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核质杂种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表观遗传学的先驱:童第周
热度 7 xie44025 2014-2-19 00:11
表观遗传学的先驱:童第周 童第周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者, 1930 年赴布鲁塞尔大学,师从著名生物学家布拉舍( Brachet A )研究胚胎发育早期,卵细胞的各种特性对受精卵胚胎发育的影响,即卵细胞的细胞质对受精卵细胞核分化发育的作用。他始终坚信“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生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它们应当各有各的功能,并有相互的作用和功能”。童第周早期形成的这个学术思想贯穿了他一生的研究方向。 童先生最著名的研究是应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开展的“核质杂种鱼”的研究。 1938 年,德国生物学家斯佩曼( Hans Spemman , 1935 年获诺奖)提出胚胎细胞核移植的方法研究胚胎分化发育的思想。 1952 年,美国科学家伯内格斯( Briggs R )和金( KingTC )成功 地用二栖类动物豹蛙( Rana Pipiens )的囊胚细胞的核,移植到同种去核卵细胞中,这个核移植卵细胞,最终发育成了成体蛙。首次证明了二栖类动物的胚胎细胞核仍具有个体发育上的全能性。 1962 年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戈登( John Gurdon )进一步证明,用蝌蚪的小肠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蛙卵中,形成的“重组卵细胞”最终也可发育成成熟的蛙。从而证明了成体细胞核仍保留分化上的全能性。戈登的研究是导致 1996 年克隆绵羊多莉的诞生的先驱性工作。 2012 年,戈登因首先 “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编程变为多能性”,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与伯内格斯 - 戈登等用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的研究方向不同,童第周仍然坚持他早期的研究兴趣, 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研究细胞质对细胞核分化的作用。 1 , 1963 年,童第周在金鱼→金鱼和鰟鮍鱼→鰟鮍鱼的同种核移植上都获得了成功,建立了鱼类的核移植技术; 2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童第周开展了“核质杂种鱼”( Nucleocytoplasmic Hybrids )的研究。首先开展的是亲缘关系较远的鰟鮍鱼→金鱼的种间核移植研究;后又选择了亲缘关系较近的鲤鱼和鲫鱼之间进行卵细胞核移植研究。这二类核质杂种鱼的研究都获得了许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童第周在他晚年写的“细胞质对细胞核的活动和遗传性状表现的作用”的总结报告中,非常严谨而又明确地描述了他们的工作:“在鱼类,金鱼和鳑鮍鱼( Rhodeusd sinensis )属于不同的亚种。金鱼核移入去核的鳑鮍鱼卵,发育的胚胎为鳑鮍鱼性状。…鲫鱼和鲤鱼属于不同属,鲤鱼核移入去核的鲫鱼卵,卵子能发育为正常成鱼,它的性状有类似鲤鱼,如有须;有的为中间型,如侧线所点的鳞片数。这样核质配合的杂种鱼能产生有正常功能的生殖细胞。根据这一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不同种间的核质杂交,能发育为正常成鱼;( 2 ),遗传性状的出现,细胞核和细胞质都有作用;( 3 ),体细胞核可以成为生殖细胞核,它们之间没有性质上的不同。”显然,童第周认为,他们的研究已经清楚地证明了,卵细胞的细胞质对细胞核及胚胎发育和遗传性状的表现,有明显的影响; 1973 年起,童第周开始与美国 Temple 大学的牛滿江教授合作,进一步研究细胞质内哪些化学物质对细胞核的活动产生影响。他们确定首先研究卵细胞质中的 mRNA 的作用。实验选择在鲫鱼和金鱼中进行,因为它们虽是同属,但在形态上有明显可见的区别:金鱼是双尾鳍(隐性性状),鲫鱼是单尾鳍(显性性状)。研究发现,从鲫鱼的成熟卵中提取 mRNA ,注入金鱼受精卵,该受精卵发育成的鱼中,有 33.1 %的单尾鱼,这种单尾鱼第二年自交可产生 38.6 %的单尾和单尾变异鱼。用同样的方法,将不同属的鲤鱼卵子中的 mRNA 注入金鱼受精卵,结果也获得了 22 %的单尾鱼。肝同功酶( LDH )检查的结果表明,注射了鲤鱼卵 mRNA 的金鱼肝 LDH 中出现了杂交鱼特异性的同工酶。这说明外源 mRNA 诱导的变异不仅限于外部形态,也表现为内部器官的遗传特征的变化。童 - 牛合作还进行了一些其它研究,结果都证明细胞质内的分子( mRNA 及胞质 DNA )对受精卵的分化、发育有明显影响。童 - 牛的这项研究是世界首创,其研究结果,遭到国内外一些科学家的质疑,主要责疑牛满江提供的 mRNA 不纯(现在看来,正是这种“不纯”才使实验可能获得成功,现代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已确认,各种非编码 RNA 是表观遗传现象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更多地还是因为童 - 江的这些创新成果超越了那个时代对遗传现象的认识,与那个时代的遗传及发育生物学的主流意识形态相悖。 近 10 多年来,表观遗传学( Epigenetics )的发展证明,在 DNA 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基因组外的各种因素,如 DNA 甲基化、染色质结构变化、尤其是各种非编码 RNA 等的表观遗传修饰,对基因表达及生物体的性状具有某种可遗传的重要影响。这证明了童第周及其合作者们在半个世纪前开始的,关于“细胞质对细胞核的活动和遗传性状表现的作用”的系列研究及其结论,是超前的和完全正确的。表观遗传学已成为当代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可以毫不誇张地认为,童等周是表观遗传学的先驱,他和他的合作者们的贡献,应当写入表观遗传研究的历史中。 参考文献: 1 ,《童弟周文集》,学术期刊出版社, 1989 年 2 ,李佑华:生命奥秘的探索者 — 牛满江,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88 年 3 ,童第周:生物科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 年 8 月第 1 版 童弟周简介: 1902 年出生于浙江省斳县 1927 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 1930 年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留学,于 1934 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先后任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生物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 1948 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7 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 1977 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第一、二屆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屆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9 年在北京去世,享年 78 岁。
个人分类: 科学史|12516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2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