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唐诗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唐诗

相关日志

慢慢读唐诗之倾城之恋
热度 3 wangrong0718 2017-10-13 22:02
慢慢读唐诗之倾城之恋 扶 兰 卢照邻《长安古意》一诗,全篇六十八句,前六十句,都在铺述一座梦幻般华美壮丽的城池: 这座城雄伟壮丽,恍惚神仙世界:大道纵横,斜巷交错,青牛白马香车来往于王侯之家,车盖飞龙似承朝日,流苏彩凤映照晚霞;游丝袅袅,娇鸟戏蝶流连于花树之间;银台碧树茫无涯际,复道连甍宫阙绵延;雕梁画栋远接宵汉,承露金人高入云天。(——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这座城情思缠绵,如春蕊欲放:佳人初初长成,学舞吹箫空度芳年;陌上相逢,谁家年少?只恨那咫尺天涯、相见不能相识;闺中思忖,愿作鸳鸯不羡仙,春心萌动帖双燕。心有希冀,乘车出行时,细约粉黛,含娇含态。(——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这座城奢靡而又豪放:公子王孙挟弹飞鹰,五陵少年探丸借客,豪侠仗剑浪迹天涯,共醉于歌楼舞馆,同赏那美人如月;金吾千骑自嫩柳青槐之间驰骋而来,激起的尘雾暗淡了长街。金吾此来何意?为的也是那翡翠屠苏、燕歌赵舞。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这座城也是纸醉金迷的欲望都市:王侯将相雄心勃勃、意气飞扬,有转日回天之权欲,有富贵万年之贪心。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然而最后八句,笔锋忽转,桑田沧海之后,一切繁华,都成过眼云烟,唯留阶前青松、寂寥空山、隐士书床、拂衣桂花。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全诗结构,颇类《河中之水歌》:全诗十四句,前十三句都在铺陈莫愁的美丽与富贵荣华,末尾忽以“恨不嫁与东家王”结束。倾颓了莫愁的圆满富丽生活,只为成就这一句轻轻的、深深的遗憾。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一如卢照邻倾颓了这座用尽浓墨重彩筑起的繁华盛世长安城,只为成就那空山中飞来飞去、萦绕隐士衣裾的点点桂花。
2335 次阅读|4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流水红叶
热度 1 wangrong0718 2017-10-6 17:00
慢慢读唐诗之流水红叶 扶 兰 《全唐诗》卷 797 收录了数首宫人怨诗,其中题叶诗共计 4 首: 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题一片叶,将寄接流人。 ——天宝宫人《题洛苑梧叶上》 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天宝宫人《又题》 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 ——德宗宫人《题花叶诗》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宣宗宫人《题红叶》 同样是宫怨诗,同样是题叶诗,然而宣宗宫人这一首,比之另外三首,又别具婉转含蓄之美。 且看天宝宫人这两首题叶诗吧。 “旧宠悲秋扇”,哀怨之情,溢于言表。在令人倍生幽怨与惆怅的明媚春光之中,宫人题诗于叶上,希望“接流人”能够与独自“含情”独自愁的自己“酬和”。望着那一片诗叶随流水离开深宫,恨不能身化诗叶,随春光流水而去。 这样直白的怨言与倾诉,难免让人想到《长生殿》中因为吃醋而跑回娘家、不肯回宫的贵妃。杨贵妃甚至绞了自己的头发转交给玄宗,暗示自己心存死意,以此来哭诉心中的醋意与不满。玄宗被这一番暗示吓坏了,不顾宵禁,赶紧将贵妃接回了宫,重归于好。 好吧,写到这儿忍不住要笑。一哭二闹三上吊,古老的手段,然而总能见效。 但是,这样的哭诉,是需要有人来倾听的。 当闭锁深宫的宫人,只能对着流水中的诗叶来倾诉时,她的倾诉,在急管繁弦的怨曲过后,只能化成一声悠长的叹息:“自嗟不及波中叶”。 据《云溪友议》、《本事诗》等书记载,这位天宝宫人的第一首题叶诗,随御沟水流出,被人捡到后传播开来,诗人顾况还曾和诗一首:“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至于第二首诗,则是十几天后题于梧叶上流出,于是留在了《全唐诗》中。 或许是因为入宫前曾经听说过这两首题叶诗?又或者只是因为同样的处境,同样的春光,同样的梧叶,同样的心情?德宗宫人的这首题叶诗,显然与天宝宫人的两首题叶诗,如出一辙。唯一的不同,大概只在于,天宝宫人尚有“旧宠”,德宗宫人却“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 这样直抒胸臆的倾诉,自有其坦率之美,很是符合世人对唐代女性的印象与想象。 而宣宗宫人的《题红叶》,风格却又大不相同。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以水流之急来反衬深宫之闲,以“闲”来含蓄地表达深宫中的寂寥,当寂寥时,时光分外漫长,日影那一格格的移动缓慢得令人难以察觉,日落仿佛遥遥无期,恍惚之间,一日似乎长于百年。 这样漫长的寂寥,在宫人静默的忍耐中,悄然流逝。 她也如同前人一样,羡慕红叶能够随御沟流水出宫而去,“殷勤谢红叶”中的“殷勤”一词,是隐忍中遮掩不住的一点向往之心。“好去到人间”,珍重相送之语,深含的是那殷殷相望的欣羡。 而“深宫尽日闲”、“好去到人间”二句,间接描述的深宫景象,隐约又借用了那静谧缥缈、遥不可及的仙宫意象:仙家无事日月长,天上人间遥相望。 这样含蓄委婉的幽怨,这样绮丽如梦境的背景。仿佛仙宫中一曲微含幽怨的轻歌,那一丝幽怨,在听者心中萦绕,若隐若现,却又徘徊不去。 含蓄婉转之美与热烈坦诚之美,各有千秋。不过就这几首题叶诗而言,宣宗宫人的红叶诗,比之她的前辈们,似乎又更能缠绕人心、深潜不去。 唐人笔记之中,记下了这位宣宗宫人的最后结局:《云溪友议》中说,宣宗时诗人卢渥到长安应举,偶然来到御沟旁,捡到了这一片题诗的红叶,珍藏在箱内;后来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宫的姓韩的宫女,韩氏见到箱中的红叶时,不由得感慨前缘。 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如果是真,或许是记录者对这位宫人的真切关注;如果是假,或许是记录者对她的真诚祝愿。 这样的关注与祝愿,是否缘于那一首在听者心中萦绕不去的轻歌?
2404 次阅读|1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岭南第一人
热度 1 wangrong0718 2017-9-26 22:22
慢慢读唐诗之岭南第一人 扶 兰 张九龄是开元年间的名相, 韶州 曲江 (今广东省韶关市) 人,唐代唯一一位岭南士人出身的宰相,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岭南其时尚属蛮荒之地,直至宋代,仍是官员贬谪流放之地 (苏轼就被贬到这儿了) 。张九龄生长于岭南,原因大概是因为他的家族任职于此,曾祖父张君政曾任韶州别驾,祖父张子虔出任过窦州 (治所在今广东信宜县) 录事参军,父亲张弘俞普为新州索卢县 (今广东新兴县南部) 县丞。 至于他的家族为什么在岭南任职,是否与西晋时士人的“衣冠南渡”有关?南渡的士族,一波接一波,越走越远,直至岭南闽东,渐渐落地生根。 虽然生于蛮荒之地,毕竟家族尚有传承与资源,而且张九龄本人也才智过人,勤奋好学,能诗善文,武则天长安二年 ( 702 年) 登进士第。 唐代科举制,进士只是取得做官资格,一般还得参加吏部试才能授官。 张九龄中进士后又考过吏部试,得到考功郎沈佺期与名相张说赏识,授秘书省校书郎。时太子李隆基亲自策问天下文藻之士,张九龄对策优等,升为右拾遗,李隆基即位后改为左拾遗 (就是杜甫曾经当过的那个谏官) 。因为与宰相姚崇理念不和,张九龄辞官回乡。 其时岭南虽则荒远,但因海外贸易发展,广州的地位日益重要,商业与航运繁忙。张九龄既是为家乡谋福利,也是着眼于朝政,建议朝廷开凿梅关古道,改善南北交通并自任开路主管,亲自到现场指挥施工,古道修通后,全长十余公里,路宽近 17 米,两旁遍植松树。张九龄撰写了《开凿大庾岭路序》以做纪念。 开元六年,张九龄被召入京,因修大瘐岭路有功,拜左补阙,主持吏部选拔人才——也许有人会说,张九龄主张开凿梅关古道是为了自己仕途着想。这个也不能完全排除。不过,就算有这么一点私心,能够为家乡为国家做成这样一件大事,也是两全其美。 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做了什么,而不是他想了什么。 张九龄此后历官至宰相,封始兴开国伯,食邑五百户。开元二十八年( 740 年)去世。次年为二十九年,开元的结束。 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名相,张九龄素有贤能忠直之名 (百度百科: 他曾坚拒武惠妃的贿赂,粉碎了她危及太子的阴谋;他也曾反对任用奸佞的李林甫、庸懦的牛仙客为相,以至屡忤玄宗意,终于罢相。他目光远大,曾言安禄山 “ 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 ” ,然而不为玄宗采纳。后来安史乱起,玄宗仓皇入蜀时,忆起九龄平生之言,痛哭之余,唯有遣使祭奠故人而已 ) ,因此深受时人敬仰。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献给他,未能如愿,晚年追忆,犹觉得可惜 (见《 八哀诗 》) 。 其人风度翩翩,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唐代选官,非常看重士人的仪表风度,吏部试有身、言、书、判四大标准:先试书判,书楷法遒美 (所有公文都得自己写,书法是门面) ,判文理优长为合格 (这个大概是公务员的策论) ;试而后铨,察其身言,身必体貌丰伟 (官要有官相,所以钟馗悲剧了) ,言须言辞辩正 (这个倒是有点类似于古希腊罗马从政者的演讲能力考核,或者是现在的面试,可见古今中外要做公务员尤其是做官,都需要口才,口头表达能力不过关,对上对下对平级都太容易出岔子了) 。四者合格,再经注 (询问所能、拟定何官,也就是分专业录取) 、唱 (唱名公示?) ,方由吏部上于尚书仆射,由仆射转门下省反复审核。手续甚繁,故有出身二十年而不得官职之人。 张九龄的好风度,肯定是对他的仕途有帮助的。 张九龄的诗作,编为《曲江集》。后人评价其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故而被誉为“岭南第一人”。《唐诗三百首》以五言古诗开篇,五言古诗则以张九龄《感遇·其一》开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这是张九龄被贬谪后 (唐宋士人,稍有作为者,似乎都被贬过) 所作的《感遇》诗十二首之一,以不求外物、生机勃勃、自荣自华的春兰秋桂自比,写其不改本心之志。 《唐诗三百首》的第二首,是张九龄的《感遇·其二》: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这首诗很容易让人想到屈原的《桔颂》。桃李当春始发,媚时谀世;丹桔则不俱岁寒,经冬不凋。然而因为远离长安,道路阻且长,丹桔却被冷遇。一如诗人自身的命运无常。 这两首诗都写于贬谪之时,自然都有一种愤怒与哀伤。不过这愤怒与哀伤,又因着语言的温雅醇厚、平淡自然,并不锋芒毕露,而是持正庄重,令人仿佛可以想见诗人内心不可动摇的意志。 由诗而见人,其人其诗,气质都比较近于“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句话本来是形容孔子的形象气质: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这大约也是传统时代比较推崇的士大夫应当具有的君子形象与气质。 《全唐诗》五言律诗第二首,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这也是今人最熟悉的一首: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很多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都选了这首诗。海上生明月,应是生长于岭南、又曾任职于岭南的张九龄非常熟悉的情景,故而信手拈来。这是开元盛世间的儿女情长,海天空阔,岁月静好,有情人的幽怨,怨而不伤。 个人比较偏爱的,却是张九龄的一首五言绝句《答陆澧》: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语言仍是清淡自然、质朴无华。松叶酿酒,清香自来;招饮春酒,友人的诚意殷殷;山路迢远崎岖,春雪未融,春山犹寒,诗人却欣然应邀、踏雪而来,一番真情与愉悦心境,只在这短短两句之中,似浅还深,似淡还浓。 论者评:这里有 陶渊明 田园诗的影子,这种风格又被后来的 王维 、 孟浩然 等发扬光大,形成山水田园一派 (《唐诗鉴赏大全集》) 。 私以为,以风格论,与这首小诗最接近的,还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张九龄诗,是写诗人应朋友之邀、踏雪相过、共饮春酒;白居易诗,则是写诗人酿酒温炉,于暮天欲雪之际,邀请朋友前来相聚小饮。一答一问,家常语气,平淡语言,于平淡中又见松叶、绿蚁、红泥、白雪点点清艳之色,不惧寒雪的真挚友情,生机盎然,意趣无尽。 这两首诗,很适合放在一处,遥遥相对。 生长于岭南的张九龄,是否对春山寒雪别有一种新奇感,所以下笔犹有感染力?令人读此诗时,恍惚如有料峭春寒轻轻拂面而来,风中犹似带有松叶酒的清香。
1197 次阅读|1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英雄少年归何处
热度 1 wangrong0718 2017-9-21 10:09
慢慢读唐诗之英雄少年归何处 扶 兰 王维早年诗作中,有《少年行四首》: 其一: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其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其三: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其四: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前三首写少年之豪情侠气、勇武善战。读起来痛快淋漓,仿佛可以亲眼见到那重然诺轻生死、虽千万人吾其往矣的英雄少年,曾经纵马长街、呼朋唤友、纵酒高歌,也曾经驰骋沙场、张弓引箭、所当辟易。酒意酣畅而诗意纵横。 年少时只读这前三首。对第四首是视而不见的。 或许因为那是一个崇尚悲壮之美的文艺时代,也是一个武侠小说与影视深入大多数学生生活的时代。所以,痛饮狂歌、慷慨赴死的咸阳少年,是如此符合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英难少年归何处?那时觉得, “纵死犹闻侠骨香” ,是最悲壮也最合乎常理的结局,求仁得仁,令后世永志不忘,是何等意气风发、浓墨重彩的人生! 但现在再读,慢慢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开始注意到第四首。 在这个系列之中,为什么会有风格迥异的第四首?庙堂之堂皇雍容,与侠客少年之飞扬洒脱,看起来是如此格格不入。 百度百科解释这第四首诗时,引于海娣《唐诗鉴赏大全集》与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称: “第四首诗,写游侠的功成无赏。上一首诗既已写到少年游侠的勇却群敌,那么这一首写朝廷论功行赏,他也理应是受奖的主角了。诗的前三句,极写庆功仪式的隆重和气氛的热烈:君臣欢宴、云台论功、天子临轩、封侯赐爵,正当期待中的主角出场时,领赏者却突然变成了‘将军’。这里的‘将军’和第二首‘初随骠骑战渔阳’里的‘骠骑’当是一人,指军中的主帅。‘将军佩出明光宫’,也即李白《 塞下曲 》其三所云:‘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意谓受皇帝宠信的权贵坐享其成而血战的勇士反遭冷落。诗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反复渲染,到头来却翻作他人;而活跃在前三首诗里的主角被悄无声息地推到了局外。这种欲抑故扬的艺术处理,使诗中的不平之鸣得以强有力的表现,这里再加申说反而是多余的了。” 这个分析很有道理。 然而将四首诗连贯读下来时,总忍不住想,英雄少年的最好结局,其实应该是这样的吧: ——百战归来,欢宴既罢,论功行赏。 ——于是曾经的游侠少年,功成名就,衣锦还乡。
2826 次阅读|1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白纻春衫骑马装
wangrong0718 2017-9-8 21:56
慢慢读唐诗之白纻春衫骑马装 扶 兰 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衣称少年。裁缝长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 复恐兰膏污纤指,常遣傍人收堕珥。衣裳著时寒食下,还把玉鞭鞭白马。 ——张籍《白纻歌》 大唐是一个马背上的帝国。在唐诗之中,马的形象,几乎是无处不在。论者将“马”视为唐人建功立业之心的写照,一如将“剑”视为唐人豪侠之气的写照。 马,不仅仅是唐人建功立业的伙伴与写照,更深入到唐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张籍(约 766— 约 830 )生活的年代,已是中晚唐时期,此诗写的大约是一位小康人家的少妇,兰膏、堕珥、玉鞭、白马皆可说明这少妇家境颇好;白纻是白色 苎麻 所织的 夏布 ,论者称,中唐时 “ 沤纻 为缊袍”、“春衫裁白纻,朝帽挂 乌纱 ” 乃是一种时尚,以至于唐人到了 “裁衫催白纻” 的痴狂程度,能够追赶时尚,也可见这少妇家中的富足。不过对一袭白纻春衫看得如此之重,追赶时尚而非引领时尚,并且还须亲自裁缝,婆母的手艺比她更熟练(自己拿不定主意, “自持刀尺向姑前” ),由此可见,少妇应该并不属于那种权贵阶层,更可能是小康人家。 这样一位小康人家的少妇,裁一袭白纻春衫,是为了寒食时节着新衣骑马出游,“ 还把玉鞭鞭白马”。 唐代仕女们骑马,大约是极为普遍常见的景象。《虢国夫人游春图》之中,不论贵妇还是侍女,都悠然自得地骑着骏马。唐三彩中,不乏骑马女俑,更有打马球女俑。马球是风格极其猛烈甚至于狂暴的军中运动,唐人自皇室至平民皆酷爱马球,仕女们也热烈地投身其间。遗风所及,直至五代,花蕊夫人尚有 “自教宫娥学打毬,玉鞍初跨柳腰柔” 一句。 由此想象一下,这个时期,唐代仕女们骑马,大约正如今日女士们开车一样普遍吧? 大唐这个马背上的帝国,不仅仅在马背上建功立业,更在马背上簪花理妆。
37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晚唐省试
热度 1 wangrong0718 2017-8-31 13:05
慢慢读唐诗之晚唐省试 扶 兰 粉闱深锁唱同人,正是终南雪霁春。闲系长安千匹马,今朝似减六街尘。 ——司空图《省试》 司空图, 837 ~ 908 ,晚唐诗人、诗论家, 唐懿宗 咸通十年( 869 年)应试,擢进士上第, 后梁 开平二年( 908 年), 唐哀帝 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 从司空图的生卒年与中进士的时间来看,这首诗写的是晚唐时候的省试情形。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两级进行,即地方州县及中央官学的预试和尚书省的省试(礼部主持)。省试之后,再经过吏部复试,始可授官。 明清时期的会试(礼部主持)一般在二三月,唐代的省试,从本诗“终南雪霁春”一语来看,大约是在早春二月间。 司空图为何称省试为“粉闱”,笔者尚未找到相关资料说明,妄自推测,是否因为,省试在春季,百花盛开,故称“粉”? 至于后两句作何解,是否省试期间,亦有类似于今日高考车辆限行的规定?只不过长安城中限行的是马匹( “闲系长安千匹马” )。因为不少马匹被限行,所以长安街上似乎连尘土也减少了几分。 唐帝国已是日薄西山,但在长安城中,省试仍旧进行得井井有条。 (后记:去年高考,陪考两天,对于高考期间考场周围的封锁与限行限鸣,直观感受还是大不同于以往新闻中见过的报道。后来读到这首诗,很自然便联想到高考的限行了。)
2597 次阅读|1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老杜
热度 1 wangrong0718 2017-8-12 14:06
按:这是《慢慢读唐诗》系列最早完成的一篇,也有三四年了,现在回头来看,感觉比较微妙,不过还是姑存原貌,以后再看是否修改。 慢慢读唐诗之老杜 扶 兰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年少的时候,对杜诗往往敬而远之。只因为,那是一个我们不忍体会、不忍直视的世界,知其真实,知其沉重,知其悲怆,知其苍凉,于是更固执地掩盖住自己的双眼,似乎不去看它,那个世界,便不存在。犹记一位学者说,沦陷期间,他幽居上海,为避免向日军行礼,只在夜间出门一行,此间读杜诗,每至潸然泪下。盖惟有忧患与苦难之中,始能体会杜诗之真意,仿佛隔着千年时光,可以与老杜相对痛哭,共度时艰。 惟其如此,杜诗之中的诗情画意,便如沉沉暗夜之中的幽幽花香,尤为触目。 其中有朴素者如“两个黄鹂鸣翠柳”,有绮丽者如“千朵万朵压枝低”,有典雅者如“花重锦官城”,亦有俏皮者如“可爱深红爱浅红”,不一而足。不过细究起来,其实这些诗篇,都有一种类似的明快,仿佛一弯流水,自高处倾泻而下,一去千寻,两岸风光,如飞鸟一般掠过眼前,带着唐人诗歌之中那种特有的速度感,令人目不暇接,便已随风逐水而去。 然而,这一首是不一样的。 它的节奏是舒缓的,读的时候,仿佛一定要慢慢地、一词一顿地,才能够体会到那种镜头缓缓转动时带来的悠然心会。首先是远景,画面一打开,春阳煦暖,秀丽江山扑面而来,尚未看清细节,却已有软软春风送来花草清香;春光如画,镜头似乎不知该捕捉哪一处才好,忽而双燕翩翩,自镜头前一掠而过,于是镜头很自然地追着燕子而去,看着它们在水边叼起初初融化的春泥和杂在泥中的草茎碎枝,匆匆来往,筑巢于人家屋檐下;而水中的小小沙滩上,洁白的细沙被日光晒得似乎能看出那暖意来,一对鸳鸯在细沙上交颈而眠,毛羽明丽,映着白沙清水,与岸边花木交相生辉。 初读之时,因着没有那种明快的速度感,觉得有些涩,不能琅琅成诵。 再读之时,觉得它另有一种引人反复吟诵的抑扬舒缓。 然后,觉得它是杂着碎果仁的巧克力——不像纯巧克力那样丝滑柔软、入口即融,还带着坚果的一点点清涩,需要品尝者在慢慢的咀嚼之中,让可可的香浓甜美与坚果的清香生涩逐渐交融为一体。 于是明白了,原来,这是一首需要慢慢读的诗。让目光慢一点,让心情慢一点,让思绪慢一点,一字一字,一词一词,一句一句,不必琅琅上口,不必驰骋飞掠,只需跟着那镜头,慢慢地看过去便是。
3095 次阅读|1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隐士不好当
热度 3 wangrong0718 2017-8-5 17:32
按:本来想按《全唐诗》的篇目顺序来完成这个系列,不过很快发现,这个想法有点太过强求。还是随缘比较好。 慢慢读唐诗之隐士不好当 扶 兰 问君樽酒外,独坐更何须。有客谈名理,无人索地租。 三男婚令族,五女嫁贤夫。百年随分了,未羡陟方壶。 ——王绩 王绩(约 589—644 ),字无功, 绛州 龙门县人。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齐梁余风,为开创唐诗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人称:律体滥觞于 六朝 ,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王绩出身名门,有一位著名的兄长,便是隋代大儒文中子王通 (王勃即王通之孙) 。 王通仿孔子聚徒讲学,“门人常以百数,唯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 贾琼 、河东 薛收 (因文才出众被隋炀帝妒杀的薛道衡之子,秦王府主簿,陪葬昭陵) 、 太山 姚义、太原 温彦博 (贞观年间封虞国公、曾任尚书右仆射,陪葬昭陵) 、 京兆 杜淹 (杜如晦叔父、贞观初宰相) 等十余人为俊颖,而以姚义慷慨,方之 仲由 ;薛收理识,方之 庄周 。” 王绩有一个当代大牛的兄长,自己也自幼好学,博闻强记,早有才名。十五岁时(一说十一岁时)拜见权臣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仙童子”。入仕挺早, 大业元年 ( 605 年)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隋代秘书省与南北朝类似,都是被甲族高门占据的清流机构,主要职责是编校图书、制作礼乐、考订制度、修撰文史等,设监、丞各一人,郎四人,校书郎十二人,正字四人。 隋灭唐兴,“高祖武德初,朝廷以前官待诏门下省”。门下为唐代三省之一,与 中书省 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 封驳 之权。待诏,待天子命也,是为待诏学士。实际重要性取决于帝王的信任与重用程度,不过地位颇高而且清闲。 贞观初,王绩因病罢职,很快又“复调有司”。想要去作太乐署丞,“吏部以非流不许”,也就是说,王绩出身门第高,按惯例应该做秘书省、门下省的清流官,不宜去做太乐署之类办事机构的浊流官。 隋末唐初,门阀政治尚在盛时,以王绩的门第、家族关系与个人才华,佳途应是非常顺利的。 但王绩是一位典型的隐士,其传记见于《新唐书》卷 196 《隐逸》: 王通授徒数百,识人有术,“知绩诞纵,不婴以家事,乡族庆吊冠昏,不与也”——也就是说,王绩自小便不喜被俗世礼节事物束缚,知弟甚深的王通,便不拿这些事物来约束他 (真是一位贴心的好兄长) ,于是日常人情来往,王绩一概不理。 大业年间入仕,授秘书正字,算是清流官,但身处权力中心,诸多羁绊,王绩“不乐在朝,求为六合丞”,六合在扬州,能够在此烟柳繁华地为官,王绩的背景挺过硬,前途很不错,却又“嗜酒不任事”。嗜酒算是隐士的标配,做为官员就不合适了,因此被弹劾,又逢天下动乱,王绩“遂解去。叹曰:‘网罗在天,吾且安之!”——王绩觉得,俗世事物,如罗网铺天盖地而来,对此情景,如何安心?只能远远逃开。从长安逃到扬州,尚觉不足,于是又从扬州逃回家乡。 隋末天下大乱,王绩隐居乡间,过得很是悠游自在。“有田十六顷在河渚间”,“有奴婢数人,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莳药草自供 (隐士种田也得有范,所以种的是药草) ,以《周易》、《老子》、《庄子》置床头,它书罕读也。欲见兄弟,辄度河还家。游北山东皋,着书自号东皋子。乘牛经酒肆,留或数日。”他为自己选择的邻居是另一位隐得更彻底的隐士仲长子光,这位隐者“无妻子,结庐北渚,凡三十年,非其力不食。绩爱其真,徙与相近。子光喑,未尝交语,与对酌酒欢甚。”——王绩的隐居生涯,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意。外间天翻地覆,此地悠然对酌、种药读书。 唐初,曾经担任过隋代秘书正字的王绩,又被任用为门下省待诏。改朝换代,这些高门子弟,照样做清流官。不过新的时代里,王绩这位并无实际理政经验的待诏学士,可能更多时候是被闲置奉养的状态,所以才会有人问他:“待诏何乐邪?”——你作这闲散的待诏学士好像挺有滋有味的,乐在何处?王绩回答:“良酝可恋耳!”待诏学士的待遇之一,“官给酒日三升”,那个时代,最好的酒恐怕大多是被皇家与政府垄断的,王绩的理由很强大。门下省侍中陈叔达听说之后,便将王绩的待遇提高到每日一斗酒,时人称其“斗酒学士”。 做官是为了喝到配给的美酒,王绩此举,非常有阮籍的竹林遗风 (“籍以世多故, 禄仕 而已,闻 步兵校尉 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 校尉 ,遂纵酒 昏酣 , 遗落世事 ”) 。 贞观初,因病辞官然后又复职的王绩,不愿待在清流门下省,而坚持要去做浊流的太乐署丞,理由同样很强大:“太乐署史焦革家善酿”。吏部于是破除惯例,让王绩去做了太乐丞 (王绩之后,“自是太乐丞为清职”,联系到门下省侍中陈叔达给王绩一日斗酒的特殊待遇,唐初对有名的隐士看来是很推崇很宽宏的,总愿意为他们破例)。 王绩 如愿以偿,可惜好景不长,不久,焦革死了,好在焦革之妻也能酿酒,“送酒不绝,岁余,又死。”王绩只好长叹:“天不使我酣美酒邪?” 酿酒人死了,怎么办?李白写了一首《哭宣城善酿纪叟》:“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这首诗的另一个版本是《题戴老酒店》:“戴老黄泉下,还应酿大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唐代名酒皆以“春”为名,如“剑南春”等。) 王绩则先是“弃官去”,然后“追述革酒法为经,又采杜康、仪狄以来善酒者为谱。李淳风曰:‘君,酒家南、董也。’”——没有酿酒人,自己又不懂这技术活,也不可能去干这手工活,那就写《酒经》、《酒谱》来总结历代名酒与酿酒之法,目标看来很明确,就是过过眼瘾、再试试看能不能培养出自己满意的酿酒人,就像不少网文作者说,总是掉坑、总是找不到满意的文,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后世的苏轼,较之王绩,更进一步,不但动笔,而且动手,林语堂就称苏轼为“造酒试验家”,《书东皋子传后》称苏轼“尤喜酿酒”。因为自己动手,苏轼写酿酒诗,也十分具有技术细节的真实,如《蜜酒歌》:“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醒酮清。” 没有美酒,质不够,也可以量来凑。王绩归隐乡里,“其饮至五斗不乱,人有以酒邀者,无贵贱辄往。”又著《醉乡记》、《五斗先生传》 (显然是仿《五柳先生传》) ,刺史崔喜读了很喜欢 (大概宦海沉浮的人都很喜欢很向往隐士的生活) ,“请相见”,王绩直言拒绝:“奈何坐召严君平邪?”严君平在西汉末年隐于成都,好黄老,崇道,提前二十余年写下“王莽伏诛,光武中兴”的预言,培养出得意弟子扬雄,其著述为玄学始源之一。看来隐士的另一标配,往往是雄心壮志?诸葛亮躬耕南阳,却未出草庐便能有“隆中对”,想必时刻关心着天下大势;即使是陶渊明,隐居时也曾写过“刑天舞干戚”不是? 以严君平自喻,王绩看来自许极高,所以对这位崔刺史的“坐召”很是不满,觉得太不礼敬了。 不过,仅仅因为这个原因,王绩才拒绝重新踏入那个圈子吗? 其后又一任刺史杜之松,是王绩的老朋友,“请绩讲礼”。用了“请”字,大约态度是不错的,又是“讲礼”,很尊重王绩的学术修养与社会地位,“讲礼”可不是一般人能讲的。 王绩再一次拒绝:“吾不能揖让邦君门,谈糟粕,弃醇醪也。”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理由:王绩觉得自己没法违心崇礼,只愿逍遥世外。 道不同,并不影响他们的私人友情,也不影响宦海中人对隐士们的向往与礼遇,杜之松“岁时赠以酒脯”。 饮酒之外,王绩也曾继其兄王凝撰写《隋书》,可惜书尚未成,天命已尽,“豫知终日,命薄葬,自志其墓。”——王绩的退场,也很有隐士风格,预知自己的死期,坚持道家隐逸风格的薄葬而非儒家风格的厚葬,并且自己给自己写墓志铭,这就更是道家隐士们看淡生死、不以生乐、不以死苦的风格了。 其《自撰墓志铭》曰: 王绩者,有父母,无朋友,自为之字曰无功焉。人或问之,箕踞不对,盖以有道于己,无功于时也。不读书,自达理。不知荣辱,不计利害。起家以禄位,历数职而进一阶。才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于是退归,以酒德游于乡里。往往卖卜,时时著书。行若无所之,坐若无所据。乡人未有达其意也。尝耕东皋,号东皋子。身死之日,自为铭焉。曰:有唐逸人,太原王绩。若顽若愚,似骄似激。院止三迳,堂唯四壁。不知节制,焉有亲戚。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疣溃痈。无思无虑,何去何从?垅头刻石,马鬣裁封。哀哀孝子,空对长空。 写了这么多,王绩这位典型的隐士形象,应该已经树立起来了。 现在回头来看开篇这首《独坐》,会否觉得非常违和? “ 问君樽酒外,独坐更何须 ”一句,洒脱旷达,但想要时时有樽酒可饮,就不那么容易了。唐时上等美酒,常有“斗酒十千”之说,杜甫诗有斗酒三百之句 (《逼侧行赠毕四曜》: “ 焉能终日心拳拳,忆君诵诗神凛然。辛夷始花亦已落,况我与子非壮年。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 ) ,三百大约是普通酒的价格,就这样的价格,杜甫还是“常苦贵”。苏轼被贬黄州,写《后赤壁赋》,开篇说得到一条鱼,想要和朋友一起喝酒,还是他夫人未雨绸缪预先藏了一壶,不然便无处可寻。 所以,王绩要做隐士,首先便得有钱置酒,才能有酒可饮。 “ 有客谈名理,无人索地租 ”一句,上半句清谈,超然物外,但能够“谈名理”,说明主客双方都是受过很好教育的,那个时代,这也是需要经济实力与文化实力才能堆积出来的;下半句更是直白地表明,自家有田有地,无人索要地租,才能清清净净地谈名理。王绩传记中说他隋末归隐时“有田十六顷在河渚间”,未经战乱,改朝换代后王绩又再次入仕,任清流官职,他的田地,想必不可能被兼并,这恐怕是王绩再次归隐的经济基础。 清谈之外,是否万事不萦心?王绩显然做不到。“ 三男婚令族,五女嫁贤夫 ”一句,已非隐士,而是一个合格的甲第高门的家长了。王绩生于高门,教养与入仕都受益于门第,哪怕他是一个生性简傲、嗜酒狂放的隐士,也脱不开这份责任。 士族常爱内部通婚,选择有限,金字塔最上端能站的人也有限。王绩想要子女不跌出自己的阶层,想要妥善满意地解决“三男”、“五女”的婚姻,难度很大啊。无怪乎他独坐饮酒时,刚刚超脱,又回到现实,反复思量,认为需得了却了这桩责任,才能够安安心心地继续做自己的隐士:“ 百年随分了,未羡陟方壶 ”。 做个隐士,也很不容易啊。
1746 次阅读|3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唐诗-科举制-选官制度
热度 2 wangrong0718 2017-8-2 22:59
按:这是多年前的一篇论文,主题倒是很贴合《慢慢读唐诗》系列,算是通论部分,所以还是贴了出来。 从唐诗看唐代科举在选官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 唐代科举制是唐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论者不乏其人 ; 唐诗对唐代科举制的反映,也为论者所注意,但往往集中在诗赋取士这一点之上,对其他方面涉及较少。故本文拟从唐诗对科举制在唐代选官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反映入手,来认识唐代科举制的一个侧面。 从唐诗中可以看到 : 科举制在唐代选官制度中并不占明显优势 ; 而唐以后,除元代情况特殊外,科举制在选官制度中都占绝对优势。 唐代科举制的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取士人数有限 唐代科举制科目繁多,但诸如秀才、童子、明法、明算等科,或因存在时间甚短、影响不大,或因属于学有专攻的“专科”、仕途门路狭窄,因此当时士人“多趋明经、进士”。而“进士犹为贵,其得人亦最盛焉。”但唐代科举取士人数有限,仅以进士科为例,唐高祖四年敕文要求诸州共贡“进士三十人”,故《全唐诗》中有“桂树只生三十枝”一语,并有周匡物登第诗为证 : “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元和”为唐宪宗年号 ( 公元 806 一 820 年 ) ,时已为唐代后期,进士科取士人数仍未有大的变化。有时登第者甚至不到二十人,如白居易及第诗所说 :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取士人数有限,使得科举制在唐代选官制度中无法占据明显的优势地位。如整个唐代有宰相 368 人,进士出身为 143 人,占 39.5% 弱 ; 而宋代每次取士人数平均在 300 人以上, 133 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 123 名,达 92.4% 强 。明清情形大致如此。 第二,取士受私人荐举影响很大 科举制之设立,本意在于以才学公平取士,不以私人意志为转移。但唐代科举考试没有建立弥封与誊录制度,取士之时,除了看试卷好坏,很大程度上还要参考考生平日的作品和声誉。这种作法虽有避免偶然性误差的作用,但从总体上来看,是使本应以考试为中心环节的科举制受有权荐士、取士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为博取声誉与认可,唐代士人争相向主持进士考试的礼部官员及其他达官贵人投献自己的力作,时称“行卷”。 行卷之风盛行,其作用因人而异,对于公正无私、尽力求贤者来说,这是一种全面了解、考核人才的有效途径,对于才华杰出者来说,也不失为一种确保其才华得到展示的方法,从而留下了不少佳话。如 : 《太平广记》 179 卷载 : 王维以第一名中举,缘于他成功地向歧王及太平公主投献了自己的诗作并得到赏识。 《唐摭言》卷七载 : 白居易初至长安,向著名诗人顾况投卷,顾况见其名而笑 : “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及到开卷,读首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为赞叹 : “道得个语,居即易也。”因顾况的大力推荐,白居易声名大震,为他顺利中举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中最为传诵的是张籍取朱庆徐一事。朱庆徐以《近试上张水部》一诗呈送礼部 ( 时称水部 ) 员外郎张籍 :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 “洞房”二句,借喻已获州府的荐举,即将参加礼部考试 ; “妆罢”二句,实则询问这样的文章能否中试。张籍答以《酬朱庆徐》一诗 :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明确表示了自己对朱庆徐的赏识及必然录取的含意。 然而这种公然盛行的荐举之风,更多地因其为权贵所把持而带来严重弊端,造成取士不因其才能而因权贵的私人好恶的局面,贫寒之士,如无有力者推荐,往往虽才华杰出仍无法中举,如杜甫奔走长安十年而无法中举,其《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感叹 :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酸辛。”晚唐名诗人杜荀鹤也有同样的感叹 : “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 ( 《投从叔补缺》 ) 、“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路认梯媒” ( 《投江上崔尚书》 ) 。 私人操纵科举,其结果必然是使科举失去公正性,日益向权贵阶层倾斜,如牛希济《贡士论》所说 : 由于士族豪门把持科举,“减否由己,升沉在心”,结果“唯王公子弟,器貌奇伟,无才无艺者,亦冠于多士之上。”《唐语林》载,德宗兴元元年至禧宗乾符二年的 92 年中,范阳卢氏一门除其他科目及第的之外,单进士登第者就达 116 人,而进士科每年取士不过二、三十人。 科举制度失去公正性,不能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其必然的结果便是削弱它在选官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反观唐代以后,科举制虽受到种种批评,明清时期以八股取士更备受时人垢病,但由于科举制度基本上能起到公正选拔人才的作用,指责者往往针对的也不是这一制度本身而是它的考试内容,所以能为各方面所接受,在选官制度中的优势地位不可动摇。 第三,科举及第不等于入仕 唐代士人,科举及第,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还需要经过吏部的考选,录取之后,才能脱去粗麻布平民衣,改穿官服,故又称“释褐试”。因此常有及第者不能得官的情形发生,如韩愈中举后三试于吏部而不能得官。唐后期开始实行藩府重臣的辟署制,王公大臣、藩镇节度使都可自行任用属下官员,也可推荐入中央政府任职,方为韩愈这样的士人提供了新的机会。 无论是吏部考试,还是大臣荐举,都使得科举及第者的入仕困难重重。固然有少数幸运者如张籍,及第之后,受某高官赏识,想要提拔他到自己属下任职,而张籍此前已有赏识提拔他的人,因此不得不写了一首《节妇吟》委婉地表示拒绝之意 :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但更多的是汲汲奔走于权贵之门以求取官职的及第士人如李商隐。 而至唐以后,不但中进士者不需再经考试便可授官,就是取得低一级功名如举人者,也具有出任一定等级的官员的资格。 科举制在唐代选官制度中为什么不占明显优势 ? 主要应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 第一,科举制本身的不完善 创始于隋代的科举制,发展至唐代,时日示久,未免有许多不完善处。如最重要的进士考试因没有后世的弥封、誊录等制度,易为私人把持,损害其公正性,故难以得到社会信服。 第二,入仕途径众多 唐代的选官制度受唐以前传统官制如汉代荐举制以及唐代社会特点如贵族势力强大的影响,除科举制外,还有门荫、小选、荐举等重要的选官制度。门荫指“官僚子孙凭借祖父兄长等亲族的功业、官位而得以任职” ,唐初高级官吏便多由门荫入仕。终唐之世,门荫都是入仕的重要途径,唐后期名相李德裕便是由门荫入仕。小选指通过考核、考试将那些九品以外的胥吏 ( 顾员 ) 转正定级,史称“入流”,这是各级低级官吏的主要来源,如高宗显庆年间,“尚书省二十四司及门下、中书主事等,比来选补,皆取旧任流外有刀笔之人。”荐举包括公荐与私荐。公荐指文武百官向上级乃至中央荐举人才,私荐指私人推荐及藩府重臣的辟署制,荐举范围不限于科举及第者。公荐与私荐在唐代选官制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 除此之外还有辟举、功赏、方伎乃至货纳捐官等方式。至唐以后,则科举之外的入仕途径日益狭窄,不再有重要地位。 入仕途径众多而官职有限,势必挤占由科举入仕的比例。 第三,士族势力较为强大 “科举制是在地主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是在摧毁门阀世族的势力而作为进一步中央集权的手段之一而出现的选举制度。 则科举制之设立,带有明显的压制士族、笼络庶族的动机,其考试内容也必然向有利于庶族地主的方面倾斜,即诗赋取士。 之所以要以诗赋取士,缘于经术是士族的文化优势,相形之下,文辞则更依赖于个人的思想阅历、才能灵性而非家学渊源。学术或可世袭,文才却无从世袭。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也指出了世族重经术、寒族重文采的客观区别。以文辞为考核、选拔官员的标准,自然比以经义取士更有利于庶族寒门。对此一原因前人已从不同角度指出。 需要补充的一点原因是,唐代以诗赋取士,与书籍的难得也有关系。唐代书籍基本上为写本,“人以藏书为贵,人不多有”,这种情况下,如以经义取士,藏书丰富的经学世家自然占尽优势。 这样一种科举制度,必然受到士族的敌视。唐代的士族从广义上讲应当包括旧士族与新贵族两个阶层。唐代旧士族与新贵族通过联姻等方式结合起来,势力强大,一方面利用科举制的不完善来操纵科举,使之为自己服务 ; 另一方面又极力打击科举制尤其是进士科,力图将其废除,或限制其在选官制度中的作用。“虽精经义,不能为文,嫉进士浮华”的士族郑覃便曾以进士科“率多轻薄”为理由,请文宗罢进士科。至于新贵族阶层,也更注重对他们有利的门荫等选官制度,如李德裕就认为 : “朝廷显宦,须是公卿子弟。何者 ? 自小便习举业,谙熟朝廷间事,台阁仪苑,不教而自成。寒士纵有出人之才,登第之后,始得一班一级,固不能熟习也。”向武宗建议限制进士出身者的仕途发展。 唐诗是唐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通过唐诗分析唐代科举制的特点,只是对唐诗所反映的诸多问题的一次尝试性的拮取,还有待识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 郭齐家 .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97. 邓德龙 . 中国古代官制 ( 上 ) . 武汉 :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0. 宁欣 . 论唐代荐举 . 历史研究, 1995 (4):125 一 134. 韩国磐 . 唐代的科举制度与朋党之争 . 隋唐五代史论集 !C]. 北京 :( 三联书店 )1979.
4935 次阅读|5 个评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热度 21 youmingqing 2017-7-24 09:47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017 年7月4日晨读到 物理学家对“风正”的解释 “ 根据力的分解原理,可知当帆与船的前进方向成45°时,船能够最有效地利用与船行方向‘正交’的侧风前进,这才是‘正’的意义所在” ,又读了《唐诗鉴赏辞典》中文章,也想说几句力学和历史地理。错误欠妥之处,敬请博友批评指正。 1 质量流量 Q 和速度 V 的水流,以角度 θ 倾斜 冲击 静止平板 。基于牛顿第二定律,水流垂直于平板的动量 QV sin θ 转换为冲力 F ;该力在水流垂直方向的分力 QV sin θ cos θ 在 θ = 45°时达到最大。不过,若平板运动冲击力将发生改变;而 风是绕帆流动,更不同于水流冲击 。 以下讨论假设: 帆为矩形平面;河水本是静止,且船距岸较远;河底以及波浪的影响都不予考虑。 真风速 V T 是相对于河岸的; 相对于船的风速 V A 则 是 人在船上感觉到的 。船正常行驶时, 相对风 速 V A 对帆产生的作用力 与 水对船的阻力平衡 。 海船较大,通常会有复杂的多个桅帆。内河航船受水深河宽限制不会很大,且河道蜿蜒又风向易变,通常多是孤帆,最多为双帆,篷帆形状为矩形,尺度较大者有竹竿所做的横档。帆船尺度可参见“ 松浦章 . 清代大运河之帆船航运 .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0,19(6):1-8” 2 先讨论顺风航行。 船相对于水的速度为 U ,风相对于船的速度 V A = V T – U 。 风吹过帆与船在水中行,都是固体与流体的相对运动,且具有几何对称性,在迎流面积 S 时作用力为 F = CSρV A 2 /2 ; 阻力系数 C 与固体形状相关, 因 Reynolds 数较大而 与 流体密度 ρ 、粘性以及相对速度 V A 无关 。 假设平头平底木船与帆的阻力系数相当 , 水的密度约为空气的 800 倍,则 ( V T – U )/ U = sqrt(800 S CH / S F )。可以简单地估算已获得具体的印象: 船的 迎流面积 S CH = 2m×(0.5~1.5)m ,帆的 面积 S F = 3m×10m ,则 V T / U = 6.2~9.9 。显然, 顺风行船的速度远小于风速 。若风力五级、风速 8.0~10.8m/s (陆地小树摇摆、海面波高可达 2~2.5m ) ,则船速 1~1.5m/s ;就此而言,帆船顺风行驶速度约在 5km/hr 左右,与人没有负载时步行速度相当。其 效率显然运高于陆路车推和肩挑 。又,大江“无风三尺浪”,帆船横过长江似乎风力四级为好,相应船速约为 3km/hr 。这也就不慢了。想想拉纤吧! 3 绝对顺风总是难得的。 相对风速 V A 与帆面夹角 α ,称为攻角或迎流角;垂直于风速的作用力称为升力 F L ,而风速方向的作用力称为阻力 F R 。两者合力 F 并不垂直于帆面而是略向前偏于风向,因为 空气具有粘性会产生沿帆面的摩擦。 又,迎流角较小时垂直于 帆面的力与升力 F L 差别不大。 升力 F L 、 阻力 F R 都 与 流体密度 ρ 和 相对风速 V A 平方以及面积 S 成正比,而比例系数则受到攻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攻角不是很大时, 升力系数为 c L =2π α 即与迎流角成正比;在 α = π/18 即 10 °时, c L =1.10 。 这就是说,平板迎流角 10 °时 所受升力已大于动压的总合,更是远大于相应尺度流体柱的冲击力。 飞机因向前速度引起空气绕流机翼,产生升力而克服重力;升力主要来自于机翼上方的较低压力或者吸力, 并非如牛顿所设想的空气质点对机翼下方的撞击 。 即使攻角为零,绕流翼型时因上部压力降低同样产生升力, 当然也会产生阻力。帆板或帆船使用的帆面可变形凸出,能从风流获得更大的推进力—— 特制的比赛用帆板,其速度可以超过风速呢 。 顺便说一句,河床上块石或卵石也会受到水流产生的升力——与速度平方和面积(尺度平方)相关,而重量与尺度3次方相关,因而漂起石头的尺度就与速度平方成正比。这就是说,速度增加到2倍,可漂起的石头尺度增加到4倍,相应的重量则增加到64倍呢。当然, 石头漂起后就会引起水流速度下降,自身也就随即落底,即河床上的石头通常多是间断地向下游移动。 以上内容主要参考“普朗特流体力学概论”第7版及第11版的两本中译本;两张照片来自网络,不做商业运用,致谢拍摄者。 4 顺风、横帆行船就是利用单纯的阻力; 侧风时也可利用升力行船 。这与船体与水体之间的力学性质相关。基于右图略作说明。 假设偏东风而船欲向南行,将帆从横向偏转角度 β ;又因 风力 F 并不是沿着船的龙骨方向,为此利用舵使船头略偏东 角度 γ 。 相对风速是东偏南角度 δ ;风流对帆的冲角为 α = β – γ – δ,产生升力和阻力 。合力 F 在 垂直于帆面的分力较大,而顺着帆面的分力较小。 船向前的迎流面积较小,速度较高;垂直于龙骨方向迎流面积较大,漂移速度较小,两者合速度 U 向南。当然,这是行船者依据航行情况调节角度 β 和 γ 的结果。 真风速东偏北当然易于向南行船;反之则困难,而风 东 偏南 30 °即船速与 真 风速的角度为6 0 ° 仍可向南航行。换句话说,若是正南风,那么可向西偏南 30 °航行,再 向东偏南 30 °航行,将航线展成两倍而向南,即通常所说的逆风行船。网上多有介绍,不再细说。 “ 风正一帆悬 ”想来只是说“ 使用风力就能轻松地横渡,且帆高高挂着不必调整 ”; 至于风向 ,可以北偏东或偏西,乃至东风、西风 都行, 并没有特定的要求 。所谓“正”,或许是恰好、平稳的意义。 当然,这还得涨潮而江流缓慢才行;不然,落潮之时浊水滚滚东流,由北向南的横渡也可不容易呢。 5 海平面因月球以及太阳引力而高低变化即潮汐,平均周期为 12 小时 25 分。涨潮时水流入长江,倒流河段即潮流界 现在 可至 200km 以上的江阴 , 枯水季可达镇江 。从下面的地图可以看到, 唐时长江 比今天要短 200km , 左侧海岸线在如东 - 靖江一线,靖江尚在水中,对岸为江阴 ,而江口朝向东南,地球自转向东,进潮也会更大。一 千三百年前 长江要比现在顺畅,潮流更为壮阔;潮头可以到南京以上 ,如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潮头过后只是 水位上涨而江水几乎停滞, 落潮则江水流下较快 ——落潮流量在正常来流之外添加涨潮时的进潮量及江水滞留量。 要平稳过江只能乘着涨潮的时机。 运河曲折,没有月亮总是不能夜行的;想来天黑 (18 时 4 分 ) 之前就到了扬子渡,其时正在涨潮。不过,过江有二十来里可得 3 小时以上,而 涨潮时间也就4小时 。至于落潮,那得 8 小时呢,行不得船的。等到 夜里三点潮头顶撞了船头,也就挂篷而行。 月亮升起来,远远地贴在湛蓝的天幕上。 诗人走出船舱,倚着桅杆,默诵着前辈的名篇“春江花月夜”——写出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 明月共潮生”的张若虚,大约在扬州看到江潮涌入内河而“ 宛转绕芳甸 ”; 不过, 船上的王湾并不会觉察水面上涨。他 看着远处的一片黝黑,听着水船的霍霍相激, 任着微风拂面而过,不由自主地说出——“潮平风正啊”。艄公悠闲地斜靠着舵柄,答道“您看月亮,腊月二十二,立春啦。人勤春来早啊”。 拉纤、摇橹、撑篙,种种辛劳已经远去啦。 唐 开元29年 (741年)地图。运河即汴水在左上(虹县)进入图面,在泗州入淮水。 金明昌 5 年 (1194 年 ) 河决阳武而东,最后多到徐州以泗水 ( 左上角 ) 为泛道入淮。隋唐宋以来流淌数百年的汴河很快堙废成为陆道;而淮河下泄潴水形成洪泽湖,泗州城竟于清康熙 19 年 (1680 年 ) 永沉水底。 6 王湾 仰头看着半圆的月亮在疏朗的白云中穿行,时隐时现;想到 从洛阳而来,由洛河向 东 汇入伊河,而后向 东北 入黄河,再向 东偏北 至汴口,入汴河向 东偏南 行约 100km 至汴州(开封);此后一路向 东南 至泗州,而后沿淮水曲折地向 东北 经淮阴至楚州,再入运河曲折地向 南 至扬州。时逢隆冬而河水浅窄,总得时时小心;河道蜿蜒而风向易变,也需处处谨慎。 ( 读叶圣陶《东归江行日记》可知冬日水上旅行之艰难) 现在到了宽阔的大江,春天的大江——渡江就是润州。 远处 似乎 不再是黝黑一片,却也看不分明。他看累了,闭上眼睛但随即睁开——就看到了远处的青山翠树,看到了近旁的绿水微波 ( 冬天江水含沙较低,且接近高潮时水速为零而沉降 ) 。天亮了 (6 时28分) ,风也缓了; 艄公看了月亮正在天顶,说声“来得及”而拉紧了帆索,船头就指向了 北固山下的 码头。 或许诗人初到江南而神往三国英雄;或许船家知道就要退潮,不愿入南运河逆水而行。 潮平稍待即得,风正不求而遇,大江轻快横渡,真可乐也。他要去的地方还在前方,苏州或许杭州——都是美丽繁华的地方,年前总能到得;只是离家乡更远,别有一种滋味呢。 诗人踏上北固山,在雁叫声中回望来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红日, 千古传诵的诗篇涌上心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 唐高祖在位 9 年有武德九年,太宗在位 23 年有贞观二十三年 ; 高宗在位 33 年有 13 个年号 ,仅最初的永徽和显庆有六年;其后 30 年 ( 公元 683~712) 中宗、睿宗、 武后 ( 周 ) 、中宗、少帝、睿宗共有年号 26 个,而甲申年 ( 公元 684) 有 3 个元年呢,且前后两年均有元年。 混乱之中睿宗传位于太子隆基即玄宗,改年号为 先天 ——该年 ( 公元 712) 的第 3 个元年 ,次年再改年号为 开元 ,就象高祖和 太宗那样 一直用着呢。 诗人在 先天元年 进士及第,以后看着 开元的大唐 兴盛起来,就该写出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啊 。 依据今长江天生港的潮汐数据估计唐朝镇江的涨潮和退潮时间;基于立春后的日出时间 (6 时 53 分 ) 以及到达北固山应在退潮之前,大致判断渡江在腊月二十二或二十三。 相关博文:春潮带雨晚来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5648-848059.html 附: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365-366页 ( 网上复制,已校核文字、标点及段落 ) 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常往来吴楚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 大江直流 (似有误) 、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 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殷璠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河岳英灵集》)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 , 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 。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相当优美的。 (霍松林)
个人分类: 力学科普|18796 次阅读|57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四:杨妃妒否?
wangrong0718 2017-7-3 21:34
慢慢读唐诗之四:杨妃妒否 扶 兰 杨妃好妒,正史有载。《旧唐书》卷五十一:“五载七月,贵妃以微谴送归杨銛宅”;“天宝九载贵妃复忤旨,送归外第。”为何被谴出宫?《资治通鉴》载:“妃以妒悍不逊,上怒,命送归。”故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中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之句。后人眼中的杨妃,好妒已成她鲜明的个人特色之一。 宋人作《梅妃传》,将杨妃对梅妃的怨妒描摹得绘声绘色。清人作《长生殿》,又加入了杨妃对虢国夫人的妒与对唐明皇的怨。《贵妃醉酒》则将杨妃之怨妒情真浓墨重彩地勾勒了出来。 所以,读到这首杨妃所作的《赠张云容舞》时,是很有些惊讶的: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张云容何许人? 诗家注解,只说是梨园舞伎。杨妃这首诗,将她描绘得如出水芙蓉一般清新又艳丽,舞姿飘逸、身姿轻盈,仿佛山岭上随风轻摇的淡淡云彩、太液池畔悠悠拂过水面的嫩绿柳条。 杨妃对张云容的赞赏,与她对另一个出色舞伎谢阿蛮的怜爱,如出一辙。宋人撰的《杨太真外传》中说:“新丰初进女伶谢阿蛮,善舞。上与妃子钟念,因而受焉……每一曲彻,广有献遗。妃子是日问阿蛮曰:‘尔贫,无可献师长,待我与汝为。’命侍儿红桃娘取红粟玉臂支赐阿蛮。” 不论是作《赠张云容舞》一诗的杨妃,还是为谢阿蛮准备谢礼的杨妃,都半点也不像是“妒悍不逊”的样子。 是因为张云容、谢阿蛮这样的梨园舞伎与传说中的梅妃或者虢国夫人身份上的差异,让杨妃觉得没有必要嫉妒她们? 但对于帝王来说,宠爱的女子,身份高低完全不是问题。对于女性来说,情敌的身份高低,也同样不会影响到她对情敌的敌视心理——影响的大约只有态度。 所以,杨妃在这首诗中体现出来的大度,或许还是应该从别的方面寻找原因。 也许是因为,真正的大美人,反而更容易欣赏和包容其他女子的美? 也或许是因为,真正的艺术家,首先看到的是艺术的美? 杨妃善舞,《霓裳羽衣舞》便是由杨妃领舞;善琵琶,常与明皇等人合奏。唐人笔记《开天传信记》中又说:“太真妃最善于击磬,搏拊之音泠泠然。新声虽太常梨园之能人,莫加也。”由此来看,杨妃其实也是那个时代顶级的艺术家之一。 顶级的艺术家,总会本能地追逐与欣赏艺术之美。 所以我们看到了杨妃的怨妒,也看到了杨妃对张云容、谢阿蛮的欣赏与怜 惜。
2713 次阅读|0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三:诗如其人
热度 2 wangrong0718 2017-6-30 21:00
慢慢读唐诗之三:诗如其人 扶 兰 唐宣宗李忱,宪宗第十三子,穆宗异母弟。武宗死后,李忱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以皇太叔的身份继位。宣宗好读《贞观政要》,在位十三年,对内对外都大有建树,唐人追思,称其为“小太宗”,足见其性情与能力。 而《全唐诗》中录宣宗诗六首,气象开阔,豪气自成,其风格也类似于太宗。 《百丈山》一诗云:“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钟朝磬碧云端。 ”词句质朴,而意境雄浑,尤其“ 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 ”一联,豪情纵横,天地尽在胸中掌上。这样的胸襟气度,中唐以后,的确也只有“小太宗”才能具有了。 宣宗的豪气,在他与黄檗禅师的《瀑布联句》中也尽情显露。黄檗联句: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景象壮观,辞句则抑扬顿挫,如山岳起伏。宣宗联句则是: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峨峨山岳,转瞬间化为奔腾浪涛,冲决而去,赫赫然有万夫莫当之气势。 宣宗的胸襟,于其《题泾县水西寺》中,亦可见一斑: “大殿连云接爽溪,钟声还与鼓声齐。长安若问江南事,说道风光在水西。” 胸中有丘壑,故眼前景物,也是天地豁朗、意境开阔:大殿连云,钟鼓悠扬,身在山寺,心境却可横越长安与江南。 《百丈山》中,见的是豪情;而另一首七律《吊白居易》中,见的则是贤明。 “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词句同样质朴平易,不事雕琢,不尚绮丽,而爱才惜才之心,跃然纸上。这是求贤若渴的帝王,对一代文豪的赞颂与追思。 有道是“诗言志”,又道是“文如其人”。“小太宗”之诗,的确足见其人其志。 武则天诗,最著名者大概是《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是武则天被迫出家为尼的那段时间里,在感业寺中写给高宗的。炽热的感情,滚烫的泪水,禁忌的刺激,救赎的希望,交织在一起,亦真亦幻,亦歌亦哭,也无怪乎高宗看到这首诗后,大为感动,于是将武媚娘从寺中接了出来。这首诗中的武媚娘,是幽怨而热烈、深情而果敢的。没有这样的幽怨与深情,她不能打动高宗;而如果只有幽怨与深情,恐怕也不能打动高宗,更不能在高宗的认可与支持下、一步步登上临朝听政的高台。 诗中的幽怨与深情,是真是假,或许连武媚娘自己也分不清楚吧。也许当她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她将自己也感动了。 当武媚娘成为武则天之后,有了另一首诗《腊日宣诏幸上苑》:“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镜花缘》里将这首霸气十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短诗,作为百花下凡的引子。 两首诗作于不同时期,但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武则天那种热烈果敢的个性。只不过,《如意娘》中,是不屈从于自己的命运;《腊日宣诏幸上苑》中,则是要主宰这天下的命运。 当然,作为一个合格的帝王,武则天的诗,并不止于这一种面貌。《早春夜宴》便是另一种风格: “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开篇即从大处着眼,寥寥数笔,长安城的春夜宴游图,便已展开。灯月交映,也是细节的绮丽与空间的辽阔的交相辉映。“送酒”与“流杯”,写夜宴的尽情欢乐。酒澜兴尽,从洛水泛舟而归,明月之下,春风沉醉,远处或有笙歌细细、灯火隐隐。这是太平盛世的良辰美景,也是让泛舟人想要高歌长吟的赏心乐事。 而这一首声律尚不够谐和的五律,其中意义,并不止于能够从中窥见武则天这位盛世帝王的心胸、品味与个性。 论者称:律诗体制的定型和规范化, 沈佺期 、 宋之问 贡献较大,而武则天是最有力的支持者和推动者,作为最高统治者,她不仅大力倡导,而且身体力行。这首《早春夜宴》,也可以视之为武则天身体力行推行文治的例证。 武则天的个性,并不能得到太宗的嘉许,或许是因为同性相斥? 太宗晚年,偏爱的是徐贤妃。 徐贤妃名惠,《新唐书》称徐贤妃“生五月能言,四岁通《论语》、《诗》,八岁自晓属文。”其父大约觉得女儿太过早慧,恐有妨碍,一直遮掩着女儿的才名,但又难免以这样的女儿为荣,“试使拟《离骚》为《小山篇》”,于是徐惠写下了这首《拟小山篇》: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这首短诗,极得楚辞流盼幽丽之美。其父“大惊,知不可掩,於是所论著遂盛传。太宗闻之,召为才人。” 说起来,中国古人对于有文化的天才似乎是非常宽容的。方仲永一介小童,生于乡野,未读书而能作文,乡民居然不视为妖邪、反倒将他作为一个小小天才捧起来。徐惠“五月能言”,“八岁自晓属文”,这意思是不用教、自己就会写文章了,家人也不以为怪,反倒颇为自豪,正史中还要大大的书一笔。 徐惠以才名而被召入宫,入宫之后,也沉迷于书海之中,手不释卷。 太宗逝后,徐惠痛不欲生,自请殡葬不得,还是在太宗逝后第二年即因病去世,时年二十四岁。 对照入宫之前的《拟小山篇》,一位长发飘飘、白裙翩翩的敏感多思、深情无悔的文艺女青年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宫中时,因为年轻,徐惠难免也有气盛之时。某次太宗召见,徐惠迟迟方至,并作《进太宗》一诗: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裴回。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太宗的怒气,因这一首诗而消解。 有些傲娇的文艺女青年啊。 不过,因为博览群书,因为站在帝国的最高峰,或许也因为在太宗身边耳濡目染,徐惠又不仅仅只有文艺的一面。太宗晚年,大兴土木、大肆征伐,徐惠上书劝谏,是为《谏太宗息兵罢役赋》,为历代史家所重,收入《旧唐书》、《新唐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 这样的徐惠,才能写下《秋风函谷应诏》: “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 开篇直入主题,苍劲雄浑。秋风过处,千山万岭上,群松俯首,秋雨潇潇,远望陵园一片苍茫,原野上秋云低垂,重重关隘上落日欲没。这样的景象,是辽远空阔的,又是萧瑟惨淡的。但至诗末,忽然一笔,紫气东至,真人归来,将全篇气氛意境,猛然翻过,如奇峰突起,如云开见日。 这是腹中有诗书、眼底有山河才能够写出来的文字。也无怪乎这首诗被编入作为教导唐朝储君和皇子们如何写诗作文、具有启蒙性质的皇室教材《 初学记 》。 无论是文宗、武则天还是徐贤妃,他们的诗作,都可以称得上一句“诗如其人”。 这也是诗家历来的共识。 正因为这是共识,初读长孙皇后游上林苑所作的《春游曲》时,便大感疑惑,觉得这与她本人在史书上的形象,相去甚远: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知名。 这是一首极为工整绮丽的艳体诗。在工整之外,又满纸俏皮活泼,“偷”与“学”二字,尤为生动。春光灿烂,上林苑满目芳菲,然而新桃嫩柳、舞蝶啼莺,都不如游春人的洒脱飘逸、出众风流。末了以林下风流结尾,于隋唐盛世风华之外,又大有魏晋之潇洒风度。 而史书中的长孙皇后,性情刚毅,所以在玄武门之变中能够安抚后方、托付生死;贤良淑德,所以能以谦恭节俭自律并教导子女,以仁慈之心抚恤宫人;聪慧理智,所以好读书籍图传,与太宗谈古论今、襄理朝政,常劝太宗善纳良言 (魏征与房玄龄都曾因此受益) ,并以长远目光约束外戚……《贞观政要》直言,贞观之治,长孙皇后之贤功不可没。 这是一位被视为楷模的皇后,太宗坚持以“文德”为谥,美之极矣,也是典范之极。 这样一位皇后的诗作,似乎也应当是以典雅庄重为主要风格,而不是这样光艳活泼。 不过,再想一想“朝服进谏”的典故,其实长孙皇后的个性,已可见一斑:太宗性情刚烈骄傲,而魏征好直言极谏,某次太宗回宫后十分气愤地向长孙皇后说 (下班回家先找妻子诉苦,长孙皇后一定很善于开导人,所以李二才会养成这个习惯) ,以后一定要找机会杀了魏征那个经常在朝堂上羞辱他的乡巴佬,长孙皇后没有直接对盛怒中的太宗进言 (人在盛怒中本来就很难听进逆耳之言,太宗的脾气更容易加重这怒火,气头上说话容易针锋相对,所以古人说“事缓则圆”) ,而是默默回到内室,换了朝服出来祝贺,太宗不明所以,大为好奇,好奇心起 (注意:转移注意力是非常有效的降火招数) ,怒火随之减弱,长孙皇后这才顺理成章地说出自己的理由,有明君始有直臣,今有直臣,故为陛下贺,太宗听了,转怒为喜 (将苦口良药裹上糖衣,服药者就乐意多了) ,此后更加重视魏征 (直言极谏与婉言劝谏,黑猫与白猫,其实一个都不能少对吧) 。 长孙皇后若生在今日,一定是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这样聪慧圆转,善心与仁术兼具,如水势善利万物,流动生辉。 另一个故事,与《九成宫礼泉铭》有关。太宗与长孙皇后在九成宫避暑时一起散步游览,走到西城背阴处时,突然发现有一处的泥土异常湿润,太宗便拿起手杖朝此处试探深插,不多久便冒出了泉水,帝后二人十分欣喜,于是太宗特命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刻《九成宫礼泉铭》,以作纪念。 那时是贞观六年,帝后二人,都还比较年轻,李二拿手杖探地泉的举动,很有几分年少轻狂气,长孙皇后欣然同乐,宛然童心未灭,意趣相投。 史书中的长孙皇后,是上班状态,所以庄重严整、兢兢业业;《春游曲》中的长孙皇后,是休闲状态,所以调花赏春、潇洒风流。前者为皮,后者为骨,故而即使是正史中的长孙皇后,于端庄典雅之外,时时可以窥见那一点圆转活泼的聪慧。 归根到底,还是诗如其人。
4805 次阅读|4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二:帝王怨
热度 2 wangrong0718 2017-6-29 21:18
慢慢读唐诗之二:帝王怨 扶 兰 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 ——唐文宗李昂《宫中题》 唐文宗李昂,唐穆宗 李恒 第二子、唐敬宗 李湛 之弟,母为贞 献皇后 萧氏。十八岁时由宦官拥立为帝,在位期间,一则牛李党争、清正之士难以存身;二则有甘露之变,文官欲除宦官而不得,宦官反扑,朝堂几乎为之一空,文宗本人也成为傀儡,他对当值学士 周墀 慨叹,自己受制于家奴,境遇不如 周赧王 、 汉献帝 ,不禁凄然泪下,周墀听了也惟有伏地流涕而已。 这首《宫中题》,大约便作于文宗被宦官软禁之时。 幽处深宫之中,秋风萧瑟时登高而望,只见那列祖列宗步辇时时经过的上朝路,荒废已久,衰草丛生;春光明媚时登高而望,只见那帝王群臣曾经游览歌咏的上林苑,徒留鲜花满枝,不见昔日游人。 而环绕身边的,是名为侍臣家奴,实为虎狼豺豹的宦官。 此时此境,文宗是否想要身生双翼,凭风而去?是否想要旧梦重温,再现繁华盛世?又或者不过是自哀自怜、怨人恨己,一腔怨愤,于胸中徘徊盘旋? 文宗之兄敬宗,是被宦官杀死的。有此先例,又经过了甘露之变,文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态,可想而知。 然而即便如此,登临高台时,触景生情,文宗也无法掩饰、无力抑制自己胸中怨愤之意,于是化为《宫中诗》,于是“无限意”三字,喷薄而出。 文宗在位十四年,年仅三十二岁,便抑郁成疾而亡。生前想要传位于太子,太子却被宦官废黜,转立颍王 李炎 为 皇太弟 ,并带李炎登上朝堂接见百官、处理军国大事。李昂闻知也无可奈何,群臣更是无人敢于反对。 题写《宫中诗》之际的唐文宗,总让人想到身为阶下囚、却不可自抑地写下“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李后主。相传李后主写下这首怀念故国的怨词之后,便被赐饮牵机药而亡。 其实宋代末帝恭帝 赵㬎 也有着与李后主类似的遭遇。恭帝四岁即位,六岁成为亡国之君,入大都,封瀛国公,忽必烈妻以公主。十八岁时在萨迦寺出家,法号和尊,佛理精通,后为萨迦寺住持,英宗时,恭帝感怀身世,作诗云: “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英宗怒而赐死恭帝,时年五十三岁。 为什么身处险恶之境的这几位帝王,一定要写出自己的怨愤、以至于让自己陷入更险恶的境地、甚至于最终身死? 究其实,或许只不过是,“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帝王亦如此,于是一腔怨愤,如积流化为飞瀑,不吐不快。
1587 次阅读|2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一:饮马长城窟
热度 1 wangrong0718 2017-6-28 21:44
陪读几年,抄了不少诗词。抄来抄去,偶有所得。暂且按《全唐诗》的卷数,梳理一遍。因为成文时间不同,各篇风格,也有所不同。 原文中有一个漏洞,李世民与杨文的亲戚关系写错了,根据评论意见修改了。因为血缘到了第四代有点远,相互影响一般不大了,于是修改时干脆删了这一句。 慢慢读唐诗之一:饮马长城窟 扶 兰 《全唐诗》开篇,是李世民诗,第二首即为《饮马长城窟行》: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此诗作于贞观二十年 (646 年 ) 九月驻跸灵州之时。论者多以为,此诗描绘的是李世民率军平定宋金刚之乱时所见的沙场悲壮景象与战争进程:“(武德)二年十一月,太宗率众趣龙门关,履冰而渡之”,濡笔马上而作。 李世民之前,以《饮马长城窟》之名为诗者,汉诗有二: 其一为汉乐府民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其二为陈琳诗: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侍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 慊慊 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前一首是思念远人,绵绵之意,尽在看似平常的叮嘱之中;惟其平常,愈见深情。不过通观全诗,似与“长城”这一主题并不密切相关。 后一首是与《十五从军征》一脉相承的怨诗。边塞戍卒和闺中思妇遥相对答,生前已做死别,无限辛酸怨愤,喷涌而出,不可自抑。 显然,李世民的这首诗,虽是同样的诗题,但个中情感及风格,却与此大不相同。 因此论者以为,其渊源更应追溯到杨广的《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 ( 聂永华:“从构意结篇、气度格局而言,李世民此诗显然是仿习隋炀帝杨广的同题之作。”) :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讵敢惮焦思,高枕於上京。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摐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公元 609 年 (大业五年) 隋炀帝杨广西巡张掖之时。也有人认为,此诗是公元 612 年 (大业八年) 隋炀帝杨广率军百万,亲征辽东时所作,此次用兵,于当年八月无功而还。 李世民与杨广 的 家世个性才华经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故而有论者说,对李世民而言,杨广就如同一个镜像,反对立他为太子的人,最有力的理由之一就是他和杨广早年的诸多相似之处;登基之后,李世民对自己暴烈脾气的强行按捺,其中也有不愿让反对者言中、重蹈杨广覆辄的原因。 二人的政治声名,相去甚远;在文学史上的声名,也大不相同,不过高低位置,恰好相反。论者虽评价李世民此诗于当时盛行的宫体诗之外“洞开了新的气象” (周唐) ,堪称“唐初大雅” (蒋仲舒) ,但也认为,杨广之作“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隋炀起敝,风骨凝然。隋炀从华得素,譬诸红艳丛中,清标自出。隋炀帝一洗颓风,力标本素。古道于此复存。”两相比较之下,论者以为:“杨广之作共 30 句,虽沿用乐府旧题却融入了早年征战生活的实际体验,写得苍劲宏亮,意脉灵动,气宇轩昂。李世民则凝缩为 12 句,以密集的传统语汇联缀成篇,‘类书化’倾向十分明显,诗意雍蔽滞塞。因此,与杨广之作相较,李世民对传统语汇意象的袭用,缺乏在敏锐艺术感受基础上的融会与创新,艺术上显得粗糙,缺乏和谐统一的风格。” (聂永华) 李诗与杨诗,的确差异甚大。 《全唐诗》中收录李诗一卷,共计二十首,读来大略皆如见大明宫之巍峨壮丽、工整严穆。或因李世民习于军旅生活,故诗文亦严整如军阵,具有一种肃肃然的堂皇宏阔? 具体到这首《饮马长城窟行》,军旅生活给李世民的影响,尤其鲜明。 “交河冰已结”、“塞沙连骑迹” 等语,是亲身体验亲身经历才能够抓住的细节 (李世民另有一首《咏弓》:“ 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落雁带书惊,啼猿惊枝转。 ”其中前两句尤见细节之真实) 。如果缺少这样的经历,即使是李白,边塞诗中也难以见到这样真实与准确的细节描写,而更多是想象与回忆中的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的远望景象。杨广诗中,同样缺少这样的细节描写,军阵气象壮观,但也更多是居高临下的远眺,这是帝王而非统帅的视野。 至于 “纪石功名立” 一语,李世民更是直接将己身代入,勒石燕然山,这大约是每位北征将帅共同的理想。 李诗是身经百战的统帅之作,随着李世民这位警惕又自信的军事统帅的视线,我们看到的是战场的天时地势、敌我双方的动静与留下的痕迹,以及战胜之后的昂然四顾、凯歌而还。 杨广诗存世 44 首,其中最著名者,其一为《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其二即是这首《饮马长城窟行》。 杨广诗集中,两种风格的诗作都不在少数,论者称“混一南北,炀帝之才,实高群下”,单就诗文而言,的确可称“混一南北”。 这两首诗的意境,大不相同,大致说来,一首写江南之春光明媚,一首写塞北之行军壮观。然而细究起来,又都有一种气韵流动、壮阔宏远之美。 《春江花月夜》自不待言:江平如镜,花开似锦,生机盎然,似静实动;流波与潮水来来去去,星光与月色生生灭灭,似无止境,似有深意。 而读《饮马长城窟行》,则如见镜头飞速推移,一气呵成,将千军万马的万里行程,贯穿全篇的帝王视野,浓缩在短短一诗之中: 秋风萧瑟,万里远行。 远行将去往长城,那是前圣所树的万世之策,是亿兆生民的安居保障。 沿途山川与原野在视线中起伏飞逝——在此必须将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一句,粗笔加黑。这是我们今天坐在高铁上眺望窗外时司空见惯的景象,大军行进,自然无法达到这样的高速,但诗人的想象,可以弥补速度的不足,于是视野之中,山川原野,逝去如飞。 长城在望,马嘶旗动,奔腾如潮水。千乘万旗的奔腾,是何等壮观汹涌的景象!如在眼前,极目空阔,雄师伟业,荡人心魄。 夜宿关山,军营静寂,却有烽火腾空而起,告知远来朝谒的单于将至。 中间无数细节以“事成举”一笔带过,转眼又已奏凯歌于庙前。 这是诗人与帝王的意气风发、排空驭电。 李诗则是百战统帅的严整感言。
351 次阅读|1 个评论
感时花溅泪
Mech 2017-6-3 21:19
偶有感慨,抄抄唐人 七绝 和 宋人七律。 题漫天岭智藏师兰若僧云住此二十八年 元稹 僧临大道阅浮生,来往憧憧利与名。 二十八年何限客,不曾闲见一人行。 阅邸报上临朝召用三耆听志喜有赋过眉山呈悦斋 程公许 人间二十八年事,天运盈虚一刹那。 金坞漫忧无处着,冰山想复误人多。 问唐偃月消磨几,奈鲁灵光岌页何。 黄道方看升日毂,洗兵马更挽天河。 辛亥春别湖上诸友 释行海 江南花信厌春寒,乡路迢迢去亦难。 不解趋时人笑拙,每怀归计自求安。 明朝芳草空相忆,何处青山复共看。 二十八年清苦志,独歌白雪对幽兰。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25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唐诗排行榜>述评》
kyotosizumoto 2016-12-21 15:34
《唐诗排行榜》述评 由好友、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王兆鹏先生领衔撰著的《唐诗排行榜》一书,最近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之一。从报刊上到网络上,从课堂上到研究室,大江南北,都可以听到、看到相关的报道和讨论。在经济发达而学术贫乏的当下,出版此书居然引起了如此大的效果,实在是难得可贵。作者和出版界的眼光,由此可见一斑。但是,仔细阅读了多遍该书全部内容、思考了它的研究模式及其部分热点的报道文章之后,我们发现围绕此书,学术界和媒体依然还是处在“外面”,没有深入内在核心,媒体界热闹的评述和撰著者内在的用心及其对问题的思考模式形成鲜明的对比,陷入了一种对塔说相轮般的局面。为此,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写来此文以求正于同道。 《唐诗排行榜》开创了用计量科学的手段研究唐诗的先河,入选前一百位的名篇有的为大家熟知,有的却很陌生,令不少读者感到意外,因此大呼荒唐。他们不禁要问: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样给唐诗排定座次,真的合适吗?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我们为什么要为唐诗排行。 为什么会有唐诗排行榜,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需要回答: 一、排行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二、唐诗排行榜是怎样筛选制作出来的。 首先,关于第一点。王兆鹏先生已经在书中解答了:“要说明的是,这个排行榜只能反映榜单内相关诗篇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的大小,而不能据此评估每首诗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的高低。排名靠前的诗篇,我们只能说它们在长期的传播接受历程中影响力更大,但不能据此说它们的艺术价值更高、思想意义更大。文学艺术作品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目前还很难用具体的数据来衡量和测度。” 唐诗排行榜的目的不是为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盖棺定论,而是反映历经千余年的名篇的认同度和影响力的大小和变化。王兆鹏先生以接受美学作为《唐诗排行榜》的理论基础,那么《唐诗排行榜》体现的就是唐诗的“历时性”问题了,“同一部作品在不同时代会引起不同的理解、评价与效果,一方面因读者期待视界的变化;另一方面则是作品的‘潜藏含义’逐步为读者所发现”。简单地说,排行榜体现的这种变化就是:诗歌的审美标准在不断改变并且诗歌的潜在意蕴在不断被发现。《唐诗排行榜》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其意义正是在于让人们关注这种至今未停止的变化,并且研究造成现象的社会思想方面的因素。就拿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春江花月夜》来说吧,它的诗学地位的演变堪称传奇。《春江花月夜》在所有的唐代选本中难觅踪影,点评的资料也十分稀少。到了明代,才有高棅的《唐诗品汇》、李攀龙的《唐诗选》、钟惺、谭元春的《唐诗归》等几种选本将其选入。到了清代,《春江花月夜》名声鹊起,不仅因为选家众多,而且好评如潮,王闿运的八字大评“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才正是奠定了此诗的地位。排行榜体现的这种诗歌地位的起伏,就使得我们必须思考何以不同时代对于一首诗的评价竟然如此不同,其中的审美和历史原因到底是什么?唐诗排行榜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解答。用王兆鹏先生的话说,本书只是做了定量分析,并不包括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需要大家一起来做的。 还有一些不明就里的读者批评这本书,他们的观点可以体现在这样一条诙谐地评论中“李白感到压力很大,杜甫表示相信政府,王维认为排名神马都是浮云,白居易承认夺冠有困难,唐太宗宣布本人及家属不参加比赛。”他们甚至不在讨论诗歌本身,而是在讨论诗人的历史地位,其实这与本书所讲的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因为他们把《唐诗排行榜》看作了《唐代诗人排行榜》,甚至是“唐代诗人在个人心目中的欣赏度排行榜”。这不得不说是多少年来诗学教育的思维定势所造成的。长久以来,我们论诗是先从认识诗人开始的。我们为诗人定性,划分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大家和小家之分。更久之前,我们评判一个诗人是看他的阶级立场,是不是有足够的“人民性”和“阶级性”。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曾经通过阐释《三吏》、《三别》来批判杜甫的“人民性”,看似是跳脱了意识形态的约束,其实是为了把杜甫划归到地主阶级、统治阶级的一边。批判“人民诗人”杜甫实际上是为了获得更纯粹的“人民性”,这是在意识形态介入文学批评的路上越走越远了。随便翻翻我们的文学史课本关于唐诗的章节,我们就能看到“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边塞诗人高适、岑参”,“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等标题。这些为诗人定性的标题让我们在读其诗之前先识其人,使我们对诗人有了先入为主之见。更不要说连国内流行的几套著名的古代文学史教材也是建构在以所谓“边塞诗”为核心主题的著述框架内这一局面了。再加之现代人读的诗越来越少,我们自己不能认识诗人的全貌,久而久之,文学史强加给我们的对诗人的判断就变成了我们自己的观点。我们以为李白只写浪漫主义的诗,杜甫只写现实主义的诗,“李杜光焰万丈长”,他们的诗一定都是好诗。文学史上不见踪影的诗人,他们的诗一定一无是处。这样的话,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有的读者在见到名不见经传的崔颢所写的《黄鹤楼》登上唐诗排行第一位时会大呼小叫的了。他们心里在想,这第一位应该是李杜的诗啊,甚至王之涣这种诗人怎么能独占前十位的两席呢?可是事实确是只有杜甫的《登岳阳楼》和李白的《蜀道难》进入了前十。有的读者带着这样的思维定势看这本书,在看到他们心爱的诗人的诗篇甚至无法进入前五十位时,自然会有种种的不满了,有问题的并不是书而是他们读诗的眼光。 钱钟书先生曾以吃鸡蛋还用得着见母鸡这样的玩笑回绝了记者的采访,那么那些质疑名诗人进不了榜单前列的读者不就像是这样一种人么:他们只吃固定的几只母鸡所下的鸡蛋,他们被告知这几只鸡是最好的,因而它们下的蛋也是最好的蛋,孰不知有些其他母鸡下的蛋会更加好吃呢! 《唐诗排行榜》正可以帮助我们打破这样的偏见,任何对诗人的神话和妖魔化在排行榜面前都可以烟消云散。我们熟知的《三吏》、《三别》,只有《石壕吏》入选了前一百名,原来代表现实主义高峰的诗篇并不为古人所重视。最令人吃惊的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王兆鹏先说它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名篇,即使不晓得这首题目的人,也会知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诗句。但是它在古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却很小,在三十三种古代选本中只有二种选到它,诗评家对它也不大理会。那么看来,这首诗就像皇帝的新装,就连历代诗评家都看不出它美之所在,我们又何必替他大肆吹捧呢?我在课堂上进行古代文学史教学过程中,就曾多次质疑此诗的价值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其次,关于第二点。在明白了《唐诗排行榜》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唐诗的意义之后,就要探讨这份榜单是如何出炉的。基于接受美学的理论“文学的历史是一种审美接受和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其有接受能力的读者、善于思考的批评家和不断创作的作者对文学本文的实现中发生的”,王兆鹏先生将公众对文学作品的认同度理解为了关注度,为了统计它采集了四个方面的数据:历代选本入选唐诗的数据、历代评点唐诗的数据、二十世纪研究唐诗的论文数据和文学史著作选介唐诗的数据。然后按照计量科学的方法,输入电脑,得到了排行榜的结果。据王兆鹏先生说,选本采集了历史上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较大的七十种唐诗选本为数据来源。其中,唐人选唐诗九种,宋金元人选唐诗八种,明人选唐诗五种,清人选唐诗十一种,现代人选唐诗三十七种。这种选择或称为“选学”方法是值得商榷的,古代选本与现代选本之比为33:37,三十三种古代选本是经历了一千五百年的大浪淘沙,拥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认同度。而现代的三十七种选本却是占了出版流通便利的优势,在数量上与古代选本匹敌,但它究竟有多少代表性和认同度呢?这种收录比例的不平衡具体到每首诗上,就是有八十九首诗的现代选本收入的次数要大过古代选本,只有十一首是古胜今,分别是:岑参的《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杜旬鹤的《春宫怨》,王维的《终南别业》、《过香积寺》,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赵嘏的《长安秋望》,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卢纶的《长安春望》,崔颢的《行经华阴》,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司空曙的《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古今选本收入差最大的是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现代选本被收入次数大于古代选本二十五次;差值最小的是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和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现代选本比古代选本多选一次。短短的现代一百年间涌现出的三十七本选本,与悠久的古代一千五百年来的三十三种选本相比,本书的撰著者如此“厚今而薄古”,显然出现了“选学”方法论上的技术性倾向问题。究竟哪一种具有说服力,我想是一目了然的。如果想要得出令人信服的数据,除非删减现代选本的数量减少它们的权重或者按现代选本的比例增选古代选本,我想第一种做法是比较现实的。 还有一点疑议的就是文学史著作选介唐诗的数据问题。文学史教材和著作都是现代人所写的,但是它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读者的认同呢?除了从意识形态角度写成的文学史和那些写完之后就束之高阁的文学史,有多少文学史教材和著作是公众喜闻乐见的和学术界认可的呢?遗憾地说,应该没有。文学史教材和著作并不关心读者关注认同怎样的作品,它们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而且往往是与时代和主流意识脱节,甚至是违背的。所以,不认为应该把文学史教材和著作作为数据的来源。再以《黄鹤楼》举例子,排行榜中显示文学史教材和著作一共收录了九次,但我知道这九种文学史教材和著作中一定没有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因为游先生的版本中对《黄鹤楼》根本只字未提。游国恩先生的《中国文学史》是高等院校几十年来的通用教材,但却没有被作为文学史教材和著作的数据来源,不可以说不是一种遗憾,这也更加体现了文学史教材和著作作为统计关注度的数据来源的一种缺陷,它缺乏广泛的认同度,并且受除了诗歌的审美标准之外的因素影响太深,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关于王兆鹏先生所采纳的各种选本、诗评和文学史教材和著作中,在书中也缺乏相应的目录和索引,我们不知道他选取的是哪些教材和著作?我们无法验证他们数据统计的真实性。而一个科学结论必须可以得到学术界同道们的验证和重复证明,这才是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存在的客观依据。这也容易让人诟病和产生疑惑,为了体现排行榜的科学性,应该在该书的绪论或前言中加以标明。否则这本书只能被当作趣味学术,而不能让人严肃地对待,缺乏数据索引是很大的一个原因。由于数据索引的缺乏,我们便不能知道一首诗在一个朝代究竟被选入几本诗选,有几人点评,这对于了解同一部作品在同时代被不同读者阅读所产生的理解和效果设下了障碍。如果具有完备的数据索引,我们便可以研究唐诗“共时性”和“历时性”两方面的问题,《唐诗排行榜》不再是纵向的,也是横向的,真正成为立体的排行榜。 这本书的排版行文也有提高的余地。在前言中提到作品注释和点评由张静、唐元和郭红欣执笔,但是在封面和扉页中却没有标注撰著人“郭红欣”的名字。如果不是在王兆鹏先生的前言中提到了她,我们几乎不知道她对此书的贡献。其实,此书最佳的署名方法应该是:“王兆鹏领衔撰著”,而非目前的遗漏郭红欣也是撰著人之一只署名为“王兆鹏、邵大为、张静、唐元著” 的现象。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一节中(见该书222页第8行)还出现标点符重复的编辑技术错误,这些都是出版社的疏忽,希望在将来再版的时候可以改正。 阅读本书的“指标解析”部分内容,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几位撰写人水平的高低不齐。有些“指标解析”,如《黄鹤楼》、《凉洲词》、《登高》等,行文中加入了古代经典的诗评和诗话,虽然短小但是十分精干,可以说十分到位。但是,有些“指标解析”的行文,则明显属于“小儿科”和“少儿读物”级别的,那是因为“指标解析”中缺乏古代经典的诗评和诗话,还需要进行深加工,这些不足的“指标解析”出现在如下几首诗歌中,即: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牧的《泊秦淮》,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石壕吏》、《蜀相》、《春望》、《月夜》、《春夜喜雨》、《羌村》,李白的《静夜思》、《独坐敬亭山》、《梦游天姥吟留别》、《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许浑的《咸阳城东楼》,李商隐的《马嵬》、《隋宫》,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过香积寺》,岑参的《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赵嘏的《长安秋望》,祖咏的《终南望余雪》,刘禹锡的《竹枝词》,杨炯的《从军行》。缺乏古代的诗评,我们便无法得知古人如何看待这些诗以及他们的评价标准。这反映了几位撰写人对待撰写“指标解析”上表现出的学术功力高低的差异。领衔撰著者王兆鹏先生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些“指标解析”文章在撰述风格上和质量上表现出的良莠不齐的现象。这不得不说是白玉微瑕。我们希望将来出版《宋诗排行榜》时或者此书再版时,可以修正我们指出的一些不足。 总之,《唐诗排行榜》为我们了解唐诗的历史地位的变迁提供了方便,它启示我们去发现古人不断变化的对诗的审美标准,以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还有种种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瑕不掩瑜,如果我们抛下过去的诗学教育留给我们的思维定势,还是会发现《唐诗排行榜》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个人分类: 商周历史文化|15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京玄武湖:唐诗、宋诗和宋词
Mech 2016-5-25 18:17
到过南京多次, 总统府 、 中山陵 、中华门、秦淮河 ( 我才注意到南京的照片还没有全贴出来 ) 都玩过,但玄武湖还没有去过。玄武湖历史悠久,而且数废数兴,应该去看看。尽管预报明天南京玄武区大雨,还是准备用上半天绕湖走走。 温习一下有关玄武湖的唐宋诗词。事实上,提到玄武湖的诗词不少,但有些只是借题发挥。这里仅摘录近体诗的七律或七绝。最后也抄了首宋词。玄武湖又称北湖、后湖、练湖等。有的诗,仅从字面上也看不出是不是写南京的玄武湖。诗人名气或许没有大到让我知道其生平。毕竟看不出不是,也就抄了。 借题发挥主要是咏史诗。选三首代表。 南朝 李商隐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柹,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咏史 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南北史感遇十首之九 司空图 景阳楼下花钿镜,玄武湖边锦绣旗。 昔日繁华今日恨,雉媒声晚草芳时。 借题发挥的还有咏怀。只选一首。作者是平齐篡唐的后梁太祖朱温朱全忠的哥哥。这首诗也颇有“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草莽英雄气概。 后湖 朱存 雷轰叠鼓火翻旗,三异翩翩试水师。 惊起黑龙眠不得,狂风猛雨不多时。 比较切题的诗,选了唐人两首律诗,还有三位宋人的八首诗。李新的诗是不是写南京我有些存疑。但他虽然主要在蜀,似乎也游历过江淮。 陪王庶子游后湖涵虚阁(东宫园) 徐铉 悬圃清虚乍过秋,看山寻水上兹楼。 轻鸥的的飞难没,红叶纷纷晚更稠。 风卷微云分远岫,浪摇晴日照中洲。 跻攀况有承华客,如在南皮奉胜游。 重游练湖怀旧 许浑 西风渺渺月连天,同醉兰舟未十年。 鹏鸟赋成人已没,嘉鱼诗在世空传。 荣枯尽寄浮云外,哀乐犹惊逝水前。 日暮长堤更回首,一声邻笛旧山川。 忆金陵三首之一 王安石 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 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玄武湖 马之纯 万顷冥茫水拍堤,当时于此习舟师。 长江天险虽堪恃,鬭舰人谋可勿施。 莫使黑龙离旧窟,且教玄武入新词。 如何又作蓬瀛景,地节来游看水嬉。 和李少卿游北湖六首 李新 一 真有鬼谣藏古锦,曷须尘阀眩乌衣。 但看湖上波光里,不欠当年小院归。 二 碧摇虹影桥横水,翠漏林光日薄山。 本绝机心成野步,却惊鸥鹭不知还。 三 东山歌扇圆荷动,北海琼酥竹叶开。 笑擘轻红堆玉碗,冲尘亦有荔枝来。 四 鞭蕖照水晚妆明,彩鷁无风自在行。 争席要人相尔汝,新来翻为玉浆惊。 五 纹楸圆玉斗清坚,阵马云屯绝复连。 坐据故床消永日,此身今逐地行仙。 六 粗疏犊鼻却闲身,莫道吾家北院贫。 自是江湖钓竿手,不妨烟水却知人。 水龙吟·金陵雪后西望 黎延瑞 不知玄武湖中,一瓢春水何人借。 裁冰剪雨,等闲占断,桃花春社。 古阜花城,玉龙盐虎,夕阳图画。 是东风吹就,明朝吹散,又还是、东风也。 回首当时光景,渺秦淮、绿波东下。 滔滔江水,依依山色,悠悠物化。 璧月琼花,世间消得,几多朝夜。 笑乌衣、不管春寒,只管说、兴亡话。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7301 次阅读|0 个评论
杜甫草堂的楹联
Mech 2016-4-12 13:14
对着北门的听秋轩,对联集杜甫诗句而成 暗水流花径江村野堂争入眼 夕阳薰细草朔云寒菊倍离忧 其中“暗水流花径”出自 夜宴左氏庄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 ,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江村野堂争入眼”出自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甫也诸侯老宾客,罢酒酣歌拓金戟。 骑马忽忆少年时,散蹄迸落瞿塘石。 白帝城门水云外,低身直下八千尺。 粉堞电转紫游缰,东得平冈出天壁。 江村野堂争入眼 ,垂鞭亸鞚凌紫陌, 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 安知决臆追风足,朱汗骖驔犹喷玉。 不虞一蹶终损伤,人生快意多所辱。 职当忧戚伏衾枕,况乃迟暮加烦促。 明知来问腆我颜,杖藜强起依僮仆。 语尽还成开口笑,提携别扫清溪曲。 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 共指西日不相贷,喧呼且覆杯中渌。 何必走马来为问,君不见嵇康养生遭杀戮。 “夕阳薰细草”出自 晚晴 村晚惊风度,庭幽过雨沾。 夕阳薰细草 ,江色映疏帘。 书乱谁能帙,怀干可自添。 时闻有馀论,未怪老夫潜。 “朔云寒菊倍离忧”出自 长沙送李十一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 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 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 李杜齐名真忝窃, 朔云寒菊倍离忧 。 杜甫草堂正门内还有杜甫《怀锦水居止二首》中诗句 ( 在《 杜甫的草堂诗 》中抄录过 ) 万里桥西宅 百花潭北庄 “大廨”前柱上楹联 吏情更觉沧州远 诗卷长留天地间 中柱楹联用杜甫《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诗句 挺身艰难际 张目视寇仇 诗甚长,不抄了。后柱楹联 杜陵落笔伤豺虎 爱国孤悰薄斗牛 前侧面的对联据说最有名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后侧面的对联我个人最喜欢,虽然强调写实而格局显得小些 水竹傍幽居想溪外微吟密藻圆沙依草阁 楼台开丽景结花间小队野梅官柳满春城 诗史堂外柱有郭沫若题联 诗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 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上句用了杜甫《蜀相》和《咏怀古迹五首·其五》中的部分词语。这两首诗都是杜甫写诸葛亮的,堪称脍炙人口。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下联居然用了句罗邺的诗《雁二首之一》的句子。颇令人诧异。 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 想得故园今夜月, 几人相忆在江楼 。 稍后面的楹联为 侧身天地更怀古 独立苍茫自咏诗 铜像两旁对联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诗史堂内东侧画像两边悬挂对联 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 出自杜甫诗《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西侧画像两边的对联有是郭沫若写的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柴门两侧的对联分别集韩愈和杜甫诗句 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 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 上联“万丈光芒”典出韩愈《调张籍》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上、下联各后七字,改自杜甫《宾至》诗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 有文章惊海内 ,漫 劳车马驻江干 。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工部祠前面的楹联 锦水春风公占却 草堂人日我归来 后面的楹联 自许诗成风雨惊将平生硬语愁吟开得宋贤两派 莫言地僻经过少看今日寒泉配食远同吴郡三高 两侧还有幅对联 歌吟成史乘忠君爱国每饭不忘诗卷遂为唐变雅 仕隐好溪山迁客骚人多聚于此草堂应作鲁灵光 工部祠内,正中设杜甫神龛,两边有对联 荒江结屋公千古 异代升堂宋两贤 工部祠外,恰受航轩对联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鹗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花径在草堂旁的端口,有楹联 背郭堂成锦里溪山千古在 缘江路熟青郊草木四时新 在草堂寺的端口,有楹联 花学红绸舞 径开锦里春 为郭沫若所题,藏头“花”“径”两字。 在杜甫草堂就注意到上述对联。也许还有,但没有看到,非故意遗漏。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773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6西安之行
rbwxy197301 2016-4-4 22:30
这两天放假,去西安看儿子。 拍了点照片,与大家分享。 在大雁塔边上看到的一幕。这张照片感受到一种文化的传承! 以下是在大唐芙蓉园一处景点拍的诗词石刻。 很遗憾,人太多了,没有去成陕西历史博物馆。
个人分类: 生活随想|296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