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研究生复试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研究生复试

相关日志

“博士生复试您会问哪些问题?”
热度 7 wangdh 2019-4-19 12:50
“博士生复试您会问哪些问题?” 王德华 研究所新一届的博士研究生复试即将开始,有学生问:“如果您参加复试,您会问哪些方面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讲,就是博士研究生复试该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几乎每年都会有同学咨询这类的问题,我一般回答是不用特别准备,只要阳光一些,心态平和一些,把自己平时的水平展示出来就可以了。 如果真要准备,有几个方面还是可以做些准备的: 1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工作 。导师们一般很重视硕士期间的工作,包括课题内容、基本训练、获得成果等。所以, 1 )首先对自己的课题涉及的各项内容都非常清楚,课题的意义,国内外进展(主要理论和假说),本领域国内外的知名实验室或科学家。 2 )其次对自己获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对本领域的学术贡献,可能的还应该对未来的发展或进一步的研究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3 )硕士期间掌握的技术手段,最拿手的实验技术,最亮眼的方面(如发表的论文、新技术手段的建立等)。 总之,硕士期间的基本训练和个人发展,对于博士生阶段的发展和提高是非常关键的。硕士期间建立了好基础,对读博士研究生有很好的思考,对科研工作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对个人的未来学术生涯有比较清晰的目标,这样的学生自然是受欢迎的。 2 、外语水平和文献阅读综合能力 。鉴于我国科研水平与国际学术水平的差距,阅读、理解、分析和综合英语文献(专著)的能力,对于顺利完成博士研究生的学业是至关重要的。复试内容一般会有对英语阅读和理解的内容。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对文献阅读和理解是不陌生的,对于相关的专业术语和图表的理解,也是很熟悉的。如果平时就很认真践行研究生的基本科研训练内容,这些复试内容是很容易的。专业术语和概念理解准确,图表的含义理解正确,阅读流利,一定会给复试专家留下很好的印象。 3 、了解自己所报考的导师和研究领域 。对自己所报考的导师的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科学问题,发表的学术论文等,应该有较好的了解。这些信息从导师和研究集体的网页上是很容易获得的。有熟悉的师兄师姐,就更容易了。最好对其他相关领域的导师也有个大概了解,一旦遇到需要调剂导师(甚至专业)的时候,回答相关问题也会早有心理准备。 4 、专业基础知识。 这方面的内容不好准备,复试专家的提问没有固定的问题,是根据复试的当时情况随时发问的。只要专业知识扎实,这个方面也是很轻松的。如果对自己的学术领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科的发展等有较好的积累,自然是加分的。 研究所微信公众号有一篇关于博士生复试的“攻略”文章,里面有我的几个建议: 1 、阳光、自信,穿戴整洁,礼貌得体。 2 、思维敏捷,反应快,回答问题简练、到位。 3 、英语阅读流利,翻译准确,尤其对专业文献中图表的解读很专业 (对于笔试没有发挥好的学生,这是个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 4 、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文献熟悉),实验方法和技术熟练(如果有自己的拿手技艺是很受欢迎的)。 5 、对于自己硕士期间的工作很熟悉,科学问题、实验方法、主要结果和结论等了如指掌。如果发表了学术论文,可以重点说一下。 6 、知识面广,思维开阔,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精神,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7 、有追求、有理想,目标明确,对自己的未来有较好地规划。 各位导师们,如果您参加博士研究生复试,您会问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36310 次阅读|16 个评论
四非院校研究生招生杂感
热度 1 DongliangGuo 2019-3-21 21:44
又到了一年一度研究生复试的时节,作为一个四非院校,我们学校也非常重视,毕竟研究生生源好坏对一个学校长远发展还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是四非,一志愿报考的考生大部分都是比我们学校档次低的高校,说实话,基础专业素质差一点。且读研的目标不是为混个文凭就是去京津搞编程(我们学校在非京津的京津冀地区),基本上没有搞好科研继续深造的想法。研究生导师指导这般能力和态度的研究生,加上前几年对学生毕业要求低,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有些本来打算考上双一流高校大展宏图的考生,由于竞争激烈,选择我们这样的高校作为调剂目标高校。我们本校的学生很多也这样,报一个好的学校,不行调剂回母校。这批考生,至少有很多是想在研究生阶段做出点成绩的,底子又不弱。作为学校而言,也是很希望这样的学生调剂过来的。 这件事关系到的三类对象,第一志愿考生、调剂考生、学校(也可以说是导师)各自对调剂政策有着不同的态度。 如果推出强烈保护第一志愿的政策,一志愿考生肯定愿意,如果这么来,调剂考生未来估计对调剂到我们这类学校就不抱太大希望了,学校也会因为太多能力和态度不足的研究生而受到影响。 如果推行向调剂打开大门的政策,无疑会伤害到一志愿考生的感情,调剂考生肯定愿意,可以放手一搏,不行就调剂次点的学校。对学校而言,能在复试的时候灵活控制生源质量。但一灵活,又有可能会出现人为主客观的漏洞。 所以一到这时候,也是左右为难。说到底,怪自己是四非~
3356 次阅读|1 个评论
老校一号楼的回忆
热度 13 fdc1947 2017-7-17 08:03
老校一号楼的回忆 最近,学校的六个学院整体搬迁到青岛即墨去了。如今在老校一号楼的“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也搬到即墨, 不知道一号楼将迎来什么人做它的新主人。 一号楼是老校中最老的房舍,是一幢德国式的建筑,建于1936年。这是当年的教会学校 济南 懿范女子中学 的教学楼,地上二层、地下一层。 我虽然来到山东大学已经三十九年了,近十几年来居住在老校的宿舍,但是,由于工作地点在“山大新校”也就是“中心校区”,所以对于老校的各栋教学用楼房并不熟悉,唯对一号楼深有感情。我接触山东大学的第一幢房子就是这一号楼。这还是三十九年前的事情。 1978 年的暑假,我接到了山东大学的通知,让我来学校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复试。经过了大概一个来星期的劳累奔波,我从草原深处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济南。那时候济南市的1路公共汽车的终点站在解放桥。这是当时济南市区的东沿,再往东,马路变窄了,也不再是房舍挨着房舍,两面时而出现了农田。山东大学还在东北方向,离开解放桥有8里多路。学校所在的洪家楼,只有唯一的公交车1路支线可以到达,据说是半小时一趟车,我到达那里正在打听时,一辆车刚发出,如果等下一次车,恐怕学校将午休了。经人指点,我坐上了3路车,到“全福庄”下车,走到老校。夏日的济南,在酷热的阳光下,疲惫不堪的我又走了将近3里地,背在身上的小书包像有千斤重,终于在十一点来钟的时候到达了山东大学老校一号楼。亏得那时候我才三十多岁,还算年轻,七八天没有好好休息,在酷夏的天气里坚持下来了。 当时的老校一号楼是山东大学校部机关的所在。这是一幢很小的楼房,学校的管理机构,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教务处等都在那里。从走廊上走过,看到各个办公室都满满的。人们指引我上了二楼教务处,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同志接待了我。知道我是得到允许延迟来参加研究生复试的之后,她给我报考的导师邓从豪先生打了电话,告诉我下午到“新校”去找他。她又帮助我联系了学校的招待所(也在老校)住下。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山大,走进的第一个山东大学的房舍,它使我有了一种总算“到家了”的感觉。 入校以后,学习和生活都在“新校”(现在称中心校区)。不过,在第一个学期,每个星期总有一个晚上,要走半个多小时,到老校上一次课。那是英语听力和口语课,授课的教师是美国人温纳瑞斯。1978年的时候,大概在全中国也找不到几个美国人。而学习英语,总是需要听听英美国家的人们是怎样讲话的。那时候,还没有进口那种像砖块大小的卡式录音机,而昂贵的老式录音机全学校也没有几台。学校从济南造纸厂请来了美国人“老温”。 老温,真名 詹姆斯· 乔治· 温纳瑞斯 (James Geogre Veneris) , 1922 年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匹兹堡附近,美国军人,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对日作战。1950年参加朝鲜战争,被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虏。在俘虏营中,受到志愿军的感化,遣返时自愿留在中国,被分配到济南造纸厂工作。温纳瑞斯在造纸厂与中国工人们处得不错,人们称呼他为老温。老温在济南娶妻生子,又曾经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学习。文革初期虽受冲击,但很快得到中央指示保护,基本无恙。1978年,山东大学把他请来,虽然他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教英语口语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当时,学校的教室很少,新校、老校都还没有“公教楼”。1958年学校从青岛迁到济南,立刻就遇到了“困难时期”,人们为吃饭而挣扎,基建进展极慢。刚刚开始加快建设步伐,又摊上了“史无前例”。工人的“革命群众组织”把山大学生“造反派”包围“砸烂”了,学校四周的农民兄弟又来把课堂的桌椅板凳“造反”到自己家去了,有些房舍还被“合并”进来工厂的工人所占领。所以,到了1977年恢复招本科生和1978年招研究生,以及从社会收罗“归队”的教师,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学校的房舍非常紧缺。 学校的办公用房也非常紧张,校部机关挤在小小的一号楼,但是他们还是腾出来一间地下室,作为教室。我们每个星期就有一个晚上,挤在那间地下室里,听“老温”给我们讲英语。 听力和口语课并没有课本,就是听老温说话。我们好几十个人都只是听,并没有多少会话练习的机会。他倒是讲得很认真的,神态就是上面那张照片上那样。讲的内容现在基本上都忘记了,记得他讲过爱斯基摩人,北极熊之类的。1978年的那个学期开学晚,学期很短,第二年我就去吉林大学学习了。 到了1980年,我回到学校,又到一号楼那个地下室去上“二外”,日语课。教课的是一位青年教师,比我们学生还略年轻些,课堂上常常说一些他们做翻译时的趣闻轶事。学了一个星期,学习的大多数内容后来也都“还给”老师了。 毕业留校做教师,少不得要到一号楼去办事。看到学校的处室一个个增加。又一个个搬离一号楼。大概在80年代中后期,校部机关开始逐步搬到新校,在新校的西南角上,一片平房。后来,新校盖起了办公楼,校部首脑机关就搬离了老校一号楼。到了2000年,山工和山医合并进了山大,又经过几次学院调整和改名,最后,一号楼的主人就是即将搬离的“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了。 时间真快,自从校部机关迁出一号楼,三十来年过去了。从那时开始,我就再也没有走进这所房子,虽然近些年退休以后散步时几乎每天从它门口走过,也常常会想起在一号楼的往事。 1981 年,我研究生毕业成为山东大学教师的时候,山东大学共有本科生5600人,专科生209人,研究生159人(研究生人数为1982年数),专任教师913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101人。 到了三十年前,当山东大学行政首脑机关离开一号楼的前后(以1987年计),本专科生增加到8042人,研究生730人,专任教师1424人,其中教授62人,副教授324人。 如今,学校的规模已经远非昔比了。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40822人,研究生17984人,留学生3407人。有在职教职工7759人,而教授的人数就达到108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97人。 一个学校的发展,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整体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个人分类: 教育|9655 次阅读|21 个评论
研究生复试经历
热度 3 ncepuztf 2015-4-2 22:26
问题是现实和人们期望的某种局面之间的差距。 系里的研究生复试是个问题,要从130多候选人中选出70多个。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系部在学校的指导下设计了解决方法:笔试和面试(又分为专业面试和英语面试) 每一部分达到及格分数才能算通过。 由于研究生规模稳定,而导师队伍日益庞大,近年学生明显紧缺,不够分的了。 为了不至于浪费名额,英语口试的起点原则上为及格线,用来拉开分数距离而不作为一票否决的准则,专业面试也基本如此。这样 一票否决基本依靠笔试,事实上也是如此,相当一部分同学遭笔试淘汰。 笔试过后,上个周日面试搞得轰轰烈烈,学生多了,复试的老师不够用了,我被分到了英语面试组。 为了以示公正,面试过程全程录像,仅我系就为此买了7部摄像机(这玩意后续怎么处理?就为这点事,岂不是资源的浪费,好奇的脑补下原因,没想通) 门外是一群在背诵自我介绍的同学,里面是正在进行的面试。 其实老师的英语也都不怎地,学生的就更不用说了,主要原因是很少机会用这玩意儿。 听完学生流利和不流利的自我介绍背诵,问几个关于家庭、学校、专业、爱好等方面的问题。 一般来说,除了“Where are you from?”之类的简单问题,稍微复杂点的多数卡了,专业课程也只会说一两个,明显是知道但说不出来,憋得难受的样子。如果问最喜欢哪门课程,学生明显是知道哪个英文名字答哪个,不喜欢也得喜欢,总比答不上来强吧。 除了固定的几个攻略上常见的问题,一些问题是随机的。 一个女生自我介绍的年龄和身份证不符,问原因(英语),学生一下难受的够呛,后来用汉语解释说是为了妹妹出生少罚款(罚款多少和二胎间的年龄差距有关)改大了年龄,这也是让我们长了见识。 一个男生的名字非常女性化,就问名字的来历,原来是从爸爸妈妈的名字各取了一个字。(这种取法未来是不是会非常流行?不过不建议取明显看上去与性别不符的名字,容易引起误会或困惑) 还有个女生复试前联系了组长想让她当导师,组长说了她的名字,说你联系过我;我看了看学生的名字,发现也联系过我,于是我们问她还联系过别人没,学生回答联系过好多。像这个学生发短信给多个老师“求导”这种事(关键是我们都回了让她好好复试,言外之意过了会接收),是不是别的学生也这样干?我的邮箱里还有类似的几封电邮,就不看了吧! 这样奋战一整天,总算告一段落,最后是签字,汇总分数。有的老师喜欢用手机或EXCEL汇总,这样做其实效率比较低。利用数字的规律口算则快很多,记忆中好像是初中(或小学)学过的数列处理知识。比如英语面试5个评委的分数为:14,15,16,15,17。以15或16为基准多退少补,平均分马上就可以算出,15+2/5=15.4 或16-3/5=15.4。 这一天也许对于老师来说累这么几小时,可结果却决定一些学生一生,从这个意义上说:考研也是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个人分类: 科教|3090 次阅读|7 个评论
研究生统考与推免(二)
热度 15 wangdh 2014-9-28 22:05
研究生统考与推免(二) (王德华) 接着说。这次聊聊今年统考研究生的复试。 我已有几年没有招收推免生了。每年有一个硕士指标,每年报考的都不是很多,都在 5 人左右,有时候有过复试分数线的,有时候则没有一位过分数线的。由于单位组织复试是按照所有报考考生的成绩排序来确定复试人选的,这样就会遇到有些导师的考生过线者有多名,有些导师则会遭遇剃光头。所以,硕士研究生调剂已经是每年必须的程序了。我这些年多数都是从报考我的考生中遴选的,也有一次只有一位考生过分数线的,也有一次有剃光头而需要调剂的。 今年竟然是一个丰收年,有 7 位考生过了复试线。考生们在得知自己的分数后,多数都是第一时间告知,并询问是否有复试的资格。从这些考生的汇报中,我有些意外,有在报考前与我联系过的,也有的考生我则是不知道的。终于收到了单位给的复试学生名单,这可让我犯了愁。过线考生中,有英语成绩好的,专业课中有宏观生物学课程成绩好的,有微观生物学课程好的。有帅气阳光聪慧的男生,有开朗内秀伶俐的女生。有曾在我实验室实习过的学生,有我毕业的学生的学生。有发表过学术论文的,有参加野外考察的。最怕是因为复试而伤了年轻考生们的心。复试前的那一阵子,心情着实不安。我有一个性格缺陷,做决定的时候,很难下狠心。面对他人的要求,很难说出拒绝。所以,我开玩笑说要是学生摸准了我的性格,要对付我说太容易了。只要不违反原则的事情,我一般很少拒绝,尽管有时候心里也会有些不悦,多是自己回家很无奈地躺在床上发呆,或是呆呆地坐在办公室里,什么事情都做不了,过了不知多少个时辰,终于原谅了自己,叹自己心胸怎么这么狭隘。有时候某个学生的一句话,就会瞬间复苏或温暖了犯傻的那根神经,所传递的信号也在瞬间发生了改变。这样一些就归于平常。 复试的日期到了。考生们陆续到了京城,也很自然就开始跟我联系,希望能跟导师见面聊聊。为了避免一些干扰因素,我做出了一个很不近情理的决定,在复试前我不见任何考生,但安排研究组成员与复试考生座谈并共进午餐,以加强了解,缓解一下考生们焦急的心情。我给复试考生写了一封信。 ****************************** 给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组 复试考生的一封信 各位参加复试的考生大家好: 首先感谢你们选择动物生理生态学这个方向。祝贺大家通过了初试,进入了复试。 我今年只有一个指标,所以很遗憾不能全部满足大家的要求。 大家的考试成绩都不错,我们组也没有任何内定的人选,也不存在其他不符合招生规范的事情。大家现在同在一个起点上。复试成绩很重要。希望大家尽量放松,充分表现自己。 我想给大家说的是,我们会尽力帮助不能被研究组录取的考生进行调剂(如果大家愿意的话)。我这几天事情很多,所以很抱歉不能接待大家。欢迎大家随时到实验室里看看。我们研究组的同学将于13日中午与大家认识和座谈。 考虑到研究组只能录取一名同学,为了给大家一些主动,希望大家先提前了解一下我们实验室的其他导师情况,如果需要调剂的话,到时候可以主动些。实验室有指标的导师有 … ….等。 由于实验室复试的时间定在周五,大家不管自己是否被录取,建议大家在这段时间里主动去与自己感兴趣的导师见面和讨论,大家尽管去,不要有任何顾虑,我这里没有问题。相关导师问起来的时候,就直说是我建议的。 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圆满的归宿。 祝福大家! 我们研究组成员与考生们进行了认真座谈和交流,每人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也很感动。 复试是在一个周五下午。我的考生,复试进行得都很顺利。我们的复试小组阵营强大,我们实验室大多数导师都参加了复试。提问很友善,也很专业,考生们还是有些紧张的,但到最后基本都能稳定下来,所以都基本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由于我没有任何导向,也由于这些考生们都各有所长,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大家给我推荐了笔试和复试都很出色的一位考生。 大家希望我尽快确定拟录取的考生,然后相关老师就可以与其他考生交流调剂的事情了。我需要在周一做出最后决定。那个周末,同样难过。通过复试,每位同学的优点都那么有力地冲击着我,一张张阳光的青春的脸庞,一双双期待的眼神,又一次犯了难。周一上午,我把成绩突出的考生约来办公室,对她讲今天上午我需要做出决定,你们其中的几位我都很满意,我现在主动权给你,通过这几天的了解,你可以重新选择你喜欢的导师和专业,考虑好后,告诉我你的决定。最后学生说她已经经过了很认真的考虑,希望能加入我们研究组。就这样,经过几天的心理折磨,我今年的研究生复试和拟录取工作暂告一段落。 让我欣慰的是,通过考生们自己的努力和主动,我也积极为他们推荐相关导师,也曾希望有导师能愿意借给我一个指标(我来年还)... 参加复试的考生,最后都找到了导师,算是一个大圆满。复试后,我专门抽出一个上午接待我的考生们,与他们进行了交流,聊得也很愉快。看到他们一个个在焦急不安之后,终于有了轻松的笑容,心理也有了坦然的感觉。 考生们都陆续回校了。我又给他们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 ************************ 大家好! 首先祝贺大家都初步有了一个意向导师和方向! 我今年很为难,但特别高兴。 非常感 谢 大家选择报考我们研究组。感 谢 生活能让我们有缘相识。 尽管有些同学没有达到自己的意愿,有些小不愉快。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大学是一个起点,让你知道了知识的重要,科学的魅力,自己的需求。硕士,是另一个起点,是真正科研兴趣的挖掘和发现、培养阶段,是自己智力、才华发挥的时期,然后确定是进入博士阶段,还是走向社会,开始新的生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是一个平台,中国科学院是一个平台,我最大的希望是大家能够走向这个平台,然后发挥自己的才智。 现在大家都做到了,这是非常值得祝贺的事情! 感 谢 大家在 复试过程中的出色表现,大家的阳光、智慧、微笑、坦诚、礼节,给复试老师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希望大家在不同的时间点上,主动及时联系和咨询自己意向的导师和研究生部,咨询相关进展。特别建议大家阅读导师的论文,师兄师姐的论文,导师建议的专著。早些开始阅读英文文献。 研究组对大家招待不周,希望大家谅解。给大家一点交通补贴,是我们研究组的心意。也请大家不要嫌弃。 最后我有一个请求,请大家把自己复试的感想、对动物研究所的认识等方面,写点文字发给我。特别希望大家给我们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及你们的希望。 最后,希望大家注意安全!祝福大家顺利平安! 考生们真的很配合,他们给了我出乎意料的答卷。这里摘录几位考生的文字: “ 在北京的这短短几天,收获了很多,有些可以用语言来描述,而有些却只是心中的感觉,叹自己学识浅薄,不知道怎么才能准确的描述。复试过后,似乎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可也有了新的急迫感。太多新的东西不懂,太多东西要学习。所里的环境,所里杰出的老师,都让我感觉自己像找到了丰富的矿藏,努力想提高自己挖掘的能力。 复试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情,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一些缺点比往常更加清晰的摆在了我眼前,曾经,我害怕这些缺点的暴露,害怕这些缺点会成为我求学道路上的拦路虎,但现在,我却欣喜及时发现了它,这让我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了努力改正的机会。 整个考研,初试,复试的过程下来,我感觉自己能够更加成熟了,更加自信了。这个于我也是很大的收获。老师,感想说出来只有几句话,但我内心的成长却很多很多。” “这次去到北京进行复试,特别喜欢在复试过程中那轻松惬意的氛围,让我毫无紧张感,也丝毫感觉不到任何压力,同时也让我知道了老师们读人的本领,可以通过简简单单的家常提问就能对我们考生有个清晰的认识,让我好生佩服! 在复试前后我也与王老师的学生们聊过,使我对我的研究所生涯也有了个更全面的认识,这一切正合我意。记得当初我选择在中科院的研究院所读研究生,而不是在大学中读,就是看中了研究院所对于任何实验的严谨,实验设备体系的完整,老师的综合实力,以及学生们全力以赴的学习和实验的氛围。这一次去到北京也更肯定了这一切,所以我非常的开心,我一点也不畏惧以后生活的所谓枯燥或是所谓艰辛,我相信这些都是生活,生活需要拼搏。” “ … … 虽然最后很遗憾没能留在咱们组,但这次复试让我收获很多。您说我表现得不够自信,这的确是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还有通过和其他同学的比较,我也认识到自己表达能力的不足。动物所是我一直喜欢的的地方,也是我的梦想,希望能借这个平台,增加交流,使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 “没去动物所之前听同学说科研所气氛有点冷漠,但我到了动物所之后发现不是这样的,特别是座谈会以后,更是加深了对你们的喜欢,因为你们对我们的热情和关心,让我对这个陌生环境感觉亲切起来,克服了害怕心理,也敢去老师办公室找老师谈话了。特别是复试前在门外等候时,紧张的口干舌燥呀,但进入复试会议室后看到老师的微笑,还有整个面试组的轻快气氛,自己就放松下来了。真的谢谢您们的亲切和善。对于动物所里的复试安排,我觉得特别认同,真的感谢您们的良苦用心。最后想说复试虽然过去了,新的起点也开始了,所以需要继续的打基础求上进。不愿让老师们失望,也想自己有所成长,所以我会继续努力的!复试真的很愉快!” “研究生复试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是第一次由我自己主导的重要事情,以前都有爸妈,老师在旁边帮着,复试这段时间就自己一个人在北京,除了能和学长学姐交流一下,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判断,自己做决定。虽然那几天压力不小,但也成长了很多。那段时间里,忐忑不安的心境是主旋律。希望,失望一直不断的交替出现,复试前对自己复试时的样子有着各种各样的想象,有好的,有坏的,那些幻想真的挺折磨人的。 复试那天醒得特别早,上午的时候真的很紧张,一直担心下午的面试,不过下午面试真正开始后自己倒是一点也不紧张了,我知道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其他同学相比有很大差距,既然这个差距不是我能在短时间里能弥补的,我想我能做的就是把心态放好,实话实说,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因为我是倒数第三个,虽然我也知道我能被老师您录取的机会很小,当时就是希望自己能顺利的完成自己的复试,让自己满意。 。。。 。。。 我一直在想,这十几天,复试前前后后的经历,我学到了什么。 事情远不到最糟糕的,即使觉得已经绝望了,最后还会有扇门会打开,一定不要放弃。与别人交流,尤其是与长者,坦诚是最起码的要求,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老师想什么,做学生的猜不到,刻意了反而就不好了。老师挑学生,学生选老师,理性的思考要有,感性的成分也不少,老师与学生,本来就是两个社会人之间的交流,有缘分,聊得来真的很重要。 再没来动物所前,我对动物所的认识一直很标签化,直到我自己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动物所在我心中的样子才具体起来。如果把动物所比作一个人的话,外表严肃,内心真诚,对人友好这就是我对动物所的初步感觉。复试这段时间认识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长学姐,他们让我体会到了这座严肃建筑里的生活气息,觉得在这里面工作学习让人安心,沉稳又不乏朝气。我一直觉得动物所就像是一本厚厚的字典,里面有着海量的知识等着我去学习。 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尽快的融入到动物所这个大家庭里,能在这个十分优越的平台上去探索自己喜欢的东西,体会这个过程中的苦与乐。 ” 这些都已经成为往事了。这几天推免研究生面试,就又想起了 3 月份的研究生复试,想起了那些可爱的考生们。也是因为他们都有了归宿,我也可以把这个经历写成文字了。 九月份,研究生们开始新的学习了。我在我的《动物生态学》课上,也看到了半年前的我的那些考生们。心里真的很欣慰,希望他们会喜欢现在的专业,希望他们几年后,都能健康地发展。 研究生招生,对师生双方都关系重大,不可以不慎重,不可以随意和大意。在关系到考生未来的事情上,是有些战战兢兢的。他们的表现越是优秀,越是体谅,越是理解,对自己内心的拷问就越强烈,伴随着不安和担心。在某种程度上,没有明确细致强烈的专业感,反而有利于调剂。在交流的时候,也的确发现有些考生对于专业方向的理解,还存在一些不足,有些仅局限在对专业方向名称的表面理解上。 师生,有说不完的话题,有道不尽的酸甜苦辣,真真是痛并快乐着。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7174 次阅读|23 个评论
说说研究生招生那些事-如何突破行业研究所招生的困境
热度 1 ztrilibin 2014-4-27 12:32
一直以来,我们单位研究生招生复试都是在四月初进行的,而很多单位在三月底都定下来了,众所周知,目前研究生复试都是差额面试,如果我们在四月份进行复试的话,就意味着没有能录取的学生已经没有去其他地方的机会了,作为老师,面对这样的问题其实是很纠结的,因为这个事情和研究生部的老师讨论过多次,而且每年都存在这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每年报考我们单位的研究生数量太少,过线考生更是少的可怜,别说不够差额,就连名额数量在某些年份中都不够,所以每年国家分数线出来之后,我们单位(共三个专业)都在等看是否有调剂的学生,至少我们并不愿意浪费名额,毕竟将来在科研中可以和更多年轻的同学们一起工作和讨论是件非常令人期待的事情,毕竟教学相长嘛! 那为什么总是报考人员这么少呢?这个因素就比较复杂了,我经常和我的学生谈到他们为什么选择来这里读研究生,他们中第一志愿来的同学会说,“老师介绍,同学介绍,师兄师姐介绍,再有听考研攻略中说,这个研究所找人少,竞争激烈,所以很少有人报,一不小心我就来了 ”,调剂过来的学生会说,“第一志愿的分不够,百般无聊,看到我们研究所有调剂信息,然后就报名了,来了面试后,才发现这个地方不仅不歧视男女生同学,更不歧视调剂生,包括现在很多人在讨论的考研学校出来的学生 ,大家在一个平台上重新开始”,我只能笑笑不答,歧视他人的同时,其实也在歧视自己。不论困难如何,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研究生在实验室经过三年的训练,多数同学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尽管他们不是来自985,不是211,毕业时他们的成绩丝毫不差于重点院校的硕士毕业生,在这里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工作,更重要实践性更强,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也不是能够就业这么简单,而是基本上使学生成为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工程师 ,当然用人单位也有别的需求,学生也能够比较从容的适应,从毕业学生的工作情况上来讲,他们目前的状态绝大多数是令人乐观的。 针对招生中存在的时间晚,另外我们很难找到学生的困境,几年前就和研究生部商议我们主动出击,到和我们专业相关的学校去做宣传,让同学们能了解我们研究所,并有信心的报考,同时增加免试研究生的推荐力度等等这些措施。 非常不错,我们马上能够成行第一站,经研究生部老师联系,北京化工大学接受我们这种形式的推介,我们将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和同学们聊 聊聊我们招生的政策,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关注我们研究所。 这次我们研究生部拿出的具体措施是,在每年暑假,开展大学生夏令营,让同学们实地的来到我们实验室感受我们的科研与学术氛围,同时在今年接受有免试资格的同学将来到我们这里做研究生,再有就是我和研究生部的老师今年重点选择2所专业相关度高的高校去推介,希望能够有同学们报考我们的研究生,希望这些努力能够改善我们招生状况。 就在我们出发前(我们将在明天出发到第一站),我们的相关政策也在我们研究所主页上发布了,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和老师,可以关注一下。 话说过来,就算是将来不愿意来这里学习的话,也是可以来认识和了解一下“备受争议的烟草科研”都在忙活些什么东东! 写到最后,我怎么有做广告之嫌,我自己都有这个感觉 郑州烟草研究院2014年大学生夏令营邀请函 http://www.ztri.com.cn/ggl/2014/04/155194.shtml
4299 次阅读|1 个评论
研究生招生奇怪招生方法
热度 1 lidengxin 2014-4-8 19:41
老师,您好!非常抱歉打扰您,也希望您能理解我的心情。我是一名考生的家长,对于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复试中的一些问题,存在两点疑问: 1、在公布复试成绩的时候,只有录取名单,而没有复试的各科的成绩。我们希望研究生复试能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对于不公布单科成绩,我存在疑问。既然是进行了复试,择优录取,为什么不能公布呢? 2、在复试报到的时候,可以选择是否直接调剂专业型硕士。对于这个问题,经过咨询,基本所有的好学校都没有这种做法。通过了解,今年初试分数在285到290的学生通过这项政策,全部通过复试,录取为专业型硕士。而对于众多290至300的学生来说,有的没有通过复试,有的调剂到环境科学和环境生物技术。对于其中的一志愿填报了了环境工程学生来说,是不是不公平。研究生复试本来就应该择优录取,而学院的这种做法,让众多低分的考生被环境工程录取,这对于想考环境工程的很多考生是不是不公平?这个在复试的过程中,学院的领导也没有进行详细的解释。对于众多学生来说,更是在出来名单之后,才明白其中的来龙去脉。考个研究生不容易,学院难道凭一张纸上的一个勾,就让众多考分比他们高的考生被刷掉。这样的学校以后谁还愿意来呢? 以上几点意见,还希望学院的老师和领导考虑一下!(说明面试前你一定要选学术还是专业学位,或先学术后专业,结果考分最低几个人的一定选择专业学位,保证能考上。可能是学术也可能专业学位的就博弈一下,所以就淘汰了)大家讨论一下,这是什么事情?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2842-782785.html 更多 收藏分享修改| 删除|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3436 次阅读|3 个评论
研究生调剂的一些事儿
热度 5 hyperchaos 2014-3-29 22:24
今年的研究生国家分数线公布一段时间了,很多落榜未被报考学校录取的学生匆忙奔波于调剂,我们也如以往的发了许多调剂邀请,向我们理学院物理系申请调剂的学生我们初步审查后都发了同意参加复试信息,很奇怪一些学生向我们物理系相关专业申请调剂却不选择接受,研究生秘书老师很敬业的逐个询问,这些没应答的学生基本就是回绝了研究生秘书,我们就很奇怪既然你不接受那么为什么要向我们专业申请调剂呢? 研究生秘书给那些同意来复试的学生发了复试具体信息,可真正报道的却大打折扣,我们物理电子学的学生有很多挑选余地,而物理学下的二级学科如凝聚态,原子与分子物理等就悲剧了。想想去年录取了学生中就有5个学生没有来报道,最终导致物理学专业没有完成招生指标。 今年我负责物理系的研究生复试工作,部分参加复试的考生和我见面,我和他们逐个座谈,发现调剂的学生差距太大,很多学生感觉就没读过大学似的。总结下就是对读研究生没有真正认识和定位,遗憾。
5696 次阅读|6 个评论
美国大学原创不断的四大制度法宝
热度 86 dwchen 2014-3-25 19:19
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都不约而同的集中在美国?为什么美国牛校得个诺贝尔奖就好像探囊取物?为什么世界各国的优秀学生源源不断远赴美国求学? 在我国研究生复试正如火如荼召开之际,我们需要深刻的反思,如何才能培养出一流的研究生?如何才能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实实在在的创新,而不只是空喊口号, 真正使得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根据我的亲身经历,我认为美国大学原创不断有以下四大制度法宝: 1) 面向全世界招生优秀学生的研究生招生制度 美国研究生招生采用申请制,而不是简单的统考。所谓的GRE统考,一年可以考很多次,而不像我国研究生统考一考定终身。我国一个学生一般只报考一个学校,最多再调剂一个学校,而在申请美国研究生,一个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多个学校。美国提供优厚的奖学金,吸引来自全世界的优秀学生,使得研究生(一般指博士生)做科研后顾无忧。看来,美国大学真正做到了选天下英才而育之,爱天下英才而助之。 我在伯克利访问期间,看到很多博士生都开车上学,经常飞行度假。经过询问才知道: 他们的奖学金远远多于我们访问学者的政府津贴 。在伯克利的实验室,研究生队伍好像 八 国联军 ,来自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经常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2) Tenure 制度避免教授成名后阻挡助理教授或者副教授的发展 在中国做研究,是人越老越值钱,名人年年搞项目,搞大项目,越资深的教授拿的项目越多,年轻的助理教授(或副教授)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这与我国的年度考核制度有关, 越有名的教授考核指标越高,人就像骡子一样负重而行。 美国大学设计了Tenure 制度,做研究到了一定程度,一般晋升为正教授(也有部分副教授)将免于年度考核,学校完全相信教授自觉做研究。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其一,获得Tenure 的教授,将会减少与年轻助理教授(或副教授)竞争科研项目, 给年轻人更多机会。 其二,获得Tenure 的教授,没有年度考核的压力,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一些难度大、短期难以出成果的大科学问题。 比如,我的访问导师美国工程院院士Lotfi Zadeh教授,在成为终身教授之前是著名的控制论专家。当上终身教授之后,毅然改变研究方向,开创了fuzzy set,fuzzy logic, soft computing等新的研究领域, 50年如一日,深入思考,原创不断,终于成为一代宗师。据我所知,Lotfi一直项目很少,经费很少,博士生很少,没有团队成员。如果没有Tenure制度,按照中国的考核制度,教授级别越高考核指标越高, Lotfi恐怕早就被UC Berkeley淘汰了,或者被降为副教授了。 在美国,年轻的助理教授有更多的机会拿到科研项目,冲锋在科研的第一线,而年长的终身教授则抽出闲暇来教书育人,或者思考大的科学问题。科学研究是一个高度耗费脑力和体力的工作,年轻人应该多承担责任。 3) “非升即走”制,大浪淘沙,选择优秀人才 美国对于年轻的助理教授才用严格甚至残酷的“非升即走”制度。据说,在伯克利,助理教授的淘汰率达到了80%左右。这样,加速了人才的流动,使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而且增加了不同工作的阅历。其实,习惯了就好,一点也不残酷,反而使得生活更有挑战性、更丰富多彩。 这种制度,大浪淘沙,使得最适合该岗位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相比而言,我国年轻教师队伍的流动性太差,据我所观察,也许10%都不到。这么低的流动性, 人的经历阅历有限,创新思维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 本校博士生毕业不许留校,避免近亲繁殖 美国的著名大学都不允许自己本校培养的博士生直接留校工作,避免了近亲繁殖。这样也使得博士生毕业之后到不同的研究机构学习交流, 融合百家之长真正开展协同创新 。当然, 伯克利的教授中也有毕业于伯克利的博士生 ,但是仔细一看他们的简历,他们都有其他大学的博士后或助理教授等经历,最后才通过公开应聘,回到伯克利工作。这样,可以把别的研究机构好的经验,带回伯克利,也把伯克利的优秀经验传播到其他研究机构。 相比而言,我国博士生留校的比例太高,估计有30%以上。一个人长期呆在一个工作岗位,从事同一个工作,虽然可以“十年磨一剑”,把某项技术做到极致。但是,这样很容易导致思维比较狭窄,创新都很难,何况原创? 当然,另外一个副作用就是大学 里面关系错综复杂,派系林立 。
个人分类: 教授|22488 次阅读|173 个评论
研究生要招合适的,而不是招优秀的
热度 38 wangdh 2014-3-22 10:41
研究生要招合适的,而不是招优秀的 (王德华)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问题。研究生不招优秀的?那不是胡来吗? 何为优秀的学生?考分高就是优秀学生啊,出身好就是优秀学生啊,这样说也有问题。如果说考分高就是优秀学生,那为什么对所谓的“考研基地”的学生有那么多看法?考分高不算优秀,那考分低就优秀了? 那什么样的学生才是优秀的?素质高的学生可说是优秀的学生。 何为素质?这也是很难定量的事情。凭直觉吧。 所以,我说招研究生,要招最合适的,而不是招最优秀的。 什么是最合适的?在当今考研体制下,做到也不容易。所谓合适,至少是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研究集体的,适合自己课题发展的,适合培养目标的.... 所以所谓合适,可以有很多方面: 与导师之间,与研究集体成员之间,与所研究的课题之间,与培养的目标之间,等等很多方面,都需要相匹配。 新人进来,是新鲜血液,带来的是生机,是朝气,是智慧,而不是麻烦。新人,要么是把没有生机、死气沉沉的集体带动起来,要么融进这个朝气蓬勃的集体。既然是一分子,就要有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借助集体的力量,发展壮大自己。 师生在一起三年、五年,应该是一段快乐的时光,值得回忆的时光,而不是相互折磨、痛苦不堪的一段经历。同学之间,也是这样,如果几年下来,勾心斗角,相互猜疑,相互拆台。这样的集体,不可能有发展,在这样的集体里,跟噩梦一样,度日如年。大好青春时光,浪费在这样的集体里,实在是人生中的不幸和悲哀。 所以,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但又是很困难的。 作为导师,如果自己不喜欢做监工,不喜欢催促学生,那么应该选择自控能力强的学生,主动性强的学生,独立性强的学生,计划性强的学生。作为学生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自己的自控能力弱,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时间,没有计划性,喜欢随意,那么应该选择严厉的导师,精力充沛的导师,年富力强的导师。适合自己的,就是合适的。 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和谐呢?靠运气吧。这个时候,导师和考生都应该睁大眼睛,仔仔细细看看对方,认认真真认识对方。 师生,真是一种缘分的。从相遇、相识,如果做到相知,相敬,就能够续缘。 如果做不到,缘分就尽了。 前几天我在国科大的青年导师培训班上说,如果一个学生有能力发CNS文章,师生之间就是性格不合,相互之间怎么都不协调,怎么看都不顺眼,这样相互折磨的日子要经历3年、5年,甚至更长,太恐怖了,我的身体状况恐怕等不到那篇CNS文章了。关键是,如果师生之间不协调,恐怕会耽误了一位有发展前景的好学生,那就是一种罪过。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是学生的一种幸运。我们知道,一般有天赋的学生,往往是很有个性的。 不管是导师幸运,还是学生不幸,研究生要有能力达到培养单位所规定的毕业要求。这是最最起码的。连毕业要求都达不到,什么都谈不上了。到那个时候,不管是导师,还是学生,你还觉得是最合适的吗?还是最优秀的? 做到生活快乐,顺利毕业,是很艰难的事情吗?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2853 次阅读|93 个评论
访谈:如何准备和参加研究生复试?
热度 15 wangdh 2014-3-18 12:19
访谈:如何准备和参加研究生复试? (王德华) 说明:2014年1月份的时候,《求学考研》杂志的一位小伙子想就研究生复试对我进行一些采访。采访提纲很细,问题很多。在一个下午,我回答了小伙子一些问题,有八个方面。小伙子根据采访记录和录音,回去进行了整理。我在他整理的文稿上,进行了一些文字修改。感觉有些表述,还是不好,随希望他再进行文字加工,进一步简练。 不知道这个采访稿后来怎么样了,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消息。今年的研究生复试已经拉开序幕了,将这些文字公开,也许对一些考生会有些许参考价值。 有些说法和观点,很随意,也是个人的看法,所以一定有不足,甚至是错误的。相信研究生考生们会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作为交流吧。 一、 联系导师 《求学 · 考研》:在复试前,学生有必要联系导师吗? 王德华: 有必要。 这个问题涉及到研究所和高校,不同的招生单位培养方式有所不同。有的高校硕士培养的第一年不分导师,采取轮转机制。招生简章上没有具体到专业的指导导师,所以不知道该联系谁。不过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也应该尽量联系导师。考研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选择,一定要清楚自己想学什么,对哪个导师的方向感兴趣,这是报考的基本前提,这样也好有目的联系相关导师。 虽然科学院的研究所一般会列出导师姓名、招生专业、研究方向和招生指标等,但还是要联系相关导师,因为可能导师心中已经有目标了,或者已经接收推免生了。此外,一些导师并不是每年都有招生指标,网上信息可能没有及时更新,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联系导师。千万不要担心浪费导师的时间或打扰导师,一般导师也想了解你,真正做学术的老师,不会怕学生打扰的。 《求学 · 考研》:学生什么时候联系比较好? 王德华: 不单单是复试前要联系导师,学生应该在报考之前就要联系导师。我上一个问题已经涉及到这个方面了。 《求学 · 考研》:在学生联系您的邮件中,一般存在哪些问题? 王德华: 缺乏相应 的规矩和礼节,如邮件中没有称呼、没有落款。有时候称呼是错的,明明联系的是张老师,却称呼尊敬的李老师。这一看就是复制粘贴过来的。这些都是细节,但做学问的,都很关注细节。特别忌讳的是群发邮件。群发的邮件,导师一般不会理会。 《求学 · 考研》:有的学生想让导师多了解自己,于是在邮件中写的比较多,如社团活动、社会活动、参加过的企业实习,等等,这样的简历是导师愿意看到的么? 王德华: 你参加了社团活动、社会活动都可以写,但导师更想了解的是你通过这些活动你有哪些收获、体验和感悟。更喜欢看到科研活动的介绍。 《求学 · 考研》:通过学生的邮件,您想看到哪些内容? 王德华: 导师最想看到的是你的学习成绩;其次,是参加过哪些科研活动,这是显示你能力的地方,因为你是来考研的,不是公司招聘;第三,要有个人自述,可长可短,主要内容是为什么选这个专业,为什么选这个导师,将来有哪些计划和打算。国内的学生写个人自述存在的毛病是套话、空话太多,什么爱国、爱党等等。个人自述所体现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坦诚,实在,纯朴,容易打动人。 《求学 · 考研》:学生在复试前,联系多位导师,是不是一件比较犯忌讳的事情? 王德华: 不忌讳。但 最忌讳的是群发邮件。群发的邮件基本上会当做垃圾邮件处理,没有一个老师会认真看你的群发邮件,也不会回复。 《求学 · 考研》:复试前,您认为学生多久联系导师一次比较好? 王德华: 不要太频繁,你要真有事要问,不要想起一件事就给导师打电话、发邮件,因为导师一般都比较忙。 《求学 · 考研》:在复试之前,学生要求见面,您会见一下学生吗? 王德华: 我一般会愿意见。 复试,能见导师就见导师,电话通信的效果还是不如见面的效果好,有时候面谈 5 分钟可能就把事情敲定了。学生都到办公室了,导师也不会拒绝。去年复试期间有个学生打来电话,我在电话中说我是有个名额。过了一会,学生打电话说,她已经买好了来北京的车票了。学生都来了,即使我没有安排时间,也要挤时间见一下。导师不会讨厌这样的学生。 《求学 · 考研》:每年联系院长等有行政级别的导师或者是“大牛”都非常多,您怎么看? 王德华: 这要按照学生的类型来说。 如果学生的依赖性比较强,导师不指导的话就不知道怎么做,这样的学生尽量不要报有行政级别的导师,因为行政事务会有很多杂事,他不会有普通老师那么多的时间去指导你。 独立性强的学生报什么样的导师区别不大,他需要的是时间、空间、经费和自由,他有自己的想法,方法也可以自己解决 ,导师没有时间,并不影响他。 如果真要做学术,要挑一个对特别有利的导师,能帮你一辈子的老师。 二、 自我介绍 《求学 · 考研》:导师想从自我介绍中得到什么? 王德华: 首先是学生对这个专业、方向的喜爱,通过本科学习这些课程,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其次,是学生做了什么科研,发过什么文章,甚至是诗歌、散文或小说也行。 《求学 · 考研》:什么样的自我介绍能让导师眼前一亮? 王德华:有 个性的介绍。内容虽然都是那些内容,但是套路不能都是同一个样子,就像唱歌,虽然是同一首歌,但每个人唱的味道都不同。复试的时候,面试小组要面试多位考生,如果学生都按同一个套路下来,肯定后面的学生介绍到一半的时候,老师就不让你介绍了,所以一定要突出个性。如果没有个性,就简单明了。 三、 英语 《求学 · 考研》:在您看来,英语对于读研的重要程度如何? 王德华: 纯自然科学,纯理论科学,生物科学等,英语的确很重要,因为要阅读国际最前沿的文献,与国际学者交流。但是,导师最看重的还是学生的能力,英语只是个工具,英语好不一定能力就强。 《求学 · 考研》:在您看来,英语在复试中的重要程度? 王德华: 复试英语,硕士不是太看重,因为笔试的考试已经很严格了。复试的时候,一般是考查一下阅读和理解能力,发音和听力等口语能力。 《求学 · 考研》:在复试中,怎么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 ? 王德华:我们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找一位从海外回来的老师问学生一些问题,这往往是考查学生的口语和交流能力。一般是问一个英语问题,两三句话就能考查出来学生的听力和口语。第二种,是给一段文字材料,让学生阅读和翻译,了解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求学 · 考研》:在复试中,导师会用英语问专业问题吗? 王德华: 不多,多是问一般的问题。也会有比较专业的提问。复试没有固定的程序,一般很轻松,有些问题是即时问的。 《求学 · 考研》:有的学生初试之后,为了能够在复试之中增加胜算,专门去考一下雅思、托福等语言证书,您认为有必要吗? 王德华: 专门为了复试去考证书,没有必要。但是如果已经有了这些成绩,展示一下,问题也不大。英语水平还是主要通过你的表述,与老师的对话,对文献的理解等等来展示的。没有必要刻意的去参加这些培训。 四、  礼节 《求学 · 考研》:在复试中,您会关注考生的礼节方面吗? 王德华:关注。 复试中的礼节是非常重要的。 《求学 · 考研》:您认为,学生在礼节方面经常存在哪些问题? 王德华 :度要掌握好。要有自信,有尊严。比如一进门就给所有老师鞠躬,这就过了。师生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的。平时怎么做,复试时候怎么做就比较好。打个招呼,问候一下,就可以了。 《求学 · 考研》:在复试中,您认为学生什么样的着装比较得体?学生穿正装是否合适? 王德华: 要正式一点,要干净整洁,不一定要穿西服。应该说,再怎么正式都不为过,这是基本原则。便装也没问题,但一定要整洁,千万不能邋遢。年轻人,应该展示朝气和生机。 《求学 · 考研》:有的学生认为来见导师,空着手的话是不懂礼节,一般想着带个礼物,您怎么看? 王德华 :千万不要带,小礼物都不行。送礼,是很多科学院的老师很忌讳的事情。严重的话,如果学生带礼物,这学生可能就没有希望了。这不是人之常情,而是有意在讨好,年轻人不要学这些市侩庸俗的东西。 《求学 · 考研》:您有哪些细节提醒学生? 王德华: 如复试的时候, 进屋要先和导师们打个招呼,这是最起码的礼节,然后听主席怎么安排。要放松,不要紧张。如果太放松,太随意,也不好。 回答问题,不能老师问到一半就抢答、争论,甚至辩解。当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让你停,你就停。如果你有特别重要的话要说明,可以提出要求。回答问题,一定要简练、到位,不要绕圈子,云里雾里的,要实事求是,坦诚。 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能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复试的时候,要关掉手机,更不能查看短信手机。要学会与老师们交流,不能自说自话。 要做到阳光、自信。 复试结束,起身离开的时候,要道一声谢,有始有终。 五、 跨专业和往届生 《求学 · 考研》:在每年的复试中,跨专业的考生多吗?大约能占全部参加复试考生的多少呢? 王德华:有,但 不多,应该鼓励,有些导师很喜欢跨专业的学生。 《求学 · 考研》:导师一般喜欢跨专业的学生吗?鼓励学生跨专业考研吗? 王德华: 喜欢,鼓励。 如果学生对所跨考的专业感兴趣,有这种内心呼唤的话,做一些尝试是值得的。跨学科是容易做出成绩的,我们也非常鼓励和喜欢这些跨专业的学生。 《求学 · 考研》:导师对跨专业的学生的专业基础,会不会有所顾虑? 王德华: 会有所顾虑,尤其涉及到实验技能等,但主要考查的还是能力,如学习能力,独立能力,基本背景等。如果喜欢,一定是花费了时间去阅读了一些书,或做过一些相关的事情。 《求学 · 考研》:在什么情况下,学生跨专业考研比较合理? 王德华: 将自己的本科专业基础与所跨的专业结合起来,这样会有优势。很多物理、化学、数学出身的人,在生物学研究中做出了重大成就,也有不少诺贝尔奖的成果。 《求学 · 考研》:跨专业的学生,他们的专业知识难免不足,可能只是学了考研的几门课程,导师提问问题的时候会不在这方面“手下留情”和“科班”出身的学生区别对待呢? 王德华: 对这两类学生,导师的心理预期是不一样的,要求自然会有所不同。同样一个问题,差不多的回答,导师如果给“科班出身”的学生打 60 分,若跨专业的学生可能就是 85 分了。 《求学 · 考研》: 在往年的复试中,往届生多吗?能占多大的比率呢? 王德华: 有往届生,但还是应届考生多。 《求学 · 考研》: 导师会不会介意往届生的年龄? 王德华: 一般不会在意,但年龄过大,老师也会有一些迟疑的。年轻不怕, 15 岁大学毕业都没问题。二十二三岁,二十四五岁,比较正常的年龄,这都不会有问题。如果考生要是三十岁以上,导师还是会有顾虑的,上限还有要考虑一下的。年轻的学生不怕失败,敢于和导师做一个时间很长的课题,但是年龄偏大的学生在这方面的勇气就有所欠缺。 不过,不同的专业方向不一样,因为往届生有往届生的有点,工作踏实,比较珍惜机会和时间,有些探索性不少很强的方向和课题,有些导师也会喜欢年龄大一点的学生。 六、 实验技能 《求学 · 考研》在复试中,导师对实验技能是如何考核的? 王德华: 两种方式。一种,是问细节问题;一种是专门的动手操作实验,就是到实验室做一个实验,这在中科院的研究所比较常见。 《求学 · 考研》可能由于本科院校的实验设备非常简陋,实验设施不完善,有些实验学生别说做过,就是实验器材都没有见过,更不用说使用了,这样的学生应该怎么应对实验技能的考查呢? 王德华: 如果没有做过这个实验的话,就要实话实说,说没有做过,然后再说自己做过什么实验,可能的话老师会安排你做相关的实验。要知道,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考查的主要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利索不利索,熟练不熟练,专业不专业等。 有些学校确实没有条件,但任何一个大学都会有起码的科研条件,会有一些基本的实验设备。虽然你不会用一些没见过高档的实验设备,但当导师考查这方面知识的时候,学生一定要想办法说服老师你有这个能力。比如,因为我所在的学校没有这个仪器,但我们学校有什么仪器,你很熟悉使用方法,比如显微镜,如果学生说的很清晰、很到位,就可以侧面证明学生有这个能力。 七、 专业问题 《求学 · 考研》:在复试中,导师会考查学生很具体的专业知识吗? 王德华: 有的老师会有意识地去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也会问得很细,可能会问到具体的概念、具体的实验步骤,甚至是具体的实验细节。 《求学 · 考研》:您会问到专业内的热点问题吗? 王德华: 一般来说,我们要求博士生要有这种关注学术前沿的视野和能力,对硕士生要求的不是那么高,但是复试中也多少会有所提及,如今天转基因话题比较热的时候,可能会有导师问一问的,但一般不会影响复试成绩的 《求学 · 考研》:导师想从热点问题中,考查到什么? 王德华:关于 问热点问题,导师想考查的不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是否对一些热点问题关注。还是以转基因的为例,考查的不是你知道电视上说什么了,哪个专家说什么了,而是大学生要有理智,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有兴趣的话,就会追踪这个过程,自己有能力进行综合分析,能够理出一个头绪来。 《求学 · 考研》:您会问到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情况吗? 文双春: 有时候会问一问,考查的核心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什么做这个课题,课题的意义,主要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要解决什么问题,是怎么样解决的,等等。如果是自己做的,应该了解一些具体细节的。 《求学 · 考研》:导师问学生问题,学生不知道,直接回答说不知道,这样好吗? 王德华: 实话实说最好,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一个人不可能知道所有的知识。但如果最基本的知识也不知道,,如连最基本的实验步骤和基本概念等都说不上来,导师就可能有很多担心了。 八、 兴趣 《求学 · 考研》:现在很多学生读研并不是为了以后走学术道路,而是为了就业等,但是担心导师会不喜欢对科研没兴趣的学生,导师们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 王德华: 现在的大环境确实有这种情况,所以导师们也不会刻意去抱怨这个事情,但我们还是希望喜欢读研的学生能够走学术的道路。学生对这个问题要实话实说,你是决定只读硕士,还是没想好,还是一定要读博士,或者读研就是为了体验一下研究生生活,等等。导师对此一般不会太介意,但导师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和个人追求而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读研究生,是一个经历,是一个各方面提高的过程,有兴趣和有机会体验一下,是不错的,至少不遗憾。但是,人生是短暂的,尤其是青春时光是非常宝贵的。哪个对自己的未来更重要,每个学生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所以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是有道理的。不管将来是否走学术的道路,但一旦选择读研,就要认认真真完成学业,按部就班接受到该有的训练,对自己负责,对导师负责。 《求学 · 考研》:您在研究生的复试中,除了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外,您会问考生的爱好、兴趣吗? 王德华: 一般来讲,爱好、兴趣等,导师会问的,如读过什么课外书,有哪些特长和爱好等?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没有任何的兴趣和爱好,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只会死读书。虽然尊重个性发展,但一个人没有爱好,生活是很单调和枯燥的。 《求学 · 考研》:什么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兴趣、爱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王德华: 这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任何事情都不能太过了。如有学生喜欢打球,也打得很好,这很好,但如果三天两头去参加比赛,或者有学生唱歌不错,但天天去参加各种训练和演出活动,经常转战南北的参加演出,这样就过了。因为这必然会影响主业,学生一定要分清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主次要分清,主次要明白。 总之,复试还是需要自身的基本功,需要的是实力,是平时的积累和努力。这里说的只是一些表面的、常规的方面,真实力是不好准备的。考核的问题也是不好准备的,答案也没有统一的。只要有能力,基础扎实,有潜力,注意一些细节,这样会更彰显个性和优势。 考生一定要诚实、开放、阳光和自信。 相关旧文: 研究生复试:咱们是否签一个君子协议呢? 如何准备研究生复试? 导师们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26190 次阅读|25 个评论
纠结的研究生复试:遭遇滑铁卢
热度 30 jlrlmylt 2013-4-14 19:59
自从 2002 年成为硕导以来,每年都有学生在考前与自己主动联系,记得有好几次,上线的报考自己的学生人数最多,不得不把一些学生分流给无人报考的青年教师。今天下午研究生复试,第一次遭遇滑铁卢,上线的学生竟然无人选自己。 分析一下原因有这样几个:( 1 )自己带的本科毕业生 10 个,无心向学,没有一人报考研究生,自然无人上线;( 2 )事先与自己联系的学生,一人投靠领导, 2 人没有上线;( 3 )自己笃信强扭的瓜不甜,从不主动找学生联系,给学生诸如助学金、就业安排等各种无法兑现的承若。然而,令自己困惑不解的是: 1 、自己教过、教研组创办的专业的学生,通过学校网站、在读研究生,应该对学科每个教师的科研实力、治学态度最为了解,为什么一股脑地报考学科带头人、系主任呢?难道他们不知道行政职务与科研水平不成正比吗? 2 、因为不了解,信息不对称,外校的学生自然而然也是冲着学科领导而来。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事业、行政机关逢进必考、企业单位要靠实力,难道大多数研究生真的只想混一张贬值的文凭吗? 3 、身为博导,谁都知道,如果表现好,可以提前攻博。作为自己所从事的学科,获取博士学位,按照目前的行情就业并不困难。作为学科仅有的几个博导,而且自认为是学问做得比较好的,无人报考是否意味着绝大多数学生都无心向学、只是把研究生作为就业的敲门砖呢? 4 、难道真如许多科学网悲观的博主所言,博士、硕士招生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规则不可抗拒吗?为了生存,难道非逼着认真治学的导师像别人那样到处去拉生源、开空白支票吗?这样招来的学生又有什么用呢? 5 、如何从招生制度、导师遴选制度上改变目前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格局呢?真心地希望得到各位博主的建议。
个人分类: 象牙塔生活|4198 次阅读|38 个评论
研究生复试那点事
热度 1 wuxiang 2013-4-14 15:17
来高校工作五年以来,每年都有两名研究生投奔我的门下,2011年更是招生了三名。这些学生也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有一名甚至提前一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然而,今年却风云突变,招生形势异常不妙。到目前为止,联系我的三名学生都是报考外校未被录取要求调剂到本校的。可是本学院今年上线的考生非常多(去年本学院各个专业第一批都没招够,后来调剂才完成招生计划)。国家线公布以后,一名学生自己联系省外高校,昨天电话告诉我她已参加完上海和陕西两所高校的研究生复试,均被录取,要求我给点建议究竟读哪一所比较好。其余两名同学推掉了其他高校的复试邀请,包括西部一所985高校的复试邀请,一心一意打算进入我的课题组,这确实让我为之动容。恰好重点部实验室有2个招生名额,我询问负责人相关调剂事宜,对方说应该没问题,有个专业需要询问校长。接着我又找到校长,对方让找研究生招生部门,研究生招生部门负责人说要综合考虑报考本校的该专业考生,让在第一批考生复试后等通知。在接下来的一周里,衷心希望这两名考生能顺利调剂到我的课题组,倘若如此,也算了却了这几周来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一件大事。 PS: 两位同学历经波折终于成功调剂,祝愿他们未来实验顺利,早日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力争提前毕业 。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3583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2013年度硕士研究生复试安排
lycdenmark 2013-4-4 22:50
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工作即将开始,根据教育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有关文件精神,现对我所2013年度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做出如下安排: 一、 2013年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根据我所考生考试成绩实际情况,确定复试分数线: 食品科学:总分 339分、英语60分 蔬菜学:总分 328分、英语50分 农业昆虫与害虫:总分 325分、英语45分 植物病理:总分 320分、英语50分 观赏园艺:总分 340分、英语50 达到分数线要求的考生具有复试资格,复试采取差额 1:1.5复试方式进行。复试前请考生仔细阅读中国农科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未参加复试者,视为自动放弃。 二、报名资格审查 根据教育部要求,我所对拟准予复试的考生要进行报名资格审查,复试时请考生提供以下材料,材料不全者取消复试资格。 ①准考证;②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份;③往届生需提供毕业证书原件及1份复印件,应届生需提供带学生证原件及1份复印件;④考生自述(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等,网上自行下载填写),A4纸打印;⑤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应届生加盖学校教务部门红章,往届生加盖人事档案单位红章);⑥反映考生英语水平的成绩证明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⑦公开发表文章、所获专利、科研成果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⑧一张1寸免冠照片(体检表用)。 另外填写《 2013年蔬菜花卉所硕士研究生复试考生信息表》(见附件1)于 4 月2日 之前以邮件回复方式返回。邮箱地址:zhujinyu@ivfcaas.ac.cn。 三、复试日程安排 4 月 7日 下午 1:00-2:00资格审查(前楼报告厅) 2 : 00-5:00专业课和英语笔试 4 月 8日 全天 面试 4 月 9日 上午 海淀医院体检 四、复试说明 复试原则上不指定参考书,以大学本科农学类教材为主要参考资料,主要考核考生对学科的整体把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复试成绩计算方法: 复试成绩计算方法:复试成绩=笔试成绩× 50%+外语听力及口语成绩×20%+综合面试成绩×30% 五、录取办法 1 、成绩=(初试成绩÷ 5)×60%+复试成绩×40% 2 、成绩加权后低于 60分者视为复试不合格,将不予录取。 五、注意事项 1 、请各考生准备体检费约 100元左右,考生复试期间的食宿自行解决。 2 、收到邮件的考生务必请于 4月2日之前将附件1返回。 3 、复试期间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状态,体检当日空腹。 联系电话:010-82109531 2013 年蔬菜花卉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谢景丽 张丽媛 李雅男 曹月霞 何秉青 汪精磊 王广富 郑伶杰 纪瑞庆 崔金莹 周妍慧 曾凤 王玲 李国亮 易怀莹 张海 冯海红 付丽霞 杨哲 韩伶 刘静 齐东霞 张振甲 赵月 顾晓振 钱坤 孙会茹 韩风庆 宋丽华 张小翠 刘天红 王玉竹 张亚甫 刘莉洁 刘盼娜 卢萍 李帅 李佳蔚 刘美 曹宁 郭现坤 胡阳 张雪梅 李兴翠 骆永丽 田恒禄 宁娇 高蕾 周晓阳 练群 魏明明 任秀霞 杨卫杰 孔晓红 刘希艳 伦尧尧 宋晓燕 王兴兴 ​ ​ ​ ​ ​ ​ ​ ​ ​ ​ ​ 恭喜我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赵月同学进入复试名单,并预祝她顺利通过复试。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24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201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安排
lycdenmark 2013-4-4 22:40
我所 2013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工作即将开始,根据教育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有关文件精神,现对我所 2013 年度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做出如下安排: 一、 2013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国家分数线以及我所考生考试成绩实际情况,确定 复试分数线为:总分 300 分、英语 47 分,专业课 75 分。 二、达到分数线要求的考生具有复试资格 ,复试采取差额复试方式进行,比例: 1:1.2 。 复试前请考生仔细阅读中国农科院网站 2013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查询相关导师信息。复试结束后,研究所将根据初试成绩、复试结果及本所招生名额,组织合格考生与导师进行双选。 请考生按时、按要求参加复试,未能参加者,视为自动放弃。 三、报名资格审查 根据教育部要求,我所对拟准予复试的考生要进行报名资格审查,复试时请考生提供以下材料: 1 、准考证; 2 、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两份复印件(身份证要求复印正反面在同一张纸上); 3 、往届生需提供毕业证书原件及 1 份复印件,应届生需提供带学生证原件及 1 份复印件; 4 、一张 1 寸免冠照片 ( 体检表用 ) ; 5 、考生简历及自述 ( 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等 ) 两份,网上自行下载表格, A4 纸打印(见附件 1 ); 6 、 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或其他反映考生英语水平的成绩证明或证书原件或复印件; 7 、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 ( 应届生加盖学校教务 处红章,往届生加盖人事档案单位红章 ) ; 8 、公开发表文章、所获专利、科研成果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9 、 2013 年复试考生信息表(见附件 2 )一式一份,需本人签字。 同等学力考生还须提交以下材料:①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全部必修课程的学习证明和成绩单 ( 复印件应加盖学校红章 ) ;②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 复试结束后,研究所将通过复试的考生资料报研究生院,凡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 五、复试说明 复试原则上不指定参考书,以大学本科农学类教材为主要参考资料,主要考核考生对学科的整体把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复试成绩计算方法: 复试成绩=笔试成绩(包括专业课和专业外语)× 50 %+英语口语、听力成绩× 20 %+综合面试成绩× 30 %。 六、录取说明 复试结束后,按初试(占 60 %)和复试(占 40 %)加权总成绩进行名次排序,得出录取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 录取成绩计算方法: 录取成绩=(初试成绩÷ 5 )× 60 %+复试成绩× 40 % 复试成绩加权后低于 60 分者视为复试不合格,将不予录取。 七 、费用 请各考生准备体检费约 63.5 元(自备零钱),考生复试期间的食宿自行解决。 八、考生接待电话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013 年考生接待和咨询电话: 010-82105813 。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2013 年研究生招生专用监督电话 010-62162692 。 2013 年作物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吕明杰 唐婵娟 从春生 杨明洁 于莉莉 周福来 李聪 何冠华 洪冰杰 明鸣 张守伟 李楚曦 吴志超 董艳 王翠红 方俐 刘慧 徐伟娜 范开建 王辉 崔晓玉 罗胜 郝巍 向小娇 梁前进 蔡宇鹏 单天雷 白娜 康丹 黄雅敏 付路平 苗永杰 王文强 黄锁 吕兴娜 李静 刘春良 龙海馨 赵紫伟 宋晓朋 李艳妃 韩俊楠 袁延超 王利虎 刘广周 孟令志 张强 周培禄 于春生 庞党伟 李光彦 张莉 陈红新 张宁 石振兴 李柏花 翟华伟 郭明昊 卢家玲 赵立萍 恭喜我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康丹 同学进入复试名单,并预祝她顺利通过复试。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26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些——研究生复试随想
热度 17 woodenson 2013-3-25 14:05
又是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复试季节,我们今天上午也完成了动物学专业的研究生复试。作为南大生科院的小众学科,我们实力有限,所以每年只有 4 个指标,如果有个别保研的,那就只能录取两三个。虽然每年都感觉生源一般,但总还能满足基本需求。经历了四五年的研究生复试,多少也有些感受。专业复试不想谈了,只说说学生的报考目的。现在就业压力很大,所以很多本科生以研究生作为一个缓冲,这个非常正常,毕竟,将来真正从事研究的也只是少数。不过,我很想说的一点就是,无论选择什么专业,选择什么道路,得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复试时,一般都会问到,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通常,大家都会说因为感兴趣。对于我们动物专业而言,最常见的一个回答就是,我从小喜欢看动物世界,很喜欢动物。然后我们会问,那动物种类繁多,你喜欢哪种动物?列举一些有趣的行为?这时,有些学生就已经茫然了。那么,这一类的学生其实无非就是混个文凭。 我们还常问,你们既然选择了南京大学,那么你究竟对哪个研究方向感兴趣呢?或者说你对南大动物专业了解多少呢?结果,几乎百分百的学生就傻眼了。南大生科院的网页确实很差,差到甚至很多导师的名字都没有录入,更别提介绍。不过我想,如果你选择南大动物,要么你是冲着某个方向,要么你是冲着某个老板,如果你连方向或者老板都不了解,你还读这个方向干什么呢?我只能说你是浑浑噩噩,对自己不了解,对自己不负责,对老板也不负责。 你别说网页差作为一个盾牌,如果真差,那你就去选网页清晰的,网页清晰的院校多的是。现在的信息如此发达,人肉技术如此成熟,找一个你感兴趣的方向和老板信息,是你的一项基本技能。我就知道,当时我保研时,动物所每个老师的研究内容什么的看了不下几十遍,这样才能决定自己到底喜欢哪个方向,哪个导师。你闷着头就撞了进来,是要我来决定你的未来么? 发了这个感慨后,一位前辈告诉我: ‘ 我觉得研究生面试只要提两个问题就可以:第一个问题:你想跟哪位导师学习;第二个问题:详细介绍这位导师的几篇论文和研究工作。至于那种说是久仰南京大学名声的,完全可以无视之。 ’ 我觉得甚是有理,如果你清晰的知道你想要什么,就会清晰的知道路在何方。 只想和年轻的朋友们说一声: 别做无头苍蝇,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些。
11911 次阅读|34 个评论
研究生复试——导师们手下留情哦
热度 39 zmpenguestc 2013-3-17 15:47
本周四,学院将进行研究生复试和面试。研究生面试环节,就像男女介绍对象的第一次见面。即第一眼和第一句话,看见的、听到的无非就是彼此是否有初步的好感。面试中,导师看见的、听到的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面与举止。导师不是八字先生,从相貌看不出性格问题,以后发展也没法预料。因此,一般过得去就行。除非有的专业和行业,很看重外在的气质、形象等。 二、介绍与交流。多少了解一点对方是否性格开朗,属于胆大、胆小等。彼此的交流是否顺畅,是否有障碍。 三、问与答环节。思路是否清楚,逻辑是否有问题,反应能力如何等。至于专业基础,知识面,学习能力(非动手能力)等,不应该是复试环节考查的重点。一般来说,初始成绩可大致反应出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一般在复试时,是没法考查的。 总之,复试环节,了解到学生都是些外在的东西,彼此一个初步的印象而已。是否踏实、勤奋,性格是否怪异,以后是否合得来,科研、学术能力方面如何等,是要靠后期的接触,才可以有更深入的了解。 那么对于那些过了初试线,已经进入复试环节的学生,导师们该手下留情了,不要再鸡蛋里挑骨头了。 一、如果你觉得这个学生,本科出身不好。那在报名前,就找理由拒绝他,可以让他报考其他老师。那些考前没联系你,直接报考了你的学生。如果过了初试线,那么学生也是冲着你来的,是仰仗你的。导师也该在进入复试前,提前通知学生,让其调剂导师。不要复试环节轻易刷人,那会让学生措手不及。尤其是外校的考生,对学校老师不熟悉,会很困难,搞不好就失去了读研的机会。 二、如果你的名额确实满了,招不下这么多学生了,但可能学院其他老师还有名额。作为老师,可以在复试前,为其介绍一个合适的调剂导师,这总比学生自己联系导师要容易的多。千万也不能放在复试环节,轻易刷掉人。假如学院是第一批复试,还有机会校内调剂到第二批的学院,还能调出去。如果是最后一批复试的话,基本就没戏了。 三、导师也要讲诚信。同意学生报考,且第一志愿初试分上线了,就应该想办法招进来。除非一些硬条件不过关,如本科未能顺利毕业,或笔试环节达不到基本要求等。 总之,想淘汰不想要的学生,最好放在复试前,尽量避免复试后淘汰。导师们该手下留情,至于理由嘛,前面说的很清楚了。 招到好学生,那是导师的幸福。招到不满意的,多费点心培养。最后还是不行的,自作自受吧。 招研有风险,下手需谨慎,手下要留情。 相关博文: 该如何兑现我对考研生的承诺
个人分类: 桃李春风|39059 次阅读|69 个评论
当年参加研究生复试
热度 1 heitiedan2012 2013-3-16 16:34
当年参加研究生考试之后,心里一直忐忑。后来,邮递员送来了成绩通知单,一看,成绩还行。当时这张通知单是用电脑打印的,那个时候用电脑的单位还不多。只是打印的内容不是考试科目的名称,而是考试的时间,如某日上午,多少分数;某日下午,多少分数之类。根据这个时间,自己再算这分数都是哪个科目的。推算的结果:英语66分,政治70多分,三门专业课都在八九十分,还有一门综合考试,也是80多分。 当时也不知道这样的成绩到底居于什么水平,所以心里虽然没有未接到成绩通知之前那么不安,但肯定还不能完全踏实。过了些日子,寄来了复试通知。这次心里有了底,可是也不能对复试掉以轻心。 在考试之前,我很少找报志愿的学校联系,总觉得那样做不太好。但是有朋友对我说,你别犯傻了,考研究生与考大学本科不一样。你就得找相关的学校和老师,至少要给老师留下你的印象。如果你什么也不找,你就绝对没戏。我听了半信半疑,但是最终还是接受了朋友的劝告,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由于这次考研已经是我最后的机会,如果再错过了就再没有机会了。所以我就找所报考的学校打电话,那时的电话还很少,只有系里的办公室有个电话,但要找到相关的老师完全要碰运气。幸好,我要找的老师都在办公室附近的教研室里,所以也就比较容易地找到他们。来接听的老师别说我根本不认识,就连名字也没有听说过。但是这个老师还是很热情地介绍了相关的情况。我问复试的要求,复试的形式,老师也都一一详细地做了回答。 复试通知中还要求写一篇文章,我根据我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也写了一篇。文章写好后,要先寄过去。那时候还没有用计算机写文字的软件,所以都是用笔来写的。大约写了两三千字吧。 复试那天,我骑了五十多分钟的自行车来到学校。走近复试的地点,有人通知我们先到资料室去等。我原来不太知道资料室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设置,来到这间资料室,才知道是一个小的图书室。让我们等,我只能心不在焉地坐在那里东张西望。资料室的老师告诉我们可以翻阅报纸期刊什么的。可是在等待的时候,哪有心情看这些东西。终于等到叫我进行面试了。 我走进面试的屋子。这间屋子其实是一个教研室的办公室。只是当时办公条件比较差,很多桌子都摞在一起。中间腾出一个稍微有点空的地方,摆着两张桌子,并在一起。桌子后面坐着两位老师,桌子前面摆着一张椅子。我知道那就是我应该坐的地方。两位老师都没见过,但都在电话里说过话,所以也不算让我很紧张。 老师们问的问题都不复杂,估计也都是看了我的材料之后,问的都是我了解的方面。后来其中一个老师提到我的那篇文章,觉得有点特色。我心中暗喜,觉得有戏。谈了几分钟后,又让我到资料室去写一个东西,大约也是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我觉得这个问题也不难,所以很快就写完了。 在资料室写的时候,还看到其他来复试的同学,他们就有可能成为我读研究生的同学了。可能是让他们也要写些什么东西,有两位同学拼命地在资料室的书架上翻阅着书籍和期刊。我心中暗想,都到这个时候,再翻看书籍与期刊能有多大用处呢?这只是我自己在胡思乱想,只是觉得比较奇怪罢了。 后来老师说可以走了,等通知吧。这时的心情似乎没有了,既不是平静,也不是不安,既不是兴奋,也不是安宁。就是没有,空的。 回家之后,感觉没事可做了。听说,只要参加复试,录取一般就没有问题了。这话我也不敢全信。实际上,在那个时候,这确实基本就是这么回事。后来不一定了。复试时,名额为录取的百分之一百二十,肯定会有百分之二十最后给刷下来。我们那时候似乎还没有这么规范。人家是这么说的,我也就这么听着。到底是什么结果,想什么也没用。复试是四月份进行的,直到七月份,才寄来了录取通知。在等待的这几个月期间,也试着给学校打了电话。但接到的回答是,录取是研究生部的事。那时候还没成立研究生院。后来我入学后,才正式成立了研究生院。 直到接到录取通知,这才算一块石头落了地。 铁道部撤销了,送一首《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铁道兵志在四方.rm
234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研究生复试:咱们是否签一个君子协议呢?
liyibo666 2013-3-16 14:57
研究生复试:咱们是否签一个君子协议呢? (王德华) 关于研究生复试,该说的以前都说过了: 1、 导师们喜欢 什么样的研究生? 2 、 如何 准备研究生复试?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复试的季节。尽管国家的分数线还没有公布,研究所已经开始细致布置,各研究室也根据相关法规安排复试适宜。 三月,也是博士生入学考试的月份,自然也是复试的月份。 每年的这个时候,考生们策划了无数个“热爱科学、追求理想”的理由,面对自己的分数、面对复试专家,焦急、担心、紧张。 每年的这个时候,导师们同样经受各种心理煎熬,面对考生的成绩,面对自己手下的在学和毕业的研究生,很多时候也是犹豫不决,希望过,失望过,高兴过,满足过,也郁闷过。 2013 年我还是没有博士生指标,有一个硕士生指标,现在看没有可复试的考生。所以,今年决定不参加研究室的硕士和博士生的复试小组。所以就有了下面这些文字。 导师们每年都是认真考核,细心考虑拟录取的考生。考生们也是有无数的承诺,从多个方面展示自己的风采和才华。师生有缘,就有了在一起生活工作学习几年的机会,接着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不满意的事情、不顺心的事情、烦恼的事情,就会困扰着双方。双方都有度日如年的感觉,都在很不情愿地煎熬着。 导师们发现,学生变了。研究生也发现,导师变了。失望、失望、失望,还是失望....... 有没有可能避免或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呢? 突发奇想,复试后师生间是否可以签订一个“君子协定”呢?您看看下面这些协定内容是否合适? (研究生可以提出对导师的各种要求)。 按时上班,遵纪守法 :研究生学习,是自觉和主动的行为。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能朝九晚五做九三会员。自觉遵守国家的规矩、科学院的规矩、研究所的规矩、研究组的规矩。还要必须知道和严格执行学术界的学术规矩。 珍惜机会,努力工作 :研究生们知识背景各不相同,一项研究需要的知识支撑有多个方面,研究生要有计划、有目的去补充新知识,逐渐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珍惜学习机会,做最好的自己。 敞开心扉,开放头脑 :师生间、师兄弟姐妹间、研究组成员间,生活中,要敞开心扉,坦诚相待。同时在学术交流和讨论的时候,要善于接受他人的建设性的建议,认真对待学术批评。 目标明确、按时毕业 :研究生必须牢记的一个目标就是要获得学位,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期限,就是要按时毕业。 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每个研究组都有自己的文化,研究生要尽快熟悉研究组的文化传统,维护和创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氛围,有集体观念,大局观念,公共观念。 锻炼能力,培养素质 :研究生学习是科研能力的培训,创新能力的培训,科研素养的训练,包含毅力、习惯、恒心、态度,以及素质,涵养和能力等。既要培养学科视野,也要熟练各种实验操作技能。 遵守规矩,完成任务 :研究生要了解和遵守研究组的各项规矩,各种纪律,按时和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学习和工作任务。 责任意识,奉献意识 :研究生要有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要有对学科领域做出贡献的勇气。责任?奉献?创新?都明白的。 专业导向,科班发展 :研究生学习一定要有专业意识,了解和掌握专业领域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要学会跟导师交流,学会主动交流;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学会写作(开题报告、各种汇报、学期论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研究进展、科普文章...),学会学术交流(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 ……总之,要立志 做一个专业的学术人。 ... ... 等毕业答辩的时候,师生可以各对照一下当初的“君子协议”。 是微笑,还是脸红? 研究生们可别忘了,“君子协定”又是为了什么呢?
761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复试:咱们是否签一个君子协议呢?
热度 59 wangdh 2013-3-16 10:47
研究生复试:咱们是否签一个君子协议呢? (王德华) 关于研究生复试,该说的以前都说过了。 推荐两篇旧博文,链接: 1、 导师们喜欢 什么样的研究生? 2 、 如何 准备研究生复试?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复试的季节。尽管国家的分数线还没有公布,研究所已经开始细致布置,各研究室也根据相关法规安排复试适宜。 三月,也是博士生入学考试的月份,自然也是复试的月份。 每年的这个时候,考生们策划了无数个“热爱科学、追求理想”的理由,面对自己的分数、面对复试专家,焦急、担心、紧张。 每年的这个时候,导师们同样经受各种心理煎熬,面对考生的成绩,面对自己手下的在学和毕业的研究生,很多时候也是犹豫不决,希望过,失望过,高兴过,满足过,也郁闷过。 2013 年我还是没有博士生指标,有一个硕士生指标,现在看没有可复试的考生。所以,今年决定不参加研究室的硕士和博士生的复试小组。所以就有了下面这些文字。 导师们每年都是认真考核,细心考虑拟录取的考生。考生们也是有无数的承诺,从多个方面展示自己的风采和才华。师生有缘,就有了在一起生活工作学习几年的机会,接着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不满意的事情、不顺心的事情、烦恼的事情,就会困扰着双方。双方都有度日如年的感觉,都在很不情愿地煎熬着。 导师们发现,学生变了。研究生也发现,导师变了。失望、失望、失望,还是失望....... 有没有可能避免或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呢? 突发奇想,复试后师生间是否可以签订一个“君子协定”呢?您看看下面这些协定内容是否合适? (研究生可以提出对导师的各种要求)。 按时上班,遵纪守法 :研究生学习,是自觉和主动的行为。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能朝九晚五做九三会员。自觉遵守国家的规矩、科学院的规矩、研究所的规矩、研究组的规矩。还要必须知道和严格执行学术界的学术规矩。 珍惜机会,努力工作 :研究生们知识背景各不相同,一项研究需要的知识支撑有多个方面,研究生要有计划、有目的去补充新知识,逐渐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珍惜学习机会,做最好的自己。 敞开心扉,开放头脑 :师生间、师兄弟姐妹间、研究组成员间,生活中,要敞开心扉,坦诚相待。同时在学术交流和讨论的时候,要善于接受他人的建设性的建议,认真对待学术批评。 目标明确、按时毕业 :研究生必须牢记的一个目标就是要获得学位,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期限,就是要按时毕业。 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每个研究组都有自己的文化,研究生要尽快熟悉研究组的文化传统,维护和创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氛围,有集体观念,大局观念,公共观念。 锻炼能力,培养素质 :研究生学习是科研能力的培训,创新能力的培训,科研素养的训练,包含毅力、习惯、恒心、态度,以及素质,涵养和能力等。既要培养学科视野,也要熟练各种实验操作技能。 遵守规矩,完成任务 :研究生要了解和遵守研究组的各项规矩,各种纪律,按时和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学习和工作任务。 责任意识,奉献意识 :研究生要有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要有对学科领域做出贡献的勇气。责任?奉献?创新?都明白的。 专业导向,科班发展 :研究生学习一定要有专业意识,了解和掌握专业领域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要学会跟导师交流,学会主动交流;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学会写作(开题报告、各种汇报、学期论文、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研究进展、科普文章...),学会学术交流(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 ……总之,要立志 做一个专业的学术人。 ... ... 等毕业答辩的时候,师生可以各对照一下当初的“君子协议”。 是微笑,还是脸红? 研究生们可明白,这个“君子协定”又是为了什么呢?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22209 次阅读|109 个评论
[转载]2013年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已经确定
xcl2822 2013-3-13 11:52
20 13 年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基本要求 类别 报考学科门类 ( 专业 ) 总分 政治 外语 业务课 1 业务课 2 学 术 型 哲学 310 45 45 90 90 经济学 350 55 55 83 90 法学 法学 政治学 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3 45 55 55 90 90 教育学 教育学 心理学 330 50 50 180 体育学 3 1 0 4 0 4 0 180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 360 55 55 90 90 外国语言文学 355 55 55 90 90 历史学 320 50 50 180 理学 32 0 45 45 90 90 工学 320 45 45 75 90 农学 300 4 3 4 3 80 80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中西医结合 290 45 45 150 医学 (不含 、 、 ) 300 45 45 180 军事学 330 50 50 90 90 管理学 355 55 55 90 90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 美术学 设计学 3 1 0 40 40 90 90 戏剧与影视学 350 55 55 90 90 专 业 学 位 金融硕士 应用统计硕士 税务硕士 国际商务硕士 保险硕士 350 55 55 90 90 法律硕士 315 45 45 85 85 社会工作硕士 355 55 55 90 90 教育硕士 3 3 0 50 50 90 90 体育硕士 310 40 40 180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355 55 55 90 90 应用心理硕士 335 55 55 180 翻译硕士 355 55 55 90 90 新闻与传播硕士 355 55 55 90 90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31 0 45 45 180 工程硕士 ( 不含软件工程 ) 320 45 45 75 90 软件工程 295 40 40 60 90 农业推广硕士 300 40 40 90 90 兽医硕士 280 40 40 90 90 临床医学硕士 口腔医学硕士 公共卫生硕士 护理硕士 药学硕士 290 45 45 180(150) 工商管理硕士 160 48 100 公共管理硕士 155 45 90 艺术硕士 音乐 美术 设计艺术 310 40 40 90 90 电影 广播电视 350 50 50 90 90 吉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 201 3 -03-1 2
个人分类: 教学实践|1927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复试要点
热度 9 vcitym 2013-3-12 16:19
要到每年的研究生复试季了。很多判断自己可以进入复试的同学到处打听消息,四处寻觅真经或窍门。其实没有那么严重。这里依据我的经验,说几点共大家参考。 1、对所考的学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为什么报考我们学校?”是一个常见的面试题目。这里有个回答的技巧,就是要客观讲实话。以往有点学生说了一大套大道理,其实并不能给你加多少分。而说实话和真切感受和想法,可能会得到加分,因为现在很多人听惯了虚化,一旦说实话反而给人很好的印象。 2、对院系有较好知晓。报考院系是以后自己2-3年学习活动的主要行政所属,因此对其发展历史,主要特点,知名教授等要有所知晓。这也算是知己知彼吧。 3、对导师要深入了解。一个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你知道你报考的导师做什么的吗?”,学生回答,他主要从事GIS研究,即从事学术研究,给喜欢学术的同学提供坐冷板凳的条件,又从事软件开发,给那些喜欢编程的同学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同时也从事社会服务,给那些善于从事社会活动和交往的同学提供机会。其实,这个学生对其报考的导师在网上进行了专题研究,报考其发表的文章,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致谢,以及各种网评等。这样做功课才算是对导师深入了解。 4、对专业兴趣要准确把握。这个最重要。虽然目前已经电子化,网络化,但对你报考专业领域的专业动态应该准确把握。这个可以通过百度、谷歌等各种途径进行搜索,也可以通过CNKI等文献网站了解。主要做法就是先找你知道的人物,或者找你知道的关键词,总之,无论通过哪种途径,已达到把握你所报专业轮廓为标准。 5、了解官方消息。虽然有很多网传或小道消息,哪些只是一个方面,不能当成真的,要获取官方消息才是正道。其实,官方消息一般最可靠的途径的院系级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后系主任,这里每年的接访信息量远小于大学有关部门,同时掌握招生基层单位的尺度,因此这里是打听消息的最好途径。具体咋找?如果连这个都找不到,还好意思参加复试? 当然,网上其他博友的建议也可以参考,这里只是一家之言。
个人分类: 杂谈|9540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基本要求
lycdenmark 2013-3-6 20:57
[转载]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基本要求
相关说明 一、复试分数要求 1 、上表为我校基本复试分数要求,招生学院在合格生源非常充足的情况下,可上调本院复试分数要求,但差额复试比例不得低于 120% ,报考该类学院的考生须达到学院公布的复试分数要求才能参加复试。学院调整后的复试分数线、复试办法,将于近日公布,请密切留意。 2 、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 “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项目且报考我校的考生 , 可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政策享受照顾加分。此类考生须于 3 月 12 日前向报考学院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二、复试办法 1 、初、复试成绩各占综合成绩的 50% ,按照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2 、复试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课笔试、面试、实验或者调研分析技能测试、外语笔试及听力口语测试等。 3 、同等学力考生还应加试(笔试)两门不同于初试科目的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每个科目满分 100 分。各科成绩达到 60 分及以上者方可进入综合成绩排名。 4 、复试时间: 3 月 15 日 -31 日。具体复试内容、时间地点于 3 月 12 日后在报考学院网页查询。 5 、考生须缴纳 100 元复试费,参加复试考生往返路费及食宿费自理,自行安排食宿。 三、资格审查 1 、复试时考生应携带《准考证》、身份证及学历学位证书等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生证,毕业证书入学时交验)进行现场报考资格核查,并提交复印件备查。 2 、同等学力考生除上述材料外,还应提交补修六门本科课程的成绩单(由高校教务部门出具,结业生可免除)、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第一作者研究论文原件等相关材料。提交复印件备查。 3 、不符合报名资格者,不予复试。 4 、对于任何阶段被发现有不符合报考条件、考试违纪、作弊等情况或隐瞒重要信息或通过弄虚作假取得初试、复试及录取资格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已经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四、调剂 未被我校录取的考生,达到教育部复试分数基本要求并符合调剂规定的,可持接收单位研招办开具的正式接收函到报考学院提交调剂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未达到教育部复试分数基本要求,报考材料不予转出。 中国农业大学研招办 2013 年 3 月 6 日
13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又到免推研究生复试
liuxuxia126 2012-10-18 16:30
今年6个人申请免推,5个指标,要淘汰一个。 报我的三个人,一个男生两个女生。 我当然想要男生,可最后可能被淘汰的是男生。 而如果他真的被淘汰掉的话,两个女生中,我也只能选一个人,我要长大漂亮的相对自负的,还是要长得丑一点,却踏实扎实的? 每年都会为这个纠结呢。 后记: LI主任明为把握学术方向和学科发展,实为打压不报他的学生,这是他的一贯做法,结果他把报我的两个男生统统淘汰掉了。特别是那个支教的学生,专业学习成绩前十,英语过了六级。竟然如此轻率地被淘汰。
个人分类: 教与学|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为什么要读研究生?
热度 7 blacklx4 2012-8-12 20:41
一晃我也马上也就要硕士毕业了,接下来面临着一个问题,就业。其实这个问题我3年前解决过一次了,但为了读研我毅然放弃了原来的工作。当时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很多人都和我说既然本科毕业都找到工作了,怎么还要读研呢?我当时其实很惊讶,但2年过去了,我突然发现原来中国大部分研究生之所以读研竟然仅仅是为了找工作?其实在我看来读研真不是一个找工作的好方法,我师妹就是为了找工作而读研的,当时我曾极力劝阻过她。但她师姐当时第一面就和她说的是来这读研,读完就可以找到工作了。。。我当时听了都很汗~。。 以我本科毕业时的状况,我觉得一个人有能力的话,工作并不是很难找的,好工作也同样不难找,当然前提是你得一步一步的来。我本科毕业时就业的公司,给我第1个月的工资是2千左右(因为有提成部分,每个月是小幅度变动的,但每个月总有几天业务好和几天业务差点的时候,所以平均其实都差不多),我走后一年多的时候,一个比我进公司早半个月的同事(他和我其实是同校同届同学,基本就是起跑线相同)升职为区域经理,月薪是8千多点(拿到手,税和保险除外)。而同时的我在学校读书一个月只有500的生活补贴(还有1个月1千上交为学费了),而同样的明年我毕业时能拿到月薪8千的工作?那时我同事的工资很可能已经突破1万了。 所以很多人觉得硕士生毕业能找到5,6千元的工作,而本科生仅仅2,3千,但读书的三年,你的同学慢慢升职加薪早就将你抛在了的后面了。当然很多人也是因为本科毕业时没找到工作而读研的,但如果大家仔细回想下,大家都是怎么去找工作的?估计基本都是大三一结束就上网抄了“本”(真是本,我一开始的简历是2页纸,结果找了2个月的工作后,就成了厚厚的一本了)简历,然后一开招聘会和双选会就去会场疯狂投简历。我记得我去过6次招聘会,我一般一天能投3次就很多了,但和我一起的同学基本一天都能投个二三十个公司,然后投完就回自习室继续看考研的书(考研是最后的底牌,没有工作就去读研)。很多大学生把找工作当成了任务,为了完成任务而找工作,那样能找到工作?就算找到了,无非干了半个月1个月就辞职了,然后去读研。试想,一个人从一开始就是抱着找工作的心,却大部分精力花费在了准备考研上,这样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很多人还没开始找工作,就被铺天盖地的找工作困难的言论所淹没,本科时大家传言找工作难,现在我马上硕士毕业了又听到很多人和我说硕士毕业找工作比本科生还难?我突然发现找工作在很多中国学生眼里真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在这里我劝那些为了找工作而读研的学生,还是踏踏实实的找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认真做起,职位和薪水都是随工作能力的提高和工作阅历而提高的,与文凭关系真心不大。当然今天有的博主指出了,很多留下做科研的人,也是将科研当成了工作,随便做点实验,拼凑下数据发个文章,拿文章申请到课题后随便用篇与课题没啥关系的文章来结题,这些就算是我们这些研究生也是心知肚明,我们学生们管这工作叫“造文章”。至于那位博主说的鄙视这类学者,我们站在学生角度似乎不能评论啥,但确实如果有学生是以这目标而努力的话,我觉得也趁早放弃吧,在科研上赚钱,真不如去别的领域从政从商,要求低回报快。 (除了科研,基础科研工作者还能干其他的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413-601342.html ) 那我们为什么要读研呢?我如果说理想,怕大家笑话,那还是说兴趣吧。我觉得唯一让你读研的动力就是兴趣,其实很多人还是很享受做实验时解决了一个科学上的问题(尽管这个问题可能很小,仅仅发表在sci影响因子只有2,3分的小杂志上)我是这样的,我周围也有很多同学也是这样的,为了解决一个科研上的问题而彻夜不眠,很多人自愿放弃暑假和双休而不是发生趁“老板”外出开会偷偷溜回家几天的情况。但有些硕士生没有问题,自己愣是造出了个问题而做实验,为什么?无非是造个实验然后发篇小文章好毕业。所以又有很多学生要求不要毕业时非要有文章发表。这方面我倒是觉得文章有无并不是重点,毕业并不是很大的问题(我们这很多人毕业时没有文章,不给学位证,但还不都找到工作了,很多公司还是要看到你在他们那做的怎么样才会对你提拔的,相反我有个师兄有篇第一作者的3分小文章,找到工作1个月后一样被公司炒了)。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解决科学上那方面的问题我觉得才是我们读书最重要的工作,而且这3年就是在老板的帮助下(经验,资金,知识各方面)脚踏实地地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一味的取消研究生毕业时发文章的要求,只会造就更多的7年,9年,10年大学“本科生”而已。当然我并不是说没有文章的学生就不是合格的研究生?同样,我也并不觉得延期毕业的研究生比正常毕业的研究生差或者好,怎么读的研究生怎么毕的业只有大家自己心里最清楚(我认识太多的研究生就是三年都在宿舍,女朋友的旁边或着做家教,当然也有稍微好点的是很早就去公司实习了,我认识最早的是研一就进公司正式工作了)。有些老板会找学生谈临毕业了是老板帮助发篇小文章先毕业还是继续把课题做下去发篇大文章,我觉得这种解决方法最好,当然这要看脸了,不是所有老板都这么NICE大家也是心知肚明。 (硕士生到底应不应该发小论文才让毕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2657-601182.html 论文的功与罪:对学位评价的看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721-601256.html ) 今天补充一个博文链接:这个就是我所反对的读研的状态 做什么都没关系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814do=blogid=601664 我还没看大家的评论,但一般博主应该是在讽刺现在研究生的现状吧,不过我还是认识很多同学都是有想法的研究生,课题一般都是自己和老板的兴趣共同点,所以可能也不一定读研的学生都是:“ 念这个明知没有多大用场的研究生,还有必要为做什么而烦恼么?”
17463 次阅读|16 个评论
本科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我怒了!
热度 5 bxlh2008 2012-5-19 13:45
按照学校研究生培养计划规定,在读研究生都必须指导一两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因此,老师一下给我安排了5个学生,跟着我做毕业论文,可以想象工作量有多大。接手后,我就赶紧拆解自己的毕业课题,看文献,写方案,就这样,忙了两周,等本科生进实验室,完成了前期所有的准备工作。 大四毕业生,可以想象他们会有多忙,从刚进实验室开始,手把手教会他们基本操作后,随着研究生复试,公务员考试及招聘会的开始,便开始频繁的请假,一个两三天,一个四五天,实验进度全部耽误下来了。好吧,为了实验,我也不能耽误别人的前程,就准了,剩下的活,我就自己慢慢做。 等她们都忙完自己的事后,陆陆续续进入实验室都4月下旬了,离她们毕业答辩也就一个月多点了,我想着,这下应该就可以安安心心做毕业论文了吧,刚开始表现都挺好,我也就没严格要求什么,过了一周,就开始提各种条件,无非就是不想做试验,想玩,一听这,我就有点恼怒了,就跟她们说,这个我做不了主,你们最好是跟老师去说,老师如果同意,我就放你们走。她们一听我这么说,就不在提早退什么的了,但是明显感觉做实验不上心,一天强调几遍的操作,一到她操作就开始出各种问题,然后一遍遍打电话问你,刚开始,我以为是新手,对于操作不熟,怕整坏机器,就耐心的给她解释怎么怎么回事,可是事实不是这样,过了一两天,同样的问题,我就问她,上次不是给你讲了吗,你自己也操作了啊,怎么还会这样?她倒是一脸无所谓,我忘了。我忘了!忘了!了!我怒了,难道你就一点不上心,这是你的毕业论文,这样下去,你的毕业论文怎么办? 这都是小事,这几天学校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中期检查,其中包括任务书和开题报告,以及外文翻译。我就提前半个月通知他们,要认认真真完成你们的中期检查,这是你们毕业论文重要的部分,关系到你们的论文质量。对于文献搜索及翻译技巧,我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她们了,毕竟,自己带的学生,一方面要对她们负责,一方面这是老师安排的任务,也要认认真真完成。心想,该教的都教了,论文翻译和开题报告对于她们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题了,毕竟还有我给他们上几届的开题报告模版。结果,最后要交任务书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时,我发现我错了,给她们模板就是在纵容她们,上交的任务书及开题报告,在原有模版的基础上,稍微改了一下,也不看是不是自己的实验内容,真当她们的学长是傻子了,一怒之下,全部叫过来,所有内容重写。外文翻译,更是惨不忍睹,基本上就是在谷歌上翻译出来,直接粘贴过来,格式,语句原封不动的给我交上来了。看着这些惨不忍睹的外文翻译,再看着她们对实验的态度,我真的无语了,真的怒了! 想起当时我们做毕业论文的时候,安排下任务来,认认真真查找文献,不懂的就问学姐师兄,开题报告改了又改,看了又看,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每天恨不得24小时都在实验室,就是为了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给自己大学画上圆满的句号。再看看现在所带的这几个学生,实在是不敢恭维,难道要求她们认认真真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就是在虐待她们吗?!
个人分类: 羊嘴胡诌|14515 次阅读|12 个评论
研究生复试结束了
xupeiyang 2012-4-19 13:23
今天早上,我们单位的公共卫生、情报学专业研究生复试完了。 学生都很优秀,成绩很好。 名额有限,按总分排名,取前几名。 学生用英语做自我介绍。 研究生面试,主要看看学生的综合素质,反应和思维,表达能力和知识面,对专业的认识等。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2590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在发展,思想要转变
热度 10 yixingeryue 2012-4-18 19:40
最近看到网站上很多关于研究生复试和追究学生第一学历的文章,自己作为一名博士(第一学历为普通大学,即非985、211)我想说明以下三点思想甚需转变: 1.上学读书读的越高越牛,读的越高以后的生活就越好----是错误的。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发展变化太快,而现今你上学读书并不是读的越高越好,读研,而后读博等,特别是对于第一学历不太好的学生来说,前景并不明朗。在此举例说说,即便你博士毕业了,好了找工作(进高校等),以下是招聘单位最近几年的变化: a.全日制第一学历:要求从普通大学(大专亦可),普通本科(三本亦可),二本院校,一本院校,省部共建大学,走到今天的要求211大学,985大学。 b.博士毕业学校:要求从一本院校,211大学,985大学,走到今天的要求有海外经历,要求最少两年海外经历。 c.年龄从无要求到40、35、30周岁以下,其他要求等。 所以说,今天的普通大学的孩子们,对于你们多数来说,读研,在读博以后的前景并不乐观,许多博士毕业生的工资都很低的。当然少数前景很光明:自己很牛,老板很牛,关系很牛等。这就是现状。 需要转变的群体:学生,家长(谁没有孩子,谁不当家长,所以可以说全社会要大转变)。 2.第一学历不是211,985就不优秀-----是错误的。 英雄不问出路,招聘者面试者为什么要盯着211,985呢?但这就是现状,而这一思想也应该改变。为什么呢?本科毕业于普通大学的人才非常多,例如我们李灿院士等。能读什么大学代表着你的高中学的怎么样,和大学学到了什么没有直接关系,不多讲。再说研究生、博士生(第一学历不佳),他们能考上211、985、科学院这样的好学校,至少说明两点:a.他们不比第一学历为985的学生笨;b.一般来说,他们要比985学生勤奋、刻苦的多,他们是他们学校的佼佼者,有很多优秀的学生。所以凭什么要求第一学历是985、211。 还是那句话,英雄不问出路,强烈建议取消所有的什么985、211等称号,公平竞争;另外一个学校的好坏,强弱,毕业生素质能力自在人心,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评定的标准,不是说给你个211你就牛,取消北大的211、985,北大依然是大家心中的好学校。 需要转变的群体:工作招聘者,研究生/博士生招聘者。 3.学习好考研/考博(读研/读博)----不一定 首先我问大学生一个问题,你学习好为什么就一定读研/读博? 这里我想说,学习差点的大学生能很好的工作,学习好的大学生一般更能好好的工作或工作的很好,是不是?所以说普通大学学习较好的同学思想要转变:我们学习好,相信自己也更能工作好,让想读研/读博的人去读吧! 另一方面,我建议大家尽量报考,并且去好好复习,而且要尽量报考好的学校(985、211、科学院,见1b)。为什么? a.这是一个人生的宝贵经历,应该体验;b.闲着不是闲着,毕业前好好复习下提升自己,有利于找工作;c.考完后,再全身心去找工作,两不误;d.找到好工作,即便考上好学校你也可以不上,也可以上(自己决定,6年博士毕业很不一定比工作6年获得的多,呵,反正不一定)。 需要转变的群体:普通学校的学习较好的那部分学生(非985、211)。 暂时就这么多吧。记住尽信书不如无书,我所说肯定有不对的地方(或多或少),但愿带给您一缕思考、转变!
5060 次阅读|21 个评论
研究生复试时遇到的“牛”学生
热度 12 liuxuxia126 2012-4-18 10:45
昨天参加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复试。 学院组成了强大的复试组,我数了以下,足足有15人。除了一个教授因兼职学校部门领导请假之外,其他教授全到场,副教授们也多来了。 22个人的名单中,20人到场。 我以为这20人中最“牛”的就是最后一位考生了。 名单上是一个非常男性化的名字。 复试的内容一般包括:自我介绍,回答抽到的问题,接受复试小组当场提问,英语复试。 该生一进来,很多老师都惊讶:怎么是个女生? 该生一开口介绍,我们都说弄错了,名单上没有这个名字啊! 该生说:名单上登记的是她父亲的名字。 切,真搞啊。父亲都包办到这个程度了。且听她如何回答问题吧。 她的回答更令我们大吃一惊:老师们,对不起,我是调剂过来的,我以前不是学习这个的。所以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既然回答不了,那就问几个问题吧。 从哪调剂来的?为什么读这个专业学位?对这个了解吗?读研究生是为了干什么? 答案依旧很擂人。 最后,再问她英语吧。英语复试老师用英语问她三遍,听不懂。只好对老师说:老师,我就是英语不好才调剂的。可不可以用汉语回答? 用汉语回答吧!复试老师很善良。 可问的是专业认知,她还是没听懂啊。用汉语也回答不了啊。 组长说:就到这里吧。 这小女孩长得还算乖巧可爱。她复试时,她父亲贴着玻璃竭力想看清楚里面的情况。不知道若是允许,是不是可以让他父亲代理她来复试,去学习呢? =========== 鉴于广大博友热切关注,刚刚浏览了学院网站公布的成绩排名。该同学没有在公示的名单中出现。(及格的和不及格的)。 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登记的名字是其父亲的。因为程序违反规定和资料审核不足,再加上复试过程中的恶劣表现,不在名单中出现是非常正确的。 见链接 http://wf.hzau.edu.cn/News.HTML?BigID=20SmallID=20NewsID=208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97 次阅读|30 个评论
也谈研究生的“出身”
热度 10 wudaocheng 2012-4-17 23:54
研究生复试已经结束,科学网上不少博主发表了看法,对于研究生的“出身”问题讨论甚是激烈,集中在对某些“二本”甚至“三本”学生考到名牌大学的看法。有的认为应该加以限制,在考试时要照顾本学校的学生,有的认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样看法都有实例为依据。我也凑个热闹,说一下我这里的情况:我每年招硕博研究生各2-3人,本校的保送或考上的学生大约占一半,其它部分名额我要留给外校的学生。一般外校的学生都会提前发邮件给我,我肯定马上回信,也有个别外校的学生考试结束了才联系我。我们在考试上内外没有区别,基本按照分数来确定录取。这样几年下来我也有10余名学生了,我感觉他们在学习和研究上各有特点:“出身”不高的学生往往是他们学校里的高材生,要改变他们的身份才来的,为的是将来有好的发展。这些学生往往比较刻苦,学习和工作比较认真。但是综合能力稍差一些,这也和他们的本科教学条件有关系。所以对他们的培养下的工夫要大一点,一方面要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一方面要加强训练(包括实验、英语口头表达等)。而名牌大学学生则比较自信,学习和工作时反应快,综合能力强一些,经常能发现天才的学生,但往往刻苦精神差一些,对这些学生管理困难一些,因为他们想法太多,经常不会坚持一个方向走下去,有时特别优秀的学生不肯读博士,很是可惜。我对他们的要求是一视同仁,所以在毕业时他们的业绩差距并不太大。有时“出身”不高的学生往往工作会更出色,因为他们知道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更高。所以我认为课题组这两种类型的学生都有比较好,当然名牌大学学生多一点好(培养他们化的工夫少一点,毕业以后工作好找一点,毕竟社会的偏见是存在的)。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时,大学生很少关心自己的“出身”,这和现在没有可比性。因为,那时大学的升学率只有百分之几,能够上大学的人现在都应该是名牌大学学生。而现在升学率大于60%,现在二本”甚至“三本”的学生按照过去的标准根本不能上大学,所以才会产生“出身”问题。我觉得既然社会存在这样的现象就有一定是道理。整体上看二本”甚至“三本”的学生是不能和名牌大学学生比的。有些博主认为他们之间差别不大的观点我不赞成。这里要说的是个别人的例子除外,从生物上讲个别人是没有统计性意义的。总体上导师应该什么样的学生都有,名牌大学学生多一点,“出身”不高而优秀的学生也要有。
6752 次阅读|9 个评论
对《面试结束,可以骂人不》若干评论的回应
热度 14 huazh5650 2012-4-15 22:24
研究生复试后,很随意地写了《面试结束,可以骂人不》,本来只想谈点自己的想法,完全没有其他考虑。科学网也是几天前参与“抵制卷烟技术评奖征集签名”活动时偶然发现的,因为一向对理工科的东西有很业余的兴趣,大学时曾经选修高等化学,听了三个月课,愣是没听懂什么,最后甚至由此而怀疑个人智商,于是乎,弃考、零分,毕业时连补考都不敢参加,好在当时挂掉一两门并不影响学位,否则真要后悔一辈子了。从此,反而喜欢上了理工科的艰深,经常选读一些适合水平的科普文章,就象凤姐号称喜欢文学而爱读《故事会》一样,呵呵~~ 这篇博文在理工科性质的科学网上的反响,出乎我的意料。翻读所有跟帖,最深切的感受是,文理科的思维方式确实存在很多很有趣的差异。所以,选了其中的一些质疑性意见,表达一下自己的真实想法。 第一,绝对没有歧视女生的意思。女生和男生都有优势和劣势,看法虽然正确,然而却是废话。尤其是在比例高达二十比零的情况下,我认为必须想法限制一下女生。同样道理,比例颠倒过来,也应该限制男生。如何限制呢?显然不能用分别画线的方法,谁这样主张,谁恐怕会被口水淹死,生命可只有一次!目前的办法只能是复试时把男生当作保护动物,适当地倾斜一下。根据个人经验,男生的基础确实差一些,因为这些家伙普遍不太愿意背书,也可以说是不够勤奋用功。但是,读研过程中,男生优势显而易见,感受最深的有:首先,男生往往喜欢蔑视权威,或者叫作有强烈的怀疑意识,这应该算是骨子里的东西。任何学科,迷信权威、迷信老师都不是好现象。过去带男生时,经常被呛,虽然当时面子上不爽,事后却总是佩服他们的勇敢,哪怕是这些意见很幼稚甚至是错误。相对而言,女生更喜欢把反对意见埋在心里或者背后嘀咕,有些人甚至压根没有怀疑、反对老师的念头。其次,选题时,男生倾向于自己去探索,也会听一听老师的意见。女生则倾向于命题作文,最好直接指定题目。再次,女生论文相对不太容易挑出明显毛病,如果挑出来了,她们也会乖乖地去更正。缺点是感性东西太多,抽象东西较少,因而缺乏高度和创新;男生论文小毛病一堆,甚至可能偷工减料、注水等等,但是个人观点较多、创新性较强。虽然各有优劣,但是,从个人喜好来说,我更喜欢后者。小毛病多,容易对付。平时盯紧点,有事没事找找男生的晦气,骂得他们狗血喷头,不必有太多顾忌,就算逼急了,难道还敢和老师对掐不成?女生嘛,岂敢岂敢啊! 第二,没有歧视非211学校的意思,即使是考研基地。原因:一、人人有向上的愿望和权力,没有人可以剥夺或轻视,我个人很赞赏甚至佩服。二、这些学生考研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也许算得上更勤奋。但是,比起985、211,整体上底子差一些、视野窄一些,这是无法否认的,尤其是考研基地的学生。对于并不熟悉学生个体情况的老师来说,面对两个可以自由选择的考生,最终结果不是很显然么?如果换个位置又会怎样呢?因此,出身肯定是需要讲的,对考生的同情并不能消除客观存在的选择倾向性。对于出身不好的学生来说,需要做的事情不是埋怨别人、社会不公,而是要用个人实际行动去推翻这些看法(我不愿意用偏见这个词)。 第三,“圡”的问题,部分跟贴者似乎没有弄明白原文意思。认不认识它、知不知道土有几种写法,死知识而已,其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如果不认识,总是应该知道怎样去查找,不能仅靠baidu或新华字典,古书中有无数这样的字,大学毕业完全应该知道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这实际上是专业基本功。理工科当然不需要这样。至于有用没用,我想起了古老的电影《决裂》,那个教授课堂上有句名言“马尾巴的功能”,当时是拿来嘲笑的,多数人认为是迂腐无用的学问,后来又看见一篇文章说马尾巴的功能其实是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作为门外汉,我觉得后者应该更可信吧? 第四,试题及难度问题。太难的话,上线考生少,学校会遇到麻烦,后果很严重。初试、复试的出题者其实也挺难受的,学生的专业水平毫无疑问是在下降的,而学校又必须至少保持固有招生规模。因此,教育部的扩招政策无论如何都难逃干系。同时也牵扯出另外一个大家讨论较多的问题,文科有没必要招那么多硕士、博士,我个人认为,很有必要削减一下文科特别是古字号专业的招生数量,让更多的人去研究更有意义的理工农医等等,尽管我的专业和个人可能由此而受伤,并且,理工科同样有很多人做的是耗费粮食的无用之功。 有事没事就为教育部唱赞歌的人,要么是无知,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就是天天在办公室、酒桌上开会的大爷们。
7279 次阅读|14 个评论
也谈研究生复试
热度 5 szxlx 2012-4-15 22:16
今年的研究生复试,因为英语泄题和三类考区合并为二类考区而尤为引人关注,也尤为复杂。极低的复试分数线,几乎让大多数历年以国家线为复试线的高校“人满为患”,考得好的考得不好的、有关系的没有关系的 …… ,各类考生、与考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各种人物粉墨登场,为研究生复试增加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本着对考生负责、公平公正、招收优秀学生的原则,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各个高校、各个院系、各个专业都挖空心思地想出了各种措施和做法,如增加基础英语考试、增加复试科目、增加复试难度,让所有教职员工参与专业复试命题、阅卷和面试等,可谓是百花齐发,百家争鸣。在这种貌似公平,也可以说成是形式公平的情景下,整个研究生复试“热闹非凡”。 然而,扪心自问,即使形式再公平,仅凭笔试(记忆力和部分理解力的反映)和 20 分钟面试就能够选拔出品行优良、心理健康、具有学习能力的“准研究生”吗?中国的教育制度、教育体制不改,人们心中只有利益和关系,公平、正义就不用谈,“钱学森之问”也难以找到答案。 希望通过科学网呼吁,有忧国忧民之心、有公平正义感的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形成社会舆论势力,敦促政府改革教育体制。
个人分类: 杂谈|3401 次阅读|5 个评论
大学、学院、985=985
热度 6 gisbase 2012-4-15 13:21
每当有人说更名,就会有些人说,人家麻省理工还是学院呢,更什么名! 只能说,你不了解中国特色!大学和学院,在招生,在项目申请(省级及以下项目都是限项的,学院给你几个就可以了),在人才招聘,在教育资源配置(211,985,重点,乱起八糟,都是钱呢,要不谁还去往里钻)等方面差别较大。 这些年几乎每个省的正规二本院校都更名为大学了。就俺了解,西安的好像几乎更完了,而河南的还是迟迟不前,估计是教育部没人!当前,在人才招聘,研究生复试都在一味强调985(211也慢慢淡出)的大好形势下,让那些仍然挂着“学院”之名的大学情何以堪! 211,985,看到这些个数字,不仅仅是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配置,更是对弱势群体严重歧视! 强烈建议,非985高校并入985,别残害孩子们。因为你一旦录入这些高中生,你实际上就把他推上了死胡同!他就是再努力,将来研究生复试,将来进高校当老师,进一些研究所已无可能。你会说,他们可以干别的呀。我只能,无语! (学院,大学),(985大学)的区别超出大众的想想,急需向年轻学子,家长普及这方面的知识,要从娃娃抓起哦!当然,对于(学院,大学)的学子不能消极,这种不合理现象迟早会被打破,要时刻准备着......
4756 次阅读|10 个评论
谁藏起了导师-从研究生复试说考生与导师捉迷藏
热度 10 lxchencn 2012-4-14 09:53
如火如荼的研究生复试正在进行,但相信有很多考生感叹选不到好的导师,而更多的导师却在苦笑招不到中意的好学生,为什么呢?是谁藏起了导师?是谁让考生与导师玩起了捉迷藏呢? 记得以前研究生报考都是先选择导师报考的,在招生简章里面明确有学校的学科、导师、研究方向,报考前选好大学,再选好专业和研究方向,再选择好自己想报考的导师,考上线了在报考导师下面试,录取了师生都满意,皆大欢喜,导师不满意,落选了,导师可能推荐学生去其他导师,学生也可以自己再转其他专业或导师,也可以转其他学校,可以说是双向选择。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招生简章上面没有导师一栏了,最多学生只能选择报考专业,考生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和导师,在面试前也无法更多的了解导师以及他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及发展前景等等,导师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学生来报考,更不知道学生是否喜欢自己的研究方向,因此,到了面试的时候基本上是瞎子摸象,学生无法真正的了解导师,导师也无法全面客观真实的了解学生,最后就是拉郎配,只有极少数师生双方满意各自选择的,在培养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师生双方都不满意的窘境,但木已成舟,重新选择对谁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考生而言,最后的选择就是唯名校而已,兴趣爱好已不顾,名师不名师也无法考虑了,一切就在一个“考”字。 招生简章上列出研究生导师肯定不是难题,但何以不做了呢?藏起导师有何好处?似乎没有什么好处,列出导师应该有很多好处的,既是师生相互了解的桥梁,也是宣传大学、导师、学科、研究方向的重要平台,更是促进师生和谐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7096 次阅读|22 个评论
有感硕士研究生复试
热度 1 jinjingguo 2012-4-9 17:25
今年研究生复试火了,我们学校往年费很大劲组织调剂生源,今年调剂的学生很多,出乎意料。但很多学生并不考虑自己所学专业,看来部分学生读研究生只是个过程,并未考虑自己是否感兴趣,只是为那个暂时还有价值的学位吧。据说研究生考试还有作弊,难以想象。从研究生学习就开始这种不诚信,将来还要靠他们来发展我国科学与技术事业,能靠得住吗!大学曾经的净土,也不......。多希望尽快改变!!!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3469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2年研究生复试与录取
zguangbin 2012-4-8 14:43
2012年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将于4月10日开始,4月15日结束(确定录取名单)。 复试日程安排 根据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要求,我校确定如下复试日程安排: 时间 内容 地点 4 月 5 日 公布我校复试安排 我校研究生招生就业网首页 4 月 10 日 9:00-12:00 14:00-17:00 考生报到(检查身份证、学生证或毕业证,领取复试表、体检表) 报考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资源环境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动物营养研究所的考生在成都校区第一教学实验楼一楼研究生管理中心报到;其它学院考生在雅安校本部综合行政楼二楼会议室报到 4 月 10 日 下午或 11 日下午 导师面试 (导师可安排提前进行) 学院协助导师落实面试时间地点并通知考生 4 月 11 日 8:30-11:40 英语及专业综合知识测试 详见复试表 4 月 12-13 日 8:00-17:00 1 、学科面试 详见学院通知 2 、体检(需空腹查转氨酶) 成都校区考生在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体检,雅安校本部考生在雅职院附属医院体检 4 月 11 日 下午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请咨询报考专业所在学院 4 月 15 日上午 各复试专业组确定录取名单,经院(所)审核,主管领导签字后报研究生招生就业办公室 学校或学院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进行复试。 详情请见如下网址: http://yz.sicau.edu.cn/MAAdmissions/ShowArticle.asp?ArticleID=663 。
29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需要什么样的研究生
热度 21 来自海洋的古生物 2012-4-3 11:06
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复试开始了,又到了纠结的时候,去年由于自己的不慎,让一个学生没有通过复试,好在调剂去了另外一个大学,没有继续遗憾下去。所以今年还是蛮忐忑的,一直在思考需要什么样的学生。 回想起来,招收研究生也有 10 年了,自己招收和联合培养的也有 9 个,现在想来也该总结一下了,记一下流水账,理理思路;其实更多也是希望学生们看看老师们的想法,别总把老师看作一个个凶神恶煞,口蜜腹剑;其实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偶尔也有点小私欲。很不喜欢有人说老师骗学生的“十大”“二十大”伎俩,在师生关系中煽风点火。 1. 第一个学生 A ,本不是我的学生,当时我也是小青椒一枚,刚到新单位,老板说这个学生挺有想法的,但是放到野外去做,想法太多,实验设计漏洞也会比较多,那就在室内做吧。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在室内做实验,就给我了,确实想法比较多,后来还硕博连读了,实验做得挺成功,读书期间发了两篇 SCI 收录的论文,到一个大学当老师了; 2. 第二个学生 B ,是个女孩子,跟着我做毕业论文,真的是勤勤恳恳,非常踏实。硕博连读,干了 5 年,发了 2 篇 SCI 收录的论文和 2 篇中文论文。但是由于家庭问题,不想继续做科研了,然后去考了公务员,觉得挺屈才的; 3. 第三个学生 C ,大学就是学生干部,还获得过省优秀学生。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后来送他去国外呆了 1 年,那边老师也极其欣赏,但还是由于家庭原因,到研究所工作了,相信他会做得更好; 4. 第四个学生 D ,应该是我见过实践能力最强的学生,我把他扔到野外,一扔就是 4 年,这家伙竟然也鼓捣出了 2 篇 SCI 论文和 1 篇中文文章,而且掌握了非常好的野外工作经验。我到了新单位,他也打算过来继续做博后,继续合作下去; 5. 第五个学生 E ,以前在科学网上为了她我曾经大发雷霆,好在风雨过后见了彩虹,论文被接受,希望今年可以毕业吧; 6. 第六个学生 F ,也是跟我做本科毕业论文忽悠到我的实验室,但是一进实验室,我就出国了,后来又换了单位,应该说对他的培养不利,他实验能力很强,各方面也非常优秀,今年论文被接受,毕业应该没什么问题,同时考取了公务员和一个世界 500 强公司,一路应该很顺利吧; 7. 第七个学生 G ,一个硕士发论文发到 PLoS ONE ,我们这个专业应该还是比较少的,舍不得让她毕业,又拽到新单位来考博了,过几天成绩就该出来了,上帝保佑; 8. 第八个学生 H ,是我到了新单位招收的第一个硕士,属于刻苦型的,为了准备老师作业,能着急上火到感冒发烧,也算是认真到了极点。我昨天和她开玩笑说,如果读硕士就读 4 年,博士呢就 5 年,自己选择吧,这个倒是有点卑鄙。如果她这打算读博士,我会决定送她去国外呆 1-2 年吧; 9. 第九个学生 I ,今年新面试的学生,看起来挺老实,不过没怎接触,愿上帝保佑我和他吧,和平相处。 总之,我觉得老师不是凶神恶煞,希望和学生好好合作,不要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只要求将心比心,一起做点事情。
个人分类: 学习体会|10765 次阅读|29 个评论
对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的困惑
热度 31 gabbro 2012-4-2 15:28
今年考研人数创历史新高,而复试分数线创历史新低,这是否表明,今年研究生考试成绩普遍不高?或者是教育部再一次准备扩招? 无论哪种情况,都暗含当今高等教育质量大滑坡。 继续扩招研究生也许为了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但研究生就业更难,三年以后怎么办?也许这有点杞人忧天,因为这根本不是现在领导考虑的事。 从考研成绩公布以来,我陆续收到超过50名考生发来的邮件,申请调剂。涵盖的专业从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地理信息系统、数学、化学、物理,甚至有经济学和文学。 感谢这些给我发邮件申请调剂的考生。虽然我不能满足绝大部分考生的愿望,毕竟我只有一个招生名额。但我在收到邮件后,根据情况,及时回复了每一封邮件,并且明确给出了具体建议,对感觉不错的考生,推荐给了别的导师,并且建议联系相关单位(给出了具体的单位),真心希望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 多数考生的考研成绩远高于教育部公布的A类地区理工科分数线,大部分成绩在310以上(部分考生成绩在340以上,英语在60以上,数学在110以上),单科也在50(100分)或80(150分)以上,报考单位多是中科院或名气比较大的大学,考生来源除了专业相近的地质大学、吉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石油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等地质、地球物理专业外,有大量地方师范院校的考生,而且成绩都不错。 他们申请调剂,说明他们报考的单位有比他们更好的考生或更高的分数。由此推断,过线的考生远多于实际录取人数。 这就对分数线产生了疑惑? 今年的考研大军中,90后正式登上了舞台。从收到的邮件看,都是个性十足。90%的邮件是用QQ邮箱发的,而且邮件就是QQ网名(一个比一个名字奇特)。刚开始以为是垃圾邮件,有时候会被邮件系统直接当做垃圾邮件处理。从邮件内容看,都说自己对我的专业和研究方向感兴趣,可是看看考生的资料,我开始怀疑自己究竟是哪个专业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怕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全才而飘起来)。也怀疑是不是招生简章和调剂信息中没有说清楚我的专业与对考生专业的要求。 考生急于找导师参加复试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为了读研而调剂,绝非明智之举。申请调剂参加复试的成功率很低,即使调剂成功,复试也多数被淘汰,成为别人的分母。就算被录取了,由于对专业的偏差,读研期间学生、老师都辛苦不说,三年后,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反正我每年为研究生毕业找工作头疼。 希望所有想调剂读研的同学都能成功,希望每位导师都能招到满意的学生。
11164 次阅读|71 个评论
有多少考生是为了追求兴趣而考研的?
热度 51 wangdh 2012-3-31 21:48
有多少考生是为了追求兴趣而考研的? (王德华) 科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和调剂工作正在热火朝天进行中。 硕士研究生复试或面试,是选择合适学生的重要环节,所以无论导师还是考生都非常看重。 复试时有一个问题是导师们喜欢问,也知道很难得到真实的答案,也是永远不会得到否定答案的,就是类似“你考研究生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报考我们的专业?”,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我喜欢科研,我喜欢这个方向,我对您这个领域感兴趣,等等”。无疑,“兴趣驱动的科研”是科学界大力提倡的,是创新的根源,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不可否认有不少考生的确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科学向往、为了实现自己的科学家梦想而报考研究生的,但从当今的教育制度、社会环境、人才理念等各个方面综合看,多数考生所回答的 “研究兴趣”基本上是随口说的,是“心里话”,也是“实话”,但往往不是“真话”,但也不是“假话”。我这样的语无伦次、逻辑颠倒,源自于当今让人看不透道不明却又每个人都是心知肚明的时代和环境。 那么什么是“兴趣”?如何追求自己的“科研兴趣”? 兴趣,是一种心之所向,是一种内心的呼唤,是对一件事情的爱好、喜欢和热爱。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有了激情,也就有了智慧。追求自己的兴趣,生活会因此而有光彩,因此而充实,心理会因此而满足。所谓对科研有兴趣,对科研感兴趣,应该是在一种没有心理压力,没有生活压力,没有就业压力,没有论文压力,没有功利性的心态下,去执着探索未知世界,没有世俗的影响,没有金钱的诱惑,不在乎论文的点数,不在乎将来的就业,脑海里只有科学问题和如何找到问题的答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阻力都会坚持自己的追求, …… 为了追求兴趣而义无反顾、赴汤蹈火 这自然是一种理想状态,在不以科学为职业的时代是可能的。一旦科学研究成为了职业,就有了诱惑;一旦科学研究成为了职业,也会有考核(考评),自然也就免不了功利和世俗。 在当今的时代,哪些人还在不顾世俗而执着追求自己的心之呼唤呢? 通过复试要发现真正喜欢科研、热爱科研、献身科研的人才实际是很难的。什么样的人才会让人心动呢?我一直幻想那种让人眼亮的学生,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无意识或下意识的某种举动,凭直觉就会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心颤,有一股细微的电流瞬时袭来。记得读过有一个招聘面试的细节,应聘者走往主考官桌前的路上有一张白纸躺在地上。多数应聘者们都满怀激情应付着主考官们的各种问题,进出都没有注意到地上的这张白纸,只有最后一位应聘者在走向主考官的时候,弯腰捡起了地上的白纸交给了主考官,然后回答考官们的问题。所有的应聘者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最后被录取的却是最后一位,主要理由竟然就是弯腰捡起地上的白纸这个细微的动作。我曾经遇到过让我心动的考生,记得有一次复试结束后,还不知道复试结果、但知道自己明显不占优势的一位学生到我的办公室请求我允许他在我的实验室里学习几天,希望借助来复试的机会看看我们的实验室,看看我们的仪器设备,看看我的研究生们做实验的情况。 兴趣来自于天性,也会后期培养;兴趣不会是永恒的,兴趣是会转移的。科研的兴趣会有大的方向,如有些人就是迷恋物理学,迷恋数学,迷恋生物学,迷恋文学,迷恋绘画,有些人是由于接触某些工作、熟悉某些行当而逐渐迷恋上的。对于某些具体的科研细节,没有接触科研,很难说是兴趣,而一旦认识到事情的奥秘和迷人之处,对自以为不感兴趣的事情,也许会一生去追求。 所以,导师们不必过于相信学生的“兴趣”,考生们也不要自认为对某些专业“不感兴趣”。有些专业适合某些学生,有些导师适合某些学生,师生缘需要某些巧合、机遇和条件,否则“师生缘”即使不是灾难,也会是悲剧。当然,缘分还是需要双方用心去经营的。做个有心人,就会有兴趣,就会圆梦。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3065 次阅读|65 个评论
2012年全国硕研初试基本要求基本同2011年
dzh65 2012-3-30 18:11
今日,教育部公布《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201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全面展开。 同去年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相比,从工学学科看,今年的A类分数线同去年的B类,今年的B类分数线同去年的C类。 今年的英语分数线是大家最关注的点,由于英语试题泄题,因此并没有因为英语成绩考得高而比去年提高,似乎同去年差不多。
25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南理工调整复试安排
热度 22 Now 2012-3-24 18:48
昨日,华南理工大学发出通知,临时 决定调整 硕士生复试安排,要求 在复试中加试英语,时间为一个小时 。通知来得有些突然,许多考生没有想到,正所谓意料之外,又在 情理之中 。这种直到复试前几天才突然发布此重磅消息,不知是蓄谋已久还是真的是临时决定,但毫无疑问,对那些英语水平不咋的的学生是一记重拳。重考英语有利于识别出部分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英语作弊的学生,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学校负责。这样做的效果其实很有限,但至少可以让英语水平极差的同学无所遁形,所以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意义的。 前不久,博主刘洋呼吁关注英语泄题事件时,我在评论中就指出 最好的补救措施是:大幅降低英语单科分数线,复试加试英语。 不知 华南理工大学的这种调整是教育部的要求还是自己的决定。但不管怎样 ,华南理工显然走出了正确的一步,只可惜没有调低英语分数线。泄题其实是会导致英语单科平均成绩上升的,如果还按照以前那样划线,会有部分未作弊的考生本应过线却最后没有过线。 在不少高校,初试中英语分数不仅涉及能否被这个学校录取,还涉及第一年的奖学金评选。家境好一点儿学生可能不在乎,但是不少来自农村的孩子或者不想再靠父母的同学对奖学金还是挺在意的。所以,为了对考生负责,调低分数线与复试进行英语重新考试是很有必要的。 希望其它的高校在复试中也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还考生一个公平。 在这种大型的、重要的考试出现泄题事故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教育部门以后要吸取教训。虽然采取了补救措施,但依然会让部分考生的利益受损,毕竟人家辛辛苦苦准备大半年也挺不容易的。无论如何,复试中加试英语都算是迈出了弥补的第一步。接下来, 我们期待教育部门解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公布内鬼,严惩涉案人员,给大众一个明确的交待。
个人分类: 生活|2827 次阅读|69 个评论
研究生复试
热度 5 lvscien 2012-3-24 01:07
今天又是科里新的研究生复试,我一向对于此类事情很感兴趣,正好也有机会参与了一点点。谈一下感想。 插个曲,上一次见识这种场面还是在五年前,一晃五年就这样迅速的过去了。当年的场景恍如昨日,恰巧当时胜出的两人又和今天复试的三人同时出现在科里,难道这是命运故意的安排(还是一次不怀好意的玩笑,哈哈套下歌词)? 五年过去了,自己也老了很多,小朋友们看起来都很稚嫩,打分的时候也有种穿越的感觉,想起了自己当年的笨拙。可是不得不说,有的同学在学校里,从踏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树立要考研至xx大的远大理想,几年的本科生活围绕着考研改变命运的信念旋转,信奉着读书改变命运的理念,艰苦奋斗,终于迎来决定命运的一考,却发现事实与想象的却是那样的不同。 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严重缺乏临床经验,有的同学对于必备的工具都想的很不全。事实上,如果真是有过一些临床经验,再加上对考试的预规划,聪明的同学应该是自备工具的。来复试的同学,在询问需要什么的时候,有的都想不起最最常用的听诊器,还有查痛觉的针,查瞳孔和看软腭活动、咽反射的手电。问病史和查体的过程差别还是很明显的,有没有临床经验、有没有精心准备,几乎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确实很多同学将改变命运的宝都押在考研上,将临床实习严重压缩,甚至有的都几乎不去科里,但这样全天侯的复习真的就效率那么高吗?时间和效率就一定成正比吗?脱离了活生生的临床实践,那些毫无吸引力的枯燥的教材、习题,就靠强大的考试目标作为压力,是不是变得更加的面目可憎? 从我们一进入小学起,考试似乎就成了人生的终极目标,平日的学习瞄着期中考、期末考,小学是瞄着小升初,初中瞄着中考,高中瞄着高考,大学里居然还有考试,而且奖学金还是基本以考试为主要依据,本科毕业还要考研,硕士毕业还要考博,好不容易熬到工作了吧,又要考住院医一阶段、二阶段,中级,晋升,哪个不过都够受的,似乎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没完没了的考试。于是我们学习、工作的方向也成了应试,与考试有关的就至高无上,与考试无关的就成了浪费时间,我们高中时,在校方眼里,恋爱居然成了和偷盗和打架相提并论的三大罪之一,并成为被严打的行为,要受到严厉惩罚的。一旦发现,需要教师、纪律管理人员和双方家长齐心协力不遗余力来拆散。 即使是准备考试,难道成绩就真的和时间投入成正比吗?回到考研的话题,考研首要的门槛是分数,许多同学为了分数不惜牺牲宝贵的实习时间,一心一意的坐在教室复习,但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实践机会,错过了培养完整、全科临床思维的绝佳机会。也错过了在实践中了解自己是不是真心的热爱这个行业,是不是真的适合这个行业的机会。如果真的热爱这个行业,实习后会更加坚定考研的意志,只要底子不是太差,利用实习下班后剩下的时间和周末提高效率,是足够考出好分数的(毕竟现在实习的要求还不是太严,只要想找时间,总是可以的)。如果提前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这个行业,早一点谋划一个更好的出路岂不是胜过在不恰当的道路上白白清贫的耗掉三年青春?而且在实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学习新的技能,是一种很充实的生活,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才会变得鲜活,才会深刻的印在脑子里,而不是考完后又统统还给书本。
个人分类: 感悟|5899 次阅读|6 个评论
浙大生研院关于201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
crickxiang 2012-3-16 09:21
http://lsi.zju.edu.cn/news_detail.aspx?ID=269 根据学校《 关于做好 2012 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的通知 》, 2012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已经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复试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勿滥”。 二、复试组织工作: 1. 复试领导小组: 组 长:冯新华 成员:仓勇、范衡宇、黄俊、佟超、叶升、夏总平、赵斌、朱永群 2. 复试分数线: 根据《浙江大学 2012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的基本要求》中理学分数线的规定,英语不低于 55 分,政治不低于 55 分,业务课不低于 90 分,总分不低于 330 分。复试名单详见附件。 3. 复试时间 : 复试安排在 2012 年 3 月 22 日上午 9 点 开始 ,地点在 医学院科研楼 A208 室, 应届生请持学生证、个人简历、资格审查表参加复试,并带上盖有红章的大学期间成绩单(应届本科生可以向所在学校教务部门索要,历届毕业的考生,可向档案管理部门要求复印,并盖章)有论文发表或有科研成果及获奖的考生,请带上相关的清单和复印件,复试时上交复试小组。 4. 复试方式和内容: (1) 考生综合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两部分组成。 初试加权成绩( 100 分制) = 复试成绩( 100 分制) 综合成绩 = 初试加权成绩╳ 60%+ 复试成绩╳ 40% 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40% 。复试采用百分制, 60 分以下一票否决。 (3) 外国语测试(包括听力和专业外语):听力测试和专业外语( 包括口语 )占复试总成绩的 40% 。外国语测试时间每生不得少于总面试时间的 1/4 。 (4) 专业课测试:采用 面试形式 。 内容包括专业知识、观察和表达能力、综合素质等三部分 ,占复试总成绩的 6 0% 。在考察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时,要全面考核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等方面的情况。 (5) 面试要求每生时间不少于 20 分钟 ( 包括外国语测试 ) 。 (6) 为保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的实施,允许考生对复试程序、结果提出异议。 5. 复试程序: 复试(包括听力和面试)→ 产生复试成绩→ 形成综合排名 → 确定拟录取名单→确定导师。 6. 基本助学金享受等级: 考生录取后全部享受一等助学金(免交培养费)。 7. 关于调剂: 允许相关院系学生申请调剂。所有调剂均须经研究生教育科同意。所有考生先参加原报考学科复试,如未被录取再申请调剂,有调剂意向的学生请自行下载《院内调剂申请表》并由原学科负责人签字同意并取回《考生报考信息表》,才能去新的学科参加复试,如录取后请让录取学科负责人在《院内调剂申请表》上签字同意后连同《考生报考信息表》、复试记录表交回研究生教育科。 8. 资格审查: 凡是参加复试的考生(包括调剂生),应先去玉泉校区进行资格审查, 3 月 19 日 至 3 月 26 日 ,上午 9 : 00-11 : 30 ,下午 1 : 30-4 : 30 。地点:玉泉校区第 11 教学大楼 239 (研究生院会议室),请仔细阅读研招处网上<关于报考浙江大学硕士生资格审查的重要提示>。 9. 体检: 体检在复试时进行,时间: 3 月 19 日 至 3 月 31 日 之间(详见浙大校医院网上通知) 体检对象:攻读 2012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统考生、推荐免试生等),体检不通过者不能录取。 附件:复试名单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2012 年 3 月 9 日 准考证号 姓名 性别 录取类别 入学方式 专业名称 外语成绩 政治成绩 业务1成绩 业务2成绩 总分 103352000014228 吉新彦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9 63 114 115 351 103352000012889 赵亮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6 70 112 98 336 103352000005400 何周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68 64 114 130 376 103352000015070 马亚飞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61 73 120 113 367 103352000012210 黄庆禄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55 64 110 114 343 103352000005859 白坚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8 69 122 121 380 103352000014026 郭传生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71 66 118 123 378 103352000007916 金梦梦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71 64 120 121 376 103352000007915 宋天瑜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7 61 121 120 369 103352000008137 窦丹丹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56 64 118 131 369 103352000014027 代晓明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9 62 109 124 364 103352000005858 张琼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73 65 114 104 356 103352000012885 岳靖雯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4 64 125 94 347 103352000009007 徐颖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1 63 112 111 347 103352000009784 赵湘湘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56 58 126 103 343 103352000015187 王超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2 75 132 110 379 103352000012886 刘斯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4 66 130 126 386 103352000012209 周剑杰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2 66 123 109 360 103352000015754 房雪菲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53 64 121 126 364 103352000005853 郑明捷 男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1 62 123 123 369 103352000014024 孙文 女 非定向 全国统考 细胞生物学 63 61 119 118 361 103352101831362 高绍冰 女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103352104871851 田小影 女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103352105642066 陈彦珍 女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103352106732281 苏蓓 女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103352104861808 解淑钧 男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103352106022120 戴立思 女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103352106112140 周琳莉 女 非定向 推荐免试 细胞生物学 0 0 0 0 0
个人分类: 浙江大学|6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教育部:诚信考核将纳入研究生复试
dongzg101 2012-1-6 16:07
教育部:诚信考核将纳入研究生复试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月7日至9日举行。1月5日来自教育部的消息说,今年各地将对考生进入考场实行更为严格的身份验证和考试安全检查,而所有研究生招生单位自2012年起须将诚信考核作为专项环节纳入研究生复试。 今年共有165.6万考生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比2011年增加9.6%,其中专业学位报考人数43.7万。 教育部提醒考生及相关工作人员要遵纪守法,违规必究。对于作弊考生,除取消本次考试所有成绩外,考试组织部门还要将考生的作弊事实和处理决定通报考生所在学校和单位,并计入考生诚信档案和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作弊的在校生予以直至开除学籍的处分;对作弊的在职考生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予以党纪政纪处分;对于违法者,将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据介绍,今年各地在加快标准化考点建设的同时,积极改进反作弊技术手段,增加反作弊设备,教育、无线电管理、公安等部门在考试期间还将对考场周边地区的高科技舞弊活动进行重点监测和打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956 次阅读|0 个评论
jinyuliangyan
bigshow 2011-11-30 00:50
0 个评论
明年我想改变一下研究生复试方式
热度 15 wangdh 2011-11-3 01:19
明年我想改变一下研究生复试方式 (王德华) 2012 年我只有一个硕士研究生指标,没有博士生指标。 前些日子有不少同学联系报考博士研究生的事情,有几位通过交流,我还是很喜欢的。这次参会期间又有学生联系报考我们研究组的博士研究生。由于在我们单位转博是占导师的博士指标的,我 2011 年有一位硕士申请转博了,这样我明年( 2012 年)就没有博士研究生指标了。 特别提醒联系过报考博士研究生的同学一定要注意了 。 顺便提醒一下考生们 :在报考前,确定实验室和导师后(或研究方向和单位,有些学校和单位硕士前 2 年是没有固定方向和导师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导师的情况双向选择,轮流在几个实验室进行实践,最后确定导师和方向),一定要主动联系一下导师或培养单位,主动咨询一些问题,如导师是否还有指标?是否是硕博连读生?是否招收推免生?等等。曾有学生由于不了解导师的招生计划而盲目报考的,造成了很多被动。 通过考试成绩录取研究生的方式,对于当前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来说,存在不少问题。由于研究生扩招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出来,很多研究生不是出于对科学研究的喜欢或兴趣而报考研究生的。这样一旦加入研究生行列后,尽管素质没有多少长进、科研没有多少进展,但实际上日子过得很艰难。在没有通畅的退出机制的环境下,学生和导师都很为难。面对当前研究生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想改变一下研究生复试方式。除了执行科学院、研究所和实验室要求的规定的复试内容外,我计划附加一些复试内容: 1、 考生需要在我们研究组进行一次口头报告 。 硕士研究生主要讲述自己的经历、学习情况、课外研究情况、读书情况、社会实践活动、个人兴趣(特殊的科学问题)等等。对自己未来学术发展的计划和思考等。 博士研究生的考生主要介绍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专业学习情况,包括学习经历和科研经历 (如参加学术会议情况,做学术报告情况,阅读文献和专著情况等等),未来的科研和学习设想。 研究组的成员进行提问,并对考生进行打分。研究组的这个考核也作为学生录取的一个参考。 2、 与研究组成员互动 ,可以是参加一次实验,可以是共进晚餐或午餐。加强交流和了解,充分实现双方的自由选择。 几点体会和认识 : 1 、研究生招生要宁缺勿滥,勉强和凑付都将会对自己造成很多烦恼和被动。 2 、研究生复试时说的话,尽管都是经过认真准备的,但很少是认真思考过的,可以说是没有真正经过“心”的,是有点背离自己的真实想法的,是一种本能反应。原因很简单:就是希望自己被录取,所以对于复试小组的要求几乎没有反对意见。实际上,复试时研究生独特的有个性的思维方式和较好的基础知识背景,科研背景和技术手段的掌握,是很受欢迎的。 3 、有个性,不是不合群,不是“麻烦制造者” (trouble maker) ,更不是愤青。所谓的个性,是思维方式上有个性,对事情总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对问题总有一种欲望去找办法解决。好奇、好问,喜欢动手,思考问题有深度。 4 、固执不是一个好个性。对自己科研方向和人生追求的固执,是值得赞赏和提倡的,这时的固执是一种坚持和毅力,一种百折不屈的精神,一种自信的心态。对于自己弱点的坚持,不喜欢听反对意见,不喜欢反思自己,不善于接受他人的建议,不善于接受新知识 …… 这样的固执,在科研上是致命的。 听到过到研究生院上课的老师说“看着研究生们那迷茫的目光,自己讲课的欲望一下子就没有了”。 我对此深有体会。讲课讲究一种互动,那怕是眼神交流。如果学生们毫无表情,完全被动,睡眼朦胧,甚至爬在课桌上进入梦乡,有哪个老师还能保持住自己的激情? 对于进入科研阶段的研究生也是一样。面对毫无实验进展,毫无长进的学生,有勤勤恳恳的,有自由散漫的。从各个方面感觉在这里读书就是一种折磨,没有任何乐趣所言,读研只是出于一种无奈,一种消耗时间的活动,一种延迟思考和选择的活动,一种占有资源而没有任何贡献的活动时,学生和导师都感到了一种无奈,双方的热情早已冰凉,激情不再,结果是可以预测的。 现在开始明白“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一大乐趣”的含义了。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6262 次阅读|35 个评论
一个年轻导师"欺负人"的研究生复试
热度 23 雷作胜 2011-5-19 17:53
我对招研究生这个事情,一直有一个十分理想主义的想法:那就是师生之间,有如古代侠义工匠之间的师徒关系,最好意气相投,有比较多的共同点,能够象朋友那样互相学习。专业上的东西,我觉得反而是次要的,因为那些东西都可以慢慢一起学起来。开科学网这个博客的初衷之一,也是想找一个平台,给那些想到我们实验室做研究生的小伙子一个了解我、挑选我的窗口。 几年实践下来,在现行的招生模式下,这个想法越来越显得真是理想主义了。毕竟,现在的小伙子们,选择读研究生,大部分人的主要目的也就是拿个学位,今后能够在就业市场上有点竞争力,如此而已。一听到“科研的乐趣”这种陈腐的论调,他们想努力保持的微笑表情就多少有些勉强。 但同时,似乎想读研究生的人一下子多起来了。在正式复试之前,就有一批批的候选人,如同拉选票似地游走在各老师的办公室间,希望能“铆钉”一个人,给一个录取的机会。往往这时候,我就很愿意放下手中的活,和他们聊聊天。介绍一下我的研究兴趣,听一下他们的想法。这个过程我觉得颇有趣。但比较困难的地方是,小伙子们往往自觉地将自己摆在“弱势”的地位,有时候不太能放得开。 聊天的时候,我喜欢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大学期间你觉得哪一门课你最感兴趣,学得最好之类的。还有一些科学史的东西,比如就你所知,物理学上哪一个实验,你觉得设计得最好?还有兴趣爱好等等。然后无论他回答什么,这个话题可以一直持续讨论到非常细节的地方,从而就可以判断这个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技能以及他的兴趣(后来发现,在正式复试的时候,许多其他老师也开始这样提问了)。 也会有一些非常有“压迫性”的问题出来。因为我们这个二流的学校,学生们往往都是从一些好的学校复试失败后调剂过来的,所以有时候,也会问他你觉得自己在 ** 学校复试没通过,主要是什么原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颇能反映一个人的心智和在逆境下的为人。那些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人,给出的回答自然要远优于临时组织语言的人。 今年的复试,由于客观的原因,我不能参加。所以采取了一个有点“奇怪”的方式,这个模式被我在读的小伙子们笑称为“欺负人”。但我觉得不过是次实验,做做也无妨(如果在参加这个游戏的同学中间,确实有人有不愉快的感觉,我也请他们谅解)。 这个“坑人”的方法,写在我给与我联系的同学发的邮件中: 感谢你再一次给我写邮件。我今年准备招两个人。但由于我现在 ***** ,肯定不能参加今年的研究生复试了。我想了个办法,给所有给我写邮件的同学出两个题,算是我个人的一个复试内容。然后从中按我个人的判断选择两个我觉得最合适的人,争取和学院复试小组说,确定将这两人招过来。当然,你完全有选择的权利,参加或者不参加我这个所谓的 “ 复试 ” ,全都在你。最后,你还是有参加 *** 大学最后复试的机会。现在我说一下我个人的复试办法: 在五天之内,完成下面两项任务: a )在附件中有两篇文献,似乎和我们专业没有太大关系,我也是很偶然发现这些有趣的文献的。你任选其中的一篇,要求以尽量少的字数,从一个研究生的角度谈谈你对这篇文献的理解,尽量透彻,以显示你具有从事科研的潜质。这个要求是矛盾的,你可以权衡一下,在两者中尽量找到平衡。 b )在 QQ 、 MSN 或者随便什么聊天工具中任意找一个你认识的人,随便聊什么话题,聊半个小时。然后把这半个小时的聊天内容拷下来,邮件发给我看。 如果你同意,回复这个邮件,并附上一份你觉得足够详细的个人简历。这五天从你给我回复邮件的那个时刻开始算起。再次感谢。祝一切顺利! 有几个人直接被这个方式给吓跑了,没有了下文。还真有主动参加的(对他们表示感谢)!这个实验的结果比较悲惨,因为即使做了这个游戏的少数几个人,后来也都没有来参加我们学校的复试(跑别的学校去了)。 最后,不得已,请课题组一位老师帮我把关,挑了两个人。后来和这两个小伙子邮件联系上,觉得还不错。差点一冲动,想把这两个题目让这两个人也做一遍。想了想,算了。 我现在想两个问题: ( 1 )如果我当初读研究生复试的时候,碰到类似于这样的问题,该怎样回应? ( 2 )明年的复试,采取什么方式?难道我今年的这个方式真的比较吓人吗? 欢迎板砖!
10075 次阅读|46 个评论
读研要“乘兴”更要“尽兴”
热度 10 spring87 2011-4-10 21:50
各高校 2011 年的研究生复试,基本上都已接近尾声,还有一部分正处于调剂阶段。今年,导师门下新招了三名学生,从他们身上,似乎看到了我们当时的影子。一方面,得知已被录取的好消息,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另一方面,当导师或师兄师姐问起为什么考研以及想如何度过研究生三年时,却是一脸茫然。尤其是原本坚定的、清晰的读研目标如通过获得更高的学历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想通过读研将专业课学得更深更透……现在却有些摇摆不定、模糊不清。因为通过导师和师兄师姐的介绍,发现读研期间最重要的是做好科研。然而,大部分考研的人,并不清楚什么是科研,甚至对读研期间要做科研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连想都没想过。读研,时下似乎成为了本科毕业生逃避就业的安全通道,而非一心向往科研殿堂的康庄大道。 当初随大流式地执迷于考研,考上了,继续随大流式地定下读研目标。却没有认真思考过,“我”为什么读研,又该怎样度过接下来的这三年。就像师弟师妹所说的:我们想通过读研来提升自己,以找到更好的工作。这个目标能实现吗?也许真的可以。那仅仅实现这个目标,就能实现读研的价值吗?我想未必,对很多人而言,时间机会成本确实非常高。那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度过研究生三年呢?这是一个常思常新的问题。我想将自己在两年的读研生活中对此问题的思考心得与师弟师妹分享。同时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更多的研究生带来些许帮助。 对我而言,如何更好地度过研究生三年?千万答案可总结为一句话,即: 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这是最近从同学的 QQ 签名上看到的,发现是上述问题的最好诠释。首先,这是一种学习态度,意味着尽情投入与满载而归。其次,这是一种幸福理念,这与积极心理学中强调的心流体验以及哈佛大学幸福课老师本·沙哈尔主张的幸福方程式“幸福 = 快乐 + 意义 + 投入”的投入变量是相通的。最后,这是一种人生智慧,活于世上,就要乘兴,离开人生,也能尽兴。 那么在读研期间,如何做到“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呢?我想将自己的理解与大家分享一下。 如何乘兴而来? ——即知即行 当我们“乘兴”忘我地工作,以致于浑不觉时间的流逝时,就会脱离那种因为迷惑、重复、繁杂的任务而引起的烦躁或无聊,这样不仅减轻工作压力和增加工作效率,而且还很快乐,并且能够获得成就感。乘兴并非“为所欲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没有准备和事前的全局性规划,而是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投入与沉浸其中。这种体验,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这种乘兴的生活态度,充分体现了即知即行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摒弃“拖延”的恶习。读研期间,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每个人都必可避免一种恶习的困扰,即“拖延”。怎样改变这种恶习,很多人都做过各种尝试。如在工作计划的安排上,将一些可能会出现拖延的事情尽可能地提前完成,而不是推到最后。但这种处理方式,在某些条件下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如当几件事情的重要性与紧急性排序不相上下的时候,该如何选择?会不会因为这种难以抉择而产生莫名的焦虑?会不会因为焦虑的存在而不能尽快处理好本该处理好的事情?但有了乘兴的体验后,发现这种生活态度能让我们在意识层面上解决上述问题:与其纠结于如何选择,还不如乘兴着手开始解决问题:一次投入一件事情,直到解决问题。 如何尽兴而归? ——即行即果 伯特兰 · 罗素曾说 “ 要取得艰难的成就,能够较长时间的集中精力是必不可少的。 ” 乘兴能让我们投入,尽兴可使我们持续。乘兴容易,尽兴难。我们大部分人能做到乘兴,但基本上毙命于“三分钟热度”,无法尽兴而归。生活中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我们在修改论文的过程中,为什么文献掌握量不够?原因之一在于,搜索文献以及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很少有这种尽兴而归的概念。以前我们一直用未能全力以赴来解释,但似乎还不够。出现的常态是文献搜索到一半,因为正好中午休息时间到,立马停下,等到下午再来的时候,也许上午的兴致与思路全无,或者有其他事情需要处理,而忘记了自己还在搜索相关文献。也许,真正有价值的文献,就是下一个,我们却没有乘兴点击下去,因而不能尽兴而归。修改论文的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曾经听过一个观点,认为我们的人脑如电脑般,也会存在一个启动时间,如果事情被中断,尤其是我们作为智力劳动者的思维被中断,要重启动,一方面需要时间,另一方面需要反应速度。中断,有被动与主动之分,我想大部分情况下,主动中断占绝大多数:如工作过程中吃个东西、听首歌、看个小视屏、听别人聊天的时候插句话、上个网页、 QQ 或飞信突然弹出一个消息等等,都会打断我们工作的连贯性。如果我们的工作常常会被中断,而不断重启,这种启动时间将占据大量的工作与学习时间。对这点,我们的意识还不够强烈,虽然老师不断强调在上班时间,不要做这些事情,但似乎很少有人去想为什么。或许,我的这种理解并不正确,但至少可以说服我自己为什么不能做这些事情,不是因为老师的要求,而是因为工作与学习需要这种“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生活态度。 我想,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抱持着“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生活态度,采用“即知即行,即行即果”的准则,将有助于效率的提高以及情绪向更乐观的方面转变。 读研并不难,科研也不难,难在我们用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
个人分类: 读研思考|5640 次阅读|9 个评论
硕士生阶段的求学目标(数学系与师范大学)
热度 4 arithwsun 2011-4-7 20:55
硕士生阶段的求学目标(数学系与师范大学) 这一阵,又是研究生复试的时期。最近几年,硕士研究生也实行了扩招的政策,光首师大数学系就每年招100多个,其中一半是国家公费。 这么多硕士生,必然给人才就业市场带来变化,以前可能只要拿出一个硕士文凭就行了,现在这么多硕士生上来,招聘单位就肯定还要看一看文凭背后的不同之处。 作为一个老师,我可以提供一些观点,也许是普通学生们想不到的,仅作参考,也不敢保证就是正确的,还需要更多的老师们和已经毕业的硕士生们的确认。 硕士生的前途有二,继续做学问攻读博士,不以做学问为目的毕业后就直接找个好工作。 如果想继续做学问攻读博士的话,就得让别人相信你具有研究能力,不会上了博士之后,还要让导师手把手教你。最好的证明,就是在比较好的期刊上发表出文章。 当然,有些学科方向在硕士生阶段很不容易发表出文章,如代数几何,一个替代的办法就是写读书笔记,写习题集,一个硕士生如果能把代数几何的习题集自己做完,不仅国内,即使是国外的名校,也会非常欢迎这样的学生的。 有没有这个份量,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老师再随机挑几个地方问问,就很容易知道了。 与之相比,硕士生课程的分数,反倒是不重要了,只要你是想继续做研究,恐怕大多数老师是不会太看重那些硕士生课程的分数,考试而已,衡量指标已经发生了大变化。 但是,如果硕士生不打算做研究,准备一毕业就去工作,我的考虑和建议是,那还是要重视硕士生课程的分数。想想看,你去应聘的时候,拿出的硕士生成绩单上全是90多分,跟拿出的全是70多分,用人单位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提醒,恐怕是很多学生们想不到的,将来准备去做研究深造博士的,反而可能不用太在硕士生课程成绩上下功夫(当然,太差也不行),而将来不准备做研究的,反而要在硕士生课程成绩上花力气。 现在再说师范大学的一点特色,很多数学系硕士生可以去中小学工作。中小学教师,尤其是重点中学教师的工作,在待遇上是非常好的,也有寒暑假,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了,越是好的职业,将来的竞争越必强烈。 除了学业成绩单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中小学师资的招聘呢。 1. 个人的形象和气质。 2. 个人的演讲能力。 3. 个人的教育出身。 首师大这几年,有不少硕士生去了北京的重点中学工作,一问之下,很多并非数学教育专业的,而是正二八经的基础数学专业,用人单位已经很精明了,不会为名词所困,注重的是实力。 我的一位同事,两位女学生都去了景山中学,他归结原因是1,我则跟他讲,你让他们每周都做学术研讲,研究生三年下来,她们的讲课水平,绝对会超过了她们的同龄中学教师,为什么,因为台下有老师盯着,听众的口味就高,演讲内容上又是有难度的学术材料,能把难的讲清楚了,容易的更不在话下。 还有一个成功应聘到重点中学的硕士生,闲聊中总结了原因是3,他们这几位上的中学,都是北京市的重点名校,从而能够很好地了解名校的教育传统,用人单位看了,心生亲切不说,关键是知道他们这些人,自小就见过好老师,将来自己当老师的时候,也不会差到哪去。 其实,道理就是如此简单,社会上据传教育问题很多,一些家长不会当父母,原因就是他们没见到好父母,自己当初的父母使用了很多不好的教育方法。一些老师不会当老师,学再多的教育理论也是枉然,从小到大,没怎么见过好老师,就不可能让自己顺利成为一个好老师。 所以,想去中小学当老师的硕士生,就还应该在这3条下功夫,尤其是第2条。第2条也是做研究所需要的,是共性之法,如果三年硕士生阶段,自己没做过几次演讲(更不用说我那位同事开发的每周2次的力度),这个硕士生算是白上了。 除了教师组织的研讲班,硕士们还可以自己组织研讲班,比如晚上不学习,可能也就看闲书电影打游戏去了,浪费了时光。年轻人,正经事要紧,晚上看不进书了,正好几个人组织在一起,开个微型讨论班。 关于演讲水平的威力,我还可以提一个实例,当年一位家人博士毕业后去应聘北京各大学的时候,竞争很是激烈,她也没任何社会背景和后台,怎么办呢,就把自己的应聘演讲,精雕细琢,光在我面前,就讲过多次,她的好朋友们更是不断提出宝贵建议。 最后的结果实在惊人,她被面试的三所北京名校全部录取,当时的竞争人数不可谓不激烈,但下到她这样功夫的,可能还是人少。 本篇文章中的求学要求,自然不可能希望全部扩招的研究生都做到,但是,我在想,那些做到的研究生,是不是就会按本文的推理,成就更好一些,面对生活的压力,更从容一些,试请其他老师和已经毕业的硕士生们指正。 延伸阅读见本博的 研究生数学 栏目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数学|6101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出来了
tarimriver 2011-3-29 09:55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型) 学科门类(专业)名称 A类考生* B类考生* C类考生* 备 注 总分 单科 (满分=100分) 单科 (满分100分) 总分 单科 (满分=100分) 单科 (满分100分) 总分 单科 (满分=100分) 单科 (满分100分) 哲学 295 40 60 285 38 57 275 35 53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C类考生:报考地处三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 二区系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 三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工学照顾专业(一级学科):力学、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①报考地处二、三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或者②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 经济学 350 55 83 340 53 80 330 50 75 法学 325 45 68 315 43 65 305 40 60 教育学(不含体育学) 305 40 120 295 38 114 285 35 105 文学(不含艺术学) 355 55 83 345 53 80 335 50 75 历史学 295 40 120 285 38 114 275 35 105 理学 295 40 60 285 38 57 275 35 53 工学(不含照顾专业) 300 40 60 290 38 57 280 35 53 农学 260 35 53 250 33 50 240 30 45 医学(不含中医学) 300 40 120 290 38 114 280 35 105 军事学 310 45 68 300 43 65 290 40 60 管理学 350 55 83 340 53 80 330 50 75 体育学 270 35 105 260 33 99 250 30 90 艺术学 320 35 53 310 33 50 300 30 45 中医学 270 35 105 260 33 99 250 30 90 工学照顾专业(一级学科)* 280 40 60 270 38 57 260 35 53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 240 30 45 240 30 45 240 30 45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240分。
22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信和阳光的学生受欢迎
热度 10 wangdh 2011-3-27 13:42
自信和阳光的学生受欢迎 (王德华) 每年的这个季节是研究生赶考(博士)和复试(面试)的季节,导师忙,学生忙。导师累,学生也累。导师左右为难,学生惴惴不安。 中国的研究生入学当前还是一个考试为主的年代(希望有一天能过度到申请和面试为主的时代),所以如果笔试没有达到所谓的“复试线”,还有如果有所谓的“单科受限”,那么学生就怪自己平时不努力,考试发挥不好吧。复试(面试)这一步,就免了。 具备复试资格的那些幸运的学生们,个个充满理想、充满幻想、满怀希望地按照招生单位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接受复试。 很多学生会进行相关准备,有必要也没有必要。如果平时没有努力,基础不是很好的话,临时翻翻学过的教材,温习一下学过的知识,也不是坏事。我觉得复试的学生要重视两点:自信和阳光。 自信非常重要 。考生渴求被录取的愿望都可以理解,由于自己内心的渴望而导致过度的紧张、不自信,就犯了大忌了。自信的学生很容易留下印象,如果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的话,一定会有不错的结果。当然,自信不是狂妄自大,自信不是目空一切,自信不是无知者无畏。自信靠自己的知识储备来体现,自信靠自己的智慧来体现。自信需要基础,那就是基础知识牢固,实践能力强,经历丰富,知识面宽,思维敏捷,对新知识有一种渴求和敏感。如果由于自己的紧张而语无伦次,如果由于自己的紧张而出现暂时的大脑空白,如果由于自己的紧张而将熟悉的知识回答支离破碎、毫无系统,如果由于自己的紧张对很容易很简单的问题回答得一塌糊涂,自己过后会很自责的,当然也只能自责了。 阳光很关键 。自信和阳光是统一的。阳光展示的是上进,是朝气,是青春。阳光是年轻人的一种素质,一种特质。阳光具有磁性,阳光具有感染力。面带微笑的阳光,会给疲惫的考官们带来一阵清风。阳光不是狂野,阳光不是傻笑,阳光不是满嘴空话,阳光不是满嘴套话。阳光是一种生活态度,阳光是一种内在潜质。热爱生活的人,总是受欢迎的。 复试是展示自己智慧和才华的一个重要机会,慎重对待是必须的。笔试成绩好的考生,由于复试成绩不理想,也可能落榜。如果笔试不理想的考生,这个复试的机会更要把握住。 1. 充分利用好个人介绍的机会。先进行自我介绍是一个常规题目,但很能反映考生的水平和心态。很多考生并没有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如何把握这宝贵的几分钟时间?最重要的要展示自己的长项。哪个方面是你的特长?考生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展示出来。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位跨专业的考生,那么专业知识一定不是特长,但能够跨专业报考一定有自己的思考,能够达到复试线,一定有自己特殊的地方。复试的时候要将这种自己特殊的地方展示出来,如兴趣和自学能力。由于是跨专业,兴趣自然是很重要的驱动力,由于需要自学,一定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自我介绍的时候重点阐述自己的特点,会有很好效果的。如果你做过科研工作,有论文发表,或者有不错的体验和心得,要表达出来。不管怎样,认真规划和充分利用自我介绍的机会是很重要的。 2. 发挥自己的优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一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发挥出来。如果你外语好,那么在进行英语阅读理解考核的时候,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水平,理解到位、翻译到位。如果你科研能力强,一定要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自己课题的创意,对一些问题的独特见解等。如果你基础知识牢固,在进行相关问题的回答时,要展示自己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宽度,阅读的重要的书籍、看过的专著等等。 3. 对报考单位的了解、对报考专业的了解,对报考导师的了解,对报考的实验室的研究内容的了解,等等,都需要花点功夫去了解,去掌握一些信息。如何获得信息应该不需要教的,网络时代如果这些信息都无法获得,那基本就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了。 什么最重要?真本事最重要,业务能力、基础知识、创新思维、个人性格最重要。 作为考生还有一点必须要重视的:要选择合适的导师、合适的实验室、合适的课题,这对于自己的学术生涯很重要,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 “要选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地方,做合适的事情 ”。 随便写几句,希望对有些考生有参考价值。 写完这几句话,发现去年都说过了。算是老生常谈吧。 链接: 导师们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7483 次阅读|12 个评论
研究生复试面试题(2)
热度 4 yuncai 2010-4-15 22:44
今年我挑选研究生时的第二个附加面试题,与阅读材料(1)二选一。 阅读下面的阅读材料(2),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你认为中医是科学的吗? 你的论据是什么? 你是否认为“中医毒副作用小,西医毒副作用大”,为什么? 阅读材料(2) 王琦,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体质学》学科带头人。现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全国五百名著名老中医之一,中国医师协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物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国际中医体质研究会主席。 说起中医,王琦认为人的形与神不能分开来看。不可否认,借助于现代的仪器能把人体分解得很细,这是西医的进步。但是,反过来看,当你把一个人看作一个个细胞的时候,整体性就出问题了。人不仅有神经、血管、细胞,他还有对自然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心理态度、价值取向等。作为一个人,他是一个整体,不能只看局部。人生活在自然界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的人,体质也不一样。不同节气,人的身体状况也不尽相同,医生看病时这些都要问。古人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把人的精神和肉体合二为一来考虑。 他举了一个例子,患同一种病的两个小姑娘看病,一个是东北人,一个是江浙人,中医开出的药方可能就完全不一样,因为两地的气候不同,两个人的体质不同,她们能接受的药物和药物对她们的影响都会不同,这些不是一支抗生素就能解决的问题。王琦说:“像这种情况,100个人可能有100个药方,不能复制,不能用目前的仪器设备分辨出来,不能用西医理论解释清楚,但它又确实需要。难道用抗生素就科学了?我开的药方就不科学了?二者属于完全不同的范畴,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为什么一定要把它们对立起来,分出谁是科学、谁是伪科学,岂不荒谬。” “在你面前有一朵菊花,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植物学家说这是头状花序;化学家说这是酮类化合物;文学家说这是傲霜之花;中医则认为可以平肝明目。你说谁说的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角度不同,结论自然也会不同”。王琦举这个例子,是为了向记者说明人对事物的认知,应该是多样化的。 “一个人淋了雨感冒了,你说这是因为病毒感染造成的,只有消炎才是科学。我用发汗驱寒的方法,激发机体抗病能力,病也能治好。同样是治病,凭什么说你的科学我的不科学?”王琦说。 “中医和西医都是人类文明,中西医的讨论应该平和。我从来不说西医不科学,中医和西医的认知方法和价值体系不同,如果用西医的标准衡量中医,由于不懂中医就硬说中医是不科学的,这是不对的。”王琦把中西医定义为两个走不同道路的理论体系。他特意提到,方舟子批判《本草纲目》时,提到吊死人的绳子也能治病,他这是拿现代人的标准来要求明代人,他并没有看到《本草纲目》真正光辉的地方。 王琦带领的课题组采用国际前沿的研究个体差异的方法——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拷贝数变异(CNV),为体质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解释。经过30年对全国21948例中医体质分类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掌握国人不同体质类型、不同年龄、性别、地区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即中国人可分为9种基本体质类型: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 方舟子,1985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罗切斯特(Rochester)大学生物系、索尔克(Salk)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 在任何场合提及中医,方舟子都坚持一个论调:中医不是科学。他说这不是他独创的观点,只是作为传译者转达了国际生物医学界的主流观点而已。他举例说,美国国家卫生院和美国医学会都把中医和其他国家的民间医术一起归为“另类医学”,不属于医学科学。而国际反伪科学组织(CSICOP)则干脆认为中医是玄学、巫术、伪科学。 什么是科学。方舟子逐条解析说,首先科学研究的是普适的自然规律,它没有国界,不具有民族、文化属性,没有一门科学学科是只有某个文化背景的人才能理解而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无法掌握的。“你总不能说,这是中国的物理,那是美国的化学吧?既然物理化学不分国籍,怎么医学就能分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呢?所以,把中医当成中国特有的科学,把中医的科学地位不受西方科学界的认可归咎于西方人不了解中国文化,那是很荒唐的。”与之相比较,发展于西医的现代医学,就不需要国人先去学习西方文化才能掌握,“因为现代医学就是一门没有民族文化属性的科学嘛!” 其次,科学有着被广泛接受的检验标准,例如逻辑的自恰性、可检验性、可证伪性、可测量性等。方舟子说,历代名医在医案中津津乐道自己曾经用什么处方治好了某个病人,患者在文章中现身说法介绍自己如何得益于某种药物,这些在现代医学看来都没有价值,因为就药物、疗法的疗效而言,个案没有一点说服力。 记者问道,但是的确很多人认为感冒服用板蓝根冲剂或维C银翘片有效果。方舟子答道:“经验是经常靠不住的。吃了一种药,病就好了,并不等于这种药真正有效。而且感冒本来就是不吃药也可以自愈的,而服了药觉得有效,很可能还是心理暗示的结果。” 方舟子说,一个中药药方往往有七八味药,在理论上君、臣、佐、使说得头头是道,在实际上却从来没有人想过要去做对照试验验证一下,看这七八味药是否真的都在起作用。“真正的科学精神,应是在做了大量的临床试验、进行统计之后才确定某种药方的疗效。而且临床试验必须采取双盲方法,并有安慰剂对照组。” “据我所知,没有哪一种中药已完全通过了如此严格的临床试验。如果以‘个体化治疗’为借口自欺欺人,拒绝临床试验,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在方舟子看来,中医最看重的上千年的经验虽然有时含有科学因素,但是经验本身并不是科学,单凭经验而不按科学方法加以研究是不可能归纳出科学理论的,所以“经验科学”的说法本身就不科学。 他以《本草纲目》为例,举证其中很多在今天看来相当离奇、荒唐的偏方。比如吃鱼卡刺了怎么办——把渔网煮成汁或烧成灰喝了,就能让鱼骨掉下。再如,有人上吊死了,把上吊的绳子拿来烧成灰,水服能够治狂癫。
个人分类: 课题组|8743 次阅读|2 个评论
研究生复试秘籍一(三极管)
hlyxue 2010-4-15 18:04
首先呢,说一下,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参加我们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复试,做笔录时,那些老师经常提到一些基础问题,对于电子工程相关专业学生来说,你只要学过模拟电路,这个问题很有可能就会碰到,看到许多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很是心痛,很多参加复试的学生很紧张,其实复试的老师所提的问题目的就那几个:看你基本功,看你动手能力,参加各种比赛以及实际经验,看你培养潜力,看你性格之类的情商。。。,还有好多复试的问题,后续的文章我也准备写出来,让那些参加复试的同学心里有个准备,其实复试很简单,只要你留心,只要你用心。 有一个复试老师经常提的问题是:给你一个三极管,事先不知道引脚定义,没有手册可查,怎样确定基极?这是比较简单的问题,难一点的就是怎样把三个脚都测出来。。。 一般来说,市面上的三极管引脚的排列方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底视图位置放置,使三个引脚构成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上,从左向右依次为e b c;对于中小功率塑料三极管按图使其平面朝向自己,三个引脚朝下放置,则从左到右依次为e b c。目前,国内各种类型的晶体三极管有许多种,管脚的排列不尽相同,在使用中不确定管脚排列的三极管,必须进行测量确定各管脚正确的位置,或查找晶体管使用手册。 除了实际应用时需要学会测试三极管的三个管脚定义外,在研究生复试中,老师也是经常提问相关问题,用来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 好多参加复试的同学就懵了,不知所措,手脚冰凉,心想,完了,越紧张心里越乱,思维越混乱,直接说话都结巴了,下面我们看一下,怎样测量: 首先看一下三极管测量的一些原理性东西: 三极管是一种结型电阻器件,它的三个引脚都有明显的电阻数据,测试时(以数字万用表为例,红笔+,黒笔-)我们将测试档位切换至 二极管档 (蜂鸣档)或者电阻档,但是因为事先不知道电阻大小,用蜂鸣档最好。 正常的NPN结构三极管的基极(B)对集电极(C)、发射极(E)的正向电阻是430-680( 根据型号的不同,放大倍数的差异,这个值有所不同 )反向电阻无穷大;正常的PNP 结构的三极管的基极(B)对集电极(C)、发射极(E)的反向电阻是430-680,正向电阻无穷大。集电极C对发射极E在不加偏流的情况下,电阻为无穷大。基极对集电极的测试电阻约等于基极对发射极的测试电阻,通常情况下,基极对集电极的测试电阻要比基极对发射极的测试电阻小5-100左右(大功率管比较明显),如果超出这个值,这个元件的性能已经变坏,请不要再使用。 具体测法如下:(不是我创的,但是基本上用这个法很准) 先假设三极管的某极为基极,将黑表笔接在假设基极上,再将红表笔依次接到其余两个电极上,若两次测得的电阻都大(约几K到几十K),或者都小(几百至几K),对换表笔重复上述测量,若测得两个阻值相反(都很小或都很大),则可确定假设的基极是正确的,否则另假设一极为基极,重复上述测试,以确定基极. 解释一下:我们知道三极管的基极是三极管中两个PN结的公共极,因此,在判别三极管的基极时,只要找出两个PN结的公共极,即为三极管的基极。具体方法是将多用电表调至电阻挡的R1k挡,先用红表笔放在三极管的一只脚上,用黑表笔去碰三极管的另两只脚,如果两次全通,则红表笔所放的脚就是三极管的基极。如果一次没找到,则红表笔换到三极管的另一个脚,再测两次;如还没找到,则红表笔再换一下,再测两次。如果还没找到,则改用黑表笔放在三极管的一个脚上,用红表笔去测两次看是否全通,若一次没成功再换。这样最多没量12次,总可以找到基极。 找出三极管的基极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极与另外两个电极之间PN结的方向来确定管子的导电类型。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触基极,红表笔接触另外两个电极中的任一电极,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大,则说明被测三极管为NPN型管;若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则被测管即为PNP型。 解释一下:三极管只有两种类型,即PNP型和NPN型。判别时只要知道基极是P型材料还N型材料即可。当用多用电表R1k挡时,黑表笔代表电源正极,如果黑表笔接基极时导通,则说明三极管的基极为P型材料,三极管即为NPN型。如果红表笔接基极导通,则说明三极管基极为N型材料,三极管即为PNP型。 找出了基极b,另外两个电极哪个是集电极c,哪个是发射极e呢?这时我们可以用测穿透电流ICEO的方法确定集电极c和发射极e。(1) 对于NPN型三极管,穿透电流的测量电路。根据这个原理,用万用电表的黑、红表笔颠倒测量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Rce和Rec,虽然两次测量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角度都很小,但仔细观察,总会有一次偏转角度稍大,此时电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笔c极b极e极红表笔,电流流向正好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顺箭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2) 对于PNP型的三极管,道理也类似于NPN型,其电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笔e极b极c极红表笔,其电流流向也与三极管符号中的箭头方向一致,所以此时黑表笔所接的一定是发射极e,红表笔所接的一定是集电极c。 (网上查证:如果效果不明显,就用两只手分别捏住两表笔与管脚的结合部,用嘴巴含住(或用舌头抵住)基电极b,仍用顺箭头,偏转大的判别方法即可区分开集电极c与发射极e。其中人体起到直流偏置电阻的作用,目的是使效果更加明显) 时间比较紧,先写这么多吧,关于与复试的其他问题和注意事项,后续文章早说吧!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3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复试,相对公平
liuzaiqun 2010-4-13 21:24
昨天,今天。研究生招生工作完成了。 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细胞专业,311,320多分的人要自费; 生态专业,280多分的人可以公费。 这就是按照专业招生,分配公费名额中出现的问题。 神经生物学,应招5人,实际2人报名过关,全部公费,还浪费了公费名额。 本人参与研究生某专业复试的笔试命题和阅卷工作,参与录取过程的秘书工作。 感觉:考研,只是相对的公平,每年的行情都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个人分类: 经验心得|4701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复试
liuzaiqun 2010-4-6 10:52
我所在的安师大生科院研究生复试在4月9日到13日。 我们生科院计划招收研究生82人,目前达线生源66人(包含8名保送生),尚缺额16人左右。而公费名额只有53人,占总招生人数的65%左右,比前两年的77%左右的公费名额低了十几个百分点。所以在达线的考生中,也要PK出13人来作为自费生。但自费一般都是学生不愿意接受的结果。这个就体现了今年复试的重要性和竞争性了。 我院研究生秘书通知,所有调剂生均为自费生,费用为5000元/年,外加1000元/年。 前两年,我院研究生几乎招生都在100人左右,但最近两年也是没有招满,我院自己的毕业生几乎都考中科院、科大、南大、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以及上海的华师大、南师大等高校的研究生,很少有毕业生考自己院系的研究生,这里面也体现了我们招生中的一种尴尬局面。凡是成绩好一点都不愿读自己所在的本科院系的研究生,这也让我们的领导反思:如何能够留下素质较高的自己的毕业生呢? 今年,由于公费名额越来越少,而国家划线分数是越来越低,所有的考生都愿意拼一把,以便尽可能的进入更好的高校或科研单位读研。人往高处走,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的导师们和领导们如何想方设法招来研究生,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这就是科研资源、科研能力的大小与不均衡所决定的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12 次阅读|2 个评论
导师们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
热度 4 wangdh 2010-4-3 08:56
导师们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研究生复试随感 ( 王德华 ) 每年的 3-4 月都是大学生和研究生们赶考的季节。博士生的考试和复试刚刚结束,近些日子又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学子们苦读了 4 年, 5 年, 6 年 熬过多少不眠夜,终于盼到了参加复试的消息,应该是个高兴的消息吧。看着那些背着书包穿梭于研究所楼道里的急匆匆的陌生面孔,心里总是默默地祝福,希望他们能踏上自己梦想的帆船。 复试内容一般包括个人介绍、复试小组成员提问、英语测试,有些还加试实验技能等等。复试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维、知识基础、性格和相关背景等等。根据自己参加复试的感受,对有些学生的表现印象很深,简单罗列一下。 1. 阳光 :不少比例的研究生复试时表现得很阳光,这是一个很好的素质,反映了健康的心理和坦然的态度。在四周笼罩着沉闷抑郁的氛围里,一个阳光的青春,会让人振奋。花季年龄的青年男女,要阳光。 2. 自信 :有些研究生很自信。自信在复试过程中非常重要。无论笔试成绩高低,只要进入了复试阶段,就是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不要担心自己的母校的声誉和水平,不要顾虑自己是男生还是女生,要紧的是自信!自信不是自负,有信心不是狂妄,更不是目空一切。学校的声誉好,会给你一个好的基础,但不代表你的水平;学校的声誉差,或许会有些负面影响,但不能代表你的水平和基础弱。所以,经常遇到地方院校的同学心理压力大,自卑心理影响自己的信心。甚至很多地方院校的学生由于心理不自信,不敢报考上海、北京等名校和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错失很多个人追求的机会。 3. 干练、利索 :部分同学回答问题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不逗圈子,逻辑清楚,思维敏捷,一定会给复试小组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4. 基础知识牢固 :少数同学这方面表现不俗。大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那些说大学学的知识没用的观点,在复试时是没有市场的。老师们有时候会问很基础的问题,学过什么课程,做过哪些具体实验,某个实验的具体步骤,具体注意事项,具体实验结果,某个具体概念 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平时的基础,需要大学四年的勤奋苦读。对于那些基础知识很牢固,回答问题到位、表达清楚的学生,自然会有很喜悦的感觉。很遗憾的是,具有牢固基础知识背景的学生的确不多,多的是模糊的记忆,含糊的概念,记不清的实验过程,没有理解的实验原理。无论是名校,还是地方院校,这些年来这种情况很是普遍。也许高校的老师们会理解这种情况。没有很扎实的基础知识,要想做好扎实的科学研究,估计是有难度的。 5. 英语运用能力 :我们对研究生英语的考核一般是阅读和理解,这是今年研究生们的强项。有些同学运用英语的能力很强,对于科学文献的理解能力较好,翻译比较地道。英语是一种工具,工具就是要用的,所以阅读理解和写作是很重要的能力,学习英语时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如果考高分,不能正确理解文献,是很遗憾的事情。 6. 实事求是的态度 :有些同学这一点做得不错。对于有些问题,难免学生是不知道的或者不清楚的,或者没有理解的,这都是很正常的,实事求是是很重要的,不要回避一些事情,更不要虚头八脑、闪乎其词的回答。 7. 善于综合,富于联想 :这一点也有同学表现很出色。这是一个很好的素质。对于一些提问,如果能够快速综合,回答逻辑性好,表述层次感好,会留下不错的印象的。 8. 关注现实和周围 :不是所有同学都能做到这一点。对于周围的事情,当今的社会大事,国际风云,要关注和了解。整天混迹于网络不可取,不闻窗外事、只读死书的,也不提倡。当代青年,要有时代精神,时代责任感,对于自己周围的事情要关心、思考,对于当今社会和国际问题,要有自己的理解,对于当今的文化要有认识。 有些同学由于过度紧张,复试时脑海看起来是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清楚了,什么都忘记了,实在有些遗憾。有些地方院校的同学,表现过于自卑,非常缺乏自信,也让人感到惋惜。有些同学说起来倒是滔滔不绝,但不切题,离题太远。还有些同学,过于自信,目空一切 这样难免会有不少 遗憾。 复试是一次新的交流,一次进一步的交流。阳光、自信,展示个性,展示水平,发挥特长,有礼有节,是很受导师们欢迎的。毕竟导师要跟未来的学生共同工作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导师选学生很慎重是情理之中的。为什么有些同学考了高分而遗憾落榜,为什么有些学生考分平平而被录取,关键还是自己的积累和表现。 祝福那些获得入场卷的同学,也祝福那些将要调剂的同学。 随感。 (王德华 2010.4.2)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28778 次阅读|36 个评论
研究生复试不要愚人节好不好?
tarimriver 2010-4-1 12:06
中国不愧是具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等级传统的社会,干什么都讲等级,都讲门当户对。要不连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院士也不赞成取消大学校长的部级称号吗? 正是基于等级观念,才有中国大学的一类、二类、三类,才有211大学、985大学。也才有江苏睢宁将公民分成各个等级的创举。 既然你讲究等级,就应该像一些大学等单位的招聘里明说,我要招聘的需具有海龟头衔什么的,这如找对象要有房有车年薪多少都讲清楚,人家条件不够的就不劳神费力了。 现在正在进行的研究生招生暴露了一些大学和研究所的即想当某某,又想立牌坊。你如果想招211学校的学生,在招生简章里就应该写明,否则不是骗人吗? 我们这里有个学生报考的是中科院在兰州的一个研究所,考了370多分。他们通知去面试,化了时间、精力、钱财跑去了,面试完宣布不要普通院校的。我说是不是面试成绩不好,学生说不是,就是因为不是211大学的。这不太坑人了吗?你应该从学生报名时就知道了学生的来源,就不要给他发准考证,他成绩够了不不要通知他来面试就行了吗,为什么一切走到最后了,结果以强盗的理由把人给甩了? 也太愚人节了吧?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3851 次阅读|8 个评论
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折射出的尴尬
高铁杠 2010-3-19 08:00
2010年34所自划线学校的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目前已经全部公布,复试线差别之大令人深思,仅以工科为例,清华大学复试线为330分,而兰州大学仅为260分。一般学校均在300分左右。从复试线可以看出,一些学校在研究生的招生中的强势,同时也折射出一些学校的尴尬,即使是将复试线定在300分,一些学校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非心甘情愿而为之。 参考: http://kaoyan.eol.cn/html/ky/2010cf/fushi.shtml
个人分类: 真人真事|3794 次阅读|3 个评论
这样的孩子们怎能不就业难?!
热度 2 汪思源 2009-4-19 08:32
又完成了一年一度的硕士研究生考试复试。与网上的许多老师所述深有同感,总的印象真是令人堪忧。 简而言之,即基本概念清楚、定性感觉准确的好学生太少 。一个简单的英文自我介绍,简单的英语会话,简单的专业英语问题,都回答的磕磕绊绊。做为测控专业的准研究生,被控对象、被控参数,控制器、控制量区分不清;采样周期、控制周期的异同不清;数值滤波的方法不知究竟; PID 控制如何应用搞不明白; 且 不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 ,太基本的能力都如此低劣,真是让人无语了。 按说能参加复试的学生肯定应划归为不很差的学生,主要还是好学生。但如此的好学生,实难让人称道。许多的好学生,为了考研,在大学时代的后二年,就鼓捣考研的几门课,其他的专业课都是得过且过,也就是说,他 根本还不是一个合格的本科毕业生 ,但他可能是一个高分的研究生;再加上具体专业有时生源的不足,导师也只好无奈的接收。 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人满为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和用人单位也缺人,却难以找到自己所需求的 满足企业短期和长远发展 所需要的,真正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因此才有所谓的 大学生不如大专生,大专生不如技校生 的感慨。企业并非不欢迎有着深厚专业功底和发展潜力的大学生,但肯定是不喜欢眼高手低,只有一些空中楼阁知识,没有一点 脚踏实地技能 的新员工。人员流动是企业一定要面对的现实,但企业毕竟不是学校,不能在二次培养培训后,即面对一个跳槽的职工。 (甚至不得不为学校教育的欠账,而进行一次培养的补课) 。企业需要的是一个有着良好业务素质,能够有 一个适当的工作切入点,能够边干边培训,边培训边干 的大学毕业生。从而满足企业的短期和长远需求。古人程咬金尚有舞动纯熟的三板斧,而我们的学生太缺乏这样的实际工作的 落脚平台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非水火不容的对立,素质培养能力,应试考的也是能力,二者是很好的统一。考研复试也好,企业招聘也好,就是先简单测试一下你的三板斧,一段英文自我介绍,一段专业英语描述,一段控制系统分析,怎么就那么难?怎么就准备不充分?从应试技巧而言,也该准备到;从毕业生能力而言,更应该成为其必备。真让人悲哀! 正如网上其他老师也说到的,家长们含辛茹苦的将孩子送到大学,作为 家庭教育投资 的基本目的是要通过专业的教育培训,使孩子获得某一项专业技能,从而能够服务于社会并对个人而言 具有相应的谋生能力 。学生们的普遍问题是,专业课的知识来自于死记硬背,远非真正地理解,更不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经历过相应的专业实验演示。可怜的孩子们,实乃 既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 。学理工科的,没有相应的实验配套支撑,靠孩子们凭空想象,能学得明白那才怪了?没有相应的资源,就应该没有办教育的资质。道理很显然,一个驾驶学校,如果没有汽车让每一位学生去亲身练习驾驶,光靠教练的嘴把式,学生们能学会驾车吗? 将学生看作是 一所大学的产品 ,不管你的楼有多大,经费有多少,论文出了多少,当你的产品在社会上市后,档次、质量如何? 用户们心里自然都会有一杆秤 。学校的品牌自然是由你自己产品的质量所决定的。如果假冒伪劣产品不能得到抑制,学生的质量差,学校也就砸了自己的牌子,专业也就断了自己的发展之路,后来的学生的就业前程也就会越来越暗淡和艰难。如此下去,只能是恶性循环,苦了孩子们。据说,曾经在某些人才招聘会上,有的单位明示: XX 大学毕业生免谈。就个人来说,如果仅仅是持有一纸文凭,而并不具备货真价实的专业技能,不能够在未来为雇主带来利益与贡献,那么迟早都将会被摈弃、淘汰出局。无论你是博士、硕士,还是学士,都会如此。如此人才,怎能找到工作?! 让我们的孩子们受到名副其实的良好教育难道不是基本的民生吗?不是学校最基本的诚信么?我校也提出了爱校如家,待生如子,为孩子们找一份更满意的工作。每个老师,学校各个部门是否真的教会孩子该会的东西没有?!我们的大学进行的高等教育是否完成了为社会培养拥有专业技能人才的基本使命?大学教育质量的下降是否还会进一步恶化?究竟应该怎样办教育?危机与忧患已经不是简单挂在嘴上说说的事情了,已绝非耸人听闻。愿与教育界的(包括全社会的)有识之士共同呐喊与呼唤,救救孩子!!! 青年智,则国家智;青年强,则民族强!教育在国家与民族的长远发展和现实建设中的作用与意义如何强化也不为过。
个人分类: 教学思考|5306 次阅读|11 个评论
如何准备研究生复试?
wangdh 2009-3-13 12:50
如何准备研究生复试? ( 王德华 2009.3.12) 硕士生的复试工作已经开始了,(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3 月底就要开始了。接到了研究所里的通知,要求上报复试小组和复试程序了。关于研究生复试,这么多年了,复试了不少学生,有自己的,有其他老师的。研究生复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无论对导师,还是对研究生。对于导师这是唯一的一次录取前的面对面考核,对于研究生也可能是被录取与否的关键一次考核。由于现在一般是差额复试,有的考生被淘汰是必然的。 说句题外话,如此大规模的集中组织研究生考试,有组织进行复试,是中国研究生招生的一大特色。导师和学生的某些选择的权利也被剥夺了,在当今的形势下,在如此大的竞争压力下,谁都没有一个好的办法,谁也不敢贸然去冒一些风险。但是,导师们知道,考分高的,不见得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研究生们也应该清楚,研究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如果自己没有这个兴趣,将来根本不想从事这个行业,最好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读研究生这条路,很清苦。你要是喜欢,一路都可能是鲜花,虽有坎坷,但兴奋不断;你要是不喜欢,一路都是荆棘,艰难跋涉,疲惫不堪。 好,你既然已经铁了心走这条路,就做好充分准备吧。接到通知参加复试,就是值得祝贺的。该准备些什么呢?其实,你平时学习掌握的知识,打下的基础,受过的训练,应该是最重要的复试内容。以下一些方面,只是给你提醒一下。 如果你是硕士研究生,需要准备和考虑的事情有: 1. 你对所报考的导师的研究方向有多少了解?读过几篇他们的文章?如果没有,就花点时间查阅一下相关信息,了解一下。尽量花点时间读几篇他们发表的论文。实际上有些信息应该是在报考前就要了解的,否则你怎么说你对人家的方向有兴趣啊。 2. 拍胸脯问问自己:你是否真的对所报考的专业感兴趣?既然感兴趣,了解多少啊? 3. 在大学里做过研究工作吗?进过导师们的实验室吗?如果做过的话,选的什么题目?自己选的还是老师给的?如何进行的实验设计?想得到什么结果?使用哪些仪器设备? 一连串的问题,都可能被提问到。 4. 对自己大学里学过的课程应该熟悉,有些课程尽管没有考,很可能是专业上很重要的基础课,有些老师会问的。如生理学专业,现在由于统一考试,可能不考《生理学》这个科目,但是《生理学》毫无疑问是生理学专业中最最基础的课程。要是问到生理学的基础知识,你都不了解或者不熟悉或者回答错了的话,想想会留下什么印象? 5. 对于生物学领域的学生,由于实验性要求较强,必要的实验技能是需要掌握的,象基本原理、操作程序、注意事项,等等,都还是应该了解的。有时候,最基本的知识,可能会决定你的成败。 6. 英语阅读能力是需要有的。现在大家的英语水平都不错,一般交流估计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要注意专业英语的阅读。要是让你读一篇专业文献,或者翻译一段专业文字,感觉如何? 7. 对自己的长处应该知道吧?自己的不足呢?也认真总结总结,或许有用的。业余爱好有哪些?既然是爱好,要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对一些社会问题也应该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做了这些功课,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 要充满自信,有信息,有底气。一个没有自信的学生,在这个时候不是很受欢迎。自信,不是狂妄自大。如果你目空一切,更不会受欢迎。要自信,不狂妄,更不能自卑。呈现一个实实在在的你,信心十足的你。 2. 实事求是,别来虚的。回答问题时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不要兜圈子。你的角色是来参加复试的,面对的是考核小组。 3. 有礼有节,恰到好处。独生子女时代,自我意识往往比较强。有时候必要的礼节是应该具备的,但要是一进门就一个大鞠躬也过了点。做到有礼有节,自然些就是了。进门应该打招呼吧?复试结束离开时,该打招呼吧?坐要有个坐相,可别翘二郎腿,也别注意力不集中。 4. 让老师们看到一个新的希望,幻想着你的到来会给他们研究集体带来新的气息。 那么 博士生呢?博士生复试就简单多了。有关硕士研究生复试要注意的方面,博士生应该没有问题了吧?也提几点建议吧: 1. 对所报考的学科专业进行必要的理解和思考是必须的。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讲,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有哪些长项和优势?自己已经有哪些想法?哪些好点子?未来自己有哪些设想?有独立的新颖的思想,来是追梦的,这是导师们十分喜欢和期待的。 2. 硕士学位论文做了什么工作?要熟悉自己的课题内容,开题、设计、主要结果、主要结论、国际上发展动态,是要熟悉的; 3. 发表过什么论文?或者写过什么稿件?这可是很重要的一点。博士生要求自然要高一些了。 4. 硕士期间受过哪些训练?掌握了哪些新的技术?自己的特长是什么? 5. 外语阅读能力也很重要。怎么阅读科技文献?如何查阅?怎么理解文献中的图和表?读过哪些专业书?本领域的著名实验室有哪些?主要代表人物了解多少?参加过哪些学术会议?做过哪些学术报告?这些都是基本功,要是有这些经历的话,自己理一理头绪。 6. 学术思想和逻辑性思维,对 于 博士生是重要的。 7. 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要知道一些。 还是要说,复试应该是很轻松的事情,尽量自然表达,越自然越好,能做到谈笑风生最好。不要有任何思想压力,把一个真实的你,呈现给老师们。如果有能力,有思想,这个时候一定要显示出来,一定要让老师们知道和了解。不妨自己列个提纲。 作为导师,一般注重的是考察考生的能力、思维、基本知识。提问可能是不经意地询问,是根据当时的对话情景即时询问的,往往这些对话,可以反映你的本质性的东西,比较真实。老师们有时候问题可能会很刁,但不是故意为难学生。一般对于某个问题能连续追问 3 个轮回,一问一答,镇静自如,你就很优秀了。导师们复试的目的就是要选择有能力的学生,为了避免一些能力强,而一时考试成绩不是很冒尖的学生失去机会;或者避免录取一些就是擅长考试,不善于实际工作,或者被评价为高分低能的那些学生。 随便想的,只是复试需要注意的一些侧面。每个老师的提问角度都是不同的,关键是自己平时的努力。 祝福各位学子!希望更多有才华、有理想、热爱科学的年轻人,走进科学的殿堂。 (王德华 2009.3.12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21908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