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作弊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作弊

相关日志

亲自破获微信群作弊案
热度 13 zywsict 2019-8-25 17:03
今天下午参加了 XX 课程补考的监考,有的学生考着考着就睡着了,有的学生一直在那里左顾右盼,有的学生一直坐着那里沉思但不下笔,有的学生开考没有多久就交卷了。这些现象对于补考的学生来说实属正常。因为,经过一个暑假,很多学生早已将课本丢掉,对所学的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想通过裸考而通过考试取得学分的可能性,实在太低。 考试进行过程中,考场出奇的安静,但这种沉静维持不了多久,被一个想上卫生间的男生打破。本来考场上卫生间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在该生站起来的瞬间,发现该生口袋里可能藏有手机,就叫该生将口袋的东西拿出,发现果然是手机。要知道考试之前已经多次强调不能将手机放在身上,只要在考试中发现考试携带手机,按照规定是可以直接认定为考试作弊。 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但一打开该生的手机着实让我一惊。手机主页上的消息显示着今天考试的试题与答案,打开该消息一看,发现该消息来自一个微信群。该微信群的成员总共有 8 人。作为监考老师,还是第一次遇到学生通过建立微信群集体作弊。于是将该生的手机交由另一监考老师(该课程的任课老师)。该老师立马通过群里的信息找出了同在考场的另一名考生,为了继续找出其它 6 名考生,要求学生交卷时,一个个拿出手机核对,直到最后也没有找出其余 6 名作弊考生。 通过与两名作弊考生的交谈发现,该作弊群建立于昨晚,必须付费才可以进入,群里的其它成员,他们也不认识。作为监考老师,将学生作弊的证据保留,填写好考场记录表,这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至于其他 6 名成员能否找到,对作弊学生如何处理?已经不是监考老师的责任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由专人处理。 考试作弊算是学生时代最严重的事情之一,因为任何学校对考试作弊都会做处理,给个留校察看的处分算是轻的,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开除学籍。这么严重的处罚下,为什么学生愿意铤而走险考试作弊?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学生之所以敢铤而走险考试作弊,主要原因还是学校的处罚没有到位,换句话说就是学校抓到作弊没有及时处理或者处理比较轻;在处分可以撤销的制度下,学生甘愿冒这个风险。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以前有不少成功作弊的案例而没有被发现,所以自信自己考试作弊也不会发现。 总之,要想杜绝考试作弊,除了让学生认识到作弊后果的严重性之外,必须及时对作弊的学生进行处理,杀一儆百,以儆效尤;反之,学风只会越来越差。
个人分类: 精选|10293 次阅读|26 个评论
怕学生的学校,学风必然不好
热度 19 zywsict 2018-1-22 08:44
学校怕学生,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在现在的环境下,还真有部分非双一流高校怕学生?那么学校为什么怕学生呢?鄙人认为可能存在以下几点原因 : 第一,怕学生想不开,轻生;国内的高校环境中,不管学校是否存在过错,只要有学生轻生,总是一件大事,毕竟会引起不良的影响,甚至有家长会直接到学校闹事,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好在这类学生群体,和学生总数相比并不多。 第二,怕影响招生;国内的高校绝大都是严进宽出,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按时毕业,如果学校采取严厉的措施,清退学生;抑或考试不放水,导致学生不能按时毕业;学生出去宣传一下,可能会对招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第三,怕影响学生就业;如果考试不放水,考前不画重点,导致学生普遍考不好,成绩绩点很低,学生出去找工作和同类院校相比可能就处于劣势。 第四,就业率要求。现在各高校可能都有学生就业率指标要求,对学生过于严格,导致学生不能按时毕业,势必影响到就业率,直接导致完不成这个任务。 众所周知,影响学风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就是教风;另外,一个就是严格约束学生,严格落实各种规章制度。教学是由教与学所组成,这二者缺一不可,而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教师对教学不感兴趣,上课只是应付,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势必不会认真学习。反过来,学生上课不学,让教师唱独角戏,教师也会觉得教学索然无味。良好的教与学,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学风。 正是因为高校怕学生,势必会导致学风不好。 考试作弊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最严重的违法校规的行为,如果学校因为怕学生,不能对考试作弊零容忍,抑或对考试作弊的处罚过低,导致违规的成本太低,势必造成作弊成风,这对学风所造成的影响是致命的。试想,当老师在谈到作弊的严重性时,有学生自豪的对你说:“我上次作弊,被抓到,而没有被学校处理”,这时你已经基本上失去对学生的控制了,这感觉就像是挨了一记大耳光。 连续旷课算是另外一种普遍的违规行为,如果学校不处理,抑或教师不闻不问,甚至最后考试放水,也会对学风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因为这些处理直接会形成示范效应。试想,当你上课对学生大谈旷课会受到严重惩罚,甚至可能会受到学校的处分时,学生洋洋得意地对你说“我旷课的次数,远超学生规定的次数,但我依然没有被学校处理”,这时候,你又被打脸了。 总之,学校不应该怕学生,应该要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同时,采取措施激励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好的学风。不然,学风差是必然的。
个人分类: 科学网置顶博文|20650 次阅读|36 个评论
学生在考试作弊中表现出的"能耐"!-----观看《天才枪手》有感
热度 1 rongqiaohe 2017-10-18 22:10
看了刚刚在北京市上影的《天才枪手》,内心无法平静。 部分高中生在考试中,为了获得高分不择手段,在作弊的过程中焕发出的“创造性”和能耐,令我们这些教师感到汗颜和痛心! 《 天才枪手》剧照。 作弊过程中的细节如此“巧妙”和真实,是由于《天才枪手》这部电影的创作,基于一个真实的案例。
个人分类: 浅谈|3003 次阅读|2 个评论
另眼看泸县中学女生跳楼事件
热度 33 fpe 2017-5-20 13:28
另眼看泸县中学女生跳楼事件 今天看到前两天发生的泸县女生跳楼事件,以及搜到的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学生自杀事件,我不由得暗自庆幸。因为最近我曾经在一个考场抓到 4 名女生手机作弊,我觉得是自己没有提醒到位,所以都放过去了。我的情况有一点特殊,学校通识课,本来是不要求考试的。我给了 264 道提前给过答案的选择题,分成 ABC 三套卷子,绝大部分学生 15 分钟内完成。但有拿手机的女学生,不看手机心中不舒服,不看手机不会考试。看到其他学校如此惨烈的结果,我来说一说作弊与跳楼。 为什么要作弊?很多人觉得是人心不古,作弊成风的大环境不好造成的。我觉得是知识老化,知识无用造成的。如果学生不觉得老师的知识对她有用,上课当然要厌学,考试当然会作弊。我国校园的标准不统一,朝令夕改的作弊政策,对作弊也是某种程度的鼓励。曾经有学生问我,为什么你上课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对不起,我们这个领域正在高速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的,往往是陈腐的知识,不需要到课堂上讲授的。我的美国老师就是这么教我的,我还没有学会中国老师的教授方法,中国老师教过,忘了。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没有人告诉你到社会上遇到的都是活鱼,不是一成不变的死鱼。我们的学生相信知识都是凝固的(高考的危害就是科举制的顽疾,把知识搞成僵化凝固的。其实知识都是流动的,哪有一成不变的知识?),当然对活知识缺乏足够的热情,逃避和作弊是可以想见的结果。作弊,是因为知识太陈旧和教学 过程 枯燥无味的结果,跳楼是对惩罚手段的抗议。 我也算在美国教过书的人,中美学生的最大差距是,美国学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中国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具体说来,就是中国的“男生没有好奇心,女生没有羞耻心”。这话说得有点重,仅仅是个人看法。对我来说,男生在选择课业中表现出来的逃避和投机心理,女生在对付考试中表现出来的偷懒和作弊心理,是全社会“作弊光荣,勤劳可耻”到校园的一种映射。不知道读者注意没有,中国社会的新闻,有多少是宣传真正创新的人才?大多数是“外国有,我们有”式的的创新,也就是说,这是国家层面的作弊行为。中国社会强调绩效管理,动不动用数字论文章,计算影响因子的方法来评估人才,这种做法本身就是误导人才的一种途径。凡是有框架和路径、有成功经验的,中国人都能搞好,只有创意,中国的体制行不通,人人都知道,但创新制度应该是什么样,只有见识过,比较过,才知道自由对于创新的价值,而中国社会是“网上长城”保护下的奇葩地带,多说无益。 美国对付校园作弊问题,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主要特色是,惩罚是学校或集体做出的决定,不是某位老师做出的。中国人喜欢论人不论事,以为老师是针对个人的报复,这种观念非常有害。美国校园发生作弊之后,有常规的惩罚办法,可以上诉,上诉之后,学术委员会成员(3位老师, 4 位学生,主席chair一定是学生)来评判是否量刑过度。主要原则有二:初犯还是再犯;低年级还是临近毕业。前者是防止你年幼无知,后者是给你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要因为学校的惩罚而错过走向市场独立的机会。这种方法,把老师的个人因素隔离,把惩罚的源头来自 7 人委员会,把上诉权留给个人,把决策权留给集体,同时保证个人的隐私权(犯过是绝对不会公告的,这是中美的本质性差异。惩罚个人,在中国是以集体为本,在美国尊重个人,不会拿个人的信誉做文章,所以美国动不动拿企业问责,从来不问当事人的责任,因为当事人是企业的一部分,是企业文化的结果和表现)。当前社会以人为本,给过去的游街示众、张榜公告、大字报攻击等措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看上去不是你的错,但实质上是你造成的结果,该如何弥补这种生命的损失和观念的错位? 在美国,学术新人总是受到欢迎和尊重的,起码还有创造力,创造力是潜力股和创新源头。在中国,学术新人是收入最低、最受排挤的一批人,很多学术上没有进展的老师活跃在教书的第一线,只能传授死鱼,根本不会“临渊结网”的功夫。但是,他们这样做很舒服,全然不知道误人子弟的后果。在美国,都是学术新人站在基础理论教学的第一线,他们需要重温基础知识,才能在科研上作出很大的创新。如果新老师不能对基础理论有很深入的理解,往往限制了一生科研的眼界和达到的高度。我参加了几次对别人课堂教学的评估,只觉得理论在过去的 20 年间是停滞的、没有丝毫的改进。很多教师对教学的内容没有亲身的体验和创新的贡献,怎么可能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手机,只不过让抄袭更加容易了。 所以,作弊和跳楼问题,从本质上说,是集体为本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冲突问题。以集体为本,总是强调问责,把当事人(往往是弱势者)当作替罪羊,只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不考虑这个教育体系的效果,是一厢情愿的作法。教育的本质是发挥人的潜力,而不是在“矮子当中拔将军”,惩罚个人天赋不足带来的差异。作弊在中学就那么多,大学和社会也是到处可闻,关键出在社会观念和制度上,对此我们不能掩耳盗铃,缘木求鱼,饮鸩止渴。 顺便说一下,让她们在课堂上作弊的内容,是《消防文化探秘》,本来就是说说故事,讲讲趣闻的文史类选修课,是我的业余爱好。考试都是有答案的,居然有一大堆人在课后调查评估中说,要求取消闭卷考试(偷懒滑头,却不知道如果开卷,试题难度会增加很多,老师学生的时间会更多的投入,是典型的教学懒汉layman看法)。所以说,中国社会最大的悲哀,是知识无用论,从高考蔓延到大学,从学校蔓延到社会,从考场蔓延到岗位,毒害我们的青年,抹杀我们的创造力,这是以集体为本的文化造成的,当局者执迷不悟的结果。废除人祸论,废除问责制,还事故一个真相,还知识一个地位,给人才一个价格,才是我们政府搞创新社会的当务之急。问责制就是转移视线,逃避责任;人祸论,就是抱残守缺,拒绝制度创新。这两个幌子,从董仲舒开始,困扰国人达 2152 年之久,还在祸害中国社会。今天我们都是在这两个幌子下面掩耳盗铃,又怎能有资格去批判别人的作弊行为呢?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你问责,她跳楼,我们的社会又得到了什么?一声叹息而已。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15740 次阅读|80 个评论
大学流淌着‘作弊’的血液
热度 31 lin602 2016-10-23 07:47
防止学生考试作弊,是教师与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加强监考与对作弊的处理,落实在学校的各个文件中。 其实目前的高校,不但是学生考试作弊,其实整个大学机体中,都流淌着作弊的血液。 2016年10月19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公布撤消了175所高校576个一级学科及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见学术中国10月21日公众号),包括其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等985甚至超一流的学校。小学校嘛,学位点撤消还有情可原,而清华、浙江大学这样的学校都撤了不少点,特别是浙江大学,被撤的一级、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点如此多,让人看了痛心。 本质上是什么,他们的学科点当时怎么批下来的?说句不客气的话,许多学科点是做材料、跑关系、靠名气忽悠来的!抽象出来看,其实内含着‘作弊’! 一轮又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涉及到中国几乎绝大多数的学校,科学网上大多数都是大学教师,自己想想,学校要求你们整改过吗?几年前的材料,甚至学生已经毕业离校,他们的考试材料及毕业论文还要拿出来检查整改。一定要清楚,事情已经过去,现在整改,本质上属于什么性质?甚至许多高校出现这样‘惊人’的口号:‘本科评估中,谁砸了学校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这那象追求真理的大学呀! 本科评估中种种迹象,难道教育部及评估专家们真的不知道? 大学生就业率这件事,好象是客观的,都盖着用人单位的大印,不错,许多是真的,但也出现了多少‘人间喜剧’? 报奖、申报课题、甚至申报院士、验收结题,这些与学生都没有关系的,但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多很多,如果大学真是象牙塔,这些东西能够在大学滋生吗? 大学的机体流淌着‘作弊’的血液!流淌在整个教育体系、大学领导、老师、学生中。 正直的学者,看了痛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饭碗是瓷的,搞不好会碰瓷砸碎。 从中世纪大学创立开始,世界范围内,经过多少代的基因变异,现在已经进化到‘忘掉初心’了。
6285 次阅读|44 个评论
全国统一分数线是最不靠谱的高考方案
热度 65 fdc1947 2016-5-17 08:14
【案】 这是三年前的一篇文章,看来还可以拿出来“宣传”一下。 全国统一分数线是最不靠谱的高考方案 高考过去了。录取就要开始了。对于高考录取的方式,不少人甚至有的专家都认为,应当全国统一考试,一个分数线,统一录取。他们问道:全国统一分数线,难道不是最公平的办法吗?为什么不这样做? 全国统一分数线,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确公平合理。山东人,河南人都不抱怨了,北京人、上海人也无话可说。但是,这样做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成绩必须是真实的。 如果成绩不真实,弄虚作假,那引起的不公平,恐怕比现在的不公平要大一百倍 。因为照目前的政策,北大清华招北京人的比例会远大于山东人、河南人,但是只要成绩是真实的,那么进北大清华读书的都还是好学生。只是有些没有能上北大清华读书的山东、河南学生可能比已经上北大清华的学生还略微优秀一点罢了。如果成绩不是真实的,那么上北大清华的有可能竟然是一些骗子。这样的不公正性就比现在的情况大不知多少倍。 有人会说,我们现在谈的是高考的分数线问题,怎么扯上了成绩的真实性呢?原因很简单,我们说高考,不是抽象的理论,而要考虑实际上的问题,要考虑中国的现实。 中国的现实是什么?就是现有的高考录取制度是高考成绩真实性的保证。 如果完全改变现在的制度,就有可能失去高考成绩的基本真实性 。此话怎讲,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 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的高考制度。现在的高考领导者和实际组织实施者是各省市自治区的教育行政当局,不失一般性,我们称之为“各省教育厅”。各学校的招生名额均分到各省。因此,如果说考试竞争的话,是各省的考生在省内的竞争。各省教育厅在维护这种竞争的公平性,其中主要是维护考试成绩的真实性。 对于省内各县市的领导,高考的情况不仅仅影响到他们治下老百姓的升学,而且是他们政绩的重要指标。不但是现在的政绩指标,而且影响到往后的历史,你看现在很多地区都津津乐道于他们那里的高考状元,甚至经常提到封建时代该地区科举考试的状元、进士之类的荣耀。所以,各地市县都期望自己的地方有好的高考成绩,在这一点上,该地区的学生、家长以及政府领导的利益是相同的。对于各地市县领导而言,高考的竞争是各地市县之间的竞争。如果能够有什么办法能够提高他们地区的考试成绩,他们一定会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如果违法而得不到惩治,或者只有较低的风险,他们不惜违法。所以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各地市县的领导(包括党政、公安司法、教育行政)不是 绝对可以依靠 的力量。虽然必须要由他们去做很多组织工作,但是,必须予以严格的监督,包括省行政当局的监督和各地市县的相互监督。 像现在这样对于高考的监督,恐怕已经严格到了极致。但是,即使是这样严格监督之下,在什么地方略微出现一点松动,就仍然可能出大问题。从媒体上揭露出来的触目惊心的高考作弊情况可以看出这一点。人们可以把作弊的工具放在人们难以想象也难以启口的隐私部位,人们可以用武力攻击不让他们作弊的监考者。就是在这样不惜手段、不知廉耻、不计后果的作弊冲动的环境中, 高考成绩仍然被认为是当今中国最值得尊重的真实成绩,用这样的成绩对于学生学习情况所分出的等第基本上是可靠的。而如今这样严格的监督,应当归功于目前的高考管理模式,归功于各省教育厅的严格管理,是他们保证了高考成绩的基本真实。 我们来看一下,如果真的是全国统一考试,统一的试卷,统一的分数线,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如果这样做,就不是省内的竞争,而是省间的竞争,是山东人与河南人、上海人、北京人、辽宁人等等全国各省市之间的竞争。 既然是各省之间的竞争, 在竞争中, 各省的政府、教育行政当局、公安司法当局等等,其地位就相当于现在各省之中的地市县当局,成了不能完全相信的对象 。 而中央政府、国家教育部就必须担当起现在各省政府、各省教育厅的责任。既然是各省之间的竞争,各省教育厅也就不会像现在一样严格管理各地市县以维持各地市县之间的公平竞争。失去了各省当局的严格管理,各地市县将更加无所顾忌, 试问,国家教育部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够直接管好全国那么多市县的高考秩序吗 ? 没有了在省一级指导下的严格管理, 即使有最先进的技术手段 ,能够控制得住人们那样疯狂的作弊欲望吗? 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大面积的作弊完全可以在人们的意料之中。那样的成绩将很难再是可靠的。那就根本谈不上公平二字了。 我们可以再强调一下这个原则: 在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中,学校领导是不可靠的,在地市县与地市县之间的竞争中,地市县的领导是不可靠的,在省与省的竞争中,省的领导就是不可靠的。 所以, 把录取名额分到各省,由各省负责考试录取,不是什么人头脑一热想出来的。用一句文绉绉的语言:“势也!不得不然” 。 不但改革开放以来是名额分配到省,文革以前也这样,民国时期也是按省分名额,连封建时代科举考试也不得不将中举名额分到各省。现在的问题, 是各省名额的分配可以也应当做一些调整,主要是部属高校特别是北大清华对各省的名额分配应当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但分省录取是不能取消的。 中国教育已经被胡来过很多次,现在再也不能胡来了。左的观点,在任何时候都好像特别吸引人,不好反对。多少年来,对中国老百姓危害最大的就是极左。从19世纪末清政府的排外到20世纪60、70年代的所谓大民主造成的社会和文化浩劫,都是极左给中国老百姓带来无比深重的灾难。中国一百多年来的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防左, 尤其要提防那些打着平等旗号的民粹主义的极左做法 。 总而言之,在关于高考改革的各种方案之中,全国统一分数线,统一录取是最不靠谱的危险的方案之一。 另外再说几句,可能有人会说,英语四六级考试不也是全国统一考试吗?与高考的影响相比,四六级完全是一个小儿科。作弊也是作弊机构与几个考生自己在小打小闹,也没有几个人真的去检查它的作弊到底有多严重,更重要的是:最有能量的家长基本上没有参与。而高考则不是这样,希望通过高考作弊而取胜的力量太大了, 在地方上,几乎全社会的力量都可以调动起来为作弊而努力 。所以,防止作弊的难度绝非与四六级这样的小儿科可以相比的。
个人分类: 教育|13355 次阅读|139 个评论
为这个害得100多同学重考的女生点赞
热度 30 mdzhao 2016-4-8 15:37
清明节刚过,温州肯恩大学已经参加过“金融衍生物”课程考试的学生却被告知原来的成绩作废,所有人都将重新进行考试,因为学校收到夏雪同学的举报信,有学生在考试中作弊。该课程在前一周的考试因场地的关系,分为上下午两场,夏雪参加的是下午的考试,开考前,她发现有些同学已经获取了试题和答案。原来,由于两场考试的考题多有重复,一些参加上午考试的同学把考题发给了下一场考试的学生。考试结束后,夏雪给温州肯恩大学商学院院长曹江和学术副校长霍尔格·亨克博士写了封英文长邮件,不仅举报了她见到的作弊行为,还给学校提了关于考试的4点建议。邮件中她写道:“我们的学生是中国的未来。他们中很多人,将来可能变成社会精英,甚至掌握中国未来的命运。我们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是商科专业的,在商界,产品造假、伪造财务报表等欺骗行为,可能会对整个世界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作弊并不是最可恶的,可恶的是看在眼里却保持沉默。毕竟,大学是下一代人起步的摇篮,也是社会的基石。”邮件发出几小时后,夏雪就陆续收到了校、院领导的回复。霍尔格·亨克在回复夏雪的邮件中写道:“靠小聪明轻而易举获得的东西,最终也会轻而易举地失去。真正的学习者是终身学习者,没有人能在月桂树上一劳永逸。”曹江表扬了夏雪的作法,在和学院老师商量后,曹江决定取消存在此类情况的考试成绩,重新安排考试。(具体报道见 http://zjnews.zjol.com.cn/system/2016/04/06/021097426.shtml ) 无疑,夏雪的举报受到不少同学的抱怨,毕竟,重新考试要增加大家的负担,也有并没作弊考得不错的同学,如果重考的成绩比上一次差了,似乎就成了这个事件的受害者,更何况作弊的受益者了。大概许多人对于这样的举报未必赞成,不过,这正是我觉得应该为夏雪点赞的。作弊,在现在的学校真的已经司空见惯了,除非被老师抓了典型的个别人可能受到一定的处罚,由同学举报的作弊基本没见到过,甚至形成了某种认识,好像能作弊也是有本事的一种表现,大家想的不是如何去杜绝这种行为,反倒是我怎么也加入到作弊的行列中去。便如夏雪举报的这个作弊,上午考试的同学把考题和答案告诉下午考试的同学,大概就没有意识到这么做有什么问题,或许还认为自己对同学很够哥们,而获得考题和答案的同学也没觉得自己这么做已经涉嫌作弊了。但正是这样的普遍认知其实很可怕,不仅败坏高校的学风,也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处事和行为。 反思一下,我自问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会不会去举报?如果要诚实的回答,我想我大概不会去干举报的事情,因为这将使100多同学受到牵连,也能想象得到将面对许多人的误解、质疑、抱怨或攻击,甚至有可能让昨天的好友弄得反目成仇,当想到这些,自己其实是很难鼓起这种勇气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让我更觉得夏雪的境界可嘉,勇气可嘉,何况她其实本来考得并不算差,重考未必能提高多少她自己的成绩。可她还是很自信的说,“只要平时下了苦功,掌握了知识点,考多少次都不会考砸。” 或许有人认为她是害得100多名同学重考的罪魁祸,但还是有支持她的学生在其朋友圈下评论,“支持雪爷!”而我,也要为她的此举点赞。 从这个事件中看到了温州肯恩大学,很惭愧,我一直认为对浙江的高校还是比较熟悉的,却对这个学校没有什么印象。到网上查了下,方知这是由美国肯恩大学与温州大学合作创办的一个中外合作大学,2011年11月由教育部批准筹办,2014年3月31日才被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但这个学校其实还是很有来头,因为该校的合作办学之事是习近平主席在浙江任职的时候动议的,2006年5月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同志亲自出席在美国肯恩大学举行的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签约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去年访美的时候, 习近平主席 在美国西雅图第三届中美省州长论坛上发表讲话,其中说道:“2006年,我在浙江工作时,出席了温州大学和美国肯恩大学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的签字仪式。经过多年努力,温州肯恩大学去年正式设立,目前运转良好。浙江省还有近百所中小学同美国各地学校结成姐妹关系,往来活跃。”据说,该消息一出,温州肯恩大学学生的朋友圈就被刷屏了。不过当初自己并没有关注到这个消息,对温州肯恩大学也是刚有一点概念。
个人分类: 其他|11243 次阅读|32 个评论
对付考试作弊的那些高招
热度 3 mdzhao 2016-3-3 15:49
考试作弊,大概古今中外都普遍存在,而作弊与反作弊的较量也就一直在进行着,究竟道高还是魔高还真难定论。今天看到一个新闻“印度军方招新 考生脱光衣服笔试”( http://mt.sohu.com/20160302/n439127612.shtml ),看那照片还蛮有视觉冲击力滴。据《印度快报》3月1日报道,近日,为防作弊事件再次发生,共有1159名参加印度军队纳新考试的考生被要求在笔试中脱光衣服。对此,印度军队区域管理部(ARO)的有关人员表示,考生被要求脱掉衣服是为了“节约搜身的时间”。 于是又去找了些国外防止考试作弊的报道,确实挺有意思。泰国星暹传媒1月13日有报道,缅甸老师为了防止同学们考试抄袭别人的,让学生在树林里考试,考试桌间距至少3米( http://mz.southcn.com/content/2016-01/14/content_140743043.htm )。还看到泰国农业大学让学生戴着奇怪的纸帽考试防作弊的报道。为防作弊,学校的老师们让学生在考试时戴上马眼罩一样的纸道具,一张近百名学生戴着这种防作弊帽子的照片被传上网络也曾经被热议( http://jandan.net/2013/08/20/bizarre-anti-cheating.html ) 其实,要说作弊大概还是我们国家更有创意,便是每年被曝光的形形色色作弊,除了高科技之外,还有许多一条龙式的服务,而对方作弊的方式也同样采取了高科技。如印度这样的防夹带的方式,也实在太粗暴简单,我们国家早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就曾经用搜身的方法,考生进入考场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搜身检查,甚至打开发结,脱去衣服进行检查。但后来因这样的检查让读书人觉得有辱斯文,于是朝廷想出另一种绝妙的方法来:开考前,让考生脱去自己的衣服进入浴池沐浴,浴毕让考生换上统一的考生礼服,然后由贡院差役带领进入考场,参加考试。如此一来,考生预先打好的小抄或作过暗记的微型小书也就不能被夹带进考场作弊了。 或许,只要有考试便很难杜绝作弊的行为,总有那么些人希望用投机取巧的歪门邪道去获取考试的通过或高分,于是便总会有各种富有创新的反作弊方式。 注:照片来自网上
个人分类: 其他|7721 次阅读|6 个评论
对“作弊”的不同处理方法
热度 44 mdzhao 2015-5-30 16:22
考察一下我们在对待学生作弊或作假的行为时,经常会有一种恻隐之心,一是认为学生还年轻,不能因为一时糊涂而毁了他一辈子的前程;二是心里也知道,有同样行为的人肯定不止他一个,只是没被发现没被揭发而已,被抓到的学生也算他自己倒霉,所以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吧。从我们的媒体乃至学校的网站,很少有关于处理学生作假或作弊行为的消息,估计高校每年因作弊而处理的学生也不多,因此而除名甚至开除的学生更少了。 记得去年高考的时候,爆出辽宁本溪、抚顺在体优加分上作假,舆论沸沸扬扬,但最后的处理却是,只要考生放弃加分资格,便可以正常参加高考并按规定录取,而申请继续享受体优生加分资格的考生及家长,只要填写《考生申报体优生加分资格诚信承诺书》即可,如果复查中被查到不符合加分要求才会被处理,而声明放弃加分的考生无非是取消了本就不该有的加分。结果,本溪168名加分考生,有74人主动放弃加分。显然这放弃加分的考生,他们原来的加分是作假的,但并没受到任何处罚,而媒体曾报道对体优加分考生要进行重新测试,并将复查结果对外公布, 但此后却再也没见这方面的任何报道,是否复查的所有考生都没问题?可见,即便被媒体揭露的作假,许多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多不了了之了。更别说还有许许多多没被曝光的作假和作弊了。 但同样的情况,国外的处理却要严厉多了。 据《纽约时报》报道,有15名中国公民(留学生)被控在大学入学考试体系中作弊,涉嫌伪造护照和聘请他人替考。当地时间5月21日,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区首席联邦检察官戴维·希克顿对这15名中国公民提出35项指控,包括“合谋、伪造外国护照、邮件诈骗和电信诈骗”等罪名。美国司法部公布了12名被告人的名单,被公开的12人中,有7名男性和5名女性,年龄介于19岁到26岁之间。希克顿表示,这12人中,目前10人在美国,分别来自美国波士顿、匹兹堡、加州、威斯康星州、俄勒冈州、宾州、维吉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而另外2人在中国。其中,1名来自麻省的嫌疑人被逮捕。希克顿说,已对其他9人和另外2名在中国的嫌疑人发出逮捕令,并表示,希望中国官方会与他们展开合作。如罪名成立,根据美国法律规定,邮政及电信欺诈罪最高可能被判处20年徒刑和25万美元罚款;伪造外国护照罪最高可判10年监禁,并处25万美元罚金;合谋罪最高可判5年监禁,并处25万美元罚金。(见 http://www.dfdaily.com/html/51/2015/5/30/1273702.shtml ) 而此前另一个报道称, 美国厚仁教育近日发布了《2015版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数据显示2014 年约有8000名留美中国学生被开除。被开除的留学生群体中,高达80.55%的学生因学术表现差或学术不诚实而被开除,白皮书中称,最常见的例子是作弊、抄袭、给同学抄作业、请人代课、代考、代写作业,篡改成绩等。在被开除的学生里,不少是常春藤、大型州立大学里面的“名校生”,来自排名前100的名校生超过了60%。白皮书发布后,舆论一篇哗然。 其实我们很清楚,15名中国留学生被指控也好, 8000名中国留美学生被开除也好,他们的行为不过是把国内的习惯带出了境。从小学一直到大学,乃至最严格的高考,都能找到作弊的例子, 作弊、抄袭、给同学抄作业、请人代课、代考、代写作业、篡改成绩,这些行为我们见得还少吗?只是 我们对这些行为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不同的是,国外在发现这些行为的时候很少有同情和姑且的时候,毫不留情就做出开除甚至起诉的决定。 这大概也是国内各种作假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吧,如果我们也能动动真格的,清查一下历年高考中的加分考生,处理一批被发现的作弊学生,而且把严惩作为一个长期的制度而不仅仅停留在规章制度上,像处罚醉驾酒驾那样,抓到一个就处理一个,相信考风和学风也会有巨大的改变。不过也有点不敢想像,如果真的这样较一次真,有多少学生将会被开除呢?
个人分类: 其他|18684 次阅读|72 个评论
“史上最严高考” 的宣传可以休矣
热度 25 mdzhao 2015-5-25 16:09
每年当高考临近的时候,总会有关于防范高考作弊的相关报道,而且几乎每年都号称今年是“史上最严高考”。今年高考还没开始,但同样已经能不时见到这样的消息,估计再过几天,将达到这方面新闻的一个高峰。 比如有消息报道某地首次使用防控作弊系统,该系统可有效提升各考点在各类教育考试中侦查、阻断利用无线电通讯设备等作弊的技术能力,加大防范和打击力度,为广大考生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又有消息称某地启用了移动监测设备,能及时清理考点周围非法设台等行为,检查合法设台频率,以便及时发现、处理利用无线电作弊行为。 还有报道称,某地考点全部配上电子作弊防控系统,该设备将有效屏蔽3G、4G、对讲机等无线电信号,对高科技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还看到某地给所有考点里的监控设备由标清更换为高清,使考生的一举一更为清晰地被呈现,而且每个考生都必须过安检,除了不可携带电子产品、金属物件外,手表也一律禁止带入考场,连矿泉水也可能被列为违禁品。另有消息称某地高考将实行“裸考”,进入考场不能带文具。 更有老师总结了高考的“穿衣宝典”:“文胸要换成背心,裤子穿松紧带儿的,鞋子最好是一次成型的塑料凉拖”,因为实施“史上最严”高考安检,金属探测仪一响,即便只是文胸后面有两排金属搭扣,也将被拒之门外。 每年高考,感觉真的像是作弊和反作弊的斗智斗勇,而人们看到的结局似乎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为每年都有形形色色的作弊被揭露出来,用的手法越来越高明,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代考、替考等行为也已经组织化了。当人们看到这些报道的时候不免总会产生怀疑:揭露出来的应该只是这类现象的冰山一角吧?究竟此类作弊还有多少没有被曝光被揭露呢? 于是,每年一定要号称今年是“史上最严高考”,似乎是为了给考生吃一颗定心丸。 只是这样的定心丸对考生真的产生正面作用了吗?偶觉得没有,因为当高考的考场安检竟弄得与敏感时期的机场似的,如临大敌、严阵以待,反而极易造成考生的心理压力。而因为安检给考生造成的困扰前几年也屡见报道,比如有考生因为戴了带金属烤瓷牙不能进考场,而要事先去医院换牙;有考生因病在身体植入过金属医疗器材的,要出具指定医院的证明方能入场。所以,我们看到,为了防范个别人的作弊,却让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们都成了被防范的对象,要去迎合那些苛刻的匪夷所思的规定。 在我看来,这样的措施包括宣传,更像是有关部门的一种自我标榜和惺惺作态,似乎为了告诉公众:看,我们已经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采取了多么严密的防范措施,要是还发生了作弊的行为,我们也没有办法啊,至少我们该做的都做了。总之一句话,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敌人太狡猾。 其实,所有的措施都是外在的,杜绝作弊更主要的是让孩子们有一个诚信的基本理念,有一种作弊可耻的观念,而不是用各种严厉的措施防着他们,弄不好还会让他们觉得只要能逃过检查,能利用各种漏洞,是有本事有能力,甚至以此为荣,那简直就是适得其反了。记得以前曾出现过的因为别的考场能作弊而自己孩子所在考场纪律太严而不能作弊时,竟然有家长对监考老师大打出手这样的事情都能发生,其实都属于缺少 诚信的理念,不以作弊为可耻的表现 。而类似以牺牲人的尊严和权利,把考场弄得草木皆兵,也许会对作弊者有一定威慑力,但更多大概还是一种作秀而已,所以,此类宣传也可以休矣。
个人分类: 杂谈|12843 次阅读|49 个评论
印度高考作弊疯狂胜中国
热度 17 laserdai 2015-3-22 05:14
中国高考作弊,大家都知道,比如: 陈建国 : 高考十年之作弊风云 陈永江 : 聚焦2014年高考系列报道:高考作弊的魔道之争___l令人心惊胆战的 其实,印度高考作弊更加疯狂,胜过中国。 先看下面多幅照片。 这是   印度比哈尔邦(   Bihar   )的一个考场, 考生在楼里面的教室中正在参加考试,外面墙上的这些都是考生家长。他们在做什么,作弊是也! 从窗口传递答案。    据估计,仅比哈尔邦就有约140万学生正在参加他们的学校毕业考试,这被视为对他们能否有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学生们被拍到抄写私下递来的答卷,而人们甚至看到考场外负责治安监考的警察收取贿赂后对作弊视而不见。             象上面的照片如此作弊的事情在社交媒体上受到嘲弄,当地政府对这样明目张胆的作弊显然感到尴尬。所以,约300名家长和学生因为学校毕业考试时肆无忌惮大规模作弊被捕,至少有750名学生因此已被开除。有4个考试中心取消了进一步考试。             比哈尔邦的教育部长夏希说,因为作弊人数太多,没有家长支持,很难举行公平的考试。   “平均3到4个人在帮一个学生作弊,这就意味着总共有6百万到7百万人在帮助学生作弊。”   印度高考作弊现场家长爬窗为子女递小抄_网易新闻 印度高考全家作弊:作弊猖狂程度令人咋舌(图) - 网易河北 印度高考作弊现场家长爬窗为子女递小抄- 图说海外- 铁血社区 为了孩子,印度的家长真的蛮拼的(印度高考作弊现场) | 星空 ... 印度高考作弊泛滥,家长折纸飞机助孩子_印度吧_百度贴吧 印度高考作弊,大批亲戚朋友冒死爬楼传答案- 视频中心- 抓 ...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7177 次阅读|27 个评论
[转载]华人代写论文公司令澳多间大学卷入丑闻
sqzhang 2014-11-18 11:09
悉尼一家专为海外留学生代写论文、作业的公司被曝光,而导致澳洲近20间大学被卷入这场大规模学术造假丑闻的是一名出生于中国的30岁女子窦盈盈(音译,Yingying Dou)。 费尔福克斯(Fairfax)媒体调查发现,这家诡异的公司设有一个叫MyMaster的网站,作为接受学生的作弊请求及收取费用的通路。该公司自2012年5月开办以来,年收入可达数十万澳元,已为澳洲学生代写了数千份大学论文。 公司总经理是中国四川重庆出生的30岁的窦盈盈。该网站用中文呈现,专门瞄准中国留学生,自称是悉尼最大的论文代写服务商,有来自“澳洲名牌大学的”百名随时准备接受代写任务的“枪手”。 悉尼科技大学(UTS)一间厕所门背后就贴着来自这个公司的广告传单,广告词对本以焦虑的学生极具煽动性:“为作业而头疼?担心花3000澳元补考吗?找MyMaster吧,让您学习更轻松!” 媒体已看到了700份直接存入MyMaster银行帐户的付款收条,光今年总计已超过了16万澳元——这只是公司今年收入的保守估计,因为学生还可以直接付现金或用支付宝付费。 服务费从13澳元到1050澳元不等,在论文繁忙季节,该网站一天可收到多达20个请求。 有一份请求是为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的法律专业代写一个6000字的研究论文 ,这相当于那名学生总成绩的70%。 Yingcredible一名27岁的中国留学生刘(Sabrina Liu)说,她所认识的悉尼科技大学约40个同学都花钱代写了论文,有的就是通过MyMaster。他们全都通过了课程考试,没有一人被查出作弊。“我认为留学生最大的障碍是语言。”她说,每年支付高达4万澳元的学费在澳洲学习,很怕通不过考试拿不到文凭。对他们来说,花小钱确保拿到需要的论文成绩太值得了。 丑闻曝光后,有华人在网上表示:“必须抵制这种代写行为,别再拉低澳洲留学生素质水平了。不读书,来澳洲做留学生干嘛?我不信澳洲有哪个大学认真学习会毕不了业的。” 这种作弊现象在纽省大学系统泛滥,今年代写的近1000份论文包括的专业有哲学、经济学、法学、工程学、天文学和市场营销等。这些学生的做法已威胁到澳洲最有名望的高等学府的信誉和国际地位。 阿德雷德大学诉讼法学系负责人卡鲁索(David Caruso)说,学生付费找人代写论文不仅违反大学的抄袭法,也违反纽省的欺诈法。他说欺诈和伪造,按照纽省法律最高可被判10年监禁,是学生中最严重的欺诈行为之一。 窦盈盈曾就读悉尼北海滩Collaroy区一所私立中学Pittwater House,后毕业于麦觉理大学的会计专业。她还运营一家提供大学辅导课公司Yingcredible。 当记者试图采访窦女士时,她否认有听说过这个网站,但她答应会调查此事。 据费尔福克斯媒说,她接到费尔福克斯记者电话时说:“如果你要谈MyMaster,我无话可说,今天无可奉告。”在被媒体记者联络之后仅一小时,MyMaster网站就暂时关闭了。 记录显示MyMaster和Yingcredible都注册在中国城的苏塞克斯(Sussex)街的同一地址。窦也是MyMaster网站域名的登记人。 http://www.bio360.net/news/show/12208.html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议|2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科研作假的责任分担
热度 7 lin602 2014-8-28 06:36
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于艳茹发表论文作弊的事,将博士生推到了热点,他的导师与北京大学历史系无论如何不可能一点点影响没有的。 抛开具体人不谈,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及论文作假(弊),到底谁应该承担责任,这责任如何分担? 最清楚受此影响的有二个人,一是华东理工大学的原校长、院士陈敏恒,因为他的博士生胡黎明论文做假于1997年被‘取消’院士称号。另一位是东南大学原校长顾冠群,也是因为他的博士研究生作假的事,被推到风口浪尖。 在我上一篇博文‘ 于艳茹的导师、答辩主席及专家是谁呢? ’中下面有不少评论,当然各种说法都有,我认为,研究生科研作假的问题,责任应该作如下分担: 研究生要承担50%的责任,作为成年人,有自己的行为能力,也应该有相应的准则,不应该做的你做了,责任是跑不掉的,我想这不会有疑义。 导师的责任要占30%甚至还要高一点。既然是导师,应该对研究生进行实质性的指导,要给他出题,要了解课题意义及目前国内外研究情况,要对研究生进行科研的指导,要对研究生有科研的各项要求,要检查他的文献来源,要对论文进行细致修改,要特别强调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特别是做理科的,要检查他的样品,关键步骤及实验结果要让其他人重复或检验,防止出事。如果最最关键的重大进展,自己要进行跟踪,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与准确性,而且一定要多次重复。 导师另一个重要任务,是你课题组的科研风格的确立。有的研究生一进课题组就非常清楚,慢点没有关系,绝对不能作假,否则请‘出门’,在这事情上,‘眼睛里面是不能掺沙子’的。各个课题组风格都不一样,这就是导师的风格与要求决定的。 有些导师的研究生多得自己都叫不上姓名,吃饭有好几桌,你说一个导师能够如此有‘创新思想’吗,加上不少导师还当校长、院长、处长甚至在政府机关当官,管理上的事就够他忙的了,他还有多少时间指导研究生?经过比较发现,研究生科研做假的导师,许多都是双肩挑的官员。 校长到底有没有责任?不少评论说校长管不了这么多。我认为,校长应该承担10%的责任。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学校对研究生的管理及对导师的要求与管理,这是校长的责任。如果校长要求严格,检查细致,处理严格,出事的概率就要低非常多。为什么企业要进行iso论证,就是要在程序上、要求上、执行上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与手续,让事故不能出现也出现不了。当然校长是领导责任,不会是直接责任,至少社会上应该知道,在谁当校长期间,他管理的学校研究生做假了。 这就要求校长要全心全意做管理工作,校长不应该做科研的,百分之百精力用于做好管理规定、检查执行、调查研究上做好防范。一个单位乱,学术做得差,学风不好,除了大环境外,与领导的管理密不可分。 如果这个单位出事,校长及其他领导一点责任没有,这样的领导太好当了,开开会,喝喝酒,整天不见人,出事又没有责任,这样的校长真好当呀。这样的学校能够办得好,那真是怪了。 答辩委员会要承担10%的责任。有人说,答辩委员会又不清楚是不是抄袭呀。我认为,目前中国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答辩是非常乱的,许多就完全是走过场,研究生自己也知道,基本上没有悬念。严格来说,如果答辩认真,论文看得细点,问得细点,加上答辩专家如果是小同行不是大同行,研究生做得好与不好,科研的主要结论对与不对肯定能够知道的。除非你是外行,或者是研究领域相差太大。 如果研究方向或领域相差太大的专家答辩,这种答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是中国目前学位管理中的一个大问题,让有机化学的导师去做物理化学的答辩专家,许多东西他肯定不知道。这难道不是管理(校长或国家学位委员会)上出问题了?答辩专家看不出问题所在,这难道专家们不要承担一些责任? 全部抽象出来看: 不应该承担责任的任何程序都不应该设立与存在。 导师如果没有责任,就不应该有导师,校长如果不在毕业证书上盖签字印,他就没有责任(严格来说,毕业证书上校长签字印意指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答辩委员会如果没有责任,中国就不应该有研究生答辩这个程序。当然责任大小各不相同而已。 君不见中国现在的研究生培养之怪事:一个导师能够指导数十个研究生,研究生能够数月见不到自己的导师,学校对研究生培养表面上有一套文件,但许多都是空头文件,一个个官员是博导硕导,甚至校外的政府官员或其他学校官员都是这个学校的导师,许多博士研究生是政府官员或公司老板,全职工作,很少做科研或实验,最后也正常答辩毕业。答辩专家是自己请的,甚至专业上相差太远,答辩没有不过的,问几个问题,签字,喝酒,拿上答辩费走人(这答辩基本上全国一样)。 更有厉害的,导师让研究生做自己一点不熟悉领域的课题,说得难听的,导师在这方面的水平真不如自己所指导的研究生,也可以这样说,有的研究生(这些研究生许多是工作多年的在职研究生)在这研究方向上可以来指导自己的导师。这就是中国科研之怪状。我们都见过! 许多领导、专家,今天到这里讲座,明天到那里答辩,后天到这单位鉴定,再后天到政府去评审,还有验收等。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当然各种辛苦费是按规定拿的,税也交了,没有问题。但是,谈到责任---没有!这难道是一个规范的学术环境与氛围?这样的专家不少,他们有多少精力指导自己的研究生?他们有多少精力能够看出答辩中的问题?当然也缺少管理上的机制。 一辆汽车,如果一个零件不行换掉就行了,如果这台汽车所有的零件质量都不好,换哪个零件就行了呢?
5998 次阅读|9 个评论
张宝胜和他的“特异功能”
热度 22 Helmholtz 2014-7-7 17:39
张宝胜和他的“特异功能” 1979 年3月11日,《四川日报》报导了一例“耳朵认字”现象,这极大地激发了刚刚从文革中恢复还没有来得及看世界的广大民众及部分研究者的好奇心,大家都以为发现了一块科学尚未接触的“新大陆”。张宝胜因为初步认为具有很强的“特异功能”,1982年由上级安排到我们所进行研究,至今已经有15年多的时间。由于特定的背景因素,这些年里,他被有关人士进一步认定具有多种可靠的“特异功能”。他功能项目也已经从最开始的“鼻子嗅字”,感知人体的“经络线”,发展到具有“使物体穿越物理障碍”的能力。由于有多份研究报告的支持,他成了“明星”,经常出入各种场合进行“特异功能”表演。因为表演效果神奇,通俗刊物上称他为“中国第一超人”,甚至有人说他能够穿墙破壁。不论是人体科学杂志,或是气功杂志都常将他摆在非常特殊的位置上。前不久,本所的一位主要研究者还说他的功能越来越强,发功速度越来越快,功能项目越来越多。我国的气功热,特异功能热一定程度上是与张宝胜在领导同志面前的“成功”表演分不开的。 对张宝胜的功能作评价,我们所最有权威。相比于社会民众的看热闹,本所是正规的科研单位,从实验设计,到课题论证及结果评审,均有一套较为规范的程序。张宝胜真正出名获得影响力,也是自他来到所里以后;正是本所研究者确认他具有特异功能的、多次获得委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研究报告有力地支持了他。此外,人体科学的领导者,钱学森和张震寰同志都是我们的直接领导,全国的人体科学研究者也都以我们单位马首是瞻,当然认为我们的工作最为可靠。人说张宝胜的功能是航天专家们研究肯定的,中国普通百姓谁能不信。 可是目前对于特异功能现象的真实性全世界都没能予以科学确认,国内不断获奖,是否真就意味着我们的工作已经石破天惊地走到了世界前列呢?实际上,在我们所内对于张宝胜一直有着两个声音。某些研究者及外围的某些同志,或者通过自己的实验,或者某次表演或亲身经历,认为张的确有真功能,即使他也有不少作假行为。但同样另有相当一批同志,包括一些多年的研究者,因为自己的不同经验,看法却正相反。他们认为张非常聪明,手脚很快,而且屡屡被发现作弊的行为及动机。这使他们怀疑,为他人所认定的特异功能实验,是否也是张用魔术完成的,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这批持怀疑态度的人在人数上更多过相信者。 但究竟谁是、谁非,并没有明确的解决办法,除非双方拿出共同认可的标准,通过共同认可的程序操作,进行纯粹客观的检验,否则相互很难说服。因为双方均能用现在的逻辑自圆其说,坚信唯有自己的说法才正确。正因为如此,国外有批人站在科学哲学的角度认为,特异功能是否存在并不构成科学命题。常规的科学命题均可以用或是、或非进行二元判断,但在特异功能领域,不存在这样的一个明确的标准。你认为是真的,却没有办法排除别人的怀疑,认为你被人或者自己的失误观察所欺骗,在那里自欺欺人;即使你多次发现对象的作弊及人格上的不可靠,也无法排除自己所见范围之外也同样没有真的。可见,单从逻辑上绝对得不出任何结果,相信或者不信最终完全建立在信念及亲身经验之上。 一定意义上,这就是为什么从古到今,国内国外,一直就特异功能存在着争论,却始终无法得出信服的结论。对支持特异功能的人来说,最不利的就是,始终没有人能够当着坚定的怀疑者的面充分表现特异功能。尽管支持者总可以推诿,怀疑者从心理上对功能人形成了压力,并妨碍了他们的功能发挥。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信之则灵。但是这种说法排除了对事实进行客观的、严格的、科学检验的可能,不可能得到科学界主流的认同。 由于一切语言文字中存在着循环定义,这必将带来言辞表达不够严密的缺陷。谈及张宝胜究竟是真是假的时候,也没有必要进行文字争论。比如,曾经有人告诉我,张的前妻与他吵架时说:“你的那些东西都是假的,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又比如1995年的下半年,社会上就特异功能的真伪问题争论得很激烈,何祚庥等指责张宝胜玩的是魔术。压力之下,我本人还有所内其他同志曾在不同场合听到张宝胜抱怨:“我什么时候说自己是真,是你们说我是真的,是你们让我去表演的。”当然,即便对于这类话,仔细推敲后仍可以作多种解释。说来说去,事实胜于雄辩,最好的办法是研究他的具体实验表现,尤其是对他过去一些得奖之作及颇负盛名的表演项目进行稍为仔细一点的分析。 张宝胜的实验录相:   张宝胜最著名的本领,是所谓“突破空间障碍”的能力。在1984年北京大学召开的人体科学研讨会上,我所一位研究者提交了论文及录相资料,称张宝胜成功地将烧结玻璃管中的有机玻璃片取出,并且用400幅/秒的高速摄影机拍取到一粒药片从原封装刺五加药瓶中穿壁而出的全过程。这项工作的出现致使国内研究者不再争论特异功能存在的真实性,它标志着中国人体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是我国特异功能研究的重点从存在性证明,走向机理研究的转折点。后来这项工作在委内获得了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而且据说,虽然也有评审专家持谨慎态度,组长贝时璋教授及另外一些同志曾建议评为一等奖。假如结果可靠,更高的国家级奖也是合适的,因为这显然是国际第一的成绩。正是凭着这份实验证明,张宝胜因其特殊“贡献”变成“国宝”。 可是,有些直接参预过实验的同志明确怀疑结果的可靠性。某位学风严谨的同志曾受委托,代为保管实验所用烧结玻璃管样品,但他经常发现,未成功的样品在实验后从现场失踪,他最后拒绝接手保管任务。另一位同志,自1984年起参加了8年的对张的研究,最初认为张是真的,但逐渐发现对第一次接触的试样,张总是无法成功,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总不能完成。而且每每发现不可逆的试样受到破坏。他最后得出结论,张没有功能,全是魔术加骗术。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张无法做成任何实验。但是由于特殊原因以及强调“不宣传、不争论、不批判”的政策,该报告未能造成任何公开影响。他对实验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以及阴性结论只在所内归档保存。 如果真正持客观的科学态度,显然对支持及反对的观点都不能偏听偏信,应该有更多的细节分析。我们注意到,支持者也承认张需要一个学习过程,对首次提供的试样很难完成;无缝的密封容器中的物品取不出来,尤其是象自然形态的东西如鸡蛋的蛋黄,葫芦中的籽,从未成功过;他们也承认张有时确实作假;但是他们认为一些完成了的试样还是可靠的,是受控的。但是另一些同志怀疑的是,试样上的管理不严格导致张有条件鱼目混珠,劫取了试样,在实验室之外动了手脚,最后回到实验室中在这次或下次的实验里,完成了自己的“特异功能”。之所以在密封的玻璃管容器上需要有不封口的缝,是因为在加热以后,可以用钢条之类的器械撬开管口,先取出几片塑料片,再将其捏合起来。 究竟谁是谁非?对于张宝胜盗走玻璃管样品,又用魔术的方法表演特异功能的可能性,按研究者的论文是没有可能性,因为现场提供试样,张中途没有离场。但主试者的党性人格并不足以确保主诉便是真象,不能令不在现场的怀疑者完全相信其可靠性。毕竟若是自己看清了存在的问题,也就不会出来报告了。有没有办法对这种主诉再作判断呢?有,那就是对实验录相带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虽说怀疑者仍可以认为录相带可以编辑加工,毕竟对研究者应有起码的尊重和信任,况且若是剪辑也会留下痕迹。 事实上,我们根本找不到可靠的实验规程设计,严格保证实验中不出漏洞,充分排除张宝胜作伪的可能性,比如在玻璃管的封口上作特殊标记,防止使用物理手段打开;又比方在实验正式开始时,设定专人检验试样的样品号及管中的塑料片的片数;非常遗憾在所有的实验录相里,我们从未发现任何可靠的连续录相,无从保证实验过程确如报告所述。相反,在所见实验录相内容中,明确显示张正在玩小动作的场合比比皆是,而且其中大多内容竟被研究者当成可靠的特异功能证据。包括那些被研究者们认为非常可信,甚至编入人体科学研究汇编中的内容,只要仔细检查便发现极大疑点: 塑料片穿越密闭玻璃管: 为保证特异功能“突破空间障碍”的客观可靠性,研究者采用了烧结的玻璃管容器,仅在一端留有一狭缝,但保证其中的红黄绿三色的15片用俄文字母标记的塑料片正常情况倒不出来。如果在实验的现场,哪怕受试者成功地取出一片,也能确认特异功能存在。在原始实验报告中说此类实验有4次,前三次均取出数片,最后一次取出全部。可惜前三次中,仅有非常短的一段多处中断的录相,无法判断是否存在前面猜测的可能。在第四次,即1988年那次“成功”地取出全部15片塑料片的试验中,虽然录相也不全,已经可见端倪。在录相中有比较充分的迹象表明,张不断地使用两只瓶子倒手,一只上面未封口,只要出现,总是护在瓶口;另一只上端密封,但他总是捏着瓶底,无法确认在瓶中是否有内容。虽然最后他“成功”地从手里漏出全部塑料片,但这15片塑料片打一开始就没有处在密封状态。这不禁使我们怀疑,在前三次的实验中,条件控制得更好一点吗? 药片穿壁的高速摄影:  从尚未开封的蜡木塞原封装的药瓶中神奇地“磕”出药片来,是最有中国特色的特异功能项目,也是张宝胜最常表演的场面。认为其真实可信的最强的证据是一段高速摄影。当年由于受技术条件限制,在委内进行科技评奖时,并未见到连续的镜头,仅提供有4帧连续的照片。根本不是柯云路夸张的“一点一点从瓶中出壁的过程”,仅仅在一张照片里看见瓶底部位露出半粒药片,而这就被当成正在穿壁的过程。将高速摄影带以胶转磁变成录相带以后,可以用极慢甚至一帧帧的速度观看连续录相。录相显示,当摄影机启动之际,在握着瓶子的手缝中间,已经出现多粒药片,桌面上也已经散落有数枚药片,所谓穿壁过程更象是瓶底遮住了正在落下的一粒药片。 更不利的证据是,在一段1988年的录相汇编中,有段研究者解说为与高速摄影同步进行的普通录相,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原药瓶是一满瓶药,而当换了镜头,张上手握住至最后抖出药片之前,瓶中已经只剩半瓶。所以桌面撒落出来的五、六十片只会是提前取出藏在手心的东西。如果解说词属实,自然再没有任何讨论余地;假若这是另一次的录相,也充分说明实验者对条件控制的粗疏。另外请注意这么个事实,一盘高速录影带的拍摄时间总共不到一分钟,只能在“成功”地抖出几粒药片后才能开机,在前前后后的手忙脚乱之中,又是谁以何种方法保证受试者没有玩手脚呢?碰上一张说不清的二维照片,实在不能说明到底发生的是什么事情。 从葡萄糖瓶中抽出黑相纸包:   为观察特异功能穿壁的具体过程,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采用了橡皮塞封口的500毫升输液瓶,瓶内有一个封装着未曝光显相纸的黑色相纸包,纸包一端连着一根丝线。在实验录相中,也是切换了镜头,再见张突然以左手握瓶,右手突然从瓶底部位抓位线头,连线带纸包一起抽拉出来。外地某研究者甚至根据丝线在“穿壁”中有振动,获得灵感写出一篇关于广义量子波动理论的论文,并获省级科技论文奖!然而这段录相三处中断,无法判断在张作势拉出线头之前,纸包是不是还在瓶中。相反,录相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疑点,线头最前面的20多厘米的长度是以拉力从瓶底抽出的,绷紧的丝线随后上滑到瓶子的中部,直到表演者抓握瓶子的左手下方,最后当线头拉尽,纸包出来的时候,可见左手无名指有一个明显的上扬的让位动作。这完全违背物理学的合理性。相反若是临“穿壁”之际纸包其实已经不在瓶中,而是夹藏在左手与瓶子之间,所得表演效果正跟这一模一样。 双层有机玻璃板中的人民币: 这项实验于1991年完成,目的在于进一步观察穿壁及致燃等特异功能的真实性。15x12厘米的双层有机玻璃板,板间留有狭缝夹住一张崭新的一角面值的人民币纸币,边缘部位采用有机溶剂粘合在一起,并表现出随机性的特征图案及气泡,板面上还有特征性的数字符号。随后用照相及录相留档(不少人曾说,他们以为张宝胜是将人民币纸币“拍”进了厚玻璃板中,可见常人的观察力!)。这种样品在设计上有了一定改进,显然有助于管理和观察。 但在所有的、共是三次可以找到的录相带里均可看到,张宝胜借用两个试样板在进行狸猫换太子的掉包游戏。其中一个试样,我们能看到完整的人民币的图案,但另一个,他则始终用手摭掩着最后受损人民币的被破坏部分(研究者称每次实验只提供一个试样)。这是极典型的魔术。事实上检查所有现存的或烧、或撕、或夹进异物等“完成”了的十几块有机板,均能发现在有机板内出现了新的有机溶剂。研究者解释说这可能是“发功”产生了热使得原溶剂熔化流动。但鉴于录相中的发现,这无疑证明张宝胜的确借着样品管理中的问题,偷走了个别样品,在场外加工处理完成之后重新粘合起来,又回到实验室中玩魔术。就是这个项目最后也获得了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所以通过录相带对过去的工作稍作仔细检查,即便我们充分信任研究者,录相者的人格,却绝对找不到任何放心的实验证据。 张宝胜的拿手绝活表演 在我专职从事特异功能研究的两年多时间里,曾经有许多“功能人”夸我聪明,究竟这是因为我有博士头衔的光辉,还是话中有话,一直没有办法弄明白。但是我的确是发现不少人,是在我们的实验室里耍把戏。除开被确凿地抓住手脚,很少发现有助于说明特异功能存在的证据。自我来所以后,张宝胜极少来实验室,来了至多表演一两下拿手项目。也许他意识到这些表演大多被我看出破绽,所以听人说他放出过口风,只要我在,他便不进实验室。 因为种种缘故,他对我本人尚未公开表现任何反感,相反我经常到他家去,他也对我一直很客气。应该说在这种自然情况下,他的功能便于发挥,我理应多看到一点真功夫。可惜在他想取信于我,甚至是一对一的时候,依旧是在玩假。这显然表明他绝没有外面传得那么神,至少在我面前难于表现他的“特异功能”,也未曾预想我能看清楚他的花招。当然也有个别项目我至今并没有看破,比如我见过两次他发功给人烧病,最后不知怎么样从手中的卫生纸上弄出滚烫的开水来。至于判断是开水,首先是因为无色无味,绝不是体液;其次是水温高于80-90度,好多病人因烫伤,生出许多水泡而不得不往院;再其次是听人说,每次他给人烧病,都要先在家中烧一壶开水。 每当有外单位的同志来所里视察,访问,学习时,他们经常想眼见为实地看看张宝胜这位名声在外的“超人”和他的本事。这既是他扩大影响的一条途径,也是他与单位讨价还价的一个筹码,所以尽管所领导有时需要花费许多的口舌,但最后他还是会欣然出现在表演现场,演示一大套“特异功能”。许多人是带着怀疑的态度来的,看了之后,大部分人则愉快地表示,相信特异功能的确存在。不知这些话是不是完全发自真心,或仅仅只是客气。如果是前者,我真为他们感到痛心。原因很简单,即便真有特异功能,也不该从这样的表演中得出存在的结论。尽管谁也无法绝对判定张宝胜没有一点真功夫,但经过十几个场次,不断重复的观察后,我有绝对把握,在他的表演中的的确确90%以上,就是简单的魔术或者采用了明显的魔术手法。 为了让各位领导知道表演窍门所在,今后更多地亲自发现问题,我在下面揭开他的大部分手法。但是应该警告的是,稍微好点的魔术师往往有多种办法达到同样的表演效果,既使肯定某次情况并非下面所述,却仍不能判断那就不是另一种魔术手法;当然既使有人明确地发现其中全部表演都有魔术成份,也难以绝对地断定就没有任何“特异功能”成分。这就是语言的弱点,当然更是特异功能研究的弱点。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出现了确切的调包,任何表演就丧失了说服力。尤其有朋友告诉我,魔术师也还能用魔术欺骗魔术师呢!所幸张宝胜若是魔术师的话,肯定不是最好的,我相信,一旦清楚下面他通常所采的办法,知道在每项表演中的关键,绝大多数的人将能同我一样,十拿九稳清清楚楚地看出他各项表演中的问题。我让身边的年轻人就看到这一点。所以既不是我产生幻觉,也不是我自己的“功能强”而进入了“高维空间”。 我本人并未学过魔术,也并不比任何人高明。最开始看张宝胜的表演时,我也很有新鲜感,很神奇。我之所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是因为作为研究者,我必须判断,何时我才能表态认可该项表演的真实性,至少能说服自己;同时,我必须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假如想使别人相信我有特异功能,我该怎么办;最后还要感谢本单位领导在这个问题上的科学态度,正因为他们的支持与理解,我才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出现在表演现场,可以在试样上作标志,可以请人从我看不见的角度和部位观察;还有一条,就是我始终没有和他闹僵,从未当面伤他的面子,指责他的问题。假使他借口我的存在干扰了他功能的发挥,非要赶我离开表演现场,我和单位领导也就没了办法。那么一来,即便我见着假把戏,相信的人也会解释为我的“功能”干扰之缘故。不光有口难辩,也无法见到这么多的真象。 表演的战略战术: 尽管小学未曾毕业,张宝胜绝对是聪明透顶的人物。在他家中,我多次见到他与人谈判生意,完全掌握着进退的主动权。他分析人情事故的精辟,让人叹服。至少在北京城象他这样白手起家,成为千万富翁的并不多见。他曾经当面自夸:“没真本事,能在北京混?”我倒希望他说的“真本事”指的是真的特异功能,而非社交的,蒙人的本事。一些见过他的人说他平日里装傻。 除开有时让人受不了的恶作剧,比如说烧人的衣服,砸人的高级手表,将人烫出一身的水泡,用针扎人的身体,他还比较讨人喜欢,朋友圈子里公认他很讲义气。尽管很有钱,仍表现得很朴实,很老实。这是他的表演能够具有相当魅力的外部因素。他不象一个“坏人”,既使人们看出他的局部骗术,也会轻易原谅他:可能他在故意开玩笑,可能他今天的状态不好,可能表演太费气力了,穿插一点假的也属正常;即便他现在玩假,可那么多人相信,未必别人所见就不是真的;别人以此攻击说他有问题,没准是那些人有偏见,鸡蛋里面挑骨头。这样使得看不出问题、相信的人总能相信;看出漏洞、不信的人也能表现宽容,不去计较,这是表演者成功的重要关键。 此外还要指出,支持者反复强调张宝胜的表演与魔术师的有很大不同,因为“魔术师要有自己的道具”,而张宝胜表演完成的全是观众带来的东西。其实,在张的具体表演中,他总是坐在椅子上,前面或者是饭桌或者是会议桌。此外他还总是要求很熟悉的人或本所领导坐在自己两边,这就进一步挡住了正面及周围的视线,这同魔术师的毯子或袍子相似。表演过程中,张的手始终在身上、档下摸来摸去,或者表现为看手表或者BP机。再有众所周知的是,每当表演成功一项“特异功能”后,张宝胜便要大大方方地离开现场一会儿,观众们正在为前一个表演激动,错以为他耗了许多的“功力”,需要休息一下。但究竟是去休息,还是拿了桌面上的东西外出加工去了,外人并不知情。似这般极其令人生疑的机会,观众绝对不会提供给魔术师。 我所见张宝胜的十数次表演大多数是在所里,来宾点名要看大名鼎鼎的宝胜神功,所领导只好代为主持。尽管没有哪位领导绝对坚持张就是真的,但既然是表演,所领导显然不能当来访的客人面前做拆台的事,而客人们显然也不能这么没有“礼貌”,在我们所里动手动脚。而所内年轻人,除非象我这样受到信任的直接研究者,谁又敢当着所内所外各级领导的面,较真地上前检查东西。这样一切因素都有助于张宝胜认为表演有利无害,只会成功,所以只要允许,他就愿意继续在所内表演。希望见到本文的有关领导同志,今后也能内行看门道,注意我提到的问题。 下面我简要介绍张宝胜常规表演时的各项技法。 烧衣服的表演: 在我所见每次表演中,尤其一旦僵在那里做不下去的时候,张宝胜都会主动要求别人递上衣服,做此项表演以打破僵局。程序如下,观众递上一件自己身上穿的衣服,他接过手搓摸一下,再将其盖在桌面其它物品,如瓶子,信封,叉子,勺子之上。非常清楚正如魔术师的袍子,这件衣服是很关键的道具。他借机从衣服底下将下一个想做的东西顺手牵羊地装到了自己的身上(对这些东西他又做了什么,后面再说)。随后却放弃烧衣服,改为表演其他的项目,搞了几项目之后,才回过头来开始烧东西。他要求周围的人提供一条湿毛巾,擦湿手之后,再将手伸到衣服底下。往往可以听见他弹指甲盖的声音。在手几进几出之后,衣服便冒烟烧起来了。 请注意:这擦手本身便是一处模棱两可的地方,或者表明擦干净手,没有夹带化学粉剂_但若是这样“光明正大”,似乎手不应该缩回来,何不直接从外面烧起?更大的嫌疑则是手上有药剂,见水发火,同时湿手正可以防止燃烧烧着自己。弹指甲盖也是个极可疑的动作,究竟是指甲盖下有东西,借机弄出来,还是试图先用这种声音迷惑人借以掩饰打火机的响声?我至少有一次在他烧某人的薄夹克的时候,处在逆光的位置,正好看见衣服有如灯笼,中心是象蜡烛头形状一样的稳定火苗。但不管真象如何,如果我们在街头见过耍把式卖假药的人,就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绝对毫无办法确认表演的真实性。 既然衣服可以起到遮掩的作用,若是常人也自然会采取策略:在尽早的时候将其拿过来挡在桌上,稍后,在完成好几个项目,不再需要它的时再开始烧的表演。这恰好正是张宝胜的表演顺序,应该说他对这项主动请缨的表演,最拿手,最有把握,可他从来就不是拿过来就烧,而是充分利用衣服的遮掩作用,否则退还衣服露出光光的桌面,下面的动作就难了。 抖药片表演: 葫芦里的籽拿不出来,可蜡木塞封装药瓶里的药片却被“磕”出来。在张宝胜当年表演此项最具中国特色的“特异功能”之后,有些看过表演的小孩子居然被“诱发”出功能,出现许多“小宝胜”。但怀疑者认为很可能是用某种方法撬开了软木塞,自瓶口取出药片之后,又将木塞原样塞了回去。瓶盖上的封蜡只要一抹就平,不易显示撬痕。在某位研究者报告的阴性结果中,实验发现充分证据表明张采用了针状辅助工具。先把取出来的药片或者夹藏在手心里或者存在裤裆下,然后在表演“抖药片”的过程中,从手缝与瓶壁之间应声而落。当一只手在抖的时候,另一只手却换到裆下重新取药,如此继续直到“出药”结束。为增进效果,他还常常把药瓶塞放在旁边人的手中,然后用另一手拍击,一击之下,天女散花,博得一片掌声。而此人还蒙在鼓里,逢人便宣传:张宝胜不接触瓶子,只拍了一下我的手,药片就飞了出来,这还有假?其实,在那会儿药已经被转到张的手里了。 张表演时,也有出现过里外药片不一致的场面,但最典型的情况是刚刚抖出的药片的糖衣全都已经潮解变色。这明明是药片可能一度藏在手心的极大疑点,相信者却经常辩称这是“发功”效果。不知是执迷不悟还是意存袒护。看表演的人往往声称,药瓶是别人带的,有时众目睽睽之下张并未离开现场,尤其见到表演中,张经常地从别人的手中把药片“抠”、“拍”出来,因此就认为那些批评者无端猜疑,证据不充分。其实,心理学家知道人的肉眼观察容易失实,主诉及转述更容易失真。正象魔术表演一样,现象是“真”的,但做法并非真象想得那样。 我常常地思索,是否仅仅在表演气氛下,特异功能才容易发挥呢?为了能在不太可靠的表演中“确认”几项可以令自己无法解释的现象,我非常注意表演的细节。我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他是否首次接触该样品,他有无将其藏掖到桌面下,甚至带离现场。普通的观察者很少注意这些,因为桌面上一般不止一只瓶子,缺少经验的来宾经常准备了不止一件有独特标志的样品,不是让他一件一件完成,而是全堆在一处,根本难以看清样品有无失控脱离视线。况且还可以有衣服的掩饰。有时候就是一只已经签名标记过的瓶子,也能被他取到桌下而不被查觉。 可是,我太多次地看到每当表演成功,在众人兴奋与喝彩声中,他却要离场“休息”。这时掀开桌面上的衣服,就能看到他顺手牵羊带走了东西,这就是下一个表演项目。当然,不起身离开现场,他也有本事把标记过的瓶内药片成功地抖出。最初我以为这有一定可信度,但只要密切监视他手上动作,就能看清他怎么将瓶子挪到腿下,怎么一边与周围领导讲话_魔术师转移视线的办法,一边手在裆下操作。其实注意他在抖药片时手的姿势,也能看出疑点:每次都是大姆指与食指捏住瓶子,另外三个指头古怪地曲着(药片就藏在这里),抖空一只手之后,接着换手,空下来的这只手又伸到下面取药。偶尔他也整个手掌的五个手指握瓶,再用另只手的手指头从瓶底抠出几片药。因此,魔术界指责他是“三流魔术师”。 认字和搬运纸条入瓶 临表演抖药片之前,张宝胜还一向愿做认字表演。过程如下,他从桌面上的一张白信纸上撕下一缕,最多三分之一,请在场观众随意写上几个字。人们的目光通常转过去看什么人写,在哪里写,极少有人注意他随即撕下类似大小的纸条并移到桌下。当写好字的纸条揉成团递上来之后,张就依样画葫芦,把手里的纸条也揉成类似的纸团。许多人错以为未见到张接触有字的纸团,由于我期望至少能确认他的一项功能,而认字最简单,最普遍,所以在这个项目上看得特别仔细:其实他总有个用手去按纸团的动作,或者两个手指捏一下,细心观察,就能千真万确地看出纸团已经发生变形,已被调包。之后,他就来了情绪,这会儿他表现得更象心理大师,他要“苦思冥想”一番,而一只手却悄悄地展开了那个带字的纸团。他随即宣布,上面有几个字,然后要再“想”一下,才报出纸面内容,甚至还会故意错上一点。谁要是乘其不备把桌面上的纸团抢过来,一定发现那是空白的。不过,此事从未发生过,即使有人敢于发难,张宝胜仍可以称自己已经把纸上的文字甚至纸团都搬走了。 为何要在抖药片之前认字呢?因为认字之后还必须把桌子的假纸团弄走,以免穿帮。办法有两个,一是把手里纸团换回去,二是大大方方地把它拿过来,把其处理掉,然后告诉别人到一定距离外,比如说对面人的衣袋或者刚刚抖空的药瓶里去找。我多次看到,在他写下认字结果之前,就已经将药瓶也转到了裆下。“认字”成功后,他立刻接着表演抖药片项目。在群情激动的掌声之中,他顺势将空瓶子塞在一位旁边同志的手里,再顺手拿起桌面上的纸团,吹口气,作个甩入瓶中的姿势(其实落在腿上或藏在手缝里),然后让人开瓶检查。如此一气呵成,效果非常好,尤其是为了检查纸条是否真的移到了瓶里,就必须现场撬开瓶盖检查,这就使人无法事后检验瓶盖是否有破损。其实只要抢在他丢纸团之前,检查桌上的纸团,或者当瓶子塞入手里时留心看一下里面的内容,就不会被骗了。那一年当国务院安置办罗平飞司长双手捧着瓶子时,无意间就看到瓶内有了纸条,当时张的手里捏着个纸团尚未来得及吹气。 认密封信封并撕出纸条   这其实是前者的翻版。数个牛皮信封递给来访者,请他们分别写个纸条封在里面然后用胶水封上。张宝胜随即将其中一个信封卷起来,甚至有时再卷上一块糖,一个开心果,再让某位来访领导握住,不要打开。接下来他要离场“休息一下”,过一会儿他转回来,接过信封,摆弄几下,糖块自然会脱出来,又塞进去,重复几次之后,糖不了见,信封鼓了起来。这时,他再拿起支笔,在信封上写下他“认出”的纸条内容,然后附上一句话:多谢指导,诚蒙关照,宝胜即日。说时迟,那时快,他一手捏着或按着信封,另一手横向一扯,就从信封中撕出一条纸片。然后他让写纸条的人自己打开信封,验证对不对。打开一看,果不其然,他不光准确地“认出”了信封里的内容,连他在信封皮上漫无边际写的字,都规规整整地写在了信纸上。糖等物品也被放了进去,撕下的纸条正好对上里面的信纸。   效果很神奇,但却是假的。只要在领导握着的信封上做一个暗标记,比如一个指甲印,就很清楚这又玩的调包。今年八月底总后领导看表演时,我让一位年轻人划了一个很小记号,领导便发现最后认出来信封并非刚刚自己手里握的那只。张宝胜有好多办法能顺手藏起信封。待出去后,再从容地把牛皮信封拆开,写上字,甚至撕下一缕纸条,再把信封粘起来。这项表演疑点非常多:首先虽说都是张宝胜的笔迹,可信封上的字与信封内的字并不一样,有时有错漏字,有时外面是钢笔,里面信纸上却是圆珠笔,至少从笔迹看得很清楚明显是两次所写;在录相中也看到有一次是伍绍祖同志握着信封,打开后,发现卷着的红纸的酥糖“变”成了绿纸酥糖,“功力”真强。因为信封比较大,他又必须离场,所以很容易被发现。    拧钢勺钢叉表演 张宝胜最拿手的表演之一,是将数把,甚至三至四把崭新的勺子、叉子轻松地拧在一起。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共有见过好几十把。许多人说钢勺是观场拿来的,这话不错,但也有好几次,我见过不知是哪里来的勺子,有人承认是从张宝胜家里带来的。 要想知道这到底怎么回事,只要限制现场勺子的数量,然后在他离场后数一遍衣服下面还有几只,一切都清楚了。最好再在叉勺上作上细微标记,马上他回来,看起来拧的是桌面标记过的叉勺,但拧出来的东西绝对没有刚刚的记号。唯有到再次出去回来再做,前次做过记号的勺子才会再现。所以问题就在他进进出出的时候,已经把要用的东西给带出表演场地了。只要坐在他身边注意听,在他的西装里总有勺子叮叮当当地响,本单位的军政主官也都知道此事。 只要做好标记,只要不离开桌面,哪怕单个勺子,我也没有见到他成功过一次。相反站在他身后,我多次清楚地从他胳膊底下看到他如何分散大家注意力,把手中分离的勺子拿下去,换成已经拧好的勺子。当然是否他在人所不见的暗处,才能发挥特异功能呢?但是如果常人用毛巾卷住勺子的手柄,也可以轻松地拧单个勺子。从力学的角度看,拧两把需要四倍的力,三把就需要九倍的力,若是再用上器械完全可以做得到,并不需要特异功能。 相机的曝光与倒卷: 在未见张宝胜之前,听人说他的神通广大,只要他在场,仪器容易出故障。比如他能干扰电视机,摄象机,但因为心理学的所谓“圣殿效应”,议论者很少去想是否另有解释。比如说他身上藏有干扰器、遥控器。之所以非常怀疑他人的描述,是因为我亲眼目睹他四次倒转照相机胶卷的表演。有人说,他吹口气,他人手上的相机就照不成像了,尤其神奇的是每次他吹气后,照片会有曝光现象,然后数字倒转回零。 我本人在他家中也有过这么一次神奇经历。但我当即咨询了洗印社的摄影师,可能是什么回事。明白以后,再看表演,所有手法一览无余。我清楚地看到他取过台下观众的傻瓜相机(手动的就不灵),再用脸神、眼神转移众人注意力,而持着相机的那只手的无名指推开按钮,把后盖开了条缝,手掌控制着缝隙大小。不过是在不倒胶卷情况下又一次上卷!接着他可以假意吹口气(打开后盖),相机的液晶显示没有了,咳嗽一声或再吹口气(合上后盖),相机便自动上卷,液晶数字复原为第一张。若是胶片已经不剩几张,胶片走到头就会连续自动回卷,最后液晶显示“出错”。这是多么神奇的“意念致动”效果!相机没有坏,张宝胜也告诉你可以继续照。胶卷冲洗出来不过是空出几张,且曝光显红色,最多损失五六张已经照好的照片而已。尤其若是刚刚给他拍照,就会发现照片上他沐浴着红光,这更令不知情者感慨万分。   复原功能表演: 张宝胜擅长表演的还有“复原功能”,例如将撕碎嚼烂的名片复原。可我亲眼目睹的是,这也是调包计。去年他曾给全军卫生部长的表演,当时在接第三军医大的王校长名片的时候他就悄悄地多拿了几张,有签字的那张名片一直没有撕破,他则从容地表演了从纸浆到有破损的几缕纸片,再到完全复原的“全部过程”。这与舞台魔术师表演撕报纸然后复原是一样的。我所见的录相资料也不能表明他的确将已经撕碎的物品复原,相反,所见都是他过手把签好字的名片折叠后,塞入了旁边人的口中。只要吐出来看一看,就知道签字是否还在,名片是否是真的,但在那种气氛下没有人能如此冷静地做,不然会被视为存心刁难而扫众人的兴。即使发现问题,又有何用?相信者们会替张宝胜解释,因为你怀疑,在给你放到口里时,他已经把签字给移掉了!只能哑口无言。 尽管有人说他们当时考验张宝胜的时候,自己亲手将签过名的名片撕破,尔后却被复原,我不怀疑说话人的诚实,但不知这是他们的感觉还是真正的事实。看完本文,知道张宝胜有这么多的手法,表演中,实验中有这么多的不可靠之处后,不知讲述者是否还有足够的自信。    意念拨表功能: 据称他能吹气,而使正在运行的表的指针错乱。只要不用手来拔表,指针乱动当然是奇迹。可在全部五、六次我见过的表演中,在接表的时候,他就已经用右手无名指拔出了表柄(当他向大家展示表面时间之际,表已经停了,但在这种特殊气氛下观众注意不到这点)。接下来,他把表递给别人手中或者再加吹一口气,其实是在掩饰用手面摩擦表柄。于是拨表成功。某次在为本单位陈副所长学习班的同学表演的时候,极清楚看到他借桌面衣服的遮挡,将别人递上来的机械表带离现场,回来之后重新放回桌面。最后再大模大样地将其拿起塞到邻座的领导手中,再吹上一口气,然后就宣称表针脱落,表链断了。 只要不怕损,还能做件事,就是用磁铁靠上一靠,自此这块带了“功”的表,今后就会一时快,一时慢。虽说害人,但能令更多不在场的人听到“神功奇人”的故事。   如此所谓表演还可以举出许多,可就是找不到令人相信,踏实的东西。 小结: 我放弃物理专业回国并自愿招入航医所专门从事特异功能研究,显然在最初,从个人的亲身体验出发,倾向于认为特异现象极有可能存在。但从科研的严肃性出发,两年多来我始终力图保持客观的态度,不把主观观点带入工作中,不论是肯定或否定特异功能的言论都是声声入耳,所谓兼听则明,但并不轻信。一方面各人均可能因为主观偏见而有失偏颇,另一方面在这个复杂的领域之中,个人相信或不信都是无足轻重。只有拿出科学界认可的证据,或者能对现象的奥秘有所突破性的认识才是关键所在。可经过熟悉、研究、考查后,才发现国内整个人体科学研究领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即便是对鼎鼎大名的张宝胜,不论是从过去的实验录相,还是从自然状态的现场表演中均看出大量的问题,在这些蜚声国内外的实验中找不到一个项目能确凿地肯定张宝胜有特异功能,相反90%以上的表演、实验都见到有直接的魔术手法,或者根本就是百分之百的魔术。 但是正如本文一开始所说,语言本身是软弱为力的,100个假的不表明第一百零一个也必定是假的,我所见是假的,也不表明该人在其它场合下也全是假的。但是反过来,假若某位研究者甚至魔术师肯定某人就有真的特异功能,同样也不能排除他是被一位比他高明,至少会玩一点把戏的人欺骗了。正因为如此,在这个复杂的领域中,无论是肯定认定或者否定均只能具有相对的说服力。 我们对人对工作的信任总要建立在一定的道德伦理规范之上。但如果我们的研究对象并不受此约束,信任就成了一厢情愿。比方在香港卫视中文台放出的1988年为薄一波同志表演中,镜头中明显出现他把药瓶悄悄地偷走,又悄悄地放回的场面;在其他领导面前,在缺少录相的情况下,他的表现可想而知。过去研究者在工作中也曝露出种种严重失误,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建立在如此基础上的表演甚至相当一些所谓的实验,都绝对没有任何说服力,虽然在逻辑上我们也并不能肯定其中绝对没有真的。 不论从对张宝胜的实验研究,或者是表演观察都能看出此人不光玩魔术,而且品德低劣,胆子大。很遗憾很少有领导认识到他就是敢当面骗他们,而且越来越多的领导看过表演之后,他的胆子也就越来越大了,谁也不敢轻易说领导们受骗了。我在他家里时,曾听人吹嘘,他敢假冒朱熔基办公室打电话办事,只因为朱的秘书跟他熟。其实他表演的办法并不很高明,若是换任何其他的人,怕早就混不下去了。作为一个专职的研究者,我本人是看得越多,心中越不放心,越发担心他身上根本就无有一点可信的东西。 不仅在本所的观察性研究中存在这样问题,去年在复旦大学的人体科学实验室,我也发现他们那里经“诱发成功”,并长期培养10之久的特异功能人集体作弊。在我们揭穿真相之前,他们已经为国内外各路的来访者表演了十余年。尽管也意识到存在一些很大疑点,当地年轻的、年长的研究者却均未仔细剖析,甚至未有足够警惕,他们认为毕竟张宝胜已被更权威机构认定具有更强功能。这种局面使得我们不得不对所有过去人体科学界取得的“成果”表示怀疑。至少存在性的问题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 在国内的研究中出现如此错综复杂的情况,很重要的原因是在研究中缺乏健康的怀疑、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今天所遇的难堪,其实西方半个多世纪以前便已经经历了。我们只是在简单地重复前人的错误。当年在西方对灵媒所作的观察,杂志中发表出来研究报告,丝毫也不逊色于国内的发现,可是年轻的一代总是发现过去工作中还存在严重疏漏,虽不能100%断定就是作弊,却能判定不具有科学说服力。为保证研究的学术性、可靠性、客观性,一度曾经在相当多的研究者中达成一种共识,一旦受试对象被发现有作弊的作为,则所有过去的工作必须打折扣,甚至全盘否定。在西方,如果发现研究者的工作中存在原则性的,不可原谅的疏漏,尤其若是被发现丧失科学家基本品质作伪证,则注定此人学术前途暗淡。学术研究中的无情竞争,保证了研究结果质量和可靠性。 象张宝胜这样大量以戏法的来愚弄观众的人,一旦被揭穿,即使如他所宣称从没有说过自己是真的,恐怕也会立即名声扫地,退出历史舞台。那些不顾事实,支持他,袒护他的研究者又该如何呢? 国内近二十年的人体科学研究,因为研究者缺乏经验,缺乏对本领域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缺乏严肃的实质性的批评,也因为外来的非科学因素干预,所以充满各种问题。象对这么一门复杂的学科,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可是如果我们研究者自己不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过去的问题,不能从自身内部对工作进行整理,肯定会有朝一日被科学界的人士扫地出门,轻则被指责为自欺欺人,重则指责我们用虚幻不实的东西纵容鼓励了社会上的非理性思潮,是对社会的严重不负责任,丧失了科学家的基本道德。 张宝胜的问题极其复杂,不光是一批领导同志看过他的表演,对他表过态,一定程度上,他还代表了国内人体科学界的整体形象,令人投鼠忌器。可是也正因为问题的严重性及敏感性,我对张宝胜的问题一直骨鲠在喉,不得不在过去两年反复的口头汇报之外,再次在此用文字的形式向所领导及上级领导作一全面的简要介绍说明,希望引起充分的重视。 一九九七年十月
个人分类: 特异功能与气功研究|36217 次阅读|81 个评论
长江大学对考试作弊大声说“不”,开除高等数学考试作弊学生14人
热度 1 毛宁波 2014-6-27 15:55
今天据长江大学教务处期末考试情况通报,2014年6月26日 期末考试 共有6个学院8门课程的考试,其中在《高等数学 A (下)》考试中,有14位学生利用手机作弊,被当场抓住, 根据《长江大学学生违纪处分办法》拟对这14位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长江大学开始对考试作弊学生大声说“不”。这是长江大学新任校长在教学管理上烧的第一把火,期待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http://jwc.yangtzeu.edu.cn:8080/detailShow.aspx?id=9502 )。 长江大学新任校长谢红星(原武汉大学副校长,今年6月12日就任长江大学校长)6月25日在听取教务处汇报时强调: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和核心使命,是学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才培养质量是现代大学的生存之本,特别针对我校这类地方高校而言,本科人才培养更应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创造特色和亮点,使其成为与其他同类高校竞争的王牌。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534 次阅读|1 个评论
替考很容易
热度 1 wangjs04 2014-6-21 23:11
我们走在大街上,全国大城市的大街,都会发现小广告,其中一部分就是做假证。假,是因为有其存在的必要。 这种现象估计是中国特色。官员在职读一个博士,这是真文凭,但到底有没有假在其中呢?不过这文凭hai 真管用,不管真的假的。大家都知道里面的实情,看透不说透。有人乐在其中,有人无可奈何,有人置身其外。 我就知道一些做假的事情。研究生考试,MBA,在河南某高校举行。我也监考,看照片,对笔迹,无线屏蔽,这都不起作用。 大家动脑子想想,我把替考的放进来不就行了?领导指示,这人不要抓,于是照片没用,一切ok。 不过不是我的考场,是另一个朋友的考场,他被迫放水。干嘛与领导过不去? 大家也知道补考,与替考很类似,不过是自己替自己考试。此时的自己如果有关系,马上可以得到老师惠顾,水平大涨,考不及格老师ye会给加及格。这也是身边的真事情,估计很多朋友都知道。 前两天科学网爆料老师收钱或者与女学生暧昧,这很正常,在我们神奇的国度,你让原本俗民何必苦守底线呢?大家都这样了,我也这样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人,还是要有点标准的,尤其是教育领域。环境越不好,越需要 坚守。要像我一样,老老实实不贪便宜不走捷径安守本分,日子也可以,求个心安。 现在的事情。归根揭底,很大程度与国民习惯有关。无原则随大流贪便宜,所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坏掉的是整个环境。 就我个人而言,能不参与就不参与,能发挥正力量就发挥,实在不行还是要随波逐流的,除非有实力抗争。 不过我真心不喜欢这种没有原则的国情。
个人分类: 学校生活|2710 次阅读|1 个评论
有的学生,作弊没有谱,撒谎也没有谱
热度 5 xiaoyanghe 2014-5-6 11:31
必须要声明,只是部分学生。 就以这个学期任教的《专业英语》所遇到的事情为例。 我总共布置了四次作业,三次为翻译,一次为文摘写作。可是,学生至少使用了 2.5 种(后面解释)的作弊方法。 一种就是直接拷贝别人的译文(我要求交打印稿)。遇到这种情况,我当然就是给零分。 第二次,作弊方法有了改进,不拷贝别人的了,直接上网用百度翻译。因为是专业文献,机器给出的译文一看就知道不是人翻译的。照样,零分伺候。 最后一次作业是文摘写作,给出了中文的素材(锅炉计算机监控系统开发),要求学生根据这些素材写出一篇英文文摘。又有这么几个学生,给出了不知是从何而来的文摘,与中文素材完全无关。我以“小人之心”揣测,也是抄袭的。但因为证据不足,就算是半次吧。所以给了 40 分。这么给分也有道理,你没有按要求来写嘛。 由于平时成绩占 40% ,每次作业就占了 10% 。只要作弊一次,总评成绩就少了 10 分。考试结束后,有一位同学拿着两份新写的作业,要求重新交作业。并且解释说,有的同学抄袭,是因为交作业时不小心,打印了别的同学的文件。其实,认真一想,这是非常拙劣的谎话。每个同学的作业里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学号,完全不可能打印错的。 一位同事,现是学校的副校长。多年前谆谆告诫我: 千万不要相信学生说的话! 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恐怕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危机之一吧。
个人分类: 教学|2693 次阅读|11 个评论
他山之石——从清华、北大学生被韩国判刑想到的
热度 6 fdc1947 2014-3-4 21:41
科学网新闻今日转载了两则关于学生作弊的消息,一则是《 4 名中国“枪手”赴韩代考被判刑 涉及清华北大 》, 报道说: 据韩联社3月4日报道,韩国中央地方法院4日对四名涉嫌赴韩代考托福和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的中国“枪手”作出判决,判处其中两人有期徒刑一年、缓期执行两年,判处另外两人有期徒刑八个月、缓期执行两年。 韩国法院表示,四名被告的行为不仅破坏了托福考试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也给其他考生造成损失,性质较恶劣。但考虑到他们都没有前科,且通过此次事件获得的利益并不多,因此决定缓期执行。 据调查,四名被告通过QQ与委托人取得联系后,以一次40万韩元(约合2300元人民币)到200万韩元的价格帮委托人赴韩国代考。这四人中有北大和清华在校生以及一家电视台员工,他们英语水平都很高,在托福网考(IBT)120分满分中可获得100分以上的成绩。 另一则是 《 中国留美学生侵入教授电脑篡改成绩被判4年徒刑》报道称: 据美国中文网援引《纽约每日新闻》报道,25岁的普渡大学中国留学生孙超然(音译:Roy Chaoran Sun)被判处四年有期徒刑,罪名是侵入教授的计算机篡改他和其他学生的成绩。 我们大学生考试作弊以及高考、考研甚至公务员考试中做枪手的报道在媒体上已经有很多次曝光。对于代考者即枪手的处理,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要严惩,但是似乎都没有严惩的结果。从原则上说,在中国高考、考研、公考这样的考试中代考是违法的,但是是否构成犯罪,好像还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我不是法律专家,不了解韩国的法律,但是,既然这些学生在韩国被判了刑,想必韩国的法律有这方面的规定。 在中国古代,在科举考试中作弊甚至做枪手是一件风险较大的事情,是要发配充军的。即使是在州府这一级考秀才,替考也是至少要枷号示众。那时候虽然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但是至少有这方面严厉惩处的规定。现在的法律似乎对此比较宽松,没有听说什么人因为替考而判刑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韩国对我国学生替考的判例应当促进我们这方面法律的建设。我看我们的法律工作者应当考虑在对付考试作弊的立法方面是否应该做些工作了。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5787 次阅读|8 个评论
面对不肯学习的学生,真是感觉‘无能为力’
热度 17 lin602 2013-12-17 22:31
不少学生不肯学习,即使人来到课堂,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上课时看他们的眼神,就知道他们心在课堂外。有时候走在教室走廊中,透过玻璃看到不少学生玩手机,看其他东西。 面对这样的学生,真是‘无助’。有时候想想,中国的高等教育怎么啦? 反正他们不担心,无论如何学习总能毕业,考试作弊已经成为大学中一门‘专业手艺’,从理论上、实践上已经常规化正常化,作弊不可耻已经为大家所接受。 唉,做教师三十多年,总是感觉‘一代不如一代’似的。 大学的学风,已经让人无法接受。没有淘汰率,学生缺乏学习的压力与动力。越是不好的学校,这现象越严重。 当然总是有部分人愿意学习。
3343 次阅读|34 个评论
给在职硕士的一封信
热度 6 xiaoyanghe 2013-7-19 09:18
刚刚结束的这个学期,我负责教授我学院在职硕士《专业英语》。除了我这门课程,其他老师的课程成绩的给出都是要求学生交出一份材料即可。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大家不难想象,这些交出的材料中会多少含有一些水分。 为此,我这门课采取闭卷考试。考试前已经和学生讲清楚,题目难度不大(且指定了范围)批改也会比较宽松,但对作弊是零容忍的。如果出现大面积的作弊,我会收回批改宽松的承诺。 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还是有人作弊了(作弊的人不在我监考的教室)。为此,今天在公布成绩的同时,我给所有的学生写了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同学: 附件是本次专业英语考试的成绩,由于有100多份,我本身就批改了一周,然后办公室再根据平时考勤,确定了总评成绩。所以时间拖得比较长。 本次考试有6位同学作弊(文摘写作完全一致),成绩定为了零分。前面已经强调过,本次考试对作弊零容忍,很可惜,还是有人以身试法。 同学们,我们不能一方面痛恨牛奶加三聚氰胺,餐馆使用地沟油;而自己却也弄虚作假。也许有人说,两者性质是不一样的。可你们告诉我,底线在哪里? 也许还有人说,别装正经了,学院乃至学校不就是卖文凭吗,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就得了。你们的指责对学院,学校也许是对的。我作为一位普通的教师,尽管也作过抗争,可能力有限。但我尽力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不过,你们的指责,对很多同学却并不公平。我相信,还是有不少的同学是认真学习、认真做课题的。他们将来获得的文凭是没有水分的。 建议同学们好好读一下丛日云教授在今年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这里只摘抄一小段: “面对滚滚而来的浊流,如果你不能总是抗争,你是否可以选择偶尔抗争; 如果你不敢积极地抗争,你还可以选择消极地抗争; 如果你不能勇敢地表达,你可以选择含蓄地表达;如果你也不敢含蓄地表达,你可以选择沉默。 如果你没有选择沉默而是选择了配合,但你还可以把调门放低一些。在你主动地或被迫地干着坏事时,能不能内心里还残留一点不安和负罪感。这一点儿不安或负罪感,仍是人性未泯的标记。” 虽然说,他的演讲是说给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听的,你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是“老江湖”了。可我认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值得好好地读一下。 好了,已经和办公室商量好,9月份时进行一次补考。 顺祝大家工作顺利! 小阳
个人分类: 教学|3335 次阅读|9 个评论
考试(13):诗一首——“可恶的《大学物理》”
热度 2 wangxh 2013-7-18 07:49
期末到了,老师们紧张了一个学期的神经又可以稍微得到舒缓片刻了。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会有“闲心”思索一些问题。 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特别是老师还要监考,就像一首交响乐的高潮部,又像影视剧剧情冲突最激烈的章节...... 俺不愿意监考,因为只要俺“稍稍认真”,一定能“抓住”作弊者。期末考试涉及1000万人次以上,就俺抓个把作弊者又有何用、作弊者还不是有增无减吗?关键是大环境坏了! 这次监考的是2012级即大一的学生,原来大一、大二的监考相对容易些,因为学生刚刚入校们,一是想学点东西的人还多,二是可能“不敢”——抓住作弊就没有学位证了。新的征兆说明,学生们开始根本不在乎这些了......(——痛心啊)。如果认真算起来,大概有十多名学生存在“违章”行为。但是明目张胆的以身试法的、竟敢在倔老王眼皮底下“作案”的一定要使其“未遂”! 开考不到5分钟,这小子就与别人不同,斜着膀子、弓着背。俺还善意地提醒其注意坐正正当当的,小伙子挺帅的干嘛扭着身子写字......(真没想到这么快)刚刚从其身边过去,不经意间转身发现正在左手攥在纸条准备开始“忙乎”。过去低沉而坚定地说:“把纸条拿出来!”虽然很不情愿,还是乖乖地拿了出来。然后就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因为他说“真不会”,又磨磨蹭蹭了大约半小时后,实在得不到任何“机会”,交卷走了,演算纸上留下了下面这首诗《可恶的大物》。临走送他一句话:“ 同学,永远记住:有些时候学生一定要认真、严肃,同样严肃、认真的老师还是存在的 !”俺的行为与言语也得到了这名学生的理解与尊重,临走给俺鞠了一躬。
个人分类: 教之道|3208 次阅读|4 个评论
吃素 • 城管 • 作弊
热度 1 fdc1947 2013-7-5 08:09
 老华:嗨! 老温:你好! 老华:坐在这树阴下看书,会找地方啊! 老温:看看闲书。一起坐会儿吧! 老华:看什么书呢? 老温:《容斋随笔》。你看,这一段还挺有意思。 老华:“三长月”: 释氏以 正、五、九月为 “ 三长月 ” , 故奉佛者 皆茹素 。其说云: 天帝释以大宝镜,轮照四天下, 寅、午、戌月,正临南赡部洲,故当食素 以徼福 。…… . 嗐,你给我讲讲。 老温: 念佛的人把 正、五、九月三个月称为 “ 三长月 ” ,要吃素。原因是什么呢?上面的那段话说,“ 天帝释以大宝镜,轮照四天下” 。天帝释也就是帝释天,是佛教的保护神,另外,他也负责率领 四大天王、各位太子等,考察天下万民之善恶邪正。他 用大宝镜轮着照四大部洲,好看得清楚天下万民的作为。 老华:现在美国人也想学他老人家,用电磁波监控着全世界的老百姓。哈哈! 老温:寅月,就是正月。一年十二个月,分别用子丑寅卯十二个地支表示,就像用 ABC D 等表示钢琴上的那几个键一样。我们指定 C 这个键为 1 ,那就是 C 调。与此相类似,据说夏代指定寅月为一月,这就是从汉代一直到今天一直使用着的夏历,解放以后称为农历。 老华:哦,寅月就是正月。所谓建寅,就是指定寅月为正月,对吧? 老温:很对!寅月是正月,那么午月就是五月,戌月就是九月。四大部洲轮着照,每个洲一个月。一、五、九这三个月的时候,正好轮到帝释天的大宝镜照到我们这里的“ 南赡部洲 ”。所以,那些人就要吃素,“ 以徼福” ,以求得福分。 老华:这很有意思。平时可以随便吃,等到要来检查的时候便吃素。我们现在做什么事情,平时可以随随便便,在领导要来视察的时候好好表现一番,至少要装装样子。 老温:不但如此,我记得《 清嘉录 》上记载,有人在要吃素以前,亲戚、朋友要给他送些鱼肉佳肴,让他先好好吃些荤腥,称为“ 封斋 ”。等这一段时间吃素完了,亲戚朋友又来送这些佳肴,称为“ 开斋 ”。 老华:我们门口那条街,去年说“中央文明办”来检查的时候干净了几天,“文明办”一走,一切恢复老样子,而且好像更脏了。看来真是古今一样,前几天写的博文《原创难》中应当把这一段加进去。 老温:当然,这也不能完全说不好。知道帝释天要来检查,他吃一个月素,表示对帝释天的尊重。 老华:这是不是儒家的读书人想出来,编排这些吃素的人。 老温:非也!这是佛门的一种“ 随机摄化 善巧方便 ”。所谓随机,就是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摄化,就是教化你,使你信佛, 善巧 方便,就是巧妙的方法。这件事见 北宋·释道诚 《释氏要览·杂记》,我那天抄了下来:“ 天帝释以大宝镜。从正月照南剡部洲二月照西洲。至五九月。皆照南洲。察人善恶故。南洲人多于此月。素食修善。故经云。年三长斋也。又一说。北方毗沙门天王。巡察四洲善恶。正月至南洲。亦如镜照至五九月。皆察南洲故。” 老华:当然,对于佛门来说,吃几天素总比一天不吃强。就像每年的地球一小时,大家都灭灯一小时,总能提醒大家,节能减排,爱护地球。至于有人灭了电灯,到处点一小时蜡烛,照样的灯火通明,还更好玩,更刺激,这就是另外一回事。 老温:你说的不错。 老华:不过,你刚才说起尊重,我倒由此联想起来校门口的那么多小摊贩来了。上午十点来钟,远远看到城管的汽车来了。就迅速撤离,跑到路的西段去了。他们很是尊重城管的权威。城管汽车也是缓缓而行,让小贩们可以从容撤离。等到十一点来钟,城管走人,小贩们迅速回来,抢占有利位置。城管和小贩倒是相互默契,相互尊重了。但是,校门口就常常交通堵塞。人都难走,更不要说车了。 老温:是的,这是每天都看得到的。媒体上常有城管与小贩发生冲突的报道, 好像城管都是罗刹夜叉,欺压百姓,但那 实在是小概率事件。 全中国多少小贩、多少城管,我看真正打起来的才几个人,真正的万一。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不是新闻,万分之一的才是新闻。 我天天看到的是城管慢慢地来,小贩有秩序地退。城管来了,小贩退走,表示一种尊重,一种臣服。你走了,我再回来。这就像帝释天要照来了,我就吃素,过了日子,我再开荤一样。至于交通的堵塞,地面上的垃圾、油污,那是另一个问题。 老华:这样的事情还真不少。在有些学校里,不少教师与作弊的学生之间也有着很好的默契。考试的时候,教师巡行到那里,学生也就看上去老老实实,认真做题。教师走过了,远离了,背向了那里,则偷看的偷看、抄的抄,传纸条的传。有的教师也说,你作弊不能当着我的面,当着我的面抄,就太不给面子了。于是,教师们就常常背过身去,看看窗外,或者俯下身来,看看学生的答题。 老温:是啊。如果作弊的学生较多,而学校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处分在文字上很严厉,就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你抓多了,不但学生不愿意,校方也不愿意,嫌你给学校添麻烦。我的一位过去的学生,现在某非重点高校工作,他说他们那里就是这样。 老华:这样最后教师和学生就达成了默契。就像上面的城管与小贩的默契一样。 老温:你看我们这天聊的。从吃素,聊到了城管,最后又说到学校的事情。三句话不离本行,最后总是说学校是事情。 老华:好了,你继续看你的书吧,我上那边走走去。再见! 老温:再见!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23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为什么作弊的事情越来越多?
热度 14 mdzhao 2013-7-2 22:44
在这个高考+中考+公考+N考的时节,好像总会听到各种关于作弊的新闻。记得去年看到过从买卖作弊器材到设备测试,再到提供答案等一条龙服务的报道,也有从选拔枪手到搞定准考证,再到送上考场这样组织严密的替考的报道,更有被拍到的整个考场公开抄袭场面混乱的视频。因为去年恰好是女儿的高考年,在关注这些新闻的时候偶尔也会冒出这样的想法:要是有这么一个机会能让女儿通过作弊把高考成绩提高一大截,你会断然拒绝吗? 而今年却是从开始各地严格考场纪律的各种措施的报道开始,什么360度考场视频监控、无线电信号监测“无盲区”等等,甚至身上有医疗需要植入了金属物质的考生都必须到医院开具证明。说实在的,看到这些报道的时候感觉特别不舒服,觉得把考生当敌人,如临大敌,在假设考生都会作弊的前提下采取这些措施是否过分了?但此后报道的各种事件却让人目瞪口呆。最典型的是湖北钟祥高考事件,在湖北钟祥市三中的校园里,全国高考结束的铃声敲响以后,由其他地方调来的监考老师被考生和家长围攻袭击,原因是监考老师十分尽责,严格监考,以致考试作弊者均无法实施作弊,气急败坏的家长便对监考老师报以老拳。考生家长的理由是:我们要的是公平,不让作弊就没法公平。作弊的能如此理直气壮,这真的超出了我的想象。 可后面又爆出的长春市第十八中学在中考过程中,有计划的组织学生替考的事情,又一次超出了我的想象。因为整个事情是学校组织实施的,考试当天初三年级班主任全部出现在考点,在门口识别本班学生,因为以前没组织好曾出过一个学生名字有两个考生的漏子,所以需要老师把关,确认没有到场的考生才由初二学生拿着复印准考证进场替考,学校还专门租了公交车停放在考场不远的地方,为了方便接送替考的学生。据介绍,十八中的替考学生都属于只毕业不升学的类型,他们有人已经去外地打工,有人参军,或者出国,多数在毕业前已经不在学校,甚至不愿再回长春考试。家长又希望他们拿到初中毕业证,学校找人替考正是照顾这些考生和家长的意愿。 在看长春这个作弊事件的报道时,有一段文字让我特别不爽。在记着采访时,长春市教育局副局长崔国涛说:“深感遗憾的是,我们有些老师参与到做这个事情,我想是不应该的。教师的职业操守,跟我们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可能被扭曲了,这是我们最不应该做的一件事情”。二道区副区长刘占方说:“替考违背教育公平,会对老师、对公职人员加强职业操守的教育”。两位领导的表态都很得体,但深究这些教师包括学校之所以会参与甚至组织作弊,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为了提升“教育业绩”。教育主管部门在衡量学校优劣的指标中,既要看升学率,还要看巩固率的高低。如果一些学校的学生并没有参加升学考试,甚至没毕业已经辍学,便可能得到差评甚至不合格。为了保证学校的良好声誉和教育名声,只有让人替那些缺考的考生以完成上级对于巩固率的要求。有老师说,缺考率必须是零,报考率必须是100%,要不然就得完。教育部门看的是数据的完整性,学校一旦拿出了巩固率100%的数据,教育部门的工作完成了,学校的担忧也解决了。 试想,如果此事没有被曝光,教育主管部门自己会去查吗?会去出来这些责任人吗?而出事后却摆出一副公正正直的面孔。 其实考试作弊的事件最让人痛心的是那些学生可能受到的影响。学校不仅是教孩子们知识的地方,也是一个教孩子们做人的地方,而他们看到那些“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却在教他们作弊、撒谎,还没踏上社会却在诚信教育中上了负面的一课,这也许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一些人,一些事,类似情况其实比比皆是。
个人分类: 杂谈|4849 次阅读|26 个评论
科学网怎没人关注高考舞弊?
热度 19 Majorite 2013-6-22 01:36
科学网怎没人关注高考舞弊? 高考结束那天,湖北省钟祥竟然发生监考人员被殴打事件, 被打原因竟然是 “ 监考太严,影响考生作弊效率与质量,无法考好”。考生家长说:“不作弊不公平”。 钟祥 中学副校长卖答案已被买题而未能即时接收到信号的学生检举,有监考人员在主考官主持下收钱归还作弊手机的行为在打人事件后被带出,有考生证实自己及他人接收到了答案,信号屏蔽仪在一些考场被不明人员关闭,监考人员事先收到短信骚扰证明监考信息泄露,湖北省无线电监管机构在当地的工作未得到有效配合,省教育考试院祝贺无线电监管机构人员平安返回,省考试院转告的举报信息交当地政府后毫不意外地未能证实,这些 迹象表明作弊势力已将权力装进其利益链条…… 在当下中国,诚信缺失洪水滔滔,招生若完全由大学主持,公平可能会彻底丧失,大学里面的硕士、博士招生,难道比现在的高考更公平吗?君不见地方上公务员晋升都会变成“官二代”的天下? 普通百姓的子女还有何出路?真要逼他们上井冈山吗?看看高考允许加分后,分都加到了谁家子女头上?谁能相信“宽进严出”不会成为大学教育新的乱源? 查查中国历史,历朝历代发生过这样的事吗?天要灭我中华? 钟祥高考变“史上最严”为“史上最丑” 刘洪波的搜狐博客   今年的高考,据称“史上最严”,连骨头里带钢钉都会响警报,但湖北钟祥的舞弊行为笑傲江湖,可谓“史上最丑”。钟祥拥有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明显陵,但从现在,钟祥正以高考丑闻名世。   高考结束那天,钟祥发生监考人员被殴打事件。这一事件被解释成“监考太严让一些学生没考好,发泄情绪”。这就是说,监考人员被打,固然可以表明那地方曾经考风不正,以至作弊不成者能够恼羞成怒,但也可以视作监考严格的旁证,说明考试组织的成功。   然而,媒体调查表明,钟祥的高考乱象,不仅其来有自,而且在“史上最严”的今年,仍然风气昌炽。中学副校长卖答案已被买题而未能接收到信号的学生检举,有监考人员在主考官主持下收钱归还作弊手机的行为在打人事件后被带出,记者调查可见舞弊在当地已是路人皆知,有考生证实自己及他人接收到了答案,信号屏蔽仪在一些考场被不明人员关闭,监考人员事先收到短信骚扰证明监考信息泄露,湖北省无线电监管机构在当地的工作未得到有效配合,省教育考试院祝贺无线电监管机构人员平安返回,省考试院转告的举报信息交当地后毫不意外地未能证实,这些迹象表明作弊势力已将权力装进其利益链条……   把如上信息综合起来,我们才能深刻理解舞弊被捉者的愤怒。有太多的舞弊者未被查获,被查者才会愤怒。严格的监考人员造成了对普遍舞弊的威胁,才会形成群体事件,殴打监考人员,既是报复,更是警告,今后监考不许“多事”。   高考前,我从媒体上读到,今年湖北高考绝不允许带入手机,手机带进考场就以舞弊处理。钟祥的考场显然未能执行这一规定,媒体事后调查获得的信息是手机被带入考场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人被收缴一部后还会拿出另一部来,每门考试后都有考生拿着手机大摇大摆出场。写在纸上的“最严高考”,因钟祥的考试变成笑话。   高考恢复于“拔乱反正”的年代。在同时代恢复或诞生的诸多制度设置中,就仍能维持基本公信力而言,它几乎可算是硕果仅存。高考又往往被比附为中国古代的科举,尽管比附显得颇为老套,而且未合现代教育制度的神韵,但就其作为社会的人才甄选机制,保持普通人社会上升的可能性而言,这种比附并不离谱。从近些年湖南、吉林等省曝出的高考舞弊事件,到今年湖北钟祥殴打监考人员,舞弊在一些地方可以说已经成了社会风尚,众所周知,而且各方面参与。在这样的地方,高考虽然仍然具有决定命运的威力,但已不再具有使人感到公平的公信力。   这些年人们惯于审视高考制度,钟祥事件自然也会被作为反思高考制度的话柄。不过,提出来的一些方略,可能不止不能避免现有的弊病,而且会带来更大的问题。例如,有人认为需要将高考交给大学或者省以下的行政单位,变一考定终生为高考成绩只作重要参考,大学宽进严出等等。   这类建言,只能当成笑话一听。在这个社会,谁能相信招生完全由大学主持,不会变成公平的彻底丧失,大学里面的硕士、博士招生,难道比现在的高考更公平吗?谁能相信高考下放到省级以下行政区域,不是更大的灾难,地方上连公务员晋升都会变成“官二代”的天下,普通人家的子女怎么可能在地方高考中受益?谁能相信高考不再一考而定能够有好结果,看看高考允许加分后,分都加到了谁家子女头上?谁能相信“宽进严出”不成为大学教育新的乱源?    这个 社会里,高考真正是“举全社会之力”的一件盛事。在各种社会事务中,能比高考做得更好的,可以说根本没有。高考都不能遏制舞弊,你能相信有任何别的事情能保证公平?用尽全力,不能做好任何一件事情,这是何其深重的社会危机!
个人分类: 历史与现实|1962 次阅读|23 个评论
高考能全国统一录取分数线吗?
热度 8 fdc1947 2013-6-18 07:51
 高考过去了。录取就要开始了。对于高考录取的方式,不少人甚至有的专家都认为,应当 全国统一考试,一个分数线,统一录取。他们问道:全国统一分数线,难道不是最公平的办法吗?为什么不这样做? 全国统一分数线,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确公平合理。我们山东人,他们河南人都不抱怨了,北京人、上海人也无话可说。但是,这样做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成绩必须是真实的。如果成绩不真实,弄虚作假,那引起的不公平,恐怕比现在的不公平要大一百倍。因为照目前的政策,北大清华招北京人的比例会远大于山东人、河南人,但是只要成绩是真实的,那么进北大清华读书的都还是好学生。只是有些没有能上北大清华读书的山东、河南学生可能比上北大清华的学生略微优秀一点罢了。如果成绩不是真实的,那么上北大清华的有可能竟然是一些骗子。这样的不公正性就比现在的情况大不知多少倍。 有人会说,我们现在谈的是高考的分数线问题,怎么扯上了成绩的真实性呢?原因很简单,我们说高考,不是抽象的理论,而要考虑实际上的问题,要考虑中国的现实。 中国的现实是什么?就是现有的高考录取制度是高考成绩真实性的保证。如果完全改变现在的制度,就有可能不能保证高考成绩的基本真实性。此话怎讲? 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的高考制度。现在的高考领导者和实际组织实施者是各省市自治区的教育行政当局,不失一般性,我们称之为“各省教育厅”。各学校的招生名额均分到各省。因此,如果说考试竞争的话,是各省的考生在省内的竞争。各省教育厅在维护这种竞争的公平性,其中主要是维护考试成绩的真实性。 对于省内各县市的领导,高考的情况不仅仅影响到他们治下老百姓的升学,而且是他们政绩的重要指标。不但是现在的政绩指标,而且影响到往后的历史,你看现在很多地区都津津乐道于他们那里的高考状元,甚至经常提到封建时代该地区科举考试的状元、进士之类的荣耀。所以,各地市县都期望自己的地方有好的高考成绩,在这一点上,该地区的学生、家长以及政府领导的利益是相同的。对于各地市县领导而言,高考的竞争是各地市县之间的竞争。如果能够有什么办法能够提高他们地区的考试成绩,他们一定会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如果违法而得不到惩治,或者只有较低的风险,他们不惜违法。所以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各地市县的领导(包括党政、公安司法、教育行政)不是绝对可以依靠的力量。虽然必须要由他们去做很多组织工作,但是,必须予以严格的监督,包括省行政当局的监督和各地市县的相互监督。 像现在这样对于高考的监督,恐怕已经严格到了极致。但是,即使是这样严格监督之下,在什么地方略微出现一点松动,就仍然可能出大问题。从媒体上揭露出来的触目惊心的高考作弊情况可以看出这一点。人们可以把作弊的工具放在人们难以想象也难以启口的隐私部位,人们可以用武力攻击不让他们作弊的监考者。就是在这样不惜手段、不知廉耻、不计后果的作弊冲动的环境中,高考成绩仍然被认为是当今中国最值得尊重的真实成绩,用这样的成绩对于学生学习情况所分出的等第基本上是可靠的。而如今这样严格的监督,应当归功于目前的高考管理模式,归功于各省教育厅的严格管理,是他们保证了高考成绩的基本真实。 我们来看一下,如果真的是全国统一考试,统一的试卷,统一的分数线,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如果这样做,就不是省内的竞争,而是省间的竞争,是山东人与河南人、上海人、北京人、辽宁人等等全国各省市之间的竞争。 既然是各省之间的竞争, 在竞争中, 各省的政府、教育行政当局、公安司法当局等等,其地位就相当于现在各省之中的地市县当局,成了不能完全相信的对象 。而中央政府、国家教育部就必须担当起现在各省政府、各省教育厅的责任。既然是各省之间的竞争,各省教育厅也就不会像现在一样严格管理各地市县以维持各地市县之间的公平竞争。失去了各省当局的严格管理,各地市县将更加无所顾忌,试问国家教育部有这么大的本事,直接管好全国那么多市县的高考秩序吗? 没有了在省一级指导下的严格管理, 即使有最先进的技术手段 ,能够控制得住人们那样疯狂的作弊欲望吗? 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大面积的作弊完全可以在人们的意料之中。那样的成绩将很难再是可靠的。那就根本谈不上公平二字了。 我们可以再强调一下这个原则: 在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中,学校领导是不可靠的,在地市县与地市县之间的竞争中,地市县的领导是不可靠的,在省与省的竞争中,省的领导就是不可靠的。 所以,把录取名额分到各省,由各省负责考试录取,不是什么人头脑一热想出来的。用一句文绉绉的语言:“势也!不得不然”。不但改革开放以来是名额分配到省,文革以前也这样,民国时期也是按省分名额,连封建时代科举考试也不得不将中举名额分到各省。现在的问题, 是各省名额的分配可以也应当做一些调整,主要是部属高校特别是北大清华对各省的名额分配应当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但分省录取是不能取消的。 中国教育已经被胡来过很多次,现在再也不能胡来了。左的观点,在任何时候都好像特别吸引人,不好反对。多少年来,对中国老百姓危害最大的就是极左。从 19 世纪末义和团和清政府的排外到 20 世纪 60 、 70 年代的所谓大民主造成的社会和文化浩劫,都是极左给中国老百姓带来无比深重的灾难。中国一百多年来的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防左, 尤其要提防那些打着平等旗号的民粹主义的极左做法 。 当然,现在的高考模式,决不是最好的、不能变更的,但是,变更的方向决不是“大一统”,倒应该相反,应当逐步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最后让高等学校自主招生、自主办学。 总而言之,在关于高考改革的各种方案之中,全国统一分数线,统一录取是最不靠谱的危险的方案之一。 
个人分类: 教育|8262 次阅读|21 个评论
少数考官控制面试结果的方法
热度 15 hj58 2013-2-5 16:30
相关文章: 艺术类招生时如何避免陈丹青之困 少数考官控制面试结果的方法   在学校里经常参加面试工作,次数多了,发现其中也有学问。   例如在面试申请去外校交流的学生时,我注意到身边的老师打分时“斟字酌句”,打出的分数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例如 87.3 分、64.9 分等等。但不同学生得分的差额却很小,例如 87.3 分和 64.9 分之间只差二十几分。   面试时有三个老师做面试考官,猛一看似乎可以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选出多数或全体老师都认为最合适的那个学生,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如果最后是把三个考官的给分加总,根据总分来决定哪位学生胜出的话,那么只要一个考官给不同学生的分数的差额足够大的话,他一个人就能决定哪个学生胜出。   例如有 ABCD 四个学生参加面试,由甲乙丙三个老师做考官,打分情况如下表:    A   B   C   D 甲  72  87   71  92 乙  63  75   65  84 丙  100  69   70  50 ------------------------------------------------------------- 总得分235  231   206  226   由于甲乙两位老师没有把分数值拉开,而丙老师给的分数幅度却拉得很大,超过甲乙两位老师给分差额之和,因此,实际上是丙老师一人就决定了面试结果。   例如 A 学生,甲老师认为他排名第三,乙老师认为他排名第四(垫底),但丙老师认为他最优,并给了满分 100 分,于是他得 235 分,超过其他三位同学,脱颖而出。而甲乙两位老师都认为最优的同学 D 总得分只有 226 分,排名第三,失去被推荐的资格。   原因很简单,甲乙老师给最优和最差学生的分数差额分别只有 20 和 21 分,而丙老师给的分数差额为 50 分,大于甲乙老师之和(41分),于是实际上丙老师一人就控制了面试结果。   因此,面试和平时给作业与考卷打分不同,给分不应该是“连续”的(按照实际表现给予对应的分数),而应该是“离散”的,即应该根据“录取”或“不录取”、“推荐”或“不推荐”来给分,顶多在中间加一档“候补”,然后把给分幅度彻底拉开。   例如“推荐”为 100 分左右,“不推荐”为 50 分左右(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的话,可以直接给 0 分),“候补”为 70 分左右。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可以避免一个人控制面试结果。但一般性的选拔面试只设两或三名考官。因此难以实行“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   即使安排四或五个考官,实行“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但只要有两个考官心有灵犀,他俩也能够控制面试结果。   本文并不涉及任何价值判断,纯科学,玩玩而已。 (黄佶,2013年2月5日) 相关文章: 艺术类招生时如何避免陈丹青之困
个人分类: 科学观察|5233 次阅读|18 个评论
说说考试与监考
热度 1 azureps 2013-1-19 11:38
从2012年11月开始,就没有感觉哪天是自己的,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一天的活动,今天终于期末考核结束,工作量统计结束,学生考试结束,阅卷工作全部结束,学生放假回家,一篇小论文初稿成文,尽管星期一还需要提交一个进展报告,但总的来讲心理还是放松了很多,也不知道是不是临近假期心理松懈了,今天确有一种什么也不想干,也不知道干点什么好的感觉!所以有了闲情写点废话! 2010年刚参加工作,即便是在现在,自己心理上依然还有许多学生的心思。在角色转变过程中,我有很多急躁,有好多事不知道自己处理的对不对,这一情况集中体现在我监考的过程中,我总结一下我的监考经历吧,顺便整理一下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老师。 第一次监考(2010年年末),看到学生都认真答题,不是自己上课带的学生也很高兴,因为感觉学的都很好,不过一会教务处的老师巡视,查出来很多的夹带,我才发现其实是自己功力不够,学生隐蔽的好。偶也觉得自己不认真监考,另外的一个小心理是觉得学生学习挺辛苦,也睁只眼闭只眼。呵呵~ 不过后来的经历,也让我不断的改进。 一次是给三本学生监考,全教室有约35人考试,一发卷子就觉得控制不了局面,我发现后排的学生在交头接耳,当我往后面走的时候就听见背后翻字的声音就像搓麻将的声音一样,总之,我站哪里那里能稍平静一下,只要离我三到四排的地方就控制不住。我很想收几份卷子严厉一下,但是学校规定只要认定作弊,学生必然没有学位,在太严的惩罚面前老师一般都不太认定。除非是态度太过于恶劣的学生。不过当时也怨我没有监考经验! 二次还是三本,有个学生不答题,老和旁边的学生说话,我盯着他看,希望他注意到我看他,停止他的动作,没想到,那学生注意到我看他以后,他就和我对视,我问他什么事,他说没事,就是盯着我看。然后,我不看他,他就说话,我看他,他就盯住我看,我都要疯了。我走过去,我说:你不要觉得你很跩啊!后来他不理我了,没一会又和旁边的同学说话,我就没收他俩的卷子。他给了我一张纸条:跩不跩不是靠嘴说的。我一把按他在黑板上,差点打起来,不过我还是忍住了。他出了教室,我去上厕所的时候,他和同学在楼道里抽烟,看到我的时候就问我:哎,你叫什么名字啊?我差点又疯了!事后,他班主任找我道歉,我让老师挂了他,没有记作弊! 有这两次经历以后,我给三本学生监考,心理就有反刍,不愿意! 还有一次是研究生期末考试,有一个学生老扭脖子和后面的同学说话,我不让他扭他说他借铅笔,我说你桌上不是有啊。他说:你看,我没削开!后来又扭,我又制止他,他说:我借橡皮。我看到他桌上也有,又反问他。他说:没剥开。橡皮上还包着塑料纸。 我觉得很多学生在考试上,像是要展示自己一样: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成长了许多,也学了一些如何监考的技巧。今年的考试我感觉监考心理舒服多了,也可能是我的学生气味少了,老师的气味多了。呵呵。考试前,我先简单说一下考试准则:上厕所的先去,开考后不准去;不准看手机;不准看夹带;若被查到,没收卷子。今年我没收了好多份卷子,呵呵~ 其实我觉得这样很好,我在学校的严惩和同情学生中间找到了一个折中方案。即维护了考试的公证,也没有伤害我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我很开心! 我必须认真监考,觉得如果学生作弊有了成就我就会联想到,医生如果作弊成了医生,工程师作弊成了工程师,集团领导作弊成了领导,我们还敢看病吗?我们还敢住房子吗?一个团队在这样的领导之下会走向何方? 我想作为老师,在认真授业、解惑之余还应该严谨审核,不自吹自擂,才能为国家培养真材实料!
个人分类: 教学体会|2804 次阅读|1 个评论
就地考试、分别录取——关于高考的一个设想
热度 16 fdc1947 2012-12-13 08:03
最近,关于异地高考的话题很是热门,各色人等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最公平的办法是 全国统一考试,一个分数线,统一录取 。这种方法看上去似乎最公平,其实是 所有方案中最糟糕的一种 。为什么这样说? 在所有各种不公平之中,最不公平的是大面积作弊。我想,这一点大概没有人会否认。像目前这样的即使是最糟糕的高考,只要考试是认真的,也比大面积的作弊公平。目前为什么没有出现大面积的作弊?那是各省教育部门的努力维持的结果。各省教育部门为什么能够努力?因为分省录取。现在的高考,由于名额都已经分到了各省,考生们是同省厮杀,省内的竞争。作为一省的主管,省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严格监督各市县的考试,如有一县乱套,其他市县绝不肯干休。须知,各县市从骨子里是要放自己县市考生的水的,只是省里以及其他县市盯得太紧,为自己的乌纱计,所以不能做得过分。这一点是设计政策时应当考虑的基本出发点。 假定现在就全国一个分数线,竞争的各方就是省市与省市。一旦发生河南人与河北人、山东人、辽宁人等等竞争的情况,各个省的教育行政部门就不会那样紧紧地盯着自己的部下了。教育部有这个本事,能直接盯死全国各县市的那么多考场?那时候不全面作弊才怪呢!没有人有这种本事能够防止产生这样的事情。所以,全国一条分数线是决不可以的。 分省录取,不是什么人头脑一热想出来的。用一句酸一点的语言:“势也!不得不然”。连封建时代科举考试也不得不名额分省(当然,这里面还有别的重要原因,此非本文重点,不论)。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各省名额的分配可以做一些调整,主要是部属高校对各省的名额分配应当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但分省录取是不能取消的。中国教育已经胡来很多次,现在再也不能胡来了。 特别要提防那些貌似平等的民粹主义的极左做法 。 那么,怎么能够使异地学校的考生不往来奔波,就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之地考试呢?那就是本文提出的方案: 就地考试、分别录取 。考生就在生活、学习地考试。在北京学习的学生可以参加北京的考试,但是,录取则应当区分情况分别处理。 首先,符合就学地政府规定条件的,可以在就学地录取。例如,北京有关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定出一定的条件(例如,在北京的学习年限,家长在北京的工作年限等)。符合这些条件的学生准予按北京户籍的学生处理,在北京考试,参加北京市的录取工作,与北京户籍学生没有差别。 不符合这些条件的学生,同样可以在北京参加考试,但是,要参加户籍所在省的录取。 “你胡来了!他在北京考试,怎么能够回户籍省录取?考试题目不同,分数没有可比性。”性急的朋友立刻会跳起来。 如果两地试题相同,在任何地方考试,自然没有大的问题。 即使考试题目不同,但是,在统计意义上,每门科目的分数判定也不会有大的差别。如果两地考试总分不同,转化时,把总成绩乘上一个标度因子即可。比如,某生在北京考试,得 400 分,北京的总分是 750 分,如果该生要转到一个总分只有 600 分的省份,两地总分之比即标度因子为 600/750 = 0.8 。那么此分数折合该省的总分为 400 × 0.8=320 分。该生以 320 分由户籍地负责录取。所有这些都可以由两地有关部门在他们的网上解决,不需要考生来回奔波。所以考试题目不同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这样, 就地考试、分别录取 , 既可以使考生在他所在的地点方便地参加考试,又可以避免所谓“高考移民”。
个人分类: 教育|4868 次阅读|44 个评论
治乱世非得用重典吗?
热度 7 fdc1947 2012-11-12 08:37
学生不认真读书,大概是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考试作弊,大概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怎么办?有些人主张 治乱世用重典 。例如,多少门成绩不及格让退学,考试作弊不能拿学位,等等。其实,这些做法有的也并不算重典,例如考试作弊不能拿学位,似乎天经地义。但是,这些看上去很严厉的措施到底有多少实行了,却是一个问题。 我看,最主要的问题不在乎制裁犯规的措施是否严厉,而在于是否进行了制裁。比如,规定考试作弊不能拿学位,如果现在就真的去严格实行,有多少不能拿学位的?会不会立即引起混乱?学校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社会是否能够容忍这样做。 其实,历史上治乱世用重典的例子很多,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例如,过去实行保甲制度,多少户联保,若有一人出事情,全甲甚至全保连坐。但是大多数情况反而是大家一起起来包庇。我知道,若干年以前,许多工厂规定,一人出安全事故,全车间扣奖金,结果是小事故都瞒报了。一个人因工受了轻伤,大家都去劝受伤者为了全体工人的奖金而不报工伤。大学里出了消防事故,领导是要担责任的,消防部门只给每个单位一定的指标,事故多了就重罚。结果是不少学校规定,起了火先报学校,学校先灭,不要先打 119 火警电话。其后果可想而知。 现在的学校里,真的抓住一个作弊的,会引起很多事端。你砸了他的大学文凭啊!求情的来了,送礼的来了,威胁的来了,打通了领导的关节,领导也来了,搞得“捕快们”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坚持也不是、不坚持也不是,总而与之,里外不是人。于是,看到作弊,眼开眼闭,最多提示一下而已。 看上去处置特别严厉,实际上绝大多数作弊、犯规的都没有处置,这大概就是某些实践治乱世用重典学校的现状。 对于学生不肯认真学习,课程考试作弊这样的问题,不加处置显然是失职。我以为,要改变现在的状况,必须要让违规者“出一点血”,感到疼,感到这样做不合算。处理可以略轻一点,但是有一个犯规的就要处理一个。这应该是较好的办法。 现在教育部规定对学生的处分是 : (1) 警告; (2) 严重警告; (3) 记过; (4) 留校察看; (5) 开除学籍。如果不按规定记入档案(现在这些处分一些学校在毕业前基本上都被撤销掉了),那么,在考试作弊问题上,前 4 条处分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威慑作用,摆摆样子罢了。开除学籍又过于严厉。如果让学生背一辈子处分,也似乎不很合适。另外,由于处分的过程过于复杂,在处分的程序上稍有疏忽,容易缠上官司,被律师缠上,那学校行政的成本就高了,光媒体记者就应付不过来。所以,应当尽可能不用这些传统的处分方法来处置,绕开“处分”两个字,想另外的办法。 既要对犯规者有合适的处置,使他们 感到疼,感到犯规不合算,但又要避免出岔子,使犯规者不至于去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力量出来胡搅蛮缠,或者使没有力量可以调动的学生铤而走险,做更加危险的蠢事。因为调动力量或胡搅蛮缠也要成本、做蠢事有危险的后果,犯规者也不会为了一点疼、感到不合算而随便调动力量胡搅蛮缠或铤而走险的。 所以,治乱世不一定非得用重典,关键是要处置,发现一个处置一个。 这就需要各个学校当局好好地动脑筋、想办法了。 学校的任何事情,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学校领导那么聪明,还能够想不出办法吗?就怕他们因有风险而对自己没有好处而不想。
个人分类: 教育|9730 次阅读|17 个评论
向弱势群体示威是无耻-评《中国青年报》关于学生申述
热度 4 zls111 2012-8-11 01:32
看到这个新闻《 高校处理作弊学生屡被判败诉陷尴尬 》,仅仅为高校败诉而呼喊,是无耻。 要知道学生走到诉讼于法律是鼓起了多大的勇气,是多么的无奈!相对于学校,学生有什么能力可与之抗衡的。学校说开除就开除,谁有责任?学生作弊难道仅仅是学生的责任,恐怕更多的是学校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作为学校是教育机构,更多的是关怀学生,而不是惩罚。学校要承担起学生成长的责任,一旦学生犯错,应该是思考,应该是想想本身哪里错了,承担起责任,而不是往学生身上推,这个本身就是师范!学生这种行为应该鼓励,更多的反思是学校,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 学生作弊应该是应试教育下无法避免的问题。现行的这种应试制度只会更加的诱导学生作弊,也就是起到坏的作用。考试结果很重要,但是考试本身或内容对学生成长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有风险,很多人也会去做的。更何况,现实中作弊是很普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作弊的后果是什么。 记得我在大学有门选修课《计算机网络》,开卷考试,考试时间跟一项活动冲突,很多人去不了,这些人就让别人帮忙去考一考,当时我们都觉得是很普通事情,不就是去填下名字,随便写点东西。因为平时经常发生这种事情。哪知道这个考试突然严打,一口气抓了我们数学系不少人。后来有所耳闻是计算机系貌似跟我们数学系有所过节。不管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件事情本身最大的责任应该在于学校。因为一项活动,学生宁愿不去考试而是让他人帮忙代考。这里学校是多么的失职! 作为高校,学生作弊学校是有办法处理学生的,而象其他一些考试,比如高考,怎么惩罚呢?还有腐败,我们是怎么惩罚他们呢?更多的是,当很多作弊和腐败没有被惩罚,而被处罚的人会怎么想呢?这里就涉及一个平等和权利的问题,惩罚是不能抓典型的。 Ps: 最近几天了解到一些事实后感慨。。。弄虚做假已经腐败了我们国家,很严重了。各行各业,包括政府和军队!获得利益只是一小戳人,毁掉的是整个国家!哎。。。算起来也就是在这20年的时间内,谎言盛行的年代,悲剧!
2960 次阅读|8 个评论
奥运真谛:作弊不行,不作弊更不行
热度 1 laserdai 2012-8-9 01:39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奥运会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老老实实的运动员,这种 先入为主的偏见 非常强烈,所以当羽毛球队员严格执行比赛规则的时候,被认为是假打球,引来世界媒体一阵口诛笔伐,最过火莫过于新华社记者扬名,居然喊道;国羽输球又输人,丢人丢到家了 这可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二傻,因为根本不配作大傻。 奥运中那么多运动员,绝大多数作弊,总会有人说出来的。现在就出现了,南非的一位拿了金牌的游泳运动员就吐露了事情: 大家都作弊,你作弊了也不一定行,如果不作弊就更不行。 所以, 奥运玩的标准就是利用大家公认的台面上的规则,而不是台面下的潜规则。 详细参见。 南非蛙王承认作弊夺金 http://2012.sina.com.cn/zq/aq/2012-08-08/114649039.shtml 范德伯格称他在水下偷偷多用了几次“海豚式打腿”,并强调这一“小动作”在当今游泳选手中很常见。 范德伯格说:“如果你不这么做,你就会落后。当然,这不是什么很光彩的事儿,但总有人会这么做并逃脱处罚,我可不想因此牺牲我的成绩和我四年的艰苦训练!” 由于泳联未设水下视频裁判,参赛选手有时常因经不住诱惑而偷偷违规 ,但一旦被裁判抓住,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根据视频回放,范德伯格一共使用了三次“海豚式打腿”,但他认为自己的冠军无可厚非 。范德伯格说:“之前澳大利亚还为此抗议过,我觉得这真好笑,因为 如果你看回放就会发现,我旁边泳道的(澳洲选手)里卡德干了和我一样的事儿,但他们对此闭口不提 。 每个人都在挑战规则,冲击规则的最底线,如果你不这么做,那是你自己不够努力!”    虽然范德伯格这番口无遮拦,但其金牌被撤销可能性十分渺茫,国际泳联能做的只能是增设视频回放裁判,毕竟,裁判仅仅在泳池边观察会给参赛选手太多可乘之机。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3843 次阅读|2 个评论
叶诗文作弊的证据
热度 48 outcrop 2012-8-3 16:07
叶诗文作弊的证据
据网友曝料,叶诗文教练承认了,曾给叶诗文服用一种叫做一氧化二氢的液体,来为叶诗文补充能量。 和讯网、奥运微吧等加V微博公开了这个劲爆消息!
个人分类: 科技八卦|9656 次阅读|118 个评论
监考手段变迁,信任感缺失,浪费!
whm669 2012-6-5 17:57
30年前的学校考试,尤其是中小学非选拔性考试,仅仅是桌子上不允许放书,所有书装进书包,书包放在桌子斗里即可。平时 似乎没有翻桌子斗 ,书包放教室外等 措施,只有中招、 高考等大型考试才如此小动干戈。那时作弊的学生也少,作弊方法无非是抄纸条、打手势、左顾右看之类。 现在科技发展了,学生考试作弊的手段也翻新了。缩印技术能把一大本书变成手掌一样小的尺寸,装在兜里,攥在手里十分方便;电子词典、MP4等电子产品可以储存一个小图书馆的信息量,而且搜索快捷;手机短信则可以直接发送答案,手机上网、拍照、传送图片更是易如反掌。 为了与作弊行为斗争,给作弊设置障碍,使作弊不能得逞,学校管理工作又上新台阶,在技术手段上也颇下工夫。尽管作弊者总是极少数人,也许不足1%,但是,为了这些随机出现的极少数人,平时校内考试也严格要求,翻桌斗,单人单桌,书包放外边。每逢中招、高考时,便大动干戈,为了也许不足1‰甚至万分之一的个别人,安装屏蔽仪,干扰手机信号,安装摄像头,留下作弊录像证据。尽管如此,还是会出现漏题、替考等冒险作弊的小概率事件。 前些年,有学校提出“诚信考试”,设“无监考考场”。其实,老师监考,真的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毕竟是孩子,以防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有身体不舒服的意外情况发生急需要老师帮助。否则,学生完全可以自己从讲桌上领取卷子,做完后再把卷子放回讲桌上。然而,平时的测验性考试,也总是有几个学生不讲诚信,千方百计想作弊,为了分数,不惜损失人格,还影响一些思想不坚定的学生,给老师的工作增加了额外负担,使老师的“服务”角色变为“监督”角色,渐渐对学生失去信任。现在监考时,不像以前那样轻松自由,到教室外走走,学生也不抬头,只顾专心思考或演算。现在监考时高度紧张,自始至终都要密切注意,稍不留神,就让学生抓住 机会 犯个错误。 后天就要高考了,今年高考新要求:考生考试完毕必须从前门走出考场,而且在摄像头前抬头两秒钟,以便被摄像防止替考。作弊与反作弊 如此较劲走向何方?这真是精力、时间、物力、财力、情感的极大浪费和内耗,如果能节省下来学知识、做公益事情,真能创造一笔巨大财富。
个人分类: 观点|2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见过的作弊现象
热度 17 heitiedan2012 2012-6-3 15:40
学生作弊,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已经见怪不怪了。最早看见过学生考试时拉过别人的卷子就大抄特抄,根本无所顾忌。即使是开卷考试,也会有作弊。我们在开卷考试的时候,规定学生只许带教材、课堂笔记,有时再加上一本阅读资料,并且规定课堂笔记只能是手抄的,而不允许是复印的。开卷考试中的作弊,最常见的就是复印课堂笔记。而且借着可以带阅读资料,但有的学生带的不是考试资料,而是复印的其他资料。其实,这些资料对于考试并没有什么用,但是学生自以为有用,所以总想玩点小聪明。更有趣的是,由于课堂笔记不允许复印,结果有的学生就采取复写的方式,恢复到较为原始的复制手段。当然,我们在考试开始后不久,在巡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这些藏着掖着的东西,也只是让学生交出来,一般也不再追究。 遇到的最不可思议的作弊,在于一次我的选修课考试。选修课考试的学生不太多,那我也不可能都认识,毕竟一个星期才见一次。在提前交卷的同学中,我发现有两个学生的卷子,学号表明这两位是一个班的,而且学生名字显然是女性的,但交卷的却是两个男生。我疑惑地问这两位男生,这是你们的卷子吗,二位毫不犹豫地说是的。我让他们走了。他们这个班还有同学在继续考试,是女生。在她们交卷的时候,我指着前面交的卷子问他们,这是你们班同学吗?她们回答说是,我又问,这两位应该是男生还是女生,她们犹豫了一会儿才说,应该是女生。我再问,那这两位男生是怎么回事,她们说不知道。我就对这几个女生说,请你们转告一下这两个女生,让她们尽快来找我,要不然,我就直接找你们系了。那几个女生连忙答应。 到了晚上,那两个女生打来电话,要求见我。在我的办公室里,她们忙不迭地认错。我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她们说,在人大有个什么招聘会,她们不想错过,但也不想耽误考试,就想出了这么个馊主意。我说,你们说该怎么办?她们只是乞求说不要告诉她们系里,她们已经知道错了。我说,你们不要说你们现在知道错了,你们都不傻,这事一开始你们就知道是错的,是不应该做的,你们一开始就是明知故犯。她们也实在无言以对。我知道,这事一旦事发,对她们的处罚是很严厉的。说实话,对她们的这种做法,我并没有多少气愤,只是觉得好笑。我于是郑重其事地开始教训她们,无非是说,你们玩这种小聪明,将来是要吃大亏的之类。最后,我要求她们每人交一份检查,就算了事了。 我一直不知道我这种做法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如果按照作弊的正常要求,那么她们就应该得到处理。但是这对她们的将来肯定会有很不利的影响。如果不处罚她们,似乎又不符合学校的规定。可能还是我内心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作怪吧,最终还是放了她们一马。我只是幻想她们这是初犯,而且希望她们能记住这次教训,虽然她们这种做法不仅恶劣,而且拙劣,把老师的智商估计得实在太低了。即使她们对我的智商有这种侮辱性的做法,我还是没有多大的气要生,只是希望她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要再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现在学生不仅不拿作弊当作多么严重的问题,而且看到作弊的同学也不会主动揭露这种现象。我明白他们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他们看来,如果同学能通过作弊把考试过了,不也是挺好的事吗?我对他们说,你们以为这样对同学好,其实就是在害他们。你们在学校期间,以为通过作弊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将来到了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再作弊那可不一定能落得好处了,将来吃亏的还是这些作弊的人。你能瞒得了一时,能瞒得了一世吗?通过作弊,也许你能蒙混过关,也许你能往上爬上一段阶梯,也许你能蒙来不少钱财,可是最终倒霉的一定还是你。如果你没有自责的良心,那我就什么都不说了。如果你们还有点良心,那你们是不是也会受到良心的责难?那大概也不会是一件让你舒服的事吧? 学生作弊,有他们自己的责任,但是作为师长的我们,真的就没有责任吗?学术界那么多见不得人的事,对学生的影响是绝不能轻视的。有位老师就跟我说过,有些老师,在学术上胡来,最大的危害其实就是对学生的毒害。因为你这么做,就等于告诉学生,这样做是可以的,是可以带来好处的,而且将来学生们这样做也是允许的。这不是坑害学生是干什么?偷鸡摸狗的事,可以得意于一时,但不可能得意于一世。
6599 次阅读|27 个评论
英国大学考试
热度 1 JRoy 2012-5-31 07:10
上学年监考过两个学期,辅助老板监考过两次正式正常考试,那次跟国内考试差不多,也是坐大教室一个个挨着的,不过是随便就坐。两点和国内印象不太一样: 1,考生的权利。考生有权上厕所,有权喝水乃至吃点东西(只要不要有noise影响别人),有权要求草纸乃至橡皮之类的,写错的卷子再来一份(答题是在一个很专业很多页的各种颜色的A4大小的册子上,叫answer book,考生可以要多个. 而且有一点,他们答题不按照顺序来。这两天也帮老板改些卷子) 2,考试程序松中有严。松是因为老师不会经常来回溜达,学生也基本不存在抄袭,作弊之类的(这个我下面会讲到),气氛一点也不紧张;但是严的一点是:卷子收发都是监考官亲自到座位上;发了卷子之后,监考官不说开始不能开始,时间到了,监考官说停必须停。这两个时间都是没商量的,印象中国内喜欢拖拉些,除了高考,四六级之类的很严格。这个英国人的风格相似:他们一般不较真,较真起来很厉害 博士生担负的监考主要是应付的一些special requirement/support的特别考试或重考,在南岸每个小时能得到大约10.5pounds/hour的报酬, 还是很划算的,因为学生一般比较少,负责的老师允许只要不影响监考.可以带一本书看什么的,我一般带个单词表记些单词。 我曾监考过一个人,一对一的考试。今年都是一个监考老师,去年两个监考老师的时候,我和一个同事两个人监考过一个学生。哈哈即使不同的考试放在一个房间一起进行,一般情况5-12人 这类特殊考试大约是这样的:有些学生考试有困难,可能因为其残疾和身体不便(包括语言听力以及各类disability都可以),这学期受伤家庭事物之类耽误一些课,再或者本身某种原因申请得到老师认可,就可以不和大家一起参加那种大教室考试,而来这个特殊考试。特殊考试没什么不同,除了提供你需要的特殊设备(比如有些人需要一种垫起来脚的东西,因为个子矮啊?),主要的不同是时间延长25%。也许这是优势,但是申请的人并不多往往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但是经常有人提前很多完成交卷的 上周和这周三天的考试连续监考下来,发现英国考生给我有两点印象比较深 1, 做完从来不检查 。这一点很明显,明显感觉很多人写完最后一个字前面的看都不看一遍就举手要交卷子了,过去一看封面上有些选项他都可能忘了填了之类的,然后再补。不想国内我们之前考试时候那种仔细认真,反复检查漏写了什么之类的没。有些人能提前一两个小时完成(用不到一半的时间)做完,就闪了。你打开卷子一看需要回答5个问题,可能他就回答了4个,你若让他再检查或者思考一下,他/她一般都会说不会了。所以,时间久了,最后我一般对交卷子的都直接问:are you sure to submit? 才不去操心他能不能pass呐 2,礼貌。学生交完卷子走人的时候都会对你表示感谢,至少大拇指的手势上,一般不会直接走掉。而且还有一个很蹊跷的现象,第一个交卷子走人的如果表示的比较明显,后面的人也都很明显。如果第一个不太明显,后面的可能有些人交了卷子就闪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尾随效应,当大家受到一样的服务,前面人的表现很能影响后面,就跟形成传统一样。 这让我想起去年英国怀特岛待了一周,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岛上的人素质真的很高。一个例子:每一个人上公交车都要对司机说thank you,司机也都要回应(我都在怀疑司机会不会每天几百个的说thanks很累)。从没见一个例外,真是感叹。这个时候你若是第一次到岛上,见别人这样你也一定跟着说的,完事过两天你是第一个上公交车的人,你也会主动说的。而这个在london就没有能够做到。 但是,今天逮着一个作弊的,打小抄的。应该是个印度或者中东的孩子(但是年龄应该比我大,哈哈)。看肤色和打扮想应该是印度(裹着头巾的男生),但是长相也像中东。我相当的网开一面,主要是觉得麻烦表现的相当克制和容忍:看到了,只是给他个提醒的手势和眼神,再抄我就走到他身边溜达会。这哥们要求去厕所过两次,第二次根本没听到厕所里面有烘干机响起的声音(所以可知根本没上),而且待得时间漫长。我都差点进去找他!哈哈,明显的去厕所翻找小抄,大体的记住一点然后回来赶快写!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4221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研究生招生考试作弊的对话
热度 9 fdc1947 2012-3-21 07:37
对话人——老张和老马。 老张:嗨!老马。 老马:你好!老张。 老张:听说研究生招生考试作弊的事情了吧? 老马:人所共知。丑闻!丑闻。学校要求复试时重点测试可疑考生。 老张:你说现在考试丑闻不断,作弊成风,难道真没有什么办法来对付考试作弊了吗? 老马:考试要想一点作弊都没有是不大可能,但是像研究生考试中的大规模作弊,应当说还是好解决的,就看当局肯不肯下决心。 老张:怎么解决?难道是用重典,狠狠地处罚。 老马:哪里!马克思说为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可以不怕杀头,狠狠处罚不解决根本问题。 老张:那你说说,有什么办法。 老马:说起来很简单,教育部不管考研的具体事物,把考试交给各个招生单位,还能够有全国范围的作弊吗?即使漏题作弊也是一个学校的丑闻,规模小得多。 老张:是啊!过去研究生招生的题目,不都是各单位自己出嘛。那么简单的事,为什么 … 老马:哪里简单!说起来简单,真正实行谈何容易!这是断人家的发财之路。你想想,现在他们出题考试,又是出大纲又是出书,又是办班又是“讲学”,吃这碗饭的人得到的岂止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名义上是说保证质量,狗屁!全国的大学可以招研究生的,都是他教育部审查过的。可以教出博士、硕士,连个招生的题目都不知道出吗?好容易拿到手的不违法的钱,就这么轻易地放弃?与虎谋皮,容易吗?这不是一两个人,这是一个利益集团 … 老张:你看,说说你就来气了,我们小老百姓聊聊天而已。继续说,即使照你说的,把招生的试题由各招生单位自己出,就没有作弊的问题了吗? 老马:作弊的问题光靠把出题权交给招生单位当然不能完全解决,但是至少不会出全国性的问题。我认为有些题比如外语,一个大学的各专业就应该出不一样的题目,也不认为非得由外语教师出不可。应该让各个专业的教师来出各个专业的题,包括外语。普通外语的水平可以有外语水平考试,那与研究生招生考试是两码事。你把研究生招考放给学校的各个专业,还会有人以研究考研题目为生吗?他卖题都不知道卖给谁。假定他违法的成本不变,收益将大幅度减少,不合算的买卖还能做吗? 老张:这倒也是,但是,就不怕学校的人把题目漏出去? 老马:学校的人把题目漏出去,这样的事情肯定是会有的,但是,第一,规模小,影响小;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好处理。世间最不好处理的,是又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如果教育部把自己脱出来,它只当裁判员,真有犯规的,好处理。假定发现哪个教授卖题,你吊销他的教师资格。要知道,最愿意招收好学生的是教授本身,教授不愿意别人来说情、走后门。现在有的时候领导打招呼,朋友打招呼,大多数教授并不愿意。如果打招呼,那也是在够了分数线,上下差不多的情况下,可能管点用。如果真要让他出卖题目,而出卖题目得到几个小钱的结果却可能要吊销他的教师资格,我看没有几个教授有这个胆量。 老张:你说的对。不要看网上教授们发牢骚,说工资低,那只是发发牢骚,他还是愿意做教授。如果真要让我们的这些教师在教授与当官之间作二选一的选择,做官就不许保留教授待遇,我看大多数还是愿意做教师。要吊销他的教师资格,真就要了他的命。跟领导闹翻了,还可以“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你卖了考试题,谁肯养你?外国人更不要你。好,不说这个了。即使教师们不透出题去,现在作弊的科技这么发达,你还能防得住考场的作弊? 老马:这是另外的问题了。但是,只要真正让有本事的教师出题考试,作弊也难。 老张:作弊难易还与考试题目有关? 老马:当然有关。我们说得略远一点,考试题目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要求考生回答问题,要会分析,会论证(会证明),会计算,或会设计(方案等)。这类题目是真正的好的考试题,甚至没有一个最佳的答案。学生对于这一类问题难以作弊,高科技手段也很难在有监考的情况下把一道题几百字的答案传进考场。但是,对于教师包括出题教师和阅卷教师的水平要求高。第二类试题是一般地问答题、计算题,这一类题考的是考生掌握知识的多少,绝大多数有标准答案,但是如果答案比较长,作弊也难些。第三类是选择题、填空题,这类题答案简单, ABCD ,最容易作弊。从阅卷的角度说,第三类题目最容易阅卷,甚至可以用机器阅卷,所以几十年来,这类考试题越来越多。但是,如果我们抛去容易作弊的缺点不说,仅仅从考察学生能力看,这类题也是最差的。如果长期受到这种题目的训练,人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他们的思想中,只有对、错两种情况,与老师教的、书上写的一致的,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现在我们的学生和大多数中学教师以及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就是这种僵硬思维指导下的教育产品,他们的头脑几乎就是一个非零即一的机器。 老张:太对了! 长期的非对即错的教育,真的使人思想僵化。但是,现在哪有你说的第一类试题,都是后面两类试题的,而且第三类的越来越多。 老马:现在说是重视教育,可是,不在点子上,光看经费、得奖、多少院士、多少个某某学者、房子、操场、计算机等等。大家都反对应试教育,请问,人们真的重视考试吗?人们重视的只是考试的分数,而不管谁在主持考试,是真正的行家,还是戴着教授头衔的东烘先生。如果真正重视了考试,运用好这根指挥棒,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试题是考试的灵魂。真正重视考试就是要让真正的学者来主持出题,一定要让高水平的教师阅卷。对于低水平的试卷,谁来阅卷都不是问题,真要是高水平的题目,谁来阅卷也将是一个大问题。东烘先生周进阅卷看上了范进 ,那连苏轼是谁都不知道的范进做考官,他录取的能比他强多少?所以,真要是高水平的题目,也一定要有相当水平的教师来阅卷。 老张:对于研究生招生考试,如果让研究生导师阅卷,这个问题应当不大。但是,如果对于本科生的招生考试也就是高考,似乎就有一些问题,考生实在太多。不同的人,阅卷标准不同,容易产生问题。 老马:这是一个问题。但是,如果真正把招生权力交给各学校,可以通过预考 …. 老张:对不起,我接个电话。 … ,哈,真是,我光想听你的高见,忘了还有一个会,他们找我了。我们过天再聊? 老马:那你还不快走,再见! 老张:再见!
个人分类: 教育|6794 次阅读|14 个评论
部长公布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当场抓获的作弊人数
陈龙珠 2012-3-7 16:24
据教育部现任部长袁贵仁 在回答全国政协委员咨询时披露 ,2012年有150余万名考生参加研究生考试,当场抓获作弊者达5000人。公安部门在网上发现 英语考卷疑似答案 ,当时便做了屏蔽处理。此事有两位中央领导做了批示,要求严查。他表态,查出的教育部门人员一律负法律责任,涉及领导的一切按法律办事。同时,现已抓紧考试立法。 上述当场被抓的作弊者占总考生数的千分之三点三,还不清楚没被抓的作弊考生有多少呢。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1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用不可逆封装容器检验“奇迹”
Helmholtz 2011-7-23 12:43
鲁吉·加拉谢里( Luigi GARLARSCHELLI ) 马西莫·波里多罗( Massimo POLIDORO ) 在测试特异功能的时候,时常要允许受试者把试样带离实验室,拿回去完成。直到前不久,人们对必须采用绝对可靠实验容器的重要性认识很不够。比方过去超心理学家们核实少年儿童的致动功能时,就表现得极为幼稚 (Taylor, 1975; Hasted, 1981) 。自以为小孩纯真不会作弊,于是听凭他们单独接触试样_比方钢勺、钢棒这些测试样品,而一旦发现弯曲,研究者们立即就归结为特异功能的作用。仔细研究后发现,这种先验假定是错误的( Hanlon, 1975; Randi, 1982 ),实验样品必须严格控制。 如何制作特异功能人无法动手脚的( Besterman, 1985 )、绝对可靠的容器(例如袋子、信封或盒子)一直是个难题。我们认为,保证容器一旦被打开破坏后的不可恢复、即不可逆,远比防止直接接触试样更加重要。近来已经出现一些特殊的安全手段,比如将过去常用的蜡封,替换为自粘胶带,若是有人试图用力、用热或溶剂将其撕开,就会留下明显痕迹。胶带本身还携带有唯一性的号码标志,以防在打开容器之后换上另一个胶带封口( Wiseman Morris, 1995, 及其中所引文献)。 受试对象 本文报告的是对一例宏观致动现象的考查,使用了手工制作的不可逆容器。实验对象德伯娜· 莫斯克吉莉( Debora Moscogiuri ) 是位据信有“通灵”能力的 22 岁青年女性,家住意大利南部 Manduria 。她称自己进入恍惚态后,见到圣母玛利亚,还能转达圣母给信徒的问候。住地附近,常常发生一些怪事,据说宗教人物的图像或雕像有时会流血流泪。但这些现象未经仔细考查认证,未对血迹中的 DNA 进行化验分析 ,无法确认来源。 自 1995 年,据说有尊圣母像开始滴橄榄油。而且放置在雕像附近的一些封着的瓶瓶罐罐里不久也有油。容器可以先用绳捆、用胶布粘、甚至用蜡封,然后再密封在塑料口袋里。唯一的前题要求只是封装的容器里要放上一片橄榄叶。 加格里亚蒂( Gagliardi ) 博士是米兰的一位医生,他追踪了其中一些现象。他预备了两个蜡封的容器,一个存放在米兰办公室里,另一个寄给了 莫斯克吉莉 。几周以后,他收到寄回的容器,蜡封完好如初,里面却有了油。放在米兰的那只罐里当然什么也没有。意识到用蜡、用胶布封可能还不够严密, 加格里亚蒂 博士就找上我们,希望能帮助提供安全、不可逆封装的容器。 检验办法 我们证实他前面用的蜡封可以轻易地打开,然后再封起来( Harrison, 1975 )。所以我们用下面办法制作了一组密封玻璃管: 1. 先在玻璃管中各放入一片橄榄叶。 2. 用酒精喷灯烧结两端,注意不要烤焦叶片。 3. 在各根管上用机械玻璃刻刀刻上几处数码标记。 4. 把管子放在水下,检验是否还有缝隙,若是密封不完全,就会冒小气泡。 5. 用分析天平称量每根管重,精确到微克。 6. 最后在放大镜底下照像,记录刻印数码以及烧结封口部位的形状特征。 (试样制作时注意到,管壁受热后,叶片会释放出一些小水珠。但它们外观上与油滴有很大不同,而且不改变总重量。几天以后,水珠便被叶片重新吸收,所以我们不视其为问题)。这样制作出的管具有各自特征,可以凭重量及照片予以区分。一旦封口被烧开,再封起来,封口形状绝对不会相同,所以构成不可逆试样。 通过 加格里亚蒂 博士和西弗拉( Civerra ) 神父,这是位关心该现象的天主教牧师,共给 莫斯克吉莉 8 根玻璃管(编号分别为 1, 2, 3, 4, 6, 7, 8, 10) 。对意大利南部后来进行的事情我们毫不知情。 之后是两件事。西弗拉神父发来传真,称该女士见到圣母的神秘显像:有个很大的火舌(大约来自“护法神”)靠近了那些管子,还拿走了一个,只剩下 7 个。随后,又传来消息,说一些管里出了油。于是我们再次通过 加格里亚蒂 与西弗拉神父,索回了玻璃管进行核实检验。他们二位也同在检查现场,并对全部过程预以录像,最后全体在场人员共同在评价文件后面签名。据西弗拉神父说,他是先把我们准备的玻璃管装在罐子里,又把罐子装在塑料袋中;这两步包装都有蜡封。但因为前面提到的原因,我们不认可这些额外封装,只要求取出自己的玻璃管进行核对。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提问时,神父承认自己没有办法判断,蜡封是否有可能在打开后,尔后又换了一个。 结果: 1. 8 根管少了 1 根( 3 号)。 2. 管 1 、 2 和 7 的封口未动,但其中没有油。 3. 管 4 有 一端裂了个小缝,管内没有油。 4. 管 6 、 8 和 10 中确实出现了黄色的粘性的油。 但是经与原照片比较,可以确认封口是被烧熔开后,又再次封上的。封口部位的形状有明显的不同。有只管是从侧面烧开的,玻璃都变了形,还留下挺大的一个气泡。另只管的封口端出现了裂纹。全部三只有油的管壁上都残留有黑色物质,叶片也均部分或全部炭化了。 结论 我们判定有明显的外力作用,绝不是奇迹,证据表明在该女士周围有人行骗作弊。西弗拉神父保留自己的观点,他更相信自己在外面的蜡封,他认为玻璃出现的变形,可能是该女士见到的“灵火”所致。但总的看来,我们认为对烧结的玻璃管,添加一些简单的控制之后,可以成为研究者测试特异功能的一种有效工具;尤其是测试宏观致动及非眼视觉功能。 参考文献:(略)
个人分类: 超心理学译文与动态|17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同学,请不要因你的愚蠢而使你的父母蒙羞
热度 2 caojx 2011-6-12 00:47
学生考试作弊被处分,不少家长千里迢迢赶来求请,甚至下跪求饶,每每使人心酸甚至 潸然泪下 。 大学生做这等蠢事使父母蒙羞,实在是大不孝。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3094 次阅读|1 个评论
这次监考
热度 3 gaoshenkung 2011-5-21 20:57
今天又监了一会考,是某某职业资格考试。考生以89年、90年出生的居多。 很不幸的是,上午在我考场,被巡考抓住了一个作弊的,一个坐在墙角的小女生;我先是一愣,感觉自己有点失职了。当我看到哇哇乱响的作弊工具--一个只有三四个米粒大小的无线耳机;我也无语了,不得已只能记下了。 下午,我努力使自己更尽职一些,吸取上午的教训,不断地到下面去走动。看到众考生一副认真埋头认真答题的样子,很是有一种成就感。考试进行有一个多点的样子,巡考突然间急匆匆从外面闯了进来,直指靠墙的一位男生。完了,又一个现形。这位刚请走,我考场又一男生也被抓了现形。两人作弊手段如出一辙--夹带无线接收耳机。又过不多时,一位女生也被请了出去,这位女生还做了辩解,我带是带了,但没有抄。一开始,还不愿把东西拿出来,最后还是拿出来了。楼道里一顿忙乱,隔壁考场也抓了好几个。 总共,今天我监考的考场请走了四个作弊的。这回倒没有一丝成就感,而是一种被愚弄的感觉。高科技的作弊手段已经盯上了各种各样的考试,况且这个考试还是全国首次举行,不料也被作弊盯上了。夹混在考生之间,听着考生们毫不避讳地听着考生们大谈自己如何作弊,自己的同学作弊被抓对这些人而言,不是一种警示,而是本人成功作弊炫耀的资本。考试完之后,还没走出考场,众考生就开始互相“关心”起来“你抄着没呀?”。我也哀叹,也终于承认,一名监考在高科技作弊手段面前啥也不是。我一点都料想不到我所在的考场有人作弊。我被善良的孩子们彻底地欺骗了,尽管我比那些考生大不了几岁。从收上来作弊考生的试卷来看,下午的两位男考生完全是指抄过活的,137道选择题(试卷全部为选择)一道都没有做,试卷白的吓人;不过,下午那位女生说她只是带了作弊工具没有抄袭还是有一定依据的,至少她还勾了几个选项。 下午交试卷的时候,众监考不无兴奋地说自己考场下午又抓了几个作弊的,那神情激动得都不得了。这也印证了巡考上午考试结束时候的一句话“上午抓了24个,下午可能会更多”。我相信下午抓的比上午还多。考生对作弊习惯了,我们对作弊麻木了。 杀一儆百?不过别忘了还有一句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下午,一位刚参加完考试的女生在电话上对她的朋友如是说。上午的惩处行动彻底宣告失败,下午大有前仆后继之势。临近考试结束的时候,一巡考拿着检测仪器从考场门口经过,停下了给我指了指他手上的仪器,仍有两个格子一闪一闪的,他只压低声音对我说,你考场至少还有两个携带作弊工具的,我又是一愣。此时,考试临近结束,巡考也不想再下狠手抓谁了。 考试结束以后,走出考场,尽管我是监考,倒像是我也经历了一次考试一样。看着潮水般涌动的考生,我不知道他们在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不过脸上的表情很是激动兴奋,或许他们又一次成功了。
3456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的考试作弊经历
热度 6 xuyingxiao 2011-4-16 10:43
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是考试不能抄别人的,所以我一直极力遵守着考试不抄别人、也不让别人抄自己。但其实我的学生时代还是有几次作弊的,有时候会想:连我这种人都作弊过,一生中从来没有作弊过的学生能有几个呢? 最没有负疚感的作弊: 小学,本来是保持作弊零记录的,但在最后的小学毕业考中晚节不保。毕业考和升学考不同,升学考比较正规,决定着是失学还是后面可以继续读初中、以及能否读乡里的中心中学。而毕业考大家都知道肯定都能考过的,因为不可能读了五年小学却拿不到小学毕业证书。既然毕业考是形式一下,就因陋就简,没有大教室,就让大家把课桌搬到操场上露天考试。场地太大,监考老师太少,同学们考试就不安分起来,开始相互跑动,相互串门,老师也管不住。面对诱惑,我顶住了,坚持独自考试。 考了一半,天上突然下起雨来,大家都很兴奋地再把自己的桌子往教室搬。这么多班级、每个班这么多学生,一窝蜂地冒雨搬桌子往教室里挤谈何容易,场面乱作一团。我们很兴奋,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玩的考试。教室里太乱了,大家搬着桌子挤得动弹不得,在长久的等待中,我终于没能坚持原则,和边上的同学对了一下试卷的答案。 这次作弊,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任何环境所逼的问题,心里也没有任何负疚感。 最名副其实的作弊: 初中,一次历史小测验,很多填空题都答不出,心里慌了,算一算要不及格了,那时很难想象自己考不及格的场景,于是在临交卷时瞟了一下同桌,填了几个历史年代上去。至今仍对当时的心理活动、场景细节、坐在哪个位置历历在目。 这次作弊,是无法作任何辩解的作弊,是“吾日三醒吾身”时常要分析的。 不作弊的最高境界: 高中,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没有一次作弊过,连这个念头都没动过。倒不是我学习成绩怎么好,那时其实一直在一二十名徘徊,觉得自己能不能考上大学都成问题。没有作弊也不想作弊是因为有一个最高目标:考大学。所以即使考试时把答案放在我眼前我也不会看的,因为那时感觉高考是最公正的考试,平时的考试只是一个自我检查的手段,作弊对达成高考目标没有任何用处。不过其实压力还是挺大的,我的成绩一直到高三上学期还在十几名的位置,还好上帝保佑,高三最后一个学期,期中考到第11名,期末预考考到班里第五名,高考考到班里第三名。终于进了日后还算是985的大学。 本科,我没有考试作弊,因为我将考试当作证明自己的一个机会。既然要证明自己,抄袭的话考得再好也不会提升自己的价值感,所以考试作弊同样完全失去了意义。 看来,预防作弊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作弊失去任何意义。 作弊的最高境界: 不作弊并不妨碍我研究作弊。读大学时虽然还想不到日后高考竟然也有林林种种的高科技作弊手段,甚至形成作弊产业,那时也没有网络爆出各种千奇百怪的作弊方式,不过我还是想到过一些有创意的作弊方式。尽管没有必要去实施,但还是给自己带来一些成就感。 最让我觉得有成就感的一个方式是利用计算器的存储功能。学工科考试时要做大量计算,因此规定要大家自己带计算器。我就在想,计算器里其实有存储功能的,那些要我们背的各种常量如果存储在计算器里的话可谓神不知鬼不觉。更进一步,如果把这些常量作些运算,比如开两遍根号再存起来,这样即使监考老师看到计算器里存了个数字,也不知道它是和考试有关的。然后自己计算时做两次平方就还原了。再进一步,把一些简短的文字用汉语拼音写出来,再把拼音转成数字,再作几次运算保存在计算器里……不知不觉应用了密码学的原理了。 如今我研究电影里的植入式广告,惊觉我本科灵感突现想到的作弊方式竟然和植入式广告有异曲同工之处。植入式广告的最高境界是将广告和电影溶为一体,哪怕告诉你这一段有广告,你都很难发觉里面植入了什么广告。作弊的最高境界是把作弊和考试溶为一体,不用偷偷地看小纸条,不用带着隐形的无线耳塞——这些一旦抓住就再也抵赖不掉。按照最高境界的做法,考试时按照要求用计算器解题时,就是作弊的过程,一点都不用偷偷摸摸。监考老师哪怕盯着你的一举一动,哪怕他告诉你在作弊,他也无法知道你哪步按键动作是作弊。哪怕监考老师知道了这种作弊手段,翻出了里面存储的常量,也可以轻松地说这是以前计算的中间结果而推脱掉,不会有人想到这个看似随机的数字经过只有你心里知道的几个运算步骤后会和哪个常量有关。这里面其实也有不少密码学的原理在里面。 写这些有没有诲淫诲盗之嫌?其实我的观点是很多东西就不该去背,而是应该在用的过程中自然记住。所以在我对所上的课有绝对的自主权后,全部开卷考试,这样就自然让很多为了记忆而作弊变得没有意义了。 不拒绝别人作弊: 本科之初,我一如从前,考试时谁要想看我的试卷,马上将试卷遮住不给看。但之后我逐步放弃了这一原则,最直接的原因是评三好学生。我们班的学生成绩都不错,成绩超过三好学生要求的人数比分到的名额多,于是每次都是全民公投决定谁是三好生。我一方面比较内向,一方面又拉不下面子去拉选票,所以尽管成绩不错,也乐于助人、参加集体活动,觉得自己道德够完美了,但每次都票数不够。那时三好生是我内心中证明自己、取得荣誉感和成就感的最重要标杆,几次落选后,终于放弃了自己的原则,谁想考试时转头看我试卷就看吧,我只坚持自己不抄别人、也不主动参与别人的作弊就行了。用Google的话来说,就是“不作恶”。 思考题: 如果我是教文科的老师,可以出如下两难的思考题给学生讨论: 1. 就事(作弊)论事: XYX的博文说自己考试作弊过,考试作弊有追究的时效吗? 从法理上看是不是以后需要诚信的事情都不能让XYX插手了? 但如果大家都作弊过,已经找不到几个没作弊的人了,该怎么办呢? ——一方面,如果XYX可以逍遥法外的话,如何警示后来人? 法理的权威如何维护? 另一方面,如果XYX从此就诚信破产再不能原谅的话,那么世上能有多少人能够存活?那些需要诚信的事情找谁来做?或许只能找那些善于伪装自己但其实更没有诚信的人来做。如果需要一个赦免机制的话,对哪些事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赦免? 谁来制定这个规则? 如果这个规则不和国外接轨,那将是国际笑话,让人看到天朝的诚信已经差到了什么样触目惊心的程度。如果和国外接轨,最终可能又是把天朝的人悉数打尽,没人可以做事情了。 XYX作弊过,以后XYX如果揭露谁谁谁作弊了,是不是就没有任何公信力了?如果某某某作弊被XYX抓了,某某某是不是只要说XYX也作过弊,就可以免除责任了?如果某某某作弊被XYX抓了,私下拿XYX也作弊过找XYX私了。XYX将陷入一个讽刺性的境地:如果坚持原则做好人的话,XYX就会变成坏人,身败名裂。如果接受小恩小惠做坏人的话,就会继续成为好人,保持好人形象,你好我好大家好。XYX该何去何从? XYX最后允许别人作弊,是情商提高了、更像正常人了、值得鼓励,还是为了私利放弃原则同流合污、需要批判? 以上问题请跳开考试作弊,从更高的角度结合当前多个社会热点来讨论。 2. 就事(博文对他人的影响)论事: XYX的小学毕业考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其实是一个教学事故。是否应该追究当时的老师的责任? 这些老师可都是认真尽职的老师,只是限于当时办学条件再碰上突然降雨导致了混乱。就像去年东莞东站列车员春运时做好事帮乘客爬窗,结果该反省为什么春运年年紧张的有关部门没事,反而是东莞东站站长书记被免职,免职的理由也是十分充足、无法辩驳的。XYX的博文如果导致好人遭殃的话,XYX是不是又犯错误了? 从更高的角度看,正直的人揭露有问题的事,经常会牵涉到本质上不错的好人。最终结果往往导致好人被处理,真正该对问题负责的人却总可以无恙。这样,正直的人还应该揭露问题吗? 就像XYX连揭露自己考试作弊,都会牵连到n年前的老师,XYX该何去何从? ——XYX对此的做法是只写对好人无害的博文,否则坚决不写。比如XYX的小学老师们早就退休了,不会有问题了。 进一步的思考题:XYX不勇于揭露社会问题,是不是不诚实、懦弱? 从道德的角度看,连高知人群都对身边各种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批评不批评透,社会的改良还有救吗? 但从现实的角度看,好人遭殃了,对深层次的问题却仍旧没有真正的推动作用,只是满足了自己的道德观,这样是不是很自私? 补充许仙同志的博文作为进一步阅读材料: 前天学生面试,有一个老师迟到了,本来这也是一件小事情,迟到5分钟。谁也不想迟到的,既然迟到了,领导说几句话,过去就好了,下次不要再迟到。可是这位先生确是在有面试的间隙不断地在问到底是几点钟开始?怎么还开会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说,下午面试结束在填表的时候还说这件事情。我彻底晕倒。 工作、生活不能太随性,但是也不必要太苛求,偶然犯点小错误也是生活增加点调味料。于是,我实在耐不住我那臭嘴,我说了他几句,想想后悔,不应该这样说同事啊。结束后,我说,这点小事,你还纠结啊,过去就过去了。他说,终归不太好,人家会想的。我说,你又没有影响整个工作的进程。到这里,我就应该闭嘴。可是我的闸门没有关住,又自以为是好为人师起来:你这个人太追求完美,太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这样子生活的太累了。这时候我还是没有关闸门,继续:你看,你小时候肯定特别漂亮,很乖的,学习成绩又好,肯定特别讨大人老师的喜欢,然后又考上一个很好的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这一路走来肯定特顺利。可是你这样太累。我真是38,13啊,跟人家又不熟,呱唧呱唧说这么多。 不过,从他身上我也想到自己该怎么教育兜兜,不能管孩子管太多,允许他调皮,允许他耍耍他的小狡猾,不要去点透他,允许他经常犯点错误。不要等到长大了连犯错误都不会,犯点小错误纠结老半天,岂不是很累? 我给许仙同志的博文留言说: 还说别人呢,你自己不也在纠结么,后悔应该早点闭嘴。 许仙回复我说:我写过就算结束了,垃圾算是倒给你了。 许仙看了我这篇博文,该取笑我了:你看,你当初还说我呢,你可是比我纠结多了。 我看了倒是有点恍然大悟。每个人都应该有犯错误的权利,如果我初中时不把考试不及格看得那么严重,也就不会犯错误了。这倒有些辩证法的味道,小错误不断,才会大错误不犯。更重要的是,人可以活得更轻松些。“吾日三醒吾身”,只适合少数圣人和少数不反省自己的凡人。对于大部分活得不轻松的好人,还是应该更人性化一点。按照上帝的观点看,人生来就有罪,即使信了上帝,也会经常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就像做父母的允许小孩犯错误一样,上帝理解人们的软弱,先认错、再得赦免就行了,这样人反而能活得更轻松。信上帝的人常说人不是靠自律、不是靠不犯错、不是靠自我反省、自我提升来得救,而是靠信而得救。不管从科学上看是如何的不科学,这种教义倒是符合心理学上的某些道理的,能给人更好的生活。这点上倒是和前面的思考题那样有很多两难的问题。 博文写完,垃圾倒完。虽然我的垃圾多了些,倒完以后还是一样干净的。
个人分类: 思考|7513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古人作弊奇观
高铁杠 2010-11-25 09:39
如果说我们惊叹现代人在考试中作弊的技巧高超,那么中国古代人考试作弊的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下文是《渤海早报》上的一则报道,可以看出作弊古已有之,且耗资巨大,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个人分类: 真人真事|36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学生被指作弊猖獗 美一大学停在华远程教育
jiangxun 2010-8-4 08:10
来源: 环球时报 据7月27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导国内有关名人学历造假一事还在发酵,美国又传来中国学生因为 作弊猖獗而遭到美国一学校处罚的消息。据美国新泽西州nj.com网站25日报导,位於新泽西哈克特斯镇的百年学院(Centenary College)已关闭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卫星学校,因为中国学生作弊情况猖獗。 报导援引百年学院副院长阿尔巴尼斯的话说,学校发现这一问题后,已中止向所有在北京、上海和 台湾学习商业管理的400名学生发放硕士学位证书。阿尔巴尼斯表示,学生们已接到学校通知,他们要么在本月底参加一次全面考试以获得学位,要么接受学校退 回的学费。目前,大部分学生选择退回1200美元至 1400美元的学费。 新泽西发行量最大的报纸The Star-Ledger称,学校文件规定,学生们在获得退款前,必须签字表示放弃起诉学校的权利,或同意不发表任何伤害百年学院名誉的讲话。 报导称,百年学院院长芭芭拉2009年上任伊始,就要求学校对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开设的项目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存在严重的作弊现象。但百年学院官员拒绝透露作弊的细节。 阿尔巴尼斯表示,学校对参与这一学习项目的中国学生的处境深表关注,但必须同时指出,学校 在检查时发现学生们普遍抄袭的证据以及其他一些问题。按通常做法,这类作弊会导致学生被开除,学校及律师一直设法通过公平和最有利於学生和学校的方式 来解决这一问题。校方还称,正在考虑撤出在中国的项目。 nj.com网站称,中国学校作弊现象长期存在,百年学院不是第一家遇到同样问题的美国 学校。近几年,数十人因为出售帮助学生考试作弊的无线耳机和手腕接收器而遭到逮捕。此外,美国在中国举办的GMAT考试也曾出现作弊现象,为此几家涉嫌卷 入传递试题和答案的网站遭到起诉。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百年学院是一所私立学校,共有3000名学生。2004年开始在中 国开办MBA课程,并向学生授予相关学位。自中国向西方大学打开大门以来,包括百年学院在内的数十所美国学校纷纷进入中国。这些学校主要向中国学生或在中 国的外国学生传授美式MBA课程。学生们交付一定学费后,可进行一到两年的学习并获得学位。 很多西方学校在中国获利颇丰。它们往往在中国城市租房子,然后通过本校教授和当地教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授课。(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尚未迟)
个人分类: 天下|295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年高考舞弊——又一次刺痛国人心灵的权力腐败
kexuepifu 2010-6-16 14:23
2010年的高考结束了,随即传来的是一系列作弊和舞弊的消息。如果依靠的是现代化手段和高技术设备,人们或许还可能循着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思路,在防作弊技术方面来一番创新,给极端缺少自有技术的中国填补一项空白,而遗憾的是许多高考弊案所依靠的,恰恰是最原始的顾用枪手冒名顶替,而且已经形成了猖狂到公开叫卖的生意链条。什么人顾得起?有权有钱者。什么人能替考?学习拔尖会考试的穷小子。什么人干得成?相关环节上的掌权者。官方不是早就制定了反腐败法吗?不是据说通过大规模的X讲、X个代表等教育活动取得了重大成果吗?为什么斯大林所称的特殊材料制成的先进份子们,一涉及到个人利益,一见了钱就由正1突变为负100了呢?他们为何敢于那么猖狂无忌呢?其实,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他们的权力是上级赏赐的,而不是人民给予的,因而在中国官方用语中几乎无处不在的定语人民屁都不值。这件又一次刺痛国人心灵的权力腐败记录让我们有理由呼吁:经济长、政治短的改革也应该改革了! 附: 高考枪手调查 :超清华北大分数线最高可拿7万元 http://www.sina.com.cn 2010 年 06 月 16 日 07:12 大众网 - 齐鲁晚报 这是一个关于高考舞弊的新警告,这是一个长达七个月的记者暗访,这是一个似乎能够打通各个环节、组织严密的舞弊犯罪集团。 考上北大、清华,枪手可以得七万,多年操作从未失手。北京,一个涉嫌跨省组织的替考团伙浮出水面。 要当枪手,先得测试达标 和屡屡以身试法手段不断翻新的考场内作弊不同,面对今年的高考,有媒体记者在北京做了一个长达七个月的暗访,给全社会发出了另外一个高考舞弊的警告。 一个枪手的高考分数如果超过他所替考省份的重点录取线,可以得到 2.5万元的报酬,如果超过了清华、北大的分数线,他最高可以拿到七万元。 和以往枪手冒险替考不同,对于那些有意向的枪手,舞弊集团首先要对他们进行摸底测试,整个摸底测试要进行三次,只有测试达标,枪手才有资格替考。 事实上,舞弊集团为枪手的安排非常严密,去外地替考,必要时可以安排飞机,如果需要请假,还可以安排医院为替考枪手开具急诊病历,而最重要的,也是和以往枪手需要冒险替考不同的是,舞弊集团可以为他们办理所有必需的考试证件,枪手所要做的只是考试。 只服务高端,低端的根本不接 在北京,舞弊集团从重点高校中寻找大一、大二学生充当枪手,经过多次测试,达到枪手标准后,再由专人带队,到外省进行高考替考。 舞弊集团主要服务领导的孩子,有钱人的孩子,并且他们明确表示,就是做高端的,低端的根本就不接。 在记者的此番暗访中,有替考学生问,主考官手上拿着的单子,上面的相片是谁?枪手组织者回答,那个相片是你的。 一场高考要涉及教育、招生、公安、学校等多个部门,一场高考也要涉及很多年轻人的前途和命运,所以,高考也设计了很多监控的环节,体检、报名、准考证、身份证、学生档案、电子档案等等。一个替考犯罪集团到底有多大的能量,能够突破这些严密的环节,最终完成替考。 这个舞弊集团手里拥有的不是什么高科技的设备,而是能够打通各个环节的能力与手段。谁在付大价钱雇用枪手,谁在帮助这些枪手获得进入考场的证件,一切还有待有关部门的调查。 没有一系列的人运作,不可能办到 从组织枪手到培训测试,再到完成替考,记者七个月暗访调查,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有评论就指出,根据一般的认知和常识,如果没有既能一掷千金又能手眼通天的家长配合,如果没有教育、公安等部门 内部人的一路绿灯,要想进行这样规模、程度的高考替考,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记者暗访过程中,舞弊集团组织替考的徐老师,他给替考的枪手说, 到了考场上,有任何人问什么问题的话,你只要说,徐老师让我来的,就不会有人再问你问题了,也不敢有人再问你问题了。 这种直接的替考形式,在手段和形式上是非常低级的、原始的,但这种低级的、原始的在今天各级政府越来越强调高考纪律、打击高考舞弊的情况下,它还有市场,而且可以形成一个以一个地方为中心,辐射到很多点的市场,如果没有一系列的人在这里面运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梓称,其实监考老师如果能够真正地去核对一下的话,都可以发现,所以作弊背后一定是有一种监管的权力参与到其中,这种情形其实本质上是高考中的某种腐败。因为本质它就是金钱、权力和考试规则之间的较量。 (据中央电视台)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15 次阅读|4 个评论
有感于“防考生作弊,高考安检就像上飞机”
wangxh 2010-6-8 08:25
昨、今两天是中国人特有的高考节,全家老少齐动员、齐上阵,抢租旅店、包租的士,考场周围交通警察维持秩序 ...... 煞是热闹啊! 围绕 高考事件 ,除了第一关键词 高考 外,第二个关键词就是 作弊 。遥想当年高考,竞争是何等惨烈,但没有像今天这样 防考生作弊,安检就像上飞机 ! 何等惨烈,请看:山东那些年由于考生太多,录取人数太少,不得不进行 高考初选 相当于预赛,就是这样最后的录取率也不到5%呀!父母虽然重视,但没有像现在这样不堪入目父母已经不是父母,而是三孙子!。 那个时候也有监考,但不是像今天这样森严壁垒、戒备森严!估计用不了几年荷枪实弹站岗/巡逻会列入议事日程。这可是教育部门呀,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部门都这样了 ......(真是不敢往下想呀!)
个人分类: 社会|3926 次阅读|1 个评论
常见的考试作弊方法
yaoronggui 2010-6-5 08:51
考风影响学风,如果考风不好,学风就会差。作为高中教师的我,经常要监考(因为学校实行月考制度),一个老师要监好 38 位学生的考,前提必须知道学生常见的考试作弊方法,做到对考试作弊方法胸有成竹,才能好好对付想作弊的学生。下面我将常见的考试作弊方法分为两大类:考场内的作弊和考场外的作弊。 考场内的作弊 考场内的作弊,指通过在考场内的各种资源来作弊,有如下方式: 第一:打手势 。通过在考场内给周围的同学打手势,这是最简单的作弊手段,但传输的信息量少,小学生一般是用这种作弊手段。由于证据不足,一般教师不好判学生作弊,因为判学生作弊,要有证据,还要通过巡考人员核查批准。 第二:传纸条 。小学生也经常用这种作弊手段,但在高中生偶尔也会出现这种作弊手段。这种作弊危险性大,很容易被抓住证据。 第三:夹带 。就是考前将考试的公式、方程式等要背要记的资料抄在一张纸上或带存储工具进考场,然后考试的时候拿出来翻看,高中生偶尔也会用这种作弊手段,大学生和研究生经常用这种手段作弊,将资料缩小成很小,弄成一本小字典似的方便携带,放在手掌里面,俗称 一切尽在掌(手掌)握中。 由于现行高中考试考场安排是按成绩来排考场和座位,所以通过考场内作弊获得的答案一般答案准确率低(因为都是成绩差不多的)。 考场外的作弊 考场外的作弊,指通过外界获取答案来作弊,有如下方式: 第一:学生通过手机发答案 。因为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有手机,所以这也方便了学生作弊,尤其是英语,有 115 分的选择题,答案很容易发,而且很多人都是群发,为此我们学校专门买了屏蔽仪来屏蔽手机信号。高考由于是重大考试,学校会对整个考场进行信号屏蔽。虽然屏蔽,但研究生考试等重大考试还是有人可以作弊,那是通过大功率的设备来发送答案。我曾读研究生期间听我同室的人说过,当时我同室还叫我去帮忙呼叫答案,现在有点后悔没有去看一下这种设备。 第二: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答案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基本上所有的试题都能找到现成的答案,只要在百度里搜索几个关键字就出来了答案。而且这些人会分工合作,找到答案后发到 QQ 群里来分享。这种作弊覆盖面广。针对这种情况,应该要求学生不允许把手放在桌子下面,一律放在桌子上面。 上面这两种考场外的作弊手段在高中非常常见。 本人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其他朋友指出其他更新的作弊手段,以防范于未然。
个人分类: 教育管理|1785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业英语考试引发的思考
hjf306 2010-5-1 11:59
昨天下午两点半,专业英语(科技英语)考试。考前两天的课上才通知的。虽然复习时间不多略显急迫,但想到五一将至,不如在节前考完,好能尽情放松。 考试内容为十个句子和两个段落的英译汉翻译。老师则提供了七十几道题目,其中有九个句子和一个段落为考试内容,如此说来只要背下所有题目,考试自然不成问题。只是同学无不抱怨题目太多,难以背诵。任何学科的知识都需要一定的积累和练习后方能牢固掌握,短期内根本难以真正掌握。为了应对如此仓促的考试,大部分考生只能选择强背了。研究生的考试仍逃不出这一局限,到底是谁造成的呢?种种无奈,一言难尽。 所幸,自己的英语水平尚可,且对其也多少有些兴趣。读研后对待英语的态度还算端正,无论是普通英语还是专业英语,几乎都很少逃课,老老实实地坐在前排,抱着平和的心态专心听讲(可能是过了六级,没有直接的压力吧)。只要记住某些专有名词,把握住科技英语独特的表达句式,多看几遍材料,考试应该不成问题。因此,也就没考虑过小抄。 然而,那天中午无意间看到同学们拿着一份浓缩版材料,五六页的篇幅被哪个有心人精心制成一页,并且一分为二,乃至更多,方便携带和查阅。还有同学更是在手机上大作文章。将文档储存为文本格式,然后由专用手机软件打开,方便全屏浏览。部分智能手机更是具有搜索功能,只需输入几个单词,即可快速定位到所对应的题目中。无不佩服同学们的聪明才智,看来研究生果然是不同凡响,极具创新性。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看着同学们个个万事俱备成竹在胸,自己反倒担心起来。 原本的自信也不知不觉消失了。无论自己理解得多透彻,总是不如对原文的复制。众人皆醉,清醒反倒显得另类。一番挣扎之后,还是选择了随波逐流。趁着午休时间赶紧去复印了一份浓缩版材料,而且把材料直接发在 QQ 空间上,需要时上网一查即可。若有意外,轻轻一按,不留下蛛丝马迹。真是佩服自己的技高一筹,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 由于专业英语并非学校统考,而是学院考试,所以监考也没有那般严格。想不到监考的竟是我的两个师兄。老师也就开考时来了会,强调了一点:一定不能放空白。其实这点谁人不知。开考试时还有些忐忑,掖掖藏藏的似乎做贼一般。到后来也就慢慢放开了,环顾四周,无不如此。师兄毕竟也是过来人,怎么为难我们呢?整份卷子无非就最后一个段落没有参考译文,需要自己翻译,也因此花了点时间。做完后提前交卷,走出考场时发现大部分考生还在挣扎。 其实那天中午,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以自己的水平何须如此,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驱使着我去作弊呢?恐怕不只是道德的问题。我想应该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待: 1、 心理暗示。早在考前就问过师兄师姐,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一样可以带小抄进去。无意间就给了自己这样的一个心理暗示:之前的师兄师姐都是这么过来的,可见小抄的合理性。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潜规则吧。于是乎,一切都习以为常了,只要不过分张扬即可。 2、 从众心理。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之前看过一篇描述从众心理的文章,文章认为从众心理与人类的早期生活有关。当时人类劳动力低下,很多活动都得通过群体合作才能完成,如捕捉猎物。若不跟随多数人的方向,可能连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满足不了。其实简单说就是人是有社会性的,社会性就是群性,所以人会从众。 3、 博弈。譬如占道现象。原本宽敞的一条道路,然后某个人先吃螃蟹了,其余的人就会想,既然他都占了,也没有人来管,为什么我不占呢,不占白不占。于是便有了第二个、第三个最后的情况便是道路堵塞,交通拥挤。大家都深受其苦,但就是没人愿意退出,总是期待着对方。应该也可以用博弈的角度去理解集体作弊的现象。至于博弈的理论,本人水平有限,无法详细阐释。还望各位博友多多指点。 4、 自组织系统。一个系统在对外界发生事件的响应中,有自组织能力者,称之为自组织系统。自组织系统能从无组织的混乱状态中自动产生,并且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秩序。目前整个宇宙的存在都是基于自组织系统。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作为宇宙中的一个系统,自然也要遵循自组织系统的规则。人类系统中的每个变量人,也都是相互耦合互为因果,相互联系的。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大家都会选择作弊了,因为刚开始的出头鸟带动了其他人的改变,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系统形成了稳定的状态集体作弊。 5、 教育体制。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恐怕不是一篇文章可以解释清楚的。也算是一个比较直接的因素吧。如果没有学分的要求,恐怕对分数也不会如此在意。当然,问题也没有这么简单。 6、 个体因素。虽然自组织系统的自组织性使得系统中的变量朝着共同的方向发展。但仍会存在个别变量,由于其自身具有超强的稳定性,因此可能不会受整个系统的影响。譬如,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就是典型的例子。换句话说,如果我有足够的信心和稳定性,可能就不会为了作弊而挣扎和妥协了。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英语水平,因为没什么可以炫耀的,水平十分有限。更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技高一筹,无论怎么说,作弊都不是光彩的事情。只是出于个人对这件事情的一点思考,并希望能和各位博友讨论讨论。道德的力量有时候是很薄弱的,不能指望只依靠它来约束一切。圣人贤人也许存在,但毕竟是凤毛麟角。再说,影响一件事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并非简单的单输入单输出。 希望各位博友能不吝赐教,但愿能有更广更深入的认识。
个人分类: 我思我在|375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可悲的大学生创业
longfo 2010-4-29 13:37
创业计划竞赛近几年风靡高校,不少优秀的大学生创业团队都是从这些大赛中脱颖 而出,最后成功开始创业。昨天,浙江工业大学举办了一场校园创业计划大赛的公开答 辩。   被围挤得水泄不通的大礼堂,足以证明大学生对创业的热情。学生的创意和展示的 创业前景,也让人耳目一新。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学生的创业计划缺乏原始创 新,尤其对财务、销售、管理等知识的缺乏,让创业计划书与真实的创业环境显得格 格不入。   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创业大忌   昨天,学生们现场展示的创业项目很吸引人,有从光学传感就可以测得人体血糖高 低的血糖测试仪,有帮助弱视儿童进行视觉训练的智能化软件,有可以用电分解技术生 产的高效农药,还有可以直接把尿液、煤渣等混合液体净化为纯净水的抽水泵但在 评委眼里,一些项目并没那么光鲜夺目。   不少学生拿来参赛的项目都是老师的研发成果,专利申报人还是学校。真正来自 学生原创的科研和项目太少了。而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是学生创业中的大忌。评委 之一安德维网络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羽这样评价学生的创业计划。   理想创业成功率低   自信满满地宣称项目能在两三年内有回报,这在许多大学生创业策划书中表的决心 ,浙江建工集团总经理高兴夫却不以为然:事实上,一家刚刚创业的公司要在头一两 年内赢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高兴夫说,按照有些学生团队制定的财务计划,连员工福利的五金都没算进去,还 有些对国家最新的税收政策都不了解。其中的原因在于目前大学生创业过于理想化,不 贴近市场,缺乏市场经验,导致创业计划项目脱离实际。比如不少参赛学生都说自己 的团队非常好,大家一定能同甘共苦,所以事先也不用明确的股权机制,但事实是不少 创业者往往就是因为团队出现问题,最终导致项目破产。   现场的评委还提醒有意于创业的大学生,现在各类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刺激大家参与 进来,但一些学生为比赛而设计创业,产生了不少应试型的创业计划,对企业真正的市 场价值考虑太少了。而创业大赛真正的目的是想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涌现出更多优秀 的大学生创业者。 转自: http://bbs.fudan.edu.cn/bbs/con?bid=123f=29202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帮人帮到底
liuxiaod 2010-4-24 22:56
小周有一个习惯,每次考试的时候先不在试卷上写自己的名字,考完以后再写,写上名字就交卷,从小学到研究生一直都是这样。 这次考统计物理,小周用一个小时就做完了,这个时候老师出去上厕所,前面的同学乘机问小周最后一个题怎么做,小周提示用泊松分布,过了一会儿,这位同学还是没有明白,要借小周的卷子看一看,小周碍着面子不好回绝,就把卷子递给同学,这个同学把自己的卷子换过来,免得小周桌子上什么都没有。 小周接过卷子一看,敢情这位老兄一个字也没写,这个学期这位老兄一直在忙着谈恋爱,追女朋友,小周大呼上当,这要把卷子抄一遍,也要很长时间呀,糟糕的是老师回来了,没有办法再交换卷子了,小舟只好在白卷上重新再做一遍。 从那以后,小周改了习惯,每次考试都先把名字写在卷子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23 次阅读|2 个评论
‘武书连’类人失业,中国科技更有希望
lin602 2010-4-5 21:17
讨论中国的科研不出重大研究成果,没有出现世界级的科学大师,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中国的科研评价体制问题。 以武书连为代表的几套大学评估体系搞的大学排名,将中国的科研催化成了速成。比那个学校发表文章多,申请项目多,经费多,院士多,长江学者多等。为了应付排名,许多学校的许多教授都有硬指标,每年要发表多少文章,要多少项目经费,多少专利,SCI影响因子。前几天听说,一位博导要求他的博士生有8篇国外SCI文章才能答辩。有的教授课题组,年发表SCI论文一百多篇,你想想是什么概念,一个人有多少精力,有多少思想,有多少点子。这些东西不是不要,但目前的要求合适吗?每年发表多篇文章,你想想看,许多重大成果都是长时间研究成功的。将陈景润、王选、袁隆平等人成名前多少年发表的文章数、专利数甚至科研经费可以统计一下,看看与今天的教授们比一下如何?他们如果象今天这样疲于奔命,赶着发表文章申请项目,可能他们的成名也是非常困难的。陈景润式的人物,在今天的高校是肯定吃不开甚至要下岗的。下岗了,吃饭都有问题了,还有后来的重大成果? 武书连式的人物,如果没有多少市场,影响不大,可能还要有更好的作用。还要说明一点,武书连类的人,不单单武书连一个人或几个排名的课题组,包括许多管理人员。 中国大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泡沫,有利于合并学校,催生了浮躁。不利于大师的出现,不利于重大成果的产生。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05 次阅读|5 个评论
考试(5):假如考试作弊者销毁“罪证”怎么办?
wangxh 2010-1-7 21:17
看着现在的学生一天天胆大包天起来,想着高等学校的教育环境一天天恶化,有些事儿还真不敢多想。不过关于考试监考的事情,现阶段是无法避免的事儿,该交流还得交流交流。 鄙人最不愿意监考,不是因为忙得不可开交【高校里任何人说忙得没时间监考都是扯淡!】,更不是懒惰, 而是因为怕看到作弊者非常为难 学生们根本不把作弊当成羞耻之行为。就像贪官贪钱、教授学术论文作假、买卖假冒伪劣商品一样司空见惯、稀松平常,被揭穿之后,根本没有羞愧之感,甚至有的人还沾沾自喜。 鄙人监考,每次都发现作弊者,或有作弊动机者,或作弊未遂者。以防微杜渐作指导,发现之后,先是暗示毕竟学生是成人,让其他同学知道被警告不太好,有时还会使问题更复杂或使矛盾激化;其次警告,当然也得注意影响,学生自己可能不在乎脸面,当教师的可不能不顾及。采用的方式一般是拍拍肩膀,当然是男学生啦。在考试监考的节骨眼上,男老师谁敢拍女生的肩膀?不过我们学校很是人性化,一般安排男老师和女老师搭配;第三是制止。鄙人采取的办法是 在有作弊动机者附近立足,以断绝其妄想 。 这种方式有时也会带来尴尬,有一次采取这种方式后,交上试卷后,那个学生就对我大呼小叫:老师你这样不公平!肯定不是我一个人想抄,你总站在我这里,别人可以抄,而我抄不到,你说这公平吗?当时,看着学生气势汹汹的样子,听他说着既幼稚又天真又实在的话,真想笑出来。还有的学生会发出强烈的无声的反抗率东西,弄出许多噪音老太太抹胭粉就是给监考老师点颜色瞧瞧。 其实学校的制度非常严厉,为什么有的学生就敢以身试法呢?只要是考试作弊被抓,学位证即可没有,无论以后如何努力都无济于事,除非像见义勇为之类的壮举,能够给学校赢得很大的荣誉。正因为如此,监考老师认定学生作弊时是慎之又慎这可以称之为监考潜规则。学位证可能真的没有什么大用处,但是处理不当会影响学生今后许多重要的事情。鄙人平时上课要求学生虽然非常严酷,但考试监考一旦发现作弊成为事实者,都是没收试卷走人了事儿,从来没有上交教务部门。这样即使不及格还可以有补考的机会;即使没有补考的机会,还可以重修,但不会影响学生的前程学生嘛,还是应该给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嘛。 监考老师都是奔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灵活机动地去执行监考指令的,可是学生可不一定都信守潜规则。因为毕竟是学生嘛,人虽然长大了,但性格绝对没有成熟,失去理智做出傻事儿是完全可能的。假如,仅仅是假如, 某个学生作弊了,被两位监考老师发现,证据就是 具有考试内容的纸条 。但是由于监考老师的一时疏忽,被这个学生抢回去 销毁 了 吃到肚子里 然后就来个死不承认,大家说说,这该怎么办呢?
个人分类: 教之道|3530 次阅读|2 个评论
考试(1):如何防止学生考试作弊?
wangxh 2009-12-5 17:55
快到期末了,课程基本结束了,上课的问题也不需要继续讨论了。下面讨论一下考试与作弊问题。真愁啊,考试可以讨论,还有讨论作弊的? 是啊,中国特色嘛!官员有政治、经济腐败,搞科研有学术腐败,经商的有偷税漏税,踢球的有假球,炒股的有操控,......就连演个以娱乐为目的的影视剧都有潜规则呢,那学生考试作弊就成为现今中国社会非常正常的现象了。这一段吗,就相当于说明学生考试为什么作弊吧! 【 先声明,这里不讲以盈利为目的的作弊公司考试黑社会 】 某班同学正在为考试诚信宣誓呢,看看支字,能明白一切!(图片来自网络,出处不便贴出来) 作弊形式与条件: 1.小抄是复印机缩印出来的,字体比小8号还小,花眼的教师根本看不清; 2.邻居别看现在的孩子都很自我为中心,考试的时候非常团结有爱,互相帮助,雷锋精神大发扬; 3.隐藏部位藏在口袋里已经是清朝的事儿了,做成手镯是比较用心的高智者。当然,女学生有更毒的防止男老师监考的招数,这里就不透露个人隐私了; 4.作弊内容只要知道考试内容,就一定会出现作弊者; 5. 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负责任 睁一眼闭一眼,使作弊者有恃无恐、愈演愈烈。 防止作弊的方法: 考试的时候也是教育的时候,不要以为考试过程中不能教育学生们。 1.根本不告诉学生考题与标准答案,请注意,鄙人这里说的不是考试范围,对于能够基本掌握课程主要内容的学生来说,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判断老师出什么题目、本课程应该掌握哪些主要内容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儿。鄙人从来都是这样,虽然90分以上不一定每次都有,但85分以上还是没问题的;当然20%左右的学生天生就是补考的材料,这也是2.5流的真实写照。 2.严格监考纪律要知道,监考敷衍、心不在焉就是对学校不负责任,就是对教师不负责任,就是对社会不负责任,就是对学生家长不负责任,最主要是 对学生和国家不负责任 请不要忘记撒谎的孩子被狼吃的故事。谁打算作弊他一定会 告诉 你的,学生时期作过弊的教师就不用说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嘛;没作过弊的请听好: 坐卧不安 的那个小子或丫头肯定有问题,经常与你 对眼神的 那个小子或丫头肯定有问题(千万不要因为学生会在这个时候喜欢某位老师,错了,这个时候他们根本顾不上那个!);最好的办法就是 不要让学生掌握你的运动轨迹 (我们学校要求监考不能相对静止) ,别看平时脑袋可能不好用,考试时找机会瞟上一眼能写上一大片【鄙人曾经想过能否用此方法促进学习,考10次试,每次30分钟,中间可以瞟1分钟,O(_)O哈!估计效果会很不错,但这么不靠谱的考试方式估计教务处不会允许的】 别看鄙人好像挺有经验的,但是监考很少。因为我们学校规定监考是给钱监考费的,每次都让给别人去得。不是清高不想得钱儿,而是只要一监考,肯定抓出n多个小抄上交,学生完了,没有学位证了;不上交,就鄙人这样的,又觉得愧对祖先......好了,先抖搂这点儿,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讨论或贡献绝活儿,目的只有一个不是难为学生们,而是让他们得到更多的东西! 陈儒军 兄的招儿: 把题出活就不怕抄了 【很好!但也存在两个问题:(1)参考答案没法写,采分点没法写教务科的年青人根本不相信教授们能教好学生、考好试、判好卷,除非白纸黑字打印出来;(2)那不及格的可就不是20%,而是80%喽!】 唐常杰 兄的招儿 :(1)开卷考试;(2)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题目;(3)如果有选择填空,最好有ABCD被轮换的几种试卷;(4)带个相机作核威慑,照下考生座位分布、特殊动作;(5)把作弊制止预想做还未做的时候 。【只评论一下第(4)招儿:估计光顾照相了,忘了监考喽!另外这招儿有些那个...】
个人分类: 教之道|11647 次阅读|5 个评论
高考制度是不容破坏的--可怜中国底层的老百姓吧
lin602 2009-11-20 17:57
在中国,只有高考的公平目前基本上还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而且只能是基本上。 曾记得三十年前,推荐工农兵大学生,刚开始一、二年还有点正事,到后来,就拼家庭里父母的官大与资源吧。那里有公平二字呢。让我想起了工农兵学员的推荐,让我想起了官员们的权利,让我想起了老百姓们的可怜。 现在北大又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想想,如果推荐一个二个大学生还能够说得过去,如果各个高校都可以让学校校长推荐,推荐人数多了,这些中学校长是生活在真空里吗?他有没有孩子,有没有老婆,有没有家庭,有没有亲戚,有没有同学?现在高考加分,有几个是普通百姓们的孩子呢?我见到某高校保送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基本上都是有权官员们的子弟。 我是七七级的,我曾经绝望过,那是我1974年中学毕业时。那时候我认为,大学对我是绝对没有希望的。因为我家没有权势,没有官位,只是普通百姓。感谢邓小平,他恢复了高考制度,让我能够上大学。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子弟们的上大学,让那些已经排到多少年后有家庭背景的工农兵学员们(预备工农兵学员们)上不了大学了。这种高考制度三十年来,我认为是基本公平的。要知道,我们这些七七年上大学的人,都是当时重点中学学习非常好的呀。而当时推荐上大学的人,学习成绩中下等都算不上。可他们有当官员的父母亲呀。 以前的状元都是要经过皇帝殿试的,皇帝都害怕考试不公平,以前这种考试作弊都是要做牢杀头的哟。即使杀头都有人敢作弊。 可怜中国的老百姓吧,只有高考,才让他们能够有出头的可能。
个人分类: 未分类|2623 次阅读|4 个评论
研究生找人替考被学校开除,他将母校告了
lin602 2009-8-22 18:18
杭州师大一研究生考试作弊被开除后将学校告上法庭(见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8/222520.shtm ) 这种处分重不重?应该不应该开除? 许多不好事情的出现主要是是非模糊,执行可这样可那样造成的后果。当一个国家或民族,经常是非模糊的时候,其正义就会受到折扣。 找人替考已经是非常严重的了,还不是瞄一下别人的考卷,或偷看一下书。这样的研究生培养出来也是比较差的,在这种情况下,还将自己的母校告了,如果这样的研究生到你单位应聘,你敢要吗? 按照他的逻辑,如果他在你公司工作,他不正当地搞你公司的钱到自己腰包,你处分或开除他,他还要告你呢。嘿嘿。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65 次阅读|0 个评论
零容忍治下的文景盛世
dilingjun 2009-5-12 11:10
中国两千年历史上,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皇帝不多。但能够笃功务实、兴国安邦,拯世济民,推动历史进步的帝王还是永垂青史,被人们世代铭记的。 例如,西汉初年,经济萧条,民不聊生,一片荒凉。汉高祖后的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灭的教训,采取无为而治,清静守法,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依法治国,废止诽谤妖言之罪,听取不同的意见;重视以德化民,提倡节俭,注重发展生产。 因而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史称 文景之治。这一时期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 文景之治之所以成为封建社会的盛世,除两位皇帝知人善任,虚心纳谏,节俭敦朴,严于律己,励精图治的人格魅力外,他们还都是天子与天下人共同守法,从不把君主个人意志加于法律之上的榜样。然而,在翻阅史记中还发现,汉文帝的吏治也是相当严苛的,在录用官员时把是否诚实作为一项最基本的品格要求,不仅是零容忍,而且还是一票否决制。对于犯贪贿罪的官员,则世代为奴再不能做官。对于有过弄虚作假现象,虚报产值,隐匿罪过,欺上瞒下,粉饰太平的官员一旦发现,不但不予重用,还可能危机到项上人头!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云中太守魏尚守边杀敌甚众,立下汗马功劳,但在后来因报功文书中所斩杀敌人数与实际不符,多报了六颗脑袋,便被削爵查办,罚做苦工...。 汉文帝也太有点斤斤计较了吧,不就是多报了六颗人头嘛,让人数这么一大堆人脑袋,多几个少几个算啥嘛!也许是点数的人一时疏忽,忙中出错。这比把贪官报成劳模,把科盲上报成专家,把豆腐渣报成样板,把亏损说成赢利,,把危机四伏说成形势大好,又算得了什么呢?但是也许就是这样的重罚以及对诚信的认真和苛刻,才有政治比较清白的文景之治!!!所以,作弊者重罚,对国家官员的治理并非鸡毛蒜皮之小题大做。 纵容作弊就是惩罚诚实,如果对这些靠浮夸、吹牛和作假的官员们不采取制裁措施,那么,上行下效,我们的国家就会成为一个谎言国,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情景呵!一个官员敢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上弄虚作假,起码个人品格无疑是低下的,对这种人姑息纵容,无异于养虎为患,是对社会良心的挑战。提倡清白政治,就是把作弊作为历史污点对待,这样对大众才会有劝诫作用,才能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 这些年,官员的假政绩,假数字,假文凭,假学位,假年龄,假职称..,对社会生活底线肆无忌惮的突破,到头来必然要受到报应。近些年来我们社会生活中一系列紊乱现象的发生,就是这种惩罚的开始。 列宁曾尖锐地指出:吹牛撒谎是道义上的灭亡,它势必引向政治上的灭亡。讲真话,是官场抵御腐败的基础防线,也是保持政治清明的底线。撒谎,要付出惨痛代价,只有不饶恕任何官员的撒谎行为,才能威慑、教育官员不说假话。 试想,当造假者财源滚滚而来而成为百万富翁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当官员们因为造假而升了官并且面对人民质疑的目光而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时候,谁还有能力拯救这个造假的民族;谁还能让老百姓指望着现代盛世的再现呢?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2576 次阅读|2 个评论
作弊与学术造假绝非儿戏
hhanb 2009-2-24 10:20
作弊与学术造假绝非儿戏 目前有一股逆流甚嚣尘上,它就是视作弊为儿戏,以枪手为荣耀。尽管众多的人都认为,那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可是它很管用,可以用来换取学位,证书,甚至金钱和地位。这就是这股逆流甚嚣尘上的原因。早在去年的 1 月 21 日,端木先生就在《中国青年报》上载文没有一流的学术道德,就没有一流的大学,文章指出,作弊已经达到了泛滥成灾的程度,据一位名牌大学的在校生说:我在某大学一年,发现几乎已经没有哪个同学还认为考试作弊是一种可耻的事情抄袭在这所名牌大学更是家常便饭。当然,对于这种极为丑陋的行为,端木先生怒斥它是对学术的玷污,如果一所大学任其发展下去,那它永远也别想进入世界一流名校的行列。 这不,就在此前 2002 年 4 月 1 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所著名高校一位有着 43 年教龄的老先生写给学校有关方面的公开信,反映学生考试成绩下降的问题。先生耿耿于怀的是:学生学习成绩的稳步下降与学校水平上升为一流是格格不入的事。难道我们会下滑成世界一流吗? 其实学生成绩下滑,只是问题的表象。问题的本质在于,有些学生根本无心学业,而是挖空心事地走旁门歪道。不是在考场上做手脚,就是在考场外与监考老师进行公关较量,正如先生在附言中所说的那样:现在想用功读书的学生在减少,而想争分的风气却在见张,行呀,想争分拿出你的真本事来,没有什么说的,可是遗憾的是,有些人居然想尽了各种不正当的办法(可否称之为广义的作弊),来换取高分。就连今年高考,严密防范的情况下,山东仍然发现群体作弊现象,这在高考制度恢复的初期是绝无仅有的。 问题的严重性还不至于此,考试作弊有向全社会蔓延的态势,不仅在校园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考试作弊现象,就连社会上的各类考试其作弊的方式也是名目繁多,否则就不会有动用保安做监考官,就不会有高薪枪手走俏等之类荒唐可笑之事,乃至于学术造价现象已经蔓延到院士周边,这就不得不让人警惕,长此下去,就会危及国家道德诚信体系的建设,乃至危及到国家安全。 5 月 7 日,美国执法部门逮捕了 58 名在托福考试中作弊的外国留学生。当我最初看到这则报道时,并没有太在意,因为作弊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了。可是接下来事态的发展,却使我为之一惊,美国司法部官员在声明中说,在托福考试中作弊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按照美国有关法律规定,如果指控成立,这些作弊者将面临最高 5 年监禁和 25 万美元的罚款的处罚。 美国人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只不过我们从来不这样看问题而已。美国人的逻辑是这样的:在托福考试中作弊的人,一定是不诚实的人,而不诚实的人一定不允许进入美国。如果他们已经在美国了,那就把他们关起来。这是一位学法律出身的专家的原话。 2007 年 3 月,一则公告在素有南方哈佛之称的杜克大学富卡 (Fuqua) 商学院网站上宣布,该校 38 名 2007-2008 届 MBA 学生因涉嫌串通考试作业舞弊, 向任课 教授提供虚假信息和不诚实行为,触及学校法规,将面临严厉的处罚。 4 月底,杜克大学商学院宣布历时两个月的调查及处理结果: 9 名学生被开除, 15 名学生停学 1 年, 10 名学生课程学分为零。这是富卡商学院建立 30 余年以来最大的丑闻,也是北美商学院十年来绝无仅有的重大学生舞弊案件。 令人震惊的是,在处罚最严厉的 9 名学生当中,有 8 人来自中国,在总共涉案的 38 人中有 28 人是中国留学生。 最近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又发生了类似事件, 50 名中国留学生因造假被校方开除,尽管消息来源说,造假材料主要为留学中介所为,但申请者的默许就是共同造假。 作弊还有一个危害就是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一个人埋头苦干,一个人却不劳而获,这公平吗?由此必然导致竞争秩序的混乱。 最后我想说得是,这件事也许该给国人敲响警钟了:让我们齐声讨伐作弊、喊打枪手,奋力荡涤这股污浊的逆流,还校园以清洁,还社会以诚信。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04 次阅读|1 个评论
考试作弊漫谈
Bobby 2009-1-9 12:03
时值考试之际,乱谈一下考试作弊的话题聊以充数。 一、古时作弊 作弊与科举考试同行。自从隋朝首次设立科举制度以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继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之后的又一文官选拔制度。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巨大诱惑之下,科场上徇私舞弊的情况在隋唐时期就已相当严重。有权的托请,有钱的行贿,那没些没钱没势的怎么办呢?那就只有请枪手冒名顶替,所谓伪立符告者、接承他名者、远人无亲而买保者、试判之日求人代作者等,或者挟藏入试,谓之书策,干些身藏夹带的勾当。种种作弊现象不可悉数,在科场考试中相当普遍。 下面两图是 2005 年 9 月 28 日 天津发现一套完整清朝考试作弊工具。 19 岁的天津青年郝笛收藏到一套完整的清朝道光年间考试作弊工具。这套作弊工具共 9 卷本,均长 4.5 厘米 ,宽 3.8 厘米 ,厚 0.5 厘米 。每卷本内约有 10 余篇文章,共 10 多万字,并配有一双可藏匿卷本于鞋内底层的加厚底男布鞋。让人称奇的是卷本内文字约有 1 毫米 见方,通过牛角刻版印刷而成,可见当时作弊手段高超,并形成规模。 火柴盒大小的作弊卷本(新华社记者刘海峰 摄) 藏匿于鞋内底层的作弊卷本(新华社记者刘海峰 摄) 作弊专用的《大题文府》(网上图片,来源不详) - 下图是清朝考生两本作弊古书。 2009 年 1 月 6 日 下午 ,泰州市民 陈 先生将其珍藏多年的两册袖珍古书公布于世,其中一册礼经只有 4.5 厘米 5.5 厘米 大小,比南京出现过的最袖珍古书还小了一半。专家介绍,这种让人看了很吃力的书,原是古时考生为走捷径作弊所用。让人感到好笑的是,书的内页却提醒人勿带入场,专家认为该提示分明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泰州海陵区 陈 先生的家,只见他小心翼翼地从裹了好几层的包装中,拿出一只小塑料袋,然后从塑料袋中取出两本袖珍奇书。经过测量 , 其中一本尺寸为 4.5 厘米 5.5 厘米 ;另一本为 5 厘米 8.5 厘米 。两本书的扉页印有光绪辛卯仲春精校重订的字样,表明它们已经 100 多岁了。翻开内页,记者看到前者为《五经》中的《礼经》;后者为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在内的《四书》,其中细如发丝的字迹,让人看得非常吃力,不一会儿记者就觉得眼睛十分难受。 陈 先生告诉记者,他爱好收藏,尤其喜欢古书,这两本书是他多年前在安徽农村意外淘来的,一直当成宝贝珍藏。泰州市博物馆考古部的一位专家,在仔细研究这两本古书后肯定地表示,两本书是古时考生作弊所用,既可以事先把它们藏在鞋后跟内,也可以扎在头发里带入考场。让人不解的是,记者在该书内页却发现了舟车便览,勿带入场的提醒。该专家认为,该提示分明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因为这么小字的书,在舟车上是根本无法阅读的,但这是校订该书商家玩的一种伎俩,该专家还表示,据他所知,在南京出现过的最袖珍作弊古书为 8 厘米 10 厘米 大小,该《礼经》比其差不多小了一半,两本书具有很大的文物价值。 见:王国柱《清朝考生 作弊 古书现身扉页竟提醒 勿带入场 》(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1/07/content_10616785.htm )。 两本古书,其中一本比两个硬币稍高(王国柱 摄) - 古时考生作弊很严重,惩治考生作弊也很严酷。《辽沈晚报》的一篇文章说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为帝王选才,因此对考试作弊的惩办甚严。轻则杖罚、抄家,重则流放,甚至人头落地。科场舞弊重则斩立决。晚唐宣宗大中九年(公元 855 年),吏部考试鸿词科举人,由于题目泄露被御史参劾,结果充任考官的刑部郎中唐扶,降为处州刺史,已经登科的 10 人全部除名落第。清咸丰八年 (1858 年 ) ,顺天乡试科场舞弊案,该案共处罚 91 人,其中处斩 5 人。夹带入考场戴枷示众。清代对夹带考生惩处严厉,不仅驱逐出场,而且革除功名,取消终身应试资格,而且要戴枷示众 3 个月,杖责一百,最后还要发配边疆充军。冒名顶替者被缉拿。县试、府试、殿试均雇一名枪手顶名代考叫 一炷香 。被查处后,替考的要受惩罚,雇人考试的秀才也将被追查 。 二、现代作弊 现在的大学流行什么样的作弊手段呢? 代考、抄书、互换或偷换试卷动作太大,风险也高,可能不太流行。我看最流行的是将书本的重点段落拿到校园复印店用小号字复印来做夹带,其次就是前后同学照抄,还有的抄在衣服、大腿或课桌等处照抄的(这个受限制于环境条件)。如果是极其重要的考试,则有可能利用手机、无线耳机、作弊笔、作弊背心、袖珍扫描仪、针孔摄像机、甚至考场外作弊电台等先进设备进行作弊,但这些需要里应外合,技术含量要求高。 抄在衣服、大腿上照抄(网上图片,来源不详) - 作弊笔书写在手上的字在笔尾的荧光灯照射下清晰地显示出来(网上图片,来源不详) - 如何识别学生作弊呢? 一般来讲,考试通常是先松后紧,也就是作弊的高峰是在后半段,待多数学生做完容易做的试题之后。这时候就会出现交头接耳、前仰后探等坐姿不端者,这往往就是作弊的先兆。发试卷之初或收试卷时混水摸鱼也大有人在。发试卷之初作弊学生会卸下夹带,夹在试卷内或屁股底;而收试卷时则学生会乘乱抄袭别人考卷。随老师身影举动而视线移动者多图谋不规者,而做后好迟迟不交试卷者则欲透漏答案给他人者。有所异动则可从学生的眼神和动作上看出来。利用手机等设备作奸犯科,较易提防,但经验老到之惯犯颇能镇静不忙,眼神不与监考老师眼神交接,隐秘抄袭,则难以发现。 三、为何作弊 作弊的理由无非是要不劳而获,不学而过(及格)或不学而得(得奖),是人的诚信出了问题。但网上有个段子《作弊的 68 个经典理由》读来可博一笑。 1. 不作对不起良心。 2. 老师提供 优良 的环境。 3. 脖子酸伸起来晃一晃不小心喵到。 4. 看看邻座的同学有没有写班级姓名座号,以免他被扣分。 5. 做弊就做弊要什么理由。 6. 因为今天天气不错。 7. 今天心情太好了,顺便作一下。 8. 同学已经把答案丢过来了,不抄对不起他。 9. 怕同学不会写,凑过去 机会教育 一下。 10. 训练自己看 小字 的速度。 11. 测验视力。 12. 没作会便秘。 13. 加强辅助记忆体的能力。 14. 考试程式 太大,大脑系统发出 记忆体不足 讯号,增加 小抄 。 15. 练习写字。 16. 要考甲级的 证照简定 。 17. 训练瞬间暴发力。 18. 上课不是都要带笔记吗? 19. 老师上课太烂,逼学生作弊!(所以学生作弊,老师要检讨!) 20. 学生负担过重 ( 七科 .....) 。 21. 考试日期过紧密,学生来不及准备! ( 所以改三次比较好 ...) 22. 考试的目的在於让学生学到东西! ( 边抄边学效果加倍! ) 23. 藉作弊,训练学生的团队精神! ( 呵 .... 全班一起来 ...) 24. 制造天择压力! ( 藉作弊制造记过,藉记过制造留级,藉留级淘汰学生! ) 25. 小抄已做好,不作可惜! 26. 寓军训于作弊! ( 藉作弊训练眼观四面 , 耳听八方的功夫 !) 27. 过去的习惯 , 不作会怪怪的。 28. 作弊是种艺术 , 谁在学生时代没作过弊。 29. 训练新的招式 , 那招最安全。 30. 都坐在死角 , 舍我其谁ㄚ。 31. 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 !( 作弊一旦被抓 , 就要被记过 ) 32. 试题过于简易 !( 毋须学生费心去记 !) 33. 看到学长作 , 怕学长被抓一个人孤独 , 所以学弟决定与学长共存亡 ! 34. 让监考老师有事做 ! 35. 我不入地狱 , 谁入地狱 !( 为了让大家明白作弊被抓到的后果 , 决定牺牲小我 ...) 36. 这样刺激的事在考试时也能做 , 学校内找不到跟这一样刺激的事了。 37. 一切都是巧合 , 并不是故意的。 38. 眼睛天生斜视ㄚ .... 39. 我是长颈鹿的後代 , 生下来脖子就很长ㄚ。 40. 总归一句 ...... 天赋。 41. 看从左边传过去的小抄会不会由右边传回来,要印证地球是不是圆的 42. 怕考太好 , 只好抄没念书的。 43. 引述蒋故总统经 国 先生一句话 : 今天不作明天就会後悔。 44. 考烂会被禁网路。 45. 考烂就不能看电视。 46. 考烂会被骂。 47. 俗语说 ..... 今日试,今日弊。 48. 考试不作弊 , 明年当学弟 . 宁愿没人格 , 不要不及格。 49. 人因作弊而伟大! 50. 遇到困难 , 不能逃 弊 。 51. 作你千变也不厌倦 ! 52. 天将降大任于世人也 ! 必先苦其心志 ( 做弊要花时间 , 体力 , 精神 ) 粉累! 53. 读书是考试的目的 ,  而考试是作弊的原动力 ! 54. 人要勇于尝试 ! 55. 师长说 : 同学彼此之间要互助合 作 。 56. 作弊是梦想的开始 ! 57. 闲闲没代志 , 作一次看看 ! 58. 引用广告名言 : 60. 孔子曰 : 意思是君子都是先 作 了再说 ! 61. 子曰 : 意思说不作弊很难 ! 62. 小不作 , 则乱大谋 ! 63. 君子以 作 会友 , 以 弊 辅人 ! 64. 子曰 : 意思说作弊被抓到就不怕没人认识你 ! 65. 言 弊 行 , 行必果 !( 作了就有好结果 ) 作弊被抓到就不怕没人认识你 ! 66. 不能继续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 斯诚後死者之羞也 ! 67. 作 不到 , 与不会 作 是人生的耻辱 ! 68. 试卷太简单 , 写得太快了 , 剩下的时间太多了 , 又不想睡觉 , 只好帮帮同学的忙。 考试作弊还有智、勇、仁、义、信、礼六德或六大要决,也有点意思: 第一,智,考试时要眼看监考老师的位置,耳听八方同学的答案,这就叫作智。 第二,勇,就算监考老师在旁边走来走去,也要面不改色,不慌不忙的继续作弊,这就叫勇。 第三,仁,有同学作弊被抓到时,要做出很同情的表情,这就叫作仁。 第四,义,自己作弊被抓到,千万不可以把同学供出来,这就叫作义。 第五,信,千万不要怀疑自己作弊的答案,要相信答案,这就叫作信。 第六,礼,考试的分数,千万不要比帮助自己作弊的同学还要高,(他考A,我们可以考个B + 或B就可以)这就叫作礼。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1707 次阅读|1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