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核反应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核反应堆的分类
wusaite 2019-8-23 13:55
核反应堆的分类 伍赛特 参考文献 程林. 走进能源王国 .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10.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270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PA-E提供2400万美元资助先进核电技术
mhchx 2018-6-7 11:43
根据2018年6月4日美国能源部(DOE)官网宣布,将为10个项目提供高达2400万美元的资金,作为新的高级研究计划局 - 能源(ARPA-E)计划的一部分: 模拟增强型创新开拓核能重振项目 ( Modeling-Enhanced Innovations Trailblazing Nuclear Energy Reinvigoration , MEITNER )。MEITNER团队将确定并开发创新技术,以实现更低成本、更安全、先进的核反应堆的设计。 “核能是美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私营部门合作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性,我们使美国在先进反应堆设计和技术方面保持领先地位,”美国能源部长里克佩里。“这些下一代ARPA-E技术帮助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保持我们的竞争力和技术优势,同时提高电网的弹性,并帮助向每个美国人提供可靠的基础载荷电源。” 核电生 产 了近20%的美国电力,提供可靠的电力来源,补充了该国多样化的能源生产来源。然 而,现有核电厂面临相对较高的运营和维护成本。MEITNER项目将利用设计、新制造工艺和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核电竞争力。资助的项目将支持先进的反应堆设计,从而降低建设成本和自主操作,同时提高安全性。 ARPA-E通过与美国能源部核能办公室的密切合作发展了这一融资机会,MEITNER团队将在开发其概念时使用部门建模和仿真资源。项目团队将定期与美国能源部支持的资源团队和美国能源部的国家实验室进行协调。 以下的 MEITNER项目按照研究团队-研究主题-资助金额的方式对其中涉及的10个项目进行简要介绍。 1. General Atomics - 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先进核电厂使用带变速发电机的高效布雷顿循环改善负荷 - 资助金额:1,455,762美元 2.General Atomics - 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使用预制纤维增强混凝土减少核电厂投资成本 - 资助金额: 1,532,752美元 3.HolosGen有限责任公司 - 弗吉尼亚州马纳萨斯公园可移动模块化反应堆的平衡消除 - 资助金额: 2,278,200美元 4.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 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发展先进反应堆近自主管理和控制系统 - 资助金额: 3,386,834美元 5.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 - 阿默斯特,纽约州使用基于设备的抗震防护技术降低先进反应堆的隔夜资本成本 - 资助金额: 1,443,635美元 6.陆地能源美国公司 - 纽约州,纽约州用于整体式熔盐反应堆的磁力悬挂式罐装转子泵 - 资助金额: 3,150,000美元 7.超安全核能公司 - 华盛顿州西雅图使用Zero-EPZ微型模块反应堆的技术 - 资助金额: 2,350,000美元 8.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 - 香槟分校 - 伊利诺斯州Champaign在熔岩反应堆( MSR, Molten Salt Reactors )跨原子发电中实现负载跟踪能力 - 资助金额: 774,879美元 9.西屋电气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 Cranberry Township,宾夕法尼亚州自行调节的固体核心块“SCB”用于固有安全热管反应器 - 5,000,000美元 \010. 黄石能源公司 - 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反应性控制装置 - 资助金额: 2,599,185美元。 以上这10项ARPA-E的MEITNER计划项目旨在寻求开发核能创新技术,以帮助确保先进反应堆具有商业可行性。这些核能技术可以为支持核技术的现代 美国 国内供应链奠定基础。项目将通过先进的建模和仿真工具进行改进和验证,项目团队将接触来自核和非核学科的主题专家。 文献来源: https://www.energy.gov/articles/department-energy-announces-10-projects-support-advanced-nuclear-reactor-power-plants
个人分类: 核能|254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8年中国将开工建设8个核反堆
mhchx 2018-3-8 14:48
世界核新闻报道,根据国家能源局今天发布的计划, 2018 年将稳步推进核电发展。该计划要求 5 个新的核电反应堆要上网,并且进一步有 6-8 个核反应堆将开工建设。 国家能源局在 2018 年 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说, 2018 年中国的核电装机发电容量总计将提升到 6GWe ,主要启动有三门 1 号和海阳 1 号的 AP1000 机组、台山 1 号 EPR 机组、田湾 3 号 VVER-1000 和阳江 5 号 ACPR1000 机组。 两个 AP1000 机组正在 山东省三门、海阳 建设。三门 1 号机组有望成为第一个 开始运作的 西屋 AP1000 。 2017 年 在 6 月和 7 月,分别完成 三门 1 号机组和海阳 1 号机组热测试。台山 1 号 EPR 机组已经完成了其 热功能测试的 调试,将成为第一个运营的 EPR 机组。田湾 3 号机组 在 12 月 30 日 连接到电网, 开始 商业化运作 前的 试运行。阳江 5 号机组也计划 2018 年开始运营。 国家能源局说,中国还将 “有条件地积极推进已批准项目的建设,并计划 今年内开始建设 6-8 个核电机组。 ”然而,并没有给他们命名,也没有说明他们将采用哪种反应堆。在 2017 年度计划中,能源局说去年将进行 8 个机组的筹备工作。这些机组包括三门 3 号和 4 号机组, 宁德的 5 号和 6 号机组 , 福建省漳州 和广东省惠州市每一个新厂各 2 台机组。 此外,计划要求完成下一步沿海核电站项目的选点工作。 该计划还要求中国 “继续实施重大核科学和技术项目,建立一个 共享系统,作为核电技术和的试验平台 ,加快 建立 小型反应堆重大项目,积极推进 核能的 综合利用 ”。 在 2016 年 3 月发布的 最新的五年计划里,中国 从现在 35GWe 的核电装机容量 到 2020 年 应该有大约 58GWe 的核电发电容量在 运行 ,此外,到 2020 年还 将在建 30 GWe 的核电装机容量。 文献来源: http://www.world-nuclear-news.org/NP-China-to-start-building-up-to-eight-reactors-in-2018-0703185.html
个人分类: 报告|2917 次阅读|0 个评论
IAEA核能技术评论报告2014
热度 1 mhchx 2014-9-1 15:15
根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2014年8月份发表 的 《核能技术评论报告2014》 , 到 2013 年底全球拥有434个运行的核反应堆,全球核能发电容量为371.7MW(e),有4个新并网发电和10个新反应堆开工建设。白俄罗斯成为第二个核 电 “ 新人 ” ,在三十年里开始建设其第一个核电站。 全球核电 依然保持着短期和长期增长的前景,且集中在亚洲,尤其是中国。正如2000年以来最新已经并网的52个新反应堆中42座在亚洲一样,2013年在建的72座核反应堆,其中48座座亚洲,代表了1989年以来的最高数量。 目前,30个国家使用核电,并且同样有30个国家正考虑把核电作为其能源组合的重要部分,其中30国家已经运营核电厂,13个国家要么考虑建造新电厂,要么积极完成以前暂停的建设,并且12正计划建设新电厂,或者完成暂停的建设。2013年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核能预计增长将在最低17%与最高94%之间。 报告显示:核能和气候变化之间关系密切,核电、水电、风能是全生命周期中温室气体(GHG)排放最低的发电来源。 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秘书处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实施的核安全行动计划仍是其采取的核心行动,旨在加强核能安全。核电站安全持续改进,包括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中吸取使用的经验教训。这就促成了加强全球核安全框架。由于共享和转移知识对于任何核活动安全、高效的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致力于核知识管理。 继续增强和研究诸如水冷堆、快堆及气冷堆等先进裂变堆,有望为更高效使用原子能燃料并降低放射性废弃物容量做出贡献。对中小型反应堆的兴趣日益增长,并且把核电站应用于海水淡化、工艺加热、区域供热及氢气生产等非电领域。 铀现货价格保持在七年来新低,限制了公司为探索和可行性研究筹集资金,将会对未来生产的有一定影响。尽管几个国家报道里额外的资源,但是许多先前宣布的新项目可能会被推迟。 全球铀浓缩能力继续朝更节能技术的趋势发展。2012年和2013年气体扩散厂被关闭。离心浓缩项目取得新进展,激光浓缩铀已经在走向商业化方面取得进展。 总燃料制造能力一直保持相对稳定,但它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增加,以满足预计的增长需求。随着乏燃料和高阶核废物处理设施还要开始运作,乏燃料存储的数量继续增加。从全球核电站的示范电站退出额外的10 000 tHM (重金属吨)乏燃料。这使已经派出的乏燃料累计总量大约为370 500 tHM。 除了高阶核废物(HLW)和乏燃料(SNF)声明为废弃物外,全球所有类别的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都正在运行。许可的地质处置设施建在芬兰,法国和瑞典。HLW和多种处理的研究和开发是在其他成员国也取得进展。 核电站退役方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截至2013年12月,年全球147核电反应堆永久地关闭了,超过400个研究反应堆和临界装置,和几百个其他核设施,如放射性废物管理或燃料循环设施,已退役或正在拆除。大约40%的所有操作核反应堆现在已30多年,约7%的40多年。虽然有些反应堆可能会继续运行到60年,但是许多反应堆在未来10年至20年将退出服役。
个人分类: 报告|1715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英、日、法等主要国家核电反应堆运行与在建最新进展
热度 3 mhchx 2013-10-17 13:48
根据IAEA最近发布的2012年度研究报告,现把截止到2012年底美国、法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主要国家核电反应堆运行与在建情况摘录如下,供有关研究者参考。 国家 运行反应堆 运行反应堆总功率(MWe) 在建反应堆 在建反应堆总功率(MWe) 2012年核电比例 总运行堆年 美国 104 102 136 1 1165 19.0% 3834.67 法国 58 63130 1 1600 74.8% 1874.33 日本 50 44215 2 2650 2.1% 1596.33 韩国 23 20739 4 4980 30.4% 404 印度 20 4391 7 4824 3.6% 377.25 德国 9 12 068 0 0 16.1% 790.16 俄罗斯 33 23 643 11 9297 17.8% 1091.33 巴西 2 1884 1 1245 3.1% 43.25 中国 17 12 860 29 28 844 2.0% 141.58 由此可见,我国核电在建数量及总功率等指标上均为世界第一。美国、法国核电比例较2009年有少量下降,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影响,基本关闭了核反应堆,仅占总发电量的2.1%;德国作出逐步放弃核电,核电比例下降10%。我国在暂停一年之后,在强调核电安全的基础上,又重新启动核电建设,在建数量又增加2个,发电比例增至2%。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对核电需求旺盛,在建规模均有增加。 笔者认为,我国核电要在制定核能法的基础上,强调安全、经济、可靠的前提下,加强核电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改变单纯以GDP作为政绩考评指标的做法,优先考虑民生与环境安全,并从选址、在建、运行、核废弃物处理、环境安全及危急应急机制等方面加强管理,促进核电有序建设、持续发展,为我国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个人分类: 观点|2802 次阅读|8 个评论
美国一个年轻人就搞定两个国家
热度 1 cgh 2013-3-2 16:30
美国一个年轻人就搞定两个国家 18 岁的少年哦,美国人,搞什么搞,搞的和两个国家想搞但是不让搞而偷偷搞并被美国搞得头疼的一样的,你说这世界到底搞什么搞?反正, 这小孩搞的是核反应堆 ,美国总统对他相当赏识。不像朝鲜、伊朗一样,遭到大美国帝国总统的训斥,甚至东六方、西六方地围剿。难怪说,美国自由,瞧人家可以自由自在地想干啥就干啥,比如打打枪,弄个核堆什么的。朝鲜、伊朗相当不民主,不能干自己相干的事情,总是受打压。 不过,美国人饮食却很差,连大美帝国国务院都嫉妒 一个黑人球员到朝鲜去享用朝鲜美食 。要是美国小孩能用核反应堆搞出美食来,估计奥总统就更赏识他了。为什么美国人不研究美食呢?为什么?
个人分类: 杂谈|215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美国对核反应堆安全提案迅速做出反应
AIPBeijing2010 2011-7-28 07:28
Politics and Policy 转自Physics Today US to act swiftly on reactor safety proposal A 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 task force has recommended that the emergency battery capacities of US nuclear reactors be upgraded. The proposal calls for a new minimum of eight hours of battery power to support cooling systems in the event that all AC power and diesel-generated power is lost. Jul 25, 2011 By David Kramer A 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 task force has recommended that the emergency battery capacities of US nuclear reactors be upgraded. The proposal calls for a new minimum of eight hours of battery power to support cooling systems in the event that all AC power and diesel-generated power is lost. The task force also urged that utilities be required to have ready the equipment and personnel needed to operate the plant’s cooling systems for at least three days after such an incident.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the initial eight-hour window would allow enough time for operators to deploy portable generating equipment in the event of a natural disaster—such as the March earthquake and tsunami that hit the Fukushima Daiichi reactors. The battery power should provide enough time for deployment of a second set of portable generators stored at the reactor sites. Those generators should be able to supply AC for an “extended coping period” of up to 72 hours, during which operators would bring in more durable generating equipment that is pre-staged at an offsite location. Current NRC regulations mandate four to eight hours of battery power, depending on the reactor, and do not include an extended coping period. Today’s requirements do not consider the possibility that AC power could be lost for many days, as occurred at Fukushima, the task force noted. The tsunami swamped and disabled the diesel generators that were designed to supply backup power, and batteries were depleted within hours. Without power, the coolant passing through the reactor cores and adjacent spent fuel pools was halted. The resulting partial meltdown of the reactor cores and the likely exposure of the spent fuel stored in pools was the worst nuclear accident since the 1986 Chernobyl disaster. The report noted that one generator at the plant remained operational and supplied cooling water to Fukushima’s other two reactors. At a public hearing on 19 July, NRC chairman Gregory Jaczko said the commissioners will consider the report and decide how to proceed within 90 days. Lessons learned Battery power capable of providing the necessary power for the first eight hours of a blackout could either be located 15 to 20 feet above the flood level specified in the plant’s license or be kept in watertight containers, the report said. Other specific changes to NRC regulations were recommended, such as “hardening” vents used in containment vessels of boiling water reactors, the type that were installed at Fukushima. Operators there were unable to open valves to relieve the pressure buildup inside the containment. That failure complicated their efforts and likely led to the buildup of hydrogen gas in the reactor buildings, which caused explosions in three of the units. The way that the hydrogen migrated outside the containment isn’t fully understood, the report noted. The task force also called for additional instrumentation for monitoring conditions in spent fuel pools and better methods for adding water to them. More broadly, the task force called for the NRC to order US reactor operators to reevaluate the risks posed to their plants by seismic events and flooding, and to order upgrades to the protections against those hazards, if necessary. Regarding the sequence of events that led to the partial core meltdowns at the Fukushima Daiichi plant following Japan’s March earthquake, the task force report said that scenario is “unlikely to occur” in the US, but that mitigation measures already implemented would “reduce the likelihood of core damage and radiological release” in case it were to happen. NRC should consider new regulations to address low-likelihood, high-consequence events that occurred at Fukushima, it said, and the commission should revamp its “patchwork of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nd other safety initiatives” that has built up over time into a framework that is “logical, systematic, coherent, and better understood.” The Nuclear Energy Institute, the trade association of US nuclear plant operators, called for the NRC to consider input from the industry as it considers further regulatory action. “The task force report does not cite significant data from the Fukushima accident to support many of its recommendations,” said Tony Pietrangelo, NEI senior vice president. Pietrangelo added that the utilities have rushed to examine their existing procedures and have already taken steps to enhance safety.
个人分类: Physics Today 文章|146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网群英烩 李维音 我的原则是做朋友,不做仇人;我做事,不对人
热度 2 readnet 2011-6-11 14:12
李维音 和肖传国先生商榷 请原谅我这个76岁的老太太,可以算是你的阿姨辈了吧,向你说几句心里话。其实在你发通知召开说明会时我就想写这篇文章了,只是因为没有想好,没有及时写。我知道你有口气消不下去,从一开始我是同情你的,终就不简单,敢于挑战一个目前尚无法治愈的病,一个难题,可是,在一开始选择这样的题目时,思想上就应该有所准备,可能失败,可能成功,也可能要时间,不断地在失败和成功之间反反复复,在一个开明的社会中,对于科研应该给予人们为探索而反复的空间,遗憾的是,第一,不管什么原因,你,或者是这个功利社会,急于赋予实施,特别是与人有关的医学问题,造成了一些失败的案例,第二,国家对新学科的成果没有有效的评价体系,而被个别人,以个人的名义予以否定,因为是个人,很难设想他能把握语言和行为的准则,使你无法忍受,最后做错了事。但是,我认为,如果你是一个真正想在这样一个难题上有所作为的科学家,一个想要治病救人的好医生,就最好 看清社会上所有这些使你难堪和痛苦的过程,坚持你的理想,不去和个人就事论事地争执 ,否则,这样做,正好落入圈套,显不出一个真正科学家应有的气度和素质,也许你年轻,没有经过我们那一代人所经历的,我就想以我的实例,也许可以解开你的心结,如果你是一个真正想有所作为的科学家。 70年代我们核工业为了离开前苏联已知厂址的第一个生产反应堆(为军用服务),按照中央的指示,在三线设厂,我 提出了用离子交换技术取代原苏联的三效蒸发方案,并且仿照动力堆反应堆回路水循环使用的原则,不以放射性作为净化的指标,而以尽量减少含盐量作为指标 ,73年,这个方案受到了从厂方到二机部主管局长的反对,那位局长曾在会议上申斥:“知识分子有什么了不起的,可以发全国通报么!”我们院的科研处处长也曾冷眼对我。而我,只是在300人的讨论会上,软软地声明:时间紧迫,投资有限,请允许一面按原设计施工,一面在现场做实验,已验证我的设计,同时留出将来改用蒸发的接口。没有想到, 我的方案成功了,但是我拒绝了张扬,事实证明,我的原来设想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做些修改,但是离子交换的应用成功了。 1981年,我又受命担任生产堆乏燃料后处理余下的高放废液的玻璃固化任务 。在人口密集的三线,在紧临大江的边上,从选择这个厂址时周总理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个项目最后留下的 这点废液,万一流入大江,最后危及长江,这可是对子孙万代的罪孽 。我接受这项工作时,前人已经从70年代起就在以法国军用堆乏燃料后处理的实验方案为基础进行了几乎长达十年的研究,只是中间因为文革,基础工作虽有进展,却未提到工程的规模。而到80年代,军用任务已经缩手,三线工厂的退役工作已经提上日程。我接手后,按照工程上马的需求,一方面将过去已经开展的一些设备研制工作派人收尾、验收,一面按照整个处理流程分成几个大段,在原子能研究所和在核二院开展实验,同时规划在原子能研究所建立全规模冷试验台架。一切就绪,没有想到核工业部要派人去比利时开展交换学者的工作,在众人的鼓动下,我参加应试,没想到得了全部第一名,我心想一切都已就绪,一年后回来,即可组织工程设计,顺便还可以在国外开开眼界。1984年底出国,1985年底回国,没想到,在我出国期间,室里把 一位少有工程经验,也未在院内接触过固化工作,刚从德国实习一年回来的人接替我为组长,并且到处鼓吹德国的炉式固化 。我在国外有机会既去了法国马库尔军事基地看了我们作为依据的罐式固化,又到比利时德国为欧化工厂研制的新一代、全计算机控制的炉式固化。我和一起去的同事非常清楚,作为一个不再有用,准备退役的单项工程必须简单可行,不要再留下还有需要后处理的如炉子的退役问题,而且,在那个年代,计算机应用还不可能,如果热室中出现任何问题,因为炉子中的残留放射性,对维修的工人是极大的威胁。没有想到,在我回来后,1986年3月的方案大辩论,根本谈不上技术讨论, 部里一些领导被所谓的“先进”和德国人可以无私提供实验装置的语言所迷惑,组里所有的工农兵大学生出身的组员被出国迷了心窍。他们认为罐式方案处理能力太低(我提出1992年建成,1996年处理完废液,对方声称用炉式一年即可完成) ,有些人甚至用文革中对人身攻击的语言,什么对中国工业的污蔑,和同志关系等等在会上会下对我口出恶言,恶意中伤。 在部里主管领导支持了炉子方案后,我们所有原来参与实验的人员不再说话。我决定退出 ,抛下了孩子,离开了我多么惦记的玻璃固化工程,去了需要我的大亚湾工地,整整六年。 时间飞速地过去,30年了,废液还在那里放着,只是换了一个新罐,因为担心旧罐泄漏。至于和那位先生,我没有和他再谈玻璃固化之事 ,像多年相识的同事一样,点头、聊天,他的孙儿有病了,我在社区医院工作的女儿仍会精心地像对待所有病人一样地护理他。相反, 所有知情的,有关和无管的同事,却都在支持我,甚至有人遇到当时那位主管领导会对他说:当时李维音的方案是最切实可行的。那位已经退休的领导却回应说:那时我不懂 。真是可笑,这样的领导,当可以为人民解忧时却如此轻描淡写地为自己辩护。但是, 作为我,我得到的是大家真正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我忍不住大吵特吵,或记恨在心,只是贬低我的人格,我的原则是做朋友,不做仇人;我做事,不对人 。 肖传国先生,我和你谈这些,是因为我希望你是 受过良好教育的学子,忠于事业,而不搞个人恩怨,而最后的事业有成,别人终会另眼相看 ,如果真是还有不足,何不乘此予以修正呢?孰是孰非,定论在后头。你觉得呢?也许我太乌托邦了吧?请你原谅。 当前推荐数: 54 推荐人: tdcao dabaoski caoyuanzhiye1 jiangjinsong cwufp boxcar novayeyu lix 陈安博士 firefive chemicalbond cj1968 jitaowang Shifengyu dongping2009 jiulianjushi guozhenru pukin magictttt zhaofuyao ysxbhxf zhucele opticssim 侯振宇 liaocw liufeng junsonlee chensuiyang Namychan angewchem zhangcz07 phd9992000 远帆 sjgu yhliu971225 cutefay lxh2009 冯用军 yinglu sarstone 刘全生 隔壁家的二傻子 fdzjkyck fyye liangjin dreamworld jxz1963 zhangpengju miracle2999 geosdu007 DXY1234 shiganghe feichen 周可真 发表评论 评论 ( 49 个评论) 举报 lijunlinwx 2011-5-10 11:50 学习了 ,也是核工业的呀! 举报 shiganghe 2011-5-3 11:09 我想您是白费口舌了. 博主回复(2011-5-9 14:05) : 我知道,但是也许可以安抚以后所有努力之后又受了委屈的人,人的一生难说遇到什么劫难,自然、社会---,我们必须面对,不是吗? 举报 yanzhiyuanyz 2011-5-2 09:54 向前辈学习,一个文化人应用的气质和风度。戴世强老师的博文“学问改变气质——浅评培根的学问观 ”,博主前辈的话------“如果我忍不住大吵特吵,或记恨在心,只是贬低我的人格,我的原则是做朋友,不做仇人;我做事,不对人”。这里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案例:我和我的一个朋友下象棋,其实我的水平不会比他差到什么地方去,但是每次都是以输棋收局。我也仔细分析了一下原因,我的朋友下棋时话比较多,我又是一个性情中人,正好中了他的着。 举报 用户名 2011-5-2 02:31 评论已经被科学网删除 举报 tuner 2011-5-1 23:45 实际情况是,在方市民对肖传国进行“打假”之前,海内外没几个人知道“肖氏反射弧”,以至于方市民曾经人肉“昏教授”(肖传国的网名)数年,无功而返。也就是说,肖传国并没有向全中国,全世界吹嘘“肖氏反射弧”;反而是方市民对肖传国的全面“打假”,十年700多篇谤文,搞得“肖氏反射弧”尽人皆知。可以说,“肖氏反射弧”的吹鼓手,恰恰是方市民一伙。 面对数年的“追捕”,十年700多篇谤文,对自己、家人、恩师的公开诽谤和漫骂,肖传国是否该捍卫自己的学术声誉?他与方市民在武汉和北京打了几个名誉权官司,都没有解决问题。谤文仍然源源出笼,谣言和漫骂满天飞,“肖氏反射弧效果是0”,传遍了全中国。对于一个真心相信自己多年研究结果的科学家来说,这是死刑判决。 设身处地想想,如果换了你,用美国三年临床结果得到的非常严谨的科学数据,并请来一些手术有效的患者现身说法,开个记者会,为手术正名,很过分吗? 博主回复(2011-5-9 14:08) : 我正因为自己的一生充满了坎坷,所以我才有这样的理解, 在过去的年代,今天的社会,我只有想开,努力, 为了我只剩下的唯一的女儿,为了我从小养成的做人的原则。 举报 zhangpengju 2011-5-1 22:50 向您致敬了!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里,我们的老一辈科研“革命家”的话应该受到重视,那些60后,50后的前辈们是否需要静下心来扪心自问:我们要那么多钱,那么多荣誉干什么?历史不会宣判科学的失败,决策者的失败也不会载入史册,因此,名利对选择天平的影响令人痛心疾首。 举报 LIUBEL 2011-5-1 22:47 刘焰云3月12日到连云港田湾核电站 2011-3-16 12:18 上传下载附件 (40.01 KB) 进行核实验 为了解决日本地震核灾难,刘焰云晚上前往连云港田湾核电站进行核试验,实验刘焰云发明的放射性元素靶标识别捕捉分离技术,以解决日本核电站放射性元素泄漏中国科学家救援组承诺的捕收放射性元素技术难题,是解决人类共患的灾难。 后为刘焰云在田湾核电站海边进行放射性污染捕收实验,可看到田湾核电站不能抵挡五米高的海啸。 举报 jxz1963 2011-5-1 22:29 李老师说的多好呀,语重心长,肖先生应向李老师学习! 举报 zhujunke 2011-5-1 21:36 本人为一学生,不懂多少事,但七十多岁的老奶奶肯定不会闲来无聊炒作自己,对于那些匿名发表恶语中伤等人应该认真思索一下其目的何在了 举报 fdzjkyck 2011-5-1 20:15 公道自在人心。人在做,天在看,啥也不说,顶博主! IP: 117.33.236.* 举报 匿名 2011-5-1 20:01 科学网实际就是天朝真实的写照,别看各个都是博士啊教授啊硕士啊等等牌子挂着,但是从各自心里藏着的小九九来说,跟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甚至有的见识及作为,连个普通百姓都不如,下绊,明扬暗贬,献媚,拍马,诸如此类,科学网全部见到,我算见识了各种砖家 IP: 117.33.236.* 举报 匿名 2011-5-1 19:55 都这么大年龄了,还凑过来看热闹搅和烂泥塘顺便炒作自己(拜托您自己好好看看你这个文章有多大成分在向看客宣扬你自己),你的委屈及成就本可以单独开篇文章,却偏要跟肖方争斗捆绑在一起,您自己不嫌丢分吗??????? 博主回复(2011-5-2 13:31) : 请原谅我没有能力表达清楚我的真实想法,但是, 通观我所有过去涉及肖传国的文章,我都在暗示对他的同情,理解他的无奈。 今天,我只是想劝他不要放弃他原来的选择,如果可以的话。 每个人的历史都不可能相同,但是可以以心比心,这是我的本意, 至于年龄,无关乎对一个受了委屈的人的关心,只是我的能力太差,请原谅。 举报 chemicalbond 2011-5-1 19:54 楼也许需要反省一下自己都对肖传国先生的手术以及他和方舟子的个人恩怨都了解了多少信息。希望好好去网上查点资料,学习之后如果还会有这种无聊的言论实在是会让人瞧不起,连被骂的资格都够不上。 IP: 219.234.148.* 举报 匿名 2011-5-1 19:42 人活着就是为了一口气,如果不是为了这口气就。。。。 举报 yuchincheng 2011-5-1 18:40 凡是从事科技工作的人都不容易。然而,你毕竟是在“同事的范围内”。同事的前提是共同从事同一课题,意见的分歧或者说挑你的毛病,都是为了维护统一的课题。而绝不会出现否定课题(如否定肖氏反射弧)的事情。就是说,不能把否定你的工作成绩与你所受的人身委屈等同起来;更不能把否定你的工作成绩与没有头脑的科盲攻击:“关键是现在已经疯狂的肖传国”的否定“肖氏反射弧”之目的等同起来。 请问:你怎么对付30楼的冯用军呢?以此做个示范,恐怕就是你对肖传国最好的言传身教吧?! 举报 jiahailu 2011-5-1 17:17 老一代科学家使我们的宝贵财富,应该孝敬他们。 举报 sarstone 2011-5-1 14:26 问问我们自己,学术的核心价值在哪里?社会的正义理念在何方? 举报 刘全生 2011-5-1 13:51 师奶奶级的境界值得我们后辈学习践行啊!我歪解一下这种现状成因。呵呵 嗨~~~~现代人吃的好,激素水平高,再加上国内食品不安全,最终就导致高水平激素的高紊乱,所以行为难以自控是常事,呵呵 IP: 117.33.236.* 举报 匿名 2011-5-1 13:04 30楼的方粉,到底是谁疯狂了,到底又是谁无知了??? 伪科学????? 太阳又出来了,又来一顶帽子,帽子好大,你自己戴过没??? 怎么科学网净出这种THING??? 举报 冯用军 2011-5-1 11:57 老太太不容易;关键是现在已经疯狂的肖传国,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 被一帮无知的粉丝裹挟着,已经无法冷静地思考自己的科学道路了, 在伪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人还是有点聪明的,就是道德不行,可惜了 举报 oyjenvol 2011-5-1 10:22 李老师您好,您的博文估计对迷茫中的肖传国没有多大效果,但是对于一些没有处于漩涡中的人的科学馆和民族感会有一定的启迪。对于留言中那些原始的攻击和无礼您大可不必介意,就像您的玻璃固化事件一样。 只不过稍微有一点遗憾,您付诸了那么多汗水的玻璃固化没有实施,这会让您抱憾终生,也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损失。当然,回到那个年代,一个人的单薄和一群人的默不作声显然对于工农兵大学生们的“投机倒把”是不可抗力的。 五一快乐。 举报 yyz712 2011-5-1 10:18 公婆自有道理,公道自在。。。让子弹飞一会吧,时间会给一个答案的。 举报 yhliu971225 2011-5-1 09:21 我们这一代人经过科学的严格训练,但经历的事情太少了,所以胸怀上要差那么一点。向前辈学习。 举报 yuchincheng 2011-5-1 09:07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命运,质疑博主成绩的是国家干部,而不是“打假”逗士;博主是为国家“打工”,肖传国却必须自己“创业”;博主是在国家势力的呵护下,而肖传国却在黑恶势力(方舟子打假基金)的攻击下。 同样为人类做贡献,却是不同等的待遇和环境。不能一概而论啊! 博主回复(2011-5-1 09:39) : 我所到的为难,在这里说的是国家,因为做决策的是国家,正如肖传国最后给他定罪的法院一样,起步难为我的可是下面人,我不嫌难为那些曾经是我的同事,我没有强调,再说主持正义本应该是上级,遗憾的缺失了。文革中父亲被斗,我被贴大字报,被剥夺职务,被强迫舍弃孤女,继续出差和被迫去干校,等等,人身的委屈在特定的时代,包括今天肖传国的遭遇,我只是想给他解扣,让他宽心,继续努力而已。我用了我的一些实例,是应为不想说教,而不是展示我自己,想想我在40年前同时失去丈夫和大女儿,没有上级再来宽慰我(出了我的知己好友),我不得不不继续奋斗,也许委屈是对一个人的锤炼,我同情肖传国,盼望他继续坚持,做出成绩,做个好男儿。 举报 远帆 2011-5-1 08:31 肖教授有他自身做事方法的问题。一些内行都知道,他的手术得裘法祖先生所传,非常漂亮精湛,确实是人才,据同学讲对周围学生的教学也很好。但是肖教授不喜欢和学会沟通,几乎不参加国内学术交流,喜欢单打独干,比较奇怪,和今天的惨淡不无关系。 的确很多东西需要向老一辈科学工作者们学习。 IP: 117.33.236.* 举报 匿名 2011-5-1 01:44 评论已经被科学网删除 举报 Namychan 2011-5-1 00:29 谢谢李阿姨的苦口婆心! 举报 nm 2011-5-1 00:18 李老师,两件事没什么可比性,你的建议他也不需要了,肖教授又不是精神病患者,不可能一错再错,再回这个人妖颠倒的地方。您是在单位里受不公待遇;而肖传国做为中国医学史上以原创手术上美国手术台之第一人,是在中国打假斗士、中国媒体、中国老百姓众志成城鼎力支持下,在中国被打成造假罪犯。真正造假的却被万众欢呼为英雄。有着大量国际主流学界承认的学术证据的却被说成造假,辩护的声音根本发不出来;提不出哪怕一个严肃证据、甚至没有一个神经泌尿医生的团队,却被万众欢呼为打假,无一例外,统统罔顾千百万中国患者死活。 如果以北京法院判决原文为准,根本无从知道知道肖传国到底做了什么错事。因为根本没有什么花钱雇凶之类描述;轻微伤而公安部挂牌督办,只怕是中国法制史上第一例;公安部督办的大案,而最后以一受害人和被告都不同意的不相干罪名硬判5个月,只怕还是中国法制史上第一例。如果不是公众和媒体和某些高官对一个打着正义招牌的教派的痴迷,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记者见面会实录: 记者:事情过去后,你还会(从美国)回到武汉吗? 肖传国:中国有一句话,哀莫大于心死。我忠心耿耿为我们国家几十年,我忠心耿耿为我们病人几十年,我受到的待遇你看到了。我97年在美国的工资就是12万美元一年。xxx三年前我才把他从康奈尔大学拉回来。你说受到这么一个待遇了以后,你说我是应该继续呆在这儿受羞辱啊,还是找一个尊重我,欣赏我的工作,感谢我的工作的(地方)。我知道我的病人感谢我和他们没关系。但是我忠心耿耿服务工作热爱一辈子的这个……祖国,这么待我,哀莫大于心死。有一句诗叫什么,我以我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就是这么个意思。 没用了。肖传国当初是放弃一切从美国回到中国;您如果看过法院判决书原文,就知道肖教授的情况和您完全不同吧。现在是国家暴力机器和 IP: 117.33.236.* 举报 匿名 2011-4-30 23:33 你对肖方恩怨到底了解多少??? 从你这篇文章来看,大部分还是借着肖来吹嘘自己的功劳,不觉得自己过分了点吗??? 另外,肖的手术,是得到卫生部允许才推广的,而且也是经过N年研究后才开展的,符合国家法律及医疗相关规定。 肖是01年开始揭发方抄袭导致方连续N年700多篇大字报的恶意攻击甚至牵连到肖的家人及恩师,肖是在法庭上胜诉后方依然抗拒不服从,最后其亲属才主动提出替其惩罚的。 方舟子无身份证无户口本无银行账户,其新语丝架在美国,其在美国的登记地址是高速公路的大树上,其买通记者非正常手段获得患者名单并煽动及利诱患者进行医闹,谁能受得了????? 你这篇文章不过是借他人来炒作你自己而已,仅此而已! IP: 118.113.24.* 举报 匿名 2011-4-30 21:23 给肖的建议是不错的;当初放弃可能也是值得商榷的。还有,博文不涉及秘密吧 举报 侯振宇 2011-4-30 20:30 李教授,您好! 肖传国袭击方舟子案有很多的疑点,是不是事实还是问题。 1、一锤三伤,与方舟子的叙述不相符。 2、关键人龙某的照片没有报道(拘捕肖传国医生时共拘捕四人,三人有照片),而且根据叙述龙某出场没有出工;即使唯一出工的家伙也是没有出力,飞了锤子后就以拾取锤子为名目退出追击。袭击事件是否另有内幕? 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警方破获的是两方被袭击案,可是警方对方玄昌案的介绍很少。而方玄昌案,方玄昌对此叙述很多他与袭击者有很多回合打斗。从这个角度看,警方对方玄昌案的交代明显不足。对比两次袭击案的犯罪评分,方玄昌案的作案水准是70分以上,方舟子案的水准30分都不足。同一伙人做这两个案件?我对此很怀疑! 坦率的讲,两个案件时间间隔差不多有一个月,核对所谓嫌疑人的行踪应该会有收获。 4、从物证角度看,警方收集了锤子、钢筋等物件,但其中没有关键的喷筒。当然嫌疑人的漏网时间、地点都不同。 对龙某人,我怀疑他是【特刑】——警方的人。 IP: 124.201.12.* 举报 匿名 2011-4-30 19:59 和一个买凶伤人的讲这些,估计没什么用。我为什么匿名发言,因为怕他的锤子啊。 举报 cruiser2009 2011-4-30 19:53 你是好人。设身处地想一下,10年700篇大字报挂在新语丝上,走到哪匿名信就寄到哪。换了你,你说该在怎么做? IP: 210.73.3.* 举报 匿名 2011-4-30 19:53 5楼, “关于婴儿脊柱裂在中国的发病率是千分之一”,在今天,这是否可以商榷。 现如今,胎儿都要进行筛选的。有的还要进行羊水穿刺检查。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病率还有那么高吗? 举报 三面环山 2011-4-30 19:53 tuner 2011-4-30 17:18 从博主的经历看,您当年的低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玻璃固化至今在中国没有展开。 据肖大夫介绍,婴儿脊柱裂在中国的发病率是千分之一(也即每年中国新增近2万病人),非常高。病人大多在成年之前死去,这是严重的问题。如果肖大夫也采取低调的态度,让“肖氏反射弧”在中国得一个“无效骗术”的名声,结果是什么?个人得失与患者的生命相比,孰轻孰重? . 好歹也是知情人,让你的肖大夫公布他的原始数据或提交给权威机构不就真相大白吗? 博主回复(2011-5-1 09:59) : 我一生的憾事就是没有完成玻璃固化工程,但是一个如此复杂的工程需要上级的立项和大量的经费,需要全国有关部门的协同,需要设计院十个以上工种的协同,这不是一个几个人的科研,是工程。而我已无职无权。方案被否决,我不能糊里糊涂地听着别人的指挥棒,去干那当时不切实际的炉式固化。那些人比我年轻,精力充沛,上下走得通,我有何办法? 我不退出,别人也不会让我干,那年我才50岁出头,我不能窝窝囊囊地不做事。但是为了玻璃固化,我事后写了多少报告,包括退休之后,递交给院领导,就是因为不甘心,但是石沉大海,我是一个小小的老百姓,我没有任何回天之力。但是,我也许会为此事死不瞑目。我写这事,绝不是炫耀自己,只是不希望肖传国从此消沉,不要对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失望。 举报 zhaofuyao 2011-4-30 19:42 您文中举的例子对方肖事件的可参考程度可能不是很大。但作为后辈对您的经历和做出的贡献表示敬意! 举报 BMK 2011-4-30 19:26 您是好心。这篇博文的作用也是好的。有意见的留言实际和您的写作动机没有大的矛盾。 举报 jiulianjushi 2011-4-30 18:34 和为贵! 举报 jitaowang 2011-4-30 18:19 向李老师致敬! (同辈人) 举报 Shifengyu 2011-4-30 18:18 李老高见,支持。 举报 luo971 2011-4-30 17:48 李老师好. 祝你健康长寿. 举报 seawan 2011-4-30 17:44 个人修养,和 社会大义, 难一致啊~~~ 举报 陈安博士 2011-4-30 17:34 李老师做得好 中国的环境,先尽力,如果无法被采纳,就浮游于海,等待未来 博主回复(2011-5-1 10:01) : 谢谢你的理解 IP: 123.114.52.* 举报 匿名 2011-4-30 17:32 博主作出的贡献值得称赞。您与肖教授不同的是,您退出后,没有受到长达十年之久的百般辱骂和无理骚扰。在低调后不再受干扰的情况下,保持平常心并不难;生活在一帮信徒长期骚扰、严重干扰工作的环境中,没几个人能冷静得了。 举报 tuner 2011-4-30 17:18 从博主的经历看,您当年的低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玻璃固化至今在中国没有展开。 据肖大夫介绍,婴儿脊柱裂在中国的发病率是千分之一(也即每年中国新增近2万病人),非常高。病人大多在成年之前死去,这是严重的问题。如果肖大夫也采取低调的态度,让“肖氏反射弧”在中国得一个“无效骗术”的名声,结果是什么?个人得失与患者的生命相比,孰轻孰重? IP: 218.199.18.* 举报 匿名 2011-4-30 17:09 写得好,赞一个! 举报 boxcar 2011-4-30 17:07 顶! 举报 caoyuanzhiye1 2011-4-30 16:48 真正的理性的苦口婆心. 举报 tdcao 2011-4-30 16:16 值得参考。
个人分类: 科网群英烩|7505 次阅读|1 个评论
熔盐核反应堆
热度 1 liwei999 2011-4-30 09:28
熔盐核反应堆 作者: mirror (*) 日期: 04/29/2011 20:03:07 吴老先生博客说 中国科学院表示,已选择“钍基熔盐反应堆系统” 。显然这是个“误导”,因为产业上选择什么系统不是中国科学院可以决定的事情。合理的理解是:作为研究课题,“钍基熔盐反应堆系统”被立项了。 吴老先生博客中所阐述的事情有些支离破碎,一般人对其中的说法不能很好地理解。在历史上,核能发展的依托是核武器产业。因此,在一开始就是个畸形的事态。这样说虽然有些过激,但也有几分道理。 从今天福岛的核能事故看,安全性的“绝对”保障体系实际上是很脆弱的。从工程设计的安全角度看,福岛的核反应堆是固体设计,固体炉芯的融化是个最危险的状态。因此常规的思考就是防止固体炉芯融化。一旦冷却系统出事儿,就要导致今天的福岛式的核能事故。人们对想到的事态可以有对策,因此,没有能预料到的无疑就是最危险状态了。 熔盐反应堆系统的运行常态是高温液态,从开始就是“融化”的。因此所有的设计都是按照高温液体来设计,出了事故就反应堆不能维持高温状态,原料(燃料)就会变成固体(临界体积以下)自动地停下来。显然,从安全上考虑,这个设计思想要比用固体的优越得多。但是这样的设计不利于核弹原料的生产,因此当初并没有被看好。 从中国的能源战略上看,钍基反应堆必须要取得成功。不然的话,一年三十亿吨煤的消费也吃不消。因此这个领域会变成一个新的增长点,如同它六十多年前那样。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44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方老师《浅谈核电的来龙去脉及若干关注的热点问题》的若干注释
liwei999 2011-4-6 09:10
对方老师博文《浅谈核电的来龙去脉及若干关注的热点问题》的若干注释 作者: mirror (*) 日期: 04/04/2011 05:21:03 正如方老师题目所说的那样,是 “浅谈” ,所以有些地方有些缺陷。这些事情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方前辈并不是这个专业的人士,接受“被邀请”也是出于热心肠。 坦率地说,这个“科普”是个难题。不愿意谈论这个话题的原因第一是因为说了也没有什么人能够理解,第二,这个话题涉及到了国家核武器的一些政策问题。 核工业的今天可以说都是继承了核武器开发“财产”。比起上万颗核弹头、上百艘核动力军用舰艇来,核电站的风险真不算什么。至少说是具有同样的风险。冷战之后核弹头的风险虽然小了下来,但是毕竟这些东西在地球上还存在着。核动力这样的东西,一旦出现了,哪怕是人类的“孽种”,也只有接受了。就如同是对自家“孽种”的孩子那样。艾森豪威尔“为了和平的原子能”的说法不过是为了原子弹的存在和持有要来一个“名份”,并没有“为原子能和平利用铺平了道路”的说法。与卫星发射的事态相同, 核能、核反应堆的发达,在一开始都是以军事利用为目的的。 中国的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世上人人都说有武器是为了防御)。但是这个“说法”并不能消除为了核武器开发作出牺牲的人们的存在,也不能消除持有核武器的风险。这张牌的存在意义超过了是否使用,而在于是一张“入场券”、一个资格、一个地位。与穿西装打领带的意思差不多。 “核反应堆不是原子弹”的提法并不能说明问题的本质。一颗原子弹的核物质的量比较少,不过是公斤的量级。广岛的炸弹不过是5%的核燃料参与了反应。因此污染的特征是辐射物质的量少而范围大。相反,核反应堆的辐射物质的量要必炸弹的多2-3个量级。虽然污染范围不大,但由于量很多,处理起来也有困难。需要理解不同的模式中的不同类型的困难。 在对付事故的设计问题上,人们需要理解设计的现场。在设计上不可能设想所有的东西都损坏了。这与其说是个工程问题不如说是个哲学问题。由于核技术其源于军事,所以很多思考都是为了军事优先,而不是安全第一。这个事态是“胎里带出来”的,没有办法。 方老师博文中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能说明什么是核能发电的“核心技术”以及核能利用的新思考和具体工程上难题。并且因此有些误导读者。比如说 Quote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2010年7月21在北京宣布:由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CEFR)达到首次临界。这是中国核电领域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意味着中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 说得不好听些,这些说法有些像当年国民党说国军对共军大捷的说法。固然从无到有是个零的突破,但是工程的核心问题乃是设备的使用寿命。如何对付液体金属对管道的腐蚀问题乃是个重大的工程问题,没有这个领域的突破,就不可能有商业的快堆。 kWe大约是指电力的功率数,这个数量是热功率的30%的规模。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6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核电现状惊心:竟然“裸奔”20余年
热度 1 viclee 2011-3-19 22:17
中国核电现状惊心:竟然“裸奔”20余年 南都周刊2011-03-18 10:06:49 据美国核能研究所(NEI)最新统计,截至2011年1月,全球29个国家共有442台运行核电机组,还有65座核电站在建。其中,中国在建的反应堆达28座,约占全球在建核反应堆总数的40%。然而,《南都周刊》日前刊文称,中国核电在“裸奔”了20余年后,还未穿上法律的外衣。 文章称,现在世界上有30余个核电国家,但没有原子能立法的国家却很少。刚刚结束的中国两会再有代表呼吁尽快出台《原子能法》,如原子能法不能如期颁布,中国核能发展将会面临一系列瓶颈。诸如多头管理导致效率低下且权责不清,核废料处置无法可依,核燃料、核设备进出口无章可循等。 根据中国“十二五”规划,2011年将开工建设首个内陆核电,并力争2015年投产首台内陆机组。到2015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294万千瓦,2020年达到9,000万千瓦。日前,日本福岛的核泄漏危机,让中国政府对核电站作出重新审视。 文章称,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在2月7日的报告称,福岛核电站1号机组设计寿命是40年,今年3月到期,但东京电力公司没有选择关闭该核电站,而是为其制定了20年的延期方案。这个决定,被认为是导致核事故的因素之一。地震发生后,应急柴油机组在丧失外电源的时候,没有启动。 对此,中国相关官员表示,中国目前在运行的13台核电机组,都是上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第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安全性在近几十年中得到了持续改进。正在沿海建设并将向内陆推广的第三代AP1000核电技术,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文章指出,第三代AP1000技术,是美国西屋公司的设计,2006年在中国第三代核电招标中成为赢家。中国也成为该技术“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当时,据《第一财经日报》及其他媒体广泛报道,西屋胜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报价较低,同时AP1000采用“减法”方案,简化了系统设计。该反应堆技术将在浙江三门核电站和山东海阳核电站中首次使用,并作为未来国内核电产业的主流技术。 根据《核电信息周刊》透露,2009年,西屋在美国进行的AP1000机组的主泵空载试验以失败告终,直到2010年5月主泵第三次中间试验取得初步成功。核电专家张禄庆指出,AP1000“还谈不上是成熟的商用技术”。在西屋AP1000主泵空载试验失败当年,中核总经理康日新因涉嫌干涉核电招标被免除职务,中核内部人士称其涉及2006年浙江三门、广东阳江核电招标泄密案,前者正是采用AP1000技术。 文章称,与此同时,中国核电市场也是巨头博弈之地。虽然AP1000是中国规定引进的三代核电技术,但尚未经实践检验,其主要载体、研发平台——国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并没有核电运营牌照。因此,当中国并未强制运营商统一核电技术时,第二大运营商中广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的“二代改”CPR1000改进型压水堆技术已在国内落地生根。 就安全性来说,二代改进型比原来的二代有明显的进步,拥有反应堆压力容器低泄漏设计、堆坑注水技术防止炉芯熔穿等特点,这也是两大核电企业不愿意轻易放弃二代加的主要原因。 从沿海到内陆 虽然中国现有核电站均位于沿海地带,但中国内陆建设核电的热情大有后来居上之意。 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重庆、四川、甘肃、吉林在内的多个内陆省市,都已向国务院提出了建设核电站的计划。在中国共计40多个通过初审的核电项目中,内陆厂址占比约为75%。 目前中国内陆核电的选址原则仍是建在水源处,湖南、湖北、江西三处即将开工的核电站站址都临湖。相对于水资源充足的海洋,湖泊面积要小很多。从技术上来看,无论湖南、湖北等地的核电站,都采用更为节水的AP1000技术。 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于中国各省市日趋高涨的核热情,福岛核事故可谓是当头棒喝,特别是对内陆核电站而言。沿海地区在突发情况尚可用海水应急冷却,那么内陆核电站怎么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也指出,内陆的江河湖泊,往往同时也是很多居民的饮用水源,并广泛用于农业灌溉等用途,因此对于排放物安全性更加敏感。 大力发展和闭口不谈污染 近几年来,中国许多省份在冬夏两季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荒,而在节能减排“苛刻”的目标下,核电站是一个完美的选择。核电站发电成本远低于火电。湖北大畈核电站(尚未建成)所在地的通山县县委副书记王艳斌曾透露一个数据,“核电站完成后,通山当地每年的税收可增加10亿元以上”。 不过这个奇怪的产业就像一堵墙,墙内的人兴奋不已,墙外的人谈核色变。因建核电站而举家搬迁的事从20年前的秦山核电站到现在,依旧在中国不断上演。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放射性泄漏事故,上马伊始的大亚湾核电站立即感受到52公里外香港居民的“冲击波”。借切尔诺贝利事件,香港一些团体发起签名运动,要求抵制大亚湾核电站建设。香港《明报》甚至在社论中危言耸听,说大亚湾核电站将使香港成为一座死港。为消除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影响,广东核电合营公司当年9月下旬在香港展开声势浩大的核电宣传和解释工作,这才开始渐渐打消港人的顾虑。 不过就在去年5月,有香港媒体又曝出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发生泄漏事件,曾经一度引发恐慌。但是时隔不到半年,大亚湾核电厂1号反应堆在2010年10月23日又发生一起核泄漏事件,引起轩然大波。 按照国际惯例,核电事故分七级,从第五级到第七级才叫事故,第一级到第四级被称为事件,而其中,零级和一级是被允许的。而迄今为止,中国核电机组尚未出现超过二级的安全事故。从环保部网站的国家核安全局文件中,记者了解到,最近三年以来,仅有几起针对半耗材——核电阀门供应商的批评,主要系生产过程的不规范等原因。 对中国核电站的不信任,在很多当地居民的口口相传中,更加耸人听闻。有学者表示,事实上,核电站的辐射比公众日常受到的天然辐射还低。对于核废料的问题,中国采取不宣传、不声张的方式,各地政府非常害怕把这个事说清楚,怕影响当地招商引资的小气候,因此,没有任何一个政府会对核问题进行探讨。中国民众核的恐怖来自于政府的回避。 文章最后指出,目前专业人才短缺、核废料处理和立法空白是中国核电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陈炳德呼吁尽快出台《原子能法》。在“裸奔”了20余年后,中国核电还未穿上法律的外衣。 日本核灾难 中国核安全吓出冷汗 中评社2011-03-18 11:29:30 日本大地震和海啸触发了核危机,法新社评论说,这场灾难将能源饥渴、正计划建数十个核电站的中国置于世界的聚光灯之下。中国决定在核安全规划批准之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这能减缓外界一些忧虑,不过专家指出,更多的工作仍有待去做。  文章编译如下:   为了应付国际上越来越多的注视,中国周三下令检查其核设施的安全,并暂停审批核项目,直至新的核安全法规出台。   然而,这个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会否显着放缓国家核发展进程,仍然有待观察。中国目前在运的核反应堆有13座,都是建于其漫长的海岸线上,因此面临着潜在的海啸风险。   中国在建的核反应堆有二十多座,约占全球在建核反应堆总数的40%;而在绘图板上的则有50多座。   为了满足飞涨的能源需求并减少碳排放量,中国正大力发展核能,但不少人认为,在工业意外仍屡见不鲜的现实下,中国发展核能的安全保障措施还没有到位。   “对于核能发展的速度,中国跨部门之间存在着争论。”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的核电行业专家海布斯(Mark Hibbs)对法新社说道。   “中国的计划扩大得越快,中国安全部门要确保安全标准得到遵守的难度也将越大。”    2008年,中国宣布将核电的发展目标,确定为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即约建40座反应堆。随后有官方媒体称上述数字“有望达到8000万千瓦”。   专家们警告说,日本核危机应当引发全球对核能重新作出评估。   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上周六强调,中国将借鉴日本核电站爆炸事件,但“发展核电的决心和发展核电的安排不会改变”。   海布斯称,中国的核发展计划被指缺乏透明度,此外,在核电近年急速扩展的背景下,相关的安全监督部门也可能未及适应。他们面对着监督中国反应堆设计的艰巨任务,这些设计来自法国、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   他还表示,一些正与中国合作的外国安全专家曾经就核电站的设备质量提出疑问——设备是否仿制或存有缺陷。“他们必须阻止使用上劣质设备,确保所有在中国核计划中的设备是合法、经过认证的,且符合非常严格的质量标准。”    腐败也是另一个忧虑所在。2009年,原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康日新因严重违纪被免去职务。   环保部核安全管理司巡视员陈金元曾经撰文指出,中国迫切需要制定出一部《原子能法》。《原子能法》作为核能领域的最高法和基本法,主要内容应包括组织体系与职责、使用范围、监督管理体制、监督管理程序或步骤、核事故应急、法律责任、补偿与赔偿、法规建设等,其对核能安全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三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核安全规划批准之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这能舒缓外界一些忧虑。不过专家们指出,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去做。   对于地震中国一点都不陌生,2008年四川的8级地震就造成87000人死亡或失踪。   “谈到设计事故应急计划,我们需要做的是更多和更好地评估自然灾害可造成的影响。”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Sichuan Nuclear Energy Institute)院长陈浩对法新社说。   “至于中国发展核能的速度,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加谨慎。不管是选址还是建设项目,我们都需要在所有的领域更加谨慎。”
个人分类: 法律法学|3095 次阅读|1 个评论
日本刮的是旋风?
热度 2 viclee 2011-3-18 08:39
日本刮的是旋风? 中国新闻说,风是往美国吹的,美国新闻说,风是往中国吹的,韩国新闻也说,自己很安全。这风到底是往哪里吹的?风表示自己压力很大,不知道该往哪吹? 中国涛哥说:西风!美国奥巴马说:东风!俄国梅德韦杰夫说:北风!台湾小马哥说:南风!核反应堆说:糊了
个人分类: 短论评述|2862 次阅读|3 个评论
10个疑惑质问哈日中国人
热度 4 冯用军 2011-3-17 14:13
提示: 白宫要求美国在日公民在福岛核电站直径80公里内的必须撤离,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已经知道日本在福岛核电站及其附近搞核试验的事实,对于日本控制核试验意外事故的能力开始怀疑。 在向我提问或发表评论之前,请你扪心自问: 1、你真相信80%国土未被地震海啸火山核氢爆综合灾难损毁的日本无法为4个受灾县提供足够食品、药品、燃料? 2、你真相信长期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军事强国的日本没有钱和特种防化部队迅速救灾? 3、你真相信布满日本本土的100多个核反应堆是和平利用核能而不是浓缩造原子弹的武器级铀? 4、你真相信我们现在大方救助日本,捐3000万人民币捐2万吨石油,日本以后永不会侵犯我们? 5、你真相信这次地震对日本造成了致命的影响,严重伤害了日本的元气,日本经济会倒退20年? 6、你真相信日本是真的哭穷、真的需要全球捐钱捐物捐设备和平救灾、灾后重建而不是苦肉计聚敛钱财、资源以便灾后去加强自卫队的战斗力和研发更新的高科技军民设备? 7、你真相信日本没有战略储备,包括食品、药品、燃料等的战略储备,日本的战略储备,特别是用煤填海、石油入地的战略储备都被这次综合地震灾难给销毁了? 8、你真相信日本100多个核反应堆的废料都被安全地掩埋、都不会用于非军事目的——日本4000颗核弹量的武器级铀哪里去了? 9、你真相信作为世界最先进的核科技强国,日本没有能力处理正常的福岛核事故,或者说福岛核电站是一个正常的和平利用核能的电站——日本为什么不大规模使用AP-1000轻水核反应堆发电? 如果上述问题,你都真诚地回答 相信 ,行,那你可以更换国籍,你有这个权利,我将坚持我的观点。 ZJwumei网友补充的《天问》: 10、你真相信这场大地震之后,你的大爱感化了大和,大和与华共处,日本国民对二战祸害中国国民之事下跪诚信悔过,主动把钓鱼岛和琉球归还我国,以德报德?
个人分类: 世界竞争力研究院|1980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核反应(转载)
oaiwqiyao 2011-3-17 09:13
核泄漏是这次日本大地震中的另一个附加危害,至于它的危害有多大,还是看一下Josef Oehmen 博士(其父在德国核工业具有深厚经验)如何说吧。 【果壳网编者按】这篇曾属于私人博客的文章,被MIT官方网站采用。原文地址有所更改,且文章中的一些内容经过了MIT一些专业人士的补充。尤其在核反应原理上,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解释。本主题站会进一步跟进与此相关的内容。 我在这里写下这些文字,是为了让大家对在日本发生的事情——核反应堆的安全问题,感到放心。事态确实严重,但是已经在控制范围内。这篇东西很长!但是你读完之后,你会比世界上任何记者都明白核反应堆究竟是怎么回事。 核泄漏确实已经发生,但是在将来不会有任何显著的泄露。 “显著泄露”大概会是个什么程度?打个比方说,可能比你乘坐一趟长途飞行,或是喝下一杯产自本身具有高程度自然辐射地区的啤酒,所受到的辐射要多一些。 我读了自从地震发生以来的所有新闻报道。可以说几乎没有一篇是准确或是无误的(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地震发生之后在日本的通讯问题)。关于“没有一篇是无误的” 我并不是指那些带有反核立场的采访,毕竟这在现在也挺常见的。我指的是其中大量的关于物理和自然规律的错误,及大量对于事实的错误解读——可能是因为写稿子的人本身并不了解核反应堆是如何建造和运营的。我读过一篇来自 CNN 的三页长度的报道,每一个段落都至少包含一个错误。 接下来我们会告诉大家一些关于核反应堆的基本原理,然后解释目前正在发生的是什么。 福岛核电站的反应堆属于“沸水反应堆”(Boiling Water Reactors),缩写 BWR。沸水反应堆和我们平时用的蒸汽压力锅类似。核燃料对水进行加热,水沸腾后汽化,然后蒸汽驱动汽轮机产生电流,然后蒸汽冷却后再次回到液态,然后再把这些水送回核燃料处进行加热。蒸汽压力锅内的温度通常大约是 250 摄氏度。 上文提到的核燃料就是氧化铀。氧化铀是一种熔点在 3000 摄氏度的陶瓷体。燃料被制作成小圆柱(想像一下就像乐高积木尺寸的小圆柱)。这些小圆柱被放入一个用锆锡合金(熔点 2200 摄氏度)制成的长桶,然后密封起来。这就是一个燃料棒(fuel rod)。然后这些燃料棒被放到一起组合为一个更大的单元,然后这些燃料单元被放入反应堆内。所有的这些,就是一个核反应堆核心(core)的内容。 锆锡合金外壳是第一层护罩,用来将具有放射性的核燃料与世隔绝。 然后核心被放入“压力仓”中,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蒸汽压力锅的比喻。压力仓是第二层护罩。这是一个坚固结实的大锅,设计用于容纳一个温度可能达到数百摄氏度的核心。在核心降温措施恢复前,压力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一个核反应堆的所有的这些“硬件”——压力仓,各种管道,泵,冷却水,然后被封装到第三层护罩中。第三层护罩是一个完全密封的,用最坚固的钢和混凝土制成的非常厚的球体。第三层护罩的设计,建造和测试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当核心完全熔融时,将其包裹在其中。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压力仓(第二层护罩)的下方,铸造了一个非常巨大厚实的混凝土大碗,这一切都在第三层护罩的内部。这样的设计就像是为了“抓住核心”。如果核心熔融,压力仓爆裂(并且也最终融化的话),这个大碗就可以装下融化了的燃料及其他一切。这个大碗设计成让融化的燃料能够向四周铺开,从而实现散热。 在第三层护罩的周围包裹的是反应堆厂房。反应堆厂房是一个将各种风吹雨打挡住的外壳。(这也是在爆炸中被毁坏的部分,我们稍后再说) 核反应的一些基本原理 铀燃料通过核分裂产生热量。大的铀原子分裂成更小的原子,这样就产生热量及中子(构成原子的一种粒子)。当中子撞击另外一个铀原子时,就触发分裂,产生更多的中子并一直继续下去。这就是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而现在的情况时,当一堆燃料棒凑在一起时就会很快导致过热,然后在 45 分钟后就会导致燃料棒融化。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在核反应堆内的燃料棒是绝对不可能导致像原子弹那样的核爆炸的。制造一颗原子弹实际上是相当困难的(不信你们可以去问问伊朗)。当年切尔诺贝利的情况是,爆炸是由于大量的压力积攒,氢气爆炸然后摧毁了所有的护罩,然后将大量的融化的核心挥洒到了外界(就像一颗 “脏弹”)。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在日本没有发生,及为什么不会发生,请继续看下面。 为了控制链式反应的发生,反应堆操作员会用到“控制棒”。控制棒可以吸收中子,从而瞬间停止链式反应。一个核反应堆是这样设计的:当一切正常运转时,所有的控制棒是不会用到的。冷却水会在核心产生热量的同时带走热量(并转化为蒸汽和电力),并且在常规的 250 摄氏度的运转温度下还有许多余地。 而挑战在于将控制棒插入并停止链式反应后,核心依然在产生热量。虽然铀元素的链式反应已经停止,但是在铀元素的核裂变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副产品,比如铯和碘同位素,这些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会最终衰变为更小的原子,然后失去放射性。在这些元素的衰变过程中,也会产生热量。因为它们不会再从铀元素中产生(在控制棒插入之后铀元素就停止衰变了),所以它们的数量会越来越少,然后在衰变结束的过程中,大约几天时间内,核心就会最终冷却下来。 目前让人头痛的就是这些余热。 核反应堆内的第一类放射性物质就是燃料棒中的铀元素,及放射性副产物铯和碘同位素。这些物质都在燃料棒内部。 而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二类放射性物质,产生于燃料棒外部。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外部的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都非常短,这意味着它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衰变为没有放射性的物质。“很短”的意思就是几秒。所以即使这类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自然环境中,他们也是毫无危害的。为什么呢?因为大约就你在读完“R-A- D-I-O-N-U-C-L-I-D-E”的这几秒内,这类物质就衰变到完全不具有放射性了。这类放射性物质就是氮-16(N-16),也就是氮气(构成大气的气体之一)的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另外就是一些稀有气体比如氩。但是这些物质是如何产生的呢?当铀原子裂变时,会产生一个中子。大部分的这些中子都会撞击到其他的铀原子由此链式反应就一直持续发生。但是其中的一些会离开燃料棒并撞击到水分子,或是冷却水中的空气。然后,一个不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就会 “捕获”这个中子,并变得有放射性。而就如前文所述,在数秒内它就会衰变到它本来的面目。 上面所描述第二类的放射性物质在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核泄露中非常重要。 福岛到底发生了什么 接下来我会试着去总结目前的主要事实。冲击核电站的地震的威力是核电站设计时所能承受的威力的五倍(里氏震级之间的放大倍数是对数关系,所以 8.9 级地震的威力是 8.2 级,即核电站的设计抗震威力的 5 倍,而不是 0.7 的差异)。所以我们首先为日本的工程技术水平喝彩,至少一切目前是保下来了。 当 8.9 级地震冲击核电站时,所有的反应堆就自动关闭了。在地震开始后的数秒内,控制棒就插入到了核心内,链式反应即刻中止。而此时,冷却系统就开始带走余热。这些余热相当于反应堆正常运转时产生的 3% 的热量。 地震摧毁了核反应堆的外部电力供应。而这是核反应堆能够遇到的最严重的故障之一,因此,在设计核反应堆的备用系统时,“电站停电”是一种被高度关注的可能性。因为核反应堆的冷却泵需要电力以维持运转。而反应堆关闭后,核电站本身就不能产生任何电力。 在地震发生后的一小时内一切情况是平稳的。为紧急情况而准备的多组柴油发电机中的一组启动,为冷却泵提供了所需的电力。然后海啸来了,比核电站设计时所预料的规模要更巨大的海啸,摧毁了所有的柴油发电机组。 在设计核电站时,工程师们所遵循的一个哲学就是“防卫深度”。这意味着你首先需要为了你能够想象到最灾难的情况设计防卫措施,然后为了你觉得可能绝对不会发生的子系统故障设计方案,以确保即使这样的可能绝对不会发生的故障发生后,核电站依然可以安全。而一场巨大的摧毁所有柴油发电机组的海啸就是这样的一种极端情况。而所有的防卫的底线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第三层护罩,将一切可能发生的最糟糕情况——控制棒插入或者未插入,核心融化或者未融化——容纳于其中。 当柴油发电机组被冲走后,反应堆操作员将反应堆切换到使用紧急电池。这些电池被设计为备用方案的备用方案,用于提供给冷却系统 8 个小时所需的电力,并且也确实完成了任务。 而在这 8 个小时内,需要为反应堆找到另外一种供电措施。当地的输电网络已经被地震摧毁。柴油发电机组也已经被海啸冲走。所以最后通过卡车运来了移动式柴油发电机。 整个事件从这一刻起开始变得糟糕。运来的柴油发电机无法连接到电站(因为接口不兼容)。所以当电池耗尽后,余热就无法再被带走。 在这个点上反应堆操作员开始按照“冷却失灵”的紧急预案进行处理。这是“防卫深度”中的更进一层。理论上供电系统不至于彻底失效,但是现实如此,所以操作员们只能退到“防卫深度”中更进一层。这一切,无论对我们看起来多么不可思议,但却是反应堆操作员的培训的一部分——从日常运营到控制一个要融化的核心。 于是在这个时候外界开始谈论可能发生的核心熔融。因为到了最后,如果冷却系统无法恢复,核心就一定会融化(在几个小时或是几天内),然后最后一层防线——第三层护罩及护罩内的大碗,就将经受考验。 但是此时最重要的任务是在核心持续升温时控制住,并且确保第一层护罩(燃料棒的锆锡合金外壳),及第二层护罩(压力仓)能够保持完整并尽可能多工作一段时间,从而让工程师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修好冷却系统。 既然让核心冷却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因此反应堆内实际上有多个冷却系统(反应堆给水清洁系统,衰变降温系统,反应堆核心隔离冷却系统,备用水冷系统,及紧急核心冷却系统)。而究竟哪一个失效了或是没有失效在此时无法得知。 所以想像一下,一个在炉子上的压力锅,持续地,慢慢地在进行加热。操作员在采取各种手段去消除其中的热量,但是锅内的压力在持续上升。于是当务之急是保住第一层护罩(熔点为 2200 摄氏度的锆锡合金),及第二层护罩——压力仓。而为了保住第二层护罩,其中的压力就需要时不时进行释放。因为在紧急时刻进行压力释放是一件重要的事,所以反应堆共有 11 个用于释放压力的阀门。操作员开始通过时不时地旋松阀门来释放压力仓内的压力。此时压力仓内的温度是 550 摄氏度。 这就是关于“辐射泄露”的报道开始的时刻。我在上文中解释了为什么释放压力的同时实际上会释放第二类放射性物质(主要是 N-16 和氩),及为什么这样做其实毫无危险。放射性氮元素和氩对于人类健康没有威胁。 而就在旋松阀门的过程中,发生了爆炸。爆炸发生在第三层护罩外部,反应堆厂房内。反应堆厂房不具有隔绝放射性物质的功能。虽然目前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这是一个很有可能的场景:操作员决定让压力仓内的蒸汽释放到厂房内,而不是直接到厂房外部(这样可以让放射性元素有更长的时间用于衰变)。而问题在于,由于核心内的高温,水分子会分解为氧和氢——一种易爆混合气体,于是也确实在第三层护罩外爆炸了。历史上也曾发生过一次类似的爆炸,不过是在压力仓内(因为压力仓没有设计好并且操作失误),进而导致了切尔诺贝利事件。而福岛核电站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氢氧混合气体是在设计核电站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巨大问题,因此反应堆在建造时就考虑到了不能让这样的爆炸发生护罩内部。如果在护罩外部爆炸了,虽然也不是设想中的状况但是可以接受,因为即使爆炸了也不会对护罩产生影响。 因此在阀门旋送时,压力得以控制。而现在的问题时,如果水在一直沸腾的话,那么水位就会持续下降。核心大概被几米深的水覆盖,使得其能够在空气中暴露前坚持几个小时或几天。而一旦没有水覆盖,那么暴露的燃料棒就会在 45 分钟后达到其 2200 摄氏度的熔点。而这样就会导致第一层护罩,燃料棒的锆锡合金外壳融化。 而这样的事情正在开始发生。冷却系统无法在燃料棒开始融化前恢复运转,不过燃料棒中的核燃料此时依然是完好的,但是包裹燃料的锆锡合金外壳已经开始融化。而目前正在发生的,就是一些铯和碘同位素开始随着释放出来的蒸汽,泄露到反应堆外。最严重的问题——铀燃料,目前依然是受控的,因为氧化铀的熔点在 3000 摄氏度。目前已经确认的是,检测到有一部分铯和碘同位素随着蒸汽泄露到了大气中。 这似乎是一个启动“B 计划”的信号。通过在大气中检测到的铯和碘同位素,操作员可以确认某一根燃料棒的外壳(第一层护罩)已经存在破损。“A 计划”在于恢复某个常规冷却系统。为什么这个计划失败目前并不清楚,而一种可能性是海啸冲走或是污染了所有用于冷却系统的纯净水。 用于冷却系统的给水是非常纯净的,去除了所有矿物质的水。使用纯净水的原因在于:纯净水很大程度上不会被激活,因此可以保持相对无辐射。而如果是脏水,那么更容易捕获中子,进而变得更加具有放射性。这不会影响到核心——因为核心不会被冷却水影响。但是会使得操作员更难处理这些具有轻度放射性的活化水。 但是“计划 A”失败了——系统无法冷却,并且也没有额外的纯净水。因此“计划 B”被启动。而这就是目前正在发生的: 为了避免核心融化,操作员开始使用海水来冷却核心。我不是十分清楚,他们是用海水浸泡住压力仓(第二层护罩),还是淹住反应堆外壳(第三层护罩)。不过这个不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 要点在于核燃料现在确实已经冷却下来了。因为链式反应早就已经停止,所以目前只有非常少量的余热在产生。已经使用了的大量冷却水可以带走这些余热。因为是注入了大量的水,所以目前核心已经无法再产生足够的热量去大幅度提升压力。并且,海水中加入了硼酸。硼酸是一种“液体控制棒”。无论在发生什么样的衰变,硼都可以捕获产生的中子并进一步加速核心的冷却。 福岛核电站曾经十分接近核心融化。但是目前最坏的情况已经被避免:如果没有将海水注入,那么操作员就只能继续旋松阀门以释放压力。第三层护罩必须完全密封,以避免其中发生的核心融化泄露出任何的放射性物质,然后会经过一段等待期,等待护罩内的裂变副产品完成衰变,所有的放射性粒子会附着在护罩内壁。冷却系统最终会被恢复,融化的核心也会冷却至一个可控的温度。护罩内部会被清理。然后需要做一项棘手肮脏的事情——将融化了核心移出,将凝固了的燃料棒及燃料一块一块地装入运输装置,然后运送到核废料处理厂进行处理。根据损坏状况,核电站的这块区域需要进行修理或是彻底拆除。 那么,目前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我的总结: 核电站会回到安全状态并始终安全 日本处于第 4 级别 INES 核紧急状态:核电站内事故。这对于拥有电站的公司是件糟糕事情,对其他人来说没什么影响。 在释放压力时同时释放了一些放射性物质。包括非常小剂量的铯和碘同位素。如果在释放时你正好坐在出口上,那么你可能需要考虑戒烟使得你的期望寿命值回归从前。这些铯和碘同位素会被带入海水,然后就不会再检测得到。 第一层护罩出现了一些损坏,意味着一定数量的铯和碘同位素也被释放到了冷却水中,但是不会有铀或是其他什么脏东西(因为氧化铀不溶于水)。在第三层护罩内有用于净化水的装置,这些具有放射性的铯和碘同位素会在那里被去除并且存储为核废料。 用于冷却的海水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活化。但是因为控制棒已经完全插入,所以链式反应是不会发生的。这就意味着“主要的”核反应没有发生,因此也就不会加剧海水的活化。链式反应过程的副产物(铯和碘同位素)在这个阶段也基本上消失殆尽。这进一步减轻了海水的活化。因此最坏情况就是:用于冷却的海水中会具有一定程度的放射性,但是这些海水也同样会经由内部净化装置进行处理。 最终会用正常的冷却水取代海水。 反应堆核心会需要进行拆除并运到处理厂,就像通常的燃料更换一样。 燃料棒和整个核电站需要进行彻底安全检查,以避免潜在的危险。这通常需要 4 到 5 年。 全日本的核电站的安全防护会进行升级,以确保他们可以抵抗住九级地震及随之而来的海啸(甚至更糟糕的情况)。 我认为更显著的问题是随后的全国供电。日本的 55 座反应堆中的 11 座已经全部关闭并等待进行检查,这直接减少全国 20% 的核电电力,而全国 30% 的电力靠核电供应。我目前还没有去考虑国内其他核电站可能发生的事故。短缺的电力会需要依靠天然气发电站供应,而这些电站通常只是在供电高峰时用于应急。我不是十分清楚日本国内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矿的能源供应链,及港口,炼油厂,存储及运输网络在此次地震中遭受了怎样的损失。这些都会导致电费增加,及用电高峰和重建时的电力短缺。 而这一切只是更大的问题的一部分。灾后应急需要解决避难所,饮用水,食物,医疗,运输,通讯设施等一系列问题,当然也包括电力供应。在一个供应链倾斜的时代,所有的这些领域中我们都会遇到挑战。
个人分类: 如何达到自由学术王国|1 次阅读|0 个评论
“隐性”的错误(mirror)
liwei999 2010-9-5 23:44
隐性的错误。 (1406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September 05, 2010 01:22AM 小炉匠文章的可读性不亚于著名的方博士。也巧了,记得方博士也写过二十亿年前的核反应堆的话题(《破解世界之谜 》)。那时讨论过是链式反应好还是连锁反应好。 所谓隐性的错误是说这一段 引用: 肖老师说到: 原来刚从铀核裂变出来的中子,跑得飞快,转眼就飞得很远,只有很少的机会核周围的另一个铀核相撞引发另一次裂变。这时如果在周围放一些较轻的原子核,如碳,氢和氧核,使那快中子与轻原子核相互作用变得较慢,就能大大提高与另一个铀原子核相撞的机会。 原来刚从铀核裂变出来的中子,跑得飞快,转眼就飞得很远,只有很少的机会核周围的另一个铀核相撞引发另一次裂变。这时如果在周围放一些较轻的原子核,如碳,氢和氧核,使那快中子与轻原子核相互作用变得较慢,就能大大提高与另一个铀原子核相撞的机会。这样同样多的铀燃料,减速剂多些,慢中子就多些,核裂变的速率就高,反之减速剂少些,慢中子少,核反应速率就低。今天的核堆就是用这种原理,用插入减速剂来维持制平稳的裂变速度。 为了突出这个隐性的错误,不妨改说 下雨时跑起来比走路要少挨淋 。如果这个问题都想不明白,真就不好意思在科学网上混了。 用同样质量的原子核减速快中子的效率高。这个事儿不难理解。但核反应截面积大小的事儿不大好解释,因为这涉及到原子核内部结构。说慢中子的德布洛意波长比快中子的长,容易引起新的核反应是个比较折中说法,也是镜某近来的学习心得。 这些年来,镜某对核能的认识也是从认为好变到坏,然后再由坏变成好了。人在变,事儿也在变。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5933,65933#msg-65933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215 次阅读|0 个评论
二十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lujiangxiao 2009-3-22 15:28
二十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小炉匠 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前的远古时代,真的出现过象核反应堆这样的高科技产物吗?是的。不仅出现过,在地球上还出现过不止一处。但这类远古的核反应堆并不能帮助宗教人士或研究飞碟的民间科学家说明史前就有高度文明和科技,因为这是自然现象,现代科学完全能够解释。倒底是咋么一回事,还要听炉匠慢慢道来。 先说说核裂变反应是怎么回事。我们知道原子核是由两种主要的基本粒子,质子和中子这组成。象铀235,就含有92和质子143个中子。这些质子和中子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集体,就是铀235的原子核。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之比要有一定之规,才能稳定。否则就会发生核反应,重新组成稳定的集体。比如从外界有一个自由中子闯入铀235的原子核,多了一个中子稳定性就破坏了,其结果是含有236个核子的原子核分裂成两个差不多大小新原子核,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核裂变。核裂变的同时会放出很大的能量,这能量就是核反应堆的能量来源。一个中子闯进铀原子核造成裂变,裂变的同时还会再产生两个新的自由中子。如这两个中子再闯入别的铀核,造成两次新的裂变,就会产生四个自由中子,如此一变二、二变四的反应,又称链式反应,如果条件合适,链式反应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一秒的千万分之一)持续二十几代,足以把一大块铀中的原子全部分裂掉并放出相当于几十万吨烈性炸药的巨大能量。这就是原子弹爆炸的原理。而在原子反应堆中,裂变的链式反应被控制在极其精巧的水平,使其细水长流,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能量。 因此,外界有足够多的自由中子,能不断闯进铀原子核,是核裂变反应持续的关键。铀原子平时也能自发地分裂,但可能性很小。在一大块铀中有几十亿亿亿个原子,整体来看总能不断地产生自由中子并使裂变反应持续。商业核反应堆就是把一大堆铀制成的燃料棒插在一起,这样自发分裂产生的中子就能维持不断的裂变反应。 这里还要交待一下,天然铀矿99.28%是铀238,只有0.7%是铀235。铀235更容易产生核裂变,也是作原子弹的材料。铀矿中235/238的比例是从地球形成时到现在亿万年中的自发衰变率定下来的。所以在世界各地的铀矿基本都保持这个0.7:99.28的比例。 1983年法国的一个核技术员在检验一块从非洲加蓬出产的铀矿石时,发现那块铀矿石中的铀235含量比一般矿石减少了许多,算起来那批矿石中竟少了几百公斤铀235,足以制造一百颗威力强大的核弹。他为此结果大吃一惊,连忙层层上报,可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却发现这批矿石不可能被预先提取过,而是在地壳中采来铀235含量就低。 这是为什么呢?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这批铀矿石在出土之前已经在核反应堆中被烧过,使有铀235的比例下降。 可这怎么可能呢?商用的核堆中燃料都要经过多次提纯,使铀235的含量提高,否则过多的铀238就会大量的吸收中子,使链式反应中断。天然铀矿中的铀238远远高于能让裂变核反应可以持续的含量。加篷铀矿的这一发现使某些宗教人士大为兴奋,认为那史前核反应是经上帝之手。民间飞碟专家也认为找到了外星人来访的证据。 说起来答案十分简单,原来在远古时代铀原子刚形成的时候,铀235是很多的,而铀238相对较少,因此在二十亿年前形成的铀矿石中,自发出现链式反应的可能是有的。 可是,那铀矿中一旦出现链式反应,怎么不象原子弹一样轰的一声炸得粉碎呢?研究证明,加蓬的史前反应堆至少运行过几千万年。是谁在这漫长的年月里精确地控制着核反应的速度?要了解个中原委,还要听炉匠再讲一个原子炉的秘密。原来刚从铀核裂变出来的中子,跑得飞快,转眼就飞得很远,只有很少的机会核周围的另一个铀核相撞引发另一次裂变。这时如果在周围放一些较轻的原子核,如碳,氢和氧核,使那快中子与轻原子核相互作用变得较慢,就能大大提高与另一个铀原子核相撞的机会。这样同样多的铀燃料,减速剂多些,慢中子就多些,核裂变的速率就高,反之减速剂少些,慢中子少,核反应速率就低。今天的核堆就是用这种原理,用插入减速剂来维持制平稳的裂变速度。但是,核堆的控制非常复杂,搞不好就会出现切尔诺贝利或三里岛那样的核事故。那加蓬天然核反应器是怎样在无人的情况下建造和运行的呢? 原来这也很简单。这铀矿本来处于接近但又不能产生链式反应的亚临界状态,当雨季到来地下水渗入矿脉,水中的氢和氧原子核就能使中子减速,产生的慢中子多了,就出现了链式反应。链式反应的能量把水变成了高压蒸汽并把地下水逐出矿脉,水位低了慢中子就少,反应就减慢。反应慢了矿体就逐渐冷却,水位又上升,使链式反应重新加快。在这巧中之巧的巧合之下,加蓬铀矿石中的天然反应堆就日复一日地稳定地运行。旱季来临,反应堆就完全停下来,直到下一次雨季。这核反应历经了千万年之久才使这一大块矿脉中地铀235含量减少。 我们能否从这自然的巧妙设计中学到点什么呢?能不能仿造它建不用人管也极为安全地核堆,永远避免切尔诺贝利那样地事故呢?实际上人们已经发明了这种设计,就是目前绝大多数地商业核堆使用的轻水堆。这种堆在密封仓内把燃料棒堆到亚临界状态。只有当水进入堆中时,慢中子多起来核反应才能开始。如反应过强产生的蒸汽会自动降低慢中子比例而使反应速度慢下来。这样反应堆不会因失水产生过热而失控。 只有有了能让公众放心的核安全,才能充分地利用核能,减少化石燃料的污染和温室效应。 (初稿写于北京机场,2006年12月4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