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新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木桶理论演进
热度 1 vcitym 2013-5-12 22:26
以前或或者有些地方盛水的木桶(类似功能、形状统称)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律”,又称“短板理论”。 随着人们认识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木桶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 一、考虑水是充足的情况下单桶、双桶、多桶盛水量问题:能盛多少达到极限为止 1、单桶中放置位置,倾斜与否 2、大小与形状问题 3、短板与长版的关系(是否考虑外部给予板材) 4、双桶放置位置 5、双桶长短板配合 6、多桶之间的配合 二、 考虑水是不足的情况下单桶、双桶、多桶盛水量问题:只要能多盛水就行 1、单桶要考虑长版效应,利用长版引水、争水 2、双桶要考虑引水和节约集约用水 3、多桶要考虑协作多方位争水、保水 4、考虑自造水 三、更多思考 1、反木桶理论 2、时空木桶理论 3、动态木桶理论 4、虚实木桶理论 5、数字木桶理论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杂谈|634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如何提高投稿论文录用机率
JYangming 2011-1-6 19:12
一、必须有新意 论文新意,是知旧出新。知旧,是关注所选问题及相关问题已有研究成果;出新,是就所选问题提出新的原创性见解或解决方法等;旧新关联,在以旧引新,在以旧印新,在以旧立新。 第一,要充分了解所选问题与相关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特别是权威出版社所出学术专著和 CSSCI 来源期刊所发论文。 第二,要通过已有研究成果来确立选题。选题的基础是问题的解决状态。发现问题之后,要确认问题的意义,形成基本解决方案(路径、方法、过程与结果),并且确认问题解决方案的意义。确认问题与问题解决方案的意义之后,将解决方案置于已有研究成果之中,判断其新意。不具新意的选题,或不具新意的问题与问题解决方案,一律放弃,以避免重复。 第三,要通过已有成果综述与引用向编辑与读者展示问题解决方案的新意。已有研究成果综述,可繁可简,于学位论文繁,于单篇期刊论文简;无论是繁是简,均要全面而充分。 二、必须了解学术期刊评价指标 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制定有一系列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如 GB 7714-20905 和 CAJ-CD B/T 1-2006 等。各评价数据规范都列有具体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期刊、特别是高端期刊的稿件录用标准,因此,认识期刊评价指标对于论文撰写与投稿都有重要意义。这里介绍若干主要指标。 第一,引用频度 主要包括总引用频度、自引率和他引率等三个指标。 总被引频次: 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自引率: 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该期刊本身引用次数所占比例。具体算法为:自引率 = 被期刊本身引用的次数 / 该期刊总被引频次。 他引率: 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其他期刊引用次数所占比例。具体算法为:他引率 = 被其它期刊引用的次数 / 该期刊总被引频次。 第二,影响因子 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E. 加菲尔德于 1963 年提出。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可较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大小期刊,用于比较同一学术领域中期刊的相对重要性。具体算法为:影响因子 = 该刊前两年所发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 该刊前两年所发论文总数。 第三,文献引用率 包括参考文献量和平均引用率两个指标。 参考文献量: 指期刊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是衡量研究人员与学术期刊对已有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学术信息吸收程度的主要指标,也是考察学术交流程度和信息吸收利用能力的主要手段。 平均引用量: 指期刊每篇论文平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具体算法为:平均引用量 = 参考文献量 / 所刊论文数量。 外文文献量: 指期刊论文引用的外文参考文献数量,是衡量研究人员与学术期刊对外国已有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学术信息吸收程度的主要指标,也是考察学术交流程度和外国学术信息吸收利用能力的主要手段。 平均外文文献引用量: 指期刊每篇论文平均引用的外文参考文献数。具体算法为:平均引用量 = 外文参考文献量 / 所刊论文数量。 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平均参考文献引用量与学术期刊在期刊群中的地位呈正相关,越靠近低端,平均参考文献引用量越小,越靠近高端,平均参考文献引用量越大。《现代大学教育》 2008 年平均参考文献引用量为 14.8 篇; 2009 年和 2010 年年年递增,已经超 20 篇。 第四, 基金论文比 指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在其所发全部论文中占的比例,是衡量期刊是否处于其所在领域及相关领域前沿位置的重要指标,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及期刊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要求及其评估标准 》规定:基金论文比在 5% 以下,期刊评为差;在 5% 至 40% ,期刊评为良;在 40% 以上,评为优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还没有这类规定,评价者往往参照科技期刊质量要求评价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现代大学教育》 2008 年基金论文比为 30.9% , 2009 年超过 40% , 2010 年接近 50% 。 第五, 地区及机构分布数 指来源期刊登载论文所涉及的地区及机构数。这是衡量期刊论文覆盖面和全国影响力大小的一个指标。主要包括作者地区及机构分布数、选题涉及地区数两个指标。 第六, 国际论文比 指来源期刊中,海外作者发表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这是衡量期刊国际交流程度的一个指标。 第七,摘要、文章间架与文末参考文献叙录等规范 人文社会科学类绝大多数期刊、尤其是高端期刊,都执行 GB 7714-2005 、 GB 7713-1987 和 CAJ-CD B/T 1-2006 等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其论文标题编写、摘要编写、关键词选择与罗列、文章间架结构呈示与章节标题编写、文末参考文献叙录等方面,都遵守这些规范。 以上七项指标给论文撰写者或投稿者种种启示或提示。述要如下: 第一,充分关注并引用已有成果,充分关注论文所引参考文献数量;如给高端期刊投稿,所投论文参考文献数量应大幅度超过目标期刊(即投稿期刊)平均参考文献引用数量(可以考虑 5 : 3 甚至 2 : 1 ,即目标期刊平均参考文献引用量为 30 篇或部,所投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为 50 或 60 篇或部。)。 第二,充分关注并引用国外已有成果,充分关注论文所引外文参考文献数量;如给高端期刊投稿,所投论文外文参考文献数量在其参考文献总量中应点至少三分之一(即:如果引用文献数量是 60 篇或部,其中外文参考文献数量至少应有 20 篇或部。)。另外,如果是研究外国问题,除引征国内研究进展与学者评价外,所引参考文献应该全部为外文参考文献。 第三,充分关注并引用目标期刊(即投稿期刊)所载成果。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组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指南》第 4 章引用与注释规范第 1 节第 3 小节学术引用的伦理状况是学术职业化长程度的衡量尺度说:合理的学术引用体现了学术界对于前人和同代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将有效地减少自我作古、无视前贤的无知霸气,形成严谨与谦逊的学术风气。忽视目标期刊所载相关研究成果,是对前人与同代人研究成果的不尊重,是对目标期刊的不尊重(既然不尊重目标期刊,还有必须在它上面发表文章吗?)和对自己的不尊重,是快速呈现无知与狂妄(高端期刊的审编者们可能不太了解低端期刊所载相关研究成果,不可能不了解自己期刊与其它高端期刊所载相关研究成果!!),是快速呈现不严谨;这些都会引起审编人员反感! 第四,充分关注(自己所获或同行所获)基金项目,有基金项目者尽量联系基金课题写作论文,无基金项目者通过合作方式联系同行所获基金写作论文。 第五,如果合作撰写论文,尽可能进行跨地区合作,尽可能进行寻求国际合作。 第六,如果给高端期刊投稿,尽可能投给外地区高端期刊。 第七,直接根据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写作论文,在 论文标题编写、摘要编写、关键词选择与罗列、文章间架结构呈示与章节标题编写、文末参考文献叙录等方面,严格遵守这些规范,坚持一步到位。 三、必须了解目标期刊 要了解学术期刊,了解覆盖本领域的综合性期刊、本领域专业性期刊、相关领域专业性期刊,还要了解期刊层次(如低端垃圾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CSSCI 来源期刊等。)。 要熟悉目标期刊,熟悉其办刊旨宗、发展策略、选稿原则、审编程序、载文状况、已有研究成果刊载状况等。要绝对避免两种坏做派。 一是上节启示部分第三条所说无知与狂妄等(无知和狂妄等做派,轻微者会给高端期刊审编者留下极坏印象,严重者还有可能会被列入学术行为不端乾者黑名单。)。 二是所投论文与所投期刊宗旨不相符的盲目投稿。 做到这三大点及其中各小点,论文录用机率会大幅度提高。
个人分类: 未分类|37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家新思新生活
aimeiya 2009-3-18 08:36
这真是个变化的时代,我从东北来到东南,从决定到完成只有半年时间。这个时代虽然换个工作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儿,但我从没想过会在这样的年纪还再换个单位。为了纪念这个变化我下决心开了这个博客,但愿这里能记录下的变化和收获,另一个博客也会悉心呵护,不再犯以前的错误。更重要的是我喜欢这里,在纷杂的网络社区里,我钟情于此,这就是缘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7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