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十大障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尽管面临十大障碍,中国科技依然成就斐然
热度 44 dwchen 2014-5-27 10:01
2 013年12月15日,中国自主设计的月球探测器玉兔成功登上月球,使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三个登上月球的国家 。中国强大的科技实力受到世人的瞩目,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此前,有很多文章批评中国科研存在的种种问题,尤其集中于科研体制和文化方面 。作为一个具有5千年的历史的古国,中国科研面临的问题远远不止于体制机制,还有文化、经济、社会和环境等诸多因素。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文献统计和数据分析等,我们发现了阻碍中国科技发展的十大障碍。 1. 大部分普通研究人员工资较为微薄 在中国,大部分研究人员来说, 工资是比较微薄的。2012年4月3日,《纽约时报》 发表题为“How much is a professor worth?”的文章,报道了28个国家公立高校教师收入购买力排行榜:中国高校教师月平均工资只有720美元,新教师的工资仅为259美元,排名垫底。微薄的工资,使一些研究人员迫于生活压力,产生焦虑和不自信,也在一定程度降低了研究人员的创新力。 2. 大部分普通研究人员缺乏基本的经费支持 在中国,虽然科研经费逐年快速增加,目前(2012)已经达到10240亿元,位居世界第三,占GDP的1.97%,科研经费占GDP比重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 但是在中国科研经费的分配,存在过度集中少部分著名科学家的现象。很多研究人员有好的想法,却苦于没有经费支持去实现。 3. 中国著名科学家不缺研究经费,但是缺整块研究时间 在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比美国的著名科学家的工作日程要忙碌的多。一位国立研究所课题组组长、首席科学家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一年当中,大约1/3的时间用来申请项目,1/3的时间处理各种杂事;真正用在科研上的时间,有1/3就不错了。 在中国,著名科学家们虽然不缺研究经费,实在太忙碌,没有整块时间深入思考,从而难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 部分研究人员从事研究工作,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中国部分科研人员做研究有很多目的:为了生存,为了生活好一点,为了名利,为了职位的升迁,头衔的增加等。在中国,真正为了兴趣而做科研不是特别多,而兴趣驱动,正是科研创新的真正内在驱动力量。 5. 中国文化有阻碍创新的基因 中国数以千年年的和谐中庸文化和专制统治,使得中国人具有不敢创新和挑战权威的基因。孔子使人们特别尊敬师长,但是也不敢于提出不同于师长的新想法。国内研究生和普通研究人员对导师、著名科学家和上级领导唯唯诺诺,不敢于提出创新的观点。另外,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浪费了研究人员大量的时间,并容易导致一些天才心情忧郁。因为天才一般都比较怪异,不擅长于搞人际关系。在中国大型国有科研院所和高校中,走行政,搞关系成为了一个必修课 。 6. 现有量化考核体制鼓励短平快 在中国对科研人员普遍采用一年一度的量化考核。为了应付这种考核,研究人员需要每年提供包括论文项目获奖等业绩报告,这导致研究人员热衷于短平快的小问题,而不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攻克的大问题。“现在的评估系统使得年轻的科学家们都不知道科研的目的是什么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感慨道 。 7. 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了研究人员的健康和心情 中国由于长期坚持以GDP为导向的经济发展,导致了中国大地几乎处处雾霾。据资料显示,2012年10月8日至11月11日之间的一个月内,北京竟然出现了11天全市平均PM 2.5 浓度大于250ug/m 3 的极重度雾霾天气 ,约占该段时长的1/3。严重的空气污染,雾霾的天空,导致研究人员呼吸道疾病高发,严重的甚至会得肺癌或者忧郁症,这也阻碍了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 8. 货币快速贬值使人心情浮躁,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在中国高速发展的近10年,货币贬值的速度也相当惊人。据统计,最近10年,100元的购买力下降了70%。迅速贬值的货币,高涨的房价,使研究人员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心情浮躁,也影响了科研人员创新力的释放 。 9. 非常 拥挤的交通,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心情 不同于美国,在中国,研究人员密集于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大城市。中国大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机动车数量飞速增加。2012年,北京的机动车超过了500万辆 。中国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已经位于世界前列 ,拥挤的交通,浪费了研究人员大量的宝贵时间,并影响了研究人员的心情,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创新能力。 10. 中文系统逻辑性不强,不利于科学表达 与西方社会普遍使用拼音文字完全不同,中国几千年来一直使用象形文字。中文,一个字就能表达很丰富的意思,适用于写诗和抒发感情。但是象形文字,不科学,不严谨。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使用中文,导致中国研究人员的逻辑性不强,英文理解和表达能力较弱,这也间接阻碍了中国科技人员的创新力 。 总之, 中国科技创新存在以上十大障碍。但是,尽管 在如此多的障碍下,中国科技界依然取得了斐然的成绩:空间交互对接 、深度潜水 、玉兔登月 、SCI论文稳居世界第二 、在Nature 和Science发表论文对中国科研人员已经不是难事。目前,唯一没有突破的就是诺贝尔奖的科学奖了。 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巨大的科研人口和非常勤奋努力的科研人员。如果中国能逐一克服以上的十大创新障碍,将极大激发中国科技创新的潜力,中国科技实力将会进一步得到更大发展。到那时,也许能真的能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强国。 (注:本文已经投稿) 1) McKee, Maggie.China set for its first moon landing. New Scientist 220.2945 (2013): 4. 2) McKee, Maggie.China leads rush to moon. NewScientist 220.2948 (2013):6-7. 3) Aron, Jacob.China's Jade Rabbit blasts off for the moon. New Scientist 220.2946 (2013):7. 4) Shi, Yigong, and YiRao. China's research culture. Science , 329.5996 (2010): 1128-1128. 5) 纽约时报, 2012 年 4 月 3 日, http://www.nytimes.com/2012/04/02/world/europe/02iht-educlede02.html?pagewanted=all_r=1 6) 《 2012 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 2012 年 7) http://www.china.com.cn/news/comment/2010-08/04/content_20637498.htm 8)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3/245347.shtm 9) Zhang, An, et al.Population Exposure to PM2. 5 in the Urban Area of Beijing. PloSone 8.5 (2013): e63486. 10) Yu, Lingda,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Source Apportionment of PM2. 5 in an Urban Environment in Beijing. 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 13.2 (2013): 574-583. 11) Zhang, Chengsi. Money, housing, andinflation in China. Journalof Policy Modeling 35.1(2013): 75-87. 12) Chen, Xiaojie, and Jinhua Zhao. Biddingto drive: Car license auction policy in Shanghai and its publicacceptance. TransportPolicy 27 (2013): 39-52. 13) Hua, Shaoyang, Junli Wang, and Yin Zhu.Cau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Beijing City Congestion.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Sciences 96 (2013):1426-1432. 14) 易立新 . 英汉文字体系与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比研究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24.1 (2004): 175-178. 15) Stone, Richard. A new dawn for China's spacescientists. Science 336.6089 (2012): 1630-1637. 16) Stone, Richard. China makes waves withambitious ocean research plan. Science 335.6064 (2012): 24-24. 17) Kostoff, Ronald N. China/USAnanotechnology research output comparison—2011 update.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Social Change 79.5 (2012):986-990.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12381 次阅读|12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5: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