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颜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姚远:《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后记》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7-12-1 08:58
姚远,颜帅:《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上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后 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当终于写完本书最后一章,述及数位已逝前辈的事迹之时,眼前不觉浮现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身影,一股感慨不禁自心底升腾而起。杨宏基那深沉苍桑的《三国演义》片头曲不知觉间哼唱出声。 回想起29年前参加颐和园会议,研究会尚在襁褓之中,我还被呼为“小姚”,转瞬却已届花甲。正可谓,青山依旧在,辉煌成烟云,笑谈所历事,一切成传说。然而,唯独不能释怀和置之笑谈的是我所认识的那些亦师亦友的同仁和前辈熟悉的面容和故事。也许是经年累月读史、作史的一种自觉,我似乎冥冥之中,感觉到一种身前事和身后评的担当,要把他们甘做人梯,创业维艰的故事记载下来,传之后世。 这些英雄,都是挥洒两支笔的好手,特别是他们对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史研究的支持、帮助,尤应铭记在心。其中特别是已逝者中:1948年即投身革命、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的创始人之一、《编辑学报》原主编和参加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教程》的鲁星(1924—2009)编审,曾于1998年1月24日的来信勉励,这“将会对我国科技期刊 事业 大发展产生积极的启迪和推动作用”;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杨焕章(1937—2014)教授于1998年9月16日的来信指出“深感这方面一片空白……在学报界,乃至编辑出版界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时代即靠近革命、在自然地理统计方面卓有成就、从事编辑工作54年、《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发起者之一李汝燊(1923—2010)先生,曾在《我国首部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面世》的书评中多有嘉许;提出信息有序化编辑概念、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首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任定华(1931—2005)先生,曾在其任主编的《情报•科研•学报》发表了一批最早的科技期刊史习作。他们都是以红笔为人作嫁,以蓝笔著书立说的编辑英雄中的代表。让这股无名英雄之气,永远驰骋纵横于人间。 尽管竭尽所能,恐怕所写、所记、所载,仍难恢复和反映历史的原貌,就连自己亦难以满意,只能权当抛砖引玉,期待来者。衷心希望有志者能够继续这一事业,让历史天空的星座中,也闪耀有无名英雄之星,不要让他们的创造被后人付之一笑。 姚 远 2016-01-23 于西安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3412 次阅读|1 个评论
陈浩元为姚远,颜帅的《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作序
kexuechuanbo 2017-12-1 08:51
姚远,颜帅:《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上,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01) 序 习近平同志在给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情同此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史的研究,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工程。高校的科技期刊就是高校的科学史册,是我们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镜鉴,特别是从百年高校科技期刊这个侧面,汲取历史智慧,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 高校科技期刊历来在整个国家的出版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科学家的讲坛、科学前进的轨迹、时代风云的图像和科学工作者辛勤劳动的写照。同样,高校科技期刊也是高等学府最重要的科学档案和科学发展史册。办好科技期刊,对于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人才,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以及实现高校的科学管理和养成优良学风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少大学校长,诸如蔡元培、唐文治、匡亚明、刘道玉、钱令希、王梓坤等,均很重视办好高校科技期刊,有的甚至提出:办好一所大学只需抓好两件事,一是教好学生,二是办好学报。因此,从这一点来看,该书所开拓的研究领域当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撰写一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是高校新闻出版工作者长久以来的一个梦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为此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了近30年的长期重点资助。今天,终于由来自十三朝古都西安的科学史工作者和科技期刊编辑姚远和他的团队,初步完成了这样一个庞大工程。我由衷地为此感到高兴。 我与姚远相识转瞬已近30年,“小姚”也从当年30出头的小伙子成了如今年届花甲的“老姚”。那是在1987年的初春,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界的100多位同仁聚会于北京颐和园交流工作经验。在联欢晚会上,主持人须育方先生以“他来自大西北——打一青年编辑”为谜语请大家竞猜,同志们竟不约而同地猜到:西北大学的姚远。从这时候起,我们渐成忘年之交。长期以来,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位笑颜常开的年轻人对科技期刊事业的执著,对学问锲而不舍的追求,以及在中国科技史、科技期刊学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人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数十年做好一件事。当初和他在一起的不少年轻人已离开编辑队伍,他却一直在这块田地里勤奋地耕耘,已是一位有36年编龄的“老编辑”了。据我所知,他为此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但却未曾见他有些许怨言。常常见他在参加研究会会议时,要么早到,要么晚走,甚至也不去参加考察活动,而是直接去了图书馆或档案馆,最早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约翰声》就是他于成都的一次会议间隙在四川大学图书馆发现的。近30年如一日,他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为了更多的积累,他于2005年到清华大学访学1年,2008年又到南京大学图书馆挂职副馆长1年,其间走遍了以明清档案著称和以民国档案著称的北京和南京的各个图书馆和档案馆。在网络阅读极度便捷的今天,年轻人可能很难理解他如何潜身于故纸堆,一点一点地阅读摘录的情形。在清华大学访学期间,他与合作导师杜文涛教授专门对清华大学的期刊史作了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一组论文,纠正了过去的一些错误认识,清华建校至1949年创办期刊总量亦由过去的50余种增至80余种(2015年清华学报百年刊庆之际,又在颜帅主任的支持下,再次对清华学报的百年史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这实际上是以清华大学学报作为典型个案,对整个高校科技期刊史作了深度解剖。访学结业时姚远因此而被清华大学评为优秀访问学者。姚远常说的两句话,一是“不盛东西的袋子是站不直的”,另一句是“编辑要拿起两支笔”。第一句的意思是说要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才能挺直腰杆;第二句的意思是说编辑要拿起红蓝两支笔,以红笔为人作嫁,以蓝笔著书立说。我想,姚远正是这两句话的一个写照,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曾将一份地方大学的学报带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署、教育部表彰的优秀科技期刊和精品科技期刊之列,连任三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晋升为陕西省管二级编审,并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全国高校科技期刊杰出主编,同时他也以编审身份兼任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和西北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的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独著、合著或主编有《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等30余部,在《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刊发表论文380余篇,所著《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1792—1949)一书获得陕西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自1999年以来,他先后指导毕业硕博士生25人(含韩国留学生1人),合作指导硕博士生10人,在读博士生和博士后5人。这些学生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志同道合者形成了一支科技期刊史研究的团队,并未就此止步,而是正在为达到新的目标不断进取。 世上没有漫不经心的成功,也没有轻轻拨动一下就可以永远运动下去的“永动机”,每份看似漫不经心的背后其实都是经年累月持之以恒的用功。当看到这部新著时,我想我能掂得出其中的分量,这种沉重,恐怕难以称量。我跟小姚的“缘分”,也正来自对他横溢才华的赞赏,对他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精神的钦佩。当我读到和小姚一起对224年前《吴医汇讲》版本的考察和论证、再次无可辩驳地证实《吴医汇讲》为中华第一刊时,深感这项工作的艰辛,也对有些轻率的认识感到难以苟同;当读到我们一起发表的《科技期刊建学的社会基础及学科框架构想》和《泛期刊学的概念与定义》等文,首次提出“泛期刊学”和“科技期刊学”概念时,深感要想建立“科技期刊学”必须由“史”做起,方能夯实基础;当读到第13章关于真理标准讨论中我作为高校自然科学工作者首先介入讨论的往事,我感到很亲切,勾起了很多回忆,我虽然对当年的讨论很投入,但却是由此方知我是作为高校自然科学工作者特别是高校自科学学报工作者首先发表文章介入真理标准讨论的;当读到第25章关于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的诞生与发展时,尽管只是提纲挈领地勾绘了几个侧面,尚有诸多需要完善之处,但却是首次涉及这个主题,并提出了世代更替之际中国科学期刊协会等鲜见史料,还对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社团的发展历史作了首次研究。这部著作也有一些重要的新认识,即:否定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朱翼》为最早中文期刊的说法,确认《吴医汇讲》为我国最早期刊,也是最早中文科技期刊;否定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学桴》(《东吴月报》)为最早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的说法,确认上海圣约翰书院-圣约翰大学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3月20日创办的《约翰声》( The St.John’s University Echo )为我国最早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这些研究视角、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均有使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将其与国之大事相联系、与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事业相联系,使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我们的前辈们筚路蓝缕地开创了高校科技期刊事业,在西学东渐、东学西渐中对中国命运的思考、在推翻封建制度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中对科学与民主的张扬、在新文化运动中对旧文化的改造、在抗日战争艰苦岁月中对民族文脉的存续和坚守、在建国初期对我国高校科技期刊事业的探索、在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理论酝酿、在21世纪面临诸多挑战的守正创新,这就是我们走过的路,这就是这部书稿勾绘的一幅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变迁的历史画卷,大有纵横捭阖、经纬交错、波澜壮阔之恢宏气势。我们由此,不仅了解了昨天,也看到了明天的希望和发展方向,这正是这部百万字著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我想,这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肯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或纰漏,但终于勾勒出了从清光绪十五年(1889)到2016年128年历史的一个轮廓,而且给后来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哪怕它只是一个供人批判的“靶子”,也是我们迄今所见第一部中国科技期刊史。我衷心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成果问世。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编辑学报》主编 陈浩元 2016-03-25 于北京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11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颜帅著:《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由清华出版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7-1-2 17:49
姚远 ,颜帅著《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百年史》上下册,2017年1月已经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96万字,分为绪论篇、史论篇、专论篇三大部分26章。其上起清光绪十五年(1889)的《约翰声》,下限至2016年,时间跨度128年。并且,追溯了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的中国最早期刊《吴医汇讲》,以及世界最早科技学术期刊《哲学汇刊》等。 该书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科技期刊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教育部科技业务管理费科技政策课题联合资助,是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成立30周年献礼成果。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3521 次阅读|1 个评论
发表并不是科学研究的终点—访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主任颜帅
热度 6 editage 2014-10-16 13:05
作为中国学术出版界发展与变革的领军人物之一,颜帅老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中国期刊创新以及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并与世界各个国家的学术机构有着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近期,意得辑中国区学术通讯员走访了颜帅老师,以颜老师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科技期刊如何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国科技期刊的“三步走”》为切入点,对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且从国家发展的层面上,强调了“发表并不是科学研究的终点”这个主题。 以下为访谈内容节选,您也可以造访意得辑网站直接 阅读完整专访全文 。 (意得辑) 今年年初,您和您的同事张昕一起发表了一篇题为《科技期刊如何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国科技期刊的“三步走”》的文章。您能否在此阐述一下 “三步走”的扼要内容? 颜: 2013年8月,有4名中国科学家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改革中国科技体制》(Reforming China's ST System)的文章,为中国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把脉并提出改革的思路。他们指出:科研和产业脱离,科研的主要工作方向定在发论文上,而且主要是发表在国外的期刊上。所以我们就在思考,如何来扭转这个现状。我们思考的一个初步的方案就是这个“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就是通过3到6年的努力,把一部分具有世界影响的研究成果(这其中当然包含中国人的成果!)吸引到我们自己的英文期刊上发表,以提升中国期刊的国际地位。 第二步力争做两件事:一是加快优秀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建立国际化的英文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二是建设国际化的英文科技期刊发布平台。 第三步是争取到2020年前,相当多的中国优秀成果首选用中文发表、中文成果翻译后向国际推广,使科技期刊成为国家创新的重要媒介。中文不应该成为阻碍我国科研成果向国际传播的屏障。 点击此处阅读完整内容 (意得辑)您提出来的方案是从整个国家的层面上提高中国英文期刊在世界上的地位,并促进国家创新。但从作者的角度上来讲,目前的科研评价体制,是以SCI发表为主导的,是与他们的职业发展和基金申请等息息相关的,您觉得怎样把中国作者优秀成果的首发权吸引到中国期刊上,尤其是中文期刊上,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挑战吧? 颜: 之所以提出“三步走”,就是因为这个不可能在短期内以简单的方法实现。比如说,如果用硬性的规定让中国科学家发表在中国期刊上,科学家不会答应,国家的管理部门也不会这么做。但如果长期放任这些国家财政投入的科研成果都大量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话,那么我们自己的利用都会受制于人,政府应该考虑怎么把这些科研成果留为我用,并且要首先应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上,等等。 现在英文交流在国际学术交流上毕竟是一个主流的语言。另外,从基础研究一直到以后的产业和商业领域,英语也是一个主要的交流工具,我们不能让大量的外国科研人员都来读中文的资料,因此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是需要用英文来发表。所以要用英文把中国好的科技成果先用自己的传播渠道推介出去,同时通过英文期刊来树立中国期刊的品牌。还有就是从著作权、版权、数据库等方面的考虑。我们不排斥与国际出版商和数据库的合作,主要是从长远看来,国家的科研成果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为好。 点击此处阅读完整内容 (意得辑)前几天在谈话中您提到“发表并不是科学研究的终点”,这是否涉及到我们的科研评价体系?就是说,科研成就不应该只以发表的文章、发在什么期刊上来衡量,而是要关注像您说的,科研成果的转化,对人民的工作生活、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面有没有实际贡献。是不是从这些角度来看? 颜: 归根结底,科技期刊的工作,发表论文或者传播,实际上就是传播一些科研的信息和成果的转化利用。中国大量的企业、企业家和研发人员,他们看到的还是中文的东西,所以最后这一步就面临着:这个首发是不是要采用中文?但是采用中文的同时呢,科学家又有国际传播的需求,怎样同时在国际上来推广这些成果。所以,一个是要服务中国的企业创新,一个是国际上的科技成果交流, 需要平衡这两个问题。 还有一个是现行的科研评价政策的问题。目前的评价政策,各个学校、研究院所,都是以在什么样的期刊上发表或者是被什么数据库收录来衡量研究成果的水平。现在国家的几个主管部门都拿这些指标来考核科学家和研究机构。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有的科学家、老师或者学生就认为:“我把论文发表出去了,我就达到目标了,我这个项目可能就可以到此为止了。” 从科研发展、产业发展的角度,论文发表肯定不是一个终结。论文发表只是说基础研究,或者某个方面的研究到了一个阶段,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任何一个研究,它肯定是要服务于明天的生产和生活,即便它服务得慢一点。习近平主席的那段讲话,要好好研究。在过去,有的研究可能时间拉得很长,30年、50年,甚至在有生之年都看不到它应用的前景。但现在链条短了,在立项的时候,你就要考虑到研究成果的价值会体现在哪些方面。 ∷本访谈是由中国区学术通讯员杨丹女士所进行,访谈原文刊载于 意得辑名家访谈页面 ,转载请注明出处 ∷ 【 意得辑 提供专业 英文论文修改 、 学术论文翻译 、 英文论文发表一站式服务 www.editage.c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科研发表资源,请登录《 意得辑专家视点 》
个人分类: 科研影响力和研究质量|9848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7: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