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投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科研投机主义到Scientific Reports,以及SR到Nature的距离
热度 30 chnfirst 2013-5-22 15:27
【申明:本文对文中提及的工作本身的科学意义不做任何评价,也不针对任何具体个人和机构做超出本分的评价,如有任何误解,可协商解决,有则改之】 题记-- Scientific Reports publishes original articles on the basis that they are technically sound, and papers are peer reviewed on this criterion alone. The importance of an article is determined by its readership after publication . http://www.nature.com/srep/faqs/srep-faqs.html http://www.evocellnet.com/2011/01/why-would-you-publish-in-scientific.html 一开始,题目很自然的成了“科学投机主义”,这种不自觉,其实来自于科学这个词已经走下神坛,触角无所不及,当代大多数开明政府利用国家机器和资源去推动,通过工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渠道,广泛的深入到普通人生活的各个层面、角落,有点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味。但,科学毕竟是一种很严肃的信仰,它来自全人类、全世界、各个国家,从其萌芽之时到当今科技浪潮,历经数百年、人类最精英的、最智慧严谨的头脑,对于我们所处的世界的不懈探索的实践经验积累、成果总结、遗产(legacy)的传承。这种对于真知、真相和真理的追求,把有条件和机会享用这些成果的人类推向了一个又一个欢欣鼓舞的浪尖,看看地铁里行色匆匆的人耳朵里塞着的白色耳塞,越来越多的机会利用wifi、3G、4G获取信息,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手指翻飞,就可以了解这个世界任何角落发生的事。但我总坚信科学是一种宗教,更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科研是职业,是达成科学的手段,就像是宗教仪式、礼拜之类的,是要达成一种和所信仰的神沟通的意愿和努力,当看看全世界科研院校灯火通明的实验室就知道这种信仰在当今世界的信众有多少了。但并不是所有的科研都通向科学,因为在科研这个名利场里,特别是在中国,各种力量角逐,很多角力者都不具备基本的科学精神。毕竟我们才刚吃饱饭没有多少年,很多人前2、30都是田里的泥腿子一下子到了实验室,很多人出于改变自身生活,有些人出于个人野心、借助科研的跳板实现其他的目的,一部分人出于个人兴趣爱好,有些人觉得要为科学贡献些什么。而有这样一类科研从业者,应该归于投机者。是科学信仰中的邪教分支,你不能说它不是信仰,它也有信众,但这种信仰本身不具有很单纯的初始动机。 在中国生活的现实告诉人们,对科学这样的认识是过于纯粹、形而上的,是那种贵族式、精益求精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把玩。就在离中国不远的一个岛国,有很多间接和直接的例证说明他们的国度有很大一部分科研人员,不在乎文章的影响因子,只是埋头于研究,这个岛国的名字叫日本,在他本土自己生发了很多原创性的工作,造福了国民,也给人类的科学事业添柴。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精神,以对于当今文明世界的高度有入门级了解的眼光,我完全理解这个国度里所存在的正能量,以及这些正能量背后的推动力。还有为什么linux、the pirate bay会诞生于北欧,苹果为什么会诞生于美国,德意志文明为什么会在诞生之后生发持续的活力、以强大的功率向世界辐射其璀璨的影响力,深刻变革其本国人民和一部分世界其他国家的人的生活。 只是在现今的中国如果抱了这种精神做科研是要碰壁的。 社会、人性如此多元,但并不总是如此多娇。特别是发展到现在,物质生产在发达经济体地区、快速崛起的发展中经济体得到极大的发展,全拜科学之功。所以社会分工产生了数目庞大的科研从业者,其中个体素质良莠不齐。任何浸染过国内科研圈子的人,都对投机所带来的利益了然于胸,却又心照不宣。这是国人的智慧。 NPG推出了Scientific Reports,打着open access and fast publication的旗号,连nature的名不挂,是羞于还是不敢,还是为保以后无虞,先从形式上撇开联系,这都无从得知。收费$1350,对文章的要求只是技术上可靠、不看重工作的重要性,只在网上出版。这些都决定了这个杂志相当于bbs,欢迎一些投机分子去灌水,而不是nature素有的对于科研的精益求精的态度。open access是在互联网深刻变革人类交互信息的方式、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工作习惯的大的时代背景和趋势下的伟大的探索,但是这“本”网上开源期刊的办刊方针与nature惯有的宗旨落差甚大,相去甚远,就如同,人们开始议论爱马仕要推出某某品牌,跟zara、优衣库抢占市场份额、一决高下。这是我在这里想说的。open access无可厚非。换位思考,作为一个出版集团,公司化经营,肯定有其商业定位,盈利创收,业绩神马的商业运作,nature之前是把内容打包出售给某个单位、机构、图书馆,但是这种open access的态度本身是和nature一贯秉持的发表、推送高品质的科研工作的精神传统背道而驰,这种割裂肯定会给nature本身的声誉和信誉带来伤害。它只是助长了一些科研投机主义者的投机心态:在有一定经济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在nature旗下的杂志发表文章--虽然它甚至都没有nature纸质版那种贵族式的传阅方式以及冠以及nature头衔。这里随手引几个网上读到的报道,并且还都是官方报道,不是博客一类的私媒体,只不过级别比较低,诸如大学的院系,研究所的宣传机构: ----“ 投出论文1篇至Nature Scientific Report,题为 “The “ loosening teeth” of the Amery Ice Shelf in Antarctica”; ( http://polar973.tongji.edu.cn/Show.aspx?info_lb=4info_id=45flag=4 )”---- 本人不从事该方向研究,所以不知道文章内容,对其工作不便评价。但单从对该文章的评价来看,首先应该去掉nature,官方的名称就是Scientific Report。 ---- http://physics.seu.edu.cn/xsgz/ShowArticle.asp?ArticleID=1984 倪教授在Nature Photonics、Scientific Reports、Nano Letters、PRL、 ACS Nano, AFM、PRB、JPCC、APL、Nano Research (综述) 等期刊上发表石墨烯相关论文60余篇。---- 俨然SR堂而皇之排在了N字头系列期刊之后,甚至比以严谨著称的PRL都来得有面子。或者我对这个排名有点过于敏感了。 ---- http://www.jxsrmyy.cn/news/Hospitalnews/2013/0206/1643.html “1月31日,Nature旗下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刊发了江西省人民医院刘某某教授和解放军总医院科研团队在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新成果,文章标题为Direct differentiation of hepatic stem-like WB cells into insulin-producing cells using small molecules(SCIENTIFIC REPORTS | 3 : 1185 | DOI: 10.1038/srep01185)。标志该项研究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 以任何标准开看,SR的文章算不得国际先进。这篇报道有点狐假虎威的意味,借了NPG的和nature的名头来唬外行和一些标题党派的。 当然了,现实里,不能要求所有的作者告诉读者,有关SR文章的录用原则和标准的真相,它和N的关系,也不能要求写稿件的人去详细阅读SR官网上的仅有的英文faq和办刊理念。但从理性上,从做事的规范来讲,要求真相有什么过错? 一些科研投机者,趁在短期内业内还不了解该期刊的定位水准、或者说办刊初始稿件质量控制的标准,作者所在单位、系统的绩效评价者、评价系统对于期刊质量的反应的迟滞性、低效,以及不具备少数业内人士的客观认识,甚至连业内人士都是一窝蜂的盲从。只有在认真了解了该期刊,然后再看到这些报道,才会不自觉的将SR和科研投机联系起来。从目前来看SR也不是千里马(当然从SR创刊之初NPG对它的定位也不是,只是人们还习惯性的因循而已,以为真是树大好乘凉),用统计学的观点,SR的文章很大程度上不都是金子,只能说是仿钻。路遥才能知马力,且拭目以待。 有网友说,从一个杂志的办刊标准,就可以大概判断其水平。诚然。根据可以查到的一些对于这个杂志的反馈信息,毁多誉少,相信有一部分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管nature推出这个杂志是出于什么目的:推动open access的发展,免于在很难预测的将来被动、后发;亦或是$1350。 有人出于迫在眉睫的现实考虑-毕业对IF的要求-而在网上发问:SR会不会是个坑?则有回复说了它都不冠以nature。观棋不语。当然,OA也是一种科研经验分享模式的实验,不冠名这也反应了npg的审慎和观望态度。也的有说,有npg做后盾,“值得投资”。投资什么?老老实实做文章,以自己和圈子里的人的正常认知,找一个适当的杂志投了,就行了,这都基于某个杂志之前的名誉+它的办刊宗旨的了解,知道跟自己水平相当。而“投资”道出了投机者的心态,奇货可居,吕不韦也确实猜中了故事的前半段,也享受他那次历史上有名的成功的投机案例带给他的回报。前提是货奇,货不奇,何以居之?总之,不论怎么看目前它都只是一小部分人眼中“看上去可能会很美”,连它的投稿人不具备一个正常水准的期刊具有的的心态:或观望或失望或奇货可居(只因N?),赌它以后IF可以飙升,而不是理性判断。 Open access的理念其实是这样的:创办人提供平台,人们只是一股脑展示所有的看家本领,不管是使出吃奶力气,还是庖丁解牛,我只从投稿人收费,因为他只是想展示自己,至于文章的阅读者,不存在付费,也就不存在传统意义上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契约,出版商也就不用为它的产品质量-文章的质量负责,大有“如有不恰当使用造成的损失概不负责,与商家无关”,“本节目由专业人士表演,切勿模仿”的意味。当然,现在人类的生产力越来越强大,以至于有时候都有失控之嫌,科研以及科研论文也是,OA也就是提供像科学论文的读者文摘之类的心灵鸡汤式文章。真正的科学是讲求竞争、讲求原创的,当没有门槛的时候,你也有权利对其保持严肃的警觉! 时间和所花费的经历决定了一个工艺品的价值,这个论断也可以用在科研文章上:对于强调,快速,低门槛、基于单篇文章评价体系,而不是杂志的严格编辑制度和学术信用,把同行评议的权利交给读者,其实这是期刊本身的不负责任,那么这个不受任何准入约束的读者组成的同行评议会有多少的水分,人类到现在对于人性自身的信心有多少?是不是人越来越高尚,法律和规定是越来越少了?不是的,恰恰相反,随着对人性的洞悉,这种约束个人和团体行为的规范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致了。你能指望一篇在办刊宗旨是快,还有基于读者评议的文章的质量?当然不是说完全没有可能有好文章出现在SR,没有任何绝对的事情,如果有那终将会被证明是错误的,总数为10000的文章里出现一篇例外,这个绝对也就被打破了,这是任何人都应有的常识。但有正常理性的人是会相信统计和概率。这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一个体系和屏障保证个体文章质量、(统计学)总体文章水平、期刊水平。单篇文章的质量将与该期刊整体质量无关。 而SR很清楚说了: article-level metrics put the onus on the individual article rather than the journal as a whole,The Impact Factor is hard to predict and it will not be available until at least 2013 总之, 很多人认为,SR是离Nature最近的距离 。 附: Martin Fenner, technical lead for the PLoS Article Level Metrics project的一篇文章链接: http://blogs.plos.org/mfenner/2011/01/06/new-journal-nature-one-launched-today/ 其中他说道:The launch of Scientific Reports is a good sign that PLoS ONE is doing something right . It will be interesting to watch whether the two journals will only be competitive – they are aiming for the same manuscript submissions – or will also collaborate on projects such as article-level metrics . 其实,他们是在探索尝试互联网新时代,科技文献的共享交互的方式。上面这段话也可以看出PLoS ONE也从NPG 创办SR找到了一些信心和肯定。未来在哪儿不好说。但当前专家评议还是主流,至少有一道坚实的屏障保证绝大部分文章最终以正式的排版的形式负责任地呈献给读者群。说白了,读者拿SR当传统的N系列期刊对待,拿其中的文章较真,肯定不对,因为它本身就是试验品,SR自己都说了文章的重要性要靠readership决定,就如在题记里引用的SR办刊理念开宗明义,也就是说他把这种评判权交给读者了:我亲爱的读者,我已经从作者那里收过审稿费了,我的义务就是呈献给我亲爱的读者。如果说作者出于对它的办刊理念的认同 - open access article-level metrics - 不妨投稿,就算投它一票。但直到你的文章on line了(因为只有online版本),你不能说是通过了最终考验(根据它的审稿规则至少一个审稿人),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刚刚开始! 一切都开始于after publication! 寄希望于一些在实验室忙的屁股着火的科学民工网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终入选进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1350的意义在于,SC介绍作者的工作跟读者见面,它虽然宣称自己也有peer-review的职责,但重点应该还是reader-review,这应该就是article level 的要义。希望能看到NPG科技出版贵族的全新尝试早日成功。 写到这里,好像是完成了一次关于open access article-level metrics的自我教育。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1388 次阅读|73 个评论
大投机【幽默】
seawan 2013-3-13 21:53
大投机 【按: 关于投资投机之论议颇多,下亦为其一也,博一笑】 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古今一也,人与我同尔,岂有厚此而薄彼之理!投资之所谓基本面分析,强辩优劣,谬议高低,实乃逞小人之智而行逆天之事,故其败亡亦必指日可待也。 阴符曰:『道者盗也』。 此“盜”非盗天地之精华,乃揣摩天意,盗取天机,从而顺天行事之意。何谓天机?损有余而补不足。故低沽而高售,乃替天行道,为民造福。投机之德不亦大乎! 纵或智者千虑,马失前蹄,也不枉曾经壮怀激烈,豪情万千,供养于市场之流动性,献身于理想之乌托邦。 而若能洞悉道妙,勘验精微,则能上合天心,下顺民意;纵横驰骋,挥斥方遒;搬山运海于谈笑之间,销金烁银于网络之上;平民怨,灭豪强,建乐园,安国邦,重现伊甸美景,共享大同之乡。大丈夫之意气能如此,不亦快乎! 故曰:大投机。
个人分类: 幽默|25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投资与投机
seawan 2013-1-30 13:19
智库百科: 投机(speculative/speculation) 投机与 保值 恰好相反,投机不是避免 外汇风险 ,而是接受或利用外汇风险。投机不是要尽量减少损失,而是要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 汇率 不断变动恰好为 投机者 追求利润提供了机会,创造了条件。投机者既可以利用软货币投机,也可以利用硬货币投机。 软货币 投机的本质是“先贵卖后贱买”。 硬货币 投机的实质是先贱买后贵卖。 百度百科: 投机指根据对市场的判断,把握机会,利用市场出现的 价差 进行买卖从中获得 利润 的 交易行为 。投机可分为三类: 长线 投机者 、 短线交易者 、逐小利者。 投资家 和 投机者 的区别在于:投资家看好有潜质的股票,作为 长线投资 ,既可以趁高抛出,又可以享受每年的 分红 , 股息 虽不会高但稳定持久,而投机者热衷短线,借暴涨暴跌之势,通过炒作谋求暴利,少数人一夜暴富,许多人一朝破产。投机专门选择哪些价格被低估,但极具成长性的股票。中国 资本市场 的投机性浓厚。 【问题】 投资和投机虽然有模糊的边界,但是基本上还是可以区分的,那就是, 投资看重的是投资对象的价值,而投机看重的,是价格的波动。 但是,投机者是期货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润滑剂(百度百科),既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承担了套期保值交易转移的风险,是期货市场正常运营的保证。那么问题是: 投机活动是否应当归于“正常”的商务活动?是否为社会创造价值?? 我的看法是: 1. 从动机上看,“投资”和“投机”没有区别 ——投资和投机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商务活动的动机也不能作为道德评判的依据。 2. 从风险大小上看,投机是“活雷锋” 投机分子们“牺牲”的比例总是很大的 另外,风险的大小和输赢的比例, 都不能用于论证商务活动的性质的不同。 3. 商务活动的价值, 只能从商务活动对市场的价值来衡量; “投机”,站在市场的立场上,是有积极作用的。 4. 从商业进化的角度来间接地理解 ——一种经历长期商业历史而仍然活跃的活动, 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和作用。 因此, 可以安全的推论: 投机, 正如投资, 是完全正常的商务活动, 也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投机者
个人分类: F|1993 次阅读|0 个评论
疯狂的石头
jiangming800403 2013-1-9 11:31
刚刚过去的2012年,铁矿石市场走出一轮过山车行情。首先是一路下滑到三年里的最低点,而后从9月份不足每吨90美元的底部一路攀升至150美元以上,达到15个月来的顶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中国矿占全球产量的1/3以上,因此国产矿的边际成本也就决定了铁矿石市场的出清价格。每吨800元大约是国产矿价格的一个分水岭,800元以上,国内矿山就会加大马力生产,而低于800元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矿山因亏损而停产,而600元以下的价位国内矿山几乎将面临全行业亏损的局面。2012年下半年国内铁矿经历了冰火两重天。 十八大以后的 中央经济会议释放的城镇化信号,提供了铁矿石石市场逆转的心理基础 。但通红的石头只是冬天里的一把火,而且是虚火。城镇化信号对如此庞大的钢铁产量而言只能说是望梅止渴。如果不是发改委的限制,中国钢铁产能早就突破了10亿吨,这差不多相当于20世纪后期的全球产量。2012年全国钢铁产量在7亿吨以上。即使按照如此庞大的基建规模计算,全国建筑用钢材不会超过3亿吨,而全部工业用钢也只有2-3亿吨,全国钢铁产量中有1/10以上出口,主要是东南亚国家,剩余的则转化为库存,东南亚市场不会有突破性的增加。 供过于求的市场压力与高昂的原材料采购成本,不仅2012年而且2013年钢铁行业也将全行业亏损。铁矿石不可能脱离基本面走出独立行情。但是 大宗资源性产品由于其较低的有形和无形磨损,正在脱离实体经济,成为一种金融投机的工具 。高达近30万亿元的银行存贷款差所具有的超流动性就如同金融市场中的堰塞湖,一旦释放,就将横扫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在 经济危机中,最大的危机就是不承认危机,不顾及真实的社会需求,而人为推动生产继续扩张而试图掩盖或推迟危机 ,这就如同强迫患消化不良的人继续进食一样。这样,只有当资本一直折腾到破产,才能消停下来,实际上是延长了经济危机的痛苦。 30万亿的银行存贷款差则是维持中国金融系统稳定的最后的安全绳。我们不能把它们在不停的“庞氏骗局”中折腾干净。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29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求学之路的“兴趣”与“投机”之一:我的大学我做主
baocunkuan 2012-12-8 17:05
尽 管经常听人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甚至连我自己也有时会这么说。然而,在我的求学路上,我却是一个“投机主义”者。 当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家人是主张我学医,因为在他们看来,人总归是会有病的,医生总归不会没工作的,大不了回家开诊所,也不少挣钱,而且可以传给“小孩子”,因为我们村诊所的医生大都是子承父业。其实,这一想法也挺“功利”的,但是很朴实。 我却坚定地报考了长春的一所师范大学,理由有三:一是师范类院校不用交学费,且有师范奖学金,这对于出自农门、父亲年事又高、家境又不好的我来说,尤为重要;二是长春地处东北,不属改革开放前沿的长三角、珠三角,物价应该不贵(其实上了大学后,发现长春物价并不便宜);三是我无意中发现那个师范大学有“环境科学”专业,而中小学都没有开设此类课(不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不大可能会到中小学做老师。 要知道,那时“农林水,地矿油,师范学校粉笔头”是被人瞧不上眼的学校和专业,报考师范院校的通常是考大学处于“可上可不上”的同学首选。而我这样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学生,许多同学、老师都认为我报“低”了。 我坚持着自己的意见,给家人说是报考了省内的一所医科大学。高考结束的第二天,我才告诉了母亲“真相”,母亲泪光闪烁,以为家境委屈了我。 于是,我就成了“拿着师范奖学金,读着非师范专业”的学生。还好,若干年后,还是做了教师,当然做的是大学教师,也算没有辜负当年“每月 30 元”的师范奖学金了。
29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资源的稀缺和不便利造就了从中投机的事情
热度 9 cutefay 2012-9-9 10:43
昨天在过街天桥上的地摊看到有人回收公交卡,不禁引发我的一番思考。 北京市的公交车的押金是20元,购买公交卡可以在全市任何一个公交一卡通的站点买,这站点到处都是;而退公交卡的时候,却只可以在全市指定的几个特定的站点退。人们为了退这个公交卡,可能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还要再排一个小时的队(因为退的人多,点太少),这就给人们退公交卡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性。于是,很多人就不愿意为了这20元钱这样奔波。在这种情况下,回收公交卡的小贩就出世了。他们以15元的价格回收一张公交卡,等攒上一堆公交卡的时候,再一起去退,这样每张公交卡可以赚5元钱的差价。 从法律上来说,这样的摆地摊的倒卖行为是违法的,但为什么会这样流行?我认为,社会管理者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去反思,而不是一味地打击这样的现象。既然卖公交卡可以什么站点都可以卖,那为何不能什么站点都可以回收?在理论上讲是当然可以的,但是公交公司只是为了自己公司管理方便,而实行了这样不合理的规定,让社会大众的利益受到损失。 再一想,春节倒卖火车票现象,也是类似的,是资源的稀缺性造成了人们买票的不便,导致了票贩子的行为。 自从北京买车实行摇号制度之后,北京也有“车牌号”的贩子了。摇号制度其实是对市民正常权利的剥夺,但没办法,天朝是只管国家利益而不顾百姓利益的。 如果从法和情两个角度来分析小贩、公交公司和城市管理者的行为的话。小贩的行为是不合法但合情,而公交公司和城市管理者的行为是合法但不合情,这中间蕴含了巨大的利益。小贩只是赚取了其中一点利益,大的利益都在公交公司和城市管理者,所以城市管理者可以纵容公交公司的这种对消费者不利的霸王条款。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3187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温家宝 : 把抑制房地产投机投资性需求作为长期政策
whyhoo 2012-7-7 18:28
温家宝在江苏调研时强调 把抑制房地产投机投资性需求作为一项长期政策 新华社南京7月7日电(记者李斌 张宗堂 王骏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日在江苏省常州市调研时强调,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仍然处在关键时期,调控任务还很艰巨。必须坚定不移做好调控工作,把抑制房地产投机投资性需求作为一项长期政策。 7日上午,温家宝来到常州市飞龙新苑小区看望居民,并与省、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质量监督等单位负责人座谈。温家宝说,经过多年艰苦不懈的努力,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了一定成效。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出现环比微升,6月份一些城市新建住宅价格出现环比上涨,目前房地产市场信息比较混乱,市场对房价走势的预期出现一些变化,群众普遍担心房价反弹。 温家宝强调,进一步做好调控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继续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防止变相放松购房政策,防止不实信息炒作误导。要把抑制房地产投机投资性需求作为一项长期政策。继续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加强市场监管,对涉及违规骗取购房资格的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要严肃查处。对有地方出台或变相放松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要有针对性地及时制止纠正。同时,抓紧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要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工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决不能让房价反弹,造成功亏一篑。二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支持房地产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满足合理的自住性需求。三要继续稳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尽快形成有效供给。今年上半年保障性住房已经开工470万套,基本建成260万套,相关工作正在平稳推进。各地区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加快用地审批和供应,吸引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建设,确保开工和建设任务顺利完成。要高度重视工程质量,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注意完善保障性住房的配套设施,方便群众生活和工作。合理确定公租房租金水平。特别要注重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可持续性,抓紧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参加调研和座谈。 原文见 http://www.gov.cn/ldhd/2012-07/07/content_2178459.htm
个人分类: 经济|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震灾期的投机!——写于2008
ssyandmltcdj 2012-5-5 00:35
近来全国人民都在忙着震后救灾,忙着捐款、做志愿者等等,甚至很多人见面的问候都变成了 “ 你捐了吗? ” 甚是感人。 可是也有些人敢于逆流而上,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处处投机。成都的帐篷平时 100 元的买到了 500 元;王 -- 石捐了非常时期的 200 万常态款,甚至还硬性规定员工捐款不得超过 10 元;朱 -- 学 -- 勤先生作为堂堂历史学家更是抛出 “ 天 -- 谴论 ” ;最近更有甚者在江西某些人为了头上的红顶子硬性要求党员捐出一月工资。 成都小投机商终 “ 自食其果 ” 地震以后,很多人将 1 元的矿泉水卖到 3 元、 5 元, 2 元的方便面卖至 5 元、 8 元,更有甚者,将平时 100 多元的帐篷买到 500 多元,大发灾难财。今天他们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最严重的将受到万元以上的处罚,真是有些大快人心。 可是这些小投机商与下面提到的几位和一些位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极端理性的王 -- 石 王 -- 石自己捐款 200 万,这本无可厚非,卷多捐少无所谓,善小也是善。可是其发表了 “ 灾 - 难 - 常 - 态论 ” 、 “ 持 - 续 - 捐 - 款论 ” 、 “ 捐 - 款 - 负 - 担 - 论 ” 等一系列的骇人听闻的话语,甚至大言不惭的说他自己感觉 200 万是合适的,这 200 万相对于去年 500 多亿的销售收入不知是否真的合适?最可气的是竟然要求普通员工捐款不能超过 10 元,怕造成负担,你管着自己就是了,连普通员工的爱心你都要管,这岂不是在肆 - 意 - 糟 - 蹋普通员工的爱心?难道连献爱心的自由都没有了?幸亏王 -- 石先生你规定的是 10 元,如果是最低 200 万,那岂不是这些人砸锅卖铁甚至把血抽干净也达不到?这里面不仅仅是在肆意蹂躏践踏员工的爱心,究其根源是帝 -- 国 - 思想在作祟, “ 在我的王国里,我说的话就是圣 -- 旨,谁敢反抗? ” 民 -- 国年间的曾经有过为 “ 航 - 空 - 救 - 国 ” 硬 -- 性 -- 规定捐款的举措,但是其规定:薪额不满 30 元者月捐三角, 31 元至 50 元者月捐 6 角, 51 元至 100 元者月捐 3% , 101 元至 200 元者月捐 6% , 201 元至 300 元者月捐 8% , 301 元以上者月捐 10% 。只规定下限,而无上限,这里面的捐助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了,就连鲁 -- 迅 - 先生也在讽刺储 - 蓄 - 救 - 国、文 - 学 - 救 - 国、艺 - 术 - 救 - 国后,独称许: “ 只有航 -- 空 -- 救 - 国较为别致,是应该刮目相看的 ” 。 单就王 -- 石先生敢于逆流而上的勇气及其如此非常态灾难中的冷静之常态,我很是有些钦佩的。但是我认为,王 -- 石先生也是一个投机者,他投机不为钱,为了什么,说到底为了名或者权,也许他的名声够大了,该不为了名,那就是为了 “ 商而 - 忧 - 则 - 仕 ” 了,让天下人都看看,我是有治国之能的,如此泰山压顶竟面不改色,头脑如此理性是不多见的,那是可以称当世第一的! 政治甚为敏感的朱 - 学 -- 勤 朱 - 学 -- 勤: “ 这就是天 -- 谴吗?死难者并非作孽者。这不是天 --- 谴,为什么又要在佛 --- 诞日将大地震裂? 爱中华者,当为中华哀。华南雪灾,山东车祸,四川 -- 地 -- 震,赤 - 县 - 喧 -- 嚣该清醒了。圣火应该停一停,国旗也该降一降,就为黎民百姓降一次吧,他们不是伟人,只是遗骸,遗骸千万,只是无言。 ” 堂堂历史学家,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南都的大师级人物,竟然如此一口一个天 -- 谴,一口一个佛 -- 诞。甚至连是否是天 -- 谴其自己都弄不通时,竟然发此语! 天 -- 谴出处是汉武帝时遭大灾发 “ 罪 - 己 - 诏 ” ,当时正值儒家思想由 “ 克 - 己 - 复 - 礼 ” 进入 “ 天 - 人 - 感 - 应 ” 阶段,因此董 - 仲 - 舒建议大灾乃是上 - 天对统 - 治 - 者的处罚和警告,因此需要皇帝发 “ 罪 - 己 - 诏 ” 诏告天下,以示自己的反思。朱 - 学 -- 勤先生的政 -- 治 - 隐 - 喻不言而喻,但是第二句话是个小学生都看得出有问题的话,朱老师堂堂博导专家如何竟感觉不出? 说到底,朱 - 学 -- 勤先生也是一名投机者,只是其投机的不是钱,而是权,几千年的 “ 学而优 - 则 - 仕 ” 思想在朱先生的脑子里已经扎根、开花而结果了! 可是这些都还不算什么大投机者,真正投 - 机 - 大 - 亨那是下面这些位。 捐 - 款 - 多 = 顶 - 子 - 红? 今日在网上遇到友人,在江西工作。震发第二天已经捐款,但是在单位里为了不使领导同事面上无光,在单位捐了款之后又到红十字会捐助了一次,还通过中国移动发了很多的 2 元短信进行捐助。可是今天竟然让强制捐款一月工资,全体党员必须捐助,而且是先扣钱后签字,并不是自愿捐助,美其名曰 “ 特殊党费 ” 。如果不签字就找人代签,不签也得签,不捐也要捐!而且说是上峰的命令,单位领导也无法。这和王 -- 石先生的最少 10 元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之妙。王 -- 石先生果然有先见之明, “ 捐款负担论 ” 在此得到了强有力的印证。友人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灾区人民尚未脱离苦海,友人也即将跟着加入灾民队伍了! 我马上查了有关江西的捐款报道,果然江西因为捐款较少受到了不少批评。但是江西本来就不富裕,又是农业大省,经济欠发达。难道为了捐款让这些并不富裕的地区非要全部变成灾民?难道捐款多就等于善大? 强制捐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说到底还是某些人觉得脸上过不去了,惨淡经营多年,值此国难之时显出自己的治理无方,生民无钱,那还了得?怎么也要做出个样子来,发展经济是个长远的事情,临上轿现扎耳朵眼那是来不及了,干脆就硬性摊派好了!但是硬性摊派之时还是要做的漂亮,所有党员缴纳特殊党费,然后签字,表示我江西虽然穷,但是革命老区的党员觉悟还是很高的! 为了自己的官运亨通,为了头上的红顶子,竟然肆意践踏广大人民的爱心,其心可见,其志不小! 那些卖帐篷的小投机商只是借灾难掠夺人们的钱财,只属小巫;而王 -- 石、朱 - 学 -- 勤之流的投机者为了输出自己的 “ 龟头上的药 ” 而哗众取宠,不合时宜不计后果的发言也尚属小巫;江西的这些位投机者则不但掠夺钱财而且肆意践踏广大人民的爱心,当属大巫了! 这些形式各样的投机分子,也算是构成了抗灾期间的让人叫绝的一道风景。也许有这些人的村子,更显的我们前线救灾者和志愿者的可敬。毛主席那句话再次应验:凡是有人存在的地方,就一定有左中右! “ 龟头上的药 ” 的故事:话说古代某个时候,有愚妇蠢夫二人,某天发现妇人之阴道深处竟有不适之感,夫妇二人感到担心,便去求治告医。大夫某告诉男子,不必担心,我自有妙药回春,只需往里给药即可解决问题。男子就说: “ 大夫,请你快点用药治我娘子之病 ” 。医生二话不说脱掉裤子把药抹在自家龟头上就推送进去了。男子大惊失色,然不敢发作,等医生完事男子愤愤不平的说: “ 要不是你龟头上抹着药进去是为了治病,我一定要到衙门去告你强奸 ” 。医生则辩解说: “ 如此这般方能准确便捷而利于药效之发挥 ” !
个人分类: 尚书杂谈|26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诸位介绍一个SCI牛刊
热度 5 xin 2012-4-27 07:44
昨日无聊,网上闲看,偶遇牛刊,兴奋万端。今早起来,余味未尽,编写一文,与诸位分享,莫错良机。 1 、牛刊简介 该牛刊是 PLOS One ,可能您已经非常熟悉,我是昨天才真正的知道这个 SCI 刊物的。所以,写的略有 啰 嗦 。 PLOS, 是公共科学图书馆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的缩写, PLOS 的定位是: “a nonprofit open-access scientific publishing project aimed at creating a libra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and other scientific literature under an open content license.” ,说白了就是为每位科研人员提供科研成果共享的平台。所以, PLOS 的一大特点是其旗下所有包括 PLOS One 在的 7 种期刊都是采用开放获取 (open access, OA) 方式出版,只有电子版,没有纸质版,面向全球免费下载。 PLoS ONE 是 PLOS 系列期刊中,是最年轻( 2006 年创刊)也是最大的(指发文量)。 PLoS ONE 刊名中的 ONE 取得很有意思,让我想起了现在流行的多功能打印机: “all-in-one", 所以该刊的文章研究领域非常之广泛,真正 “all-in-one"! 2 、真正的大块头 这个刊物享誉世界的重要原因是其发文量惊人!该刊自从 2006 年底创刊以来,在 Web of Science 上可以查到的各类论文总数,分别为: 2006 年( 137 篇、 4 篇、 2.9% )、 2007 年( 2460 篇、 37 篇、 1.5% )、 2008 年( 5434 篇、 149 篇、 2.7% )、 2009 年( 8808 篇、 222 篇、 2.5% )、 2010 年( 13516 篇、 766 篇、 5.7% )、 2011 年( 27828 篇、 3064 篇、 11.0% ),其发文量截止至 2012 年 4 月 17 日早 7:00 ,已经高达 6958 篇,其中,我们国人不负众望,以 China 为地址检索粗略评估, 2012 年在该牛刊贡献 894 篇,占所有论文的 12.8% 。 由此可知,近年来该刊物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发表的论文所占比例从 2006-2009 年的不到 3.0% ,近 2 年已经突破 10.0% (与影响因子 IF 超过 4.3 密切相关),有此趋势推之, 2012 年大有超过 15% 的可能!这已经充分表明我们伟大国家的科研实力已经突飞猛进! PLoS ONE 在 2009 年就已经是全球第三大(根据发文量)科技期刊。今年无疑它将坐上冠军的宝座,并且其发文量还会继续增长,但无论如何, PLoS ONE 现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是不争的事实,可能用不了几年,在中国科学领域,就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3 、慈善公益性刊物 公共科学图书馆( PLOS )是一家由众多诺贝尔奖得主和慈善机构支持的非赢利性学术组织,旨在推广世界各地的科学和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PLoS 出版了 8 种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开放获取期刊,可以免费获取全文,比较具有影响力。小木虫上刊物信息表明,投稿录用比例 100% (另传闻,官方报告接受率仅为 69% ),审稿费用每篇 1336 元,版面费用 4346 元 / 页,单价注意单位呀!而版面费最通常是 1350 美元。 4 、一些印象 ( 1 )多金霸气。在对 SCI 狂热追逐的年代,目前,发表 SCI 已经对国人来说已经没有多大的门槛,影响因子也不算什么大的问题,金钱更是阻挡不了多财、霸气的中国人。 ( 2 )嗅觉灵敏。只要是国人重视的 SCI 刊物,就异常精彩,成为世界学术发表界的一景。凡事受到国人热捧的刊物,年论文量都会剧增。海量来自中国大陆的论文,像雪花一样而来,可谓气势汹汹,势在必得! 期刊主页网址 http://www.plosone.org/home.action 在线投稿网址 https://register.plos.org/cas/lo ... %3D%252Fhome.action 小木虫刊物点评 http://emuch.net/bbs/journal.php?view=detailjid=6808 国外的赞美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kxMTA2NjY0.html
10207 次阅读|11 个评论
又红又专与又专又红
dongzg101 2011-12-28 17:40
在网上看以前的书,经常看到一个名词,又红又专!不由得想起学院每三年换一次中层领导很多岗位前提是党员! 我一直没想明白,书记是党员应该的,为什么其它正职也要党员呢?只有一些无关紧要的岗位,才没这个要求。 党员一定有领导能力么? 我记得在大学,那时宿舍有个很勤奋的云南同学写入党申请书。我就打听了一下我们班谁想入党,结果全班倒数第一和第二名写了入党申请书,经常去找系团委书记。经常考试不及格,我们鄙夷不屑。有几个还想写申请书的都不写了。很奇怪,入党以后成绩都及格了。听说有个毕业后还回去做了县长助理什么的。 想入党的同学对关系的认识往往比其他同学深刻,用时髦的词语来说就是情商比一般人高,情商高的人,一般情况下,把精力放到学习上的时间就少了。如果,从大学就认识这个问题,以后做了公务员,肯定是步步领先。而且他们的朋友都是一类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样就有个问题,你说,他们当了领导会提拔谁呢? 关键是我们选拔领导干部的制度这么多年一直是这样,这个关系网有多深,我也搞不清楚! 在大学都不用心学习的人,工作以后能下工夫学么?这是不可能的。应酬都没有时间。我工作这十年,说句实话,我天天喊学生学习,在学校,学习时间也不少,结果,我自己天天看小说,打游戏,在网上看电影,计算机的书买了不少,没看! 中国是陌生人社会,你说上级领导会天天和下级领导在一起么,只有那些有心思的,会创造条件和领导见面,什么有关系的找关系,没关系的就喊干爹、干妈!创造关系也要上!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我们的基层领导都是这样的人。就是麻烦了,这些人,情商高,在学生会一锻炼,能说会道,会演讲。谁有能力,谁没有能力,一清二楚。这就更麻烦了! 刚解放的时候,谁是敌人,谁是自己人看不清楚,所以要又红又专,先红后专!现在,只要愿意,谁都能入党,党员有8000万了,谁会成为胜利者呢? 可见,不同的时代,选拔人才的标准应该是不一样的!
20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房地产可以作为支柱产业和投资品吗?
热度 2 wya 2011-9-1 09:35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蒋正华到滨州考察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8/18/8508031_0.shtml 不知何时蒋正华先生变成了房地产专家,并传话: 关于房地产业的发展问题,蒋正华指出,房地产业是非常重要的 支柱产业 ,在保障民生、推动经济发展、推动消费、服务地方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房地产业的过度发展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隐藏着很多风险,所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调控。从政府来说,主要管廉租住房,用廉租住房来满足、保障群众的基本需求,来保持社会的安定;在 商品房 方面放开,让市场比较自由地按照价值规律来调节商品房的价格波动。政府在调控房地产发展中应该遏制谋取暴利的 投机性购房 ,满足居民用于 保值增值的投资性购房 ,大力保障群众的基本需求。 看来高官还真是多面手、全才专家啊! 但敢问经济学家们: 1、房地产是关系民生的“基础产业”,怎么能变成“支柱产业”?二者性质和目的截然不同,公益性和盈利性怎能混谈?? 2、居民住房到底是“投资品”还是“消费品”,甚至“必需品”?投资行为只应建立在非民生领域。比如古玩、金银器等。一旦涉及到人民生存权,不论国家还是个人都应当坚决抵制 ,何谈“投资性购房”? 把不正常的经济学现象当成正常,基本的经济学概念都没有搞清,是科学的悲哀还是人品的悲剧? 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2a21a010008lf.html 房地产业凭什么成为支柱产业? ——《上海证券报》2007年4月12日封5版 时寒冰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片面强调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功能,忽视了对居民住房的保障功能。特别 是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提出来,使其居住功能弱化,创利和寻租的功能被强化,导致房地产行业成了追求GDP与创造政绩的行业。 对房地产业支柱地位的质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把“房地产是国民经济与地方最大、最重要的支柱产业”称为“头号谎言”,其理由是:“房地产应该是一种被动的产业,而不是主动性的产业,即使它在结果上对经济起着支柱性的作用,但也是被动的。” 更严厉的质疑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曹建海,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尖锐地指出:“将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当前政府认识上最大的一个误区,是一个常识性的极度的错误。” 曹建海认为,目前房市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根本上说,都与政府将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有关”。 的确,房地产业的诸多缺陷使它难以扮演支柱产业角色。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它缺乏独立性,需要依附或寄生于其他产业上。 比如,房地产项目的设计由设计单位完成,工程建设由建筑施工企业完成等等。房地产业对金融业的依附性同样很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指出:2005年底房地产贷款达到3.07万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6.75%。倘若离开相关行业(比如建筑业),房地产业就成了“空中楼阁”。 支柱产业一般都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但是,《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04年末,全国共有房地产开发经营法人单位5.9万个,就业人员仅158.5万人。即使加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及“其他房地产活动”的就业人员,全国也仅396.3万人。 税收更是衡量支柱产业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准。 但是,尽管我国房地产行业存在着严重暴利,“培养”了大批富豪,但在国税总局公布的2004年度中国纳税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前300名内没有一家房地产企业,500强中也只有一家。国税总局发布的2005年度中国纳税500强企业中,房地产企业的数量仅占0.6%,纳税额仅占0.3%!房地产业偷逃税款之猖獗从有关部门的检查中可以清晰感受到。 而且,支柱产业的发展不能损害民生和其他行业的发展。 而房地产领域存在的让建筑企业垫资、拖欠建设企业工程款现象,既导致了建筑业高负债率,也衍生出诸如拖欠民工工资这样的社会顽疾———许多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根源在房地产开发企业而不是建筑企业身上。而且,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的研究,在房地产领域的利润分配中,房地产开发企业获取的利润占90%左右,包括建筑、设计在内的其他环节只占10%左右。 更重要的是,近年来,房地产领域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官商勾结、行贿、囤积居奇、哄抬房价等行为,加剧了政府解决住房这一民生问题的难度,房地产业的形象因此变得声名狼藉。 上海市委所属网站曾征求市民对房地产是否应该继续作为上海市支柱产业的意见和看法。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对上海房地产现状的指责声音占了相当比重,几乎可以用‘骂声一片’来形容。”不久,媒体便披露,在“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1个五年规划”中,房地产业淡出支柱地产业席位。 事实上,世界上大都把建筑业而不是房地产业作为产业支柱———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国外只相当于一个负责策划的环节,与国外所说的房地产企业并非一个概念。 1980年4月,邓小平在《关于建筑业和住宅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从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看,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在长期规划中,必须把建筑业放在重要的地位。” 2005年的经济数据显示,在国民经济的20个行业中,建筑行业排名第五,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4%的份额,领先于采矿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14个行业。建筑行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138.2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10134亿元,年均增长17%。建筑施工行业就业人数达4000万人左右,占全部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12.4%。 建筑施工行业每年为国家创造3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收入———这点更是房地产业所不能相比。 诚如任玉岭所说言,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创利和寻租的功能被强化”, 一些地方政府正是利用这一点,推卸本应由其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明目张胆地对抗中央调控政策,鼓吹、纵容房价上涨,以推动GDP上涨,累积自己的政绩。 房地产业不宜作为支柱产业,建议有关部门重新对其地位进行评估。 (此文在报纸发表时的题目为:《房地产业不宜作为支柱产业》,漫画作者为刘道伟) 房地产不是中国的支柱产业! http://www.xiangdd.com/_news1659.html 房地产是中国的支柱产业吗?或者说,应该成为支柱产业吗?对上述问题可谓见仁见智。但从中国的现实看,答案是肯定的。从去年年初的“国十条”到今年的“新国八条”,从百姓的买房大讨论,到市场的激烈反应,再到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的频繁动作,无一不显示出房地产在中国的特殊地位。 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维称,房地产业作为中国支柱产业的地位不容置疑。更早的时候,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则强调,虽然房价的高涨带来了社会对房地产泡沫的担忧,但汽车、房地产作为我国整个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一点也不能动摇。在姚景源看来,房地产的经济关联度极高,“房地产上游可以拉动钢铁、建材水泥,还可以一直拉动到家用电器,家里新买一个房子,换一个电视,甚至纺织业也被它拉动了,窗帘也要换新的。” 而国土部副部长贠小苏在去年底指出,“房地产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而不应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从近年经济增长结构来看,确实证明了房地产的“支柱地位”,住房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普遍在20%以上,住房按揭占总贷款的10%以上。2010年,中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9520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9%,再创历史新高。从资金流向来看,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曾说,“房地产就是资金流向的池子”;虽然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曾表示,4万亿的投资计划里没有一分钱进入到房地产市场购买土地,但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却指出,与房地产业有直接关系的投资占到4万亿的32%;据普益财富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国共发行了1970款信托产品,其中500款产品投向了房地产领域,在数量上占整体的25%,在资金规模上,总共1908亿的信托资金中,投向房地产的资金是1047亿元,占到了总数的54.87%。房地产“吸金”能力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银监会屡屡下发通知警示防范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风险。 虽然王珏林强调房地产业在国家GDP的比重接近10%,是我国加大投资、拉动消费和解决就业的最佳行业;国家统计局投入产出模型也测算出,在中国每100亿元的房地产投资,可以带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出286亿元,其中房地产业自身10.98亿元。但中国房地产业今后是否应该一直如此呢?以中国房地产业的严重泡沫化来看,房地产虽然起到了拉动经济发展和就业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它在未来仍然维持支柱产业的地位。 长期来看,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的根本增长动力,而过度繁荣,以及被过度依赖的房地产却表现出明显的“挤出”效应。 曾经盛极一时的温州正在成为上述问题的典型代表。《温州日报》曾撰文指出,过去十年,温州的投资率一直徘徊在35%左右,远远低于浙江省的47%和全国的67%。2010年上半年,人们印象中“不差钱”的温州,投资增速全省并列倒数第二,总量仅是杭州的25.7%、绍兴的49%。这可以说是一种产业“空心化”的前兆。但不愿投资实业的钱去了哪?实际上,目前在温州,具有一定实力的制造业企业几乎都涉足房地产,制造业企业“混搭”房地产企业已成为新的“温州模式”。浙江富丽达集团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该集团由单纯纺织业向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实业投资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后,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2倍。毫无疑问,房地产行业的暴利让实业不得不靠边站,这会让以制造业赢得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彻底失去根基。更严重的是,如果任由房地产继续“支柱”下去,产业升级将沦落为乌托邦式的理想。 一方面,房地产虽然带动力强,但对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却毫无作用;此外,在房地产短期效益刺激下,谁还愿意投入巨资、花费长时间去搞技术创新? 作为一个涉及产业、资金、民生的行业,房地产的过度发展正是造成中国宏观政策左右为难的鱼刺。地方政府在响应中央调控时的含糊其辞,金融体系在配套政策制定时的瞻前顾后,其实都是害怕调控伤及自身。一旦房地产受到打压,地方财政将难以为继;一旦房价出现较大幅度下跌,银行放出去的贷款将岌岌可危。这也是相当一部分观点认为房地产调控不宜过于强硬的理由。但如果不调控,不仅民生压力巨大,而且高房价造成的高投资成本将直接扼杀掉长期增长动力。 错误的政策设计让地方政府深陷房地产难以自拔,银行则患上房地产贷款依赖症,这些最终造就了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也让“房地产是支柱产业”的伪命题长期泛滥。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在我们看来,所谓的房地产拉动效应只是错误选择的结果,中国有更好的选择可以替代。通过打压投机活动,限制资金的过度炒作,能够将房地产业拉回到正常的轨道,给其他实业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资源,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产生更强大、更持续的增长动力。未来,中国要坚持长期结构调整的思路,彻底摒弃将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荒谬观点。 因为,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更不会有一个国家是靠“盖房子”就实现经济发展的。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683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研要置身于奖罚制度之外
热度 1 yanghualei 2010-6-26 09:14
科研工作者要置身于奖罚制度之外,以平常心视之 做它就因为喜欢得劲,发现某种东西单纯就是兴奋 避免科学研究的投机心理 科学工作是社会工作不缺的一部分,有无奖罚都需要进行 科研工作不要老是抱怨环境多不如意,以平常心视之 此立博后的第一篇文章 研究方向:社会物理学 希望大家多指点,相互分享和帮助
个人分类: 动物军事|3939 次阅读|5 个评论
民科议股:“对冲”是否能减轻损害?
TUGJAYZHAB 2010-6-13 21:38
昨晚,看了欧阳峰博文 《 关于做空,赌博与趁火打劫的随想 --当今最强交易读后》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3950 他写道:"在2007年前后的金融危机中,我常常想到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华尔街那些“天才投资家”们在房地产泡沫面前会象成群涌向悬崖的自杀老鼠一样?为什么就没有人看出他们的错误,并从中获益? 如果有了与这种群体行为“对冲”的机制,是否就能减轻或是消除这种泡沫的损害? " 很有启发。我和我周围的朋友都是金融外行,现在却在做投资实验,很滑稽,很矛盾。所以一直想入门看看,却一直不得其门。这篇文章看来出自内行专家之手(即使不是圈内人),而且似乎有新想法,和我们相似的想法,所以收藏了。今早并回去留了言。现在把思路整理一下,改成一篇短博文,存。 华尔街一直在教导我们:把钱 长期 交给我吧,这最符合你的利益,也符合公众利益。 如果你不交给我,自己搞,搞“短线投资”,则你赔了是活该,谁叫你不听我的; 而如果你赚了,是你“投机”,是你“缺德”,是你损害了公众利益,要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法律的追究。 如果你让我管理,管理的结果是赚了,那我是应该按本金提成的。 如果我管理的结果赔了,那是天意,因为股市是“随机系统”,我仍然要按本金提成,一分也不能少。 如果我管理的资金赔得太多,那政府看着办吧,是否应该用纳税人的钱来填补这个亏空。 我们不认可上述“理论”的可靠性,正在科学网测试、探讨一个新的假说: 股市是“多元(复杂、非线性)系统”。是多元时间演替系统 ,而不是“随机系统”。 我们认为,是这个系统中的少数几个“以偏概全”的大指数在媒体的渲染下,造成并推动了股市的动荡(当然,部分资金“傍大款”,随波逐流,也难辞其咎,却也无可厚非)。 相反,组成系统的众多小元素的无序震动,热噪动 ,每个投资者、投资公司根据自己独立的分析,“低买高卖”才是真正维持股市稳定的力量。 金融科学,金融市场不仅需要管理改革,而且更需要技术改革,认识改革,理论改革。要用“多元(复杂)系统”的理论来重新认识市场,武装干部,普及给民众。 也许,这个改革要借助来自外部的力量,要克服金融界内部的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建议对多元复杂系统 ,对熵,对时间系列有造诣的博友加入这个行列,造福社会
个人分类: 投资10|192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股市都是靠假新闻过日子
zhuzl 2010-6-10 01:38
进入公元2010年,中国股市就来了个急转弯,好似要将2009年的接近80%的上涨再收回去! 在这近半年的时间里,估计绝大多数股民和机构都被市场搞的乌烟瘴气! 我也是由开始的天天盯盘,改在了晚上回来关注一下,今天的股市更是富有戏剧性,然人摸不着头脑,于是在股群里发表了点看法,内容如下: 重回2008 01:14:56 股指期货的推出怎么带来的是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中国股市的不稳定性 海阔天空01:15:31 厄 睡觉了 好困  哈哈  重回200801:16:45 沪指涨2.78% 疑经济数据遭泄露 重回2008 01:16:50 莱茵生物业绩平平 股价12天内涨幅近9成 重回200801:17:02 工信部否认三网融合方案敲定 与广电仍存分歧 海阔天空01:17:11 中国就是这样啊 唉 海阔天空01:17:17 没办法 重回2008 01:17:21 中国股市都是靠假新闻过日子 重回200801:17:28 怎么会这样 重回200801:18:07 明天一早会不会又是一番忙着出货的情景呢 海阔天空01:18:23 不知道了 中国向来如此 消息满天飞 海阔天空01:18:42 一会紧缩 一会滞胀 唉 重回200801:20:13 这样的市场让股民不要投机,要投资,怎么可能 海阔天空 01:20:51 中国的股市似乎就是个投机的市场 而不是个投资的市场 重回200801:20:58 如果投资的话,也是入不敷出 海阔天空01:21:08 重回2008 01:22:44 中国的散户在股市里交学费的结果是学的了教训 海阔天空01:23:14 恩啊 所以没办法 只能去睡觉了 哈哈 海阔天空01:23:21 去睡了 重回200801:23:30 8
个人分类: 教育|34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经济学视阈下的读研行为——投资or投机?
spring87 2010-4-20 10:59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到处充斥着投资与投机行为,读研也不例外。我国读研大军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去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将近 40 万,今年各招生单位的招生计划比上年实际招生预增长 5.0% 左右。当越来越多的人投入考研和读研浪潮中的时候,这些想要读研或已经读研的学生又是如何看待读研呢?是将其视为人生某一阶段的投机,还是当做对自己人生的投资? 众所周知,投资和投机是两种基本的市场经济投入与收益行为,两者看似都是对资本的运作,但本质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收益时间长短不同。投资者注重长期收益,耐性强,投机者短期趋利性较强。二是资金周转快慢不同,投资者的资金流动性小,而投机者经常性倒腾资金。三是追求收益目标的方式不同。投资者喜于选择具有潜力的投资,认定目标后,毫不动摇。追求收益过程中,冷静且理智。往往在寂寞的等待后,利润超过他所想像。而投机者喜于追赶流动性,从众心理比较强,容易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不断改变投资方向。 读研,也是一种投入获益行为。投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成本,即读研期间所耗费的生命和所花费的金钱;另一种是因放弃本科毕业直接参加工作可能获得的收益,即机会成本。获益方面,按是否可见分为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两部分。显性收益,主要包括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读博机会、各类职业证书(如注册会计师、监理师、造价师等)、毕业后签的工作等等。隐性收益,则指在读研期间为人处事能力的培养、品德修养的提高和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观于一体的人生价值体系的形成。 读研到底是投资还是投机?可基于读研者在读研期间的投入与预期收益的不同来进行判别。本文综合考虑投资与投机的区别、读研投入与收益的内容以及根据获益时间长短的投机行为分类,将读研者大致分为四种类型:投资型读研者、长线投机读研者、短线交易型读研者和逐小利型读研者。 第一类,投资型读研者 投资型读研者,即希望通过读研促进实现自我价值者。该类读研者,自我人生定位非常高。他们绝不甘心栖身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普通、平凡者之列,而是志在成为社会上精英中的精英,对人生真、善、美的追求近乎狂热。在读研期间,他们表现得非常勤奋和努力,学习和工作热情高,做事主动性强,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每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善于思考,乐于钻研,积极对待学习和工作并能为之全力以赴。他们非常注重在为人处事方面的知识、技能与品格的培养、锻炼和提升,不仅是为了能力储备,更是为慎思、明辨夯实基础,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笃行。 社会心理学界的研究者 Kronsnick Alwin 早在 1989 年通过研究表明:十几岁以及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处于非常重要的人生时期,此间形成的人生态度很可能到中年都一直保持稳定。投资型读研者的认识出发点与此类似,他们认为读研是自我实现道路上的重要路程,在此期间注重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观于一体的人生价值体系的形成。与此同时,投资型研究者认定人生最大的投资就是自我实现,面对如考从业证书、到职业专科学校代课挣取外快以及去施工工地实习等短期利益的诱惑,能够理智分析,综合权衡长期与短期收益后,往往会毅然拒绝。 第二类,长线投机型读研者 长线投机读研者,就读研投入获益方面,相比投资型读研者更注重物质层面,具有典型的趋利性。该类研究生对人生职业生涯的中长期规划明确,对读研投入与收益的权衡期限较长。其读研获益目标明确,注重读研时获得奖学金,读研后能找到舒适和安逸的高薪工作、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以及更广范围的高层次人际关系网络等显性收益,且通常能为获益目标付出努力。但他们带有太过强烈的趋利性,往往不能沉下心来思考什么是读研更深远的意义。例如读研期间从事科研工作时,他们会努力做科研并发表相应的论文。但事实上,科研并不是他们真正有兴趣而愿意为之努力的目标,只是为实现物质利益或者是为顺利打开自身的职业生涯上升通道多准备几块敲门砖。此类研究生,虽具有较强功利性,但也能实现培养研究生的基本目标。并且,他们毕业之后仍可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甚至是大用之才,可称之为社会精英。 第三类,短线交易型读研者 短线交易型读研者,其读研主要是为了实现其短期目标,即通过获取硕士学位增加就业时的交易成本。在读研期间,该类研究生思考最多的是如何 提高就业技能,对知识积累、品质与修养的培养等,考虑甚少。他们甚至认为品质与修养谈起来虚、空、软,而从业证书与实习经验较为实在。因此, 其读研目标旨在读研期间多考取几张从业证书、多参加各类 实习实践等,以期积累工作经验并证明自己具备专业素养。至于读研最需培养的科研能力,短线交易型读研者往往不以为然。他们基本不做任何科研项目,对毕业要求发表的小论文和撰写的毕业论文,一般仅能符合基本学术规范要求,对于创新则无从谈起。 用反事实推理来分析,综合比较短线交易者读研与本科毕业后直接工作两者之间的投入与收益,前者所获收益与后者所获收益差异不大。如果不考研读研,本科毕业直接参加工作,在这两三年间亦能积累实践经验,且更丰富。对于从业证书,工作单位一般都会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参与相关从业证书考试。短线交易型读研者,若不能意识到这些问题,在思想上和行动中不能及时作出改变,那么事实上其并不能通过读研真正获益。 第四类,逐小利型读研者 逐小利型读研者,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为推迟就业而选择读研;二是迫于父母期望的压力,为获取硕士学位提高学历。其共同点是对未来没有明确目标,对读研没有强烈的获益期望。读研期间,其大部分时间并未用来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和提高品德素养,他们既不从事科研工作,也不参与基本的公共培养环节上课,而是用来追逐小惠小利。有些人凭借本科学识和研究生头衔,或忙于到各职业高校做代课老师,或接几份小学、初中或高中的家教兼职,甚至兼职发传单、张贴广告等纯粹的体力劳动,以挣取外快。有些人本身并没有读研意愿,不知读研应该做什么、学什么,恰巧不幸碰上了放羊式管理的导师,一年到头难得见导师一面,无人引导和指导,易迷失人生方向。致使整日蜗居于宿舍,沉迷游戏者有之,整日看小说者有之,迷恋电影与连续剧者有之,其所追求的小利即为每天安逸与舒适,无忧无虑,享受简单的快乐。此类读研者耗费了 2-3 年的宝贵青春,投入了父母辛苦挣取的学费和生活费,得到的回报也许仅仅是毕业证和学位证两张证书,甚至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敲门砖。 读研,有人是投资,有人是投机。投机者中亦有长线投机型、短线交易型和逐小利型。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一样,每个人的选择亦不同。究竟想要成为哪种类型的研究生,值得我们深思。
个人分类: 读研思考|3249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铁矿石谈判需防范垄断及投机“黑洞”
imking 2010-4-5 14:06
据新华社信息 据媒体最新报道, 日本各大钢厂近日已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初步达成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近1倍的定价,在协议价格期限从1年缩短为1个季度的问题上也基本达成一致。这个消息尚未由日本钢厂或矿山方面正式发布,但业内对这一结果的预期已占上风。业界关注:中国钢厂应采取怎样的态度?   记者近期广泛接触了业内各方面人士,其中较为理性的看法是:应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矿价谈判趋变的现实,避免无益的情绪化态度。当前,需要警惕和坚决反对矿商借产业集中的优势行垄断之实,以及铁矿石和钢材市场滑向不可控的投机黑洞。 历史地看待变局:有其必然的根源   凡是存在的,必然有其根源。一名长期跟踪全球矿价谈判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已维持40多年的传统铁矿石定价机制,是在全球钢铁业和矿石供求相对平稳的时期确立的,其框架是:以长期协议定量不定价,价格一年一谈。 但从2002年开始,中国钢铁工业进入超速发展期,由于国内铁矿资源的先天不足,对进口矿的依存度不断上升,全球矿石市场的平衡出现根本的变化。据公开资料显示,2000年,国内进口铁矿石仅0.7亿吨,占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的16%;去年已达到6.28亿吨,占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的68%。由于进口矿此前连续多年供应紧张,国内中小钢厂拿不到全球主要矿山的长协矿份额,所以滋生出一个中国独有的现货矿市场,而且越长越大。   中国需求的强劲支撑、全球优势铁矿资源集中于三大矿山的历史现实、长协价与现货价长期的价差,这些因素互相作用,必然会反映到矿价谈判的肌理中去,其趋变的动向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此前多年积累所致。 发展地看待变局:必然有理性的回归   面对矿价谈判的变局,业内分析师称:在全球矿石市场上,越来越大的现货市场已是一个既成事实,你不可能要求长协的传统定价机制一点不变。他认为,供求关系是主要的,今后只要供求转过来了,那么定价机制还是会跟着再改变的。   从现状来看,中国钢铁业生产之轮依然高速运转,铁矿石进口维持高位。另一方面,受市场的刺激,矿商以历史形成的市场优势,明里暗里采用惜售、节奏调控等手法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商品市场中也是见怪不怪的通常行为。据西本新干线最新发布的铁矿石市场报告称,今年前2个月,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石同比增加21%,进口金额同比增加41%以上。2月份国内的粗钢日均产量达到179.9万吨,再次创出历史最高值。业内人士表示,不论是钢材市场,还是矿石市场,都处在一个剧烈变动的阶段,供求+博弈的特征不可避免,这个特征必然会影响到现阶段的矿价定价机制中来。   同样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不稳定的阶段必然会过去。国内钢铁企业一位高层新近公开表示,中国未来钢铁原料海运需求将出现重大转变。他说,未来在对钢铁原料海运需求低速增长甚至是趋向于稳定的背景下,随着供应格局从垄断到多元的转变,需求格局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中国钢企将继续追求以长协为主的采购模式、增加长协需求比重,构建长期稳定的航运保障将成为一种趋势。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也认为,市场阶段性的现状必须正视,但未来的方向也应乐观地预估:只要市场关系理顺了,矿价定价机制一定会理性回归。 避免情绪化,不给定价机制调整留下黑洞 业内人士认为,在避免情绪化应对矿价机制调整的过程中,有一点必须明确,坚决不给垄断和投机留下可利用的黑洞。工信部相关人士已公开表示,希望继续坚持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使铁矿石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坚决抵制和反对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任何形式的垄断行为。欧洲钢铁联盟也表示有必要调查矿业巨头在定价中是否存在垄断行为。国内一位钢铁企业负责人新近公开提议,相关各方应共同合作,合力平抑相关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   业内分析师表示,现在矿商提出的基于现货价的短期合同灵活定价,还是处于矿商与钢厂直接商谈这样一个大框架内,这一点应该守住。要防止铁矿石定价的指数期货化或大规模引入掉期合约等衍生投机产品,坚决设立热钱进入的防火墙。   上述钢铁企业负责人列举数据说,短期投机性资本对海运价格的炒作,导致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矿价谈判期间海运费走高已成为一种惯例。2010年铁矿石谈判前期,自2009年9月24日到2009年11月19日,BDI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又出现快速上涨,指数涨幅高达114.3%。他认为,应进一步提高钢铁企业与航运企业间长期运输合同的比重,淡化BDI指数波动的影响,共同平抑国际航运市场的炒作,避免价格暴涨暴跌。铁矿石等相关市场也是同样的道理,不应走向投机化的道路,钢厂、原料供应商、承运商等产业链相关各方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个人分类: 钢铁企业|27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身边的幸福
weijia2009 2010-3-2 03:49
一直想补写一点有关幸福的讨论,最近收到一个学生来的邮件,写得很有见地,我原文照登如下。 -- 今天大雪纷飞被困在家里,无聊就上blog看看文章,竟然无意间看到了贾老师的博客 -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回想我毕业的时候,也是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挣扎。也许在上海那个高速发展的繁华都市,有太多的机会,也有太多的不公平和发自内心的不安全感。来美国一年半了,也许是因为我所在的美国乡村比以前宁静了,我感觉自己比以前平和踏实了很多。以前在上海,总是扩大不同选择之间的差异,总要求自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总是想着快速的回报,所以弄得自己患得患失,非常痛苦。现在觉得我这个世界是有best way, 但是不同选择之间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而我当初凭借自己的想象加重不同选择之间的差异,并且执着于此,除了给自己造成痛苦并没有任何好处。不过这个想法不是我想出来的,Adam Smith 在300年前就在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里面写了,呵呵。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个独一无二的人,长大了才发现其实自己都是顺着千千万万人在百年前都已经走过的路上走。虽然我想还是会努力学习,努力做事,可是我已经不那么执着于结果,努力寻找内心的平和与幸福。 所以我觉得您的其他学生也应该在人生的道路上慢慢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不再迷茫甚至痛苦。我写封信就是为了告诉贾老师,您曾经迷茫的学生也成长了。 这个感受很真实很有代表性。滚滚红尘之中我们大家活得都很辛苦,我们总是想着抓住前面的每一个机会,怕在竞争中被人捷足先登了。学生是这样,教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很多人问我现在在美国跟以前国内做教授相比如何,我说现在也很忙,但不如以前那么stressful、那么没有头绪、那么不开心。找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来说事吧,电视剧《蜗居》最后一集,海萍跟妹妹海藻意味深长地说了一段话就很有代表性。她说有天陪妈妈去逛街,人流就推着她们向前走,想停下来都不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来不及细想,就这么懵懵懂懂地被人推着往前走。曾经的坚持、内心的原则就被家庭、被工作、被房子、被现实生活磨砺得不剩些许。每当看到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因为放弃了原则而省了十几年的奋斗让我们真的不服气,我们甚至责怪这个社会为什么这么不公平,让我们这些辛辛苦苦勤勤恳恳的蜗牛受罪?最后海萍(更确切的说是该剧的编剧)用巴菲特说的话来点题了 - 在任何社会经济环境下投机的成本总要大于投资的成本! 用我们的老百姓的话讲人间正道其实是走长线 用你的时间和努力去做长期投资,直到实现你心中的理想。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这个社会崇尚投机而轻视投资,连我们高校校园都在搞跨越式发展,即用非常手段去追求超出自身能力和条件的目标 这实质是一种投机文化。在这种文化驱动下,才有我们今天遇到的种种啼笑皆非的高校现象,而这些无心投资但还不具备投机能力的学生们自然是一片迷惘了。 学生邮件中的不同选择之间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一说放到时间或人生这根长轴上来看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最终看的是长期投资的结果。我在《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中提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高速变化中的社会,再没有一个长期固定的目标让我们为之奋斗、为之翘首以盼了,但我想这不是我们需要全民投机的理由,对自身的投资和提高应该是永恒的,这是我们人生目的所在,也是我们有能力捕捉上好机会的先决条件! 走长线的我们才会有节奏,才能找回自己,才能感受到身边的幸福。就像海萍惊诧地发觉都市夜晚的一场雨下得如此的美丽,其实我们都可以选择驻足欣赏一下我们所在这个城市的夜景,当某天雨点轻敲你窗,当风声吹乱你构想,如果你还能为之怦然心动,那么,你就是幸福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9448 次阅读|16 个评论
阿Q精神大发扬(配有图片,此文为抄袭,不是转载)
wangxh 2010-1-21 17:09
《阿 Q 正传》所映射出中国民族的多种劣根性和丑态 , 主要有下列数种: ( 1 )卑怯 阿 Q 喜与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与王胡打架输了时,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 假洋鬼子 哭丧棒才举起来,他已伸出头颅以待了。对抵抗力稍为薄弱的小 D ,则揎拳掳臂摆出挑战的态度,对毫无抵抗力的小尼姑则动手动脚。鲁迅说: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之道来自慰,倘他有了权力别人奈何他不得时,则凶残横恣,宛然如一暴君,做事并不中庸。 ( 2 )精神胜利法 在阿 Q 身上,一般赋予它以自私、保守、自贱与健忘等含义。阿 Q 与人家打架吃亏时,心里就说: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又如他穷得娶不上老婆,却自吹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于是他也心满意足俨如得胜地回去了。这种精神胜利法中国人发明得很早,后来与异族周旋失败,这方法便被充分的利用,即使现在我们南斯拉夫大的大使官被美国人炸了、战斗机在祖国南海上空被美国飞机撞废,国人怎样?还不是嚎叫几声、美国人出来个道歉就算了事,国人已经心满意足了,这就是阿 Q 劣根在国人身上烙下印记。 ( 3 )善于投机 阿 Q 本来痛恨革命,等到辛亥革命大潮流震荡到未庄,赵太爷父子都盘起辫子赞成革命,阿 Q 看得眼热,也想做起革命党来了。善于投机似乎成为中国民族劣根性之一。 ( 4 )自大狂与自尊癖 阿 Q 虽是极卑微的人物,而未庄人全不在他眼里,甚至赵太爷的儿子进了学,阿 Q 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崇,以为我的儿子将比他阔得多。加之进了几回城更觉自负。但为了城里油煎大头鱼的加葱法和条凳的称呼异于未庄,他又瞧不起城里人了。中国人动不动自称数千年的文明之邦、地大物博,自己是轩辕华胄,神明贵种,视西洋人为野蛮民族,毫无文化可言。当本应一城举办、中国却倾全国之力并自诩为无与伦比奥运会结束时,沾沾自喜于巨额金钱换来的那点儿可怜的虚荣。及屡遭挫败,则又说西洋人所恃的不过船坚炮利而已,所有的不过声光化电而已,谈到礼教伦常则何能及我们万分之一?甚至于饱受西洋教育的辜鸿铭还说中国人随地吐痰和娶妾制度是一种精神文明。这何异于阿 Q 将自己头上的癞头疮疤当作高尚光荣的符号,当别人嘲笑他时就说你还不配呢? 阿 Q 的种种劣性都有其培育生长的土地。活在清朝末年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还占统治地位时期,他赤贫如洗,没有财产、没有职业,连个家也没有,寄住在 土谷祠 。他经常受到赵太爷、假洋鬼子的打击、凌辱和周围平常人的嘲弄,对这些他都以精神胜利法一笑了之。由于他在政治上承受着沉重的压迫,经济上遭受着残酷的剥削,精神上蒙受着长期的毒害,人格上忍受着种种屈辱,所以 他有自发的革命要求,希望通过抗争,改变自己的现状 。但是由于长期封建思想的毒害,他也有自私、狭隘、封建、保守等落后思想。自发的革命要求和落后的思想意识,在阿 Q 身上始终是矛盾着的,他是这种矛盾性格的统一体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缩影。 新华网北京1月7日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7日表示,中方敦促美方停止售台武器,以免损害中美合作大局。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关于美国批准售台导弹的提问时,姜瑜说,中方坚决反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这一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她说: 中方已经向美方提出了严正交涉,敦促美方认清售台武器的严重危害性,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特别是 八一七公报 确立的原则,停止售台武器,以免损害中美合作大局。 有媒体报道,美国国防部6日批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向台湾出售爱国者导弹 。 新华网北京1月7日电(记者王宇丹 荣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7日表示,中方希望伊朗核问题各方通过外交途径妥善解决有关问题。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方始终认为,伊核问题应通过外交途径加以妥善解决,制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她说: 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希望有关各方不要放弃外交努力,进一步显示灵活,寻求有关问题的妥善解决。 联合国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业遂5日向媒体通报安理会本月的工作安排时也表示,关于伊朗问题,当前讨论制裁时机不成熟,外交谈判还需更多时间和耐心,通过外交努力弥合分歧、找到解决办法的空间仍然存在 。 新华网北京1月12日电(记者廖雷 孙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反对美国与台湾进行任何形式官方往来和接触,要求美方慎重妥善处理有关问题。据媒体报道,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将在本月底前往洪都拉斯途中过境美国。姜瑜就此表示,中方反对美国与台湾进行任何形式官方往来和接触,这一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我们要求美方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慎重妥善处理有关问题。 姜瑜说 。 新华网北京 1 月 11 日电 中国 11 日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 新华网北京 1 月 12 日电(记者廖雷 王慧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 12 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 11 日进行的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不产生滞留空间轨道的碎片,不会对在轨航天器的安全构成威胁。中国11日在境内进行的这次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姜瑜表示,这次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与中国一贯奉行的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是一致的。 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也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加强国防建设是出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正当需要。 姜瑜说 。 有一幅对联,网上只有上联: 美国不听我我就打你,俄罗斯你骂我我就打你,中国你打我我就骂你 请朋友们对下联! 参考文献: 中国敦促美方停止售台武器,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1/07/content_12771879.htm 中国呼吁伊核问题各方通过外交途径妥善解决问题,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1/07/content_12772435.htm 外交部:反对美国与台湾进行任何形式官方接触,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1/12/content_12797259.htm 我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1/11/content_12792321.htm 外交部:中国反导拦截试验不威胁在轨航天器安全,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1/12/content_12797238.htm
个人分类: 心之悟|5878 次阅读|1 个评论
经济危机的本质分析
wangyong77 2009-3-23 18:07
经济危机的本质分析 经济危机爆发与贫富差距有关系,社会上的纸币是守恒的,假如此时政府没有增加纸币,也没有销毁纸币,不考虑纸币的自然损失。为什么到经济危机的时候,人民都无法支付,企业商品积压,就是因为经济的波动造成了贫富差距,加上货币和金融政策的作用及其诱导,大炒家以钱生钱,富人以钱生钱,市场的投机,导致各种价格紊乱,市场紊乱,或者有人过度消费,导致贫富差距拉大,有人从中捞走了许多钱,而对应的必然有人陷入高度负债状态,或者是没有现金用于支付消费,某些物价暴涨也导致人们无力支付,这样经济危机就爆发了。 在考虑发现货币的时候也是如此,当考虑全球化的情况下,这种危机作用和转嫁到更加广泛。当然,炒作、货币战争本身是拉大贫富差距的。 当然经济危机由于有炒作,暴利的伴随,存在泡沫,因为泡沫的存在,使得资本和支付能力发生急剧变化,但是,对于社会危害最大的是无法去消费和运转,更多的本来是有需求的产品也不能得到消费,而且形成有效需求不足-积压产品-失业-有效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贫富差距的马太效应也是一样的造成这种恶性循环 。 一些金融创新造成了不仅人可以很富有,而且可能出于高度负债状态,这更加大了贫富差距。 经济的泡沫破灭前退出的许多人成为受益者, 破灭后被套牢的人则受害者,这本身也拉大了贫富差距。 这里贫富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投资、投机、消费、收入分配、价格突变等等,而且由于可能存在负债的情况,所以贫富差距可以更大,而且还会造成贫富差距的转移。经济危机有时候伴随的金融危机,由于不能偿还债务而造成信用问题,而信用的丧失与贫富差距也有关系,它将支付能力的不足进行了转移。 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政府应该首先保障就业,增加就业机会。失业无法控制,当就业不能作为有效的增加个人支付能力的手段的时候,应该采用各种政府措施,比如,社会保障,按需分配,平均分配等方式来增加个人的支付能力。原则上说,也是当个人不能支付的时候,政府来买单。当然也可以考虑借款贷款的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平均分配、按需分配水平应该是提高,按劳分配和按贡献分配的比例应该降低。因为经济发展本身就是为了人民更加安逸,休闲,而不是更加辛劳,劳动量应该逐步减少,而人们的消费应该逐步充实起来。社会生产的逐步自动化使得我们不是要尽力去生产,而是要有效地消费。 解决经济危机,只要想法提高人民的支付能力或者说购买力,比如考虑平均分配和按需分配,经济危机自然消失无踪。 其实政府的各种救市等行为就是将已经耗竭的支付能力补充起来,当然很大程度上是对某个公司或者个人的直接间接的救济(给钱)。政府的救济采用的钱也可能是通过印钞票得来的,相当于让货币贬值了,从每个人手上收税用来弥补。政府的救济效果也是要考虑方案的,比如,要拯救某个企业,是直接给这个企业钱,还是给消费者钱让他们去消费该产品,效果是不一样的,虽然企业,和消费者都是受益者,但是他们分配的利益不一样。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75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6: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