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课程体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美国几十所大学应急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Greg66 2020-9-6 11:31
美国几十所大学应急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请点击参考 https://training.fema.gov/hiedu/collegelist/emmasterlevel/#:~:text=Emergency%20Management%20Programs.%201%20Adelphi%20University%20%E2%80%93%20Online,Public%20Administration%20in%20Emergency%20Management%20%28on-line%29%20More%20items 也可以点这个短网址: http://2i.cn/4vNKM 分享在这里可以长期记忆,分享在微信里面就丢了 安全方面的信息或文章也可以点击关注我的今日头条主页: http://2i.cn/4dbXe
个人分类: 1|25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规划的再思考
热度 4 After50 2018-11-18 09:14
对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规划的再思考 吴超 / 中南大学 /2018-11-18 一、往事重提 从 2004 年 7 月开始,俺被机械工业出版社戴了两个高帽(安全工程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安全工程学科组组长),从那时起俺就与安全界的老先生王新泉教授等多位老师一起,义务参与 30 种安全工程( 2011 年改名为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系列教材出版的筹划与审稿等做了 N 多咨询工作,在此期间也发现安全类教材存在的许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层面,可使用的参考用书(下面简称教材)奇缺。 因此, 2007 年 9 月,安全工程编审委员会与出版社一起,曾尝试在安全工程系列本科教材的基础上,出版安全科学与工程系列研究生参考用书,并于 2007 年 10 月,俺起草了 “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研究生系列参考用书编撰出版选题调查和作者邀请信 (见附件) ” ,并发给了国内许多高校当时的安全学科带头人和相关老师,之后也陆续收到了一些老师提交的选题和教材编写提纲。 但由于 2007 年安全科学与工程还没有独立成为研究生教育一级学科,当时的安全科学研究成果远没有达到现在这么丰硕,开办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约为现在的一半,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家提交的安全研究生教材提纲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选题 “ 个性 ” 太强,没有通用性,成为个人的学术专著,或为某个问题的个人研究成果;没有基于对整套系列教材的配套考虑,从某个学校自己的特色去拟题和撰写提纲;拟编写的内容与本科大量重复,缺乏系统的思考和科研储备及知识积累等。而我认为 更主要的问题是安全科学理论没有多少现成的东西可编,这是短时间不可能解决的核心难题 。另方面;出版经费来源和销售量更是出版社考虑的关键要素。因此,当时的计划最后落空了。不过,也算是自己对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材规划的一次系统思考和尝试。 二、新的机遇 时间飞逝, 2007 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一年,在此期间,安全学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安全科学与工程在 2011 年独立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一级学科,现在拥有该一级学科的高校达到七十多所;其次是开办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增加了一倍,达 170 多所;安全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数急剧增加;与此同时,世界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也不断丰富;国家层面对安全学科给予高度重视和设立了许多项目并投入了大量经费;还有更多的进展在此不一一罗列。总的来说,在客观需求和基础条件等方面,已经可以真正启动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材的编撰工作了。 另方面,今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 “ 关于委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和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的通知 ” (学位办 16 号),在该要求下, 2018 年 10 月,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学科组在第 30 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上,抛出了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教材的编写出版方案和问卷调查表,这是我国安全学科建设的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为此,个人也做了一些新的思考,而且,自己经过了10余年学习和研究及实践,对安全学科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材也有了更多的新认识。 三、个人思考 研究生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及其教材编写是一个很需要研究的系统工程,各个学科专业的模式应该根据学科的属性和发展规律而专门开展整体设计研究。安全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大交叉综合学科,高级人才的培养与该学科的属性密切先关。 既然是研究生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课程体系就需要具有系统的特征:即目的性、系统性、层次性、关联性、动态性、超前性等。下面仅针对目的性和系统性加以说明。 在目的性方面,专家们对安全学科高级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不一致的,有的从安全科学发展出发,有的从适应通用安全问题出发,有的从行业需要出发,有的从解决当下问题出发,有的从综合因素出发,等等。 个人认为: 1 )根据安全学科的大交叉综合属性,安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应该是面向世界未来的安全科学发展的、有利于掌握安全科学通用理论的、能够造就具有系统综合分析解决安全问题能力的; 2 )课程体系应该是联系本科、硕士、博士等多个培养阶段的课程体系综合考虑; 3 )课程体系不能与具体某些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生做什么学位论文具体挂钩, 与学位论文内容直接相关科学技术更多的是需要在研究中学习和依靠导师的具体指导 。 但满足现实问题需要往往是很多人的人才培养出发点,这种观点是没有系统考虑各层次培养人才的定位和结构,把研究生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不过在国内现实中还挺受欢迎)。许多人觉得应该从行业特色和需求出发来设计安全学科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这种说法表面看起来很有道理,如设置什么矿业安全、石油安全、化工安全、交通安全、建筑安全、航空安全、等等课程,这些课程名字看起来好像各行业都有自己的安全一样,但 当看看已有编写的教材内容时,就会发现许多内容都是一样的 :如果讲安全原理,都是现有安全科学理论那点东西;如果讲人的行为安全因素,各行业都是一样的;如果讲安全管理因素,各行业也是一样的;如果讲安全教育因素,各行业也是一样的;如果讲触电、物体打击、坠落、燃烧、机械伤害、粉尘、毒物、辐射等的危害机理,各行业都基本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讲专业技术时,各行业专业技术肯定是不一样的,而这些专业技术却是已有各专业所从事的。因此,如果按照行业专业来编写安全专业教材内容,一是所有的行业难以写完,而是内容出现大量的重复。 当然,让安全研究生熟悉一些行业专业知识也是有益的,但这是不是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却是值得商榷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安全专业研究生学习这些知识主要是了解一些行业技术的知识,而行业技术知识的了解在本科就已经开设了一些课程。有人说,既然这样,那研究生就在本科的基础上更加深化吧,加个什么 “ 高等 ”“ 高级 ” 定语,如果照此思路,最高级就是学习另外一个现有的其他专业了,但这脱离了安全学科的范畴。 个人认为:越是高层次的人才,所学的学位课程应该越具有通用性,安全专业的硕士生学习的学位课比本科生越具有通用性,安全专业的博士生比硕士生的学位课比硕士生越具有通用性和指导性。 往某一具体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深度发展的内容,是不能作为学位课程设立的,那是研究生做论文研究中需要不断学习的和导师的指导业务 。 有关事故、风险、应急、检测、评价、管理、法规、教育、燃烧、机电伤害、中毒、职业卫生、个体防护等方面的比较通用的共性问题在安全专业本科阶段已经学习了。 在安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阶段 ,研究生通常需要完成 32 个学分的学位课程学习,包括一部分选修课,课程体系一般需要设有 20~25 门左右。学位课程肯定不是本科生课程的深化(而更糟糕的是重复本科课程内容),而应该是学习更具通用性的知识。 ( 1 )对于安全科学来说 ,什么是更具通用性的知识?除了思政和高等专业基础理论以外,那就是: 安全科学方法(如安全统计学),安全科学原理(事故灾难预防和风险管理等原理),安全系统学,安全信息学,安全教育学,安全文化学,安全人学(安全心理和行为管控等)、安全科学发展动态 等; ( 2 )而 在安全工程方面 ,可设立的通用性学位课程,可以有: 安全经济工程,安全文化工程,安全社会工程,安全信息工程,安全(风险)治理工程,安全设施工程,安全物质学,应急工程,保险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工程发展动态等; ( 3 )当然,为了使研究生毕业尽快熟悉行业的情况, 适当开设一些介绍典型区域领域和行业生产与安全的课程 也是需要的, 如城市与安全导论,公共安全导论,化工过程与安全,建筑工程与安全,石油开采与安全,交通运营与安全,矿山开采与安全,等等 。 而 在安全专业的博士生阶段 ,由于学位课程很少,除了思政和一两门高等专业基础理论以外, 安全科学方法论、安全科学与工程发展趋势、以及由硕士阶段核心课程深化的相关课程 是可以设立的。 四、结语 对于非常成熟的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已经基本固化了。但对于安全科学与工程这一新兴大交叉学科,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思考,完全可以构建出不同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 另外,一个高校的任何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有巨大的惯性,其改变涉及到教育管理制度、学科专业原有的研究方向、任课教师的观念和知识领域、甚至涉及个人工作量等具体的细节等,课程体系在数年甚至上十年都很难得到大的改变(对于新学科专业稍微容易点),但改革和更新总是必须的。 个人希望借助国务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组等组织的推动,使更多人能够多投入到安全科学的研究和研究生教材的撰写中,使我国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体系逐步走向成熟。 下面的附录是 11 年前写的东西,作为一点历史资料仅供参阅: 附录: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学科专业研究生系列参考用书 编撰出版选题调查和作者邀请信(当年的原文) ( 2007 年 10 月) 一、前言 目前,我国开办有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 89 所,其中有 “ 安全技术及工程 ” 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近 50 个,有 “ 安全技术及工程 ” 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近 20 个,每年招收的研究生约 700 名。其它与安全学科直接相关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有上百个,每年招收的研究生上千名。 2006 年全国有 31 所大学已经开始招收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生。但迄今安全学科专业的研究生系列参考用书基本没有,国外也没有成体系的教材可参考。在这种形势下,如果能够建设一批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学科专业的研究生系列参考用书,则对我国安全学科专业的发展,安全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高等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 2007 年 4 月 17 日 在河南理工大学召开的 “ 第二届全国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研讨会 ” 和 2007 年 5 月 18 日 在中南大学召开的 “ 第一届全国安全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 ” 都提出了编撰 “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研究生系列参考用书 ” 的方案,并且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成。与此同时,有关代表也开始与出版社联系有关事项。 机械工业出版社于 2004 年组织成立了 “ 安全工程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 ” ,并组织计划编写 “ 高等教育安全工程系列十一五规划教材 ”30 多种,现在已经出版了 10 多种教材,并且得到许多高校师生的好评。为了扩大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影响,进一步为高等学校安全高级人才培养发挥更大的作用,机械工业出版社于 2007 年 5 月决定组织编写出版 “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研究生系列参考用书 ” ,并开始了征求意见。 基于上述原因,特初拟了 “ 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生系列参考用书编写出版方案 ” ,其中部分参考用书选题同时供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生使用。 二、初拟方案 ( 1 )编审委员会:用书编审委员会的章程将在 2007 年 12 月拟召开的选题和确定分批出版的选题及作者讨论会上形成,用书的主编均为编审委员会成员。 ( 2 )用书定位:本系列参考用书的使用对象为安全学科专业的硕博研究生和教师,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参考使用。用书以编著或著为主,每部篇幅在 60 万字左右,支持用英文编写。教材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可以作为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奠基性系列参考用书。并争取部分列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研究生教材推荐用书和工程硕士生指定用书范围。 ( 2 )时间计划: 2007 年 10-11 月征集选题和作者; 2007 年 12 月召开选题讨论会并确定分批出版的选题和作者; 2008 年以后分批撰稿和出版。 ( 3 )作者要求:较长时间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研究生教学工作,并取得比较出色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具有较丰富的教材编撰经验;有足够的时间自己直接投入撰稿工作;一般应具有教授职称。 ( 4 )用书拟题:初拟的系列教材题目分三类:安全基础科学类、一般安全技术和工程类、典型行业安全技术和工程类。具体拟题在征集有关专家教授个人拟题的基础上,再由编审委员会开会集体确定书名和作者。 ( 5 )部分参考拟题和部分老师自荐的拟题汇总如下(仅供参考): 1) 传热学(面向安全专业) 2) 工程热力学(面向安全专业) 3) 工程力学(面向安全专业) 4) 流体力学(面向安全专业) 5) 安全科学方法学 6) 安全系统科学 7) 可靠性工程 8) 职业安全管理与工程 9) 高等安全法学 10) 高等安全人因学 11) 风险工程学 12) 安全检测新技术 13) 安全检测技术与案例分析 14) 安全控制原理与测试技术 15) 安全信息工程 16)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17) 安全仿真技术与软件 18)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 19) 防灾减灾工程 20)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21) 安全生产事故预警预报技术 22) 工业爆炸灾害动力学 23) 火灾与爆炸科学 24) 职业卫生工程学 25) 西方职业安全健康导论 26) 化工安全核心技术及工程 27) 交通安全核心技术及工程 28) 建筑安全核心技术及工程 29) 矿山安全技术 30) 检验检疫与出入境管理 31) 核与放射性安全技术 32) 消防工程学 33) 》》》》》》》》》》继续添加拟题 研究生参考用书拟题和作者调查表 拟编用书名称 主编工作单位 主编姓名 主编职称 主编专业 参编人员 主编通讯地址 主编电话手机 主编电子邮箱 联系方式:此处略
个人分类: 安全科学理论|8840 次阅读|7 个评论
张建新,李晓霞,姚远:国立西北工学院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演化
kexuechuanbo 2012-7-24 16:19
张建新,李晓霞,姚远:国立西北工学院工程教育课程体系的演化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4):684-687 欢迎点击阅读 张建新.pdf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3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态学本科教育论析
王震洪 2010-3-11 10:23
王震洪 ( 贵州大学,贵阳, 550025) 摘要 :本文对生态学本科教育现状进行了回顾,认为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产生活生态化、生态学理论对其它学科的影响力,以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 生态文明建设方针 是 生态学本科专业开办的三个优势。生态学经历了 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后,新时期的标志是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广泛向工程、管理、文化学体系渗透,深刻地影响着这些科学体系的发展,生态学正从生物学体系走向各学科体系。生态学进一步发展,将建立与生物学体系生态学相对应的工程学体系生态学、管理学体系生态学、文化学体系生态学。 生态学本科生培养目标、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及课程体系适应毕业生就业要求还需要探索。课程体系设置太泛,重点不突出,学习基本知识的课程太多,涉及实践性、综合性的太少。各个学校在生态学专业开办上,特色不明显;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似有下降趋势。 建议在理工、文科院校开办工程学、文化学、管理学体系生态学专业;增加 《生态学经典著作选读》、《生态学发展史(纲)》、《生态学著名论文选读》课程,强化应用性课程学习,以适应毕业生就业的需要。 关键词 : 生态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问题;建议 1 生态学本科教育现状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的科学。 自从有了人类,生态学的有关知识就和人类历史一起发展了。如,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如何提高捕杀量的经验积累;人类居住环境如 何避免自然灾害;不同民族对生物资源的利用方式等。但是,生态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到 1900 年才得以实现。目前,生态学经历了 萌芽时期(从远古到 16 世纪之前)、生态学建立时期(公元 17-19 世纪)、生态学巩固时期( 20 世纪初到 50 年代)和现代生态学时期(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到现在)之后,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特别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如粮食、能源、人口、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酸雨、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为培养解决这些问题的人才,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和农林院校普遍设立了生态学本科专业 。 生态学本科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毕业生要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课程设置,虽然不同学校有一定差异,但总体比较相似。培养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学习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获得生态基本技能训练,得到良好的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等基本素质培养,能在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从事研究、管理、设计、咨询和知识传播的科技和管理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 )掌握扎实的生态学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工程技术; ( 3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 )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绿色认证、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科研设计,资料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 )了解生态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备独 立获取知识、信息,并具有初步创新的能力;( 7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组织管理、口头表达能力。学习的课程主要是校级通识课如中国革命史等;院级通识课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主干学科主要是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主要课程主要是生物化学、环境生物学、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旅游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人文生态学、环境生态工程、生态经济学、生态系统管理学、景观设计、生态环境规划学等。 根据调查, 20 世纪培养的生态学专业本科生,一般在农、林、水、环保、科研、管理部门就业,少数在企业就业。进入 21 世纪,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由于生态学本科生培养计划中也设置了一些与产业发展相关的生态学交叉学科如管理学和文化学课程,生态学本科生毕业后,在政府农林水环保教育等事业和管理部门就业人数逐渐减少,而进入企业的人数逐渐增多。目前,进入企业的人数高于 70% ,进入行政事业单位人数,由于受到研究生的竞争,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2 生态学本科教育的优势 2.1 随着 全球工业化的加速, 全球环境问题 越来越严峻。 解决 全球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长期挑战,对生态学专业不同级别人才有长期需求。 在全球范围内,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要弄清这些环境问题发生发展规律,提出各种有效的解决途径,需要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作支撑,需要各级各类生态学人才去深入研究 。例如,生态破坏需要拥有恢复生态学、森林生态学知识的人才;环境污染需要拥有污染生态、环境生态、生态工程知识的人才;全球变暖需要熟悉气象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系统管理学的人才;水土流失治理需要土壤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知识的人才。这些人才需求呼唤生态学本科专业培养出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生态学人才。 2.2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建立,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确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甚至生活方式将不断生态化、绿色化、有机化、和谐化,在生产和管理中需要越来越多的生态学人才。 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要把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具有普遍性的科学发展规律与各种生产部门的生产和管理结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污染物、废物排放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创造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例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应用到工业和农业生产领域,发展了循环经济理论,提出了循环经济模式和循环农业模式。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建筑业、城市规划、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发展了生态建筑、生态城市、生态旅游、生态文化产业。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和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交叉,如适应性原理、协调共生原理、生态位原理、高斯竞争原理、生态系统平衡原理、限制因子原理、生态因子作用原理、食物链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等的应用 ,发展了政治生态学、人类生态学、企业管理生态学,对提高行政、企业管理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领域都需要生态学人才去建功立业。生态学理论作为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石影响着各行各业,并推动生态、经济和谐社会建设。 2.3 生态学经历四个发展 时期之后,理论体系已比较完善,工程、管理、文化学把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广泛地应用到自身的学科领域,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生态学也向这些学科渗透,生态学学科发展拥有了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一个学科是否成熟的标志是理论体系是否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一个学科是否有影响力主要看这个学科被关注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研究表明,尽管生态学的新理论仍然不断涌现,但现有的生态学理论已对其它学科、社会经济政治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态学真正开始从生物学体系走向了各种科学体系,生态学范畴得到了空前的扩大。利用 google 对不同学科名词的搜索结果表明,生态学在各种电子文献资料中出现的次数,在生物学二级学科中是最高的,它正在接近于一级学科的出现频率(表 1 )。这表明,生态学广泛被关注。长期实践也表明,在充分利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的领域和地区,社会经济系统明显高效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明显被有效推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改变社会经济政治实践方式明显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性质。事实上,生态学已经开始成为非生物学背景各种工作者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工具。 2.4 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方针和目标,这是生态学本科教育发展的政治保证。 十七大报告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部分提出:“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部分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这些论述体现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生态化,对生态学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表明了生态学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政治意义。 表 1 2010 年 2 月 18 日用 google 对一些一级学科和生物学二级学科名称搜索结果 学 科 搜索的英文名 学科级别(级) 出现频率(次) 生物学 Biology 一 78 600 000 物理学 Physics 一 79 900 000 地球科学 Earth science 一 75 000 000 化 学 Chemistry 一 85 300 000 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 science 一 134 000 000 管理科学 Management science 一 203 000 000 生态学 Ecology 二 37 500 000 植物学 Botany 二 13 400 000 遗传学 Genetics 二 49 900 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二 16 700 000 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二 19 000 000 动物学 Zoology 二 11 600 000 生理学 Physiology 二 20 100 000 3 生态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学本科生培养目标、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及课程体系与产业联系不紧密,真正适应毕业生就业要求还要进一步改革和探索。 生态学本科生培养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学习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后到事业、行政、企业单位从事管理、教育、研究、设计、咨询工作或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而事实上,目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只能在企业从事管理、设计、咨询工作。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主要是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本知识、生态学基本理论、实验技能、调查研究方法,是针对学生在教育、科研、行政单位就业而设计,针对企业就业的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薄弱。在课程的设置上,校级通识课程不同专业基本一致,院级通识课为自然科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为生物学课程,专业课是各种专门的生态学课程,这些课程属于生物学课程体系。尽管为了适应生态学发展趋势和提高就业率,培养目标、获得的知识、能力及课程设置初步体现了与工学、管理、文化学体系的交叉。但总体上,与产业联系不紧密,毕业生就业适应性还不高。 然而, 20 世纪中叶后,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初步和管理学、文化学、工学交叉,发展了交叉性生态学。这些交叉性生态学和产业联系紧密,行业涉及广,是生态学发展的新趋势。概括的说,这些生态学是研究主体(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人群)与影响主体的环境 ( 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心理的 ) 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调控的科学。例如,人文生态学其主体是人、文化,自然的、文化的、社会的一切条件是环境。主体与这些环境相互作用发生了不同的适应、进化、发展,形成了不同自然环境适应类型如不同人种,不同的文化适应类型如不同民族,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阶段如原始部落、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等。文化艺术生态化设计和生产是文化产业具有生命力的领域。社会生态学主体是社会这一复杂系统,影响社会的条件是环境。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中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社会主流思想的形成、调控是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教育生态学以教育系统为研究主体。教育系统包括不同级别的学生、教师、各级各类学校、管理部门等。教育生态学突出了研究这些生态系统组成之间、组成与环境条件之间关系及调控和管理等。 20 世纪末,工业企业管理者、产业技术专家和生态学者把生态学的理论应用到工业生产过程和管理中,发展了工业生态学、产业生态学、企业管理生态学。把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研究,并和城市规划和管理交叉,发展了城市生态学。 笔者认为, 21 世纪是 态学发展的新时期。与生态学发展的四个时期比较,这个时期的标志是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彻底与工程、管理、文化学体系结合,并深刻改变这些科学体系的面貌。 生态学进一步发展,将建立与生物学体系生态学相对应的工程学体系生态学、管理学体系生态学、文化学体系生态学(表 2 )。目前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农林院校生态学专业 培养目标、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及课程体系主要涉及生物学体系生态学,将来在不同院校形成生物学体系生态学、工学体系生态学、管理学体系生态学、文化学体系生态学是必然的,生态学科体系将更加完善,与产业联系将会更加紧密,就业空间会显著扩大。 3.2 课程体系太泛,重点不突出,学习基本知识课程太多, 以 “ 问题为导向 ” 的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 目前生态学专业主要在 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的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学院、农林院校设置,课程体系属于生物学。但是, 由于生态学的发展趋势是向工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渗透,生态学专业为了适应这种转变,在课程设置上,常常在专业课中引入交叉性课程,如工业(产业)生态学、人文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生态艺术设计、生态经济学、旅游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生态系统管理学、民族生态学、政治生态学、企业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等。然而,专业基础课程一般是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土壤学、地理学、气象学等。因此,生态学课程体系涉及到生物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工学、管理学、文化学、艺术等。课程体系太泛、重点不突出,甚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相互脱节。教师、学生常常要花大量时间在讲授基本知识的课程上,缺乏利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某类问题的整合性、实践性、创新性课程,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笔者认为,把生态学划分成传统的生物学体系生态学、工学体系生态学、管理学体系生态学、文化学体系生态学后,不同体系生态学课程设置上是不同的(表 2 )。通过不同生态学体系课程设置分类,可使课程设置重点突出,基本知识学习有针对性,增加问题导向性、实践性课程,强化应用,减轻教师、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表 2 不同体系生态学课程设置 生 态 学体系 校级通 识 课 院级通识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生物学体系生态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法律、计算机、英语 高等数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生物统计、组织培养、显微镜技术等 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土壤学、自然地理、专业外语、生态学经典著作选读、生态学发展史纲等 污染生态、植物生态、植被生态学、景观生态、全球生态、微生物生态、生态工程、 GIS 和 CAD 等。问题导向课:生态农业建设、面源污染治理等 工学体系生态学 高等数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波谱学、数据库、材料学等 普通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土木工程基础、化工原理、高等力学、数学建模、基础工程计算、软件工程、人工智能、专业外语、生态学经典著作选读、生态学发展史纲等 工业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生态环境规划、生态经济学、城市生态学、环境工程、工业规划、景观设计、 GIS 和 CAD 。问题导向课:循环经济、绿色工业品生产、生态城市规划等 管理学体系生态学 高等数学、心理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 普通生物学、动物学、普通生态学、 国际贸易、财务管理、企业经营、质量管理、金融学、市场学、企业管理法规、 专业外语、生态学经典著作选读、生态学发展史纲等 企业生态学、政治生态学、人文生态学、旅游生态学、管理心理学、生态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学等。问题导向课: 生态旅游与规划、企业生态文化设计等 文化学体系生态学 古代汉语、民族学、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史、现代文化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概论等 普通生物学、普通生态学、民族生物学、 人文素养、现代艺术欣赏、传统艺术欣赏、古建筑、文物学、书法、素描、 专业外语、生态学经典著作选读、生态学发展史纲等 文化生态学、民族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生态艺术设计、人居环境设计、生态旅游学。问题导向课:生态汇展、原生态文化评价、保护与利用、生态艺术设计 3.3 各个学校在生态学专业开办上,特色不明显。 目前,在拥有生态学专业的学校一般是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和农林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在教学上,非常重视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的教学,以使学生有比较扎实的生态学基础,为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提供准备。农林院校生态学专业由于行业的优势,在林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应用方面相对受到重视。但是,总体来看,这些学校生态学的开办都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上,课程设置大同小异,特色不是很明显。生态学在区域上、行业上、发展阶段上、学科背景上是具有明显差异的。如不同区域生物类群、气候因子、人类活动是不同的,立足地区差异,生态规律和模式也不同,区域性的大学可根据这些差异在生物学体系生态学下建立鲜明特色的生态学本科生培养模式。又如,生态学专业可关注不同发展水平的生态系统。地处工业化水平高的地区可重点关注城市生态系统,而相对欠发达地区,可更多地关注森林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等。不同行业、不同学科背景学校,通过利用自身优势,也是生态学专业办出特色的条件。 3.4 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似有下降的趋势。 我国高等教育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扩招以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目前仍然没有走上质量效益型道路。这是生态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毕业生素质下降严重影响着生态学专业办学前景,提高生态学办学质量是生态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克服的艰巨任务。笔者认为,生态学专业本科生除了对通识课程学习以扩大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对关键的核心课程的学习,掌握扎实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实践技能。对每个学生要严格要求,在专业上要拥有核心竞争力,即突出本学校在某些方面最拿得出手的课程或领域。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得到良好的能力训练,每个学生要拥有至少 2 个专长,如外语能力、 3D 设计、 CAD 、植物分类、经济动物饲养方法、工程稳定性分析、 GIS 、生态工程设计、实验技能等。 4 对生态学本科教育的建议 4.1 建议在理工院校、文科院校设立生态学本科专业 众所周知,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的科学。生物中就包括人,人与环境、人与人关系也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严格说,工学是人与机器、资源、生产环境之间关系的生态学;管理学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态学;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既是生产关系的产物,也是生态关系的产物。作为传统生物学体系生态学,学科所涵盖的范围主要是从分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全球尺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调控这一关系的技术。通过研究获得各种尺度上生态学知识并应用于生态环境建设是其典型的特征。生物学体系生态学强调向自然学习,使生态学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与工学、管理学和文化学体系生态学相比,由于生物学体系生态学的认知性、基础性特征,本科就业领域相对较窄。因此,建议在理工院校开办工学体系生态学专业,在文科院校开办文化学体系生态学专业。在具有工学、管理学、文化学背景的综合性大学,可和生物学体系生态学一起联合开办生态学专业。 20 世纪中叶后,生态学和管理、文化和工学交叉发展了人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教育生态学、政治生态学、工业生态学、产业生态学、企业管理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艺术设计等交叉性生态学,是 21 世纪生态学新的发展趋势。 在理工院校、文科院校设立生态学本科专业 就是适应生态学发展的这种新趋势。同时,这些交叉生态学的发展也为 理工院校、文科院校设立生态学本科专业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准备。 通过本科专业办学的扩展,一方面,为社会培养与产业联系的、掌握着工程技术、管理学和文化艺术知识的生态学复合型人才,适应本科生就业需要;另一方面,由于掌握生态学理论的人才广泛进入工业、管理和文化领域,工学、管理学和文化学体系生态学将在现在生物学体系生态学的基础上得到长足发展,丰富整个生态学体系,推动社会经济生态化,真正实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4.2 在校、院通识课程、院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四大模块不变的前提下,对课程进行调整。 在课程设置上,减少在很多课程中重复的生态学基本知识讲授学时,在专业课程中增加《生态学经典著作选读》、《生态学发展史(纲)》、《生态学著名论文选读》课程。可选读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奥德姆《基础生态学》、《植被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李时珍《本草纲目》、吴钲镒《中国植被》、蒋有绪《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规律》、冯宗炜《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克里门茨《植物的演替》、 Tilman 的《 Resource competition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陈宜瑜《中国湿地研究》、林鹏《中国红树林生态学》等著作 。结合生态学经典著作选读,系统讲述生态学发展简史。了解各种现象的发现、理论的建立过程和生态学家对生态学的贡献,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生态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4.3 强化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学习,以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 目前生物学体系生态学本科毕业生大部分到企业就业,开展的工作主要是管理、设计、咨询和施工。针对这些工作性质,应该学好五大课程:普通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环境监测、景观规划和设计、生态工程;三大软件: GIS , PHOTOSHOP 和 CAD ;认识 100 种地区分布的主要植物和功能;准备通过三证考试,即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土地评估资质证。这样进入企业,特别是生态、环保、地产、土地、矿产、公路、建筑公司,很快就能够适应就业的需要 。也可独立创业。 References Li B, Lin P, Yang C. 2002. Ecology . Higher Education Press. 5-9. Sheng L X, Wang W, Feng J. 2002. Environmental ecology .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98-325. Shang Y C. 2002. General ecology .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49-125. Zheng S Z, Wu Q H, Wang H B, Tao Y. 1993. General ecology, principle, approach, and application .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1-52. Zhu T, Zhong Z C, Li J D. 1988. Plant ecology . Bei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328-339. Qu Z X, Wu Y S, Wang H X. 1984. Plant ecology . Bei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1-21. Wu Z Y, Jiang H Q. 1987. Yunnan Vegetation . Beijing: Science Press. 1-60. Jiang Y X. 1996. The Law of Forest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China . Beijing: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145-260. Feng, Z W, Wang X K., Wu G. 1999. B iomass and productivity of forest ecosystems in Chi na . Beijing: Science Press. 1-35. 参考文献 李博,林鹏,杨持 . 生态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0: 5-9. 盛连喜 , 王娓,冯江 . 环境生态学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98-325. 尚玉昌 . 普通生态学 . 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9-125. 郑师章 , 吴千红 , 王海波 , 陶芸 . 普通生态学 —— 原理、方法和应用 .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 1-52. 祝廷成 , 钟章成 , 李建东 . 植物生态学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328-339. 曲仲湘 , 吴玉树 , 王焕校等 . 植物生态学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4: 1-21. 吴征镒,姜汉侨 . 云南植被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7: 1-60. 蒋有绪 .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规律研究 . 北京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6: 145-260. 冯宗炜 , 王效科 , 吴刚 .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1999: 1-35. 王震洪主编.云贵高原典型陆地生态系统.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4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机材料工艺学》课程的改革思路和课程体系的探索
sicqls 2009-3-15 19:05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与先导。无机材料因其原料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生产过程能耗低,产品应用范围广而成为材料领域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三大支柱材料之一,是工业和基本建设所必需的基础材料。随着现代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在传统材料硅酸盐材料基础上,许多具有特殊性能的特种陶瓷、特种玻璃、特性水泥、高性能耐火材料及无机功能涂层、晶体、薄膜、粉体和各种低维材料等新型无机材料被不断开发和应用,应用研究范围广,并显示出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异性能,无机材料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内开始替代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无法替代的推动作用。 在各高校无机材料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设置中,无机材料工艺学课程是主干课程和必修的专业课,在无机材料人才培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无机材料种类繁多,性能差异大,既有传统的硅酸盐材料包括玻璃、陶瓷、水泥和耐火材料,又有各种具有特殊的力学、电磁学、光学、生物医学等以及相互耦合性能的新型无机材料。而目前能系统介绍无机材料生产工艺及制备原理的教材很少。由于很多高校开办的无机材料专业大部分是由原陶瓷、玻璃、水泥、耐火材料专业拓宽形成的,在主干课程设置上名为无机材料工艺学,但在教材选用上只能采用无机材料不同方向的相关工艺学教材,如《陶瓷工艺学》、《玻璃工艺学》、《水泥工艺学》和《耐火材料工艺学》等具有行业色彩的教材,这种按行业分割专业培养学生的模式,忽略了各种无机材料制备工艺的内在共性,难以满足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及发展新型无机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要求。同时由于新材料的发展和对传统材料的要求日益提高,无机材料的制备技术或工艺流程的开发显得格外重要,因此社会急需熟知各种无机材料的生产过程、工艺、设备基本原理及组成、结构、性能及制备条件间相互关系的高素质并具有较宽知识面和较强适应能力的专业人才。且这些教材大部分出版于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内容相对陈旧,已不能很好地反映当今无机材料最新工艺和研究成果,给高校无机材料专业教学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无机材料工艺学》课程教学存在的教材问题,国内相关高校结合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开展具有广泛适应性教材的编写,其中中南大学宋晓岚等编写的《无机材料工艺学》、济南大学王琦等编写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姜建华等编写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原理》就是对新形势条件下《无机材料工艺学》教材编写探索的成果,在编排上打破了传统的方式,改纵为横,突出了各个单元工艺,并加入了一些新型材料的制备新工艺内容,反映出高新科技新材料的发展动向,突出了无机非金属材料类各种不同材料(玻璃、陶瓷等)之间的综合与渗透性,真正有利于整个材料类工业科技与教育发展形势的现实基础,无疑是高水平的优秀教材。另外还有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施剑林研究员专门针对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而编写的《现代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课本,适合于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然而,进入 21 世纪,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甚至是普及教育的发展阶段,各专业教学必须适合新时代的的具体情况。从培养目标上,在本科教育阶段专业性学习逐步由专、深演变为浅、广为特点的培养模式,而在研究生阶段再进行深入的专业学习和培养,大学阶段更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知识面的拓宽。从生源角度考虑,由于大学扩招,使大多数人能进入大学学习,然并非每个大学生具备了比较深厚的专业基础,尤其是对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对物理学和化学有较高的要求,《无机材料工艺学》课程就是建立在结晶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因此高等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变化,选择内容较为浅显的教材,同时也应提供足够的自习内容给学有兴趣的同学。而基于以上两点考虑,目前的《无机材料工艺学》课本并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根据作者自身在《无机材料工艺学》课程的学习和从教过程中的经验,结合国内同行提出的观点,提出以下思路与设想: 1 )首先该课程必须打破以某一类无机材料(陶瓷、玻璃、水泥、耐火材料等)纵向工艺过程为主线的工艺学教材编写体系,突出无机材料生产和制备的共性。讲述无机材料生产过程的各工艺环节,同时抓住该类工艺对各种无机材料的影响,由此进一步掌握各种典型无机材料的生产方法、工艺过程及对性能和应用的影响。 2 )传统材料和新材料并重。在重点论述传统无机材料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将新型无机材料制备的物理化学原理和新工艺、新技术寓于传统工艺中,进一步阐述无机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共性,同时将传统材料和新材料之间的工艺差异的理念溶入课程中,达到神形合一。并适当增加当代重要无机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 3 )加强无机材料工艺与相关学科、课程和模块的联系,强调实例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除了有关基本内容外,强调通过最新科技前沿与信息(如光电子玻璃、纳米陶瓷、绿色水泥、流变学等)之间的交融,脱离枯燥乏味的原理,赋予更多的实例和图示,尤其是生活中所熟悉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实例,提高利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重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其它模块和课程之间的联系,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知识, 将带给学生更多富于想像力和创新思维。 4 )增加趣味性阅读材料和自学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你爱好它,对它有兴趣,才会全身心的去做好。针对目前的大学生,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忽视学生的兴趣效果往往很不理想,因此有必要适当根据学生的爱好,选取趣味性的材料予以阅读,并给予学生必要的内容进行自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体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于以上思路,根据无机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特征,我们制定了《无机材料生产工艺》的课程体系,各部分内容如下: 0. 绪论 概要介绍无机材料工艺学的研究内容以及无机材料生产过程的个性与共性,叙述陶瓷、玻璃、水泥和耐火材料四种典型传统无机材料和晶体、磁性材料等新型无机材料的工艺过程,以期对无机材料生产工艺有初步的认识和基本的了解。 1. 无机材料的组成 叙述陶瓷、玻璃、水泥、耐火材料四种典型无机材料有关组成的基本内容,包括组成表示方法、组成中各组分的作用或组成设计等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传统陶瓷、玻璃、水泥、耐火材料及其相应新材料的组成,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无机材料组成与结构 - 工艺过程 - 性能之间的依从关系,指导预期性质的新材料品种的开发提供必要的知识。 2. 组成设计、原料选用和配料计算 叙述无机材料组成设计、原料选用的原则和考虑因素,重点介绍无机材料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天然矿物原料和工业废渣和废料,阐述陶瓷坯釉料配料计算、水泥配料计算、玻璃配料计算。 3. 原料加工、预处理和配合料制备 介绍原料加工与处理的主要工艺和设备、机械破碎和粉磨的意义、工艺流程、提高效率的措施、常用的机械破碎和粉磨设备;分级原理、分级技术及设备;超细粉体制备的方法、原理、工艺及其控制。介绍配合料的均化、混合、陶瓷泥料的混练和陈化。 4. 无机材料成型 阐述无机材料的成型原理,即可塑泥团和注浆泥浆的流变学基础、粉体的成型机理、玻璃的成型机理、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过程及原理。叙述了玻璃的成型制度和平板玻璃的成型原理和工艺制度、陶瓷的注浆法成型、可塑法成型、压制法成型工艺及影响因素和控制。 5. 干燥与脱水 阐述物料及制品的脱水与干燥过程及原理,介绍干燥方法和工艺制度,并对干燥与脱水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控制进行具体的介绍。 6. 烧成与煅烧 介绍烧成与煅烧的基本概念,讲述陶瓷坯、釉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瓷胎的显微结构、陶瓷的烧成方式的选择、陶瓷产品的烧成缺陷分析。讲解耐火材料砖坯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影响砖坯烧成的工艺因素、不同耐火材料制品的烧成,介绍了烧成制度的确定与烧成设备,介绍烧结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原理与方法。讲述了水泥熟料的形成过程。 7. 熔化与相变 介绍玻璃的熔制过程、工艺影响因素以及促进熔制过程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分析玻璃熔制过程所产生的缺陷类型、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阐述熔体和玻璃体相变的形式、机理和发生原因,介绍玻璃的析晶过程及速率,进一步说明微晶玻璃和熔铸耐火材料的结晶化过程控制。 8. 无机材料制品的加工与处理简介 介绍陶瓷和玻璃的装饰、玻璃的退火与钢化、玻璃及陶瓷的封接、玻璃冷加工与表面处理以及陶瓷高温涂层方面的知识。 9. 新型无机材料工艺与技术简介 简单介绍新型无机材料的气相、液相法制备工艺,重点介绍溶胶 - 凝胶法、化学气相淀积方法、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在无机新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其中,组成设计、原料选用和配料计算、无机材料成型、烧成与煅烧、熔化与相变四部分为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而无机材料制品的加工与处理简介、新型无机材料工艺与技术简介作为讲座性质介绍。通过上述安排,以期获得较好的教和学效果。 参考书目: 宋晓岚、叶昌、余海湖编著《无机材料工艺学》,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7 年。 王琦主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5 。 姜建华主编,《无机材料工艺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年。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2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15: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