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景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美国大学秋色: 麻省理工学院
热度 2 gardening 2011-11-6 20:58
麻省理工学院占地 68 公顷( 1020 亩),校园面积不大,仅为上海交通大学的 1/6 。 校园不似古色古香的传统名校,但不乏现代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建筑和雕塑,感觉比较强调功能和实用,如中央校区由一组互相连通的大楼组成,方便了师生往来于各院系,体现了这所著名工科学府的理性和严谨精神。
个人分类: 大学校园|7008 次阅读|4 个评论
美国大学秋色: 普林斯顿大学
热度 6 gardening 2011-11-4 12:14
10 月中旬,游览了普林斯顿大学,参天大树,多彩枫叶,秋意浓郁, 景色幽雅,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修建的 建筑群更是令人流连,哥特式建筑在大树掩映下, 爬满常春藤,笼罩着 浓浓的文化氛围,既有乡村式的恬静,又有古堡式的贵族气息, 具有丰富的体验感。
个人分类: 大学校园|8098 次阅读|9 个评论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热度 1 newport 2011-10-30 02:40
本月中旬回母校华东师大的普陀校区参加了六十周年校庆活动,会了老同学,听了学校和学院的一些介绍。在理科大楼门前,还偶然碰上了我们的辅导员和现任校长,校长当然是要说一句“欢迎常回来看看”的。 其实,我是常常在母校的闵行校区里散步的。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次校庆活动前,闵行校区的几处“人文景观”的建设:一是位于图书馆和第一、二教学楼北面,临樱桃河蜿曲而建的“文脉廊” ,由华师门、竹巷、兰亭、松坡、梅苑、会通碑、杏坛等景点构成。这些景点中不但提供了母校文脉相承的历史概貌信息,而且镌刻着母校的办学理念和治学箴言,还寓意了为人师表的人文精神。另一景观是母校的首任校长孟宪承铜像,立于图书馆南面东侧的草坪。说实在的,我卅多年前入校时对于孟先生基本是不知道的,只知道当时的校长刘佛年先生是个教育家,他和生物系79级我唯一的一个湖南老乡柳同学是更近的醴陵老乡。后来才知道,刘先生在50年代时做过孟先生的副手。孟先生是教育学科班出身的,对于怎样办教育是有一套的。我深有体会的是母校的那种人文气息还是比较浓厚的,对于君子风度的养成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当时戏称师大人是“伪君子”,一些工科的人则被称为“痞子”)。这次从母校的文脉廊中得知孟先生在近80年前关于“大学理想”的一些提法将作为母校办学的理念,其具体内容是: “大学的理想实在就含孕着人们关于文化和社会的最高理想” ,应该包括:“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和“民族和社会的发展” 我注意到这一提法是蔡元培先生的“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和梅贻琦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继承和拓展。我个人理解,孟先生的“智慧的创获”不但包括了高深学问(知识性的)的研究和创造(所谓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而且含有对人类文化和生活意义的(很多并不是高深莫测的)的一种悟性觉解,大概就是英文knowledge 和wisdom所表述的吧(关于knowledge 和wisdom,博主建议看官浏览一下罗素的文章);“品性的陶熔”应当是练就一身浩然之气与天地境界;“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当然应当包括为人民大众谋求幸福,提高社会生产力,为民族复兴做点事情(最好有能够和华尔街的精英们较量一下的本事和魄力!)。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其实蔡先生的“自由之探索”、“兼容并包”、以及以“美育代宗教”和梅先生的“通才教育”等也含有“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的意思,而且最终都是为“民族和社会的发展”服务的。但我认为孟先生的提法更具体、针对性更强,不愧是教育大师。 我还注意到这些教育家办大学的理念,的确是富有智慧的,比起时下“要创造世界一流大学”这样的知识性技术性提法更专业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蔡先生是位公认的大教育家,在他的领导下,北大从“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唯问其官阶之大小”转到了“学术第一”、“教授治校”,最终领导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以外,恐怕找不到第二个”)。可惜的是,90多年后,中国太多的大学(还包括研究院所)又转回到官本位中去了,而且用的知识和术数比90年前是大大地长进了。这似乎应验了罗素在“Knowledge and Wisdom”中所说的“Most people would agree that, although our age far surpasses all previous ages in knowledge, there has been no correlative increase in wisdom.” Knowledge and Wisdom Bertrand Russell Most people would agree that, although our age far surpasses all previous ages in knowledge, there has been no correlative increase in wisdom. But agreement ceases as soon as we attempt to define `wisdom' and consider means of promoting it. I want to ask first what wisdom is, and then what can be done to teach it. There are, I think, several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wisdom. Of these I should put first a sense of proportion: the capacity to take account of all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a problem and to attach to each its due weight. This has become more difficult than it used to be owing to the extent and complexity fo the specialized knowledge required of various kinds of technicians. Suppose, for example, that you are engaged in research in scientific medicine. The work is difficult and is likely to absorb the whole of your intellectual energy. You have not time to consider the effect which your discoveries or inventions may have outside the field of medicine. You succeed (let us say), as modern medice has succeeded, in enormously lowering the infant death-rate, not only in Europe and America, but also in Asia and Africa. This has the entirely unintended result of making the food supply inadequate and lowering the standard of life in the most populous parts of the world. To take an even more spectacular example,which is in everybody's mind at the present time: You study the composistion of the atom from a disinterested desire for knowledge, and incidentally place in the hands of powerful lunatics the means of destroying the human race. In such ways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 may becorem harmful unless it is combined with wisdom; and wisdom in the sense of comprehensive vision is not necessarily present in specialists in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 Comprehensiveness alone, however, is not enough to constitute wisdom. There must be, also, a certain awareness of the ends of human life. This may be illustrated by the study of history. Many eminent historians have done more harm than good because they viewed facts through the distorting medium of their own passions. Hegel had a philosophy of history which did not suffer from any lack of comprehensiveness, since it started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and continued into an indefinite future. But the chief lesson of history which he sought to unculcate was that from the year 400AD down to his own time Germany had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nation and the standard-bearer of progress in the world. Perhaps one could stretch the comprehensiveness that contitutes wisdom to include not only intellect but also feeling. It is by no means uncommon to find men whose knowledge is wide but whose feelings are narrow. Such men lack what I call wisdom. It is not only in public ways, but in private life equally, that wisdom is needed. It is needed in the choice of ends to be pursued and in emancipation from personal prejudice. Even an end which it would be noble to pursue if it were attainable may be pursued unwisely if it is inherently impossible of achievement. Many men in past ages devoted their lives to a search for the philosopher's stone and the elixir of life. No doubt, if they could have found them, they would have conferred great benefits upon mankind, but as it was their lives were wasted. To descend to less heroic matters, consider the case of two men, Mr A and Mr B, who hate each other and, through mutual hatred, bring each other to destruction. Suppose you dgo the Mr A and say, 'Why do you hate Mr B?' He will no doubt give you an appalling list of Mr B's vices, partly true, partly false. And now suppose you go to Mr B. He will give you an exactly similar list of Mr A's vices with an equal admixture of truth and falsehood. Suppose you now come back to Mr A and say, 'You will be surprised too learn that Mr B says the same things about you as you say about him', and you go to Mr B and make a similar speech. The first effect, no doubt, will be to increase their mutual hatred, since each will be so horrified by the other's injustice. But perhaps, if you have sufficient patience and sufficient persuasiveness, you may succeed in convincing each that the other has only the normal share of human wickedness, and that their enmity is harmful to both. If you can do this, you will have instilled some fragment of wisdom. I think the essence of wisdom is emancipation, as fat as possible, from the tyranny of the here and now. We cannot help the egoism of our senses. Sight and sound and touch are bound up with our own bodies and cannot be impersonal. Our emotions start similarly from ourselves. An infant feels hunger or discomfort,and is unaffected except by his own physical condition. Gradually with the years, his horizon widens, and, in proportion as his thoughts and feelings become less personal and less concerned with his own physical states, he achieves growing wisdom. This is of course a matter of degree. No one can view the world with complete impartiality; and if anyone could, he would hardly be able to remain alive. But it is possible to make a continual approach towards impartiality, on the one hand, by knowing things somewhat remote in time or space, and on the other hand, by giving to such things their due weight in our feelings. It is this approach towards impartiality that constitutes growth in wisdom. Can wisdom in this sense be taught? And, if it can, should the teaching of it be one of the aims of education? I should answer both these questions in the affirmative. We are told on Sundays that we should love our neighbors as ourselves. On the other six days of the week, we are exhorted to hate. But you will remember that the precept was exemplified by saying that the Samaritan was our neighbour. We no longer have any wish to hate Samaritans and so we are apt to miss the point of the parable. If you wnat to get its point, you should substitute Communist or anti-Communist, as the case may be, for Samaritan. It might be objected that it is right to hate those who do harm. I do not think so. If you hate them, it is only too likely that you will become equally harmful; and it is very unlikely that you will induce them to abandon their evil ways. Hatred of evil is itself a kind of bondage to evil. The way out is through understanding, not through hate. I am not advocating non-resistance. But I am saying that resistance, if it is to b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the spread of evil,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greatest degree of understanding and the smallest degree of force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the survival of the good things that we wish to preserve. It is commonly urged that a point of view such as I have been advocating is incompatible with vigour in action. I do not think history bears out this view. Queen Elizabeth I in England and Henry IV in France lived in a world where almost everybody was fanatical, either on the Protestant or on the Catholic side. Both remained free from the errors of their time and both, by remaining free, were beneficent and certainly not ineffective. Abraham Lincoln conducted a great war without ever departing from what I have called wisdom. I have said that in some degree wisdom can be taught. I think that this teaching should have a larger intellectual element than has been customary in what has been thought of as moral instruction. I think that the disastrous results of hatred and narrow-mindedness to those who feel them can be pointed out incidentally in the course of giving knowledge. I do not think that knowledge and morals ought to be too much separated. It is true that the kind of specialized knowledge which is required for various kinds of skill has very little to do with wisdom. But it should be supplemented in education by wider surveys calculated to put it in its place in the total of human activities. Even the best technicians should also be good citizens; and when I say 'citizens', I mean citizens of the world and not of this or that sect or nation. With every increase of knowledge and skill, wisdom becomes more necessary, for every such increase augments our capacity of realizing our purposes, and therefore augments our capacity for evil, if our purposes are unwise. The world needs wisdom as it has never needed it before; and if knowledge continues to increase, the world will need wisdom in the future even more than it does now.
7943 次阅读|1 个评论
山魂·美酒和我
zhouguojun 2011-10-17 13:50
山魂·美酒和我 山,集宗教文化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神秘山脉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所在. 我喜欢大山里的人,喜欢那些不同色彩、不同样式、不同规格、不同表情的脸;喜欢闲暇时那幽默风趣的言谈,喜欢忙碌时那认真可爱的背影。可是,我相信这一切都源于山的缘分. 我相信有山神存在,而神是有魂的.我想,总有一天山魂会带着我穿过层层丛林和荆棘,登上珠穆朗玛最高峰,我要站在8848米高的峰顶上展望未来。那时,山魂会指引穿过哀伤绵绵的前尘往事,拨开迷离失所的失望与无助,找到前世今生的路。 时间在恍惚中定格,当我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正在和一群青春洋溢的年轻人东张西望看帅哥谈美女,说着不咸不淡不冷不热俗气却时髦的笑话时,我是那么真切的感觉到自己还活着,活在这个纷扰杂乱的世界里,身边有亲人、朋友、同事,为此我心存感激。 冬日的阳光同样孕育着不畏严寒的花朵,又是茶花、梅花粉墨登场、摇曳风姿的时候了,而我却想到撒哈拉沙漠那恶毒的烈日下去走一遭,看看到底是水先能让火熄灭,还是火先能让水蒸发? 山与酒是紧密相联的,突然想到中国酒文化与感情文化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渊源.据说,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感情都是喝酒喝出来的.亲朋、好友、陌生人、商场、官场,只要围坐在一起耿直的喝到天翻地覆、上吐下泻,那感情就会陡升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然后一切顺理成章.我想酒文化作为中国经典文化的魁首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因为它成全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
个人分类: 朝花夕拾|25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庆节各地现“人海”景观(1/9)
xupeiyang 2011-10-5 09:04
http://news.ifeng.com/photo/hdnews/detail_2011_10/04/9642121_0.shtml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1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妇科防炎歌 青山湖景
热度 1 hucs 2011-8-17 20:21
妇科防炎歌 胡春松 刘 朝霞 四季气候变,妇科炎症多。 有炎及时治,体检可护身。 远离多种炎,轻松又清爽。 防炎保健康, Women 魅力现。 注: 作于南昌大学医学院, 2006 年 3 月 31 日初稿, 2011 年 8 月 14 日修稿。 相关背景: 作者在心血管门诊工作多年,临床常常遇到女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等患者或健康体检者有妇科炎症,或妇科炎症合并心血管病转诊者 。国内一项健康调查表明, 60 ~ 70% 中老年女性有妇科炎症。研究表明,慢性炎症,例如妇科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是中老年女性心血管病常见的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需要常规妇科检查和及时 治疗。由此作诗。 作者单位: 胡春松:南昌大学医学院,在职博士生 刘 朝霞: 南昌大学一附院,在职博士生 青山湖景 胡春松 龚见峰 龚超敏 远望高楼入天际, 近观红顶白墙围。 蓝天绿水相映翠, 凝似碧玉嵌湖城。 注: 作于南昌,观 2011 年 8 月 3 日《江南都市报》广告图片而作。 胡春松:在职博士生 龚见峰:应届本科毕业生 龚超敏:在读本科生
个人分类: 博士研究|2661 次阅读|6 个评论
买书记
gghgiser 2010-11-6 16:17
上 午10点钟,网上订购的《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终于到手了,这次送货速度挺快的,前晚下单今天中午就到,我想可能是他们怕过几天大学城亚运火炬传递活动实行限行吧,服务才这么好! 对 这本书的初次了解来自电驴,初步看了电子版之后就对这本书着迷了。它以地理学空间及社会学视角进行城市研究,辅以大量的例子和配图,加上商务印书局的口碑,真很不错!再看到书本目录后,就是它了! 买! 下来好好读! 其 实我做的是GIS和遥感应用相关的东西,工作中甚少涉及人文地理问题。呵呵,算是基于兴趣和好奇心吧,感觉能从其他学科的书籍之中找到解决日常工作生活中困扰自己思想和思维的问题。而事实就是这样,科研创新本来就是基于对所研究学科领域或周边学科知识的把握,只有广阔的学科视野才能从新的角度去发现剖析科学问题,才能做出与人不同的地方。 最 近基于小波变换融合技术,结合图象信息融合和遥感影像融合的一些传统问题超前完成了年底的工作计划,并获得很不错的成果,算是对上述创新问题的验证。
个人分类: 科研学习|2516 次阅读|3 个评论
游金陵感怀
hxdai2008 2010-11-1 08:01
江水连天际,群帆缀银河。 草色熏两岸,燕声响碧天。 古墙绕石城,后湖揽万秀。 长虹跨天堑,南北变通途。 秦淮起笙歌,古庙现繁华。 钟山披彩裳,灵谷闻鼓鸣。 翠松伴吴主,明皇歇孝陵。 中山立高台,随者陪身旁。 古刹落栖霞,红叶染山野。 水磨出彩石,英烈化雨花。 莫愁盼郎归,日夜泣无声。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1685 次阅读|5 个评论
俄罗斯景观
baodezhou 2010-1-15 21:28
白 桦林 莫斯科大学外景 克里姆林宫远眺 公园一角 克里姆林宫 莫斯科凯旋门 胜利广场 夏宫喷泉 俄罗斯油画 普希金广场 俄罗斯油画 教堂 圣彼得堡夜色 夏宫 青铜骑士像 冬宫 阿芙乐号巡洋舰 白桦林
个人分类: 旅途剪影|5920 次阅读|5 个评论
奥林匹克公园龙型湖水景观
黄安年 2009-10-7 17:18
奥林匹克公园龙型湖水景观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0 月 7 日发布 今天上午我们在参观中国科学技术馆前 (8 : 30 分进馆 ,9 : 00 正式参观 ) ,来到奥林匹克公园龙型湖水景观漫步,在这里欣赏人工湖水的美景,下面是即时拍摄的照片共 20 幅。
个人分类: 国内纪行见闻(09A)|38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直辖市和省自治区首府景观片断(五)
黄安年 2009-10-4 10:50
我国直辖市和省自治区首府景观片断 ( 五 ) 黄安年文 许令仪供稿 黄安年的博文 /2009 年 10 月 4 日发布 为庆贺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大庆 , 许令仪老师传来了高力民先生制作的《我和我的祖国》幻灯片《中国各省会城市标志性建筑》片断 , 这些建筑是否最具代表性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这些建筑反映了走向繁荣昌盛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欣欣向荣的场景。博客分(一)(二)(三)(四)(五)部分发布,这里发布的是 ( 五 ) 青海的西宁市、宁夏的银川市、新建的乌鲁木齐市、香港、澳门、台北 , 还有广州和上海的部分景观,共 26 幅。 需要说明的是照片的选择反映了制作人对该城市的建筑艺术判断 , 网民见仁见智,自然会有自己的艺术选择和判断 , 本文旨在资源共享 , 举一反三 , 欢迎补充和修正。
个人分类: 国内纪行见闻(09A)|390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直辖市和省自治区首府景观片断(四)
黄安年 2009-10-4 10:27
我国直辖市和省自治区首府景观片断 ( 四 ) 黄安年文 许令仪供稿 黄安年的博文 /2009 年 10 月 4 日发布 为庆贺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大庆 , 许令仪老师传来了高力民先生制作的《我和我的祖国》幻灯片《中国各省会城市标志性建筑》片断 , 这些建筑是否最具代表性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这些建筑反映了走向繁荣昌盛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欣欣向荣的场景。博客分(一)(二)(三)(四)(五)部分发布,这里发布的是 ( 四 ) 海南的海口市、四川的成都市、贵州的贵阳市、云南的昆明市、西藏的拉萨市、陕西的西安市、甘肃的兰州市的部分景观,共 28 幅。 需要说明的是照片的选择反映了制作人对该城市的建筑艺术判断 , 网民见仁见智,自然会有自己的艺术选择和判断 , 本文旨在资源共享 , 举一反三 , 欢迎补充和修正。
个人分类: 国内纪行见闻(09A)|39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直辖市和省自治区首府景观片断(三)
黄安年 2009-10-4 10:05
我国直辖市和省自治区首府景观片断 ( 三 ) 黄安年文 许令仪供稿 黄安年的博文 /2009 年 10 月 4 日发布 为庆贺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大庆 , 许令仪老师传来了高力民先生制作的《我和我的祖国》幻灯片《中国各省会城市标志性建筑》片断 , 这些建筑是否最具代表性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这些建筑反映了走向繁荣昌盛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欣欣向荣的场景。博客分(一)(二)(三)(四)(五)部分发布,这里发布的是 ( 三 ) 福建的福州市、江西的南昌市、河南的郑州市、湖北的武汉市、湖南的长沙市、广东的广州市、广西的南市的部分景观,共29 幅。需要说明的是照片的选择反映了制作人对该城市的建筑艺术判断 , 网民见仁见智,自然会有自己的艺术选择和判断 , 本文旨在资源共享 , 举一反三,欢迎补充和修正。
个人分类: 国内纪行见闻(09A)|370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直辖市和省自治区首府景观片断(二)
黄安年 2009-10-1 22:01
我国直辖市和省自治区首府景观片断 ( 二 ) 黄安年文 许令仪供稿 黄安年的博文 /2009 年 10 月 1 日发布 为庆贺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大庆 , 许令仪老师传来了友人制作的《我和我的祖国》幻灯片《中国各省会城市标志性建筑》片断 , 这些建筑是否最具代表性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这些建筑反映了走向繁荣昌盛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欣欣向荣的场景。博客分(一)(二)(三)(四)(五)部分发布,这里发布的是 ( 二 ) 内蒙的呼和浩特市、辽宁的沈阳市、吉林的吉林市、黑龙江的哈尔滨市、江苏的南京市、浙江的杭州市、安徽的合肥市的部分景观,共 25 幅。
个人分类: 国内纪行见闻(09A)|391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直辖市和省自治区首府景观片断(一)
黄安年 2009-10-1 18:37
我国直辖市和省自治区首府景观片断 ( 一 ) 黄安年文 许令仪供稿 黄安年的博文 /2009 年 10 月 1 日发布 为庆贺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大庆 , 许令仪老师传来了友人制作的《我和我的祖国》幻灯片《中国各省会城市标志性建筑》片断 , 这些建筑是否最具代表性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这些建筑反映了走向繁荣昌盛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欣欣向荣的场景。博客分(一)(二)(三)(四)(五)部分发布,这里发布的是 ( 一 )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石家庄、山西太原的部分景观,共 27 幅。
个人分类: 国内纪行见闻(09A)|3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航天局拍摄的拉萨三维景观图
pony1984621 2009-9-26 22:13
编译 / 马志飞(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 (资料来源: http://earthobservatory.nasa.gov ) 海拔 3650 米 的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坐落于中国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平坦河谷中。这幅图片,由美国航天局的 Terra 卫星上的 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 (ASTER) 采集制作,展示了拉萨具有立体效果的三维风景。 山脉好像呈辐射状围绕着这个平坦的城市。高山是棕色的,当 2005 年 11 月 24 日 这张照片被拍摄时,山上已经长了一些植被。但这座城市,却是一个 绿洲 。在这幅假彩色合成图像上,拉萨是红色和银白色的,其中植物覆盖的土地是红色的,人工建筑的地面是银色或者白色的。拉萨河蜿蜒穿过山谷。(注:拉萨河,中国西藏自治区河流。藏语称吉曲。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西南流经拉萨市,至曲水县汇入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开阔,是西藏的主要耕作区。)它漫游的河道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证据,表明这里的地面相对平坦,因为这儿的地形并没有迫使河流的流向发生大的变化。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行政首府,在位于青藏高原的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该市最著名的地标,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在图像上也是最突出的两点。 堡垒般的布达拉宫坐落于市中心一处地表轻微隆起的地方,清晰可见的白色正方形为广场,这是该图中最大的一处人工建筑物。罗布林卡,是图像中最大的公园,它是红色的,在布达拉宫以西,为植物覆盖的矩形区域。这两处景观都是世界遗产。 图中还有一处比较显著的区域是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城市的北侧,为红棕色并带有黑色斑点,黑色表示地面有水存在。自然湿地影响拉萨的气候,增加城市的湿度。对于拉萨这样一个海拔较高、空气稀薄的城市,这里的植物也是一个重要的氧气来源,而且,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也给大量的鸟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栖息地。 附件下载(大图,3M): 美国航天局拍摄的拉萨三维景观图
个人分类: 卫星图像|7215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中原,大风水 (转)
sheep021 2009-7-28 14:07
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当我们拿到一张标准的风水模型图对着中国地形图寻找风水宝地时,找来找去竟发现中原大地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理想风水模型中的各个要素似乎都能在中原地区 ... 中原——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 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当 我们 拿到一张标准的风水模型图对着中国地形图寻找风水宝地时,找来找去竟 发现 中原大地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理想风水模型中的各个要素似乎都能在中原地区找到对应:洛阳、郑州是位于龙尾位置的吉祥地,“左青龙”是太行山,“右白虎”是大别山,泰山如同“吉祥地”前方的“案山”,远方的朝鲜半岛与中原隔海相望,恰好与“朝山”的位置对应起来。在“吉祥地”的身后,祖山、少祖山及主山等构成的龙脉竟然就是中国最大、最宏伟的山脉:秦岭和昆仑山。这样的结构似乎已经足够壮丽,但是如果再将天山山脉纳入其中,我们就能在中国版图上看到一条矫健潇洒的巨龙,巨龙的“龙头”便是天山,龙首回顾中原,巨龙蜿蜒万里。同时,黄河、长江两条大河从龙脉两侧流向中原大地,绵延曲折,气象万千。中原大地 第一 次以理想的风水宝地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中国古代的理想栖居地 古人往往希望找到一块“依山面水,附临平原,左右山臂环抱,面前朝山、案山拱揖相迎”的风水宝地作为自己的家园,并坚信这样的居住地能够让生活安稳、富足,没有后顾之忧。制图/李晟 中原大地及周边环境与风水宝地惊人地一致 我对着一张中国的地形图反复端详,越来越觉得中国的中原大地是一处绝妙的风水宝地。她在结构上、空间布局上和必备要素上与中国传统的风水宝地的格局极其相似。所不同的,是她的空间尺度巨大。 中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原大致指的是现在河南省的范围,古时又称中州,有九州之中的意思;广义的中原指的是华北大平原,也就是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形成的大平原,河南在这里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风水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在西方的所谓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传入中国之前,几千年来中国人小到住宅,大到城市、国都的选址、设计、建造无一不是在风水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要掌握风水的精髓,“围合”和“盆地”是两个关键词。风水的理想模式就是一个由山和水围合起来有出口的地方,其实就是一个盆地。为什么中国人有这样的偏好呢?据北大的俞孔坚教授研究,中国的早期文明萌发和成熟于盆地之中,比如关中盆地;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不喜交换和贸易,因此围合起来的盆地既有安全感又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也能解释为何从中国人喜欢 “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四合院,喜欢在城市四周修建城墙。这与欧洲濒海的海洋民族重视贸易与交换的文化是不同的。 好风水也有简洁模式,可概括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四种神话中的神物其实就是对山的指代。理想的风水宝地是这样的:背依绵延的群山,这山是靠山、主山、祖山,是龙脉,也就是所谓的“玄武”;面临开阔的平原,称“明堂”,明堂也不是一览无余,前面还有像屏风一样的山。叫“案山”、“朝山”,案山如在案前,朝山拱揖相迎,这就是风水中的“朱雀”;河水蜿蜒曲折在前面环绕流过,两侧有重重山脉遮掩拱卫,这两侧的山就是“青龙”、“白虎”。 . 风水和科学:两种语言,一个道理 中国的风水理论是中国人的城市规划学与景观设计学,理论基础是东方的关于“道”、“气”、“五行”的哲学。风水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好像一个玄妙的“黑箱”,中间的过程难以清晰解释。风水理论使用的是一种诗化的语言,多用比喻和象征。西方使用的是一种科学的语言,由前提到结论,每一步都要清楚可见。这两种语言差异很大,但中国人依风水学的指导建造的城市丝毫不比西方的差,甚至更美。我现在尝试以中国的风水和西方的科学两种语言来说明中原为什么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 风水语言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中原大地山环水抱,符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样的模式,甚至可以找到“明堂”前面的“案山”和“朝山”。 中原在多重山脉的围护中。大致可分成三大系列。一列是主山,是中原大地背依的龙脉之山——天山-昆仑-秦岭山系。这样规模庞大、高峻绵长的山系全世界屈指可数,这就是中原的玄武。 过去人们只见秦岭不见昆仑,称秦岭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这种看法很不全面。地质学者已经考察证明了秦岭的地下岩石系统与昆仑是统一的,是同一山系。秦岭分南北,只分了中国中部一小段,只有把昆仑与秦岭联系起来看,包括东昆仑、中昆仑、西昆仑,喀喇昆仑和天山山脉,你才会看到一条气势磅礴的把中国一分为二的中央山脉,这是中国真正的龙脉。它从帕米尔高原腾空而起,天山是高昂的龙首,巨龙回首,回顾中华,西昆仑、中昆仑、东昆仑、巴颜喀拉山、秦岭是辗转腾挪、跌宕起伏、蜿蜒飞舞的龙身,洛阳、郑州等城市依附的伏牛山已是龙尾,龙尾低垂处,正是中原大地的起始处,华北大平原这个扇形冲积平原的顶点就在郑州附近的桃花峪。 第二列山脉要从河北北部的燕山山脉算起,接下来是绵延千里的太行山、中条山;这一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按照风水理论的说法,应是“左青龙”系列;第二列山脉要从伏牛山算起,然后是桐柏山、大别山。这一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则是中原的“右白虎”。 而“前朱雀”中的“案山”可由泰山充当,“朝山”正是朝鲜半岛。 风水宝地需依山面水。中原的水呢?那就是壮阔的黄河与长江。更宏观地来看,中原大地面对的更大的水是大海。但大海并不是赤裸裸地出现在中原面前,正如风水理论主张的“藏”,在中原前面的大海更像是内海和海湾,山东和辽东半岛的构成第一层拱卫和围合,朝鲜半岛和舟山群岛则是第二层围合,而第三层围合圈则是更远的太平洋岛链。也就是日本列岛、台湾岛、印度尼西亚群岛。 风水宝地就是这样一幅意象: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按照这种风水理论选址建成的村落、城市,背山面水,山环水抱;山顾盼有情,水曲折有致;这里面的对称构成均衡,开敞亦有遮蔽,直露和含蓄相得益彰。据说早期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虽将风水说视为巫术邪说,但看到中国村落、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丽——他们不得不惊叹“中国人的内心一定充满了诗意。” 科学语言 : 我在想,风水中为什么主张理想的城池应该依山而建呢?中国的大多数古城都坐落在山麓,沿着太行山脚下有一个城市带。北京、涿州、保定、石家庄、邯郸、安阳、鹤壁、焦作在黄河以南的崤山、伏牛山、大别山脚下,城市就更多了:洛阳、巩义、荥阳、郑州、登封、新密、禹州、汝州、平顶山、南阳、驻马店、信阳 依照经济的原则,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应该是交通距离大致相等,再按照面积比例均衡地分布,按此中原大地的平原地带应该拥有更多的城市,但现在看来,中原分布在山脚下的城市却明显比平原上的多。 这固然符合风水说,但是用科学的语言也可以解释。 城市依山而建,可以有如下的益处: 一是在热量缺乏的地区,在山脚下建城可得增温之利。从山上下来的风,是一个增温的下沉过程,这可以提高平均温度。据统计在太行山山麓地带有一个热量的高值区,石家庄等沿山麓城市比平原中部的城市冬季平均温度要高出1—2度。 二是山地有增加降水的功效。气流沿山地上升,会冷凝增加降水,因此建在山麓地带的城市可得降水之利。而且山麓也是地下水丰富、泉水上涌的地带。 三是建在山脚下的城市可以建在河流从山口流出形成的冲积扇顶部,既可以得到水利,又可避免水害。 我们再用科学的语言来分析风水中的理想模式。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地理布局,实际上也是一个流域的环境和生态。风水说中把山比喻为龙,这意味着风水中的山不是独立的山峰而是蜿蜒起伏的山脉。风水宝地所背依的山脉在风水中最重要,被称为“龙脉”。按照风水学的说法,这条山脉越长风水越好。为什么?从科学的角度看,一条山脉实际上就是两个流域的分水岭,风水宝地背靠的山脉越漫长,越高大,越跌宕起伏,意味着这条大山两侧的两条大河的集水区越广阔,河流的流程越长,水量越大。风水宝地就处于这条大山低下来的余脉处,也是龙尾所在的地方。这里正是山两边的大河相汇形成的冲积平原处。山脉越长,越高,也就意味着这个冲积平原面积越大。中原大地背依中国的中央山脉——天山—昆仑—秦岭,是中国境内最大的山脉,也只有这条最长最雄伟的大山系才能造就中国最大的两条大河——黄河、长江。这两条大河在中原大地两边流淌,在中原大地前面的大海汇合。中原大地拥有如此磅礴的“山环水抱”,也因此可称为是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 把天山、昆仑、秦岭看作是中原大地的龙脉,是可以用科学语言来解释的,因为这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关系。我们都说是黄河带来的泥沙造就了中原,试问:黄河的泥沙从何而来?答: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黄土哪里来?答曰:是风从沙漠中吹来的。至此,问题很清楚了。风将西北荒漠中的黄土吹起来,堆积在黄土高原,然后溪水河流将黄土侵蚀剥离输送到黄河中,黄河再将黄土带到东部堆积成华北大平原。这个伟大过程的最终产品——中原大地,就这样在流水线的终端产生了。但这个流水线的起点却是昆仑山、天山、祁连山所环绕西北荒漠区,从这个意义讲,中原的龙脉祖山更应该从天山、昆仑算起了。 洛阳的风水图 洛阳号称九朝故都,位居“天下之中”,八方辐凑。嵩山为其主山,龙势由此而北,蜒蜿而长顿,一支结于北邙山,另一支结龙门山,中扩为堂局,四山紧拱,前峰秀峙,伊河、洛河、涧河等河汇于明堂之前,山水翕集,形胜万千。制图/蔡博峰 战争与灾害:中原文明传播的动力 说中原大地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这种观点立刻会遭到反驳。因为谁都知道,从历史上看,中原大地是中国战争最多、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地方。从成语“逐鹿中原”、“问鼎中原”就可以看出,中原的另一个同义词就是战场。而“赤地千里”、“饿殍遍地”似乎说的也是中原的旱涝灾害。 这样的地方能说是风水宝地吗?这的确是个问题。 然而即使真的如此,我仍然认为中原是中国的风水宝地。虽然战争频仍,灾害不断,但是为什么中原的核心处河南历来都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方之一呢?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想我们应该用到“周期性”这个概念。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可以说是战争周期性出现的规律;而研究洪水的学者则将洪水分为“5年一遇,1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500年一遇,1000年一遇”的灾害级别,可见洪水也是周期性出现的。中原大地碰到的最大的灾害是黄河的决堤泛滥,但这也是周期性出现的。有史以来,有记载的黄河大的改道有5次,小的决口和泛滥次数很多,但也是周期性的。 正因为无论是战争还是天灾,都是周期性出现的,都有间隔,因此在不发生战争和灾害的年代里,中原就是最适合居住的地方。这里气候温暖,雨量适中,而由黄河泛滥造就的大平原,土地是富含有机物和矿物质的沃土。四面八方的人会向这里聚集,人口日益稠密。 当战争或灾害来临时,这个聚集的过程就暂时停止,人们开始逃离这个地方,从中原向四面八方流散。 仅仅从个人、家庭、家族、民族等角度看,或仅仅从较短的时间尺度看,战争带来了创伤,灾害毁灭了家园。从这样的角度和尺度看,中原就不是风水宝地。 但是当我们转换空间和时间的尺度,以文明为空间单位,以文明的发展史为时间的尺度看中原,我们就会看到每一次战争只不过是改朝换代,中华文明并没有湮灭。而每一次灾难,则把中原的人连同他们的文明推向四方。 在中原产生的中华文明为什么会传向四方?传播的动力又是什么? 可以说逐鹿中原的战争,是中原文明传播的动力。和平时期中原文明传播的速度远远不如战争期间快。每一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都像风箱的活塞一样被推下去了,像海绵一样被挤压了,这时中原的中华文明就会从风箱中,从海绵中涌出来,传向四周。 西晋被异族所灭,南北朝的对峙,还有北宋的灭亡,南宋偏安江南,这两次中原王朝覆灭的结果,都使中原文明大规模南下。 表面上看,战争的结果是北方民族胜利了,皇城被攻破了,甚至皇帝都被掳走了。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很有意味了。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开始学起中原的文化来,他们的服装变了,他们的文字变了,他们的语言也变了。他们越来越不是原来的他们,他们变成中原文明的一分子了。 为什么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都学习起被征服者的文化来?为什么他们都没有避免被同化的命运?这与中原的地理位置紧密相关。中原是一块农耕的沃土,而其北方则是草地或者寒冷的林地,中原的文明相对于北方草地上的民族,早已“抢先成熟了”,因此北方游牧半游牧生产方式的少数民族即使征服了中原,在文化上也无法取得优势,只有学习。 这就是中原大地的神奇之处。这块土地所诞生的文明与这块土地形成了一种神奇的关系,无论这块土地上的统治者怎样更换,但文明不灭,各种统治者、各式王朝都是工具,都是承载中华文明的工具。这真有些“汝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意思。 自然灾害也是中原文明传播的动力,每一次黄河的泛滥,都把中原的文明驱向四方。中国人的许多姓氏都能在河南——中原的核心地带找到起源,中国的许多移民的故乡都可以追溯到河南。 中原土地膏腴,沃野千里;她温暖湿润,物产丰富;她南北兼具,东西并存;她文明渊薮,礼仪之邦;她是中心地,是文化魅力的圆心。一个很明显的例证是,古都都有一个向着中原大地聚集的过程,且不说汉民族王朝的首都有一个从西向东向着中原聚集的过程,比如咸阳—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就是北方少数民族所建王朝,比如金、元、清等王朝的首都等也都有这个趋势,可见中原对周边的吸引力。 但是另一方面,中原又是刀光剑影的战场,是洪水滔天的灾区。 福地和战场轮转,沃土和灾区互换。吸引—分离,会集—迁徙,中原既是文明的摇篮,又是文明的播种机,中原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仅仅通过正常的途径传播文明,更通过周期性的战争和灾害作为动力机制,把中原地区的文明像波浪一样推送到远方。 中华文明为何能够延续几千年而绵绵不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原地区的周边不是大海,就是沙漠、草原,还有就是高寒的青藏高原。这就决定了在中原的周边很难诞生和成长起超越中原的文明来。中原文明抢先成熟了,而其他的文化和民族最经济最方便的选择就是学习中原的文明。 这就是中原大地对中华文明的意义。它虽然不能阻止战争和灾害,但是它利用战争和灾害作为动力,传播了文明。对中华文明而言,还有比中原更好的风水宝地吗? 不仅是最大最好,中原还是不断增长的风水宝地 中原的神奇还在于它是一块不断增长的土地,甚至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土地。 中原的增长有赖于伟大的黄河。黄河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一条河,下游的泥沙含量可达50%左右,可以说是一半水,一半沙。有一年我在郑州,坐着水陆两用的气垫船来到了黄河中的一个沙洲上,掬起一捧黄河水,我看到河水是稠的,这哪里是河水,分明是泥浆呀。就是这满是泥浆的黄河在汇入大海时,把带来的泥沙沉降下来,填海造陆,华北平原因此得以不断地向大海伸展。 仅从1578到1855年的277年间,黄河就新造土地5490平方公里,这接近于上海市的总面积。即使在今天,在黄河三角洲每年都有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生长出来。 华北平原的形成猜想 曾有学者提出过夸张的猜想,他们认为7000多年前华北平原还没有诞生,那时的海岸线距离今天的太行山、大别山并不遥远。随着黄河源源不断地将黄土高原的泥沙带到下游,留下大面积的冲击扇,华北平原也逐渐淤积形成。数千年来,黄河经常决口改道,其摆动范围北至天津,南抵江苏淮河流域,几乎纵贯了整个华北大平原。改道期间,黄河水侵入海河、淮河与其他河流的流域之中,与这些河流一起冲积,合力营造了今天的华北平原。(引自《中国自然地理图集》) 黄河三角洲的成长 黄河从黄土高原携带来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在黄河入海口堆积下来形成黄河三角洲。泥沙不断淤积,三角洲不断地向海的方向伸展、扩大,华北平原陆地面积也不断增加。从1855年至今,黄河为华北平原新增了3000平方公里左右的陆地,相当于半个上海市的面积。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了我们的主题:中原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其实至此已经十分清楚了,面对这样一块直到今天还在不断增长的土地,谁还会怀疑它不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风水宝地呢? 文/单之蔷  原文见:《 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5月 后记: 《中国国家地理》总编:中原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 “酷爱思考,观点新颖,嗜书如命,行路万里。”这是某媒体对单之蔷的评价。昨日在《中国国家地理》河南专辑首发式上,单之蔷西装革履,笑容可掬,听旁人发表演讲神情专注。不了解他的人很难想到,这位外表儒雅的男士还是一位躬身实践者:他曾率队深入可可西里、珠峰绒布冰川、塔克拉玛干沙漠、昆仑山、长江源,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制作一系列深受读者欢迎的专辑和报道,他的文章总有新鲜独特的观点。   而这次,单之蔷选择做河南专辑,从而走进河南,最终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河南;同时,《中国国家地理》以月平均发行70余万册的实力,把读者的眼光集中到中原大地……    改变对河南印象   多次来过河南,单之蔷对这个中国大省自然有着职业性的关注,但之前他对河南的印象还仅仅停留在全国普通大众所拥有的认识阶段。做河南专辑,首先从几个方面改变了他对河南的态度。   “过去印象里河南农民多,自然山水少,现代化资料少,工业不发达,名牌产品少,对现代文化影响不大——综合起来,是对河南不利的印象。”单之蔷坦诚地说,但通过走进河南,他才发现自己的看法有失偏颇。“其实,传统印象里‘土里土气’的河南,竟然是中国市民最早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地方,当河南出现市民的时候,国内其他地方还是蛮荒之地,河南人才是中国最早的城市市民!”单之蔷表示,河南文化骨子里不是“土”的问题,从开封、洛阳等地展示出的,更是一种市民文化,是美的,讲究欣赏的精致的文化,是中国真正的市民文化,“开封斗鸡和国外的赛马有什么区别?在我看来,开封的菊花、洛阳的牡丹比西方流行的玫瑰强多了!”单之蔷开心地告诉记者,河南专辑上辑《洛阳牡丹,华贵与历史共舞》的文章中,有一张新人结婚怀抱牡丹的照片,“那是酒店大堂经理提供的。中国人结婚完全可以用牡丹,为什么一定要用玫瑰?”   单之蔷还说,自己过去误认为河南是平原大省,但真正看到河南地图,惊讶地看到太行山在河南的雄姿,他发出了“太行山把最美的部分留在了河南境内,那是上帝的惠顾”的感慨;伏牛山在单之蔷眼中,也有着超出想象的雄浑壮美。在河南农业方面,单之蔷也认为农业大省并不意味着落后,“河南的确是个宝地,它是‘中国的大厨房’,对全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化资源太丰富了   捧出精心制作的河南专辑,单之蔷内心也不无遗憾:“河南大地文化资源太丰富了,没办法一一特写,只能用概括性的镜头。”   为了弥补遗憾,单之蔷透露在河南专辑下辑中特意制作了一张地图。“地图上标出了与河南有关的成语、历史典故、文化遗址、姓氏起源、古战场分布等,读者一定想不到这么多文化元素与河南有关。”单之蔷为能给读者提供这样一份文化解析大地图而高兴,他深有体会地感叹:“对河南历史文化研究得越深,对河南的误解就会越少。”    让中国人认识中原   “被山水环抱的中原大地,正好符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宝地模式,按照这种风水理论选址和建造的中原村落和城市,在山的顾盼多情和水的曲折有致之间,构成了‘开敞亦有遮蔽,直露和含蓄相得益彰’的均衡。”在《大中原——大风水》的文章里,单之蔷对河南有了新发现。   “我们做《中国国家地理》这样一本杂志,就是用地理学的眼光,对一个地区进行研究,在传播知识的同时给读者带来新的信息。总的来说,是为了让中国人认识中国。”从单之蔷说到的办刊理念来看,河南专辑的问世也是为了让河南人、中国人乃至世界认识河南。
个人分类: 天下大势|3251 次阅读|4 个评论
小时候看日蚀
lwd8811 2009-7-22 11:05
上世纪五十年代一次日蚀,发现树下满地的方向相反的月牙形,随风飘动,很有意思。听人说:日蚀时,站在高山上,蚀甚将至时,面对阴影来的方向,会看到整个黑暗迎面扑来,有极其恐怖之感。这次有人看到或录下这样奇观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招聘:生态学交叉学科博士
生态人 2009-3-24 10:39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招聘生态学交叉学科博士 1. 条件:从事景观生态学与遗传学交叉融合研究,或在景观遗传学、基因地理学、进化生态毒理学、生态毒理基因组学等领域开展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较高质量的论文; 2.应届博士毕业或博士后在读,年龄原则不超过40岁,能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特别是具备3S技术和分子生态分析技术,能够较好理解宏观生态过程,熟练地应用分子标记技术; 3.待遇:请参考云南大学人事处网站相关内容,根据达到的条件享受相应待遇。 4.提交材料:应聘申请函(含个人意向与要求);个人详细简历;代表性论文(pdf)。 5.程序:提交申请材料,符合条件者通知面谈。应聘成功者将在云南大学生态学国家重点学科污染生态与生态修复团队(环境科学与生态修复研究所)工作。为了降低求职成本,未通知面谈时,请不要来访。 提交申请材料截至时间:2009年4月30日 材料电邮: cn-ecology@126.com 或 1121636750@qq.com
个人分类: 大学生态学3:求职资讯|648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