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足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居无定所得其所,学海无涯在天涯(2019野外地质剪影之二:内蒙古新疆篇)
热度 2 Hongbolu 2020-1-24 10:55
2019年已经过去,2020年春节即将来临。前几天学院召开退休职工新年茶话会,在路上碰见了同事老陈,他惊讶地问:“老吕啊,好像一年都没看你在家,你在跑啥啊?你是居无定所啊!” 确实如此,自从2017年秋天退休以来,这几年我在野外的时间是越来越多,以至于2019年全年多半时间在野外,同事们通过我在群里分享的野外照片知道我又到哪里去考察了,可不知我何时在家…… 退休之后,不需要完成学校规定的上课等工作量,就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几十年的职业生涯让我感悟到:地质学家有三位老师: 第一位老师:地质学专业教师,引导学生入门; 第二位老师:地学同仁,相互学习、相互竞争; 第三位老师:最好的老师,无疑是大自然母亲。 我的学生冯雪东先生思路清晰,文笔很好,他将三位老师归纳为: 入门之师、同行之师、自然之师。 为了进一步向大自然学习,2019年我先后考察了广东、江西、江苏、安徽、山东、内蒙古、东北、西北等很多地方,看到很多独特的地质现象,拍摄了几百千兆的野外照片。因为多数时间在野外行踪不定,整理资料的时间不足,也就耽误了博客更新。现借科学网平台用部分野外照片简单展示一下2019年自己的野外行迹,与大家分享镜头前的自然之美。 我的2019:常年居无定所,身心融于自然;涉足天涯海角,有幸看到真颜;脚下精深博大,永远不见边沿;破解自然之美,快乐就在眼前。 正可谓:居无定所得其所,学海无涯在天涯! 跑过的地点太多,放在一起文件太大,故分成几个部分上传,今天的是内蒙古新疆篇。看图吧: 用我自己制作的贺年卡祝各位朋友们新春快乐!
个人分类: 地学探讨|5848 次阅读|4 个评论
语言的功效
pingguo 2019-10-21 11:24
我写下这几行诗句, 绝不像文字看起来那样轻易。 经过十数年沉淀, 或像闪电一样脱口而出。 等到话说出来, 成为语言, 显影思想的足迹。 2019-09-22
个人分类: 诗歌|19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父亲在哪里?
zxj368 2017-6-19 13:00
父亲节 我问自己 我的父亲在哪里 泪眼楚楚 我的父亲在心里 父亲节 我问自己 我的父亲在哪里 思维沉沉 父亲在我记忆里 父亲节 我问自己 我的父亲在哪里 回忆满满 父亲在我成长的足迹里 父亲节 我问问你 你的父亲在哪里
个人分类: 诗歌散文|2750 次阅读|0 个评论
《物理学的足迹(改变世界的科学丛书)》 出版啦!
Penrose 2015-12-30 16:37
一年前写的《物理学的脚印》一书更名《物理学的足迹》目前正式出版,欢迎大家前往 京东订阅 (http://item.jd.com/11842611.html)。 全书约130条目,我负责其中65条。这些原稿将在若水阁科学博客陆续奉上,欢迎大家阅读! 丛书介绍: “改变世界的科学”丛书是针对青少年编著的一套大型科普图书,含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医学、农学、计算机科学等9个分册,以编年体的形式呈现,图文并茂地叙说人类历史上20 000年来最重大的科学发现。本丛书为上海市“十二五”重点图书。 丛书各分册均按照时间顺序来回顾、概括人类的科学活动,以科学发现的历史为主,兼及科学机构的兴衰、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社团的变迁等。丛书通俗易懂,对于青少年了解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乃至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养,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老师和褚君浩院士对本系列图书的推荐: 全书目录 本书样张
个人分类: 科学评论|124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早年的活动范围(--1982)
jlpemail 2013-10-7 16:30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236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十二讲
lvnaiji 2013-3-22 21:15
吕乃基 近日整理文档,发现数年前作为精品课程讲授的《科学与文化的足迹》的目录。放在今天,我会对内容作如下调整: 一、导言﹒处于混沌之中的…… 二、从黎明到衰落 三、废墟上的新生 四、人与自然的解放 五、脱域、断奶、归零 六、归零后的重建 七、复归,朝着希腊 八、复归,朝着前希腊 九、科学与文化三部曲 十、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 十一、科学与文化足迹背景下的中国文化 十二、从混沌到混沌 不知是否也算是一个梦?就让它留在梦里吧。
个人分类: 交叉|471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美国史研究者的足迹——评邓蜀生著《美国历史与美国人》
黄安年 2012-12-2 06:44
一个美国史研究者的足迹——评邓蜀生著《美国历史与美国人》
一个美国史研究者的足迹 ——评邓蜀生著《美国历史与美国人》 杨玉圣 (中国政法大学)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2 月 2 日 发布    《美国历史与美国人》(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是人民出版社邓蜀生编审新近贡献于学界的一部文集,也是继《伍德罗·威尔逊》(1982年)、《罗斯福》(1985年)和《美国与移民》(1990年)之后一部全面反映其学术成就的代表性著作。作为美国史研究的后来人,笔者深深为它所吸引。就个人体验而论,我以为,《美国历史与美国人》是一部很值得读、同时也很耐读的书。    一   邓蜀生是当代中国老资格的美国史研究专家之一。早年自复旦大学毕业后,风流倜傥的他搞过新闻采访、编辑和国际时事评论。翻开50年代的报刊,“邓超”之名常常见诸其间。“邓超”是邓氏当时用过的笔名之一。除了大大小小的文章,他还写过篇幅不一的五六种书,包括中国人写的第一本反映朝鲜战争的书也是出自那时风华正茂的邓蜀生之手。后来,他改作人民出版社外国史的编辑。《美国历史与美国人·自序》说,“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史成了我新的工作对象。算下来,涉猎美国史领域也有30年了。”在这30年间,敢想敢说敢做的他,有过挫折,也有过欢欣,更多的是成功。60年代初,邓蜀生发表了他认为是研究美国史的处女作——《威尔逊与中国》。这篇刊载于中国最享盛名的史学刊物——《历史研究》的长篇论文,虽说今天看来“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其遣词造句不无“尖刻”之嫌。然而,只要顾及30年前中国整个的学术氛围,特别是中美两国之间剑拔弩张的敌对关系,就毫不奇怪了。事实上,它仍不失为建国后30年间中国大陆学者公开发表的美国史领域的代表性论文之一。也正是职此之故,当80年代初杨生茂教授主编《美国史论文选( 1949 - 1979 》这部综合性文集时,公正地选收了《威尔逊与中国》一文。此次邓自己编个人文集时,也收了进来,并且如“自序”所说,“为了存真,在编入文集时未作改动”。由此即可约略看出作者尊重历史的求实精神。 邓蜀生的求实精神,当然并非仅仅表现于此。其实,就《美国历史与美国人》而言,于细微处,无不洋溢着这种精神。举一个例子:对罗斯福新政的重新研究,邓氏是开拓者之一。他的《罗斯福新政述评》(1980年),系统讨论了新政的方方面面。该文明确提出,“罗斯福的‘新政’有它的一定的积极方面”。正是靠了“新政大夫”,美国才得以度过1929-1933年的空前大浩劫。以此为契机,“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得救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也喘过气来了。这就使得‘新政’能够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获得它一席地位”(第83页)。这在今天已纯然是常识了,但在十几年前尚未完全松绑的学术环境下,邓公能一反过去的“定论”而立一家之言,肯定不是像如今我们读这段话时这般轻松。《罗斯福与孤立主义的斗争》(1979年),也是一篇重头文章。读者由此可以看到雄才大略的罗斯福如何在当时险恶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苦心经营,终于使孤立主义思潮弥漫的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的兵工厂”。即使这样一篇《复旦学报》破例连载的有根有据、言之成理的论文,据信当时亦曾有人以为作者可能“美化了罗斯福”、“忽视了他的帝国主义本质和绥靖主义的作为”云云。这一并非个别的例子一再说明:史学认识的更新和创见,不是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静下心想想,几十年来,我们为此转了不知多少个弯,也吃了不知多少苦头。可悲的是,至今仍不时有人开着不大不小的“工厂”,动辄给人加上个“帽子”什么的。然而,举凡有学术良心的人都不难发现:离开这种创见与更新,自己不越也不允许别人越雷池半步,难道能说服自己?难道能说服别人?不仅口服,而且也心服? 二   研究美国的移民历史,从移民的视角探索美国,这是邓蜀生为我国美国史研究拓殖的一个新天地。他对美国移民政策、美利坚民族同化模式、美国华人历史的考察与思考,尤具卓识。这组论文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发表后,或者被转载(如《新华文摘》),或者被摘载(如《文摘报》),有心之人无不视为佳作。能够说明这个问题的很有趣的反证是,由于邓氏此一方面的论文写到了家,有人甚至于干脆在自己所谓的“专著”或“论文”中照搬或改编(不甚雅观的另一个说法就是抄袭)。单就笔者耳闻目睹,就至少有一部所谓研究美国近代移民问题的“很有价值的专著”用整整一章的篇幅差不多抄尽了《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一文,还有某家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发表的一篇看上去很像是“重头论文”的文章(题目上了封面,且配之以英文),其实亦系抄袭该文而成。这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笑话,但是事实。作者在《美国历史与美国人》中收入他这一方面的7篇文章,作为读者,似不可不读。若作书评,亦很值得评论。考虑到我已专门为邓著《美国与移民》写过书评(参见《美国研究》1993年1期),故兹不赘述。腾出篇幅,我们多说几句别的。 时下学历史、研究历史的人,大致都不太爱读历史方面的书或文章,更不用说是一般人了。这乍听起来有些玄乎,甚或危言耸听,但事实的的确确就是如此。一个现成的例子是,创刊于1978年、国内唯一的世界史学术园地——《世界历史》,1993年的订数仅有700来份,这在人口十几亿之巨的泱泱中国,岂不真是可怜到家了吗?说“史学危机”,喊了几年了,似乎仍难见起色。也可以奢谈“史学繁荣”,但大约无非是聊以自慰而已。对目前的史学窘况,可以人言言殊。细究起来,亦确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靠读历史、学历史,在当今铺天盖地的“下海潮”中恐怕很难发财,起码是发不了大财。“孔方兄”这宝贝玩意儿把人们搅得不仅晕头,而且转向。“厚黑发财学”之类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那些蹲在“史坑”的书生:靠历史能来几张钞票?学历史的,于是乎,要么“转业”,要么“第二职业”,要么“怠工”,再不就是“苟延残喘”、“不死不活”。试想,学都不学了,还读哪门子历史?就我所了解的情况,这并非个别的例外。再从史学自身的现况看,无庸回避的是,也有许许多多的致命弱点。比如史学论著老气横秋,死气沉沉,不用说读内文,单看着标题就让人皱眉头。谁若不信,只需翻翻那些八股式加老太婆式的所谓论文或者甩出一套套新名词、腾云驾雾、不知所云为何物的所谓著作,心中多少就有些底了。历史本来是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形象丰满的,不知从何时起被人阉割得七零八落、干干巴巴。读起来,味同嚼蜡,非但没有味道,而且是直倒胃口。历史要吸引人,除了客观的大环境亟待改善外,就主观而言,史家的文风、学风也必须改进。唯有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格调清新的史学作品,才能赢得而不是失去读者,才能使史学走向而不是脱离大众。也只有这样,历史学本身才能踱出低谷,重焕生机,“再度辉煌”。 邓蜀生不愧是大家手笔。这位记者出身的美国史专家,行文轻松,运笔自如,潇潇洒洒。读他的东西,不仅不觉得累,而且可以说是美的享受。收入文集中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历史上的杰出总统》一文,不失为邓氏风格的典范。自30年代中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内,中国人写这位美国政治大家的作品(文章、著作)者,不可谓不多,然真正揪住读者阅读欲求的是邓蜀生。他以生花之笔,为我们绘声绘色地刻画了身残志坚、无所畏惧、融胆略和权术于一身的世界伟人 F.D. 罗斯福的新形象。该文篇幅不大,但写美国历史人物能锤炼到此种境界的,虽不能说绝无仅有,但起码是不多见的。读者要是感兴趣,我倒建议不妨多拿出几天工夫,找出邓蜀生的《罗斯福》细细一读。上述文章只是这部一版再版的名人传记的引言。单此一篇,是解不了渴的。 三   在我国大陆硕果尚存的美国史元老中,大多都在高校或在研究机构(如黄绍湘、杨生茂、刘祚昌、刘绪贻、丁则民、罗荣渠、汪熙、丁名楠),唯有邓蜀生例外,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干的是“编辑这一行”。其实,这也正是他的特点。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的美国史研究已大大地不知上了多少个台阶,其标志之一就是有关著译作纷纷问世。作为一名资深编辑,邓蜀生靠其天时、地利、人和,在美国史著作出版方面尤其贡献良多。大家所熟知的有价值、有影响的著作,像《美国内战史》(刘祚昌著)、《美国通史简编》(黄绍湘著)、《美国外交政策史》(杨生茂主编)、《战后美国史》(刘绪贻主编)、《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丁则民主编)等,无不都是由邓氏亲自担任责任编辑的。在出版业不景气、以所谓经济效益为最、史学著作出版难的今天,能够持之以恒地为出版学术精品而奔波、操劳,这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愈是在如今,我们愈是需要像邓公这样以学术为重、有出版家气度的编辑。事实上,也正是靠了这些默默无闻的“催生婆”的奉献,我们的学术界才得以顽强地保留了一片净土,一块绿洲。这是我们的文化事业的希望之所在。 邓蜀生不是一般的编辑。多年从事编辑工作的经历与体验,使他愈发意识到“编与写很难分开”这一至理真言的份量。他在文集的“自序”中是这样总结的: 要编好书,必须知书,要深入下去,知识要尽可能广博,还应成为所从事的工作的某一方面的内行。做到了这一点,就更能与作者有商有量,相互切磋,平等交往,不强加于人,也不屈于别人之所强加。 编辑整天同书稿打交道,只要肯钻研,就会心有所得,有所得也就会产生形之笔墨的愿望,编辑与作者一身二任的格局就很自然地形成。我这本文集就是我作为编辑而争取成为美国史领域的内行的过程中所作努力的反映。 读了以上自述,再去读《美国历史与美国人》,就会另有所悟。在某些人看来,编辑无非是剪刀加浆糊,剪剪贴贴;或者如人们常所形容、但未必贴切的“为他人作嫁衣裳”。邓蜀生以其学术造诣和实绩再次证明,这纯粹是误会。编辑未必都是内行,但不是内行的编辑在很大程度上很难说是好编辑。事实上,古往今来,真正能成就大事业的编辑家,往往本身就是大学问家。惜乎时下有些干编辑行当的,只是眼睁睁地盯着“孔方兄”一个劲地“捞”,什么一身二任,什么编辑兼作者,统统抛诸脑后。我虽非杞人,但仍为此而忧。 邓蜀生先生为了实现“作为编辑而争取成为美国史领域的内行”这一宿愿,身体力行,脚踏实地,终于走出了一条有口皆碑的成功之路。他不仅写了大批文章,而且先后出版了数部专著,还编辑了几十种有价值的图书,并合作翻译了若干名著。用邓氏自己的概括就是,“或编或译或写”。这部《美国历史与美国人》,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点。 四   不知何故,近年来我不知天高地厚,陆陆续续写作、也发表了一些书评。虽说没少招惹了是非,但仍冒傻气,颇有“痴心不改”之慨。又因为是学美国史、教美国史的,所以对有关美国史的书评每每特别倾心、关注。可惜好此道者不多,年轻人中,南开的李剑鸣、东北的梁茂信都是有书评面世的,但似乎不很经常。在老一辈美国史研究的学者中,只有邓蜀生乐此不疲。也许是“臭味相投”的缘故,说白了,我特偏爱他的书评。《美国历史与美国人》中收了7篇,我又特别喜爱《林肯这个人》和《黄绍湘著〈美国通史简编〉》这两篇,前者是评《美国内战史》的,后者是评《美国通史简编》的。我觉得,这两篇是书评佳作中的佳作。当然,正如通常所说的文无定法一样,书评该怎样写,谁也定不出一个“规则”来。只要能自圆其说、有自己的个性与风格,而非流于吹吹打打、肉麻兮兮,这书评大体上就可以说是好书评。我之特别推崇《林肯这个人》和《黄绍湘著〈美国通史简编〉》,就是因为它们典型地反映了邓氏的个性与风格。设若不是邓蜀生,恐怕就很难写出这样的美国史书评名篇。刘祚昌教授的《美国内战史》、黄绍湘教授的《美国通史简编》,先后问世于70年代末,邓蜀生是这两部代表了当时中国学者对美国历史认识最高水平的著作的责任编辑。我不知道、也未曾打听过那时编辑与作者之间如何切磋、合作的具体情形,只是想着重提到的是,在这两部有份量的著作问世的同时,邓蜀生先后在《读书》上撰文绍介,评是论非,蔚然一家。这两篇书评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并非面面俱到,而是各有侧重。除了评《美国内战史》、《美国通史简编》外,更重要的是,还提出了涉及美国史研究的一些深层问题与解释。给人印象最深的,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评价林肯,不能脱离他所处的地位,也不能离开当时的环境。“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主流。林肯发布《解放宣言》,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为美国总统,恐怕很难超越这个限度了”(第368页)。邓蜀生指出,“我们过去对美国历史人物或是避而不评,或是作简单化的政治鉴定。该肯定的不加肯定,因为是帝国主义头子。当然,在今天的形势下,也不要走到另一极端,……该批判的也不批判了”(第371页);其二,活生生的历史离不开有血有肉的人物。“读史而不见人,就如同观看舞台上空荡荡的‘演出’;见人而不见主要的人物,就好比只见舞台上熙熙攘攘,看不出个所以然,纵有刀光剑影的阶级斗争,这样的历史也只能把读史者带进不同时代的庙会气氛中,看起来热闹,看不出门道”(第365页)。就美国历史而论,邓蜀生主张,美国内战的中心人物是林肯,不是史蒂文斯,也不是魏德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的中心人物是威尔逊,而不是德布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中心人物是罗斯福,而不是鲁登堡。“不管这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起的作用是比较积极的或非常消极的,这些人事实上是处在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的中心地位。是好人,或是坏人,都应该大胆地去写”(第428页);其三,还中美关系史以本来面目。“中国人写美国史,中美关系史是一个重要课题。怎么写?还是按照过去的套套来写吗?……200年的中美关系史,一开始就是美国侵华史吗?”(第430页)事实当然远比这要复杂得多。从历史上看,中美关系是有起伏的,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美关系就不是侵略与被侵略、而是共同反抗法西斯侵略者的同盟关系。邓蜀生以他特有的率直写道:“是侵华,不能说成友好,不是侵华,就不必算入侵华帐内。某一时期侵华就照实写下,另一个时期没有侵华 #O ……,也应该老老实实地照写。这样才经得起事实的检验和历史的考验。写历史的人至少可以自圆其说”(第431页)。如何写书评?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回答的问题,说不清,道不明。关键是实践。邓先生为吾等晚学树立了榜样。 末了,我还想补充说明,作为中国学者的第一部个人美国史论文集,《美国历史与美国人》的问世是极令人鼓舞的。不知从何时起形成了这样一种莫名其妙的怪诞现象:治中国史者,出上几本个人文集,似乎平而无奇、无足挂齿,偏偏治世界史者难得有此机会。以我国的美国史研究为例,兢兢业业、埋首于此的老、中、青学者不下四五百人,然而在编辑、出版个人文集方面,却始终没有能实现“零”的突破。感谢人民出版社,终于隆重推出邓蜀生的个人文集,这在中国美国学发展史上开了一个可贵的先例。这是一个好兆头。 (原载《美国研究》 1994 年第 1 期。收入杨玉圣著《美国历史散论》第 252~260 页,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3 月版。发表文章时杨玉圣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2635 次阅读|0 个评论
21世纪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足迹的解剖学中心研究成果
GaoXurenKnee 2012-9-15 19:07
美国俄勒冈的Hwang MD等在2012年5月份的Arthroscopy(关节镜)杂志上撰文,系统回顾了的21世纪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足迹的解剖学研究成果。 文中称,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系统系统性地回顾当前关节镜及相关文献,来归纳总结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足迹的解剖学中心。 在2011年1月31日,两名研究人员分别进行Medline医学搜索,以“前交叉韧带”、“前叉”、“胫骨”、“胫骨的”、“解剖”、“足迹”为关键词。包括成年人类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解剖学的、尸体的、影像学的研究。将以下内容排除在外:2000年1月之前发表的文章、综述类文章。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也进行了检索。将纳入文献进行主观合成,来确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足迹的解剖学中心。Medline医学搜索得到1224篇文章。经过应用拟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及相关附加文件的搜索,19篇文献被纳入本文进行系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前后矢状面上,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足迹的解剖中心总的来说在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前方15毫米。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的的解剖中心在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前方20毫米。前交叉韧带后外侧束的的解剖中心在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前方11毫米。在内外冠状面上,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足迹的解剖中心总的来说在内外侧髁间棘由内到外宽度的2/5处。前内侧束的解剖中心在内外侧髁间棘由内到外宽度的1/2处。后外侧束的解剖中心在内外侧髁间棘由内到外宽度的1/4处。 该文的结论是:本研究结果显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足迹的解剖中心在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前方15毫米、在内外侧髁间棘由内内到外宽度的2/5处。本系统评价的研究结果对于认为进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能提高手术效果的医生来说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链接: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301359 Arthroscopy. 2012 May;28(5):728-34. Epub 2012 Feb 1.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ibial footprint anatomy: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21st century literature. Hwang MD , Piefer JW , Lubowitz JH . Source The Portland Clinic, Portland, Oregon, USA.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关节镜、 膝肩关节外科、 骨科运动创伤 方向 高绪仁 编译 高绪仁:每天以解决膝、肩关节问题为乐:) 每天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服务水平 不仅仅是解决其膝、肩关节问题,更是给其带来希望、未来和新生!
个人分类: 膝关节解剖学|3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在岩石上留下的“足迹”?
热度 5 Carboniferous 2012-4-5 22:30
谁在岩石上留下的“足迹”?
岩石那么坚硬,会留下生物的“足迹”吗?肯定会有人回答道:会留下,是足迹化石! 没错,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在松软的沉积物中由于生命活动会留下很多遗迹,这些遗迹被泥沙掩埋后并固结成岩,最终就会形成遗迹化石,足迹化石就是遗迹化石中的一类,大家最熟悉或最感兴趣的足迹化石可能就是恐龙足迹了,如下图,摄于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那么已经固结成岩的沉积物上会不会留下现生生物的“足迹”呢? 下面就举一个我们在野外见到的现象,初步判断是现在生物在岩石上留下的“足迹”,欢迎各位专家参与讨论!以下照片均由北京化石爱好者 wxwxwx668899 拍摄,特此感谢! 这一类型的遗迹曾被我国的古生物学者定为一种节肢动物的遗迹化石,并命名为棋盘山迹(Qipanshanichnus),最初发现于我国云南下寒武统的钙质页岩上,下图为定名的模式标本图片(引自罗惠麟等,1994)。 最近几年,根据各地化石爱好者提供的信息,在我国安徽北部、河北唐山及北京等地都有发现。这些是北京发现的标本。 从上面这几张图片也许分辨不出是遗迹化石还是现在生物的遗迹,再来看看这张图片(下图) 野外照片,遗迹与岩层面垂直 该类型的遗迹四种常见的保存形态,与岩层面的关系复杂多样 这个保存在岩石的垂直面上(岩石为泥质灰岩,可以看到明显的岩石层理),而不是保存在岩层层面上的,这个说它是成岩之前形成的恐怕很难说通吧。在遗迹化石中有一类是垂直层面的,常俗称为潜穴,但是这种潜穴不仅垂直层面,还与岩层走向相互垂直(下图是一种垂直层面和岩层走向的遗迹化石)。 而上述的遗迹仅与岩层层面垂直,与岩层走向却是一致的,这点也很难解释,另外,潜穴通常都有回填构造,上述的标本上也看不到。在野外我们见到不仅有这种形态的(与岩层层面垂直,与岩层走向一致),还有一些是岩石的所有暴露面上都有这种遗迹,与岩层层面各种相交关系的都有,这更难用遗迹化石来解释了。 这样的话,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就是现生(或成岩后的)生物造成的遗迹,岩石这么坚硬(很多是保存在泥灰岩上的),是怎样造成的呢? 从遗迹的形态来看,这种应是节肢动物的爬痕。泥灰岩在水较充足的情况下(土壤中水就足够了),其中的钙质成分会流失,最后在泥灰岩表面仅剩下泥质成分,泥质在长期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硬度会大大降低,这时一些节肢动物沿着岩石与土壤的接触面爬行或钻洞时就会在岩石表面留下痕迹,当岩石再次暴露在外时,表面水分被蒸发,岩石又会变得坚硬,这些痕迹也就留在坚硬的石头上了。由于成岩后的各种地质构造运动,岩石层面可以与土壤面(或现在的水平面)任意角度相交,因此这种遗迹也就会与岩层层面有各种相交关系了。至于这种遗迹是具体什么时候形成的就难说了,可能是一万年前、可能是秦朝,也可能是解放前,但肯定是岩石成岩之后形成的。(个人推测,欢迎批评指正!) 看来生物在坚硬的石头上留下遗迹并不是不可能,现在的植物根系可以穿透砂岩、泥岩,一些水边的岩石上甚至能够看到现生动物的钻孔,少林寺练功房的地板上会留下武僧的“脚窝”!只要条件允许,水可以把石滴穿,生物也可以在坚硬的岩石上留下“足迹”!
个人分类: 科普短文|7638 次阅读|16 个评论
开设《科学与文化的足迹》有感
热度 15 lvnaiji 2012-4-2 08:33
吕乃基 2007 年,应教务处之邀,在东南大学开设精品课程《科学与文化的足迹》, 2011 年,又应邀在南京艺术学院开设同一课程。从教 40 余年,其中高校教龄 30 余年,开设多门课程,对这一门课感触颇深。 一、内容 科学与文化彼此互补、均衡、和谐,还是隔离、冷漠、甚至对峙? 科学与文化的关系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会有何差异? 科学与文化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会怎样变迁? 这些异同和变化对于科学与文化双方的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本课程通过梳理科学与文化的足迹,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科学萌芽于混沌之中,在特定的文化中兴起。兴起后的科学推动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文化的提升引导科学发展。本课程由知识和人的三大关系——人与自然、人际关系,以及人己关系来审视科学与文化的足迹,并在这一过程中时时联系中国实际,以促使进一步思考。 1. 导论。萌芽于混沌之中——原始科学的 n 种形态 2. 古典文明盛衰 3. 中断、停滞与复苏 4. 盛衰之因,分野之谜,传统之根 5. 转折。人与自然的发现 6. 分离运动、启蒙运动、工业革命 7. 编织自然现象之网和和追溯自然史 8. 脱域:现代化与现代性 9. 由物理学革命到 DNA 10. 高技术:由六大技术群到会聚技术到…… 11. 湍鉴:回到语境,偶然性创造世界,天人合一 12. 自然:西方文化之源 13. “两种文化”边界的推进 14. 知识之树。 混沌-有序-混沌…… 二、学生感言 1. 幽默风趣,深浅得当,挥洒自如。抽象、理论很深的课程讲到如此生动,气氛如此活跃。无心插柳柳成荫,不必刻意改变方式和深度。我们会各取所需。讲得很集中,听得很发散。 2. 课上出现很多确实直达心灵深处的精辟见解。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很多从未想过的问题,现在都开始细细体会。十分具有震撼力。“人之初,定与不定”受益匪浅。在思考的过程中受到无限的启发与收获。每周一次文化的洗礼。期待周一的课程,在一周之中肆意放纵自己的思想,为没选到及没来的同学遗憾 3. 有理科味道,以理性思考文化;人文气息很浓厚,不亚于电视上的人文论坛 4. 远观央视《百家讲坛》,倒不如这课堂上的“百人激辩”。每个人可以有不同观点,可以赞许共鸣,也可以反对甚至唾弃,可以惊讶甚至欣喜,也可以感到不屑。感受文化的复杂与简单。辩论之中,各种观点呈现于我的面前,耳目一新,顿生井底之蛙之情,对知识的渴求油然而生,不断促进我们的发展,很好在讨论中感受到自己的不足 5. 可以激情一点,因为我感到您的心态还很年轻。听此课有沐春风之感,这是听其他的人文课所不曾有过的。有机会还要领略您老人家的风采 6. 这门课,上得出乎我的意料。说实话,选课时,并没有太认真的考虑,真的就是奔着学分来的。但自从上了第一节课以来,我就深深地为之倾倒。开始有些抽象,随着您的思路走,会飘飘然。有时就想:你现在说这个,为什么下一步就能想到那呢?我发现对您敏捷的思维近乎有一种崇拜。这门课就这样自然进行下去就很好了……不是因为内容,而是一种对文化的渴望,这种渴望会成为我的动力,去追寻 7. 我学到了东西,不像高数、物理中的定理公式,也不像历史中前人的故事或其他,而是一种内心的感受,甚至明白了很多道理,以及加深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这是一个广阔而模糊的空间。广阔因为它深奥,模糊因为它并非唯一解 8. 您是学化学的,现在又从文,让我对科学的追求有了一些小小动摇。很多同学都想转系,化学是不是真的不行了呢 9. 这才是我高中所想象大学的样子 (不好意思,即使已删除和替代了若干字,依然有借机吹捧自己之嫌) 三、自我感受 在主观上具有三大局限: 1. 知识局限。内容上主要以西方为主,少见东方的“足迹”。 2. 选择局限。《足迹》在内容上纵览 3 千年光景,横跨科学与文化,时而还要顾及中印日;在深度上可深可浅;以及在科学与文化之“与”上如何权衡双方轻重等等。在这些选项中难以把握,缺乏分寸感。 3. 兼容局限。作为面向全校的精品课程, 300 多名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具个性,有着各自的历史、语境和目标,嵌入于各个专业,口味不一,深度各异,难以照顾到方方面面。 在客观上,其一,由课堂上的讨论与“激辩”和课后的反馈,感到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存在两个强烈的反差。 之一:强烈的中华民族复兴意识和信念,以及个人积极进取,与现实中的困惑与迷茫。 之二:一方面需面对陌生、复杂、开放、多变的社会,另一方面是缺乏自我判断、选择和学习的能力。 其二,对现有教育的弊病有了直观同时也是深切的体会。 大一新生在知识上存在三大空白: 其一,只知数理化,缺乏人文社科知识,尤其缺乏西方人文社科知识(这一点或许与理工科大学的生源有关,想来北大、人大会有所不同);其二,埋头于题海,几近于封闭,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其三,作为 90 后,缺乏历史的纵深感。 在思维方式上被“标准答案”和“得分点”严重扭曲,致使在知识上不只是缺乏,而且是曲解。大学老师要以极大的努力方能“拨乱反正”,让思绪归于正常,把被扭曲的再扭曲过来。 多年来,随着“ 德高望重? ”,渐渐主要给博士生上课,以及指导博士论文。作为博士生,世界观大致形成,具有自身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内心通常被包裹在一个严实的外壳之中。于是,导师经由课程和论文与博士生的接触,主要发生在外壳,发生在知识层面的冲突。对于博士生来说,这样的冲突或者并未进入内心,或者虽触及内心而难以为他人所感知;对于导师来说,这样的冲突自然会引发理性的思考,不过基本上限于学术领域。 然而面对本科生,尤其是大一新生,课程和对话,无论书面还是当面,往往可以直达其内心——裸露而柔嫩。然而,裸露和柔嫩的内心却较之成年人之成熟更加直指我的内心,尽管已经被包裹了厚重的知识外壳,已经封存了如许之岁月。让我的内心,隐隐的痛。 因为,这些裸露和柔嫩的内心,尚未走向社会,已经受到伤害;尚未走向成熟,已经被扭曲……
个人分类: 教育|7210 次阅读|38 个评论
世界罕见恐龙足迹群现诸城恐龙脚印3000多个
邢立达 2010-2-7 01:32
  山东诸城市旅游局5日对外宣布,诸城市近期进行恐龙资源普查时,在一个叫黄龙沟的冲沟内,发现一处大规模恐龙足迹群。这一足迹群已探明面积2600平方米,发现恐龙脚印3000多个,被专家初步认定为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   现场保存非常完好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已探明的恐龙足迹密集区位于一处50度陡坡上,各种恐龙足迹保存非常完好。   据我国恐龙足迹研究专家邢立达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海军初步鉴定,这个足迹群形成于距今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中期,无论恐龙足迹的数量,还是分布面积、石化程度,都是世所罕见的地质奇观。   据邢立达介绍,这里至少有鸟脚类、兽脚类、蜥脚类等6个以上恐龙属种的足迹。其中,较小的鸟脚类恐龙足迹仅有10厘米左右,较大的兽脚类恐龙足迹在40厘米左右,大型蜥脚类恐龙的足迹,最大的直径在80厘米以上。   恐龙集体大迁徙?   在发掘现场,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大部分恐龙足迹都是自西向东而去。邢立达推测,一种可能是因为有霸王龙等凶猛的肉食类恐龙来袭,促使大批植食类恐龙仓皇向东溃逃所致;另一种可能是恐龙群体性迁徙的结果,也就是说黄龙沟当时是恐龙群体迁徙的必经之地。   在黄龙沟,恐龙脚印呈多层分布,即脚印下面还有脚印,现在已经发现三层。邢立达说,这种情况极其罕见,如果下面的一层发现群体性回迁的脚印,那么恐龙迁徙说就会得到证实。据王海军介绍,这种有群体性走向的恐龙足迹群此前只有在澳大利亚发现过,不过面积较小,只有十几平方米。   专家介绍,世界上已发现的恐龙足迹大多零星分布,像如此清晰完整、分布密集且面积巨大的恐龙足迹群在世界上是极其罕见的。(刘宝森)
个人分类: 捶打科普|89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发现远古动物足迹化石群
邢立达 2010-1-14 07:54
新华网东京1月13日电日本专家在日本中部地区一处沿河分布的泥岩地带发现大量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足迹化石,这一化石群为研究距今约1800万年前当地动物的生态状况提供了宝贵资料。 综合当地媒体13日报道,这一动物足迹化石群位于日本中部岐阜县可儿市的一处新生代地层,地层年代可以追溯到1800万年前,现场发掘面积约有300平方米。 此次发现的足迹共约650个,其中最多的是尺寸20多厘米的足迹,也有超过50厘米和仅几厘米大小的足迹,深度都在1厘米至5厘米之间。虽然还未确定是哪些动物留下的足迹,但研究人员推测这些足迹可能属于象、鹿、犀牛等哺乳动物和一些鸟类,当时这一地区可能是鸟兽聚集的湿地。 名古屋大学古生物学家丝鱼川淳二对当地媒体说,这可能是迄今日本国内最大规模的动物足迹化石群,这有助于研究当时有关地区的动物生态状况。
个人分类: 捶打科普|3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十年何曾因我不同
freton 2009-10-5 21:19
今年这个假期,相比以往,想得要多,思考得要多,压力也相应多了起来。或许向来是后知后觉的缘故。 十年前,可以说是无忧无虑,上初中也只是忙于学习,中考时还经历了点小挫折,然而又比较幸运地进入了市一中。 上高中,一切照旧,参加高考,也未考虑以后的发展。哪怕是高考填志愿时,也对此丝毫不懂,凭着前来宣传的学校的诱导随大流地选了在武汉的一所高校的计算机专业。 大学毕业,保研成功,来到北京,在硕博、科研、工程、工作、生活等诸多话题中徘徊。这也是现在正在经历的。 十年前,很多事情都不懂,也不会在意;十年前的十年,在农村里懵懵懂懂地成长。 十年后,60大庆,印象深刻,颇有感怀;十年后,见证成功人士的成功,四十多岁的李开复、李彦宏、邓中翰等等的经历让我钦佩。 不管怎样,还是要去自我驱动,自我导航,至少还是要有梦想,要有理想,要有行动,要有勇气和毅力。没有这一切,太可怕。 立志。励志。不管何时何地,让世界因我不同。 是以为记,2009-10-05。同时附上《麦兜响当当》中那段意味深长的文字: 但是如果,只是如果而已,等我长大了,再遇见麦兜,如果那个麦兜力气还是那么大,那么善良,那么迟钝,那么直上直下,如果我送他的那块橡皮,还那么雪白,一直都没用过,如果真的是这样,奇妙的事就已经发生。
个人分类: 个人心语|2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古生物学者发现中国最大的鸟脚类恐龙足迹
eloa 2009-7-16 19:45
dinosaur 发表于 2009-07-15 20:41 7月15日,中国与美国古生物学者向公众介绍了来自广东省南雄市主田组的一批恐龙足迹化石,这是鸭嘴龙足迹属在中国的首次描述,足迹被命名为南雄鸭嘴龙足迹( Hadrosauropodus nanxiongensis ichnosp. nov.),为一新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青年学者 邢立达 与美国犹他州 迪克西州立 学院的 杰瑞德 D. 哈里斯 教授等专家学者在今日出版的 《地质通报》 上撰文描述了该足迹标本。据悉,这批足迹不仅是中国迄今最大的鸭嘴龙类足迹,亦是迄今最大的鸟脚类恐龙足迹。 据南雄市国土资源局 林有利 副局长介绍,南雄盆地位于广东省北部南雄市,拥有一套白垩系-古近系连续沉积的红色岩层。目前已发现比较丰富的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和丰富的遗迹化石,包括恐龙蛋和恐龙足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古生物学家在杨梅坑发现兽脚类恐龙足迹,此后的中德、中美联合考察队亦有发现,到了2004年,广东知名地质学家 张显球 教授在古市新发现了一批足迹。由于担心足迹日久风化,2008年,地质所的邢立达等学者应邀来此地考察,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此次研究的足迹约25个,分别由7至8只恐龙留下,它们都属于鸭嘴龙,最大足迹外径长48厘米,宽53厘米,内径长40厘米,宽50厘米,推测该恐龙体长能达8米,属于大型鸭嘴龙。 哈里斯 教授对记者表示。鸭嘴龙是一类大型的鸟臀类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见证了恐龙时代的消亡。它们体形庞大,最大的体长能达到15米以上,如发现于山东诸城的山东龙。鸭嘴龙类的后腿长而有力,是行进的主要依托,其腿部有3根趾头,形状类似鸟脚,而且各趾末端都呈蹄状。中国除山东外,内蒙古、宁夏、黑龙江、新疆、广西等地都曾发现不少鸭嘴龙类化石。 真正能确定为鸭嘴龙类所留下的足迹并不多,最可靠的是美国怀俄明州发现的朗氏鸭嘴龙足迹,该足迹长55厘米,宽60厘米。相比之下,此次描述的鸭嘴龙足迹略小,并与朗氏种存在较多的差异,所以被界定为一新种。 邢立达 介绍说,这是鸭嘴龙足迹属在中国的首次描述,它的发现表明该足迹的分布从北美拓展至了中国。 我曾于1979年在广东南雄描述过一种小型的鸭嘴龙类,名为小鸭嘴龙,这种恐龙可能尚未成年,化石也不完整,估计体长2.6米,目前还存在争议。此次我们在南雄发现的恐龙足迹则表明此地确实存在大型鸭嘴龙类!董枝明教授对记者解释道,有趣的是,南雄迄今已挖掘出的数百颗恐龙蛋,其中部分可能就属于鸭嘴龙类所产,这样我们就有了骨骼、足迹、蛋一系列的发现,这在古生物中是很难得的。 知名古生物学家 季强 教授对此项研究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此次描述的另一大亮点是研究人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重新系统地描述了我国已发现的大型鸟脚类足迹,从而使我国足迹研究与国际水平进一步接轨。比如,中国最早发现的足迹来自陕西的中国足迹( Sinoichnites ),由于标本的遗失被定为非正式的塑模标本;来自四川的,原属于鸟脚类足迹的扬子足迹( Yangtzepus )被归入兽脚类足迹;同样来自四川的禽龙足迹( Iguanodonopus )则被认为是 裸名,归入 禽龙足迹( Iguanodontipus );来自黑龙江的嘉荫足迹( Jiayinosauropus )增加了新材料并得以具体描述;产自河南的内乡足迹(Neixiang Footprint)也得以重新描述。 其中的内乡足迹特别有意思,早在1979年,我国古生物学家赵资奎在河南内乡一窝杨氏蛋上,惊奇的发现了一个踩在恐龙蛋上的脚印。这个脚印使密集排列在一起的3个恐龙蛋受到挤压。这个足迹由于蛋的阻碍而变形严重,但还可分辨出它应该是三趾型,中趾最长,两侧趾最短。赵资奎推测,这是一条成年的雌性恐龙产完蛋后,当它用脚耙土覆盖这窝蛋时不小心在上面踩了一脚。 邢立达 表示:新的观察基本支持赵资奎老师的观点,足迹为三趾型,属于鸟脚类恐龙足迹,但并不表明这些杨氏蛋与鸟脚类恐龙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足迹并非一定对应于周围发现的化石,自然界随机发生的扰动充满各种可能。内乡足迹的意义表明,鸟脚类恐龙在河南省白垩纪地层中有着更广泛的存在。
个人分类: 生物|14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秦淮胜景之乌镇风光
liuxiuqun 2009-3-14 21:14
本人几乎已经跑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现在把有些地方的照片慢慢贴出来,一起欣赏哟。 首先来个浙江乌镇的夜景吧。
个人分类: 图片百科|4532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