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生物进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家花园里的独角兽
热度 1 sunon77 2012-9-20 06:34
我家花园里的独角兽
《自然》今天发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短评“独角兽如何长出角的?”。 很多对进化论的怀疑,从一种生物特性发展出另一种生物特性,比如飞行,开花和感知磁场,这是不可思议的神奇。密西根州立大学的Richard Lenski构思从简单生物来验证生物进化的原则:“通过基因复制(copy number)和重组(rewiring)产生新的性状”。这个实验整整做个25年,至今仍在继续。从1988年2月24日,基因完全相同的12个E. coli种群开始培养并繁衍,每天将一定数目的菌群放入液氮冷藏,目前已经繁衍了五万五千代。当新的生物特性出现以后,可以从 液氮中取出若干代父代,以求重现。今天发表的文章用这一方法,分析了E. Coli一种新性状的基因生成机制,明明白白的告诉你 “独角兽如何长出角的?” Evolution: How the unicorn got its horn Heather Hendrickson Paul B. Rainey AffiliationsCorresponding author Nature (2012) doi:10.1038/nature11487 Published online 19 September 2012 An experiment studying bacterial populations over thousands of generations shows that a novel trait can evolve through rearrangement and amplification of a few pre-existing genes. Evolutionary novelties such as flight, flowers and eyes are central to life's diversity, and yet explanations for their origins are anything but straightforward. The difficulty arises because the relevant events happened a long time ago under circumstances that are poorly understood. However, in a paper published on Nature's website today, Blount et al.1 unravel molecular details underpinning a major innovation in a trait (phenotype) that evolved in bacterial populations after 30,000 generations. The capacity to store ancestral types in a state of suspended animation and then sequence their genomes has provided a remarkably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main genetic events that gave rise to an instance of evolutionary novelty. The 'modern evolutionary synthesis', which provides the accepted account of evolution, unites Charles Darwin's gradualism — the view that evolution proceeds through gradual changes — with Gregor Mendel's concept of genes as discrete units. But some have argued that the resulting notion of incremental mutational change does not provide an adequate framework for explaining how phenotypic innovations arise2, 3. What steps precede a major evolutionary advance such as the eye? Far from being a simple philosophical point, the need for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at this level is paramount, and Blount et al. (researchers in Richard Lenski's laboratory) provide direct insight into how innovation happens. In 1988, Lenski initiated what is now the longest-running project in experimental evolution. He took a clone (a group of genetically identical cells derived from a single cell) of the fast-growing bacterium Escherichia coli and founded 12 independent populations, each resident in a flask containing a simple medium, with glucose as the sole source of carbon. Every day for almost 25 years, a sample of each population has been transferred to a fresh flask — which means that these populations have gone through 55,000 generations. In addition to daily transfer, the researchers have been periodically storing samples at −80 °C, thereby ensuring access to a detailed history of ancestral states. Moreover, unlike fossils, these frozen ancestors are readily brought back to life. Although Lenski's group reported adaptations that improved the microbes' fitness from the earliest stages of the experiment, something remarkable happened after about 31,000 generations. One of the populations (Ara-3) evolved the capacity to use citrate as a nutrient4. Citrate, a chelating agent that facilitates iron uptake, is a component of the growth medium. Although E. coli can 'digest' citrate when oxygen is absent, it typically cannot do so under the aerobic conditions of this experiment. The fact that the microbe can use citrate under some circumstances raises an important point: new genes are not invented de novo. Quite the contrary — evolution builds on the raw material at its disposal. The bacterium has the building blocks necessary for the evolution of aerobic citrate utilization, but realization of this capacity requires a rewiring and refinement of regulatory connectivities.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he genetic changes conferring the ability to use citrate in the presence of oxygen (a trait dubbed the Cit+ phenotype), Blount et al. returned to the freezer and resuscitated ancestral Cit− populations from earlier time points in the Ara-3 lineage. When the researchers tried to 'replay' the evolution of the trait, they found that the Cit+ phenotype appeared again only in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the most recent Cit− lineages. This result suggested that genetic changes had occurred in these lineages that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Cit+ phenotype to evolve. Although the precise nature of such 'potentiating' mutations is unclear, the important fact is that they took place (Fig. 1). Figure 1: The evolution of a new trait. In 1988, Richard Lenski took a single clone formed by genetically identical Escherichia coli bacteria and propagated it, with daily transfer, in 12 independent flasks. Whereas the original cells could use citrate as a nutrient only in the absence of oxygen (Cit− cells), bacteria in one of the flasks eventually evolved the ability to use it with oxygen present (Cit+ cells, indicated in red). After analysing the genomes of the microb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process, Blount et al.1 (researchers in Lenski's laboratory) found that the original clone had diverged into competing lineages — some of which went extinct and some of which prospered. The authors report that, for the new ability to appear, the bacterial populations went through three successive evolutionary steps. 'Potentiating' mutations (of unclear nature) were required for cells to acquire 'actualizing' mutations that consisted of a specific rearrangement of a few genes and that allowed some growth — although poor — on citrate in the presence of oxygen. Further 'refining' mutations, which involved duplications of the rearranged DNA sequence, were needed for robust growth under such conditions. Full size image (37 KB) The step that made the cells weakly Cit+ — the 'actualization' step — was easier to identify. The authors examined a genomic region that carries the gene citT, which encodes a protein (citrate transporter) needed for citrate to enter the cell. In the original bacterial strain, citT is located downstream of citG (another gene required for citrate utilization) and rnk, a functionally unrelated gene that participates in energy metabolism. In each of the derived Cit+ cells, Blount et al. found a distinctive genomic rearrangement that fused rnk to citG. As a result, expression of citG and citT came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promoter (regulatory sequence) of rnk, which allowed their expression in the presence of oxygen. What's more, the authors found that a single copy of the genetic rearrangement was insufficient to generate the Cit+ phenotype, and that there was a tandem array of between two and nine copies in Cit+ cells. Therefore, gene duplications took a very low level of citrate transport and propelled it to life-sustaining levels. All cells that inherited the genetic fusion (the actualizing mutation), followed by amplification (a 'refining' mutation), were Cit+. The discovery of the Cit+ mutants in Lenski's experiment has been a mote in the eye for those suggesting that major phenotypic innovations cannot be explained by microevolutionary (gradual) processes. Indeed, for anti-evolutionists, lack of mechanistic detail has even allowed room for divine intervention. After several attempts to politely address the concerns of one critic, Lenski responded publicly in what has proven to be one of the most competent and direct defences of science versus dogma for some time. It includes the memorable phrase5, “In other words, it's not that we claim to have glimpsed 'a unicorn in the garden' — we have a whole population of them living in my lab!”. With knowledge of the key events that determine this unicorn's horn, one can next look for lessons of a general nature. The idea that genetic evolution might conform to a set of rules is attractive6. Capture and amplification of other genes' promoters have been shown to facilitate adaptation in a variety of situations7, 8, but the extent to which these kinds of events can fuel phenotypic innovation depends on prior history, chance and fortuitous factors such as genome architecture. Blount and colleagues' work shows that evolution, given sufficient time, will take advantage of any opportunity — but opportunity may depend on the most fickle of potentiating events. Unfortunately, predicting the nature of these crucial potentiating mutations may well lie beyond reach. Nevertheless, on a positive note, this work strengthens a central premise of the modern evolutionary synthesis: genetic change is gradual. Phenotypic change, however, can be dramatic. References References Author information Blount, Z. D., Barrick, J. E., Davidson, C. J. Lenski, R. E. Nature http://dx.doi.org/10.1038/nature11514 (2012). Show context Pigliucci, M. Phil. Sci. 75, 887–898 (2008). Show context Gould, S. J. The Structure of Evolutionary Theory (Belknap, 2002). Show context Blount, Z. D., Borland, C. Z. Lenski, R. 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5, 7899–7906 (2008). PubMed Article Show context http://rationalwiki.org/wiki/Lenski_affair Show context Stern, D. L. Orgogozo, V. Science 323, 746–751 (2009). CAS ISI PubMed Article Show context Whoriskey, S. K., Nghiem, V. H., Leong, P. M., Masson, J. M. Miller, J. H. Genes Dev. 1, 227–237 (1987). CAS ISI PubMed Article Show context Andersson, D. I. Science 282, 1133–1135 (1998). CAS ISI PubMed Article Show context Download references Author information References Author information Affiliations Heather Hendrickson and Paul B. Rainey are at the New Zealand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Massey University, Auckland, 0745, Massachusetts, New Zealand. P.B.R. is also at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Biology, plön, Germany Paul B. Rainey Corresponding author Correspondence to: Paul B. Rainey
个人分类: 经典论著-JournalClub|4493 次阅读|3 个评论
生命进化和超高压生命科学
热度 1 weizhiren 2012-6-11 16:20
本文在综述了有关 “ 超高压热液生命 ” 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生物进化观点:认为高温高压热液环境不但是原始生物大分子和简单生命体的发源地,而且还是复杂生命演化(进化)过程的重要场所,在此环境中产生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基因结构,构建出从初级到高级的多生物种群。由此提出采用高压生物生态学系统,研究在高压状态下生物发育生长过程,探索生物进化规律。
13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在鱼类身上发现物种演化的关键
welcomezp 2011-6-11 10:07
日前,科学家在一种鱼类身上无意中发现了物种演化的关键,那就是新感知觉系统的发展——该系统得以发展的鱼类有可能演化为两种甚至更多的物种。 这种名为象鼻鱼(elephant fish)的小鱼生活在浑浊的水环境中,通过微弱的电信号相互交流。因此,即使水中的可见度为零,这些小鱼也能通过收发电信号的独特器官得以沟通。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生物学家布鲁斯·卡尔森(Bruce Carlson)通过多年研究发现,大脑的复杂程度为这种鱼类快速演化和分化提供了可能性,而大脑的复杂程度则直接来自于鱼类的感知觉加工能力。 这种鱼类必须能够在浑浊的水环境中识别出同种鱼类的电信号,同时忽略其他鱼类的信号。研究者们发现,26种象鼻鱼的中脑外侧核(exterolateral nucleus, EL)已经发展为专门用来识别这种信号的区域。他们发现EL区域的发展引发了象鼻鱼科内的一个遗传谱系系信号检测系统的改进,并推动了物种进化的加速;而姐妹谱系由于在前期缺失EL区域的发展,导致信号检测能力下降,同时也没有继续分化。 信号探测能力强大的鱼类可以识别不同种类的放电和脉冲形式,它们的感知觉系统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脑部没有继续发展的鱼类。 不同鱼类电信号的脉冲波形如下图所示: 卡尔森在《科学》上写到: 图片上面的那组鱼类属于 Paramormyrops 属,拥有可以进行复杂信号加工处理的脑,(演化过程中)放电形式变化很快,造成了很相近的种属之间脉冲波的区别也很明显。下面的一组鱼属于Petrocephalus属,其中脑结构简单,脉冲波波形也十分相似。这两种属的区别就在于,上面一组鱼类有对应于发展信号检测系统所需的解剖学特征——比如发射不同脉冲的结构,以及能够分辨脉冲波波形微小差异的结构。 卡尔森认为: 在演化生物学的研究中,要确定某种特性是另一种特性的诱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这一次,我们能够证明新物种大量形成之前,发生了脑结构趋向复杂信息加工结构的演化。拥有这种脑的鱼类,其电信号产生分化,并能够精确分辨不同的信号。这些发现支持了脑的演化可以引发多样化的增加。 卡尔森的工作暗示着脑部演化迅速的物种——比如智人——如果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更有可能演化出新的物种。对于象鼻鱼来说,进化的关键在于脑部对所输入感觉信息的挑选能力。 于是我们不禁再进一步,难道现代社会中的人类也会在媒体的“感知觉轰炸”下进化为新的物种吗?又或许《娱乐至死》中的预言终会成真,人类只有以破碎而退化的姿态走向灭亡?且待剧终之日揭晓。
个人分类: 生物进化|1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达尔文是如何成名的?
热度 5 burningmind 2011-5-6 12:21
(作者注:本来只想回复另外一个人的帖子,没想到停不下手,所以干脆把它变成了我的第一篇科学网博文) 达尔文之所以成名是因为他的“生物是可以演化的”以及“人也是从灵长类动物祖先进化而来的”观点强烈冲击了当时极为保守、宗教性极强的英国社会,而不是他的“自然选择”理论。达尔文最热忱的吹鼓手、自称为达尔文“走狗”(“ running dog ” , 无贬义)的赫胥黎所积极宣扬的是达尔文“生物是可以演化”的观点和他认为对当时英国社会极为需要的科学和唯物主义精神,但他私下里自称不相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可以解释进化过程。持此观点的科学家即使在英国也不在少数,所以到十九世纪末几乎没有生物学家再相信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 而至于“生物是可以进化的“这一观点,查理-达尔文的爷爷、法国博物学家布丰和拉马克早就提出来过。前两者比较隐讳,而拉马克在 1809 年《动物哲学》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他的进化理论,但他遭到当时在法国科学界很有权力和影响力的居里叶的反对和打击。即使如此,他的进化思想还是影响了欧洲科学界,以致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不少欧洲科学家(包括在英国)已接受了生物是可以进化的观点。所以达尔文不是提出生物进化的第一人,他的成名是由于他的《物种起源》一书将这一观点推向公众,直接冲击了当时比欧洲大陆更保守的英国社会,特别是后来另外一书《人类起源》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历史并不总是公平的,科学的历史也一样。我曾当面向理查德-道金斯委婉地指出,他需要更多地了解现代遗传学(尤其是表观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基因组进化等知识以更好地判断自然选择是否是唯一的、或最好的理论来解释生物进化机制,且任何将某一理论当作绝对真理、把任何科学家做为偶像来崇拜的做法是有违科学精神并会阻碍科学进一步发展的。 如果今天哪个英国人敢对英国大众大张旗鼓地宣扬应该废除王室,将有两种结果发生:一,你会马上遭到逮捕或情报部门调查;二,百年之后你会成为继达尔文等之后英国历史上又一位杰出思想家和英雄! (附:白大伟博文:达尔文自然选择路上的五座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54077do=blogid=440572)
个人分类: 生物演化|5551 次阅读|6 个评论
文化与进化:文化本能
热度 3 smallland 2011-3-31 15:37
这个词有点奇怪,也让某些人反感。本能就是本能,文化就是文化,怎么又冒出一个“文化本能”?我在前面几篇中讲过,也和匿名先生反复争论过,我们经常无法把本能和文化截然区分开来。一种本能可演化出一种文化,一种文化可归咎于一种固定逻辑的本能。 我们是按照基因的蓝本被制造出来的,我们的身体结构和生理代谢过程都是由基因决定的,我们的心理也不例外。有人认为,人的心理是一块白板,本来是空白的,随着个体发育逐渐“被”写满内容。这样的想法,似乎有道理,因为人的心理具有巨大的可塑性,人能被塑造成“道德模范”,也能被塑造成自杀机器--譬如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然而,可塑性并不等于没有构造基础。人的身体结果和生理结构也有可塑性,跑步能增加肌肉量,能改变生理状态,这就能否定先天的遗传基础?人的心理状态,特别是不会说话的婴儿,不容易像身高体长那样容易测量,即使成年人的心理,他不说出来,不做出来,也不容易严格地测定。然而,不能定量不代表无法定性,人的心理活动仍有普遍的模式和逻辑,甚至,有普遍的规律。一只猴子,就不容易被训练出人类的心理特征,因为它有自己的遗传基础。一个雄性,虽然能被培训得愿意自杀,但不容易被培训的厌恶西施而喜欢东施,因为人的大脑对异性的面容具有固定的判断逻辑。 人喜欢什么,不一定有固定的模型,但有固定的逻辑,这个逻辑,我称它为进化逻辑,或文化本能。听到这个术语,有人立即找自己的眼镜在哪里,因为吃惊,因为他要上网查科普。从来没有使用的术语,你怎么能独创呢?这就是一些自称很有学问者的科普心态,如果是达尔文说过,如果威尔逊说过,他就不会这么吃惊,因为那是学问大家说的。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一种进化逻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本能。被普遍认可的东西,即使是虚无缥缈的神,也是可信的,至于神是否给过一片面包,就不用怀疑了。 没必要给这个术语一个严格的定义。只要众人承认的,我就承认,只要众人喜欢的,我就喜欢,这就是人类的普遍心理逻辑。美元就是一种文化,因为普遍的认可,谁不认可,就必然没好处。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能流行起来,就是文化本能的促进效应。美元本身毫无意义,一旦被普遍认可,就价值无限,甚至超过交配和爱情的价值。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两个人,就不会喜欢美元了,就不会喜欢京剧了,就不会喜欢古董了......这一点是不用证明的,没有普遍的认可,除了吃饭和交配,其他的东西都毫无意义。 就交配对象的选择本身来看,这是一种很原始的心理,很原始的本能,也必然遵循同样的进化逻辑、同样的文化本能。如果自己坚持独特的标准,与普遍的标准背道而驰,他的后代就可能是不受欢迎的类型,这样的“独特基因”就不可能流传下来。 孔雀的尾巴就是一种文化 ,人类的择偶标准也是一种文化,这两种文化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是同样的逻辑。在人类和别的动物,都可能出现排队等待和同一异性交配的现象,也是同样的判断逻辑。 我在《丑陋的孔雀》中讲过鸡虫得失,讲过马的上进心,根本原因都是个体的价值判断所面临的风险和困难。这样的逻辑,必然导致人爱故我爱。当年我们爱毛主席,许多人除了画像根本就没见过他,对毛选也没兴趣,这依然不能妨碍对毛主席的爱,因为别人都爱。我们之中的任何人,都没必要,也不可能判断毛的言行,只要跟着喊口号就没错。同样,日本的武士,根本就没必要疑问自杀有什么好处,是否应该用固定的动作结束生命,只要觉得那么做是很光荣的,是被认可的,这就足够了。 像其他本能一样,文化本能的进化原本是有好处的,对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有利。等到人类的智慧足够发达,社会关系足够复杂,就可能创造出对生存和生殖有害的文化,但人类的文化本能依然没有改变。这是原始的逻辑,原始的本能,像鱼虫鸟兽一样,这样的本能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就不难理解,人类的文化本能常常对其生存和生殖产生负面影响,甚至直接危及生命,损害生殖利益。这似乎是智慧高度进化的宿命,就像孔雀尾巴的进化一样。 文化本能不同于其他本能,因为其他本能具有固定的生物学基础,有固定的发展发育方向。文化本能,是一种学习的本能,但学习的对象不是固定的,只要是被普遍认可的东西,只要是能引起周围同类兴趣的东西,个体都可能学习和模仿,盲目地追求,不需要个体自己的判断。毛主席说穷人好,人们就不会疑问穷到底为什么好,好在哪里。万众山呼万岁,他老人家说的话还会有错?光着屁股也是光荣的啊。 如果你仍不理解文化本能,跟着我想像一个场景:两个小贩,同样的水果,一个小贩周围一大群人在抢购,另一个无人问津,你就可能毫不犹豫地想买前者的货。即使他卖得更贵,你也会认为贵自然有贵的道理。你的基本假设是,别人都不是傻子,都知道好坏,我还需要费事去逐个问价钱看质量?这就是托儿能发挥作用的原因。人们相信董卿仅仅是个诚实的主持人,所以就相信刘谦的魔术真是高。 没有固定的模型却有固定的逻辑,这是进化过程中产生的逻辑,必然对生物进化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动物界,这种逻辑一般能“正常”地发挥作用,而在人类,一些歪门邪道的家伙就经常利用人们的文化本能为自己的生存和生殖服务。日本学生们成群结队高高兴兴地去自杀,就是一例。五花八门的人类文化必然使人类的进化最终杂乱无章,甚至毁灭整个人类。死有何惧?只要有几个垫背的,有什么不好?
3249 次阅读|8 个评论
文化与进化:孔雀的尾巴就是文化
热度 1 smallland 2011-3-26 20:47
自从发了一篇 食盐与文化 ,就受到一个自称“搞文化”的匿名先生的质疑,并说我不懂得文化的定义。我对他讲“孔雀的尾巴就是文化,园丁鸟的巢就是文化”,把他惊得差点掉了下巴。他以为,他是“搞文化”的,社会生物学的研究一旦涉及文化,就污染了他的饭碗。这实在是小孩子的天真,成年人就不会这样。把文化的范围扩大化,不是更好吗? “搞文化的”不正多了发挥作用的广阔天地? 匿名先生说,园丁鸟筑巢是遗传,孔雀的尾巴是遗传,这分明是没搞清楚本能的概念、遗传的概念。他以为,园丁鸟筑巢是本能的,巢的结构和形状、用材等是固定在基因中。然而,如果园丁鸟和麻雀一起长大,从未见过别的园丁鸟,它长大了还会筑巢吗?还能做出自然界野生园丁鸟那样精装修的巢?不见得。如果把母孔雀从小和母鸡一起养大,从没见过别的孔雀,它还能非华丽尾巴者不嫁?也不见得?它的脑子里固化了孔雀开屏的映像?不见得。说不定,一只公鸡腚上插一把彩绘的扇子她就会令她动情^_^ 显然,匿名先生不理解什么是本能,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文化。即使他能做出科学的定义(当然轮不到他定义,从达尔文开始就对动物文化有深入研究了),但无法正确地理解文化与本能的关系,才会说出类似“划江而治”的言论:文化是文化,本能是本能,井水不犯河水,谁来犯,就违背了科学分类原则,就是乱搞。 什么是本能?不多说了,看看前面的两篇: 本能与童年 和 本能、童年与性取向 。 仍回到孔雀的尾巴上。母孔雀的大脑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大尾巴形象,尽管那个图片不用多少存储空间。进化过程不是做图片和保存图片,本能是有的,但在高等动物中本能不是图片,而是学习的“逻辑”。即使是人类的美女,雄性大脑中也没有因为基因编码而固定一个西施形象。如果一个雄性从小到大见过一万个雌性,其中类似凤姐是最漂亮的一个,那么凤姐就必然是他的西施,不会有别的想法。孔雀也一样,它“记住”的是一个学习和比较逻辑:交配前多看几个,看看谁的最华丽最大,就跟谁交配(匿名先生必然在这个细节上挑毛病,他能查到相关的科普,但查不到母孔雀大脑中的图片^_^)。 孔雀的集体婚礼地点更不是固定在基因中,它们知道那个地点,是传统传统,是文化(匿名先生必然在这里挑字眼)。 只有一定的学习和判断逻辑,一定的传统,孔雀的大尾巴才能加速进化。那个大尾巴是基因决定的,是遗传的,用不着谁告诉我。然而,如果没有雌性的选择,能进化出来?它还有什么意义?雌性的选择过程,就是文化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促进了大尾巴生物构造的加速进化。文化能影响或决定动物的进化方向,是前面几篇一直在说明的问题。 一个生物器官,如果偶然地成为了一种文化方向,这个器官必然受到异性的追捧。如果这个器官能吸引优秀的异性,那么这个器官的发育程度就和优秀的基因密切相关。多少代以后,虽然这个器官是遗传的,但同时,这个器官也是一种文化。人类有多少这样的器官?匿名先生一个也看不到,只知道自己吃奶是本能,自己说汉语是^_^
4362 次阅读|15 个评论
文化与进化:文化的分类
热度 2 smallland 2011-3-26 10:21
动物文化一旦产生,必然对进化过程产生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前面的短文,说过 极端低级的文化 ,也说过 极端高级的文化 。不同形态的文化,发挥的作用不同,有的对动物的基本生存和重要,有的对动物的繁殖很重要。也就说,有的对生物进化施加类似自然选择的压力,有的施加性选择的压力。根据个人的认识,可以将文化分成下面几个层次: 1)基本文化。这是个体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譬如获得食物,基本的交流能力。 2)辅助文化。对改善个体的生存和生殖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是必须的,譬如山歌唱的好,对歌能胜过刘三姐,就容易找到满意的交配对象。 3)专业文化。这样的文化,像动物的性选择一样,必然是夸张的,残疾的,掌握的最好,就能获得超常的交配和生殖利益。譬如奥运冠军,钢琴王子,京剧名家。 文化的发展,走过了和性选择一样的道理,就以孔雀的尾巴为例吧。对于飞禽,尾巴是必须的,如果文化发展到这里,就是基本文化。等再长一点,超越了原始功能,性选择开始发挥作用,异性就喜欢了,就是辅助文化。等到像孔雀一样的夸张和残疾,就是美,就相当于专业的艺术家了,就能吸引无数的异性,就会出现××不嫁团,专门想着嫁给成龙大哥或刘德华。 许多文化形态,并不能严格划到那个类别,看你掌握的怎样。你天天跑步,锻炼身体而已,没人因此更喜欢你。如果你在学校的运动会跑的很快,就可能吸引异性,但不能靠这吃饭,还要工作。如果你在奥运会上跑的很快,汽车洋房美女就都有了。 像人这样的高级动物,文化渗透到生存和繁殖的各个方面,已经无法和本能、生理、男女饮食分开了。有人偏要划江而治,没什么不可以,交流一下,解释更多的问题,不是更好吗?
2931 次阅读|4 个评论
文化与进化:一个无聊的假设
热度 2 smallland 2011-3-25 20:57
从生物进化过程来看,人类文明的最高成就不是核武器或航天器,却是亲子鉴定。这样的鉴定有什么意义,不用我多说,在怀疑妻子出轨的若干案件中,这个技术经常发挥作用。 只有人类认识到交配跟生殖有关系,认识到交配的结果是可能生出孩子来。当然,动物没有这样的意识,并不影响它们的交配本能,甚至,其交配策略能更好地发挥原始生殖功能。本能嘛,就是这样,总是盲目的。然而,从这种盲目的本能开始,人类却能发展出亲子鉴定技术,并有不少人对此很感兴趣。这就是生物进化的最高奇迹了,其中的因果关系很复杂。这里,我要做一个假设--一个无聊的假设,如果人类的祖先在百万年前就掌握了这个技术,了解这个技术的生物学意义,并且很容易实现,譬如像酸碱试纸那样方便和廉价。 那样的话,后来的人类会是什么样子呢?当然,肯定不可能是现在这个样子。那样,原始的欺骗就不会进化出来。如果雄性要在抚养后代中投入财力物力人力,他首先要测试一下孩子是不是自己的。这样,雌性就不会什么外遇了:好不容易偷情生个孩子,一下就会被配偶识别出来,那不是自作自受吗?雄性也不会追求额外的不负责任的交配机会了,费那么多精力和风险交配,即使雌性怀孕了,被别的雄性检测出来,还不立即掐死? 欺骗不会有效,一切的后续欺骗手段也就不可能进化了。胸,可能依然会进化,但不会这么夸张。发情期,大概应该跟多数食草动物一样,一年中短暂的交配季节,过后就专心过日子养孩子,没有别的歪心眼。 那样的话,社会关系就不会进一步的复杂化,大脑就不会那么进化,个体就没必要花那么长时间学文化来适应复杂的社会,头颅就不会那么大,吃奶的时间没必要那么长,雄性喜好丰乳肥臀的本能也不会进化出来,当然也就没有今天这样的美女了。同时,个体发育缩短,雄性对雌性的年龄就不会那么在意了,雌性的繁殖期就不会在生命的中间戛然而止,冰清玉洁花容月貌也就不可能进化出来。 那样的话,人类的雌性差异就不是像今天这样温和,文弱的白面书生将没有交配市场。雄性会更加雄壮,因为雄性只能通过武力占有雌性,看守雌性,任何阴暗的手段譬如偷情和强奸都毫无意义。 总之,如果百万年前人类掌握了这个技术,就必然没有今天的智人。写这样无聊的东西你可能觉得毫无意义,是的。只是因为前面对本能、生理和文化关系一直在争论,有人怀疑文化怎么可能影响动物的本能和生理的进化? 文化是文化,本能是本能,生理是生理,这没错。然而,一种文化如果能影响个体的生存和繁殖,就必然影响整个群体的生物进化过程。如果你觉得在现实中看不出文化如何与基因能有相互作用,如果你闲来无事,不妨顺着这个无聊的假设,无聊地想想。 有人说社会生物学就喜欢类似不可能的假设,可能吧,也可能是我个人爱好。社会生物学以生物进化为理论基础,而生物进化不容易在短期内表现出来。怀疑自由落体速度可你到比萨斜塔上测试一下,怀疑进化问题就不那么容易直观地让猴子变个人给你看看。所以,缺乏思维能力的人,即使看遍了生物学科普,仍不理解进化论。
3614 次阅读|18 个评论
文化与进化:文化不仅仅是背着书包上学堂
热度 5 smallland 2011-3-22 22:28
类似的内容前面写过,只因关于 食盐与文化 一文引发了一场漫长的争论,有必要重复一下文化的概念。 不管搞文化的人怎么定义文化,社会生物学中的文化定义很简单,只要是学习的来的,不是天生就会的,并且能在群体内、群体间或世代间传承的东西,就是文化。有的文化能在全世界传播,有的只能在一个民族传播,有个只能一代一代地传播。 譬如一种虫子,它不知道吃什么好,但它“知道”,只要我从那片叶子上孵化出来,我就记住这叶子的口味,以后就不吃别的叶子。那么,这样的口味是文化吗?是。因为这种口味不是遗传的,它遗传的只是学习的能力。所以,这学习,并不一定是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它可能是很低级的本能。其实,再高级的学习,也无非是记忆,分解下来,总脱不了低级的记忆与学习。 这样的口味文化,当然需要成年个体遵守一定的原则,产卵可不能胡乱找片树叶,也产在它记忆的口味的树叶上。这种机制,在进化过程中是完全可能的。即使不可能,也可以“如果”,也可以“假设”。有些人就很讨厌“如果”或“可能”之类的词,以为生物学中就必然有定数。要是都有定数,就没有丰富多彩的世界了,就没有进化了。 当然,一成不变总会被打破,这是进化的基础。基因可以突变,文化也可以突变。从原理上讲,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差不多,都是靠随机的突变来实现的。在封建社会中的中国,文化就没有多少突变,因为做人忠孝是必须的,有文化突变就被爹娘和皇帝掐死了,突变的文化形态就不容易扩散开来。 我们假设的这种虫子,也会发生文化突变。这种突变,不一定是基因突变,也有可能是别的因素,譬如被风吹到了一片陌生的树林,陌生口味的树叶,它饿了随便吃几口,把卵产到新的品种的树叶上。活虫总不能被卵憋死,也是正常的。碰巧的是,这种虫子也能勉强靠这种新树叶活下来,它们的后代也不知道原来祖宗吃的什么,因为它们只记得从哪里孵化出来就记住那片树叶的味道。 多少年后(具体多长时间自己想象吧),吃新树叶的虫子特化成了一个新物种,已经无法再吃最初的树叶了。这就是生物进化,进化的起因就是偶然的错误,这个错误可能仅仅是一阵风,也可能是因为基因突变记导致记忆力下降了,记不住原来的口味。 上面说的,是最原始的文化形态,只有简单的记忆。更复杂的记忆,随着大脑的进化,形态就无限多样了,但有一条,文化的起源离不开本能的支持,离不开解剖和生理的限制。你可能说小脚文化就没有多少生物学基础,那是,但生物学基础还是有,雄性喜欢就是生物学,别人喜欢我就喜欢也是生物学。这样的文化,在草原上就不可能传播,因为牧民不仅需要女子做饭,还要她们挤奶捡牛粪挤牛奶等,这样的脚在草地上走路不行,一个老鼠洞就能陷下去。 文化能影响生物进化,这一点也不稀奇。譬如说园丁鸟的别墅,谁做的好,就能娶到老婆,这就会影响到智慧的进化。再譬如唱歌的鸟,谁唱的好听,就能娶到老婆,也会影响智慧和发音器官的进化。会唱歌的鸟,会建别墅的鸟,一般比庸俗的鸟聪明,这不单单是因为它们聪明才会这些,而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人类的语言,也照样有类似的促进作用。有的语言,小舌能像弹钢琴一样灵活,如果小舌的功能不行,发音难听,就可能影响配偶的质量。这样的民族,小舌可能跟从小训练有关,很可能他们的小舌就比别的民族发达。 这是一个很长的话题,总之,这个问题并不像有些人宣称的那样,生物是生物,文化是文化。文化必然有生物学基础,一种稍有智慧的生物必然因为不同的生物学基础进化出不同层次不同形态的文化。想把两者截然分开,楚河汉界一划,敢过来就打你,岂不是太幼稚了?小孩子在课桌划一道三八线,对双方都没好处。
3329 次阅读|27 个评论
适者生存:不进步也能生存
热度 2 smallland 2011-2-22 09:19
看了央视关于南太平洋的几集纪录片,印象颇深。独立和独特的进化环境,能使一个物种迅速分化,产生奇特的生命现象,譬如靠绿藻光合作用生活的水母,譬如能捉虫子吃的毛毛虫等等,不一而足。 其中一个小岛上生活着一种爬行动物,类似蜥蜴,它们很懒,可以一小时呼吸一次,几天不动一下,像是冬眠状态。然而,这是它们的生活常态。不只是懒,生存本领也很拙劣,捉虫子的动物迟缓而不得要领。就这样的动物,也能历经千百万年而得以幸存。 还有一种硕大的鸮鹉,眼睛似猫头鹰,整体像鹦鹉,吃植物果子,也很笨拙,不会飞。结果,人类带去的几只猫,就把它们全给消灭了。要是没有人类的侵入,再活百万千万年,说不定也没问题。 类似的动物,在别的大陆肯定没有生存空间。因为远离大陆,别的物种不可能轻易入侵,能让它们远离血腥和尘嚣,苟且活着。 生物进化不总是百米冲刺你死我活,封闭的环境就能造就独特的生命形态和生存状态。人类社会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没有现代工业革命,没有现代科技,许多部族仍能继续以他们原始的物质文化形态生存百万年。 没有西方的洋枪洋炮,我们可能依然在喊万岁。不进步也能生存,假设我能永远封闭。不进步也能生存,假设别人也不进步。北朝鲜人可能依然在想像这样的假设。
2714 次阅读|6 个评论
生物进化:教授是智力进化的副产品
热度 2 smallland 2011-2-21 22:25
话说宝玉串门,中午犯困要休息一下,看见一副对联就不干了,非要换个房间。那是怎样的一副对联呢?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我在《丑陋的孔雀》中曾分析过,人类的智力不是基于解方程的需要而进化,也不是基于背课文、弹钢琴、或者做科学实验的需要,而是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结果。 人类的智慧催生了现代科学,造就了大批教授,从生物进化过程看,这些都是进化的副产品,而不是进化注定的方向。直到最近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智慧并没有多少用于“科研”,主要的发明不过是打狼用的石头和用火做饭。 进化过程中,功能的借用比比皆是,最近一次讨论借用,是在“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一文中。进化过程中的借用,往往能给物种带来质的飞跃,就像有羽毛的恐龙“突然”能够翱翔于深山密林或惊涛骇浪。人类的大脑被借用,让地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这样的借用还没来得及被纳入真正意义的进化轨道。大脑的开发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也有灾难。破坏地球的是教授们的发明,最终拯救地球可能也要靠教授。 因为大脑被借用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大脑的原始功能(世事人情功能)仍主宰着人类社会。刘邦没什么学问,朱元璋也没什么学问,但懂得世事和人情。即使在现代社会,一个中学生忽悠千万人乃至专家教授仍有可能。万众瞩目的郎朗先生学问可大了,也相当于教授了吧,最高境界也不过是剧烈摇晃着脊椎为人家吃饭助兴。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相对于农民工,教授们算是劳心者,而相对于洞明世事人情练达的政客,他们依然是劳力者。这样看来,赵云和诸葛亮一样,都不如善于哭鼻子演戏摔孩子装仁义的刘备,统统是被刘备“借用”的。 对于人类的智慧借用,因为来势凶猛,让人真假难辨,所以往往把记忆力好或逻辑思维能力强当作“聪明”,而忽略了未被借用的原始功能。上世纪80年代一批著名的少年天才,据说后来都没大出息,是因为未被借用的原始功能不足?还是过多的功课学习时间占用了”世事人情“的学习时间?有人说是因为大脑被过早地开发了,那是胡扯。
2853 次阅读|4 个评论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最终结论:一定是先有蛋!
热度 3 smallland 2011-2-8 21:22
先看一片貌似科学的文章: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 这个故事貌似很科学,其实近似童话:一只恐龙做了一个鸟窝,产了一枚像鸟蛋的蛋,然后这只恐龙“进化”出翅膀。所以,答案是先有蛋。 这是标准的糊弄人的为科普,因为1)所有的恐龙蛋都像鸟蛋;2)会做巢的不一定是鸟(北京的鸟巢就不是鸟做的);3)这只蛋孵化出的就是鸟?3)这个发现只能说鸟是由恐龙进化来的,而不能说哪只恐龙蛋是鸟蛋。 如果鸟类是由恐龙进化来的,最初长出羽毛,可能有利于保温。随着自然选择的逐渐强化,羽毛越来越发达,才有飞翔功能。进化是没有方向的,飞行功能只是原始保温功能的借用。这个过程需要若干年,到底多少年,10万年还是100万年?我不知道。 再说远一点,羽毛的原始功能也可能不是保温,仅仅是鳞片细化后具有别的功能,保温功能也是后来的借用。生物进化过程中,功能借用比比皆是。 如果说第一个身上长出羽毛的恐龙就是鸟,那么应该是先有蛋后有鸟。一个蛋在开始发育后其身体细胞发生变异长出羽毛,这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除非它产的蛋也包含了这样的基因。所以,这个问题根本不用辩论,如果非要问先有鸟还是先有蛋,必然是先有蛋。即使一只恐龙没有一点羽毛,只要它的蛋中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这个突变能使后代长出羽毛,那么这就是一个鸟蛋。 其实,追问这样的问题,只能说明根本不懂得生物进化的基本过程。哲学家可以问这样的问题,生物学家不应该问。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如果说是多少万年前的”非洲祖母“,那么,祖母就没有母亲吗?她的母亲还不是人?生物进化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一个简单的基因突变肯定有“第一个”,但要把恐龙和鸟在某时某刻分开,就没有多少道理了。 从整个生物进化过程来看,毫无疑问,也是先有蛋,因为任何高等动物都是从单细胞生物进化来的。一个鸡蛋,就是一个单细胞生物,不管它有多大。未受精的鸡蛋和精子都是配子,虽然它们已经不能脱离母鸡生存(现代可能做到),也是独立的生命状态,相当于单倍体世代。两者结合后(性别的起源即如此)相当于二倍体世代,这个世代复杂一点,变成小鸡。 按照小鸡的意思或您的意思,或许,鸡蛋是产生更多小鸡的工具,但从进化过程来看,小鸡只是鸡蛋生产更多鸡蛋的工具。小鸡的寿命是有限的,而鸡蛋则生生不息延续了千万年。这也等于说,是蛋在一代一代地变化,而小鸡只是一个临时在组合体,这个组合体决定着蛋的变化(自然选择和性选择)。 如果您懂得进化论,就不要再问这个问题--简单而愚蠢的问题。如果您不懂进化论,也别再问这个问题了--永远搞不清的问题。
3991 次阅读|10 个评论
从软件工程的一个原则看个体和群体(集体)智慧的关系
seawan 2010-12-5 08:18
软件工程中一个原则: 利用人的差异提高软件质量 。 实际上,不仅是软件质量,所有的质量都是可以利用差异来提高的,例如,决策质量,就可以通过采用集体决策(或者所谓民主形式)来提高质量; 法院的陪审团制度等等,都是这个原则一个特例。 展开来说,生物的智能,在很多方面体现在群体智慧上面;而同时,生物的智慧又使得个体智慧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似乎是一个矛盾: 1. 低等生物的个体是无关紧要的,只有群体才是重要的;例如:菌落,蚂蚁,鱼群等。 2. 高等生物的个体特性凸显,例如哺乳动物们大都可以单独活动;人更是其个性凸显的社会。 那么,是否是 高等动物的凸显个体的特征就意味着群体智慧的重要性降低了吗? 我认为 不是 。 1. 从群体的视角来看,(想象我们从50000米的高空往下看,或者从5000年的历史长河望过去),个体的发展只是群体发展的一个小小的波动。群体的趋势是主流。 2. 群体的智慧仍然是个体智慧的源泉。例如,优秀的领袖都知道广泛采纳大家的意见的重要性。所谓兼听则明。 在这一方面,我 觉得 共产主义的导师们倒是很有远见,他们说,共产主义就是个人得到高度发展的集体主义(大意如此)。这倒是将个体和群体统一起来了。 推广开来,是否可以说, 差异意味着智慧 ? 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认为。 物理学中,无序的系统,例如,一团处于热平衡状态的气体,所有的分子都差不多的时候,也就是这个系统内部没有什么活力的时候。电池之所以可以带动电子表的指针,是因为电池和指针有差异。 差异也意味着信息量。没有差异,就没有信息(这一点可参考物理中熵的概念)。 现在大家都关注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也是要保持环境元素的多样性。正像Home里面说的那样,单一种植的树木不是森林。 最后再说说方法论上的意义: 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们 总是 能够从群体或他人(群体中的其他个体)那里学到东西。 甚至,在创新方法论中,也有类似的原则:对原有信息的组合、联系、联想、扩展等等,都是利用差异和他们的关系来进行创新的。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苦恼于某个问题的时候,问一个朋友;朋友心不在焉,或答非所问,或者甚至是你听错了对方的回答,却对你突然有所启发所以,群体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真正的智慧,还在于原本不是智慧的东西由于的 群体中必然存在的差异而使得智慧的生长变得更为几率更大! 好像禅师们也有这样的开悟经验。他们不仅要不断的参学(实际上就是到处走走,看是否能受到启发, 也就是现在学生们到各个教室上课啦~~ ) , 甚至开悟的经历也充满 差异 的相互作用。 ---------------------------- 神照和尚的法号叫做本如,有一天去请教一个和尚,和尚没头脑的答他一句话说:你就是本如。于是他忽然开悟了,因而作此诗: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现成事,何必待思量。 洞山有天渡过一条小河,当他过河时,太阳照到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投影在水面上,他忽然回头一看,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水面上,于是他忽然开悟了。而作此诗: 切忌从他见,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凭么会,方得契如如。 有关系么?无关! (a~a,就是有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95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网之奇遇记: 遭遇隐形验证码 评论只能发自己
readnet 2010-10-12 12:55
学者印大中 发表于 2010-10-12 11:00:27 分类:科学之道│ 查看评论 :0 │ 浏览:44 打印 推荐给朋友 您的姓名: * 必填 您的邮件: 朋友邮件: * 必填 推荐理由: 经络现象千古迷 生物进化泄天机 经络现象千古迷 生物进化泄天机 印大中 蛋白质化学与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湖南长沙 410081 一.引言 面对生命体这个开放复杂巨系统,以分析还原为主要思维方式的现代生物医学越来越陷入迷茫。关于经络本质及其机制的研究更加在中、西两种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大搏斗中徘徊挣扎,鱼龙混杂,艰难地面对着十几种假说,几百种表象,数千相关理化因子。中、外学者在近几十年的针灸经络探秘研究中 , 逐渐形成了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 : 神经生理学派、生理生化学派、生物场学派、结缔组织结构学派 。 神经生理学派认为经络现象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功能表现,研究涉及大脑皮层、海马、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脊髓及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但显然不能解释循经感传的慢速度,双向传递,低电阻,高氧分压等现象。生理生化学派发现经络与多种流动的理化成分和生化物质相关,如神经激肽、 P 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五羟色胺、组织胺等多种递质和多种离子等。该理论与神经论相似,涵盖面很广,但却不能单独解释经络现象。生物场学派提出了与声、光、电、热、磁相关的诸多理论,但缺少对经络明确的三维物质结构的界定。结缔组织结构学派认为结缔组织中的筋膜是经络的物质基础:经脉是附着于筋膜组织 , 借助神经、血管、淋巴管 , 调整人体机能的带状结构 , 络脉是小血管 , 借助神经、血管、淋巴管 , 调整人体机能的网状结构。由于对这些研究结果和现象的解读错综复杂,莫衷一是。 二. 从动物神经进化史看经络信息传导现象 大量研究表明,生物界中的有机体对于外界环境的感应,不仅在不同 物种间存在着不尽相同的信息传递机制,而且同一个体上也并存着不同级别的信息传递系统。从这个角度切入思考,也许 初级动物体内的信息传导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单细胞原生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如眼虫、草履虫,但它们却能够感受外界刺激,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多细胞动物海绵有一个原始的神经系统,该动物神经元之间没有突触性联系,亦有感觉和运动的机能。 腔肠动物有双极神经元、多级神经元和来自感觉细胞的纤维组成的通过突触使兴奋进行弥漫性传递的神经网,如水螅和水母。在扁形动物中出现了脑神经结和连接横向神经的神经索。环节动物出现了可以支配肌肉收缩的神经节连成中枢神经链。节肢动物的这种神经链就更趋于集中。 软体动物拥有脑、侧、脏、足四对神经节及其相互连接而成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出现了有脑神经节集中组成的脑。脊椎动物的进化主要就是脑的结构与机能的进一步完善。总的说来,动物神经系统的进化就是由弥散、网状、梯形、链状到管状,直至前端分化成大脑的五个部分及大脑皮层 。 在动物进化之初,低等动物体内分化程度尚未完善,谈不上什么神经系统,即没真正的大脑、神经元、突触,但是依然可以处理从外界获取的信息,对外界刺激具有直接反应的特性 。 然而,要更好地观察生物体内的次级信号传递,植物无疑更加有其简易可靠,返璞归真的价值。 三. 植物信号传递的生理功能 达尔文从进化论的角度推测,动物与植物的感应性应有共同的解剖学和生理生化基础 。 大量事实表明,经络现象似乎不仅仅在动物体内存在。 植物信号传递与植物器官运动、伸长生长、气孔运动、物质代谢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例如研究表明植物的电信号与转录、翻译 、钙离子水平、过氧化 、呼吸 、光合作用、植物趋光性 、诱导开花 、传粉 、韧皮部运输 、迅速地展开防御都有着紧密联系 。植物的细胞刚性结构虽然限制了它的活动,然而其细胞膜的功能却和动物的基本相似 。物理性冲击 ( 电流,震击、温度骤变等 ) 或有机溶剂等都会改变质膜的结构,使膜电位发生变化。与动物神经细胞轴突部的电信号传递类似,当刺激强度超过临界值 ( 通称阚值 ) 时,膜电位变化会爆发出电波冲动并伴有生理活性物质的释放,如种种激素、伤素和乙酰胆碱 (一种典型的 动物神经递质 ) 。这种冲动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传递。膜电位的波动还可以进一步操纵离子通道的启闭,进而,或者继续推进信号在胞间传递,或者在细胞内进行信号转导 。 四. 植物 神经 生物学及相关研究 尽管在植物体内至今没有发现类似动物体内专事电信号传递的神经系统,相关研究早已确切地发现植物体内存在着类似动物体组织内的电位传递。例如, 印度学者 Bose 的研究早就证明了含羞草在无伤害的刺激下就能引发出动作电波的传递来,而且植物体内的动作电波传递基本上遵循动物神经电波传递中全或无、不应期、调应现象、阴联阳断等规律 。 这说明动物与植物的可兴奋组织具有共同的电生理基础。轮藻的节间巨细胞就常用来作动物神经纤维的活模型。总之, 在高等植物中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电化学波的传递则主要是靠细胞的: 1 )局部电流;和 2 )伤素释放,这两种类型(与动物组织信号传导机理相同)的信息传导途径来实现的 。 早在 1930 年 Osterhout 等 就发现,动作电位在柔曲丽藻节间细胞膜上传递时可被氯仿阻断,但如果在氯仿阻碍区的两端用一个盐桥连接起来,动作电位便能绕过此阻碍区,沿膜继续传递。这说明动作电位在植物细胞膜上的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循环来实现的。随后 Auger 和 Sibaoka 的实验发现当外界介质电阻降低时,动作电位的传递速度增加,进一步证实了局部电流学说。 此外,任海云等 在利用胞外、胞内微电极及显微注射等方法,研究白花紫露草体内变异电位传递方式时发现,白花紫露草叶片可分为不同的共质体区,在共质体区内,变异电位传递很快,远高于液相中物质的扩散速度(类似中医的经向传递,以下简称经向);而在各共质体区间,变异电位传递出现时间上的延迟,与共质体内变异电位传递速度相差一个数量级(类似中医的络向传递,以下简称络向)。 Sibaoka 用微电极配合荧光染料注射方法,发现含羞草叶柄的原生木质部薄壁细胞和韧皮部细长薄壁细胞是动作电位的传递细胞。这些细胞的膜电位较高 ( -150mV ~ -160mV ) ;而周围细胞的膜电位较低 ( 约 -50mV )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茎中则通过维管束中某些膜电位较高的细长薄壁细胞传递(经向),各维管束间通过束间薄壁细胞传递。与之不同的是,在含羞草的叶中,动作电位通过可兴奋细胞,在各个方向上传递(络向)。 总之,植物体内所观察到的多元化的组织细胞承担传递动作电位的现象,早已比在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研究深入详尽许多,给研究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作出了极好的提示。 一百多年前,达尔文曾经提出植物的根部为植物的类似低等动物弥漫性大脑的说法 。后来 Bose ( 1926 年 ) 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植物神经生物学 ( Plant Neurobiology) 这个概念 。 近年来,植物神经生物学再度兴起,然而,植物神经生物学概念却很快遭到了 许多 专家学者的反对,认为这个概念没有增加对植物生理学、植物细胞生物学以及信号传导的认识;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植物体内存在神经元、突触、大脑 。 经历激烈争论, 虽然相关学界目前还不能认可植物和动物一样拥有神经系统,但植物体的种种准神经系统功能却似乎可与动物体的某些经络信号现象相互印证,不仅其形态结构和经络系统可以相提并论,其生理调节机制亦如出一辙电波与递质两种传导方式相辅相成!从这个生命信息传导的波粒二项性角度上来说,人体在经络及其相关系统实施调控的物质基础和理化机理本质已经呼之欲出了。 因此我们认为 可以 提出新的生命信息传导系统集成理论 来诠释经络现象,进而 统一动、植物以至所有生物体的信息传递调控系统。无疑,这一理论既可解释动植物神经的平行进化,又可阐明植物的信息处理过程 , 甚至应用到更加宽广的领域。 五.经络现象即为生命信息传导的集成 应该承认,人类寻找经络解剖结构的努力迄今基本告败,但是大量相关的研究却揭示了在神经传导作用之外的种类繁多的电生理生化现象的客观存在。在对生物信息传导系统分级之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针灸等中医治疗措施对于动植物体内的各个水平的信息传导系统造成刺激作用的物质基础。诸多高级神经活动之外的,与经络相关的作用和现象,无疑应该属于与所谓植物神经生物学相关的次级信息传导及其相关作用。 宏观上,通过以上对动植物信息传导系统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对生物体内存在的信息传导调控系统进行分类,即: 1. 神经系统(神经水平); 2. 体液信息传导系统(导管水平); 3. 细胞信息传导系统(细胞水平 )。 微观上,生物信息传导是以电波与递质两种传导方式(类型)相辅相成! 以 生命信息传导系统集成理念 为指导 ,在生物体中两类型、三水平的 信息传导物质结构面前, 经络现象已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飘渺的想象,而是有血有肉的有解剖学实体的宏观集成。与之相关的治疗原理和方法也因此可以找到具体的媒介和靶点,且符合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种种基本规律。 将上述生物信息传导的电 - 化学共性与生物体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相结合,我们进而可以理解经络线上的:低阻性 、直线 性 、滞缓 性 、自洽 性 、非确定 性 、筋腱特 性 、组织专属性、个体差异 性 、一定的可变 性 等生物医学的集成性状和效应。在实验研究层面,这似乎也可以很好地诠释大量的中医实践所遭遇的经络相关疗法的不恒定特征,或称自洽原理,所谓哪里有效就在哪里施术,又所谓宁失其穴,不失其经原则等理论问题。在方法学上,亦可以启迪理解中医在经络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压法、擦法、刺法、划法、刮法、扭法、振法、拔法、灸法等等千变万化的保健措施的深层内涵。 简言之,本文将经络现象的实质归结为生物体的信息传导集成。通过将动、植物的生物体信息传导现象归纳为三水平、两类型作用的有机整体集 成 ,错综复杂的经络现象的生物学本质从此不再扑朔迷离,匪夷所思,而是天机泄露,拨云见日 。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2436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关键词: 经络,千古之迷,生物进化,生命科学,中医 相关文章: 系统生物学与中医:与方舟子先生对话 反中医也是需要统计功底的 中国古代避孕法,及麝香导致不孕之谜 针灸作用之生物学原理 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溺水急救方2 中医之神真有点神,但并不玄 两个问题 调气、养精、御神和捉鬼中医的核心竞争力 精神病时代已经来临,谁挽心灵大厦于将倾 梦境与疾病的关系 当前推荐数: 1 推荐人: readnet 记录总数: 0 总页数: 0 当前页: 1 9 3 4 : 发表评论: 悄悄话 具有波场性质的自然科学对象(如量子物理、物质构成、生命现象等)与音乐艺术自然逻辑确实表现出重大相关性。根据一系列线索,我们有理由认为:与音乐艺术自然逻辑具有同构性的对象不只是视知觉与视觉艺术自然逻辑,而且可能包括所有具有波场性质的自然对象。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7192 验证码: 虽然相关学界目前还不能认可植物和动物一样拥有神经系统,但植物体的种种准神经系统功能却似乎可与动物体的某些经络信号现象相互印证,不仅其形态结构和经络系统可以相提并论,其生理调节机制亦如出一辙电波与递质两种传导方式相辅相成! ====================================================================== 具有波场性质的自然科学对象(如量子物理、物质构成、生命现象等)与音乐艺术自然逻辑确实表现出重大相关性。根据一系列线索,我们有理由认为:与音乐艺术自然逻辑具有同构性的对象不只是视知觉与视觉艺术自然逻辑,而且可能包括所有具有波场性质的自然对象。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7192 俺 是 遇 到 外 星 人 ? 扩展阅读: 荒漠 中 的 怪 圈 儿 荒漠 中的 【 外 人 星 】 文明 遗迹 用 太 极 色 球 表达 音 乐 与 色 彩 关我 球 事 从 四维 色球 到 五维 太极色球
个人分类: 科学八卦|3421 次阅读|8 个评论
经络现象千古迷 生物进化泄天机
热度 4 yindazhong 2010-10-12 11:00
经络现象千古迷 生物进化泄天机 印大中 蛋白质化学与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湖南长沙 410081 一.引言 面对生命体这个开放复杂巨系统,以分析还原为主要思维方式的现代生物医学越来越陷入迷茫。关于经络本质及其机制的研究更加在中、西两种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大搏斗中徘徊挣扎,鱼龙混杂,艰难地面对着十几种假说,几百种表象,数千相关理化因子。中、外学者在近几十年的针灸经络探秘研究中 , 逐渐形成了经络研究的四大主流学派 : 神经生理学派、生理生化学派、生物场学派、结缔组织结构学派 。 神经生理学派认为经络现象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功能表现,研究涉及大脑皮层、海马、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脊髓及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但显然不能解释循经感传的慢速度,双向传递,低电阻,高氧分压等现象。生理生化学派发现经络与多种流动的理化成分和生化物质相关,如神经激肽、 P 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五羟色胺、组织胺等多种递质和多种离子等。该理论与神经论相似,涵盖面很广,但却不能单独解释经络现象。生物场学派提出了与声、光、电、热、磁相关的诸多理论,但缺少对经络明确的三维物质结构的界定。结缔组织结构学派认为结缔组织中的筋膜是经络的物质基础:经脉是附着于筋膜组织 , 借助神经、血管、淋巴管 , 调整人体机能的带状结构 , 络脉是小血管 , 借助神经、血管、淋巴管 , 调整人体机能的网状结构。由于对这些研究结果和现象的解读错综复杂,相关学界和领域莫衷一是。 二. 从动物神经进化史看经络信息传导现象 大量研究表明,生物界中的有机体对于外界环境的感应,不仅在不同 物种间存在着不尽相同的信息传递机制,而且同一个体上也并存着不同级别的信息传递系统。从这个角度切入思考,也许 初级动物体内的信息传导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单细胞原生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如眼虫、草履虫,但它们却能够感受外界刺激,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多细胞动物海绵有一个原始的神经系统,该动物神经元之间没有突触性联系,亦有感觉和运动的机能。 腔肠动物有双极神经元、多级神经元和来自感觉细胞的纤维组成的通过突触使兴奋进行弥漫性传递的神经网,如水螅和水母。在扁形动物中出现了脑神经结和连接横向神经的神经索。环节动物出现了可以支配肌肉收缩的神经节连成中枢神经链。节肢动物的这种神经链就更趋于集中。 软体动物拥有脑、侧、脏、足四对神经节及其相互连接而成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出现了有脑神经节集中组成的脑。脊椎动物的进化主要就是脑的结构与机能的进一步完善。总的说来,动物神经系统的进化就是由弥散、网状、梯形、链状到管状,直至前端分化成大脑的五个部分及大脑皮层 。 在动物进化之初,低等动物体内分化程度尚未完善,谈不上什么神经系统,即没真正的大脑、神经元、突触,但是依然可以处理从外界获取的信息,对外界刺激具有直接反应的特性 。 然而,要更好地观察生物体内的次级信号传递,植物无疑更加有其简易可靠,返璞归真的价值。 三. 植物信号传递的生理功能 达尔文从进化论的角度推测,动物与植物的感应性应有共同的解剖学和生理生化基础 。 大量事实表明,经络现象似乎不仅仅在动物体内存在。 植物信号传递与植物器官运动、伸长生长、气孔运动、物质代谢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例如研究表明植物的电信号与转录、翻译 、钙离子水平、过氧化 、呼吸 、光合作用、植物趋光性 、诱导开花 、传粉 、韧皮部运输 、迅速地展开防御都有着紧密联系 。植物的细胞刚性结构虽然限制了它的活动,然而其细胞膜的功能却和动物的基本相似 。物理性冲击 ( 电流,震击、温度骤变等 ) 或有机溶剂等都会改变质膜的结构,使膜电位发生变化。与动物神经细胞轴突部的电信号传递类似,当刺激强度超过临界值 ( 通称阈值 ) 时,膜电位变化会爆发出电波冲动并伴有生理活性物质的释放,如种种激素、伤素和乙酰胆碱 (一种典型的 动物神经递质 ) 。这种冲动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传递。膜电位的波动还可以进一步操纵离子通道的启闭,进而,或者继续推进信号在胞间传递,或者在细胞内进行信号转导 。 四. 植物 神经 生物学及相关研究 尽管在植物体内至今没有发现类似动物体内专事电信号传递的神经系统,相关研究早已确切地发现植物体内存在着类似动物体组织内的电位传递。例如, 印度学者 Bose 的研究早就证明了含羞草在无伤害的刺激下就能引发出动作电波的传递来,而且植物体内的动作电波传递基本上遵循动物神经电波传递中全或无、不应期、调应现象、阴联阳断等规律 。 这说明动物与植物的可兴奋组织具有共同的电生理基础。轮藻的节间巨细胞就常用来作动物神经纤维的活模型。总之, 在高等植物中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电化学波的传递则主要是靠细胞的: 1 )局部电流;和 2 )伤素释放,这两种类型(与动物组织信号传导机理相同)的信息传导途径来实现的 。 早在 1930 年 Osterhout 等 就发现,动作电位在柔曲丽藻节间细胞膜上传递时可被氯仿阻断,但如果在氯仿阻碍区的两端用一个盐桥连接起来,动作电位便能绕过此阻碍区,沿膜继续传递。这说明动作电位在植物细胞膜上的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循环来实现的。随后 Auger 和 Sibaoka 的实验发现当外界介质电阻降低时,动作电位的传递速度增加,进一步证实了局部电流学说。 此外,任海云等 在利用胞外、胞内微电极及显微注射等方法,研究白花紫露草体内变异电位传递方式时发现,白花紫露草叶片可分为不同的共质体区,在共质体区内,变异电位传递很快,远高于液相中物质的扩散速度(类似中医的经向传递,以下简称经向);而在各共质体区间,变异电位传递出现时间上的延迟,与共质体内变异电位传递速度相差一个数量级(类似中医的络向传递,以下简称络向)。 Sibaoka 用微电极配合荧光染料注射方法,发现含羞草叶柄的原生木质部薄壁细胞和韧皮部细长薄壁细胞是动作电位的传递细胞。这些细胞的膜电位较高 ( -150mV ~ -160mV ) ;而周围细胞的膜电位较低 ( 约 -50mV )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茎中则通过维管束中某些膜电位较高的细长薄壁细胞传递(经向),各维管束间通过束间薄壁细胞传递。与之不同的是,在含羞草的叶中,动作电位通过可兴奋细胞,在各个方向上传递(络向)。 总之,植物体内所观察到的多元化的组织细胞承担传递动作电位的现象,早已比在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研究深入详尽许多,给研究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作出了极好的提示。 一百多年前,达尔文曾经提出植物的根部为植物的类似低等动物弥漫性大脑的说法 。后来 Bose ( 1926 年 ) 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植物神经生物学 ( Plant Neurobiology) 这个概念 。 近年来,植物神经生物学再度兴起,然而,植物神经生物学概念却很快遭到了 许多 专家学者的反对,认为这个概念没有增加对植物生理学、植物细胞生物学以及信号传导的认识;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植物体内存在神经元、突触、大脑 。 经历激烈争论, 虽然相关学界目前还不能认可植物和动物一样拥有神经系统,但植物体的种种准神经系统功能却似乎可与动物体的某些经络信号现象相互印证,不仅其形态结构和经络系统可以相提并论,其生理调节机制亦如出一辙电波与递质两种传导方式相辅相成!从这个生命信息传导的波粒二项性角度上来说,人体在经络及其相关系统实施调控的物质基础和理化机理本质已经呼之欲出了。 因此我们认为 可以 提出新的生命信息传导系统集成理论 来诠释经络现象,进而 统一动、植物以至所有生物体的信息传递调控系统。无疑,这一理论既可解释动植物神经的平行进化,又可阐明植物的信息处理过程 , 甚至应用到更加宽广的领域。 五.经络现象即为生命信息传导的集成 应该承认,人类寻找经络解剖结构的努力迄今基本告败,但是大量相关的研究却揭示了在神经传导作用之外的种类繁多的电生理生化现象的客观存在。在对生物信息传导系统分级之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针灸等中医治疗措施对于动植物体内的各个水平的信息传导系统造成刺激作用的物质基础。诸多高级神经活动之外的,与经络相关的作用和现象,无疑应该属于与所谓植物神经生物学相关的次级信息传导及其相关作用。 宏观上,通过以上对动植物信息传导系统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对生物体内存在的信息传导调控系统进行分类,即: 1. 神经系统(神经水平); 2. 体液信息传导系统(导管水平); 3. 细胞信息传导系统(细胞水平 )。 微观上,生物信息传导是以电波与递质两种传导方式(类型)相辅相成! 以 生命信息传导系统集成理念 为指导 ,在生物体中两类型、三水平的 信息传导物质结构面前, 经络现象已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飘渺的想象,而是有血有肉的有解剖学实体的宏观集成。与之相关的治疗原理和方法也因此可以找到具体的媒介和靶点,且符合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种种基本规律。 将上述生物信息传导的电 - 化学共性与生物体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相结合,我们进而可以理解经络线上的:低阻性 、直线 性 、滞缓 性 、自洽 性 、非确定 性 、筋腱特 性 、组织专属性、个体差异 性 、一定的可变 性 等生物医学的集成性状和效应。在实验研究层面,这似乎也可以很好地诠释大量的中医实践所遭遇的经络相关疗法的不恒定特征,或称自洽原理,所谓哪里有效就在哪里施术,又所谓宁失其穴,不失其经原则等理论问题。在方法学上,亦可以启迪理解中医在经络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压法、擦法、刺法、划法、刮法、扭法、振法、拔法、灸法等等千变万化的保健措施的深层内涵。 简言之,本文将经络现象的实质归结为生物体的信息传导集成。通过将动、植物的生物体信息传导现象归纳为三水平、两类型作用的有机整体集 成 ,错综复杂的经络现象的生物学本质从此不再扑朔迷离,匪夷所思,而是天机泄露,拨云见日 。
个人分类: 中西医集合|7943 次阅读|19 个评论
DOS——DNA操作系统
zcgweb 2010-9-23 22:08
上世纪的磁盘操作系统(Disk operating system, DOS)已经基本成为历史,目前仅仅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方隐藏了这一小块曾经辉煌的历史,但此处所说的DOS则是另外一种含义:DNA操作系统(DNA operating system),也可简称为DOS。 从生命科学的角度而言,一个物种甚至一个细胞的本质其实也就是一个操作系统而已,即DNA操作系统。从细胞的分裂、发育、分化、凋亡等等也都是该DNA指令系统在起作用,所以,我非常乐意将DNA操作系统和DOS/Windows操作系统甚或Linux/Unix/MacOS相比较,其间有很多的相似性,包括一系列的指令需求集合(注意:不是指令集合)。区别则是DOS/Windows等计算机操作系统中人是造物主,而生命体系的DOS中,造物主是生物进化的原始驱动力。 边思考、边耕作,欢迎研讨。 本篇和前篇博文“DNA化的人生:人生的使命与活着的价值”可关联: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5678 CZ@2010.09.2322:07:25
个人分类: 科学观察|3751 次阅读|2 个评论
死亡是生物进化中的选择
热度 1 kurihara 2010-6-14 10:26
尽管比叡山下的 坂本 ( sakamoto ) 距离我家仅有数里之隔,但只有在 樱花盛开的季节,我才会到那里去散步 。四月的春风,轻轻移动着蓝天上的白云,明媚的阳光下 人们尽情的陶醉在美丽的大自然之中。 . 京阪线坂本车站前的小茶园中的几棵茶树是 天台宗始祖 最澄大师 (767-822) 在 1200 年前从中国带回日本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的摆动,好象在述说他们远渡重洋的风々雨々 . 慕名而来的人们好奇的站在那里,张望着这一千多年前来自中国的茶树。从嫩绿的芽叶上,人们丝毫看不出他们的千年经历。我在想,可能是因为茶树种子的自然成活率低,因此需要他们不辞辛苦的长寿下去 . 生命是什么?一定要死亡吗? . 至今为止,人们热衷于对老化的研究和希望能够更加长寿。但结果让人发现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改善,人们的平均寿命虽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与过去相比,最长生存时间并没有任何的改变。换句话说,抗老化也仅仅是改变了死亡的过程,提高了平均年龄,实际上对人们应有的存活年龄和死亡现象没有影响。 . 死亡可能是生物进化中的结果,是一种最适当的选择。 . 比如说,人们面对坏掉且过时的电脑,是更新还是修理?一般会选择前者。生物物种的延续也是一样,维护老化的机体不如 极积活化繁衍种群的基因,因为 更新换代会是最好的选择。因此,生物在进化中选择了 繁衍后代和 载体死亡的过程。正象英国生物学家里查德 . 道金斯所著《自私的基因》中描述的那样,生物的个体肩着负传递遗传子的重任 . 近年来,人们发现了果蝇上的寿命相关基因,使得主观操作寿命变成可能,人们在兴奋中似乎看到了秦始皇当年的理想。但,振奋中想到了 中国的一句俗话 「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 , 自然间的规律实际上也是如此。当人类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时,将会失去繁衍后代的义务。而这种结果可能不仅是主观的,也可能会引起生物变化的本能。因为,繁衍后代是生物个体死亡的一种补充,也是人类失去长生不老的代偿。 . 假如当生命获得永生,而失去繁衍后代义务时,换来的不仅是失去爱情,失去理想,也会失去生命意义的内涵。因为人生的意义是在了解死亡基础上的努力充实。正是由于人生不能摆脱死亡,因此人们才会更加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爱情,珍惜家庭和珍惜和平 . 和谐的社会,和谐的环境,和谐的家庭是确保繁衍后代的条件,是人们基因能够延续的保证 . 记得毛泽东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了西汉思想家司马迁的那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话。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人生不仅是一个机械过程也是一个多采的经历。人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努力描绘和丰富自己的人生内容。 .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6376 次阅读|26 个评论
对人类生存环境深表担忧的十个理由
蒋高明 2009-3-31 15:31
蒋高明 前段时间,在为自然之友的朋友们讲解我的自然生态观时,有人问我环境保护的前景,你是乐观派,还是悲观派?我的回答是悲观派。近读拉马克、居维尔、圣提雷尔、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联想到当今世界环境形势,我的悲观情绪又增加了。但愿我们的担心是杞人忧天。今后人类肯定是能死的,这里有十条不可抗拒的理由: 一是人的力量已经远远压制了其它生物,数量总数远不如老鼠,总质量远不如昆虫的人类已经分布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纯自然生态的地方越来越少了。除了地球外,人类的足迹已经进入了太空。人类由原来食物链上的成员,变成了控制食物链的分子。严格来讲,人类已不是生态系统的成员,他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还可能是分解者。最大的麻烦是,人类制造的一些化学物质,自然界根本没有办法降解,只能掩埋或者焚烧。由此造成的次级污染可能超过人造物质本身。人类已经脱离了生物的规律而进化,其进化的方向与几百年前远远不同。 二是人类中分化出一帮叫科学家的群体,他们不断地发明对地球生态不利的新式武器,他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寻找宇宙中存在的宝贝,然而这些探索最终危及到环境。 三是物理学家发明的原子武器足以将地球炸翻个,原子弹的爆炸力是普通炸药的上万倍,氢弹则是百万倍,黑洞武器则是几亿倍。 四是化学家不断发明成千上万的化学物质。有5000多中食物添加剂,允许使用的两三千种,人类已无法防范。燃烧塑料膜产生的二恶英等致癌物质弥漫在空气中,且很难消除,有些要进入到子孙后代的身体中。 五是生物学家发明的转基因不断改变生物进化的轨迹,那些经过转基因考验而幸免的害虫可能在人类的刺激下进化加快,成为人类制造的最大敌人。转基因食物充满的安全隐患,转基因鼓吹者避而不谈。人类将保命的食物生产权拱手交给少数生物公司的时候,面临的生存危机是不言而喻的。可我们正在朝这一步努力迈进。农业缺乏生态学指导,盲目迷信科技对农业的贡献,这对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可能是灾难。 六是持续不断的水电开发升温将会使江河中的回游鱼类提早消失。人们很轻易地将江河视为白白流淌的资源,丝毫没有感觉到与江河为生的鱼儿的存在。在以人类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下,一切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至于环境保护更是可以商量的。 七是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开始认识到英美等生活方式的优越性,将不顾一切地发展经济,地球承载力受到更大的威胁。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将人类带到了一个死亡之谷。 八是人类面临的全球变化、臭氧层消失、环境污染、水危机、粮食危机、人口爆炸等危机不是缓解而是呈现恶化趋势,代表不同国家利益的政府首脑很难在遏制上述危机中有所作为。人类文明退化到了弱肉强食动物本能阶段,美国等超级大国主宰着人类命运,最终其命运也将难保。 九是超级利益集团将以其强大的购买力不断将自然生态掠为己有,热带雨林等自然生态岌岌可危。人类一切向钱看,将会把地球上的最后自然恩赐变成商品,除了食物,沙子、石头、土壤、植物、动物、水早就成了商品,空气也正在商品化。有人还将对自然界的万物都标价出售。那些深埋在地下的矿产、石油、天然气、地下水迟早被挖掘殆尽。利益集团将财富掠夺后给当地人留下的是灾难。 十是人类消灭了曾经与之朝夕相伴的动物植物后,各种疾病、灾难将爆发,人类将面临饥饿,瘟疫、艾滋病、禽流感、SARS等等各种说不清的疾病。这一切可能是因为人类的贪婪引起,但人类靠自身的力量控制贪欲是异常困难的。 2009年3月31日星期二写于北京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543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