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民生问题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中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圆桌会议在京举行
gdn 2014-9-12 11:33
2014年9月11日,中丹两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圆桌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张勇局长与来华访问的丹麦首相托宁·施密特女士出席会议并致辞。   张勇局长说,食品安全是各国都非常关注的民生问题。去年3月,中国政府进行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组建了新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非常重视与各国监管机构的合作,希望通过这次圆桌会议,与丹麦共同交流监管经验与实践,不断提高两国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托宁·施密特首相表示,食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中丹两国有许多共同点,其中之一就是两国政府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希望通过双方沟通与对话,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为中丹两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   会上,中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乳制品企业代表也分别就监管实践与生产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务实的讨论。   圆桌会议前,张勇局长和托宁-施密特首相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焦红副局长参加了会见。 中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圆桌会议在京举行 http://www.sda.gov.cn/WS01/CL0050/106217.html
8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京市人大代表建议儿科增加夜间门诊
xuxiaxx 2013-1-30 16:10
夜间孩子突发急病,去医院看病,大夫诊治只用了几分钟,排队却花了好几个小时。这是所有家长都有可能遇到的经历。对此,市人大代表岳秉飞提出书面建议,要求设有儿科门诊的医院增加夜间儿科门诊人员。昨天,北京市卫生局对此表示,本市二级以上医院儿科的恢复需要过程,包括人员培训、科室能力建设、人员梯队建设等多方面内容。   岳秉飞代表调研后发现,北京的儿科门诊资源有限,“看病难”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多数医院的夜间儿科门诊只有一名医生,患儿平均等候时间在5到6小时。   对此,岳秉飞提出建议,设有儿科门诊的医院增加夜间门诊医护人员数量,减少患儿的等候时间,使患儿疾病尽快得到医治,解家长燃眉之急。   儿童就医难问题也引起了北京市卫生部门的关注,针对综合医院儿科逐渐萎缩的情况,前年底,一纸“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恢复儿科”的要求正式下发,但记者从多家医院获悉,鉴于儿科因检查项目少、药品种类少导致的盈利空间小,且儿科医生数量总体偏少等瓶颈问题,二级医院和部分三级医院在恢复儿科的过程中并不积极,只安排一两名大夫出周一至周五门诊是常态。   对此,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雷海潮表示,综合医院儿科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从二三级医疗机构儿科的打造,到现有两家专科医院实力的增强与服务技术的辐射面扩大,不是一蹴而就的,今年,本市将在儿科医生培养工作上下工夫,力争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儿科诊疗水平,缓解儿童看病难问题。 来源: http://health.people.com.cn/n/2013/0128/c14739-20343881.html
10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幸福感缺失年代的生存智慧:淡定是个好东西
热度 6 jlrlmylt 2013-1-9 19:59
去年10月访美的时候,在一个美国白人教授家中停留了一周,其间与他聊起了中美2国的民生问题。很诧异地从他口中知道,美国75%的公民幸福感比较强。中国公民的幸福感如何,缺乏一个权威可信的统计数据。联合国2011年首次发布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比较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幸福程度。报告显示,丹麦成为全球最幸福国度,美国排在第11名,台湾地区排名第46位,中国香港第67位,中国内地则排名第112位。也就是说,除了那些战火纷飞的非洲国家,中国基本上在全球幸福排名中处于垫底级别。在科学网开博近2个月了,也曾经浏览了上千篇博文,客观地评价,催人振奋的喜乐的博文不多,牢骚满腹的博文不少。连衣食无忧的科学网人幸福程度都如此之低,可见国人的幸福程度确实不高。 在国内呆的时候,并未感觉国人命运多悲催。跨出国门,来到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才感到国人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幸福感上的巨大差异。在南京的大街上、地铁里,常看到表情严肃、神情疲惫形色匆匆的路人。在饭店、宾馆的餐桌上,推杯换盏中掺杂了诸多的商业利益。在西方国家,经常看到政府机关、企业的员工边工作边吃着糖果、喝着饮料,一脸惬意的样子。午后的咖啡屋也往往是没有功利色彩的休闲的场所。 为什么我们不幸福?因为我们贫穷。繁华都市,教育、医疗、教育三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在资源被官二代、富二代瓜分殆尽的今天,仅凭诚实的劳动赚取的微薄工资,有生之年永远难以过上有房有车、体面富足的生活。我们贫穷,使人们终日像牲畜一样辛苦地劳作,而无暇享受生活的幸福。 为什么我们不幸福?因为在剧烈的社会变革面前小到个人生活,大到改革趋势,平民百姓对未来都难以把握:今天有面包,明天是否会失业无法还贷而被扫地出门?现在生活体面,大病、养老问题怎么解决?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治安形势严峻,现在的财富会不会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浩劫洗劫一空?种种的虚空、忧虑吞噬了我们内心的幸福感。单就科学网热烈讨论的Tenure、万人计划而言,尽管争议、质疑不断,我敢肯定,用不了多久,神州处处皆Tenure、五湖四海俱精英。道理很简单,几千手无缚鸡之力秀才的几声苍白的聒噪,根本撼不动对科研GDP饥渴追求的领导者铁石心肠。至于,这种铁血政策造成的数百万技能低下的大学生是否毕业后就失业、数十万大男大女的土造硕博士能否安然就业、数十万副高职称以下的青椒们生计是否受政策影响,根本不在他们的思考范围之内。 为什们我们不幸福?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心灵逐渐荒漠化的社会。与世界上大多数民族不同,国人本没有信仰,这种先天性的缺陷使我们的上下五千年历史充满了血腥。建国60年,前30年的阶级斗阵,摧毁了国人心灵深处残存的善良,后30年改革开放伴随而来的权钱泛滥,打开国人心中固有的潘多拉之盒。于是,各种丑恶现象如洪水猛兽,不可阻挡。牛肉里注了水,牛奶里参了毒,统计局的数据做了假,新闻联播被和谐,人才招聘被忽悠,我们看好的男体育明星变成一个到处打广告、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的影星,我们看好的女影星原来发迹于与某个大碗有染的渊源。谎言、欺骗、忽悠、虚假,充斥社会,心灵中美好的东西一点点被吞噬,在一个没有温情、没有真诚的心灵荒漠化的世界生活,一切的努力变得毫无意义,人变得如同延长生命的行尸走肉,何来幸福感? 在幸福感普遍缺失的年代,淡定真的是一件奢侈品。欲达到淡定的精神状态,只有2条途径:降低对衣食住行的物质追求,调低理想、爱情、事业的人生目标。原因在于, 从数学规划的角度看,幸福感缺失的社会,外界约束条件在增加,如果不降低目标函数,会没有可行解。 降低对物质的追求比较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做到:别人住豪华别墅,自己挤简易蜗居;别人坐在宝马里哭泣,自己骑着自行车在寒风中跋涉;别人享受的是鱼翅燕窝的奢侈大餐,自己享用的是寒酸的二菜一汤。比较而言,调低人生的目标就很残酷:别人追求的是理想的爱情,凭什么我只能拥有凑乎的婚姻,要知道,青春的年华稍纵即逝;别人可以做万人瞩目的杰青、百人,为什么我只能当个默默无闻的苦工,难道学霸精英宁有种乎? 其实,没有什么想不通的。不管大学也好,国企也罢,我们都处在一个从原始向文明转轨的残酷而又漫长的原始积累阶段。在一个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国度,掌握资源的人如同金字塔的塔尖,比例稀少;其他的人,都是在塔底的芸芸众生。说改革阵痛也好、说改革代价也好,逃离不了环境,改变不了环境,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因为太阳照常升起,生活还需要继续。因此,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淡定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因此,我常对自己的研究生说:找对象,理想的爱情固然很好,退而其次的人生伴侣也值得提倡,千万不要当剩男剩女,因为人生的路很长;找工作,公务员岗位固然值得羡慕,打苦工的自力更生也无可非议,千万不要回家啃老,因为这样做会使自己失去生存技能;能做个振臂一挥、应者云集的伟人可敬,做个终日为一人三餐奔波的芸芸众生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每个人生命的的起点、终点都一样的。 每次去成都出差,总喜欢到武侯祠拜谒。非常欣赏诸葛亮《隆中对》的名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不求闻名于诸侯,但求苟活于乱世。当今的社会,正值改革开放的盛世。然而,那种淡泊明智、宁静致远的淡定心态,不值得当今平民百姓的借鉴吗?
2829 次阅读|8 个评论
海外观察:浅谈美国的民生问题
热度 10 jlrlmylt 2013-1-7 00:14
民生问题是指国民的生活问题,孙中山先生将民生问题概括为衣、食、住、行四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问题的要素也在不断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民生问题主要是城乡居民的衣食之忧。现在绝大多数中国城乡居民进入了小康生活,跟计划经济时代相比,现代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重要性。通俗地讲,就是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介绍一下美国的民生问题,想必未出过国的网友一定会感兴趣。由于笔者在美国待的时间不很长,所访问的地方也仅限于中西部,不对的地方恳请补充,但不欢迎谩骂。 先谈就业。据美国劳工部统计,2006年1月,全美失业率为4.7%, 20岁至25岁的大学本科生就业率为78.6%,传统行业大学生年均起薪在3万左右。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失业率上升到7%左右,大学生就业率有所降低。总体感觉,由于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美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远比国内要好,毕业年薪基本可以维持三口之家的基本生存。需要说明的一点,在美国中西部的许多城市,是看不到摆早点、补鞋的、修自行车的、卖报纸的、街头卖艺、农贸市场卖菜的这些所谓的自谋职业者,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美国公民就业的质量比较高。在美国有一个说法,一个人只要勤劳,就可以生存下去。当然,对于一个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语言不熟悉的外来移民可以选择的主要工作就是到餐馆打工、酒吧作服务生,这些工作收入较低(每月1000美元左右),生活尚可,买房、旅游就谈不上了。 再谈住房。美国的房价与中国大陆相同,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位置、不同房屋结构,房价相差较大。美国城市主体的房屋结构为两层带地下室的独立别墅,对于外来移民和低收入人群市政府负责提供没有土地所有权的两室一厅的经济适用房。这种经济适用房位置尚可,房子大约为2万美元一套,每月尚需支付300美元的土地使用费,社会治安状况较差,多为外来非法移民积聚地,一般市民不屑于购买。房价居于中间的多层公寓和联排别墅所占的比例较低,这2种房子相互干扰较大,公民的隐私权得不到充分保护。以自己留学所在FC市为例,市民家庭年收入大约为5万美元,使用面积在300平方米精装修的独立别墅的价格大约在30万美元左右,基本上相当于家庭年收入的6倍。美国人买房也通常采用按揭贷款的方式,首付比例较低,10%甚至零首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买房之后,业主日常的支出仍然较大,物业税(美国房子无土地出让金,私有制)、保险费(美国房子多为钢架木质结构,必须为房屋买保险)、水电费、垃圾清运费、锄草费、电话费、上网费等各项开支每月支出大约在500美元。在我的印象中,虽然大多数家庭住在自己拥有产权的独家别墅里,美国无房户并不急于购买住房,这里有3个原因:其一,美国房价与家庭收入相比不高,房价比较稳定;其二,购买住房以后,额外的开支较大,买房不如租房;第三,作为私有制国家,除了公务员和大学终生教授等少数岗位外,美国人没有铁饭碗可端,工作流动性极强。有趣的是,2007年下半年以来,在美国持续多年经济疲软拖累下,美国200多万按揭贷款的家庭无法及时还贷,被银行强行收回住房,由于首付比例太低,在房价下跌的情况下,许多银行纷纷破产倒闭。于是,美国许多城市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银行在促销打折卖房。喜欢置业的中国人纷纷杀进房产市场,2008新年过后,CSU就有3个华人教员从银行那里买到物美价廉的豪华别墅。 接着谈谈教育。美国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费用较高。在FC市,一个孩子学前教育的费用每月就高达800美元。考虑到美国家庭通常有2个孩子,这笔开支巨大。从小学到高中,均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费用极低,学费、书本费全免,一年的费用不到100美元。美国也有私立学校,由于教育质量比较均衡,择校现象极为罕见,选择价格昂贵的私立学校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处于宗教原因(有些虔诚的基督徒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世俗影响,因而将子女送到私立学校)。美国大学教育是一种大众教育,公立、私立、州内、州外、不同专业之间费用相差极大。总体平均,一个大学生一年的费用相当于当地家庭年收入。由于美国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强,所需费用基本通过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助学解决,所以昂贵的高等教育费用并未给美国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美国的工资是与受教育者的学历直接挂钩的,因此,让自己的子女接受良好高等教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早已成为美国家庭的共识。所以。在CSU,至今尚未听说有哪个美国家庭因为贫困让自己子女辍学的事情。 最后谈谈医疗和养老,这是美国公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也是美国历届总统竞选的热门话题。可以这样说,在美国,如果没有医疗保险,一个小病就可以使一个人倾家荡产。仅医疗保险费,对于美国工薪阶层,就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在CO州,一个人一个月的医疗保险费就高达200多美元,一个四口之家的医疗费用竟然高达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养老保险形势也不容乐观。除了公务员和大学终生教授以外,美国公民的养老金是较低的,每个月只有1000多美元。所以,美国公民通常采取积蓄和投资的方式弥补养老金的不足。美国的老年公寓收费虽低,但排队时间长达10年之久。所以,和中国一样,很多老年人采取家庭养老的方式,在年老的时候往往搬到子女附近(美国人不喜欢多代同堂家庭)以便互相照应。到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通常将居住的房子卖掉,住到服务比较周到的养老院里,利用卖房子的钱支付昂贵的护理费用。最为可怜的是鳏寡孤独者,由于居住分散且多为独立别墅,有的时候去世好几天才被邻居发现。作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高达17.4%的老龄化国家,美国的养老、医疗问题日益突出。 总体评价,美国的就业状况远好于中国,在接受高等教育、有稳定职业前提下,美国公民住房、教育的负担较轻,但医疗、养老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中国,作为一个刚刚摆脱贫困就提前进入老龄化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问题已经成为压在普通民众身上的几座大上。我们可以愤世嫉俗,但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执政者的理念、管理水平决定了上述问题的解决绝非一照一夕的事情,这个过程漫长得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得到根本改善,这也是众多国人选择福利移民海外的重要原因,所谓的“人生易老天难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这种状况下,平民百姓学会生存的智慧和技能,比在埋怨的碌碌无为声中蹉跎岁月显得更为重要。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6122 次阅读|19 个评论
真实的美国
热度 1 yhuaze 2012-6-26 09:20
当中国国内一批受过高等教育,却毫无能力为社会做贡献,却又自视甚高,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的人,在极力吹捧美国的民主,抹黑中国的科技进步的时候,却从来无视美国自身所面临的问题。那么美国面临什么问题呢? 据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爆料: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贩卖国家。每年有10万到50万在美国的非法移民被贩卖,并从事苦役。美国向其驻外国军队提供性奴,却对此保持沉默。此外,每年有10万美国未成年人沦为雏妓,许多被收养的美国孩童长大后被贩卖从事苦力或色情行业。 这就是美国,民生问题一大堆,却要造核武,登月,主宰全世界的命运。对不顺从他的人打击,报复,消灭。 当然有人又要说:没核武的国家不是活得好好的么?对此种弱智,我不做辩解。但求你去看看美军是怎么强奸日本人,韩国人的。 我知道,有的人看后,又要笑了,老毛子说的也能信?有的人只信他美国干爹的咱也没办法,但是求你不要摸黑航天进步,好不好。航天进步和解决民生毫不矛盾,可以同步进行,并成为解决民生,防御外敌的强力武器。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718 次阅读|1 个评论
未富先老 我们应未雨绸缪
热度 1 simonjo828 2011-5-6 08:54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总人口13.4亿,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老龄化被看作是与“人口红利”相对的“人口负债”,确实会给经济增长带来许多挑战和冲击。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加,将导致用于养老的资源总量的增加,如需增加有关养老的财政支出、提高企业养老金的支付水平和配置更多与养老有关的公共设施等。这些都意味着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以及经济资源配置格局的改变。   毫无疑问,“未富先老”不仅仅是中国”十二五“规划发展面临最大的问题,而且也将给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因此,针对未富先老的挑战,我们必须要未雨绸缪。   “未富先老”简单而言,就是一个国家尚未进入发达国家之列,而已经跨进老龄化社会。从中国发展的现状来看,不仅仅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而且更是一个民生问题。但是从我们目前的现实来看,不论是从社会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我们在应对这个问题上都呈现出明显的差距。   首先,“未富先老”直接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过去我们一直依赖人口红利发展的大量低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劳动力价格上涨等成本因素的影响,发展不可持续。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又不可能很快实现。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劳动力素质水平总体不均衡,大量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从业人员在产业升级之后,就业出现问题,这不仅使得这部分群体的就业困难,更主要的是导致收入受到影响,最终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因此,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虽然不少经济学家对人口红利的问题争论不休,但是这都显示出,“未富先老”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实际上,正是基于中国经济近十年来的高速增长,才使得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有了经济基础,体制改革才有了物质上的保障。因此,人口红利如果很快结束,而经济转型没有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难以承担拉动经济增长的话,经济发展的放缓将使得原本没有竞争优势的低端劳动力受到更大的冲击。   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未富先老”使得整个社会的养老压力全面上升,不仅使得年轻人难以承担,而且将造成大量老年人事实上的老无所依的局面。另一方面,在现有体制下养老利益分配以及保障水平失衡也成为中国社会保障的一个最直接的挑战,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群体享有了绝大部分的养老支出,而包括数亿农民工在内的农村居民养老覆盖水平极低甚至空白。   刊于国际金融报2011年05月03日
个人分类: 经济评论|261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新书推荐:《提问2011-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
alone 2011-4-27 21:38
内容简介 本书是财经频道开播以来我们的第一个大型电视互动活动,也是在 2009 年中央 经济 工作会议主题背景下的一次对民生民意的媒体盘点、互动与分享。这次活动中所归集出的“十大经济问题”,都是通过网络、媒体、问卷等形式,真正原汁原味地从百姓关心的问题中筛选出的,真实、具体,代表性强,反映出社会不同群体对 2010 年预期的民情和民意;而对这“十大经济问题”。我们也认真遴选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官员以及部分网民等进行预测性解答,其中包括财经频道“智库”中的许多国内外权威专家,恳实、多元的解答中折射出理性和权威。而这些或理性或客观或思辨或权威的观点,将从不同角度为您的2010带来大量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浙报集团、红旗出版社携手努力,汇集民意,献策民生的《提问2010》一书将给您带来全新的感受:暖暖的问候,浓浓的信心。 第一章:2010, 中国 通货膨胀会到来吗? 你听到通胀的脚步声了吗? 通胀预期,我们担心什么? 国家发改委:2010,明显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 巴曙松:2010经济温和增长, 管理 通胀预期 2010,物价会继续涨吗? 2010,我口袋里的钱会贬值吗? 2010, 银行 会加息吗? 2010,银行信贷还会增加吗? 2010,人民币会继续升值吗? 2010,国内成品油还会涨价吗? 2010,黄金价格能冲到 2000 美元/盎司吗? 2010,我该如何应对通胀,买房子还是存银行? 第二章:2010,我的收入能增加吗? 比邻而居的贫富群体 贫富差距拉大催生分配 制度 改革 尹蔚民:做好收入分配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陈晓华:中央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强农惠民政策 刘尚希:为什么贫富差距会扩大? 2010,贫富差距会缩小吗? 2010,我的工资会涨吗? 2010,个税起征点会提高吗? 2010,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还会继续扩大吗? 2010,农民会继续增收吗? 2010,农产品的政府收购价会继续提高吗? 2010,中小 企业 的税收会下调吗? 第三章:2010,我的消费信心从哪儿里来? 咱缺的不是钱,而是花钱的信心 2010年 ,如何让老百姓“多花钱,敢消费”? 姜增伟:继续坚定不移地扩大消费需求 辜胜阻:从五个方面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 2010,今天你“低碳”了吗? 2010,低碳经济的商机在哪里? 2010,享受家电下乡补贴会更便利吗? 2010,我该选择小排量车吗? 2010,我买新 能源 汽车有补贴吗? 2010,我在境内买奢侈品能和境外价格一样吗? 第四章:2010,房子,房子?房子! 一个年轻人的买房故事 何日能圆我的住房梦? 姜伟新:让中国百姓“住有所居” 聂梅生:中国房 地产 :调整与转型 2010,房价是涨还是跌? 2010,“谁”在推高我们的房价? 2010,房价泡沫到底有多大? 2010,“地王”是否依旧频现? 2010,小产权房走向何方? 2010,“农地”能否“入市”? 2010,房贷优惠政策会继续吗? 2010, 物业 税是否开征? 2010,我能住进廉租房吗? 2010,年轻人租房还是买房? 2010,我能用公积金租房吗? 第五章:2010,有多少牛市可以重来? 琪琪“并不遥远”的百万富翁梦想 危机中揭幕全流通时代 尚福林: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经济功能 邓体顺、刘劲津:2010年展望,巩固是增长的根基 2010,A股能重回6000点吗? 2010,创业板还有投资价值吗? 2010,股指期货能推出吗? 2010,沪市能推出国际板吗? 2010,由来已久的老鼠仓能被杜绝吗? 2010, 中小企业 融资贷款能否容易些? 2010,会有更多中国企业到海外并购吗? 第六章:2010,中国出口能迅速回暖吗? “中国价格”还有多少竞争力? 中国出口的下一个春天何时到来? 陈德铭:2010年,中国外贸形势总体看好 隆国强:出口要有三个合理目标力争转“危”为“机” 2010,来自欧美的国际订单会增加吗? 2010,中国商品的出口价格会提高吗? 2010,外贸企业的日子会好过些吗? 2010,出口产品会在国内大量 销售 吗? 2010,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贸易会更便利吗? 2010,出口退税的范围和力度会继续加大吗? 2010,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会减少吗? 2010,中国企业能顺利实现外贸升级吗? 第七章:2010,上学、就业能容易些吗? “蚁族”的辛酸与梦想 教育、就业的困境与破解 袁贵仁: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着力点 尹蔚民:加大就业促进政策力度全面完成各项就业目标任务 袁新文:教育发展进人关键期 2010,我们该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 2010,学校收择校费的现象能被制止吗? 2010,教师有偿补课会被禁止吗? 2010,打工子弟学校能获得政府的扶持吗? 2010,农科院校能免学费吗? 2010,大学自主招生的名额会增多吗? 2010,我能顺利找到工作吗? 2010, 公务员 报考会更热吗? 2010,农民工的 培训 会加强吗? 第八章:2010,看病还会那么难吗? 有什么,千万别有病 期盼“病有所医” 陈竺:扎实推进医改务求惠民实效 李玲:医疗改革进入攻坚战 2010,看病挂号会更容易吗? 2010,医院不必要的检查能减少吗? 2010,药价会更合理吗? 2010,农村医疗机构条件会更好吗? 2010,农民医药费报销比例会提高吗? 2010,我们的药品会更安全吗? 2010,享受医疗保障的人会更多吗? 2010,医药费异地报销能更简便吗? 第九章:2010,社保能给我撑起一片天吗? SOHO:越自由,越需要保障 社会保障——不仅仅是个社会问题 尹蔚民:努力实现 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事业新发展 郑功成:社会保障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快速推进 2010,全国跨省转移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会更方便吗? 2010,户籍政策会进一步放开吗? 2010,我能住得起养老院吗? 2010,我能享受到新农保吗? 2010, 职业 病的诊断与鉴定还会这么难吗? 2010,计划生育政策会适当调整吗? 第十章:2010,我的出行能畅通无“堵”吗? “堵车”调查 便利的交通让生活更美好 李盛霖:当好先行官,服务老百姓 韩广:2010,堵车现象仍会持续 2010,堵车会更严重吗? 2010,我能买到火车票回家过年吗? 2010,我能方便停车吗? 2010,机场建设费可以免了吗? 2010,坐高铁还是乘飞机?
2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压在年轻朋友身上的新“三座大山”
wangdw 2010-6-9 07:26
压在年轻朋友身上的新三座大山 关键词:孩奴 花费 民生问题 年轻的朋友,大学毕业或研究生毕业后,生活上困难重重。有朋友形容说,房子、孩子和车子是压在年轻朋友们身上的新的三座大山。我们研究所的好多同仁退休了,现在都住在 9 号院,经常带第三代出来玩,在一起聊这聊那,有时就说到小孩的拖费太高了。这次我们就主要聊聊孩奴的苦恼。 年轻朋友参加工作,先愁的是房子,房价往上不往下,只有望楼兴叹了。年轻人也爱点面子,有车才有身份,才好找对象成家。好容易结婚了,有小孩了,小孩的花费也成为负担。孩子在婴儿时,就得花好多钱。光买奶粉每月就得两千元左右,衣服最贵,几百几百地花,加上不少朋友还得请月嫂,一个月又几千!长大了,得上幼儿园了,一联系把人吓坏了!原来我们在中关村住的旁边的幼儿园每个月要三千;现在近处的私人幼儿园,每年还得交八千元的赞助费。年轻朋友一个月的工资有多少啊,够吗? 我们以前虽然工资少, 50 多元,但是,住房不花钱、看病不花钱、小孩上学不花钱,小孩上托儿所只每月 3 、 4 元。占工资的比例很小。 现在年轻人的民生问题是应该考虑如何解决了。 有些人总爱抓住错误、缺点不放,全盘否定过去。有的说困难时期死了多少多少人,怎么他们不想想我们得到的好处,就象上面提到的那些。我们那时候没有做孩奴,对吧!
个人分类: 研究生、大学生|4137 次阅读|5 个评论
读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社会保障、民生问题论述
黄安年 2009-3-15 08:13
读 200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社会保障、民生问题论述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15 日发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历届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社会保障和民生问题内容最多,范围最广的一次。笔者在两篇文章中辑录了自 1983 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社会保障问题的表述: 1983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了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的用词。 198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 : 继续进行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试点。 1991 年报告 , 明确提出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要求。 1993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了要逐步形成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用语。 1996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快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200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列出一个问题来谈社会保障问题。(《 1979-2000 年历次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表述》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6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8642 ) 2001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 2002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一步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2003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确立。 2004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200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抓紧解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006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高度重视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要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要抓紧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尤其要切实做好就业、社保、医疗、安全生产等工作。 2007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求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08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要关心和解决城乡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困难,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实行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见《 2001-2008 年历次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表述》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6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8657 ) 社会福利保障机制是现代化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保护器、安全阀和调节器,社会保障的健全和完善不仅是经济问题 , 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当务之急为尽快制定健全和逐步完善的社会保障立法。 以下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社会保障和民生问题的表述。笔者感受重要的部分用彩色字体显示。 *****************************88 (两会授权发布)政府工作报告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一、2008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我们做了以下主要工作: (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完善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加1753万和2028万,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继续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每月新增110元。启动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救助人数达到6619万人。及时增加对低收入群体和大学生的生活补贴。大幅度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标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解决48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促进教育公平取得新进展。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中西部地区校舍维修标准,国家财政安排32.5亿元帮助解决北方农村中小学取暖问题。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国家助学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投入223亿元,地方财政也加大投入,资助学生超过2000万人;向中等职业学校中来自城市经济困难家庭和农村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惠及90%的在校生。 医药卫生改革发展稳步推进。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8.14亿,参合率91.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由上年的88个增加到317个,参保人数增加7359万,总计达到1.17亿。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继续扩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四是 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根本缓解,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治安等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2009年工作总体部署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四是重民生、促和谐。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增长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2009年主要任务 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其中 中央政府拟新增1.18万亿元 ,实行结构性减税,扩大国内需求;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强科技支撑,增强发展后劲; 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城乡就业,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以实施一揽子计划为重点,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今年中央政府投资总额9080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工程建设,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农田水利、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三是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稳定房地产投资,推动房地产业平稳有序发展。 加快落实和完善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措施,争取用三年时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24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 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493亿元,加大对廉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投资支持力度,适当提高中西部地区补助标准,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实施少数民族地区游牧民定居工程。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把部分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补充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落实好支持居民购买自住性和改善性住房的信贷、税收和其他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第二套普通自住房购买者,比照执行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优惠政策;对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按不同年限实行有区别的税收减免政策。促进普通商品住房消费和供给,加大对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建设的信贷支持。加快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鼓励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稳定和发展房地产市场,加强住房市场分类管理。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规范交易行为。 帮助进城农民工解决住房困难问题。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三)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今年重点抓好五件事:五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今年将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新标准提高到人均1196元,扶贫对象覆盖4007万人,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 要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坚持开发式扶贫,重点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和移民扶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问题并努力实现脱贫致富。 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五是继续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加强石漠化、荒漠化治理,实施重点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保护水、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六)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今年要集中力量办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 一是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鼓励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从事科研工作。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二是 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和稳定现有就业岗位。 要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工就业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困难企业与员工协商薪酬,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技能培训等办法,尽量不裁员。加强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组织返乡农民工参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三 是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灾区劳动力就业。 进一步开辟公益性就业岗位。四是 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经营用地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对自主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要进一步降低门槛,给予更大支持。五是 进一步改善对就业的公共服务。 加强就业信息发布、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工作。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扶持。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推进制度建设。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开展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全面推进省级统筹。 制定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要覆盖全国10%左右的县(市)。出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城乡社会救助制度。 二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参保工作。农村低保要做到应保尽保。多渠道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保证基金安全。 三是提高社会保障待遇。 今明两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年增长10%左右。继续提高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标准。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保障水平,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比上年预计数增加439亿元,增长17.6%。地方财政也要加大投入。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今年要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2020年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年内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一是 促进教育公平。落实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 。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把小学、初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300元和500元。逐步解决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争取三年内基本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 确保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二 是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继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引导高等学校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适应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是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提高1200万中小学教师待遇, 中央财政为此将投入12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增加投入。全面加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鼓励大学生、师范生到基层、农村任教。四是推进素质教育。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五是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努力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从今年开始,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国城乡居民分别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范围,三年内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 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保给予适当补助。继续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适当扩大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水平。 二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今年要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基本药物生产、流通、定价、使用和医保报销政策,减轻群众看病就医基本用药费用负担。 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今年要全面完成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今后三年内中央财政再支持5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000所县级医院和24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支持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全国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扩大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范围 ,城乡居民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低于15元,以后逐步提高。增加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和职业病、地方病防治的专项投入。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重点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鼓励各地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形式。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 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医疗服务由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的定价机制,建立由有关机构、群众代表和专家参与的质量监管和评价制度。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以保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我们要加强领导、精心设计、认真组织,积极稳妥地推进, 切实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9-03/14/content_11010350_6.htm
个人分类: 社会保障研究(07-11)|384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2: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