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ibm

tag 标签: ibm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祝贺IBM收购SPSS
热度 8 yuliping 2012-7-4 23:44
前几天偶然发现,大名鼎鼎的 SPSS 被更大名鼎鼎的 IBM 收购了,时间是 2009 年,目前的SPSS软件是IBM SPSS 20.0。前者是举世闻名的统计软件,后者是全球知名的 IBM 公司。要论影响力, IBM 的影响力远在 SPSS 之上,因为 SPSS 只在专业领域享有声誉,而 IBM 呢?恐怕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够离得开 IBM ,我们每天上网浏览的网站后台数据库,在 IBM PC 兼容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微机,几乎都是 IBM 的功劳。 对 IBM 我是有内心崇拜情节的,一家公司能够引起我发自内心的尊敬是不容易的。根源在于我是最早的电脑发烧友之一,当时所用的电脑就是 IBM PC 兼容机,随着其他厂商激烈的竞争,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有一段时间 IBM 日子并不好过,于是发明了“电子商务”,现在其实并没有多少人知道“电子商务”一词是 IBM 公司发明的,当然再后来, 1998 年我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电子商务专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绝对具有前瞻性,虽然现在我的研究方向不在该领域,但时常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 至于笔记本电脑,更不能忘记 THINKPAD 了,红点鼠标是 IBM 首创,据说这个小东西有 17 项专利, IBM THINKPAD 一度成为笔记本电脑的代名词。 IBM 笔记本绝对是一台可靠的工作电脑,不花哨,但绝对值得信赖。后来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IBM 调整战略,将 PC 业务卖给联想,为此我到现在内心仍然有小小的不快,但仍然坚持用着联想的 THINKPAD 电脑,但实在找不到用 IBM 笔记本的那种感觉。 几年前, IBM 公司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将价值 1800 元的笔记本电脑外置刻录机价格错标为 1 元,等数小时发现时网上已经被人订购了上万台,你猜怎么着? IBM 恢复了原来的价格,但对已经订购刻录机的兑现订单,一元一台!你说这样的公司怎么可能不让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至于说到科技创新, IBM 绝对是该领域最伟大的公司。在 IBM 公司,创新早已不是什么口号。相比我国上上下下,天天宣传的东东简直是冷笑话。 中国有这样的公司吗?应该有,可以有,但是现在没有,希望将来 50 年、 100 年之后能有。 忽然想起一个笑话,大意是上帝问美国足球队、英国足球队、日本足球队何时能够拿世界冠军,回答都有几十年的时间,有人问上帝,中国足球何时能拿世界冠军,结果上帝哭了。 看到球迷整天看欧洲足球,巴西足球,就是不看中国足球,以前不能理解。现在我理解了,正和我崇拜 IBM 公司一样。 2012.7.4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6950 次阅读|12 个评论
电子商务的来龙去脉 -- 市场的嬗变 (12)
ywan 2012-1-4 00:20
电子商务的来龙去脉 -- 市场的嬗变 (12)
从上个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中期, IBM 基本上通过领先的大型机技术和巧妙的营销手段控制了美国企业电子商务的市场。可是福兮祸所依,长时间的成功使 IBM 逐渐失去了对市场变化的把握,一直认为 S/360 所创造的市场将不断存在下去,而没有意识到从 70 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机市场已经开始悄悄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变化将带来一系列的连锁效应,最终彻底改变电子商务的市场格局。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计算机的制造成本在不断下降。到了 70 年代中期,以集成电路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组件成本已经下降到一千美元以下,这就到了可以让中产阶级家庭购买的程度。于是个人电脑悄悄登上历史的舞台。 1975 年 1 月, 美国的大众电子杂志刊登了一个广告, 这则广告以 397 美元的低廉价格向个人计算机发烧友提供一整套名为“牛郎星 (Altair) ” 的包含 Intel 8088 中央处理器在内的完整计算机主机组件。 购买者可以用这些组件自行组装一台计算机。广告吸引了大批计算机发烧友, 很快, 广告的刊登商, 爱德华·罗伯茨的小公司, MITS , 从濒临破产边缘转为产品供不应求。 令人遗憾的是罗伯茨没有很好的抓住机遇。 面对迅速成长的个人计算机市场, 他缺乏娴熟的商业运做手段, 这使由他一手培育起来的个人计算机市场迅速被其他计算机生产商占领。 而他的牛郎星计算机则由于不能满足供货需要和缺乏灵活的分销策略而逐渐在竞争中落伍,最终被收购。 牛郎星个人计算机虽然最后从市场上消失, 却引发了一场个人计算的革命。 未来 微软 的联合创办人保罗·艾伦和比尔·盖茨从牛郎星的畅销看到了个人计算机市场的未来潜力, 于是马上动手为牛郎星编写了 BASIC 语言编译系统。 随后他们主动联系罗伯茨,并千里迢迢分别放弃工作和学业,赶到新墨西哥来加入 MITS 。 BASIC 语言编译系统随着牛郎星的普及被众多计算机爱好者所使用。由于 BASIC 语言编译系统是随计算机发放给用户的,所以有很多人并没有购买该软件而是直接从朋友那里免费拷贝。这引起了盖茨的不满。 于是他给当时的计算机发烧友们写了一封著名的“使用软件应该付费” 的公开信。不难看出,盖茨对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很有前瞻性的。 苹果计算机的联合创办人沃兹聂克 (Stephen Wozniak) 和乔布斯 (Steven Jobs) 也从牛郎星的成功看到了未来个人计算机市场的潜力。如果说盖茨在软件方面具有超前的市场意识,乔布斯则在个人电脑的易用性方面具有同样的意识。他发现了当时潜在的对个人电脑的巨大市场需求跟个人电脑的不易使用之间的差距,率先推出了与牛郎星不同的全部组装好的“苹果一号”计算机,并在 1976 年的 4 月 1 号将其推向市场。这样缺乏技术或者时间的其他计算机爱好者也可以使用个人电脑了。后来的苹果二号为了更加方便使用,更是配备了彩色显示器和以录音机为外设的磁盘存储功能。 配备彩显和磁盘的 Apple II 电脑是当时的创新 而在苹果二号提供的随机软件中,一个重要创新是它提供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制表软件 (VisiCalc) 。 这使得个人计算机可以为普通商业用户提供会计结算, 制表等有用的服务。于是很快个人电脑在商业用户领域发现了新的市场。而这一市场的价格承受能力比家庭用户要高的多。至此,个人电脑开始进入商业领域。 尽管苹果电脑在商业用户市场的出现让一度垄断企业计算市场的 IBM 感觉到了威胁,但还不足以改变后者原有的产品市场战略规划。当时的 IBM 没有认真对待个人电脑这个新市场,但为了竞争,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但是 IBM 迫于将新的个人电脑推入市场的压力,在研发人员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缩短开发周期,改变了以往的全盘内部研发方式,转为从市场上购买所需要的关键软硬件技术。提供这些软硬件技术的公司们成为 IBM 个人电脑的 OEM ,而 IBM 做“系统集成”。这一策略成为后来包括康博,戴尔在内的 IBM 兼容个人电脑生产商的基本策略。 尽管这是一个不错的策略,在当时也为 IBM 赢得了宝贵的上市时间,当 IBM 个人电脑上市后,凭借着 IBM 的品牌和低价位的优势,很快就压制住了苹果电脑的上升势头。 IBM PC 成为了个人电脑的代名词。但这一策略带大了两个电子商务领域的重要公司,这就是微软和英特尔。这两个公司在羽毛丰满之后成为 IBM 的重要竞争对手。前者在未来的十几年时间里通过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几乎全面垄断个人电脑的软件市场。而后者则掌控整个市场的信息处理发展速度(也就是所谓的摩尔定律)。这两个公司的联袂运作( Wintel )主导了整个信息技术产品市场将近 20 年。 微软和英特尔的联盟被称为Wintel 这两个公司与 IBM 的最初合作都比较传奇。据传闻盖茨的母亲与 IBM 的总裁同在一个慈善组织担任董事,所以 IBM 在选购其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时,最终把机会给了微软。让而当时微软还没有开发出自己的 DOS 操作系统,于是盖茨从西雅图一个公司手里买了一个 DOS 操作系统,然后换上自己的牌子,转手卖给了 IBM 。但以此为契机,随着 IBM 个人电脑以及其兼容品牌销量的不断提高,微软软件帝国也就此崛起。 与微软获得类似机会的英特尔公司虽然成立的更早,但公司早期的主要产品是内存,微处理器的市场在 70 年代很小,主要是给配置个人电脑的业余爱好者和小公司使用。到 80 年代初,当 IBM 开始进入个人电脑市场时,由于前面提到的策略失误,没有使用自己开发出的中央处理器来配置其个人电脑。而是使用了英特尔的 8088 微处理器。到了 1985 年,英特尔在内存市场上遇到了崛起后的日本公司的严重挑战。因为在价格和质量上都难以取胜,英特尔不得不放弃内存市场,转为主攻微处理器。这时候,个人电脑在美国的销售如日中天。而英特尔正在研制 386 微处理器,于是公司立即将大批研发力量从内存转为微处理器,使得 386 在市场上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就此巩固了英特尔处理器的市场垄断地位。 中央处理器的性能是个人电脑性能的最重要决定因素。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摩尔在 1965 年发现从 1958 年到 1965 年,集成电路的集成度 ( 也就是每平方英寸上可以插入的半导体数量 ) 每年翻一翻,而在技术方面,这个趋势完全可以延续下去,这就是后来的“摩尔定律”。以后个人电脑的性能以及在此之上的软件开发力度基本上都是依据摩尔定律展开的。考虑到绝大多数个人电脑使用的都是英特尔中央处理器,与其说是摩尔成功地预言了摩尔定律,倒不如说是摩尔把英特尔处理器的发展进度预先告诉了大家。而对此解读的最深刻的人当属盖茨,因为盖茨领导下的微软在开发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时,基本都是根据摩尔定律来制定软件对处理器和内存的需求量的。 微软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在推出的最初几年里,遇到了不少挑战, 比如微软制表软件 Excel 的竞争对手 IBM 的 Lotus 1-2-3 。尽管最初 Lotus 的性能和功能比 Excel 要好很多,但前者一直拘泥于优化内存和处理器的利用率来适应有限的 DOS 操作系统,有限的内存和低速的处理器。微软则将 Excel 设计成更友好的图形界面,并增添了很多新的功能。尽管这些举措使得后者消耗了大量计算时间和内存空间,有启动慢并且反应迟钝的问题,却跟不久就将出现的更高速的中央处理器和更大内存的配置提供的设计匹配。所以当英特尔推出更高速的处理器,和亚洲更便宜以及更高容量的内存出现在新机型上时, Excel 的优势在很短的时间内发挥出威力,摆平了对方。 从 80 年代中期到 90 年代中期互联网进入大众用户这 10 年里,个人计算机在美国企业和家庭都得到了普及,这无疑为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 B2C )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而这一过程的最大得益者是微软,英特尔,以及其它瓜分 IBM 所垄断的计算机市场的公司。对 IBM 而言,用葛洛夫的话来说, IBM 已经进入“策略反射点”阶段 。而当一个公司面临策略反射点时,要么改变以往的经营方式,重新适应新的竞争模式,要么关门。 IBM 于是面临了痛苦的转型并最终放弃了个人电脑市场。
个人分类: 电子商务|689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子商务的来龙去脉 -- IBM S/360 (11)
ywan 2011-11-11 09:23
电子商务的来龙去脉 -- IBM S/360 (11)
在 1964 年 S/360 系列被 IBM 投放到市场上之前,大型机对用户来说更像购买一台计算器,或者是我们家里购买的一台家用电器。一旦买来或者租来,一定是有固定的目的或者用途。当时的大型机分成商用和科研用两种。后者有浮点计算功能,所以贵一些。而让这些大型机工作的指令(也就是软件)被认为是这些机器天然的组成部分,不可分割。这样做的好处是有效率。因为所有的软硬件都被完全匹配,运行起来无需多余的编译和解释。但对用户来说,这种使用方式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无法升级。在五六十年代,可能这还不是一个重要的缺陷,因为大型机的用户租赁这些机器都是为了单一用途。就好象我们买一辆汽车开旧了后,再买一辆新的,我们不会认为需要把旧汽车的系统软件拿下来,放到新汽车里。因为新汽车的软件可能更好用,而且汽车软件成本跟汽车相比实在太低。 但是事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大型机的基本构件从电子管转变成二极管,二极管又继续被压缩成集成电路时,硬件成本持续降低,性能持续提高,而软件的成本比重持续增加。发展下去在历史的某个交汇点上,用户就出现对计算机多用途使用的需求,商用和科研用的界限将会模糊。 IBM 能够在 1964 年就看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 S/360 系列的解决方案,确实比较高瞻远瞩性。 360 这个名字的含义就是包含商用和科研用的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 IBM 要开发一系列架构类似但配置不同的机器,它们之间具有兼容性,可以升级,而且系列里的不同型号可以满足商用或者科研需求。这一设想可能跟 IBM 当时既做了 SAGE 系统的交互式计算机,又做了很多与其类似的航空机票预定系统的项目有关,这些项目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类似的,但又有不同的处理量和侧重点。所以其硬件配置不同,软件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当我们不断处理类似的问题时,一个自然的想法就是将解决方案标准化。于是 IBM 发现如果能够重复利用现有的软件,并让软件能在不同性能的机器上运行,就可以让客户很容易升级,而且节省不少资源。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需要增加一个中间的转换层,这就是微程序 。 微程序的基本思想在 1951 年已经出现,不过 IBM 是第一个把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公司。要理解微程序,需要对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进行一下简单的描述。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一般由控制器和执行单元(算术逻辑单元)组成。控制器负责指挥执行单元的各个部分来完成指令任务。在 360 之前的大型机,这两部分都是通过逻辑电路固化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执行效率高,但缺点是只能运行为本机开发的程序,别的程序无法运行。 IBM 在 360 系列的设计中将控制器部分软件化,也就是使用微程序,通过微程序来将指令分解成操作命令。同时把原来固定功能的执行单元的不同寄存器全部变成一般寄存器(共 16 个),由控制器来动态指定其功能。这样一来,从理论上讲,如果 360 系列想要运行为别的计算机写的程序,只要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微程序来模拟该软件原来所需的计算机的控制器和相应的执行单元的构成就可以了。于是兼容就实现了。 这个设计看来简单,但当时 IBM 能够这么做并不简单。因为用微程序消耗计算资源,降低运算速度。对寸字寸金的 60 年代初大型机来讲,这不是个好的选择。可是,往后看 20 年,如果一个领导人意识到随着企业业务的复杂性增加,软件的成本会不断上升,而硬件的价格会不断下降,所以通过只升级硬件和兼容来锁定用户势在必行时,用微程序便成了明智的选择。更鼓舞人心的是,当 IBM 决定走这条路之后,它不但使用了微程序,还通过自主创新,结合了当时出现的集成电路技术来设计了 360 的硬件部分,所以其硬件速度变得更快。这样一来,综合计算效率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当 IBM 用 360 系列来兼容其老机型时,对所有的机型,效率都有所提高,有的比如 1401 ,速度提高达 10 倍。 IBM System/360系统的一个展示安装 除了微程序, IBM 还为 360 系列开发了操作系统。介于应用程序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操作系统可以认为是在微程序基础之上的又一个兼容努力。给 360 系列设计操作系统相当复杂,因为这个操作系统要实现多道程序同时运行(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中央处理器),兼顾系列中不同配置的机型,以及各种机型和其程序所需的不同文件读写要求。所有这些都要在操作系统中被考虑到,结果操作系统的复杂性呈指数增长。而 IBM 在尝到 360 系列的市场甜头之后,希望把操作系统尽快推出。可是,由于设计的复杂度,第一个操作系统直到两年后才推出。在此期间, IBM 为了加快进度,一度添加了很多人手到该开发项目中来,可结果不但没有加快进度,反而减缓了进度。原来,把一个复杂的项目分开进行开发,然后又要协调其整合,本身就需要时间,而当把其分割过细时,协调不同开发部分的进度成了瓶颈。对此深有感触的该项目负责人布鲁克斯说,一个女人怀孕九个月可以生下一个孩子并不意味着九个女人怀孕一个月可以生下一个孩子。而如果非要让九个女人来做这件事情,生下来的将是九个不同的孩子。布鲁克斯后来离开 IBM 到北卡大学创立了计算机系,写了两本软件工程界家喻户晓的书,“没有银弹”和“人月神话”,并在 1999 年获得图灵奖。 IBM 为研制 S/360 前后共投资了 50 亿美元( 60 年代的美元)。这笔投资相当于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总投资的两倍。技术上的突破给 IBM 带来商业上的成功。因为 IBM 使用租赁的方式提供计算机服务,所以 360 系列也是以租赁为主,其不同型号的月租赁价格从 2700 美元到 11.5 万美元不等。这就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商业用户需求。 360 大型机成为包括航空公司,银行, GE 等等在内的美国众多企业电子商务的基础。 IBM 的原有客户纷纷购买 360 ,并将原来的程序移植到 360 上,为将来的升级做准备。而新客户看到可以通过只升级硬件来满足未来业务增长需求的好处,也选择了 360 。作为非商业用户代表的联邦政府也是 360 的大用户。美国航空航天局,税务局等纷纷将他们的计算机置换成 360 系列。结果 S/360 在 1964 年 4 月上市一个月就卖出了 1100 台,五个月后,销量翻了一翻,这使得 S/360 在美国的安装数占到了 IBM 过去所有计算机的 1/5 。而 IBM 在商用计算机领域占据了 70% 的市场份额。到 1971 年, IBM 从 360 上获得的纯利达 10 亿美元。到 70 年代中期, IBM 凭借 360 的优势占据了美国半个计算机市场 。在这 20 年过程中,美国的大中型企业实现了核心业务的计算机化,传统的企业商务开始走向“电子商务”。 不过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的计算机市场的根基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不久统一的计算机市场将被打破。企业电子商务将从大型机时代开始逐渐进入分布式计算时代。
个人分类: 电子商务|5994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子商务的来龙去脉 -- SABRE (10)
ywan 2011-11-7 10:14
电子商务的来龙去脉 -- SABRE (10)
IBM 在 50 年代接手 SAGE 项目之前,在商用计算机领域还不是老大。不过在给美洲航空公司做完 SABRE 项目之后,就基本上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了。再等到它推出 S/360 系统后,就基本上控制了大型机的商用和军用市场。 一般计算机界认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的 ENIAC 。而该计算机的两名设计人后来成立了一个公司并将该公司于 1950 年卖给了雷明顿兰德公司。后者在此基础之上开始制造 UNIVAC 并成为当时最领先的计算机技术公司。通用电气在 1954 年考虑引进计算机技术时就在雷明顿兰德公司和 IBM 之间选择了前者。 IBM 意识到了电子计算机市场的广阔前景,小沃森决定大刀阔斧的进入这个市场,于是设立了一个研发项目,取名为 SABER (半自动商业环境研究)。这个项目负责研发远程交互,远程处理,和磁盘直接存取等当时的先进技术。 前面提到的美洲航空公司在遇到订票系统的超负荷危机之后,正在寻找技术解决方案。恰好该公司的总裁于 IBM 的高级销售经理在一次航空旅行时坐在一起。于是 IBM 抓住这个机会,于 1957 年九月向美洲航空公司提交了一份新系统的设计方案,这一方案提出了整合订票,出票,检票,登机和行李运输为一体的设计理念。而且所有这些功能都通过各个远程终端与控制中心的交互式计算机系统处理。 美洲航空公司于是和 IBM 一起成立了一个联合研究小组来评估计划的可行性以及相关的技术更新决策。一转眼一年半过去,到了 1959 年三月, IBM 根据调研的结果,又提交了一份修改过的新系统功能方案。该方案进一步加强了系统的机票与乘客相结合的处理功能,包括及时控制和更新航班空座和自动提供因航班改而受影响的乘客信息等等。这个方案在 1959 年 10 月份得到了美洲航空公司董事会的批准。当时的预算是,中心控制系统将于 1961 年安装运行,费用为 210 万美元,远程终端和其他硬件将在以后的 8 年中逐步安装,共将耗资 3700 万美元。这相当于当时 5 , 6 架波音 707 的购买费用。与此同时,新的系统将取代 1100 名人工处理订票的员工。不过这些员工没有被解雇,而是转到了其他部门工作。 美洲航空公司的员工接受预订电话,然后通过SABRE 终端系统为乘客预定机票 IBM 使用了 7090 大型机作为该系统的控制中心计算机。该机型是 IBM 第一代晶体管型计算机(其前身是 709 电子管计算机), 36 比特计算字节, 32K 寻址空间,但内存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磁芯技术,大大提高了响应速度。到 1964 年,当 SABRE 系统全面安装后,美洲航空公司的信息处理能力有了质的提高,每天能够处理 85000 个拨入电话, 40000 个乘客机票预订, 30000 个座位查询, 20000 张机票销售。 成功开发了 SABRE 系统并没有给美洲航空公司带来很长时间的竞争优势。其总裁于 1968 年到 1972 年间被调到白宫给约翰逊总统做商务部长。这期间该公司在 SABRE 方面没有能够继续提高技术含量从而保持住优势。而 IBM 与美洲航空公司合作开发出的 SABRE 系统纷纷为其他公司所效仿。到 1965 年, IBM 已经为达美,泛美航空公司开发了类似的系统。当 S/360 大型机研制成功后, IBM 根据以往的研发经验,自主开发了一套基于 S/360 系列大型机的标准化航空订票系统来供其它航空公司直接使用,将其命名为 PARS 。 1965 年,看到美洲航空公司在 SABRE 上的成功,其直接竞争对手,联合航空公司和环球航空公司分别与雷明顿兰德公司和伯罗斯公司合作,试图开发自己的订票系统。前面讲过,雷明顿兰德公司在当时被认为是计算机技术方面最领先的公司,而罗伯斯公司也是当时美国八大计算机制造商之一。但是,由于这两个航空公司的设计需求过高, 60 年代的技术还不足以满足要求,结果开发以失败告终。到了 1970 年,两个公司面临巨大危机,转来寻求跟 IBM 合作。而 IBM 已经早在 1965 年通过与美国东方航空公司合作,在 PARS 基础上开发出了更先进的 PARS II 系统。 这时的东方航空公司的基于 PARS II 的预订系统已经在性能和功能上超过了 SABRE 。于是联合和环球两个航空公司购买了东方航空公司的 PARS II 软件,并通过 IBM 的技术支持,终于在 1971 年末开发出了自己的机票预订系统。环球航空公司仍然用 PARS II 命名,而联合航空公司将其改名为阿波罗。至此,美国主要的航空公司都已经完成了信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新的一轮竞争。 到了 1972 年,美洲航空公司的原总裁重回任职,美洲航空公司再次振兴。 SABRE 系统进行了一次大的更新,美洲航空公司将所有数据处理业务都集中过来,并迁移到了 IBM S/360 大型机上。而这个时候竞争核心转移到了旅游代理的市场。美国各航空公司在六七十年代主要通过他们在各地的销售办公室出售机票。以美洲航空公司为例,它 70% 的机票是通过其各大城市和机场的机票销售处售出的。只有 30% 是通过第三方机票代理,主要是旅游代理商,售出的。所以当 SABRE 系统开始使用后,美洲航空公司只在有限的第三方机票代理处安装了远程订票终端。而绝大多数第三方机票代理是通过定期印刷的航班和机票信息,通过电话从美洲航空公司订票。而进入七十年代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 到了 70 年代,美国旅游代理协会(美国旅游代理的行会组织和利益代表)开始与计算机商接触,想为自己的会员寻找一个理想的远程订票系统,这个订票系统可以查询各大航空公司的航线和票价等信息。航空公司们发现了这一企图,担心一旦让计算机商介入,后者可能和旅游代理协会携手控制这一市场。到时候如果航空公司想要通过这一新的系统来售票的话,他们会向航空公司收手续费。于是以美洲航空公司为首的各个航空公司马上与美国旅游代理协会联系,并邀请各大计算机供应商一起组成一个委员会,来调查用户需求并联手制定一个由各大航空公司主导和共享机票预订系统标准。其目标是通过一个旅游代理的终端可以查询和预定所有航空公司的机票。 这个委员会通过三年的调查,发现一个基于 IBM 大型机的共享的系统标准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能为整个航空业在未来五年内节省 30 亿美元的开支。与此同时,美洲航空公司因为主动参与和领导这个委员会的调查,得到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反馈,其中包括各旅游代理们希望使用远程订票系统,不过只希望安装一台终端的重要信息。于是美洲航空公司暗自准备一旦与其他航空公司的共享方案谈判破裂,就马上向旅游代理们推出自己的远程终端解决方案。果然,到了 1976 年初,联合航空公司宣布对调查结果没有信心,退出委员会,并要在当年九月推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早有准备的美洲航空公司在表示遗憾的同时,马上宣布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计划,结果在四月份就开始在与其合作的旅游代理中间开始安装基于 SABRE 的终端,抢得了先机。 随后,这两大航空公司展开了抢夺旅游代理市场的竞争。到了 1978 年,尽管美洲航空公司在竞争上比联合航空公司先了一步,而且其远程系统的功能也好一些,但是有越来越多的代理使用了联合航空公司的终端,这是因为后者的航线要比前者丰富。意识到了这一点,美洲航空公司推出了“共租”服务,就是邀请与其航线重复不多的其他航空公司共同使用美洲航空公司设在旅游代理处的终端,这样就可以弥补后者在航向丰富上的不足。联合航空公司也不甘示弱,也推出了类似的服务。于是,从那时起,旅游代理们可以从远程终端上很方便的订到不同航空公司的机票了。这种用竞争的方法实现了当初联合委员会的设想的过程值得感兴趣的经济学家玩味。 美国联邦政府在 1978 年颁布了航空业放宽管制法,放松了政府对机票价格,航线和航空市场进入的限制。这就为众多航空公司全方位的展开竞争提供了更方便的条件。由于竞争的加剧, 航空公司为了节省开支,纷纷关闭设在各地和机场的机票预定处。这样机票预定的业务就逐渐全面转移到第三方代理商。而后者的地位也就日渐重要,直到后来互联网的出现才开始走下坡路。 1985年 ,随着家庭用户拨号上网的普及, SABRE 通过当时最大的几个拨号服务商,包括 CompuServe 还有 AOL ,提供了拨号上网预订服务。当万维网在 1995 年开始为大众所熟识和使用后, SABRE 的控股公司 AMR (美洲航空公司的子公司)先是分出 SABRE 18% 的股份上市,然后用募到的资金开发出了 Travelocity.com ,成为继微软的 Expedia.com 之后的第二个网上旅游业务公司。这些都是后话。
个人分类: 电子商务|6135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子商务的来龙去脉 -- IBM 和 DEC(8)
热度 1 ywan 2011-10-25 05:05
电子商务的来龙去脉 -- IBM 和 DEC(8)
SAGE 的研发至少通过两个公司对后来的电子商务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是我们所熟悉的 IBM ,另一个是我们不太熟悉的 DEC 。 IBM 走的是大而全的发展方向,而 DEC 则是小而精。前者为美国的众多企业尤其是服务业全面信息化提供了有效但是昂贵的解决方案。而后者则以交互式运算为主要技术特色,通过降低价位和用户共同开发等策略,开创了个人电脑的发展方向,也为早期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持。 从两个公司的历史来看, DEC 的创立是因为晶体管新技术的出现使得用其组装计算机成为可能,所以 DEC 想做的,就是用新技术做新计算机,没有历史包裹需要背负。而 IBM 则是从一个行业(读卡机)涉足另一个行业(计算机),并且已经在所涉足的行业里有了以上一代技术(电子管)开发的产品和客户,所以对 IBM 来说,晶体管的出现是技术的一个升级,而是否完全利用这个新技术取决于很多现有客户市场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因素。这个区别使得两个公司在这里历史新起点上走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我们先来看看 IBM 。 创建于 1911 年的 IBM 是个独特的公司。美国历史上能够延续超过百年的公司屈指可数,它算一家。尽管它的业务从读卡机到计算机一直是当时时代的高科技,它的最初两代领导人却没有什么高科技背景。老沃森是个做推销员起家的商人,他的儿子小沃森是个富二代,喜欢开飞机。但历史给了 IBM 很多得天独厚的机会。首先是美国政府在十九世纪末由于人口增长导致的管理方面的技术革新需要,使得读卡机(从提高效率来看,相当于那个时代的计算机)的生意蒸蒸日上。老沃森靠此发家。然后,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美国的战后技术领先地位,老沃森又通过跟政府打交道建立起的人脉把读卡机把生意扩展到全球(尤其是战后的欧洲)。当小沃森 1956 年接过 CEO 的位置时, IBM 已经在读卡机和计算机领域里成为无可非议的老大。而小沃森接任之后,正赶上前面所提到的美国的企业信息革命,大型机系统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成为当时的市场焦点。这使得小沃森有了跟老沃森在 50 多年前几乎同样的历史机遇,于是 IBM 再上一个台阶。继续引领计算机产业的龙头老大地位,继续走开发政府和军工项目(降低自我研发成本),然后将成熟技术扩散到民企的路子。整个 50 到 60 年代, IBM 几乎介入了美国所有大型军工项目,从中赚足了钱。这一点从 SAGE 上就可以看出来,仅仅这一个项目就占 IBM 整个公司五十年代利润的 10% 。 IBM 的另一个特色是不只卖产品,而是卖服务。这是从老沃森时代开始留下来的传统。读卡机的制造成本相对昂贵,但对企业来说,从长远看,买还是比租要划算。可以推销员出身的老沃森发现,如果光卖机器本身,对企业来说需要在短时间内支付一大笔钱,对 IBM 来说失去了未来的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是个一锤子买卖。另外,读卡机的更新换代也比较快,新的型号出来了,企业可能不愿意再付一大笔钱更新换代。所以还是租赁比较符合当时的双方需求。于是 IBM 就坚持租赁的形式。既然是租赁,就有客服,也就有了提供全套服务,也就是完整解决方案的需求。这既给 IBM 不断的新挑战,也给 IBM 发现新产品和市场,和锁定用户的能力。所以这个策略可谓一石二鸟。 IBM 的租赁策略一直到 80 年代初都屡试不爽,不过其领导层渐渐志满意得,偏离了老沃森策略的深意,认为大型机是其核心竞争力,而忽略了用户真正需要的是服务。这一点直到 90 年代初郭士纳接管 IBM 时才发现,于是 IBM 后来重回正轨,这是后话。 回头再看 DEC 。 创立于 1957 年的 DEC 从创立到产品开发策略再到最后的归宿,跟现在的很多创业公司非常类似。它的两个创始人奥尔森和安德森都在麻省理工的林肯实验室工作,曾经参与开发了 SAGE 的交互式雷达监控系统以及在这之前空军需要的模拟飞行系统。我们前面讲过,雷达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到指挥中心时, AN/FSQ-7 计算机将其显示在雷达监控屏幕上,而指挥人员一边监控屏幕,一边用光笔点触代表敌机的信号,然后再通过一系列屏幕互动指挥拦截。这是一个典型的交互式系统。而当时计算机的主流并不是交互式系统,因为交互式系统将大量的机时耗费在与人互动的等待过程中。这对每月花几十万美元租赁大型机的公司来说,得不偿失。所以当时往往是人一排排站在计算机旁边,等待递交计算任务。可是交互式系统对非商业领域却有很大的需求。比如当时的麻省理工很多学生宁愿使用比较慢的交互式系统来处理他们的数据而不用更快的 IBM 的计算机(其实这是所有面向个人的计算技术的共性,也是苹果公司成功的原因)。这些经验和观察都给了 DEC 的两个创立人足够的信心来开发交互式计算机。 可是两人很快发现,当时的投资人不太愿意投资给小计算机公司。因为这些小公司往往不久就垮掉。于是他们不得不修改他们的创业计划,把成立交互式计算机公司改成成立交互式计算机“部件”公司。这样投资规模小,并且既可以日后生产交互式计算机也可以首先为其他计算机公司提供晶体管部件。于是他们以 70% 的股份换取了七万美元的投资,成立了 DEC 。 投资规模和发展方向都决定了 DEC 跟 IBM 走了两条不同的路。因为投资规模小,他们只生产以晶体管为基础计算机核心部件,把外围的东西留给用户自己解决(就好比只卖主板,声卡,显卡,显示器等等都让用户自己去解决)。而且他们只卖不租。通过提供详细的技术手册的方式,让用户有最大限度的,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利用 DEC 提供的计算机。这种模式适合的是对计算机技术有相当了解的用户,而大学和研发机构恰恰是这种用户。这一产品策略衍生出了后来 70 年代的个人计算机市场发展模式以及黑客文化。 DEC 专注的是以晶体管为基础部件的交互式计算机市场。其运算速度虽然比 IBM 的大型机慢,但对用户来说不是问题,所以市场是有的,关键是如何扩大这个市场。而要扩大市场,在价格上要有竞争力。要在价格上有竞争力,就要在设计上省钱。于是在设计上(或者说计算机架构上), DEC 选择了用软件替代部分硬件功能的办法,这样牺牲了一部分效率但降低了成本,这个选择导致大型机与小型机以及后来个人计算机设计上的一个核心区别。 这里的替代主要是在硬件设计的字节长度方面。 IBM 的大型机字节一般至少是 32 位,而 DEC 的最初小型机字节只有 12 位(后来的英特尔系列处理器字节稍长一些,固定为 16 位)。字节贯穿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几个关键步骤,包括数据的存储,计算和寻址。长的字节跟长的带宽类似,可以在相同时间内更快速地处理数据,而短的字节在这些方面则需要通过软件方法进行转换。简单的讲,一个 9 位数的整数,如果用 32 位字节的计算机来存储,就可以直接从一个地址上读取;而如果用 16 位字节的计算机来读取,因为字节长度不够,就需要至少两次从不同地址读取。这些就导致了软件复杂度增加,而且运算速度也相应减慢。不过好处是硬件费用降低,而速度的减慢比例对交互式运算的用户来说不是问题。在 50 年代末和 60 年代初,硬件部分,尤其是中央处理器和磁芯内存占了计算机生产成本的大头。所以 DEC 这么做,可以将一台计算机的成本控制在一万美元以内。另外,他们把使用晶体管组装计算机的过程标准化,然后通过机器自动装配,这样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误差。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DEC 将 IBM 大型机必备的数据处理通道(相当于第二个 CPU ,主要是管理数据的输入输出)拿掉,让内存可以与外围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我们现在称其为 DMA ,直接内存访问)。而一个数据处理通道的成本就相当于 DEC 后来一台计算机的价格。就这样, DEC 设计的交互式计算机成功的降低了成本。该公司在推出的第一版计算机 PDP-1 售价是 12 万美元。等到 1965 年推出后来最流行的 PDP-8 计算机时,销售价格不到 1 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 DEC 的交互式小型机的首批用户除了大学和研究机构之外,还有地处麻省剑桥的 BBN 咨询公司,该公司在六十年代研发了互联网前身阿帕网。 PDP-8小型机
个人分类: 电子商务|6252 次阅读|6 个评论
IBM的文化寻根之旅
halcon 2011-6-22 01:07
下面的文字出自IBM百年回顾中的内容,我翻译成的中文供大家欣赏。核心内容有三部分:1,企业如何生存的比创建者还要长久;2,如何解决内部的矛盾;3,如何面对无情的商品化大潮。时间有限,我只翻译了第一部分,另外两部分可以在附件文件中找到。 “ I believe that if an organization i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a changing world, it must be prepared to change everything about itself, except its beliefs. ” —Thomas J. Watson Jr 在 1900 年美国工业公司排名前 25 名的公司中,只有 2 个还能在 1960 年的同一列表中看到。 1960 年未来 500(Fortune 500) 排名前 25 的公司中,今天还能看到的只有六家。 这些消失公司的领导者或者是因为运气很差,或者是因为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但是大多数公司的倒闭是因为没能在管理好今天的业务的同时,创建自己未来的业务。 当你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 IBM 已经 101 岁了。今天我们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看一看它的成长历史。我们很愿意分享我们的经验教训——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有时候我们做的决策是令人蒙羞的。 公司一个世纪的生命告诉我们这个真理:想要对未来产生持久的影响,那么你必须为了将来进行管理 ( To make an enduring impact over the long term, you have to manage for the long term . ) 这似乎是我们可以共享的最简单的东西,然而在实践中这却需要终生为之奋斗。长远的思考几乎会让你在每一个环节都领先。总结起来其要领就是安全,稳定和保守,看似简单,但其回报却是惊人的。如果想要达到上述三点要领,长远的思考会让你思考一下问题: How does an organization outlive its founder? 我们已经知道不能将个人魅力和领导力进行混淆。而在商业领域,却有很多鲜活的反面例子,这些天才缔造了公司并且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至少在公司开始阶段是这样的。公司的创建者往往具有超凡的个人魅力,这种魅力极具诱惑力。 但是接下来呢?如果公司缔造者选择了离开或者公司的寿命超过了他的寿命,这个组织该怎么办呢? IBM 首任 CEO, Thomas J. Watson, 在商业领域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创造了超越他生命的价值——一种共享的企业文化。他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组织可以依靠基本的信念和价值而永远地生存下去,这种信念和价值可以在组织成长过程中成为企业的发展指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永远不能用 IBM 生产的产品来定义 IBM 的原因,无论这些产品成功是否。 说到企业价值,我们并不是指伦理或道德,因为这是每个企业都应该有的基本素养。我们理解的企业价值应该是使得任何一个企业独一无二并且不朽的特质。这种企业文化的创建,也并不是沿着创建者的道路一直前进,而是要将组织内部独特的价值进行制度化——找到核心价值并进行强化。企业的文化应该建立在这样的价值观和目的之上,并且围绕核心价值招聘员工,将其推广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价值驱动选择,这些选择包括:雇佣什么样的员工,如何服务客户。如何培训不同层次的人才。创造何种业务,参与退出什么业务。控制提升自我的风险等等。 当我们生活在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中时, IBM 们和我们的公司就会繁荣、强大。相反,我们迟早会受到伤害。 附件: ibm_centennial.pdf
257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IBM百岁生日看科研创新[转载]
热度 6 halcon 2011-6-16 22:04
今天是 IBM 百岁生日,一百年前三家小公司合并成立了 IBM(详见 IBM 网站( http://www.ibm.com/ibm100/us/en/ )。一个世纪以来, IBM 遇到了一个有一个个强劲的对手,例如微软,苹果,思科、英特尔和诺基亚等等,现在除了苹果,其它公司都受到了市场转型的影响,并逐渐被市场边缘化。在创新和变化最具有生命力的计算机行业一直保持领袖地位,必然有其过人和值得我们学习思考的东西。先从 IBM 的三次成功转型【三次转型转自新浪专题*】说起吧。 从打孔卡到电子时代 上世纪 40 年代末,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磁带的出现, IBM 迎来了第一次平台转型。 IBM 管理层,包括自 1915 年就出任 CTR ( IBM 前称)掌门人的老托马斯 · 沃森 (Thomas Watson senior) ,产生了犹豫。当时, IBM 的一名资深员工对第一代磁带驱动器的开发者表示: “ 你们年轻人应当记住, IBM 是一家基于打孔卡片的公司,我们的基础将永远是打孔卡片。 ” 一些人表示,直到小托马斯 · 沃森 (Thomas Watson junior) 于 1956 年出任 IBM 掌门人之后, IBM 才全面接受了这一新技术,从而进入到电子时代。 IBM 当时致力于第一代大型机 System/360 的开发,这一战略获得了成功。 System /360 的开发花费了很多年时间,以及 50 亿美元的资金,而当时还是在 60 年代。这一资金投入甚至超过了美国政府此前研发核弹的 “ 曼哈顿计划 ” 。 System/360 于 1964 年推出,很快就成为市场领先的计算平台。这一系列产品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兼容性,这意味着只要都是该系列的产品,那么将可以使用同样的软件。 当今社会不会给一个公司十余年的转型期,但上世纪四十年代可以, IBM 做到了 。 从大型机到分布式系统 IBM 遭遇的第二次平台转型是从大型机到分布式系统,包括个人电脑的转型。 IBM 在此次转型中遭遇了更大的危险。即使不考虑美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技术进步也开始威胁 IBM 接近垄断的地位,以及该公司向客户租赁昂贵计算设备的业务模式。由于大型机业务的利润很高, IBM 迟迟未能推出廉价的分布式计算系统。 90 年代初,分布式计算系统开始蓬勃发展,这导致 IBM 的业务模式崩溃。困难时刻,通过聘请顾问团队,更新管理流程,强化客户关系和信息反馈渠道,很快度过了难关。 从云计算到数据分析 IBM 很轻松地实现了第三次平台转型。在此次平台转型中,通过大型数据中心和网络提供的计算服务开始兴起,而桌面电脑则开始越来越不重要。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 IBM 更快地发现了这一趋势。 IBM 还预计,这种云计算的发展将加速 “ 大规模数据 ” 的出现,而 “ 大规模数据 ” 是进行信息发掘的素材,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分析结果。因此自 2005 年以来, IBM 已经花费了 140 亿美元,收购了超过 20 家提供各类 “ 业务分析 ” 服务的公司。 附注:说到科研创新,进入一个研究领域不容易。但能全身而退,成功转型的少之又少。在坚持自己工作的同时,关注风云变幻,带领团队追踪前沿,甚至是引领潮流则更加艰难。但引起难能,所以可贵。如何转型,从 IBM 身上可以学到很多。 * http://tech.sina.com.cn/z/IBM100/index.shtml
4830 次阅读|13 个评论
百年IBM110516
热度 1 huangfuqiang 2011-5-16 08:17
百年IBM110516
伟大的公司,创造了一系列 伟大的 科技与工程财富 , 创造了一系列伟大的科技巨人,包括诺贝尔奖、图灵奖等杰出科技与工程人才,引领了信息技术的潮流,为其它IT杰出公司的产生引领了航向 。 产品线众多,真正以创新为理念,领军人物具有远见卓识,不断调整航向,为IBM创新掌舵! IBM创新百年 Making the World Work Better The Ideas that Shaped a Century and a Company
个人分类: IT评论与高校教学心得|4389 次阅读|2 个评论
危害安全涉嫌抄袭的IBM终因行贿爆发
热度 1 liufeng 2011-3-23 00:03
两年前,在IBM在中国大规模推广”智慧地球“时,我撰写文章“ 中国必须全面禁止IBM智慧地球 ”等文章明确指出IBM智慧地球危害国家安全并涉嫌抄袭。 这些呼吁曾经引起工信部和相关部门的关注,2011年,IBM在中国推广智慧地球时大规模行贿的行为终于被曝光, ”2010年,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点名要求警惕IBM正在推广的“智慧地球”,对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构成威胁。这让钱大群团队承受了巨大压力。据知情人士表示,IBM中国随即展开了强有力的政府公关攻势,并通过大量媒体公关手段弱化了该负面的社会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化。“ ”华南某地官员称,目前IBM“智慧地球”项目已经成为了一个烫手山芋,很多地方政府均已暂时冻结了相关合作,唯恐受到牵连。那么究竟公关行贿是怎样进行的呢?一位不愿具名的从业多年的资深公关人士告诉记者,虽然手法繁多,但真正有效的只有一个准则: “利益输送”。“ 我们关于IBM智慧地球涉嫌抄袭的指控至今没有得到IBM的回应 关于IBM受贿问题的详细报道 请看 http://it.sohu.com/20110322/n279946180.shtml 附;2010年5月 我撰写的文章” 中国必须全面禁止IBM智慧地球 “ 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1a83bf0100idn1.html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768 次阅读|1 个评论
可拓学走进IBM——记可拓学创始人蔡文研究员的学术讲座
anley 2011-3-5 16:52
可拓学走进 IBM ——记可拓学创始人蔡文研究员的学术讲座 2011年3月1日,可拓学创始人蔡文研究员应邀到 IBM 公司中国开发中心做了一场可拓学理论及可拓创新方法的应用讲座, 题目是“可拓创新方法及其在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在现场参加报告会的有 IBM中国开发中心研究人员100多人,还有香港、台湾和美国的IBM研究人员一百多人通过内部网络观看了蔡文研究员的报告。 “百知堂”是IBM公司分享经验知识、交流最新学科动态的平台,作为今年的首场 讲座,并且是首次邀请中国原创学科进行交流,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多位员工进行了互动交流。 IBM百知堂负责人范晶给蔡文研究员发了感谢信。全文如下: “蔡教授:您好!非常有幸今天能借您从广州来北京参加研讨会的机会,请到您为我们做关于可拓学的讲座。今天的讲座深入浅出,让我们领略到这门 “前无古人,也无洋人”的原创性学科的魅力,并且在如何做研究,如何寻求创新规律方面很受启发。感谢您和李教授将长年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与我们分享,令‘百知堂’蓬荜生辉。——范晶” IBM 中国开发中心成立于 1999年,位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内。 IBM的中国实验室有研究人员5000多人。 IBM 中国开发中心的研究涉及未来系统、网络技术与业务、分布式系统及管理、信息管理及交互和创新服务等领域,正逐步成为凝结 IBM 全球研究开发技术的窗口,连接世界与中国的桥梁,培养本土人才、发展本土技术的典范;同时积极推进与国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长期科研合作以及与客户的协作创新。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李兴森秘书长一起参加了本次活动,并介绍了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活动结束后, IBM 中国软件开发实验室范晶、 IBM 全球商业方案中心李华领、 IBM 中国软件开发中心李雨恭与蔡文研究员和李兴森教授做了进一步沟通,希望加强合作,利用可拓学对下一代互联网的深度利用进行研发。 IBM是美国的百年老店,继去年十一月蔡文研究员应邀到跨国公司“上海贝尔公司”做“可拓创新方法”的报告以后,现又应邀到IBM中国分部作可拓学报告,表明可拓学正在逐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
个人分类: 可拓学最新学术交流|199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山寨机到产业链——再告诉你一点经济真相(36)
newniu 2010-10-27 23:47
山寨数码相机、山寨平板电视、山寨直升机一股强劲的山寨风从手机行业刮向各个领域。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是一种由民间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给人最初的感觉主就像那土鸡蛋,土里土气。有一年在中关村电子市场,最先雷到我的是一些NOKLA、Samsang、 Anycoll等山寨手机。看着这些奇形怪状的手机和logo,人不能不感到好笑。这些手机完全是模仿别人,夹带着走擦边路线,怎么来钱怎么做。山寨手机是手机里的绿林好汉,不走正道,只走金银大道。经过几年奋力拼杀,中国市场占有率已达25%,并向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大量出口。眼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各式各样的手机,好像各山寨厂家智慧超众,能力超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冥冥之中有一家企业在支撑并控制着他们联发科。 在山寨手机行业中,寨主们如此形容联发科:买了它的芯片,再安上一个手机外壳就可以用了。简单说即是寨主们从联发科手中拿来裸体山寨手机,然后给他们穿上衣服,打个商标。一个山寨手机即出炉成形,然后运到各地经销商,卖到消费者手中。联发科造机器,各厂家管穿衣销售,分工明确。 山寨现象揭示了最近一二十年新兴的概念产业群。从外表来看,有许许多多的企业提供某类产品或服务。然而我们也只是看到了外表,实际上群体里面有很多的企业,每个企业只完成某一部分工作。大多数企业的产品并不直接销给用户,而是交到下一道工序的企业。只有最后一道工序才是销售,用户接触最多的也是销售。比如山寨机用户很少会听到联发科,然而联发科却是所有这些山寨机的母体,只要联发科还充满活力,山寨机就会勇往直前,不会停下。联发科是白蚁群里的蚁后,外围的寨主则是普通的白蚊。他们以群体的方式,对外显示出强大的竞争能力,生存能力。 在十年以前,中国家电企业竞争激烈,长虹、康佳、海尔等企业取得巨大市场认可度。我当时也先入为主地认为产品完全是某家企业生产或者说至少商品的主要部分是某家企业生产。后来才发现错误多多,许多名牌企业的主要工作是组装和销售。他们从外面买来压缩机,买来显像管等核心零部件生产。类似于联想卖 PC机,他们的主要工作在组装和市场。我们购买了联想电脑,实际上电脑的CPU来自Intel,OS来自微软,内存来自韩国三星等企业。家电企业与电脑有点不同,他们把这些都掩盖起来了。我们只是感觉不到。据官方报道,2007年我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2千多亿美金,然而我们在市场上很少遇到日本商品。实际上我们进口的是零部件,然后被组装起来并打上国内厂家的牌子。前一些时间有人抵制日货,实际上只抵制了日本的牌子。日本的商品是没有办法抵制的。比如一些空调厂家采用了日本的压缩机,彩电厂家采用了日本显像管,采用日本的液晶面板。很多生产线和生产设备是从日本进口的。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并不了解内部情况。 中国最近要上大飞机项目,希望摆脱10亿条裤子换不来一架飞机的局面。现在的情况并不如此简单。天上的飞机几乎被空客和波音垄断,大家都很清楚。不过我们很少人知道GE、罗尔斯罗易斯和普惠是生产飞机发动机的企业。空客和波音都会购买他们的发动机。我们的大飞机同样会购买他们的发动机。几年以后,大飞机起飞并不意味着我国技术取得多大突破。在这里,我先泼盆冷水。 任何企业都不是从零开始,他们会采购一些部件来生产。零部件厂家也并不是完全由自己生产,同样要依赖其它的企业。以这种方式,企业与企业之间建立互相依赖的产业群。 产业群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产业链。据Digitimes报道,联想计划从明年第一季度开始,向台系ODM厂商提供每月100到150万台的笔记本代工订单。ODM厂商向上游的Intel或AMD购买CPU芯片,向韩国企业购买内存,向日本企业购买硬盘等等。ODM厂商生产的电脑打上联想logo后移交给联想销售部门,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从消费者向上看企业之间的联系,就像链条一样。先是从各个配件厂家出来各类配件,汇集到ODM厂家,结过组装生产出笔记本。然后进入联想销售部门,最后是消费者。链条把些企业串起来,形成上下游关系,在形式上类似于自动化生产线。只不过生产线上活动的是机器或工人,产业链上活动的是企业。 虽然企业处于同一条产业链上,但他们所创造的价值不同。假设把各个企业所创造的价值也在产业链上标出来,则形成产业价值链。宏碁创始人施振荣在《再造宏碁》一书中用一条微笑曲线,来刻画电脑产业的价值链。后来微笑曲线 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从时间先后来看,电脑产业链也可分为五个环节:研发、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和服务。研发是像Intel和微软这样的企业来做,所创造的价值最高。零部件生产如外围芯片、内存、主板、电源机箱等,创造的价值也很高。由于组装所需要的技术和门槛最低,他们创造的价值也最低。销售和服务的价值又会提升上来。其中最根本原因是各地用户不同,销售和服务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智力来满足用户需要,比如联想、宏基、DELL等企业以销售为主。服务为主的则是IBM和惠普,现在都是世界级大企业。 产业群的另一种形式是产业生态群。与产业链的简单上下游关系相比,处于产业生态群内的企业数量更多,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复杂,比如服装、食品、汽车等行业。为了简单,下面只针对产业链进行描述。 早在1985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就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构建,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波特认为,企业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条价值链来表明。波特分析了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到了后来,价值链被扩大到企业之间,则被称为产业价值链。这些活动不再完全处于一个企业内部,而是由多个企业分担完成。有些企业以生产为主,有些企业以研发为主,有些企业以销售为主,有些企业做物流运输,。企业任务不同,合在一起则形成产业链。企业任务不同,所创造的价值也不同,形成产业价值链。 施振荣就基于以上假设提出了微笑曲线。台湾企业做代工的很多,很少企业会做自己的品牌,而施振荣就是一个,他发现只做代工不赚钱。郎咸平最近介绍了产业链战争,他认为现在企业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他在解释了中国企业为什么弱小、发展不大的原因时,抛出了6+1理论。在他看来,6+1产业价值链中,1是纯粹的制造业,6是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美国企业把最差的1放在中国,而把6放在自己国家。施振荣发现产业链中各个部分所创造的价值不同,赚的钱不同。他要做品牌,做销售,干利润多的那一部分。郎咸平认为我国企业都在做最不赚钱的那一部分,即产业链中创造价值最小的那一部分。现在,电脑行业基本上形成如下格局:美国搞研发,台湾做生产,中国做组装,联想、宏碁、DELL、HP等企业做销售。 企业会根据比较优势决定发展什么、做什么。每个企业都会抓住自己最擅长和最有利的工作。中国由于劳动力便宜,花费劳动力较多的产品组装放在了中国。国外产品向中国销售也会花费大量人力,他们同样会把这部分工作交给中国来做。国外企业则集中在资金密集的产品研发和精尖产品生产。前一些时间,国外一些生物研究机构与我国某些单位共同合作做研究。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我国的特殊条件和资源。例如国外的动物保护组织很凶,而中国的很温柔;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相应地有更多的基因多样性;中国有青臧高原等特殊环境,国外没有。 以上介绍了产业链的总体情况,处于其中的企业则有另一番汁味。首先、产业链模式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潮流。OEM、ODM等商业模式的兴起体现了产业链模式成为潮流。核心企业只抓住产业价值链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把其它部分交给另外合适的企业来做。前一些时间,AMD分拆制造业务组建合资公司,传将增加台积电等代工订单。阿尔卡特放弃手机生产,只做设计,生产完全交给代工厂完成。为了大幅缩减支出,戴尔( Dell )痛下猛药,预计在十八个月内出售旗下大部份( 或全部 )的组装工厂,全面改为委外代工,目前正在积极寻找买家当中。在没有OEM的情况下,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销售、设计、生产、售后服务等部门。当采用OEM 之后,这些企业只保留销售、设计和售后服务部门,生产则交给专做生产的企业来做。生产企业为所有手机企业提供生产服务。现在许多手机企业连设计都外包,只做销售和售后服务。 成功的企业都建立起以自己为中心的产业链。比如Intel和微软就如那哼哈二将,把守着PC产业链的大门。IBM等企业在中国发展了很多的代理商。现在政府采购多采用投标方式,不过无论哪一家中标,都会使用IBM的机器设备和软件。在我国,同样存在着数据库等系统软件的代理厂家,表面上很多企业去竞标,实际上还是只有一家企业中标。联科发的起家可以认为是建设产业链的典型例子。联发科目前已成为世界十大IC芯片设计厂商之一,并且是中国内地手机厂商的第一大芯片供应商。采用产业链方式解决了许多技术和商业上的问题。在政府采购时需要多家企业,IBM让代理商去投标,很容易地满足了政策要求。联发科的产业链更是一石三鸟。信产部只管手机牌照,联发科只卖手机方案,不卖手机,信产部无法对联发科进行处罚。小企业拿到联发科的方案后即能生产,信产部只能去抓这些小企业。联发科因此避开了政策风险。售销和外壳也不是联发科的强项。在这方面,国内小企业也更容易了解用户需要,强项在于销售。两者实现了优势互补,迸发出强大的竞争力。小企业模仿国际品牌的产品,由小企业承担法律风险,联发科脱身事外。因此、联发科的成功是有其原因的。 产业链内部企业即存在合作,也存在竞争。竞争的内容之一是利润,如何分配整个产业的利润?郎咸平以芭比娃娃举例来说明利润分配。当我们制造出价值一美金的芭比娃娃,但是最后在美国沃尔玛的零售价格是9.99美金将近10美金。我们得到1美金,而且消耗大量物质。其余的9美金由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正是这六大环节创造出了九美金的价值,而这六大环节就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能够创造出最多盈余的环节。这些环节中最关键最赚钱的环节,几乎都不是我们中国企业所控制的。我们实际上都被分到附加值最低的,浪费资源的,破坏环境的,不得不剥削劳动的制造环节。 那个环节利润最高,完全是由竞争态势决定的,可以利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来分析。例如在产品制造环节,从表面上看没有油水可捞,然而台湾把OEM做到全世界,在生产技术上也实现了许多突破,拥有了核心竞争力。现在的产品制造也开始出现较高的利润,至少比初期高了很多。由于生产企业会同时接许多公司的生产定单,就很容易扩大规模,实现规模效应,采购和运输的费用降低,提高了效率。波音制造飞机,从外面采购发动机、机载设备等部件。波音赚了很多钱,发动机制造企业同样利润不菲。从总体来说,企业利润与对产业链的控制相关,谁能控制产业链谁就能获取高利润。 现在有多种控制产业链的形式。沃尔玛、国美、苏宁、家乐福控制终端实现产业链控制。联发科以核心技术控制产业链。海尔、联想以服务和品牌影响产业链。微软和Intel则以专利、技术、用户习惯来控制产业链。高通、ARM等以专利权来控制产业链。中国移动等以庞大的用户数为基础控制产业链。当然,这个问题展开又能说很多,就到此为止。 产业链内的企业互相竞争,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以联发科为中心的山寨机产业链就对原来的产业链产生巨大的影响,部分芯片厂家不得不关门歇业。以Intel和微软主导的IBM-PC产业链打败了以Apple公司为中心的产业链。现在彩电行业存在着等离子与液晶之间的竞争,这又是产业链之争,失败者不仅无法赢利,原有的投资也要打水漂。竞争的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技术、市场、资金、文化等。位于其中的企业则必须学会站队,选择决定了未来的生死。当然我们也可以同时在多个方向上压注,可无论做什么都是有成本的。 现有产业链的模式可以分为:蚁群模式、山寨模式、狼群模式、协作模式。 在蚁群模式下,群体完全遵守蚁后的指令,比如任天堂游戏、APPle电脑等。其它公司为他们编写软件,获得一点辛苦费,而大头却被他们所拿走。 在山寨模式下,群体与联发科之间表面上是伙伴关系,但是受后者的技术制约,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余地。不过也是各取所需,各有优势。 在狼群模式下,个体的自由度较大,PC产业链属于此类,Intel和微软是头狼。ARM和MIPS等产业链,基本类似。能过专利授权,使后来者快速跟进。 在协作模式下,各个体的自由度非常大,基本上是平等竞争。各有优势,不存在着绝对的优势。比如大卖场与大型家电企业之间的关系。 除此之后,还存在着其它的模式,比如业务外包,产品代理等等。 产业链进一步加强了企业之间的分工。在市场经济以前,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生产某类产品,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必需品。在产业链条件下,企业只对某类产品的某个环节起作用。产业链提高了效率,企业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依赖进一步加强。企业是否能成功不仅取决于自身力量,更多取决于外部环境和条件。现在的分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眼界,使之局限于很小范围内,真正是井底之蛙。下面不妨用一下笑话来说明。有句话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可惜,现在很多人是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忘记哪里见过一则故事,一个丞相问三个孙子吃的饭是哪里来的?一个说是由石臼里面椿出来的,一个说是有粮仓粜出来的,最后哈哈大笑说你们究竟不通是从大粮船里面卸下来的。
个人分类: 经济真相|32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剖析IBM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
law315 2010-4-26 13:39
【摘要】随着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各国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及其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手段。本文作者通过查阅繁杂的资料,系统总结出国际IT巨人IBM的知识产权管理经验,希望能给国内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以一定启示。   【关键词】IBM 知识产权管理   一、引言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与各行各业休戚相关,它要求每一个企业在各自领域作出努力,获取知识产品。从长远看,企业要生存发展,要想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间的竞争,也必须更多地依靠和运用知识产权来激励和保护自己,提高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来保护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国际IT巨人IBM相当重视科技研发和知识产权管理,每年花费在这方面的经费不下数十亿美元,而其对于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的选用和策略的制定更是相当系统和健全,本文作者阅读和搜集了大量IBM公司的管理运作资料,总结出IBM的知识产权管理经验,其中有许多值得国内企业借鉴之处。   二、IBM公司的集中管理模式   当企业管理的众多领域都在强调放权的重要意义时,IBM公司却在知识产权管理这一问题上秉承一直以来的高度集权模式。IBM拥有庞大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在总公司设有知识产权管理总部, 负责处理所有与 IBM 公司业务有关的知识产权事务。其知识产权管理总部内设法务部和专利部, 法务部门负责相关法律的事务;专利部门负责专利事务。专利部下设5个技术领域, 每一个领域由一名专利律师担任专利经理。由于 IBM公司是一个跨国集团公司,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美国本土主要设有研究所, 在欧洲、中东、非洲地区、亚太地区设有其分支机构。若没有设置分支机构的国家, 或是由该地区各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代理人管理;或是由邻近国家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 如亚太地区未设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国家, 由日本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统筹管理。同时, IBM公司知识产权总部对全球各子公司知识产权部门要求严格, 除向总部作业务报告外, 世界各地子公司的知识产权分部要执行总部统一的知识产权政策, 并接受总部功能性管理。   可见,IBM的知识产权管理可谓高度集权,层层细分,职权明确。这种集中管理模式表明IBM的知识产权部门在公司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和相当大的知识产权管理权限,这使得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的制定能够更多地体现该部门本身的意图,并使战略的实施不受太多阻碍,贯彻顺利。而在知识产权总部内部将知识产权管理划分为法务部和专利部的分工协调管理办法,使企业知识产权实现了职能化分类管理,各司其职,提高了知识产权管理的专业、准确和高效。此外,在全球众多研究所设立分支机构,并由知识产权管理总部统一管理,有效地实现了科技研发和知识产权管理的协调配合,使战略的制定更贴近市场,更贴近现实,提高了 IBM知识产权管理的执行能力,同时,也使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上下一致,连贯统一,无所偏差。   三、IBM知识产权的归属与管理   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一直是引发企业与科研人员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问题处理得好坏在一定程度上能直接反映出该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的优劣。目前,IBM对于知识产权的归属及管理是实行中央集中管理制,由总公司来集中管理此类事务。   一方面,在各员工和公司之间要签署一份有关信息、发明及著作物的同意书,其中规定,只要他是从IBM内部取得若干机密信息或是从以前员工完成的发明、著作等创作物中撷取若干信息来完成 IBM 的有关研究开发项目的成果,以及其因执行职务或为公司业务而产生的成果,都应该将这些成果的IPR 移转给公司。 另一方面,IBM各子公司都要和总公司签署一份综合技术协助契约,依此,总公司替各子公司支出研究开发的费用,子公司的研究开发工作如有成果,其知识产权必须转移给总公司所有。这样,总公司不仅拥有其员工移转来的知识产权,也有从全球各子公司移转来的知识产权,在量上而言,这是一笔可观的数字。进一步来说,当总公司与全球的其他企业缔结专利或与其他公司签署知识产权授权契约时,总公司也可通过再授权的方式,将相关技术提供给子公司。当子公司制造、销售产品,侵害到第三人之知识产权并遭遇诉讼时,总公司也出资协助子公司进行抗辩。有关商标之使用,原则上是由总公司集中管理,各子公司要使用时再由总公司授权。对于总公司的上述各种授权,各子公司以营业额中的一定数额支付给总公司,作为使用的费用。   无可否认,在各员工和公司之间签署一份有关信息、发明及著作物的同意书,这样做能有效地避免员工和企业之间产生知识产权的权属争议,并使员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职责和享有的正当权利,自觉遵守公司规定不侵犯公司的合法知识产权,在员工与企业间构建起一种平等地,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IBM各子公司和总公司签署的综合技术协助契约,又使总公司在肩负科研费支付义务的同时成为最后知识产品的所有方,分公司对该知识产品的使用只能由总公司以授权的方式许可其使用。IBM之所以采取这种高度集中,统一授权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正是考虑到子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相对有限,这种综合技术协助契约有利于总公司在不妨碍子公司知识产权合理利用的条件下,合法地对子公司的知识产权进行全面保护,维护IBM的整体知识产权权益,客观上也使公司的知识产品在更大范围内获得了流通和增值。   四、有效的激励机制   IBM公司深知企业创新的重要意义,为激励公司员工进行发明创造,他们设立了累积积分制的奖励方法,即对申请专利的发明人给予计分,1项专利为3点,同时可获1200美元奖励;点数累计达12点,再加1200美元奖励。刊载在技术公报的发明或发表论文,也计为1点。发明人若是在第一次申请即获专利,则可获首次申请奖,奖金1500美元。至于第二次以后被采用时,则每次发500美元的奖金,称为发明申请奖。上述制度在总公司及子公司都共同实行。另外,如专利权对整个公司有重大的贡献时,该发明人还可依其贡献程度的大小得到若干的奖金,此称为特别功劳奖。此外,公司每年举办一次盛大的科技发明奖颁奖仪式,100名获奖员工将分享300万美元的奖金。IBM总裁亲自硕奖,在精神和物质上鼓励发明者。仪式后,发明者可以度假3至4天,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   众所周知,知识产权制度的特点之一就在于赋予企业有期限的知识产权垄断权限,这就意味着企业不能一劳永逸,也迫使它们不断努力研发新的科学技术,而技术的创新说到底还是要靠尖端的科技人才。如何正确运用激励机制使研发人员的发明创造潜力被极大的挖掘出来,使他们努力为公司服务,成为各个企业管理层不懈钻研的问题,IBM的激励机制,真正激发了员工的创造热情,也使员工在服务公司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应该说,IBM的策略是人性化的策略,更是一项双赢的策略,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由此得以保证。   五、有关商业秘密的保护及管理   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IBM将商业秘密分为四个等级,针对密级来实施不同的管理制度。   依照机密与IBM 业务的关系、与 IBM 业务的施政方针的关系,有关业界竞争的影响度、是否为 IBM 产品技术上及收益上成功的关键等因素,IBM将商业秘密依次分为绝密、限阅、机密、仅内部使用四种。然后再依其等级,决定其复印、对外公开、对内公开、废弃、保管、资料传送时候的处理规定。例如:对外公开时,前三类的资料必须得到特定人员的同意;复印资料时,前二类的资料只有原制作单位才印;传送资料时,前二类的资料必须转成密码才可传送。为了彻底实施公司的规定,公司内部也设有自我检查制度,随时实施内部检查并指导员工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接受他人的机密资料也要得到特定人员的同意。至于接受机密资料的有关条件,则必须得到 IPL 以及法务部门同意。另外,未被指定为机密信息者,以及未限定保密期间者,如有碍于IBM的开发及销售,IBM 都会再加批示修改。   IBM如此细致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在国内的企业中是难以见到的,这种商业秘密分级管理方式明确了企业不同人员的商业秘密保护范围,以岗定责,减少了企业商业秘密的泄密途径,在预防阶段就做好了商业秘密的全面保护工作,通过企业内部制度显著降低了商业秘密外泄的可能性。同时,一旦发生泄密事件,彻查责任人也是有根有据,迅速妥当,这在内部惩治及迅速挽回损失方面意义尤为重大。借鉴IBM的分级管理办法,国内企业应该深刻反思自己的疏漏和漠视。当企业决心放弃专利申报而将知识产品作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时,就应该意识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在源头就加强保护,以严密的保密机制对相关责任人员施以应有的压力,保障企业的长远利益。   六、知识产权信息和管理战略的网络系统化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爆炸的世纪更是信息爆炸的世纪,信息资源已成公认的宝贵资源。如何利用信息节约成本,利用信息创造财富,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IBM公司是懂得利用信息资源的典范,其建立了知识产权网络系统(IPN),进行知识产权信息和战略管理。知识产权网络系统的不断成熟和规模的扩大,使IBM公司在2000年5月与网络投资公司(ICG)合作成立新的Delphion公司(http : //www . deiphion,cam)。Delphion咨询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一个企业内部的信息和知识,仅有12%在需要时可以很容易得到;46%的信息则以纸张和电子文件的形式存在,虽然理论上很容易实现共享,但由于数据格式不兼容,或纸张文件和电子文件转换困难,难以做到真正的信息交流;此外剩余的42 %的信息则存在于员工们的大脑之中。IBM公司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才建立了知识产权网络系统,以加强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目前,当IBM公司的研发人员或普通员工有了创新构思或研究成果时,他们就可以及时通过知识产权网络系统将它们报告给公司。公司的专门委员会通过评估,决定如何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这样,IBM公司就可以实现对创新信息及时、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目前,Delphion公司可以为IBM和其它公司提供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信息检索、考察、分析、跟踪等各种服务。通过Deiphion可检索到包括美国专利申请、美国专利许可、欧洲专利申请、欧洲专利许可、日本专利索引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PCT出版物等大量的专利信息情报。与此同时,Delphion还为IBM公司提供知识产权战略的系统智能分析,帮助IBM公司把从发明的提出到实现专利申请的管理过程缩短到3个月(一般企业为1年),使专利实施率达到30%(一般企业为20%)。   可见,Delphion公司的智能系统不仅帮助IBM公司节约了大量研发成本,缩短了研发时间,实现了公司内外的资源共享和及时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而且,Delphion公司的智能系统本身作为一项有市场前景的知识产品,在为其它企业提供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信息检索、考察、分析、跟踪等各种服务的同时,为IBM赢得了相当客观的收人,这也许是IBM投资知识产权网络系统之初所未曾料想到的。   七、结语   从国际IT巨人IBM系统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它是一项包含多种复杂管理元素的综合系统工程。制定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需要将各种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方式和措施结合运用,明确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的职责分工,统一知识产权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起集中统一、分类管理、简洁高效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国内企业应当学习IBM成功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根据自身条件建立符合自己企业长远发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明确企业知识产权的归属和管理,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完善商业秘密保护及管理,实现知识产权信息和管理战略的网络系统化,使企业通过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保护不断创新的科技产品,提升企业整体实力,迈入国际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张 瑶,浅谈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现代情报,2004年6月    熊 英,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借鉴,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年第9期    荣晓辉,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年12月     荣晓辉,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年12月    常 凯,国外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办法,电器工业,2002年1月    夏 刚,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科技广场,2006年10期    包海波,美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构成及其特征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第2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法院)   来自中国版权局、海关总署和知识产权局的有关官员以及中欧知识产权合作项目(二期)的项目官员代表也出席了论坛,并向企业界代表、欧盟成员国知识产权机构代表等介绍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中欧知识产权保护合作领域取得的进展。
个人分类: 知识产权|2189 次阅读|0 个评论
IBM MQ触发器触发进程
shipo 2010-4-21 13:26
假定定义好了队列管理器: MQ manager : MQ.ORANGE , 本地队列 MQ queue : QU.LOCAL ; (1)在进程里定义一个触发进程(例如 TrigGetMessage ),在应用程序标识处输入应用程序路径(例如 E:\Release\GetMessge.exe ); (2)建立一个启动队列 QU.INI 。启动队列也是本地队列,类型为 WebSphere MQ Default Initiation Queue ;将触发器控制设置为打开状态,根据应用需要选择相应的触发逻辑条件(例如,第一个、每个,深度); (3)打开本地队列 QU.LOCAL , 选择触发,在进程名称处输入上面建好的进程名 TrigGetMessage ,在初始队列处输入: QU.INI ;将触发器控制设置为打开状态,根据应用需要选择相应的触发逻辑条件(例如,第一个、每个,深度); (4)前三部分属于配置准备,现在要打开触发监控器,在cmd命令行里输入 MQSC 命令: runmqtrm -m MQ.ORANGE -q QINI (5)现在可以根据触发条件测试。
个人分类: 学习心得|5792 次阅读|0 个评论
IBM Watson Research Center
huangfuqiang 2009-12-16 19:34
主页 IBM researchers 著名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诞生的摇篮,原初推动IT产业发展的伟大公司。 Thomas J. Watson Sr. (1874 - 1956) Thomas J. Watson Sr. in mid-1920's 1874 born in Campbell, N.Y. 1892 began his career at age 18 as bookkeeper in Clarence Risley's Market in Painted Post, N.Y. Later, he sold pianos and sewing machines in the same village. 1895 took a job as a salesman with National Cash Register Company and later became general sales manager. 1913 married Jeannette M. Kittredge, daughter of an Ohio industrialist. They had four children. 1914 joined CTR (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 Co) as general manager. 1915 became president of CTR. After he was cleared of antitrust charges lingering from his tenure at NCR, Watson was promoted to president. 1924 CTR became IBM. 1937 became 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1956 died at age 82. President Eisenhower declared, In the passing of Thomas J. Watson, the nation has lost a truly fine American - an industrialist who was first of all a great citizen and a great humanitarian. Thomas J. Watson Jr. (1914 - 1993) Thomas J. Watson Jr. in 1939 1914 born in Dayton, Ohio. 1933 entered Brown University. 1937 graduated from Brown University and joined IBM as a salesman in downtown Manhattan. 1940-1945 served as a B-24 pilot in the U.S. Army Air Corps. 1941 married Olive Field Cawley. They had a son and five daughters. 1946 returned from war and rejoined IBM, within a year he became vice president and a member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1956 became IBM CEO. 1971 stepped down as chairman and CEO after suffering a heart attack. T. Vincent Learson became CEO. Watson said, This is a very sentimental moment for me, because I am stepping down from a job that I have valued more than anything in my life outside of my own family. Watson remained on the board and served as chairman of the executive committee. 1979 served as U.S. Ambassador to the Soviet Union until 1981. 1985 stepped down from IBM board. Watson retired at age 70, ending more than 70 years of Watson family leadership at IBM. He remained chairman emeritus and a member of IBM's advisory board. 1993 died at 79 in Greenwich, Conn.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legacy of his leadership can be summarized in just three words: IBM means service, says IBM Chairman and CEO Louis V. Gerstner Jr.
个人分类: 其它方面|6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IBM Thinkpad T43/T43P 详细型号资料
zhao1198 2009-12-7 17:40
IBMThinkpadT43/T43P详细型号资料一【转载】 (2009-10-15 16:23:07) T43-2668 CH9 12200元 Intel P-M 750 1.86GHz 512M/2G PC4200 DDR2 80G/5400转 ATI Radeon X300 64M DDR 14.1 SXGA 1400X1050 CD-RW/DVD 组合驱动器 V.92 56K Modem Intel PRO/1000 Gigabit Intel 802.11b/g 指纹 Thinkpad T43和Thinkpad T43P将选用Alviso芯片组设计,在处理器上选用533MHz总线标准的新款Pentium M 730/750/760/770,PCI-E显卡总线、DDR2内存模块以及SATA规范2.5寸硬盘.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Thinkpad T43产品将会改变原先Thinkpad T系列的设计思路,放弃独立显卡单元,而选用整合显卡单元,选用PCI-E架构的M22GL MOBILITY RADEON X300)、M24GL(MOBILITY RADEON X600)图形模块。 这点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T系列的图形性能,但是所带来的成本降低也将会增强T系列的市场竞争力。 14寸、15寸入门级Thinkpad T43部分型号资料 Pentium M processor 730 (1.6GHz, 533MHz FSB, 2MB L2 cache), 256MB, 40GB 5400rpm, 6-cell Li -Ion, modem, Gigabit, ESS, 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900 (整合图形单元) 14.1寸XGA屏幕 1871-11U Centrino b/g, DVD, Win XP Pro 1871-12U Centrino b/g, Combo, Win XP Pro 1871-13U Centrino b/g, Combo, FPR, Win XP Home 1871-16U Centrino b/g, Combo, FPR, Win XP Pro 15寸XGA屏幕 1871-22U Centrino b/g, Combo, Win XP Pro 1871-24U Centrino b/g, Combo, Win XP Pro, FPR 14寸商务级Thinkpad T43部分型号资料 Pentium M processor 750 (1.8GHz, 533MHz FSB, 2MB L2 cache), Win XP Pro, 40GB 5400rpm, 6- cell Li-Ion, modem, Gigabit, ESS 14.1寸XGA, 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900(整合图形单元) 1871-48U Centrino a/b/g, 512MB, DVD 1871-4BU Centrino a/b/g, 512MB, Combo, Bluetooth, FPR 1871-4CU Centrino a/b/g, 512MB, Combo, Bluetooth 14.1寸XGA, M22-64MB VRAM(MOBILITY RADEON X300) 2668-41U Wireless ready, 256MB, DVD 2668-49U Centrino a/b/g, 512MB, Combo 2668-45U Centrino a/b/g, 512MB, Combo, Bluetooth, FPR 14.1 SXGA+, M22-64MB VRAM(MOBILITY RADEON X300) 2668-4EU Centrino a/b/g, 512MB, Combo, Bluetooth, FPR 15寸商务级Thinkpad T43部分型号资料 Pentium M processor 750 (1.8GHz, 533MHz FSB, 2MB L2 cache), Win XP Pro, 512MB, 6-cell Li- Ion, modem, Gigabit, ESS 15寸XGA, 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900(整合图形单元) 1871-86U Centrino a/b/g, 40GB 5400rpm, Combo, FPR 15寸XGA, M22-64MB VRAM(MOBILITY RADEON X300) 2668-87U Centrino a/b/g, 40GB 5400rpm, Combo 15寸SXGA+ IPS, M22-64MB VRAM(MOBILITY RADEON X300) 2668-88U Centrino a/b/g, 40GB 5400rpm, Combo 2668-85U Centrino a/b/g, 40GB 5400rpm, Combo, FPR 2668-89U Centrino a/b/g, 80GB 5400rpm, Combo, FPR 14寸、15寸高端商务级Thinkpad T43部分型号资料 Pentium M processor 750 (1.8GHz, 533MHz FSB, 2MB L2 cache), Win XP Pro, 512MB, 40GB 5400rpm, 6-cell Li-Ion, modem, Gigabit, ESS 14.1寸XGA, 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900(整合图形单元) 1871-4AU Centrino b/g, Combo 14.1寸XGA, M22-64MB VRAM(MOBILITY RADEON X300) 2668-42U Wireless ready, DVD 2668-43U Centrino b/g, DVD 2668-44U Centrino b/g, Combo, FPR 14.1寸SXGA+, M22-64MB VRAM(MOBILITY RADEON X300) 2668-46U Centrino b/g, Combo 2668-4DU Centrino b/g, Combo, FPR 15寸XGA, M22-64MB VRAM(MOBILITY RADEON X300) 2668-83U Centrino b/g, Combo, FPR 15寸SXGA+ IPS, M22-64MB VRAM(MOBILITY RADEON X300) 2668-84U Centrino b/g, Combo, Bluetooth 14寸、15寸旗舰级Thinkpad T43部分型号资料 Pentium M processor 760 (2.0GHz, 533MHz FSB, 2MB L2 cache), Win XP Pro, 512MB, 6-cell Li- Ion, modem, Gigabit, ESS, M22-64MB VRAM(MOBILITY RADEON X300), Bluetooth 14.1寸SXGA+ 2668-71U Centrino a/b/g, 80GB 5400rpm, Combo, FPR 2668-72U Centrino a/b/g, 80GB 5400rpm, Multi-Burner, FPR 2668-73U Centrino a/b/g, 80GB 5400rpm, Combo 15寸SXGA+ IPS 2668-91U Centrino a/b/g, 80GB 5400rpm, Combo 2668-93U Centrino a/b/g, 80GB 5400rpm, Combo, FPR 2668-92U Centrino a/b/g, 80GB 5400rpm, Multi-Burner, FPR 2668-94U Centrino a/b/g, 60GB 7200rpm, Combo, FPR 15寸移动工作站级别Thinkpad T43p部分型号资料 Pentium M processor 770 (2.1GHz, 533MHz FSB, 2MB L2 cache), Win XP Pro, 15寸UXGA, 1GB, 60GB 7200rpm, 9-cell Li-Ion, modem, Gigabit, ESS, M24GL-128MB VRAM(MOBILITY RADEON X600), Bluetooth 2668-H1U Centrino a/b/g, Combo, FPR 2668-H2U Centrino b/g, Multi-Burner, FPR 2668-H4U Centrino a/b/g, Combo 2668-H5U Centrino a/b/g, Multi-Burner 14寸移动工作站级别Thinkpad T43p部分型号资料 Pentium M processor 770 (2.1GHz, 533MHz FSB, 2MB L2 cache), Win XP Pro, 14.1寸SXGA+, 1GB, 60GB 7200rpm, 9-cell Li-Ion, modem, Gigabit, ESS, M24GL-128MB VRAM(MOBILITY RADEON X600), Bluetooth 2668-G1U Centrino a/b/g, Combo, FPR 2668-G3U Centrino a/b/g, Combo 2668-G2U Centrino a/b/g, Multi-Burner, FPR T43-2668 44u 10400元 Intel P-M 750 1.86GHz 512M/2G PC4200 DDR2 40G/5400转 ATI Radeon X300 64M DDR 14.1 XGA 1024X768 CD-RW/DVD 组合 驱动 器 V.92 56K Modem Intel PRO/1000 Gigabit Intel 802.11b/g 指纹 T43-4DA 11900元 PM2 750 1.86G 512M 40G 14.1SXGA ATI X300 DDR2 64M 56K/1G /802.11b/g/红外 VGA/并口/USB2.0/S端子/指纹识别 DVD+CDRW 2.2KG T43-6CU 11900元 PM2 760 2. 0G 512M 60G 14.1 XGA ATI X300 DDR2 64M 56K/1G /802.11b/g/红外/蓝牙 VGA/并口/USB2.0/S端子/指纹识别 DVD+CDRW T43-6GU 12900元 PM2 760 2.0G 512M 80G 14.1SXGA ATI X300 DDR2 64M 56K/1G /802.11A/b/g/红外/蓝牙 VGA/并口/USB2.0/S端子/指纹识别 DVD+CDRW T43-2668 71U 12700元 Intel P-M 760 2.00GHz 512M/2G PC4200 DDR2 80G/5400转 ATI Radeon X300 64M DDR 14.1 SXGA 1400X1050 CD-RW/DVD 组合驱动器 V.92 56K Modem Intel PRO/1000 Gigabit Intel 802.11b/g 蓝牙/指纹 T43-2668 AZ3 10800元 Intel P-M 750 1.86GHz 512M/2G PC4200 DDR2 60G/5400转 ATI Radeon X300 64M DDR 14.1 XGA 1024X768 CD-RW/DVD 组合驱动器 V.92 56K Modem Intel PRO/1000 Gigabit Intel 802.11b/g 指纹 T43-2668 AL9 13800元 Intel P-M 760 2.00GHz 512M/2G PC4200 DDR2 80G/5400转 ATI Radeon X300 64M DDR 14.1 SXGA 1400X1050 DVD+DVDRW 组合驱动器 V.92 56K Modem Intel PRO/1000 Gigabit Intel 802.11b/g 蓝牙/指纹 T43-2668 AT4 13600元 Intel P-M 760 2.00GHz 512M/2G PC4200 DDR2 80G/5400转 ATI Radeon X300 64M DDR 14.1 SXGA 1400X1050 DVD+DVDRW 组合驱动器 V.92 56K Modem Intel PRO/1000 Gigabit Intel 802.11b/g 蓝牙/指纹 T43-2668 B97 12100元 Intel P-M 750 1.86GHz 512M/2G PC4200 DDR2 80G/5400转 ATI Radeon X300 64M DDR 14.1 SXGA 1400X1050 CD-RW/DVD 组合驱动器 V.92 56K Modem Intel PRO/1000 Gigabit Intel 802.11b/g 蓝牙/指纹 T43-2668 CH6 10400元 Intel P-M 740 1.73GHz 256M/2G PC4200 DDR2 40G/5400转 ATI Radeon X300 64M DDR 14.1 XGA 1024X768 CD-RW/DVD 组合驱动器 V.92 56K Modem Intel PRO/1000 Gigabit Intel 802.11b/g 指纹 T43-CH7 10900元 PM2 750 1.86G 512M 40G 14.1 XGA ATI X300 DDR2 64M 56K/1G /802.11B/g/红外 VGA/并口/USB2.0/S端子/指纹识别 DVD+CDRW T43-2668-CH8 11700元 DT750-1.86G/512M DDRII/40G 5400 RPM/DVD+CDRW/ 14.1SXGA(1400*1050)/56K/1000M/ 无线 网卡/64M/XPP/三年全球联保 /带指纹识别 T43-2668 EA4 10200元 Intel P-M 750 1.86GHz 512M/2G PC4200 DDR2 40G/5400转 ATI Radeon X300 64M DDR 14.1 XGA 1024X768 CD-RW/DVD 组合驱动器 V.92 56K Modem Intel PRO/1000 Gigabit Intel 802.11b/g 指纹 T43P-H2U 24500元 PM2 770 2.13G 1024M单根 60G 15.1UXGA FLEX VIEW ATI FireGL V3200 DDR 128M 56K/1G /802.11a/b/g/红外/蓝牙 VGA/并口/USB2.0/S端子/指纹识别 DVD+DVDRW 9芯 电池 2.97KG T43-2668 HH6 ¥13800 Intel P-M 760 2.00GHz 512M/2G PC4200 DDR2 80G/5400转 ATI Radeon X300 64M DDR 15.1 SXGA 1400X1050 DVD+DVDRW 组合驱动器 V.92 56K Modem Intel PRO/1000 Gigabit Intel 802.11b/g T43-2668 IVP 12600元 Intel P-M 760 2.00GHz 512M/2G PC4200 DDR2 80G/5400转 ATI Radeon X300 64M DDR 14.1 SXGA 1400X1050 CD-RW/DVD 组合驱动器 V.92 56K Modem Intel PRO/1000 Gigabit Intel 802.11b/g 蓝牙/指纹 T43-NK4 13450元 迅驰DT750-1.8G/512M DDRII/80G/DVD+DVDRW/14.1SXGA/Centrino 802.11b/g/64 M/56K/1000M /XP/三年 802.11B+G/USB2.0/指纹识别
个人分类: Computer|7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IBM超级电脑“蓝色基因”完整模拟猫大脑
dema1947 2009-11-25 10:22
使用144兆兆字节内存,科学家模拟的猫大脑皮层包含10亿神经元和10兆神经元突触 翻译:马德 原文作者:Jeremy Hsu 原载:《大众科学》杂志网站( http://www.popsci.com ) 英文原址: http://www.popsci.com/technology/article/2009-11/digital-cat-brain-runs-blue-gene-supercomputer 图片说明:模拟猫脑下一步是人脑?(IBM) 在人们的印象中,猫总是那样神秘,自信,那么风度翩翩。但是这一印象就要被科学家研制的一台模拟猫大脑的超级电脑打破了。这台电脑用144兆兆字节内存建立了一只小猫的数字化大脑智能模型。 IBM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这台注册名称叫蓝色基因(Blue Gene/IP)的超级电脑,建立了猫的大脑皮层模型。目前这台电脑的功能在全球超级电脑中排列第四。在此之前,他们已经于2007年完整模拟了一只大鼠的大脑皮层,这一年他们还建立了可以模拟1/100人脑功能的数字模型。 这具猫脑数字模型的运行速度目前只相当于真猫大脑实际运行速度的1/100。而据PhysOrg网站( www.physorg.com/ )报道,IBM的研究人员通过一个称为蓝色项目的新计算程序绘制了人类大脑内部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组织节点的系统连接图。然后这个研究团队建立了猫的大脑皮层模拟机构,其中包括10亿脑细胞和10兆认知神经元突触,信息的传递和连接就在这些神经元中间进行。 在瑞士,一个独立的科学研究小组利用IBM的一台超级电脑进行了他们的蓝色智力课题研究,在他们所建立的大鼠脑数字模型中,模拟神经细胞已经开始生成自组织神经系统。这个研究小组期望能够在十年内建立人脑的神经组织数字化模型。 另一个更新的研究项目来自斯坦福大学,试图利用很小的装置再现人类纷繁复杂的思维模式,这个装置被称为神经网(Neurogrid)。与传统的超级电脑不同,神经网不需要以大量的能源作为动力,它只要20瓦特的功率就可以使人脑模型连续不断地运行而这不过是一只昏暗的小灯泡所需要的能量而已。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16: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