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渡口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回忆录:《淡淡人生亦有痕》 观光游览篇(6)
duzhanchi 2017-12-26 17:47
4.3. 工作初期 (4) (二)京外(3) 一九六六年 1 月, 在成都,中科院西南队接壤分队继续进行考察总结。 1 日,参观 杜甫草堂 。 草堂位于西郊沅花溪畔,是唐朝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宅,北宋年间重建。 杜甫曾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园内,古木蔽日,翠竹茂密。中轴线上,有大廨、诗史堂、工部祠等建筑, 布局严谨,古朴雅典。 大廨为一通堂敞厅,高朗明亮,气势不凡。诗史堂为主体建筑,大厅正中陈列着一尊杜甫塑像。工部祠有明、清两代石刻杜甫像。园中有茅草顶亭,亭内树有石碑,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笔力浑厚,笔姿秀润,乃雍正十二年(1734年)果亲王允礼所书。祠后有池、榭、亭、台,秀丽幽深静谧;祠前有花径、水槛,诗情画意浓郁。草堂西北角有梅园,园中有湖,湖上有曲桥横跨,湖畔有砖塔,名为“一览亭”。东北角有浣花祠,粉墙青瓦,古色古香。现 草堂中珍藏有大量有关杜甫的文物和资料。 12 日,回到北京。 2 月 5 日,再次来到成都,入住民委招待所,参加中科院西南综考队接壤分队的大总结,为时4个月。期间,游览了成都的 青羊宫 ;灌县的 都江堰、离堆公园、 二王庙 、 安澜索桥等景点。 2 月12日,到 青羊宫 ,观赏 春节 灯会 。 青羊宫位于市区西南,为道教宫观,气势宏伟。主要建筑有山门、混元殿、八卦亭、三清殿、元辰殿、玉皇殿等。主要殿堂三清殿,高大雄伟,内有两只铜铸青羊。八卦亭,保存完好,供奉着老子骑着青牛的塑像。灯会上,灯具多种多样 ,吊灯、 挂灯 、壁灯、串灯、走马灯、鲤鱼灯、荷花灯、花篮灯、书画灯、……,五彩缤纷,灿烂夺目,各展魅力,盛况空前,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3 月13日,再次来到 青羊宫 ,观看 花会 。花会正期为 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据说乃道教始祖老子的诞辰,亦是 百花的生日 。院内,布满名贵花卉、盆花、盆景,姹紫嫣红 ,春意盎然 。观赏人群 漫步其间,赏花迎春,热闹非凡。这是工作之余的极佳休闲。而后,前 去参观四川大寨式展览。展览介绍了 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大寨人,自力更生,劈山造地, 科学种田, 向水 利化进军,农林牧全面发展的事迹。 此间,还曾与大学同窗王化春和王卓去杜甫草堂游玩,并摄影留念。 5 月1日,来到灌县都江堰参观。 灌县 位于 成都平原 西部的 岷江 东岸 。 岷江 源头在 青海 省 果洛 藏族自治州,进入川西平原后,河道狭窄,经常引发洪灾。战国时代 蜀 郡太守 李冰 父子,组织修建了 都江堰水利工程 ,这是我国最早、最大的 水利 工程体系。该体系的主要部分是渠首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组成,三者依次起着分流、溢洪和引流的作用,将 岷江 之水,分成两条,一条汇入长江,一条引入川西平原,既可分洪减灾,又能引水灌田,此后该地便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 先到离堆公园,登上伏龙观,观看宝瓶口、飞沙堰、金刚堤、安澜索桥。而后,参观了 二王庙 。此庙位于县城 西门外,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为纪念李冰与其子二郎所建,庙内有二人的塑像。庙门之上的“二王庙”三字系爱国将领冯玉祥手笔。后殿有著名画家张大千、徐悲鸿等人的碑刻。之后,来到 安澜索桥 。该桥,位于灌县城区 西北2公里的岷江之上,横跨都江堰水利工程。战国末期始建,清嘉庆八年(1803)重建。原为木桥桩,1964年以混凝土为桩,再次重建。 期间,恰好著名 女高音歌唱家 郭兰英 亦住在 民委招待所。某日餐后,在餐厅,请她为大家演唱了《北风吹》和《南泥湾》等歌曲。 歌声嘹亮,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神形俱佳。此外,与 大学同窗王化春、王卓一道,再次游览了 杜甫草堂 和 武侯祠 。 6 月 3 日,离成都。经雅安、石棉、西昌、会理,7日到达 渡口市 ,海拔1100米。 渡口 位于金沙江畔, 1965 年建立特区。此地为干热河谷,多余甘子、扭黄茅,有木棉、合欢等。植被盖度较小,地貌类型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坝等。 11 日,参观厂房、矿道,目睹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场面。此地, 钒、钛、铁矿蕴藏量大,有“ 中国钒钛之都 ”之称。 23 日,离渡口,返京,参加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
个人分类: 观光游览|19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彼岸是家园
热度 1 lansui2013 2015-10-24 23:12
在十岁小勤的眼里,邓家湖的地界构成了她全部的活动场域。这个世界是江汉平原上的一小块长方形,东边以亘古无声向南流去的汉江为界,连邓家湖的太阳也似乎是从汉江里头升起来的。南边,是邓家湖的政治经济中心——权镇,权镇被内方山包围着,内方山的主峰云雾观虽然海拔不足五十米,但却是邓家湖南面的一个坐标。西边是高坡农场,农场内部生活着狱警和犯人,但他们却自成一个小世界,在邓家湖这个熟人社会之外,所以虽然在地域上相近,但在思想情感上却很远。农场的台子湖是爸爸经常搬鱼的地方段,但小勤和弟弟去得少,所以台子湖差不多就是这个世界的最西边了。北边的范围要远一些,大一些,因为两个姑姑都嫁到北边了,还有一个瞎姨妈也在北边,所以瞎姨妈的家差不多就是这个世界的北极了。细说起来,这个世界也不算小,因为这是小勤和弟弟学会骑自行车以后能够在一天之内来回的范围,这个世界是他们以自行车为工具逐步认识的世界。 九零年九月,小勤升初一了,开始了每周六天的住校生活。虽然住校了,但家里也没多给钱,每周两块。这符合谈家人过日子的传统,虽然有了些家底,但日子不能泼洒,该紧还得紧。 谈家的殷实日子是过出来的,自打第一辈迁到这里来,独门小姓就成了谈家人的标签,谈家人心底都憋着一口气,不仅要在邓家湖的土地上立下脚,还要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过成邓家湖数一数二的好人家。爹爹婆婆靠着勤勤恳恳做事,以清白小意,谨慎做人来树立第一代谈家人的形象的。二老当家的日子有一大半是在为公社做事,爹爹婆婆干活从不惜力,总是冲锋在前,半点享乐没有。有一年公社割豆,老家来了亲戚,亲戚趁人不备,在公家地里捡了一大抱豆秸,被婆婆发现了,婆婆大惊,跺脚:“天哪,这搞不得的呀,要是被人找到(知道)了,头都抬不起来的啊!”爹爹为公家看守菜园,到了阴历年底队里没发一分钱,爹爹体谅队里的难处,也不找队长伸手。到了爸爸这一代,他读完小学自觉停学回家务农,过早地融入社会,看清了这个社会背后的一套规则,于是果断抛弃了上一代人的这种胆小怕事的哲学,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处世哲学,逐渐成为邓家湖有名的能人。 爸爸 17 岁那年为公家服劳役,和队里其它青壮年劳力去修漳河水库。在那号子震天响的工地,爸爸发现同队的人姓赵的给姓的帮忙,姓周的给姓周的帮忙,只有自己独门小姓没有人换班,因此也没有办法歇息。当时爸爸就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捂着肚子对监工的领导说:“张书记,我肚子疼,疼得受不了。”张书记问:“能不能坚持?”“我也想坚持,可是实在疼得很,唉哟,唉哟……” “那好,那你去休息吧。”爸爸回到工棚里,睡到晚上吃饭了才起来。 发现队里几个大姓在利益纷争上都拼命维护自己那一家,爸爸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独木难支,于是和村委书记建立联系,经常走动。以后家里有什么纠纷,能够越过小队,直接找大队书记解决。后来,爸爸因为笔头功夫好,和镇政府也建立了一些关系,成为当地颇有头脸的人物。 小勤入学的时候,叔叔已经在镇中学教出了名气,被评为市劳动模范,马上准备着调往镇政府做党办主任了。这时候的谈家,家业兴盛,子女争气,人人谈论起来颇有敬色。 读初一之后,小勤剪短了头发,开始了住校生活。星期天到校上晚自习,星期六中午放学。十月份的一个周六,正是放学时分,负责任的英语老师照例抱着试卷进了教室开始分发。其时这时候大部分学生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但是老师也不以为然,还在讲台上进行着试卷分析,学生们也只得打起精神来听着。这时,小勤发现教室门外站了一个人,定睛一看,原来是爸爸。小勤不禁有几分愉快,知道爸爸是来接自己的。 好不容易等到英语老师嘴里说出“放学”二字,小勤赶快收拾了书包,走出教室,怯怯地喊了一声“爸爸”。她打小儿对父亲就是敬畏的,父亲在家里说一不二,而且说来就来的暴脾气一旦发作任谁也是受不了的。今天爸爸却很和善,说是今天专门来接小勤,是因为待会下午要和她一起过河买车,先带她去吃小笼包。 小笼包是什么东西,从坐上爸爸的自行车起,小勤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长这么大就没听说过这个名词,更谈不上吃了。爸爸在前面一边骑,一边说就是一种特别小的包子,里面包着肉。小勤想啊想,想像不出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包子,婆婆和妈妈热天会做粑粑,也会做几个包子,但都做得特别大,小勤食量小,一个都吃不完。中学在权镇的南边,爸爸要带她去吃小笼包的地方,还在镇子的北边,爸爸虎虎生风地骑着,不一会儿就到了。原来是一家面馆,座落在进入权镇的第一个上坡处,向右一拐就是。这家面馆有两层楼,楼上住着面馆的主人一家,楼下就是店面。父女俩进店找个地方坐下,父亲叫了一笼小包子。不一会儿,小笼包上桌了。小勤一看,一个小巧的圆形竹屉里面躺着 6 个白色的小包子。因为平时看着家里和食堂里都是那种大包子,且经常因为碱放多了而显得黄黑黄黑的,对比之下那包子的外形显得极为雅致,皮也薄,里面的馅料在蒸气里若隐若现。小勤急忙用筷子夹起一个,张口一咬,咸香糯滑。爸爸给她端来了一碟醋,告诉她蘸醋更好吃。小勤试着把手里咬了一口的包子楚了楚碟子里的醋,再吃一口,味道果然又是不同。爸爸却不吃,告诉她自己已经在家里吃过了。 小勤知道爸爸性子急,便也赶急赶忙地吃完了。爸爸结了帐,用车驼着她直奔渡口而去。驶出主街,顺着镇上棉花收购站的家属房下一个长坡,下到一半便向汉江方向拐过去,再骑一段石子路,石子路的尽头就是滩地,渡头就近在眼前了。渡轮是一辆小型柴油船,正在停船等客。甲板上已经站了一些人,一辆手扶拖拉机也“突突突”地开上了渡轮,熄了火,安静地停在甲板中间。后面又来了一些过渡的农民,售票员过来卖票,船员们就开始解缆收锚,做开船前的准备工作。不一会儿,就听到柴油机发动的声音,渡轮一震,开船了。船慢慢地离了岸,先向下游走了几十米,才开始转向对面行驶。汉江并不宽阔,但时值秋汛,所以水面也还有几分气势,船激起一阵阵的白色浪花,远处的河水则是乌青的颜色,悠悠地看不出江流的方向。船到江心,回看来时的权镇,看到江边一格格的田地被绿色的田垅隔开,再里面是一些灰色的院墙,远处的内方山只看到一记侧影。此行的目的地是在汉江的东岸,不同于西河岸的陡峭,东岸是绵延的黄沙地,缓缓地伸入江中。沙地过去是和这边相同的田地和树木,没有建筑物。船靠岸以后,爸爸把车子推下船,顺着沙地中间的一条小路就跨上车子,载着小勤一路前行。 平时邓家湖人把汉江对岸称作“河罗边”,“河罗边”就像是“爪哇岛”一样代表了一个遥远的所在。孩子淘气,大人就说“再邪就把你甩河罗边克。”上茅厕的时间太长了,就说“你跑河罗边克哒吧。”待到真的来到了河罗边,这里的一切都给小勤以陌生感,脚下的每一寸路途都是第一次涉足,地头种的作物和邓家湖没有什么两样,但全无熟悉之感,吹向脸庞的风,路边的一棵枫杨,一丛野菊,都散发着陌生的气味。走过了沙地,又走过长长的地头,才看到防汛的大堤。这个堤小勤是不陌生的,因为邓家湖也在江堤的怀抱里,有江的地方就有堤,它们若即若离,互相拒斥,却又互相依偎。上堤的路很陡,虽然爸爸老远就在冲坡,但只到坡腰处还是下来,小勤帮爸爸把车子推上坡,爸爸笼头向右一拐,直接在堤上骑了起来。两边堤坡上都长着铁灰色的野草,堤脚处一样有护堤的杨树林,堤内是密集的居民区,看得到一处一处的瓦房。大堤像一条灰色的大蛇,向前伸展,无穷无尽。却在一个地方像一个对勾似的拐了一个陡弯,陡弯处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狗腿子弯”。爸爸告诉小勤,过了狗腿子弯,路程就只剩一小半了。果然,走了不一会儿,爸爸就在一个下坡路口俯冲下去,骑了四五里路,就到了一个叫旧口的集镇。爸爸轻车熟路地拐了几个弯,来到了一家国营商店。进了店门,迎面是高高的柜台,柜台里面的货品按品类摆成了几个区,有食品、衣料、盆碗等大大小小几十种。屋子左右分别作了五金区和农具区。五金区弥漫着一股铁器味儿,地上放着铁链、气筒、金属工具等,靠墙停放着几辆黑亮崭新的二八自行车,显得鹤立鸡群。爸爸选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将它拎到店铺中间的空地上开始试车。先是摇着脚踏板使后轮飞速旋转,观察每一串链条,听有无异响,然后猛地一捏刹车,车轮倏地定住,看来刹车很灵。最后爸爸拿了一根木棒,开始用力地敲打前后轮胎。木棍过处,轮胎发出“梆梆”的响声,传达出结实的信号。最后爸爸把车子骑出去试骑了一圈,回来就定下来这辆车子,付款提车。 车买了,小勤骑着旧车,爸爸骑着新车开始往回走。爸爸在前面,新车加上壮年,车子骑得是虎虎生风。小勤骑的旧车,各个部件都不太配合,一只脚踏板缺了三分之一,“灰”也不好了,刹车也不太灵光,手都捏疼了车子才有点反应。很自然地,虽然骑得很吃力,可是小勤还是落后很远,爸爸要不停地在前面停下车子等她。不过平时火气很大的爸爸今天买了新车,脾气也好了不少,只是笑笑说,加油,快上堤了,快下堤了,快到了。 下堤之后,小路蜿蜒地伸向江边,那里是回去的渡口。小勤收拾了精神,猛踏了几脚。只听得“咔噔”一响,脚下本来带着劲的踏板一松,链条掉了。真见鬼!小勤赶快把车子停在路边,开始上链条。先把卡在挡泥板里的链条拽出来,然后把前面大齿轮上的链条理顺,再拈起剩下的链条往后面的小齿轮上套,套上了之后去转那个踏板,平时链条会很听话地顺着齿轮的方向进入正轨,但是这次每到关键时刻,链条就会掉下来。小勤的汗顺着脸流下来,一遍遍地重新开始上链条。爸爸等了好久也没看到女儿过来,于是骑车子回头来找。爸爸上手一弄,链条就乖乖地套上去了。这一次,爸爸让小勤在前面骑,自己在后面骑,两个一前一后,向着不远处的渡口急急而去。 西边的天上,残阳如血。暮色下的彼岸,正是家园所在的地方!
个人分类: 故园琐忆|1878 次阅读|2 个评论
吴王古渡 2008-09-19 16:47
taodeng 2014-2-7 23:39
山西 临猗 吴王 吴王村就在黄河东岸,是一个偏远的村寨。寨墙是老墙,却有一座新建的水泥寨楼,只有两扇破旧的木门是历史的原物。浑浊翻滚的黄河在村后的悬崖下流过,曾经是秦晋商人往来的重要渡口,晋煤和潞盐通过这里运到对岸,现在一座钢铁的浮桥连接山陕。据说这里是秦末汉初齐王韩信从西岸渡河攻打魏王豹的地方,不知为何却叫吴王。 俯瞰浮桥 滔滔黄水 远洲白鹭 河畔山影 古渡新寨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387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