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产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铁皮石斛花产量和价格是什么?
cnruby 2012-12-2 04:13
每亩 铁皮石斛 花产量只有一公斤(鲜的还是干的?)。 每 公斤 铁皮石斛 花 价格已达到 一 万元 (鲜的还是干的?) 。 * 信息来源: http://yn.xinhuanet.com/nets/2012-10/25/c_131929263.htm
个人分类: 石斛兰|42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河北瞒报钢铁产量近5000万吨
jiangming800403 2012-9-10 20:31
河北瞒报钢铁产量近5000万吨 2012年9月5日06:55 21世纪经济报道 我国第一产钢大省河北省瞒报实际钢铁产量,在业内已是公开的“秘密”。 这一“秘密”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名誉会长、原冶金部副部长吴溪淳大为恼火,并多次在内部会议上抨击 河北钢铁 产量统计数据造假。 9月1日,吴溪淳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组织的“2012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上公开表示,“去年我国粗钢产量实际已超过7亿吨,约为7.3亿吨。” 这一数据高于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2011年中国粗钢产量为6.8327亿吨。多出来的近5000万吨粗钢产量从何而来? “河北省上报的数据再次低于其实际产量。”吴溪淳表示,河北省地方统计部门上报国家统计局的2011年河北省全省产钢量为1.64507亿吨,而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统计其会员(即河北省重点冶金企业)2011年产钢为1.669103亿吨,“重点企业的产钢量都已经超过全省了,这符合逻辑吗?还有更多中小企业的产量跑哪里去了?” 今年8月12日经济日报头版文章《开启经济强省新征程》中有一句话证实了河北省瞒报产钢量,“比如, 河北钢铁 产量已达2亿多吨,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这意味着,河北省有近5000万吨产钢量没有上报。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19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光明网:一份来自美国科学家就转基因增产神话的调研报告
蒋高明 2012-4-21 10:10
2012-04-16 14:04:14   来源:光明网卫生事业部   贾志光 译 沈阳 校   查看评论   进入文化论坛   手机看新闻 10 发送给好友 http://health.gmw.cn/2012-04/16/content_3974839.htm !--enpproperty 39748392012-04-16 14:04:14.0贾志光 译 沈阳 校一份来自美国科学家就转基因增产神话的调研报告(1)_卫生频道_光明网转基因,美国,科学,产量,29222卫生原创/nodesearchname/enpproperty-- 2009年3月,这份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组织的专家格里安. 谢尔曼撰写的题为《 转基因 未能兑现的产量----转基因作物的性能评价》报告公布后,引起了全球、特别是美国公众的强烈反应,很多美国人这时才发觉,自已近40年来一直都被转基因产业大享所忽悠,因为大家最初支持转基因农作物研发,特别是听到了他们曾经承诺了一些十分响亮口号,包括:“转基因能最大限度地增产!” ,“转基因能解决全世界穷人的饥饿问题” 等等,我们把“ 科学家关注联盟 ”网站上的有关这份报告的介绍翻译出来,让有兴趣的朋友自己找出该报告去深入细读。我们也希望读者能把您的意见反馈给我们光明网卫生频道的同事,让我们共同关注全球转基因主粮的安全问题。小标题是译者所加。 一、《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研究背景 多年来,转基因转基因生物技术产业以标榜能养活整个世界大肆鼓墟,并声称转基因作物会产生更高的产量。 格里安. 谢尔博士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发起组织的“科学家关注联盟” 专家 格里安. 谢尔曼 (Doug Gurian-Sherman) 先生在2009年3月发布了题为《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认为以上这些转基因生物技术产业一贯标榜的承诺都是空谈:他用了美国近20多年的数据研究和13年转基因商品化了的资料分析,证明基因工程并不能够显著增加美国农作物的产量。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是以农作物的产量作为指标仔细评估基因工程的整体效果的第一份报告,对比转基因与其他农业 科技 差异。报告综述二十几份玉米和大豆的学术研究资料,它们都是种植在美国的两种主要基因工程食物和作物。基于这些研究数据,《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得出结论认为: *美国的基因工程种植的耐除草剂大豆和耐除草剂玉米产量并没有增加。而抗虫玉米只是稍微提高了产量。 *报告还发现:过去的13年美国的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育种和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而带来的。 二、《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主要结论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提出时,正值全球食品价格暴涨和局部地区粮食短缺,国际社会关于如何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提高产量呼声很高。 “产量”一词是指一个在特定时间内,每单位土地面积生产的农作物数量。转基因生物技术公司一贯认为要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一目标,离不开基因工程的技术支持。 例如,孟山都公司正在全球传播的宣传广告,涉及世界人口爆炸问题的广告词说“......先进的种子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揭穿了孟山都公司这种广告词的说法,用数据证明:粮食生产要在未来增产,基因工程不起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生物技术产业一直声称有更好的产量,但《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阐述了实施于基因领域以提高产量的实验在20年中并无显著成果。 三、《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的主要内容 1、区分“产量潜力”和“产量预期”概念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还把农作物的“产量潜力”和“产量预期”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区分,它们常在行业中被混为一谈并被他人误解。 农作物的“产量潜力”是指在最好的生长条件下,作物的最终达到的生产量能力。而“产量预期”是指在排除病虫害,干旱和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损失后的产量水平。 2、三种转基因食品和饲料数据研究结论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研究了美国三种最常见的转基因食品和饲料作物,即耐除草剂大豆,抗除草剂玉米,抗虫玉米(Bt玉米,在苏云金芽孢杆菌之后,其基因使玉米抵抗多种昆虫)的“产量潜力”和“产量预期”的数据,得出的研究结论是: 耐除草剂的大豆、抗除草剂玉米和Bt玉米未能增加内在产量。与传统方法相比,抗除草剂大豆和耐除草剂的玉米也没有提高经营产量。 该研究报告同时披露新发现的一个结论: 与典型的传统种植方法相比,Bt玉米在“产量预期”方面可能提高3-4%的边际产量。由于Bt玉米已经在1996年开始商品化,其产量每年只是平均增加0.2-0.3%。若以此数据做背景,美国过去几十年玉米产量平均每年都能增加约1%,这明显高于Bt基因性状提供的产量。 四、《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的建议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除了用历史数据评估美国基因工程外,还反思了该技术在未来几十年里可能增加粮食产量的潜在价值。 报告作者并不否认基因工程最终能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报告也用数据告诉大家: 想借助基因工程技术支持去实现大幅增加农作物产量无实际意义,这一点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十分重要。 此外,《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也指出:最近的研究表明,尽量减少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有机质肥料,和类似的耕作方法已经令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发展中国家贫困农民用低成本获得双倍作物产量回报。 《转基因未能兑现的产量》报告建议:美国农业部、美国的国家农业机构和大学要用为行之有效的方法,积极研究和开发农作物增产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技术。这些方法应该包括: 现代传统植物育种方法,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质肥料耕作农业,以及不需要农民支付大量前期种植成本投入的先进耕作方法。 该报告还建议,美国的粮食援助机构将这些有前途和低成本的农作物增产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技术,传授给发展中国家农民使用。 格里安.谢尔曼说:“地球因人口过多和气候变化方面带来的饥饿问题,我们想找出解决办法并真正起作用,只能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而采用传统育种、耕作办法比转基因工程更有用。” For years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has trumpeted that it will feed the world, promising that its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s will produce higher yields. That promise has proven to be empty, according to Failure to Yield, a report by UCS expert Doug Gurian-Sherman released in March 2009. Despite 20 years of research and 13 years of commercialization, genetic engineering has failed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U.S. crop yields. Failure to Yield is the first report to closely evaluate the overall effect genetic engineering has had on crop yields in relation to other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It reviewed two dozen academic studies of corn and soybeans, the two primary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 and feed crops grown in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those studies, the UCS report concluded that genetically engineering herbicide-tolerant soybeans and herbicide-tolerant corn has not increased yields. Insect-resistant corn, meanwhile, has improved yields only marginally. The increase in yields for both crops over the last 13 years, the report found, was largely due to traditional breeding or improvements in agricultural practices. The UCS report comes at a time when food price spikes and localized shortages worldwide have prompted calls to boost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or yield -- the amount of a crop produced per unit of land over a specified amount of time. Biotechnology companies maintain that genetic engineering is essential to meeting this goal. Monsanto, for example, is currently running an advertising campaign warning of an exploding world population and claiming that its “advanced seeds… significantly increase crop yields…” The UCS report debunks that claim, concluding that genetic engineering is unlikely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increasing food production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has been promising better yields since the mid-1990s, but Failure to Yield documents that the industry has been carrying out gene field trials to increase yields for 20 years without significant results. Failure to Yield makes a critical distinction between potential—or intrinsic—yield and operational yield, concepts that are often conflated by the industry and misunderstood by others. Intrinsic yield refers to a crop’s ultimate production potential under the best possible conditions. Operational yield refers to production levels after losses due to pests, drought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study reviewed the intrinsic and operational yield achievements of the three most common genetically altered food and feed crops in the United States: herbicide-tolerant soybeans, herbicide-tolerant corn, and insect-resistant corn (known as Bt corn, after the bacteriu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whose genes enable the corn to resist several kinds of insects). Herbicide-tolerant soybeans, herbicide-tolerant corn, and Bt corn have failed to increase intrinsic yields, the report found. Herbicide-tolerant soybeans and herbicide-tolerant corn also have failed to increase operational yield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s. Meanwhile, the report found that Bt corn likely provides a marginal operational yield advantage of 3 to 4 percent over typical conventional practices. Since Bt corn becam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in 1996, its yield advantage averages out to a 0.2 to 0.3 percent yield increase per year. To put that figure in context, overall U.S. corn yields over the last several decades have annually averaged an increase of approximately one percent, which is considerably more than what Bt traits have provided. In addition to evaluating genetic engineering’s record, Failure to Yield considers the technology’s potential role in increasing food production over the next few decades. The report does not discount the possibility of genetic engineering eventually contributing to increase crop yields. It does, however, suggest that it makes little sense to support genetic engineering at the expense of technologies that have proven to substantially increase yields, especially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ddition,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organic and similar farming methods that minimize the use of pesticides and synthetic fertilizers can more than double crop yields at little cost to poor farmers in such developing regions as Sub-Saharan Africa. The report recommends that th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state agricultural agencies, and universities increas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r proven approaches to boost crop yields. Those approaches should include modern conventional plant breeding methods, sustainable and organic farming, and other sophisticated farming practices that do not require farmers to pay significant upfront costs. The report also recommends that U.S. food aid organizations make these more promising and affordable alternatives available to farm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f we are going to make headway in combating hunger due to overpopul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we will need to increase crop yields,” said Gurian-Sherman. “Traditional breeding outperforms genetic engineering hands down.”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51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年美国5个州的原油产量占全国的56%
热度 1 毛宁波 2012-3-16 05:41
2011年美国5个州的原油产量占全国的56%
据美国EIA报道,2011年美国5个州(德州、阿拉斯加、加州、哦克拉荷马州、 北达科他州 )的原油产量占全国的56% http://www.eia.gov/todayinenergy/detail.cfm?id=5390
个人分类: 世界能源|3266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海油确定今年产量3.3-3.4亿桶油当量
毛宁波 2012-1-20 12:08
据财新网报道: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在1月18日提出,2012年其净产量目标设定为3.3亿-3.4亿桶油当量。这与2011年几乎持平。 公司预计2011年产量为3.31亿-3.32亿桶油当量。 中海油当日公布了2012年经营策略和发展计划。2012年,为加大深水和非常规能源的勘探开发力度,中海油资本支出预计将达到93-110亿美元,其中,勘探投资、开发投资和生产资本化投资分别占17%、68%和14%。中海油首席财务官钟华表示,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将给中海油带来成本压力。 按计划,中海油今年在中国海域将有4个新项目投产,其中,番禺4-2/5-1调整项目新增产量,预计可于2014年达到峰值约5.7万桶/天。钟华表示,未来中国海域的海上油气田调整项目将会成为中海油的工作重点之一。 在海外方面,2012年中海油加拿大的Long Lake油砂项目和伊拉克的Missan油田将带来产量贡献。钟华说,中海油会本着“资源、回报、风险”3R原则,适当进入非常规油气领域。 勘探方面,中海油计划钻探114口勘探井,其中在南中国海的深水区域计划钻探3口自营深水井,计划采集二维地震数据1.83万公里及三维地震数据1.92万平方公里。中海油将2012年的储量替代率目标定为100%以上。 中海油2011年的净产量仅处于去年年中设定的产量目标(3.31亿-3.41亿桶油当量)区段的低位。 对此,钟华表示,2011年因为FPSO-102号故障、台风和蓬莱19-3油田停产这三个事件,分别导致减产310万桶、330万桶和590万桶油当量。 对于蓬莱19-3油田何时能够复产,钟华表示公司仍在协助康菲处理后续事宜,目前已经完成对总体开发方案(ODP)和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修订,正等待有关部委的审查。 中海油首席执行官李凡荣表示:“在2011年面临诸多挑战的情况下,公司仍完成了年度产量目标,实属来之不易。未来,公司仍将通过中国海上在产油田的区域开发和综合调整,同时推进深水勘探开发,努力完成2011-2015年年度复合增长率6%-10%的产量增长目标。”
个人分类: 中国能源|2584 次阅读|0 个评论
石油生产前5位的国家
毛宁波 2011-12-24 12:02
石油生产前5位的国家
http://www.eia.gov/energyexplained/images/charts/top_petroleum_producing_countries-large.gif
个人分类: 世界能源|2913 次阅读|0 个评论
铁皮石斛栽培要点-购买种苗时需注意的事项(3)
duanjunscib 2011-11-11 08:58
铁皮石斛栽培要点-购买种苗时需注意的事项(3)
接上篇博文[铁皮石斛栽培要点-购买种苗时需注意的事项(续)] 总体说来,种植者在购买种苗时,最好向种苗生产企业问清楚以下问题: 1、是否为真正的铁皮石斛。 2、所购种苗的种源来源地。 3、种植出来后的群体是否有分离现象。 4、是否抗寒、抗热、抗病等。 5、适合种植的具体区域。 6、产量潜力,即种植2年左右时最高产量可以达到多少公斤一亩。 7、种植出来后的成品的最高多糖含量能达到多少。 8、其它你所关心的问题。 铁皮石斛(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4MDU5MzYw.html )( 深圳商台)
3083 次阅读|0 个评论
铁皮石斛栽培要点-购买种苗时需注意的事项(2)
duanjunscib 2011-11-10 20:43
铁皮石斛栽培要点-购买种苗时需注意的事项(2)
接上篇博文(铁皮石斛栽培要点-购买种苗时需注意的事项) 4、产品质量: 此处讲的质量不是种苗的质量,而是种出来后的产品(成品)质量。  在购买种苗时,最好能问清楚该种苗种出来后,成品最高多糖含量能达到多少?《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对铁皮石斛产品的多糖含量有明确要求:“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铁皮石斛多糖以无水葡萄糖( C 6 H 12 O 6 )计,不得少于 25.0%”  。    我近年从全国各地收集到铁皮石斛资源80多份,多糖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品种)的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差别是非常大的,在广州种植时,高的可超过40%,而低的不到20%。 5、产量: 不同种源来源的铁皮石斛的产量潜力是不同的,在相同地方种植且栽培管理措施一致,在产量上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在种植2年左右时,有些可以达到700公斤一亩,有些却可能只能达到200公斤一亩。 (未完待续)    破解铁皮石斛种植难关 ( http://jingji.cntv.cn/20100825/104282.shtml )( 中央7台)
43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化肥依赖症”是农业鸦片
热度 1 蒋高明 2011-8-25 20:32
本文出处: http://opinion.dahe.cn/2011/08-25/100822128.html 2011年08月25日07:48 来源:大河网 贱言献车 移动用户发送HNZB到10658000,订阅河南手机报。早报+晚报,每天一角钱。   贱言献车   记者在我国产粮大省黑龙江、吉林等地调查发现,化肥的施用对近年来粮食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让部分农民患上“化肥依赖症”,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业内人士指出,化肥过量施用将带来土壤品质性质退化、粮食减产等后果,致使黑土地越种越“瘦”,危及粮食安全,已经开始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总量占世界总量的9%,但所耗用的化肥和农药的总量却分别占世界的35%和20%。单位面积化学农药的平均用量比世界水平高2.5至5倍,每年遭受残留农药污染的作物面积达12亿亩。这些年,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收的喜讯让人高兴,但越来越严重、已经开始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化肥依赖症”,也越来越让人焦虑。   农民种地,是不是非得用化肥不可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用自己的试验,证明了不用化肥农药,不用农膜,不用添加剂,不用除草剂,不用转基因这种现代农业技术,而用牛粪代替化肥,用物理杀虫法代替杀虫剂,实现了生态修复,实现了高产,比如夏小麦,亩产达480.5公斤,而周边农民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种田,夏小麦的亩产只有三百多公斤。但问题是,蒋高明修复生态用了三年的时间,前两年的收成并不好,甚至是羞于启齿。   “依赖症”是一种慢性毒药,是饮鸩止渴,但一旦上瘾,要戒瘾,就得花费很大的代价,如当年的鸦片一样。更重要的是,要靠生态修复来摆脱“化肥依赖症”,还面临着三个现实的难题,一是不是所有的农民都有蒋高明的技术、耐心和决心,在相当程度上,目前的农业科技推广站都是在“不务正业”,与农民的需求没有真正对接;二是目前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并没有真正体现出“精耕细作”农业的价值,在劳动力成本日益高涨的现实下,生态修复不如“化肥依赖”对增收见效快。三是生态农业必须坚持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要让农民普遍接收这样的生态方式,短期内还有一定的难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无疑也是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即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化肥依赖症”本质上是一种不道德的农业,但要他们在“普遍道德血液含量不高”的社会境遇里,保持慎独,无疑是一种痴人说梦。简单地说,用三年时间来修复生态,农民这三年的种地收入如何弥补呢?从国家层面看,生态修复带来的粮食增收阵痛如何化解也是一个现实难题。   固然,宣传推广很重要,对耕地质量保护进行立法也很重要,但市场经济下,要真正将生态农业推广开来,还必须坚持市场经济的逻辑。市场经济的逻辑,就是要保证农民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纯收入比目前“化肥依赖症”下的农业生产收入高。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的支持力度,增加生态农业补贴,至少要保证农民在生态修复期的收入水平不下降;二是要用有机农产品的价格来引导农民尝到了甜头,提高其积极性;三是要加强监管,增强有机农产品的公信力,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   不仅是为了农业本身,也是为了我们整个生态环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化肥越用越多,黑土越种越瘦,这种恶性循环不能再继续了。但如何中止这种恶性循环,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农民的自觉上,需要政府给力的综合措施。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147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基因技术提高蚕丝产量-Cell Res.
热度 1 vpssa 2011-3-10 20:43
转基因技术用于作物,让不少人担惊受怕。不过,当前生物科学研究它已经作为一种常用技术被广泛使用。比如说衣服。转基因棉花已已经被广泛用于生产服装(注:转基因棉花商业化种植在我国是被准许的)。不过,丝绸衣服是昂贵的,如果能提高蚕丝的产量,那么穿上地道的丝绸衣服,就会变得越发轻松。这点成为许多蚕农、科研人员、服装商关注的焦点。 对于家蚕产丝的研究,日本具有领先优势。特别在工业化生产上,优势明显。在基础研究方面,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是西南大学,二是SIBS植生所。 本月初,汤姆森路透旗下Science Watch、BMC Genomics高访问率论文关注了西南大学夏庆友家蚕基因组框架图论文,该论文入选《Science Watch》“Featured Emerging Research Fronts(重要研究前沿)”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领域的“The most-cited paper(最高引用率论文)”。另外,BMC Genomics称鲁成教授领衔完成的家蚕细胞凋亡研究论文也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去年,SIBS植生所李胜研究组申请了《 一种提高蚕丝产量的转基因方法》的专利(专利申请号201010118072.8)。这不,最新一篇Ras1CA overexpression in the posterior silk gland improves silk yield. 发表于国内影响因子最高的Cell Research(8.151)上。 同样在去年,印度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世界上首次开发出抗病毒转基因蚕宝宝,可稳定蚕丝产量。 夏天来了,我渴望着穿点绸缎,蚕丝产业化腾飞期待真知灼见的朋友来推动。
个人分类: 研究资讯|2667 次阅读|1 个评论
搞生态农业会饿死人吗?
热度 2 蒋高明 2010-10-18 00:08
蒋高明 几年前,我们建议国家发展生态农业或有机农业,但听到这样的反对意见:搞生态农业中国会饿死人的。这样的论调一直被农业专家所认可,甚至一些院士也深信不疑。就是在这样的声音淹没之下,生态学家不敢再提生态农业,生物技术专家才发出了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转基因是唯一可取途径的狂言。 2007年起至今,我们连续开展了4年的实验,今年终于有了理想的结果。我们的实验数据说明,生态农业不仅不会饿死人,而且让人吃得更好。除了增加了可食动物蛋白外,即使单纯的粮食产量,生态农业也表现不凡。 下面的图片是我们在弘毅生态农场内,拍摄的利用0%的化肥种植的有机玉米在收获前的情景。这些有机玉米产量,据保守的估计(多数当地农民估计在千斤以上,准确的估产正在进行中),大约在900-1000斤/亩之间,接近或者超过当地农民施加100%化肥的玉米产量。得到这个产量,我们对土地进行了三年的调整,前两年有机玉米小麦的产量的确低于常规产量,严重时仅为常规产量的50-60%。对于严重退化的耕地,进行生态修复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大约在3年左右。如分阶段进行,则对产量影响不大。 而在我们的10亩实验大田里,生态农业表现更不凡。我们仅仅利用常规化肥的50%,其余以有机肥补充(以N含量折算),得到了最大的玉米产量536.1kg/亩。下面的数据仅为初步结果,详细的结果我们将以学术论文正式发表: 100%化肥+0%有机肥:478.7 kg/亩 50%化肥+50%有机肥:536.1kg/亩 25%化肥+75%有机肥: 475.9 kg/亩 0%化肥+ 100%有机肥: 455.8 kg/亩 这个实验澄清了一些强加在生态农业上的一些不实说法,即搞生态农业会饿死人。事实有力地说明,生态农业不仅不会饿死人,而且可能是中国未来农业的方向。 如果这个实验在更大范围上得到验证,那么发展生态循环型农业,中国至少50%的化肥厂可以关闭,其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意义是非同小可的。 图1 长势喜人的有机玉米 图2 有机玉米露出了笑脸 图3 有机玉米方阵 图4 有机玉米高产的原因之一是在收获时,顶部的光合有效叶依然是绿色的。施加纯化肥的玉米在收获时,通体叶子枯黄。 图5 有机玉米田里的杂草是被鹅除掉的。我们没有给鹅发工资,而鹅还给人类带来了肉及其洁白的羽毛。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11669 次阅读|12 个评论
农民为何重新喜欢有机肥?
蒋高明 2010-8-13 08:21
蒋高明 李媛媛 李静 本文于2010年8月13日发表于《科学时报》A3版 由于今年大蒜、土豆等蔬菜价格上涨,种植大田蔬菜作物效益高,山东一带农民种地养地的积极性高涨起来。最近,从山东弘毅实验农场传来好消息:一百多头肉牛产出的牛 粪供不应求,许多买不到的农户前来预订牛粪。 今年5月,我们在山东省平邑县蒋家庄(即弘毅生态农场所在地)进行了一项调查显示,农民养牛的积极性很高,他们看好的不仅仅是养牛本身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更看好的是牛粪 带来的粮食与蔬菜增产等间接效益,如在大量有机肥还田的前提下,种大蒜可实现亩毛收入五六千元。从2005年起,在科学家带动下,蒋家庄共有9户农民养牛,总规模在150左右 。饲料就地取材,多为农户遗弃的庄稼秸秆,以玉米、花生、小麦秸为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农民之间相互送秸秆和牛粪,这是一种新形势下的农户互助模式:养牛户得到非养 牛户富裕的秸秆,非养牛户得到牛粪,用以添加沼气池或种地。据调查,如果不计劳动力,每头牛养殖成本2000~3000元,利润也在两三千元之间。有了大量牛粪,农民买化肥的少 了。由于尝到了甜头,多户农民表示扩大规模继续养殖。 肉牛是消耗秸秆最多的大型家畜,每头牛日消耗干秸秆5公斤,年消耗1.8吨,但能够产生多少粪便呢?按日产鲜牛粪12.5~15公斤计算,年可积肥4.5~5.5吨。牛真实名副其实的 造粪机器。由于养牛带来了大量有机肥,养牛户每亩地施牛粪达到2吨; 每亩减少化肥25~75公斤,最多的户化肥使用量仅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每亩节约成本100~200元,尚可增产 75~100公斤。如果种植大蒜等经济作物,增产效果更明显。 市场上充斥有各类化肥,农民为什么不全部用化肥呢?买化肥国家有补助,甚至送货上门,而买有机肥得自己上门去拉,还得自己装车、卸车,且有机肥价格也不菲,有些地方牛 粪价格达到150~200元/吨。即使如此,农民在种植能够带来更大经济效益的作物时,他们还是选择少买化肥而多买有机肥。中国农民是务实的群体,他们懂得只有有机肥才能够养 地,能够让他们的土地持续保持肥力,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 中国有上千五千年历史,中国农民在同一土地上持续耕作,耕地质量并没有退化,反而养育了大量人口,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这样的奇迹是怎样实现的呢?一百多年前,有位 姓金(F. H. King)的美国农学家,揭开了这个迷,他在其著作《四千年的农夫》里详细介绍了中国人精耕细作、用有机肥养地等做法。遗憾的是,过去30多年来,我们采取西方现 代化农业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耕地已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退化:除了土壤酸化、氮素过量外,中国耕地里增加了重金属等污染物。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土 壤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壤肥力只有依靠大量使用化肥来弥补,形成了恶性循环。农民们懂得,提高产量必须从有机肥抓起。而由于大量饲料添加剂使用,农民对鸡粪和猪粪也不那 么看好了,开始青睐牛粪,这就是山东一带农民大量购买牛粪肥田的真正原因。 实际上,蒋家庄的农民在不知不觉中,将工业排放的温室气体通过有机肥的形式埋葬在地下。根据我们的初步测算,如果将中国18亿亩农田的有机质提高1%,那么约有301亿吨二氧 化碳被埋葬在耕地里。即使我们用30年时间,来完成这个有机质增长过程,那么耕地固碳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大量秸秆过腹还田,还可从根本上杜绝秸秆焚烧问题。在蒋家庄 ,由于养牛户增多,秸秆焚烧越来越少,既利用了生物质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目前,国家为解决秸秆焚烧,推广秸秆发电,每利用1公斤秸秆补助0.3元, 如果用同样的钱来 补助农户养牛增肉、增产、增收、产肥、产能、固碳,那么其带来的综合效益肯定是非常巨大的。 土壤有机质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是无容置疑的。有人估计,每亩地提高0.1%的土壤有机质,可增收40~53公斤粮食。今年夏天,我们的实验数据表明:仅利用常规化肥量的25%,其 余亏损的氮以牛粪补充,在中产田上实现了小麦产量483公斤,比传统纯化肥农业模式增产13.6%。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山东农民用地养地做法,将用来补助化肥行业、搞配方施肥、发展生物技术的大量资金、各种三农资金、各种碳汇资金、农村环保资金, 直接用来补助农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高农民种地养地积极性,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政府引导下,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循环农业道路。 (李媛媛为山东农业大学环境学院本科生,李静为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硕士生)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522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郑风田:转基因主粮神话
蒋高明 2010-3-27 21:52
转基因大米赞成者给我们虚构了不少神话,包括解决饥荒问题、降低农药施用量、无毒无害、美国人天天吃等,其实这些都是神话,具体如下: 10亿人的饥荒靠种植转基因作物解决不了问题,转基因作物增产潜力极有限。 不少转基因研究者神化转基因技术,认为目前全球有10亿饥民,通过发展转基因作物就可以解决全球10亿人的饥饿问题。其实这完全是误导。目前全球10亿人饥荒主要在非洲,那里一直在发生部落冲突与战争,根本没有心思种地,大量的土地在闲置着。河北的农民跑到非洲种菜就可以发大财,如果没有战争,仅靠常规技术就完全可以解决非洲的饥荒问题。战略是什么技术都解决不了,更不要提转基因了,只有结束战争才能解决饥荒问题。 目前转基因作物的增产潜力远没有宣传的大。以这次批准的Bt水稻为例,据说产量可比普通水稻提高大约8%,这个增产效果也太有限。目前影响我国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太高而收购价格太低。稻农们一年忙乎下来,除去成本一亩地能够有一百多元的收入就不错了,劳作一年的收入还不比出去打工一个月的收入。所以原来可以种三季的,就选择种植一到两季。目前我国水稻不是产量不够,而是供需基本平衡。如果国家真的缺少大米了,农民们如果能够真正地可以从种植水稻中获得好的收益,南方的一季改为两季三季所带来的生产潜力还远未挖掘出来。与这些价格收益带来的潜力相比,目前转基因水稻所带来的10%以下的增产潜力可以忽略不计。 转基因大米安全是神话:驳Bt无毒无害 不少研究人认为BT蛋白已使用了棉花、大豆上没有问题,所以放在大米里也应该没有问题。而且声称已做了试验,专门验证了BT蛋白对人没有毒性。其实这些研究者有几个误导成份: 其一假定BT与大米基因结合没有产生其他成份。目前他们一直在声称BT蛋白无毒,一直没有提供BT蛋白与大米基因结合后会不会产生其他的新的物质,包括大食用了这些转基因蛋白有没有产生其他的反应都没有。 其二是小白鼠实验安全不等于用在人身上安全。目前短短的几年观察还都是在小白鼠身上做试验,这些研究者假定只要小白鼠没问题了,人吃就应该没问题。其实人类远比小白鼠复杂,小白鼠没问题,远不能得出结论说人吃了也没问题。 其三是安全试验观察时间几年太短。 转基因大米究竟安全与否,几年或者十几年的实验是远不够的,因为过去的食品安全出问题都有一个慢长过程,某项技术的副作用一般都是在使用二三十年之后才显现的,比如那个瘦肉精,刚开始出现时一直作为一个新技术被大力推广,当年中国出口的猪肉如果不加瘦肉精就出不去,使用二十年之后才发现其毒性太大而被禁止;DDT也是在刚出现时效果神奇被大力推广,三十年之发现副作用危害大而被禁止。转基因大米由于人为地在大米基因中置入BT基因,这个新的基因组合会不会产生对人类身体有害的东西,目前根本没有去测量,所以其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高化肥农药靠转基因也解决不了问题 转基因赞成者还给大家描绘了另外一个神话就是可以大幅度降低农药的施用量。其实转基因作物可以减少农药施用量也是个神话,因为农药是工业化农业的后遗症,工业化农民不注重传统的技术防治原理,片面依靠化学,才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转基因技术本身就是化学农业的一种,长期使用只会加大农药的依赖。比如转基因棉花在种过几年之后发现还需要更多的农药才能防治。 美国人天天吃转基因食品? 至于某些人讲美国人天天都在吃转基因更是忽攸。美国的转基因大豆油中并不含转基因成份,转基因玉米主要供燃料乙醇与饲料使用,美国的大米、小麦根本没有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种植。更不要提美国人天天吃转基因了 靠转基因标签管理不可行 也有些人可以种转基因,但要用标签。我认为也不可能。有标签的产品价格一定会低于没标签的,所以为了多赚钱,那些作假者一定会把这个来自欧美的管理制度给迅速消化掉,让标签成为一个没什么作用的东西。中国的作假者成本太低,目前执法打击根本无能为力。所以想用标签来解决转基因问题也是不可能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cb597f0100hq7n.html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51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外对话》报道我们的生态农业实践
蒋高明 2010-3-3 00:19
蒋高明 去年9月,《中外对话》的孟斯记者前来我们山东的生态农场进行现场采访。她的报道文章现在写出来了,发表在《中外对话》上。 《中外对话》是世界上致力于环境问题的第一个完全双语网站,该网站提供了高质量和丰富的新闻信息和分析文章,并对以中国为重点的全球环境问题展开讨论。当今中国正在飞速 发展,它随之而面临的环境挑战也日益严峻。根据官方估计,中国在环境问题上所付出的代价相当于其GDP的10%;同时,污染、沙漠化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影响 ,已被中国国内外的人们所广泛认知。气候变化、物种消亡、污染、水资源匮乏以及环境破坏等问题并不仅仅局限在某一国之内,而是全世界所有居民都要面临的挑战。现在中国 的崛起正在给他们带来一个新的紧迫任务。应对上述这些挑战需要全世界达成共识,并且共同努力。《中外对话》目标正是促进这种共识的达成,而达成共识的 手段就是直接对话和追寻解决我们所共同面对的环境危机的途径。 《中外对话》由国际著名新闻记者伊莎贝尔希尔顿于2006年创办。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关注中国环境问题的理性分析,不回避现实,寻找合理 的环境治理出路。他们关注的话题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主,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该杂志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理论文章。 孟记者的文章代表她的观点,她的文章题目用的是《生态农业:大众化还是贵族?》,这样就将我们的实验摆在似乎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这可从网友的评论中可以读出来(另文发表)。我们的实验是要证明生态学的方法所得出的 效益大于农药、化肥、除草剂、添加剂、农膜、转基因六个技术之和,定位当然是所谓的有机农业,即卖上好价钱。实际上,我们不添加瘦肉精的牛比市场上添加瘦肉精的还低几 毛钱/斤,即卖的价格反而比普通的价格还低(目前做真的食品会赔钱的)。之所以添加瘦肉精的卖的贵,是因为屠宰企业感到牛肚子小,出肉率高;往肉里注水的空间大。而用生态的办法养殖的牛肚子大,牛是食草动物啊!但瘦肉精可使人毙命,但养殖户、牛贩子、屠宰企业不管,那是卖给城里人吃的。即使在肉牛低价格下,我们带动了约10户农民搞生态农业,秸秆养牛从2头扩大到141头。最大的变化在于,农民使用化肥的量大大减少了,减少的幅度从50%到75%,产量还提高了。 如果国家将用于转基因研究的巨量经费用来搞生态农业,我们有信心证明生态农业是能够让中国人吃得饱,还吃得好的。我们的理论依据是,被农民烧掉的秸秆,被农药毒死的害 虫和益虫,被除草剂杀死的杂草,变成了肉,变成了可吃的热量。这个过程需要农民的劳动,但他们的劳动得到了经济的回报。当然,我们并不抬杠,科学家家在种子,肥料领域的新成果还是要应用的。肥料可以减少到一半而不影响产量,至于农药还需要研究治本的措施。添加剂和转基因是完全可以不予采用的。让动物们长的快为得是什么?如果市场有大量的动物蛋白供应,逐渐形成的市场也是源源不断供应的。添加剂起的作用是造成了养殖户之间的恶性竞争,竞争的造成的低成本是城里人的健康换取的。 然而,遗憾的是,国家主管部门并没有对我们的实验进行应有的补贴,他们将费用补贴到了农药、化肥、种子、添加剂、农膜、转基因头上了,补偿到了环境污染的制造者头上,而对于 环境的保护者没有费用支持。国家下达到农村的三农资金到了县这一级基本就被截留住了。 在起步阶段,我们希望弘毅生态农场的产品,能够以有机的价格出售给城市里的所谓贵族,贵族的自觉消费就带动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中国能有5%的农田实现 了生态化种植,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现在,遗憾的是,这个比例很小,只有农民给自己吃的粮食蔬菜才是真正有机的,但是,农民们不卖。 中国的优势在于有亿万勤劳的农民,这一点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欧美人远远不具备这个条件。中国的有机农业才起步,市场逐步在形成,以假乱真降低了 贵族们的购买信心。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没有有机肥,哪里来的有机农业? 文章发表时还有记者现场拍摄的10张幻灯片,这里我不再转发,有兴趣的话,可去中外对话的网站看原文。 幻灯片:生态农业,大众还是贵族? 孟斯 2010年2月26日 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3502-Slideshow-organic-overtures 孟斯拜访了中国东部的一个实验性农场,了解在那里实行的自然的耕种方式。她用拍回来的照片,向大家讲述农业改革的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农民蒋高钰在蒋高明的帮助下,尝试林下养鸡。长长的网围栏防止鸡跑出林外。蒋高明希望并已经开始着手,借助各方力量,打造蒋家庄的生态农业。 2008年末,中国山东费县传 出一则剧毒花生的新闻,花生中的残留农药致人死亡。此消息后被官方查证为谣言。人们继续放心大胆地食用花生,但花生种植中的严重问题并没得到解决:使用剧毒农药和 农用薄膜。 种植花生的农民知道,许多因素能让花生减产,比如金龟甲幼虫(当地群众称之为大牙)。对于大多数农民,应对减产的方法只有使用毒性够强的农药,比如国家早已禁用的 六六六。此外,为了保水保肥和防杂草,农用薄膜(农膜)被广泛用于花生及一些其它作物种植。但由于收集困难,绝大多数废旧农膜使用完即被丢弃在土地上,造成土壤污染 。 我们的农业生产,切断了生态系统循环。我们现在要做的,则是让它重新回归并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外对话的专栏作家蒋高明这 样说道。 自2007年起,蒋高明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在山东平邑县蒋家庄租用农民40亩耕地,建立弘毅生态农场,开展生态农业试验示范研究,开始探索具有经济竞争力的生态农业模 式,试验生产中国最纯正的有机食品。 生态农业的概念兴起于欧洲,至2000年,已有141个国家开始或已经开始发展生态农业。目前从生态农地占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来看,欧洲国家普遍较高。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生态农 地面积较小。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加强,中国也开始追赶生态农业、有机食品的时尚。然而高昂的价格和认证的良莠不齐,让许多消费者购买有机食品既不 舍得,又不踏实。 我们全面停止了农药、除草剂、化肥、农膜、添加剂,根本不用转基因,验证生态学在维持农业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短短3个年头,生态学的强大威力就显示出来了。 蒋高明说。 蒋高明做生态农业并非赶时髦。事实是,他觉得如果中国的农业再不走上生态之路,日益贫瘠的土地将失去最后的肥力。如同许多经济活动未把环境效益计算在内,土地的效益也 被农业生产长期忽略。农膜、化肥、农药、杀虫剂,使土壤由黑变白。 然而完全不用农药,真的行吗?农药自发明以来就在防治病虫害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用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五分之一的人口,这奇迹里面,包含每年120万吨以 上的农药使用量。 老百姓种花生施加剧毒农药花费的费用,每亩约50元,但依旧控制不了虫害。而我们控制虫害的成本远低于剧毒农药。蒋高明称。在弘毅生态农场不大的试验田 里,两盏发出 特殊光谱的脉冲诱虫灯,替代了农药和杀虫剂。诱虫灯不能消除全部昆虫,但每年坚持诱捕,会达到生态平衡,即这个物种还在,但不再对作物造成 危害。 农场最多时每只灯每晚可捕获4.5公斤各种害虫。但由于生活习性的原因,这里一年只有70天左右能捕到虫子。今年,弘毅生态农场总共收获了100多斤富含蛋白质的幼虫做饲 料补充。 此外,农场用人工或割草机除草,来喂养蝗虫和淡水鱼,而不使用除草剂。这两项收益可以提供两个农民全年就业,等于蚂蚱和鱼给农民发了除草的工钱。农场饲养的 120头肉牛 利用秸秆做饲料,牛粪进入沼气池,提取能量供应农场使用;腐熟的牛粪和沼渣沼液还田,用牛来生产优质有机肥料。 蒋高明的研究认为,中国化肥使用总量的70%都未能进入农产品而白白浪费,他认为中国农业生产方式中存在严重的化肥施用过量,而生态农业概念能够将中国农业长期以来的高 投入、高产出、高污染改为低投入、高产出、无污染。 靠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方法生产的有机食品,能比普通农产品成本更低么?农场的有机粮食和蔬菜在市场上的价格是普通粮食和蔬菜的3~5倍,而山东平度的韭菜和芹菜卖到每斤20 元。 然而有人认为,蒋高明提出的低成本是可能的,这个人是日照益康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战培林。他的公司生产的微生物有机肥,是用海带加工中的废渣和从日本 引进的微生物菌类发酵而成,试验证明并不逊色于化肥。但他认为,国家在化肥上的补贴和优惠政策削弱了生物肥料的市场竞争力。 不过对于蒋高明的生态农场,战培林觉得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仍是问题。一旦产量扩大,就会发现市场还很小,除非用于深加工,提取动物蛋白。参观完蝗虫饲养棚的战培林说 。他认为单一农户走多元化农场的模式意味着较高的管理成本和营销成本,而在食品安全的法制和审查水平仍有待提高的现状下,改善中国农产品质量, 唯有走企业化道路,靠管 理和企业信誉解决农产品无可追溯性的问题。 农场正帮助农民蒋高钰尝试林下养鸡,利用被称为生态位的植株间隙放养肉鸡。理论上讲,生态农场的规模越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就突出,管理的成本就越小,带动的 就业人数就越多。蒋高明说。他的近期目标是发动老百姓拿出100亩做有机农业;远期目标是将整村的1000亩地连同村落做成生态农庄。 除了花生,弘毅农场里还种植有近20种有机粮食和蔬菜,如小麦、玉米、大豆、绿豆、韭菜、芹菜、土豆、葱、蒜等等。这些过去农民家里用普通种植方法收获的作 物,被贴上 有机的标签,定义为标准最严格、质量最高的农产品,明确要求生产中绝对禁用农药、化肥、添加剂及人工合成物质。似乎在经历了化学添加剂带来 的增产喜悦和过量使用带来 的担忧,面对日益变质的土壤,中国农业的探路者们下了决心,与化学添加剂彻底绝缘。 虽然第一茬玉米因为芽涝而产量不佳,但蒋高明和他的学生仍怀有很大信心。他们认为,发展有机农业需要耐心和不断尝试。正是急功近利,使得农业长期忽视了养地 的重要作用,换来的是被化肥、农药和农膜污染的土壤,板结、贫瘠、不可持续。 蒋高明认为,弘毅生态农场的标杆意义远高出其经济意义。然而农民不能靠信心维生。只有可靠的示范和收入的刺激,才能说服他们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 许多农业专家正在同蒋高明一道艰难尝试,期待以生态方式拯救土地和农业。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的国家863计划新型多功能生物肥料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的课题已进行 了七年。袁隆平,这位79岁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盼望到他90岁时,实现超级杂交稻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而现在,对于13亿人而言,不但吃饱,而且吃的健康,还不那么容 易。 孟斯,中外对话北京分部执行编辑。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70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基因作物提高产量是否美丽神话?
蒋高明 2010-2-25 00:46
2010-02-23 03:28:52 作者: 傅勉 来源: 和讯网 转基因作物能够提高产量是挺转基因技术人士手中的一张王牌,而反对者认为粮食增产还有更好的选择。  薛达元相信转基因作物在产量提高方面还是有一定前景的,他说:我认为如果转基因真有可能增产8%,那还是很了不起的。 pv('转基因作物提高产量是否美丽神话?',450,400,'videocontent')   转基因作物能够提高产量是挺转基因技术人士手中的一张王牌,而反对者认为粮食增产还有更好的选择。 转基因水稻产量提高8%,微不足道或伟大进步?   华中农业大学介绍:我校研发的'华恢1号和'Bt汕优63品系主要优点是控制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害虫。实验证明可减少80%化学农药用量,提高约8%的产量(我国水稻单产近20年来年增长从未超过1%)。这只是我们与全国水稻专家共同实现'绿色超级稻构想的第一步。'绿色超级稻构想的基本目标是:不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使水稻生产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2008年以来,我校科学家在水稻生长发育调控、抗旱等功能基因的定位和克隆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受到世界育种界的关注。今年1月,我校主持的863计划 '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培育重点项目已经获准立项,相信会有更多高产、优质、高效的绿色超级水稻新品种问世并获得批准。   对于增产8%的表现,蒋高明认为可以忽略不计,他以美国为例,指出美国是掌握转基因技术最早、最多的国家,其技术远比中国先进,但该国粮食总产量仅3.63亿吨,远低于中国5.01亿吨;中国粮食单产为278公斤/亩,美国只有125公斤/亩。   本报记者了解,中国每公顷玉米的产量是5.3吨左右,美国对应的数字是9.3吨,中国大豆亩产130公斤左右,美国对应的是200公斤以上,美国玉米、大豆的产量远高于国内,对于记者的质疑,蒋高明答道:中国北方是玉米与小麦两季,美国多为一季。另外,单产不能说明问题,要看总的粮食产出,中国是5.01亿吨,18亿亩,美国是3.63亿多吨,29亿亩。美国可能单产地块超过中国,中国也有高产田,但比例低。中国复种指数高,这需要精耕细作,需要有经验的农民,这是我们人多的优势,中国农民满足自身粮食安全就是满足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如果走美国的路子,让2%的农民养活98%的人口,非出乱子不可。美国没有农民多这个优势。转基因是针对虫害或草害,不是为了提高产量的,转基因水稻在产量方面相比袁隆平的杂交稻可能不具备优势。   薛达元相信转基因作物在产量提高方面还是有一定前景的,他说:我认为如果转基因真有可能增产8%,那还是很了不起的。目前为止,几乎还没有转基因(技术)能够直接提高产量,一般只是通过抗虫抗病而间接增产。但是转基因技术应该有直接增产的潜力,将来直接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的转基因作物品种一定会出现,因此,虽然转基因技术目前对产量的影响较小,但将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增产潜力还是可盼的。   蒋高明对记者表示:决定粮食产量是'农业八字宪法的8个方面,种子是其中一个方面。目前制约中国粮食的是生态和人的因素。中国农业的基础正在受到破坏,这很令人揪心。   蒋高明说: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18亿亩耕地要生产出13亿张嘴吃的食物,这在全球任何国家中都是难度最大的。几十年来,中国人凭着自己的勤劳智慧,基本实现了用7%的耕地养育了世界21%的人口的奇迹。即使如此,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不容乐观,这正是中国科学家试图通过转基因生物技术措施来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的核心理论依据所在。   但是蒋高明认为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并非治本的措施。他介绍,据国土资源部不久前完成的《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结果,我国耕地优等地和高等地仅占32.6%、中等地占50.6%、低产地16.7%,其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耕地平均质量较低。上述结果是 综合 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及投入等因素得出来的,是比较科学的。这就是说,我国18亿亩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三分之一,中低产田占近三分之二。如果中产田改造为高产田,将低产田提高到中产田,我国粮食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的粮食产量是以大化肥、大农药、大量消耗地下水为代价的,农业环境污染严重。恢复并提高地力、减少环境污染需要生态学的解决之道,而不是生物技术所能够解决的。   蒋高明建议,下一步农业的重点是要按照农业八字宪法的科学原理,恢复30年前的农田基本建设,走合作化与生态化道路。他说:据李昌平估计,如果全国农村走互助合作之路,我国粮食产量在5~10年内可增长10%~20%;而据我们估计,发展生态学主导的大农业,增加30%'大粮食产量是没有问题的。   蒋高明一再强调:转基因会带来生态问题,能够用生态学办法解决的,尽量不要转基因,毕竟转基因是破坏生态平衡的,是有潜在风险的,无论是食物本身,还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738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黑龙江日报:摘下转基因大豆光环
蒋高明 2010-2-23 22:21
黑龙江日报记者 张桂英 2009年4月27日 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09042704932/ 给国产大豆带来致命冲击的进口转基因大豆竟然不增产,它转入的只是一种对除草剂有超强耐性的基因,可以使大豆在种植过程中随意使用灭杀性的除草剂,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进口转基因大豆之所以能在国内市场长驱直入、所向披靡,是因为它品质好产量高价格又低廉;相形之下,国产大豆的产量低、品质不好,是因为不是转基因的长期以来,国产大豆节节败退的落魄,让人们对进口转基因大豆充满艳羡。然而当记者较真地专题采访进口转基因大豆究竟好在哪时,却得到完全出乎意料的答案 转基因大豆只方便除草 转基因大豆是个非常大的帽子,凡是把其他物种或品种的基因转到大豆中,都是转基因大豆。目前对我们造成冲击的是抗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它是把对草甘膦除草剂耐性非常强的基因转到大豆中,大豆其他的遗传性状并未改变。这种大豆在种植过程中可以使用药性强杀灭范围广的灭生性除草剂,而不必担心把大豆苗杀死。我国著名大豆专家刘忠堂教授非常肯定地说。 竟然是这样!仅仅是解决了杂草的危害,就把国产大豆比得一无是处!应该说是我们对转基因大豆的认识误区,导致了今天的结果。如今,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认真审视这件事。 大豆的生产过程中,草害是威胁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外,大豆生产基本都是大规模生产,控制杂草的工作量非常大,为了减少人工支出,他们多用灭杀性除草剂,但它易造成药害,连大豆都一起杀灭了,所以才有了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但在我国,由于大豆种植规模相对国外要小很多,人力又多,除草并不是大问题,所以根本没必要用这种转基因大豆。不仅如此,关于打垮我们的转基因大豆,还有更多的不知道 转基因大豆不增产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他查阅了大量国外文献,得知转基因不但不会提高大豆产量,相反,转基因技术会导致产量降低5%~10%,大豆含油率也不会因为利用了转基因技术而发生改变。转基因大豆降低除草成本的周期只能维持三年左右,超过这个时间,害虫和杂草也会产生抗性,增加农产品农药残毒,甚至使一些农作物变成超级杂草。 让转基因大豆高产的是科学的耕种方式,而非品种。在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的生产不但规模化,而且机械化,大机械的深松整地作业为大豆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大豆是深根作物,最深能扎到地下1米,只有深松深翻,才能满足大豆的生长需要,实现高产。而我省农村多是小四轮子种地,耕层浅严重制约了大豆产量种性的发挥,所以产量不如国外;相比之下,同样可以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我省垦区,大豆单产并不比国外低。目前美国大豆产量每亩175公斤左右,南美单产每亩可以达到180公斤~190公斤左右,而我省垦区,大豆平均亩产在170公斤以上。 转基因大豆争议不断 相比其有限的优点,转基因大豆可能存在的不安全性更应引起足够重视。众所周知,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国际上还没有定论,也是阻碍转基因大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其不安全性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安全风险和食品安全风险等,它可能影响生物的多样性,可能引起耐除草剂杂草的蔓延,造成大豆生产环境资源恶化;目前一些国家已证实转基因大豆存在一定过敏性,其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还包括转基因大豆及其制品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和内部系统,可能会影响人体对抗生素产生抗性,可能引起跨物种感染等。 据了解, 美国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大约在81%左右,巴西大约在50%左右,阿根廷则全部为转基因大豆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今世界大豆第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 美国生产的非转基因大豆与出口到我国的转基因大豆,价格竟差到一倍左右 !令人费解的是,同是非转基因的大豆,我国产的不但卖不上高价,却要与国外的转基因大豆在同一价格平台上竞争。 或许,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将可能找到解决我国大豆问题的最佳方案。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219 次阅读|4 个评论
答当前播麦三个主要问题
tjm9518 2009-12-31 21:02
由于水稻腾茬迟,加上初雪来得早,前一段时间出现持续的低温阴雨天气,江苏有较大面积的田块小麦播种、出苗迟,到 12 底仍一定面积的田块小麦还没有播种。最近一段时间,仍有较多农民咨询晚播麦的相关问题,主要是现在播种的小麦,以后能不能正常抽穗和取得一定的产量,播种量多大为好,如何进行催芽播种。 现在种麦仍有收成 小麦需要在苗期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期,通过春化作用后才能进行正常的穗分化发育。不通过低温春化,麦苗将长时间处于营养生长阶段,不能正常抽穗和结实。这在冬性小麦品种上表现得特别明显。江苏沿淮地区主要使用半冬性或春性小麦品种,淮南麦区主要使用春性小麦品种。这两种类型的小麦,通过春化对低温绝对值和低温持续时间的要求都不太高,特别是春性小麦品种要求更低,很容易通过春化,即使在冬季播种、早春出苗,仍能顺利通过低温春化而正常地抽穗结实。 另外,小麦属长日照作物,对光照的敏感性通常都很强,在春季日照长度达到一定值时,有一定营养体的小麦即很快开始穗分化发育。因此,在小麦生产上,同类型的品种在同一地区种植,即使播种期和苗期生长相差很大,其抽穗期和成熟期也基本相同,生产上有早睡晚睡,一起天亮的形象说法。 从生产上的经验看,江苏沿淮及淮南麦区冬季播种的小麦,只要管理得当,即使到春节过后才出苗,以后抽穗结实仍基本正常,并能取得一定的产量。小麦在冬季低温期播种后,出苗和苗期生长慢,但春季气温回升后麦苗能迅速生长和发育。与适期播种的同类型小麦品种相比,拔节期较迟,但生育进程会加快,抽穗期仅比适期播种的小麦略迟些,能在 6 月上旬基本与适期播种的同类型小麦品种同期成熟。 在滨海等地,常年一般在 11 月底以前播种的小麦,产量相对较高; 12 月份以后播种的小麦,一般到开春气温回升后才能出苗,出苗后生长较快,能与正常栽培的小麦差不多时候抽穗和收获,但通常因田间密度大、生长时间短等原因,秆较矮,穗子小,产量低,亩产在 200 公斤左右。在南京, 2 月初播种的春性小麦,能在 6 月份成熟,只是产量通常较低。 最近几年,暖冬气候明显,冬春季温度较高,有利于晚播麦前期生长和最终产量的形成。像上一年度,苏中地区有较大面积的小麦前期因受异丙隆冻药害出现大量死苗现象,部分田块在 2008 年 12 月中下旬至 2009 年 1 月初播种或补种,最终都收到了较高的产量。其中,毁耕后重新播种,管理得当的田块每亩成穗 40 万左右,亩产量在 200 公斤以上,高的可超过 300 公斤;对苗稀处补种的田块,补种苗相对弱小,拔节期和抽穗期较迟,但也能和田间早播种的小麦基本同期成熟,不影响收割,最终产量通常比毁耕重种的高,有的田块产量与正常田块相仿。 据有关方面分析,今年仍属暖冬年份,冬春季温光条件有利于晚播麦苗期生长和营养物质积累。在江苏沿淮及淮南麦区,现在播种小麦,只要管理得当,最终仍能取得一定产量和收益。 播量根据情况而定 过晚播种的小麦 苗分蘖少,靠主茎成穗;营养生长期短,主茎叶片数减少,光合产物积累少,通常穗形小、结实率低。为保证有一定的产量,应适当增加播种量,提高基本苗数量和成穗数量至 40 万左右。 在正常播种后温湿度条件较好的条件下,一般播种 0.5 公斤种子能出 1 万苗。生产上晚播麦最高亩播种量不宜超过 20 公斤,否则成苗数过多,以后会造成田间群体过大,后期容易倒伏,穗粒数也较少,不利于高产稳产。 过晚播种的小麦, 播种期温度低,出苗时间长,种子长时间留在土中易滋生霉菌,导致出苗率较低。特别是在播后田间土壤湿度过大的情况下,出苗率更低。此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再适当增加播种量, 一般每亩用种量需达 25 公斤左右。 目前小麦仍没有播种的田块,大多在前期田间土壤湿度过大,不能实施机械作业,部分田块目前田间土壤湿度仍然较高。这些田块,小麦播种后难以保证较高的出苗率,一旦成苗数量较少再无补救机会,因而可以掌握宁多勿少的原则,适当增加播种量,保证基本苗数量,以后根据出苗进行管理。同时 应注意配套田间沟系,防止遇雨田间积水使麦种失活。田土较烂的田块,宜板茬播种,播种后用稻草或有机肥覆盖露籽,等土壤墒情较好时及早机开沟,用沟泥覆盖护苗。采取催芽后播种的方法,可以提高出苗稳定性,保证出苗,有利于控制用种量,并有利于晚播麦稳产、高产。 催芽播种利于稳产高产 冬季播种小麦,影响出苗和成苗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温度低。特别是麦种吸水至萌发出芽这段时间,温度对麦种能否正常萌发影响极大。一旦种子萌发,长出幼芽,其成苗能力就显著增强了。 小麦播种后,首先是外部的种皮和果皮以及内部的淀粉等营养物质快速地机械吸水,吸水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种胚很快开始萌动,几乎与此同时,种子内的淀粉酶被激活,将胚乳中的淀粉分解为糖分供种胚萌发生长利用,一直到麦苗 2-3 叶期,种子内的淀粉才被完全降解和利用,之后麦苗断乳,完全通过自身叶片光合作用和根部吸收养分进行生长和发育。 小麦播种后土壤湿度大甚至积水,麦种很快完成机械吸水过程并过度吸水,容易使种子失活,难以萌发或成苗。土壤湿度适宜,麦种很快完成机械吸水过程,但如果此时温度低,种胚不萌动或者萌发速度很慢,种子内的淀粉仍然会在淀粉酶的作用下降解为糖分,出现饴糖现象,种子难以萌发或在萌发后难以成苗,种子内糖分外泄,还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致种子腐烂。 温度条件对酶的活性及小麦种胚和幼苗的生理活动影响很大,温度适宜时麦种萌发出苗快,温度低时萌发出苗慢。一般来说,麦种从播种到出苗约需 0 ℃以上积温 120 ℃左右。最适合小麦发芽的温度是 15 ~ 20 ℃,低于 2 ℃或高于 30 ℃对发芽不利,而且容易感染病害。在 15 ~ 20 ℃适宜温度下,播种后一般 1 周左右就出苗了。温度较低时,出苗速度下降。在 7 ~ 8 ℃时播种后 20 ~ 30 天才能出苗。温度低于 3 ℃,麦种通常不能萌发出苗。冬季气温稳定在 3 ℃以下时,麦苗地下部生长停止,但根系在 0 ℃以上条件下仍能缓慢生长。春后日平均气温在 3 ℃以上时麦苗开始返青, 4 ~ 6 ℃为返青适宜温度。 近期江苏气温持续较低,日平均气温在 3 ℃以下,播入土壤的麦种萌发出苗缓慢甚至不能萌发。在土壤湿度较大甚至较长时间积水的地块,播入土壤的麦种失活或者腐烂的可能性较大。采取催芽播种的方法,能有效地控制麦种萌发期的温度和水分供应,使麦种在短期内集中萌发,提高麦种萌发率,并有利于控制基本苗。另外,萌发的种子播入土壤后,能有效地感受低温,保证顺利通过春化;能在冬春低温期缓慢生长,提早出苗,在春季气温回升后及早进入旺盛生长期,增加拔节前的营养积累,有利于形成大穗,提高稳产、高产性。 小麦浸种催芽大致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1 )浸种。将种子浸没在水中泡 24 小时左右,使种子吸收适量水分,捞起沥干明水。水温高时可以适当缩短浸种时间。( 2 )催芽。将浸好的麦种堆放在室内,用麻袋覆盖,保温催芽。催芽温度最好控制在 15 ~ 20 ℃。种子数量多时,可放在室外,采取覆盖薄膜等增温措施。有条件的可以在温室、大棚等设施内保温催芽。催芽期间翻动两次,使内外温度一致,发芽均匀整齐。温度适宜时, 12 小时后种子可破胸,再过 15 小时左右根芽具齐。( 3 )晾芽、炼芽。麦种鼓嘴露白后逐渐降低温度炼芽,趁冷尾暖头土壤墒情适宜时播种。如果芽比较长,播种前适当摊晾,使芽体变软,减少断芽断根,并在温度逐渐降低的条件下得到锻炼,更能适应播种后的环境。采取机条播的,根芽短一点有利于条播。撒播的,可以在播后田间加开沟,用沟泥严密盖籽,护苗越冬。 水清 2009-12-31
个人分类: 栽培问题|5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化肥是把双刃剑?
FSD 2009-7-22 17:35
国内一些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倡导者,不加分析地照搬发达国家里某些人的观点,到处宣扬不用或少用化肥。一些媒体记者更是捕风捉影,大肆渲染,人为地在使用化肥与环境污染、土壤退化(地力下降)之间建立必然联系,给大众造成化肥一无是处,使用化肥没有任何必要,使用化肥必然造成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的印象。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刀切、非此即彼、绝对化、一窝蜂是一些国人看问题、处理问题的传统。但是,科学要不得这样的传统。科学讲究的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具体到国内化肥使用的多少上面,需要分析哪几个方面的具体问题呢?   首先,化肥使多了还是少了,除了看一季作物之外,还有看全年。美国的种植指数(全年作物播种面积或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不到 100% ,中国的种植指数大约 170% ,二者生产力相差很大,因此不能把中国的化肥用量与美国的简单比较,何况两国的生态条件、生产条件、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化肥的质量有很大差别,怎能进行简单的类比!   其次,施肥多少要与产量,也就是作物的实际需要相联系。生产一定量的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所需要的氮磷钾等各种矿质养分的数量对于特定的作物而言是有一定数量和比例要求的。供应多了是浪费,甚至造成减产和环境污染;供应不足则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从而达不到一定的产量。特定地点的产量潜力决定于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而实际能够达到的产量水平和计划达到的产量水平则制约于管理技术措施、化肥与农产品的比价等因素。   第三,某一元素的施用多少除了看它本身的用量之外,还要看各种养分的比例。就氮肥使用而言,不能笼统地说要减少或增加氮肥用量,而要具体分析什么作物、什么生态条件下、什么产量水平、其它养分的数量是否与氮素按作物需要的比例配合施用。这是由最小因子律所决定的。   第四,施肥多少合理还有看与其它管理措施的配合(如施肥时期、施肥方法、播期、密度、植保、土壤耕作、品种、灌溉等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实际产量水平,也就是作物队各种养分的实际需要。   至于施肥是否会带来环境污染,要看施肥是否过量(也就是超过实际需要),气候和土壤条件是否容易造成化肥污染,使用的化肥种类和剂型、养分比例是否合理(即与作物和土壤条件相对应),使用时期和方法是否科学。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是不应产生污染和土壤退化问题的。   以特殊代替一般,以个别现象作为普遍规律,无异于盲人摸象,不是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科学工作者应该设法避免。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由于生态条件、生产条件的和种植作制度的不同,没有可比性。上世纪 90 年代,农业部在全国推广吨粮田技术,当时曾在一些农学家和一些农业经济学家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农业经济学家认为吨粮田不必要、不可能、不合算;而农学家则认为吨粮田既必要、也可能、又合算。现在看来,二者从各自的学科角度而言无疑都是正确的,但从实际情况所涉及的技术、社会和经济环境、生态条件等方面看又都是不全面的。因此,综合、系统、动态、辩证、相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学科视角会得出不同结果)、跨学科(需要生态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技术经济学、农艺学综合起来看这个问题)地分析问题非常重要。   因此,不能盲目提倡减少化肥施用,而应该是提倡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以及一切肥料,包括有机肥)。   中国农业大学的刘巽浩教授有个形象的比喻:肥料是庄稼的粮食。化肥是庄稼的伙食,搭配合理、数量合适,庄稼就会茁壮成长,太多、太少或偏食庄稼就会营养不良。无论是有机肥还是化肥,在保护环境和土壤生产力的基础上养分供应合理、充足从而获得一定的作物产量是最终目的。化肥是没有好坏的,问题不在于化肥好不好,而在于用得好不好、合适不合适。吃饭可以撑死、噎死,使用化肥不当自然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就笔者在河北平原进行的多年研究结果来看,平均而言,在小麦 - 玉米一年两熟粮食生产中农民使用氮肥的数量与其小麦生产所达到的产量水平相比略有偏多,而与夏玉米所达到的产量水平和产量潜力比严重不足,同时磷肥和钾肥严重不足。通过试验和示范证明,合理调整施肥的比例和时期以及品种选用、播期、播量、密度、灌溉、植保等技术措施的配套,在不减少化肥投入的情况下(个别小麦上投入氮肥过多的农户需要减少氮素投入;玉米上增加化肥投入,包括氮肥),全年产量提高了 30% 以上,经济效益也大大提高。无论从提高土地生产、提高作物生产的经济效益还是养分利用效率从而减少污染的角度看,都不能片面强调减少化肥或减少氮肥投入。   这一讨论涉及到的几个基本的原理罗列如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有关书籍:    1 、最小因子原理(木桶原理):参看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方面的著作;    2 、限制因子原理:参看生态学方面的著作;    3 、生产潜力原理:参看生态学、农学方面的著作;    4 、生产函数(响应函数)原理:参看技术经济学、植物营养与施肥方面的著作;    5 、因子间相互作用原理总生产函数:参看发展经济学方面的著作   (农业出版社 1998 年出版的拙作《农业效益发展层次论》对上述几个方面都略有涉及。)      最后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结论:减少化肥(包括氮肥)投入的说法不够科学严谨,应该讲合理投入─该减的地方减,该增的地方增;该减的作物减,该增的作物增;该减的养分减,该增的养分增。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淮北地区不要轻易改玉米为旱稻
tjm9518 2009-3-19 19:09
提醒:玉米粗缩病重、产量不稳等问题可以解决;旱稻产量偏低,对栽培条件有较高要求 邳州市一农资销售商反映,近年来当地种植的麦茬、蒜茬玉米粗缩病重,而且受不良天气影响抽穗结实差,产量低而不稳。当地一些农民听说改玉米为旱稻,稻谷亩产量可达 450 ~ 500 公斤,因而纷纷想改种旱稻。他问,绿旱 1 号、郑旱 6 号这两个品种是否适合在当地种植。在谈到通过推迟玉米播种期避粗缩病的时候,这位农资销售商说,上述准备改种旱稻的田块,沟渠等排灌设施差,推迟玉米播种期至 6 月底 7 月初以后,出苗期正逢当地雨水较多的季节,而当地农民一般不愿意在田间开墒沟,很容易出现芽涝,玉米出苗和生长不良。最近一段时间,沿淮及淮北地区另有多位农民和农资销售商反映类似情况、咨询类似问题。 改种旱稻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邳州是绿旱 1 号、郑旱 6 号等旱稻品种的适种区域,当地可以接麦茬、蒜茬直播种植这些旱稻品种。需要提醒的是,将一直种植玉米的田块大面积改种旱稻,并不一定很合适。 一是旱稻产量水平不高。 目前全国已有数十个旱稻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其中,适合江苏黄淮海麦茬稻区种植的品种有 绿旱 1 号、郑旱 6 号以及 旱稻 277、 旱稻 502 、皖旱优 1 号 、 郑旱 2 号、辽优 14 、辽优 16 、丹旱糯 3 号等多个品种。这些品种 与以前一些品种相比产量潜力有了较大提高。但 从审定公告看,各旱稻品种的亩产量大致在 300 公斤左右,而且这些品种大致代表了国内旱稻单产的最高水平。在栽培条件较好的田块,旱稻亩产达到 400 ~ 500 公斤是有可能的,但在大面积生产上,旱稻亩产期望值大致只能定在 300 ~ 350 公斤,其产量潜力远不及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水稻品种。 二是旱稻对水源条件要求比玉米高。 旱稻对水源条件的要求虽然比水稻低,但相对于玉米等旱作物来说,其抗旱性较差,对水源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在旱稻出苗期间,必须有足够的水分才能正常出苗;在对水分敏感的孕穗至抽穗扬花期,需要保证田间土壤有较高的湿度。 三是 旱稻栽培对化除技术要求高。旱稻一般采用直播方式种植,田间杂草容易发生和危害。在习惯种植玉米的地方,自然形成了一整套玉米田化除技术,市场上也有与之相配套的除草剂销售。突然大面积改种旱稻后,必须采用适应于旱稻直播种植的化除技术,所使用的除草剂与玉米田除草剂也有很大差别。与玉米田杂草化除相比,旱稻直播田杂草化除总体来说对技术要求更高,所需要的化除成本通常也高些。 据了解,在徐州一些地方,多年前就有农户种植旱稻,之后由于产量不稳定、米质较差等方面原因,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近几年在一些低洼地上,又有农户开始种植旱稻,但总体来说种植面积不大,丰县、沛县等地旱稻种植面积相对大一些。 由于直播稻田杂草化除技术趋于成熟,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除草剂产品,旱稻直播田杂草化除效果能得到保证,加上旱稻品种产量潜力提高,总体来说目前生产上旱稻的单产水平和稳产性都有所提高。在一些地势较低洼的田块,如果种植玉米、大豆等旱作物容易受到涝害,而且很难解决,可以在掌握相应技术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改种旱稻。 促进玉米稳产的措施 相对来说,旱田种植玉米是比较稳妥的办法。近年来淮北地区玉米粗缩病重、产量不高、不稳,是有其内在原因的,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可以较好地解决。 前些年我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玉米出现空秆率高、抽穗结实不良等问题,主要是在玉米生长期遭遇了特殊的连续阴雨或高温、干旱等不利天气条件,特别是地势低洼、湿渍害较重的田块,或者容易受旱的田块,玉米产量普遍不高、不稳。通过选用穗型较小、适宜密植、适应本地区气候条件的玉米品种,如选用本省选育的苏玉系列品种等,加强栽培管理,还是能使玉米高产、稳产的。 近年来玉米粗缩病传毒媒介灰飞虱我省连年大发生,玉米粗缩病发生较重。特别是徐州等地一些地方,由于以前灰飞虱发生量小、玉米粗缩病很少发生,农民普遍缺乏玉米粗缩病防治经验,近几年当地玉米特别是蒜茬玉米粗缩病发生较为严重。通过适当调整播种期,将春玉米播种期安排在 4 月 20 日之前,夏播玉米播种期安排在麦收后 1 周左右,使玉米敏感生育期( 1 ~ 9 叶期)避开麦收前后灰飞虱传毒高峰期,能有效减轻粗缩病发生和危害。通过合理安排播种期避病的方法,多年来在盐城等沿海玉米产区应用广泛,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至于玉米出苗期容易发生芽涝,主要原因还在于灌排设施不配套。在灌排设施不配套的情况下,种植旱稻同样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在旱稻播后苗前施用丁恶草乳油等土壤封闭处理剂后,如果遇到雨涝,很容易引起除草剂药害,导致水稻不能出苗,或在出苗后生长不良;在旱稻对水分十分敏感的孕穗期至扬花灌浆初期,遇旱必须灌水,否则产量会大减。一般来说,种植旱稻对灌排设施和田间沟系配套的要求比种植玉米更高。容易受涝的田块,无论种植玉米,还是种植旱稻,都需要配套灌排设施,才能保证高产稳产。(水清) 资料链接: 绿旱 1 号 绿旱 1 号由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选育,属籼型常规旱稻, 2005 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 2005053 ),适宜在浙江、江苏、湖北、安徽、江西、福建的部分稻瘟病轻、旱情轻的丘陵地区作一季旱稻种植。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 107.2 天,比对照中旱 3 号早熟 2.5 天。株型紧凑,株高 91.1 厘米,每亩有效穗 20.1 万,穗长 20.3 厘米,每穗总粒 105.0 粒,结实率 75.3% ,千粒重 25.0 克。抗性:稻瘟病平均 3.9 级,最高 5 级;穗期抗旱指数 0.86 ,抗旱性评价 7 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 52.4% ,长宽比 2.9 ,垩白粒率 37% ,垩白度 6.2% ,胶稠度 54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 25.5% 。产量表现: 2003 年参加长江中下游组旱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291.19 公斤,比对照中旱 3 号增产 15.67% (极显著); 2004 年续试,平均亩产 340.47 公斤,比对照中旱 3 号增产 30.26% (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315.83 公斤,比对照中旱 3 号增产 22.96% 。 2004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302.25 公斤,比对照中旱 3 号增产 45.29% 。 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中感稻瘟病,抗旱性较弱,米质一般。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一般应在 5 月下旬至 6 月初及时播种。大田每亩用种量 4.5 ~ 5.0 公斤,条播,行距 26.7 厘米。播种后 1 ~ 2 天如无阴雨天气,应及时浇灌水一次,确保出苗整齐一致。肥水管理上,每亩施 45% 三元复合肥 40 公斤作基肥, 3 叶 1 心期每亩追施尿素 7 ~ 8 公斤。抽穗扬花期根据田间墒情及时灌水,以确保正常抽穗扬花。 郑旱 6 号 品种名称:郑旱 6 号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属粳型常规旱稻品种, 2005 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 2005055 )。该品种在黄淮地区作麦茬旱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为 115 天,比对照旱稻 277 晚熟 1 天。株高 87.1 厘米,穗长 17.2 厘米,每穗粒数 82.2 粒,结实率 83.1% ,千粒重 24.8 克。抗性:抗旱性 5 级,叶瘟 5 级,穗颈瘟 5 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 65.9 %,垩白粒率 19 %,垩白度 1.7 %,胶稠度 84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 15.4 %,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 2 级。产量表现: 2003 年参加黄淮海麦茬稻区中晚熟组旱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261.0 公斤,比对照旱稻 277 增产 5.2 %(不显著); 2004 年续试,平均亩产 321.9 公斤,比对照旱稻 277 增产 12.7% (极显著)。 2004 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316.3 公斤,比对照旱稻 277 增产 8.7% 。 该品种抗旱性中等,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米质优,中感稻瘟病。适宜在河南、安徽、江苏、陕西汉中地区接麦茬或油菜茬旱作种植。播种时要进行种子包衣。适期早播,一般要求在 6 月上旬麦收后抢时足墒播种或播后浇蒙头水,确保一播全苗。每亩播种量 7 ~ 8 公斤,行距 20 ~ 30 厘米,播深 2 厘米。出苗前用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肥水管理上,施足基肥(氮、磷、钾肥及硅、锌微肥); 5 叶期结合灌水第一次施追肥,每亩施尿素 10 公斤;两周后每亩追施尿素 10 公斤;抽穗前酌情每亩追施 3 ~ 5 公斤尿素。黄淮地区一般年份需灌 4 ~ 6 次水,在播种后、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扬花期、灌浆期各灌一次水。分蘖期和抽穗期注意防治螟虫和稻飞虱,在破口、齐穗期喷施三环唑,防治稻瘟病。
个人分类: 栽培问题|790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