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跟风潮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谁是中国的科研中心:国外名刊还是中国期刊?
热度 14 杨学祥 2016-10-13 09:04
谁是中国的科研中心:国外名刊还是中国期刊 ? 杨学祥 一篇中国学者在《自然》发表的文章,引发了中国科技界空前规模的科学争论。国外名刊已经成为中国的科研中心,对科研方向、学术成就、提职提薪、奖金基金、名誉地位,具有不可忽视的决定权。 相关的学术评价机构只要会数数,就能确定一个人的学术成就。我们只能说,他们还处于科学领域的幼儿阶段。 早在 2010 年 11 月 11 日 我就指出, 一种创新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观点而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当作信条而被盲目的崇拜。把流行趋势当作科学评价的标准,用刊物的影响力来评价文章的水平,这本身就是对科学的亵渎与歪曲。 孟德尔定律被埋没了 35 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被压制了 60 多年,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封锁了三个世纪,原因就在于当时科学界的低水准,就在于“按图索骥”的假伯乐:大多数人期望的理想模式与真理相差十万八千里。 科学创新首先从少数先知先觉者中开始,不可能立刻就得到多数人的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适于科学,甚至会扼杀科学。祈求用一种简单的连小学生都会操作的计算模式来来挖掘科学的创新精神,无异于“按图索骥”。好汉识英雄,伯乐识千里马。 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科学界有一种慧眼识英雄的机制,有一种自由争论的公平环境:小人物可以挑战大人物,小刊物可以挑战大刊物。如果文章也讲出身,如果大刊物可以封杀一切,科学的公平何在? 当代最重要的科研课题并非只在生物学界, 2014-2015 年连续两年出现最热年新纪录, 2013-2015 年中国连续三年遭遇雾霾灾害,相关的讨论和文章,为什么没有得到关注? 中国期刊在中国科研中的地位令人堪忧! 最新结论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都发生了超级厄尔尼诺, 1998 年和 2016 年都发生了拉尼娜事件。这三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2016 年发生类似 1998 年大雾霾的可能性很大。 10 月 15-16 日潮汐组合有利于雾霾的清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8370.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Vol. 23 (6): 1813 ~ 1818 2.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3.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4. 杨学祥,杨冬红。 2013 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3): 90-91. 5.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29(2): 610-615. 相关报道 不能仅以杂志名称来评价科研成果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德华曾撰文反对“一味追求 CNS ”,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CNS 论文确实很重要,但不一定能代表学术主流。如果要了解学科领域的发展,不一定非要查阅三大刊,“如果不查阅学术领域的主流期刊,很难对学科领域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 CNS 受诟病较多的是,虽然《科学》和《自然》是综合性学术刊物,但也格外青睐生命科学领域的文章,像数学、计算机等领域的学者,很少能在 CNS 上发文章。此外,《科学》和《自然》还被指责过分追求趣味性。 上海交通大学粒子物理宇宙学研究所特别研究员戴德昌博士认为,《自然》杂志及其子刊太偏重趣味性和高引用率,“其实,绝大多数原创性工作的趣味性并没那么强,《自然》上真正的原创性工作极少”。 颜宁也表示:“如果你的研究结果不够新颖,不能让更多学科的人感兴趣的话,即使结果再坚固,逻辑再完美,那也请投更专业的期刊吧,不适合 CNS 。”在她看来,从某种程度上说, CNS 是给外行看的。 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曾举例说,神经生物学近年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发明是光遗传学,相关的两篇关键论文值得获诺贝尔奖,但它们都没在三大刊上发表,而很多相关的后续文章发表在三大刊上,这些后续文章自然不如前面两篇开创性的文章。“这是因为,刚刚出来时,几个编辑和审稿人没有马上意识到其重要性,而后来大家很快都意识到了重要性,才导致后续的文章刊登在更显眼的地方”。饶毅认为,对于科学成果,一定要看内容、做学术判断,不能单纯地看发表杂志的名称,“如果只看杂志名称,那么我们各个单位就不用科学家,而可以请初中生来评价科学了”。 香港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金冬雁也认为, CNS 当然水平高,但阅读 CNS 论文也需要批判和分析的眼光,“ CNS 的论文有瑕疵、有错误甚至完全错误的不在少数”,所以, CNS 也没有那么神圣,更不应该顶礼膜拜。 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华人学者孟津说,论文发到什么地方,是研究者的选择,是他们的学术自由。“但刊物是为科学成果的表达提供渠道的,不应该影响科学活动本身”。 然而,现实中,有些科研工作者却在过分追求三大刊的影响力,将自己研究的影响力寄托于刊物的声誉上,科研界不少人认为这是在舍本逐末。谢克曼也批判道,追逐在哪本刊物上发表论文,成了科学研究的目的,这是科研界的一个重大缺陷。 百万元重奖 CNS 论文折射中国科研评价弊病 中国科研界早就对 CNS 提出批判,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膜拜”三大刊的现象在国内表现得尤为普遍。正如朱猛进所言:“ CNS 在中国拥有神一般的地位,现阶段,如果谁能发表一篇 CNS 论文,学术境遇马上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重奖 CNS 论文,是国内学术机构的普遍现象。 2006 年,中国农业大学在科技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对武维华、张大鹏两位教授各奖励 100 万元,就因为武维华的论文在《细胞》上发表,张大鹏的论文在《自然》上发表。 这一做法引发强烈争议, 2008 年年底,中国农大也修改了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对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论文且把中国农大当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的,奖励 50 万元。 这样的奖励力度并非个例。浙江工业大学也规定,在《自然》或《科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给予 50 万元的奖励,其中 20 万元为奖金, 30 万元为研究经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则是每篇奖励 10 万元奖金和 100 万元科研发展基金。 这种做法受到谢克曼的批判,他认为这样的激励制度是一种“贿赂”。 王德华说,在 CNS 上发论文,中国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也有数万元的奖金。他认为,重视论文的质量无疑是对的,但是,如果一味追求 CNS 论文,唯 CNS 论文导向, CNS 论文至上,“这样下去会严重影响中国的学术水平、学科建设和学术队伍的发展,对年轻一代学者科学精神和科学追求的负面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让他反感的是,各种学术考核和评估中, CNS 论文成了重要指标,极端者甚至成了唯一的标准。如院士评选,有 CNS 论文就会希望大增;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也有 CNS 论文的指标。“任何事情走向极端,变成唯一,后果就会不可估量”。 饶毅则把重奖 CNS 论文称为“拜杂志教”。他说:“把发论文变成政绩工程,过分崇拜刊物,不看内容,迟早会出现问题。” 金冬雁也感觉到,今天的中国科学界与过去大不相同,追逐 CNS ,崇拜 CNS ,以 CNS 作为唯一指标评断学者的成就,俨然成为时尚。“讲某人比院士强,是因为有多少 CNS 论文;讲某院士远远不如某海归大牛,也是数 CNS 论文和(影响因子)点数。” 《科学》杂志高级对外联络官皮诺尔说,《科学》杂志曾报道这种现象,主编麦克努特博士认为这样的做法应该停止。“但我个人认为给这些发现提供奖赏没什么不妥,虽然它也可能给学术不端行为提供激励”。 《自然》杂志母公司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负责人坎贝尔则表示,近年来,《自然》接收了许多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研究,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论文无论质量数量,都前所未有的丰富。“但我们不鼓励这种将顶级期刊凌驾于其他因素之上的激励制度,在我们看来,无论对哪里的研究者,对于他们的成果,都应该有公平的激励机制”。 王德华说, CNS 论文至上的现象,说明中国的科研评价体制的弊病,如果是真正的内行,不论论文发在哪里,都应该能判断出其科学价值,但由于中国是行政管理者掌握对科研工作者的评价权力,同行评价体系没有形成,等级化、量化这种最简单的考核方式大行其道,助长了学术界追求影响因子和 CNS 至上的风气。 “好论文不问出处!”王德华说,尽管 CNS 至上是错误的,但也要正确认识 SCI (科学引文索引)的作用,正确使用 SCI 的指标,扭转不顾质量只求数量的风气,回归科研工作的本质。 文献来源: http://www.bio360.net/news/show/844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752633.html 问责国际名刊:科技期刊由科学的奴仆变成了主人 已有 3612 次阅读 2010-11-11 03:43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科技期刊,影响因子,论文造假,评审关系网 推荐到群组 问责国际名刊:科技期刊由科学的奴仆变成了主人 ——科技管理霸权在吞食科学家的创新灵魂 杨学祥 前不久,美国《科学》杂志刊登施一公、饶毅社论吸引了全球科学工作者的眼球,这样的问题仅仅出现在中国,还是具有世界的普遍性? 曾经用来对科技期刊排行的简单方法——影响因子变成了人才招聘、评定教授和科研资助的标准,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不是中国人的独创,其根源就在世界名刊。由此引起的论文造假和评审关系网首先在国际名刊上发生。让中国这个小学生充当替罪羊,这有失科学的公平。 普林斯顿大学物理教授罗伯特·奥斯丁( Robert H. Austin )说“影响因子可能是因为数字的滥用而造成的灾难。”批评家说,影响因子热的持续扩张已经威胁到扭曲科学研究的方向。 影响因子的由来与发展 五十年代末期,费城研究人员加菲尔德( Eugene Garfield )在业余时间研究科技文献,思考怎样从中找到有用的信息,最后他总结出所谓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一种将期刊排序的方法,以帮助人们从比较少的题目中挑选最重要的出版物。为了确定对科学家最重要的刊物,加菲尔德提出了统计每种刊物每篇文章引用次数的方法。现在,影响因子已经获得了如此巨大的能量,以至于开始控制科技产业。在亚洲、欧洲和美国,加菲尔德的工具在招聘、提升教授和研究项目拨款等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确实,通过影响因子,即使是科技外行也可以从简单的数字统计中轻易地分辨出不同科技期刊的影响程度。 正如货币从简单的价值符号和交换中介摇身变为市场经济中商品交换的主宰一样,“影响因子”同样也从分辨科技期刊影响程度的简单数字变成了统帅科技期刊的指令,科技期刊的编辑、科技项目的管理人员,甚至科学家本人,都拜倒在“影响因子”的脚下,唯“影响因子”的马首是瞻。 负责监督 ISI 的部门,汤姆森科学发展部的副总裁吉姆·普林格( Jim Pringle )说“能够评价一本刊物的引用频率模式并不能说明可以用同样的模式评价刊物上的文章。” 这样的警告没有效果。在欧洲和亚洲有些国家,管理者公开使用影响因子来评价研究者和分配研究经费。研究者现在更可能追踪能够进入影响巨大刊物的时髦课题,而不是去追踪不会成为年度热门话题的项目。学术界过去常常是“发表还是死亡”的世界,现在科学界成了“在名牌刊物上发表还是死亡”的世界了。期刊编辑已经学会怎样操纵这个过程,有时候通过合法的编辑部选择,有时候则采用欺骗手法人为的提升自己的排名。对影响因子的调查表明负责列表统计引用次数和期刊影响因子的公司 ISI 使用的基本数据存在问题。这个公司最初由加菲尔德在费城创办, 1992 年被汤姆森公司( ThomsonCorporation )兼并,该公司试图将引用次数统计变成更为有利可图的操作,通过买断数据库推销其产品。由于让人惊讶的引用频率,编辑开始挑汤姆森公司公布的影响因子的毛病 。 科技创新并不是一开始就赢得多数 在科学的平稳发展时期,影响因子是度量科技期刊影响程度的一种可行尺度;但在科学发展的突变时刻,首先发表那些创世之作的刊物未必就是影响因子高的著名刊物,因为著名刊物总被当时旧学说的科技权威所控制,新的学说很难冲破阻力得到承认。事实上,许多创新的惊世之作,不仅没有在著名刊物上发表,而且长期遭到当时名人的压制与批判。魏格纳的《海陆的起源》,哥白尼的日心说,孟德尔的遗传学说等等,莫不如此。 孟德尔是奥地利科学家,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 1856 ~ 1863 年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试验,总结出两条遗传规律即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一科学成果孟德尔曾在布隆自然科学协会 1865 年 2 月 8 日 和 3 月 8 日 的两次会议上报告过,并于 1866 年以《植物杂交的试验》为题发表在该会会刊的第 4 卷上,但当时并未引起注意。孟德尔的思维和实验太超前了。尽管与会者绝大多数是布隆自然科学协会的会员,其中既有化学家、地质学家和物理学家,也有生物学专业的植物学家、藻类学家。对于孟德尔的发现,当时的名人权威不能理解,一直被埋没了 35 年之久。直到孟德尔逝世 16 年后,豌豆实验论文正式出版后 34 年,他从事豌豆试验后 43 年,他的预言才变成现实。 1900 年,荷兰的德弗里斯、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切尔马克分别通过各自的研究得出与孟德尔相似的结论后,才在文献中找到孟德尔的早已被人遗忘的论文,孟德尔的发现才被世人承认,称为孟德尔定律。如果仅仅看文章的出身,而不看文章的内容,孟德尔定律就不复存在。 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 1910 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魏格纳认为这绝非偶然的巧合,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推断在距今 3 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都连结在一块,构成一个庞大的原始大陆,叫做泛大陆。 1912 年 1 月 6 日 ,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1915 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漂移说。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由于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和压制。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魏格纳去世 30 年后,海底构造研究证实了海底扩张的预言,板块构造学说才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 尼古拉.哥白尼,是波兰天文学家。他在 1533 年完成了《天体运行论》这部巨著的初稿。 1542 年 6 月,《天体运行论》和排印工作开始进行,负责这本书出版事宜的奥西安德尔却按自己的意愿写了一篇没有署名的序言,说明书中的学说只是为了计算星历表之便而采用的假设,不一定和实际情况相符。这也是在《天体运行论》出版后几十年时期内很少人重视哥白尼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哥白尼的学说触犯了基督教的教义,遭到了教会的反对。他的著作更是被列为禁书。布鲁诺因宣传日心说而被教会处以火刑,伽利略因赞成日心说而被教会监禁,但真理是封锁不住的。 1882 年,罗马教皇不得不承认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这一光辉学说经过三个世纪的艰苦斗争,终于获得成功并为社会所承认。 由此可见,一种创新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观点而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当作信条而被盲目的崇拜。把流行趋势当作科学评价的标准,用刊物的影响力来评价文章的水平,这本身就是对科学的亵渎与歪曲。孟德尔定律被埋没了 35 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被压制了 60 多年,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封锁了三个世纪,原因就在于当时科学界的低水准,就在于“按图索骥”的假伯乐:大多数人期望的理想模式与真理相差十万八千里。 科学创新首先从少数先知先觉者中开始,不可能立刻就得到多数人的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适于科学,甚至会扼杀科学。祈求用一种简单的连小学生都会操作的计算模式来来挖掘科学的创新精神,无异于“按图索骥”。好汉识英雄,伯乐识千里马。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科学界有一种慧眼识英雄的机制,有一种自由争论的公平环境:小人物可以挑战大人物,小刊物可以挑战大刊物。如果文章也讲出身,如果大刊物可以封杀一切,科学的公平何在? 重新认识影响因子: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世无伯乐遂使驽马成名 。用简单的影响因子来评价文章的科学价值,这是外行评价内行的一种懒人的办法。中国的典故“按图索骥”是对这种办法最形象的批评。在跟风趋利的科学界,按图索骥已经国际化。科学的创新精神被淹没在滚滚黄金的趋利浪潮之中。美国生理学会执行主编马丁·弗兰克说的好,“我们都成了影响因子的奴隶。” 刊物本来是科学论文的载体,它是为科学的传播服务的。现在,科学的奴仆变身为主人,人们不是追求科学论文中的科学精神,而是祈求著名科学刊物的权威和灵光。即使是一篇平庸的文章,一旦被著名刊物录用,立刻就身价百倍,奖金和项目就会滚滚而来。著名刊物成为文章价值的评价尺度,按照这种尺度,哥白尼的日心说、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和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就会永远被人遗忘,它们在长达数十年的岁月中默默无闻,而著名刊物仍在高谈阔论科学精神。正如英国胡弗汉普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 )生物统计学教授阿兰·内维尔( Alan Nevill )所说,“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学术界已经被这些引用数字勒索绑架 。” 科学的第一原则是公平,如果文章由于自己的出身不同(刊物本身影响力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这不仅说明当前科学评论界的低下水平,而且会导致文章作者为在著名刊物上发表文章而不得不阉割文章的创新灵魂。有些科技论文的作者为了引起刊物编辑和评审人的关注,放弃小刊物上的原文作者的论文引用,转而引用著名刊物上的第二手资料,使科学的首次发现权受到损害。事实上,大刊物和小刊物、洋刊物和土刊物的版权都应该受到保护和尊重。大刊物和洋刊物决不能因为自己的影响因子优势而否决小刊物和土刊物的首发版权,否则,这将使抄袭和垄断成为合法之举。否认小刊物创新文章的学术水平,只能说明相关学术评价机构缺乏专业水准,他们只认得论文的出身证书,不会鉴别论文的科学性。按图索骥已经成为国际化的流行趋势,科研管理机构和刊物编辑评价机构的行政霸权已经开始压制科学的创新,蚕食科学家的灵魂,用科学常识垄断科学界。 滕吉文院士指出,在某种程度上的崇洋媚外是客观存在的,即一愿意向外国投稿,二愿引外国人的文章,就是有同类的中国人的文章,哪怕其资料与论述还较外国人全面一些也无人问津,似乎引外国人的文章表明水平“高”,引中国人文章则表明水平“低”。这种现象已决非个别或少数,而是占有了相当比例。这在学术上也反映了少数人的民族气节与学术品德。外刊发一稿,刮目相看。跟着来的是又给项目,又给“官”做 。外刊似乎变成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来,中国人比外国人更迷信影响因子和外国著名刊物。名牌刊物《美国医学学会会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的编辑迪安吉利斯( Catherine D. DeAngelis )叹息许多科学家认为如果自己的文章不能在顶尖刊物上发表就是失败的现象。他批评现在的文化,说“影响因子已经异化,有些影响因子低于名牌刊物的刊物非常好,完全适合好的科学家在上面发表文章。”外国人的观念开始转变,有些中国人的观念为什么还继续停留在外国人的“初期阶段”? 事实上,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仅仅具有即时的参考意义。放弃实践的检验标准,把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当作检验论文科学性的实际尺度,这是源流倒置和舍本逐末,完全违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之所以成功,不在于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而在于经得起长期实践的检验。 真正的科学家不会为了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而放弃自己独立的科学观点,只要理论是首创的和真实的,何必要为影响因子和著名刊物发愁?科技期刊和科技行政管理机构应该是科学家的后勤部而不是司令部,让科学家真正成为科学首创的主人。 孙林海和赵振国在 2004 年指出,我国温度存在着大约 30 年左右的冷暖交替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上世纪 20 年代以前是冷周期, 20 年代到 40 年代为 30 年左右的暖周期, 50 年代到 70 年代又为 30 年左右的冷周期, 80 年代后又转入一个暖周期。近 10 多年来,我国正处于“暖背景”下,在“暖背景”下,绝大多数年份都会出现暖冬现象 。赵振国在 2003 年预言, 5-10 年后将进入冷周期。我国气温变化和拉马德雷周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一预言已经被证实。由于该文没有发表在国际名刊上,国内外气象界至今未给予正确评价,更谈不上应用和发展。 有谁问责过国际名刊? 黄禹锡造假案发生后,针对黄禹锡个人的诘难铺天盖地,对发行刊物的问责却寥寥无几。我们的问责文章:《黄禹锡案的警示:迷信权威刊物将导致灾性后果(原文题目为:权威刊物堆塑的泥足巨人)》 ,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被称为“近年最轰动、最大胆的学术造假案”的黄禹锡造假丑闻,如今已水落石出。这名韩国科学家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两个“轰动性成果”,已被证明建筑在伪造证据之上,黄本人也遭到科学界的谴责。为什么世界科学界声誉卓著的刊物《科学》会连续两次“栽”在黄禹锡的造假手段上?谁为此承担责任?它的论文发表机制是否有漏洞?《科学》杂志编辑的解释证实科技论文的未经过检验。 编辑部和杂志出版机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发言人皮诺尔说,“黄禹锡造假案”给编辑部带来的是“震惊和沮丧”,特别是没有想到他 2004 年发表的论文也出于造假。黄禹锡 2005 年“培育 11 名患者匹配型干细胞系”造假论文的发表过程,已经随着杂志编辑部的反思而逐渐清楚了。编辑部是在 2005 年 3 月收到这篇论文的,当时各高级编辑都认为这篇论文可能是一个“爆炸性进步”,并将其先后提交给 9 位审稿人审阅。这 9 名审稿人不仅有美国本土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教授,也包括欧洲的高级研究人员,他们都是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顶级专家。审稿人的一致意见是,黄禹锡论文“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值得发表”。谁都没有看出这篇论文所附带的照片等证据材料,都是精心处理的“假货”。因此,论文很快经过编辑修改阶段,先后刊登在《科学》杂志网络版和印刷版上,整个过程历时 58 天,比通常的论文审阅时间缩短了近三分之一 。这就证明了我们的观点,编辑的主观臆断会决定文章的命运 。 杂志总编唐纳德·肯尼迪早先曾指出,审稿人首先考虑的是论文的科学意义是否值得发表,作者提出的证据能否支持论点,论证过程是否严谨等学术问题,这些都基于对作者的信任。要验证一项科研成果的真假,最好的办法是复现检查,也就是由其他研究人员重复进行实验,如果得到同样的结果,就可以承认这一科研成果是真的;反之则为假。正如肯尼迪所说:“验证科学成果最终要依靠事实。”但是,如今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浩如烟海,要挨个检查又何其难 !这就是说,《科学》杂志发表的文章并未经过复查检验,文章发表仅仅是问题研究的开始,而不是终结,需要科学实践的检验。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科学观点 。在著名刊物上发表的观点被推翻,这在科学发展历史上屡见不鲜。 问题是,科学界的浮躁和科技管理部门的急近功利,把著名科技刊物发表的文章当成真理和成果,在不加检验的条件下,就盲目庆功表态,给与特殊荣誉、地位、奖金、项目和权利,其结果不仅使国家和民族蒙羞,而且浪费了大量国家资源,引发科研的信任危机。迷信权威刊物,忽视实践检验,导致灾难性的严重后果值得警惕 。 权威刊物堆塑的泥足巨人倒塌了,迷信权威刊物的思潮依然盛行在中国的科技界。如果我们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技界的种种丑恶现象就不会发生 。黄禹锡造假案表明,科技刊物和科技管理部门应该把科学检验当作后续科技研发和文章发表的重点,把证实已发表的科技观点当作自己的职业责任。只有这样,科技文章的发表和竞争才能走向严谨有序的科学状态,任何造假的伪科学都会无法隐匿遁形,科学的刊物才能取信于公众,科研管理部门的经费才能不落入少数阴谋者的黑洞。否则,虚假的科技研发将成为骗取巨额经费的新兴行业,就像考验辅导成为垄断暴富行业一样 。 科技刊物是科技问题讨论的平台,而不是科学真理的发布机构。神化著名科技刊物,是导致阴谋者通过著名科技刊物造假的主要根源。人们只能发现真理,不能发明真理,更不能终结真理。科学不需要宗教裁判所,也不需要任何权威的裁决机构 。历史证明,任何权威的裁决都将在历史实践中黯然失色。真理是相对的,争论是永远的。如果不能通过实践的检验,任何辉煌的成就都会失去其昔日的神圣灵光,虚假的光环更是如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82534.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585 次阅读|33 个评论
中国为什么缺少科学创新:跟风流行争论短板
热度 2 杨学祥 2014-9-28 08:53
中国为什么缺少科学创新:跟风流行争论短板 杨学祥 学术权威的历史责任是站在学术研究的最高点,通过发表自身或发现他人的学术创新,引领所在领域学科的学术研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起到承前启后和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中国为什么缺少科学创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部门的学术权威没有负担起自身的引领科技创新潮流的责任,惧怕科学争论是通病。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2/01/content_1048073.htm 【两会观察】委员热议:为什么中国缺乏科技创新力 2011 年 03 月 11 日 【《财经》记者 王延春】报道 什么束缚了中国的创新能力?什么导致中国缺乏自主的核心技术?前不久,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国家创新指数 2010 ” 研究成果。研究显示,中国创新指数为 57.9 ,在全球 40 个主要国家中排名 21 位;美国、瑞士、韩国和日本在“国家创新指数 2010 ” 排位中,分居 1 至 4 位。中国如今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创新指数排名却位置靠后,这一现状引起委员们的关注和忧虑。   “十一五”期间,中国投入的研发经费占 GDP 的比重从 1.3% 增长到 1.8% ,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报告中被称为“十一五”未能完成的三个指标之一。 2015 年中国计划将科研投入占 GDP 的比重提升到 2.2% 。目前美国占比是 2.67% ,日本是 3.44% 。 不过,在很多委员看来,阻碍科技创新的并不是钱,而是科技体制,是僵化的体制束缚了中国的创新力。科技体制如不改革,创新没有希望。尽管这些年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但中国自主的核心技术缺乏,在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显得力不从心。有委员说,创新成果不能迅速得到认可,法律上得不到保护,转化产品没有服务体系,中国的“创新”只能是靠山寨、靠“ Chinese Copy ”。 http://www.caijing.com.cn/2011-03-11/110662371.html 李约瑟难题 在科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的科学(实用)技术和经济水平一直遥遥领先于欧洲,那么为何近代科学并没有在中国诞生,它仅仅只发生在 17 世纪的欧洲?问题的答案有多种,以下两点是关键。 第一种解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本就缺乏西方近代科学的理性精神,因此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缺乏科学思维的习惯及观念。 第二种解释是从制度方面来考虑的。李约瑟认为在中国之所以没有诞生近代科学,“这是因为中国与西方之间具有很不相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中国官僚机构在其早期阶段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仅仅在其后期阶段,它才妨碍科学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妨碍出现像欧洲那样的突破。” 唐僧精神阻碍创新 神话和愚昧是并存的,一个落后的民族总是把自己兴盛的希望寄托在外部力量之上。在外部力量的左右下生存,就像一根天生的尾巴,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唐僧精神就是代表:认为真经就在西方极乐世界,只要取来真经,照经文去做,就会得道成仙,修成正果。真理是从外部取来的吗? 九州生气持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以龚自珍的诗来形容当前科学界的“西学”一统天下实不为过,“洋为中用”变为“洋为中神”,中国民族文化至今仍在“西神”面前瑟瑟发抖。学术界的唐生们虔诚地到西方取经,复制了一点西方科学的皮毛,便披着虎皮借以吓人,要全部扫荡中国的文化传统,完全背离了西方科学的民主和开放精神。 学西方科学首先要学西方科学的民主精神和开放环境,无论你是总统还是平民,在法律和科学面前人人平等,即有知情权,又有参与权。学术权威只有尊重科学知识,尊重科学民主,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一旦违规剽窃,压制科学民主,就等于自绝于科学界。可惜的是,目前中国有惩罚贪官的法律,没有处罚学术腐败的学规,致使中国的学术腐败愈演愈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64641.html 气候变暖停止了吗? 东京大学副教授渡部雅浩指出,这从前年开始就已经成为了讨论的话题,虽然温室气体的浓度在不断上升,但自从进入 21 世纪以来, 10 年间气温上升率仅为 0.03 ℃ ,几乎未变化。这种现象叫作 Hiatus (全球变暖停滞状态)。 从下面这张图表可以看出,按照气候模型进行的模拟预测,从 1960 年到 2030 年,气温会持续上升。直到 2000 年前后,这张图还与实际观测到的气温变化基本吻合,但在最近 10 年左右,图中的变暖曲线大大超过了实际值。与之前的 10 年相比,误差增大了 88 %。 图 1 1960-2030 年全球气温变化模拟值和实测值:黑线是 2012 年之前的观测值,蓝线与红线表示气候模型的模拟。 CMIP (耦合模型比较计划)意在比较世界各国的气候模型,还为 IPCC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所采用。蓝线是 IPCC 第 4 次评价报告使用的第 3 次 CMIP ,红线是第 5 次报告使用的第 5 次 CMIP 的结果的平均值,各个阴影表示结果的误差。 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4/0123/c348883-24202270.html 气象学家杰夫·托尔夫森( Jeff Tollefson )最近指出,在一份全球大气温度表上,近 16 年来的全球变暖停滞,与之前 20 年的气温快速攀升形成鲜明对比。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ntergovernmentalPanelon Climate Change , IPCC ) 2013-2014 年度评估报告的说法,此前的气候模型预估, 1998-2012 年间全球大气温度应该以每 10 年平均 0.21 ℃ 的速度上升。但英国东英吉利亚大学( UniversityofEastAnglia )气候研究中心( ClimaticResearchUnit )的观测结果却显示,实际的数字只有 0.04 ℃ 。 近年来,科学家对变暖停滞现象给出了多种不同的解释,主要集中于 3 个方面:太阳、大气气溶胶微粒( atmosphericaerosolparticles )和海洋。 海洋温度的波动,被科学家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acificDecadalOscillation , PDO )。这或许是我们揭开全球变暖停滞之谜的关键所在。太平洋十年涛动的变换周期通常为 15 ~ 30 年。在涛动处于“正相位”(或称“暖相位”)时,太平洋气候类似于厄尔尼诺现象,会让大气温度升高。在此期间,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会持续释放热量,直到几十年之后才逐渐变冷,涛动也进入“负相位”(或称“冷相位”)。此时,太平洋气候类似于拉尼娜现象,会把赤道附近的深海冷水抽到海洋表面,让地球变冷。 2011 年,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杰拉尔德·米尔( Gerald Meehl )带领的一个研究团队撰文声称,如果把太平洋十年涛动规律导入全球气候模型,气候模型预测的全球变暖趋势就会出现 10 年以上的间断。这个研究团队发现, 1998 年以后,有更多热量进入深海,从而抑制了大气变暖的趋势。在他们发表的第 3 篇论文中,研究团队用数字模型演示了涛动规律的另一重影响:如果太平洋十年涛动进入正相位,太平洋气候就会开始加热海洋表面水体和大气,导致大气温度在未来几十年中急速上升。 关键性的突破则出现在去年。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 ScrippsInstitutionofOceanography )的两位学者谢尚平( Shang-PingXie )和小坂优( YuKosaka )独辟蹊径,把最近几十年来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即以 10 年为时间单位记录到的变化)的真实数据导入数字模型,模拟全球气候变化。他们的模型不仅相当精确地再现了全球变暖停滞现象,还呈现出变暖停滞在季节和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比如某些地区会变得更热,而有些地区的冬天会变得越发寒冷。 加拿大气候建模与分析中心( Canadian CentreforClimateModelling and Analysis )的气候建模专家约翰·法伊夫( John Fyfe )说:“我在读完谢尚平和小坂优的论文之后,思路豁然开朗。”但他也补充道,这两人的模型并不能解释一切。“它回避了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热带海温的下降?” 特伦贝斯和他在 NCAR 的同事约翰·法苏洛( John Fasullo )把信风与海洋数据引入模型,以期解释升温停滞现象。他们的研究指出,热带信风如果受到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就会将温暖的海水推向西方,最终把热量送入深海,使赤道东部海域的冷水上涌。在极端的天气条件下,比如在 1998 年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热带信风可能会一举把太平洋推入十年涛动的“冷相位”。一项针对历史记录的分析研究支持了特伦贝斯和法苏洛的假说。分析显示,太平洋十年涛动的“冷相位”,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间的全球性气温下降,在时间上恰好吻合,而“暖相位”则与 1976-1998 年间全球气温急剧上升的时期吻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气候学家马克·凯恩( Mark Cane )说:“我认为,这一证据已经十分明确……全球变暖停滞与气溶胶或者平流层水蒸气都没什么关系。它的真正成因,是近十几年来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变冷了。” http://daily.zhihu.com/story/3936789 谁最先提出自然气候变冷的警告和机制 赵振国研究员 2004 年任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他认为,我国温度存在着大约 30 年左右的冷暖交替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上世纪 20 年代以前是冷周期, 20 年代到 40 年代为 30 年左右的暖周期, 50 年代到 70 年代又为 30 年左右的冷周期, 80 年代后又转入一个暖周期。 按照这一规律, 2010 年我国气温将进入 30 年左右的冷周期。 2008 年 1 月中国南方遭遇 50 年一遇的冰雪冻灾,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1 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这些是进入冷周期的信号。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赵振国及其 30 年气温周期理论在 2004 年以后就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人走茶凉显示了人间冷暖, 30 年气温周期理论被遗忘显示了中国气象界跟风世界气象主流到盲目的程度,本土的正确理论后继无人。 中国不仅仅需要获取自己的原始数据。更进一步而言,正如罗勇所指出,中国需要在气候变化上展开自己独立的研究,发出自己的声音。 “科学家要有诚实、正直的品格,不能为了拿到科研经费而跟着主流走。”丁仲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的这番表示,似乎意味深长。 5 年过去了,我们重新发布赵振国研究员的周期理论报道,希望气象界能深刻反省自己对老一辈气象理论的背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1385.html 温室气体迅速增加,全球变暖却停滞不前,这意味着自然变冷的因素在不断增强,早在 2003 年我们就提出了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亦称为拉马德雷现象)冷位相导致气候变化的警告和机制。 2003 年在《世界地质》第 4 期发表论文《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指出太平洋十年涛动位相变化对太平洋环流速度变化的作用,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阶段使地球系统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据最新气象卫星云图预测,从 2000 年开始,“拉马德雷”正在进入“冷位相”阶段,这将使“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加剧,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阶段使地球系统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其前发生的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事件和其后发生的 1998~2000 年拉尼娜事件都异乎寻常的强烈。 显然, 1977~2000 年的“拉马德雷暖位相”与 30 年来南极半岛增温海冰减少以及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 2004 年提出地球已进入变冷周期的警告: 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我在 2004 年指出,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警惕全球迅速变冷!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2732.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350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4189.html 2005 年在《世界地质》第 1 期发表题为《大气、海洋与固体地球的能量交换》的论文,明确指出 2000 年进入 PDO “冷位相”,变冷应该是自然的发展趋势。 在 20 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 1925~1944 年, 1978~2000 年。它们与拉马德雷暖位相 1925~1946 年和 1977~1999 年对应,也与 1979~1998 年地球扁率变小以及 1972~1999 年地球自转减慢相对应。 由于日月引力可产生大气潮、海洋潮和固体潮,所以强潮汐可激发大气、海洋和固体地球的能量传输和物质交换,从而对地球排气、瓦斯爆炸、井喷、地震、火山和厄尔尼诺事件有激发作用。 陆、海、气中的能量相互作用和物质相互交换是全球变化的主要原因。拉马德雷冷位相意味着一个变冷的自然趋势的到来,类似于 1946~1976 年的变冷情况应该得到合理的解释。 2000 年拉玛德雷进入冷位相、 1998 年地球扁率开始增大和 1999 年地球自转开始加速,表明地球系统正在发生一致性的转折。自 1999 年开始,连续五年的地球自转加速和地震活动增强应引起世界关注。 2011 年在《地球物理学报》第 4 期发表题为《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的论文,强调了潮汐和地震对气候变冷的作用: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根据“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 2005 年以后全球气温将因为地震海啸和强潮汐南北震荡而降低。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1 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西方科学家也承认 2000-2010 年气候的自然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这一客观事实。潮汐振荡可以解释全球气温的准 60 年变化,海洋及其边缘的强震能够将深海冷水翻上表面,使全球气候变冷。所以,强震和强潮汐与低温密切相关。本文讨论了强震和强潮汐与低温和太平洋十年涛动的关系。 PDO 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其“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分别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近二十年至三十年。近一个世纪以来, PDO 已经出现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 1890 — 1924 年,而“暖位相”发生在 1925 — 1945 年;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 1946 — 1976 年,而“暖位相”发生在 1977 — 1999 年。 2000 年进入第三周期的“冷位相”。气候的温暖期对应暖位相,寒冷期对应冷位相。 2006 年以来,我们研究了潮汐和地震在“太平洋十年涛动”冷暖位相转换中的作用。“太平洋十年涛动”的研究为 2010 年初的低温暴雪提供了一个可能自然机制。 2000 年查尔斯·季林( Keeling )提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 1800 年。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 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 54-56 年周期(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2002 年郭增建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1868 年以后的北半球温度下降与 1868 年和 1877 年间的智利两个 Mt9.0 级大地震有关。 1900 年以后的北半球的温度下降可能与 1906 年厄瓜多尔 Mw8.8 级大地震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周围大量 Ms8 级以上的大地震的数量特多有关。 1952 年之后的温度短时下降以及 1960 年以后的明显的长时段下降可能与 1952 、 1957 、 1960 和 1964 年的 4 次 Mw9.0~9.5 级的环太平洋大地震有关。由于 1960 年智利特大地震为 Mw9.5 级, 1964 年阿拉斯加大地震为 Mw9.2 级,所以 1960 年以后北半球和中国气温下降明显,而且持续时间也很长。 1833 年苏门答腊 9 级地震、 1837 年智利瓦尔的维西 9.25 级地震和 1841 年堪察加 9 级地震组成一个 9 级以上地震小高潮,对应 1833 年之后气温的低水平段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062.html 强潮汐和深海大震将海底冷水翻上表面,使海洋表面海水降温,使海洋底层冷水升温,从而导致大气降温和全球变暖停滞。 跟风流行争论短板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科学界的主流派没有自己的独立观点,跟风世界潮流是其最大的特征,全盘接受流行观点,忽视国内创新观点,左摇右摆,回避争论。 中国前气象局局长气象学家秦大河分析,最近十五年来,也就是 1998 年以来温升的幅度变平,原来是 1950 年以来每十年升高 0.12 度的速率,但在 1998-2012 年十几年间升高了 0.005 度。“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气候变暖停滞,预计会持续一二十年,但气候变暖从更大的时间尺度来看是毋庸置疑的。”。我们这批科学家通过十几个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认为未来气候还是会变暖,但其后变暖的停滞现象可能还会持续个一二十年,甚至更短。 http://business.sohu.com/20131120/n390442907.shtml 2014 年初,西方媒体和气象机构大肆宣扬 2014 年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事件,称之为超级厄尔尼诺,可将拉马德雷冷位相转变为暖位相,使全球变暖持续发展。 在气候科学家看来,一个大问题是接下来的厄尔尼诺事件是否大到足以将全世界翻转至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PDO ,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或拉马德雷现象)的温暖阶段,后者是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有关的一个 20 年到 30 年的气候周期。 在过去的近 20 年里——大约从 1997 年至 1998 年开始, PDO 一直处于变凉阶段,并且拉尼娜现象也一直占据着上风。有限的证据表明,一个强大的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 PDO 回到温暖阶段,在此情况下,厄尔尼诺现象将会越来越普遍。这可能将导致海洋中的热量被释放到大气中,从而造成全球变暖的跳跃。 Trenberth 说:“今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512/c1007-2500371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3736.html 从 2014 年 3 月到 5 月, 2014 年发生超级厄尔尼诺的预言垄断了气象界,丁一汇院士说:“从更长远来看,今年的厄尔尼诺的意义不在于今年,而在于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会不会扭转全球变暖的停顿和趋缓的趋势,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 http://news.sina.com.cn/c/2014-06-23/081030406055.shtml 我在 2014 年 5 月 4 日 指出,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 按照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连续多次日食发生在两极,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1999 年林振山等人给出 2014-2015 年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累计值为 12 ,有利于 2015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依据同一原理,赵得秀认为, 2014-2015 年将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一数据与 1997-1998 年发生最强厄尔尼诺的条件相同。 除此之外,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这两个重要的相同点使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 1997-1998 年与 2014-2015 年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前者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后者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因此, 2014-2015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要比 1997-1998 年厄尔尼诺弱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 2015-2016 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很多国外气象学家认为, 2014 年这次超级厄尔尼诺现象能够将 2014 或 2015 年变成超记录的温暖之年,甚至可将拉马德雷冷位相变为暖位相。根据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记录,最近一次大范围的厄尔尼诺发生在 1997 至 1998 年,那次厄尔尼诺使得 1998 年成为历史上最热的四个年份之一。这场争论的胜负将在年底见分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5275.html 统计资料表明: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一般持续 20 年左右,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一般持续 30 年左右。 2000 年开始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才经历 15 年,绝不会因为厄尔尼诺的发生而半途终止。 改变客观规律以适应全球变暖理论,这显然是学派的偏见,必须得到纠正。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当时间进入 7 月的时候,厄尔尼诺似乎渐行渐远。当前天气变化趋势到底如何?世界气象组织、美国大气与海洋管理局、澳大利亚气象局近期都发布了相关报告。 世界气象组织 6 月 26 日 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温度已经达到发生弱厄尔尼诺的阀值,但相关大气条件仍处于中性状态。概率上看, 6-8 月份始发厄尔尼诺概率是 60% ,而 10-12 月发生的概率为 80% 。发生程度上,很可能是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并很可能跟 2009 年至 2010 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类似。 澳大利亚气象局 7 月 1 日 发布的最新报告表明, 2014 年 7-11 月仍有发生厄尔尼诺的可能,有半数模型表明厄尔尼诺的始发几率在 9 月开始增强,而大多数模型的预测均显示南半球春季将会有厄尔尼诺的展开。但目前各种监测数据显示尚未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美国大气与海洋管理局最新月报(数据截至 2014 年 6 月 5 日 )显示,厄尔尼诺在北半球夏季发生的概率仍为 70% ,而秋冬季节发生厄尔尼诺的概率则升至 80% 。发布于 7 月 7 日 的最新周报表示,厄尔尼诺预警显示目前依然处于中性状态。 http://stock.sohu.com/20140715/n402236688.shtml 据澳大利亚气象局周二( 7 月 29 日 )发布气象报告,调低了出现厄尔尼诺天气的几率,因为热带太平洋部分水域的水温降低。 气象局报告称,今年出现厄尔尼诺天气的几率大约为 50% 。厄尔尼诺天气前景级别也从“警报”降低到了“观望”。澳大利亚气象局是在今年 5 月 6 日将厄尔尼诺展望调高到“警报”级别。 澳大利亚气象局在周二发布的报告里也表示,虽然 2014 年出现厄尔尼诺的几率明显减弱,但是热带太平洋部分地区的水温依然高于平均水平,超过一半的气象模型仍然显示澳大利亚春季可能出现厄尔尼诺。澳大利亚的春季始于 9 月份。 报告补充说,今年出现强厄尔尼诺天气的可能性很低。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UxNzk1NQ==mid=200378197idx=3sn=b3d99fa80f23088a84a0f54e4a3358e7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I2MzEyOA==mid=200542081idx=3sn=1dd9bb3aca23e99970c8398aed70649e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9 月 8 日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简报称,今年 5 月至 8 月,厄尔尼诺现象尚未出现。但是, 9 月至 10 月厄尔尼诺现象有可能发生,形成概率为 60% ; 11 月至明年 2 月,此概率将达 70% 。出现“弱态”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高,“强态”厄尔尼诺几乎不会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641.html 结论:理论和实践证明,不是最强厄尔尼诺转变拉马德雷的冷暖位相,而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抑制了最强厄尔尼诺的发生。 2014 年最强厄尔尼诺的预期降低和时间延后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的稳定性,变暖中断还将至少持续 16 年。 中国的学术权威热衷于跟风流行观点,忽视自身和本国的科技创新,导致大量创新观点被文山会海掩埋,在无人过问的沉默中逐渐消亡。 没有及时发现创新观点,是学术权威的严重失职。 一场没有结果的科学争论 2010 年初,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全球变暖受到质疑。中国西南地区五省区市旱情正不断加剧,而在我国北方地区, 2.7 亿人口遭受沙尘天气侵扰,部分城市更是阳春三月飞雪连连。天气异常再次引起人们对气候突变的关注。学界关于我国气候正向“南旱北涝”转变争论再度升温。 我在 2004 年 7 月 21 日 指出,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报告引发了中国气象学家关于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转换规律的大讨论,不少学者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相关研究 。问题是,从网络文章来看,各自的研究都是独立进行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引用了其他人的研究成果。难道此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是一片空白 ? 2003 年的争论: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 问题的讨论是最近发生的,是在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披漏之后( 2004 年 2 月 22 日 ),而中国气象学家相关的三次研讨会文章尚未公开发表。不过,一些文章已在网络上公开,网络文章查询或可得到一些新的信息 。 1. 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的转换即将发生观点 《北京娱乐信报》 2003 年 3 月 22 日 以《我国气候将发生大转折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为题,发表如下新闻,并为各大网络广泛转载: 未来的 5 到 10 年内,我国的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冬季逐渐转冷,降水带也将向北方推移。在日前召开的“世界气象日”座谈会上,国家气候中心的赵振国研究员宣布了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成果。   根据研究结果,我国气候具有周期性,大约 30 年为一个周期,发生气候变化。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气候进入了一个暖周期,主要表现在冬季气温偏暖。   赵振国介绍说,在未来的 5 到 10 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 30 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 30 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 360 度的变化,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 未来 5 到 10 年,我国的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降水特点将是北方多雨,南方少雨。北京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王贵田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北方将在 2004 年以后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的多雨期。 王贵田认为,无论是气候的变化还是降水带的北移,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北京目前的状况来考虑,有些专家做过一些长期的预测,在 2004 年以后北方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的多雨期。北京主要的多雨期是 50 、 60 年代,到 70 年代后期一直到 90 年代降水持续偏少,实际上后 20 年比前 20 年的降水总量每年缺 100 到 200 毫米 。从序列的预报考虑,有一些专家认为,在 2004 年以后北方可能会出现一个相对雨水多一些的高峰期。说到这里,王贵田拿出一张很专业的气象图,指着一条曲线对记者说:从温度自身的曲线变化规律看,应该是由高温向低温转化的过程。究竟什么时候转,从做的工作上看,有可能 2005 年以后未来的 10 年左右开始往低温发展,降水可能多一些。王贵田说,北京的年降水量才 600 毫米 ,而南方的年降水量都 1000 毫米 以上,未来 5 到 10 年将会有所改变 。 2 .南涝北旱将延续 10-30 年的观点   在 3 月31日 开幕的气候变化国际科学讨论会上,气象专家们对近年来中国“南涝北旱”的气候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国家气象中心主任章国材说,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20世纪80年代形成并持续至今的“南涝北旱”状况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这一现象将在未来10-30年内继续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教授指出,中国在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一直是北方降水多,南方降水少。从80年代开始,中国气候出现了大转折,南方降水增多,北方降水减少,导致了目前“南涝北旱”的状况。   丁先生说,特别是90年代以来,“南涝北旱”现象尤为明显。据统计,1997年夏季中国北方持续少雨高温,该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亿多亩,黄河累计断流222天。1998年南方的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全国有1.8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90多亿元。   对于出现这种气候现象的原因,丁教授认为,夏季来自印度洋的季风近年来呈减弱趋势,带给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蒸汽总量减少。同时,受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反向运动的影响,贝加尔湖以南的低气压近年来逐渐转变为高气压,南下进入中国的冷空气变得干燥,致使冬季北方降水减少。 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一些专家指出人类活动也是造成“南涝北旱”的因素之一。中国南方较集中的工业生产造成的“黑碳”和硫化物的大量排放,由于黑碳吸收太阳的辐射能力很强,造成大气升温,气流上升,进而导致降水增多。而在北方,大量工业用煤的情况没有南方明显。( 2003-4-2 ) 3 .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的转换不能下结论的观点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气象专家副台长康玲告诉记者:“北涝南旱”的说法有待考证。就从内蒙古地区今年的气候谈起,“北涝南旱”一说倒是与内蒙古局部地区气候特征相类似。因为内蒙古地区的气候十年九旱,今年的降水也属正常范围内的变动,而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份和8月份,主汛期以七下八上(即7月下旬和8月上旬)为主。尽管雷阵雨和冰雹要比往年突出,但气候特征一年与一年是并不完全相同的。比如去年赶着汛期时降水就比较少,而今年汛期内内蒙古的东部地区还比较干旱。至于“北涝南旱”一说,人们的议论是如此,但并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搞气象分析是件严肃的工作,都得有完全与事实相符的资料分析论证才能得出结论。 那么,“北涝南旱”一说是否空穴来风?康玲说这要经过长期的数据分析、对比、测算及国家气象权威部门的综合分析结果统一认证,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4 .王涌泉的类似预测 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翁文波科学发展基金、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凯利华信息咨询公司编辑的《 2003 年天灾预测研讨会议文集》( 2003 年 5 月)中,刊登了王涌泉的文章《当前大灾预测及管理体制改革》( 76-78 页)。这篇文章是王涌泉在 2002 年全国天灾预测总结会议上的发言。王涌泉指出,检查中国灾害史,分析认为现在可能正面临又一次重大自然灾害转折变化。即使按照旱期最长的考虑,最迟 2010 年前后海滦河流域也可能出现大洪水。不然,近几年就可能出现。黄河流域在干旱期的中后段和末期,正是出现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时候。现在已经到了这种时候。南方将出现大旱。当海河、黄河等北方河流转向多水时,当北方干旱减轻时,一定要警惕江淮及其以南出现大旱。南方大旱和北方大旱历史上曾经多次交错出现。 结论 2004 年我国南方大部遭遇 53 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章国材在旱情通报会上介绍, 9 月以来,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严重干旱已经造成经济损失 40 多亿元, 720 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但由于未来 10 天该区域仍没有明显降雨,旱情还将加剧。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显示, 10 月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秋旱,两广等地旱情严重。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及江苏、安徽 6 省区降水量偏少幅度都在 85% 以上。 9 月 1 日 — 10 月 30 日 ,少雨程度最为严重的广东、广西、湖南、海南 4 省区平均降水量仅有 88.1 毫米,这是 1951 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持续少雨导致南方秋旱快速发展。据 10 月 30 日 干旱监测显示,旱区已扩展至几乎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其中广西、广东大部、海南、福建西南部、湖南大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南部、苏皖中南部等地达到重旱标准,其中广西、广东、湖南、江苏局部地区达到特重旱标准 。 2007 年长沙出现 50 年一遇特大干旱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截至 8 月 3 日 ,全国耕地受旱面积 1.66 亿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 2500 万亩,其中作物受旱 1.47 亿亩,还有 753 万人、 508 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介绍,江西、黑龙江、湖南三省耕地受旱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达到 44% 、 35% 、 33% ,旱情尤为严重 。 自 2009 年秋以来,云南持续干旱造成全省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初步统计显示,干旱导致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总面积 86% ,其中绝收面积 307.3 千万公顷,小春作物预计减产 50% ,甘蔗减产 20% ,经济林果受灾面积 2551 千公顷,绝收 600 千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 50.4 亿元 。中国西南干旱至今还在持续之中。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以后,中国南方干旱有逐渐增强趋势,但“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换的问题还需要经十年的验证。但是,全球变暖理论不应该成为“南涝北旱”和“南旱北涝”转换的问题的理论障碍,争论应该实事求是。 2010 年低温暴雪发生后,全球变暖理论也受到质疑。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的“全球变暖”讨论刚刚结束,北半球就集体遭遇了几十年难遇的极寒严冬。 2009 年 12 月中旬开始,先是整个欧洲突现极寒天气,多国同时遭遇暴雪低温。受暴雪、冻雨等天气影响,欧洲部分地区气温跌至零下 20 ℃ ,已有六个国家打破低温纪录,积雪厚度近 1 米 。在美国东部地区,北达科他州 1 月 4 日气温达到全美最低的零下 46 摄氏度。佛罗里达州杰克森维尔和奥兰多气温降至零下 6.7 度与零下 2.8 度,双双创下新纪录。目前,美国 50 个州中有 46 个州遭遇暴风雪, 12 个州积雪超过 30 厘米,积雪最深的威斯康辛州达 50 厘米。在亚洲,中国的一些地区正经历过去 20 年来最寒冷的天气。中国北方在新年之初普降大雪,北京和天津地区的日降雪量,均突破 1951 年以来的 1 月份历史极值。韩国首都首尔市 1 月 4 日的积雪已高达 25.7 厘米,这是韩国自 1937 年开始进行积雪量观测以来的最新纪录 。 虽然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地球变暖的观点,但是全球直线变暖的理论已经被否定,波动变化的理论受到关注,联合国和英国要重新审核气候变暖数据,在实践检验面前,坚持错误是没有出路的。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30822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947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947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5493.html 2003 年中国气象界关于“南涝北旱”还是“南旱北涝”的争论,在没有明确胜负的情况下无果而终,实践的检验被默认,这是权威在论战中失利的最好结果。中国的学术权威从来就没有公开承认对立观点的优良传统。 事实上,我们对气象局的多次错误预测都做出了批评,气象权威从来没有坦诚回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033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00509.html 为了维护权威地位,惧怕科学争论、惧怕实践检验、惧怕失误道歉已成为中国科技界铁打不变的潜规则,其结果是是非不分、黑白颠倒、跟风派长期占据科学研究的最高点,科学创新没有存在和发展的可能,行政命令代替了科学讨论,一个系统,一个单位,基本都是用一种声音讲话,百家争鸣只是一句空话。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胜于雄辩。科学界要勇于科学争论,新闻舆论界要监督科学争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凡事要有始有终,让学术权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监督。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变暖已停滞了 15 年,还将继续停滞 15 年左右。在 30 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震、低温、流感(包括埃博拉病毒、登革热病毒和其它病毒泛滥)、飓风等极端灾害形成灾害链,对人类生存造成巨大威胁,科学界必须正视自然的警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1296.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00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