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钥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生活(2)-钥匙
热度 1 郑玉峰 2012-4-25 18:41
前几天老爸把钥匙丢了,我就从家按照他的走路路线找到附小和蓝旗营的车站,那天还下着雨,很是焦急,然后沿路细致第问了保安、交通协管员、门卫,每问的时候都希望出现奇迹,结果没有奇迹产生。今天早上出门到了小区门口打车,结果见到地上一串钥匙,估计有人下出租车从兜里落出,现在真的体会到丢钥匙的人的焦急了,好不犹豫地捡起来交给了小区的保安。希望丢钥匙的人会想到问保安。。。
2568 次阅读|2 个评论
连续三天忘记钥匙
热度 1 csiro 2012-4-18 16:42
今天在路上说,该不会跟前两天一样,把钥匙忘记了吧。结果中午吃饭,关上门,钥匙忘记办公室了。 打电话让安全人员开门,人家见到我就说,你钥匙丢掉了吧? 没有呢,只是千头万绪,结果把最基本的事情忘记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04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把钥匙同时开两把锁
热度 2 wuhao311 2012-2-20 09:05
10月13日,美国顶尖科学杂志《细胞》在线发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蒋争凡团队的人体免疫系统最新研究成果——STAT6蛋白竟然同时参与“开启”两类完全不同的免疫途径,犹如一把钥匙同时打开两把锁! 偶然发现的震撼成果 故事要追溯到两年前。 2009年一个秋夜,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一年级学生陈慧慧正在实验室作最后一搏。她心里明白,如果这次尝试再不成功,手中的课题可能就此搁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最后结果即将显现。 “不会吧?”当陈慧慧看着意料之外的结果时,不知兴奋和吃惊哪个成分更多一些。当她回过神来,立刻冲到导师面前报告。作为导师的蒋争凡虽然见多识广,但也瞪大了双眼,露出了同样的表情。 陈慧慧没想到,这个关键的节点实验,最终居然引出了复杂免疫系统研究的一个惊人发现。该研究表明,原本认为在获得性免疫信号通路中起作用的细胞转录因子STAT6,可以被天然免疫中起关键作用的激酶-TBK1磷酸化,从而调控细胞的抗病毒反应。陈慧慧由此与团队内另两位作出突出贡献的同事——孙辉和游富平并列成为《细胞》所发表文章的第一作者。蒋争凡列名通讯作者。 “这个发现揭示了一条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相联系的新通路。”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给予这一成果高度评价。 《细胞》杂志审稿专家则认为,这项研究“无疑是非常新颖和令人感到兴奋的”。 神奇的免疫系统 人体有两类免疫系统: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发现得较早,例如“人痘”、疫苗,都是为这套系统“量身订做”的;而天然免疫,直到1998年后才真正开始被人们逐渐认识。 蒋争凡解释说:“天然免疫是多细胞生物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 ‘侵略’的第一道屏障,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都可在病原微生物感染后,激活天然免疫反应。” 它们虽然专项业务能力不高,但十八般武艺样样行。一旦发现入侵的病原体,马上进入活化状态并投入战斗。 为了更有效地抵抗感染,高等生物(脊椎动物)发展并产生了更专业、本领更强的获得性免疫系统。天然免疫系统除了“对敌战斗”,还会把入侵者“拍照存档”,而由T细胞和B细胞作为主要构成的获得性免疫系统,在接到告急后会第一时间研究入侵病原的本领和特点。之后,马上开展“专业培训”。因为知己知彼,它们往往一击制胜。 胜利之后,这套系统还会留下少量“战斗英雄”继续巡视,一旦遇到同类病原,马上将其扼杀于摇篮,响应快、效率高。不过,它们却对其他类型的病原视而不见。 真实的免疫系统研究起来远比描述它要复杂得多。不过陈慧慧和一干师弟师妹早已被它吸引住了,“能在如此复杂的体系中有新发现,将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找到STAT6 以往的研究发现,活化后的STAT6可以调节大约150种与获得性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因而被认为只在获得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它其实本不是蒋争凡“碗里的菜”。然而,2008年课题组的一个新发现改变了他们对STAT6的认识。 镜头切回2007年。当时,蒋争凡课题组利用“cDNA表达文库”进行功能性筛选时,发现了“ERIS”这个定位于内质网的分子,在短短半年内,先后被中外三个不同实验室追踪到,其中武汉大学教授舒红兵将该蛋白命名为MITA。 这些实验室的研究同时发现,ERIS/STING/MITA对细胞内由核酸物质(如DNA)激活的天然免疫反应至关重要。这条通路除了在人体抵抗病毒感染中很重要外,还有可能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而研究与ERIS相关联的蛋白对于阐释这个重要的免疫通路将有重要意义。正因如此,蒋争凡实验室在发现ERIS后,便紧锣密鼓地去寻找它的结合蛋白。 负责这项工作的是博士生孙辉和游富平。通过 “酵母双杂交”实验,他们分别多次发现STAT6竟与ERIS有相互作用。那么它又是如何调控天然免疫的呢? 此时,STAT6被交到了陈慧慧手上。课题组起初认为,STAT6可能以与已知相近的方式在病毒感染引发的天然免疫反应中起调控作用。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他们决定从已知的STAT6“靶蛋白”入手。 然而,在病毒感染的刺激下,STAT6与这些靶蛋白不再“亲密接触”。三四个月内,陈慧慧尝试了非常多的靶蛋白,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当时我都建议她先放弃了,这无异于大海捞针。”蒋争凡大笑,“幸亏她没听我的。” “当时连相关的实验试剂都没有买,用的是公司赠送的‘试用装’。”陈慧慧说。 峰回路转 “没想到在天然免疫中特定的病毒感染信号通路下,‘Y641’位点真会发生在经典通路中出现的‘磷酸化’。”蒋争凡梳理着自己的思路。 蒋争凡敏锐地感到,STAT6在天然免疫抗病毒机制中,肯定有一套与已知机理有关却又完全不同的调控方式存在,只是他们没有找到方向。 “恰恰此时,我们的基因芯片样品准备齐了。”陈慧慧说,“从整个基因组入手,可以找到STAT6在天然免疫信号通路中调控的基因,把它们甄别归纳,就可以倒推STAT6的调控机理。” 2010年春节假期未过,陈慧慧被导师从浙江召集回来——基因芯片结果表明,病毒感染后的STAT6主要调控在天然免疫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类基因,而非经典的获得性免疫基因。 “此后的研究顺理成章。”蒋争凡介绍,“最终发现,STAT6在Y641、S407位同时发生磷酸化,调控天然免疫;而对获得性免疫反应,STAT6不在S407位发生变化。” 接下来,课题组从基因、蛋白、细胞到小鼠多个层次进行了大量实验,完成了对“ERIS-TBK1-STAT6”新信号通路的系统研究。 基础的意义 10月3日,201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了科学家发现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贡献。其实,天然免疫离我们并不远,有时还很近很近。 以2003年非典病毒肆虐为例,研究清楚天然免疫的信号通路,或许能让病人免于死亡威胁。 原来,病人感染的病毒在病人肺部大量繁殖,天然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消灭,而获得性免疫需要“培训”时间。于是,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只得不断发出命令,大量繁殖巨噬细胞等,并激发自身强烈的炎症反应,以让更多免疫细胞集结肺部。不过,天然免疫过度反应导致的包括肺功能衰竭在内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因而,对非典的治疗,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抑制反应过激的免疫系统。 如果基础研究将这些通路研究清楚,针对关键信号分子设计药物,暂时抑制过激的免疫系统,或许,痊愈后病人将不会留下使用传统激素导致的严重后遗症。 “总之,这项研究将为科学家进一步认识免疫系统如何抗御病原微生物感染机制提供新思路,最终造福人类。”蒋争凡说。
2188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的研究生其实非常“聪明”!
热度 20 wangxh 2011-12-30 13:27
俺一直认为俺们2.5流学校的研究生跟他们的老师/导师一样笨,看来俺完全错误了,部分研究生还是非常有智慧的,起码令倔人自叹不如啊! 由于俺一般情况下早上上班比较早,经常碰见打扫卫生的师傅进行每天的第一次清扫。师傅经常对俺说“老师,你们的实验室没有锁门”,已经有N次了。每次俺心里都怪罪我们组的研究生,并且批评、数落、教育一番,最近俺终于揭开“谜底”。 为了让研究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做实验、看书、读文献、开展文体活动以及谈恋爱等正当营生,俺把家里淘汰的全自动小天鹅洗衣机拿到实验室供研究生使用(虽然坏过三次,但都是比较快的修好)。我们大组共有四五位导师,研究生动态有20多人,应该说洗衣机的确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放洗衣机的实验室有两个门,平时只开一个,而且也只有这个带锁头。在这个实验室做实验的学生自然都有钥匙。 看,聪明至极的研究生来了,悄悄地打开另外一扇门的插销,然后又轻轻地离开。等到实验室里一天的工作结束后,研究生们撤了,“他”又来了,带着要洗的衣服,进行操作——实际上很简单,全自动嘛,只要插入电源、打开水龙头一切OK,就等着收衣服即可。万一有人撞见,我们组的研究生也会认为是谁的朋友而已,不会过多干涉的。用洗衣机俺倔人是没有意见的(实则这几年一直这样供“ 大家 ”使用),但“他”不应该用完后经常不锁门呀!做实验的小工具、小零碎丢点也没什么,只要有人认为有用别浪费、糟蹋了亦可。但实验室里毕竟又是酸又是碱、又是有毒又是有害的,万一引出祸端就不好玩了!学校每年组织两次化学试剂安全保管、使用大检查,学院领导与总支书记更是每次亲临各实验室检查,怕的是学生发生安全问题。【 近年来这样的事故可不是闻所未闻吧 ?】 有的研究生说,“感觉好像有时候有人在那个实验室住,但不能确定。”学校规定是不许在实验室住宿的。俺虽然没有发现有人在实验室住的迹象,但的确撞见几次有个男生带着女生在洗头发...... 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俺和几名研究生把洗衣机搬到了他们的电脑室——可不能认为俺倔人小气哟。呵,还别说,这一招挺灵,实验室的那扇门再也无人去麻麻烦烦地开了...... 用洗衣机不是什么大事儿,即使用坏了也没什么,最多花上一二百块钱修一下嘛,但折射出的问题还是应该注意的。另外俺想如果同学们把这些聪明才智都用到实验上、论文上该有多好呀!
个人分类: 心之悟|9795 次阅读|27 个评论
[转载]优秀驾驶员开车技巧与必备
麦立强 2011-11-29 20:06
一、开车技巧 行车安全的基础是技术和经验 1、上车先看车 上车前绕车转一圈,看车的外况、轮胎、车底下有没有漏油漏水。一个星期还得揭开盖子检查一次机油、冷却水、刹车油。 2、点火步骤 拉紧手刹(防备滑动),离合器踩到底,空档,不踩油门(加速踏板),转动钥匙到Ⅱ档后停6秒钟,让汽车电子系统上电自检,启动润滑系统,然后继续转动钥匙到Ⅲ档点火。点火成功后,挂一档、松手刹、慢抬离合、加油、出发。 3、开车先热车 电喷车几乎不用热车。这里热车是指启动润滑系统。停车超过3小时,发动机点着火后,怠速10秒以上,转速表下降到1000左右,再发车。北方严寒天气适当延长怠速热车时间。 4、一档起步 轿车变速器设计偏重于速度。如果勉强用二档起步不仅会增加发动机的负荷,而且会导致离合器早期磨损,所以轿车无论排量多少,都应一档起步。 5、平稳换档 换档要做到两点:一是车速达到了所换档位的车速范围;二是抬离合器时,抬到“联动点”处暂停(不是慢,而是停!),同时稍加油,感到车有向前的力量了,再轻抬离合器。这样操作,平稳、顺畅、不抖动。 6、踩准脚刹 为了保证紧急关头踩准脚刹,一定要固定右脚跟的位置。以脚跟为园心,脚掌向前踩脚刹,向右踩油门。平时只要路面略微有情况,右脚掌立刻放到脚刹踏板上,进入准备状态,确保万无一失! 7、带档刹车 加油时发动机产生牵引力,带挡刹车时发动机产生制动力,并且能控制两个驱动轮同步,防止刹车时跑偏。特别重要的是,空档时刹车助力器的辅助力会大大降低。所以任何情况下都要带档踩刹车,当车快要停下时,再踩下离合,退到空档,以防憋灭火。 8、刹车 先看后视镜 刹车前要看一下后车距离,如果太近,并且自己与前车还有一定的距离,就稍微松一点刹车,避免后车追尾。 9、时刻掌握脚刹状况 上路提速前轻点一下脚刹,行驶时间长了轻点一下脚刹,下坡前轻点一下脚刹,接近路口、道口前轻点一下脚刹。做到时时掌握脚刹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刻用减档和手刹减速停车。 10、公交车站有危险 公交车靠边进站后,经常有乘客下车后急急忙忙向马路对面跑。个别公交出站时不打转向灯,突然上路。 11、前车突然让路有危险 正常行驶中,前车突然让路,千万不要往前超车,前面可能发生紧急情况。 12、不要靠近路边停着的汽车 停在路边的汽车随时可能打开车门,在行驶时要与路边的任何汽车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如果避让不开,鸣笛提示后减速通过。 13、向路的中间靠 在双向混行车道行驶时,尽量离路边的自行车和行人远一点,往路的中间靠,因为对面的车彼此能看到,而路边行人和自行车是背对你的,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 14、超车减档提速 行驶中超车,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拖延。看准空位子,迅速提高车速超车。如果车的负载较重,要减一个档位后加油,增大发动机的牵引力,实现超车。超车肯定费油、费车,徒增危险,能不超最好不超。 15、不能超车的5个地方 在非高速公路上行驶时:①弯道不能超车,②坡路不能超车,③过桥不能超车,④前方有路口、道口不能超车,⑤对面200米以内来车不能超车。 16、不要跟车的4个地方 ①不要跟在外地车后面,突然停车问路,②不要跟在长客车后面,突然停车捡人,③不要跟在出租车后面,突然招手急停,④不要跟在大货车后面。突然警察叫停。 17、过路口一定要减速观察 过所有的路口都要提前减速,是绿灯也要减速!防备横向路面来车闯红灯高速强行通过路口,如果你正走到路口中央,如何躲避?大家都看过央视播出的交通监控录像了吧?越是夜间越危险! 18、路口左转绕大弯 汽车在路口左转弯时,很多驾驶员有抄近走的习惯,把车直接开过去,占了左边的车道。如果左边车道有车急行,就有危险! 19、过弯道规则 进弯道前先减速,弯道过半后再加速,又快又稳。如果入弯过快,然后又踩刹车,很容易甩尾或侧翻。 20、谨慎鸣笛 突然鸣笛,可能使过路行人惊慌失措,乱跑乱撞。特别是有小孩过马路的时候。应该减速慢行或停车等待。 21、看不见就鸣笛 行驶中只要视线受阻,看不见前方路况,比如在道路的拐弯处有高楼高墙,有建筑围栏遮挡,或在山路急转弯处,必须减速、鸣笛。必要时还要打远光,提示对方避让。要防备那里突然跑出人或汽车! 22、高速紧急,只踩刹车 高速行驶时转向极其灵敏,略动一点就产生很大转向。如果发生紧急情况,用习惯手法打方向盘,相当危险!所以,高速行驶中突发紧急情况,宁肯只踩脚刹减速,不要乱打方向盘再增加危险。 23、高速公路的积水 大雨后高速公路上常有积水,如果躲不开,通过时用力握紧方向盘,保持匀速直线行驶。千万不要有转向和刹车的动作! 24、下坡带档 下大岭、下大坡时,不能长时间使用脚刹减速,因为刹车片会发热、损坏、失效。应该事先选挂低速档3档或2档,限制速度下坡。 25、延时熄火 汽车长时间高速行驶发动机处于高温状态,这时停车后立即熄火,将对发动机有伤害。正确的熄火方法是,让发动机在怠速状态下运转二分钟左右再熄火。 26、方向盘锁死 “方向盘锁死”现象是一种保护功能。在停车熄火拔出钥匙后再转动方向盘,则方向盘被锁住,具有简单的防盗功能。解除的方法是插入点火钥匙,扭动钥匙点火的同时转动方向盘,则自然解锁。 27、拉高转速 发动机是按照较高转速设计出来的,如果长时间低速工作,会造成燃烧不充分,加速积碳,进一步造成燃烧不充分。行车时不妨常常拉拉高转速,让高温烧掉积炭。 二、停车技巧 停车有技术,也有艺术。 1、停车的基本原则 停车要考虑自己进出方便,还要考虑别人进出方便,更要考虑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2、等信号停车 一分钟以上的等信号停车,应该熄火,符合节油、环保。一分钟以内等信号停车,可以不熄火、空挡、拉手刹,但是千万不能带档。 3、路边暂停要打转向灯 在路边暂时停车时,一定要提前打开转向灯,并且观察后视镜,确定没车、没行人时再靠停。停车地点必须是允许停车的,又不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4、路边起步要打转向灯 靠路边暂停后又要开车时,要全面观察路况。不仅看后视镜,还要转过头看。一切正常后,打开转向灯,鸣笛、上路。 5、路上暂停别跟前车太近 堵车或等信号灯停车时,至少要留出可以一把掰出去的距离,以防前车故障,自己也被夹在中间出不来。 6、车头朝外 无论在哪里停车,尽量车头朝外停,一是走的时候方便,二是有防盗功能。偷车贼如果只有偷一辆车的机会时,偷车头朝里的。 7、车停明处 走亲访友夜晚临时停车,要选明亮、宽敞、无障碍、视距远的地方停,千万不要往阴暗的角落里藏。长时间或整夜停车一定进车场。 8、高楼窗下不安全 有人从楼上往下倒垃圾、摔瓶子,刮大风时楼上花盆、广告架会掉下来,停车要离开这些危险区,比如停在没有窗户的楼堵头山墙下边。 9、车里别放什么东西 车内物品收藏好,从车外能窥见的部位不能有他人感兴趣的东西。放了一个空皮包,可能被砸碎风档玻璃! 10、路边顺向停车技巧 路边顺向只有一个车位时,只能选择倒车入位。方法:向前开,让自己的车尾与前车尾对齐。两车相距1米,停车。原地往右打足方向盘,成45?角慢退。当自己车头与前车车尾成一直线时,迅速将方向盘向反方向打足,慢退,车就基本能停好了。 11、路边横向停车技巧 车向前开到自己的车尾与右边汽车车头的右侧成一直线,两车相距1.5米。原地向右打足方向盘,慢退。当车尾进入档口后,快速回正方向盘,并且迅速观察左右两个后视镜,调整车的左右距离。以两侧的车或地面划线为参照,摆正方向,退到停车位。(“打足方向”,是最大量的意思。液压助力打到底的时间不要超过15秒。平时一般用不了这么长时间,如果打到底用的时间长了,可往回带一点,然后再打,反复操作。) 12、停车场内停车 停车场内往往是倒车入位,车头朝外。 13、高速公路停车 特殊情况下需要停车,要停在最右侧应急车道内, 并开双闪灯, 三角牌放在车后150 到200米处,一定不要偷懒,50米以内等于没放。如果前方有情况需要排队停车时, 所有人员要暂时离开车辆,撤到护栏以外,以防后面来车追尾。 14、上坡路边停车 如果路边有路沿,将车驶近路沿,前轮向左打一定角度,停车、熄火、挂1挡、拉紧手刹。让右前轮后部接近或紧靠路沿,防止汽车沿坡倒滑。 如果路边没有路沿,将前轮向右打一个比较大的角度,避免汽车沿坡倒滑后驶入道路中央。如果路边有可用的砖石,检过来塞上。离开时别忘了送回原处。 15、下坡路边停车 如果路边有路沿,将车驶近路沿,将前轮向右打一定角度,让右前轮前部接近或紧靠路沿,防止汽车沿坡顺滑。然后停车、熄火、挂倒档,拉紧手刹。 如果路边没有路沿,将前轮向右打一个比较大的角度,避免汽车沿坡顺滑后驶入道路中央。如果路边有可用的砖石,检过来塞上。离开时别忘了送回原处。 三、使用车灯技巧 汽车上所有的车灯都由电瓶供电,电瓶的电是汽油转化的。无效使用车灯浪费汽油,损耗灯泡,损耗灯壳。灯泡是易损件,应有备件,随时更换。 1、夜行照明灯,俗称"大灯" 大灯有远光、近光两种形式。在市区有路灯的道路上用近光,在无路灯道路或高速公路行驶时开远光。通过路口或者超车时,交替变换远近光来提示。 2、夜行示宽灯,俗称"小灯" 用来在夜间显示车身宽度和长度的,提示其他车辆和行人看到自己。当你从后视镜看不清楚后边的时候,就该点亮小灯,包括下雨天。 3、转向灯 应在转弯路口前100米左右时打开。开得过晚会使后面尾随车辆、对面车辆、过往行人思想准备不足,忙中出错。在红绿灯道口排队等待转向时,只要不是排第一,就不需要长时间闪烁,等车可以转弯移动时再闪不迟,否则费电费灯,跟在后面的司机晃得心烦。 4、刹车 灯 刹车尾灯用来告知后车要减速或停车。如果有故障极易造成后车追尾事故。刹车灯的双尾灯泡功率比一般小灯泡要大许多倍,会产生高温,长时间踩着脚刹,会让刹车尾灯长时间点亮,影响使用寿命,浪费电。 5、雾灯 可以帮助驾驶员在雾天提高能见度,告示对面来车,互相避让,安全会车。所以,雾天行驶一定要开雾灯,决不能用小灯取代。雾灯的功率通常为55W/盏,与大灯相似,但散热空间远不如大灯。所以,停车后一定立刻关闭,防止过热,烤坏灯罩。 四、省油技巧 1、控制最佳转速 行驶中,一般电喷车的发动机转数在2200-2500左右最合适。不论在哪个档位,均保持发动机转数在2200-2500左右。过低转速车走不动,耗油不走道,还伤发动机;过高转速增加无效油耗,也伤发动机。 2、保持最佳车速 最省油的行车状态是匀速直线行驶,最省油的车速小排量车是时速60-80公里,中排量车是80-100公里0。 3、控制换档转速 换档时要比正常行驶状态略微多加一点油,让转速表达到2500多一点。如果低于2000转时换档,换档后速度还要往下降,有脱档的感觉,还得加油找回来,反而要多耗油。 4、不变道、不超车 在路上一会儿变道,一会儿超车,一会儿急加油,一会儿急刹车,费油又费车,危险系数提高了好几倍,非常不值得、不必要。自家车行驶时切记尽量不变道、不超车,保持中速、匀速行驶,安全省油。 5、不要狠刹车 如果前面需要停车,应该提前收油,带档滑行减速,而不是冲到跟前狠刹车。刹车实际消耗的是宝贵的汽油,刹的越狠,浪费的越多。 6、走好路,走车少的路 如果想走的近路堵车历害,车速很低跑不起来,油耗反而很大,还不如找一条绕远但路面好的路,省油省车。 7、满胎压 确保轮胎气压正常。轮胎气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耗油量。汽车轮胎的压力要严格按各车说明书的要求执行。夏季为防止路面高热,特别是跑长途时轮胎发热,轮胎内气体膨胀,压力增加许多,可略减一点气压,减10%。 8、半箱油 减轻车身重量,就是降低耗油量。不要装了满满一箱油在市内跑近道,这就是“油耗油” !考虑到汽油泵装在油箱里,靠汽油散热降温,所以如果不出远门,保持半箱油最好。同时,车内一定精简,少一分重量,省一分油。 五、雪天驾驶技巧 北方寒冷冬季的驾驶困难主要有两点,一是气温低,启动困难;二是路面滑,方向和刹车易失控。气温在-20癈左右发动露天停放的电喷汽车,没有遇到过困难,但是接近-30癈,常常发动不起来,特别是电瓶电不足的时候。 1、上车前清霜雪 上车之前清除汽车前后风挡、灯罩、后视镜上的霜雪,清理脚底的积雪。重点是脚刹踏板不能沾上冰雪打滑。再查看防冻液、机油、轮胎。 2、严寒天气发动汽车 空档踩下离合,不踩油门,瞬时打火不打着,每次间隔10秒以上,最少打3次。目的是启动润滑系统。打着火以后,仍空档踩离合,怠速热车。1分钟以后松开离合,若着不住,再踩一会。直至着住火后,松开离合,继续怠速热车1-2分钟。 如果忙活半天还是打不着火,而且电瓶没电了,就别再打了,电瓶受不了啦!有三种选择:一是借它车电打火,二是换电瓶,三是拖到维修部。 3、冰雪路面起步 在又硬又滑的冰雪路面起步,挂2档,小油门,抬起离合器到联动处,略停一下,微抬起一点,车如果动了,继续抬起来,缓加油,走车。如果车轮打滑走不起来,就踩下离合踏板,改挂1档,然后再抬再踩,让汽车前后晃动,逐渐扩大前后晃动的幅度。几次后,看准汽车向前晃动时,抬起离合踏板,走车。如果还是走不起来,那么看车后有多大距离,向后倒退一点,再试,往往都能成功。最后,还是走不起来,就要清理驱动轮下的冰雪,或垫砂土等,麻烦一点了。 4、松软雪地起步 刚下的松软积雪达到10厘米以上时,停车后再起步,也要挂2档,小油门,慢抬离合,慢慢起步。要点是让车轮慢慢转动,千万不要转快了。如果按通常操作,车轮会打滑空转,反而走不起来。如果雪地打滑走不起来,就往后退一点再试。实在走不起来,就要人推了,或者清理驱动轮下的雪,垫沙土等防滑物。 5、低速度 行驶中,在没有把握的光滑路面,速度控制在20-30 公里左右,进入有车辙的正常通行道路,时速可达40公里,见到除雪后的黑色路面,可正常驾驶,但要时时注意可能突然出现的冰雪。 6、缓加油 在光滑冰雪路面行驶时,加油要轻、缓,加急了车轮空转打滑、方向失控。 7、不空档 在冰雪路面行驶时,更不允许挂空档滑行。特别是下岭下坡时,一定事先挂低速档,稳妥行驶。 8、巧减速 在光滑冰雪路面行驶,从高速减为低速时,不能急收油、不能踩脚刹!只能用逐步减档的方法来减速,利用发动机低速档的制动力进行减速。速度很慢了才能收油、空挡、踩脚刹。如果你不知道冰雪路面的刹车方法,抬起油门踩脚刹,后果不堪设想! 9、慢转向 转向也要先减速,然后慢打方向盘,适当加大转弯半径。转向操作要均匀和缓。方向盘打急了不但不拐弯,反而使转向轮打滑,失去方向控制。 10、走沟槽 车轮选择走冰雪路面上的顺向沟槽或车辙,起码有一个车轮走在沟槽或车辙里,以防侧滑。大雪覆盖没有车辙的地方千万不能去。 11、保持距离 在冰雪路面,汽车随时可能无规则打滑,应尽量远离其他人和车,防范未然。 12、打滑失控怎么办 摆脱冰雪路面失控打滑状态,不是踩刹车,反而是点击油门,用间断加油提速的方法,让驱动轮找到作用点,恢复驱动能力,从而恢复汽车控制方向的能力。 六、雨天驾驶技巧 雨天驾驶的危险主要有三点,一是雨水和泥泞使车轮打滑,二是排气管进水熄火,三是雨水使制动系统失灵。 1、雨中制动要提前 泥水路面的制动距离最大的能达到正常路面的3倍!雨天刹车不灵了,慢点悠,提早刹车。 2、不要降低胎压 有人每逢雨季,就将胎压降低一些,希望增加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防滑。这样做恰恰适得其反! 增加接触面积就降低轮胎单位面积对地面的压力,使排开轮胎与地面之间水膜的力量减弱,使轮胎更容易打滑。因此,降低胎压不能防滑,增加胎压反而防滑。 3、地面未湿透时更容易打滑 胎纹可以有效排开水膜,但是不能有效排开泥膜。刚下雨时,路面的尘土还没有被雨水冲走,这些尘土吸收了雨水后,变成胶体状的泥膜,使轮胎更容易打滑。所以在刚下雨、路面未湿透时也要当心。 4、视线不清要停车 在大雨中开车视线不清是最大的隐患!在暴雨中即使雨刷高速摆动,也无法拨开玻璃上的雨水,使你无法看清前方。这时,你最好赶紧靠路边停车等待,同时打开双闪灯。 5、打雷不下车 即使闪电击中汽车,电流会经车身表面传到地面,车内反而安全。不过车窗一定要全部关紧,收音机的天线一定要收起来。 6、过积水路段 路过积水路段时,观察其他车辆行驶的情况,确保避开深坑、闇阱等障碍物。当积水淹没排气管时,还要防排气管进水。为此,必须在入水前挂上低速挡,稳住大油门匀速直线开过去。为防止排气管进水,入水后不能收油;为防止驱动轮失去牵引力,中途不得换档;为减少行进中的阻力,要保持匀速直线行驶。如果因收油排气管进水憋灭火,甚至气缸进水,决不可再打火了,只能靠救援。汽车经过积水路段或在暴雨中行驶后,制动摩擦片进水能使制动失效。可采用低速行驶中同时踩油门和脚刹的办法,让刹车片发热排掉水分。 7、自动档汽车涉水技巧 自动档汽车在水深超过排气管时涉水的要点和手动挡车相同。具体操作是:挂2挡,右脚踩油门,固定较大的油量,直至出水前保持不变。一旦需要减速,用左脚踩脚刹减速。这样操作,尾气足不进水,可顺利驶过积水路段。 8、过泥泞地段 路过泥泞地段一是防滑,二是防陷,所以必须按前车的车辙走。进入泥泞地段之前先换低速档,中途不可换挡,要一口气匀速直线开出去。中途换档车就会瞬间失去动力而停车,想再起步就难啦。 万一陷入泥泞,千万不要冒然踩油门,否则驱动车轮只会使车愈陷愈深。如果没有其他垫车轮的东西,可将打滑轮胎的气放到快要扁了,使轮胎发软变形,增加抓地的摩擦力。发动机启动后挂2档,半离合,加油,慢慢起步,大都能顺利通过。 若仅有一侧轮胎打滑,则轻拉手刹加大油门。因手刹的作用,空转的车轮会停止转动,而另一边的车轮增加驱动力,这就有可能轻松地驶出泥泞地了。 七、外出防范技巧 驾车远行有交通安全问题更有社会治安问题。 1、备份防失 备用钥匙拴在身上,时刻不离身;有关证件均有复印件,分开放。 2、慎重加油 只到中石化、中石油的加油站加油。 3、慎重吃住 拒绝任何陌生人的食品、饮料,不接触陌生人的任何物品和香烟。不在路边小店餐饮、住宿。 4、行车防抢 正常行驶中遭遇故意碰撞事故, 不要下车, 锁上车门,手机报警,等待警察。如果对方采取过激行为,应迅速驾车离开现场,继续报警。 行驶途中暂停或慢行时,锁好车门,升起车窗玻璃,以防盗抢。常有不法之徒乘机向车内示意或敲打车窗,当驾驶员以为是车辆出现了问题下车检查时,不法之徒趁机将车内的财物盗走。不法之徒可能从降下玻璃的车窗伸手抢夺,或者直接拉开车门抢夺。 5、停车防抢 在偏僻的景点附近停车或临时购物停车前,观察周边情况,如有闲散人员、不良之辈迹象,不要灭火停车,更不能下车,必要时迅速驾车离开。在有停车场的地方一定要把车停到停车场。如果临时需要停车又没有停车场的,车上要留人,锁好车门。 6、停车防盗 在晚上住宿地的停车场停车时,要将车内所有物品,包括后背箱中物品,当着守卫的面,全部取出。许多宾馆守卫、保安,监守自盗。有人在北京一大宾馆停车,购物归来整理后背箱,被守卫看到车内有感兴趣的物品,夜里车门被撬,所有物品全部丢失。 7、起步防抢 上车之前, 先在远处观察,察看车辆周边有无不良之辈, 但有可疑之处, 暂时不要靠近车辆。出车前, 先绕车一周,看车辆外观、车胎、车底下有无漏油漏水,尤其注意看将要经过的路面可能有钉子、玻璃等尖锐的异物。上车后, 立即锁上车门,尽快离开 http://bookmark.hexun.com/2139505/detail.aspx?bid=9585401type=rss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精] 打开中国困局的钥匙2---走出学术界与教育改革的泥淖
热度 2 jimmy198360 2011-11-14 22:16
根据2008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每年招收博士生5.98万人,在学博士生达23.66万人,做一个最简单的计算,若各城市最低工资按1000元每个月计算,每个博士生每月薪酬按3000月计算,若国家、学校、导师每年给每个博士生按1:1:1出资支付博士生薪酬,其三者每年分别支出2.366亿元,共计7.098亿元。2009年国家财政支出43819.58亿元,其中教育支出567.62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4.75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433.82亿元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的报告——2010年6月23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上》, 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shuju/201006/t20100628_324488.html ),如果把后三者统称为科教文化支出,则它们共计2156.19, 那么博士生的薪酬仅占科教文化支出的0.33%,占整个国家财政的0.16‰,这对国家财政来说是一个很微乎其微的比例。 二、如何不再迷茫:学术界---智力和良知的储备库? 学术界腐败堕落,学术界尽人皆知,有方舟子在战斗,有很多人在呼吁,有很多人也根据国外那“美好”的模式提出靠齐方案。实际上学术界面对自身的腐败和低效率,大多数人都知道出现了什么问题,与国际上的 科研 体制相比较,也都知道应该变成什么样子,但是问题以及问题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最终沦为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不知道如何着手去改革。 我们国家自古至今是一个以伦理代替信仰给人以精神支持的国家,走出以上认知误区进而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是:人的观念上的转变,形成正确的人性化的价值观。如果说以上问题的根源都在学术界,或许会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但是我们不妨设想从学术界开始解决,分析分析看。 可以毫不讳言的说,世界上50%以上的科学研究尤其是事关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命运的基础科学研究,都是直接由博士研究生在进行着,创新性的想法有相当一部分诞生于他们中间,他们身体力行实践着导师指导的项目,或者自己与导师协作主持的项目!他们支撑着一个国家长治久安、长久发展和长期竞争力的根基!他们是即将主导国家科研导向的人们!这在当前中国学术界也不例外。神舟飞船,高速铁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等各种科学文化项目的实施不知凝聚了他们多少的心血。但是诚如第一部分学术腐败问题的分析,腐败的根源相当一部分存在于博士生群体。 目前我国从初级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教育体系已经很完善,在国内正受着高等教育的学生们是一个庞大而又最集中的社会群体,近年来每年的在校生都接近0.5亿。鉴于目前国内的教育状况,研究生教育更像是大学教育的延伸,而毋庸置疑,博士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职业的学术研究人才。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培养博士,我国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而且现在每年培养的博士生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对比现在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及相关成果,博士研究生培养水平依然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博士的培养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过程,它已经与本科教育有了明显的不同。在本科教育中,按照Newma模型,基本上是侧重于对已知知识的传受和传播而不在于对知识的创造。…但是博士培养却绝不仅仅是对研究生现有知识的传授。它最为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和见解,原创的想象力,对已知的质疑,和理论分析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在探索中发现和总结新的知识。‘换句话说,博士研究工作的核心就是创造‘新的知识。’如果离开这样一个核心,博士的研究工作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 现阶段,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更多的是通过自身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来完成的,导师和培养单位更多的创造一个学术氛围,比如大量的学术交流学术报告,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下,熏陶博士研究生慢慢走向职业化研究。在读的博士研究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群体,而是一个实实在在创造精神财富的工作群体。博士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职业科学人才,而这种培养和锻炼,是在这些研究生从事研究工作和参与研究项目的过程中进行的,这本身就是一种职业。 博士研究生群体年龄多在22-30岁之间,纵观世界上众多卓有建树的大学者和科学家,不难发现,这个年龄是一个人在长期教育的知识积累后最有创造力和创新欲望的年龄,他们这个阶段的思考和研究成果直接决定一生的研究。 而且就国内的情况,和大多数大学毕业后直接从事工作的同龄们相比,博士生有着相似心智和生活需求,而且很多成立了家庭或者需要成立个家庭。但是国内博士研究生依然被作为简单的学生群体看待,培养单位和国家政策给予的待遇普遍很低,一直以来大多在每个月1000元一下,有的学校甚至一直保持在每月300多元。“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博士教育的问题之一,就是博士生的生活补助金太低,博士生在求学期间,有很大的生活压力。在压力之下,有的博士生期望早一点毕业找工作,于是选择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中完成的课题,做毕业 论文 ;有的博士生则花大量时间去打工挣钱,但总难处理好学业和打工的关系,结果钱没赚到,学问也没做好;还有的博士生则由于被导师吩咐做一些课题,没有时间外出挣钱,也难以做自己的研究,精神十分焦虑,因此有人戏称,博士生是学生中最焦虑的群体。”(熊丙奇:博士生“加薪”是否空欢喜, http://tech.nen.com.cn/73507854169931776/20100113/2614654.shtml ) 这种学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博士生有极大一部分会对科学研究丧失兴趣或者动力,而从事其他行业,大量博士毕业生去做公务员这个相对闲适的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又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人才流失。另外这样成长起来的学术人才最有可能上演新一幕的学术官僚化和行政化,这种恶性循环值得深思。西方发达国家包括欧盟和美国,博士研究生通过政府和教育机构的各种途径的资助能充分保障读书研究期间的生活工作。虽然从去年9月份,按照财政部和教育部的指令,部属高校给博士生涨薪,但涨薪之后总共也只有每月1000元左右(全国部属高校博士生加薪在即 清华等校寒假前补发, http://www.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00111/t20100111_438675.shtml ),但也仅能满足他们的正常生活需求,博士生的基本自由度很低,除了奔波于实验室于宿舍间。疲惫单调的生活也让他们的工作效率大为降低,不但降低了研究成果的创新性,而且很多人也因此延期毕业,给学校和个人带来很多负担,我们很难期望他们领着比富士康工人还低的薪资水平下创造出世界一流的学术成果。 在符合人性的前提下,兼顾整体,每个个体幸福程度与他们的自由度成正比,也就是说自由度越大,幸福程度就越高,创造创新能力就越强,而博士生生活资助来源的匮乏导致他们的自由度极其有限,因此他们的学术创新能力大打折扣。(注:自由度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包括言论自由度,财务自由度,活动自由度,决策自由度等等不一而足,幸福与自由度的关系,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种子和养分的关系,充足的养分能保证种子健康自由的生长) 去年(2009年)九月份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通货通胀慢慢到来,部属高校的涨薪更像是经济危机下的施舍,面对汹涌的经济大潮难免最终沦为空欢喜。从制度上保证博士生的薪酬以使他们具有最佳的创新能力和生存状态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一部分让我个人设计了一种简单博士生薪酬制度,并探讨了薪酬保障的意义。 2.2 博士研究生薪酬制度改革 科学研究日益职业化的今天,科学研究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只是一种追求幸福生活的方式,他们的核心仍然是生活!生活有保障,才能理直气壮追求公平和公正,不折腰。 1、 博士研究生的薪酬水平:根据笔者个人的感受和了解到的各种信息,博士生的薪酬水平应该是所在城市的最低工资的两到三倍(工资浮动),当然薪酬的确定需要整个社会的讨论。 2、 博士生薪酬国家、学校和导师三方制,即让这三者共同出资资助博士研究生,因为这三者是博士研究生研究成果的受益者,又是他们的培养和管理者。这三者的核心是学校和导师,核心的核心是导师,因为研究生是在导师的指导和管理下进行研究的,指导老师也是学术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和创造者,明晰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十分重要。导师应该通过从项目资金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每个研究生,而且这一举措要受到监督。 3、 根据2008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每年招收博士生5.98万人,在学博士生达23.66万人,做一个最简单的计算,若各城市最低工资按1000元每个月计算,每个博士生每月薪酬按3000月计算,若国家、学校、导师每年给每个博士生按1:1:1出资支付博士生薪酬,其三者每年分别支出2.366亿元,共计7.098亿元。2009年国家财政支出43819.58亿元,其中教育支出567.62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4.75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433.82亿元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的报告——2010年6月23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上》, 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shuju/201006/t20100628_324488.html ),如果把后三者统称为科教文化支出,则它们共计2156.19,那么博士生的薪酬仅占科教文化支出的0.33%,占整个国家财政的0.16‰,这对国家财政来说是一个很微乎其微的比例。 2.1 博士研究生涨薪的意义分析 对于博士生这个科学研究人才的后备军和中坚力量的资助,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比如培养和受益责任的明晰势必会带来学术体制的改善和缓慢改良,进而减少和降低学术腐败。这或许为学术体制的改革找到了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开启的会是学术体制的全面改革,并且会逐渐改变民众对于科学研究的认识,正确理解和对待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而且这个做法也是最简单易行,而且从根本上不会触及各个群体利益的,最易得到学术界乃至全社会认可的。 通过上面的论述,下面的关于博士研究生涨薪的意义分析显得不言而喻,限于时间和精力,以下分析不展开,留给人们去讨论。 对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影响 A. 保障直接的研究人员真正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 B. 促使引发建立严格高质量的人才选拔机制和高质量公平、活力竞争的科学教育培养体系; 博士研究生的薪酬制改革会聚集大量想考取研究生的人才,进而有利于建立严格的人才选拔机制,有利于促进建立良好的科学人才培养体系,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B、引发学术界薪酬改革连锁反应 如果博士生享有一个高于目前社会中等的薪水,就会引发企业、高校、政府对人才有实质的重视,直接体现在从事研发、科学研究的工作人员待遇的提高。根据美国的一份调查研究,美国高校的教师(知识分子)的薪酬水平排名靠前,而在目前的国内,除了名目繁多的潜在的福利外,工资水平却很低,一个刚从教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每个月能拿到手的工资大约只有3000元左右。 C. 从根本上舒缓地减少学术造假,这一意义通过以上的所有分析不难理解; D. 恢复知识分子的所代表的本真追求,改变国内对知识分子的畸形认识,获得应有的尊严。 对社会和国家长远健康蓬勃发展的影响 A、博士生薪酬制的改革,势必影响社会上各阶层的薪资结构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B、建立维持国家持久发展、健康的智力动力来源,防止财富流失。领先的独有的造血科技能引领和推动高附加值的产业,当然这种效果只有在整体国民素质提升到一个层次。如果能在国内保有这样一个高附加值的群体也是能有力保证国民劳动创造的财富的安全,为世界社会创造多样文化和财富。 C、学术界自身通过以身作责和教育向社会传播和传递正确的价值理念; D、推动财富分配公平均衡,降低社会两极分化。 E、保持国家发展的优势和人民幸福的生活。民众的生活幸福是一个社会和政府的重要导向和目标。 当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也带来人民生活状态和方式不断地变革,离开学术界,我们很难想象当今世界变成什么样子,因此通过大讨论让公众更加真实和深入地了解和关注科学,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加强自我学习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进而关注知识分子群体,关注知识分子中的弱势群体,鼓励和促进追求真理和科学的氛围,防止社会腐化。 最后请公众和学术界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 知识分子在当代社会财富创造与文明进步中的作用和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 2、 什么是科学,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3、 学术行政化和官僚化的根源; 4、 当代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意义及其误区。 未来还有更多分析... 2010年9月
3178 次阅读|6 个评论
必须改掉不带钥匙的“恶习”了
热度 11 pingcn 2011-10-27 20:52
我从小不爱带钥匙,尤其是“干活”的时候,嫌钥匙碍事、咯得慌,总不爱带。 今天就吃了一个大大的亏—— 钥匙、手机、钱包、都在电脑包里放,放在办公室。我穿着实验服,去实验室里配培养基、灭菌。 走时,只跟在办公室的一个女孩打了个招呼——我没带钥匙噢,下去做个培养基。 做培养基本身很简单,可是,因为我们科室太简陋、几乎什么仪器设备都没有。 就连配个培养基这么常规的实验,都要满世界地借东西、楼上楼下跑,腿都跑细了。 好容易做好培养基,去借人家的灭菌锅灭菌。那个灭菌锅竟然基本没人会用…… 那个老师干脆把说明书找出来给我,让我自己去研究。 终于灭上菌,过了一会儿,去看温度升上去了没有,发现面板是“白屏”——竟然电路跳闸了。 找后勤的人修电,找不到人。 后来,在做实验的人忍不住自己去修了修电。 终于重新开始了,那个灭菌锅却在101℃时候,温度上升超慢,而且水位也变成了“low”。 ……看看还有半个小时就到下班时间,有点担心这个锅是否正常。 于是上楼去找灭菌锅的主人,问这是什么情况。他研究了下,认为是正常的。 这时候,我已经对灭菌锅不放心了。自己站在那里看着它。 看了好几分钟发现,一直是101,怎么都不肯上升…… 后来又去找了灭菌锅的主人,他说,还是打开、重新开始程序吧,今天可能来不及了,不如这样,你明天再做吧。 回办公室,灯还亮着,门却是锁着的。。敲门,没人…… 心说,完了……手机、钥匙、钱包、电脑、衣服,等等,都在里面呢,包括家里的钥匙! 敲上司的门,她也走了。 那会儿估计刚刚到下班时间,或者甚至还不到…… 在门卫那里,借大哥的电话,让他帮我找我们办公室的人的电话,打给她们。 她们说,都已经回到市里了……要接孩子……孩子在家,家里没人…… 我…… 只好硬着头皮给上司打电话求助。 上司说,你什么重要东西在办公室里啊?我说,手机、钱包、电脑,最重要的是,家里的钥匙也在里面。 她说,我也回到城里了。你让H给你送吧,他有车,快。我说,我没记住他电话,手机在办公室里呢。她说,我给他打。 后来,上司回电话,让我等一会儿,说H一会儿就给我送过来。千恩万谢啊…… 当知道有人会来以后,等待就显得不那么难熬了。 站在大门口,边和门卫的大妈聊天,边等。 H开车过来了,他把钥匙给我,说,我还要开家长会,你拿着钥匙上去吧,明天再把钥匙给我,然后开车就走了。 心里很是愧疚,想——也许人家其实正在开家长会,只是碍于上司的面子,才过来送钥匙…… 一边走,一边在想,别人都那么忙,各有各的事儿,给人家添麻烦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虽然有人不愿意来,可是,那也是可以理解的。有人肯来,已经谢天谢地了。 从明天开始,无论到哪里去,都要带上钥匙钱包手机,尤其是钥匙。 一定要改掉自己不爱带钥匙的恶习,必须的……! 都大人了,要像个大人的样儿!
117 次阅读|14 个评论
应用数学
metanb 2011-10-16 15:39
上帝把大自然的秘密锁在城堡中,而把城堡的钥匙交给了应用数学家。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1825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
热度 4 daodezhenjing 2011-10-11 12:08
  中医讲究辩证论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人有无数种的病,这就象无数未打开的锁,每一种病都需要一把特殊的钥匙。屠呦呦只不过发现了治疗一种病的钥匙就那么伟大,那么岂不是说中国可以重复无数这样的伟大吗?   或许不少人会说,青蒿素不是中药。可至少她是重复中药学经典得出来的结论。为什么别人提取出来的青蒿素没用,而她提取出来的就有用,原因不是显而易见吗?她吸收了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话的精髓,高温可能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于是她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试验,终于取得成功。   现代人习惯把中草药称为中药,而把提取物称为西药。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中药和西药的区别其根本在于治病原理的不同。西药治病靠的是纯粹外来药物的力量,杀死病变细胞就是问题的全部;而中医治病靠的却是整体的力量,中药不过是用来恢复整体的控制,因为在中医看来,一切疾病都是整体管理失控造成的,只要恢复了整体的管理,病变细胞就可以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这显然是一种有别于西医的治病方法。如果用这种方法治病就是中药,如果直接针对病变细胞,那就是西药。这样区分可能更为准确一点。   除了治病原理的不同,中药和西药还有作用机理上的不同,西药一般都是直接针对病变细胞,而中药则是针对病变细胞的营养通道。西医的病因只有一种,那就是细胞病变,而中医的病因则分为两种,一种是组织细胞的功能亢进,一种是组织细胞的功能低下,他们都会形成细胞病变。对待这不两种不同原因的细胞病变,方法是不同的,如果组织细胞功能亢进,就堵塞它的营养通道,缺乏了营养供应,它还亢进吗?如果组织细胞功能低下,就疏通它的营养通道,得到了更多的营养,功能自然地增强。显然,中药和西药的另一个本质区别就在于它是直接针对病变细胞,还是针对病变细胞的营养通道。如果直接针对病变细胞,它就是西药,如果它是针对病变细胞的营养通道,它就是中药。   那么青蒿素到底是中药还是西药呢?从历史的经典和作用原理可以看出,它就是中药,因为细胞的营养通道随着循环路径的不同孔隙大小是不同的,要控制某一类病变细胞,就需要分解后的生物大分子达到一定的体积,这才能起到疏或堵的作用,如果体积达不到,它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为什么煮过的青蒿素起不到作用,是因为高温煮过以后生物大分子变小了,起不到堵的作用,只有没有煮过的青蒿素才能够正好达到它需要的大小。不少人基于青蒿素是提取物就说它是西药,这是不对的,中药和西药的治病原理不同,作用机制也不同,判断是中药还是西药需要从这两方面来判断,而不是仅仅靠一些表象的判断。   需要指出的是,中医治疗虐疾并不是仅仅靠青蒿素,因为虐疾的产生是整体的管理不善造成的,青蒿素仅仅起到了切断病变细胞营养通道的作用,抑制住了病变细胞的发展,但它并没有从根本解决整体的管理问题。这种治法只能称之为治标,急则治其标吗?虐疾是急病,青蒿素仅仅是治标的药物,却不是治本的药物,因此,真正治疗虐疾还需要扶正法,治标之后还要治本才行。这才是真正的中药治法。   
257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人体衰老的钥匙--端粒酶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charles08 2011-9-14 15:33
人体衰老的钥匙 -- 端粒酶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摘要: 端粒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 DNA 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从而增强体外细胞的增殖能力。端粒酶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的活性被抑制,在肿瘤中被重新激活,端粒酶可能参与恶性转化。端粒酶在保持端粒稳定、基因组完整、细胞长期的活性和潜在的继续增殖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端粒酶的存在,算是把 DNA 克隆机制的缺陷填补起来,藉由把端粒修复延长,可以让端粒不会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得细胞分裂克隆的次数增加。 但是,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到相当严密的调控,只有在造血细胞、干细胞和生殖细胞,这些必须不断分裂克隆的细胞之中,才可以侦测到具有活性的端粒酶。当细胞分化成熟后,必须负责身体中各种不同组织的需求,各司其职,于是,端粒酶的活性就会渐渐的消失对细胞来说,本身是否能持续分裂克隆下去并不重要,而是分化成熟的细胞将背负更重大的使命,就是让组织器官运作,使生命延续,但不是永续,这种世代交替的轮回即是造物者对于生命设计的巧思。 关键词 : 端粒酶;研究现状;进展 1 发展概况 科学家们在寻找导致细胞死亡的基因时,发现了一种叫科学家们在寻找导致细胞死亡的基因时,发现了一种叫端粒的存在于染色体顶端的物质。端粒本身没有任何密码功能,它就像一顶高帽子置于染色体头上。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顶端的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了。这时候细胞也就到了普遍认为的分裂 100 次的极限并开始死亡。因此,端粒被科学家们视为“生命时钟”。 科学家由此又开始研究精子和癌细胞内的染色体端粒是如何长时间不被缩短的原因。 1984 年,分子生物学家在对单细胞生物进行研究后,发现了一种能维持端粒长度的端粒酶,并揭示了它在人体内的奇特作用:除了人类生殖细胞和部分体细胞外,端粒酶几乎对其他所有细胞不起作用,但它却能维持癌细胞端粒的长度,使其无限制扩增。 其他与寿命有关的基因也在被不断地发现,它们的工作原理与端粒相似。科学家们不但希望能找到人体内所有的生命时钟,更希望找到拨慢时钟的方法。这时候细胞也就到了普遍认为的分裂 100 次的极限并开始死亡。因此,端粒被科学家们视为“生命时钟”。 2 端粒酶的 研究现状与进展 2.1 衰老机理及假说 许多人错误的认为,退休是一个人进入生理老年的开端。而老年则是衰老的标志,其实,这是不科学的。人体的所有器官和组织都由细胞组成,但组成器官和组织的细胞有两大类,即干细胞和非干细胞。人体衰老正是由细胞特别是干细胞衰老引起的。医学家认为,如果人类若能避免一些疾患和意外事故,人类寿命的上限应当是 130 岁。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前和进行之中,对长寿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就有了许多显著的成果与发现。总的归纳起来便是:衰老是一种多基因的复合调控过程,表现为染色体端粒长度的改变、 DNA 损伤(包括单链和双链的断裂)、 DNA 的甲基化和细胞的氧化损害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才造成了寿命的长短。 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等边缘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衰老的机理有了深层次的认识,有许多学说如遗传程序学说、 DNA 分子修复能力下降假说、体细胞突变学说、差错灾难学说和交联学说等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但端粒学说刚进入人们的研究范围。端粒缩短可引起衰老,而维持端粒长短的重要活性物质便是端粒酶。那么人为什么会衰老,以至走向死亡呢?有研究者对导致人体细胞衰老的原因提出了 “ 程序假说 ” 和 “ 错误积累假说 ” 。细胞分裂的时候, DNA 被复制,但是由于 X 射线、紫外线、活性氧、有害物质的损害, DNA 会发生异常变化,于是 DNA 在复制过程中就会产生错误。随着错误的积累,生成了异常蛋白质,细胞机能变得低下,于是细胞便不能继续分裂,呈现出了衰老迹象。这就是所谓 “ 错误积累假说 ” 。 因此,人不像机器那样容易磨损和坏掉,而是能自我成长和修复,但这只能算是衰老的伴生现象。对衰老机理的研究就是为了有效地指导抗衰老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但是,人类衰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衰老的机理也是极为复杂的。 2.2 端粒和端粒酶 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 DNA 重复片断,经常被比做鞋带两端防止磨损的塑料套,由富含 G 的核酸重复序列和许多蛋白质组成,包括 Ku70 、 Ku80 、依赖 DNA 的蛋白激酶和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 2 ( TRF2 )等。不同个体的端粒初始长度差异很大,在人中大约为 15 kb ,在大鼠中可长达 150 kb ,在小鼠中一般在 5 ~ 80 kb 之间变化,而在尖毛虫中却只有 20 bp 。染色体复制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细胞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寿命,故而被称为 “ 生命的时钟 ” 。 端粒就像 DNA 的帽子,保护 DNA 重要信息不丢失 端粒酶(或端粒体酶)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的核糖蛋白酶,主要成分是 RNA 和蛋白质,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 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 DNA 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甚至使其永生化。如果细胞被病毒感染,或者某些抑癌基因如 p53 、 pRB 等突变,细胞可越过 M1 期而继续分裂 , 端粒继续缩短,最终达到一个关键阈值,细胞进入第二致死期 M2 ,这时染色体可能出现形态异常,某些细胞由于端粒太短而失去功能,从而导致细胞死亡。但极少数细胞能在此阶段进一步激活端粒酶,使端粒功能得以恢复,并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从而避免死亡。最近 Shay et al 在 Science 上发表了一幅有趣的模式图,简要介绍了端粒、端粒酶介导细胞凋亡或永生化的过程。 大量的证据表明,端粒酶的激活或抑制会导致细胞永生化或进入分裂终止期。端粒酶在超过 80% 的永生细胞系及大多数肿瘤组织中呈激活状态。端粒酶的抑制会使胚胎干细胞、骨髓造血细胞的增生受到抑制 , 并使肿瘤细胞系增生减弱,以致于凋亡增加。有必要指出的是:端粒酶对细胞增生、衰老及凋亡的调节是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的。其中端粒延长依赖性机制作用缓慢,需要多代细胞端粒的进行性缩短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诱发细胞静止信号的激活。最近有一种端粒延长非依赖性机制,其作用较快,可能涉及到端粒三级结构的改变,蛋白相互作用的改变 , 转位的改变等。 2.3 端粒及端粒酶与衰老的关系 关于端粒丢失同衰老的关系理论是由 Olovnikov 博士于 1973 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端粒的丢失很可能是因为某种与端粒相关的基因发生了致死性的缺失。目前认为,人类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缺失将导致端粒缩短,每次丢失 50 ~ 200 个碱基,这种缩短使得端粒最终不能被细胞识别。端粒一旦短于 “ 关键长度 ” ,就很有可能导致染色体双链的断裂,并激活细胞自身的检验系统,从而使细胞进入 M1 期死亡状态。如果细胞试图要维持其正常分裂,那么就必须阻止端粒的进一步丢失,并且激活端粒酶。 Cooke 等认为,由于人体细胞中的端粒酶未被活化,从而导致了端粒 DNA 缩短。因此,只有那些重新获得端粒酶活性的细胞才能继续生存下去,对于那些无法激活端粒酶的细胞将只能面临趋向衰老的结果。研究人员最近还发现,患有一种可加速衰老的遗传病人具有异常短的端粒,这进一步表明端粒在衰老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人类细胞中,研究者还发现,端粒缩短的速率与细胞抗氧化损伤的能力相关。更容易遭受氧化损害的细胞,其端粒缩短更快,然而那些更能抵抗这种损伤的细胞,端粒缩短得较慢。如果能减免细胞损伤或激活端粒酶,即可控制人类的衰老进程。 端粒酶的表达已知能够抑制衰老,而 Weinberg and colleagues 认为端粒酶的作用主要在于延长了端粒悬垂的长度。细胞的复制期限被认为由最终导致衰老的两个机制决定,一个是累积的 DNA 损伤,另外一个是端粒的进行性缩短。 Weinberg and colleagues 研究了一个端粒的特殊悬垂结构在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悬垂结构只在富含 C 的末端之外还有一个由几百个核苷酸组成的富含 G 的结构。据称 Shay 实验小组的研究策略是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从而迫使永生化细胞转变为正常细胞,进入正常的衰老和死亡模式。 3 端粒酶的应用 一般认为,端粒酶活性的再活化,可以维持端粒的长度,而延缓细胞进入克隆性的老化,是细胞朝向不老的关键步骤。在表皮纤维母细胞中恢复端粒酶的活性确实可以延长细胞分裂的寿命,使细胞年轻的周期延长。 此外,在医疗方面的运用,以血管的内皮细胞为例,血管的内皮细胞在血流不断冲刷流动下,损伤极快,个体年轻时周围组织可以不断提供新的细胞来修补血管管壁的损伤,一旦个体年老以后,损伤周围无法提供新的细胞来修补,动脉也就逐渐走向硬化的病征。若是周围组织中细胞的端粒酶被活化,端粒因此而延长,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使得周围组织不断提供新的细胞来填补血管的损伤,因而能够延缓因血管硬化所造成的衰老表征。就如同寻找端粒酶抑制剂的基本理论,科学家也正积极地利用相同的策略,同时找寻端粒酶的活化剂。 整体来说,老化和癌症的发生机制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由于它们属于多重因子所造成的疾病,单一方向的预防和治疗并不足以涵盖全部的病因,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只是探讨老化机制中的一环而已。 4 发展前景 人类体细胞在复制衰老过程中产生的端粒丢失现象已在体外得到了证实,而且体内的端粒丢失可作为判断供体年龄的依据。 我们只要设法使已衰老的人体内各种干细胞的端粒长度恢复到年轻时的水平,老人就会返老还童和长生不老。但在人类端粒及端粒酶的基础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难点,如:人端粒末端的精细结构,端粒的非端粒酶延伸机制;人端粒酶的具体结构及其基因所在的位置;端粒酶的激活机制及其活性调节等,均有待于回答。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有关衰老与抗衰老的研究重点还应放在以最新生物学技术研究有关长寿与衰老基因的克隆、结构分析以及对这些基因的调控机制;机体衰老过程中自由基、突变以及其它有害刺激因素启动细胞衰老凋亡的分子机制和这些过程被调控的分子机理;利用衰老基因与长寿基因的研究成果进行的基因治疗方面研究等。 5 其它相关内容 端粒( Telomere )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人端粒是由 6 个碱基重复序列 (TTAGGG) 和结合蛋白组成。端粒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 可稳定染色体的功能 , 防止染色体 DNA 降解、末端融合 , 保护染色体结构基因 , 调节正常细胞生长。 正常细胞由于线性 DNA 复制 5' 末端消失 , 随体细胞不断增殖 , 端粒逐渐缩短 , 当细胞端粒缩至一定程度 , 细胞停止分裂 , 处于静止状态。故有人称端粒为正常细胞的“分裂钟” (Mistosis clock) ,端粒长短和稳定性决定了细胞寿命,并与细胞衰老和癌变密切相关。端粒酶 (Telomerase) 是使端粒延伸的反转录 DNA 台成酶。是个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酸 - 蛋白复合物。其 RNA 组分为模板 , 蛋白组分具有催化活性 , 以端粒 3' 末端为引物 , 合成端粒重复序列。端粒酶的活性在真核细胞中可检测到,其功能是合成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使因每次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的端粒长度得以补偿,进而稳定端粒长度。主要特征是用它自身携带的 RNA 作模板,通过逆转录合成 DNA 。    参考文献 李季平 , 任雪平 . 端粒及端粒酶 . 中国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110001. 2007 年 07 期 , 1993 : 24-27. 程 增涛 . 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及应用. 分子生物 工程 科学杂志,2003 ,31(1):12-19. 陈 德 , 刘新 , 杨建军 . 端粒及端粒 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 北京科技出版社 ,2003:7. 周岗 , 付小兰 , 李海新 . 中国 分子生物学 科技论坛 ,2004. 马其民 , 陶敏 . 端粒及端粒 的研究进展 . 分子生物学 工程学报 ,2007.(6):219-307. 王 郁 , 周仲陶 , 付文 . 端粒及端粒 技术研究及其进展 . 中国衰老研究中心 ,2005 : 120-121. James, Leonanad, Babala. Advancement the a DNA system for large-scale culture with biological rhythm. Biotechnol. Bioeng,23: 79 - 95. Gund,Luisia, Claymorestone. Model of oxygen transport limitations in hollow fiber bioreactors . Sci.37: 987 - 989. Neil, Cookie,John Adams.The delaying death of human cells. Chem. Eng . Biotechnol. Bioeng,40: 132-135.
个人分类: 经典综述|487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工智能-打开星际时代的钥匙
热度 1 dongzg101 2011-9-2 05:37
在家的时候,经常读晚报,可以看到有关于人工智能的科普文章。人工智能恐怕是下个三十年,人类最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将涉及到人类大部分学科的研究成果。相对于宇宙而言,人类还是井底之蛙,地球就是我们生存的那口井。终有一天人类会踏入星际时代。而人工智能,就是一把唯一打开这个时代的钥匙。对中国的意义,不会亚于两弹一星。也是会让小国家有超越大国家的机会的钥匙。当然,人类在找到和运用这把钥匙,恐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也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 或许只有,只有到了星际时代,人类才会发现,智慧的生命,不只存在于地球。穿越千年的时光....和其他的智慧生命握手! 生命的意义,在于永恒,无论千变万化,即便生命的载体组成方式发生了改变,生命依旧永恒。
190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钥匙的力量
anan 2011-1-14 19:29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     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     唯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 本文来自: 小木虫论坛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2783683
个人分类: 日常生活|14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说说密码的事儿——应欧阳兄的“关于维基解密与媒体的随想”
热度 1 liwei999 2010-12-13 22:36
密码 (4270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December 13, 2010 12:45AM 有朋友说电磁领域的三剑客( 【水煮物理】(22):学电磁三侠、闯物理江湖 ),法拉第、麦克斯韦和爱迪生。镜某对这个爱迪生很不以为然。镜某以为这个标准至少要从单位上留有名声的人物里面去找。法拉第作为电容的单位、麦克斯韦作为磁通量的单位都是属于燕过留名的人物。第三个人物也要这个档次才匹配。 说电磁的事儿好象与密码并没有关系,与欧阳的文章更是八杆子够不着。但是正是电磁学的发达才带来的通讯(信)的发达,而通讯发达的保障却是通信的秘密。这一点,是法制国家都强调的一个事儿。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就有 引用: 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有秘密就有泄密的。这就是生态学上维基解密存在的意义。保持秘密除了制度上的掌控之外,还需有技术上的支撑才可以。密码技术就是支撑着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技术。这个技术又恰恰是电磁学的发达支撑着的东西。 对待秘密,人类有两种策略:1)藏起来不让人看见,2)让你看得见,但不知道所说的内容是什么。藏起来不让人看见是个直观的保密法儿,但是要保证不让人看见在技术上比较困难。因此现实当中大量使用的方式是让你看得见,但是看不出来所说的内容的保密方法。这就是所谓的密码报文(电报)了。 密码是一个词儿,但细分起来,其中有两个技术编码和解码的。编码相当于锁上(Lock),解码相当于钥匙(Key)。最初等的使用方法就是所谓的隐藏钥匙方式。即艾丽斯在发送的信箱上挂锁,鲍勃用的配套的钥匙打开信箱上的锁。这把锁的钥匙对第三者是保密(隐藏)的。行业里通常把送信人称做艾丽斯(Alice),收信人称做鲍勃(Bob),窃听的第三者叫作伊夫(Eve)。 问题是最开始如何把这把隐藏钥匙从艾丽斯处送到鲍勃那里去呢?又如何保证这个钥匙不被伊夫截获呢?谍报戏中一个最出彩的部分就是围绕着找这个钥匙的故事。连样板戏《红灯记》都不能免俗。那个粥底下的密电码就是解读密码报文的钥匙。 数字通讯发达了以后,使用通讯手段的人不再是政府机构、军队等特殊的系统了。各种商业、企业的经济活动,个人的消费活动也都要用到通讯体系,比如说因特网。从整体上看,人人都使用这种隐藏钥匙的密码技术的话,送钥匙的问题会使利用密码的社会成本过高。好在有聪明人早就预料到了这个情形,提出了公开锁的密码方式。 这个公开锁的密码方式是在信箱上作两个门,可以分别挂上各自一方的公开锁。所谓公开就是在市面上可以随便买到的,没有钥匙的锁。用自己知道的钥匙,打开自己的锁,这样一来就没有送钥匙的问题了。艾丽斯在有两个门的信箱上挂一把自己的锁,同时从市面上买来鲍勃用的锁封上另外一个门,发送出去。伊夫没有钥匙也就看不到信箱里面报文。鲍勃收到信箱后,用自己的钥匙的打开信箱上自己的公开锁。这样艾丽斯和鲍勃各自管理自己的钥匙,通过把锁公开化,回避了送钥匙的问题。 如果事情真是上述这样简单的话,也就不会有《红灯记》送密电码的故事了。如果一个信箱上有两个门、两把锁,就会有人利用这个特点来行骗了。伊夫可以把自己的锁和艾丽斯的锁挂在一个信箱上,冒充鲍勃来骗取艾丽斯的信。为此,就要有个认证技术,确保自称是鲍勃锁的那只锁确实是鲍勃的。因此在公开锁上,除了开锁用的隐藏钥匙孔之外,还需要有个让对方确认锁的所有者身份的识别钥匙孔。这个确认用的钥匙与公开锁同样是公开的。因此前边所说的公开锁密码通常被叫做公开钥匙密码。这样称呼的理由大约是人们通常是带着钥匙走,不带着锁头走。一个锁头上有两个钥匙:一个是认证锁头的公开钥匙,一个是开锁用的隐藏钥匙。显然这个的技术要比过去的n把钥匙一把锁的技术要复杂,这也是这个技术最近才诞生的原因。 一般认为这个公开钥匙密码技术是阿帕网时代Diffie和Hellman在70年代的发明。殊不知,更有老炮儿英国情报局比老美早若干年发明了这个技术(Ellis)。英国人称此为非秘密密码。因为当局认识到了这个技术的重要意义,所以把它作为秘密给隐遁了起来。这也许反应了英国(欧洲)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美国人总是要表现出来的,就是北京人所说的显佩、不低调、招摇。这也许正是老美遭人恨的一个理由吧。 大方向有了,如何具体实现这样的技术呢?这是另外一个难题。大数的质因数分解比起这些质因数的乘法来要困难得多。利用大数的质数因数分解的方法,MIT的Rivest、 Shamir和Adleman在1978年发明了RSA加密演算法(公钥密码学Public-key cryptography)。因此他们在2002年获得了图灵奖。 为什么要有高速的计算机呢?因为密码技术的强度是靠破解密码的计算时间保证的。你有高速的破解密码技术,就可以知道别人的秘密。对于某些人(团体、组织)而言,八卦新闻对他们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他们就是这类八卦的出演者。对他们而言,知道对手的秘密是个关系到自己生存的大事。虽然这样的心态有几分病态,但是这样的人多了,不去这样想反而是异常了。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74055,74055#msg-74055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5020 次阅读|2 个评论
喜事:车钥匙失而复得!
yuliping 2010-7-15 00:57
我这人做事总比别人慢一拍,自行车是上班后 3 个月买的,时间是 1989 年 11 月左右,当时还跟同学 冀 借了一点钱。摩托车是 2000 年买的,当时扬州大街小巷已经全部是摩托车了。汽车买得也很迟,同学朋友该买车的差不多都买了,我 2010 年 6 月 23 日才正式拥有自己的汽车。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差不多 10 年换一代。 因为去年底才拿到驾照,后来也没有练过,几乎不会开车, 23 日上午 10 点拖着朋友老何到 4S 店,他曾经做过驾校校长,金牌教练,百万公里无事故,江苏省劳动模范。交钱、提车、办理保险、交纳车辆购置附加税,中午回家吃饭,小睡半小时,下午东风本田的刘经理带着我们到槐泗车辆管理所上牌,事情办得很顺,半小时一切办完,车号是 10 选 1 ,一眼看中了尾号 886 这个号码,想都没有想就选了,回来后才发现,这是个网络语言再见是也,想想我现在的人生选择,冥冥中莫非有天意? 老何将车开出 4S 店,跟我简单讲了要领,然后他坐副驾驶座,我就结结巴巴地把车开回家了。刚开始几天上下班开车,胳膊明显僵硬,紧张啊,这几天好多了,但倒车技术肯定不过关,另外还没有上过高速,准备请老何再陪练几趟。 今天朋友老周请客,讲明不准开车,说要喝点酒,虽然我几乎不会喝酒,还是响应号召,一家打车到饭店。路上还跟司机聊天,请教上高速的注意事项。回来后突然发现汽车钥匙不见了,想来想去最大的可能是从裤口袋掉到出租车上了。因为家大门钥匙和汽车钥匙是串在一起的,带大门钥匙就将汽车钥匙一起带了,结果搞丢了。幸好有出租车发票,晚上 12 点了,电话 85021888 ,一位姓严的师傅接的电话,我们告知他情况和车号,请他帮忙查找,时间不长,严师傅电话来了,说驾驶员找到车钥匙了,要我们明天跟他联系去拿,真的非常高兴。网上查了一下,配钥匙要1000,如果换锁2000,钥匙真丢了时间和金钱都是一笔损失。 驾驶员姓顾,车号苏 K-W54 62 ,扬州 金港出租公司,在此特别感谢一下! 2010.7.15 俞立平 于邗上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290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一把本可以拯救泰坦尼克的钥匙拍出高价
Alisa 2010-4-18 22:23
一把开启泰坦尼克号望远镜箱的钥匙预计在明天拍出7万英镑的高价,而这把钥匙因为疏忽而没能随船一起出航,直接导致船员们无法观测到潜在的冰山威胁钥匙归副船长 David Blair 保管,但在泰坦尼克号开始她的处女航时,Blair却忘了把它交给船手。1912年4月15日,船员们无法打开甲板上或桅杆瞭望台的望远镜而撞上冰山,导致1517人消散早在2007年,桅杆瞭望台的钥匙就被拍出9万英镑的价格。这把属于泰坦尼克号历史学家 Peter Boyd...
个人分类: 转载材料|1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钥匙打个电话
wjwqbit 2010-3-18 16:38
给钥匙打个电话给我的启示: 给钥匙打电话,一句简单的言语,反应出多少人对东西后的着急心里。 背景: 现代社会,你我身边无处不覆盖着电磁波,手机无线通信的应用已经深入人心。手机给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乐趣。无聊时候拿手机来玩玩游戏,给朋友发个短信问候一下,打个电话骚扰一下。人们甚至逐渐开始依赖起手机来了,出现了手机依赖综合症:手机明明安静的躺着,自己却一会拿手机看看有没有人打电话,发短信,或者是好像听见自己手机铃声响起来了,拿手机一看却没人打电话。甚至当钥匙一时找不着时,也开始感叹:给钥匙打个电话。一句给钥匙打个电话,引来了我的思考。 1、找不到东西主人很着急,主人需要立刻找到东西。 这是一种需求。 比如说丢了银行卡、钱包、手机、钥匙等,谁不着急呢。特别是小件物品,明明在身边却找不着。 2、给钥匙打个电话, 这是一种途径。 如果经过这种途径能找到钥匙,那么这是一种可行的途径。可能不是用手机打电话,是另一个可用于找钥匙的工具,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这种产品。而目前就是如何找到一种可行的找钥匙的途径。 3、如果想到一种找钥匙的途径,这便 有了开发产品的前提 了。这里运用无线电磁波是毫无疑问的。 4、其实有很多东西我们都在寻找,在图书馆要找到一本需要的书,有很多方法,先用电脑查询书名、书编号、位置。这是最快的的方法。因此最有效的查找方法就是有 一套编号管理系统。 5、图书馆管理的是学校的图书,而如果是管理出厂的产品,范围需要在全国甚至全球。 于是设想:对所有产品进行图书馆式的一种管理。我在这里可以定义它为 全球物品管理系统。 当然我们得清楚管理的目的,该系统是为了人类生活更加有序,更有利于人类的生活,方便与人们了解他的物品处在的状态等。 看过一篇文章说,人的一生有1/32之一的时间处于忙着找东西的状态,
个人分类: 构思|1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