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湖滨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湖滨带
yech 2009-3-27 18:15
湖滨带的定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的人与生物圈计划 (MAB) 委员会 1988 年在巴黎就生态交错带 (Ecotone) 的概念举行了非正式技术会议 , 基于实用的考虑决定将生态交错带定义为:生态交错带是相邻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地带 , 其特征由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时间及强度所决定 . 并且认为它把生态系统界面理论以及非稳定的脆弱特征结合起来 , 可以作为辩识全球变化的基本指标 . 如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对于交错带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 湖滨带可以定义为湖泊水陆生态交错带的简称 , 是湖泊流域中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十分重要的过渡与缓冲区域 , 是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一定程度上是湖泊的一道保护屏障 . 湖滨带的结构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系统和非生物的环境系统组成的 , 生物系统主要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还原者 ) ;环境系统包括太阳辐射以及各种有机和无机的成分 . 生物系统与非生物环境系统是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的 , 非生物环境 ( 生境 ) 决定着一个地区有什么样的生物群落 , 而生物群落对生境也有着明显的反作用 .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结构 . 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在结构方面的区别首先在其生境 , 即非生物环境 , 水生生态系统表现为水、水底土壤、大气三个自然体的特点 , 而陆地生态系统通常仅为两个 土壤、空气 . 并且水生生态系统的生境常表现出复杂的分层 ,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这种情况不明显 . 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许多区别都由水这一生态环境因子所造成 , 由于水的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 , 造成水生生态系统生境的活动性 , 各种形式的水流带起大量水生生物 , 并且使生活条件剧烈变化 . 由于水的密度高 , 浮力大 , 使许多小型生产者可以营悬浮生活 , 不需要附着器官和其它结构 , 整个身体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 与陆生植物相比 , 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 , 物质循环的速度比陆地快得多 . 在陆生群落中生产者的生物是远高于消费者 , 在水生群落两者的差距缩小甚至有时后者反高于前者 . 湖滨带的生态结构 , 介于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与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之间 , 属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系统之间的过渡结构 . 湖滨带是一个环带状景观 , 由于水的作用而在交错带内表现出的强烈的环境梯度 , 在交错带中存在着明显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梯度分布 , 同样 , 湖滨带中的水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物质流动的主体和纽带 . 由于非生物环境因素的影响 , 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结构特点(见图 1 ) , 生物群落也表现出与水相关的层次性 , 水生植物群落表现得最为明显 . 正常情况下 , 大多数水体的近岸边缘都是大型水生植物 ( 或湿生植物 ) 占统治地位 , 大型水生植物的带状分布十分明显 , 在典型的湖滨带内 , 有根水生植物随着水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 , 一个类群取代另一类群形成同心圆带 , 这些同心圆带从陆向辐射带到水向辐射带由浅入深依次分布着:湿生植物带、挺水植物带、浮叶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 湖滨带的环境因子是有时间节律的 . 如光照、温度、降水、风浪及其它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 湖泊水位涨落变化等 , 因而湖滨带除在空间上有一定的结构外 , 在时间上也有周期性的变化 . 湖滨带的功能 与陆地或海洋生态系统相比较 , 湖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易受岸上周边地区各种生命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 , 而湖滨带是湖泊流域内对人类活动影响最敏感的部分 . 由于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 湖滨带有特别丰富的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 , 形成一个物种进化的基因库 , 起到景观调节和稳定的作用 , 在非生物生态因子的环境梯度以及地形和水文学过程的作用下 , 矿物质、营养物质、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必须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经湖滨带才能从流域进入湖泊水体 , 控制着邻近地区间的水流和其它物质流 . 因此湖滨带的功能大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美学价值 . 环境功能包括湖滨带的截污和过滤功能 , 改善水质功能 , 控制沉积和侵蚀的功能;生态功能包括湖滨带的保持生物多样性功能 , 提供鱼类繁殖和鸟类栖息的场所 , 调蓄洪水和稳定相邻的两个生态系统;经济和美学价值包括湖滨带为人类生产再生资源 , 改善环境 , 各类丰富的资源给人们带来的独特的娱乐、美学、教育和科研价值 , 湖滨带管理给人们带来的经济效益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96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