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想法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想法

相关日志

有想法没有行动的悲哀
热度 2 realbaryon 2019-5-1 15:25
今天在researchgate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Towards Uniform Point Density: Evaluation of an Adaptive Terrestrial Laser Scanner”,均匀和自适应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意识到可能和自己以前一个想法很类似。那是2016年产生的一个想法,觉得可以通过预先获取粗略场景,再通过改变激光扫描步长的方式获得适合分辨率的点云,当时起名“智能激光雷达扫描”。 今天看到这篇文章浏览了一下,思路非常类似,也是先粗略扫描场景,再根据距离调整扫描频率,从而得到均匀分布的点云。 很悲哀,虽然想法早了3年,但只是停留在想法上,没有继续。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例如2010年时为了在palm treo 650的480X320像素小屏幕上看pdf文献,自己写程序实现了扫描版pdf段落重排(包括分栏pdf),但仅限于自己使用,没有商业化。 后面几年随着电子书和智能手机兴起,类似多看和K2pdfopt等软件或者kindle等电子书也实现了这个功能,包括扫描版pdf段落重排的概念也是后来才有的。 再一次,我的想法甚至实现都早了几年,但又停留在自娱自乐上了,看来对我来说行动比想法更重要。 专业知识和脑子点子能挣钱吗?谁来拯救我一下?
个人分类: 点子|3740 次阅读|3 个评论
白色T恤
pingguo 2018-4-25 21:01
白色T恤白得亮眼, 有淡淡的香, 穿在她身上略微有一点宽松。 那个暮春我隐隐知道, 她有好多想法跟我不一样, 爱好也多有不同, 我打算把那种陌生感保存一生, 悄悄写进了中学日记。 那时候的事, 可能一开始是模糊的, 但有一件很明确, 我们的想法有一致的地方, 容不得脏。 2018-04-24
个人分类: 诗歌|7288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人员的三重境界
热度 3 ncepuztf 2018-2-1 19:04
1. 被动跟着干,养家糊口 ;【 贫困阶层 ,挣钱填饱肚子,还房贷车贷, 为了生活 】 分配啥干啥,不分配不干,替别人打下手谋生或混文凭,基本没有自己的想法。 这一类人群人数最多。主体为研究生、青椒、基层实验人员,可称为科研散工。 2. 主动要求干,爱岗敬业 ;【 温饱阶层 ,自己努力干,或需他人辅助, 为了想法 】 基本生活无忧,拿到一些企业项目或国家基金,有了一些想法并努力实现或 为实现创造条件,这类人群人数较少。包括多数正副教授,部分有志民科。 相当于小包工头、二道贩子、个体户(夫妻店)、家族企业。 3. 引领他人干,追求卓越 !【 富裕阶层 ,花钱雇人干,或组织他人干, 为了理想 】 基本不知道自己工资发了多少或很少关心,自己带的研究生常认不全, 项目多到整天写本子和结题,把握全局,多数情况具体怎么干的自己也不清楚, 这部分人群主体为院士或长江学者,还有一些是高校领导和企业老总, 可以拿着国家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部分人数最少,但占有资源比例较高,相当于一级承包商、企业集团。 以上为三个典型阶层,仓廪实而知礼节,和科研境界有所关联和对应,目的也不大相同。当然还有很多人处在夹层,自己看着找位置吧。
个人分类: 科教|2149 次阅读|7 个评论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产生疯狂的想法?
热度 40 SoSoliton 2017-4-6 13:10
美国《今日物理》杂志最近发表一篇评论:为疯狂想法辩护( In defense of Crazy Ideas )。科学研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俗 说, 科学研究 既要想法也要办法,而想法往往比办法更重要。王尔德( Oscar Wilde )说,一个不危险的想法根本不值得被称为想法。网络歌曲《我创故我在》唱 得好: “疯狂的想法,没什么可怕 。 ”是的,想法疯狂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想法或有想法但不够疯狂。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产生疯狂 的 想法?读了这篇评论,老文把容易产生疯狂想法的人归为两类:一类是想得美的人,一类是钻得深的人。 想得美的人, 举个例子 说,就是那种 执着 于推翻爱因斯坦、也深信爱因斯坦很容易被推翻的人。 你若征战过科学,你认为想拉下爱因斯坦,不是想得美么?想得美往往只是一厢情愿,本身就显疯狂。 这类 人的 疯狂想法,正如评论所说,最常见又最无趣( the most common and least interesting )。 何以见得最常见?如果 你 有幸 成 为 “著名”科学家, 就会深有同感 。 在科学网写博客尤其是写科普博客最容易成为“著名”科学家。特别是,如果你的科普大作有幸被置于科学网头条,你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了“著名”科学家。老文现在就是“著名”物理学家。成为“著名”科学家远不像成为著名歌星、影星那么受追捧和喜爱,相反,“著名”科学家越“著名”越受到 疯狂 质疑和挑战,甚至 有人 可能强烈要求你改变立场和观点。这或许是科学的可贵之处吧。 打老文“著名”后,几乎每天都收到“重大科学进展”邮件,有的告诉老文“你文讨论的XX问题我已彻底解决”,更多的是向老文推介有关暗物质、暗能量、黑洞、引力波、量子纠缠等从宏观到微观、从看不见到摸不着的各种各样全方位的号称“诺贝尔奖级”重大成果,希望老文学习、传播、为之自豪或推荐报奖。最令老文感动的是,一些高人还不远十里、百里甚至千里,亲自登门拜访,给老文送来大作。正是从他们嘴巴,老文才知道自己已是“著名”物理学家,因为他们 说他们 的大作一般不送一般科学家。 例如, 几月前,一位近八十岁的退休老 人 说经过多方打听才找到老文这个“著名”物理学家,他先递上一张印满了 老文孤陋寡闻的 各种 宇宙级、世界级、华夏级 学会头衔的名片,然后从包里取出一本厚厚的“专著”,送给老文惠存。老文正好有急事,跟老人客套几句后便想送老人走,但老人不请自坐,拉着老文的手,硬生生给老文“科普”了近两个小时,还隆重推荐老文加入他的学会,接他的班当理事长。 爱因斯坦说,如果一个想法在一开始不是荒谬的,那它就是没有希望的。 从这点讲,想得美的 人 比我等 做平庸科研的人 有希望。 他们构思这些 疯狂 想法的激情和精神值得钦佩和学习,他们敢于冲破常规思维的束缚,挑战权威,而且越是权威越挑战,正是我等只想做点平庸科研 苟且度日 的人所缺乏的。做平庸科研的人 越 多,接受疯狂想法的人就越少 ,这是想得美的人的不幸。事实上,因为 平庸的研究是渐进 式 的 ,所以 最容易出版 、 最容易获得资助 、最 可能无比正确 ,也因此这世上绝大多数科研是平庸的 。 人们只做 平庸的研究正如 他们只做 稳健的金融投资 ,例如只把余钱存银行吃利息 。 科学研究,想得美固然重要,但钻得深也很关键。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把科研叫钻研。钻研就像钻洞,必须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同一地点钻,才能有所发掘,才能明白其内藏。在某个领域钻得很深的人,才可能成为该领域的大牛或 领军人物 。 这些 大牛长期猫在深洞 , 就像一个被长期禁锢在一间暗无天日的屋子的人, 一旦从 洞里 跳出来 ,可以想见,将是何等 疯狂 。他们是 第二类容易产生疯狂想法的人。 这类人又可细分为两种。一是 在别人的领域 产生疯狂想法 。他们 从自己的 洞里 跳出来, 冲上 别人的山头 ,一览众山小 ,然后指点江山。因为冲上山头比 钻个深洞 所需的努力和付出 显然 少得多 ,所以, 这样的指点江山难免像外行或半吊子行为,这 样 的疯狂想法 很容易 被指控为推测 ——作 推测、尤其是不好的推测是 很 容易的,在当地酒吧或骑 在 自行车 上就可作——从而 常常遭致不屑一顾。 理论上,一个领域的大牛跨到另一领域,反而比另一领域的专家更有优势做出 重要突破。费曼(Richard Feynman)曾经说过,科学的本质是(或应该是)相信专家也是无知的。费曼所指的“无知”,不一定是完全无知 ,应该说 基本的科学 常识 和科研套路还是要有知的 。也就是说, “无知”是对某个科学领域的无知,而不是 人本身 的无知。 显然, 钻得深的 大牛如果跨界,最符合 费曼 所说,所以,他们的疯狂想法理应不容小觑。 二是 在自己的领域产生 疯狂想法 。他们 从自己的 洞里 跳出来 后, 认定自己领域的根基有些东西已经腐烂 , 或那个 领域 的东西已全部被开采出来。 大牛们在自己的领域说句话,其影响力可想而知,足以动摇众多虾兵蟹将的军心。幸运的是,也许不幸的是,科学史上, 这种人最有趣又最少见( the most interesting and least common )。 大牛们当然最了解自己领域的症结所在和出路所在。 “除非我们改变方向,否则将很有可能被阻隔在前进的道路上。” 更 重要的是,好的疯狂想法不必一定 成 真才有价值。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霍伊尔(Fred Hoyle)和他的同事们有一个疯狂想法:流感来自太空。在他精彩的科幻小说《黑云压境》( The Black Cloud )中, 他甚至认为 智慧生命以一团巨大的星云形式飘向我们存在的太阳系。这是一个疯狂但又真正令人愉 悦 的想法: 有没有可能存在相对环境的 高熵 生命 ? 另一 位 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戈尔德(Thomas Gold)也有 一个 疯狂想法:天然气曾是地球初始 物质 的一部分,而不是产生于地球历史后期的生物过程。听到这个想法,地球化学家可能笑了(有些确实笑了)。 尽管 戈尔德在天然气上是错误的,但 他的 这个想法 有 挑衅性,这就 够 好。 更著名的是开尔文(Lord Kelvin)的疯狂想法:通过求解半空间中热传导的扩散方程 可 解出地球年龄。开尔文的想法特别有趣,因为它当时并没有被视为疯狂,但现在应该可以被视为疯狂了。他忽视了时间巨大膨胀的证据和对流的可能性。然而,即使开尔文对地球年龄的计算是错误的,这个尝试却是伟大的,它首次开 启 了人类对地球年龄科学探索的大门。 波耳( Niels Bohr ) 曾经 在回应泡利(Wolfgang Pauli)的一次演讲时说,“我们都同意你的理论是疯狂的。使我们产生分歧的问题是,它是否足够疯狂 到 有可能是正确的。”疯狂 的 想法 不仅不可怕,其可贵之处在于 一旦 它 疯狂到 足以成真,那就是科学的大突破。 (写于长沙至北京航线,感谢航班延误三小时)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20318 次阅读|40 个评论
关于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想法
热度 1 Greg66 2016-8-11 12:30
关于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想法 怎样把生产管理程序、安全健康管理程序分开来呢?只有按照事故致因理论(用事故致因模型)来做。管安全,就是预防事故,预防事故就要解决事故原因,也就是,解决事故原因的程序、做法、制度(它们解决 事故致因模型上的事故原因 ),就是安全方面的,在安全管理体系中必须包括,重要的事项建立程序,不重要的当然就不用建立了。这里的安全,包括健康,所以所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事实上是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而不仅仅是安全管理体系。这个问题要在体系建立的一开始就需要说清楚(通过妥善定义事故)。无论如何,事故致因理论至关重要,没有这个理论根据,就不知道需要建立什么程序,遗憾的是一些企业还没有系统的安全科学基础知识,就开始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了。典型的是,事故、隐患、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危险因素、有害因素、风险、职业病、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员工能力、员工素质、控制、预防等概念还都在争论不休,在内部都还没达成一致理解,怎么建立管理体系、执行体系来管理安全呢?体系,涉及到组织里面的每一个人,全体员工没有一致性的理解是没法执行、带来效果的,在建立阶段就很难。 建立安全健康环境质量一体化体系也是一种不错的先择,这样施工质量、工作质量、预防事故的问题都包括在内了。事实上,安全健康环境质量管理都是在“预防事故”,都是在防止意外事件。当然,由于行政上分开管理的原因,愿意分别建立安全健康、环境、质量的企业也不少。 建立管理体系,就要按照管理体系的规则来进行,必须有方针(及目标)、组织结构(部门设置、人员、职责分配等)、管理程序、作业指导等。建立管理体系,还是以国际标准或者具有国际背景的标准为依据(参考框架)比较好,因为这类标准是很多组织和个人、经过很多年的科学研究形成的,科学基础比较雄厚。不具有国际背景的标准,行业甚至国家标准,可能会有一些是出于某种需要、具有某种资源、为树立某个品牌等形成的,这类标准中的一些之科学依据并不充分,形势一过时间一过,标准就非常不好用了,所以尽可能不用此类标准作依据来建立管理体系。没有雄厚科学基础的做法,其可持续性非常差。 建立管理体系时,声明的业绩指标尽可能不绝对化(不使用绝对指标),追求的是持续改进,这样才能使管理体系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建立的管理体系,应尽可能全面包含相关规定,这样不是体系维护的专职人员、法规识别的专职法务人员就可以不再看有关规定,看这个管理体系就可以了(我是这样理解的),否则,规定本已很多,再来一个内容繁多的体系,员工就感到非常烦躁了。有人抱怨体系太复杂、内容太多,但是如果问题真的复杂、确实需要精确管理,复杂也是没办法的事。 不少企业在体系名字上下功夫,以具有特色,甚至追求什么奖项。其实这是很大的误区,体系名字、文件内容、管理方法,再有特色都没用,最终衡量企业水平的是业绩(安全业绩就是事故率),不是体系的名字。业绩不好,证明不了体系的特色、证明不了其中的方法,想得奖项也是不可能的,即便通过多方努力得到了,也不会有长久意义。绝大多数企业的管理体系没有“特色名字”,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企业,一般都类似地叫做“XXX公司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煤矿的管理体系不主张以矿井为建立体系的组织。矿井(一般指井下生产系统)是一个边界不清楚的组织(井上下不能分开,关系密切),或者很难称得上是一个组织,而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建立的是组织的管理体系,不是生产系统的管理体系。当然要把组织定义为系统,那是另一个问题了。煤矿企业对地面安全有忽视、或者技能缺乏的迹象,严格控制(抓)井下人员的违章操做,但对地面的司机开车,没人关心系安全带与否,也不会解决、不投入精力去研究和管理,似乎不是大事,每日常态。在地面上违章、没有安全意识,到井下就安全了?其实,安全事故的发生,从人的行为看,都直接由不安全动作引起,从物态看,都直接由物理、化学、生物机制引起,差别能大到哪里去呢?不看到共性,井下安全也管不了,要说地面井下安全有区别,那运输和掘进都在井下,它们的差别还大着呢,为什么可以一起管?安全,当前其实就 主要 是一个事情,遵守规章! 关于应急管理程序,“应急”其实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大应急”一种是“小应急”,对于没有安全管理(事故预防)体系的组织来说,可理解为“大应急”,含预防、准备、响应、恢复4个阶段的内容,对于有安全管理(事故预防)体系的组织来说,可理解为“小应急”,预防和准备是事故前的事情,而响应才是灾后的事情。不管怎么理解,凡事有人管、有程序管就好。
个人分类: 7|5532 次阅读|1 个评论
小孩子的认识,震到你没有
ncepuztf 2015-10-26 22:45
第一段: 临放假参加系里组织的活动去狼牙山。 狼牙山景区与5年前大不相同了,山门口有栩栩如生的五壮士雕塑。 景区还把水引到山上,可见小溪和瀑布。 上山的路修了台阶,好走多了,很多地方还是木制的。 要是走不动,还有索道可以选择。 当然了,本人喜欢爬山,一路腿着上去是必须的,不能在革命老前辈面前丢脸。 在爬山的过程中,有一段是新修的架空木板路,为了不伤树木,工人就在两块木板边缘挖了半圆形的洞,然后拼好,看上去好像树木是穿过木板长出来的。 我在前面刚刚经过。 听见后面一个小姑娘说: 这树怎么可以长在路上?! 第二段: 周末出去玩,听见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一个小女孩问男孩:你家有几辆车? 男孩说:两辆。 小女孩说:我家也2辆。 顿了顿: 我们班居然还有家里没车的同学。
个人分类: 生活|1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科研想法和理念
ghxiang 2015-8-9 01:25
最近有点忙碌,做不完的实验,想到即将得到的可能的结果,又不免激动。三四年的training,两只脚都踏入了这一行,手把手带着两个师妹,虽然这两货总说跟着我很委屈,迫于我的“虎威”,但我相信未来她们会感激我的严苛。 完美适应实验室的枯燥和简单,随心所欲地操控每天的24h,设计实验去验证自己的idea,不懂之处可以去查阅请教,这便是我人生的满足。如果有一天能被圈里的人熟知,回到母校做一场让学弟学妹崇拜的讲座,我想这便是所谓的成功。 两年前我踟蹰于研究领域的选择,想到踏入这植物研究一行所面临地遥遥无期的毕业期限,想到发表文章的艰难和缺少创新工作的无趣,想到家人对自己更大的期盼和自己对成功的殷切渴望,我放弃了原来的方向,转入更为令人激动的偏治疗应用的技术领域,我不敢断言我的选择是否理性。或许从一开始就是错,或许是人性的脆弱,同时也是人性的坚强,让我不愿意承认,更愿意用事实诱导他人往理性的放心判断。 很多朋友都在臆测我离开的原因,我一定认真告诉你们,不让大家操心。简单地说我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确实厌倦了植物领域的研究,当时完全没有深层地看到研究的意义,可能成长的大环境让我更多的从应用的角度来衡量科研。普遍来看,更大的时间成本投入,几乎难以换回毕业所需的文章。在这个文章价值特别重要的时代,如果改变不了潮流,我也只能先随波逐流,等到有能力,有话语权,有好的评价方式的时候,希望为之努力改变。 如今我静心于科研,更多的关注实验进展,自身能力的提升,没有丝毫担心博士毕业的压力,没有担心发了高水平的文章影响找工作。这与我刚进入到这一行的心态竟是完全相反的。而且我的心态变化与科研新手的心态变化也是颠倒的。通常,一个研究生刚入学并不担心毕业,过了一定的时间,开始忧心毕业,忧心工作。我觉得这和是中国当下的一个科研模式也及其相似。我的导师在美国一流高校获得博士学位,又在MIT完成postdoc训练,所以他的想法都比较偏西化,他的许多观点都深深地震撼了我。比如导师认为做实验一切用最好的试剂,最快最省时间的产品,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实验结果,迅速发表文章,然后再以自己的科研积累,去申请新的基金,以此保持实验室的运转。这样你才能这竞争中的获胜。实验室确实也是这么实践的。反观国内众多实验室,往往都是省钱省钱,用最划算的试剂,细胞培养基都是自己配制的,结果经常污染,导致实验不断的重复,拉了课题的后退,最后文章被人抢发了,运气好的拖关系发个小文章,运气不好的就不做了。影响实验室科研积累不说学生毕业也受到影响。好的理念真的应该多推广! 不忘初心,来了便要闯出名堂。
个人分类: 研究生|5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期待这样的暑期学校
热度 2 zhongwei2284 2014-6-15 16:23
暑假又要来了,想干点什么!做做兼职赚点钱?其实更想找个暑期学校学习、交流。但百度了好久,这样的学校似乎不晓得在哪。想去的找不到,实在是郁闷。有那么一阵心血来潮想发个帖子募集一群志同道合人,一起搞一个暑期学习讨论班,但又想自己的水平不够,估计组织了也很难得到什么好的效果,何况找到合适的人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当然,在这里想说说自己暑期学校这样的形式的一种看法,似乎这个不是很重要,至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重要,但是我觉得,暑期学校是一个可以得到新鲜空气的平台。想象中的暑期学校最好是几个水平不错的老师组织,然后有十几个学生 ,六周左右的时间,学生分成三到五个组,每个组三到五个人。找一个安静的乡村,远离了城市会让心灵安静下来。每周安排五天的学习讨论,周末一起组织活动去玩:爬山、钓鱼、野营、抓蝴蝶、种花····可以做的很多,甚至做做手工制作、还有一些很有特色的玩具、学做做菜···生活可以很丰富的其实!前两周安排集体的学习,主要学习一些有用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安排足够的讨论,有时间交流一些做科研或者在学习中的经验与困惑。晚上农村的夏天该很美,看看星星,聊聊天,一起瞎侃些生活!其实,没必要搞得太严肃。而且,不要只是上课,听讲座!后面四周按组每个组一个带队老师,活动多组内安排,也定期不定期安排集体活动和集体讨论。每个组由带队老师出一个题目,组内一起讨论研究。然后最后花两三天总结,毕业,没有证书,只有很多记忆加大家一起设计出来的最后的纪念品! 感觉现在很多东西都在离它本身越来越远了!开会的只是去开会,上暑期培训的只是上暑期培训!科学需要的远远更多!也许真的回到自然才是它的本质所在!
个人分类: 生活与自然|4124 次阅读|4 个评论
对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几点想法
热度 12 zhumengjin 2014-1-17 16:17
不论从哪个方面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都是迄今为止国内做得最好、最具有公信力的科技项目。特别是近几年,在主要考察、研究和吸收美国自然科学基金、NIH基金等的运行、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力度非常之大,令人赞叹。今年不申请国家基金,但也抽空浏览了一下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些新变化,粗略谈几点想法: (一)新增规范的关键词条目 今年申请书中增加了关键词的下拉菜单。这些关键词条目主要由本领域的活跃专家编制,多数条目都是本领域高频、热点关键词,而且比较新,少部分甚至是最近1年才出现的最新概念,这对于提示、引领和规范申请者选题、制订方案等均有着明显的帮助。不过,基础研究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这些条目要处于实时更新的状态之中才行,最好是每年都要更新。 (二)新指南中申请入口变窄的利弊 指南的一个特点就是多数学科都在指南中明确规定了有些“打擦边球”内容不能在本学科申请。这种规定有积极意义,杜绝了投机者。曾碰到过清华大学研究模式动物遗传学基础问题的申请人把申请书投到农业口畜禽遗传育种这种应用基础研究学科的例子,因为通过基金委初审,通讯评议只能客观评议,人家一大把高IF的文章摆在那儿,申请书也写得不错,没办法只能全A通过,但在评议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虽然预期研究结果对畜禽遗传育种问题的解决可能有潜在的借鉴意义,但本身要解决的基础问题与本学科相去甚远。在申请者的主阵地上可能没有优势,转投另外的学科优势明显,在个人看来这是一种投机行为,这种投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破坏基金的公平性。基金委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指南编制工作也更细致了。但任何东西都是双刃剑,这种规定虽然杜绝了恶意的投机者,让各学者以自己的主阵地去竞争,也使通讯评议往小同行评议方向更接近,但也极有可能遏制了交叉创新,甚至有扼杀新兴研究方向出现的可能,因为有少数极有创新性的交叉、新兴研究很可能找不到申请的入口。 建议所有的学科都留一个“前沿、交叉、新兴研究”的入口,只是以这个入口投的申请书需要额外评估一下是否属于恶意投机行为。 (三)重点项目指南明显带有学科歧视 重点项目指南将同时受理两种模式的重点项目申请(立项领域+自由申请)的学科、不受理自由申请的重点项目的学科都列出来了。虽然不能否认不同学科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别,但这种规定明显带有学科歧视,本身是不妥的,因为这有违自然科学基金公正、公平的精神,毕竟从事什么学科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带有“天生”的成分,学者自由选择的余地几乎没有。相对于青年基金、面上项目等其他数量众多的项目申请书而言,重点项目数量很少,不会实质上增加基金委的工作量,只需要各学科主任控制二审数量就行了。
个人分类: 科研时评|22884 次阅读|21 个评论
想法廉价吗?
热度 1 book 2013-5-13 18:34
看到饶毅老师的博文“ 中国学生的常见误解之一 ”,如大家所说话读起来是有点绕,但理儿还是挺清楚。确实,我们的理论能力更该加强。有感而发,也想快速的说几句。没有饶老师那么高屋建瓴,俺只就“ideas are cheap”或“想法廉价吗”说点切身体会。 想法当然不廉价,理论素养是科研的重中之重。即使在中国,如果你问一个科研工作者想法廉价吗,估计他/她大多会给出想法当然重要的答案,其实大家脑子里都清楚想法的重要性。但问题可能是:有些人的做法传达了不尊重想法或者理论素质的讯息。或者说:说一套,做一套。这种说一套做一套有时候很难判断当事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自己最先提出的想法不被尊重确实很让人沮丧,也会怀疑身边的环境。这一方面可能是文化问题,另一方面可能是专业素养问题。我之前有的博文好像也说过,对于如何做科研,我们的研究生培养体系里面就没有系统的提及过。不要指望每个导师都会身体力行的告诉自己的学生如何尊重别人的想法,有的老师自己都没那么做。并且其实这样的科研道德或相关专业素养的培训,大学期间就该有。 曾有一次,某大学一个研究生给我发邮件,说从科学网了解到我做某个领域的工作,请我帮忙修改TA的开题报告。我始终认为这种事儿还是能帮就帮一下的,于是给他的PPT做了修改和建议。后来在某个地方看到这学生谈开题报告之后的想法,提到感谢开题报告会上的评审们,但没有提到要感谢我。我不是非要这个感谢,而是这个很简单的个例反映出来很多研究生有的一些普遍问题。 原创想法依赖于对某个研究领域的历史和发展非常清楚,需要读大量的论文。饶毅老师在他的领域里头很了解历史,他在科学网上发布的有些研究历史的综述让很多人羡慕其文献量的掌握。说到读文献,我的感受是这又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很多学生曾告诉我不喜欢读文献,比如研究组定期的文献讨论会对有的学生来说都是负担。如果没有系统的梳理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怎么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只是老师给个题目就做个题目,相关领域和问题也不关心,学生也不可能有多少自己的想法。 或许有些人有这样的经历:写项目申请书的时候(即使在一个团队内部),你贡献了重要的思路和想法;然后基金拿到了,没你的事儿了,因为具体工作可以其他人做。发表论文时不挂你的名字,连致谢也是没有的。平时的学术讨论也有如此情况,你贡献了或者启发了很好的想法,但你没有哪怕被致谢一下。我还听身边同事说过自己在某些场合说过的想法或观点被某个同事“借用”的事儿,在科学网也听说过有些基金申请书中的观点被评审人“借用”的事儿。 这些,其实还是专业不专业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够专业,肯定会尊重最先提出想法的那个人。文化的改变需要专业意识和做法的提高。如果每个人都严格要求自己,起码可以影响周边一些人。很高兴最近遇到两组尊重各自想法且有热情的讨论科学问题的同行,当然之前在科学网上也遇到过。其实,多合作,少自私,没有任何坏处。
个人分类: 说就说|7911 次阅读|1 个评论
有多少想法可以不同
热度 2 victorygwb 2013-3-24 13:15
昨晚饭后在校园里走着,脑海里一直在想有没有一种好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做文本聚类,突然想到可以根据文本主题把文本聚到一起,因为尽管文章用词不同,可是事件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地点、人物是不变的,顿时心情很是激动,于是速速回到实验室,在百度上一搜,恰好有一篇《一种基于主题的文本聚类方法》,心情很是失落,读之阅之,字字如刀割。于是,便想人与人之间到底有多少不同,我常想人与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思想不同,意念不同,却不曾想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皆是如此,我有的想法你也有,而且早在几年前就有了。我问自己,假如当年没有牛顿,是不是还有羊顿,马顿呢?一切真理尽在世间,只待你去探索去发现,或许会有更好的,它一直存在,等着你......
1917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感于不同年龄段想法的差异
热度 6 cutefay 2013-2-18 12:36
大年初一那天看到江苏春晚上有F4的出现,于是饶有兴致地找出F4当年的《流星花园》回顾了几集。现在看《流星花园》,和当时十多年之前在大学看的感觉有很多不同了。当时的我二十岁出头,正是对偶像剧追风以及爱幻想的年龄,而现在,失去了那种追星的兴趣,思想也变得现实多了。 1、对演员长相感受的差异 当年看《流星花园》,觉得大S好漂亮啊,长得很清纯可爱。而现在则觉得大S还是挺难看的,真不算美女。当年还觉得道明寺的扮演者言承旭非常帅气,非常有男人味,而现在对这种长相的帅哥不感冒。 2、对剧中人物性格感受的差异 当年看《流星花园》,非常喜欢杉菜的性格,也非常喜欢道明寺的那种为了爱情执着的白痴性格,还喜欢花泽类的那种温柔的默默守护一份爱情的性格。而现在看来,杉菜性格优柔寡断,蠢人一个,很长时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男生,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爱情,一看那剧情就觉得很纠结。对于道明寺的性格,现在觉得他太冲动不稳重了,是个典型的任性大男孩的性格,而不是负责任的男人的性格。现在对花泽类似的性格也不感冒。反而我更喜欢西门和美作那样的性格,觉得他们二人的性格才更正常一点,讲义气、重情义、对事情分析与判断力强,也不花心。 3、对剧中爱情故事感受的差异 当年,很喜欢那种白马王子配灰姑娘的爱情故事,这也是典型的偶像剧的特点。而现在的我则更喜欢白马王子配白雪公主似的爱情搭配,因为我觉得门当户对的爱情更现实可靠。现在看《流星花园》,觉得道明寺和小滋很般配,花泽类和藤堂静很般配。小滋和藤堂静的性格中体现了一种大家闺秀的宽容大方的风度,反而是灰姑娘杉菜,则经常显示出小家子气。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5783 次阅读|6 个评论
一些粗浅的想法
whenand 2012-12-11 14:39
关于方法设计的框架,我们试图寻找某种规律去掌握它,以期有较为统一的逻辑来应对所遇到的问题。说到底,就现阶段而言,我们是属于那类人——发现一些问题,并且要解决它们(这其实是句废话,谁不是呢)。当我们遇到问题,我们会怎样开始我们的第一步呢?分析问题,没错。 为什么要分析问题?怎样分析问题呢?我想第一问题无需回答,当然是我们要解决它,或是出于自身兴趣,或是出于课题任务。第二个问题就是难以回答的了,这也是我一直想知道的。应该来说,问题的出现需要两个因素:第一,现状;第二,需求。当后者被提出,而前者不满足时,我们就要被派上用场,去发挥聪明才智。 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个过程。类似于贝叶斯学派的观点,前提或假设被利用,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方法设计,姑且称之为第一类设计框架。更难的应该是我们无从知晓的未知(不可数前提或假设),这着实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如果依然遵循第一类设计框架,很遗憾,死路一条。似乎又要挑一个假设,转回到第一类框架中,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论文选题
热度 5 ganchunmei 2012-8-19 03:29
最近一直在想着论文的选题。虽然去年走之前已经写了个初步的计划,但过来后,加入这边的项目组,做的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曾经试着将两边做的东西融合到一块,但最终还是放弃。 只能再次逼迫自己认认真真重新考虑选题了。 原本打算在初步计划上进行完善或深入,但来回几次后,发现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封闭的圈子。在里头绕老绕去后,没法走出来,没有新东西出现,也没有给自己任何惊喜。 给一直让我敬佩但从没见过面的赵师兄Q留言说,怎么自己感觉是好的想法,上网一搜,别人早已经做过了。赵师兄说,是这样的,只有不断地看文献,多看文献。 好吧。我索性把之前写的所有研究计划都扔在一边,重新开始找文献,看文献。 慢慢地,慢慢地,似乎有些新想法了,而且感觉是不错的想法。但又一个新问题是,这几天感觉可以做的东西很多啊,而且看了相关的文献,也没很多人在做。那这些想法是否可行呢?需要自己抓紧试试,该搜集的数据,自己是否能搜集到,如何分析等等,细节还是需要一一敲定。 灵感快快来吧!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5847 次阅读|5 个评论
不该总想着做一个“完美实验”
热度 2 zexue1988 2012-6-22 20:53
刚入学时,觉得自己来到了一所研究型大学。那么多牛导 、“天王”,觉得自己会接触到前沿的研究,能做一些有兴趣的课题。导师给安排的任务是“培养水蚤”,当时信心满满,觉得三五月便能拿下。进实验室的时候,面对满桌子的烧杯,多少有点懵了——实验该如何做? 这个问题伴随了我8个月。迟迟没有克服。 话说别的实验室有成熟的技术方法,新人稍加了解,便可以着手去实现自己的方案。我这边似乎要多靠自己摸索方法,在师兄师姐的帮助下,算是顺利掌握了“常规套路”,而一些自己的实验才有的方法,就要靠查找文献、自己摸索了。文献说这样做,转身一看——没这仪器呀! 说也可以那样做,可当要实施时——哪里有东西呀?实验室没人做过,怎么着手呢? 就这样一次一次有了想法,没了方法,蠢蠢欲动,却又无从下手。没了信心,终于不想再尝试。 师兄说:不要想那么完美,谁能做完美的实验呢! 多少次反复品读这句话,似乎悟到了些什么。 完美实验 的逻辑是这样:假想了实验的模样——认为实验室应有充足的设备,试剂,还应有一个在技术操作方面无微不至指导我的师兄——我开始读文献,继而有了思路——着手去做——顺利完成。 而现实是: 实验室稍微缺乏了一些设备,试剂,师兄师姐和我的方向不同,无法给我做全程指导——我开始读文献,寻找操作技术——尝试操作技术——失败——再尝试——失败——在方法上懵了! 同时,我开始读文献,有了思路——应该这样做,但硬件不满足——"完美实验的观点",继而不会变通——这个想法自生自灭——开始懒惰,开始哀怨自己悲惨的命运——逃避。 从上面现实,理想的对比中,我能发现,除去客观条件的不足,缺乏意志力外,还有“完美的实验想法”一直在作祟。 完美实验的想法,或者说“幻象”,让我无法面对现实,无法正确处理现实中遇到的障碍,却选择逃避“真象”,躲进自己的乌托邦。偶尔看看“2012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安抚内心的“幻象”,想象着将来还能做“完美实验”。 理想的道路总是很笔直,现实的却是一条崎岖小道。 实验原本是什么样的,似乎并不存在在头脑中。就像要填饱肚子,面前是一个路边的小摊,只有一次性筷子让你使用,没有精致的餐具,没有温馨的桌布,吃还是不吃呢? 看着简单,自己却迟迟没有想明白。
5617 次阅读|5 个评论
创新的源泉从哪里来?(120307)
热度 22 ymin 2012-3-7 08:27
创新的源泉从哪里来?(120307) 闵应骅 自从1999年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批示中国科学院启动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创新”一词时髦起来。科技界、工业界都在追求创新,尤其是信息产业界,到今天,离了创新,简直就难于活下去了。那么,创新究竟是来源于什么呢?一种说法说来源于想法(idea),另一说来源于实际(practice)。这在国际上也是一个问题。 德国应用科学院(GMD)院长Dennis Tsichritizis1997年说:科研的想法被采用只有四种办法: * 传播研究:公布你的想法,希望有人用之于实际。 * 建造工具:吸引人们用于实际。 * 教育培训:直接教人新的实践。 * 商业:开企业提供新的实践。 只有第一种办法是与想法有关的,其他都不把想法告诉使用者, 任何新产品,先要有想法。我们靠想法解决问题、出新产品、发表论文、得奖、凝聚团队。但是,一般的情况是:想法多,评价难,采用少。。自然产生一个问题:创新究竟是想法产生的,还是实际采用的?真正的发明者是企业家,还是发明家? 如果说想法是创新的关键,那你就会努力去产生想法、分析想法、选择想法、发表想法,以提高方案的创造性、想象力、借鉴和结合,产生新的想法。事实上,市场的许多产品和服务是从创新想法来的。即使有些想法的发明者并没有参加被采用的工作,但他仍然会誉为该创新的发明者。英才教育的理念认为:创新是最佳想法在许多想法竞争中胜出的过程。源于想法的创新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样机到产品开发、生产,再到市场,才能形成市场产品和服务,它由经济拉动,而由促进者和发明者推动。美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就是在这一概念基础上于1945年建立起来的。它认为想法的产生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 但是,MIT的一个统计表明,产业界创新想法的成功率约为4%。现在产业界已经逐渐打破这个流水线过程,而采用交叉开发模式。它强调社会群体和公共关系对产品市场拓广的重要性。以太网的发明人Bob Metcalfe把这两种情况比做鲜花和杂草。他说:1976年发表的关于以太网的概念模型和详细分析是花,而他在杂草里花了10年时间给产业界领袖们宣传以太网。他花在杂草里的精力远远超过在花上的努力。以太网从想法到采用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拿博客来说,1980年代,有人把日志放在Web页上,很快就被推广开来。人们于是开发博客软件,方便大家使用。有人开发跟踪服务,以方便搜索别人使自己感兴趣的博客。没有人追究究竟是谁发明的博客,也没有人在乎谁是发明者。苹果公司的app风潮是另一个例子。乔布斯看到出售可以定制iPhone的一个小的软件的商机,许多人跟进,2010年中就卖出去100万app。没有人在意这个想法产生的过程。事后诸葛亮们倒是在议论和诠释这实践后面的想法。所以,创新理论应该强调社会新实践的采用,不改变人们行为的想法只是一个发明,而不是创新。改变人们实践的创新者要经过5个步骤:感受到一个问题;作为一个难题而坚持不懈;发现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提供解决该问题的途径。创新者的目的是要改变人们的实践,来解决该问题。这比产生和追求新想法复杂得多。许多创新是从实践开始的。当人们发现一个新东西比旧的好,就会很快推广开来。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工具,以加快改变的进程,而形成市场。 实际上,想法和实践都很重要。但是,并不一定是想法在先,而可能是不起眼的实验在先,而后发展为惊人的实践,最后才抽出想法。所以,发表文章,提出想法是必要的。论文被采用的比率很低,这很正常,不必着急。这些想法恰恰可以给产业界提供参考。我们应该在培育想法和培育实践中找到一个平衡。不过,许多公司的经验表明,产生想法的努力占10%,而实践推向市场要占90%。所以,公司和政府应该以90%的精力采用和实践新技术,而绝不光是着眼于产生新想法。当然,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恐怕还是产生想法、证明想法、试验验证想法。
个人分类: 做学问|5380 次阅读|2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5 16: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