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虚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现代泛系非柯尔莫哥洛夫概率分布的虚幻性及其重大意义
冯向军 2019-2-26 08:22
现代泛系非柯尔莫哥洛夫概率分布的虚幻性及其重大意义 冯向军 2019/2/26 所谓 现代泛系非柯尔莫哥洛夫概率分布 ,是指具有如下特征的共时性测度。 1.该共时性测度既包含负分量,又包含正分量。 2.共时性测度 的各分量总和恒等于零。 根据类似于《现代泛系导论》【1】第一章的现代泛系定理3的证明过程,容易建立如下重要推论: 【推论】 任何n元 柯尔莫哥洛夫公理化概率分布D,全部都是n元 柯尔莫哥洛夫均匀概率分布D0与n元 现代泛系非柯尔莫哥洛夫概率分布D2之和,或 D=D0+D2。 现代泛系非柯尔莫哥洛夫概率分布D2,之所以是虚幻的,那是因为 现代泛系非柯尔莫哥洛夫概率分布D2,作为 柯尔莫哥洛夫公理化概率分布D 的组成部分,却对 D的各分量的概率或权重的总和毫无贡献或影响。 上述推论及 现代泛系非柯尔莫哥洛夫概率分布D2的虚幻性十分重要,这是因为 n元柯尔莫哥洛夫均匀概率分布D0映射在无任何非自然约束条件下的自然存在或自在,而 n元柯尔莫哥洛夫公理化概率分布D映射任意给定的存在 。因此,可以说: 一切存在,除去蕴藏在其中的自在以外,全部都是虚幻的。 参考文献 【1】冯向军,《现代泛系导论》,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968-1153171.html
个人分类: 现代泛系|16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略论真实与虚幻
冯向军 2017-12-6 10:55
略论真实与虚幻 美国归侨冯向军博士,2017年12月6日写于美丽家乡 按在线新华词典的解释,所谓真实就是“跟客观事实相符合,不假”而 所谓虚幻就是“虚假而不真实的,虚无缥缈的”。但是什么是客观呢, 按在线新华词典的解释,所谓客观就是“ 在意识之外,不依赖精神而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现代量子力学表明,不存在与观察无关的“客观”。双缝实验中,电子不被有意识的人类作为观测对象并对之以某种手段实施观测时就是同时穿越双缝并能产生干涉条纹的波,而一旦被 有意识的人类 作为观测对象 并 对之以某种手段 实施 观测时 就立即坍缩成粒子(干涉条纹立即消失)。显然 电子是波还是粒子与被 不被有意识的人类作为观测对象并对之以某种手段实施观测直接相关。 那么按在线新华词典的定义,既然电子不论是波还是粒子都与 被 不被有意识的人类作为观测对象并对之以某种手段 实施 观测直接相关,那么电子及其波粒二态是不是都不是真实的或者说都是虚幻的呢? 或许你会说,电子是波为真实而为粒子不真实。但是真实,按在线新华词典解释,不管有意识的人介不介入都不应该变化。 或许你说 有意识的人的介入与意识本身不是一回事,那么请你说清楚 有意识的人的介入如何能与意识完全无关? 《红楼梦》则给出了关于真假的完全不同的解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要把电子当真的,用 《红楼梦》的解释可能更容易说得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希望,在前方(六十六)
panpine 2016-6-10 19:48
墙壁尽头,逆光生长的主教学楼长期处在阴影中而不自知地辐射出冰冷独孤的气质,既不像华山论剑的一览众山,也不像与世隔绝的不问世事,而是近乎一种欲意用偏僻的地理位置制造出神秘从而有形中迫使大众趋之若鹜的故弄矜持。多少代家长和学生对它着了魔似地顶礼膜拜,以为踏进这方领土就能够获得灵魂的救赎,把以往人生所有的懊恼和悔恨都转变为从此步入梦想的契机,可现实是,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或机构可以神奇到让人转身就在一万八千里的尽头。 几年前表妹考入神校,跟大批和其共度风光与彷徨,小半生只面对同一扇大门的人搬去了距离市区更加僻远的龙凤小镇。那程曲折不平的道路、被车轮扬起遮蔽天空的黄色尘土、从一派接近原始风貌的狭窄高地上突兀地竖起用繁华贸易区才买得到的油漆粉刷的墙壁,是有心人看到大众将视线逐渐转移到其他同类属性的学校时陷入从神校榜上倒塌的担忧而不得已又破釜沉舟地使用如此大规模的变动试图再次燃烧起被渴求、被探索的夙愿。神校的神秘正是这里,它的搬迁迎合了人类永远无法摆脱的好奇心。好比国内某相亲节目,但凡推出外籍男女嘉宾,即便是来自烽火战乱的乌克兰,也会引发最炙烈的侧目和期待,前一期诉说社会主义核心男友观的女嘉宾很可能在下一期流着眼泪为某位金发男士爆灯,不熟悉的距离产生了最富浪漫的想象力。 神校把这种虚幻主义带给每一个听过它故事的人,以至于无论何时何地也难有人质疑。人们问过一个星期的生活费,食堂的菜品口味,几人同住的寝室,却没有问过老师们如何教学,如何对待学生,学生是否听得懂,仿佛这些问题和太阳从东边升起,向西边落去一样,是不用解释也能够知道答案的事实。
2225 次阅读|0 个评论
缸中之脑
热度 33 tianrong1945 2015-10-29 07:54
7. 庄周梦蝶和缸中之脑 庄子(大约前 369 年 - 前 286 年),或称庄周,是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 道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周善于用短小精干的寓言故事,轻灵飘渺、而又优美绝伦的文字来表达深刻的哲理。诸如庄周梦蝶、混沌开窍、庖丁解牛、惠施相梁、螳螂捕蝉等都是出色的例子,其中庄周梦蝶的故事(图 7-1a )与我们这儿要介绍的悖论有关。 有一天庄子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快乐无比的蝴蝶,梦醒之后他发现自己仍然是僵卧在床的庄子。于是庄子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疑问:我到底是蝴蝶还是庄周呢?也许我本为蝴蝶,在梦中变成了庄周,但也可能我本为庄周,在梦中变成了蝴蝶。这两种情形哪一个是真实的?蝴蝶还是庄周?梦境还是现实?继而还可以扩展到思考生与死、物和我的微妙界限,我们真的能够区分它们吗? 仅寥寥数言,庄子的描述惟妙惟肖、妙趣横生,因而常被文学家哲学家们引用。后人对这个短短的故事有各种不同的诠释,甚至在现代科学中也有一个绝妙的类比。 图 7-1 :大脑的感觉真实吗? 已经距离庄周的时代两千多年之后, 1981 年,美国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 Hilary Putnam , 1926 年 - )写了一本书:《理性,真理和历史》,书中叙述了一个被称之为“缸中之脑”的思想实验,与“庄周梦蝶”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验的大意如下。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人所感知的一切都将经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那么,有疯狂科学家便作如此设想:如果将一个人大脑皮层中接收到的所有信号,通过计算机和电子线路传送到另一个大脑,情形将会如何呢?这第二个大脑是放在一个装有营养液的缸中的,见图 7-1b 。 让我们将这个思想实验叙述得更为具体一些。 白天,一个人进行各种活动:划船、游泳、爬山、跑步、看电视、听音乐……。假设科学家将这十几小时大脑神经末梢接受到(及传出去)的信号全部记录下来并储存到计算机里。当然,实际上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大脑并非只是被动地接受信号,它还需要对不同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发出反馈信息。但无论如何,这一切都是通过大脑自身以及神经末梢的输出输入来实现的,将来的科学技术水平有可能做到这点,无论何时才能实现都无所谓。就目前而言,这只是一个“思想实验”。 然后,夜晚到了,科学家将此人的大脑从头颅中取出,放入实验室的缸中。缸里装有营养液以维持大脑的生理活性。同时,科学家将原来储存的白天活动的全部信息通过人造的神经末梢传递到缸中的大脑。大脑反馈发出指令,计算机按照储存的程序给予回应。如此反复循环以致实现完成白天十几小时内大脑所经历的整个活动过程。 这颗“缸中之脑”,虽然已经和原来的身体完全不搭架,但是它却自以为有一个“形体”,它在进行跑步、游泳、划船等各种运动,感觉与白天一样。 我们进一步想象,这个过程可以每天夜以继日、日以继夜地重复下去。也就是说,让这颗“大脑”,白天活在人的头颅中,晚上“活”在实验室的缸中。 现在,疯子科学家(相信转世轮回的人恐怕会认为这个科学家一定是庄周转世的)提出一个和几千年前庄子提出的类似的问题:因为“颅中之脑”和“缸中之脑”的体验是一模一样的,所以,该大脑无法分清楚它是在缸中还是在颅中。从我们传统“实验者”的角度来看,颅中之脑认识的世界是“真实”的,缸中之脑认识的世界是虚幻的、模拟的、计算机制造出来的。然而,如果你从“大脑”的角度来思考的话:“两种情形既然一模一样,我怎么知道何时是现实,何时为虚拟呢?” 人类认识世界也就是靠着我们自己头颅中的这颗“大脑”,所以,上面的问题也可以这么问:我们大脑认识的世界是真实的吗?该不会是某个“疯子、恶魔”操纵的恶作剧吧? 或许这个问题根本没有什么意义,既然我们无法判断我们的大脑是“颅中之脑”还是“缸中之脑”,即使有某个恶魔正在操纵着我们,那又何妨呢?我们照常快快乐乐地活着,早观沧海日出,晚看人间焰火,生活得五彩缤纷,其乐融融,就让魔鬼尽情“操纵”好了。只要虚幻一直持续,它和真实就没有什么区别! 何为虚幻,何为真实?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中曹雪芹以此对联来描述虚拟的太虚幻境。对做物理的人而言,又 不由得使人联想到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物理学家约翰·惠勒可算是哥本哈根学派的最后一位大师,他有一句名言:“任何一种基本量子现象只有在其被记录之后才是一种现象。”笔者当初乍一听此话觉得怪怪的,但越仔细推敲越觉得有道理。所有我们认为是客观存在的物体,山、水、太阳、月亮、房屋、树木,都不过是来自于大脑的感觉和意识。经典理论中,我们将人类所有正常大脑能得到的共同认识,总结抽象为“客观实体”。比如说,我们认为月亮是独立于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是因为每个正常人(生物)都能看到它,宇航员还到了那儿,曾经站在它的表面挥动国旗。但是,务必提醒大家注意:这一切仍然难以“证明”月亮独立于意识而存在,因为实际上仍然是来自于意识,正如缸中之脑不能证明它体会到的“外部世界”的真实存在性一样。 但无论如何,尽管无法证明,人类仍然可以将这些日常生活中能得到的“共同”体验称之为“客观存在”,无伤大雅。因为它们是每个人(包括动物)的感官都能感觉到的东西。不过,人类总是会犯一个同样的错误:常常希望把自己在常识范围内总结的东西加以推广,推广到与他们的日常经验相违背,难以理解的领域,比如说极小的微观世界和极大的宇宙范围。人们往往会错误地以为被他们称为“客观存在”的东西在那些领域也“真的”客观存在,并且存在的形式也都“应该” 是他们所见过的模样。 但实际上,到了极其微小的量子世界,大多数人的感觉器官无法“感觉到”那些量子现象了,只有少数从事量子研究的物理学家们,从实验和理论中(最终也是来源于意识的)得出了一些与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相悖的规律。但人们却仍然希望用他们的日常经验来“理解”和“诠释”这些现象,建立符合他们所能感受到的经验的理论。然而,对尺度完全不同的量子世界,这个要求难以实现,对极大的宇宙范围的研究也会有类似的问题。 我们人类是否永远不能越过自身的认知条件而最终无法妄言理解了 “客观世界”?即使存在一个“客观世界”,这个客观世界的样貌在不同的尺度也将有不同的可能性。人类的认知有局限,“人定胜天”可能只是人类自身的一厢情愿。 此文中的“大脑”分不清自己是在缸中还是在颅中。请大家看看下面这幅埃舍尔的画中的青年,他似乎也分不清自己是在“画廊里”,还是在自己正在欣赏的“图画中”。
个人分类: 系列科普|27194 次阅读|31 个评论
从感受时间消失说起
ricefrog 2009-3-15 12:21
时间会消失吗?曾有人说时间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公平的,过也是一天,不过也是一天,但是在现在这样一个anything is possible, impossible is nothing, just do it(以上为广告词)的时代里,时间消失,也的确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这不,昨天我就体味了一把时间消失。 平常,我是不会午休的,这似乎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我似乎是一个睡眠不多的人,一天7小时似乎足够,这是小时贪玩,大时被压迫学习,以后再大以后习惯的过程。曾经还给朋友们说过,白天我睡不着,睡着了就会头疼。可是昨天一件奇异的事发生了。 说实话,最近是比较累的,每天的睡眠最多7小时,有几天是连续的6个多一点,因此在上个周四,周五的晚上我都刻意地多休息了一下,周五更是从晚上一点睡到早上10到,我想这样该休息过来了吧。可是昨天下午吃完饭回来,坐在椅子上我就觉得有些犯困,于是似往前一趴,竟然睡着了。 一觉醒来,一看表,8点多了,吓一跳。再一看身边的同学什么都是自己做自己事,跟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于是我也没太在意。可是后面看书做事时,似乎把这睡眠的一个多小时时间就过滤了,突然想起来给朋友打电话时,一看表都10点多了,幸好朋友周末也没有休息太早,可我还一直以为是早打了呢。 也许真的是白天睡觉不适应吧,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到晚上回去前都觉得这一晚上过得不可思议的快,真像是时间机器调快了2小时一般。 时间会消失么?其实用理性的思考来讲,怎么我都不会相信的,可是它却实在的发生了,我想这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吧。有时世界是客观的,物质的,不管我们怎么样它都真实的发生着该发生的一切,又真实的让所有幻想仅仅存在于头脑中的成为幻想,可是另一方面我们又能真实的感受到一切,可是它却没有发生。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很久以来就在想这个问题。特别是看过美丽心灵以后。也许一件事情,我们以为它发生了,但是大家都不相信或者都没有感觉到,那它就没有发生,或者别人会以为你有病,但是这件事一旦被别人也感受到,你就恢复自由了,就正常了。恩很奇妙的事。。。
个人分类: 学习心得|34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