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水科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水科学研究进展报告2011-2012》白皮书出版
热度 1 zuoqiting 2013-6-30 11:18
​《中国水科学研究进展报告 2011-2012 》一书简介 参考文献标注: 左其亭主编,中国水科学研究进展报告 2011-2012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3.6 ZuoQiting. Report on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research in China 2011-2012 . Beijing: China WaterPower Press. 2013. 下载部分内容 : 《中国水科学研究进展报告2011-2012》-左其亭主编.pdf 内容提要 本书在全面收集最近两年有关水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展示水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水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性参考资料。全书共分11章。第1章首先阐述水科学的范畴及学科体系,介绍了本书的总体框架;其次重点对2011-2012年水科学研究进展总体情况进行介绍,是研究进展综合报告;最后简要介绍水科学发展趋势与展望。第2章至第9章是对2011-2012年水科学8个分类的研究进展进行专题介绍,分别包括有关水文学、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经济、水法律、水文化、水信息共8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是研究进展专题报告。第10章、第11章分别介绍了2011-2012年水科学方面的学术交流、学术专著情况。 本书是一本汇聚有关水科学研究最新进展的工具书,可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时参考。 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宝贵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加剧了水危机。在自然和人类的双重压力下,出现水问题的地区越来越多,水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重。在许多地区,水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被联合国列为贫水国之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状况令人担忧。 人们早已注意到日益严重的水问题(包括水短缺、水污染、洪水灾害),学术界也在关注水问题,但由于水问题的复杂性,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多个学科,目前还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急需加强这方面更深层次的多科学交叉研究。比如,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如何使多余的洪水资源不仅不会带来灾害,而且变害为利?如何使人类最大程度地享用“干净”的水资源,保护生存的环境?如何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显得十分重要,但又十分复杂。实际上,水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巨系统,在研究水问题时,不可能仅仅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就事论事”,需要集中水利、环境、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卫生、信息等多方面的人力,开展联合研究。 因此,对“水”的开发、利用、规划、管理、保护、研究,涉及多个行业、多个区域、多个部门、多个学科、多个观念、多个理论、多个方法、多个政策、多个法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科学。我们不妨把研究与水有关的学科统称为水科学( waterscience )。 具体来说,水科学是一个研究水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征,分布、运动、循环等规律,开发、利用、规划、管理与保护等方法的知识体系。本人 曾在2007年年初把水科学表达为水文学、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工程、水经济、水法律、水文化、水信息、水教育等十个方面的集合;并在随后的多年时间内,举办多次相关研讨会,与国内多位著名学者探讨水科学交叉研究前沿问题;也多次思考水科学研究的内涵和范畴,特别是水科学交叉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学科展望;越来越感觉到非常有必要对水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实时总结,为进一步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和制定发展战略、指导水管理等生产实践奠定基础。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自2011年起组织编撰本书,计划每两年发布一本水科学研究进展报告,为水科学发展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由于收集资料的工作量特别大,再加上学科方向较多,特别邀请了多位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参与,各位参与者做了大量仔细的撰写工作。可以说,本书聚集了多位学者的智慧,是集体的结晶。本书包括11章,每章挑选相关作者撰写,在各章中注明其撰写人员及贡献,并拥有该章的版权,文责也由该章作者负担。其中,第1章由左其亭撰写,第2章由平建华、凌敏华、梁士奎撰写,第3章由左其亭、马军霞、张修宇撰写,第4章由窦明、徐洪斌、陈豪、米庆彬撰写,第5章由王富强、赵衡撰写,第6章由韩宇平、梁士奎撰写,第7章由胡德胜、许胜晴撰写,第8章由王瑞平、贾兵强、徐华芳撰写,第9章由宋轩、李冬锋撰写,第10章由左其亭撰写,第11章由左其亭、魏钰洁撰写。全书由左其亭统稿。 第1章首先阐述了水科学的范畴及学科体系,介绍了本书的总体框架;其次重点对2011-2012年水科学研究进展总体情况进行介绍,是研究进展综合报告;最后简要介绍水科学发展趋势与展望。第2章至第9章是对2011-2012年水科学8个分类的研究进展专题介绍,分别包括有关水文学、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经济、水法律、水信息、水文化共8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是研究进展专题报告。第10章、第11章分别介绍了2011-2012年水科学方面的学术交流、学术专著情况。 本书的每章内容都凝聚着作者的智慧和心血。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衷心感谢各位作者对本书的支持和付出的努力!本书出版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9183和5107913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215)、“十二五”水利高等教育研究重点课题(SLGJY125-ZD01)、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的经费支持。向支持和关心作者研究工作的所有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出版社同仁为本书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 由于本书追求的目标是全面介绍水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非常不容易。再加上时间仓促,书中错误和缺点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左其亭 2013 年 3 月 1 日 目录 前言 第1章 水科学体系及2011-2012研究进展综合报告 1 1.1 概述 1 1.2 水科学的范畴及学科体系 2 1.3 本书采用的水科学体系及分章情况 8 1.4 水科学2011-2012研究进展综述 8 1.5 水科学发展趋势与展望 17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20 参考文献 2 1 第2章 水文学研究进展报告 22 2.1 概述 22 2.2 以研究对象分类的水文学研究进展 24 2.3 以应用范围分类的水文学研究进展 40 2.4 以工作方式分类的水文学研究进展 46 2.5 以研究方法分类的水文学研究进展 48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65 参考文献 66 第3章 水资源研究进展报告 95 3.1 概述 95 3.2 水资源与水系统模型研究进展 97 3.3 水资源分析计算与评价研究进展 99 3.4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进展 104 3.5 人水关系与和谐论理论方法研究进展 109 3.6 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进展 111 3.7 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115 3.8 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研究进展 121 3.9 水战略与水管理研究进展 127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129 参考文献 130 第4章 水环境研究进展报告 144 4.1 概述 144 4.2 水 环境调查、监测与分析 研究进展 146 4.3 水 质模型与水环境预测 研究进展 153 4.4 水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158 4.5 污染物总量控制及其分配研究进展 161 4.6 水环境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164 4.7 生态环境需水 理论 研究进展 167 4.8 生态水文学 研究进展 172 4.9 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176 4.10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186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189 参考文献 189 第5章 水安全研究进展报告 214 5.1 概述 214 5.2 水安全表征与评价 218 5.3 洪水及洪水资源化研究进展 219 5.4 干旱研究进展 234 5.5 水环境安全研究进展 247 5.6 水安全其他方面研究进展 252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261 参考文献 262 第6章 水经济研究进展报告 279 6.1 概述 279 6.2 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整体分析研究进展 281 6.3 水资源价值研究进展 284 6.4 水权水市场 研究进展 286 6.5 水利工程经济研究进展 29 1 6.6 水利投融资及产权制度改革研究进展 293 6.7 虚拟水与社会水循环研究进展 295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300 参考文献 300 第7章 水法律 研究进展报告 306 7.1 概述 306 7.2 流域管理法律制度研究进展 307 7.3 水权制度研究进展 3 09 7.4 水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进展 311 7.5 生态环境用水法律政策研究进展 313 7.6 涉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 314 7.7 水事纠纷处理机制研究进展 316 7.8 外国水法研究进展 317 7.9 国际水法研究进展 318 7.10 其他方面研究进展 320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322 参考文献 322 第 8 章 水文化研究进展报告 326 8.1 概述 326 8.2 水文化物质遗产研究进展 329 8.3 水文化非物质遗产研究进展 33 1 8.4 水文化教育研究进展 334 8.5 水文化传播研究进展 337 8.6 水文化学术动态 339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34 1 参考文献 34 1 第 9 章 水信息研究进展报告 345 9.1 概述 345 9.2 基于遥感的水信息采集与监测研究进展 346 9.3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信息采集与监测研究进展 350 9.4 基于GIS的水信息挖掘研究进展 350 9.5 基于GIS的水信息系统开发研究进展 357 9.6 数字水利 研究进展 359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361 参考文献 362 第10章 关于水科学方面的学术交流介绍 369 10.1 概述 369 10.2 中国水论坛 369 10.3 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年会 372 10.4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年会 377 10.5 水科学发展论坛 379 10.6 水科学QQ群及相关学术交流介绍 386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392 第11章 关于水科学方面的学术专著介绍 393 11.1 概述 393 11.2 科学出版社 393 11.3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400 11.4 黄河水利出版社 418 11.5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423 11.6 其他出版社 427 本章撰写人员及分工 438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6971 次阅读|8 个评论
发布《水科学QQ群2012年度总结报告》!
热度 2 zuoqiting 2012-12-31 16:00
水科学 QQ 群 2012 年度总结报告 左其亭 金菊良 2012 年 12 月 31 日 1 .水科学 QQ 群 2012 年工作总结 创建于 2010 年 4 月 19 日 的水科学 QQ 群,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大家的广泛支持,水科学 QQ 群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在实现为广大学者和同仁提供“水科学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便捷探讨平台的道路上,日渐成熟,并将继续沿着坚实的步伐前进。 在各位专家、研究生的大力支持下,水科学 QQ 群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形成包含水科学(专家)群( 108544773 )、水科学(研究生 1 )群( 109397366 )、水科学(研究生 2 )群( 81081839 )三个子群的水科学 QQ 群集,并且从 2012 年 2 月 5 日起 ,水科学群(专家)和水科学(研究生 1 )群陆续升级,目前分别可容纳 500 人,三个子群共可容纳成员 1200 人,可为越来越多的同仁提供更好的平台,同时期盼大家继续支持水科学 QQ 群! 水科学 QQ 群主要面向各高校、科研院所、水管理行业中活跃在“水科学理论与实践前沿”方面的专家、学者、水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在读硕士生、博士生。 本群的口号是“加强交流,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为了充分发挥水科学 QQ 群的学习交流作用, 2012 年度在群友们的大力支持及管理员的协调下,水科学 QQ 群展开了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主要有: (1) 召开了水科学 QQ 论坛 12 届,针对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召开讨论,特别是运用现代最快速、最低耗、最高效的网络论坛形式, 打破了时空界限, 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通过举办论坛,加强学术交流,探讨水问题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新研究等科学问题, 让大家更深层次地理解水科学研究在现阶段的意义和方向, 促进水科学的发展。与以往相比,今年的讨论主题更加新颖、 更为具体、讨论更为深入、 内容更加丰富, 操作性更强, 水科学 QQ 论坛也在逐渐成为大家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每次 QQ 论坛结束后,专门撰写了 QQ 论坛会议纪要,供大家查阅,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2) 促进学术成果推广活动、实现很多资料的共享。在 QQ 群里,有各行各业的人士,特别是吸纳了期刊编辑部编辑、出版社编辑、报社记者和编辑,他们为我们学术观点和学术成果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另外, 群友们相互帮助, 大家无私提供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资料,为普及知识、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参考,大家相互受益匪浅。 (3) 除了水科学 QQ 论坛,大家在平时的 QQ 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涉及范围、深度都有所提高。同时依托于群友们专业背景广泛、优势互补, 消除了专业隔阂 , 群友们相互支持,组成一个自适应系统,这样更有效更便捷更准确地解决问题、提高自己, 在答疑解惑方面,取得了更为明显的效果。充分发挥了专业群的优势,不同思想进行碰撞交流,相互提高,形成学术交流氛围非常好的专业交流平台。 (4) QQ 群管理员根据《水科学 QQ 群使用规则》,较好地实现了水科学 QQ 群的实名制和动态制的规范化管理,同时使得水科学群成员更加活跃积极。本年度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水科学 QQ 群取得了丰硕成果,受到群友们广泛好评 。 2 . 2012 年活动 介绍 下面分水科学 QQ 论坛和学术成果推广两方面进行介绍。 2.1 水科学 QQ 论坛 2012 年,水科学 QQ 群不定期共举办了水科学 QQ 论坛 12 届,每次论坛都有专人在 3 个子群之间传递信息,实现水科学 QQ 群共同讨论、信息共享。每次论坛后都撰写了论坛会议纪要,供大家阅览。各届论坛的主题、主持人及举办时间如表 1 所示。 表 1 2012 年水科学 QQ 论坛主题及举办时间一览表 届次 主题 主持人 举办时间 第 28 届 基金申请书写作讨论 金菊良 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左其亭教授(郑州大学)、姜文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等 2012 年 1 月 16 日 星期一 20:00-22:00 第 29 届 如何全面推进水利跨越式发展 姜文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刘艳飞(中国水利报) 2012 年 2 月 7 日 星期二 20:00-22:00 第 30 届 科技论文写作体会与交流 罗长军(《水电能源科学》编辑部)、王斌(《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编辑部,编辑)、刘丽(合肥工业大学)、崔国韬(郑州大学)、金菊良(合肥工业大学) 2012 年 3 月 6 日 星期二 20:00-22:20 第 31 届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付强(东北农业大学)、 刘东(东北农业大学) 2012 年 3 月 22 日 星期四 20:00-22:00 第 32 届 第六届水科学发展论坛暨第 32 届水科学 QQ 论坛 主题:水循环与河流健康 承办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学院(水资源研究所、河流研究所)、郑州大学水科学研究中心 2012 年 4 月 14 日 星期六 全天 第 33 届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理论方法及应用探讨 姜文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王宗志(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盛东(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 2012 年 5 月 1 7 日 星期四 20:00-22:00 第 34 届 水利在生态强省建设中的作用 金菊良(合肥工业大学) 、窦 明(郑州大学)、王红瑞(北京师范大学)、张礼兵(合肥工业大学)、蒋尚明(安徽省水科院) 2012 年 6 月 20 日 星期三 20:00-22:30 第 35 届 “我”看水利“十二五”规划 左其亭(郑州大学教授) 、刘艳飞(中国水利报社编辑)) 2012 年 7 月 25 日 星期三 20:00-22:30 第 36 届 我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 黄国如(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常留红(长沙理工大学博士) 2012 年 9 月 11 日 星期二 20:00-22:30 第 37 届 旱灾风险管理方法探讨 李 磊(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王富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蒋尚明(安徽省•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金菊良(合肥工业大学) 2012 年 9 月 27 日 星期四 20:00-22:30 第 38 届 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及其主要技术 危润初(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喜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12 年 12 月 6 日 星期四 20:00-22:30 第 39 届 水科学 QQ 论坛的年度总结与新年展望 左其亭 教授(郑州大学)、金菊良教授(合肥工业大学) 2012 年 12 月 26 日 星期三 20:00-22:30 2.2 学术成果推广 2012 年,水科学 QQ 群继续得到群友们的积极支持。大家积极为本群的发展献计献策,并认真推动各项措施的具体实施,使本群在 2012 年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2.1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的“水科学发展论坛”专栏 效果较好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从 2011 年第 1 期开始,推出“水科学发展论坛”专栏,刊登有关水科学发展的论文,旨在对我国水科学发展,从思想、理论、方法和前瞻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探讨。 至今已推出 11 期共刊登 41 篇文章, 2012 年至第 5 期共刊登 16 篇,具体如下: 左其亭 , 郭丽君 , 平建华 , 等 . 干旱区流域水文 - 生态过程耦合分析与模拟研究框架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2012, 10(1) : 102-105. 郝弟 , 张淑荣 , 丁爱中 , 等 . 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2012, 10(1) : 106-111. 孙甲岚 , 雷晓辉 , 蒋云钟 , 等 . 河流生态需水量研究综述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2012, 10(1): 112-115. 张晓烨 , 董增川 . 地下水模拟模型与优化模型耦合技术研究进展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2012, 10(2) : 142-144. 崔国韬 , 左其亭 . 河湖水系连通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关系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2012, 10(2) : 129-132. 马帅 , 俞淞 , 王韶伟 , 等 . 北京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探讨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2012, 10(2) : 133-136. 魏钰洁 , 左其亭 , 窦明 . 基于“三条红线”的海水入侵区地下水保护体系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2012, 10(2) : 137-141. 梁士奎 , 左其亭 . 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关键问题讨论—以新密市为例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2012, 10(3) : 109-112. 王韶伟 , 岳会国 , 熊文彬 , 等 . 我国内陆核电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安全相关问题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2012, 10(3) : 113-117. 陈杰 , 齐实 , 王奇 , 等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2012, 10(3) : 118-122. 彭勇 , 王萍 , 徐炜 , 等 . 气象集合预报的研究进展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2012, 10(4) : 90-96. 刘昌东 , 万金红 , 马建明 , 等 . 洪涝灾害人口损失研究进展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2012, 10(4) : 97-101. 李可任 , 左其亭 . 节水器具推广财政补贴标准测算方法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2012, 10(4) : 102-107. 叶碎高 , 何斌 , 彭安帮 , 等 . 信息融合技术在防洪决策中的应用分析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2012, 10(5) : 101-107. 王业耀 , 张铃松 , 孟凡生 , 等 . 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研究进展及建立我国氨氮水质基准的探讨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2012, 10(5) : 108-113. 杨瑶 , 徐鹤 , 尹建锋 . 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2012, 10(5) : 114-118. 2.2.2 《中国水利报 》推 出 “微论” 及“微观水事”,反响很好 随着网络上各种交流方式的出现,为进一步扩展同行们参与水科学 QQ 群的途径,中国水利报刘艳飞记者创办报纸版“微博”——“微论”,形式新颖、观点短小精悍、社会性强;同时在《中国水利报》上推出“微观水事”栏目,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及时地对水利行业新成果、新动向进行简短而鲜明的评论。这些新形式的探索,得到读者及相关学者、领导的一致好评。 2012 年已刊登的“微观水事”包括: 微观水事,出版日期: 2012.1.12. 针对“重庆保护母亲河、搭建水利项目建设的公益平台”等信息展开的评论。 微观水事,出版日期: 2012.2.23. 针对“全国耕地干旱面积和农村饮水困难人数变化趋势和原因”等信息展开的评论。 微观水事,出版日期: 2012.4.12. 针对“水利部、财政部印发的《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文件”展开的评论。 微观水事,出版日期: 2012.4.19. 针对“湖北省枣阳市人民政府批复的《湖北枣阳市河道采砂规划报告》事件”等展开相关评论。 微观水事,出版日期: 2012.5.3. 针对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发起的公益活动“善水行动”,旨在进一步加强企业水管理,响应“节水减污,善待水资源”的倡导等信息展开评论。 微观水事,出版日期: 2012.5.10. 针对“近日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税收政策的通知》事件”展开的评论。 微观水事,出版日期: 2012.6.21. 针对“水利部等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的事件”等展开评论。 微观水事,出版日期: 2012.6.14. 针对“受近日降雨影响,长江上游干流再次出现明显涨水过程,加强长江流域的雨情、水情、汛情监视”等展开评论。 在《中国水利报》上刊登水利及相关行业专家学者的“微论”,包括: 微论 如何写好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第 3231 期,出版日期: 2012.2.16. 结合 2012 年第 28 届水科学 QQ 论坛针对基金申请书写作讨论开展微论。 微论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理论方法及应用实践,出版日期: 2012.5.24. 结合 2012 年第 33 届水科学 QQ 论坛针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理论方法及应用探讨开展微论。 微论 生态强省建设中的水利保障,出版日期: 2012.7.12. 结合 2012 年第 34 届水科学 QQ 论坛针对水利在生态强省建设中的作用开展微论。 微论 对城市内涝的思考,出版日期: 2012.8.2. 结合 2012 年水科学 QQ 群的讨论内容开展微论。 微论 我看水利“十二五”规划,出版日期: 2012.8.23. 结合 2012 年第 35 届水科学 QQ 论坛针对“我”看水利“十二五””规划开展微论。 微论 我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出版日期: 2012.10.18. 结合 2012 年第 36 届水科学 QQ 论坛针对我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开展微论。 微论 干旱及旱灾的风险管理,出版日期: 2012.11.1. 结合 2012 年第 37 届水科学 QQ 论坛针对旱灾风险管理方法探讨等开展微论。 2.2.3 水科学 QQ 论坛与水科学发展论坛相结合,效果突出 为进一步加强水科学 QQ 群的交流作用,延续对郑州大学水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水科学发展论坛”进行创新尝试,第 32 届水科学 QQ 论坛与第六届水科学发展论坛相结合,通过水科学 QQ 论坛的形式,对水科学发展论坛进行网络直播,双向激发,让更多没能到达现场参与讨论的同仁也参与到论坛中来。新的论坛形式,收到了较好地效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使得水科学 QQ 论坛得到了更多的推广。 水科学发展论坛: http://www.waterscience.cn/waterforum/index.asp 第六届水科学发展论坛专题报道: http://www.waterscience.cn/waterforum/N6.htm 2.2.4 水科学 QQ 论坛讨论成果总结形成文章 为了使水科学 QQ 论坛的讨论内容被更多人了解,并提升水科学 QQ 论坛讨论的价值,从 2011 年度第 6 期(总第 22 期)的开始,水科学 QQ 群创办人左其亭教授、金菊良教授以及各位主持人开始提议在每期水科学 QQ 论坛之后,除了坚持总结会议纪要之外,可由主持人等组织讨论内容,撰写一篇文章出来投向相应的期刊,为表示对参加水科学 QQ 论坛的各位同仁的感谢,建议在文章最后的致谢部分列举出参与讨论的人员。期盼每期的主持人都能把 QQ 论坛的讨论结果总结成综述性论文,服务社会。 2.2.5 与出版社 合作意向 对于将来在某一研究方向取得的系统成果,本群将以专著的形式合作出版。目前,本群与科学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黄河出版社等国内几大出版社都有合作意向,这些出版社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本群讨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本群就有一些系统性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够通过专著的形式发表出来、服务社会。 2.2.6 青年学者的培养与传承 水科学群的发展不仅是水科学理论的发展,也是个人学识的积累。对于研究生群而言,尤其如此。本平台能够随时帮助解决青年学者遇到的各种问题,给予研究方法和方向上的指导。不定期的水科学 QQ 论坛更是使青年学者有了一个展示自我、与同行专家们交流的平台。因此,本群的建设对于青年学者的培养与教育无疑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欢迎今后更多的青年学子来主持 QQ 论坛。 3 .新年展望 2012 年,是 中 国水科学行业取得辉煌业绩的一年,一系列政策、规划相继出台,推动了水科学向前的发展, 中国水利正处于百年难遇的大发展时期, 通过水利的建设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水利行业也爆发出了新的发展热情。 2012 年也来到年尾,即将迎来新的一年。水科学 QQ 群经过 2 年多的发展,不断完善,已形成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发展道路。回顾水科学 QQ 群的发展历程,在 2011 年初制定的水科学 QQ 群发展总体规划(见图 17 )的指导下,论坛、会议、交流等不断加强,产出层的期刊、报道等也有所突破。今后仍将坚持该总体规划,以水科学的学科发展和群友的个人发展为核心,通过举行以“水科学 QQ 论坛”、“水科学发展论坛”、“ QQ 交流”等为主要形式的活动,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产出形式主要包括报道、期刊、项目和专著等方面:社会成果主要用“报道”的形式产出,理论成果主要用“期刊”的形式产出,科学问题成果主要用“项目”的形式产出,知识体系成果主要用“专著”的形式产出。 在管理层次上,形成了包含三个子群的水科学 QQ 群,同时部分有意愿的专家群成员也加入了研究生群,这大大增加了水科学 QQ 群各子群之间的交流,同时,我们会继续推行实名制和动态制的管理方式,积极听取群友的意见,为水科学 QQ 群 2013 年发展规划的实现提供后勤保障。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2012 年 12 月 26 日 举办了 2012 年最后一期水科学 QQ 论坛,以“水科学 QQ 论坛的年度总结与新年展望”为主题,讨论水科学 QQ 论坛以后的发展策略,同时对 2012 年度的工作进行总结。通过本次群友的积极讨论,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想法和建议:①增加个人的专题报告讨论;② 针对某一篇文章或专著进行讨论;③按时推出简讯,介绍重大水事等等。这些建议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尽可能予以采纳, 使得 2013 年水科学 QQ 论坛更可行、更有效、更高远。 计划于 2013 年 4 月 27 日 ,在合肥举办“ 第七届水科学发展论坛 ”会议,不收任何会议费,诚挚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 继续举办“ 水科学 QQ 论坛 ”。秉承学术平等、自由交流、融合创新、百家争鸣的论坛传统,在坚持科学探讨学科技术问题的同时,积极进行更广范围上的探求,展望未来水科学发展,从多学科交叉、多学科视野进行深入研讨,以期以科学工作者的身份从学科技术等方面入手,使水科学群更好地服务于水科学,服务于大家,服务于社会! 2013 年,是关键的一年,水科学 QQ 群发展将围绕着国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工作,水科学 QQ 论坛将继续围绕着水科学发展过程中热点和难点开展讨论。在 2013 年的论坛中,继续推动激发新思想、推出新人、 坚持积累,使水科学的学子能更快地发展 。欢迎大家对新的一年中水科学 QQ 群的发展随时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个平台建好 !在此再次对大家的积极支持深表感谢! 最后,祝愿水科学 QQ 群能够在群友们广泛支持下,越办越好!相信 2013 年的 QQ 论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更加精彩!在新的一年里,希望本群在带给大家便捷探讨和交流学术问题的同时,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全文下载: 2012年水科学QQ论坛年度总结报告 20121231.pdf
4169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成立
redtree 2012-8-17 00:35
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成立 作者:张晔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2-8-15 10:10:25 8月10日,“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在河海大学举行揭牌仪式。 “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河海大学校长王乘介绍,该中心由河海大学、清华大学牵头,协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紧密围绕“水利特色,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围绕国家水安全重大需求共同组建。经过多次深入凝练,现设立“水资源安全”、“洪旱灾害防治”、“水利水电工程安全”3个协同创新平台,平台下设10个研究方向。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在致词中表示,中心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围绕“2011计划”,深化高校体制机制改革;二是面向水利行业重大需求,围绕国家水资源安全、洪旱灾害防治与减灾、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等领域,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建设国际一流创新平台。
个人分类: 环境新闻|21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28届水科学QQ论坛”会议纪要--基金申请书写作讨论
热度 1 zuoqiting 2012-1-30 09:31
主题: 基金申请书写作讨论 时间: 2012 年 1 月 16 日 (周一)晚上 8 : 00-10 : 00 QQ 群 : 水科学(专家) (108544773) 、水科学 ( 研究生 1 )(109397366) 、 水科学(研究生 2 ) (81081839) 主持人: 金菊良、 左其亭、 姜文来等20位专家 2012 年 1 月 16 日星期一晚上 8:00-10:30 , “ 水科学(专家) ”QQ 群 (108544773) 、 “ 水科学 ( 研究生 1)”QQ 群 (109397366) 、 “ 水科学 ( 研究生 2)”QQ 群 (81081839) 联合组织了“第 28 届水科学 QQ 论坛”的讨论。 “ 水科学(专家) ”QQ 群主要由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水管理行业中活跃在 “ 水科学理论与实践前沿 ” 方面的专家、学者、水行政管理人员组成; “ 水科学 ( 研究生 1)” 、 “ 水科学 ( 研究生 2)”QQ 群主要由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 “ 水科学 ” 相关专业的在读硕士生、博士生和个别本科生组成。 本届论坛讨论的主题为 “ 基金申请书写作讨论 ” ,具体内容包括: (1) 申请题目、摘要的写作 ; (2) 立项依据、文献综述的写作 ; (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关键科学问题的写作 ; (4) 项目特色、创新之处、预期研究结果的写作。 会议讨论时间两个多小时,与会者积极发言,气氛热烈。 免费下载会议纪要: 第28届水科学QQ论坛-会议纪要(2012-1-16)-基金申请书写作讨论.pdf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3710 次阅读|4 个评论
水科学的框架不值得讨论吗?
热度 4 zhangxw 2012-1-9 17:12
水科学的框架不值得讨论吗?
水科学的框架不值得讨论吗? 张学文, 2012/1/9 今天看《水科学概论》这本厚书(科学出版社, 2010 ,谭绩文等)。作者在第一篇讨论了水文学的困惑、定义后提出水科学的理论框架体系。这个体系最后归结为其 77 页给的一个图(见后)。而这也是该书的各篇的结构。可以说,作者们通过论证和本书的组织结构给出了水科学的 6 大方面。 本人,气象工作者,在思考空中水的问题时,知道水文界呼吁建立水科学知识体系的事以后很高兴。也就顺着想了一些。基于我主张把气象学中的空中水知识本身汇集为空中水科学(空中水文学、或者大气水文学),以及过去有地表水、地下水的学科存在,于是我就把空中水、地表水(含海洋)、地下水看作是组成水科学的三个有联系又不重叠的水科学组成部分。 2011 年,我认识到生物水具有特殊的意义与规律性。最后我就形成了如图的认识。即地球水科学应当划分为 4 个基本独立又有联系的部分: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 我理解水科学就是地球水科学,也就是地球的水圈的知识体系。在钱学森的地球表层学的大框架内,把地球表层中的水,按照空中、地表、地下、生物来区分,即符合自然界的实际,也符合过去自然科学学科的合理延伸和再组织。 所以,把水科学以研究对象本身特点而区分为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是比较简单、科学又实际的。而这也延续了惯例,结构清楚,基本不重叠又不遗漏(完备)。 以上仅是个人见解,欢迎考虑,不知道您对此的看法如何? 张学文提出的水科学框架 水科学一书(2010)提出的水科学框架
个人分类: 水科学|5180 次阅读|8 个评论
地球上水体的数量与循环周期的函数关系
热度 4 zhangxw 2012-1-4 15:21
地球上水体的数量与循环周期的函数关系
地球上水体的数量与循环周期的函数关系 张学文 ,2012/1/4 地球上不同水体的数量以及它们循环一次需要的平均时间(周期)都是数量级跨度很大的变量。如海水的数量大约是 1338000*10 12 m ³, 2500 年循环一次,而空中水的数量仅为 13 ,循环周期是( 1/40 )年。这体现了不同水体变量的尺度跨度很大,也反映水体的数量与循环周期存在一定的关系。 附表是我收集和初步认可的不同水体的数量与循环周期值。附图是把表中的数值分别取对数而作的图。这个提示:水体数量与循环周期有正相关。 这个图是双对数坐标,它给出了水体数量的对数与水体循环周期的对数大致符合直线关系,略作变换,就认识到它大致符合幂函数关系: t = m 1.1289 /85.9 这里 t,m 分别表示水体循环周期(以年为单位)和水体数量(以 10 12 m ³为单位) 图中不仅看到它们的关系,也给出所谓 R 平方的值是 0.8632 ,它与最理想的值 1.0000 相差不多。说明相关质量还可以。 附注 1. 本图、公式是我第 1 次获得,欢迎引用,但是请说明出处; 2. 新年,这个公式和图算我为水科学探索的一个努力吧。 不同形态水体循环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 循环周期 ) 水体名称 循环一次时间 水体数量 10 12 ㎡ 海水 2500 年 1338000 深层地下水 1400 年 23400 极地冰川 9700 年 24064 湖泊 17 年 176 沼泽 5 年 11.47 土壤水 1 年 16.5 河水 16 天 2.12 生物水 30 天 1.12 空中水汽 9 天 12.9 云中的水滴、冰晶 1.8 小时 0.09 下降中的雨滴、雪花 13 分钟 0.13 地球上不同水体的数量m与其循环周期t的关系(双对数坐标) 地球上不同水体的数量与其循环周期的函数关系
个人分类: 水科学|4950 次阅读|4 个评论
发布《水科学QQ群2011年度总结报告》
热度 4 zuoqiting 2011-12-31 11:18
创建于 2010 年 4 月 19 日 的水科学 QQ 群,得到大家的广泛支持,在实现为广大学者和同仁提供“水科学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探讨”之平台的道路上,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各位专家、同学们的厚爱与支持下,水科学 QQ 群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形成包含水科学(专家)群( 108544773 )、水科学(研究生 1 )群( 109397366 )、水科学(研究生 2 )群( 81081839 )三个子群的水科学 QQ 群,共可容纳成员 600 人,却仍满足不了需求。不过,从 2012 年 2 月 5 日起 ,水科学群(专家)可容纳 500 人,届时可为更多的同仁提供更好的平台,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水科学 QQ 群! 水科学 QQ 群是主要面向我国各高校、科研院所、水管理行业中活跃在“水科学理论与实践前沿”方面的专家、学者、水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在读硕士生、博士生。 为了充分发挥水科学 QQ 群的学习交流作用, 2011 年度在群友们的大力支持及管理员的协调下,水科学 QQ 群展开了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主要有: (1) 召开了 11 届水科学 QQ 论坛,针对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召开讨论,特别是运用现代最快速、最低耗、最高效的网络论坛形式,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与 2010 年度相比,今年的讨论主题多是由群友最早提出,说明水科学 QQ 论坛也在逐渐成为大家学术交流的方式。每次 QQ 论坛结束后,专门撰写了 QQ 论坛会议纪要,供大家查阅,收到很好的效果。 (2) 促进学术成果推广活动、实现很多资料的共享。在 QQ 群里,有各行各业的人士,特别是吸纳了期刊编辑部编辑、出版社编辑、报社记者和编辑,他们为我们学术观点和学术成果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另外,在群共享中,大家无私提供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资料,为普及知识、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参考,大家互相受益匪浅。 (3) 除了水科学 QQ 论坛,大家在平时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涉及范围、深度都有所提高。同时依托于群友们专业背景广泛、优势互补,在答疑解惑方面,取得了更为明显的效果。充分发挥了专业群的优势,形成学术交流氛围非常好的专业交流平台。 (4) 尤其是研究生群,人员变化明显,管理员根据《水科学 QQ 群使用规则》,较好地实现了水科学 QQ 群的实名制和动态制的规范化管理,同时使得水科学群成员更加活跃积极。本年度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水科学 QQ 群取得了丰硕成果,受到群友们广泛好评 。 于今日发布《水科学QQ群2011年度总结报告》,全文下载: 水科学QQ群2011年度总结(发布).pdf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4184 次阅读|8 个评论
闲话:我的”水文”情结
热度 7 zhangxw 2011-10-12 11:42
闲话:我的 ” 水文 ” 情结 张学文 ,2011/10/11 1957 年 , 学了气象的我 , 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气象台当天气预报员。 1959 年 7 月的一场大降水过程我值班,我把情况告诉了当时水利厅负责洪水预告的水文总站,他们认为这暴雨会引起洪水,结果是我答应破天荒地在气象预报内容中加进了他们提供的水情资料。这个初次合作的成功也开启了我与水文朋友的多年联系。 是的从那以后,我经常骑上自行车就奔到水利厅的防洪指挥部,而那里的负责人陈家航成了我的朋友和我学习水文知识的老师了。我们的交往延续到 80 年代他不幸过世。什么径流量、径流系数、中山带雨量特别大等很多知识就是他告诉我的。从他那里我有了面雨量概念,知道用“求积仪”可以计算面积,以及一个区域的降水总量 … 于是我在 60 年代初,依靠从他们那里借的求积仪计算了新疆的年平均降水量是 2400 亿立方米。这个数据却成为我终生不忘的重要数据。 60 年代,我自学了苏联的 2 册河流学,学了新疆科学考察队关于新疆冰川的知识、数据,就是依靠我熟悉的降水、空中水数据和我理解的河流流量数据、冰川数据,我写成了近 3 万字的“新疆的水分循环和水分平衡”一文。该文提供的基本水分数据被新疆各界多年引用。 新疆水文总站的站长周聿超那时也是我朋友,我用太阳黑子资料做的气候分析资料,他感兴趣,特意到气象台来找我。作为一个小技术员,有水利厅的工程师来找我,我很感动。 时间又转到 70 年代,新疆水利厅在新疆大学办水文班,请了华东水利学院的水文副教授詹道江来讲课 ( 哪个年代的副教授比现在博导尊贵 ) 。不知道什么机会我的一个关于山区降水为什么大的气象计算文章的油印稿被他看到了。我被他请去恨是表扬了一番,据说他也在新疆气象局领导面前表扬了我。 70 年代初,我是政治上根本抬不起头来的技术员,南京来的教授的表扬对我鼓励很大。 水文部门的朋友在我身边说着降水的时面深问题,这也无形中对我产生了重要影响。 80 年代初我惊奇地发现统计力学的波尔兹曼分布理论可以用于降水现象,这促成我把这一物理学的原理成功移植来解释暴雨的时间 - 面积 - 深度关系。随后的资料证实,我获得的公式是普遍适用的。 我把这个理论称为降水的统计力学分析,就此开展的研究曾经取得不少成绩, 90 年代初马力以此为硕士论文。随后,我为之又补了一下内容,变成 1994 年新疆气象研究所与水利部门联合办的暴雨新理论学习班的教材。 作为气象工作者,我是努力学习水文知识的人,其实降水就是大家共同的关注点。这种关注使我对水文问题 , 比较有胆量去认识、分析与研究。这不仅体现在我写的文章涉及水文、水资源,也基于我对降水问题的探索,使我提出了创立大气水文学(现在主张称为空中水文学)的见解。 20 世纪末我看到水文界的刘国纬教授 ( 水科学进展杂志的创办者 ) 写成《水文循环的大气过程》一书,我对此发表了积极的评论,刘国纬后来到新疆,我介绍了关于“大气水文学”的思路,他劝我先写成小册子。 2010 年我们写的《空中水文学初探》一书,就是在这种思路影响下形成的。 以求知、服务为目的,这使我对“水文”的关系中没有门户之见、没有利害矛盾,而我收获的是知识和一些研究成果。
个人分类: 水科学|3385 次阅读|11 个评论
水科学,不应当包括关于水的所有主题,等等
热度 3 zhangxw 2011-9-28 11:56
水科学,不应当包括关于水的所有主题,等等 张学文 ,2011/9/28 今年夏季以来 , 我知道了一些关于“水科学”的热议、中国对水的研究的热情在增加、出版了水科学概论的图书、一些大学设立对应的学院、系等等情况。于是也跟着想了一些问题。主要有: 1. 支持水科学这个主题,并且感到,空中水是应当以合格的身份与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并列的水科学的基本内容。这也使我热心提倡的空中水研究有了更合适的身份。 2. 翻了《水科学概论》一书,感到它似乎要把关于水的一切知识都放进去。如水文化、水工程等。我认为文化可以包括科学,但是 科学是比文化小的概念 。人类的科学活动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一部分。科学不宜吃掉一切。再就是,技术是科学的应用,违反科学的技术固然是错误的,但是技术不宜占领科学的地盘。水的文化、水的政策、水工程等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下的水科学。 3. 另外我认为化学对水的研究、物理学、生物学对水的研究都已经相当专业和成功,水科学不宜把人家已经研究得很好的知识收编到新提出的水科学中。目前所谓的水科学,应当理解为是地球科学意义下的水知识体系,即 水科学是地球的水科学 的简称,而不是理科意义的水知识的再汇总。 4. 基于以上认识,我觉得水科学不要忙于侵占关于水的非科学领地,也不侵占理科过去对水的研究成果,而是努力整合好自己的 地球科学意义下的水科学知识体系 。 5. 所谓整合好自己的水科学知识体系,我理解就是划定研究领域、提炼基本概念、归纳基本规律、归纳基本现象、提炼基本问题、归纳基本应用、组织水科学研究、教育的共同体等等。 6. 气象工作者不能对“水科学”做局外人,应当即“不缺位”,也不“越位”,而是“做到位”,即以合适的身份参加这个“合唱”,该说的说,该做的做。过去在“水文气象学”名下的活动实际是效果不明朗的。以“空中水知识的系统化”身份参加进来比较合适。
个人分类: 水科学|3231 次阅读|6 个评论
百度上的水科学词条
热度 2 zhangxw 2011-9-18 10:16
昨天为百度写了水科学词条。今天知道已经被认可。现在贴在这里,欢迎大家修订补充。 张学文,2011.9.18 水科学,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水的科学知识体系,是关于水的科学知识的总称。   从科学的角度看,水知识已经从化学、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生物学的角度做过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并且独立地获得了丰富知识。到21世纪初,这些不同角度的关于水分的知识并没有很好地汇集称为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   可是鉴于水的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我国学者已经初步形成把分散的水知识汇集到一个系统里的意愿。或者说,水科学知识体系正在形成中。1990年我国出现了以“水科学进展”为名的杂志到2011年它已经成为我国的核心期刊,发表了大量有关水科学的文章。21世纪,北京师范大学设有水科学学院,南京大学设有水科学系,郑州大学设有水科学研究中心、水科学论坛、水科学网站,2009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立了应用水文气象研究院,现(2011)似转为学院建制,并开始招本科生”。以《水科学概论》为名的图书我国已经出版两本(2003、2010)。   从化学、物理学角度看水知识固然已经很多,但是单独成为一个学科的必要性并不大。生物学、生态学对水分问题也做了很多研究,但是没有提出独立设水科学的问题。而水文学是在早就存在的关于地球水的知识。陆地水文学、海洋学、研究地下水的水文地质学都是关于地球水科学的成熟分支。2010年又出现了关于空中水的科学的探索《空中水文学初探》一书。   在这些背景情况下,提出建立关于地球的水科学知识体系的目标是比较合理和现实的。地球水科学是研究地球上不同水体的存在、运动、变化(循环)和作用的知识体系。它应当是空中水知识、地面水知识(陆地水文学和海洋学)、地下水知识和生物水知识的有机汇集。
个人分类: 水科学|3717 次阅读|4 个评论
水体概念是地球科学中的基本概念
热度 2 zhangxw 2011-9-15 17:49
水体 概念是地球科学中的基本概念 张学文, 2011/9/15 概念是构筑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原料; 水体 概念是地球科学中的基本概念。 水, H 2 O, 可能是物理学和化学中研究得最充分的化合物(分子)。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在水这种物质上体现的十分清楚。 以上的认识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外,由于水分在地球表层的大量存在,也由于它们的存在、形成、运动、变化的环境的不同, 仅戴着物理学的物质仅有三态眼镜看问题就不够了 。于是出现了云、雨滴、海水、积雪、冰川、冰凌、河水、地下水等名词。你可以说它们都是物理学三态的进一步细化与变态。但是,你也不要让物理学的三态认识阻挡了你进一步研究这些形态的水分的努力! 在地球科学的视角下,我们不是用物理学的三态淡化这些特殊名称的科学地位,而是要看重它们的特殊性并且对它们开展专门研究。 此时, 水体 概念就突破物体三态概念浮现了出来。我认为 水体 是地球水科学的基础概念。 定义:水体 :在地球表层存在的各种特定形态的水分总称。 混合在干空气中的水汽、飘在天上的云、尚没有落地的雨、雪、雹、凝在树枝树叶上的露、霜等其化学成分都是 H 2 O ,但是在地学的视角下,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水体,是地面以上的不同类型的水体。 存在于地球表面的海水、河水、湖水、积雪、冰川、冰凌、流冰、城市的积水、水库的水、土壤水等都是地表面上不同类型的水体。 还有地下的水体,如永冻层中的水,流动的地下水、泉水、井水等是存在于地下的水体。 再,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的水分几乎占了生物体重的 50% 以上,它们的数量也很多,并且归入生物水。生物水也是水体的一种。 在上面这些例子中,水体概念是通用的概念,它泛指具有一定特色的水分,并且值得地球科学中开展特别的研究。 我们也可以 概括地说: 地球水科学就是研究地球上各种水体 的存在、运动、变化和作用的 科学。
个人分类: 水科学|4242 次阅读|11 个评论
水科学QQ群2010年度总结报告
热度 3 zuoqiting 2011-1-3 21:48
水科学 QQ 群 2010 年度总结报告 左其亭 金菊良 2011 年 1 月 1 日 1 .水科学 QQ 群 2010 年工作总结 为了给广大学者和同仁提供探讨水科学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的平台, 2010 年 4 月 19 日,在专家们的踊跃建议和热情支持下,开通了水科学 QQ 群( 108544773 ),主要面向我国各高校、科研院所、水管理行业中活跃在水科学理论与实践前沿方面的专家、学者、水行政管理人员。开通伊始,该群就得到大家的广泛拥护, 3 天后就达到了人数上限 100 人。于是,及时把人数上限扩大到 200 人。 2010 年 5 月 1 日 ,又开通了水科学(研究生 1 ) QQ 群( 109397366 )。该群主要面向我国各高校、科研院所水科学相关专业的在读硕士生、博士生,旨在为在水科学研究领域具有研究兴趣的研究生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平台。由于得到同学们的强劲支持,该群很快也达到人数上限。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进来,于 2010 年 6 月 28 日 开通了水科学(研究生 2 ) QQ 群( 81081839 )。为了便于管理、交流,以下将水科学 QQ 群( 108544773 )简称专家群,将水科学(研究生 1 ) QQ 群( 109397366 )和水科学(研究生 2 ) QQ 群( 81081839 )简称研究生群,三个群统称为水科学群。 为了充分发挥水科学 QQ 群的学习交流作用, 2010 年度在群友们的大力支持及管理员的协调下,水科学 QQ 群展开了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主要包括: (1) 召开了 16 届水科学 QQ 论坛,都是针对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召开讨论,特别是运用现代最快速、最低耗、最高效的网络论坛形式,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每次 QQ 论坛结束后,专门撰写了 QQ 论坛会议纪要,供大家查阅,收到很好的效果。 (2) 促进学术成果推广活动、实现很多资料的共享。在 QQ 群里,有各行各业的人士,特别是吸纳了期刊编辑部编辑、出版社编辑、报社记者和编辑,他们为我们学术观点和学术成果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另外,在群共享中,大家无私提供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资料,为普及知识、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参考,大家互相受益匪浅。 (3) QQ 群在帮助答疑解惑方面,群友们因为专业背景不一样,优势互补,有些人认为非常难的问题,在有些人看来可能很简单。这样的话,把自己不清楚的问题放到 QQ 群中,就能够得到比较满意的解答,这就是专业群的优势,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 (4) 管理员根据学习交流的需要,充分征集群友的意见,制定了《水科学 QQ 群使用规则》,并实现了水科学 QQ 群的实名制和动态制的规范化管理。本年度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水科学 QQ 群取得了丰硕成果,受到群友们广泛好评 。 2 . 2010 年活动 介绍 分水科学 QQ 论坛和学术成果推广两方面介绍。 2.1 水科学 QQ 论坛 2010 年,水科学 QQ 群不定期举办了 16 届水科学 QQ 论坛,由水科学 QQ 群( 108544773 )、水科学(研究生 1 ) QQ 群( 109397366 )和水科学(研究生 2 ) QQ 群( 81081839 )联合同步举行,每次论坛都有专人在 3 个群之间传递信息,实现 3 个群共同讨论。每次论坛后都撰写了论坛会议纪要,供大家阅览。各届论坛的主题、主持人及举办时间如表 1 所示。 表 1 2010 年水科学 QQ 论坛主题及举办时间一览表 届次 主题 主持人 举办时间 第 1 届 水科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 左其亭 教授(郑州大学)、 金菊良 教授(合肥工业大学) 2010 年 5 月 5 号 星期三 20:00-22:30 第 2 届 水科学新方法模糊集分析和集对分析 金菊良 教授(合肥工业大学)、 倪福全 教授(四川农业大学) 2010 年 5 月 12 号 星期三 20:00-22:30 第 3 届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主要问题及关键科学问题 王顺久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王国庆 博士(南京水科院) 2010 年 5 月 21 号 星期五 20:00-22:30 第 4 届 城市雨洪致灾机理及防治关键问题 黄国如 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严军 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2010 年 5 月 28 号 星期五 20:00-22:30 第 5 届 研究生培养研究方向、研究过程与发展规划 高洋洋硕士生(郑州大学)、胡久伟硕士生(江西师范大学)、李来山硕士生(郑州大学) 2010 年 6 月 5 日 星期六 20:00-22:30 第 6 届 水资源优化配置与一体化管理问题 韩宇 平副 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窦明副 教授(郑州大学) 2010 年 6 月 2 0 日 星期日 20:00-22:30 第 7 届 虚拟水理论及实践 王红瑞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孙才志 教授(辽宁师范大学) 2010 年 7 月 3 日 星期六 20:00-22:30 第 8 届 洪水资源利用及其风险管理 金菊良 教授(合肥工业大学)、 王宗志 博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010 年 7 月 14 日 星期三 20:00-22:30 第 9 届 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及应用难点问题 左其亭 教授(郑州大学)、 张泽中 博士(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2010 年 7 月 26 号 星期一 20:00-22:30 第 10 届 生态需水与配水途径 宋进喜 博士(西北大学)、 蒋晓辉 博士(黄河水利科学院) 2010 年 8 月 11 号 星期三 20:00-22:30 第 11 届 中长期水文预测研究现状及展望 王文圣 教授(四川大学)、 王富强 博士(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2010 年 9 月 3 日 星期五 20:00-22:30 第 12 届 流域一体化治理技术规划 杜中 博士(河海大学)、 张泽中 博士(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2010 年 10 月 7 日 星期四 20:00-22:30 第 13 届 水文频率分析理论与应用 金菊良 教授(合肥工业大学)、 程亮 博士生(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2010 年 10 月 28 号 星期四 20:00-22:30 第 14 届 水资源管理三条 红线 如何实现? 左其亭 教授(郑州大学)、 王宗志 博士(南京水科院)、张云高工(珠江水科院) 2010 年 11 月 10 日 星期三 20:00-22:30 第 15 届 河流水污染治理与修复关键技术问题与讨论 倪天华 博士(南京大学)、 徐洪斌 博士(郑州大学) 2010 年 11 月 29 日 星期一 20:00-22:30 第 16 届 农村水安全 倪福全 教授(四川农业大学)、 高洋洋 博士生(华北电力大学) 2010 年 12 月 21 号 星期二 20:00-22:30 2.2 学术成果推广 水科学 QQ 群自开办以来,受到了群友们的积极支持。大家积极为本群的发展献计献策,并认真推动各项措施的具体实施,使本群在 2010 年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2.1 在《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上推出水科学发展论坛专栏 为了促进水科学发展,国内一批中青年学者积极参与水科学发展研讨,定期举办水科学发展论坛、不定期举办水科学 QQ 论坛,研讨水科学前沿问题,涌现出一批学术思想活跃的中青年学者,展现出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论文。为了及时报道这些成果,与《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合作,计划从 2011 年第 1 期推出水科学发展论坛专栏,连续刊登有关水科学发展的论文,旨在对我国水科学发展,从思想、理论、方法和前瞻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探讨。 2.2.2 在《中国水利报 》上发表访谈文章 为了及时了解水科学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本群积极吸纳了媒体朋友参与讨论。《中国水利报》刘艳飞记者作为水科学 QQ 群的热心群友之一,不但积极参与群内讨论,还多次将讨论内容组织有关人员写成访谈文章发表在《中国水利报》上,扩大本群对水科学发展的影响。目前已经在《中国水利报》上发表的访谈文章包括: 黄金池 , 严军 . 防御山洪灾害 : 期待更加实用更易操作方案 . 中国水利报 , 2010 年 7 月 1 日 . 黄国如 . 我们拿什么确保中小河流防汛安全? . 中国水利报 , 2010 年 7 月 8 日 . 倪福全 , 冉瑞平 . 新农村建设要补防洪设施课 . 中国水利报 , 2010 年 9 月 23 日 . 2.2.3 与出版社 合作意向 对于将来在某一研究方向取得的系统成果,本群将以专著的形式合作出版。目前,本群与科学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黄河出版社等国内几大出版社都有了合作意向,这些出版社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本群讨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本群就有一些系统性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够通过专著的形式发表出来、服务社会。 2.2.4 项目申报 与合作 在对水科学理论与实践前沿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对于有价值的问题,可进一步合作申报项目;对于正在进行的项目,可进一步通过集中讨论、集成智慧的方式予以攻关。通过本年度的交流,水科学领域中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和新兴的发展方向展现出来,给予了群友们以广泛的启迪、思考和探索,为将来项目的申报与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2.2.5 青年学者的培养与传承 水科学群的发展不仅是水科学理论的发展,也是个人学识的发展。对于研究生群而言,尤其如此。该平台能够随时帮忙解决青年学者遇到的各种问题,给予研究方法和方向上的指导。不定期的水科学 QQ 论坛更是使青年学者有了一个展示自我,与同行专家们交流的平台,因此,本群的建设对于青年学者的培养与教育无疑发挥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 .新年展望 2010 年转瞬即逝,我们即将迎来新的一年。水科学 QQ 群经过 2010 年 8 个多月的发展,已开始形成较为系统和特色的发展模式。为了让水科学群有更好的发展,我们在总结 2010 年的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为 2011 年水科学 QQ 群的发展方式进行了总体的规划(如图 1 所示)。该发展规划以水科学的学科发展和群友的个人发展为核心,通过举行以水科学 QQ 论坛、水科学发展会议论坛、 QQ 交流等为主要形式的活动,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产出形式主要包括报道、期刊、项目和专著等方面,其中,社会成果主要用报道的形式产出,理论成果主要用期刊的形式产出,科学问题成果主要用项目的形式产出,知识体系成果主要用专著的形式产出。 图 1 水科学 QQ 群 2011 年发展规划图 在管理层次上,我们会继续推行实名制和动态制的管理方式,积极听取群友的意见,为水科学 QQ 群 2011 年发展规划的实现提供后勤保障。 计划于 2011 年 4 月 2 日 ,在郑州举办 第五届水科学发展论坛 会议,不收任何会议费,诚挚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继续举办 水科学 QQ 论坛 。按照 林少伟 先生的 QQ 语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提供水科学交流学习平台,为今后中国科学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可以说是科技界的一个里程碑; 金菊良 先生 QQ 语信息资源的开发潜力是无限的,其价值也是无限的。大家各自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经水科学群等大家相互交流、启发、激励,很可能产生新的信息,产生新的价值,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各自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水科学 QQ 群于 2010 年 4 月 19 日 开通,至 2010 年 12 月底已 8 个多月,针对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收效很好。此外,在平常的 QQ 交流和资料共享中,也促进了大家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提高了各自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可以说,各位朋友的热情很高,说明大家确实渴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QQ 群是现代信息时代一种最好的学术交流方式之一。欢迎大家对新的一年 2011 年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共同努力把这个平台建好。 最后,祝愿水科学群能够在群友们广泛支持下,越办越好!在新的一年里,希望本群在带给大家学习乐趣的同时,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查看详细内容,请点击! 水科学QQ群2010年度总结报告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5052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建议:中国应及早部署水科学战略研究
zuoqiting 2010-3-28 17:18
作者:张巧玲 来源: 科学时报 2010-03-25 09:25:40 开发水资源、治理污水是一项极为庞大艰巨的工作,绝对不是仅靠一些科研人员的努力就能达成目标的。治理污水是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而中国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有责任在这方面作出贡献。近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沈元壤向中科院递交了一份关于开展水科学战略研究的建议书。中国应及早部署以解决水危机为长期目标的多学科交叉的水科学战略研究。沈元壤对《科学时报》表示,在世界大部分地区,水危机将比能源危机爆发得更早。 目前的技术体系无法满足需求 水危机,主要是指生活所需洁净水的缺乏。联合国最近的报告指出,20年内水危机必然爆发,这将对中国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生活环境造成极大影响。沈元壤认为,虽然现在已经有很成熟的污水过滤、海水变淡水等工业技术,但在效率、价格等方面还亟待改善。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潘纲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也表示了同样担忧:尽管近年来国家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但现有水质改善及天然水体修复技术大都是在传统的理论框架下改进或组合,在成本、效果和效率上还远不能满足水质危机高效控制的国家需求。 潘纲以湖泊治理为例介绍,由于近年来我国湖泊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剧烈,污染控制和综合流域管理越来越被公认为治理湖泊的首要任务。有些人认为,现有的湖泊治理技术不会在技术原理上有大的发展,主要是传统技术的集成和组合,但实际上有些现有技术从原理上就存在着规模、生态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大面积、高效率、低成本的湖泊治理实际需求。2008年,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提出的1300亿元的太湖流域治理项目,滇池污染治理到2012年也计划投入1000多亿元。但据专家预测,像太湖、滇池这样的大型湖泊,即使实现了零污染排放,也至少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复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如果从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上提出解决现有技术原理固有缺陷的新原理,则有可能在搞好综合流域管理的同时,大大加速湖泊治理的进程。潘纲说。多年从事水的表面及界面科研工作的沈元壤,还参加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水纯化科研中心的团队,对水的研究问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他以污水处理为例介绍,处理污水主要是将水中有害的无机有机杂质、病菌等清除或变成无害。用的方法一般有化学处理、光催化作用、蒸馏、过滤等。 需要由科研来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用更少的能量、更少的费用净化污水,取得更多可饮可用的水。沈元壤认为,这些问题牵涉到物理、化学、生物、材料、工程等各方面科研的结合。2008年第452期《自然》上一篇题为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Water Purification in the coming Decades的文章,对目前污水净化的应用科研情况也有相当清楚的描述,文章指出了当前污水处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即研究的进展往往受阻于对材料、物化机理等基础研究的认识不够,也就是应用科研还需要基础科研的辅助。 缺乏整体性研究计划 英国政府首席科技顾问约翰贝丁顿3月31日在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主题演讲中就发出警告:到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50%,食物需求将增长50%,水资源需求将增长30%。一场世界性的食品、水资源和能源危机可能很快就会到来。正是基于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水资源危机的紧迫性,世界各国在加强水研究方面都不遗余力,像西方国家在水的基础科研方面长期以来就有很大的投入。但遗憾的是,西方国家至今也没有一个整体性的研究计划。 更令沈元壤担忧的地方是:至今人们对水的基本结构及性质仍不很清楚。另一方面,水的基础科研与应用科研结合也不够紧密,对促进开发治理污水的新技术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至于应用科研方面,也没有很强的整体计划。此外,美国能源部(DOE)还明确表示,对水的科研不重点支持。美国NSF也只以10年为期资助了一个主题为水纯化的科研中心,规模很小,影响也十分有限。 沈元壤认为,西方国家没有水研究方面的整体性计划很容易理解,因为对西方国家而言,水资源还不是一个紧迫的问题,不需要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来考虑。因此,目前国外在水方面的研究仍处于一种自发和零散的状态,这使中国没有现成的经验与技术体系可以借鉴。 不过,水资源危机不仅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挑战,同时对我国科学体系的发展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潘纲建议,我国应及早部署、建立多学科交叉的水科学综合研究平台,适时进行国家级战略部署,有效地整合我国在各个学科已有的优秀科技人才,以使我国的水科学、水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为高效解决水危机这样的重大国家需求提供科技支撑。 元壤指出,中国如想在水的科学研究方面获得成功,必须有一个完善的中长期计划,建立一个跨学科的强有力的科研团队成员需来自不同的有关学科,基础与应用基础科研按比例并重,互相之间能紧密合作,有意共同努力迈向改善污水处理方法的重大目标。 如果政府有完善的计划,领导持续强力投入水的科研,我国科学家有可能在这一领域超越世界,成为真正的先驱者。沈元壤认为,由于水科学还直接牵涉到能源问题(如发电厂需要水冷却,阳光可以分解水为氢和氧等问题)、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如水在自然界如何溶解矿物质、传递营养等问题)、生命科学等重要领域,水科学的研究也会带动中国其他许多前沿学科的发展。 建立多学科交叉的水科学研究平台 2008年,潘纲所带领的团队提出的水华与湖泊综合治理技术顺利通过了在无锡太湖示范工程的验收,无锡市将该技术作为今后无锡太湖水华控制的重要技术之一。 记者在潘纲的电脑中看到了这项技术在无锡太湖现场示范的系列图片:通过一次性喷洒经过改性的当地土壤材料,湖泊里的水华就可以被清除,水质逐渐变清,水体和底质的厌氧状态可以被快速修复,这又为沉水植被修复创造了条件。 据悉,这一新原理可望突破现有湖泊治理技术在效率、成本、生态安全、多功效等方面的瓶颈限制,使水华和湖泊的原位治理实现大规模机械化操作。几艘基于该技术的自动化喷洒船即可实现近百平方公里水域水华灾害的有效控制。 我们正是从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基础研究中提出与现有技术体系不同的研发方向,从而实现技术和工程上的突破。潘纲说,研究人员根据表面科学中的新原理、新方法,通过添加微量的天然物质对固体表面进行一系列的改性,使取自任一湖泊岸边的土壤变成水华清除和湖泊修复的高效、廉价的生态型材料。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基于化学、物理、环境、生态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有可能为发展突破性的水质改善技术开辟重要的研发方向。潘纲说,水危机是宏观尺度上的问题,但要克服现有技术体系的局限,推动相关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往往需要深入开展基础层面的科学研究。 潘纲说,事实上,我国在水科学的研究领域已经涌现出了不少一流水平的基础研究成果,但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研究体制的限制,没能形成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水科学技术综合研究平台,使这些基础研究成果尚未在解决水危机这样的重大国家需求方面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2008年11月,以水科学研究中的若干基础前沿问题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334次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我国应建立多学科交叉的水科学综合研究平台的建议。 必须从国家层面进行战略部署,探索多学科交叉的研发模式,才有可能提出更有效的原理与技术,维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潘纲说。而水科学的基础研究只有在国家层面,在政策性的战略部署与引导之下进行,才能突破现有的概念,使涉及水的技术领域产生根本性的变革,产生新的发展方向,使我国水科学的研究从原有的消防员式的解决迫在眉睫的短期问题,过渡到具有前瞻性规划的科学发展轨道上来。
个人分类: 教育在线|2452 次阅读|1 个评论
4月18日参加第3届水科学发展论坛
shangsh 2009-4-21 17:07
4月18日在郑州参加了第3届水科学发展论坛。该论坛由郑州大学水科学研究中心主办,主要参加人为该中心的专职教授、兼职教授、有关领域的专家和研究生。当天约有30个人做了学术报告,涉及水文水资源领域的不确定性方法、水环境与河流健康、水经济与水法律、黄河下游河道演变与水资源利用等内容。听完不同领域的学术报告,对扩展研究思路还是有所帮助的。 我在会上做了《确定河道生态流量的多目标评价方法》的学术报告,报告后与4位学者进行了交流。同时在会上也对其他报告内容进行了探讨。 主要感受:研究需要讨论与多学科交叉。 论坛的进一步信息: http://www.waterscience.cn/waterforum/N3.htm
个人分类: 学术|4480 次阅读|2 个评论
第三届水科学发展论坛胜利召开
zuoqiting 2009-4-21 17:03
2009 年 4 月 18 日 ,第三届水科学发展论坛在郑州成功举行。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共有 151 人。 本届会议继续发扬前两届会议展现水科学学科交叉和学术前沿的特点。会议分 4 个专题,分别为:( 1 )不确定性理论及其在水科学中的应用前沿;( 2 )淮河水与健康科学行动;( 3 )水经济与水法律;( 4 )黄河中下游河道演变、整治与水资源利用。会议共安排 30 人做学术报告, 80 多人次讨论发言,就水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展开讨论,收到很好的效果。 详细报道,请点击: http://www.waterscience.cn/waterforum/N3.htm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438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5: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