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控制机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Hindawi高被引文章 | 人工蜂群算法(ABC)的过渡控制机制
Hindawi 2020-6-9 15:11
期刊: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Neuroscience 论文题目: Transition Control Mechanism for Artificial Bee Colony (ABC) Algorithm(人工蜂群算法的过渡控制机制) 作者: Selcuk Aslan,土耳其奥都古兹·玛伊斯大学(Ondokuz Mayıs University)计算机工程系 出版日期: 2019年4月 人工蜂群算法(ABC)是模拟真实蜜蜂复杂的搜索和觅食行为来解决生活中一些多维和多模的优化问题。他是新型智能优化算法,也是集群智能思想的具体应用,其应用前景广阔。 *图源于作者论文; 被雇佣蜜蜂的不同行为。 近期,Hindawi旗下期刊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Neuroscience 近期发表了一篇题为 A Transition Control Mechanism for Artificial Bee Colony (ABC) Algorithm 的论文。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添加一种新的控制机制,改进了人工蜂群算法的搜索能力。在这种新控制机制下,研究人员以控制向舞蹈区过渡的被雇佣蜂为对象,对其决策过程进行了建模。 点击阅读论文原文 由查尔斯沃思集团(Charlesworth Group)统筹翻译。
3077 次阅读|0 个评论
食欲的控制机制与失常的原因
lujiangxiao 2009-3-21 21:38
2007年的旧文 -------------- 食欲的控制机制与失常的原因     小炉匠 人为什么要吃饭?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说是为了接受营养,长身体和提供消耗掉的能量。而没受过教育的老农则说俺饿呗。他们谁说得对呢? 都对,但老农说得很有道理。人想吃饭的动机有很大的一部分是为了消除饥饿感。你想想,一般人完全可以几天不吃饭而没有生命危险,可只要几小时不吃就会感到很饿。在发达国家内多数人并不缺营养,却有那么多的人由于控制不了饥饿感而吃得过多,造成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了解控制食欲的机制对控制体重是很重要的。 控制食欲最重要的一个机关叫下丘脑(hypothalamus),埋在脑子的下边,位于两眼之间,往里一食指长的地方,只有一个馄饨那么大。可这个下丘脑人小鬼大,食色性都要管,就象专门伺侯皇上的太监一样。当它接收到一些胃,肠,肝和其他地方来的生理信号,就会变变戏法,通过神经传给大脑皮层,使我们产生了一种十分难受的感觉--饥饿。相反但我们饱食一顿后,另一些生理信号就会传给这个大太监总管,由它翻译成一些歌舞升平的感觉,让我们高兴满足。饥和饱这一对相互对抗的感觉,它们一推一拉,使人难捱饥肠碌碌之苦,难逃美食满足之诱惑。因此要想苗条健康,就要好好和我们脑子里的那个小太监打交道。 饥和饱的感觉虽然是从下丘脑产生的,但下丘脑要综合体内多种生理过程的信号,因此其控制还是比较复杂的。为了能讲清楚我说得比较细。如果您不想知道那么多,下面每段只看头一句就行了: 首先是血糖的水平的调控,血糖低就饿,高就饱。这是最快的控制环路。人吃饭以后淀粉在小肠内消化,产生大量葡萄糖,进入血流。下丘脑内某些细胞直接感知血糖的变化,饭后的高血糖就能给人以饱腹的感觉。但是,这种控制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还有不足:血糖一般要在进食开始后十几到几十分钟后升高,使饥饿感减弱。有的人吃得很快,等到血糖上来饱腹感出现时已经吃得过多了。现代社会的食物太精,太软,很容易在几分钟内吃得过量而饥饿感却依然存在。想减肥的MM们可以在饭前喝点汤水,吃点甜食之类,可以有效地减少饭量。 这里顺便提一点,不想减肥但对糖尿病怕怕的GG们也应该避免狼吞虎咽。吃得太快会造成饭后血糖高峰。吃饭后胰脏一感到血糖升高就会立即分泌胰岛素,促进肝脏和肌肉把糖从血液里拉到肝和肌肉细胞里储存起来。肝脏是主要的血糖调节器官。从肠子里来的血流首先从肝的门静脉流入肝,肝细胞会把很多糖变为肝糖原储存起来,让进入体循环的血糖波动不大。但肝的能力是有限的,故吃饭后两小时内血糖还是比空腹时高。吃得太快或吃大量容易消化的米饭,面条之类容易引起饭后血糖过高,其后果就是胰岛素过量分泌,久而久之就会使肝和肌肉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引起持续的高血糖加高胰岛素,或所谓第二型糖尿病。高胰岛素状态会使胰岛细胞过劳而凋亡,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高血糖失控,胰岛素不足的所谓第一型糖尿病。由于食品现代化,糖尿病竟成为和心血管疾病类似的大规模疾病,使人寿命减少十几年。饭前喝汤,细嚼慢咽等吃的艺术能帮助很多人躲避这个现代瘟疫。 跑题了,接着谈饥饿感。 下丘脑在人吃饭时会严密监视从胃肠道来的信息,以及时产生饱腹感而停止进食。当食物进入胃肠道时,首先有机戒扩充引起的饱胀感,一般人的常识也是吃饱了就放筷子。可是如果吃得太快有了饱胀感却没有血糖还未升高,人就可能不顾饱胀而继续吃。因此现代的吃文化让人吃得太快可能是许多人过重的原因。食物在被消化时胃和肠会分泌很多激素,比如Grp,glucagons,CCK等。下丘脑可能通过对这些激素的感受控制食欲。 比如,平时以素食为主的人吃到脂肪多的食物就会减少食量,就是通过肠道激素来实现的。我以前在东北兵团的时侯食堂炒菜常常最后才放油,这样油就不被菜吸收而能在肠道形成较大的脂滴,通肠道激素和下丘脑形成较大的满足感。那时缺少油水,用少量的油给人造成空虚的满足感是一种不厚道的行为,因此老乡们都管那叫后老婆油,意即后老婆不如原配厚道。现在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要给后老婆油平反,这是欺骗下丘脑里面的小太监,减少进食的有效方法。 脂肪组织对下丘脑的信号是对食欲的慢控制。皮下和内脏周围的脂肪会放出几种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告诉下丘脑身体是不是胖了。脂肪多激素水平就高,下丘脑就会减少饥饿信号而增加饱腹的感觉,人就会吃得少;否则瘦了就会增加食欲。大名鼎鼎的leptin就是其中一种主要的激素。可是,当人很胖的时侯,血中leptin水平虽高,下丘脑却听得麻木了(用行话说就是其setpoint变高了),并不明显地减低饥饿感,这样就会使人继续多吃,让体重失去控制。因此目前有一种理论就是要控制全身脂肪的总量,以免血中leptin水平太高使下丘脑对其失去敏感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7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