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凡尔赛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淡淡人生亦有痕》 观光游览篇(60)
duzhanchi 2019-7-29 11:13
4.6.退休之后 ( 2 7 ) (一)国外( 4 ) 二零零七年( 4 ) 25日 下午,进入巴黎市区,雍容华贵的商业大厦、多姿多彩的艺术建筑、琳琅满目的精美雕刻,美不胜收的园林、绿地,接连不断,令人目不暇接。沿路主要建筑有市政厅、国家图书馆、法兰西美院、奥塞美术博物馆、国会大厦、亚历山大桥、拿破仑行宫及法国地铁公司等。 法国 , 公元五世纪建立法兰克王国。 1804年建第一帝国,1948年建第二共和国,1958年建第五共和国。 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位于法意边境的 阿尔卑斯山主峰勃朗峰,为全国最高峰,海拔 4807米。中央高原是多条河流的分水岭。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阔叶林带。 巴黎 ,为法国首都,位于北部,跨塞纳河两岸,有 “ 塞纳河的女儿 ”之称,亦有“ 世界花都 ”之誉。公元前三世纪为一村寨,巴黎西族人居住;六世纪法兰西王国定都于此。十八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十九世纪工人阶级武装起义的策源地。 午餐后,来到市西南郊凡尔赛镇,参观 凡尔赛宫 。 “凡尔赛宫及其园林”于197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宫1661年动工,1689年建成,是法国皇帝的行宫和政府所在地,是 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 。其布局东西为轴,长达 3公里,南北对称,排列有序,由宫殿、园林和附属建筑等部分组成。 来到宫前广场,有路易十四雕像。宫殿主体长达 707米,雄伟壮丽,气势非凡。宫殿平顶,墙体布满图案和人物雕像,大门由黄金和黑铁铸成;中央有王宫、卧室、客厅、餐厅、工作室、会议室、游艺室和长廊等,两翼是宫室、教堂、歌剧院和政府办公处。宫内,用大理石镶砌,玉阶巨柱,端庄壮观;有大殿、小厅500多间,藏物巨丰,陈列有世界各国艺术珍品。其中有一“镜廊”,特别著名,内有雕刻、挂毯、油画、巨镜,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之后,来到园林区,宫旁有阿波罗泉和海神泉;泉池内外,伫立着许许多多神话人物雕像。西行,有大、小人工湖、大、小特里亚农宫、女王村和皇家星形广场,建有雕像、喷泉、草坪、花坛、柱廊等,为法国式园林经典之作。 晚间,来到 皮尔镇 ,入住 Forest Hill酒店。 26日上午,来到塞纳河北岸,参观卢浮宫。 卢浮宫 曾是法国最大的王宫之一,现是 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 ,珍藏有从古到今世界各地艺术珍品 40余万件,被称为“ 万宝之宫 ”。十二世纪是座城堡,十九世纪中叶卢浮宫建筑群全部建成,巍峨壮丽。来到口字形正殿的西侧,有卡普赛勒广场,广场上有玻璃金字塔。该塔再现古埃及国王陵墓之形,独具匠心,和谐完美。其东,有拿破仑庭院。正殿东有长列廊柱。入内参观,有六个展馆: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馆、古埃及艺术馆、古代东方艺术馆、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与近代雕刻艺术馆、历史绘画艺术馆、工艺美术馆。展品可分为:文物、雕塑、绘画、素描、刻印、艺术、工艺品、历史等类。其中最著名的有:米洛斯的 维纳斯雕像 ,系大理石制品,高 202厘米,端庄秀丽,丰满圣洁,身体蕴含黄金分割比例,被认为是女性美的原型、古希腊的爱神。这座雕像,系公元前100年 阿历山德罗斯 创作,十九世纪 ( 1820年 )发现于爱琴岛的米洛斯岛 。 胜利女神尼姬雕像 , 是胜利的化身,为 白色雪花石 雕制, 高 328厘米, 身材健美, 具有翅膀, 衣袂飘然 ;约为公元前二世纪末的作品,十九世纪( 1863年)发现于爱琴岛的 萨莫色雷斯 岛。达芬奇的画作《 蒙娜丽莎 》,亦称《乔贡德夫人》,创作于十六世纪初,是 文艺复兴时期肖像画的代表作 。此外,在古埃及艺术馆中,有许多神奇的符号、文字和图案,奇特、诡异而神秘。在工艺美术馆中,有十二世纪的乌银镶饰的斑石制品、十三世纪的象牙雕像、十四世纪的纯金雕像,等等。令人大饱眼福,久视不忍离去。 之后西北行,来到 星形广场 (现名戴高乐将军广场),广场有 12条大道,呈放射状排列。中央有 凯旋门 。该门是为纪念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拿破仑取得胜利而建。 1906年奠基,1836年落成,古罗马式,高约50米,是 世界上最大的凯旋门 ,内墙与外墙均刻有多幅著名浮雕,如:《拿破仑胜利战役》、《马赛曲》、《凯旋 1810》。门下建有无名烈士墓,墓前点有长明灯。顶部为博物馆,陈列有该门的历史文件和拿破仑的生平事迹。 星形广场之西,便是 香榭丽舍大街 。大街长 1800米,最宽处120米,是巴黎最主要、最漂亮的大道。十七世纪为林荫路,1709年命为现名。大街西段为闹市,有商场、影院、夜总会、旅行社、咖啡馆、酒吧等;东段富于田园风光,梧桐苍翠,间有花园。 下午,来到位于香榭丽舍大街西端的 协和广场 。这是巴黎最大的广场,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开工,十九世纪全部完工。广场中央矗立有埃及方尖碑。该碑原在埃及,建于十三世纪,碑身记载着埃及拉美西斯二世的事迹。两侧有喷水池和雕塑。 之后,来到位于塞纳河西南岸的 三月广场 ,参观 艾菲尔铁塔 。该塔是为庆祝法国革命 100年而建,是 巴黎最高的建筑 ,是巴黎的象征。高达 320米,呈四方狭长金字塔形,外观优美,有“ 云中牧女 ”之称。塔墩4座,为水泥浇灌而成;塔身均为钢架镂空,分为上中下三层,均设有瞭望台。乘电梯,依次到一、二、三层,瞭望城景,尽收眼底。 然后,来到 塞纳河 边。该河是法国第二大河,发源于本国东部,海拔 471米的朗格勒高原,流向西北,注入英吉利海峡。乘船游览,观赏风光。两岸,梧桐 郁郁蓊蓊 ,公园星罗棋布,名胜古迹众多,桥梁造型各异, 倒影 优美绮丽 ,景色美丽壮观 ,似一条腰缠玉带,拥抱着巴黎古城。右岸有著名的卢浮宫、 大 、 小皇宫 、 瓦尔特美术馆、协和广场、蒂伊勒里公园等。左岸有埃菲尔铁塔、波旁宫(众议院)、奥赛博物馆(十九世纪艺术博物馆)、世界骑士史博物馆、圣米歇尔广场等。河中有自由女神雕像和斯德岛,岛上有巴黎圣母院。河上主要桥梁有:耶拿桥、阿尔马桥、荣军院桥、亚历山大三世桥、协和桥、索尔费里诺桥、皇家桥、卡鲁塞勒桥、艺术桥、新桥等。《巴黎的塞纳河畔》 199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船,登上斯德岛,参观 巴黎圣母院 。这是一座 世界驰名的天主教堂 ,是典型的歌德式石砌建筑;十四世纪( 1345年)落成。后屡经战火,破败不堪。十九世纪大规模修复,于1864年重新开放。正面为正方形,仪态庄重,可分三层:低层有三个桃形门洞,门边与中柱上有浮雕,门之上为壁龛,排列着28尊雕像;中层为大花窗,窗下有圣母怀抱圣婴像;上层为雕花石柱所支撑的阳台,悬挂有玛丽大钟, 重达 6吨 。入内参观,厅堂华丽肃穆,祭坛中央供奉耶稣雕像,有天使和圣女围绕;殿内回廊、墙壁、门窗上布满了反映神经故事内容的绘画和雕塑。圣母院两侧各有一个钟楼,建于十四世纪( 1330年),高69米;其后有尖塔,高90米。 之后,到 老佛爷百货公司 ,购物。返回途中,见圣女贞德骑马塑像和法国歌剧院。 27日早晨,北行,沿途为平原,途经圣康坦、蒙斯,来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比利时 ,濒临北海,为温带海洋气候;西部为佛兰德平原,中部为丘陵,东南部为阿登高原。境内最高点为比德边境的博特朗峰,海拔 694米。 布鲁塞尔 ,位于森纳河畔,十世纪建为要塞, 1830年比利时独立,设为首都。市区以中央大街为界,分为上城和下城两部分。主要名胜有王宫、司法宫、皇家美术宫、古代美术馆、现代美术馆、乐器博物馆等。来到位于市中心的 黄金广场 ,即布鲁塞尔大广场。该广场始建于十二世纪,地面用花岗岩铺就,环广场多为中世纪所建的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路易十四式等建筑,至此有进入中世纪之感。其中,市政厅空灵高纵,最为引人注目。该厅建于十五世纪( 1402年初),厅塔高91米,塔顶塑有5米高的护城神圣米歇尔雕像。厅内图案美妙绝伦,走廊壁画五彩缤纷,办公陈设古色古香。天鹅咖啡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居住和各走各的地方,曾在此写出著名的《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等作品。此外,还有皇宫(法国路易十四行宫)、历史博物馆、教堂、证券交易所等。《布鲁塞尔大广场》于1998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广场附近的埃杜里弗小巷,有 撒尿男童 -小于连(朱利安) 铜像,形象 逼真 , 天真可爱; 建于 1619年 。据说 在古代战争期间, 他 一泡尿 撒尿浇灭了 炸药的 导火线 , 拯救了全城 ,故 有 “ 布鲁塞尔第一小公民 ”之称,是布鲁塞尔的象征。 数百米之外,有一个撒尿小女童 -珍妮克,雕塑于1987年。 下午,来到 原子球博物馆 。 “原子球”钢架为个正方体,用直径3米粗、26米长的钢管焊接而成,高达102米,安放在圆形大厅顶部。钢架中心部位及八个角上,各有一个直径18米的金属圆球。这个正方体钢架,相当于放大了1650亿倍铁的晶体结构,以此表达微小的原子概念,显示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前景,为比利时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 之后,北行,经安特卫普、瓦尔河、莱克河、乌德勒支,来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 荷兰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带性植被为温带阔叶林。境内河流纵横,全国四分之一面积低于海平面,最低点海拔 -6.7米,被称为“低洼之国”。西部为沿海低地,东部为冰碛平原,中部为丘陵,最高点为法尔斯山,海拔321米。该国,有“ 四宝 ”:风车、奶酪、郁金香和木履,闻名遐迩。还有“ 四怪 ” :个个个子高、大麻随便卖、房外钩子吊起来。 阿姆斯特丹 ,位于艾瑟尔湖西南岸, 1296年建市,十九世纪初成为荷兰王国王宫所在地,海拔-1~-5米。全市河渠纵横,桥梁交错,有160多条大小水道、1000多座桥梁、2万多家水上船屋。主要景点有:达姆广场(水坝广场)、荷兰王宫、新教堂、旧教堂、国立博物馆、梵高美术馆、航海博物馆、运河网等。但均未游览参观。 进入市区,道路宽广清洁,处处有树木花草,房屋艳丽美观。参观钻石工厂,观看钻石加工程序。其产品居然有 57个切面,光彩熠熠。特别是钻石皇冠、钻石宝剑,其精巧华丽,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大开眼界。 晚饭后,北行,赶到 桑斯安斯 (位于莱茵河口地区),职工已经下班,未能买到木履,也无法参观室内博物馆。只好来到 风车村 ,参观露天风车 博物馆 。放眼四野, 绿野如毯,溪流交错,奶牛卧地,民居散布,别有一番情趣;无数风车,随风转动,作为抽水、 辗磨 、榨油、 压滚 、 锯木 等的动力。 别具一格,独具 魅力 , 无愧为 “ 风车之国 ”。其中,保留有古老的 木制风车 和 木制建筑 晚间,入住 Hoorn酒店。 28日,清晨出发,途径恩斯赫德,进入德国境内,沿莱茵河畔向南行,多葡萄园。来到科隆。 科隆 横跨莱茵河两岸,公元前 38年为古罗马要塞。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市内150座教堂,有91座被毁,战后重建,亦保持有古城特点。主要景点有: 科隆大教堂 、 安托尼特教堂 、罗马博物馆、 巧克力博物馆 等, 科隆还是举世闻名的香水产地。 参观 科隆大教堂 。该教堂 1248年始建, 1880年竣工。 为哥特式双塔教堂,轻盈雅致,是科隆的象征。两座塔尖直插云霄,高达 161米,是 德国最大的教堂 ,宏伟壮丽。钟楼上有 5座时钟,其中圣彼得钟,重达24吨,被誉为“欧洲中世纪建筑艺术的精粹”。入内参观,中央为大礼拜堂,穹顶高43米。教堂内,陈列有 描绘圣母玛丽亚和耶稣故事 的 石刻浮雕 ,及 《十字架上的基督》木雕,为哥特艺术的先导。 收藏 有 许多珍贵文物 和 艺术品。 四壁窗户的玻璃,有黄红蓝绿四种颜色,其上绘有《圣经》人物; 在阳光下金光闪烁, 绚丽多彩。大教堂四周,有圣格雷隆、圣泽韦林、圣乌尔苏拉等教堂,均为中世纪所建。 1996年《科隆大教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午,在北京酒楼午餐。 下午,南行,过丘陵地带,海拔 550米。下坡,来到莱茵河边的波磅,海拔200米。莱茵河虽流 经 6国,至荷兰注入北海,全长1320公里,但其长的3/4是在德国。该河是 德国最长的河流 , 是德国 文明 的 摇篮、文化的源地、交通的枢纽。 乘船沿河逆水而上。 两岸,森林密布,城堡、小镇、教堂、 葡萄园时而可见,仿若 璀璨明珠,镶在蓝色飘带之上。绚丽、 浪漫、 静谧、 神秘、 优雅、 迷人,具有 传奇色彩 ,犹如童话世界 。其中几处,格外引人注目,令人向往。 科布伦茨 ,位于摩泽尔河流入莱茵河的汇合处,筑有花岗岩尖坝,谓之德意志角,其上建有高大要塞,顶部有巨大雕像,在激流中傲然挺立,雄险峻美。 兰施泰因 ,地处莱茵河与兰河交汇处,河上有座大桥,十分壮观。布劳巴赫镇有 马克斯堡 ,建于十三世纪,其内有城堡博物馆。博帕德,河面宽阔,如四湖串连,山坡上有大片葡萄园,还有圣塞韦林教堂,非常醒目。这条河, 为无数 诗人、 作家、画家和音乐家提供了灵感 , 成就了许多隽永杰作,德国的诗歌、法国的绘画、奥地利的音乐,无不与其息息相关。这是一条生命之河,是大自然的乐土,是上帝赐给的福地,任时光逝去,却流淌不息,一如既往,永具魅力。 傍晚,行至胜戈阿,海拔 200米,上岸。晚餐吃猪手。之后,西行,过艾费尔高原,海拔620米。继续西进,入比利时境,经阿登高原,夜间到达布鲁塞尔,入住Best Western酒店。 29日,中午从布鲁塞尔机场起飞,飞越圣彼得堡、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低地、乌兰巴托。 30日,清晨回到北京。
个人分类: 观光游览|25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朝拜布达拉宫
热度 3 zdqiao 2015-8-24 14:06
终于,我们在离开拉萨的 8 月 17 日下午,进入了布达拉宫。和我一起排队等候的小伙子来自川北医学院。他告诉我,昨天上午排了 15 分钟对就拿到了预约卷。没有费什么事。看来每天 300 张预约卷并不像旅行社告诉我们的那样紧张,也不像他们吓唬我们的那样,假如旅行社不给我们订票的话,一张黄牛票就要 800 块。其实没那么邪乎,拉萨的社会治安和管理还是非常好的。 建在红山腰上的布达拉宫以金黄色的屋顶象征高贵、红色象征着红衣喇嘛的藏传佛教,白色象征着统治者的威严。这就构成了布达拉宫的主体、白宫和红宫。最初,是在公元七世纪的时候,松赞干布为了他心爱的妻子文成公主建筑的。当时就有房屋 900 多间,还有 1000 余间的修行室。后来因天灾和战火几经毁坏, 直至 1645 年,五世达赖建立噶丹颇章王朝,并被清朝政府正式封为西藏地方政教首领后,才重建了布达拉宫,以后历代达赖又相继进行过扩建, 终于成了现在的样子。其中最新的建筑,应该是 1936 年给十三世达赖喇嘛修的 灵塔殿 。所以说布达拉宫是政教合一的象征,也是西藏属于祖国大家庭铁证。 白宫没让我们多看,就看了 3 个宫殿,包括 14 世达赖见陈毅副总理时的场地。因为游客太多,无论多大的宫殿都显得非常狭窄。可能是因为文物保护的缘故,窗户都挂上了遮蔽物,显得非常昏暗。在红宫,从五世达赖到十三世达赖的灵塔显示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地位,据说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建造就用了 3000 多公斤的黄金。这得多少善男信女供奉啊!为啥藏族同胞对我们说,他们不攒钱,其实攒的钱都送到不同的庙里了。 旁边有个游客说,他刚从日喀则回来,刚参观完札什伦布寺 ,说札什伦布寺比布达拉宫小多了,没有布达拉宫气派。其实这样比较是没有意思的。由于札什伦布寺与拉萨的 ” 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 “ 四大寺 ” ,而布达拉宫则象征着政教合一,除了佛教还具有管理的地位。当然,你也会说札什伦布寺 也是政教合一的场所呀!这是不能比的,虽然都叫宫,你能和故宫比吗?有个游客说,故宫参观从 60 元的门票,凭啥布达拉宫就 200 元呀。和其他宫殿一样,布达拉宫也有自己的花园,现在是个公园,里面有很多参天的古树,小溪里有鸭子在歌唱。 有人推荐了世界十大宫殿,其中,紫禁城庄严、肃穆,尽显皇家的大气和权威。英国的白金汉宫前士兵的交班仪式,让人们仍然遐想,英国女王是否还在执掌英国的权杖?法国的卢浮宫现在作为举世无双的文物展览馆,珍藏了许许多多世界各地的珍宝名画,可以和大英博物馆相媲美。位于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室内室外互为景观,从每个窗户往外看去,都是不同的油画,特别是镜厅,可以将窗外的风景映摄进来,成为装点室内的风景画。宫后的花园和树林更让人流连,成为很多欧洲皇家建筑的模板。德国柏林郊区的波茨坦无忧宫也是以此为模板建设的,但是无忧宫无忧宫和布达拉宫一样,都是建在半山腰,让人仰望,若要进去必须爬过高高台阶。就是因为这些台阶才显得无忧宫与凡尔赛宫的根本不同。与凡尔赛宫几乎完全相同的是建在杜塞尔多夫郊区的 Benrath Schloss ,我在杜塞尔多夫大学读书的时候,就住在旁边,粉红色的砖墙,皇宫旁的小湖,天鹅和鸭子在水中嬉戏,从室内往室外看,是四幅不同的风景画。后面的一片大大的森林,里面的路,沿着一个中轴线,走着走着,你就会发现又到了原点。在杜塞尔多夫的时候,我最喜欢带朋友去 Benrath Schloss 看看。一是离家近,其次就是那里安静、环境自然。最关键的是整个景区不要钱。 在布达拉宫里,我问喇嘛,地板是用什么材料建筑的?他们说是一种特殊的黏土,加上鹅卵石,磨平的。这是一种特殊的藏族工艺,汉族人是不会的。还有就是红宫的外墙是一种特殊的草经过特殊处理以后,染色以后建造的。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墙的重量,另一方面还可以通风,这就是布达拉宫建筑的最大特色了!
3763 次阅读|9 个评论
巴黎:走进凡尔赛宫
伍加 2011-10-1 20:54
【天涯足迹(8)】 巴黎:走进凡尔赛宫 伍加,2011年10月1日,周六 有人说,没有看过凡尔赛宫,不能说到过巴黎。这话当然是言重了,巴黎那么多的风景,为什么非要看过凡尔赛宫才算到过巴黎?不过这句话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凡尔赛宫对于巴黎、对于法国的重要性。 阅读有关的介绍材料,总是说凡尔赛宫的内部装饰采用“巴洛克风格”(Baroque style)。什么是巴洛克风格?巴洛克(Baroque)这个法语词来自于葡萄牙语中的 barroco 一词,意思是硕大而形状不匀称的蚌珠。巴洛克风格是指十七世纪及十八世纪前期的艺术作品风格,它是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形式的发展,表现手法从古典均衡走向动感和变化。在建筑艺术上,巴洛克风格主要体现在色彩多变,光影对比,使用雕塑绘画对建筑物进行点缀;而在内部装饰上,巴洛克风格主要体现在大量使用壁画、壁毯、雕刻,甚至色彩和光线把整座建筑装潢得高雅华丽,美轮美奂。 进入凡尔赛宫内的皇家教堂,我们看到白色的石柱矗立两侧,拱形的屋顶上是色彩绚烂的油画,主祭台上的贴金装饰非常醒目,地板则是用彩色大理石片构成的各种图案,整个教堂显得宏大空旷,神圣威严,豪华而又肃穆。(下图)。 凡尔赛宫中最有名的房间是镜厅(法语 Galerie des glaces,英语 Hall of Mirrors),它又称为镜廊,因为它是由敞廊改建而成的,而且从尺寸上看它真像一个宽广的长廊:长 239.5 英尺(73 米),宽 40.4 英尺(10.5 米),高 34.4 英尺(12.3 米)。如下图所示,右侧的墙壁上有十几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左侧墙壁上则安装了许多镜面,因为镜像反射的效果,让游人觉得这镜厅异常宽大。天花板上有以太阳神为主题的油画,还有几十盏巨大的水晶吊灯。 在镜厅内有许多镀金的雕塑,加上房顶上的油画、水晶灯上的烛光、以及用黄铜镀金装饰的拱架房角,在灯光的照射下交相生辉,显得富丽堂皇,让人眼花缭乱(下图)。 对于中国人来说,到凡尔赛宫来参观时必然会联想到《凡尔赛和约》,那个在一战后强权分赃的条约,那个曾经给中国人耻辱的条约,那个曾经成为“五四运动”导火索的条约,就是于 1919 年 6 月 28 日在这个镜厅中签署的。 《凡尔赛和约》的全称是《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它是战胜国对德国的惩罚性条约,比如它规定德国先交 200 亿马克的战争赔款、重划德国的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协约国军队占领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 15 年、德国不得拥有空军、海军不能有主力舰和潜水艇、陆军不得超过十万人、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由战胜国瓜分等等。因为德国在中国山东有殖民地,中国也算参战国,自然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可是以英、法、美主导的和会竟然决定把德国原先在中国山东攫取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于是“五四运动”爆发,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一位爱尔兰画家威廉·奥喷(William Orpen)曾经用油画把当时签订《凡尔赛和约》的情景记录了下来(下图)。 这幅画的正中央是坐在最前面的德国代表贝尔( Johannes Bell ),他正背对着观众趴在桌子上埋头签字,他的右侧是德国外交部长穆勒( Herr Hermann Muller )趴在椅子背上盯着贝尔签字。这两个德国卖国贼被请到凡尔赛镜宫中不是来为德国争取利益,而是在列强肢解、瓜分、限制德国利益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字。战争这种残酷的人类游戏就是这样,胜者为王败者贼,战败后的德国不得不低下曾经高傲的头颅,任人宰割。 在这 26 个协约国(战胜国)中,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美英法三巨头,这在画面中有所反映。坐在中排手拿一张报纸的是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与他背对相向的是法国总理乔治·可列孟梭(Georges Clemenceau),这老头雪白的八字胡子很显眼;接着是英国首相大为·劳赫德·乔治(David Lloyd George)。这三个人位于画面的正中,显示他们的地位与众不同。需要指出的是,在中排坐着的最右边的人只露了半张脸,那是日本代表,还有后面站着的印度代表;中国代表顾维钧等人并没有出现在画面里。 法国人为什么要选择凡尔赛宫的镜厅来签署一战和约?我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镜厅曾被广泛认为是无上权力的象征,这里曾是路易王朝接见各国使节时专用的宫殿。在镜厅里举行签字仪式,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具有历史意义。把各国首脑和代表邀请到法国皇宫中最豪华的宫殿里,既是一种显摆,也是在心理上对各国代表的一种震慑。 第二,这是对德国的一个报复,是法国人的雪耻。1870 年,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的霸权,德国人和法国人开战,这就是普法战争。结果法国战败了,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普鲁士占领了巴黎。德皇就在这个凡尔赛宫的镜厅内宣布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下图)。 所以,凡尔赛宫的镜厅也曾经是让法国人饱受耻辱的地方。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成为战败国,法国指定在镜厅签订和约,这就是要对德国一雪旧耻。所以至今法国人仍然保存着当年与会代表的用品,以纪念法国人的光荣,洗雪曾经被德国人打败亡国的耻辱。 但是历史的发展常常是出人意外的。1871 年 2 月 26 日法国与德国在这个镜厅中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导致巴黎市民起义,巴黎公社诞生;普法战争的结果为日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1919 年 6 月 28 日在这个镜厅中签署的《凡尔赛和约》直接导致了希特勒第三帝国的兴起;在中国则是爆发了“五四运动”,从此中国社会走上了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凡尔赛宫的镜厅里有一面由 400 多块镜子组成的巨大镜面,这里经历了战争与和平,这里记录了荣誉和屈辱,这里也折射出世界几百年的沧桑变化。镜厅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它在一片金壁辉煌的表象下,告诉了我们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伍加,2011年10月1日,周六 http://blog.creaders.net/invictus/
个人分类: 旅途见闻|56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巴黎:凡尔赛宫外景
热度 2 伍加 2011-9-29 19:52
【天涯足迹(8)】 巴黎:凡尔赛宫外景 伍加,2011年9月29日,周四 “我们这次到巴黎只能停留三天,只能看几个重要的景点。我们应该先到哪儿玩?”还在飞机上时,我就开始与儿子和女儿计划第二天的行程。 “埃菲尔铁塔!”儿子脱口而出。 “巴黎好玩的地方太多了,不过真正值得仔细观赏的只有‘两宫’,”女儿顿了一下说,“凡尔赛宫和卢浮宫。” “好,那我们就先去凡尔赛宫。”我拍板决定之后也没忘安慰儿子,看完这两处景点之后,还会有时间去埃菲尔铁塔游玩。 凡尔赛原先是巴黎西南郊的一个小镇,草荒树杂,房少人稀。在 380 年前,法国国王在这里先建了个狩猎行宫,后建了豪华皇宫,从此这个小镇驰名世界;今天来这里的游人络绎不绝,凡尔赛宫成了巴黎的一棵摇钱树。 第二天清晨,天阴得很重,等我们到达凡尔赛宫时,蒙蒙细雨开始飘然落下。走进宫殿前面的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法国有名的皇帝路易十四的骑马雕像(下图)。 说他有名不仅是因为他的统治时间最长(72 年),而且因为他在法国历史上有过重大贡献。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说过“路易十四对法国的贡献,二十倍于他的先人。” 路易十四统治法国期间,他内修经济,外扩强权,使法国经济繁荣,民富国强,成为欧洲的中心。其它欧洲国家都要看法国国王的颜色行事,就像行星绕着太阳运转, 因而路易十四自称“太阳王”。四岁登基、二十二岁亲政,路易十四在政治上依靠上层贵族和军官,通过对外战争增加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他先后打败了西班牙、 荷兰和罗马帝国,使法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在经济上他力促商业的发展和货币的流通。凡尔赛宫就是路易十四花巨资兴建的皇宫,它是当时欧洲最豪华的宫殿,成为各国争相仿效的对象,比如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修建的夏宫、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雷西娅修建的美泉宫、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修建的海伦希姆湖宫等等,都仿照了凡尔赛宫中宫殿和花园的建筑风格。 走过路易十四的雕像,前面是用石块铺成的广场。走在这凹凸不平的广场上有些梗脚,心想这皇帝不走路,可苦了抬轿人。不过我看到游人中竟有穿高跟鞋的靓女走得更加艰难,她顾不上看风景,两眼盯着石块路面,左右摇摆,如履薄冰。看到这种情形,又联想到正是路易十四发明了高跟鞋,因为他自己个子矮,身高只有 1.54 米;如果路易十四头戴假发、腰插佩剑、足蹬高跟鞋走在这高低不平的广场上会是什么样子?想到这里,心里感到十分好笑。 再往前走,眼前突然一亮,那是一排闪闪发光的镀金栅栏,加上周围宫殿屋顶的金色装饰,让人觉得来到了一个金碧辉煌的院落。那个金色大门顶部的正中是一个太阳神雕像,那就是路易十四崇拜和自我标榜的形象。 从皇宫的侧门穿过,绕到皇宫的正前方,你会看到巨大的草坪、喷泉和众多的花坛、雕像。两个大喷水池周围伫立着几十尊女神铜像。每天有几个时段安排有音乐喷泉表演,几百个喷头同时喷水,伴随着音乐,在天空形成遮天盖地的水雾。如果是在晴天,这种音乐喷泉必将会更加壮观震撼,因为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高扬的水柱和雾气会呈现出道道彩虹。 同是皇家园林,颐和园与凡尔赛宫就非常不同。颐和园讲究景自天成,天人合一,山水交融;凡尔赛宫讲究形体对称和几何图形,树木花草的修剪别具匠心,人工雕琢的痕迹比比皆是。这些特点可以从以下的几个画面表现出来:下面的左图突出了平面几何图案;右图则表现了立体几何形体。虽然这些景观构思精巧,可是它却失去了自然之美。这就像今天的一些女人,非要用塑料胶囊把胸部垫起来,用化学物质把面部遮挡起来,爱美之心可以理解,但是搞得太过分了,反而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须知美的最高境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无雕饰。 再看下面的这两个图片,它们分别是凡尔赛宫外景花园的组成部分,同样展示出景观设计者对于几何图形的执着追求。 不过,凡尔赛宫花园里的雕塑倒是令人印象深刻。在路边,在池旁,在花园里,到处都有各色各样的雕塑。它们的用料主要是白色大理石,不过下面这两张照片中的雕塑使用的是青铜,这是在凡尔赛宫前喷水池边上拍摄的。 在十八世纪初,凡尔赛宫是欧洲最大、最豪华的宫殿,是法国文化时尚的发源地,它的花园美景也是欧洲皇家园林的典范。它的外观宏伟壮观,内部装潢豪华富丽,雕刻油画,登峰造极。路易十四为了建立专制集权,他用这个凡尔赛宫作为统治工具,天天把贵族名流邀请到这里参加宴席和舞会,用这种方式严密地控制了贵族阶 层,而那些被邀请的贵族们还得为参加宴会和舞会自掏腰包。这种政治手腕还是很有创意的。十年前,中国当局就把富商作为先进代表吸纳到领导阶层;现在有消息说民营三一集团老总、中国首富梁稳根可能被任命成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进入中共执政高层。这也许和路易十四使用的是同样的锦囊妙计。 不过,路易十四这个传奇性人物也有很多缺点。因为害怕传染梅毒,他不洗澡;在 1689 年允许在法国殖民地上贩卖奴隶;在他统治的晚期,穷奢极欲,把法国税收的一半都用在凡尔赛宫的支出。就是在这座豪华宫殿中,后来的路易十六被法国革命群众揪出来送上了断头台。成由节俭败由奢,古往今来皆如此。今天中国大陆的市区县乡政府都在竞相盖大楼,造宫殿,露出奢糜之风。看看凡尔赛宫,想想法国历史,刚刚过上富日子的中国官员应引以为戒。 伍加,2011年9月29日,周四 http://blog.creaders.net/invictus/
个人分类: 旅途见闻|3768 次阅读|4 个评论
凡尔赛风光掠影转发(二)
黄安年 2009-3-9 10:41
凡尔赛风光掠影转发(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9 日发布 这里是好友许令仪转来加工制作的凡尔赛风光掠影,附有的凡尔赛和凡尔赛宫介绍时笔者从网上下载的,图片分 ( 一 )27 幅 , (二) 24 幅。 ***************************************************  凡尔赛   法国巴黎的卫星城。伊夫林省省会。曾是法兰西王朝的行政中心。位于巴黎西南 15 千米处。中世纪时凡尔赛宫外景仅为小村庄。 17 世纪路易十四建宫殿时发展起来,成为法国各地贵族云集之地。 18 世纪实施新的城市规划,建造教堂,发展旅馆设施,兴建学校,居民点向北发展。法国革命前夕,成为法兰西王朝的首府。大革命后城市一度衰落。为艺术城市,凡尔赛宫是法兰西艺术的明珠。宫殿、花园壮观精美,内部陈设和装潢富艺术性,底层为艺术博物馆。这里也是法国领导人会见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是巴黎郊区的商业和服务业中心,并有会议城市和卫戍部队驻军营地的特殊职能,设有军队、医院和军事院校。城市北部为商业和手工业区,南部为贵族居住区。   凡尔赛宫( Versailles Palace )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作为法兰西宫廷长达 107 年( 1682-1789 )。   【历史年表】    1624 年,法王路易十三以 1 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面积达 117 法亩的凡尔赛宫原址附近的森林、荒地和沼泽地区并修建一座两层红砖楼房,作为狩猎行宫。当时的凡尔赛行宫仅拥有 26 个房间,一层为家具储藏室和兵器库,二楼为国王办公室、寝室、接见室、藏衣室、随从人员卧室等房间。    1660 年,法王路易十四参观财政大臣富凯( Fouquet )的沃子爵城堡( Chateau Vaux-le-Vicomte ),为其房屋与花园的宏伟壮丽所折服,当时王室在巴黎郊外的行宫等无一可以与其相比。于是,路易十四怒其不尽职守,以贪污罪将富凯投入巴士底狱,并命令沃子爵城堡的设计师勒诺特( Andr Le Nocirc;tre )和著名建筑师勒沃( Louis Le Vau )为其设计新的行宫。当时的路易十四已决定将王室宫廷迁出因市民不断暴动以反抗王室反抗而混乱喧闹的巴黎城,经考察权衡决定以路易十三在凡尔赛的狩猎行宫为基础建造新宫殿,并为此征购了 6.7 平方公里的土地。 1667 年,勒诺特设计凡尔赛花园及喷泉,勒沃在狩猎行宫的西、北、南三面添建新宫殿,将原来的狩猎行宫包围起来。原行宫的东立面被保留下来作为主要入口,修建了大理石庭院( Marble Court )。 1674 年,建筑师孟莎( Jules Hardouin Mansart )从勒沃手中接管了凡尔赛宫工程,他增建了宫殿的南北两翼、教堂、桔园和大小马厩等附属建筑,并在宫前修建了三条放射状大道。为了吸引居民到凡尔赛定居,还在凡尔赛镇修建了大量住宅和办公用房。为确保凡尔赛宫的建设顺利进行,路易十四下令 10 年之内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其他新建建筑使用石料。    1682 年 5 月 6 日,路易十四宣布将法兰西宫廷从巴黎迁往凡尔赛。 1688 年,凡尔赛宫主体部分建筑工程完工。 1710 年,整个凡尔赛宫殿和花园的建设全部完成并旋即成为欧洲最大、最雄伟、最豪华的宫殿建筑和法国乃至欧洲的贵族活动中心、艺术中心和文化时尚的发源地。在其全盛时期,宫中居住的王子王孙、贵妇、亲王贵族、主教及其侍从仆人竟达 36000 名之多。在凡尔赛还驻扎有瑞士百人卫队、苏格兰卫队、宫廷警察、 6000 名王家卫队、 4000 名步兵和 4000 名骑兵。为了安置其众多的正式情妇,路易十四还修建了大特里亚农宫和马尔利宫。法王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又修建了小特里亚农宫和瑞士农庄等建筑。    1789 年 10 月 6 日,路易十六被法国大革命中的巴黎民众挟至巴黎城内,后被推上断头台斩首。凡尔赛宫作为法兰西宫廷的历史至此终结。随后的革命恐怖时期,凡尔赛宫被民众多次洗掠,宫中陈设的家具、壁画、挂毯、吊灯和陈设物品被洗劫一空,宫殿门窗也被砸毁拆除。 1793 年,凡尔赛宫内残存的艺术品和家具均转运往巴黎城内另一座艺术瑰宝殿堂 -- 卢浮宫,凡尔赛宫沦为废墟。    1833 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   【建筑特色】   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 法兰西式 的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别具匠心,使人看后顿觉美不胜收。而建筑群周边园林亦是世界著名。它与中国古典和皇家园林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它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极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   如果凡尔赛宫的外观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那么它的内部陈设及装潢就更富于艺术魅力,室内装饰极其豪华富丽是凡尔赛宫的一大特色。 500 余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 17 、 18 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大理石院和镜厅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两处,除了上面讲到的室内装饰外,太阳也是常用的题目,因为太阳是路易十四的象征。有时候还和兵器、盔甲一起出现在墙面上。除了用人像装饰室内外,还用狮子、鹰、麒麟等动物形象来装饰室内。有的还用金属铸造成楼梯栏杆,有些金属配件还镀了金,配上各种色彩有大理石,显得十分灿烂。天花板除了象镜厅那样的半圆拱外,还有平的,也有半球形穹顶,顶上除了绘画也有浮雕。宫内随处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我国古代的精品瓷器。   但凡尔赛宫过分追求宏大奢华使得居住功能极不方便。宫中没有一处厕所或盥洗设备,连王太子都不得不在卧室的壁炉内便溺;路易十五亦极端厌恶寝宫,认为它虽然宽敞豪华,却不保暖。这是凡尔赛宫的弊端所在。   【历史价值】   但无论如何,凡尔赛宫始终是法国封建统治历史时期的一座华丽的纪念碑。从内容上讲不仅是法兰西宫廷,而且是国家的行政中心,也是当时法国社会政治观点、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它是欧洲自古罗马帝国以来,第一次表现出能够集中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专制政体力量。当时,路易十四为了建造它,共动用了三万余名工人和建筑师、工程师、技师,除了要解决建造大规模建筑群所产生的复杂技术问题外,还要解决引水、道路等各方面的问题。可见,凡尔赛宫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当时法国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艺术上讲,凡尔赛宫宏伟壮丽的外观和严格规则化的园林设计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鼎盛时期文化上的古典主义思想所产生的结果。几百年来欧洲皇家园林几乎都遵循了它的设计思想。   凡尔赛宫的建筑风格引起俄国、奥地利等国君主的羡慕仿效。彼得一世在圣彼得堡郊外修建的夏宫、玛丽亚特蕾西亚在维也纳修建的美泉宫、腓特烈二世和腓特烈威廉二世在波茨坦修建的无忧宫、以及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修建的海伦希姆湖宫( Schloss Herrenchiemsee )都仿照了凡尔赛宫的宫殿和花园。   【政治活动】   最初为了消除势力强大的法国地方贵族(如孔代亲王家族)的割据和叛乱危险,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落成后立即将全国主要贵族集中于凡尔赛宫居住。从 1682 年到 1789 年,法国的政治、外交决策都在凡尔赛宫决定,凡尔赛成了事实上的法国首都。为了显示王权的威严,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经常在宫中举行场面浩大壮观的典礼、晚会、舞会、狩猎和其他娱乐活动。 1751 年路易十五为庆祝长孙勃艮第公爵降生而举办的烟火晚会消耗了 66 万里弗尔的焰火, 1770 年路易十五为王太子举行的婚礼花费达 900 万里弗尔。在其颠峰时代路易十五晚期和路易十六早期,维持凡尔赛宫廷的费用占法国岁入的四分之一。但这些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路易十四登基以前势力雄厚、心怀不满、屡屡反叛的法国大贵族至路易十四时代已被奢靡的宫廷生活所笼络腐化,甚至以受邀居住于宫中为荣,争先恐后地仿效国王及宫中的礼仪、着装,担心失去国王的宠幸。    1789 年 6 月 20 日,法国国民会议会场被封闭后,会议中的第三等级代表和一些下级僧侣、激进贵族前往凡尔赛宫室内网球场集会,签署了著名的《网球场宣言》,宣誓称如未能为法国制订出一部成文宪法,就绝不解散。    1870 年普法战争间,凡尔赛宫被普鲁士军队占领。 1871 年 1 月 18 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镜厅内加冕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同年 2 月 26 日在凡尔赛与法国签订了初步和约。此后入住凡尔赛宫的梯也尔政府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行动。    1919 年 6 月 28 日,一战中的协约国于在镜厅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1920 年 6 月 4 日在大特里亚农宫签订了同匈牙利王国的《特里亚农和约》。    1937 年,凡尔赛宫作为历史博物馆对公众开放。法国总统和总理多次在宫中和花园中举办外事活动,召开国际会议,签署国际条约。   【著名景观】    1789 年的凡尔赛宫平面图凡尔赛宫的主要景观集中于主楼二层和花园中。   大理石庭院:凡尔赛宫的正面入口,是三面围合的小广场。中央的建筑原为路易十三的狩猎行宫,路易十四时加以改造,保留原来的红砖墙面,并增加大理石雕塑和镀金装饰。庭院地面用红色大理石装饰。庭院正面一层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私室和沙龙,二层为国王寝室。   海格立斯厅( Salon d'Hercule ):位于主楼二层东北角与北翼的连接处,连接中路宫殿和北翼与王家教堂。路易十四时代,这里是王家小教堂,后改为国王接见厅。   丰收厅( Salon de l'Abondance ):在海格立斯厅之西,北面为花园的拉冬娜喷泉。前临楼梯,丰收厅为入宫觐见国王的礼仪路线主要入口。厅内存放有历代国王的奖章及珍宝收藏。   维纳斯厅:又名金星厅。在丰收厅之西。路易十四时代,厅内有台球桌和一整套纯银铸造、精工镂刻的家具。这些家具后来被熔化铸造银币,以弥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开支。   狄安娜厅:又称月神厅,位于主楼二楼北侧,维纳斯厅之西,墙壁用各种精美瓷器装饰。   玛尔斯厅:又名战神厅或火星厅,在狄安娜厅之西。天花板上有奥德朗的油画《战神驾驶狼驭战车》。大厅内壁炉两端有大理石平台,曾经布置台球桌。波旁王朝时期的国王经常在此召开宫廷音乐演奏会或赌博牌会。   墨丘利厅:又名水星厅或御床厅,在玛尔斯厅之西。厅内有一张大床,围以银质栏杆,还有一座纯银大壁橱。墙壁上围有金色和银色锦缎。路易十四的幼子安茹公爵(后来成为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曾在此居住。   阿波罗厅:又名太阳神厅,是法国国王的御座厅。布置极为奢华绮丽,天花板上有镀金雕花浅浮雕,墙壁为深红色金银丝镶边天鹅绒,中央为纯银铸造的御座,高 2.6 米,位于铺有深红色波斯地毯的高台之上。由于路易十四自诩为太阳王,因此凡尔赛宫内主要的大厅均以环绕太阳的行星命名。与二楼各大厅的位置相对应,一楼北侧为法国公主居住的套房。   战争厅( Salon de la Guerre ):在主楼的西北角、阿波罗厅之西,北、西两面面向花园,南面通往镜厅。厅内的装饰由孟莎和勒布伦完成,主要为反映路易十四征服西班牙、德意志、尼德兰等功绩的油画。镀金壁炉之上为路易十四的骑马浮雕像。   镜厅( Galerie des glaces ):又称镜廊,在战争厅之南,西临花园。凡尔赛宫最著名的大厅,由敞廊改建而成。长 76 米,高 13 米,宽 10.5 米,一面是面向花园的 17 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面是由 400 多块镜子组成的巨大镜面。厅内地板为细木雕花,墙壁以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贴面装饰,柱子为绿色大理石。柱头、柱脚和护壁均为黄铜镀金,装饰图案的主题是展开双翼的太阳,表示对路易十四的崇敬。天花板上为 24 具巨大的波希米亚水晶吊灯,以及歌颂太阳王功德的油画。大厅东面中央是通往国王寝宫的四扇大门。路易十四时代,镜廊中的家具以及花木盆景装饰也都是纯银打造,经常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化妆舞会。   和平厅( Salon de la Paix ):在主楼的西南角、镜厅之南,为一方厅,装饰风格与镜厅相似,但壁炉上的油画主题为路易十五创造和平。厅内装饰以罗马帝王像、狮子、法国和纳瓦拉王国国徽为主题。   国王套房:位于主楼东面,路易十三的旧狩猎行宫之内。中央为国王卧室,内有金红织锦大床和绣花天篷,围以镀金护栏,天花板上是名为《法兰西守护国王安睡》的巨大浮雕。这里是凡尔赛宫的政治活动中心,在这里举行起床礼、早朝觐、晚朝觐和问安仪式。寝宫北边为小会议室,南边为牛眼厅,得名自通往国王寝室的大门上方牛眼形状的天窗,是亲王贵族和大臣候见的场所。牛眼厅之东为大候见室和卫兵室。   王后套房:位于主楼南侧,包括王后卧室、王后私室、王后候见厅、宫妇退居室、王后卫兵室等七间房间。王后套房的楼下为王太子套房( Apartment du Dauphin )。   剧场:由路易十五下令修建,位于北翼。设计师为加布里埃尔( Ange Jacques Gabriel )。剧场深 26 米,宽 22 米,可以容纳 750 名观众,为其照明需要 3000 多根蜡烛。 1789 年 10 月 2 日剧院最后一次举行演出,招待路易十六招来保护王宫的佛兰德斯卫队。 1871 年巴黎公社期间,凡尔赛政府的国民会议曾设于此。   教堂:在北翼楼群的南端, 1700 年修建,路易十四称这座教堂是奉献给圣路易的。路易十四修建凡尔赛宫是为了在气势上胜过西班牙的埃斯库里亚尔宫(修道院、宫殿综合建筑群),但没有把教堂布置在主要轴线上,反映出在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兰西,王权已经高于神权。路易十五、王储路易(路易十五的王太子)、路易十六、普罗旺斯伯爵(路易十八)和阿图瓦伯爵(查理十世)都曾在这个教堂里举行婚礼。   战争画廊:在南翼建筑群中。曾为王子和亲王的住处。展出众多战争主题的绘画作品,如《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普瓦蒂埃大捷》、《里沃利战役》、《亨利四世进入巴黎》等。   花园:现存面积为 100 公顷,以海神喷泉为中心,主楼北部有拉冬娜喷泉,主楼南部有桔园和温室。花园内有 1400 个喷泉,以及一条长 1.6 公里的十字形人工大运河。路易十四时期曾在运河上安排帆船进行海战表演,或布置贡多拉和船夫,模仿威尼斯运河风光。花园内还有森林、花径、温室、柱廊、神庙、村庄、动物园和众多散布的大理石雕像。   大特里亚农宫: 1687 年由路易十四为其情妇曼特侬夫人建造,只有一层,室内装潢相比之下比较朴素。路易十四时期,国王有时厌倦豪华的凡尔赛宫,也会到这里居住。 1805 年至 1815 年,拿破仑经常居住于此。   小特里亚农宫:路易十五为其王后建造。为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主要的房间有大沙龙、小沙龙、画室、卧室、化妆室等。附近有路易十六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修建的瑞士农庄,有茅屋、磨坊、羊圈,王后常化妆为乡间牧羊女在此游玩。   http://baike.baidu.com/view/143047.htm
个人分类: 国内纪行见闻(09A)|382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