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混合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澄清有关逆温层和混合层的两张图
热度 1 Talky 2020-3-5 12:32
在我 2017 年 12 月 2 日博文中,有两张有关逆温层和混合层的图,发现前天被毛小平老师博文 “ 借用 ”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67565-1221489.html 。没有征求我同意,没有注明原图的出处,还擅自切除了第一张图的一条横坐标轴,遗漏了原图展示的部分重要信息。并且在对图中显示的逆温层 / 混合层的解释有错,说明他并不懂得逆温层和混合层是什么,怎样发生的。 这两张图直观形象地展示了逆温层和混合层的概念和位置,对媒体、政府人员和专业人士理解、分析和解释重霾污染时的不利气象条件有重要参考价值。下面就把这两张图再展示一下,详细介绍一下,供各位网友参考。 我原博文是 “ 评论今天科学网新闻 ‘ 谜雾 ’ 追踪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1087905.html 。当时有新闻说会在 位于北京市马甸北的 300 米高铁塔上开展空气污染和气象参数的垂直观测。我用这两张图说明垂直观测能做什么,支持这一好消息。按惯例我注明了图片来自 原版书: “John H. Seinfeld, Air Polluti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Fundamentals , McGraw-Hill, 1975” 以示感谢。引用的两张图在该书第 122 页和 123 页,除在原图上加注中文词和几个彩色图标外,没做其他改动。第一张图是: 这张图是 1966 年 3 月 9 日美国东部时间早上 7:38 纽约市炮台公园的测量结果。垂直坐标是高度,下面是两个横坐标:气温以摄氏温度表示, SO 2 单位用 ppm 。 ppm 是空气污染物的一种体积浓度单位,指百万分之一,和质量浓度单位 μg/m 3 的换算方法是: 浓度( μg/m 3 ) = 分子量 x 浓度( ppm ) /0.0245 SO 2 的分子量是 64.0638 ,因此 1 ppm 相当于 2614.8μg/m 3 ,或 2.6148mg/m 3 。再下面是图题: 1966 年 3 月 9 日美国东部时间 7:38 在纽约市炮台公园( Battery Park )观测的气温和 SO 2 浓度的垂直分布。(毛小平介绍 “ 电池公园 ” 就错了) 左侧弯曲的粗实线是 SO 2 浓度,延伸到右侧该曲线被截断。是浓度在 400 米高度附近太高,超过了设定的极限( Off scale )。从横坐标看,峰值 SO 2 浓度超过 1 ppm 相当多了。由此可见当日纽约市曾遭受相当严重的 SO 2 污染。即使在地面附近,也将近 1000μg/m 3 了。查纽约空气污染, 1966 年 11 月曾遭受严重烟雾污染事件,致死 168 人 (Derek M. Elsom, Atmospheric Pollution–A Global Problem , Table 2.1, p26,Blackwell Publishers,2nd edition, 1992) 。可见上图测得的情况可信。同时,图中也展示了因为逆温层比较低,混合层比较薄, SO 2 污染受到压制,在混合层内形成高浓度。写到这里,请想想: 这是 50 多年前的事啊,美国纽约已经进行这样的垂直观测了。面对近代的重霾污染,我们的专业队伍为什么不做做类似研究工作? 毛小平随意地切除了图下面的 SO 2 横坐标和英文图题,就损失了当时纽约烟雾污染状况的信息。 图中气温垂直分布是中间的虚线,右侧较长的直斜点划线表示 “ 干绝热直减率 ” ( Г~Dry adiabatic lapse rate ),即干空气绝热上升时,随高度增加 1 公里( km ),正常情况下计算得到应降温 9.8 度,即: 画这条斜线是用来和实测气温垂直分布曲线做比较,确认从热力学角度看的大气稳定状态(动力学角度的影响主要指风速垂直“梯度 ”, 但通常热力学影响更大)。如果实际气温随高度下降率超过 Г ,空气就处于 “ 不稳定 ” 状态;相同,是 “ 中性 ” 状态;下降较少(包括气温不变,或气温反而升高 ~ 逆温)为 “ 稳定 ” 状态。 “ 逆温 ” 则指气温随高度上升不变或反而上升的情况,即处于 强稳定 状态。图中间实际气温曲线(虚线)大致分成三个区,相应于左侧纵坐标轴上的 400m 和 500m 的分界。从地面到 400m 之间,虚曲线中间那条细的虚实线,代表 400m 以下实际气温以这条虚实线的斜率随高度升高降温。但和右侧代表干绝热直减率斜直线比较,降温程度较低,似乎处于 “ 弱稳定 ” 状态。但实际情况不能那样判定,因为应当同时考虑湿度情况。在发生图中天气状况时,往往湿度比较高。应当比较 “ 湿绝热直减率 ” ,当相对湿度在 90% 左右时,可以算得这个数值是 6.5 度 。所以图中展示的 “ 混合层 ” (地面起到 400 米)内,空气处于 “ 中性 或 弱不稳定状态 ” 。气温曲线的第二段即图示高度 400m 到 500m 之间的薄层。这段实测虚曲线是随高度增加气温上升,因此是 “ 逆温层 ” ,是强稳定状态。再上面气温变化接近正常情况了。此外,逆温层可以在地面以上各个高度发生,也可以存在几个逆温层。如果从地面起就逆温了,就是 “ 接地逆温 ” ,常见于冬季降温时晴好早晨。如果如上图,逆温发生在 400m 和 500m 之间,就是 “ 低空逆温 ” 。 “ 混合层 ” 永远起自地面,因为指的是 污染物输送的物质 “ 边界层 ” 。 漏了一点:图中右上角标了个平均风速, 2-3m/s 。没有其他说明,但风速在垂直方向变化很大的,因此只可能是地面( 10 米高处)测得的风速。 有意思的是,我们当前重霾污染遇到的天气情况常和上图相似,常听说不利的 “ 静穏 ” 扩散条件。其实 “ 静 ” 是对的 ,因为平均风速小,常是 1~2 级风。但 “ 稳 ” 却错了 :扩散是空气的混乱运动造成,混乱程度由稳定状态决定。例如上图中, 逆温层内才是强稳定,空气难以在垂直方向波动 ,因此 SO 2 的扩散被限制在逆温层底部以下,逆温层犹如混合层的上盖。所以在地面附近的混合层内,是 “ 静而中性 ” 或 “ 静而弱不稳定 ” 的扩散条件。参阅我 2016 年 12 月 17 日博文 “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楼上拍雾霾 ~ 看混合层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1021286.html 其中记者探出身体的地方,才是 “ 稳定 ” 的逆温层内。下面雾霾层里,昏乎乎的,混合(扩散)得不错啊,哪来的 “ 稳定 ” ? 空气污染物的传输主要分 “ 平流输送 ” 和 “ 湍流扩散 ” 两个过程(不讨论重力沉降、湿沉降、干沉积和其他物理化学过程)。 “ 平流 ” 指平均风的输送,如气象台站测定的风速风向。但这种平均风沿高度是变化的( “ 梯度 ” )。按照粘性流体力学假设,地面平均风永远为零,平时说的地面风指的是地面气象台在 10 米(规定)高处测定的。平均风会随高度增大和转向(发生风的 “ 梯度 ” )。 “ 湍流 ” 则指相对于平均风,空气活动的杂乱无章部分,导致污染物相对于平均位置 “ 扩散 ” ,扩散能力则由 “ 稳定状态 ” 决定,对应前面说到参照气温上升情况的 “ 稳定 / 中性 / 不稳定 ” 状态。 毛小平老师借用了这张图,但除了介绍我的意见时文字里出现过两处 “ 混合层 ” ,全文只有 “ 逆温层 ” ,及其 “ 顶界 ” 和 “ 底界 ” ,没拿混合层当回事(说只是逆温层上升了)。可见他并不了解混合层的发生原因和过程。 第二张图是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市区及其郊野 1967 年 6 月 13 日日出时分,上空气温(华氏温度)的分布和逆温层、混合层位置。 前图是关于一个地点气温和 SO 2 浓度垂直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这第二张图的要点则揭示了一个地区气温垂直变化在一个 复杂地形 地区上空的分布,以及因此得到的逆温层和混合层高度随地点的变化。图中辛辛那提市区在一个谷底,风从右侧过来,因此 “ 城市热烟流 ” 被吹向右侧。原版书上关于此图的说明在另一页上,是: Figure 3.9 shows a cross section of Cincinnati, Ohio, based on speci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made near sunrise following a nearly cloudless summer night. The cross section is oriented along the wind direction, roughly from west- southwest on the left to east-northeast on the right. Thin lines are isotherms (F), and the heavy lines denote the base of a temperature inversion.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figure, in rural Kentucky, the inversion is ground based, with the temperature increasing from 67 F near the ground to 77 F at the top of the inversion, 400 ft above the surface. Moving down the hill to the urbanized area, the ground- based inversion is replaced by an unstable superadiabatic layer about 200 ft deep. A weak inversion develops again downwind of Cincinnati. We can see what might be called “ urban heat plume .” Over downtown Cincinnati, pollutants emitted at ground level would be trapped below the main inversion. 这张图十分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当地当日逆温层和混合层发生过程的复杂情况。从图示和文字说明可见,辛辛那提市区在一个谷底,郊区是丘陵地区,风从左侧来。前一日是晴好天气,晚上地面向空中发散热量,造成地面温度偏低,风速也较小,夜晚居民活动较少,城市热岛效应较弱,因此发生比较深厚的接地逆温(大范围,地面到 1200 米左右)。早晨起来,阳光开始普照,但居民活动增强很多,因此城区逆温层底部升温较快,那里逆温被破坏,底部抬高。出现混合层,而且混合层增厚(如图所示约 200 英尺多些,大概厚 100 米)。这一结构在左侧“盛行风”的带动下,向下风向(图右侧)发展,即“城市热烟流”,那里另有一个弱接地逆温。 毛小平老师 “ 借用 ” 此图后,文字中并没有具体应用。只看到一句 “ 一般逆温层底界在 0-1200 米 ” 可能与此相关。毛老师在博文中还借用了我上一篇博文中,以西城官园春节几天严重雾霾时 PM2.5 小时浓度曲线图,目的只是说 24 日深夜有 PM2.5 浓度在一小时里突然上升的现象。然后再借用李峰等人 2012 年在北京延庆观测风场垂直分布随时间变化的风矢量图,旨在说明污染不能在一小时内突然上升。不说其他问题,毛老师没有注意到这张风矢量图指是在 雾霾消失时段 ,借用我的图指的是在 雾霾加重时段 ,怎样比较?文中又说“ 毕竟同一片天空,气象条件差不多 “ ,显然不重视污染气象形势的地域变化。 对毛老师说,引用他人图表应当看目的,征求同意,引用时注意尊重原作者。 希望本博文能起到关于逆温层和混合层的科普作用。
个人分类: 灰霾|6167 次阅读|2 个评论
讨论哈尔滨市近期重霾污染
热度 3 Talky 2017-11-28 09:41
前些日,王晓钢网友连续发布了三篇博文( 2017-11-1 哈尔滨的 AQI 为什么爆表 )、( 2017-11-3 哈尔滨雾霾的祸首是什么? )、( 2017-11-26 数据自己会说话 ),质疑什么是哈市重霾 污染的主凶,矛头直指当时在哈市周围大量出现的秸秆燃烧现象。根据是哈市每年 10-11 月阶段总会出现严重污染,程度高于冬季和春季,那时秸秆燃烧已经结束,燃煤则只有增加没有减少,因此认为,秸秆燃烧对重霾的贡献超过燃劣质煤(蒙煤)导致污染的贡献。 我认为秸秆燃烧排放污染物和燃煤排放污染物比较差得多,而且当时也是哈市进入开始供热的阶段,燃煤有大量增加。因此和博主争论,虽然感觉到秸秆燃烧污染严重,但在对重霾污染的贡献中,燃煤还是主凶。。。。。 随后我在 “ 天气后报 ” 网站( www.tianqihoubao.com )下载了哈尔滨市从 2013 年 10 月底开始的空气质量监测记录,日平均值。用进入深秋( 10 月)到次年开春前( 2 月) PM2.5 日平均数据作图如下。 真如王晓钢博主介绍 ,哈市每年( 2013 到 2017 ) 10 月中下旬到 11 月上旬是重霾污染特别严重的时段(图中左侧蓝色虚线框内)。 然而,导致严重空气污染的原因,除了污染源外,还有气象原因。特别是,在区域性空气污染的困扰下,发现除了“静稳”气象条件外,还可能有“混合层”厚度薄的问题。已经介绍过,“ 混合层 ”紧贴地面,上面则有很难垂直扩散的逆温层压着,夏季可以相当厚(可达 2000 米以上),冬季可以相当薄, 几百米 ,甚至不到 100 米。 那么问题来了:目前大城市里电厂和大型企业多建筑高烟囱,烟囱本身就可能超过 200 米,加上烟气出口时因为仍有垂直速度和高温(垂直浮力)可以进一步 “ 烟气抬升 ” 。那么,突破了混合层顶的高烟囱烟气,对地面的空气污染影响是否可以认为是减小了呢?它们有可能被上面的强风吹到别的地方,加重别的地方空气污染了? 混合层顶的高低有波动,又和季节相关。哈尔滨市在 10 月中下旬到 11 月上旬期间是秸秆燃烧的主要时段,又是冬季供热开始阶段,煤耗量增加。但还有一个可能原因是混合层顶高于真正冬季和春季(这只是猜想,需要气象部门监测和核实)?如果如此,则可能说明哈市这一污染时段比较冬春季更加严重的原因,但 仍不能确认是否秸秆燃烧的贡献高于燃煤污染 。通常秸秆燃烧会产生较多粗颗粒物,但前些日严重污染时哈市PM10浓度数据有异常,不好分析。 下面照片是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冬季?)空气污染情况,那里只有两三家电厂和热电厂,蒙古包燃煤排气污染十分严重。但是看来高烟囱烟气没有进入该市本地空气污染。 看来是日落时分,电厂和蒙古包都在大量燃煤排放烟气。图中约三分之二高处明显有一个分界,上下风向风速不同。上层风速大,电厂烟气快速吹向图左侧(西);下层蒙古包区,烟气向图右上袅袅吹去(东偏北)。两层之间隔有一个烟雾带。蒙古包区烟气受困于薄混合层内、电厂和热电厂烟囱或者已经突出在混合层顶上,或者其烟气因为高温在抬升进入混合层上空。 加一张乌兰巴托污染照片:
个人分类: 灰霾|7133 次阅读|7 个评论
修改《北京科技报》报道北京市近日重霾污染新闻中的示意图
热度 1 Talky 2017-10-30 19:08
读到北京科技报 2017 年 10 月 27 日新闻:“ 为啥雾霾又来袭?原来是静稳天气把污染扩散的 “ 房顶 ” 降低了 400 多米 ”。文中说:“ 10 月 26 日至 27 日,北京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主要外因是低风速、高湿、逆温为特征的静稳气象条件影响着北京,这也是北京市秋冬季的老毛病了。” ............ “ 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跟踪研究工作组负责人王书肖教授 认为,秋冬季北方地区降水减少,逆温天气大幅度增加,大气污染扩散能力明显下降 。 数据显示, 26 日至 27 日发生的这次重污染天气,污染扩散的垂直空间高度从十几天前 987 米,降低至 527 米。” 但是展示的示意图却存在重要缺陷, 本文特此建议修改。原图如下: 我修改的意见如下图右侧,左侧是建议的正确画法。 此外, 应当标出混合层( Mixinglayer )。这是地面以上“湍流混合”比较活跃的空气层。 请比较重霾污染实景照片,哪里是混合层,哪里是逆温层? 大气湍流是指在空气平均运动之外的微小尺度的混乱运动,使空气中动量、热量和质量扩散和混合。大气湍流的强弱由动力学因素(例如上下空气风速不同)和热力学因素(特别是太阳对地面的光辐射作用)决定。夏季阳光强烈,垂直方向不仅湍流强烈,甚至有对流,因此混合层厚度大,可达 2~3 千米;冬季反之,没有垂直对流运动,而且湍流强度很弱,因此混合层厚度也小。因为天气系统的原因,还可以发生“低空逆温”,底部可能离地仅几百米。就如北京市前几日重霾污染时的情况:清华大学王书肖教授说,混合层厚度从 987 米,降低至 527 米。 逆温层( Inversion )内, 下部气温或者和上部气温相同,或者低于上部气温 ,这时垂直方向湍流强度非常弱。因此混合层顶部的污染物不能通过湍流活动向上进入逆温层底部。于是,雾霾被困在混合层内;同时,逆温层是一个清洁的空气层:蓝天白云! 此外, 要说空气状态“稳”,应当是在逆温层内。 污染气象学或大气环境学认为:混合层内空气是处于 “中性”或“弱不稳定” 的状态中,即空气温度自下而上是有所降低的,程度接近气象学中的理论“绝热降温率 (adiabaticlapserate) ”,每上升百米降温 0.98 度(干绝热)或 0.65 度(湿绝热)。因此不能说混合层内空气处于“ 稳定 ”状态。 请参阅我先前的博文: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楼上拍雾霾 ~ 看混合层 说 说 污染 气象 学( 4 ) ------ 混 合 层 厚度
个人分类: 灰霾|5017 次阅读|8 个评论
增补有关混合层厚度变化的想法
Talky 2017-1-1 12:16
三年前的博文“ 说说‘污染气象学’( 4 ) ---- 混合层厚度 ”和两周前博文“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楼上拍雾霾 ~ 看混合层 ”受到网友关注,谢谢了。 近日有新闻说混合层厚度会从 500 到 1000 米左右迅速降低 3~4 倍甚至更多,造成污染物“ 高度压缩 ”而浓度迅速升高。。。这个观点 似是而非,需要纠正。正确的观点应当从地球表面和太空之间热交换的过程来解释。 其中最重要的是太阳向地球光辐射(迎光面 ~ 白昼) 加热 和地面向太空热辐射 降温 。结合这两个过程,就可以理解混合层厚度晚上比较白天常常更薄的现象。同时当太阳下山阳光减弱时,混合层顶部向太空的热辐射会导致附近污染空气气温下降,因此比重增加,发生下沉运动。 因此:重霾期间晚上混合层变薄,污染可能更加严重。但污染物不是因为逆温层上盖压下来,而是因为混合层顶附近辐射降温增强,比重增加而下降。 我这里补充的是自己的想法,请网友指正。
个人分类: 灰霾|46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楼上拍雾霾~看混合层
热度 7 Talky 2016-12-17 10:51
昨晚看到腾讯新闻,“太震撼了在北京第一高楼看雾霾来袭”,展示了京华时报摄影记者潘之望下午3点,在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拍摄雾霾进京的照片。难得一见:雾霾与蓝天分界线明显,带来强烈视觉震撼。 突然想起,正好用这些照片说明污染气象界常说的“混合层”和“逆温层”的位置。媒体报道常常是错的。详细新闻图片请见腾讯新闻 https://view.inews.qq.com/a/NEW2016121603483306?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1 这里只引用两张照片: 雾霾和蓝天的分界是明显可见的。“中国尊”据说会超过400米高度,正在建设中。看记者所在位置差不多在目前的顶部附近,因此猜想看到的分界线在300米上下。 但是“逆温层”和“混合层”在哪里呢? 请注意:说雾霾那层是“逆温层”是错误的! “混合层”是指污染物能较好混合的那层空气,因此是下面的雾霾层。上面能见度高的部分才是“逆温层”!逆温层里气温是上面高些下面低些,就像一杯水上面较热,下面较凉,不用调羹搅动,不容易上下混合的。雾霾到了分界位置,不容易上下扩散,因此逆温层就像个盖子,压在上空,造成雾霾层很高的污染物浓度。所以昨天下午北京市是在300米上下厚度的混合层内,造成严重污染。 不同气象条件下,逆温层可以更低些,混合层更薄些,如下图,楼房伸到了大雾之上。 今天,12月17日早上上海一些地方地面有霜,是典型的“辐射降温”~晚上地面向晴空热辐射,降温,使地面附近气温很低。如家门口的黄兴公园,表明有接地逆温: ------------------------------------------------------------------------------------------- 请留意我2017年1月1日博文 : 增补有关混合层厚度变化的想法 --------------------------------------------------------------------------------------------------- 2017年10月2日补:这两天本博文点击率突然升高,请网友也关心一下我以前的博文: 说说“污染气象学”( 4 ) ---- 混合层厚度 谢谢!
个人分类: 灰霾|12160 次阅读|38 个评论
“大漠孤烟直”和“静、稳”气象条件
热度 3 Talky 2016-6-14 22:52
今天陈昌春博主写 博文 讨论发生“大漠孤烟直”景观中的孤烟及其自然内涵。文中讲到我写 博文 介绍 混合 层 时说到了“大漠孤烟”。读了陈老师的博文后,我评论说赞成第一位网友的评论,即“ 大漠孤烟直,说明此时的沙漠无风;长河落日圆,说明此时的长河无浪。无风无浪的时节,景色自然是最美的。 ”但这里我不是为了和陈老师讨论,而是想借此机会再次解释大气的“静、稳”状态。 我在以前博文中说到“大漠孤烟”时,强调的是一种可能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典型的“静稳”气象条件。静和稳实际上都和空气运动有关。气象上的“风”通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而且尺度比较大(指在较大距离上发生变化)。因此“静”是指水平风速很小,几乎测不出,风向也不确定。然而,空气的小尺度运动(指很小距离上就有变化)总是存在的,学术上称为“大气湍流”。“稳”就指大气湍流运动很弱,导致当时污染物的大气扩散强度也很低。 按照诗句,“孤”可以认为住家很稀少,或者没有居民而只有诗人驼队。“烟”可能是炊烟。“尘烟”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发生“尘烟”,全诗的意境就会不同了。“直”除了表示向上外,还描述了两个景象:烟流较细,很少弯曲。这就要求当时“静风”,即水平方向几乎无风;同时,大气湍流也很微弱,即“稳”。并没有明显小尺度的湍流,使烟流发生夹卷和明显的扩张。也因为“稳”,才有后一句“长河落日圆”的景象,否则地平线附近落日不会很清晰了。这样的景致,非常像冷高压控制下,静风晴空,晚间地面经受过较强的辐射降温,清晨在地面附近有较强的“接地逆温”时的状况 。(6月15日凌晨注:这里一个败笔,落日圆是傍晚,怎么用“清晨”来说事? 再想想,。。。欢迎批评!) (注:当地面附近气温很高时,如夏日,空气在地面附近会有明显的垂直运动。这时大气湍流的主要动力是热,强度比较大,空气处于明显的不稳定状态。) 然而在解释形成严重雾霾或灰霾污染的气象条件时,常说“静、稳”,却是不正确的。现今大家多能接受一种说法,即“混合层”厚度较薄是冬季容易发生严重霾污染的重要气象原因。但是“混合层”内的空气其实主要不是处在“稳定”的扩散状态的,按照污染气象学的认识,混合层内的空气是处在“中性”或者“弱不稳定”的扩散状态。例如,污染气象学中著名的“高斯烟流模式”中扩散参数的选择,主要的根据是美国 1958 年前后野外实验基础上综合起来的 PGT- 巴斯奎尔 - 吉福特 - 特纳尔曲线。其中对大气稳定度进行了分级,一个较早的版本把稳定度分成六级,如: 大气稳定度分级方法 地面风速 (米 / 秒) 白天日照 阴云密布 的白天或 晚上 夜间云量 强 中等 弱 薄云遮天或 低云≥ 4/8 云量≤ 3/8 2 A A — B B D F F 2-3 A—B B C D E F 3-5 B B — C C D D E 5-6 C C — D D D D D 6 C D D D D D 见:李宗恺等《空气污染气象学原理和应用》,气象出版社 1985 蒋维楣等,《空气污染气象学教程》第二版,气象出版社 2004 D是“中性”,C是“弱不稳定”状态。可见夜间地面附近空气基本上是“中性”和“稳定”状态;但白天阳光微弱时,空气基本上处于“中性”和“弱不稳定”状态。 对照我们发生重霾污染时的情况,应当是“静而中性或弱不稳”,不是“静稳”! 附一段曾草稿但没有完成的相关博文: 新闻报道 2016 年 2 月 18 日环保部陈部长回答媒体时说, 2015 年底北京等地空气遭受三次重 污染时,有个重要原因是气象条件不好, “ 三个核心因素:混合层高度低、湿度大和风速小 ”。我觉得除了“风速小”不全面,应当强调风向外,这个说法相当客观了。 “陈部长说到, 混合层是近地面污染物的集聚层。当污染物的排放量一定时,混合层越低,污染物积累的速度就越快。天气好的时候混合层的高度可达到上千米,但是 2015 年底的一些不利气象条件下,混合层高度降到了 200 米甚至 100 米,如同一个又大又低的盖子扣在上空,在垂直方向上压缩了污染物的扩散。” 陈部长用“混合层”而不是用“逆温层”概念来解释发生重污染的一个重要气象因素,比较常在污染预报中听到的只提“逆温层”的说法好多了。但是还有几个小差错:不是“混合层 越低 ... ”,应当是“混合层 厚度越薄 ... ”;不是“混合层 高度 ... ”,应当是“混合层 顶高度 ... ”;不是“如同一个又大又低的盖子扣在上空 ...... ”,应当是“ 上面的逆温层 如同一个又大又低的盖子扣在 混合层 上空”;不是“ ... 压缩了污染物的扩散”,应当是“ ... 限制 了污染物的扩散”(因为混合层顶不是一个刚性的盖子,只是那里向上的湍流扩散十分微弱而已)
个人分类: 科普|6558 次阅读|10 个评论
今冬大范围长时间(多次)重霾污染,应当在气象方面多找原因!
热度 3 Talky 2015-12-26 12:54
读科学网新闻:“ 雾霾预警为何总和公众感知‘ 不合拍 ’ ? ”,我评论: “说‘雾霾’是‘复合空气污染’便失去了对‘雾霾’污染特殊性的认识。説‘雾霾’是伦敦烟雾和洛杉矶烟雾的复合,或者说伦敦‘雾霾’或洛杉矶‘雾霾’说明对空气污染的发生发展历史的认识很糊涂。把 PM2.5 污染和大范围影响能见度的重霾(灰霾或雾霾)污染混为一谈会影响制订正确的治理措施。 污染源强度不可能突然在大范围,长时段突然大大增强,应当进一步在气象方面找找原因! 例如,听到了多次‘逆温层’的引用。但是,逆温层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地形对它有什么影响,逆温层有多厚,强度,接地逆温,低空逆温,混合层和厚度,混合层内空气是稳定的吗? 这次大范围的重霾污染,伴随的是大范围的湿热天气。这个和逆温层的关系?为什么发生?厄尔尼诺还是暖冬?” 这次北京重霾污染时,几次出现超高 PM2.5 浓度, 600~800 微克 / 立方米,很可能和“混合层”厚度很薄有关。因为是近地面的“逆温层”对空气污染物的扩散和滞留有重要影响,但有“接地逆温”和“低空逆温”的不同形态。特别是那种地面附近有一层中性或弱不稳定的空气层,盖在上面的那种低空逆温,很有可能是造成本次北京超高 PM2.5 浓度的重要原因。推荐一篇张学文老师 2014 年 1 月的博文:“ 我们发现的近地面不稳定层 - 霾的摇篮 ”,这种“混合层”是可以观测到的。再例如,低空逆温是盆地类城市发生严重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常常是盆地内空气处于中性或若不稳定状态,盆地上空盖着一个低空逆温。 北京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像个簸箕。可能出现类似盆地地形的低空逆温和薄混合层的问题。相关解释请参阅我博文:“ 说说 ‘ 污染气象学 ’ ( 4 ) ---- 混合层厚度 ”。另外,忘记是哪位博主上传的照片了,天气晴朗,但望远处的建筑和车辆,似乎处在一层薄薄的灰黄雾气中,那个就是薄混合层,上面有逆温层盖着。想想:如果4-500米的混合层(NASA的遥感图中提到过)减小为1-200米,里面的污染物浓度会大幅增加吧。 但发生大范围长时间的暖湿天气,可能要从“厄尔尼诺”现象或气候变化影响来解释了。
个人分类: 灰霾|4895 次阅读|11 个评论
说说“污染气象学”(4)---- 混合层厚度
热度 10 Talky 2014-1-20 11:23
说说“污染气象学”( 4 ) ---- 混合层厚度 冬季“混合层厚度”较薄,是气象部门解释秋冬季容易形成严重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 “混合层(MixingLayer)”是气象专业名词,顾名思义:( 1 )大气层内分有子层;( 2 )因为描述空气污染物,混合层必定紧靠地面;( 3 )混合层顶那里有个“盖”,因此地面附近污染物才被限制在混合层内经历输送过程。( 4 )冬季混合层厚度较薄,夏季较厚。 空气污染物被约束在“混合层”内输送扩散和历经各个大气过程。但在“ 说说污染气象学( 2 ) ”中,已经介绍,混合层顶不是刚性的,会随时间和地域变化, 有部分烟气会“逃逸”离开混合层,进入“自由大气”。 混合层厚度变化可以导致污染物浓度发生明显变化:冬季常只有几百米的厚度,夏季可能达到 2~3 公里。也就是说不考虑别的条件时,类似数量的空气污染物,在垂直方向冬季有可能被约束在只有夏季几分之一的空间内,浓度自然要升高,何况冬季要采暖的地区会增加排放污染物呢。 大气层很厚,超过 100 公里。和我们生活工作直接相关的底层称为对流层( Troposphere )。对流层是因为地面的存在,太阳辐射造成地面气温通常高于上层空气,导致在垂直方向有对流运动而得名。对流层厚度在赤道附近最厚,两极最簿。我们在中纬度地区,约 10 公里厚。对流层的另一个特色是包含了大气中绝大部分的水物质。水的气、液、固三相在自然条件下的转换,大量吸收和释放热量,是对流层内有气候和气象变化的根本原因之一。对流层的上方是“平流层( Stratosphere )”,含义就是 从那里向上 空气流动基本上只是水平的了,因此我们坐飞机旅行,主要时间花在在万米左右高空,遥望脚下满目白色云朵。。。 因为动力学和热力学状态有所不同, 对流层内还可以再分子层 。 按照流体力学,空气运动受到地面粘性阻力的影响,形成“行星边界层( PBL-PlanetaryBoundaryLayer )”。该层以上则称为“自由大气(FreeAtmosphere) ”。这里地面的影响主要指粘性,或摩擦阻力。形成的是“动力学”型的边界层,比较簿。上下风速差别大时,有湍流发生,垂直混合也会较强。 更重要的是“热力学”型的边界层。那是因为太阳辐射到地面,地面温度升得很高,导致垂直方向发生对流和湍流。热力边界层较厚,直至垂直方向混合可以忽略时,到达其顶部。常见其上层有“逆温层( Inversion )”,即气温度下面低上面高的空气层。逆温层内空气处于强稳定状态,湍流微弱,几乎没有垂直混合。空气污染物到达那里后就犹如被“上盖”了,因此形成混合层。如前所述,混合层在冬季常只有几百米的厚度,夏季则可能达到 2~3 公里。 在污染气象学中,不细分因为动力或热力学原因形成混合层的差别,只看重哪个对污染物的输送更为重要。多数情况下热力学混合层更为重要,例如常见“低空逆温”和“接地逆温”。 低空逆温指底面靠近地面的逆温,可以形成一个上盖,压住下面的混合层。这种情况在冷暖气流对峙时常有发生。在“ 说说污染气象学( 3 ) ”中说到“ 静是静了,稳吗? ”,就指这种情况:“对峙”所以静风或微风,但此时混合层内稳定度常是“中性”,上面有低空逆温(强稳定气层)盖住,厚度只有几百米,因此造成严重污染。“热力学”混合层厚度由气温随高度的分布(温度廓线)确定。 接地逆温是指地面以上即为逆温。冬日冷高压下,凌晨寒冷,冰霜遍地,地面附近气温最低。如果还静风,就会有“大漠孤烟”(烟气很少扩散或混合)。但如果有寒风,就要考虑“动力学”混合层了, 厚度由风速风向随高度的变化(风廓线)确定。 混合层厚度是决定空气污染物浓度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需要气温和风速风向随高度的变化数据来确定(探空数据),相当麻烦。常用估算方法包括 Holzworth 最大混合层厚度法、爱克曼螺线法(我国环保部推荐)、英国图形法和含湿度影响的 Nozaki 法等。 ----------------------------------------------------------------------------------- 请留意我2017年1月1日博文: 增补有关混合层厚度变化的想法 请查阅我2017年12月2日博文 :评论今天科学网新闻“‘谜雾’追踪”(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1087905.html )里面引用了一本英文书上的两张图,实测混合层和逆温层一目了然。
个人分类: 科普|16260 次阅读|2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3: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