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臭氧催化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年中值得回味与显摆的几件事
热度 17 Taylorwang 2013-12-29 08:41
时间过得越来越快,有人讲,随着年岁的增长,一年对已过的时间所占的百分比越来越少,故就显得越来越快。我认为还是要做的事太多,生活节奏太快,这样就觉得时间过得飞快了。 今年是我指导毕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多的一年了,一共毕业了 8 个研究生。本校的学生都喜欢报我的研究生,虽然每个导师有名额限制,但导师之间还是可以相互调剂的。这些学生有些是直接在我名下,有些我让他们挂在其它老师名下,但跟着我做课题,我支付所有的费用,带研究生的工作量可以不算在我头上,只要学生承认我是他们的老师就行了。研究生多,我就尽量创造一个团结协作的氛围,学院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我们的团体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且八个研究生,都以良好以上的成绩,全部顺利毕业。我这里的研究生找工作还是非常容易找的,明年毕业的所有研究生,现在也已全部预定一空。对学生,我一般不强人所难,问题是动员他们读博士还真的不容易。 今年研究开发的一些实用技术,申请了 6 项发明专利。在这六项专利中,值得显摆的技术有二项,一项是用陶粒制做的臭氧催化氧化剂,制作原理就是在制作陶粒的陶坯中,添加具有臭氧催化作用的活性组分,烧结后成为具有臭氧催化氧化作用的陶粒。实验室的小试及现场中试确认了其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效果后,很快推广应到到神华集团的一个煤制油的废水处理工程中,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东北地区另外二个大型的含油废水深度处理项目,也大量采购了这种臭氧催化氧化剂。国内的一些其它环保工程公司,及研究院所也订购了小批量的样品进行小试或中试,根据我们信息跟踪的结果,不少客户反映这种臭氧氧化催化剂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再加上我们的产品,相对于其它的臭氧催化剂(如活性炭附载品等),具有价格便宜,催化剂强度高,不易破碎,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流失等优点,将来应该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另外一项专利技术就是印染废水反渗透的浓水回用技术,该技术就是将印染废水反渗透的浓水,经化学氧化进一步脱除其 COD ,并同步进行脱除钙镁软化后,成为软盐水,回用于印染的染色工序,目标是做到印染废水的零排放。印染废水中之所以盐的浓度较高,是因为在染色过程中要投加大量的盐或硫酸钠,以提高染色效率。若回用的盐水中的 COD 足够低,且也脱除了其硬度,实验表明,这种回用盐水,与新配的盐水,在中试规模的染色实验中,所得色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当然,我知道,完全做到零排放是很难的,因为还有水平衡的问题,生产的软盐水量,不一定能做到刚好是染色工序所需要的用水量。但这项技术的应用,将大大减少印染企业工业盐或硫酸钠的使用,也减少了废水的排放。另外从成本核算上来讲,虽然将反渗透浓水化学氧化及软化除硬度的成本不低,一吨水需要 6-7 元钱,但这样回用的一吨软盐水,其水中的盐的成本就大于 7 元钱,真的应用该技术,还有一定的经济收益,无疑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清洁生产新工艺。当然,目前印染废水真正用反渗透对水进行深度处理并回用的企业很少,我国是世界纺织印染大国,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作为技术储备,将来一定有较大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一年多前,开始在科学网上写博文,到目前一共也已发表了 100 多篇了。 12 月 24 日的博文 “科学网博文的正能量” ,谈了我的两篇博文,促进了国家环保部对国内垃圾渗滤液普遍存在的用膜法处理的造假行为的调查。我另外一篇博文, 2013 年 7 月 4 日发表的 无良企业的“新技术”可能引起雾霾与 PM2.5 ,该文挂出来后,很快引起广东省海事局的重视,省海事局组织召开了有省局领导,中石化的领导与技术人员等参加的一个研讨会,会议通知我参加,但由于我出差不在广州,我就推荐了广东研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VOCs )的顶级专家参加了会议。经多方努力,在 12 月初国家终于出台了对进口调和燃料,及生物柴油的消费税。这对阻塞投机钻营者的偷逃税的漏洞,海事部门的监督管理,及减少燃料引起的大气环境污染都有积极的作用。我想,在这件事上,科学网的博文也起到了一点点促进作用,看来科学网在社会中还是有不小的影响力的。 从我这几篇博文的社会反馈情况来看,大家也可以看到我们社会的进步。虽然我们在一些博文中揭露了社会上一些造假等丑恶现象。爱得深就恨得切,与发达的国家相比,不少方面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纵向比较,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我国的法制化与民主化还是在不断地取得进展。 2014 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在此我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进步,万事如意!
6401 次阅读|3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5: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