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绩效评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观察 | 英国和意大利基于科研评估的经费分配(1)
st69786 2016-5-9 00:05
观察 | 英国和意大利基于科研评估的经费分配(1) 编译 | 贺飞(北京大学) 【按】这几天,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各高校如临大敌,丝毫不敢懈怠。因为评估结果今后可能直接与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挂钩。5月6日晚,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出《关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补充事项的函》,向高校各学位授予单位说明:根据部分单位和学者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经过对相关问题的审慎研究,学位中心决定,仍沿用上轮的评估方式,暂不增列“A类期刊”指标。这里“A类期刊”实际上是评价科研指标,刚一推出便被一片反对声而搁浅。从今天开始,笔者利用网上的文献资料计划简要介绍一下欧洲高校的科研评估的相关情况,这里选取英国和意大利为代表,前者是长期开展这项工作的国家,而后者近年来也在引入这一评估体系。本文简要介绍一下英国和意大利科研评估的发展历程,包括其实施的成本,将基于绩效分配经费方式同其他经费分配方法进行比较,为我国如何更好地支持高校公共科研,提高经费可问责性,从而最终提升科研生产力提供政策借鉴。 0 引子 近年来,科研成本不断攀升、经济下滑导致公共经费投入的波动,以及伴随而来的国家间竞争加剧,世界各国政府和决策者都迫切需要能以某种方式证明其研发公共投入能对社会产生积极的经济回报,从而能对得起纳税人。一个有效的措施是,各国政府开始纷纷引入 基于绩效的科研经费分配系统 (PRFSs) 来分配其研究经费。这种基于绩效的科研经费分配系统 (PRFSs) 是一种国家层面的十分复杂的拨款系统,主要用于评估大学和公立研究中心,根据其产出和绩效来分配公共经费,而不是根据其过程和历史声誉。这一改革率先在欧洲尤其是在英国拉开帷幕。 1 英国基于同行的科研评估系统( PRBRA ) 1980 年代末以来,欧洲许多国家多次对其公立高校的治理结构和拨款体系进行了改革。其中英国是第一个抛弃按照历史状况来分配大学经费的欧洲国家。英国在最初阶段引入了一个综合考虑输入和输出指标的拨款公式,到 1980 年代末开始着手进行基于科研绩效的经费分配。意大利也自 1980 年代相当长时间内开始变革,但半途而废,仅完成部分改革任务,直到前几年才引入英国的基于绩效的经费分配系统。 英国第一次引入 PRFS 是 1986 年,起初其设定的目标是在提升公共资源分配的选择性。随后不久, PRFS 迅速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截止到 2010 年初,全球已经有 14 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澳大利亚、比利时、丹麦、芬兰、香港、意大利、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斯洛伐克、西班牙和瑞典)采用不同形式的 PRFS 来分配科研拨款。虽然上述各国 PRFS 的执行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是 基于同行评议的科研评估 (PRBRA) ,有的执行的是基于绩效的评估,有的是上述两者结合。在部分国家,仅有少部分周期性研究经费通过 PRFS 来分配,输入指标和历史性因素仍旧是拨款的主导因素。但也有极少数国家的经费分配是完全基于绩效测度来进行的。上述各国中,只有英国和意大利两国是通过实行 PRBRA 来全面评估其所有学术人员,并按照评估结果分配其研究经费的。虽然,荷兰也在 1980 年代末开始执行 PRBRA 体系,但并不同其大学拨款挂钩,结果仅用于支持国家和机构战略发展,因而更像是一种荣誉竞争。 目前,英国高等教育经费委员会( HEFCE )每六年左右对全英高等教育机构开展科研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直接决定各高校的科研拨款。其最近一次是在 2014 年,称为“研究卓越框架( REF )”,取代了 2008 年的科研评估( RAE )。 2014 的 REF 与 2008 的 RAE 相比,科研产出的权重从 70% 下降为 65% ,科研环境的权重降低了 5% ,学术声誉并到科研环境中,但新增了 20% 的科研影响力。在 2014 年的 REF 中,每个大学的科研分为 36 个不同学科开展三方面评估: 科研产出(权重65%): 包括期刊和会议论文、产品、设备、专利、新材料、软件或研究报告(含涉密报告) 。要求高校每名参评研究人员提交 2008-2013 之间的 4 篇代表作,但不要求一定是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如果某人工作时间没满 6 年(如扣除各种休假),提交的代表作数量可以相应减少。评估重点关注 原创性、重要性及严谨性 。在其评估指南提到这些论文的引用将作为评估论文重要性的参考指标,而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以及论文是期刊还是会议论文,对评价论文质量无直接影响。 科研影响力(权重20%) :评估指南中强调科研影响力不是指学术影响,而是指研究成果对经济、公共政策及服务、社会、文化、创新能力、公共卫生、就业服务及环境的影响。每个参评单位(通常是一个系),根据其参评人数提交一定数量的科研影响力典型案例(通常平均每5到6名全职人员提交一个案例)。 科研环境(权重15%) :包括科研战略、人力资源配备、科研经费、研究条件(包括设备)、科研合作(包括企业合作)、科研领导力(如期刊编辑、大会主席、学会领导、学会的 fellow 等)。 综合以上三方面评估得出总分,并分为5个等级:最高为 4* ( 世界领先), 3* (国际先进), 2* ( 国际认同), 1* ( 国内认同)。低于 1* 的则被评为无等级( Unclassified )。对以上这一结果的使用可以说是十分残酷的。在 2008 年的 RAE 中, 1* 以上的得分按比例都可获得一定的资助。但在 2014 的新实行的 REF 中,只有得分在 3* 和 4* 以上的 才能获得拨款。可以看出,“研究卓越框架( REF )”的卓越二字并不是随便加上的。 2 英国和意大利高校经费系统 英国和意大利分配公共经费到高校有两种相互替代的方法。英国政府向高校分配经费通过三个主要渠道:教学、科研和知识转化。近年来,非政府来源 ( 私人部门、慈善部门以及家庭和个人 ) 提供给其高校的经费大约占其总收入的一半左右。相比之下,意大利主要是中央政府集中拨款体系,主要是单个项目资助、 Fondo di Finanziamento Ordinario (FFO) 或 Ordinary Financing Fund 等三种形式,支持教学、研究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非政府经费来源虽然日益重要,但其仅占其经费的 25% 左右。 2.1. 英国高校经费系统 英国大多数高校都是上个世纪成立或是根据 1963 年《罗宾报告》 (the Robbins Report) 扩展高校时认证的,并根据 1992 Furtherand Higher Education Act 重组。 2011 到 2012 学年间,英国共有 163 所高校,共有 250 万在校生,全时学术雇员接近 12 万人。英国大多数高校是非营利组织,获得大量的公共经费。 英国投向高校的公共资源的分配是通过高等教育经费理事会 ( 英国和北爱尔兰叫 HEFCE ,威尔士叫 HEFCW ,苏格兰叫 SFC ,北爱尔兰称为就业学习部 ) 、 7 个科研理事会( Research Councils )、商业创新和技能部( BIS )下属其他公共实体,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等。教学经费由高等教育经费理事会参考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生数 ( 所谓的 price groups) 、资助率和规模因子等的公式进行分配。科研经费分配根据双重支持系统:通过来自 7 个研究理事会的竞争性项目分配资源;以及根据 HEFC 科研评估结果的周期性研究资助。总体上资助的经费大约占其 1% 的 GDP 。 其他公共机构页提供部分竞争性科研经费。第三个渠道是知识转化经费尽管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但相对不太重要,其分配是根据高等教育创新基金( HEIF )设定的公式,由技术战略委员会( TSB )来竞争性分配。 2011-2012 年,英国高校的总收入为 343.7 亿英镑 ( 表 1) ,较 2005-2006 财年名义上增长了大约 45% ,主要是来自收费增长、其他收入以及研究资助和合同,但最近几年周期性的教学和科研经费是减少的。 表 1 2011-2012 年,按来源的英国高校收入 ( 亿英镑 ) 本国和欧盟高教经费 70.3 非欧盟高教经费 39.4 其他 8.6 学费和教育合同 118.3 (34.7%) 周期性 ( 教学 ) 66.6 周期性 ( 科研 ) 23.4 其他 12.3 经费机构资助 102.3 (29.6%) 研究理事会和其他部委员以及非部委公共机构 18.5 (5.4%) 欧盟来源 7.4 (2.1%) 学生支持资助 3.1 (0.9%) 英国的慈善机构 11.5 (3.4%) 英国企业 3.5 (1.0%) 其他 11.4 (3.3%) 研究资助和合同 55.4 (16.2%) 住宿和餐饮 ( 包括会议 ) 20.3 (5.9%) Other services rendered 26.1 (7.6%) 知识转化活动的收入 0.7 (0.2%) 其他运行收入 17 (4.9%) 其他收入 64.1 (18.6%) Endowment 和投资收入 3.6 (1.0%) 总收入 343.7 数据来源: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 HESA ) 2011-12 年高等教育财政统计 总体上,英国高校大约 42% 的经费来自政府渠道 ( 包括 the Student Support Maintenance Grant 大约 52%) 。大约 30% 的高校收入通过高等教育经费理事会( HEFCs )根据公式分配 ( 周期性教学和科研资助 ) , 5.4% 由研究理事会和其他部委以及非部委公共机构资助, 0.9% 以教学资助的形式来自支持学生。欧盟 (EU) 经费主要来自欧盟委员会,近年来变得更为重要,占英国高校总收入的 2.1% 。同期其他非政府经费占比大约为 58% ( 包括维护项目大约 48%) 。这一数字在过去 20 年不断增长。学费增长也是一个重要的来源 (2011-2012 年来自学生学费收入大约占总收入的 35%) 。 其他收入包括来自学生的住宿费、会议收入、知识转化活动的收入、其他服务租赁和产品服务销售收入等,占 18.6% 。总体上,慈善机构和私人公司资助的研究资助和合同 ( 分别为略低于 11.6 亿英镑和大约 3.51 亿英镑 ) 占高校总收入的 4~5% 。慈善组织资助学术科研在英国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来自 Welcome Trust 的经费仅次于来自研究理事会的经费。 表 2 给出经费理事会 2005/06-2011//12 的经费变化情况。经费项目分为周期性教学、周期性研究和包括第三使命、基建和其他特殊经费的其他。其中,周期性研究经费的分配基于 2008 年 RAE 评估结果。截止到 2009/10 ,预算还是明显增长,但其后由于 2008-2013 经济萧条带来的预算赤字,来自经费理事会的经费减少。这一减少主要是由于削减教学经费 ( 尽管 HEFCE 削减大于 HEFCW 和 SFC) ,基建经费和特殊经费,而 RAE 结果分配的研究经费基本保持不变。尽管大部分经费在下降,但政府投向知识转化活动的经费在同期却在增加 (12%)( 特别是在英国 ) 。 表 2 部分年份英国经费理事会按用途的资金分配 ( 亿英镑 ) 2005/06 2009/10 2010/11 2011/12 教学 70 67 65 67 研究 22 23 22 23 第三使命 3 1 2 3 基建 9 7 7 4 特殊经费 5 0.6 6 5 经费理事会总计 109 104 102 102 总收入 284.7 309.7 316.2 343.1 2.2. 意大利高校经费系统 根据来自意大利 高校及科研机构国家评估局 ( ANVUR) 的统计数据,意大利在 2013 年有 67 所公立大学和 29 所私立大学 ( 其中 11 所为网络大学 ) ,在校生约为 175 万人,有近 5.5 万长聘( tenured )的公立学术雇员。 2012 年,私立大学学生大约占 8.2% ,而其获得的公共经费约占 1.2% 。 最近 20 多年来,意大利大学经费系统经历了两次主要变革。第一次始于 1993 年,意大利在那时创立了新的公共经费系统,由教育部 (MIUR) 将公共资源分配给大学,主要通过 FFO 批量拨款。第二次始于 2008 年,持续到 2010 年,根据其有关法律(所谓 240/2010 法律),重构了意大利大学系统的治理体系,但也引发了预算显著的削减。 1993 年,意大利公立大学合并并实行自治,同时引入 FFO 。 FFO 根据历史数据和公式调节的混合模式来分配资源,公式调节是为了对冲基于历史的经费分配系统。公式调节部分考虑教学和科研的产出指标。这种方法自那以后变革多次,起初主要根据输入指标、在校学生数等,只是近年来,才考虑竞争性研究经费分配,但是占很少比例。意大利通过公式分配的份额直到 2008 年仍很低,有时会达到约 6 – 8% 。但是自那以后,基于教学和研究绩效指标分配的经费占比不断增长。 自这一拨款体系创立以来,意大利来自 FFO 总经费大约占 GDP 的 0.42% 。而 FFO 在整个意大利大学经费系统中的重要性从 2005 年的 57.8% 下降到 2012 年的 53.7% ;与此同时,合同经费和学生学费的重要性则相对增加(表 3 )。合同经费包括来自 MIUR 的过去 8 年基本保持稳定的合同经费 (8.6%) ,以及来自其他组织的合同经费增长了 4 个百分点,达到总收入的 18% 。 MIUR 合同经费包括竞争性科研经费以及同机构协议相关的经费,一般是大学同部委签订的支持发展和投资计划、奖学金及其他特殊目的。合同经费的其他来源包括政府和非政府渠道,但是这一部分经费在国家层面没有详细的数据。例如,在 Piedmont 的都灵大学,来自其他组织的合同经费占其总收入的 25% ,来自地区公共机构的占 7% ,来自欧盟的占 1% ,来自公私企业的占 2% ,商品销售和其他服务占 3% ,其他主要来自慈善机构 (3%) 。即使是高度工业化的 Piedmont 地区,私营公私和其他私人渠道来源的经费占总经费也小于 5% 。其他合同经费的重要性随着地区二不同,意大利北部大学的占比差不多是中部和南部大学的两倍。在意大利北部如 Piedmont 和 Romagna 等部分地区,其地区公共经费在支持大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基于竞争的研究经费主要支持 2003 年政府技术政策授权的应用研究项目。学生学费也有增长, 2012 年占总经费的 13.7% 。学生资助则主要由地方政府资助。中央政府提供特定的学生支持经费,包括在 MIUR 的合同经费。 2012 年尽管在 2009 年基础上下降,这些经费仍大约占总经费的 2.3% 。大约 24% 的高校经费 (26% 排除资助 ) 来自非政府渠道。 表 3. 部分年份意大利按来源的高等教育收入(亿英镑) 2005 2010 2011 2012 学费 14.4 (12%) 16.9 (13%) 17.5 (13.3%) 17.7 (13.7%) 周期性项目 (FFO) 68.9 (58%) 71.1 (54.6%) 69.0(52.3%) 69.1 (53.7%) MIUR 合同经费 10.8 (9%) 11.3 (8.7%) 15.1 (11.5%) 11.0 (8.6%) 其他合同经费 17.3 (14.5%) 23.3 (18%) 23.9 (18.2%) 22.7 (17.6%) 捐赠和投资 4.2 (3.5%) 3.5 (2.7%) 1.6 (1.2%) 3.9 (3%) 其他收入 3.5 (3%) 3.9 (3%) 4.5 (3.5%) 4.3 (3.4%) 总计 119.1 130.3 131.8 128.9 意大利在 2013 年最新经费机制简化之前,政府资源分配有三个主流模式,包括 FFO 资助教学和科研活动、主要用于资助工资以及两项用于结构性投资的特殊经费。发展规划资金 (FPS) 资助特定提升大学系统的项目,大学建筑物和建设资金 (FEU) 用于科学设施和建筑。 2012 年,这两项特殊经费占总资源份额较小,分别为 0.3% 和 0.16% 。 2013 年,资助机制调整,当前模式是两个主流系统,包括 FFO 和其他各种经费( FPS, FEU 和博士后和本科生学习资助)。 表 4 显示意大利 2009-2014 年间的经费变化情况。在大多数年份基于绩效的经费占比的年增长在 0.5% 到 2.9% 之间,而 2014 年是例外,由于立法变化导致基于绩效的部分显著增长。但其基于历史的经费部分下降了大约 14% 。自 2010 年引入新的拨款体系以来,其中绩效占比分为科研和教学两部分。在 2014 年, 10.9 亿英镑 ( 等于 90% 的绩效占比 ) 是基于科研质量和新聘和晋升人员质量分配的,其余 10% 是基于教学质量分配的。因此, 2014 年总体绩效占比大约为 12.1 亿英镑,约占 FFO 拨款的 18% 。意大利计划到 2016 年,根据 2013 年立法规定每年最小增长 2% ,绩效占比将在 22%-30% 之间变化。同时, 2010 到 2013 年绩效分配给绩效较差高校的经费额度被法律封顶规定不超过最大 5% 的减少 ( 自 2014 年为 3.5%) ,并且分配给绩效最好的大学的最多是等于前一年度所分配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意大利所谓的基于绩效经费再分配资源的结果,是从绩效差的机构转移分配到绩效较差机构,而不是分配额外资金给质量最好的机构。 表 4. 2009-2014 年 FFO 经费流(百分比)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历史部分 86.7 80.8 84.3 78.5 81 72 绩效 7.2 10 12 13 13.5 18 特殊经费 6.1 9.2 3.7 8.5 5.5 10 3. 英国和意大利基于同行评议科研评估的经费分配系统 ( 未完待续 ) (转载请注明出处,联系作者: st69786@tom.com )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4154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ARL评估标准简介
热度 1 st69786 2015-7-7 11:35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 ARL 评估标准简介 贺飞 北京大学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 Army Research Laboratory ,简称 ARL) 是美国政府《 1993 政府绩效和结果法案》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Results Act of 1993,GPRA) 唯一指定要进行绩效评估的试点研发组织。因此, ARL 的管理者被要求开发一个来测度其特定规划文件中的战略和年度绩效目标的进展情况的系统。 ARL 的绩效评估系统是按 GPRA 的要求而开发的,通常被称为绩效评估构架(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nstruct )。 一直以来, ARL 技术雇员对满足军队当前和长远需求的技术转移的重要性持续保持出清晰而又明确的认识,并且热情很高, 其工作的总体质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技术评估委员会 (ARLTAB) 的职责是每两年对 ARL 的科研、试验发展和分析项目的科学和技术质量进行评估。专设六个工作小组协助 ARLTAB 的评估工作,每个小组分别对应 ARL 的六个分部之一。此外,应 ARL 要求, ARLTAB 还对部分跨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估,例如在 2011-2012 年, ARL 要求 ARLTAB 对跨部门的自动系统和网络科学两个领域的工作进行评估。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技术评估委员会在评估时一般会让实验室主任回答以下一些问题: 1. 研究质量与国内和国际上同类领先(政府、大学和产业)实验室的可比性 2. 研究项目能否反映出其对科技发展的广度的理解 3. 研究是否采用了适当的实验室设备或数值模型 4. 研究团队的资历是否能够应对研究面临的挑战 5. 研究设施和实验时设备的领先程度 6. 研究是否能够领会陆军的研究要求和分析要求 7. 项目人员中的理论、计算和实验人员组成是否合理分布 8. 工作是否是陆军研究实验室的主流工作 9. 是否存在特别有希望的已投入足够资源的项目能产生出杰出成果并最终能够转化应用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技术评估委员会 (ARLTAB) 采用以下标准来评估 ARL 的科学和技术工作: 1. 与科技共同体的有效互动 a. 高质量期刊和会议的论文数 ( 以及其引用指数 ) b. 报告和座谈 c. 专业活动的参与程度 ( 社团高级官员 , 会议委员会,期刊编辑等 ) d. 教育及其延伸活动 ( 服务研究生委员会 , 教学或讲课 , 邀请演讲 , 指导学生等 ) e. 奖励和荣誉 ( 外部和内部的 ) f. 参与各类评估的情况 ( 陆军研究办公室, NSF ,跨学科的大学研究计划等 ) g. 人才招聘 h. 专利和知识产权 ( 并举例专利和知识产权是如何应用的 ) i. 参与构建 ARL 范围的跨部门的共同体 j. 公众对 ARL 研究工作的认知 ( 例如,媒体或其他形式 ) 2. 对客户的影响 a. 有文件证明的技术转移,源自 ARL 研究工作的概念或项目对客户的帮助,联合成立短期和长期试验发展中心和工程中心 (RDECs) b. 客户直接的资金支持 ARL 的活动 c. 对 ARL 支持和服务有文件证明的需求 (ARL 的支持是否存在竞争? ) d. 客户参与部门的规划 e. 参与多学科,跨部门的项目情况 f. 客户调查 ( 来自客户对 ARL 研究价值的直接信息 ) 3. 项目目标和规划的制定 a.ARL 战略关注领域,战略规划或其他 ARL 需求是否明晰 b. 实现目标的工作是否得到很好地落实 c. 项目规划是否清晰地识别出各种依赖关系 ( 如其成功取决于项目内其他活动或外部进展的成功与否等 ) d. 如果项目是一个大范围项目的一部分,其负责人的角色是否清晰 , 以及其他项目相关的项目任务和目标是否清晰 ? e. 标志成果识别是否合适?是否可行? f. 对技术和资源的障碍和挑战是否有清晰的认识 g.ARL 的优势是否在该项目所在领域得以适当发挥 4. 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方法 a. 假定框架在文献和理论范畴是否合适 b. 对所要求的分析、原型、模型、模拟和试验是否清楚识别并且步骤恰当 c. 所采用的方法 ( 例如,实验室工作,模型或模拟 , 实地实验,分析等 ) 是否适合该问题?这些方法是否成为一个整体? d. 对设备和器械的选择是否合理? e.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是否恰当? f. 结果是否支持结论? g. 对进一步研究的提议是否合理? h. 对风险和潜在收益的取舍是否理性? i. 项目是否存在技术上的要求或技术创新要求?可行否? j. 什么是项目终止规则?如果满足是否采用? 5. 能力和资源 a. 职员(科学、技术、管理)的资历和数量是否满足项目成功的要求 ? b. 是否有足够的经费满足项目成功的要求 ? c. 设备和设施的状态是否充分? d. 如果职员,经费和设备不能满足要求,项目将如何开展 ( 强调哪些?牺牲哪些? ) 以取得最佳目标成效 e. 实验室是否能维持对随时出现的关键问题快速反应的技术能力 6. 对委员会建议的响应 a. 以前报告中提到的问题和建议是否达到解决?
个人分类: 文献计量学|7381 次阅读|1 个评论
是中国教育部进行重大改革的时候了
热度 12 jiangjiping 2015-3-3 02:06
是中国教育部进行重大改革的时候了 蒋继平 2015 年 3 月 2 日 我身在国外,本来与中国的教育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 作为华夏子孙, 血液中那种说不清的因素在作怪, 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何如此的执着,非要作些吃力不讨好的蠢事。我想因为身在海外, 不在这个圈子中, 所以, 对于处于雾霉中的事态, 可能比身处其景的人看得更清楚一些。 从国内各种媒体反映的情况来看, 我觉得中国人非常看重头衔, 而不是看才能和工作成就, 这点在知识分子和教育界更为明显。 我在网上查到一些知名的教授和院士, 他们个个身兼数职,比如说, 教授, 院士, 博导, 院长, 系主任, 某某杂志的编委, 某个研究机构的顾问,某个国际期刊的评委, 等等。 有的人有七八个头衔。 看到这些报道和记录, 我真的不相信这些人有如此神奇的才能, 难道他们都会分身术, 可以在同一时间从事不同的工作任务? 要不然, 如何能够有效地, 负责任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我看来, 作为教授, 已经有两个基本任务: 一个是教书, 一个是从事相关的科研。 作为博导, 除了上面两个本职工作外, 还要负责指导研究生。要是系主任, 那更要担负起管理一个系的重任。 院长的任务更重,大家心里应该有数。我本人一直在企业研究机构工作, 既不要教书,也用不着带研究生,只是做做科研, 但是,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按照逻辑来说,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一个常数, 您把它花在一件事上, 得到的是一, 把它花在两件事上, 每件事得到的是 1/2 , 如此类推。鉴于这样的定律, 一个人担务很多职责, 必然影响到这些职责的成效。 具体地来说, 一个院长,也是教授博导, 要管理一个学院, 要教书, 要带研究生, 要从事科研, 这些事要花去多少时间和精力, 要是还要去兼任几份杂志的编委, 和某些研究机构的顾问等职位, 如何管得过来? 据说中国大学现在在绩效评审时, 看重的某人拥有的头衔, 而不是实际工作成效。 我看到这样的说法, 真是不敢相信。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是一种浮躁的具体体现。所以, 我认为教育部应该对此现象进行彻底改革了。 要是我是教育部长的话, 我首先重新制订绩效评审标准。 对于任何在国家教育系统任职的人来说, 除了实质性的职务, 比如说, 校长, 院长, 书记, 系主任, 院士, 博导, 教授等以外, 其它的兼职头衔不能超过一项。 凡是身兼两项的, 都要在绩效评审时扣分。 让每个人保留一项兼职, 是让大家有主动奉献的机会。 拿着纳税人的钱, 不好好地干本职工作, 去为国际商业出版集团当免费的义工, 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沽名钓誉。 这样做, 是害了您的学生,对不起民众, 同时, 也是对聘用您的单位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您身兼数职, 您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认真对付每件事, 必然导致敷衍了事的工作作风。 我发现现代各种国际期刊的质量越来越差,许多论文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 有的是造假, 有的是剽窃。 这些除了作者本身的问题外, 负责审稿的人难道没有责任? 我觉得有些身兼数职的评审人根本没有时间认真阅读来稿,敷衍了事地签上名, 交个差就完事了。 我知道, 这篇博文又要得罪一些人, 尤其是那些拥有话语权和众多追随者的大牛们 。 但是, 我是真心的为国家, 为社会, 为那些大牛本人冒死 进言。 放弃那些没有任何意义的名头, 集中精力做好一些有实际意义的事,把它做精做好, 给人民一个合格的交代, 也是对自己良心的一个满意的交代。
个人分类: 教育|4165 次阅读|23 个评论
多元资助格局下的科学基金绩效评估:案例研究与学术履历分析
热度 1 mliang 2011-7-3 08:59
张凤珠, 马亮, 吴建南. (2011). "多元资助格局下的科学基金绩效评估:案例研究与学术履历分析."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32(6): 5-11. 多元资助格局下的科学基金绩效评估_案例研究与学术履历分析.pdf 多元资助格局下的科学基金绩效评估:案例研究与学术履历分析 【作者】 张凤珠; 马亮; 吴建南; 【机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摘要】 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快速增长既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支持,也对科学基金划分科研成果归属并开展绩效评估提出了挑战。探讨了多元资助格局对科学基金绩效评估提出的方法论挑战,认为深入的项目资助案例研究与受资助者的学术履历分析是破解这一难题的两条重要途径。阐述了两种方法的特点与用途,并对多元资助格局下的科学基金绩效评估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改善多元资助格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学基金; 绩效评估; 多元资助; 案例研究; 学术履历; Science Funding Agenc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the Pattern of Multi-Funding Sources:Case Study and Curriculum Vitae Analysis 【Author】 ZHANG Fengzhu1,MA Liang2,WU Jiannan3 (1.Department of Health Sciences,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Beijing 100085,China;2.School of Management,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3.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 【Abstract】 The rapid increasing of national ST expenditure not only gives more support for ST innovation,but also makes science funding agencies encounter difficulties to delimit ownership of ST achievements and conduct performance evaluation.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issued by the regime of multi-funding sources on science funding agency performance evaluation,and argues that in-depth case studies of granted projects and analyses of grantees’ curriculum vitas are two key avenues to reconcile the paradox.The characteristics and usage of the former mentioned approaches are elaborated,and recommendations for science funding agenc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the regime of multi-funding sources are also concluded. 【Key words】 science funding agenc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ulti-funding sources; case study; curriculum vitae;
个人分类: 发表论文|4549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基金绩效报告与绩效问责——美国NSF的的叙事分析
mliang 2010-12-27 10:49
科学基金绩效报告与绩效问责美国NSF的的叙事分析 A narrative analysis of performance accoun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reportslessons from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 【作者】 阎波; 吴建南; 马亮; 【Author】 YAN Bo1,WU Jian-nan2,MA Liang1(1.School of Management,Xi,an Jiaotong Universty,Xi'an 710049,China;2.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摘要】 通过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绩效报告的叙事分析,展现了其来由和历史变化,提炼出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的启示。分析表明,NSF从成立初期就实施了年度报告制度,近年来面对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众多利益相关者的问责,其绩效报告不断发生着变化;对2006~2008连续三年绩效报告的比较发现,NSF绩效报告形式有简洁且系统的趋势,绩效评估的内容与战略紧密挂钩且更加关注实现结果的过程,绩效信息整合程度和可读性等呈现出进一步增强的趋势,进一步突出了对 NSF的问责。结合上述分析给出了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绩效评估和绩效报告的思考。 【Abstract】 The paper made a narr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s performance report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origin and history of performance reporting by NSF,as well as providing recommendations to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It was found that there has been annual report system since NSF was founded,whereas the report system was changing according to exter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multi-accountability from stakehold. 【关键词】 绩效报告; 绩效评估; 问责; 科学基金; 叙事分析; 【Key words】 performance repor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ccountability; science fund; narrative analysis; 引用:阎波, 吴建南, 马亮. 科学基金绩效报告与绩效问责--美国NSF的的叙事分析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11): 1619-1628. 论文
个人分类: 发表论文|5796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基金管理绩效评估:基于项目资助与组织管理的视角
mliang 2010-8-31 15:07
【作者】 吴建南 ; 马亮 ; 白波 ; 郑永和 【Author】 WU Jiannan1 ; MA Liang2 ; BAI bo1 ; ZHENG Yonghe3(1.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 Xian 710049 ; China ; 2.School of Management ;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 Xian 710049 ; China ; 3.Bureau of Planning ;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 Beijing 100085 ; China)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 【摘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NSFC)在2008年提出了国际评估的设想,期望对其资助与管理绩效进行整体评估。尽管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对资助绩效评估的研究较多,但对管理绩效的关注却远远不够。基于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从项目资助流程和组织管理要素两个维度对NSFC资助与管理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关键评估议题。期望能为设计NSFC国际评估方案提供启示,也能为同类科学资助机构管理绩效评估提供借鉴。 【Abstract】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 proposed the international evaluation agenda in 2008 to celebrate its achievements and improve its funding and management performance,which gave birth to manage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NSFC.By utilizing fieldwork and interview materials,the state of play of funding and management of NSFC is examined through the lens of project funding process and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essentials.We also probe into the key evaluation issues concerned with,which supplie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valuation of NSFC in the future. ReplaceFont('ChDivSummary',ReplaceJiankuohao('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在2008年提出了国际评估的设想,期望对其资助与管理绩效进行整体评估。尽管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对资助绩效评估的研究较多,但对管理绩效的关注却远远不够。基于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从项目资助流程和组织管理要素两个维度对NSFC资助与管理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关键评估议题。期望能为设计NSFC国际评估方案提供启示,也能为同类科学资助机构管理绩效评估提供借鉴。'));ReplaceFont('EnDivSummary',ReplaceJiankuohao('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 proposed the international evaluation agenda in 2008 to celebrate its achievements and improve its funding and management performance,which gave birth to manage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NSFC.By utilizing fieldwork and interview materials,the state of play of funding and management of NSFC is examined through the lens of project funding process and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essentials.We also probe into the key evaluation issues concerned with,which supplie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valuation of NSFC in the future.'));if(document.getElementById('ChDivSummary') != nul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hDivSummary').innerHTML!=""){CutSpan('ChDivSummary',500);DisplaySpanDiv('ChDivSummary');ClearSummaryOnLoad('SummaryLinkChID','SummaryLinkEnID');} if(document.getElementById('EnDivSummary') != nul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EnDivSummary').innerHTML!=""){CutSpan('EnDivSummary',1000);DisplaySpanDiv('EnDivSummary');ClearSummaryOnLoad('SummaryLinkEnID','SummaryLinkChID');}ReplaceChar1('ChDivSummary');ReplaceChar('ChDivSummary');ReplaceChar1('EnDivSummary');ReplaceChar('EnDivSummary');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绩效评估 ; 管理绩效 ; 公共部门 【Key words】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 management performance ; public sector if(document.getElementById('ChDivKeyWord') != nul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hDivKeyWord').innerHTML!=""){DisplaySpanDiv('ChDivKeyWord');ClearSummaryOnLoad('keywordLinkChID','keywordLinkEnID');} if(document.getElementById('EnDivKeyWord') != nul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EnDivKeyWord').innerHTML!=""){DisplaySpanDiv('EnDivKeyWord');ClearSummaryOnLoad('keywordLinkEnID','keywordLinkChID');}ReplaceChar1('ChDivKeyWord');ReplaceChar('ChDivKeyWord');ReplaceChar1('EnDivKeyWord');ReplaceChar('EnDivKeyWord');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基金项目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研究子课题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评估总体方案研究(J0910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标责任考核、财政管理与组织创新面向中国地方政府绩效改进的实证研究(70873092);; 西安交通大学腾飞人才特聘教授项目 【文献出处】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 T. , 2010年 07 期 引用:吴建南, 马亮, 白波, 郑永和. 科学基金管理绩效评估:基于项目资助与组织管理的视角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7): 10-16. 论文
个人分类: 发表论文|360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基金国际评估的框架、内容与方法——基于多案例的跨国比较研究
mliang 2010-7-4 00:41
【文献出处】 科学学研究,2010 年05期 【作者】吴建南; 马亮; 郑永和 【作者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 【摘要】 从国际评估的委托方、评估目的、被评估方、评估方、评估议题、评估方法与信息来源、评估程序与周期、评估报告、评估效果与影响等维度,对包括德意志研究联合会、日本学术振兴会、欧盟第六框架计划、挪威研究理事会、奥地利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德科学中心等在内的6个科学资助机构的国际评估案例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科学基金国际评估的共同特点与主要特色,为设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的方案设计与组织实施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际评估; 绩效评估; 公共部门; 案例研究; 跨国比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基金项目(J0910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J0910012,70873092);; 西安交通大学腾飞人才特聘教授项目 The framework,issues and methods of international evaluation of national science funding institutions:a cross-national comparative multi-case study 【Author】WU Jian-nan1; MA Liang2; ZHENG Yong-he3 【Affiliation】(1.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3.Bureau of Planning;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85; China) 【Abstract】 The principals,agents,objects,purposes,issues,methods and sources of information,procedures and duration,results and reports,as well as effectiveness and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evaluation of several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s,including 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JSPS),Austrian Science Fund(FWF),Research Council of Norway(RCN),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DFG),the Sixth Framework Programmes(FP6),and Sino-German Center for Research Promotion(SGCRP),a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which in turn results in a summary of common attribut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evaluation.Such analysis supplies sugges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funding and manage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NSFC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evalu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ublic sector; case study;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Source】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2010 (5) 论文
个人分类: 发表论文|33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经费绩效评估,我们呼唤你!
热度 1 zhumengjin 2010-4-17 16:56
因为近来需要处理的事情较多,已经有一阵子没更新博客了。作为一个科研、教育工作者,最关心的当然是科研、教育方面的问题。今天献丑谈谈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估。当前我国科研经费的资助存在诸多或大或小的问题,在课题申报、评审、经费管理、课题执行和成果评价等多个环节上均亟待改善。目前,我国科研经费存在的明显问题包括科研经费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经费过度集中、经费浪费严重、最适资助人群部分错位等。国家投入巨额科研经费后,低产出与高产出对我国科研发展的后续影响有着巨大的差别。为了保障我国科研经费的投入产出效率,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现阶段全面推行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估已非常必要,应该尽快提上日程。国家职能部门需要严格杜绝拿钱不干事或干事效率不高的不合理现象,对那些绩效评估排名后10%的项目主持人要进行公开的黄色或橙色预警(如通过文件或网络进行公开通报、对申报下一轮课题的资格作一定的评估和限制等),尽量从制度上把获得资助的机会偏向于那些真正干事和更能出成果的科研人员。 国内至今鲜能见到有关于科研经费绩效评估指标设计方面的研究,目前尚无成熟、合理的量化评估体系。对于基础研究而言,论文是主要成果。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估除了以论文为基础的投入产出比,即同类项目内单位经费的论文数(单位:篇/万元)可作为其中一个基本评价指标外,至少还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论文项目标注的重合度 目前,国内普遍存在同一论文过多标注项目资助用于应付不同项目结题的现象。同一成果重复使用于不同项目的结题,这不但是对科研经费的直接浪费,而且还浪费了其他学者获得经费资助的机会,这是目前影响我国科研经费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论文项目标注的重合度应作为科研经费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 绩效评估时必须要把单篇论文标注项目的平均数纳入绩效计算体系。为什么要纳入论文项目标注的重合度?在目前,项目结题时主要以论文数为准,同级别的文章数越多,项目完成效果也越好,但在考虑论文项目标注的重合度后,情况就有可能发生变化,比如你4篇只标注一个项目资助的文章,与人家6篇均标注5个项目资助的同级别文章相比,你的绩效反而要高出一大截。这真实地反映了科研经费的产出效率,结论显然更加合理。 另外,除了考虑单篇论文标注的平均项目数外,最好还要规定同一论文的项目标注数不能超过某个值,比如3(根据基金委结题时只认前三位标注而设定,具体数目可以进一步商榷),超过这个数的论文要作为项目成果需要公开公示,引起较大争议的需要独立第三方裁定。有人会说:有些研究很耗钱,确实需要多个基金资助才能完成。这话乍听起来好像有道理,但我们仔细推敲一下,这话忒没道理:(1)当初申请项目时的预算错误,实际使用经费远远超过预算在理论上是不允许的,预算错得太离谱的项目也不应该被批准,而事实上国内绝大多数项目的实际使用经费要低于预算(挪作他用除外);(2)一篇论文标注的多个项目经费往往相差巨大,从几千万、几百万、几十万到几万的都有,很难让人相信几千万的项目需要几十万、几万的项目去补充经费,反过来不尽然但很多情况下亦如此;(3)国内除了基因组测序这类重量级论文之外,其他论文鲜有单篇论文结果必须要多个项目联合资助才能完成的;(4)国内另外一种标注多个项目资助的情况是几个项目研究内容相近,实际执行时研究经费统起来使用,所以发论文时就同时标注。这种情况是允许的,但在绩效评价时必须要与别人无法借用其他项目的情形相区别,因为在论文级别大致相同的情况下,你没借用其他项目发了5篇文章跟别人借用了其他项目发了5篇文章的产出效率是有巨大差别的。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首先必须建立在公正、公平的基础上。拥有多个课题的科研者将一篇论文同时标注多个项目资助,在绩效评价时如果不做校正,这对那些没借用其他项目的研究者是极不公平的。项目多的研究者本来已经在产出更高级别文章的机会上占了更大的便宜,现在还要让同一论文重复用于不同项目的结题,这更加的不公平。所以,要体现公平,就必须在同类项目内的单位经费的产出效率上进行比较,要对借用与不借用其他项目的情形加以区别,而且要对故意过多标注项目资助以应付多个项目结题的行为进行限制。 有人会说欧美国家的研究者也有同一论文过分标注多个项目的现象。是的,欧美国家也有。但要注意到:一方面,国外那些标注较多项目资助的论文绝大多数是报道大型研究、超大型研究的结果,多项目标注是论文真实情况的反映;另一方面,欧美学者确实少量存在没反映论文真实情况的过标注现象,但是,国外有的现象不一定就正确,要知道国外也有学术不端行为,只是出现的机率比国内低一些而已,所以我们不能把国外那些没反映论文实际资助情况的少量不良现象作为国内论文过标注的借口。 (二)科研经费绩效评估必须考虑数量,但仅考虑数量指标还不全面。对于科学研究而言,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科研经费超过一定的阈值后,经费的增多必然带来成果质量的下降,除了依靠一篇论文同时标注多个项目来投机取巧外,还不得不靠低水平重复研究成果来充数。所以,科研经费绩效评估必须要充分考虑成果的质量。对于基础研究而言,绩效评价的主要对象是论文。在生命科学领域,考虑到论文的引用在项目结题时因时间短而无法体现出来,论文的总累计SCI影响因子除以项目总经费是可以操作的。当然,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无SCI影响因子的中文期刊文章的计算(非国内期刊的IF),二是IF的阈值效应。鉴于没有IF的中文期刊的质量比较低,可以人为指定伪IF,或者独立计算。IF的阈值效应是指当单篇SCI论文的IF超过一定阈值后,其价值要超过由低IF论文累计得到的相应分值。比如,同一领域中一篇10.0的SCI论文,其价值通常要高于10篇IF为1.0的论文。阈值效应的合理量化处理需要进一步探讨,可以用每篇论文的IF占总IF的比例构建出类似于熵那样的指标。 (三)研究周期长的研究与目前3-5年资助周期的矛盾需要解决。有少数研究可能有较长的研究周期,到项目执行期结束还没有获得最终结果。但从科学发展史来看,不少重大科研成果都是积累多年才取得的。所以,这种周期较长的研究往往非常有价值,一旦成功所获得的影响可能是全球性的,未来我国诺贝尔奖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很可能只能倚重于这种类型的研究。所以,在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时需要区别对待。不过,这要与那些因为拿钱不做事而没在资助期限内出成果的情况区分开来。
个人分类: 科研时评|9772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 中国即将启动科学基金绩效评估工作
xupeiyang 2010-3-9 17:01
记者:对于科学基金的管理工作应该说是有口皆碑,声誉日隆,对于能否永葆科学基金制的青春与活力,您有什么考虑? 陈宜瑜:刘延东同志在视察我委工作时曾经强调, 一项制度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我们要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基金制,就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头脑,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认识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克服一切可能影响科学基金事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思想认识障碍,永葆科学基金制的青春与活力。 另外一项重要工作是在 2010年启动科学基金的绩效评估工作 。我们将在前期调研国外绩效评估相关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凝聚共识,研究制定科学基金整体绩效国际评估的重点内容与实施方案。通过国内外权威机构评估自然科学基金运行24年来取得的结果以及引进竞争性项目评审制度的效果。 基础研究是科技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之源,是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动力之源。繁荣基础研究,推进自主创新,是科学基金工作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283.shtm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16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 推进科学基金绩效评估——“科技绩效管理与研究方法国际会议”综述
mliang 2010-1-1 00:47
马亮 , 杨宇谦 . 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 推进科学基金绩效评估科技绩效管理与研究方法国际会议综述 . 中国科学基金 , 2009, 23 (6): 359-362. 论文
个人分类: 发表论文|28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借鉴影响因子用于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绩效评估
mohsh 2009-9-24 08:41
随着国家对科学研究投入的不断增加,社会和公众对科学研究的绩效越来越关注。如何对科学研究的绩效进行有效评估是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同行评议的定性评估虽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其依赖主观判断的本质使其客观公正性得不到根本保障,在定性评估中引入合理的定量评价指标是一种可行的途径。发表研究论文数量、被引用总次数、发表期刊影响因子之和等单指标因子已被用于绩效评估。但由于单指标的片面性以及使用的过度化,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近期,有研究者提出了 h 指数、 g 指数等综合指标用于对科研人员研究活动的评价,进行了一些应用测试,并将其拓展用于对科研机构的评价。但 h 和 g 指数属于一种积分指标,难于体现被评测对象的阶段发展情况。而且,其结果的对比原则上受到数据统计时间点的制约。 期刊影响因子是一个得到普遍认可的评价期刊水平和影响力的指标,它是一个体现被评测对象阶段发展的微分指标。本文借鉴期刊影响因子的定义,提出了研究人员影响因子 (HIF) 和科研机构影响因子 (IIF) 的概念。并定义: HIF 2 = 被评测科研人员在前两年度发表的文章在评测年度被引用的总次数 / 被评测科研人员在前两年度发表论文的总数 IIF 2 = 被评测科研机构在前两年度发表的文章在评测年度被引用的总次数 / 被评测科研机构在前两年度发表论文的总数 下标 2 是指统计期限为两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进行调整,如对于一个科研人员而言,其在两年内发表文章的数目一般较少而且变化较大,这将导致评测结果的不稳定性和不具代表性,可考虑将统计期限调整为 5 年。 HIF 和 IIF 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统计期刊源不同其结果不同,不能混淆对比和使用; (2) 与其它定量评价指标一样,不同学科其结果不同,因此应谨慎用于学科之间的比较; (3) 文章统计可以是被评测对象发表的全部文章,也可以是被评测对象作为主要贡献者 ( 如第一作者 / 单位和通讯作者 / 单位 ) 发表的文章,不能混淆对比和使用,本文建议采用后者; (4) 文章引用总数的统计可以是全部引用,也可以是他引,不能混淆对比和使用,本文建议采用前者; (5) HIF 和 IIF 仅可作为定性评议的辅助指标。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16 次阅读|2 个评论
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缺失与指标体系重构
胡业生 2009-3-21 22:31
发表日期:2008年8月25日 出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 作者:臧乃康 编辑:fjskyfass 阅读:489 【字体: 大 中 小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扎扎实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显然,以科学发展观来重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选择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 政府绩效评估不单纯是一个政绩层面的概念,还包括着政府成本、政府效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发展预期的含义在内。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核心,通过评估提供公共组织绩效方面的信息,构建公众监督的平台,诊断组织中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推动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当下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的缺失或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政府公共服务的价值缺失 在由传统的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过程中,政府以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唯一职能,以GDP增长幅度作为衡量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等被GDP增长所消融和淹没。由于政府没有将公共服务置于应有的位置,本应有政府主导并提供的服务项目严重缺位,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和不到位情况十分严重,特别是在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公共住宅等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近两年来,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入逐步加大,但是结构不尽合理,地方政府对于体现显性绩效的基础设施、道路、广场、草坪等公用项目的投入较多,而对于体现隐性绩效的义务教育、环境整治、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就业等公共项目的投入较少,阻碍着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 (二)政府公共责任的价值缺失 在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要向社会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要素和资源,非政府组织和公民没有任何可供参与的空间,政府是万能或全能的。政府拥有无限的权力,直接配置着包括市场资源在内的一切资源,与此同时,政府还承担着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风险与责任。这样就会导致政府职能的错位,即政府作为唯一的资源配置主体,承担着作为市场主体的职能,政府缺乏应有的公共责任。由于全能政府理念和行为的惯性,政府对于市场和私人领域、社会领域过多的干预,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被放大和固化,虚化或模糊了政府的绩效价值对于绩效评估的导向功能和正解定位。以效率至上为取向,公平就难有空间,至多做到兼顾公平,而在绩效的框架里,公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公平是政府、特别是政府基本功能的设计,是弥补市场机制不足的优势特征,社会保障、社会秩序等都是公平功能的具体载体。缺少体现公平的具体载体,政府公共责任价值也失去了其存在容器。 (三)政府公正公平的价值缺失 公平包括着均等、均衡、公正的语义要素在内。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府服务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还存在公正公平缺失的问题。政府过于强调效率,忽略了区域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公平性和均衡性。 在地方服务供应中,公平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果只是简单地认为通过缩小可能的收入悬殊就可实现公平,那么任何旨在增加这种悬殊的组织模式都会在其总体的分数卡上得到负面的公平分数。然而,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政府公共服务的区域空间分布不均衡。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存在着较大差距,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的比重低于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比重,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财政、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存在非公平分配的问题。 在相近或相同的区域空间,在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公共服务也显示或暴露出非均衡、非公平走向。在高收入阶层或管理者群体中,其获得或享有政府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机会和概率肯定要高于一般民众。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价值理性缺失这一不足的积极回应。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发展的人文向度,以价值理性抗衡了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从而实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跃迁,即从传统的物本主义的发展价值到现代的人本主义的发展价值的跃迁。这一跃迁成为政府绩效评估价值构造的依据和渊源,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还必须要有一个发展价值的整合和协调的问题,那就是经济价值、人文价值、生态价值的总体整合。 二 科学发展观不仅坚持社会系统内部以及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协调和谐发展,而且把发展的核心和目的归结到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必须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出来。 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以来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以民众为主体、以调查为主要方法、以自下而上的综合为过程特性、以服务质量为核心内容的体系。替代了原有的以专家为主体、以理论为推演为主要方法、以自上而下的分解为过程特征、以成本效益产出为核心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设计体系。我国政府的绩效评估还处于起步阶段,指标体系的设置水平与绩效评估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目前,我国现行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存在的主要缺陷主要是: (一)通用指标体系的框架尚未完全体现绩效价值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不是一些指标的简单堆积和组合,而是根据预先设置的价值而建立起来,应是由能够全面反映政府管理绩效状况的指标集合。国家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设计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职能指标、影响指标、潜力指标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以及33个三 该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要求,能较为客观的评估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当然,这里的地方政府通用指标体系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现有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不完全适用区域差距特别明显、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分配的差别较大的基本国情,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均等程度,社会公平程度等并没有通过合适的指标在绩效评估中体现出来。目前不少城市政府都设计过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内容包括年度经济指标完成、履行职责、廉政建设、工作效率等情况。但是,如果以专业眼光来看,这些绩效指标存在诸多不足。首先,很多城市政府把GDP、招商引资的标准列为重头,但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机构改革进程的推进,直接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不适宜作为衡量政府绩效主要尺度。并且,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不预设指标权重,指标的运用就会走形变样,影响整体评估客观效果。 (二)指标体系设置与政府绩效评估价值难以对接 目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绩效评估指标与绩效评估价值分离问题。美国联邦小企业管理局与总统协议的绩效协议书中将政策目标与绩效指标较好的统一起来,承诺忠实地执行总统为小企业管理局制定的4项政策目标,愿意为贯彻它们而努力。小企业管理局围绕开放对小企业投资的资本,取消小企业的贷款压力,创造就业岗位而设定其贡献五个方面绩效和十项服务和管理目标。这十项服务和管理目标中以若干项绩效指标来支撑。 我国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置缺乏通用框架文本,使得指标体系设置与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对接的接口缺失。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指标本身由于政府服务本身并不是有形的可量化的物质产品,其质与量缺乏确定性和可度量性。并且,政府的终端产品难以计量出公共服务含量,政府公共服务绝大多数是以中间产品的形态出现,难以清晰的投入产出的简单公式来衡量。二是政府职能的转变迟滞于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置。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比较迟缓,政府的部门利益仍然在扭曲着公共政策的本意,政策的公共精神常常被部门私益、地方利益所消解。政府职能转变的缓慢使得体现绩效评估价值的指标体系设置缺少对接的前题。三是政府绩效评估的回应缺乏约束与激励。从时序上,回应是在指标体系运用之后,但是因为回应过程牵涉到管人与管事两大体系,评估回应的过程与结果的脱节与分离,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回应的过程缺乏链接的通道和接口。 (三)指标体系设置缺乏比较充分理论支持 尽管,国家人事部研究所提出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比较全面的勾勒出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政绩的基本线条。但是,并没有能全面体现政府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实际水平,社会公平程度没有能比较清晰的在指标体系中显现出来。现阶段,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功能还仅仅局限在对工作目标分解和工作任务完成监督检查的工具层次上,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缺乏比较充分的理论支持。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弗里曼(R.E.Freeman)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任何能够影响或被组织目标所影响的团体或个人在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因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同一评估对象会产生不同的关注焦点,进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在选择特定的利益相关者作为评估主体时,应根据特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特点进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政府绩效具有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接受并享受其产品或服务的社会公众、为绩效产出进行投入的上级部门、负责绩效及其行为管理的政府部门自身。在利益相关者模式下,指标体系的设置和绩效考核不仅以政府本体利益,更要考虑到公众、利益群体、顾客、社区、投资者、受益者、非政府组织等多重、多元利益相关者。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评估模式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换时期,GDP增长率和重要性经济指标是关键甚至是决定性指标,绩效评估是目标管理的辅助手段。这对于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估价值的引领和充分的理论支持,指标设置难以体现公共精神的要求,指标之间缺乏横向的关联性,评估主体的选择缺乏应有的理论支撑。 (四)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是高度集中的政府管理体制组成部分之一,从评估价值、设计指标、权重设定、主体选择、运作机制都带有传统体制的色彩,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绩效评估价值难以转换为制度安排。中国社会的公共领域中,大量的资源还是通过行政层级的通道来分配,这种分配通常依据某种排序或领导认定。自上而下的压力是传统体制运作的主要内在动力。封闭性和非社会性是传统评估过程的生态要求和环境保证。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的实现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会带来政府行为失范,人与自然之间就不能形成和谐互动,造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无序的利益博弈格局。 2006年江苏省省级机关作风万人评议活动中,不与民争利是评议维度之一。在实施方案更为细化的评议内容中,五条具体评议要素中,保证政令畅通、坚决纠正与民争利行为、依法行政、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树立清正廉洁良好形象等内容。9万人评议活动旨在建立省级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但是,通过机关作风改善来促进政府绩效的提高,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政府绩效评估。绩效计划、绩效组织、绩效预算、绩效组织、绩效指标还没有完整的进入制度安排。绩效评估的结果还没有与公民之间还缺乏相互对接确认的制度通道或制度链接。 三 绩效评估价值是指标体系设置的灵魂和依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变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缺失的状况,重构科学合理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绩效评估价值体系 政府绩效评估价值通常并不是由单一价值构成的,而是由多种价值构成的复合体。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来,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一般主要体现为,顾客至上的价值、公共责任的价值、投入产出的价值。 科学发展观要求政府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体现政府功能水平的政府绩效应从社会、自然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去衡量,即要从社会的全局来测评政府活动的投入、产出和效果。政府绩效评估价值作为创造政府绩效的指导理念,承认各种公众的需求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这些价值的相对关系和合理满足方式。目前,中国政府绩效评估在平均主义的价值转向效率为中心的价值基础上,力图体现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核心价值。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重置,除了要遵循政府绩效评估价值一般之外,在当前还必须突出以下价值: 第一、以人为本的价值。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衡量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发展的人文向度,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评判发展的根本价值标准。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公正地测评政府行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不仅评估其行为的有效性,更要评估其行为的正当性;不仅评估其行为的经济成效,还评估其行为对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特别是对公民的影响。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政府公共管理要围绕实现人民的权利和利益,满足群众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进行。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政府治理和政府责任,才能建设起和谐社会,即达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我国各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以及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 第二、公共利益的价值。公共利益的核心在于与一个社群存在和发展的社会价值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公共安全、公共秩序、产权安排等。并且,这种社会价值不是由社群中某个人专门享有,其他个人也都可以享有。在当代中国,政府行政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公共价值和增进公共利益,公共利益高于一切是中国执政党和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政治原则,政府绩效评估必须要最大限度地表达和代表公共利益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公共利益的价值的政府绩效应从社会、自然和人的发展的高度去衡量,即要从社会的整体利益来测评政府活动的投入、产出和效果。与此同时,要通过政府绩效评估,推动和促进公共服务的专业精神和问责制形成和完善,以体现公共利益的价值的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促进优秀的政府形象形成。 第三、公平正义的价值。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显然,公平正义也是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价值选择。 政府绩效评估必须要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公平正义是人们价值诉求的基本要求,公平正义作为基本政治要素,这是衡量一种社会制度能否合法体现的前提和条件,也是公共精神能否满足、优越性能否体现的价值维度。要通过体现公平正义价值的政府绩效评估过程,形成社会包容机制,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建立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缩小不同行业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通过目标管理和外部审计来评估公共服务的预算,体现公共服务成本分摊与公共服务效率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二)建立体现绩效评估价值的指标体系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主线。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政府绩效评估价值选择,只能以科学发展观为元价值,既看经济指标,又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环境指标。 1、优化评估框架与评估指标 我国现有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既有可量化,经济审计为主要途径的硬指标,又有难以量化的以社会评价、公众满意度为内容的软指标。但是,并整个评估框架并没在完全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履行职能的要求,诸如政府供应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社会财富分布的状况等。 政府绩效评估框架与评估指标需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是以政府法定职责定位评估指向。在具体指标设定时,不能将政府越位、错位的工作职能进入绩效评估的内容。对于政府与市场的职能交叉重叠之处考核指标,可以采用取低权重或捆绑考核的办法,如招商引资数的考核必须与产业结构优化结合起来。应将农民工纳入公共服务的范围。公共政策的绩效评估可以单项列入,以更好地对应支撑起政府绩效评估系统。二是围绕三E、超越三E。西方国家,在政府绩效指标设计上围绕三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益(Ef-fectiveness)展开。其后,政府绩效评估指标选取上,突出顾客至上、以民为本的价值。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选取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三级指标的列举要体现应有的真实含义,如公共服务的三级指标仅例举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公开制度、公民满意度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并不能真正揭示其应有的本意。 2、强化政府绩效评估建设 政府绩效评估不能局限于单项行政效率、效能评估,要特别关注政府绩效评估的过程中整体效应。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强化政府绩效评估建设。 一是将政府绩效评估从技术方法提升到制度安排。要改变政府绩效评估只关注评估模型、实证分析的局限,必须要特别强调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安排。制度安排能够最大限度制约指标体系设计和评估过程的自利性,减少或消除评估信息不对称的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建立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程序和运行机制。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安排主要在于:①政府绩效评估的程序的制度安排;②政府绩效主体制度安排;③政府绩效评估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制度安排。④政府绩效评估结果运用的制度安排。 二是由单一评估主体向多元评估主体的转变。企业管理中的360度全方位评估技术,是指由顾客、领导、员工和外部专业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对组织管理绩效进行评估的技术和方法的统称。要保证政府绩效评估过程的公正性、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就需要将公众、领导、员工、外部专业机构等主体,构成复合多元的绩效评估主体。现有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与指标体系的设计者、指标要求实现者常常同一或者利益相连,政府绩效评估常常以强化内部控制为真实动机,必须通过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强化政府绩效评估建设。江苏省级机关作风建设参评人员总数为10000人左右。参评人员由8类人员构成: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省十届人大代表、省九届政协委员,约2100人。②省级机关干部职工代表及离退休干部代表,约1200人。③各省辖市市级机关干部职工代表,约2000人。④各县(市、区)机关干部职工代表,约1600人。⑤农民和城镇居民代表,约1200人。⑥各类企业方面代表,约1500人。⑦新闻媒体、科研院所、文教卫体、部队机关、军事院校、中央驻苏机构等方面代表,约500人。⑧省级机关作风建设监督点代表,约500人。这样,评估主体既体现了广泛性、又体现了群众性,这样能比较全面的体现评估主体的对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解。 参考文献略(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通 220619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289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