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张培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地震的“精准预测”都是谣言!
杨学祥 2016-5-7 16:13
地震的“精准预测”都是谣言! 2016年05月05日 14:06 来源:羊城晚报 0人参与 0评论 原标题:地震的“精准预测”都是谣言!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化麦子 通讯员 吴晶平 日本九州7.3级地震、缅甸7.2级地震、阿富汗7.1级地震……最近全球各地地震不少,普通民众也开始关注地震的相关话题:中国哪些地区地震频发?中国目前地震预测水平如何?…… 昨日,由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广东科学中心、羊城晚报社联合主办的“珠江科学大讲堂”第25期在广东实验中学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地震动力学家张培震是主讲人,他认为,中国是地震灾害重灾区,但目前中国地震预测水平仍然和美国、日本等国有差距;他同时介绍,珠三角近年来虽然未有较大地震,但仍不可掉以轻心。 地震成因: 90%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 “地震是青蛙翻身造成的!”、“地震是鲶鱼翻身的结果!”、“地震与乌龟有关!”……关于地震是如何形成的,世界各地都有不少民间传说流传。但是显然这些说法都不靠谱!科学家们表示,地震实际上是地质断层突然发生错动所产生的地震波造成的。 什么叫地质断层?张培震解释,我们脚下的岩石刚开始形成的时候是完整的,但是它的板块是运动的,“运动就会产生力,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沿着岩石某些薄弱的地方形成破裂,当破裂发生位移的时候,地质学家就把它称为断层。”也就是说,一次次破裂就伴随着一次次地震。 地震的成因大概有五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构造地震,世界上85%—90%的地震以及所有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同时还有火山地震、水库地震、陷落地震和人工地震等。 其实科学家们早就发现地震区域分布是有规律的,例如太平洋沿岸,它既是一个地震活动链,也是一个火山链。全球90%以上的地震都发生在板块的边界带上,所幸的是,大部分板块边界都处于海底或海边。而张培震表示,根据科学家预测,未来50—100年,中国将是一个地震灾害非常严重的国家。 地震分布 珠三角也曾有6级以上地震 地震灾害大,那么中国哪些地方受到地震的威胁比较大?张培震总结,中国的地震灾害有四个最基本的特征,即西强东弱、分区差异、块体活动、边界控震。造成这样特征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西边的印度板块比较活跃,所以导致了中国的地震西强东弱;另一方面中国80%以上7级以上的强震都发生在边界带上,张培震认为如果这一规律成立,中国防震减灾就可以集中于边界带上了。 当地震烈度大于7级的时候,就会形成严重的地震灾害。据悉,我国的国土面积有41%位于地震烈度7度的区域,大城市有50%位于7度区域,特大城市有67%位于7度区域。 至于珠三角地区,张培震认为暂时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华南地区的地震主要在东南沿海一带(如福建、台湾),这一区域靠近欧亚和菲律宾两个板块的交界带。“好在菲律宾板块比较小,它影响的范围比较小,所以对华南沿海这一块影响还是比较小的。” 但是珠三角也不能“掉以轻心”。张培震表示,有历史记载以来珠三角6级的地震也还是有的,虽然从地震的角度来说珠三角区域相对比较安全,但是对于地震防御工作也不应该松懈。“珠三角经济如此发达,人口如此密集,一旦发生5级以上的地震,很多建筑防震措施如果不到位,也会有很大威胁。” 地震灾害 居民自家院子被抬高9米 尽管全球九成地震发生在海洋区域,但是仅仅1成的大陆地震也给人类的生活甚至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张培震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前往震中,虽是地震专家,但走在北川废墟之上时,他仍然觉得那种体验“刻骨铭心”。北川县文体局一位工作人员在地震一小时后拍摄了一张照片,用拍照者的话说就是:“地震之后天昏地暗,世界末日到了,什么都看不见!” 同样是汶川地震的时候,一栋居民三层的小楼刚好位于断层带上,地震前小楼前有一个很大的院子,但是地震后,院子被原地抬高了9米。当时的照片显示,小楼安然无恙,但是院子像小山一样高高耸起。 “这些都是对于地震灾害最感性的认识,而数据更能说明问题。”张培震援引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发生在中国的大陆地震占世界所有发生在陆地上的地震的1/3,死亡人数占了所有死亡人数的1/2,“所以中国是地震灾害非常严重的国家!”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类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比例中,地震灾害的比例达到54%,由此看来,地震确实是群灾之首。 地震预测 中长期预报相对可靠 “是不是大家都希望地震发生之前,就收到信息,预报地震将要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我可以告诉大家,目前来说,这绝对是不可能的!”对于地震预测问题,全世界都寄予很高的期望。 但张培震说,地震预报或者是强震预测是世界性的难题与挑战。为什么这么难? 有学者总结过三个原因:第一,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第二,大地震的“非频发性”;第三,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张培震说,目前科学的水平下,没有任何一个人或国家能够做到准确预测地震。“所以有关地震‘精准预测’的言论,都是谣言,不要信!” 就中国目前的地震预测水平而言,张培震认为,在认真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下,地震的中长期预报(一般10年以上)相对可靠,但不是100%准确;短临预报非常困难,但不是绝对不可能。 “全世界的地震学家都还在努力,如果要取得进展,我们还有很多事需要做。” 张培震坦言,如今中国的地震预测水平与美国和日本相比,总体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技术研究的理论、方法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问答 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 一旦遇上地震,首先要冷静,不要慌张;其次要找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什么地方最安全?在我们的住房里往往是厨房、厕所一类的地方,这里是承重墙所在地,且空间相对较小。房屋一旦垮塌了,靠墙的地方最容易形成一个安全的三角形空间,尽可能把身体躺这一空间里,或者是护头蹲在墙下。从国际大量地震救援的经验来看,这是最安全的逃生办法——地震来了往外跑不是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避险。 人物简介 张培震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震动力学家。1955年12月出生于河南省淮滨县。 1979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82年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8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87-1991在美国内华达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张培震院士长期从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地质学研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性成果。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他出任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委员,汶川地震综合科学考察队队长和总指挥,在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和科学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化麦子、吴晶平 http://news.ifeng.com/a/20160505/48690572_0.shtml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13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吃一惊:张培震当初错误估计龙门山地震风险,居然能评上院士?
热度 8 Amsel 2013-12-19 23:33
【更新1 :这是 张培震院士 今年nature geoscience上文章“Beware of slowly slipping faults”中的一段,文中坦诚地批评自己以前的错误认识: Incomplete scientific knowledge of the structure, palaeoseimic history and dynamics of the Longmen Shan faults contributed to our false sense of security in terms of seismic hazard in this region before the Wenchuan quake 3 . We have learned the lesson that slowly slipping faults can be dangerous. We must now go through our charts of seismic risk, and identify other potential sources of hazard. 这个文献3就是他自己当初的文章: Zhang, P. et al. Ann. Geofis. 42, 1167–1190 (1999). (The Longmen Shan fault zone that hosted the quake deforms very slowly and had been assigned a modest-to-low seismic hazard rating) 如果新科院士评选中有一个“诚恳奖”,一定要授予张院士。 】 【更新2:网友bridgeneer提醒,“技术科学部的成会明搞碳管储氢搞得一地鸡毛,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也当选了”。张、成两位确实有些相似。成院士的事迹见李永丹“ 的假设、 的玩笑、骗子的机会、科学的无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1175-266893.html 以及86楼评论。 这次院士评选说明了,不要怕吹牛、更不要怕牛皮吹破;吹牛吹出影响力,影响力就是评院士的敲门砖;事后擦屁股照样不影响当院士。 】 看来梅老太太没有生对时候。 张培震负责的国家课题把龙门山断裂带排除在危险区之外;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这些被汶川地震证伪了的结果,估计都成了他的申报材料了。 另见下文 嵇少丞:《 龙门山断裂带的危险性震前被低估,谁之错?》 近日,在科学网上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龙门山断裂的危险性何以被低估——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科学考察队队长张培震谈科考最新成果”(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9/5/219210.html),另一篇是“《自然》特写:汶川地震暴露中外科学家的认知缺陷”(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5/219541.html)或http://www.nature.com/news/2009/090513/full/459153a.html。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张培震研究员在第一篇文章说:“ 低估龙门山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原因是其低滑动速率。不同时间尺度、不同方法的研究均表明,龙门山断裂带的滑动速率只有2~3毫米/年。国际上普遍认为,断裂滑动速率愈低,其地震危险性也愈低 ”。 麻省理工的Clark Burchfiel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在第二篇文章中说:“在地质学家看来,这一速度(1-2 mm/年)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因为断层对有可能引起地震的能量的积累与该区域地壳运动速度是成比例的。比如,在一个山脉两侧的两点,如果一个相对于另一个移动得很快的话,那么岩体之间的应力会很快地累积———应力需要通过岩体沿断层的运动释放。通常情况下,这种运动不太稳定但是极少发生。当应力积累到足够大,超过岩体之间的摩擦力的时候,就会忽然发生释放,这就引起了地震”(很难想象这样错误的话会出自一个国际著名大学地质学教授之口,只要懂点地壳流变学的人都不会这么说,例如, 地震地质学家C. Scholz就不会同意这样的说法)。 “横跨龙门山GPS 位移速率低,故构造活动性不强,地震危险性低”, 作为Burchfie师徒的研究成果在震前已在几十篇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章中反复论述,据说还作为“重要研究成果”在地震局系统请到奖,并作为有关研究人员申请院士的“创新性成果”。于是根据Burchfiel师徒的“研究成果”, 在前几年全国地震会办会上把龙门山地区从全国强震重点防范区的名单上剔除。其结果造成,在5.12之前,当地政府和民众都认为龙门山地区不会有大地震发生,因此也就没有采取任何应对地震灾害的策略与措施,更没有为应对可能的地震灾害而储备救援物资。 其实,从“GPS 位移速率低”就断论某地区“构造活动性不强”,“地震危险性就低”,是非常荒唐的,是缺少构造地质学最基础知识的表现,根本就不是什么“国际上的普遍认为”。所以,龙门山断裂带的危险性震前被低估,仅暴露Burchfiel师徒的认知错误,而不是所有中外科学家的“认知缺陷”。如果Burchfiel师徒不敢面对和承担龙门山断裂带的危险性震前被他们低估的严重错误,至少也不应把错误的责任推给整个科学界。 如果没有5.12 地震,Burchfiel师徒的“正确结论”可能还会继续“正确”下去。可是,龙门山的地下不能再等了,积累的能量已经到了地壳岩石可以承受的临界点,一场酝酿已久的超级悲剧终于上演,把“GPS位移速率低,构造活动性就不强,地震危险性就低”的“断言”撕得粉碎。盲目地迷信与追从MIT的洋专家是不行的,洋专家也有糊涂的时候。 事实上,在GPS观测的时间段(几年到十几年)内,龙门山断裂带处于闭锁状态(岩石脆性变形的普遍特征),完全并不证明龙门山断裂带是不活动的构造。不是不动,只是时候未到。 汶川地震证明了Burchfiel 师徒仅用历史地震和现代GPS数据来评估区域地震危险性是有其局限性的。一般来说,大陆板块内部的大地震的复发间隔都很长(几千到几万年),而历史地震记录很短,即使像中国这样历史地震记载悠久的国家,较完整的地震记载历史也不过几百年至近千年,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则更短,这些记录不足以反映大陆地壳内部地震真实的、完整的复发历史。汶川八级地震在人类文字记载历史地震活动水平较低的龙门山中段突然爆发,再一次说明研究活动断裂带古地震的重要性。正如许志琴院士等(2008, Episode)和邓启东院士(2008,地震地质)所说,只要系统地研究了整个地区所有的古地震发生的地点、强度与年龄,才能正确判断断裂带的地震活动水平、复发周期以及最后一次地震事件至今的离逝时间。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3849 本文标签: 汶川地震 《自然》 张培震 Clark Burchfiel 龙门山
个人分类: 地震|10912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烈祝贺张培震所长当选中科院院士(地震动力学专业)
热度 2 cgh 2013-12-19 14:44
在刚刚公布的中科院增选结果中,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张培震所长 当选,学科是 地震动力学 。 http://www.casad.ac.cn/document.action?docid=13782 热烈祝贺 ! 这至少是对中国地震系统在地震研究领域付出和成绩的一定程度的肯定,作为一名地震系统的成员,感到欣慰! 张所长以地质出生,在新生代地质、青藏高原演化方面获得杰青,主持了973地震动力研究项目。最终以地震动力学当选院士。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地震研究的方向,不完全在地震的地球物理学方面,而在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
个人分类: 活动构造|4425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