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冰川超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6版《西北内流区历史气候的证据作用》
热度 1 zhgatcl 2016-10-23 16:18
西北内流区历史气候的证据作用 ——十二论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我的第二篇博文标题是《 历史气候也证明:向新疆调水,当地降水量能成倍增加 》,该文向各位专家推介了预应本论文《 西北内流区历史气候的证据作用 , 十二论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近期,我把这篇预应本论文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自我感觉水平有所提高。请关注、围观、支持或 质疑,网址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804493.html 。
个人分类: 博文论文修改广告|1059 次阅读|1 个评论
★★★历史气候也证明:向新疆调水,当地降水量能成倍增加
热度 10 zhgatcl 2014-6-18 19:04
(注:2017年5月11日修改了预印本论文,更改了预印本论文的网址。 《 半个世纪气候变化的事实证明:向新疆调水降水量能成倍增加 》、《 历史气候也证明:向新疆调水,当地降水量能成倍增加 》、《 青海湖流域的气候事实也证明:向新疆调水降水量能成倍增加 》,这三篇论文是姊妹篇,这三篇论文都是客观气候事实的归因研究,事实胜于雄辩,证据力很强,请各位老师结合起来审查,请提宝贵意见 )。 ★ ★ ★ 历史气候也证明:向新疆调水,当地降水量能成倍增加 各位老师: 由黄土之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刘东升院士任组长、李泽椿院士和丁仲礼院士任副组长的专题研究指出 :“在宏观尺度上,我国西北地区的 气候升温多与降水增加一致 ,如古土壤通常是温湿环境产物,而黄土则是在干冷环境下形成。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温度和降雨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可以不同步,多种地质记录显示 气温的变化常常会超前于降水量的变化 (吴乃琴, 2000 ;姚檀栋, 1995 )”。 据以上权威 研究 ,西北内流区千百万年来“宏观上雨热同期”、“ 气温的变化常常会超前于降水量的变化”, 这是为 什么 ?! 研究清楚以上问题, 或许能推动水循环理论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找到了西北内流区降水量增加的原因,就有可能找到 怎样大幅增加、成倍增加西北内流区降水量 的对策措施?!就有可能找到 怎样彻底改变西北内流区生态环境、怎样快速发展西北内流区经济 的治本措施?! 对以上问题我进行了一些探索, 写了一篇预印本论文,下面是主标题、副标题、内容摘要和主题词,欢迎质疑,请提宝贵意见。有兴趣审阅全文的,请到 “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 下载,网址是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510e4d73015bf7cce86a0f8b (2017-5-11版,自我评价证据力强一些) ; 或者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42215f22014619b4fc09036e (2014-5-20版)。 西北内流区宏观气候雨热同期的归因研究 ——十二论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内容摘要: 青藏高原和中蒙干旱半干旱区700万Km 2 陆地半个世纪的气候变化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 内流区冰川超支致使降水增加的因果逻辑 成立( 气温地温上升→→冰川超支融化→→有水浇灌绿洲面积变大,蒸发产生的本地水汽增加→→空中水汽增多,空中水汽多少的量化指标地面水汽压、空中水汽含量、相对湿度等增加→→降水量增大,并通过正反馈促使绿洲面积、蒸发的本地水汽和降水量良性循环 )。中国各地气候数据的统计分析成果也证明 内流区冰川超支致使降水增加的因果逻辑 成立。西北内流区历史气候与农业开发的关系是气温高、降水多,农业开发兴旺;气温低、降水少,农业开发受挫。气温高与降水多相伴,气温低与降水少相伴;西北内流区历史气候宏观上雨热同期,气候升温多与降水增加一致,但不同步,气温变化往往超前于降水量的变化; 西北内流区降水量大导致径流多、湖泊面积广;而湖泊面积广,又导致蒸发的本地水汽多、降水量大。 以上历史气候进一步证明 内流区冰川超支致使降水增加的因果逻辑 成立。因为冰川超支融水能大幅增加西北的降水量,所以跨流域调水也能增加西北的降水量,特大规模调水能够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主题词: 西北 内流区 冰川超支 降水 气候 证据 调水 (注:2017年5月11日修改了预印本论文,更改了预印本论文的网址)
个人分类: 调水增雨论文|4007 次阅读|3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