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信息资源价值实践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三十八——21.理论要点 58-60
pww1380 2014-9-18 14:53
信息文明之光(99):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三十八 —— 结论:信息资源价值论的整体理论架构与理论要点( 21 .理论要点 58-60 ) 杨文祥 2014 年 9 月 18 日 整理 说明: 上接本人博文《〈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三十七》。 58. 《联合国千年宣言》在重申了国际社会对联合国的信心,重申了《联合国宪章》“是创建一个更加和平、繁荣和公正的世界所必不可少的依据”的基础上,确立了包括 自由、平等、团结、宽容、尊重大自然和共同承担责任 六项内容在内的 21世纪国际关系基本价值 。联合国所提出的这六项21世纪基本价值就是 当代国际社会在信息时代共同的价值诉求 。 ( 《 联合国千年宣言 》 . 见: http://www.cws.net.cn/CWSNews/newshtm/y011204-4.htm ) 本书《信息资源价值论》所提出的 信息文明文化价值观体系 是 中华传统文化价值思维在信息时代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升华,是中国政府大力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的具体体现 。而 联合国 的这六种 基本价值诉求 , 则是与这一价值思维相一致的 信息时代行为准则体系 。 ( 要点58诠释 : 本要点揭示了 《联合国千年宣言》 所确立的以“ 自由 、 平等 、 团结 、 宽容 、 尊重大自然 、 共同承担责任 ”这六方面内容为内涵的“ 21 世纪国际关系基本价值 ”与本人在《信息资源价值论》中所提出的“ 信息文明文化价值观体系 ”内在是相通的。 “ 信息文明文化价值观体系 ” 是一整套关于信息文明价值取向的价值观念体系。 《联合国千年宣言》 所确立的“ 21 世纪国际关系基本价值 ” 实际上,即在实质意义上 ,则是由国际社会共同制定的,旨在将 “ 信息文明文化价值观体系 ” 这一价值观念体系相关理念付诸社会实践,约束国际关系行为的 价值准则 。 “ 信息文明文化价值观体系 ”, 参见本书有关章节 和第55条理论要点。 ) 59. 意识与心理形态 、 物质与实践形态 、 历史文化形态 构成了 信息资源价值的三大基本形态 。其中, 物质与实践形态 是信息资源价值整体结构系统的主体 。 ( 要点59诠释 : 本要点 揭示了 信息资源价值 的三种 基本形态 : 意识与心理形态 、 物质与实践形态 、 历史文化形态 。 其中, 物质与实践形态 是 信息资源价值整体结构系统 的主体 。 ) 60. 依 据本书信息资源价值论关于 认知信息 的层次划分和 信息与信息资源关系的理论 , 信息资源管理 形成一个由 事实型信息资源管理 、 知识型信息资源管理 和 思想型信息资源管理 三个层次构建的整体结构体系 。构成 这一统一整体的基础和运行机制的起点 的,就是 基于 信息自由流动 和 信息资源无障碍传递 的 信息资源共享 。 信息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 是通过 信息资源价值的充分创造和实现 , 推进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历史进步 。 在 信息资源 这三个层次的 逐层转化和提升的过程 中,无论是从 信息流 向 知识流 的跃迁,还是 知识流 向 思想流 的跃迁,都既是一个 信息资源的价值创造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 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过程 。 信息管理、知识管理和思想管理这三个层次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机制就是信息资源的三个层次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过程和机制 。 ( 要点 60 诠释 : 本要点揭示了以下五方面内容: ① 信息资源管理 的 三个层次 : 事实型信息资源管理 、 知识型信息资源管理 和 思想型信息资源管理 。 ②基于 信息自由流动 和 信息资源无障碍传递 的 信息资源共享 是构成 信息资源管理 这个三层次整体结构体系这一 统一整体的现实基础 和 运行机制的起点 。 ③ 信息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 是通过 信息资源价值的充分创造和实现 , 推进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历史进步 。 ④ 无论是从 信息流 向 知识流 的跃迁,还是 知识流 向 思想流 的跃迁,都既是一个 信息资源的价值创造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 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过程 。即通过旧形态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实现并完成新形态信息资源的价值创造。 无论是通过 信息流 向 知识流 的跃迁,完成 新的知识型信息资源 的创造和生成—— 知识创新 ,还是通过 知识流 向 思想流 的跃迁,完成 新的思想型信息资源和相应的新理论 的创造和提出 —— 思想创新 和 理论创新 ,都是如此。 需强调说明的是,上述这一“ 信息资源 三层次 逐层转化和提升过程 ”所描述的只是 信息资源价值实现和价值创造 的 一般过程 和相应的 理论模式 。实际上,在 信息资源管理的社会实践 中, 信息流 、 知识流 和 思想流 三者之间,往往会依据一定的现实条件 相互转化 —— 既可以是 信息流 向 知识流 和 思想流 的逐层提升,也可以是 知识流 向 信息流 ,甚至是 思想流 向 信息流 的 逆向转化 ,通过 信息流 的传递、交流与沟通,实现 知识和思想层次上的信息自由流动和信息资源共享 。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可参见本书《信息资源价值论》的相关章节。 ⑤ 信息管理 、 知识管理 和 思想管理 这三个层次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机制,就是 信息资源 在三个不同层次上的 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过程与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机制 。 ) 注: 正文出处:《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第 487-488 页。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 1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 .杨文祥.信息管理基础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 .杨文祥.论信息文明与信息时代人的素质 —— 兼论信息、创新的哲学本质.河北大学学报 ,2001 , 1 期 4 .毕强,杨文祥. 21 世纪信息管理丛书: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5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三十七 (补充版)
热度 1 pww1380 2014-8-26 11:17
信息文明之光(96-2):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三十七 —— 结论:信息资源价值论的整体理论架构与理论要点( 20 .理论要点 55-57 ) (补充版) 杨文祥 2014 年 8 月 26 日 补充整理 说明: 上接本人博文《〈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三十六》,并参见《〈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三十七——结论:信息资源价值论的整体理论架构与理论要点( 20. 理论要点 5-57 )》 55. 制约信息资源价值实践的有诸多文化因素。其中最根本的制约因素就是缺乏信息资源价值实践的价值前提。因此有必要在对价值思想领域人类文化遗产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凝聚古今中外人类文明中一切优秀的价值论思想和价值智慧,形成以 信息资源价值观 和 信息资源共享观 为核心内容的人类社会进行信息资源价值实践的价值前提。 这一价值前提就是信息文明的文化价值观。 信息资源价值观、信息资源共享观、整体观、合作观、发展观、和谐观这六种观念从价值内容、价值及其功能实现形式、思维方式、社会组合方式、价值目标和价值表现形式,即价值内容和价值形式;价值思维方式、价值手段和价值目标诸方面建构了人类信息文明建设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 信息文明的文化价值观是信息时代人类社会实现信息资源价值充分创造和信息资源价值充分实现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保障。 ( 要点55诠释 : 本要点的 主旨 包含三方面内容: ⒈明确指出作为 信息资源价值实践 的 价值前提 , 信息文明文化价值观 与 信息资源价值实践 之间的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⒉揭示了人类 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文化价值观念体系 的六方面基本内涵: 信息资源价值观、信息资源共享观、整体观、合作观、发展观、和谐观 ;⒊明确指出“ 信息文明的文化价值观是信息时代人类社会实现 信息资源价值充分创造 和 信息资源价值充分实现 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保障 。 ”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揭示的 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文化价值观念体系 的“ 信息资源价值观、信息资源共享观、整体观、合作观、发展观、和谐观 ”这六方面基本内涵,并非空洞的理念和说教,而是建立在 信息资源以及“可共享性”这一信息资源的基本属性 的基础之上,经过详细的推论与论证所得出的科学结论。 ) 56. 全球化 是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为深刻的社会变迁。 全球信息化 是当代人类社会 全球化历史进程 的具体表现形式。 ( 要点56诠释 : 本要点的 主旨 在于揭示了人类社会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的国际环境和历史背景: 全球化 和作为 当代人类社会 全球化历史进程 的具体表现形式的 全球信息化 。 ) 57. 全球化的社会实践和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形成了 人类的共同利益 。这一现实直接导致了 人类共同价值观念 的整合与提升。联合国于2000年在《联合国千年宣言》中提出的六项基本价值,充分反映了当代国际社会对 人类共同利益 的普遍关注。 ( 要点 57 诠释 : 本要点的 主旨 同样包含三方面内容: ⒈ 当代人类社会的全球化社会实践 、 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与 人类共同利益 的理论和现实关系 ;⒉ 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直接反映了 人类的共同利益 ,这一现实导致了 人类共同价值观念 的整合与提升; ⒊ 2000 年,《 联合国千年宣言 》提出的 六项基本价值 ,充分反映了当代国际社会对 人类共同利益的 普遍关注 。) 注: 正文出处:《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第 487 页。 为便于理论诠释,在此对原文的段落进行了重新划分。与此同时, 对专著中个别的文字和标点也作了必要的补充和修订 。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 1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 .杨文祥.信息管理基础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 .杨文祥.论信息文明与信息时代人的素质 —— 兼论信息、创新的哲学本质.河北大学学报 ,2001 , 1 期 4 .毕强,杨文祥. 21 世纪信息管理丛书: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3271 次阅读|2 个评论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三十七——20.理论要点 55-57
pww1380 2014-6-27 16:20
信息文明之光(96):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三十七 —— 结论:信息资源价值论的整体理论架构与理论要点( 20 .理论要点 55-57 ) 杨文祥 2014 年 6 月 1 日 ~6 月27日修订整理 说明: 上接本人博文《〈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之三十六》 55. 制约信息资源价值实践的有诸多文化因素。其中最根本的制约因素就是缺乏信息资源价值实践的价值前提。因此有必要在对价值思想领域人类文化遗产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凝聚古今中外人类文明中一切优秀的价值论思想和价值智慧,形成以 信息资源价值观 和 信息资源共享观 为核心内容的人类社会进行信息资源价值实践的价值前提。 这一价值前提就是信息文明的文化价值观。 信息资源价值观、信息资源共享观、整体观、合作观、发展观、和谐观这六种观念从价值内容、价值及其功能实现形式、思维方式、社会组合方式、价值目标和价值表现形式,即价值内容和价值形式;价值思维方式、价值手段和价值目标诸方面建构了人类信息文明建设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 。 信息文明的文化价值观是信息时代人类社会实现信息资源价值充分创造和信息资源价值充分实现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保障。 ( 要点55诠释 : 本要点的 主旨 包含三方面内容: ⒈明确指出作为 信息资源价值实践 的 价值前提 , 信息文明文化价值观 与 信息资源价值实践 之间的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⒉揭示了人类 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文化价值观念体系 的六方面基本内涵: 信息资源价值观、 信息资源共享观、 整体观、 合作观、发展观、和谐观 ;⒊明确指出“ 信息文明的文化价值观是信息时代人类社会实现 信息资源价值充分创造 和 信息资源价值充分实现 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保障 。 ” ) 56. 全球化 是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为深刻的社会变迁。 全球信息化 是当代人类社会 全球化历史进程 的具体表现形式。 ( 要点56诠释 : 本要点的 主旨 在于揭示了人类社会信息文明和信息文明建设的国际环境和历史背景: 全球化 和作为 当代人类社会 全球化历史进程 的具体表现形式的 全球信息化 。 ) 57. 全球化的社会实践和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形成了 人类的共同利益 。这一现实直接导致了 人类共同价值观念 的整合与提升。联合国于2000年在《联合国千年宣言》中提出的六项基本价值,充分反映了当代国际社会对 人类共同利益 的普遍关注。 ( 要点 57 诠释 : 本要点的 主旨 同样包含三方面内容: ⒈ 当代人类社会的全球化社会实践 、 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与 人类共同利益 的理论和现实关系 ;⒉ 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直接反映了 人类的共同利益 ,这一现实导致了 人类共同价值观念 的整合与提升; ⒊ 2000 年,《 联合国千年宣言 》提出的 六项基本价值 ,充分反映了当代国际社会对 人类共同利益的 普遍关注 。) 注: 正文出处:《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第 487 页。为便于理论诠释,在此对原文的段落进行了重新划分。与此同时, 对专著中个别的文字和标点也作了必要的补充和修订 。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 1 .杨文祥.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 .杨文祥.信息管理基础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 .杨文祥.论信息文明与信息时代人的素质 —— 兼论信息、创新的哲学本质.河北大学学报 ,2001 , 1 期 4 .毕强,杨文祥. 21 世纪信息管理丛书: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231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