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图书馆建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图书馆风采小辑
libseeker 2016-10-8 11:06
图谋按 :中国建筑报道网站有部分近年建成的图书馆信息,其中的图片格外养眼,特此作一小辑。 天津图书馆文化中心馆 http://www.archreport.com.cn/show-6-3417-1.html 建成时间:2012年3月。建筑面积:58,154㎡。各层的功能构成非常简单易懂。一层以南北贯穿的通廊状大厅为中心,布置了总接待台、展厅、自习室、餐厅和咖啡厅。各种公共空间集合在一起,便于读者使用。越向上层走,图书的专业性越强。2~3层是一般图书和杂志、报纸阅览室,4层是电子阅览室、视听觉阅览室,顶层5层是专业书阅览室及古籍修复、保存空间。 天津图书馆 http://www.archreport.com.cn/show-6-231-1.html 北京建筑大学新校区图书馆 http://www.archreport.com.cn/show-6-4195-1.html 项目时间:2009.12-2012.11。建筑面积:35625㎡。项目位于北京建筑大学新校区中轴线上,面向南校门及广场,是整个校区景观视线与交通轴线的核心。建筑方正的体量感体现了对校园整体规划的尊重态度,同时下边缘的波浪曲线体现对水的隐喻。建筑表皮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剪纸艺术及漏窗形式获得灵感,同时结合“知识海洋”的隐喻和五行理论,形成鱼鳞状表皮机理。图书馆采用开放的空间布局格式,阅览与共享空间层层叠加、跌落,加之室内空间引入自然光线营造舒适的阅读空间氛围。底层开放性的中央大厅,采用青砖铺地及主题墙,体现对北京当地传统尊重态度。 中国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 http://www.archreport.com.cn/show-6-4036-1.html 项目时间:2013年。图书馆位于校园中心,建筑立面是微微的弧形,相对于周围环境而言呈现了谦逊的姿态。日常往来于教学区和生活区的学生和教职员工们无论去往哪个方向都会经过图书馆。顺应这种动线形成了走廊系统,呈十字形贯穿建筑,借鉴了广东地区为适应炎热多雨的气候而建造的传统商业街,吸引大众走进建筑内部。南北走廊沿线室公共项目,包括主入口大厅、报告厅、社团活动室、书吧等。 河北大学图书馆改建项目 http://www.archreport.com.cn/show-6-1663-1.html 未来建成的河北大学图书馆将坐落于新北城大学中心,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的Damian Donze的提案获胜并得到最终的设计权。图书馆的底层包括办公室、一个档案室、一个网络中心、一间会议中心和展览中心。西边和东边的出口则分别用于办公室、网络中心以及会议和展览中心。 嘉定图书馆 http://www.archreport.com.cn/show-6-1515-1.html 包头市图书馆、少年宫 http://www.archreport.com.cn/show-6-1487-1.html 项目时间:2010年5月。建筑面积:52987㎡。新的图书馆、少年宫外立面运用了多种材料:石材、复合生态板、铝型材、预嵌玻璃砖混凝土挂板等,各种材料特征被高度协调在一个语境下,加强了之间的整体性与交融感。同时它们又彼此独立,根据其各自不同的功能,图书馆集中式大空间少年宫多为单元式小空间,结合中央公共广场产生了不同的形式特征。对于少年宫来说,内部C型院落与中心公共广场组成了一个环形交流空间,并且在环形的空间界面上通过不同高度、不同色彩、不同体块的造型进行视线引导,产生出适合儿童嬉戏游玩的各个平台。而中心广场作为一个虚空间正好能衬托出图书馆的体积感,站在中心广场之上迎面而来的是图书馆西侧主立面不同角度的石材缓坡,它们以一种热情开放的姿态呈现着,向城市传递着强烈的场域公共性。 河北省图书馆改扩建工程 http://www.archreport.com.cn/show-6-778-1.html 竣工时间:2011。建筑面积: 42  980㎡。河北省图书馆位于石家庄市文化中心区域,改扩建后的河北省图书馆与周围的河北博物馆、科技大厦形成一组重要的文化建筑群体。本工程是在原图书馆基础上进行的改扩建工程,对近期现代建筑改扩建的理论和实践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图书馆的改扩建,不仅完善了功能,也创造了崭新的室内外空间形态,从而使新与旧之间和谐共生。
个人分类: 圕人堂|30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加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启示
libseeker 2016-6-12 17:15
摘编自:许桂菊.新加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启示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69-74. 实体图书馆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各地蓬勃兴建,并正在实现转型发展。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空间再造”,图书馆“空间”由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组成。内部空间包括馆藏空间、阅读空间以及各种服务区域。通过对空间的重塑,将图书馆打造成集学习、研讨、创新、交流甚至娱乐的场所。 图书馆空间的再造是我国图书馆正在转型与发展中重要的建设内容之一。通过对图书馆阅读空间的设计和再造,将赋予图书馆新的活力和能量,有利于促进全民阅读深入开展。新加坡图书馆阅读空间设计案例对我国图书馆阅读空间再造和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与时俱进的空间设计理念。(1)人文关怀理念,现代图书馆在空间设计上更多地体现了人文关怀,从“书本位”的设计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理念,其核心是“关爱人、发展人”,将人放在中心地位。(2)“场所精神”理念,图书馆空间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图书馆空间提供并创造了一种独特场所和氛围供人们来交流与共享,激发阅读兴趣,启发人的智慧和灵感,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3)面向终身学习的设计理念,要求图书馆不仅仅是阅读的场所,更是陪伴生命成长的“终身学习的场所”,阅读空间的设计体现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完美交融,为读者构建一个温馨、符合现代生活美学、学习阅读功能完善的图书馆。 二、以读者需求为导向。阅读空间设计注重读者的参与度,从空间的规划到布置,从设备、家具的陈列到图书的展示方式等,处处蕴藏着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空间设计理念。调研和了解读者的需求,使得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定位更为明确,并整合和引进各种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与交流空间,是对图书馆空间本质的深入认知,也是现代图书馆成长的空间及存在的价值之一。 三、创建和打造图书馆的空间文化品牌。主动参与到社会文化建设中,结合自身特色和读者需求,突破传统的思维框架,将图书馆阅读空间进行创意设计和改造,创建各自图书馆特色性的文化空间品牌。 四、阅读空间设计的成功的要素。(1)营造图书馆空间的人文环境。(2)阅读空间的配置注重用户体验,比如方便适用的设施配置、用新技术建设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空间、馆内文化装饰及色彩的运用。(3)空间设计的开放性和发展性,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来规划服务功能,通过合理布局,充分体现空间设计的开放性,图书馆空间设计需要考虑充足的发展潜力,确保图书馆顺利适应技术的变革,在空间的短缺或有限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灵活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改造。(4)面向未来,面向创新。现代图书馆阅读空间,不仅要求促进阅读,还要能够激活知识,成为用户思考和遐思的空间、创意的空间和创新的空间。
个人分类: 圕人堂|6285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型图书馆的空间利用变革方略
热度 2 libseeker 2014-10-31 09:01
摘编自:刘伟,陈锐,张甲.数字环境下研究型图书馆的空间利用变革.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5):42-45. 原文下载地址: http://www.tgw.cn/sites/default/files/attachment/dxtsgxb/doc_4.pdf 当前图书馆面对的主要挑战:云存储技术的出现,HathiTrust机构知识库资源及开放获取(OA)资源的不断丰富;电子书销售额不断攀升,2011年亚马逊公司电子书的销售首次超过了,期刊数字化出版趋势增强;以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及维基百科等网络资源不断丰富与优化,用户更习惯使用搜索引擎检索数字资源。 图书馆正处于全面数字化的转型,纸本馆藏不断边缘化,用户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电子资源,到馆获取资源和进行咨询的读者越来越少。 图书馆应对措施:(1)改变馆藏建设重点,馆藏建设主要集中在数字资源上;改革资源采购手段,如数字资源采购越来越多利用用户驱动模式;转变服务理念,由以纸本馆藏为中心的用户服务转向以数字馆藏为中心的数字资源服务和数据服务。(2)调整馆员构成,增加学科专业人员以增强服务深度,增加数字资源使用所需的指导和培训。(3)变革空间利用方式,改变原先以纸本馆藏存储、管理为中心的利用模式,转向将图书馆空间打造成无障碍的协作空间和物理环境,并且向将服务空间扩展到图书馆外更广阔的环境(包括教学大楼或整个校园)。 图书馆空间变革的整体趋势是:图书馆空间不再是单纯的馆藏存储地,而是作为“第三空间”(思考、创新、交流的空间)存在,即转变为作为个人研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空间使用、并可进行大型培训和课堂电化授课的场所。 图书馆空间利用变革的目标: 空间利用变革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图书馆成为为教学和学术研究提供配套的服务人员、软硬件服务和资源无缝化衔接的物理场所。 将利用率低的纸本馆藏移出物理空间,储存在馆外且易获取的地方;图书馆转为主要提供数字馆藏,并将数据作为重要的馆藏资源,提供使用数字馆藏所需的支持服务和培训;利用减少纸本馆藏腾出的存储空间为个人学习及小组合作提供适宜的馆内环境,能合理利用馆内空间开展群组培训及嵌入课程的授课。图书馆空间利用必须有助于促进用户交互,并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延伸到馆外。让用户不仅能在图书馆找到任何书、电子期刊或者博物馆的某件藏品,也能在馆外的任何地方找到所需的信息资源。 图书馆空间利用变革的预期效果。图书馆在进行空间利用变革后, 使用各种先进手段加强数字馆藏建设和相应服务保障,注重用户交互和延伸服务,提供便于合作与学习的空间。缩减实体馆藏(保留关键资源),重新配置专业馆员以配合高频率使用的服务项目,馆内空间将主要用于用户培训、参考咨询、安静个人空间和小组学习,以满足群组合作、与信息软件或服务相关的教学和培训、以及嵌入课程相关信息活动的需要。 空间变革的优势是缩减了储存纸本馆藏的空间,使馆内空间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满足跨学科教研人员的需求。可利用缩减纸本馆藏储存空间的方式来缩小图书馆的整体占地面积,从而使图书馆不用设置在偏远地区,地理位置更靠近用户,以提高用户到馆率。 图书馆空间利用变革的措施:(1)缩减纸本馆藏的储存空间。移置馆外的纸本馆藏保存于高密度图书馆。决定纸本馆藏是否要移出图书馆主要考虑现有馆藏是否有相应的电子资源。保留在馆的纸本资源主要是包括工具书在内的参考资料、没有相应的电子资源的纸本资源、流通率高的馆藏。新到馆书籍及近几年使用过的书籍可先保留在图书馆,将专门派人对留存馆藏进行标记,如果这些书籍仍未被使用,将来也移置馆外。(2)构建建信息共享空间:小组合作空间和个人学习空间。(3)改造或新增其他空间。增设 双重使用空间,开馆时作为馆内空间,闭馆时作为馆外空间的区域。 一般设置在图书馆入口的大厅、楼梯走廊过道的空地处以及教学大楼内的图书馆周边(国外有些图书馆位于教学大楼内部)。此区域可配备大型触摸显示屏,利用可视化技术,举办电子海报、多媒体展示及资源推荐活动等。可将大型群组讨论合作空间移到双重用途区域,既为用户提供安静的学习空间,同时也提高了教学大楼的空间利用率,并且这部分空间使用不受图书馆闭馆时间限制。(4)馆外空间。图书馆的服务应延伸到用户所在的任何地方,将图书馆的空间扩展到馆外周边地带,配备图书馆的基本服务设施,吸引有共同学术兴趣的人聚集到一起,激发科研灵感,并对此区域形成的情感依赖和学术社区的归属感。(5)配套的人员和服务支持。增加专业馆员;扩展基于网络的服务;扩展信息检索、资源使用相关的支持服务和培训,必要时可开展馆外培训,将服务嵌入用户空间,在用户空间开展专题讨论组项目,在实验室展开延伸服务。
个人分类: 圕人堂|4385 次阅读|1 个评论
史上最大的高校图书馆(图)
热度 2 libseeker 2013-8-30 15:09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年第4期刊封面登有临沂大学图书馆照片,18页配有简介:“临沂大学图书馆是临沂市政府投资2亿多元人民币兴建的,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是学校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国内高校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图书馆秉承‘以读者为中心’的办馆理念,确立了‘开放式、数字化、多功能、综合性,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以学科资源建设为主线、以红色资源收藏为特色的‘链动式’服务主导型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目标。内设综合馆、人文社科馆、自然科学馆、艺术馆、数字图书馆、红色特藏馆、教学研究馆七个分馆。现有馆藏文献42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1个,中外文期刊4000余种,阅览座位5000个。专辟朗读区、阅览室24小时开放、新书0时间直面读者、一站式集成服务平台、嵌入式和大流通服务、区域图书馆集群、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等将成为图书馆新的亮点。” 看到这个介绍之后,据笔者了解,很可能是国内外高校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面对省属地方高校图书馆由地方政府投资(巨资)建设“史上最大”的高校图书馆。心存很多疑问,顺便通过搜索引擎进行了“延伸阅读”。综合印象如下。临沂大学图书馆2003年奠基,2012年7月22日建成开馆。临沂大学(新校区)占地6000亩(“目前国内单体校园面积最大的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0000余人,教职工2700余人。纸质馆藏生均100多册,平均每8人(学生)拥有一个图书馆阅览座位。图书馆布局如下:“临沂大学图书馆共分七层,一层为综合馆,包括密集书库、个性化阅览室、学术报告厅、影视厅、多功能厅、沂蒙文化长廊、书店、咖啡厅等;二层为人文社科馆和共享大厅;三层为自然科学馆;四层为艺术馆和数字图书馆;五层为特藏馆,包括古籍库、教师文库、红色文化资料中心、地方文献库、名人捐赠专架、名人纪念室、沂蒙文化博物馆等;六层为研究馆,包括专家工作室、教师备课室、小型学术厅、视频室、教师研读间等;七层是图书馆行政和业务工作区。” 也许由于临沂大学图书馆是由临沂市政府投资,“临沂市民可凭身份证去办理借阅证免费借阅图书”。令笔者惊诧的是临沂市图书馆位于市区中心繁华地段(临沂市新华路13号),2011年5月30建成开放,“历时3年建造,总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一座集报刊阅览、图书借阅、科技与政务信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多媒体电子阅览、文化采风、展览与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现代化、前瞻性图书馆”。 图片来源: http://daohang.lyu.edu.cn/uploadfile/20137169441146.jpg 图片来源: http://daohang.lyu.edu.cn/uploadfile/20119985240892.jpg 图片来源: http://daohang.lyu.edu.cn/uploadfile/20119984522945.jpg 图片来源: http://daohang.lyu.edu.cn/uploadfile/2011998462786.jpg 图片来源: 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3-07/05/124963891_21n.jpg 图片来源: 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3-07/05/124963891_11n.jpg 图片来源: 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3-07/05/124963891_31n.jpg 图片来源: http://library.lyu.edu.cn/site/prv/img/63.JPG 图片来源: http://library.lyu.edu.cn/site/prv/img/65.JPG 图片来源: http://library.lyu.edu.cn/site/prv/img/70.JPG 图片来源: http://library.lyu.edu.cn/site/prv/img/74.JPG 图片来源: http://library.lyu.edu.cn/site/prv/img/75.JPG 相关新闻: 2013世界华人建筑师设计大赛作品:临沂大学图书馆 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3-07/05/c_124963891.htm 2013年07月05日 15:16:27 来源: 新华网 项目名称:临沂大学图书馆 项目地址:山东省临沂市 项目建筑师:申作伟 设计单位: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信息:建筑总面积6.8万平方米 项目简介: 图书馆位于中轴线上,设计为形似山体的集中式建筑。建筑逐层退台,时而出挑,逐渐向中部升起,整座建筑犹如山体一样从校园中生长出来,平缓起伏的建筑轮廓,化解了巨大体量所带来的压迫感,图书馆以单纯而明确的“山”的形状与高低起伏的校园融为一体,实现了建筑与环境的共生。在这里,图书馆既是一座建筑又是校园里的景观。而校园地形为低山丘陵,使得整个建筑犹如山体一般是自然生长的,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整体看来,平面近似正方形,主要功能房间围绕中庭布置,合理的内部空间布局缩短了读者和馆员的行走路线,使得图书馆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和可发展性。外围护结构采用250(3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外侧满贴聚苯板外墙,断热铝型材LOW-E中空玻璃外窗,电动遮阳卷帘以及种植屋面等技术来保证建筑内舒适恒定的温度。由于每层面积都很大,而高层图书馆要求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能超过700平方米,因此防火分区的划分也是本工程消防设计的难点。根据规范面积要求,结合使用功能,每层划分为多个防火分区,底层多大17个分区,除不得采用水喷淋部位以外本工程均涉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设有至少两部防烟楼梯活室外楼梯,疏散宽度和距离以及出口数量均满足规范要求。 临沂大学新图书馆启用 http://www.ccdy.cn/wenhuabao/jb/201207/t20120727_341403.htm 2012-07-27中国文化传媒网 7月22日,目前国内高校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临沂大学新图书馆正式启用,即日起临沂市民可凭身份证去办理借阅证免费借阅图书。 据介绍,临沂大学新图书馆建筑面积达6.7万平方米,共分综合馆、人文社科馆等7层。图书馆馆藏容量为600万册,并设有阅览座位1万个,网络接点3000个,无线网络在馆内实现了全覆盖。 新图书馆外形设计以沂蒙山区特有地貌“崮”为参照,形似巍峨蒙山,代表沂蒙老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宣扬了踏实、敦厚、坚定的精神风格;“山”字造型,表达了沂蒙老区再造“知识蒙山”“人文蒙山”、“精神蒙山”之意。(孔丽娟) 临沂大学新图书馆正式启用 馆藏达600万册 http://www.langya.cn/lyxw/zxwjdxw/201207/t20120723_130563.html 琅琊网 发布时间:2012-07-23 临沂大学图书馆共分七层,一层为综合馆,包括密集书库、个性化阅览室、学术报告厅、影视厅、多功能厅、沂蒙文化长廊、书店、咖啡厅等;二层为人文社科馆和共享大厅;三层为自然科学馆;四层为艺术馆和数字图书馆;五层为特藏馆,包括古籍库、教师文库、红色文化资料中心、地方文献库、名人捐赠专架、名人纪念室、沂蒙文化博物馆等;六层为研究馆,包括专家工作室、教师备课室、小型学术厅、视频室、教师研读间等;七层是图书馆行政和业务工作区。 专访临沂大学校长韩延明教授 http://gaokao.eol.cn/zbft_5639/20110524/t20110524_620901.shtml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11-05-24  :谢谢校长,我印象蛮深的,图书馆那么大?    :图书馆被公认为是全国高校当中最大的图书馆,67000平方米。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藏书一个是多,一个是好,图书馆对一个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是,大家说“一个丰富的图书馆就是一所现代大学”。 临沂市图书馆今起开放 http://www.langya.cn/lyxw/zxwjdxw/201105/t20110530_54826.html 琅琊网 发布时间:2011-05-30 07:37:00 大隐隐于市。一方藏于喧嚣之中的宁静之地,一个让心灵休憩的文化家园,一次引人入胜的书香之旅,所有这些都随着5月30日临沂市图书馆的正式开馆而触手可及。历时3年建造,总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一座集报刊阅览、图书借阅、科技与政务信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多媒体电子阅览、文化采风、展览与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现代化、前瞻性图书馆,无疑将成为临沂市民的骄傲。
个人分类: 图林漫步|6825 次阅读|3 个评论
美国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印象
热度 1 libseeker 2012-1-6 10:41
美国《图书馆杂志》总编辑 Bette-Lee Fox撰文《Year in Architecture 2011: Design of the Times 》。其中有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这一年经历新馆建设(包括新建、重修或扩建)的26家高校图书馆数据。 新建馆5所;扩建馆2所;重修馆11所;扩建且重修馆8所。阿林顿校区图书馆(Arlington Campus Library,George Mason University, VA),项目经费9100万美元(约57449.5万元),建筑面积41.4万平方英尺(约38462平方米),每平方英尺造价212.32美元(约2285美元/平方米,合14425.5元每平方米),工程造价8790万美元,家具与设备开支70万美元,藏书量15万册,座位数438,建筑师SmithGroup。26家经历新馆建设的图书馆中,阿林顿小区图书馆建筑面积遥遥领先,同样是新建馆的其余几家面积在3.45万平方英尺(约3200平方米)到9.08万平方英尺(约8443平方米)之间。重修、扩建且重修的19家中,最大的是麦克亨利图书馆(McHenry Libr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总面积为27.39万平方英尺(其中11.2万平方英尺为新建),设计座位数为1246个(是26家中最多的)。新建馆中乔丽卡曼索托图书馆(Joe Rika Mansueto Library, University of Chicago)建筑面积约8443平方米,设计藏书量350万册,座位数180个。 浏览以上数据给我的冲击是,中美差异太大了,也许包括文化差异、国情差异等诸多因素,而且不排除数据不准确的可能。突出的印象是,太谨慎,太“低调”了。 刘锦山等《沉思与对话: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一书中有2000-2008年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新馆建设数据。71家图书馆新馆平均建筑面积为2.7万平方米,平均设计藏书量为148.6万册,平均阅览座位数为2811个。43家高校图书馆平均综合造价为2817元/平方米,平均总投资为7644万元。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2003年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修改稿)》要求,生均建筑面积2.0平方米,2008年本科院校平均规模为12097人,也就是平均建筑面积需要超过2.4万平方米。2000-2008年新馆建筑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不含3万平米)的图书馆共有44家。刘锦山等认为:(1)“在总面积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采取总分馆体制对总馆和分馆进行有效布局是新馆建设值得考虑的思考路,在这种思路下单馆面积并非越大越好。”;(2)“不能绝对地根据综合造价来比较不同图书馆的建设成本的高低。因为,综合造价造成影响的因素很多,包括地区差异、建设时间、物价因素等,另外,图书馆在土建之后的装修、家具、设备等要求水准的差异也会对之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两条观点,不仅是对国内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忠告,而且有助于我们认识美国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及两国之间的差异。笔者认为,美国高校图书馆“大馆”不多见,是因为他们重视分馆建设,至于设计藏书量、设计阅览座位数有很大的差异,则涉及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规模、服务手段等诸多因素。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公共建筑,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建筑等理念深入人心。也许单纯从表象比较,孰优孰劣,难分伯仲。我国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并未停止,个人感觉同比(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也许比美国要“火热”得多。比如2011年建成开馆的,笔者知道的有南京大学仙林杜厦图书馆、江苏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等等。在当前,美国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尤其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参考文献 : 1 Bette-Lee Fox.Year in Architecture 2011: Academic Library Data http://features.libraryjournal.com/architecture/library-buildings-2011/year-in-architecture-2011-academic-library-data/ 2 刘锦山、崔凤雷、高新陵.沉思与对话: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8:1-28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3936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新馆建设的思考
libseeker 2010-6-25 11:14
据李明华先生研究,近30年来,中国各大学全都建造了图书馆新馆舍,包括学院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内大约90%新建、改建、扩建了馆舍。如此盛大持久的图书馆建设,无论从数量、规模、内涵,以及科技含量,都为世人所瞩目。。近来,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做了一些粗略的思考。 建新馆,旧馆怎么办?有的旧馆是近十年之内建成的。如果因为要立新,就草率破旧不可取。图书馆建筑设计,一般的要求是使用50年,然而,时下如此高寿的图书馆不多。当下的新馆未来的命运如何? 建新馆,新馆履行什么样的职能需要明确。图书馆的职能是什么?其实远不够清晰,也不够稳定。有些新馆建好之后,名曰图书馆,其实并非独立馆舍,建成之后被条块分割,各有其主。比如有的图书馆兼具信息网络中心、文献中心、学术交流中心、校史馆、档案馆、展览馆功能,而有的图书馆实际只承担文献中心职能。在这样的情形下,给建成后的日常管理带来巨大麻烦,连门禁系统都不好使用。 建新馆,要量力而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有的馆建设成本过高,虎头蛇尾;有的馆建设好了,却用不起,日运行费用过万元,每日的电费一项就数千元;有的馆的设计过于超前,比如计划采用若干现代化设备,而实际根本买不起,即便买得起也并不见得能用好。 建新馆,要对图书馆的未来有所理解。比如馆藏发展的未来如何?纸质馆藏及数字馆藏空间该如何预留发展空间?需要自习室吗,如果需要是多大为好?需要研究室吗,如果需要什么样子的?需要电子阅览室么,如果需要需要多大?如此等等 综合印象:新馆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精深的程度,具有主人翁意识及小马过河中的小马一样的亲身经历者,会有深切的体会。当前的新馆建设,就如同图书馆日常工作一样,是那么的熟悉而又陌生。成功的图书馆建筑,都是馆方花费很大精力作深入研究,并与建筑师密切合作的结果。理想中的新馆建设,立足实际,放眼未来,需要把握好图书馆发展动态,贯彻好科学地办馆理念,执行好建设蓝图。 参考文献 : 1 李明华.大学图书馆建筑的走向.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3)24-27,33 附:李明华《大学图书馆建筑的走向》摘编 30年来许多大学图书馆建成了开放式、综合性、多功能、高品质的现代化图书馆建筑,然而存在问题也不少,平庸或糟糕之作甚多。期望未来大学图书馆走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建筑,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人与建筑、环境相和谐的环境友好型建筑,人文与科技相交融的文化建筑,功能与造型完善结合的精品建筑,融入更多专家和专业人员智慧的成功建筑。 近30年来,中国各大学全都建造了图书馆新馆舍,包括学院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内大约90%新建、改建、扩建了馆舍。如此盛大持久的图书馆建设,无论从数量、规模、内涵,以及科技含量,都为世人所瞩目。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其特点及存在问题,并预见未来走向。 大学图书馆建筑的进步的诸多因素 (1)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促进了大学图书馆的新建设。 (2)改革开放使高等教育管理层对图书馆的观念及要求发生很大改变。 (3)经济技术条件的改善,为大学图书馆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4)海外人士的资助与支持对大学图书馆建筑的发展给予很大推动。 (5)对图书馆建筑的研究不断深入,理念更新,重视人性化、科学化、生态化。 (6)学术交流和专业咨询服务促进了图书馆建筑总体水平的提高。 大学图书馆建筑的新发展: (1)大学图书馆建筑功能扩展完善,其品质大为提高开放式、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 (2)将建筑布局与服务管理相结合,空间组织适应新的需要。 (3)突出文化建筑的内涵,文化氛围与艺术装饰使大学图书馆更具魅力。 (4)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网络化成为普遍的亮点。 (5)生态图书馆的出现引领大学图书馆建筑新方向。 (6)大学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合建的新探索。 (7)建筑造型多样,立面丰富多姿。 (8)图书馆方面的参与程度增加,课题研究促进了建设水平的提高。 大学图书馆建筑发展中的问题: (1)图书馆的位置不当。 (2)由标志性而求高。 (3)建设规模嫌小或过大。 (4)空间利用不经济。 (5)建筑封闭,非环保节能,能源消耗过大。 (6)相关规定不能遵循,指导与监管缺失。 (7)研究成果没有能广泛应用。 (8)缺乏对图书馆建筑项目的科学评价与学术批评,导致各种失误的低水平重复。 对大学图书馆建筑未来走向的展望: (1)走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念的可持续发展建筑。 (2)走向节能环保型的绿色建筑。 (3)走向人与建筑、环境和谐的环境友好型建筑。 (4)走向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建筑。 (5)走向人文与科技相融合的文化建筑。 (6)走向功能优先、功能与造型完善结合的成功建筑。 (7)走向专家和专业人员更多参与和合作研究的智慧型精品建筑。 图书馆是交流场人与知识,读者与馆员,社会成员相互之间的交流场。人与环境交流。 图书馆建筑的价值观:图书馆建筑是供社会成员公共使用的文化建筑,其建筑艺术属公共艺术,图书馆建筑的价值观宜从文化视野并结合建筑艺术加以探讨。   图书馆建筑是供社会成员公共使用的文化建筑 ,切实保障广大社会成员平等享有文化权利的基本设施图书馆建筑的价值在于读者的使用和认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图书馆建筑不是校园里的盆景或纪念碑,并非越高、越昂贵、越时尚、越豪华就越有价值。 成功的图书馆建筑,都是馆方花费很大精力作深入研究,并与建筑师密切合作的结果。期待今后新馆建设都有专业人员深入参与,甚至聘请专家为顾问或进行咨询,并与设计师相配合,使大学图书馆建筑更多融入专业智慧与研究结晶,堪称校园建筑的成功之作。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36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世界上最美的图书馆
热度 1 xuechunxiang 2009-3-26 15:23
如果能在这样的图书馆环境中阅读,相信那是无比赏心悦目的一件事。个人觉得这也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一种思路,一种图书馆文化的传播!何时我们也一起把中国传统特色和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图书馆搜罗出来! 源地址:http://curiousexpeditions.org/?p=78 Librophiliac Love Letter: A Compendium of Beautiful Libraries September 6th, 2007 Strahov Theological Hall - Original Baroque Cabinet Strahov Theological Hall; Statue of John the Evangelist Holding a Book Strahov Philosophical Hall Abbey Library St. Gallen, Switzerland Angelica Library, Rome, Italy Herzog August Library, Wolfenbttel, Germany Beatus Rhenanus Library, Basel, Switzerland Bernadotte Library, Stockholm Sweden Biblioteca Angelica, Rome, Italy Biblioteca Di Bella Arti, Milan, Italy Biblioteca do Palacio e Convento de Mafra I, Lisbon Coast, Portugal Biblioteca do Pala?cio Nacional da Ajuda Lisboa III, Lisbon, Portugal Biblioteca Geral University of Coimbra, Coimbra, Portugal Biblioteca Palafoxiana, Puebla, Mexico Bibliotecha de la Real Academia De La Lengua, Madrid, Spain Bibliotheque Alencon, Normandy, France Bibliothe?que Nationale de France, Paris, France Duke of Humphreys Library, Bodleian, Oxford University, England Boston Copley Public Library, Boston, USA Old British Reading Room, British Museum, London, England Casanatense Library, Rome, Italy Cathedral Library, Kalocsa, Hungary Chethams Library, Manchester, UK Dutch Royal Archives Library, Netherlands El Escorial Library, San Lorenzo, Spain Frederick Ferris Thompson Memorial Library, Vassar College, Poughkeepsie, New York, USA George Peabody Library, Baltimore, Maryland, USA Handelingenkamer Tweede Kamer Der Staten-Generaal Den Haag, the Hague, Netherlands Hereford Cathedral Chained Library, Hereford, England (Rare books were once kept chained to the bookshelf to prevent stealing.) Herzogin Anna Amalia Bibliothek Weimar II, Germany Joanina LIbrary University of Coimbra, Portugal Kremsmuenster Abbey Library, Kremsmu?nster, Upper Austria. Biblioteca Castilla La Mancha, Spain Library of Congress, Washington, DC, USA Library of Parliament, Ottawa, Canada Library of St. Walburga, Zutphen, Netherland (Preserved from the 16th century) Library of the Benedictine Monastery of Admont, Austria Library of the National Palace of Mafra, Portugal Library of the Prussian King Frederic the Second in Potsdam, Germany Melk Monastery Library, Melk, Austria National Art Library,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North Reading Room, UC Berkeley, California, USA (Terrific reader suggestion)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New York, USA Plantin-Moretus, Antwerp, Belgium Queens College Library Oxford Real Gabinete Portugues De Leitura Rio De Janeiro, Brazil (Possibly the most beautiful library of them all.) Rennie Mackintosh Library, Glasgow School of Art, Scotland (Added on excellent reader suggestion.) Riggs Library, Georgetown University, USA Rijkmuseum Library, Amsterdam Riksdagen Library, Swedish Parliament Library, Stockholm, Sweden Russian National Library, St. Petersburg St. Florian Monastery-Library, Austria Salamanca Library, Salamanca, Spain Sansovino Library, Rome, Italy Sorbonne Library, Paris, France State Library, Victoria, Australia Stiftsbibliothek Klosterneuburg, Klosterneuburg, Austria Suzzallo Library, Seattle, Washington, USA The New Library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of Edinburgh Theology Room at St. Deiniols library, North Wales Trinity College LIbrary, AKA, The Long Room, Dublin, Ireland University-Library, Helsinki, Finland Vatican Library, Vatican City, Rome Austrian National Library, Vienna, Austria Waldsassen Abbey Library, Bavaria, Germany Wren Library, 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 England Yale, 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New Haven, Connecticut, USA Amelia S. Givin Library, Mount Holly Springs, PA Bad Schussenried Bibliothekssaal, Baden-Wrttemberg, Germany Biblioteca Medicea-Laurenziana, Florence, Italy Bibliothe?que Solvay, Brussels, Belgium Boston Athenum, Boston, MA, USA Codrington Library, All Souls College, Oxford, England Cornell Law School Library, Ithaca, NY, USA Folger Shakespeare Library, Washington D.C., USA George Vanderbilts Biltmore House Library, Asheville, N.C., USA Harper Librar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L, USA John Rylands Library, Manchester, England (Thanks to Edward Brownrigg and John Rylands) Klementium Library, Prague, Czech Republic Llyfrgell Genedlaethol Cymru, National Library of Wales, Aberystwyth, Wales National Library of Ireland, Dublin, Ireland Old Chicago Public Library (Current Cultural Center), Chicago, IL, USA Pierpont Morgan Library, NY, NY, USA Saxon State Library in Dresden, Germany (The reading room pictured is entirely underground, the ceiling being level with the grass.) Sterling Memorial Library, Yale, New Haven, Connecticut, USA (The rest of Sterling Library is incredible, but I particularly enjoy that wonderful library specialty, the card catalog) The Grolier Club Library, NY, NY, USA Law Library, Iowa State Legislature, IA, USA The St. Johnsbury Athenaeum, Northeast Vermont, USA Thomas Crane Library, Quincy MA, USA Thomas Fisher Rare Book Library, Toronto, Canada University of Michigan (Old) Law Library, MI, USA Widener Library, Harvard. Cambridge, MA, USA Wiblingen Monestary Library, Ulm, Germany st_go({blog:'2073402',v:'ext',post:'78'}); var load_cmc = function(){linktracker_init(2073402,78,2);}; if ( typeof addLoadEvent != 'undefined' ) addLoadEvent(load_cmc); else load_cmc();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10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2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