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自然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吴国盛:自然史还是博物学
fqng1008 2019-10-5 22:12
“博物学”这个词来自西方,是民国初年对英文natural history的标准汉译。中国古代有“博物”这个词,但没有“博物学”这个说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博物”是一个与“博学”、“通识”相近的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知识类别,更不存在“博物学”这门学科。所以,严格说来,“博物学”是一个来自西方的词汇。 汉语 “博物”一词作为西学翻译的术语,首先出现在英国传教士合信(Benjamin Hobson,1816-1873)的《博物新编》(1855)一书中。这本书分初集、二集、三集共三卷,介绍了西方现代物理学(热学、光学、电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以及动物志的内容。此处“博物”一词泛指自然科学,与natural history无必然关系。日本人最早把natural history译成“博物学”。1897年康有为的《日本书目志》中载有以“博物学”为题的日本著作七种,并特别加注,说博物学有开发民智的效果 。蔡元培的“学堂教科论”(1901)一文中认为博物学包括全体学(包括生理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包括地质学)。杜亚泉《博物学初步讲义》(1917)称“博物学者,即合动植矿物而研究之学问也”,又称“博物学所研究者,以动植矿为范围,但通常以人身之生理卫生,与动植矿并重”,把博物学定义成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以及人体生理学的总称。中华博物研究会1914年在上海成立,下设植物、动物、生理卫生和博物四部,1922年改称中华博物学会。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它的研究内容以动植矿为主体,但学会的英文名称却是Natural Science Association of China。学会创办的第一份以“博物学”命名的杂志《博物学杂志》(1914-1928)英文名称也是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1918年,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博物学会出版了《博物学会杂志》,英文是The 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1924年,随着武昌师范大学博物系改名为生物学系,《博物学会杂志》也改名为《生物学杂志》。1919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博物学会创办了《博物杂志》(The 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约发行了8期,20年代末停刊。这些学会或刊物的英文名称,有时取natural science,有时取natural history,表达了“博物”一词的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用法。商务印书馆1915年出版的《辞源》中有“博物学”条,其释义说:“Natural History其说有广狭二义。广义谓研究自然界各种事物之学。狭义为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之总称。普通皆用狭义。” “博物学”一词在1930年代之后慢慢消失,主要原因是,随着西方科学在中国本土的生根发芽,原先包含在博物学名下的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生理学等各门学科进入专业化发展轨道,从博物学中独立出去,使作为学术专业的博物学逐渐成为一个空集。除了在专科化尚未明显的初等科学教育中“博物学”或“博物”尚有留存外,这个术语逐渐被科学界遗忘、废弃。到了80年代,西学翻译进入新的繁荣时期,许多译者甚至不知道民国初年用“博物学”来译natural history这段历史,往往直接译成“自然史”,结果出现了一批冠名为“自然史”的著作,形成了一个中国近代科学文化的历史断层。我一向主张保留“博物学”这个译名,以接续这段历史。但这个译名也有它固有的缺陷。缺陷之一是,“博物学”中既看不到原文中的natural,也看不到原文中的history,没有体现natural history是与natural philosophy相对的知识类型这个基本含义。缺陷之二是,“博物学”容易使人联想到中国传统的博物观念,使人误以为中国古代也有类似西方博物学的这门学科,从而抹煞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正是基于这两个缺陷,我的学生胡翌霖强烈主张译成“自然史” 。是译成“博物学”还是译成“自然史”,在今天仍然是一个问题。 评价和选择一个词的翻译要考虑两个因素,其一是看它与这个词的本来意思是否相符,其二要承认翻译不完全性,因此不要把对某一个基本术语的完整理解完全寄托在译名上。翻译不完全性通常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一个多义词或在历史上词义有过变化,即使你精确把握了其中的每一种意义,并且分别找到了对应的汉语词汇,但是你往往不能同用一个汉语词来同时表达原文中包含的所有含义。比如 nature有时指“自然”,有时指“本性”,你在汉语里找不到一个词能同时表达这两种意思。翻译不完全性的另一种表现是,由于语言所依托的文化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根本找不到精确对应的词汇。此外,翻译毕竟是在展示一种异域文化,它必定要在“陌生原则”与“同化原则”之间,既保持平衡又有所偏向。偏向同化原则,则容易忽视文化差异,错把他乡当故乡;偏向陌生原则,则不易于理解和传播。穷究义理的学者,对于专门词汇可以偏向陌生原则,以防误解。大众文化的传播者,可以偏向同化原则,以便传播。不同的原则偏向也与文化交流的水平有关。西学东渐的早期偏同化原则,今天则偏陌生化原则。过去外国人的名字译得跟中国人名一样,而今天我们更认同以音译为主,一看就知道是外国人。学科基本术语方面,早期也都采纳同化原则,比如形而上学、哲学、物理学、科学、民主,用字用词显得很熟悉,单纯音译像德先生(德谟克拉西)、赛先生(赛因斯)没有流传下来。用“博物学”译Natural History也属于偏同化原则的译名。遵循同化原则的译名会丢掉不少原来语文中特别重要的信息。比如,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丢掉了“物理学之后”的意思,从而丢掉了它与物理学的联系;物理学(physics)丢掉了“自然学”的意思,从而丢掉了它与“自然”的联系。这些基本的西学术语译名表明,一个学科的基本术语单靠译名不能保全其文字中包含的信息,要通过补充阐释才能追根溯源。“博物学”今天重新被提出来,并非科学共同体学科分化的要求,而是有浓厚的大众文化背景。目前翻译出版的冠名natural history的书通常都不是科学专著,而是大众文化读本,因此取同化原则继续译成“博物学”是合适的。在学术探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加原文、加新译名等方式进行深层的复原和阐释。 在学术研究中,采纳陌生化翻译原则,我建议 natural history可以译成“自然志”。英文natural history来自拉丁文词组naturalis historia。要准确把握这个词组的本来意思,需要考虑两个因素:第一,natural history是与natural philosophy(自然哲学)相对的一种认识方式和知识类型;第二,这个词组搭配中的history指一种特别的对待事物的方式,不同于我们今日所理解的“历史”。就第一个因素而言,用“自然志”对应“自然哲学”很合适。就第二个因素而言,我们必须注意到historia并不是关于过去事件的时间性疏理,而是对具体事物“分门别类”的探究、调查、记述。中国传统上有“史”与“志”两种记事类型,其中“史”书强调历时意义上的纵向发展,“志”书强调共时意义上的分门别类,所谓“史以时系事、志以类系事”,所谓“志经史纬”。如果我们力求把这一层意思表达出来的话,把natural history译成“自然志”比译成“自然史”更准确。18世纪之后,naturalhistory中的history慢慢具有时间性意义,有些著作家的确是在“历史”的意义上使用history一词,此时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译成“自然史”。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注意到,即使在进化思想出现之后,natural history的基本意思仍然是关于个别事物的现象描述,作为时间性的历史性是派生出来的。 最早用这个词做书名的罗马作家老普林尼( Pliny the elder, 23-79),把这个词理解成关于自然物的包罗万象的研究。这本以Naturalis historia命名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内容涉及天文学(卷2)、地理学(卷3-6)、人类学(卷7)、动物学(卷8-11)、植物学(卷12-19)、药用植物学(卷20-27)、药用动物学(卷28-32)、矿物学(卷33-37),既有自然物的研究,也有人工物的描述,可以译成《自然志》。如果考虑到他的natura并不限于自然物,也可以译为《博物志》。正如科学史家芬德林(Paula Findlen)所说:“老普林尼对‘自然’(nature)的定义包括了一切自然物和一切人工物,而‘志’(history)的观念强调‘描述’在理解自然中的重要地位,而没有任何特指‘过去’的意思。老普林尼把自然志的统一体设想成他称为‘事实’(factum)的东西,这不是我们现代任何一种意义上的事实,而是早期的一个术语,指通过各种按照当时的标准来说是可靠的技术来收集的信息(其中包括可信的传闻、权威的言词,以及其他形式的间接证据)。通过个人的观察,其他人的报告,以及一百多位作者的著作,他在他的书里收集了两万条独立的信息。” 老普林尼关于 natural history的这一用法,代表了日后两千年欧洲语言中这个词组的基本含义。凡以此冠名的百科全书式著作,都应该译成“自然志”或“博物志”。比如法国大博物学家布丰(1707-1788)的36卷本Histoire Naturelle(1749-1788),包括地球志(History of earth)、人类志(History of human)、动物志(History of animal)、鸟类志(history of birds)和矿物志(Mineral History),总称“自然志”或“博物志”是合适的。有些书加上了地域限定,也可以如此翻译,比如Historia Naturalis Brasiliae(1648,巴西自然志)、Cosmopolitae Historia Naturalis(1686,世界自然志)、The American Natural History(1855,美洲自然志)等。有些书只是对某一类现象进行“志类研究”,即使书名中使用了natural history,但意思完全等同于history,natural被虚化,翻译时则不应出现“自然”二字。比如The natural history of the birds of the United States(1878,美国鸟类志)。有些志类研究的对象不一定是自然现象,也可能是社会现象、文化现象,此时更不应该加上“自然”二字。比如Introduction to the natural history of language(1908,语言志导论)、The natural history of atheism(1878,无神论志)、The Natural History of Innovation(2010,革新志)。最近几年翻译成中文出版的A Natural History of Senses(感官志)和A Natural History of Love(情爱志),被分别译成《感觉的自然史》、《爱的自然史》,有点不知所云。很有意思的是,上述不适合加上“自然”二字的地方,“志”替换成“博物志”都合乎中文表达习惯,比如《语言博物志》、《感官博物志》、《情爱博物志》等。这从另一侧面表明,natural history译成“博物学”切中了中国文化的理路。 老普林尼并不是自然志( natural history)传统的开创者。“志”(History)作为一种知识类型在欧洲由来已久,可以上溯到亚里士多德。它与作为理性科学之典型代表的自然哲学形成对照。自然哲学(natural philosophy)是研究“本性”(自然)的,注重发现现象“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原理、原则、原因,希望通过观念的内在逻辑的推演,为世界给出系统的因果解释。透过个别“现象”看普遍“本质”是自然哲学的基本方法论。自然志(natural history)传统与之不同。它首先是收集和鉴别“事实”,然后是对之描述和命名,最后是分类编目。它并不是要“透过”现象看现象背后的本质,而是对现象“本身”进行尽可能详尽地描述和了解。这种了解并不是着眼于原理的普遍性,而是着眼于现象和事实的个别性、独特性、不可还原性,以直接的体验和经验为最原初、最基本的依据。 亚里士多德无疑是理性科学的代表人物,但他也是西方志类研究( Historia)的早期代表人物。他关于动物的志类研究著作有《动物志》(History of Animals)、《动物的器官》(Parts of Animals)、《动物的运动》(Movements of Animals)、《动物的进程》(Progression of Animals)、《动物的生成》(Generation of Animals)等,占了他全部遗留著作的近四分之一。当然,他是把自然志看成自然哲学的准备阶段,属于“非证明性知识”,因此认为自然志是一种比自然哲学低一级的知识形态。但是反过来,他的自然哲学重视范畴而不重视数学,与他的自然志准备不无关系。亚里士多德之后,他的学生、逍遥学派的继承人特奥弗拉斯托(Theophrastus)著有《植物志》(Historia Plantarum)和《论植物的原因》(On the Causes of Plants),被认为是西方植物学之父。与老普林尼同时代,还有一位著名的希腊“志”作家迪奥斯科里德斯(Pedanius Dioscorides, 约40-90)。他的《药物论》(De Material Medica, On Medical Material),记录了550多种药用植物,被认为是现代药物学的先驱。著名的罗马医生盖仑也写作了大量药物学著作,与迪奥科里斯一起开辟了“药用自然志”(Medical Natural History)传统。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亚里士多德这样把自然哲学置于自然志之上。对于理性与经验在构造科学知识中扮演的角色,不同的思想家有不同的理解。整个希腊理性科学传统,都是把理性置于经验之上的,像柏拉图学派甚至完全否定经验在构造科学知识中的作用。亚里士多德当然也属于希腊理性科学传统,把理性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与柏拉图不同的是,他承认经验在低层次知识构建中是有意义的。经验主义哲学的大翻身与基督教特别是唯名论的洗礼有关。在全知全善全能的无限的上帝面前,人类理性肯定是有限的,人类不可能单凭理性就能构建关于世界的真知识。在唯名论的无限意志的上帝面前,人类理性更是毫无用处:你根本无法凭借理性准确预测任何一件事情。正如休谟所说,就连太阳明天是否还从东边出来这样的事情,人类理性都无法保证。因此,对于唯名论者来说,经验才是人类知识的唯一来源。也就是说,只有去仔细观察、发现世界上究竟有些什么(上帝已经造就了什么),才能勉强编织出关于世界的暂时有效的知识图景。经验主义者都有怀疑论倾向,都相信知识只有暂时的有效性,而经验主义的神学来源就是唯名论。 在经验主义哲学的支持下,自然志研究获得了至少与自然哲学平等的独立地位。彻底的经验主义者强调直接的感觉证据胜过任何其它形式的知识,这为自然志研究作为合法的知识地位奠定了哲学基础。弗兰西斯 ·培根把归纳法确立为“新工具”,而归纳法作为知识生产的新工具把“经验”作为知识的来源和基础,把经验作为知识生产的起点,因此,在培根的科学发展兰图中,自然志包括实验志、宇宙志是知识增长的基础。培根把自然志看成是自然哲学的基础。他在《新工具》中说:“在作为自然哲学之基础的自然志被较好的计划编纂完成后,也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可以对自然哲学有好的期望。” 什么是博物学?博物学是对英文 natural history(拉丁文Naturalis historia)的传统汉译,是来自西方的一种科学传统,又可译为“自然志”。博物学(自然志)是与自然哲学相对的知识类型,着眼于个别事物的具体描述,不追究事物背后的原因。典型的博物学包括关于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特别是动物、植物、矿物的观察记录、考察报告、文献典籍汇编。亚里士多德把博物学当成比自然哲学低一个层次但仍然是合法有效的的知识,培根则把博物学看成是知识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 参考文献 《康有为全集》第三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第287页。 胡翌霖: “Natural History应译成‘自然史’”,《中国科技术语》2012年第6期。 K.Park and L.Daston,eds.,Cambridge History of Science, vol.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437-438. 培根《新工具》第 1卷第98条 【原载《读书》 2016年第1期,发表时略有删节,这里是原文。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22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庄辉:新版EASL指南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及其新命名
fqng1008 2017-7-21 15:04
一、EASL指南如何进行分期与命名? 关于慢性HBV感染分期,既往包括2016年版美国肝病研究学会、2016年版亚太肝脏研究学会、2012年版EASL和2015年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与感染病学分会的慢性乙肝(CHB)防治指南,均按慢性HBV感染者的免疫状况将其分为4期:⑴ 免疫耐受期;⑵ 免疫清除期或活动期;⑶ 非活动期或低复制期;⑷ 再活动期或HBV e抗原(HBeAg)阴性CHB期 (图1)。 图1 既往的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分期及命名 2017年版《EASL慢性HBV感染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2017年版 EASL乙肝指南)根据慢性HBV感染者有无HBV标志物及肝病指标(图2),将感染自然史分为5期:⑴ 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仅有HBV标志物,无肝病指标;⑵ HBeAg阳性CHB,同时有HBV标志物和肝病指标;⑶ 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仅有HBV标志物,无肝病指标;⑷ HBeAg阴性CHB,同时有HBV标志物和肝病指标;⑸ HBsAg阴性期 。 图2 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及患者评价 2017年版 EASL乙肝指南特别指出,不是所有HBV感染者均按上述自然史分期序贯发生,如在成年期感染HBV,可无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期,多数可获得康复,仅约5%~10%发展成HBeAg阳性CHB期。 二、EASL指南的新分期有哪些特点? 1期,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该期既往称免疫耐受期,其特点是:血清HBeAg阳性,HBV DNA水平很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按照传统阈值(正常值上限约为40 IU/ml)持续正常,肝脏有轻微或无炎症坏死或肝纤维化,但有高水平HBV DNA整合和克隆肝细胞表达。提示可能在感染早期,就已开始肝细胞癌(HCC)发生的进程。该期在围生期感染者较常见,且持续时间较长,这与至少直至年轻成人期被保护的HBV特异性T细胞功能有关。此期的HBeAg自发消失率很低,这些患者因血清HBV DNA水平高,其传染性高(表)。 附表 基于HBV标志物和肝病指标分期的慢性HBV感染患者自然史及其评价 2期,HBeAg阳性慢性乙肝: 该期既往称为免疫清除期或活动期,其特点是:血清HBeAg阳性,高水平的HBV DNA,ALT升高,肝脏有中度或重度炎症坏死,并快速向肝纤维化进展。 此期可在1期后的若干年发生,但成年发生感染者常和(或)快速进入此期。此期患者预后各异,多数可达到HBeAg血清学转换和HBV DNA抑制,进入HBeAg阴性感染期。另外一些患者可能不能控制HBV复制而进展为HBeAg阴性CHB期,并长达多年。 3期,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 该期既往称为非活动携带者期,其特点是:血清抗-HBe阳性,HBV DNA检测不到或低水平(2000 IU/ml),ALT按照传统阈值(正常值上限约40 IU/ml)为正常。但此期一些患者HBV DNA水平可2000 IU/ml(常20000 IU/ml) ,并伴有ALT持续正常和仅有轻微的肝脏炎症坏死和轻度肝纤维化。 此期患者进展为肝硬化或HCC危险性低,但可进展为CHB(常为HBeAg阴性)。此期患者每年有1%~3%可出现HBsAg自发消失和(或)发生血清学转换。此类患者一般为血清HBsAg水平低(1000 IU/ml)。 4期,HBeAg阴性慢性乙肝: 该期既往称为再活动或HBeAg阴性CHB,其特点是:血清HBeAg阴性,常可检测到抗-HBe,血清HBV DNA持续或波动在中至高水平之间(常低于HBeAg阳性患者),ALT波动或持续升高,肝组织学检查显示有炎症坏死和肝纤维化。多数患者含有前C区和核心启动子区HBV变异株,这些变异株可影响或终止HBeAg表达。此期与疾病自发减轻率低相关。 5期,HBsAg阴性期: 该期特点是:血清HBsAg 阴性,抗-HBc阳性,有或无抗-HBs。此期也称为隐匿性HBV感染,少数病例HBsAg阴性可能与所用检测试剂灵敏度低有关。此期患者ALT正常,血清HBV DNA一般检测不到,但并非总检测不到,肝内常可检测到HBV DNA(cccDNA)。 患者在发生肝硬化前获得HBsAg消失与发生肝硬化、失代偿和肝癌危险极低及生存率高有关。但如果在HBsAg消失前已发生肝硬化,则患者仍存在HCC危险,应继续进行HCC监测。免疫抑制可能导致这些患者HBV感染再活动。 三、EASL指南新分期、新命名优势何在? 该指南基于HBV标志物和肝病指标对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分期及其新命名,与既往按照患者免疫状况分期和命名比较,有如下优势。 1.更加符合感染性疾病分期: 许多感染性疾病可检出病原学指标,但无疾病指征,称隐性感染,这些患者只需要监测,而毋须治疗;另一些患者既有病原学指标,又有疾病指征,称为显性感染,则需要及时进行抗病原治疗。 2.更加全面、合理并符合临床实践: 新命名更清晰地说明了患者的疾病状况,更符合临床诊断。 3.消除了与患者实际免疫状况不一致的矛盾: 如一些免疫耐受期患者可检测到HBV特异性T细胞免疫;免疫耐受期患者对其他病原体仍然存在特异性免疫,并未出现免疫耐受情况;多数免疫清除期患者并不能完全清除HBV而获得康复;非复制期患者存在HBV复制;约10%~30%的HBeAg阴性CHB是由HBeAg阳性CHB直接发展而来,并非均由再活动所引起。 详见《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7年5月25日D1、3版
个人分类: 肝病手记|22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郭威,李维娜,宁琴:乙型肝炎重症化的概念和自然史
fqng1008 2017-1-20 09:58
乙型重型肝炎直以来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重大课题。 乙型肝炎重症化是指乙型肝炎从轻症(轻、中度炎症)发展至重症(重型肝炎)的过程。我国自2007年以来,启动了“乙型肝炎重症化临床监测及防治的基础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及十一五、十五传染病重大专项等科技攻关项目,对乙型肝炎重症化的自然病史、发病机制、早期诊治和预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就乙型肝炎重症化的概念和自然史作简要介绍。 1. 肝衰竭的分型和乙型肝炎重症化的概念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组临床症候群。尽管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界有关肝衰竭的定义和分类等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近年来对肝衰竭的命名、分型和临床诊断方面的认识已逐渐趋于一致。1996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国际肝病研究协会专题委员会将急性肝脏疾病引起的肝衰竭分为急性肝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HF)和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hepatic failure,SAHF)。对于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目前多沿用Sherlock等提出的“慢加急”acuteon chronic,AOC)的概念。2009年及2014年亚太肝病学会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 on chronic liverfailure,ACLF)专家组对ACLF定义为:已确诊或未经诊断的慢性肝炎患者急性发作,表现为以黄疸和凝血障碍为主的肝损伤,4周内并发腹水和(或)肝性脑病。 在我国对于因病毒性肝炎引发的肝衰竭称为重型肝炎,主要见于HBV感染。HBV感染的自然病程复杂多变,临床上包括从无明显症状的肝炎到急性黄疸型肝炎,甚至急性重型肝炎。与形成急性肝损伤相比,HBV感染更重要的特征是易在体内形成慢性化,导致多样化的临床表现,包括从非活动性的HBsAg携带状态到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等各种状态。乙型肝炎重症化从病理学上讲,即肝组织在短期内出现大块、亚大块坏死或桥接坏死,伴存活肝细胞的重度变性的过程,从病理生理上讲,即肝细胞功能进行性严重受损,导致机体代谢紊乱、毒性物质堆积,引发继发性多器官功能受损,并形成恶性循环的动态过程,从临床表现上讲,患者出现进展性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乙型肝炎重症化主要表现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展至ACLF的过程。 2. 乙型肝炎重症化的自然史 乙型肝炎重症化的过程及机制十分复杂,尽管目前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大量研究表明:乙型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启动或制控点”受病毒(如病毒基因型、病毒变异、病毒复制等)和宿主(如生物遗传特征、免疫损伤机制、细胞凋亡等)两方面因素影响。在有(或无)特定诱因的诱发下,在病毒和宿主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易患者机体启动了强烈的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短期内进行性大量坏死。HBV的转录复制调控及宿主的遗传背景均有可能参与了疾病的进程。宿主的免疫应答在重型肝炎发生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在乙型肝炎重症化过程中,机体天然免疫及特异性免疫被激活,继而引发一系列级联反应,如诱导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激活钾离子通道等,直接或间接导致肝细胞凋亡或坏死,最终引起肝衰竭。 伴随着宿主肝细胞短期内的大量坏死,患者出现系列临床综合征:(1)患者早期出现乏力、虚弱,消化道症状进行性加重,食欲下降,厌油厌食,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此期突出的表现是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以肝细胞性黄疸为主,血清胆红素迅速上升,每日上升幅度往往17.1μmol/L(1mg/dl)并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此期末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30%-40%,但未发生明显的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此期如诱发因素和机体免疫反应得以及时控制,患者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好转、黄疸缓慢消退、凝血功能好转,凝血酶原活动度渐恢复至40%以上。(2)如病情无法得以及时控制,肝衰竭症状进一步加重,患者表现为食欲极差,甚至可出现顽固性呕吐、呃逆;同时患者可出现神志不清、扑翼样震颤等Ⅱ度肝性脑病表现或明显腹水、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20%-30%。此期患者的救治存活率不足10%。(3)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可出现难治性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严重出血倾向、内毒素血症、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或Ⅱ度以上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活动度20%。此期患者病死率极高,多需肝移植治疗才有存活希望。 3. 治疗干预对乙型肝炎重症化自然史的影响 抗病毒治疗已成为目前预防和阻止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的一种有效的手段。HBV是乙型重型肝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疾病早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降低患者机体的病毒载量,抑制已受感染的肝细胞产生抗病毒的能力,减少坏死后新生的肝细胞被病毒感染的机会,减轻肝脏炎症,有利于患者肝功能恢复;而中晚期患者免疫反应经自身调节后已减弱HBV DNA对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影响已明显减弱,远小于其他因素,但对预防复发仍有一定意义。 尽管目前内科以药物为核心的综合疗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由于乙型肝炎重症化患者肝细胞大量坏死,造成了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毒性物质积聚,导致患者多器官(肝、肾、脑等)进一步受损,并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人工肝支持治疗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成熟的多种血液净化方法联合应用的技术,可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毒性物质,暂时替代肝脏部分的解毒和代谢功能,阻断已形成的恶性循环,为患者肝细胞再生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人工肝支持治疗在阻止乙型肝炎重症化进展方面疗效确切,早期应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 我国人群的HBV感染率高,乙型重型肝炎的防治仍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重大课题。近年来乙型肝炎重症化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乙型肝炎病毒学、宿主免疫学、遗传学等方面,目前尚缺乏可早期预示乙型肝炎重症化发生、发展的敏感、可靠的指标。早期抗病毒治疗和人工肝支持治疗已成为阻止乙型肝炎重症化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深入研究乙型肝炎重症化的发病机制,建立有效的早期预警和病程监测评估体系,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有效的干预手段,是降低乙型重型肝炎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希望所在。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30(10):
个人分类: 肝病手记|1407 次阅读|0 个评论
猛禽与萌禽:中国人与猫头鹰的爱恨情仇
热度 13 ecoliugy 2015-8-5 09:56
商代晚期出土的一些精美绝伦的鸮尊 七月中旬,回安阳举行婚礼,期间到安阳博物馆参观。恰逢南水北调河南段《流过往事》文物展,六七千件文物大规模展出,蔚为壮观。虽然参观过很多著名的博物馆,但此次挖出的很多东西,还是让人大开眼界,感叹中国历史之久远,文明之宏大。 以往很多大型展览,大多以宏大的历史布展,藏品虽然经典,但似乎都是皇家贵族的生活,虽然华丽,但似乎少了些细节,少了些生活情趣。像我这样的,反而对人是如何与自然发生关系的历史感兴趣。一种生物(植物或动物,或自然)如何影响人,人又是如何认知自然的。在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或人与某种生物的情感又是如何变化的。诸如此类的故事,若能从出土的文物中看到些眉目,也是很愉快的。 《流过往事》展览文物很多,非常符合我的口味。展览中有很多房屋、灶台、狗、猪、鸡、鸽等造型,其中在安阳固案墓地出土的文物中,还看到汉代陶制的陶鸮。刚开始我还以为这玩意是猫头,猫头鹰身体。后来一查,才发现猫其实是一种半驯化状态的动物,能和人住在一起的猫最早在中东被驯化的,后来与人亲近的猫在汉代才随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汉代之前,中国史没有被驯化的猫的,汉代的猫数量也非常有限,因此河南地区很可能还没有猫。汉墓中的出土的东西应该是猫头鹰,古人将其称之为鸮( xiāo )或鸱鸮。 这几个陶鸮是作为冥器被放入死人的墓中的,作为镇墓之用。鸮与死亡之间已经发生了某种关系。但若朔源中国的鸮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特别是商朝时期,鸮曾经是一种民族图腾,一种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殷墟妇好墓等出土的几件极为大气精美的鸮形器,可证明商朝人民对鸮的热爱和崇拜。可后来猫头鹰在汉代却彻底变冥器,变为与死亡相关的恶鸟。中国人与猫头鹰之间,到底有何爱横情仇,且听我来分析分析。 纵观中国历史,鸮类题材的艺术品并不受青睐。但若追溯到商代或上古时期,鸮陶、玉鸮和鸮题材的青铜器还是是不少,且工艺水平极高。中国最早的鸮形艺术,分别是出土于距今 7000-5000 年的仰韶文化的青铜器和红山文化玉器。仰韶文化陶鸮鼎看起来霸气十足,可能是作为实用器,而稍晚的红山文化的玉鸮则是完全脱离了实用功能,用来表示某种观念形态,具有了深刻的精神意义。不知是否是考古不够全面,还是其它,新石器时代末期到青铜时代早期,鸮题材艺术几乎缺失。 这个过渡时期内,基无鸮题材文物出土。直至一位女英雄的出现,才让我们找到了文明的曙光。 商代中晚期开始,鸮题材艺术品数量激增。特别是河南安阳的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好几件鸮艺术品,既有青铜器,也有玉器。鸮的大眼睛、大脸和勇猛的神态,很醒目,一眼就能看出来。殷墟妇好墓中,除了精美的玉凤凰外,鸮在所有的动物中,独树一帜,异常吸引眼球,可看出那个时代的人对鸮是极为崇拜的。 中国常见的一些猫头鹰(斑头鸺鹠、鹰鸮、长耳鸮、领角鸮) 为何商朝时期对鸮会如此崇拜? “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 。在商人的创世神话中,他们是玄鸟的后代。安阳市现在在古城边上造了一个 “ 玄鸟 ” 雕塑,安阳人普遍认为玄鸟是燕子。然而在参观安阳诸多殷商考古的时候,很容易便会发现其中并没有燕子饰物,鸮倒是不少,因此,玄鸟很有可能是鸮,是猫头鹰。此外,甲骨文考据也认为, “ 商 ” 字其实就是一只猫头鹰的大脸。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讲,中国人进入农业社会之后,先人是需要控制老鼠的。老鼠不仅偷吃撒入田里的种子,而且咬断幼苗,到了果实成熟则偷吃粮食,即便是粮食收回之后,仓储也得做好防鼠措施。在商之前,农民们早已认识到猫头鹰吃老鼠对农业有益的重要功效。据 50 年代,老动物学家在成都周边的调查,四种最常见的猫头鹰(长耳鸮、领角鸮、斑头鸺鹠、鹰鸮),平均每只猫头鹰每天捕鼠近 2 只,虽然后世科学研究证实猫头鹰对老鼠种群控制作用有限,但在上古时代,猫头鹰捕鼠的重要作用也很有可能被早期的农民所重视。殷商文化可能是对对古老东夷民族鸮鹰崇拜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美术史考古学家刘敦愿老先生爷曾对此进行深入思考,在《夜与梦之神的鸱鸮》一文中讨论了此事。他认为,首先鸮是猛禽,仪态威猛,是战争胜利的象征。《诗经》中描述战争的诗歌也曾描述过鸮(或鹰),来表达对争战胜利的期望;其次鸮是夜行性的,常昼伏夜出,其次鸮是夜行性的,常昼伏夜出,刘老先生觉得鸮是漆黑夜晚和梦的保护神。殷商时期,古人崇拜神灵,信鬼。《礼记 • 表记》说: “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那时的人,无论做什么事,之前都要用要算上一卦,用骨头占扑,问问去世的祖先,寻求先祖保佑。且他们觉得活人白天劳作,而祖先的灵魂则夜间出没,鸮便是背负祖先灵魂夜晚出行的鸟。因此,鸮成了祖先的化身之一,自然受到崇拜。 然而,到了西周时期,人们对鸮的态度开始改变。特别是到了西周中后期,鸮类题材的艺术品急剧减少。鸮形青铜器鸮纹基本消失殆尽。如此巨大的崇拜和礼器文化转变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颇令历史学家费解。据一些人的猜测,西周鸮文化的消亡可能与一场国家主导的 “ 文字狱 ” 有关。很可能是周朝人为了报复殷商人曾经的欺凌,再打败商朝后,便彻底把商朝代表胜利的鸮文化崇拜给抹去了。 在殷商时期,商朝的军队南征北战,周边人民肯受苦不少。而且到了商朝晚期,朝歌淫乱无比,内部矛盾剑拔弩张,烽烟四起。有诗为证。诗经中有一首诗歌《豳风 • 鸱鸮》说: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豳( bīn )风是渭河流域周人的文化。这首诗据考证是周武王死后,周公为讨伐商族遗留贵族挽救商朝而写的。其实也可理解为,殷商欺辱周人久亦,周人发出的呐喊。鸱鸮是殷商战争图腾,在周人眼里便是殷商的象征。一句 “ 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 传达出了多少周人对商人曾经的恐惧和无奈。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等周灭了商,取而代之时,周人首先得慢慢改造殷商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屠戮前朝人民,篡改前朝历史,甚至抹黑其信仰都是可能的。周穆王时所作的《尚书 • 吕刑》里便说: “ 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 ” 此话可谓指桑骂槐,开口大骂。想必周朝在建立礼乐制度时,彻底把殷商象征英雄的鸱鸮图腾描述成恶鸟,从信仰上抹黑商人曾经对他们的征战和屈辱。就好比我们现在狂骂日本人一样,这种诋毁前朝或战败国的文化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时至今日依然盛行于世界各国。 殷商彻底失败之后,商人被彻底丑化,四散到偏远地区。在这种背景下,玄鸟崇拜的鸮,变瘦变长,逐渐渗透进楚地,发展为后世南方的凤凰文化。这一文化发展在此便不再敖述。 河南安阳固岸墓地汉墓出土的冥器—陶鸮 到了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鸱鸮题材的艺术品又再一次出现在墓葬之中。有趣的是,这时候的鸮器大多已经成为纯丧葬用品,彻底从商代的礼器,转变成了冥器。鸱鸮的寓意文化从殷商时期的吉祥如意,变成了 后世的邪恶不幸。自此几千年的历史中,在中国人民心中背负了的恶鸟的骂名。一说起猫头鹰,便满满的一股邪气,貌似厄运马上上身一般。著名的思想家庄子也把自己的老朋友惠子比作猫头鹰,讥讽惠施获得宰相不过是 “ 鸱得腐鼠 ” 。秦汉时期的诗歌中也多有贬损鸱鸮的篇章,认为鸱鸮飞行与站立姿态均不雅,而且好吃腐鼠,不讲卫生,诗文表达出,汉人尊凤贬鸮的文化喜好。更加残暴的是,由于汉代独尊儒术风行,鸱鸮不知为何还被带上了 “ 不孝 ” 的高帽。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读枭字,说: “ 鸟,不孝之鸟也。日至,捕枭磷,从枭头在木上。 ” 如此一整,猫头鹰彻底在中国文化中沦为了恶鸟,妖鸟、凶鸟,在之后的两千年中未能翻身。 “ 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 ” 、 “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 ,两句民间俗语贴切地描述了民间对猫头鹰的看法。人们普遍相信,一旦猫头鹰在房屋上呼唤的时候,那就要死人了。夜猫子笑预示着人将死亡的文化,深入每个角落,既流行于当代科学家住宅区,也流行于古人心中。不久之前,某位同事还信誓旦旦地和我讲,他家对门死了一位老人。老人死之前,一只猫头鹰在窗外那棵树上接连叫了好几个晚上,直至老人去世。看他一脸认真,惟妙惟肖地讲讲解,搞得我都有将信将疑了。在古代,害怕猫头鹰不详的例子更多。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景公修了个大厅,正想进去的时候,听到猫头鹰在枝头叫时,便不敢登台进去。下属官员将其赶走之后,方才登台。更奇葩的是,历史上甚至有专门设立职位驱赶猫头鹰的奇闻异事。 商朝至汉朝这段历史事件内,视猫头鹰为不祥之物的文化基本奠定。由于汉代儒家文化的一统天下,以及经典庄子等大师们对猫头鹰食腐的戏谑,猫头鹰在后世两千年中再也没有改变形象。即便到了崇拜花鸟的宋代,以及崇尚 “ 衣冠禽兽 ” 的明朝,猫头鹰在中国艺术中,如同消失了了一般,彻底隐匿在黑暗的夜空之中。 当然,古代也有少数见多识广之人,不认同猫头鹰是不幸和厄运的象征,甚至有人意识到鸱鸮信仰文化存在地区和风俗间的差异。唐代官员刘殉,本是河北人,他到岭南做官,一路上记录下各种风俗食物,在《岭表录异》中,他说: “ 北方枭鸣,人以为怪,共恶之,南中昼夜飞鸣,与鸟鹊无异。桂林人罗取生吃之,家家养使捕鼠,以为胜狸也。不过这样唯物主义思想之人必定太少,没有对中国文化产生过什么影响,更难以左右中国民间文化对猫头鹰的认识。在古代西方,猫头鹰则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大大的眼睛放佛能智者能看穿一切。 说到这里,很多人肯定会反问,那么 “ 猫头鹰叫是否真的意味着死亡?从科学上讲,猫头鹰真的能预知到人将死亡吗?很遗憾,不仅中国的科学家们没有做过这个实验,外国科学家也没验证过(人家不太熟悉这故事啊)。理论上,猫头鹰的强项在于强大的夜间视力和悄无声息,行云流水般的飞行捕捉猎物的能力。到底猫头鹰能不能闻出来将死之人的气味,预知死亡,还需高人试验验证。不过曾经有人发现,有一只医院里的猫可以预知死亡。 2007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报道 了美国布朗大学医学家发现,医院里一只名叫 Oscar 的猫,能预知医院里谁要死了。科研人员推测, Oscar 可能是能够闻出某些细胞死亡散发的化学物质。另外,日本医学家训练的一种特殊的狗,则能够闻出甲状腺癌症早期患者,非常厉害。 在这倒是要说一句,我这几天晚上都在收集查看猫头鹰的历史资料,不料昨晚竟然梦见自己死了。异常邪乎。 至于猫头鹰到底是否与死亡有关?由于没有研究,我们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它到底能不能预知死亡。民间流行或是谣言,乃或是否是某个特定物种才能闻出来。说来这倒是个好点子,可供哪位高人去深入研究研究。沿着民间思路去做一做,这要能出成果,想必是一定是重大医学发现。 淘宝上一款猫头鹰萌萌哒枕头,据说能给宝宝好梦 最后我们要来谈谈当代猫头鹰文化。如今之中国,猫头鹰早已成为稀罕之物,能认识 “ 鸮 ” 字的人恐怕不多,孩子们更是不知为何物。猫头鹰这一类大鸟,不仅需要森林,而且需要大树方能生存。随着中国森林环境不断恶化,以及各地城市化高速发展,大多地方早已不见其踪影。以成都为例,据《鸱鸮类防鼠初探》一文介绍,作者 70 年代在郊区某公社一古寺几株大银杏树周边调查,还发现 4 种上百只猫头鹰,到了 80 年代再去调查,只发现了三只长耳鸮;到了 90 年代,大树已荡然无存,猫头鹰也毫无踪迹。这倒好,实验也完结了。 猫头鹰的局部消失,让很很多人失去了了解猫头鹰的机会。城市的孩子则只能偶尔在动物园里一睹芳容,现代人与猫头鹰的自然基础彻底短线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听到猫头鹰叫,乃至一睹猫头鹰的芳容,成了稀罕之事。在当今信息极为发达的社会,猫头鹰通过生态摄影师的镜头,从新以一种萌萌哒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圆不溜秋的脸庞,加上两只大大圆圆的眼睛,看起来可爱极了。猫头鹰,特别是小猫头鹰,简直就是萌宠的最好诠释。加上西方文化的影响,以猫头鹰为主题的各种饰品大为流行。猫头鹰画作,猫头鹰帖,猫头鹰书包,猫头鹰鞋,猫头鹰动画,猫头鹰玩具,各种以猫头鹰装饰的商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市场之上。孩子们热爱,父母们也喜欢。完全不知,猫头鹰与中国人的感情史已走过了 5000 多年的历史,从猛禽到恶鸟,从夜猫子到萌萌哒,爱恨交织,堪称一部猫头鹰的血泪史。 参考资料:《 中国文化中的猫头鹰信仰 》、 《 鸱鸮类防鼠初探 》 《 The Owl in Early Chinese Art: Meaning and Representatio n 》
9524 次阅读|21 个评论
自然史 之经典书籍
businessman 2013-6-17 18:39
. 自然史著作(待买) ----------------------------------------------------------------------------------------------------------------------------------------------------- (18) 达尔文 著作的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周邦立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9) 巴甫洛夫 著作的 《条件反射:动物高级神经活动》,周先庚 荆其诚 李美格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 赫胥黎 著作的 《赫胥黎自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陈可 译,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 (2) 赫胥黎 著作的 《天演论》,严复 译,译林出版社,2011。 (3) 赫胥黎 著作的 《汉译经典(第一辑,套装全十册)》,严复 译,译林出版社,2013。 (4) 普里戈金 斯唐热 著作的 《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曾庆宏 沈小峰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 赫胥黎 著作的 《美妙的新世界》,孙法理 译,译林出版社,2010。 (6) 赫胥黎 著作的 《进化论与伦理学(全译本)(附《天演论》)》,宋启林 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 自然史 著作(已买) ----------------------------------------------------------------------------------------------------------------------------------------------------- (21) 兰札 等著作的 《生物中心主义:为什么生命和意识是理解宇宙真实本质的关键》,朱子文 译,重庆出版社,2012。 (34) 赫胥黎 著作的 《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林素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35) 布封 著作的 《自然史》,陈焕文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7) 赫胥黎 著作的 《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蔡重阳 王鑫 傅强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个人分类: 经典书籍|3 次阅读|0 个评论
发散与收敛
热度 3 lvnaiji 2012-11-18 21:08
吕乃基 纵贯历史,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可以从不同角度发现形形色色的规律,发散与收敛的交替发生,就是其中之一。 原初的宇宙大爆炸,由奇点开始发散,形成各种基本粒子,直至两种最简单的原子氢原子和氦原子,这是收敛。 由氢原子和氦原子形成的第一代星云收缩形成恒星,恒星经一系列核反应和最后的超新星爆发,生成包括铀在内的一系列核素,这是发散。在地球上,各种元素之间发生纷繁的化学反应,进而通往最原始的生命,这是收敛。 最原始的生命由进化树进化出千姿百态的生物,这是发散;直至出现东非人类的祖先,这是收敛。 自从人类的祖先走出东非,走向世界,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在适应中形成不可通约的各民族的图腾和传统文化,以及各异的工具和技艺,尤其是各种“特色”,这是发散;随着科学技术、现代性和市场经济在全世界的扩散和全球化进程,世界各国渐次接受非嵌入编码知识(参见博主关于“知识”的系列博文);同时,经过两次工业革命,技术走向标准化、大批量、可替代,这是收敛。 此后,随着一连串的“后”,在非嵌入编码知识的基础上, QQ 群和社群及其变幻莫测的兴趣爱好,以及高技术的高情感和个性化,意味着新的发散。当今世界,正处于这一轮收敛与发散之中、 每一次发散和收敛都曾上演壮丽与惨烈的大戏,进入生命和人类社会,更是经历血与火的洗礼。 有趣的是,最新的发散又由网络一网打尽。这是否标志从此发散和收敛将不再交替发生,而是同步推进? 或者,电子人或克隆等“新新新人”将成为“终结者”,成为新的发散的起点? 收敛,并非将原有的一切都收拢起来,而是在发散的基础上,脱颖而出未来新的生长点。 发散,并非杂乱无章各行其是,而是在历史上拥有共同的起点,逻辑上具备相同的基础,彼此间具有在相应水平上的同一个标准而兼容。 另:参见博主的“钟摆”系列: 钟摆(续 2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8522 钟摆(续 1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7618 钟摆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6122
个人分类: 科技|5577 次阅读|7 个评论
开题:基于自然史研究评估两种治法干预ASc的疗效
fqng1008 2012-7-31 22:22
——附556例患者(>30岁)病毒学、免疫学、病理学1年观察结果 一、研究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459例>30岁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1年HBV病毒学指标、免疫学指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的变化趋势;根据自然史研究结论评估补肾健脾和补肾清透两种治法的干预效果。 二、资料来源 500例患者资料来源于深圳市中医院承担的、全国十八家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佛山市中医院、泰安市中医院、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原武汉市传染病医院)】参与的十一五传染病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证候规律及中医药治疗方案研究”(编号:2008ZX10005-008),已于2011年12月结题。 三、研究方案 1.假设干预无效的自然史研究 (1)459例患者(>30岁)观察1年的病毒学等指标变化情况 HBsAg HBeAg HBV DNA ALT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性别 男 女 年龄 30-40岁 40岁以上 (2)459例患者(>30岁)观察1年的免疫学指标变化情况 IL-2 IL-4 IL-10 IFN-γ TNF-α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性别 男 女 年龄 30-40岁 40岁以上 (3)160例患者(>30岁)观察1年的病理学指标变化情况 <G1S1 G1S1-G2S2 >G2S2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性别 男 女 年龄 30-40岁 40岁以上 (4)459例患者(>30岁)基线HBsAg表达、HBcAg表达和分布情况 HBsAg表达 HBcAg表达 HBcAg分布 + ++ +++ + ++ +++ 核型 混合型 浆型 性别 男 女 年龄 30-40岁 30-40岁 (5)160例患者(>30岁)观察1年的HBsAg表达、HBcAg表达和分布变化情况 HBsAg表达 HBcAg表达 HBcAg分布 + ++ +++ + ++ +++ 核型 混合型 浆型 入组时 结束时 (6)459例患者(>30岁)病毒学指标变化与基因分型的相关性 HBsAg下降 HBeAg下降 HBV DNA下降 1 lg ≥1 lg 阴转 1 lg ≥1 lg 阴转 2 lg ≥2 lg 阴转 B型 C型 D型 (7)459例患者(>30岁)病毒学指标变化与基线免疫学指标基线水平的相关性 HBsAg下降 HBeAg下降 HBV DNA下降 1 lg ≥1 lg 阴转 1 lg ≥1 lg 阴转 2 lg ≥2 lg 阴转 IL-2 IL-4 IL-10 IFN-γ TNF-α (8)459例患者(>30岁)病毒学指标变化与基线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 HBsAg下降 HBeAg下降 HBV DNA下降 1 lg ≥1 lg 阴转 1 lg ≥1 lg 阴转 2 lg ≥2 lg 阴转 <G1S1 G1S1-G2S2 >G2S2 (9)459例患者(>30岁)HBcAg分布状态与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 IL-2 IL-4 IL-10 IFN-γ TNF-α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核型 混合型 浆型 (10)459例患者(>30岁)病毒学指标变化与基线HBsAg、HBcAg表达和分布的相关性 HBsAg下降 HBeAg下降 HBV DNA下降 1 lg ≥1 lg 阴转 1 lg ≥1 lg 阴转 2 lg ≥2 lg 阴转 HBsAg表达 + ++ +++ HBcAg表达 + ++ +++ HBcAg分布 核型 混合型 浆型 (11)459例患者(>30岁)HBcAg肝细胞内分布状态与与肝脏炎症的相关性 <G1S1 G1S1-G2S2 >G2S2 核型 混合型 浆型 2.评估两种治法的干预效果 (1)HBcAg分布状态与中医药干预的相关性 四、可行性分析 1.课题资料来源于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单模拟,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 2.所有血清学标本均于试验结束后一次性检测:①HBV DNA测定采用罗氏COBAS AMPLIPREPTaq Man48系统(阴性值<60IU/ml);②HBV M采用雅培公司ARCHITECTi2000sr系统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③HBV基因型分析由SEQUENOM实验平台采用美国SEQUENOM公司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完成。 3.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入组时)进行肝穿刺病理学检测,其中二次肝穿者160例(治疗52周时)。肝穿刺检病理学测制定了严格的操作程序,肝活检组织标本长度≧1.2cm,染色后每个标本至少含有6个汇管区。免疫组化HBsAg、HBcAg一抗(Dako单抗)、多克隆兔抗染色均采用罗氏公司Benchmark全自动免疫组化仪完成。 4.HBsAg、HBcAg的病理计量学分析采用华南师大光电学院曾常春研究员自行研究的方法(拟申报国家技术专利)进行。
个人分类: 肝病手记|27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关乙型肝炎自然史的几个问题
热度 2 fqng1008 2011-8-14 15:13
1. 成人感染HBV 90%可以自愈,3岁以下感染则95%成为长期携带。前者解释是免疫清除,后者解释为免疫耐受(识别障碍, HBeAg 屏蔽)和病毒整合。但是,根据 HBcAg肝细胞分布状态而言,核型者为耐受,无法清除,胞浆型和混合型为炎症活 动,有可能自然清除或通过药物达到疗效,是否与病毒颗粒结合于(或处于)肝细胞的部位与数量有关? 2. DHBV垂直传播多为长期携带,而 1日龄(或 7日龄)接种鸭病毒载量逐渐下降(逐渐清除)DHBV是因为免疫耐受吗(禽类免疫缺陷)?DHBV自然清除并非炎症活动的结果,难道不同转归在于不同方式的感染导致DHBV结合肝细胞的不同部位(核或胞浆)? 3. 根据 目前HBV复制周期模型,HBV DNA在肝细胞核内复制,到胞浆里组装,然后排出到血液循环系统。另一模型表明,不同疾病时期的 HBcAg(病毒颗粒)在肝细胞内或在细胞核内,或在胞浆内,或为混合状态。两种模型是否存在矛盾?如何统一协调或需要构筑新的模型? 鉴于以上,似乎乙型肝炎自然史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重新审视,尤其是HBV自然清除的机制以及与治疗的相关性。
个人分类: 肝病手记|2481 次阅读|2 个评论
乙型肝炎自然史:肝细胞内HBcAg漂移假说
fqng1008 2011-8-9 14:45
我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做了近3000例肝穿刺检查,作为回顾性分析,何清等研究了HBcAg肝细胞分布状态与病毒感染类型、病毒载量、炎症水平、治疗应答(干扰素治疗转氨酶轻度增高患者)的相关性,发表了6篇文章,初步发现HBcAg在肝细胞由核内向胞浆漂移是病毒自然清除的重要原因(漂移学说?)。为了进一步证实该假说并阐明其机制,考虑从如下实验着手进行研究。 1. DHBV感染鸭肝细胞DHBcAg分布状态与细胞周期、病毒感染类型、病毒载量、炎症水平、治疗应答的相关性(DHBV感染鸭肝细胞DHBcAg分布状态与自然清除的相关性) 2. DHBV不同感染状态家鸭 DHBcAg 肝细胞分布的对比研究 张奉学(13682273004)的研究提示:成年鸭(黑水鸭)自然感染率36%,垂直传播病毒载量波动不降;1日龄接种鸭病毒载量逐渐下降。鸭乙肝模型病理损害轻,抗病毒治疗效果好,但容易反弹。那么,为什么人工感染与垂直传播的预后大不相同(前者逐渐清除,后者长期携带)?鸭感染模型本身炎症反应较轻,造成不同预后的原因是免疫清除还是病毒感染的部位(假设人工感染以DHBcAg肝细胞分布的浆膜型为主)? (1)1日龄接种鸭的动态观察 7日→1月→3月→6月 (2)自然感染鸭的动态观察 1月→3月→6月→1年→2年 (3)治疗鸭的动态观察 7日→1月→3月→6月 3. HBcAg肝细胞分布状态预测轻度ALT增高慢乙肝患者抗病毒疗效建议书 由于大量医学统计学的临床应用,我们常常把慢乙肝的疗效当成概率事件。实际上,对于具体的患者,“有效”或“无效”是个“必然性事件”。因此,当事物的内在规律被揭示以后,看似的概率事件也就成了必然性事件。 2009年,Liaw Chu在Lancet 发表文章,探讨了慢性HBV感染自然史,增加了模式图中HBcAg在肝内的分布指标。即免疫耐受期,HBcAg在肝内的分布为细胞核,免疫清除期为细胞核/细胞质,非活动携带期为阴性。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件,因为其所依据的文献仅仅来自于几十例的肝组织病理结果,要进一步证实还得积累病例资料,并扩大到动物试验。 (1)发病类型:HBeAg(+),HBcAg(-) (2)治疗药物:恩替卡韦,长效干扰素 (3)治疗时间:半年,1年 (4)年龄分布:<30岁,≥30岁 (5)病毒载量:≥10 7 ,<10 7 (6)肝脏炎症:≥G2,<G2 目前的论文存在方法学缺陷:穿刺部位是否可靠?检测方法是否稳定?判断标准是否规范?
个人分类: 肝病手记|32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合作愉快的起点
fqng1008 2011-7-29 23:47
大桥那里有一些宝贵的肝穿标本(463人份,其中约160份二次肝穿),而且所有的病毒学、免疫性指标检测试剂都是最好的,并有严格的操作规范,是他们在国家十一五传染病重大专项全国近20家单位合作获得的。何清近几年潜心研究肝组织免疫病理,发现HBcAg在肝细胞内的分布状态与病毒清除有密切关系,因为其能够反映肝脏炎症和病毒载量两方面的状况,比单纯的炎症分级对于预测临床疗效和自然转归有更好的价值,于是我们今天下午去中医院商量合作事宜。 大桥很爽快,协商得非常顺利,马上就要搬运标本了,应该是一个愉快的开始。我曾经多次与人合作愉快告终的经验是合作前有一个公正的约定,各方利益得到照应,然后严格执行协议,尽量减少因为利益分配不公而导致的内耗,往往容易形成多赢局面。初步拟定的课题是关于ASc自然史方面的: HBcAg肝细胞内分布状态与ASc的转归——附450例患者随访1年结果 1. HBcAg分布状态与病毒清除的相关性; 2. HBcAg分布状态与肝脏炎症的相关性; 3. HBcAg分布状态与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 4. HBcAg分布状态与中医药干预的相关性。 共同通信作者:周(专项负责人)、何(工作基础); 共同第一作者:乐(免疫病理)、凡(论文撰写)、童、贺(资料汇总); 其他作者:所有分中心负责人,按贡献度排序。 此外,拟申报一个专利:判断HBcAg肝细胞内分布状态的图像分析方法 专利人:乐、周、何
个人分类: 肝病手记|2473 次阅读|0 个评论
编译图书成了孙二娘的黄牛肉
yuanyewei 2011-7-4 17:52
编译图书成了孙二娘的黄牛肉
□原业伟 “编著”“编译”这两个词在图书市场上,就像“塑化剂”“三聚氰胺”的名声一样臭。好端端的一部或者几部原创图书,被编译的孙二娘一包装,瘦的剁成肉馅包成馄饨,面目全非;肥的千刀万剐,贴上不相干的标签,当作黄牛肉卖。可你买了这书,还不知道是上了贼船,只有读过之后才知道怎么回事;若非书业中人,也许读过之后,以为大师之作不过尔尔,那可就误人子弟了。 法国学者布封(Buffon)的《自然史》是一部卷帙浩繁的著作,共计44卷,写作历时55载,包括地球形成、动物、植物、鸟类、人类等多个方面。布封作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在知识界享有最高的权威,然而使其流传至今的,是优美流畅的文笔。布封以文论“风格即人”闻名于世,句子简洁而充满生机。翻译家郭宏安称其为“科学与诗的融合”,指出:“如果说布封的《自然史》在科学性上多少已经过时,它在文学性上却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它的风格的壮丽、典雅和雄伟,还有它的细腻而富于人性的描绘,特别是一幅幅洋溢着诗意而又细致入微的动物肖像。”国内最好的翻译是号称与范仲淹并列“小范老子”的范希衡先生(笔名任典)1958年的译文,包括文论和几个断章的《布封文钞》以及再版后的《动物肖像》。 拜范希衡先生深厚古典文学功底所赐,布封的作品多篇进入了中小学课文。范先生明明知道有“文如其人”这样的成语,知道汉语诗歌的平仄,知道“文宗”“诗宗”“泰斗”等文坛习语,偏偏要把布封的名言翻译成“风格却就是本人”,翻译法国长诗另创一种韵律,翻译“illustre”用的是“大宗匠”这样避熟就生的译法,将布封原汁原味奉献给国人。 范希衡的译本虽堪为垂范,惜乎只是薄薄一小册子,难以满足读者需要。但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自然史》如果真的44册全部出齐,想必销量也不会太高。如今市面上的《自然史》译出多家,都是缩译、节译。 我所读的是陈焕文“编译”人民日报出版社的2009年第二版,2010年第3次印刷,目前已经有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再版本。封面和内文采用了美国著名鸟类画家约翰·詹姆斯·奥杜邦(JohnJamesAudubon)逼真生动、酷似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水彩画插图,这使得我无法淡定,特别要指出的是这本书的视图编辑也是编译者陈焕文,可见对此书的用心程度。书前面有编译者语、布封传略,后面附录有学术界对布封的评价,第一编“动物编写”、第四编“人类”、第五编“自然的世代”,编写极有特色,每一章前面都有编译者精心撰写的导语,每一节前面都有精彩句子摘抄,这样的一部好书让人如何抵抗得了? 然而这毕竟是一部“编译”的著作,其中第二编“植物”和第三编“矿物”是摘自国内的出版物内容整合而成。因此介绍药用植物的时候介绍国人最为熟悉的人参,还介绍甘蔗在云南、广西的种植情况,纲、属、种的排列完全遵照现代科学的分类法,与布封“不承认物种存在,只承认个体”的思想相龃龉。读起来就像武松吃出了馒头馅里小便处的毛,才知道馒头有鬼。 我多希望这只是书商为了增加图书厚度干的好事。在第四编“人类”、第五编“自然的世代中”,布封流露出了作为一位18世纪博物学家的局限性,他眼中地球的历史有10万年之久,与现代的45亿年虽相差甚远,但比起同时代仅有数千年的估算,还是进步了许多。布封对人种分类的观点今天看了尤其陈旧,但在当时,对生物地理的划分有破天荒的意义。由此我们今日阅读布封,能感受到一个伟大灵魂的呼吸,这是今天数据精确的课本类读物不能提供的。 几年前,我在编辑一本关于南极的引进韩版图书的时候,发现有一段关于冰川的论述文风不对,到网上一查,确实是译者偷懒,将一二百字的一段话直接复制粘贴到稿子里了。尽管意思相同,我还是让译者恢复原文作者的表述方式。毕竟布封的话犹言在耳,风格就是作者本人,也是此书的存在理由。
49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自然科学与自然史的关系
热度 1 lvnaiji 2009-3-11 07:31
说明:前几日出差,疏于管理,致歉!这一篇比论后现代科学一文完成得更早些,似乎在类似作曲家作品的编号中应该排在更前。请两篇都未曾看的朋友先审阅这一篇,也烦请已阅后现代科学的朋友看完这篇后再思考后现代科学。 通常认为 , 自然科学即是研究自然界一切物质和现象的科学。这种说法隐含了这样的观点 , 即自然科学的对象是现有的自然 , 例如科学分类按学科所研究运动形式的不同即高级或低级来划分 , 其指导思想显然有意地将自然科学理解为对现有的 ( 甚至是不变的 ) 自然的研究。自然科学不仅研究自然界,尤其要研究自然界的演化,要以自然史为研究对象。本文试图探讨自然科学与自然史关系的历史发展 , 由此从一个方面来把握科学发展规律与趋势。这一点也为科学分类和建立科学体系提供客观依据 , 同时也将深化对某些认识论问题的理解。 一 自然科学与自然史关系的历史发展 在古代 , 希腊的自然哲学试图描绘自然的由来与发展的图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认为 , 万物的始基是元气、道 , 或五行 , 由阴阳的矛盾运动发生变化以形成万物。他们大致都是先构思出始基 , 然后由此经各种变化发展形成现有自然界中的一切。无论古人的这些构思如何离奇 , 没有科学根据 , 然而他们毕竟是在思考自然史。普林尼于世纪初写的《自然史》中 , 从总的宇宙理论开始一直讲到地球 , 然后是地理 , 最后是动物 , 植物和人。这确实是自然史。 文艺复兴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 实证科学兴起。科学家们不再从虚构的始基出发来推演出万物 , 而是着手研究眼前感官所能触及的现存的事物。生物学家作人体和动植物的解剖 , 凭藉显微镜和物理 , 化学方法 , 一步一步地探索生物的组成。化学家则从空气、水、土、矿石等开始 , 分析无生命界物质的内部组成。天文学家 , 地质学家考察太阳系的现状 , 观察地貌。挖掘化石 , 试图由现状回溯来推测它们的由来 , 如此等等 , 换言之 , 这些学科分别是由自然演化发展所达到的若干阶段一一人 , 动植街、化合物、地球与天体等开始 , 然后回溯。科学探索的方向正与自然演化的方向相反。 科学前进的方向如此,相应地 , 科学的概念体也是对自然史相反过程的描述与反映。如人体 , 动植物皆由种种器官或部分组成 , 生物由细胞组成 , 细胞则由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 以至蛋白质 , 核酸组成。本世纪又进一步发现后两者分别由氨基酸与核苷酸组成。化学家则告诉我们 , 分子由原子组成。这些概念体系反映了自然史的逆过程 , 表达方式的总的特点是 : 对象 A 由 a 、 b 、 c 组成 , 但对于 a 、 b 、 c 如何形成 A 则不能回答 : 或只能猜测设想 , 不能作确切的回答 , 如化学中的亲合力 , 天文学 , 地质学和生物学中的进化思想或虽在实践中由 a 、 b 、 c 得到了 A, 却不明其中奥秘 , 未能从理性上得到说明。 物理学的情况有所不同 , 在二十世纪前主要研究力 , 实际上是不考虑物质内部组成的若干运动形式。虽然物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概念体系的展开 , 是由简单运动形式到较复杂的运动形式 , 但这显然不是对自然史的描述。 总之 , 在文艺复兴后的数百年内 , 自然科学确实的是自然史的逆过程 , 自然科学的概念体系是对自然史逆过程的描述和反映。简言之,自然科学是逆自然史。 跨入二十世纪来 , 情况再次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首先 , 化学在沿着自然史回溯揭示物质的组成方面达到了自然演化的一个关节点 ---- 核与电子 , 将继续沿自然史上溯的接力捧交给物理学。化学与物理学相结合 , 研究原子的形成 , 原子形成分子的过程 , 和生物学共同探察化学分子形成生物大分子的机理。跨世纪来 , 物理学家开始涉及各种物质形态 , 三十年代发现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 接着便建立了核物理 , 讨论质子和中子如何形成核 , 五十年代后又逐步认识到质子、中子由夸克组成 , 目前正在探讨夸克又是由什么组成;随之 , 相应地建立起量子色动力学、量子味动力学 , 研究夸克如何形成强子等。物理学在二十世纪后的发展过程与二十世纪前其它学科的情况一样 , 也是逆自然支向上 , 在分别揭示了原子、核、强子 是由什么组成之后 . 认识再倒过来。 其它学科也相继发生类似的变化。分子生物学正试图理解如何在 DNA 和蛋白质的基础上组成细胞。在为生物找到共同祖先后 , 进化学说则要揭示由低等生物进化到人的过程。在完成了一系列分析之后 , 现代生态学认为 , 目前的生态与环境是历史地形成的 , 由此才能理解现有的生态与环境。近来对意识起源的研究越来越引起注意 , 《原始思维》成为畅销书 , 安亚杰则通过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关系 , 由儿童的心理发生着手来确实人类意识的起源。二十世纪来各个学科先后的发展表明,它们分别在达到了一些关节点的相继发生转折 , 认识回过头来 , 沿着自然虫的发展方向,研究自然史的一个或若干阶段。 科学发展到今天,各门自然科学正日益形成一延续的统一体,科学的整体即是全部自然史的抽象和概括。物理学和天文学结合起来 , 开始讨论宇宙的起源、夸克的垒成。关于恒星与元素的起源已大致了解。地质学正在扩展它的研究领域 , 讨论太阳系与地球的起源和演变。化学接着研究在地球与星际发生的化学进化。现在对生命起源的研究则试图连接由无生命的化学分子到生物大分子到最原始的生命组织的环节 , 在生物界与无机界的鸿沟中虽已填补了从尿素一直到膜岛素和核酸片断等各种物质 , 但尚未从理性上逾越障碍。目前,众多学科的学者们正在共同追踪自然发展史上所迈出的这巨大的一步。尔后,分子生物学、进化论、生态学探索一直进化到人类的过程。接着,人类学、心理学讨论人类与意识的起源与发展,逐步进入社会科学的领地、涉及家庭与社会的起源和变化。 总之 , 在今天的科学家看来 , 自然不仅是存在 , 而且是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古代哲学家天才的揣测 , 经过漫长的认识过程,到今天正在成为科学的理论。自然科学又一次成为自然史。 自然科学与自然史关系的发展,经历了由一致到相反再到一致的否定之否定的道路,而这两个否定环节,即是发生于十七世纪与二十世纪的两次科学革命。 二 科学分类与建立科学体系的依据 自然科学史与自然史的关系这一观点对于科学分类以及建立科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既然自然科学研究自然史 , 那么各门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对象理所当然地即是自然史的各个阶段。由此我们可合理地推知 , 自然科学分类的基础或实质不是别的 , 正是自然发展的各个阶段 , 我们在前面看到 , 二十世纪科学发展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现代有不少关于科学分类的论述 , 大多强调按运动形式的不同即高级与低级之分来作科学分类 , 这固然是正确的 , 然而若不深入到本质 , 不贯穿以历史的观点 , 那么科学的分别是各门学科的并置。它们虽有低级与高级之分 , 它们的联系也反映了自然界的整体 , 但所反映的只是自然现状的静止的图景。仅基于这种思想的分类 , 与上一世纪孔德所作的将学科按由简到繁的排列相去不远。黑格尔曾以发展的思想作科学分类。他认为各门自然科学是在所谓 绝对精神 ' 自我变化发展过程中依次出现的 , 这里体现了辨证法的光辉。然而他的分类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 , 必须以唯物主义对黑格尔的分类思想进行改造 , 根据自然史的阶段进行分类。另一方面 , 自然演化发展的延续性 , 不断地推进 , 则是科学的统一 , 并成为进化的延续体的依据 , 所谓科学的 一体化 , 其实质正是科学的 历史化 。现代基础科学体系即是自然发展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我们试以下面的方式表达自然科学的分类与体系。 在左图表中主要显示学科前后相续的关系 , 反映自然演化的一个阶段。在图表中还列出若干组大致平行的学科 : 如基本粒子物理与极早期宇宙学 , 前者讨论早期与极早期宇宙中的成员及其运动规律 , 后者研究由这些成员组成的宇宙 , 二者的研究对象密切有关 , 在自然演化史上大致属于同一时期。核物理与天体物理学的关系也有类似之处 , 前者讨论核的结构与核的种种变化 , 后者探索由大量核素也成人体的演变规律。生命科学 ( 还可加上人类学 ) 与生态学 , 心理学与社会学 , 它们的关系大致也是如此 , 总的来说,在这些组合中 , 每一组中的一方从相对来说微观的角度考察自然演化某阶段的物质形态和运动规律 ( 基本粒子、核、原子、分子、生命个体 ,( 个人 )), 的另一方则研究大致在同一时期由这些微观物质组成的相对客观的对象 ( 极早期字窗、天体、地球、生态 ,( 社会 )), 反过来说 , 也正是在这些不同层次的整体中 , 那引进相应水平的个体才得以存在并显示出种种运动规律。显然 , 在相关的两门学科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由此可见 , 按自然科学于自然史的关系来考察自然科学的分类以及建立科学体系,会得到较为清晰的线索和图景。 由一门(组)学科到另一门 ( 组 ) 学科的过渡 , 全部科学正在揭示一部自然演化发展的宏伟历史。目前在科学的链条中还有多处环节没有沟通 , 例如从宇宙起源到夸克形成 , 以及生命起源等 , 这正是当前科学发展的前沿。科学家们正在合力锻造那些环节使科学真正成为完整的对自然史的抽象和概括。二百亿年历史长河的滚滚巨流正在科学家们的心中激荡回响 , 既然自然发展到人后 , 人类又组成了社会,自然科学也必然要与社会科学联结成一个进化的、延续的统一体。 三 认识论启示 在第一部分中 , 我们分析了自然科学与自然史关系的历史关系的历史发展 , 即由自然科学是自然史 ( 原始的一致 ) 经自然科学是逆自然史 , 再到自然科学是自然史 ( 辨证的复归 ) 这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一历史分析给我们两个认识论启示。首先,它揭示了由分析到综合这一认识方法的实质。 通常谈论科学的发展由原始的合经分再到合 , 经历了由分析到综合的认识过程。然而自然不仅是存在,而且是过程。现存的一切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 , 由低级而高级 , 由部分到整体的发展过程 , 部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形成整体的。因而根本上说 , 分析 , 就是对现存事物发展史的回溯。一旦分析达到各学科研究对象的最低层次 , 或更确切地说 , 回溯至自然演化的各个阶段或关节点 : 认识即回头过来 , 由分析到综合 , 在思维中由部分到整体重建立对象,或更确切地说 , 在思维中再现自然由某一阶段演化到这一研究对象的过程。因而从根本上说 , 分析和综合就是对对象发展史的回溯与再现。 其次 , 前述历史分析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的关系。既然自然科学以自然史为认识对象 , 那么自然史就是历史的东西 , 而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则是逻辑的东西 , 就二者的关系而言 , 我们看到 , 逻辑的东西要经历与历史的东西相反 , 然后再到一致的过程。例如在几十年前的化学教科书中 , 内容的编排一开始是空气、水,然后是各族元素及化合物 , 最后才是原子结构。这种逻辑体系大致与该学科本身的历史发展 , 即人类关于这些对象的认识过程相同 , 但与研究对象在自然史中的演化过程相反。生物学等其它学科的教科书也有类似情况。若干年前 , 化学、生物学等教科书的逻辑出发点或概念体系的展开相继发生变化 , 逐步转到接研究对象本身的演化过程来进行。例如无机化学从氢原子结构 , 从各种原子轨道开始 , 然后是各族元素 , 最后达到对复杂化合物的认识 , 生物学看作则反映系统发育或个体发育的历史过程。逻辑的东西不仅与这一时期的认识过程一致 , 而且与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一致。 科学的发展表明 , 逻辑与历史的关系 , 必然要从逻辑 ---- 概念体系 ---- 与认识过程二者的一致 , 发展到与认识过程以及客观事物的演化这二者的一致。在一开始逻辑的东西与客观事物的演化相反是为了寻求一致的起点 , 是为了转折 , 为尔后的一致作好准备。转折就是革命。自然科学如此 , 社会科学同样也是如此 , 科学的发展规律 , 人类认识的规律 , 就是将人类的知识体系由认识过程一致 , 推进到既与认识过程一致 , 又与客观事物本身的演化相一致。这种三者一致是逻辑的与历史的一致的最终归宿。 黑格尔宣称 : 在科学上是最初的东西 , 也一定是历史上最初的东西。我们对此名言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改写成:在历史上是最初的东西 , 也必然要成为科学上最初的东西。这是科学发展与人类认识的必然趋势。
个人分类: 科技|6425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4: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