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心理需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西方需求层次比较1 兼及经济哲学的本体论
热度 1 lvnaiji 2018-9-6 07:47
吕乃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必须指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对西方社会语境下人的心理需求提升的抽象提炼, 未必原汁原味地存在以及适用于不同社会的语境。 心理需求的层次和提升途径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方式密切相关。个体沿着自己所设定的心理需求的层次和相应的通道攀登,在特定的方向并以特殊的动力推动社会的演进;反过来,社会又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在特定语境下个体心理需求特殊的层次和提升途径。 日前写了“经济哲学遐思(一)本体论 https://mp.weixin.qq.com/s/-iwRewZaojL-UrUaiEeyOQ ”,显然是太简单了。本文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该文的补充和扩展。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上,无论是一开始的五层还是后来添加的七层,实际上只有最下面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在各民族以及自古至今都是一样的,由此往上哪怕只是一层即“归属需要”,在各民族之间就会有很大差别。例如中国古人隐居山林,与自然为伍,以置身于、融入民族之中为归属,进而由此达到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视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印度人则以参透万物,与自己内心的同一而达致凤凰涅槃。 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在相当程度上是归纳的结果,没有理论上的出发点,其样本和适用范围是个人本位主导的西方社会,主要是由个体出发向外的投射,被认为“具有自我中心的倾向”,甚至“种族主义之嫌”(百科);基本上没有或较少考虑作为个体之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西方社会倡导个人本位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个体则提供西方社会发展的动力——沿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提升,在个体的提升和自组织中塑造和推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历史轨迹与个体提升的过程基本上保持一致。实际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就是对西方人自我实现的动机和途径的总结。 一部西方文明史,其主线就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个人在沿此需求层次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推进社会的发展。 同样,也正是生活在其他社会中的个人所具有的不同的心理需求层次和不同的提升途径,赋予其他社会以不同的发展动力和方式。譬如在中国,社会在相当程度上设定了个体提升的层次,以及规范了个体提升的途径。 中国社会的集体本位和“情本位”(模仿李泽厚先生的“情本体”),为个人设置了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相当不同的需求层次和提升途径;个人的提升目标和动力又固化、强化了集体本位和情本位。 在中国社会,马斯洛需求层次实际上难以立足,实际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是中国特色的需求层次。
个人分类: 人文|2741 次阅读|4 个评论
关于人到底需要什么的问题分析
Huangyy 2016-5-11 17:33
这个问题,许多人在想,可能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搞不清楚到底人需要什么,听着各类的媒体的说法,甚至是鼓噪,搞得甚至概念都比较乱了。 其实人的需求可分为两大方面, 1. 心理需求; 2. 生理需求。人进化到现在已经是智力较强或很强,心理活动很丰富的了,与其他许多低等动物不同;当然,那些进化到高级、很进化的那类动物,如猴子、大象等等在一些方面与人类有相似之处了。但是,由于几百万年来,人的进化在速度方面比其它各类动物明显快,尤其是使用工具后,智力提高得快,因而,在动物系统中,慢慢处在了优势地位,发明了文字后,很多事物和经历、方法和技术等被记述下来,传承下去,形成了文化,慢慢人把智慧系统和人类自己的社会系统建立了起来。在生态系统里的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生态位的作用非常重要,当人占据了这个重要的生态位以后,其他的动物再想与人类竞争,占据这个生态位就已经不可能了。比如,进化到与我们人类最接近的猴子、狒狒等,它们的智力也比较的高了。但是当他们想与人一起进入食堂、剧院,与人类坐在一起喝茶、看戏时,人是不允许的,立即会把它们赶走。因而,猴子和狒狒们就得不到这方面的熏陶和熟悉,因而只能在这些高层需求之外的区域去探求和享受;因此,它们这方面的进化就会是很慢的,原因是人在抑制它们这些方面的进化。这些领域已经被人占据了。其他的例子很多。为何与人接触最多的一些动物,能在智力上进化得较快,甚至能听懂人的语言呢?就是这个道理。像猴子这类动物,假如很长时期给予其与人一起占据着生态位的话,则这帮有特许权的动物会比其他的同类进化得快。但是,人一般不会允许任何其他种类的动物进驻、占据他们的生态位的。 因此,人既然已经进化为如此的智能型的动物,其心理需求就比其他的任何动物都要强许多倍,而生理需求仅仅是一个基本需求,是满足其生长、发育和保健等的需要。因此,在生理需求方面,能满足其吃、喝、住等方面,不饥饿、吃得饱,还能吃得比较好,住得较为舒适即可。需要奢华吗?不必要的。假如在当今世界如此多人口的前提下,大家都想着过着奢华、奢侈的生活,根据生态容量和生态足迹的原理,地球是不可能提供得了的。像一些大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都想着贪图奢华,则必然会破坏生态系统、过度耗费一次性资源,而可再生资源也因为土地、水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而大幅减少,结果走向与愿望相反的方向。我在一次听前密苏里植物园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克林顿总统的顾问 Peter 在中山大学小礼堂做报告时,他说:像美国人现在这样的生活方式,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如此的话,则需要 5 、 6 个地球。他做的是学术报告,没有统计和分析为依据,能乱说吗?这说明了什么呢?就算还需要 3 个、甚至只是再 多一个 这样的地球, 供给满足其这类生活方式的资源和能源的话,也是没有任何可能性的。说明美国人如此的生活状态,可能是不必要的奢侈了。他们在不愿意多消耗本国资源的前提下,很多是去利用他国的资源,即便看似用金钱去购买,可能价格较低。当然像美国这样的国土面积为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国,人口仅3亿多,依靠自己的资源,估计也能达到现在的物质供给水平的。那么其他国家的人们在资源、生态环境总量基本恒定的前提下,则意味着大部分人不可能有那么多资源、能源及生态容量给予保障的。我的观点是,继续的发展,必须认真、严格按照联合国《21世纪议程》及其他国际上关于改善与合理利用大气、水和生物资源状况等方面协议和文件的各项要求,认真、严谨地对待各项与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有关的活动,同时严格地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策略,推行循环经济模式,那些欠发达国家是可以在基础设施、文化、科技和生态系统等方面有很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会较好地改善,过上平稳、较舒适的生活的,也可以可持续地发展。但是个个都贪求过多的、不必要的物质享受,甚至是奢华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可以想见, 我国有 13 亿多人口呢,国土仅仅与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 国 相近,小于加拿大,比俄罗斯小很多,可是这些国家的人口仅仅是我们的 10%~20% 多这样, 我们靠什么去满足都过着像发达国家那样的物质如此富足供给的生活呢?因此,保住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珍贵的南海和各处的领海,以后靠大海的资源是主要的可以有发展潜力的方向。要懂得,一亩海面的经济等收益常常不亚于一亩陆地的收益的。保卫祖国的领海是中国未来经济在提升方面的重大的保障。 可是像美国,其实还是有许多的民众过着基本温饱的生活,只是少数人的生活是有些奢华,一部分是中等阶层,小康再偏好一些的水平。因此,在经济方面,既然明知在生理需求上不可能做到人人都是“大财主”和富豪式的供给,那么盲目的去追求这方面的物质享受是一个折磨很多人的过程和做法。因此,在物质享受,即生理需求方面能够达到温饱、比较宽裕和舒适就是好的了,过着在物质上能够得到此类满足的生活,是已经达到较高或者很高的层次了。尤其对于人口众多的大国和许多自然条件差、资源少的国家来说。政府已经很不容易了,老是做着急功近利的、破坏和损害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方式去换取那些经济满足的事,国家的生态环境哪里承受得了,失衡和污染的后果如此严重,不堪重负,还要拿出大量的钱去还这个环境账的,而且发展没有了多少空间和资源供给了,则真正的正效益就是低或较低的了。人的物质欲望被鼓动得过强,则社会就会出现很多不稳定因素,人的自私自利、不合理的侵占集体和他人利益、互相的干扰和排挤等低俗、丑陋的思绪和观念就会较广泛地出现和蔓延、作乱。而且那些不切实际的贪望之火,会对国家和社会起到非常大的破坏作用。而且这类需要其实是不必要的。 比如,当人们热了有一把手摇的扇子,以前就感到可以了。后来,人们有了电风扇,觉得多么的惬意和舒适,已经够满足的了。对于许多欠发达国家来说,是过上了舒适生活的一个表征了。现在很多人们的家里和办公室等处都有了空调,这就是现在在这方面最高水平的物质享受了,满足其对气温的舒适度需求了。那么在此方面还需要什么呢?不需要了。当人们有了自行车时,很高兴,能出入便捷、速度较快。现在多数国家出入有很方便的公交车、地铁,人们就很满足;许多国家的家庭都有了汽车,更方便了。家庭里有冰箱、电视机等等。还需要什么呢?其实已经不需要那么多了。在生理需求上,已经是够好了。再有些供家庭成员的教育开支、社交、旅游等的钱,加上国家的保障方面,人的生理上的这些需求是足够的了。其实过度了,就走偏了。生态系统也不可能支撑得了。少数人钱赚得很多了,不知干什么?烦着呢,无聊啊。去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去违法、甚至犯罪。有的去赌博,一个月输掉个几百万元等。看看,如果仅仅是追求生理上的需求,那是没有多少发展前景的,也是生活过得乏味的主要原因。 因此,人的需求是 心理需求第一,生理需求第二 的。那么,心理需求是那些方面呢?心理需求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在社会上的被认同程度,在各行业工作岗位上对国家做贡献得到社会或者官方的认同、赞扬和表彰的个人荣誉感;也含了人对文化的追求,比如,对诗歌的欣赏、写诗、诗歌比赛获得好评,发表诗歌;对文学的热爱,喜读小说、报告文学、散文、传纪等,而且进行整理,研究,发表评述;热爱一种或多种乐器的演奏和研究,参加音乐会、沙龙和论坛等;对某些领域有研究,参与讨论和有提出积极建议的兴趣,做对国家和民族发展有益的事情。即便是部分地被认同和采纳,也是非常的高兴和满足的;对学术领域的热爱和潜心研究,这些许多事学者,他们的兴趣和追求就在这里,他们教书育人,撰写论著,通过各种渠道给社会团体、政府等部门提建议和意见,得到认同和采纳,心理的需求得到满足。有的爱好更为广泛些,兼备了上述几个方面,有的甚至是博学家。以上等等,都是人们心理需求的方面。心理需求上,还有人与人的相互尊重、相互的鼓励和赞赏、社会的和谐稳定,人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而且心理需求中,还有对良好的生态环境、旅游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美景的需求。这样,人们的生活充满着欢乐和惬意,心理上感到到处是温暖与温馨,看到发展的美好前程,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憧憬。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就是要把人们引导到符合人类真正的主要需求和第二需求得到平衡,而且主要需求得到最主要的保障的发展道路和格局中才是社会更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我国能够在几十年里把中国这么多人口的大国带进步入全面实现小康的社会,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是政府对广大民众在生理需求上的最大的满足了。广大人民应该团结一心,按照政府的为实现这个目标所提出各项策略,艰苦努力,勤俭节约,精益求精,提高效益。在与生态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前提下,走绿色经济发展的道路,稳步发展,为中华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而同时,我们应该高度地注意抓好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这两项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重要方面。各媒体、文学作品、影视剧等,不要过于宣传那些封建官僚的一般的争斗等故事,如清朝皇宫里的争权夺利、你讹我诈的情节等等,不自觉地引导了许多人去学习和做那些事情。 要弘扬和宣传正气的、爱国的、歌颂祖国,赞美美丽心灵的、温暖人心、鼓舞士气、凝聚民心、团结民众、相互帮助的思想、观点、品行和故事、文化内涵的内容。 不要借着各种“名堂”去搞那些纯粹发泄、宣泄个人私欲、情绪的那类歌曲、再打上什么“都市歌曲”的名堂,那些摇滚音乐、爵士音乐、街舞,摇摇晃晃的,来来往往都是那简单、大致重复的基本动作和模式。表现出自我、张扬、张狂、不屑他人,甚至霸道的那一套心理状态。在广大的民众和社会中大肆的传播,对人们的心理追求构成很大负面的干扰和负面的引导作用。应该充分认识到, 音乐有美丑,舞蹈有正歪, 不承认是错误的、是违背实际的。比如,在音乐剧和舞剧里,正面人物和美好事物出场和出现时,音乐是优美的、温馨的和鼓舞人的;而反面人物、丑陋心理的小人出现时,音乐是低沉、或者韵律的不和谐、或者张狂、野蛮的表现特征。道理就是这样的。舞蹈中,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小丑的舞姿有着很大的不同,甚至是本质的不同的。丑陋者的那些舞姿、动作,就是张狂、自我、霸道的姿态表现。 该认真、大幅度地纠正了。不要再把那一套低俗、私欲宣泄、自我、不顾集体、大局的那类情调的东西,不断地在各类电视、网络和电影上铺开、播放等,而占领着极大部分的领地,让广大的儿童、青年、中老年们被迫去接受,然后再冠以“他们喜欢”的好听说辞,进而再以此为由,去推动和鼓噪那一套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文化内涵很低或极低的东西了。不要再找那么多所谓的“理由”去狡辩,用很窄范围的所谓“自由”、“普及多样化”等“理由”,去干着影响社会发展大局的事情。如果是搞通俗歌曲的,多创作和演唱那些歌颂祖国、赞美真诚和美好事物,鼓舞人心的歌曲,如《天路》、《站在草原望北京》、《鸿雁》等等。但是国家 主要要以民族唱法、美声唱法的歌曲占据着最主要的媒体、舞台等地位,音乐也是民族音乐和交响乐为主要形式。这是民族和国家的主要音乐创作和表现形式,舞蹈则以民族舞、芭蕾舞为主要形式,这类音乐舞蹈形式上述正面的主导作用和影响作用是很强的, 目前极大部分文化发达的国家如 瑞典、 奥地利、丹麦、英国、澳大利亚等等国家都是以这些音乐和舞蹈形式为主的, 通俗的音乐和舞蹈为辅,并且是相当次要的地位。 而且如上所述,其表达的内容同时还必须要注意改进。 新闻媒体,含网络的广告和新闻等,不要再那样老是以宣扬物质财富的多少、享受、争抢、攀比,甚至带有欺凌他人的态势以及一些在生理需求方面属于极为低俗方面的那些内容了;要在报道政治、策略必要内容后,把大部分其他的版面和时间要主要用于报道和宣传好的事物、景象,朴实、诚实的对待他人,助人为乐的感人故事和得到的奖励与荣誉,互尊互敬的和谐社区和校园,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建设国家的各行业人物,具有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精神的学生,勤俭节约、严谨工作态度和精神的各行业人才,以及这些对国家和社会稳步、高效发展的重大作用和永远的必要性等等内容。让人们能更好的得到受心理需求的满足及构建起这样良好的社会风尚与环境,进而更加鼓舞人们相互鼓励和学习,在文化等各方面的心理需求上更加热情和满怀信心地努力进步和发展。 其实,瑞典、丹麦、澳大利亚、芬兰、新西兰等国家就是这样做的。那里的新闻和网络的主要版面不是宣扬那些少数富人如何赚钱和物质享受的场景和什么豪华的阵势等,也不宣传那些靠投机取巧赚到了多少的钱和那些倚势欺人的丑陋风气等,而是上述那些自然风光、好的人物、温馨故事和鼓舞人们建设和保卫祖国等内容。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和一个很好文化主线与发展的方向,虽然那里在经济、物质财富方面比许多国家不算是那么多的,均富的观念是主要的,物质享受的追求不多,而在心理需求、精神享受方面做得那么好。那里的人民幸福感很强,很多年来幸福指数以及最幸福的国家排名都排在世界的前 10 名。因为人类对于好的观念、品德、素养和行为与丑陋的、下流的思潮和品格是具有共同认知的。如果你到那些国家,在那里看到的好像就是社会主义的理念在实施,其实,那里就是好的思想和观念在社会中运行得很好,进而也满足了人们的高级的主要的需求:心理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原理里,把人的需求分为五大方面: 1. 生理需求; 2. 安全的需求; 3. 社交的需求; 4. 尊重需求; 5. 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即才华能得到展示和发挥。实际上第 1 、 2 项 需求 也可均列入为生理需求,即人的吃、喝、住、行、必要的用品的需求等。虽然写在前面,但是,对此需求分析的解释为:生理需求是基本需求,低级的需求。到阿尔德佛的需求观点时,把人的需求分为3个方面和等级,1.生存;2.相互关系;3.成长;把生理需求称为低级的需求,没有不行,但是要适当,中等即可;而且不一定非要经历从低级才能到高级需求的程序,可以是越级的。即可以直接从第一级跨越到第三级的。虽然上述的两个最主要需求原理里,都写了需求的几个等级,但是对于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划分还是不明确的,而且,都没有把哪个需求是主要的、第一位的问题进行论述清楚;即便后者认为需求的三个等级是可以越级的,但是也同样还是认为生理需求是放在最前面的,当基本达到了这个需求目标后,才可以向高级的那两个等级迈进,只是不是必须先到第二级才能到第三级,是可以从第一级直接越级到第三级而已。 笔者认为:人的心理需求是主要的,为第一位的,起主导作用,心理需求是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也是个人幸福感的最主要构成要素和评价要素;而生理需求仅仅是基本的,当然也要搞好,基础差,则其他方面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虽然人都需要衣食住行,但是这不是人们的最主要的需求目标,因为这些通过劳动是较容易得到满足的(不含上述的贪婪)。可能有人会想,那那些企业家们为何那么专注地进行着经营和盈利呢?这仅仅是表面现象,企业家们和经济学管理者们,其主要追求的不是钱财,而是荣誉和声望,是在企业界、社会和国家的影响力。因为,对于他(她)个人可用的那些物质等,用不了多少钱。他们只是承担着管理和策划的职责,和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从而也获得荣誉和影响力的提升,进而实现心理需求的满足和愿望的实现。当你问某个人感到幸福吗?只要吃的、住的还可以的话,则心理需求得到较多的满足,如社会稳定、平等、人们互敬互爱,政府办事和善、高效,执法严明,到处是清爽的和风与阳光,他(她)就会感到很幸福,甚至是感动!而非都要要求过上那贪婪之目的实现了、很奢侈、所谓的豪华的生活了,才会说是幸福。因为那是一种比较扭曲、带着贪婪的心态,也不符合生态经济规律,即上面所述的经济开发与生态空间和资源供给承载关系和矛盾的规律。 上述论述的为个人的需求方面的问题,而与国家层面的需求不能划等号。国家的需求,则是以经济为基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全力把社会、政治、生态、文化的各项事业搞好,而后几方面与经济一起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则是国家追求的目标。那么哪些是最高等级的呢?应该是社会、政治、生态和文化的和谐、文明、稳定、相互促进和可持续发展为最高境界。 我国现在在进行着各项建设事业,中国需要物质和财富,还需要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呢。但是,发展不必过快,不要着急,要进入到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要低成本、低物耗、低污染甚至是无污染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那么,当我们经济发展慢慢满足了,达到同时期发达国家水平了,我们还要干什么呢?不前进和发展了吗?再发展也不可能又去大幅度地开发资源和影响生态环境了。要稳定、和谐地进步。那么,从现在起,加倍注重把我国人民的心理需求方面的重大工程做好,是把国家的社会、文化建设好的一个重大的任务和指标。也是满足我国人民心理需求的最为重要的目标了。 其实,经济和物质的供给、发展只是生理需求方面的内容,假如有人会考虑说,得到了物质,心理满足了,好像也是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吧,那不是的,那是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同时伴随而来的暂时的一个心里的高兴和满足。就像吃饱了、有好吃的,心里高兴一样的。属于生理需求得到满足。而且,经济的状态和物质方面的丰富从长远的角度看,比如 80 多年、 100 年、几百年的长远时期看,是暂时的。它不是永远的,不能达到被固化在那里不改动的。经济就是个起伏波动的事物,原来几十年前是发达的国家,如西班牙、希腊等等国家,现在也是比较萧条和困难的。而文化、传统、社会秩序的健全和良好生态和社会环境,会有长久的效益,会不断地演进、不断丰富和发展,好的文化则是可以永恒和永远的。在上述那些幸福指数很强的国家里,广大国民(含官员)是社会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化不断发展的创造者,个个争当对国家事业做出好的贡献者和能够被人们称道,为形成更好、丰富的文化和传统而感到自豪。这些被基本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被记述,而非随便地对待和无所谓;我国一些大的村落几百年、甚至近千年来一直不断地记录各时期的家谱、族谱和每个人的表现、作为一样,形成了一个文化的重要形式和发展的线路,这方面与上述国外的做法有些相似。这样这些村庄的人们个个争当遵纪守法、努力为国家做出更好贡献的人。上述这些国家里,那些各类好的事物和事迹等有较多还写到小说、报告文学和科技文献等历史资料中,成为文化的重要内容,则可以在国内永远传承和被世界各国借鉴,推动一个国家的进一步长远发展。这方面,我国现在也在积极地思考、做普及和改进。假如当一个国家的官方过于强调经济和物质对人们的感受是多重要时,则政府花了那么大的力气,把经济搞得已经 超过 与其资源、环境的供给的平衡态了,但是稍有下滑,就容易被人埋怨,政府出力而被冤枉。造成暂时的经济滑坡许多人就去到处埋怨。埋怨的原因就是可能强调经济的作用过头了,不甚符合实际了,而其他精神、心理需求则被搞得差了。因此,埋怨才会出现的。因此,人们常会听到这类的抱怨和心理的失衡表述。那么,当一个国家的民众有着很好的文化、传统,生态环境又优美、和谐时,他们心理上感到社会氛围和环境是好的,人际关系等是好的,他们就感到幸福,就会感到在沿着一个悠久的、不断丰富的本国文化和传统的脉络在发展和前进,心理充满希望和信心,他们依然在感谢政府、感谢祖国,热爱祖国!而且心里永远 热爱 祖国的一草一木,高山、大海与每一寸土地,祖国也会因此欣欣向荣,越来越美好。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34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的“自然-社会,认知-情感”需求层次及其实现途径(二)
热度 8 lvnaiji 2014-4-27 23:14
二、中国人实现自然-社会和认知-情感需求的途径 总体而言,本文中所论及的五种需求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图解为: 椭圆虚线是认知需求,覆盖除自然性物质需求外的三种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性物质需求也由原初的本能状态提升,譬如操作家用电器、电脑、手机,以及上网等,同样必须经由认知需求。 五种需求的划分,关键在于区分自然与社会,区分认知与情感。正是在此意义上,笔者将文中提出的与马斯洛需求层次有所不同的人的需求层次,称之为“自然-社会,认知-情感需求层次”。由此形成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某种互补关系,以提供分析人的提升过程和路径的不同的视角。总体而言,可以从自然和社会这两条线索的此消彼长来理解,一条是人的自然性、本能逐渐变弱的过程,不是其本身变弱,而是在整个需求中的地位下降,其典型是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另一条是人的社会性的提升。 在正常情况下,自然-社会和认知-情感需求层次的提升路径是:自然性物质需求-认知需求-社会性物质需求-自然性和(意味不分前后,可以同时发生)社会性情感需求。不难看出,认知需求,特别是其中的科学技术,在这一序列中具有必不可少的基础地位,由此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性物质需求。与马斯洛需求层次一样,并不是社会中的所有人都如此亦步亦趋,但社会的主体需沿此途径攀登,以创造必要的物质财富,满足社会性物质需求,最终上升到社会性精神需求。 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一样,自然-社会和认知-情感的需求层次之间也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除了自然性物质需求的边界相对明确外,其他四种需求之间都存在某些重叠之处。各种需求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补偿。特别是认知需求和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情感需求,对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物质需求起着某种程度的补偿作用,如黑客显示自己无所不能、编造谎言者追求点击率等。在某些社会如古代中国,有些人会满足于自然性情感需求而未必追求社会性物质需求和情感需求,甚至将舍弃社会性物质需求作为最高境界;如隐居山林而远离尘世,或越过其他需求直接追求社会性情感需求,甚至以此作为唯一动机,如享受荣誉称号(如“最美某某”和“感动某某”等)而放弃物质需求等,前者的满足可以补偿后者。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属于此类。更多的情况是曲径通幽,由追求两种情感需求回过头来间接实现其物质需求。此外,还可以依靠权力和暴力直接掠夺他人和自然,以满足自我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也好,本文提出的自然-社会和认知-情感需求层次也好,个体为满足自己的需求遵循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原则,或者说符合经济人假设;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这实际上是自然界最小作用量原理在人类社会的延伸。由此可以得到的一个推论是,如果不能通过直接的途径,以及如果间接途径的效益更大,成本和风险更小,那么某种需求就可以通过追求其他需求的途径而实现。这一点在中国社会更为典型,在自然-社会和认知-情感需求层次的视野下,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西方人基本上沿马斯洛需求层次实现自我。实际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就是对西方人自我实现的动机和途径的总结 。一部西方文明史,其主线就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个人在沿需求层次实现自我的过程中,推进社会的发展。 在本文的视野中,可以发现由自然到社会的次序,以及认知需求的巨大意义,前文对此多有述及。 以下主要以自然-社会和认知-情感需求层次来分析中国的历史和现状。 1. 传统社会 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政治上是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则是儒家正统。在这样的社会中,自然经济基本上满足个人的自然性物质需求,各级官员由皇帝提供的俸禄维系相应的社会性物质需求,民间没有明显和拉开距离的分层,再加上儒家社会崇尚重义轻利;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普罗大众的社会性物质需求与其自然性物质需求相去不远。少数人的社会性物质需求的满足不是经由其创造财富而获得,而是通过苦读圣贤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中国人由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一步登顶,攀至“社会性情感需求”的顶峰,然后回过头来获得社会性物质需求,所谓名利双收。 对于 在入世、仕途和名利场受挫者,传统社会为其准备好了退而求其次的道路,隐居山林。一方面,退隐者本人可以在自然中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进而愉悦和享受。初级阶段如 马致远的《双调·清江引》 : 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争甚么半张名利纸。 诗文中尚有留恋和不平之意 。 高级阶段大概当属陶渊明及其“ 采菊东篱下 ”,全然是沉浸和陶醉了。这就是自然性情感需求。 另一方面,社会既给这样的退隐者以崇高的评价和地位,让他们感到安逸自在甚至体面, 同时也 安排了让他们回到官场,也就是满足社会性情感需求的途径——“终南捷径”,典型事例即 三顾茅庐和姜子牙的“直钩”。“轻舟已过万重山”则表露了李白由退隐回归官场的心迹。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自然性情感需求的极其重要性,一方面减缓了社会在仕途上的过度竞争,另一方面给个人以归宿:抵达自然性情感需求,即等同于人生的最高境界。仍需注意,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自然性情感需求主要在于感悟,并没有对自然界的认知基础。 整体而言,古代中国在自然性物质需求之上,并没有清晰和强烈的认知需求,或者如工匠满足于经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如哲人过度超越,未知其然,即求知其所以然,一步达到“气”、“道”,“阴阳”这样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这两种情况的结果都不是非嵌入编码知识,而是嵌入编码知识甚至意会知识,因而个人难以积累,社会难以共享。社会性物质需求,以及自然性和社会性情感需求缺乏来自认知需求的支撑。古代中国的个人实际上没有强烈的社会性物质需求,以及这样的需求或者主要通过科举考试,由官本位的途径得到满足;或者在一定乃至相当程度上被自然性情感需求所取代。因而中国封建社会的个人相对缺乏直接推进物质财富的动力,满足自然性物质需求再略有盈余即可。在国家层面,虽然生产力低下,但体量庞大,足以傲视群雄。在这样特定的体制和社会中,中国既缺乏发展的动力,也得不到认知需求中科技的支撑,走到18、19世纪之时,已经达到了可能达到的顶点。 2. 计划经济年代 计划经济年代的最大变化不在于计划本身,而在于出现了前无古人,或许也是后无来者的“强大”国家。国家消弭了个人的几乎全部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个人的需求层次,或者说,个人的需求层次“收敛”、“吸附”为国家的需求层次。首先,从出生到去世,国家承担了百姓全部的自然性物质需求,排斥个人超越自然性物质需求的社会性物质需求。当然官员过着较为富庶的物质生活,不过因配给制,崇尚艰苦朴素,特别是对几乎一切“私有”的批判,“灵魂深处闹革命”,因而较之封建社会而言,计划经济年代依然以及更加缺乏来自个人的推进物质财富的动力。 其次,国家也剥夺了在封建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的自然性情感需求,斥之为“风花雪月”和小资情调。至于社会性情感需求,则或经由“榜样”和“典型”统一到国家的意志上来,或者在无休止的“斗”和运动中被扼杀。 在中国的计划经济年代,无论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还是本文所论述的需求层次,实际上不存在个人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国家的需求层次。 什么是国家的自然性物质需求?在国内,是国民个人自然性物质需求的总和,温饱,然后是小康,以及抵御自然灾害和维持社会稳定的能力;放在国际弱肉强食的环境中,就是国家的安危。“落后就要挨打”,对此,中华民族刻骨铭心。一方面,个人愿意为此放弃自己所有的需求,另一方面,国家时时提醒国民,“某某亡我之心不死”。每每唱起国歌,就是警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在“安不忘危”的口号下,在15年超过英国的激励下,国家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推进物质财富的动力,同时也拥有剥夺个体的物质乃至精神需求的理由。国家因而获得巨大权力和巨量物质,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和相当的话语权,也就是国家在需求层次上的“自我实现”。这一点由比较以往中西方对私有财产的立场,以及比较以往中国对国有财产和私有财产的立场就清楚了。 在计划经济年代,个体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来满足其需求。一种是接受社会所提供的维持生计的底线,凭票供应,无暇他顾,主观上已经灭掉了提升需求的愿望,客观上也没有满足较高需求的途径。在看似不受国家法律管制的领域满足其自然性精神需求,如吟诗作赋,至多风花雪月,在某种程度上补偿物质性需求,即使如此仍然会不时招致非议。也可以从事科学研究以满足认知需求。科考队在文革高潮期间考察冰川,面对晶莹剔透的冰川,他们感到灵魂得到升华,但依然会被贬为“白专”。满足国家需求的两弹一星则会受到嘉奖而上升到社会性精神领域。 第二种是偷偷摸摸弥补其自然性物质需求的不足,如小贩跑单帮和手工业者走家串户等。但由于受到国家法律的压制,被一再“割资本主义尾巴”。 当个人除了基本的自然性物质需求,没有了自己的任何需求,甚至个人完全消融于国家之中,所有的其他需求等同于国家的需求之时,在国际舞台上,在特定意义下,当成为第三世界领袖或不结盟国家盟主时,当宣称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东风压倒西风之时,国家的社会性情感需求看来倒是得到了满足。然而,此种隶属于国家的社会性情感需求若是过度膨胀,不仅消弭了本应属于个人的社会性物质需求,而且也破坏了国家的社会性物质需求,其典型就是大跃进。 无疑,以国家的需求来凝聚和吸附个人的需求,作为自我实现的动力和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和某些情况下同样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里的目标集中于前沿和军工领域,得以进入的人数也较少,不仅在于知识的门槛高,而且还要过例如政审关,进而“保持高度一致”。即使在前不久,还有这样的口号:“国家最终选择忠于她的人”。总体而言,社会来自于底层的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目标相对单一。 中国的计划经济年代,即使国家需求成功取代个人需求,依然存在一个根本问题:认知需求不足,甚至屡遭排斥。例如批判“学术权威”,将严肃的学术讥讽为“马尾巴的功能”;所谓“计划”,也一再被领袖的社会性情感需求,被浪漫主义的“浮想联翩”所打断。在此意义上,中国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严格意义的“计划经济”。 3. 改革开放以来 2008 年改革开放30年之际,各界纷纷讨论所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动力。其实说来也简单,不过就是国家认可了个人在自然性物质需求之上对社会性物质的需求,把国家层面的自然-社会需求的实现,分解为、以及建立于每个个人实现其自然-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个人沿自然-社会需求层次自我实现所焕发出来的动力,由下而上地汇成推动国家前进的强大动力。 然而必须指出,在目前的体制下,未必充分调动和解放了个人提升的动力,所焕发出来的动力也未必会导向创新之途。个人沿着最小成本和最大收益的道路去实现自己的追求,不论是崇高还是卑劣。“向善”只是人性的一半,即使一大半,创新也不是人的本性。 垄断行业缺乏创新动力,这一点已有共识。垄断行业的员工依靠其垄断地位而轻松以及合法地满足其社会性物质需求,与此同时,也就剥夺、侵犯了他人的社会性,甚至自然性物质需求。虽然屡遭民间舆情的诟病,但一来实惠,二来有政府为之做主,更有主流媒体不时为之歌功颂德,因而有上升到社会性情感需求之势。据说,垄断(譬如说“两桶油”),就是为社会做了贡献。再说,民间的诟病,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因其处于“民间”而已,成为垄断行业的一员或许是埋在自己心底的愿望。不是有人公开宣称,死也要死在体制内吗?由此可见,垄断行业,不仅自己没有创新动力,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其他个体的创新动力。 民营企业在自然-社会需求层次的进阶上也缺乏创新动力。 在一个法治不完善、权力过深过细介入微观经济,政策多变,以及国进民退不公平竞争的国度,冯仑的做法是,“面对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只有始终坚持合作而不竞争、补充而不替代、附属而不僭越的立场。”实现社会性物质需求难,更不要说上升到社会性情感需求了。被称为中国民营企业家“教父”级人物的柳传志,在2012年接受《财经》专访时坦陈:中国企业家是很软弱的阶层,不太可能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面对政府部门的不当行为,企业家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与政府抗衡,只能尽量少受损失。我们只想把企业做好,能够做多少事做多少事,没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2013年5月在接受央视专访时,柳传志再次表示,“我只能服从环境,我从来没有想过说坚决要给环境动个手术什么的,我没有这雄心壮志。大的环境改造不了,你就努力去改造小环境,小环境还改造不了,你就好好去适应环境。”“之所以到今天还算成功的话,因为我不在改革中做牺牲品,改革不了赶快脱险”。很难想象,持这样卑微、退让、委曲求全这样的心态,会有理直气壮和满怀豪情的创新。在最近的一次谈话中 ,柳传志的表态是:企业家首先还是很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特别是党和政府的承认,是用法律的形式来保证和完成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国人更乐意由走捷径来满足其需求。这种“捷径”就是,第一步的定位就达到最高的社会性情感需求,然后再回过头来满足其社会性物质需求。这里可以区分出各种类型,其中最重要,并且因其主导地位而辐射到社会所有领域的,无疑是千年以来的“学而优则仕”,延续到今天是愈演愈烈的官本位。当官,尤其是当上大官,无疑满足社会性情感需求。为官一任,造福四方;有人鞍前马后,有人下雨打伞。回过头来看物质层面,或寻租或受贿,有房有车有性。社会性物质需求由上而下水到渠成,东窗事发者仅冰山的一角。先攀到社会性情感需求的高峰,然后向下实现社会性物质需求,这是当今官员腐败层出不穷的根本原因。在付出了偌大成本后,“理所当然”要加倍收回。 这种“逆向”实现需求层次的路径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在相当程度上扭曲了社会其他成员实现其需求层次的道路。同样,按最小作用量定理,只要攀上官员,就可以不按规则出牌,把竞争对手搞定,曲径通幽,满足社会性物质需求。企业家不是竞争创新、管理和品牌,而是竞相讨好官员,拼比与官员的关系。各行各业,各色人等,只要与官有了干系,就在沿需求层次的攀登上进入了直通的快车道。一旦攀附的官员因种种原因下台,企业家跟着落马。 主流媒体对于置社会性物质需求,乃至自然性物质需求于不顾,如“放弃某某”,多半还要扭曲自己或家庭,一意追求社会性情感需求的人和事大加赞赏,“感动”、“楷模”、“最美”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个人对自然-社会和认知-情感需求层次上路径的选择。 眼下,在中国社会中另一项渐成风气的潮流,是由电视媒体主导,形形色色的达人秀、好声音、超男超女,以及“我要上春晚”,同样是希望藉此而一步登顶,在全民狂欢中攀上社会性情感需求的高峰,然后回过头来实现社会性物质需求。 走捷径本是人之常情,在一些人走捷径之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满足社会中其他人的需要。然而若是这条路的吸引力过大,过多的人趋之若鹜,那么按部就班,沿马斯洛需求层次或自然-社会和认知-情感需求层次一步一个脚印攀登的人,就会此消彼长,越来越少,其攀登的动力也会渐次衰退。 有必要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成为世界工厂以来这些年GDP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于对外部自然和“内部自然”的掠夺和破坏的基础上,前者已经一目了然,后者指的是对员工的掠夺。大批劳动者,主要是农民工劳作在条件恶劣,没有多少知识含量且得不到安全保障的岗位,在流水线上从事单调重复的异化劳动。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少认知需求层次和阶段,只能是由自然性物质需求直接谋求社会性物质需求。一个相反的情况是,由于社会的“错配”或某种“错位”,部分人在实现了认知需求后未能由此实现社会性物质需求,这就是所谓知识未能“改变命运”。 上述情况综合起来,就是社会中脚踏实地,由下而上创造财富的人及其动力衰减,而居高临下索取财富的人越来越多。 如果说,上述种种“捷径”属于合法途径,那么下面的情况就是非法捷径:那就是造假造谣、假冒伪劣,诚信缺失,以违规,甚至丧尽天良贩卖婴儿,由非法所得来实现其社会性物质需求。其原因之一是传统文化“性本善”的原初假定,“本善”的人性经不起利的诱惑,突破做人的底线,以及社会缺乏法律制裁。原因之二是,市场经济不规范,不完善,不时受到权力的干预,因而充斥着一次性博弈,并且面临“无限规则”,由此导致层出不穷的背叛。 此外,国人的投机心理也为世人所罕见。全民理财热、炒金热、疯狂的石头,现在还可以加上在央视的鼎力鼓动下的全民“寻宝热”,不是经由创新,而是投机来实现社会性物质需求。 创新并非人的本性。与牛顿定律中的惯性一样,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人会维持现状,这就是“路径锁定”。压力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与物理学中的最小作用量定理一样,人会选择最短路程,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收益。 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然而没有合适的制度和体制保障,创新主体会选择其他途径(攫取或投靠权力、假冒伪劣、压榨弱势群体、掠夺资源、破坏环境等)释放压力。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必须有制度约束,堵住“跑冒滴漏”,约束过宽的捷径,目的是让创新成为一种“本能”,创新的直接动力来自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本文说的是科技创新,然而更重要的创新是制度和体制创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不是七大或八大奇迹,而是社会发明,是特定的制度和体制:为每个人沿着需求层次的提升,为这种提升之间的协调作出恰当的制度安排。从创新需求主体的本能需求出发来设计创新制度和体制,创新就会成为各类创新主体追逐利益的本能,自主创新就会成为全社会的行动。 西方有太多这样的事例。 19 世纪末,一位地质学家用小锤敲击国会大厦的地基,当被警察询问时,他的回答是,我在研究地质。二战末期,德国飞机制造之父、蜚声世界的流体力学权威普兰特尔 (Prandtl) 教授,在盟军轰炸德国时冒险赶到现场,察看操场周围的一段短墙,看炸弹爆炸引起的气流怎样摧毁这一段短墙。他嘴里自言自语:“这真是难得的机会!我在流体力学试验室里是无论如何也装配不起来的。”引自:周国军,德国为何能有世界级大师,而中国没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6729-733511.html 荣雄,论英国法律本位对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影响,硕士论文 2006 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陈恒六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 . 37 薛蛮子被举报涉嫌网络犯罪 已遭刑事拘留 http://news.qq.com/a/20130915/000211.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吕乃基,论非嵌入编码知识,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 1 。 104 - 107 古诗文网, http://www.gushiwen.org/GuShiWen_6df74b33b1.aspx 柳传志:商人在中国应有重要地位 希望政府认可 http://money.163.com/13/1011/13/9ATL7ICJ00253B0H.html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9002 次阅读|11 个评论
人的“自然-社会,认知-情感”需求层次及其实现途径(一)
热度 7 lvnaiji 2014-4-22 09:07
一、人的“自然-社会,认知-情感”心理需求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上,无论是一开始的五层还是后来添加的七层,实际上只有最下面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在各民族以及自古至今都是一样的,由此往上哪怕只是一层即“归属需要”,在各民族之间就会有很大差别。例如中国古人隐居山林,与自然为伍,以此为归属,甚至由此而达到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视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印度人则以参透万物,与自己内心的同一而达致凤凰涅 槃 。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其样本和适用范围是个人本位主导的西方社会,主要是由个体出发向外的投射,基本上没有或较少考虑作为个体之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个体提供西方社会发展的动力——沿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提升,在个体的提升和自组织中塑造和推进社会的发展。因而,社会的历史轨迹与个体提升的过程基本上保持一致。 相对而言,个体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提升道路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有着很大差异,譬如在中国,社会在相当程度上设定了个体提升的层次,以及规范了个体提升的途径。 为了使人的心理需求的讨论扩展到除西方外更大的范围,可以把人的需求区分为四种 :自然性物质需求、自然性精神需求、社会性物质需求,以及社会性精神需求。之所以这样区分,其一,实际上,在人的提升过程中,除了传统上主体由物质到精神的提升外,有必要考虑环境的因素,也就是自然与社会的影响。人由身处自然到融入社会也是提升的过程,这一提升过程既与物质到精神的提升密切相关,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其二,由这样的区分,可以较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更清楚地探视各国社会的区别,分析在特定的河床中会流淌着什么样的河水,以及这样的河水会怎样冲刷和改造河床。 自然界在人的需求层次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既可以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也可以满足其心理需求,前者即自然性物质需求,后者为自然性精神需求。 自然性物质需求 ,指个体从自然界中满足自身维持生理上生存的需求,如温饱、安全,以及性(在原始未开化的意义上)等。人的自然性物质需求相对稳定,一方面,其基本的底线是维持生命,人际之间大致相同;另一方面是有限度,受社会和时代的影响较小,基本上不会水涨船高,这就是恩格尔系数随社会发展而下降的原因。人的自然性物质需求是四种心理需求的基础,大致相当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要,需要优先满足,然后才可能实现其他需求。 自然性精神需求, 指个体由自然界满足自身精神愉悦的需求。这种自然性精神需求可以与自然性物质需求同时萌发,似乎与生俱来,在人之初即有对自然界的好奇、留恋、膜拜——在后现代意义上是“敬畏”,以及沉浸;也可以是在自然性物质需求满足之后,例如从事科学技术等,开普勒在发现天体运行的三条规律时无与伦比的“畅”。非竞技的体育运动、现代人的旅游,以及自娱自乐的游戏等。在网络游戏中,甚至会上瘾而难以自拔,“娱乐至死”。毒品也是一例。可见,自然性精神需求走向极端,甚至可以反过来泯灭人的自然性物质需求。 不过与基本相同的自然性物质需求不同,虽然古今中外,人皆有此种自然性精神需求,但在各民族如中西方之间,乃至个体之间,个人的自然性精神需求会有差异,甚至巨大差异。 自然界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博弈的对象,是“对象性”的存在。西方人为了满足好奇心而认识,实现控制欲而征服。前者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到现代科学,目的是认知。希腊人崇尚智慧,知识至上。知识即是美德。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欧里庇德斯写道 :“那些获得了科学知识的人是有福的,他们既不追求平民的烦恼,也不急急忙忙参与不公正的事业,而是沉思那不朽的自然界的永恒的秩序,沉思它是怎样形成,以及在什么时候,为什么形成的……”。执政官伯里克利在公元前431年自豪地宣称,我们的城市向世界开放,雅典是世界的学校。“控制欲”的典型如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一位工程师所言,正当人类的脚步遇到障碍难以前进之时,“一滴水化为蒸汽,把人类的疆域推向无穷的边缘”。人类目睹了自己的力量,力量即用于征服自然。天人分离。即使到21世纪,西方人在自然界的探险主要依然是满足好奇和征服的欲望。 值得注意的是,认知是控制的前提,控制建立于认知的基础之上。 几乎相反,在认识上,自然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亦师亦友,中国人沉浸于其中而获得感悟,得到启迪,情感得到满足,达致升华,天人合一。在实践上是“技以载道”,庖丁在解牛过程中的自满自得的享受,不是征服的享受。重要的是“道”而不是“技”,后者不过是载体,雕虫小技,甚至奇技淫巧。 按斯诺的“两种文化”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而言,西方人对自然的需求基本上限于“科学文化”,偏向物,或者说接近马斯洛需求层次的低端;中国人对自然的需求则偏向于人,基本上可以归入“人文文化”,或者说接近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高端;在认识领域,西方人对自然的需求属于理性范畴,中国人则可归于具有直接或超越特征的悟性范畴;在实践领域,西方人重在控制,中国人意在“合一”。西方的自然性精神需求在于“认知-控制”,中国人在于“感悟-合一”。当然,中国人也有墨子和格致之说,西方人面对自然也有浪漫情怀,譬如《瓦尔登湖》。上述就自然性精神需求对中西方社会的区分只是在整体上而言。 必须指出,西方“认知-控制型”的自然性精神需求,不仅是个人需求层次上的重要一环,而且是整个西方社会的发展中必不可少,乃至是关键性的一环。正是在这一特定个人需求的支撑和推动下,才有西方社会至今的发展。科学精神是自然性精神需求的基础,也是社会性精神需求的基础。不过,近年来西方逐步发现“认知-控制”自然性精神需求的不足,萌生敬畏自然之心,也就提升了自然性精神需求。中国在相当程度上缺失“认知-控制”自然性精神需求,致使科学精神缺失,“第一生产力”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软弱无力。 社会性物质需求, 指个体为在特定社会中的生存而对物质的需求,可以定义为在特定社会中的个人,为维系他所处的社会地位而需要拥有的物质资源。在社会中生存,由此而对物质的需求必然超越仅仅为了生存的自然性物质需求,例如要满足衣食住行之需,要消耗能源,在现代社会中还要加上沟通之需,如手机。 人的社会性物质需求因不同的社会和时代而异,以及因人而异。在同一个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高,为维系其社会地位,社会性物质需求一般会高于社会地位低者。水涨船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提高后,其中的个人的社会性物质需求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在不同社会间,发达社会中个人的社会性物质需求一般高于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由人均能耗即可见一斑。在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个人的社会性物质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与自然性物质需求重合。显见,这两种物质需求之间在实际上也没有泾渭分明的界线。例如安全性需求,对于一个生活于现代社会中的个人而言,手机和上网就难以归为自然性物质需求。 在满足了基本的社会性物质需求后,有些人转向满足社会性精神需求,而有些人则追求进一步物质享受,在家住豪华别墅,出门高档轿车、游艇,住总统套房,购买各种奢侈品,甚至拥有更多的妻妾和情人等,满足其远远超越在社会中生存需要的物质需求。加上富者炫富,彼此攀比,人的社会性物质需求往往超过其社会地位所需,试图以外在物质的堆砌来垫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是当今社会中资源浪费的最主要的原因。 社会性精神需求, 指个体满足在社会中生存在精神上的需求,如对社会的感知和认识,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并具有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提升的空间;得到尊重、受到信任、拥有权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如“大V”,具有人格魅力,为更多人所认同等。 对应于自然性精神需求,社会性精神需求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是“认知-管理”型精神需求,如同认识自然一样,旨在认识社会,进而在此基础上管理社会。从古希腊的城邦制、罗马法、启蒙运动者提出的“自然状态”、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一直到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及马克思之后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种学说和各个流派,都以认识社会为己任,为社会的管理者提供基于事实和规律的依据。 有意思的是,在这一点上与自然性精神需求的情况一样,在中西方之间也有天壤之别。中国人的精力不在于“知识-管理”这样的层次,而在于“道”,“治大国如烹小鲜”,又有几人说得清道的明?古代中国由皇帝的意志、巨大的权力和庞大的国家机器,再加上规范人际关系的儒家文化来管理国家。虽说“随心所欲不逾矩”,其中的“矩”,大概也只限于“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种情况于当代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存在。计划经济年代的“计划”不时被浪漫主义的情怀打断,被层出不穷的献礼所颠覆。改革开放之初的《乔厂长上任记》就是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虽然如此,中国社会的“基本面”看来依然是跟着感觉走,大干快上,长官意志延续至今。 在传统社会,官员的社会性精神需求显然不在于探索经济和社会规律,按规律进行管理,而在于社会影响力,成为“为民做主”的“包青天”,在于某某“盛世”。传承至今,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GDP和政绩,由此获得上峰的青睐,开辟沿仕途晋升的阳关大道。 平民百姓亦复如此,位卑未敢忘忧国。动辄“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修齐治平”,最高境界是“平天下”。萦绕于心挥之不去的,唯有“天下”,天下……。张艺谋的《英雄》对此作了精彩的诠释。或者把希望寄托于明君和清官。官员和平民百姓的社会性精神需求叠加起来,构建了中国社会的一条主线:官本位。官具有最大的社会影响力。官在中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有云泥之别。 在现代社会,社会性精神需求出现了多元化。在个体间具有更大的差异,如院士的声望、歌星的影响、郭美美炫富、甚至芙蓉姐姐的出位。薛蛮子在狱中自述,“就像皇上批阅奏章一样。转XX省人民政府阅,一个私信发过去就解决问题” 。似乎应了一句话: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只要吸引眼球,不问对错,无关善恶。这就表明,社会性精神需求未必在其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甚至与之全然无关,以及在善恶之间发生两极分化。因而,不论何种需求层次,也不论何种需求,都需要有一个底线,人之为人的底线,不能不择手段。若是违背人性,那么所搭建起来的需求层次就不是金字塔,只不过是空中楼阁,甚至显示出人性之恶,是对他人和社会的掠夺和侵犯。 认知需求。 鉴于自然性精神需求和社会性精神需求二者之低层的相似性,可以将其从原属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精神需求中分离出来归为一类,作为“认知型精神需求”。鉴于这种需求只能是精神需求,因而可以简称为“认知需求”。“认知需求”旨在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有必要指出,虽然在实际上未必一定能“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尤其是身处于其中的社会,但尽力去探索和认识外部世界,这样的心理需求确实是几乎人人都经历过的阶段,有些人将此作为终生追求和自我实现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认知需求”不仅是个人心理需求提升过程中的一个层次,而且是整个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由认知需求获得非嵌入编码知识 。非嵌入编码知识成为社会交流、共享和发展的基础。认知需求在心理需求中的地位成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一个重大差异 。 在分离出“认知需求”后,原有的自然性精神需求和社会性精神需求分别改为自然性情感需求和社会性情感需求。既然可以把自然性精神需求和社会性精神需求中的认知部分归为一类即认知需求,为何不把分离出认知需求后的自然性情感需求和社会性情感需求归为一类即情感需求?这是因为,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知需求有较多共同之处,都在于认识事实,揭示规律。启蒙运动者运用科学方法提出“自然状态”及处于自然状态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试图揭示社会的起源。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和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及而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基本上都是沿着这一足迹,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在科学性和客观性方面并无二致。 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情感需求则相距甚远,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南辕北辙,以一种需求排斥另一种需求。例如以世外桃源抵制功名利禄,或反之,以“为人民服务”批判花前月下。因而保留自然性情感需求和社会性情感需求的区分。 这样,上述人的四种需求,再加上从中分离出来的“认知需求”,一共是五种需求。 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相比,本文提出的需求层次具有明显的非线性。自然性物质需求对应于生理上的需要,在此之上,多种需求同时发生和共存,存在多种渠道通往最高层的自我实现。虽然马斯洛需求层次也有非线性,上下层之间也可颠倒,裴多菲那首著名的小诗就体现了这一点,但是一般而论,层次之间还是有先后与高下之分,呈现出较为单一的线性特征。 理论上说,所有需求的实现均需经由认知需求。自然性情感需求对应于马斯洛需求层次上从较低的安全需要到较高的信心和成就的需要。西方人认为,之所以要有科学,不外乎四个字:恐惧与好奇。前者是安全之需,后者即与信心和成就相关。即使文学艺术,基本上也与科技同步并建立于科技的基础之上,例如绘画和雕塑建立于几何学、解剖学和光学等的基础上,摄影和电影艺术更是如此,一直到现在的《星球大战》、《阿凡达》和《盗梦空间》等;中国的文学艺术较少与科技相关联,与西方形成一定的反差。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自然性情感需求还覆盖马斯洛需求层次上从归属、尊重直至自我实现的高端层次,可以直达最高的自我实现层次。人在自然中得到在社会中往往得不到的尊重需要,这实际上是国人避世而遁入山林的重要理由。社会性物质需求对应于安全需求,如资源和财产的归属,以及就业等。社会性情感需求对应于马斯洛的感情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中的外部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中的部分。自然性情感需求、社会性情感需求,以及二者的综合与升华大致相当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最高层。也有人把认知需求作为人生的最高需求,如“为科学而科学”。科学家享受发现时无以伦比的“畅”(开普勒),以及纳什的“美丽心灵”等就是典型。 引用者请注明出处: 吕乃基, 人的“自然-社会,认知-情感”需求层次及其实现途径,江苏科技大学2014,1 西方有太多这样的事例。 19 世纪末,一位地质学家用小锤敲击国会大厦的地基,当被警察询问时,他的回答是,我在研究地质。二战末期,德国飞机制造之父、蜚声世界的流体力学权威普兰特尔 (Prandtl) 教授,在盟军轰炸德国时冒险赶到现场,察看操场周围的一段短墙,看炸弹爆炸引起的气流怎样摧毁这一段短墙。他嘴里自言自语:“这真是难得的机会!我在流体力学试验室里是无论如何也装配不起来的。”引自:周国军,德国为何能有世界级大师,而中国没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6729-733511.html 荣雄,论英国法律本位对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影响,硕士论文 2006 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陈恒六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 . 37 薛蛮子被举报涉嫌网络犯罪 已遭刑事拘留 http://news.qq.com/a/20130915/000211.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吕乃基,论非嵌入编码知识,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 1 。 104 - 107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3659 次阅读|23 个评论
人的“自然-社会,认知-情感”需求层次及其实现途径
热度 3 lvnaiji 2014-4-20 23:16
吕乃基 摘要: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对西方社会语境下人的心理提升的抽象。个体沿特定的心理需求层次和特殊的通道攀登,在特定的方向并以特殊的动力推动社会的演进,社会又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在特定语境下个体心理需求特殊的层次和提升途径。正是为西方人所特有的心理需求层次和提升途径,为西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同样,也正是生活在其他社会中的个人所具有的不同的心理需求层次和不同的提升途径,赋予其他社会以不同的发展动力和方式。 本文提出“自然-社会,认知-情感”需求层次,由此为理解中国社会中个人的“自我实现”途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有助于厘清个人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以及得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比较中西方社会。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必须指出,这一需求层次理论是对西方社会语境下人的心理提升的抽象提炼,未必全然适用于不同社会的语境。心理需求的层次和提升途径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方式密切相关。个体沿着心理需求的层次和特殊的通道攀登,在特定的方向并以特殊的动力推动社会的演进,反过来,后者又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在特定语境下个体心理需求特殊的层次和提升途径。 正是为西方人所特有的心理需求层次和提升途径,为西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同样,也正是生活在其他社会中的个人所具有的不同的心理需求层次和不同的提升途径,赋予其他社会以不同的发展动力和方式。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方式与个体心理需求的层次和提升途径,二者间的关系类似于维特根斯坦的河床与河水,难以厘清是何者对何者的影响。本文提出与马斯洛需求层次有所不同的“自然-社会,认知-情感”需求层次,由此为理解个人的“自我实现”途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有助于厘清个人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以及得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比较中西方社会。 原文发表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第一期。因篇幅较长,将分数次上载。 附:博主将于4月21日晚19时在东南大学东南院102(原先搞错了,不是201!抱歉)教室讲“大数据与认识论”,欢迎各位到场交流指正!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3940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