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空中水汽含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第2章《多年平均降水量与4项水汽参数的关系研究》的小结...
热度 1 zhgatcl 2017-11-27 23:08
第2章《多年平均降水量与4项水汽参数的关系研究》的小结与说明 1 、 论文 揭示,多年平均降水量 P 与空中水汽含量 W 高度正相关, P=44.385(W-2.66) , R 2 =0.8293 。 式中 2.66 可视为无效空中水汽含量, W-2.66 就是有效空中水汽含量, 44.385 刚好等于全球水汽一年的平均更新次数,可视为单位有效空中水汽含量每年贡献的降水量,单位是 mm/a · mm 。年平均空中水汽含量 13mm 附近年降水量发生突变,年平均空中水汽含量≥ 13mm 是年均降水量≥ 400mm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 、 论文 揭示,多年平均降水量 P 与地面水汽压 e 高度正相关, P=85.124(e-2.27) , R 2 =0.8019 。 式中2.27可视为无效地面水汽压,e-2.27就是有效地面水汽压,85.124可视为单位有效地面水汽压每年贡献的降水量,单位是mm/a · hPa 。在年平均地面水汽压8.5 hPa附近,年降水量发生突变。年平均地面水汽压≥8.5 hPa是年平均降水量≥400mm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 、 论文 与论文 相互印证,是本章所有文章的重点,是论文 ~ 成立的前提和基础。 4 、 论文 与论文 相互印证,对后续论文的影响不大,处于从属地位。 5 、 论文 与论文 相互印证,在拟合公式 P=44.385(W-2.66) 和 P=85.124(e-2.27) 基础上引入 5 个修正比例得到了考虑因素较全面的经验公式 P=44.385K 1 K 2 K 3 K 4 K 5 ( W — 2.66 ) 和 P= 85.124 K 1 K 2 K 3 K 4 K 5 ( e-2.27 ) 。以上经验公式中,空中水汽含量 W 或者地面水汽压 e 是主要影响因素, 5 个修正比例是次要影响因素。 K 1 是迎风坡增雨或者背风坡减雨修正比例; K 2 是 台风、锋面雨带和副高等干扰影响的修正比例 ,主要影响我国东南地区; K 3 是 高海拔的增雨修正比例 ,主要影响西南的青藏高原; K 1 、 K 2 和 K 3 是学界公认的影响因素。 预印本论文《 在超深盆地变成降水的比率本地水汽是外来水汽的 15 倍 》的研究证明,本地水汽比外来水汽容易在本地变成降水,沙漠地区无水可供蒸发,本地水汽很少(年陆面蒸发量可视为本地水汽多少的量化指标,沙漠地区年陆面蒸发量很小), K 4 是下垫面沙漠减雨修正比例,与“本地水汽比外来水汽容易在本地变成降水”的论点相互印证。 预印本论文《 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和相对湿度的二元拟合研究 》证明,多年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有关,东北北部纬度高气温低,空中水汽的绝对数量(地面水汽压等)较小,相对数量(相对湿度)较大,所以,以空中水汽含量或者地面水汽压为主要影响因素推算多年平均降水量时,要乘一个高纬低温增雨修正比例 K 5 。与此相反,以地面相对湿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推算多年平均降水量时,要乘一个高纬低温减雨修正比例 K 5 。 6 、 论文 揭示多年平均降水量 P 与相对湿度 U 高度正相关, P=3619.1U 4.2631 ,R 2 =0.7854 。 7 、 因为缺乏原始数据,计划中的论文 只有科研思路和初步的 Excel 。因为比湿的计算公式是 q=622e/p ,其中 e 为水汽压,单位 hPa ; p 为大气压,单位 hPa ; q 为比湿,单位 g/Kg 。各地水汽压的差别很大,大小之间相差十几倍;但各地大气压与海拔有一定的关系,相对差别很小;致使各地比湿的差别主要决定于水汽压的差别。比湿考虑了水汽压和海拔两个因素,预估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比湿高度正相关,还是线性相关并且相关判定系数比较大。 8 、 撰写博文 6~9 的目的:论文 ~ 证明多年平均降水量与 4 项水汽参数高度正相关,相关研究成果在科学网对外公开后,有学者质疑提出 相关关系不是因果关系,不能据此推断调水以后的增雨效果 。作者研究以后认为,降水与水汽高度正相关,并且互为因果,为此撰写了博客文章 6~9 ,以此回应专家学者的质疑,请专家学者仔细审查。 9 、 撰写博文 10 的目的:有学者认为采用水汽通量研究降水比较好,但作者认为,水汽通量是矢量,比空中水汽含量、地面水汽压、相对湿度、比湿等标量复杂得多。研究天气过程要用到水汽通量,研究多年平均降水量,利用 4 项标量水汽参数已足够。撰写这篇文章的起因也是回应专家学者的质疑,请专家学者仔细审查。 10 、 在流体力学和水力学中,有时采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本章内容就是根据同一时期不同气象站的数据研究得出的结论。多年平均降水量与 4 项标量水汽参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利用不同样本进行重复性验证,所以结论可信。 附件: 第 2 章 《多年平均降水量与 4 项水汽参数关系研究》的目录 ★★ 论文 2016 版《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cpn.html ★★ 论文 2016 版《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的相关研究》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cpr.html 论文 2016 版《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比值的研究》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ctc.html 论文 2016 版《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比值的研究》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ctd.html 论文 《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随空中水汽含量变化的经验公式》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ctf.html 论文 《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随地面水汽压变化的经验公式》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ctg.html 论文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相对湿度的拟合公式和经验公式》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cth.html 论文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比湿的拟合公式和经验公式》 ( 参见初步的 Excel ,缺原始数据) 6 、 空中水汽不足是西北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您能彻底否定吗?!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ctn.html 7 、 本地蒸发能显著增加西北空中水汽的数量,您能彻底否定吗?!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cto.html 8 、 水汽与降水互为因果、互为正反馈过程的中间变量,您能彻底否定吗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cwm.html 9 、 再论水汽与降水互为因果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cwn.html 10 、 为什么选择和利用地面水汽压(或空中水汽含量等)来研究降水气候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cwo.html 11 、《 多年平均降水量与 4 项水汽参数关系研究 》 的 本章小结与说明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10fea0102xdmb.html 《多年平均降水量与4项水汽参数的关系研究》的本章小结与说明.doc
个人分类: 降水与水汽的关系研究|349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什么选择和利用地面水汽压(或空中水汽含量等)来研究降水气候
热度 3 zhgatcl 2016-12-5 23:06
为什么选择和利用地面水汽压(或空中水汽含量等参数) 来研究降水气候? 1 、降水来源于空中水汽的相变,必然选择和利用某项水汽参数来研究降水气候。 2 、 空中水汽含量、地面水汽压、相对湿度、地面比湿 等是描述某个点空中水汽特征的量化指标, 这4项水汽参数 都是标量不是矢量,与研究区域的面积和边界无关,比较简单。空中水汽含量是某地从地面至高空水汽的积分,客观全面地反应空中水汽的特征,但测量比较复杂;据《可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力的关系》(详见《气象》杂志2004,30(2))的研究,地面水汽压与空中水汽含量近似正比例关系, W = 1.74 e , R 2 =0.9842 , 地面水汽压的测量比较简单。 3 、年平均水汽输入量、输出量、净输入等是描述水汽流经区域边界(曲面)的参数,与区域面积和边界有关,测量的难度和误差都很大(边界所围区域可能是不规则的封闭区域、不同经纬度不同高度不同时间水汽的输送速度和方向都不同、水汽输入或输出的方向与边界曲面可能不垂直、两者之间的夹角随时变化)。这几个是描述区域水汽特征的参数,不是描述某个点水汽特征的参数。这几个水汽参数比描述某个点的4项水汽参数复杂两个数量级,前者相当于研究几何的面,后者相对于研究几何的点,“面”的研究比“线”的研究复杂一个数量级,而“线”的研究又比“点”的研究复杂一个数量级。 每一个空间点的水汽输送速度随经度、纬度、海拔和时间随机变化,并且输送速度是矢量,输入(或者输出)封闭区域的水汽通量还要受水汽输送方向与边界曲面夹角的影响。封闭区域每年输入的(或输出的)水汽通量是边界曲面各点水汽输送量的积分,年水汽输入量、输出量、净输入量是一个五维随机变量(经度、纬度、海拔、时间、夹角)的积分。 某个地方的经度、纬度和海拔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某地的地面水汽压(或空中水汽含量等4项水汽参数)是时间的一维随机变量。一维随机变量比五维随机变量简单得多。 4 、水汽通量的测量存在一定的理论困境。在测量和计算过程中,隐含着水汽运动速度与风的运动速度完全一致,实际上水汽与大气之间可能存在着相对运动(请参阅张学文、周少祥著《空中水文学初探》第5章,气象出版社,2010年3月),致使水汽通量的测量存在误差。 5、对超深盆地来说,由年水汽输入量、输出量、净输入量研究降水气候存在明显的理论缺陷。假定地球上存在一个很深很深的超深盆地,四周山脉脊线海拔在10000米以上(地球上没有这样的超深盆地,这只能是思想实验),因为水汽“聚集、下沉”在地面附近,10000米高空基本上没有水汽,所以,这样的超深盆地与外界基本上没有水汽交换, 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水分循环单元 ,其降水量决定于区域内部的水分蒸发,与外部水汽运动没有半点关系( 年水汽输入量、输出量、净输入量都是零 )。 6、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研究天气关注的问题和研究气候关注的问题可以不同。例如,预报和研究我国冬季低温要关注寒潮,而预报和研究我国夏季高温要关注副热带高压,但研究和比较两个地方的年平均气温,就不必重点关注寒潮和副高,而要重点关注两地的纬度、海拔、下垫面情况、与海洋的距离等情况(纬度越高年平均气温越低;海拔越高也是年平均气温越低;与海洋距离越近,海洋性气候的成份越大,大陆性气候的成份越小;与海洋距离越远,海洋性气候的成份越小,大陆性气候的成份越大)。与研究冬季低温、夏季高温和年平均气温类似,研究降水天气和研究降水气候可以采用不同的水汽参数。 7 、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等是矢量不是标量,比较复杂,适合研究降水天气过程,用它研究降水气候太复杂。这两个量化指标也不是描述某个点水汽特征的水汽参数。 8 、普通物理学把物体当作一个质点,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不影响研究成果的应用。中国各地194个国际交换站年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高度正相关,P=85.124(e-2.27),R 2 =0.8019,这说明采用地面水汽压研究降水气候(不是降水天气)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能够抓住主要矛盾(高海拔增雨、迎风坡增雨、背风坡减雨等只是次要矛盾)。 9 、 空中水汽越多年降水量越大,空中水汽越少年降水量越小,这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 地面水汽压是空中水汽的一个量化指标,年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高度正相关, P=85.124(e-2.27) 是以上经验总结在统计学上的客观反应;年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高度正相关, P=44.385(W-2.66) 也是以上经验总结在统计学的上客观反应。空中水汽越多年降水量越大的作用机制是:地面水汽压(空中水汽含量)越大的地方,空中水汽越多,相变成雨的机率越大,年降水量越大;反之,地面水汽压(空中水汽含量)越小的地方,空中水汽越少,相变成雨的机率越小,年降水量越小。以上经验总结和作用机制说明 利用地面水汽压(空中水汽含量)研究降水气候合理可行。 10 、科学是一步步向前推进的,如果未来发现采用其它水汽参数研究降水气候更好,可以改进。
个人分类: 降水与水汽的关系研究|1020 次阅读|5 个评论
★★★陆面蒸发对新疆空中水汽含量贡献的估算和推论
热度 6 zhgatcl 2016-9-29 06:55
★★★ 陆面蒸发对新疆空中水汽含量贡献的估算和推论 到目前为止,根据气象统计数据和数理统计常识,我写了以下12篇论文(建议专家学者采用不同的统计样本进行重复性验证): ⑴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 ; ⑵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比值的研究 ; ⑶ 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随空中水汽含量变化的经验公式 。 ⑷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的相关研究 ; ⑸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比值的研究 ; ⑹ 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随地面水汽压变化的经验公式 。 ⑺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相对湿度的拟合公式和经验公式 。 ★ ⑻ 本地蒸发对南疆东疆 地面水汽压 贡献的估算和推论, 一论 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 ★ ⑼ 本地蒸发对南疆东疆 相对湿度 贡献的估算和推论, 二论 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 ★ ⑽陆面蒸发对新疆 空中水汽含量 贡献的估算和推论, 三论 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这次推荐的预印本论文); ⑾ 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和相对湿度的二元拟合研究, 四 论 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 ⑿ 年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等自变量等的三元拟合研究, 五论 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 以上12篇论文中,前面7篇论文都是为第⑻~第⑽篇论文铺垫服务的,处于从属地位; 第 ⑻ ~第 ⑽ 篇论文能相互印证,是全部12篇论文的核心 。第⑾篇和第⑿篇论文对核心论文的论点进行印证性论证,在论证过程中要引用 核心论文对地面水汽压和相对湿度的展望, 对“超深盆地调水增雨”论点起加固作用。 由前面7篇论文的研究可知,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 空中水汽的三个量化指标 (空中水汽含量、地面水汽压和相对数量)都是高度正相关。科学必须自洽,站在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个问题,研究结论必须相互印证。第⑻篇论文站在 地面水汽压 的角度、第⑼篇论文站在 相对湿度 的角度,这两篇论文都研究得出了“向西北超深盆地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恶劣气候”的论点,那么,站在 空中水汽含量 的角度,通过研究能不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呢?!今天向各位老师推介的第⑽篇论文就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下面是该文的主标题、副标题、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欢迎质疑,请提宝贵意见。有兴趣审阅全文的,请到“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下载,网址是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510e4d7301578d21900f07f9 (2016-10-4最新版) 。 陆面蒸发对新疆空中水汽含量贡献的估算和推论 ——三论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内容摘要: 为估算陆面蒸发对空中水汽含量的贡献,根据地面附近的风力风向,构建了简单的估算模型。研究方格蒸发的水汽不但能增加本身的空中水汽含量,也能增加附近其它方格的空中水汽含量,研究方格蒸发水汽对附近方格空中水汽含量的贡献与距离有关,距离越近贡献越大,距离越远贡献越小; 不但要看到本地蒸发的水汽随风飘向其它地方,也要看到其它地方蒸发的水汽随风飘向本地; 向新疆调水沙漠变绿洲以后,年陆面蒸发量的增量越大、增量所占区域的面积越大,那空中水汽含量的增量就越大;下垫面每日蒸发的水分增加 1mm (年陆面蒸发量增加 365mm ),空中水汽含量就能增加 7mm 。 新疆现状 年平均陆面蒸发量约 150mm ,平均空中水汽含量约 10.0mm 。 向新疆特大规模调水沙漠全部变成绿洲以后,年陆面蒸发量有望增加到 560mm 左右,空中水汽含量有望增加到 15mm 左右,年平均降水量有望增加到 548mm 左右。 内流区年陆面蒸发量与年平均降水量之差是当地调水强度的估算值。 站在平均地面水汽压、平均相对湿度、平均空中水汽含量的角度,都能推断得出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论点可信。 关键词: 陆面蒸发空中水汽含量贡献降水量新疆调水增雨干旱气候 对这篇预印本论文,建议各位专家学者按以下4个层次参与讨论和质疑: 1、 论文构建的估算模型和分析 研究方法 ,有没有原则性错误? 2、 特大规模调水、新疆下垫面沙漠全部变成绿洲的话,新疆的空中水汽含量就能达到15mm左右,靠谱吗? 3、 新疆空中水汽含量达到15mm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就能达到548mm左右,靠谱吗? 4、 新疆年陆面蒸发量560mm左右、年降水量548mm左右,两者之差12mm左右就是新疆年调水强度的初估值。按此估算,彻底改变新疆干旱少雨恶劣气候需要的调水规模为每年200亿吨,不是天文数字,远小于一般人的想象,这样的估算有没有原则性错误? 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请贡献您的聪明才智,发表高见。
个人分类: 2016统计应用|1985 次阅读|16 个评论
2016版《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随空中水汽含量变化的经验公式》
热度 5 zhgatcl 2016-6-25 12:18
2016 版 《 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随空中水汽含量变化的经验公式 》 我从2008年开始研究向西北调水,我的研究结论是每年向 超深盆地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调淡水100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1000多亿方;每年向超深盆地调淡水200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2000多亿方,即调水能起到 “四两拨千斤”、“以一当十” 的作用;每年向西北调淡水几百亿方最多1000亿方,若干年以后整个西北的年平均降水量就能达到甚至超过500mm,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西北气候的改变,将大幅缩小西北与东部的发展差距,大幅提高西北人民的生活水平。 “调水增雨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恶劣气候”的论点极其宏观大胆,我为此写了大量论文,但论点“另类”,致使我的论文很难发表。为梳理好“调水增雨”论点,对这些论文我又进行了 新一轮的修改和排序 ,下面是修改以后 第5篇论文 的内容摘要和《 中国各地实际降水量与拟合计算降水量偏差的区域对比图 》,欢迎质疑,请提宝贵意见。有兴趣审阅全文的,请到“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下载,网址是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510e4d730155856b5f1a059a 。 内容摘要: 本文是姊妹篇论文《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和《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比值的研究》的后续篇,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拟合公式为 P=44.385(W-2.66), R 2 =0.8293 。实际降水量偏离拟合计算降水量主要影响因子有迎风坡的增雨作用或背风坡的减雨作用(修正比例K 1 );台风、锋面雨带和副高、青藏高原、西风带的分支与汇合等干扰影响(主要影响我国东南地区,修正比例K 2 );高海拔的增雨作用(主要影响青藏区,修正比例K 3 );沙漠下垫面的减雨作用(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修正比例K 4 );高纬低温的增雨作用(主要影响东北北部,修正比例K 5 );由此得出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随空中水汽含量变化的经验公式 P=44.385K 1 K 2 K 3 K 4 K 5 (W—2.66) 。 对西北大部分地方来说,K 2 ≈1、K 3 ≈1、K 5 ≈1,所以西北平均降水量随空中水汽含量变化的经验公式可简化为 P=44.385K 1 K 4 (W—2.66) 。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调水就能增加植被减少沙漠,就能增大受水区的空中水汽含量W和沙漠 下垫面 的减雨修正比例 K 4 ,所以,通过调水有望大幅增加、成倍增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年平均降水量。 图1 中国各地实际降水量与拟合计算降水量偏差的区域对比图 Fig. 1 Regional comparison chart ofdeviation between fitting calculated precipitation and actual precipitation 由图 1 可知,干旱区的年平均空中水汽含量很低( 22 个站全部< 13mm )、实际降水量与似合直线的负偏差很大很大, 22 个站中的19个与拟合直线的负偏差大于50%。 如果 想方设法使干旱半干旱区的空中水汽含量变大并跨越 13mm 的重要分界线, 那 当地实际降水量能不能摆脱负偏差很大很大的局面呢?!当地的年降水量能不能大幅增加、成倍增加呢?! 据预印本论文的研究,对西北大部分地方来说,修正比例 K 2 ≈1、 K 3 ≈1、 K 5 ≈1,所以西北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经验公式可简化为 P=44.385K 1 K 4 (W—2.66)。 式中空中水汽含量W和沙漠下垫面减雨修正比例 K 4 是主要影响因子, K 1 是次要影响因子。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特大规模调水,沙漠变绿洲,年陆面蒸发量增加,蒸发的本地水汽增多, 一方面是空中水汽含量W增加;另一方面是当地的下垫面减雨修正比例 K 4 明显增加 、成倍增加 ,影响年降水量的两个主要影响因子都增加,所以,当地降水量有望大幅增加、成倍增加。 这样的推理成立吗?!值得研究。 注:专家学者对 2015 版《 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随空中水汽含量变化的经验公式 》的评论,详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886992.html 。
个人分类: 降水与水汽的关系研究|1687 次阅读|12 个评论
2016版《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比值的研究》
热度 5 zhgatcl 2016-6-11 09:36
2016版《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比值的研究 》 我从2008年开始研究向西北调水,我的研究结论是每年向 超深盆地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调淡水100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1000多亿方;每年向超深盆地调淡水200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2000多亿方,即调水能起到 “四两拨千斤”、“以一当十” 的作用;每年向西北调淡水几百亿方最多1000亿方,若干年以后整个西北的年平均降水量就能达到甚至超过500mm,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西北气候的改变,将大幅缩小西北与东部的发展差距,大幅提高西北人民的生活水平。 “调水增雨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恶劣气候”的论点极其宏观大胆,我为此写了大量论文,但论点“另类”,致使我的论文很难发表。为梳理好“调水增雨”论点,对这些论文我又进行了 新一轮的修改和排序 ,下面是修改以后 第3篇论文 的内容摘要和《 中国各地121个探空站水汽更新年频率与平均水汽含量的对应关系图 》 ,欢迎质疑,请提宝贵意见。有兴趣审阅全文的,请到“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下载,网址是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510e4d7301553ce22102052b 。 内容摘要: 研究期限内的累积降水量 P 除以平均空中水汽含量 W 是研究期限内水汽更新的次数,是水汽更新频率的概念,量纲是时间的负一次方,年频率=月频率× 12 =日频率× 365.25 。根据中国 121 个探空站 1971 ~ 2000 年平均水汽含量与平均降水量的研究发现:中国各地水汽更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青藏区>湿润区>半湿区>半干区>>干旱区;年平均水汽含量≥ 13mm 是年平均降水量≥ 400mm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年平均水汽含量 13mm 附近水汽更新频率突变。全球和中国陆地的平均水汽更新频率分别为 44.385/a 和 35.94/a 。去掉 15 个青藏站, 106 个一般站空间分布证明: 水汽更新频率的一般变化趋势是随着空中水汽含量和平均降水量的增加,水汽更新频率先快速增加、成倍增加,后缓慢增加,水汽更新频率与空中水汽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平均降水量高度正相关。 越湿润的地方,空中水汽含量越大,水汽更新越快,降水量越大;越干旱的地方,空中水汽含量越小,水汽更新越慢,降水量越小。气候数据的年内变化能印证水汽更新频率的一般变化趋势,大部分站逐月水汽更新的日频率与空中水汽含量、与降水量都是显著正相关;部分站的相关程度极好;水汽更新的日频率与空中水汽含量的少量关联性反例是其它因素严重干扰影响的结果。 图 1 中国各地 121 个探空站水汽更新年频率与平均水汽含量的对应关系图 Fig.1 Corresponding graph ofwater vapor update frequency and average water vapor from 121 stations in landof China 由图 1 可知,想方设法使干旱半干旱区年平均空中水汽含量 W 突破 13mm ,那当地的水汽更新年频率 f 可能大幅增加、成倍增加,再根据水汽更新年频率定义反推的年降水量公式 P= f · W 可知,当地的年降水量可能大幅增加、成倍增加。这样的推理成立吗?值得研究。 注:专家学者对2015版《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比值的研究 》的评论,详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883018.html 。
个人分类: 降水与水汽的关系研究|1359 次阅读|11 个评论
2016版《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
热度 12 zhgatcl 2016-5-8 21:21
2016版《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 我从2008年开始研究向西北调水,我的研究结论是 每年向 超深盆地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调淡水 100 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 1000 多亿方;每年向超深盆地调淡水 200 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 2000 多亿方,即调水能起到 “四两拨千斤”、“以一当十” 的作用;每年向西北调淡水几百亿方最多 1000 亿方,若干年以后整个西北的年平均降水量就能达到甚至超过 500mm ,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西北气候的改变,将大幅缩小西北与东部的发展差距,大幅提高西北人民的生活水平。 “调水增雨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恶劣气候”的论点极其宏观大胆,我为此写了大量论文,但论点“另类”,致使我的论文很难发表。为梳理好“调水增雨”论点,对这些论文我又进行了 新一轮的 修改和排序 ,下面是修改以后 第一篇论文 的内容摘要和《 中国各地 121 个探空站多年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拟合关系图 》 , 欢迎质疑,请提宝贵意见。有兴趣审阅全文的,请到“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下载,网址是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510e4d730156ac2e905d06eb 。 内容摘要: 中国陆地上空水汽含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变小,类似于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根据中国121个探空站1971~2000年平均水汽含量与平均降水量的相关分析,年降水量与水汽含量的 拟合公式为P=44.385(W-2.66), R 2 =0.8293 。 式中 2.66 可视为无效空中水汽含量, W-2.66 就是有效空中水汽含量, 44.385 刚好等于全球水汽一年的平均更新次数,可视为单位有效空中水汽含量每年贡献的降水量, 44.385 的单位是 mm/ a · mm 。 年均水汽含量13mm附近年降水量发生突变,年均水汽含量≥13mm是年均降水量≥400mm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气候数据年内变化的关联研究表明,大部分站逐月平均降水量与水汽含量高度正相关;部分站相关程度极好;相关程度很低甚至负相关的站如伊宁,明显受到了其它因素的干扰影响。 图 1 中国各地 121 个探空站多年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拟合关系图 Fig. 1 Fitting diagram ofAverageprecipitation and air water vapor content from 121 radiosonde stationsin landof China 多年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高度正相关,那么,想方设法增加西北地区的空中水汽含量,当地的降水量能不能显著增加呢?! 年平均空中水汽含量≥13mm是年平均降水量≥400mm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想方设法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年平均空中水汽含量达到甚至超过13mm,那西北多年平均降水量能不能达到甚至超过400mm呢?! 该项研究可能有极大的应用前景,请您客观评价,支持、质疑和围观都欢迎。 注:专家学者对2015版《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的评论,详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870075.html 。
个人分类: 降水与水汽的关系研究|1617 次阅读|29 个评论
降水量与可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与相对湿度的关系汇总
热度 12 zhgatcl 2015-9-17 20:40
降水量与可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与相对湿度的关系汇总 张学文 老师研究发现 ,多年平均空中水汽含量W与地面水汽压E几乎成正比,拟合公式为 W = 1.74E , R 2 =0.9842 ⑴ 檀成龙等对中国121个探空站1971~2000年的数据研究发现 , 中国各地 多年平均降水量 P 与空中水汽含量 W 拟合公式为 P = 44.385(W -2.66) , R 2 =0.8293 ⑵ 檀成龙等对中国194个国际交换站1971~2000年数据研究发现 , 中国各地 多年平均降水量 P 与地面水汽压 E 拟合公式为 P = 85.124 ( E -2.27 ), R 2 =0.8019 ⑶ 降水来自空中水汽,空中水汽又来自下垫面的蒸发(含蒸腾)。空中水汽的量化指标除了空中水汽含量W和地面水汽压力E以外,还有相对湿度U,那么, 降水量与相对湿度是什么关系?相对湿度与地面水汽压又是什么关系? 对以上问题,作者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写成了预印本论文。下面是该论文的标题、内容摘要、主题词和《 气候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地水分蒸发对气候的影响及其正反馈过程的作用框图》, 欢迎质疑,请提宝贵意见。有兴趣审阅全文的,请到“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下载,网址是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4a765e95014fdb4002b40570 中国陆地特别是西北超深盆地降水量与空中水汽的关系研究 内容摘要: 根据中国194个国际交换站1971~2000年平均降水量、地面水汽压和相对湿度的研究,降水量P与相对湿度U的拟合公式为 P = 3619.1U 4.2631 , R 2 =0.7845 , 地面水汽压E与相对湿度U的拟合公式为 E=256.44U 3 -354.49U 2 +172.25U -23.486 , R 2 =0.7954 。 再加上以往的研究可以总结为:地面水汽压与空中水汽含量和相对湿度都是高度正相关,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与空中水汽含量、与相对湿度都是高度正相关,5个拟合公式能够相互印证,站在气候的角度,水分蒸发特别是本地的水分蒸发能显著影响本地的气温、地面水汽压、空中水汽含量和相对湿度等,而地面水汽压、空中水汽含量和相对湿度又能显著影响降水量,所以,水分蒸发特别是本地的水分蒸发能显著影响本地的降水量。近几十年来,西北超深盆地的冰川超支融化和地下水超支开采等“跨时间调水”及其正反馈效应已使当地降水量大幅增加,据此推断,向西北超深盆地特大规模跨流域调水,就能大幅增加、成倍增加西北的降水量,所以,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具有先天可能。 主题词: 水分蒸发 地面水汽压 空中水汽含量 相对湿度 降水量 拟合公式 西北 以上预印本论文归纳汇总了水分蒸发、空中水汽含量、地面水汽压、相对湿度、降水量等五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详见图4),对国家可能有很大作用, 该论文的第3节还回答了贾绍凤老师在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870075.html 第11楼的理性质疑,欢迎各位老师把相关论文结合起来理性讨论。 多年平均降水量、空中水汽含量、地面水汽压、相对湿度之间,两两高度正相关的5个拟合公式,您能彻底推翻其中的任何一个吗 ?! “可重复验证”是科学的根本属性, 本 文的拟合公式主要在1971 ~ 2000年中国探空 气象 站、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数据的基础上统计得出,欢迎专家学者采用1981 ~ 2010年或者1961 ~1990年 的气候数据进行重复验证,更欢迎专家学者将统计样本由中国194个国际交换站扩展到中国825个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进行重复验证。如果这5个拟合公式能通过重复验证(具体数字可能要做少量修改),您有胆识承认这5个拟合公式吗 ?!
个人分类: 2015其它|3012 次阅读|66 个评论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随空中水汽含量变化的经验公式》值得发表吗
热度 3 zhgatcl 2015-5-3 08:49
《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随空中水汽含量变化的经验公式》值得发表吗?! 据研究 ,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平均含量的拟合公式为 P=44.385(W-2.66) ,R 2 =0.8293,R=0.9107 ;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的拟合公式为 P=85.124(e-2.27) ,R 2 =0.8019,R=0.8955 。以上两个拟合公式都是高度正相关, R=0.9 左右 ,这是为什么?与最最密切的拟合关系R=1.00相比,这里的R低了10%,这意味着什么?为此认为, 从全局看、从气候的角度看,空中水汽含量W和地面水汽压e是多年平均降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矛盾),它俩都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还有其它影响因素(次要矛盾)干扰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理解正确吗? 因果关系有一因一果的简单因果关系,多因一果、一因多果等复杂因果关系。把降水看作结果的话,足够的水汽供应、冷凝降温和凝结核就是原因,这三个原因与降水之间是多因一果的关系。从全局看、从气候的角度看, 空中水汽含量W和地面水汽压e是影响降水的主要原因,那么,影响降水的次要原因有哪些?它们对降水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为了深化对降水气候的认识,对主要原因、次要原因都有研究的必要。 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平均含量的拟合公式为 P=44.385(W-2.66) ,R 2 =0.8293,R=0.9107 ,该公式揭示了空中水汽含量W是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进一步探索,能不能深化认识?中国各地实际降水量与拟合计算降水量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通过降水影响因子的研究,能不能找到一个经验公式来概括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与主要的、次要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 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随空中水汽含量变化的经验公式 》对此进行了研究,下面是内容摘要和《 中国各地实际降水量与拟合计算降水量偏差的区域对比图 》,请您客观评价,欢迎质疑,请提宝贵意见。有兴趣审阅全文的,请到“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下载,网址是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510e4d730155856b5f1a059a 。 内容摘要: 本文是姊妹篇论文《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和《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比值的研究》的后续篇,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拟合公式为 P=44.385(W-2.66),R 2 =0.8293 。实际降水量偏离拟合计算降水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有迎风坡的增雨作用或背风坡的减雨作用(修正比例 K 1 );台风、锋面雨带和副高、青藏高原、西风带的分支与汇合等干扰影响(主要影响我国东南地区 , 修正比例 K 2 );高海拔的增雨作用(主要影响青藏区 , 修正比例 K 3 );沙漠下垫面减雨作用(主要影响西北地区 , 修正比例 K 4 );高纬低温增雨作用(主要影响东北北部 , 修正比例 K 5 );由此得出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随空中水汽含量变化的经验公式 P=44.385K 1 K 2 K 3 K 4 K 5 ( W — 2.66 ) 。 5 个修正比例谁主谁次因地而异, K 2 ~ K 5 主要影响区分别为东南、西南、西北和东北。 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调水就能增加植被减少沙漠,就能增大受水区的空中水汽含量W和沙漠 下垫面 的减雨修正比例 K 4 ,所以,通过调水有望大幅增加、成倍增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年平均降水量。 图1中国各地实际降水量与拟合计算降水量偏差的区域对比图 由这篇预印本论文可知,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随水汽含量变化的经验公式为 P=44.385K 1 K 2 K 3 K 4 K 5 ( W — 2.66 ) ,5个修正比例谁主谁次因地而异, K 1 的影响遍及全国, K 2 ~ K 5 主要影响区分别为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经验公式有6个自变量,在西北干旱区起主导作用的是 空中水汽含量W和沙漠下垫面的减雨修正比例 K 4 (其余4个自变量只能起次要作用) , 人类通过工程措施能够显著影响干旱区的这2个自变量 。 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特大规模调水,下垫面沙漠变绿洲,蒸发的本地水汽增多,空中水汽含量W显著增加,减雨修正比例 K 4 显著增加(干旱区降水综合修正比例由现状平均0.33逐步增加到1),所以,西北受水区的年降水量有望大幅增加、成倍增加。 这样的推测合理吗?这样的推测 事关我国发展大局,值得讨论争鸣。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富强昌盛,请发表高见、贡献您的聪明才智。 参考资料: 檀成龙 , 檀佳 .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 . 必须先发表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4a765e95014c088a07d0019b 檀成龙 , 檀佳 .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的相关研究 . 必须先发表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4a765e95014bea4bdecc0187
个人分类: 2015统计应用|2032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比值的研究》值得发表吗?
热度 3 zhgatcl 2015-4-16 22:02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比值的研究》值得发表吗? 我国学者研究降水量与可降水量(空中水汽含量)比值的历史只有十几年,学者们把该比值称之为“降水效率”、“降水转化率”,著名气象专家张学文老师不赞成这样的称谓,详见张老师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24-676827.html 。与张学文老师讨论之后,我的感悟是:“ 累积降水量P除以空中水汽含量W是研究期限内水汽更新的次数,是 水汽更新频率的概念 ; 以年降水量为例,年 累积 降水量 P 除以 W 就是水汽每年更新的次数,单位是年 的负一次方 ,是年频率; P 除以 W 再除以 n 就是水汽每日更新的次数,这里 n=365.25 日 / 年,只进行了单位换算,仍然是频率的概念,是日频率,单位是日 的负一次方”。所以,我建议把降水量与平均水汽含量的比值改称为“水汽更新频率”,简称“水汽频率”。各位老师,我的想法妥当吗? 接受张学文老师的建议,我把预印本论文《降水量与水汽含量的拟合公式和降水效率的一般变化趋势》拆分为二篇论文,拆分以后的标题分别是《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 》和《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比值的研究 》。拆分以后,研究深度得到加强,二篇论文的总篇幅增加,单篇论文的篇幅减少,自我感觉研究水平有所提高。下面是《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比值的研究 》的内容摘要和《 中国各地 121 个探空站水汽更新的年频率与平均水汽含量的对应关系图 》。请您客观评价,欢迎质疑,请提宝贵意见。有兴趣审阅全文的,请到“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下载,网址是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510e4d7301553ce22102052b 。 内容摘要: 研究期限内的累积降水量P除以平均空中水汽含量W是研究期限内水汽更新的次数,是水汽更新频率的概念, 量纲是时间的负一次方, 年频率=月频率×12=日频率×365.25 。根据中国121个 探空 站1971~2000年平均水汽含量与平均降水量的研究发现:中国各地水汽更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青藏区>湿润区>半湿区>半干区>>干旱区;年平均水汽含量≥13mm 是年平均降水量≥400mm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年平均水汽含量13mm附近水汽更新频率突变。 全球和中国陆地的平均 水汽更新频率 分别为 44.385/a 和 35.94/a 。 去掉 15 个青藏站, 106 个一般站空间分布证明:水汽更新频率的一般变化趋势是 随着空中水汽含量和平均降水量的增加, 水汽更新频率 先快速增加、成倍增加,后缓慢增加, 水汽更新频率 与空中水汽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平均降水量高度正相关。越湿润的地方,空中水汽含量越大,水汽更新越快,降水量越大;越干旱的地方,空中水汽含量越小,水汽更新越慢,降水量越小。 气候数据的年内变化能印证 水汽更新频率的一般变化趋势, 大部分站逐月 水汽更新的日频率 与空中水汽含量、与降水量都是显著正相关;部分站的相关程度极好; 水汽更新的日频率 与空中水汽含量的少量关联性反例是其它因素严重干扰影响的结果。 中国各地 121 个探空站水汽更新的年频率与平均水汽含量的对应关系图 《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 》和《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比值的研究 》是姊妹篇,都是我的系列论文的组成部分。我的系列论文的最终研究结论是:每年向 超深盆地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调淡水 100 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 1000 多亿方;每年向超深盆地调淡水 200 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 2000 多亿方,即调水能起到 “四两拨千斤”、“以一当十” 的作用;每年向西北调淡水几百亿方最多 1000 亿方,若干年以后整个西北的年平均降水量就能达到甚至超过 500mm ,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西北气候的改变,将大幅缩小西北与东部的发展差距,大幅提高西北人民的生活水平。 年平均水汽含量≥ 13mm 是年平均降水量≥ 400mm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年平均水汽含量 13mm 附近,水汽更新频率突变(详见上图),两者相互印证。由水汽更新频率定义反推的年降水量公式是 P= W f 。 在初始水汽含量较低时,随着空中水汽含量的增加,水汽更新频率快速增加、成倍增加。 干旱半干旱区平均水汽含量分别为 9.3 和 10.8mm ,想方设法使它跨过重要分界线 13mm ,水汽更新频率能不能成倍增加?年降水量能不能成倍增加?这事关我国发展大局,值得讨论争鸣。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富强昌盛,请发表高见、贡献您的聪明才智。
个人分类: 2015统计应用|1447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值得发表吗?
热度 15 zhgatcl 2015-2-25 12:29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值得发表吗? 各位老师: 新年好!接受著名气象专家张学文老师的建议,我把预印本论文《降水量与水汽含量的拟合公式和降水效率的一般变化趋势》拆分为二篇论文,拆分以后的标题分别是《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 》和《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比值的研究 》。拆分以后,研究深度得到加强,二篇论文的总篇幅增加,单篇论文的篇幅减少,自我感觉研究水平有所提高。下面是《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相关研究 》的内容摘要和《 中国各地 121 个探空站多年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拟合关系图 》 ,欢迎质疑,请提宝贵意见。有兴趣审阅全文的,请到“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下载,网址是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510e4d730156ac2e905d06eb 。 内容摘要: 中国陆地上空水汽含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变小,类似于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根据中国121个 探空 站1971~2000年平均水汽含量与平均降水量的相关分析,年降水量与水汽含量的 拟合公式为P=44.385(W-2.66), R 2 =0.8293 。 式中 2.66 可视为无效空中水汽含量, W-2.66 就是有效空中水汽含量, 44.385 刚好等于全球水汽一年的平均更新次数,可视为单位有效空中水汽含量每年贡献的降水量, 44.385 的单位是 mm/ a · mm 。 年均水汽含量13mm附近年降水量发生突变,年均水汽含量≥13mm是年均降水量≥400mm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气候数据年内变化的关联研究表明,大部分站逐月平均降水量与水汽含量高度正相关;部分站相关程度极好;相关程度很低甚至负相关的站如伊宁,明显受到了其它因素的干扰影响。 图 1 中国各地 121 个探空站多年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拟合关系图 Fig.1FittingdiagramofAverageprecipitationandairwatervaporcontentfrom121radiosondestationsinlandofChina 这篇预印本论文投给某气象刊物,著名气象专家张学文老师极力推荐论文发表,另一位审稿专家也基本接受论文的研究结论,但认为研究意义不大,反对论文发表,杂志社最后拒稿。 《 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 》只是我的第一篇论文,还有后续篇,我的系列论文的最终研究结论是:每年向 超深盆地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调淡水 100 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 1000 多亿方;每年向超深盆地调淡水 200 亿方,若干年以后超深盆地每年的面雨量将增加 2000 多亿方,即调水能起到 “四两拨千斤”、“以一当十” 的作用;每年向西北调淡水几百亿方最多 1000 亿方,若干年以后整个西北的年平均降水量就能达到甚至超过 500mm ,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西北气候的改变,将大幅缩小西北与东部的发展差距,大幅提高西北人民的生活水平。 多年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高度正相关,那么,想方设法增加西北地区的空中水汽含量,当地的降水量能不能显著增加呢? 对于学术问题,专家学者看走眼的事比比皆是,《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有没有研究价值?绝对不是一、两位审稿专家讲“没有研究价值”就真的没有研究价值,该项研究可能有极大的应用前景,请您客观评价,支持、质疑都欢迎。 注: 2016版《中国各地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的相关研究》 更成熟,那里也有专家评论,供各位专家参考,网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975880.html 。 2016年8月22日,我把全文网址换成了2016版预印本论文的网址(全文有很少的改动)。
个人分类: 2015统计应用|4084 次阅读|28 个评论
气象统计数据也证明:向新疆调水,当地降水量能成倍增加
热度 1 zhgatcl 2014-6-22 08:18
这篇博文介绍的两篇预印本论文,经过分拆、补充、修改、完善,变成了 7 篇2015版“调水增雨论文”。自我感觉,2014 年的两篇预印本论文简洁一些,深度浅一些;2015版“调水增雨论文”详细一些、说服力大一些,水平有所提高。有兴趣的博友,请前往阅读 2015版“调水增雨论文” ,网址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classid=168537view=mefrom=space ,特别推荐以下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id=888706 。 气象统计数据也证明:向新疆调水,当地降水量能成倍增加 各位老师: 降水来自空中水汽的凝结,那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之间正相关的直观感觉是对还是错?能不能找到年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之间的计算公式?各地年降水量的 影响 因素有哪些?能不能找到年降水量与所有影响因素之间统一的计算公式? 对以上4个问题,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写成了预印本论文,因篇幅过长,我把它分成了上下两篇,标题分别是《 降水量与水汽含量的拟合公式 和降水效率的一般变化趋势 》和《 由降水量与水汽含量的拟合公式到年降水量的经验公式 》,下面是两篇文章的内容摘要 ,欢迎质疑,请提宝贵意见。有兴趣审阅全文的,请到 “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 下载,网址分别是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42215f220146bbb4f7290406 和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42215f220146bbbf99660408 前文的内容摘要: 中国陆地上空的水汽含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变小,类似于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根据中国121个 探空 站1971~2000年平均水汽含量与年平均降水量的相关分析,年降水量与水汽含量的 拟合公式为P=44.385(W-2.66), R 2 =0.8293 。 式中, 44.385 刚好等于全球水汽一年的平均更新次数, 2.66 可视为水汽变雨的起征点,公式的物理意义简洁清楚。 随着平均水汽含量和平均降水量的增大,降水效率先快速增加、成倍增加,后缓慢增加。气候数据年内变化的关联研究表明,大部分站逐月平均降水量与水汽含量高度正相关;部分站相关程度极好;相关程度很低甚至负相关的站如伊宁,明显受到了其它因素的干扰影响。 后文的内容摘要: 本文是《降水量与水汽含量的拟合公式和降水效率的一般变化趋势》的后续篇,由前文可知降水量与水汽含量的拟合公式为 P=44.385(W-2.66), R 2 =0.8293 。 式中, 44.385 刚好等于全球水汽一年的平均更新次数, 2.66 可视为水汽变雨的起征点,公式的物理意义简洁清楚。 实际降水量偏离拟合计算降水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有台风、锋面雨带和副高、青藏高原、西风带的分支与汇合等干扰影响 ( 修正比例 K 1 ) 、迎风坡的增雨作用或背风坡的减雨作用 ( 修正比例 K 2 ) 、高海拔的增雨作用 ( 修正比例 K 3 ) 、下垫面沙漠广泛分布的减雨作用 ( 修正比例 K 4 ) ,由此得出中国年降水量的经验公式为 P=44.385K 1 K 2 K 3 K 4 ( W — 2.66 ) 。向西北特大规模调水沙漠变绿洲以后,将蒸发产生大量本地水汽,本地水汽的占比会大幅增加,西北因下垫面沙漠广泛分布而引起的减雨作用将逐渐消失, 减雨修正比例 K 4 将由现状平均0.39逐步趋近于1;目前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汽含量平均为9.57mm,随着西北本地水汽的增加,当地的平均水汽含量会大幅增加,未来有望达到甚至超过14mm。 年均水汽含量≥13mm是年降水量≥400mm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年均 水汽含量 14mm 时拟合计算降水量为 503mm , 随着西北平均水汽含量的增加,特别是 沙漠广泛分布减雨作用的消失,按经验公式 西北 的降水量将成倍增加, 未来 年均降水量有望达到甚至超过 500mm ,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是可能的。
个人分类: 调水增雨论文|2048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