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唐诗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唐诗

相关日志

热度 1 zhengyongjun 2020-6-24 17:33
释文: 《麟》 李峤 (唐) 汉祀应祥开,鲁郊西狩回。 奇音中钟吕,成角喻英才。 画像临仙阁,藏书入帝台。 若惊能吐哺,为待凤凰来。 相关阅读: 看见吉祥物被猎杀,孔老师哭得稀里哗啦
个人分类: 舞文弄墨|2563 次阅读|2 个评论
书法日课:录白大爷的诗一首
热度 3 zhengyongjun 2020-6-7 11:32
释文 : 《放言》 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个人分类: 舞文弄墨|2382 次阅读|6 个评论
立夏夜半闻布谷,即兴挥毫录唐诗
热度 3 zhengyongjun 2020-5-6 09:26
个人分类: 舞文弄墨|2022 次阅读|6 个评论
啊牡丹,即兴录唐诗一首
热度 2 zhengyongjun 2020-4-25 16:16
个人分类: 舞文弄墨|2089 次阅读|5 个评论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Mech 2019-8-20 22:44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螾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何人教我吹长笛,与倚春风弄月明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为有书来与我期,便从兰杜惹相思 我们光明,我们新鲜,我们华美,我们芬芳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2698 次阅读|2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衣中情
热度 1 wangrong0718 2019-8-5 10:24
慢慢读唐诗之衣 中 情 扶 兰 男耕女织的时代,普通女性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为家人与自己织布制衣。 孟郊有一首著名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 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太有名。慈母春晖,寄托于游子那密密缝就的衣服之上,今日虽不需母亲亲手缝衣,但当有人说“我妈觉得我冷所以要多穿一件衣服时”,总能让大家会心一笑。 这是一首无论千年之前,还是千年之后,都能引起无数人共鸣的诗。衣中真情,绵亘至今,也将随着人类家庭的绵延而长存。 相比之下,唐诗中的另一类衣中之情,似乎就因为时效性太强,或者说时代特点太鲜明,就不那么容易贴近今人的生活与情感了。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分别写春夏秋冬四季,《秋歌》与《冬歌》的主题非常一致,都是写妻子为戍守边关的丈夫制作寒衣,写妻子寄托在寒衣中的思念之情。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风初起,长安城中无数家庭,都赶着为远征的家人裁缝寒衣——唐代府兵在服役期间,府兵本身免除课役,但军资、衣装、轻武器(弓箭、横刀)和上番赴役途中的粮食,均须自备。每一火(一火十人)还得共备供运输的马六匹(或用驴),即所谓“六驮马”。所以,当秋风起时,很多家庭都得赶紧为家中的征人寄送寒衣。 昼夜忙碌,乘着月色将新制的衣服用木杵捣软——棉布的普及要到宋元以后,这个时候,普通人家穿的是葛麻,葛布麻布的纤维太硬,因此,在穿着之前要将它捣得柔软平整。 千家万户的捣衣声里,寄托着捣衣人对塞外征人的无尽思念——玉关,指的是玉门关,当时远戍边关的征夫,未必尽在西北玉门关外,不过时人说“ 春风不度玉门关 ”,于是便将玉门关外作为远塞边关的统称了。 这些捣衣人,基本上都是征人的妻子——良人,是唐代女性对丈夫的称呼。她们期望着边关安定,让自己的丈夫早日归家。 开元天宝年间,唐王朝的对外战争是比较频繁的,即使是胜利的战争,仍然要付出种种代价与牺牲。史家与时人对于唐玄宗后期的穷兵黩武倾向,都批评颇多,故杜甫在《兵车行》中感慨“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李白《战城南》中则说:“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 而对于普通女性来说,她们对时局的了解有限,期望的不过是边关的战争早日结束,能让自己的丈夫平安归家。 《子夜吴歌·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明日去往边关的驿使便要出发,家中人连夜往制好的征袍里絮上丝绵——这个时代没有棉花,御寒靠的是衣服里絮的丝绵,不过即使是用下脚茧和茧壳表面的浮丝为原料,因为产量的限制,丝绵的价格恐怕也不会太低,普通家庭要备办一件丝绵寒衣,不说艰难,至少也是比较郑重的事情,所以白居易得了一件上好的丝绵寒衣,还要专门写诗来纪念一番(《新制布裘》)。 冬夜寒冷,抽针都觉得手上冰冷,何况还是拿着剪刀——既然说“素手”,那么这“絮征袍”的应该就是年轻的妻子了。 一夜忙碌,为的是能够及时将征袍送到驿使手中,早日送抵临洮。临洮,也就是今天的甘肃临洮,属定西市,在兰州市南部稍偏东处,离长安不算太远,所以这位妻子才有“几日到临洮”而不是“几月到临洮”的担忧。 之所以入冬后才寄送寒衣,可能是因为需要等待驿使,可能是直到这个时候才攒够了买丝绵的钱,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临洮离长安本来就是几天的路程,时间上还来得及。 寒衣送出,几天才能送到征人的手中,穿到他的身上? “ 几日到临洮 ”的担忧,在另一首诗中,用另一种方式,同样表现了出来。 晚唐诗人王驾的妻子陈玉兰,在《全唐诗》里留下了一首《寄外征衣》: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外”,就是“外子”,妻子对丈夫的尊称,对应的是丈夫尊称妻子为“内子”、“内人”,所以李商隐写给妻子的《夜雨寄北》,有的版本也写做《夜雨寄内》。 《寄外征衣》,也就是王驾的妻子给在边关从军征戍的王驾寄了一件寒衣。 晚唐时期从军的大部分已经不是府兵,而是募兵了。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的,在开元天宝年间,因为均田制的渐渐崩解,府兵制慢慢转为募兵制,安史之乱后募兵制已经占到绝对优势。不过即使是募兵,衣装上也常常要依赖于将士们的家庭来保障。 王驾收到了妻子从吴地万里迢迢寄来的寒衣,也收到了妻子写给他的这封信和这首诗: 你远戍边关,我身在吴地,遥远的距离,隔不开我对你的思念。西风初起,凉意侵人,这凉风吹在我的身上,让我想到身在边关的你,不能不心生担忧。我给你寄了一件寒衣,同时附上一封书信,纸短情长,书信里载不下我绵绵无尽的泪水。我思念你,也担忧你,当冬季的寒冷降临边关时,这件寒衣,能不能从遥远的吴地送到你的身边? 寒到君边,衣未到,妻子的思念与担忧,让人心酸。 另一种更让人心酸落泪的情形,是寒衣已到,人却未还。 晚唐诗人许浑有一首短诗《塞下》: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桑乾( gān )北,即 桑乾河 北岸。桑乾河,是 永定河 的上游,发源于山西,流经 华北平原 ,经北京、天津入渤海,当时是唐王朝与契丹、奚常年交战的战线。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元气大伤,边庭战争屡屡失利。 桑乾河 北岸的这场夜战,秦兵损失过半——秦兵,泛指唐军,因为唐都在秦旧地关中,杜甫《兵车行》中说“ 况复秦兵耐苦战 ”,则“秦兵”又可以专指坚韧善战的关中士兵。 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天亮了,驿使抵达军营,送来了征夫的家人寄送的寒衣。 然而,那些葬身 桑乾河 北的士兵,已经永远穿不上妻子、也可能是母亲为他裁缝的寒衣。 之所以说也可能是母亲裁缝的征衣,不只是推测,还可以参考一下同样由士兵家庭自行提供 衣装的秦军。 1975 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发现了轰动世界的“睡虎地秦墓竹简”。 4 号墓里出土了两封秦军士兵的家书,一封信是名叫“黑夫”写给哥哥“衷”的,请求母亲给黑夫做夏天的衣服送来,又请母亲比较一下安陆的丝布贵不贵,不贵的话一定做整套夏衣,和钱一起带过来,如果丝布贵,那就只多送点钱就行了,黑夫就在军营这里买布做衣服。另一封信是名叫“惊”的士兵写给哥哥“衷”的,还是向家里要钱和衣服,希望母亲给五六百钱,好布至少需要二丈五尺。信里说:我借了垣柏的钱都花完了,家里再不送钱来,必死无疑,急!急!急! 4 号墓的墓主,应该就是哥哥“衷”。墓葬十分简陋,除了这两封家书,就只有石砚、研墨石和墨。看来“衷”十分爱重这两封家书,一直带到了地下。然而却没有第三封家书,告知我们黑夫和惊到底有没有接到母亲送过去的夏衣、钱和布。 秦军两次大举攻楚,第一次由李信率二十万大军,大败而归;第二次由王翦率六十万大军,始得灭楚。也许黑夫与惊就在这封信寄出后不久,便已经战死于楚地。当家书与夏衣一起送到军营时,已经没有了穿上这夏衣的人。 在唐代,为征人裁缝征衣的,还有另一种情形。 唐玄宗开元年间,曾经赐给边关军队绵衣——也就是用丝绵絮成的寒衣,这些绵衣,是宫女们制作的。有一位士兵,在赐给他的绵衣中,得到了一首诗: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这首诗就是开元宫人《袍中诗》。 闭锁宫中的女子,怜惜那沙场征战、卧冰饮雪的征人,她不知道这战袍将要落到谁的手中,但还是特意将这战袍缝得格外结实,带着这怜惜之情将丝绵絮入袍中。她在做着那些征妇们为远戍边关的丈夫所做的工作,却知道自己今生已经要老死在宫中,只能等待来生有缘再见。 思念征人的征妇,本来是诗人们同情的对象,“ 征人蓟北空回首,少妇城南欲断肠 ”(高适《燕歌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但是对于幽闭宫中的这位宫人来说,有一个人可以思念、有一个人可以寄送寒衣的征妇,也是她无限欣羡的对象。 原诗序言中说:得到袍中诗的士兵,将这件事情禀告了自己的主帅,主帅又上禀到朝中,玄宗将这首诗遍示六宫,有一名宫人出来认领并认罪。玄宗怜悯她,便将她嫁给了得到袍中诗的那名士兵,说:“我与你结今生缘。” 这是一个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美满结局。玄宗本人是一个很具有艺术气质的皇帝,诗中的真情应该是打动与感染了他;而开元年间的玄宗,本来也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皇帝,所以被感动的玄宗,赐下了这份良缘。 于是这位宫人,自此成为了那月下捣衣的众多征妇的一员,求仁得仁。 唐以后,我们很少再在诗词之中看到 “一夜絮征袍”、“裁缝寄远道” 这样为征夫寄送寒衣的景象了。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应与军队给养制度的改变有直接关系。宋代主要实行募兵制,又以重金供养军队,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保障由皇帝通过兵部统一调拨,以确保皇帝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宋以后的军队给养制度,大体上延续了这一制度。 至于今天的军队给养,更不用说,是不必由士兵家庭来承担了。 所以,今人离那些 “一夜絮征袍”、“裁缝寄远道” 的情感,已经很遥远很陌生了。 但是,当西风吹起,凉意袭来,我们是否依然会为远在异乡的亲人与爱人担忧,担忧他有无及时穿上寒衣? 一如某首诗中所写:想你的时候我就看天气预报。 这样的思念,千年之前,千年之后,依然未变。
3537 次阅读|1 个评论
AI“诗人们” 博客记事 2019年7月8日 北京 云、雨
热度 1 等离子体科学 2019-7-9 20:17
AI“诗人们” 博客记事 2019年7月8日 北京 云 这门课的学生,每年都给人胜过往年的感觉。今年也不例外。 第一次作业,同学们都下了功夫。 第一组讲的,题目是《大数据时代AI“诗歌创作”的现象》。 举个例子吧(电视上播过的): 题:《静夜思》 不免车马静,相思灯火阑。更深才见月,比向掌中看。 月明清影里,露冷绿撙前。赖有佳人意,依然似故年。 一首是诗人作的,一首是机器作的。 看上去AI“诗人”(或者叫“作诗机器”)似乎可以乱真了。只差在“灵性”和“意境”高低。 这是著名的清华“九歌”作诗系统的佳作之一。其以《全唐诗》为样本,通过机器学习,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作诗的要领和遣词造句,写出似模似样的诗来。曾经和北大、清华、复旦才子才女反复比试,均无敌手。 这是一位学生自己输入几个字之后电脑显示出来的诗(改一字,保持谦虚精神): 北斗星辰光动地 大江风雨暗通津 牛羊正好归来晚 满眼青山似故人 还好。 这张是放了我的微信头像后,学生们请“微软小冰”这位“AI诗人”做的: (摘自学生作业的PPT) 如何?只对照片的话,不靠谱;但是作为诗,还是不错的吧?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3151 次阅读|1 个评论
唐宋诗中若干字词的统计和解读
热度 6 youmingqing 2019-6-7 09:00
1 在博文“ 唐宋诗中的麦饭和班马 ”说到 《全宋诗》有 77 首诗出现 “ 麦饭 ” ,其中陆游 (1125-1210 )诗 27 首;作者多为南宋人,或少数北宋人如苏辙 (1039-1112) 在南地所作。不过 , 《全唐诗》中未能查到 “ 麦饭” ,尽管有 251 处“麦”,其中 “小麦”4处,“大麦” 6 处。 三十年前若要写出这样的文字,真不知道要 坐多少年冷板凳 呢。现在利用 WORD 的“编辑·替换”功能,容易得很。今天是端午节,再写几句以为纪念。 2 计算机里的《全唐诗》和《全宋诗》是十年前下载的,来源没有记载;不过,每次用到内心总是充满感激之情。 苏洵诗 53 首、苏轼诗 2777 首和苏辙诗 1836 首合并统计。又, “ 来牟 ”就是小麦和大麦,但未统计入表。 表中数字均是字词出现的次数:如陆游诗 204 首出现 212 次“麦” ,其中 27 首出现 28 次“麦饭”、 5 首出现 6 次“荞麦”。 数据或许有所缺漏和差错,而解读则难免偏颇和浅陋。敬请大家批评啊。 (1) 现在留存的宋诗是唐诗的 3.8 倍,陆游诗是三苏诗的2.0 倍。 (2) 宋诗比唐诗更关心粮食;质量较低的食物“麦饭”仅出现在宋诗,且南宋较多。 (3) 与三苏相比,陆游更关心成品而不是材料,如“饭、麦饭”和下表的“粽”。 (4) 秋后收获的荞麦可能作为救灾作物,在宋朝尤其在陆游诗中得到更多体现。 (5) 唐宋诗中“酒雪”出现次数与存诗量相当;宋诗出现的“花月”相对次数略低,而与农业相关的“雨”则较多。又,宋人 戴 雨 耕存诗一首、林仲 雨 出现在题目中一次,未从统计数据中剔除 。 (6) “黍酒”仅出现在苏辙老年的 2 首诗和陆游 16 首诗,实在有些奇特。 下表是每千首诗各字出现的次数。 (7) 唐诗中五谷出现的频率 3.5~5.3 字/千首,差别较小,而宋诗则差别显著—— “麦”明显占优,在 三苏和陆游的诗中更显示了麦的地位 重要 。 (8) “酒月花”仍然是唐宋诗的主要用字,陆游和三苏诗中“酒”字频率明显偏高,或许表明生活条件高于同时代诗人的平均水准;又,陆游诗中“花”字频率偏低,“雨”则较高,与其关心粮食有着密切联系。 (9) “ 饭 米”和五谷在三苏和陆游诗中出现的总频率是 126 和 131 字/千首 ,是唐诗的 4 倍;若再考虑“酒”字,则与饮食相关的字频达到 326 和334 字 /千首,而唐诗只有 144 字/千首 。 3 上述数据似乎表明,北宋后期及南宋可能因人口增加而存在粮食供应压力。 夏旱至秋田家种荞麦以补岁事 胡铨 (1102-1180) 千里还经赤地连,老农作苦也堪怜。 来牟 不复歌丰岁, 荞麦 犹能救歉年。 山色浅深秋泼黛,田毛上下晓披绵。天公莫遣霜如雪,赤子嗷嗷要解悬。 承蒙刘老师分享敦煌文书背面的 《小麦私契 》 。下面就相关讨论做些补充说明。 《 全唐诗》中小麦、大麦和荞麦出自下面 11 首诗,但第一首诗又以【大麦行】为题重复列入卷 219_30 。这就是说,小麦实际出现 3 次,大麦 4 次,荞麦 6 次。此外,统计词出现在人名和地名中也是有的,其并不表示该词的具体含义。不过,笔者没有能力对所有统计的字词均进行确认,因而博文中表格仅给出 WORD “编辑·替换”的数字,只是在文中予以说明“表中数字均是字词出现的次数:如………。数据或许有所缺漏和差错”。 卷29_48 【杂歌谣辞· 大麦行 】杜甫 大麦干枯小麦黄 ,妇人行泣夫走藏。东至集壁西梁洋, 问谁腰镰胡与羌。 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卷216_2 【送高三十五书记】杜甫 崆峒小麦熟 ,且愿休王师。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 ……… 卷424_6 【观刈麦(时为盩厔县尉)】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 。 ……… 卷133_21 【送陈章甫】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 ,枣花未落桐阴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卷399_1 【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同州时】元稹 ……… 今年无大麦 ,计与珠玉滨。村胥与里吏,无乃求取繁。……… 卷437_84 【村夜】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 卷438_1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白居易 ………  荞麦铺花白 ,棠梨间叶黄。早寒风摵摵,新霁月苍苍。……… 卷548_60 【芙蓉溪送前资州裴使君归京宁拜户部裴侍郎】薛逢 桑柘林枯荞麦干 ,欲分离袂百忧攒。临溪莫话前途远,举酒须歌后会难。 薄宦未甘霜发改,夹衣犹耐水风寒。 遥知阮巷归宁日,几院儿童候马看。 卷581_6 【题卢处士山居(一作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飞鸦集, 满山荞麦花。 卷594_26 【村月】储嗣宗 月午篱南道,前村半隐林。田翁独归处, 荞麦露花深 。 卷865_18 【踏歌】河中鬼 河水流溷溷, 山头种荞麦。 两个胡孙门底来,东家阿嫂决一百。 现在的问题是, 唐宋诗单独 提及的“麦”是小麦还是大麦?若依据“ 韩茂莉 .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 ( 上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2 ”所述,似乎应为冬小麦。不过,笔者觉得至少部分可能是大麦。毕竟,若缺乏加工制粉工具,大麦饭总是好吃一些。
个人分类: 随笔|2901 次阅读|30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一生襟抱未曾开
热度 2 wangrong0718 2019-4-15 22:30
慢慢读唐诗之一生襟抱未曾开 扶 兰 “ 一生襟抱未曾开 ”,语出崔珏《哭李商隐》 (二首·其二) :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 凌云万丈才 ”一句,与后文的“ 竹死 ”一语,应是出自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一诗:“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 “桐枯凤不来” ,显然出自李商隐的另一句诗: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旧交心为绝弦哀”, 或取自于 “锦瑟无端五十弦”。 斯人已逝,如竹死桐枯,如花落凤去,如锦瑟弦断,留给朋友们永久的伤怀。 在崔珏眼中,李商隐空有凌云之志,空有凌云之才 (唐代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李商隐的诗名之盛,足以奠定他的才名) ,却终其一生,都未能一展其才,郁郁而终,故曰“ 一生襟抱未曾开 ”。 为什么未能一展其才? 原因很简单:牛李党争。 ————————————————————————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始于唐宪宗时期、终于宣宗时期的朝臣的派系斗争。牛党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李党以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大体来说,牛党中科举出身的庶族地主比较多,对边患和藩镇问题态度妥协;李党中出身于门阀世族地主的比较多,对边患和藩镇问题态度强硬。 牛党与李党的矛盾,在科举制这个问题上,体现得十分突出。 李党的领袖李德裕出身世家,重世家代代相传之经学,不赞同诗赋取士,指斥进士“祖尚浮华,不根实艺”,意思是靠诗赋考上来的进士不通朝廷实务,也就是诗人往往做不了合格的行政官员,所以他更乐意提拔任用从小耳濡目染、对朝政容易上手的世家子弟。 这样的态度,与诸多庶族地主出身、走科举道路进入朝堂的牛党中人,显然是对立的。 李德裕的观点,其实很有道理 (因此也聚集了很大一批同道者) 。但是,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有其政治考虑。陈寅恪说,寒族重文采,士族重经学。盖经学可以传承和世袭,文才不能传承和世袭。唐代统治者已经在有意扶持寒族地主,以与士族门阀相抗衡——明智的皇权从来不会将所有重心倚重于一方、失去政治上的平衡。所以,诗赋取士这个原则,是不可能改变的。这是牢笼天下英雄的有力武器。 不过,诗赋取士,进士浮华不堪实用,唐人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在进士考试后,还有一道吏部考试,考察的就是行政才能,过关后,才能授官,这一点和唐以后的科举考试是不一样的,唐以后的科举考试,进士及第后就可以直接授官了,唐代进士及第还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 在科举制度这个问题上,很难说牛李两党哪一方是对哪一方是错。 牛李党争持续四十年,此升则彼降,彼升则此降,执着于打击、排挤对家,势不两立,对朝政与时人影响极深。最后,以牛党元气大伤、苟延残喘,李党成员被贬谪为地方官,宦官、藩镇的势力大增,而宣告结束。 —————————————————————————————— 说完了牛李党争,再来看牛李党争对李商隐的影响。 李商隐家境清贫,大约十六岁时,移居洛阳,结识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 令狐楚是牛党的重要成员,曾任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位至宰相,封彭阳郡公。他十分欣赏李商隐的文才,让自己的儿子令狐绹与他交游,亲自教他如何写骈体公文奏章,资助他游学,任节度使时又将李商隐招为幕府随员一同任职 (这大概类似于给李商隐一个省委书记兼军分区司令身边的政治实习生机会) 。令狐绹中试出仕后,与父亲一起为李商隐宣扬诗名文名——唐代科举考试是不糊名的,考官们可以直接看到试卷上的考生名字,所以,考生是不是有名气,是不是有权势地位,对于他们的能否中试,是有直接影响的。在令狐楚父子的推动下,李商隐约于二十四岁时考中了进士。 唐人说: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明经科好考,三十岁考上都嫌太迟了;进士科难考,五十岁考上都没嫌晚。白居易二十七岁考中进士,慈恩寺中题名时还说“十七人中最少年”。李商隐二十四岁左右考中进士,真是很少年得意了。 也就在这一年,令狐楚病逝了。第二年春天,李商隐应考博学宏辞试 (即开元年间始设的“博学宏词”,考拔能文之士) ,没有被取中——令狐楚的病逝,是否对李商隐的落第有直接影响? 令狐楚病逝,按照惯例,令狐绹辞官居丧。李商隐失去了他最重要的提携人。他在参与料理令狐楚丧事后不久,就应泾原节度使 王茂元 的聘请,去泾州 (治所在今甘肃 泾川县 北) 作了王的幕僚。 节度使的幕僚,对于这个时代的士人来说,是一条常见的入仕之途。李商隐的选择,看起来很正常。 但问题是,王茂元与李党领袖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成员,而李商隐却是由牛党的重要成员令狐楚父子培养和提携起来的。他接受李党成员的聘请,很自然就被牛党视为背叛。 没有充足而正当的理由,贸然改换门庭,对于仕途中人来说,这是很要命的错误。尤其是,李商隐还是在牛李党争的背景之下,在自己的老师和恩主刚刚去世的时候,进入了对立派别的阵营。 更要命的是,王茂元欣赏李商隐的才学,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这就不是辞职能够解决的问题了。 这一年李商隐参加吏部的授官考试,结果在复审中被除名。显然这是牛党对他“背叛”的惩罚。 第二年,李商隐再次参加授官考试,顺利通过,得到了秘书省 校书郎 的职位。官阶从九品上,主要做文章的校对和专门典校藏书的工作。官阶不高,事务繁琐,但这是个比较贴近权力中心的清流官 (魏晋以来,士族授官往往不屑于实务,视之为“浊流”,而推崇校书郎之类既高雅又贴近决策中心的“清流官”) ,文名满天下的白居易、王昌龄、元稹等人,包括李德裕这样的李党领袖,都曾经做过校书郎。 这个职位,对于李商隐来说,是很好的起点。 能够得到这个职位,很不容易。 一般的说法是,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并没有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他升迁。不过,王茂元的存在,恐怕还是有利于李商隐顺利展露自己的才华吧。 但是不久,李商隐就被调任为 弘农 (今河南 灵宝 ) 县尉。 虽然县尉与校书郎的品级差不多,但从中央下放到地方,远离权力的中心,显然会使以后发展受到极大影响。这个调任,我们有理由相信,牛党在里面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对于牛党来说,有力地惩罚背叛者,才能更好地保持派系内部的团结。 李商隐在弘农县尉的职位上呆得很不愉快,不久就辞职了,然后以书判拔萃 (唐代官员选拔考试四项标准:身言书判。身即仪表,言即口才,书是书法,判是骈体公文的写作——李商隐的“判”是令狐楚亲自教过的) ,再次考入秘书省为正字 (校正书籍中错误的官员,和校书郎的职责比较相似但品阶更低一点) ,这也算是“锥处囊中”,总要脱颖而出了。 然而,李商隐的运气很不好,刚刚回到秘书省,就因为母丧而不得不辞官回家居丧,在他居丧期间,他的岳父王茂元也病逝了。 丧期结束后,李商隐重新回到秘书省任职,然而不久之后,武宗去世,李德裕失势,牛党掌权,全面排挤李党。 李商隐的后半生,几乎都是在郁郁不得志的漂泊之中度过。据说他曾经写信给已经身居高位的故友令狐绹请求帮助,但是被拒绝了,结果只能通过自己考试得到一个县尉的小职位,这是他十年之前辞去的职位 (弘农县尉) 。 身处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李商隐辗转于各个低级小吏的职位之间,不得一展凌云之志,所以崔珏为他写悼词时叹息:“ 良马足因无主踠”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没有伯乐来赏识的千里马,终究虚掷了一生光阴。 —————————————————————————— 我们可以合理假设:如果李商隐一直留在牛党阵营之中,或者即使不那么立场坚定,但也没有进入李党阵营,他的人生,是否会变成另一番模样? 然而李商隐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原因当然不只一个。有的说是李商隐比较认同李德裕的政治观念,有的说是年轻的李商隐没有意识到牛李党争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想要置身事外却适得其反。还有的说是因为李商隐爱上了王茂元的小女儿、所以才去求职求婚——理由是,即使这桩婚姻给李商隐的仕途造成了致命的打击,李商隐的诗作之中,仍然可以看得到他对妻子的深厚感情,有名的《夜雨寄北》 (又名《夜雨寄内》) ,即是明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 朴素的日常生活场景、平常的夫妻话语之中,是相濡以沫的岁月静好。 不过,也或许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说:年轻的、急于一展自身抱负与才干的李商隐,还没有足够的意志力,能够抵挡得住一位节度使的招揽——即使这位节度使与李党的领袖交好。 在唐代中后期,一介文士要对一位节度使说“不”,是需要勇气和技巧的。这里面有一个著名的例子:张藉用《节妇吟》一诗委婉地回绝了平卢淄青节度使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宰相) 李师道的招揽。 张藉当时为韩愈弟子,政治立场上与韩愈一致,反对藩镇割据 (一说张藉当时已在另一位节度使帐下为幕僚) 。 李师道赏识张藉的才华,重金礼聘,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张藉首先要以礼相待、感谢这一番赏识,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然后再说,自己已经有了恩主,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这是用已嫁之妇来自比。 “知君用心如日月”, 以光明正大之意来揣度对方颇有挖墙脚嫌疑的举动,这个台阶铺得很有意思,很多时候,以君子之心度对方之意,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妙处。 之后话锋一转,向对方说道:我很感激你,但是我 “事夫誓拟同生死” ——立志要做一名节妇 (世人对于忠臣义士节妇孝女,总是多几分敬意的) 。 结尾一句,更是深谙“好人卡”的正确发放办法: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你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只是相逢恨晚,我只能还君明珠、垂泪而去。 据说李师道读了这首诗后,很遗憾地放弃了对张藉的招揽,没有对他打击报复。张藉后来历任太常寺 (掌管礼乐) 太祝 (正九品上) 、水部 (即工部) 员外郎 (从五品,水部副职) 、国子 (即国子监) 司业 (从四品下,位在祭酒之下) 等职,故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 张藉的仕途颇为顺利,文名也盛于一时,因此考生行卷 (向王公大臣、名士高人递送自己的诗文集,以求扬名于考官) 也行到了张藉这里,有名的《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诗)即是其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用现在的话来说,张藉这人,情商很高,外圆内方,原则性与灵活性兼具。他后来的人生经历,比起李商隐来,要顺利得多,这从他的《节妇吟》里,已经可以看得出来了。 但是李商隐的心性,与张藉是不同的。 唐代诗人中的“三李”,都有一种浪漫主义的精神。但其心性风格,又大不相同。李白诗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种雄浑有力的天真;李贺的诗,总似笼罩着一层冷冷月光;李商隐的诗,则有着一种迷离脆弱的美丽。 沧海月明,蓝田日暖,这景象何等苍茫辽远、绮丽华美?然而我们通读全篇,感受更深的,却是那转瞬即逝的珠下之泪,是那缥缈难寻的玉上之烟,一如诗人心中那惘然不可捉摸的情思 。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春笋上席,李商隐怵然心惊,仿佛是自己的凌云之心,如这初生之笋一般被轻轻剪断。 移小松于庭中,虽然期许这小松历经霜雪而不改青葱,终有一日能长成栋梁之材,但这样的期许,并不能改变他眼中这小松 “细叶轻阴” 的 “孤秀” 形象 (《题小松》: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重过圣女祠,他眼中笔下最生动的景象,是那如梦如幻的春雨,是那若有若无的轻风 。 (《重过圣女祠》: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春雨》一诗 (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 历来为人传诵的,是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一联,冷雨中一盏孤灯,在夜色里飘摇不定,远远一角红楼,遥不可即。 李商隐心性中的敏感与脆弱,是否也是他不能对王茂元的招揽说“不”的重要原因?
5926 次阅读|2 个评论
岳麓书院深藏一幅“检身悟学”联
热度 4 qhliu 2019-3-27 08:03
人类历史上,有过屡次文明大爆发。物理学史上也有此一律,称之为奇迹年。近代中国历史上,穷山恶水的湖南地区突然出现文化名门几十家。湘乡曾(国藩)家,湘潭黎(锦熙)家,湘西三杰(熊、陈、沈)等等。这里说的是长沙望城程( 颂万 )家。 程颂万(1865~1932年) 1911年 出任湖南高等学堂(湖南大学前身)学监 ,曾改原岳麓书院山长罗典所题爱晚亭对联。 罗题 :山径 爱好 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 点 一双驯 鹿 待笼来。 程 改:山径 晚红 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 滴 一双驯 鹤 待笼来。 高下立判! 程颂万的长兄名程颂熏,字子朴。有一次,程 颂熏 书斋缺一幅对联,请堂兄程颂藩(1852~1888)撰写。程颂藩书写完这幅对联很快便去世了,可谓绝笔。 上款: 子朴三弟属作斋联,昔人谓此二语可以检身悟学,愿与参之。 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 下款: 戊子四月兄颂藩倚装。 对联出自中唐诗人钱起七律《山中酬杨补阙见过》: 日暖风恬种药时, 红泉翠壁薜萝垂。 幽溪鹿过苔还静, 深树云来鸟不知。 青琐同心多逸兴, 春山载酒远相随。 却惭身外牵缨冕, 未胜杯前倒接䍦。 --------------- 程千帆(1913-2000)是 程颂熏孙子、 程颂万的侄孙,获得了祖父 程颂熏的这幅对联。 1980年代,他把这幅对联捐赠给了岳麓书院。1984年,他招了一位研究生也姓程,名叫程章灿。程千帆赠送新生程章灿新著《闲堂文薮》(齐鲁书社,1984年)时,在书前插页上亲自隶书对联一幅,又是 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 程千帆书写这幅对联给程章灿的时候,并没有告诉程家先辈曾认为此联可以“检身悟学”。直到几天前(2019年3月13-16日),程章灿先生来岳麓书院讲学,看到程颂藩原作及其上落款时,为之一惊!自问“ 祖孙二人,相隔近百年,写下同样内容的一副对联,同样写的是隶书,这难道是偶然的吗? ”继而忖度如何从这联诗中“检身悟学”? 问题的答案恐怕不在于能否从这副对联进入“检身悟学”之境界,更在于 “检身悟学”本身也 ! ----- 换一个坐标:程颂万 1911年出任湖南高等学堂学监时,物理系开始招生。 再换以一个坐标: 19 11年, 某些省份是宣统三年,湖南地区开始弃用清朝纪年。 ------- 参考: 程章灿,程千帆先生的一副对联,南方周末,2019-03-24 http://www.infzm.com/content/146475 或 https://new.qq.com/omn/20190325/20190325A0NI4T.html 或 https://guoxue.ifeng.com/c/7lM8WS7DcNO 程章灿:南京大学文学教授,图书馆馆长,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
个人分类: 拾穗记|8594 次阅读|12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昨夜蕃兵报国仇
wangrong0718 2019-3-4 21:54
慢慢读唐诗之昨夜蕃兵报国仇 扶 兰 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 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薛逢《凉州词》 这首诗,可以当做“诗史”来读。 沙州,在今天的甘肃敦煌一带。唐德宗建中二年 ( 781 年) 被吐蕃占领。唐宣宗大中二年 ( 848 年) ,沙州汉族豪强张议潮组成归义军,驱逐吐蕃,收复沙州、瓜州 (今甘肃酒泉一带) 、甘州 (今甘肃张掖) 、肃州 (今甘肃酒泉一带) 等地,并派遣十路使者赴唐,将河西十一州地图奉与唐宣宗。大中五年 851 年,唐宣宗册封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驻沙州,这就是诗中所说的“沙州都护”。 咸通二年 ( 861 年) ,张议潮收复了河西节度使的驻地凉州 (今甘肃武威) 。凉州“地处西方,常寒凉也”,故得名“凉州”,这是唐代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在 764 年被吐蕃占领,至此已近百年。 这样一个中心城市,重归唐王朝的版图,连带武威以东的九曲黄河流经之地,也终于重归大唐,无怪乎诗人欣喜而又兴奋地作诗以记,只是这欣喜之中,又有着难以抹去的阴影:归义军能够收复凉州,客观原因是吐蕃内部的纷争和战乱,持续二十余年,“所过残灭,尸相枕籍”,“杀其壮丁 …… 焚其室庐,五千里间, 赤地 殆尽。”而两年后即咸通四年,凉州又成为了唐 (中央政权) 、归义军 (藩镇) 与嗢末 (在河陇地区屯垦的原吐蕃随军奴隶) 三方势力争夺的焦点,战乱不断。诗人感慨“ 塞外纵横战血流 ”,应当是因此而发。 这里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张议潮的归义军,在诗人笔下,是“蕃兵”。 安史之乱以前,唐军中的蕃将不少,蕃兵在边镇中也为数不少。安史之乱后,这种现象并未改变。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帅是郭子仪,另一位主要将领是出身契丹族的李光弼,《新唐书》称赞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一家四十六人为国殉难;唐肃宗向西域各国征兵“勤王”,龟兹国王子白孝德应召从征,后来曾任北庭行营节度使、邠宁节度使,终老于唐;铁勒族浑瑊在肃宗与德宗朝屡立战功;靺鞨族李怀光在德宗朝曾因战功而封连城郡王;突厥族李光进、李光颜兄弟在宪宗朝皆任节度使;安息(今伊朗)人李元谅因战功而在德宗朝任节度使…… 后人统计:唐代番将任节度使者,在开元前只有二人,但在天宝间即骤升到九人、肃宗时八人、代宗九人、德宗十七人,直至唐末共八十五人。 蕃将属下,多有蕃兵;其实汉将属下也多有蕃兵。唐代疆域广大,对外战争常有,需要众多兵源,从边疆当地征发兵源,有很大的便利;而唐人那种兼容并包、胡汉混同的文化特质,也使他们很容易将吸纳蕃兵视为寻常事,甚至为了增强军队的战斗力,还对习于骑射的蕃兵特别加以优待 (“降胡饱衣食”) 。 白寿彝说,唐代的蕃兵蕃将,是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 安史之乱之中和之后,蕃兵蕃将也是唐王朝平定内部叛乱、稳定边疆的重要力量。 在这样的大传统、大背景下,又处在胡汉混居的边疆地区,张议潮的部下,很可能蕃兵占了大多数,才让时人将张议潮收复凉州一事,记为 “昨夜蕃兵报国仇” 。
3852 次阅读|0 个评论
集唐人句情人节西域古城寄远
Mech 2019-2-14 14:07
罗衫叶叶绣重重 马蹄闲慢水溶溶 思君独步西垣里 念昔尘埃两相逢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2401 次阅读|1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怀古思乡共白头
wangrong0718 2019-2-8 15:41
慢慢读唐诗之怀古思乡共白头 扶 兰 “怀古思乡共白头” ,语出李商隐的一首《无题》: 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 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镇横秋。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对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与背景,前人已有解释:大中二年( 848 )秋,李商隐滞留巴蜀,无所事事,妻子又寄信询问归期,于是在“夜雨寄北”之后,沿江东下,想到湖南观察使幕府一游,终无所获,不得不返棹武昌,此诗即作于武昌 (故曰 “黄鹤沙边亦少留” ) ,写诗人宦途风波、政治失意及思归不得的忧愤。“益德”,即张飞,字“翼德”,被部将所害,故曰“冤魂”;“阿童”,西晋王浚小字“阿童”,曾率军伐吴, “阿童高义镇横秋” ,意即王浚的行义之高尚如霜气之横贯秋空。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928/23/152409_690976757.shtml ) 李商隐的这首《无题》,在他的诗作之中,不算著名,不过, “怀古思乡共白头” 一语,流传颇广——读到此处时,一看这句话,就觉得眼熟,想来是引用率高,在别的地方见过不止一次。 怀古与思乡,是唐诗中两个永恒的主题。 这两个主题,有的时候,是单独出现。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一诗,起笔便是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时间的流逝中,一个个身影淡去,逝去的是“古”,正来的是“今”,然而下一刻,此刻之“今”,又已变为逝去之“古”。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逝去的是一代代古人,不变的是名山大川,昔人已逝,我辈却又重新登上了这同一处胜迹,两相对比之下,感慨更深。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秋冬时节,河水枯竭,水位下降,沔水中的鱼梁洲露出了水面,云梦泽却因为这寒冷天气而变得更加幽深迷濛。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羊公,即西晋名将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游览,曾说过“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着,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的话,后人立碑纪念羊祜,是为羊公碑,诗人对着羊公碑,想到羊祜当年的这句话,想到羊祜也曾登临此山、也曾看到过同样的景观,如今此山依旧,此景依旧,当年之人,却已经一去永不回,他日登临此山者,是否也会如同今日自己追忆羊公一样,追忆自己?一念及此,不能不泪下沾襟。 这里的怀古,是面对着漫长、永恒而且滚滚向前、永不回头的时间时,感受到人生的短暂,而生出的苍凉与悲怆。 诗人所怀之“古”,大多有具体的人与事。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怀的是王谢子弟之“古”;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怀的是赤壁之战的“古”;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怀的是守边名将之“古”;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怀的是怀才不遇的名臣之“古”——当然,不少诗人,常常也有借他人怀酒、浇自己块垒的情感贯穿其中,比如说唐诗中常见的飞将军李广故事,此时的怀古,是诗人探身向那辽远的时空里、逝去的人与事之中寻找自己感情的共鸣。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并无具体所怀的“古人”,但这种以人类渺小之身面对永恒时间的苍凉心境,其实与登临岘山的孟浩然如出一辙:“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而讲到唐诗中思乡的主题,可能很多人首先便会想到那首流传千年、深入人心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我们今天通行的版本。一般认为,最初的版本应该是: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字词上有一些小的变动,其中意韵,仍然是一致的。 故乡遥遥,眼前景物皆是陌生,但是,举头望向夜空时,看到的还是同一轮明月,这是惟一可见的故乡风景。 这一轮明月,勾起了多少人的思乡之情? 不过,哪怕是同一轮明月,杜甫也要说: “月是故乡明” 。 总在是路上的唐代诗人,离开家乡后,可能数十年后、垂垂老矣,才能够重返故乡;也可能这一生都不能再回到家乡了 (李白就再没有回到家乡) 。 家乡便成了梦里永远的牵挂。 他们牵挂的,可能是家乡的亲人,阖家团圆的节日里,这样的思念格外强烈: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他们牵挂的,也可能只是旧居窗前的那一株寒梅: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 ;旅途艰辛 (那个时代里,生活设施极其不方便,因此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 ,行人在凌晨的寒霜里思念故乡: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 板桥 霜。” (温庭筠) ;被贬到瘴雾蛮荒之地时,心中的怨愤更加重了对温暖家乡的思念: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 望故乡 。” ( 柳宗元 被贬至柳州时所作,当时的柳州是唐人心目中的瘴雾蛮荒之地) 。 在这里,隔离诗人与家乡的,是艰难的交通、辽阔的地域空间,也是宦海飘零、身不由己的奔波人生。 在这样的奔波之中,对家乡的思念,恐怕有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于对诗人曾经无忧无虑的少年生涯的怀念吧?他们怀念的是那个没有如今这些烦恼的自己,也是那一段时光里的故园风景。 怀古与思乡,这两个主题,有的时候,也会融合在一起出现。 崔颢的《黄鹤楼》,便是其中典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乘鹤而去的仙人,踪迹渺渺,留下这座不变的楼和空中不变的白云。登临此楼,看到的仍然是同样的风光景物,昔日曾观赏此景的仙人,却已隔了辽远的时空,缥缈难寻——神仙世界,是唐诗中另一个频频出现的主题,当怀古的对象是传说中长生不老、御风而行的仙人时,怀古的诗人,恐怕更觉自身的渺小、人生的短暂无常。此时的诗人,心中那浩茫的苍凉,未着一字,却已是钟声铿然、余韵袅袅。 心中所思,是一去不复返的乘鹤仙人;眼前所见,是芳树历历,芳草萋萋。这寻常景物,处处皆有。然而正因为处处皆可见,这宛然家乡风光的景物,便如那空中明月一般,不觉牵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日暮时分,白日里奔赴辛劳的人群,纷纷归家,昏黄的灯光,袅袅的炊烟,让楼上的诗人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阖家团聚的场景。所以,每到日暮,无家可归的游子,心境便格外凄凉惶恐 (《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登楼远望的诗人,俯视那暮烟中的江水,是否也在渴望这江水能够将自己送回家乡? 当此之时,或可明了,为什么后来者要感叹: “怀古思乡共白头” 。 那是面对永恒而辽远的时空,面对阻隔着千山万水、世事沧桑的梦中故园时,心中涌起的苍凉与悲伤。
38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南蛮”
wangrong0718 2019-1-26 22:15
慢慢读唐诗之“南蛮” 扶 兰 晚唐诗人雍陶,成都人,文宗大和八年 ( 834 年) 进士。史载其“少贫,遭蜀中乱后,播越羁旅”。所谓“蜀中乱”,应是南诏攻占成都的变乱。太和三年 ( 829 年) ,剑南节度使杜元颖不晓军事,武备废弛,且苛待士卒,导致士卒引南诏入寇,攻破成都外城,掠走数万人。 (《资治通鉴·唐纪·六十》:元颖以旧相,文雅自高,不晓军事,专务蓄积,减削士卒衣粮。西南戍边之卒,衣食不足,皆入蛮境钞盗以自给,蛮人反以衣食资之。由是蜀中虚实动静,蛮皆知之。南诏自嵯颠谋大举入寇,边州屡以告,元颖不之信。嵯颠兵至,边城一无备御。蛮以蜀卒为乡导,袭陷巂、戎二州 …… 南诏寇东川,入梓州西郭。郭钊兵寡弱不能战,以书责嵯颠。嵯颠复书曰:“杜元颖侵扰我,故兴兵报之耳。”与钊修好而退。蛮留成都西郭十日。) 雍陶《哀蜀人为南蛮俘虏五章》记此事甚详细: 其一:初出成都闻哭声 但见城池还汉将,岂知佳丽属蛮兵。 锦江南度遥闻哭,尽是离家别国声。 蛮人攻占了成都外城,但不能守城,志在掠夺财物人口,所以 “城池还汉将” 。但是蛮人撤退时从城中掠走了百姓,其中必有不少年轻女子,故又有 “佳丽属蛮兵” 之语,家人隔着锦江遥闻哭声,却已不能将他们救回来。 其二:过大渡河蛮使许之泣望乡国 大渡河边蛮亦愁,汉人将渡尽回头。 此中剩寄思乡泪,南去应无水北流。 一路西行,抵达大渡河 (原来这个地名的历史很悠久了) 。这样山高水险的地方,蛮人自己见了都心中发怵,何况是从天府成都被俘来的汉地之民。过了大渡河,一路南下,再无回返家乡的希望,便如那南流河水再不可能北上。渡河艰险,需时甚长,滞留河畔等待渡河的时候,蛮使允许这些被俘的汉民可以向着家乡的方向痛哭告别。这是绝境中的一点抚慰,这一点抚慰,又更增添了绝境的悲凉。 其三:出青溪关有迟留之意 欲出乡关行步迟,此生无复却回时。 千冤万恨何人见,唯有空山鸟兽知。 “青溪关”,应为清溪关,在 黎州 (今四川汉源) 西南百三十五里,“西南夷入犯,此其必经之道也。”唐时吐蕃与南诏入寇四川,往往要经此关。出了清溪关,便是吐蕃与南诏的势力范围,“此生无复却回时”,这是再一次意识到,已经没有了回归家乡的希望,心中怨恨无人可诉,只有空山鸟兽作为见证。 其四:别巂州一时恸哭云日为之变色 越巂城南无汉地,伤心从此便为蛮。 冤声一恸悲风起,云暗青天日下山。 越巂郡 (巂,读 suǐ ,一说读 xī ) , 汉武帝 元鼎 六年 (前 111 年) 置,治所在 邛都县 (今 四川 西昌 东南) ,辖境相当今天 云南 丽江 及 绥江 两县间 金沙江 以东,以西的 祥云 大姚以北和 四川 木里 、 石棉 、 甘洛 、 雷波 以南地区。 西汉 后期隶属于 益州刺史部 。唐时与南诏接壤之地,唐末其地入南诏。因此,越巂城以南,便属南诏了。被掳到此地的成都百姓,不仅仅是离开了家乡,更是离开了国土,从此沦为蛮人。唐王朝的文明程度,本来便高于南诏等国,成都又是天府之国,唐人称天下繁华地“扬一益二”,这是仅次于扬州的繁华都市。从成都被掳走的百姓,沦为南诏蛮人甚至是奴隶,这样巨大的落差,与永别家乡的悲痛,使得他们痛哭到天地变色。 其五:入蛮界不许有悲泣之声 云南路出陷河西,毒草长青瘴色低。 渐近蛮城谁敢哭,一时收泪羡猿啼。 越巂城以南便是南诏地界,蛮荒瘴雾之地,渐近蛮城,成都百姓连哭都不敢哭了,惟恐惹怒蛮人后连性命都不保,此时此刻,强收泪水,不由得羡慕山上猿猴可以自由自在地哀啼。 雍陶又有《蜀中战后感事》一诗,写蜀中被吐蕃和南诏入侵之后的惨状, “岁积苌弘怨,春深杜宇哀。家贫移未得,愁上望乡台。” 南诏占据云贵高原,虽然臣服于唐王朝,接受册封,但常有矛盾与反复。 (附一个唐代地图,以便于看清南诏的地理位置。) 云贵高原的地形极其复杂,唐军水土不服,难以深入,南诏却进可攻退可守。天宝年间鲜于仲通率兵八万往击南诏,兵临南诏首都大和城,但最终败归,唐兵死六万人,这便是杜甫《兵车行》中所称“边庭流血如海水”的南诏之战。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日渐衰落,太和三年南诏入寇成都,即其一例。次年名臣李德裕镇守蜀地,“练士卒,葺堡鄣,积粮储以备边,蜀人粗安。”南诏上表请罪,派使者来朝。但是被掳到南诏的五万余成都百姓,再无下文。 论者历来多重视中原农业文明与边疆游牧民族的博弈,这是贯穿整个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于山地民族和农业文明的冲突及融合,关注相对较少。 西南山区各土著向来被视为“蛮”或“南蛮”,南诏虽立国已久,亦被称为“南蛮”。 然而很早以前,西南地区的山地民族便已经开始了融入中原文明的历程。 《华阳国志 · 巴志》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这是说,巴人曾经跟随武王一起伐纣,巴人的歌舞,论者或以为,其实是战歌战舞,起的是战前动员、鼓舞军心、打击对方士气的作用。 周武王封姬姓子弟于巴地,是为巴子,巴人后裔板楯蛮,曾协助刘邦出川,决战项羽,攻占三秦,刘邦许诺他们可以“不输租赋”,“世号为板楯蛮夷”,巴人战舞名为“巴渝舞”,是汉代宫廷乐舞之一 (《后汉书 · 板楯蛮夷传》) 。巴人融入中原文明很成功,大概因为这个缘故,汉以后很快就找不到巴人的直接传承了。现在两湖川渝等地的土家族,往往被认为是巴人后裔,通用汉文汉字,早在五代时即已经以农业生产为主,明代抗击倭寇时曾征调土兵,时称“东南战功第一”。 汉初的巴蜀,虽有都江堰灌溉之利,但“蜀地僻陃,有蛮夷风”,汉景帝时,一位有名的循吏文翁治蜀,他扩大都江堰灌区以发展农业,在成都兴办官学 (是为官学之始) 以引导蜀民向学、改良民风,“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后汉书·循吏传》将文翁列在首位。西汉文学的代表人物如司马相如与扬雄都是成都人,未必没有文翁教化之功。 诸葛亮治蜀时, 益州郡 的汉族豪强雍闓,趁 蜀国 在夷陵新败、刘备病逝以及 黄元 叛乱的混乱时机,策动牂柯郡太守 朱褒 、 越嶲 郡叟王高定以及益州郡少数民族头领孟获等一起叛乱,此即南中叛乱。诸葛亮度过泸水,深入南中 (《后出师表》:“五月度泸,深入不毛”) , 用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针,降伏孟获 (《三国演义》衍演为“七擒七纵”) ,平定南中后,移南中万多家劲卒、 青羌 到蜀地,分成为五部,号为“飞军”,非常勇猛,配给蜀中大姓为部曲,使其渐渐融入蜀地。又在南中执行“不留兵,不运粮”的政策,以南中人治南中为原则,使“纲纪粗安”、“彝汉粗安”;引入农耕技术,使山地游猎民族“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走向定居的农业社会。南中农业经济的发展,也给蜀汉政府增加了大量收入,“军资所出,国以富饶”。南中由此成为蜀汉北征的大后方 (《后出师表》:“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 蜀汉的南中地区包括四郡,即越靣靣、益州、永昌、 牂牁 ,今四川南部 、 云南东北部和贵州西北部一带,这些地方,到了唐代,多属于南诏。南诏大部分地区以农业为主 (是否与诸葛亮在南中推行农耕有关?) ,通用汉文汉制 (采用唐人官制以及 均田制 、 府兵制 ) ,经济文化都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时人称“家绕五亩之桑,国贮九年之廪”,这或者也是南诏以一隅之地,却常常能与唐代中央政权来回拉锯战的原因之所在 (论者或以为,宋代的辽、金、西夏受农业文明影响很深,半农耕半游牧,能在农耕区建立政权并巩固政权,所以才会导致宋王朝在军事上非常被动。南诏也是类似的情形) 。所以,唐人虽然仍称南诏为“南蛮”,但实际上,南诏的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制度,显然更接近于实行唐制但独立性较强的藩镇,而不是刀耕火种、游猎为生的“南蛮”。 南诏以大理为中心,也就是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 (唐代洱海诸蛮融合成为今天的白族,建立南诏政权) 。从唐代的南诏、宋代的大理,到元明时期的云南行省,这里都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地方,后人称此地有“上关风下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很令人向往的风花雪月。 中国历史上,适宜农耕的地区,最终都慢慢融入了中原农业文明区。只是这个融入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反复的拉锯。雍陶的这组诗,留下的便是其中一个印记。
46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贡橘
wangrong0718 2018-12-9 16:59
慢慢读唐诗之贡橘 扶 兰 《全唐诗》卷 463 收录了两首和白居易拣贡橘诗,其一为张彤《奉和白太守拣橘》: 凌霜远涉太湖深,双卷朱旗望橘林。树树笼烟疑带水,山山照日似悬金。 行看采掇方盈手,暗觉馨香已满襟。拣选封题皆尽力,无人不感近臣心。 其二为周元范《和白太守拣贡橘》: 离离朱实绿丛中,似火烧山处处红。影下寒林沈绿水,光摇高树照晴空。 银章自竭人臣力,玉液谁知造化功。看取明朝船发后,馀香犹尚逐仁风。 倒过去又翻出白居易的《拣贡橘书情》一诗: 洞庭贡橘拣宜精,太守勤王请自行。珠颗形容随日长,琼浆气味得霜成。 登山敢惜驽骀力,望阙难伸蝼蚁情。疏贱无由亲跪献,愿凭朱实表丹诚。 从这几首诗来看,这贡橘应该是出产于太湖的东西洞庭山上 (《醒世恒言》卷三《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中称:太湖中七十二峰,惟有洞庭两山最大。东洞庭曰东山,西洞庭曰西山。两山分峙湖中。) ,每年霜降后成熟。太湖地近苏州,因此亲自挑拣贡橘,应该是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的事情。三首诗对照着读,感觉白居易这首贡橘诗,就是一份随贡橘上京的例行公文,难怪得一路翻过去的时候,根本没有注意到它,完全被白居易的其它诗淹没了。 倒是另外两首诗,看起来更有真情实感一些。 橘生于淮南,分布很广。《山海经·中山经》云:“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粗梨橘柚。”论者以为这里的“洞庭之山”,指的应是洞庭湖之山。《列子·汤问》又说,商汤时吴楚之国有柚,“碧木而冬生,实丹而味酸”——红色的果实,味道甘酸,显然这不是我们今天说的柚子,而是橘树。 橘的地域特性十分顽固,故而晏子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说,屈原作《橘颂》,颂其洁美,也颂其坚贞不移之本性。 古代的贡品,地域特点非常鲜明。比如说周王朝要求楚国进贡的就是南方特产的香草。只肯生于淮南的橘,成为贡品的年代很早,《尚书·禹贡》里说,大禹治水时,扬州(九州之一,包括今苏州)就曾经进贡橘柚。 唐以前,可能是南方橘树种植不广,橘子被视为少见的美味。二十四孝中有一个故事叫做“陆绩怀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其父康,曾为庐州太守,与袁术交好。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笑曰:“ 陆郎 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下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术奇之,后常称说。 这个故事写的不只是陆绩的聪明孝顺。袁术是当时顶级豪门袁氏的领袖之一,他招待好友庐州太守的幼子时,特意命人拿出橘子来——显而易见,这橘子不只是因为甘甜就够资格由袁术拿出来招待好友家的小客人,还得要够稀罕,才配得上主人的身份和这个待客的场合。 南朝刘峻给朋友送橘子,很郑重地写了一篇《送橘启》: 南中橙甘,青鸟所食。始霜之旦,采之风味照座,劈之香雾噀人。皮薄而味珍,脉不粘肤,食不留滓;甘逾萍实,冷亚冰壶。可以熏神,可以芼鲜,可以渍蜜。毡乡之果,宁有此邪? 他说:这南方的橘子 (古人似乎橙柚柑橘不分?) ,是青鸟喜欢的食物——青鸟是仙鸟,西王母的信使,青鸟所食的橘子,就如凤凰所实的竹实一样,也沾了几分仙气;霜降之后成享,就可以摘食了;橘子外表华美,光照四壁,劈开后香雾袭人,皮薄,味珍,那白色的丝络不会粘手,果肉没有半点渣滓;味道特别甘美 (萍实指的是甘美的水果) ,汁水冰凉。它的芳香可以提神,可以作为吃鱼的佐料 (苏迷《洞庭橘:名扬天下始于唐朝》一文解释说,芼鲜,就是把橘子皮切成细丝,用来作为吃鱼的佐料) ,也可以用蜜浸渍了再吃。游牧之地 (毡乡) ,有这样的水果吗? 刘峻这位朋友,应该是在塞北吧?这篇色香味俱全的短文,结尾于赤裸裸的炫耀,写的可真是够拉仇恨的。 唐宋时期,太湖的洞庭橘成为贡品,时人描写者甚多 (苏迷《洞庭橘:名扬天下始于唐朝》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130/21/5701732_610860179.shtml ) ,此处不再赘述。 明代的时候,洞庭橘仍有盛名,《本草纲目》载:“橘非洞庭不香。”不过珍贵程度已大大下降。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里,一个倒霉的苏州商人文若虚,破产之后,同伴们见他可怜,带他出海散心,上船前文若虚用别人送他的一两银子买了一篓洞庭红橘,准备到船上解渴,没想到在海外吉零国,被当成稀世珍品抢购一空,卖了一千多两银子。回国途中他又偶然拣到一个大乌龟壳,回到福建后被一个波斯商人用五万两银子买去,原来这壳中有很多珍珠。他用这些钱在沿海重置家业,娶妻生子,从此家道殷富不绝。 从这个故事里来看,洞庭红橘已经大量种植、收获季时随处可见了: 信步走去,只见满街上叫卖的橘子,鲜红似火。原来广橘福橘,名播天下。太湖中有一座 洞庭山 ,地暖土肥,与闽广无异,所以洞庭山有一种橘树,名叫“洞庭红”,颜色和广橘福橘相似,香气也相同。只是刚摘下来的时候,略有些酸味儿,后来熟了,也一样甜美,价钱却只有福橘的十分之一。若虚见了,心想:“我一两银子买得一百多斤,在船上可以自己解渴,还可以分送一些给朋友们,用来报答众人助我。” 按百度百科的介绍,太湖洞庭山的橘子品种很多,有早红、朱橘、了红、福橘、橙子、香圆、黄皮橘、西山大橘、温柑等等。以早红、了红产量最多。“早红”皮簿早熟,中秋后开始转红,上市较其他品种早,颇受人青睐。“料红”大小均匀,耐贮运,立冬后采收,可贮藏至来年二月,照样色泽鲜艳,味甜汁鲜。 这个故事里的洞庭红,应该就是“早红”或者“料红”,又以耐贮运的“料红”可能性更大一些。 一两银子买一篓洞庭红橘——明代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如何?现代的换算,基本上每种算法都有不同答案。有的说明代中期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今天的 600-800 元人民币,也有的用米价 (有统计说,明神宗万成年间,一石白米价格是 0.7-1 两白银) 来折算成 100-200 元,不过今天的米价,因为粮食产量比较高、供给比较足,恐怕比明代中期的米价实际上要低。也有统计说明代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今天的 400 元人民币,这个数值比较居中。 这么看来,一两银子买一百多斤洞庭红橘,这橘子从我们今人的角度来看,算是比较实惠的价格了。而从那倒霉商人文若虚的心理活动来看,也没觉得这是什么投资冒险,就是寻常上街买点普通水果回来准备自己平时吃吃,再招待招待客人。 白居易亲自上山拣选贡橘、和他的友人们写贡橘诗时,应该没有想到过这贡橘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情形——据说白菜在唐代也还是美味,经霜的大白菜叫做秋菘,与春韭并列为时鲜美味。
45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裴晋公
wangrong0718 2018-12-1 21:53
慢慢读唐诗之裴晋公 扶 兰 《全唐诗》卷 453 第一首,为白居易的《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 何处画功业,何处题诗篇。麒麟高阁上,女几小山前。 尔后多少时,四朝二十年。贼骨化为土,贼垒犁为田。 一从贼垒平,陈蔡民晏然。骡军成牛户,鬼火变人烟。 生子已嫁娶,种桑亦丝绵。皆云公之德,欲报无由缘。 公今在何处,守都镇三川。旧宅留永乐,新居开集贤。 公今在何官,被衮珥貂蝉。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襟怀转萧洒,气力弥精坚。登山不拄杖,上马能掉鞭。 利泽浸入池,福降升自天。昔号天下将,今称地上仙。 勿追赤松游,勿拍洪崖肩。商山有遗老,可以奉周旋。 这首诗并不出名,之所以会留心到它并停在此处,是因为“裴晋公”三个字有点眼熟,看到的同时便猜测是不是裴度,然后“女几山”这个山名也比较别致,足以让读者多看一眼。 裴晋公的确就是裴度,封晋国公,故称“裴晋公”。他与另一位宰相武元衡,都坚定维护中央集权、力主镇压叛乱的藩镇,藩镇派刺客入京,刺杀了武元衡,刺伤了裴度,裴度带伤主持平叛事务。他是“元和中兴”的中枢人物,出将入相二十余年,多举贤能,时人比之为郭子仪,一身系天下之安危。 裴度本人,并不以诗名传世,留下的寥寥二十几首诗中,个人比较喜欢的是一首五绝《溪居》: 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这首诗其实也并不出奇,细究起来,大概就是“恰当”二字吧。门前有清溪,房前有古木,来往行人少,溪上有鸟啼。平平常常的景象,稳稳当当的格局——裴度这样出将入相的人物,大概最看重的就是这样平常稳当的人间秩序。 在裴度传世的二十几首诗中,并无这首女几山题诗,倒是与白居易唱和或是为白居易送行的诗就有四首 (《度自到洛中与乐天为文酒之会时时构咏乐不可》、 《白二十二侍郎有双鹤留在洛下,予西园多野水》 、 《宴兴化池亭送白二十二东归联句》 、 《西池送白二十二东归兼寄令狐相公联句》 ) ,可见他们之间的交往颇为密切。 正因为交情颇好,又推崇裴度的功业,白居易见到裴度的刻石诗时,才会忍不住跟着题一首 (他见到元稹的题壁诗时,也跟着题了一首,即《蓝桥驿见元九诗(诗中云:江陵归时逢春雪)》) 。 开篇云:“ 何处画功业,何处 题诗 篇。麒麟高阁上, 女几 小山前。” 麒麟高阁,即凌烟阁。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真人大小,褚遂良题字。其后又有数位皇帝 (肃宗、代宗、德宗、宣宗、昭宗) 在凌烟阁图像工臣,总共一百人左右。唐人以立图像于装饰烟阁为至高荣誉,故李贺有“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之诗句。裴度统率诸将平定淮西之乱,封晋国公,史称其“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虽然昭宗以后的唐代诸帝没有再图像功臣于凌烟阁,但是在时人眼中,裴度是有这个立像于凌烟阁的资格的。 所以白居易此诗,开篇即说:裴晋公的功业,绘于高高凌烟阁上;裴晋公的诗篇,刻于女几小山之前。 女几山在什么地方?在洛阳市所属的宜阳县,距洛阳 90 公里,百度百科说这就是道家所说“七十二福地”之一、花果山的原型。岑参、刘禹锡等人都曾有题咏女几山之诗。 裴度在女几山的刻石诗,题写的时间比较早了,自从题诗以来,“ 尔后多少时,四朝二十年。贼骨化为土,贼垒犁为田。 ”这样来看,裴度题诗于女几山,是宪宗朝平定淮西叛乱时候的事情。 淮西之乱,是唐宪宗元和年间事。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称留后,并派兵四处抢掠,裴度统率诸将镇压,三年无功,后来,名将李晟之子李愬被任为西线统帅,裴度又亲临北线督战,战事才出现转机。元和十四年,李愬于雪夜攻入蔡州,一举俘获了吴元济,最终平定了淮西之乱——想当年我们还学过《李愬雪夜下蔡州》这篇课文,对于李愬命令士兵驱赶蔡州城外的鹅群来掩盖行军的喧哗声这个情节,印象十分深刻。 淮西之乱被平定后,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对裴度极其感激,却无从报答: 一从贼垒平,陈蔡民晏然。骡军成牛户,鬼火变人烟。 生子已嫁娶,种桑亦丝绵。皆云公之德,欲报无由缘。 之所以无从报答,是因为裴度并没有留在淮西,而是经常镇守在京都,所居之处有如集贤院,诸多贤能之士出入其间——这应该是颂扬裴度举贤与能的执政之风: 公今在何处,守都镇三川。旧宅留永乐,新居开集贤。 裴晋公出将入相,“ 公今在何官,被衮珥貂蝉 ”,因为不需要经常骑马出征了,所以“ 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髀肉复生,是刘备曾经的感慨,刘备发这个感慨时,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但在这里,连接上文,更多还是对淮西之乱被平定后、时局比较安定、不需裴晋公再一次兴师出征的欣慰吧。 安居京都,年纪渐老,裴晋公却是精神爽朗、身体健康: 襟怀转萧洒,气力弥精坚。登山不拄杖,上马能掉鞭。 白居易祝愿裴晋公能够福寿双全、安享人间富贵,不要去避世求仙: 利泽浸入池,福降升自天。昔号天下将,今称地上仙。 勿追赤松游,勿拍洪崖肩。商山有遗老,可以奉周旋。 裴度晚年因被为猜忌排挤,随世浮沉以求避祸,大概多有求仙之举,所以白居易有这样的祝愿? 有句话叫做:自古名将如美人,不使人间留白头。 或者是: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留白头。 悲剧收场的英雄太多。与裴度一同坚定主张平定藩镇叛乱的另一位宰相武元衡便被藩镇的刺客刺杀,连头颅也被割去,未能寻回——裴度当时是武元衡的副手,受伤后跌入河沟,刺客以为他已死而离去,裴度幸免于难。 曾经留名凌烟阁的功臣名将,也不乏悲凉结局。肃宗时平定安史之乱有功、立像于凌烟阁的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 (铁勒族将领,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家族死难 46 人,可谓满门忠烈) ,最终被宦官所逼而谋反,代宗惋惜而无从挽回。 或许因为这个缘故,世人总有朴素的愿望,希望善有善报,希望那些造福人间的英雄,能够安享人间福报。 有一出戏,叫做《满床笏》,说的是郭子仪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都来祝寿,他们都是朝中高官,手中皆有笏板,拜寿时将笏板放下,放满了象牙床——唐代官员考勤制度据说挺严格,郭子仪的寿筵如果不是休沐日,子婿们大概请不了假,下朝后直接来赴宴拜寿,所以手里都还捧着笏板?又或者是隆重的正式场合,穿官服时都要捧上笏板? 郭子仪因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封汾阳王,四朝重臣,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人不非,年八十五而终,富贵寿考俱全,子婿皆居高位,其 将佐 致大官、为名臣者甚众。 这才是世人眼中英雄最应有的结局,几乎满足了他们所有的美好祝愿。所以,“满床笏”这个故事,广为流传,到明清两代,《满床笏》成了从官场到民间的重头戏 (《红楼梦》里也曾借用了一回) 。 所以,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在描述了裴度的功业之后,还要纵笔描绘裴度的高官厚禄、福寿双全、安康健朗,比之为地上神仙。这也是他对裴晋公的祈愿。
3687 次阅读|0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律僧乎?乐天乎?
热度 1 wangrong0718 2018-11-25 20:38
慢慢读唐诗之律僧乎?乐天乎? 扶 兰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诗文风格平易近人,有妇孺皆能通读之称,唐宣宗在悼诗中称“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而其诗文内容,又多感时讽喻之作,悲民生之苦,叹民生之艰,《秦中吟》十首、《卖炭翁》等皆其中名篇。宋人称白居易“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周必大《二老堂诗话》,引自百度百科“白居易”词条)。 这样的白居易,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位秉性忠厚、随和平易、富有同情心、不萦于外物的乐天居士 (非常佛系的形象,难免让人想到笑口常开的弥勒佛) 。 所以,读到他的《醉后戏题》时,才会觉得惊讶: 自知清冷似冬凌,每被人呼作律僧。 今夜洒醺罗绮暖,被君融尽玉壶冰。 白居易说,他平时为人,严肃清冷,有如严冬之凌,令人望而生畏。又因为持身严谨、守戒不移 (白居易《独眠吟》称自己 “十五年来明月夜,何曾一夜不独眠” ) ,常常被人称为“律僧”。 ——律宗发源于西安 净业寺 ,由唐代僧人道宣创始,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因道宣住 终南山 ,又有南山律宗或 南山宗 之称。李叔同中年出家,皈依的就是律宗,将前半生的多才多艺多情,尽数放下,严持戒律,勤学苦修,广事弘扬,成为被佛教界推崇的中兴南山律宗的一代高僧。 唐代佛教盛行,流派众多,今人熟知的,是最为简便易行的禅宗和净土宗。律宗修行艰苦,持戒森严,这是它后来流传不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时人称白居易为“律僧”,可见他在时人眼中的形象,与他诗文中那种忠厚、平易、随和、富有同情心的气质,相去甚远。 不过,这种清冷似冬凌的外在的“律僧”形象,细究起来,与白居易内心的柔软、悲悯、感情丰富,其实并不相悖。 这样充沛的情感,倾注在民生之上,也倾注在他个人的情感与生活之中。 易感则易悲。 白居易有不少诗句,都写到了他对于自己很可能会中年逝去的忧虑,栽一株小松树,便觉得多半看不到松树长大,自嘲道“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 (《栽松二首·其一》) ;年过四十,对年龄的增长就特别敏感,“ 下有独立人,年来四十一 ” (《秋日》) 。 ——为什么这样忧虑寿命?是不是这个时期的白居易身体不好、比较多病?他持戒严谨有如律僧,是否也为了养生延寿?就像苏轼贬到黄州时,因为常年多病,所以奉行道家的养生之术?不过,苏轼的诗词文章中记载了黄州时期的多病,白居易的诗中似乎没有特别提到这个问题,只能暂且存疑。 家中走失了一个婢女,白居易张贴寻人告示的同时,还写了一首诗《失婢》: 宅院小墙庳,坊门帖榜迟。旧恩惭自薄,前事悔难追。 笼鸟无常主,风花不恋枝。今宵在何处,唯有月明知。 这婢女大概是被责罚后,愤而出走,又或者是害怕被责罚而出逃了。白居易悔恨之余( 旧恩惭自薄,前事悔难追 ),又是自嘲( 笼鸟无常主,风花不恋枝 ),又是担忧,已经入夜了,这个婢女究竟在什么地方?( 今宵在何处,唯有月明知 ) ——白居易对女性有一种尤为温软的悲悯同情之心。《琵琶行》中,毫不在意地将自己与嫁为商人妇的琵琶女放在同一处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长恨歌》中,没有渲染传统的“女祸”观念,而是极写贵妃之美、玄宗的思念以及这生离死别的绵绵长恨;《井底引银瓶》替那位为爱私奔后无处可去的女子悲叹;《上阳白发人》叹的是幽闭宫中数十年、如花美眷凭空老去的上阳宫人;《秦中吟·贫家女》则是为家贫难嫁的女子呼吁。即使是旨在劝谏的《胡旋女》,批判的也不是胡旋女,而是胡旋舞,并以欣赏的眼光,用了不小的篇幅,来描写胡旋女的舞姿之美。 所以,白居易对这婢女的走失 (或是出逃) ,更多是自责、自嘲与担忧。 易感也易喜。 几乎是随处触景伤情的同时,白居易的诗中,也处处常见欢欣愉悦: 小宴之后,夜静人散,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宴散》) ,岁月静好,从容富贵; 清明夜独行回廊中,月色朦胧,和风细吹,欲行便行,欲止便止, “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夜》) ,悠然自得; 酒醒后闲步小院,暑气初来,不过夜风清凉, “好是幽眠处,松阴六尺床” (《小院酒醒》) ; 值守宫中,寂静中的时光似乎过得特别缓慢悠长,在暮色中独自静坐,无人可来相伴,不过好在尚有 “紫薇花对紫微郎” (《紫薇花》) …… 李叔同 (弘一法师) 坐化前,留下四个字:“悲欣交集。” 白居易的外在形象,如他自己所言,是清冷如冬凌,如他人所言,是严谨如律僧。然而他的内心世界,却是情感充沛、悲欣交集。仿佛是清清玉壶,内里装着的却不是冰,而是可令人喜、可令人悲、可令人歌、可令人哭的百酿美酒。
1465 次阅读|1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一期一会
热度 1 wangrong0718 2018-11-11 09:54
慢慢读唐诗之一期一会 扶 兰 一夕心期一种欢,那知疏散负杯盘。尊前数片朝云在,不许冯公子细看。 ——吴士矩《饮后献时相》 吴士矩其人,于唐宪宗元和五年 ( 810 年) 任侍御史,与元稹为友。唐文宗开成元年入为秘书监,次年贬为蔡州别驾,改流端州,期间与刘禹锡、白居易都有诗歌唱酬 (百度百科资料) 。《新唐书》中有传 (《卷一百五十九 · 列传第八十四 · 鲍李萧薛樊王吴郑陆卢柳崔》) 。 能在正史中有传,即便寥寥数行,也算是不虚此生。 吴士矩出身于外戚家族。姑母是唐肃宗妃子 (追封章敬皇后) ,生唐代宗李豫。伯父吴凑一生兢兢业业,善始善终,《新唐书》对他颇为称赞: “唐兴,后族退居奉朝请者,犹以事失职,而凑任中外,未尝以罪过罢,为世外戚表云。” (《列传》第八十四)。至于吴士矩本人, “文学蚤就,喜与豪英游,故人人助为谈说。” 生于富贵之家,早有文名,又豪爽好客,吴士矩的人生,显然开始于一片繁华之中。 生于富贵,习于富贵,吴士矩显然很难管得住自己一掷千金的手。 “开成初,为江西观察使,飨宴侈纵,一日费凡十数万。初至,库钱二十七万缗,晚年才九万,军用单匮,无所仰。” 李白 《上安州裴长史书》 中写道: “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 吴士矩也颇有这等 “千金散尽” 的豪迈,但李白挥金如土,用的是自家的钱;吴士矩挥金如土,用的却是公款。 此事自然引起轩然大波,吴士矩论律有罪。不过唐律有“八议”之条: 议亲 , 议故 , 议贤 , 议能 , 议功 , 议贵 , 议勤 , 议宾 。吴士矩属于“议亲”——皇帝亲属,于是需交由皇帝亲审。 当时在位的是唐文宗。文宗为穆宗第二子,穆宗为宪宗第三子,宪宗为德宗之孙、顺宗长子,德宗为代宗长子。 这么算下来,吴士矩和唐皇室的血缘挺近,与代宗平辈,辈份特高。 因此,对于挥霍公款的吴士矩, “文宗弗穷治也,贬蔡州别驾。” 这个处理结果自然不能让大臣们满意,御史中丞狄兼谟劝文宗遵循众意,吴士矩最终被流端州。 传记到此,戛然而止。吴士矩的最后结局,不得而知。不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位豪门公子的晚景,恐怕并不乐观。 吴士矩虽然 “文学蚤就” ,《全唐诗》中只收录了其诗一首,其他诗作,散佚难寻。 就这首诗的题目与内容来看,应是他呼朋唤友、走马长安、豪饮高歌时所作。 “一夕心期一种欢”, 大有赏心乐事难得、不可辜负佳期之意。明日虽然花开,但明日之花,已非今日之花;一如明日心境,已非今日心境。故而得一心境,便可尽一欢情。 “那知疏散负杯盘”, 却是唐人常歌的纵酒之乐。老杜曾作“饮中八仙歌”,写尽李白那一群酒友诗友的花样纵酒之乐。独酌有独酌之乐,欢宴有欢宴之乐;愁来饮酒,乐来亦饮酒。如何不辜负佳期佳境?唯酒而已。 “尊前数片朝云在,不许冯公子细看”: 杯中有美酒,尊前还有轻歌曼舞、宛若朝云的美人。 美酒佳人均当前,诗人向座中嘉宾举杯劝饮:不要只顾着看美人啊,当此佳境,应当痛饮酣醉,方不负这一去便不再来的此夕心境。 对照吴士矩的生平,这首诗还真是 “文如其人”。 就仿佛吴士矩一生的跌宕起伏,只为了成就这一首诗。 1588 年,日本茶道的重要人物山上宗二作《山上宗二记》,有 “一期一会” 之语,此语后来逐渐成为日本佛道与茶道的重要观念: “一期一会,难得一面,世当珍惜” 。后人解释为:人的一生中可能只能够和对方见面一次,因而要以最好的方式对待对方。 山上宗二此人,性格与吴士矩颇有相似之处。习茶道二十年,被丰臣秀吉延揽为“御茶头八人众”之一,因为对当时上层社会那种太过看重形式的茶道大力抨击,激怒了丰臣秀吉,被迫流亡多年,后来通过师傅千利休向秀吉请罪,但到了秀吉面前,胸中之气难平,仍忍不住反唇相讥,最后遭到削去耳鼻后斩首,时年 46 岁。 (山上宗二的资料,也来自于百度百科,如有谬误,只能请列位看官见谅了) 而 “一期一会” 之语,亦颇有 “一夕心期一种欢” 之意。 佛家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只因你追究此时心境时,此时已成彼时。此时尚不可得,何况过去与未来? 所以,当此之时,不须他顾,且饮一杯吧。
2988 次阅读|1 个评论
慢慢读唐诗之种荔枝
热度 2 wangrong0718 2018-10-14 23:20
慢慢读唐诗之种荔枝 扶 兰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 818 )年冬,被贬为江州司马三年的白居易,迁忠州刺史。 忠州,即今天的重庆忠县,是三峡移民的重点搬迁县。因为地处三峡之中,偏僻闭塞,虽名为州,其实远不能与中原地区那些富庶之地的州相比。时年四十六岁的白居易,虽然脱下司马青衫,换上刺史绯袍,面对此时此境,心情显然并不愉快,故而其《东楼醉》一诗云: “天涯深峡无人地,岁暮穷阴欲夜天。不向东楼时一醉,如何拟过二三年。” 不过,白居易字“乐天”,又号“香山居士”,由这字号,大略也可窥见白居易那种恬淡自得的佛系人生路线——都行,可以,没关系。 所以,在郁闷之外,白居易又“既来之,且安之”,于东坡种桃种杏,以待花开(《种桃杏》):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又作《东坡种花二首》: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 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天时有早晚,地力无高低。 红者霞艳艳,白者雪皑皑。游蜂逐不去,好鸟亦来栖。 前有长流水,下有小平台。时拂台上石,一举风前杯。 花枝荫我头,花蕊落我怀。独酌复独咏,不觉月平西。 ——只要是花树,都买来栽种,东坡上红白花开,蜂萦鸟飞,花下独酌,不觉月落。 巴俗不爱花,竟春无人来。唯此醉太守,尽日不能回。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漠漠花落尽,翳翳叶生初。 每日领童仆,荷锄仍决渠。划土壅其本,引泉溉其枯。 小树低数尺,大树长丈馀。封植来几时,高下随扶疏。 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 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云何茂枝叶,省事宽刑书。 移此为郡政,庶几甿俗苏。 ——东坡上已是花落叶生,仍然每日领着僮仆,亲自开渠培土。养树如养民,劝农务本、均赋薄租是培根固本,不扰民、宽省刑罚是丰茂枝叶。 这是种树还种出为官理政的心得来了。 白居易在忠州刺史任上,连头带尾,实际上是呆了两年时间(写诗时略略夸张为三年)。临走之际,对东坡桃杏恋恋不舍,作《别种东坡花树二绝》: 其一:三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 其二:花林好住莫憔悴,春至但知依旧春。楼上明年新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 除了种桃杏之外,白居易在忠州还种了荔枝。 忠州产荔枝,阶下堂前,伸手可摘: “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欲知州近远,阶前摘荔枝。” (白居易《郡中》) 白居易以前只听闻过荔枝之名,这名气,可能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爱吃荔枝的杨贵妃: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现在两广地区种植很普遍、武汉这边也最常见到的中早熟荔枝品种,就是这种“妃子笑”。 荔枝今天只产于岭南(包括福建南部),不过唐代正处于中国历史气候的温暖期,因此,四川地区是可以种荔枝的(对此前人早有论述),杨贵妃早年在家里时吃过荔枝,才对这美味念念不忘。差不多与白居易( 772 年- 846 年)同时期的诗人张藉(约 766 年—约 830 年)便在其《成都曲》中记下了成都的荔枝树:“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 白居易对忠州的荔枝,久仰其名,一见钟情,作《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 奇果标南土,芳林对北堂。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 叶捧低垂户,枝擎重压墙。始因风弄色,渐与日争光。 夕讶条悬火,朝惊树点妆。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 星缀连心朵,珠排耀眼房。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 ——怀着一腔欣喜,描绘荔枝树与荔枝果之美。 早岁曾闻说,今朝始摘尝。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 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燕支掌中颗,甘露舌头浆。 ——亲手摘下这美味,细细品尝,疑为仙果琼浆。 物少尤珍重,天高苦渺茫。已教生暑月,又使阻遐方。 粹液灵难驻,妍姿嫩易伤。近南水景热,向北道途长。 不得充王赋,无由寄帝乡。唯君堪掷赠,面白似潘郎。 ——这样的美味,忠州种的却不多。成熟在这暑热季节,本来就保存不易,离枝不久便会失色失香,地方又偏远、道路崎岖难以运送(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所以杨贵妃后来去吃岭南荔枝,主要原因大概不是因为岭南荔枝更美味吧),不法作为贡品,也没法寄送长安。只有杨君你离得近(万州即今重庆万县,毗邻忠县),又生得面白如潘郎,便将这佳果掷赠与你吧。(未知这位杨八使君,是否与白居易、元稹等人交好的杨巨源,就是写“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的那位杨巨源。) 长安的亲朋好友没法分享这样的美味,于是白居易便命画工画了荔枝图,又专门写了一篇《荔枝图序》,寄送长安亲友: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长安亲友们接到这样的图与诗,是羡慕呢还是羡慕呢?或者是很想痛捶他一顿呢?这简直是炫耀吧。绘形绘色绘香绘味之后,又来了一句“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这荔枝大概就是我描绘的这个样子,不过真正的荔枝比我描绘的还要美味美色。 万州的杨八使君比长安的亲友们幸运,他那儿是可以生长荔枝树的,于是他决定自力更生,自己种荔枝。白居易听到这个消息,觉得杨八使君想要吃上自己种的荔枝树还早得很,于是又给他寄送了一次荔枝,并作《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之戏》一诗: 摘来正带凌晨露,寄去须凭下水船。 映我绯衫浑不见,对公银印最相鲜。 香连翠叶真堪画,红透青笼实可怜。 闻道万州方欲种,愁君得吃是何年。 ——万州在忠州下游,荔枝寄送过去很快,杨使君你还是吃我送的吧,你自己的种的,何年何月才吃得到啊! 很贴心的朋友了。 白居易取笑了朋友一把,回头来自己也在万州种起了荔枝(《种荔枝》): 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荔枝树十年才能结子,那个时候,我这须发皆白的太守,早就不在万州了,甚至于不在人世了,但是这红颗珍珠太过可爱,仍然忍不住亲自在庭院中种下荔枝树。 白居易又专门造了一座荔枝楼,并作《荔枝楼对酒》一诗: 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 欲摘一枝倾一盏,西楼无客共谁尝。 西楼对东坡,东坡桃杏,西楼荔枝,有花有果,有酒独倾。当此之时,白居易心中,是寂寞孤独的,也是悠然自乐的。 读到白居易东坡种花时,难免想到苏东坡。苏轼贬黄州时,在东坡种地——当时他俸禄微薄,账务困难,种地是为自给,所以大概和“种豆南山下”的陶渊明很有共同语言。苏轼后来自号为“东坡居士”,即来自于这一段经历。 但是东坡居士这个名号的来因,是不是和白居易的东坡种花也有关联?(对此也有论者谈及。) 苏轼初至杭州任通判时,所做《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中,有一首写道: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难免让读者联想到白居易初到忠州时的诗句:“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 元丰六年(一说七年),被乌台诗案牵连、贬谪到岭南宾州的王巩,携当年陪他流放的歌妓柔奴(寓娘)北归,与好友苏轼宴饮,苏轼问及岭南风土,柔奴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作词以赞:“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评者多以为,此句直接化用了白居易诗:“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 说起来苏轼和白居易也是很有渊源的,他们两人,一前一后,主政杭州,留下诸多德政,也留下白堤与苏堤相映生辉。 苏轼后来贬至岭南,作诗云:“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寒冷期,荔枝生长线已经南移至岭南。初见荔枝美色、初尝荔枝美味的苏轼,与当年初至忠州的白居易,心境想来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只是他在惠州没能呆多少时日,就又被贬到儋州(今海南岛),来不及种荔枝了。(照苏轼的个性与习惯,为了美味,是很有可能亲自去种荔枝树的。)
6044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0 0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