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气温下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9月28-29日潮汐组合难以逆转厄尔尼诺指数但带来气温断崖式下降
杨学祥 2019-10-4 08:36
9月28-29日潮汐组合难以逆转厄尔尼诺指数但带来气温断崖式下降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9月14日南极半岛海冰极大值过后,南极半岛海冰急剧减少,导致秘鲁寒流减弱,厄尔尼诺指数急剧回升,较强潮汐组合也无法阻止其发展。但是,9月28-29日强潮汐还是带来冷空气活动,带来多地气温断崖式下降。 图1 2019年10月3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095,比10月2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0.085,增速 0.010 ,增速变慢,进入上升区间,与月亮潮7日周期对应。 图2 2019年10月3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115,比10月3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0.095,增速 0.020 ,增速稳定,进入上升区间,与月亮潮7日周期对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86746.html 图2 南极海冰增加趋势和白令海峡热异常对比:2019年9月26日与2018年9月27日(白色为海冰,红色为热异常)对比,2019年9月末 南极半岛海冰增大明显减慢(西经60-140,南纬60-90 的南极大陆海冰明显变小),导致秘鲁寒流减弱。厄尔尼诺指数迅速回升。 图3 南极海冰增加趋势和白令海峡热异常对比:2019年9月30日与2018年10月1日(白色为海冰,红色为热异常)对比,2019年9月末 南极半岛海冰增大明显减慢(西经60-140,南纬60-90 的南极大陆海冰明显变小),导致秘鲁寒流减弱。厄尔尼诺指数迅速回升。 图4 南极海冰增加趋势和白令海峡热异常对比:2019年10 月3日与2018年10月4日(白色为海冰,红色为热异常)对比,2019年9月末 南极半岛海冰面迅速减少(西经60-140,南纬60-90 的南极大陆海冰明显变小),导致秘鲁寒流减弱。厄尔尼诺指数迅速回升。 较强冷空气影响北方 多地气温将迎断崖式下降 时事一点通 昨天09:38 大图模式 中新网北京10月3日电 2日起,较强冷空气将自北向南影响长江以北地区。受此影响,2日夜间至5日,长江以北地区有大范围大风降温和降雨天气,局部地区降温可达12℃以上。同时,大部分地区还将出现小到中雨,局地出现暴雨。 大图模式 全国大风降温预报图(10月2日20时-4日20时)。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较强冷空气影响北方 局地降温可达12℃以上 入秋以来,北方大部分地区尚未出现明显的降温天气。但日前,一股较强冷空气正自西向东影响北方大部分地区。受此影响,自10月2日夜间至5日,长江以北地区将持续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和降雨天气,部分地区将经历“断崖式降温”。 从降温情况来看,预计3日凌晨至4日20时,内蒙古大部、东北地区大部、山西北部、河北、北京、天津等地气温将下降6~10℃。其中,黑龙江南部、吉林中西部、辽宁西部、内蒙古中部和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2℃以上。 降雨方面,从2日夜间起,西南地区东部、黄淮西部等地多阴雨天气。其中,四川盆地东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 这股冷空气同样为多地带来大风天气。据了解,长江以北地区如甘肃河西、内蒙古中西部、东北地区中西部、河北东部和南部等地将出现4~6级偏北风,阵风可达7~8级。中央气象台10月2日18时继续发布大风降温预报。 大图模式 台风“米娜”影响浙江,图为民警进行路面清障。象山公安提供 台风“米娜”影响逐渐减弱 今年第18号台风“米娜”于10月1日20时30分前后,在浙江舟山普陀登陆(11级,强热带风暴级,30米/秒)。 受台风“米娜”的影响,自9月30日以来,浙江东部、上海、江苏南通等地累计降雨量已超过100毫米,舟山局地降雨量更是达到400~443毫米。同时,福建东部、浙江东部、上海、江苏东南部等地沿海出现8~10级阵风,浙江东部沿海局地12~15级。 在台风“米娜”影响下,10月2日8时至3日8时,东海北部、杭州湾、浙江北部沿海、上海沿海、江苏中南部沿海有6~7级大风。其中,浙江北部沿海、东海北部、黄海东南部的部分海域或地区的风力有8~9级,阵风10~11级。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台风“米娜”2日下午由强热带风暴级减弱为热带风暴级,2日20时10分左右在韩国全罗南道沿海登陆。受台风影响, 2日20时至3日20时,东海北部、黄海中东部和南部将有6-7级大风, 其中,东海东北部和黄海东南部的部分海域或地区的风力有8-9级,阵风10-11级。 大图模式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 大风降雨天气持续 未来三天需注意加衣避雨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3日至5日,长江以北的大风降温和降雨天气将持续,相关地区民众需注意加衣避雨。 根据预报,从3日20时至4日20时,吉林北部、黑龙江东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中到大雨。其中,四川盆地东部和南部、贵州西北部、云南东北部等地局地有暴雨(50~65毫米)。 同时,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黄淮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也会出现4~6级及以上风。渤海、黄海将有7~8级、阵风9级的东北风。行人出行应注意避让广告牌及建筑工地等危险区域。 到4日20时至5日20时,大风天气仍不会减弱。如内蒙古西部、辽宁中南部、黄淮大部、江汉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风。渤海、黄海大部海域将有6~8级、阵风9级的偏北风。 此外,长江以北地区的降雨也同样需要注意。如西北地区东部、山西南部、黄淮西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区,中到大雨将持续。而陕西南部、四川盆地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中央气象台提醒,西南地区东部和陕西南部地区民众需警惕持续降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https://www.360kuai.com/pc/detail?url=http%3A%2F%2Fzm.news.so.com%2F5b9d2c118cb0b6f01ccd2c5ef645f3fbcheck=bf4735958bb660f2subt=fifteen_words_titleuid=dcafdd74767b2eed4e593937f5834dd9sign=360_8910f42ctj_url=9f4ff59bd7a36d756scene=refer_scene= 2019年9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已有 1070 次阅读 2019-4-7 17:58 2019 年 9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4 月、 2019 年 7 月至 2019 年 10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9 年 5-6 月、 11-12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9 年 9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三个月。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从地球自转条件而言, 2019 年 9 月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从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来看, 2019 年 7 月 2 日和 12 月 26 日,日食发生在赤道和低纬地区,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如果 2019 年 9 月南极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增大,综合因素可能导致厄尔尼诺在 7 月结束,拉尼娜在 12 月发生。 表 1 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及其预测(据林振山等, 1999 ) 日食时间 中午见食纬度 日食中心区 riR1R2 预测(实况) 2014-04-29 p 极区 3 2014-10-23 p 极区 3 6 4 2015-03-20 p 极区 3 2015-09-13 p 极区 3 6 12 厄尔尼诺(超级厄尔尼诺) 2016-03-09 12 低纬 -1 2016-09-01 -2 赤道 -1 -2 4拉尼娜 2017-02-26-37 中纬 1 (拉尼娜) 2017-08-2138 中纬 1 2 0 2018-02-15 p 极区 3 2018-07-13 p 极区 3 2018-08-11 p 极区 3 9 11 极强厄尔尼诺 2019-01-06 p 极区 3(厄尔尼诺) 2019-07-02 -18 低纬 -1 2019-12-26 1 赤道 -2 4 拉尼娜 2020-06-2130 中纬 1 2020-12-14-40 中纬 1 2 6 注:原文表的数据从 1948 年开始。黑体字为赵得秀预测。 潮汐组合 A : 9 月 2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97 度, 8 月 30 日为日月大潮, 8 月 30 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次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次强。过渡时期,强潮汐距离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和最大值大致相同)。 潮汐组合 B : 9 月 8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2.54176 度, 9 月 6 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C : 9 月 16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02 度, 9 月 14 日为日月大潮, 9 月 13 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 D : 9 月 23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22.68219 度, 9 月 22 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E : 9 月 29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57 度, 9 月 29 日为日月大潮, 9 月 28 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 2019 年 8-10 月进入地震高潮,有利于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71947.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0 个评论
气候变冷冰先知:温度降低2度,格陵兰岛冰川开始增长?
杨学祥 2019-3-26 15:25
气候变冷冰先知:温度降低2度,格陵兰岛冰川开始增长?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尽管我们在2008年就预测了2014-2016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9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2014年3月26日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在2012年以前, 格陵兰岛 区域的雅各布港( Jakobshavn )冰川每年消失约1.8英里(约2.9公里)范围的冰川。 而根据一项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在这个区域如今出现了反转的情况,由于当地气温降低,该区域的冰川在过去2年中以相同的速度再次开始增长。 2017年变冷的预测得到证实:2016年最热,其他排序为2015、2017、2018。 相关报道 温度降低2度,格陵兰岛冰川开始增长?NASA警告:这只是暂时的 原创 环球科学猫 3小时前 我要分享 作者:文/罗兆春 气候的变化已经是我们人类有目共睹的,而随着气候的改变,人类面临来自自然灾难的问题也更加的严重了,根据科学报告显示,位于南极和北极的冰川融化引发的海平面问题,也是当今科学界最为关心的问题,而在这其中, 格陵兰冰川 却成为了科学家们的“眼中钉”,因为该区域的冰川融化可能是全球 海平面上升 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大家看过前期的《自然杂志》报告的话,可能就会想到关于 格陵兰岛冰川 全部融化的危机,根据数据显示,如果全部的冰川融化可能会产生7米左右的 海平面上升 ,以7米为基准,那么多数的沿海城市和低洼地区将会变成实实在在的“水下城市”。在2012年以前, 格陵兰岛 区域的雅各布港( Jakobshavn )冰川每年消失约1.8英里(约2.9公里)范围的冰川,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而根据一项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在这个区域如今出现了反转的情况,由于当地气温降低,该区域的冰川在过去2年中以相同的速度再次开始增长,这不是好消息了?但 美国宇航局 ( NASA )警告说,这只是暂时的。为啥这样说呢?因为北大西洋水的自然周期性冷却可能导致其逆转,其中周围的水域很快就会变暖,从而再次将该区域带入到“厄运”之中。 科学研究者也称,在迪斯科湾的水域和雅各布沙恩区域,温度比几年前降低了2摄氏度,所以说这确实是暂时的“好消息”,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个坏消息,几十年来,水将会因人为 气候变化 而变暖,并指出大约90%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热量会进入海洋。从而导致我们说的海洋温度变高,由于冰川和海洋是相连的,这将会因为“温度的传播”而抵达冰川区域,让更多的冰川融化。 格陵兰岛附近的海洋温度变化,就像一个全球变暖缓慢上升的“自动扶梯”,所以说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冰川从 格陵兰岛 流失出去,这样坏消息是远远大于了这短暂的还消息。根据 世界气象组织 报告显示,在2018年,全球的平均气温和污染物排放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初步预估2019年还会继续上升,所以说我们这个短暂的冰川增长是不会延续下去了。 并且根据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 NOAA )的最新冰川数据来看,北极变暖导致海冰覆盖已经创下了40年来第7低值,所以说我们只看到了短暂和局部增加的情况,而整体的范围还是在降低,这不得不说冰川融化可能已经出现了不可“挽救”的局面,同时冰川融化也会引发全球气候的变化模式,地球危机真的是一触即发,各种自然 气候变化 都出现了,2019年我们应该也明显感觉到了来自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确实比以前强很多了,什么高温偏暖,极寒,阴雨模式,干旱等在全球都出现了。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Zzf5ux 极地涡旋分裂意味着凛冬将至:2017年开始变冷的预测得到证实 已有 1339 次阅读 2019-1-31 17:43 极地涡旋分裂意味着凛冬将至 2019-01-16 11:32 据外媒SlashGear报道,在2018年的最后一周至2019年的第一个星期,北极上空的极涡分裂,并从一个漩涡分裂成三个涡流。由于这种分裂,今年的寒冷季节可能是我们多年来看到的最冷的季节之一。气象学家观察该系统后,认为持续性和急性感冒很可能在本月底开始。 极地涡旋绕着我们的北极和南极旋转,在北极寒冷的空气中产生一定的“风墙”。今年1月,极地涡旋分裂,而这种变化可能会给北半球部分地区带来恶劣天气。 据日本气象厅称,这次事件是一场“重大”突然的平流层变暖事件。东京气象厅将平流层突然变暖定义为“平流层中极地温度迅速增加的现象。”东京气象厅将主要变暖描述为“纬向平均温度从纬度60度向极地增加的事件”。 下面你将看到由气象学家Simon Lee制作的极地涡旋分裂动画。 虽然1月上半月特别温暖,但我们很可能会在未来一周或一周半内感受到一波冷空气。下面你会看到NOAA / CPC的预测。 报告显示,我们在年初看到的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的影响可以持续4-8周,这也意味着凛冬将至。 以上信息来自AER大气与环境研究季节预测主任Judah L Cohen。 http://www.sohu.com/a/289336898_99956743 【刘盈说天气】今年冬天提前了 ? 今年冬天特别冷 ? 看看国内权威专家怎么说 已有 775 次阅读 2018-10-8 20:57 【刘盈说天气】今年冬天提前了 ? 今年冬天特别冷 ? 看看国内权威专家怎么说 2018-10-08 18:42:04  来源 : 中国吉林网 作者 :   近日,有没有发现身边感冒生病的人变得很多 ? 出门后有没有发现天气越来越冷 ? 就连供暖期都提前了,伙伴们,重视起来吧 ! 冬天提前了,这个冬天真的很冷 !   就此问题,我们采访到全球气候专家杨学祥,他表示今年冬天会比 2015 年、 2016 年和 2017 年都早,并且从今年开始一直到 2025 年,每年气温都呈现递减趋势, 2025 的冬天最冷 !   为什么呢 ? 说好的全球气温变暖问题呢 ? 大家不要着急,仔细想想,有没有发现 2018 年全球自然灾害特别多 ? 台风、地震、飓风、海啸接踵而来,这是几十年来都未曾出现过的气候异常现象 !   杨教授表示,原因之一是台风、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形成超级灾害链,这些自然灾害将深海冷水翻到地球表面,带来降温,从而影响全球温度的变化。很多人会说这岂不是与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问题相矛盾吗 ? 不会的,因为温室效应并不是气候变化的唯一因素,这种超级灾害链带来的降温被称为“深海及其边缘强震降温效应”,与温室效应同为影响全球气温变化的因素,因此,今年是一个“寒冷年”。   一定会有人问,为什么今年自然灾害特别多 ? 这也是第二个原因所在,杨教授称 2018 年为“灾害年”,他与几位相关气象专家在 2 月份总结出一套关于 2018 年灾害的预测顺口溜 : “七级地震谁安排,三月走了,六月来 ! 五月过度多留意,八月九月防大灾”。这则顺口溜成功预测了 10 月以前全球的气象灾害,为什么这么准 ! 杨教授介绍道 : 根据月亮赤纬角,月亮赤纬角一直保持在 18 度 6 分和 28 度 6 分之间,通俗地讲,就是月亮赤纬角越大,全球气温越低。 2014 年— 2017 年角度小温度高, 2018 年是温度高往温度低过渡的一年,因此灾害多, 2025 年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这一年将全球温度最低 !   10 月 6 日 ,中国气象台发布预计 10 月 7 日 ,长春会入冬,但是现实并非如此,记者又联系到吉林省气象台台长刘海峰,他表示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入冬标准不一,需要根据一段时间内的温度变化而定,吉林省今年会在 10 月末 11 月初之间的某一天入冬。   小伙伴们,冬天马上来临了,秋衣秋裤准备好了吗 ? 赶紧把羽绒服也翻出来吧 ! 注意保暖哦,拒绝感冒,从刘盈说天气开始 ~   中国吉林网 吉刻 APP 记者刘盈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810/t20181008_17920840.htm http://news.cnjiwang.com/jwyc/201810/27404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967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50543.html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已有 2046 次阅读 2017-1-21 15:02 2016 年和 1998 年最热比较: 2017 年与 1999 年同样变冷 杨学祥,杨冬红 谁是谁非 9 年内见分晓: 2017 年变冷, 2025 年最冷 尽管我们在 2008 年就预测了 2014-2016 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 9 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全球最冷年: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 2013 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 2015 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2014-2015 年的最热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 2016-201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07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019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0135.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774 次阅读|0 个评论
4月3日拉尼娜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8年4月4日早报
杨学祥 2018-4-4 07:11
4 月 3 日拉尼娜指数进入下降区间: 2018 年 4 月 4 日早报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我们在 2016 年 11 月 17 日开始的拉尼娜指数通报的检验结果表明,日食发生在赤道或低纬地区、地球季节性自转变化、南极半岛海冰变化、潮汐组合双周循环、寒潮强弱变化、地震火山活动和飓风台风,对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理论预测基本符合实测数据,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预测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和依据,请相关部门检验和利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6069.html 潮汐组合影响海温变化的理论计算得到实践证实。 潮汐组合类型转换具有 13.6 天周期,即双周循环,这在图 1-2 中都有明显的表现。除此之外,两周之内厄尔尼诺指数往往出现两个峰值和两个谷值,即次一级的 7 天周期。这一周期在气温变化中也有明显的表现(见图)。 潮汐不仅有 13.6 天周期,而且存在 7.1 天和 9.1 天周期。 1921 年杜德生对月亮和太阳引潮力位进行了严格的调和级数展开,在展开中约有 90 项长周期成分。其中振幅超过这 90 项长周期振幅之和的 0.5% 的共有 20 个,在这 20 个中就有 9 天项和 7 天项(见图 1 )。 \0 图1 2018 年 4 月3 日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681 ,比2018年4月2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0.677减速0.004,减速稳定,进入下降区间。 \0 \0 图2 2018 年 4 月3 日12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0.688 ,比2018年4月3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0.681减速0.007,减速稳定,进入下降区间。 2018 年 1 月 10 日 06 时厄尔尼诺指数 -1.645 为 2017 年 10 月以来最低谷值。 2018 年 1 月 15 日 18 时厄尔尼诺指数 -0.552 为峰值。 2018 年 1 月 19 日 12 时厄尔尼诺指数 -0.583 为峰值。 2018 年 1 月 20 日 18 时厄尔尼诺指数 -0.795 为谷值。 2018 年 1 月 23 日 06 时厄尔尼诺指数 -0.760 为峰值。 2018 年 1 月 24 日 18 时厄尔尼诺指数 -0.787 为谷值。 2018 年 1 月 28 日 12 时厄尔尼诺指数 -0.472 为峰值。 2018 年 2 月 1 日 12 时厄尔尼诺指数 -1.100 为谷值。 2018 年 2 月 9 日 00 时厄尔尼诺指数 -0.581 为峰值。 2018 年 2 月 10 日 00 时厄尔尼诺指数 -0.605 为谷值。 2018 年 2 月 15 日 06 时厄尔尼诺指数 -1.173 为谷值。 2018 年 2 月 19 日 18 时厄尔尼诺指数 -0.891 为峰值。 2018 年 2 月 20 日 18 时厄尔尼诺指数 -0.923 为谷值。 2018 年 2 月 25 日 12 时厄尔尼诺指数为 -0.813 为峰值。 2018 年 2 月 27 日 00 时厄尔尼诺指数 -0.897 为谷值。 2018 年 2 月 28 日 00 时厄尔尼诺指数 -0.884 为峰值。 2018 年 2 月 28 日 18 时 厄尔尼诺指数 -0.894为谷值 , 2018年3月2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0.832为峰值。2018年3月4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0.987为谷值。2018年3月6日06时厄尔尼诺指数-0.867为峰值。 2018 年 3 月6 日18 时 厄尔尼诺指数-0.877为谷值。 2018年3月8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0.773为峰值。2018年3月11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0.887为谷值。 2018年3月14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0.738为峰值。2018年3月15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0.786为谷值。2018年3月16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0.774为峰值。 2018年3月21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1.039为谷值。 2018年3月23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0.991为峰值。 2018年3月23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1.014为谷值。 2018年3月24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0.971为峰值。 2018年3月27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1.181为谷值。 2018年3月30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0.905为峰值。 2018年3月31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0.957为谷值。 2018年4月2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0.673为峰值。 https://www.tropicaltidbits.com/analysis/ocean/nino34.png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2 月南极海冰面积进入极小值,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减少了下降幅度。 2 月是拉尼娜的大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719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4771.html 2 月 5-8 日南极半岛海冰减少导致秘鲁寒流和拉尼娜减弱。3月26日南极半岛海冰增加,秘鲁寒流增强。 图3 2018 年 3 月29日 和4 月2日 海温矩平和南极海冰比较 1 月 25 日南极半岛海冰减少导致秘鲁寒流和拉尼娜减弱。伴随寒潮减弱,在南极半岛海冰减少和 29-31 日潮汐组合作用下,拉尼娜衰退成为事实,厄尔尼诺指数将进入更高的峰值。但是, 1 月 29 日至 2 月 3 日,受频繁南下的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气温还将有所下降,并继续维持偏低状态。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 5 ~ 6 ℃。寒潮干扰了南极海冰减少和 29-31 日潮汐组合的联合作用,持续雨雪冰冻天气使拉尼娜指数断崖式下降,增加拉尼娜寿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742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7448.html 2018 年 3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已有 605 次阅读 2018-2-2 09:56 2018 年 3 月潮汐组合: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2 月、 2018 年 6-9 月、 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8 年 3-5 月、 10-11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8 年 3 月是弱潮汐时期第一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1 月 25 日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潮汐组合 A : 3 月 4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1 度, 3 月 2 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 B : 3 月 11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0.0642 度, 3 月 11 日为月亮远地潮, 3 月 9 日为日月小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C : 3 月 18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2 度, 3 月 17 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 D : 3 月 25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20.1234 度, 3 月 27 日为月亮近地潮, 3 月2 4 日为日月小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次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次强)。 潮汐组合 E : 3 月 31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3 度, 3 月 31 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8115.html 04月03日:未来三天全国天气预报 http://www.feedtrade.com.cn/yumi/ 2018-04-03 09:14:17 中国天气网   北方地区有大风降温   江南北部等地有大雨    一、浙江江西贵州等地出现中到大雨 新疆南疆出现沙尘暴   昨日,浙江西部、江西东北部、贵州中部等地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暴雨(50~70毫米);新疆伊犁河谷出现降雨、雪或雨夹雪2~8毫米。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中部、河北西北部等地出现浮尘或扬沙,南疆盆地部分地区有沙尘暴或强沙尘暴。   今5时较昨5时,内蒙古、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山东西北部及东北地区出现6~10℃降温,内蒙古东南部、黑龙江中西部、吉林中西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降幅达12~16℃。    二、重点天气预报   1、北方地区有大风降温   受冷空气影响,预计4月3日08时至5日08时,西北地区大部、内蒙古西部、东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等地自北向南先后有6~10℃降温,局地降温可达12℃以上,长江以北地区有4~6级偏北风,新疆山口地区风力可达8~9级。中央气象台3日06时继续发布大风降温预报(见图1)。      图1 全国大风降温预报图(4月3日08时-5日08时)   未来一周,北方地区多沙尘天气,其中3日08时至4日08时,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华北地区中南部、黄淮西部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南疆盆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见图2)。为此,中央气象台3日06时继续发布沙尘天气预报。      图2 全国沙尘预报图(4月3日08时-4日08时)   2、江南北部等地有大雨   4月3日至5日,淮河以南地区将有一次较明显降水过程,江淮、江汉、江南中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上述局部地区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此外,3日至5日,内蒙古中部、华北中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有大雪。   3、我国北部和东部海域将有大雾天气   4月3日白天至夜间,黄海大部海域、东海西北部沿岸海域将有大雾,能见度不足1公里;东海西部海域、北部湾北部海域、琼州海峡、广东及福建沿岸海域将有轻雾,能见度不足10公里。为此,中央气象台3日06时继续发布海雾预报。    三、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4月3日08时至4日08时,新疆沿天山地区等、华北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东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黄淮中南部、江汉、江淮、江南大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贵州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上述局部地区并将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新疆北部和东部、甘肃西部、内蒙古、东北地区、华北、黄淮中东部等地有4~6级风;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见图3)。另外,渤海有7~8级、阵风9~10级的东北风。   图3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4月3日08时-4日08时)   4月4日08时至5日08时,西藏西北部、青海西南部及东北部、甘肃中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四川盆地大部、重庆大部、贵州北部、江汉南部、江淮西南部、江南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湖南北部局地有暴雨(50~70毫米),上述局部地区并将伴有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新疆北部、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江淮东部等地有4~6级风;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浮尘或扬沙天气(见图4)。另外,黄海有6~7级、阵风8~9级的东北风。   图4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4月4日08时-5日08时)   4月5日08时至6日08时,青藏高原东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四川盆地南部、重庆中南部、贵州大部、江南北部、江淮西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江西北部局地有暴雨(50~55毫米),上述局部地区并将伴有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江淮东部等地有4~6级风;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浮尘或扬沙天气(见图5)。另外,黄海东南部海域、东海西部部分海域风力可达7级、阵风8级。   图5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4月5日08时-6日08时)   四、影响与关注   1、3日北方地区降温和大风沙尘天气及影响;   2、3日至6日中东部降水过程,关注南方局地强降雨及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危害;   3、4日至6日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关注大风降温天气及影响;   4、渤海、黄海、东海西部海域大雾对海上运输的不利影响;   5、做好春耕春播和森林草原防火气象服务。 http://www.feedtrade.com.cn/yumi/yumi_weather/208899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3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天又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sdbszyl 2015-11-17 15:32
今天,气温下降,内心很热,因为在这里又开辟了新的天地。 爱好文字,有过最早的博客,现在还拥有着人人网、QQ空间等,原来也是因为工作关系,在类似的媒体上发表了不少文字。 科学网,是片新的天地,努力耕耘一下,争取有所收获。
17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3.16的雾霾来自哪里?
热度 2 wangql 2015-3-17 08:09
两会结束,3月16日北京的雾霾浓浓而来,天变的灰蒙蒙的,连太阳也变得迷糊了。 雾霾哪里来的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北京的暖气在3月15日停了。 暖气一停,城区气温下降,形成气压低谷,同时空气开始变的湿润,雾霾生成,又不能向周边扩散,只能越聚越多。 过些天,停暖气的效应消失了,天气也就正常了,至于雾霾有没有,那还得看有没有风。哈哈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41 次阅读|2 个评论
智利历史上发生过的两次强烈地震和海啸:导致全球气温下降
热度 1 杨学祥 2014-4-23 05:09
点评:2010年2月27日,智利中南部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引发强拉尼娜发生,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60年5月,智利中南部的海底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引发全球气温下降,处于1947-1999年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智利处于东太平洋边缘,大震使海底冷水上翻,表面海水变冷,引发冷事件发生。 智利历史上发生过的两次强烈地震和海啸 http://www.gxnews.com.cn 2014年04月16日 10:59   2010年智利地震重灾区见闻    2010年2月27日,智利中南部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地震引发海啸和近百起余震。目前,地震已造成至少708人死亡。据最新统计,地震中超过150万所房屋建筑倒塌,造成至少200万人受灾。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宣布全国6个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2月28日,第二批新华社记者乘坐越野车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赶往震中地区,此前第一批记者已在当天凌晨赶到此次地震受灾最重的康塞普西翁市。    离开圣地亚哥后,记者看到,高速公路的路况极为恶劣,在许多路段,双向车道的另一侧路面已被拱起20多厘米,路面裂缝到处皆是,很多路面出现大面积坍塌。    损毁最严重的是桥梁。记者已数不清究竟有多少倒塌的桥梁,满目的残垣断壁,恍如电影《2012》中的灾难场景。    当地时间2月28日17时30分,经过7个小时的颠簸,记者来到距圣地亚哥257公里的塔尔卡市。该市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放眼望去,这个以农业经济为支柱、享有葡萄之路盛名和温泉之乡美称的旅游城市已是满目疮痍。    在记者到达前不久,这一地区刚刚发生了强烈余震,并引发海啸席卷周边城市,人员伤亡情况不详。    由于恐惧余震,担心房屋再次坍塌,当地灾民聚集在一些空旷地带。一些人自搭帐篷,而另一些人则露宿在空地上。当地气温很低,不少灾民两手抱在胸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但寒冷并不是最主要问题。据当地居民反映,最为严重的情况是缺乏饮用水。在部分小镇,消防车在挨家挨户送水,但在较大的城市,消防车难以满足居民的需要,已经出现水危机。    记者所经过的智利中南部地区,仍有许多地区没有恢复供电。高速公路沿途的加油站已开始恢复服务,等待加油的车队排起长龙,甚至有的加油站有几百辆车在等候。    记者在途经的村镇几乎看不到救援队伍,但有部队和警察在当地维持治安。受灾地区一些小型超市已开始营业,但是限制购物的顾客人数,每次只允许少量顾客进入店中。由于一些震区已出现哄抢商店等治安事件,2月28日21时一些地区开始实行震后的首次宵禁。    当日21时左右,记者赶到距离重灾区康塞普西翁约90公里的奇廉市。记者看到,当地一家于2月26日才开始营业的中国餐厅在此次地震中几乎被夷为平地。餐馆所在街区内的房子也几乎全部倒塌。    这家中国餐厅隔壁住的是一位阿根廷老人,他经历了1985年瓦尔帕莱索近海里氏7.8级地震,当时有177人遇难。这位阿根廷人说,他的房子在1985年的时候并没有被地震所损坏,但是这次倒塌了。这次强震的余震太多,第一次余震窗户掉了,第二次余震门没了,最后房子被震成瓦砾。(新华网记者赵凯 报道员赵敬珩) 编辑:利雪娟 作者:赵凯 来源:综合 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40416/newgx534df203-10103752.shtml 智利历史上发生过的两次强烈地震和海啸 http://www.gxnews.com.cn 2014年04月16日 10:59   历史上最大的海啸—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    1960年5月,智利中南部的海底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导致数万人死亡和失踪,沿岸的码头全部瘫痪,200万人无家可归,这是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大、也是最严重的一次海啸灾难。    智利东倚安第斯山脉,西临太平洋海沟,根据现代板块学说的观点,处于太平洋板块与南美洲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引起的海啸,是智利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在历史上,智利和太平洋东岸的一些海滨城市,曾多次遭到海啸的侵袭。    1960年5月,厄运又笼罩这个国家。从5月21日凌晨开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发生了罕见的强烈地震。震级之高、持续时间之长、波及面积之广,实属少有。大地震一直持续到6月23日,在前后1个多月的时间内,先后发生了225次不同震级的地震。震级在7级以上的有10次之多,其中震级大于8级的有3次。    当5月21日地震刚刚发生时,震动还比较轻微,但这种颤动与以往地震不同的是,它连续不断地发生着。接着,震级一次高于一次,震动也一次比一次剧烈。仓皇之中,人们摇摇晃晃跑出室外。    这时虽然也有一些不太结实的房屋被震塌、震裂,偶然也有慌不择路的人们被压死和砸伤,但一些比较牢固的建筑物还都安然无恙。由于地震开始来势并不那么凶猛,人们还有时间躲避,伤亡人数不多。然而,连续两天持续不断的震荡使人们产生了松懈麻痹情绪,由于破坏程度不大,人们不像开始那样惧怕地震,有人甚至搬进了已被震裂的房屋中居住。    5月22日下午19点11分,忽然地声大作,震耳欲聋。地震波像数千辆隆隆驶来的坦克车队从蒙特港的海底传来。不久,大地便剧烈地颤动起来。这次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一次震级最高、最强烈的地震,震级达8.9级(后修订为9.5级)。它发生在位于太平洋智利海沟、蒙特港附近海底,震中为3..2°S,76.6°W,影响范围在南北800千米长的椭圆内。这场超级强烈地震持续了将近3分钟之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蒙特港是智利的一个重要港口,设施完备先进,具有较强的吞吐能力,但在这场地震的淫威下,所有房屋设施都被震塌,许多人被埋进碎石瓦砾中。    大震之后,忽然海水迅速退落,露出了从来没有见过天日的海底,那些鱼虾蟹贝等海洋动物,在海滩上拼命挣扎。一些有经验的人们知道大祸即将来临,纷纷逃向山顶,或登上搁浅着的大船,以躲避即将发生的新劫难。大约过了15分钟后,海水又骤然而涨。顿时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浪涛高达8-9米,最高达25米。呼啸着的巨浪,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袭击着智利和太平洋东岸的城市和乡村。那些留在广场、港口、码头和海边的人们顿时被吞噬,海边的船只、港口和码头的建筑物均被击得粉碎……    随即,巨浪又迅速退去。所过之处,凡是能够带动的东西,都被潮水席卷而走。海潮如此一涨一落,反复震荡,持续了将近几个小时。太平洋东岸的城市,刚被地震摧毁变成了废墟,此时又频遭海浪的冲刷。那些掩埋于碎石瓦砾之中还没有死亡的人们,却被汹涌而来的海水淹死。在几艘大船上,有数千人在此避难,但随着大船被巨浪击碎或击沉,顿时被波浪全部吞没,无一人幸免。太平洋沿岸,以蒙特港为中心,南北800千米,几乎被洗劫一空。    在这次大海啸的灾变中,除智利首当其冲之外,还涉及到相当广泛的地区。太平洋东西两岸,如美国夏威夷群岛、日本、俄罗斯、中国、菲律宾等许多国家与地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损失也十分惨重。    地震发生后,海啸波又以每小时700千米的速度,横扫了西太平洋岛屿。仅仅14个小时,就到达了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到达夏威夷群岛时,波高达9-10米,巨浪摧毁了夏威夷岛西岸的防波堤,冲倒了沿堤大量的树木、电线杆、房屋、建筑设施,淹没了大片大片的土地。不到24小时,海啸波走完了大约1.7万千米的路程。到达了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岛。此时,海浪仍然十分汹涌,波高达6-8米,最大波高达8.1米。翻滚着的巨浪肆虐着日本诸岛的海滨城市。本州、北海道等地,停泊港湾的船只、沿岸的港湾和各种建筑设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临太平洋沿岸的城市、乡村和一些房屋以及一些还来不及逃离的人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波涛卷入大海。这次由智利海啸波及的灾难,造成了日本数百人的死亡,冲毁房屋近4000所,沉没船只逾百艘,沿岸码头、港口及其设施多数被毁坏。    智利大海啸还波及了太平洋沿岸的俄罗斯。在堪察加半岛和库页岛附近,海啸波涌起的巨浪亦达6-7米左右,致使沿岸的房屋、船只、码头、人员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失。    在菲律宾群岛附近,由智利海啸波及的巨浪也高达7-8米左右,沿岸城市和乡村居民遭到了同样的厄运。中国沿海由于受到外围岛屿的保护,受这次海啸的影响较小。但是,在东海和南海的验潮站,都记录到了这次地震海啸引发的汹涌波涛。总之,智利大海啸对太平洋沿岸大部分地区,都造成了程度不同的破坏,其影响范围之大,为历史所仅见。 编辑:利雪娟 作者:赵凯 来源:综合 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40416/newgx534df203-10103752-1.s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2317 次阅读|1 个评论
冷空气携风雨袭湖南将有10℃降温: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
热度 1 杨学祥 2012-9-2 13:55
冷空气携风雨袭湖南将有10℃降温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02日10:49 中国天气网 微博   中国天气网讯 随着一股冷空气的来袭,省气象台预计,今天(9月2日)开始,湖南省局部地区将出现暴雨天气,另外,省大部地区最高气温过程降温幅度将达10℃,提醒公众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衣保暖。   接连几天,湖南大部地区气温居高不下。据监测显示,昨天全省平均最高气温达34.8℃,包括岳阳、株洲和湘潭在内的56县市日最高气温超35℃高温线,其中益阳的安化县以36.9℃位居全省当日高温榜首。   今天凌晨,一股冷空气由湘西北开始侵入湖南,冷空气所到之处,北风劲吹,雨水飘落,气温下降。气象数据显示,1日08时至2日08时,较强降水主要集中在湖南张家界、常德以及怀化北部,降水量最大地区为沅陵海沙坪,达86.5毫米。除了降雨,部分地区还伴有雷电。   针对强降雨和雷暴天气,湖南省气象台昨天至今天10时,连续发布气象预警8个,其中包括暴雨橙色预警5个和雷电橙色预警3个,提醒公众和相关部门注意防范强降雨带来的不利影响。   冷空气来袭,湖南省气象台预计,今天湖南部分地区将有大雨,局地有暴雨;另外,今起,湖南省大部分地区日高温将下降10℃。具体天气预报如下:   长沙市:今天下午到明天白天,阴天有小到中等阵雨或雷阵雨;北风3级;明天最高气温26℃,明天最低气温22℃。   全省:今天下午到明天白天,永州、郴州、衡阳、邵阳及株洲南部多云转阴天有小到中等阵雨或雷阵雨,局地大到暴雨,其它地区阴天有小到中等阵雨或雷阵雨;湘南南风2级转北风3至4级,其它地区北风3至4级;明天最高气温25至27℃,明天最低气温20至22℃。   明天晚到后天:湘南阴天有阵雨或雷阵雨,湘北阴天转多云,其它地区小雨转多云。   5日:多云间晴天,其中湘南局部地区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   气象专家提醒,受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湖南降温幅度大,加上降雨,人体感觉较凉。公众应适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特别是老人、儿童和体弱病人。此外,部分地区可能出现较强降雨,相关部门要做好防御强降水及其引发的城乡积涝、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的准备。(尹婷/文)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2/0902/104980302.html 河北遭强降雨 未来3日局部有霜冻最低温达0℃:关注低温冻害 杨学祥   据河北省气象台最新消息,1日夜间到2日白天,河北省阴,大部分地区有大雨,其中张家口南部、保定、石家庄西北部、廊坊中北部、承德南部、唐山、秦皇岛有暴雨,个别地点有大暴雨。受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三天该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将明显下降,3至4日,张家口北部、承德北部最低气温可达0-4℃,有霜冻。 我在2012年3月指出,关注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它是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2012年将给我们带来强震频发、异常旱涝、流感增强、低温冻害灾害链,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强震频发、异常旱涝、低温冻害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关注气象台的灾害预警。 相关新闻: 河北遭强降雨 未来3日局部有霜冻最低温达0℃ 2012年09月01日20:31 中国新闻网 大 中 小 全文浏览   中新网石家庄9月1日电(申玲敏)河北省气象局1日透露,自当日白天起,河北省遭遇强降雨,为应对此次强降雨天气,该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Ⅳ级响应。   据河北省气象局介绍,受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1日白天开始,河北省张家口、保定、廊坊、衡水大部、沧州西部、石家庄、邢台中西部、邯郸西部等地已出现降雨并将持续,雨量分布不均。截止到1日17时,较大降雨区主要出现在张家口西部、廊坊北部、保定、石家庄、邢台北部等地,行唐的城寨、顺平的河口乡降暴雨,雨量分别为63和68毫米;主要雨区中有53个雨量站降大雨,雨量为25-49毫米;石家庄市区普遍出现降雨,最大降雨出现在市农科院为31.6毫米。   为应对此次强降雨天气,9月1日09时,河北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预案Ⅳ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相关单位和张家口、保定、石家庄、承德、唐山、秦皇岛市气象局立即进入Ⅳ级应急响应状态,按照气象灾害Ⅳ级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做好应急响应工作,密切关注降水形势发展,适时调整应急响应级别;其他市气象局要密切关注降水影响,做好应急响应准备,根据降水形势变化,适时启动应急预案。   同时,河北省气象台从8月31日17时开始至9月1日17时,已连续四次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河北省国土资源厅与河北省气象局于1日17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1日夜间到2日白天,张家口南部、保定西部、石家庄西北部、承德南部、唐山北部、秦皇岛北部山区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预警等级为三级,请上述地区有关单位和群众做好地质灾害的防御工作。   此外,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已于8月31日向各设区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发出《关于做好局地强降水、大风、降温和霜冻灾害防御的通知》;9月1日上午,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又向相关设区市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落实省领导指示精神,扎实做好暴雨灾害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   据河北省气象台最新消息,1日夜间到2日白天,河北省阴,大部分地区有大雨,其中张家口南部、保定、石家庄西北部、廊坊中北部、承德南部、唐山、秦皇岛有暴雨,个别地点有大暴雨。受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三天该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将明显下降,3至4日,张家口北部、承德北部最低气温可达0-4℃,有霜冻。(完) http://news.sina.com.cn/c/2012-09-01/203125082410.shtml 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8.6级强震刚刚过去,美国干旱和中、日、朝暴雨灾害就接踵而来。我在2012年3月指出,关注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它是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2012年将给我们带来强震频发、异常旱涝、流感增强、低温冻害灾害链,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我在2012年7月1日指出,2012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会给世界带来反常的旱涝灾害,印尼和澳大利亚发生严重干旱,赤道东太平洋沿海地区发生严重洪涝。我国的旱涝灾害也会非常严重,2012年旱涝急转的可能性很大。 强震频发和旱涝异常已经发生,流感增强和低温冻害也需积极预防。 关注2012年的厄尔尼诺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96299.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8341.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8356.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气象灾害名词解释
hgiap 2012-8-25 21:06
气象灾害名词解释 旱灾:在足够长的时期内,因降水量严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发而水分亏损,河川流量减少,破坏了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结果造成农作物、果树减产,人民、牲畜饮水困难,及工业用水缺乏等灾害。 暴雨灾害:一次短时的或连续的强降水过程,在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给农业带来灾害;甚至于引起山洪暴发、江河泛滥、堤坝决口给人民和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低温连阴雨灾害:连续多日阴雨并伴侣气温下降的天气现象,此间,降水量不大,但气温较低,这种天气有时接连出现,以致阴雨天气长达一个月之久。它常见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在每年的3-4月;两广(广东和广西)地区则在1-3月发生,往往对春播育秧危害极大,造成早稻严重的烂秧,其结果是减产或颗粒无收。 热带气旋灾害: 热带气旋是在热带海洋大气中形成的中心温度高、气压低的强烈涡旋的统称。该系统一旦形成,狂风、暴雨和巨浪的恶劣天气现象出现在距气旋中心约几百公里到几十公里的环形范围内,所经之处可造成很大危害,特别是它一旦侵入我国陆地,造成的损失更严重。这一灾害每年均有发生,但灾情严重程度不同。 冰雹灾害: 冰雹是坚硬的球状、锥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水。冰雹的降落常常砸毁大片农作物、果园、损坏建筑群,威胁人类安全,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通常发生在夏、秋季节里。 龙卷风灾害: 龙卷风是从高空向下伸展出的强烈转动的漏斗状的云柱。所到之处,会把地面的水、尘土、泥沙卷起,甚至可拔树倒屋,人、畜也会一并升起。龙卷风影响范围虽小,但造成的灾情却很大。 沙尘暴灾害: 强风将地表沙尘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给人民生活、交通带来严重威胁。它的发生与冷空气活动密切有关,往往出现在冷的月份里,特别是春季。 干热风灾害: 干热风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天气现象。中国大范围的干热风主要出现在秦岭、淮河以北,以华北、西北最多见,它的出现,使作物枯萎、枯死,给农、林业造成严重危害。 低温冷冻灾害: 连续多日的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 雪灾: 越冬作物遇到较长时间的积雪,发生‘烂心’的现象,多发生在早春。此外,冬季或冬末春初经常出现因雪层压力太大,使果树和树木枝节压断的情况。 雪暴灾害: 俗称暴风雪。大量的雪被强风卷起并随风而运行,并且不能判定当时是否有降雪,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发生时,寒风凛冽,道路掩埋,形成灾害。多发生在我国的内蒙、西藏自治区。 大风灾害: 气象上称6级(12米/秒)或以上的风为大风。长时间的大风会使土壤风蚀、沙化,对作物和树木产生机械损害,造成倒伏、折断、落粒、落果及传播植物病虫害等;严重地破坏各种设施,输送污染物等灾害,大大影响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雾灾: 雾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细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使能见度降到1公里以下。雾日多,使日照时数少,雾的浓度大,使空气湿度增加,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特别是处在开花期的作物,使其结果率大大降低,造成减产;另外,大雾天气给交通和运输业带来严重危害
个人分类: 课题组相关|35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喜马拉雅山挖隧道引不来暖湿气流
热度 3 tarimriver 2012-6-23 08:46
喜马拉雅山挖隧道引不来暖湿气流
孟现柱老师设想通过开挖隧道让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暖湿气流来到干旱的西北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1857-584858.html 可行性太小。你挖个隧道暖湿气流就顺着隧道爬过来给你降雨了?不会的。 暖湿气流凝结降雨需要气温下降,水汽由不饱和到饱和甚至过饱和。例如夏天白天气温高,蒸发旺盛,但白天水汽不会凝结,因为此时空气相对湿度较小。夜间,气温下降,大气中的水汽由不饱和变成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就在地物上凝结成露。 你通过隧道把暖湿气流引过来,由于山这边大气湿度小,引来的有限水分很快就幅散掉,无法凝结。或者过来的气流沿山坡下行,由于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气流下降温度上升。在迎风坡暖湿气流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每上升高度100m,气温下降0.6℃。过山坡后气流每下降100m气温上升1℃,不但不能降雨,还形成干热风对植物造成伤害。从隧道引过来的气流沿山坡下降即使不形成干热风,也无法形成降雨,引来的水汽相比投入严重不成正比。 相比之下,牟其中当年设想的炸喜马拉雅山一个大豁口的想法在资金投入上也要比这种想法节省。 而且,不管是提出炸口子还是挖隧道建议的人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实施。喜马拉雅山脉长达2400km,也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搞炸挖的,当然他们设想是在水汽最充沛的地方,这就是喜马拉雅山东段了。从这里实施工程根本对西北荒漠地区起不到什么作用,在此处炸或挖可能影响的地区是青藏高原,但青藏高原地区不太缺水,否则怎么能成为亚洲大江大河的源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缺水的地方,只有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地区实施工程,但巴基斯坦这个地方很少有暖湿气流光顾,否则巴基斯坦也不会有大面积的荒漠了。 再退一步讲,即使引来了暖湿气流,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会变成绿洲了?也不是,最多是塔里木盆地绿洲面积有所增加而已,而项目实施带来的生态后果则很难想象。 塔克拉玛干沙漠 沙漠胡杨
12976 次阅读|3 个评论
云彩10年降了三四十厘米和地球气温下降与拉马德雷有关
杨学祥 2012-2-24 12:20
云彩10年降了三四十厘米和地球气温下降与拉马德雷有关 杨学祥   自2000年到2010年间,奥克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借助美国宇航局的卫星设备,利用卫星上的多角度成 像光谱仪,对云彩的相对高度变化进行了观测。9台光谱仪从不同角度对地球上空所有的云彩进行了观 测,得出了一系列数据,发现同一相对高度的云层每年下降速度不一,但总体趋势是下降,十年下降了 三四十厘米。另外,不同地域之间云层的高度变化也不同。太平洋海域中部和印度尼西亚上空的云层下 降得最快,科学家分析这片区域云层低,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交替困扰相关。 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 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PDO)。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PDO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 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拉马 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 持续20年至30年。近100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 于1890年至1924年,而1925年至1946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1947年至1976年, 1977年至90年代后期为“暖位相”。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 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 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厄尔尼诺现象变得强烈。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 反,拉尼娜现象变得强烈 。 2000年又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云彩10年降了三四十厘米和地球气温下降与拉马德雷有关。 相关新闻: 云彩10年降了三四十厘米 疑与地球气温下降有关 2012-02-24 11:15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生活中我们常说这句话来安慰人——不要紧,天不会塌下来,据新西兰科学家研究发现,尽管天不 会塌,天空的高度看上去却在不断下降,因为云彩的高度越来越低。据新西兰媒体2月23日报道,新西 兰奥克兰大学的科学家用十年时间观测记录了云彩的相对高度变化,数据显示,云彩在10年里低了三四 十厘米,如果下降趋势持续,某一天天空触手可及或许也能变成现实。伴随云彩高度下降,科学家认为 地球降温速度变快,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温室效应。   奥克兰大学的气象学家和大气研究专家发起了这项研究,由罗格尔·德维斯教授领导进行 。研究 发现,在同一个海拔高度上,云彩的高度连年下降,超高空形成的云彩越来越少。罗格尔说,云彩高度 持续下降影响了地球的降温速度,地表温度的下降尤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减轻了温室效应现象。   自2000年到2010年间,奥克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借助美国宇航局的卫星设备,利用卫星上的多角度成 像光谱仪,对云彩的相对高度变化进行了观测。9台光谱仪从不同角度对地球上空所有的云彩进行了观 测,得出了一系列数据,发现同一相对高度的云层每年下降速度不一,但总体趋势是下降,十年下降了 三四十厘米。另外,不同地域之间云层的高度变化也不同。太平洋海域中部和印度尼西亚上空的云层下 降得最快,科学家分析这片区域云层低,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交替困扰相关。云彩高度在新西兰、 澳大利亚等南半球国家上空变化微妙,人们较难察觉。   “我们不清楚云彩高度降低的确切原因,但很显然与海洋和大气环流模式的变化相关,因为云朵的 形成离不开水汽、凝结核和湿热的上升空气。”德维斯分析。   德维斯说,今后研究人员将继续观测云彩高度及运动规律的变化情况,期望掌握更多关联数据。近 年来地球多次出现异常寒冷现象,德维斯等人猜测云层高度下降与此现象极有可能存在关系。 编译 朱蕾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202/20120224/news_20120224_1817625.shtml 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09:17 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杨学祥,杨冬红 2008年初中国南方50年一遇的冰雪冻灾把拉马德雷现象推向前台,它能加强拉尼娜现象,是中国南 方严重冻灾周期性发生的原因 。统计表明,强拉尼娜现象周期性发生、8.5级以上强震的周期性 发生、中国南方和北方严重低温冻害的周期性发生、南极海冰增长的周期性发生、飓风和台风增强的周 期性发生、世界粮食危机的周期性发生以及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周期性发生,都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 期。 1 拉马德雷现象的提出 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 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PDO)。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PDO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 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拉马 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 持续20年至30年。近100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 于1890年至1924年,而1925年至1946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1947年至1976年, 1977年至90年代后期为“暖位相”。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 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 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厄尔尼诺现象变得强烈。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 反,拉尼娜现象变得强烈 。 图1 太平洋十年涛动海表温度和海平面压力异常 2 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1998年6月-2000年8月发生了长达两年以上的强拉尼娜事件;2004年 12月26日发生拉印尼8.7级强震并伴随强烈海啸,导致27万人死亡;飓风卡特琳娜2005年8月29日从墨西 哥湾登陆美国南部沿海地区,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2007年爆发世界粮食危机;2007年8 月发生强拉尼娜事件;2008年初中国南方50年一遇冰雪冻灾。突发事件频繁发生拷问整个世界:拉马德 雷冷位相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2.1 强拉尼娜现象周期性发生 2.2 8.5级以上强震的周期性发生 2.3 中国南方和北方严重低温冻害的周期性发生 2.4 世界粮食危机的周期性发生 2.5 南极海冰消长周期 2.6 温暖期和低温期的交替变化 2.7 飓风和台风变化周期 2.8 中国沙尘暴变化周期 2.9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周期性发生 3 结论 统计表明,强拉尼娜现象周期性发生、8.5级以上强震的周期性发生、中国南方和北方严重低温冻 害的周期性发生、南极海冰增长的周期性发生、飓风和台风增强的周期性发生、世界粮食危机的周期性 发生以及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周期性发生,都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1998年6月-2000年8月发生了长达两年以上的强拉尼娜事件;2004年 12月26日发生拉印尼8.7级强震并伴随强烈海啸,导致27万人死亡;2005年8月29日飓风卡特琳娜从墨西 哥湾登陆美国南部沿海地区,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2007年爆发世界粮食危机;2007年8 月发生强拉尼娜事件;2008年初中国南方50年一遇冰雪冻灾。突发事件频繁发生拷问整个世界:拉马德 雷冷位相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302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4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2012年严寒事件及其他
热度 1 King3 2012-2-6 23:32
2011年冬季欧洲、北美多次出现暴雪和严寒,进入2012年的1月、2月,严寒似乎袭击了北半球的多个国家, 欧洲以及亚洲部分国家遭遇了持续性严寒,部分地区出现百年来最低气温。据报道: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变冰城;因大雪,塞尔维亚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俄罗斯多地温度比往年低10℃至17℃;日本也遭遇了20年一遇的最强寒潮;韩国首尔,2月2日出现了最低温度零下17.1℃的记录,是过去55年的同期最低值;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出现零下50.7℃极端低温。气温达到了历史极值。 极端的冷事件和极端高温一样,都是极端天气事件的一个表现方面。然而需要思考的问题是: 1、极端事件的出现和全球变暖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 1. http://www.physorg.com/news/2010-12-winters-driven-global-scientists.html 2. Thomas J. Crowley William T. Hyde, Transient nature of late Pleistocene climate variability. Nature 456 , 226-230 (13 November 2008) | doi:10.1038/nature07365 3. RICHARD A. KERR, Snowball Earth Has Melted Back To a Profound Wintry Mix.2010 VOL 327 SCIENCE www.sciencemag.org ) 2、这种极端冷事件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月尺度上温度变化,这直接影响到以月、季尺度上的短期气候预测,虽然极端低温造成了灾害和较大的影响,但可能在月平均值上反映并不强烈,其统计结果影响到预测的结果。 3、基于2的原因,传统统计方法用于短期气候预测的缺陷凸显出来了。基于统计方法的预测,都是基于平均状态的预测,因此,很难得到极端时间的预测结论。一些新的方法,由于不能分辨月尺度以下的事件,因此,也同样存在着困境。即使一些以极端事件为统计对象的方法,由于观测样本的限制,也存在着问题。 4、数值模拟方法中,由于也使用了基于统计理论的参数化方案,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因此,观测事实的不断获取是重要的 。
4060 次阅读|2 个评论
年份热度排行榜上今年名列第十:气温下降原因何在?
热度 1 杨学祥 2011-11-30 04:24
年份热度排行榜上今年名列第十:气温下降原因何在? 杨学祥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说,今年1月至10月的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为14.4摄氏度,据测算这一数值高于185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长期温度平均值,今年很可能是迄今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年份中最热的一年。在有记录以来的年份热度排行榜上,今年名列第十。 世界气象组织强调,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2011年全球多处地方发生了极端气候导致的灾害,其中主要包括欧洲春季大旱,非洲东部“旱涝急转”,东南亚、南亚和中南美洲洪涝灾害,巴西出现洪水和泥石流灾害。在全球最热年份榜单上,前13位都出现在过去15年中。 全球变暖直线上升的趋势已经受到自然规律的遏制,在过去15年处于波动变化的状态,2011年位列第10 ,属于下降年份。 今年8月以来,赤道太平洋海域出现拉尼娜现象,其强度大大低于2010年,不是气温比去年下降的理由。与世界气象组织预计将持续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的结论相反,拉尼娜在年底将会结束,不会形成拉尼娜事件。 气温下降不能用温室效应来解释,也不能用拉尼娜现象发生来解释:大气中温室气体持续增加,今年8月以来的拉尼娜现象比2010年的拉尼娜弱的很多,不是气温下降的理由。 我预测的2011年灾害排序为: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和地震。 相关新闻: 世界气象组织称拉尼娜现象难撼今年热度 2011年11月29日 22:1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29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世界气象组织29日在南非德班气候大会和该组织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总部同时发布2011年全球气候报告。这份报告显示,尽管今年发生使重要海区变冷的拉尼娜现象,但与其他“拉尼娜年份”相比,今年很可能最热。 拉尼娜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同时伴随着全球性气候异常。今年8月以来,赤道太平洋海域出现拉尼娜现象,预计将持续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 尽管如此,世界气象组织报告说,今年1月至10月的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为14.4摄氏度,据测算这一数值高于185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长期温度平均值,今年很可能是迄今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年份中最热的一年。在有记录以来的年份热度排行榜上,今年名列第十。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在日内瓦对媒体说:“有充分证据表明全球正在变暖,这种变暖由人类活动造成。” 这份报告还表明,2011年全球多数地区的地表气温都高于长期平均值。在俄罗斯北部,2011年1月至10月的气温比长期平均值高4摄氏度。中美洲地区经历了140年以来最热的年度。 今年北极海冰面积大大低于正常水平。截至9月9日,北极海冰面积为433万平方公里,比1979年至2000年的同期平均值低35%,仅比2007年的历史最低纪录稍高。北极海冰的体积下降到4200立方千米,比2010年少380立方千米。 世界气象组织强调,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2011年全球多处地方发生了极端气候导致的灾害,其中主要包括欧洲春季大旱,非洲东部“旱涝急转”,东南亚、南亚和中南美洲洪涝灾害,巴西出现洪水和泥石流灾害。在全球最热年份榜单上,前13位都出现在过去15年中。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deban/content-3/detail_2011_11/29/10986806_0.shtml 2010-12-18 07:15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杨学祥 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全球灾害的最强信号。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 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等重大灾害 。事实上,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不仅给全球带来流感爆发,而且 给全球带来暴雪和酷暑、干旱和洪水、强震和大风灾害。 2010年的拉尼娜事件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1999年的灾害记录:关注2011年的防灾重点 一、干旱 二、洪涝 三、低温冻害 四、风雹 五、地震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录以来温度最 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 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 。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 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 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9472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22 次阅读|2 个评论
深圳今起气温开始明显下降:关注25-27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09-3-25 05:34
今起气温开始明显下降 市气象台预计,未来五天持续阴天,部分时间有小雨 邓媛 晶报讯(记者 邓媛) 昨日是世界气象日,我市也迎来了有气象历史记载以来最热的3月23日,日最高温一度达到了30℃。据市气象台预计,受冷空气和切变线影响,今天我市将走入中雨到局部大雨的降水过程,气温开始明显下降,预计今天最低18℃,最高22℃。 从前天夜间开始,我市东部沿海被浓雾笼罩,当晚11时40分市气象台对我市东部沿海和海区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浓雾从凌晨持续到昨日中午,盐田港因此被迫全天关闭,背仔角片区呈现浓雾达到了8小时以上。 昨日日间鹏城依然受暖湿气流影响,日最高温一度达到30℃,成为我市有气象历史记载以来,最热的3月23日。 市气象台预计,受冷空气和切变线影响,我市今或迎来阴天转中雨、局部大雨的天气,还伴有短时雷暴,最低温18℃,最高或22℃,空气相对湿度70%~90%。此外,这次冷空气持续时间较长,25日~28日我市都将沉浸在阴沉天色中,部分时间有小雨降下,最低温将保持在16℃~18℃之间。 http://jb.sznews.com/html/2009-03/24/content_559436.htm 我在 2009 年 3 月潮汐预警中指出: 潮汐组合 D : 3 月 1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6.89856 度, 19 日为下弦,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 潮汐组合 E : 3 月 25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 0.00095 度, 27 日为日月大潮, 3 月 20 日 为春分,太阳在赤道面上。三者叠加,赤道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可激发地震、火山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虽然为弱潮汐时期,但天文奇点相对集中,两次日月大潮都发生在赤道,与太阳在赤道面附近相互配合,赤道潮汐变化最大,易发生突发事件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7495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174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