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工程技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数学,还重要吗?(120409)
热度 14 ymin 2012-4-9 14:09
数学,还重要吗?(120409) 闵应骅 数学对于工程技术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技术发展到今天,仍然那么重要吗?恐怕也不见得。 1950年代学生们流行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直到今天,所有升学考试,没有不考数学的。许多家长让几岁的娃娃去学“奥数”,搞一些偏题去难为他们。中国的孩子一般数学比美国孩子好。考美国大学要考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中国的学生或者中国培养的外国学生,数学成绩几乎都达到800满分,可美国学生却差一截。可是到后来做科研、出成果、得诺贝尔奖,中国学生却干不过美国学生。 工程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数学。最著名的例子是1861年发表的麦克斯维尔方程,它刻在美国工程院大厅的大理石上,预示着1895年无线电的发明,以后花了半个世纪才达到申农的信道容量极限。理论物理学整个建基于数学,去解释宏观和微观世界。许多工科的博士生说:论文里面不搞一些数学公式,你就别想在学报上发表。好像有了数学公式,就有理论了,文章水平就高了。其实,倒也不然。有的文章搞几个数学符号,引入什么几元组,定义了好多符号,就是没有退出来的什么结论。只有符号,没有结论;只有定义,没有定理,这种符号不是做样子的吗?不过,引入数学模型,基于该数学模型进行推理,使人容易抓住你的核心思想、你假设的条件、你的结论适合那些场合。一大堆文字描述常常使人摸不着头脑,放大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非常容易误导大众。我们常常看到,经济学家的结论,向国家献策,采用if_then_else的形式,但if里面的条件很不充分,他们的预言常常不正确,常常是张家这么说,李家那么说,大众就无所适从。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完全走老路是不行的。过去机械系的学生,刚入学就先学机械制图。看图、制图是工程师的基本功,他们一辈子要花费大部分的时日在制图桌前。但现在不同了,有了计算机,许多机械设计软件,使你很容易地就可以完成制图的任务。只要有想法,就可以画出来。软件工程并不要什么数学。有了Matlab和Maple这些工具,一些经典的数学不必要人参与了。就像用了计算机,大家书法就退步了,甚至提笔忘字。并且,现在许多问题牵涉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未定义、未知的因素,不太容易数学模型化。所以,数学的用处受到了局限。 不管怎么样,数学的思维方式是大众都不可缺少的。过去中学里教几何,很注重证明,因为证明真正体现了你的逻辑思维。思维混乱的人写不出好的证明。不过,听说好像现在放松了。“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还用证明吗?科技文章里就怕有许多所谓“不言自明”的推论,恰恰是这些推论可能是错误的。看来,培养数学严谨的思维还是必要的。
个人分类: 做学问|7778 次阅读|36 个评论
[转载]摄影测量与遥感
mafei863 2012-3-22 08:25
:《摄影测量与遥感》系统讲述了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基本原理和作业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影像信息获取及其基本知识、单张航摄像片和航摄立体像对解析、立体测图原理及方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基础、数字摄影测量基础、数字高程模型、像片纠正原理与正射影像图、摄影测量外业工作及遥感技术基础知识。 《摄影测量与遥感》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测绘工程专业摄影测量课程的教材,对从事测绘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定义、任务及发展 1.2 摄影原理与航空摄影机 1.3 航空影像的获取及空中摄影的基本要求 思考题 第2章 单张航摄像片解析 2.1 中心投影的基本概念 2.2 摄影测量常用坐标系统 2.3 航摄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的变换
个人分类: 关注方向|2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安全管理一词,在中国和外国的不同理解
热度 2 Greg66 2012-3-21 22:42
外国(西方)理解为safety management,就是safety solutions,包括工程技术内容和行为协调内容。所以你看看外国叫做safety management 的书,有法规内容、管理体系内容,也有工程技术内容,如高空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防护、个体防护等等。 中国的情况是,有时候的理解与上面相同,但很多时候是safety administration的意思,即指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或者协调,当然要从三个层面上来做:文化、组织行为、个人习惯和动作。
5115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般意义的科学远非自然科学
热度 2 Education 2012-3-2 19:15
今天下午去看电影《钱学森》,看那国内外领导和工农兵皆口口声声叫他大科学家。 钱学森干的科研是火箭,写的书是《工程控制论》,他是不折不扣的工程师。 将军高官分不清科学与技术可以理解, 科学网里的人原本应该能分清。 许多搞自然科学的,比如数理化,常会借用工程技术的重要来说自然科学重要, 其实是分享了工程技术给社会做大的科学蛋糕。 对比德国,他们教授职位很少水平很高,很大比例的教授有七年以上的企业经历,教育与企业紧密结合,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造就了在欧洲首屈一指的教育,工业,经济水平。 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产业指挥科研,不要部委指挥科研,科研都交给私营机构管理,理工结合和科研企业的 结合问题即可解决。 人皆说中国搞理科的瞧不起工科 ,其实不是搞理科的人有问题,而是科研脱离企业和经济建设的 中国体制问题。 老百姓和文件里说的“尊重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科学种田,科学管理”等等提法, 其中的“科学”,和中学文理分科的“理科“,多半指的是技术和工科。 因为工程技术涉及的人财物毕竟比自然科学多百倍千倍,而且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钱学森,袁隆平,瓦特,爱迪生,诺贝尔这些耳熟能详的大科学家其实是某些教授们看不上的工程师。 教授和科学家如果拿别人如爱因斯坦牛顿的成就和工程师比,那个别科学名人当然占优势。 正确的比较方法,是在学历学校相同的情况下,比较理科和工科毕业生的成就。 中美科研的根本差距不在于自然科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7101do=blogid=537356 我曾被南方科技大学伤害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7889do=blogid=544323 57楼评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85553-640334.html 在德国亚深工大,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不管是硕士,博士还是博士后,都不能直接留校,必须都产业界去工作,至少干五年才有机会申请教授职位
个人分类: 教育|4586 次阅读|4 个评论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talentblog 2012-2-16 15:15
( 中国海洋大学)人才招聘启事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于2005年立项建设, 2009年5月通过验收正式成立。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有:活性气体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气候效应、有机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演变的响应、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环境友好型海洋功能材料与防护技术。 为了充实实验室人才队伍,促进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根据实验室工作需要,现面向海内外招聘学术带头人、科研人员及技术人员。 一、招聘岗位 1、高层次人才 ⑴ 筑峰人才工程、绿卡人才工程4名 ⑵ 青年英才工程 6名 ⑶ 高级工程/实验技术人员 2名 2、青年教师 ⑴ 研究人员 8名 ⑵ 工程/实验技术人员 6名 二、岗位职责及招聘条件: 1、筑峰、绿卡人才工程 (1)研究方向:海洋环境化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模式。 (2)招聘条件及待遇按中国海洋大学有关规定执行(筑峰 http://222.195.158.131/rsc/025450.htm 、绿卡 http://222.195.158.131/rsc/025452.htm )。 2、青年英才工程 (1)研究方向: 活性气体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气候效应、有机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演变的响应、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环境友好型海洋功能材料与防护技术 (2)招聘条件: 获得国外博士学位或在国外高水平研究机构从事相关研究工作两年以上;年龄40岁以下;在相关研究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工作基础,主持过或具备在短期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已作为第一或主要作者在国际高水平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其他条件及待遇按中国海洋大学相关规定执行(青年英才工程 http://222.195.158.131/rsc/025454.htm )。 3、高级工程/实验技术人员 (1) 岗位职责: 负责实验室大型仪器技术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负责大型仪器的开发研究、使用和管理工作,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转和使用;负责建立大型仪器操作章程和相关制度,指导实验室人员和访问研究人员严格按操作章程和相关制度使用仪器设备。 (2)招聘条件: 具有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本科、研究生原则上应毕业于“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或重点科研院所),心理素质良好,身体健康;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3年以上质谱类或色谱类等仪器管理及相关工作经验;年龄40岁以下。 4、研究人员 (1)研究方向: 活性气体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气候效应、有机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演变的响应、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环境友好型海洋功能材料与防护技术。 (2)岗位职责: 协助方向首席科学家进行研究工作;协助相关责任教授开展人才培养、团队和实验室建设工作。 (3)招聘条件: 具有博士学历(本科、研究生原则上均应毕业于“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或重点科研院所),获得国外博士学位者优先考虑;年龄35岁以下;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英语水平;在相关研究领域有一定的科研工作基础,具备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的能力,已作为第一或主要作者在国际高水平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 5、工程/实验技术人员 (1)岗位职责: 负责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色谱、质谱等仪器的使用、维护、管理以及样品的分析测试,完成相关责任教授安排的有关工作;记录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维护、费用收支等情况,负责提供与仪器设备有关的各种统计报表及数据资料,编报仪器设备的年度申购计划,负责仪器设备的调入/调出、报废等工作。 (2)招聘条件: 具有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本科、研究生原则上应毕业于“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或重点科研院所),心理素质良好,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质谱类或色谱类等仪器操作经验;年龄30岁以下。 三、招聘程序 1、应聘者向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投递个人详细简历(包括学习工作经历、奖惩情况等)、学历学位证书(海外留学人员须提供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其它反映个人能力水平的相关材料(如代表性论文、岗位证书等)。请务必在邮件标题中注明应聘岗位。 2、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织综合考察,初步确定拟录用人选。考察方式和时间另行通知到应聘者本人。 3、学校研究审批,确定录用人员。 4、学校与录用人员签订协议。 5、自即日起开始报名,至招聘到合适人选为止。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李老师 联系电话:0532-66782301 E-mail:mctl@ouc.edu.cn 通讯地址:青岛市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邮 编:266100 网站: http://www2.ouc.edu.cn/mctl/
2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农夫、智者袁隆平
kejidaobao 2012-1-31 15:14
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9亿农民。民以食为天,为解决吃饭问题,科学家们不知在培育粮食优良品种上花费了多少心血。袁隆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经过半个世纪奋斗,2011年9月中国杂交水稻在湖南隆回县超级稻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标志着中国杂交水稻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记录。官方曾这样评价袁隆平: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袁隆平是一介农夫,他也是一位科学家,他的杂交水稻已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喜讯传出,我们赶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采访了袁隆平院士。当我们问起杂交水稻亩产从1999年突破700公斤,2004年突破800公斤,此次突破亩产900公斤是如何实现的?袁隆平回答:概括起来呢,就是“三良”:良法、良田和良种。其中,良法是手段,良田是基础,良种是高产的核心。这次的试验田选在了湖南的隆回县,总面积是108亩,一共18块,产量最低的一块平均亩产量901.2公斤,最高的是962公斤,平均亩产量是926.6公斤。这次在品种上主要是利用了两方面的新技术,一个是亚种间杂交,亲缘关系远,杂交优势明显;第二个是利用了分子生物技术,把野生稻中的增产基因Q72转移到有名的恢复系扬稻6号(9311)中,才实现了高产量。对于下一步实现亩产1000公斤,袁隆平院士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是把常规技术和分子生物技术结合起来,另一个途径是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概括起来就是这样几句话:优良的株型,强大的亚种间杂种优势、高光效的C4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院士总结几十年的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的经验,提出以三系法为主的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杂交水稻研究发展战略,使杂交水稻育种向着程序从繁至简方向发展,杂交优势从品种间、亚种间往远源杂种优势利用方向推进。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都有一次高潮出现,都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水平。 袁隆平院士算过一笔账:如果全球1.1亿公顷的水稻田,能有50%种上杂交水稻,保守估计,每公顷仅增产2吨粮食,那么全球每年将增产1.1亿吨粮食,按人均每年消费300公斤粮食算,意味着可以多养活3.6亿人。他说,实际上每公顷增产可能不止2吨,面对世界粮食短缺,中国杂交水稻可以更大步伐走出去,在更大程度上造福人类。 (图片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李娜撰稿)
个人分类: 栏目:封面图片说明|29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再制造工程技术方法及其特点
zidiao 2011-11-30 13:40
再制造工程技术方法及其特点 ——理论与方法 费敬银,辛文利,王卫康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 ( 710072 ) Email : jyfei@nwpu.edu.cn Mobile: 13991120876 网址:www.brush-plating.com.cn 摘要 再制造工程理论与应用日益受到政府与企业的关注,它是传统维修技术与新型修复方法的集成。在国外,再制造技术手段主要以加工备件和更换总成为主。在国内,热喷涂、热喷焊、等离子喷涂、等离子喷焊、电弧喷涂、复合胶粘、冷焊、激光熔覆、电刷镀是最常用的再制造手段。本文简述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便从业人员能够在零部件的再制造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种技术的优势,提高再制造工件的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 1 .前言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再制造工程已逐步成为一套系统、科学的维护、保养和修理机械装备的新方法。由于机械设备在运行或停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由于磨损、疲劳、断裂、变形、腐蚀、老化等原因,导致设备输出性能逐渐劣化、甚至出现故障。因此,及时进行零部件的再制造,恢复设备应有性能,提高在役设备的加工精度、保证产品质量,避免出现灾难性后果是十分必要的。 再制造工程是传统修理方法全面的升华。传统的维修方法,如机械加工修理法(修理尺寸法、附加零件法、局部更换法)、焊修法(补焊、钎焊、堆焊)、电镀法(低温镀铁、镀铬)、胶粘法(无机胶粘、有机胶粘、以及复合胶粘技术)等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因此,在20世纪中期之后,相继出现了用于零部件批量维修的热喷涂技术、热喷焊技术(火焰喷涂、火焰喷焊等),等离子喷涂技术、等离子喷焊技术,电弧喷涂技术、爆炸喷涂技术以及超音速喷涂技术。由于喷涂技术存在结合力差、喷焊技术存在热应力变形、开裂、机械性能降低等问题,在20世纪末期,冷焊技术(补片技术)、微弧冷焊技术(气体保护熔丝焊技术)、激光熔覆(激光焊)技术和电刷镀技术等在设备维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使得再制造工程理论及应用日臻完善。尽管如此,每一种用于再制造工艺手段、方法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不足。因此,本文将简要介绍每一种再制造方法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实例。 2 .热喷涂(焊)技术及其特点 有人经常将热喷涂技术和热喷焊技术混为一谈,并不清楚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从施工方式上看,两者极为相近;但是,从实质上讲,两者完全不同。 2 . 1 热喷涂技术 热喷涂技术是一种利用高温热源(通常是氧气——乙炔火焰)将喷涂材料(粉料或丝材)加热到熔融状态,用高速气流将其雾化并喷射到工件的表面上形成涂层的一种表面修复技术。 热喷涂技术的最大特点是生产效率高,涂层厚度大,特别适合于修复超差达到毫米级的工件。由于喷涂过程中,工件升温一般不会超过300℃,所以喷涂后的工件不会产生热应力裂纹、也不会因热影响而导致工件的变形或基体材料组织、机械性能的发生明显变化。正是由于喷涂施工过程中工件一直处于低温状态,所以喷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差,喷涂层孔隙率高且疏松。即使采用超音速喷涂新技术,其结合强度一般不会高于电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 热喷涂原理、过程、涂层结构、特点如下图所示: 图1 热喷涂施工现场 图2 喷涂后的工件 图3 修磨后的涂层 图4 喷涂层断面结构 图5 喷涂层受力破坏实物 图6 适合喷涂大型工件(如表面防腐) 2 . 2 热喷焊技术 与热喷涂技术不同,热喷焊技术则是用中性火焰将已喷涂在工件表面上的自熔性合金粉末加热重熔,使涂层金属进行一次再冶金过程,涂层与基体间可以发生互熔或扩散,实现冶金结合,并能进一步改善涂层本身的致密性。 热喷涂与热喷焊的最大差别在于喷焊时使用的粉末是自熔性合金粉末(含有脱氧、造渣元素),并在喷粉之后进行高温重熔(950℃以上熔融),实现自熔性粉末的再次冶金。由于喷焊层与基体间是冶金结合,所以喷焊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远高于喷涂层。 由于喷焊过程中需要对涂层再次进行加热重熔,所以喷焊技术的最大缺点也源于喷焊时的高温重熔过程。除了刚性极大的工件外,喷焊后的工件大多会产生热应力变形或热应力裂纹,还会导致工件本身材料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变化,如疲劳寿命降低等。因此,常将喷焊技术用于对尺寸、形状要求不高工件的修复(如易磨损部件的修复与表面强化)。 热喷焊原理、过程、涂层结构、存在问题如下图所示: 图7 喷自熔性合金粉末 图8 喷粉后加热重熔 图9 喷焊层断面结构 图10 喷焊后出现的热应力裂纹 3 . 其他形式的喷涂或喷焊技术 3 . 1 等离子喷涂(焊)技术 等离子喷涂(焊)技术与热喷涂(焊)技术原理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等离子喷涂(焊)过程中所使用的热源不是一般的火焰(可燃气体与助燃剂混合后燃烧产生的火焰),而是等离子焰(等离子焰的性质可以通过控制等离子发生器的相关参数来调节)。 由于等离子焰的温度极高(至少在10000℃以上),目前可用于喷涂的所有材料都可以被等离子焰熔化,所以,用于等离子喷涂(焊)材料品种多样,不受材料熔点的限制。因此,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温陶瓷材料等均可用作等离子喷涂材料。但是,等离子喷涂(焊)技术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热喷涂(焊)技术固有的问题,因此,除了一些特殊应用领域外(如军工产品的表面加工),在日常维修中,较少采用等离子喷涂(焊)技术。此外,等离子喷涂(焊)技术还存在噪声、辐射等环保问题。 3 . 2 电弧喷涂 电弧喷涂与热喷涂的基本原理相似,主要差异在于热源的类型、喷涂材料的形态(丝材)与热喷涂不同。电弧喷涂是利用两根带电的金属丝材短路时产生的电弧热来熔化丝材,在高速气体的作用下,熔化的丝材被雾化,并喷射到工件表面上形成涂层。电弧喷涂的基本特性与热喷涂相似,由于用于电弧的喷涂材料是常见的金属丝材(而不是粉末),所以生产成本低廉。但是,电弧喷涂不能喷涂导电不良的材料或非金属材料。 电弧喷涂技术的最大特点是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涂层厚度大,适合于修复超差达到毫米级的工件。由于在电弧喷涂过程中,可以不预热工件,所以工件不会升温,喷涂时对工件本身不会产生热影响。也正是由于电弧喷涂过程中工件一直处于低温状态,所以喷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差,涂层孔隙率高且疏松。即使采用当前流行的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虽然可适当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但一般不会高于电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 3 . 3 超音速喷涂 超音速喷涂包括超音速火焰喷涂、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和超音速电弧喷涂三大类。超音速喷涂与前面提到的各种喷涂技术的本质差异仅在于喷涂时气体的速度更高,高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5米/秒),这也是称之为超音速喷涂的理由。高速气体喷涂带来的直接好处是提高了涂层的致密性和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 超音速喷涂技术的本质性改进在于喷枪(实际上是喷嘴)的结构,通过改进喷嘴的结构特征从而改变了一般喷枪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使得喷出气体的速度超过音速。其它附件的构成与一般的喷涂并无本质不同。 尽管超音速喷涂的涂层质量优于一般喷涂技术,但未从根本上改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方式(机械结合),其主要缺点仍然是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较差。 3 . 4 爆炸喷涂 爆炸喷涂是将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混合气体在火花塞点燃下发生爆炸,借此加热喷涂粉末并将其喷射到工件的表面上形成涂层。其突出特点是喷射速度远高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因此涂层的密实性、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比超音速喷涂更好。 但是,爆炸喷涂设备复杂、昂贵、生产效率低,施工时会产生噪声污染严重,因此很少有人将其作为一种设备维修技术而广泛使用。 4 .新型冷焊修复技术 4 . 1 冷焊方法之一——补片修复技术 冷焊(补片)修复技术是在电阻焊原理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维修方法。设备的主要构成部分主要包括脉冲电源和用来填补缺陷的金属片。当基体金属和金属片之间有较高的接触电阻时,在脉冲电源瞬间输出大电流脉冲的作用下,局部产生的电阻热将金属片与基体粘结在一起。单位面积上产生的脉冲电流越大、电脉冲次数越多,金属片与基体的粘结强度就越高。由于补片时只是在电极接触部位出现瞬间高温,因此,在补片过程中工件本身不会升温,工件受到的热影响小。 但是当凹坑深度远高于金属片厚度时,需要多次补片、修磨、补修,施工效率低下。因为补片修复时,金属片与基体之间是局部粘结,而不是整体焊接,所以金属片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不高,层间夹杂有很多空隙。另外,由于补片层与基体之间无法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所以对冷焊后的工件进行修磨时,在基体与补片部位之间不能形成平滑过渡,不宜修复密封性、平整性要求高的零部件(如油缸、滚筒等)。 图11 补片用脉冲电源 图12 补片用金属片 图13 补片施工过程 4 . 2 冷焊方法之二——气体保护熔丝焊修复技术 气体保护熔丝焊修复技术简称微弧冷焊技术。微弧冷焊是在传统的气体保护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维修技术。微弧焊设备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脉冲电源和用来填补缺陷的金属丝。在冷焊过程中,带电的金属丝与工件接触的瞬间产生电弧(温度一般在6000℃以上),电弧热将金属丝熔化,用保护气体(惰性气体)把熔化的金属液滴吹射到工件的局部缺陷处,从而填平工件表面的凹坑或划伤,再通过机械修磨的办法加工冷焊部位,从而满足修复后工件的精度要求。 与一般意义的气体保护焊技术不同,微弧冷焊时在工件上不形成熔池,被熔化金属材料的是焊丝,而不熔化基体材料本身。由于在修复部位不形成焊接熔池,所以在微弧冷焊的施工过程中,工件温升小,不会产生明显的热影响。 与补片修复方法相比,微弧冷焊修复技术的最大特点是焊层与基体结合牢固。不足之处是生产效率低,焊层多孔,有微观缺陷,表面粗糙。一般采用对焊层修磨后再刷镀一层金属镀层的方法来提高工件表面的光洁度。 图14 微弧冷焊原理 图15 微弧冷焊施工过程 图16 微弧冷焊后的实物 图17手工填丝微弧冷焊施工过程 图17局部微弧冷焊后的实物 4 . 3 激光熔覆修复技术 与热喷焊技术相似,激光熔覆是利用激光作热源,将喷涂在工件表面上的自熔性合金粉末或丝材加热重熔,进行一次再冶金过程,使涂层与基体间发生互熔或扩散,从而实现冶金结合,熔覆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远高于喷涂层。由于在激光重熔的过程中,热量只集中在激光照射的局部区域,工件本体温升较低,因此避免了热喷焊存在的热应力变形或开裂问题。但是这种方法的修复效率低、灵活性差(内孔、异型件等施工不便)。若果使用特大功率的激光器进行熔覆,其修复后的效果趋向于热喷焊。 图18 激光熔覆技术 5. 电刷镀 前面按类别介绍了不同种类维修技术的特点及不足。经过综合对比、分析可知,目前迫切需要一类快速、高效、经济、环保在常温下能够得到与基体结合牢固(金属键结合)的新型修复技术。 由于电刷镀维修技术简便易行、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在常温下就能实现修复层与基体之间的冶金结合,因此,在众多的现代维修方法中,电刷镀修复技术已逐渐成为修复磨损件、局部缺陷件的主要维修方法。 刷镀是一种不需要镀槽的常温快速电镀方法,依靠镀笔提供电沉积金属镀层所需要的镀液,镀笔所到之处就能快速沉积金属镀层。改变镀液种类或操作参数,就可沉积出满足不同性能要求的金属镀层。由于镀层是在基体金属上以金属原子为基本单元规则堆积而成,所以镀层致密,与基体结合牢固。刷镀的电流越大、时间越长,镀层越厚(镀层厚度大于3~5毫米)。正是因为用刷镀方法可以在修复部位获得结合力好、厚度大、微观结构致密、硬度范围宽的金属镀层,刷镀维修技术在设备维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图19 刷镀原理图 图20 刷镀修复现场 6. 结论 通过上述介绍可知,在设备再制造工程领域,不同的维修方法有不同的用途,彼此间可以相互补充。喷涂技术生产效率高,喷焊方法结合力好,冷焊方法热影响小,激光熔覆结合力高,电刷镀修复无热影响。了解每种修复技术的有缺点,可以充分发挥每一种方法的优势。针对工件的损坏特征及使用场合,灵活应用新型修复技术,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零部件的再制造。了解更多详细内容,请登陆“中国刷镀网”(www.brush-plating.com.cn)查询。 参考文献 费敬银、辛文利、王卫康,FJY系列刷镀技术应用指南。2010版
个人分类: 技术前沿|3178 次阅读|0 个评论
乔布斯的创新在哪里?
热度 22 chrujun 2011-10-19 18:57
不少人认为,乔布斯没有什么创新,他利用的技术早已经存在了,他就会搞拼装,他根本无法和爱迪生比。这是一个在国内普遍存在的看法,许多人看不见乔布斯的伟大之处。由于本人从事智能地球物理仪器开发,乔布斯搞的东西基本能够搞明白。也用过苹果的两种产品,特意向不明真相的群众普及一下乔布斯的伟大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 乔布斯以前搞的产品就不说了,我就说现在苹果的产品iPod, iPad, iPhone有什么创新。 乔布斯的产品从大类上可以归为工程技术产品,从小类上可以归类为娱乐产品、通信产品,或许归类为多功能电子产品更合适。 对于工程技术领域,最大的难题就是如果提升产品的性能。对于乔布斯的产品,其挑战在于如何使产品实现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电池续航时间更长、存储空间更大、计算性能更强、用户使用更方便。 这里面的很多因素是相互制约的。例如,要使产品的电池续航时间更长,就需要加大电池重量。电池重量增加后,产品的体积和重量都会增加。 要使产品内部的处理器计算能力更强,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就会更多,同样会增加产品的重量和体积。 乔布斯的创新在于,在多种因素互相制约的环境里,将产品的各项性能都发挥的最佳水平。举一个比方,乔布斯能够用50万军队消灭100万敌人,而竞争对手最多能够用50万军队消灭20万敌人。这里面就需要大量天才性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够开发出如此完美的产品。这不仅仅是发明一个电灯的问题,而是需要指挥千军万马,让数十万人都能够发挥最佳能力的大战役。乔布斯的东西虽然很小,但涉及的人力资源不亚于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甚至比载人航天工程需要的人还多! 全世界有数百万人在为乔布斯打工,这就是乔布斯能力。 他是工程技术领域的韩信,能够实施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大战役。 我们再回头头看看乔布斯的产品。他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厚度最薄、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电池续航时间最长、用户使用起来最方便、性能最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乔布斯的产品是最好的。 同时,全球有数百万人在为乔布斯设计和生产硬件,有数百万人在为乔布斯的产品编写程序。乔布斯直接或间接领导了近千万人为他干活。这就是乔布斯的伟大之处,他是目前为止工程领域最大的帅才,领导了庞大的帝国。这一切,完全源于乔布斯的天才和创新! 乔布斯去世之所以在美国以致世界引起了巨大震动。因为他的去世相当于红色中国失去了毛泽东。乔布斯领导的技术王国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他的去世绝对是美国的重大损失。 也许乔布斯创造的商业帝国能够继续傲视全雄,也许因全雄并起而削弱乔布斯创造的帝国。乔布斯的去世给美国带来了很大不确定性。乔布斯、爱迪生和爱因斯坦虽然没有直接的可比性,但他们对世界的影响是相同的。乔布斯的成功也告诉我们,工程技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我们只有时刻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更重要的是,工程领域不仅仅是需要大兵团作战,更重要是需要奇思妙想,需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鬼才。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2395 次阅读|43 个评论
力学史与方法论研究应当肩负的重任
热度 6 武际可 2011-9-21 11:52
力学史与方法论研究应当肩负的重任 (在第五届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北京大学退休教授 武际可 提要 本文提出力学史与方法论研究和教学中应当关注的三个问题:力学学科的性质问题、 发掘搜集和整理我国的力学学科的历史资料问题和力学史需要放眼世界的问题。 关键词 力学史 基础学科 中国力学史料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过:“历史不仅是镜鉴,而且是今日行动之出发点。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公众能接受之历史,等于让亿万人之行动出诸暗中摸索。”这话对于科学技术,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科技界对以我们科技发展的历史没有一个公众能够接受的历史,那么我们的科技行动也会陷于暗中摸索。 力学学科的历史和方法论研究,虽然经过从无到有,经过许多学者的努力,进行过多次学术交流,可以说有了一个初步发展。不过在整个力学界还没有一位专职从事力学史研究或教学的教员或研究员,可以说,从事力学史研究和教学的都是一种业余活动,我们还是需要为力学史作为一门正业而不是业余,受人重视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学问而努力。为此我们还是有不少紧迫的问题需要研究,需要积累资料,需要开展学科史的教学,通过这些研究活动逐步确立我们的地位。一句话,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努力去做。我认为当前需要投入力量阐明和研究的几个紧迫的问题是: 第一、 力学的学科性质问题。 在老一辈力学家们争论了许多年,力学到底是技术科学还是基础科学,后来终于在认识上达到了一致:力学既是技术科学也是基础科学。可是这些年来的实践表明,力学最后还是被认定是技术科学。综合大学的力学系纷纷换招牌并入工学院或挂航空航天的牌子。这说明,我们的社会在实际上还没有容纳力学作为基础学科的环境。整个社会还不能给作为基础学科的力学一点生存和发展的狭缝,更不要说给它充分发展的空间了。 力学能不能被接纳为基础科学,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是否真正尊重科学的试金石。在西方社会,力学一直是既作为技术科学又作为基础科学看待的。早在 1883 年,大科学家马赫在他的巨著《力学史评》中总结说:“必须把机械经验与力学科学区别开来,而后一术语的含义是我们现在要使用的。毫无疑问,机械经验是很古老的。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古代埃及和亚述的遗址,我们会发现他们用图画表现了许多种类的工具和发明;至于谈到这些民族的科学知识,则要么完全缺少,要么处于一种很低的水平。”在我们这里,就一直把力学划归于技术领域。由于力学这个学科作为基础科学,是具有影响全局的至关重要的学科,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作为科学的力学在早期历史上几乎是空白,我们的数学、物理也由此牵连与西方相比落后得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说,在一百年以前,我们不认识力学的基础性,是由于,我们民族的历史传统就是重技术轻基础的传统所决定的。那末,在今天,看不到力学的基础学科特点,就不能不带有它时代的特点。因为,现今在世界范围内,科学的重要性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事情。那末在现今要无视力学的基础性,就不得不制造新的理由。这些理由,主要是。 一,对力学理论来源的误读。认为力学理论是从工程中来的,第一流的力学家都是工程师出身。把工程技术研究好了,自然会生出好的力学理论。简单地认为只有从生产出发,才能够发现力学的新理论。甚至直接认为现今的力学就是工程力学。 不错,有不少杰出的力学家有着工程师背景,如 Timoshenko 、 v.Karman 、和 Prandtl 。不过也有许多并不是工程师的杰出的力学家。如 W.R.Hamilton 、 Newton 、齐奥尔可夫斯基等。我们尊重莱托兄弟和布劳恩这样的航空和航天事业的开拓者,我们也同样尊重像 G.Cayley 和齐奥尔可夫斯基这样论证航空和航天事业可能性的学者。在我们组织科学队伍时,是不是应当给这后一种研究者以应有的地位呢。 其实,有些基本理论研究一开始与生产实践的关系并不是十分直接的。正如周培源先生说的:“牛顿为什么没有直接从生产实践中,而是从自然现象的科学实验中总结出物体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呢?这是因为,行星围绕太阳运动时,行星和太阳之间的吸引力占主导地位,其他各种相互作用处于可以忽略不计的次要地位。这样,主要矛盾突出,万有引力的本质就比较容易暴露出来了。在牛顿的时代,物体的运动定律为什么不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呢?这是因为,即使像马拉车这样常见的例子,作用在车子上的力还是较复杂的,在当时还看不出存在于它们之间的主要矛盾。”〔 1 〕所以把人类的一切真知都说成是直接来自生产的观点,对主要从事基础理论研究不留任何空间,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也是站不住脚的。 二,对基础理论脱离实际的误解。 有的学者把力学的发展机械地分为两个阶段,认为在 20 世纪之前力学是属于理论发展的阶段即经典力学阶段,而从 20 世纪开始力学就转变为应用力学或工程力学的阶段。认为既然力学整个学科已经进入到与工程紧密联系的发展阶段,还强调力学的理论研究,不说是脱离实际,至少也是不合时宜的。 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序言中说:“古人从两方面来研究力学,一方面是理性的,用论证来精确地进行,另一方面是实用的。一切手艺都属于实用力学,力学之得名就是为这个缘故。”可见早在牛顿之前研究力学就有侧重于理论与应用的区分,这也就是力学既是技术科学又是基础科学的另一种表述。实际上从阿基米德开始力学一方面就是理论研究一方面是应用研究,阿基米德可以说是理论与应用兼长的典范。牛顿在这里说的从两方面来研究力学,是说理论和实用只是研究力学的两个侧面。两方面是互为依存的、合作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 诚然,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学科,力学在各门基础学科中其应用部门是最发展其队伍也最大。于是人们就误以为,力学只是工程应用,理论研究是脱离实际的。 其实,从国际范围来看,力学的理论与应用并没有分家。力学中侧重理论研究的学者和侧重应用研究的学者合作得很好。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也还是一个统一的组织。许多搞应用研究的学者对理论研究也有兴趣,侧重理论研究的学者更关心得到成果的应用。还有许多学者既是理论力学家也是应用力学家。力学界在理论与应用方面并没有发展到分家的地步。 就以我国主张加强力学基础研究的三位学者周培源、钱伟长和谈镐生来说,他们除了在力学理论研究上都做出突出贡献外都十分关心理论的应用。周培源就进行过弹体入水和水下弹道的应用研究。钱伟长进行过仪表弹性元件和穿甲力学的应用研究。谈镐生则进行过与航空和航天的空气阻力的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应用研究。谈镐生先生说 : “有人说,谈镐生否定力学的应用性,那样说是不公平的。我只是要求大家不要丢掉基础。过去我们对基础不重视,在科学发展上吃了大亏。”〔 2 〕 可见问题并不是理论研究脱离实际的问题,而是从急功近利的角度不允许从理论上长远上考虑问题,不给理论研究留任何空间的一种鼠目寸光的短视见解。 三,对进入 20 世纪后,力学学科是否还有基础理论问题可研究的误解。 最后需要澄清的一个带本质的问题是,力学学科内是否还有基础理论问题可研究,如果力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已经山穷水尽了,提倡给基础理论留有发展的空间,不就是无的放矢吗? 认为力学的基础理论已经完备,没有可研究的问题了。这是在 19 世纪末科学界的一种思潮。有鉴于经典物理取得的辉煌成就,使一些人满足起来。他们认为“绝大多数基本原理都已经牢固地确立起来了,下一步的发展看来主要在于把这些原理认真地应用到我们所注意到的种种现象中去。”连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开尔文( Kelvin , 1824-1907 )也曾经认为:未来的物理学的真理将不得不在小数点之后的第六位去寻找。连物理学都是这样,比较发展更早更成熟的力学更不在话下了。人们经常是容易对已经取得的成果满足的, 19 世纪末是这样, 20 世纪末不是也出现了约翰 • 霍根著的《科学的终结》一本书吗,这本书认为“科学发现的伟大时代已经过去了”,所有的科学都“正面对着知识的极限”已经是科学的“黄昏”。 事实是,在 20 世纪,不仅在物理学上有量子力学和核物理方面的重大突破。即是在人们认为古老的力学学科基本理论的面目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突破牛顿经典力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提出和验证。湍流理论的研究进展、动力系统稳定性的研究和混沌概念的产生、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原理的奠定、固体断裂与强度理论的发展等,无不都是影响深远的基本理论成就。更不要说,力学的基础研究已经深入到相邻的学科,与它们结合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力学介入到宇宙论、天体演化、星系结构、太阳风、大气、洋流、海浪、地壳运动、地幔对流等领域,和天文学,地学形成新的交叉学科,还有生物力学、物理力学、化学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等离子体动力学等交叉学科,以及与数学交叉的动力系统、控制理论,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的计算力学等等。 在力学的学科性质问题上,我们需要说服的并不仅是力学界的一些专家,正确地说,我们需要说服的对象是我国整个社会!特别是在教育、人事、科技、企业等各种部门掌权的那部分人。 第二,发掘搜集和整理我国的力学学科的历史资料。 如果把 1627 年由传教士邓玉函编写王征笔录的《远西奇器图说》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近代力学传入我国开始,迄今近四百年。为我国开拓力学学科的研究与教学,代有杰出的人士为之奉献。道路是曲折的,发展是艰苦的,然而毕竟与世界的先进水准,逐步接近。其间充满了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故事,这部历史是我们十分宝贵的财富,我们应当继承整理和发扬。 我国治史的历史悠久,不过只是对政治和政权的更替以及政治名人的历史比较重视,至于科技史,有系统的记录和整理很少。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兄弟学科对他们的学科历史着手整理得比较早。而力学只是近一些年才开始。 就以 1949 年之后来说,我们有三代力学学者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现在,第一代大多已经过世,第二代也已经退休,现在工作在第一线的是第三代人。由于这 60 多年来,早先我们在不断搞运动中度过的,所以根本没有顾及积累学科史的工作。而目下退休的第二代学者,正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如果能够利用现在的时机,组织他们写回忆、对他们采访,写学科的口头历史,将会留下最为宝贵的历史资料,供后人继承和研究。再以 1949 年以前来说,由于从事力学研究和教学的人很少,所以资料尤为宝贵,需要下大力气搜集整理。 在搜集和整理力学历史的时候,我们必须坚持从力学学术的观点来评价成果和人物。由于我国以政治为中心的历史传统,更由于在 1949 年之后的若干次运动中经常是把学术问题当做政治问题来处理,所以在评介成果与人物是难免掺杂政治观点,而不能从学术角度客观地来评价人和事。因之,从发展力学学科和推进技术进步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力学学科史和方法论,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第三,力学史需要放眼世界 前两个方面是关于我国国内的力学史的搜集和整理问题,但是科学既然是一种没有国界与民族界限的领域。我们就不可能脱离世界范围的力学发展来单独看待我国的力学。 我们这个民族,有时会被一些闭关锁国的政策和狭隘“爱国“情怀所鼓动,对于世界上、外来的先进事物采取排斥的态度。文革期间批判相对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值得认真总结教训的经历。与此持完全相反的另一种立场是,外国的一切都好,自己的任何研究成果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的力学理论研究成果大半都是首先由外国人认可的。就是说我们这里既有民族狂妄自大也有自卑自弃两种倾向。追踪这些倾向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影响以及探讨这些倾向的根源,乃是我们的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目下,这两种倾向的表现似乎并不明显。不过,对一些国内学者的研究工作评价上,还是有所体现的,例如本来不是原创的而且国外已经发表过多年的工作,甚至是国外历史上早有的原创工作之上,做一点有如习题难度的普遍意义不大的工作,有些人却评价很高,甚至获得国家奖。而另一方面对真正的国内原创性的工作,却贬得很低,“海龟”永远是优于“土鳖”的,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为了克服这种偏向。我们必须熟悉全世界的范围力学的发展历史。从全世界力学的学科发展的意义来评价我们的力学研究成果。其实只有熟悉世界力学发展的过程、成果和这些成果的意义,并且采取科学家应有的客观立场,我们的评价才会公正合理。所以,熟悉和发展力学史的研究的教学,会对建立客观公正的我国科学评价体系起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总起来说我们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提高力学史的研究和教学水平,并且针对我国目前的时弊,正确阐述这些力学发展的规律。同时,搜集和整理我国力学发展的历史。 参考文献 周培源,努力把基础理论搞上去,《科学普及》杂志, 1977 年 11 月号 谈镐生,力学的展望,《力学与生产建设》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2 , p.17-19
个人分类: 科技史|6945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简介
nanyq 2011-8-29 22:37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建于1956年,原属国家纺织工业部,1999年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进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公司,是纺织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和实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全院现有职工3300余人,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开发队伍和较为完备的实验仪器设备及中试车间,是纤维基复合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合成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纺织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的依托单位,也是纺织行业技术开发基地。   近年来,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以建设纺织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和行业技术开发基地为目标,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建设,以集团和下属企业两级研发体系为核心,广泛与大型企业、高等院校联合,从事行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行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集成、配套,为合作企业提供中长期技术储备,为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服务;纤维材料工程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纺织标准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纺织科技文献库、绍兴纺织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四大纺织技术服务平台面向纺织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促进成果转化,开展标准、计量、检测等服务;化纤纺织成套设备、纺织新材料、纺织化工与生物技术为主的科技产业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扩能建设,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在50多年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与全国各地的纺织企业、高等院校有着密切的合作和广泛的联系,与联合国有关组织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大学和科研机构及公司建立了交流与合资、合作关系,实现了多方的共赢和互动发展。
27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曹谊林与饶毅一样惨
热度 8 xupeiyang 2011-8-25 10:30
  上海交大医学院,我的母校,曹教授的科研成果,我一直很关注,曾为母校感到自豪和激动。 曹教授今年当院士,在我们校友看来是毫无疑问的,真的没有想到这个结果。 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尽快调查清楚,给大家一个事实真相。 ----许博主 上海交大教授曹谊林被指学术造假,“一只假耳朵骗了3亿科研经费”;国家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继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落选后,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中,也没有出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曹谊林的名字。   “人耳鼠”是先用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羟基乙酸做成人耳的模型支架,然后让细胞在支架上繁殖生长。“耳朵”长好后,在无毛鼠背上割开一个口子,植入“人耳”。随后,“人耳”的支架会自己降解消失,“长”在老鼠的背上。   曹谊林    男,1954年出生,上海奉贤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首席科学家(连续两轮),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他在国际上首次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在裸鼠体内再生了人耳廓形态软骨,从而第一次展示了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组织。在国际医学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获得了国际整形外科学界最高荣誉奖JamesBarrettBrown奖,这是迄今为止获得这一荣誉的第一位亚裔人。 候选院士曹谊林研究人耳鼠被质疑学术造假 http://www.news365.com.cn/xwzx/jykjws/201108/t20110824_3118477.htm 上海交大:“人耳鼠”技术真实成熟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8/251563.shtm
个人分类: 科技人才|5910 次阅读|9 个评论
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发布
热度 2 llc 2011-8-17 11:37
近日,科技部、教育部等联合印发了 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 (全文下载地址: http://www.most.gov.cn/tztg/201108/W020110817511177659664.doc )。核心是要造就一支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科学家队伍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支持和培养一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一批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重视建设科技管理与科技服务和科普等人才队伍。并且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管理体制、创新科技人才培养开发机制、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健全科技人才流动和配置机制、培育创新文化环境。 其中一组数据很诱人: 科技人才现状与主要发展目标 年份 RD 人员 (万人年) RD 研究人员 (万人年) 每万劳动力中 RD 人员 (人年 / 万人) 每万劳动力中 RD 研究人员 (人年 / 万人) RD 人员人均 RD 经费(万元) RD 研究人员人均 RD 经费(万元) 2008 196.5 105.0 24.8 13.3 23.5 44.0 2015 280 150 33 18 38 71 2020 380 200 43 23 50 100 但是,真的可以惠泽“臭老九们”么? 其一,预计RD人员经费达到50万元/年,RD研发人员达到100万元/年。但是目前,至少我们单位的RD人员经费远未达到23.5万元/年。 另外就是国家重点、重大项目的预算、决算和财务审计在科研项目中占的分量越来越大,预算编制的绞尽脑汁、预算调整的东奔西走,与科研项目本身的“探索未知”或者说“验证假说”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相去甚远。 并且,很多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类的项目在发改委、工信部等其他渠道,各申报渠道互不通畅,就是科技部内部各部门的渠道都不甚畅通。“科研贩子”圈走了大量经费,真正“雪中送炭”的经费越来越少。
个人分类: 科技政策|213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莲田养鱼高产新模式工程技术
xushui 2011-8-11 20:26
莲田养鱼高产新模式工程技术 石城县莲田养鱼历史悠久,而且养殖简易,群众容易接受并有丰富的经验。莲田养鱼是立体经营的一项成本低、效益高开发性经营门路。莲子一身是宝,发展莲田养鱼前景好、潜力巨大、意义深远、作用不小,是我县广大农村增加收入比较灵活、易行的养殖方式。特别是近几年来 , 我县莲田养鱼得到了蓬勃发展 , 从几百亩发展到现在全县莲田养鱼 4.5 万亩 , 全县共建立莲田养鱼示范面积 8000 余亩 , 亩平均产鲜鱼 90 — 120 公斤 , 通心白莲亩增产 12.06 公斤 , 增长 7% 。 第一节 莲田(池)养鱼可行性分析 莲田(池)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主要由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者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莲田(池)生态系统中非生物因子有氧气、二氧化碳、水、土壤、有机碎屑、矿物质,以及日光提供的光和热能等,生物因子有莲藕、杂草、微生物(包括光和细菌等)、浮游植物(如蓝藻、绿藻、硅藻、甲藻等)、浮游动物(轮虫、枝角虫、桡足类)、底栖生物(如摇蚊幼虫、水蚯蚓、螺、蚌)等。在各种生物中莲藕是藕田(池)生态系统的中心和主体,它大量吸收日光能并通过转换、运转和储存,它们并不能给人们提供有益的产品,相反还与莲藕争营养、争光能、占据地面和空间等。 而莲田(池)养鱼后,莲田(池)中的杂草、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昆虫、细菌等都可被鱼摄食,这样就可以把这些物质充分地利用起来。同时,鱼类的粪便和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盐,可以作为莲藕的肥料;鱼类呼出的二氧化碳,可以作为莲藕进行光合作用的炭源;鱼类的摄食活动,可以疏松土壤,打破土壤表面胶泥层封固,有利于莲藕的生长。这样,由于莲藕田(池)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群及相互关系发生了调整,物质循环在途径和分量上随之变化,使能量和营养物质向莲藕、鱼两者的方向流动,从而大大提高莲田(池)的产出能力。 第二节 莲田(池)养鱼效益 一、生态效益 (一)生物除草作用 草鱼、团头鲂是草食性鱼类及杂食性鱼类,大多可以摄食杂草的嫩草。由于鱼的除草作用,可使一部分肥料被保存下来,并直接用于莲藕的生长。 (二)增肥作用 鱼摄食了各种食物,除部分用于自身增重和能量消耗外,大部分变成粪便排泄出而返回田(池)中,并经分解、矿化后而供莲藕吸收利用。 (三)生物除虫作用 莲田(池)中的害虫(如食根金花虫等)大都是鲤、鲫、罗非鱼等鱼的饵料。由于鱼将害虫吃掉,所以起到了生物除虫作用。 (四)松土作用 鱼的潜底及钻泥等活动,在客观上起到了持续中耕松土的作用,因而有利于莲藕生长。 (五)增氧作用 鱼在莲田(池)中不停地活动,能增加水体溶氧,并可使溶氧入到土层,加速有机质的分解、矿化,增加肥效,从而使植株保以健壮地生长,而溶氧的增加也有利于鱼的生长。 二、经济效益 (一)可使藕、莲子的产量有一定提高 由于藕田(池)放养鱼类除草、灭虫、增肥、松土等作用和沟、渠在光、热、气等方面的边际优势,促进莲藕的生长旺盛,使藕、莲子增产增收。 (二)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莲田(池)中养鱼,不仅减少了莲藕病虫害的发生,而且节约了治虫用药的费用和中耕除草的用工,从而使生产成本得到有效降低,收入得到明显增加。 三、社会效益 (一)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在莲田(池)中养鱼,一地两用,藕鱼共生,充分挖掘了土地的生产潜力。这是一种比较好的集约经营形式,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也是现代水产业发展的目标之一。 (二)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在莲田(池)中养鱼,一水两用,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在水资源趋于紧张的今天,具有(开源节流)的优势。 (三)节省劳动力 单一种植莲藕,往往花费不少劳力进行除草、治虫、施肥、松土等劳动,而莲田(池)养鱼后,可以节省很多劳力。 第三节 养鱼莲田选择及田间工程建设 一、养鱼莲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莲田是和鱼类生长发育的共同场所,莲田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莲藕和鱼的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因而发展莲田养鱼,应按照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好莲田,搞好规划建设。 (一)水源、水质条件 用于莲田养鱼的田块,要优先选用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较好、酸碱度适宜、没有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标准,进水、排水又比较方便的田块。 (二)土壤条件 用于养鱼的莲田要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这样可使田间水保持较长的时间,特别是鱼沟、鱼(溜)的水能经常稳定在所需要的水深。 (三)环境条件 养鱼莲田要求环境安静、阳光充足,饵、肥来源比较方便,且不易受附近农田用药、施肥的影响。 二、养鱼莲田田间工程建设 (一)加固加高田埂 加固加高田埂不仅能有效的防止鱼的跳逃,而且有利于蓄水、保水,有利于鱼的生长。田埂的高度可根据莲田原有地势和养殖鱼的品种来确定。一般要求在 80 - 100 厘米,埂顶宽 60 - 80 厘米。田埂要夯实,不能留有缝隙或小洞,以确保莲田进水后田埂不渗透、坍塌和不易逃鱼。 (二)开挖鱼沟 鱼沟是莲田水较深的地方,它们不仅是鱼类栖息生长的重要场所,也是莲田在施农药和肥料时鱼类避难和高温时避暑的地方。鱼沟、鱼溜的开挖,也有助于莲田中鱼的饲养和捕捞。 1 、鱼沟 鱼沟可分为田内沟和围沟。田内沟宽 1 米左右,深 0.5 - 0.8 米,小的田块可开挖“十”字形,大的田块开挖“井”字形或“丰”字形。环沟宽可为 1 - 3 米,深 0.8 - 1.2 米。鱼沟可在栽植前开挖,这样操作比较方便。 2 、有个别地方根据大田面积而定,开挖鱼溜深一般为 0.8 - 1.5 米。鱼沟、鱼溜的开挖面积占总面积的 8 %- 20 %以内。 三、开挖进、排水口,安装栏鱼栅 在莲田长边对角线的两端开挖进、排水口,并与沟、溜相通。进、排水口两侧及底面最好用砖块或石板砌平,以避免流水长期冲刷而发生变形或崩垮。在进、排水口必须安排栏鱼栅(网),以防逃鱼和防止野杂鱼、敌害动物进入田内。栏鱼栅(网)多用竹栅、金属网或纤维网等,栏鱼栅(网)安装时要高出田埂 20 - 30 厘米,下部插入泥中 15 - 20 厘米,栏鱼栅可插成“︿”形或“︵”形。 第四节 莲田常规鱼养殖技术 一、主要常规鱼类介绍 (一)草鱼 草鱼是草鱼性鱼类,性活泼、活动能力强。多栖息于水体的中下层,但也可在其它水层活动和觅食。有时还能跃出水面摄食近水面的水草等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0 ℃- 32 ℃,高于 32 ℃或低于 15 ℃时生长速度减慢。低于 10 ℃时停止摄食,处于休眠状态。 (二)鲤鱼 鲤鱼为底层鱼类,善于用吻掘泥摄取各种食物,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动、植物性食物均可摄食。 (三)鲢鱼 鲢鱼为中上层鱼类,性情活泼,能跳跃水面,受惊扰时四处跳跃,喜生活于肥沃的水体,不耐低氧,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20 ℃- 32 ℃,生长速度快。鲢鱼以浮游生物为食,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幼、成鱼则以浮游植物为主要食物,也摄食人工饲喂的糠、麸等精饲料。 (四)鳙鱼 鳙鱼生活于水体的中上层,性情温驯,行动迟缓,不善跳跃,易于捕捞,适宜生长水温为 20 ℃- 30 ℃,水温低于 15 ℃时生长明显减慢,耐低氧能力略强于鲢鱼,能适应肥沃的水质。鳙鱼与鲢鱼同样,也是滤食性鱼类。 二、鱼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一)设施修整 在鱼种放养前要对莲田的鱼沟、鱼溜进行一次修整,以保证其深度和宽度,使水流畅通无阻。同时,还要疏通进排水系统等。 (二)莲田消毒 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但以生石灰的效果最好。它不仅能消毒防病,而且能改良水质和泥质。 (三)施肥 主养草食性鱼类的,可少量施肥,主养杂食性鱼类或放养的鲢鱼鳙鱼较多时,可适量多施肥,亩施腐熟的粪肥 150 - 300 公斤。 (四)接种芜萍、浮萍 可在鱼沟、鱼溜内接种芜萍、浮萍,以供草食性、杂食性鱼类放养后摄食。 三、鱼种放养 (一)放养时间 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水温稳定在 6 ℃- 8 ℃时即可放养(四大鱼)。对于热带性鱼类罗非鱼等,水温稳定在 16 ℃以上时进行。放养应在晴天进行,避免雨雪刮风天气放养。 (二)放养鱼种的质量要求 鱼种质量好,摄食能力强,生长快,无疾病,抵抗能力强,成活率高。质量好的标志是:规格适宜、整齐、鱼体鳞片完整、无伤、体质肥满,体色和眼睛水晶体鲜亮有光泽,游泳活泼,逆水力强,离水后尾不弯曲,口和鳃盖不张开,体表、鳃、丝无寄生虫等。 (三)鱼种消毒 鱼种往往带有一些病原体,直接放入莲田中易引起疾病。所以,放养前最好对鱼体进行药物消毒,可用 3 %- 4 %的食盐水浸浴鱼种 10 - 15 分钟。 (四)放养密度与改善方式 1 、放养 密度:放养密度应根据鱼沟、鱼溜面积大小、水面的大小,水源、水质状况,鱼种的种类和规格,饵肥供应状况。计划出池规格,技术管理水平等情况而定。一般每亩放养总数为 200 - 500 尾。 2 、放养方式在莲田中养鱼,以各种鱼类混养为好。以下是一些放养模式,供参考。 ( 1 )以草食性鱼类为主的放养模式(一亩面积) A1 品名 规格重量( 1 尾) 数量 草 鱼 150 - 200 克 40 - 50 尾 团头鲂 50 克 50 - 60 尾 鲢 鱼 125 - 150 克 60 - 70 尾 鳙 鱼 150 - 200 克 10 尾 鲫 鱼(优质) 50 克 50 - 60 尾 A2 草 鱼 75 - 100 克 80 - 100 尾 鲤 鱼 50 - 75 克 50 - 60 尾 鲢 鱼 75 - 100 克 60 - 80 尾 鲫鱼或罗非鱼 50 克 30 - 40 尾 ( 2 )以鲤鱼为主的放养模式(一亩面积) 品名 规格重量 (1 尾 ) 数量 鲤 鱼 50 - 100 克 150 - 220 尾 草 鱼 50 克 40 - 50 尾 罗非鱼 20 - 50 克 70 - 90 尾 ( 3 )以优质鲫鱼为主的放养模式(一亩面积) 品名 规格重量 (1 尾 ) 数量 鲫鱼(优质) 50 克 280 - 330 尾 草 鱼 150 - 200 克 20 - 30 尾 团头鲂 50 克 15 尾 鲢 鱼 100 - 150 克 60 - 70 尾 鳙 鱼 100 - 150 克 10 尾 (五)放养技术 鱼类为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如果水温在短时间内变化较大,会引起鱼体不适、抵抗力下降,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死亡。因此,在放鱼前应测量莲田水与运鱼水的温度,若二者的温差在 3 ℃以下,可直接投放,超过 3 ℃以上要进行温度调节,待温度接近 2 - 3 ℃时鱼种才能下田。 四、田间种、养管理 (一)田水管理 1 、水位控制 鱼要求田间水深、水量大,而莲藕则要求前期浅、中期深、后期浅的水位。二者有互相冲突的时期。因此,在水位控制方面一定要兼顾两头,做到既能满足莲藕不同生长阶段对水位的要求,又能使鱼类生长。根据莲藕的生长。水位随着增加到 25 - 40 厘米。 2 、水质调节 莲藕水质应保持良好,这对鱼、莲藕都有好处。要加强水质检测,学会看水色判断水质好坏和肥度,适时注、换新水调节水质。 (二)饲料与投喂 鱼类在生长过程中,莲田内的饵料不能满足鱼类的生长,还需投喂青饲料、颗粒饲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喂养。鱼类主要生长季节的投饲量,可占到鱼生长期总投饲量的 70 %- 80 %,其余季节占 30 %- 20 %。每日的投喂量应根据水温、水质、天气及鱼的摄食情况而定,并且要坚持“四定”原则。 定质:青饲料要求鲜嫩、无根、无泥,鱼类喜吃。配合饲料要求营养全面,颗粒大小适口,在水中不易散失,不投喂腐烂变质的饲料。 定量:每日投喂量要相对均匀,不能忽多忽少,以免鱼类时饥时饱,影响消化、吸收和生长,并引起鱼病发生。 定时:每天投喂时间要相对稳定,中午 8 - 9 时。天凉时每天投喂 1 次,天暖时每天投喂 2 次。 定位:投喂要有固定的地点,一般设在较宽深的鱼沟内。 (三)防治鱼浮头莲田水位较浅,且大部分田面被荷叶所遮盖,水中光照相对不足,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够,产氧量偏少。所以,在饲养管理方面若不注意,即会导致鱼浮头。 防治方法: ( 1 ) 莲藕生长旺盛期要除去老的水面片,增强水面的光合作用。 ( 2 )要合理施肥,有机肥要经发酵腐熟的,施肥量不宜过多,施无机肥要施复合肥,少量多次,应施用 8 - 10 斤。 ( 3 )加注新水。水质过浓时,应及时注入新水。对已接近败坏的田水要立即换去,改善水质,增加溶氧。 (四)鱼 病防治。在莲田中养鱼,鱼也会发病,生石灰对防治藕、鱼病都有较好的作用,施生石灰按水溶量 667 立方米亩用生石灰 10 - 15 公斤溶水泼洒。 7 - 8 月份每 20 天用漂白粉泼洒 1 次,浓度为 1 毫克 1 升,发病季节可定期投喂鱼类抗菌药饵等,预防鱼病发生。 治疗鱼病方法: ( 1 )肠炎病:按 100 公斤鱼用磺胺康啶 5 克,拌入饲料投喂,同时泼洒鱼虾安,浓度为 0.3 毫克 / 升。 ( 2 )细菌性烂鳃病:用五倍子全田泼洒,浓度 2 - 4 毫克 / 升。三氯异氰尿酸全田泼洒,浓度为 0.2 - 0.3 毫克 / 升。 ( 3 )水霉病:用亚甲蓝泼洒,浓度为 0.5 - 1 毫克 / 升。 ( 4 )赤皮病:用漂白粉或五倍子全田泼洒,浓度分别为 1 毫克 / 升和 2 - 4 毫克 / 升。 ( 5 )草鱼出血病:每 50 千克草鱼每天用大黄、黄芩、黄柏、板蓝根各 63 克,再加食盐 250 克拌饲料投喂,连喂 5 - 7 天。 ( 6 )暴发性出血病:败血宁拌饲料投喂,每 50 千克鱼用量 15 - 20 克,每天 1 次,连用 3 天。 五、莲田日常管理:莲田日常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巡田,检查鱼的活动、摄食情况,水质变化情况,鱼有无浮头现象,是否有鱼病、敌害发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2 )经常检查田埂有无漏洞和塌陷, 7 - 9 月份是多雨季节,要进行加固田埂以防暴雨冲垮田埂引发逃鱼。要检查栏鱼设施是否完好,发现破损要及时修补,以免引发逃鱼。 ( 3 )检查水位,田间要保持适当的水位和水量,天旱时要及时注水,天下大雨时应及时排水。 ( 4 ) 要严防有毒、有害的水进入莲田,否则,会使鱼发病或死亡。 ( 5 )及时清除进入莲田内的有害生物。水老鼠、水蛇、水鸟等,均能危害所养鱼类,随时要清除掉。 六、常规鱼类的捕捞 起捕前,首先要疏通鱼沟,同时准备好捕捞工具,如小拉网、手抄网、水桶、网箱等。选择晴天夜里慢慢排水,到天亮时排干田面水,这时鱼已集中到鱼沟、鱼溜中。用网具围捕,先捕上层鱼,捕大留小,及时注入清水,待翌年莲田放养时作鱼种。 淡水鱼类养殖技术 第一节 认识水产养殖发展的重要性 1 、从产业地位看:养殖业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养殖业是一个带动能力极强的中枢产业,它不仅能推动种植业发展,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而且还能带动饲料工业、食品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展,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更合理、更有效的配置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2 、从产业效用看:养殖业是深化农业产业化的主要载体。随着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入,农村散户饲养比重下,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蓬勃发展,规模养殖正在为我县农民持久增收和稳定就业创造条件。养殖业在区域经济、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攀升。农村的二、三产业 60% 依托养殖业,农民的增收 50% 依存养殖业。 3 、从发展前景看:养殖业是我县农业扩大、开放、增收的主要产业。养殖搞得好的地方,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提高。 4 、从食品安全来看:水里的水产品比陆地的养殖动物产品安全得多,尤其是生猪、鸭子、鸡,它的安全系数更差,这些产品要通过检疫才能上市。鱼不要检疫就可以上市出售,这就说明水产品的食品安全系数就高。 因此,我们要认识水产养殖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节水产养殖模式及鱼类的生活习性 水产养殖的产业要搞立体开发,达到四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综合利用,成本低、效益高。要养好鱼,首先要了解鱼的生活习性和鱼的食性。 一、养殖模式: 1 、禽→草→鱼 2 、猪→沼→果(鱼) 3 、禽→沼→鱼 4 、牛→沼→鱼 二、鱼类的生活习性分为上、中、下三层鱼类: 1 、上层鱼:鲢、鳙、鲳(白鲳、红鲳) 2 、中层鱼:草鱼、鳊鱼、鲂鱼、 3 、下层鱼:鲤鱼、青鱼、鲫鱼、罗非鱼、泥鳅、黄鳝(鲶鱼)、彭泽鲫、湘云鲫 三、鱼的食性分为三大类: 1 、植物性饲料(包括浮游植物)如:草、鲂、鲴、鲮、鲢 2 、动物性饲料(包括浮游运动性饲料):鲇鱼、乌鱼、鳜鱼、河鲶、青鱼、黄鳝、鳗鲡、鳙也称为肉食性鱼类。 3 、杂食性鱼类(动物、植物饲料都吃)如:鲤、鲫、罗非鱼。 第三节养鱼八字精养法 “八字精养法”又叫养鱼八字经,是我国广大渔业工作者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养鱼高产技术的核心。 即“水、种、饵、密、混、轮、防、管”这八个字。 1 、水,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水是鱼类生存的起码条件。这里主要是指水质、水温、水深、水的透明度,水源状况等。管好水是管好鱼的基 本条件之一,作为池塘养鱼,对水质有它的特殊要求。水质的调节是日常管理中比较重要的工作,我国的渔业工作者根据长期的经验,总结了衡量水质好坏的直观标准,即要求水质“肥、活、嫩、爽”。只要达到这四个字的要求,就说明水质调节得好。 “肥”水——即天然的饵料多,并且大多是鱼类易消化吸收的种类。 水质清爽不混浊,透明度适中,溶氧量较高。不仅使鱼的溶氧需要得到保障,也有利于水体中有机物的分离转化。 “活水——是指水的颜色要随光照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这主要是因为水体中浮游植物的不同种类而使水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水色的变化不仅说明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种类丰富,数量大,而且说明浮游植物正处于繁殖的高峰期。 “嫩”——水呈绿豆色,这是因为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大多为易消化的种类,如果水色呈灰蓝或蓝绿色,说明有些浮游植物的细胞已经衰老,这种水俗称“老水”,不利于池鱼的生长。 清“爽”水——是指水质的清爽,水面无浮膜,混浊度较小,透明度适中,水体的溶氧量较高。 水质的调节工作应从注新水,投饵施肥、药物改善水质等几方面入手。注水的方法是分期注水,注水量过大会使水色变淡,水质变瘦,水温过低。投饵要掌握“四定”的原则,施肥要掌握“量少、勤施”的原则。每亩池塘通常 20 — 30 天定期施生石灰 20 — 25 公斤,对防治鱼病也有较好的效果,还能改善水质并使其偏碱性,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 水温——养殖水域的温度是鱼类要求的较重要的环境条件之一。水温还因对鱼类的天然饵料的增殖有重要作用而间接影响鱼类。水体温度的主要来源是光照。即太阳光的照射。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各种鱼类适应温度的范围不一样。概略地说,在适温范围内,温度高,鱼的生活活动就强,肯吃肯长;水温低,鱼的活动力减弱,食量下降,鱼生长就慢了。我国主要养殖鱼类,适应水温范围是 15 — 32 ℃, 10 ℃以下停止吃料。 水深——渔谚“深水养大鱼”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不是越深越好。一般来说:鱼苗培育池的水深应在 1 米左右。成鱼养殖地,特别是多品种混养的鱼池,因为上中下层均有鱼的分布。它们的游泳活动可以使上下层水体得到交换,水可以深一些,但一般为 2 — 3 米。水的溶解氧——也称溶氧(即溶解到水中的氧气)。鱼类跟其它动物一样,要吸收氧气才能存活。因此,溶氧是养殖水域环境因子中最重要的水质指标之一。 水中溶氧的主要来源,是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约占总量的 90% ,其次是由空气扩散溶入水中的约占总量的 7% ,其余 3% ,是由加水带入的。 水中的溶氧的消耗,主要是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细菌分解耗氧,约占总量的 84% ,其次是鱼类呼吸作用耗氧,约占总量的 15% ,其余约 1% 是向大气中扩散了。 我国主要养殖鱼类,较适宜的溶氧是每升水中含氧 5 毫克以上。 水的酸碱度——用 PH 表示,低于 7 是酸性水,高于 7 是碱性水。酸碱度适宜范围是 7 — 8.5 ,高于低于对鱼都不利。调节酸碱度主要是用生石灰,每个月最少用二次。 水的透明度——一般来说:透明度在 30 — 35 之间较较为适宜。水深 1.2 尺— 1.3 尺显示。透度度低说明水质较肥,透明度高,说明偏瘦。 水中营养盐类:指溶解在水中的氮盐(由铵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组成),磷酸盐,硅酸盐。这三大营养盐类在水中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水体自身含量较少的氮盐、磷酸盐,是浮游植物吸收的重要营养物质,为大量繁殖水中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量多质优的天然饲料,就要向池内投放氮、磷肥。 2 、种——包括优良的种苗,鱼种的繁殖培育,新品种的引进驯化,苗种的提纯选优以及投放品种的合理搭配。选择优良的品种进行养殖,就为后期生长提供了保障,奠定了基础。在池塘中进行合理的品种搭配,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的水层,增加养殖密度,也能充分利用天然饵料,达到节约饵料开支的目的。投放的鱼种应该是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疾病。 3 、饵——包括投饵的方法,饵料的种类。配合饵料的配方和加工、饵料与水质的关系、饵料与鱼病的关系等。投饵要做到适时适量,可归纳为“匀、足、好”三个字。投饵方法是依据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投饵量要依据看天、看水、看鱼的“三看”原则。另外还包括施肥培养池中的天然饵料。 4 、密——指合理密养。因地制宜地确定科学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与鱼的种类有较大的关系,水的深度有关。农村一般的池塘放养密度亩放养量为:草鱼 150 — 200 尾,鲢鱼 80 — 100 尾,鳙鱼 20 — 25 尾,鲤鱼 90 尾。 1 亩池塘培育鱼苗放养量为:夏花鱼种,(水深 1 米):草鱼 3000 — 5000 尾(规格 0.5 — 1 寸),鲢鱼 1000 尾,鳙鱼 300 尾,鲤鱼 1000 尾,团头鲂 1000 尾。 池塘草、鲢鱼为主的放养和收获(中产)模式 品种 放养数量 重量 收获重量 草鱼 100 尾 规格 0.4 千克 / 尾 1.5 千克 / 尾 草鱼 140 尾 规格 20g / 尾 0.4 千克 / 尾 鲢鱼 250 尾 规格 150g / 尾 550g / 尾 鲢鱼 300 尾 规格夏花 150g / 尾 团头鲂 300 尾 规格 25g / 尾 150g / 尾 鳙鱼 65 尾 规格 150g / 尾 550g / 尾 鳙鱼 80 尾 规格夏花 150g / 尾 鲤鱼 30 尾 规格 30g / 尾 500g / 尾 鲫鱼 100 尾 规格 5g / 尾 130g / 尾 罗非鱼 500 尾 规格夏花 合计 毛重 500 公斤 净重 400 公斤 1 亩 注:成活率 85% 计算。 池塘草、鲢鱼为主的放养和收获(高产)模式 品种 放养数量 重量 收获重量 毛产量(㎏) 草鱼 80 尾 500 g / 尾 1.5 公斤 / 尾 240 草鱼 120 尾 200 g / 尾 0.2 - 0.5 公斤 / 尾 30 草鱼 200 尾 10 g / 尾 团头鲂 600 尾 25 g / 尾 0.25 公斤 / 尾 140 鲢鱼 150 尾 250 g / 尾 0.5 - 7 公斤 / 尾 285 鲢鱼 350 尾 150 g / 尾 02.5 公斤 / 尾 90 鲢鱼 450 尾 夏花 鳙鱼 50 尾 250 g / 尾 0.5 - 0.7 公斤 / 尾 65 鳙鱼 50 尾 150 g / 尾 鲫鱼 1000 — 2000 尾 5 厘米长 0.1 - 0.2 公斤 / 尾 190 罗非鱼 500 尾 夏花 0.1 公斤 50 合计 1090 净重 900 公斤 注:成活率 85% 计算。 各型水库存放养规格最小标准(厘米) 放养 品种 小型水库 ( 千亩以下 ) 中型水库 ( 千亩—万亩 ) 大型水库 (1 万亩— 10 万亩 ) E 型水库 (10 万亩以上 ) 鲢鱼 9.9 - 11.6 11.6 - 13.2 13.2 厘米以上 0.25 公斤 / 尾以上 鳙鱼 9.9 - 11.6 11.6 - 13.2 13.2 厘米以上 0.25 公斤 / 尾以上 草鱼 11.6 - 13.2 13.2 - 16.5 0.1 千克 / 尾以上 0.25 千克 / 尾以上 鲤、鳊鲂鱼 5 - 6.6 6.6 - 9.9 9.9 以上 0.25 千克 / 尾以上 不同营养类型的大、中型水库放养密度 项目 富营养型水库 一般营养型水库 贫营养型水库 放养密度 (尾 1 亩) 140 - 110 尾 110 - 80 尾 80 - 50 尾 各种鱼类的 搭配比例 % 鲢鱼 40 - 35% 35 - 30% 30 - 25% 鳙鱼 50 - 55% 55 - 60% 60 - 65% 草、鲤、鳊 5 - 15% 5 - 10% 5% 小型水库的放养:小型水库,一般为几十亩到几百亩,水深在 10 米以内,有利于饵料生物和鱼类的生长,两种方式。 稀放粗养(小型水库)位于平原地带,集雨面积大,集雨区内多村镇、农田、水浅而肥,天然饵料丰富,鱼类生长快的,多属于富营养型。 每年每亩放养长 12 — 13 厘米鱼种, 100 — 150 尾(其中鲢鱼占 45% ,鳙鱼占 50% ,草鱼、鳊、鲤等占 5% ),这类水库若能精心管理,当年即可达到商品规格,亩产量 100 市斤左右。 位于丘陵地带、集雨面积不大,集雨区内村镇少,农田少,水较深(在 10 米左右)但水尚肥的,多属于一般营养型。一般每年每亩放养长 12 — 13 厘米鱼种 80 — 100 尾(其中鳙鱼占 50 — 60% ,鲢鱼占 30 — 45% ,草鱼、鳊鱼等占 5 — 10% ),此类水库若能精心管理,鱼产量每亩可达 25 — 30 千克,高的可达 40 千克。 位于山谷地带、集雨面积小,集雨区为荒丘、山岗,大部分为沙土、黄土,水深且瘦,天然饵料贫乏,鱼类生长慢的,多属于贫营养型。一般每年每亩放养 12 — 13 厘米鱼种 50 尾,其中鳙鱼占 60% ,鲢鱼占 30% ,草鱼、鳊、鲤占 10% 。此类水库鱼产量每亩约为 15 — 20 千克。 密放精养:这类水库的面积不大于百亩,养殖鱼类的生态条件易于控制。养殖的品种、数量等应根据饲料、肥料、水库营养状况和管理能力而定。 富营养型水库,能取得足够的肥料,以放养鲢、鳙鱼为主,即每亩放养鱼种 150 — 200 尾(规格长 12 — 13 厘米,草鱼 0.1 公斤 / 尾)。其中鲢占 50% ,鳙占 30% ,草鱼占 15% ,鲤、鲫、鳊等占 5% 。 贫营养型和一般营养型水库,若有充足的青饲料,则可放养以草鱼为主,搭配鲢、鳙鱼。即每亩放养鱼种 150 — 200 尾,其中草鱼占 65 — 70% ,规格 0.2 — 0.3 千克 / 尾。鳙占 20 — 15% ,鲢占 15 — 20% ,鲤、鲫、鳊等占 5% 左右,规格 12 — 13.5 厘米。 确定放养密度的计算方法 计算法是根据计划产量,鱼种规格和成活率,预期养成规格及各种鱼的搭配比例等有关数据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1 、单养公式 (1) 按净产量计算 F= F ——单位面积放养尾数 W0 ——预期单位面积的净产量 D ——计划养成商品鱼平均尾重 D1 ——放养鱼种的平均尾重 n ——估计成活率 2 、按毛产量计算 F= F ——单位面积的放养尾数 W ——预期单位面积的毛产量 D ——计划养成商品鱼的平均尾重 n ——估计成活率 5 、混——指合理混合搭配,包括不同品种的混养,以及同一种鱼大中小规格的混养。这种既可达到充分利用水体和天然饵料的目的,又为轮捕轮放打下了基础。 6 、轮——指捕大留小,轮捕轮放。 7 、防——指防治鱼病,防治虫、鸟、兽的危害,防逃、防偷盗;防止水源和水质的污染,防止水质的恶化和缺氧浮头等。这是饲养管理中较重要的措施之一,与水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防治草鱼老三病的方法(经验处方): ① 佛派酸亩用量:每百斤鱼重用 10 — 12 片。 维生素 C , 20 片 1 百斤鱼重 维生素 E , 20 片 1 百斤鱼重 用面粉 4 斤,细糠 6 斤 ② 硫酸庆大霉素, 12 — 15 片 维生素 C , 20 片 1 百斤鱼重,拌料同上。 ③ 土霉素每百斤鱼重用 20 片 维生素 C , 20 片,拌料同上 以上三种处方每 13 — 15 天用药 1 次,交叉进行。 ④ 痢特灵,每百斤鱼重用 8 — 10 克计算。连续 3 天,拌料同上。 8 、管——是养鱼八字经的关键,以上叙述的七个方面的技术和措施,最终都要落到这个管字上。主要包括饲养管理、巡塘、看管拦鱼设备,要管好养殖的鱼,不仅要求饲养人员有较好的技术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第四节 推广优良品种 1 、湘云鲫、彭泽鲫、白鲫、罗非鱼 2 、班点叉尾鲴,倒刺耙、镢鱼 3 、泥鳅养殖(上饶农业局、下属场站) 第五节种草鱼 1 、春播: 1 年生牧草,播种当年即可完成整个生长过程,开花结籽后死亡。如:苏母草、墨西哥玉米、齿绿苦荬菜。 2 、秋播:二年生牧草,播种当年不开花结果子,第二年开花结籽后死亡。如:黑麦草、紫云英、甘草。 3 、多年生牧草,寿命二年以上,高的可达 5 — 6 年或几年以上。如毛花雀稗、矮象草(高产)、白三叶、紫花苜蓿等。石城县目前种草品种:黑麦草、苏丹草、玉米草。种菜养鱼:麦菜、黄牙苞(产量最高)、白菜等。 第六节介绍几种养鱼方法 1 、茶枯养鱼(每亩用 6 块,每月用 4 次):既消毒杀菌,又可喂鱼。 2 、化肥养鱼: 1 米水深,亩用碳肥 6 市斤,过磷酸钙 2 市斤一次,隔 7 天施一次,看水质而定,生石灰每月 2 次, 25 斤一次。 石城县农业局 曾柏芳
个人分类: 水产养殖|2443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返物理记:(1)至尊至清的物理学
热度 1 jmluo0922 2010-12-14 12:29
正如物理圈首语“析万物之理”所云,物理学是研究自然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最基本现象的学问。人类发展史已证明,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物理学重要成果的应用极大地推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为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提供了坚实基础。因此我认为物理学是“至尊”的科学, 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选择物理学研究作为终生职业的人,应该有“清贫一生”的思想准备,因为物理学研究可能耗尽您毕生精力,只为了发现和证实一个规律,或构建一个新的理论认识体系。所获得的成果往往是认识层面上的,它属于人类对自然认识共同财富,不像实用的工程技术具有专利保护权利。一个物理学家过着苦行僧似的生活,只为自己的观点或理论得到证实和社会承认而满足。而工程技术人员应用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科学成果进行技术开发,不仅可以获得应用技术的成就,同时还可以通过技术专利应用获得可观的收入。事实上工程技术是由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成果构建成的华丽建筑。用砖瓦建造建筑的工程师可以名利双收,而制砖造瓦的基础学科的研究工作者往往清贫一生。 因此物理又是“至清”的学问。 科技强国是社会的普遍共识,强大的科技是由技术创新来支撑,而坚实的基础科学研究和突破性成果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和根本动力。争取基础研究的“诺贝尔奖”不仅是为了一个国家脸面,更重要的是为一个国家科技的未来。我们不能把基础科学研究置于次要的地位,更不能为了眼前可见的利益而放弃投入大见效慢的基础研究。 因此,对于献身于像物理学这样“至尊至清”难于有个人丰厚利益的有志之士,全 社会应该给与更多的理解和关心,国家应在科研项目的资助方面给与必要的政策支持。
个人分类: 杂谈|3402 次阅读|1 个评论
工程技术文献资源查找与利用
icstu1 2009-11-24 12:14
工程技术文献资源查找与利用
个人分类: F 描述场景与回溯某个实例|8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程领域254位ISI HighlyCited高被引学者
cwhm 2009-9-6 13:31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ENGINEERING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1 to 50 (of 254) Page 1 of 6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Acrivos, Andreas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Adrian, Ronald J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Alexander, Martin Cornell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Microbiology Engineering Anderson, Brian David Outram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Engineering Antonia, Robert Anthony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Australia Engineering Asada, Minoru Osaka University Japan Engineering Asbeck, Peter 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strm, Karl Johan Lun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und University Sweden Engineering Atkinson, Rog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Chemistry Ecology/Environment Geosciences Atluri, Satya 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Averback, Robert 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nited States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Babuska, Ivo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Baliga, B. Jayant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Banerjee, Soumitro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dia Engineering Barmish, B. Ros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Bathe, Klaus-Jrge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Bazant, Zdenek P.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Bejan, Adrian Duk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Belytschko, Ted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Bernstein, Dennis 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Beven, Keith John Lancaster University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Bidleman, Terry F. Science Technology Branch, Environment Canada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Biersack, Jochen P. Hahn-Meitner-Institut, Berlin Germany Engineering Billings, Stephen A.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England Engineering Bimberg, Dieter Technische Universitt Berlin Germany Engineering Physics Bowers, John 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Brady, John F.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Bras, Rafael L.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Brown, Robert A.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Brusseau, Mark L. University of Arizon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Budiansky, Bernard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Burrus, C. A. Lucent Technologies, Bell Labs Innovations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Byer, Robert L.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Canny, Joh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Capasso, Federico Lucent Technologies, Bell Labs Innovations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Cass, Glen R.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Charpak, Georges CERN Switzerland Engineering Chemla, Daniel Simon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Physics Engineering Chen, Sheng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Highfield England Engineering Cherry, John A.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Chiou, Cary T.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wan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Cho, Alfred Y. Lucent Technologies, Bell Labs Innovations United States Physics Engineering Chua, Leon 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Clarke, David W. University of Oxford England Engineering Coldren, Larry 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Cosby, Bernard Jackso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win, Stephen C. City College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Crisfield, Michael A.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England Engineering Crochet, Marcel J. Universite Catholique de Louvain Belgium Engineering Dagan, Gedeon Tel Aviv University Israel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Results 1 to 50 (of 254) Page 1 of 6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Copyright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ENGINEERING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51 to 100 (of 254) Page 2 of 6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Dandridge, Anthony US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Davis, Randall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Davis, Stephen H.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DeKleer, Johan Xerox Corporation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Dentai, Andrew G. Lucent Technologies, Bell Labs Innovations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Doolittle, Lawrence R.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Doyle, Barney L.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Doyle, John C.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Dressendorfer, Paul V.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Driscoll, Charles T. Syracus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Dubois, Didier Institut de Recherche en Informatique de Toulouse France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Dutton, Robert W.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astman, Lester F. Cornell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kstein, Wolfgang Max-Planck-Institut fr Plasmaphysik Germany Engineering Eisenreich, Steven J.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Evans, Anthony 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Physics Materials Science Faeth, Gerard 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Farhat, Charbel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Institute for 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Engineering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Fleck, Norman A.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England Engineering Fleetwood, Daniel M. Vanderbilt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Florez, L. T.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Fossum, Jerry G. University of Florida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Franca, Leo Penna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Denver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Francis, Bruce Allen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Engineering Frind, Emil O.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Galloway, James Nevill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Geosciences Engineering Garner, Francis A. 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Gelhar, Lynn W.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Geman, Donal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Geman, Stuart Brow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Gillham, Robert W.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Glover, Keith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England Engineering Goodwin, Graham C.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Australia Engineering Gpel, Wolfgang Germany Engineering Gossard, Arthur C.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nited States Physics Engineering Gresho, Philip M.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Groeseneken, Guido IMEC -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Belgium Engineering Grosjean, Daniel DGA Inc.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Grossberg, Stephen Bos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Gschwend, Philip Michael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Gupta, Vinod Kumar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orkee India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Haralick, Robert M.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Harame, David L. IBM Corporation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Haus, Hermann A.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Henry, Charles H.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Hildemann, Lynn M.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Hinton, Geoffrey E.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Engineering Hites, Ronald Atlee Indiana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Affairs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Ho, Chih-M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Hoffmann, Michael R.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Results 51 to 100 (of 254) Page 2 of 6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Copyright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ENGINEERING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101 to 150 (of 254) Page 3 of 6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Hopfield, Joh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Hopfinger, Emil J. LEGI France Engineering Horn, Berthold Klaus Paul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Hornberger, George M.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Hornik, Kurt Wirtschaftsuniversitt Wien Austria Engineering Hu, Chenm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Huang, Thomas 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Hughes, Thomas J.R.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Hutchinson, John W.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Iga, Kenichi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apan Engineering Incropera, Frank P.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Isidori, Alberto Universit degli Stud di Roma La Sapienza Italy Engineering Itoh, Tatsu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Jain, Anil K.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Jones, Kevin C. Lancaster University England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Joseph, Daniel D.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Jury, William 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Kailath, Thomas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Mathematics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Kanade, Takeo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Kay, Steven M. 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Keer, Leon M.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Kelly, Rafael CICESE Mexico Engineering Kemmer, Josef KETEK GmbH Germany Engineering Khargonekar, Pramod P. University of Florida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Kikuchi, Noboru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Kile, Daniel E. U.S. Geological Surve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Kim, Joh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Kitanidis, Peter K.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Knauss, Wolfgang G.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Ko, Ping K.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Peoples Rep China Engineering Kokotovic, Petar V.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Koren, Uziel CyOptics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Koyama, Fumio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apan Engineering Kusiak, Andrew University of Iowa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Law, Chung K.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Leal, L. G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Lee, Chin C.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Lee, T. P. Bellcore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Leitmann, Geor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Liew, Kim Meow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eoples Rep China Engineering Liu, Wing Kam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Luthy, Richard G.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Lutz, Gerhard Max-Planck-Institut fnr Physik Germany Engineering Mackay, Don Trent University Canada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Maes, Herman E. IMEC Belgium Engineering Malcolm, R. L. University of Alaska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Mallat, Stphane G. cole Polytechnique France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Marple, S. Lawrence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McCarty, Perry L.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Mendel, Jerry M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Results 101 to 150 (of 254) Page 3 of 6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Copyright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ENGINEERING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151 to 200 (of 254) Page 4 of 6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Meyerson, Bernard S. IBM Corporation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Miller, David A.B.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Physics Engineering Miller, James A.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Mishra, Umesh 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Mittra, Raj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Moin, Parviz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Morari, Manfred ETH Zrich Switzerland Engineering Morko, Hadis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Materials Science Physics Engineering Muir, Derek C.G. Environment Canada Canada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Nakazawa, M. Engineering Needleman, Alan Brow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Nemat-Nasser, Siavouc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Neuman, Shlomo P. University of Arizona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Nguyen, Duc T. Old Domini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Nicolet, Marc-Aurel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Noor, Ahmed K. Old Domini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Oden, J. Tinsley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Olshansky, Robert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Olsson, Nils Anders Semrock, Inc.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Orszag, Steven A. Yal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Ortiz, Michael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Parker, John (Jack) C.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Payne, David N.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England Engineering Pearton, Stephen J. University of Florida United States Physics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Pedrycz, Witold University of Alberta Canada Engineering Petersen, Ian R. University Colleg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Engineering Philipps, V. EURATOM Association Germany Engineering Pignatello, Joseph J. Connecticut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Poggio, Tomaso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Pope, Stephen B. Cornell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Prade, Henri CNRS France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Raithby, George D.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Engineering Rao, P. Suresh Chandra Purdu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Reddy, Junuthula N. Texas AM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Reinhard, Martin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Rice, James R.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Roberts, Paul V.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Rodi, Wolfgang Alfons Universitt Karlsruhe Germany Engineering Rosenfeld, Azriel University of Maryland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Roth, Joachim Max-Planck-Institut fr Plasmaphysik Germany Engineering Sangiovanni-Vincentelli, Alberto Luigi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Saraswat, Krishna C.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Saruwatari, Masatoshi NTT Japan Engineering Sauli, Fabio CERN Switzerland Engineering Savage, Stuart B.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 Engineering Schwank, James R.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Schwarzenbach, Ren P. Vorsteher Institut fr Gewsserschutz und Wassertechnologie Switzerland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Seinfeld, John H.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Geosciences Ecology/Environment Sejnowski, Terrence J. 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 United States Neuroscience Engineering Sharir, Micha Tel Aviv University Israel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Mathematics Results 151 to 200 (of 254) Page 4 of 6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Copyright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ENGINEERING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201 to 250 (of 254) Page 5 of 6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Shih, Choon Fo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Engineering Shur, Michael S.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Sigmund, Peter 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 Denmark Engineering Simo, Juan-Carlos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Slotine, Jean-Jacques 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Sontag, Eduardo D.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Sparrow, Ephraim M.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Speziale, Charles G.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Stein, Gunter Honeywell Inc.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Stinchcombe, Maxwell B.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Stoica, Peter Uppsal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weden Engineering Stork, Johannes (Hans) M.C. Texas Instruments Inc.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Sudicky, Edward A.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Suematsu, Yasuharu Koch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apan Engineering Suen, Ching Y. Centre for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CENPARMI) Canada Engineering Sugeno, Michio RIKEN Japan Engineering Takagi, Takeshi Ryoka Systems Inc. Japan Engineering Taylor, Robert 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Terzopoulos, Demetri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Theocaris, Pericles S. Greece Engineering Thurman, E. Michael U.S. Geological Survey United States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Tien, Chang-L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Tompkins, Willis J.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Tucker, Rodney S.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Engineering Tvergaard, Viggo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Denmark Engineering Ulaby, Fawwaz T.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ollege of Engineering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Unser, Michael cole Polytechnique Fdrale de Lausanne (EPFL) Switzerland Engineering Vafai, Kambiz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van Genuchten, Martinus Theodorus USDA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Van Stryland, Eric W.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Vetterli, Martin cole Polytechnique Fdrale de Lausanne (EPFL) Switzerland Engineering Viskanta, Raymond Purdu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Wampler, William R.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Wang, Yue J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Weber, Walter J.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ollege of Engineering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logy/Environment Webster, John G.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Weilhammer, Peter CERN Switzerland Engineering Welch, David F. SDL Inc.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Westbrook, Charles K.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White, Halbert 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Economics/Business Wiegmann, William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Physics Williams, Forman 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Winokur, Peter S.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Winter, Jrg Ruhr-Universitt Bochum Germany Engineering Wold, Svante Umetrics Inc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Wonham, W. M.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Mathematics Engineering Wright, Richard F. Norwegian Institute for Water Research Norway Ecology/Environment Engineering Wyatt, Richard England Engineering Yager, Ronald R. Iona College United States Computer Science Engineering Yariv, Amno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Physics Engineering Results 201 to 250 (of 254) Page 5 of 6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Copyright 2008 Thomson ISI Browse Results by CATEGORY - ENGINEERING Home Browse Results Results 251 to 254 (of 254) Page 6 of 6 Name Institution Country Category Yoshida, Kosaku Kitam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apan Engineering Zames, George D. Canada Engineering Zhu, Jian Zhong UES-software Inc. United States Engineering Zienkiewicz, Olgierd Cecil University of Wales Swansea Wales, UK Engineering Results 251 to 254 (of 254) Page 6 of 6 function goToLinkHelp() { win_browser = window.open("http://hcr3.isiknowledge.com/help.cgi?h=hover.htm", "HCR_help", "width=665,height=475,toolbar=yes,scrollbars=yes,menubar=yes,resizable=yes"); win_browser.focus(); } =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Copyright 2008 Thomson ISI
个人分类: 科教数据|45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pony1984621 2009-7-13 23:33
附件下载: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个人分类: 转载精品|29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煮鸡蛋说起——谈谈我对中国工程技术的一些看法
pinjianlu 2009-3-21 11:05
可能你也许会问:ldquo;煮鸡蛋有什么好说的?很简单的事情!说这个很无聊!rdquo; 那么我请问你:ldquo;你煮鸡蛋是怎么煮的?是凭感觉还是估计?约莫过了多久、大概差不多了,就可以了。rdquo;是这样的么?如果是这样,那么这里又体现出了我们国家和老外的思维方式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正是决定了我们工程技术不如别人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德国的工程技术很强,美国、日本也远远优胜于我们?我觉得思维方式的差别能决定最终的结果。 那么思维方式的差别在哪里?我就从ldquo;煮鸡蛋rdquo;开始说起。 很久以前就看过老外做的一个实验:把一批鸡蛋丢在水里一起煮,从 3 分钟后开始,每过一分钟就捞起一个,切开了看看蛋黄和蛋清的情况。 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鸡蛋煮了十分钟后,就有 99 %的概率是煮熟了,而且还没煮老,刚好合适。 这样量化之后,再煮鸡蛋不是就可以有一个时间的度了么?可以有一个时间上的量度了,而不是再凭感觉,不论是谁去做同样的一件事,都可以有同样的一个结果。 而我们也许就没有这个量度,凭感觉去做事。或者用肉眼去看,这样人为因素就很大,不同的人去操作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样的做事方式是不太适合于工程技术的发展的。 举个例子,上海地铁一号线是德国人设计的,二号线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我们凭感觉,觉得入口先上升的几步梯子和下梯子后的转弯都是浪费,就省去了这些东西,结果就出了问题,实践证明,德国人设计的这些东西还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做事就只凭一种感觉、完全靠感性认识,不会去量化,然后用数学工具去分析问题,那么也许做事很简单,但就可能因为人的错觉而造成重大问题。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3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