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心理干预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们应该给那些脆弱的心灵更多的呵护
热度 14 cherrylu1960 2015-5-25 22:15
有人生来就比别人心灵脆弱,有人因不利的环境变得更加脆弱。如果有可能,我们应该给予这些脆弱的心灵更多的呵护,尽管我们总是抱着美好的愿望:脆弱的人面对生活的磨难,早晚有一天会变得强大起来。事实并非如此。 敏感的人,偏激的人,其实同样都是心灵脆弱的人,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面对这类人,人们的本能反应不是接近,而是远离,甚至厌恶,结果有意无意中促发了一个又一个悲剧。 这些年,从学校到工作岗位,接触了很多人,也接触过一些偏激、敏感甚至有轻微抑郁症的人,结果有悲有喜。读研时隔壁宿舍的一个女同学因为失恋,精神受到刺激,出现轻微的精神分裂症状,总是喜欢自言自语,唠叨,结果同宿舍的人没有一个同学帮助、安慰她,相反表现出了很强的厌恶情绪,以致不久,这位同学就因为严重精神分裂被送进安定医院。还好,治疗比较及时、成功,半年后重新回到学校。导师人不错,高抬贵手,使其延迟一年答辩,最终顺利毕业。我和这个同学其实还算走的近的,也经常晚饭后一起散步聊天。同宿舍的同学劝我,还是离她远点吧,省得万一她有什么意外,人也粘点晦气。 无独有偶,对一个比较偏激的作者,也曾有人劝我,不要太好心,还是保持距离,否则将来万一他出什么事情,说不清,搞得你也不愉快。人们就是这样常用“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看待我们周围的“准精神病人”。即使是最亲的亲人,也往往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呵护那些原本就已经受伤的心灵。最典型的例子,“文革”中有很多人不堪受辱,选择自杀,这些人其实都是心灵脆弱的人,而无一例外是没有得到亲人朋友的呵护,绝望中选择死亡。 当然,心理干预是一门很专的学问,涉及很多的学科。在我国,一方面这方面的专业工作者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另一方面人们对心理干预的认知度严重不足。前些日子,同一个亲戚刚刚结交的女朋友聊天,她现在留在北语大当辅导员,谈到高校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这方面的工作很难做,风险也很大,需要学生、学校、家长、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配合。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往往不愿意主动去找心理咨询师,觉得是不光彩的事情。而周围的人又不理解,心情越来越糟糕,一旦遇到外来刺激,就会出现极度偏激的行为,比如自杀,甚至杀人。其实,如果能得到有效的干预,悲剧也许可以避免的。 关于姜东身同学的跳楼自杀,表面看起来是因为师生不合,毕业论文没有通过答辩,其实这仅仅是一个诱因,他肯定早就有精神问题,而没有引起周围人的重视,尤其是学校,应该可以看出些蛛丝马迹,不知是否做过什么努力。出了这样的悲剧,谁都不愿意看到,学校没有面子,导师估计更是难安,也许,是两个都有精神疾患的人碰到了一些,你让他们如何相互呵护?心理干预,不但对学生,也可以对老师。因为精神疾患不会因知识的积累、年龄的增长、职位的高低而远离。 近年,高校出现过多起学生自杀事件,外界原因看起来很多,但没有针对一些学生进行及时必要的心理干预,是个重要的原因。学校应更多承担起呵护脆弱心灵的作用,尽管这很难,但其重要性应比关注学生的学业更甚。社会环境的恶化,使原本就不强大的众多心灵遭受更多更强烈的外界刺激,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些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该适当学习点心理学,在调整好自己心态、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以释放正能量、积极的心理干预,给需要帮助的人更多的爱,给脆弱的心灵更多的呵护。尽管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这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最后再闲扯一句,人与人之间是讲缘分的,师生之间也是一样,如果没有缘分,很难相处好,现在很能理解那些选择中途退学,不再坚持的学生。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502 次阅读|27 个评论
[转载]华中科技大学1日内接连发生2起学生坠楼事件
qujiangwen 2011-11-30 09:05
2011年11月29日 02:39 来源: 法制周报 华中科大紫崧学生公寓门口摆放起了心理教育宣传板。本报记者 赵雪浩 摄 机械博士彭凯峰。 建筑学大四学生张骋捷。 华中科大学生跳楼事件追踪 来源:湖南广播电视台-《法制周报》 《法制周报》记者 赵雪浩 核心提示 9天时间里,有着“中南六省第一校”之称的华中科技大学像经历了一场梦魇。10月23日,该校一名机械学博士和一名校外人员在本部与同济医学院相继“坠楼身亡”。7天后,一名22岁的建筑系大四学生“跳楼自杀”。一时间,“华中科大学生跳楼事件”成了网络热搜的名词。 亲历了其中一场跳楼事故的华中科大美国教授PW,随后在一个网帖中发出了三个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人用正确的方法去抢救?为什么没有人上来帮助?为什么让他孤独地死去?” 而《法制周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虽然事后回忆起来这些跳楼事件都有迹可循,但跳楼者身边的同学和亲人,似乎至今都不明白“他们到底有什么想不开的”。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郑晓江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社会转型期显得尤为突出,亟待关注和解决。连续发生的跳楼事故,反映出我国高校在生命教育上的缺位。” 2011年的这个秋天,对于位于江城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来说,可谓多事之秋。继10月23日一名机械学博士和一名校外人员在其本部与同济医学院“坠楼身亡”后,仅隔7天,一名22岁的建筑系大四学生再次“跳楼自杀”。“华中科大学生跳楼自杀事件”的消息不胫而走,甚至一度成为网络上的热门关键词。 短短9天时间里,这所有着“中南六省第一校”之称的高等学府像入了梦魇般,悲剧接连上演。不管是该校在读生还是已毕业参加工作的校友,除了对跳楼自杀事件感到极大的震撼外,更是对他们轻易舍弃的青春和生命表示关注。对此,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所长郑晓江教授认为:“当下的大学生在学习、就业、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众多问题。高校相继发生学生自杀事件,一方面暴露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凸显出高校对学生生命教育的缺位。” 机械学博士的不归路 11月6日,江城武汉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在这所人口近千万的城市,有两场并不起眼的追悼会在举行。两个家庭从此送走了自己最亲的人。 10月23日,星期日的早晨,27岁的华中科大在读机械博士彭凯峰从所住的西11舍四楼“坠楼身亡”。 “早上7时57分,宿舍开大门的正说离开门还差三分钟,我突然听到‘砰’的一响,接着两个路过的女孩子尖叫‘有人跳楼了’。”11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西11舍的楼管阿姨回忆起当天的事还记忆犹新,“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回楼内的,是学生们搀着我回来的。” 华中科大学生付亚辉在网上贴出的日志称:“8点左右,西11舍一名男性跳楼身亡。美国教授PW刚好路过,听到了落地声,经历了全部的早期现场。教授在第一时间赶到伤者身前,发现其仍然有呼吸、意识清醒。此时旁边已经有人打120以及报警。”然而,在8时20分许,华中科大校医院的两位医生到现场“检查完后,已确认死亡”。 在这起事故发生的一个小时后,上午9时许,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又传出“一名女生坠楼”的消息。(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不过经确认这名坠楼者为校外人员,已送医院抢救。11月8日,《法制周报》记者经多方核实,这名坠楼者最终没有抢救过来。 “一天两起坠楼事故,这应该是华中科大60年来最为黑暗的一天。”该校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三女生对记者说这句话时,连连摇头叹息。 对于彭凯峰,尽管西11舍的楼管阿姨称其“话很少,印象不是很深”,但还是告诉了记者一些内情:10月22日,彭凯峰曾向同楼层的某个博士借手机,给曾供他读书的“干爹”打电话,但电话打通后只是听对方说话,自己一声不吭。在挂断电话后,“他长叹了一口气,还在那位博士的床上躺了一会儿”。 而后,这位被借手机的博士向彭凯峰要电话号码,以便“以后联系”,但彭用很冷淡的口吻说,“没必要,要电话有什么用,也解决不了问题”。 “当时就感觉到他情绪不对劲。”这位博士事后如是回忆,但毕竟与彭凯峰不是很熟,所以他没有追问“到底怎么了”。 而彭凯峰本科时期的同学高川(化名)却称,“国庆节的时候,他还参加了 青岛 一个同学的婚礼,和大家有说有笑,看不出有任何不对”。但高川同时也说,“听说他在出事前和老板(博士生导师)吵过架,想换导师”。然而,这种说法并没得到校方的正式回应。 2007年,彭凯峰考入华中科技大学进行硕博连读,记者注意到,在本科期间学轮机工程的彭凯峰曾获得过“日本邮船(NYK)奖学金”,成绩还算不错。 但华中科大不止一位博士生透露,彭凯峰所在专业的博士论文“最近提高了等级,原来只要发几篇D级的论文,现在却需要发B级论文,压力肯定很大”。(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而记者也了解到,在以“治学严谨”而著称的华中科大,因博士论文不过关而延迟毕业、甚至不能毕业的学生并不罕见。 “话不多,比较内向”是很多认识彭凯峰的人对他的最直观印象。这位“看起来多少有些文弱”的博士生,在10月23日清晨给姐姐打电话时,只说了一句“我很累,想休息了”,然后纵身跳下四楼。 “我们同学至今都不明白他的情绪到底是何时起变化的,如果有人能注意到他情绪不对,及时开导他,悲剧也许不会发生。”11月6日,高川对记者感慨。 被传染的“坠楼者”? 10月31日下午2时许,当22岁的建筑学大四学生张骋捷从华中科大紫崧学生 公寓 15栋6楼一跃而下后,“整个华中科大弥漫着强烈的紧张气氛”,“三连跳”使得这所知名学府一时间背负了极大的压力。 从13时21分起的40分钟内,张骋捷通过自己在人人网上的账号“张骋捷santo”发了四条动态,最后一条称“走得仓促。再见,地球人”。 “当时宿舍里只有我一个人在,还是隔壁宿舍的人告诉我的这个消息。”说起张骋捷当天的情况,他的一位室友显得很伤感,“实在没有想到,他有什么想不开的?” 据这位同学回忆,当天上午张骋捷并没有去上“一贯都不喜欢的设计课”,而是在“宿舍里打游戏”,中午的时候,他出去和父亲吃饭,再也没回宿舍。而据华中科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07级学生回忆,张骋捷是在十三栋和十五栋连接处出的事,他应该是从十三栋的楼顶翻到十五栋的楼顶后跳下的。 据张骋捷的家属透露,校方对他们称“张骋捷是在14时05分出的事,救护车在10分钟内赶到,14时25分左右医生宣布无生命体征,14时50分警方到场并进行隔离。” 11月6日,张骋捷的高中同学从 西安 、山东、苏州等地自发赶过来为他送行。在诸多同学印象中,他是一个“比较内向、很腼腆”的男生。(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84802117)从2008年到华中科大就读5年制的建筑学以来,至少在大三以前他“成绩还可以”。记者注意到,张骋捷曾获得过“2008-2009年度学习进步奖学金”。他的一位室友表示:“他从大三开始有些变化,开始觉得学习没意思,经常不去上课,出现挂科。” 11月1日,华中科大学工处在该校白云黄鹤BBS上发了一篇名为《关于建规学院2008级一本科生坠楼事件的相关说明》,称张骋捷“患有一定程度的精神抑郁。另外,该生目前还有五门科目不及格”。这则说明招来张骋捷同学和家属的质疑,认为学校不该拿他挂科来说事。 对于张骋捷为何从大三开始觉得学习没意思,无论是他的高中同学还是室友都百思不得其解,他的一位室友称“问过他为什么,他也不说”。种种迹象表明,在张骋捷大三时,“发生了对他有很大影响的事情,具体什么事我们都不知道。”他的一位高中同学这样总结。 张骋捷,一个“酷爱摄影、文采不错”的“有文艺范儿”的大四学生,就这样在周围人的不明不白中告别人世,留下了他“精神恍惚的父母”。 专家:缺位的高校生命教育 在第一起坠楼事故发生后,华中科大研究生院通过QQ群向各位研究生发出“多注意、关爱身边的人,有困难和身边的人一起想办法”的提示,却没能阻止悲剧的继续上演。 随后的11月1日,华中科大学工处发文呼吁该校学生“能够更多地关爱自己,关爱他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如同学们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都可以向院系、大学生发展研究与指导中心及学生工作部门的老师求助。” “事情发生后,学院给我们开了一个哀伤与释放的心理辅导会,请心理辅导老师教我们怎么去合理地发泄情绪,释放哀伤。”建规学院一名08级的学生告诉记者,他认为“效果不会很大”。 华中科大一名在校生向记者反映,虽然入校时学校办过心理讲座,大一也有公修的心理辅导课,但后来基本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调查和辅导。学校的很多心理讲座与测试都流于形式。 10月25日,华中科大的外教PW教授通过一个学生的帖子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在帖子里发出了三个为什么:“为什么没有人用正确的方法去抢救?为什么没有人上来帮助?为什么让他孤独地死去?” “其实这位教授问的问题都属于生命教育的范畴,也恰恰反映出了我国高校在生命教育上的缺位。”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郑晓江说,“包括死亡教育在内的生命教育其实是一个现代大学生应备的常识,大学应该提供这样的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社会转型期显得尤为突出,亟待关注和解决。” 但华中科技大学相关工作人员面对几起坠楼事故的态度却有些让人惊讶。《法制周报》记者在该校党委宣传部提出采访该事时,一位女工作人员称“事情不是都完结了嘛?”当记者“想了解后续情况”时,该工作人员说是“徒增悲伤”。 11月8日,当记者离开华中科技大学时,在张骋捷坠楼身亡的紫崧学生公寓外,摆放了一排的《知晓心理常识、助人自助》的宣传牌,但来来往往的学生中没几个人停下来驻足观看。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11/29/10963277_0.shtml
个人分类: 兴趣爱好|16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请献出您的爱,给抑郁症患者更多的关心吧
热度 2 cherrylu1960 2011-2-21 15:34
又是一个让人压抑的坏天气。打开科学网,一条坏消息映入眼帘:北京物资学院研二女生跳河自杀 同学收到诀别短信报警。一个年轻的生命就在昨天那个冰冷的黑夜,告别人世,告别这个多彩的世界,而杀手之一,又是那个可怕的抑郁症。 看了这个消息,真的有些抑郁。抑郁症,这个讨厌的精神疾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我的同学,同事的亲属,亲人的同学同事,都曾有人被抑郁症困扰,有的甚至选择了自杀来摆脱。抑郁症其实离我们并不远,据说人的一生总有或长或短的某个阶段显现抑郁症状。全世界的抑郁症患者保守估计有5000万之多,其中有约百分之十几的人会选择自杀,这意味着全世界每年会有几百万人可能因不堪抑郁症的折磨而自我结束生命。这是一个沉重的数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加大,抑郁症患者每年都在呈增多的趋势,相比于这种趋势的加大,人们对抑郁症的科学认识和关注程度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悲剧正在于此。 对于身边有抑郁倾向的“另类人”,人们往往采取了躲避、嫌弃的态度,“这人怎么这样?”“这人有点神经”“别理他”,往往是人们对这类人常挂在嘴边的议论,对于身边有抑郁倾向的亲人,相信多数人很难及时意识到,对于身边人的焦虑、躁动等异常精神举动,除了口头上无力的劝慰,生活上的更多关心,很少人在较早的时候就能帮助当事人去主动寻求医疗救助,以致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酿成恶果。 其实,现代医学早就确认,抑郁症同癌症、感冒一样,不仅伴随着人心理的改变,也有生理上的改变,需要借助于药物去医治。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就抑郁了,一定有各种各样的外因,如生活工作的压力、亲人朋友的离去,各种各样的惊吓,等等。精神受到刺激的同时,到一定阶段,身体内部也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对于一些先天脆弱、抗刺激能力弱的人,非常容易走向抑郁。抑郁的外因就像各种病毒侵入你的内心,而抗病毒的能力则取决于你的精神抵抗力和来自于外界的力量。同样的事情,张三碰上了,不会抑郁,李四就很可能抑郁,张三和李四的身体内部环境不同,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结果。 先天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包括抑郁症,并不是某个人的错误,全世界60亿人,每个人的遗传基因都不同,对疾病的敏感性都有差异。对于抑郁症这类精神疾病,需要的不是厌恶和躲避,而是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凭我个人的感觉和肤浅的了解,中国在针对抑郁症的心理干预和精神治疗方面,都非常欠缺。如果你患了严重失眠、焦虑,可能会去看神情科大夫,但他们多数没有心理治疗的经验的耐心,不过开一些治疗失眠的药物,外加一些抗抑郁药物,如盐酸舍曲林片,类似的药物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相应的副作用也会比较大。显然,对于抑郁症患者,主动去看心理医生,也是十分心要的。但在中国,一是好的心理医生极度缺乏,另一方面,患了抑郁症的病人,能够主动去看心理医生的,恐怕也不太多。 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抑郁症患者,给他们更多的更注、关心。首先政府要有更多的投入,进行相应的科研开发和心理干预医生的培训,降低就诊费用,改善社会环境。等等。 当然,我们也要从关心自己做起,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不断通过各种方法防止抑郁的发生,保持身心健康。科学的认识必不可少。
3561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生中的等待和等待的魅力
热度 2 tangchangjie 2010-6-11 11:47
人生中的等待和等待的魅力 (唐常杰) 六月份真特殊,几位朋友都有点烦,烦在焦急的等待中,等待着下列事件的某一项:(a) 投稿国际会议的老师同学在焦急地等待论文评审结果(Accept or Reject );(b) 求职的同学等候着结果、竞争某项职务或奖励的老师焦急等待揭晓;(c) 家有儿女参加高考的朋友,陪着儿女焦急地等待着录取的信息。 等待综合症的表征 一般有下列的一项或几项:(a)守在电脑前,不停地看电子邮件或刷新公布结果的网站;(b)手机铃声调得特别大或特别高,(c)接听电话的时,手臂微抖; (d)回答朋友无关问题时,火气较大、不太耐烦; 人生中的等待有几类。有的只有一次或两三次机会,如年轻人之于高考,考研和升职称,将军们之于决战;有的在一生中有很多次机会,如写论文投稿。 这些和等待相关的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一般有下列几个阶段:(a)准备期,如备考备战备申请;(b) 可干预期;(c)等待期;(d)庆祝或默哀期。 在可干预期中,人们可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干预;光明正大的干预行为有如战争中调集援军,补充弹药;腐败的干预行为有拉票,贿选等等。而等待期开始后,或者是前方战场缠斗正酣,或者是选票已进票箱,无法干预,只有静侯揭晓了。 等待的焦急程度与成功的平均概率P相关: 当P0.1时 人们不会很焦急,例如彩票中大奖概率很小很小,成熟彩民颇有游戏心态,不出意外不会中大奖,不会焦急地等待。 当P0.9,人们等而不急,有九成把握的人,即使嘴上低调地谦言:”不行、不行”,心中是能沉住气的。 当P=0.5时候, 好像赌硬币的正反面,人们渴望成功,但有思想准备,失败后容易恢复; 当自认为P在0.7到0.9 之间时,等待最焦急,失败后最难过,笔者在博文 “作科研要学会承受失败” 中针对投稿被拒发过一些议论。 大人物的等待是大焦急 。影视中的诸葛亮,在大战部署就绪后的表现是:摇羽扇,表面上从容不迫;整纶巾,内心中翻江倒海;直到期待结果出现,才长出一口气。 东晋时淝水之战中,当胜负还是不确定数据时,谢安等得焦急,假作镇静,与客下棋,捷报来时,谢安尚能不露声色;当送走客人,激动得跄跄失稳,碰断木板鞋(屐)齿。从此才有了“折屐齿”的典故。 如果说影视有艺术加工,则回忆录是比较忠实于史实的。多少份战争回忆录记录了多少位政治家、军事家,焦急等待消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甚至上火生病的历史事实。 我们普通人的等待是小焦急,小小丹方只有三位药:理解、宽慰和引入新的等待,这也是常规心理干预措施; 新的等待和 爬山的启示 。爬山时,兴奋少年跑一段,坐一会,当孩子叫累时,匀速前进而领先的长辈会告知爬山的经验:不怕慢,只怕站,看着前面不远处那个小山包,并不太高、并不吓人,匀速前进。几小时后再回头望,一览众山小,会惊讶自己走了这么高。 类似地,用兴奋少年模式做科研写论文,一脚油门、一脚刹车,写三个月、休息三个月(等待宣判录用或退稿);这种模式不只是累,那份专注的等待之苦也够受。反之,如果等待一篇论文评审结果的同时,一篇新的论文正在撰写或已经投出,则前一个等待不会太焦急,因为新的成果燃起了新的希望,给了新的等待。 那份等待的感觉 .专注 的等待有一种微辣的感觉,当等得不耐烦,却又逢干扰时,或会怒从中来,向学生向家人乱发一通火,然后再道歉。 急切的等待有一种微苦的感觉。因为需要等待的不是必然发生的,不确定事件失败的概率再小,也有可能失败。 渴望的等待是一种微酸的感觉,别人已经等到了,自己的消息可能明天才来,酸酸的。 充满信心的等待是一种甜甜的感觉,因为它建立在期望值P0.5 的基础上,等到的可能是期望的美好事物;在不确定中等待到了确定,殊为难得,才体现主观努力的价值。 酸甜苦辣俱全,这就是人生中的等待,这就是等待的魅力。 相关博文(研究生全面成长系列) 小小突发事件和研究生责任感历练 作科研要学会承受失败- 人生中的等待和等待的魅力 在统计意义上喜欢这样的学生 人生与算法 有一种映射叫岁月 路与人,以及科研选题----节日感怀(图文) 到了新团队,没有事情做才是最难最难的--兼毕业生赠言 醒事”就在一瞬间 --- 一个真实的故事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人生哲理|9068 次阅读|25 个评论
心灵的创伤该由谁去抚平
cherrylu1960 2010-6-8 00:15
晚饭后外出散步,看到我们的楼和隔壁的三号楼之间地面隐约可见斑斑血迹。三天前发生在这里的血案又一次在脑海浮现。看到小区论坛业主们一致将矛盾的焦点指向群租以及物业管理的问题,又一次隐约看到一颗颗愤怒躁动的心。 事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一些细节,由此静下心来,从另一个侧面想了很多很多。 回顾事情的因果,做出种种假设:面对这样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心理发生问题的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当他拿起菜刀只是砍门,而不是砍人,如果此时出现的不是警察的厉声问询,而是心理咨询人员的柔声细语,那么,一场血案是不是可以避免?如果针对早在几天前这人就已经出现躁动等异常心理描头,能有人及时占出来给予关注,也许就不会出现以后的砍门及至砍人事件。 很显然,这是一起处置有些不当引起的突发事件,反映了人们面对心理危机事件时,严重的准备不足,不仅仅是百姓,还有我们的管理部门、执法部门,亦是如此。 从富士康员工的连续十几跳,到近年愈演愈烈的自杀事件,杀人事件,映射出我们这个社会,对心理问题的干预能力是多么薄弱,心理干预环境是多么恶劣。社会的偏见,相关市场的扭曲,政府的不作为,将多少本不该逝去的生命推向了死亡,推向了崩溃. 仅仅看看那些不能及时享受家庭的温暖,又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大量的异地打工者,难免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他们随时会产生的心理障碍,由谁去疏导? 还有,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抑郁瘂患者,有多少能及时得到救治? 看看我们的心理咨询业,尽管从8年前随着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工作的启动,逐渐作为一个正规行业走入市场,但一直存在良莠不齐,管理混乱,重做市场,轻公益和救人,成效低下的现状,令人堪忧。 高昂的心理咨询费用,令连身病都看不起的下层百姓,何以承受得起,再说,在更重食补、药疗的今天,谁能对心理疏导的重要意义做出正确引导? 与其说中国太需要心理咨询师,不如说,中国太需要营造一个健康的心理咨询和冶疗环境,政府首先要大有作为,把心理干予当成一项公益去做,针对弱势群体,拿出更多的投入,加大宣传和疏导。比如,充分利用电视台的公益性质,举办更多的心理咨询讲座,营造更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招募心理咨询志愿者、挖掘社会力量,解决心理咨询师的不足。 发自内心的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心理问题,特别是对于弱势人群,人们应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怀,在努力改变社会硬件环境的同时,营造人人注重心灵修行的社会环境,人人互相互爱的社会环境。
个人分类: 时事浅谈|4369 次阅读|5 个评论
给企业种一片防护林
longfo 2010-5-27 16:01
如何预防连跳现象 富士康的连跳现象愈演愈烈,据传十三连跳已经发生,网络上也有很多报道提到了心理压力问题,据调查富士康很多员工文化层次不高,自我调节能力差,而且富士康管理机械,疏于对员工心理管理,导致了这系列连跳事件。在这里我谈谈如何调整企业内部心理问题疏导的意见。 第一、 加强员工教育。提高员工素质是减少跳楼事件的最根本的办法之一,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点就是知识。所以在大型厂区建立电大夜校,让员工积极投身学习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之一。 第二、 加强党团建设。充分发挥党团的作用,把党支部、团支部建到生产线上。强化党团的服务作用,优化员工生存生活环境。 第三、 丰富工作之余的生活。成立相关协会,比如足球、篮球、乒乓球、武术等,定时举办相关比赛,丰富工作之余的生活。 第四、 心理辅导工作做到生产线上去。积极倡导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培养一批心理委员,工作做到生产线,消除员工心理问题。 第五、 定期组织公益活动,建公益企业。无论你捐多少钱给社会,员工都无法体会到奉献的乐趣,所以企业内部要成立公益组织或者依托社会公益组织定期组织公益活动,让员工体会到自身对于社会的价值。 第六、 放探亲假。最直接的办法,根据员工需求,给大家放假,给予充分休息。这一条最直接,也很有效,可以立马实施,让有心理问题的员工回归家庭,或许可以缓解他们紧张的心态。 建立一个系统的体系工程是预防心理问题和连跳事件的好办法,希望有关企业重视,我希望和企业一起改进管理,促进企业员工健康。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02 次阅读|1 个评论
说说国人被坚强
fpe 2010-4-4 02:44
说说国人被坚强 最近笔者正在研读Drabek的新书《灾难时的人群反应》,看到《中国青年报》对国内报道不实的批评,心中莞尔一笑,国内报道很少有调查研究数据证实,为了突出英雄行动总是虚构情节,报道灾难的记者对社会心理学常识一无所知,自然会闹笑话。也许他们的本意不是为了突出国民麻木,而是为了在宣传中传递社会依然稳定的信息。但是,如此虚构人群反应,必然会造成社会对灾难的误解,影响读者对于真实灾难的判断,有可能造成和鼓励谣言并灾难的扩大,这是那些不学无术的记者们所无法预料的。 美国对于灾难的研究始于军方对俄国核武器袭击的担心。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恐慌出身的 Quarantelli 创立了灾难研究所( DRC ),主要研究灾难下的人群反应,后来迁到特拉华大学,至今有半个世纪了。其学生 Drabek 在科(罗拉多)大 Boulder 分校也办了类似的研究机构,影响颇大。这些心理学家们(现在都称作社会学家),主要从调查研究入手,从美国多次发生的飓风,龙卷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中调查人群反应,建议减灾措施,破除误解迷思,减少社会损失。如果福建南平小学的小学生们都像报道中的那样坚强,美国的社会学研究工作者都没有饭碗了。在中国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最大困境是,中国人是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与世界上其他人种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要从事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研究。这种观点,就是当年李森科理论与实践的翻版,不承认科学的普遍性,只相信现实的需要,所以才会造成被坚强的说法。 灾后心理综合征最早出现在 1942 年 Coconut Grove 大火的受害者家属中, Linderman 在学术媒体中第一次报道了他的研究成果( 丧亲理论) 。我国最早注意到这一问题的事件是 1994 年的克拉玛依大火,心理学家们第一次从事灾后的心理重建工作(以前当然也有灾难,但那些受害者及其亲属都自生自灭了,没有留下任何记录)。这次福建南平小学的心理干预工作,实在是保障社会安定的常规行动,避免受害者们产生异常人格和心理障碍,日后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另外,由于灾后心理的不稳定性,有可能因为谣言而失控。汶川地震之后,国内发生了多次因为谣言而引发的踩踏事件,就是这方面的直接证据。 有道是,灾难来临无征兆,心理阴影难消除,专家干预为和谐,社会发展需真相。 附录: 中国青年报撰文炮轰新华社和 CCTV 4 月 1 日,《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文章,批评新华社和央视报道不实。该文发表后被广泛转载,也引起众多网友的评论。   文章针对莫斯科地铁爆炸和福建南平小学凶杀案等事件的报道,批评新华社和央视在报道中国灾难时,国民被坚强,表面是歌颂中国人坚强,实际上是贬低,是在说国民麻木。   一网友留言说:坚强到,把汽油不对准暴力施加者,而是泼到自己身上,然后义无反顾的点火。 ... 欲哭无泪。   也有网友评论:我们就不明白,为什么到现在网络时代广电时代了,还是把人民当傻子来对待。宣扬主旋律、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难道连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也不要了吗 ? 海地平民是逃离家园,中国群众是撤离震区 ; 美国下雪就是暴风雪,交通瘫痪,中国最大暴雪,高速关闭 ; 英国飞行员是 罢工,中国出租是罢运 ; 万恶的资本主义是失业,咱比太阳要光辉的社会主义是待业 ... 我无语了。   还有网友讽刺说:不和谐还叫和谐吗 ? 亲人死与非命也得被情绪稳定啊。   以下是中国青年报 4 月 1 日发表的冰点时评面对灾难,中国人特别坚强吗 ? 全文:   先请看两篇报道的节选:    30 日当天搭乘地铁的人们仍很多,但乘客们大都一言不发,表情肃穆,又显得非常警觉。地铁上的气氛非常紧张,听不到任何笑声,人们的脸上也没有一丝笑容。 莫斯科大学生艾丽娜 # 塔莎托娃说。另一名学生卡特雅 # 凡科娃说,今天坐地铁时,有人的电子表嘟嘟作响,然后我想:天哪,又来了 ! ( 《新京报》 3 月 31 日 )    3 月 24 日,福建南平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在上课。目前,学校师生情绪稳定,教学秩序如常。 ( 新华社 3 月 25 日 )   将两篇报道作如下比较:   新闻背景:前一篇报道的新闻背景是,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卢比扬卡地铁站和文化公园地铁站 3 月 29 日上午接连发生自杀式爆炸事件,已造成至少 38 人死亡、 64 人受伤。俄罗斯情报机构初步调查显示,制造这两起爆炸袭击的是两名来自北高加索地区的女人弹。后一篇报道的新闻背景是, 3 月 23 日早上 7 点 24 分,南平实验小学门口发生一重大凶杀案, 55 秒内 13 名小学生被杀,其中当场死亡 3 人,送医院救治 10 人。制造这起惨案的凶手是一名医生。   时间:都是惨案发生的第二天。   人物:前一篇报道中的人物是乘客,多数是大人。后一篇报道中的人物是师生,多数是小学生。   节选部分的要点:前者强调乘客们感到紧张,非常紧张,后者强调师生们情绪稳定。   结论:中国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超过了俄罗斯的大人。显然,中国人比俄罗斯人坚强。   写到这儿,又想到几天前看到的一篇文章。作者说了大意如下的话:一天,他看中央电视台四频道的节目,内容是台湾地区的物价上涨了 4.5% ,台湾人说,活不下去了。随后,他转到一频道,巧得很,也恰好在说物价问题,说大陆物价上涨了 6% ,而几个市民在接受采访时都说,对于物价上涨他们能够承受。由此,我进一步得出结论:不仅中国人比外国人坚强,而且中国大陆人比台湾人也来得坚强。   果真如此吗 ? 我们再看看南平事件发生后的一些报道:由南平市 35 名心理咨询老师组成的南平实验小学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心理干预小组已经成立。福建师范大学 15 名心理学老师、福建医科大学 6 名心理学老师也来到了学校,共同为实验小学师生开展心理辅导。这段话说明南平小学的学生们情绪还没有稳定,他们需要心理救治,他们并不是坚强如铁。   同样,物价上涨 6% ,大陆人会都能够承受吗 ? 恐怕未必。至少一个月拿千把元退休金的退休职工难以承受,下岗工人难以承受,生活困难的家庭难以承受。   我不明白记者为什么总要将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大陆人说得如此坚强,好像无论是发生大地震,发生特大事故,发生群体性事件,他们都能平静如水。或许在记者看来,这是在歌颂中国人,而在我看来,这是在贬低中国人,表面上在夸中国人坚强,实际上在说中国人麻木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444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南平血案看心理危机干预
songshuhui 2010-3-27 19:08
蓝枫 发表于 2010-03-26 15:18 孩子们的默哀 2010年3月23日清晨,是福建南平普通的一天的开始。然而7时25分许,一位手持凶器的男人,划破这原本的平静,他在南平实验小学的校门口如发疯一般,对着手无寸铁的弱小孩童一阵砍杀。55秒不到的时间,9个年幼的生命悲惨离去,还有4个孩子至今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目前,公安机关已经定性这是一起恶性杀人案件,犯罪分子也已被捕。南平和全社会的群众为这些无辜的弱小生命陆陆续续举办着各种哀悼活动。 对于坐在这里写字的我,其实不想去评说什么,我既不在乎公安机关如何破案,不在乎法院如何判决,也不在乎各相关部门将会如何妥善处理我关注的是事件发生前后来自3方面的心理干预。 高危人群的心理干预 根据南平警方发布的消息:凶手名叫郑民生,今年42岁,1990年从建阳卫生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南平化纤厂职工医院工作,2002年转到马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当医生,2008年取得外科主治医师资格;2009年6月以到外地发展为由,从原单位辞职。 凶案突发,很多人疑问重重:一双本该救死扶伤的手,却为何挥起了凶器? 虽然详细情况还未十分明确,但根据媒体记者的采访可以归拢出一些简单的信息:2009年6月,郑辞职的时候已经被怀疑有疑似精神疾病(作者注:精神疾病非精神病)了。同时,同事也说郑至今单身,感情道路上非常不顺利,性格孤僻不说,为人还特别好面子。 后来据犯罪嫌疑人供认,他的作案动机是周边的人看不起他,讲他是非;而且婚姻不顺,女友迟迟不与其结婚;辞职之后,另谋新职不成,觉得活着没意思。 当全国人民对凶手表示愤意时,我为那13个孩子,但同时,也为郑民生感到无比惋惜。 我要说,郑民生既不是变态杀人犯,也不是完全进入精神分裂的状态。如果在他的生活中,有人关心他一下,给予一定的心理关注,那么今天的血案便不会发生。 从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瞬变成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其间的际遇和思想斗争,我们无法得知,但像郑民生一样、有着相同经历的人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并非一二。在遭遇了家庭的困扰、下岗或者工作不顺心、人际关系的处理不善后,得不到关爱与温暖,又无法及时自我疏导,忧郁和种种负面情绪得不到缓解,长此以往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性报复性心理。在理论上,当破坏性负面心理集中指向自身时,达到极端就会出现自杀;如果集中指向外界时,达到极端便会出现报复性行为。 这个案例让我想到一位杨姓年轻妈妈。她是我同事在一次吃饭时偶然间捡回来的。那天作为服务员的小杨态度非常蛮横,当别人都在指责她时,我的同事凭借着职业敏感觉得这种情绪可能另藏隐情,于是便和老板说找小杨聊聊。原来,小杨来自湖南农村,因为小杨的孩子生下来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费用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是天价。孩子父亲本就是倒插门的女婿,当孩子生下来不就便离家而杳无音信。为给孩子治病,24岁的小杨一边打工一边在城里一个人照顾着孩子。长期以来独自承担一切,生理、心理上的折磨让她几欲崩溃。这一聊不要紧,2年来的辛酸、痛苦全都爆发出来。不仅如此,小杨还向同事说了一个要不得的想法。原来,医生说孩子病情不能再拖了,再不手术将会危险,可是到哪里筹这天价手术费?筹到了又怎么还?于是,小杨彻底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本打算这个月拿到了工资寄给爹妈,尽最后一次孝以后,便和孩子一同离开这个世间。就这样偶然的举动与帮助,保住了两条人命,一个家庭。 也有让人扼腕的案例。记得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说过一个事情。27岁的白血病患者小王,5岁患病,早先他生的愿望非常强烈,社会的支持也很多。然而,历经了22年病痛折磨,小王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某电视台一个节目邀请张纯为其进行心理辅导。走进小王房间,张纯看到的尽是足球明星的照片,充满了阳光和力量。小王躺在床上,张纯拉着他的手,想跟他讲几句话。小王却说:你什么都别说,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我已经考虑了22年,没有人比我更有感触,我现在累了,需要休息。小伙子不愿意和张纯说话,只对爸爸说,想理个发,还请爸爸顺便把桌子收拾一下。当听到小王叫父亲把电脑拿下来时,张纯就意识到,这孩子可能很快就会有自杀行为。要知道,电脑一直是小王和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当时张纯心里很着急,却也只能做到警告这位父亲注意防范,并明确指出了危险源:窗户。因为小王的床靠着窗子,当时正是春天,万物复苏,而唯有他的心在冬天。这会刺激他,同时给他强烈的心理暗示:阳光就在外面,跳下去能融入到阳光之中。张纯曾劝孩子父亲给孩子换个房间,父亲很自信说不会的,家里人会24小时跟着。结果,当天晚上,小王对父亲说想小便,当父亲去厕所拿用具时,他跳下去了,结束了22年病痛,更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 就是这样的故事,其实还有许多。随着经济日渐繁荣,也同样给我们来了一定的压力和问题。这种情况下,只有大力发展精神卫生服务,才能减少悲剧的发生。郑民生们从自身压抑到挥刀杀人这样一个一种过程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在这样一段时间内,我们其实可以找到许多个关键点,这些关键点但凡某一点得到别人的在意和及时的帮助疏导,也便不会存在这样的苦果。 比如说,郑所在的医疗结构,在其从业近20年来,是否关注过员工的心理问题?当09年郑以疑似精神疾病为由做出了辞退决定后,有否以人性化的对他进行一些友善的帮助? 再说家庭,我们无法从简单信息中了解到郑民生的家庭情况,也不能说什么。但是,可以臆测一下,如果一直以来家人给予了郑民生足够的温暖和关爱,即便他无法从爱情上得到所需,那至少在痛苦时分他会想到去寻求家人的帮助。而且,当原单位有了疑似精神病的可能后,家人是否曾积极的帮助他去寻求诊断或者加以关注呢? 同时,还有周边一些邻人,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友善地不带有戏谑地去和郑民生相处,也许就不会加重他的思想负担。因为,郑已然40多岁,性格上的缺陷缺失存在了,评说其是非裨益不大,能否真诚相待却至关重要。 受害家庭的心理干预 我们无论怎么悲伤、怎么怜惜,都只是看客。 在这场不幸中,受损失的不只是13朵小花,更是13个家庭。那些悲痛欲绝或痴痴等在抢救室外的家长,他们是孩子之外受伤最严重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在处理危机事件上,已经从只关注受害者,到越来越多关注受害相关人。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曾接手过许多类似的案例,车祸中失去儿童的父母、汶川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家庭虽然都没有一则像上述新闻中这么恶性。 在一般的危机事件中,受害者亲属的悲怆期通常持续时间为24 ~36 小时 ,很少持续6 ~8 周,如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和心理干预,就有可能继发为急性应激障碍(ASD) 和创伤应激障碍(PTSD) 等。一旦如此,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亲属会出现精神异常,生活在失去亲人所带来的痛苦中无法自拔,或是由此带来更大的伤害。 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如天灾人祸、亲人死亡或婚姻破裂时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心理危机干预,则是指专业的心理工作人员通过专业技巧和方法帮助个体化解危机,告知其如何应用较好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并采取一些支持性的或者发泄性的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 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让当事者学会对付困难和挫折的一般性方法。这不但有助于渡过当前的危机,也有利于以后的适应。方式有很多: 主动、冷静和耐心倾听并热情关注,让他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给予心理上支持;甚至可以应用询问技术,询问他是否想自杀; 提供疏泄机会,鼓励对方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并认可他表露出的情感,建立同感,不要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感受。这儿要讲究技巧,要相信他说的话,当他说想自杀时。要认真对待,当他要你对他说想自杀事情保密时,则不要答应; 由于创伤性应激事件使当事者情绪焦虑水平上升,并影响到日常生活,因此,要对当事者解释危机的发展过程,使当事者理解目前的境遇、理解他人的情感,让他相信我们的帮助能够缓解所面临的困境; 提高当事人信心,鼓励自助,培养兴趣、鼓励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汶川地震后,一些专家有选择地将部分丧子母亲们聚集在一起,让她们尽情地相互倾诉,表达相互的支持,用这种团体性治疗手段进行干预。 也有专家会让遇难者家属定期的写心理汇报,像给逝去亲人写信一样,事无巨细地说说这一段时间以来无论生活还是情感上自己都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自己生活的怎样,如何思念亲人,把这些负面情绪定期的有效的发泄出来。有时候避免二度伤害,科学的选择注意力转移法,让遇难者家属专心的投入到灾后重建的工作中,避免他们睹物思人,在工作间歇配合专业的咨询手段,渐渐的帮助家属们回归原本的生活轨道。这些都是一些常用的早期心理干预方法。 目击群众的心理干预 汶川地震后,大量的心理工作者介入,我们且不讨论相关的绩效和技术问题。单说这样的行动,也是一种心理危机干预服务的进步,令人欣慰。但是,难免地,还有一群人容易被我们忽略,那就是灾难现场的目击群众。很多人觉得,他们没有被卷入悲痛,他们是幸运的。 然而,很多人不理解这些旁观者的心。 在看这次事件的报道中,我注意到很多周围群众的反应,包括一些在事件中心位置的人,比如那位参与搏斗面部尽是伤痕的保洁员牛大姐。他们大多表现的非常亢奋和激动,即便他离得相当远但是久久不能平复心里的紧张。 这次事件发生在一个小学校门口,当时目击群众最多的就是孩子。 不知道这些孩子们现在是怎么样,但他们让我想到了很多以前的例子:法大弑师案的目击者、广东1229跳楼案的目击者、上海商院事件的目击者,还有最常被人提及的911事件目击者当一起突发事件发生后,其实最为轰动的也不过几天,顶多一个月的时间。当一切在外人看来趋于平静之时,心理工作者却往往觉得这时候也是危机潜在。 试举一例,在某高校出现自杀时间后几天里,一切善后事情都已经处理完毕。不过,事发班级的老师和学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不振。一开始,相关领导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学生这样突然的离开了,总会有一些情感上的负担。然而,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一个月过去了,老师和学生的情绪并没有明显好转,担子似乎要比想象中的重得多。 学校请来了心理咨询老师,分别和一些情况较重的人谈心。开始时,很多人都不愿开口。咨询师于是采用眼动治疗法(EMDR),借助暗示手段帮助来访者说出心里积压已久的悲哀。结果发现,相当部分学生的内心都挤压了很深的痛苦,向咨询师哭诉,认为死者之所以选择自杀都和自己有关,因此终日生活在内疚和自责之中;也有一些男生表示,死者最初在课堂上就流露出轻生的念头,如果自己能及时的阻止,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可见,突发事件现场人群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他们既不属于事件核心,也不脱离事件主体,因此这一群体不如犯罪嫌疑人、受害者(及其家属)那样备受关注,如果自身无法调节好情绪又不愿意寻求外界帮助,那么常常便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件。如果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出现危机事件,现场群众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后发生一些心理上的变化,即便发生新的伤害事件,也很可能会被人忽略掉是这起危机带来的隐患。当然这一点,也逐渐的被我们所认识到。前段时间北京大兴发生连续杀人事件后,有关部门有意识的组织心理工作者到案件发生的社区进行宣传和咨询,有效的进行了心理干预和支持。 【链接】 急性心理障碍,是由于突然而来而且异乎寻常的强烈刺激导致的一种一过性的精神障碍,表现为茫然、麻木、注意范围狭窄、定向力障碍、讲话颠三倒四。而有的则表现为情绪过激、活动增多无目的、伴有强烈的焦虑和恐惧。 创伤应激障碍,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或持久的反应。患者以各种形式回想创伤性事件,并有痛苦经历的梦境再现。 眼动疗法:1987年,美国心理学家弗兰琴萨皮诺发明此技术。后发展成一个主要用于创伤记忆和症状的技术。1991年开始发展和推广。后被推荐作为美国士兵的PTSD的主要治疗方法。它是一种创伤治疗中的基础性处理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来处理 闪回和一些过敏性恐惧或焦虑症状。一般认为,症状越强烈效果越明显。其中,Ⅰ型(一次型创伤)对单一事物或特定场景的恐惧或焦虑效果明显,不适用于广泛性漂浮性的焦虑情绪,而Ⅱ型创伤(始于早期,持续时间长,反复发生)的治疗要复杂一些。此技术融合了神经科学,精神分析,精神病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 文字编辑:杨杨 拇姬
个人分类: 心理|15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军心理干预工作管窥
pikeliu 2010-1-22 21:16
http://arm.cpst.net.cn/2009_12/260702179.html 美军心理干预工作管窥 杨俊欣 2009年12月13日 19:02   我要说两句   伊拉克战争初期,一名美军士兵将两枚手榴弹投入了第101 空降师的两顶军帐内,导致一名士兵丧生、12 名士兵受伤。      调查表明,主要原因是该士兵在激烈的战场环境下,心理产生过度应激反应而导致精神紊乱,行为错乱。实际上这种现象在伊拉克战争中并非个例,这种现象发生后,必然会严重削弱部队战斗力,因此必须加以解决。然而,解决的方式虽然很多,但最佳的方法就是适时地开展心理干预工作。所谓心理干预,即运用心理学原理,有计划、按步骤地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或群体,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使之发生向预期目标的变化,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   在军事突发事件,尤其是激烈战斗中,战场心理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资料表明,20 世纪的战争中,军人因应激障碍而患精神疾病者的比重在整个军队减员构成中占20 %一25 %。美军将战场军人的心理干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美军不仅有专门的机构和大批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而且建立了系统的规范和工作流程,这对减少部队的非战斗减员,提高部队整体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美军开展心理干预工作的历史考察   战争的历史十分悠久,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与战争如影随形,而参与战争官兵的心理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得到重视。直到近代,随着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战争中的心理应激问题及其后果才开始被一些指挥员和相关专家所认识。20 世纪初,日俄战争期间,俄国就曾派出精神病专家到前线处理军人因战斗应激而导致的心理损伤,并提出了战争神经症的概念。之后,英国、西班牙的专家又对战争精神病的治疗原则、筛选方法等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美军虽然不是最早认识到战争中对军人心理干预极端重要的军队,但是美军在学习吸收及应用其他各国军队的经验方面是值得称赞的。美军结合自己的实际,较迅速地构建了一套在当时被人们认为是较为完整的心理干预体系。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已建立了较为实用的战场应激控制系统。在作战前线,每个作战单元都配备了训练有素的精神科医生,就地迅速治疗患有战场应激障碍的官兵;在作战后方,设有临时精神病医院,以解决战地医院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还建立了病人后送机制,将上述剩余的患者移送至专门的精神病院,由精神科专家给予更进一步的诊治。在越战至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又进一步完善和建立了早期精神病学筛选和战场应激控制系统。该系统在越南战争中发挥效果并不显著,但在海湾战争中则因加强了对作战人员的心理维护,明显改善了战斗应激反应障碍的发生率。不过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改善仍不明显。海湾战争后,由于军队精神卫生需求持续增高,该系统又被纳人到名为TRICARE 的卫生计划体系,由地方协作提供医疗服务。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战斗应激职业医疗队、心理卫生组正成为大多数美国本土和驻外军事组织标准的常规工作小组,同时,随军牧师在心理干预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美军心理干预工作的机构设置   (一)心理干预专门机构。美军心理干预专门机构主要包括军、师级心理卫生机构和随军牧师机构,人员主要有精神病医生、临床心理学家、行为科学专业军士和随军牧师等。   美军在军一级设立了战斗应激职业医疗队。该组织是战区级军人心理保障的重要力量。医疗队由47 名成员组成,包括5 名精神病医生、1 名临床心理学家、28 名行为科学和精神病专业军士、6 名社会工作军官及数名护士和行政官员。在师一级成立了心理卫生组,编制为5 人,其中精神病医生、临床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军官各1 名,行为科学专业军士2 名,是战时军人心理保障工作的骨干力量。   美国随军牧师列人军队正式编制,美军现有在编随军牧师共2000 人左右,是平时以及战时军人心理抚慰工作的基本力量。   (二)心理干预临时机构。在战争时期,美军心理干预的常规机构往往不能全面、及时地满足前线的需求,尤其是在应激预防、专业治疗等方面需要地方力量的支持,这些临时动员起来的力量组成了心理干预临时机构,也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军很早就认识到,对军人战斗心理应激反应障碍的预防是心理干预的重要内容,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军就曾动员美国所有大学里的心理学实验室和其他研究机构进行军人心理学课题研究,完成了500 多个不同内容的军人心理学研究项目,为有效预防军人战斗心理应激反应障碍做出了理论贡献。美军历来多次征召地方心理工作人员,赴前线开展心理干预工作。二战期间,美军动员了2 川犯多名心理学专业工作者、精神病医生一起投人军人心理问题的防治,仅1 942 一1946 年,受过军队心理测验的人数就多达700 万。1991 年海湾战争爆发后,美军曾紧急培训一批随军牧师,增派奔赴战区,直接深人营一级开展工作,为参战官兵提供心理服务。2003 年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也曾从国内紧急抽调了200 多名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组成解压团,奔赴伊拉克战场开展心理干预工作。   (三)心理干预研究与人才培训机构美军仅在陆军就设立了心理卫生科学院、陆军行为和社会科学研究所等14 家单位。近千名专家开展对军人心理问题的研究,并向军队战斗应激职业医疗队、心理卫生组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持。   美军还专门设有一所随军牧师学校。该校仅在1999 年度一年就培训了随军牧师554 名、随军牧师助手507 名。除此,军队还从地方招募随军牧师,有效地保证了随军牧师的专业化水平。   三、美军心理干预工作的主要内容   美军心理干预工作的对象不仅仅是战斗中出现应激反应障碍的战士,还包括所有可能出现战斗应激反应障碍的军人,以及战后仍未从战斗应激反应阴影中走出来的官兵。所以,美军心理干预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应激反应障碍的预防、诊疗和恢复等三个部分。   (一)心理应激反应障碍的预防。   1、心理测验。美军在新兵人伍时,就依照心理选拔标准,对报名应征人员进行科学有序的心理测验,患有精神或心理疾病的人一般都被检出而拒绝录取。而对于通过了测验的军人,则按照其心理特征尽可能地分配到最合适的岗位上,从而确保了心理健康且智力正常的军人进人部队,从源头上降低了战斗应激障碍的发生概率。   美军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测验工具― 军队人员选拔和分类项目,是由美国军事心理研究所联合其他二家研究机构历时七年研究的成果,它是在军事职业倾向测验的基础上完善起来的,主要目的是筛选出心理健康的军人,并完善军人职业选拔和分类体系,包括效标系统、预测工具、分析方法以及效度数据等。ProjeclA 是美国乃至世界军队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军事心理学研究和应用,对美军的兵员质量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2、心理训练。一是组织官兵在高度仿真的战斗环境中进行演练,增强他们对各种战斗环境的适应性。美军著名的兽营训练设有遭敌突袭、毒气体验、人格污辱等心理训练课目,目的是锻炼官兵在遭到战场残酷情景刺激、生化武器袭击以及被敌军俘虏后受到折磨时等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使其始终保持符合作战要求的精神状态和意志品格。例如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美军就曾模拟巷战、生化武器袭击等背景,频频举行军事演习,目的就是为了让官兵先期体验到战场上会遭遇到的心理压力。二是推广自控训练法。美军专业心理工作人员还指导士兵通过增强意志力来控制机体的非随意功能,如脉搏、睡眠和心态等,从而降低面对刺激时的应激反应,实施中还配以医生导语和音乐,以增强训练效果。   (二)心理应激反应障碍的诊疗   1、干预治疗。战时对作战人员心理应激的干预,关系到有效战斗力的保存,对能否取得战争胜利至关重要。美军以连队为基础,采取逐级后送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一旦在战场卜发现有心理失控者,先由配至连队的心理卫生兵检查治疗;若无效则送至营心理救护所进一步治疗;如数小时仍无恢复迹象的再转至旅后方区域的心理伤员清理所和师心理卫生组所在的支援连;3 天以上无法恢复的,转送至军战斗应激职业医疗队诊治。美军进行心理干预时严格遵循IMPRFSS 治疗方法。(I 指立即治疗;M 指不脱离战场;P 指抵近基层;R 指休息和补充食品;E 指期望归队;S 指简单易行;后S 指专人管理。)   2、心理释压。伊战期间,美军为缓解战场官兵的心理压力,特别为前线官兵配备了8 个心理解压团,解压团专家向士兵提供咨询和帮助,并建议对被压力困扰的士兵采取三热一睡的减压措施,即让其得到热的食物、热身运动、热心咨询和舒适睡眠。   随军牧师战时也要深人前线,利用战斗间隙与士兵进行个别谈话,稳定情绪,激励士气,组织心理轻度受挫者参加宗教静修。留在后方的随军牧师也要每日组织报告会,鼓励士兵上台自述内心情感,适度进行渲泻,有效地避免不良情绪在军中的滋生和蔓延,减少因心理原因而造成的战斗力下降。   (三)心理应激反应障碍的恢复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军专门为参加过战争的官兵开设了心理学课程,并规定驻伊官兵在回家前必须接受心理辅导和训练。这些课程讲述情绪、人际关系、如何警惕自杀信号等内容,目的在于预防和解决官兵在战争中由于压力、伤亡、开枪射击和处理尸体等活动而可能或已经产生的心理问题。此外,美军还通过与阵亡者家属交谈、主持或参加阵亡官兵纪念仪式或葬礼、组织士兵演讲和书写战斗经历等手段,使在战斗中合理受创的官兵尽快得以恢复。 来源: 原创
个人分类: 爱的教育|36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灾后心理干预做些什么?
cinderela 2009-3-25 21:07
去年的汶川地震,让人们印象深刻的除了灾情的惨烈,政府的及时救助外,就是各地心理学组织和个人纷赴灾区,帮助灾民从灾难的恐惧和慌乱中恢复的情景。当时,中央电视台也请来不少心理学专家讲述各种灾后心理救援的方法。我看得不多,但偶然听到一位专家的讲述后,心里有些担心。说实话,灾后心理干预在我国是个新领域,并没有多少人受过真正的训练,如果去到灾区只是对受灾人群做一般的安慰工作的话,应该是无论如何的安慰都是受欢迎的。所以,我对那些去了灾区的心理工作者都抱着崇敬的心情。不过,如果以专业的名义去做心理干预、治疗,而且真的做了的话,方法的正确、治疗者的经验就非常重要了。否则不但起不到帮助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加重受灾者的心理负担,使心理创伤更为严重。我自己当时没去灾区,一是真的去不了,二是不敢去,虽然我也做了好几年的心理治疗工作,但并没有受过灾后干预的专门训练,也没有这样的经验。我真的担心自己帮不到别人。 大震过后,留给人们的除了坍塌的家园、对去世的亲人的怀念,恐怕更多的还有对地震的恐惧。在震中生存下来的人们可能会在以后的几个星期,几个月、几年甚至一生都缠绕在那抹不去的梦魇之中,尤其是那些孩子,年龄越小的孩子,在灾难中所受的心理创伤会越大。因为他们还没有成熟到能够用理性来看待整个事件,他们说不出,想不明白,留在脑中的只有灾难来临时的可怕场面和亲人离世的悲痛,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这些儿童也许要一生受到灾难的影响,而把自己的一生变成灾难。因此,及早地对这些受灾人群提供心理援助是非常必要的。 但这个及早并非越早越好,记得当时就有理论说,灾后心理干预越早越好。实际上,受害人在遭遇灾难初期,还处在惊魂未定时期,情绪、意识都没有恢复,心理可能处在全面崩溃的边缘,完全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去面对灾后干预中的一个重要方法:灾难重现这几乎是每一种灾后心理干预都要用到的方法。但一定是要等到受害人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时,才能采用。记得当时看电视实况转播灾区的情况,一个孩子哭着喊叫:不要再让我想了,我不愿想就是孩子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准备接受治疗的心理,这时候更应该做的工作是精神支持和安慰。对于儿童来讲,亲人或同龄人的抚慰,效果会更好。 所以,在真正的灾后心理干预中,即使是像紧急晤谈技术 这样需要及时实施的干预,一般也要在灾后 24小时才进行。这不仅是受害人恢复基本意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受灾人自我 的适应性,自动痊愈功能发挥作用的过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一种本能,即在灾难等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身体会自动作出一些本能性的反应,这些反应被称作幸存反应。幸存反应可以帮助个体在危机中存活下来,忍受各种恶劣的境遇,保存自己;另外人类还有一种自我保护的功能,就是自动痊愈,不仅身体如此,心灵也是如此。个体在经历创伤事件后,心理会在创伤回忆,逃避回忆两者之间摇摆不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摇摆的摆幅会越来越小,大约 70%-75%的人最后会自动恢复。因此,治疗者要需要了解这种情况,并耐心等待心灵的自动痊愈过程,治疗过程中不要操之过急;同时也要告知受灾人,他们的各种反应都是人类在危机状况中的正常反应。 我自己认为,灾难发生后一段时间内,受灾人迫切需要的是精神慰籍和心理支持。而不是即刻治疗,马上去揭伤疤,令受灾人立刻再次回忆灾难的情景。这就像身体有重病,直接治病病人受不了,就应 先提高身体免疫力,再治疗、做手术一样。 有一种灾后干预方法叫生存小组(Survivor Group),也许是灾后早期较好的一种心理支持方法。此方法最早用于美国那些从越南战争回国的士兵身上。通常由5-10人组成,每星期或三天一次,每个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互相提供支持和鼓励,并从中学会应付的技能。生存小组可由专业的心理工作者主持,也可由非专业建议者主持。从已有的经验可以发现,生存小组可以起到很多方面的治疗作用: 首先,幸存者可以从中意识到他们不是唯一有那些灾后反应的人,他们看到其他人也和他们一样在挣扎,这可以帮助他们减少自己不正常的感觉 其次,小组为每一个人提供集体的感觉,一种同族、类似的家庭安全感。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心理的复原需要安全感。 第三,小组可以帮助幸存者在一个互相支持的氛围中谈论和处理他们的灾难经历。 第四,小组允许成员共享一些应付灾难的办法,成员们可以尝试使用在小组中学到的,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试过的新想法和新行为。生存小组的成员可以共享很多经验和教训,它对帮助那些在灾难中幸存的,遭受巨大心灵创伤的人有很大的帮助。但它不适合那些意图自杀,杀人,暴力倾向,药物成瘾,自我伤害或边缘性格的人群。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5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