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水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准硕士生,选导师你看中的真是学术水平吗?
热度 21 wangxh 2012-3-17 19:23
准硕士生,选导师你看中的真是学术水平吗?
新学期伊始,新一届准硕士生又开始忙着到处收师傅呢!有的学生与俺接触,表示出投入麾下的意愿。其同学疑叹曰:“你怎么选他作导师呀?听说他的学术不行呀!” 同学如何说,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俺无法左右;准硕士生之所以如此选,肯定有其自己对学术标准的判断。在这里只是想给正在选导师的准硕士生们提一醒: 选导师你看中的 真是学术水平 吗? 做硕士生,为学术还是其它? 先讨论一个概念:什么是硕士(生)?培养目标是什么?俺的理解是: 为做创新科学研究工作的博士阶段做准备的初步学习、研究阶段 ,思想上、知识量上、悟性验证上。从这一点上来讲,叫“博士前”也挺合理的(相对于“博士后”,哈哈)。 身处2.5流学校,不知道0.1流、1.X流学校——985、211学校——的绝大多数硕士生到底是为了什么目的求学。只知道来我们这层次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为了一纸文凭!我的学生实事求是地这样告诉俺:(1)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大学的成绩不错,看着成绩不错的同学们都考研,自己就考一个吧;(2)有的同学是由于家长的督促,为了“孝顺”和“家族的荣耀”,为了让家长在亲戚朋友面前有嘴说,就考一个吧;(3)有的同学觉得家庭条件不错,自己还没“长大”,不想这么早参加工作,就考一个吧;(4)有的同学为了爱情(一般男同学比较多),女朋友考研究生了(目前的学习与考试体制、方法,明显对女同学有利,所以女同学大多学习成绩优秀。当然也应该承认女同学总体上的确比男同学用功),如果自己不考,这不秃头顶上的虱子——明摆着——“等踹”吗?也赶紧考一个吧;(5)本科毕业就业压力挺大了,以防万一,考一个研究生做两手准备。大致情况也应该如此。那么有没有一心想做学术而考研的呢?有!俺不仅仅遇到过,也鼓励过,但的确属于凤毛麟角。这些学生不一定考试成绩名列前茅,但的确表现出做科学研究的潜质。【唉,俺学术不行还做预测,会看准吗?嘿嘿,总得说话嘛不是?】 导师,学术水平≠指导水平? 如果说0.1流和1.X流学校的导师总体学术水平一定高于2.X流学校,正确,俺同意!如果说院士导师总体学术水平高于非院士,正确,俺同意;如果说博导导师总体学术水平高于非博导,正确,俺同意......但如果说同一档次的学校,一个副教授导师的学术水平一定低于教授、博导(个体,请参看饶毅教授的博文,自己找吧),不仅俺不同意,恐怕您也不一定承认吧?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学术水平不仅仅体现在学术论文上,也不仅仅体现在获批科研项目上(这后者大家更清楚怎么回事儿),更体现在对科研思想的把握上,体现在对未来科学发展的洞察力和睿智的判断力上。【这个问题很大,不想多说,也不大会说】 导师,一般身兼数职,但对于学生,Ta只有一个身份——指导教师!对学生来讲,指导教师最大的作用是“教师职责”与“指导职能”。我们都知道,在许多学校许多研究生是“散养”的,除了报销与签字几乎见不着导师的面,但只要学校档次在那里,做研究的条件就基本能保证,学生的确可以做出一些成果来(更应该承认,能够考入高档次学校的学生自身能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名校)。大家想一想,这是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指导水平在起作用吗?俺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校长的博士毕业时找导师签字,导师竟然不认识自己的亲学生——还问“你哪来的?怎么到我办公室里的?(估计此君把亲学生当成“上访客”了吧?)” 评价导师的学术水平,挺难;评价导师的指导水平,也挺难——因为这取决于其培养的学生,而且不能看一两个学生,时间拉得忒长。但是评价一个导师称职不称职还是可以有些参考条件的吧,最起码要认识自己的学生,能够叫出亲学生的名字,能够经常“指导指导”学生吧?(不一定带领着吃饭,哈哈)有一个小品里这样说:无论你胖,还是你瘦,身体健康就是美。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无论学术水平高,还是学术水平不硬,经过认真指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就是好导师! 俺的亲学生挺有出息的 俺经常对学生这样描述自己: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闹心;水平不高,牢骚挺多。学生对俺的描述是: 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真是罕见,真高兴! 俺比较尊崇中国人的传统教育理念,亲学生就如同自己的孩子差不多,既然列入“孩子”那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必要的表扬当然要,但是过分的虚夸没什么意义——所以学生们大多的感受是“无论如何努力,好像离老师的要求总有一段挺遥远的距离”(实不相瞒,在别人眼里已经非常出色的女儿也是这种感觉)。 记得以前有一篇博文,说俺的亲学生有出息,有评论说:学生有出息也不一定说明你教育的好呀!是的是的,的确,学生有出息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俺从来不会把“功劳”据为己有!学生有问题,才是俺的责任——没有教育好。但是有一点让俺沾沾自喜,到目前为止所有论文外审回来得到的评价都是“(第一项)符合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同意答辩;(80分及以上)”。嘿嘿,不好意思,这是替学生高兴,应该不算卖弄吧?虽然每次送出论文,俺的心与学生一样: 忐忑不安 !(今年好像够呛了,呜呜呜~~~) 一个人,做父母,最大的满足与幸福是孩子有出息;做科研,最大的满足与幸福是获得成果(不一定是奖金);做导师,最大的满足与幸福是学生有出息!新春伊始不久,学生们有了新的进阶。再数落一下俺的学生:一个,掌管着一个数千万资产的业内企业,腾飞指日可待;一个,中科院博士毕业留所工作;一个,外资企业业务“中枢神经”岗位(算是改行);一个,毕业后第三次跃迁(被现单位挖走)再次进入业界,工资已经超过俺喽,人家挣“年薪”了;一个,毕业后第二次飞跃仍然留在业界,收入不详......作为导师,俺最大的愿望,十多年后,当俺老人家歇着的时候,业界——晶体及其生长原材料领域活跃着俺的弟子们!(贪婪乎?好高骛远乎?抑或不自量力乎?)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俺不敢拥有范仲淹圣贤之高志,但崇其高洁之灵魂! 下面照片是俺第一次借用学院会议室开组会,研二的学生自己主持并作报告,什么都得锻练! PS:经过长期坚苦卓绝的努力,俺已经能够为研究生提供国内最好的施展才华的舞台与研究条件,至于做到什么程度,嘿嘿,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儿喽!
个人分类: 教之道|14112 次阅读|37 个评论
导师最核心的‘指标’
热度 12 lin602 2012-3-16 18:21
导师最核心‘指标’是什么?我是这样理解的: 1 将研究生带到一个科研平台上。其中包括目前的学术水平状态,例如很厉害的导师,他的科研水平很高,做的研究课题是国际前沿,或者说在某个层面上非常知名,进来的研究生就被带到这个平台上,从这个平台起步进行科研,这是实验室水平的标志,从这个实验室出来的研究生往往也很出名。二是平台的条件,例如:实验室,装备,仪器,经费,实验室的科研氛围,课题组内的科研力量。这是导师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导师能力的体现。我要说明的是,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不等于科研经费多,仪器先进。其中最主要是目前的学术与科研水平,在学术界被认可的程度。 2 对研究生科研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研究生是学习科研方法的,导师必须对研究生的科研方法、解决科研中出现的问题、查阅文献、甚至自己寻找研究课题进行业务上指导。让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在科研方法上得到非常有效的提高。有的导师钱不少,经常将研究生作为科研‘操作工’对待,安排某个研究生仅完成其中‘既定’内容就行了。我的导师与我聊起来时,对此现象非常不满。 3 导师是研究生的主心骨。研究生在科研中会出现许多困难,甚至有些科研难以进行下去,最后论文不能正常完成。部分博士及硕士最后走极端就是由此产生的。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导师就是研究生的主心骨,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困难在导师的帮助下,有信心克服。而且长期的工作,让学生们也知道,导师会与自己一起克服这些困难。特别是到企业做工厂试验或其他学术场所,有导师在,研究生心里不慌。 至于导师与研究生是师生关系,父子关系还是打工关系,那只是另一层面的问题。即使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非常父爱,非常关心研究生,如果提供的科研平台不够高,那还不够优秀导师的基本条件。
5234 次阅读|23 个评论
科技贡献与有无国界
热度 1 陈龙珠 2011-12-15 13:54
午休过了,八卦两句醒目。 看到文老师 论“水平”与“贡献” 博文下面刘老师的评语,便应了一句:科学无国界,诺贝尔奖那里能体现的。 印象中, 诺贝尔奖 之于自然科学领域,许多也是很久以前的科研成果:它们是在对科技进步乃至改善人类生活方面发挥显著的实际作用后,才被授奖的。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3192 次阅读|3 个评论
话说院士增选之“水平派”与“贡献派”
热度 40 SoSoliton 2011-12-15 12:11
科学网最近几个月关于院士增选的纷争已逐渐发展出两个派别:“水平派”和“贡献派”。“水平派”的主要成员大多是海龟,尤其是拥有 CNS 或即将要拥有 CNS 论文的海龟及其追随者(或者叫粉丝);“贡献派”的“鼻祖”印象中好象是著名物理学家何祚庥院士。其实在他老人家就饶毅老师不再参选中科院院士发表“贡献说”之前几天,本博主就在《 我也是院士,就饶毅老师不再参选院士谈点体会 》一文中指出:“在中国,院士除了要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外,还要强调对国家的贡献,这一点我个人觉得很有必要,也很重要。”当然这里我并不是要跟何祚庥院士争“贡献派”的帮主地位,而是要亮明我的立场:本博主也是坚定的“贡献派”成员。前几天王宝山老师的博文《 院士看贡献,教授论水平: 90% 以上院士都是合格的 》又把“贡献说”推向一个高潮。总体来看,“贡献派”的拥护者大多是土鳖或饲料土鳖(吃过一些洋饲料)。 “水平派”和“贡献派”虽各有立场,其实也互有交叠。源于各自对“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的参悟不一,引发了若干无谓的争辩。本博文话说本博主对“水平”和“贡献”之浅见,欢迎各路英雄豪杰指正或拍砖! 几天前本博主发表一篇博文《 科研 : 业绩 多多,成果是零 》,专门讨论 “科研业绩”和“科研成果”这两个貌似相近实则相去甚远的玩意儿:“科研业绩”是“工分”,“科研成果”是“粮食”;工分再多不能当饭吃,粮食再少总可饱餐几顿;科研业绩可能很多,科研成果也许是零。“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与这两玩意儿其实有得一比,本博主理解如下: “学术水平”是“浮云”,“学术贡献”是“雨露”;“浮云”再高只能观看,“雨露”再低可润万物;“学术水平”可能很高,“学术贡献”也许是零。 “浮云”和“雨露”同根同源,互为前提,互相转化。“浮云”由聚于大地的“雨露”蒸发和抬升而成,“雨露”是从“浮云”中降落的水滴。并不是所有的“雨露”都升华成“浮云”,也并不是所有的“浮云”都转变成“雨露”。“雨露”尽管可能化不成“浮云”,但毕竟还在人世中流淌;“浮云”如果化不成“雨露”,充其量就是那高高在上、飘忽不定的“神马”。 能够把地上的“雨露”升华成天上的“浮云”的人,学术水平高,可进科学院。但不一定被接纳,还要看其“浮云”是从哪里飘来、将要飘向何处;更重要的是,其“浮云”能不能反过来变成滋润心田或禾苗的“雨露”,不能变成“雨露”的“浮云”充其量就是那“神马”。因此,本质上,科学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最终还是看贡献,没有贡献的水平就像不能变成“雨露”的“浮云”。孟德尔的遗传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都是“浮云”,水平极高,但也是“雨露”,因为它们都把各自的学科坚实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能够把天上的“浮云”变成地上的“雨露”的人,学术贡献大,可进工程院。但也不一定被接纳,还要看其是毛毛细雨、绵绵阴雨、倾盆阵雨,还是狂风暴雨,同时还要考虑其变出的“雨露”是落在谁的地盘上。“两弹一星”的诸多元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等,都是化“浮云”为“雨露”的高手,他们虽然没有“浮云”,但他们是“浮云”之上耀眼的“星星”。 前段日子媒体报道钟南山院士和汪洋书记讨论科技工作者的创新问题,在谈到科技界和学术界在《自然》、《科学》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论文时,汪洋书记认为“这个充其量是创意,不叫创新。因为它还没有产生效益。”本博主认为 nature 和science 论文是一幅有创意的画 。这幅画就像天上的神马“浮云”,有创意也有创新,水平很高。汪洋书记作为高级领导干部更关注国计民生的实际问题,更重视实际贡献,认为这朵高高在上的“浮云”“充其量是创意”,也许正是着眼于这朵“浮云”还没化作“雨露”,所以还不能认可是“创新”。 科学研究要坚持“顶天立地”。这一期望大概也支持本博文的“浮云”“雨露”邪说。 “莫望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 我屋里堂客喊我回去呷中饭哒……。最后再邪说一句:有水平的说水平,有贡献的说贡献,既有水平又有贡献的什么都不说,既没水平又没贡献的说什么都没用。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10459 次阅读|76 个评论
办公室的大小与学术水平成反比?
热度 27 yuncai 2011-12-14 00:40
办公室的大小与学术水平成反比?
走过不少学校,国内的,国外的。有个感觉是:办公室或工作室的面积大小与学术水平基本上成反比。 当然,这个结论在统计条件下才成立。 如衡量两个学校学术水平的高低,简单的一个方法是看两个学校的众多院长们办公室的平均面积。 如果一个学校的院长办公室平均面积超过40平米,则基本上可以判断这个学校是国内三流学校。 如果一个学校的院长办公室都很小,则几乎可以判定该校的学术水平不弱。 当然,更简单的办法是看学校各部门处长的办公室大小,如果处长办公室都很大,那这个学校基本上是完蛋了。 衡量一个学校学术水平高低的另一个标准是:实验室拥挤不? 如果实验室房间宽敞,空空荡荡,则多是二、三流学校。 如果实验室房间被反复分割、拥挤不堪,则千万不要小瞧。 换言之。如果一个学院多数教师连个办公桌也没有,但院长、书记的办公室却很大,则基本上可以判定,这是个不入流的学院。 台湾一个大学的研究生的工作地方,比一个电脑显示屏稍宽一些。 七个学生就这样要并排挤着(下图) 实验室也是异常拥挤(下图) 台湾清华大学的一位副教授与他的十余名学生共处一室(下图)
个人分类: |7329 次阅读|31 个评论
屠呦呦与北生所副研究员,谁更有水平?
热度 26 lionbin 2011-12-8 19:56
今天科学网的博客,有两篇博文相继发表出来,比较一下,很耐人寻味。一篇是饶毅的《 高于院士水平的北京副教授 》 ,一篇是刘天伟的《 屠呦呦42年来有关青蒿的论文总目录 》 。两篇博文都将科学家到目前为止发表的论文罗列出来,这正好为我们进行某种潜在的比较提供了难得的素材。 申明:本文将对事不对人进行评价,请准备进行人身攻击的各位自重并手下留情。 说起“水平”,我们都知道其含义,但要找到关于水平的定义,还真难找。后来琢磨了一下,嗯,水平是俗称,是不是应该用“学术水平”来查,那么就用“学术水平”查查吧。有幸找到了李伯重的《 提高学术水平须先理解何为学术 》 一文,认真阅读了一下,很有收获,将主要内容摘录于此: 《辞海》(1999年版)将学术定义为“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但是这只是泛泛而论。英语里,对“学术”的解释有两个共同的主要特点:“与学院有关”和“非实用性”。首先,学术与学院有密切关系,只有受过专门训练并在专门的环境中才能进行。其次,学术不能追求实用。因此,学术就是学者在“象牙塔”中进行的“为学术而学术”的探索工作。由于对学术一词理解混乱是导致我国今天学术滥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不清楚什么是学术,要求人人都做学术工作。据说在一些地方,甚至幼儿园老师、办公室职员提职称,也要有“学术论文”发表。在西方对学术一词的理解很重要的一点是其纯学理性。过去我们反对“纯学术”取向,在当时中国的特定环境下有其道理,但今天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极少有人还在“为学术而学术”,而真正的学术却非要具有这种精神不可。 学术成果的价值不是由研究题目的大小来决定的,而是由纯学理性探索所达到水平的高低来决定的。从纯学理的探索来说,所有问题都是同等重要的,轻重之分只是从现实需要来说的。 胡适曾经说,对于研究者来说, 在国学研究中发现一个字的新意,其意义不亚于发现一颗新星球的重要性 。只有在每个知识领域工作的学者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追求、探索,整个社会的学术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就重大课题而言,绝非人人俱可做。如果不具备一系列必要条件,那么最终做出来的只会是次品或者废品,对于大多数研究者而言,做符合自己条件的小课题,只要真正努力,也是可以出成果的。 文中还是没有对学术水平给出明确的定义,我这里只好根据上述引文尝试简单定义一下: 学术水平就是在科学家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公认的位置,从纯学理的探索来看,学术水平的比较只能在同一领域进行比较,而不能跨领域比较 。什么叫公认?似乎又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们国家的许多学术奖励,往往采用“个人申请制”。也就是说,尽管你在某领域是全国甚至全球最强的,如果没有申请,如果你达不到那个事先设定的门槛,那么你就什么也不是。其实更合理的做法应该是“他人提名制”,或者成立一个专门的提名委员会,对同行的工作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评价,一般来说,在某一领域工作出色者,概率上是会得到大多数同行首肯的,这就是公认最好的,此办法在国际大奖中一般经常见到。不是公认的杰出者,无论如何申请也没有用。 从上述两篇博文挖掘的信息来看,屠呦呦42年来有关青蒿的论文总共只有15篇,其中只有今年的一篇论文在英文刊物上发表,其他的都发表中国学报级刊物上。而今年发表的那篇,从题目来看,更像是屠呦呦获得国际关注后,写的关于青蒿素的综述文章。记得数个月前饶毅也写了篇《中药科学研究的丰碑》,文中充分肯定了屠呦呦的工作,并指出屠呦呦可能获得诺贝尔奖,虽然最终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只获得了拉斯克奖,但也真得属于“中药科学研究的丰碑”了。饶毅特别在博文中对屠呦呦的青蒿素研究历程进行了梳理,他认为屠呦呦的关键作用是提出乙醚提取青蒿,其提取物抗疟作用达到95%甚至到100%,这一方法的提出,使得青蒿的高效性显著提高。 相比起来,饶毅在《高于院士水平的北京副教授》一文列举的两位北生所副研究员发表的论文要耀眼得多,特别是前面一位,大多论文都发表在CNS等级别刊物上,后面一位的论文也是大多发表在本领域最高级别刊物上。饶毅在文中断言,北生所多位副研究员的科学成就高于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部一般院士的水平( 这里又出来一个“科学成就”了,暂且认为科学成就=学术水平=学术贡献 ),而且为了佐证这个说法,在后面列出了这两位副研究员的论文列表。 我们得承认,两位北生所副研究员的学术水平的确很高。饶毅教授的博文也几乎是滴水不漏,他评价“ 到2011年,如果比较同类性质研究的科学家,北生所多位副研究员的科学成就高于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部一般院士的水平。 ”似乎也是在进行同行的比较,但有网友并不买这个账,认为“ 生命科学和医学部所对应的生物和医学学科涉及面广而多样,同时与物理和化学等其它基础学科存在交叉,涉及环境、生态、资源、海洋等诸多领域;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是所有的这些学科都如同医学领域一样受到同等的关注,所吸引的科研工作者数量同样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所对应的文章引用情况(直接对应影响因子)自然更是不同 。” 如果仅从文章来看,也许屠呦呦连普通高校的副教授都不如,也许两位北生所副研究员比普通院士强。但院士的评选标准似乎不是仅仅从论文来看的,这也不是一个国际通行的评价标准,否则屠呦呦如何能荣获拉斯克奖?这也许值得我们大家深思。根据本文对学术水平的定义,饶毅教授似乎还需要说明一下,这两位北生所副研究员在同行中的公认排名和认知度应该是多少?中国的院士评选,无论如何也是采用的“他人提名制”,目标也是遴选出本领域学术水平公认最高的科学家。所以,如果没有这样的数据,恐怕还是难于进行比较的。说屠呦呦在青蒿素研究方面做出了 开创性工作 ,是抗疟药物研究方面最好的科学家(之一),相信现在应该没有人反对吧,但不知道屠呦呦还有没有机会被评为院士,好像年纪偏大了。我记得与她同龄的袁隆平院士也是先在世界显示其成就(1980年代),之后(1995年)才被评为院士的,但那时15年前的事儿了。但无论如何,屠呦呦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公认,这是事实。 由此可见, 一个科学家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成就,不完全是从论文来看的,更重要的是要考察是否完成了开创性的工作 。然而, 开创性的工作,一般在着手进行研究的时候并不清楚,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是冷门研究领域,只有在成功后,回过头来看,才知道是开创性的工作。热点问题固然重要,也容易发高水平论文,但如果大家都趋向于研究热点问题,势必会造成在这些问题的研究资源过剩、浪费,甚至一些没有能力的力量涌入,形成大量垃圾或假冒伪劣之作,同时那些有待研究的问题却门庭冷落车马稀,从而造成研究上的空缺。诚然, 论文在顶级刊物上发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其成果的同行认可度。但是,顶级刊物的论文每年成千上万,所以顶级刊物发表的论文是不是顶级成果或者潜在的开创性成果,那就需要同行进一步筛选了,或者等待时间的验证了。 没有在顶级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不一定不是顶级成果或开创性成果,这可能是由于当时认知的局限性或者同行的偏见所致,所以为了更加客观,进一步筛选真正的成果时不一定仅考虑顶级刊物上发表的文章。 我这里不想妄加评价两位北生所副研究员是否属于追踪热点问题,能否请同行指出他们工作的开创性如何,也许这很难,正如前面所述,开创性是难于提前预知的。任何一个研究者或者研究群体,他和团体本身的研究过程,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的结果,都会形成一个研究过程与时空相关的逻辑顺承体系,而这需要在同一专业一领域,一个人和多人多年的研究积淀才可以建立起来。就像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屠呦呦先找到分离出青蒿素的方法分离出青蒿素,其他人才可以用于临床检验并成功,这一先后逻辑说明了谁的工作更具原创性。所有的研究工作在经过一个厚积薄发的积累过程,建立了这种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逻辑体系,工作贡献和水平认定就会更清楚简单。 所以,真正的成果必须经得起历史的长期检验,一发表好论文就认为是顶级成果,显然为时尚早,是将成果庸俗化的体现。( 本段是在博文完成后,根据网友的评论意见添加和引用的。 ) 参考网文: 李伯重《 提高学术水平须先理解何为学术 》 饶毅《 高于院士水平的北京副教授 》 刘天伟的《 屠呦呦42年来有关青蒿的论文总目录 》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12485 次阅读|72 个评论
中国院士制度的公信力在下降
热度 11 chrujun 2011-8-17 12:21
本人不才,也见过10来位院士。 每次开学术会议的时候,院士们像中央领导一样座在最前面,面对普通参会者。领导讲完话走后,院士们被人前呼后拥,不知到什么地方从事高深研究去了。各专题会场上没有看见一个院士在参与学术会议。 在国外参加了两次本专业最权威的学术会议,没有发现中国院士们的身影。 相反,我所知道的几个国际权威,却一直在会场参与学术会议,提问题。 像我这种小兵,在国内会议上是没有资格和条件和中国院士们面对面交流的。唯一的机会是可以欣赏他们在主席台上的风采。相反,我在国外开会的时候向国际权威提了10多个问题,受益很深。 国内院士对学术资源的垄断,更是令人倍感无奈和失望。 最近从多个渠道得到消息,一位从来没有从事过地球物理仪器研制的院士,竟然要负责7个多亿的地球物理仪器研制项目,不知这帮人能做出什么像样的地球物理仪器? 我曾经见过一位院士拿的上亿元的仪器项目,全是几个兵在干活,也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东西出来,基本上是在浪费国家钱财。 中国院士,你让我拿什么来相信你,崇拜你?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4384 次阅读|22 个评论
我曾经这样评审‘教授’
热度 27 lin602 2011-8-15 23:11
刚刚看了饶毅先生的博文‘ 减少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必要步骤 ’,觉得写得非常好。中国目前的职称的确出问题了,毛病太多,不好一一写出。 前几年我接到一个大学给我几份评职称的材料,都是报化工类的教授职称。其中一个教师是近期从国外引进的‘人才’,发表的文章的确是在好的外文杂志上,好象有十多篇还是二十多篇,许多篇都是第一作者,但通讯作者都是他原来在国外的导师。对于这个评审材料,我的评语是‘因为他的文章都是在国外导师指导下完成,通讯作者是国外导师,不能确定这位教师的真实水平’。(大概意思,原文可能文字上有点出入)。另一位教师的审报材料,有多篇SCI文章,当然杂志级别上比上一个要差不少,但他既是第一作者,也是通讯作者,从文章内容上看,可以确定是他本人工作所做的,或者是指导研究生做的。对于这篇材料,我的评语是‘符合教授的学术水平’。因为他的材料与目前国内教授的水平相当。 现在国内经常有这样一个现象,从国外做完博士或博士后,在导师指导下发表了几篇高质量的论文,尽管通讯作者是导师,但回来马上就考虑给他教授职称。对于这点我是持反对意见的,因为在导师指导下做出的研究,经常是导师的学术思想,这位博士或博士后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走出自己的路。许多国外的博士或博士后回国后,许多年都没有再独立申请到课题,也做不了企业的项目,原因是他的学术思想并没有形成,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许多‘土八路’做得并不比‘洋博士’差,你仔细看看你的身边,这现象不稀奇吧。 国外回来的博士与博士后,应该给他副教授(或其他),资助他一些研究经费,让他做上几年看看,具备不具备独立申请到项目,并得到同行们认可的学术水平。
7642 次阅读|52 个评论
评院士热闹的背后是学术水平的没落(仅好友)
热度 1 outcrop 2011-5-27 10:23
在李侠老师博文《 再谈设立科学家流动站问题 》看到 吕泰省老师 的一句评论: 评院士热闹的背后,是学术水平的没落。 想了想,很赞同透过这个现象看到的这个本质。 但我只是直觉赞同,缺乏论证这个话题的实力,就提出这个话题,欢迎有兴趣的老师同学深入论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59 次阅读|15 个评论
SCI期刊及影响因子能作为论文学术性的衡量标准吗?(II)
热度 1 sundaning 2010-12-29 11:00
SCI期刊及影响因子能作为科技论文学术水平的衡量标准吗?(II) 期刊的评价标准与论文的评价标准并不相同 当初提出将被SCI期刊收录的论文作为科技成果和学术论文评价的标准,也许是为了改变国内在科技管理过程中对学术成果评价的人为性等不合理现象。正像有人分析的那样:面对数字或数据,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信任,认为依次而做出的判断结果一定是客观的 。 不难发现,所有支持在评价体系中采用SCI期刊和其IF值作为定量指标的意见都基于同一个认识,即:ISI的选刊是严格以加菲尔德文献集中定律和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定律为理论依据的, 具有严格的遴选标准和程序,所以被这类期刊登载的文章,就一定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引入IF值,则也是因为这样的推论:影响力高的期刊登载的文章必有高影响力。故采用SCI和IF值作为评价的定量指标,就是引入了科学计量的手段,并可解决在中国现有条件和状态下,同行评价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偏差等问题。 然而,这里存在着一个谬误:高水平的期刊虽然聚集了高水平的论文,但高IF值的期刊或SCI期刊与所刊载的每一篇文章均有高影响力两者之间并非因果关系。造成这一逻辑错误的原因或许出于那些持支持意见者对SCI期刊及其IF值内涵的误解。 布拉德福定律的文字表述为:如果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以递减顺序排列,那么可以把期刊分为专门面对这个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各个区的文章数量相等,此时核心区、相关区,非相关区期刊数量成1:n:n2的关系。 加菲尔德对其提出的期刊影响因子(IF)的定义为:IF = 指定年度某刊被引用的前两年文章数/该刊前两年发表文章的总数。 从中可以看出,不论是布拉德福定律还是加菲尔德定律,其出发点都是描述文献发表和使用的集中性特点的,阐述的是文献分布客观存在的事实,目的是提高读者文献检索的实效,其作为指标,所评价的只是期刊而非期刊中的所有文章。 简单举一例:如果一本期刊的IF值为3,理论上是在该统计年内刊出的每篇文章都有3次被引,但很容易想通:实际上只要其中有一篇文章的被引次数大于3,而必定会有另外的文章被引次数因此而小于3;另外还一点也应很容易被理解:非在此统计年内的文章与此IF值无关。因此,用期刊的IF值来判定在其上刊载的每一篇文章的学术影响力是不合适的。 (请见续文 ISCI期刊及影响因子能作为评价科技论文学术水平的标准吗?(III) :ISI选刊和统计资料的局限性
个人分类: 未分类|6547 次阅读|4 个评论
SCI期刊及影响因子能作为论文学术性的衡量标准吗?(III)
热度 1 sundaning 2010-12-29 10:50
SCI及影响因子能作为论文学术水平的衡量标准吗? 之三:ISI 选刊和统计资料的局限性 科技期刊登载文章是用于交流和传播科技成果,而最终目的则是让世人从这些科学技术成果中受益。因此,无论登载的是基础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应用研究的先进技术或者甚至仅仅是对生产工艺进行小小改革以提高产率、减少污染的文章,无论因此受益的是全人类还是某个区域内的百姓,论文影响力的大小和影响的范围会有所不同,但不能因此不承认那些只有区域性影响的研究成果的意义。比如,对于主要问题是解决温饱的区域人群来说,从新发现了一个人类基因中得到的益处就一定大于某种植技术改进所带来的小麦增产? 【当然,此处不将那些以个人功利为目的的、模仿和重复他人研究和工作文字认作是成果。】 虽然,ISI宣称其在选刊方面是完全遵循 加菲尔德文献集中定律和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定律 的,不受刊物的主办地域和出版文字的限制:但是仅从其目前该库中收录的期刊所用语言来看,可以发现其所具有的局限性:在2006年入选的3734种SCI期刊中,出版文字非英文的刊物不到20%;而且,SCI已有人放出话说,今后在中国的选刊不再考虑非英语刊。若果已经将非英语的刊物部分甚至大部分的剔除了,那么,这个所宣称的完全遵循 加菲尔德文献集中定律和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定律 的选刊还成立吗? 而且,由于该库中的非英文刊比例较小, 基于该库收录的期刊(即统计源期刊)进行影响力的统计,得出的结果数据自然有利于英文刊,故该库中非英文刊的影响力指标处于被弱化的境地也是不奇怪的。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德国医学周刊》( DEUTSCHE MEDIZINISCHE WOCHENSCHRIFT )这本由德国医学会、德国营养和生理学会主办的医学刊物采用德文出版, 在 1980 年之前曾经是影响因子排名前 10 位的期刊之一。而 根据 ISI 的最新统计结果,该刊 2006 年的 IF 值为 0.567 。该刊的出版方无奈地表示: 由于文种及大量新发行的医学期刊的双重冲击,目前该刊的影响力排名已经明显下降。而对于世界上众多的未被其收录的非英文刊来说,因本不在被统计的范围之内,所登载文章的影响力当然也不是能用ISI的期刊引用报告(JCR)来反映的。因此,笔者认为,用SCI刊及其影响因子数据作为衡量所有论文的学术水平是荒谬的。 【另外再说个题外话:不知道为何我们宁愿用英语是科研成果交流与传播的主要语言来为他人开脱,而就不愿承认其实际存在的语言歧视和语言强权?凭什么说科研成果只适宜于用英语来传播?因为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最多,或是因为全球的科研工作者大多数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或是因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研究水平最高?这似乎都是不能完全成立的。】 (请待续文 SCI及影响因子能作为论文学术水平的衡量标准吗?(IV ):论文影响力与学术水平的差别)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56 次阅读|2 个评论
张益池文 学位和学术水平是两回事
黄安年 2010-7-18 10:49
张益池文 学位和学术水平是两回事 黄安年推荐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7 月 18 日发布 今接 80 以上高龄老友张益池先生撰文《学位和学术水平是两回事》(原创),张兄在信中说 : 我没有点名,但一切事实 , 我可以负责 。 现在博客上发布。 学位和学术水平是两回事 张益池 最近打工皇帝唐骏得自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学位,引起不少争议。这又引起了我国不少企业界和政界人士修改学历,不再炫耀其得自该校的博士学位。实际上该校因经营不善,已经换了老板,现更名为迷拉妈大学。虽然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学术界对外联系不多,但看过钱锺书围城一书的人,也该知道在国外有以克莱顿大学之名的人,可以为需要者,提供各种学位证书。 大专文凭,和硕士博士之类学位被炒热,实始于我们在提拔干部时,有大专学历之要求,以及各大学聘用教师时,也有相应要求。大学里有门课,叫市场营销学。为商之道,最关键的是市场,货源绝对是次要的。只要有市场和销路,组织货源,相对来说,要容易得多。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有许多企业,能提供各类优质产品,但和国外联系太少,无法外销。因而港商台商非常吃香,因为他们较早进入国际市场,有销售渠道。我们的产品不得不通过他们,转手出售,让他们大获其利。当我们的市场提出对文凭的需要时,马上就出现了大量的电大,函大,夜大和各类培训班,大学也纷纷设立分部,或接受挂靠单位,提供各类证书。呈现供销两旺之势。 还有一种在职进修,攻读学位。因为我们的许多干部,他们日以继夜地为人民服务,忙得不可开交。如果离职学习,其奈天下苍生乎,老百姓不会答应的。而他们又渴求知识,向学心切。怎么办?于是就有在职硕士班,博士班, MBA 班,等等,以满足市场之需要。 在职攻读三年,可获博士学位。而我国有不少硕士学位获得者,到国外专职攻博,少则四五年,多则六七年,才拿到学位,这很常见。同为博士,这两者的水平该如何看,实在令人煞费脑筋。其实,学位决不等于学术水平。姑且不论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即使是货真价实的博士,也和实际学术水平是两码事。众所周知的大师级学者陈寅恪,在国外游学多年,没得学位,但回国后即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国学大师钱穆十七岁时,即当小学教师,也无学位。知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没学位。然而,有几个名牌大学的博士能赶得上他们。外国人里有个比尔盖兹,大学才读了一年。而他的麾下,博士如云。他还是唐骏博士的老板。所以,博士学位和学术水平,是不能等同的。 国外象西太平洋大学这样的店铺很多。笔者有过一些亲身经历。九十年代,有一个自称是美国某某大学校长的美籍华人,到西南某知名大学访问,并授予该校经济学院院长,以美国某某大学名誉博士学位。笔者对此深感纳闷,乃和主管对外交流的副校长谈起,美国似乎没有这所大学,不知该校是否注册在案。副校长答称,这位美籍华人去年来时,该大学尚未注册,但今年已经注册了。学校在庆贺院长荣获名誉博士之后,照例上报国家教委。然而不久,这位美籍华人又授予该市郊区某农民企业家,以同样的名誉博士学位。笔者再次见到副校长时,他不免面现尴尬之色。果然,国家教委对这样的名誉博士学位,不予承认。 在网上只要查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个自称美国某某大学校长的人,自称对黄老之术,颇有研究。但是他所创办的大学,既无校址,又无学生,更无教职员工。是一所三无大学,只有光杆校长一人。据说,该校注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校长授予他本人以博士学位,然后就到中国来招摇撞骗。居然还有很多学校受骗。在网站上可以看到,此人还被多所大学聘为教授,或名誉教授,或和他建立合作研究关系。 笔者还见到过一位南京某学院历史系的女讲师,此人移民加拿大后,开办了一所 college ,内设三个专业。其一为中国历史与文化;其二为太极拳;其三为中国烹饪学。估计的情况是,她一个人在唱独脚戏。应当说,她和那位三无大学的校长相比,她是合格的,起码不是在欺骗。而前面提到的那位三无大学的校长,那厮压根儿就是个骗子。可悲的是,我国一些高等学府的负责人,竟然无知到如此程度,对这样的三无大学不去作一点点的调查。看到这个美籍华人,自称博士和美国的一所大学校长,就盲目地信以为真。 我国有房地产泡沫,股票泡沫,现在又有文凭和假文凭泡沫。泡沫迟早要破,但根本的问题是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一个道理,即学位证书和学术水平,是两码事。如此则三无大学的校长,和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之类,才无法鱼目混珠。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3675 次阅读|0 个评论
俄罗斯科技水平不如中国的两个原因
pukin 2010-6-23 07:44
王铮老师的博文 不妨学学俄罗斯 被科学网推到了头版头条,引起了关注和热评。 大约在N年前吧,俺先后遇到两位曾去过俄罗斯科学院访问的科学家伙,一位是南方某著名大学的教授,一位是科学院某研究所的研究员。交谈中聊到了对俄罗斯学术水平的看法,没想到两位的评价如出一辙:中国的学术水平已经超过俄罗斯了!问其原因,答案也惊奇的一致: 1、俄罗斯科学院的硬件设备落后,不如中国科学院和国内的名牌大学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好。 2、俄罗斯学者的英文水平普遍不如中国学者。 最近这几年,科学院和大学的硬件条件更是接近或者已经超过很多美国一流大学的水平,英文好的学者也大有人在,不知道中国的学术水平是否也已经超过美国了 吴飞鹏老师下面有一条评论,俺也回复了几句 标题: 发表评论人: cwufp ip:210.72.154.* 删除 回复 嘿嘿,这样的评价出自俺们这个单位的研究员之口,可见俺们水平之高。俺们的大型先进设备已经超过日本,英语也一定比日本人好,看来俺们的科研水平也超过了日本。俺感到老黑脸烧得通红,和猴屁股差不多了,无上光荣。 博主回复: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日本工程师田中耕一英语很一般;而2009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日本学者益川敏英更是从未走出过日本,英语很烂是公认的。日本人的英文水平普遍不如中国人,但挡不住日本科学家近几年连续获得诺贝尔奖和其它国际大奖!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12447 次阅读|16 个评论
研究生选导师漫谈之三:了解导师学术水平
热度 1 chrujun 2010-3-7 17:02
由于中国有论资排辈的传统,一个人的职务、职称和荣誉与其自身的学术水平并没有严格的正比关系,也经常出现讲师比副教授水平高、副教授比教授水平高、教授比院士水平高的情况。因此,正确评价一个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水平,就显得非常关键和非常重要。一个真正高水平的导师,能够给研究生真正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尽快走上正确的科研轨道。那么,如何判断一位导师的学术水平呢?除了看导师的个人简历、学术论文、科研奖励和个人荣誉外,是否还有其他办法?应该说来,导师个人简历、学术论文、科研奖励和个人荣誉从多个侧面反映了导师的学术水平,但这里面往往有迷雾。例如,学术论文可能主要是学生写的,导师却作为第一作者;科研奖励可能与个人影响力有关;个人荣誉可能与个人党政职务有关。据统计,2009年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和非退休院士当选人中,绝大部分是各级领导。在2009年工程院院士当选人中,只有来自台湾地区某高校的某教授没有任何行政职务。 然而,有一个方法可以很好地评价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水平,就是直接询问研究生导师所指导的学生。由于学生发表论文的时候一般有E-mail和电话等联系方式,考生可以通过这些联系询问他们的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情况。通过电话、E-mail或直接交流,不仅可以打听到导师学术水平的重要信息,还可以深入了解导师的治学方法、研究生管理方法,以及导师指导研究生成绩等方面的详细信息。因此,通过研究生导师所指导的学生来了解研究生导师,是很关键、很重要、很直接的手段。 注: 本漫谈分十一个小节,此文是第三小节。即将发表在《求学.考研》2010年第一期。衷心感谢《求学.考研》主编计湘婷女士对本文的精心修改和审校,也感谢《求学.考研》杂志社许可提前公开本漫谈部分内容。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10756 次阅读|4 个评论
关于现今“土鳖”含金量的问题
histly 2009-12-10 23:41
我的学生生涯终将走向末路了! 从小学算起,整整 22 年。 22 年的时间啊!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如果用功 22 年,即使达不到乔峰的水平,至少也应该和慕容复差不离了:)如果我也卖了 22 年的油,肯定也能做到倒油的时候不会碰到孔方兄,还顺便赚了 22 年的小钱;如果太多的如果了,这就是经济学里面的机会成本吧。德国人说,人生没有彩排。现在的我,除了能造两篇自娱自乐的垃圾文章外,一无是处。 工作的寻找过程还算顺利,这一切全赖准领导的赏识、老板的提携。准领导和我谈工作意向时说了一个观点:现在的博士含金量没有以前高了。如果说这个金真是指金,我完全赞同准领导的话。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土鳖还是比较值钱的,安家费、房子、配偶工作、子女就学这些真金白银的条件,现今的土鳖只能望金兴叹、自恨生不逢时了。如果说这个金是指学术水平,我就不那么赞同准领导的观点了。我也翻阅过学长前辈的论文,整体看来,学术水平是日益渐精的。如果把土鳖的培养也像最近学界流行的那样来个 30 年回顾,我倒是觉得这一头一尾的总体水平是高于中间 10 年的。 缘由如下: 1 、头十年的博士们,可能有幸授业于文革中幸存下来的学者,这代博士中的代表人物可参见汪晖(鄙人的偶像)! 2 、中间十年。文革幸存下来的学者能熬到 90 年代的,恐怕不多。仅仅靠自己摸索,积累的厚度恐怕还不够 3 、后十年,第一代土鳖已经混成了博导了;第二代中快的已经也是博导了、慢的也即将是了。经过自己做土鳖的经验和这 10 多年在学术界的摸爬滚打,自己的见识和水平也提升了不少。所以这后 10 年中生产的土鳖应该还是凑合的:) 推荐一篇文章《学术评价与人文学者的职业生涯》! 以上观点,范围限于文科。 学术评价与人文学者的职业生涯
个人分类: Life is a bitch|3849 次阅读|4 个评论
“钱学森之问”有感--实践也是检验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
frankerry 2009-12-1 10:14
钱老离开我们一个月了,然而每当面对钱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知名高校校长回答过,但似乎没有什么新意。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什么时候能像现在这样受到学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这注定又是一个教育界哥德巴赫猜想 。 面对钱老的发问,我在想什么样的人才算杰出人才?杰出人才的标准是什么?说起标准就自然而然想起一句话: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仔细想想,实践也是检验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 科学研究应该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着眼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科学研究是用来反映现实规律的,所取得的成果是建立在真实的来源于实际的数据之上的,因此,实践也是检验科学研究者学术水平的唯一标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所有的研究都是建立在解决摆在面前的国计民生问题之上掺不得一点假,所取得的成就经的起实践的检验,实实在在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过一百年,一千年都不会变质。因为造假造不出原子弹,抄袭抄不出杂交稻。 建国初期对于科学研究我们采用实践的评价体系,我们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杂交稻,正是这些成就为共和国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采用片面的 SCI 评价体系, 2008 年,我国 SCI 论文数达到 11.67 万篇,排名世界第二。现今建国 60 年了,我们的国家取得了飞速发展,相比于建国初期,我们的物质资料极大地丰富了,科研条件也极大地改善了。但我们似乎离两弹一星却越来越远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谈学术水平和学术道德
黄安年 2009-8-18 08:34
再谈学术水平和学术道德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8 月 18 日发布 10 天前 , 我发表了一篇短文《既要学问 , 也要学德》,现在不妨补充说几句。 我们提倡学术研究者要德才兼备,不主张只要学术不要道德 , 或者只讲道德不要水平。不要学术道德的学术观其实也是一种学术道德观。 学术水平和学术道德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 , 不宜笼统地作相互因果关系的解读 , 把现在的学术道德层面上的问题都归因于学术水平低所致。 学术水平低下或者学术低水平重复现象,影响学术创新和发展。学术不端现象则是学术发展与繁荣的毒瘤,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加以解决,也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 学术水平的提高不是与生俱来的 , 即使对于一个聪明过人的学术精英来说 , 也有他个人的学术水平发展过程,我们尤其不能离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实际来谈论学术水平的高低,更不宜目空一切地谈论水平。设想如果中国的学术界真的 99% 都是低水平的 , 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中的科技含量因素不是低得不能再低了吗?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工作者需要尊重前人的劳动 , 真正懂得踩着别人肩膀前进、前赴后继通过几代染恩的努力提高科技水平的道理,不尊重别人的劳动 , 不是我们提倡的谦虚谨慎的学风。 附文: ********************* 既要学问 , 也要学德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8 月 8 日发布 我们提倡一个学者,既要学术 , 也要学德 , 不能只要学术 , 不要学德。 我们提倡学术水平约束 , 通过学术水平约束创造多出高质量的有创新的学术成果的学术环境 , 也要提倡学术道德约束。通过学术道德约束净化多出高质量的有创新的学术成果的学术环境。 我们提倡德才兼备,对于一个学术来说 , 做学问是一流的 , 做人也是高尚的。如果现在什么院存在大量因学术不端产生的学术垃圾,那正说明需要提倡和强化学术道德约束。如果这个院领导层没有能力来解决学术道德约束问题 , 那么 , 就要诉诸上级职能部门来监督解决 , 要就诉诸舆论和群众来加大关注力度。温家宝总理前两天专门看望曾担任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的才识和品行双馨的科学家朱光亚。朱光亚让秘书读他给总理的一封信,在信中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推动我国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二是科研诚信问题不容忽视,应在制度上有鼓励严谨求实的政策,有防止科研不端行为的机制和措施。温家宝说:光亚先生,您讲的这两点都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才素质的轨道上来。科学要严谨求实,您的品质和精神,永远鼓舞着年轻的科学家。在笔者看来 , 人才素质本身就包含学术和学德两个方面,我们既要学术约束 , 也要道德约束。武大郎开店 , 学术上低标准 , 瓜菜代 , 难以推进自主创新 , 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作为大泛滥同样也谈不上推进自主创新。对于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约束和学术道德约束 , 我们要多补台少拆台,除非这个机构已经烂掉 , 不堪挽救。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8131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41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怎样判断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
lingfeng 2009-3-27 16:05
在申请基金、选择导师、合作者和招聘科研人员等多个方面都需要判断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在我看来,评价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金指标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此处在陈儒军老师提醒下增加 ),除了个别纯理论的研究。但是对社会的贡献有时候需要很久才能显示出来,而且有时社会效益评价的主观性很强。在社会效益显示出来之前,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从高到低有四种层次的方法。本文仅涉及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可能不同。另外本文所说仅为一般情况,特例也不少见。例如袁隆平的论文可能不太好,但我认为他是中国无数不多的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因为他的研究为社会创作了巨大的财富。 第一种方法是同行评议。 直接看他发表的文章,根据自己的学识判断其学术价值,这是最准确最可靠的方法。但是要能对别人的文章进行判断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求自己和作者是同行,最好是小同行;二是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作者相比更高,最好是高一个等级,至少是相当,无论如何不能差太远。只有这样,自己才有能力对别人的文章进行评价。你比被评价者水平高的越多,评价就越准确。这也是期刊选择审稿人的依据,所以能被著名期刊选为审稿人、编辑本身就是对其学术水平的认可。对于基础知识尚有欠缺,对选题的重要性、新颖性一无所知的本科生和外行,或知之不多的研究生而言,是无法对一篇文献做出准确的判断的。如果自己不具备评价别人文章的能力,也可以参考别的专家对该文章的同行评价的意见的。同行评价,即使是本领域的权威的评价也不是绝对正确的,只能说是正确的概率很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刚提出来的时候,据说全世界只有三个人能看懂。那么如果用同行评价的方法去评价爱因斯坦,如果请的不是那看的懂的三个人,结果可能就是爱因斯坦的理论是胡扯。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水平远不及爱因斯坦。当然爱因斯坦只有一个,如果你不认为自己是爱因斯坦,对于权威的否定,至少要清楚大部分情况下他们是正确的。 第二种方法,是看SCI 论文的被引次数。 这个虽然麻烦点,但是是比较可靠的,所以我们应该掌握SCI数据库的基本检索方法,尤其是查找某个作者发表了哪些SCI收录的论文及被引用了多少次的方法。具体的来说,进入SCI数据库(WOS), 这是它的主页网址: http://apps.isiknowledge.com/WOS_GeneralSearch_input.do?product=WOSsearch_mode=GeneralSearchSID=4CKgOAf843Jpb6joALnpreferencesSaved = 在主页正中可以看到一个author finder,单击,进入作者查找页面,然后在第一个方框里面输入作者的姓(中国人为汉语拼音),例如检索王晓东的,则姓为:Wang, 第二个方框输入名的首字母X,第三个方框输入D,如果是单名就不需要输入第三个方框了。然后点击next,确认作者姓名的缩写,next,选择研究的领域,生物医学方向一般选择LIFE SCIENCES BIOMEDICINE,next,选择作者单位,完成即可。在查找到的结果页面,点击右上角的创建引文报告(英文界面是create citation report),即可看到如下的页面: 其中最左侧的柱形图显示的是每年发表了多少篇SCI论文,右边的柱形图显示的是每年有多少次被引用。右侧的文字说明,Results found:76,表示一共有76篇SCI论文;Sum of times cited 18618表示总被引次数为18618;此外还可以看到h指数,篇均被引次数等统计指标。此外,由于有些人通过大量不适当的自引来提高指标,可以通过点击右侧view without self-citations查看去除自引后被引次数有多少。 一般的教授是什么水平呢?我查过一个博导,被引次数九十几次,估计国内教授差不多就是几十到一百多次吧!做的好的,例如国外一流大学的助理教授,一般是五六百多次,正教授,一般是几千次。据说国内院士是一千次左右,但我没有查过。我查的不多,样本量太少,数据不一定准确,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查。 用被引次数来评价也有不足之处,例如不同的领域之间不能简单相比,热门领域自然会比冷门被引次数多,此外还要注意看h指数,篇均被引次数,他引次数等。 要想查全查准并不容易,主要是用于WOS数据库采用的是姓名的缩写,所以重名的很多。解决的方法是根据作者的简历选取合适的单位,但是如果同一单位也有重名者,或者作者发表的文章采用了不同的姓名缩写就难以查全查准了。还有有时中国人并不以正常的姓名缩写的形式发表论文,所以最好通过作者本人提供的reference查看作者姓名的具体缩写形式。 第三种方法就是看发表论文的档次。 SCI论文用的是国内常说的影响因子,即看期刊的影响因子有多高,国内非SCI收录的期刊一般也有档次,例如中华牌、中国牌、核心期刊、省级期刊等。一般而言,发表在低影响因子期刊上的论文质量不如高影响因子上的,但是并非全部如此。例如,发表在IF2.5的一篇论著,如果被引次数是25,而发表在IF5.0的一篇论文被引只有4次,那么应该前者水平要高。事实上有很多诺奖获得者的获奖代表作不是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这些顶级期刊,而是发表在影响因子相对不是很高的期刊上的。这就是为什么被引次数比期刊影响因子更能准确判断学术水平的原因。当然影响因子也有优点:简单。要查一个作者发表的所有论文被引次数一共有多少,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尤其是先要确定作者之前一共在哪些单位呆过,不然就容易漏查。查找期刊影响因子的网址如下: http://www.proteomics.com.cn/sci-if/ 第四种方法,也是最不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发表论文是数量。 由于以前的科研评价体制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结果造成了大量的低水平的论文发表,这些论文无论是影响因子还是被引次数都很低,很多是把一篇论文拆开为几篇发表,或者重复发表。所以,那些宣传发表了XX篇论文的说法其实是难以真实的反应作者的学术水平的。 严格的来说,后三种方法尤其是最后两种方法都是外行所用的方法。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内行并不多,所以也会常用到,而且第二种方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可靠的。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15988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