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引文分析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引文分析

相关日志

基于位置的共被引权重改进研究
tuqing123 2019-8-15 18:05
基于位置的共被引权重改进研究 1 引言 1.1 选题缘起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对同类研究的总结 1.3 本文的创新 2 统计量与数据准备 2.1 调查对象与统计量的确定 2.2 统计量的数据来源 3 权重的确定 3.1 论文样本的选取 3.2 样本关联程度的专家判断 3.3 回归分析 3.3.1 最小二乘法 3.3.2 回归分析 3.4 参数估计 4 对权重的检验 4.1 检验方法的确定 4.2 检验变量的选取 5 文献结构分析 5.1 关联矩阵与相关系数矩阵的建立 5.2 相关系数矩阵的处理 5.2.1 聚类分析 5.2.2 多维标度分析 5.3 处理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6 关联程度调整前后的文献结构对比 6.1 传统的文献共引分析 6.2 处理结果的比较与解释 6.2.1 文献结构的细化程度考察 6.2.2 文献结构的合理性考察 7 总结 1.引言 共引分析对于文献以及相关概念的结构分析具有直观性与有效性,在对共引分析进行应用时,能够注意到不同位置的共引次数对于文献之间紧密程度的表示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对共引次数按照所在位置进行加权,这样文献结构分析的结果可以更加细化,或者会更具有合理性,本文对基于位置的共引分析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样本论文的近似紧密程度与样本论文的紧密程度的专家判断的回归分析,对不同位置上的共引次数赋予了不同的样本权重,如果能够通过总体上的检验, 那么这种权重在总体上也具有统计上的适用性,进一步地,在通过总体检验的基础上,对得到的权重进行了实证分析,目的是为了检验权重确定方法的合理性。 1.1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共引分析自从提出后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理论是建立在文献之间的关联程度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文献之间的距离来得到文献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以对某一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划分,对相关的研究热点进行揭示,所以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情报分析方法,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将考察对象逐渐延伸到了其它的相关概念,由此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类共引分析方法,例如作者共引以及期刊共引,可以通过作者或期刊之间的同被引次数来定义作者或期刊之间的距离,由此可以利用相同的处理方式来考察作者或期刊之间的结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对作者或期刊进行聚类,相同的处理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关键词上,由此可以形成共词分析,例如如果两个关键词在论文中同时出现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两个关键词之间的紧密程度也会越高,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分析关键词之间的距离来得到关键词之间的结构关系,可以对关键词进行聚类,也可以对某一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划分,根据关键词的热度可以得到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共引分析发展到现今,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分析流程,以文献为例,首先需要获取文献之间的共引次数,在此基础上可以构造文献之间的共引矩阵,在共引矩阵的基础上可以得到文献之间的相关系数等相似性度量,由此可以对文献之间的距离进行表示,其次可以对得到的文献之间的距离进行处理,通常包括聚类分析以及多维标度分析,由此来对文献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揭示。 随着共引分析的进一步发展,对于面临到不同问题,人们对共引分析也进行着不同的修正,例如不同位置上的共引次数对于文献之间紧密程度的表示的重要性应当是不一样的,例如两篇文章具有在同一段落中的共引次数,与只在同一章节中具有共引次数的情形相比,后者对于文献之间紧密程度的表示的重要性是相对较低的,所以需要对不同位置上的共引次数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文献之间的共引次数进行加权求和,然后再利用传统的共引分析流程来进行文献结构分析。 在确定不同位置上的共引次数的权重时,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判断所带来的主观性,否则不同的加权会带来不同的文献结构关系,所以需要建立相对较为客观的权重确定方法,例如可以在样本论文的基础上求出被引次数的样本权重,具体可以对文献之间的共引次数进行加权求和,其中的权重是当共引次数位于不同位置时所赋予的位置权,将这种文献之间的共引次数的加权求和作为文献之间的紧密程度的近似衡量,进一步地,可以给出这些样本论文之间的紧密程度的专家判断,那么通过对样本文献紧密程度的近似衡量与专家判断的回归分析来推出共引次数位于不同位置时的位置权。 从样本论文得到的共引次数的位置权是否在总体上可行,需要进行检验,利用得到的共引次数的位置权对样本文献之间的共引次数进行加权求和,将和值作为样本文献之间紧密程度的近似衡量,同时每两篇样本文献具有专家给出的紧密程度判断,这样可以得到样本文献的近似紧密程度和专家判断的紧密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对这种相关性进行总体上的检验,如果在总体上相关系数仍然比较高,那么这种权重在总体上也具有统计上的适用性。 在确定共引次数在不同位置上的权重后,可以得到文献之间的近似的紧密程度,可以利用传统的共引分析的流程进行处理,包括相关系数矩阵的建立以及对相关系数矩阵的处理,可以对文献结构的细化程度以及合理性进行考察,这也是对这种权重确定方法的合理性的一种检验。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本文以EBSCO图书馆信息科学与技术全文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全文数据库、Springer全文数据库中为数据源,关键词分别是“co citation”、“co-citation”、“Co-citation Proximity Analysis”和“Co-citation Analysis”进行检索。在调查后发现国外学者从1973年共引分析方法诞生以来就开始对其持续关注。从相关研究成果的内容上来看,国外共引分析研究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 从引文索引到共引分析,1955年美国著名情报学尤金.加菲尔德提出利用文献引用的参考文献描绘科学研究进展的设想,并于1963年创立了《科学引文索引》,借助《科学引文索引》使引文分析法进入实用阶段,加菲尔德通过分析引文数据发现利用被引次数可以判断论文的学术影响力。1965年普赖斯在其发表的论文“Networks of Scientific Papers”中借助《科学引文索引》研究了论文之间的引用与被引用关系,指出文献间的引用关系可以用“引证网络”的形式表示,“引证网络”展示了引证论文和被引论文之间复杂的网络关系,为引文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M.M.Kessler在196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引入了文献耦合的概念,并且被情报学家尤金.加菲尔德的研究认可。文献耦合是指两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中都引用了一篇或多篇相同的文献,相同的参考文献数量即为两篇论文的耦合强度,耦合强度越高文献相关或者相似的概率就越大。这是最早利用引文分析法计算文献相似度的研究之一,但是其有用性受到质疑,被指出两部文献引用的参考文献的主题可能与这两篇文献的主题完全不相关。此外,文献耦合是一种回溯性的文献相似性度量方法,这就意味着用于建立文献之间相似性关系的信息来自过去并且是静态的,即书目耦合强度不能随时间变化,因为参考文献的数目是固定不变的。1973年美国情报学家H.Small和原苏联情报学家Marshakova同时提出了共引分析的概念,共引(co-citation)是利用文献之间的引文关系衡量文献之间的相似度。共引的定义是两篇文献被另一篇文献同时引用的频率。如果两篇文献至少被另一篇文献共同引用,则称这两篇文献是共被引的关系,使用共同引用它们的文献数量表示其共引强度。两篇文献获得的共引次数越高,其共引强度越高,他们在内容上相关的可能性就越大。共引分析方法通过考察论文在发表之后被引用的情况来评估论文的相似性,解决了文献耦合不能随时间变化的这一缺点。此外,共引关系还反映了许多作者的观点,是一种较好的主题相似性评估指标。1972年Amsler发表等论文描述了通过结合文献耦合与共引分析来确定两篇文献之间主题相似性的方法。 共引分析的概念进一步推广,得到了各种类型的共被引概念,例如期刊共被引、作者共被引、共词分析等。继Small之后,1981年White和Griffith将文献共被引的概念延伸到著者,提出作者共引分析(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ACA),该方法假定两个作者的文章同时被后继的研究引用则表明这两个作者之间具有联系性,且共同被引用的次数越多,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越紧密。White所用的作者共引分析方法是只对第一作者进行共引分析,所以Zhao打破了这种只对第一作者进行共引分析的方法,采取对所有的著者都进行共引分析,结果发现根据两种方法所绘制出来的核心著者群并不相同,对差异的产生原因也进行了分析,由此对著者共引分析方法提出了改进措施。2008年, Zhao和Strotmann将作者共被引与文献耦合两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以定义作者文献耦合分析(ABCA),并指出只要作者活跃,这个指标就不是静态的,而且当它结合作者共被引分析时非常有用。 期刊共被引是以期刊作为基本单元,期刊共引能够将众多的期刊有机地联系起来,其目的在于揭示期刊集合的内部结构关系,包括期刊相互间的聚类关系以及聚类与聚类之间的交叉等,利用期刊的共引关系可以用来辅助确定学科的核心期刊,以及进一步明确某些期刊的学科分类,例如学科边界比较模糊或者是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期刊。其中的代表性工作包括McCain在1991年首次将期刊共引分析方法应用于经济学领域以考察各相关期刊之间的结构关系,Ming-Yuch Tsay则在2003年利用该方法对半导体领域的期刊进行了聚类分析,Liu于2004年用期刊共引分析方法,对城市规划方面的期刊与文献进行了考察,并对其中存在的期刊结构进行了可视化。Boyack等利用期刊相似性矩阵、共被引地图及相互引用地图对科学结构进行解读和说明。 共引距离分析由Gipp于2006年提出构想,后来Gipp和Beel在2099年发表的论文中描述了文献相似度的衡量方法。共引距离分析是使用引文分析,评估引文在文献全文层级或者在单独部分当中的语义相似性的一种文献相似性的度量方法。这种相似性度量是建立在共引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其利用了文献全文中引文的引用位置所隐含的信息。共引距离分析的相似性度量是基于假设的前提下,在文献的全文当中彼此引用位置接近的文献往往比引用位置距离较远的文献的相关性更强。共引距离分析的相似性度量是建立在共引相似性度量方法的基础上,不同的是前者增加了引用位置的距离分析。因此,共引距离分析对于全部的文献考虑了更细精确度的文献相似性计算。共引距离分析已经被证实其表现优于共引分析,特别是当文献包含大量参考文献时,以及文献未被频繁引用的情况下(即具有较低的共引次数)。Liu和Cheng发现,与松散耦合的文章层次共引相比,句子层次共引的标记用于共引分析可能更有效,因为句子层次的共引常常保留了传统共引网络的基本结构,也是形成所有共引实例的最小子集。Schwarzer等人的对wikipedia引用链接分析表明,基于引文的共引距离分析和共引分析,与基于文本内容的相似性度量相比具有互补的优势。基于文本内容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可以从维基百科文章的测试集合中可靠地识别出更为严密的类似文章,例如对于共享相同术语的文章,共引距离分析方法不仅在识别更广泛的相关文章以及更受欢迎的文章方面具有更高的质量,并且优于共引分析方法。 Elkiss等将共被引划分为四个层次,但分别是句子层次共被引、段落层次共被引、章节层次共被引和文章层次共被引。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共被引文献间的相似性与它们在引证文献中引用位置的接近度成正比,在同一个句子被引用的文献比在同一段落但不同句子被引用的文献更为相似。Gipp Bela和Beel Joran在文献被引用的位置越近,文献越相关的假设前提下将共被引关系划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相同句子层次共被引、相同段落层次共被引、相同章节层次共被引、相同期刊层次共被引、相同期刊不同版本层次共被引、将相同句子层次的共被引关系权重设置为1,以下分别为1、1/2、1/4、1/8、1/16,他们还采用相关文档检索的方法来验证位置层次赋值和共被引效果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加入共被引权重后的检索效率要比传统未加入权重的检索效率提高2倍。Liu和Chen用共引距离(the proximity of CO-citation)描述共引文献的引用相对位置距离,从句子、段落、章节、文章四个层面探讨全文本科学出版物的共引距离,并统计了22种开放存取期刊中共引频次与共引位置的关系。Boyack采用共被引位置信息来提高共被引聚类效果,加入共被引位置后的共被引聚类效果比传统共被引聚类提高30%;通过全文本数据提高共引聚类的精度,他们用两共引位置间字节数占全文字节数百分比来表示共引距离,将共引层次划分为在同一位置、小于5%、5%到15%、15%到25%及25%以上,权重分别设置为4、3、2 、1和0。Callahan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来计算共被引关系强度,将全文层次的共被引权重赋予1,共被引层次每深入一层,共被引权重加1。Eto则将共被引划分为4类,分别是同引用标签共被引、同句子共被引、同段落共被引和不同段落共被引,权重值分别赋为4、3、2、1。同时他考察了引用位置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发现加入共被引权重后,对信息检索效果有明显提高。 本文以 EBSCO 图书馆信息科学与技术全文数据库、 Elsevier Science 全文数据库、 Springer 全文数据库中为数据源,关键词分别是“ co citation ”、“ co-citation ” 、“ cocitation ”、“ co-cited ”和“ co cited ”进行检索。在调查后发现国外学者从 1973 年共引分析方法诞生以来就开始对其持续关注。从相关研究成果的内容上来看,国外共引分析研究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类: ( 1 )文献共引分析研究。共引分析是由 Small 和 Marshakov 分别在研究文献的引证结构和文献分类时同时提出的理论,作为测度文献之间关系程度的一种新方法; Small 认为共引可以用来反映两篇文献研究内容的相似性,并且通过共引分析可以揭示出某学科的科学结构,他通过研究粒子物理学领域高被引文献的共引情况,来考察这些文献在研究内容上的相似性,并和文献耦合方法所揭示的文献内容相似性进行比较,指出共引分析是研究科学结构的有效方法。后来, Small 为了综合揭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构,通过多次聚类以反映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多年的聚类图进行比较以分析学科之间关系的变化 。在选择分析对象时,常用的方法是以文献的被引次数作为依据,也就是确定一个阈值,将被引次数大于等于该阈值的文献集合作为分析对象,但不同的学科文献的被引次数相差甚远,这样不同学科之间进行对比分析时就会受到影响。为此 Small 提出了用分数引文量来选择文献集合,其中文献的被引频次是用引用文献的引文数量来进行加权,以此来平衡学科差异,同时在那些引文率较低的学科中, Small 等人引入了可变水平聚类方法和以类聚类的反复聚类方法。在实际应用方面, Small 等人开发了基于共引分析理论的 SCI-Map 来描绘科学文献间的结构关系 ;而且共引理论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揭示科学结构,还可以用来描述科学结构的变化,以及根据不同学科间的共引关系分析两个学科之间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可以用来揭示与描述知识结; ISI 还利用共引聚类方法来确定科学研究的前沿。文献共引分析还可以总结出学科研究领域的研究重心变化,例如 Small 等人对 20 世纪 70 年代十年间胶原蛋白的研究文献进行共引分析,分析了胶原蛋白研究重心的转移的变化原因 。 ( 2 )作者共引分析研究。 1981 年, White 和 Griffith 将文献共被引理论拓展到以作者共引关系,提出作者共引分析 (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 , ACA) ,该方法假定两个作者的文章同时被后继的研究引用则表明这两个作者之间具有联系性,且共同被引用的次数越多,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越紧密。在此之后 White 和 McCain 利用作者共引 ,考察了文献计量聚类和情报检索聚类, White 和 McCain 于 1995 年再次利用作者共引分析,对 1972 至 1995 年间的文献作者的共被引情况作了分析,最终总结出情报学的 24 年来的发展历程和情报学的学科结构,并将分析结果可视化 。 White 所用的 ACA 方法是只对第一作者进行共引分析,所以 Zhao 打破了这种只对第一作者进行共引分析的方法,采取对所有的著者都进行共引分析,结果发现根据两种方法所绘制出来的核心著者群并不相同,对差异的产生原因也进行了分析,由此对著者共引分析方法提出了改进措施。另外,在与信息检索的结合方面, White 提出从共引分析的角度改进检索方法,从而提高检索效率 。 Mccain 等 使用作者共被引分析、 PFNet 分析对 60 个著名作者进行共被引聚类 , 利用知识获取中的卡片分类法由 46 个软件工程师将相同的作者群分类到不同标签组中 , 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能产生相似的聚类 , 且能提供有效的交叉验证。 ( 3 )期刊被引分析研究。期刊共引能够将众多的期刊有机地联系起来,其目的在于揭示期刊集合的内部结构关系,包括期刊相互间的聚类关系以及聚类与聚类之间的交叉等,利用期刊的共引关系可以用来辅助确定学科的核心期刊,以及进一步明确某些期刊的学科分类,例如学科边界比较模糊或者是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期刊。其中的代表性工作包括 McCain 在 1991 年首次将期刊共引分析方法应用于经济学领域以考察各相关期刊之间的结构关系 , Ming-Yuch Tsay 则在 2003 年利用该方法对半导体领域的期刊进行了聚类分析 , Liu 于 2004 年用期刊共引分析方法,对城市规划方面的期刊与文献进行了考察,并对其中存在的期刊结构进行了可视化 。 Boyack 等利用期刊相似性矩阵、共被引地图及相互引用地图对科学结构进行解读和说明 。 Liu 等将词汇、引用数据作为期刊的精细化表达 , 使用平均规范化互信息的加权方案进行合并 , 通过加权聚类集成和加权核融合聚类方法聚类 , 结果表明新的加权混合聚类策略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有效性 。 ( 4 )对共引分析方法的改进研究。 该类研究除了指出共引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之外,更进一步的提出修改方法。 如 White 于 2003 年采用 PFNETS 对 199 年的数据再次进行分析,比原来的算法减少了计算强度,得到了更为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加拿大 Alberta 大学的 Zhao 于 2006 年提出了另外一种作者共引分析的方法,将合著者加入算法,使得计算结果更加清晰。 Eom 也于 2008 年对 ACA 的不同算法做了比较研究,得出将全部作者加入算法更利于同一个领域内作者影响力的比较的结论。有学者研究发现在不同位置层次的共被引文献间的关系程度是不同的。考虑共被引发生的位置层次,可以更精确地解释共被引关系。 Elkiss 等将共被引划分为四个层次,但分别是句子层次共被引、段落层次共被引、章节层次共被引和文章层次共被引。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共被引文献间的相似性与它们在引证文献中引用位置的接近度成正比,在同一个句子被引用的文献比在同一段落但不同句子被引用的文献更为相似。 Gipp Bela 和 Beel Joran 在文献被引用的位置越近,文献越相关的假设前提下将共被引关系划分为 5 个层次,分别是相同句子层次共被引、相同段落层次共被引、相同章节层次共被引、相同期刊层次共被引、相同期刊不同版本层次共被引、将相同句子层次的共被引关系权重设置为 1 ,以下分别为 1 、 1/2 、 1/4 、 1/8 、 1/16 ,他们还采用相关文档检索的方法来验证位置层次赋值和共被引效果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加入共被引权重后的检索效率要比传统未加入权重的检索效率提高 2 倍。 Liu 和 Chen 用共引距离 (the proximity of CO-citation) 描述共引文献的引用相对位置距离,从句子、段落、章节、文章四个层面探讨全文本科学出版物的共引距离,并统计了 22 种开放存取期刊中共引频次与共引位置的关系。 Boyack 采用共被引位置信息来提高共被引聚类效果,加入共被引位置后的共被引聚类效果比传统共被引聚类提高 30 %;通过全文本数据提高共引聚类的精度,他们用两共引位置间字节数占全文字节数百分比来表示共引距离,将共引层次划分为在同一位置、小于 5 %、 5 %到 15 %、 15 %到 25 %及 25 %以上,权重分别设置为 4 、 3 、 2 、 1 和 0 。 Callahan 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来计算共被引关系强度,将全文层次的共被引权重赋予 1 ,共被引层次每深入一层,共被引权重加 1 。 Eto 则将共被引划分为 4 类,分别是同引用标签共被引、同句子共被引、同段落共被引和不同段落共被引,权重值分别赋为 4 、 3 、 2 、 1 。同时他考察了引用位置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发现加入共被引权重后,对信息检索效果有明显提高。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本文以 CNKI 数据库为数据源,以 “ 共引 ” 、 “ 共被引 ” 、 “ 共引分析 ” 、 “ 作者共引 ” 和 “ 同被引 ” 等关键词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国内的共引分析研究可以分为四部分: ( 1 )共引分析方法的实证研究。主要利用共引分析的方法是对于某一学科领域、研究主题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并分析。赵党志 利用利用聚类分析和多维标度技术对 1987 年农业科学文献进行了文章共引分析,把众多的分析对象之间错综复杂的共引网状关系简化为数目相对较少的若干类群之间的关系并直观地表示出来,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分析对象所代表的学科及文献的结构和特点。赵党志 以农业科学期刊为例,介绍期刊共引分析方法 , 即利用聚类分析、多维标度技术、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学科及其期刊结构和特点。邱均平 以制浆造纸领域为例,利用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采取多元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技术,绘制相关知识领域的可视化图谱,验证基于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的知识图谱在学科研究方面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邱均平 以图书情报领域研究本体的作者为例,利用作者共被引分析,探索基于作者共被引的馆藏资源聚合模式,并在实现资源聚合的基础上 , 探析聚合服务的途径。近年来,关于共引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的文章数量更是稳步增加,从侧面反映出了共引分析方法正在成为一种较为常用并且有效的计量分析工具,利用该方法能够将抽象的科学结构可视化,从而方便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杨利军 等人还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探讨期刊共被引相似性测度问题,得出期刊共被引分析是否需要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结论及切比雪夫距离是期刊共被引分析中相似性测度的理想选择。赵勇 利用 Web of Science 中的 SSCI 数据库 , 对 1996 ~ 2008 年 8 月期间收录的 24 种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引文进行了期刊共引分析,并绘制了图书情报科学研究的知识图谱。 ( 2 )共引分析方法的理论研究。相较于实证应用类文献,理论方法的研究文献稍显逊色。这是因为共引分析的研究步骤都是按照固定的方法流程,首先构造共引矩阵;再将其转化为相关系数矩阵;然后就是进行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一些学者对国内外共引分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共引分析的研究发展趋势和变化。王建芳 等系统总结了共引分析理论与方法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共引分析在应用和实践层面 , 特别是科学结构揭示方面的进展。耿海英 等阐述了国外文献共引分析研究和作者共引分析研究的发展过程,并指出共引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另外耿海英还对共引矩阵是否需要转化为相似系数矩阵 , 以及采用哪种系数测度方法会更为合理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苑彬成 等综述近几年来作者共被引分析在研究方法上面临的挑战 , 归纳其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王玲玉 考察了国内共引研究的现状 , 并对比分析国内外共引研究的差异 , 指出国内共引研究发展的瓶颈。朱亮 等人对共引分析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得出国外共引分析研究前沿包括了应用研究和方法研究两方面内容,国内共引分析研究热点紧跟国际前沿 , 科学知识图谱相关研究占据了其中最重要的地位。步一 等人对国外作者共引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分析,从方法论视角对作者共引研究中涉及的关键问题予以说明和综述。张云 对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共被引聚类最新的、重要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共被引聚类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理论、方法类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 , 理论、方法类研究更注重算法研究。国内一些学者将引文出现的位置纳入共引分析的变量,对传统的共引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刘盛博 等人提出一种基于引用内容相似度的共被引关系权重计算方法,将共被引位置与内容相结合,使共被引关系权重更具客观性和准确性。在比较加入权重的共被引聚类结果与传统共被引聚类结果后,发现加入共被引权重后的共被引聚类,不仅聚类内文献间关系更紧密,还能更好地揭示施引文献所表达的主题。赵蓉英 等构建了基于位置的共被引分析方法框架,过实证研究发现引文在全文中的分布极不均匀,大部分引用都集中在文章的前面部分 , 且引用经常成簇出现,不同类型的文献引用分布不同;文献对的相似性不但与共被引频次有关,也与共被引层次有关。 ( 3 )共引分析方法的分析对象研究。当 Small 在 1973 年提出 “ 文献共引 ” 后, “ 共引 ” 一词就被运用到与文献相关的各种研究对象上,各国学者根据 “ 文献共引 ” 的概念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共引概念,如:关键词共引、文献共引、作者共引、期刊共引、共词分析等,其中文献共引和作者共引是国内外共引分析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对于期刊共引的研究主要是实证研究和计算方法改进的研究 . 王贤文 提出一种将期刊的共被引情况标准化 , 可以减少数据误差的期刊共被引率矩阵的计算方法,验证了从 JCR 的 4 个学科中随机选择若干种期刊聚类的结果与 JCR 中的期刊学科分类完全一致。杨利军和张良友 在总结前人几种对角线取值方法的基础上 , 从社会网络、共被引分析的原理和期刊动态变化的特点三个角度出发 , 认为期刊共被引矩阵对角线的取值应为该期刊与自身的实际共被引次数 , 并通过实证数据进行验证。刘超 等人以图书情报学的 18 种 CSSCI 核心期刊为例 , 构建期刊互引矩阵和期刊共被引矩阵,研究发现期刊共被引在区分关联的强弱、分析期刊桥梁作用上有优势,而期刊互引在划分学术期刊群上更具合理性。作者共引分析的研究文献近年来出现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国内作者共引分析的研究主要包括学者间关系描述和作共引分析方法的改进研究。作者共引分析可以用于描述学者间的关联程度,归纳研究相同领域和区分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朱云霞 等人将传统研究中的学者间合著关系与文献引用关系进行集成,构建基于合著与共引关系的学者关联度模型;该关联度计算模型能够反映合著关系也能够体现相互间的共引关系,并利用学者间的共引关系来挖掘学者间潜在的合作机会。秦长江 采用作者共引分析方法,同时对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两种技术方法所构建的知识图谱的特点、差异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传统的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共被引次数转化成相关系数矩阵进行研究,这种方法由于输入的信息量过少会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分析的结果存在一些偏差,针对这类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作者共引分析的改进方法。李秀霞 等为改善作者共被引分析在识别学科领域知识结构中缺乏内容信息的不足 , 将文献的题名、摘要、关键词等内容信息引入到作者共被引分析中,提出一种新的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步一 等人将引文间发表时间差距与原始作者共引关系依不同权重计算带有时间信息的共引矩阵 , 并通过矩阵转化和多元分析后进行结果分析与解释,不同引文间的发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凸显作者间的被引强度关系,利用引文发表时间信息强化传统的算法使作者共引关系更紧密。黄文彬 等人引入时间变量,找出领域发展期间的转变关键节点,并以此作为时间切片的划分依据,利用作者共引分析绘制每个时间切片内部的知识图谱,观察领域内的子领域发展与核心作者的变化。黄文彬 等还将引文发表时间信息和扩展作者共引关系依据不同权重计算带时间信息的共引矩阵,改进了传统作者共引分析方法的作者频次计算方法。有些学者对利用作者共引绘制知识图谱的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 ,黄文彬以合著网络和引用网络为例,结合其他种类的学术网络在作者共引网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作者混合共引网络,进行精确科学知识图谱的绘制。近几年,共引分析方法还被引入到网络计量中,产生共链分析等方法。岳增慧 等选取 30 种图书情报学期刊及其网站,通过网络收集其共链、共引数据,比较了期刊共链与共引网络在不同结构属性上的异同。 ( 4 )共引分析方法的技术研究。共引分析把错综复杂的各研究对象进行梳理、简化,通过聚类方法来直观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的分析流程及数量庞大的原始数据集要求共引分析的自动化实现,其中包括对已有计算软件的嵌入,利用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分析工具以、可视化工具及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工具等;崔雷 利用同被引聚类分析、共词聚类分析和共篇聚类分析的原理来实现根据录入的文献数据形成最终的直观聚类图。胡亮 对作者共引可视化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把共引网络以一种直观、清晰的可视化形式显示出来,并提供良好的交互方法,为学者和科研人员提供引文的可视化查询和分析平台。 1.2.3对同类研究的总结 (1)引用位置的划分和赋值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一是引用位置的划分,包括距篇首的单词数、引用距篇首长度所占百分比以及引用所在的章节等划分方法,太笼统的划分( 如划分为 4 部分) 使得研究变得更容易,但分析深度也相应较浅,太细致的划分则使研究变得相当复杂,分析效果提升却不大,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合理的划分标准是以后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二是引用位置的赋值,有的研究者以1/2为变量(1、1/2、1 /4、1/8……),有的研究者以1为变量(1、2、3、4、8),也未形成统一的标准。由于不同位置的引用重要性不同,如何根据不同位置的引用赋予不同的权值也将是以后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2)引文聚类算法仍需改进。传统的引文分析将参考文献同等对待,但是在全文数据中参考文献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多的测度方式。比如,参考文献在全文中的多次共引、参考文献在全文中的共引距离都是有效的测度方式。然而,目前共引距离的权重尚未有统一的赋值标准,需要在引用位置的划分和赋值形成统一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完善。 在大多数的共被引分析应用中,人们通常只是单纯使用共被引的频次(即共被引的施引文献篇数)来表示共同被引证的两篇文献的共被引强度,没有考虑到共被引的两篇文献在施引文献中的位置关系,如当两篇文献同时在一篇文章中被引用时,它们出现在文章中的同一句话(句子层次共被引)中或是不同章节(文章层次共被引)中时,这两篇被引文献之间的关系是有所差别的。发生在同一句子中的共被引关系通常要比发生在不同章节中的共被引关系更紧密些。将不同层次的共被引关系相应地设置不同的权重,再对文献进行共被引聚类,有助于增强聚类内部被引文献间的相关性,有效挖掘聚类主题。本研究则从 共被引发生的位置层次出发,提出一种基于共引位置的计算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共被引关系进行权重赋值,进而提升聚类效果。 由于发生在不同位置层次的共被引的两篇文献关系紧密度不同,因而在计算共被引强度时,需要对不同的位置层次赋予不同的权重,这也是位置层次划分的主要目的。虽然有的学者已经尝试对不同位置层次的共被引关系赋予不同权重值,并且不同研究者的共被引权重赋值方法不同,结果却都验证了这种赋值方法的有效性。不过,人们很难判断哪种赋值方法更准确合理。因为他们均认为距离近的共被引文献在原文中的引用主题更接近,因而赋值的基本原则都是赋予距离近的共被引关系较高的权重,而具体的权重值也常是主观经验赋值。事实上,距离更近共被引关系强度更高,确实是我们的常识理解,也符合文章撰写及其语义结构的现实情况。但是不同领域中,共被引位置对共被引强度的影响是有差别的。更重要的是,通过主观判断对共被引权重赋值,缺少合理依据,方法不够准确。对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引用内容相似度的共被引权重赋值方法。 1.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本文对基于共引位置的共引分析进行了探讨,对处于论文中不同位置的共引次数分别赋予了不同的权重,通过样本论文与紧密程度的专家判断之间的回归分析,来得到不同位置的共引次数的样本权重,对得到的样本权重在总体上进行了检验,在通过总体检验的基础上,对得到的权重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直观上得到的权重可以提高共引分析结果的合理性与细化程度。 2 统计量与数据准备 2.1 调查对象与统计量的确定 基于共被引位置的共被引分析是建立在共被引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但是相较于传统的共被引分析,基于共被引位置的共被引分析在统计对象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所区别。传统的共被引分析是依据共被引次数的大小来研究文献之间的近似紧密程度,共被引文献之间的紧密程度称为共被引强度。在共被引分析当中两篇文献间共被引强度的计算方式是,如果这两篇文献被另一篇文献共同引用,共被引强度就加1,这种计算方式把每一次共被引的紧密程度都认为是同等重要的。基于共被引位置的共被引分析同样是研究文献之间的紧密程度,但是共被引出现的位置不同对共被引强度的影响是有所差异的。共被引分析是把共被引次数作为统计变量,而基于位置的共被引分析需要统计共被引在不同位置的次数。因此统计共被引位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共被引位置的划分原则 文献作者出于不同的目的在不同位置进行引用,例如,引言部分的引用一般是介绍研究背景和论文相关主题已有研究,方法部分的引用是对已有方法的证实或修正,结论部分的引用则是强调结果的意义和缺陷。V.Cano在1989年最早将引文位置作为变量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国内外学者就引用位置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以期进一步确定引用位置如何影响引文与施引文献的关系。本文中的引用位置指的是一篇文献被引用时,施引作者在文章中使用这篇文章的具体位置,通常采用施引作者引用参考文献时所使用的参考文献标识(标引)位置来判断引文的引用位置。 共被引位置有多种统计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根据两篇被引文献在施引文献的正文当中标引之间相隔的字符数量来统计,这种方式统计的粒度相对细致一些,但是这种太细致的划分方式,统计起来相对费时费力会使研究变得相当复杂;第二种方式是以标引所在论文的章节来表示位置,学术论文的正文结构一般是四节式论文,第一节是引言、第二节是研究方法和数据、第三节是研究结果,第四节是结论和讨论,如胡志刚等以四节式论文结构为例,将引文位置分为引言、第方法和数据、研究结果,结论和讨论等四类;第三种方式是以论文的结构层次来表示共被引所出现的位置,学术论文的正文可以结构依据文章层次划分为句子、段落、章节和篇,如Gipp Bela和Beel Joran等将共被引分为五种层次,分别是同一句子层次、同一段落层次、同一章节层次、同一期刊、同一期刊的不同版本,Elkiss和刘盛博等将共被引关系划分为4层,分别是句子层次的共被引、段落层次的共被引、章节层次的共被引和文章层次的共被引。 本文使用上述的第三种方式将共被引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句子层次、段落层次、小节层次、章节层次和文章层次,其中章节层次是指论文正文的一级标题下的内容,小节层次是指论文正文的二级标题下的内容,例如两篇被引文献同时出现在施引文献的2.1这个二级标题中,那么就是小节层次的共被引关系(被引文献在句子层次和段落层次没有共被引)。 (2)一致性原则(被引文献和施引文献的选择) 共被引位置在论文当中是随机出现的,为了使本文研究得到的共被引位置权重能够更细致的反映总体的情况。本文选择的被引文献都是期刊论文,因此在选择被引文献时需要排除学位论文。同样施引文献同样要避免大量的出现学位论文和图书等篇幅过长的文献,虽然共被引关系是动态结构的,是随着时间变化的,不能保证某一篇论文一定不会被学位论文引用,但是只能尽量剔除施引文献中存在大量学位论文的样本。因为把篇幅较短的期刊论文和篇幅较长的学位论文在一起统计共被引位置,在这样文章篇幅上有巨大差异的共被引位置显然没有可比性的。 排除只在参考文献中出现,无法在正文中找到标引章位置的论文,一些施引文献所列出的参考文献并未在论文正文当中有具体的标引,无法辨别出共被引的位置,如果有一篇以上的施引文献存在未标引的情况,那么施引文献所引用的那两篇被引文献就必须剔除掉。 施引文献的正文结构必须有一致性,施引文献的正文至少存在二级标题,因为作者个人写作风格和偏好的影响,某些论文的正文只有一级标题没有二级标题。本文按照5个层次划分共被引层次,句子层次、段落层次、小节层次、章节层次和文章层次,因此施引文献中必须含义小节,即含义二级标题。这样才能保证统计的论文在文章结构上是一致,具有可比性。 (3)可获取性原则(全文数据库) 共被引位置信息是处于论文正文当的中,因此在统计共被引位置时,不仅需要获得文献的共被引次数,还需要获得被引文献和施引文献的全文。被引次数、参考文献数量、施引文献数量、论文发表时间等信息是可以从引文数据库中的引文部分(每条索引中)直观的获取,而共被引位置的信息则必须阅读施引文献的正文部分才能获取,因此需要所统计的被引文献和施引文献都有能够获取论文的全文,这个时候就必须选择能够在线阅读或者下载论文全文的全文数据库,如中国知网。 2.2 统计量的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中国知网作为数据来源,为了限定检索出的论文属于同一个学科领域,本文使用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功能检索情报学领域的期刊论文,具体的检索过程如下: (1)选择文献的学科分类 在高级检索的“文献分类目录”中,点击“信息科技”分类左侧的展开按钮,再点击“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分类左侧的展开按钮,勾选“情报学、情报工作”这个分类,如图1所示。 图1. “文献分类目录” (2)选择文献的类型 在“跨库检索”中只勾选“期刊”类型,依据本文统计量的确定原则中的“一致性原则”,被引文献必须都是期刊论文,因此只勾选“期刊”类型,能够限定检索的结果中只有期刊论文,而不勾选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类型。 (3)检索时间范围的确定 文献的共被引次数是建立在文献被引次数的基础上统计的,只有文献被引次数至少大于1时,这篇文献才会跟其他文献产生共被引关系;在同一个学科领域内的某个研究主题内,两篇文献各自的被引次数越高,这两篇文献的共被引次数才可能会越高;被引次数会随着时间动态变化,根据文献的老化律我们能够发现论文的发表时间越长,被引次数就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被引次数达到一个稳定值时共被引次数才能达到一个稳定的值,这样共被引次数才会体现出被引文献间真实的关联程度,因此我们使用文献的半衰期作为判断被引次数是否稳定的标准,在情报学领域中文献半衰期是5年,我们把这个时间放大两倍取10年作为文献半衰期,这样我们就要选择10年前发表的期刊论文作为数据来源,也就是在2009年之前发表的期刊论文。最终确定选择2006年-2008年三年间发表的期刊论文。在检索条件中的“发表时间”一栏输入“2006-01-01”到“2008-12-31”这个时间范围。 (4)检索结果的选取 使用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限定文献分类为“情报学、情报工作”、选择发表时间为“2006-01-01到2008-12-31”、跨库选择“期刊”进行检索。得到的检索结果为7957篇期刊论文。对检索结果按照被引次数降序排列,找出被引次数较高的论文。 (5)共被引的统计 统计文献的共被引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要找出存在共被引关系的文献对,因为并不是任意两篇被引次数较高的论文之间都存在共被引关系;第二步统计这些共被引文献对的共被引次数,统计共被引次数的前提是能够获取这些共被引文献对的施引文献,那么我们就必须得到每篇论文的施引文献,即发表在被引论文之后对被引论文进行引用的论文,中国知网已经对每篇论文都提供了施引论文的索引,最后我们统计两篇论文的施引文献有多少篇是相同的论文,相同的施引文献数就是这两篇论文的共被引次数。 在统计共被引次数时我们发现选择任意的两篇论文,他们之间不一定都存在共被引关系。如果我们在统计共被引次数时采取随机抽取两篇论文的方式,再对比这两篇论文的施引文献有多少个相同论文以此统计这两篇论文的共被引次数。我们会发现在实际统计过程中这种统计方式会出现随机抽取的两篇论文之间并不存在共被引关系,那么就会非常的耗费时间和精力,使研究工作量变大。 图2.中国知网相关截图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选项下的“已选文献分析”功能可以得知所选文献当中有多少文献对之间存在共被引关系,如图2所示。例如我们在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中勾选50篇论文,然后点击“计量可视化分析”选项下的“已选文献分析”这个功能,中国知网会打开一个新的页面叫做“计量可视化-已选文献”,其中就包括“文献共被引分析”,罗列出存在共被引的文献对以及施引文献,最后我们统计每组文献对施引文献的数量就能得到共被引次数。 3.权重的确定 共被引分析是建立在文献之间的关联程度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文献之间的距离来得到文献之间的结构关系,但是在衡量两篇论文之间的关联程度时很难得到一个相对准成的值,所以在使用共被引位置进行衡量的基础上,可以引入专家判断的方法来对样本文献对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衡量,让该学科领域的专家依据样本论文的实际内容包括论文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数据和研究结论,给样本论文的关联程度评分。然后利用相关程度评分和统计的共被引位置数据建立回归方程,进行回归分析,求关联程度在各个共被引位置的权重。 3.1 论文样本的选取 传统的共被引分析需要统计论文的共被引次数来研究文献之间的共被引强度,而基于位置的共被引分析统计的统计量是建立在共被引次数的基础上,本研究统计共被引位置是以文章的层次结构来划分共被引出现的位置,即依据共被引的两篇文献出现在施引文献当中的位置,将共被引位置划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在同一个句子中的共被引、在同一个段落中的共被引、在同一个小节(论文中的二级标题)下的共被引,在同一个章节(论文中的一级标题)下的共被引,最后一种就是不符合前四种位置分布的共被引,那么这种就是出现在同一篇论文中的共被引。因此在选择样本论文时必须考虑几点要求,使选择样本论文接近于总体的情况。 (1)样本论文来自相同的学科领域 不同学科的指标数据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采集数据时应保证所采集的数据是在同一学科领域的,从而保障采集到的数据有相同的统计基础,消除因学科领域不同带来的指标值在统计和衡量上的差异。同时交叉学科的论文的被引往往出现于其他学科的期刊和论文,这样文献的共被引相对比较分散和宽泛,不便于进行聚类分析。共被引分析是引文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共被引次数的研究是在被引次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同学科领域论文的被引次数、共被引次数、文献半衰期都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学科领域文献的共被引强度也是不同的,为了避免这些差异的干扰,本文选取来自同一个学科领域的论文,也就是选择情报学领域的论文作为样本。 (2)共被引次数的涵盖性 共被引次数的大小在不同学科领域中是不一样的,在同一学科领域内文献之间的共被引次数也是有差别的,一些文献的共被引次数非常高,能够有20多次的共被引次数,而某些文献的共被引次数相对较低,只有1次或2次共被引次数,还存在许多文献之间没有共被引次数的情况。因此在选择样本时,要对共被引次数高的和共被引次数低的文献都要进行考察,如果仅仅选择了共被引次数高的文献作为研究样本,不能较好的反映总体的情况,因为马太效应的存在,毕竟共被引次数高的论文是在总体中所占的数量是相对较少的,相当一部分文献之间的共被引次数是比较低的,简单的说就是共被引次数高的文献较少,而共被引次数低的论文较多。根据情报学学科的共被引次数的分布情况,本文样本论文的共被引次数的统计区间在18至1次之间。 编号 被引论文 A 姜春林;刘则渊;梁永霞.H指数和G指数——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新指标.图书情报工作.2006 B 郑惠伶.运用h-指数评价期刊影响力——以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为例.情报科学.2008 C 王建芳;冷伏海. 共引分析理论与实践进展.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 D 冯璐;冷伏海. 共词分析方法理论进展.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 E 胡德华;常小婉.开放存取期刊论文质量和影响力的评价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8 F 刘海霞;方平;胡德华.开放存取期刊的质量评价研究.图书馆杂志.2006 ……… 表1.被引论文的编号 序号 共被引文献对 共被引次数 句 段 节 章 篇 1 AB 18 5 2 2 5 4 2 CD 16 1 2 6 3 4 3 EF 13 4 5 1 3 0 ……… 表2.每对样本在各个位置的共被引次数 (3)论文发表时间超过文献的半衰期 共被引次数的研究是在被引次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达到甚至远远超过文献的半衰期,文献的被引次数取值才会变得相对稳定。普赖斯提出的文献老化律指出,在论文发表后的第二年其被引用次数一般会达到峰值,若图书情报学科的文献也符合此规律,结合《 2016 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有关期刊中论文引证情况的统计数据,图书情报领域期刊被引半衰期则一般为 3-5 年,考虑到文献半衰期,为了保证采集的样本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本文将“数字图书馆”主题的文献半衰期扩大两倍至 10 年,统计的数据时间选择在 2000 年和 2008 年间发表的期刊论文 (4)样本的分布服从布拉德福定律 布拉德福通过观察统计分析论文在科学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发现,如果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以递减顺序排列,那么可以把期刊分为专门面对这个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各个区的文章数量相等,此时核心区、相关区,非相关区期刊数量成的关系。唐素贞研究发现被引次数文献同样符合布拉德福定律的特点。在同一个学科中的论文,高被引论文往往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论文的被引次数是中等水平,剩下的一大部分的论文的被引次数相对较低,虽然统计共被引次数时,需要找到那些共被引的论文,然后两两配对的方法统计共被引次数,但是共被引次数也有类似被引次数的分布规律,共被引次数较高的论文占少数,大部分论文的共被引次数相对较低。因此在统计共被引次数是,需要考虑到这种实际情况,高共被引次数和低共被引次数的论文都需要。因此在统计样本数据时,不能只统计高共被引次数的文献对,统计的数据要符合布拉德福定律,简单的说高共被引次数的文献对和低共被引次数的文献对都需要统计,两者在样本当中的占比为高共被引次数的文献对较少而低共被引次数的文献对较多。 为了方便统计和计算,我们使用大写英文字母来代表各个被引论文,如表1所示如表2所示,是我们统计的共被引次数在不同位置上的分布,我们使用英文的大小字母组合来表示共被引文献对,其中每对样本在各个位置的共被引次数之和等于每对样本的共被引次数。 3.2 样本关联程度的专家判断 论文之间的实际关联程度是很难量化的,甚至可以说在判断时所要判定的评价要素本身也是不容易准确判定的。因此,在判断论文的关联程度时,使用专家判断的方法能够很好的减小相关程度量化过程的困难,且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邀请调查对象所属学科领域的专家,依据样本论文的实际内容并结合专家自身的专业知识,让专家阅读论文之后对论文的相关程度做出判断,再以打分的方式给出论文相关程度的分值。可以向多位专家发放样本论文,并将样本指标值、评分标准、等相关论文的资料发给各位专家,请专家独立评判每对论文的关联程度的分值。专家判断的优越性在于所参加评价的专家在其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阅历与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当参与评判的专家数量足够多时,就能得到更准确的判断值。 根据心理学的观点,在划定评分分值区间时,如果分值区间过大,就会超越人们的判断能力,这样既增加了做出判断的难度,又容易因此而提供虚假的数据。 Saaty 等人用实验方法比较了在各种不同的标度下人们判断结果的正确性,根据实验结果显示,采用 1-10 分的分值区间是最为合适的。根据上述选定的分值区间,在判断样本论文间的关联程度时,专家所给出的分值是在 1-10 分的区间内 CO X 1 X 2 X 3 X 4 X 5 Value C1 18 5 2 2 5 4 7.9 C2 17 0 3 1 5 8 4.2 C3 16 1 2 6 3 4 6.3 C4 14 10 3 0 0 1 8.7 C5 13 4 5 1 3 0 8.5 C6 13 6 1 2 4 0 6.9 C7 11 0 6 0 2 3 6.7 C8 10 2 0 0 2 6 7.2 C9 10 3 1 0 2 4 6.1 C10 9 0 0 4 1 4 7.1 C11 8 0 0 0 3 5 5.2 C12 7 0 1 1 2 3 6.9 C13 7 0 1 2 0 4 7.1 C14 6 1 1 3 0 1 6.5 C15 6 0 0 3 0 3 7.2 C16 6 1 0 4 0 1 7.6 C17 5 0 0 3 0 2 5.2 C18 5 1 0 0 1 3 5.8 C19 5 0 2 1 0 2 6.2 C20 4 0 1 0 0 3 4.6 C21 4 4 0 0 0 0 4.8 C22 4 2 0 1 0 1 8.2 C23 4 0 1 2 0 1 6.3 C24 3 3 0 0 0 0 5.2 C25 3 0 0 1 0 2 4.3 C26 3 0 0 1 2 0 5.7 C27 3 0 0 1 0 2 4.1 C28 2 0 0 0 0 2 3.4 C29 2 0 1 0 0 1 4.3 C30 2 0 0 1 0 1 4.8 C31 2 0 0 1 0 1 5.2 C32 2 0 0 0 1 1 4.2 C33 2 0 0 0 2 0 6.6 C34 2 0 0 0 1 1 5.6 C35 1 0 0 0 0 1 3.7 C36 1 0 0 0 1 0 4.2 C37 1 0 0 0 0 1 3.3 C38 1 0 0 1 0 0 4.6 C39 1 0 0 0 1 0 3.8 C40 1 0 0 0 0 1 3.6 表3.样本关联程度的专家判断分值 连续分布,分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这样我们得到的分值是连续型的变量,能够减小使用离散型的变量所造成的误差。其中,分数越高论文间的关联程度就越大,反之,分数越小论文间的关联程度就越小。 如表 3 所示,该表是根据专家判断所得到的论文关联程度的分数,此表有 7 个变量,分别用 CO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Value ,其含义分别是共被引次数、句子层次的共被引次数、段落层次的共被引次数、小节层次的共被引次数、章节层次的共被引次数、文章层次的共被引次数以及专家判断的分数,表的第一列表示共被引论文对的编号。 3.3 回归分析 我们将每对文献的共被引次数在各个位置上的分布作为自变量与专家对每对文献的相关程度打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首先我们建立回归方程,然后求出回归方程中的各个参数的估计值,我们就可以对不同变量的文献对的关联程度进行估计。 回归分析是处理变量间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回归分析法指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即回归方程。 回归分析法是通过研究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相关关系对未来进行预测的一种数学方法。回归分析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一组样本数据出发,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二是对这些关系式的可信程度进行各种统计检验,并从影响某一特定变量的诸多变量中找出哪些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哪些是不显著的;三是利用所求的关系式,根据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取值来估计或预测另一个特定变量的取值,并给出这种估计或预测的可靠程度。回归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一是根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现有数据以及关系,初步设定回归方程;二是求出合理的回归系数;三是进行相关性检验,确定相关系数;四是在符合相关性要求后,即可根据已得的回归方程与具体条件相结合,来确定事物的未来状态,并计算预测值的置信区间。根据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回归分析可以分别不同的类型,如一元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线性回归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普通回归模型、虚拟变量回归模型等。 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称为最小二乘法。对于因变量 x 和自变量 y 是 n 对观察值,可以画出多条直线描述因变量 x 和自变量 y 的直线趋势关系,但最理想的是最接近观测值的那条直线。估计回归系数,实质是找一条拟合直线,使样本观测点值尽可能地靠近该条直线,最小二乘法使样本的观察值 与回归模型的估计值 之间的残差平方和达到最小来,并通过平方和运算避免正负残差相抵消的情况,据此来对回归系数进行估计。 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数量,我们需要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是研究一个变量与一组变量的依存关系,即研究一组变量是如何直接影响一个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试图通过拟合线性方程给多个解释变量(自变量)与一个响应变量(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从而观察数据。每个因变量的值都和一个自变量的值相关。依据样本,我们将每对样本的共被引次数在各个位置上的分布作为自变量 和每对样本关联程度的专家打分作为因变量 y ,设因变量 y 与自变量 有线性关系,通过使用观察得到的 n 组数据, 则他们之间的线性关系,可以建立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 表示第 i 组样本的关联程度专家打分的分值, 表示第 i 组样本文献对分别在句子层次、段落层次、小节层次、章节层次和文章层次这 5 位置的共被引次数, X 1 ,X 2 ,X 3 ,X 4 ,X 5 表示句子层次、段落层次、小节层次、章节层次和文章层次这 5 位置的共被引权重。 3.4 参数估计 参数估计是以样本统计量作为未知总体参数的估计量,并通过对样本单位的实际观察取得样本数据,计算样本统计量的取值,将其作为被估计参数的估计值。 回归方程中的参数 是未知的,需要利用样本数据去估计他们。当用样本统计量 去估计时回归方程中的未知参数 ,就得到了估计的多元回归方程的模型, 其中 是参数 的估计值; 是因变量 的估计值。 我们可以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的参数 。其目的是选择参数 ,使因变量 的实际观测值与由公式得到的回归估计值 的残差平方和最小。 估计值 与实际观测值 之差为, 设 Q 为全部的回归值 与实际观测值 之间存在总残差平方和,使 Q 达到最小值。残差平方和函数为, 最小二乘法要求估计值 满足, 由于 是 的非负二次型,故其最小值一定存在。根据多元微积分的极值原理可知,为使 的值达到最小,可分别对 分别求一阶偏导数,并令其等于 0 ;整理得正规方程组,求解出参数 的估计值。 在实际计算中,多元线性回归所涉及的数据量较大,相关分析和计算较复杂,因此我们利用 SAS 软件中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实现对参数的估计。 SAS ( 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 )是一个模块化、集成化的大型应用软件系统。它由数十个专业模块构成,功能包括数据访问、数据存储及管理、应用开发、图形处理、数据分析、报告编制、运筹学方法、计量经济学与预测等。我们利用 SAS 软件中的线性回归模块,得到参数的估计值。将 40 对样本的共被引次数在不同位置的分布作为自变量,每对样本关联程度的专家打分作为因变量输入 SAS 软件。利用 SAS 软件中的线性回归模块,得到参数的估计值。最后我们求解出参数 X 1 =X 2 =X 3 =0.675 , X 4 =X 5 =0.617 。也就得到了各个位置的共被引权重,句子层次、段落层次和小节层次的共被引权重都是 0.675 ,章节层次和文章层次的共被引权重都是 0.617 。 参考文献 Small.H.G.Co-Citation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A New Meas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Document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73(24):265~269 Marshoakova IV. System of document connections based on references .1973.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ial of VINITI, 1973,6(2): Small.H.G.Macro-Level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Co-Citation Clusters:1983~1989 .Scientometrics,1993,26(l):5~20 Small.H.G,Sweeney.E.Clustering th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Using Co-Citations:I.A Comparison of Methods .Scientometrics,1985(7):391~409 Smal.H.G.A SCI-Map Case Study:Building a map of AIDS research .Scientometrics,1994,30(l):229~241 Small H, Greenlee E. Collagen research in the 1970s . Scientometrics, 1986, 10(1-2):95-117. White.H.D,Griffith.B.C.Author Co-Citation:A Literature Measure of Intellectual Struc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s,1981(32):163~171 White.H.D,McCain.K.W.Bibliormetrics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89(24):119~186 White.H.D,McCain.K.W.Visualizing a Discipline:An 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Science,1972~1995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1998,49(4):327~356 Dangzhi Zhao.Towards All 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2006(42):1578~1591 White.H.D,Griffith.B.C.Author as Markers of Intellectual Space Co-Citation in Studie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1982(38):255~272 Mccain K W,Verner J M, Hislop G W,et al.The use of bibliometric and knowledge elicitation techniques to map a knowledge domain: Software Engineering in the 1990s[J]. Scientometrics, 2005,65 ( 1) : 131-144. McCain.K.W.Mapping Economics through the Journal Literature:An Experiment in Journal Co-Citation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1(42):290~296 Ming-Yuch Tsay,HongXu,Ghia-Wen Wu.Journal Co-Citation Analysis of Semiconductor Literature .Scientometrics,2003,57(l):7~25 Zao Liu.Visualizing the Intellectual Structure in Urban Studies:A Journal Co-Citation Analysis(1992~2002) .2005,62(3):385~02 Boyack K W,Klavans R.Co-citation analysis,bibliographic coupling,and direct citation: Which citation approach represents theresearch front most accurately[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1(12):2389-2404. Liu X H, Yu S, Janssens F, et al. Weighted hybrid clustering by combining text mining and bibliometrics on a large-scale journal databas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1( 6) : 1105-1119. Elkiss A, Shen S, Fader A, et al. Blind men and elephants: What do citation summaries tell us about a research article?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2008, 59(1):51-62. Gipp B, Beel J. Identifying related Documents for Research Paper Recommender by CPA and COA . Lecture Notes in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2009, 2178(1). Liu S, Chen C. The proximity of co-citation . Scientometrics, 2012, 91(2):495-511. Boyack K W, Small H, Klavans 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co-citation clustering using full text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2013, 64(9):1759–1767. Callahan A, Hockema S, Eysenbach G. Contextual cocitation: Augmenting cocitation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s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2010, 61(6):1130–1143. Eto M. Evaluations of context-based co-citation searching . Scientometrics, 2013, 94(2):651-673. 赵党志.共引分析——研究学科及其文献结构和特点的一种有效方法 .情报杂志,1993(02):36-42+79. 赵党志.期刊共引分析——研究学科及其期刊结构和特点的一种方法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3,4(01):55-58. 邱均平, 秦鹏飞. 基于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的知识图谱实证研究——以国内制浆造纸领域为例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10):53-56. 邱均平, 周毅. 基于作者共被引的馆藏资源深度聚合模式与服务探析——以CSSCI中图书情报领域本体研究为例 . 图书情报工作, 2014, 58(7):19-24. 杨利军, 张良友. 期刊共被引相似性测度问题的实证研究 . 图书情报工作, 2010, 54(18):139-144.. 赵勇.期刊共引分析及可视化实证研究——以图书情报学研究为例 .图书与情报,2009(03):89-94. 王建芳, 冷伏海. 共引分析理论与实践进展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 32(1):85-88. 耿海英,肖仙桃.国外共引分析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情报杂志, 2006, 25(12):68-69. 耿海英. 共引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007. 苑彬成, 方曙, 刘合艳. 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进展研究 . 图书情报工作, 2009, 53(22):80-84. 王玲玉. 国内共引研究的现状分析 . 情报杂志, 2011(8):61-65. 朱亮, 孟宪学, 赵瑞雪,等. 国内外共引分析研究现状探析 .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5(4):40-45. 步一, 刘天祎, 赵丹群,等. 国外作者共引分析研究评述 . 情报杂志, 2015(12):48-53. 张云, 华薇娜, 袁顺波. WoS中共被引聚类研究的计量与分析 .情报杂志, 2016, 35(9):152-157. 刘盛博, 张春博, 丁堃,等. 基于引用内容与位置的共被引分析改进研究 . 情报学报, 2013, 32(12):1248-1256. 赵蓉英, 郭凤娇, 曾宪琴. 基于位置的共被引分析实证研究 . 情报学报, 2016, 35(5):492-500. 王贤文, 刘则渊, 美国. 基于共被引率分析的期刊分类研究 . 科研管理, 2009, 30(5):187-195. 杨利军, 张良友. 期刊共被引矩阵对角线问题的实证研究 . 图书情报工作, 2010, 54(4):144-148. 刘超, 李秀霞, 李林,等. 基于互引和共被引的期刊关联分析比较 . 情报科学, 2017(7):96-100. 朱云霞. 基于合著与共引关系的学者关联度模型及实证研究 . 图书情报工作, 2015, 59(22):97-104. 秦长江. 两种方法构建的作者共引知识图谱的比较研究 . 情报科学, 2010(10):1558-1564. 李秀霞, 邵作运. 融入内容信息的作者共被引分析——以学科服务研究主题为例 . 图书情报工作, 2016(1):98-104. 步一, 刘天祎, 黄文彬. 优化传统作者共引分析的研究初探——综合引文发表时间信息的作者共引分析方法 . 图书情报知识, 2015(6):89-97. 黄文彬, 王冰璐, 步一,等. 结合时间切片信息的作者共引分析方法与实证 . 图书情报工作, 2017, 61(16):135-142. 黄文彬, 步一, 王冰璐. 作者共引分析方法的扩展与效能改进研究 . 图书情报知识, 2017(2):75-82. 黄文彬, 蒙汪阳, 步一. 作者混合共引网络对知识图谱绘制的改进研究 . 图书情报工作, 2017(3):118-124. 岳增慧, 方曙. 基于共链与共引关系的期刊结构特征比较研究 . 图书情报知识, 2013(5):72-81. 崔雷,胡海荣.文献计量学共引分析系 胡亮. 实时文献作者共引可视化系统研究 .天津大学,2009.
32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于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作者分析器的学术体检报告
libseeker 2016-6-5 07:41
围绕第四次教育部学科评估,CNKI加强了引文数据库的研发。运用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 http://ref.cnki.net )作者分析器的进行粗略地“学术体检”,同时体验一下该数据库的功能。 一、数据 王启云第一作者检索,检索时间2016年6月5日。 A 发文量 2001-2014:40篇,其中基金文献8篇。 序号 年 基金发文量 发文量 1 2014 1 1 2 2013 1 1 3 2012 2 3 4 2010 2 3 5 2009 0 3 6 2008 0 3 7 2007 0 2 8 2006 0 1 9 2004 0 3 10 2003 2 6 11 2002 0 11 12 2001 0 3 B 各年被引量 “全部资源”被引频次:319 序号 年 被引频次 1 2015 21 2 2014 24 3 2013 21 4 2012 30 5 2011 20 6 2010 28 7 2009 31 8 2008 28 9 2007 11 10 2006 13 11 2005 21 12 2004 14 13 2003 41 14 2002 16 “全部期刊”被引频次:267 序号 年 被引频次 1 2015 18 2 2014 20 3 2013 18 4 2012 19 5 2011 16 6 2010 26 7 2009 21 8 2008 17 9 2007 11 10 2006 12 11 2005 20 12 2004 14 13 2003 40 14 2002 15 “核心期刊”被引频次:95 序号 年 被引频次 1 2015 4 2 2014 6 3 2013 3 4 2012 5 5 2011 5 6 2010 9 7 2009 8 8 2008 5 9 2007 4 10 2006 2 11 2005 9 12 2004 7 13 2003 21 14 2002 7 C 作者统计 C1 作者被引排名 C2 作者引用排名 C3 合作作者排名 D 基金资助 D1 基金发文排名 D2 基金被引排名 E 期刊分布 序号 期刊刊名 发文量 1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8 2 新世纪图书馆 5 3 图书情报工作 5 4 图书与情报 4 5 情报科学 4 6 图书馆杂志 3 7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8 图书情报知识 2 9 大学图书馆学报 2 10 现代情报 2 11 图书馆学研究 1 1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F 关键词排名 H H指数:11 序号 题名 被引频次 1 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检索网络信息 34 2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33 3 电子书发展的瓶颈与前景 26 4 浅谈图书馆网站的设计与制作 26 5 江苏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调查研究 22 6 关于我国建设信息共享区的思考 20 7 中小型图书馆如何建设数字图书馆——从我馆谈起 16 8 图书馆信息技术部的建设 15 9 高校数字图书馆如何解决网络存储问题 14 10 数字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探讨 12 11 江苏8所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概况及其启示 12 12 图书馆24小时开放实践与反思 9 13 图书馆网络综合布线及网络系统工程 8 14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调查与分析 8 15 近6年我国数字图书馆论文调查与分析 7 16 如何利用盘点机辅助馆藏清点 6 17 中美高校图书馆机构设置比较研究 6 18 数字图书馆建设相关标准规范探讨 6 19 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方法与实例研究 6 20 数字图书馆与存储区域网络(SAN) 5 21 网络信息检索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探讨 5 22 数字图书馆与文件压缩 4 23 如何利用盘点机辅助馆藏清点 4 二、印象 (1)总体来说,有一定参考价值。 (2)有一定局限性,就中文学术期刊的收录并不全面,比如未发现有《数字图书馆论坛》。 (3)部分分析的准确度还不够,缺乏“标准”。 (4)2011-2015年,本人的重心在学术专著出版方面,期刊发文很少。
个人分类: 圕人堂|384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项变革性研究如果遭遇延迟承认,如何寻找唤醒她的王子文献?
adully2010 2016-5-29 14:40
一项变革性研究如果遭遇延迟承认,如何寻找唤醒她的王子文献? 根据我们前期的相关工作:①应用引文速率相关指标验证了 2014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Stefan W. Hell 的代表作( Hell, 1994 )是一篇典型的睡美人文献,初步提出结合被引速率和延迟承认指数,可较快识别出文献集合中的睡美人文献;②针对在睡美人文献的被引次数突增过程中起到关键促进作用的文献分析表明,在睡美人文献第一代施引文献的参考文献中,发表于睡美人文献引用突增年,同被引速率、共同延迟承认指数分别与睡美人文献的被引速率、延迟承认指数越接近,越有可能是王子文献 。 但上述关于王子文献的识别方法较繁琐,且透明度低,基于该科学发现是一项变革性研究(颠覆了 Ernst Abbe 的经典衍射极限理论)的特征,作者进而对识别方法进行简化,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变革性研究的文献计量学框架,用于识别唤醒睡美人文献的王子文献:①发表于被引突增的附近年份;②本身被引次数较高;③与睡美人文献的同被引次数高;④在年度被引次数曲线上,王子文献对睡美人文献的“牵引或拉动”作用应非常显著,即至少在临近睡美人文献引用突增的年份,王子的年度被引次数应高于睡美人。作者也基于这四点标准尝试识别并分析了临床医学四大高声望期刊上发表的睡美人文献的王子文献 。 但,科学发现分不同类型,如托马斯•库恩根据范式不同将创新性研究分为渐进性创新和变革性创新,Science杂志前主编Koshland Jr将科学发现分为攻关型、挑战型和机遇型三类,作者通过进一步思考后认为,第四点并非普适于不同科学发现类型的睡美人文献,而仅适用于变革性创新或挑战型发现。由于变革性研究或超前于现有认知领域,或颠覆了已被公认或形成共识的理论,学术共同体或不知道其存在而忽视,或由于对此保持较大的心理距离而不相信其价值而抵制。王子文献出现后,才促使人们了解到睡美人文献的创新思想;有了王子文献率先施引或作为线索,才促使人们开始频频引用睡美人文献,或将王子文献和睡美人文献同时引用。当时,相比睡美人文献,人们对王子文献更熟悉,所以王子文献的年度被引次数应高于睡美人文献。案例研究显示,采用该框架识别出的王子文献与该领域科学史评论事实相一致。但上述框架仅从一个典型的变革性研究案例分析得出,是否广泛适用仍需进一步研究与实证检验。文章发表于 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见:Du, J., Wu, Y.S. (2016). A bibliometric framework for identifying “princes” who wake up the “sleeping beauty” in challenge-type scientific discoveries. 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 1(1): 50-68. http://ir.las.ac.cn/handle/12502/8478?mode=fullsubmit_simple=Show+full+item+record 前期相关工作: 杜建, 武夷山. 基于被引速率指标识别睡美人文献及其“王子”——以2014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Stefan Hell 的睡美人文献为例. 情报学报, 2015,34(5): 508-521. 杜建, 武夷山. 睡美人与王子文献的识别方法研究. 图书情报工作, 2015, 59(19): 84-92.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41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核心期刊遴选为何引争议?
Enago 2016-1-28 16:25
核心期刊这个概念如今已经被广泛使用,但究竟什么样的期刊才是核心期刊?恐怕没几个人认真去追溯过,但大家却清楚,核心期刊与科研工作者们的利益休戚相关,许多单位规定在应聘、晋升、考核、申请项目、奖励时只承认发表在“核心期刊”中的论文,甚至研究生申请答辩也规定要有N篇核心期刊论文。因此,核心期刊的重大意义使得其概念的模糊界定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阅读原文 请点击链接造访 【英论阁学术院】核心期刊遴选为何引争议? --- 去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正式发布。然而,评选结果却让几家欢喜几家忧。《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经济数学》等在CNKI期刊引证报告中有较好排名的刊物却未进入“核心期刊”行列。为此,相关单位和一些学者对评价方法提出了询问和质疑。《中国科学报》首发了报道:“核心期刊遴选:评价标准如何定”(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11/332514.shtm ),该文章在被人民网等主流媒体转载后,读者反响强烈。此后,由饶毅等学者主办的《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发表一篇名为“中科院专家:请“核心期刊”走下神坛!”的文章( http://www.jianshu.com/p/b1d7f568eb2d ),也在读者群中产生较大的影响。该文主要是转载了《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主编张晓林的文章,首先对核心期刊的概念、中国特色的核心期刊现象作了介绍和分析,进而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期刊遴选标准、评选程序等提出质疑。 其实此前,张晓林有过一系列“关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类核心期刊遴选方法的质疑”的文章,这些文章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期刊遴选标准提出多方面的质疑,当然核心是对遴选方法的质疑和反对,认为使用该方法会造成多学科相关期刊、交叉学科期刊指标偏低,使得这些期刊在《总览》中或排名较低或不能入。而《总览》方则回应称:“《总览》是根据‘布拉德福图书馆文献离散定律’来对期刊进行分学科评价的”。《总览》的主编朱强还强调:“《总览》不能赋予该结果促进交叉学科发展的责任,也不能指责它阻碍了交叉学科的发展”,显然有回应张晓林系列文章的意味。 布拉德福定律是文献计量学的重要定律之一,是由英国著名文献学家B.C.Bradford于二十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的描述文献分散规律的一个定律。具体的表述是:“如果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以递减顺序排列,那么可以把期刊分为专门面对这个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各个区的文章数量相等,此时核心区、相关区,非相关区期刊数量成 的关系。”可见,布拉德福定律分析的对象是期刊的发文数据,而此后人们可能更熟悉的加菲尔德的引文分析法,采用的却是期刊的引文数据。 目前无论哪种数据库,在遴选期刊时大都是以引文分析为主要方法,但具体的分析方法还是有区别的,这也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受到质疑最主要的原因。因为SCI、Scopus、CNKI等数据库在计算各学科期刊排名时,使用的都是来自所有学科的引文,这也是计算期刊影响因子的国际惯例。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采用的是“本学科论文的引用次数”的计算方法,其他学科的期刊论文对该刊文章的引用没有被计算在内。可见,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遴选方法中,有布拉德福法的影子,但并非计算发文量,还是以引文数据为主要依据的。 § 博客内容由英論閣特約作家  赵美娣 撰写提供 § ------------------------------------------------------------------------------------------------------------------------------------ 您可能感兴趣的博文: 1. 如何衡量科研工作 2. 期刊使用因子(COUNTER) 3. H指数的计算 -------------------------------------------------------------------------------------------------------------------------------------
79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牛的引用​≠新手的引用
热度 7 ZJUlijiang 2014-9-17 08:53
引文分析中,以被引次数作为测度指标,常常出现大量相同的被引次数(tie),例如,两篇论文都被引用了50次。我们认为, 不同级别学者施引的份量(权重)是不同的 。但当前引文分析中,统计被引次数时大牛的引用与新手的引用被视为等同,将不同级别学者的引用做几何累加。“被引次数”、“期刊影响因子”、“即年指标”、“ h 指数”等指标无不如此。为了合理地给不同的施引赋予不同的权重, 我们 改进 Google的PageRank算法,提出ArticleRank算法 。与“被引次数 ”这一指标相比, 该算法能有效地区分不同级别学者的引用,尤其适合测度高被引论文的学术影响力。 论文发表在Aslib Proceedings(SSCI收录),附论文标题与摘要: ArticleRank: a PageRank-based alternative to numbers of citations for analysing citation networks Abstract Purpose –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uggest an alternative to the widely used Times Cited criterion for analysing citation networks. The approach involves taking account of the natures of the papers that cite a given paper, so as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papers that attract the same number of citations. 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 – ArticleRank is an algorithm that has been derived from Google’s PageRank algorithm to measure the influence of journal articles. ArticleRank is applied to two datasets – a citation network based on an early paper on webometrics, and a self-citation network based on the 19 most cited papers in the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 using citation data taken from the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 Findings – ArticleRank values provide a different ranking of a set of papers from that provided by the corresponding Times Cited values, and overcomes the inability of the latter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papers with the same numbers of citations. The difference in rankings between Times Cited and ArticleRank is greatest for the most heavily cited articles in a dataset. Originality/value – This is a novel application of the PageRank algorithm. Keywords – Bibliographies, Reference services Paper type – Research paper
5758 次阅读|11 个评论
当替代计量成为主流?来自Altmetric创始人Euan Adie的观点
热度 1 yuhouq 2014-9-5 16:33
Alternative metrics, sometimes shortened to just altmetrics, is an umbrella term covering new ways of approaching, measuring and provideing evidence for impact. ——Euan Adie Alternative to what (替代什么)? 替代计量中的“替代”部分,意指替代研究计量的传统视角,即仅使用引文来测度影响力。 但是这并不是说,要完全代替基于引文的计量指标。 Uptake of Altmetrics(替代计量的采用) Publishers and institutions have been quick to take to altme-trics of various forms, and many journal platforms support the provision of altmetrics in some form as standard; altme-tric.com alone serves some 4M requests for data a day, and some publishers like PLoS successfully run in-house altme-trics collection programmes. Interestingly one of the primary drivers of usage of altmetrics is authors looking at their own work, rather than other people’s. This makes sense: if you published a paper tomorrow, would you interested in who else might read or discuss it? Would you want to have some indication of whether or not it was getting more or less attention that you might expect? Partly this is, for lack of a better word, an ego thing. It’s natural as an author to want to know who has seen your work, who is reading it properly, commenting on it, citing it. In this context, however, egotism isn’t a negative character trait. Rather it’s something that you need to have developed to be a successful researcher –grants don’t go to people who can’t demonstrate that they’ve had any influence in their field. Practically speaking this means that the majority of acade-mic publishers using altmetrics do so as an author service, linking to altmetrics data reports from each article. Using the data for discovery is less popular amongst publis-hers, perhaps because of the more complicated integrations required for their platforms. That said several successful pilots have been run by Elsevier (showing articles that have been ta-lked about recently on journal homepages) and others. Altmetrics are also used in other areas: by institutions as an awareness tool, for research admin or for reputation mana-gement; by funders, looking for evidence to help show that grant funded research outputs are giving value for money and by mainstream media to pick up interesting stories be-fore they’ve been picked up in other media outlets. Challenges(替代计量面临的挑战) Before altmetrics can truly be considered mainstream there are several challenges to overcome. One is simply a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exactly what altmetrics are and how they should be used: the price of rapid progress in the field has been some confusion over exactly what is being claimed; about what’s hope and what’s hype and what circumstances the data is to be used in. Another is to get stakeholder communities involved 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ltmetrics tools and best practice. Up until now altmetrics has been driven by the people working in that field (and coming, generally, from academic re-search or publishing backgrounds). If altmetrics are to be truly useful to, for example, a small biomedical funder then we need small biomedical funders to be speaking up and talking about what the data they need is. Finally, data availability and reliability is critical. Citations have the benefit of being for the most part stable, captured in the scholarly record and clearly recorded, at least since the advent of CrossRef, Scopus and Web of science. The nature of altmetrics data is that it is much more transient and difficult to capture, at least in a way that allows for clear auditing and tracking data back to the source. 截选自Taking the alternative mainstream,里面也有涉及替代计量内涵的探讨,包括替代计量的快速发展造成的一些困扰。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4286 次阅读|2 个评论
citespace共引系数CCV涵义
mpcer 2014-9-2 00:52
CCV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cc 文献 i 与文献 j 的共引次数, c 和 c 是各自被引次数。
个人分类: CiteSpace|57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引文的马太效应该不该批判
热度 2 yuhouq 2014-8-23 20:30
替代计量研究者常说引文有三大罪:一是太慢,没错;二是不全面,可用于评价的科研产品不全面,评价的角度方法不全面,也没错;可是第三,引文有马太效应,导致高被引的论文,会继续受到更多的引用,这就批判得太苛刻了。因为马太效应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全社会都这样,何况引文,替代计量指标恐怕也难逃此劫吧!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2736 次阅读|4 个评论
引用识别模型
rbwxy197301 2013-11-28 17:13
Computer models for identifying instrumental citations in the biomedical literature Lawrence D. Fu Yindalon Aphinyanaphongs Constantin F. Aliferis Received: 28 November 2012 / Published online: 27 February 2013 Akade′miai Kiado′, Budapest, Hungary 2013 The most popular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a scientific publication is citation count. This metric assumes that a citation is a positive indicator of the quality of the cited work. This assumption is not always true since citations serve many purposes. As a result, citation count is an indirect and imprecise measure of impact. If instrumental citations could be reliably distinguished from non-instrumental ones, this would readi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existing citation-based metrics by excluding the non-instrumental citations. A citation was operationally defined as instrumental if either of the following was true: the hypothesis of the citing work was motivated by the cited work, or the citing work could not have been executed without the cited work. This work investigated the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 computer models for automatically classifying citations as instrumental or non-instrumental. Instrumental citations were manually labeled, and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were trained on a combination of content and bibliometric featur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dels based on content and bibliometric features are able to automatically classify instrumental citations with high predictivity (AUC = 0.86). Additional experiments using independent hold out data and prospective validation show that the models are generalizeable and can handle unseen cases. 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at it is feasible to train computer models to automatically identify instrumental citations. 研究人员的引用地为非常复杂,有的是正面引用,有的是负面引用,有的是上用观点,有的是引用数据......这篇文章基于以下规则,然后建立语料库,通过构建模型让计算机进行学习,然后利用模型对论文的引用进行区分,进而把引文分为不同类型。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 citation is operationally defined as instrumental if either of the following rules is true: 1. the hypothesis of the citing work is motivated by the cited work 2. the citing work could not have been executed without the cited work 还没细看细节,觉得这种方式不错,与大家分享。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26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于ESI统计方法的农业工程学科引文排名
热度 3 bjwang 2013-8-6 21:10
基于 ESI 统计方法的农业工程学科引文排名 ESI 通过对 Web of Science 所收录的期刊,依据期刊载文性质,将所有期刊划分为 22 个学科领域,包括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与商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免疫学、材料科学、数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综合交叉学科、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药理学和毒物学、物理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等。按照不同的学科领域, ESI 对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 SCIE 、 SSCI 库中近 11 年的论文数据进行统计,按被引频次的高低确定出衡量研究绩效的阈值,分别排出居世界前 1% 的研究机构、科学家、研究论文,居世界前 50% 的国家 / 地区和和学术期刊,以及居前 0.1% 的热点论文。通过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前沿论文等 6 大指标,从各个角度对国家 / 地区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科学家学术影响力以及期刊学术水平进行全面衡量。 由于 ESI 只对其划分的 22 个学科领域进行统计分析,而 2012 年的 JCR 中共有 249 个学科类别,这些类别或者从属于这 22 个学科领域,或者交叉于这 22 个学科领域。这些学科的类 ESI 数据无法直接从 ESI 中查询检索。 根据 ESI 的统计方法,对 JCR 中的农业工程,从 ISI 中提取相关数据,分别对国家 / 地区、学术机构、学术期刊、高被引论文以及热点论文等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得出了近十年来农业工程学科类似 ESI 的统计结果。 1.1 研究机构( Institutions )排名 根据对近十年来 Web of Science 所收录的农业工程学科学术论文的作者来源机构统计,共有来自全球各地的 8626 个研究机构的作者论文被收录其中。按 ESI 的排名规则,共有 86 个研究机构进入农业工程学科前 1% 的排名。 序号 机构名称 论文数量 被引频次 国别/地区 1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 1635 14295 美国 2 COUNCIL OF SCIENTIFIC INDUSTRIAL RESEARCH CSIR INDIA 411 5889 印度 3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IT 386 5589 印度 4 TEXAS A M UNIVERSITY SYSTEM 306 4245 美国 5 TEXAS A M UNIVERSITY COLLEGE STATION 260 3902 美国 6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474 3464 中国 7 IOWA STATE UNIVERSITY 317 2703 美国 8 WAGENINGEN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246 2685 荷兰 9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233 2562 美国 1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307 2500 美国 11 CONSEJO SUPERIOR DE INVESTIGACIONES CIENTIFICAS CSIC 201 2271 西班牙 12 UNIVERSITY OF NEBRASKA SYSTEM 227 2244 美国 13 UNIVERSITY OF NEBRASKA LINCOLN 213 2199 美国 14 ZHEJIANG UNIVERSITY 294 2051 中国 15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SYSTEM 273 1821 美国 16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YSTEM 192 1780 美国 17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CHAMPAIGN 190 1772 美国 18 UNIVERSITY OF FLORIDA 243 1675 美国 19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AGRONOMIQUE INRA 192 1585 法国 20 PENN STATE UNIVERSITY 189 1467 美国 21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182 1437 美国 2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227 1424 美国 23 UNIVERSIDADE DE SAO PAULO 215 1131 巴西 24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186 1115 美国 25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57 939 中国 26 UNIVERSIDADE ESTADUAL PAULISTA 197 459 巴西 27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178 中国 28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72 台湾 29 UNIVERSITY OF GEORGIA 172 美国 30 KU LEUVEN 169 比利时 31 EMPRESA BRASILEIRA DE PESQUISA AGROPECUARIA EMBRAPA 168 巴西 32 UNIVERSIDADE ESTADUAL DE CAMPINAS 168 巴西 33 PURDUE UNIVERSITY 164 美国 34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160 美国 35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59 美国 36 OHIO STATE UNIVERSITY 156 美国 37 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156 瑞典 38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55 中国 39 AGR AGRI FOOD CANADA 150 加拿大 40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49 中国 41 AGR UNIV HEBEI 141 中国 42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SYSTEM 138 美国 43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IT KHARAGPUR 136 印度 44 TSING HUA UNIVERSITY 136 中国 45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 136 美国 46 AUBURN UNIVERSITY 130 美国 47 SHANDONG UNIVERSITY 130 中国 48 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 127 美国 49 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 JAPAN 124 日本 50 UNIVERSIDADE FEDERAL DE VICOSA 122 巴西 51 UNIVERSITY OF ARIZONA 121 美国 52 UNIVERSITY OF SAINS MALAYSIA 119 美国 53 UNITED STATES FOREST SERVICE 118 美国 54 UNIVERSITY OF KENTUCKY 116 美国 55 CZECH UNIVERSITY OF LIFE SCIENCES PRAGUE 113 捷克 56 LATVIA UNIV AGR 113 拉脱维亚 57 AARHUS UNIVERSITY 112 丹麦 58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112 美国 59 UNIVERSITY OF ARKANSAS SYSTEM 112 美国 60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110 中国 61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YSTEM 107 美国 62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 STILLWATER 106 美国 63 NORTHWEST A F UNIVERSITY CHINA 105 中国 64 UNIVERSITY OF MANITOBA 103 美国 65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103 美国 66 UNIVERSIDADE FEDERAL DE LAVRAS 102 巴西 67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99 韩国 68 AGR RES ORG 96 以色列 69 UNIVERSIDAD DE CORDOBA 95 阿根廷 70 UNIVERSITY OF ARKANSAS FAYETTEVILLE 95 美国 71 UNIVERSITY OF BOLOGNA 95 意大利 72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94 丹麦 73 GHENT UNIVERSITY 93 比利时 74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93 加拿大 75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93 美国 76 UNIVERSITY OF TEHRAN 90 伊朗 77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ATHENS 88 希腊 78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VALENCIA 87 西班牙 79 PRES UNIVERSITE DE TOULOUSE 86 法国 80 TONGJI UNIVERSITY 86 中国 81 UNIVERSIDADE TECNICA DE LISBOA 86 葡萄牙 82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IT DELHI 85 印度 83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84 中国 84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83 美国 85 PUTRA UNIVERSITY MALAYSIA 82 马来西亚 86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81 中国 1.2 国家 / 地区( Countries/Territories )排名 根据对近十年来 Web of Science 所收录的农业工程学科学术论文的作者来源国家 / 地区统计,共有来自全球各地的 145 个国家 / 地区的作者论文被收录其中。按 ESI 的排名规则,共有 73 个国家 / 地区进入农业工程学科前 50% 的排名。 序号 国家/地区 论文数量 被引频次 1 USA 6262 52970 2 PEOPLES R CHINA 4784 26146 3 INDIA 2108 24958 4 SPAIN 1428 13424 5 CANADA 991 10729 6 TURKEY 644 8930 7 JAPAN 1012 8283 8 BRAZIL 1759 8126 9 SOUTH KOREA 737 7810 10 NETHERLANDS 498 7094 11 SWEDEN 426 6703 12 FRANCE 688 6554 13 TAIWAN 555 6187 14 ITALY 852 5727 15 ENGLAND 569 5677 16 GERMANY 898 3998 17 MALAYSIA 370 3891 18 DENMARK 321 3421 19 BELGIUM 386 3380 20 THAILAND 323 3353 21 GREECE 322 3353 22 AUSTRALIA 563 3158 23 PORTUGAL 381 3006 24 MEXICO 281 2282 25 FINLAND 263 2130 26 IRAN 384 2124 27 ARGENTINA 186 1667 28 POLAND 184 1095 29 ISRAEL 203 1089 30 TUNISIA 165 1075 31 NIGERIA 164 1047 32 CZECH REPUBLIC 216 518 33 ROMANIA 182 219 34 LATVIA 153 174 35 IRELAND 141 36 NEW ZEALAND 126 37 AUSTRIA 123 38 EGYPT 123 39 CHILE 118 40 SLOVENIA 109 41 NORWAY 105 42 SCOTLAND 102 43 SOUTH AFRICA 102 44 SINGAPORE 96 45 SERBIA 92 46 PAKISTAN 91 47 LITHUANIA 87 48 HUNGARY 84 49 COLOMBIA 77 50 CROATIA 77 51 SWITZERLAND 77 52 WALES 66 53 SAUDI ARABIA 64 54 INDONESIA 62 55 ESTONIA 52 56 BANGLADESH 51 57 PHILIPPINES 49 58 SLOVAKIA 47 59 RUSSIA 46 60 NORTH IRELAND 41 61 BULGARIA 36 62 MOROCCO 35 63 JORDAN 32 64 VIETNAM 32 65 NEPAL 31 66 SYRIA 28 67 SRI LANKA 27 68 KENYA 26 69 CUBA 25 70 OMAN 25 71 ALGERIA 23 72 URUGUAY 23 73 COSTA RICA 20 1.3 学术期刊( Journals )排名 根据对近十年来 Web of Science 所收录的农业工程学科学术论文的来源出版物统计,共有来自全球各地的 125 种出版物被收录其中,这些出版物包括会学术期刊,议论文和丛书等。按 ESI 的排名规则,共有 63 种出版物进入农业工程学科前 50% 的排名。 序号 出版物名称 论文数量 被引频次 1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417 134970 2 BIOMASS BIOENERGY 2231 29096 3 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1519 12438 4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1925 12237 5 ACTA HORTICULTURAE 1764 12237 6 TRANSACTIONS OF THE ASAE 677 6757 7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ASCE 1124 6431 8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 461 3690 9 APPLIED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E 1060 3627 10 PADDY AND WATER ENVIRONMENT 414 977 11 BIOSYSTEMS ENGINEERING 1616 606 12 ENGENHARIA AGRICOLA 526 488 13 REVISTA BRASILEIRA DE ENGENHARIA AGRICOLA E AMBIENTAL 554 431 14 ADVANCES IN STORED PRODUCT PROTECTION 189 123 15 AMA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ASIA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362 48 16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E ENGINEERING 186 38 17 ENGINEERING FOR RURAL DEVELOPMENT 186 31 18 ACTUAL TASKS O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ZAGREB 531 27 19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151 20 20 VDI BERICHTE 369 16 21 ACTUAL TASKS O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312 15 22 LAND AND WATER MANAGEMENT DECISION TOOLS AND PRACTICES VOLS 1 AND 2 187 13 23 PROCEEDINGS OF SPIE 183 12 24 PROCEEDINGS OF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IZATION AUTOMATION AND ELECTRIFICATION IN AGRICULTURE 153 10 25 ACTUAL TASKS O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PROCEEDINGS 174 9 26 XXVIII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CONGRESS ON SCIENCE AND HORTICULTURE FOR PEOPLE IHC2010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STHARVEST TECHNOLOGY IN THE GLOBAL MARKET 183 8 27 CIVIL ENGINEERING IN CHINA CURRENT PRACTICE AND RESEARCH REPORT 231 28 WATER SAVING AGRICULTURE AND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VOLS 1 AND 2 PROCEEDINGS 156 29 TRENDS I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0 133 30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TROLLED ATMOSPHERE RESEARCH CONFERENCE VOLS I AND II 131 31 MANAGEMENT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121 32 PRECISION AGRICULTURE 05 118 33 ASAE PUBLICATION 118 34 PRECISION AGRICULTURE 115 35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GREENHOUSE SYSTEMS VOLS 1 AND 2 110 36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SOIL WATER RESOURCES AND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108 37 AKTUALNI ZADACI MEHANIZACIJE POLJOPRIVREDE 106 38 ACS SYMPOSIUM SERIES 99 39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OSTHARVEST UNLIMITED 98 40 XI INTERNATIONAL PEAR SYMPOSIUM 95 41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OF HORTICULTURAL CROPS VOLS 1 AND 2 95 42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CONTROL AUTOMATION AND CULTIVATION SYSTEMS FOR SUSTAINABLE HIGH QUALITY CROP PRODUCTION UNDER PROTECTED CULTIVATION 87 43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PROCEEDINGS 87 44 TOTAL MAXIMUM DAILY LOAD TMDL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II PROCEEDINGS 85 45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RRIGATION OF HORTICULTURAL CROPS 84 46 CONFERENCE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LAND TECHNIK AGENG 2009 82 47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PPLICATIONS OF MODELLING AS AN INNOVATIVE TECHNOLOGY IN THE AGRI FOOD CHAIN 81 48 ANIMAL AGRICULTURAL AND FOOD PROCESSING WASTES IX PROCEEDINGS 81 49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80 50 CONFERENCE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7 80 51 COMPUTER AN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II VOL 1 80 52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OQUAT 77 53 PROCEEDINGS OF THE VIII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ROTECTED CULTIVATION IN MILD WINTER CLIMATES ADVANCES IN SOIL AND SOILLESS CULTIVATION UNDER PROTECTED ENVIRONMENT 76 54 ADVANCES IN MATERIALS AND SYSTEMS TECHNOLOGIES 75 55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75 56 RURAL DEVELOPMENT 2009 PROCEEDINGS VOL 4 BOOK 2 PROCEEDINGS 73 57 RURAL DEVELOPMENT 73 58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EENHOUSE COOLING 73 59 AGRICULTURAL REFORMATION AND RURAL PROGRESSING 72 60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EENHOUSES ENVIRONMENTAL CONTROLS AND IN HOUSE MECHANIZATION FOR CROP PRODUCTION IN THE TROPICS AND SUB TROPICS 68 61 CONFERENCE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3 68 62 PROCEEDINGS OF SPIE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67 63 CONFERENCE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4 66 2 高被引论文( Highly Cited Papers ) 近十年来, Web of Science 所收录的农业工程学科学术论文共有 28331 篇。按 ESI 的统计方法,高被引论文是按被引频次排序,所有论文的前 1% ,即前 283 篇即为农业工程学科的高被引论文。 序号 题名 来源出版物 被引频次 出版月 出版年 1 Features of promising technologies for pretreatment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302 APR 2005 2 Non-conventional low-cost adsorbents for dye removal: A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27 JUN 2006 3 Pretreatments to enhance the digestibility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546 JAN 2009 4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waste cooking oil: 1. Process design and technological assessmen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490 AUG 2003 5 Model evaluation guidelines for systematic quantification of accuracy in watershed simulations 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450 MAY-JUN 2007 6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leading biomass pretreatment technologi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449 DEC 2005 7 Integrated biodiesel production: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homogeneous catalysts system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401 MAY 2004 8 Global potential bioethanol production from wasted crops and crop residues BIOMASS BIOENERGY 400 2004 9 Ethanol from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techno-economic performance in short-, middle- and long-term BIOMASS BIOENERGY 379 2005 10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waste cooking oil: 2. Economic assessment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367 DEC 2003 11 The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364 JUL-AUG 2007 12 Inhibition of 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 A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345 JUL 2008 13 A review of the primary measures for tar elimination in biomass gasification processes BIOMASS BIOENERGY 336 2003 14 Trends in biotechnological production of fuel ethanol from different feedstock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329 SEP 2008 15 Pretreatment 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bioethanol production process based on enzymatic hydrolysis: A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304 JUL 2010 16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heterotrophic microalgal oi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99 APR 2006 17 Developments in industrially important thermostable enzymes: a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96 AUG 2003 18 Development of switchgrass (Panicum virgatum) as a bioenergy feedstock in the United States BIOMASS BIOENERGY 274 2005 19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tatus of perennial rhizomatous grasses as energy crops in the US and Europe BIOMASS BIOENERGY 274 2003 20 A process model to estimate biodiesel production cost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70 MAR 2006 21 Effects of water on biodiesel fuel production by supercritical methanol treatmen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64 FEB 2004 22 Microbial and plant derived biomass for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from wastewate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62 SEP 2007 23 Polyhydroxyalkanoates: an over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57 APR 2003 24 Combined sugar yields for dilute sulfuric acid pretreatment of corn stover followed by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the remaining solid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50 DEC 2005 25 Fuel ethanol production: Process design trends and integration opportuniti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49 SEP 2007 26 Jatropha bio-diesel production and use BIOMASS BIOENERGY 243 DEC 2008 27 Dye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adsorption on treated sawdus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38 SEP 2003 28 The contribution of biomass in the future global energy supply: a review of 17 studies BIOMASS BIOENERGY 236 2003 29 Review paper on current technologies for decolourisation of textile wastewaters: Perspectives for anaerobic biotechnology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35 SEP 2007 30 Immobilized Pseudomonas cepacia lipase for biodiesel fuel production from soybean oi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34 MAY 2005 31 Biomass gasification in near- and super-critical water: Status and prospects BIOMASS BIOENERGY 232 2005 32 Agricultural waste material as potential adsorbent for sequestering heavy metal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 A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26 SEP 2008 33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crude Jatropha curcas L. seed oil with a high content of free fatty acid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18 APR 2008 34 Ethanol-diesel fuel blends - a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8 FEB 2005 35 Comparative sugar recovery data from laboratory scale application of leading pretreatment technologies to corn stove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7 DEC 2005 36 Removal of heavy metal ions from wastewater by chemically modified plant wastes as adsorbents: A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 JUL 2008 37 Experimental and kinetic studies on methylene blue adsorption by coir pith carb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 JAN 2007 38 Process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pretreatment technologi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96 DEC 2005 39 Prospects and potential of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of some non-traditional seed oils for use as biodiesel in India BIOMASS BIOENERGY 193 2005 40 Satellite-based energy balance for mapping evapotranspiration with internalized calibration (METRIC) - Model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ASCE 192 JUL-AUG 2007 41 Exploration of the ranges of the global potential of biomass for energy BIOMASS BIOENERGY 186 2003 42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jatropha (Jatropha curcas) with high free fatty acids: An optimized process BIOMASS BIOENERGY 184 AUG 2007 43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various cropping systems utilized for producing biofuels: Bioethanol and biodiesel BIOMASS BIOENERGY 182 2005 44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mahua (Madhuca indica) oil having high free fatty acids BIOMASS BIOENERGY 177 2005 45 Green house gases emissions in the production and use of ethanol from sugarcane in Brazil: The 2005/2006 averages and a prediction for 2020 BIOMASS BIOENERGY 174 JUL 2008 46 A comparison of chemical pretreatment methods for improving saccharification of cotton stalk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73 NOV 2007 47 Effect of hemicellulose and lignin removal on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steam pretreated corn stove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72 SEP 2007 48 Optimization of the ammonia fiber explosion (AFEX) treatment parameters for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corn stove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71 DEC 2005 49 The potential of restaurant waste lipids as biodiesel feedstock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70 JAN 2007 50 Biomass gasification in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IOMASS BIOENERGY 170 2004 51 Reactivity of triglycerides and fatty acids of rapeseed oil in supercritical alcohol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67 FEB 2004 52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for ionic liquids dissolving (ligno-)cellulos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65 MAY 2009 53 Influence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raw materials on biodiesel properti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65 JAN 2009 54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the sorption isotherms of basic dyes on sugarcane dus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65 JUL 2005 55 Enzymatic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from cotton seed oil using t-butanol as a solven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64 FEB 2007 56 Alternatives for detoxification of diluted-acid lignocellulosic hydrolyzates for use in fermentative processes: a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64 MAY 2004 57 A quantitative review comparing the yields of two candidate C-4 perennial biomass crops in relation to nitrogen, temperature and water BIOMASS BIOENERGY 164 2004 58 An overview of enzymatic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63 JUL 2008 59 Removal of chromium from industrial waste by using eucalyptus bark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59 JAN 2006 60 Dilute acid pretreatment of rye straw and bermudagrass for ethanol produc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59 SEP 2005 61 Preparation of biodiesel from crude oil of Pongamia pinnata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58 SEP 2005 62 Optimisation of the anaerobic digestion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54 NOV 2008 63 Methane productivity of manure, straw and solid fractions of manure BIOMASS BIOENERGY 154 2004 64 Hemicelluloses for fuel ethanol: A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52 JUL 2010 65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response to dilute-acid pretreatment and enzymatic saccharification of alfalfa, reed canarygrass, and switchgrass BIOMASS BIOENERGY 151 OCT 2006 66 Studies on chromium(VI) adsorption-desorption using. immobilized fungal biomas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51 MAR 2003 67 A review of the substrates used in 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 for sustainable energy produc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50 MAR 2010 68 Pretreatment of corn stover by aqueous ammonia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50 OCT 2003 69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activated carbon prepared from apricot ston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48 SEP 2005 70 Utilization of various agricultural wastes for activated carbon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for the removal of dyes and metal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48 MAR 2003 71 Adsorption studies on rice husk: removal and recovery of Cd(II) from wastewate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47 JAN 2003 72 Optimization of pH controlled liquid hot water pretreatment of corn stove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46 DEC 2005 73 Comparison of dilute acid and ionic liquid pretreatment of switchgrass: Biomass recalcitrance, delignification and enzymatic saccharifica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44 JUL 2010 74 SEBAL model with remotely sensed data to improve water-resources management under actual field conditions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ASCE 144 JAN-FEB 2005 75 Biosorption of cadmium and lead ions by ethanol treated waste baker's yeast biomas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44 JAN 2005 76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biomass air-steam gasification in a fluidized bed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43 OCT 2004 77 Adsorption behaviour of Fe(II) and Fe(III) ions in aqueous solution on chitosan and cross-linked chitosan bead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42 MAR 2005 78 An evaluation of multipurpose oil seed crop for industrial uses (Jatropha curcas L.): A review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141 JUL 2008 79 Diesel engine emissions and performance from blends of karanja methyl ester and diesel BIOMASS BIOENERGY 141 2004 80 Heavy metal adsorbents prepared from the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A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40 OCT 2008 81 Transformation of vegetable waste into value added products: (A) the upgrading concept; (B)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40 APR 2003 82 Effect of pretreatment severity on xylan solubility and enzymatic breakdown of the remaining cellulose from wheat stra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39 JUL 2007 83 Optimization of alkali-catalyzed transesterification of Pongamia pinnata oil for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38 AUG 2006 84 Sorption of cadmium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pretreated rice husk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38 JAN 2006 85 Adsorption of metal complex dye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pine sawdus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37 MAY 2005 86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lignin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for use in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synthesi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35 MAY 2007 87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s of corn stover and poplar solids resulting from leading pretreatment technologi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34 SEP 2009 88 Acid-catalyzed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from waste frying oil BIOMASS BIOENERGY 134 2006 89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enzymatic extracts from brown seaweed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33 SEP 2005 90 Castor oil: vital industrial raw materia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32 JUN 2006 91 Photobioreactors for mass cultivation of alga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31 JUL 2008 92 Lime pretreatment and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corn stove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31 DEC 2005 93 Economics of biomass energy utilization in combustion and gasification plants: effects of logistic variables BIOMASS BIOENERGY 131 2005 94 Potential of biomass energy out to 2100, for four IPCCSRES land-use scenarios BIOMASS BIOENERGY 131 2005 95 Lead and nickel removal using Microspora and Lemna mino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30 AUG 2003 96 Effect of iron on growth and lipid accumulation in Chlorella vulgari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27 JUL 2008 97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turbocharged DI 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 fueled with petroleum diesel fuels and biodiese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27 APR 2007 98 Composition of corn and 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s from dry grind ethanol processing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26 SEP 2004 99 Intraparticle diffusion processes during acid dye adsorption onto chitosa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25 NOV 2007 100 Grain and cellulosic ethanol: History, economics, and energy policy BIOMASS BIOENERGY 125 JUN 2007 101 Characterization of crude glycerol from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multiple feedstocks APPLIED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E 125 MAR 2006 102 Bioethanol, biohydrogen and biogas production from wheat straw in a biorefinery concep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24 MAY 2009 103 Comparative bioremediation of soils contaminated with diesel oil by natural attenuation, biostimulation and bioaugmenta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24 JUN 2005 104 Gasification of biomass model compounds and real biomass in supercritical water BIOMASS BIOENERGY 124 2004 105 Optimization of lipase-catalyzed biodiesel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24 JUN 2003 106 An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methods to use methanol and Jatropha oil in a 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 BIOMASS BIOENERGY 124 2003 107 Pathogen survival during livestock manure storage and following land applica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23 JAN 2005 108 Kinetic modeling and equilibrium studies during cadmium biosorption by dead Sargassum sp biomas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23 FEB 2004 109 Global biomass fuel resources BIOMASS BIOENERGY 123 2004 110 Pyrolysis of triglyceride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renewable fuels and chemical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22 SEP 2007 111 Pretreatment and fractionation of corn stover by ammonia recycle percolation proces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21 DEC 2005 112 Refining sweet sorghum to ethanol and sugar: economic trade-offs in the context of North China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21 JUN 2005 113 Comparison of optimised isotherm models for basic dye adsorption by kudzu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21 JUN 2003 114 An investigation of using biodiesel/marine diesel blend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stationary diesel engine BIOMASS BIOENERGY 121 2003 115 Lignin in straw of herbaceous crops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120 NOV 2008 116 Biosorption of dyes using dead macro fungi: Effect of dye structure, ionic strength and pH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20 FEB 2006 117 Chitosan-starch composite film: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120 MAR 2005 118 An overview of microwave processing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agri-food materials BIOSYSTEMS ENGINEERING 119 MAY 2004 119 Efficient conversion of wheat straw wastes into biohydrogen gas by cow dung compos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18 FEB 2006 120 Fiber dimensions, lignin and cellulose content of various plant materials and their suitability for paper production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118 MAY 2004 121 A pilot plant to produce biodiesel from high free fatty acid feedstocks TRANSACTIONS OF THE ASAE 118 JUL-AUG 2003 122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fibers from agricultural residues - Wheat straw and soy hull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16 APR 2008 123 Partial flow of compressed-hot water through corn stover to enhance hemicellulose sugar recovery and enzymatic digestibility of cellulos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16 DEC 2005 124 Structural features affecting biomass enzymatic digestibility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15 JUN 2008 125 Grinding performanc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wheat and barley straws, corn stover and switchgrass BIOMASS BIOENERGY 115 2004 126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contents regimes on the aerobic microbial activity of a biosolids composting blend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15 JAN 2003 127 An overview of second generation biofuel technologi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14 MAR 2010 128 An overview of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polylactide (PLA) research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13 NOV 2010 129 Watershed-scale hydrologic and nonpoint-source pollution models: Review of mathematical bases TRANSACTIONS OF THE ASAE 113 NOV-DEC 2003 130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a willow bioenergy cropping system BIOMASS BIOENERGY 113 2003 131 Woody biomass pretreatment for cellulosic ethanol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evalua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12 JUL 2010 132 Techno-economic evaluation of bioethanol production from three different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 BIOMASS BIOENERGY 112 MAY 2008 133 History and evaluation of Hargreaves evapotranspiration equation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ASCE 112 JAN-FEB 2003 134 Methane production through anaerobic digestion of various energy crops grown in sustainable crop rotation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10 DEC 2007 135 Dye adsorption by sewage sludge-based activated carbons in batch and fixed-bed system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10 MAY 2003 136 The future of anaerobic digestion and biogas utiliza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9 NOV 2009 137 Adsorption of gold(III), platinum(W) and palladium(II) onto glycine modified crosslinked chitosan resi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9 JUN 2008 138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changes during composting of different organic wastes and assessment of compost maturity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9 SEP 2005 139 Enhanced bioremediation of n-alkane in petroleum sludge using bacterial consortium amended with rhamnolipid and micronutrient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9 NOV 2003 140 Biotechnological valorisation of raw glycerol discharged after bio-diesel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manufacturing process: Production of 1,3-propanediol, citric acid and single cell oil BIOMASS BIOENERGY 108 JAN 2008 141 Biodiesel production using anionic ion-exchange resin as heterogeneous catalys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8 JAN 2007 142 A two-step acid-catalyze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from rice bran oi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8 NOV 2005 143 Struvite precipitation in anaerobic swine lagoon liquid: effect of pH and Mg : P ratio and determination of rate constan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8 SEP 2003 144 Biosorption of aqueous chromium(VI) by Tamarindus indica seed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7 MAY 2006 145 Effect of structural features on enzyme digestibility of corn stove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7 MAR 2006 146 Review of current and future softwood kraft lignin process chemistry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107 SEP 2004 147 Research on biomass fast pyrolysis for liquid fuel BIOMASS BIOENERGY 107 2004 148 Composting of animal manures and chemical criteria for compost maturity assessment. A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6 NOV 2009 149 Use of rice husk for the adsorption of congo red from aqueous solution in column mod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6 MAY 2008 150 Blofuels generation from sweet sorghum: Fermentative hydrogen production and anaerobic digestion of the remaining biomas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6 JAN 2008 151 Characterization of bio-oils in chemical families BIOMASS BIOENERGY 106 APR 2007 152 Improvement of engine emissions with conventional diesel fuel and diesel-biodiesel blend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5 FEB 2006 153 Wood-plastic composites as promising green-composites for automotive industri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4 JUL 2008 154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lid biofuels - significance and impact BIOMASS BIOENERGY 104 NOV 2006 155 Removal of Cr(VI)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adsorption onto hazelnut shell activated carbon: kinetic and equilibrium studi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3 FEB 2004 156 Physical characterisation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densified biomass fuels with regard to their combustion behaviour BIOMASS BIOENERGY 103 2004 157 Fast pyrolysis of rice husk: Product yields and composition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2 JAN 2007 158 Biosorption of copper(II) and cobalt(II)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crab shell particl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2 AUG 2006 159 Modeling the process and costs of fuel ethanol production by the corn dry-grind process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102 MAY 2006 160 Lipid accumulation and CO(2) utilization of Nannochloropsis oculata in response to CO(2) aera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1 JAN 2009 161 Fly ash as a soil ameliorant for improving crop production - a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1 JUN 2006 162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free ammonia on nitrification and nitrite accumulation in landfill leachate and analysis of its nitrifying bacterial community by FISH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1 FEB 2006 163 Optimization of initial substrate and pH levels for germination of sporing hydrogen-producing anaerobes in cow dung compos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1 JAN 2004 164 Removal of hexavalent chromium using distillery sludg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1 SEP 2003 165 Cultivation, photobioreactor design and harvesting of microalgae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A critical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0 JAN 2011 166 Activated carbons from waste biomass by sulfuric acid activation and their use on methylene blue adsorp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0 SEP 2008 167 Lignin depolymerization/repolymerization and its critical role for delignification of aspen wood by steam explos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0 NOV 2007 168 Process optimization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mahua (Madhuca indica) oil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0 FEB 2006 169 Adsorption of chromium from aqueous solution on treated sawdus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0 MAR 2004 170 Production of cellulases and hemicellulases by Aspergillus niger KK2 from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0 JAN 2004 171 Phenolic compound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from red grape marc extract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00 MAR 2003 172 Moringa oleifera oil: A possible source of biodiese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9 NOV 2008 173 Characterization of food waste as feedstock for anaerobic diges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9 MAR 2007 174 The removal of chromium(VI)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Fagus orientalis 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9 AUG 2004 175 Heavy metal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a submerged aquatic plant (Ceratophyllum demersum)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9 APR 2004 176 Agro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alperujo, a solid by-product of the two-phase centrifugation method for olive oil extrac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9 JAN 2004 177 Equilibrium and kinetics of biosorption of cadmium(II) and copper(II) ions by wheat stra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8 JAN 2009 178 Reduction of CO2 by a high-density culture of Chlorella sp in a semicontinuous photobioreacto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8 JUN 2008 179 Biological approaches for treatment of distillery wastewater: A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8 SEP 2007 180 Enhanced bio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cornstalk wastes with acidification pretreatment by mixed anaerobic cultures BIOMASS BIOENERGY 98 APR 2007 181 Soybean oil methyl esters preparation using NaX zeolites loaded with KOH as a heterogeneous catalys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8 MAR 2007 182 Biodiesel production using a membrane reacto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8 FEB 2007 183 The mechanism for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cellulose and its main product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7 DEC 2009 184 Watershed-scale hydrologic and nonpoint-source pollution models: Review of applications TRANSACTIONS OF THE ASAE 97 MAY-JUN 2004 185 Estimating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from limited climatic data using neural computing technique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ASCE 97 MAY-JUN 2003 186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vegetable oil derived esters: evaluation for their diesel additive properti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6 MAR 2004 187 Development of heterogeneous base catalysts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5 JUN 2008 188 Lignin - from natural adsorbent to activated carbon: A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5 SEP 2007 189 Biological decolorization of dye solution containing Malachite Green by microalgae Cosmarium sp.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5 APR 2007 190 Adsorption of Cr(VI) on activated rice husk carbon and activated alumina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5 FEB 2004 191 Review of fast pyrolysis of biomass and product upgrading BIOMASS BIOENERGY 94 MAR 2012 192 Sulfite pretreatment (SPORL) for robust enzymatic saccharification of spruce and red pin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4 APR 2009 193 Biosorption of Pb(II) and Cr(III)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lichen (Parmelina tiliaceae) biomas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4 MAY 2008 194 Biosorption of CU2+, Cd2+, Pb2+, and Zn2+ using dried marine green macroalga caulerpa lentillifera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4 DEC 2006 195 Biosorption of lead(II), cadmium(II), copper(II) and nickel(II) by anaerobic granular biomas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4 MAR 2006 196 Continuous electricity production from artificial wastewater using a mediator-less microbial fuel cel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4 MAR 2006 197 Biomass power cost and optimum plant size in western Canada BIOMASS BIOENERGY 94 2003 198 Adsorption of dissolved Reactive red dye from aqueous phase onto activated carbon prepared from agricultural wast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3 SEP 2006 199 Assessment of energy performance in the life-cycle of biogas production BIOMASS BIOENERGY 93 2006 200 Bioeffects of microwave - a brief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3 APR 2003 201 Particle emissions from biomass combustion in small combustors BIOMASS BIOENERGY 93 2003 202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from high free fatty acid-containing waste oils using various carbohydrate-derived solid acid catalyst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2 DEC 2008 203 Availability of corn stover as a sustainable feedstock for bioethanol produc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2 MAY 2003 204 Two-step steam pretreatment of softwood by dilute H2SO4 impregnation for ethanol production BIOMASS BIOENERGY 92 2003 205 Detoxification of sugarcane bagasse hydrolysate improves ethanol production by Candida shehatae NCIM 3501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1 JUL 2007 206 Anaerobic co-digestion of algal sludge and waste paper to produce methan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1 JAN 2007 207 Cumulative uncertainty in measured streamflow and water quality data for small watersheds 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91 MAY-JUN 2006 208 Optimization of extracellular lipase production by Geotrichum sp using factorial desig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1 JAN 2004 209 Steam reforming of biodiesel by-product to make renewable hydroge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90 SEP 2008 210 Biodegradation of benzidine based dye Direct Blue-6 by Pseudomonas desmolyticum NCIM 2112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9 MAY 2007 211 Production and properties of a surfactant obtained from Bacillus subtilis grown on cassava wastewate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9 JAN 2006 212 Effect of vent arrangement on windward ventilation of a tunnel greenhouse BIOSYSTEMS ENGINEERING 89 AUG 2004 213 Cocoa shells for heavy metal removal from acidic solution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9 DEC 2003 214 Contemporary issues in thermal gasification of biomas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lectricity and fuel production BIOMASS BIOENERGY 88 JUL 2008 215 Effect of various pretreatment methods on anaerobic mixed microflora to enhance biohydrogen production utilizing dairy wastewater as substrat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8 JAN 2008 216 Decolorization of textile azo dyes by newly isolated halophilic and halotolerant bacteria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8 AUG 2007 217 Satellite-based energy balance for mapping evapotranspiration with internalized calibration (METRIC) -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ASCE 88 JUL-AUG 2007 218 Assessment of the potential biomass supply in Europe using a resource-focused approach BIOMASS BIOENERGY 88 2006 219 Ethanol learning curve - the Brazilian experience BIOMASS BIOENERGY 88 2004 220 Production of bioethanol from wheat straw: An overview on pretreatment, hydrolysis and fermenta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7 JUL 2010 221 Livestock waste-to-bioenergy generation opportuniti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7 NOV 2008 222 Conversion of olive tree biomass into fermentable sugars by dilute acid pretreatment and enzymatic saccharifica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7 APR 2008 223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is of alcohol powered microbial fuel cell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7 SEP 2007 224 Removal of nitrate-nitrogen from drinking water using bamboo powder charcoa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7 DEC 2004 225 Bioaccumulation of cadmium, chromium and copper by Convolvulus arvensis L.: impact on plant growth and uptake of nutritional element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7 MAY 2004 226 Cultivation of microalgae for oil production with a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urea limita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6 SEP 2009 227 Crude petroleum-oil bio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Bacillus subtilis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s isolated from a petroleum-oil contaminated soil from North-East India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6 MAY 2007 228 Insecticidal, repellent and oviposition-deterrent activity of selected essential oils against Anopheles stephensi, Aedes aegypti and Culex quinquefasciatu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6 NOV 2005 229 Influence of fatty acid mehyl esters from hydroxylated vegetable oils in diesel fuel lubricity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6 MAY 2005 230 Polyphenol content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Maydis stigma extract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6 MAY 2005 231 Use of tobacco seed oil methyl ester in a turbocharged indirect injection diesel engine BIOMASS BIOENERGY 86 2005 232 Co-ordination network for lignin - standardisation,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s adapted to market requirements (EUROLIGNIN)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86 SEP 2004 233 Decolourization of azo dyes and a dye industry effluent by a white rot fungus Thelephora sp.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6 JUN 2003 234 Switchgrass for bioethanol and other value-added applications: A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5 FEB 2009 235 Biosorption of cadmium by biomass of brown marine macroalga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5 NOV 2005 236 Estimating the higher heating value of biomass fuels from basic analysis data BIOMASS BIOENERGY 85 2005 237 Comparison of several methods for effective lipid extraction from microalga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4 JAN 2010 238 Adsorption of Cd(II)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activated carbon prepared from olive stone by ZnCl2 activa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4 FEB 2008 239 Estimating biomass of individual pine trees using airborne lidar BIOMASS BIOENERGY 84 SEP 2007 240 Ethanol fermentation in an immobilized cell reactor using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4 MAY 2004 241 Som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hemp seed BIOSYSTEMS ENGINEERING 84 OCT 2003 242 Detection of bruises on apples using near-infrared hyperspectral imaging TRANSACTIONS OF THE ASAE 84 MAR-APR 2003 243 A reassessment of carbon content in wood: variation within and between 41 North American species BIOMASS BIOENERGY 84 2003 244 Repellent activity of essential oils: A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3 JAN 2010 245 Conversion of rice straw to sugars by dilute-acid hydrolysis BIOMASS BIOENERGY 83 2006 246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wheat straw fibers for reinforcing application in injection mold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3 JAN 2006 247 Thermal-alkaline solubilization of waste activated sludge as a pre-treatment stage for anaerobic diges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3 JAN 2004 248 Nitrification, denitr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in piggery wastewater using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3 MAR 2003 249 Removal of chromium(VI) from water and wastewater using surfactant modified coconut coir pith as a biosorben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2 MAY 2008 250 Lignin as a base material for materials applications: Chemistry, application and economics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82 MAR 2008 251 Evaluating bioretention hydrology and nutrient removal at three field sites in North Carolina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ASCE 82 NOV-DEC 2006 252 Denitrification in recirculating system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AQUACULTURAL ENGINEERING 82 MAY 2006 253 Effect of pH on lead removal from water using tree fern as the sorben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2 JUL 2005 254 Antifungal activities of essential oils and their constituents from indigenous cinnamon (Cinnamomum osmophloeum) leaves against wood decay fungi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2 MAY 2005 255 Characterisation of structure-dependent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lignin with infrared spectroscopy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82 SEP 2004 256 Heavy metal biosorption by biomass of Ochrobactrum anthropi producing exopolysaccharide in activated sludg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2 OCT 2003 257 Effect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on the performance, bacterial diversity, and bacterial viability in microbial fuel cell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1 JUL 2009 258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mmobiliz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s biosorbent for heavy metal ion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1 APR 2008 259 Optimisation of integrated biodiesel production. Part I. A study of the biodiesel purity and yield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1 JUL 2007 260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 from aqueous single metal solution by chemically modified sugarcane bagass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1 APR 2007 261 Sorption of zinc and lead on coi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1 JAN 2007 262 Removal of reactive dyes from wastewater by adsorption on coir pith activated carb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1 JUL 2006 263 International bioenergy transport costs and energy balance BIOMASS BIOENERGY 81 2005 264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ethanol derived from no-tilled corn grain: nonrenewabl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IOMASS BIOENERGY 81 2005 265 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 (SSF) of industrial wast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ethanol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81 JUL 2004 266 Brassica carinata as an alternative oil crop for the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in Italy: agronomic evaluation, fuel production by transeste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BIOMASS BIOENERGY 81 2003 267 Transesterfication of soybean oil catalyzed by sulfated ziconia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0 SEP 2008 268 Characterization of dilute acid pretreatment of silvergrass for ethanol produc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0 SEP 2008 269 Comparative study of bio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using different types of alga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0 DEC 2007 270 Oryza sativa L. husk as heavy metal adsorbent: Optimization with lead as model solu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0 JAN 2006 271 Single cell oil (SCO) production by Mortierella isabellina grown on high-sugar content media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0 DEC 2004 272 Composting of the solid fraction of olive mill wastewater with olive leaves: organic matter degrad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BIORESOURCE TECHNOLOGY 80 JAN 2003 273 Renewable fuels from algae: An answer to debatable land based fuel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79 JAN 2011 274 Classification of macroalgae as fuel and its thermochemical behaviou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79 SEP 2008 275 Changes in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extractable organic matter during composting and their influence on compost stability and maturity BIORESOURCE TECHNOLOGY 79 JUL 2007 276 Adsorption of chromium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activated alumina and activated charcoa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79 MAR 2007 277 Evaluation of the marine algae Ulva fasciata and Sargassum sp for the biosorption of Cu(II)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79 JAN 2007 278 A respirometric method for characterising the organic composition and biodegradation kinetics and the temperature influence on the biodegradation kinetics, for a mixture of sludge and bulking agent to be co-composted BIORESOURCE TECHNOLOGY 79 JAN 2005 279 Microwave d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sley BIOSYSTEMS ENGINEERING 79 OCT 2004 280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fruits and insect pests as related to radio frequency and microwave treatments BIOSYSTEMS ENGINEERING 79 JUN 2003 281 Development of emulsions from biomass pyrolysis liquid and diesel and their use in engines - Part 1: emulsion production BIOMASS BIOENERGY 79 2003 282 Micro and macroalgal biomass: A renewable source for bioethano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78 JAN 2011 283 Acceleration of catalytic activity of calcium oxide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78 JAN 2009 3. 热点论文( Hot Papers ) 热点论文是指与同领域和同时期发表的论文相比,在发表后很快就得到较高引用的论文,即近 2 年( 2011 ~ 2013 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前两个月内( 2013 年 6 月~ 7 月)被引频次居于 TOP0.1% 的论文。 通过对 ISI 相关数据库的查询, Web of Science 农业工程学科 2011-2013 共收录学术论文 9584 篇,被引频次居前 0.1% 的论文有论文 10 篇。 序号 题名 刊名 被引频次 1 Cultivation, photobioreactor design and harvesting of microalgae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A critical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2011-01 100 2 Review of fast pyrolysis of biomass and product upgrading Biomass Bioenergy , 2012-03 94 3 Renewable fuels from algae: An answer to debatable land based fuel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2011-01 79 4 Micro and macroalgal biomass: A renewable source for bioethano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2011-01 78 5 The potential of sustainable algal biofuel production using wastewater resourc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2011-01 76 6 Potential yields and properties of oil from the hydrothermal liquefaction of microalgae with different biochemical conten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2011-01 56 7 Wastewater treatment high rate algal ponds for biofuel produc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2011-01 54 8 Cathodes as electron donors for microbial metabolism: Which 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mechanisms are involved?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2011-01 51 9 Oil extraction from microalgae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2011-01 50 10 Life-cycle analysis on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microalgae: Water footprint and nutrients balanc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2011-01 50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5552 次阅读|4 个评论
2012年农业工程学科研究分析
热度 2 bjwang 2013-7-24 10:38
2012 年农业工程学科研究分析 摘 要 :本文利用 2012 年 CNKI 、 SCI 和 EI 所收录农业工程学科相关学术文献数据,通过对所收录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文献来源等的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过去一年国内外农业工程领域研究及发展状况。分析显示, 2012 年中国和美国无论在论文的数量上还是所发表论文的总被引频次上都居领先地位,成为农业工程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生物、能源、食品加工工程等已经成为国际农业工程的研究重点,这些领域所发表的论文不仅数量多,被引频次高,而且高被引论文也主要集中于此。 关键词 : CNKI ; SCI ; EI ;农业工程;文献计量学分析;引文分析 中图分类号 : G250. 252 0 引 言 农业科技是长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支撑。而作为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工程科技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 。 2003 年 5 月 7 日,国家科学技术部等单位以国科发基字 142 号文联合发布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 ,《决定》指出:科学论文是科学技术产出的一种忠实记录,科技论文是展示学术成果、传播科技知识的重要体现。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科发展的状况。 CNKI( 中国知网 ) 、 EI( 工程索引 ) 和 SCI( 科学引文索引 ) 是中国及世界著名的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利用 2012 年 CNKI 、 EI 和 SCI 所收录农业工程学科相关学术文献数据,通过对所收录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文献来源等的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过去一年国内外农业工程领域研究及发展状况。 1 国内农业工程研究 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初期的农业机械院系农业机械化专业开始,到目前已形成具有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属 4 个二级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的完整体系,已经形成了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全国已有 70 余所高校设有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 8 所高校具有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11 所高校中设有 17 个农业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 38 所高校和科研单位中设有 62 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在 4 所高等院校中,有 5 个二级学科被批准为重点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学科发展总体上居于发展中国家的领先水平。近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工程科技领域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非常活跃,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 。 1.1 数据来源 CNKI 是由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发起并构建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已经发展成为集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国学、海外文献资源为一体的、具体国际领先水平的网络出版平台,日更新文献量达 5 万篇以上。其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了 1994 年至今国内公开发行的 7600 多种重要期刊,全文文献累计总量超过 2200 多万篇 。 根据 CNKI 的分类原则,农业工程学科放在农业科技类目下,包括农业工程总论、农业动力、农村能源、农业机械及农具、农业机械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航空、农业建筑、农田水利及水污染防治、农田基本建设、农垦、农业工程勘测、土地测量、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等。 2012 年 CNKI 共录农业工程类文献 23554 条 ,这些文献分别来自 “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 等 CNKI 的 8 个数据库(表 1 )。 表 1 文献来源数据库 Table 1 Source of the database 库名 数量(条)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9029 中国专利数据库 8580 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 4511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688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48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104 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36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5 1.2 数据分析 通过对所检索到的数据进行学科类别、研究层次、文献作者、研究机构、文献出版来源、研究获得资助等进行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2012 年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的研究状况。 1.2.1 文献出版来源 学术期刊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论文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能较好地反映学科的研究状况。 经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 2012 年 CNKI 资源库中共有 50 多种期刊收录有农业工程学科学术文献,其中收录论文最多的期刊是《农机化研究》,收录论文 330 篇;当年所发表的论文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最高的是《农业工程学报》,分别为共被引 220 次,篇均被引 0.9 篇 。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均进入前 15 的期刊有 12 种(表 2 )。 表 2 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以被引频次数量为序) Table 2 The most influential journals ofagricultural engineering(AE) in China 序号 刊名 载文量 被引频次 篇均被引 1 农业工程学报 245 220 0.90 2 农机化研究 330 78 0.24 3 农业机械学报 134 73 0.54 4 现代农业科技 232 56 0.24 5 安徽农业科学 156 56 0.36 6 中国农机化 125 33 0.26 7 排灌机械 61 32 0.52 8 农业科技与装备 124 24 0.19 9 黑龙江水利科技 125 17 0.14 10 中国水利 68 17 0.25 11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77 16 0.21 12 节水灌溉 87 13 0.15 以被引频次为横坐标,篇均被引为纵坐标绘制 “ 被引频次 - 篇均被引 ” 二维平面图,再分别以上述 12 种期刊的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平均值为原点,将平面划分出四个象限,并标出这 12 种期刊的位置,可以发现位于第一象限的期刊有《农业工程报》、《农业机械学报》和《安徽农业科学》(图 1 )。 图 1 期刊载文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相对位置分布图 Fig.1 The relative location of journals 分析显示,《农业工程学报》和《农业机械学报》是 2012 年农业工程领域最有影响力的 2 种期刊,是我国刊发农业工程学科研究论文最核心的期刊,与农业工程中文核心期刊 排名前 2 位的完全一致。 1.2.2 研究方向 根据 CNKI 的分类原则, 2012 年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的学术论文涉及 30 个类别,其中收录数量最多的是 “ 农业机械及农具 ” 类,共收录论文 9116 篇。 2012 年收录论文数量超过 100 篇的学科类别共有 13 个 (表 3 )。 表 3 最活跃的学科类别(以收录论文数量数量为序) Table 3 The most influential subjects 序号 学科类别 论文数量 总被引频次 1 农业机械及农具 9116 414 2 农田水利及水污染防治 5820 412 3 农业机械化 4202 192 4 农业动力、农村能源 1812 195 5 农业工程总论 985 8 6 农业建筑(农业工程) 726 3 7 普通畜牧学 313 4 8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航空 301 34 9 农田基本建设、农垦 297 20 10 狩猎、野生动物驯养 256 0 11 植物保护机械 231 54 12 肥料学 147 15 13 森林工程、林业机械 141 30 收录论文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研究的活跃程度,结合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分析,农业机械及农具、农田水利及水污染防治、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动力、农村能源是国内农业工程学科 2012 年研究活跃程度最高的 4 个领域。 1.2.3 农业工程研究机构 2012 年全国有 60 多个主要研究机构发表的农业工程领域的相关学术论文被 CNKI 所收录,其中发表论文最多的机构为中国农业大学,共发表论文 158 篇。全年发表论文超过 80 篇的研究机构有 6 个(表 4 )。 表 4 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机构(以收录论文数量数量为序) Table 4 The most influential institution of AE in China 序号 机构 论文数量 被引频次 1 中国农业大学 158 63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56 58 3 东北农业大学 116 30 4 江苏大学 98 46 5 华南农业大学 89 24 6 石河子大学 86 22 数据显示,高等院校是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的主力机构,统计结果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 2012 年农业工程学科评估结果 基本相吻合,农业工程一级学科金牌获得者 -- 中国农业大学,无论在论文数量还是被引频次上都是最高的,可谓名符其实。 1.2.4 农业工程学者 在 CNKI 数据库中, 2012 年收录农业工程类学术论文超过 10 篇的学者有 12 人(表 5 )。 表 5 收录论文最多的学者(以收录论文数量数量为序) Table 5 The most influential scientistsof AE 序号 姓名 机构 论文数量 被引频次 1 胡志超 中国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26 15 2 李耀明 江苏大学 17 12 3 王海鸥 中国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16 7 4 朱思洪 南京农业大学 12 6 5 王学农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12 6 6 吴清分 河南省洛阳拖拉机研究所 11 0 7 陈发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11 5 8 区颖刚 华南农业大学 11 2 9 丁为民 南京农业大学 11 10 10 陈海涛 东北农业大学 11 5 11 尚书旗 青岛农业大学 10 0 12 王秀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 9 2012 年农业工程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者当属来自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胡志超,其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所发表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均居首位。 在学者的机构分布方面,来自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平分秋色,各有 6 位学者。 1.2.4 项目来源 2012 年有 1390 篇农业工程学科的论文获得了 59 个基金项目的支持,其中获得项目支持最多的三个基金分别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64 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67 篇)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 ) ( 165 篇)。 2 国际农业工程研究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SCI )和《工程索引》( EI )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SCI 所收录的学术论文侧重基础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由于其收录了国际上大多数有重要影响的刊物,集合了各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已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学术界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之一 。 EI 侧重提供应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文摘索引信息,涉及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以及这些领域的子学科。由于其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全球最全面的工程领域二次文献数据库 。 2.1 数据来源 SCI 和 EI 主要根据学术论文的来源刊类别进行学科分类,通过对其所收录来源刊的载文分析, 2012 年 EI 所收录的农业工程学科来源刊有 24 种, SCI 所收录的有 12 种 (表 6 )。 表 6 EI 和 SCI 所收录的农业工程类期刊(以刊名为序) Table6 Journals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ollected by EI and SCI 序号 刊名 刊号 国家 / 地区 收录 1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03783774 荷兰 Ei 2 AMA-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Asia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00845841 日本 EI / SCI 3 Applied E ngineering in A griculture 0 8838542 美国 E I/ SCI 4 Aquacultural E ngineering 0 1448609 荷兰 Ei / SCI 5 Biomass Bioenergy 09619534 英国 EI / SCI 6 Bioresource T echnology 0 9608524 英国 Ei / SCI 7 Biosystems E ngineering 15375110 英国 Ei / SCI 8 Canadian B iosystems E ngineering 14929058 加拿大 Ei 9 Computers and E lectronics in A griculture 0 1681699 荷兰 Ei 10 Drying T echnology 0 7373937 美国 Ei 11 Engenharia Agricola 农业工程 01006916 巴西 SCI 12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e, Environment and Food 18818366 日本 Ei 13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09266690 荷兰 EI / SCI 14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Journal 08582114 泰国 Ei 15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Systems 01686291 荷兰 Ei 16 Irrigation Science 03427188 美国 Ei 17 Journal of I rrigation and D rainage E ngineering 0 7339437 美国 Ei / SCI 18 Journal of Taiwa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02575744 中国 台湾 Ei 19 Journal of 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 (India):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Division 02573431 印度 Ei 20 Paddy and Water Environment 16112490 德国 EI / SCI 21 Resource 10763333 美国 Ei 22 Revista Brasileira de Engenharia Agricola e Ambiental 巴西农业与环境工程杂志 14154366 巴西 SCI 23 Soil and T illage R esearch 0 1671987 荷兰 Ei 24 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21510032 美国 EI / SCI 25 Nongye Gongcheng Xuebao 10026819 中国 Ei 26 Nongye Jixie Xuebao 10001298 中国 Ei 检索发现, 2012 年 EI 还收录了 3 种有关农业工程学科方面的国际会议论文集,分别是: 1 )由 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and Biological Engineers ( ASABE )主办的, 2012 年 ASABE 年会会议论文集,共收录论文 511 篇(会议代码: 94562 )。该会议于 2012 年 7 月在美国达拉斯召开。 2 )由 The Society of Photo-OpticalInstrumentation Engineers (SPIE) 主办的, Sensing for Agriculture and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国际会议论文集,共收录论文 30 篇(会议代码: 90473 )。该会议于 2012 年 4 月在美国巴尔的摩召开。 3 )由位于德国的 Springer Verlag 出版的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国际会议论文集,共收录论文 119 篇(会议代码: 89181 )。该会议于 2011 年 12 月在中国三亚召开。 2012 年 SCI 收录了 6 种有关农业工程研究方面的国际会议论文集,分别是: 1 )会议名称为 28th InternationalHorticultural Congress on Science and Horticulture for People (IHC) 的 3 个分会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Quality-Chain Management of FreshVegetables - From Fork to Farm 、 Olive Trends Symposium - From the Olive Tree to Olive Oil - NewTrends and Future Challenges 和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stharvest Technology in the GlobalMarket 的国际会议论文集, 这些论文被收录在 ACTA Horticultural 期刊上, 共收录论文 309 篇,会议于 2010 年 8 月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 2 )会议名称为 4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的国际会议论文集,共收录论文 58 篇, 该会议于 2012 年 2 月在克罗地亚 Opatija 召开。 3 )会议名称为 Conference on Remote Sensingfor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Hydrology XIV part of the 19th InternationalSymposium on Remote Sensing 的国际会议论文集,共收录论文 64 篇,该会议于 2012 年 9 月在苏格兰爱丁堡召开。 4 )会议名称为 Symposium on Agricultural andFood Derived Natural Products for Preventing and Combating Disease 的国际会议论文集,共收录论文 32 篇,该会议于 2010 年 8 月在美国波士顿召开。 5 )会议名称为 Symposium on Small Wonders:Peptides for Disease Control Held at the 240th National Meeting of 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 的国际会议论文集,共收录论文 21 篇,该会议于 2010 年 8 月在美国波士顿召开。 6 )会议名称为 NATO Advanced Training Courseon 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Food Security in Central Asia 的国际会议论文集,共收录论文 14 篇,该会议于 2011 年 3 月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召开。 分别以来源刊名和会议名称等为检索源,对 EI 和 SCI 中 2012 年所收录的农业工程类学术论文进行检索。结果显示, 2012 年 EI 中共收录有农业工程学科学术论文 6296 篇, SCI 收录 3833 篇 。 1.2 数据分析 一般而言,学术论文的数量(发文量或载文量)和质量(被引频次总数或篇均被引)是测度研究规模和影响力的主要计量指标。通过对 2012 年农业工程学科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分析,从一个方面反映国际农业工程学科领域的出版物、国家 / 地区、研究机构以及学者等的学术影响力。 2.2.1 学术出版物 2012 年 EI 和 SCI 中载文量超过 100 篇的出版物有 15 种,其中同时被两个数据库收录的有 11 种,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 最高的是 Bioresource Technology (表 7 )。由于 EI 数据库中没有论文的被引频次统计数据,因此只被 EI 所收录的 4 中出版物中只有载文量。 表 7 最有影响力的农业工程类期刊(以刊名为序) Table 7 The most influential journalscollected by EI and SCI 序号 刊名 载文数量 总被引数 篇均被引 1 Bioresource T echnology 1566 3028 1.93 2 Biomass Bioenergy 433 564 1.3 3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322 509 1.58 4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191 176 0.92 5 Drying T echnology 208 164 0.79 6 Computers and E lectronics in A griculture 168 105 0.62 7 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 220 94 0.43 8 Soil and T illage R esearch 1 20 89 0.74 9 Journal of I rrigation and D rainage E ngineering 130 69 0.48 10 Biosystems E ngineering 134 49 0.39 11 Applied E ngineering in A griculture 101 11 0.11 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2 119 2 0.02 13 Nongye Gongcheng Xuebao 1186 14 Nongye Jixie Xuebao 588 15 American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s Annual International Meeting 2012 511 显然, BioresourceTechnology 、 Biomass Bioenergy 和 IndustrialCrops and Products 是 2012 年国际农业工程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三种刊物。它们不仅同时被 EI 和 SCI 收录,而且载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都远高于其他期刊。被 EI 所收录的中国《农业工程学报》和《农业机械学报》虽然年发文量不少,但由于其所收录的论文 100% 来自中国大陆,国际影响较低。 2.2.2 国家 / 地区 2012 年 EI 收录了 60 个国家 / 地区的农业工程学科论文,收录论文超过 100 篇的国家 / 地区有 13 个(表 8 )。 SCI 收录了 102 个国家 / 地区的农业工程学科论文,收录论文超过 100 篇的国家 / 地区有 9 个(表 8 )。 表 8 农业工程学科研究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以刊名为序) Table 8 The most influential countries in agriculturalengineering research 序号 国家 EI 收录 SCI 收录 SCI 总被引量 篇均被引 1 美国 1174 751 852 1.13 2 中国 2798 715 1214 1.70 3 巴西 146 417 169 0.41 4 印度 302 270 316 1.17 5 西班牙 268 235 339 1.44 6 意大利 127 149 97 0.65 7 加拿大 172 127 197 1.55 8 日本 159 126 173 1.37 9 韩国 149 118 160 1.36 通过对 EI 和 SCI 的数据分析,无论是论文的数量还是质量, 2012 年中国和美国在农业工程学科领域都占有绝对的“霸主”地位。虽然中国在 SCI 中的数量略少于美国,但被频次和篇均被引均领先于美国。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在 SCI 中的论文主要收录在 BioresourceTechnology 上,共收录论文 534 篇,约占总量的 75% ,而收录美国论文最多的期刊为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223 篇,约占 30% )和 Transactionsof the ASABE ( 171 篇,约占 23% )。说明美国在农业工程高水平学术研究上比中国范围要广。而在 EI 中,仅《农业工程学报》和《农业机械学报》就收录中国论文 1774 篇,而美国的论文则相对比较分散,收录论文最多的出版物是 ASABE 年会的论文集,收录美国论文 308 篇。这就是中国在 EI 和 SCI 中所收录的论文数量之所以有较大的差距的原因所在。 2.2.3 研究机构 2012 年 EI 中收录论文超过 50 篇的研究机构有 5 个。 SCI 收录了超过 500 个涉及农业工程学科研究机构论文,收录论文超过 45 篇的研究有 6 个(表 9 )。 表 9 农业工程学科研究最有影响力的机构(以 SCI 收录数量为序) Table 9 The most influential institutions 序号 机构 国家 EI 收录 SCI 收录 SCI 被引 1 美国农业部( USDA) 美国 178 109 2 中国科学院 中国 88 119 215 3 科学工业研究理事会 (CSIR) 印度 57 71 4 高级科学研究委员会( CSIC) 西班牙 48 55 5 印度理工学院( IIT ) 印度 48 54 6 浙江大学 中国 51 48 52 7 中南大学 中国 47 123 8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美国 46 43 9 圣保罗大学 巴西 44 57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 43 69 11 爱荷华州立大学 美国 42 44 12 佛罗里达大学 美国 42 39 13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 235 41 26 14 华南理工大学 美国 40 104 15 江苏大学 中国 93 16 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 66 EI 由于收录了中国的 2 种期刊,导致收录论文数居前 20 的研究机构中有 15 个来自中国大陆,收录论文超过 20 篇的 12 个机构全部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农业大学以 235 篇遥遥领先,但在 SCI 中却未能进入前 10 ,原因在于约占 75% 的论文发表在中国的 2 种期刊上。美国 USDA 虽然在 EI 中收录数居第 23 位,但在 SCI 中却居首位。 综合 EI 和 SCI 的数据,表 9 中所收录的 16 个研究机构有 7 个来自中国, 5 个来自美国, 2 个来自印度,来自西班牙和巴西各 1 个。 以 SCI 所收录论文的被引频次为横坐标,论文数量为纵坐标绘制 “ 被引频次 - 载文数量 ” 二维平面图,再分别以上述 14 个研究机构的被引频次和载文数量平均值为原点,将平面划分出四个象限,并标出这 14 个研究机构的位置(图 2 )。 图 2 研究机构论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相对位置分布图 Fig.2 The relative location of institution 结果显示,中国科学院和美国农业部是 2012 年国际农业工程学科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 2 个研究机构。虽然美国农业部的论文数量高于中国科学院,但论文被引频次却低于中国科学院。进一步分析发现, 2012 年中国科学院被 SCI 所收录的论文中有超过 80% 的论文发表在 Bioresource Technology 期刊上,显然其研究重点在生物资源技术方面,而美国农业部所发表的论文主要集中在 ASABE 所出版的 Transactionsof the ASABE 和 Applied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e 期刊上,超过其所发论文的 60% 。同时位于第二象限的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班牙科学工业研究理事会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2.2.4 研究方向和高被引论文 根据 Ei 分类号( Classificationcode )和 SCI 研究方向的统计, 2012 年 EI 所收录的论文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有机化合物等 5 个领域,而 SCI 则主要集中在农业等领域(表 10 )。 表 10 主要研究方向 Table 10 Main researchfield 序号 研究方向 论文数量 占比 ( % ) 来源 1 Organic Compounds 1656 26.30 EI 2 Chemical Products Generally 1276 20.27 EI 3 Agricultural Equipment and Methods; Vegetation and Pest Control 1261 20.03 EI 4 Chemical Reactions 976 15.50 EI 5 Agricultural Products 957 15.20 EI 1 Agriculture 3476 86.10 SCI 2 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 1999 49.52 SCI 3 Energy Fuels 1999 49.52 SCI 4 Computer Science 285 7.06 SCI 5 Water Resources 145 3.59 SCI 根据 ESI 的定义,高被引论文是指某一学科过去 10 年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统计发现,过去 10 年农业工程领域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达 1289 次,被引频次超过 400 次的论文有 5 篇(表 11 )。 表 11 SCI 高被引论文 Table 11 Highlycited papers in SCI 序号 篇名 来源 被引频次 1 Features of promising technologies for pretreatment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May 2005 1289 2 Non-conventional low-cost adsorbents for dye removal: A review Bioresource Technology, Jun 2006 812 3 Pretreatments to enhance the digestibility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Jan 2009 539 4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waste cooking oil: 1. Process design and technological assessmen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Aug 2003 485 5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leading biomass pretreatment technologi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Dec 2006 446 从以上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高被引论文中,不难看出,生物、能源、食品加工工程显然已经成为了农业工程的研究重点。基础应用科学研究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诸如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化学、计算机和水资源研究等。 3 结论 通过对学术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评价学者、研究机构以及学科研究等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至少在中国目前还具有较大的影响。然而由于农业工程学科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在国内外著名的学术文献检索评价数据库中,其分类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异。如 ESI 中只有 22 个学科的分类,并没有农业工程学科,而在 JCR 的分类中,就有农业科学门类下的农业工程、食品工程和处理;环境 / 生态水资源研究与工程以及工程门类下的土木工程等。 尽管如此,通过对 2012 年基于 CNKI 、 EI 和 SCI 中农业工程学科学术论文的分析,仍然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农业工程学科的研究状况,分析发现: 1、 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总体上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 2012 年 CNKI 收录国内农业工程学科各类文献 23554 条,其中学术期刊论文 9029 篇。 EI 收录国际农业工程学术论文 6296 篇, SCI 收录 3833 篇。在农业工程学科研究领域,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 2 个国家,中国在 EI 中所收录的论文占总量的 44% ,美国占 18% ; SCI 所收录的农业工程学术论文中,中国学者所发表的论文占 19% ,美国占 20% ,虽然在 SCI 中中国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在数量上略少于美国,但质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上高于美国,居世界首位。 2、CNKI 收录国内出版的农业工程类学术期刊 50 余种,《农业工程报》是 2012 年国内农业工程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期刊,其所刊发论文的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均远高于国内出版的其他农业工程类期刊。在国际农业工程领域, 2012 年 EI 所收录的农业工程学科来源刊有 24 种, SCI 所收录的有 12 种,同时被 SCI 和 EI 所收录的有 10 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为同时被 SCI 和 EI 所收录的 Bioresource Technology ,该刊不仅全年收录论文数量最多,而且所收录论文的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均首位,其影响因子( 2012 年)为 4.75 ,居各刊之首。中国大陆有 2 种期刊被 EI 收录,分别是《农业工程学报》和《农业机械学报》,虽然这 2 种期刊的载文数量较大,但论文作者来源均来自中国大陆,国际影响力相对较低。遗憾的是中国没有 1 种农业工程类期刊被 SCI 收录。 3、 高等院校是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的主力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但在国际农业工程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和美国农业部是 2012 年国际农业工程学科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 2 个研究机构。尽管中国农业大学等研究机构在 EI 中所收录的论文数量较多,但主要是受 EI 所收录的 2 种国内出版物的影响。 4、 结合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分析,农业机械及农具、农田水利及水污染防治、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动力、农村能源是国内农业工程学科 2012 年研究活跃程度最高的 4 个领域。但在国际农业工程研究领域,生物、能源、食品加工工程等是农业工程的研究重点,不仅收录的论文数量较多,被引频次高,而且高被引论文也主要集中在这些领域。同时基础应用科学研究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诸如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化学、计算机等。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CNKI 主要以论文的类别作为分类依据,而不是以来源刊作为分类依据,因此生物工程技术类的学术论文并没有完全收入在农业工程学科领域。 陈涛, 加快用工业手段武装现代农业——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谈现代农业工程科技创新 . 《农民日报》( 2012 年 10 月 29 日第 01 版) . 张桃英,加快发展农业工程学科有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访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新任理事长朱明 . 《中国农机化导报》( 2009 年 1 月 23 日) . 【脚注】 ​ http://www.most.gov.cn/tjcw/tczcwj/200708/t20070813_52375.htm , 2013.7.10 http://epub.edu.cnki.net/grid2008/index.htm , 2013-6-28 数据检索时间: 2013 年 6 月 14 日 统计时间: 2013 年 6 月 27 日。 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查询时间: 2013-7-2 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xsbdxz/ , 2013-7-2 http:// isiknowledge.com , 2013-7-3 http:// www.engineeringvillage.org , 2013-7-3 2012 年 5 月, JCR 公布的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共有 12 种,但笔者认为,根据期刊的载文分析, Drying Technology 、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 Soiland T illage R esearch 和 Irrigation Science 等也应属于农业工程学科领域。 数据检索时间: 2013-7-5 数据统计时间: 2013-7-8 2012 年 EI 共收录论文 6296 篇, SCI 收录 4037 篇。 ESI 即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由美国科技信息所于 2001 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用以评价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 ESI 依据期刊分类把论文划分为 22 个学科领域,包括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与商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免疫学、材料科学、数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综合交叉学科、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药理学和毒物学、物理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42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应武夷山老师关于Loet等I3指数的讨论
热度 4 zhaoxing 2013-4-5 08:52
或许是受到h指数的成功激发,过去几年国际计量学界新指数层出不穷。 其中, LoetLeydesdorff 和 LutzBornmann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了超越 算数平均数 体系(如影响因子)的新参数,代表性的即为 武夷山老师博文新近讨论的 I3 指标 。 I3等相关指标的重要创新之处是使用 非正态 分布统计量(如分位数)作为基础测度参数以应对论文和引文中经常出现的幂律或指数分布现象,从而试图克服原有 正态 分布统计量的偏差。 在理论上, Loet等的方法先进性无可指责。但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科学中理论正确远不代表应用完美。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期刊A有5篇论文,被引次数分别为:1、0、0、0、0 期刊B有5篇论文,被引次数分别为:80、20、0、0、0 显然无论A还是B,其引文分布都 非正态 分布,两种期刊的引文差距也十分明显。 然而,就中位数而言,A为0,B同样为0; 反而是原先的 算数平均数 (A为0.2,B为20)更能揭示出两刊的差别。 为什么会这样? 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分位数统计中,排序的引入有时会遗失掉数值本身的物理含义。这也是很多类似方法的固有问题。而我们在设计这类参数的时候,永远不应该忘记数值本身的物理含义。失去物理含义,时常就会失去评价目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 I3等相关指标有致命缺陷,目前尚需实证和应用的检验,其方法本身也在迅速发展之中。 Loet等的重要贡献是走出了这一步,能不能走得更好,我们可以拭目以待,或参与其中。
个人分类: 计量学|10988 次阅读|8 个评论
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刘则渊团队引文知识图谱—引文分析的异
热度 1 jlugang 2012-11-29 13:50
“引文分析”分为引用分析以及被引用分析,被引用分析是对研究成果的成绩的一种评价,研究成果的一种科研价值的认可。很多研究都侧重也这种应用,这在情报学中的评价领域经常用到,评价某个人的科研要看其论文应用情况,收录状况(从某方面讲也是一种引用)等等。用到的是后人的东西评价某个人或者某些组织。但是刘则渊团队的的引文分析是反其道而行之,用前人的研究凸显出现在人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以及研究前沿。这种观点在情报学中有一些人曾经提过,但是都没有引起重视,人们用得过多的还是评价,而没有用到这种现在人的论文引用了前人的文章通过分先前人的文章的一些关键词的信息来突显出现代人的研究以及研究热点,将现代人的研究看成是一个其桥梁,通过分析现代人的研究成果中的前人的研究来反映现代。这在网络数据库建立之前做这样的工作室很费力的,但是网络数据库发展滞后这样的工作就可以展开了。 在陈超美的一片关于citespace的软件的理论描述中介绍到了这种知识之间的关系,现在的知识是在以前的知识基础之上发展的,通过研究现在知识对以前只是的利用情况,可以通过以前的知识反映出现在的学科研究。在这一理论下他开发了这一软件,主要是通过分析现代研究的参考文献来反映现代的研究。这对数据库的要求高。必须知道现代的某一系列研究的所有参考文献,不直接研究现在的这些文献而是研究老的文献,研究新的文献得对这种老文献的引用情况来研究领域的合作,热点,前沿状况。 这大大的发展了引文分析的应用。这种用引文分析来研究学科或者领域的热点的行为是“引文分析”的另一主要应用。注意了“引文分析”不断可以评价还可以反映研究热点,还能通过引用分析得出的合作关系分析现有文章的合作,也就是前沿的领域交叉,合作研究交叉等等。期待这种研究进一步发展。计量学又是一个辉煌的时代,是可视化的时代,是评价,研究学科热点以及总结学科研究现状的辉煌时代。 刘带领其若干博士团队的在这一领域研究的比较深入。杨中楷在专利引文分析、李作学的隐性知识计量、王贤文的空间知识计量及网络计量、庞杰的合作计量,还有博士在读的刘盛博、胡志刚、高继平等等将计量学从各个方向在应用领域广深挖掘。尤其是还有陈悦,侯海燕,栾春娟,尹春丽,梁永霞,张冬玲等等女弟子也是个个不凡。 著作都很完美,可视化的图形很漂亮,但是就是一些方式使用没有表述出来,享用软件操作的人模仿起来很费劲。还有就是文献的处理方法没有公布。对大领域的分析需要大量的文献,这些文献的引文更多,那么如何处理这些引文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况且软件分析的时候必须要引文。但愿研究者在以后的著作中加上这些东西,那么就完美的多了。 真希望刘老和他的团队知道!!! 北武飘风-沙漠绿洲 2012年8月10日 (11月下旬修改,以前主要在于凸显出引文的转折性应用以及研究团队女辈科研工作者的风采。没有提出男博士的开创性研究工作,在这次修改中特意加上。另外本人附上刘老师团队对博文的回复。窃喜!) 感谢刘老师团队看到此博文。也非常感谢刘老师团队对此博文的回复。以及对一些问题的细化说明。以下附上刘老师团队的回复: (谢谢您对我们团队的评价. 刘则渊老师的回复是: “ 此文是讲我们团队的,讲我们所及WISE实验室的。我为此而感到自豪。我的作用,就是倡导、促进、鼓吹;或许在某种关键时刻,做点诠释解读、理论演绎、深化发挥的工作而已。 用引文分析来评价前人,反过来以被引文献为知识基础来分析前沿,经这篇博文一挑,倒突出引文分析的重大转折。这个转折的前提是加氏SCI的问世,但开创者却是普赖斯,其经典《科学论文的网络》一文的经典名言:参考文献的模式标志科研前沿的本质,就是转折点。对此,博文没提到,倒是点出后来的又一个转折点,这就是经过超美的CiteSpaceⅡ对知识基础与研究前沿关系的总结并提供强大的可视化手段,才引领我们走向前沿探索之路。他的最新力作《转折点》值得我们读一读,即将面世的《科学前沿图谱》第二版值得我们关注。把基于共被引分析的前沿研究同科学家的科学实践具体内容分析结合起来,是成功把握前沿领域的关键。我们的基金项目成果《技术科学前沿图谱与强国战略》,就是通过工程技术文献的共被引分析,揭示了9大前沿技术是建立在技术科学的基础之上的。这将把博文推介的11本知识图谱专著之后,再推上新高度 。”) 感谢刘老师团队对引文研究由来的介绍。进一步增加了我们理解问题的知识储备。 刘老师把引文的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国内奠基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期待着刘老师团队新的研究成果面世。感谢刘老师团队推荐的一些关于引文研究的权威经典文献。 原文来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897ff801014kw0.html 附上研究成果如下,一共十一本专著。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 作  者: 刘则渊 , 陈悦 ,侯海燕 等著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 版  次: 1 页  数: 383 字  数: 641000 印刷时间: 2007-8-1 开  本: 16 开纸  张:铜版纸 印  次: 1I S B N : 9787010069401 包  装:平装 编辑推荐   本书是大连理工大学 WISE 实验室用科学计量学及其最新的知识图谱与可视化方法,形象化展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部学术专著。全书共四个部分 24 章,系统阐述了科学知识图谱的原理与方法及其在科学学与管理学前沿、工程技术前沿、科学技术合作等领域中的应用成果。该书图文并茂,彰显了色彩缤纷的科学知识网络世界,昭示科学知识图谱是跟踪科技前沿、选择科研方向、开展知识管理与辅助科技决策的一种有效工具。本书可供科技界、企业界及从事科技管理、知识管理的人员、研究生、大学生参考。 内容简介 本丛书是一套跨学科研究书籍,具有前沿性、交叉性、哲理性、现实性特点,内容涵盖科学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管理前沿领域的若干重大课题。这套丛书力图将科技哲学与科技管理两个不同的知识领域联接起来,展示科技、哲学、管理三者各自相对独立,又彼此渗透交叉的绚烂历史画卷与交响的知识乐章,旨在成为科技界、哲学界、管理界之间的桥梁,共同促进我国科技发展、哲学繁荣和管理进步。 目录 中文部分 总序 序言一 序言二 导言:在知识前沿可视化的大路上 第一部分 科学知识图谱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第 1 章 科学知识图谱的产生、发展与研究现状   1.1 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及其由来   1.2 科学知识图谱的发展历程   1.3 科学知识图谱的原理与分类   1.4 科学知识图谱绘制的研究现状   1.5 科学知识图谱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第 2 章 科学知识图谱的基本方法   2.1 引文分析理论与方法   2.2 共被引分析理论与方法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部分 科学知识图谱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第 1 章 科学知识图谱的产生、发展与研究现状   内容提要:科学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是科学计量学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本章从引文分析和信息可视化角度介绍了科学知识图谱发展的历程,并分别介绍了传统的科学知识图谱类型和现代的三维构型图谱、多维尺度分析图谱、社会网络分析图谱、自组织映射图谱以及寻求路径图谱及其相应的原理 . 从数据库、数据格式及存取、数据分析算法、可视化和互动设计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有关科学知识地图绘制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其进展表明,无论是对于科学技术研究,还是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科学知识图谱都是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   关键词 科学知识图谱;科学计量;引文分析;信息可视化   自从人类出现伊始,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不断归纳、总结及勾勒已经发现的科学知识地图。只不过是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中,直到上个世纪后半叶,尤其是近 20 多年来,由于电子存储技术、数据传输、信息检索和各种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获取海量信息和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大大加强。随后,科学知识图谱的理论和发展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此,我们有必要对科学知识图谱的产生、发展与研究现状做以简要的介绍。    1.1  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及其由来    1.1.1  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   科学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由于它是以科学知识为计量研究对象的,所以属于科学计量学( Scientometrics )的范畴。当它在以数学方程式表达科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而以曲线形式将科学发展规律绘制成二维图形时,便成为最初的知识图谱。从这意义上说,用定量统计方法发现科学知识指数增长规律的科学计量学奠基人普赖斯( D.Price ),也是科学知识图谱的早期开拓者。随着科学计量学的发展,描绘科学知识和科学活动规律的数学模型,逐渐从二维空问模型发展为开始运用三维空间模型,科学知识图谱也相应地从简单的曲线图发展为较复杂的三维立体图。应当说,著名德国科学计量学家克雷奇默( H.Kretschmer )关于科学合作的三维空间模型研究,大大地推动了科学知识图谱的发展。因此,知识图谱绘制是科学计量学的发展与创新。 知识计量与知识图谱丛书 ) 专利计量与专利制度 作  者: 杨中楷 著 出 版 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 版  次: 1 页  数: 159 字  数: 137000 印刷时间: 2008-11-1 开  本: 16 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 1I S B N : 9787561144985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基于知识计量的博士学位论文中精选出来,经过进一步补充加工而成的学术专著。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在著作中通过一幅幅知识图谱或表格的解读,形象地展示出某一门学科的学术前沿、代表人物和演化图景。本书具有学科前沿性,数据完整性,方法先进性,内容创新性的特点。本书适合学术界的广大研究者和管理者,尤其是对知识计量和知识图谱有兴趣的读者。 作者简介 杨中楷,男, 1977 年 4 月生。 2007 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专利计量学与科学知识图谱理论及方法应用。现任教于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网络 - 信息 - 科学 - 经济计量实验室。 目录 第 0 章 巨人的肩膀:踩还是不踩 ? 0.1 我还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 ? 0.2 一场旷日持久的激光专利战 0.2.1 汤斯和肖洛的研发 0.2.2 梅曼的激光器 0.2.3 戈登 · 古尔德的激光专利 ? 0.3 专利制度 ——“ 踩 ” 规则 ? 0.4 结论 ? 第 1 章 专利制度的现状 ? 1.1 专利制度的理论争鸣 ? 1.2 关于专利竞争优势 ? 1.3 专利信息与专利计量的应用 ? 1.4 国外研究成果带来的启示 ? 1.5 国内研究现状 ? 第 2 章 专利制度及其功能 ? 媒体评论 我特别建议你亲自动手,同你的朋友、同事一起来亲手绘制一张你自己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你或许会格外喜欢图谱生成的过程,你也许对解读生成的图谱所含意蕴更充满乐趣。你将高兴地看到这些图谱会如何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   —— 陈超美  当你掌握了专利计量的理论和方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 0 章 巨人的肩膀:踩还是不踩 ?    0.2  一场旷日持久的激光专利战 激光如今已无处不在,从超市收款机、 CD 播放器到眼科诊所,到处都可以发现它的身影。 l954 年和 l955 年出版的《物理评论》首次对激光进行了介绍。激光的最初中文名叫做 “ 镭射 ” 、 “ 莱塞 ” ,是它的英文名称 LASER 的音译,是取自英文 Light Amplification by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的各单词的头一个字母组成的缩写词,意思是 “ 受激辐射的光放大 ” 。 这是来自于爱因斯坦约 40 年前( 1916 年)极具先见的理论。早在 1916 年,爱因斯坦就从理论上预言了受激辐射的存在 —— 即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可以 “ 刺激 ” 受激原子或分子,使之跃迁到低能级并产生更强的电磁辐射。 1947 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利斯 · 兰姆( Willis Lamb )和罗伯特 · 卢瑟福( Robert Rutherford )就利用受激辐射来放大氢分子产生的辐射,以更精确地测量特定分子跃迁的频率。激光的英文全名已完全表达了制造激光的主要过程, 1964 年按照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建议将 “ 光受激发射 ” 改称 “ 激光 ” 。 激光是 20 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 “ 最快的刀 ” 、 “ 最准的尺 ” 、 “ 最亮的光 ” 和 “ 奇异的激光 ” 。它的原理早在 1916 年已被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现,但直到 1958 年激光才被首次成功制造。激光 ’ 是在有理论准备和生产实践迫切需要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一问世,就获得了异乎寻常的飞快发展,激光的发展不 ‘ 仅使古老的光学科学和光学技术获得了新生,而且导致整个一门新兴产业的出现。激光可使人们有效地利用前所未有的先进方法和手段,去获得空前的效益和成果,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知识计量与知识图谱丛书 ) 科学学知识图谱 作  者: 尹丽春  著 出 版 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 版  次: 1 页  数: 136 字  数: 116000 印刷时间: 2008-11-1 开  本: 16 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 1I S B N : 9787561145029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基于知识图谱的博士学位论文中精选出来,经过进一步补充加工而成的学术专著。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在著作中通过一幅幅知识图谱或表格的解读,形象地展示出某一门学科的学术前沿、代表人物和演化图景。本书具有学科前沿性,数据完整性,方法先进性,内容创新性的特点。全书立足于科学学引文网络,整合复杂网络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个层面对科学学的引文网络进行研究,探讨网络的结构及其对知识的流动传播产生的影响。 作者简介 尹丽春, 1972 年 2 月生, 2006 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社会网络分析,科技管理与科学知识图谱理论及方法应用。现在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讯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大连理工大学网络信息科学经济计量实验室。 目录 第 0 章 网络改变生活 第 1 章 绪论 1.1 探索科学学引文网络的背景和方法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科学学引文网络的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大规模引文网络的形成 1.2.2 探讨大规模网络结构的复杂网络研究方法 1.2.3 网络结构的复杂性和相似性 1.2.4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兴起 1.2.5 社会网络分析与统计方法在引文网络结构研究申的结合与应用 1.3 科学学与其他学科关于引文网络研究的文献综述 1.3.1 科学学关于引文网络的研究 1.3.2 其他学科关于引文网络的研究 第 2 章网络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工具 媒体评论 我特别建议你亲自动手,同你的朋友、同事一起来亲手绘制一张你自己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你或许会格外喜欢图谱生成的过程,你也许对解读生成的图谱所含意蕴更充满乐趣。你将高兴地看到这些图谱会如何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    —— 陈超美   您可曾想象过将生活、工作中多种关系形态用网络形式来表达? Pajek 是网络分析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软件,它是斯洛文尼亚语,意指蜘蛛,意将网络中的节点之间的互动想象成有如网般的链接。通过本书的介绍,您可以用此网络分析软件试一试,您将会惊奇地发现许多你所没有想象到的奇妙现象,也一定有更多深层的涵义等待着你的挖掘!    —— 作者荐语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 1 章 绪论    1.2  研究背景 我们所处的时代常在报刊文章中被冠以 “ 网络时代 ” 的头衔。这个时髦的词本来只是为了强调计算机互联网对这个世晃的巨大影响,但现在我们对它的理解远不止于此。不断增长的多维的交通网络和交流网络正在改变每个人交际网的范围和无限巨大的可能性;日趋成熟的物流网络使得我们不用花费太多就能在自家的餐桌上享用法国的蜗牛和意大利的咖啡;我们现在能够运动与思考,应该归功于规模宏大的神经网络组织万亿计的神经细胞和肌肉组织有条不紊的协同工作。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生活的世界可以看做是具有无穷层次的网络的嵌套组合。    1.2.1 大规模引文网络的形成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人类经历了一个科学知识迅速增加的过程。科学知识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急剧的增长。当今世界平均每天发表 1 万余篇论文,平均 35 秒有一篇问世。各种书籍每年增加 25 万种。普赖斯曾明确地指出科学文献增长呈现指数趋势。在普赖斯研究思路的启示下,许多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了更多的研究,结果与他的结论都比较接近。 牛顿曾经说过,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够看得更远。至少从 19 世纪以来,科学传统就要求科学家在撰写论文时,必须注明参照前人所写的与人有关的论文,以此查明作者在构思自己的论文时吸收或利用了解哪些早期研究者的概念、方法、设备等。   …… ( 知识计量与知识图谱丛书 ) 科学计量学知识图谱 作  者: 侯海燕  著 出 版 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 版  次: 1 页  数: 156 字  数: 132000 印刷时间: 2008-11-1 开  本: 16 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 1I S B N : 9787561144992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基于知识图谱的博士学位论文中精选出来,经过进一步补充加工而成的学术专著。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在著作中通过一幅幅知识图谱或表格的解读,形象地展示出某一门学科的学术前沿、代表人物和演化图景。本书具有学科前沿性,数据完整性,方法先进性,内容创新性的特点。本书适合学术界的广大研究者和管理者,尤其是对知识计量和知识图谱有兴趣的读者。 作者简介 侯海燕,女, 1971 年 6 月生。 2006 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科学计量学与科学知识图谱理论及方法应用。现任教于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网络 - 信息 - 科学 - 经济计量实验室。 目录 第 0 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科学计量学先驱者与奠基人故事与名言 第 1 章 什么是科学计量学 1.1 科学计量学的概念 1.2 科学计量学的历程、 1.3 科学计量学的自我反思 1.3.1 对科学计量学主要研究领域进展状况的综述性研究 1.3.2 对科学计量学学科结构的计量研究 1.3.3 对科学计量学合作网络的计量研究 第 2 章科学知识图谱 —— 探索科学前沿的工具 2.1 科学知识图谱的发展 2.2 如何绘制科学知识图谱 2.2.1 引文分析理论与方法 2.2.2 共引分析理论与方法 2.2.3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2.2.4 词频分析方法 媒体评论 我特别建议你亲自动手,同你的朋友、同事一起来亲手绘制一张你自己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你或许会格外喜欢图谱生成的过程,你也许对解读生成的图谱所含意蕴更充满乐趣。你将高兴地看到这些图谱会如何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    —— 陈超美   科学是什么?科学家们在做什么?他们都跟谁合作?哪些科学家最有影响?哪些课题处于国际前沿?科学计量学可以帮你回答这些问题;科学是有形的吗?科学知识图谱可以为科学绘制出美丽的画卷,把无形的科学可视化 ……    —— 作者荐语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 1 章 什么是科学计量学    1.2  科学计量学的历程 中国科学计量学家蒋国华在《科学计量学的昨天、今天、明天》一文中对科学计量学的发展做了详尽的阐述。在国际领域,对科学的计量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少数自然科学家对科学发展的统计分析。阿尔丰沙 · 德堪多( Alphonse de Candolle )和弗朗西斯 · 高尔顿( Francis Galton )是这方面的创始人,到 20 世纪初,仍然有人尝试对科学进行计量研究。 1917 年科尔( F.J.Cole )和伊尔斯( B.Eales )统计了 1543—1860 年欧洲各国发表的有关动物解剖学方面的论文,绘制了论文数量的时间分布曲线,该曲线与后来的科学发展指数增长规律曲线十分吻合。 1923 年英国的休姆( E.W.Hulme )对《国际科技文献目录》所载的 l901—1913 年的期刊逐年进行了分类统计,他认为按专业分类的文献时序分布可以反映相应学科的发展。具有现代科学计量学意义的研究起始于美国学者洛特卡( A.J.Lotka ),他在《科学生产率的频率分布》中提出了著名的洛特卡定律。接下来的布拉德福定律和齐普夫定律也对科学计量学的奠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真正使科学的计量研究成为一门科学的人是普赖斯。普赖斯( Derek J.de Solla Price )在《小科学,大科学》( 1963 )中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 我们为什么不应用科学学自身的工具呢?   …… ( 知识计量与知识图谱丛书 ) 隐性知识计量与管理 作  者: 李作学  著 出 版 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 版  次: 1 页  数: 229 字  数: 191000 印刷时间: 2008-11-1 开  本: 16 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 1I S B N : 9787561145005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基于知识计量的博士学位论文中精选出来,经过进一步补充加工而成的学术专著。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在著作中通过一幅幅知识图谱或表格的解读,形象地展示出某一门学科的学术前沿、代表人物和演化图景。本书具有学科前沿性,数据完整性,方法先进性,内容创新性的特点。本书适合学术界的广大研究者和管理者,尤其是对知识计量和知识图谱有兴趣的读者。 作者简介 李作学,男, 1978 年 12 月生。 2007 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为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智力资源管理。现任教于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目录 第 0 章 站在巨人的肩上 第 1 章 隐性知识研究的发展 1.1 隐性知识的研究背景 1.1.1 知识社会已经来临 1.1.2 知识工作者的作用日益凸现 1.1.3 信息技术在组织中广泛运用 1.1.4 知识管理将受到组织的重视 1.2 个体隐性知识研究问题的提出 1.2.1 我国当前个体隐性知识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1.2.2 个体隐性知识研究的理论需求 1.3 个体隐性知识的相关研究 1.3.1 隐性知识的含义、特性及其分类研究现状 1.3.2 隐性知识管理 1.3.3 隐性知识管理的科学知识图谱 第 2 章个体隐性知识的概念与结构 媒体评论 我特别建议你亲自动手,同你的朋友、同事一起来亲手绘制一张你自己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你或许会格外喜欢图谱生成的过程,你也许对解读生成的图谱所含意蕴更充满乐趣。你将高兴地看到这些图谱会如何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    —— 陈超美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会重视发掘自己头脑中的经验、潜在想法、直觉和灵感等隐性知识。你不妨亲自去计量一下自己的隐性知识,并有效地管理好它们。你或许会发现一个更加完整的自我,也可能会高兴地看到知识创新离你并不遥远。    —— 作者荐语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 1 章 隐性知识研究的发展    1.2  个体隐性知识研究问题的提出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对国家或企业而言,经济和生产的竞争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在这个时代,人的智力劳动是组织创新的重要因素,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或专业技能的人是相关知识的载体。他们是知识工作者,是实现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知识工作者的工作要求、管理模式、激励措施与传统的 “ 产业工人 ” 不同,这些因素会使传统的人力资源配置体制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组织的管理从以前的 “ 手 ” 上升到管理人的 “ 脑 ” ,从智力上来管理,从脑力上要效率。 “ 以人为本 ” 、 “ 以能为本 ” 的管理思想、提高和优化个人或组织的智力活动效能等管理思想将会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随着组织信息化建设的加快,个人的显性知识容易传播和共享,被竞争对手学到;相反,其隐性知识不易传播、共享、转化,因而成为组织构筑自己竞争优势的关键。如何来识别个体隐性知识的含义和结构,评估个体隐性知识的能力以及采用合理的隐性知识管理措施,成为众多组织特别是知识型组织面临的共同问题。    1.2.1 我国当前个体隐性知识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 1 )缺乏对隐性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按照知识的获取和传递的难易程度,可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能够以一种系统的方法表达的、正式而规范的知识。它是客观的有形的知识,通常以语言、文字等结构化的形式存储,并且表现为产品外观、文件、数据库、说明书、公式和计算机程序等形式。 ( 知识计量与知识图谱丛书 ) 管理学知识图谱 作  者: 陈悦  著 出 版 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 版  次: 1 页  数: 135 字  数: 115000 印刷时间: 2008-11-1 开  本: 16 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 1I S B N : 9787561145234 包  装:平装 编辑推荐 本书借助于科学计量学中的科学知识图谱理论和方法、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和方法,在阐释管理学的学科界限和管理学学科演进的研究范式,廓清管理学、管理科学、工商管理 ( 学 ) 等主要学科概念的基础上,以常义管理学作为研究的对象,以科学计量分析为主要手段,论析管理学的学科结构和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从而从管理学学科内在结构的变化和管理学与外部相关学科的相互作用两个方面,来探讨管理学的发展动因,揭示管理学学科知识结构演进的规律性。 内容简介 本书是基于知识图谱的博士学位论文中精选出来,经过进一步补充加工而成的学术专著。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在著作中通过一幅幅知识图谱或表格的解读,形象地展示出某一门学科的学术前沿、代表人物和演化图景。本书具有学科前沿性,数据完整性,方法先进性,内容创新性的特点。 适合学术界的广大研究者和管理者,尤其是对知识计量和知识图谱有兴趣的读者。 作者简介 陈悦,副教授, 1975 年 10 月生, 2006 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得管理博士位,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与创新管理,现任教于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伦理研究中心,网络信息,科学,经济计量实验室。 目录 第 0 章管理科学发展历程中的故事 第 1 章探索管理学的背景与方法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 2 章管理学的概念解析和研究范式 2.1 管理学若干学科概念解析 2.1.1 什么是管理 ? 什么是管理学? 2.1.2 什么是管理科学 2.1.3 什么是工商管理 2.2 中国管理学的学科设置 2.3 管理学学科演进的研究范式 第 3 章管理学学科结构 3.1 管理学与相关学科关系的计量方 媒体评论 我特别建议你亲自动手,同你的朋友、同事一起来亲手绘制一张你自己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你或许会格外喜欢图谱生成的过程,你也许对解读生成的图谱所含意蕴更充满乐趣。你将高兴地看到这些图谱会如何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    —— 陈超美   走进管理学丛林,给你一把劈荆斩棘利剑,你会找到一条明朗的道路,指引着你在这片丛林中不再迷失方向 …… ,利剑在此书中。    —— 作者荐语 知识计量与知识图谱丛书 ( 第二辑 ). 引文分析学知识图谱 作  者: 梁永霞  著 出 版 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版  次: 1 页  数: 211 字  数: 178000 印刷时间: 2012-1-1 开  本: 16 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 1I S B N : 9787561163108 包  装:平装 编辑推荐 知识计量学 (Knowmetrics) ,是我在 1998 年北京举办的 “ 科研评价暨科学计量学与情报计量学国际研讨会 ” 上提出的一个新学科设想。当时,我在《赵红州与中国科学计量学》的发言中,讲到我国已故著名科学计量学家赵红州曾谈及科学计量学和经济计量学两门姊妹学科的关系,二者结合对于知识经济时代开展知识经济学研究具有特殊意义,指出: “ 看来很有必要将科学计量学拓展为 “ 知识计量学 ” 并与经济计量学结合起来,对知识生产和应用、知识投入和产出、知识存量和流量、知识分配与转移、知识价值和价格等,进行广泛的跨学科的计量研究。 ”① 。 目录 第 0 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引文分析与知识计量的 “ 器 ” 0.1 《科学引又索》 —— 引又分析的基础工具 0.2 科学知识图谱与引又分析可视化 0.3 引文分析以及引又分析学的发展历程 0.4 引文分析学的学科结构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0.5 知识计量与知识图谱 第 1 章 引文分析学的提出及相关概念 1.1 M 文分析学的提出 1.2 引文分析学的相关概念 1.3 引文分析的相关又献综述 1.3.1 引文分析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研究 1.3 , 2 引文分析学科結构的研究 1.3.3 引文分析理论的研究 1.3.4 引文分析应用的研究 1.3.5 引文分析其他方面的研究 第 2 章 引文分析学的演化历程 2.1 引文分析学的整体发展脉络 2.2 引文分析学的初始形成期 2.2.1 SCI 的建立 2.2.2 科学引文网络 2.3 引文分析学的繁荣发展期 2.3.1 共引理论的提出 2.3.2 引文分析存在的问题 2.4 引文分析学的深化拓张期 2.4.1 引文分析的可视化 2.4.2 网络引文分析 第 3 章 引文分析学的学科研究 3.1 引文分析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3.1.1 引文分析学的研究对象 3.1.2 引文分析学的学科性质 3.2 引文分析学的学科定位 3.2.1 引文分析学的学科基础 3.2.2 引文分析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3 引文分析学的学科内容与结构 3.3.1 引文分析学的学科內容 3.3.2 引文分析学的学科结构 第 4 章 引文分析学的知识流动理论 4.1 引文分析的知识流动理论来源 第 5 章 引文分析学的应用功能 第 6 章 引文分析学在中国的现状及对策 第 7 章 结语 参考文献 知识计量与知识图谱丛书 ( 第二辑 ). 专利计量与专利战略 作  者: 栾春娟  著 出 版 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版  次: 1 页  数: 261 字  数: 234000 印刷时间: 2012-1-1 开  本: 16 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 1I S B N : 9787561166758 包  装:平装 编辑推荐   知识乃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   知识计量引领你进入学科前沿   知识图谱改变你看世界的方式 目录 第 0 章 为中华科技之掘起而研究 第一章 专利计量与专昨战略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专利计量与专昨战略的基本问题 第三章 宏观计量:国家专利战略 第四章 中观计量:机构专利战略 第五章 微观计量:发明者合作专利战略 第六章 三星电子公司专利可视化与专利战略 第七章 中国的专利战略 第八章 结语 附录 《德温特创新索引》专利文献数据 参考文献 知识计量与知识图谱丛书 ( 第二辑 ). 科学合作及其产出计量 作  者: 张冬玲  著 出 版 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版  次: 1 页  数: 182 字  数: 154000 印刷时间: 2012-1-1 开  本: 16 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 1I S B N : 9787561166802 包  装:平装 目录 第 O 章 科学合作的魅力:学蜜蜂共酿蜜 0 . 1  丁肇中:善于进行国际合作 0 . 2 电影明星与音乐家合作发明的传奇故事 0 . 3  沃森、克里克: DNA 双螺旋链结构的发现 第 1 章探索中国科学合作与产出问题的缘由 1 . 1 研究背景 1 . 2  研究意义 1 . 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状况 1 . 3 . 1 对科学合作问题的研究 1 . 3 . 2 对科学产出问题的研究 1 . 3 . 3 对科学合作与科学产出关联问题的研究 1 . 3 . 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 2 章 科学合作与产出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指标 2 . 1  科学合作与产出研究的基本理论 2 . 1 . 1 科学合作的生产关系理论 2 . 1 . 2 科学产出的生产力理论 2 . 1 . 3 科学合作与产出的关联理论 2 . 2 研究方式 2 . 2 . 1 研究范式 2 . 2 . 2 逻辑思路 2 . 2 . 3 时间与空间维度 2 . 3 数据来源与主要研究方法、软件工具 2 . 3 . 1 数据来源 2 . 3 . 2  主要研究方法与软件工具 2 . 4  科学合作与产出研究的指标 第 3 章 科学生产关系:中国科学论文合作状况分析 第 4 章 科学生产力:中国科学论支产出状况分析 第 5 章 科学生产力与科学生产关系:中国科学论文产出与合作的关联分析 第 6 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知识计量与知识图谱丛书 ( 第二辑 ). 技术创新前沿图谱 作  者: 许振亮  著 出 版 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版  次: 1 页  数: 203 字  数: 172000 印刷时间: 2012-1-1 开  本: 32 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 1I S B N : 9787561166864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技术创新前沿图谱》提出区域科技空间差异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区域科技研究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和传统统计学方法为主要工具,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空间模型,图解区域科技信息,从空间角度出发来研究各种科技活动和现象,定性诊断和表达中国区域科技布局的空间差异和动态不平衡性,分析可视化科技布局空间演变模式,定量研究区域空间差异,并对区域科技空间差异与区域经济空间差异进行相关分析。   《区域科技空间计量》从空间关系的角度深入研究中国区域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探讨这一论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刘则渊, 1940 年生,湖北恩施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 年任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第一任院长,现任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原副理事长、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委员会主任。长期致力于科学学理论探索,在我国首倡知识计量和知识图谱研究,创办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博士点,培养了我国该学科第一批博士人才。   许振亮,副教授, 1968 年 3 月生,现任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0 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创新与创业管理。现主持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 CSSCI 论文 20 余篇、 ISTP 论文 2 篇、 EI 论文 1 篇。 目录 第 0 章 创新 —— 改变世界的动力   0.1 创新理论的鼻祖 —— 约瑟夫 ? 熊彼特   0.2 创新 —— 改变着世界的神奇魔力   0.3 创新 —— 引领未来的强大牵引力 第 1 章探析国际技术创新研究的背景与方法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技术创新研究评述    1.2.1 技术创新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1.2.2 技术创新研究的简单回顾    1.2.3 国内外技术创新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1.2.4 国内外技术创新研究其他相关文献情况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3.3 主要应用软件 第 2 章国际技术创新研究文献分布的统计分析   2.1 国际技术创新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   2.2 国际技术创新研究文献的学科分布   2.3 国际技术创新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2.4 国际技术创新研究文献的机构分布   2.5 国际技术创新研究文献的国家或地区分布 第 3 章近 50 年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演进历程   3.1 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演进知识图谱   3.2 从创新的理论功能分析到创新的政策分析   3.3 从合作创新研究到深化创新合作网络分析   3.4 新世纪基于知识的技术变革与创新研究   3.5 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演进机制分析 第 4 章当代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主要领域   4.1 当代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知识图谱   4.2 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核心知识群   4.3 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次级知识群   4.4 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边缘知识群   4.5 当代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形成机制分析 第 5 章当代国际技术创新研究的主流学术群体与代表人物   5.1 当代国际技术创新研究主流学术群体知识图谱   5.2 纳尔逊等为代表的演化理论主流学术群体   5.3 切萨布鲁夫等为代表的开放式创新主流学术群体   5.4 当代国际技术创新研究主流学术群体形成机制分析 第 6 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知识计量与知识图谱丛书 ( 第二辑 ). 区域科技空间计量 作  者: 王贤文  著 出 版 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版  次: 1 页  数: 168 字  数: 145000 印刷时间: 2012-1-1 开  本: 32 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 1I S B N : 9787561166819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区域科技空间计量》提出区域科技空间差异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区域科技研究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和传统统计学方法为主要工具,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空间模型,图解区域科技信息,从空间角度出发来研究各种科技活动和现象,定性诊断和表达中国区域科技布局的空间差异和动态不平衡性,分析可视化科技布局空间演变模式,定量研究区域空间差异,并对区域科技空间差异与区域经济空间差异进行相关分析。   《区域科技空间计量》从空间关系的角度深入研究中国区域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探讨这一论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刘则渊, 1940 年生,湖北恩施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 年任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第一任院长,现任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顾问、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原副理事长、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委员会主任。长期致力于科学学理论探索,在我国首倡知识计量和知识图谱研究,创办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博士点,培养了我国该学科第一批博士人才。 王贤文,男, 1982 年生,湖南省双峰县人,管理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科学计量与科技管理、经济地理学。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务院侨办重点课题等项目,在 Scientometrics 、《情报学报》、《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等期刊发表 SSCI 论文 2 篇、 CSSCI 论文 20 余篇。 目录 第 0 章富可敌国?中国部分省市 GDP 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第 1 章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中国区域科技发展的显著空间差异    1.2.2 中国东西部区域经济日益扩大的差距    1.2.3 科技进步对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作用    1.2.4 地理信息系统从空间角度对区域研究的优势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1.4.1 区域科技空间因素的研究现状    1.4.2 区域科技与经济关系的研究现状    1.4.3 GIS 与空间计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第 2 章中国区域科技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其演变过程   2.1 测度指标和测度方法    2.1.1 测度指标选择    2.1.2 测度方法   2.2 测度结果    2.2.1 三大地带科技投入产出指标的宏观比较    2.2.2 区域科技发展的全局空间趋势分析   2.3 空间差异的演变过程    2.3.1 变异系数变化    2.3.2 泰尔指数分解及其变化   2.4 小结 第 3 章中国区域科技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3.1 区位优势与区域科技集聚    3.1.1 区位优势的演变    3.1.2 科技集聚地形成的科技区位条件   3.2 区域科技发展集聚的 GIS 探测    3.2.1 ArcGIS9.2 中的空间统计工具    3.2.2 方差变异分析    3.2.3 区域科技发展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3.3 区域科技发展的 Voronoi 图分析    3.3.1 常规 Voronoi 图分析    3.3.2 加权 Voronoi 图分析   3.4 区域科技发展的集聚度划分    3.4.1 划分方法和指标选取    3.4.2 数据处理和主成分得命计算    3.4.3 聚类分析    3.4.4 区域科技集聚度的划分和地图表现   …… 第 4 章 中国区域科技产出的合作网络及其空间结构 第 5 章中国区域科技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空间分析 第 6 章结语
个人分类: 情报学|9992 次阅读|2 个评论
第九讲 引文分析软件HistCite简介
热度 3 smilesun 2012-4-15 09:49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报告内容之一: 可以帮助你快速找出一个领域的关键文献;绘制出一个领域的发展脉络;发现关键词遗漏的重要文献等等。 文字版介绍可以参考科学网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4685do=blogid=383399 屏幕录像的视频(用压缩包中的播放器观看) http://biotech.ustc.edu.cn/upload/RMRA/2012/20120412Histcite.rar 现场视频录像在线观看地址 http://dsxtmovie.ustc.edu.cn/dsxtMoviePlay.asp?cvid=1430 http://dsxtmovie.ustc.edu.cn/dsxtMoviePlay.asp?cvid=1431 现场视频录像下载地址 http://dsxtmovie.ustc.edu.cn/dsxtMovieRead.asp?cvUniqId=ca6091f8411ae1bf081d1674ca6091f8c59a266f1430 http://dsxtmovie.ustc.edu.cn/dsxtMovieRead.asp?cvUniqId=14ae69c2e11943a6031a0e6114ae69c2576179801431
8084 次阅读|3 个评论
计量学入门考题答案
热度 2 zhaoxing 2012-4-9 12:30
上次提到的 文献/科学/信息计量学入门 考验题: 图名为“咫尺天涯”。 文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学者有合作发表研究论文。 不负责任的说,没看懂隐含意义说明文献/科学/信息计量学还没入门哟! ----------------------------------------- 现公布不标准答案如下: 根据入门程度,4个等级分别是 1. 知道Loet和Van Raan两位领域内大家,对他们主要的学术贡献有所了解。例如,Loet的创新三螺旋,新近提出的I3指标等,Van Raan的“睡美人”现象及他在测度指标上的各种基础性贡献等。 2. 知道这一图形在计量学中可称为合著网络、科研合作网络、共作者网络等,明白这其实是更底层理论表述——“共现”的一种情况。知道Bornmann和Waltman等是欧洲计量学中青代新星。 3. 注意到Loet和Van Raan虽同为荷兰的代表性计量学家,但他们之间没有合作联系。甚至,(至少是此图中)没有人能同时与他们两位都有合作。知道两人有激烈学术争论,其中包括,可称为本世纪以来计量最重要的辩论——“王冠指数之争”。一些同行会告诉你,他们是君子之争。也曾听到有同行私下议论,他们的关系似乎一般。 4. 对“王冠指数之争”有自己的看法。知道这一争论包含的不仅仅是该指数和体系本身,还涉及了多个计量学基础性问题。例如,广泛使用的算数平均与计量数值非正态分布的理论矛盾,标准化的具体算法(先加还是先除...),学科划分问题和数据库依赖问题等。 -------------------------------------- 当然,您肯定知道用一道题考验是否入门一个领域只是句玩笑话。 不过若能到第4级那自当是积累丰厚了。
个人分类: 计量学|9673 次阅读|4 个评论
学术研究文献的关键路径发现系统
leeshuqing 2011-11-5 08:22
学术研究文献的关键路径发现系统
使用说明:用户可以直接输入查询关键词,同时系统还提供了1742个文档频率高于10的关键词列表以方便用户选择输入。界面中央展示了相应的文献查询结果,节点列从右向左分别表达2000年到2009年共十年的文献数据,节点对应的文献位置越高则代表文献权重值越大,不同节点之间的链接表达了引文关系,其中蓝色表示被引关系,而红色表示引用关系。用户还可以通过调节界面右边的"文档数量"和"引文权值"来改变相应的查询结果数量。同时,每个被点击的节点对应文献的详细信息会显示在界面的左边。 访问网址: http://www.njcie.com/jsj/ 该系统是基于JDK1.6版本制作的Applet应用程序,需支持JDK1.6版本的浏览器 请不用禁用浏览器脚本执行功能 因为数据量较大,首次加载时间因网络带宽不同而不同(电信较快),一般为2分钟至5分钟 在浏览一个关键词的查询结果时,切换节点数量和链接数据皆无需再次请求服务器加载 但是如重新查询其他关键词,则仍需加载新的数据 主页 基本界面 选择新的查询词 ------------------------------------------------- 通过该界面挖掘所需的关键路径和重要文献有相应的使用技巧 我们可以发现图中圆圈标注的两篇文献“基于领域最近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2008)”、“基于云模型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2007)”是具有较高权值的新文献,而且引用了很多重要的前期文献,而图中方块标注的两篇文献“基于项目评分预测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2003)”和“个性化推荐算法设计(2002)”是具有较高权值的旧文献,分别代表了两个主要的研究基础点,它们不仅被很多重要文献所引用,具有较高的同被引特征,而且相关的引文权值也很高,说明前后文献的相关度很高。从总体上看,这四个文档具有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在研究方面构成了一个可以相关参考的重要文献群,而且用户可以根据相关的时间和主题关联度来决定阅读次序。
41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引文分析软件HistCite上课现场视频已上传优酷
热度 4 smilesun 2011-5-27 10:17
面对海量的信息,我们如何快速锁定重要的文献? 这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能为你节约大量的时间。 如果你的研究领域的文献,大量被SCI收录的话,强烈推荐你花点时间学习一下HistCite这款免费的工具。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中histcite上课的现场录像,上传至优酷,地址: http://u.youku.com/user_video/id_UMzUwMzk3Nzg0.html 声音质量不佳。 如果你不喜欢视频的冗长,可以参见我之前的一篇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4685do=blogid=383399 另外,3月份我曾做了一个系列报告,科研工作者的信息修炼,其中一讲也是介绍HistCite,有屏幕录像,声音效果要好很多。 可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论坛下载 http://biotech.ustc.edu.cn/forum/viewthread.php?tid=9036extra=page%3D1 下面是之前的活动海报 http://ww2.sinaimg.cn/bmiddle/68be25e1jw6dfds8yb1coj.jpg 如果你想关注我和我们团队的更多培训内容,请同时关注我的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science20
7296 次阅读|4 个评论
HistCite分析结果示例的视频讲解
热度 2 smilesun 2011-4-21 23:12
今晚的《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主要讲解 引文分析软件HistCite,这个软件的操作并不难。 主要理解几个参数基本就可以了。 文献分析软件的难点在于对分析结果的解释上,如何根据软件分析的结果,得出有价值的信息。 下面的视频中,选取了部分学生的作业图,进行了一些分析。 这些分析带有个人的主观性,未必都正确,仅供大家参考。 视频和ppt下载 http://biotech.ustc.edu.cn/upload/RMRA/2011/HistCitesample.pptx http://biotech.ustc.edu.cn/upload/RMRA/2011/sample.wmv 今晚的课件忘了录制屏幕了,希望全面学习HistCite软件的朋友可以参照我三月份的报告, 科研工作者的信息修炼 系列之三 http://biotech.ustc.edu.cn/forum/viewthread.php?tid=9036extra=page%3D1
6386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研工作者的信息修炼系列之三:引文分析软件HistCite简介
热度 4 smilesun 2011-3-19 19:29
#科研工作者的信息修炼#系列报告之三,引文分析软件HistCite培训将于下周二、周三 举办。 Histcite能够帮助我们快速锁定一个领域的重要文献、重要作者和重要的研究机构,帮 助我们快速绘制出一个领域的发展脉络,以及找到一个领域最新的进展情况。 在所有文献分析软件当中,这个软件可能算是学习成本最低的一个。 这个软件适合WOS收录的学科。当你想了解一个领域的整体情况,这个软件可以帮你节约 筛选文献的时间。 适合刚进入科研的研究生,以及想法非常多的科研人员,因为你需要快速了解一些并不是非常熟悉的领域。 如果你错过了之前的两场报告,下面有培训课件和视频录像下载 http://biotech.ustc.edu.cn/forum/viewthread.php?tid=9036extra=page%3D1 本次报告时间地点: 第一场 3月22日晚7:30东区1302教室 第二场 3月23日晚7:30西区3117教室
个人分类: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9146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Histcite 9.8.24 现在已经可以免费使用
热度 8 smilesun 2011-2-28 22:00
感谢中科大生命科学实验中心论坛 jzguowhu 网友 Histcite 9.8.24 现在已经可以免费使用 Thomson Reuters公司居然大发慈悲,把Histcite 软件 改成了免费了,如图(附件)有真相。大家可以赶紧 下载 。 PS:这个公司挺可爱的,说是要 注册 邮箱才能下,其实下载地址是一个固定的网址,不过既然他免费提供给咱们了,还是去提供个电子邮箱呗,我就不直接把下载网址提供出来了。支持下Thomson Reuters公司的这个行为。 下载地址: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scientific/m/HistCiteInstaller.msi 本博客前面有篇文章介绍,近期会出一个视频教程。
个人分类: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25344 次阅读|10 个评论
新型期刊评价方法
热度 7 zhaoxing 2011-1-29 05:41
赵星 2011年1月29日于科学网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1898 ) (本文系笔者过去两年关于此主题的工作小节,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过去两年的学习兴趣,除了h指数,就是新型的期刊引文测评方法。特别关注期刊是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评价层次:期刊的测评连带着另外两个基础层次——人与论文。现实的评价关切中,对于不是非常熟悉的研究方向,我们常常无力或懒于去判断那个人或者论文到底好不好,而通常从发表的期刊水平去估计,并潜移默化。期刊水平也就经常被 不合学理但合乎情势 的用于了表征人和论文的水平。 因此,对于期刊的正确评价,就显得特别重要。 长期以来,期刊测评方法可分为相对定性的同行评议与相对定量的量化测评。量化测评中,又以引文测评方法最为常用,例如众所周知期刊影响因子(IF)。但影响因子存在人为操纵、统计错误、语言歧视及选源标准不清等诸多问题 ,引发了不少争议。另一方面,单一测评方法总有局限,学界较普遍认为应将多种方法配合使用 ,以规避单一指标缺陷带来的风险。因此,新型期刊引文测评方法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科学/信息计量学研究的热点 ,已产生h型指数(h type indices)、网络中心度(Network centrality)、SJR指数(SJR index)和特征因子(Eigenfactor)等颇具特点的新方法。下面分别讨论。 1.期刊h型指数:高被引论文数量及被引强度的简单测度 h指数 提出后,Braun 等最早将其用于期刊测评。期刊h指数表示期刊至多有h篇论文被引用了至少h次,测量了期刊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及其被引强度,具有理念先进且导向积极,计算简单而结果稳健 ,可灵活选择统计时间区间,鲁棒性更强等诸多优点。h指数随后也产生了一些改进和补充参数(如g指数、我国计量学家金碧辉老师等人 提出的a指数和r指数等),与h指数一起统称为h型指数。h型指数是近年国际上计量学最主要研究热点(或许不用加“之一”),而期刊h指数是仅次于原始h指数的常见应用。 2. 期刊中心度:期刊引文网络视角的引证中心性测量 Price 很早就提出,由期刊论文为节点,论文之间的引证关系为联系,可构成引文网络。但计量学自身并没有诞生出研究这类关系数据的较有影响力的量化方法。直到本世纪初,由于复杂网络研究的带动等原因,社会网络分析成为社会科学的一时显学 ,并引起了计量学界关注。Leydesdorff 于2007年指出,运用社会网络方法,可根据期刊在引文网络中所处位置的重要程度来评判期刊的学术地位。网络位置的重要程度可用中心性指标评判 ,我们的一项工作 表明中心性指标中的点度、中介和特征向量中心度用于期刊测评时的有效性较佳,其测评结果都比影响因子更接近同行专家的意见。 引文并不仅是定量数值。引证行为本身也包含了施引学者对于被引论文的定性价值判断,涉及 各种情景构建下的社会性因素 ,故描述期刊在引证关系结构中地位的中心度则可能有更多定性特征,颇具特点。 3.期刊SJR指数:基于Scopus数据库的的期刊声望判定 Elsevier公司的Scopus数据库是Thomson Reuters公司的Web of Science(WOS,包含大名鼎鼎的SCI和SSCI等)目前最主要竞争对手,但Scopus此前一直缺乏类似于Thomson Reuters公司期刊引证报告(JCR,提供了影响因子等著名指标)这样较有影响力的期刊测评工具。直到2007年,西班牙的SCImago研究小组使用Scopus数据给出了新型期刊测评指标SCImago Journal Rank(SJR) ,引起广泛关注,Butler 指出这一指标颇具创新的衡量了期刊的声望。我们 的实证显示,SJR与影响因子的测评结果既有相关性,也有所区别,可与影响因子联合判定出期刊在流行与声望两个维度上的特点。SJR的计算思想与前述期刊中心度中的特征向量中心度相似,但具体算法 有所区别 。SJR的出现为国际期刊测评提供了新的参考标准,并免费提供下载,或能对Thomson Reuters公司在这一领域垄断形成潜在的威胁。 4.期刊特征因子:基于WOS数据库的期刊被引数量及引文价值的综合测评 Garfield提出IF后后不久,Pinski等人 就指出可采用论文被引次数作为权,计算每条引文的权重。但此思想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实践难度较大。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二十世纪末,Google公司创始人Brin和Page 参考加权被引思想,提出了PageRank算法进行网页测评和排序,取得巨大成功。2007年,Bergstrom等人 使用类PageRank算法构建了Eigenfactor这一新的期刊引文测评方法,将Pinski等人的理论成功实现。科学网博主 任胜利老师 提出其中文名可命为特征因子。2009年初,Thomson Reuters公司正式采用特征因子作为JCR的指标,标志着这一参数开始进入主流应用。 特征因子将期刊引文测评方法的理论假设从“所有引文重要性等价”修正为“引文重要性正比于施引期刊重要性”,这比传统引文测评中仅依据被引次数似乎更为合理。特征因子作为一个总量性指标 ,思想与特征向量中心度和SJR都有所相似,而特征因子的具体实现更接近PageRank算法。 5.讨论 虽然四种新型期刊引文测评方法有所差异,但期刊中心度中的特征向量中心度、SJR和特征因子,都是对期刊进行影响力加权计算的方法,都以不同方式和程度上的体现了“重要期刊的引用更有价值或影响力”这一观点,这也是其与传统引文测评本质的差别之一。另外,h型指数和中心度的计算可由测评者控制,更为灵活但缺乏统一标准;SJR和特征因子由测评机构公布,更为规范但难以验证。期刊中心度的一个有趣之处在于,当把数据限定为某一学科范围时,是一种局域视角的研究领域“小同行”引用认同模式,可能更为专业和准确,并能减少学科差异的影响;而当把数据范围扩大为全部学科时,中心度方法又成为全局视角的测评,其中的特征向量中心度与SJR和特征因子较为相似。 当然,这些新型参数也都必然存有不足之处。h型指数的计算仅涉及相对高被引的论文,但相对低被引论文是否全无价值?期刊的中心度和特征因子都会受到期刊规模(即载文量)的影响,是否应该进行基于载文量的平均化处理值得讨论。但平均化的处理方式也可能 夸大载文量较少的综述类期刊的影响力 。另外,缘于引文分析的固有局限,新参数也未必能全面克服IF所面临的问题。 总之,试图依靠某一量化指标解决期刊测评这一复杂问题目前似无可能,单一的新型期刊测评方法仅能从某一方面逼近实际却无法面面俱到。期刊评价还是需要观测多种方法的结果,也期待科学界一同努力探索。 顺道提及,发明h指数的Hirsch是物理学家,给出特征因子的Bergstrom之前一直从事生命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赵星 . 期刊引文测评新指标 Eigenfacto 的特性研究——基于我国期刊的实证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32(8):53-56. Harnad S.Multiple metrics required to measure research performance.Nature,2009,457(7231):785 赵星 , 高小强 , 郭吉安 , 陶乃航 . 基于主题词频和 g 指数的研究热点分析方法 . 图书情报工作 ,2009, 53(2):31-34. Hirsch J.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PNAS,2005,102(46):16569- 16572 Braun T,Glnzel W, Schubert A. A Hirsch-type index for journals. Scientometrics, 2006,69(1):169-173 叶鹰 .h 指数和类 h 指数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导引 .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7(5):2-5 Egghe L.Theory and practise of the g-index.Scientometrics,2006,69(1):131-152 Jin B, Liang L, Rousseau R, et al. The R- and AR-indices: Complementing the h-index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 52(6): 855-863 Price J. Networks of Scientific Papers.Science,1965,149: 510-515 Borgatti SP, Mehra A, Brass DJ, et al. Network Analy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 Science,2009, 323(5916): 892-895 Leydesdorff L.Visualization of the citation impact environments of scientific journals: An online mapping exercise.JASIST,2007,58(1):25-38 Scott J.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 Handbook.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2000 高小强 , 赵星 , 陶乃航 . 网络中心度用于期刊引文测评的有效性研究 .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5:61-65. SCImago. www.scimagojr.com Butler D.Free journal-ranking tool enters citation market.Nature,2008,451(7174):6 赵星 , 高小强 , 唐宇 . SJR 与影响因子、 h 指数的比较及 SJR 的扩展设想 .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2: 80-84. Pinski G, Narin F. Citation influence for journal aggregates of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Theory, with application to the literature of physic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1976,12(5):297-312 Brin S, Page L,Motwami R et al. The PageRank Citation Ranking: Bringing Order to the Web. Stanford Digital Libraries Working Paper,1998,6:102-107 Eigenfactor. www.eigenfactor.org 任胜利 . 特征因子 (Eigenfactor): 基于引证网络分析期刊和论文的重要性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9, 20(3):415-418 注: ( 1 )本文四种方法的一项小型实证研究请见:马丽 , 赵星 , 彭晓东 . 新型期刊引文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5(33):71-75. ( 2 )此外, 5 年期影响因子亦是一种新进入实用的参数。详见:赵星 . JCR5 年期影响因子探析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36(187):116-123.
个人分类: 学术期刊|14647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citespace初学者案例
smilesun 2010-12-8 16:51
转自陈超美老师的博客 初学者案例 本例读者对象:从来没有用过CiteSpace的初学者。 数据用的是CiteSpace本身附带的Terrorism的数据。本例主要侧重于主要几个步骤和功能。 目标是用最少的几步做出第一个跨时间的文献共被引网络。 参数选取,解读,和其他用法将在今后的案例中给出。 PDF文件大约3MB。 如有问题,建议等,可在此留言。 案例1 原文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1534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60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引文分析存在的问题引发的反思——文献计量是不是走偏了?
yngcan 2010-12-8 12:20
近日,读到 JASIS ( 2010 年第一期的第一篇文章) Problems of Citation Analysis: A Study of Uncited and Seldom-Cited Influences ,对我的启发十分大,开始彻底颠覆我并不牢固的情报学基础认识,因此,我把我及时的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得到科学网前辈们的指点。 作者: M.H. MacRoberts and B.R. MacRoberts 全文: Problems of Citation Analysis: A Study of Uncited and Seldom-Cited Influences Problems of Citation Analysis: A Study of Uncited (论文下载仅作为学术用途) 一、 读文感受 文章提到了 引文分析的基础 : Cole and Cole (1972) found that highly cited physics papers also cited highly cited papers, and so on. If we did not know that biogeographic papers cited very few of their influences, we might come to the same conclusion as the Coles: that only a small number of individuals contribute to scientific progress. But knowing that the vast majority of influence is not cited and that influence is not to be found in the Thomson Reuters-monitored journals leads to a different conclusion: that manynot a fewcontribute to scientific progress. Cole 在 1972 年发现 高被引的物理学论文同样也会应用高被引论文等等 如果我们不了解生物地理学论文引用很少的对文章产生巨大影响的文献,我们可能得出与 Cole 相同的结论:仅有少数的个体对于科学的进步是有贡献的。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大量有影响的内容不会被 SCI 所引证,也许会导致一个不同的结论:是许多个体 而不仅仅是少数人 对于科学的进展有贡献。 (一) 举了两个例子: 1. The latitudinal gradient of species-area relationships for vascular plants of North America. published in 2007 in American Naturalist 一文中引证了 A total of 1,742 floras of North America north of Mexico ( 1742 种植物群),而这些植物群的资料范围覆盖了政府文献、论文、未出版的报告、网页内容、短评以及 2000 多页的参考资料。这部分内容也被提及,出现在 Appendix A ,然而该论文仅引用了 85 篇文献,而这些被引文献仅仅是 SCI 文献,这些文献主要是用于解释物种的多样性的文章。 2. 作者本人发表了一篇 2 页的短文 Palhinhaea cernua (L.) Vasconcellos Franco (Lycopodiaceae) new to Texasin Phytologia ,该期刊不是 SCI 论文。这篇文章通过 SCI EXPANDED 和 GOOGLE SCHOLAR 检索均发现没有任何引证,然而,这篇文章确被整合进了德州和北美的植物地理文献中,该信息被广泛的应用;另外, USDA 植物数据库以及自然服务( NATURESERVE )数据库都将该文章的研究纳入进去。换言之,该论文即被印刷版也被电子版的出版物所引用,这篇文章的研究目的已经达到了。 上面两个例子证明了,被引文献仅仅只能代表有影响文献资料的一个片段。 (二) 作者同样做了一个小的定量实证:(哈哈!虽然作者认为定量分析并不是一种包打天下的方法) We selected 10 theoretical/analytical biogeographical articles that were published in journals that are monitored by Thomson Reuters and examined their bibliographies. These 10 articles are from the 22 described in this study. We recorded whether the cited item was (a) a article from a journal not monitored by Thomson Reuters, (b) an article from a Thomson Reuters-monitored journal, (c) a book or chapter in a book, (d) an unpublished report, (e) a thesis or dissertation, or (f) an online Web source or CD-ROM. There were 530 citations in these 10 articles. We selected five data articles or sources used for data in the 22 theoretical/analytical articles, such as those listed in McLaughlin (2007). We recorded the same information that we recorded for the other sample. We stopped when we reached 530 items so that the two samples would be equal. Table 1 shows the data for the two groups. Statistical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shows that there is no possibility of them being derived from the same population. Theoretical/analytical biogeographical articles predominantly cite theoretical/analytical articles from Thomson Reuters-monitored journals; data articles do not cite many Thomson Reuters-monitored articles but instead cite work from journals not monitored by Thomson Reuters, unpublished reports, theses/dissertations, and the grey literature. 对于两个群体的统计比较显示:理论或者分析类的植物地理文献主要引用了 SCI 的理论和分析文献;而数据类型的文献则没有引用太多的 SCI 文献,相反,他们主要引用的是非 SCI 文献、未发表的报告、研究论文,或者是灰色文献。 er二、反思 这篇文献对我的震撼是极大的。 主要有二点: (一) 以引文为基础的方法是不是对于所有学科的评价都有价值,是值得反思的。其实,自然科学中,除了植物地理学以外,很多学科的研究都包含了对于原始数据和基础理论分析的研究,而我们现在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指标 引文则是对于数据研究这部分内容的价值忽略了的。 (二) 文献计量学中 Cole 的理论:仅有少数的个体对于科学的进步是有贡献的 或者还应该包括 洛特卡定律 这些理论都从 分析方法(仅仅考虑第一作者) + 分析框架(仅仅展示核心作者) + 分析目的(评价作者贡献) 是出于一种狭隘、自私的学术观点。但是,如果我们反思 真的是只有小部分人对于科学的进步有贡献吗? 真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吗? 。这是我们图书情报学界急需要考虑的问题。 中国的情报学目前还从创作过自己有价值的理论,但研究中确充斥着各式各样标榜自己学术地位的所谓学科知识地图,这有时是一种讽刺。
个人分类: 专利|5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图谱报告-周宁丽citespace的报告ppt及录像
热度 1 smilesun 2010-12-5 23:14
11月25日邀请周宁丽老师给我班上的同学上了一次课,介绍citespace,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ppt和上课的视频录像学习。 下载地址: 第十一讲 周宁丽老师11月25日讲座的PPT和视频录像 http://biotech.ustc.edu.cn/upload/RMRA/2010/citespace20101125.wmv http://biotech.ustc.edu.cn/upload/RMRA/2010/citespace操作.wmv http://biotech.ustc.edu.cn/upload/RMRA/2010/citespace1125.ppt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其它课件可以从下面的地址下载 http://biotech.ustc.edu.cn/forum/viewthread.php?tid=6479amp;page=1
个人分类: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9582 次阅读|2 个评论
周宁丽研究馆员报告:知识图谱
热度 1 smilesun 2010-11-24 20:33
周老师今天在科大做了一场知识图谱的报告,介绍了引文分析理论和citespace的用法等。 PPT下载地址如下: http://biotech.ustc.edu.cn/upload/RMRA/2010/zhouningli.ppt 明天还将邀请周老师给《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西区班的同学上一次类似的课,届时应该会有视频录像。 欢迎关注。 明天上课时间是:6:15pM,西区3124教室。
个人分类: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6580 次阅读|2 个评论
引文分析软件histcite简介
热度 15 smilesun 2010-11-13 15:57
本文写于多年之前。附上能个近期学生写的补充,以及改进版的小程序。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902898 这是上学期选修我课程的王庆撰写文件,并改写了一下程序,导入更加方便。 附王庆改写的程序下载链接: http://pan.baidu.com/s/1hsIwJzQ#list/path=%2F 官方网站的下载链接: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scientific/m/HistCiteInstaller.msi http://ztever.com/histcite-manu/ 快速进入陌生领域:HistCite使用教程 来自 杨蔚的博客。 我在网易云课堂的视频教程: http://study.163.com/course/introduction/1373003.htm#/courseDetail 2016年12月06日 ========================================================================================= 这是《文献管理与信息分分析》课程内容的一部分。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除了掌握快速的收集信息和有效管理信息的能力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信息分析能力。譬如,检索某个研究方向,结果文献有上千篇,此时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文献?精炼检索条件很可能会导致有价值的文献被排除在外。在交叉科学盛行的今天,如果想了解其它领域的进展情况,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如何判断哪些文献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文献信息分析能力。 有人说,在WOS里按照引用次数排序,引用次数最多的必定参加价值更大,其实不然,后面会有解释。 我所知的文献信息分析软件有基于引文的分析软件histcite,基于内容分析的refviz、omniviz、Tda等,还有分析研究前沿的citespace等。 这里先简要介绍一下引文分析软件histcite它的功能和用法。 histcite=history of cite,意味引文历史,或者叫引文图谱分析软件。该软件系sci的发明人加菲尔德开发,能够用图示的方式展示某一领域不同文献之间的关系。可以快速帮助我们绘制出一个领域的发展历史,定位出该领域的重要文献,以及最新的重要文献。 软件的最新试用版本可以从 http://science.thomsonreuters.com/scientific/m/HistCiteInstaller.msi 网站下载到。 软件的试用非常简单,但如何从软件给出的图谱中得出有价值的信息,以及不同图谱展示的内在含义,需要我们不断揣摩和理解。 下面先介绍一下如何使用软件;然后介绍一下软件里涉及的一些概念;最后给出几个个示例。 一、软件使用 1、从histcite网站下载软件,安装之后,点击histcite图标即可开启软件;软件打开后的窗口类似IE的界面; 2、数据的获取;histcite目前用于分析的文献信息只能来源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在wos 数据库进行检索后,在页面的底端选择需要导出的数据记录,由于wos目前只支持每次导出500条记录,如果检索结果超过500条需要分多次导出。选择导出的文献记录之后,第二步,一定要选择输出全记录,并且要包含引文信息;第三步将需要的文献保存成文本文件。一般来说,如果文献记录少于500条,分析的意义不是很大。合适的数据量个人认为在几百到几千条记录之间比较合适。 3、从file菜单下点击add file,导入上述保存的数据;如果有多个文本文件,可以重复执行导入; 4、数据导入后,软件会自动进行分析。初学者可以不去追究各种按钮的含义。在tool菜单下,选择graph maker,然后在新的界面点击左上角的make graph 按钮。软件会根据默认的条件作出一张引文关系图来,来展示当前数据库中重要文献之间的关联。 5、读图 作出图之后,理解图谱才是关键。一般默认会画出30篇文献之间的关联。图上有30个圆圈,每个圆圈表示一片文献,中间有个数字,是这篇文献在数据库中的需要。圆圈的大小表示引用次数的多少,圆圈越大表示受关注越多。不同圆圈之间有箭头相连,箭头表示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多数情况下,你会看到最上面有一个圆圈较大,并有很多箭头指向这篇文章。那么这篇文章很可能就是这个领域的开山之作。 以上就是软件的简单使用过程。 二、软件功能和基本概念 将数据导入到软件之后,文献会自动排列在软件的主界面。文献的排序方式可以按日期,可以按杂志或按作者进行排序。 文献记录的上方还有一些蓝色字体的按钮。这些词都是可以点击的,并进行相应分析。如点击authors,软件会列出所有作者,并将每位作者的文献数、引用次数等信息列出来。这些命令较容易理解,不多做介绍。 在默认窗口的有侧,有LCS、GCS、LCR、CR。下面分别解释一下这几个功能。 GCS是global citation score,即引用次数,也就是你咋web of science网站上看到的引用次数。如果你点击gcs,软件会按照GCS进行排序,此时的结果与你在wos网站按被引频次排序的结果是一样的。 CR是cited references,即文章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如果某篇文献引用了50篇参考文献,则CR为50。这个数据通常能帮我们初步判断一下某篇文献是一般论文还是综述。 LCS和LCR是histcite里比较重要的两个参数。 LCS是local citation score的简写,即本地引用次数。与gcs相对应,gcs是总被引次数。lcs是某篇文章在当前数据库中被应用的次数。所以LCS一定是小于或等于GCS的。 一篇文章GCS很高,说明被全球科学家关注较多。但是如果一篇GCS很高,而LCS很小,说明这种关注主要来自与你不是同一领域的科学家。此时,这篇文献对你的参考意义可能不大。举个离子,2003年发表在nature上的两篇文章P1 (GCS:580,LCS:12) 和 P2(GCS:36,LCS:24)。第一篇文章gcs很高,lcs很低,说明关注这篇文章的绝大部分作者与你关注的方向不同。而第二篇文章经gcs较低,但LCS比第一批要高,即很多引用p2的文章都在当前数据库,也即与你的研究方向相关。所以,p1 p2相比,p2应该更贴近你的研究方向,参考价值更大。 在第一部分的介绍中,make graph时,默认是按LCS排序的,也可以选择按gcs排序。你可以比较一下这两者的差异,一般LCS作图,得到的关联较丰富,而gcs作图往往文献之间没什么关联。这就回答了上面开始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按引用频次排序往往不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原因。 LCR与CR对应是local cited references,是指某篇文献引用的所有文献中,有多少篇文献在当前数据库中。如果最近有两篇文章,p1 p2,都引用了30篇参考文献,其中p1引用的30篇文献中有20篇在当前数据库,p2只有2篇文献在当前数据库。此时,p1相对更有参考价值,因为它引用了大量和你的研究相关的文献。 根据LCS可以快速定位一个领域的经典文献, LCR可以快速找出最新的文献中哪些是和自己研究方向最相关的文章。 注;引文有些不规范导致引文分析结果偏差,这里暂不做讨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引文相关的理论文献或书籍。 三、部分结果示例 这里选择了一个我上课的例子,和学生作业中的例子。更多示例请大家参考中科大生命科学实验中心论坛上学生提交的作业。http;//biotech.ustc.edu.cn/forum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lgy),2000年之后发展起来的、并在近年广受关注的学科。在wos里以synthetic biology进行检索,2009年10月30日可以获得2297篇参考文献。下载后导入hiscite,按lCS作图;结果如下: 从第一个图可以看出704这篇文献应该是一片开创性的工作,或是一篇重要的综述。后面的1077 1134 1089这三个圆圈较大,说明这几篇文献受到广泛关注,具有较重要的地位。 图2就是相同的数据库按GCS做图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到这些文献之间没什么关联。所以在wos中,按引用频次排序,即使排在前面的文献对您也未必有多大参考价值。 图3是学生提交的作业,原作者的分析附后,基本上是正确的。 (学生作业中对上图的解释:在web of science上检索主题包含G-quadruplex和detection的文章,一共108篇,用histcite作图,该图表明有关将G-quadruplex 应用 于各种检测的 研究 工作主要从05年Nagatoishi S;发表在德国应化和He F发表在JACS上的 全文 开始,逐渐有大量的文章发表,而前述两篇文章的LCS是最高的,其可读性也是非常大,从09年的数据来看,对同年发表的文章的引用次数大大增加,表明该领域在09年的发展迅速。从CR的分析来说,编号为64,55,和1的几篇文章引用 文献 的数量非常大,应该是综述性文章,对初涉此领域的人也有较大的可读性。) LCR分析结果 可以看出,排在前10位的都是近期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 Date / Author / Journal LCS GCS LCR CR 1 2009 Agapakis CM , Silver PA Synthetic biology: exploring and exploiting genetic modularity through the design of novel biological networks MOLECULAR BIOSYSTEMS . 2009 ; 5 (7): 704-713 0 0 29 103 2 2179 Purnick PEM , Weiss R The second wave of synthetic biology: from modules to systems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 2009 JUN; 10 (6): 410-422 1 3 29 126 3 2284 Weber W , Fussenegger M The impact of synthetic biology on drug discovery DRUG DISCOVERY TODAY . 2009 OCT; 14 (19-20): 956-963 0 0 27 72 4 1699 O'Malley MA , Powell A , Davies JF , Calvert J Knowledge -making distinctions in synthetic biology BIOESSAYS . 2008 JAN; 30 (1): 57-65 5 6 21 78 5 1969 Leonard E , Nielsen D , Solomon K , Prather KJ Engineering microbes with synthetic biology frameworks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 2008 DEC; 26 (12): 674-681 1 2 21 81 6 2165 Picataggio S Potential impact of synthetic biology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bial systems for the production of renewable fuels and chemicals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 2009 JUN; 20 (3): 325-329 0 0 21 60 7 1451 Drubin DA , Way JC , Silver PA Designing biological systems GENES DEVELOPMENT . 2007 FEB 1; 21 (3): 242-254 20 32 20 107 8 2008 Tanouchi Y , Pai A , You LC Decoding biological principles using gene circuits MOLECULAR BIOSYSTEMS . 2009 ; 5 (7): 695-703 0 2 17 78 9 2184 Bhalerao KD Synthetic gene networks: the next wave in biotechnology ?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 2009 JUN; 27 (6): 368-374 0 1 16 66 10 2132 Deplazes A Piecing together a puzzle An exposition of synthetic biology EMBO REPORTS . 2009 MAY; 10 (5): 428-432 0 0 15 38 结语; 文献信息分析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去了解别人的工作,让我们能够更快的找到最有价值的信息,但任何分析都不能代替我们阅读文献。 如果你想了解更详细的软件使用方法,可以下载《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中相应的教学录像。也可以关注我后续将推出的软件教程。
个人分类: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187936 次阅读|25 个评论
[转载]E. GarfieldIs citation analysis a legitimate evaluation too
热度 1 chunlinj7873 2010-11-8 17:05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n the use of citation analysis to rate scientific performance and the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it. The general adverse criticism that citation counts include an excessive number of negative citations (citations to incorrect results worthy of attack), self-citations (citations to the works of the citing authors), and citations to methodological papers is analyzed. Included are a discussion of measurement problems such as counting citations for multiauthored papers, distinguishing between more than one person with the same last name (homographs), and what it is that citation analysis actually measures. It is concluded that as the scientific enterprise becomes larger and more complex, and its role in society more critical, it will become more difficult, expensive and necessary to evaluate and identify the largest contributors. When properly used, citation analysis can introduce a useful measure of objectivity into the evaluation process at relatively low financial cost.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湖泊科学》10大高被引论文分析
李万春 2010-11-3 14:21
《湖泊科学》 10 大高被引论文分析 这是来自 CNKI 的统计数据, 1989-2008 年《湖泊科学》创刊 20 年,期间统计的结果。由于这些论文都是我工作以后经手发表的,所以过程比较熟悉。今天读到 武夷山研究员的博文,再介绍一篇关于审稿的研究论文 ,武老师感觉到,高被引与论文质量几乎没有关系,索性我借机把这 10 大论文初步分析了一下,顺便也佐证一下,哪些论文会被高引用?当然,《湖泊科学》是小刊,样本代表性可能不够。 1 )好文 + 热点: , , 都是同一个主题,系作者博士论文的精华。人工湿地现在很热,相应的工程比比皆是,但是对于其中的科学问题、研究和究竟应该关注什么,却是非常欠缺的。作者现在已经是知名学者,这些论文算是开创国内人工湿地研究先河的倡导性论文吧,当时的审稿意见都不错,这 3 篇算是好文 + 热点。 2 )好文: , 是相应领域底泥污染国内最早发表的先驱性论文,现在对于底泥释放的研究已经铺天盖地,这 2 篇是经典文献,引用多,一点都不奇怪。 3 )名人:来自大教授的手笔,当初审稿时候尽管有一些争议,但是在主编的力排众议下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发表了(施主编当时教诲的原则是:第一作者是知名教授的论文,只要不违反法律,有争议就让作者自己负责吧!)。 , 就是这样的论文,名人效应还是很明显,加上又是综述性论文,引用次数多,也不奇怪。 4 )综述:综述被引用次数往往会多,这似乎是定律, , , , 都是综述,其中 , 还出自名家之手。但是, , 作者发文当时不过是刚毕业的博士生,说明作者是不是名人与引用次数关系不大,只要写得好的,涉及的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引用就可能会多。 5 )争议热点: 涉及的是争议话题,执笔者是名家,代表一种观点,当年审稿时候遭遇颇周折,主要是因为作者文笔和逻辑性有些欠缺,全文感觉有些零乱。后来以学术争鸣栏目形式发表,反响极好。 6 )热点区域: 进入 10 大论文非常出乎我的意料。这是一篇来自政府机关的在职博士人员撰写的,论文审稿时候颇费周折,一方面作者科技论文写作训练不够,公文写作思维总是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对于数据的可靠性,审稿人总是抓住不放,非要作者给个说法。其实,关于面源污染的统计,直到现在都是一笔糊涂账,这篇文章在当时的条件下,相对合理的对太湖地区的面源进行了估算,方法本身和参数选取都基本合理;而关于太湖地区的面源问题,直到现在,依然没有更好的替代数据,这篇文章算是一篇划时代的热点区域论文吧。 附: 1989-2008 年《湖泊科学》 10 大高被引论文: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 . 湖泊科学 ,2002,14(2):179-184.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制与控制途径初探 . 湖泊科学 ,2002,14(3):193-202. 底泥疏浚能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吗 ? 湖泊科学 ,2000,12(3):269-279. 香蒲、灯心草人工湿地的研究──Ⅰ . 净化污水的效果 . 湖泊科学 ,1997,9(4):351-358. 健康水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修复理论、技术及应用 . 湖泊科学 ,2001,13(3):193-203. 湖泊藻型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理论及应用 . 湖泊科学 ,2002,14(3):273-282. 环境因子对五里湖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 湖泊科学 ,1994,6(3):240-244. 太湖底泥及其间隙水中氮磷垂直分布及相互关系分析 . 湖泊科学 , 2000,12(4):359-366. 香蒲、灯心草人工湿地的研究──Ⅱ . 净化污水的空间 . 湖泊科学 , 1998,10(1):62-66. 江苏太湖地区水污染物及其向水体的排放量 . 湖泊科学 ,2000,12(2):147-153. ( http://www.jlakes.org/download/topcited20.htm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334 次阅读|4 个评论
2009年SCI影响因子及JCR新意初探
zhaoxing 2010-6-18 11:48
2009年期刊影响因子已于今日凌晨公布,若有权限,可查询: http://admin-apps.isiknowledge.com/JCR/JCR?SID=T12Ij35goO4cNHh9geN (谢谢 薛名山 老师提供的链接) 经初步考察,09年JCR中并未增加新的指标。JCR最新一次指标更新是09年1月,当时增加了 特征因子 和 5年期影响因子 等。 09年最大的变化之一是 增加了自引分析功能 ( Journal Self Cites )( 新增补充说明 ),提供的具体数据格式如下: Self Cites 4278 (0% of 483039) Self Cites to Years Used in Impact Factor Calculation 1088 (1% of 59996) Impact Factor without Self Cites 33.855 这是《Nature》的数据,一看便知人家牛刊是不玩故意自引的。 这一新功能将给今后的自引分析和研究带来很大的便利。 09年JCR中的另一重要变化是 增加了861种期刊 ,这无可避免的要总体上增加影响因子绝对值了。 --------------------------------------------------------------------------------- 补充说明: 感谢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王春蕾 老师来信提示。经查, 上文中JCR自引分析功能是09版JCR更新这一说法并不准确 ,此功能是Thomson于2009年即提供,并至少回溯到了2000版的数据。深感歉意,特此说明。 ------------------------------------------------------ JCR自引分析功能的使用方法请见下图
个人分类: 学术期刊|16951 次阅读|5 个评论
引文分析小软件——Publish or Perish
slyang2005 2010-5-26 12:11
Publish or Perish,在美国七十年代初期兴起,并在国际上流行,意思是(论文)不发表就会被埋没,发表还是灭亡,发表或消亡。 Harzing, A.W把自己设计的一款检索和分析学术引文的免费小软件叫做Publish or Perish( http://www.harzing.com/pop.htm )。目前有上百个博客和图书馆网站、还有报纸和杂志对其进行了报导;也有多篇论文以该软件作为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工具。在宣称这个软件具有的评价个人或机构学术影响力的同时,作者也总结了应用局限。 软件的主要特色有三:一是 软件相当小巧,也十分简单易操作,仅有384K,有Windows和Linux多个版本。 它使用的原始引文数据来自于Google Scholar,适合进行网络引文的分析。作者在其博客中提到,希望看到软件结果与WoS分析出的结果的比较研究,这可能是对传统引文与网络引文对比研究的好题材。 软件可以得出多个最新的引文分析评价指标,如Total number of papers 、Total number of citations 、Average number of citations per paper 、Average number of citations per author、Average number of papers per author 、Average number of citations per year 、Hirsch's h-index and related parameters 、Egghe's g-index 、The contemporary h-index 、The age-weighted citation rate 、Two variations of individual h-indices 、An analysis of the number of authors per paper.
个人分类: 未分类|14070 次阅读|2 个评论
JCR五年期影响因子探析
zhaoxing 2010-5-24 01:50
Garfield提出的期刊影响因子大概是过去二十年影响最为深远的科学定量测评指标,其计算方法为:用某刊前n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的总被引次数除以该刊前n年刊载论文数量。可见,总被引次数、刊载论文数量和论文及引文统计期(n年)是决定影响因子的三个关键参数,总被引次数和刊载论文数量是期刊自身属性,论文及引文统计期则是指标设计者设定。 长期以来,Thomson Reuters公司在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公布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一直采用2年为论文及引文统计期,但也备受争议 。任胜利、王宝庆和郭志明等人 指出,2年统计期使IF在出版周期不同的刊物和引证行为各异的学科间的可比性受到制约。Archambault和Lariviere 也认为,以2年为统计期缺乏依据,时间跨度太短,导致IF不能合理的测度一些学科的期刊论文影响力。Glnzel和Moed 的研究显示,当统计期较短时,期刊《The Lancet》的平均引用大于《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当统计期较长时,情况则相反。Della Sala和Crawford 针对神经心理学期刊的案例分析发现,5年的统计期更适合此领域的期刊影响因子评价。 另一方面,ISI在期刊评价上的垄断地位正受到有力挑战。2005年,美国物理学家Hirsch 提出了h指数这一测评高被引论文数量及其被引强度的评价指标。匈牙利科学计量学家Braun 将h指数推广到期刊评价,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作为Thomson Reuters Web of Science(WOS)系统的最主要竞争对手,Elsevier公司则不断强化Scopus数据库的评价功能。在其数据支持下,西班牙SCImago小组研制了基于Scopus的新型期刊评价指标SCImago Journal Rank(SJR),颇具新意和特点 ,Butler 认为SJR的出现将可能打破ISI在期刊评价上的垄断。 或许是迫于学界争议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Thomson Reuters于2009年初发布了新版JCR,增加了包括5年期影响因子(5-Year Impact Factor,IF5)在内的新评价指标。IF5的计算方法是:用某刊前5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的总被引次数除以该刊前5年刊载论文数量。IF5的公布有望解决IF不能较好衡量被引高峰出现较晚的期刊论文学术影响力的问题,Della Sala和Grafman 立刻发表评论文章对此表示欢迎,Jacso 则针对图书馆学和情报学被JCR收录期刊的IF5进行了定性讨论,认为IF5是IF的有益补充。 附件文章尝试以2008年JCR科学版6015种期刊数据为样本,探索性分析IF5的性质,并注重与IF进行比较讨论。 结果显示,作为能衡量期刊论文较长期影响力,具有代表性的平均性期刊评价指标,IF5更好反映了大部分期刊的被引高峰,符合布拉德福分布。IF5与IF即有较强排序相关,也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IF5和IF的测评结果在少数较好和较差的期刊上较为一致,但在多数水平居中的期刊上存在区别。另外,给出IFa指数用于测度两种影响因子的差别,给出IFb指数用于综合两种影响因子的评价信息。 文章对于实践的可能启示在于,应注意IF5不仅是IF的重要补充,对于引文高峰到来较晚学科的期刊,IF5的测评或更具合理性;IF5的总体分布并非正态分布,今后的实证研究应注意数据变换或采用非参数统计学方法,IF5的布拉德福分布则提供了一种新的期刊分区方法选择;对中等影响力水平期刊进行测评时,IF5和IF的差异值得关注;IFa指数和IFb指数可作为今后期刊影响力评价的新方法。 此外,关于IF5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例如,5年是否最佳统计期?目前缺乏全面系统的实证;IF5的评价有效性如何?可用同行评议结果进行验证;不同学科的IF5有怎样的差别?尚需更多细化分析;引文时间分布对两种影响因子有何不同影响?可采用半衰期等相关属性进行深入的分学科探索。 研究过程中曾得到科学网博主 任胜利先生 和 贺天伟先生 的帮助和指点,特此致谢。当然,文责和错误自负。 文章信息:赵星.JCR五年期影响因子探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6(187):116-123. 全文下载: JCR五年期影响因子探析 参考文献: 任胜利 , 王宝庆 , 郭志明等 . 应慎重使用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科研成果 . 科学通报 ,2000,45(2):218-222. Archambault E, Lariviere V. History of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Contingencies and consequences . Scientometrics,2009,79(3): 635-649. Della Sala S, Crawford JR. Impact factor as we know it handicaps neuropsychology and neuropsychologists . Cortex, 2006,42(1):1-2. Glanzel W, Moed HF. Journal impact measures in bibliometric research . Scientometrics,2002,53(2): 171-193. Hirsch J.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PNAS,2005,102(46):16569-16572. Braun T, Glnzel W, Schubert A. A Hirsch-type index for journals .Scientometrics,2006,69(1): 169-173. 赵星 , 高小强 , 唐宇 . SJR 与影响因子、 h 指数的比较及 SJR 的扩展设想 .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2:80-84. Butler D.Free journal-ranking tool enters citation market .Nature,2008,451(7174):6. Della Sala S, Grafman J. Five-year impact factor . Cortex,2009,45(8):911. Jacso P. Five-year impact factor data in the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2009, 33(3):603-614. 任胜利 . 特征因子 (Eigenfactor): 基于引证网络分析期刊和论文的重要性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9, 20(3):415-418. 赵星 . 期刊引文评价新指标 Eigenfactor 的特性研究 基于我国期刊的实证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32(8):53-56.
个人分类: 学术期刊|23516 次阅读|11 个评论
引文分析软件HistCite视频教程
热度 4 smilesun 2010-5-20 21:47
今晚是《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的第十二讲,我给大家介绍了基于引文分析的软件HistCite。 这个软件上手很容易,分析的结果也很有价值,能够快速帮你找出重要的文献,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第十二讲 文献信息分析之一-基于引文分析的histcite介绍 下面包含PPT和录像,PPT实际上只有前面介绍的一部分内容,软件操作部分直接演示的。 http://biotech.ustc.edu.cn/upload/RMRA/2010/histcite.rar 这次还布置了本学期的课堂报告要求以及histcite的作业要求 http://biotech.ustc.edu.cn/upload/RMRA/2010/zuoye.rar 如果这个解压文件有问题,可以直接下载解压后的三个文件 http://biotech.ustc.edu.cn/upload/RMRA/2010/histcite.ppt http://biotech.ustc.edu.cn/upload/RMRA/2010/histcite1.exe http://biotech.ustc.edu.cn/upload/RMRA/2010/histcite2.exe
个人分类: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22226 次阅读|19 个评论
为什么要引用(续2)
zilu85 2010-5-8 11:11
尽管有了基于引文情景分析的方法和结果,对于引用动机的解释还是存在着争议。对于引文分析的评价也不都是消极: 1977年,G. Nigel Gilbert认为引用是为了说服别人,即:作者为了证明引用文献中所发布的结果,选择引用他们认为是权威的论文,因此,可以说作者通过引用被引文献提供了说服性的支持。通过引用,作者可以既显示出他们对科学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忠诚,也为被引用论文的价值建立起一个共识做出了贡献。这种想法为论文质量研究和同被引分析研究中的发现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也对以往引用内容分析的研究结论进行了反驳。 引用情景分析方法通过检查引文标号附近的文本文字,确定引用作者的具体想法与被引文献之间的关联,但是很多研究都是对引用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没有注意到引文情景的科学内容。为此,Henry G. Small于1978年对化学领域高被引论文样本进行了涉及到具体内容的引文情景分析,发现在引用文献中,对特定文献的引用情景(即引用文献中的上下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引文可以作为化学领域中特定想法、方法和实验数据的标准符号。他们得出结论:作者是按照科学研究的正规要求把特定的思想与特定的文献关联起来的,因此,被引文献实际上是作为在文本中表达的想法的符号而存在的,在这个过程中,高被引论文由于其典范意义而被频繁引用。 上述研究证明被引文献可以作为概念符号或者说服别人的手段,因此引文与被引文献之间具有实质上的联系,作者力图证明引文计数作为引文分析的基本指标还是可靠的指标。尽管如此,作者为什么引用这一篇而不是另一篇,依然是引用动机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已有的研究中都认为这是明显地受到了马太效应的影响,但是一直以来没有过深入系统的研究。
个人分类: 生物医学文献计量学|476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什么要引用(续1)
zilu85 2010-4-30 11:00
几乎是与 Moravcsik 同一时期,康奈尔大学的 Daryl E. Chubin 和Soumyo D. Moitra 也设计和应用了一个根据引用情况对引文进行分类的系统,与Moravcsik的引文分类略有不同,他们的研究包括:(1)重新细化了Moravcsik的分类体系,使类目间相互排斥;(2)从4种实验和理论物理学领域的期刊中抽取论文,然后用修改过的分类体系对这些论文进行分类。(3)将《科学引文索引》的计数与从我们引文分布中不同类别的引文中抽取出来的样本进行比较。发现正式的论文中95%的引文是肯定性的,这算做是对引文计数活动的初步支持。但是作者还是强调:首先,无论是对来源文献还是被引文我们都不应该只根据数字评价其价值,论文被引次数上的变异不过是给形形色色的正式交流的动机和标准提供了证据。其次,作者认为科学界是按照年龄和威望分成等级的,这种等级划分又都控制在具有很高的学术共识的学科之内,在高能物理学界,大家绝对不会同等地理解和实施引用文献的规矩的。最后,作者认为应该重建学科知识史(类似今天说的知识图谱),包括研究期间的统计,例如专业数目,文献的分布,设备的使用等等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到专业的变化,这样一来,不仅仅研究者发表论文的情景,而且可能他们引用某篇著作的原因也可以了解了;也只有到那时,我们才可以充分利用引文计数,也充分使用让引文计数有效的其他测量指标了。 【这篇文章提供给我们一个线索,也许可以把知识图谱和引文情景结合起来,让引文分析的研究重新焕发青春】 D. O. Edge and M. J. Mulkay, 'Case Studies of Scientific Specialties' (Edinburgh: Science Studies Unit,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1974
个人分类: 生物医学文献计量学|493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要引用?
zilu85 2010-4-29 16:22
作者出于什么目的引用? 问题的提出,是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引文分析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把引文计数(citation count)作为衡量个人、团队、单位甚至国家科学研究成就的指标。一些人对这种流行的方法提出了的不同意见,认为用引文作为指标所描述出来的科学概貌是含混甚至是错误的,但是这些批评又拿不出客观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1975年,美国俄勒冈大学的Moravcsik及其学生Murugesan一起探索引文计数的根本性质,他们从1968-1972年间在《Physical Review》上发表的理论高能物理学的论文中,随机抽取了30篇论文作为样本,具体做法就是检查引用情景(citation contexts),所谓的引用情景实际上是指引用发生的具体情形,通过检查来源文献(或称引用文献)在引用某个引文的时候的上下文来实现;他们把引用情景分成4种类型: 1. 是概念性的引用还是操作性的引用( conceptual or operational ) ?换言之,就是这个被引文献是与引用文献中的概念或者理论相关,还是与引用文献中的工具或者物理技术相关?这种区分不是为了评价其价值,也不作为对被引文献重要性评价的同义词。 2. 引用是必须的还是应付差事的( organic or perfunctory )?换言之,引文真正是理解引用文献所必须的(或者是对于超出本论文范围的工作的引用),还是主要为了告知别人在同一个领域里也有其他工作在进行中。 3. 引文是改进的还是并置的( evolutionary or juxtapositional )?换言之,引用文献是基于被引文献所提供的基础之上呢,还是引用文献是被引文献的另一种选择? 4. 引用时肯定性的还是否定性的( confirmative or negational )?就是说,引用文献认为被引文献是正确的,还是对其正确性提出质疑?不需要对被引文献中的错误给出正确的证明来说明其错误,但是也可以通过对实验数据的不敢苟同意见来表达出来。 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不影响将引文作为科学测量指标使用,但是让我们了解科学交流的目的和科学发展中关联的类型,而第二和第四个问题,则是与引用质量直接相关的,这两个问题涉及到了搭车文章的问题,即有些论文只不过因为可存取性而不是因为他们对科学发展的贡献才被引用的,或者有的文章只是因为错误或者引起争议才被引用的。 通过列表显示各个类别的引用情景的频数,二人得出结论:大部分的引文都是可有可无的。这个结论引起了轩然大波,到1985年该论文被引用65次,为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杂志被引次数最高的论文。
个人分类: 休闲|7347 次阅读|3 个评论
研究引文也能惹祸?!
热度 1 周春雷 2010-4-23 15:09
因为研究引文需要大量数据,在没有使用任何特殊工具的情况下,用常规方法从某引文数据库下载了一些数据,结果竟两次搞出动静,被图书馆叫去谈话,说是超量下载。但我询问超量的标准是什么的时候,并没有准确答复。 真不知道什么样的研究才算正常使用!
个人分类: 感想|6664 次阅读|10 个评论
难的是论文被负引100次
zhaoxing 2010-4-2 13:37
一篇文章被引用100次很难。 大部分学科,达到这一被引强度的论文,基本可以算是领域内绕不开的工作。一些不太热门的领域,很多年,也不一定能出现一篇。 但这还不是最难。 更难的是:有一篇文章被负面或批判式引用了100次。 如果犯的是低级错误,同行们很少会反复的指出。想被高负引并不那么简单。 要被高负引,前提是论文中有极具启发的错误。然后很多人以此为基础或受到启发做出了他们认为更正确的发现。 因此,高负引论文,超越了正确与谬误,已是对科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有生之年,我们或许写得出被引100次的论文,但能做得出被负引100次的工作吗?
个人分类: 计量学|8508 次阅读|14 个评论
Vinkler与Zitt获09年科学计量学Price奖
热度 2 zhaoxing 2009-10-20 19:03
最近一期《 Scientometrics 》公告了两年一次的科学计量学最高奖项 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 Medal结果。获奖人为匈牙利的 Peter Vinkler 和法国的 Michel Zitt。 两位早年分别是化学家和管理学者,近年在引文分析和评价方法与指标等热点问题上颇有建树。 笔者对两位的直接印象是:Vinkler也参与了目前h指数研究热潮,而Zitt的逻辑化推理能力很强。 另外, Glanzel 指出,Vinkler是位独狼,为啥呢?刚查了一下,他80年代进入这一领域至今,在LIS学科内发表了30余篇文章,全是独著! 希望早日见到我国科学计量学家获得这一荣誉。 参考文献: Pter Vinkler and Michel Zitt win the 2009 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 Medal. Scientometrics,2009, 81:1-5.
个人分类: 计量学|6348 次阅读|5 个评论
SCI引文预测诺贝尔奖,再次正确
热度 3 zhaoxing 2009-10-5 18:32
Thomson公司通过WOS(主要是SCI)的引文预测炸药奖已成年度节目,测准率颇高。 继去年成功预测钱永健后,今年最先公布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再次中标。 汤姆森预测的三大热门分别如下表,结果,果然第一热门获奖。 ------------------- 6日补充:不过,物理学奖没对。 Elizabeth H. Blackburn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 在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和开创性研究中所做的贡献 Carol W. Greider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 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系 Jack W. Szostak 美国哈佛医学院 遗传学 James E. Rothman 美国耶鲁大学 生物医学系 在细胞膜运转机制领域的研究 Randy Schekman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细胞和发育生物学 Seiji Ogawa 日本Hamano 生命科学研究基金会 Ogawa 脑功能研究实验室 导致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 (fMRI) 的基本发现,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对脑科学和临床医学诊断领域的基础研究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更多阅读: 1.论坛管理员.科学网. 引文的力量2009年诺贝尔奖预测 . 2.梅进.科学网.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
个人分类: 计量学|10145 次阅读|7 个评论
特征因子(Eigenfactor)的背景及部分性质
zhaoxing 2009-9-10 09:38
特征因子( Eigenfactor ,中文名由 任胜利老师 提出)可能是 09 年以来最受关注的期刊评价新指标。一方面因为特征因子创新性的将学界热切期望的引文质量纳入测评范围,颇具理论价值。另一方面,汤姆森公司( SCI 体系的掌控者) 09 年初已经将其作为新版 JCR 的指标,正式开始实际应用。 下面就特征因子的发展背景及部分性质进行一点讨论。 Garfield 提出的期刊影响因子,已对科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影响因子也暴露出诸多缺陷:如易被人为操纵、统计错误、不能跨学科比较、选源标准问题 以及对非英文期刊不公平等。另外,期刊影响因子隐含假设:在剔除论文数量因素后,期刊越多的被引用则其影响力越高。显然,此假设成立需要满足所有引文重要性等价的条件。但每条引文的重要性是否等价是值得讨论的,如在总被引频次相等的情况下,被《 nature 》或《 science 》大量引用的论文影响力显然会大于只被一些低水平期刊引用的论文。因此,要更为准确的反映期刊论文影响,还需考虑每条引文本身的价值。影响因子对于期刊的评价远非完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需要更为准确的期刊评价指标。 Pinski 等人提出以引用某论文的论文被引频次作为权,迭代计算引文加权重要性的思想。但限于计算复杂性,此思想鲜见实际运用。 1998 年, Google 公司创始人 Brin 和 Page 提出 PageRank 算法,用类似于 Pinski 等人的方法,计算网页的重要性和进行网页排序,成为 Google 王朝的奠基之石。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和 PageRank 算法的成功,研究者开始注意到将 PageRank 算法用于引文分析的广阔前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 2007 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加州大学的 Bergstrom 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发布了一个新的期刊引文评价指标 Eigenfactor 。与影响因子不同, Eigenfactor 的基本假设是:期刊越多的被高影响的期刊所引用则其影响力也越高。 Eigenfactor 使用 Thompson 公司的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 为数据源,构建剔除自引的期刊 5 年期引文矩阵,以类似于 PageRank 的算法迭代计算出期刊的权重影响值,实现了引文数量与价值的综合评价。这一新指标以期刊影响力为权,以更贴近实际的权重网络形式重构了最早由 Price 提出的引文网络。其计算思想也与社会网络分析中用于描述节点在关系网络里权力和地位的特征向量中心度相似,重要的不同之处是 Eigenfactor 的算法避免了孤立点的影响。 Eigenfactor 的部分特征包括: 1 )同时测量了引文的数量和质量,理念上更为先进,理论假设更为合理,无视自引,并相对难以伪造。 2 )其结果更好的体现了《 NATURE 》和《 SCIENCE 》等顶尖刊物的真实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3 )是一个总量性指标,与影响因子等篇均性指标差别明显,具有一些影响因子难以比拟的优点。当然,其派生出了论文影响分值( Article Influence Score )则是较典型的篇均性指标。 4 )拉大了好期刊和差期刊的差距,但同时存在对于差期刊的区分度较弱的问题。 5 )特征因子也有前述影响因子的一些缺陷,并且,特征因子和论文影响分值是目前 JCR 指标中的数据封闭性最强的指标。 一些后续的推测和讨论: 1 )鉴于算法是带有普遍联系特点的加权,传统科学计量学中的一些规律可能不能在特征因子上很好体现,比如布拉德福分布等。 2 )国外有学者 发现国际医学期刊的特征因子与总被引存在对数变换后的高度 Pearson 相关,因此认为两者并没有太大的排序差异。个人觉得有待讨论, Pearson 相关性强仅代表宏观总体的数值同向变化,并不说明指标在微观上可相互替代或排序差异不大。当样本足够时,某一样本的位序改变会导致整个序列不同程度的联动。精确检验排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非参数检验的秩和类方法可能更适宜。另一方面,总被引次数和特征因子都是基于引文的期刊的正向评价方法,自然不会有结果上的较大差异,若存在这样的差异,则说明其中一种方法可能有误。 3 )基于社会网络和复杂网络观点的科学计量与评价可能是今后的一个热点方向,特征因子可能成为其中里程碑之一,我们也有一些初步的学习 。 -------------------------------- 附件是 于 08 年完成的相关学习,当时特征因子还未被汤姆森公司所使用,前景不明,时有忐忑。近期已有几位同行来信索要这篇文献,为方便交流,故贴出来,接受批评。 期刊引文评价新指标Eigenfactor的特性研究 参考文献: Davis P M. Eigenfactor: Does the Principle of Repeated Improvement Result in Better Estimates than Raw Citation Counts?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13): 2186-2188 陶乃航,赵星,彭晓东,翟伟希. 中心度指标在期刊引文网络分析中的运用及改进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4):143-109 陈亦佳,赵星. 基于期刊引文网络视角研究国际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交流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25(6):55-60 更多阅读: 任胜利 . 特征因子 (Eigenfactor): 基于引证网络分析期刊和论文的重要性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09, 20(3): 415 - 418
个人分类: 学术期刊|32052 次阅读|7 个评论
NIH引入SCI评价——老美也该哭了吗?
zhaoxing 2009-8-4 10:27
科技大国中,美国可能是传统同行评议最坚定的维护者,在欧亚各国近年普遍引入被人痛恨的量化评价背景下,一直动作很小。 当然估计这只是一个参考。 但这是一个开始吗? ------------------------------------------------------------------------------------------------------- "Philadelphia, PA, London, UK, August 3, 2009 – Thomson Reuters with Discovery Logic, Inc. today announced th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has chosen Web of Science data to power the NIH electronic Scientific Portfolio Assistant (eSPA). eSPA is 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designed to assist NIH grants management officials in creating grant portfolios and tracking research outputs and outcomes, including publications and citations."
个人分类: 计量学|3520 次阅读|4 个评论
单位差,论文影响力更大?
zhaoxing 2009-7-24 10:47
最近,《科学学研究》刊出了河南师范大学的梁立明老师和她的学生刘炜合著的论文《物理学报》论文引用中发现了努道普效应,非常有趣。努道普效应是科学学中与波敦克效应相对应的概念。波敦克效应是指在声望较低或处于边远地区的机构中任职的科学家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承认。而努道普效应则是指在声望较低或边远地区机构中任职的科学家获得了多于他们显然应该得到的承认。感性认识中,波敦克效应是常态,而努道普效应鲜见。 而梁立明老师和刘炜的这一研究表明,2002-2007年刊于《物理学报》上的 3010篇论文中,非211高校作者发表的论文无论是被引篇数百分比还是篇均被引频次均高于211高校作者发表的论文。这是典型的努道普效应。。此结果说明,在此期间的《物理学报》论文中,来自声望较低的单位作者,其学术影响力反而更大。作者还从引文分析角度,探索了《物理学报》产生此效应的原因。 此文娓娓道来,结果出人意料,非常有意思。 博主以为,中文顶尖期刊出现努道普效应的另一个可能成因是:国内顶尖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在审阅和录用论文时,会有意无意的关注作者名气、单位、基金项目等外部因素,故实际上非著名单位作者的论文在同行评议时,常受到更为苛刻的评判。来自非著名单位作者的被录用论文,可能在本身水平上超过了期刊平均水平,故被引更多,出现努道普效应。 若这一推测有一定合理性,那么在另一些国内不同学科的顶尖期刊中,努道普效应也可能存在。 ----------------------------------------------------------------------------------------------- 参考文献: 梁立明 , 刘炜 . 《物理学报》论文引用中发现了努道普效应 . 科学学研究 ,2009,27(5):704-710
个人分类: 计量学|11350 次阅读|21 个评论
2008年SCI影响因子(excel版下载)(6月20日凌晨公布)
热度 1 zhaoxing 2009-6-20 06:00
这是ISI Web of Knowledge 的JCR于北京时间6月20日凌晨新更新的2008年期刊影响因子。刚花数小时下载完毕。 请理性看待这一主要用于期刊引文评价的颇受争议的指标。 若一定要用被引次数去评价,对论文本身,单篇论文被引次数也许相对合适;对学者个人, h指数 可能效果更佳。 ------------------------- 下载请点击: 2008年SCI期刊影响因子
个人分类: 学术期刊|202600 次阅读|44 个评论
过去十年被引最多的十位“科学家”
zhaoxing 2009-6-5 22:10
表中是过去 11 年在 SCI 和 SSCI 中被引次数最多的 10 位科学家。 科学家 论文数量 被引次数 1 WANG, J 10,185 113,077 2 WANG, Y 11,404 97,326 3 ZHANG, Y 11,035 94,444 4 LI, J 9,213 90,654 5 ZHANG, J 9,302 87,310 6 LI, Y 9,244 83,429 7 LIU, Y 9,294 75,849 8 SUZUKI, T 7,826 75,102 9 NAKAMURA, T 5,644 69,756 10 CHEN, J 6,895 69,442 打引号的原因看到表也就立刻明白,显然这 10 位都不可能是同一人。除了日本的铃木和中村,全是华人。 现在一些国人发英文文章前,先给自己取个英文名。不知是否有此原因? 若预期儿女能成名人,最好别取以上名字。 也因为这个原因,现在 ISI 能算出发表论文最多和被引最多的期刊、机构和国家。但就是算不出人。 人的问题特别复杂有时因为人太多,而中国人特别多。 给每个作者一个ID号也许是个办法,但全面实行成本较大。而且之前的数据怎么办? 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个人分类: 计量学|12559 次阅读|18 个评论
综述论文是否纳入常规引文评价值得讨论
zhaoxing 2009-5-8 14:55
综述论文的重要价值毋庸置疑,但其被引特点与研究论文颇有不同,如被引更多,持续力更强等。 目前大部分常规的引文评价方法将综述论文与研究论文同等对待,这可能导致一些问题。期刊评价中,凡采用篇均性指标,可能使得综述性期刊的数值膨胀。如07年的影响因子(IF)和论文影响力(AI)前十的期刊中都有超过6种期刊为综述类期刊,而《Nature》和《Science》这样刊发较多开创性研究论文的重要刊物近年却大多徘徊在第10名左右。另一方面,若采用总量性指标(如总被引次数、特征因子(Eigenfactor)等),部分综述期刊由于文章数量较少,又常常处于不利的境地。 此问题对于学者、机构的引文评价也同样存在。除上述总被引和平均被引,即使现今较流行的h指数,也可能出现h核心(即对h指数有直接贡献的论文集合)内有较多的综述论文的情况。但这未必是学者的原创性学术贡献,且与研究论文的引文也常不具可比性。 这也再次说明当前各种引文分析方法总有局限。 要解决此问题,从指标方法上进行改进似乎很难,因为这本身是数据的结构性差异 .因此,笔者认为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在引文分析与评价中,区别对待综述和研究论文,具体做法是将两类论文分别评价或只评价研究论文。当然,这样做将使工作复杂化,也会有一些问题。 仅为抛砖。
个人分类: 计量学|8641 次阅读|9 个评论
2009-3-31-科学计量学课件--引文分析2
junpengyuan 2009-4-27 10:55
本节课主要介绍引文分析都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Compare like with like 课件可以在这下载: http://www.uushare.com/user/felixyuan/file/1541223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33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文论文h指数百强医院
zhaoxing 2009-4-21 16:09
赵星(Zhao Xing),2009.4.21 http://www.sciencenet.cn/u/zhaoxing/ H指数理论上可用于任一学术论文产出实体。笔者将医院h指数定义为:某一医院的h指数是指该医院所属论文作者发表了h篇被引次数不少于h次的论文。H指数的计算方法可参见博文“ 什么是学者的h指数?如何计算?”。 医院h指数只需将按作者单位检索医院名即可。 当前条件下的h指数计算,其原始数据都只是实际论文集合的一个子集。这里以CNKI收录的论文为基础,从CNKI引文数据库得到中文论文h指数排国内前100的医院。 此处的论文和引文范围包括CNKI收录的全部文献和引文,最新一次更新应是2009年4月20日。 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 表 1 中文论文 h 指数百强医院 序号 医院名 论文数量 被引次数 h 指数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 18797 76248 76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37617 110501 71 3 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5411 62045 66 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6573 57720 60 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20068 63946 58 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22569 58421 55 7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2790 47190 54 8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2788 55155 53 9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1308 57015 52 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13658 41413 52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 22953 65587 51 12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18444 53123 51 13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2987 44723 51 14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5953 23638 51 1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8242 23392 49 16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1097 36373 49 1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 6261 20065 48 18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9875 30224 48 19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0071 24255 46 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零四医院 3451 16782 46 2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15694 38549 45 22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3959 30876 44 2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8773 29089 44 24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7690 36161 43 2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8719 25061 43 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13921 36688 42 27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358 24803 41 2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8025 20740 41 29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4783 15513 41 30 北京积水潭医院 3957 13100 41 3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5807 15929 40 3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4911 13508 40 33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8508 21367 40 3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7711 22455 39 35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3437 11076 39 36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2582 13829 38 37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8247 19536 38 38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16127 30360 37 3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 7264 19402 36 40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5761 11711 36 41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7974 16907 36 4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10257 25676 36 43 中国卫生部北京医院 4052 12261 35 44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9112 19305 35 45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7838 17285 35 46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12695 20375 34 47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6621 14975 33 48 山东省立医院 14697 22577 33 49 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1354 25590 33 50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498 12757 33 51 广东省人民医院 8655 15691 33 52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 9696 15378 33 53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4377 20783 32 54 广东省中医院 6505 14838 32 55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7101 15815 32 56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7654 13771 32 57 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 8923 16854 32 58 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 9315 19588 32 59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4598 9753 32 60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9514 19345 31 6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4774 11170 31 62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9902 14860 31 63 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579 10426 31 64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6573 11200 31 65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4832 11667 31 66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8016 14723 31 6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零二医院 4455 12169 31 68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4042 9727 31 69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8629 13934 31 70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 6400 13346 31 71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9777 18818 30 72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7140 10926 30 73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8577 14198 30 74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9627 21132 30 75 河北省人民医院 6130 9486 29 7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 2582 8756 29 77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070 9521 29 78 河南省人民医院 7934 10982 28 79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7919 12730 27 80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6524 12002 27 81 四川省人民医院 8548 11050 27 82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5310 10414 27 83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4623 8351 27 84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5914 10115 27 85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961 9051 27 86 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510 9983 27 87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5296 7895 27 88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4903 7182 27 89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378 5861 26 90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6595 10295 26 91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 6309 9143 26 92 浙江省中医院 3676 5910 26 93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5148 7899 26 94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 6089 10023 26 95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5911 9874 25 96 浙江省人民医院 4309 6945 25 97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4320 9497 25 98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7757 11692 24 99 安徽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 5211 7200 24 100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8152 10332 24 注: h 指数同为 24 的医院还有: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福建省立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需指出的是,这里仅是CNKI收录的文献及其引用,并未包括全部中文文献,也未包括发表于国外的大量外文论文,一些科研模式非常国际化的医院可能在此数据中不能得到反映。本文仅提供一点信息供参考,h指数高并不一定科研能力就强。笔者反对将这类数据做为任何资源分配问题的主要评价标准。 更多阅读: 周春雷:h指数视角下的世界牛校 万力: 基于h指数的中国大学科研十强
个人分类: h指数|4203 次阅读|12 个评论
科普文:什么是学者的h指数?如何计算?
热度 6 zhaoxing 2009-4-9 15:29
赵星(Zhao Xing),2009.4.9 http://www.sciencenet.cn/u/zhaoxing/ 本博文主要科普两个知识。第一,什么是学者的h指数?第二,如何计算? 1.什么是h指数? h指数是美国物理学家Hirsch于2005年提出用于评价科学家的科研绩效。虽然笔者看来其原始论文的题目及Hirsch对h指数的含义描述值得讨论,但h指数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全球风靡,很快被扩展用于期刊、研究团队、大学、科研院所、学科、国家、基金和研究热点等不同领域。下面以科学家个人h指数进行介绍,其它对象的h指数可以此类推。 h指数的物理含义可简单的表述为:有h篇论文被引用了不少于h次。不少学者认为h指数综合衡量了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力。有趣的是,原本人为规定的h指数居然被一些学者数学推导得出:h指数与原有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而且数据也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些联系。 h指数主要是一个影响力判定参数,其特点是关注科学家发表了多少有影响力的论文。因此,若你的研究没有一定的质量,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和交流,无论你发表了多少论文,都无法获得一个较高的h指数。h指数的测度有利于那些出精品的科学家,也可以发现哪些人是灌水者。h指数面前,你可以有一些文章成了睡美人,但要避免一辈子都怀才不遇。 2. 如何计算h指数? 科学家h指数的计算方法可描述为:将科学家某个时段(也可是全部)的论文,按被引次数从高往低排,然后每篇论文得到一个序号,将每篇论文的序号和被引次数进行比较,找到序号h,使得这一篇论文的序号h小于或等于它的被引次数,而下一篇论文(序号为h+1)的序号大于它的被引次数。也许这样的描述还是让你头晕,那么看一个例子,你就明白了。首先将某一学者的论文按被引次数从高往低排,得到表1,然后计算过程如表1所示。 表 1 某学者的 h 指数计算过程 序号 论文 论文被引频次 判定 1 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 A 18 118 2 引用次数第 2 的论文 B 8 28 3 引用次数第 3 的论文 C 8 38 4 引用次数第 4 的论文 D 6 46 5 引用次数第 5 的论文 E 5 5=5 , h 指数为 5 6 引用次数第 6 的论文 F 4 64 7 引用次数第 7 的论文 G 4 74 外文论文的被引次数获取现在常采用的数据库有Web of Science,Scopus和Google学术等,中文论文常采用的有CNKI引文数据库, CSCD和人文社科的CSSCI等。需指出的是,CNKI引文数据库的首页数据问题很大,建议进入旧版手工检索。 当然,任一单一参数的评价都有局限性,h指数的问题也很多,以后再详述。 笔者旗帜鲜明的反对任何单位采用任一h指数及其变体进行涉及资源分配问题的任何形式量化考核。
个人分类: h指数|79149 次阅读|16 个评论
h指数研究参考文献
zhaoxing 2009-4-9 13:37
h指数研究外文参考文献 Provided by 赵星(Zhao Xing),2009.4.9 http://www.sciencenet.cn/u/zhaoxing/ h指数是论文影响力的一个测评参数,其简介可参见博文: 什么是学者的h指数?如何计算?(点击进入) 下面是我所能查询到的已刊出的341篇h指数研究外文论文(截止于09年4月8日,以后会再更新)。排序按论文出版年(但并非严格的刊出时间顺序)。其中除了关于h指数本身的研究,还有一些是评述,或研究其它对象时用到了h指数。 若有需要其中某篇论文而暂时无法下载,可与我联系 。除了部分会议论文外,绝大部分期刊论文应都能代为下载全文。 文后附有本文PDF格式供下载。 之前任胜利老师和刘玉仙老师也都曾在科学网讨论过h指数研究的参考文献。链接如下: 任胜利老师博文: 研究h指数(h-Index)应阅读的文献(点击进入) 刘玉仙老师博文: 单篇补充-----H指数应阅读文献(点击进入) h指数研究外文参考文献: Hirsch, J.E., 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5. 102(46): p. 16569-16572. Dahlgren, H., R.L. Jensen, and F. Valentin. Heterogeneity of intellectual assets - a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with patent data. in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Society-for-Scientometrics-and-Informetrics. 2005. Stockholm, SWEDEN. Frangopol, P.T., The Hirsch index - a new scientometric indicator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results of a scientific researcher. Revista De Chimie, 2005. 56(12): p. 1279-1281. Frangopol, P.T., Indexul Hirsch - Un nou indicator scientometric pentru evaluarea rezultatelor unui cercetǎtor ?tiin?ific. Revista De Chimie, 2005. 56(12): p. 1279-1281. Glanzel, W. On the h-index - A mathematical approach to a new measure of publication activity and citation impact. in 33rd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anadian-Association-for-Information-Science. 2005. London, CANADA. Olden, J.D. How do ecological journals stack-up? Ranking of scientific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h index. in Symposium on Marsupials as Models for Research held at the 9th International Mammalogical Congress. 2005. Sapporo, JAPAN. Index h of Hirsch: contributions to a debate. Profesional De La Informacion, 2006. 15(4): p. 304-306. Banks, M.G., An extension of the Hirsch index: Indexing scientific topics and compounds. Scientometrics, 2006. 69(1): p. 161-168. Batista, P.D., et al., Is it possible to compare researchers with different scientific interests? Scientometrics, 2006. 68(1): p. 179-189. Bollen, J., M.A. Rodriquez, and H. Van De Sompel, Journal status. Scientometrics, 2006. 69(3): p. 669-687. Braun, T., W. Gl?nzel, and A. Schubert, A Hirsch-type index for journals. Scientometrics, 2006. 69(1): p. 169-173. Cardona, M., Topics in Applied Physics: Foreword. Topics in Applied Physics, 2006. 104: p. 1-10. Cardona, M. and W. Marx, Vitaly L. Ginzburg - A bibliometric study. Journal of Superconductivity and Novel Magnetism, 2006. 19(3-5): p. 459-466. Chapron, G. and A. Hust, Open, fair, and free journal ranking for researchers. Bioscience, 2006. 56(7): p. 558-559. Cortes, H.D., et al. Web Application to Profiling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through Citation Mining. in Conference of the World-Academy-of-Science-Engineering-and-Technology. 2006. Prague, CZECH REPUBLIC. Egghe, L., Theory and practise of the g-index. Scientometrics, 2006. 69(1): p. 131-152. Egghe, L. and R. Rousseau, An informetric model for the Hirsch-index. Scientometrics, 2006. 69(1): p. 121-129. Egloff, B., Some remarks on 'Impact Factor'. Psychologische Rundschau, 2006. 57(2): p. 116-118. Egloff, B., Einige anmerkungen zum Impact Factor. Psychologische Rundschau, 2006. 57(2): p. 116-118. Glvez Toro, A. and M. Amezcua, The Hirsch's h-index. An update on the author's evaluation method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in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El factor h de Hirsch: The h-index. Una actualizacin sobre los mtodos de evaluacin de los autores y sus aportaciones en publicaciones cientficas, 2006. 15(55). Glvez Toro, A., et al., Autor Impact CUIDEN Citation. Relevant scientific trajectories and excellence in the Iberoamerican scientific space to Hirsch's h index. Impacto de Autor CUIDEN Citacin. Trayectorias cientficas relevantes y excelencia a travs del Factor h (h-index) de Hirsch en el espacio cientfico iberoamericano, 2006. 15(55). Grivell, L., Through a glass darkly: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of editorial peer review. Embo Reports, 2006. 7(6): p. 567-570. Grothkopf, U. and S. Stevens-Rayburn. Introducing the h-index in telescope statistics. in 5th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Astronomy Conference. 2006. Cambridge, MA. Ioannidis, J.P.A., Concentration of the most-cited papers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Analysis of journal ecosystems. PLoS ONE, 2006. 1(1). Kelly, C.D. and M.D. Jennions, The h index and career assessment by numbers. Trends in Ecology Evolution, 2006. 21(4): p. 167-170. Kim, W.J. and J. Seo. Evaluation of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productivity using author rank. in Conference on Convergence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Convergence (CTIC). 2006. Las Vegas, NV. Lehmann, S., A.D. Jackson, and B.E. Lautrup, Measures for measures. Nature, 2006. 444(7122): p. 1003-1004. Liang, L., H-index sequence and h-index matrix: Constructions and applications. Scientometrics, 2006. 69(1): p. 153-159. Packer, A.L. and R. Meneghini, Articles with authors affiliated to Brazilian institutions published from 1994 to 2003 with 100 or more citations: I - The weight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role of the networks. Anais Da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encias, 2006. 78(4): p. 841-853. Pe?a-Rey, I., N. Prez-Farins, and P.M. Campos, Scientific production on tetrachloro-dibenzo-dioxins: A bibliometric study. Scientometrics, 2006. 69(3): p. 639-650. Podlubny, I. and K. Kassayova, Towards a better list of citation superstars: compiling a multidisciplinary list of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Research Evaluation, 2006. 15(3): p. 154-162. Prathap, G., Hirsch-type indices for ranking institution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Current Science, 2006. 91(11): p. 1439-1439. Purvis, A., The h index: playing the numbers game. Trends in Ecology Evolution, 2006. 21(8): p. 422-422. Saad, G., Exploring the h-index at the author and journal levels using bibliometric data of productive consumer scholars and business-related journals respectively. Scientometrics, 2006. 69(1): p. 117-120. Sanz-Guerrero, O., P. Cubero, and M.A. Rodriguez, Impact evolution in the bulletin of the Spanish Ceramic and Glass Society. Boletin De La Sociedad Espanola De Ceramica Y Vidrio, 2006. 45(6): p. 408-412. Shidham, V.B., L. Sandweiss, and B.F. Atkinson, First CytoJournal Peer-Reviewer's Retreat in 2006 - Open access, peer-review, and impact factor. CytoJournal, 2006. 3. Silva, A.J. The science of research: The principles underlying the discovery of cognitive and other biological mechanisms. in Meeting o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Cognition and Consciousness. 2006. Treilles, FRANCE. Symonds, M.R.E., 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publication output: Towards an unbiased metric of research performance. PLoS ONE, 2006. 1(1). Turnovec, F. Publication portfolio of the Czech economists and problems of rankings. in 4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zech-Economic-Society. 2006. Prague, CZECH REPUBLIC. Van Raan, A.F.J., Comparison of the Hirsch-index with standard bibliometric indicators and with peer judgment for 147 chemistry research groups. Scientometrics, 2006. 67(3): p. 491-502. Vanclay, J.K., Refining the h-index. Scientist, 2006. 20(7): p. 14-15. Ventura, O.N. and A.W. Mombr, Use of bibliometric information to assist research policy making. A comparison of publication and citation profiles of full and Associate Professors at a School of Chemistry in Uruguay. Scientometrics, 2006. 69(2): p. 287-313. Vu-Quoc, L., Unintended impact of author impact factor - Reply. Physics Today, 2006. 59(4): p. 16-16. Al-Awqati, Q., Impact factors and prestige. Kidney International, 2007. 71(3): p. 183-185. Aleixandre-Benavent, R., J.C. Valderrama-Zurian, and G. Gonzalez-Alcaide, Scientific journals impact factor: limitations and alternative indicators. Profesional De La Informacion, 2007. 16(1): p. 4-11. Ali, M.A.A., et al., The Hirsch index applied to topics of interest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First Monday, 2007. 12(2). Ashkanasy, N.M., Playing the citations gam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7. 28(6): p. 643-645. Ball, P., The crucible - Philip Ball wonders how to give credit where it's due. Chemistry World, 2007. 4(12): p. 34-34. Ball, P., Achievement index climbs the ranks. Nature, 2007. 448(7155): p. 737-737. Barendse, W., The strike rate index: A new index for journal quality based on journal size and the h-index of citations. Biomedical Digital Libraries, 2007. 4. Bar-Ilan, J. The h-index of h-index and of other informetric topics. in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Society-for-Scientrometrics-and-Informetrics. 2007. Madrid, SPAIN. Beirlant, J., et al., Scoring research output using statistical quantile plotting.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7. 1(3): p. 185-192. Berger, M., The problematic ratings game in modern science.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2007. 103(1-2): p. 2-3. Bornmann, L. and H.D. Daniel, Gatekeepers of science - Effects of external reviewers' attributes on the assessments of fellowship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7. 1(1): p. 83-91. Bornmann, L. and H.D. Daniel, Convergent validation of peer review decisions using the h index - Extent of and reasons for type I and type II errors.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7. 1(3): p. 204-213. Bornmann, L. and H.D. Daniel,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h index?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58(9): p. 1381-1385. Bornmann, L., R. Mutz, and H.D. Daniel, The b index as a measure of scientific excellence. A promising supplement to the h index. Cybermetrics, 2007. 11(1). Burrell, Q.L. Hirsch's h-index and Egghe's g-index. in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Society-for-Scientrometrics-and-Informetrics. 2007. Madrid, SPAIN. Burrell, Q.L., Hirsch's h-index: A stochastic model.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7. 1(1): p. 16-25. Burrell, Q.L., On the h-index, the size of the Hirsch core and Jin's A-index.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7. 1(2): p. 170-177. Burrell, Q.L., Hirsch index or Hirsch rate? Some thoughts arising from Liang's data. Scientometrics, 2007. 73(1): p. 19-28. Campiteli, M.G., P.D. Batista, and A.S. Martinez. A research productivity index to account for different scientific disciplines. in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Society-for-Scientrometrics-and-Informetrics. 2007. Madrid, SPAIN. Cardona, M.,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Pressure Semiconductor Physics (HPSP-12): Concluding remarks. Physica Status Solidi B-Basic Solid State Physics, 2007. 244(1): p. 481-487. Chen, C., et al. Delineating the citation impact of scientific discoveries. 2007. Costas, R. and M. Bordons, The h-index: Advantages, limitations and its relation with other bibliometric indicators at the micro level.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7. 1(3): p. 193-203. Costas, R. and M. Bordons. A classificatory scheme for the analysis of bibliometric profiles at the micro level. in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Society-for-Scientrometrics-and-Informetrics. 2007. Madrid, SPAIN. Csajbok, E., et al., Hirsch-index for countries based on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data. Scientometrics, 2007. 73(1): p. 91-117. Dainesi, S.M. and R. Pietrobon, Scientific indicators of productivity - time for action. Revista Brasileira De Psiquiatria, 2007. 29(2): p. 100-101. de la Rosa, J.L. and B.K. Szymanski, Selecting scientific papers for publication via citation auctions.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 2007. 22(6): p. 16-20. Dorta Contreras, A.J. and L. Daz, Cuban scientific production: A perspective of the work of two academic women. Produccin cientfica de Cuba: Una perspectiva desde la obra de dos mujeres acadmicas, 2007. 16(5). Dorta-Contreras, A.J., Cuban neurosciences from a gender perspective. Revista De Neurologia, 2007. 45(7): p. 447-447. Drabold, D.A. and S.K. Estreicher, Theory of defects in semiconductors, in Theory of Defects in Semiconductors. 2007. p. 1-10. Egghe, L. Distributions of the h-index and the g-index. in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Society-for-Scientrometrics-and-Informetrics. 2007. Madrid, SPAIN. Egghe, L., Dynamic h-index: The Hirsch index in function of tim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58(3): p. 452-454. Egghe, L., Item-time-dependent Lotkaian informetrics and applications to the calculation of the time-dependent h-index and g-index.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2007. 45(7-8): p. 864-872. Egghe, L., R. Rousseau, and S. Rousseau, TOP-curv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58(6): p. 777-785. Ferrand, L., Hirsch's h index: A new measure to quantify the research output of individual scientists. Annee Psychologique, 2007. 107(4): p. 531-536. German, R.M., RD in support of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 Status and proje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wder Metallurgy (Princeton, New Jersey), 2007. 43(6): p. 47-57. Gracza, T. and I. Somosk?vi, Impact factor and/or Hirsch index? Impakt faktor s/vagy Hirsch-index?, 2007. 148(18): p. 849-852. Grant, J.B., et al., Academic institu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ranked according to research productivity in the field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Conservation Biology, 2007. 21(5): p. 1139-1144. Harnad, S. Open access scientometrics and the UK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in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Society-for-Scientrometrics-and-Informetrics. 2007. Madrid, SPAIN. Heaney, P.J., What's your h-index? Elements, 2007. 3(4): p. 229-230. Hermes-Lima, M., et al., The relevance and recognition of Latin American science. Introduction to the fourth issue of CBP-Latin America. 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C-Toxicology Pharmacology, 2007. 146(1-2): p. 1-9. Hermes-Lima, M., et al., Whither Latin America? Trends and challenges of science in Latin America. Iubmb Life, 2007. 59(4-5): p. 199-210. Hirsch, J.E., Does the h index have predictive powe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7. 104(49): p. 19193-19198. Huang, Y.H.,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is on the journal citation impact in the field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nd Library Science, 2007. 44(3): p. 259-273. Iglesias, J.E. and C. Pecharroman. Comparing h-indices for scientists in different ISI fields. in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Society-for-Scientrometrics-and-Informetrics. 2007. Madrid, SPAIN. Iglesias, J.E. and C. Pecharromn, Scaling the h-index for different scientific ISI fields. Scientometrics, 2007. 73(3): p. 303-320. Imperial, J. and A. Rodrguez-Navarro, Usefulness of Hirsch's h-index to eval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 Spain. Scientometrics, 2007. 71(2): p. 271-282. Jeang, K.T., Impact factor, H index, peer comparisons, and Retrovirology: is it time to individualize citation metrics? Retrovirology, 2007. 4. Jin, B.H., et al., The R- and AR-indices: Complementing the h-index.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7. 52(6): p. 855-863. Kieling, C. and R.R.F. Gon?alves,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a scientific journal: The case of Revista Brasileira de Psiquiatria. Revista Brasileira De Psiquiatria, 2007. 29(2): p. 177-181. Kinney, A.L., National scientific facilities and their science impact on nonbiomedical research.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7. 104(46): p. 17943-17947. Korfiatis, N., M. Poulos, and G. Bokos, Social metadata for the impact factor. Electronic Library, 2007. 25(2): p. 166-175. Kosmulski, M., MAXPROD - A new index for assessment of the scientific output of an individual, and a comparison with the h-index. Cybermetrics, 2007. 11(1). Koutsoyiannis, D. and Z.W. Kundzewicz, 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hydrological studies.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Journal Des Sciences Hydrologiques, 2007. 52(1): p. 3-17. Koutsoyiannis, D. and Z.W. Kundzewicz, Editorial - 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hydrological studies.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2007. 52(1): p. 3-17. Lawrence, P.A., The mismeasurement of science. Current Biology, 2007. 17(15): p. R583-R585. Lehmann, S., A.D. Jackson, and B.E. Lautrup, Quality of measures of quality. Kvaliteten af kvalitetsm?l - Sekund?rpublikation, 2007. 169(38): p. 3205-3207. Leslie Jr, D.M., A shifting mosaic of scholarly publishing, scientific delivery, and future impact changing the face of learned societies. Journal of Mammalogy, 2007. 88(2): p. 275-286. Levitt, J. and M. Thelwall. Atypical citation patterns in the twenty most highly cited document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Society-for-Scientrometrics-and-Informetrics. 2007. Madrid, SPAIN. Levitt, J.M. and M. Thelwall. Two new indicators derived from the h-index for comparing citation impact: Hirsch frequencies and the normalised Hirsch index. in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Society-for-Scientrometrics-and-Informetrics. 2007. Madrid, SPAIN. Liu, Y.X. and R. Rousseau. Hirsch-type indices and library management: The case of Tongji University Library. in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Society-for-Scientrometrics-and-Informetrics. 2007. Madrid, SPAIN. Lundberg, J., Lifting the crown-citation z-score.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7. 1(2): p. 145-154. Martinez, E.C. and I.F. De Lucio, Institutional and individual initiatives in the creation of scientific structures: The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rbor-Ciencia Pensamiento Y Cultura, 2007. 183(727): p. 803-819. Masuoka, N., B. Grofman, and S.L. Feld, The political science 400: A 20-year update. Ps-Political Science Politics, 2007. 40(1): p. 133-145. Maunder, R.G., Using publication statistics for evaluation in academic psychiatry.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Revue Canadienne De Psychiatrie, 2007. 52(12): p. 790-797. Meho, L. and K. Yang. Fusion approach to citation-based quality assessment. in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Society-for-Scientrometrics-and-Informetrics. 2007. Madrid, SPAIN. Meho, L.I., The rise and rise of citation analysis. Physics World, 2007. 20(1): p. 32-36. Meho, L.I. and K. Yang, Impact of data sources on citation counts and rankings of LIS faculty: Web of science versus scopus and google schola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58(13): p. 2105-2125. Minasny, B., A.E. Hartemink, and A. McBratney, Soil science and the h index. Scientometrics, 2007. 73(3): p. 257-264. Nardone, A. State and perspectives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nimal research. in 17th Congress of the Scientific-Association-of-Animal-Production. 2007. Alghero, ITALY. Narukawa, Y. and V. Torra. Multidimensional fuzzy integrals. in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ing Decision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7. Kitakyushu, JAPAN. Oelrich, B., R. Peters, and K. Jung, A Bibliometric evaluation of publications in Urological journals among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between 2000-2005. European Urology, 2007. 52(4): p. 1238-1248. Parr, C.S., Open sourcing ecological data. Bioscience, 2007. 57(4): p. 309-310. Pulina, G. and A.H.D. Francesconi, Some bibliometric indexes for members of the Scientific Association of Animal Production (ASPA). Ital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07. 6(1): p. 83-103. Pulina, G. and A.H.D. Francesconi, Bibliometric report: Some bibliometric indexes for members of the Scientific Association of Animal Production (ASPA). Ital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07. 6(1): p. 83-103. Ramutsindela, M., Geographical knowledge, case studies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ur. South African Geographical Journal, 2007. 89(2): p. 121-127. Rao, I.K.R. Distributions of Hirsch-index and g-index: An empirical study. in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Society-for-Scientrometrics-and-Informetrics. 2007. Madrid, SPAIN. Rau, J.R., h-inex (2000-2004) of the most cited environmental researchers based at Chilean institutions. ?ndice h (2000-2004) de los cientficos ambientales ms citados que residen en Chile, 2007. 80(3): p. 381-383. Rau, J.R., Revista Chilena de Historia Natural h-inex: 2000-2004 quinquennium. ?ndice h de la Revista Chilena de Historia Natural: Quinquenio 2000-2004, 2007. 80(3): p. 385-386. Romero, A.G., et al. Measuring the contribution of clinical trials to Bibliometric indicators: Citations and Journal Impact Factor (R). in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Society-for-Scientrometrics-and-Informetrics. 2007. Madrid, SPAIN. Rousseau, R., The influence of missing publications on the Hirsch index.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7. 1(1): p. 2-7. Ruane, F.P. and R.S.J. Tol, Centres of research excellence in economics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Economic and Social Review, 2007. 38(3): p. 289-322. Saito, S. and J.N. Towse, Working memory as a construct in cognitive science: an illustrious past and a highly promising future. Psychologia, 2007. 50(2): p. 69-75. Salgado, J.F. and D. Pez, Scientific productivity and Hirsch's h Index of Spanish social psychology: Convergence between productivity indexes and comparison with other areas. La productividad cientfica y el ndice h de Hirchs de la psicologa social espa?ola: Convergencia entre indicadores de productividad y comparacin con otras reas, 2007. 19(2): p. 179-189. Schreiber, M., A case study of the Hirsch index for 26 non-prominent physicists. Annalen Der Physik, 2007. 16(9): p. 640-652. Schreiber, M., Self-citation corrections for the Hirsch index. Epl, 2007. 78(3). Schubert, A., Successive h-indices. Scientometrics, 2007. 70(1): p. 201-205. Schubert, A. and W. Glanzel,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Hirsch-type indices for journals.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7. 1(3): p. 179-184. Selman, F.J. IOT overview: Wide-field imaging. in 1st ESO Instrument Calibration Workshop. 2007. Garching, GERMANY. Sidiropoulos, A., D. Katsaros, and Y. Manolopoulos, Generalized Hirsch h-index for disclosing latent facts in citation networks. Scientometrics, 2007. 72(2): p. 253-280. Soler, J.M., A rational indicator of scientific creativity.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7. 1(2): p. 123-130. Souto, M.A.M., M. Warpechowski, and J.P.M. De Oliveira, An ontological approach for the quality assess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conferences.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including subseries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ecture Notes in Bioinformatics), 2007. 4802 LNCS: p. 202-212. Spigler, R., Ricerca scientifica e Internet, oggi. Bollettino della Unione Matematica Italiana A, 2007. 10(1). Suresh, V., et al. Discovering mentorship information from author collaboration networks. in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scovery Science. 2007. Sendai, JAPAN. Tol, R.S.J. and J.P. Weyant, Changes at energy economics. Energy Economics, 2007. 29(6): p. 1131-1134. Torro-Alves, N., et al., Hirsch's index: A case study conducted at the Faculdade de Filosofia, Cincias e Letras de Ribeir?o Preto, Universidade de S?o Paulo. Brazilian 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Research, 2007. 40(11): p. 1529-1536. Triggle, C.R. and D.J. Triggle, What is the future of peer review? Why is there fraud in science? Is plagiarism out of control? Why do scientists do bad things? Is it all a case of: All that is necessary for the triumph of evil is that good men do nothing?. Vascular Health and Risk Management, 2007. 3(1): p. 39-53. Ursprung, H.W. and M. Zimmer, Who is the Platz-Hirsch of the German economics profession? A citation analysis. Jahrbucher Fur Nationalokonomie Und Statistik, 2007. 227(2): p. 187-208. Vanclay, J.K., On the robustness of the h-index.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58(10): p. 1547-1550. Viikari-Juntura, E. and A. Burdorf, Focus and future of occupational health journal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Work Environment Health, 2007. 33(4): p. 241-243. Vinkler, P., Eminence of scientists in the light of the h-index and other scientometric indicator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07. 33(4): p. 481-491. Whiteman, D., The modern researcher and the peacock's tail. Lancet, 2007. 369(9560): p. 449-450. Wilson, J.R.U., et al., The (bio)diversity of science reflects the interests of society.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7. 5(8): p. 409-414. Yan, S. and D. Lee. Toward alternative measures for ranking venues: A case of database research community. 2007. Yang, K. and L. Meho. CiteSearch: Next-generation citation analysis. 2007. Zhou, D., et al. Co-ranking authors and documents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2007. Zhuang, Z., et al. Measuring conference quality by mining program committee characteristics. 2007. Papers about papers.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08. 3(11): p. 633-633. Aguayo-Albasini, J.L. and S. Campillo, Evaluation of research activity by means of the Hirsch h index. Evaluacin de la actividad investigadora mediante el ndice h de Hirsch, 2008. 131(6): p. 239. Anderson, T.R., R.K.S. Hankin, and P.D. Killworth, Beyond the Durfee square: Enhancing the h-index to score total publication output. Scientometrics, 2008. 76(3): p. 577-588. Antonakis, J. and R. Lalive, Quantifying scholarly impact: IQp versus the Hirsch 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6): p. 956-969. Arencibia-Jorge, R., et al., Applying successive H indices in the institutional evaluation: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1): p. 155-157. Baldock, C., The h-index and medical physics. Australasian Physical Engineering Sciences in Medicine, 2008. 31(2): p. XI-XII. Ball, P., A longer paper gathers more citations. Nature, 2008. 455(7211): p. 274-275. Baneyx, A., Publish or Perish as citation metrics used to analyze scientific output in the humanities: International case studies in economics, geography, social sciences, philosophy, and history. Archivum Immunologiae Et Therapiae Experimentalis, 2008. 56(6): p. 363-371. Banks, M.A. and R. Dellavalle, Emerging alternatives to the impact factor. OCLC Systems and Services, 2008. 24(3): p. 167-173. Bar-Ilan, J., Informetric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 A review.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8. 2(1): p. 1-52. Bar-Ilan, J., Which h-index? - A comparison of WoS, Scopus and Google Scholar. Scientometrics, 2008. 74(2): p. 257-271. Baskerville, R., Changing the challenge: Measure what makes you better and be better at what you measure.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2008. 17(1): p. 1-3. Becerro, M.A., Quantitative trends in sponge ecology research. Marine Ecology-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2008. 29(2): p. 167-177. Bornmann, L., R. Mutz, and H.D. Daniel, Are there better indices for evaluation purposes than the h index? a comparison of nine different variants of the h index using data from biomedicin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5): p. 830-837. Bornmann, L., G. Wallon, and A. Ledin, Is the h index related to (standard) bibliometric measures and to the assessments by peer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h index by using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data. Research Evaluation, 2008. 17(2): p. 149-156. Bornmann, L., G. Wallon, and A. Ledin, Does the committee peer review select the best applicants for funding?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election process for two 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zation programmes. PLoS ONE, 2008. 3(10). Bouajjani, A., et al., SDSIrep: A reputation system based on SDSI.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including subseries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ecture Notes in Bioinformatics), 2008. 4963 LNCS: p. 501-516. Browman, H.I. and K.I. Stergiou, Factors and indices are one thing, deciding who is scholarly, why they are scholarly, and the relative value of their scholarship is something else entirely. Ethics in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Politics, 2008. 8(1): p. 1-3. Cans, J.H., et al., A service-oriented infrastructure for early citation management.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including subseries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ecture Notes in Bioinformatics), 2008. 5173 LNCS: p. 160-171. Casalonga, S., The impact factor: A tool with perverse effects. Le facteur d'impact: Un outil aux effets pervers, 2008(289): p. 26-27. Chang, P.L. and P.N. Hsieh, Bibliometric overview of Operations Research/Management Science research in Asia. Asia-Pacific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8. 25(2): p. 217-241. Coccia, M., New organisational behaviour of publ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Lessons learned from Italian case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2008. 2(4): p. 402-419. Costas, R. and M. Bordons, Is g-index better than h-index? An exploratory study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Scientometrics, 2008. 77(2): p. 267-288. Coyle, J.T., Science and Psychiatry: Groundbreaking Discoveries in Molecular Neurosci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8. 165(11): p. 1492-1493. Da Luz, M.P., et al., Institutional h-index: The performance of a new metric in the evaluation of Brazilian Psychiatric Post-graduation Programs. Scientometrics, 2008. 77(2): p. 361-368. Dellavalle, R.P. and C. Harrison, Reinterpreting the fate of manuscripts declined by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08. 59(4): p. 723-724. Dodson, M.V., Research paper citation record keeping: It is not for wimps.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2008. 86(10): p. 2795-2796. Dolfsma, W. and L. Leydesdorff, Journals as constituents of scientific discourse: Economic heterodoxy. On the Horizon, 2008. 16(4): p. 214-225. Dorta Contreras, A.J., et al., Citation-based indicators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uban Neurosciences. Indicadores basados en anlisis de citas para la caracterizacin de las neurociencias cubanas, 2008. 18(6). Dorta-Contreras, A.J., et al., PRODUCTIVITY AND VISIBILITY OF CUBAN NEUROSCIENTISTS: BIBLIOMETRIC STUDY OF THE PERIOD 2001-2005. Revista De Neurologia, 2008. 47(7): p. 355-360. Dorta-Contreras, A.J., et al., Productivity and visibility of Cuban neuroscientists: Bibliometric study of the period 2001-2005. Productividad y visibilidad de los neurocientficos cubanos: Estudio bibliomtrico del perodo 2001-2005, 2008. 47(7): p. 355-360. Duffy, R.D., et al., Measuring Individual Research Productivity: A Review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grated Research Productivity Index.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08. 55(4): p. 518-527. Egghe, L., Modelling successive h-indices. Scientometrics, 2008. 77(3): p. 377-387. Egghe, L., Mathematical theory of the h- and g-index in case of fractional counting of authorship.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10): p. 1608-1616. Egghe, L., The influence of merging on h-type indices.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8. 2(3): p. 252-262. Egghe, L., The Influence of transformations on the h-index and the g-index.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8): p. 1304-1312. Egghe, L., Examples of simple transformations of the h-index: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onclusions and consequences for other indices.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8. 2(2): p. 136-148. Egghe, L. and I.K.R. Rao, The influence of the broadness of a query of a topic on its h-index: Models and examples of the h-index of N-gram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10): p. 1688-1693. Egghe, L. and I.K. Ravichandra Rao, Study of different h-indices for groups of autho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8): p. 1276-1281. Egghe, L. and R. Rousseau, An h-index weighted by citation impac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anagement, 2008. 44(2): p. 770-780. Engqvist, L. and J.G. Frommen, The h-index and self-citations. Trends in Ecology Evolution, 2008. 23(5): p. 250-252. Eustache, F., et al.,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s a neuropsychology era. Revue Neurologique, 2008. 164: p. S63-S72. Fernandez-Llimos, F. and T.A. Silva, Assessing compliance of guidelines on layout in Acta Medica Portuguesa. Acta Medica Portuguesa, 2008. 21(1): p. 21-30. Ganguli, R., A scientometric analysis of recent aerospace research. Current Science, 2008. 95(12): p. 1670-1672. Gingras, Y., The poor use of false indicators. Revue D Histoire Moderne Et Contemporaine, 2008. 55(4): p. 67-79. Glanzel, W., On some new bibliometric applications of statistics related to the h-index. Scientometrics, 2008. 77(1): p. 187-196. Gmez, V., A. Kaltenbrunner, and V. Lpez.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ocial network and discussion threads in Slashdot. 2008. Gonzlez Alcaide, G., et al., Scientific literature by Spanish authors on the analysis of citations and impact factor in Biomedicine (1981-2005). Literatura cientfica de autores espa?oles sobre anlisis de citas y factor de impacto en Biomedicina (1981-2005), 2008. 31(3): p. 344-365. Gowrishankar, J. and P. Divakar, Scientometrics and modified h-indices. Current Science, 2008. 95(12): p. 1656-1656. Gracza, T., Eigenfactor: A recent opportunity of measuring scientific journals. Az Eigenfaktor: A tudomnyos folyiratok rtkelsnek jabb lehetosge, 2008. 149(35): p. 1669-1671. Gracza, T. and E. Somoskovi, Research papers in the crosshairs: Newer viewpoin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y resources. Library Collections Acquisitions Technical Services, 2008. 32(1): p. 42-45. Guan, J. and X. Gao, Comparison and evaluation of Chinese research performance in the field of bioinformatics. Scientometrics, 2008. 75(2): p. 357-379. Hagen, N.T., Harmonic allocation of authorship credit: Source-level correction of bibliometric bias assures accurate publication and citation analysis. PLoS ONE, 2008. 3(12). Harnad, S., Validating research performance metrics against peer rankings. Ethics in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Politics, 2008. 8(1): p. 103-107. Harzing, A.W.K. and R. van der Wal, Google Scholar as a new source for citation analysis. Ethics in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Politics, 2008. 8(1): p. 61-73. Hendrix, D., An analysis of bibliometric indicator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funding, and faculty size at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 medical schools, 1997-2007. Journal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2008. 96(4): p. 324-334. Hull, D., S.R. Pettifer, and D.B. Kell, Defrosting the Digital Library: Bibliographic Too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Web.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2008. 4(10). Hussain, S. and H. Grahn. Ranking journals, conferences and authors in computer graphics: A fuzzy reasoning. 2008. Ioannidis, J.P.A., Measuring co-authorship and networking-adjusted scientific impact. PLoS ONE, 2008. 3(7). J?rgensen, H.L., et al., Research activity in clinical biochemistry. Forskningsaktiviteten for speciall?ger i klinisk biokemi, 2008. 170(36): p. 2798-2802. Jacso, P., Testing the calculation of a realistic h-index in Google Scholar, Scopus, and Web of Science for F. W. Lancaster. Library Trends, 2008. 56(4): p. 784-815. Jacs, P., The pros and cons of computing the h-index using Web of Science.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2008. 32(5): p. 673-688. Jacs, P., The pros and cons of computing the h-index using Scopus.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2008. 32(4): p. 524-535. Jacs, P., The pros and cons of computing the h-index using Google Scholar.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2008. 32(3): p. 437-452. Jacs, P., The plausibility of computing the h-index of scholarly productivity and impact using reference-enhanced databases.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2008. 32(2): p. 266-283. Jarvelin, K. and O. Persson, The DCI index: Discounted cumulated impact-based research evalu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9): p. 1433-1440. Jensen, P., et al., Scientists who engage with society perform better academically.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2008. 35(7): p. 527-541. Johnston, R., Do you want to be counted or subject to a light touch? Research assessment in the UK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 continued.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8. 40(3): p. 507-514. Jones, A.W., Hirsch-index for winners of TIAFT's mid-career achievement award. Journal of Analytical Toxicology, 2008. 32(4): p. 327-328. Jones, B.F., S. Wuchty, and B. Uzzi, Multi-University Research Teams: Shifting Impact, Geography, and Stratification in Science. Science, 2008. 322(5905): p. 1259-1262. Jorge, R.A., Acimed in Scholar Google: A citation analysis of the Cuban Journal of Health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rofessionals. Acimed en Scholar Google: Un anlisis de citas de la Revista Cubana de los Profesionales de la Informacin y la Comunicacin en la Salud, 2008. 18(1). Jorge, R.A. and R.C. Espino, H, G and R indices: Their use to identify leader authors in the communication area during the period 2001-2006. Los ndices H, G y R: Su uso para identificar autores lderes en el rea de la comunicacin durante el perodo 2001-2006, 2008. 17(4). Kailas, S.V., The lack of quality research in India. Current Science, 2008. 94(8): p. 979-980. Kellner, A.W.A. and L. Ponciano, H-index in the Brazilian Academy of Sciences - comments and concerns. Anais Da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encias, 2008. 80(4): p. 771-781. Kobayashi, N. and T. Toyoda, Statistical search on the semantic web. Bioinformatics, 2008. 24(7): p. 1002-1010. Krauskopf, M. and E. Krauskopf, A scientometric view of Revista Mdica de Chile. Una mirada epistemomtrica de la Revista Mdica de Chile y su aporte al conocimiento en Medicina, 2008. 136(8): p. 1065-1072. Krestin, G.P.,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Radiology Research: What Are the Rules of the Game? Radiology, 2008. 249(2): p. 418-424. Lawrence, P.A., Lost in publication: How measurement harms science. Ethics in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Politics, 2008. 8(1): p. 9-11. Lehmann, S., A.D. Jackson, and B.E. Lautrup,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ndicators of scientific performance. Scientometrics, 2008. 76(2): p. 369-390. Leimu, R., et al., Does it pay to have a bigwig as a co-author?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8. 6(8): p. 410-411. Levitt, J.M. and M. Thelwall, Is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more highly cited? A macrolevel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12): p. 1973-1984. Leydesdorff, L., Caveats for the use of citation indicators in research and journal evalua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2): p. 278-287. Liu, Y. and R. Rousseau, Definitions of time series in citation analysis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h-index.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8. 2(3): p. 202-210. Lovegrove, B.G. and S.D. Johnson, Assessment of research performance in biology: How well do peer review and bibliometry correlate? Bioscience, 2008. 58(2): p. 160-164. Mach?ek, M. and E. Kolcunov, Hirsch index and rankings of czech economists. Hirschovo ?slo a ?eb??ky ?esk?ch ekonom?, 2008. 56(2): p. 229-241. Maksi, Z. and R. Vianello, Znanstvena izvrsnost i kompetitivnost. Kemija u industriji/Journal of Chemists and Chemical Engineers, 2008. 57(3): p. 123-126. Maslov, S. and S. Redner, Promise and Pitfalls of Extending Google's PageRank Algorithm to Citation Network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08. 28(44): p. 11103-11105. Meho, L.I. and Y. Rogers, Citation counting, citation ranking, and h-index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researchers: A comparison of Scopus and Web of Scien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11): p. 1711-1726. Meyer, C.A., Reference accuracy: Best practices for making the links. 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8. 11(2). Molinari, A. and J.F. Molinari, Mathematical aspects of a new criterion for ranking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based on the h-index. Scientometrics, 2008. 75(2): p. 339-356. Molinari, J.F. and A. Molinari, A new methodology for ranking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Scientometrics, 2008. 75(1): p. 163-174. Morley, J.E. and L. Ferrucci, Publication productivity in geriatrics: 1995-2006.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Biological Sciences and Medical Sciences, 2008. 63(6): p. 584-585. Morrison, P.J., The Hirsch index and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scientific papers. Ulster Medical Journal, 2008. 77(1): p. 1. Moss, S., My view. Weed Science, 2008. 56(3): p. 337-337. Moss, S.R., Weed research: is it delivering what it should? Weed Research, 2008. 48(5): p. 389-393. Mugnaini, R., A.L. Packer, and R. Meneghini, Comparison of scientists of the Brazili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 on the basis of the h-index. Brazilian 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Research, 2008. 41(4): p. 258-262. Narukawa, Y. and V. Torra. Domain extension for multidimensional generalized fuzzy integrals. 2008. Norris, M., C. Oppenheim, and F. Rowland, The citation advantage of open-access articl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12): p. 1963-1972. O'Leary, 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ations and number of downloads i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8. 45(4): p. 972-980. Pandit, J.J., Anaesthetic research in the United Kingdom: publishing or perishing? Anaesthesia, 2008. 63(3): p. 225-227. Pauly, D. and K.I. Stergiou, Re-interpretation of 'influence weight' as a citation-based Index of New Knowledge (INK). Ethics in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Politics, 2008. 8(1): p. 75-78. Pereira De Arajo, A.F., Increasing discrepancy between absolute and effective indexes of research output in a Brazilian academic department. Scientometrics, 2008. 74(3): p. 425-437. Pilc, A., The use of citation indicators to identify and support high-quality research in Poland. Archivum Immunologiae Et Therapiae Experimentalis, 2008. 56(6): p. 381-384. Pringle, J., Trends in the use of ISI citation databases for evaluation. Learned Publishing, 2008. 21(2): p. 85-91. Qiu, J.P., R.M. Ma, and N. Cheng, New exploratory work of evaluating a researcher's output. Scientometrics, 2008. 77(2): p. 335-344. Radicchi, F., S. Fortunato, and C. Castellano, Universality of citation distributions: Toward an objective measure of scientific impac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8. 105(45): p. 17268-17272. Riikonen, P. and M. Vihinen, National research contributions: A case study on Finnish biomedical research. Scientometrics, 2008. 77(2): p. 207-222. Ritzberger, K., A ranking of journals in economics and related fields. German Economic Review, 2008. 9(4): p. 402-430. Rodriguez, V., et al., On material transfer agreements and visibility of researchers in biotechnology.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8. 2(1): p. 89-100. Rousseau, R., Woeginger's axiomatisation of the h-index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g-index, the h((2))- index and the R-2-index.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8. 2(4): p. 335-340. Rousseau, R., R. Guns, and Y. Liu, The h-index of a conglomerate. Cybermetrics, 2008. 12(1): p. 1-7. Rousseau, R. and B.H. Jin, The Age-Dependent h-Type AR(2)-Index: Basic Properties and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14): p. 2305-2311. Rousseau, R. and N. Rons, Another h-type index for institutional evaluation. Current Science, 2008. 95(9): p. 1103-1103. Rousseau, R. and F.Y. Ye, A proposal for a dynamic h-type index.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11): p. 1853-1855. Ruane, F. and R.S.J. Tol, Rational (successive) h-indices: An application to economics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Scientometrics, 2008. 75(2): p. 395-405. Sanderson, M., Revisiting h measured on UK LIS and IR academic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7): p. 1184-1190. Sanderson, M., Brief communication: Revisiting h measured on UK LIS and IR academic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7): p. 1184-1190. Sangam, S.L. and R.M. Girji, Hirsch Index: A new measure for assessing scientific productivity of an individual researcher. Current Science, 2008. 94(3): p. 291-291. Satyanarayana, K. and A. Sharma, Impact factor: Time to move on. Indian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2008. 127(1): p. 4-6. Scarano, F.R., Why publish? Revista Brasileira de Botanica, 2008. 31(1): p. 189-194. Schreiber, M., A modification of the h-index: The h(m)-index accounts for multi-authored manuscripts.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8. 2(3): p. 211-216. Schreiber, M., The influence of self-citation corrections on Egghe's g index. Scientometrics, 2008. 76(1): p. 187-200. Schreiber, M., To share the fame in a fair way, h(m) modifies h for multi-authored manuscripts. New Journal of Physics, 2008. 10. Schreiber, M.,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g-index for 26 physicist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h-index, the 4-index, and the R-index.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9): p. 1513-1522. Schuetz, P. and A. Caflisch, Multistep greedy algorithm identifies community structure in real-world and computer-generated networks. Physical Review E, 2008. 78(2). Schuetz, P. and A. Caflisch, Efficient modularity optimization by multistep greedy algorithm and vertex mover refinement. Physical Review E, 2008. 77(4). Schvartzman, J.M. and J.B. Schvartzman, How do we ask for money? A view of funding for basic research. Embo Reports, 2008. 9(3): p. 216-220. Sebire, N.J., H-index and impact factors: assessing the clinical impact of researchers and specialist journals. 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Gynecology, 2008. 32(7): p. 843-845. Slafer, G.A., Should crop scientists consider a journal's impact factor in deciding where to publish?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 2008. 29(4): p. 208-212. Smith, D.R., J.F. Gehanno, and K. Takahashi, Bibliometric Research in Occupational Health. Industrial Health, 2008. 46(6): p. 519-522. Taylor, M., P. Perakakis, and V. Trachana, The siege of science. Ethics in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Politics, 2008. 8(1): p. 17-40. Thelwall, M., Bibliometrics to webometric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008. 34(4): p. 605-621. Timofieiev, A., V. Sn?el, and J. Dvorsk. Social communities detection in Enron corpus using h-index. 2008. Timofieiev, A., V. Sn?el, and J. Dvorsk. H-index calculation in enron corpus. 2008. Tol, R.S.J., A rational, successive g-index applied to economics departments in Ireland.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8. 2(2): p. 149-155. Torra, V. and Y. Narukawa, The h-index and the number of citations: Two fuzzy integrals.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2008. 16(3): p. 795-797. Toshev, B.V., Axioms of higher education. Chemistry, 2008. 17(5): p. 331-338. Van Driel, M., et al., How scientific is the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scientific output using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Hoe wetenschappelijk is het beoordelen van wetenschappelijk werk aan de hand van impactfactoren van tijdschriften?, 2008. 64(9): p. 471-476. van Driel, M.L., P.J. Magin, and C.B. Del Mar, Journal impact factor and its importance for AFP. Australian Family Physician, 2008. 37(9): p. 770-773. van Eck, N.J. and L. Waltman, Generalizing the h- and g- indices.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8. 2(4): p. 263-271. van Leeuwen, T., Testing the validity of the Hirsch-index for research assessment purposes. Research Evaluation, 2008. 17(2): p. 157-160. Vanclay, J.K., Ranking forestry journals using the h-index.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8. 2(4): p. 326-334. Vanclay, J.K., Gauging the impact of journals.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8. 256(4): p. 507-509. Vasconcelos, S.M.R., et al., Researchers' writing competence: a bottleneck in the publication of Latin-American science? Embo Reports, 2008. 9(8): p. 700-702. Wang, W., M. Mokhtar, and L. Macaulay. C-index: Trust depth, trust breadth, and a collective trust measurement. 2008. Weissmann, G., Science as oath and testimony: Joshua Lederberg (1925-2008). FASEB Journal, 2008. 22(10): p. 3411-3414. Winter, C.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ndexed publications on seventeen model organisms in nine countries, from 1974 to 2006.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59(10): p. 1598-1607. Woeginger, G.J., A symmetry axiom for scientific impact indices.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8. 2(4): p. 298-303. Woeginger, G.J., An axiomatic analysis of Egghe's g-index.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8. 2(4): p. 364-368. Woeginger, G.J., An axiomat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Hirsch-index. Mathematical Social Sciences, 2008. 56(2): p. 224-232. Ye, F.Y. and R. Rousseau, The power law model and total career h-index sequences.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8. 2(4): p. 288-297. Youtie, J., P. Shapira, and A.L. Porter, Nanotechnology publications and citations by leading countries and blocs. 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2008. 10(6): p. 981-986. Zhivotovsky, L.A. and K.V. Krutovsky, Self-citation can inflate h-index. Scientometrics, 2008. 77(2): p. 373-375. Zhuo, M., Z factor: a new index for measuring academic research output. Molecular Pain, 2008. 4. Zitt, M. and E. Bassecoulard, Challenges for scientometric indicators: Data demining, knowledge-flow measurements and diversity issues. Ethics in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Politics, 2008. 8(1): p. 49-60. Bedeian, A.G., D.D. Van Fleet, and H.H. Hyman, Scientific Achievement and Editorial Board Membership.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2009. 12(2): p. 211-238. Bornmann, L. and H.D. Daniel, The state of h index research Is the h index the ideal way to measure research performance? Embo Reports, 2009. 10(1): p. 2-6. Bornmann, L., et al., Convergent validity of bibliometric Google Scholar data in the field of chemistry-Citation counts for papers that were accepted b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or rejected but published elsewhere, using Google Scholar,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opus, and Chemical Abstracts.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9. 3(1): p. 27-35. Bouabid, H. and B.R. Martin, Evaluation of Moroccan research using a bibliometric-based approach: investigation of the validity of the h-index. Scientometrics, 2009. 78(2): p. 203-217. Burrell, Q.L., Some Comments on A Proposal for a Dynamic h-Type Index by Rousseau and Y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60(2): p. 418-419. Butler, L. and I. McAllister, Metrics or peer review? Evaluating the 2001 UK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in political science.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2009. 7(1): p. 3-17. de Andrade, J.B. and F. Galembeck, Qualis: quo vadis? Quimica Nova, 2009. 32(1): p. 5-5. Egghe, L., Mathematical study of h-index sequence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anagement, 2009. 45(2): p. 288-297. Egghe, L., Time-dependent Lotkaian informetrics incorporating growth of sources and items.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 2009. 49(1-2): p. 31-37. Fuller, C.D., M. Choi, and C.R. Thomas Jr,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Radiation Oncology Departmental Scholarly Publication Productivity at Domestic Residency Training Institutions. JAC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2009. 6(2): p. 112-118. Gisbert, J.P. and J. Pans, Scientific publication, bibliometric indicators, and Hirsch's h-index. Publicacin cientfica, indicadores bibliomtricos e ndice h de Hirsch, 2009. 32(3): p. 140-149. Glanzel, W., The multi-dimensionality of journal impact. Scientometrics, 2009. 78(2): p. 355-374. Guan, J.C. and X. Gao, Exploring the h-lndex at patent leve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60(1): p. 35-40. Guns, R. and R. Rousseau, Simulating Growth of the h-Index.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60(2): p. 410-417. Guns, R. and R. Rousseau, Real and rational variants of the h-index and the g-index.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9. 3(1): p. 64-71. Haberhausen, M. and C. Bachmann, Impact factors and publication time spans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journals. Zeitschrift Fur Kinder-Und Jugendpsychiatrie Und Psychotherapie, 2009. 37(1): p. 51-56. Hartemink, A.E., Publications for evaluations: The impact of soil science and soil scientists.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9. 64(1): p. 18A-19A. Jared DuPree, W., et al., Evaluating Scholarship Productivity in COAMFTE-Accredited PhD Programs.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2009. 35(2): p. 204-219. Jasienski, M., Garfield's demon and surprising or unexpected results in science. Scientometrics, 2009. 78(2): p. 347-353. Jensen, P., J.B. Rouquier, and Y. Croissant, Testing bibliometric indicators by their prediction of scientists promotions. Scientometrics, 2009. 78(3): p. 467-479. Johnston, R., The extent of influence: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dominant contributors to a discipline's literature. Scientometrics, 2009. 78(3): p. 409-420. Jokic, M., H-index as a new scientometric indicator. Biochemia Medica, 2009. 19(1): p. 5-9. Levitt, J.M. and M. Thelwall, The most highly cite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rticles: Interdisciplinarity, first authors and citation patterns. Scientometrics, 2009. 78(1): p. 45-67. Marx, W., The anatomy of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in the light of bibliome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2009. 100(1): p. 11-23. Moed, H.F.,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use of citation analysis in research evaluation. Archivum Immunologiae Et Therapiae Experimentalis, 2009. 57(1): p. 13-18. Narukawa, Y. and V. Torra. Multidimensional generalized fuzzy integral. in 4th 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 on Aggregation Operators. 2009. Ghent, BELGIUM. O'Leary, D.E., The most cited IEEE software articles. IEEE Software, 2009. 26(1): p. 12-14. Pendlebury, D.A., The use and misuse of journal metrics and other citation indicators. Archivum Immunologiae Et Therapiae Experimentalis, 2009. 57(1): p. 1-11. Perianes-Rodrguez, A., et al., Synthetic hybrid indicators based on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to quantify and evaluate individual research results.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9. 3(2): p. 91-101. Quesada, A., Monotonicity and the Hirsch index. 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09. 3(2): p. 158-160. Schubert, A., Using the h-index for assessing single publications. Scientometrics, 2009. 78(3): p. 559-565. Schubert, A., A. Korn, and A. Telcs, Hirsch-type indices for characterizing networks. Scientometrics, 2009. 78(2): p. 375-382. Skilton, P.F., Does the human capital of teams of natural science authors predict citation frequency? Scientometrics, 2009. 78(3): p. 525-542. Sorensen, A.A., Alzheimer's Disease Research: Scientific Productivity and Impact of the Top 100 Investigators in the Field.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2009. 16(3): p. 451-465. Swaan, P.W., Science Beyond Impact Factors.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009. 26(4): p. 743-745. Thompson, D.F., E.C. Callen, and M.C. Nahata, Publication Metrics and Record of Pharmacy Practice Chairs. 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 2009. 43(2): p. 268-275. Uzunboylu, H. and Z. Ozcinar, Research and Trends in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during 1990-2008: Results of a Citation Analysis. Egitim Arastirmalari-Euras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9. 8(34): p. 133-150. 附件下载: h指数研究外文参考文献(点击下载)
个人分类: h指数|11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Nature和Science哪个影响力更大?一个实证
zhaoxing 2009-4-3 15:01
《 Nature 》和《 Science 》哪个影响力更大? 半个世纪的 h 指数视角浅析 《 Nature 》和《 Science 》可能是现有最具影响力的综合类科技期刊。国人在上面发表论文,很多所在单位也会给予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重奖,可谓名利双收。 但关于《 Nature 》和《 Science 》哪个更好一直存在很大争议。这里以两种期刊在 Web of Science 中 5 年等距抽样 h 指数(含义见注释 1 )数据,粗略探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 Nature 》和《 Science 》的影响力演进实况和相互差别。 统计时段选择 1955 年- 2005 年。未选择更早的数据,是因为 Web of Science 1955 年之前的数据只能按较长时段查询不能按具体年份检索。另外,据笔者所知,此两种期刊在世界范围的权威地位于 20 世纪下半叶才逐渐完全确立。 图 1 是两种期刊的 h 指数演变数据。 图 1 1955 年- 2005 年《 Nature 》和《 Science 》的 h 指数演变及比较 可见, 20 世纪下半叶,《 Nature 》和《 Science 》的 h 指数一直在上升,特别是 1975 年后,两种期刊的影响力扩大很快。两种期刊的 h 指数峰值都在 1995 年,当年两种期刊各有 280 余篇论文至今被引用了不少于 280 余次,论文影响力持续能力较强。新世纪里 h 指数的下降并不能证明两种期刊影响力有所下降,而是 h 指数增长需要时间积累所致。 半个世纪以来,除了 1965 年两种期刊 h 指数相等外,其余统计点上,《 Nature 》的 h 指数都大于《 Science 》,这种差别在 1980 年- 1990 年之间较为明显,但近年来差距似乎有所缩小。 h 指数主要关注产出论文集合的高被引论文及其被引强度 。应指出的是,任一单一指标的测度总有片面性,本博文数据仅供参考。 注释: 1. h 指数由美国物理学家 Hirsch 于 2005 年提出,以简单的计算同时衡量学者个人论文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力) 。 Braun 将其扩展到对期刊的 影响力测评 。 期刊 h 指数的定义为:某一时段内,期刊发表的总计 N 篇论文中,有 h 篇论文的被引次数至少为 h 次,且其余 N-h 篇论文的被引次数均小于或等于 h 。期刊 h 指数是目前除学者 h 指数之外,研究和应用最多的 h 指数扩展。 参考文献: 赵星 , 高小强 , 何培 . 科学基金 h 指数 : 基金论文成果数量与影响力的综合衡量 . 中国科学基金 ,2009,1: 15-19 Hirsch J E. 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PNAS,2005,102(46): 16569 16572 Ball P.Index aims for fair ranking of scientists.Nature,2005,436(7053): 900 Egghe L, Rousseau R.An informetric model for the Hirsch index. Scientometrics,2006,69(1): 121129 Braun T et al.A Hirsch-type index for journals.Scientometrics,2006,69(1),169-173.
个人分类: 学术期刊|33009 次阅读|9 个评论
引用他只因喜欢他?
zhaoxing 2009-4-2 01:43
引用他人论文的动机很多,但你是否想过,你引用他的文章,可能有时仅仅因为是喜欢他而已? 读到最新一期《Research Trends》的Pleased to cite you: the social side of citations一文,其中观点有新有旧。这里仅探讨一点:人们的引用是否有时候只是因为喜欢? 只要理性上还遵从科学原则,理论上引文网络就不会和社会网络完全重叠。但部分交织恐怕是不可避免。 回头去看你的大作,是否引用了很多导师、同门、同事、朋友又或学科大牛、学术偶像的文章呢?是否每篇都必要呢?为什么同为可有可无的引用,你引用了他而不是陌生人呢? 也许你觉得这是各种潜规则所致。其实有时也不然,你引用他,可能只因你喜欢他。你喜欢他,因此信任他,然后引用他,仅此而已。 引用有时只是认同,认同的不是某个观点,而是那个人。 这也解释了,为何很多人爱自引?因为,多数人最爱的,还是自己。
个人分类: 网络科学|6199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国985高校优势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zhaoxing 2009-3-28 03:07
赵星 1998年,我国提出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即985工程。十年过去,我国985高校,特别是各校的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如何呢? 为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收集和整理了ESI数据库 提供的1998年-2008年十年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注:若您使用了此数据,请给出以下引用信息: 赵星.我国985高校优势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2956 表1 1998年-2008我国985高校国际排名前列的优势学科数 学校名 TOP1 %学科数 学校名 TOP1 %学科数 北京大学 12 兰州大学 3 浙江大学 11 天津大学 3 清华大学 8 同济大学 3 复旦大学 8 华南理工大学 3 南京大学 7 湖南大学 3 上海交通大学 6 厦门大学 2 武汉大学 6 中山大学 2 中国科技大学 5 中南大学 2 山东大学 5 北京理工大学 2 四川大学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吉林大学 4 西北工业大学 1 南开大学 4 重庆大学 1 华中科技大学 4 东南大学 1 大连理工大学 4 中国海洋大学 1 北京师范大学 4 电子科技大学 数据缺 哈尔滨工业大学 3 东北大学 数据缺 西安交通大学 3 中国人民大学 数据缺 注:( 1 )数据范围为 1998 年 1 月- 2008 年 8 月的 SCI 和 SSCI 收录论文。( 2 ) TOP1 %学科数表示ESI数据库给出的该校有多少个学科在世界所有学术机构中排名前1%。(3)这里的985高校仅包括综合和理工类,未包括几所特色专业高校。 表41998-2008年各985高校入围世界各学科前1%的具体数据汇总 校名 学科领域 论文数量 总量 被引次数 总量 篇均被引 被引 清华大学 CHEMISTRY 4,732 29,467 6.23 PHYSICS 5,172 26,516 5.13 MATERIALS SCIENCE 4,525 20,287 4.48 ENGINEERING 4,496 14,139 3.14 BIOLOGY BIOCHEMISTRY 893 5,220 5.85 COMPUTER SCIENCE 1,637 2,721 1.66 MATHEMATICS 754 2,061 2.73 ENVIRONMENT/ECOLOGY 366 1,639 4.48 ALL 23,942 109,596 4.58 中国科技大学 PHYSICS 5,281 34,007 6.44 CHEMISTRY 4,664 31,696 6.80 MATERIALS SCIENCE 1,563 11,938 7.64 GEOSCIENCES 501 4,613 9.21 ENGINEERING 1,247 4,598 3.69 ALL 15,751 99,647 6.33 上海交通大学 PHYSICS 2,916 13,123 4.50 CHEMISTRY 1,984 10,187 5.13 MATERIALS SCIENCE 2,858 8,650 3.03 ENGINEERING 3,389 8,123 2.40 CLINICAL MEDICINE 1,016 2,181 2.15 COMPUTER SCIENCE 1,117 1,042 0.93 ALL 15,770 52,391 3.32 西安交通大学 MATERIALS SCIENCE 1,867 5,028 2.69 ENGINEERING 1,849 4,593 2.48 PHYSICS 1,277 4,401 3.45 ALL 7,452 21,098 2.83 哈尔滨工业大学 MATERIALS SCIENCE 3,213 6,979 2.17 ENGINEERING 1,869 4,815 2.58 CHEMISTRY 899 3,108 3.46 ALL 8,380 20,083 2.40 天津大学 CHEMISTRY 3,052 9,407 3.08 MATERIALS SCIENCE 1,185 2,711 2.29 ENGINEERING 942 1,776 1.89 ALL 6,929 19,458 2.81 东南大学 ENGINEERING 607 2,033 3.35 ALL 2,212 8,490 3.84 华中科技大学 PHYSICS 2,316 7,807 3.37 ENGINEERING 1,598 3,680 2.30 CLINICAL MEDICINE 1,172 2,954 2.52 MATERIALS SCIENCE 1,070 2,842 2.66 ALL 9,073 26,067 2.87 湖南大学 CHEMISTRY 1,089 6,118 5.62 ENGINEERING 692 2,442 3.53 MATERIALS SCIENCE 604 1,705 2.82 ALL 3,769 16,376 4.34 中国海洋大学 PLANT ANIMAL SCIENCE 302 1,457 4.82 ALL 1,625 6,058 3.73 中南大学 MATERIALS SCIENCE 1,805 2,469 1.37 ENGINEERING 233 818 3.51 ALL 3,536 6,939 1.96 北京理工大学 CHEMISTRY 1,220 5,039 4.13 ENGINEERING 450 1,060 2.36 ALL 3,216 10,493 3.26 大连理工大学 CHEMISTRY 1,871 8,405 4.49 PHYSICS 1,371 6,653 4.85 MATERIALS SCIENCE 1,282 3,698 2.88 ENGINEERING 1,271 2,777 2.18 ALL 7,140 25,166 3.5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MATERIALS SCIENCE 952 2,523 2.65 ENGINEERING 801 1,525 1.90 ALL 3,013 8,039 2.67 重庆大学 ENGINEERING 505 1,439 2.85 ALL 2,331 5,799 2.49 电子科技大学 数据缺 华南理工大学 CHEMISTRY 1,350 5,389 3.99 MATERIALS SCIENCE 934 2,649 2.84 ENGINEERING 555 1,100 1.98 ALL 4,152 12,706 3.06 东北大学 因与美国东北大学英文同名,查出结果应非国内东北大学数据。 西北工业大学 MATERIALS SCIENCE 1,402 3,386 2.42 ALL 2,895 7,667 2.65 北京大学 CHEMISTRY 5,385 40,633 7.55 PHYSICS 4,832 29,093 6.02 CLINICAL MEDICINE 1,817 9,755 5.37 BIOLOGY BIOCHEMISTRY 1,244 9,396 7.55 GEOSCIENCES 1,313 7,724 5.88 MATERIALS SCIENCE 889 7,080 7.96 ENGINEERING 1,457 4,755 3.26 PLANT ANIMAL SCIENCE 515 4,028 7.82 MATHEMATICS 1,078 2,752 2.55 ENVIRONMENT/ECOLOGY 501 2,631 5.25 PHARMACOLOGY TOXICOLOGY 441 2,469 5.60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219 666 3.04 ALL 22,269 135,397 6.08 南京大学 CHEMISTRY 5,176 34,829 6.73 PHYSICS 4,408 20,155 4.57 MATERIALS SCIENCE 1,131 6,906 6.11 GEOSCIENCES 1,024 5,186 5.06 ENGINEERING 800 2,848 3.56 CLINICAL MEDICINE 580 2,289 3.95 ENVIRONMENT/ECOLOGY 438 2,212 5.05 ALL 16,256 87,408 5.38 复旦大学 CHEMISTRY 3,862 27,002 6.99 PHYSICS 2,510 12,182 4.85 CLINICAL MEDICINE 1,499 7,695 5.13 MATERIALS SCIENCE 790 5,859 7.42 BIOLOGY BIOCHEMISTRY 871 4,764 5.47 ENGINEERING 935 2,853 3.05 PLANT ANIMAL SCIENCE 254 2,478 9.76 MATHEMATICS 765 2,067 2.70 ALL 13,963 76,874 5.51 浙江大学 CHEMISTRY 6,708 27,428 4.09 PHYSICS 3,310 14,841 4.48 MATERIALS SCIENCE 2,285 8,809 3.86 ENGINEERING 2,029 6,382 3.15 CLINICAL MEDICINE 1,482 5,277 3.56 PLANT ANIMAL SCIENCE 1,116 5,276 4.73 BIOLOGY BIOCHEMISTRY 915 4,029 4.40 ENVIRONMENT/ECOLOGY 731 3,301 4.52 PHARMACOLOGY TOXICOLOGY 483 2,261 4.68 AGRICULTURAL SCIENCES 577 2,010 3.48 COMPUTER SCIENCE 1,014 1,331 1.31 ALL 22,452 88,332 3.93 南开大学 CHEMISTRY 5,103 27,830 5.45 PHYSICS 1,825 7,242 3.97 MATERIALS SCIENCE 317 1,547 4.88 ENGINEERING 342 1,238 3.62 ALL 9,194 42,981 4.67 武汉大学 CHEMISTRY 2,769 16,213 5.86 PHYSICS 1,047 5,297 5.06 ENGINEERING 791 2,881 3.64 CLINICAL MEDICINE 705 2,498 3.54 MATERIALS SCIENCE 554 2,149 3.88 PLANT ANIMAL SCIENCE 356 1,292 3.63 ALL 8,601 38,396 4.46 厦门大学 CHEMISTRY 2,577 15,447 5.99 ENGINEERING 292 1,203 4.12 ALL 4,954 24,857 5.02 山东大学 CHEMISTRY 3,466 14,516 4.19 PHYSICS 2,069 9,879 4.77 MATERIALS SCIENCE 1,764 5,287 3.00 ENGINEERING 615 1,724 2.80 CLINICAL MEDICINE 680 1,684 2.48 ALL 10,454 38,501 3.68 吉林大学 CHEMISTRY 4,645 23,478 5.05 MATERIALS SCIENCE 1,560 8,811 5.65 PHYSICS 1,702 6,721 3.95 ENGINEERING 606 1,787 2.95 ALL 10,090 46,949 4.65 四川大学 CHEMISTRY 2,780 10,319 3.71 PHYSICS 1,534 5,149 3.36 MATERIALS SCIENCE 1,059 3,031 2.86 CLINICAL MEDICINE 927 2,453 2.65 ENGINEERING 546 1,412 2.59 ALL 8,507 27,303 3.21 中山大学 CLINICAL MEDICINE 1,379 7,692 5.58 CHEMISTRY 852 5,844 6.86 ALL 4,106 19,628 4.78 兰州大学 CHEMISTRY 2,855 13,243 4.64 MATERIALS SCIENCE 512 1,814 3.54 ENGINEERING 516 1,562 3.03 ALL 7,048 28,983 4.11 同济大学 CHEMISTRY 688 3,159 4.59 MATERIALS SCIENCE 709 2,475 3.49 ENGINEERING 853 2,143 2.51 ALL 4,252 14,811 3.48 北京师范大学 PHYSICS 1,599 7,219 4.51 CHEMISTRY 1,272 6,150 4.83 MATHEMATICS 679 1,667 2.46 ENGINEERING 307 970 3.16 ALL 5,888 26,082 4.43 中国人民大学 数据缺 References: ESI.http://esi.isiknowledge.com/home.cgi. 附件: 以上资料PDF格式下载请点这里:我国985高校优势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个人分类: 计量学|13862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国的大学离世界水平究竟有多大距离?" 一个实证比较
zhaoxing 2009-3-27 02:25
读到刘振前先生博文《中国的大学离世界水平究竟有多大距离?》 ,颇有感触。仅以一点的数据,就国际学术研究产出能力和影响力视角,粗浅的探讨究竟有多大距离?。 拟用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和刘先生文中提到的在美国100所研究型大学中排名中游的亚利桑那大学为参照,基于ESI数据库 ,考察我国主要名校与世界水平差距。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见:国内一流大学在论文产出规模上已经逼近亚利桑那大学,但与哈佛大学仍有很大差距;在国际学术总体影响力上,全部15所高校的总和只相当于三分之一个哈佛大学,北大加清华仅约为半个亚利桑那;各校论文平均影响力和优势学科数量也远低于亚利桑那,其中我国大学进入Top1%学科的学科也通常排名靠后,鲜见特别突出的学科。 中国的大学离世界水平究竟有多大距离? 量似已触手可及,质还有太平洋的距离。 当然,以上只是就国际学术研究产出能力和影响力的视角,仅包括SCI和SSCI收录论文数据,局限明显,仅供参考。 References: 刘振前. 中国的大学离世界水平究竟有多大距离?.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2519 ESI. .http://esi.isiknowledge.com/home.cgi
个人分类: 计量学|5365 次阅读|4 个评论
2009-3-24科学计量学课件--引文分析
junpengyuan 2009-3-24 00:02
从这节课起,我们进入计量学一个重要的领域--引文分析,这个东西基本构成了计量学的半壁江山。 看看刚直不阿的斗士邹承鲁院士是怎么说引文的: 科学研究贵在创新,一篇在严肃的科学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必须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否则就没有发表的价值。但是所有的科学研究又都是建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因此又必需对前人工作给以充分的评价。在论文中必需充分回顾与本人结果直接有关的前人工作,然后再恰如其分地介绍自己工作中的创新之处 - 邹承鲁,我的科学之路,2003年 所以,基本上科学研究论文都会引用参考文献,引文分析的魅力的根源也在于此。 这节课要重点弄清楚的是: 1. 引文、参考文献、施引文献、被引文献、共引、共被引等等一系列术语所指的究竟是谁? 2. 引文分析的假设是什么? 3. Web of science 的使用 4. ESI的使用 本次课件生成PDF后,达到21M,所以只好放在网盘了: http://www.uushare.com/user/felixyuan/file/1417384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4399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9: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