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生物工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专稿】这本书的独特风格
biozhang 2009-7-15 15:48
【专稿】这本书的独特风格 前文《 春江水暖谁先知——学生最有发言权 》已于7月12日发布了关于在科学网悟空书斋(张星元的博客)陆续推荐发表学生在发酵原理课程讨论会上的发言稿的消息,随后,以在发言稿标题前冠以【专稿】的方式按已公布的目录开始发稿。 现在研究生的发言稿的发稿暂告一段落(6篇),开始发本科生的发言稿(23篇),为方便读者系统地选读,特对原已公布的目录次序按内容作了调整,今天开始按《关于调整学生发酵原理讨论会发言稿发稿次序的公告》陆续发稿。现在发布邱××同学的《这本书的独特风格》,请指正。 邱××同学:这本书的独特风格 学习《发酵原理》我不但了解到了典型工业发酵的基本原理,而且还很深刻的理解老师所提出的3个假说,8个应用性推理。 我觉得最为经典的莫过于老师的关于微生物五段式代谢理论的建立,以及工业发酵五字策略的总结,即很客观但又是极其形象的描述了工业发酵的过程。 在学习了全课程之后,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有以下3方面的优势以及长处: 1、 人文性 在本书中无处不体现着这一思想。张老师在著述本书时,曾很郑重的指出“微生物是工业发酵的‘灵魂’”,表示了自己对微生物独到的看法,而且在后面的文章中都十分强调人类与工业微生物的“和平共处,协调发展”。可以这么说的是,张老师在竭尽全力的谋求一种最优的方案,以期达到目的产物产量最大化 2、 逻辑性 说到这点,我觉得最为一提的是:发酵原理三个假说的提出,以及基于这之上的八个推理。张老师在本书中提出了三个基本假说:①代谢能支撑假说:微生物细胞生命活动的驱动原理(微生物能学);②代谢网络假说:代谢网络与代谢物流图(微生物第二解剖学);③细胞经济假说:细胞经济运行与生存保障原理(细胞经济学)。首先提出的代谢能支撑假说,是后面两个假说的基础,它确定了工业发酵的生物学属性。而后提出的网络学说以及细胞经济学说都体现在代谢能的基础之上的,并且是为它服务的。三个假说相互联系,互相协调,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它们各自对微生物细胞代谢过程如何施加影响。而后提出的八个推断,则从典型的工业发酵着手,对未来的微生物发酵方向做出了预测,并从预测的结果来检验假说的正确与否。这一切都无不体现着整个学说的严密的逻辑性。 3、 科学系统性 为什么要把科学和系统放在一起了?因为我认为,作为一个科学的学说体系,他的结构理论肯定是极其严密的,其系统性肯定是十分强的。就像张老师的发酵三个假说,其内在的体系是十分严密的。 如果没有发酵原理一课,我不会明白工业微生物代谢其内部的如此精妙的流程;如果没有发酵原理一书,也就不会明白老师如此科学客观的理论学说。所谓十年磨一剑,才有今日的辉煌成果。 尽管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路要走,有很多很多的事要做,但是我坚信,将来一定会看到我们发酵工业的兴盛繁荣的。
个人分类: 发酵工程|347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稿】发酵原理这本书的领航作用
biozhang 2009-7-15 15:32
【专稿】发酵原理这本书的领航作用 前文《 春江水暖谁先知——学生最有发言权 》已于7月12日发布了关于在科学网悟空书斋(张星元的博客)陆续推荐发表学生在发酵原理课程讨论会上的发言稿的消息,随后,以在发言稿标题前冠以【专稿】的方式按已公布的目录开始发稿。现在研究生的发言稿的发稿暂告一段落(6篇),开始发本科生的发言稿(23篇),为方便读者系统地选读,特对原已公布的目录次序按内容作了调整,今天开始按《关于调整学生发酵原理讨论会发言稿发稿次序的公告》 陆续发稿。现在发布李××同学的《发酵原理这本书的领航作用》,请指正。 李××同学:发酵原理这本书的领航作用 首先发酵原理是一门理论课,具有其他课程,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及发酵工艺原理所不具备的功能与效果。它们都只是从某一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研究,在头脑中形成的是不连续的片段,没有轮廓感,记忆起来很困难,有时难免发生混淆,张冠李戴;而发酵原理呢,却恰恰弥补了这块空白,它从宏观上、整体上给予把握,对发酵及细胞的生命活动进行了形象的、准确的描述,易于记忆、理解,尤其当我们学完那些基本的课程细节后,就对以前那些课程起到总结、升华的作用,将各门课串联起来,温故而知新,窥一斑而见全豹; 同时我想假如大一时就对这门课领略一二,在学习其他课程时,就可以达到有的放矢,学哪门课程都带着问题去学,总比被老师强迫着灌输好,所以说本书还具有领航的作用。
个人分类: 发酵工程|34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调整学生发酵原理讨论会发言稿发稿次序的公告
biozhang 2009-7-15 08:24
张星元:关于调整学生发酵原理讨论会发言稿发稿次序的公告 前文《春江水暖谁先知学生最有发言权》(http://159.226.26.14/m/user_content.aspx?id=243107)已于7月12日发布了关于在科学网悟空书斋(张星元的博客)陆续推荐发表学生在发酵原理课程讨论会上的发言稿的消息,随后,以在发言稿标题前冠以【专稿】的方式按已公布的目录开始发稿。现在研究生的发言稿的发稿暂告一段落(6篇),开始发本科生的发言稿(23篇),为方便读者系统地选读,特对原已公布的目录次序按内容作如下调整,并将按调整后的次序陆续发稿。特此公告。 按内容重新编排的次序 对发酵原理这本书的看法 1. 李同学:发酵原理这本书的领航作用(02班) 2. 邱同学:这本书的独特风格(03班) 3. 孙同学:发酵原理这本书的内容(03班) 4. 周同学:知识结构的提升(02班) 5. 徐同学:从原来的不识到如今的不释(03班) 对发酵学科和发酵理论的看法 1. 杨同学:发酵学科和发酵原理课程(02班) 2. 金同学:发酵学科是一门与生命打交道的学科(03班) 3. 杨同学(另一位):从来没有听过、见过、想过的理论(02班) 4. 赵同学:对发酵理论创新的认识(03基地班) 5. 许同学:对发酵原理理论框架的思考(03基地班) 对三个基本假说的看法 1. 于同学:微生物是工业发酵的灵魂(03班) 2. 石同学:工业微生物在人心目中的地位的变化(03班) 3. 任同学:对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的理解(03基地班) 4. 成同学: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问题(03班) 5. 顾同学:三个基本假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03基地班) 对三个基本假说的解读 1. 杨同学:发酵学三假说的研究起点(03班) 2. 侯同学:发酵学关于动态研究的观点(03班) 3. 王同学:工业微生物的代谢通道(03班) 4. 孙同学:细胞机器和代谢工程(03班) 5. 刘同学:微生物的经济性及信息流的问题(03班) 6. 卢同学:细胞是一个经济体(03班) 7. 张同学:细胞经济管理原则不能动摇(03班) 8. 冯同学:细胞机器的工作模式(02班)
个人分类: 生命系统|351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稿】关于“生物机器”和“生物工厂”的讨论
biozhang 2009-7-13 20:09
【专稿】关于“生物机器”和“生物工厂”的讨论 前文《 春江水暖谁先知——学生最有发言权 》已于7月12日发布了将在科学网悟空书斋(张星元的博客)陆续推荐发表学生在发酵原理课程讨论会上的发言稿的消息。 我准备在发言稿标题前冠以【专稿】的方式按已公布的目录陆续发稿,先发研究生的,后发本科生的。前面已经推荐发表了4篇意见一致的文章和一篇包含批评意见的文章,现在再发布一篇包含批评意见的文章。这次发布的是研究生赵××的《关于“生物机器”和“生物工厂”的讨论》。我的意见已写入博文《 是细胞机器还是细胞工厂?》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364do=blogid=20377 ),请指正。 研究生赵××:关于“生物机器”和“生物工厂”的讨论 随着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应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和代谢工程的发展,工业发酵正在经历一个从以经验为主的技艺到以生物学原理为主的科学的重大变化,正在从传统化学工业工程向微生物生物工程过渡。要真正完成这个转变,需要突破“菌种(催化剂)-发酵(化学反应)-提炼(化学分离)”的化工厂工艺思维,而提出具有生物学属性的发酵原理。 以前的体系之所以不科学是因为,理论忽视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工业发酵而不仅仅是人的活动,更是微生物群体活动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靠微生物所构成的体系中的3种流动来维系:伴随能量形式的转换而发生的电子流动,伴随异化和同化作用而发生的物质流动,伴随不同水平上的代谢调节而发生的信息流动。张教授在分析这三个流动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假说,即代谢能支撑假说、代谢网络假说、细胞经济假说。较好的完成了这个转变,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五字策略,为以后的发酵工厂建设和生产设计提供了指导。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这三个假说的内容。 发酵学第一假说“代谢能支撑假说”,这个假说认为“能直接推动生命活动(做细胞功)的能量形式叫做代谢能。微生物细胞依靠其自备的能量转换机构,把化学能或光能持续的转化成代谢能,并直接用来支撑其自身的生命活动。”主要说明了代谢能的获得和运用的问题。 发酵学第二假说“代谢网络假说”,这个假说认为“代谢途径和输送系统在代谢物分子水平上整合、在辅因子水平上协调,形成横跨微生物活细胞内外的代谢网络。代谢网络是细胞自主调节的无尺度网络,它作为一个整体来承担微生物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主要说明了微生物的代谢机制,尤其各种产物的生产合成机制。 发酵学第三假说“细胞经济假说”,这个假说认为“微生物细胞是个远离平衡状态的不平衡的开放体系,是在物竞天择的基础上形成的细胞经济体系。细胞经济体系是微生物细胞生存的保障体系,它为细胞的适应性、经济性和代谢的持续性提供了保障。”这个假说中提出了人在改造微生物要考虑的生物学因素,也是人与微生物合作应该特别考虑的问题。人在利用微生物生产产品并不是为所欲为的,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微生物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存规则,其要求自己的生活方式要有最大的经济性,以求在生存竞争中不被淘汰。 这三个假说一起构成了发酵原理的理论基础,它们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解释了分析了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这个问题就是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怎样进行以及如何利用这种生命活动来生产目的产物。第一假说从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基础——能源,来解释微生物生命活动的支撑,也同时说明了微生物是发酵生产活动的能量转换器。第二假说对微生物所需的各种物质的得到和利用,尤其是各种发酵产物的获得做出解释。从细胞机器的概念来说明在发酵工厂的产物的根本来源不是发酵罐,而是进行自主代谢活动的微生物。当然一般不是正常生理条件下的野生菌种。这就引出了第三假说,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既要改造为我利用,又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盲目行动。微生物的生存有自己的规律,也就是达到最佳经济性以求在竞争中可以生存下去。也就是说微生物这个“机器”,有自己的逻辑,不会任人为所欲为。微生物这种经济性是靠其自身的调节机制来达到的。但是这种微生物自己的生物调节机制,却为人与微生物的合作提供了切入点。即可以在微生物经济性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各种生物学手段,对微生物进行改造,将微生物原来用来达到经济性最高的调节机制化为生产我们要得到的产物的最大生产率的控制手段,甚至设计微生物的载流路径。这也就是说明了微生物是人类的“智能”机器。 综上所述,发酵工程中的微生物是一种可以自己从培养基中获得能源,并且在合成自身所需各种物质的过程中,可以为人类所利用,生产目的产物的微生物细胞机器。所以,发酵原理的理论是在生物机器概念模式的基础上构建的,微生物细胞机器也是实际生产的物质基础。但是我觉得生物机器的概念也许并不准确。张教授之所以提出“生物机器”,我认为是以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微生物自身符合机器的定义。机器是由一定类型的能量支撑的,由各具一定功能的几个部分组成的用于生产的装置。而微生物是由代谢能支撑的,由各种合成路线和代谢调节水平组成的,合成目的代谢物的生物装置。 第二,微生物细胞是发酵生产的真正生产者。在一个现在化的发酵工厂中,一排排银灰色的发酵罐不是真正的生产者。仅有其和培养基不能生产出任何的发酵产物。而真正去合成发酵产物的是微生物细胞。 所以张教授得出了生物机器的概念,但是我更倾向于生物工厂的概念,即把微生物细胞看成一个小小的完备的工厂。理由很简单,张教授的三条假说中最重要的一个“细胞经济假说”很明显是一种企业行为,而非一种简单的机器行为。可以把细胞看成自主经营的,遵循经济规律的生物工厂。而发酵产物的总获得是一种微生物的群体行为,正如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总量。在现实生活中经济总量的变化是宏观的经济调控和“看不见的手”的微观调控下的企业行为的综合原因,发酵罐就好比这个经济体系的外环境,而我们的调控手段,如控氧、控温,限制性底物添加,就如同宏观的手段,而细胞的响应就如同企业对市场的响应一样。所以我认为叫生物工厂更加稳妥,发酵理论的第三个假说更加吻合。 这只是学生的个人的井底之见,有不妥之地,希望老师指正。 总体来讲《发酵原理》是张教授用近二十年时光,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经过教授的理论体系再创造和构建,系统地阐述了微生物发酵的原理,使得发酵工程从一门技术转变成了一门科学。也用实践去证明了教授的“理想不灭,青春不老;生命不止,追求不息;面对现实,心态平和;滴水穿石,集腋成裘;和而不同,稳操胜券”的四十字诀。也祝愿张教授在科学探索的路上再创佳绩。也祝老师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工作顺利!
个人分类: 生命系统|438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稿】读这门课的过程中所想到的
biozhang 2009-7-13 15:50
【专稿】读这门课的过程中所想到的 前文《 春江水暖谁先知——学生最有发言权 》已于7月12日发布了将在科学网悟空书斋(张星元的博客)陆续推荐发表学生在发酵原理课程讨论会上的发言稿的消息。 我准备在发言稿标题前冠以【专稿】的方式按已公布的目录陆续发稿,先发研究生的,后发本科生的。前面已经推荐发表了4篇意见一致的文章, 现在发布一篇包含批评意见的文章 。这次发布的是研究生孙×的《读这门课的过程中所想到的》,请指正。 研究生孙×:读这门课的过程中所想到的 张老师在《生物工程专家点题》(http://159.226.26.14/m/user_content.aspx?id=20680)一文的起题这样说:“传说中的南海观世音菩萨是人们理想中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神秘力量的化身。我们仰慕这种神力,但我们不相信上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喜欢这句话的后三分之一,说的很好,“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但我不喜欢中间的三分之一:“我们仰慕这种神力,但我们不相信上帝”。因为这里面的“我们”没有包括我,我仰慕这种神力,但我也相信上帝。上帝是什么?记得在‰偶然的一份基督宣传页上这样写道:“上帝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神,也不是一群神的集合;上帝是道,是存在于自然界中无所不在的规律。”就是这句话让我相信有上帝的存在,自然界中上帝无处不存在,也就是自然规律无处不在,只有坚信规律无处不在的人才能有坚定的科学信念,才能找出隐藏在事物背后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是事实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观要求我们在科学研究中要事实求是。就目前的科学而言一是自然规律的应用,一是自然规律的发现,从对自然规律的信仰这个意义上说对上帝的信仰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一致的,在这里我并不是想讨论到底是有神的存在还是没有神的存在,我只是想告诉所有的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让个人宗教信仰阻碍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上面的一段话与发酵原理课程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但它的的确确是我在读这门课的过程所想到的;写在上面,希望张老师能够原谅。 似发酵原理的课我以前也学过一些的,但张老师的课给我的是另外的一种感觉,启发我思考了许多以前所没有思考过的问题。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想,都是一些片段,写下来虽然不能成为一篇系统的论文,但我觉的还是有必要和张老师交流一下的。 一, 在张老师发酵原理这本书中出现了太多明显的个人信仰的观点 人类对微生物发酵的应用虽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现代发酵工程的发展如果从生产青霉素算起也就不到百年的历史,如果从真正的大规模生产甘油算起那就更短了。现在发酵生产的研究已走到了它的成熟阶段,但它与其它学科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其它学科在发展之初就有了自己的原理,而发酵工程,一直发展还没有自己的原理,它所依靠的是微生物,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在发酵生产研究走到自己的壮年的今天迫切需要自己的原理也成长起来,就在这个时候,张老师的发酵原理出现了,这是世界学术界的首创。要让这一原理走出去,我们不仅要摒弃宗教信仰的屏障,还要摒弃社会形态的屏障,这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没有必要让它夭折在意识形态的屏障中。我想张老师书中出现过多的明显的马克思主义个人信仰的观点势必会影响其出现在有不同宗教信仰的科学工作者的书架。 二,代谢能支撑假说是否改为代谢能支撑理论更合适 自然界是一个完美的统一体,任何个体(有生命和无生命)都不能脱离其周围的环境面独立存在,这是自然界的公理。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永远不会达到平衡,它们通过将高焓低熵的基质转化成低焓高熵的代谢产物,不断地获得自由能。这早已被生命科学研究所证实,而且也符合自然界的运转规律。 三,代谢网络假说是否改为代谢网络理论更合适 代谢途径和输送系统在代谢物分子水平上整合,在辅因子水平上协调,形成横跨生物活细胞内外的代谢网络。代谢网络是细胞自主调节的无尺度网络,它作为一个整体来承担生物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这一思想是在生物化学研究中首先发现ED途径后的许多代谢途径相继被发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生命细胞中的物质分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已被近代生物化学研究所证实,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再称它为假说,而且在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中也都没有代谢网络假说这种说法,所以在以细胞整体为研究对象的发酵原理中我觉的还是把它称为代谢网络理论更合适。况且,称为假说似有对前辈功劳不敬之嫌,又有吞没前辈功劳之嫌,这对建立公平公正的学术风气是很不利的。 四,关于经典热力学 记得张老师在发酵原理课上讲热力学理论在生物体系中存在限制,我要课下查看了热力学相关书籍;我认为经典热力学与生物体系并不矛盾,经典热力学也能应用于生物体系的研究。当然,就像牛顿的经典力学存在限制一样,这样的限制经典热力学也同样存在;经典热力学理论是建立在孤立体系基础之上的,它的研究对像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且在理论建立之初的气体模型是假设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是没有相互作用的,这是一种理想模型,在得出结论之后,科学家把对它的应用扩大到了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体系之中,并且发现它也是适用的,就像它能应用于生物体系并也得一定的结论。但是经典热力学并不能解决生物体系的所有问题,这还取决于另外一个因素,即生物体系是一个耗散体系。经典热力学应用于生物体系能得出一定的有用信息说明经典热力学与生物体系并不矛盾。因此我们并不能说是经典热力学存在缺陷。 张老师的发酵原理课给了我许多思想启发,感谢张老师在繁忙的学术研究中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课堂。
个人分类: 生命系统|374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稿】解读微生物自身的“经济管理原则”
biozhang 2009-7-13 10:21
【专稿】解读微生物自身的“经济管理原则” 前文《 春江水暖谁先知——学生最有发言权 》已于7月12日发布了将在科学网悟空书斋(张星元的博客)陆续推荐发表学生在发酵原理课程讨论会上的发言稿的消息。 我准备在发言稿标题前冠以【专稿】的方式按已公布的目录陆续发稿,先发研究生的,后发本科生的。今天发布的是研究生孟××的《解读微生物自身的“经济管理原则”》,请指正。 研究生孟××:解读微生物自身的“经济管理原则” 在工业发酵生产中,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获得目的物的。一般意义上的机器(发酵设备)只是为适合目的物产生菌生长代谢提供环境条件。目的物完全来源于微生物细胞的代谢而不是来源于一般意义上的机器,也就是说, 实际上工业发酵生产的主体是微生物。这样,可以把微生物细胞看作是一个特殊的机器——“细胞机器”,通过生物学的生产方式来生产产品 。一般来讲,只有当人了解了产品生产过程,才能制造出相应的生产设备。但是在发酵过程中,人只是利用微生物细胞本身具有的功能来达到生产目的,微生物细胞本身只是一个生命体,在进行生命活动的同时成为生产工具。所以广义地讲,能够被人用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的生命体也都可以看作是机器。 然而,即使是广泛采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原有生命个体,也不可以把生命体看成是完全意义上的机器,因为任何生命体都有其固有的生命属性,这是不会随人的意志而轻易改变的。 “细胞机器”只能看作是一个特殊的机器。对于这个机器来讲,生存是第一位的,这体现了其生命的本质 ;对于人来讲,获得产品是最主要的,这体现了其机器的特点。这是一对矛盾。我们不能因为强调产品的获得而忽视微生物生存,产品的获得同样建立在细胞代谢和生存基础上。要处理好微生物的生存利益和人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获得产品的经济利益这一对矛盾,就必须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 关于发酵学的三个假说,首先就是最为基础的代谢能支撑假说。无论对于微生物还是生产来说,都需要代谢能,只有微生物能够生存才有成为“细胞机器”的可能。一切发酵产物都来自于细胞的代谢,而微生物的代谢是非常复杂的,呈现网络的结构,这就是代谢网络假说所描述的,是发酵产物生产的最具体的内容。第三个假说是细胞经济假说,无论是细胞生存还是代谢产物的产生都受到一系列的调控,以保证物质和能量尽可能有效地被利用。这三个假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对于现存的生物来说,无论是微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而存在的,所以对生物来说,无论其外形,习性或是代谢方式,都是最适合它所处的自然环境。自然的生存竞争是非常残酷的,为了生存,生物体都尽最大可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它能得到的每一份“食物”,尽可能高效地进行代谢。甚至,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优化中。由此可见,微生物的代谢系统对于其自身而言是最适合环境,最有竞争力的。它的合理性体现在各个方面。首先,代谢能支撑生命活动,代谢能的不足必然阻碍正常生命活动。细胞合成代谢产物时要消耗大量的代谢能,而当微生物细胞作为细胞机器时,要求大量生成某些指定的代谢产物,也需要大量的代谢能。而且,对微生物自身而言这是非正常状态:竞争力下降,不利于生存。在原则上,这种非正常状态是受到排斥的,因为这种非正常状态使细胞负担加重,能量和物质的消耗加快,对微生物本身是不利的。这时需要为它们提供配套的环境条件,以维持生存状态 。 代谢能也是在代谢中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的,各种代谢途径不是零散的,而是构成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没有终点也没有起点。 整个网络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中心代谢板块(由中心代谢途径们组成),向心代谢板块(由向心代谢途径们组成)和离心代谢板块(由离心代谢途径们组成) 。中心代谢途径是作为代谢的中心环节,产生各种前体物质。能量代谢也要经过中心代谢途径。向心代谢途径将胞外营养物质送入中心代谢途径,经离心代谢途径生成细胞组成物质参与生长。当微生物细胞作为细胞机器进行生产运行时,离心代谢途径是合成工业发酵的目的产物的主要途径。然而,微生物细胞的通用代谢物过多地引向某分支代谢途径,从本质上讲是损害微生物的生存利益的。 在天然环境下,微生物的自发突变也有可能产生新的分支代谢途径。但是如果它对微生物自身的生存利益毫无意义的话,这条代谢途径对他自身来说就是多余的。即使是正常的代谢也会受到多种调控方式的调控,以协调微生物自身的生命活动。这就是 细胞经济 在起作用:它开启与生存密切相关的途径,关闭暂时不需要的途径,在特殊情况下启动特殊的途径。 但实际情况是,为了工业发酵的效益,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微生物原来的细胞经济体系,使工业发酵的目的产物大量的生成。在这种情况下,微生物细胞实际处于非正常代谢状态。然而,如果生命活动仍在继续,表明人为的干扰并不能改变细胞经济管理原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使细胞经济体系处于一种可以承受的新的亚稳态(细胞经济管理原则仍在起作用)。更大的干扰将使代谢进一步无序,超过细胞经济管理原则规范下的细胞可以承受的范围,细胞经济体系就会崩溃,生命活动不能继续下去。所以, 人为的干扰(菌种选育与发酵工艺条件控制)只能在细胞体系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起作用,在满足细胞的这个最基本的生存要求的情况下追求产量的最大化 。 人对微生物细胞的改造是可以实现细胞生存和目的产物高产的双重目的的。在解除调控机制,引入目的产物合成途径的时候, 微生物细胞“整体协调,维持生计”的经济管理原则既会限制干扰的幅度,又会促成新的代谢格局 。为了提高工业发酵生产的效益,要对微生物的代谢流进行导向:强化细胞产能的能力,关闭一些非必要途径,甚至启动特殊的途径,使能量和物质尽可能的用于目的产物的合成。细胞自身的代谢服从细胞经济管理原则,那么在代谢流的导向上,人也应该注意(遵循和利用)其经济性,对它们的代谢进行合理的导向,使“细胞机器”高效的运转的。细胞机器在本质上仍然是生命体,无视一个生命体生存的需要是无法实现其价值的,而细胞之所以可以升级为“细胞机器”是因为人对它的 利用 和 改造,所以微生物的生存利益和人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获得产品的经济利益这一对矛盾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找到其中可以相容之处,也许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个人分类: 细胞经济假说|50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稿】解读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
biozhang 2009-7-13 07:15
【专稿】解读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 前文《 春江水暖谁先知——学生最有发言权 》已于7月12日发布了将在科学网悟空书斋(张星元的博客)陆续推荐发表学生在发酵原理课程讨论会上的发言稿的消息。 我准备在发言稿标题前冠以【专稿】的方式按已公布的目录陆续发稿,先发研究生的,后发本科生的。今天发布的是研究生邵×的《解读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请指正。 研究生邵×:解读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 学了发酵原理这门课,学到了许多新的理论,也从新的高度审视了部分以前的知识,也修正了以前的错误观点,受益匪浅。 工业发酵过程靠如下三种流动来维系:即伴随能量形式的转换而发生的电子流动、伴随异化和同化作用而发生的物质流动,以及伴随不同水平上的代谢调节而发生的信息流动。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我们以化能异养型微生物为研究起点,提出了微生物细胞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 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发酵学的三个基本假说):①代谢能支撑假说:微生物细胞生命活动的驱动原理(微生物能学),②代谢网络假说:代谢网络与代谢物流图(微生物第二解剖学),③细胞经济假说:细胞经济运行与生存保障原理(细胞经济学)。 代谢能支撑假说挑明了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前提,即微生物细胞代谢能的持续供应问题;代谢网络假说梳理了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容,具体化了微生物细胞的能量、物质的转化关系;细胞经济假说揭示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经济管理原则,这些原则是人和微生物合作成功的基础。 现代发酵工程依靠微生物来完成发酵工厂生产线上的必不可少的加工(或转化)步骤,在这个意义上,微生物细胞就是工业发酵生产线上特殊机器——细胞机器。细胞机器与普通意义上的机器不同,细胞机器必须由代谢能直接驱动。在发酵工厂的生产线上,微生物细胞机器必须完成“在线制造”和“生产运行”的双重任务。所以在生产中要兼顾细胞机器即微生物活细胞的生长、繁殖和生产。其中,自主代谢和代谢能支撑是活细胞最基本的性能。没有生命就没有代谢能,没有代谢能的支撑就没有生命。生存和生长均需要代谢能的支撑。这就引出了发酵学第一假说。 代谢能支撑假说:能直接推动生命活动(做细胞功)的能量形式叫做代谢能。微生物细胞依靠其自备的能量转换机构,把化学能或光能持续地转化成代谢能,并直接用来支撑其自身的生命活动。 代谢能是对应于生命运动的能量形式,是生物体直接用来建设自身或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形式。 代谢能以高能磷酸键或电场的方式储存在代谢能的载体中,腺苷酸和可以被能量化的生物膜是最常见的代谢能载体,ATP(能量货币)和Δp(质子运动势,能库)是代谢能最常见的供体。 为什么自主生活和独立生存的微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必须由代谢能支撑?因为从微生物细胞过程的热力学角度分析,微生物细胞是一个耗散结构,这种结构只能在远离热力学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生成,并且需要不断输入能量来维持。 1969年比利时普利高津(Prigogine)提出耗散结构理论,所谓耗散结构(dissipativestructure)是指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体系,它可以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系统,也可以是社会的经济系统。耗散结构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当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可以从原有的无序或低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 对于微生物细胞而言,微生物活细胞总是不断地从环境取得营养(化学能源),在细胞内进行生物转化(补充“秩序”),同时把细胞内部不可逆过程产生的“混乱”的一部分以废物和热量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排除“混乱”)。而微生物细胞从环境中吸取营养,经过自身代谢,排出代谢废物的过程也都离不开能量,以维持细胞的低熵(高度有序)状态。而其环境由于接受了来自微生物细胞这个系统的“混乱”,其混乱程度增加了,如果把我们研究的系统与它所处的环境加在一起,看作一个隔离系统,这个重新划定的隔离系统服从经典热力学的熵增定律。在这个重新划定的隔离系统中,系统有序程度的增加,必须由它的环境混乱程度的更多的增加来弥补。 第一假说阐述了代谢能支撑生命活动,那么微生物细胞内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怎样实现的?这就引出了发酵学第二假说。 代谢网络假说:代谢途径和输送系统在代谢物分子水平上整合、在辅因子水平上协调,形成横跨微生物活细胞内外的代谢网络。代谢网络是细胞自主调节的无尺度网络,它作为一个整体来承担微生物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代谢网络横跨细胞内外,没有绝对的起点,也没有绝对的终点。代谢网络是分解代谢途径、合成代谢途径和化合物跨膜输送系统的有序组合。 代谢途径和输送系统在代谢物分子水平上整合、在辅因子水平上协调。具体来讲:在活细胞的中,酶参与生化途径的组成;参与代谢的化合物(这是指在蛋白质层次上,代谢途径中的各种代谢物分子,也就是代谢网络的各个节点),往往既是一个或多个酶的底物,又是一个或多个酶的产物。不同的生化途径靠了这样的代谢物而互相联系起来,这是在代谢物分子水平上整合。不同途径之间的另一水平上的协调是通过辅因子来实现的,如“能量货币”ATP、还原力NADH和NADPH等,它们对许多反应来说必不可少。这些辅因子在供能反应和生物合成反应中的耦合作用;它们连续不断的生成和使用,又在单个反应之间建立关系。对于NAD+、NADP+来说,也就是辅酶的再生,它们再生的过程也就在反应之间建立了关系,如:在EMP途径中的GA-3-P脱氢,将氢传递给NAD+,生成NADH+H+,NADH+H+又可将氢传递给乙醛生成乙醇,这样,辅因子在这两个单个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系。 代谢网络是无尺度网络。很多复杂系统的网络拥有共同的重要特性:大部分节点只有少数几个连结,而某些节点却拥有与其他节点的大量连结,这些具有大量连结的节点称为“集散节点”,它们所拥有的连结可能高达数百、数千甚至数百万。由此看来,这一特性似乎能说明网络是无尺度的。无尺度网络具有某些重要特性。例如它们都可以承受意外的故障,但面对协同式攻击却很脆弱。 对蛋白质层次的代谢网络来说,一个代谢物分子就是一个节点,而节点之间的连结则是生化反应。大部分的分子只参加一种或两种反应,但少数分子参与许多反应,它们实际上是代谢流的集散中心(如,中心代谢途径的12种前体代谢物)或通用代谢物(如,能量货币ATP和还原力NADH和NADPH)。 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将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初级代谢的代谢网络,认为地分成“向心板块”、“中心板块”和“离心板块”等三大板块来研究。向心板块和中心板块两个板块对应于供能反应,离心板块对应于生物合成反应。 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有机化合物(碳架物质)在代谢网络中流动,形成代谢流。在工业发酵生产中,微生物细胞的主要代谢流有起点和终点,其起点应该是原料,其终点应该是目的产物。那么微生物细胞是否就可以按照人的意志无限制地为我们生产产品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这就引出了发酵学第三假说。 发酵学第三假说:微生物细胞是远离平衡状态的不平衡的开放体系,是在物竞天择的基础上形成的细胞经济体系。细胞经济体系是微生物细胞生存的保障体系,它为细胞的适应性、经济性和代谢的持续性提供保障。 在正常情况下,微生物细胞不会消耗能量或营养去合成那些可以从环境中得到的化合物,也不过量合成中间代谢物们。微生物细胞自主的代谢协调能保证:在任何特定时刻、特定的细胞空间,只合成必要的酶系和刚够用的酶量。这由许多调节机制来控制,这些机制可以归结为在反馈信息触发下发生的抑制、激活、阻遏、诱导等基本调节机制。 所以,人只有与微生物友好合作,在微生物可以承受的基础上,利用改造它们,促使它们为人类服务。工业发酵就是要从中找到微生物的生存与人类意志之间的平衡和兼容。
个人分类: 生命系统|676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稿】从系统论角度重新构建发酵工程学问
biozhang 2009-7-12 20:07
【专稿】从系统论角度重新构建发酵工程学问 前文《 春江水暖谁先知——学生最有发言权 》已于7月12日发布了将在科学网悟空书斋(张星元的博客)陆续推荐发表学生在发酵原理课程讨论会上的发言稿的消息。 我准备在发言稿标题前冠以【专稿】的方式按已公布的目录陆续发稿,先发研究生的,后发本科生的。今天发布的是研究生李××的《从系统论角度重新构建发酵工程学问》,请指正。 研究生李××:从系统论角度重新构建发酵工程学问 本学期我们选修了张教授的《发酵原理》的课程,一方面,对本科阶段发酵工程相关的一些基础课程,如工业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对发酵工程在整个生物学和工业生产中的定位和作用得到了一个系统的认识。 张教授在授课过程中曾说过,《发酵原理》试图突破以往发酵工程课程主要依靠化学工程路线的缺陷,还发酵工程生物学属性的原貌,从而实现当前国内化工模式的传统发酵生产到生物工程的现代发酵生产的转变。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发酵原理从系统论的角度重新构建了发酵工程的学问。 发酵原理从电子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三个不同侧面反映工业发酵的运动本质,从三个重要学说,即微生物细胞能学、微生物细胞第二解剖学和微生物细胞经济学的角度分别提出三个假说。 1.代谢能支撑假说:能直接推动生命活动(做细胞功)的能量形式叫做代谢能。微生物细胞依靠其自备的能量转换机构,把化学能或光能持续地转化成代谢能,并直接用来支撑其自身的生命活动。 2.代谢网络假说:代谢途径和输送系统在代谢物分子水平上整合、在辅因子(辅酶)水平上协调,形成横跨微生物细胞内外的代谢网络。代谢网络是细胞自主调节的无尺度网络,它作为一个整体来承担微生物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3.细胞经济假说:微生物细胞是个远离平衡状态的不平衡的开放体系,是在物竞天择的基础上形成的细胞(代谢)经济体系。细胞经济体系是微生物细胞生存的保障体系,它为细胞的适应性、经济性和代谢的持续性提供保障。 众所周知,上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科学的思维方式逐步从还原论转变为整体论,在这种趋势下,诞生了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被称为“老三论”,后来进一步又出现了“新三论”,即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这些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尤其是科技工作者对于各自的研究领域有了一种全新的思考角度。以生物学为例,当基于还原论的分子生物学越来越不能解决许多生物医学的综合性问题时,系统生物学浮出了水面,它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单个基因或者蛋白质不同,它研究的是生物单元在所有水平上复杂的相互作用,并把重点放在分散的生物单元如何形成了系统整体的功能和机制。自此,许多生物学研究方法都呈现出从微观走向宏观,从部分走向整体的趋势。以上三个假说是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对发酵工程领域进行理论整合和创新的有力尝试。 系统理论的核心是系统论,贝塔朗菲(Bertalanffy)在他的一般系统论中阐述了系统论的主要原理,它包括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稳定性、开放性和目的性。学了发酵原理,我发现发酵原理课程的基本观点非常好地贯彻了系统论的原理。 1.发酵原理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系统论的核心原理是它的整体性原理。自然界的事物都具有系统性,而各种系统都呈现出整体性。因为系统是各种要素联系起来、组织起来的产物,是各种要素的综合体,具有各单个要素所不具备的整体性。所以,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系统的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只有从整体上才能显示出来。系统的整体性呈现了各个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特性。 在发酵原理课程一开始,张教授就提出了“细胞机器”的概念。由于微生物细胞都是自主生活,独立存在的,所以它必须独立完成能量代谢和自身的生长、繁殖等的生命活动。“细胞机器”这个概念便是从发酵工程的生产角度,将微生物细胞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看待,正如普通意义上的机器在工厂作为一个独立整体一样,任何一个部件的功能或它们功能的简单加和,都不能替代机器这个整体的功能。微生物细胞机器的工作模式体现了微生物细胞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在适当的工业生产环境条件下,通过自身系统内部各要素的配合,实现获得理想产物的整体性功能。 2.发酵原理体现了系统的层次性原理 贝塔朗菲认为生物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发现生物系统中一切层次上的组织原理。复杂事物中一个层次与另一层次之间有着根本的差别。它要求人们在考察每个组织层次时,不但了解本层次,而且要了解相邻的层次。通过系统不同层次的比较来认识系统的特点。 第二假说中代谢网络体现了系统的层次性原理。网络和系统之间存在这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一个网络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所以可以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处理。第二假说在叙述代谢网络概念时,经过分析,指出细胞的代谢网络是生物界的一种无尺度网络,而这种代谢网络可以不同层次来讨论,其中包括基因层次、蛋白质和酶的层次、代谢流层次、信息流层次等等。在代谢网络的讨论中,发酵原理主要侧重于蛋白质层次和代谢流层次的研究。 即便如此,在单一层次的讨论中也存在主要与次要的区别。无尺度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存在集散中心。如果把小分子酶解产物看作代谢网络的一个“节点”,而将酶催化反应作为“边”,那么由此可以构成一个在蛋白质层次的代谢网络。所以,这个代谢网络的集散中心就是12种通用代谢物,其他众多代谢产物将与它们相关联;这个代谢网络还存在EMP、HMP和TCA等通用代谢途径(中心代谢谢途径),其他代谢途径也需要经过通用代谢途径合成相应的产物。这些区别实质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系统层次的体现。 3.发酵原理体现了系统的稳定性原理 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是使形形色色的系统得以区分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说,只有系统的相对稳定,才能够对它们进行研究。系统存在的本身就意味着有一定的稳定性,而系统的稳定性是在动态中的稳定,系统的“静止”(亚稳态)不是在静止中实现的,而是在运动中实现的。 微生物作为一个系统,经过长时期的进化,整个系统始终处于动态的稳定中。第三假说,细胞经济假说实际上就体现了这一点。发酵原理在第三假说的叙述中,通过列举了不同层次的微生物代谢调控的例子,提出了微生物通过“整体协调,维持生计”的经济管理原则进行经济运行的观点。而代谢网络的刚性和代谢变动性是细胞经济管理原则的生物学根据。所谓代谢网络的刚性,即微生物自动抵制代谢网络中代谢物流量分布的改变的特性;而代谢变动性,是指微生物细胞的代谢流可以根据其所处环境的变动而自主地选择不同的路径及其流量分布的性质。这两点正是系统在动态中保持稳定的最好体现。 4.发酵原理体现了系统的开放性原理 系统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系统的开放性原理是指系统具有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向环境开放,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 第三假说一开始就指出微生物细胞是个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用耗散结构理论来进一步阐明微生物系统不断实现有序生命活动的内在机制。 5.发酵原理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原理 系统的目的性原理是指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范围内其发展不受或很少受条件变化或经历的影响,坚持表现出某种趋向的状态和特征。 微生物作为一个系统,同样也具有这样的特征。正如第三假说所阐述的那样,细胞经济体系是微生物细胞生存的保障体系。微生物细胞的“整体协调维持生计”的经济管理原则实际上是为了保障微生物细胞的生存。所以,微生物作为一个系统,它的目的性就在于保障自身的生存。即便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比如我们在发酵工业上采用不同的发酵工艺条件,甚至选用的改造过的微生物菌种,细胞经济的原则也还是不变。 最后,感谢张教授为我们发酵工程的学子写出了一本好书,感谢您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我们一定会朝着您指引的正确方向,为发酵工程的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个人分类: 复杂系统|507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稿】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biozhang 2009-7-12 14:26
【专稿】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前文《 春江水暖谁先知——学生最有发言权 》已于7月12日发布了将陆续在科学网悟空书斋(张星元的博客)推荐发表学生在发酵原理课程讨论会上的发言稿的消息。 我准备在发言稿标题前冠以【专稿】的方式按已公布的目录陆续发稿,先发研究生的,后发本科生的。今天发布的是研究生朱××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请指正。 研究生朱××: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无论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生化工程等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还是传统的醋,酒,面包,啤酒的生产等,都离不开发酵过程。发酵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生物技术。发酵过程是微生物群体生命活动的一个动态过程,是五花八门、千变万化的,表现出种种多样性,包括所使用的微生物种群、营养类型、培养条件的多样性,微生物营养与目的产物的多样性,微生物生长与目的产物生成之间的偶联方式的多样性等等。那么,我们如何进行发酵研究呢? 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大量与发酵有关的课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遗传学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原理与方法》、《生化工程》《生化分离工程》等等课程,这些当然都是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所必需掌握的,但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们对我们的发酵工程这个专业的真正了解了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这正是我们大部分学生的生动写照,特别是当我们面对如此大量的信息,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理论的指导时,我们往往会迷失方向,纠缠于细节,而不能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如果要想清楚地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提纲挈领的把握整个学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会“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够享受“山高人为峰”,“一览众山小”的惬意。 张老师几十年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与创作,建立了发酵工程的核心理论,即生物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发酵原理。“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张老师的这门课程正给我们提供一个这样的工具,这样一个“借力”,使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本专业。首先发酵原理这本书系统、深入、哲学地将微生物发酵及相关的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经济学以及哲学知识归纳总结,高屋建瓴地在更高的一个层面上融会贯通。张老师用语考究,描述形象生动,把一向令人却步,晦涩、难懂、深奥的理论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是其内容上的创新。不仅如此,本书也扭转了忽视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属性的历史倾向,为化工模式的传统发酵生产上升到生物工程的现代发酵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推动发酵工程的计算机控制和自动化进程,为发酵工程真正从一门技艺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做出了努力。 我们知道工业发酵是微生物群体活动的动态过程。主要通过三种流动,即伴随能量形式的转换而发生的电子流动,伴随异化和同化作用而发生的物质流动,以及伴随不同水平上的代谢调节而发生的信息流动来实现。在此基础上张老师运用归纳逻辑的方法提出了关于微生物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1代谢能支撑假说:微生物细胞生命活动的驱动原理(微生物能学);2代谢网络假说:代谢网络与代谢物流图(微生物第二解剖学);3细胞经济假说:细胞经济运行与生存保障原理(微生物细胞经济学)。发酵原理中这三大假说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它们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问题,即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问题。它们三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其中代谢能支撑是前提,代谢网络是依据,细胞经济是本质。 在具体阐述三大假说之前特别提醒读者,发酵原理的三大假说是从典型的工业发酵的事实根据提出的,所谓“典型的工业发酵”是指依靠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合成某种最终被分泌到胞外的初级代谢产物和能量代谢副产物的过程,即其一般要满足如下条件: ①生产菌种是化能异养型微生物,②目的产物是初级代谢产物(或者是能量代谢副产物),③产物生成后分泌到胞外。 下面将展开这三大假说的相互关系: 1 代谢能支撑假说 生命活动是生物体高度有序的序列反应的总和,是耗能的、不可逆的过程。尽管不同的生物可以使用不同的能源;然而,实际上吸能的生物化学反应只能接受代谢能(metabolic energy)。因此所有的动植物体内都存在把其他形式的能量(化学能或光能)转化成代谢能的过程。工业发酵过程是利用微生物细胞群体生命活动的过程,微生物细胞的生命活动当然也是耗能的,且也只能直接接受代谢能。但是微生物细胞直接面向环境,其自主应对环境变化的生存方式决定微生物细胞必须自己解决能量形式转换等生死攸关的问题,也就是说微生物细胞必须自备与能源相对应的能量形式转换机构,并具备把能源提供的能量持续不断地转化成代谢能的能力,最终实现代谢能对微生物细胞生命活动的支撑。在此基础上,张老师提出了发酵学的第一假说—— 代谢能支撑假说:能直接推动生命活动(做细胞功)的能量形式叫做代谢能。微生物细胞依靠其自备的能量转换机构,把化学能或光能持续地转化成代谢能,并直接用来支撑其自身的生命活动。 代谢能支撑假说是发酵原理三大假说中最基本的假说,它确立了微生物在工业发酵中的地位,规定了工业发酵的生物学属性。 2. 代谢网络假说 微生物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依靠代谢网络来实现的。一系列按序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构成生化反应途径,生化反应途径按生物化学规律汇成生化反应网络。若生化途径在活细胞里运行,则为代谢途径。代谢途径和输送系统相互间的接合,加上细胞内辅酶再生与回用的协调作用,构成横跨微生物活细胞内外的、可调节的、无尺度的代谢网络。化合物(代谢中间物)在代谢网络中流动,形成代谢流。工业发酵过程中,原料代谢流经微生物细胞(细胞机器)中一系列途径转化成为目的产物。 在此基础上,张老师提出了发酵学的第二假说—— 代谢网络假说: 代谢途径和输送系统在代谢物分子水平上整合、在辅因子(辅酶)水平上协调,形成横跨微生物细胞内外的代谢网络。代谢网络是细胞自主调节的无尺度网络,它作为一个整体来承担微生物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代谢网络不是生化途径和跨膜输送过程简单连接,而是要将生物化学概念纳入细胞代谢的总体框架。微生物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依靠代谢网络来实现的,这个假说揭示了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容——能量、物质的转化关系和操作过程。因此代谢网络假说为工业发酵菌种选育及生产工艺的控制系统地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可操作的可能性,为工业发酵新产品新原料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3. 细胞经济假说 在发酵工业生产上,人与微生物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人与微生物合作关系是发酵工程的基本矛盾,理解发酵工程的这个基本矛盾必须有一个理论基础,为此张老师提出了发酵学的第三假说—— 细胞经济假说:微生物细胞是个远离平衡状态的不平衡的开放体系,是在物竞天择的基础上形成的细胞(代谢)经济体系。细胞经济体系是微生物细胞生存的保障体系,它为细胞的适应性、经济性和代谢的持续性提供保障。 微生物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其所以能生存繁衍至今,正因为有其自身独特的优越性。而在我们为了生产发酵产品而对微生物改造(菌种选育)之前,它们自身原来就存在完整的细胞经济系统。我们只有通过学习,了解了微生物的经济学特性,才能在将来的生产实践中与微生物和谐相处,实现“双赢”。细胞经济假说阐述了微生物细胞为了生存而进行自身调整的保障机制,为代谢能的开支、代谢网络中各种代谢物库的大小,以及代谢流中有机物的流量大小和分支处的流量分配提供了解释的依据,从而导出微生物生命活动的法则——“整体协调,维持生计”的经济管理原则。这一假说是人与微生物合作的切入点,人若要发挥好在发酵工业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掌握好对微生物的代谢进行导向的程度,使微生物的生存利益与人的经济利益相统一,就必须对细胞本身的经济问题有一个客观的理解。人只有与微生物友好合作,在微生物可以承受的基础上,利用并改造它们,引导它们为人类服务。 综上所述,发酵原理的三个假说共同支撑着微生物细胞的所有生命活动。代谢能的产生与消耗必须依靠代谢网络的来实现,而代谢网络的运行又需要代谢能来提供能量。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相互交叉,并且都受细胞经济性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工业发酵期望切合生产实际的物质、能量代谢结果,无止境地追求完美的代谢网络响应。 在学习《发酵原理》这门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其核心内容三大假说,还有细胞机器理论、发酵工程的8个预测以及工业微生物育种的五字策略的等等,除了这些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张老师对学术的严谨态度和对知识的孜孜追求,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这必将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大有裨益!
个人分类: 生命系统|5378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江水暖谁先知——学生最有发言权(附发言稿网址)
biozhang 2009-7-12 08:07
张星元:春江水暖谁先知——学生最有发言权    教学是一种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和实践,从不知到知不能到能,逐步形成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力的过程。   教学和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教师主导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强化学生主体,培养学生,让学生独立地学,主动地学,创造地学,最终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教师在教育改革中挑大梁,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育改革的基础,是教育改革的主体。师生共同努力迎来教育改革的春天。春江水暖谁先知?   一个声音在说:春天来了,春天在哪里?春芽从地里钻出来了,树木也穿上了新衣裳。春天在哪里?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教室里,来到了我们的课程里,来到了我们的眼睛里!   是谁在说?是我们的学生在说,是大学生、研究生在说。   改革的主体说话了!   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学生,天天向上的他们最纯真。   “春江水暖谁先知——学生最有发言权”,在这个信念的支持下,我始终鼓励学生对我的教学发表意见,坚持开好课程讨论会。讨论会上同学发言(鼓励发表与老师相左的意见),老师点评(发掘“思想的火花”),师生对话。   为适应发酵学科向生物工程靠拢的大好发展趋势,我与学生们在上个世纪末创建了微生物生物学原理课程(简称发酵原理),分别对生物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发酵学科研究生在不同水平上开课;试图从传统发酵工程课程体系打开一个教学改革的口子,逐步实现发酵工程课程体系的全面升级。改革的步履是十分艰辛的,每一步都凝结着我们师生的血汗;改革的进程有据可查,步步推进。从手稿(复印件)到讲义(打印本)到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出版物),更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电脑里仍然保留着的每一轮学生的发酵原理讨论会的原始资料(从1998级开始每一届同学参加讨论会的PPT和WORD文稿)。   《发酵原理》这本书(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2005年有科学出版社出版,《发酵原理》第二版(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正在撰写中。为了让读者对我们的改革和对这本书、这门课程有所了解, 最近我重温了2002级的本科生和2003级的研究生课堂参加讨论会的PPT和WORD文稿,摘编了其中一些同学的发言。 以下文稿将陆续在科学网悟空书斋(张星元的博客)推荐发表,供生物学界、生物工程学界有兴趣的学子选阅。欢迎切磋。 摘编的文稿目录, 点击以下小标题即可阅读。 研究生评发酵原理 ⑴全面肯定的: 研究生朱××: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研究生李××: 从系统论角度重新构建发酵工程学问 研究生邵×: 解读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 研究生孟××: 解读微生物自身的“经济管理原则” ⑵包含商榷意见的: 研究生孙×: 读这门课的过程中所想到的 研究生赵××: 关于“生物机器”和“生物工厂”的讨论 大学生评发酵原理 2003基地班 赵××同学: 对发酵理论创新的认识 任××同学: 对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的理解 许××同学: 对发酵原理理论框架的思考 顾×同学: 三个基本假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2003级 徐××同学: 从原来的“不识”到如今的“不释” 于×同学: 微生物是工业发酵的灵魂 张×同学: 细胞经济管理原则不能动摇 侯×同学: 发酵学关于动态研究的观点 金×同学: 发酵学科是一门与生命打交道的学科 卢×同学: 细胞是一个经济体 孙××同学: 细胞机器和代谢工程 成×同学: 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问题 刘××同学: 微生物的经济性及信息流的问题 邱××同学: 这本书的独特风格 王×同学: 工业微生物的代谢通道 石×同学: 工业微生物在人心目中的地位的变化 孙×同学: 发酵原理这本书的内容 杨××同学: 发酵学三假说的研究起点 2002级 杨×同学: 发酵学科和发酵原理课程 杨×同学(另一位): 从来没有听过、见过、想过的理论 冯×同学: 细胞机器的工作模式 李××同学: 发酵原理这本书的领航作用 周×同学: 知识结构的提升
个人分类: 接力棒|11524 次阅读|1 个评论
给报考我研究生的考生们的一些提示 (续)
钟建江 2009-4-27 21:10
今天是2009年4月27日,周一,最近一段时间研究生面试告一段落,结合多年观察到的一些事情,想写几点,以供希望进入我实验室的同学参考: 1)各校研究生招收办法略有差别,这个务请考生注意。比如,在华理,硕士生面试一结束(当天或第二天),就要求确定导师,所以,针对报考我的同学,其实需要在面试当天和第二天这两天,紧密跟我联系或当面沟通,以便取得主动权,因为名额有限且时间相当紧(就这么二三十小时内要决定了的);而同样硕士生招生,在上海交大,则是不先确定导师,等正式开学同学们入学进来了,还可跟我联系,最后在入学初正式确定导师,所以,以往跟我联系过或者没有联系过的同学,可以在适当时间(当然也建议尽早为佳)与我实验室取得联系,尽早来实验室走走看看、跟在读研究生们聊聊,最终确定你自己的意向。 2)各校招生专业和导师网上介绍等信息需要认真查阅。比如,在华理,我仅在生物化工招收硕士生(在生物工程学院网页导师栏中可以看到名单所列),而博士生则在生物化工和发酵工程均招,所以,有报考硕士的同学跟我联系,但已经报考了发酵工程或其他专业的,则最终没能进入我的视线(因为个专业均要求先满足各自导师的招生再往外划);而在交大,我在生物工程(生物化工)或微生物学招收研究生,我们是两专业一起招、平行分组面试后录取的。 3)对于博士生报考或者硕博连读或直博之类,则预先申报导师。这次我在交大有多位同学报考,有几位成绩不错也不相上下,虽然我名额有限没办法录取,最终我推荐给其他几位导师,大家最终相互也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这个也需要考试当天注意跟我们导师积极沟通。在去年记得有位外地同学来这里面试,后来一时联系不上,因其手机是外地的、到了上海没能开通,这个急得我们不得了,我发邮件也一时联系不上对方,呵呵,这种情况要尽量避免以便争取到机会。 4)如上一篇博论我做谈到,研究生初始考试成绩不是最重要的,虽然这么说,但是对于硕士生涉及综合排名和奖学金,所以,同学们要努力考个优秀,认真对待,象临考的身体状况、睡眠休息等必须注意好。当然最终我是以面试来考虑录取,尤其对博士生更是如此。但是我已经有过两三个博士生考生,研究做得很不错,但是不重视基础知识和临考复习,最终连最低分数线也没能达到,可惜无法一起工作,虽然相互欣赏,但也只能感到十分的可惜了... 5)平时要注重实验,对于报考博士的同学,那更是要首先做好本职科研,做出成绩的比较容易获得面试老师们的认可。一个有培养前途的、对科学研究充满好奇和灵感的人,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研究生毕竟是要培养一种更高要求的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科研创新能力,而光考试好、死读书是不能说明问题的。 6)在通过面试、尚未进入实验室前,建议多补充专业知识和其他各方面欠缺的知识,培养宽广的知识面,也建议可多阅览高质量的专业期刊,比如:Biotechnology Bioengineering, Applie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 有条件的话,还建议捷足先登,跟实验室联系,在假期先来做做实验,早开题比晚开题总归要好... 好,感谢你阅读本文,有机会(可多跟我们实验室研究生)多交流,最后,祝你不断进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65 次阅读|10 个评论
“小兄弟”们忙碌啥子?
biozhang 2009-4-22 09:39
张星元:小兄弟们忙碌啥子? 走进现代发酵工厂,最引人注意的是,在排列整齐纵横交叉的彩色管道的映衬下,一排排的银灰色的庞然大物,它们的名字叫发酵罐。在庄重而祥和的发酵罐里亿万微生物小兄弟正在为人类,也为自己的欢快地忙碌着。 面对此情此景人们不禁要问,工业发酵生产线上关键的生产机器是发酵罐,还是微生物? 以上是拙作《发酵原理》一书的开场白。 且看学生们是怎样评论的: 这是《发酵原理》教材上第一章第一节的最开始一段话。也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当老师您在课堂上说出这段话,我觉得惊奇万分。突然间觉得,那个应该是枯燥的发酵原理课程突然变成了充满文学色彩的文学性课程。所以这一点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越来越发现老师讲课中总是充满文学色彩。太久没有经过文学熏陶的工科专业的我们突然觉得有点奇怪。 所以经过了这一个学期对发酵原理课程的学习,留给我最深印象的不是课程的内容,而是一种我从来没有听过、见过、想过的理论微生物和我们是平等的,它们不是我们的奴隶,没有义务为我们工作。 没错,很少有人想过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人们只是知道利用微生物一味索取,从不觉得我们与它们其实是平等关系!尽管微生物也会需要我们所提供的一些原料作为营养物质,但是它们毕竟是有生命的个体, 我们不能忽视它们,应该正视它们的存在 。所以我觉得我们与微生物的关系是平等的,并且是互惠互利的! 在课本第一章第一节有一句话,相信大家印象都特别深:在庄重而祥和的发酵罐中,亿万微生物小兄弟们正在为人类也为自己的生存欢快的忙碌着,这让我们看到了 一种全新的理念,作为发酵工业灵魂的微生物,不是人类的奴隶,而是与人类具有同等地位和生存价值的生命。我们应当以全新的态度来对待微生物,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发酵社会。 通过张教授在课上诙谐生动的讲解,我觉得我在学习的不仅仅是发酵原理,而且还是在学做人的道理!尤其是张教授的那股爱国主义的思想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尤使我们感到精神振奋,我想,这个感觉大概是我在大学里遇到老师中仅有的吧。
个人分类: 发酵工程|4485 次阅读|2 个评论
给报考我研究生的考生们的一些提示
钟建江 2009-3-6 16:24
给报考我的考生的一些提示 亲爱的同学你好, 谢谢你来联系我和访问我的博客,只要你对我的研究领域感兴趣、有好奇感的话,你就算跨入了我研究室一步,非常欢迎你报考!以下一些提示有利于了解我和我实验室,请你花点时间品味一下,可好? 1 、考试成绩出来了,录取分数线如何,我能上吗? 这类问题我真的没办法回答,因为我不晓得,我不管考试和考分,请你问询学校研究生院。眼前你以自然的心态等待就好,更建议你做目前你该做的一些事情,比如你的毕业课题、你当前承担的工作或科研项目等,如果你尽量抽时间抓紧复习一些基础和专业知识,查阅一些文献,看一些国外专业刊物,做一些实验项目,学学外文包括听说读写译,这些都是很好很有用的,因为复试在后面呢。善于利用时间,等待并牢牢抓住机会,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2 、我对你的研究很有兴趣,有希望成为你的研究生进入你实验室深造吗? 这个问题我也难以回答,即使你的考分很高或者你一直被认为是优秀生,也不是一定能被我录取的,当然真正优秀的同学,最后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也是我最希望看到这样优秀的人才作为新鲜血液加入到我们的队伍里来;我最终要根据面试来决定录取与否,面试的形式和内容多样,我们导师小组不同老师提问也多样,所以主要靠你实力,你的思考问题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等;当然你过去大学期间的一贯表现、你对专业的理解和兴趣,这些也都重要。 3 、我实验室做些什么呢?理念如何呢? 我的科研方向在交大生命学院网站上有最新的介绍,这里简要说一些。 钟建江实验室 ( 分子生物化工与先进发酵技术实验室 ) : 本实验室从事应用生物技术领域研究,主要涉及生物化工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发酵工程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生物过程与生物反应器工程领域研究及其他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特别是:分子生物化工 (molecular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与代谢工程 (metabolic engineering) 及系统生物技术 (systems biotechnology) ,先进发酵技术,生物能源,植物细胞培养,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生物活性物质作用机制研究,以及环境生物技术。具体操作对象涉及细菌,高等真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等,应用面向包括 生物制药与医疗保健、发酵、先进农业、能源、环境 等重大领域,可以说我们是把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包括遗传、生化、基础微生物学等)成果转化为产业化这个过程中研究其中的应用基础科学问题,生物化学工程学(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起到直接而又关键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 immediate impact 。如果你感兴趣,愿意与我们一起探索拼搏,则欢迎你的到来! 我自己的座右铭是 No pains, no gains . 我确立的我实验室的座右铭是 正直智慧;专心致志;勇于创新 。只要你愿意努力,肯吃苦,想上进想学真本领,那么这里有的是你的用武之地!我们是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室,海阔凭鱼跃、天高凭鸟飞。本实验室对每一位成员均寄予厚望,即 high expectation 。这里指的是指导老师对大家,每一个合作共事的伙伴,有较高的期望;期望什么呢?一个抽象简要的回答就是高素质[或尽快具备高素质],努力是最重要的,具体的表现形式当然有很多。 4 、有面试资格了之后,我该怎么做? 如果你获得面试资格了,而且你对我的研究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那么请你来面试前发邮件跟我联系,最好在你能面试前一两天来访问参观一下我们实验室,也有个相互了解(如果因时间来不及,那等到面试时再见面也无妨)。到时你参观我实验室时,建议先向我实验室同学多询问多聊聊,了解我们实验室的现状,他们解答不了的问题或者你有疑虑或还是不太清楚的地方,可以再找我聊聊(当然时间有限,因为我有很多事要做)。在面试前,我不可能有内定名额,你大胆报考就是了; 百闻不如一见 ,请你实地接触了解和感受我实验室,再慎重决定你的志愿,这个很重要,如果你报考我的博士,招生名额因硕博连读或其他名额满了,我则会发布通知的。 5 、我的招生名额如何? 近年我从华东理工大学转到上海交通大学,我在交大的研究生招生数一般每年是 4-5 名( 包括 博士生 2 名),出于大学母校华理领导的器重,我在华理每年还可招收 3-4 名左右(含招博士生 2 名)(我自己定位是兼职导师名义),所以如果交大这边报考人数多,也建议可到华理去报考,反正进入我实验室是接受我同样指导,我对每一位成员一视同仁,会倾注我的爱心和心血;现在华理一部分同学在交大这边做实验,另一部分在华理做,我们每周有组会一起讨论,合作密切,两边均显各自优势并互补。 6. 其他 相关问题的一些回答(包括报考、日常自我管理、实验室情况等) 1 )实验室是否接受跨专业的学生? 我们欢迎跨学科报考的学生。我们实验室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可以在与其他学科的人交流中碰撞出火花。但是要求跨学科报考者自己要心中有潜在目标,要结合自身优势来做。 2 ) 实验室招生有什么特殊要求? 没有特别具体的要求(根据考生的不同特点而变化),但希望能勤奋努力,品德好,基础知识较好(即使稍微差一些只要有决心肯花十二分的努力也受欢迎)。 3 )实验室是否接受保送生,是否需要和导师预先联系? 当然接受并欢迎。先联系一下是好的,把简历传递给我们,不过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还是看能力体现。保送生的水平在中上就基本达要求了,关键还是能力 / 实力如何。 4 )老师最欣赏学生的哪一点? 我最看重学生的积极性 (initiative/activeness) ,比如很勤奋努力并积极与老师和他人讨论等。当然,创新是另一层次的看点,但它与积极性有必然的联系。 5 )请问:一个成功的人需要哪些素质? 这个问题包含的方面比较广,简要说来,我觉得: 努力(勤奋) + 智慧(包括方法、正确的选择等) + 持之以恒(不骄不躁) 是很重要的。 6 )如何抛开压力,保持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有压力是好事,但不能过分把压力放在心上,只要努力工作钻研早出成果,当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后,就会慢慢把压力转化成更强的科研兴趣。 7 )有什么好的方法缓解心理压力呢? 有何种心理压力?可以主动与老师、同学或其他朋友交流。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对困难,在克服困难过程中就是战胜自我的过程。请记住: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而非他人。 8 )要怎样重新燃起信心?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失败或会有失败挫折。建议你暂时静下心来,花一、二天时间好好反思一下,再读点名人轶事,从伟人失败乃成功之母等经历事例中吸取营养。我相信你会重新振作精神!要知道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非他人! 9 )贵实验室的待遇如何? 按照学校的规定安排并要偏上再好一些,对于有各种出色表现的(包括科研)同学,实验室能给更多的补助和资助。我们不想以金钱为诱饵或金钱至上,但是也体现多劳多得的理念。 10 )实验室科研条件如何? 实验室的科研条件应该说是很不错了的,设备较为完善,交通大学大仪器平台建设和其他实验室的仪器都可使用,各种耗材的经费也能保证,条件相对华理实验室也较好点。软件方面条件,交大拥有良好的交叉学科合作平台,生命科学的上游实力相当强大。关键是要自己主动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拓展我们的特色,勇于创新。 11 )实验室毕业生的去向如何? 本实验室毕业生的去向很多,有研究所,公司,高校,国外发展等等。国内生物技术产业目前还较为落后,在实验室打好基础,具体看自己兴趣所在,老师也愿意推荐和提供必要的帮助(当然关键要自己积极联系和准备)。当然你毕业后即使不从事这个行当,在实验室里培养锻炼的很多东西,应该是一生受用的。比如,我有好几位学生毕业后在美国发展得不错,他们回来说,现在用到的一些东西都是在 钟 老师实验时学到的;听了这些,作为导师的我是最大的宽慰,因为我始终认为一个老师的最大成功在于为社会 培养有用的人才 ,当然这个可能需要在学生毕业后 5 年甚至 10 年后才能体现出来。其实作为一所培养单位,也同样只有其毕业生在社会上发挥作用,才算是最重要和真正一流的(这是个人观点)。学生们在学期间发表一些论文是一个暂时的指标,虽然重要,但也不能片面追求,否则科学界有攀比心理产生畸形而风气不正就可能造成重大问题;最要紧的是良好科研精神和科研素质的塑造和锻炼,实质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基本功的扎实化,各种能力(包括交流能力)的培养。这些在我以前的博客短文中有所叙述,如你有兴趣可以查阅一下,以综合了解我的观点和想法。谢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08 次阅读|17 个评论
如果你是一只蜘蛛
eloa 2008-12-8 08:53
Fujia 发表于2008-12-5 星期五 0:38 是的,你不用顾及人间的千般烦恼.不用考虑国事家事,不用担心前途命运人情世故,不用今天头疼小三入侵明天烦恼喝了毒奶粉后天看了中国足球.你要考虑的,只是给自己填饱肚子,保住小命就好. 也许你转念一想,这不是个好混饭的营生.你没有大象的体格,没有老鼠的灵巧.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此类的本事你都没有,甚至你都没有蟑螂那么顽强.那种叫人类的动物嘛,他们传说还有比较好的大脑.你怎么办? 还好,上帝赋予你身体里的丝腺,或者达尔文大叔说是亿万年来进化得的,于是你能吐丝.(我把话都说全了,所以无论是基督教徒还是科学家或者是信奉Intelligent design的美国人们,请都不要来找我算帐.) 你吐丝当然不是为了做服装秀,你有很多任务要靠着它来完成.这丝线需要能捕捉住空中乱舞的飞虫,就像人类拿肉体凡胎去拦住一辆失控的汽车.这丝线需要能支撑住你自己,不至于你一不小心从屋角树顶上摔下来粉身碎骨.这丝线需要能连接搭起一个网,而这个网不能轻易被风雨摧毁,花自飘零水自流,你还要大好年华要过.不然辛辛苦苦多少天,一夜就得回到解放前了. 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规矩,自然界讲究的是能量守恒.你想制造丝线,就需要付出自己的能量心血.如果你干狠了没日没夜成天加班,不过劳死也得跳楼.那么,如何有效节约地进行生产呢?国家讲究宏观调控,你也自己心算了一下,物尽其用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你决定生产个七八种丝线,有的用来搭网,有的用来粘住猎物,有的用来储存食品,有的用来保护后代.其乐融融,多么和谐! 你可以纺出一根生命线,生物学家管它叫牵引丝.它可以让你倒挂在空中荡秋千或者织网工作,蜘蛛侠也就靠着这个行侠仗义走江湖的.也就是这根丝线,使你开始扬名.这根丝多细呀,细于人类的头发,它只有100纳米,人类千辛万苦纺出来的纳米纤维不过如此.这根丝多轻呀,如果有一根足够长的丝可以环绕地球赤道,这根丝的重量还不足450g,相当于4包方便面.这根丝多强呀,是相同细度的高规格钢筋强度的5倍,一根铅笔细度的丝可以拉住一架满载乘客的波音747.这根丝多韧啊,可以伸长40%而没有损害,比人类辛苦做出,并引以为自豪称为现代纤维生产技术的路标的芳纶纤维还要坚韧. 我知道你很低调,从不张扬.但人类是喜欢高调的动物,当他们发现你的优秀作品后,便蠢蠢欲动了.他们想找你要,但知道你做的产品太少了,肯定供不应求.所以他们也想学你做出这样的纤维.工程师们是很自信的,他们做的飞机能压死小鸟,他们做的房屋可以摧毁树木,那他们肯定能做出比柔弱的蜘蛛丝更优秀的纤维.于是人造蜘蛛丝风靡一时. 2001年,加拿大一个叫Nexia的公司宣称他们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把蜘蛛丝的基因转移到山羊奶中,再通过山羊奶纺出人造蜘蛛丝.应该说他们家的marketing做得不错.至今百度下蜘蛛丝,出来的都是他家的新闻.但时至今日,也没见他们宣布他们生产的纤维性能跟蜘蛛丝一样优秀,也不见其产品长度,强力,韧性等的论文.用山羊奶转基因纺蜘蛛丝,就像让人类转基因去生鸟蛋.也许蛋能生出来,但那已经不是鸟蛋了. 又有日本人宣称他们可以通过转基因,让蚕吐蜘蛛丝.乍一想仿佛可行,蚕宝宝与蜘蛛一样拥有丝腺.但事实上,蚕宝宝体内丝纤维的原材料虽然与蜘蛛的非常相似,可它的喷丝口的结构决定了它的丝只适合用以构造房屋.它做不出性能如此优异的蜘蛛丝.当然这也是上帝或者进化论决定的.蚕宝宝作为和平主义者,从不招惹苍蝇蚊子等飞虫,也从不上窜下跳作威一方,自然不需要坚实的丝纤维. 生物学家在角落里偷笑.自然界有最优秀的工程设计师,我早说过了. 恭喜你是一只人类无法企越的蜘蛛. Reference 1. Vollrath, F., and Knight, D. P., Nature (2001) 410,541 2. Vollrath, F., and Porter, D., Softmatter (2006) 2,377 3. Vollrath, F., and Porter, D., J. Phys. A (2005) 82,205 4. Porter, D., et al. , Eur. Phys. J. E (2005) 16, 199 5. Holland, C., et al. , Nat. Mater. (2006) 5, 870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470.html
个人分类: 生物|21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对照,修订版)
biozhang 2008-11-16 13:11
张星元: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对照,修订版) 张星元: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发酵学三假说) 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是本博文作者1997年针对发酵工程领域提出的三个基本假说,也就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设。发酵学三假说已经进入教科书《发酵原理》(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值此母校(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校庆五十周年纪念,在科学网上重新发表,并提供英文和繁体中文版本敬请海内外读者指正。 微生物生命活動的三個基本假說是本博文作者1997年針對發酵工程領域提出的三個基本假說,也就是微生物生命活動的三個基本假設。發酵學三假說已經進入教科書《發酵原理》(科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值此母校(無錫輕工業學院,现江南大學)校慶五十周年紀念,在科學網上重新發表,並提供英文和繁體中文版本,敬請海內外讀者指正。 The Three Basic Hypotheses on Fermentation Sciences put forward in the field of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by the author in 1997 could be named Vital activity hypotheses on living microorganisms The Three Basic Hypotheses on Fermentation Sciences has entered the textbooks Principles of fermentation (Science Press, published in 2005). On the occasion of alma mater (Wuxi Light Industry College, now Jiangnan University) anniversary commemoration of the fiftieth anniversary, the author gives the copies of the hypotheses available in English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version, hoping hear opinions from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aders. 张星元: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发酵学三假说) 張星元:微生物生命活動的三個基本假說(發酵學三假說) ZHANG Xingyuan (Jiannan University, China): Vital activity hypotheses on living microorganisms ( The Three Basic Hypotheses on Fermentation Sciences ) 假说一 代谢能支撑假说 能直接推动生命活动(做细胞功)的能量形式叫做代谢能。微生物细胞依靠其自备的能量换转机构,把化学能或光能持续的转化成代谢能,并直接用来支撑其自身的生命活动。 假說一 代謝能支撐假說 能直接推動生命活動(做細胞功)的能量形式叫做代謝能。微生物細胞依靠其自備的能量換轉機構,把化學能或光能持續的轉化成代謝能,並直接用來支撐其自身的生命活動。 Hypothesis 1 Metabolic energy sustentation hypothesis   The intermediate form of energy, used directly to drive vital activities (to do cell-work), can be called metabolic energy . Microbial cells rely on self-agencies for energy transformation, to change chemical energy (or light energy) into metabolic energy ; The latter can be directly used to drive vital activity of cells. 假说二 代谢网络假说 代谢途径和输送系统在代谢物分子水平上整合、在辅因子(辅酶)水平上协调,形成横跨微生物细胞内外的代谢网络。代谢网络是细胞自主调节的无尺度网络,它作为一个整体来承担微生物细胞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假說二 代謝網路假說 代謝途徑和輸送系統在代謝物分子水準上整合、在輔因數(辅酶)水準上協調,形成橫跨微生物細胞內外的代謝網路。代謝網路是細胞自主調節的無尺度網路,它作為一個整體來承擔微生物細胞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 Hypothesis 2 Metabolic networks hypothesis On the bases of integration in the levels of molecules, and the coordination in the levels of co-factors (co-enzymes), metabolic pathways and delivery systems across the cells inside and outside constitute metabolic networks. Metabolic network is a kind of scale-free networks of cell self-regulation, which as a whole bear the microbial cell material metabolism and energy metabolism. 假说三 细胞经济假说(代谢经济假说) 微生物细胞是个远离平衡状态的不平衡的开放体系,是在物竞天择的基础上形成的细胞(代谢)经济体系。 细胞经济体系的运作遵循细胞经济规律,并为细胞的适应性,经济性和持久性提供保障。 假說三 細胞經濟假說(代謝經濟假說) 微生物細胞是個遠離平衡狀態的不平衡的開放體系,是在物競天擇的基礎上形成的細胞(代謝)經濟體系。細胞經濟體系的運作遵循細胞經濟規律,並為細胞的適應性,經濟性和持久性提供保障。 Hypothesis 3 Cell-economy hypothesis (metabolic economy hypothesis) Microbial cell is an open system far from equilibrium state of imbalance, a cell economy system that has been optimized in natural selection.Cell economy system operates to keep to cell economy laws, and provides protection for cell survival in the aspects: adaptability, economical efficiency, and persistence. 对三个假说的附加说明: 这三个假说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其他生命形式,然而它们对应用微生物有鲜明的针对性。微生物细胞直接面向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在其所处的环境中独立自主地生存,较之其他生命形式的细胞生物有其特殊性。这三个假说是在研究应用微生物(特别是工业微生物)的代谢运行的过程中提出的,适用于微生物(除病毒外);对于微生物以外的细胞生物来说不完全适用,但可以借鉴。 對三個假說的附加說明: 這三個假說在一定程度上也適用於其他生命形式,然而它們對應用微生物有鮮明的針對性。微生物細胞直接面向它們所生存的環境,在其所處的環境中獨立自主地生存,較之其他生命形式的細胞生物有其特殊性。這三個假說是在研究應用微生物(特別是工業微生物)的代謝運行的過程中提出的,適用於微生物(除病毒外);對於微生物以外的細胞生物來說不完全適用,但可以借鑒。 Annotations : These three hypotheses to some extent also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life forms, but they have bright pertinence against applied microorganisms. Microbial cells directly facing the environment they live in, and survival in environment around them maintain independence and keep initiative, thus they have its own particularity compared with other. The three hypotheses suitable for microorganisms ( except viruses ) ; For other organisms, except microorganisms, it is not completely applicable to, but can be learned from. 张星元: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是一个整体 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是一个整体,主要表现为: ① 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代谢能支撑假说、代谢网络假说和细胞经济假说)以及以它们为前提做出的推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第一假说反映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前提(代谢能的持续供应),第二假说体现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容(能量、物质的转化关系),第三假说揭示微生物生命活动的法则(人和微生物合作的基础)。这三个基本假说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问题,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问题,体现了三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协调。第一假说从生物能学和代谢能对生命活动的支撑的角度认定微生物细胞是代谢能转换器,第二假说从生化学和代谢的角度认定微生物细胞是生化反应器和生物材料加工器,第三假说从生物信息学的角度认定微生物细胞是生物信息编码器、信息传感器和信息处理器。 微生物生命活動的三個基本假說是一個整體,主要表現為: ① 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微生物生命活動的三個基本假說(代謝能支撐假說、代謝網路假說和細胞經濟假說)以及以它們為前提做出的推理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第一假說反映微生物生命活動的前提(代謝能的持續供應),第二假說體現微生物生命活動的內容(能量、物質的轉化關係),第三假說揭示微生物生命活動的法則(人和微生物合作的基礎)。這三個基本假說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同一個問題,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的問題,體現了三者的相互聯繫和相互協調。第一假說從生物能學和代謝能對生命活動的支撐的角度認定微生物細胞是代謝能轉換器,第二假說從生化學和代謝的角度認定微生物細胞是生化反應器和生物材料加工器,第三假說從生物資訊學的角度認定微生物細胞是生物資訊編碼器、資訊感測器和資訊處理器。 The 3 hypotheses on living microorganisms should be a whole Zhang Xingyuan The three basic hypotheses on microbial life activities as a whole, mainly as follows: ①A complete ideological system: Vital activity hypotheses on living microorganisms (Metabolic energy sustentation hypothesis, Metabolic networks hypothesis and Cell-economy hypothesis), as well as the reasoning on the premise they made, constitute a complete ideological system. The first hypothesis reflects the premise of the vital activity of microorganisms (to supply energy continuously); the second hypothesis embodies the contents of microbial life (energy and material conversion relations); the third hypothesis to reveal the law of microbial vital activity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co-oper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microorganisms). The three basic hypotheses from three different visual angles analyze the same issue, the lvital activity of microorganisms, embody the three hypotheses are interlinked and coordinated. The first hypo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oenergetics and metabolic energy, we firmly believe that microbial cells are convertor of metabolic energy; the second hypo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ochemistry and metabolism, we firmly believe that microbial cells are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reactors and biological materials processor; the third hypo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oinformatics, we firmly believe that microbial cells are bio-informatics encoder, information sensor and information processor. ② 三个假设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相互补充:能量代谢需借助代谢网络来实现,代谢网络的运行需要代谢能的支撑,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相互交叉,并且都受细胞经济规律的规范和制约。代谢网络中代谢物的流动依赖于代谢能支撑,受制于细胞经济规律;然而对代谢能支撑和细胞经济的研究,又必须借助于它们的载体代谢网络。 ② 三個假設相互支持、相互制約,相互補充:能量代謝需借助代謝網路來實現,代謝網路的運行需要代謝能的支撐,能量代謝和物質代謝相互交叉,並且都受細胞經濟規律的規範和制約。代謝網路中代謝物的流動依賴於代謝能支撐,受制於細胞經濟規律;然而對代謝能支撐和細胞經濟的研究,又必須借助於它們的載體代謝網路。 ②The three hypotheses support each other, constraint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Energy metabolism relies on metabolic networks to achieve sustainability; metabolic energy is needed for metabolic networks to run to support metabolism, energy metabolism and material metabolism overlap each other, and are subject to norms and constraints from cell economic laws. Currents of flowing metabolites in metabolic networks rely on supporting of metabolic energy, and are under constraint of cell economy laws; but the studies on metabolic energy sustainment and cell economy must resort to their work-carrier, metabolic networks. ③ 发酵工程的自然辩证法:现代工业发酵建立在对代谢能支撑、代谢网络和细胞经济等三个基本假说的深刻研究上。代谢能支撑假说揭示了工业发酵的原动力。在代谢网络假说中,代谢途径(酶蛋白)和多种蛋白 系统的有序组合作为一个整体,称为代谢网络(物质代谢网络),这样有利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微生物的代谢和生理,为工业发酵从原料到目标产物的设计,提供分 析的依据和实际操作的位点。细胞经济的概念的提出为正确处理工业发酵中人的主观愿望与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③ 發酵工程的自然辯證法:現代工業發酵建立在對代謝能支撐、代謝網路和細胞經濟等三個基本假說的深刻研究上。代謝能支撐假說揭示了工業發酵的原動力。在代謝網路假說中,代謝途徑(酶蛋白)和多種蛋白系統的有序組合作為一個整體,稱為代謝網路(物質代謝網路),這樣有利於我們從宏觀上把握微生物的代謝和生理,為工業發酵從原料到目標產 物的設計,提供分析的依據和實際操作的位點。細胞經濟的概念的提出為正確處理工業發酵中人的主觀願望與微生物生命活動的客觀規律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提供了理論依據。 ③ Nature dialectics in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Modern industrial fermentation is going to establish in the bases of profound research of the three hypotheses on metabolic energy sustentation, metabolic networks and cell-economy. The hypothesis of metabolic energy sustentation revealed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industrial fermentation. In the hypothesis of metabolic networks, metabolic pathways (enzymes) and related carriers (proteins) have been organized as a whole, and known as the metabolic networks (material metabolism network).This will help us to have a good grasp of microbial physiology and material metabolism in the macro level, and to set up the basis of analysis for the actual operation sites in the design of industrial fermentation from raw materials to the target products. The concept of cell-economy have been put forward,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of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unity of opposites, i.e., subjective desires (industrial fermentation) and the objective law (microbial vital activity). ④ 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等学科的知识与物理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电工学、生物学、经济学、哲学和自然辩证法等学科的知识渗透、交叉、交融起来,互相支撑,融会贯通,建立发酵学科的新概念。 ④ 學科的交叉和滲透:將化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細胞學等學科的知識與物理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電工學、生物學、經濟學、哲學和自然辯證法等學科的知識滲透、交叉、交融起來,互相支撐,融會貫通,建立發酵學科的新概念。 ④Cross-disciplines and infiltrate-disciplin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concept of fermentation science i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infiltration, fusion, and support each other,in the fields of disciplines of chemistry, biochemistry, micro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cytology and the fields of disciplines of physics,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s, electrotechnics, biology, economics, philosophy and dialectics of nature.
个人分类: 生命系统|6810 次阅读|5 个评论
發酵學三假說,繁体中文版老版本
biozhang 2008-11-16 06:08
微生物生命活動的三個基本假說是本博文作者1997年針對發酵工程領域提出的三個基本假說,也就是微生物生命活動的三個基本假設。發酵學三假說已經進入教科書《發酵原理》(科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值此母校(無錫輕工業學院,现江南大學)校慶五十周年紀念,在科學網上重新發表,並提供英文和繁體中文版本敬請海內外讀者指正。 張星元:微生物生命活動的三個基本假說(發酵學三假說,繁体中文版) 假說一代謝能支撐假說 能直接推動生命活動(做細胞功)的能量形式叫做代謝能。微生物細胞依靠其自備的能量換轉機構,把化學能或光能持續的轉化成代謝能,並直接用來支撐其自身的生命活動。 假說二代謝網路假說 代謝途徑和輸送系統在代謝物分子水準上整合、在輔因數(辅酶)水準上協調,形成橫跨微生物細胞內外的代謝網路。代謝網路是細胞自主調節的無尺度網路,它作為一個整體來承擔微生物細胞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 假說三細胞經濟假說(代謝經濟假說) 微生物細胞是個遠離平衡狀態的不平衡的開放體系,是在物競天擇的基礎上形成的細胞(代謝)經濟體系。細胞經濟體系是微生物細胞生存的保障體系,它為細胞的適應性、經濟性和代謝的持續性提供保障。 微生物生命活動的三個基本假說是一個整體,主要表現為: 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 :微生物生命活動的三個基本假說(代謝能支撐假說、代謝網路假說和細胞經濟假說)以及以它們為前提做出的推理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第一假說反映微生物生命活動的前提(代謝能的持續供應),第二假說體現微生物生命活動的內容(能量、物質的轉化關係),第三假說揭示微生物生命活動的法則(人和微生物合作的基礎)。這三個基本假說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同一個問題,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的問題,體現了三者的相互聯繫和相互協調。第一假說從生物能學和代謝能對生命活動的支撐的角度認定微生物細胞是代謝能轉換器,第二假說從生化學和代謝的角度認定微生物細胞是生化反應器和生物材料加工器,第三假說從生物資訊學的角度認定微生物細胞是生物資訊編碼器、資訊感測器和資訊處理器。 三個假設相互支持、相互制約,相互補充 :能量代謝需借助代謝網路來實現,代謝網路的運行需要代謝能的支撐,能量代謝和物質代謝相互交叉,並且都受細胞經濟規律的規範和制約。代謝網路中代謝物的流動依賴於代謝能支撐,受制於細胞經濟規律;然而對代謝能支撐和細胞經濟的研究,又必須借助於它們的載體代謝網路。 發酵工程的自然辯證法 :現代工業發酵建立在對代謝能支撐、代謝網路和細胞經濟等三個基本假說的深刻研究上。代謝能支撐假說揭示了工業發酵的原動力。在代謝網路假說中,代謝途徑(酶蛋白)和多種蛋白系統的有序組合作為一個整體,稱為代謝網路(物質代謝網路),這樣有利於我們從宏觀上把握微生物的代謝和生理,為工業發酵從原料到目標產物的設計,提供分析的依據和實際操作的位點。細胞經濟的概念的提出為正確處理工業發酵中人的主觀願望與微生物生命活動的客觀規律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提供了理論依據。 學科的交叉和滲透: 將化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細胞學等學科的知識與物理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電工學、生物學、經濟學、哲學和自然辯證法等學科的知識滲透、交叉、交融起來,互相支撐,融會貫通,建立發酵學科的新概念。
个人分类: 生命系统|48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利用生物活体为人类造福
biozhang 2008-4-6 06:27
张星元:利用生物活体为人类造福 传说中的南海观世音菩萨是人们理想中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神秘力量的化身。我们仰慕这种神力,但我们不相信上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神力来自何方 生物工程就具有这种为人类造福为世界消灾的神力,而生命活体则是这种神力的载体。生物工程是指以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方法,依靠生物有机体、生物学系统或生物学过程,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或保护人类生活环境的应用技术体系。生物工程学科是在科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将生命科学原理应用于工农业生产或服务于人类的工程类新兴学科。 生命活体理应包括有生命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目前主要是指微生物活细胞。人类主动地借助于微生物为自己造福和消灾仅仅一百多年历史。19世纪60年代,法国人巴斯德(LouisPasteur)关于微生物生理的研究使酿酒业走出了困境;德国人柯赫(RobertKoch)在1876年发表的关于病原菌的早期工作和微生物的纯培养技术,证明确实是细菌引起了炭疽病。巴斯德和柯赫开创了人类利用微生物为人类造福和防止微生物危害人类的新纪元。1928年英国人弗莱明(AlexanderFleming)发现青霉素十几年后,深层通气发酵的生产方法问世。继1944年美国埃弗里(OswaldTheodoreAvery)首次证实DNA是遗传物质,1953年美国人沃森(JamesWatson)和英国人克里克(FrancisCrick)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模型,为DNA可以作为遗传物质提供了理论框架,为奥地利人孟德尔(GregorJohannMendel)1865年提出的经典遗传学法则提供了实证。1961年法国人雅各布(FrancoisJacob)和莫诺(JacquesMonod)提出的关于代谢的遗传调控模式,把工业微生物的育种和控制提升到分子水平。1972年美国人伯格(PaulBerg)在试管中构建了第一批重组DNA分子,1973年美国人科恩(StanleyCohen)将外源DNA插入质粒,并进一步将它引入大肠杆菌,从而开创了基因工程的研究。1979年,首次用工程菌合成胰岛素。除胰岛素外,人的生长激素、人的干扰素、牛的生长激素等均先后在大肠杆菌中合成,并实现了发酵法生产,还有一些外源基因已在枯草杆菌等其他细菌或酵母菌中得到表达,这些就为工程菌的大规模工业发酵开辟了新途径。1991年,瑞士人贝利(JamesE.Bailey)提出了代谢工程的概念,代谢工程是把代谢流的量化及其控制的分析方法和将遗传修饰方案付之实施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起来,以反复检测和遗传修正的方式,改善产物的形成和细胞性能,从而满足人类对生物的特定需求的生物工程技术。代谢工程从整个反应体系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反应考察微生物细胞及其培养环境所组成的复杂体系,以获得关于代谢和细胞功能的更全面的信息。代谢工程纵观复杂体系的全局,把生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生理学与基因工程的方法学结合起来,把生物学原理与工程学原理结合起来,来协调和解决工业发酵的难题。 由此可见,随着相关生物技术及工程技术的发展,人类利用微生物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了,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正处在积极协调之中。 应运而生的生物工程专业 生物工程以及以它为基础的产业——生物工业在国民经济和人类文明等方面的成就已经表明,并且将进一步证明,生物工程的出现为产业结构打开了新局面,生物工业必将在发酵工业的基础上日益兴旺起来,发展成技术密集型的新产业。近年来,生物工程专业已在一些国家的大学出现。 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工程和生物产业,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首次出现了生物工程专业,2002年又决定在全国36所高校建立“国家生命科学与人才培养基地”。我国各类院校也踊跃创建生物工程专业。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生物工程专业主要有三个来源。按出现的先后为序,一是发酵工程专业,二是生物化工专业,三是在生物类或化工专业基础上新建的。 我国普通高校中与生物工程密切相关的工科专业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发酵工程专业始建于1952年,我国第一个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利用微生物生物以发酵法生产抗生素)创建于1955年。这两个类型的发酵工程专业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经过半个世纪的变迁而最终融入生物工程专业,这是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的。发酵工程学科与生物工程学科在“利用活的生物体为人类造福和消灾”上是一脉相承的。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半个世纪来,从工业发酵类专业到生物工程专业,其专业科学技术的载体始终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即所谓“活的生物体”)。在生物工业生产中,人的意愿要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实现,在这个意义上,人在生物工业生产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对于工业微生物学家和生物工程师来说,始终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 生物体,特别是微生物具有造福于人类和保护环境的巨大潜力,人类利用微生物可以实现更多美好的理想;然而,在生物工业中人类只有依靠微生物才能间接地达到目的。为了在生物工业特别是工业发酵中争取主动,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人类要利用微生物为自己服务,就必须遵循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在可能范围内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进行引导,而不是随意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微生物。微生物生命活动有其自己的生存、发展的保障机制,这些机制服务于它们自身的生存竞争;而在工业生产中,人类借助于微生物的代谢谋求经济效益。微生物的生存利益与人类的经济利益,也就是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和人的意志,这两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人出于经济利益对微生物代谢进行的导向受到微生物的细胞的生存保障体系的制约,同时,人的经济利益的获得同样需要微生物的细胞的生存保障体系的支持。要充分发挥人在生物工业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掌握好对微生物的代谢进行导向的程度,恰如其分地引导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新陈代谢,使微生物的生存保障的本能与人的经济利益的对立,在维持微生物细胞生存这一点上得到统一。在对立和统一的矛盾斗争和相互转化中,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关键的。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在技术上则取决于生物工程的学术水平。 尽管发酵工程学科与生物工程学科在“利用活的生物体为人类造福和消灾”上是一脉相承的,然而后者与前者相比,技术要先进得多,应用范围要大得多。生物工程学科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等方面包容并超越工业发酵类工程学科;生物工程学科的应用范围早已突破了发酵工程学科的酒类、酒精、溶剂、有机酸、氨基酸、核苷酸、工业酶制剂、抗生素等等轻化工产品的领域,并延伸到新的生物材料或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和生产、生物制药(含农药、兽药)、已导入了外源基因的工程菌的目的产物(含动植物基因产品)的发酵法生产、动植物细胞的培养技术、生物环保技术等等工、农、医药、环保等等领域。我们相信,经过不懈努力,生物工程为人类造福为世界消灾的神力将得到充分的体现。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个人分类: 发酵工程|5255 次阅读|1 个评论
是细胞机器还是细胞工厂?
biozhang 2008-4-3 15:50
张星元:是细胞机器还是细胞工厂? 生物机器,顾名思义指的是能像机器一样生产产品的生物体。比如说牛吃草而生产牛奶(畜牧业的生物机器、动物生物机器),苹果树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在阳光雨露下产出苹果(农林业的生物机器、植物生物机器),微生物在工业发酵的条件下产出工业发酵目的产物(工业的生物机器、微生物生物机器、细胞机器)。动物体和植物体一般是多细胞生物体,情况比较复杂;而微生物的情况要简单得多。因此,首先把微生物细胞作为生物机器来研究。微生物一般是以单细胞或细胞串的形式存在,它们直接面向其存在的环境,是细胞形态的生物机器,可以把他们当作典型的生物机器来研究。本词条的解释依据来自对于工业生物机器(微生物生物机器、细胞机器)的研究。 (1)工业生物机器(微生物细胞机器)与的微生物细胞关系 工业发酵目的产物真正的生产机器是微生物细胞。工业上作为菌种使用的微生物的细胞,是用来生产对应的目的产物的细胞机器,是有工业生产个性的微生物细胞。生物机器是工程学的概念;微生物细胞是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细胞机器是从天然的微生物细胞育成的,因此天然的微生物具有作为细胞机器使用的潜力。 (2)微生物细胞机器的驱动(代谢能对生命活动的支撑) ①有序状态的维持 ②细胞经济规律的规范 ③生命活动的底线 (3)微生物细胞机器的开机状态(维持生存的状态) 生产菌种在天然条件下竞争能力一般较天然微生物物种低,但可以通过人依据细胞固有的经济性对生产中环境条件的控制来弥补这个缺陷,从而维持生计,实现细胞机器的生产能力。 (4)微生物细胞机器的生产流程 有机物料的输入遗传信息的激活代谢网络(代谢网络上的酶和蛋白质因子)的出现代谢物流的形成有机产物的输出 (5)微生物细胞机器的运行特征(即与普通意义上的机器的不同之处): ①细胞机器有在线制造(细胞增殖)和在线运行(目的产物生产)两种运行状态,为细胞机器所建工作模式是在线运行阶段的工作模式。 ②细胞机器自带发动机(自备的能量转换机构将化学能或光能转化为用于直接驱动自身运行的代谢能)因此是原动机。 ③细胞机器的运行是在其所处环境下细胞遵循生物学规律自主代谢的过程(以细胞经济为中心的生命活动)。 ④细胞机器能够完成从有机原料到有机产品(目的产物)的全过程。 ⑤细胞机器的组成材料和另部件处于不断自我更新之中。 (6)关于细胞机器与细胞工厂之争 有人把微生物细胞比作细胞工厂,当然有他们的道理;我在生物工业领域提出细胞机器的概念主要为了: ①强调微生物细胞作为生产装置使用 ②强调微生物细胞是用代谢能驱动的(是活物) ③比较容易为工科学生接受(物质和能量进出的控制) 采用细胞机器可能有如下弊病: ①有机械论之嫌疑 ②影响经济实体和宏观调控理论的展开 在生物工业领域,先用细胞机器的概念建立发酵生产模式,在研究细胞经济时,将细胞机器的概念上升为细胞工厂(细胞经济实体)。可以把自然环境(大环境)中的微生物叫做细胞工厂;把生产环境(小环境)中的微生物叫做细胞机器,以免出现概念混淆。
个人分类: 发酵工程|4800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工业发酵理论的思路(附:录像和ppt)
biozhang 2008-4-2 16:25
张星元:研究工业发酵理论的思路( 点击这里观看张星元讲课录像 ) 工业生产上笼统地把一切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而实现的工业生产均称为发酵。这样定义的发酵就是工业发酵。微生物是工业发酵的灵魂,没有微生物就没有工业发酵。 工业发酵就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把发酵原料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微生物产品的过程。 工业发酵要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生命活动依靠生物氧化提供的代谢能来支撑,因此工业发酵应该覆盖微生物生理学中生物氧化的所有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 近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发酵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原有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阶段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改造成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 (1)工业发酵的研究从典型的工业发酵开始 最常见的工业发酵一般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①使用的菌种属于化能异养型微生物, ②目的产物属于初级代谢产物或能量代谢副产物, ③目的产物在细胞内生成后被分泌到细胞外。 符合以上条件的工业发酵叫做典型的工业发酵。 对工业发酵理论的研究从典型的工业发酵开始。第一个台阶,系统地研究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工业发酵的理论;第二个台阶,系统地研究其他营养类型微生物的工业发酵的理论;第三个台阶,系统地研究微生物利用碳以外元素工业发酵的理论。 (2)工业发酵理论 第一个台阶的研究建立了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设(发酵学三假说)。它们是我们改造和利用微生物的理论基础。用这三个基本假设来分析典型的工业发酵,出现了: ①工业发酵的微生物生物机器的新思路,②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工业发酵若干推理,③工业微生物育种和发酵工艺控制的五字策略。 (3) 研究工业发酵的思路(点击这里下载 ppt) 工业发酵 【从一般到特殊】 典型的工业发酵 【从特殊到一般】 细胞机器的概念模式 【深入研究以发现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假说) 【从一般到特殊:将自然规律运用到典型的工业发酵】 细胞机器亚稳态物流模式 载流路径 五段式 五字策略 【从特殊到一般】 对未来发酵工业生产的预测
个人分类: 细胞经济假说|4529 次阅读|1 个评论
发酵工程:应该是引导而不是把人的意志强加给微生物
biozhang 2008-4-2 16:18
张星元:发酵工程:应该是引导而不是把人的意志强加给微生物 如果你研究生物学而对发酵工程不是很清楚,建议你耐下心来读一读。 (1)发酵工程的定义 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进行物质加工的工程。 工业生产上通过微生物群体的生命活动(工业发酵)来加工或制作产品,其对应的加工或制作工艺被称为发酵工艺。为实现工业化生产,就必须解决实现这些工艺(发酵工艺)的工业生产环境、设备和过程控制参数等的工程学的问题,因此,就有了发酵工程。因此发酵工程学科是解决按发酵工艺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工程学问题的学科。 (2)发酵工艺、发酵工程、发酵原理三者的联系和区别 从工程学的角度把实现发酵工艺的发酵工业过程(工业发酵)分为菌种、发酵和提炼(包括废水处理)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工程学问题,一般分别把它们称为工业发酵的上游工程、中游工程和下游工程。发酵工程的三个阶段均分别有它们各自的工艺原理和设备及过程控制原理,它们一起构成发酵工程原理。 近年来,对于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属性的认识愈益明朗化,发酵工程正在走近科学。从生物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发酵工程,发现发酵工程最基本的原理是其生物学原理,而前述的发酵工程原理均必须建立在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原理的基础上。因此,发酵工程的生物学原理是发酵工程最基本的原理,并且可以把它简称为发酵原理。 (3)发酵工程在生物工程中的地位 发酵工程,作为一种应用性工程技术体系,采用了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相结合的方法,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或保护人类及其生活环境。发酵工程不仅涉及单纯的野生型微生物的天然发酵,而且包括微生物突变株、人工组建的工程菌、动植物细胞的培养过程等。包括菌种筛选与改造、微生物培养及发酵过程的优化、微生物细胞机能的利用等整个生物工艺过程。发酵工业依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而实现工业化生产,发酵工业是为生物工业打基础的,是生物工业的开路先锋。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中最接近工业生产前沿的组成部分,它是生物工程的其他组成部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工程等等)的科学技术成果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取得经济效益的可靠支柱,是生物加工与生物炼制的核心技术的用武之地。 (4)发酵工程领域的拓展 发酵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支撑技术体系,正在接受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生物催化和人工智能控制学等多种前沿学科的密切介入,发酵工程的研究领域迅速拓展。二十世纪末代谢工程的异军突起,正是因为发酵工程从工程学方面的分析与基因工程从基因操作方面的综合,成功地实现互补。发酵工程正在成为人与微生物合作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等等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研究领域。现代发酵工程强调人与微生物的合作和整体论,提倡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当前发酵工程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现代工业发酵理论的建立与完善;应用微生物学的理论研究;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工业微生物菌种选育;发酵工艺技术;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生物反应器设计、发酵过程工程与自动化控制;生物炼制过程工程等。 (5)人在发酵工程领域的主观能动作用 多年来,发酵生产工艺的制订,在相当程度上借鉴化学工程的理论框架,发酵过程优化的针对性不强,这主要是因为发酵工程的生物学理论(特别是工业微生物学理论)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研究工作亟待深入。 在工业发酵生产中,人的意愿要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实现,在这个意义上,人在工业发酵生产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在工业发酵生产中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对于工业微生物学家和发酵工程师,始终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 微生物具有造福于人类和保护环境的巨大潜力,人类利用微生物可以实现更多美好的理想;然而,在发酵工业中人类只有依靠微生物才能间接地达到目的。为了在工业发酵中争取主动,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人类要利用微生物为自己服务,就必须遵循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在可能范围内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进行引导,而不是随意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微生物。 微生物生命活动有其自己的生存、发展的保障机制,这些机制服务于它们自身的生存竞争;而在工业生产中,人类借助于微生物的代谢谋求经济效益。 微生物的生存利益与人类的经济利益,也就是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和人的意志,这两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人基于经济利益对微生物代谢进行的导向,受到微生物的细胞的生存保障体系的制约;同时,人的经济利益的获得所需要的,恰恰也是微生物的细胞的生存保障体系的支持。要充分发挥人在工业发酵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掌握好对微生物的代谢进行导向的程度,恰如其分地引导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新陈代谢,使微生物的生存保障的本能与人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对立,在维持微生物细胞生存这一点上得到统一。 在对立和统一的矛盾斗争和相互转化中,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关键的;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在技术上则取决于其自身的发酵工程学术水平。
个人分类: 细胞经济假说|472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5: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