭敬敬谦虚谨慎的好学态度代表了后人对前人的尊重和成绩的肯定 , 这些德高望重的科学家都荣获过重大科学奖项。 有人曾称如果任何一个人不承认中国目前的国家科学奖和论文奖中绝大多数项目和内容都是对人类文明毫无贡献的垃圾的话,那么这个人就一定已经是学术垃圾。在笔者看来全国绝大多数科学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不至于把这些奖章看成是什么对人类文明毫无贡献的垃圾,也不认同赞扬中国目前的国家科学奖和论文奖中绝大多数项目和内容的人 , 自己也是学术垃圾。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需要几代十几代人的努力 , 随意否定前人研究成果不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者应该采取的科学态度。 ******************************** 温家宝看望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王大珩和胡亚美 2009 年 08 月 06 日 20:57:1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题:拳拳之心 殷殷深情温家宝亲切看望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王大珩和胡亚美侧记 新华社记者李斌、顾瑞珍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8 月 6 日上午冒着细雨,先后登门看望了 60 年来为我国科技、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王大珩和胡亚美,向他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这是温家宝看望物理学家朱光亚。新华社记者李学仁 摄 您的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和后人永远学习 一大早,温家宝就来到著名物理学家朱光亚家中,看望这位在原子弹、氢弹研制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温家宝总理与任继愈先生交往纪事 温总理曾五次赴医院探访季羡林 温家宝主持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温家宝在科教领导小组会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走进客厅,温家宝弯腰握住坐在轮椅上的朱光亚先生的双手。看到老朋友来访,朱光亚眼睛有些湿润。温家宝说:光亚同志,您是我学习的榜样。您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很大贡献。国家和人民都惦记您。 向来不善言辞的朱光亚老人微微一笑。他高兴了。旁边朱光亚的子女解释说。 从我认识您起,就觉得老人家的品质非常优秀,勤勤恳恳,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忠于国家和人民。总理给予朱光亚高度评价,这种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和后人永远学习。 我跟光亚先生曾共事 5 年。他靠威望就能把科研人员团结在一起。温家宝在联系科技工作时,曾和担任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的朱光亚有过不少接触,对这位才识和品行 双馨的科学家十分敬重。 听说光亚先生的生日是 12 月 25 日,温家宝幽默地说:那您是圣诞老人了,我提前向您祝寿。朱光亚脸上露出笑意,在场的人们也都笑了起来。 这时,朱光亚示意秘书朗读他给总理的一封信,表达对总理的感谢。在信中,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把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推动我国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切实提高我国科技、经济的竞争力;二是科研诚信问题不容忽视,应在制度上有鼓励严谨求实的政策,有防止科研不端行为的机制和措施。 温家宝说:光亚先生,您讲的这两点都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才素质的轨道上来。科学要严谨求实,您的品质和精神,永远鼓舞着年轻的科学家。希望您保重身体,国家需要您。 我每年都来,希望您每年都健康 随后,温家宝乘车来到北四环外一个普通居民小区。对于中国科技事业来说,这里并不普通:小区内的 3 栋青砖灰楼,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招贤纳士所建的特楼,曾经居住着包括钱三强、何泽慧夫妇在内的新中国科技事业的一批开拓者们。 温家宝走进何泽慧陈设简朴的家。 95 岁的何老满头银发,精神很好。慢慢坐,不着急。温家宝扶着老人在沙发上坐下,您还记得我们有个约定吗?记得。一年看您一次。我经常想着您。看到您的身体很好,我心里高兴。狭窄的过道、简朴的客厅温家宝十分感慨:上世纪 90 年代初,他曾到这里拜访过钱三强夫妇。就任总理以来,温家宝已是连续第 5 年登门看望何泽慧。 三强同志在世的时候做了很多工作,您也是我国科学家中的佼佼者。温总理望着何泽慧说。 何泽慧刚刚得了一场病,不太说话,只是一直微微笑着。总理亲切地向坐在一旁的何泽慧女儿钱民协询问老人的近况:能看电视读报吗还看物理书吗?。钱民协告诉总理,母亲经常看书报,有时候也写写字。 窗外飘着细细的雨丝,温总理深情地回忆着往事说:何老, 50 多年过去了,您还一直住在这儿。我记得当初到您家时,屋里到处堆满了书。我来的时候,您就给我一个小马扎坐 对面钢琴上摆放的钱三强、何泽慧夫妇的一幅照片引起了总理的注意。看着照片上衣着朴素的何泽慧,温家宝深有感触地说,您一直那么朴素,穿的衣服像工作服,就像是在实验室一样。这是您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本色:朴素、真实、勤奋、诚实,讲真话。 接着,总理又详细询问何先生治疗的情况。他嘱咐随行的工作人员:尽快给何老找一个医院,再好好查一下身体。 温家宝接着对何泽慧说:我一定不失约,每年都来看您,就是希望您身体健康!何泽慧说:谢谢。 临别时,温家宝用手扶着何先生站起来,您慢着,我扶您起来。温总理走到院子里时,回首向站在二楼自家窗口的何泽慧挥手道别,大声说道:多保重。 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98 岁的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上午近 11 时许,温家宝来到钱学森家中。钱老坐在床上,微笑着打招呼。温总理趋步向前,走到床边紧紧握住钱学森的手:钱老,我又来看您了。 这是温家宝近年来第四次看望钱学森。对这位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温家宝始终心存敬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温家宝经常和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钱学森一起研究工作,并多次书信往来。近年来,总理每次登门看望钱老,两人都亲切交谈。 床边,摆放着总理送的一盆盛开的蝴蝶兰。床上的移动木桌上,摆放着钱老的老花镜和一摞报纸。虽然年事已高,钱学森还坚持每天翻阅报纸,关心国家大事。 看到您精神这么好,我很高兴。温家宝坐在钱老的床边与他亲切聊了起来。您把一生都献给了国家的国防和科技事业。祖国和人民永远都会记住您的贡献。 按照毛主席、周总理的教导,我做了一些事情。现在老了,不能做更多的事情了钱学森谦虚地摇摇手。 因年事已高,钱学森说话有些不清楚,一直认真倾听钱老讲话的温总理连连表示自己完全听懂了,还不断将钱老的话向现场的人们复述。听着温总理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钱学森高兴地笑了。 希望您健康长寿。您是科学家的榜样,也是全国人民的榜样。 我要活到 100 岁。钱学森微笑着双手合十表示感谢。 这几年,您特别关注教育。我每次来,您都提出要大力培养杰出人才。中国要大发展,就是要培养杰出人才。钱学森的话让温家宝十分感动:我经常将您的话讲给大家听。努力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 钱学森在深情地回忆自己留学归国的经历后说:在中国,比在国外更有发展和成就。总理点头赞许地说:您讲了一句很重要的话。 钱学森忽然伸出右手大拇指说:中国要走在世界前列。温家宝接过话头:我们要努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时间过得很快。钱老兴致很高,总理说:我来看您几次,您今天说得最多。您累了,我会再抽时间来看您。 大家都关心着您 上午 11 时许,温家宝又前往解放军总医院,看望因病住院的王大珩院士。 王大珩是我国光学界的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者,为我国光学研究、光学仪器制造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还是国家 863 高技术计划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并和其他科学家一起提出成立中国工程院、研制国产大飞机等许多重要建议。 总理和 94 岁的王大珩是忘年交。不久前,他在吉林考察时,还专门到王大珩工作过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进行调研。看到王大珩开创的光学研究后继有人、事业兴旺,温总理十分高兴。 病房里,王大珩先生躺在床上。总理俯在王大珩耳边大声说:大珩先生,我是温家宝,我来看看您。我不久前刚去了光机所,光机所大变样了,事业发展很快啊。谢谢。王大珩说。 您病了,会好的,慢慢治疗。总理又俯在大珩先生耳边说:我们一起研究 863 计划,一起研究大飞机。您还记得吧?记得。病床上的王大珩十分清楚地回答。 国产大飞机项目就是按您那时的建议定的。制造大飞机,就要靠国家意志。好。王大珩说。 您会治好的,大家都关心您。温家宝临别时叮嘱病床上的老朋友。 把最新的消息告诉您 86 岁的胡亚美是北京儿童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数十年来,她一直致力于儿童白血病研究,挽救了许多白血病患儿的生命。 时至中午时分,温家宝来到位于北京复兴门外的胡亚美家中。 2003 年 5 月 31 日,温总理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到北京儿童医院看望患病儿童时,胡亚美向总理建议设立北京儿童血液肿瘤中心。总理当场表示赞同。随后,温总理又多次批示,要求有关地方和部门把北京儿童血液肿瘤中心建好,为全国儿童健康服务。 2006 年,国务院批准立项。 一落座,总理就对胡亚美说:我知道,您心里惦记着一件事,就是儿童血液肿瘤中心的建设。他告诉胡亚美:目前,这一项目的立项、投资和征地规划都解决了。项目占地拆迁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工程配套的污水处理站很快就可以先期动工。 听到这个消息,胡亚美十分高兴,她希望项目尽快竣工:全国有不少白血病孩子需要有一个治疗的好环境。 胡亚美告诉总理,白血病以前是 100% 死亡,现在有 80% 左右的存活率,但就是缺少病房。 提起白血病患儿,总理不禁有些动容。近年来,他在外出考察时,多次前往医院看望白血病患儿。今年 2 月 16 日,温总理在天津结束考察后在天津火车站候车室偶遇一个两岁的白血病患儿李瑞,并安排这个家境困难的患儿到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 所以我一见您就谈血液中心的事,把最新的消息告诉您。温总理说,您对孩子们充满爱心,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孩子们。 这是我最大的乐趣。经过治疗后,一个个小病人都成长起来了,我多开心啊,有的白血病患儿还当医生了。胡亚美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一诺千金温家宝看望季羡林、钱学森和何泽慧 八月的北京,天蓝草绿,阳光灿烂,处处洋溢着迎接奥运的喜庆气氛。 2008 年 8 月 2 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门看望为我国科技、文化、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季羡林、钱学森和何泽慧老人,向他们致以亲切问候。 详细 温家宝亲切看望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和季羡林 我来看看您。大家都很想您。 2007 年 8 月 3 日下午 3 时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著名物理学家朱光亚家,看望这位曾经在我国原子弹、氢弹研制中有过突出贡献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详细 温家宝亲切看望何泽慧院士、张秉贵家属 今天是中秋节,我来看看您。我惦记您,也怀念三强同志。 2005 年 9 月 18 日上午 10 时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迈进钱三强夫人、何泽慧院士位于中关村的家,就握住了这位 91 岁老人的手。 详细 亲切的交谈 ━━温家宝看望季羡林、钱学森侧记 季老,我看您来了。 2005 年 7 月 29 日上午 9 时许,一迈进解放军总医院康复楼的病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握住坐在椅子上的季羡林先生的手说:下个月,就是先生的 94 周岁生日,我向您表示祝贺。 详细 温家宝看望著名科学家吴文俊、刘东生和李国杰 2004 年 10 月 3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看望著名科学家吴文俊。当日,温家宝专程看望了著名科学家吴文俊、刘东生和李国杰,向他们和中科院几代科技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详细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8/06/content_11838289.htm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09)|3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妇女节忆往:馨香一束献二位女性
yaoyaxin 2009-3-7 11:48
妇女节到了,无论在单位还是媒体,专为犒劳女性举办的活动、纪念纷至,我们要感谢来自各方的关爱,我也在此问候我的女性朋友们。梳理自己脑海中的女性记忆,从日常生活中感受的两位不寻常历史女性于我印象最深。一位是石评梅女士,周末到陶然亭公园买花,我总习惯性地取道高君宇墓,读一遍石评梅的题字一团永远健旺的赤诚之火,偶尔献上一枝百合馨香。另一位是何泽慧教授。2006年4月29日,清华大学95周年校庆日暨清华物理系成立80周年庆典。庆典仪式上的一段录像采访,令人许久难忘。录像播放了对卧病住院的何泽慧教授的专访,她在病床上说:愿物理系越办越好。男女平等。长期卧病的老人道出此语,我想绝非空穴来风。作为清华物理系的第一届女生,或可推想在科学之路上她曾经历多少男女不平等的抗争。那不是一句令人捧腹的经典祝辞。这个妇女节,我怀念她们。 一、女性的传统意义与超越传统的行为 自从人类社会形成以男权为主宰的模式以来,女性便以附属的地位屈从于男权框架内。因而在人类历史演进中,特别是在中国五千年封建专制的传统下,伴着男权的挤压和世俗的偏见,女性主体意识的自觉串起一段段艰难苦辛的历史,成为一种稀缺而罕贵的声音。这种声音同女性进步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相始终,这种声音在女性进步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中不断丰富并深化其内容。 男性与女性在基于生理学、生物学意义上的划分之外,重要的是基于文化的、政治的划分。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女性主义者西蒙波伏娃的名言 女人决非生就的,而是造就的,深刻表达了女性的社会学意义。在被造就的过程中,社会文化传统赋予中国女性一种普适的、难以变易的品质,以致于这些品质几乎成为天然地烙印于女性的属性。《说文》释义:妇,服也。《礼记郊特牲》规定: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 东汉和帝时,在宫廷中担任女官的班昭(公元45年116年)著《女诫》,用以教导宫廷中的女性,《女诫》遂成为中国古代的女性规范典则。 谦让尊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晚宿早作,勿惮夙夜,执务私事,不辞剧易,所作必成,手迹整理,是谓执勤也。正色端操,以事夫主,清静自守,无好戏笑,洁齐酒食,以供祖宗,是谓祭祀也。三者苟备,而患名称之不闻,黜辱之在身,未之见也;三者苟失之,何名称之可闻?黜辱之可远哉! 《女诫》所提倡的是在积极顺应封建传统规约的基础上,与女性角色相适宜的女性品格。此后,《女诫》在中国历朝历代的传承和发扬,一步步巩固了男权社会中的森严等级以及女性自身屈从的地位。当然《女诫》中提倡的一些美德,诸如勤勉、端庄、洁净等,是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特别属于女性的永恒之美。 然而,社会对于女性的规约限制无论如何严密,女性毕竟生存在男女交织、各种关系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加之作为人应对社会的本能女性同男性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因之,当女性投入现实生活的熏染、各种关系的折冲之中时,也就获得了超越传统女性规范的机会和可能。一些有胆识、有能力的非凡女性得以在男权社会中脱颖而出,使作为女性自身本真的气质得以在不断的打磨中真实的呈现。在此过程中,女性自主意识的自觉与女性角色的建构连通起来。周作人说得好,女性的发现作为人的发现的一部分,蕴含着两层意义:即女性和男性是同等的人;女性和男性又是不同样的人。 二、何泽慧教授 何泽慧,1914年出生,原籍山西灵石。当代著名的核物理学家。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40年至1948年先后在德国柏林西门子物理研究室、海德堡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和法国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期间师从居里夫人的女儿学习。1948年,何泽慧随一批进步知识分子从海外归国后,她先后在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泽慧是中国最早从事核物理研究的女性科学家。在德国期间,她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在法国期间,她与丈夫钱三强等科学家一起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的原子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20世纪50年代初期,她与陆祖荫、孙汉城等科学家研制成对粒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探测器,研制成功对质子、粒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世纪50年代后期,她领导建立了中子物理和裂变物理实验室,完成了大量的核参数测量任务,并开展了相应的基础学科研究,由此培养出一批具有基础科学研究素质的高水平人才。20世纪70年代后,她主张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对中国空间科学、高能天体物理、宇宙线物理和超高能核物理的研究和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她还推动发展科学高空气球的研制,充分利用中国山高地广的地理条件,在西藏建立了高山宇宙线观测站。她以经济的经费投入,在高能天体物理、宇宙线物理和超高能物理研究等领域获得了具有世界水平的成果。1997年,何泽慧荣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物理)奖。 三、石评梅女士:实践教育改革与文学创作的新知识女性 石评梅( 19021928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融文学家、体育家、教育家于一身的女性。她与中共早期领导人高君宇的事业探索与爱情传奇不断感动着后人。在北京陶然亭公园,至今还矗立着高君宇、石评梅的双璧墓。 石评梅,原名汝壁,山西省平定县城关人。出生于平定城内的书香之家,父亲石铭,字鼎丞,为清末举人。评梅自幼聪颖好学,三四岁起就开始随父习字,诵读《四书》、《诗经》等国学经典,由此打下国学基础。 1912年起,她先后进入太原师范附属小学、太原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以才女著称。同时,表现出积极反抗旧势力的勇气和非凡的组织才能。1919年,她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结识北京大学学生、五四运动健将、山西籍最早的共产党人高君宇,人生境界不断开始深刻转变,全力投入废除旧制度、建设新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成为新文化运动和早期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文化女性。 建设怎样的新文化和新社会,石评梅身体力行,通过文学作品、教学实践与爱国行动从事建设新文化与新社会的事业。她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文、剧本、政论等,既长于抒情,又凝聚着历史厚重感。她率先对中国共产党著名活动家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心理特征做了细致的描绘,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和价值不可低估。 她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毕业后,就任北师大附中女子部主任,主要教授体育,兼授国文。她亲自尝试改革女子篮球攻防战术,作为体育教学的实例,并画了布阵示意图。她把教好体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门径,也促进了智育的发展。她训练出来的附中女子排球队在 1928年华北球类运动会上接连打出好成绩,当年的《世界日报》4月7日特刊,详细描述了她们战败燕大女校排球队的经过,认为她们足称巾帼英雄。《世界日报》运动会画刊还刊登子石评梅和附中女子排球队的照片。她在教育革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令教育界和社会文化人士注目的业绩。 1925年 3月,高君宇逝世。石评梅在墓碑上题记: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高君宇生前自题像片的几句话,死后我替他刻在碑上。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的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评梅。 她的隶、行字体遒劲和灵秀兼具,书文内容与形式调谐统一。高君宇逝世后,石评梅开始深入思考社会和人生,逐渐理解高君宇所从事的事业。 1926年,她在一篇日记里写道:我还是希望比较的有作为一点,不仅是文艺家,并已是社会革命家呢!可见她积极进取的境界。不幸的是,1928年9月30日,石评梅因脑炎突发终止了她实践时代新女性与社会革命的理想。
个人分类: 馨香一束|482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