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并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医药跨境投资大时代宝典:了解七大变势,警惕四大难题
热度 3 jinwsapa 2017-3-13 09:05
医药跨境投资大时代宝典:了解七大变势,警惕四大难题 原文发表于:医药经济报/王进 近几年,中国资本涌入美国市场,尤其是美国东西两岸,进行投资和并购,以及建立在美国的研发、运营及商务中心,开拓业务和投资的势头很猛。2015年,中国在美国的收购及业务扩张达到150亿美元,创下历史记录。尽管2016年最后的统计还未出炉,但投资的力度和频度也不比2015年弱。 根据已经公开披露报道的数据分析: 2016年涉及并购的资金最多,有好几十亿美元。兴办合资企业的项目也不少,其中药明康德与JUNO合资、复星与Kete药业的合资,均属于大手笔和非常领先的创新产品合作开发。跨境合作项目数量最多的类型还是产品在中国国内的独家代理和开发,大约占50%。另外,有几十项跨境早期项目的股权投资承诺或已经投入资金若干亿美元。 跨境投资涉足的领域很广,包括新药研发、 诊断 试剂、医疗设备、疫苗、CRO服务、基因测序、精准医疗、 移动医疗 、 大数据 、医疗服务。其中新药研发方面的合作最多,涉及资金也多。新药授权转让与开发的项目,以“由外转内”为主,而“由内转外”也有起色,转让金和首付创历史新高。 本文将重点围绕跨境投资、合作与并购方面的一些热点,总结趋势、机遇与挑战。 七大变势 1、并购不再小打小闹 去年中国企业和财团所做的一系列并购,手笔很大,如果不算中国化工集团450亿美元收购先升达的超大型并购,光是收购欧美和印度药厂的出资金额就有好几亿美元甚至十几亿美元。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 比如:人福药业出资5.5亿美元收购美国Phar-ma及其关联公司 RE Holdco100%股权。复星药业收购印度Gland Pharma约86.08%股权,耗资12.6亿美元。绿叶集团 2.3亿欧元收购欧洲最大的独立透皮系统制造商瑞士Acino公司。另外还有最近三胞集团出资8.2亿美元收购Valeant药业旗下的Dendreon Pharmaceuticals(获得针对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药物Provenge的控制权)。 这些案例都很有特色,出资金额不小,都是全资收购。收购的目的,既可满足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又可建立海外的桥头堡和渠道,可谓一举多得。收购价普遍偏高,或许是因为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资本市场的估值和PE更高,及融资相对容易。 2、跨境投资成为常态 其实,生物科技的跨境投资在好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但以前只是零星案例,现在则是常态。 至少有几十家投资机构在做跨境投资的项目与合作,上百家医药企业在境外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和参与度。有的购买新药中国市场权利,有的在境外参与股权投资,甚至控股和兼并时有发生。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在北美设立研发机构或派驻BD专员,部分投资机构也开始在美国派设常驻人员,以便积极寻找合适技术、产品和项目。 在今年JPM 会议 期间,笔者接触很多家公司,都表达非常浓厚的跨境投资与合作兴趣。而且多数已不仅仅停留在设想和计划阶段,而是已经实际参与了美国公司的项目投资与合作开发,并取得显着进展。 3、不再保守,青睐早期项目 与以往中国医药企业和投资机构做跨境投资的项目有所不同。过去往往偏重于相对成熟的项目,甚至是已经上市或即将上市的产品,做商业化和本地化开发。 现在的投资与合作,多半已经进入更加有创新和前瞻性的早期项目,甚至部分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已建立了很好的合作机制,有的参与早期项目虚拟公司的投资与合作,有的直接从大学买断某些特定技术、IP授权,然后进行合投。 这种投资策略和跨境合作方式,也许短期收益不明显,甚至风险更大,但如果能坚持下来,并发挥双边优势,收益不会低,效果甚至会更好。因为生物科技产业的成长动力在于创新,越早期的项目,风险虽大,但估值比较低而合理。选中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项目,并形成批量和投资组合,胜算和收益反而更理想。偏后期的项目不能说没有风险,但普遍价格偏高,甚至高得离谱,不值得做接盘侠。 4、敢于控股 由于时空和人力资本的限制,加上文化和商业环境的差异,跨境投资往往不敢做大笔和控股性投资。但这几年,中国资本和上市公司已经不再按老套路运作(比如只做参股不参与管理),而是有更多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投入,控股甚至全资收购。 前述并购案不仅需要数亿美元甚至十几亿美元的投资,而且需要投后管理的信心和经验。这么大的投资,如果投后整合不到位,或核心员工流失,或许达不到预期的投资效果和收益,甚至有投资失败的可能。 这几年中国企业和中国资本收购控股的企业,不仅有基因测序、精准医疗,还有新药开发、CRO服务、平台技术和医疗服务机构。对某些前沿创新领域,中国企业和投资人越来越擅长撬动资本,甚至不惜利用杠杆进行控股兼并。 尽管现在还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但若干年之后,就很有可能看到这方面的资本奇迹和可观收益。部分企业成功IPO是很有可能的。若把产品和制造转移到中国,也对产业提升有战略意义和价值。 5、首付不再拘束 过去,中国药企与国外企业做产品合作开发之所以难以成交或很少涉及,主要原因是技术产品的授权和买卖涉及风险的代价。国外动辄几亿甚至十几亿美元的合作交易,对中国药企而言基本是望尘莫及。以往合作项目经常是渠道换市场权利,涉及首付资金不多甚至“零首付”,这些项目的档次和质量自然也不高。 现在,拿下中国独家市场营销权已水涨船高,也能开出几亿美元的高价,中国药企支付几百万甚至几上千万美元的首付也屡见不鲜。 同样原因,中国创新研发项目转让给国外公司的代价也进入亿元时代。以前只有和记黄埔、百济神州的转让项目能获得几百万或几千万美元首付,现在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恒瑞、正大天晴、方康生物也有数亿美元的交易,均可拿到几千万美元首付。最牛的是苏州信达与 礼来 的合作开发,拿到首付6000万美元,里程碑支付和销售提成涉及10亿美元以上。这才是真正的创新研发的代价和应有的回报,值得祝贺和骄傲! 6、操刀私有化愈发娴熟 最近几年,跨境生物医药投资方面,中国背景的资本方越来越能体现和发挥专业化和国际化的高水准。在多家中概生物医药股的回归中,基本上是中国资本占主导,而且操作越来越娴熟。从亚洲药业、四环医药、沈阳三生的私有化到上市再融资,都有中国资本的有力支持。 药明康德33亿美元的私有化,主要是以汇桥资本为首的投资机构抓住机会果断下手,四个月就漂亮地完成了私有化。以至国外主流投资机构想后期参与都没有机会。 这种涉及大资金又有很大操作难度的私有化项目,由中国背景的投资机构操刀完成,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现在一切皆有可能。只有熟悉国内外资本行情和法律法规的专业化团队才能设计和操刀这类项目。 预计今年还会有迈瑞和其他几家少数仅有的美国上市公司会完成私有化,同样也将是中国基金唱主角。 7、投资方式更加多元 最近调研和接触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高管了解到,现在中国跨境投资生物医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 本来就有专业团队的VC/PE开始加大力度在海外布局,比如LAV、OrbMed、ViVO、IDG和启明等专业VC。启明重点投资北美的美元基金,吸纳了有经验的合伙人负责北美投资业务。通和资本最近也吸纳新的合伙人常驻加州,积极开拓跨境投资项目及投后管理。IDG最先主导投资过海外上市公司,开发抗癌新药,最近还联合国内财团收购IDG美国业务,未来对美国的投资力度会更大。 企业创投方面以药明康德为代表。其旗下毓承资本这几年在北美的投资非常活跃,已有很多优秀项目参与并有退出,与美国主流VC也有许多合作,已经成为美国生物科技VC的知名投资机构,也带动了其CRO业务的拓展。药明康德的研发外包服务已经很有实力和规模,VC支持的许多虚拟研发企业都有医院与其合作。 尚华医药旗下的企业创投也在北美悄悄投资了十几家企业。其它CRO如博济医疗、泰格医药等,也分别设立了基金,参与海外并购和早期项目投资。 此外,有多家医药上市公司和投资基金参与海外创投基金的LP注资和项目投资,比如建信资本、康弘药业和京新药业等。 也有北京和深圳等地的投资机构在美国设立办公室,派出合伙人常驻并积极寻找项目投资和做投后服务。广发证券旗下直投部专门设立了与BayCity Capital合作的美元基金,并派出投资经理联合办公和投资管理。中科招商出资4000万美元投资美国Angelist,更深更广地布局早期天使和创新创业企业。 这些投资频率和力度的强化,反映出中国跨境投资的兴趣不断高涨,投资阶段提前,合作更加多元化。这是很可喜的现象。 纵深·未来 如果说过去几年中国医药企业和投资机构跨境投资开了个好头,那么2017~2020年,这方面的投资会更加活跃和频繁,机会也越来越多。 过去在与国外投资机构和药企打交道时,中国资本和企业并被对方放在眼里。现在很不一样了,原因有四:一是中国的市场足够大,二是中国的CRO非常发达,三是中国的新药审批环境和程序在改良和加速,四是海归人才回国服务和创业越来越多。因此,跨境合作越来越频繁,交流更加顺畅。如果不是资本跨境的限制和门槛提高,中国资本参与投资海外项目会更加积极和频繁,投资力度也会加大。 笔者相信,在未来5~10年内,中国本土创新研发的项目会越来越多地显示其临床研究的价值,待价而沽到国外寻求合作。不仅中国资本会近水楼台先得月,也会吸引国外主流投资机构的兴趣。而国外风险 投资公司 或大药厂,也会积极寻找中国药厂和投资机构联合开发早期研发项目,借力中国资源和资本,可更快杀入中国市场。虽然目前中国资本在海外拿下最顶级的好项目、主导性投资的机会并不多,但如果中国投资机构与海外顶级投资机构牵手合作,介入更早期的项目,未来这方面的机会将很大。另外,由于IP+VC+ CRO (或再+Big Pharma)的合作模式会比较流行,中国投资机构和药企是有很多机会参与掘金的。 风险四大难题 跨境投资合作方兴未艾、热情高涨,这是好事,也有利于国内生物医药的可持续成长。 但是,这对中国医药企业的投资机构而言毕竟还是相对较新的业务,付出一些学费摸索和探路是必须的。从目前所能看到的大致有以下几点问题和潜在风险。 1、估值偏高 在最近几起投资并购案的报道中,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开价都不低,动辄几亿美元甚至十几亿美元。这些收购价普遍高于市场行情,也不是国外药企或投资人愿意出的溢价。主要是因为中国元素,或资本市场估值体系和融资概念不同所致。这种情况也许是暂时的,未来的收购可以做得更加到位、更加理性。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药企在洽谈海外合作和并购时,并不是没有受过骗或被忽悠过。有的因为尽调没做好,明显买了被大大高估的项目和公司;有的签约不久就发生重大利坏消息( 临床试验 失败)等。 2、投后管理 在国内企业与投资机构签约合作或投资的项目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是——投资与合作后管理多少有些问题和瓶颈。跨境投资与合作成功与否,投后的管理与合作方的沟通也是一个必要条件。由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加上文化和理念的差异,不少企业和投资机构在投后管理上还不够顺畅,主要还是缺乏经验和人才。 3、人力资本 跨境投资与合作,拼的不仅仅是资金实力和眼光,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本、人才和行业资源。这方面国内药企和投资机构还是相对薄弱。对于国内企业和投资机构而言,跨境投资与合作要求有熟悉业务和双边沟通交流的项目管理人才,在早期项目运作时更需要有经验的创业合伙人(VenturePartner)参与和管理,这方面问题需要时间、实践以及人才引进逐渐解决。 4、出海限流 由于美联储加息和实体经济及人民币逐渐走弱等因素,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限制资本外流的措施。这些本来不是针对生物医药产业跨境投资与合作的政策,却也给希望在海外加大投资力度和合作范围的企业及投资人带来了不便和障碍。据业内人士反映,新的外汇管理政策增加了海外投资与并购的难度和审批门槛。所以,未来项目的投资及跨境合作,需要有足够操作时间和很强的资金调度能力。当然,对于已经在国外设立机构和基金平台或通过审批获得海外资金投资额度的,自然会不受影响。 解惑·建议 尽管有以上这些问题和潜在风险,但对外开放与合作、跨境投资与并购的大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对于国内企业和投资机构而言,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实力和兴趣,妥善制定未来跨境投资与合作的策略和重心。既不要过于乐观和冒进,也不要过于保守和拘谨而错失良机。 已进入者 对于已经在积极寻找跨境投资合作与并购的企业和投资者,也许应该更多关注真正创新的技术产品和项目,尤其是要关注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继续寻找与中小企业的投资与合作,以及与顶级投资机构的合作。收集和比较更多的行业动态和信息,做好做细尽职调查,学会更有效的沟通与谈判。 充分利用中国市场、中国概念和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争取获得更多更好的跨境投资合作项目。 由于创新项目和不同阶段的资产很多,不必盲目追高,避免增大投资风险和成本。重要的是要建立好的投资与管理团队,重用人才。这样才能做高质量的投资与有效跨境合作,做好投后管理。 用好国内政策、资源和资金,才有可能让投资合作获得理想的回报,创造很好的价值。 当然也不要低估跨境投资合作的风险。不要急于求成,机遇总会留给有准备的投资者与合作者。要谨慎评估和处置各种机会,在自我实践和别人的案例中,学习和提高投资和并购的能力和技巧,妥善控制风险。 新进入者 对于新进入跨境投资领域的机构和企业,要有足够的防范风险的心理准备,不要打无准备之战。可以先从合作合投做起,循序渐进既可锻炼队伍、积累经验,又能少犯错误。 在跨境投资合作方面,有许多功课要补,很多政策和技巧要学。投资投入事在人为,重视建立和培养精干的跨境投资团队,选择好的合作伙伴和项目,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拼价格,要靠诚意、服务、实力和资源取胜,这样才会得到合作方的认可,也不容易被忽悠,成功几率也会相对更高。 结语 作为投资者,不是作秀和炒作。我们既要看到未来的机遇和潜力,也要看到跨境投资合作的风险和执行难度。只有在战略战术上都做考虑周到、执行给力、用人得当,中国资本在未来的生物医药产业投资与合作方面才会大有可为。
个人分类: 医药产业|5744 次阅读|3 个评论
国外吹起了并购中国名牌企业的号角
热度 9 lin602 2016-3-31 07:54
这段时间听到许多胶粘剂行业名牌企业被国外跨国企业盯上准备进行并购的消息,甚至有人通过我来牵线,有的企业例如北京天山已经被美国富乐公司并购成功,而天山其实利润不错的国内知名企业,几年前差点点在中国上市。 昨天一国内名牌胶粘剂企业的负责人说,他们与汉高已经谈了三年,不是政府手续上的一点坎,早就交割成功。并购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还有的老板与我交流过,国际跨国企业已经找他们谈过许多次,有的企业坚持不卖,有的企业在观望。 这数年时间,听到这样的消息不少。国外大的化工企业在扫描中国的名牌企业,计划并购着。 不是所有的企业他们都愿意收购, 他们要收购什么样的企业呢? 他们愿意收购的企业是在中国某类产品技术不错,有较多的市场份额,国外的这些大企业在中国不容易垄断。 国外大公司将其收购后,接管市场与技术、生产基地等一切,协议规定这些企业的老板不允许再做被收购的企业原有产品,那么结果是,中国的某个产品市场完全或很大份额被他们垄断,甚至全部垄断,中国企业将在近期内全部失去这块市场,今后能否有其他企业起来就难说了。 如果中国名牌企业被并购的事件多了,结果是:中国的名牌越来越少,在世界及中国市场中竞争力量越来越弱,中国的大多数人只能为国外公司打工,中国经济将会出现严重困难。 将来的世界,没有名牌的国家,将是一个绝对贫穷的国家。 揪心呀!
3506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创新还是买新,基因泰克vs Valeant药业
热度 4 jinwsapa 2015-12-21 00:30
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应该是创新研发,这是业内多年来公认的成功要素。但是,究竟是把真金白银投资在研发上,还是投资在收购和资本运作上,会有不同的思路和布局,从而产生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结局。 若干年前,摩根斯坦利的股票分析师Andrew Baum曾经提出一种观点,认为大药厂的研发效率很低,不如把“RD”改称“SD”。所谓“S”,是指Search,也就是说不必投入太多做研究,而是做搜寻,从外部寻找,要么买断产品,要么收购企业。 这种提法和策略获得了部分企业的认可。当然,多数这类企业不敢高调宣称自己不做创新研发,而是悄悄地在预算和编制上有意减少研发投入。 过去几年,部分企业已有相当明显的研发模式调整,即:在研发上做减法,在并购上做加法。包括最近合并的 辉瑞 公司和艾尔建公司高层,都有这方面的倾向。 极度“创新” 基因泰克 模式 以基因泰克( 罗氏 收购)为代表的创新研发顶级公司,包括 安进 、Celgene、Gilead科技、再生元等,与“SD”的发展路径不同。 基因泰克在被罗氏控股并全资收购前,一直在业内享有“最佳雇主”的美誉。员工素质高、顶级科学家多、富有创意、发表的高质量论文多、工作有挑战、企业文化诱人。最关键的是,高层团队由一批极为聪明、懂经营的科学家和专业人士组成。企业的发展动力一直受科学探索和不断创新发明驱动,科学家们具有解决临床未满足需求的梦想和追求,并在研发过程中非常享受和有情怀——这就是基因泰克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 基因泰克由科学家Dr. Herbert W. Boyer与风险投资家Robert A. Swanson在1976年共同创办。到1995年,该公司负责研发的Art Levinson博士出任CEO,在其领导下,公司不断开发出治疗癌症、心血管、代谢、皮肤和 眼科 方面的重磅药,并与外部研发型中小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系列很有潜力的研发线和药品。基因泰克在公司品牌、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创造价值、产生收益方面,都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并成为世界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 Art Levinson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向董事会提出增加研发经费,花费50%的销售额投资于新药研发,主攻临床上未解决的需求。 点评 资本市场对基因泰克的研发模式也相当认可。然而,多数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没有基因泰克这么高效,加上药物研发的失败率太高、周期太长、投资太多,以致许多投资者对投资生物医药企业和项目都心有余悸。 当然,这几年生物科技产业日趋成熟,股市表现好,创新研发的投资兴趣比以前更浓了。 极度“买新”Valeant公司模式 最敢于公开强调自己不走创新研发传统道路的企业,是加拿大最大的药企Valeant药业公司。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Michael Pearson是一位在麦肯锡从事生物医药行业咨询服务20年的高级顾问和主管。2007年他接到葛兰素公司前CEO、Valeant药业董事Robert Ingran的电话,请求他为这家正陷于困境的公司作咨询。Michael Pearson在研究这个公司的现状后,对公司董事会提出了一个大胆建议:认为该公司不适合做研发,应该走特色药的经营和兼并。公司董事会认可他的建议。最后,Michael Pearson还亲自上任成了这家公司的掌舵人。 Valeant公司的研发策略与基因泰克正好想反。公司掌舵人Pearson认为,研发并不给股东带来好的回报,所以主张削减研发经费。在上任的第一年,Pearson就削减研发经费11%,第二年再度削减50%。Valeant公司把希望寄托在并购,把收购目标放在那些年销售只有1000万至2亿美元的中小型公司,这些公司的业务和产品往往是大公司看不上眼的。 首先,Valeant药业以33亿美元对等收购兼并了加拿大的Biovail公司,Pearson出任CEO,对方公司CEO担任董事长,但Valeant公司在董事会席位占多数。半年后,董事长离职,他一人双肩挑,成了真正的控盘人。通过大幅削减经费和人员,Pearson很快让公司的业绩和利润有明显提高。并购整合的第一单,让Valeant公司的股票上涨,让投资者很开心。 接下来的五年中,在Pearson的领导下,先后做了50多单大小并购、近百项产品合作或代理销售的交易。 Valeant公司的产品和销售额不断增加,股价和市值也不断飙升。今年7月,Valeant公司市值曾超过1100亿美元,成为加拿大股票市场上市值超过加拿大皇家银行的牛股。Pearson个人年收入亦超过3000万美元。而他手下的部分员工和被并购企业的高管,则不时被遣散和解雇。 利益和命运如此不均衡,怎么不让人抱怨?这种靠并购、裁员、关联交易拓展业务的模式,能够带来短期的效益和股票的飚升。但是,这只是纸面财富,并不能持久,也不能创造长期价值。有识之士不仅质疑Valeant的模式,还对公司如此快速的增长所表现的财务数据产生怀疑。财务专家对Valeant公司的高额负债深表担忧。 自图灵生物并购企业后将老药涨价55倍的丑闻曝光后,Valeant的负面新闻也开始出现。细心者发现,涨价品种最多最凶的其实是Valeant公司。卖空者猛曝料,揭丑其关联企业和不规范交易,迫使Valeant承认不当行为。于是,舆论一边倒,老底被揭、股票下跌、评级下调、股民诉讼、联邦听证药品涨价、FTC立案调查市场垄断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igid contact-lens)。 风光一时的明星CEO Michael Pearson从巅峰回到现实。他本人不得不出面向员工解释澄清各种负面新闻,做许多危机公关。这与几个月前意气风发誓言要让公司在2017年进入世界前五位药厂的Michael Pearson判若两人。 除了公司市值跌去60%,Pearson本人的身价也大为缩水。在公司鼎盛时期,其股票和期权价值至少15亿美元;有人预计如果股价继续上涨,公司激励政策会有数倍的奖励,其身价会突破30亿美元。其所拥有的股票缩水之后的连带反应是,引发高盛强制平仓其抵押贷款的130万美元股票。这是其第一次卖出期权激励所获得的股票,这多少有点尴尬和痛心。 点评 客观地讲,作为咨询界高手,Michael Pearson选择的发展策略不是没有任何道理和价值。从商业和投资角度讲是很务实聪明的,操作也是合理妥当的。在实践中,也有可取之处,见效很快。 问题是,这种过度依赖于外向型并购和离谱贪婪的涨价,忽略企业内功和有机增长,忽略创新研发及调动员工积极性。超额举债,无论从政治、舆论、财务及运营管理上,都有很大的风险和不可持续性。 纵深 “买新”崩塌的必然性 并购诱惑 如果从短期和满足投资人的角度考虑,并购为主的模式一定比坚持创新的模式更容易赢得青睐和资本热捧。运气好的话,也许在股票市场上,很快就会给投资者和管理者带来丰厚回报。 2013年,福布斯杂志曾有文章评论基因泰克和Valeant两种截然不同发展模式的利弊。作者并没有偏向于哪一方。他看好基因泰克的创新模式,也不否认Valeant模式有一定的好处。 尤其是在自身研发实力不强、资源有限时,采用并购整合、走特色药经营的发展模式,不失为一种便捷的发展路径,也会深得资本界的喜欢。事实也证明,Valeant在过去五六年股价翻了近15倍,这是投资者最喜欢的。 偏锋易偏 但是,这种做法不可能持久,也容易走偏。尤其是管理者的激励过多倾斜于公司的股票表现,而不是企业基本面和内在价值的提升,会让高管们更加急功近利,忽略团队建设、企业文化以及“以人为本”的准则,许多决策行为会比较短视。 Valeant董事会对CEO等高管的超额期权激励政策,会让企业高管为追求并购标的业绩而疯狂。一切都是数字游戏,图的是一时的利益和痛快。 但股票泡沫总有破灭之时,缺乏企业长青根基就会重挫。Pearson及其背后的资本大鳄William Ackman,在9~10月就分别损失3亿和6亿美元。 未能躲过泡沫破裂的投资人此番饱尝苦痛,深谙“缺乏创新永恒发展动力的企业,其股价和市值都是浮云”的真理。 无人种麦,何来面粉面包? 另外,Valeant的模式也不宜推广和推崇。无人种麦,何来面粉面包?如果人人都走捷径,还有谁去创新?创新研发的过程很苦,周期很长、失败率很高,如果人人都回避挑战,都想占便宜,那么还有谁会去创新?又会有多少Pipeline和潜在好药可转让和收购?即便有,也是物以稀为贵,价格都是天价,主动权反而在卖家手里。 所以,注重创新研发的企业、善于项目开发和风险控制的药企,会有更大的后劲和潜力。作为医药界的高管和资本界的操盘手,眼光应该放得更远些。不能因为过去研发效率低、失败率高、投资收益不理想,就放弃创新、削弱研发。如果企业CEO不正视现有大公司研发模式上的缺陷,不重视人力资本,不去设法改善和提高研发效率,而只是玩些数字游戏,靠削减成本开支来提高盈余,那么现在的困境和尴尬就无法扭转。 基因泰克在被罗氏控股后,仍然表现出十分活跃的创新力,主要原因是罗氏基本保留了基因泰克的企业文化和研发模式。像Gilead、Celgene、再生元等创新研发公司有一个共同特点:创始人和CEO都有很强的研发背景,都高度重视企业内部研发和开放式创新。如果企业“CEO俱乐部”都是MBA科班、CFO、律师的天下,而真正懂创新研发的人缺乏话语权,那么生物医药的创新力就难以维系,这个行业就会走向衰败。 创新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永恒发展动力,我们应好好培育和珍惜创新氛围,才能保持企业之树常青。 本文发表在近期医药经济报
个人分类: 创新创业|7837 次阅读|7 个评论
中国做好面对国际‘企业兼购’的评估与策略了吗?
热度 2 lin602 2014-7-3 06:53
中国著名的胶粘剂企业--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被美国著名的胶粘剂企业富乐公司并购,对从事胶粘剂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引起注意甚至惊叹的大事。见: http://www.adhesive-lin.com/(S(1pnycamflfgzjn555bxnka45))/d_news_detailes.aspx?newsid=14246 。 胶粘剂行业有几个著名的并购:罗门哈斯、德固萨、国民淀粉及太尔都是世界胶粘剂行业的非常著名的企业,中国做胶粘剂技术与经营者几乎无人不晓,但他们分别被陶氏、汉高、赢创等更强的企业并购,这些消息在世界胶粘剂行业来说,无疑是‘原子弹爆炸’一样的新闻,让人感慨不已。 随着国际化的进行,这种世界级的并购会越来越凶猛,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的现象会频频发生。 随便问一下:北京天山新材料公司被富乐并购,对中国来说到底有多少影响?税收、产业、就业、技术、行业等到底冲击力有多少?是好事还是坏事?中国在宏观政策层面如何面对还是放任自流? 因为我们不是从事这方面研究,所以也无法评论。 但是,在这世界大潮面前,中国会面临什么机遇与挑战?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一眨眼‘老母鸡就会变雄鸭’。看动物世界中的镜头,如果狮子(这种世界大势)一旦跑起来,食草动物(企业甚至国家)能够迅速应对吗? 这既是商业问题,其实某种意义上也有学术问题。也应该是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学者们的一个好的课题。美国及发达国家的人是从他们的利益来考虑的,对中国未必完全适用!
2573 次阅读|4 个评论
辉瑞分拆,趋势可鉴
热度 4 jinwsapa 2013-9-24 09:10
辉瑞股票价格的涨跌与辉瑞加法减法的实施正好吻合 -- 这种放弃超级并购改走剥离分拆的减法路线,这也是眼下全球医药界合久必分的成功之路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_用这句开场白来形容当今生物医药界再恰当不过。全球医药界经过10多年的疯狂并购,终于开始放弃超级并购改走剥离分拆的减法路线,其中特别引人关注的是最擅长和喜欢做大型并购的辉瑞,最近宣布将公司一分为三,不排除三年后让各自独立运营甚至分拆上市的可能。      辉瑞正在调整    在持续10多年并购之后,辉瑞需要放慢并购的脚步,需要消化过去的并购资产,更需要做有利于公司高效运营的重组。这个思路,在2010年底伊恩~瑞德(Ian Read)取代杰夫瑞~金德勒(Jeffrey Kindler)接掌帅印后得到印证。   瑞德在他上任的两年多时间里,一改辉瑞过去十几年来奉行做加法和并购、偏好外部资源整合来提高公司地位和市场份额,开始大刀阔斧地对资产和业务单元进行重组。他不仅让公司的开发经费减少,更让辉瑞规模变小以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效益。瑞德最先卖掉的是胶囊业务,接着是营养保健品业务,最后是今年第二季度把动物药业务剥离上市,并且提供优惠计划,让股东在辉瑞股票和新剥离的动物药业公司股票之间作选择,旨在将剥离做彻底,而不是继续让辉瑞做控股股东。辉瑞的分拆策略奏效明显,从其股票表现上就能看出。   并购的确使辉瑞做到了世界制药厂第一,但没有给投资者和股东带来多大的回报。辉瑞在过去13年中为收购一共花费2250多亿美元,但市值在2009年收购惠氏后曾经一路下滑至11.66美元,只有1000多亿美元。辉瑞大并购之后完全没达到公司并购前的美好预测,也没有体现分析师预计节省数十亿美元开支之后可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份额等。股民们在饱受股票惨跌或被套之痛外,只拿到每年3-4%的股票分红。公司市值或许被蒸发上千亿美元。事实上,辉瑞的每次大并购带来上百个项目被停、人员和部门被砍, 公司的最重要资产_人力资源始终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完全无法让人安心干活,也谈不上有创造性地出产品。   辉瑞发现立普妥的功臣、布鲁斯~罗斯博士曾经这样回忆:“每隔18个月就来一次彻底的改头换面,不是改变研究领域就是关闭研发中心,在这样的混乱时期,组织里的所有人都发挥不了作用。搞科学需要有某种持续性。”      雅培是榜样     与辉瑞不同的是,雅培从来不做大型并购,但率先做了资产剥离上市的尝试。   雅培自从剥离其品牌专利药业务之后,受到资本市场的充分肯定,分拆后的两家公司市值远大于未分家之前独家公司。此前,雅培在2004年5月把医院注射药为主的业务剥离上市,打造了一家独立的特色药公司Hospira,如今市值 70多亿美元。上市后,该公司股票的市场反应很不错。于是9年之后,就有了AbbVie这个更大胆的尝试。AbbVie上市后股价坚挺,受到投资者追捧,因为公司的主打产品humira销售势头良好,今年很有把握突破百亿美元销售。从Hospira到AbbVie再到现在的Abbot,股价似乎都是不错的表现和攀升。   雅培做减法的经验是成功的,股东和管理层也是满意的。雅培在多元化基础上一直有稳健的成长,经过剥离分拆上市之后似乎彼此更加独立,管理更加自如和高效。      并购与分拆的平衡     大企业分拆已是必然趋势,但并非所有企业都会走辉瑞和雅培这样坚定的路,只是在剥离非核心业务和资产方面会做有益的尝试。   并购和分拆看起来似乎很矛盾,但其实如果把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结合在一起,并没有什么好困惑的。买卖产品与买卖公司,都需要创造价值和利润。辉瑞在过去13年中至少花费2250亿美元用于收购企业,这个代价比辉瑞现在公司整个市值还要大。在投资者眼里,如果每年运营利润被花在不创造价值的并购,这是在糟蹋股东的钱,当然会用脚投票。   如今,资本市场宁愿投资有创新活力的生物科技企业,投资者看中的是企业成长性和核心竞争力而非规模。辉瑞的股票自从瑞德接任后上涨了近一倍,可见辉瑞新的发展思路和业绩已经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   眼下,培育企业常青树和打造百年老店的模式已经完全改变。在生物医药行业,由于高风险和很长的开发周期,仅仅靠外部资源并购的做法未必能促进创新和产生叠加效应。并购重组需要有动态调整,并购和出售要有效结合,有进有出,有加有减,才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和流动。企业要有主营核心业务,适当多元也不是问题,但过于多元分散又高度集权,那是不可能做好的。譬如强生,虽然在不断并购,但实行的是去中央集权的运营管理,互相之间并不干扰和影响,这是强生做成今天这样规模的奥妙所在。   所以回过头来,大药厂只能反省思过,再走盲目大型并购肯定没有任何希望,至今还没有什么引以为豪的成功超级并购。罗氏收购剩余的基因泰克股票只能说是从控股到100%拥有,该并购案的成功不在于后期,而在前期有眼光、有魄力,价格合适,整合有方。放弃超级并购之后,还是可以继续做中小型企业并购整合,这是风险小、代价低、容易成功的必由之路。       此文已发表在2013年8月19日:医药经济报环球版
个人分类: 医药产业|8852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医药行业并购助制药产业集中度提高
nooney1986 2012-9-17 15:13
2011年,通过不断并购,国药集团成为国内第一家营业收入超千亿的医药企业。尽管如此,医药行业分散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2012年5月7日,国药集团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石晟怡表示,国药集团将继续推进并购,把国药的管理体系复制到每一个新店。毫无疑问,并购动作的频繁进行,将有助于改变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低的现状。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医药处王学恭指出,我国医药企业多、小、散已成为医药工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药品生产企业4800多家,销售不足5000万元的占70%以上; 医疗器械 企业13,000家,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不足200家。2010年医药销售收入前100位的企业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3%。”而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芮国忠则表示,刚刚开启的“黄金十年”是产业重构和走向集中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集中度提升和产业多极化。总的来说,市场化将成为决定医药上市企业并购的主要因素,而医药产业的战略重组将成主流,同时,以战略资源互补的产业整合、一体化及强强联合为特征的战略性并购将逐渐成为未来大型企业重组的主流方式。 一个企业由小到大的发展不外乎采用两种发展模式。第一种模式:企业采用内部扩张的方式,通过企业的产品经营所获取的利润,将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追加投资以促动生产及经营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发展壮大。第二种模式:企业采用外部扩张的方式,表现为战略联盟、技术转让、吸收外来资本等,使企业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扩大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形成巨型企业。第二种模式就是并购,是一个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他企业一定程度控制权,以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实现自身经济目标的一种经济行为,简称为MA(mergers acquisitions)。近十多年,我国资本市场有300多家上市企业通过并购改善和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一批上市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了行业整合、整体上市和增强控制权等做优做强的目的,同时也催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企业。事实上,近两年医药行业的并购风起云涌,通过整合做大做强,已成为行业的主题,医药行业的并购渐入高峰期。在今年初出台的《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将推动企业并购作为重要任务,目标就是提高产业集中度,力争前100位的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0%以上。因此,在政策利好影响下,医药产业并购将成为“十二五”阶段的主旋律之一。在广药系双星公布并购草案之前,通用技术集团下属两家医药上市企业——中国医药和天方药业的整合方案已在今年5月正式出炉。业内人士认为,医药行业相关企业通过整合,将实现业务协同、优势互补、减少同业竞争,同时打造医药行业全产业链,提升长期盈利能力。相关资料显示,早在2011年,中国生物技术集团企业、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并入中国医药集团,华润集团重组北京医药集团等项目顺利实施,一批企业通过并购迅速扩大规模,实现了产业链整合和业务布局调整,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此外,华东医药、康芝药业和科伦药业等上市企业也热衷于并购,他们认为通过并购能解决产能矛盾,加快产品或结构调整。 并购往往会带来多方面的变革,可能涉及企业结构、企业文化,或者企业发展战略。变革,必然会在双方的雇员尤其是留任的被并购企业原有雇员中产生较大的震动,相关人员将急于了解并购的内幕。所以,并购交易结束后,并购方应尽快开始就并购后的企业进行整合,安抚为此焦虑不安的各方人士。有关组织结构、关键职位、报告关系、员工安顿、重组及影响职业的其他方面的决定,应该在并购交易签署后尽快制订、宣布并执行。持续几个月的拖延变化、不确定性会增加被并购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忧虑感,可能会影响被并购企业的业务经营。因此,充分的沟通是实现并购稳定过渡的保障,这里谈到的沟通,包括并购方企业内部的沟通和与被并购企业的沟通。与被并购企业沟通同被并购企业人员的沟通应该尽量辐射到企业的各个层级,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沟通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 会议 座谈、一对一的重点谈话等。及时、定期、充分的沟通,可以帮助并购企业准确掌握被并购企业的动态,稳定现有业务,稳定企业经营秩序;同时,沟通可以帮助并购企业赢得被并购企业全体员工的信任和尊重,让大家对并购后企业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从而实现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管理体系的平稳顺利过渡。并购企业的内部沟通与被并购企业的沟通重要,并购企业内部的沟通工作同样重要。一般来讲,出于保密或稳定等考虑因素,并购企业谈判小组人员较少,主要由高层领导及少数重要相关部门主管组成,签订完并购协议,也就意味着谈判工作的成功和结束;而并购后的整合工作又往往由另外一些人来执行,这部分工作常常被认为是执行小组的任务。其实,执行阶段面临的工作更加复杂琐碎,对被并购企业的理解与谈判阶段的理解有时难免还有出入,因为谈判阶段更多从战略角度考虑问题,执行阶段主要侧重操作和实施;加之两个阶段的工作和人员的不连续性,容易产生一些误会甚至矛盾,这些都需要充分的沟通来解决。除此之外,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阶段会涉及到财务整合、人力资源整合、资产整合、企业文化整合等方面的事务,还会涉及到的主要法律事务有:被并购企业遗留的重大合同处理,被并购企业正在进行的诉讼、仲裁、调解、谈判的处理,被并购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整顿(包括目标企业董事会议事日程、会议记录与关联企业的法律关系协调等等),依法安置被并购企业原有员工,等等。 企业并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的严密组合,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时代性及艺术性。同时,企业并购也是风险很高的商业资产运作行为,操作得当可能会极大提升资产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带来经济收益,操作不当则会使当事人陷入泥潭而难以自拔。毕竟,并非所有的并购都是1+12的融合,并购失败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值得警惕。因此,企业在决定采取并购策略进行扩张之前,一定要经过审慎的判断和严密的论证;在并购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设计每一个并购阶段的操作步骤,将并购交易可能的风险降低在最低限度之内。
个人分类: 国内医药行业观察|10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28个产业中已有21个被外资控制
热度 1 sunapple 2012-5-5 12:01
中国 28 个产业中已有 21 个被外资控制了 作者:不详 来源:互联网 2010-11-27 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中,排名前 5 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 28 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 21 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从行业上看,银行、保险、电信、汽车、物流、零售、机械制造、能源、钢铁、 IT 、网络、房地产等,凡此种种,这些热门行业都已经有外资进入。并购方阵营中,来自美国的跨国公司最多,占比超过 30% ,欧盟企业次之,约占 27% ,其余来自东盟和日本等。从资金来源看,国外收购资金主要包括两种:跨国企业、 QFII 及各种私募基金,而且,近年来国际私募基金逐渐成为并购的主角。 " 精英 " 喜欢说 , 开放国门 , 与狼共舞 .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 . 我们不是与狼共舞 , 是以身噬狼 . 《士兵突击》里老 A 和 702 团的演习较量 ,702 团长自己评价这次演习说 , 攻不成攻 , 守不成守 . 号称攻方的三五三团全过程中就无隙发动像样的攻势 . 守的蓝军打一开始倒以劣势兵力四面出击,三五三团重装部队的数量优势和火力优势完全无法发挥,至今连蓝军指挥部位置都没能确定 . 不过换成 " 精英 " 来评价这次演习 , 他们会厚着脸皮说 , 谁说我们输了 . 我们还俘虏了一名中校 . 还是让我们看看各行各业被外资掌控的情况把 : 1. 矿产 贵州烂泥沟金矿远景储量在 150 吨以上 , 云南播卡金矿探明储量为 150 吨 , 辽宁营口市猫岭金矿远景储量达 300 吨,这三个世界级大型金矿都被境外资本轻易拿走了控制权,外资控股分别为 85%,90%,79%. 2. 银行 1). 中国工商银行: 2006 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 37.8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295 亿)入股工商银行,收购工行 10 %的股份,收购价格 1.16 元。上市后,按照 2007 年 1 月 4 日盘中价格 6.77 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 2755 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净赚 2460 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 9.3 倍,世界罕见。 2). 中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中国银行共 51.75 亿美元(合人民币约 403 亿),收购价格 1.22 元。上市后,按照 2007 年 5 月 10 日盘中价格 6.26 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 2822 亿元,四家外资公司净赚 2419 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 6.6 倍。 3). 兴业银行: 2006 年,香港恒生银行、新加坡新政泰达和国际金融公司共出资 27 亿,以每股 2.7 元的价格购入兴业银行 10 亿股,上市后,股价达到 37 元多,三家外资公司净赚 370 亿。根据 2007 年 2 月 12 日《参考消息》报道,以后每年都有 300 %以上回报。该银行上市募集资金共 159.95 亿,等于全部送给了三家外资公司。该银行国内发行价格每股 15.98 (元),吸引的网上网下申购资金高达 11610 亿。 4.) 深圳发展银行:美国新桥投资集团以每股 3.5 元购买深圳发展银行 3.48 亿股,目前股价已达 35.8 元,投资增殖 10 倍,按照深发展 20 亿多股计算,新桥用 12.18 亿获得了 700 多亿。根据新桥目前的做法 , 很快将达到 1000 亿元。而新桥集团本身就是庄家,根本不是银行,如何能改善我国银行治理结构?况且整个银行都被美国人拿走了,即便改善对我国又有什么意义? 5). 华夏银行:德意志银行和萨尔 ? 奥彭海姆银行联合组成的财团将出资 26 亿元人民币,购入华夏银行约 5.872 亿股份,占华夏银行总股数的 14 %。每股价格 4.5 元,现在近 14 元,净赚 56 亿多人民币。目前已被德国银行控股, 500 亿落入对方手中。目前德国人对华夏已形成了联合控股,该银行名义上还是中国(的)银行,实际已成为外资控股银行。 6). 中国交通银行:汇丰银行(汇丰)持股交行 19.9% 的股权,出资 144.61 亿元购买 91.15 亿股,每股为 1.86 元。交行 2006 年 5 月在香港上市,现在市价超过 10 港元,净赚近 800 多亿, 07 年国内 A 股发行上市又赚取 500 多亿,合计将近 1400 亿, 10 倍回报。 7). 中国建设银行:上市前,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分别斥资 25 亿美元和 14.6 亿美元购买建行 9 %和 5.1% 的股权,每股定价 0.94 元港币。发行价格 2.35 元港币,最高市价 5.35 元港币。按照目前建行共有 2247 亿股计算, 2 家净赚 1300 多亿港币。 8). 浦东发展银行:花旗集团出资 6700 万美元收购浦发行 4.62% 的股份,超过 1.8 亿股,每股约 2.96 元,并且协议规定日后花旗集团有权收购 19.9% 的股份,目前浦发行股价超过 38 元,花旗净赚 62 亿元。目前花旗尚未行权,一旦行权将赚取 62 亿的数倍。 9). 民生银行: 2004 年,淡马锡控股旗下的亚洲金融公司以 1.1 (约 8 亿人民币)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民生银行 2.36 亿股股份,占民生银行总股份的 4.55% ,约 3.72 元,目前该股已达 12 元多,加上两年送配,市值已达 50 亿元,净赚约 40 亿。 (上述交易低价转让外资净赚约 9200 多亿,加上广发行,损失超过 1 万亿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是 2006 年一年转让的损失,再加上已经全部完成合资的等待上市的几十家地方银行,未来损失将越来越惊人) 10). 广东发展银行: 2006 年美国花旗银行以联合收购的名义,自己出资不过 60 亿,就控制了拥有 3558 亿元总资产、 27 家分行、 502 家网点,与世界 83 个国家和地区 917 家银行具有代理行关系,连续多年位列全球银行 500 强的广东发展银行。并且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和中国信托还各搭进去 60 亿,共 180 亿。把银行白白送人还要再搭进去 180 亿,已经完全超越了市场交换的范畴。 11). 渤海银行及地方银行:另外, 2005 年挂牌成立的我国第一家股份制银行 —— 渤海银行宣布,渣打银行以 1.23 亿美元购入即将成立的渤海银行 19.9% 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除了参股渤海银行之外,渣打银行参股光大银行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目前,外资银行在华进入了加速发展期,中国全部银行无一例外地已被 18 家外资银行参股或控制。 3 :保险 1). 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也是第一家引进外资的保险公司,汇丰集团是平安最大外资股东,汇丰是 2002 年投资 6 亿美元, 50 亿人民币投资平安;平安集团 04 年 6 月 24 日在香港成功上市,发行价 11.88 港元,目前已上升到 40 元港币。今年 2 月又募集 A 股资金 388 亿。截至 2006 年 6 月 30 日,集团总资产为人民币 3,587.18 亿元,权益总额为人民币 381.04 亿元。目前,公司市值近 2000 亿港币, A 股 5500 亿人民币。 2). 新华人寿:新华人寿即将上市,现在苏黎世保险持有新华人寿 22800 万股,每股 5.25 元,持股比例为 19 %,已成为新华人寿的最大单一股东。但实际上,目前新华人寿的实际控制者是东方集团,由于东方实业和东方集团分别持有新华人寿 5 %和 8.02 %的股权,再加上东方集团持有新华人寿其他股东的股权,东方集团直接或间接持有新华人寿的股权肯定超过 20 %。(据说,苏黎世通过中国公司暗中控股已超过 56 %,投资 34 亿,一旦上市,市值至少 600 亿) . 4. 林业 1). 加拿大嘉汉林业( Sino Forestry )仅在 2006 年就为到中国收购林木一次搞到一点五亿美元 (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0/10727/975042.html );该公司已在中国拥有有 200 万亩以上的林地林木,已协议收购 500 万亩并付定金,其囊中共计拥有近 700 万亩林地林木。 2). 曼图林业在 2005 年它以到中国收购林木通过摩根财团等的协助搞到 1.95 亿美元。它与安徽地方官勾结,大肆收购积蓄深厚的林地。已收购近 200 万亩(因招至安徽农民反对,其实际收购面积有待核实)。在安徽它已大肆砍伐所购树木。在湖北黄冈, 2007 年协议收购 100 万亩积蓄深厚林木林地(黄冈市政府声明至 2008 年6月其实际收购不足3万亩)。其手已伸向四川,江西。收购面积不得而知 3). 印尼金光集团 APP 持续多年在我国云南和海南、广西、广东等地采用与当地政府签订大面积租用土地的方式,毁坏天然林以造大面积人工桉树林。 5. 农牧业 1) 高盛近期斥资 2 亿~ 3 亿美元,在中国生猪养殖的重点地区湖南、福建一带一口气全资收购了十余家专业养猪厂 2)60% 的大型的大豆加工业已经被外资控制了,我国也成了每年大量进口大豆的国家 6. 其他 , 如 1) 啤酒行业: 60 多家大中型企业只剩下青岛和燕京两个民族品牌,其余全部合资;玻璃行业:最大的 5 家已全部合资; 2) 电梯行业:最大的 5 家均为外商控股,占全国产量的 80% 以上; 3) 家电行业: 18 家国家定点企业中 11 家合资; 4) 化妆品:被 150 家外资企业控制; 5) 医药行业: 20% 为外商控制; 6) 汽车工业:外国品牌占销售额 90% 。 7) 手机行业,由于本土企业上游技术、关键零部件乃至生产线大部分从跨国公司购买 8) 在感光材料行业,美国柯达于 1998 年仅出资 3.75 亿美元就实行在华全行业并购, 2003 年又收购了乐凯 20% 国有股,已占有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至少 50% 的份额,富士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 25% 。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 95% ,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 95% ,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 70% ; 9) 在手机行业、电脑行业、 IA 服务器、网络设备行业、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在中国市场占有绝对垄断地位。 三、走出去的困局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 所以美国人老指责我们不够开放 . 美国理应比我们更开放才是 . 真是这样吗?还是用事实说话 . 1. 中海并购油优尼科案 优尼科是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连年亏损,并申请破产,在 2005 年 1 月份挂牌出售。优尼科挂牌后,国外有报道表示中海油计划以 130 亿美元的价格对优尼科进行收购。优尼科当时的市值还不到 100 亿美元,中海油的这一收购价格极具竞争性,也被业界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收购者。但结果以中海油的失败告终。 以 130 亿美元收购市值不足 100 亿美元的破产公司 , 还被百般刁难 , 直至颜面扫地 . 这是什么市场行为 ? 2. 海尔集团收购美国美泰公司 在 2005 年 6 月证实有意收购美国第三大家电制造商美泰克公司短短一个月后,便宣布中止竞购。有知情人士表示,海尔目前虽然由私人管理,但仍由国家控股,所以不可能通过并购。 美泰是美国家电生产商,是一家挂牌出售的破产公司,目前拖欠债务近10亿美元。海尔竞购的报价为每股16美元,总金额为12.8亿美元,去收购一家破产公司。还引起了美国的高度关注并感到不安。这发生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3. 华为并购 3Com 2007 年 9 月,贝恩资本联手华为,宣布以 22 亿美元并购 3Com 。但该消息宣布后,引发了部分人士的担忧,认为将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为此,该并购案也受到了重重阻挠。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私募资本公司贝恩资本( Bain Capital )本周四宣布,由于美国安全部门的阻挠,现决定彻底放弃收购 3Com 的计划。早些时候 , 就有分析师预计,这笔交易将以失败告终。 据一些著名国际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 60% ~ 70% 的对外合并案例是失败的。其中, 3 / 4 收购企业的股价表现下降了 20% 以上,仅 36% 的企业能维持其收入的增长。而外资收购中国企业,坚持着 “ 必须绝对控股 ” 、 “ 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 ” 、 “ 预期收益率必须超过 15%” 的 “ 三必须 ” 原则。 在此,我认真研究一下美国的国家战略。美国国家战略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对内强保护,对外强扩张,世界为我之发展所发展。目前,美国的外贸依存度仅仅在 14-20% 之间,而中国的外贸依存度 2004 年是 70% ,其中,深圳为 300% 以上,上海为 140% ,北京为 130% 。进一步讲,中国对美国的外贸依存度在 40-60% 之间浮动,而美国对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仅为 4% 左右,也就是说,中国近一半的经济活动是在给美国打工。 而我们国家的 “ 精英 “ 还嫌中国不够开放,居然还弄出了一个 “ 冰棍理论 ” ,就是把最好的资产拿到国外上市,而不好的资产,就破产、死掉算了。这样的垃圾居然能影响中国的经济决策层。中国的悲哀!中国的不幸! 四、中国经济 2008 年的溃败 1. 血汗工厂 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美国人一天24小时,从起床的闹铃、上班的公文包、吃饭的桌椅、旅游的休闲鞋、孩子的玩具到睡觉穿的睡衣, “ 中国制造 ” 的标签随处可见。 而另一个十分具体的数据是:2007年,中国向全球出口鞋类产品80亿双,地球村里平均每个人就要穿1.6双中国鞋 …… 见缝插针的渗透能力为 “ 中国制造 ” 拿回了一张张大红的成绩单:2007年,中国出口额12180亿美元,增长25.7%,实现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 但这并不能覆盖中国制造的 “ 隐痛 ”—— 产品低端、利润微薄,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劣势地位。 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儿童玩具,商场的零售价是100美元。玩具设计定型后,美国公司将订单以每件50美元的价格下给一家香港贸易公司;香港贸易公司转手以每件22美元交给中国一家外贸公司;外贸公司再以每件15美元向广东和江苏的两家工厂订货;工厂的生产成本是12美元。 在此链条中,中国内地的生产商和外贸公司总共才获得了10美元,只有商品零售价的10%。 2. 中国经济被美国房地产套牢 据媒体公开数据和著名爱国学者时寒冰的分析,中国向支撑美国房地产市场的 2 家最大房地产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注资约 3700 亿美元,以挽救因次贷危机而濒临破产的这 2 家美国公司。我们之所以说是注资而不是投资,是因为中国投入时,美国次贷危机已经爆发,欠债近万亿美元的这 2 家公司早已资不抵债,没有了任何投资价值。中国投入的 3700 亿美元折合 2.5 万亿人民币完全是无偿资助,根本没有收回投资的半点希望。这可不是几个亿,几十亿甚或是几百亿,而是几万亿啊。 3. 股灾 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股市,仅 8 个月时间就跌去百分之六十三,市值损失近 20 万亿,无论就其下跌幅度还是损失规模来讲,都超过了震惊世界的日本大股灾,而日本同样的跌幅和损失经过了 3 年时间。金融危机最严重的美国, 2 年期间股市下跌不过百分之十几 . 可以说,无论就相同时间内的下跌幅度来讲,还是就市值损失规模来讲,目前爆发的中国股灾都是世界历史上最大一次股灾。 4. 三鹿奶粉 2008 年 9 月 11 日,在抵赖了数十天后,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终于承认该公司生产的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甘肃、宁夏、江苏等省大量婴儿患结石病的事件已经基本可以确认为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三鹿公司公告称,受污染的奶粉为 2008 年 8 月 6 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市场上大约有 700 吨。三鹿奶粉有多种包装,但多为 400 克一袋和 900 克一听的包装,按照小包装数量多的通常情况粗略估算, 700 吨奶粉大约被包装成 1 , 400 , 000 份产品,一般婴儿每月消费奶粉大约为 3600 克,因此保守估计,三鹿受污染奶粉全国的潜在受害者可能将超过 3 万人。 甘肃省卫生厅九月十一日中午举行新闻发布会的统计数据 : 日前,全省市级以上医院对二 OO 六年至二 00 八年该种病例进行检索。目前,全省共上报病例五十九人,死亡一例,分布在二十四个县区,以农村患儿为多。二 OO 六、二 OO 七年未报告病例。(此段来自 9 月 11 日《中国新闻网》) 五、破局 1. 严惩经济汉奸 2. 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 3. 扶植重工业,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4. 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实行国家垄断 5. 凡中国公司上市必须先在 A 股市场,在 A 股市场没有募集到足够的资金,才可以到海外市场,而且必须采取统一发行价。 6. 建立起战略资源储备制度,限制或禁止出口钨、稀土、钼等战略资源 。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45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外资并购与我国产业安全
sunapple 2012-5-5 08:20
讲座主题 : 外资并购与我国产业安全 主讲人: 李炳炎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江苏省委党校教授,世界政治经济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有《共同富裕经济学》、《中国企改新谭》、《需要价值理论》、《社本论》等) 时间: 2007 年 3 月 31 日(本周六)下午 3 : 00 李炳炎讲座简讯:外资并购与我国产业安全 我们的机遇? 我们的隐患? 我们的现状? 我们的未来? 中国自主的经济成分越来越多地受到外资威胁 - 这就是今天讨论外资并购与我国产业安全问题的大背景。 李教授说:当前,外资并购和我国产业安全是一个举国上下都比较关注的题目。我们越翻阅相关资料,就越会觉得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这虽然是一个涉及到我们根本利益的问题,但改革开放以来受到的关注较少。而它之所以凸现于今,有种种复杂原因。 首先,李教授简单定义了今天中国的外资并购:外国垄断资本通过跨国公司(即组织严密,势力强大,由垄断资本控制的“小联合国”)来到中国进行兼并、收购。行兼并也好,收购也好,从马克思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都属于资本集中的范畴。 资本的本性是无限制地追求剩余价值。资本的自我积累将导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这种滚雪球效应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出现了资本集中。在资本集中阶段,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主要对象不再是工人;它的主要形式变成了大资本吃小资本,大鱼吃小鱼。这也是垄断发展最快的形式。到了一定规模以后,垄断资本大多采用兼并收购的方法进行扩张。 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第五次并购大潮,很多强势国家瞄准了中国市场。为什么呢?背景有二。第一:在二十多年的对外开放后,中国的门户逐渐打开,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了解由浅入深;第二:中国的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受新自由主义的误导,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撺掇实行的“将外国战略 投资 者引进大的国有企业”的错误政策恰好迎合了跨国公司的需要。最近一段时间,接连出现了一系列外资并购中国行业排头兵和王头企业的现象,而且并购的面越来越宽。这已不仅仅是经济安全、产业安全问题,也连带到了国防安全问题。 产业安全的概念,与经济安全基本相同。经济安全的概念较为宽泛: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在经济结构里,三资结构是重要的部分,是基础。我们一般讲的经济机构,就是产业机构;一般讲的经济安全,就是产业安全。 经济安全并不止于经济,还要考虑到其它领域的安全问题,包括国防安全、社会安全、政治安全,其总概念是国家、民族的安全 - 也就是“未来怎么办?”李教授去年发表了一篇名为《外资的大量引进与我国经济安全》的论文,其中提出了经济安全的基本概念 - 一直以来,对经济安全的定义,有三种不同观点: 1、 强调国家经济安全的经济化,注重相对理性的经济地位 2、 强调本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认为自主发展是经济安全的本质特征 3、 强调本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尤其是作为国家安全基础的产业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 在所有这三种观点中,最重要的都是权益问题,即主权和利益问题。在经济安全的状况下, 国家的权益不受侵害 - 不仅在主观上不存在相应的恐惧感,而且在客观上也能够保持不受制于人的 健康 状态。也就是说,一国的经济安全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不受外汇控制和威胁;本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本国经济抵御国外干扰侵袭的能力。在这里,首要的关注有两点:一是主权不受侵害 - 应当注意的是,行业排头兵和自主技术落于他手,就是主权落于他手;二是民族利益不受侵害。 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非常重要。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以后,很多发达国家开始关注起经济安全问题;而有些国家对经济安全问题已经研究了几十年。美国对此的研究始于六十年代后期,到了九十年代,克林顿将经济安全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三大目标之一;日本的经济计划厅在七十年代成立了日本经济安全特别领导小组,其主旨是以经济手段为中心,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俄罗斯也制订了保证经济安全的法律,并于1996年提出了国家经济安全战略。 与这些国家相比,我们却是反过来了:即以零售业为例,现在沃尔玛、家乐福等全球零售巨头纷纷挤入中国,占领了我们的主要城市,使国内零售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我们的多种经济成分遭受了连打折也无法生存的毁灭性打击。据美国一家公司统计,在未来几年内,中国零售业的60%会被三五家国外的零售机构垄断。这么多终端利润的消费品,中国人的货,由中国人自己制造,却让外国人来卖,赚中国人的钱,这个事情有什么必要呢?当初我们为什么要开放市场、招商引资?为的是引进外国技术,学习管理经验,合理利用外资。而现在中国资金有的是,不仅有的是,还出现了资金过剩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引进外资呢?至于所谓引进先进技术 - 零售业有什么技术啊?无非是关于怎样卖货的管理经验,这些是很容易学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引进这么多外资?为什么在我们疯狂引资的时候,俄罗斯却把中国零售商都赶回来了?这是值得深思的 - 我们一点都没设防。 对外开放的国策是正确无误的。但是,一个事物总是有两面。菜不放盐没法吃,放多了也没法吃,而我们没有掌握这个度。李教授认为,我们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已经过度。他表示,我们不仅要学习孙中山关注民生,还要学习他的另一句口号:节制资本。不能长期纵容外资。李教授说,我们原来对外资,只看到其益,对其破坏性估计不足。现在需要做的,是转变思路,加强防范,提高门槛。这在WTO保护期已到的当下,尤为重要。 李教授提醒说,今天,我们的国家、民族已经到了危机的时候。现在,当年八国联军的洋枪队、今天垄断资本的跨国公司已经来了;新的八国联军已经来了,开始瓜分我们的市场,掠夺我们的资源,消灭我们的民族品牌;新的三光政策也已经来了:把中国的龙头企业并购光,技术力量收编光,民族品牌消灭光。李教授进一步表示,照如此发展下去,不久的将来,上世纪中国的情况即将重现,中国将再次成为外资的附属、帝国主义的乐园,到处都成为它们的租界 - 而这已经逐步成为事实。外资不仅仅在各地的 开发区 内为所欲为,在世界500强已有470家落户的中国,各地政府还在努力地为跨国公司造窝,为仇人做钱。 更加紧迫的问题是,在外资在销售渠道、人才、技术等领域三管齐下的本土化战略攻势下,中国的人才已经纷纷跳槽外企。在北京各国企 工作 的大学生以上的人才,大都到了外企。当然,他们在外企也多少能学到些先进经验。但从个人来讲,他们跳槽的主要原因是收入问题。现在,很多工作不久的白领成为房奴,每个月几千块钱的房供,使他们只剩下几百块钱吃饭。在这样的境遇下,如果有机会跳到外国公司,为什么不去呢?这是收入上的吸引。另一方面,外企也在积极地雇佣中国各界人士充当买办、说客。怎么没有人当说客呢?《报刊文摘》上登出了两个与李教授立场相左的学者的观点:前一个学者说,现在有人“乱用”经济安全的概念,似乎这个概念多神圣,平头百姓用不得似的;后一个学者则干脆说现在是1840年来中国经济最安全的时期。 这是什么?李教授说,这就是在解除我们的武装、警惕。说我们现在安全得很的人,只是自己很安全而已。他指责道,这些人没良心,不做研究就放出这个风。难道这是我们最安全的时候吗?现状是什么? 仅仅在近期,外资就并购我国的54家上市公司:美林电器卖了德国人;嘉陵 汽车 卖了美国人;四川长虹卖了荷兰人;小鸭卖了日本人;广州电子卖了韩国人;长安汽车卖了;一汽轿车卖了;科隆电器卖了;中国石化卖了;山东海信卖了;上海汽车卖了;海航卖了;北方股份公司卖了;上海石化卖了;南京商贸集团也卖了 。54家企业,卖给了美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丹麦、瑞士、泰国、台湾、荷兰等国家和地区。大家看看,这难道不是八国联军吗?本来我们很 便宜 ,很受老百姓欢迎的企业,并购以后连牌子都被拿走了,都没了。这还仅仅是一个不完全的统计! 李教授介绍了并购的总体情况后表示,外资已经完全渗透到了我们的国民经济当中。在全国就业人员中,有1245万人被外资企业雇佣,占非农业劳动力人口的4.6%。到2000年底,全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6508亿美元,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00个,在各地建立的外商研发中心达200多个,世界500强中有470强进入中国,其中30家更是将亚太总部移到了中国。外商投资已经深深融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这是把双刃剑,而其负面影响已经越来越严重。李教授指出,外商直接投资始于利益投资,它们到中国来干什么?干赚钱。它们所以要来开发区,就是因为有地方政府在大张旗鼓地招商引资 - 其实质是做巢引凤。而现在, 外企干脆连厂也不在中国建了,转为了大规模的并购,把现成的中国企业吃掉 。 这是现在一个很明显的动向:外商专攻于并购中国企业,而不再建厂。而我们在干什么?徐工被并购的时候,效益是很好的。那么,为什么要并购呢?它的并购,不过是因为它是2002年国企改制计划的22家之一,还尚未改制而已。这纯粹是为了改制而改制。卖它的人哪里会想到,鲨鱼是要吃人的。 李教授介绍说,我们的各个行业都在被外资渗透,但是总的统计还算可以,只是信息技术产业已经被外资全面控制,其它领域只是部分控制,而且势头有所缓和。但是,由于其特殊性质,银行的并购值得特别注意。虽然体制转轨是国家政策任务,但银行运作涉及到很多机密。外资并购我国银行,会造成高端信息机密的泄漏;外资战略伙伴进入高级管理层参与我银行运营,会干坏事,而且肯定会对中国的产业安全、国防安全形成潜在隐患,到时候再发现就难了。这并不是说外资不可以进来,但我们必须注意防范。 在零售业,外资渗透比较厉害。1992年国务院出台文件后,外资零售业就已开始在中国跑马圈地。而2004年商务部的文件,取消了外商数量、股权的限制,全部取消了中方控股,更是造成外资蜂拥而入的局面。 2005年,我国批发零售业利用外资涨了53.1%,商务部批准设立了1027家外商商业企业,比前十二年增加了三倍 。全球股市价最大的零售商有40家在中国登陆,每一家都已经形成了网络规模和多种业态。从零售业进行投资的外企,开始在批发领域大举进攻:百盛、沃尔玛、家乐福、麦当劳,马来西亚、泰国、日本、荷兰的零售业巨头都来了,而主要的分食者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我们的零售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外资大规模、全方位的进入,对我国零售业形成了渗透、并吞之势。中国的零售商业与外国已经进入短兵相接、你死我活的阶段。 外资并购最近 - 2004年以来 - 在我国发展新的动向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多元化,投资本土化,投资方式从预定投资向跨国并购转化。联合国的统计报告表明,2003年以来,外资并购的速度明显加快。外资并购全面兴起的背景不仅是全球经济的不景气,更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为外资并购扫清了一切制度和政策上的障碍;还是因为中国的市场很大,资源丰富,投资环境好,经济发展快。 从各种角度讲,中国的生意都是好做的:圈地容易、劳动力廉价…… 美国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每小时8美元,按八小时工作制,则是一天64美元 - 500多块人民币;而我们有的下岗职工每月只有200块钱左右的收入 - 苏南地区的强劳力,一天的工资是50块钱。 也就是说,中国的劳动力便宜到只等于美国的十分之一 。李教授提出,可以并应当借鉴外国经验,用法律手段设置我国职工一日最低工资标准。目前,中国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解决。怎么解决?恐怕也不难:法要最大。 以下,是李教授分析的外资并购在我国的新动向: 1、 并购速度加快,规模增大,并购企业实力雄厚,方式不断创新; 2、单向并购规模加大的趋势开始出现,出资基本过亿美金; 3、原来仅为合作,现在却吸引合资,之后把中资虚化,不停注资直到注垮,使股权比例踏盘,中方难以为继后再行收购,全面而彻底地取得企业控制权。其目的:系统化、规模化的并购,不仅占领市场,而且意欲取得行业控制权。 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Caterpillar,从1995年起就开始着眼于中国工程业的整体并购,十几年来,我国机械工程行业的龙头企业全遭波及。 外资在各地都明目张胆地侵略民族产业,把我们的品牌拿走。就此,程恩富与我曾联名发文《抵制外资并购龙头企业,加强保护民族产业安全,呼吁全社会关注》; 4、将中国作为亚洲战略的主攻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仅在北京的就有35家,而在上海,具有总部性质的投资公司和管理公司就有104家,其中33家是世界500强的总部; 5、 并购上市企业的趋势日益明显; 6、 开始控制中国的关键技术,对持自主技术的中国企业的并购与相应的技术垄断日益增多。在收购后,中国企业的品牌被拿掉,研究所团队被收编,产品的销售价格被垄断; 7、 开始了从局部控制到全面控制的转变。 李教授介绍说, 中国品牌被消灭和封杀的速度、广度和烈度触目惊心 - 这从活力28、孔雀、熊猫等名牌的消失,和美加净的低价卖出和高价重买入都可探端倪。以化妆品为例,现在,世界级的化妆品牌已将中国档市场基本瓜分完毕,中国的品牌无法生长,因为市场已经被覆盖完了。 外资对我国经济和产业安全带来的害处包括:加大经营风险;无视生产安全和劳动者福利;破坏我国军工企业发展基础,直接危害我国防安全;破坏我国生态系统。李教授认为,这些问题是有背景的。在对外资一边倒的政策背后,是缺乏国家利益,一主儿要招商引资的地方政府。在地方政府看来,“招商引资是第一要务”。而全面招商之荒唐,表现在凡是干部都要招商引资,不管好的坏的有用的没用的项目,哪怕苏南淘汰的项目也要引到苏北,以政绩论。 这些是我们的问题 - 怎么办?李教授表示,可从以下环节入手,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研究,制定措施: 1、 制定反垄断法 - 对外资并购以控制,克服负面影响,做到既能遵守WTO协议,又能维护我国家安全;既能招商引资,又能不纵容外资; 2、 成立跨国并购审批机构。该机构须由各部联合组成,国务院直接管理;成立经济安全执行委员会,让民间协会、专家学者、政府人员等多方参与。 3、 通过立法,确立外资并购待遇的标准。要出台行业、规模、融资方式、政策待遇等限制,取消一些优惠政策; 4、 建立外资并购审批制度。光有规定不够,还要有强力的法律保护。外资并购要报证监会批准,经过严格的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要保护并购中的无形资产,如品牌价值; 5、 确定豁免权:改善市场竞争条件的外资并购,可以获得相应豁免; 6、 建立经济安全的防范/保护体系(即所谓应急机制),制定国家安全战略,定期提出中国国家安全报告、防范损害国家安全的具体措施及相应的议政指标体系;建立储备、保障体系;为防止国有资产在并购中的大量流失,调整现行的招商引资政策,不将其再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 李 教授最后表示,今日所谈都是近期出现的新问题,具相当的现实性、急迫性,研究价值很大。所有观点均属个人,不代表任何官方或民营机构的见解。 在其后的交流期间,有会员问到李教授对新自由主义基本观点和理论基础的看法,和他眼中被并购的中国龙头企业的重建前景。李教授介绍说,新自由主义是代表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思想观点和政策体系。其所谓“新”,是相对于老自由主义的。老自由主义源于 1933 年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提出,强调市场万能,主张放任自由,政府不要干预;而新自由主义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其奠基人弗里德曼认为,经济要发展,必需新的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有三个基本观点: 1、 主张全面私有化; 2、 主张政府不干预 - 政府没有干预经济的任务;小政府,大社会; 3、 全面市场化 李 教授说,历史已经证明,新自由主义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搞垮社会主义国家的武器。苏联的解体,其所实行的新自由主义式休克疗法贡献非小。近年新自由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贩卖,目的就是要搞坏改革,而我们的改革也已经受到了新自由主义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全面市场化”观点的影响,把教育、医疗都市场化了。而教育、医疗是不能市场化的。住房改革,商品化可以,但应该由政府控制,搞经济实用房,不能搞豪宅。现在我们出现的三个问题: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的新三座大山,根源都是受全面市场化观点的影响。 而全面私有化的主张,更是导致了国企卖掉、 MBO 改制等一系列负面改革。应当注意,把公有制搞掉了就不称为社会主义了。十五大确立了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也是宪法里面的白纸黑字,不这么干就要违宪的。但是今天,我们的公有制已经不占主体地位了:公有制经济只占 40 %,国有经济更是只占其中的 20 %。 60 %的劳动者在私人企业做雇佣劳动者。一方面是私营企业每年 50 %以上的增长,一方面是国有企业比重的不断下降。这种明目张胆的新自由主义违宪行为,是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 由此,就更好理解“小政府,大社会”的荒谬性 - 本来政府该干的不干。公共设施退化,卫生设施退化,乞丐遍地,政府为什么不管?政府就是不管 - 这正是新自由主义“最小化政府”的主张嘛。 就中国龙头企业的重建前景,李教授感叹道:不是没有可能,但谈何容易。培养一个品牌,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培养技术骨干,更是磨炼多少年才能出几个人。一朝失落去,何日复重归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8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发展中的全球仿制药市场(2)
自我源于思考 2010-2-1 20:27
二、跨国制药行业巨头的应对 面临着仿制药的巨大冲击,又由于新药开发举步维艰,同时各国政府对于制药市场垄断竞争的监管压力不断提升,使得国际大药企积极调整其商业模式。一方面,在许多地区,它们试图通过品牌化来保全自身专利过期的专利药市场,以及维持合理价格。安永公司调查显示,专利药到期后,国外大企业往往会继续扩大生产,因为就风险成本来说,疗效确定、市场渠道清晰的过期的专利药仍然可以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在市场占优。原创和仿制药物产品比例的调整,已经成为被动的商业模式转换。 另一方面,跨国药企视仿制药企业为可以合作或收购的对象,积极进入仿制药领域。赛诺菲出价 5 亿美元收购巴西的 Medley、 墨西哥的 Kendrick 、捷克的 Zentiva 等多家仿制药厂,以此计划业务向多元化发展并进入仿制药市场。德国非专利药品生产商通益药业公司 (Ratiopharm) 的竞购者名单实际上已经缩窄至两家公司,分别是以色列制药商 Teva 和美国辉瑞公司 (Pfizer) 。辉瑞的子公司 Greenstone 于去年刚成立,专门侧重公司已丧失专利权的产品。该公司 2008 年全球年销售额为 100 亿美元。辉瑞收购印度的仿制药企业 Aurobindo 39 种口服仿制药在美国市场的经营权利及 20 种仿制药的欧洲权利,此外还包括 12 种注射用抗生素这些药品将通过辉瑞的子公司 Greenstone 在美国销售。 葛兰素史克通过一项协议,获得了印度仿制药厂商 Dr Reddy's Laboratories 的产品组合及 100 多种药物的未来供应线。总部位于以色列的梯瓦在 2004 年收购了辉瑞公司意大利的仿制药销售公司 Dorom ,成为意大利最大的仿制药生产商。印度药企 Ranbaxy 已被日本第二大制药公司第一三共收购。 全球制药企业的并购举措此起彼伏,从而导致药品的市场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跨国药企通过兼并、收购,实现了业务产品多元化,并且提高了专业领域内的竞争力。 2009 年第一季度,全球发生了多起制药巨头并购案,其总额高达 1500 亿美元,创造了新的医药并购历史记录。跨国药企之所以进行大规模并购,主要是考虑到专利药主力品种过期,又由于研发成本的提高以及研发风险的增大,企业从产品角度出发,更愿意寻找一些相对成熟的产品:要么将已知在研产品购买过来,要么几家公司共同开发。 辉瑞对惠氏的收购使其业务更加多元化,使其增加了包括生物制剂、小分子和营养品等方面的产品,且重拾 OTC 业务。诺华也通过收购爱尔康公司获得了眼药和护理产品方面的拓展。罗氏 60% 的销售额收入均来自生物技术药物,罗氏对基因泰克公司从早前的控股到去年的全资收购,使得罗氏在处方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道路越走越稳。其余还有默克收购先灵葆雅,雅培收购眼力健, Gilead 并购 CVTherapeutics 。日本药企鉴于欧美药企进攻的压力,于 05 年左右即进行了一些合并重组,如山之内制药与藤泽制药合并为安斯泰来,其器官移植与泌尿系统领域得到强化,三共制药与第一制药也合并为第一三共。 我国有着独具特色的医疗卫生体制,仿制药占到市场的 90% 以上,制药行业也有着复杂的游戏规则。由于制度原因,众多的专利药物由于未能够在中国申报专利,所以大部分药物可以不受约束地在中国仿制。多数医疗机构,尤其是大中型医院大多采用一原研、一仿制的采购准入原则,使国产仿制药的处境颇为困窘。重复仿制和低水平竞争抑制了制药行业在技术上的创新,加上体制的差异,我国一直是价格敏感的市场,拥有相当数量的低成本制药企业,但缺乏拥有强核心竞争力的药企。随着基本药物制度与新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出台,药品采购制度及医疗保障制度的重大变革,未来几年行业较大必将有较大的洗牌。 2009 全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创历史新高,突破万亿元大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 90% 的农村人口,保障金额提高和报销比例提高,城镇非就业人口医疗保险起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施行,城镇就业人口实行强制全面覆盖和提高报销比例等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预期。许多跨国制药巨头中国看作业务增长的必须占领之地,有前瞻性的企业纷纷到中国布局,其中,直接对本土药企收购及注资成为一种便捷的方式,而这一行动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拉开了帷幕。 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荷兰的 DSM( 欧洲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 ) 与国内最大抗生素生产基地中国的华药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英国联合博姿与广州医药成立合资企业,日本铃谦株式会社与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美 国 博士伦收购了中国最大的眼药水生产商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拜耳收购了东盛公司止咳及抗感冒类西药非处方药业务及相关资产;赛诺菲 - 安万特日前与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计划共同组建一家合资企业; 瑞士诺华收购北京紫竹的; 美国东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进行的一系列的医药行业的并购等等。 正由于外资在国内制药行业长达数年的资本运作,目前合资、外资药企已经占到国内的 30% ,全球前 25 名的跨国制药企业在中国均开设了平均技术水平较高的制剂厂,这些企业在市场推广和营销渠道上也已经能够入乡随俗, 并且由于制剂技术、管理水平等的差异,在目前阶段,跨国药企对于直接并购本土仿制药厂商方面目前可能持谨慎态度。也有的跨国药企会从原料药方面进行考虑, Actavis 公司收购浙江手心医药化学品有限公司,就是希望将之作为一个低成本的原料药供应地。 通过资本运作,不断增强实力,成为一些国内药企的首要选择。 2009 年,上海医药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并且新上药分别与百联集团、银团、银联以及地方医药分销龙头合作,以打造新零售模式。在医药界,国药集团、华润集团和上实集团将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前段时间山西省也在当地政府主导下,掀起了一阵药企并购重组浪潮。 除了通过资本运营进行跨跃式发展外,发展迅速的中国本土药企逐渐把眼光放在全球市场,对这一市场进行审视和融入。 2009 年 9 月,华北制药华日公司通过德国 EU-GMP 认证现场检查,随后获得欧盟认可的无菌原料药 GMP 证书。扬子江药业、石家庄制药等大型药企都在积极申报美国 FDA 和欧盟的生产标准认证,以便顺利地成为国际化生产基地。双鹤药业目前就为印度著名的仿制药公司兰伯西生产某种片剂,而上药系则获得了罗氏的抗甲流药物奥司他韦的授权。 以华海药业、大连美罗药业、江苏先声药业、浙江海正药业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已经开始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认证,向垂直一体化医药公司转型。作为国内唯一制剂生产通过 FDA 认证的企业,华海药业将成为国际原研药企业制剂生产转移的优选目标。浙江海正药业在美国全资销售公司已经宣布成立,具备了面向国际主流市场的初步国际营销能力。 面临着国际制药业巨头不断向仿制药市场拓展,国内仿制药市场必然越来越狭窄,主流市场仿制药企业的生存空间会进一步缩小。目前国内约有 4000 余家医药企业,其中合资、外资占到 30% 。而大部分的本土药企规模小,品种少,技术水平低,营销渠道窄,管理薄弱,随着新医改实施已显颓势。进入主流的全球仿制药市场之前,本土药企还需要在国内激烈的竞争中占稳脚跟,这意味着很长的路要走。
个人分类: 医药|62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发展中的全球仿制药市场(1)
自我源于思考 2010-2-1 20:24
几个基本概念: 专利药:指在全球最先提出申请,并获得专利保护的药品。 原研药:相对于国内仿制药而言,主要是指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进口药。 仿制药:专利药过了保护期,其他企业均可仿制,这类仿制的药品通常被称为仿制药。在美国,品牌药是有商品名的药,仿制药不能有商品名,只能用通用名,所以仿制药又叫做通用名药。而我国目前也已经采取了这种方式。 一、全球仿制药市场容量的加速发展 目前,全球仿制药市场容量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整体医药市场的增长。全世界销售价值 3830 亿美元的专利药物在 5 年内将有一半专利到期, 2010 年就有 15% 来自专利药的年收入处于危险边缘,仿制药激烈的竞争将会导致药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例如在美国,专利过期一年内药物的价格下滑超过 85% ,而其中一些原因就来自仿制药的竞争,如默沙东的多佐胺 / 噻吗洛尔滴眼液 2008 年专利到期,当年即有梯瓦、山德士等 5 家药企的仿制药竞争上市。 在 1985 ~ 2000 年期间,重磅炸弹药物不断涌现。重磅炸弹药物指年销售额十亿美元以上的药品,如辉瑞的立普妥等。在过去,大型制药公司无不专注于重磅炸弹药品的研发,辉瑞、罗氏、礼来、武田、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第一三共、赛诺菲安万特、百时美施贵宝等一长串的名子正是掌握多数磅炸弹药品的公司。这些药物使制药行业市值急促飙升了 85 倍,从而成就了他们当前的市场地位,也形成了大型制药公司依赖重磅炸弹药来推动业绩成长的发展模式。而随着重磅炸弹药物专利的逐年到期,仿制药市场将成为价值超过 1000 亿美元的巨大市场,特别是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销售利润相当丰厚。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衰退,政府为了降低医疗成本,缩短投资期限,也开始鼓励仿制药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法国、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已经成为四大新兴仿制药市场。法国在整个西欧医药市场中排行第三, 2008 年,法国仿制药市场价值为 24.4 亿欧元。 Merck 仿制药部占据仿制药市场主导地位。葡萄牙政府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用以降低仿制药价格,但葡萄牙仿制药市场的特点是集中度低。两个巴西仿制药生产商 Medley 和 EMS 在葡萄牙也设有分支机构。意大利是全球第六大医药市场, 2008 年的仿制药销售额为 9.9 亿欧元。 2008 年,西班牙仿制药的消费比重达到了 21.8% 。许多国内企业几年前已经决定进军西班牙仿制药市场,然而,由于市场整合,国外仿制药生产商占据了大部分西班牙市场,主要是山德士、 Barr 、兰伯西公司及默克仿制药业务部。 一、积极行动的全球仿制药企业 仿制药市场的迅速发展使得全球仿制药企业空间活跃。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进入了仿制药市场,它们的发展重心是捕捉和抢占仿制药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目前,全球十大仿制药生产商已占了仿制药市场 47% 的份额。 Teva 、山德士和 Mylan 这前三大企业就占据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除了欧美的仿制药制剂企业,印度仿制药行业也是亮点纷呈。兰伯西、 Matrix 、 Cipla 、 Sun 、 Wockhardt 和鲁宾公司等等 30 余家印度公司主要生产大药厂品牌药的仿制药,通常是未经许可或授权的产品。印度药厂并不甘于在低端市场开拓经营,还寻求各种机会进入北美市场。兰伯西在与辉瑞立普妥的专利官司案中,不仅成功阻止辉瑞的专利延长,还为自己首先进入北美市场赢得了非常宝贵的机会。许多印度制药企业熟悉主流市场的游戏规则,拥有较强的仿创能力、成本优势以及国际注册和资本运作经验,其中一些公司拥有较长的产品线。 美国 FDA 比以往更加严格地监管、考察印度制药公司的某些不规范行为。 2008 年 11 月,因为涉嫌造假,印度最大的制药企业兰伯西旗下两处制药厂被禁止向美国出口仿制药。印度 sun 公司也受到查处,但印度药厂始终没有放缓攻占美国市场的步伐,越来越多仿制药的申报或批准来自印度。 2008 年,印度仿制药对美国的出口额增长 46% 。印度制药在自我扩展壮大的同时,还催生了自己的新药研究外包服务产业预计到 2015 年这一外包服务产业将扩增到 30 亿美元。 梯瓦公司成功收购 Barr 公司, Barr 公司在美国的仿制药业务可以大力补充和扩大梯瓦公司的产品组合和研发线。此外, Barr 公司的妇女保健品业务使得梯瓦公司的专业药品业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合并后的梯瓦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并且拥有更大的地域空间。新公司在截止 2008 年 9 月 30 日 的前 12 个月里预计收入约为 136 亿美元。 2008 年,梯瓦公司仿制英国阿斯利康公司抗精神病药物 Seroquel 的产品获得了试批准。 山德士本来就是生产非专利药的龙头企业之一。诺华又于 05 年左右收购了两家非专利药公司德国的赫素制药公司和美国的 EonLabs 公司,赫素制药公司和 EonLabs 公司同时并入诺华旗下的山德士公司。山德士在中欧、东欧、俄罗斯、土耳其和巴西这些新兴市场上的表现最为出色。重点关注了一些难以生产的仿制药的开发,这些仿制药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山德士公司正在全球各地实施 750 多个研发项目,其中超过 25% 针对的是生物仿制药。公司已经向美国 FDA 提交了几十份简化新药申请。 冰岛仿制药企业 Actavis 自 2004 年以来,公司发起了一系列收购行动,包括美国 Alpharma 公司的仿制药业务和辉瑞设在意大利 Nerviana 的生产基地。公司通过购买美国 King 制药公司的品牌药 Kadian (缓释硫酸吗啡),扩大了其在美国销售的专业药品组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药物正在快速崛起,并有着大幅增长的发展趋势。 2008 年,全球十大畅销药物排行榜上已有 5 个生物技术产品名列其中,到 2014 年,全球前六大畅销药物将均为生物技术药物,而在全球前 100 位畅销药物中,生物技术药物所占比例将超过 50% 。对于生物仿制药而言,到 2016 年,价值 260 亿美元的生物制剂的专利将到期。生物仿制药市场可分为肽、重组糖基化蛋白、重组非糖基化蛋白和其他药品。 2008 年亚洲市场是全球第一大生物仿制药市场,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生物仿制药市场。重组非糖基化蛋白是全球最大的生物仿制药市场分支,多数生物药品属于该分支,估计到 2014 年的销售收入将达到 115 亿美元。其中生物促红细胞生成素到 2014 年的销售收入将达 61 亿美元。在生物仿制药市场上崭露头角的佼佼者包括 Biocon 、山德士、梯瓦以及瑞迪博士公司。这些公司已经在欧洲和亚洲成功地销售了生物仿制药产品,它们随时准备进军新市场。 目前美国胰岛素市场由三大公司把持:丹麦的诺和诺德、美国的礼来和法国的赛诺菲 - 安万特。除了以上 3 家主要生产商外,近几年还出现了几家新兴生产商,他们分别是印度的 Wockhardt 、 Biocon 、 HumanMixact of USV 、 Mixulin of Cadila Pharmaceuticals 以及波兰的 Bioton 公司,这 5 家公司的胰岛素目前的销售额并不大,但印度的 Biocon 公司生产的胰岛素是世界上零售价最便宜的,在第三世界国家销售很有价格优势,已经成为了胰岛素市场的强有力挑战者,目前正在美国 FDA 及欧盟进行认证,而且该公司胰岛素将在不久后进入中国市场。波兰的 Bioton 公司也正在我国合肥建立工厂,其生产的胰岛素产品系列(商品名重和林)已经获批。
个人分类: 医药|59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强生当年错过花8000万购买基因泰克的机会
热度 1 jinwsapa 2009-10-18 15:43
基因泰克最早的投资者是 Kleiner Perkins Caulfield Byers,第一笔钱只投了10万美元。后来又追加投资部分资金。三年以后,这部分股份据说在基因泰克上市时,已经分拆成400万股。价值几千万美元。如果不把这部分股票卖了,现在至少要值好几十亿美元。据基因泰克第一任CFO,财务总监Fred A. Middleton回忆说,公司的投资者兼董事,KPCB风险投资公司的创始人Tom Perkins在1980年基因泰克上市之前,曾经花了很大的力气试图说服当时已经使股东的强生公司以8000万美元的代价收购基因泰克。但强生认为价钱过高,予以拒绝。同样的机会让给礼来也被婉言否决。 强生和礼来没有在当时收购基因泰克是有道理的,因为还看不准未来。基因泰克当时只是充满希望,并不赚钱,也十分缺钱。要说强生有没有后悔,相信回顾历史,决策者一定很尴尬和后悔。但强生的错误对生物技术产业来说决定是好事。还好强生没有收购,不然就不会有基因泰克这么伟大的公司。据说90年代,当基因泰克因为FDA审批其新药被推迟,公司现金流出现问题,只能寻找战略投资者,当时很想让强生,礼来,雅培等美国公司买单,但必须满足一个先决条件,战略投资者必须控股不控制管理层,也就是公司要保持原有管理班子,模式和企业文化。美国药厂没有一家答应,但聪明的罗氏,回答很明确,投资是投人,就是要让你们去管理,要你们有动力和激励。这样的收购方式成就了基因泰克后来的巨大成功和源源不断的新产品。使得当初10万美元的公司变成市值上千亿的生物技术龙头老大。 http://www.thedeal.com/corporatedealmaker/2008/07/just_think_in_1980_jj_couldve.php
个人分类: 医药产业|4309 次阅读|2 个评论
辉瑞并购惠氏大案终获联邦批文
jinwsapa 2009-10-16 11:46
今年三月宣布的辉瑞收购惠氏一案, 在经过联邦政府的反复审核, 辉瑞对合并后的资产处置, 避免某些产品的垄断嫌疑, 终于在昨天获得政府批准通过。惠氏这家百年老厂终于将写完历史最后一页。辉瑞在经历第三次超级并购之后,又再度成为世界最大的药厂。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兑现并购所依据的理由,实现整合,发挥协同优势,更直白些,就是如何下手砍人? 辉瑞公司早先曾表示过,公司合并后将裁减约15%的公司员工,相当于20000个工作岗位。 这一数字包括大约8000个工作岗位,这是辉瑞公司在1月就承诺要削减的雇员数目。这些被裁员的岗位将涉及销售,制造,研发和行政组织。 在研发以外的部门调整,已经大势所趋,裁减没有多大悬念。外界特别关注的是研发部门和人员的重组。几个月前,辉瑞已经宣布高层管理班子的调整,从部门设置和部门总裁的任命,已经大致构划了辉瑞并购惠氏之后的研发机购的框架。辉瑞将主导小分子化学药研发,惠氏将主导生物药和疫苗的开发。在这样安排的前提下,自然会有猜测,两边重复的研究部门和人员会被削减。谁主导某领域的开发,自然会多保留自己的旧部。 一个辉瑞公司发言人告诉华尔街日报的记者,辉瑞内部的整编削减已经开始。但具体的裁减方式和那些部门和人员被裁减目前并没有很清晰的方案。 辉瑞的研发总部在康涅狄格州,该州的一份报纸The Day,昨天早上的新闻报道中提到,现在来预测辉瑞会关闭在康州的哪一营运部门还为时过早。 而在宾州的一份报纸,时代先驱报,引述了一封由惠氏公司总裁伯纳德-普索昨天签发的信,提到关于惠氏营运部门及设施关停并转的有关事项及未来安排。信中说: 在过去几个月,辉瑞经过反复论证和讨论后确定,惠氏公司的两个总部的设施-在新泽西州麦迪逊和在宾西法尼亚州Collegeville市的制药厂总部将予以保留,并成为辉瑞未来重要的运营场所。 一位惠氏发言人证实,时代先驱报所报道的普索所发出的信属实。 估计许多心神不安的辉瑞和惠氏的研发人员现在正等待最后的裁减决定。据说,辉瑞这次给出的遣散补偿计划,与当年收购沃伦-兰伯特时的待遇相差甚远。让服务多年的老员工颇为遗憾,但经济形势不好,企业股票表现欠佳,实在是无奈。 至于哪些人留下,哪些人走人,不日将逐渐公布。对双边的项目和运作肯定是有很大影响的。 在这点上,并购双方和华尔街是很少把机会成本和效率损失考虑进去的,或许有人知道,但只是装糊涂。因为大型并购给相关方面带来几亿美元的收入,谁愿意自打耳光啊?堵自己的财路? 根据并购重组的一般规律,胜者为王。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辉瑞的化学药研发部门受影响会小些,惠氏生物药和疫苗部门的人会更受器重照顾,但双边都会裁减一些相关研发人员,并招纳对方最优秀的人员。有的部门,如服务部门,运气不佳,可能会被一锅端。其中必有很优秀的人才。很可惜的是,估计有1000多人是华人科学家,他(她)们的工作会受到影响或冲击。也许有的已经在考虑加入中小生物技术企业,甚至下海自己创业。在美国有不少中小生物技术企业就是在大公司裁员和清理项目时创办的。有魄力和眼光的科学家,现在是最好的创业机会,谈判获取自己看好的资源和无形资产,募集部分资金,做自己想做的事。现在正是时候。当然有人选择回国服务,也应该有不少机会。但心态要调整好。在外十多年甚至二十年以上,国内的体制,文化和管理不同于国外大公司。海归需要有过度和适应,才能发挥优势和作用。毕竟做生物医药开发是要靠团队作战,需要资金和其他资源支持。没有办法与投资者或企业老总沟通和有能力领导好研发队伍的人无法在国内机构和企业中长期生存。
个人分类: 医药产业|3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产业不设防-转
sunapple 2009-6-24 08:17
悲乎屈原之痛中国产业不设防 悲乎屈原之痛 中国 产业不设防 前几天就看了中央二台关于金龙鱼上调油价的讨论。关于外资控股中国很多产业的说法早就知道,关于新加坡控股的金龙鱼系列食用油已经占中国食用油半壁江山,外资已经控股中国食用油加工 80% 的资料不仅贫道知道,国家相关部门肯定也很清楚。但是,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无论老百姓还是学者们都不太在乎,因为这都符合市场规则,也都是中国加入 WTO 允诺的。引进外资本来就是国策,引进外国先进管理也是国策。现在,连中央电视台这些迟钝的记者们也注意到了,这事情不那么简单。 报道中记者采访金龙鱼中国负责人,他讲金龙鱼系列提价 10% 的原因是国际大豆等价格有些上扬。记者接着采访其他相关人员,都指出期货与零售没什么关系,关键是大豆等油料的价格一直在下降,原料上升完全是借口。情况只与这些情况有关:到目前为止,中国食用油加工行业 80% 是外资控制;中国大豆进口 80% 渠道是外国公司控制;同时,中国油料产量从 2000 年达到近 5000 万吨, 2007 年的 4288 万吨, 2 年下降 14.2% 。而 2008 年我国大豆进口已经达到 3744 万吨,是 2007 年全国油料总产量的 87% 。 2009 年大豆进口又激增,一季度大豆进口就达到 1750 万吨,而且逐月增加,预计全年大豆进口不会低于 7000 万吨,是全国油料产量的两倍多,也就是中国油料 64% 将依赖进口。 这就是 2005 年 5 升装金龙鱼色拉油 35 元一桶, 2007 年 50 元一桶, 2009 年 3 月 60 元一桶,现在还要提价 10% 的原因。看到一则消息,专家评论说今后食用油价格主要看生产厂家的态度了。什么是态度,也就是脸色。也就是他们想涨想跌你是管不住的,中国人以后只有看外国人脸色来吃油了。哈哈,终于知道厉害了吧。只要你吃的油 80% 是外国控股企业生产的,他们用的原料 64% 是从外国进口的,而进口的 80% 是外资控制的,你能不看他们脸色吃油? 1992 到 2000 年,我国油料产量从 2800 万吨增长到近 5000 万吨,其中大豆从 1250 增长到 2010 万吨,年均增长 6.1% 。大豆是我国开放最早的农产品市场之一,根据 WTO 协议, 2001 年以后,我国大豆市场大门已经彻底打开。丰益国际(金龙鱼) 2008 年营业收入 291.45 亿美元,同比增加 77% ;净利润 15.31 亿美元,同比暴增 164% 。其他外资企业 ADM 、邦基、嘉吉利润分别为 18.02 亿美元、 10.64 亿美元、 39.51 亿美元。     怎么榨油企业在中国人手里就亏,到外国人手里就赚呢?是不是他们经营水平就是高呢?看完前面一段就知道,只要掌握了一个国家的油料和食用油的定价权,怎么能不盈利呢?     事情发生在 2003 年,当年 美国 大豆在芝加哥期货上市后,价格突然上升,中国加工企业大量高位吃进。此后又莫名其妙突然猛降,使中国加工企业每加工一吨油亏损 500 元,造成国内 70% 企业停产。 2003 年至 2005 年间,四大国际粮商( ADM 、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大举进入中国,通过低成本兼并重组,控制了中国 66 %的大型油脂企业,控制产能达 85 %。     外资控制中国榨油行业后,开始大量进口价格低出油率高的转基因大豆,使我国东北农民生产大豆没人收购,造成大豆产量自 2003 年后逐渐降低,到 2007 年年均下降 9% 。这就造成了当前中国食用油产业链的现状。     其实,早在 2004 年,有关大豆和食用油加工业的情况就有很多研究报告和警示,很多非主流研究人员在网上和内刊上发表过很多研究报告和建议,希望进行控制。     现在,很多非主流研究人员还在告诉有关单位:外资正用同样手法染指中国粮食加工业,肉类企业,而且已经大有斩获。     也许有一天,中国人的嘴,就会完全被外国人管着。到那一年的端午节,这些呕血的人大概也只有跳汨罗江的份了。     其实,中国被外国人完全控制的行业并不只食品业,利润最高的洗化行业早就被外资控制了。     l993 年,英国联合利华公司收购了中华牙膏。 l994 年,熊猫与美国宝洁组建合资公司北京熊猫宝洁洗涤用品有限公司,宝洁以65%的股份控股合资公司。2002年,北京日化二厂正式从宝洁手中收回了熊猫品牌。 l994 年,英国联合利华公司收购了著名品牌美加净, 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此前的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跨国公司向上海家化投入巨资,实际上是将美加净逐出市场,为自己的品牌开路。上海家化的销售额从3亿元骤降至600万元。 2002 年,上海牙膏厂对外正式宣布将从联合利华手中收回美加净牙膏品牌, 但已失去了发展的宝贵时机。 l996 年,活力28集团公司与德国美洁时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湖北活力美洁时洗涤用品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德方控股60%。7年后,中方收回品牌。 l996 年,德国汉高公司收购徐州海鸥集团有限公司。  2003年12月11日 下午,经历4 年的谈判,法国欧莱雅集团在北京宣布:欧莱雅集团正式签订了收购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的协议,完成其收购中国品牌的首个案例。此次对小护士品牌的收购,还包括其位于湖北宜昌市的一个生产基地以及小护士所有分销、管理系统,所有这些全部纳入欧莱雅旗下。相对收购之前小护士的知名度也渐渐在淡去。 2004 年 欧莱雅集团 又收购羽西。至此, 欧莱雅 在 彩妆 领域排名第一,在护肤领域完成两次并购后名列第二。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已形成外资主导的局面。  2007年10月2日 ,德国拜尔斯道夫集团(Beiersdorf)( 旗下代表产品:妮维雅)以3.17亿欧元(约35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国内最大的日化企业丝宝集团85%的股份。   2008 年7月30日   ,几经博弈,力克宝洁、联合利华等众多对手,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终于成功将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收归旗下。 大宝2005年销售额为7.8亿元(占全国市场1%),在国内护肤品企业中排名第一,这样,强生就拥有了大宝遍布全国的二、三线营销 网络 。 大宝是还会续写大宝,天天见的神话,还是从老百姓的视野中慢慢消失,这将不得而知。 美国 宝洁公司从1988年进人中国市场以来, 利用其品牌优势和税收优惠,基本上挤垮了国内洗涤品企业,国内 十大 民用洗涤剂品牌几乎全军覆没。 宝洁公司在华办了 10 家分公司,除上海沙宣是合资企业外其余 9 家是独资公司。 在成功推出飘柔、海飞丝、潘婷、舒肤佳、玉兰油、护舒宝、碧浪、汰渍等系列产品并主导了中国日化消费品潮流之后,终于在 2004年5月11日 ,与在华合作16年的老伙伴和黄分道扬镳,并宣告一个月内实现在华独资。宝洁公司仅 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四个品牌,就占有60%以上的国内市场,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垄断线。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     其实哪里只有食品和洗化? 目前世界 500 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已有 480 多家在华投资办企业。据权威人士指出,早在 1995 年外商已对中国橡胶、轮胎、啤酒、造纸、洗涤用品、碳酸饮料、医药、电梯、机床、彩管、灯泡、集装箱、录像机、光纤光缆、移动电话、程控交换机、计算机、微电机、电子元件、轿车等 20 多个行业或产品形成了控制局面(《 经济 导报》 1998 年 5 月 20 日)。据中国企业管理协会 1995 年调查,进口品牌和合资品牌占中国销售市场在 60 %以上的产品有:轿车、洗发精(占 64 . 5 %)、香皂(占 87 . 1 %)、洗衣粉、美容化妆品、卫生巾、奶粉、可乐和汽水(占 70.4 %)、胶卷等几百种商品和上万种规格。据《经济参考报》 1996 年 8 月 12 日报道,洋货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摄录机占 99% 、传真机占 98% ,化妆品 75% ,洗发用品占 75 %。时间又过去了十多年,随着外商增资扩股,大肆收购兼并国有企业,大办独资和控股企业,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进一步控制中国制造业,有全面收购中国机械装备工业的企图,并有全面主宰中国商品市场的危险。     从 90 年代中期到现在,是中国与西方矛盾最缓和的时期,中国是我家大门常打开,不仅不设防,而是千方百计吸引外资收购。尤其是地方 政府 积极性最高。出让国企吸引外资本来就是政绩,卖得越多越有本事。而且卖了地方国企,收入又是本地财政的。中央主管的商业部、外经贸部、银行等主要控制司局的负责人恰好是北大法律系的一个卖国团伙(最近都双规了),上下勾结,内外勾结,于是,中国在一个和平时期,高高兴兴地把国家最赚钱的行业都给了外国人。     国企由政府卖给外国人和私人企业,私人企业再卖给外国人。这个路子当然还在走。看到最近说要私企进入国企垄断行业,就知道新一轮又开始了。无非今后看不见政府卖国企给洋人,而是政府卖国企给私人,私人再卖给洋人。就这么一路卖下去,还能剩些什么呢?     贫道开过超市。小型超市销售最大的两个部类,一个是食品,一个是洗化,第三才是塑料制品等。以前我们都说外国超市里 80% 的产品是中国制造,其实中国超市里和外国超市里 80% 的产品都是洋人在中国制造。     看到这样一些介绍:屈原出身贵族,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怀王十五年(前 304 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 联盟 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 政策 ,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2287 年前,屈原投汨罗江而死。 中国现在似乎没有当年楚国的危险,虎狼之师的秦军还没有兵临城下,似乎还没人能像屈原那样绝望。屈原跳汨罗江后 56 年,楚国亡。 中美共治的梦,不就是秦楚黄棘之盟吗!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56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产业安全面临外资并购狂潮-(转)
sunapple 2009-3-23 09:06
中国产业安全面临外资并购狂潮 蒋志敏 李孟刚 中国面临井喷式外资并购浪潮,市场换技术的预期未能实现,民族企业的生存空间被压缩,经济安全面临外国家战略性产业的蚕食和侵吞后可能造成的严重的后果。 据中国产业安全中心发布的 2006/2007 中国产业外资控制报告中指出,最近几年,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该报告说,自 1993 年以来,外资在我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到 2006 年已超过 31% ,占有率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12% 。不但在某些行业形成垄断态势,并且进入我国钢铁、金融、水泥、等支柱企业进行并购,重点转向并购大中型企业或整体并购同一行业的骨干企业。种种迹象表明: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浪潮已经来临。 随着这种并购的迅猛增长,我们所期望的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也未如预期,而我国产业对外依存度迅速攀升,相当一部分市场和原创品牌被外资掌控或取代,国内企业对产业的控制力受到削弱,面临外资对于国家战略性产业的蚕食和侵吞可能造成的严重的后果。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新趋势 最近一个时期,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直指产业控制权,呈现出新的趋势。 第一,外资并购重点转向我国重要行业的排头兵,一些行业的国有龙头企业陆续被并购。外资企业利用我们国有企业改革的时机,争相并购我国一些重要行业中的国有龙头企业,抢占制高点,其意图已不完全是商业性的,而具有明显的操控中国市场的战略指向。例如,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徐州工程机械集团,轴承行业的西北轴承公司,化工机械行业的锦西化机,油泵油嘴行业的无锡威孚有限公司,电机行业的大连电机集团,齿轮行业的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常州变压器厂,陕西鼓风机有限公司等,这些在我国制造业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已经或正在被外国跨国公司并购重组。 第二,外资并购的要求条件越来越高,一是必须控股,二是并购对象是行业龙头企业,三是未来收益必须超过 15% 。这三条几乎成为外国跨国公司在中国并购的普遍要求。 第三,外资在华并购还表现出整体并购、全行业通吃的战略意图。美国的卡特彼勒公司,从 1995 年开始,与徐工集团建立第一个合资企业起,就着眼于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整体并购,已并购了山东工程机械厂,最近又试图通过控股投资方式收购厦门工程机械公司,还在谋求并购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工程机械集团、河北宣化工程机械集团。如果美国这家公司的这一布局得以实现,就可能通吃我国工程机械行业。 第四,外资在华并购还出现了联合行动,既有外国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也有它们与有关国家的投资公司或基金的配合。例如在卡特彼勒公司并购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同时,美国凯雷投资集团于去年 10 月收购了徐工集团的股权。凯雷作为风险投资机构,很有可能将其股份转卖给卡特彼勒。 表 4-4-2 , 2006 年外资在部分行业的市场占有率 行业 我国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亿元) 外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 外资市场占有率( % ) 纺织服装 / 鞋 / 帽制造业 5910.22 2681.2 45.37 皮革 / 毛皮 / 羽毛 ( 绒 ) 及其制品业 4014.38 2128.55 53.02 家具制造业 1829.16 935.43 51.1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703.7 1050.06 61.63 塑料制品业 6226.06 2570.21 41.28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37.34 9442.13 46.89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 33054.43 27126.14 82.07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3497.17 2298.36 65.72 根据 2007 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外资并购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外资并购带来的一个突出的负面效应,就在于它很容易形成外资垄断,削弱我国产业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近年来,外国跨国公司在我国形成的垄断现象已相当突出。 在钢铁行业,产能规模全球排名前两位的米塔尔公司和阿塞洛公司,目前都已完成了它们在中国的并购布局。 2005 年 7 月,米塔尔以 26 亿元收购华菱钢管 37% 以上的股份; 2006 年 2 月,阿塞洛以 20.86 亿元收购莱钢 38.41% 的股份。阿塞洛虽然没有取得控股地位,但是已经与莱钢的另一大股东莱钢集团的股份持平。有消息指出,米塔尔、阿塞洛等已广泛接触国内地方钢厂等二线企业,如包钢、昆钢等,大有将并购进行到底的势头。 在机械行业, 2005 年 10 月,国际著名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美国凯雷集团,宣布以 3.7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控股权,这是国际投资基金收购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控股权的第一例。徐工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开发、制造和出口企业,徐工机械则是其最核心的企业。而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已收购了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 40% 的股份,并正与广西柳工、潍柴动力、三一重工、厦工等一大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展开收购谈判。 在水泥行业,并购风潮也不断涌起。 2006 年 1 月 6 日,海螺水泥发布公告称,摩根士丹利旗下添惠亚洲有限公司与国际金融公司,分别买下海螺集团持有的海螺水泥 10.51% 和 3.82% 股权; 3 月初,世界第二大水泥企业瑞士豪西蒙公司宣布以 1.25 亿美元接下华新水泥为其定向增发的 1.6 亿股,如若审批通过,豪西蒙在华新水泥的股权将由原来的 26.1% 增加到 50.3% ,从而实现对华新的绝对控股; 4 月 18 日,世界水泥业老大拉法基公司一举收购了贵州本土 3 家大型水泥厂,此外拉法基公司还控制四川双马 89.72% 股权。外资在我国水泥行业的并购及参股已到了全面开花的地步,我国前五大水泥企业,除了浙江三狮外,其他 4 家企业均被外资并购。 在流通行业, 2005 年商务部共批准流通行业外资企业并购项目 24 个。其中,上海永乐电器公司一次性向外商转让 61 个店铺;英国 TESCO 公司在境外收购了我国内乐购 25 个大型超市 50% 的股份。 全国工商联并购工会会长王巍认为,在未来两三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资本市场将形成一个由外资并购主导的格局。如果外资通过收购获得主导地位或垄断地位的市场份额,或者收购与之竞争的市场领先企业,将导致外国跨国公司在当地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并形成垄断,包括制定垄断价格,操纵市场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等现象都可能发生。对于外资的纷纷并购带来的这种负面影响不能低估。 外资力图通过并购控制我国市场,将会对我们民族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一个国家产业的安全程度,从根本上取决于该国对产业的控制程度。在一个产业中,当外资企业的控制力大于本国企业的控制力时,该产业就是不安全的。首先,外资可利用其优势产品和垄断地位操纵市场,左右价格,获取高额利润,从而将大量财富转移至国外。其次,外资市场控制率的提高意味着民族经济生存空间的相对缩小,对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而言,如果发生西方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大量并购,势必对我们民族经济的成长与发展形成遏制,影响我国经济的自立能力,特别是在能源、基本原材料、交通等基础产业和金融、流通等关键行业,外资市场控制率过高,将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不可忽视的威胁。第三,由于西方跨国公司技术优势的挤压,将会妨碍我们民族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使之在重要产品和关键技术上有可能长期受制于它们。如果我国的一些关键装备部门如轴承、齿轮的骨干企业被外资并购,甚至还有可能对我们的国防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2006 年在中国 39 个行业的三资企业中,外资已在多数企业中拥有了股权控制权。而且随着独资企业在三资企业中比重的逐年提高,外资股权控制率将越来越高。(详细见表 4-4-5 ) 外资并购容易导致我国技术的空心化 引进外资的主要目的是引进先进技术。但在实践中很难实现,首先对外资而言,技术是其在东道国的立身之本,自然会对技术产生强烈的控制意识,并会采取一切手段防止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的外溢。东道国通过示范和模仿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的难度也正在增加。以并购换技术的目的,不是一厢情愿所能实现的。如果盲目地对外资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将会贻误本国产业发展的最佳时机。 表 4-4-5 : 2006 年各行业外资股权控制率(资料来源: 2007 年《中国统计年鉴》) 行业 企业数 ( 户 ) 投资总额 ( 亿美元 ) 注册资本 ( 亿美元 ) 外资股权 外方控制率( %) 总计 274863 17075.65 9465 7406 78.25 农、林、牧、渔业 5821 257.1 127 106 83.46 采矿业 970 81 52 35 67.31 制造业 187458 10412 5924 4681 79.02 电力、燃气及水生产 1980 866 332 195 58.73 建筑业 3876 308 171 118 69.01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 4743 572 306 184 60.13 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 7045 349 207 191 92.27 批发和零售业 15786 378 223 181 81.17 住宿和餐饮业 6194 282 153 112 73.2 金融业 182 59 50 30 60 房地产业 14438 2271 1134 920 81.1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2070 396 265 225 84.91 科研技术地质勘查 6954 322 188 158 84.04 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 786 102 60 41 68.33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3311 100 65 49 75.38 教育 196 5 3 2 66.67 卫生社保和社会福利业 210 22 12 8 66.6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308 138 78 63 80.77 其他 535 154 114 105 92.11 现实情况说明,外国跨国公司投入或转让给我们的大多是所谓适用技术,而这些技术在国际上往往是属于二三流甚至是已经过时的技术,真正的高新技术、上游环节技术、产品开发技术是很少在我国转让或投入的。另一方面,国内受资方企业由于过于依赖外国跨国公司母公司开发的现成技术,自主开发动力不足,因而对促进自己的技术进步并未能发挥太大的作用。我国汽车工业中的不少大中型国有企业与外资合资已 20 年,至今一款自主车还未开发出来。这种现象在其他行业也存在。不仅如此,我国有些企业尽管花费大量时间、资金,已开发出属于自己的创新技术,但由于被外资并购,很快就被人家的技术所代替,随之而来的自主技术创新的力量也受到削弱甚至消失了。这种状况长此以往,我国的技术空心化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外资并购容易对我国的产业品牌形成控制 西方跨国公司在进入东道国时,大都会采取各种手段推广自己的品牌,通过强大的营销能力,排挤和打压东道国本土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我国在引入外资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也不仅仅是市场份额,还有尚未成熟的民族品牌。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以及先进的营销手段,凭借全球化所带来的竞争平台,通过遍及全球的生产与销售网络,牢牢控制了世界品牌市场的格局,致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自己拥有的品牌的生存环境正在空前恶化。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水平低等问题,很难从根本上挑战西方跨国公司业已构成的全球市场品牌格局,在与这些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也很容易受到它们品牌的打压。 在开放的全球环境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它们往往不得不接受跨国公司的所谓全球化分工安排,放弃自主品牌,长期为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贴牌加工,或者长期作为地域性的小品牌存在,艰难地寻找和填补市场缝隙。而那些具备成长潜力或可能对西方发达国家构成竞争威胁的企业或品牌,又往往容易成为西方跨国公司兼并或收购的目标。我国曾经活跃一时的国内知名洗涤用品品牌活力 28 、白猫、熊猫、天津加酶等,如今大多已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国际上规制外资并购的经验及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外资并购审查是相当严格的。它们以严格的法律程序和国家意志来保护本国的产业安全。 美国是全球第一个对外资并购进行规制的国家,其并购法规体系包括国会规制并购行为的法律和政府规制并购的行为准则。 2005 年,中海油试图收购美国的优尼科石油公司,引起美国国会的强烈反对,致使这一收购计划被搁浅; 2006 年,阿联酋迪拜港口世界公司,出资 68 亿美元收购管理美国 6 个港口码头业务的英国铁行轮船公司,虽然该交易获得了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批准,但是最终也遭到国会的强烈反对。 2007 年 3 月,为进一步加强审查和控制外国公司投资美国敏感的经济和技术领域,美国国会众议院以 423 票对 0 票的结果通过了《 2007 年涉及国家安全的外资改革和增加透明度法案》。该法案扩大了政府对计划投资美国涉及国家安全和基础设施等经济和技术领域的外国公司的审查和管理权限,也加重了对违规的外国企业的惩罚措施。新法案还加强了国会对政府有关部门的控制。法案要求美国外资审查委员会要把对外资的审查结果上报国会。此外,如外国公司欲收购属于国家所有的美国产业,审查期将由原来的 30 天延长至 75 天。据悉,参议院不久也将提出相关法案,预计参议院的法案将更加严厉。由此可见,作为头号经济大国的美国,把产业安全、经济安全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德国,法规规定外国跨国收购达到 25% 或 50% 以上股份或表决权时,必须通知联邦卡特尔局;当收购产生或加强市场控制地位时,这种收购将被禁止。在加拿大,任何超过 2 亿美元的并购协议,都必须经过加拿大政府批准方可生效。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393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4: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