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想法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想法

相关日志

想法是廉价的还是珍贵的?
热度 12 qsqhopeiggcas 2020-7-17 09:37
我们知道,新想法对科研创新非常重要。既然如此,为何学界有句名言“ Ideas are cheap ”广为流传。这该如何理解呢? 科研人员惯于思考,有时一天冒出 N 个想法并不新鲜。不过,有的想法早就有人提出,一查阅文献或与人交谈便知;有的想法,稍加推理即被否定;有的想法虽逻辑自洽,但和已有的实验 / 观测结果不符,或许不可行。尽管这样的想法并非一文不值,但认为廉价并无不可。 然而,如果想法是别人打破脑袋都想不到让人拍案叫绝的,或者说是出乎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且进一步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那么这样的想法是弥足珍贵的。进而,如果这样的想法“落地”后能根本上改变我们对某一类事物的认知和(或)大幅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则可认为其是价值连城的。 纵观科学史,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 、 麦克斯韦妖 、 牛顿的水桶和抛球 、 爱因斯坦的电梯与火车 、 薛定谔的猫等等这些著名的想法(或思想实验),均在塑造科学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即使有了靠谱的新想法,也不能让其尽情在天上飞,而要尽早行动落实成具体的原理、理论、方法、技术等,才能形成可传承的知识,也才能被同行认可。因此,应在“ Ideas are cheap ”后加上“ execution is everything ”,才能完整表达想法 - 行动的内涵。如果不开展行动落实,则新想法难以有横空出世的机会,甚至有可能被“有心人”利用,白白让人家捡了便宜。 新想法“落地”后,科研人员要及时撰写文章争取尽早发表,以取得成果的优先发现权。然而,越是创新性强的文章,越不易被高大上期刊接受,此时可投低级别期刊、预印本平台或撰写专著,不可被“虚名”所连累。 在成果未被正式发表前,科研人员要自觉注意保护知识产权,不宜到处炫耀争风头,以不给潜在的争名夺利者剽窃新想法的机会。是啊,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7785 次阅读|20 个评论
有想法没有行动的悲哀
热度 2 realbaryon 2019-5-1 15:25
今天在researchgate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Towards Uniform Point Density: Evaluation of an Adaptive Terrestrial Laser Scanner”,均匀和自适应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意识到可能和自己以前一个想法很类似。那是2016年产生的一个想法,觉得可以通过预先获取粗略场景,再通过改变激光扫描步长的方式获得适合分辨率的点云,当时起名“智能激光雷达扫描”。 今天看到这篇文章浏览了一下,思路非常类似,也是先粗略扫描场景,再根据距离调整扫描频率,从而得到均匀分布的点云。 很悲哀,虽然想法早了3年,但只是停留在想法上,没有继续。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例如2010年时为了在palm treo 650的480X320像素小屏幕上看pdf文献,自己写程序实现了扫描版pdf段落重排(包括分栏pdf),但仅限于自己使用,没有商业化。 后面几年随着电子书和智能手机兴起,类似多看和K2pdfopt等软件或者kindle等电子书也实现了这个功能,包括扫描版pdf段落重排的概念也是后来才有的。 再一次,我的想法甚至实现都早了几年,但又停留在自娱自乐上了,看来对我来说行动比想法更重要。 专业知识和脑子点子能挣钱吗?谁来拯救我一下?
个人分类: 点子|3705 次阅读|3 个评论
白色T恤
pingguo 2018-4-25 21:01
白色T恤白得亮眼, 有淡淡的香, 穿在她身上略微有一点宽松。 那个暮春我隐隐知道, 她有好多想法跟我不一样, 爱好也多有不同, 我打算把那种陌生感保存一生, 悄悄写进了中学日记。 那时候的事, 可能一开始是模糊的, 但有一件很明确, 我们的想法有一致的地方, 容不得脏。 2018-04-24
个人分类: 诗歌|72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人员的三重境界
热度 3 ncepuztf 2018-2-1 19:04
1. 被动跟着干,养家糊口 ;【 贫困阶层 ,挣钱填饱肚子,还房贷车贷, 为了生活 】 分配啥干啥,不分配不干,替别人打下手谋生或混文凭,基本没有自己的想法。 这一类人群人数最多。主体为研究生、青椒、基层实验人员,可称为科研散工。 2. 主动要求干,爱岗敬业 ;【 温饱阶层 ,自己努力干,或需他人辅助, 为了想法 】 基本生活无忧,拿到一些企业项目或国家基金,有了一些想法并努力实现或 为实现创造条件,这类人群人数较少。包括多数正副教授,部分有志民科。 相当于小包工头、二道贩子、个体户(夫妻店)、家族企业。 3. 引领他人干,追求卓越 !【 富裕阶层 ,花钱雇人干,或组织他人干, 为了理想 】 基本不知道自己工资发了多少或很少关心,自己带的研究生常认不全, 项目多到整天写本子和结题,把握全局,多数情况具体怎么干的自己也不清楚, 这部分人群主体为院士或长江学者,还有一些是高校领导和企业老总, 可以拿着国家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部分人数最少,但占有资源比例较高,相当于一级承包商、企业集团。 以上为三个典型阶层,仓廪实而知礼节,和科研境界有所关联和对应,目的也不大相同。当然还有很多人处在夹层,自己看着找位置吧。
个人分类: 科教|2149 次阅读|7 个评论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产生疯狂的想法?
热度 40 SoSoliton 2017-4-6 13:10
美国《今日物理》杂志最近发表一篇评论:为疯狂想法辩护( In defense of Crazy Ideas )。科学研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俗 说, 科学研究 既要想法也要办法,而想法往往比办法更重要。王尔德( Oscar Wilde )说,一个不危险的想法根本不值得被称为想法。网络歌曲《我创故我在》唱 得好: “疯狂的想法,没什么可怕 。 ”是的,想法疯狂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想法或有想法但不够疯狂。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产生疯狂 的 想法?读了这篇评论,老文把容易产生疯狂想法的人归为两类:一类是想得美的人,一类是钻得深的人。 想得美的人, 举个例子 说,就是那种 执着 于推翻爱因斯坦、也深信爱因斯坦很容易被推翻的人。 你若征战过科学,你认为想拉下爱因斯坦,不是想得美么?想得美往往只是一厢情愿,本身就显疯狂。 这类 人的 疯狂想法,正如评论所说,最常见又最无趣( the most common and least interesting )。 何以见得最常见?如果 你 有幸 成 为 “著名”科学家, 就会深有同感 。 在科学网写博客尤其是写科普博客最容易成为“著名”科学家。特别是,如果你的科普大作有幸被置于科学网头条,你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了“著名”科学家。老文现在就是“著名”物理学家。成为“著名”科学家远不像成为著名歌星、影星那么受追捧和喜爱,相反,“著名”科学家越“著名”越受到 疯狂 质疑和挑战,甚至 有人 可能强烈要求你改变立场和观点。这或许是科学的可贵之处吧。 打老文“著名”后,几乎每天都收到“重大科学进展”邮件,有的告诉老文“你文讨论的XX问题我已彻底解决”,更多的是向老文推介有关暗物质、暗能量、黑洞、引力波、量子纠缠等从宏观到微观、从看不见到摸不着的各种各样全方位的号称“诺贝尔奖级”重大成果,希望老文学习、传播、为之自豪或推荐报奖。最令老文感动的是,一些高人还不远十里、百里甚至千里,亲自登门拜访,给老文送来大作。正是从他们嘴巴,老文才知道自己已是“著名”物理学家,因为他们 说他们 的大作一般不送一般科学家。 例如, 几月前,一位近八十岁的退休老 人 说经过多方打听才找到老文这个“著名”物理学家,他先递上一张印满了 老文孤陋寡闻的 各种 宇宙级、世界级、华夏级 学会头衔的名片,然后从包里取出一本厚厚的“专著”,送给老文惠存。老文正好有急事,跟老人客套几句后便想送老人走,但老人不请自坐,拉着老文的手,硬生生给老文“科普”了近两个小时,还隆重推荐老文加入他的学会,接他的班当理事长。 爱因斯坦说,如果一个想法在一开始不是荒谬的,那它就是没有希望的。 从这点讲,想得美的 人 比我等 做平庸科研的人 有希望。 他们构思这些 疯狂 想法的激情和精神值得钦佩和学习,他们敢于冲破常规思维的束缚,挑战权威,而且越是权威越挑战,正是我等只想做点平庸科研 苟且度日 的人所缺乏的。做平庸科研的人 越 多,接受疯狂想法的人就越少 ,这是想得美的人的不幸。事实上,因为 平庸的研究是渐进 式 的 ,所以 最容易出版 、 最容易获得资助 、最 可能无比正确 ,也因此这世上绝大多数科研是平庸的 。 人们只做 平庸的研究正如 他们只做 稳健的金融投资 ,例如只把余钱存银行吃利息 。 科学研究,想得美固然重要,但钻得深也很关键。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把科研叫钻研。钻研就像钻洞,必须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同一地点钻,才能有所发掘,才能明白其内藏。在某个领域钻得很深的人,才可能成为该领域的大牛或 领军人物 。 这些 大牛长期猫在深洞 , 就像一个被长期禁锢在一间暗无天日的屋子的人, 一旦从 洞里 跳出来 ,可以想见,将是何等 疯狂 。他们是 第二类容易产生疯狂想法的人。 这类人又可细分为两种。一是 在别人的领域 产生疯狂想法 。他们 从自己的 洞里 跳出来, 冲上 别人的山头 ,一览众山小 ,然后指点江山。因为冲上山头比 钻个深洞 所需的努力和付出 显然 少得多 ,所以, 这样的指点江山难免像外行或半吊子行为,这 样 的疯狂想法 很容易 被指控为推测 ——作 推测、尤其是不好的推测是 很 容易的,在当地酒吧或骑 在 自行车 上就可作——从而 常常遭致不屑一顾。 理论上,一个领域的大牛跨到另一领域,反而比另一领域的专家更有优势做出 重要突破。费曼(Richard Feynman)曾经说过,科学的本质是(或应该是)相信专家也是无知的。费曼所指的“无知”,不一定是完全无知 ,应该说 基本的科学 常识 和科研套路还是要有知的 。也就是说, “无知”是对某个科学领域的无知,而不是 人本身 的无知。 显然, 钻得深的 大牛如果跨界,最符合 费曼 所说,所以,他们的疯狂想法理应不容小觑。 二是 在自己的领域产生 疯狂想法 。他们 从自己的 洞里 跳出来 后, 认定自己领域的根基有些东西已经腐烂 , 或那个 领域 的东西已全部被开采出来。 大牛们在自己的领域说句话,其影响力可想而知,足以动摇众多虾兵蟹将的军心。幸运的是,也许不幸的是,科学史上, 这种人最有趣又最少见( the most interesting and least common )。 大牛们当然最了解自己领域的症结所在和出路所在。 “除非我们改变方向,否则将很有可能被阻隔在前进的道路上。” 更 重要的是,好的疯狂想法不必一定 成 真才有价值。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霍伊尔(Fred Hoyle)和他的同事们有一个疯狂想法:流感来自太空。在他精彩的科幻小说《黑云压境》( The Black Cloud )中, 他甚至认为 智慧生命以一团巨大的星云形式飘向我们存在的太阳系。这是一个疯狂但又真正令人愉 悦 的想法: 有没有可能存在相对环境的 高熵 生命 ? 另一 位 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戈尔德(Thomas Gold)也有 一个 疯狂想法:天然气曾是地球初始 物质 的一部分,而不是产生于地球历史后期的生物过程。听到这个想法,地球化学家可能笑了(有些确实笑了)。 尽管 戈尔德在天然气上是错误的,但 他的 这个想法 有 挑衅性,这就 够 好。 更著名的是开尔文(Lord Kelvin)的疯狂想法:通过求解半空间中热传导的扩散方程 可 解出地球年龄。开尔文的想法特别有趣,因为它当时并没有被视为疯狂,但现在应该可以被视为疯狂了。他忽视了时间巨大膨胀的证据和对流的可能性。然而,即使开尔文对地球年龄的计算是错误的,这个尝试却是伟大的,它首次开 启 了人类对地球年龄科学探索的大门。 波耳( Niels Bohr ) 曾经 在回应泡利(Wolfgang Pauli)的一次演讲时说,“我们都同意你的理论是疯狂的。使我们产生分歧的问题是,它是否足够疯狂 到 有可能是正确的。”疯狂 的 想法 不仅不可怕,其可贵之处在于 一旦 它 疯狂到 足以成真,那就是科学的大突破。 (写于长沙至北京航线,感谢航班延误三小时)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20263 次阅读|40 个评论
关于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想法
热度 1 Greg66 2016-8-11 12:30
关于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想法 怎样把生产管理程序、安全健康管理程序分开来呢?只有按照事故致因理论(用事故致因模型)来做。管安全,就是预防事故,预防事故就要解决事故原因,也就是,解决事故原因的程序、做法、制度(它们解决 事故致因模型上的事故原因 ),就是安全方面的,在安全管理体系中必须包括,重要的事项建立程序,不重要的当然就不用建立了。这里的安全,包括健康,所以所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事实上是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而不仅仅是安全管理体系。这个问题要在体系建立的一开始就需要说清楚(通过妥善定义事故)。无论如何,事故致因理论至关重要,没有这个理论根据,就不知道需要建立什么程序,遗憾的是一些企业还没有系统的安全科学基础知识,就开始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了。典型的是,事故、隐患、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危险因素、有害因素、风险、职业病、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员工能力、员工素质、控制、预防等概念还都在争论不休,在内部都还没达成一致理解,怎么建立管理体系、执行体系来管理安全呢?体系,涉及到组织里面的每一个人,全体员工没有一致性的理解是没法执行、带来效果的,在建立阶段就很难。 建立安全健康环境质量一体化体系也是一种不错的先择,这样施工质量、工作质量、预防事故的问题都包括在内了。事实上,安全健康环境质量管理都是在“预防事故”,都是在防止意外事件。当然,由于行政上分开管理的原因,愿意分别建立安全健康、环境、质量的企业也不少。 建立管理体系,就要按照管理体系的规则来进行,必须有方针(及目标)、组织结构(部门设置、人员、职责分配等)、管理程序、作业指导等。建立管理体系,还是以国际标准或者具有国际背景的标准为依据(参考框架)比较好,因为这类标准是很多组织和个人、经过很多年的科学研究形成的,科学基础比较雄厚。不具有国际背景的标准,行业甚至国家标准,可能会有一些是出于某种需要、具有某种资源、为树立某个品牌等形成的,这类标准中的一些之科学依据并不充分,形势一过时间一过,标准就非常不好用了,所以尽可能不用此类标准作依据来建立管理体系。没有雄厚科学基础的做法,其可持续性非常差。 建立管理体系时,声明的业绩指标尽可能不绝对化(不使用绝对指标),追求的是持续改进,这样才能使管理体系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建立的管理体系,应尽可能全面包含相关规定,这样不是体系维护的专职人员、法规识别的专职法务人员就可以不再看有关规定,看这个管理体系就可以了(我是这样理解的),否则,规定本已很多,再来一个内容繁多的体系,员工就感到非常烦躁了。有人抱怨体系太复杂、内容太多,但是如果问题真的复杂、确实需要精确管理,复杂也是没办法的事。 不少企业在体系名字上下功夫,以具有特色,甚至追求什么奖项。其实这是很大的误区,体系名字、文件内容、管理方法,再有特色都没用,最终衡量企业水平的是业绩(安全业绩就是事故率),不是体系的名字。业绩不好,证明不了体系的特色、证明不了其中的方法,想得奖项也是不可能的,即便通过多方努力得到了,也不会有长久意义。绝大多数企业的管理体系没有“特色名字”,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企业,一般都类似地叫做“XXX公司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煤矿的管理体系不主张以矿井为建立体系的组织。矿井(一般指井下生产系统)是一个边界不清楚的组织(井上下不能分开,关系密切),或者很难称得上是一个组织,而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建立的是组织的管理体系,不是生产系统的管理体系。当然要把组织定义为系统,那是另一个问题了。煤矿企业对地面安全有忽视、或者技能缺乏的迹象,严格控制(抓)井下人员的违章操做,但对地面的司机开车,没人关心系安全带与否,也不会解决、不投入精力去研究和管理,似乎不是大事,每日常态。在地面上违章、没有安全意识,到井下就安全了?其实,安全事故的发生,从人的行为看,都直接由不安全动作引起,从物态看,都直接由物理、化学、生物机制引起,差别能大到哪里去呢?不看到共性,井下安全也管不了,要说地面井下安全有区别,那运输和掘进都在井下,它们的差别还大着呢,为什么可以一起管?安全,当前其实就 主要 是一个事情,遵守规章! 关于应急管理程序,“应急”其实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大应急”一种是“小应急”,对于没有安全管理(事故预防)体系的组织来说,可理解为“大应急”,含预防、准备、响应、恢复4个阶段的内容,对于有安全管理(事故预防)体系的组织来说,可理解为“小应急”,预防和准备是事故前的事情,而响应才是灾后的事情。不管怎么理解,凡事有人管、有程序管就好。
个人分类: 7|5493 次阅读|1 个评论
小孩子的认识,震到你没有
ncepuztf 2015-10-26 22:45
第一段: 临放假参加系里组织的活动去狼牙山。 狼牙山景区与5年前大不相同了,山门口有栩栩如生的五壮士雕塑。 景区还把水引到山上,可见小溪和瀑布。 上山的路修了台阶,好走多了,很多地方还是木制的。 要是走不动,还有索道可以选择。 当然了,本人喜欢爬山,一路腿着上去是必须的,不能在革命老前辈面前丢脸。 在爬山的过程中,有一段是新修的架空木板路,为了不伤树木,工人就在两块木板边缘挖了半圆形的洞,然后拼好,看上去好像树木是穿过木板长出来的。 我在前面刚刚经过。 听见后面一个小姑娘说: 这树怎么可以长在路上?! 第二段: 周末出去玩,听见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一个小女孩问男孩:你家有几辆车? 男孩说:两辆。 小女孩说:我家也2辆。 顿了顿: 我们班居然还有家里没车的同学。
个人分类: 生活|1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科研想法和理念
ghxiang 2015-8-9 01:25
最近有点忙碌,做不完的实验,想到即将得到的可能的结果,又不免激动。三四年的training,两只脚都踏入了这一行,手把手带着两个师妹,虽然这两货总说跟着我很委屈,迫于我的“虎威”,但我相信未来她们会感激我的严苛。 完美适应实验室的枯燥和简单,随心所欲地操控每天的24h,设计实验去验证自己的idea,不懂之处可以去查阅请教,这便是我人生的满足。如果有一天能被圈里的人熟知,回到母校做一场让学弟学妹崇拜的讲座,我想这便是所谓的成功。 两年前我踟蹰于研究领域的选择,想到踏入这植物研究一行所面临地遥遥无期的毕业期限,想到发表文章的艰难和缺少创新工作的无趣,想到家人对自己更大的期盼和自己对成功的殷切渴望,我放弃了原来的方向,转入更为令人激动的偏治疗应用的技术领域,我不敢断言我的选择是否理性。或许从一开始就是错,或许是人性的脆弱,同时也是人性的坚强,让我不愿意承认,更愿意用事实诱导他人往理性的放心判断。 很多朋友都在臆测我离开的原因,我一定认真告诉你们,不让大家操心。简单地说我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确实厌倦了植物领域的研究,当时完全没有深层地看到研究的意义,可能成长的大环境让我更多的从应用的角度来衡量科研。普遍来看,更大的时间成本投入,几乎难以换回毕业所需的文章。在这个文章价值特别重要的时代,如果改变不了潮流,我也只能先随波逐流,等到有能力,有话语权,有好的评价方式的时候,希望为之努力改变。 如今我静心于科研,更多的关注实验进展,自身能力的提升,没有丝毫担心博士毕业的压力,没有担心发了高水平的文章影响找工作。这与我刚进入到这一行的心态竟是完全相反的。而且我的心态变化与科研新手的心态变化也是颠倒的。通常,一个研究生刚入学并不担心毕业,过了一定的时间,开始忧心毕业,忧心工作。我觉得这和是中国当下的一个科研模式也及其相似。我的导师在美国一流高校获得博士学位,又在MIT完成postdoc训练,所以他的想法都比较偏西化,他的许多观点都深深地震撼了我。比如导师认为做实验一切用最好的试剂,最快最省时间的产品,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实验结果,迅速发表文章,然后再以自己的科研积累,去申请新的基金,以此保持实验室的运转。这样你才能这竞争中的获胜。实验室确实也是这么实践的。反观国内众多实验室,往往都是省钱省钱,用最划算的试剂,细胞培养基都是自己配制的,结果经常污染,导致实验不断的重复,拉了课题的后退,最后文章被人抢发了,运气好的拖关系发个小文章,运气不好的就不做了。影响实验室科研积累不说学生毕业也受到影响。好的理念真的应该多推广! 不忘初心,来了便要闯出名堂。
个人分类: 研究生|5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期待这样的暑期学校
热度 2 zhongwei2284 2014-6-15 16:23
暑假又要来了,想干点什么!做做兼职赚点钱?其实更想找个暑期学校学习、交流。但百度了好久,这样的学校似乎不晓得在哪。想去的找不到,实在是郁闷。有那么一阵心血来潮想发个帖子募集一群志同道合人,一起搞一个暑期学习讨论班,但又想自己的水平不够,估计组织了也很难得到什么好的效果,何况找到合适的人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当然,在这里想说说自己暑期学校这样的形式的一种看法,似乎这个不是很重要,至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重要,但是我觉得,暑期学校是一个可以得到新鲜空气的平台。想象中的暑期学校最好是几个水平不错的老师组织,然后有十几个学生 ,六周左右的时间,学生分成三到五个组,每个组三到五个人。找一个安静的乡村,远离了城市会让心灵安静下来。每周安排五天的学习讨论,周末一起组织活动去玩:爬山、钓鱼、野营、抓蝴蝶、种花····可以做的很多,甚至做做手工制作、还有一些很有特色的玩具、学做做菜···生活可以很丰富的其实!前两周安排集体的学习,主要学习一些有用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安排足够的讨论,有时间交流一些做科研或者在学习中的经验与困惑。晚上农村的夏天该很美,看看星星,聊聊天,一起瞎侃些生活!其实,没必要搞得太严肃。而且,不要只是上课,听讲座!后面四周按组每个组一个带队老师,活动多组内安排,也定期不定期安排集体活动和集体讨论。每个组由带队老师出一个题目,组内一起讨论研究。然后最后花两三天总结,毕业,没有证书,只有很多记忆加大家一起设计出来的最后的纪念品! 感觉现在很多东西都在离它本身越来越远了!开会的只是去开会,上暑期培训的只是上暑期培训!科学需要的远远更多!也许真的回到自然才是它的本质所在!
个人分类: 生活与自然|4100 次阅读|4 个评论
对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几点想法
热度 12 zhumengjin 2014-1-17 16:17
不论从哪个方面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都是迄今为止国内做得最好、最具有公信力的科技项目。特别是近几年,在主要考察、研究和吸收美国自然科学基金、NIH基金等的运行、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力度非常之大,令人赞叹。今年不申请国家基金,但也抽空浏览了一下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些新变化,粗略谈几点想法: (一)新增规范的关键词条目 今年申请书中增加了关键词的下拉菜单。这些关键词条目主要由本领域的活跃专家编制,多数条目都是本领域高频、热点关键词,而且比较新,少部分甚至是最近1年才出现的最新概念,这对于提示、引领和规范申请者选题、制订方案等均有着明显的帮助。不过,基础研究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这些条目要处于实时更新的状态之中才行,最好是每年都要更新。 (二)新指南中申请入口变窄的利弊 指南的一个特点就是多数学科都在指南中明确规定了有些“打擦边球”内容不能在本学科申请。这种规定有积极意义,杜绝了投机者。曾碰到过清华大学研究模式动物遗传学基础问题的申请人把申请书投到农业口畜禽遗传育种这种应用基础研究学科的例子,因为通过基金委初审,通讯评议只能客观评议,人家一大把高IF的文章摆在那儿,申请书也写得不错,没办法只能全A通过,但在评议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虽然预期研究结果对畜禽遗传育种问题的解决可能有潜在的借鉴意义,但本身要解决的基础问题与本学科相去甚远。在申请者的主阵地上可能没有优势,转投另外的学科优势明显,在个人看来这是一种投机行为,这种投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破坏基金的公平性。基金委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指南编制工作也更细致了。但任何东西都是双刃剑,这种规定虽然杜绝了恶意的投机者,让各学者以自己的主阵地去竞争,也使通讯评议往小同行评议方向更接近,但也极有可能遏制了交叉创新,甚至有扼杀新兴研究方向出现的可能,因为有少数极有创新性的交叉、新兴研究很可能找不到申请的入口。 建议所有的学科都留一个“前沿、交叉、新兴研究”的入口,只是以这个入口投的申请书需要额外评估一下是否属于恶意投机行为。 (三)重点项目指南明显带有学科歧视 重点项目指南将同时受理两种模式的重点项目申请(立项领域+自由申请)的学科、不受理自由申请的重点项目的学科都列出来了。虽然不能否认不同学科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别,但这种规定明显带有学科歧视,本身是不妥的,因为这有违自然科学基金公正、公平的精神,毕竟从事什么学科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带有“天生”的成分,学者自由选择的余地几乎没有。相对于青年基金、面上项目等其他数量众多的项目申请书而言,重点项目数量很少,不会实质上增加基金委的工作量,只需要各学科主任控制二审数量就行了。
个人分类: 科研时评|22849 次阅读|21 个评论
想法廉价吗?
热度 1 book 2013-5-13 18:34
看到饶毅老师的博文“ 中国学生的常见误解之一 ”,如大家所说话读起来是有点绕,但理儿还是挺清楚。确实,我们的理论能力更该加强。有感而发,也想快速的说几句。没有饶老师那么高屋建瓴,俺只就“ideas are cheap”或“想法廉价吗”说点切身体会。 想法当然不廉价,理论素养是科研的重中之重。即使在中国,如果你问一个科研工作者想法廉价吗,估计他/她大多会给出想法当然重要的答案,其实大家脑子里都清楚想法的重要性。但问题可能是:有些人的做法传达了不尊重想法或者理论素质的讯息。或者说:说一套,做一套。这种说一套做一套有时候很难判断当事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自己最先提出的想法不被尊重确实很让人沮丧,也会怀疑身边的环境。这一方面可能是文化问题,另一方面可能是专业素养问题。我之前有的博文好像也说过,对于如何做科研,我们的研究生培养体系里面就没有系统的提及过。不要指望每个导师都会身体力行的告诉自己的学生如何尊重别人的想法,有的老师自己都没那么做。并且其实这样的科研道德或相关专业素养的培训,大学期间就该有。 曾有一次,某大学一个研究生给我发邮件,说从科学网了解到我做某个领域的工作,请我帮忙修改TA的开题报告。我始终认为这种事儿还是能帮就帮一下的,于是给他的PPT做了修改和建议。后来在某个地方看到这学生谈开题报告之后的想法,提到感谢开题报告会上的评审们,但没有提到要感谢我。我不是非要这个感谢,而是这个很简单的个例反映出来很多研究生有的一些普遍问题。 原创想法依赖于对某个研究领域的历史和发展非常清楚,需要读大量的论文。饶毅老师在他的领域里头很了解历史,他在科学网上发布的有些研究历史的综述让很多人羡慕其文献量的掌握。说到读文献,我的感受是这又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很多学生曾告诉我不喜欢读文献,比如研究组定期的文献讨论会对有的学生来说都是负担。如果没有系统的梳理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怎么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只是老师给个题目就做个题目,相关领域和问题也不关心,学生也不可能有多少自己的想法。 或许有些人有这样的经历:写项目申请书的时候(即使在一个团队内部),你贡献了重要的思路和想法;然后基金拿到了,没你的事儿了,因为具体工作可以其他人做。发表论文时不挂你的名字,连致谢也是没有的。平时的学术讨论也有如此情况,你贡献了或者启发了很好的想法,但你没有哪怕被致谢一下。我还听身边同事说过自己在某些场合说过的想法或观点被某个同事“借用”的事儿,在科学网也听说过有些基金申请书中的观点被评审人“借用”的事儿。 这些,其实还是专业不专业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够专业,肯定会尊重最先提出想法的那个人。文化的改变需要专业意识和做法的提高。如果每个人都严格要求自己,起码可以影响周边一些人。很高兴最近遇到两组尊重各自想法且有热情的讨论科学问题的同行,当然之前在科学网上也遇到过。其实,多合作,少自私,没有任何坏处。
个人分类: 说就说|7911 次阅读|1 个评论
有多少想法可以不同
热度 2 victorygwb 2013-3-24 13:15
昨晚饭后在校园里走着,脑海里一直在想有没有一种好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做文本聚类,突然想到可以根据文本主题把文本聚到一起,因为尽管文章用词不同,可是事件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地点、人物是不变的,顿时心情很是激动,于是速速回到实验室,在百度上一搜,恰好有一篇《一种基于主题的文本聚类方法》,心情很是失落,读之阅之,字字如刀割。于是,便想人与人之间到底有多少不同,我常想人与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思想不同,意念不同,却不曾想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皆是如此,我有的想法你也有,而且早在几年前就有了。我问自己,假如当年没有牛顿,是不是还有羊顿,马顿呢?一切真理尽在世间,只待你去探索去发现,或许会有更好的,它一直存在,等着你......
1903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感于不同年龄段想法的差异
热度 6 cutefay 2013-2-18 12:36
大年初一那天看到江苏春晚上有F4的出现,于是饶有兴致地找出F4当年的《流星花园》回顾了几集。现在看《流星花园》,和当时十多年之前在大学看的感觉有很多不同了。当时的我二十岁出头,正是对偶像剧追风以及爱幻想的年龄,而现在,失去了那种追星的兴趣,思想也变得现实多了。 1、对演员长相感受的差异 当年看《流星花园》,觉得大S好漂亮啊,长得很清纯可爱。而现在则觉得大S还是挺难看的,真不算美女。当年还觉得道明寺的扮演者言承旭非常帅气,非常有男人味,而现在对这种长相的帅哥不感冒。 2、对剧中人物性格感受的差异 当年看《流星花园》,非常喜欢杉菜的性格,也非常喜欢道明寺的那种为了爱情执着的白痴性格,还喜欢花泽类的那种温柔的默默守护一份爱情的性格。而现在看来,杉菜性格优柔寡断,蠢人一个,很长时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男生,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爱情,一看那剧情就觉得很纠结。对于道明寺的性格,现在觉得他太冲动不稳重了,是个典型的任性大男孩的性格,而不是负责任的男人的性格。现在对花泽类似的性格也不感冒。反而我更喜欢西门和美作那样的性格,觉得他们二人的性格才更正常一点,讲义气、重情义、对事情分析与判断力强,也不花心。 3、对剧中爱情故事感受的差异 当年,很喜欢那种白马王子配灰姑娘的爱情故事,这也是典型的偶像剧的特点。而现在的我则更喜欢白马王子配白雪公主似的爱情搭配,因为我觉得门当户对的爱情更现实可靠。现在看《流星花园》,觉得道明寺和小滋很般配,花泽类和藤堂静很般配。小滋和藤堂静的性格中体现了一种大家闺秀的宽容大方的风度,反而是灰姑娘杉菜,则经常显示出小家子气。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5760 次阅读|6 个评论
一些粗浅的想法
whenand 2012-12-11 14:39
关于方法设计的框架,我们试图寻找某种规律去掌握它,以期有较为统一的逻辑来应对所遇到的问题。说到底,就现阶段而言,我们是属于那类人——发现一些问题,并且要解决它们(这其实是句废话,谁不是呢)。当我们遇到问题,我们会怎样开始我们的第一步呢?分析问题,没错。 为什么要分析问题?怎样分析问题呢?我想第一问题无需回答,当然是我们要解决它,或是出于自身兴趣,或是出于课题任务。第二个问题就是难以回答的了,这也是我一直想知道的。应该来说,问题的出现需要两个因素:第一,现状;第二,需求。当后者被提出,而前者不满足时,我们就要被派上用场,去发挥聪明才智。 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个过程。类似于贝叶斯学派的观点,前提或假设被利用,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方法设计,姑且称之为第一类设计框架。更难的应该是我们无从知晓的未知(不可数前提或假设),这着实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如果依然遵循第一类设计框架,很遗憾,死路一条。似乎又要挑一个假设,转回到第一类框架中,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论文选题
热度 5 ganchunmei 2012-8-19 03:29
最近一直在想着论文的选题。虽然去年走之前已经写了个初步的计划,但过来后,加入这边的项目组,做的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曾经试着将两边做的东西融合到一块,但最终还是放弃。 只能再次逼迫自己认认真真重新考虑选题了。 原本打算在初步计划上进行完善或深入,但来回几次后,发现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封闭的圈子。在里头绕老绕去后,没法走出来,没有新东西出现,也没有给自己任何惊喜。 给一直让我敬佩但从没见过面的赵师兄Q留言说,怎么自己感觉是好的想法,上网一搜,别人早已经做过了。赵师兄说,是这样的,只有不断地看文献,多看文献。 好吧。我索性把之前写的所有研究计划都扔在一边,重新开始找文献,看文献。 慢慢地,慢慢地,似乎有些新想法了,而且感觉是不错的想法。但又一个新问题是,这几天感觉可以做的东西很多啊,而且看了相关的文献,也没很多人在做。那这些想法是否可行呢?需要自己抓紧试试,该搜集的数据,自己是否能搜集到,如何分析等等,细节还是需要一一敲定。 灵感快快来吧!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5823 次阅读|5 个评论
不该总想着做一个“完美实验”
热度 2 zexue1988 2012-6-22 20:53
刚入学时,觉得自己来到了一所研究型大学。那么多牛导 、“天王”,觉得自己会接触到前沿的研究,能做一些有兴趣的课题。导师给安排的任务是“培养水蚤”,当时信心满满,觉得三五月便能拿下。进实验室的时候,面对满桌子的烧杯,多少有点懵了——实验该如何做? 这个问题伴随了我8个月。迟迟没有克服。 话说别的实验室有成熟的技术方法,新人稍加了解,便可以着手去实现自己的方案。我这边似乎要多靠自己摸索方法,在师兄师姐的帮助下,算是顺利掌握了“常规套路”,而一些自己的实验才有的方法,就要靠查找文献、自己摸索了。文献说这样做,转身一看——没这仪器呀! 说也可以那样做,可当要实施时——哪里有东西呀?实验室没人做过,怎么着手呢? 就这样一次一次有了想法,没了方法,蠢蠢欲动,却又无从下手。没了信心,终于不想再尝试。 师兄说:不要想那么完美,谁能做完美的实验呢! 多少次反复品读这句话,似乎悟到了些什么。 完美实验 的逻辑是这样:假想了实验的模样——认为实验室应有充足的设备,试剂,还应有一个在技术操作方面无微不至指导我的师兄——我开始读文献,继而有了思路——着手去做——顺利完成。 而现实是: 实验室稍微缺乏了一些设备,试剂,师兄师姐和我的方向不同,无法给我做全程指导——我开始读文献,寻找操作技术——尝试操作技术——失败——再尝试——失败——在方法上懵了! 同时,我开始读文献,有了思路——应该这样做,但硬件不满足——"完美实验的观点",继而不会变通——这个想法自生自灭——开始懒惰,开始哀怨自己悲惨的命运——逃避。 从上面现实,理想的对比中,我能发现,除去客观条件的不足,缺乏意志力外,还有“完美的实验想法”一直在作祟。 完美实验的想法,或者说“幻象”,让我无法面对现实,无法正确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障碍,却选择逃避“真象”,躲进自己的乌托邦。偶尔看看“2012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安抚内心的“幻象”,想象着将来还能做“完美实验”。 理想的道路总是很笔直,现实的却是一条崎岖小道。 实验原本是什么样的,似乎并不存在在头脑中。就像要填饱肚子,面前是一个路边的小摊,只有一次性筷子让你使用,没有精致的餐具,没有温馨的桌布,吃还是不吃呢? 看着简单,自己却迟迟没有想明白。
5588 次阅读|5 个评论
创新的源泉从哪里来?(120307)
热度 22 ymin 2012-3-7 08:27
创新的源泉从哪里来?(120307) 闵应骅 自从1999年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批示中国科学院启动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创新”一词时髦起来。科技界、工业界都在追求创新,尤其是信息产业界,到今天,离了创新,简直就难于活下去了。那么,创新究竟是来源于什么呢?一种说法说来源于想法(idea),另一说来源于实际(practice)。这在国际上也是一个问题。 德国应用科学院(GMD)院长Dennis Tsichritizis1997年说:科研的想法被采用只有四种办法: * 传播研究:公布你的想法,希望有人用之于实际。 * 建造工具:吸引人们用于实际。 * 教育培训:直接教人新的实践。 * 商业:开企业提供新的实践。 只有第一种办法是与想法有关的,其他都不把想法告诉使用者, 任何新产品,先要有想法。我们靠想法解决问题、出新产品、发表论文、得奖、凝聚团队。但是,一般的情况是:想法多,评价难,采用少。。自然产生一个问题:创新究竟是想法产生的,还是实际采用的?真正的发明者是企业家,还是发明家? 如果说想法是创新的关键,那你就会努力去产生想法、分析想法、选择想法、发表想法,以提高方案的创造性、想象力、借鉴和结合,产生新的想法。事实上,市场的许多产品和服务是从创新想法来的。即使有些想法的发明者并没有参加被采用的工作,但他仍然会誉为该创新的发明者。英才教育的理念认为:创新是最佳想法在许多想法竞争中胜出的过程。源于想法的创新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样机到产品开发、生产,再到市场,才能形成市场产品和服务,它由经济拉动,而由促进者和发明者推动。美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就是在这一概念基础上于1945年建立起来的。它认为想法的产生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 但是,MIT的一个统计表明,产业界创新想法的成功率约为4%。现在产业界已经逐渐打破这个流水线过程,而采用交叉开发模式。它强调社会群体和公共关系对产品市场拓广的重要性。以太网的发明人Bob Metcalfe把这两种情况比做鲜花和杂草。他说:1976年发表的关于以太网的概念模型和详细分析是花,而他在杂草里花了10年时间给产业界领袖们宣传以太网。他花在杂草里的精力远远超过在花上的努力。以太网从想法到采用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拿博客来说,1980年代,有人把日志放在Web页上,很快就被推广开来。人们于是开发博客软件,方便大家使用。有人开发跟踪服务,以方便搜索别人使自己感兴趣的博客。没有人追究究竟是谁发明的博客,也没有人在乎谁是发明者。苹果公司的app风潮是另一个例子。乔布斯看到出售可以定制iPhone的一个小的软件的商机,许多人跟进,2010年中就卖出去100万app。没有人在意这个想法产生的过程。事后诸葛亮们倒是在议论和诠释这实践后面的想法。所以,创新理论应该强调社会新实践的采用,不改变人们行为的想法只是一个发明,而不是创新。改变人们实践的创新者要经过5个步骤:感受到一个问题;作为一个难题而坚持不懈;发现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提供解决该问题的途径。创新者的目的是要改变人们的实践,来解决该问题。这比产生和追求新想法复杂得多。许多创新是从实践开始的。当人们发现一个新东西比旧的好,就会很快推广开来。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工具,以加快改变的进程,而形成市场。 实际上,想法和实践都很重要。但是,并不一定是想法在先,而可能是不起眼的实验在先,而后发展为惊人的实践,最后才抽出想法。所以,发表文章,提出想法是必要的。论文被采用的比率很低,这很正常,不必着急。这些想法恰恰可以给产业界提供参考。我们应该在培育想法和培育实践中找到一个平衡。不过,许多公司的经验表明,产生想法的努力占10%,而实践推向市场要占90%。所以,公司和政府应该以90%的精力采用和实践新技术,而绝不光是着眼于产生新想法。当然,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恐怕还是产生想法、证明想法、试验验证想法。
个人分类: 做学问|5380 次阅读|26 个评论
科研: 学会尊重想法
热度 30 stone1971111 2011-9-26 08:17
从事科研工作十几年以来,从自身,从周边,从学生身上,都看到了我们作为科研工作者,在欣赏他人的工作的时候都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我们往往更多的欣赏结果,而对产生这个结果的思想或者想法置之不理。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小,实际上影响却很大,如此做法有如下的很多弊端。 一、 忽视想法的重要性是低级的欣赏阶段 。 结果的好坏往往很容易判断,而想法的好坏是需要水平才能判断 ,因为还没有付诸实施。我们如果只能看到结果的好坏,不能欣赏思想的好坏,那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迈入科研的殿堂,只停留在票友的阶段。我们的教科书只讲知识的结果,却对产生这些知识的想法没有丝毫的论述,这也使得我们很容易在这个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这样的欣赏品位。 有个故事: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之后,凯旋成名,结果很多同样会航海的人说,他没什么,就是运气比较好。有一次,哥伦布拿起一个生鸡蛋,给几个正在鄙视他的人,说,你们谁能让鸡蛋大头朝下的站起来,结果每个人都失败了,哥伦布拿起鸡蛋轻轻磕了一下,形成了小窝窝,很容易就站住了。他说了一句: 这就是差距 。不错,很多人都会航海,但是哥伦布不仅仅会航海,他有自己的目标,有志向,同样也需要一定的智慧。否则,光看结果,我们还不能真正的看到他的过人之处。 我们面对别人做出来好的结果,一般两种倾向比较明显, 一种是作为水平接近的人说,那没什么,甚至会想出很多丑恶的东西,包括攻击个人的其他缺点;另一种会说,做出那个结果的人是天才。 这两种倾向都是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优秀的表现。也都是我们的教育中没有注意规避的地方。 把人归结为天才是对自我无能的一种借口。 二、 忽视想法的重要性会使我们成为简单的书袋子。 由于我们仅仅重视结果,那我们就只记住了大量的知识点,成为所谓很博学的人。但是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来说,要么很平凡,要么很神秘,对我们来说,除了用来炫耀自己的博学,没有太大的用处。在当前网络非常发达的时代,记住几个知识点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尤其是一些边边角角的知识,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于网络搜索来完成。同样,我们由于对知识没有真正的消化,那我们实际上不能有效的运用,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 三、 忽视想法的重要性还会使社会评价体系的畸形化。 由于我们重视的不是科研里面天才的想法,因此导致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流于庸俗的实用论,而对于真正提出想法的人没有给于充分的认识。其实,大多数时候,想法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越实现的重要性的。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很多时候,只要我们有想法,我们就可以找到能够实现的人。但是想法往往是非常难得。在人类知识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我们的祖先产生每一个想法都是那么的不容易,虽然从今天来看,那些想法似乎是自然地,但是在产生的那个时代,是非常的不自然,都是天才般的创造。在中国当今时代,我们就是需要想法,而不是仅仅靠仿制做几个产品赚钱。在中国,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成果共享争议,也跟我们对想法不重视是有关系的。 四、 忽视想法的重要性还使得我们不会做科研。 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留学生,他们在国外的时候,成果是丰富的,但是其中有相当多的部分回到中国之后,就泯然众人,这里面除了环境、条件和主观懈怠的原因之外,我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些同志在国外的大多数成果来自于解题,也就是别人提供的想法。到了中国,由于没人能提供想法,因此,也就没有那么多的产出。事实上,我们不缺能够推导理论,能够做系统实现的人,我们唯独缺少的是提出想法,提出思路的人。在硅谷,朋友们见面就问,最近有没有什么新想法?而不是问,最近挣了多少钱?或者你最近在哪里供职?两者就是明显的差距,前者重视希望,后者重视现实。 没有想法就没有希望 。我们的学生也一样,跟着导师还能做点文章,可是离开了导师之后,大多数不会做科研,其原因也在于没有任何值得研究的想法产生。在国际会议上,我们看到很多大牛都被中国人包围,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还有什么可以考虑的问题。这在老外看来,就是想剽窃他人的思想。不少的老外跟我抱怨这个话题,我也无地自容。 五、 忽视想法的重要性会使得我们失去在地球存在的价值 。毛泽东说过,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有人说这是唯心主义,其实这句话真正的含义还是赞扬想法为先的思想。昨天看cctv9,讲到美国的登月计划,虽然很多人质疑美国的登月计划,但是对于登月计划的真正好处没有看出来。一个当年参与这个计划的人说,太空计划最大的价值在于,我们要告诉后代, 在地球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都可以放开了去想。这就是对想法的尊崇。我相信,在中国,如果在没有人实现太空行走的人为先例的情况下,有人提出太空行走,一定会被请到精神病院。这是我们文化的缺陷。放眼望去,我们能够留给后代的东西实在不多。没有想法,一个民族就不可能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高端。 六、 忽视想法的重要性就是抹杀个人在推动历史进步中的价值。 我们在有一个阶段,非常需要集体主义,到今天,我们依然需要集体主义,但是我们应该逐步尊重个人在集体中的突出作用。今天,如果都是课题组长获奖,这就是不尊重个人作用的表现。因为,很多情况下,课题组长只是个包工头,而具体从事研究的人才可能提出高明的解决方案。我们如果还继续忽视个人的作用,那么长久下来,我们的科研队伍越来越向寡头科研体系发展,而越来越多的人会投入一个又一个山头作为门客。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钱学森就及时的发现了不少有想法的年轻同志,并且尽快的提拔到领导岗位。这些人往往还有点愣头青的味道,但是他们有想法,那就是好同志。可是,现在我们不是重视想法,而是看是否忠诚可靠,这些都不是能够做成大事的第一要素。那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有点精神问题的纳什,在中国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头的。因为,他甚至都不能算是一个正常的人。陈景润也是那个时代的特例,他也有一定程度上的精神问题,不是一个正常的人,但是如果没有华罗庚保护,他也只能一辈子当个图书馆员,还说不定在某一天就被调离那个岗位。 总的来说, 学会看到别人的想法的价值是我们欣赏品位提高的表现,尊重想法的价值也就等于尊重了个人在推动历史进步中的贡献,也就会形成一个真正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也会使得我们自己更会做科研,中国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成为所谓的创新性国家。否则,我们还将继续打嘴仗,直到我们失去了打嘴仗的尊严为止。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11800 次阅读|54 个评论
学生怎么想老师不知道
热度 1 csiro 2011-9-4 06:47
老师有老师的想法,学生怎么想老师不知道,或者很难理解。我有几次这样的经验。这就提醒我如何为学生想想。 前年,我表姐的女儿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考本校的研究生没有录取,就调剂到北京林大。她第一次到北京来报到,父母也跟着来了。我晚上见到她的时候,情绪很低落。在父母面前哭起来。原因是学生宿舍住得没有武汉好,食堂吃得也没有武汉好。她父母没有多少文化,束手无策。我和李俊好言安慰了一番,尽量强调北京的优势,我保证她一年以后不会想离开北京。 最近打电话,知道她暑假回家了。现在快毕业了,父母希望她回到身边,说给买一套房子,一辆车子。但是她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回去。 还有一次,我在找到悉尼的访问学生。博客上发表了这个信息,并同一些学校联系过。有一个家长,给我来信,他跟我是同龄人,竟是给孩子咨询的。很多情况下,孩子并不着急,确是父母承担着压力。 老师安排工作,学生未必感兴趣。现在真正对工作感兴趣的学生不多了。更多的是感到压力。老师如何释放学生的压力,提升动力和信心,这是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能高高在上。很多老师非常严厉,学生不止哭过一次。(这在国外是很少见的)我觉得这样的老师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好。 我一直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我很少按照老师的思路去想。说好一点就是喜欢独立思考。举一个例子,前一阶段在悉尼换驾照考试,没有通过。一个原因是过路口没有观察(Observation),我已经有六年驾龄了,过路口的观察我看一眼就够了。考官却认为需要那种夸张的观察! 几天前王恩利到我家住了一晚上,我同他谈起这件事情。他说他第一次也没有考过。就是听同事说,要注意观察。结果到一个路口,本来没有人。他在那里左顾右盼,浪费很多时间。回来了,考官说,一个人都没有你在那里看什么? 对学生,鼓励他有想法,即使是错的。如果一个学生,总是揣摩老师怎么想,怎么才能不受老师的训斥,这个学生就完了。对老师来说,那就是教育的悲哀,那就是误人子弟。
个人分类: 感悟篇|3294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智能的一些想法
csoapy 2010-12-25 20:02
大脑学习,或者说思维的本质其实非常地简单? 刚才梦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在醒的过程中发现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直到醒了,意识清晰起来的时候才知道,那是现实中的什么东西还是声音引起的,梦里面认为的不对。 可惜对梦没多少清晰的记忆 …… 也许,所谓思维,其实就是海量的 “ 刺激 —— 反应 ” 对,再加上一些纠正功能?而纠正功能也是靠这 “ 刺激 —— 反应 ” 来完成的:人在没有新刺激的情况下,总是假定他原来的知识是对的。梦醒的过程就是一个 “ 刺激 —— 反应 ” 的纠正过程? 这种 “ 刺激 —— 反应 ” 对只是因为人的感官各不相同,才造成了 “ 思维 ” 表面上看起来的复杂性? 如果把这 “ 刺激 —— 反应 ” 对统统抽掉,人,还有所谓的 “ 思维能力 ” 吗? 也就是说,海量的 “ 刺激 —— 反应 ” 对,是构成思维的基础? 如果这种假设成真,那么用机器再现思维的难点就在于,对人体各种感官的 “ 一般性描述 ” 。 2010 年 6 月 20 日 中午 在地球上的所有动物中,难道人的智力水平不是高得太离谱吗? 生物学史上,神经是如何出现的?大脑是如何出现的?语言又是如何出现的? 2010 年 7 月 1 日 上午 午睡时梦见自己在读小说,那种感觉跟在现实中没什么两样,而且,重要的是梦中读到的故事情节是以前没有读过的,而且像真正的小说,文笔也很成熟…… 那么,梦中的小说,是谁“写”的呢? 那么流畅成熟的文笔我根本就写不出来啊。又不可能是其它人啊?无意识?无意识的创作水平会远远高出自己平时具有的?或者梦,只是再现了某种感觉?但在梦里我的的确确是像平常那样认认真真地读下来的,有新鲜的故事情节,那是谁创作的呢? 此外,梦中的电影、音乐、故事情节等等,是谁在创作? 2010 年 7 月 20 日 上午 试图用复杂的数学公式来描述某些“智能”行为,这种做法也许是走进了死胡同,是注定没有出路的? 因为大脑或者身体机制不需要那些知识就能轻松地做很多事情,它一定是以另一种目前我们还不知道的方式进行着“计算”? 也就是有人宣称的“智能不需要知识”? 2010 年 7 月 30 日 上午 从生理上讲,为何音乐节奏能够用来表达某种情绪,或者说思想? 2010 年 8 月 14 日 傍晚 如果再进化个几百万年,猴子、鸡鸭狗猫等等的智力会不会达到今天人类的水平?果真如此,今日人类智能也不过如此,从根本上解决它只会是个时间问题? 2010 年 8 月 30 日 上午 关于什么是智能,或者说哪种功能算是智能,可否让医生来界定?特别是依据那些长期研究智障人士大脑的人提出的观点? 这种界定不可能?从生理学的角度,智能与非智能没有明显的界限? 2010 年 8 月 30 日 上午
个人分类: 未分类|3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50个可能改变科学面貌的想法和科学进展
xupeiyang 2010-11-29 13:43
请见 http://www.bioon.com/trends/news/465214.shtml 什么想法会改变我们对于周遭世界以及我们与世界的关系的理解呢?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最近刊发文章,罗列了诸多能够真正改变世界面貌的科学进展和科学想法,近距离向我们展示了哪些科学进步会真正让科学研究领域焕然一新,同时刷新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 这些想法涵盖生物学、生命和地球科学等10个领域,包括DNA(脱氧核糖核酸)折纸术、超级进化、大脑地图、拓扑绝缘体等等。有些想法是天才的灵感一现;有些想法还处于最基础的萌芽阶段,但却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突破;而还有些想法则纠正了人们以前对于世界的认知。不管怎样,所有这些想法都将改变科学发展的面貌,其带来的影响也不可估量。
个人分类: 科研方法|37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机金属化学会议感想
热度 1 jiazhaopeng 2010-10-24 14:05
昨天去参加了一个有机金属化学的会议,收获还是蛮多的。 昨天的有机金属会议都是来自己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由于我是研一的学生,再有我是物理化学专业,生物热化学方向,这次的有机金属化学会议与我们是不沾边的,我就是凭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去旁听了一个下午的有机金属化学会议。 虽然有很多有机金属专业的知识听不懂,但是还是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毕竟学习的还都是化学吗,有很多东西还是相通。只是这些专家讲的相对来说比较深,都是他们领域前沿的东西。不过从北大余教授那里学到了,一个科研人员一定要有自己的 idea ,因为想法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没有自己的想法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做出来的。尤其对于我这种刚刚步如研究生学校大门的学生,这一点尤为重要。因此现在就要抓紧时间多学习一些知识,多了解自己方向的研究前沿,进而有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的东西。清华大学的刘教授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作为一个科研人员就尽量做到研究有所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昨天还听其他一些专家的讲解,从他们的报告中都可以学到许多用的东西,使我受益良多,尤其是在一次会议上能听这么多国内专家的报告真是我人生的一次大洗礼。从讲解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他们做到今天,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做出来的,而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很多人员共同努力,在实验中不断地进行总结,不断地摸索才做来今天的成果。 我为能听这些专家的报告而感到骄傲,从他们那里可以知道在科研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大家一起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因此现在就要先拓宽自己的知识,有自己的想法,持之以恒,不解努力。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思想的价值在于提出独特的见解。
个人分类: 感悟|44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听歌
chushixiyu 2010-9-26 22:15
在想到这个题目之时,我想:如果我写成是谈音乐,是不是就高雅多了。呵呵,其实不还是一样的么。 心情烦闷的时候总是喜欢听听歌,也喜欢运动,等等等等吧。总之,心情不好了,总的是要派遣出去才是。闷着早晚会出问题的。 说到听歌,记得以前我听歌曲,往往都只是听韵律,根本听不了歌词。或是说对歌词没有一点感觉。不知道有没有跟我一样的啊,不管是多么熟悉的歌曲,让我唱时,我都记不起歌词,只是大概记了个曲调而已。不过让我感到有点安慰的是一次 我的妹妹说她是这样,我当时没敢说我也是。想想那估计就是我们这一家的问题了,呵呵。 不过后来等到上大学,有一个课叫大学语文,当时老师给我们上课,举罗大佑的歌曲,说现在的一些流行音乐就是诗,我读了读,感觉歌词写得确实很有水平。后来就开始慢慢的越来越多的注意歌词了,也就顺便是慢慢的开始研究起歌曲来了。呵呵,顺便也就听听歌了。 感觉听歌会有两种感受。一种是由于韵律之美而引起的心灵上的感动,一种就是由于歌词之意而引发的心动了。韵律之美是没有国界的,所以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歌曲,只要是好的,大家都会引起共鸣。而歌词之美则不然了,这个不懂是欣赏不了的了。 在我看来,歌词之美是更深一层的美。 所以我听歌的时候,总是会被那些歌词所感动。有时候感觉,这些歌词写得真好啊,怎么就真的是在反映自己此时的心境呢,唉,音乐与我同在了。能在此时此刻听到这样的音乐,真的是人生之幸事了,不然真不知该怎么发泄这些个郁闷了。 细细品味一下吧,你也会发现音乐之美的! 蓝莲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 心中的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
个人分类: 转载|3487 次阅读|1 个评论
突然有个奇怪的想法,日本女人什么东西最多?
baido 2010-8-28 16:40
我感觉是裙子。大家高见?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88 次阅读|2 个评论
突然有个奇怪的想法,日本女人什么东西最多?
baido 2010-8-28 16:40
我感觉是裙子。大家高见?
个人分类: 未分类|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把你的想法写成文章
热度 2 hefery 2010-8-28 07:29
前段时间评论了李老师的一篇博文,李老师建议把我说的 想法和意识驱动 结合写文章再说说,今天赶了个早,说说自己的看法,有不妥的地方请大家多多评论,争取拿个小红花:) 看了很多关于数据和写文章的争论,个人觉得其实没有太大的冲突,我觉得除了 review 文章以外(有些 review 也要用了一些数据),绝大多数的文章还要以数据为基础(但数据并不一定是你自己实测的),毕竟你要让别人相信你的结论,信任你的模型,你需要把实际的数据运行结果给他看,不是说事实胜于雄辩嘛,尽管有些时候错误的 事实 会误导,纠正以后终究会有真正的事实。 实测数据的重要性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你不可能仅仅停留在大量的模拟实验,终究要回到自然,用模型解释数据,用数据验证模型。 但是,有数据就有文章吗?当然不是。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我们对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处理能力有待提高。举个例子,我写的一篇关于 GPP 的文章,通量数据的处理时一个非常需要体力和耐力的工作。尤其是 NEE (生态系统交换量)和 GPP (初级生产力)的 gap-filling ,在处理 Harvaed forest 的原始通量数据时,请教过很多用过通量数据的大牛、小牛、老牛。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完整的说出做法,没办法,只能自己根据文献来做,很是艰难。数据处理是验证模型真实性的前提,如果对自己处理的数据都没有信心,又怎么敢说模型的潜力和精度?君不见 N 多数据躺在课题组用不上,没有说明,没有处理。很多大项目,如 973 :(,大量的数据因为没有专业的处理人员而静静地躺在硬盘里。偶尔有个人想用,钻研一下处理方法,用一下,这样的数据达不到真正的共享。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愿意共享,实在是别人给你共享了,他给你的数据也是最原始的(可能他也不会处理),你想用,自己学方法吧。这可能也是数据难以共享的原因之一吧。 第二个原因我觉得还是新的想法,就是我们老挂在嘴边的 idea 。我老觉得文章来源于想法,而不是数据,这话不能说的太绝对,偶尔有超人直接从数据看出规律,来个大理论也有可能。从我自身的经验出发,写文章首先是根据已经有的知识(如读文献,看别人的结论和不足),从别人指出的不足出发,考虑自己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不足。想想,能不能走通,要什么数据来解决,怎么设计实验,用什么样本,数据怎么分析,可能的误差来源是什么,如果有出入怎么解释,等等。首先是某一个想法驱动着去做实验,获取数据,验证想法,如果正确,可以去写文章了。如果不正确,大多数时候也能写一篇文章,就看你能不能把问题解释清楚,很多杂志都已开始注意失败实验的价值,应该说是一种进步吧。举个自己的例子,我最开始做 PRI 指数反演光能利用率时,一个日本人, Nakaji ( 06 , IJRS )的结果说 PRI 在反演整个森林一年中的 LUE 变化时存在不足,尤其是当叶片枯黄的时候, PRI 就不适用了。原因是 PRI 关注于叶黄素的循环,是一种间接反映光合作用的过程,当色素衰亡的时候, PRI 的作用机理就不存在了。在验证这个观点时,我们用了冬小麦,确实对于生长末期的情况不适用。对此,我想的办法是引入叶绿素含量的波段,因为有人( Inoue , 08 , RSE )说叶绿素的变化和 LUE 也有关系,因此想把叶绿素的信息引入进来。但是叶绿素有 N 多波段,到底用哪个呢?最开始用 670-680nm ,结果不好,尤其是对生长旺盛的小麦,后来改用 550nm ,结果有了点提高,怎么解释呢?从 PROSAIL 模拟分析是 670-680nm 容易饱合。最终用 550nm 的反射率改进了 PRI ,发表了自己的第二篇 SCI 文章。 李 老师建议说说怎么有 GPP 那篇文章的,其实之前已经说过了,自己拿 Li-6400 做实验的结果不被认可,尽管结论很漂亮,想法没问题,但是审稿人认为方法不对,叶片尺度的测量不能和冠层尺度直接比较。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找冠层尺度的 LUE 数据,后来才知道原来只有通量数据测量冠层 LUE 。于是在 973 张掖实验时,整了一些盈科通量数据,可惜不太会数据处理,只能勉强整理出一个月的数据,用 MODIS 验证模型时,只能用每天的 MODIS 数据,云检测之后只有 16 天的数据能用。好在 JGR 的审稿人比较大度,可能是更关注想法吧,让我过了。但是自己不甘心,想用长期数据,于是 google 了半天,找来了 Harvard forest 的数据,跟 PI 交流了几次,说明数据的用途,得到了一些建议,最终把 JGR 的模型用在了 4 年的数据尺度上,就有了最近的 RSE 文章。 总结: 1 ) 关于数据共享 一方面我们提倡数据共享,一方面也要对自己共享出去的数据负责。对此,必须对自己的数据有信心,从测量到处理。 2 ) 关于积累想法 多看文献,看别人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想办法解决别人的小问题。当解决了很多人的小问题时,一些大问题可能就被你解决了。有些人似乎不屑于解决小问题,总想一下子弄个类似 SAIL 模型的东东出来,这太难了。可能不是一个人一个博士学位的时间能完成的:) 3 ) 关于写文章 多动手、不怕错、保持好被退稿的心态。借用老外的一句话和大家共勉,适用于文章和基金申请。 Believe me everyone was in your situation !
个人分类: 遥感|6232 次阅读|8 个评论
关于做课题的问与答
等离子体科学 2010-8-21 12:01
王宝山和吕喆两位老师的文章,一问一答,很有意思。王老师代学生问: 老师, 做这课题有 啥 意义? 吕老师代导师答: 同学, 不做这个 课题 你打算做啥? 很有意思。 即使不是让学生去做,我们自己申请课题也要告诉评审专家们课题的研究意义何在。当然也有看不清、先试试做的问题。如果学生不想做这样的问题,不妨问他们一句,不做这个课题你打算做啥? 甚至有时学生是做起来才觉得问题不适合自己。笔者在纽约读博士的时候,一位同门师兄就不喜欢他正在做的课题,找到老师。我们的导师就是这么问的:不做这个课题你打算做啥? 那位同学说更喜欢笔者当时正在做的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的环向流的问题。导师就来找我商量。我当时也只是刚完成文献调研,有一些思路,还没动手做。所以说:正好,我对等离子体中磁重联问题也许更有兴趣。我的导师当时不从事那方面的研究,但是还是帮助我申请了一个做磁重联研究的 Fellowship 。结果是皆大欢喜。 20 年后,笔者再回过头来和自己的博士生们一起做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的环向流,觉得当时尽管只是做了一些文献调研,但是对物理问题的理解对今天的努力仍然很有帮助。这是后话了。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5799 次阅读|2 个评论
答:发表评论人:ncepuztf [2010-4-28 13:39:30]
ccpicasso 2010-5-3 22:45
发表评论人: ncepuztf 有风是好事,沙尘对于风力发电机却很糟糕,发不出多少电就报废了。 答: 哦,在下有疏漏,而且么有系统研究过相关的技术,只是一时的想法而已,请原谅。 不过,解决问题的思路应该是一样的,沙尘的问题也必定是有其对策的,而且一定是可以为我们所用,就像火为人所用之前,火就是灾难,风在以前,也是人所畏惧的
个人分类: 答复读者|26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希望尽快走出困惑
JuliaSung 2009-12-16 19:03
最近在使用Fluent的dpm模型计算一个问题,遇到的问题折腾了我将近一周了,还没有起色,仍然在困惑中。 虽然还没有解决问题,但是找寻解决途径期间,与多人交流,获得了不少启发,然后逐一试新的想法,虽然一一未果,但是鼓舞了我面对问题的信心,相信一定能解决。 我想说的是科研过程中,当然不光是科研,与别人交流真的真的是特别重要,包括和不同学科的人。大家肯定深有体会:也许对方不能帮你解决问题,但是在和他人交流时,当你在整理思维,向对方表述问题的过程中,也许就会突发灵感,或者别人的一句话就能激发你的一个新的想法。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一直不能解决的时候,走出去,获得灵感吧。 好吧,我接着面对问题了,bless me~~~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04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有一个想法:在论坛上怎么视频对话(与国内外没能到会场网友)
Fangjinqin 2009-12-4 02:13
我有一个想法:在论坛上怎么与国内外没能到会的网友视频对话?也称虚拟论坛,与现场论坛相结合. 这方面谁内行?有软件?怎么在论坛时找个地点和时间,活跃起来,就象CCTV可以切换.听到和看到在国内外没有能够来论坛的热情圈友,多唱多奏一些狂想曲,梦想曲,什么的. 以便大家来活跃思想和气氛,增强沟通.记得,科学网的学术论文期刊的圈子成功搞过一次,是否请他们介绍一下经验?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3712 次阅读|3 个评论
给转载他人文章到科学网上的博友们分享一个google功能
famingkuang 2009-11-15 22:24
我有时在网上看到好文章,忍不住就想转到科学网上来与大伙一同分享。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是当看到同一篇文章被无数人不约而同的转到科学网上的时候,还是有些异样的感觉。 其实,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科学网上有一个非常好用的功能,那就是利用google在本站搜索的功能,这个功能就在科学网博客首页的右上角。如图所示: 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注意到这个功能,把想转载的文章的标题复制进去一搜,就知道科学网上有没有转载过这篇文章了,再决定要不要转载它了。 另外想请教各位大虾们,google搜索下方的博文搜索如何使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03 次阅读|7 个评论
想法的来源,文献?
firefive 2009-9-2 16:19
  近来看文献,感觉很没意思,来回就那些东西,说实在也根本不想那样做。想法上基本没有什么突破,就是换个试剂,改变一下条件,评价对象也就是蛋白水解物什么的,反正搞来搞去,文章很多,但差不多都是一个模子。   自己的实验,说白了有点瞎搞的味道,想法来源跟文献没什么关系,只是想出来后再看看有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一个想法做出来后本可做些后续的工作,让原来的工作看起来更丰满一些。但老感觉这样做没意思,花的时间倒是不少。   近来仪器坏了,想看些东西,可是没看到什么能提起兴趣的,有点厌烦的感觉。有时候想,要是我再会点什么,可能会有更多有意思的想法,可惜没时间去尝试。   现在感觉不缺想法,可惜实验进度赶不上想法,一个想法没做完又有了新的想法,没能静下心来把一个想法做完整。。。性格使然?
个人分类: 学术相关|33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章起源于想法
guoxiangyun 2009-4-2 16:52
搞科研的人都能深切体会到,好的想法在研究工作中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大科学家凭借着高明想法在顶级杂志上发表大文章,在学界成就自己的威望。小人物也要靠自己不断产生的小想法,才能在学界站稳脚跟,以至于安身立命。 课题组做出了高比表面积碳化硅后,最先用到的反应就是甲烷部分氧化。因为这个反应要在800℃以上才有较高的转化率,对催化剂材料的稳定性要求特别高。因此,费尽千辛万苦做出来的高比表面积碳化硅,只有到这种场合才能显现出自己不凡的价值。碳化硅做甲烷部分氧化的催化剂载体后,果然不负众望:在800℃反应100小时后,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都很高。但是进一步考察到200小时后,催化剂活性也会有些下降。催化剂取出来后,可以看到颜色发黑。经测定,催化剂中含6%左右的碳,说明金属颗粒表面被碳覆盖是造成催化剂活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博士生尚如静的工作是采用类似的溶胶-凝胶过程制备高比表面积的氮化硅。她做了大半年时间后,没有取得丝毫进展。也难怪,她前面还有个师兄从硕士到博士做了5年高比表面氮化硅,也没成功。看到她有些着急,我就对她说:这样吧,咱们那套催化反应装置现在没人用,你把你做的氮化硅载上镍,看看做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怎么样?好象在甲烷部分氧化中还没有人用过氮化硅载体。于是,她将自己制备的比表面不高的氮化硅载上镍,到反应装置上评价了一下,结果发现氮化硅催化剂的活性很高,但选择性不如碳化硅催化剂。重要的是,她发现氮化硅催化剂的稳定性明显优于碳化硅,在200小时的评价过程中活性没有任何下降趋势。当然了,由于碳化硅在氧气氛中800℃可能会发生表面氧化,而氮化硅不存在此问题,所以这种结果还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她在做元素分析实验时发现,含碳量几乎检测不出来。做了好几个样品,有的能检测出碳,有的不能,检测出来的碳含量也没有超过1%的。我觉得这才是氮化硅催化剂稳定性好的主要原因呢,因为和碳化硅相比氮化硅表面偏碱性。尚如静把上面的结果理了理,写了篇文章投到Catalysis Communications。由于载体没人用过,而且拟制积碳的结果也比较新,所以很快就接受发表了。 文章被接受发表,工作似乎可以了结了。有一天,我突然想起我们当初为什么做氮化硅来了。我们在碳热还原制碳化硅时,一开始用的保护气是氮气。做出来的东西,一做X射线衍射,全是氮化硅,于是才改用氩做保护气。这时我就想:现在我们课题组做的两种材料,碳化硅和氮化硅,都可以做甲烷部分氧化的催化剂载体。碳化硅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都高,就是表面积碳影响催化剂稳定性。而氮化硅催化剂虽然抗积碳性能和稳定性好,但选择性差。能不能想个办法,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呢?结合我们前面的经验,我觉得把我们做的高比表面积碳化硅高温下在氮气中处理一下,表面肯定会形成一些氮化硅。用这种经过氮化处理的碳化硅做催化剂载体,也许会有一些新的结果。 于是,我把尚如静叫来,告诉她我的想法。她通过一系列实验表明:碳化硅在氮气氛中高温处理后,表面一些碳原子会被氮原子取代,取代的多少可以通过氮化时间控制。表面氮化处理过的碳化硅催化剂,在甲烷部分氧化中抗积碳性能明显提高,而且保持了碳化硅催化剂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也就是说,将碳化硅在氮气中高温处理后,表面性质会逐渐向氮化硅过渡;适当的表面氮掺杂可以使载体兼具碳化硅和氮化硅的优点。 将这些结果整理成文章后,投到Catalysis Communications后,也很快被接受发表了。这篇文章完全得益于一个偶然的小想法,从开始到最后论文完成大概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 博文中涉及到论文: 1. Sun WZ, Jin GQ, Guo XY,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syngas over Ni/SiC catalysts, Catal. Comm., 2005, 6: 135-139. 2. Shang RJ, Sun WZ, Wang YY, Jin GQ, Guo XY, Silicon nitride supported nickel catalyst for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syngas, Catal. Comm., 2008, 9: 2103-2106. 3. Shang RJ, Wang YY, Jin GQ, Guo XY,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over nickel catalysts supported on nitrogen-doped SiC, Catal. Comm., 2009, 10: 1052-1055. http://dx.doi.org/10.1016/j.catcom.2009.04.001 (有需要者可发email至:xyguo@sxicc.ac.cn ) 另:有没有愿意成立催化圈子的?
个人分类: 科研进展|7482 次阅读|13 个评论
迈出第一步-公开一些自己的不成熟想法
wangyong77 2009-3-19 13:03
这是我的计划的一个初步尝试,公开自己记录的一些想法,做一个试点而已。当然这只是我想法的冰山一角。 当然可能有些地方记录的什么意思我都忘记了,所以,不回答大家的问题。 这其中可能有错误,当然有时候我也会在网上粘贴一段到我的想法记录文档中。希望大家少一些批评和苛求,因为许多思想我记下了就没有重新再思考,可能错别字等等各种各样的错误都很多的,如果有错误也可以指出一下。大家自己去思考。就不要一一问我了。 在教学中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允许教师自主制定创新加分规则,客观的规则,当然可以要求通过批准。学生有创新,必须写出原来答案,然后在说明自己的新想法。 体制内创新和体制外创新,体系,框架内。 在命题中要更多地出现学生的创新能力考核的内容,答案应当具有多层次性,既要考书本知识,也要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允许学生对问题经常辨证的,独到的分析,给出模糊的,多方面的答案。在命题中,允许出现要求学生对书本的内容,或者教学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创新的题目。在命题中鼓励学生给出独立于书本之外的想法。在试卷上注明学生可以提出不同于书本,所学习的内容的答案。 素质教育下的命题模式研究 :命题标准化 歧义消除,选择题不能模棱两可,从不同的角度不应当有不同的答案。 提高考试命题考核效果 效果的研究, 对同一考生的模糊度和不确定性,背景知识差异造成的不公平,不应当考的语言知识。 命题应当具有严谨性,逻辑性,确定性,稳定性,对知识掌握的考察,而不是碰运气,对所有考生无差异,对所有的正确的想法无差异,无歧义和异义。不能可以这么说,也可以那么说,这样只能碰运气。选择题不能接近0.25难度。 数学应当重视能力考察,而不是计算准确性,附带考察创新能力,智力,不能考生搬硬套能力,重视理解。 阅读文章不是在读文章,而是在文章的模糊性上,就不应该。 考生答题的不确定性,考试知识水平的不确定性, 未知理论 翻译中不知道怎么翻译,是因为信息的不完全, 翻译也可能存在不确定性,也是因为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不知道写作的人的想法,权宜地利用语法和翻译的对应关系。 在不完全的情况下,可以从其他的角度猜测,比如编码的限制,可以排除许多的可能性。 理论的可靠性 信息的对等性平等性,科学规律以及理论当作一类特别的信息,即指向满足一定条件的事物的信息。 鉴于经典信息论是量子信息的特例,能否将量子信息与经典信息论归结为一个理论,并且在密码学中加以应用;把前面的相对信息的模型,从精确的集合推广到模糊集合的情形,以及其他相关领域可能的非预料成果。 哲学问题,证伪性, 依靠证据来证实它,包括感官,但是这一切都是不可靠的,即使是可靠的,证据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事实是一定成立的。 在哲学界,比较公认的是科学理论只能证伪,不能证明真实性,科学理论本身也可以看成一种信息,它指向的是符合它的条件的一系列对象,如何来度量它的可靠性,相对权宜的方法。概率的角度来度量可靠性。 理论作为一种信息的可靠性,不可靠, 香农信息论对可靠性的考虑角度,错误率,后验概率,更加逼近,更加具有相似性,代表性,范围更加逼近。 假设的不可靠性,检验的不可靠性,影响因素不完全分析发现, 一般可靠就会是确定的消息,因为许多哦消息都是确定的,但是不是必然的, 条件熵平均概率不变,求对数后加权平均就改变了。 事实不可靠,真理不能证实,信息不可靠。 信息不是本身,而是用来描述本身的。信息不是自然规律,但是它是用来描述自然规律的。信息指向一个,一类,一类事物。科学规律指向一类满足她家的事实的信息。 概率的多重随机不确定性。 论信息的多重随机不确定性,表示双重不确定,比如分类模糊,不同的人的感受不一样,导致不确定。 隐含的信息-体温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靠的,所以一般它显示的温度就是可靠的 概率随机才可能被融合。 概率的随机性情况,不可靠,不完备,随机关联的,比如部分实验的结论作为全体的结论。 欺骗识别及 反识别理论 有目的的欺骗,真真假假,欺骗内容的自恰性 与被欺骗者已知信息的一致性,给予被欺骗者知识多寡,多则欺骗容易暴露。被欺骗这会权宜地认为骗者的信息是均一地可信度,在不知道欺骗者已知知识的情况下,比如被骗者知道什么,和骗者的技巧的情况下。 概率问题,
个人分类: 我的想法公开与共享|1926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0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