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校出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校出身论是智商问题,还是法律问题?
热度 2 fanhypsy 2015-4-15 11:31
近年来,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屡屡出现了对毕业生出身的非法规定(比如高校招生要求本科毕业于211,985,或者国外名校)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讨论。对此,科学网上赞同和反对的声音皆有。 赞同者认为高考为学生的智商进行了判断,能进入211、985的智商高,不能进入的则智商低;况且211、985大学给予毕业生更好的熏陶和训练,它们的毕业生自然更是优秀。所以用人单位招聘好学校的毕业生是理所当然。更有甚者,赞同论者认为只有录用211、985的毕业生社会才能进步,否则是阻碍社会进步。 反对者又分为两派,一派认为高智商并不带来高绩效,并不能促进社会进步(称为智力反对派),一派认为学校出身论对身份的歧视,涉嫌违法,从根本上阻止了社会的进步(称之为法律反对派)。 其实, 赞同者的唯智商论本身是站不住脚的。首先,与一般人的认识不同,所谓高智商促进社会进步并未得到研究证据的支持。心理学的证据显示,智商与创造性的相关大约为0.23(即创造性差异的5.29%是由智力差异导致的)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据说只是编写如何在智商测验上得高分的秘籍 。进一步,高考其实反映的主要是学生的应试技能和压抑自己的能力(也有人称之为自我控制) 。根据技能的相关知识 ,应试技能除了在考试中发挥作用外,很难预测其它领域的技能表现。事实上,分数与智力的关系随着年级的升高,相关程度越来越低 ,智力对高考分数的贡献可能很难超过20%,相关约为0.39。 唯智商论者忽视了一点,很多智商一般的学生在受到良好训练后,一样可以做出很好成绩。科学网有博主报告,三本的学生在985的实验室也可以做出成绩。 更重要的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逐渐认识到传统的智商概念本身是有很多缺陷的。最致命的缺陷是考察不全面 ,对很多重要的方面如产生新想法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没有反映。这一点与智力反对派的直觉是一直的。 总之,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高智商与高绩效有可靠的关系,特别是在创造性等社会进步密切有关的领域。 其次,学校出身论违反了我国的宪法和《就业促进法》 ,从根本上伤害了部分同胞对于社会公平的信心,对于社会法治的信心。在学校出身论的大旗下,用人单位,特别是各级政府部门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来设定选人标准。比如,大连市沙河口区在招聘教师时就可以加上非211的辽宁师范大学 。依此,可以任意附加条件,从而沦为少数人为自己谋私利的工具(这样的新闻可以从百度上找到)。记得曾经有某个单位招聘时限定了若干条件,甚至包括海外经历,结果只有某领导的亲戚一个人符合条件。这从根本上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那么,学校出身论是智商问题,还是法律问题?您有答案吗? 参考文献: Runco, M. A. Creativity. Burlington, MA: Elsevier Academic Press,2007. 智力和创造性的关系如下图,非线性的。事实上,若能中学毕业,智商就基本是中等偏上的。 斯滕伯格.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Sternberg认为传统智力测验测量的只是分析智力,而没有测量到经验智力和创造性智力。因此才会出现文献 中所示的情形。而截止目前,没有测验来测量Sternberg的智力理论。得分最高人写智力测验秘籍的例子也在此书中。 Duckworth, A. L., Tsukayama, E., Kirby, T. (2013). Is it really self-control? Examining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the delay of gratification tes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9(7), 843-855. 第一作者是个华裔,她发现中国人通过自我压抑式的努力来获取高分的做法在美国也是行得通的。 陈琦,刘儒德. (2007).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应试技能具有很强的领域性,可迁移性比较差。 张大均. (2004).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传统智商和学习成绩的相关程度随年级变化如下: 小学阶段:0.6 - 0.7 中学阶段:0.5 - 0.6 大学阶段:0.4 - 0.5 霍华德·加德纳 著,沈致隆 译. 多元智能.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在结构上存在差异,他认为至少有八种智力,如下: 智力类型 反映这种智力的任务 语言智力 读书,写文章、小说或诗歌,理解口头言语 数理—逻辑智力 解决数学问题,结算支票本,解决数学证明,逻辑思维 空间智力 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看地图,在卡车中装箱子以使它们位置摆得恰当 音乐智力 唱歌,谱写奏鸣曲,吹奏小号,或欣赏音乐片段的结构 身体—运动智力 跳舞,打篮球,跑步,投掷标枪 社交智力 与他人的联系,比如当我们试图理解他人的行为、动机或情感时 自我认知智力 理解我们自己──理解我们是谁,什么使得我们行动,在能力和兴趣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改变自我 自然观察者智力 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模式 王逸吟,靳昊,沈晨叶. 《选拔人才,只唯“985”“211”?》后续报道:就业歧视,可别“不是个事儿”.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14日,见http://www.cssn.cn/shx/shx_tpxw/201504/t20150414_1585873.shtml。 或 http://edu.china.com/new/edunews/jy/11076178/20150414/19523576.html。 大连市沙河口区自主招聘2015届师范类优秀毕业生公告, 见 http://jszp.2019.com.cn/liaoning/20141103/21206.html,或http://www.gaoxiaojob.com/zhaopin/jiaoyuju/20141103/133752.html。 相关内容摘录如下: 一、招聘岗位: 大连市沙河口区教育局所属学校(均为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教师共计58人。其中,中学教师17人、小学教师30人、幼儿园教师5人、启智学校教师6人。(详见招聘计划) 二、招聘对象和条件:(一)招聘对象 招聘对象为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应届毕业生。 大连市沙河口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4年10月30日 附1:大连市沙河口区2015年自主招聘计划 /UpFile/20141103154554.xls 附2大连市沙河口区自主招聘报名登记表: /UpFile/20141103154711.doc 本文网址:http://jszp.2019.com.cn/liaoning/20141103/21206.html,欢迎转载!
个人分类: 社会杂谈|4906 次阅读|9 个评论
教育随感-9:莫以“学校出身”论英雄
热度 41 sqdai 2014-9-15 05:47
记得“文革”初期,不知从哪个“阴沟洞”里冒出来一股风:“唯成分论”(或即“唯出身论”),典型口号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和“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一时甚嚣尘上,到处是对“黑五类”及其子女的讨伐声,而凡要考察某个人,最引人关注是其成份和出身。有点年纪的人对此记忆犹新。 现如今,“唯出身论”早已不见了踪影,因为且不论其政治动机如何,其本身在哲学上就是形而上学的、完全站不住脚的。然而,这种形而上学的余毒远未肃清,今天要评述的“唯学校出身论”即为一例。 今年复旦校庆,我们同年级校友有个例行聚会。这些老书生的话题经常集中于高等教育现状。大家对目前倡导的社会(特别是教育)的均衡发展举双手拥护,但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前途颇有疑虑。大家不约而同地认为,当前流行的各人事部门的择人用人机制已成为阻碍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绊脚石”,其中为害最烈的就是“唯学校出身论”!君不见,凡是要从国内高校引进人才(主要是每年的毕业生),被单位人事部门列为首选的是“985”高校,其次是“211”高校,而对一般高校的毕业生经常是不屑一顾,越“牛”的单位越是如此。使得那些毕业于普通高校的优秀人才寻求好职业难上加难。 这里,说一说近年来我看到的两个案例。 三年前,在一所“211”高校的一个研究所里出了个出类拔萃的博士后人员,学术基础雄厚,创新能力出众,在短短的两年中,就在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了四五篇优质论文,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他的联系导师从他的个人能力和学科发展角度出发,极想在其出站之后把他留下来,他本人也很愿意,只提出了一个要求:为他的爱人在校内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他爱人毕业于一所普通高校,原来在另一所高校担任教公共英语课的副教授,能力较强,教学工作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和欢迎。然而,这位博士后却碰了钉子:该“211”高校的外语学院以她出身于非重点高校为由拒绝接受她,而校内的其它单位也以得不到学校人事部门批准为理由,也给她吃了“闭门羹”。这位博士后不得已而转向另一个城市的一所“非211”高校,该校给他爱人安排了合适的岗位,使他到校后就心无旁骛地投入科研工作。今年,从基金委传来消息,他成为最新一届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他原先的联系导师知道之后,除了捶胸顿足的叹息以外,别无它法。 另一个案例涉及一位应届毕业的硕士。他在完成硕士学位论文之后,趁着等待论文答辩的间隙,到一家科研单位实习,他所显示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指导老师的首肯,加上他的研究方向与单位需要完全合拍,因此就向该单位人事部门提出了引进他的要求。不料也遭到了人事部门的拒绝,理由也是他本科出身于非“985”高校。幸好有人(包括那位指导老师)为他说话,找到主管人事的“一把手”,力陈他的长处:他的本科学校属于省内理工科高校的前列,办学经年,所在专业又是该校最好的,本人能力超群,且专业对口。在多方努力之下,他总算进了那个单位。据说,他目前的工作状态是该指导老师同时引进的三人(包括一位“海归”)中最棒的。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大致看到当下用人部门的“唯学校出身论”流行的普遍程度。难怪我的那些见多识广的老同学们为之忧心忡忡了。本文不讨论目前的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只是想说,人事部门把高校毕业生机械地划分为三六九等是不科学的。诚然,就总体水平而言,“985”高校高于其它一般高校,而毕业生总是良莠不齐的,出身“寒门”的并非永远处于下风,囿于形而上学桎梏的那些人事干部该清醒一下了,而更重要的是决策部门的正确引导。 “唯学校出身论”可以休矣! 写于 2014 年 9 月 15 日晨
个人分类: 教育随感|28525 次阅读|4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