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本地水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十六论》试图推翻位于根部的另一个传统认识,能成功吗
热度 3 zhgatcl 2019-11-17 11:01
《十六论》试图推翻位于根部的另一个传统认识,能成功吗 ——颠覆根部传统认识的证据和机理解释可信吗?! 近60年来,新疆区域的降水量波动增加,气候向暖湿方向发展。近60年来,新疆区域多年平均面雨量约2800亿吨 / 年,扣除跨国河流的径流净输出约230亿吨 / 年,本地水汽年产量约2570亿吨 / 年。新疆区域多年平均外来水汽输入总量约26114.8亿吨 / 年。因此,本地水汽占新疆水汽总量的2570 ÷ (2570+26114.8)=9%,外来水汽占新疆水汽总量的91%,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的综合变雨比率约2800 ÷ (2570+26114.8)=9.8% ≈ 10% 。 无论是本地水汽还是外来水汽,都来自下垫面的蒸发(含蒸腾),两类水汽与大气中其它气体混在一起,没有办法区分,两类水汽的物理化学性质也没有区别,因此,现行气象科学不区分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还有以下传统认识: 默认或者盲目相信 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在研究区域变成降水的比率完全相同 。在研究区域不是特别巨大的情况下,本地水汽的数量比外来水汽的数量小得多,例如以上介绍的新疆情况,如果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在研究区域变成降水的比率完全相同,那就有以下传统认识: 外来水汽是研究区域降水的绝对主角,本地水汽只是研究区域降水很小的配角 。在以上两个传统认识中,有了第一个传统认识,就能得到第二个传统认识,所以,第一个传统认识是位于根部的传统认识,以下简称根部传统认识,第二个传统认识处于从属地位,以下简称从属传统认识。如果根部传统认识正确,从属传统认识必然正确;如果根部传统认识错误,从属传统认识可能错误;如果从属传统认识错误,就动摇了对根部传统认识的可信度。 预印本论文《 超深盆地四周的巨型山脉对本地水汽和 外来水汽的影响截然相反 , 十五论 … … 》以下简称《 十五论 》,预印本论文《 在新疆变成降水的比率本地水汽是外来水汽的 15 倍 , 十六论 … …》以下简称《 十六论 》。 《 十五论 》的研究结论是,外来水汽只能扮演超深盆地降水的配角,本地水汽实际扮演超深盆地降水的主角,即以上第二个传统认识在超深盆地不成立;《 十五论 》的研究还证明,超深盆地四周巨型山脉的斜盆山地对本地水汽的拦截比例高达75%左右,比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的综合变雨比率10%大很多很多,因此,《 十五论 》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动摇了对根部传统认识的可信度。 如果根部传统认识是错误的,那么,现行气象科学就严重低估了本地水汽对新疆降水的贡献率,严重高估了外来水汽对新疆降水的贡献率;按照根部传统认识,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在新疆区域的变雨比率完全相同,都是10%左右,如果根部传统认识是错误的,那么,现行气象科学就严重低估了本地水汽在新疆区域的变雨比率,严重高估了外来水汽在新疆区域的变雨比率。 由以上分析可知, 默认或者盲目相信的根部传统认识可能导致气象科学在水汽相变成雨方面出现一系列错误认识,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所以,对根部传统认识必须深入研究,绝对不能马虎行事。根部传统认识究竟是想当然的结果?还是有根有据的科学认识?这样的问题,不能含糊,必须研究清楚。 如果现行水汽变雨理论确实存在较多错误,那它就急需修改完善和补充,那它就不能指导我国的调水工程实践。 《 十六论 》研究的 出发点 :虽然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同,但两类水汽所处环境相差很大,在研究区域变成降水的比率可能不同(平均海拔不同,平均气温不同,饱和水汽压也不同,这类似于把双胞胎从小分开,在不同家庭环境下长大,成年后性格不同)。《 十六论 》试图推翻根部传统认识,其研究的结论是 低海拔的本地水汽比高海拔的外来水汽容易在本地变成降水。 本地水汽属低层水汽,本地水汽向上运动逐步趋近外来水汽平均海拔的过程中(期间平原地区上升 2000 米左右,超深盆地上升更多),较大数量的本地水汽将冷凝析出变成降水,这就是本地水汽比外来水汽容易在本地变成降水的 机理解释 。 《 十六论 》有二表一图,长达15000多字,其中的第1至第4节是基础,约5100个字,占用篇幅4页多,时间紧张的话,仅审查第1至第4节能节约很多时间。第1至第4节是后续各节成立的前提条件,如果第1至第4节不成立,那后续各节就失去了支撑的基础条件,所以,请重点审查第1至第4节。 《 十六论 》的第2节详细研究了含水气团向上运动过程中,气温、气压和体积的变化情况,还研究了饱和水汽压和饱和空气绝对湿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含水气团向上运动的垂直距离与冷凝析出水分比例的大概情况,研究结果详见表1,具体的分析过程详见《 十六论 》的第2节。 表1 含水气团向上运动的垂直距离和水汽变化情况的计算表 《 十六论 》有一张插图,详见下图,在这里对该插图做一些补充说明。 ① 近几十年来有些地方的大气比湿有少量增加,但风速明显变小,致使输入新疆的外来水汽呈减少趋势,肯定没有明显增加,但新疆的本地水汽年产量 Q bd 随着面雨量 P m 的大幅增加而大幅增加。 ② 新疆不同年份的面雨量 P m 与本地水汽年产量 Q bd 高度正相关,而新疆不同年份的面雨量与外来水汽年输入总量不是正相关,或者是正相关但相关判定系数很小。因此,本地水汽年产量 Q bd 是新疆面雨量 P m 的主要影响因子,而外来水汽年输入总量 Q in 只是新疆面雨量的次要影响因子。 ③ 据《 十五论 》的研究,本地水汽实际扮演超深盆地降水的主角,外来水汽实际扮演超深盆地降水的配角,与以上第 ② 点相互印证。面雨量要么由本地水汽相变而成,要么由外来水汽相变而成,综合以上3点, 近几十年来新疆面雨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是本地水汽年产量的大幅增加,肯定不是外来水汽的增加引起。 图1中,新疆本地水汽年产量的增量1000亿吨/年,致使新疆面雨量增加950亿吨/年,由此可知,本地水汽增量对降水的贡献确实非常非常厉害, 本地水汽比外来水汽容易在本地变成降水。 《 十六论 》试图颠覆和推翻根部传统认识、《 十五论 》试图颠覆和推翻从属传统认识,根部传统认识与从属传统认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两个传统认识是想当然的结果?还是有根有据的科学认识?颠覆和推翻这两个传统认识的可能性有多大? 科学上的错误认识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科学上的正确认识能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科学上 正确的破旧立新 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意义重大。诺贝尔奖得主、华裔美国科学家丁肇中教授认为:“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是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科学的进展需要 正确的破旧立新 , 《 十五论 》和《 十六论 》两篇 预印本论文的 破旧立新 能不能成立?!如果确实成立,那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请各位专家客观评价、理性质疑。 图 1 本地水汽年产量的增量与外来水汽年输入总量对新疆降水贡献的比较 《十六论》试图推翻位于根部的另一个传统认识,可能吗.doc
个人分类: 201909理论探索|2480 次阅读|17 个评论
《十五论》第3节试图推翻某传统认识,论证过程有明显的错误吗?
热度 1 zhgatcl 2019-11-9 11:33
《十五论》第3节试图推翻某传统认识,论证过程有明显的错误吗? 以正方形研究区域为例,本地水汽年产量(就是下垫面一年内蒸散的总水量)与面积高度正相关,也就是与边长的平方高度正相关;外来水汽的年输入总量与正方形的周长高度正相关,也就是与边长高度正相关,也就是说,前者与边长的平方高度正相关,后者与边长高度正相关,随着正方形边长的增加,前者的增长速率比后者的增长速率快得多。正方形的边长越大,本地水汽占水汽总量的比例越大;反之,正方形的边长越小,本地水汽占水汽总量的比例越小,因此,在研究区域不是特别巨大的情况下,本地水汽的占比很小,例如,新疆区域多年平均外来水汽的输入总量为 26114.8 亿吨/年,新疆区域多年平均面雨量约 2800 亿吨/年,扣除跨国河流的径流净输出约 230 亿吨/年,所以,本地水汽年产量约 2570 亿吨/年,不到外来水汽年输入总量的 10% 。所以, 在研究区域不是特别巨大的情况下,本地水汽的数量比外来水汽的数量小得多。因此, 现行气象科学很少研究本地水汽,甚至无视本地水汽的客观存在 ,例如, 《“ 新疆空中水资源及面雨量变化特征分析”项目 》 在计算降水转化率时就无视了本地水汽的客观存在。现行气象科学 默认或者盲目相信 本地水汽与外来水汽在研究区域变成降水的比率相同,在现行气象科学中, 一般认为外来水汽是研究区域降水的绝对主角,本地水汽只是研究区域降水一个很小的配角(例如,在新疆的占比不到10%)。 《 超深盆地四周的巨型山脉对本地水汽和 外来水汽的影响截然相反 , 十五论 … …》的第 3 节有 1 张插图(详见下图),共 4068 个字,占用篇幅 2 页多。 该节的研究证明,大气环流在超深盆地四周巨型山脉的背盆山地ABCD 被迫抬升,在此过程中部分水汽冷凝析出变成降水,也就是大气脱水,通俗地说就是环流大气中的水分被背盆山地迎风坡 ABCD 挤干了、榨干了,挤干榨尽了,致使进入超深盆地的环流大气极其干燥、含水极少、相对湿度和比湿极低,没有本地水汽的补充,环流大气中的外来水汽在超深盆地根本不能变成降水,所以, 外来水汽只能扮演超深盆地降水的配角,本地水汽实际扮演超深盆地降水的主角 。 《十五论》的研究结论与以上传统认识截然相反,颠覆了传统认识。 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认为:“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是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十五论》的颠覆性论点有一定的道理,该论点理性质疑了现行气象科学的某些认识,具有少数人推翻多数人观念的可能性,具有推动气象科学向前发展的可能性。如果确实能够颠覆传统认识,那就是 颠覆性的研究成果(真是这样吗?!) ,就能推动人类的科学发展。 请问,《十五论》 第 3 节 的论证过程有没有明显的错误?在西北超深盆地,外来水汽实际扮演着超深盆地降水的配角,本地水汽实际扮演着超深盆地降水的主角,您赞成这样的崭新认识吗? 《 超深盆地四周的巨型山脉对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的影响截然相反 , 十五论 ……》第 3 节在论证过程中,阐述了以下道理:没有本地水汽的补充,沉底外来水汽 (就是在背盆山地被迫抬升并越过了山脊,再下沉到盆地底部的外来水汽) 不能在超深盆地变成降水;有了本地水汽的补充,沉底外来水汽在超深盆地变成降水的比率高达 75% 左右, 沉底外来水汽在超深盆地迎风坡变成降水的比例从0上升到75%左右,可以说发生了 质变 ,从而 首次提出 本地水汽能够诱导并且俘获沉底外来水汽使其变成俘获降水 的认识, 俘获降水 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一个崭新的认识。在科学领域,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难度很大,您认可俘获降水的崭新认识吗?这个全新的概念能推动气象科学向前发展吗? 《十五论》的第3节试图推翻传统认识,论证过程有明显的错误吗?.doc
个人分类: 反驳质疑|2240 次阅读|12 个评论
超深盆地对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的影响截然相反
zhgatcl 2019-9-16 18:52
以下是预印本论文的标题、主题词、内容摘要、《 强力约束、强力拦截、良性水循环等三大支柱致使超深盆地调水增雨的逻辑关系 》 框图 、 预印本的下载网址,请各位专家审查。 超深盆地对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的影响截然相反 主题词: 超深盆地 本地水汽 外来水汽 强力约束 强力拦截 俘获降水 正反馈 良性循环 内容摘要: 逻辑推理、自然地理学、气象学和气候学、农业灌溉等方面的定性研究都证明人类能影响和改变区域气候。超深盆地四周的巨型山脉对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的影响截然相反,既强力拦截阻挡外来水汽进入超深盆地,也强力拦截阻挡本地水汽逃出超深盆地。 ①本地水汽在超深盆地四周山地变成降水的比例高达75%左右;②本地水汽还能诱导俘获沉底外来水汽使其变成俘获降水;③本地水汽增加致使降水量增加,降水量增加通过正反馈反过来促使本地水汽增加,超深盆地的本地水汽和降水量能够互相促进良性循环。 本地水汽对超深盆地降水的影响极大,本地水汽以上3点功能作用是超深盆地调水增雨论点的思维起点和理论基础。向西北超深盆地特大规模调水沙漠变绿洲以后,下垫面将蒸发产生大量本地水汽,因为超深盆地对本地水汽的强力约束,致使超深盆地上空空中水汽含量、地面水汽压、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比湿等明显增加 ,水汽相变成雨几率增加,致使盆地底部年降水量有望达到甚至超过500mm; 超深盆地对本地水汽和沉底外来水汽的强力拦截致使盆地四周山地年降水量有望达到 甚至超过 600mm。 图3 强力约束、强力拦截、良性水循环等三大支柱致使超深盆地调水增雨的逻辑关系 本文预印本的下载网址: https://preprint.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8a8b8a986c3b00e1016cf23004650157 附件: (2019年9月)超深盆地对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的影响截然相反,十五论.doc
个人分类: 201909理论探索|1880 次阅读|2 个评论
初探新疆降水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zhgatcl 2019-8-31 11:53
以下是预印本论文的标题、主题词、内容摘要、 新疆水循环三角形中三者之间环状演变和互为因果的框图 、 预印本的下载网址,请各位专家审查。 初探新疆降水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主题词: 新疆 本地水汽 空中水汽 降水量 环状演变 原因 水汽参数 驱动因子 内容摘要: ⑴对新疆15个国际交换站气候参数的研究再引用其它研究成果,经汇总发现近几十年来新疆降水量大幅增加,1961~2017年终点与起点面雨量总的趋势增量约 950亿吨/年 ;本地水汽年产量随年面雨量增加而增加,考虑冰川超支以后,终点与起点本地水汽年产量的增量高达 1000亿吨/年 左右;空中水汽的绝对数量明显增加,年平均地面水汽压总的趋势增量为 0.55hPa 。新疆本地水汽、空中水汽和年降水量(面雨量)三者之间的演变路径构成了水循环三角形,三者之间环状演变,环环相扣, 《新疆水循环三角形中三者之间环状演变和互为因果的框图》 成立。 ⑵通过理性质疑和分析讨论得到了 新疆水汽与降水的关系的定性分析推断:本地水汽年产量 Q bd 和外来水汽年输入总量 Q in 分别是新疆年面雨量 P m 的主要和次要影响因子, 年平均地面水汽压e和相对湿度U都不是新疆年降水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与传统认识截然相反,已初步证实待彻底证实)。 新疆不同年份降水量与水汽参数的一元和二元拟合研究成果表面上是 “负面成果”,但它反而是支持以上定性分析推断的证据,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以上定性分析推断,但它没有彻底证实。这篇文章还找到了彻底证实以上定性分析推断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对科研极其重要,深化研究有望彻底证实以上定性分析推断。 ⑶新疆近几十年来降水量大幅增加的 直接原因(表面原因)是本地水汽年产量的大幅增加,根本原因是冰川超支融化、正反馈和良性水循环的长期作用,冰川超支融化是驱动因子,没有驱动因子就没有正反馈的良性水循环,正反馈的良性水循环相当于功率放大器,驱动因子、正反馈和良性水循环的共同作用、长期作用导致新疆降水量(面雨量)的大幅增加。 像冰川超支融化“跨时间调水”一样,跨流域调水也是新疆降水量增加的驱动因子,因此,特大规模调水能大幅增加、成倍增加新疆的降水量,能彻底改变新疆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图4 新疆水循环三角形中三者之间环状演变和互为因果的框图 本文预印本的下载网址: https://preprint.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8a8b8a986c3b00e1016c620265c80046 附件: 初探新疆降水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doc (加了批注的)初探新疆降水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doc
个人分类: 归因研究|70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新疆变成降水的比率本地水汽是外来水汽的15倍
热度 1 zhgatcl 2017-8-16 22:58
在新疆变成降水的比率本地水汽是外来水汽的15倍 2014年7月12日, 我 发表了博文 《 低层水汽与高层水汽所处环境的差别很大,变成降水的比例相同吗? 》。 对这篇博客推介的预印本论文,最近一段时间 我花费很大 很大 的力气做了大幅修改(大约70%推倒重来),并更名为《 在新疆变成降水的比率本地水汽是外来水汽的15倍 》,该文的网址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58267-811115.html 。该文 大胆挑战 本地水汽对研究区域降水贡献率 的估算方法, 欢迎审查,请提宝贵意见,特别欢迎理性质疑。
个人分类: 博文论文修改广告|493 次阅读|1 个评论
超深盆地对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的影响截然相反
zhgatcl 2017-8-7 22:42
超深盆地对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的影响截然相反 我2017年2月5日发表的博客 《西北超深盆地对本地水汽的强力约束和拦截作用》,现已修改,并更名为《超深盆地对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的影响 截然相反 》,网址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458267do=blogid=1031786 ,欢迎审查,特别欢迎理性质疑。
个人分类: 博文论文修改广告|401 次阅读|1 个评论
★★★ 超深盆地对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的影响截然相反
热度 12 zhgatcl 2017-2-5 22:37
(注:本博文原标题为《西北超深盆地对本地水汽的强力约束和拦截作用》,2017年10月4日修改了标题、博文、预印本论文及其网址,自我感觉修改后的论文说服力好一点。) 超深盆地对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的影响截然相反 ——十四论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中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与空中水汽含量、地面水汽压、相对湿度和地面比湿都是高度正相关,而下垫面的水分蒸发能明显增加西北干旱地区空中水汽含量、地面水汽压、相对湿度和地面比湿,所以,数理统计成果证明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青藏高原和中蒙干旱区700万平方公里陆地半个世纪气候变化的客观事实、西北内流区千百万年来的历史气候,以上两大宏观气候事实都证明 冰川超支致使降水增加 的因果逻辑成立 ( 气温地温上升→→冰川超支融化→→有水浇灌绿洲面积变大,蒸发产生的本地水汽增加→→空中水汽增多,空中水汽多少的量化指标地面水汽压、空中水汽含量、相对湿度等增加→→降水量增大,并通过正反馈促使绿洲面积、蒸发的本地水汽和降水量良性循环 ) ; 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盆地一山相隔、纬度相当、同处青藏高原东北,都是巨大山间断陷盆地,但两个盆地的气候相差很大,下垫面的水分蒸发是两地气候差别的主要原因。以上三大客观气候事实的归因研究都证明 本地蒸发水汽的作用很大很大 (半个世纪以前新疆每年蒸发产生的本地水汽约2100亿吨,现在新疆每年蒸发产生的本地水汽约3000亿吨)、 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虽然以上数理统计成果和宏观气候事实归因研究的证据力都很强,但仅有以上两类证据没有理论支撑,还不能说服专家学者,必须进行 理论探索 。 今天, 我向各位老师推荐的就是一篇“ 超深盆地调水增雨 ”方面的理论研究, 该文的主标题是《超深盆地对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的影响截然相反》、副标题是《十四论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以下是论文的 主题词 、 内容摘要和《 强力约束、强力拦截和良性循环 ( 反馈机制 ) 支撑超深盆地调水增雨论点的框图 》,欢迎质疑,请提宝贵意见。有兴趣审阅全文的,请到“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下载,网址是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510e4d73015ee81d83cf1579 (2017-10-4)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510e4d73015dbcaf6d5a13b6 (2017-8-7)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510e4d73015a0e74fd110c53 (2017-2-5) 。 主题词: 超深盆地 本地水汽 外来水汽 强力约束 强力拦截 浮获降水 正反馈 良性循环 内容摘要: 逻辑推理、自然地理学、气象学和气候学、农业灌溉等方面的定性研究都证明人类能够影响和改变区域气候。超深盆地四周的巨型山脉对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的影响截然相反,强力阻挡外来水汽进入超深盆地,强力约束和阻挡本地水汽逃出超深盆地。 本地水汽在超深盆地斜盆山地变成降水的比例高达75%左右;本地水汽还能浮获沉底外来水汽使其变成 浮获降水 ;本地水汽增加致使降水量增加,降水量增加通过正反馈反过来促使本地水汽增加,即超深盆地的本地水汽和降水量能够互相促进良性循环。 本地水汽以上3点功能作用是超深盆地调水增雨论点的思维起点和理论基础。向超深盆地特大规模调水沙漠变绿洲以后,下垫面将蒸发产生大量本地水汽,因为超深盆地对本地水汽的强力约束,致使超深盆地空中水汽含量、地面水汽压、相对湿度、地面比湿等大幅增加 ,水汽相变成雨致使盆地底部年降水量有望达到甚至超过500mm; 超深盆地对本地水汽和沉底外来水汽的强力拦截致使盆地四周山地年降水量有望达到 甚至超过 600mm 。所以,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图 3 强力约束、强力拦截和良性循环 ( 反馈机制 ) 支撑超深盆地调水增雨论点的框图 这篇论文与《 在新疆变成降水的比率本地水汽是外来水汽的15倍 》、《 四两拨千斤,西北内流区巨型超深盆地有极大的“调水倍增效益” 》 是姊妹篇,是“超深盆地调水增雨”系列论文的理论核心, 如果论点确实成立,那向新疆调水的经济可行性就有希望。请把 姊妹篇 论文结合起来 审查,请带着以下问题审稿,期待您审稿以后的客观评价,特别欢迎有理有据的理性质疑: 超深盆地四周的巨型山脉对盆地内部水汽有很强的“约束作用和拦截作用”,这样的观点可信吗?低层水汽与高层水汽所处环境的海拔、平均气温、平均风速等差异很大,它们变成降水的能力(变成降水的比例)相同吗? 以上 2 个问题是“超深盆地调水增雨”论文数学建模的基础,是论点成立的两大基石,期待您的宝贵意见和客观评价。这两篇论文有没有原则性错误?
个人分类: 调水增雨论文|1174 次阅读|36 个评论
[转载]科学时报首席评论员王中宇对新疆变湿假说的几点思考 ⑶
zhgatcl 2014-9-7 17:15
我从2008年开始 研究向西北调水 ,我的研究结论是 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为证明以上论点,我一共写了 10 篇预印本论文,详见以下博客: ① 半个世纪气候变化的事实证明:向新疆调水 , 当地降水量能成倍增加 ; ② 历史气候也证明:向新疆调水,当地降水量能成倍增加 ; ③ 气象统计数据也证明:向新疆调水,当地降水量能成倍增加 ; ④ 青海湖流域的气候事实也证明 : 向新疆调水 , 当地降水量能成倍增加 ; ⑤ 四大圈层相互作用与影响:向新疆调水 , 当地降水量能成倍增加 ; ⑥ 学术权威与高校教科书的表述截然相反,到底谁对谁错 ? ⑦ 四两拨千斤,三山夹两盆的新疆有极大的 “ 调水倍增效益 ” ; ⑧ 低层水汽与高层水汽所处环境的差别很大 , 变成降水的比例相同吗 ? ⑨ 多重证据链网络证明:向新疆调水,当地降水量能成倍增加 ; ⑩ 为什么说塔里木盆地有以一当十甚至更大的 “ 调水增效倍数 ” ?! 。 著名气象专家张学文研究员倡导创建《盆地气象学》和《盆地地理学》, 对我的论点比较支持 ,写了以下博客: ① 对霍有光、檀成龙的新疆变湿理论的思考 ; ② 改造盆地气候存在一把特殊的钥匙?--初议干盆地与湿盆地概念 ; ③ 盆地水汽(空气)的封闭程度表 ; ④ 征答:气候学中的一个思想实验 ; ⑤ “干湿双稳态”是盆地气候的重要特征? ; ⑥ 大规模调水对降水的影响的旁例分析 。 科学时报首席评论员王中宇 关注我国的水土资源配置,发表过《 西线大争论看公共事务决策 》、《 水土资源匹配——一个战略性的难题 》、《 “引渤济疆”构想的气候目标观察 》等文章。王中宇老师对我的论点感兴趣,在审查阅读我和张学文老师以上文章以后,积极参与新疆变湿理论的讨论,王中宇老师的文章也说明 我的论点不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具有分析讨论的价值。 现把王中宇老师思考以后撰写的第 3 篇博客做如下转载,供各位专家参考。 转载:关于“绝对加权法水汽返回率” 与檀成龙先生讨论 王中宇 2014-7-27 09:35 原载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7do=blogid=815009 檀成龙先生在《降水的水汽来源再思考》后留言: 2014-7-25 20:45 王老师:您好!对降水的水汽来源,您进行了深入研究,您的观点值得学术界重视。关于降水的水汽来源,海洋与陆地不同,沿海与内地不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不同,超深盆地与其它地方又有很大区别(四周的巨型山脉能阻止外来水汽的输入,也能阻止盆地底部蒸发水汽的输出。监狱四周的高大围墙能阻止囚犯外逃,盆地四周的高大山脉类似于监狱四周的高大围墙)。 “绝对加权法水汽返回率”低估了本地水汽对本地降水的贡献率,而“绝对优先法水汽返回率”又高估了本地水汽对本地降水的贡献率。为克服以上缺陷,我提出采用“部分优先与相对加权相结合的创新方法”计算本地水汽对本地降水的贡献率,这一方法有没有明显的原则错误? 您对这个方法有何评价 ? --------------------------------------------------------------------------------- 檀成龙先生: 根据您在《本地水汽比外来水汽容易在本地形成降水的证据和联想——八论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大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中的表三中,“部分优先于与相对加权计算”部分列出的计算过程,我理解:您的“部分优先于相对加权法”,其基本思路是: 本地蒸发的水汽 55% 转化为降水,其余 45% 的本地蒸发水汽与外来水汽混合,按比例转化为其余的降水。 其中的比例“ 55% ”来源于你的另一篇文章《四两拨千斤,西北内流区巨型超深盆地群有极大的“调水倍增效益”, 七论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大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查此文,“ 55% ”出自 4.7 节,其相关文字为: “ 在4.3节我们分析计算本地水汽从地表垂直输送到水汽的平均海拔过程中,温度下降13℃左右,相对湿度和气温的双双下降致使一大半本地水汽饱和析出变成降水。因此,我们可以分三步初估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对当地降水的贡献。 第一步,新疆本地水汽上升到水汽平均海拔高度气温下降13℃左右形成的降水量 参考第4.3节按55%估算 ,数据为2212*55%=1217亿吨,剩余的本地水汽为2212—1217=995亿吨,剩余的当地降水为2412-1217=1195亿吨。 ” 而 4.3 节相关段落为: “ 查表1可知,30℃时饱和水汽的绝对湿度为30.36克/立方米,用插入法由表1可得出17℃时饱和水汽的绝对湿度为14.93克/立方米,即温度下降13℃时, 大约有51%的水汽饱和析出 。 查表1可知,—20℃时饱和水汽的绝对湿度为0.884克/立方米,用插入法由表1可得出—33℃时饱和水汽的绝对湿度为0.273克/立方米,即温度下降13℃时, 大约有69%的水汽饱和析出 。 由以上计算可以看出,无论是夏季(地表气温30℃左右)还是冬季(地表气温—20℃左右),气温下降13℃, 将有一大半水汽饱和析出。 ” 以上分析有个 隐含的假设:地表水汽处于饱和状态 。因抬高而气温下降,使饱和水汽的绝对湿度下降约 55% ,导致“ 一大半水汽饱和析出。 ” 若地表水汽不到饱和程度,就得不出这个结论。事实上塔克拉玛干的地表水汽远不到饱和程度。只有“湿盆地”四川,比较接近这个隐含假设。 我非气象学者,以上思考或许不周,请指正。 中宇 ---------------------------------------------------------------------------------------- 檀成龙 2014-7-27 11:43 王老师:您好!首先多谢您认真审查我的稿件,您的理解与我想表达的基本一致。但隐含的假设(地表水汽处于饱和状态)不存在,地表相对湿度为50%,上升到2000米高空相对湿度仍然是50%时,气温下降13度,析出的水汽大约是55%;地表相对湿度为40%,上升到2000米高空相对湿度仍然是40%时,气温下降13度,析出的水汽大约是55%。只要地表与2000米高空的相对湿度基本相等,析出的水汽大概都是55%左右。如果考虑热胀冷缩、高度增加气压下降,体积缩小的话,析出的水汽可能还要大一些。请您考虑。 博主回复(2014-7-27 20:42) : 就我有限的气象学知识,水汽析出的前提之一,是相对湿度达到100%,空气中无法包含多余的水汽。当相对湿度远小于100%(例如40--60%)时,不可能有水汽析出。所谓地形雨,是水汽升高,温度下降,饱和湿度下降,导致相对湿度上升导致的。 以上理解,不知对否,请指教。 王中宇老师与我之间的 其它讨论详见原载文章。
个人分类: 转载专家观点|1431 次阅读|0 个评论
★★★ 在新疆变成降水的比率本地水汽是外来水汽的15倍
热度 8 zhgatcl 2014-7-12 16:20
(注:本博文原标题为《低层水汽与高层水汽所处环境的差别很大,变成降水的比例相同吗?》,2017年8月15日修改了标题、博文、预印本论文及其网址,自我感觉,修改后的论文说服力强很多很多。) 在新疆变成降水的比率本地水汽是外来水汽的15倍 各位老师: 一般来说,大气对流层由地表至高空,气温逐步下降, 5000 米 高空的气温比地表要低 5 0 ×0. 65= 3 3 ℃ 。高空的风速比地表大得多,中国地表平均风速 2.24 m /s , 500hpa 高空的平均风速 14.13m /s ,它是地表风速的 6.3 倍 。所以说,低层水汽与高层水汽所处环境的海拔高程、气温和风速都不同,所处环境的差别很大,那么高低层水汽变成降水的比例相同吗? 本地水汽来自本地的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起始高度与地表高度相同,水汽的平均海拔较低,属于低层水汽;而外来水汽来自于其它地方的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经过长途奔波、较长时间的水平输送和垂直输送来到某个区域的边界上空时,其平均海拔较高,属于高层水汽。如果低层水汽与高层水汽变成降水的比例不同,那么本地水汽与外来水汽变成降水的比例相同吗? 到目前为止,大气科学没有低层水汽比高层水汽容易在当地变成降水的概念,更没有本地水汽比外来水汽容易在本地变成降水的概念,对低层水汽与高层水汽的巨大差别、对本地水汽与外来水汽的巨大差别,认识不足,研究不多,要不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以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或许能推动水循环理论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为了探索以上问题,我写了一篇预印本论文,下面是主标题、副标题、内容摘要和主题词,欢迎质疑,请提宝贵意见。 有兴趣审查全文的,请带着以上问题审查稿件,请到“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下载,网址是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510e4d73015de18a567b13d8 (2017年8月15日) http://www.nstl.gov.cn/preprint/main.html?action=showFileid=2c928282476d060b0147e9899816009c (2014年8月18日) 在新疆变成降水的比率本地水汽是外来水汽的15倍 ——十五论特大规模调水能彻底改变西北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 内容摘要: 本地水汽的平均海拔较低,外来水汽的平均海拔较高。客观事实证明低海拔的本地水汽比高海拔的外来水汽容易在本地变成降水,其机理解释是本地水汽向上运动趋近外来水汽平均海拔的过程中,较大数量的本地水汽将冷凝析出变成降水。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对研究区域降水贡献比较合理的估算方法是 本地水汽部分优先再加权平均 ,该估算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地水汽对新疆降水的贡献率为 56.5% ,外来水汽对新疆降水的贡献率为 43.5% ;新疆本地水汽的变雨比率(即变成降水的比率)为 68.2% ,外来水汽的变雨比率仅 4.54% ,前者是后者的 15 倍 ( 即 1 吨本地水汽变成的降水量相当于 15 吨外来水汽变成的降水量 ) 。新疆年本地水汽总量 ( 即年蒸发总量 ) 与年降水总量高度正相关、互为因果,两者之间存在正反馈良性循环的放大作用,跨流域调水打破动态平衡以后,年本地水汽总量和年降水总量将大幅增加成倍增加。 超深盆地本地水汽的三大功能作用 是跨流域调水大幅增加成倍增加超深盆地降水量的思维起点。 向西北超深盆地 特大规模调水沙漠全部变成绿洲以后,本地水汽的数量和占比成倍增加,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变成的降水量都会成倍增加。 主题词: 本地水汽 外来水汽 变雨比率 降水贡献率 调水 西北 干旱 气候 在上一篇博客中,我讲到预印本论文(即稿件 《四两拨千斤,西北内流区巨型超深盆地群有极大的“调水倍增效益”》 ) 的数学模型有两大基石,其一是 超深盆地四周的巨型山脉对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的不同影响, 详见《 超深盆地对本地水汽和外来水汽的影响截然相反 》 ; 其二是 低层水汽与高层水汽所处环境不同,变成降水的比例也不同。 第一大基石比较直观,气象专家张学文老师还发表了博客文章《 盆地水汽(空气)的封闭程度表 》 ,对“约束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第二大基石详见这篇预印本论文, 为了详细论证,这篇稿件的篇幅较长,请耐心审查、请带着本文开篇的 3 个问题审查,期待您审稿以后的客观评价。
个人分类: 调水增雨论文|2403 次阅读|5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