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社会保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古罗马的社会福利
热度 1 maqingping 2014-3-20 11:36
本文 是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拙著《 养老金和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中的一小节,贴于此处与对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感兴趣的博友、网友交流。拙著在当当网似乎得到一些好评, http://product.dangdang.com/22729768.html 公元前 123 年,罗马共和国保民官 ( Tribune ) 盖约 · 格拉古 ( Gajus Gracchus, 158-122BC )建立定额供应低价粮食的政策,所有罗马公民都可以按固定价格购买每月的定额谷物 ( Garnsey P, Rathbone D 1985; Barlett 1994; Hedenberg 2010 ) 。最初的目的不完全是作为食品补贴,更多的是减少谷价季节变化。这一做法与中国在 1953-1993 年期间实行的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制度十分类似。 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粮食紧急会议,通过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即统购统销的决议),并在全国实施。 1955 年 8 月 25 日国务院发布的《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规定:根据城镇居民的劳动差别、年龄大小,分别确定市镇居民的具体供应级别和每月口粮定量标准。居民可持购粮证到指定粮店购买规定品种的粮食。 1993 年 2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颁发,《通知》提出,积极稳妥地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实行了 40 年的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制度 ( 即统销制度 ) 被取消。 罗马共和国的定额供应低价粮食制度在不同时期也有所不同。独裁官 ( Dictator ) 苏拉 ( Lucius Cornelius Sulla Felix , 公元前 138 年 - 公元前 78 年) 执政期间,政府在公元前 90 年左右停止以固定价格供应谷物 ( Barlett 1994; Hedenberg 2010 ) 。在公元前 73 年,政府恢复低价供应谷物给罗马公民 ( Barlett 1994 ) 。公元前 58 年,保民官克劳迪乌斯( Publius Clodius Pulcher , 93-52BC )取消对供应谷物的收费,免费供应谷物。免费供应吸引了大量农村贫民到罗马,同时奴隶成为自由民后也有权利得到免费谷物供应。到恺撒执政时期,有 32 万人领取免费粮食。凯撒通过要求有关部门更仔细检查领取人的公民权而将免费领取粮食人数减少为 15 万人。到奥古斯都执政期间,领取免费粮食的人数又增加到 32 万人。公元前 5 年,奥古斯都开始限制免费粮食的发放,根据收入情况,只发给贫困家庭,最终领取的人数稳定在 20 万人左右。此后,领取人需要凭票领取免费食物。免费提供粮食一直延续到(西)罗马帝国灭亡 ( Barlett 1994; Hedenberg 2010 ) 。罗马帝国的其他城市,包括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和安提克也逐渐开始提供免费食物 ( Jones1986 ) 。 公元 98 年上任的罗马皇帝图拉真( Trajan , Marcus Ulpius Nerva Traianus ,公元 53-117 ,公元 98-117 在位 )增加了社会保障项目,设立了贫儿补助金( Alimenta ),帮助各地的孤儿和贫穷儿童,为他们提供金钱、食品补贴和受教育的机会。贫儿补助金最初的资金来源是达契亚战争得到的战利品,后来由物产税和慈善捐助维持。现代学者对图拉真的贫儿补助金实际获益人的数目有争议。不少学者认为很多贫穷儿童没有得到贫儿补助金的帮助。塞佛留( Septimius Severus ,公元 145-211 ,公元 193-211 在位 )任皇帝期间在免费粮食中增加了免费食油 ( Barlett 1994; Hedenberg 2010 ) 。公元 274 年,皇帝奥勒利安(又译奥勒良, Aurelian , Lucius Domitius Aurelianus, 公元 214 或 215 –275 , 公元 270-275 在位)将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改为烤面包,并增加了免费猪肉。有时免费食物还包括葡萄酒。罗马政府不仅提供免费或低价食物,而且提供公共娱乐和艺术项目,例如竞技场和角斗等活动多由政府出资举办 ( Barlett 1994; Hedenberg 2010 ) 。 罗马的社会保障制度像现代福利国家制度一样给政府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古罗马货币有金币奥里( aureus )、银币第纳尔( denarius )、铜币阿斯( as )和赛斯特提( sestertius ) , 其中以银币第纳尔最为重要。古罗马还没有现代货币系统印纸币的选择, 因此选择了降低银币中银含量的办法来增加货币(银币)发行量,使货币实际上贬值。这与现代福利国家通过财政赤字、发行货币来维持高福利是一样的,结果都是货币贬值、通货膨胀。 当第纳尔在公元前 268 年首次发行时,含有 94% 的银。尼禄( Nero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 , 公元 37-68 ,公元 54-68 在位 )将含银量降低为 90% 。图拉真( Trajan )又把含银量降低为 85% 。马克 · 奥勒留(马尔库斯 · 奥列里乌斯, 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 公元 121-180 , 公元 161-180 在位 )将含银量减少为 75% 。塞佛留( Septimius Severus )进一步将含银量降低为 50% 。到三世纪中叶,第纳尔含银量只有 5%, 而到公元 268 年含银量为 0.02% ,“银币”实际上已基本上不含银了。奥勒利安( Aurelian )在公元 274 年的货币改革中,将银币含银量恢复到 5% ( Barlett 1994; Hedenberg 2010 ) 。由此可见,实行福利制度的政府的财政措施惊人的相似,两千年来并无太大变化。
个人分类: 经济学|426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研究员:应对东突须再造南疆国土改变人口结构
xjtuhyg 2014-1-26 16:14
研究员:应对东突须再造南疆国土改变人口结构 围绕新疆长治久安的核心谋发展,充分实现新疆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实现各民族的大交流,要有超长期的战略规划,有充分的耐心和信心,实现南疆国土的再造,改变南疆人口结构。创建各民族交融性的就业平台,充分开拓兵团新时期维稳与发展的功能…… 关键词: 谋发展, 南疆国土再造,人口结构,民生,社会保障,反恐 2014 年 01 月 26 日 08:46 环球时报 http://mil.news.sina.com.cn/2014-01-26/0846761835.html 警惕新疆反恐形势的新变化   许建英   公安机关在处置新疆新和县1月24日发生的暴恐案件过程中,遭到暴徒投掷爆燃装置袭击。公安民警击毙暴徒6名,抓获暴徒5名,另有6名暴徒自爆死亡。这是最新的一起暴恐案件。近几年新疆暴力恐怖事件频发,而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开始显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特别是2012年和2013年更为明显。   这些新变化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连续作案,多点频发,例如巴楚“4·23”事件、鲁克沁“6·26”事件、和田“6·8”事件等;二是将恐怖袭击对象由主要面向汉族转向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多民族,甚至连妇女也不放过,例如巴楚“4·23”事件;三是打破东疆平静稳定的社会形势,如“6·26”事件;攻击一线派出所和警察,例如和田“7·18”事件、巴楚“11·16”事件、莎车“12·30”事件;四是自杀式袭击浮出水面,例如“6·29”劫机事件;五是外溢到内地,例如北京金水桥“10·28”事件;六是独狼式碎片化袭击,各个事件是独立的,没有团伙组织上的联系。   综合上述“东突”暴力恐怖主义的重要变化,凸显出的几个问题应该予以高度警惕。宗教极端主义思想更加凸显。过去这两年发生的暴恐事件,大多公开使用圣战旗帜,使用圣战口号,追求“伊吉拉特”意识形态化的迁徙圣战模式;从发生的独狼式袭击来看,都是接受极端宗教思想的洗脑,洗脑的方式由传统的地下传经点与出版物的灌输,到互联网、光盘、手机、境外电视等电子设备,呈现出分散化和虚拟化洗脑方式。这些也是近来新疆暴恐事件呈现为碎片化的原因。   由袭击无辜民众更多地转向袭击政府部门,特别是派出所。近几年“东突”势力多次袭击基层政府部门,尤其是派出所,所反映出来动机不仅仅是企图夺取武器,更重要的是试图转移国际视线,迎合境外反华势力对恐怖主义界定的双重标准,近来西方有些媒体就对此加以呼应。   “东突”恐怖主义国际联系加强。长期以来,“东突”恐怖势力就与境外国际恐怖主义势力联系密切,“东伊运”就是其典型,盘踞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地区,成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叙利亚内战以来,多方消息显示“东突”恐怖势力染足其间,积累经验,扩大影响,然后渗透回国内,伺机活动。2014年1月23日吉尔吉斯斯坦击毙11名“东突”恐怖分子,再次显示“东突”恐怖势力在中亚地区趋于活跃的迹象。   内地须加强“东突”恐怖主义袭击的预防。从2008年“3·7”炸机未遂事件,到去年的金水桥事件,凸显出内地防范“东突”恐怖主义袭击的迫切性。    应对“东突”恐怖主义新变化的威胁,必须要标本共治。围绕新疆长治久安的核心,充分实现新疆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实现各民族的大交流,要有超长期的战略规划,有充分的耐心和信心,实现南疆国土的再造,改变南疆人口结构。创建各民族交融性的就业平台,充分开拓兵团新时期维稳与发展的功能;动员新疆各族人民认识宗教极端主义的危害性,确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强化专业性反恐力量的组建,加强国际反恐合作与情报交流。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恐意识,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公共地方,加强预防才能减少损失。 (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
1682 次阅读|1 个评论
512,11·11,脆弱的中国家
cgh 2013-11-12 23:40
第512篇博文,512注定是灾难的吗? 1111,特殊的中国狂欢日,如何从单身节到狂欢节、疯狂购物节? 单身,对应而言就是成家。 光棍节的存在,当然反应了成家的困难。 成家尚且成为问题,维持一个幸福的家就更难了。 因为,中国家完全被计划了。 形容一个事物欣欣向荣发展,我们一般会用“呈指数增长”。 可是,中国的家庭在计划人口时代是成指数下降的! 毫无疑问,人口政策是近年时常发作的话题。 譬如说失独家庭问题。 当唯一的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支柱的时候, 这个家庭实在是太脆弱了。 当一个二人家庭遭遇危机时, 才发现这样的家没有一点安全感。 然而,一个人又如何能称为一个家呢? 偏偏是11·11,让我感受到,家的脆弱和无助。 漂泊在外地,即使老家有兄弟姐妹。 三口之家,没有其他亲人在身边。 谁来帮你应对突发事件? 一场车祸、一次自然灾害…… 朋友成了这个社会给家的一个辅助力。 又回到了原古,在家靠兄弟,出门靠朋友。 什么时候能靠社会,靠社会给保障、给安全、给公平? 中国家,太脆弱,难道是没有社会基础吗?!
个人分类: 杂谈|25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穷人帮穷人的社会保障,养孩防老何时休?
wya 2013-6-17 13:28
http://news.163.com/13/0617/02/91HNGO5U00014OVB.html 年近七旬老人徒步百里卖麦秸 “商量了一二十分钟,老人勉强同意我收购麦秸。”昨天下午5时30分,在嵩山南路与政通路交叉口,大河报记者看到郭铁山和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合力拉着满架子车的麦秸,往路边树荫下停靠。满车麦秸上,覆盖着塑料膜,车身下方挂着一个自制的布袋子,里面装着饭锅、烤饼、水等。这些家当,是老人顶着烈日销售麦秸途中,饥饿时用来填肚子的。 老人皮肤黝黑,上身赤裸,一条泛黑的毛巾搭在肩上,额头上冒出汗水,就抓着毛巾抹一把。脚穿一双帆布鞋,鞋帮处缝了几个补丁。老人精神饱满,一开口说话就露出仅有的3颗牙,拿着郭铁山买的水,老人一口气喝下半瓶。 据老人介绍,他叫张学武(音),今年68岁,是新郑市龙湖镇翟家寨村人, 膝下没有儿女。两个胞弟,都成家了。6月16日早上,他把承包的责任田里收割过后的麦秸装上架子车,想拉到原阳县一造纸厂销售,“麦秸有100公斤,每公斤5毛钱。一个人除了填饱肚子,基本上不花啥钱。年龄大就会得病,手里得有点钱。”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5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保障实质上强制储蓄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3-1-28 19:33
RT,甚至是羊毛出在猪身上。 所以,不用指望社保可以提高全民特别是年轻人的消费率。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2251 次阅读|7 个评论
中国,钱真多,多的不知道怎么花了!
热度 12 zjzsdy 2012-6-23 09:01
中国,钱真多,多的不知道怎么花了! 帝国主义的本质决定,它们的经济危机会不可避免的周期性地发生,而且殃及世界各地。进入 21 世纪后,西方列强纷纷再次陷入金融危机泥潭,它们呼喊着,挣扎着,都不约而同地把毛茸茸的手伸向中国,半求半压地要求中国帮他们渡过难关。我们有些人很讲“义气”,愿为“朋友”两肋插刀,倾囊相助。 首先是地球村最大富豪美国政府来了,要求中国买他们的国债,中国就买了。目前为止买了多少,老百姓难知道(我也不知道确切的数字)。据 美国财政部 2011 年公布:中国今年 7 月份持有美国国债 1.1735 万亿美元。(对美国来说,我们是远超于日本的最大债权国。)这的确给美国解决了一些财政缺口问题。美国的军费开支可以不削减了,信心满满地把战略重心移到中国南海了。可以加大投入武器工业了,可以把更多的新式武器卖给喜欢给中国制造麻烦的国家与地区了。可以更多地向台湾进行军售了。可以大力支持来华的美国资本家在中国赚取更高的利润了。 我们的大方还表现在 2012 年 6 月 18 日 20 国领导人峰会上,中国慷慨解囊,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增资 430 亿美元。而金砖国家的其余四个成员国各增资 100 亿美元。我们的国力真的超过了其他四国之和了吗?报纸的报道中没有提及其他国家的增资额,尤其是西方列强,它们可是主导世界经济命脉的大国啊!据当今之经验,所谓国际什么什么的组织,往往是受西方列强主控,为第一世界服务而不是为第三世界服务的。报道中对我国巨额增资的理由说是为了增加话语权,能做到吗?当今许多事实,话语权不是资金多少能买得的。许多重大国际事务中,形形色色的国际组织里,中国什么时候有真正的话语权? 据说, 中国政府还要援助欧盟 1000 亿美元,援助东盟 100 亿美元,又宣布无偿援助文莱 40 亿美金, 40 万人的小文莱相当于每人摊得 1 万美元。他们真的比中国大多数老百姓还穷吗? 可见,中国政府的钱真多,多的不知道怎么花了! 有这么多的钱,为什么不多拿出一部分来改善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呢?是的,现在是有少数人先富起来了,甚至极少数人富能敌国了。但就中国人均收入(当然是富豪与老百姓加在一起的平均值),只排在世界的 109 位(墨西哥排 46 位,巴西排 72 位,俄罗斯排 74 位)是属于世界贫穷行列,远低于欧美许多国家和亚洲许多国家。多数中国老百姓目前操心的事还是衣食住行,为什么少数人先富起来没有带动大家共同富起来呢?改革开放的成果有多少用之于民呢 ? 国家富有,归根结底是老百姓劳动积累的结果。今天老百姓积累的血汗钱有如此之多,为什么不多拿一些出来,提高一些老百姓的社会保障水平?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方面应该做的比资本主义国家好。事实上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尚能考虑公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例如公民的教育和医疗主要由国家提供保障。而我国劳动者往往最操心的事就是上不起学,看不起病。我记得新中国成立后,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国家的帮助下都进了学校(我上中学与大学的用费都是国家包下来的),上大学时,有 70% 都来自农村困难家庭。当时实行公费医疗,没有人为看不起病而担心。那时我们国家还很穷,现在我们国家富了,还做不到这点吗?是我们能力不足,还是我们的服务思想出了问题?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 孩子收到某名高校录取通知书,孩子与家长不是高兴,而是满脸愁云和满怀忧伤,由于没钱上学,一个“穷”字,搅乱了一个家庭,搅乱了一个村,甚至最后不得不放弃求学之路。现在高等院校内,农村的孩子的比例是多少(据说低于 30% )?家境贫困的孩子比例能占多少?占 80% 以上的工农子弟受教育的权利,谁来保障? 我们也时常看到各媒体的爱心报道: 急待抢救重病患者,躺在医院走栏里或手术台上,或医院里要抢救的危重病人,因一时交不够费用,医院不给抢救。急疯了的家属,只能跪求于市,引来市民同情,汇成了爱心之歌。爱心当然可敬可歌,可是事情的原由却让人寒心。不是所有的亟待抢救患者的亲属都会如此幸运,有时不得不放弃宝贵的生命。我们常说,最基本的人权是人的生存权,人的生存权的社会保障又在哪里?“看病贵,看病难”今天一直成为全国中心议题之一,我们不能为解决这个问题花点钱吗?教育和医疗是社会保障的重要方面,但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还包括很多方面,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的。 社会要发展,民生要改善,国内还有许多要花钱的地方,例如增强抗灾能力,建设与整修水利设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立有效地药品、食品安全体系,建立有效的环境生态保障体系,等等。既然我们现在国家有钱,既然我们可以把大把的钱给比我们富得多的国家花 ( 有时是花钱买麻烦,花钱买屈辱),为什么就不能为改善我国民生多花点,造福于中国人民呢?说实在的,我真有点想不通!我相信大多数中国人民也想不通!   
4666 次阅读|21 个评论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两位临时工的社会保障谁来管?
热度 2 黄安年 2012-3-27 15:27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两位临时工的社会保障谁来管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3 月 27 日 发布 时下我们宣称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覆盖城里的农民工,其实远没有包括在京的实际居住人口,因为在京农民工并不等于在京的长住或临时的外来工,作为在京长住或临时居住的外来工还有各个单位的保安人员,这类人数不下十来万以至数十万;还有理发、餐饮、洗浴、保洁、出租汽车司机、园林、小商小贩等行业的外来工人和杂勤人员,这些人的总数有几十万以至上百万之多,他们恐怕都不包括在正规化的农民工(主要是建筑工)范围内,这些人仅仅在天通苑地区谋生的就不下十来万人,他们中绝大部分是没有社会保障的,我经常在路过时随机询问,他们的回答是没有的。 今天上午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 , 我遇到一位来自甘肃农村的保安,他说来这里还没有一个月,每月工资 1800 元,包吃包住,在公园每天工作 12 小时 , 负责一个地段的保安,主要任务是不让游客进入草地。包吃的条件较差,只是管饱质量较差 , 住的条件也不大好,在一个面积不大地方住的是上下铺,有的还是两个人白天黑夜轮流住的,比起去年在王府井地段做保洁要差多了 , 虽然那里每个月只有 1500 元 , 但吃住的条件要比这里好。他在甘肃家中有一个女儿 16 岁了、儿子 11 岁了 , 自己今年 38 岁出来打工挣点钱。说起有没有社会保障 , 他是一点都没有的。 上午在森林公园还遇到一位来自河南驻马店的园林工老汉 , 看上去六十上下,说才刚来 50 多天 , 在园林打杂什么都干 , 现在在浇水、拔草,他说每天有 50 元 , 工作 12 个小时 , 没有社会保障 , 但管吃住。说起吃得怎样,他说能好到那里去 , 管饱就行 , 每天不是萝卜白菜就是白菜萝卜,没有什么花样。问他对这个活满意不满意,他回答说 , 好的活都轮不到我们,这里原来的农民比我们的活舒服多了。 看来 , 我们的社会保障要覆盖所有在京实际居住人口还很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些临时工在农村可能是有社会保障的 , 但是一旦离开了农村来城市打工 , 他的社会保障如何保持连续性,如何做到转移支付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了,例如医疗费能不能报一部分、养老保险的工作年限能否累计计算等等,我们的社会保障主管部门以民为本是需要好好解决这些问题的。
个人分类: 社会保障研究(07-11)|219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知识分子应该保持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精神”
热度 2 wya 2012-1-30 11:23
博主摘: 资中筠同样强调启蒙的重要性。她说:“‘启蒙’就是用理性之光照亮蒙昧的心智。在长期思想禁锢的制度下,知识分子需要自己解放自己,争取人格独立,减少依附性,坚决抵制颂圣文化。”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0_10/29/2943140_0.shtml “ 忧在萧墙之内 ”—— 资中筠老人令人震撼的良知与善言 看到资中筠老人的杂感,心头为之颤抖。这是一位耄耋老妪,是著名的研究国际政治与美国问题的专家。长期作为体制内的学者,没有泯灭清醒的理性,更没有泯灭充满忧患意识的良知和凭真知、良知发表感言的勇气。这里转载的是资中筠老人最近的一篇“岁末杂感”。2011年新年的钟声,应该有这样的声音在震荡和传播! 岁末杂感致友人 作者:资中筠(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著名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来源:经济观察报 ************************************************************************************* XX老友: 一年容易,又见寒鸦绕枯枝。前些时发表了一篇关于读书人与道统的文章,承蒙诸好友关注。本想歇息一阵,躲进斗室,效古人“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做雪飞”。但是本性难移,仍免不了忧思不断。所忧何来?年来脑中常浮起贾谊《治安策》开头的一段话: “臣窃惟今之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他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 我对“才调更无伦”的贾生并非特别崇拜,《治安策》所谈到的具体内容与今天也关系不大。 但是这段话就其抽象意义而言,竟可以一字不改适用于今天。 贾谊所处的是汉文帝时,正当“文景之治”“盛世”之初,可以说“形势一片大好”。那么他忧的是什么呢?从皇朝的角度来说,西汉初期最大的问题是宗室诸王的坐大与争权,对大一统的帝国造成威胁。所以贾谊以及后来的晁错之辈都是力主削藩的。这是贾谊为汉室中央集权着想,为之痛哭的最大的隐患。但是当时朝臣或看不到这一点,或不敢说,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文帝、景帝都不曾果断地采取措施。贾谊提出这篇奏折是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到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就发生了有名的“七国之乱”,相隔仅20年。景帝急忙把晁错作为牺牲品,“衣朝衣,斩东市”,也未能起安抚作用,终于免不了一场流血杀戮,平定之后还是用他们的意见而维持稳定。而此时,贾谊已经英年早逝,事实证明他的担忧有很大的预见性。 今天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与刘氏一姓的天下当然完全不同,只是表面形式十分相似。方今“盛世”之颂不绝于耳,在不少国家挣扎于经济低迷的阴影中时,似乎“风景这边独好”,连洋人都艳羡。倚仗“举国体制”无节制地耗国库,奥运之后是“60大庆”,“大庆”之后是世博,世博之后是亚运。身处京、沪、穗这些大城市,只见一片流光溢彩,真个是“烈火烹油之势,锦绣繁华之乡”。然而在主流媒体一片颂歌之外,长叹息之声绝非出自我一人。官方宣传与民间的感触反差之大,似乎说的不是一个社会。 那么,是宣称“天下已治已安”者非愚则谀,还是我辈杞人忧天,危言耸听? 贾谊年少气盛,恃才傲物,我不敢像他那样斥他人为“愚”或“谀”,特别是外国某些评论者未必都是低智商,更无理由讨好我们。我只能说,认为“已治已安”者,看的是表面和当下,而忧心忡忡者看的是本质和长远。这长远有多远?贾谊所担忧的乱局在他上书之后20年发作。当前“盛世”之下的忧患能等20年才发作吗? 所忧何来? 首先是改革形势的倒退。 改革开放30年取得成绩有目共睹。同时已经到了社会转型的拐点,进一步制度的改革已经滞后,刻不容缓,也是普遍的认知。然而在经济上只见国进民退,国家垄断日益加强,权钱勾结日益加剧。在体制上,前一阵朝野皆言“政改”,公众翘首以待,不但没有盼到,却忽见权威喉舌重弹“姓资”、“姓社”的老调,甚至有现行制度是“核心利益”之说,实际上完全否定了政改的需要。当年因决策者明智地摒弃“姓资、姓社”之说而迈出了改革的步伐,如今从某些主流言论来看,似乎忽然倒退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直逼“文革”中的论调。 言论不但没有放宽,反而“敏感”话题越来越多,难道这是“盛世”的气度? 然则,坚持不改是否可行?“中国模式”是否可恃? 经济发展模式之不可持续,早已有多位专家从理论到实践予以充分论证,不必赘言。 一般人只从常识观察: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低工资、低人权、上下交相追求的GDP中,不但含水分泡沫,且含血量极高;社会财富总量越增而贫富悬殊、社会不公越严重…… 凡此种种,何以为继?还有为求城市表面光鲜而野蛮拆迁中之各种家破人亡悲剧。在人命关天面前,执政官竟发出“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骇人之论。如此“新中国”是谁的中国? 当前出现新的一轮财富与人才外流潮,普通人没有安全感,用脚投票。 既得利益集团的巨富、权贵们在高歌形势一片大好的同时,有几人不汲汲于把财富与子女送到国外?甚至孕妇出国生产以使后代取得外国国籍,以至于促成一种利润丰厚的畸形产业。人之趋利如水之就下,果真“风景这边独好?”唱颂歌者自己相信吗? 更有一种悖论:当提到政治改革,则搬出“社会主义”,以拒斥普世价值,拒斥所谓“资本主义民主”,理由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公平,人民享有更广泛的权利(从理论上讲,本该如此); 但是面对严酷的现实——弥漫性的腐败、贫富差距(基尼系数)扩大、社会保障大面积缺失、生产安全条件恶劣造成灾难频发,党政机关的豪华办公楼和大小官员的豪宅与百姓的陋室成鲜明对比,以及其他种种众所周知的严重不公,在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国家中也实属罕见。 有人却又搬出早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残酷剥削作辩护,说是‘初级阶段’不可避免。面对国内人权状况遭外人批评,熟读外国文学的外交官竟抬出150年前狄更斯小说中描述的社会来应对。社会主义乎?资本主义乎?身处19世纪,还是21世纪?需要不需要改? 至于对外关系,话题更为“敏感”。不宜多言。只是我记忆犹新,上个世纪曾经有一度我国与几乎所有国家为敌,只以意识形态为基础,剩下的“友邦”只有两三个喂不饱本国人民、赖我国“无私援助”而维持“战斗友谊”的小国。赖中美解冻以及随之而来的30年开放改革之力,我国打开了融入国际社会、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即使在89年之后,当时在位的国家领导人也一再公开表示,我们不以意识形态为国际关系的基础,国家关系不受社会制度的影响(大意)。这一明智的决策,在当时情况下没有使我们的国际处境进一步恶化。我只能衷心希望,当前的对外关系理念至少能从中华民族利益的现实出发,守住这条线,而不倒退到上世纪60年代。 老夫(妇)耄矣,无能为矣。不论人们怎样津津乐道今日中国出现耄耋老人勇于直言的风景线,一个民族的希望只能寄托于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中青年。 所以我每见到好学深思的年轻人,读到有见地的文章著作,特别是在方今熙熙攘攘之世仍有人有所追求,有所坚守,不计利害、安危,执着地为百姓的权益鼓与呼,破谎言、求真理,为社会正义、民族振兴脚踏实地、见缝插针地做着有益的事,都感到欣慰,升起希望,乃至肃然起敬。而这样的人却往往不见容于权势,屡遭横逆迫害,令我扼腕。 一个好的国家,好的社会应该做好事易,做坏事难;好人得好报与恶人得恶报的概率高。如此则人心向善,正义公平得以发扬。从近期看,政府公信力强,社会得以稳定;从远期看,足以振兴民族精神,优化民族素质,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特别是在当前矛盾迭出的转型期可望避免大动乱,实现和平过渡。 而现实情况正好相反:做好事难,做坏事易。即便当前官民共同大力提倡的“慈善事业”,有善心做善事为弱势群体雪中送炭者,往往遇到重重阻力,甚至也因行善而遭整肃。青年人入社会,要保持清白,守住道德底线,不但难以生存,且须随时准备作出牺牲。而与贪腐同流合污、向黑暗势力低头妥协则顺风顺水。 以这样的社会矛盾和“被和谐”的民怨,一旦经济发生动荡,恐怕难有今日我们所讥笑的他国民众的承受力。则我辈衷心企盼的和平过渡恐怕又一次失去机会。比之于厝积薪而卧其上,岂不恰当? 何况,今日之中国已非昔日封闭的老大帝国,而是身处21世纪,不可能自外于浩浩荡荡之世界潮流。现在流行的最简便的说辞是一切归咎于“境外敌对势力”。我想借用一句论语:“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呜呼!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个人温饱无虑,别无他求。所求者惟国泰民安,善用百年来国力最强盛的时机,力求以和平方式越过这一不可避免的门槛。正因为如此,每见种种悖理伤道之事,忧思难解,悲愤不已。我宁愿不做贾谊式的预言家,我宁愿落杞忧之讥。 天寒望善自珍摄,幸勿为风露所欺! 资中筠 转载: http://blog.sina.com.cn/u/234885192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0798340102dutg.html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842 次阅读|5 个评论
推动企业性质变迁的四大社会经济发展
shuhualu1016 2011-6-16 10:10
文 / 舒化鲁 规范化管理实施指导网 首席专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从 20 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使社会的风貌和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直接导致企业性质变迁的,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的社会经济发展: 其一,市场活动的主权转移到了消费者一边。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极大地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产品,无论在品类、品种上,还是在总量上,都极大地丰富起来。任何一种商品的供给不仅丰富,甚至有些产品还出现了严重的相对过剩。绝大多数产品,都有多个供给主体相互竞争,甚至这种竞争已经激烈得使产品供给商不得不千方百计地讨好用户。供给的绝对垄断,只是在与封建专制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国家,还保留着一些遗迹。否则,至少有多种替代品供给主体之间的相互竞争。作为商品需求一方的消费者,不再是任人欺骗宰割的对象。在市场上,他们已成为与商家享有平等权力的市场活动主体。他们通过用钞票投票,直接决定着产品供给商的生死存亡。产品供给商的任何一个弄虚作假、坑蒙拐骗行为,不仅无法维持其自身长久的发展,而且最终会被消费者所摒弃而把自己送进坟墓。 其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发展完善起来,并且是越来越完善。这一发展直接使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的任何每一个人,都获得了独立的生存权力,使他们不再作为一个依附民,受人宰割。原来迫于生计而为人做牛做马的工人,也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能够保证他们的基本生存需要。这就使作为企业老板的资本家和经营者,无法再肆无忌惮地剥削、压榨他们。他们选择进入哪一家企业打工,并不完全是受温饱所迫,而是为了获得自己的尊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以中国的“农民工”为例,这些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也不完全是因为在农村吃不饱、穿不暖,而是因为他们希望生活得更有质量,能充分实现他们自己的价值。这就更不用说发达国家的劳动者了。 其三,国家机器的主权逐渐回到了国家主人手中,国家立法开始转向保护社会的大多数人。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越来越趋于平等,国家机器不再仅仅是少数人压迫、剥削大多数人的工具。社会中的大多数,包括作为消费者和作为劳动者的两个弱势群体的利益,开始受到国家机器的保护。任何一个弱势群体的利益,如果受到侵害,都有机会通过诉诸法律寻求自身利益的保护。尤其是消费者权益法和法律援助制度的普遍实施,在相当程度上直接维护了这两个弱势群体的利益。 其四,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企业赖以发展的核心资源,由资本资源转向了人力资源,即人的聪明才智的发挥。 在当代社会,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大量的人力资源积累,除了投机取得片刻的兴旺之外,已不可能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资本的作用可以说已下降为一个主要服务于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的中介载体,仅仅起着为人的价值的实现构筑舞台的作用。美国的微软公司、戴尔公司等等众多新兴企业,都只是以很少一点投资起家的。甚至还有像中国海尔这样的企业,是在负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反,原已积累积聚有雄厚资本的老牌企业却放慢了发展步伐,甚至是停滞和倒退。 50 年前的世界 500 强企业中,有一多半已被淘汰出局,并且这些被淘汰出局的企业,大都是曾经积聚有雄厚资本的老牌企业。比如有两三百年历史的英国皇家巴林银行破产倒闭,就不仅仅是因为没有钱运转不灵,而是其内部管理不重视人力资源的积累,致使搞阴谋投机的人有机可乘所至。 本文著作权归舒化鲁教授所有,转载须署名,违者必究!
个人分类: 管理杂谈|1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热度 5 xuyingxiao 2011-4-12 10:21
出国前,畅想在上海的免费生活:… 失业以后,流落街头,生活会如何? 在菜场看到满地的菜叶,总是忍不住会想万一老来失业了,流落街头了,还可以到这里捡些菜叶充饥。 在食堂看到这么多剩饭剩菜,就会想其实对于那些真正的乞丐只要施舍件体面点的衣服就行了,混到高校食堂,中间拦住一些倒饭菜的学生,真是一日三餐顿顿吃饱吃好啊。 看到地下车库,也想过真正的乞丐其实不用流落街头的,车库里这么空,空着也是浪费啊,躲到车库里冬暖夏凉多好啊。 上海的主要公园早就免费了,没钱的人也能享受公园了。 好多图书馆也免费开放了,有的甚至证件都不用,就像逛街一样逛进去就行了。至于书店,更是到处都能随便看书了。 到图书馆、地铁、商场,夏天和冬天都可以免费泡空调。就在10年前泡空调还是一种奢侈啊。 网吧1元钱1小时,每月上几次网享受现代生活也不是难事。 信息灵通的话,可以找到一些单位福利提供的免费洗热水澡、洗衣服的地方。 逛超市、逛食堂经常还会碰到发也试吃食品的,不花钱也可以打打牙祭了。 到商场看看免费电视。 超市免费班车换免费班车,可以一路换下去。 到新江湾的湿地免费游泳,冬天还可以冬泳,河水很清。 每天云游四方,各个地方去徒步,既锻炼身体,又享受城市风景。 留意公益电影的信息,隔段时间看看各个公园绿地里放的免费露天电影。 云游到各个大学,免费听听名人讲座、上上名师的课。 …… 有时想想,只要不生病,下岗失业也不算可怕。 网上看到一篇文章: 一个月就花95.5元的上海小资生活: 惊觉有人和我想到一块去了。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思路却一样。拷贝如下: 序言:很多外地人或是通过电视屏幕了解上海的人,都觉得上海是物质社会,有钱人的娱乐场,房价2,3万,吃顿饭4位数,买件衣服5位数。其实大家错了,有钱固然活得开心,但没钱在上海也依然可以生存。为了给大家一个演示,本人上月离开自己家,伪装穷人,只花了95.5元,度过了一个月。 下面是我的生存方法,希望能给来上海的朋友一个借鉴! 1,住的地方是一个老式居民楼的地下车库,如今气候适宜,不是很冷。地方宽大,没人管你。住宿花费0元。 2,上网是不花钱的朋友帮我破解了楼上的无线路由器,对了他的电话:***********你们想要免费上网可以找他! 3,早上醒来,去对面马路的公共厕所刷牙洗头。人比较少,自来水是免费的。 4,7点30分,乘坐超市免费班车。到超市后,再步行25分钟至公司。连交通费都省了,还能锻炼身体。上班交通花费0元 5,早饭,两个馒头1元,水,公司有免费提供。一个月,早饭1×30=30元 6,手机通讯费省下,用公司电话打。午饭公司提供,所有通讯费0元,午饭0元 7,下班步行一段,至超市。路边摊2元4两馅饼,然后到肯德鸡,拿免费番茄料。(这是无限量的,单日肯德鸡,双日麦当劳),所以晚饭2×30=60元 8,吃完晚饭,去超市,看电影。超市会在电影区放最新的电影,拿张新的凳子坐下看。有时看的累了,就是听免费碟,或是去玩几下免费玩具,拿超市几件新衣服试穿。 9,9点左右,乘超市最后一班车,返回小区车库 当然以上只是我伪装穷人普通一天的生活,周末我会出去转转,公园什么的,在大商场里与化妆小姐打情骂俏一下,或是在坐在淮海路肯德鸡里,不点饮料坐在窗前看美女等。 考虑到我平时喜欢吃零食,所以还花5元5毛买了一罐暑片,所以累计下来,当月花费30+60+5.5,合计95.5元。 所以朋友们啊,勇敢的来上海吧!不要以为上海是有钱人的天堂,像我这样,100元足够过1个月,还结余4.5元! 出国后,体验在美国做社会底层人士: 教堂 International Friendships, Inc为国际学生提供各种旧家具,电视机、自行车、音响、桌椅、台灯、厨房用品…… 发个邮件就会用卡车将家具送上门。要家具的网址: http://www.ifiusa.org/furniture.php 图书馆 暑假,各个图书馆和教会都有各种适合小孩的活动。家附近步行可去哥伦布都市图书馆的分部,除了各种免费活动、免费看书、免费用电脑以外,为了吸引小孩来图书馆阅读和参加活动,对儿童还供应一顿免费午餐,有牛奶、饼干、饮料、三明治、一个水果,每天还换花样。蓦然想到:共产主义社会了。至少在特定人群(身处美国的儿童)、特定商品(书籍、教育、儿童食品等)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按需分配。以前一直觉得欧洲福利好,比社会主义还像社会主义,现在看来资本主义的美国做得其实也不错,至少在我家周围是这样。 回想起来,在上海我们家步行距离也有一家社区图书馆,也是像逛超市一样可以随便进,有很多新奇的小孩玩具、图书可以免费使用。所缺的是没有免费食物。 Tool Library,这个Library不是图“书”馆,而是各种工具库,像电锯、扳手等,有志愿者提供的200多种4000多件工具。免费注册以后不光送礼物,还可以随便借他们的工具回家用。他们的理念似乎是穷人也应该有权利动手改善自己的家居。 哥伦布都市图书馆( Columbus Metropolitan Library ),出示护照当场免费办个借书卡。暑期阅读俱乐部(Summer Reading Club),刷一下借书卡就可以参加这个活动了,暑期每天读点书,自己给自己打个勾,就有很多实物奖品、食品购物券、门票等赠送,大人小孩都可以参加。有些活动还送书。 图书馆的免费活动 门口的汽车中可以还书 图书馆正门 进门以后像进入童话王国 屋顶装饰 棍子表演 卡通人物 免费领矿泉水和各色面包的地方, 鳄鱼 长颈鹿 免费领各种零食 手工 间谍活动:找字母T,找单词,看谁是工作人员。家长监督完成任务后去领很多粘纸。 图书馆内景,看起来像外景一样 扔沙包,扔完三个奖励一个塑料尺 在储钱罐的小猪上画各种色彩,画完就可以带回家了 将羽毛纽扣等粘在纸上制作蝴蝶 图书馆一角 哥伦布都市图书馆的听故事活动。看到其宣传材料,自2008年以来,其预算已经削减了1100万美元,但其提供的各种免费活动和赠送给我们的免费图书仍让我们惊叹。 妇女、婴儿及儿童营养计划(WIC) 去年查了一下,美国农业部提供,单人月收入小于1670美元的孕妇或5岁以下小孩都可申请,三口之家的标准是月收入低于2823美元。每个月可以凭票在几个主要的超市领取牛奶、鸡蛋、水果、麦片、果汁、花生酱之类。只要居住在美国都可以申请,包括我们这种老外。据说如果是6个月左右的婴儿的话,每个月可以补助80-130美元。申请手续非常简便,当场就可以搞定。 WIC俗称奶票,另外还有另一个以居民为主称为饭票的补充营养支持计划(SNAP)。按去年标准,如果单人月毛收入小于1174美元且净收入小于903美元,三口之家月毛收入小于1984美元且净收入小于1526美元,即使有房有车,也有资格申请。 申请到WIC补助后,附带会有其他优惠。哥伦布科学馆,即科学与工业中心(COSI)。出示WIC证明,原价88美元的家庭年卡出25美元就行了。 书店 这里的书店也有很多暑期阅读计划,随便领张表,在上面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自我监督打打勾,每周可以兑换3美元购书券,也有的直接免费送书。 半价书店 的读书卡随便领,打几个勾每个人每周可以送三美元购书券,有很多书几次打折后一两美元一本,这样每周都可以从书店免费领书了。可能大家都很自律,书店也不检查大家的证件,,否则如果有人用假名在各个连锁店到处打勾的话…… 周六上午本来要带女儿去图书馆听故事,骑车从Goodale公园穿行时看到在搞活动,到处在送礼品。于是就改变主意,留在公园搜罗礼品。一个摊位在抽奖,在国内从来只能中到阳光普照奖,这次却中了个中间的奖项:一个大大的包。正好将各个礼品放进去。 下午去图书馆参加针对父母的免费培训,主要讲解如何给幼儿讲故事。小孩则有专人带了玩玩具和图书。很多书都做得都像玩具一样。培训结束,填个反馈表,每家赠送一个包,装了赠送的三本书和很多玩具。 无家可归者 Goodale公园每年一度的 Googdale neighbors picnic (2010.10),有很多帮助无家可归者的社团、志愿者,为无家可归者提供食物、娱乐、书籍以及过冬的衣被,给他们当场拍照片、打印照片。我们作为路过的客人,虽然不能领东西,但可以参加其中的娱乐活动。这些活动为社会底层人士与社区之间建立了一个相互理解的桥梁。尤其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对无家可归者的精神生活也很关心。 自己装饰手提袋,大人也可以玩。 自己装饰围巾 圣诞老人发礼物,不需要无家可归,小孩都有一份。 警察也来和圣诞老人合影 黑人锣鼓队助兴。 隔壁的教堂在这里发放气球,可以自己充气做造型。 万圣节可以合法地乞讨 Grange Insurance Audubon Center第二届万圣节庆祝活动,要一美元,产出远大于投入。地方很大,有各种做手工,礼物、饼干随便拿,各种糖果、冰淇淋、爆米花、饼干随便吃,还可以自己烤糖。 看到了真正燃烧木材的壁炉。 门口是Scioto Audubon Metro Park,里面有免费的攀岩,可惜要自己带器材。 周六,学校国际事务办公室举办万圣节庆祝。人气很旺,除了各种游戏和手工,还可以用他们的衣服拍照。 周日,去GrandView讨糖。这里每家都坐在门口发糖,而且大部分是巧克力。连警察都开着警车在马路上开一段发一段糖。以一分多钟一家的速度讨了一个半小时,直到小孩撑不住为止满载而归。天黑了,有些家门口 Three Creeks公园免费摘南瓜 公园里的Smith农场每年秋季丰收狂欢活动,大家都可以免费参加,除了骑马、攀岩、射箭、做手工等免费活动外,地里的庄稼免费采摘,运了一大堆南瓜、玉米、萝卜回家。 麦秆堆成的迷宫。 攀岩 先每人挑个小南瓜 地里摘的大南瓜 剥玉米 吃甜甜圈的游戏 标本 摸毛皮 做手工 坐拖拉机 摘玉米,彩色的玉米带回家做装饰,米色的玉米则可以直接炒出爆米花。 到地里摘大南瓜 挖萝卜 射箭 GrandView图书馆 有很多新奇的书,这本每一页翻动时可以看到动画。有的在打球,有的在跳舞。原理很简单,成本也很低,但很有创意。就是右边贴上印了栅格的塑料纸,左边书页翻动时带动栅格下面的纸张抽动形成连续动画效果。 除了DVD、CD等可以借出以外,一些书和小说配有这种播放器,可以听书。 这个图书馆每周也有很多活动,今天去参加读书和跳舞,和女儿以前在国内上过的福贝贝早教班班差不多,但这里是免费的。 消耗性资源也是免费的,可以自己到书架上拿手工纸做手工。 图书馆的玩具和给小孩用的电脑
个人分类: 生活|2772 次阅读|10 个评论
考察英国、挪威、瑞典三国后的几点感想
剑走偏锋 2010-12-26 22:13
2010年11月30-12月9日,我们一行三人对英国、挪威与瑞典进行了考察。此行主要目的是与几个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但这次访问后颇有几点感想: 1. 英国与北欧挪威、瑞典三国是经济发达国家,居民较为富裕,且重视社会分配的调节,整个社会相对公平,社会治安较好。英国伦敦居民的人均税前收入为2.8万英镑,交纳平均35%的个人所得税后为2万英镑左右,约相当于杭州居民人均纯收入的5倍多,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多倍。挪威人均收入更高,首都奥斯陆的人均税前收入达35万克朗左右(1挪威克朗约等于1.1元人民币),税后收入在25万元左右。瑞典稍低,但斯德歌尔摩人均收入也近20万元人民币。从各阶层看,收入较高的主要是技术人员、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而政府公务员的收入要低于平均水平。但各阶层收入差距不大。 由于经济发达,三国的一般道路与高速道路早已不收费用,但对进入市中心特定区块都还是根据进入次数收费(有最高限额,次月计收),以此减少中心区的交通拥堵。 2.社会保障较完善。三国注重收入分配的调节,北欧更被称为福利社会主义国家或分配上的社会主义。企业所得税一般在35%以上,个人所得税也较高,像英国对中等水平的所得税率即达35%,更高的则采用超额累进税率。正因为如此,三国的居民社会保障条件较好,幼儿期的抚育补助、小学到高中的免费就学(除了午餐费)、挪威与瑞典还对大学实行免费教育(英国大学学费也较低,近期想提高大学学费一倍左右,结果遭到学生的强烈抗议)、城乡各阶层一致的医疗保险(包括外国游客)、失业救济、退休养老金(挪威按退休前三年最高年份工资的50%发放退休金)等,基本上免除了全社会居民从生到死的福利保障。因而,北欧与英国的整个社会相对和谐,社会矛盾与突发事件少。 3.社会文明程度高,居民素质函养好。主要可从交通状况可以看出,公民守法意识强,行人不乱闯马路、不闯红灯,而汽车总在斑马线前缓行就让行人。公交优先随处可见,小道汽车自觉停车让行主道汽车,环行时出行汽车优先,基本未见汽车插队,偶遇汽车插道,后面车辆也主动让行。汽车停泊,无论多长时间、不管有无警察或探头,司机都会主动找到自动刷卡机前付停车费。因而,在三国,虽然汽车量大,上下班也会发生交通堵塞,但大家遵纪守法,不会造成严重拥堵。在三国几乎没有碰到交通事故。 4.三国的物价高昂,居民实际福利不如名义差别那么大。英国的食品、服装、一般轻工业品、多数服务业产品(包括地铁、公交、理发、电影、电信费等)的价格基本上是杭州的5-10倍,家电产品略高于杭州。按购买力平价,不考虑住房因素,杭州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并不比伦敦居民的平均收入低多少。挪威物价更高,被戏称为全球最贵的城市,一条黄瓜18元人民币、一瓶矿泉水要20元人民币、一张DVD价格在100元以上,一份普通快餐至少要80元,一度电要3元以上,居民家庭用水一吨要6元多,甚至在商场上一次厕所也要10克朗(相当人民币11元)。瑞典物价低于挪威但不低于英国。由于物价高,一般家庭又有二个子女,普通家庭的积蓄也很少,年轻人基本上无储蓄,而普通家庭的储蓄率也很少超过15%。同时,由于有完善的社会保障,这些国家居民基本上吃光用光,很少储蓄,也很少进行投资。除工资外,没有其他所谓的灰色收入。 5.三国房价低于浙江。伦敦是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人口也达600万多。伦敦市中心更是寸土寸金。尽管如此,伦敦的房价年涨幅很低,象中心区海德公园边上半年有一层2000多平米的楼拍卖,结果拍出2亿多人民币的价格,在当地引起轰动,认为是创了纪录。而这样的楼如果在杭州武林门,肯定不低于2亿了,而且伦敦的土地是永久性产权的。在伦敦三四类地段(与杭州接近)的300余平米的双联排屋,前后花园有400多平米,价格也仅50万英镑左右,相当人民币500多万,而杭州绕城高速边上的同样面积排屋,这一价格根本买不到。相当于富阳受降的伦敦女王长住城堡所在镇蕰莎镇,有前后花园的别墅价格在20-30万英镑。作为北欧最大城市的斯得歌尔摩,其房价,无论公寓还是排屋别墅,价格更明显低于杭州。而挪威一般物价几乎是杭州的10倍以上,但住房价格也明显比杭州低。如果考虑到这些国家土地是私有永久产权,而不是70年使用权,杭州的房价更是远高于三国首都了。 杭州房价畸高本人认为最大因素就在于投资与投机。而三国房价平稳同三国的居民收入相对平均、三国对住房均开征房产税(相当于评估房价的3%)、对房子买卖差价开征较高利得税(30-55%)这三个因素有关。所以三国的房价只在经济年景较好的时候保护微涨,基本上没有人专门进行房地产投资炒作。三地房产的租售比(年租金除以房产市价)多在3-5%,而杭州房地产的租售比基本上在1%左右。考虑到三国的利率比中国低,杭州房地产的泡沫更高。 6.高福利社会也存在着弊端。高社会保障一是增加了企业或雇佣方的成本,像在挪威,业主发给职工1万元薪水,其中就有40%用作上交的统一保障金,员工留下的6000元薪水,还有上交35%以上的个人所得税。由于企业与个人税高、交纳的社会保障金高,造成整个社会创业意识不强,个人普遍不想当老板只想当雇员。这显然不利于经济的持续长远发展,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此外高税费下,员工成本过高,提高了商品与服务成本,使得高福利国家的产品与服务竞争力低下,像三国的农业都需要高额的政府补贴以及进口壁垒保护。挪威由于有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汽资源(2009年原油出口就达1亿桶),近几年来石油及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使挪威大受其益,因而,挪威基本上能支撑着高福利。而英国近年来财政已入不敷出,近期试图提高大学收费即是被财政困难所逼的结果。同样,瑞典政府也认识到这一问题,本届政府因而更加注重刺激经济发展,包括利用外资、鼓励创业、适当降低企业税费等,来促进经济发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771 次阅读|2 个评论
倒地老太太状告帮扶的初中生:到底是谁的错?
seawan 2010-11-15 14:48
新闻资料: --------------------------------------------- 【 重庆晚报11月14日报道 1年前的今天,万州区分水中学初二学生万鑫,赶场途中扶起1名摔倒的老太。不料,老人及其子女竟说他是肇事者,将他告到法院,要求其父母赔偿。   因为证据不足,法院一审驳回老人的诉讼请求,老人及其子女上诉到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这天,老人主动要求撤诉。】 摘自: http://cbu.cnr.cn/yw/201011/t20101115_507320044.html -------------------------------------------- 很多人感慨,中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样的事情不断的出现? 我想试试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没有第一手的调查资料,我们不能随便的认同某个结论;也就是说,不能随便确定地说初中生到底撞了人没有。 其次,我们假定这个初中生真的撞了人,那么,应该如何处理? 初中生,大约14岁吧,应该还是未成年人,这样的孩子在大街上可能正跑着玩儿,不小心撞了老太太,也是有可能的(毕竟不是火星撞地球那么稀少)。那么,应该如何处理这个事情呢? 我们再假定,老太太有十分secure的社会保障,无需担心(特别是她的孩子们无需担心)所有可能的医疗费用(两个活人相撞,又不是航天飞机相撞,损失一般没有那么严重),可以得到十分周到的照顾,那么,可能的一幕就是(应该是,理想情况下): 医院里,老太太坐在病床上,慈祥地握着小孩子的手,说:乖,以后大街上走路可要小心啊!撞到我还好,撞到墙上车上你妈咪可要心疼了,哈哈哈。。。 (爽朗的笑声...)。 初中生脸红了,不好意思的低着头,说:奶奶,我记住了。 。。。。 啊!这才是盛世太平! 。。。。对不起,我有些幻想了。。 我想说的是, 社会保障的不足是这种可能的道德缺失的最深层原因之一 (如果不能说是唯一原因的话)。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14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0年诺贝尔经济科学奖意味着什么
王铮 2010-10-13 07:50
2010/10/13 2010 年经济科学的诺贝尔奖杯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 (Peter A. Diamond) 、莫特森 (Dale T. Mortensen) ,塞浦路斯籍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 (Christopher A. Pissarides) 三位学者。他们三位从事的是劳动经济学,研究经济增长与就业、社会保障的问题。科学网上有许多人预测诺贝尔奖,不是为当保罗,而是为找方向。对我来说,它是预料之外,也是预料之中的。预料之外是没想到劳动经济学今年会获奖;预料之中是,对于经济增长中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我一直把它作为我开展政策模拟的研究重点。我的博士研究生孙翊,当然,现在是我的同事,博士论文就是做多区域平衡增长下的世代交叠的社会社会保障问题的政策模拟的。我们庆幸我们这个方向选得对。选对了,不是因为知道彼得戴蒙德要拿奖,而是感到中国太需要就业与社会保障的经济政策研究了,这个问题将是中国未来十年经济发展的主要挑战。如果你说,这个问题对你毫无疑义,恭喜你了,你一定是个任志强一样的社会精英。不过我们这些芸芸众生还是要高兴这个问题的。包容性增长,国企老总任志强,请包容我们一下。 一般认为, 1940 年出生于美国并长期任教于麻省理工的彼得戴蒙德 , 是这些学者中的重要一员。戴蒙德劳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关于社会保险和养老金的世代交叠模型,这个模型可以追踪到 1965 年。 2008 年,我指导孙翊完成的博士论文就是试图把这个模型后来发展的东西与多区域 CGE 问题结合,发展一个可计算的政策模拟模型。先后参加这个工作的还有我的研究生朱艳鑫和刘惠雅,大家最后完成了名为 MRECGE-C 的可计算模型系统。可计算就是为了使得研究结果在政策上明确量化并可操作,具有管理学意义。我们的结果发表在《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期刊上,常恨没有忘记祖宗讲的中文,写个 SSCI 还带了的 C 帽子,中文的,垃圾论文! 中国的就业与生活保障问题似乎越来越突出,我们试图继续开展这项工作。今年孙翊申请了《和谐目标下中国多区域社会保障均衡模型与政策模拟》。没有得到资助。不过反馈的评审意见是一个同意资助,一个优先资助。只有两个意见,为什么没有第三个,不清楚。不能资助可能有类似应龙根当年回国时的原因,中国科学的八年之痒。孙翊呀,你申请的太早了,还没有等到报纸上热起来,你申请什么呢?中国科学的一个悲剧就是许多控制了科研部门的学者,跟踪的是 News paper ,报、纸,而不是 paper 本身。因为太多的人是所谓战略科学家,各种层次的战略科学家占领者各种评议席。那么没有时间读 paper ,只能读 News paper 。科研管理部门往往一叶障目不见庐山,不见庐山真面目,这个叶子就是官本位。 大家也许还记得我有一篇博文,《是到了保障就业完整立法的时候了》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8840 文章不是编辑部看中的精选论文,但是却获得了 53 位先生的推荐:推荐人: ljry8044 xingminfeng Bobby Wuyishan kestrelwing boxcar 周春雷 machan ddengjian ywang69 qlms allan211 book pukin xtliang chrujun lvnaiji hetw 陈安博士 jlxt33 caxinra schuetzenhof 理论思维 study163 蒋高明 罗帆 jiangjinsong whitesun malidan 飞跃骑士 sheep021 yatou cutefay cqq2008 yhqsd wangyk mqjiang baohaifei wwcanton 艾云灿 zhj71626 tianyizhang6 cshchina yunping isaberg1 qiujingwen gaojianguo nicogao2010 liudongyang satangell GreenBean WWSOUL zengfeng 说这些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对于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具有官方背景的编辑部并不认同或者不敢认同,但是广大科学家是很关注这个问题的。实际上中国的第一线科学家并非落后于国际科学发展许多年,落后的往往是战略科学家,因为他们身兼 N 职,整天在开会,实在没有时间看文献,只能读报纸看电视了。 现在该回答一下题目的问题了, 2010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意味着经济学热点不在是增长,而是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如果经济发展只能让一部分人永远富下去,一部分人就会永远穷下去,我们有什么必要发展呢?你可能说我心态有问题,对社会不满意,可是我这么强烈地爱这个社会,为这个社会发展勤勤恳恳,社会就不能给我就业保障、养老保障,心态能没有问题吗?当年马克思看到了这一点,他说:造反有理。根据马克思的道理,中国共产党人胡锦涛说:要包容性增长。看来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无产阶级的经济学家都认识到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除了 GDP ,还要把就业和社会保障放在首要的地位。 我对经济诺贝尔奖的预测,没有劳动经济学的内容,就是我的认知障,叫着发展得只知道钱了。发展得就知道钱了,如果我是个女学生,我当然只爱老板;如果我是个老板,我当然不招女职工;如果我是女职工我当然会成社会问题;如果我是社会,我当然只能崩溃;如果我怕崩溃,我当然只能在劳动经济研究成果指导下,立法保证就业和社会保障。我这个人是不是特自私? 于是 2010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了研究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学者。我们中国人没有认识到,我们有认知障。为什么会有认知障呢。当年我们大晋皇帝听到老百姓没有饭吃,问:何不食肉糜?因为他只能看到食肉糜的人。结果,五胡乱中原了。 对了,为什么前晚公布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今天才写评论。因为昨天上午 主持了来自达拉斯大学的一个能源研究中心的教授的学术讲演,他讲一直在改变中的美国的能源政策。他的工作的与我们的主要差别是,他计算了能源政策变化对就业的影响,而我们课题组过去只知道计算 GDP 和消费,这大概就是我们课题组与他们的差距。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6687 次阅读|23 个评论
社会保障在美国及全球性话题
黄安年 2010-6-5 10:45
社会保障在美国及全球性话题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四)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6 月 5 日发布 按 : 现在分几部分发布笔者提交今年 4 月下旬在厦门召开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 13 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的论文《 网络博客与美国研究的普及和提高 ---- 以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文为例》 , 全文 2 万字 , 将在《云梦学刊》全文发表,为满足一些美国问题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需求 , 先在我的博客上分批发布。 3,社会保障在美国及全球性话题 社会保障是当今世界全球性话题, 不仅是现代政治和社会生活问题的安全阀、关系民生和民权 , 而且是现代化生产力的保护器和润滑剂,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也是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发达国家拥有在财力、物力和政策机制等方面的巨大优势 , 如果从 30 年代美国现代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起算 , 迄今已经有 3/4 世纪的历史 , 关注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及其面临的问题对于我国建立符合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现实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关系我国稳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稳定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保护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和逐步完善;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同样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撑和调整 。 笔者的《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一书 1998 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 其主要内容和出版时限于篇幅被删节的参考书目均已在博客上发布。笔者在博客上专门开辟了社会保障专题栏目,充实和扩大了克林顿总统以来的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研究。 社会保障问题关系美国亿万家庭成员的生活保障 , 考察美国社会保障不仅涉及研究政策文献和立法程序等学术性、行政性、专业性问题研究 , 而且需要从各类居民的实际受惠程度和社会学层面来观察评估,从美国居民生活体验的角度体会。社会保障涉及美国各个阶层的居民 , 博客上也发布了这方面的即时感受。 笔者在非美国问题博文中还有关于世界各国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文章。 结合我国国情参照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并对我国医疗 、住房 、老年保障 、饮食安全保障 、妇幼保障 等民生问题均有博文表达个人见解。教育保障 、环境保障 属于广义的社会保障的范畴,笔者在博文中均有涉及。 住房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三大难题,也被老百姓称为新三座大山。我国医疗改革的难度远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改革是富改,或者说解决丰裕社会和后丰裕社会下过度保障及寅吃卯粮的问题 , 而我国的医疗改革是穷改,或者说是解决温饱和小康社会下的保障不足及资金短缺问题。 住房产业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支柱产业之一 , 迄今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发展历史。社会主义的中国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相对滞后,欠账过多,住房短缺依然严重困扰着政府执政和居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当今保障每个公民 有其居依然十分严峻。 饮食安全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关系企业诚信和政府信誉 , 饮食安全是卫生安全保障的重要内容。 环境问题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协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世界的和平与安稳,而且关系国民的社会保障安全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及经济转型。它既是经济问题 , 又是政治问题 , 也是社会问题和全球性课题。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 , 人们极少重视这个课题对于全球历史影响的深度研究。 注释: 见《 社会保障囊括所有重要民主话题 ----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22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500 ),并见《 美国全民医保立法历史性突破 , 积重难返的医改症结依旧》,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23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5481 );《 不要将全民医保混同全面医改,冷静看待全民医保》,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24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5748 )。 见 《医院一次急诊检查费用知多少》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18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697 ) ; 《美国人的药物崇拜情节》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2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737) 《老年公寓见闻》,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1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60 ) ; 《美国北威郡医院妇产科管理的人性化、现代化和规范化》,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10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95 ) ; 《美国新生婴儿一周医疗费知多少》,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6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29 )等。 见《 关注全球社会保障话题 ---- 世界社会保障专题目录( 2007-2009 黄安年博客)》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24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9918 ) 见《 努力破解医疗改革难题 ---- 卫生医疗保障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的博客)》,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2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907 ) 见《 住房保障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需要 ---- 居民住房保障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的博客)》,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1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601 ) 见《 老年话题关系每个家庭 ---- 老年福利保障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的博客)》,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2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9058 ) 见《 饮食安全保障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3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9434 ) 见《 妇女保幼儿保障是个永恒话题 ---- 妇女幼儿保障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8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0869 ) 见《 基础教育和国际接轨比高等教育更难 ---- 基础教育改革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19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8660 ) 见《 重视环境问题研究 ---- 美国环境经济和环境外交 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2 月 3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2281 )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3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安年 2010-1-22 15:28
社会保障囊括所有重要民生话题 ----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专题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22 日发布 笔者编撰的美国问题博文目录 (2007-2009 年黄安年博客 ) 分 1 历史、 2 内政外交和司法、 3 社会、 4 经济、 5 科技、 6 军事、 7 文化、 8 教育、 9 地理等九个部分,各个部分又分子目和细目总共有一千多项。现在发表的是美国社会部分中的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专题博文目录。 90 年代美国政府社会保障政策是笔者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 其主要成果见于笔者所著《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出版 ), 在这本著作中 , 我把美国的社会保障内容概述为十大领域 : 即 就业保障、失业福利保障、老年福利保障、健康医疗保障、教育福利保障、住房保障、退伍军人保障、其它公共援助保障、妇幼及伤残福利保障、自然环境保障。并且详细阐明了 当代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演变和历任政府的政策特点。在美国 , 现代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既是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产物 , 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权稳定、巩固资本统治的安全阀、保护器和调节剂 , 也是美国各阶层人民争取经济平等 , 维护基本民权的斗争成果 , 还是走向 21 世纪的美国能否保持世界前列地位的重要制约因素。作为社会保障制度 , 在主要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已走过了一个世纪左右的历程 , 在起步较晚的美国也已度过了 66 个春秋。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演变历程 , 不仅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保障不同 , 而且也有别于西欧、北欧、加拿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 , 带有它自身的明显特色。但是 , 不管它在实践中的成功或失败 , 经验或教训 , 它所走过的路程却应该被看作是世界社会保障事业的宝贵财富。 在笔者看来 ,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关系我国稳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稳定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保护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和逐步完善;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同样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撑和调整。就我国而言 , 严格说来,适应 21 世纪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仅如此,我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还相当薄弱。迄今在高等学校还缺乏相当规模和水平的社会保障专业;在我们的图书编目和资料索引中难以快速集中检索这方面的材料;我们的中学历史教材中甚至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临时性的社会救济措施混为一谈,低估了罗斯福新政中 1935 年社会保障法的历史贡献。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管理中,一个时期是由民政部负责管理的,这显然是力不从心的。我们在对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评估时存在着社会保障学术评价政治化倾向,低估了它的借鉴功能。所有这些,要求我们充分重视实事求是地考察和研究各国社会保障政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结束语中笔者提出了我们在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中需要注意的十个原则问题 : 效率优先 , 兼顾公平的原则 ; 适应生产力发展近期和中期水平原则 ; 工作福利 , 开发脱贫 , 救助赤贫原则 ; 政府、企业、社区、团体、私人和家庭并举的多元原则 ; 资金来源多渠道原则 ; 福利保障科学管理多层次和精兵简政原则 ; 政府宏观控制和管理原则 ; 既积极又稳妥的逐步推广原则 ; 因地制宜 , 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原则 ; 以及关注特殊利益集团和兼顾各个利益集团原则。 这里集中的目录包含了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一书的主要内容 , 《 20 世纪资本主义研究》、《当代世界六十年》课题中的相关内容 , 还有新世纪以来的新思考。 社会保障囊括所有重要民主话题,今天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3702 美国和西方国家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 美国和加拿大社会保障政策 (1945-1980'S)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6 月 2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89 ) * 社会保障篇( 4 ):西方国家近年来社会保障的新问题,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4 月 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99 ) *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作用和 90 年代以来的新问题,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6 月 16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09 ) * 当代世界各国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及其启示 , 《兰州发展论坛》 /1997 年 9 月(创刊号)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1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398) * 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 《求是学刊》 2002 年第 3 期;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1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404) *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变革 , 《当代世界五十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5528 ) * 世界各国现代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 ( 《 20 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之一)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2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6266) *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机制的安全阀功能《 20 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之一)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2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6267) 3703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 重视当代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经验(上)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79 ) * 重视当代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经验(下),黄安年文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80 ) * 论当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 黄安年文 ,2007 年 3 月 2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881) * 社会保障篇( 3 )社会保障政策的安全阀调节器作用,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4 月 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72 ) * 美国社会的资源和环境保障,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6 月 2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91 ) * 美国的人口变化和社会福利、贫困问题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6 月 2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95 ) * 美国现代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演变(( 1999 年)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8 月 1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851 ) * 美国现代化和社会保障机制(文字稿)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3 月 1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7875) 3704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学说和思想 * 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保障理论,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3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048 ) * 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理论和学说,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3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083 ) * 浅议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2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3867 ) 3705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政策 *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社会保障政策演变的特点,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021 ) * 社会保障篇( 3 )社会保障政策的安全阀调节器作用(《当代世界六十年》)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5758) 3710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史 * 社会救济时期的社会保障 ----17 世纪初至 1930 年代初的美国 , 黄安年文 ,2007 年 3 月 2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879) *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确立前的救济和保障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416 ) * 富兰克林·罗斯福和 1935 年社会保障法 , 黄安年文 ,2007 年 3 月 2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880) * 美国社会保险法 (1935 年 8 月 14 日 , 节录 , 扫描版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2 月 2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2205 ) * 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418 ) *1935 年后罗斯福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1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396) * 哈里·杜鲁门政府继续新政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 (1945-1951)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1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436 ) *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的折中性调整 (1953-1961)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1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437 ) * 约翰·肯尼迪政府扩大社会福利保障的反贫困战略 (1961-1963)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497 ) * 林顿·约翰逊政府强化社会福利保障的“伟大的社会”计划 (1961-1963)( 一 )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498 ) * 林顿·约翰逊政府强化社会福利保障的“伟大的社会”计划 (1961-1963)( 二 )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499 ) * 社会保障篇( 2 )当代美国社会保障政策扩展和收缩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4 月 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73 ) * 理查德·尼克松政府新联邦主义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的调整 (1969-1974)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1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523 ) * 杰拉尔特·福特政府新联邦主义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的调整 (1974-1976)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1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524 ) * 吉米·卡特政府调整美国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的探索 (1977-1981)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1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592 ) * 罗纳德·里根和乔治·布什政府的社会福利保障改革 (1981-1989)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2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978 ) * 比尔·克林顿的改革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弊端的主张,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001 ) * 克林顿政府和美国福利改革法案,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020 ) * 社会保障篇( 2 )当代美国社会保障政策扩展和收缩(《当代世界六十年》)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5757) * 九十年代美国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的困境,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002 ) 3711 美国社会保障书目 * 现代资本主义和现代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书目(《 20 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之一)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2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6265) 3720 美国就业福利保障 3721 美国就业和失业福利保障概述 * 本世纪中叶美国政府就业培训法案内容及相关政策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2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858) * 美国社会福利的就业和失业保障 ( C )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2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859) * 美国社会福利的就业和失业保障 ( B )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2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860) * 美国社会福利的就业和失业保障 ( A )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2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8561) * 就美国职工安全问题答于文华老师,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4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359 ) * 美国食品券福利保障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8 月 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69 ) * 就业保障立法迫在眉睫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8 月 2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6461 ) * 谈谈美国就业和失业的数字统计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9111) * 美国最低小时工资和最高工时保障的思考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10 月 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8453 ) * 再谈最低小时工资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1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9623) * 就咨询美国社会规制问题答于文华老师,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4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359 ) 3722 美国和西方国家就业、失业福利保障 3723 美国的贫困、贫困结构、贫困线和贫困发生率 * 美国的贫困概念 ( 上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77 ) * 美国的贫困概念 ( 下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78 ) * 战后美国的贫困、贫困结构和贫困线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1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675) * 美国贫困线、贫困发生率的调整 , 《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 1945-1996 )第十四章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1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403) * 贫困问题和扶贫对策《 20 世纪资本主义研究》之一)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2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6268) 3730 美国医疗健康保障 * 医院一次急诊检查费用知多少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1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697) * 在医院急诊的保险理赔费有结果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1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698) * 美国人的药物崇拜情节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2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737) * 浅议美国的药剂师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2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738) * 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进退两难的困境,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013 ) * 比尔·克林顿政府的改革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对策,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019 ) * 美国的健康医疗福利保障,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3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090 ) * 美国的公共卫生保障问题,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3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091 ) * “低得多”·“远远超过”·“很快停止计算”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1826 ) * 奥巴马医疗保障改革积重难返,进退两难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8 月 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7683) 3740 美国老年福利保障 * 美国是“老年人的坟墓”吗?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1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09 ) * 老年公寓见闻,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1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60 ) * 美国老年福利保障,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7 月 3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089 ) 3750 美国住房福利保障 * 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 -- 从罗斯福新政到约翰逊“伟大社会”时期,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8 日;《山东师大学报》 1998 年第 4 期;(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71 ) * 美国的住房福利保障,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8 月 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70 ) * 美国低收入住房保障和次贷危机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1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0003 ) 3770 美国妇 , 幼 , 残福利保障 * 美国北威郡医院妇产科管理的人性化、现代化和规范化,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10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95 ) * 美国幼儿园要求为婴儿胎记开具证明的启示,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3 月 1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605 ) * 美国新生婴儿一周医疗费知多少,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6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29 ) ]* 美国妇女、幼儿福利保障,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8 月 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26 ) * 美国残疾人福利保障,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8 月 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27 ) * 美国妇女、幼儿保障的立法及其实施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9073 ) 3780 美国退伍军人福利保障 * 美国退伍军人保障,黄安年的部客 ,2007 年 8 月 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28 ) 3801 美国的贫富差距问题 * 部分国家最低 10% 和最高 10% 收入分配或消费分布的比较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11 月 1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291) 3803 美国社区 * 社区生活管理服务的机械化,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4 月 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10 ) 3810 美国贫困问题 * 当代美国的相对贫困和社会危机( 1999 年),黄安年博客, 2007 年 8 月 12 日 * 美国的贫困概念 ( 上 )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77) * 美国的贫困概念 ( 下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78) * 当代美国的相对贫困和社会危机( 1999 年),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8 月 12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880 ) * 美国贫困人口计算公式更新的启示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9 月 1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4967) 3811 美国贫困和世界性贫困 * 社会保障篇( 6 )全球反贫困对策和各国反贫困战略, 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4 月 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201 ) * 社会保障篇( 5 )严重困扰当代世界发展的贫困问题(《当代世界六十年》)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2 月 1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5759)
个人分类: 博客专题目录(10-11)|32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旅美杂忆(八)教师情况
zhangqy 2009-5-30 23:35
旅 美 杂 忆 张庆营 (八)教师情况 宾大物理系教职员的名单中,有正教授29人,副教授6人,助理教授11人,由科研经费资助的访问学者和博士后25人。其他访问学者2人(这些人是由学校派来进修或者合作搞科研的),行政人员3人,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描图员4人。这里不包括教授自己用科研经费出资请来的科研秘书。正教授在教师中占多数,教学人员很多而行政人员很少,还有访问学者和几位从外单位请来的客座教授等,有这么多水平很高的教师,带上一大批访问学者、博士后和研究生,是一支很庞大的科研队伍,每年也就有很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问世。这些教师同时担负着物理系和全校物理课的教学任务。没有一位教师去办班,更没有一个人去搞开发。不但物理系如此,整个宾大都是如此。 宾大各系教师的名额由各学院的院长宏观控制。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之间,其名额没有硬性规定的比例,往往教授占了大部分。宾大物理系的47名教师,承担了本系和全校理、工、农、医各院系的全部物理课的教学工作。他们不设教研室,没有人为组建的学术梯队。在学术水平高的教授的周围,研究工作相同或相近的教师,往往自愿组成一个小组,也有外校、外地教师参加进来的,形成一个科研集体,增强了力量,这就是他们自发形成的学术梯队。他们一起讨论,共同研究,互相切磋琢磨,容易多出成果。由于年青教师都有晋升的机会,科研的积极性都很高。有的教授把计算机终端拉到家里,周末继续在家里做计算。有的人甚至以自己的办公室或实验室为家,白天黑夜干,周末也干。妹夫宋颀贤是数学教授,一天晚上,他来宾大物理楼找我,看见有的实验室里仍然灯火通明,我告诉他,天天晚上都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他深受感动,说:这些人专心致志搞学术研究,他们是以实验室为家啊! 美国特别重视扶植年青人,年龄在二、三十岁而又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的,往往容易申请到大笔经费。能力强的年轻副教授,一人招收二三十名研究生的,并不稀奇,宾大物理系就有这样的副教授。人们问他,招这么多的研究生怎么带法时,他说,我利用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自学为主,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极强。五、六十岁以上的教授,除非继续取得很好的科研成果,否则,即使他有很高的声望,也很难申请到科研经费。多出高水平的成果,就成为教授们、尤其是名牌大学的教授们的头等重要的大事了。名校多名师,多高徒,就是很自然的了。 学校里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在工作的时候不闲聊,讨论问题直奔主题,不讲多余的话,休息时不谈工作。在校、系办公室,没有人抽烟喝茶、看书看报,更没有人闲聊、打牌,也不会有人迟到早退,大家都自觉遵章守纪。职工上下班都很准时,他们都有守时的习惯。上班时间一到,就可以办事。下班前一分钟,还可以去办事;下班时间一到,立即走人。不像我们这里,上班时间过了老半天,也不一定能找到人来办事;下班前半小时,就陆陆续续有人离开办公室。有的年青妈妈,早早就去幼儿园接小孩子去了。美国人珍惜时间,认真做事的好习惯,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一天下午,我在系图书室查资料,要复印一篇文章,离下班时间只有几分钟了,我估计时间还来得及,谁知复印到一大半,纸张就用完了,我请管理员换上新的纸张。她说:看样子来不及了,明天再来吧。我估计换上一叠纸,要不了多少时间,应该来得及,就说:只有几页纸了,把这一点复印完吧。她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动手替我换纸。谁知这台复印机是老式的,用的是卷筒纸,换起纸来比较费事,等换上新的一筒纸,把文章复印完毕,已经过了下班时间两、三分钟。她显得很不高兴,我赶忙向她道谢,并表示很抱歉。她一脸严肃地说:我也很抱歉。下班以后,就是我自己的时间了,你无权占用。你现在侵占了我的时间。下了班,我还得赶回家去做家务事。一席话,批评得我满脸通红,连忙赔不是。她的这种态度,和平时的客气待人完全不一样,简直像是换了另一个人了,使我十分尴尬。第二天,我在走廊上碰见她时,又再次向她表示很对不起,并表示以后再也不会这样做了。她很友善地说:算了,不用再道歉了。这件事对我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永远忘不了。在我们这里算不了什么的事,在美国却成了很严重的问题。他们公私分明,公家的公事认真负责,私人的东西神圣不可侵犯,两者有严格的分界线。 一天上午,我和克莱茵教授在他的办公室里讨论科研中的问题,到了中午,我们各自拿出自带的便餐吃了起来,我觉得刚才讨论的问题意犹未尽,想继续和他讨论,刚一讲话,他立即制止我说:现在是休息时间,不谈工作,等上班时间再讨论。于是就开始闲聊起来。一次闲聊中,克莱茵教授说,当系主任很麻烦,要花不少时间去搞行政工作,唯一的好处是学校替他配备一名秘书,不用自己掏腰包请人,而其他教授就需要自己出钱聘请秘书。他不愿意为了这个好处而去做吃力不讨好的差使。当然也有人喜欢当这样的官。教授请的科研秘书的工资,都是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拿出来的。为了省钱,往往两、三位教授共同请一个女秘书,一年签订一次合同,期满了还要再续订。不过,秘书做久了,会做得更加顺手,相互间更加熟悉了,也有一定的感情,除非确实不满意,或有特殊情况,一般都能够继续做下去,所以有的人年纪相当大了还在继续做秘书。秘书的任务就是打印信件,打印论文,事情不太多,一个秘书同时为两三位教授做事,完全能够胜任。克莱茵教授的女秘书当时用的是电动打字机,打起字来辟里啪啦,像打机关枪似的,比讲话的速度还要快得多,令我叹为观止。打信时,克莱茵教授连续不断地口授,她边听边打字,话讲完了,信也打好了。为了跟上时代,方便工作,她也开始学习电脑打字了。 教师除上课外,就在自己的办公室或实验室做研究工作,工作时间从来不会聚在一起闲谈,更不用说下棋、打扑克了。中午没有午睡,师生员工都自带午餐或在附近吃快餐。平时难得开一次会,如果要开什么会(例如教授委员会开会等),一般都放在午餐时间进行,边开会边吃饭,从不占用上班的时间。每星期三中午,在教员休息室里摆上丰盛的免费茶点,教师们可以在这里边吃边喝边聊,大摆龙门阵,既得到了很好的休息,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在宾大,学术、教学、人品三馨的教师不乏其人,普林马可夫教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我的办公室原来是普林马可夫教授的办公室,正好在克莱茵教授的办公室的隔壁。普林马可夫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不但教学好,更喜欢帮助人,关心人,人品好,人缘好。他的学生、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郑文魁教授一提起他,就动情地对我说:普林马可夫教授十分关心他人,每当他的生日,他的学生就会从全国各地纷纷前往宾大去祝寿,这在美国是很少见的,可见他的人品很好,深得学生的爱戴。我想,就是在我国,这样的事情也是十分少见的。 40年代,他在研究原子结构中和合作者一起创立的霍尔斯坦-普林马可夫映射(Holstein-Primakoff Mapping),在我和克莱茵教授合作研究的原子核结构的玻色子映射理论中,正好利用上了(当然其中还有我们自己创新的映射方法)。我和普林马可夫教授可谓有缘,然而却无缘见一面,他在两年前去世了。克莱茵教授的女秘书一提到他,就心情沉重地说:他真是一个好人哪,可惜死得早了点。惋惜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一次,我和克莱茵教授正在讨论研究工作中的问题时,他忽然说:对不起,我要上课去了,请你等一下。过了一会儿,他就回来了。我问他上的是什么课?他手臂朝下摆来摆去地说:讲单摆实验,很简单的。我讲解完毕,就交给研究生去辅导学生做实验了。我不便再问,仍然继续讨论我们的问题。单摆实验是大学低年级的基础物理实验,用这样有名的老教授去教,好像杀鸡用牛刀,在我国是极其罕见的,在美国却很平常。后来在一个周末,我到他家里去玩的时候,问起上课的事情,才了解到有关情况。系里在安排下学期的教学任务时,系秘书会给每位教师送去一张表,要他们在下学期的课程表中,填上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然后由系主任统筹安排,再将排课表下发,有意见还可以提出要求,系主任再作调整,直至意见不大时为止。克莱茵教授说,他从来不提意见,系主任安排教什么课,就教什么课,所以,物理系的基础课和高年级课,差不多都教过了。宾大规定,任何一位教师都不能老教一门课,每隔三年就要换另外的课上。他们认为,一个教师常年只教一、两门课,牵涉面小,知识面窄,缺少联系,没有活力,不可能讲得很生动、有深度,难于启发学生产生联想,拓展新思路。所以,没有一位教师是一辈子只教一两门课的,每一位教师都教过多门课程。助理教授也可以教高年级的课程。不像我们这里,有一辈子教力学的,有一辈子教电磁学的,有一辈子教制图的,等等。所以,有不少教低年级课程的教师,不能和高年级课程的内容卸接起来,也不知道所讲的内容对高年级的一些课程内容有什么用,有什么重要性,因为他们不了解高年级的课程。美国高校的这种安排,对于进校门不久的新生来说,尤其重要。科研上有成就的教授对理论把握透,对概念理解深,对问题阐述准确,对学生启发大、影响大,不会误导学生,善于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轨道。 在美国,大学教师每隔7年都有一年的学术长假,其目的是让教师利用这段时间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克莱茵教授告诉我,在暑假三个月期间,学校不给教师发工资,有科研经费的教师,可从其中提取暑假期间的工资,经费多的提得多,经费少的提得少。他说:我的科研经费多,能拿足三个月的工资,有的教授科研经费少,不能拿够三的月的工资,甚至有只能拿半个月工资的。没有科研经费的教师,就在暑假期间给学生上课,以增加收入,这种教师被人看作没有多少能耐。职工没有寒暑假,照样要上班,但每年有一个月的休假。而在我国的高校,职工和教员一样,照样有寒暑假,只是比教师放假的时间少一些而已。 美国的教师一年只发9个月工资。有些教师就利用假期授课来增加收入。有科研经费的教师,可以按比例从中提取暑期的工资,多的可以补足三个月的工资,少的只能补一、两个月。克莱茵教授对我说,他的科研经费多,能补足三个月的工资,而系主任却只能补上一个半月的工资,有的教师只能补上一个月工资。有较多科研经费的教师,就不必在暑期上课,而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或到暑期高级讲习班去授课。年青教师也可以去进修,以提高学术水平。此外,教师每七年还有一年学术休假,不发或少发工资。 所以教师有充裕的时间来提高自己和参加学术活动。可见科研成果不但关系到教师的学术地位,也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切身经济利益。 美国大学里都有一系列完整的规章制度,举凡学生的升级、留级、转系、转学、退学等,教师的晋升、加薪等等,都照章办事。日常工作由系秘书办理就行了,系主任只需抓重大事情,照样有很多时间搞学术研究。 我有一位老师,人很聪明,课讲得很好,很受学生欢迎。他在上课时向我们讲了他的亲身体验:某某教授是我的老师,他是很有教学经验的老教授,课讲得很好,学生很容易听懂,他讲的课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别的班的学生也跑来听课,大教室里常常坐得满满的。可是他没有搞过科研,把科研看得十分神秘,高不可攀。他说:要搞科研,必须把大学的普通物理彻底弄清楚,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搞不懂,怎么能够搞科研呢?我听信了这位老教授的话,花了多年的时间去深入钻研普通物理,人到中年,还停留在普通物理的水平上,把科研看得高不可攀,而有些同班同学都出了不少科研成果了。后来他去了别的大学进修,才给我们开出高年级的课程。他坦率而又心情沉重地说:这位老教授害了我。当时这位老教授正担任领导职务,他居然不怕得罪他的顶头上司,直言不讳受了他的害,不是有切肤之痛,是不可能毫无顾忌地随便向自己的学生倾诉心曲的。他的这番肺腑之言,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后来他跟着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年青教授搞科研,发表了论文,升了副教授、教授。由此可见,有学术成就的教授讲低年级的基础课,对于引导入校门不久的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是多么的重要! 2005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有一位教学效果很好,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晏才宏去世了。他的死,引发了全国大讨论,因为他直到去世时,还是一个讲师,一辈子评不上副教授。上海交大一位负责人这样解释:在中学,这样一个老师可被评为特级教师;但是大学要求教学、科研并重,教师既要传播知识,又要创新知识,两者不能偏废。以此衡量,晏才宏就不够全面。前面讲过,教学成绩优秀科研成果却达不到要求的教师,宾夕凡尼亚大学就破格给予副教授的职位。我认为,对待这样的情况,不要一刀切,给他升副教授还是合适的。 在美国,很有成就的教授教低年级的基础课,是很平常的事。美国的物理学家费曼,博学多才,被认为是绝顶聪明、创新思维能力极强的人。他无师自通,无锁不能开,被人称为开锁大王。他年青时参加过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一次,他偷偷地把保险柜打开,将藏在里面的制造原子弹的绝密文件拿了出来,吓得同事们虚惊一场,他却开心地笑了。他因对量子电动力学的杰出贡献而于1965年获诺贝尔物理奖。他不在意获奖,认为这是多余的事。他觉得领奖以后,记者频频采访,请柬纷纷送来,忙于应付,太麻烦了,所以决意拒绝领奖,大家劝他也没有用。一位朋友想出一条妙计,劝他说:如果拒领,就会成为爆炸性新闻,麻烦就更多了。他想了想,觉得这位朋友的话很有道理,只好前去瑞典领奖。在诺贝尔奖史上,这是绝无仅有的一个插曲。他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图解法,用来表示基本粒子十分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使本来高度抽象的理论,化为直观的图形。一看图形,就知道是什么物理过程,立刻就可将相应的公式写出来,使复杂的问题大大简化,很抽象的问题变得很形象,求解变得很方便快捷。构思巧妙,别出心裁。这种图形就是著名的费曼图。1986年,美国的航天飞机奋进号升空不久发生爆炸,美国航空航天局组织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来查找爆炸的原因,也特地请了他。那些专家都没能找出问题所在,却被不是学工程的费曼找出来了。当时他己身患癌症,为了国家的利益,毫不犹豫地抱病工作,检查结论出来以后,他已经心力交瘁了,一年多以后,就离开了人世。在他的晚年,被公认为是当时在世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纳米的概念就是他在上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他亲自教过大学普通物理,写出了一套很出名的《费曼物理学讲义》,影响很大。获得我国最高科技奖的黄昆教授,五十年代在北大物理系教过低年级的普通物理课,效果很好,很受学生欢迎。吴大猷是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家,抗日战争期间,他在昆明西南联大教书,当时李政道就读于此。吴大猷回忆说,李政道很喜欢问问题,到了令人奇怪的程度。他发现这是一个好苗子,抗战胜利后把还在读低年级的李政道带到美国读书。据李政道自己讲,他当时连一句英语也不会讲。果然不负恩师的期望,1957年30岁时就得了诺贝尔奖。1992年,80多岁高龄的吴大猷从台湾来北京访问时,李政道一直跟在恩师吴大猷后面,亲自为吴大猷推轮椅,如影随形,其亲密无间的师生情谊,感人至深。现在,我国教育部也要求教授教低年级的基础课,我认为是很好的决定,使学生能得到正确 的启发和引导,并且有利于及早发现好苗子,使之能顺利成长。不过,真正全面实行起来,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在我教过的课程中,发现有些教材有错误,有的有不少错误,甚至是严重的概念错误。这些错误并非印刷错误,而是教材的编写者没有真正懂得这些概念,或了解不深。经过了解,这些编者没有搞过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或者没有做过深入的研究工作,也就不可能对比较艰深的概念有透彻的理解,由于水平所限,他们自己不可能理解到自己搞错了。为什么我们提倡阅读阅读原文,阅读经典著作呢?原因即在于此。因为没有更适合的教材,我也没有时间写讲义,不得不使用这些教材教课,我只好一边上课,一边更正,并向学生指出其错误的原因所在。 文革结束后,恢复全国统考招收大学生,开头派了很多大学教师去改考卷,我也被派去改过卷子。虽然发了教育部的标准答案,考生的答卷中却往往有出人意料的答题方法,有的真是稀奇古怪、五花八门,有的时候,有些教师也搞不清楚是对还是错,甚至于有把答对了搞成答错了的。当时我就指出了好几个被改错了的答案。自然,经过解释以后,还是能弄清楚的。可见即使是中学生想出来的东西,有时也会把一些大学教师搞糊涂了。因此,让水平高的教师去把关,去适当教一点低年级大学生的基础课,很有必要,对学生很有好处。 美国的教师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上课的时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问,大胆提出疑问,大胆提出新见解。我国的留学生是应试教育中拼搏出来的,往往比美国学生考得好,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一般比美国学生略胜一筹。他们的教育方法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请看下面的短文《新师说》。 唐朝的大文豪韩愈写了一篇很有名的《师说》,文章的开头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这句话,长期以来被人们奉为圭臬,时至今日,仍然常常被当作经典名言来引用。例如,余秋雨教授就极为称赞这句话。他在2002年举行的一次现场直播全国性大型电视活动上说,韩愈对教师的定义说得非常准确,一字不多,一字不少,恰到好处。我说不然。在封建社会,韩愈所定的教师的任务只适合当时的情况,对现在来说,这样的任务是不够的。其实,韩愈所指的道和业,只不过是封建社会的圣人之道和书本知识,还加上巫、医、乐师、百工的技能,是一种被动的传授,往往是死记硬背,亦步亦趋,老师说的都是对的,学生不容置疑,更不能违背圣人的教导,只能代圣人立言,不准离经叛道。一提祖传秘方,就认为是最好的。反封建的坚强斗士、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早在《伦敦蒙难记》中,就批判过这样的封建教育。他说:中国政体专制已久,士人束发受书后,所诵习者,不外四书五经及其笺注之文字,然其中有不合于奉令承教服从之义者,则任意删节,或曲为解说,以养成其盲从之性。封建教育泥古守旧,天地君亲师是至高无上的,大家只能顶礼膜拜,只能盲从。很多人书读得越多越蠢,成了书呆子,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封建教育摧残人才,是封建社会几千年长期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科学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思想要更新,要与时俱进。 教师是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传授知识,承前启后,培养新人,开拓创新,促进科技和社会进步的重任。当前正在大力提倡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教师单纯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了,应该启发学生的智力,要求学生不拘泥古训,不墨守成规,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超越前人,突破旧框框,勇于创新,敢于搞发明创造。当然,教师不可能个个都是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艺术家,但要有创新精神,要设法启发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创新。就是在中小学,也应如此。不是有不少中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有很高的水平,有发明创造吗?有的学生还申请到专利,就连小学生也有这种情况,出现了不少小作家,小发明家。现在广泛使用的不干胶双面胶带,就是7岁小学生的专利发明。2003年,在非典型肺炎肆虐我国大地期间,北京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潘丹琳,创造出非典游戏棋。即使在幼儿园,教师也要尽可能启发幼儿的智慧,学会动脑筋,学会举一反三,提高幼儿的思考力、想像力、创造力。教育学生要有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师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韩愈生活在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时代,他不可能超越时代,看到一千多年后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他的话肯定不适合于现在的时代,不应该再对他顶礼膜拜了。20世纪的大物理学家费曼强调,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为了激发惊奇,而知识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更多地欣赏惊奇。虽然他的说法有点片面,但是,他强调了教育要激发受教育者的求知欲,要去发现使人惊奇的新事物,这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科学才能进步,社会才能进步。我认为,韩愈的这句话应该改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启智也。启智当然包括引导学生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前人的框框,促进科学的发展。对于大学教师,特别应该强调这一点。 以上短文,就是我的《新师说》。 当年宾大副教授的年薪约为3万美元,教授的年薪在5万美元以上。现在美国的平均生活水平比20年前大约高出一倍,工资也相应有很大增长。现在一个助理教授就能有四、五万的年薪。物理系的克莱茵教授资格老,国际上很有名,退休后被宾大聘为名誉教授,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听说他当时的年薪接近10万美元。得过诺贝尔奖的经济学教授克莱茵,他的年薪就更高了。在小地方不入流的小型大学、学院,不是博士也能当教授。但教授的年薪有低于两万美元的,低于人均收入水平。这是从一个小城市的大学来宾大进修的教师那里听来的,应该是可信的。名校的教授的年薪不一定是最高的,挖墙脚是常有的事。例如,得了诺贝尔奖的施里弗原是宾大物理系的年青教授,被别的大学用更高的年薪挖走了。杨振宁原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也被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请去当了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以杨振宁为核心,吸引了一批能力很强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 其中有不少是我国国内去的访问学者,形成高水平的学术群体,能申请到八、九十万美元的高额科研经费,做出了大量极具影响的成果,把本来不是很有名的学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术地位,提高了知名度。也有很多不为高薪所动的名士。因为一般名校的学术氛围和研究工作条件好得多,名校的教授在社会上更受人尊敬、更吃得开,也许还有清高吧。在我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前些年,地处较偏僻的某所大学以高薪到北京聘请院士,只有一位院士应聘,引起一些议论。接着该校到北大和清华去礼聘院士时,竟然没有一位院士为高薪所动,吃了闭门羹。 在美国,有的教授在公司兼职,有的大学请其他学校的教授当客座教授,成就大者授予荣誉博士或荣誉教授的头衔。他们一般不太看重这些荣誉头衔,往往只拿出一个头衔:教授。没有听说有哪一所学校为了提高本校的知名度和争取排名靠前而请了大量名教授来装点门面的。最近,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前院长、工程院院士秦伯益说,在1994年当上院士以后,不下几十家政府机构请他当兼职教授和顾问,开大会时请他坐主席台,把他当做花瓶,忙于应酬。有人指出:你们评上院士后,没有再出什么大的新成果了。秦伯益说:我于是愕然自惭,明白了居里夫人在获得诺贝尔奖后,将一百多个荣誉称号统统辞掉,最后第二次获得了诺贝尔奖,也明白了王选院士说过的至理名言:一个科学家如果经常在电视上出现,那么他的科学生命也就结束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旅美杂忆 (七)社会保障
zhangqy 2009-5-30 09:50
旅 美 杂 忆 (七)社会保障 美国的教师,除了平常的晋级、加薪以外,他们的工资每年都会增加一些,增加的幅度超过物价增长幅度。所以,级别相同时,年资越高,工资也越高。退休以后,就到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去领取退休金。有一次,我从大西洋城乘车回费城时,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黑人退休老工人,和他交谈中得知,他的三个女儿都有工作,他每年有两万美元的退休金,根本用不完,每个月都会来这个赌城一两趟,带上一两百美元,玩玩吃角子老虎机,不在乎赌输赌嬴,而是为了消遣。他说:退休金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就是法律上强制性地每月按工资的一定百分比交纳退休保险金,退休后到退休基金会领取退休金,其数额按历年交纳的情况而定。第二部分是社会保障金。领取退休金的人,如果他的的妻子儿女没有工作,要依靠他过日子,每人也都能领取一份社会保障金;第三部分是单位发的,在本单位工作满若干年以后就能享受这个待遇。不同的单位要求的工作年限不一样,要满十多年以至三十年以上才能发退休金。这个黑人老工人退休了还能每年拿到两万美元,相当于美国当时的平均工资了,不算低。美国人都不愿意向别人透露自己的收入情况,看来这个老工人对他的退休费颇为满意,所以他津津乐道。我问过克莱茵教授,他也说将来退休以后向退休基金会领取退休金。我不便向他打听他将来能领取多少退休金,因为向外国人打听有关金钱的事是很不礼貌的。他的工资比一般工人的工资高出好几倍,他交的退休保险金也比一般工人交的高好几倍,由此推算,他的退休金也应该比一般工人的高出不少。可见,一个人在职时的工资高,他交纳的养老保险费高,退休金也高,如果年青的时候就有高工资,几十年积累下来,退休金就相当可观了。美国法定的退休年龄原来是65岁,由于人们的寿命提高了,退休年龄也水涨船高,现在已提高到67岁了。如果因故提前退休,退休金就要减少;如果推迟退休,退休金就会增加,减少和增加的金额依提前或推迟的年限而定。其理由是多工作一年,也多交了一年的税,所以也应该多得一些退休费。完全没有工作的人,政府发给最低生活保障金。随着美国社会财富的大幅增加,已从八十年代的每人每月400美元,已上升到现在的600美元了。政府对伤残人员也有救助。 1986年春,费城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资方没有答应,于是爆发大罢工,全市的公共汽车、电车和地铁都一律停驶,市区的公共交通全部陷于瘫痪。对于有小车的市民来说,不会发生任何问题,难倒的是那些没有汽车的下层劳动群众、穷大学生以及一些外来客,他们去上班、上学、出行都成了问题。罢工一开始,劳资双方就展开谈判,市政府派了协调员参加。美国的公共交通系统是包给私人经营的,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罢工是由27岁的工会主席领导的,他们要求增加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例如:司机的工资由年薪2万美元提高到2万2千美元;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在公司工作满15年以上的,就应当发给单位的退休金,比现行满30年的年限提前了15年。当时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能提高工资就很不错了,工作满15年就能享受发退休金的待遇,要求未免过高,恐怕难于达成协议,人们都以为谈判会旷日持久,短时间很难解决。有一位留学生说,这些工人的要求太高了,不切实际,看来解决不了,给我们平添了很多麻烦。原来,他没有买车,出门很不方便,所以有怨言。谁知在第4天,工会主席宣布谈判成功,资方答应了罢工工人的要求,公共交通系统全面恢复运营,不过票价略有上涨,由每人次80美分涨到1美元,和纽约的票价相同,但月票、季票和年票的票价维持不变。市政府答应给公司增加补贴,也是达成协议的一个重要因素。公交系统的职工没有想到罢工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圆满地解决,大家都喜出望外,他们说,工会主席年青有为,领导有方,纷纷表示下次选举时,一定还会投票选他当工会主席云云。 受到公共交通系统工人罢工成功的鼓舞,当年夏天,市环卫工人也举行大罢工,要求提高工资待遇。结果,全市的街道没有人清扫,垃圾也没有人来收集,堆在街道旁边的垃圾无法运走(通常居民的垃圾都装进大塑料垃圾袋里,晚上放在门前的人行道外侧,清晨由垃圾车运走),过不了几天就到处臭气熏天,苍蝇蚊虫乱飞。我住的房子在二楼,堆在后面院子里的垃圾运不出去,腐烂发霉,臭不可闻,臭气一直冲到厨房里来了。本来一直没有什么虫子的,这时候也有很多小虫子飞来飞去,令人很不好受。有汽车的人家只好亲自驾车把垃圾直接送到垃圾站。罢工旷日持久,谈判仍然毫无进展,市政府态度强硬,一点也不肯退让,还另行招募了一批失业工人,准备全部取代罢工的环卫工人。罢工工人一看,形势不妙,只好赶快复工,持续了20多天的罢工终于失败了。听人说,政府招聘的工人举行罢工,政府的态度一般都很强硬,往往难于取得成功。另外,如果罢工危及国家的稳定和安全,政府就会采取强硬的态度来对付。记得有一年,美国数千飞行员大罢工,大部分航线停飞,美国政府警告他们要在最短时间内复工,否则采取断然措施。规定的时限到了,资方没有满足罢工方的要求,飞行员拒绝复工,政府当即紧急调来大批空军飞行员接替罢工的飞行员,把罢工的飞行员全部解聘,重新招聘新的飞行员来取代他们,这次罢工彻底失败了。 有人说,美国人退休后,不管你退休前拿的工资有多少,大家拿的退休金都一样,每个月只有几百美元云云。我亲自听到有人说,将来我国实行退休金社会统筹,也会和外国一样,退休的人,不管是总理还是普通员工,每人每月都一律只发几百元云云。我在美国看到听到的情况并非如此,上述说法显然是误传,平均主义不符合资本主义制度的分配规则。至于将来我国对待退休人员,我相信一定不会大家都一律每月只发几百元人民币。事实上,等于不承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差别和贡献。退休金不是施舍,是社会的回报。平均主义是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和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背道而驰,也不符合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我的大弟弟和弟媳妇在设计院工作,都是高工,他们的单位一个在长沙,一个在武汉,都已经实行退休金社会统筹,领取的退休金每月不到一千元,但是,单位的各项补贴照发,所以每月仍然能够拿到一千多元。在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比如加拿大和台湾,也实行和美国类似的退休金制度。单位发的退休金,有一次性发给的,也有按月发给的,还有一种是一次性发一部分,按月再发一部分。我在台湾有一位远亲是职员,他一次性拿的退休金存入银行,利息有优惠,高达15%,足以维持他一家人的生活。如果把这笔存款提出来,再存入银行时,利息就没有优惠了。还有一位亲戚开了一辈子军车,他退役时,一部分退休金是一次性的,用来修房子,把它出租赚钱;还有一部分退休金是按月领取的。据他们说,要是遇到大家加工资,也同样会增加退休金。加拿大的福利比美国好,西欧和北欧高福利国家的福利更好,都实行全民公费医疗(我当时听到有美国人说,加拿大是社会主义国家,把中国和前苏联等称为共产主义国家)。在本单位工作满相当长的年限以后,才能够领到本单位发的退休金,所以,这也是留住人才的好办法。 2002年夏,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栏目组曾经访问过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他说,他退休以后,拿的钱比现在的工资高,但是他仍然想搞研究工作,现在还不想退休。不知道他除了有退休金外,是否还有其他额外收入。他是以事业为重,并不看重金钱。 宾大对教职工有各种福利。教职工子弟进幼儿园、入中小学读书,学校都会发放补助金。我到宾大物理系报到不久,系秘书打电话通知我,希望我参加学校的医疗保险,学校有优惠,保险费每人每年800美元,如果到保险公司投保,每人每年要2000美元。我首先对她的关心表示感谢,然后说,我已经参加了我国大使馆的医疗保险,不用再参加学校的医疗保险了。她说:那很好。我交给大使馆的保险费是每月20美元,医药费可报销95%。我在美国,没有得过什么病,只有一次有点感冒,吃了两粒从国内带去的感冒速效胶囊就没事了。其他带去的常备药都没有动用过,也没有买过药。一次,克莱茵教授患感冒,他问我说:我看你没有患过感冒,看来你的身体很健康。我说:是的。其实,我在国内,经常小病不断,到了美国,小病小痛全都不见了,一回国,又恢复原状,可能是美国的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比国内好的缘故。虽然自己买的药也可以向大使馆报销,我也没有去买过药,没有这个必要,交的保险费就全部奉送给大使馆了。虽然如此,交了保险费心里还是踏实得多。开头还没有交医疗保险费时,生怕病了,或被汽车撞伤了,有点提心吊胆。美国的医药诊疗费贵得惊人,没有医疗保险,万一得了病,或者出了车祸,可就不得了啦。 一次,我和一位从中国科技大学派来的访问学者一起过马路时,我看见老远才有一辆汽车向这里驶过来,就不慌不忙地横过马路,回头一看,科大的老师还站在原地不动。过了一会儿,汽车驶过去了,她看见马路两头确实没有汽车向这里驶来了,才急忙走过来。我深感诧异,问她:汽车还有那么远,为什么不敢过马路?她说:我没有参加医疗保险,不得不特别小心谨慎,要是被汽车撞了,可就惨了。某大学有一位教授就没有像这位女教师那样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惕,他在美国横过马路时,被一个违章驾车的人撞伤了,送到附近的一家大医院去抢救,花了两万多美元才治好,可是一只脚却没有完全恢复原状,落下微跛的残疾。告到法院去要求索赔,可是违章驾车者是一个穷黑人,医药费一点都拿不出,根本赔不起,拿他没有办法。这位教授在学术上是颇有成就的,在美国和美国的学者合作搞研究,赚了一些美元,大概是美金万元户了。那时我国的人民币万元户还不多,他算是个小富翁了。他没有买医疗保险,要拿出好不容易赚到的辛苦钱去交医疗费,就会破产了。和他合作过的华人教授对他深表同情,帮了大忙,为他在当地的慈善机构争取到资助,才摆脱了困境。 美国的失业者有失业救济金发,完全没有工作的人有最低的社会福利金发。伤残人可申请政府救助。年过60的老人无人照顾的,可申请到老人公寓去住,当时每月由政府发给600元,扣除房租水电费约90元,每月还有500多元用。在美国,人人都得买医疗保险,否则一旦患病或出车祸,昂贵的医疗费用使人难以承受。美国的医疗保险不包括牙病,除非另外缴纳牙病保险费。有些大城市拔一只牙齿要花去两三百美元之多。据说,住在东部大城市里的人,有特地坐飞机到英国去拔牙齿的。既拔了牙齿,又游玩了一下,除去短期的旅费以外,还能省点钱。在英国和一些西北欧福利国家,外来的人员也一律享受免费治病的待遇。上世纪末,英国议会还专门讨论是否仍然要保持这个规定。经过辩论,决定继续维持这个制度,议员们认为对发展旅游事业有好处,总的说来是有利的。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比一些实行全民公费医疗的福利国家和地区少,从财力上讲,美国是有能力实行全民公费医疗制度的,可是很多美国人并不希望实行像英、法、加等国的全民公费医疗制度。他们说,这种制度很难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医院和医生,不易得到自己所希望得到的最好的医疗服务。可能这是美国没有实行全民公费医疗制度的原因之一。至于家庭经济困难患了大病无钱就医的、以及长期患病拖得家庭无法承受的,可以申请政府给予解决。 顺便说一下,西北欧的福利国家,很早就实行国家医疗服务制度了。例如,英国是在二战后的1948年开始实施这一制度的,当时有的病人还要交一部分医疗费用。1964年开始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开头效果还是不错的。病人看病分三级服务:有病首先到全科执业医师那里看病。执业医师看不了,才能到社区医院去。大病到大医院。当然还有一些私人医疗保险。后来由于人口增加和社会老龄化,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赶不上庞大的医疗开支,全民公费医疗成了英国政府的沉重负担,医疗服务质量大大下降,缺医少药是常事。到执业医师那里看病,常常就是头痛发烧,阿斯匹林一包。到医院看病,必须排队等候,平均要等上一年多,有的甚至要等上好几年的,说来几乎难以置信。误诊以至治死人的事也有不少,老百姓意见很大,怨声载道。2003年秋,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和夫人到伦敦访问,晚上李夫人突然中风,要做CT脑部扫描,而私人医院又没有这种夜间CT扫描服务,送到附近的免费公立医院,医院里说,还有比她更严重的三、四个心脏突发病人要抢救,要他们等一等,或者明天早上再来。李光耀急得不得了,只得请新加坡驻英国最高专员寻求唐宁街首相府帮忙,这样才能送到大医院去做CT脑部扫描。医生说,如果再晚一步,就有性命之忧了。李光耀谈及此次遭遇,仍然激动得几乎要流泪。他说:我们必须从英国的医疗制度中汲取教训,免费的公共服务会严重削弱公职人员的服务精神。我们以前也领教过这样的公费医疗服务现象,现在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虽然花的钱多一些,但能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从身体健康着想,还是很值得的。 美国政府设有收容所,收容那些无家可归的穷人和流浪汉。不过,有些流浪汉喜欢自由自在过日子,住不惯收容所,常常偷偷溜出来到外面游荡。所以,我们有时在市区里能看见流浪汉,也能看到有瞎子在大街上讨钱,有时也会有年青人讨钱。一天傍晚,天色很黑了,我从学校回来,人行道的角落里站着一个高高大大的年青人,他突然向我伸出一只手,把我吓了一跳,以为遇到打劫了。忽听他口中念念有词:A piece of quarter!A piece of quarter!,我才知道,他是想要我给他一枚25美分的硬币。周围黑魆魆的,我有点担心,怕有什么不测,赶忙给了他一枚硬币,他连声道谢,一溜烟跑到电话亭用这枚硬币打电话去了。我觉得这件事情有点好笑,把这次遭遇说给一位留学生听,他说:以后遇到这种年青人讨钱,不要理他,这种人是游手好闲的懒汉,其实他的钱比你还要多。当时我的国内工资每月一百多元人民币,按汇率,比当时美国每月的最低社会保障金400美元少得多。不过美国的生活水平高,我国的物价比美国的低得多,美国人拿这点钱,是很穷的,而当时我在国内还算是比较可以的。虽然我在美国的工资比国内的工资高得多,在美国却算不上是高工资,也只是在美国的这一段时间内才有。一次,我看见一部旧小车开来停到路边,车上跳下一个拿着提琴盒子的年青人,他打开盒子,拿出小提琴,站在人行道上演奏起来,原来他是来讨钱的,小提琴盒子就是用来装钱的盒子。不过,这种情况难得一见。在美国,讨钱的人本来就不多,开着汽车来讨钱的人就更少了。据说他们不把这样的行为看成有什么丢人现眼,大概自认为是街头艺术家吧。前些年有报道说,著名影星周璇的儿子在加拿大地铁站拉小提琴,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展现自己云云。开着小汽车来讨钱,也可算是美国一怪。这是美国十怪之三。 美国政府发给没有工作的穷人的最低社会保障金,一部分发现金,一部分发食品购物券。食品购物券由农业部颁发,订成一个小本子(我看见它的主色调是绿色)。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他们把现金花光了饿肚子,可谓考虑周到。可是,还是有人用食品购物券和别人换现金上酒吧喝酒。一次,我看见一位穷妇人拿食品购物券买了两大包食品,一出超市的大门就打的,没有去坐公交车。又有一次,我看见一个黑人小孩子在超市用食品购物券买了两美元一合的普通比萨饼充饥。如果是中国人,一定会买面粉和作料自己做,花的钱不会超过半美元。看样子,美国人不如中国人勤俭节约。 我入住的公寓楼里住有一个年青女大学生,她在附近的超市里当营业员,一年的工资大约只有一万美元,她嫌工作累,工资低,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不上班了,去领失业救济金。但是,失业救济金只能拿半年,如果再没有工作,就只能拿更少的最低社会保障金。半年快到期了,她又去超市上班。可见,美国的福利制度,养活着不少的懒人。其他高福利国家,也都有同样的情况。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人数大量增加,以前有教会和慈善机构对生活无着的人们给以救济,还能解决一些问题。可是慈善经费锐减,面对人数急剧增加的失业大军,力不从心。大量衣食无着的人们,成为社会安定的严重问题。有人主张由政府出面解决,但是又有一些人认为这样一来会使人们依赖政府,影响他们就业的积极性。持这种见解的人不少,当时的总统胡佛,就持这种见解。时任纽约州长的罗斯福,认为失业人员本是纳税人,政府有责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于是成立纽约州的临时紧急救济总署,拨出专款救济失业者。1933年罗斯福入主白宫以后,积极推进这种福利事业,通过国会立法,形成全国性的社会福利制度。慈善机构的救济是一种施舍,有的人有很强的自尊心,爱面子,宁肯饿肚子,也不吃嗟来之食,不愿意接受施舍;而社会福利制度事实上是全国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基金来自人民,大家有福同享。接受这种社会退休金、保障金的人不会丢面子,因为本人纳了税,对社会作出过贡献,这是社会的回报,拿之有理,受之无愧,所以这种社会福利制度一出台,就大受欢迎。 根据美国的法律规定,每个人都要交纳社会保险税。雇员交工资的7.65%,雇主(公司、企事业单位、私人老板等)也要交等额的社会保险税,个体劳动者就要从全年所得中交纳15.3%的社会保险税。政府部门的人员,上至总统、议长、将军,下至职工、士兵,概莫能外。现行的公务员退休金制度,是1984年改革以后实行的,在此以前退休的人员则按1984年以前的办法办理,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实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交了社会保险税,就按规定的方法计分,累计到一定的分数,就有资格领退休金了。不交社会保险税的个人和单位,都会受到法律制裁。在这点上,我国还有差距。我国还没有推行强制性的全民社会保险制。参加了社会统筹的单位,如果不交退休保险金,只是催缴罢了,没有听说有哪个单位受到法律的追究,而且也没有强制所有的人都要交退休保险金。现在,我国城市居民能享受低保,这在十年前是没有的。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各项规章制度的不断改进,低保金会不断上调,发低保金的城市不断增多,社会保障机制也会逐步趋于完善。(七完)
个人分类: 未分类|3239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法国大罢工看过度社会保障的两难处境
黄安年 2009-3-21 11:14
从法国大罢工看过度社会保障的两难处境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21 日发布 我们知道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安全阀是健全而适度的社会保障机制 ,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前一般说来这种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 即便在经济危机时期 , 失业者依靠失业金 , 大体上也能维持温饱 , 罢工、罢教、罢市事件较战前大为减少。它有利于经济发展 , 提高劳动生产率 ,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 积累宝贵的资金。它还有利于人类本身的发展 , 保有一个平稳的生活环境 , 发扬人与人之间的互助 , 友爱精神 , 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 延年益寿。但是由于未能在有利时机及时调整社会保障过度的规模和相应政策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 西方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普遍出现三大危机的征兆 , 即社会保障的老年危机 , 社会保障赤字及财源危机 , 三大危机相互联系,说明社会保障面临越来越大的信任危机压力。社会福利保障的信任危机涉及老年危机和社会保障赤字及财源危机,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面临进退维谷的境地。 还在 13 年前 , 法国政府为了摆脱高福利的困境,宣布冻结 1996 年工资,但这一举措引起了法国 500 万公务员和国营部门职员在 1995 年 10 月 10 日走上街头示威抗议。 1995 年 11 月 15 日 , 法国朱佩政府的结构性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措施出台 , 计划用 13 年时间消灭累计高达 4000 亿法郎的赤字总额。其中 , 社会福利偿还税一项 , 规定除 300 万最贫困的人以外 , 向全体居民征收 0.5 %的新税 , 公务员需交纳满 40 年的退休金保险金才能领到 100 %的退休金。 1992 年法国的社会保障赤字只有 150 亿法郎 ,1995 年高达 640 亿法郎 , 安全网成了黑洞。一部分人跌入贫困深渊 , 需要福利社会保障 , 而法国政府无力负担沉重的社会福利经费。 1995 年 11 月 24 日法国爆发了 70 年代以来少有的全国性抗议浪潮。这场由社会保障改革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说明,法国高福利已经走入了死胡同。 法国因社会保障政策改革引发的社会危机说明 , 社会保障是经济问题 , 同时也是社会问题 , 处理不好会引发政治危机 , 需要从政治高度来衡量社会保障的改革政策。单纯从社会保障的角度看 , 为了减轻保障过度的压力需要进行改革 , 缓解寅吃卯粮的压力,但是在严重危机关头 , 在需要安全阀门敞开时 , 紧箍阀门将回适得其反,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萨科奇却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话题上采取了错误的政策(如放松 35 小时工作制、提高医疗自费比例、公职部门和学校大量减员等) , 所以今年 3 月 20 日声势浩大的全国大罢工,矛头指向萨科奇不是偶然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萨科奇的蠢举值得各国政治家们引以为戒,莫在经济危机中助燃燎原之火 , 避免由经济危机蔓延为社会危机 ! 保障水平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兼顾,社会保障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在最发达的福利国家也不例外,同时社会保障不单是经济问题,还要考虑政治因素。我们在经济危机时期要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 , 但是在经济繁荣时期的社会保障要适度,但任何时期不能过度,这是很重要的 , 否则回引发信任危机和社会危机。 附网文 : ******************8888888888 语言英雄萨科齐遭遇大罢工的宿命 2009 年 03 月 20 日 07:55 东方早报   作者 : 陶短房   当地时间 3 月 18 日晚,以夜间火车客运服务中止为信号,巴黎和全国 200 多个城市相继进入罢工、罢课、公共服务瘫痪状态。据媒体报道,巴黎奥利和戴高乐两大机场 1/3 航班被取消,全国 10% 的火车停运, 10% 的电力供应中断, 200 个城镇参加了罢工,规模预计比 1 月份的百万大罢工更大。    2007 年萨科齐刚刚上台时,八大工会同样组织过大罢工,当时的民调显示多数人不支持;而此次罢工则不同,经济类大报《回声报》的民调显示, 74% 的法国人支持此次罢工行为,而且罢工的矛头直指萨科齐本人。   打着改革法兰西旗号上台的萨科齐,自上任以来,便致力于大刀阔斧地改革法国社会福利体制 : 延长工时、提高医疗付费比例、削减公营和社会服务部门员工员额、加强对移民的限制、减少对特殊行业退休员工的福利照顾、取消公营媒体广告在他看来,正是这些不合时宜的法国传统,令法国社会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竞争力下降。不仅如此,在他担任内政部长期间,改革法兰西的口号一度人气旺盛,上任之初也曾赢得不少附和,正因如此,尽管反对声不断,萨科齐仍顽固地继续推进他的社会改革蓝图。   然而固执的萨科齐忽略了一点 : 氛围变了。   当初人们支持改革,是感于其他国家发展迅速,而法国因福利负担沉重而步履蹒跚,希望改革可以令法国轻装上阵走上发展快车道,令自己获得更好的未来;如今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法国失业人数已突破 200 万,未来 10 个月内更可能突破 10% 大限,不论公营或私营雇员,无不为生计和前途忧心忡忡,此时此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民心稳定的保证,更是每个提心吊胆的法国人最后的寄托,可想而知,当萨科齐不合时宜地继续挥舞大锤,砸向法国人这最后寄托与保证时,点燃的是怎样一座火山。   事实上法国人曾给了萨科齐机会,在 1 月的罢工期间,工会和萨科齐进行了对话,并发出了冻结改革的呼吁,但他们得到的答复是理解,但不能停止,当然,还有我会把经济搞上去的承诺。然而尽管萨科齐政府斥资 24 亿欧元,并启动 1000 多个政府项目,力图刺激经济,但并未见到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   当经济形势恶化、就业形势恶化,人们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之际,仅凭言语之雄辩、口才之动人,是不足以扭转乾坤的;而对长于口辩、拙于庶务的萨科齐而言,一旦言语不足以动人,他便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愤怒、越来越不耐烦的公众 :1 月份是请愿, 2 月份是海外省大爆发,如今则是席卷全国的总罢工和萨科齐下台的怒吼,也许他还会坚持他钟爱的改革计划,因为那几乎是他的政治商标,也许他还会突发奇想,构思出更多意在转移公众注意力的噱头,但一味乞灵于言语和一闪念,恐怕只能让他的路越走越窄、越走越艰难。 ( 作者系旅加学者 ) 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903/0320_23_1069001.shtml ********************************88888   大罢工让萨科齐政府雪上加霜   作者:储昭根   法国总统萨科齐 2 月 5 日正式对 1 月 29 日法国 20 年来规模最大的工人集会 250 万人的大罢工作出正式回应,他表示将继续推行改革以便更好地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但由于任内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过多,他目前已感觉非常疲惫,因此很可能 2012 年不再寻求总统连任。而正是他,早在半年前还曾信誓旦旦地说:今后法国如再发生罢工的话,将不会有人察觉。也正是这次大罢工让这位牛气冲天的法国总统盛气不再。   此次大罢工从法国外部看,随着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欧洲,由此导致的失业率上升和工资持续下跌,抗议浪潮在欧洲蔓延。在法国,失业率持续攀升到 15 来的新高,失业总人口已突破 200 万。这与萨氏上台时誓言将失业率降低到两位数以下的初衷越来越背道而驰。因此,大罢工是法国民众因金融危机导致失业率不断上升的恐慌以及对未来工作和生活前景的悲观与愤懑。   从法国内部看,多年以来,法、德等欧洲国家一直坚持强调有序竞争、主张高税收、高工资、高福利的莱茵资本主义模式。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高工资造成高成本,产品价格自然缺乏竞争力;高税收必然导致企业再投资减少,产业向低成本国家迁移并造成国内大量失业;高福利也使政府付出了高负债的沉重代价。   因此,萨氏政府为了增强经济活力,推出了如放松 35 小时工作制、提高医疗自费比例、公职部门和学校大量减员等措施,裁员的扩大、福利的削减和竞争的加剧,这让习惯了养尊处优的法国人感到了恐慌,这些改革无不引起抵制甚至游行,一股本能的反萨科齐情绪不断滋生。   而这次大罢工的导火索则是如何落实 260 亿欧元刺激经济计划的问题。民众埋怨政府只救银行不救平民。在刺激案中,政府向银行、房地产企业投入了大笔资金,但是却没有采取措施阻止失业率上升及提升购买力,并改革就业保障。所以此次全法大罢工中一个核心诉求是修改法国 260 亿欧元的经济刺激案。而萨氏 2007 年竞选法国总统的时候曾宣称,要当一位购买力总统。但后来随着金融市场恶化,又不得不向银行业投入 3600 亿欧元的巨资救市。他现在又提出要开展削减公共服务之类的改革措施,这当然会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工会组织的强烈不满。   萨科齐坚持认为,法国不能再重复 1975 年和 1981 年时的错误,大幅增加福利开支来激发消费,导致进口需求上升,加剧通货膨胀和恶化公共财政。萨氏政府认为,法国目前所遭遇的危机是一场结构性的危机,与其直接刺激消费,不如趁此对国内经济结构重新调整,将有限的空间用于刺激投资和增强法国的竞争力。但法国政府这一重投资轻消费的决策选择并未被民众广泛接受。据法国著名民意调查机构 CSA 调查结果显示, 62% 的受访者认为政府所奉行的政策不能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据另两个民调显示,高达 70% 法国人支持大罢工。萨科齐也因此成为第一位因为自己的经济刺激计划而面临的政治和社会危机的西方领导人。这样,萨氏将自己逼入死角。   更麻烦的是,大罢工相当程度上导致了长期内部权力斗争而陷瘫痪的反对党社会党的死灰复燃。其新领导人马蒂娜奥布莱提出了一个替代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在议会提交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尽管表决时没有可能通过,但将会增加政府越来越大的压力。社会党正从民众不满政府处理危机中寻求机会,希望在 6 月的欧盟议会选举中卷土重来。   精力充沛、作风强势的萨科奇常被媒体批评为管得太宽、无处不在,甚至被称作穿西装的拿破仑,但在面对数以百万计、心怀不满的工人、学生、教师、医生和铁路工人上街之后,他如何能继续推动不受欢迎的改革措施,尚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 1 月 29 日法国大罢工让雄心勃勃、誓言改革的萨氏政府雪上加霜。 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903/0320_23_1069001_1.shtml ************************************************8   大公报:萨科齐得干点百姓关心的实事   香港《大公报》 2 日刊出评论文章说,萨科齐在国际舞台上出色表演不仅未给他加分,反而使其陷入孤家寡人的尴尬境地。面对法国国内的倒萨之声,他可能不得不收收心,放下身段,干点百姓关心的实际事。   文章摘录如下 :   历史的车轮刚刚步入二○○九年,国际舞台上就再次传出倒萨的呼声,不过此次倒萨的目标已不再是已入阴曹地府的萨达姆,而是欧洲政坛悍马萨科齐。在法国八个最大的工会号召下,法国交通和公共服务行业的工人从上周开始举行了全国大罢工。这是全球金融危机在法国引发的第一次大罢工,也是萨科齐总统上任以来规模最大的全国罢工。萨科齐总统恐怕遇到了他上台以来最大的麻烦。   劳工界发起大规模抗议活动自有其原因。萨科齐上台时,曾推出过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举国为之振奋。然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萨科齐可谓是一败涂地,法国经济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据统计,法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二○○七年还保持了百分之二点一的增长,但在去年估计只增长百分之零点七到零点八。今年,政府原预计国民生产总值将增长百分之零点二到零点五,但鉴于经济形势恶化,这一数字即将下调。   而与此同时,法国失业率连续数月攀升,在全国就业登记所登记的失业者人数已超过萨科齐二○○七年五月当选总统时的水平。政府确定到二○一二年将失业率降到百分之五的目标不仅不可能实现,而且受危机冲击,法国失业率在今年年底将猛增到百分之九点八。法国家庭的购买力去年大大放缓,下半年甚至停滞不前。   这次抗议行动是劳工界与政府之间的首次政治角力。萨科齐也担心,这次街头抗议活动引发更大规模的骚乱,决定于本周由总统亲自通过电视向民众喊话,呼吁国民保持平静,并试图说服法国国民经济不景气应怪国际金融危机,试图为自己开罪。   萨科齐是一战略家,从其重新整合欧洲的计划,到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野心,都是令人敬佩的大手笔。高加索战争、加沙冲突等国际热点地区,总少不了这位欧洲强人的身影。但总统唯一忽略的却是本国国内的民生问题,在他看来,百姓的吃喝拉撒只是一些琐事,上升不到战略的高度,更不用他这位总统操心。法媒体在对萨科齐评价时谈到,他是一位只顾个人出风头,不管百姓死活的总统。   萨科齐在国际舞台上出色表演不仅未给他加分,反而使其陷入孤家寡人的尴尬境地。面对愈演愈烈的抗议浪潮,这位战略家可能不得不收收心,放下身段,干点百姓关心的实际事。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生问题解决不好,政权不保,如何去圆法国的世界大国梦。 ( 施君玉 ) 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903/0320_23_1069001_2.shtml *******************************8 法百万人全国大罢工 2009 年 03 月 21 日 07:32:07  来源:新华网 百万名法国民众19日走上街头,加入今年第二轮全国性大罢工示威队伍。他们高举标语、呼喊口号,声讨总统尼古拉萨科齐的经济政策,要求政府在经济危机中切实保护工人利益。 法国全国统计和经济研究所同日发布报告,预计法国经济今年将继续萎缩颓势,衰退速度之快创30多年来之最,为民众信心再蒙阴影。 工人很生气 大批来自汽车、能源、银行、电信、医疗和教育等行业员工走上法国200多座城镇街头,参与罢工示威活动。活动组织者说,由于天公作美,这轮罢工总人数超过1月29日大罢工的250万人。 和煦春风和温暖阳光丝毫没有压制工人心中怒火。他们高举反对萨科齐的标语,要求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富人加征个人所得税并取消削减公共事业部门岗位计划。 在示威活动主会场巴黎,数以万计示威者一边前进,一边高喊:我们要钱,我们要钱!不能只给老板!伴随着口哨声和卡车播放的背景音乐,场面更显热闹。萨科齐必须从亿万富翁那里多收税,用于救济穷人,参与示威的教师让巴蒂斯特沃图埃恩说。 在东部城镇、标致牌汽车生产地蒙贝利亚尔,示威者戴维莫德斯特说:人们越来越生气。政治家们应该明白,他们救助银行、救助老板都没错,但他们必须同时帮助工人度过经济危机。 人们怒火中还夹杂着忧虑。现年45岁的工程师马厄克迪拉说:我真的很担忧,我有两个孩子要供养,还有一套房屋要还贷。我为了住得离工作地点更近搬到这里,现在却可能失去房子。我不知道明天该做些什么。 后果挺严重 由于这轮罢工涉及行业广泛,法国当天能源、教育和公共交通等领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法国最大工会团体CGT说,电力部门工人一夜间减少1万兆瓦特发电量,其中9000兆瓦特减自11家核电厂,占全国每日核电总量的14%。这虽没有影响国内普通用户使用,却让国有企业法国电力公司向邻国出售电能受限。 另外,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说,旗下六家炼油厂产量因罢工受到影响,但程度有限。不过,根据CGT说法,罢工导致道达尔公司暂时停产。这家公司日均产油量约为100万桶。 从教育方面看,全国大约三分之一教师因加入罢工队伍未去学校上班,导致不少学校停课。许多父母不得不留在家中照看孩子。 在公共交通领域,巴黎第二大机场奥利机场当天约三分之一中短途航班取消,但戴高乐机场运转正常。法国国营铁路公司说,全国40%高速铁路列车车次和50%地区间列车车次遭取消。 虽然绝大多数示威活动和平举行,但也出现不和谐场面。在北部城镇鲁昂,示威者砸碎法国雇主工会所在地的玻璃窗。在巴黎以北城镇贡比涅,示威者焚烧轮胎泄愤,抗议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大陆集团关闭设在附近的轮胎厂,进而导致1120人失业。 成效待观察 这轮罢工规模盛大、影响广泛,但活动组织者、八大工会列出的一长串要求能否得到满足仍有待观察。 萨科齐18日在内阁会议上谈及罢工一事时说,自己理解法国人民的担忧,但不会再作出任何妥协。萨科齐在今年1月第一轮全国大罢工后,已作出一系列让步,采取措施帮助贫困家庭。 对于萨科齐的反应,八大工会负责人早有准备。他们计划在5月1日国际劳动节卷土重来,再次举行罢工,直至政府作出妥协。 第二轮罢工如火如荼之时,法国全国统计和经济研究所公布的报告让民众信心蒙上阴影。报告预计,法国经济今年将继续萎缩颓势,第一季度将出现1 . 5%负增长,衰退速度之快创1975年以来之最。报告还预计,法国今年上半年失业率将达8 . 8%,意味着现有200多万失业大军规模仍将继续扩大。(张旌)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3/21/content_11043563.htm
个人分类: 社会保障研究(07-11)|5588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社会保障、民生问题论述
黄安年 2009-3-15 08:13
读 200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社会保障、民生问题论述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15 日发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历届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社会保障和民生问题内容最多,范围最广的一次。笔者在两篇文章中辑录了自 1983 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社会保障问题的表述: 1983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了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的用词。 198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 : 继续进行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试点。 1991 年报告 , 明确提出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要求。 1993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了要逐步形成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用语。 1996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快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200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列出一个问题来谈社会保障问题。(《 1979-2000 年历次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表述》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6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8642 ) 2001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 2002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2003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确立。 200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200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抓紧解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006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高度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要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要抓紧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尤其要切实做好就业、社保、医疗、安全生产等工作。 2007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求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0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要关心和解决城乡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困难,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实行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见《 2001-2008 年历次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表述》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6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8657 ) 社会福利保障机制是现代化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保护器、安全阀和调节器,社会保障的健全和完善不仅是经济问题 , 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当务之急为尽快制定健全和逐步完善的社会保障立法。 以下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社会保障和民生问题的表述。笔者感受重要的部分用彩色字体显示。 *****************************88 (两会授权发布)政府工作报告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一、2008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我们做了以下主要工作: (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完善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加1753万和2028万,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继续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每月新增110元。启动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救助人数达到6619万人。及时增加对低收入群体和大学生的生活补贴。大幅度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标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解决48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促进教育公平取得新进展。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中西部地区校舍维修标准,国家财政安排32.5亿元帮助解决北方农村中小学取暖问题。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国家助学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投入223亿元,地方财政也加大投入,资助学生超过2000万人;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惠及90%的在校生。 医药卫生改革发展稳步推进。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8.14亿,参合率91.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由上年的88个增加到317个,参保人数增加7359万,总计达到1.17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继续扩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四是 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根本缓解,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治安等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2009年工作总体部署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四是重民生、促和谐。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增长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2009年主要任务 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其中 中央政府拟新增1.18万亿元 ,实行结构性减税,扩大国内需求;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强科技支撑,增强发展后劲; 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城乡就业,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以实施一揽子计划为重点,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今年中央政府投资总额9080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工程建设,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农田水利、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三是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稳定房地产投资,推动房地产业平稳有序发展。 加快落实和完善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措施,争取用三年时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24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 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493亿元,加大对廉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投资支持力度,适当提高中西部地区补助标准,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实施少数民族地区游牧民定居工程。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把部分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补充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落实好支持居民购买自住性和改善性住房的信贷、税收和其他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第二套普通自住房购买者,比照执行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优惠政策;对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按不同年限实行有区别的税收减免政策。促进普通商品住房消费和供给,加大对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建设的信贷支持。加快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鼓励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稳定和发展房地产市场,加强住房市场分类管理。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规范交易行为。 帮助进城农民工解决住房困难问题。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三)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今年重点抓好五件事:五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今年将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新标准提高到人均1196元,扶贫对象覆盖4007万人,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 要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坚持开发式扶贫,重点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和移民扶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问题并努力实现脱贫致富。 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五是继续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加强石漠化、荒漠化治理,实施重点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保护水、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六)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今年要集中力量办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 一是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鼓励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从事科研工作。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二是 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 要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工就业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困难企业与员工协商薪酬,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技能培训等办法,尽量不裁员。加强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组织返乡农民工参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三 是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灾区劳动力就业。 进一步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四是 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经营用地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对自主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要进一步降低门槛,给予更大支持。五是 进一步改善对就业的公共服务。 加强就业信息发布、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工作。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扶持。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推进制度建设。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开展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全面推进省级统筹。 制定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要覆盖全国10%左右的县(市)。出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城乡社会救助制度。 二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参保工作。农村低保要做到应保尽保。多渠道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保证基金安全。 三是提高社会保障待遇。 今明两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年增长10%左右。继续提高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标准。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水平,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比上年预计数增加439亿元,增长17.6%。地方财政也要加大投入。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今年要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2020年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年内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一是 促进教育公平。落实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把小学、初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300元和500元。逐步解决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争取三年内基本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 确保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二 是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继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引导高等学校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适应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是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提高1200万中小学教师待遇, 中央财政为此将投入12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增加投入。全面加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鼓励大学生、师范生到基层、农村任教。四是推进素质教育。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五是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努力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从今年开始,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国城乡居民分别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范围,三年内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 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保给予适当补助。继续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适当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水平。 二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今年要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基本药物生产、流通、定价、使用和医保报销政策,减轻群众看病就医基本用药费用负担。 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今年要全面完成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今后三年内中央财政再支持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000所县级医院和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扩大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范围 ,城乡居民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低于15元,以后逐步提高。增加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和职业病、地方病防治的专项投入。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重点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鼓励各地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形式。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 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医疗服务由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的定价机制,建立由有关机构、群众代表和专家参与的质量监管和评价制度。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以保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我们要加强领导、精心设计、认真组织,积极稳妥地推进, 切实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9-03/14/content_11010350_6.htm
个人分类: 社会保障研究(07-11)|384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的浮躁根源分析
wangyong77 2009-3-10 21:13
科研的浮躁根源分析 科研的浮躁我认为来源于多个方面,比如社会保障的缺乏,搞科研的人不能考虑房子,生计的问题,导致了他们的功利性。安居才能乐业,才能去追求真理。 当然学术界的这种风气互相影响和助长,社会的拜金让科研人员很难不受到影响。 社会各种体制对不正当的风气没有任何约束能力,而对科研执着追求的人却容易受到各种打击,为生活所逼,为制度所困,生活事业不能顺利。 这是我的一个初步分析,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继续讨论。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91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5: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