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专题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专题

相关日志

期刊的“专题”与“专刊”
biyonghua 2020-10-21 10:48
前不久,《煤炭学报》编辑部公布了2021的专题报道计划( https://mp.weixin.qq.com/s/3YFCkDuAG4YnsIqsZh0qSA), 很多朋友看到后产生了疑惑,基本全年都是专题了,自由来稿怎么办? 其实产生这种想法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理解专题与专刊的区别。 专刊:很好理解,为了某一主题而组织策划的特殊期次,整个版面都是这一主题的内容。 专题:为了某一主题而策划的专题报道,通常不是一整期,只占用一期的部分版面。 而《煤炭学报》编辑部这次公布的报道计划绝大多数是专题而非专刊,对于自由来稿完全不受影响。 请大家放心投稿。
4909 次阅读|0 个评论
ReadLink进口原版学术图书采选平台
CIBTC 2020-5-15 16:01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图集团公司”),1949年12月1日成立,隶属于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是中国第一家出版物进出口机构,也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性书刊进出口公司之一。 国图集团公司开创和发展了新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事业。70多年来,国图集团公司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参加了上千次国际书展,如今已发展成为以书刊进出口为核心,业务范围遍及电子商务、展览及版权交易、仓储物流、纸张经营等多领域的国有大型综合文化企业集团。国图集团公司与海外数千家出版社保持业务往来,每年引进国外科技、社科及大众类图书数百万册,已经累计服务国内50余万个人读者,数千家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事业单位。 ReadLink 进口学术图书采选平台是国图集团公司旗下进口学术类图书销售网站,专注于为国内学者及专业人员提供选书及订购服务。ReadLink在售图书近200万种,均为进口原版,书目涵盖全球各大学术出版集团及大学出版社。网站借鉴教育部学科分类,方便搜索,并设立国际知名出版集团专区。非现货图书到货时间约为4-6周,单本即可起订,供货时效及在售品种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更有客服人员全程提供专业服务。 在科学网博客,我们将与国际顶尖出版集团合作,发布最新的学术出版、专题活动、新书到货、优惠促销等信息。作为国际出版行业与中国读者之间的桥梁,我们会充分利用图书进出口公司的资源与渠道优势,将更多的优秀出版物介绍给国内学术工作者,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做出国企应有的贡献。 感谢您的关注! ReadLink网站地址: www.readlink.com
49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航空材料学报“镁合金腐蚀与表面改性”专题出刊
rczeng 2019-2-12 22:40
航空材料学报 “ 镁合金腐蚀与表面改性 ” 专题出刊 2018 年受编辑部邀请,组织航空材料学报 “ 镁合金腐蚀与表面改性 ” 专题,于 2019 年第 1 期正式出刊。感谢作者们的大力支持和徐永祥编辑的努力。目录如下: 1. “ 镁合金腐蚀与表面改性 ” 专题序言 曾荣昌 2 . 镁锂合金腐蚀行为研究进展 . 王保杰 , 姜春龙 , 李传强 , 孙杰 , 许道奎 . 2019, 39(1): 1 -8. doi: 10.11868/j.issn.1005-5053.2018.001017 3. 搅拌摩擦加工对 Mg-Zn-Y-Nd 合金厚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徐雪雪 , 朱世杰 , 王青 , 王利国 , 孙玉峰 , 关绍康 2019, 39(1): 9 -16 doi: 10.11868/j.issn.1005-5053.2018.001018 4. AZ31B 镁合金表面含钛涂层的制备及耐蚀性 师晓亭 , 朱园园 , 李国强 , 张淑芳 , 赵融芳 , 张祎家 , 张荣发 2019, 39(1): 17 -25 doi: 10.11868/j.issn.1005-5053.2018.001019 5. Mg-Li-Ca 表面气相扩散法制备氢氧化镁 / 硬脂酸复合涂层的耐蚀性能 刘汉鹏 , 崔蓝月 , 韩壮壮 , 李硕琦 , 曾荣昌 2019, 39(1): 26 -37 doi: 10.11868/j.issn.1005-5053.2018.001016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28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功能光纤”专题征稿启事
Chineselaser 2019-1-10 13:44
“ 功能光纤 ”专题征稿启事 2009年,高锟先生以其在低损耗通信光纤方面的杰出贡献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年来,光子晶体光纤、微纳光纤以及复合光纤等功能光纤相继成为光电子研究领域的热点,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研究热潮。这些光纤的特性颠覆了人们以往对光纤的认识,其在信息、环境、医学、能源、传感以及智能可穿戴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在功能光纤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为集中展示我国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相关领域向纵深发展,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决定在2019年9月第17期上推出“ 功能光纤 ”专题,现公开征集高水平研究论文及综述。 征稿范围: 1.功能光纤基础 2)新现象与机理; 1)理论与模拟; 2.功能光纤新体系 4)复合光纤; 3)光子晶体光纤; 2)晶体光纤; 1)微纳光纤; 3.功能光纤制造新技术 4.功能光纤的应用 8)前沿领域; 7)国家安全; 6)智能可穿戴领域; 5)传感领域; 4)能源领域; 3)医学领域; 2)环境领域; 1)信息领域; 征稿范围不局限于上述内容,非常欢迎其他功能光纤相关论文! 专题客座编辑: 邱建荣教授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周时凤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陶光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截稿日期: 2019年4月30日 投稿方式及格式: 通过中国光学期刊网“投稿中心”直接进入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投稿系统 ,按系统要求填写信息,上传稿件(留言标明“ 功能光纤 ”专题投稿)。投稿模板及要求请参见作者中心首页。 联系人:史敏 电话:021-69918427 邮箱: mshi2013@siom.ac.cn 专题客座编辑个人简介: 邱建荣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微纳光子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玻璃与光纤材料、低维发光与非线性光学材料、飞秒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曾获日本稀土学会学术奖、德国Abbe基金国际Otto-Schott研究奖、日本陶瓷协会学术奖和美国陶瓷协会G. W. Morey奖等奖项。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担任中国《硅酸盐学报》副主编,中国激光杂志社《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执行主编,美国陶瓷协会等SCI期刊Associate Editor。发表SCI收录论文800余篇,其中500余篇发表于Adv. Mater.、J. Am. Chem. Soc.、Phys. Rev. Lett.等高影响力期刊,论文被SCI他引16500余次,最高单篇SCI引用950次。 周时凤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特种玻璃与光纤研究。在Adv. Mater.、Adv. Funct. Mater.、J. Am. Chem. Soc.和Prog. Mater. Sci.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成果被Mater. Today、ACerS、OSA和AAAS等知名科技媒体专稿报道,两次入选“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受邀在ICG、JSAP-MRS、OECC、JSAP-OSA、SSC、PACRIM和OGC等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30余次。曾获国际玻璃协会Gottardi奖(全球每年仅一位获奖人)、日本陶瓷协会仓田元治奖等荣誉,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奖励,并当选日本学术振兴会Postdoctoral Fellowship。兼任国际玻璃协会TC07:Crystallization GCs委员和《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编委。 陶光明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和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机智能交互联合实验室主任。致力于先进功能纤维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工作,先后在Nature、Proc. Natl. Acad. Sci.、Adv. Opt. Photonics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拥有7项美国专利。受邀在OSA/CLEO、OSA/FiO、ACerS/GOMD等国际顶级专业会议,SPIE/DSS等国际学术会议,Corning等著名公司作专题邀请报告或大会报告30余次,并数次组织MRS等国际顶尖会议的相关分论坛并担任主席。曾获得美国光学学会、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美国陶瓷学会等学会的学术奖励, “2013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之特别优秀奖”(该年度全球仅6名中国留学生获”特别优秀奖”)以及2018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民融合专业赛三等奖,入选中国科协发布的2018年“创世技”颠覆性创新榜50强。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纤维分会理事会副主任、湖北省硅酸盐学会理事、《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第九届编委和Springer英文期刊Advanced Fiber Materials期刊副主编等。
21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8年“光纤激光器”专题
Chineselaser 2018-12-6 15:05
“光纤激光器”专题 前言 与传统的固体激光器相比,光纤激光器具有光束质量好、增益高、效率高、阈值低、可调谐、结构紧凑、运转可靠和散热性好等优点。在过去的近30年间,光纤激光器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光通信、光传感、激光医疗、工业加工、航空航天、材料科学、光谱学以及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是目前激光技术领域最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为集中反映近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光纤激光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技术进步,《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精选2016-2018年出版的相关研究论文和综述,推出“光纤激光器”虚拟专题。 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 郑也,李磐,朱占达,刘小溪,王军龙,王学锋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在地球科学、光束合成、非线性频率转换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几年已经成为激光领域的研究热点。受激布里渊散射(SBS)、自相位调制(SPM)、四波混频(FWM)等非线性效应限制了窄线宽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的提升。随着各种非线性效应抑制技术的发展,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目前已经达到了千瓦量级。对1 μm波段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重点介绍了限制窄线宽激光器功率提升的非线性效应及其抑制方法、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种子源技术以及国内外典型的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研究成果。 高功率掺铥石英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 刘茵紫,邢颍滨,徐中巍,李进延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掺铥光纤激光器在医疗、塑料焊接、激光雷达和光学参量振荡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介绍了掺铥石英光纤、高功率连续掺铥光纤激光器和脉冲掺铥光纤激光器最新研究进展,分析和讨论了掺铥光纤激光器的发展和技术瓶颈,分别从光纤设计、抽运方式以及激光器结构三个方面提出优化和调整,通过改善掺铥光纤激光器的热管理和非线性效应,实现更高输出功率的掺铥光纤激光器。 类噪声脉冲光纤激光器研究现状及进展 陈家旺,赵鹭明 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苏省先进激光技术与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先进激光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深圳大学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育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类噪声脉冲(NLP)是锁模激光器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一种特殊脉冲,具有能量高、脉宽宽、相干性低等特点。近年来,由于稀土元素掺杂技术、锁模技术和光纤放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抽运能量的不断提升,类噪声脉冲光纤激光器得到了迅速发展。基于此,描述了使用不同锁模技术、工作在不同色散区的类噪声脉冲光纤激光器。依据其脉冲产生机理、脉冲光学性质等特点进行分类叙述,综述了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最后,对近年来类噪声脉冲激光器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简要阐述。 光纤激光器模式不稳定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进展 陈益沙,廖雷,李进延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达到一定阈值后, 激光器中会出现模式不稳定效应, 该效应会对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光束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限制了大功率激光器的进一步应用。研究大功率光纤激光器中的模式不稳定机理及抑制方法, 这对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的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系统介绍了模式不稳定机理, 并总结了一些模式不稳定的抑制方法。 980 nm掺镱光纤激光器综述 李平雪,张月 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 980 nm掺镱光纤激光器不仅可以抽运掺铒、掺镱光纤实现高功率激光输出,还可通过晶体倍频获得490 nm波段的蓝绿光,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从980 nm掺镱光纤激光器3种工作模式(连续光纤振荡器、脉冲光纤振荡器和光纤放大器)出发,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简单介绍其实验进展,并对980 nm光纤激光器的发展进行展望。 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热效应的研究进展 胡志涛,何兵,周军,张建华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市全固态激光器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中科神光科技有限公司 为实现光纤激光器的高功率输出,光纤热效应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温度分布特性并对产生的热量采取相应抑制措施,以保证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在合适的温度下正常运行,对研究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具有重要意义。对已报道的主要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热效应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逐类说明了光纤温度理论研究、热效应对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影响以及热效应的抑制方法,讨论了这些研究中存在的优缺点,并对其未来的研发趋势进行了展望。 掺镱光纤激光器光子暗化现象的研究进展 刘超平,廖雷,李进延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高功率掺镱光纤激光器长时间工作会产生光子暗化现象,导致激光器输出功率降低,因此研究掺镱光纤光子暗化现象对促进掺镱光纤激光器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产生机理、产生的影响以及抑制方法三方面,详细介绍了掺镱光纤光子暗化现象的研究进展,为光子暗化现象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多芯光纤激光器选模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刘业辉,李进延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纤芯激光功率密度过高,易引起非线性效应,导致激光损伤,限制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的提高,采用多芯光纤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同相位超模的选择和多芯光纤的制作是影响多芯光纤激光器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实现同相位超模运转的大模场面积多芯光纤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详细介绍了当前多芯光纤选模及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比几种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展望了高功率多芯光纤激光器单模运转的发展前景。 硫系拉曼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 徐航,戴世勋,张培晴,李杏,吴越豪,吴丽华,刘自军,王训四,徐铁峰,聂秋华 宁波大学高等技术研究院红外材料及器件实验室 硫系玻璃具有优良的中红外光学透过性能、极高的线性和非线性折射率。近年来,硫系玻璃光纤中较高的受激拉曼效应在全光器件和级联激光器等方面的应用引起了研究者极大的关注。回顾了硫系玻璃拉曼光纤激光器的研究历程,包括对硫系级联拉曼光纤激光器、硫系微纳光纤拉曼光纤激光器和硫系拉曼光纤激光器的理论研究,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激光清洗用高功率纳秒脉冲掺镱光纤激光器 李磐,师红星,符聪,薛亚飞,邹岩,郑也,刘小溪,王军龙,王学锋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 本文报道了激光清洗用高能量纳秒脉冲掺镱光纤激光器。该激光器采用主动调Q技术产生纳秒脉冲,经过两级主功率振荡放大(MOPA)器后,获得高能量和高平均功率。在重频为100kHz时,其最高输出平均功率达到302W,脉宽为203ns,脉冲单脉冲能量为3mJ,主放大光光转换效率为84%。利用该激光进行了激光除锈实验,证明该激光器稳定可靠,可满足激光除锈、激光除漆等多种应用需求。 基于数字微镜器件的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 张策,陈根祥,高云舒,于超,吕敏,陈笑,张倩,王义全 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光纤激光器在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光谱测量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实现滤波功能并具有多个输出端口的宽带连续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用行波速率方程模型对激光器的输出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具有8个输出端口的宽带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实验系统;结果显示:各端口输出波长范围为50 nm,完整覆盖了整个C波段,并拓展到了S和L波段;激光器的阈值抽运功率为17 mW, 输出激光的3 dB带宽小于0.02 nm,边模抑制比大于50 dB。激光器在100 min内输出稳定性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输出激光的功率波动小于0.4 dB,波长抖动小于0.02 nm。 光纤激光器辐照性能实验研究 池俊杰,姜诗琦,张琳,于淼,王军龙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针对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空间应用, 采用976 nm和915 nm两种波段作为抽运源的光纤激光器进行辐照实验, 采用的有源光纤均为20/400 μm掺镱光纤, 输出功率分别为32.68 W和32.04 W。辐照源为Co60源γ射线, 总辐照剂量为12.4 krad, 辐照后976 nm和915 nm抽运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分别降至20.09 W和5.63 W。研究结果表明, 976 nm抽运光纤激光器抗辐照性能优于915 nm抽运光纤激光器。另外, 采用无源器件, 如光纤合束器和包层光剥离器进行辐照实验, 结果发现辐照后光纤合束器耦合效率降低, 包层光剥离器的剥离度增大, 故辐照对无源器件也有影响。 基于锥形光纤的可调谐光纤激光器 宋秋艳,陈根祥,田恺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利用几何光学理论分析了锥形光纤中传输光线模式的变化,得到锥形光纤锥腰直径在1.135~60 μm范围内时可实现多模传输的结果。采用熔融拉锥系统制备不同直径的锥形光纤,运用Origin软件拟合得出锥形光纤半径随拉伸长度的变化关系,在给定条件下,拉锥时间为95 s时,获得锥腰直径为2.475 μm的锥形光纤。运用RSoft公司的BeamPROP模块对直径为2.475 μm锥形光纤的传输性能进行了模拟,同时采用放大自发辐射(ASE)光源作为输入光源,选取1530~1580 nm波段,测量了锥形光纤输出光功率随波长的变化关系。将锥形光纤接入环形腔,通过偏振控制器改变腔内信号光的偏振态,实现了1563.828~1565.444 nm范围内的波长可调谐,边模抑制比为51.4 dB,并得到波长间隔最大为1.48 nm的双波长输出,边模抑制比为49.8 dB。 再生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双腔稳定控制 汤轲,于晋龙,王菊,王文睿,马闯,杨恩泽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光纤通信实验室;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提出了一种再生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双腔稳定控制方案,利用锁相环检测光谐振腔腔长变化引起的微波频率漂移,并用压电陶瓷光纤拉伸器进行反馈补偿。利用光电再生腔中的混频器比较两个同频微波信号的相位,得到光电再生腔的腔长变化,并用电移相器反馈补偿光电再生腔的腔长变化。本研究中再生锁模激光器输出了重复频率为10 GHz、脉冲宽度为16.6 ps的光脉冲。光电再生腔输出了重复频率为10 GHz的微波信号,其边模抑制比为40 dB,相位噪声为-127 dBc/Hz,70 min内的频率漂移小于1 Hz。与现有的再生锁模方案相比,本方案实现了光谐振腔腔长和光电再生腔腔长的同时控制,输出的微波信号频率稳定度高,光脉冲质量好,可实现激光器的长时间稳定工作。 透/反复合双饱和吸收体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 何广龙,徐莉,马晓辉,徐成阳,邹永刚,吴国盛 ,隋庆学,张志敏,金亮 长春理工大学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军装甲兵驻长春地区军事代表室 针对基于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锁模光纤激光器脉冲底座宽和脉冲能量小的问题展开研究,报道了一种基于线型腔结构的透/反复合双饱和吸收体(SA)被动锁模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通过增加透射式SA的方式,增加光脉冲在腔内的一次振荡周期过程中通过透射式SA的次数,提高了吸收体对光脉冲前后沿的吸收,摆脱了因SESAM调制深度较低对脉冲宽度和单脉冲能量的影响,降低了因抽运功率过大产生的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对光脉冲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单脉冲能量。最终与相同调制深度的反射式单SESAM结构相比,复合双SA锁模结构的脉冲宽度从776 fs缩短至732 fs,单脉冲能量从2.08 nJ提高到2.49 nJ。 基于π相移光纤布拉格光栅的窄线宽掺铒光纤激光器 孙俊杰,王泽锋,王蒙,曹涧秋,陈金宝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功率光纤激光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高能激光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窄线宽掺铒光纤激光器具有线宽窄、噪声低等优点, 在光纤通信、光纤传感、相干探测和合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利用自行设计并制作的π相移光纤光栅和高反射率光纤布拉格光栅(FBG), 搭建了环形腔掺铒光纤激光器, 利用π相移光纤光栅的窄带滤波特性实现了1.5 μm波段的窄线宽掺铒光纤激光输出。当980 nm半导体激光抽运功率为5 W时, 激光输出功率为1.006 W, 光-光转换效率大于20%, 中心波长为1549.45 nm, 激光线宽为5.32 pm。输出光没有残余抽运光, 表明继续增加抽运光功率可以进一步提升激光功率。通过优化设计π相移光纤光栅的透射峰带宽、FBG的反射谱和激光腔结构, 有望实现高效、高功率的单纵模激光输出。 全光纤偏振输出锁模光纤激光器 董自凯,徐润亲,田金荣,宋晏蓉 北京工业大学应用数理学院 提出了一种全光纤偏振输出锁模光纤激光器。在谐振腔内无滤波器件时, 利用光纤偏振分束器的偏振输出和光纤的双折射偏振滤波效应在全正色散域获得稳定的锁模脉冲序列, 脉冲重复频率为2.2 MHz, 单脉冲能量达100 nJ。利用级联偏振控制器调节腔内偏振状态, 获得了单波长和双波长锁模输出, 在1 μm波段观测到了稳定的暗孤子脉冲, 腔内偏振态的演变是获得不同锁模状态的关键性因素。双波长锁模输出状态下的波长可调谐宽度达12 nm, 利用系统透过率函数理论分析了利用腔内偏振调节实现波长调谐的原理。 光纤光栅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噪声特性仿真 王直圆,陈超,单肖楠,秦莉,张星,陈泳屹,梁磊,贾鹏,宁永强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于激光器的增益理论和动态理论, 结合经典的激光器速率方程, 分析了激光器有源区尺寸、光纤光栅结构、耦合效率和注入电流等参数对频率噪声和弛豫振荡频率的影响。以获得低频率噪声和高驰豫振荡频率为目标, 进行数字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 较小的激光器有源区尺寸、较强的外腔光反馈和较高的注入电流有利于改善噪声特性, 其中注入电流的影响尤为重要。当注入电流为阈值电流的9倍时, 频率噪声降低约14.7%, 弛豫振荡频率增加约6.0 GHz。 自由运转多纵模掺铒光纤激光器动态输出数值研究 唐凯,王俊杰,马明祥,徐攀,胡正良 国防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掺铒光纤激光器(EDFL)从频域的角度可以分为单纵模(SLM)掺铒光纤激光器与多纵模(MLM)掺铒光纤激光器。MLM-EDFL 属于复杂的高维动力学系统,比SLM-EDFL 拥有更多的自由度与更复杂的激光动力学特性。为理论研究分析MLM-EDFL 的频域动态特性,建立了关于EDFL 多模激光频域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将MLM-EDFL 的各个模式光场强度及其享有的增益粒子数分别作为独立的物理参量来处理,并考虑由于增益介质中铒离子对的猝灭效应而对模型引入额外的自由度;所建多模激光频域动力学模型可有效描述频域内多个模式的个体行为及集群行为,在数值研究中重现了激光频域高维动力系统所特有的多模动态特性。
45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8年“光纤传感”专题
Chineselaser 2018-12-6 14:49
\0 \0 “ 光纤传感”专题 前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物联网这一概念越来越频繁地被人们提及。作为物联网的关键组成部分,传感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传感器的一个分支,光纤传感器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并以优异的性能占据重要地位,如航天、军事等领域对光纤陀螺仪、光纤电流传感器、光纤水听器等产品有大量需求。为集中反映近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光纤传感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技术进步,《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精选2017-2018年出版的相关研究论文和综述,推出“光纤传感”虚拟专题。 微纳光纤布拉格光栅折射率与浓度传感器研究进展 彭星玲,李兵,李玉龙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精密驱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南昌工程学院;南昌大学 微纳光纤布拉格光栅(MNFBG)的强倏逝场传输和波长选择的光学特性,使其对周围介质折射率与浓度的变化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本文首先阐述了MNFBG的制备方法,并分析了MNFBG折射率与浓度传感原理,然后对MNFBG应用于折射率与浓度传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总结了提高MNFBG折射率与浓度传感灵敏度的方法,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MNFBG折射率与浓度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分布式光纤裂缝传感工程应用研究进展 吴永红,朱莎,许蔚,张海明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被用于结构裂缝的监测, 其中主要包括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光纤布拉格光栅技术, 分布式光纤裂缝传感技术——基于瑞利散射的光时域反射技术、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布里渊光相关域分析技术以及最新的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脉冲预抽运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和差分脉冲对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基于这些技术在结构裂缝监测中的应用, 综述各自的优缺点及国内外分布式光纤裂缝传感工程应用的情况。同时对分布式光纤裂缝监测中的力学、畸变光信号及实验研究等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关于这些重点问题的研究见解。 分子印迹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 陈卓,张丹,王海玲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的特异识别功能使其作为传感器的敏感材料具有很大的优势, 分子印迹光纤传感器(OFS-MIPs)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已被广泛运用于环境、化学、医学、食品安全等领域。对OFS-MIPs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对光纤传感与分子印迹间的耦合方法,OFS-MIPs的应用领域以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对OFS-MIPs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 王文华,熊正烨,师文庆,黄江,田秀云,费贤翔,谢玉萍 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是光纤传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详细论述了光纤SPR传感器的各种结构和优点; 分析了金属膜层的膜材料和膜层厚度、镀膜光纤长度、双层金属膜的组合和厚度比例等参数对光纤SPR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概述了光纤SPR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包括多模光纤SPR传感器、单模光纤SPR传感器、光纤布拉格光栅SPR传感器、倾斜光纤光栅SPR传感器、长周期光纤光栅SPR传感器、多通道光纤SPR传感器、光子晶体光纤SPR传感器和纳米金属颗粒光纤SPR传感器; 给出了光纤SPR传感器的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 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研究进展 马健,余海湖,熊家国,郑羽 武汉理工大学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光子晶体光纤(PCF)具有许多不同于普通光纤的特性,将PCF应用于传感领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介绍了PCF的基本结构、导光原理及制备方法,概述了干涉型、吸收型、荧光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型、拉曼散射型及光栅型PCF传感器的原理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应用领域和优缺点,展望了PCF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交叉敏感问题的研究进展 孙诗晴,初凤红,卢家焱 上海电力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应变和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变化会使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反射波的中心波长发生漂移。在应变传感测量中,根据中心波长的漂移量无法直接得到对应的应变量,这种应变和温度交叉敏感的问题严重制约着FBG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应用,阻碍了传感监测技术的实用化。为了消除温度的影响,各国研究人员根据不同算法、材料、封装结构等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根据对温度的不同处理方法,将这些解决方案分为温度分离法和温度补偿法,并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 光纤端面集成金属光子结构传感器 刘飞飞,张新平 北京工业大学应用数理学院信息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光纤端面集成金属光子结构传感器的发展状况。按照等离激元共振方式和传感器探测原理的不同, 将其分为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的光纤传感器、基于局域化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的光纤传感器、基于杂化型等离激元的光纤传感器以及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的光纤传感器。对各类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光物理学原理及探测性能进行了概括、对比和总结。 基于光纤光栅的双壁模型管桩轴力测试 王永洪,刘俊伟,张明义,张春巍,王明明,赵国晓 青岛理工大学 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 简称FBG)测试模型管桩桩身轴力的方法,探讨了模型管桩应变变化与光纤光栅中心波长稳定性和漂移的关系。光纤光栅封装在模型管桩外管加工槽体内,模型管桩内管采取直接粘贴光纤光栅的方法,将应变片分别粘贴在模型管桩内、外管光纤光栅同一位置。对模型管桩施加竖向压力后产生的应变进行测试,并将光纤光栅及应变片的测试结果与理论公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存在误差,但在测试要求范围内。外管施加5 kN竖向荷载时,光纤光栅测得的最大应变为59.2,相对误差为4.9%;内管施加5 kN竖向荷载时,光纤光栅测得的最大应变为122.3,相对误差为7.2%,均满足工程测试要求。 光楔式光纤法珀传感器相关干涉信号特性分析 陈青青,唐瑛,王可宁,陈海滨,马志波 西安工业大学 为了精确提取相关干涉信号的峰值位置,为光楔式光纤法珀传感器的相关干涉解调机制提供理论借鉴,文中数值模拟了三种典型的光源光谱分布的相关干涉信号,并对所获得的相关干涉信号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综合讨论了不同光源光谱分布条件下,光谱带宽对相关干涉信号宽度、幅值以及对比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光源在光谱上具有高斯分布且较大带宽时得到的相关干涉信号噪声较小,条纹稀疏,信号对比度更高,便于准确寻峰,实现高精度解调。 不同封装方式的光纤光栅传感与温补特性研究 郭永兴,匡毅,熊丽,刘文龙,吴恒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光纤光栅的粘贴封装工艺对传感器的性能有重要影响,目前光纤光栅传感器设计中最常用的两种封装方式是光栅全部粘贴封装和预拉伸后光栅两端的光纤粘贴封装。本文对该两种封装方式下的光纤光栅在测量灵敏度、线性、重复性、蠕变、温度补偿等决定传感器核心性能的参数开展了实验研究。每种封装方式均选用了三支参数相同的光纤光栅布置在同一等强度梁上,并布置一支自由状态的裸光栅作为温度参考,开展了应变感测特性和温度补偿特性方面的对比实验。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两种封装方式的六支光纤光栅在灵敏度、线性、重复性方面均具备良好的一致性,抗蠕变能力均良好;2、温度补偿测试中,同种封装方式的光栅自差分补偿的效果明显优于和参考裸栅差分补偿,光栅两点粘贴封装方式的自差分补偿效果最好,达到9pm以内,优于光栅全部粘贴封装的20pm以内;光栅两端粘贴封装与参考裸栅差分补偿的效果最差,最大达53pm。本研究结论可为光纤光栅传感器设计、监测信息处理提供科学参考。 基于PbSe量子点的全光纤光功率密度和温度传感器 严华,徐帅锋,沈旭辉,李泽林 金 浙江工业大学光电子智能化技术研究所 光功率密度和温度监测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依据PbSe量子点具有较高热光系数的特性, 设计了一种PbSe量子点作传感材料的全光纤马赫-曾德尔型传感器, 并在不同光功率密度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该传感器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波长为473 nm的光源光功率密度灵敏度达到1.455 nm·(mW-1·mm2), 温度灵敏度达到0.67 nm·℃-1。不仅实现了高灵敏度温度传感器, 而且也为PbSe量子点制作热光型光器件打下了基础。 基于单螺旋扭转结构的取样布拉格光纤光栅及其传感特性 陈高杨,马鹏,李杰,孙立朋,武创,关柏鸥 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院;广东省光纤传感与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 提出一种新型取样布拉格光纤光栅传感器, 用于温度和轴向应变的传感。为了制作该传感器, 利用特种光纤熔接机在单模光纤上制造出单螺旋扭转结构, 然后在单螺旋结构上利用紫外激光侧写和相位掩模板技术刻写布拉格光纤光栅。该取样光栅反射谱具有等间距、窄带宽的特点, 并且可通过调整单螺旋扭转率来自由改变取样周期。通过实验研究了传感器对温度和光纤轴向应变的响应, 结果表明:当单螺旋扭转周期P=504.0 μm(扭转率α=12.47 rad/mm), 布拉格光栅周期Λ=544.6 nm, 器件长度L=5.0 mm时, 温度和轴向应变灵敏度分别为10.12 pm/℃和1.12 pm/με。较同类型取样光栅传感器, 该传感器具有制作简单、灵活性高、稳定性高和成本低的优点, 且在多波长光纤激光器和多通道光谱滤波器等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 基于大偏置量熔接的反射式光纤型干涉仪的折射率传感特性 苏达顺,马宽明,孙立朋,武创,李杰,关柏鸥 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院广东省光纤传感与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大偏置量熔接的单端反射式光纤Mach-Zehnder(M-Z)干涉仪。在一段数百微米长的单模光纤两端以大偏置量对称地错位熔接两段光纤,将其中一段光纤的端面镀制薄金膜作为反射镜面,使在外界环境和光纤包层材料内传输的光产生相位差,并在器件反射端能够观测到较强的干涉光谱。实验发现,该干涉光谱随外界折射率(RI)变化可发生较高灵敏度的漂移,当偏置量为62.5 μm和空腔长度为554 μm时,测得其水环境的折射率灵敏度和空气中的温度灵敏度分别为-13257 nm/RIU(RIU为单位折射率)和37.33 pm/℃。与已报道的同类型器件相比,所提传感器具有折射率灵敏度高、结构紧凑、可单端测量以及稳定性好等优点,在生物化学传感和环境污染监控等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硬塑料包层光纤构成的多功能光纤传感器 胡义慧,董航宇,江超,黄会玲,夏果 湖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在单模光纤(SMF)中接入一段硬塑料包层光纤(HPCF),构成一个全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利用该干涉仪制备出一种可同时测量温度和折射率的光纤传感器。由于SMF纤芯和HPCF纤芯直径不匹配,通过HPCF的透射光会产生干涉谱,干涉谱随外界环境温度与折射率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可实现温度与折射率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传感器测量温度与折射率的灵敏度分别达到了13.3 pm·℃-1和52.56 nm·(RIU)-1。该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和灵敏度较高等特点,特别适合在电噪声环境中工作。 投弃式光纤海洋温深传感器光路设计与优化 赵强,陈世哲,吕日清,张继明,张可可,张丽,丁园强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针对海洋剖面观测的需求和传统投弃式海洋温度剖面测量仪(XBT)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长周期光纤光栅(FBG-LPG)级联结构的光纤海水温深剖面传感器(光纤XBT), 设计了传感器光路, 利用光纤端面反射镜简化了光路结构, 通过调整反射率优化了系统性能。实验表明, 当光纤端面反射率在48.8%~72.5%时, FBG和LPG的谐振峰相对强度较为合理, 整体光谱波形较好, 利于解调。 一种环形结构单光路检测型光纤电流传感器 张昊 福建江夏学院电子信息科学学院 针对传统单光路检测型光纤电流传感器电流灵敏度低的缺点, 提出一种新颖的环形结构单光路检测型光纤电流传感器。该光纤电流传感器利用单偏振单模耦合器构建光纤环形腔结构, 取代了传统单光路检测型光纤电流传感器中的起偏器和检偏器。这一设计不仅保留了单光路检测型光纤电流传感器所具有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还具备环形腔结构光纤电流传感器可实现传感信息的多次循环放大的特点, 提高了系统的电流灵敏度。理论分析与实验表明, 这种光纤电流传感器的电流灵敏度可随循环次数K的增加而增加,设计具备可行性。 基于再生低反射率光纤光栅和饱和吸收体的高温光纤激光传感研究 赵小丽,张钰民,杨润涛,骆飞,祝连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电信息与仪器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现代测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光电测试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针对再生光纤光栅因反射率低而无法直接用于实际工程中温度测量的问题, 提出一种采用光纤激光传感器结合再生低反射率光纤光栅的方法, 将再生光栅作为光纤激光器谐振腔的低反镜, 采用未抽运的掺铒光纤(EDF)作为饱和吸收体, 实现了线宽压缩, 多纵模抑制。激光器输出激光的阈值电流为68.9 mA。在150 mA的电流下, 300~800 ℃温度范围内, 激光器输出激光稳定, 且输出波长与温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升降温测试下, 相关系数均为0.99974, 平均温度灵敏度为15.41 pm/℃, 且在700 ℃下, 3 h的稳定测试中, 激光波长的最大变化量为0.032 nm, 而强度的最大变化量为0.409 dB。实验结果表明, 升降温过程中, 信噪比均高于50 dB, 输出激光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且没有跳模现象发生。 夹持式温度自补偿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测试技术 王永洪,张明义,张春巍,白晓宇,桑松魁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蓝色经济区工程建设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鉴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应变测试时对应变和温度交叉敏感的特性,将温度补偿FBG结构与应变FBG结构串联,采用夹持式封装方式,根据温度FBG和应变FBG相对波长的变化确定被测结构的应变量。实验结果表明:温度FBG和应变FBG相对波长变化对温度的灵敏度仅为0.12 pm·℃-1,为温度FBG和应变FBG温度灵敏度的1.14%和1.15%;并实现了应变FBG测量的温度自补偿。夹持式温度自补偿FBG应变传感测试技术原理简单,实用性强,可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三维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器的温度补偿技术 郭瑜,朱星盈,倪屹,王娟,李岱林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对三维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应变传感器的温度补偿问题进行研究,设计了新型温度补偿膜片,并采用参考光纤法对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实验发现,未经老化处理的裸纤在30~40 ℃之间会出现温度拐点,致使温度灵敏系数降低,所以封装之前必须进行老化处理。通过有限元热力分析可知,新型温度补偿膜片在-10~50 ℃之间自身的最大微应变约为0.073 με,受热膨胀系数失配的影响较小,系统的可靠性较高。同时悬臂梁式的缓存结构可使温度补偿光纤在测量过程中不受外界复杂环境的影响,在origin中拟合温度补偿膜片与应变测量传感膜片联合补偿的结果,修正之后线性度可以达到0.9999以上,满量程精度约为0.05%。 应用于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光纤分布式振动的测量 苗春生 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 为了实现大范围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舞动探测, 提出了一种基于后向瑞利散射空间差分干涉的光纤分布式振动测量技术。舞动引起单模传感光纤中的后向瑞利散射光的变化, 将含有振动信息的后向瑞利散射光注入到非平衡迈克耳孙干涉仪, 利用干涉仪的臂长差实现相邻空间段的后向瑞利散射光干涉, 采用3×3耦合器解调技术解调出相位信息, 实现对振动信号的准确测量。在输电线路舞动实验室进行了OPGW的舞动测试, 实现了0.9 Hz舞动、2.3 Hz非舞动的检测。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微位移光纤传感器 魏勇,苏于东,刘春兰,刘璐,朱宗达,张永慧 重庆三峡学院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程大学纤维集成光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 为实现对微小位移的精确测量, 提高位移精度, 提出了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微位移光纤传感器。利用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中光束的传播角度随入射光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结合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共振波长对共振角度变化具有很高灵敏度的特性, 实现对微小位移的精确测量。为满足共振条件, 将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研磨成具有合适角度的楔形, 精确控制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的长度, 并将光纤探针浸入到一定折射率的液体中。通过630 nm单模光纤将白光光源从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的端面耦合到光纤探针中, 搭建位移平台, 精确控制单模光纤和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的径向相对位置, 通过光谱仪检测共振波长随相对位置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光纤研磨角度为12°, 且液体折射率为1.350时, 该传感器具有高达10.32 nm·μm-1的灵敏度, 位移分辨率高达1.9 nm。 基于分段保护的光纤分布式传感智能控制系统 徐士博,朱礼斌,傅星,杨先辉,刘铁根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油气井测试分公司;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利用光纤分布式传感器对长距离输油管线等高危作业区域进行安全监测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传感光纤断裂或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 严重制约其对被测目标的长期监测。通过分析加载光纤传感器之结构, 将传感光纤沿被测长度区间分为数段并建立若干传感控制节点, 在节点间设置冗余光纤并组建全光远程控制系统, 为目标传感器提供具有分段控制保护的故障位置自动诊断以及传感功能自动恢复的光纤智能传感系统。对传感结构进行故障概率的模拟分析和计算表明,该结构可有效地提升传感器的生存能力。拟将该系统应用于油田长距离输油管线安全监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中, 并提出相应的分段保护光缆连接结构。 新型双环减敏式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器 朱星盈,刘化利,倪屹,郭瑜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无锡必创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了一种双环减敏式结构, 并对26 mm长的减敏基片进行有限元分析, 分别在减敏基片左右端面各施加0.065 mm的拉伸与压缩位移。由仿真结果可得减敏基片的应变减敏比约为3.5, 应变测量范围可达到±5000 με, 同时可保证减敏基片在其材料的弹性范围内运行, 不影响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通过对500 με范围内的双环减敏结构的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进行拉伸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设计可使得传感器线性度达到0.999以上, 满量程精度约为0.1%。该传感器可实现实时准确的在线监测, 系统数据采集迅速、可靠性极高, 有望应用于如船舶、桥梁、飞行器等需要对关键结构进行较大应变范围测量的情况。 全光纤电流传感器中传感光纤的温度特性研究 周东平,董毅,黄勇 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康阔光传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传感光纤的高双折射螺距和光纤结构两方面分析不同螺距下光纤内光的偏振态差异及其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对比了PANDA光纤、椭圆芯光纤、保偏微结构光纤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 在全光纤电流传感器(FOCS)中, 当传感光纤的螺距LT是光纤对应的未螺旋状态下拍长Lp的2倍时, 温度特性最差。LT减小, 光纤偏振保持能力减弱, 抗物理干扰能力变差。当LT≈Lp时, 传感光纤既有较好的温度特性, 也有较强的抗外界物理干扰能力。不同结构的传感光纤, 传感器比差的范围不同, 其中基于微结构保偏光纤的传感光纤, 在-40~+70 ℃全温度下未经补偿, 传感器比差变化范围最低, 仅为±0.32%。 考虑温度和应变交叉敏感的光纤布拉格光栅测量研究 丁朋,董小鹏,叶肖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73089部队;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光波技术研究所;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把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有效折射率、周期用二元函数泰勒展开, 理论验证FBG温度-应变和应变-温度交叉敏感方式相同, 得出热光系数和弹光系数均与有效折射率平方成正比例关系的结论;列出温度、应变测量计算方程式, 并阐述了计算方法。测试温度、应变同时存在时FBG的波长, 可知温度-应变和应变-温度交叉灵敏度系数分别为-1.4743×10-6 nm/(℃·με)、-1.3948×10-6 nm/(με·℃)。把FBG静力水准仪放置于露天阳台上监测一天内波长变化, 代入方程式计算, 得到较为精确的水准仪液体深度变化解。结果表明, 使用温度、应变计算方程式求解, 能够提高FBG的测量精度。 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解调系统 尹建璟,许雪梅,丁一鹏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 为建立稳定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波长解调系统, 利用可调谐法布里-珀罗滤波器的窄带滤波特性实现对宽带光源的线性扫描, 采用放在恒温箱的高精度参考光栅标定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方法, 提供多个间隔相同、幅值平稳的波长参考点。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序列采用改进的小波阈值去噪算法(使用新的阈值函数和阈值)进行平滑滤波处理, 通过高斯拟合算法的核心思想得到粗峰值序列, 再进行二次处理, 去掉无效峰, 修正部分峰的位置, 搭建了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的实时监测解调系统, 与螺旋测微仪相比精度稳定在0.25 mm左右。 非本征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传感器的温度特性 刘加萍,王彦,刘吉虹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介绍了非本征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传感器的结构及制作方法。通过Matlab仿真研究不同腔长及反射率对非本征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传感器干涉谱的影响,建立了非本征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传感器的温度传感模型。对不同腔长及不同反射率的非本征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传感器进行温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短腔的非本征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传感器的温度灵敏度高;镀钯金膜的非本征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传感器可较好地避免温度对其干涉谱的影响,具有温度补偿的作用。 基于少模长周期光纤光栅的高灵敏度扭矩传感器 邓靖,冯元华,高社成,李朝晖 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院;暨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利用高频二氧化碳(CO2)激光脉冲写入法制备了一种基于少模长周期光纤光栅(LPG)的高灵敏度扭矩传感器。两个纤芯线偏振(LP01和LP11)模式耦合形成谐振峰。扭转灵敏度可达0.528 nm·rad-1·m-1, 所提扭矩传感器的扭转灵敏度比普通单模LPG提高一个数量级。引入扭转的LPG可以看作是对原光栅进行周期性螺旋调制, 其有效光栅周期与扭转率成比例, 从而使谐振峰波长发生漂移, 这是形成高扭转灵敏度的主要原因。这种新型LPG对环境折射率和温度的交叉敏感性较弱, 可以用作高精度的接触性扭矩传感器, 在涉及扭转测量的很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高灵敏度椭圆侧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折射率传感特性 梁红勤,刘彬,陈佳,刘云凤,胡金凤 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与光电传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省光电检测技术工程实验室;南昌工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芯光子晶体光纤(PCF)的高灵敏度椭圆侧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折射率传感模型。在各向异性的完美匹配层边界条件下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对传感器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发现:在椭圆侧芯中涂覆金属银纳米层可以实现SPR, 共振峰对检测孔的折射率变化具有很高的传感灵敏度; 与圆形结构相比, 所提椭圆侧芯结构中的纤芯基模和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模式更易实现相位匹配; 当椭圆率为0.7时,灵敏度在1.45~1.50的折射率范围内可达10412 nm·RIU-1, 且传感曲线线性度高; 椭圆侧芯结构能够有效抑制高阶SPP模式, 避免基模与多个SPP模式耦合形成干扰。 镀金光纤布拉格池原位检测的可行性 刘延超,方进,徐翀,魏斌,官亦标,范茂松,闫旭锋,高超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储能与电工新技术研究所 提出了一种在锂离子电池制作过程中粘贴镀金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的锂离子电池原位检测方法,该方法可用于采集锂离子电池的初始物理量。研究了将镀金FBG传感器埋入锂离子电池的位置及方法,分析了埋入镀金FBG传感器后电池的性能。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了充放电实验,并拆封了实验所用的电池样本。实验结果表明,镀金FBG传感器可用于一般环境下的温度采集;锂离子电池中FBG传感器的镀金层遭到腐蚀,导致FBG传感器的波长产生漂移,镀金层避免了裸FBG传感器的结构受到破坏,因此对FBG传感器重新标定后,可采集电池内部的温度。该研究为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原位检测的FBG传感器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基于扫频光源的光纤光栅温度和轴向拉力传感系统 苏红,王健,刘岚岚,吴重庆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发光与光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传统宽带光源光纤光栅(FBG)传感系统的解调部分比较复杂,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使用线性扫频激光器作为FBG传感系统的光源,并选定一个光栅作为参考光栅,将其他光栅作为传感光栅。根据传感光栅与参考光栅的反射信号时间间隔的变化,解调得到FBG反射中心波长的变化,解调过程非常简便。基于FBG传感系统进行了温度和光纤轴向拉力的测量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也证明了该系统可单独或同时测量温度和光纤轴向拉力。给出了提高系统测量精度的途径,包括保证参考光栅的温度稳定以及使用扫频速率较小的扫频光源和采样速率较高的示波器。 液体环境中微纳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温度特性 刘颖刚,张伟 西安石油大学光电油气测井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针对微纳光纤布拉格光栅(MNFBG)在应用中存在的温度依赖问题,数值模拟了被不同折射率液体包围的MNFBG的反射波长与温度的关系,并且制作了可更换封装液体的MNFBG用于实验研究。通过使用蒸馏水和不同折射率的匹配液封装MNFBG,得到了MNFBG反射光谱及其中心波长随封装液体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相同的温度变化过程中,不同性质的封装液体会影响MNFBG反射光谱的形状和移动方向,改变了普通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在温度升高过程中反射光谱形状几乎不变但其中心波长线性红移的特性。封装液体的折射率和热光系数越大,MNFBG反射波长随温度的变化越趋于非线性。换用折射率和热光系数分别为1.456和4×10-4 ℃-1的匹配液体后, MNFBG反射波长的温度灵敏度为-50.3 pm/℃。MNFBG特性与环境液体、温度和FBG的尺寸有关,通过有效控制相关因素可以实现FBG在更多领域的功能化应用。 螺旋倾斜复合技术对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减敏作用 覃荷瑛,霍婷婷,朱万旭 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降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应变传感器的应变灵敏度是解决传感器量程小、无法监测大应变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为了监测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变化,提出了螺旋倾斜式光栅复合技术,建立了光栅实测应变与试样实际应变间的理论关系,在不同螺旋倾角下进行了光栅应变灵敏度的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光栅应变灵敏度,增大光栅应变测量量程。 旋转高双折射全光纤型电流互感器 李卓岩,孟义朝,郝祥雨 上海大学光纤研究所;上海大学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为了降低传感光纤的线双折射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测量准确度的影响, 将旋转高双折射(SHB)光纤作为互感器的传感光纤。根据琼斯矩阵, 建立了互感器数学模型。研究了平面镜和法拉第旋转镜对基于SHB光纤的反射干涉式互感器测量准确度的影响, 分析了SHB光纤的旋转比与互感器抗温度扰动能力之间的关系, 讨论了使用光纤1/4波片对基于SHB光纤的互感器进行误差补偿的方案。结果表明, 在平面镜式互感器中, 采用谐波相除法、闭环信号调制法可以消除SHB光纤的长度敏感性。当旋转比大于30时, 在-40~60 ℃温度范围内, 标度因数的变化小于0.2%。在相同条件下,法拉第旋转镜式互感器中SHB光纤所需的最小旋转比为3.4, 可见法拉第旋转镜提高了互感器的温度稳定性, 选择合适的1/4波片可以补偿由SHB光纤线双折射引起的互感器标度因数温度误差。 光纤电流传感器性能分析及环形衰荡结构设计 孙滨超,沈涛 哈尔滨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针对当前光纤电流传感器较难同时实现较高灵敏度和较好稳定性的问题, 根据法拉第效应, 从理论上建立了基于琼斯矩阵的直通式、反射式全光纤电流传感器的数学模型; 利用OptiSystem软件进行仿真, 得到直通式、反射式全光纤电流传感器的线性灵敏度分别为0.24和0.37。提出了光纤环形衰荡结构, 将强度调制转换为时间调制, 从而消除了光源及外界环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使系统同时实现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稳定性。通过理论及实验证实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传感头误差对便携式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影响 王夏霄,张宇宁,于佳,李传生,张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山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为了解决电解领域大电流测量难度大的问题, 在传统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便携式光纤电流互感器(P-FOCT)。由于在P-FOCT的设计和安装过程中, 柔性传感头光路不闭合和导体偏心会引起法拉第相移误差, 进而影响电流计精度, 因此对传感头闭合误差和导体偏心位置对P-FOCT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结果显示, 法拉第相移相对误差随传感头不闭合角度线性增加,随导体到非闭合长度中心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另外, 增加传感头匝数能减小P-FOCT的法拉第相移误差, 提高其测量精度。 地埋式光纤入侵监测系统研究 李淑娟,王昌,张发祥,孙志慧,闵力,王蒙,刘小会 山东省光纤传感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 地埋式入侵监测系统具有隐蔽性强、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误报率低、识别概率高等特点, 在入侵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将光纤传感用于入侵监测的主要技术方案, 阐述了光纤分布式振动传感(DVS)系统和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振动传感系统的工作原理。对这两种系统进行了人员入侵监测实验。结果表明, DVS系统的有效探测范围可达到10~15 m, 空间分辨率约为20 m; FBG振动传感系统的最大有效探测距离超过75 m。对比和评估了这两种系统的关键性能, 展望了地埋式光纤入侵监测系统的应用方向。 双折射光纤布拉格光栅的飞秒激光制备与传感性能 孟爱华,崔丁元,张轩宇,陈超,于永森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应用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刻写了熊猫型双折射光纤布拉格光栅(PF-FBG)。飞秒激光直写技术是将激光焦点聚集到光纤纤芯位置,曝光过程中匀速移动光纤,最终得到周期性的折射率调制区域。PF-FBG具有双折射特性,在波长为1550 nm附近可以得到具有双峰的反射谱结构,因此可用于多传感参数的监控。研究了PF-FBG的温度和轴向应力的传感特性。PF-FBG兼具飞秒激光诱导光栅结构的高温稳定性,在苛刻环境下化学、物理传感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光纤法布里-珀罗滤波器热致非线性研究 盛文娟,张慧,杨宁,刘洋,彭刚定 上海电力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新南威尔士大学电气工程与电信学院, 新南威尔士州 研究和评估了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系统的压电陶瓷(PZT)驱动的光纤法布里-珀罗(FFP)滤波器的热致非线性,采用多项式拟合法减小FFP滤波器的热致非线性误差。在FFP滤波器所处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 ℃的情况下,采用大于等于4阶的多项式拟合和参考光栅的方法,可使FFP滤波器热致应变误差从750 με减小到15 με,标准差保持在10 με以下。实验结果显示,当PZT驱动的FFP滤波器的温度变化范围较大时,其热效应不是简单地保持不变或呈线性。
6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超快激光非线性光学”征稿启事
Chineselaser 2018-9-6 14:47
近年来,超快激光技术发展迅速,超快激光输出峰值功率已达拍瓦量级。具有超高峰值功率的超快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会产生如太赫兹辐射、超连续谱、阿秒脉冲等诸多新颖的非线性光学现象,并由此发展出各种超快激光非线性光学技术,在原子分子物理、化学反应动力学、生物成像、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集中反映近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在超快激光非线性光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技术进步, 《中国激光》 计划在2019年5月正刊上推出“ 超快激光非线性光学 ”专题栏目,现公开征集相关领域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及综述。 征稿范围: 1. 超快激光技术 2. 超快激光非线性光谱 3. 超快激光非线性传输 4. 超快激光非线性成像 5. 超快激光强场光学 6. 超快太赫兹辐射 7. 超快激光超精细加工 8. 超快激光非线性光学在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应用 特邀组稿专家: 胡明列教授天津大学E-mail: huminglie@tju.edu.cn 徐淮良教授吉林大学E-mail: Huailiang@jlu.edu.cn 刘伟伟教授南开大学E-mail: liuweiwei@nankai.edu.cn 截稿日期: 2018年12月10日 投稿方式及格式: 通过 《中国激光》官网 进入“作者中心”,按系统要求填写信息,上传稿件投稿(主题标明“ 超快激光非线性光学 ”专题)。投稿模板及要求请参见“作者中心”首页。 联系人:宋梅梅 电话:021-69917051 邮箱: smm926@siom.ac.cn 特邀组稿专家个人简介: 胡明列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激光杂志社青年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激光》编委。常年致力于新型高功率光纤飞秒激光技术的相关基础性研究工作,获得多项国内外同行认可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50余篇,已被SCI他引用1000余次,多次在国内和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并受邀担任国际光学权威期刊OSA和IEEE系列杂志审稿人。主持973计划课题、863计划课题、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基于上述科研方面的成绩,2007年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并入选2007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光子晶体光纤飞秒激光技术通过教育部鉴定并入选2008年度“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09年荣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3年获批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013年入选天津市青年科技奖。2014年入选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徐淮良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激光杂志社青年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激光》编委。2004年于瑞典隆德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2005-2007年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物理系博士后,2008-2010年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系任助理教授,现任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激光光谱学、强场物理、超快激光加工等方面研究工作,发表SCI收录论文近150篇;应邀在Springer系列丛书《Progress in Ultrafast Intense Laser Science》上发表5章节,在 Laser Photonics Reviews等期刊上发表综述论文9篇,在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邀请报告近50次。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入选教育部2009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以及科技部2017年度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获聘日本东京大学非常勤讲师并获Zasshikai Lectureship奖。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等项目20余项。 刘伟伟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快光学与光谱成像技术。现任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光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激光》编委等。2011年获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光学奖”;2015年获全国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2017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在包括Nature Photonic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顶尖期刊在内的杂志发表120多篇SCI收录学术论文,引用3900多次,H因子32。在主流国际会议作主题报告/邀请报告40次。迄今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近30项。主持研制在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已装备于天宫一号、二号,成果被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广为报道。
8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光学学报》“机器视觉检测与应用”专题
Chineselaser 2018-8-21 14:36
众所周知,视觉是包含人类在内的多数自然生物获取环境信息的主要方式。视觉信息因其信息量大、冗余度高以及非接触特性引起研究者广泛而持久的关注,使其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由此引发的计算机视觉已发展成为一个极具活力、前景广阔的研究方向。机器视觉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表现十分活跃的一个分支,其核心特征在于以精密可控的测量方法从视觉信息中提取精确、定量、可溯源的量值信息,为工程应用尤其是工业制造提供一种高效的自动化测量手段。 点击查看专题论文 组稿专家 彭翔,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0-1992年作为洪堡学者在斯图加特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92-1998年任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1998年晋升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1月调入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天津大学、美国Clemson大学兼职教授,澳大利亚国家研究委员会(ARC)海外评审专家,《光学学报》常务编委等。 曾在美国休斯敦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访问研究,主要从事光学信息安全、光学测量、三维成像与造型领域的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中德国际合作项目2项,深圳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二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4项(发明专利转让和实施10项),软件著作权4项(转让、实施2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先后获得德国洪堡基金、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天津市青年科技奖、深圳市技术创新奖、深圳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邾继贵,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有特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先进制造现场测量理论与技术”学术带头人。一直从事计量测试技术及仪器专业的科研教学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支撑)、重大军工等项目资助下,创新性地研究了基于激光技术、计算机视觉和精密测量理论的新型测量原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成功解决了一些重点行业领域内的测量新难题。第1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1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16)、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10年度)、 GM中国科技成就奖1项;作为主要完成者先后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
5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能源物理化学发展战略专题 |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ncepress 2017-11-14 17:32
中国作为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家,正面临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诸多挑战。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中国科学:化学》英文版)2017年第11期邀请厦门大学 田中群 院士及 郑南峰 教授担任特邀编辑,组织出版了“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Energy-Related Physical Chemistry ”专题,对能源化学中的合成气转化、燃烧化学、电化学储能、高温电解以及能源化学系统工程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做了综述与展望,以期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及指导。 以下是专题目录,欢迎关注。点击下方链接 可查阅全文↙ 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11426/60/11/page/1 Special Topic: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Energy-Related Physical Chemistry EDITORIAL Special topic on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energy-related physical chemistry Zhong-Qun Tian Nanfeng Zheng Sci China Chem , 2017, 60(11): 1377–1378 PERSPECTIVES A perspective on hydrogen production via high temperature steam electrolysis Xinbing Chen, Chengzhi Guan, Guoping Xiao, Cheng Peng Jian-Qiang Wang Sci China Chem , 2017, 60(11): 1379–1381 Reaction coupling as a promising methodology for selective conversion of syngas into hydrocarbons beyond Fischer-Tropsch Kang Cheng, Jincan Kang, Qinghong Zhang Ye Wang Sci China Chem , 2017, 60(11): 1382–1385 Perspective on the RDs in energy chemistry systems engineering Yingru Zhao, Xiangyan Zhan, Shiqi Zhang Meng Wang Sci China Chem , 2017, 60(11): 1386–1390 REVIEWS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of combustion chemistry research WenhaoYuan, Yuyang Li Fei Qi Sci China Chem , 2017, 60(11): 1391–1401 New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s based on metallic lithium anode—the research status,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lithium-sulfur, lithium-oxygen and all solid state batteries Liangyu Li, Chunguang Chen Aishui Yu Sci China Chem , 2017, 60(11): 1402–1412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34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与技术"专题
Chineselaser 2017-9-29 10:18
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与技术专题 等离激元光子学(Plasmonics)是新世纪以来光学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前沿之一,是当前纳米光子学研究的重要部分。表面等离激元(SP)具有亚波长传播和局域场增强的特性,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微纳尺度下进行光子操纵和集成的优良载体。 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基于人工微纳结构的等离激元设计已经在纳米光子回路、纳米激光器、超构材料与超表面、增强拉曼与非线性、增强光吸收和高灵敏探测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成果。等离激元光子学在信息、能源、乃至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 应时推出了 “ 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与技术 ” 虚拟专题,专题共有16篇论文,其中包括3篇特邀论文, 详细» 表面等离激元的传播操控:从波束调制到近场全息(特邀综述) 李涛,陈绩,祝世宁 表面等离激元是一种存在金属与介质界面的电磁模式, 具有亚波长传播和局域场增强的特性, 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作为在微纳尺度下进行... 全文 | 引用本文 2017年第54卷第5期, p.050002 表面等离激元热电子超快动力学研究进展(特邀综述) 单杭永,祖帅,方哲宇 表面等离激元因具有能突破光学衍射极限、表面局域性和近场增强等奇特的光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光催化和光电探测等研究领域... 全文 | 引用本文 2017年第54卷第3期, p.030002 光纤端面集成金属光子结构传感器(特邀综述) 刘飞飞,张新平 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光纤端面集成金属光子结构传感器的发展状况。按照等离激元共振方式和传感器探测原理的不同, 将其分为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的光纤传感器... 全文 | 引用本文 2017年第54卷第2期, p.020001 介质加载石墨烯等离子波导传输特性分析(优秀论文) 王清晨,宋梁 为了实现模式场约束并有效的提高波导的传输距离,在对传统介质加载等离子波导结构传输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介质加载石墨烯等离子波导... 全文 | 引用本文 2017年第54卷第11期, p.112401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的研究(优秀综述) 王文华,熊正烨,师文庆,黄江,田秀云,费贤翔,谢玉萍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是光纤传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详细论述了光纤SPR传感器的各种结构和优点... 全文 | 引用本文 2017年第54卷第9期, p.090008 查看更多专题论文,请点击 这里 »
38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型太阳能电池设计与构造 | 《科学通报》专题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7-5-19 15:39
《科学通报》 2017年第14期特邀苏州大学 能源与材料创新研究院 邹 贵付教授担任特约编辑组织“新型太阳能电池设计与构造”专题, 内容涉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铜锑硫 族光伏器件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新型太阳能电池, 以及它们的最新研究进展 等6篇文章。 邹贵付, 苏州大学,江苏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6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7~ 2011 年任职于美国能源部Los Alamos 国家实验室,主要从事薄膜和新型太阳能电池领域研究工作。2015 年受邀英国 国际科学研究媒体Research Media 进行专访,并被国际创新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和网站专题报道。 过去20 年中,能源问题位列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十大问题之首,其紧迫性愈加 明显,也引起了各国政府、社会和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能源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和重要生存基础。作为能源技术的杰出代表,太阳能电池是利用P-N 结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光电功能器件,是人类减缓乃至解决传统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及其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选择。传统的高效硅太阳能电池由于硅材料纯化与器件制备过程复杂,虽然已经发展了数十年,价格仍然非常昂贵,大大限制了其商业化进程。而其他化合物半导体(碲化镉、铜铟镓硒等)等第二代太阳能电池及其薄膜化技术的发展,有效降低了电池的综合成本。随着更加高效低成本的第三代新型太阳能电池的兴起,太阳能电池正迎来它的黄金发展契机,在解决全球能源危机方面也必将展示重要的应用前景。 新型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与构造近年来得到极大的创新发展,尤其染料敏化纳 米晶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新型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得到了快速发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在短短4 年内就非常接近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引起了全球瞩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太阳能电池的固有认识, 对未来能源格局也必将产生重要影响。前不久,基于新型纳米结构、低温溶液制备方法以及材料界面的设计,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效率高达21%,在稳定性方面也正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进。此外,目前 基于有机染料分子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效率已经超过13%。单结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效率也可以达到11%,通过叠层结构设计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效率也接近13%。借助聚合物的溶液加工特性,“卷对卷”和印刷式的柔性聚合物太阳能和可穿戴光电器件也将引发新一轮的国际竞争热潮。量子点特有的量子尺寸效应、带隙可调、吸光系数大、多激子效应等优点,也正成长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候选材料之一。通过对光活性层的表面钝化和结构优化,量子点太阳能电池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机。目前,量子点在空气中已经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最新研究的量子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也超过了150 天,最高电池效率也高达11.2%。新型太阳能电池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挑战:电池面积还比较小、稳定性比较差、电池组件的理论和工艺还不成熟、柔性光伏器件的效率低等。 我国在新型太阳能电池的设计构造方面走在世界前沿,许多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集中展示我国学者在本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社会各界对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兴趣,推动同行们之间的学术交流,《科学通报》特此组织出版“新型太阳能电池设计与构造”专题。专题编辑出版得到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苏州大学等单位相关研究组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通过本专题的出版,使广大读者了解我国太阳能电池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动态,活跃本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最终促进我国新型太阳能电池研究的快速发展。 “新型太阳能电池设计与构造“专题篇目 进展 ◢ 铜锑硫族薄膜材料及其光伏器件研究进展 王冲, 杨波, 唐江 总结了铜锑硫族材料的晶体结构、光电特性, 对比了金属后硫(硒)化法、肼溶液法、磁控溅射法制备器件的性能。目前较差的载流子传输、收集能力是制约器件效率的主要因素, 可以通过控制薄膜中缺陷、优化缓冲层及背接触等方法改进。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大面积成膜方法 吴存存, 孙伟海, 陈志坚, 肖立新 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成膜方法、成膜质量以及转换效率等方面对现有的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同时提出了创新性思想, 为进一步优化工艺实现钙钛矿电池的大面积制备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 评述 ◢ 柔性及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颜凯, 胡显维, 陈补鑫, 陈思, 高雪, 董斌, 邹德春 聚焦于柔性及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近期发展, 分析了涉及器件的主要构造策略和具体实现方式, 并讨论了相关领域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 纤维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李政道, 陈亮, 周勇, 邹志刚 介绍了纤维状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着重介绍了工作电极、对电极、电解质的研究现状, 并对纤维状柔性太阳能电池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论文 ◢ 高反射间隔层在单基板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刘通发, 熊玉立, 荣耀光, 韩宏伟 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间隔层基本组分, 并引入次微米孔, 制备了高散射及高孔隙率间隔层, 既有效提高了间隔层对光的反射, 又作为电解质的快速扩散通道,提高了单基板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 ◢ 形貌对 NiSe 2 对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及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孙红, 王忠胜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 制备了棒状和颗粒状2种形貌的 NiSe 2 纳米材料, 比较研究了2种形貌的 NiSe 2 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棒状的 NiSe 2 在电催化活性,电化学稳定性及电池性能方面均优于颗粒状 NiSe 2 。 专题全文链接: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CSB/specialTopics/postArticles/wntBoBBX7Ea6Apd24
个人分类: 《科学通报》|4650 次阅读|3 个评论
信息融合大会(FUSION'17)之Sensor Data Mining For Tracking
热度 2 JRoy 2017-3-5 08:03
SS6: Sensor Data Mining For Tracking Descrip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sensors and their joint application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new paradigms to combat the challenges that arise in target detection, tracking and forecasting in harsh environments with poor prior information. As a consequence, the sensor community has expressed interest in novel data mining methods coupling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techniques for substantial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For example, the advent of multiple/massive sensor systems provides very rich observation at high frequency yet low financial cost, which facilitates novel perspectives based on data clustering and model learning to deal with false alarms and misdetection, given little statistical knowledge about the objects, sensors and the background. Numerical fitting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provide another unlimited means to utilize the unstructured context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trajectory is smooth” for continuous-time target trajectory estimation. Incorporating additional, readily available information to constrain the adaptive response and to combat poor scenario knowledge, has shown promise as a means of restoring sensor capability over a range of challeng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as well as to deal with a variety of challenging problems that makes traditional approaches awkward. The purpose of this special section is to assemble and disseminate information on recent, novel advances in sensor signal and data mining techniques and approaches, and promote a forum for continued discussion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in the area are welcomed. Organizers: Tiancheng Li ( t.c.li@usal.es ) Haibin Ling ( hbling@temple.edu ) and Genshe Chen ( gchen@intfusiontech.com ) The topics of interest of this specialsection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 · Adaptive filtering · Learning for state space models · Manoeuvring target detectionand tracking · Object recognition/classificationusing sonar, radar, video, soft data sources, etc. · Clustering approaches fortracking ·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trajectoryestimation · Multiple Intelligent dataassociation/fusion · Machine learning technology fortracking Submission链接: http://www.fusion2017.org/submissions.html 欢迎投稿! The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Fusion (Fusion 2017) will be held in Xi'an, China during July 10–13, 2017. Conference Venue: Wyndham Grand Xian South Video of Xi'an : http://www.fusion2017.org/video/Fusion2017_2.ogv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9960 次阅读|3 个评论
2007~2017 科学网这十年
热度 33 科学网编辑部 2017-1-18 19:57
2007年的1月18日,科学网正式上线。岁月如歌,十年弹指一挥间。 在两百多万名来自海内外科教界的博主和用户的热情参与下,科学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科学社区”。科学网新闻频道成为海内外科教界新闻、资讯、论文重要的传播平台;科学网博客频道不仅成为华人科学界讨论热点话题、进行学术交流和社交活动的重要平台,还成为科学界思想火花碰撞的舞台,争鸣创新的原创发源地,更成为凝聚共识、影响中国科技体制变革的助推剂。 十年来,科学网紧跟新闻热点,引领新闻舆论,为科教界提供了及时有用的信息和资讯;十年来,科学网博客已经成为上百家新闻媒体,特别是国内严肃媒体和境外主流媒体的新闻源泉,大大促进了科学传播;十年来,科学网博主分享了大量的精彩博文,谈学术、做科普……精品荟萃,已有多部博主精华博文集萃作品出版面世;十年来,多个国内外主流科教机构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共谋发展与进步。 风雨同舟十年,科学网编辑部推出 “科学网这十年”专题 ,既是科学网工作的总结,也是展示广大网友风采的舞台,并以此吁请广大网友和科学网携手共续未来!
个人分类: 通知公告|33118 次阅读|37 个评论
《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出版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专题
sciencepress 2016-12-23 11:17
《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7年第1期,敬请关注! 引力波是广义相对论最重要的预言。引力波不被屏蔽,具有极强的穿透性,它可带来借助其他方法无法得到的,关于黑洞、致密星、星系核等的大量信息 ; 它把对宇宙的观测推向暴涨阶段 ; 它是在极高精度范围内检验广义相对论的探针。它还将在揭示引力场量子行为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爱因斯坦在建立广义相对论后,很快就于 1916 年提出了引力波的概念。然而,就连爱因斯坦本人也曾怀疑引力波能否被人类探测到。在经历了 40 多年的争论后才确认,引力波能够脱离源、携带能量在真空中传播,从而开启了引力波探测的大幕。 引力波因其产生过程不同具有非常宽广的频谱。对于不同波段的引力波,探测方法截然不同。直接探测引力波的探测器主要分为谐振型和干涉型两大类。前者依靠引力波与天线的本征频率共振达到较高灵敏度,韦伯棒就是这类天线的佼佼者,虽然这类探测器的灵敏度能够达到 10 -20 –10 -22 ,但终因其工作频率只限于本征频率附近的一个很窄的频率范围内,故被淘汰。后者通过测量经过不同路径的测试粒子 ( 光子或原子 ) 是否存在由引力波引起的额外相位差,达到探测引力波的目的。目前在建、升级或运行中的大型引力波探测器都属这一类。美国的两台升级版的 LIGO 、法国和意大利合建的升级版的 Virgo 、日本在地下建的 KaGra 等千米级探测器是它们的典型代表。计划中的空间项目也是采用干涉方法,只是干涉的方式有所不同。除此之外,还可通过监测宇宙飞船发回的光脉冲频率的变化以及监测脉冲星的脉冲周期来探测引力波,利用微波背景中的 BB 模探测原初引力波,利用引力波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探测甚高频引力波等。 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前赴后继的努力,今年, LIGO 科学合作组和 Virgo 合作组联合宣布,在 2015 年 9 月 11 日到 2016 年 1 月 19 日两台升级版的 LIGO 探测器的第一次运行 (O1) 中探测到两个引力波信号 (GW150914 和 GW151226) 和一个疑似信号 (LVT151012) ,证实了广义相对论有关引力波的预言。 20 世纪 70 年代中至 90 年代初,我国参与了引力波探测的实验研究,在利用激光干涉仪探测引力波方面也已起步,但囿于国家经济实力等因素而最终下马。自那以后,也曾有人提出过不同方案,建议在国内建设陆基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但都因缺乏独到的物理思想、前期积累不足、耗资巨大,未能立项。利用微波望远镜监测脉冲星周期、利用原子干涉仪等探测引力波方案也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实现。到目前为止,中国学者仍在为探测引力波而努力争取着。 2015 年 4 , 5 月间,中国科学院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主办了为期五周的 “ 引力波天文学下一代探测器 ” 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组织了 4 篇综述文章,发表在 Science China: Physics , Mechanics Astronomy 第 58 卷第 12 期 上。 2 个月后, LIGO 就宣布探测到两黑洞并合的引力波信号。 借着 LIGO 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之势,《中国科学 :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7 年第 1 期出版的“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专题邀请了几位引力波探测理论与实验研究专家、数据分析专家,从重要的引力波瞬源 —— 双黑洞系统的形成与演化机制、地面激光干涉仪探测引力波的基本原理、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引力波信号的提取、引力波观测中的数据处理以及地面探测器联网定位引力波源的方法等方面对用激光干涉仪探测引力波的相关问题做一简明的介绍,供对引力波感兴趣的学者了解其中一些细节,也为投身引力波探测研究的学生们提供一个入门的抓手。 欢迎到刊物网站免费阅读!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SSPMA/47/1?slug=Browse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2901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专题解读 |《科学通报》
热度 2 sciencepress 2016-4-12 16:26
由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牵头组织的 《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自2012 年8月启动以来,历时4年,经过400余位专家共同努力完成。该报告全面总结了《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发布以来,国内外对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新研究、新进展和新认识 。 《科学通报》 2016年第10期最新出版“ 解读《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专题,详情如下: (封面图片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 显示了“风云三号”卫星2010年1月对渤海海冰监测情况) 编者按 ▼ 气候变化研究与环境和发展问题紧密相扣 王会军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气候研究大规模兴起,持续带动了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理科学等一系列学科的迅猛进步,更是催生了气候系统科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发展以及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的诞生;另一方面,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工业化和现代化以及相应的化石能源消耗的持续上升、气候系统科学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成为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焦点,由此,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及其科学评估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启动。迄今为止,IPCC 已经陆续正式发表了五个科学评估报告(还有一个发表于1992年的补充报告),这些都相当全面地阐述了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最新认知,极大地推动了一系列国际间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的谈判,IPCC 还由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大量的科学证据表明我国的气候变暖幅度高于全球平均,并且全球变暖对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大于正面。因此,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研究并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物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举世瞩目。为了及时总结我国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成果、支撑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的决策,2003年、2007年和2015年,我国先后出版了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特别是2015年出版的《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空前系统地概述了我国科学家的气候变化研究主要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获得了好评。当前,正值世界气候大会开过,我国也确立了转型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并庄严承诺了自主减排的目标。为此,全面而扼要地在我国引领性的重要学术期刊《科学通报》概述《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是很有意义的。 《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共有七卷,包括:气候变化科学问题、减缓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影响评估、数据与方法、企业应对气候变化案例与评价,包含了气候变化科学的各个方面。 本期发表3篇文章主要介绍气候变化科学问题、影响与适应、减缓气候变化三部分内容: ◢ 在“ 近百年中国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新认识 ”一文中除了介绍我国科学家关于中国气候变化的最新观测事实以外,还着重概述了关于气候变化若干前沿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包括:1920~1940年的气温峰值在我国是否存在?城市化对我国增温幅度有多大贡献?年代际变化对近15年所谓“增温停滞”影响如何?如何解释“蒸发悖论”问题?东亚季风年代际变化的驱动过程如何?全球变暖背景下ENSO 有何变化?极端气候变化如何归因?等等。这些问题都将是未来气候变化科学探索的重要目标。 ◢ “ 中国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态势和展望 ”一文着重回顾和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关键领域和重点区域的利与弊,文章除了对农业、水资源、人体健康与环境质量、海岸带与近海环境、冰冻圈环境方面的情况以外,还分析了对我国重大工程的影响,涉及南水北调工程的可调水可能减少、三峡洪涝风险加大、青藏铁路路基存在严重的变形风险、“三北”防护林造林成活率可能下降、电力网络受损风险加大,等等。文章还着重分析了我国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 “ 中国减缓气候变化评估 ”一文则侧重分析了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减排目标、产业结构调整对碳减排的作用、各部门碳减排潜力及成本、我国碳减排的目标和峰值分析等方面,文章提出我国需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整能源战略、以及加快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工作。 气候变化科学以及由此引发并高度相关的地球系统科学方兴未艾,科学意义巨大;同时,21世纪是气候和环境变迁加剧、环境和发展高度协同的一个世纪,发展问题、能源问题、贫困问题、环境问题、和平问题、世界秩序问题等等全部交织在一起,考验人类文明大智慧的时候到了!中国有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史,积累的文化和智慧无与伦比,中国一定可以在这样一个世纪大放异彩、一定可以把中华文明发扬光大。这其中,留给中国科学家们的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深入系统探索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欢迎到刊物网站免费阅读该专题!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volumn/volumn_7242.shtml
个人分类: 《科学通报》|5279 次阅读|2 个评论
发展中国脑科学和智能科技的思考与建议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6-3-3 16:44
脑科学是以脑为研究对象的多学科汇合的新兴研究领域,是研究人、动物和机器的认知与智能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人类正经历一场向智能社会的革命性转变。在初步拥有了人类的“生命蓝图”—基因组学之后,人类开始描绘“智力蓝图”,其最核心内容是理解认知大脑高级功能的物质及结构基础,在防治认知障碍性疾病的同时,发展人工智能和认知技术并广泛应用,从而实现由“信息时代”向“脑智时代”的跨越。 在这个时代变迁之际,《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6年第2期邀请编委 张旭 院士组织了“ 中国脑科学和智能科技的发展战略”专题 。该专题收录了包括 杨雄里 、 郭爱克 和 苏国辉 院士在内的多位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等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11篇点评文章,就我国未来脑科学研究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发表了见解和建议。 脑认知功能是通过大脑内大量神经元极端复杂的联结以模块化的多层次结构来实现的。这一复杂性在微纳米尺度表现为突触连接的分子构架与信号传递,在百微米尺度表现为大脑皮质功能柱等局域神经回路与信息编码,而在宏观尺度则表现为不同脑区的联结与认知功能的实现。专家和学者们认为解析“脑认知功能网络”是最终阐明智力及其障碍的必由之路,研发新的脑研究技术和方法,将揭示脑的工作原理、认识人类自身,提升和扩展人的智力和创造性,推动智能科学技术进步。 儿童脑发育缺陷、孤独症、成年人的抑郁症、老年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造成各种认知和智力损害,或者情感和心理缺陷,缺乏预防、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技术方法,是人类需要解决的主要脑科学和医学问题。专家和学者们认为,对脑认知功能调控机理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应用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各类神经元的发育、病变和衰老过程,研究胶质细胞在脑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认知和智力损害性疾病病因分析和药物靶标筛选,将引领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人工智能是要实现所有目前必须借助人类智慧才能实现的任务的集合。专家和学者们指出,认知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产物,包括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语言识别技术、机器人技术。基于脑科学原理的智能机器人是具有感知、思维和行动的机器人,可获取、识别、处理多种信息,自主完成较为复杂的操作任务。目前,信息产业解决各种认知应用的重要方向是发展神经网络芯片,对智能机器人提供硬件支撑,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体系是智能机器人获得智力的基础。 专家和学者们提出的这些宝贵的建议对我国的脑科学研究计划的设计和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建设性意义,期望我国能够及时制定并启动脑科学研究计划,为我国实现由“信息时代”向“脑智时代”的跨越做出贡献。 敬请关注该专题: http://life.scichina.com:8082/sciC/CN/volumn/volumn_7211.shtml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5378 次阅读|1 个评论
引力波天文学学术专题 | LIGO负责人及多位成员参与撰写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6-2-17 15:51
2016年2月11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欧洲引力天文台召开对外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有史以来,科学家第一次直接观测到了来自遥远宇宙的剧变事件所产生的时空涟漪——引力波。所观测到的信号置信度大于5.1σ,符合自然科学界对于“发现”最严格的定义标准。 这一发现验证了100年前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预言,是首次在强引力场条件下对广义相对论的直接验证。被探测到的引力波信号来自于13亿光年之外的双黑洞并合事件,是人类首次观测到双黑洞并合过程。该发现表明单黑洞质量大于25太阳质量的双黑洞系统在自然界存在,并且能在宇宙年龄时间内并合。除此之外,并合形成的黑洞符合克尔黑洞的性质,这是人类首次观测到黑洞的时空结构。这次发现为人类了解宇宙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天文学进入新时代:由引力波参与的多信使天文学正式拉开序幕。 这次探测到引力波信号的仪器为LIGO第二代地面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引力波和电磁波一样涵盖多个波段,多波段引力波的探测和引力波天文学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科学战略目标,国际上已经进行了设计、构建下一代引力波探测器的探索。 为纪念广义相对论发表一百周年、探讨未来引力波探测及引力波天文学的发展趋势,2015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召开了为期一个月之久的大型国际引力波学术活动——“ The Next Detectors for Gravitational Wave Astronomy ”大会,会议由 David Blair 教授(西澳大利亚大学,LIGO科学合作组成员)、 朱宗宏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和 陈雁北 教授(加州理工学院,LIGO科学合作组成员)三位知名的引力波专家组织,来自全世界主要大型引力波探测项目和12个国家的专家学者、美国LIGO两任执行官都参加了该次学术研讨活动。 大会总结了包括LIGO地面探测器关心的高频引力波在内的多波段引力波源、探测仪器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以及引力波天文学的进展。此外,设计、构建下一代引力波探测器的挑战与相关技术探索,以及引力波在未来天文学、宇宙学等领域的应用是大会的主要讨论内容。 会后, 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Astronomy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英文版)在2015年58卷第12期组织出版了“ the Next Detectors for Gravitational Wave Astronomy ”英文专题,由 David Blair 教授、 朱宗宏 教授和西澳大利亚大学 鞠莉 教授( LIGO科学合作组成员 )担任特邀编辑。专题共120多页,包括4篇邀请综述,40多位中外引力波专家参与撰写,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引力波探测及引力波天文学的研究进展。 在专题第二篇文章中,作者们明确指出双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可能会最先被探测到:(研究详情请见原文▼) 专题具体内容如下: 1 1 编者按 1 Editorial BLAIR David, JU Li, ZHU ZongHong 2 引力波天文学的现状 Gravitational wave astronomy: the current status BLAIR David, JU Li, ZHAO ChunNong, WEN LinQing, CHU Qi, FANG Qi, CAI RongGen, GAO JiangRui, LIN XueChun, LIU Dong, WU Ling-An, ZHU ZongHong, REITZE David H., ARAI Koji, ZHANG Fan, FLAMINIO Raffaele, ZHU XingJiang, HOBBS George, MANCHESTER Richard N. 3 引力波天体物理,数据分析和多信使天文学 Gravitational wave astrophysics, data analysis and multimessenger astronomy LEE Hyung Mok, LE BIGOT Eric-Olivier, DU ZhiHui, LIN ZhangXi, GUO XiangYu, WEN LinQing, PHUKON Khun Sang, PANDEY Vihan, BOSE Sukanta, FAN Xi-Long, HENDRY Martin 4 下一代引力波探测器技术 Technology for the next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ors MITROFANOV Valery P., CHAO Shiuh, PAN Huang-Wei, KUO Ling-Chi, COLE Garrett, DEGALLAIX Jerome, WILLKE Benno 5 下一代引力波探测器 The next detectors for gravitational wave astronomy BLAIR David, JU Li, ZHAO ChunNong, WEN LinQing, MIAO HaiXing, CAI RongGen, GAO JiangRui, LIN XueChun, LIU Dong, WU Ling-An, ZHU ZongHong, HAMMOND Giles, PAIK Ho Jung, FAFONE Viviana, ROCCHI Alessio, BLAIR Carl, MA YiQiu, QIN JiaYi, PAGE Michael 专题联系作者之一、LIGO负责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David Reitze 担任了此次引力波新闻发布会的主讲人: 专题另一位联系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副教授 张帆 接受CCTV新闻频道采访,向世界展示了该期刊物( http://english.cntv.cn/2016/02/16/VIDEXAEtjogTKyeGAH9sv4F7160216.shtml ): 欢迎到刊物网站免费阅读该专题 : http://phys.scichina.com:8083/sciGe/EN/volumn/volumn_6537.shtml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 scichina1950 / 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5799 次阅读|1 个评论
Science Bulletin出版“青蒿素研究进展”专题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6-1-19 17:44
为庆祝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抗疟活性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纪念1977年《科学通报》首次报道“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从菊科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l L.)中分离出青蒿素, Science Bulletin 于 2016年第一期出版了由 Science Bulletin 主编、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陈晓亚 院士和北京大学 许智宏 院士组织的“ 青蒿素研究进展 ”专题。 2015年,屠呦呦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极大地鼓舞了国内各学科领域,尤其是奋战在植物代谢和中国传统中药活性成分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中国传统中药是开掘不尽的宝藏,某些中药天然成分很可能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功能。 青蒿素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作为一线抗疟药,青蒿素类药物的应用不仅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而且促进了其他科学领域的发展。青蒿素化学结构复杂,在天然植物中含量极低,很难直接提取,从而促进了人工合成青蒿素领域的研究;而化学合成的低效率限制了青蒿素的应用,又促进了青蒿素合成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现在已经可以成功地将青蒿素的生物合成酶基因克隆到酵母中,生成半合成的青蒿素。 为了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青蒿素的研究进展,本专题为大家呈现了四篇综述文章和一篇评论: 1) 陈晓亚 院士研究团队系统综述了中国传统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突显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高通量分析化学技术的发展对药用植物研究的极大推动; 2)上海交通大学 唐克轩 教授的团队回顾了青蒿素生物合成的转录调控研究历程,为基因工程改良形成高产量青蒿植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张磊 教授的研究团队概述了青蒿素的特异性合成场所——青蒿分泌型腺毛的发育与调控研究进展,提出通过改造改良腺毛来提高青蒿素产量的新思路; 4)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左建平 教授研究团队综述了青蒿素类化合物的另一种重要应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研究进展; 5)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 谢德玉 教授对青蒿素研究获诺贝尔奖进行了剖析和评论。 希望该专题能使读者对青蒿素合成与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有所了解,并且从青蒿素的发现和研究中得到有益启示。 具体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以下文章: SPECIAL TOPIC: Advances in Artemisinin Study 1. Chen XY, Xu Z (2016) Artemisinin and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sm. Sci Bull 61:1-2 http://www.scibull.com:8080/EN/abstract/abstract510147.shtml 2. Yang L, Yang C, Li C et al (2016) Recent advances in biosynthesis of bioactive compound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plants. Sci Bull 61:3-17 http://www.scibull.com:8080/EN/abstract/abstract510148.shtml 3. Shen Q, Yan T, Fu X et al (2016)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artemisinin biosynthesis in Artemisia annua L. Sci Bull 61:18-25 http://www.scibull.com:8080/EN/abstract/abstract510149.shtml 4. Xiao L, Tan H, Zhang L (2016) Artemisia annua glandular secretory trichomes: the biofactory of antimalarial agent artemisini. Sci Bull 61:26-36 http://www.scibull.com:8080/EN/abstract/abstract510150.shtml 5. Wu Y, Tang W, Zou J (2016) Development of artemisinin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diseases. Sci Bull 61:37-41 http://www.scibull.com:8080/EN/abstract/abstract510151.shtml 6. Xie DY (2016) Artemisia annua, artemisinin, and the Nobel Prize: beauty of natural products and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http://www.scibull.com:8080/EN/abstract/abstract510152.shtml 了解 Science Bulletin 出版动态,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 SciBull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6429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中国页岩气持续开发工程科学研究的一点认识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6-1-18 15:08
2016年第一期《科学通报》的“ 香山科学会议专栏 ”出版了“ 页岩气开发中的工程科学问题 ”专题,我国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奠基人之一、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郑哲敏 研究员为该专题撰写了编者按,全文如下: 北美发生的一场页岩气革命,使商业化、大规模生产页岩气成为现实。近年来,我国页岩气开发也有了成功的实例,引起了我国政府、工业界、科学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兴趣。 页岩气的成功开发基于两个技术 : 水平井技术和水力压裂技术。对油气界来说,水平井技术并不新,例如,在海洋油气开发中经常被使用。但页岩气开发所应用的水力压裂技术与常规油气开发所使用的有质的不同,前者使用大量的 ( 每次上万吨级 ) 、低黏度压裂液,其目的是在页岩中产生为数众多的、相对密集的、形成网络的开放型裂纹,从而有效克服页岩渗透率低的核心困难。后者的目标仅限于在地层中挤出一条裂缝,使用黏性较大的压裂液,用量不过数吨。 20 世纪中叶以来,以 Griffith 理论为先导,力学界和材料科学界对裂纹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力学科学中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 —断裂力学。它所提供的理论、计算方法和程序,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起 到了重大的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断裂力学的深入研究又导致微、细观力学的产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知识。 因此,我国力学界对参与页岩气的开发工作,特别是水力压裂,有一种特别的责任感和亲近感,普遍认为在这一领域内力学可以大有作为。例如,力学可以提供基于观测数据的、描述含随机分布天然裂纹的页岩力学性质的统计模型 ; 提供包括射孔弹作用在内的静、动态裂纹裂开与压裂液跟进的全程模拟计算,其真实性可通过现场微地震测量加以验证 ; 提供包括吸附气释放在内的渗流模型,其可靠性可通过产气量测量加以验证。另一方面,对页岩的力学性质,特别是对其断裂行为认识甚少,亟需加强研究。建议地质、地球化学和力学三方面合作,共同研究页岩气形成的历史过程,探讨成熟度、储量、天然裂纹的形成机理,地震和构造运动的作用,可采量等。并以此为契机,形成多学科的长期合作。 水力压裂固然有效,但耗水量很大并带来不少环境问题,这正是当前争论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必须要问:这种在国外形成的技术,在我国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及早着手研究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世界已进入遥控机器人、无人地下工厂和绿色生产的时代,在钻岩和破岩技术方面也有其他技术可供参考,如何组织有望达成这个目标的多学科研究队伍,给予稳定和持续的政策和经费支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第 517 次香山科学会议于 2014 年 12 月 10~11 日在北京召开,其主要目的旨在倡导和发展钱学森工程科学,充分发挥工程科学家的作用,明确我国页岩气开发研究的方向和技术路线 ; 探讨页岩气开发主体学科与工程技术瓶颈,促进学科交叉,集中优势资源,开展页岩气开发基础理论研究、页岩气开发技术瓶颈与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交流、缩短基础研究成果与技术开发的进程。加快微观破裂机理、宏观本构关系、致密介质中的渗流理论、工程尺度数值模拟、监测新方法等成果转化为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理论依据的进程。 本期报道第 517 次香山科学会议报告中的一部分成果。集中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力学问题方面的讨论,主要包括页岩气开发中页岩体的破坏与本构关系 、渗流理论与方法 、破裂理论研究方向 以及钱学森先生关于工程科学思想 的讨论。 专栏文章 李世海,段文杰,周东,等. 页岩气开发中的几个关键现代力学问题.科学通报,2016,61: 47–61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19384.shtml 庄茁,柳占立,王涛,等. 页岩水力压裂的关键力学问题. 科学通报,2016,61: 72–81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19289.shtml 张东晓,杨婷云,吴天昊,等. 页岩气开发机理和关键问题. 科学通报,2016,61: 62–71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19280.shtml 卢德唐,张龙军,郑德温,等. 页岩气组分模型产能预测及压裂优化. 科学通报,2016,61: 94–101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19288.shtml 谢和平,高峰,鞠杨,等. 页岩气储层改造的体破裂理论与技术构想. 科学通报,2016,61: 36–46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17834.shtml 鞠杨,杨永明,陈佳亮,等. 低渗透非均质砂砾岩的三维重构与水压致裂模拟. 科学通报,2016,61: 82–93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17854.shtml 附:2015年“香山科学会议专栏”总览 2015年,学界知名的高端前沿科学论坛——香山科学会议首次同《科学通报》合作,创办“香山科学会议专栏”。过去的一年该专栏报道陆续报道了16篇近期香山科学会议的综合性评述报告及研究成果,篇目如下,欢迎阅读: 学科 题目 作者 出版信息 序言 曹健林 2015, 60(10): 873-873 应用物理 氮化物半导体电子器件新进展 郝跃 , 张金风 , 张进成 , 马晓华 , 郑雪峰 2015, 60(10): 874-881 力学 新型航天器发展对力学学科的挑战 于登云 2015, 60(12): 1085-1094 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研究进展与趋势 叶友达 2015, 60(12): 1095-1103 原子核物理 北京丰中子束流装置及其应用前景 曾晟 , 柳卫平 , 叶沿林 , 郭之虞 2015, 60(15): 1329-1335 作物学 中国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与展望 肖景华 , 吴昌银 , 袁猛 , 王妮丽 , 范优荣 , 杨猛 , 欧阳亦聃 , 阮一骏 , 张启发 2015, 60(18): 1711-1722 生命科学 水生生物学科学前沿及热点问题 桂建芳 2015, 60(22): 2051-2057 工程 超导技术在未来电网中的应用 肖立业 2015, 60(25): 2367-2375 化学 手性物质创造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谢建华 , 周其林 2015,60(28-29): 2679-2696 化学 雾霾超细颗粒物的健康效应 胡彬 , 陈瑞 , 徐建勋 , 杨国胜 , 徐殿斗 , 陈春英 , 赵宇亮 2015, 60(30): 2808-2823 生命科学 运动与能量代谢调控研究进展 田野 , 赵杰修 , 何子红 , 黄传业 , 苏中军 2015, 60(32): 3078-3086 材料学 多 ( 硬磁 ) 主相永磁体及矫顽力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朱明刚 , 李卫 2015, 60(33): 3161-3168 生物化学 利用纳米技术靶向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杜锐凯 , 柳素玲 2015, 60(35): 3417-3423 工程 多功能纳米 CT 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张晓婷 , 戴志飞 2015, 60(35): 3424-3437 生命科学 我国肥料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赵玉芬 , 尹应武 2015, 60(36): 3527-3534 生命科学 绿色肥料产业体系构建及其科学问题 侯翠红 , 许秀成 , 王好斌 , 赵玉芬 2015, 60(36): 3535-3542 生命科学 满足健康需求的营养型农业与营养分子育种 文琴 , 张春义 2015, 60(36): 3543-3548 工程 关于中国页岩气持续开发工程科学研究的一点认识 郑哲敏 2016, 61(1): 34-35 力学 页岩气储层改造的体破裂理论与技术构想 谢和平 , 高峰 , 鞠杨 , 谢凌志 , 杨永明 , 王俊 2016, 61(1): 36-46 力学 页岩气开发中的几个关键现代力学问题 李世海 , 段文杰 , 周东 , 樊智勇 2016, 61(1): 47-61 物理学 页岩气开发机理和关键问题 张东晓 , 杨婷云 , 吴天昊 , 李想 , 赵俊良 2016, 61(1): 62-71 物理学 页岩水力压裂的关键力学问题 庄茁 , 柳占立 , 王涛 , 高岳 , 王永辉 , 付海峰 2016, 61(1): 72-81 力学 低渗透非均质砂砾岩的三维重构与水压致裂模拟 鞠杨 , 杨永明 , 陈佳亮 , 刘鹏 , 戴涛 , 郭迎春 , ZHENG LianGe 2016, 61(1): 82-93 物理学 页岩气组分模型产能预测及压裂优化 卢德唐 , 张龙军 , 郑德温 , 毕全福 , 王磊 , 杨景海 2016, 61(1): 94-101 《科学通报》网站可免费阅读以上文章 :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column/item1366.shtml
个人分类: 《科学通报》|3852 次阅读|2 个评论
社会媒体处理专题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sciencepress 2016-1-11 16:44
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化的社会,人、信息和其他实体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网络、即时信息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在线社会网络、物联网联接在一起,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社会化信息。由于社会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社区性等特点,近年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会媒体迅猛发展,成为人们彼此之间分享信息的工具和平台,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了每个人的生活,同时,由于社会媒体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革,针对社会媒体的各种分析和处理需求也愈加强烈。 但是,社会媒体中包含的多源异构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用户所使用的语言口语化严重,这些社会媒体所具有的特性,对传统的针对内容的自然语言处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也制约了社会媒体分析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另外,社会媒体不仅具备内容信息,还具备社会网络、用户关系、用户行为等结构化信息,因此内容与结构的融合挖掘对社会媒体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这些现象,学术界和企业界利用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数据挖掘、社会计算等各种手段,从众多方面开展研究,以提高社会化媒体自动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5 年第 12 期出版“ 社会媒体处理专题 ”,该专题由清华大学 唐杰 教授牵头组织,收录了我国在社会媒体分析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反映了我国在社会媒体分析方面研究的最高水平。 专题共收录 6 篇论文,涉及社会媒体用户消费意图检测、谣言语义分析、热点主题检测、事件结果预测等任务,也涉及社会媒体情感语料库构建、基于社会媒体的词表示等基础性问题。这些论文既对社会媒体进行了定性或定量地刻画,又采用了深度学习、图排序等机器学习框架进行社会媒体处理,也包含情感语料库设计、标注和质量控制等资源性工作,内容丰富多样,相信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欢迎到刊物网站免费阅读该专题: 基于图排序的社会媒体用户的消费意图检测 http://info.scichina.com/sciF/CN/abstract/abstract519353.shtml 中文社交媒体谣言统计语义分析 http://info.scichina.com/sciF/CN/abstract/abstract519542.shtml 基于情感时间序列的微博热点主题检测 http://info.scichina.com/sciF/CN/abstract/abstract519354.shtml 社会网络中序列行为的链接值及事件结果预测 http://info.scichina.com/sciF/CN/abstract/abstract519352.shtml 情感隐喻语料库构建与应用 http://info.scichina.com/sciF/CN/abstract/abstract519385.shtml 基于非线性全局上下文的词嵌入 http://info.scichina.com/sciF/CN/abstract/abstract519391.shtml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 scichina1950 / 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扫描识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313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刊最新出版“网络科学与工程专题”
sciencepress 2016-1-8 15:41
复杂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代表性的例子包括:互联网、社会网络、生物网络、电子商务网络、电力网络、大规模的工程系统。 众所周知,互联网是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2013 年到 2025 年间,互联网在中国 GDP 增长中的贡献可望达到 7%~22% 。网络科学与工程面临着一些基本的挑战,如理解各种大规模网络的复杂性、开发新的架构和探讨新的底物、发展新的应用和新的经济。无论如何,我们希望构建一个更加方便、可预测、可靠和安全的复杂网络。 传统上人们通过图论来研究复杂网络。 1960 年, Erds 和 Rényi 提出了著名的 ER 随机图模型,该模型统治了网络科学研究大约 40 年。 近十多年来,由于大数据及超级计算能力的发展,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传统的 ER 随机图模型,这促成了网络科学两个重要的科学发现: 1998 年, Watts 和 Strogatz 发现了小世界现象; 1999 年, Barabási 和 Albert 提出了无尺度网络。 2009 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了网络科学与工程研究议程。同年,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复杂系统与网络的专辑。 2013 年 2 月,国务院 8 号文件将未来网络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5 年 5 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召开了以未来智能互联网为主题的第 137 期双清论坛。 2015 年初,美国国防部将基于社交网络的人类行为的计算模型研究列入未来重点关注的六大颠覆性基础研究领域之一。 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网络科学与工程取得了重要进展,其重要的基本科学问题如下: i) 研究网络化计算的理论; ii) 研究网络结构的理论基础,实现复杂网络的严谨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方法; iii) 研究实现网络化系统各类协议的新的设计方法,用于一些跨层次控制的应用; iv) 开发和推广一种通用的数学语言,用来拓宽和加深在工程与科学中所进行的网络研究之间的关联。 为了推动网络科学与工程的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版 (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 邀请了国内网络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著名学者,共同探讨该领域的重要进展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2016 年第 1 期出版“ Network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专题。 网络科学与工程的发展一方面要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如智能互联网络、物联网、智能电网、位置服务网等;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如网络科学与工程的核心科学问题等。希望这个专题能有力推动网络科学与工程的发展。 专题全文下载链接如下, 敬请关注: http://tech.scichina.com:8082/sciEe/EN/news/news7431.shtml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 scichina1950 / 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扫描识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3343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广义相对论诞生100周年
热度 2 sciencepress 2015-12-11 16:02
《科学通报》2015年第34期出版“纪念广义相对论诞生100周年” 专题,包含3篇进展,6篇论文,敬请关注—— 编者按 2015 年是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 100 周年。广义相对论的提出是人们对时间、空间和引力本质认知质的飞跃。 100 年来,广义相对论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从亚毫米到太阳系的尺度,广义相对论得到了精确的检验 . 甚至在宇宙学的尺度上,该理论也得到了检验。广义相对论对引力理论、相对论天体物理和现代宇宙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广义相对论最惊奇的预言之一是黑洞的存在。现代天文观测表明银河系中就存在这种非常特殊的天体。人们相信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都存在至少一个黑洞。自 1916 年施瓦西 (K. Schwarzschild) 提出第一个静态球对称黑洞解, 1963 年克尔 (R. Kerr) 提出转动的黑洞解,黑洞物理一直是引力理论的重要研究方向。 1973 年贝肯斯坦 (J. Bekenstein) 提出黑洞具有熵的概念, 1974 年霍金 (S. Hawking) 发现黑洞具有热辐射。黑洞霍金辐射的发现对信息守恒提出了挑战。在黑洞物理中,广义相对论、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量子信息等学科纠缠在一起,人们相信,黑洞信息丢失佯谬的解决对量子引力理论和相对论量子信息理论的发展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此外,黑洞的熵正比于黑洞视界面积这一事实,使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胡夫特 (G.‘t Hooft) 在 1993 年提出引力具有全息性质的概念; 1997 年底马达西那 (J. Maldacena) 基于超弦理论的发展提出了 AdS/CFT 对偶性 ( 反德西特 (AdS) 时空上的量子引力理论等价于其边界上的共形场论 (CFT)) 。 AdS/CFT 对偶性的提出是引力全息性质的一个漂亮实现。引力全息性质的发现是人们对引力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正如菲尔茨奖获得者威腾 (E. Witten) 所言 : “Real conceptual change in our thinking about gravity” 。尽管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人类对引力认识的巨大进步,但它肯定不是引力的终极理论,对引力本质的认识还有待人们的进一步深刻思考。正如为庆祝 Science 诞生 125 周年, Science 杂志提出了 125 个有待解决的基础科学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引力的本质是什么”。 另一方面,随着 COBE , WMAP 和 PLANCK 卫星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精确测量,基于广义相对论的宇宙学进入了“精确宇宙学时代”,对宇宙学参数有了一个精确测量。人们对宇宙的构成和演化有了一个“和谐”模型。现在的宇宙在极早期经历了一个“爆胀”时期,目前正在加速膨胀当中。现在的宇宙由大约 5% 的重子物质、 27% 的暗物质和 68% 的暗能量组成。但是什么驱动了宇宙早期的爆胀、暗物质由什么成分构成、暗能量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仍是理论物理和宇宙学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 广义相对论的另一预言是引力波的存在。哈瑟 (R. Hulse) 和泰勒 (J. Taylor) 对脉冲双星 (PSR1913+16) 轨道周期变化的精确测量间接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的引力波预言。二人于 1993 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随着现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激光干涉原理的地面引力波直接探测,如 aLIGO 灵敏度在过去的几十年有了极大的提升, 空间引力波探测项目,如 eLISA 正在建设当中。为进一步精确检验广义相对论和探测引力波,中国科学家提出了“天琴计划”。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们能够直接探测到引力波。 为纪念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 100 周年这一物理学界重大盛事,中国物理学会引力和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联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外相关单位于 2015 年 5 月 4~8 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举办了国际引力和宇宙学学术研讨会 / 第 4 届伽利略 - 徐光启会议。中国物理学会引力和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也于 2015 年 6 月 21~26 日在杭州召开年度学术交流会。 《科学通报》组织的本期专题也是中国引力和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纪念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发表 100 周年活动的一部分。通过这次纪念活动,希望进一步推动和提高中国的引力理论、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的研究,为人类的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蔡荣根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纪念广义相对论诞生100周年专题:( 刊物网站可免费阅读该专题全文) 1. 利用近距离牛顿反平方定律实验探索洛伦兹不变性破缺效应 2. 圈量子引力的动力学 3. 宇宙残余引力波和双星引力辐射 4. 光子、热力学与膨胀宇宙 5. 基于圈量子引力的孤立视界熵的统计解释新方案 6. 具有庞加莱子群形变群对称性时空中的场论构造 7. 度规的量子涨落对宇宙演化的影响 8. 哈勃参量观测数据及其他数据对相互作用暗能量的观测限制 9. ω-变形Kaluza-Klein超引力的转动双荷黑洞解及其热力学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 scichina1950 / 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扫描识别二维码:
个人分类: 《科学通报》|4481 次阅读|4 个评论
精英荟萃:十位中美科学院院士为《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撰文
热度 4 sciencepress 2015-11-17 15:07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15年第11期出版“ 北京大学生物学教育与研究 ”专题—— Peking University Biological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1925-2015),以纪念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院90周年,展示其在生物学教育及研究方面取得的高水平成果。 专题由常务副主编、北京大学 昌增益 教授组织,特邀两位校友 许智宏 院士和 朱作言 院士作序。专题收录了 陈雪梅 、 吴皓 、 韩珉 、 金亦石 、 于洪涛 和 邓兴旺 6位北京大学杰出校友的综述及研究论文,篇目如下: Uridylation and adenylation of RNAs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陈雪梅,美国科学院院士,HHMI investigator) Supramolecular organizing centers (SMOCs) as signaling machines in innate immune activation (哈佛大学医学院吴皓,美国科学院院士) Twists and turns-How we stepped into and had fun in the “boring” lipid field (科罗拉多大学韩珉,HHMI investigator) Unraveling the mechanisms of synapse formation and axon regeneration: the awesome power of C. elegans genetics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金亦石,HHMI investigator) Regulation of sister chromatid cohesion during the mitotic cell cycle (美国西南医学中心于洪涛,HHMI investigator) De novo assembly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oot transcriptomes from different varieties of Panax ginseng C. A. Meyer grown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北京大学邓兴旺,美国科学院院士) 此外,第11期《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在专题之外还收录了多篇精品文章,有 葛均波 院士及刊物编委 方精云 院士、 郭岩 和 张煊 教授的研究论文及综述;海外编委 林辰涛 教授和 刘斌 研究员的 Letter to the editor ;2013年诺贝尔奖得主 Thomas C. Südhof 及副主编 曹晓风 研究员撰写的 Research highlight ;2012年拉斯克奖得主 Ronald D Vale ,及美国科学院院士 Louis H. Miller 和 苏新专 教授撰写的 News and Views 等。 刊物网站可免费读全文 , 敬请关注!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 scichina1950 / 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扫描识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6024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学通报》英文版最新出版“干细胞基础研究与应用”专题
热度 4 sciencepress 2015-10-30 17:26
最新一期《科学通报》英文版( Science Bulletin )刊登了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研究所 李劲松 研究员作为特邀编辑组织的“ 干细胞基础研究与应用 ”专题。 干细胞具有维持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分化成不同类型细胞的潜能,近年来该领域取得的激动人心的研究进展使人们看到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再生医学领域,干细胞可以转化形成不同种类的细胞,进而用于细胞替代治疗,使之成为治疗人类疾病的重要手段。 虽然干细胞治疗相对其他治疗手段有着明显的优势,其应用依然面临着以下挑战,如1. 如何有效地获得干细胞,包括多能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2. 如何保持离体干细胞的稳定性;3. 如何通过干细胞的离体分化大量获得有功能的细胞;4. 如何安全地将供体细胞移植到病人身上。 该专题内容涵盖了干细胞研究的多个领域,包括诱导的多能性干细胞(iPS)的细胞来源、表观遗传调控在体细胞重编程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用于疾病治疗的干细胞来源等等: ❖ 诱导的多能性干细胞(iPS)的细胞来源对于病人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虽有报道用Yamanaka因子可以将脂肪前体细胞有效地转变为iPS细胞,但作为终末端分化的体细胞——成熟脂肪细胞是否能作为iPS的供体细胞并不清楚。该专题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 吴东海 研究组首次报道了小鼠的成熟脂肪细胞可以成功地被Yamanaka因子联合两个细胞核激素受体Rar γ 和Lrh1重编程为iPS细胞,这为脂肪细胞作为再生医学的潜在细胞来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 表观遗传对于细胞命运的决定至关重要,由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 高绍荣 教授及其同事撰写的评述“ 体细胞诱导重编程的表观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精要地概述了由Yamanaka因子诱导体细胞重编程成为iPS细胞过程中的表观遗传机制,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必须基于系统生物学的观点思考问题, 构建模型, 推动转录组和表观修饰组的微量技术来进行论证,并在未来研究中整合大数据分析非常重要。 ❖ 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 裴端卿 研究员及其同事综述了转座因子与表观遗传调控、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及其在胚胎发育、胚胎干细胞(ESC)自我更新和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 焦建伟 研究员及其同事综述了胚胎神经发育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模式动物细胞谱系的形成过程不仅能帮助揭示胚胎发育的机制,而且能为如何将离体干细胞高效地转化为供体细胞提供线索。 ❖ 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 周琪 研究员及其同事在“细胞治疗对临床前糖尿病治疗的研究与展望”一文中评述和探讨了从不同细胞来源中获取 β 样细胞及其用于糖尿病细胞治疗的进展和面临的问题等等。 该专题有望为今后的干细胞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并使读者对干细胞的重要应用有更多了解。 具体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以下文章: Jinsong Li (2015)Stem cell, basis and application. Sci Bull 60:1711-1712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434-015-0908-7 http://www.scibull.com:8080/EN/abstract/abstract510012.shtml Tao Nie, Wei Deng,Xuefei Gao, Wei Sun, Xiaoyan Hui, Hong Song, Dajiang Qin, Aimin Xu, Peng Li,Pentao Liu, Liangxue Lai, Donghai Wu (2015) Reprogramming mature terminallydifferentiated adipocytes to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Sci Bull60:1752–1758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434-015-0796-x http://www.scibull.com:8080/EN/abstract/abstract510017.shtml Rui Gao, XiaoyuLiu, Shaorong Gao (2015)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epigenetic remodeling duringinduced pluripotency. Sci Bull 60:1713–1721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434-015-0919-4 http://www.scibull.com:8080/EN/abstract/abstract510013.shtml Andrew PaulHutchins, Duanqing Pei (2015) Transposable elements at the center of the crossroadsbetween embryogenesis, embryonic stem cells, reprogramming and long non-codingRNAs. Sci Bull 60:1722–1733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434-015-0905-x http://www.scibull.com:8080/EN/abstract/abstract510014.shtml Tianjin Shen, FenJi, Jianwei Jiao (2015) Epigenetics: major regulators of embryonicneurogenesis. Sci Bull 60:1734–1743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434-015-0871-3 http://www.scibull.com:8080/EN/abstract/abstract510015.shtml Ying Wang, TangHai, Lei Liu, Zhonghua Liu, Qi Zhou (2015) Cell therapy in diabetes: current progressand future prospects. Sci Bull 60:1744–1751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434-015-0844-6 http://www.scibull.com:8080/EN/abstract/abstract510016.shtml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 scichina1950 / 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扫描识别二维码:
个人分类: 《科学通报》|3243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出版“油气光学”专题
sciencepress 2015-8-5 16:26
编者按 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和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 油气资源在经济发展和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被人们称为“工业的血液”。我国的油气资源具有地质条件复杂、地表条件多样、油气富集程度低、油气埋藏较深和原油含水率较高等特点, 因此油气资源的有效勘探开发和高效利用存在诸多的困难, 成本居高不下, 并且供不应求。因此, 为了解决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提高油气生产效益,推动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科学发展, 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 光学技术是一种非接触测试手段, 光学仪器往往不需要直接接触石油和天然气, 这样减少了仪器的维护成本。光学仪器具有较宽的适用性,可根据测试环境和对象的不同而对仪器进行选择性地改造, 特别是针对较深的地下油气藏, 光波不会受到地球磁场和电场的干扰。目前,光纤传感、高光谱遥感、荧光成像、红外光谱、激光扫描共聚焦等光学技术已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取得较好的应用, 部分技术的应用已初具规模,比如基于光纤传感的连续油管产气剖面测试技术已在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得到了成功应用, 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在采油后期的优越性更为突出。目前, 新兴的光学技术如太赫兹光谱、激光超声、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等, 也逐渐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中崭露头角, 已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和进展,如油气储层有机质生烃演化过程表征、油页岩热解及干馏气表征、天然气主成分测定、油气储运腐蚀检测、管道原油快速识别等等。 针对国家油气资源领域对光学技术的重大需求, 为了解决光与油气物质相互作用以及光学新技术在油气领域应用的基础科学问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于2011年提出了“油气光学(Oiland Gas Optics)”的概念. 为了及时报道和展示国内油气光学领域的科研成果, 本刊针对光学新技术在油气领域的前瞻性研究, 组织了“油气光学”专题。这些涵盖了相关科学问题的诸多方面, 如:基于石盐体系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 总结出石盐矿物的成岩过程,实现了地质成岩成矿演化过程的太赫兹光谱评价; 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与因子分析以及BP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 对标准样品进行了岩性分类与相互区分;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定性分析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关键中间体——沉积岩的物性;结合密度泛函理论得到了不同碳数正烷烃在太赫兹频段的振动谱, 为石油有机质的太赫兹光谱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探测太赫兹光斑照射区域范围内水滴的分布和含量变化, 指示原油乳状液中分散相液滴的聚并速率和过程, 实现了对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乳状液油水分布及其均质性、乳状液基本类型的快速、精确评价; 基于钙钛矿锰氧化物光电探测材料, 研制了适用于石油领域的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的光电探测器件; 结合斯托克成像和HSV颜色空间,形成了水下不同物体的图像识别技术; 利用脉冲激光在页岩等岩石中激发产生超声波, 基于激光干涉原理对超声波速进行检测, 获得超声波速关于岩石各向异性的分布规律, 实现了对页岩层理结构的快速判断。 总之, 光学技术将逐渐成为油气资源表征和评价的手段之一, 在未来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油气资源也极有可能成为光学技术应用的“杀手锏”领域。仅将这一期专题抛砖引玉, 我们坚信会有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加入到这一领域, 并取得更出色的成果! 赵昆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 油气光学 ” 专题 · 编者按 赵昆 中国科学 :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5, 45(8): 084201 | doi: 10.1360/SSPMA2015-00311 钙钛矿锰氧化物光探测特性及其在石油领域的应用 息剑峰 , 尼浩 , 肖立志 中国科学 :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5, 45(8): 084202 | doi: 10.1360/SSPMA2015-00159 地质成岩成矿演化过程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宝日玛 , 孟倩 , 王春连 , 蔡天宇 , 董晨 , 詹洪磊 , 苗昕扬 , 冯程静 , 张丽英 , 肖立志 中国科学 :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5, 45(8): 084203 | doi: 10.1360/SSPMA2015-00139 基于 7 种主要元素特征谱线的 LIBS 岩性识别 柯梽全 , 王阳恩 , 王绍龙 , 徐懿 中国科学 :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5, 45(8): 084204 | doi: 10.1360/SSPMA2015-00137 正烷烃分子的太赫兹频段振动动力学 田璐 , 尼浩 中国科学 :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5, 45(8): 084205 | doi: 10.1360/SSPMA2015-00138 几种沉积岩的太赫兹光谱特性研究 陈晨 , 刘劲松 , 姚建铨 , 王绍龙 , 王阳恩 中国科学 :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5, 45(8): 084206 | doi: 10.1360/SSPMA2015-00146 原油乳状液的太赫兹表征与评价 金武军 , 李军 中国科学 :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5, 45(8): 084207 | doi: 10.1360/SSPMA2015-00147 页岩各向异性的全光学检测 吕志清 , 杨肖 , 魏建新 中国科学 :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5, 45(8): 084208 | doi: 10.1360/SSPMA2015-00160 基于 HSV 颜色空间的水下物体识别技术研究 李代林 , 万杰 , 朱化凤 , 王宁 , 田艳杰 , 魏宝君 中国科学 :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5, 45(8): 084209 | doi: 10.1360/SSPMA2015-00140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23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再次聚焦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
sciencepress 2015-7-13 15:57
高超声速飞行器作为一种新型空天运输飞行器,由于突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重要的军事价值,其控制技术得到国际广泛关注。 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空天飞行器的若干重大基础问题》项目指南中列出了6个研究方向,其中之一就是智能自主控制与智能结构的失效防范(该重大研究计划围绕空天飞行器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旨在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增强我国航天航空飞行器研究的源头创新能力,为我国未来空天飞行器的发展奠定技术创新基础)。 为了进一步促进该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理论和应用研究,同时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编辑部曾邀请刊物副主编、清华大学 孙增圻 教授组织出版了“ Advanced Autonomous Control of Hypersonic Vehicles ”专题,发表在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1年第54卷第3期。 近期,为进一步跟踪该领域发展的前沿技术,《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编辑部又邀请——上海交通大学 敬忠良 (编委)、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陆平 以及西北工业大学 许斌 三位教授,再次为英文刊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组织出版了“ Advanced Nonlinear Controlof Hypersonic Flight Vehicles ”专题。 专题邀请国内外学者综述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动力学与控制问题(许斌、史忠科),并给出了相关飞行器的抗干扰控制(陈谋)、弹性体控制(宗群)、变体切换控制(Baris Fidan)、复合学习快速自适应控制(朱纪洪)、容错智能控制(王士星)以及离散自适应控制(智勇锋)等的研究进展。 刊物主页及 Springer Link 网站可阅读全文 ↙ , 敬请关注 ! http://info.scichina.com:8084/sciFe/EN/volumn/volumn_7079.shtml http://link.springer.com/journal/11432/58/7/page/1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 scichina1950 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扫描识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5050 次阅读|0 个评论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出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专题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5-6-23 17:2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然而, DR 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而且尚未被完全揭示。在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加的今天,阐明 DR 发病机制已经成为防治该并发症的关键一环。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15 年第 6 期发表了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的 濮鸣亮 教授组织的“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专题。专题邀请了世界范围内处于 DR 发病机制研究前沿的 5 个研究组,分别从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等角度,报道了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相关研究进展和研究方向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分析、评论、展望。 专题内所有文章均对读者免费开放阅读,敬请关注: http://life.scichina.com:8082/sciCe/EN/volumn/home.shtml EDITORIAL Understanding diabetic retinopathy PU MingLiang RESEARCH PAPERS Epac2 -deficiency leads to more severeretinal swelling, glial reactivity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duced ischemic retinopathy LIU Jin, YEUNG PatrickKa Kit, CHENG Lu, LO Amy Cheuk Yin, CHUNG Stephen Sum Man, CHUNG Sookja Kim Apelin activates the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microglial BV2 cells viaPI-3K/Akt and MEK/Erk pathways CHEN Li, TAO Yong,JIANG Yan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retinal neuronal degeneration and visual function impairment in type 2diabetic patients without diabetic retinopathy ZHU TiePei, MA Jin, LIYongHao, ZHANG Zheng REVIEWS Diabetic retinopathy: recent advances towards understanding neurodegeneration and visionloss BARBER Alistair J. Contribution of epigenetics in diabetic retinopathy KOWLURU Renu A.,MISHRA Manish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 scichina1950 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339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出版“模式动物及其应用”专题
sciencepress 2015-4-21 16:43
为反映近几年来模式动物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15年第4期发表了南京大学模式动物所高翔教授组织的“ Model anim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 专题。 该专题综述了模式动物在肌纤维转换( 甘振继 )、蛋白质异戊二烯化与疾病( 李朝军 )、早期胚胎细胞干性和分化的维持( 曹萤 )、器官再生( 罗凌飞 )、食物限制与衰老( 陈迪 )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报道了利用模式动物,研究糖代谢异常与矿物质平衡的相关性( 高翔 )、昼夜节律( 徐璎 )、神经突生长( 朱敏生 )、卵巢中集体细胞迁移的信号基因( 陈炯 )等方面的成果。该专题还报道了ABO血型与整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成果( 蒋青 ),分别介绍了国际小鼠表型分析联盟( 高翔 )、中国斑马鱼研究及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的情况( 孙永华 )。 敬请关注“ Model anim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专题,全文可免费下载: http://life.scichina.com:8082/sciCe/EN/volumn/current.shtml 了解最新科研进展,请关注《中国科学》杂志社公众微信 搜索: scichina1950 或 中国科学杂志社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35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出版“3D打印技术及应用”专题
热度 2 sciencepress 2015-2-28 16:40
3D打印(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技术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增材制造方法。其思想起源于19 世纪末美国一项分层构造地貌地形图的专利,并在20 世纪80 年代得以发展与推广。这是一项革命性技术,无需机械加工或者模具,甚至无需在工厂进行操作。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则认为它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认为该技术将改变未来生产与生活模式,实现社会化制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工厂。此外它将改变制造商品的方式,进而改变世界的经济格局,最终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为报道国内 3D打印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应用情况,《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年第2期出版了“ 3D打印技术及应用 ”专题 Hot! ,包含4篇评述及4篇研究论文,篇目如下: 面向增材制造的正向产品建模技术 传统CAD建模技术因其自身的局限性, 极大地限制了增材制造产品的设计空间。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增材制造的技术优势, 需要在产品设计阶段通过综合产品形状、大小、层次结构以及物质组成实现产品性能的最优化及制造成本的节约化。该文根据增材制造的4 种特性, 从复杂形状建模、复杂材料建模、复杂层次建模以及面向制造的建模等4 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对于面向增材制造的正向产品建模技术的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 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认为综合一体化建模与轻量化建模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及其软件实现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已经超越传统单材均质加工技术的限制, 成为可实现多材料、功能梯度材料、多色及真彩色表面纹理贴图制件的直接制造; 可跨越多个尺度(从微观结构到零件级的宏观结构) 直接制造; 并与传统加工工艺结合, 可实现多种兼顾精度和形状复杂度的新型加工方法。该文叙述了国内外上述技术的研究发展概况, 并论述了传统建模技术、3D打印数据交换格式、数据处理软件架构等方面应对3D打印技术最新发展和挑战的对策。 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用高分子复合材料 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SLS) 是基于粉末床的激光3D打印技术。材料对成形件的精度和物理机械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其中高分子基粉末是应用最早, 也是目前应用最多、最成功的SLS 材料, 但是SLS 高分子仍存在可用种类少和成形件性能较低等难题。通过添加微/纳米填料或者后处理浸渗等方法制备复合材料, 来提高SLS 成形件的某些性能以及增加SLS 材料种类, 已经成为SLS 领域材料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该文将介绍SLS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综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基于均匀金属微滴喷射的3D打印技术 均匀金属微滴喷射技术是基于喷墨打印的原理, 于20 世纪90 年代初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3D 打印技术. 它是以均匀金属微滴为基本成型单元, 依据零件形状特征逐点、逐层“堆积” 而实现三维结构的快速打印技术, 具有喷射材料范围广、无约束自由成形和无需昂贵专用设备等优点, 在微小复杂金属件制备、电路打印与电子封装以及结构功能一体化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由于金属材料具有熔点高、易氧化、粘性和表面张力大等特点, 与非金属材料喷射沉积有很大差异。该文分析了金属微滴喷射方式及其机理, 概述了此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并结合笔者研究实践, 阐述了金属微滴喷射沉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及实例, 如微滴喷射装置开发、喷射成型参数优化等, 并对该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功能驱动的超材料结构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 该文提出了一种以功能驱动的超材料结构数字化设计新方法, 以实现电磁波传播方向90°偏折的伊顿(Eaton) 透镜为典型应用目标, 研究了其介电常数理论分布模型的数字化离散方法, 获得了三维90°伊顿透镜介电常数离散化分布工程模型; 通过理论计算建立起超材料单胞结构几何参数(木堆单胞结构柱宽w与单胞尺寸a) 与其等效介电常数之间的映射关系, 从而实现三维90°伊顿透镜的工程模型向结构模型的转化; 以光固化树脂(介电常数为3)、混合液体介质(介电常数从2.2 到40) 为原材料, 采用光固化3D 打印工艺, 实现了液固耦合的三维90°伊顿透镜宏/微结构一体化制造;通过仿真和实验测试表明, 所实现的三维伊顿透镜能够调控入射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实现入射电磁波的90°偏折, 且在12 18 GHz 频段范围内具有宽频特性。该文所提出的数字化设计方法与3D 打印工艺相结合, 为实现面向电磁波传播调控的新型电磁波器件提供了一种途径。 个性化三维打印仿生骨骼术前诊断模型 目前骨科临床手术利用CT 数字图像诊断病案、规划手术方案及复位策略, 不易在术前进行操作练习, 所选取的内固定骨钉和骨板无法测定力学匹配, 从而难以避免术后应力并发症。术中依赖手术医生的经验和工具反复测量以便准确选取内固定器械, 从而延长了患者创面开放时间, 增加术中静脉血栓甚至动脉血栓并发症几率。尤其对于血管和神经丰富的股骨头更是容易引起术中并发症,甚至致残致死。该文分析了骨骼解剖模型的结构, 研究了骨骼的内部微细结构、术前诊断模型外形轮廓以及力学性能的仿生设计方法, 在此基础上, 通过控制三维打印工艺、粉体材料成分和材料参数, 得到不同力学性能的骨支架, 从而实现了个性化定制的全骨仿生术前诊断模型。利用该模型可有效反映病患骨折和骨缺损真实特点, 并可增加观察视场, 明确骨折和骨缺损的实际情况和病症分型,从而有助于制定固定骨钉和骨板实际操作方案和规划替代骨植入方案, 为术前手术设计、复位模拟、内置物选择、三维数据测量等重要手术环节提供物理操作模型, 可明显改善手术效果, 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几率。 大尺寸关节支架的3D打印及应用 人工关节假体的置换与长期植入后的失效问题将造成关节组织不可恢复的损失, 小块可降解骨软骨关节支架具有恢复病变关节的力学环境和诱导新生组织生长的能力, 为大尺寸关节病变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大面积深层病变软骨关节病变位置的生理结构与力学环境的分析, 以及多材料复合关节支架的仿生制造与手术方案是治疗方案开发的难点。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多材料关节支架的仿生设计与制造技术和植入方法. 以诱导组织生长为导向, 选择聚乙二醇凝胶(polyethyleneglyco,PEG)、β- 磷酸三钙陶瓷(β-tricalcium phosphate, β-TCP)、聚乳酸(polylactide, PLA) 等生物材料开发新型支架; 以羊膝关节为研究对象, 通过反求工程、有限元分析和3D 打印技术, 利用有限的影像学数据信息, 建立膝关节模型和易病变软骨区域; 基于支架生理结构特征与关节缺损区机械承载能力的映射关系, 建立大块仿生骨软骨支架的结构与稳定性固定结构。实验证明该支架在置换初期较好地恢复了缺损关节的力学环境。所提出的方法和支架有望为大面积骨软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FDM三维打印的支撑结构的设计算法 熔融挤压式(FDM) 三维打印是由熔化的塑料丝沉积组成物体模型的过程。熔化的塑料丝由喷嘴喷出并与喷嘴正下方的物体模型融合。然而, 塑料丝只能沉积在已经存在的物体的上表面上。因此, 需要在物体悬空的部位下方添加支撑结构使得物体能够被打印, 否则塑料丝将悬在空中无法沉积, 不能成型。该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保证三维物体模型能够打印的支撑结构方法。能够自动寻找支撑点, 并且自动寻找添加支撑结构杆。此外, 还调整了支撑杆的具体结构以增加稳定性以及易于剥除性。相比一般切片引擎如Cura, MeshMixer 的处理方法, 文中提出的算法能够在确保可打印性的前提下, 有效减少三维打印的材料和时间消耗。 欢迎到《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主页免费下载阅读全文~ 了解最新科研进展,请关注《中国科学》杂志社公众微信 搜索: scichina1950 或 中国科学杂志社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372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科学》生命辑出版“Calcium signaling”专题
sciencepress 2015-2-3 11:12
作为一种重要的离子信使, Ca 2+ 通过调控一系列下游的效应器调控多种生命过程,例如胞吐、肌肉收缩、受精、酶的活性及免疫反应。由 郑劼 ( 加州大学 Davis 分校生理与膜生物学系 ) 、 曾旭辉 (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 和 王世强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三位教授联合组织的“ Calcium signaling ”专题于 2015 年第 1 期在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发表。该专题含 1 篇研究论文和 7 篇综述,分别从 Ca 2+ 感受器 , Ca 2+ 稳态、 Ca 2+ 运输通路及 Ca 2+ 信号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报道。 Ca 2+ 可以与其感受器(如钙调素)结合并使之被激活,然后调控各种下游效应蛋白的功能。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的 王红兵 教授及其合作者研究了依赖于 Ca 2+ / 钙调素的蛋白激酶 IV(CaMKIV) 在神经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血浆中 Ca 2+ 被严格调控在一个稳态。副甲状腺素调控饮食中的 Ca 2+ 摄入量、骨组织中 Ca 2+ 的释放及从肾脏尿液中 Ca 2+ 的再吸收。 Calcium-sensing receptors (CaSRs) 监控这些器官中的胞外 Ca 2+ 水平、调控副甲状腺素的释放及 Ca 2+ 的再吸收。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的 Jenny J Yang 教授及其合作者完整呈现了当前对 CaSRs 如何监测胞外 Ca 2+ 水平及如何维持 Ca 2+ 稳态的理解。 跨膜 Ca 2+ 的运输主要有四条通路。其中由电信号调控的通路主要是由电压门控型通道( VGCC )介导。属于 GTPase 家族的 RGK 蛋白是 VGCC 的内源调控器,它与 VGCC 结合并调控其表达与生物学功能。 Columbia Universtiy 的 杨建 教授及其合作者综述了 RGK 介导的 VGCC 抑制及这种抑制在心脏及神经系统中的生理学意义; TRP 通道是一类广泛存在的 Ca 2+ 通道蛋白,它可以感受多种生理和化学信号。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的 朱熹 教授及其合作者综述了 TRPC4 及其小分子调控因子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Store-operated Ca 2+ entry (SOCE) 调控胞内 Ca 2+ 稳态及增殖、迁移和入侵等细胞活动。 Ca 2+ 感受器 (STIM 蛋白 ) 和 Ca 2+ 通道 (Orai 蛋白 ) 的发现为研究 SOCE 提供了分子基础。 Ohio State University 的 麻建杰 教授及其同事对 SOCE 及其在癌症发生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胞内钙库的释放主要由两类通道( IP3 受体和 RyR 受体)介导,其中 RyR 受体被 Ca 2+ 激活后引起的 Ca 2+ 释放( CICR )是心肌收缩所需 Ca 2+ 的重要来源。 University of Michigan 的 Héctor H Valdivia 教授及其同事揭示了心肌细胞特异的 RyR 在基因突变后导致心律失常的机制;线粒体中的 Ca 2+ 对代谢活动至关重要, Ca 2+ 失调导致缺血性疾病及神经性病变。线粒体中 Ca 2+ 的输出是由 Na + /Ca 2+ exchanger(NCX) 完成的, Ben-Gurion University of the Negev 的 Israel Sekler 教授及其同事介绍了一类线粒体 NCX ( NCLX )及其在各类细胞中的作用。 对参与 Ca 2+ 信号转导的蛋白进行高分辨率的结构解析,特别是使用最新的 cryo-EM 技术,对 Ca 2+ 信号研究无疑大有帮助。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的 王立国 教授及其同事介绍了膜蛋白样品的制备及脂质膜重构方法的最新进展。 该专题是对 Ca 2+ 信号研究进展的系统总结, 敬请关注!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04 January 2015, Vol. 58, No. 1 http://link.springer.com/journal/11427/58/1/page/1 了解最新科研进展,请关注《中国科学》杂志社公众微信 搜索: scichina1950 或 中国科学杂志社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38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章程以及6大研究领域并32个专题研究方向
Helmholtz 2015-1-22 19:27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德国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章程 (本章程源自2001年9月12日举行成立大会时所确认的初始版,后增补了联合会成员大会之于2003年10月15日第79次会议、2006年9月13日的87次会议及2012年9月19日第99次会议所决议的相应修正条款,最后依照社团登记号VR7942于2012年11月15日在波恩法院完成报备) (中国科技部和科学院都在酝酿下一步的项目设置和创新管理,而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的出现,即是15年前德国科研创新管理和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这里提供一些亥姆霍兹的相关材料供有兴趣者参考。) 赫尔曼·冯·亥姆霍兹所属之国家研究中心应各政府出资单位之请,为使亥姆霍兹各研究中心完成项目导向的财政经费改革而共同注册成立本联合会为社团。 为了实现计划项目导向的财政经费改革目标,亥姆霍兹联合会将各中心原本分散的研究内容全部按科研领域进行归并,然后在领域之下分设科研计划专题,同时也为新的、计划外的研究投入和研究创意保留适当的自由空间。此后,通过各中心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通过外部的独立评审以及制订中期任务计划,从而保证相应的研究领域、研究专题得到合理的规划和资助。 实施计划项目导向经费改革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各亥姆霍兹研究中心,他们将各自负责所涉及的发展战略、运行规划以及单个科研项目的实施和质量保证。这些中心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被公认为其中的核心要素。项目导向的经费体制要求在各个科研中心自身乃至联合会层面都要实现组织结构与管理上的平稳过渡。 为实现项目导向的经费体制改革的顺利完成,尤其是在需要引入符合公共管理和财政律法要求的新的灵活的资助时,对全局框架的管控是一个必须的前提条件。 章程条款: 第一款:名称及所在地 第二款:任务目标 第三款:社团登记 第四款:成员条件 第五款:成员入会 第六款:成员离会 第七款:会费 第八款:机构组成 第九款:评议会 第十款:政府资助机构监事会 第十一款:主席 第十二款:成员大会 第十三款:成员大会的召集 第十四款:决议权 第十五款:决议报告 第十六款:大会内容的记录 第十七款:专业委员会 第十八款:联合会秘书长、秘书处及日常管理 第十九款:审计权 第一款:名称及所在地 本联合会是依民法注册登记的正规社团,登记名为:“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 e.V.”,缩写为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或HGF。本联合会的注册地为波恩。 第二款:任务目标 1)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所属各机构所从事的都是国家及社会所需要的长期性科研任务,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性研究。本会的宗旨是促进科学与研究。联合会通过在各科研中心层面实现计划项目导向的经费资助原则与项目评审,以及在成员内部的共同决议而实现章程描述的目标。联合会不参与过问应本由各个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成员单位的人事与项目管理。 2)联合会仅仅只承担服务于全体成员,并符合“税收豁免”所规定的项目内容。 3)联合会的行为是无私无我的,不以取得自身效益为首要目标 4)联合会的财产只能用于符合章程的任务目标。 5)任何人不得因联合会规定之外的事项,或者以不当手段获取高的报酬。 6)当联合会解散或当失去“税收豁免”资质时,本会所有财产将转入另一公益机构或服务于科学研究的享有税收豁免资质的机构。这些财产的未来使用方式将首先得到政府出资机构以及财政税务部门的许可之后方可动用。 第三款:社团登记 本会是在波恩法院的社团登记处完成的社团登记。 第四款:成员资格 1)本联合会的发起成员为名单附在章程最后附件中的亥姆霍兹研究中心。 2)联合会的成员承诺将按联合会的主题与战略发展任务改造其自身的体系和机构。 第五款:成员入会 1)其他单位只有在其性质与结构、科研任务目标与发起成员相符合的情况下才能经申请被招收为新的正式或关联成员。 2)成员大会可以选择符合共同目标的关联成员入本会,其条件标准将以个案形式具体讨论。 3)入会需要递交书面申请,需要向主席陈述入会理由。 4)是否招收为成员和关联成员,将由成员大会依据评议会的意见予以表决。 第六款:成员退会 1)成员有退会的自由 2)退会只能在年终时提出,需要有至少12个月的提前量 3)退会需要以书面方式向联合会主席作出澄清,为保证提前告知的时间周期,需要及时向总部秘书处递交材料,而主席则需立即向其他成员和评议会通告退会申请。 第七款:会费 1)对于经常性的机构年度预算,比如总部秘书处的开支,将由成员大会依据政府出资机构的相关规定裁定。 2)每位成员均需为筹集联合会的预算而缴纳一笔年费。至于缴纳年费的数额标准,将由成员大会决定。 3)成员大会此外可以在年度预算之外,为其他共同的、临时性的项目而决定经费,这里也可以确定一个分摊比例。 第八款:机构组成 a)评议会 b)政府出资机构监事会 c)主席 d)成员大会 e)秘书长 第九款:评议会 1)联合会的评议会由下列人员组成: a) 一位负责科学研究的联邦部长; b) 一位负责经济与技术的联邦国务秘书 c) 两名由所在地的联邦州推荐的州科研部部长; d) 六名专业领域覆盖亥姆霍兹联合会的科研范围的外部科学家; e) 六位来自经济界的人士; f) 一名联邦财政部的代表和一名由单位所在地联邦州共同任命的各州财政部的代表; g) 来自德国科学基金会、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联邦德国校长联席会议、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协会、莱布尼茨科学联合会和科学顾问委员会等机构的各位主席之中的两位代表; h) 德国联邦议会的两名议员; i) 亥姆霍兹联合会e.V.的主席,并由其主持评议会。 从a)到c)的成员因故不能出席的情况,可以指定高级别的代表参加。 作为客座人员可列席评议会的人员包括: ─ 从成员单位的企业工会委员会和单位人事委员会中所选取的一名代表; ─ 联合会副主席; ─ 总部秘书处秘书长; ─ 主席根据日程安排邀请的其他的成员单位代表; ─ 在字母(g)栏目中所列的科研机构中,没有被选为享有评议会的投票权的正式代表之外另外四位大机构代表; ─ 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委员会的主席以及副主席 2) 本章第1节内容中字母d)和e)栏目提到的成员的任期为3年,可以连任一次。 3)评议会主要有以下工作内容: a. 依据国家科研政策兼顾成员大会的建议和外部专家的战略评估意见,就研究领域的结构和战略提出建议;监督亥姆霍兹研究中心的战略布局和规划以及具体单个专题项目的实施和质量保证; b. 评议会负责批准对前瞻性专题计划的评估并审理评估结果,它批准负责承担对研究领域及研究专题进行评估的专家团队,并确保由独立,受国际认可的专家进行针对性的评估; c. 评议会可设定优先权,并向政府出资部门就某个科研领域的计划项目提出基于范围、目标和程序,并加强额外竞争的推荐意见; d. 评议会接受研究领域的工作进展报告和对主席报告进行管控; e. 评议会可决定提议免除主席的职务; f. 评议会可以向成员大会提议修改章程。 4)评议会可以就项目评估结果和为准备对政府出资机构的咨询建议,而成立一个评议会特别委员会,评议会特别委员会可在主席的主持下召开会议,该评议会特别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如下: a)固定常任成员: ─ 能够覆盖亥姆霍兹联合会研究领域三名科学家和三名来自经济领域的专家,;他们将由评议会根据全体成员大会的推荐而选出。他们的任期为三年,可以连任一次: ─ 一位由负责研究的联邦部门指派的代表, ─ 两名由所在地联邦州任命的代表; b)根据所涉及的不同研究领域而变更的代表: ─ 两名来自评议会的与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有专业关系的代表, ─ 一位对口某个专业研究领域的来自联邦政府的代表; ─ 由某个研究领域的专题计划专家出任评估小组组长;这些人均由评议会为了就某相应的研究领域进行分析咨询而筛选出来; c)有一位与所涉研究领域没有利害关系的副主席作为列会客人。 5)评议会可以设立其他的工作委员会,其成员不需要是评议会的成员。 6)评议会根据全体成员大会的建议和评议会中政府出资机构代表的意见而选出亥姆霍兹联合会的主席,并根据全体成员大会的建议从成员机构的代表中选出副主席。联合会在每个研究领域设有一名科学副主席,同时该副主席兼任该研究领域的总协调员,行政管理领域也选出两名联合会行政副主席。副主席协助主席履行其职责。如果主席因故长期缺席,则由评议会——根据全体成员大会的建议——指定一名代表。 7)联合会主席根据情况每年至少召集一次评议会的会议。当有九名以上评议会成员提出申请时,也必须召开评议会的会议。召集会议必须在至少提前三周的时间内通知,通知需要明确日程安排以及会议的时间和地点。 8)当评议会有半数以上的成员出席会议时,评议会的决议有效。除非另有规定,否则评议会根据出席人员的简单多数原则通过决议。 9)评议会的每位成员拥有一票。 10)每次评议会会议的主要过程和决议都要记录在会议纪要当中,会议纪要由主席签署并在评议会下一次会议中批准通过。评议会的每位成员和社团的每位成员单位都会收到一份会议纪要的副本。 11)评议会可以制定议事规程,但是需要超过三分之二的成员投票赞成。 第十款:政府出资机构监事会 1)政府出资单位组成一个出资机构监事会,由负责研究的联邦部长或其指定的代表出任主席。在本章程中提到的出资机构除了联邦政府之外,还包括那些定期向至少一家亥姆霍兹联合会中成员提供资金支持的联邦州政府。 2)联合会主席是出资机构监事会的常设客人,并可以指派自己的代表参会。 3)政府出资机构监事会 a) 在与科学和工业部门以及与评议会和亥姆霍兹中心进行长期讨论的背景下,各政府出资机构将达成一项协议,并采纳包括研究领域在内的资助机构的研究政策指导方针; b) 在考虑成员大会的建议的条件下,根据本章程第9章第1条之d)和e)之间的条款内容任命评议会的成员; c) 可以向成员大会提出修改章程的建议。 第十一款:主席 1) 本联合会设有一名主席。根据民法第26章规定,主席是本会的最高领导。 2) 主席在法庭上及法庭外都是社团法人。涉及管理事务时,本联合会另外可以由符合民法第30章(§30 BGB)的规定联合会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见第十八章规定)代表联合会。 3) 主席需要全职履行职责。他(她)应该是在国际上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和科研管理者。 4) 为准备选举主席,成员大会和评议会将安排一个遴选委员会。主席将按第九章第6款的规定产生。主席的任命合同由政府出资机构监事会主席签署。 5) 主席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a. 筹备和实施评议会关于科研专题计划资助方案,包括组织对专题计划的评审; b. 协调跨领域的研究计划的发展和制定总体战略; c. 对外代表亥姆霍兹联合会; d. 跨越各研究中心管理协调; e. 向评议会提交有关科研计划的草案及其预算;主席要明确各中心之间的矛盾冲突和与之相应的决策选择;如果情况严重,受影响的中心有权要求在评议会进行审理; f. 根据评议会建议而与各家中心和各个出资单位就亥姆霍兹联合会的总的经费需求进行谈判协商,并将总的财政拨款分配给各个研究领域。 6)主席的任期为五年,并可以连任一次。主席的名字保留在社团登记处的登记簿直到继任者被正式登记为止。 7)副主席(第九章第6款)根据民法典章第26章的规定的董事。副主席的任期为两年,可以连任。 8)主席可以成立特别咨询工作团队。 9)主席可以适当方式参与成员单位领导班子负责人的选举。他(她)应该是成员单位监事会中的常任代表。主席也可以把这个职责指定给副主席或者秘书长。 10)主席应受到各位副主席和秘书长的协助配合,获得建议和被代表。主席,副主席和秘书长之间分工应由一份的统一的议事规程规定,该议事规程由成员大会与主席协商一致后制定。 第十二款:成员大会 1)成员大会对本联合会的所有任务负责,只要根据章程或者依据法律规定这些任务没有指派给其他机构。 2)成员大会是各亥姆霍兹中心进行信息交流和做决议的核心机构,负责提出科研计划方案和意见建议,跨中心的协调以及确定计划方案中的科研内容。它拥有德国民法典章第32章所述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本章程所赋予的以下职责任务: ─ 根据章程第九章第6款对亥姆霍兹联合会e.V.主席的提名权以及根据章程第九章第1款字母项d)和e)对评议会成员的提名权; ─ 根据章程第九章第6款,享有与主席协商之后对副主席的提名权; ─ 因为重大理由解除主席或者副主席的职务; ─ 对联合会的科研领域结构提意见以作为评议院咨询建议的基础; ─ 决议联合会成员组织设立跨中心的新项目和相关的研究活动; ─ 根据章程第十二章第5节和第十七章成立和解散工作委员会; ─ 确认联合会总部办公室的年度预算(章程第七章第1条,第十八章第5条)以及在政府出资单位的财政预算法框架内的具有中期约束力的联合会财务预算; ─ 确定资金分配比例(章程第七章第2和第3款); ─ 任命审计师; ─ 任命审计委员会; ─ 审核年度财务报表,免除联合会主席的职务; ─ 任命或免除办公室秘书长职务; ─ 接纳新的成员; ─ 根据评议会和出资机构委员会的意见,决议修改联合会章程。 3)每个成员单位都可以在成员大会派出单位负责科学研究的一名领导人和负责经营管理的一名领导人。 4)在成员大会的会议上,经会议同意可以有客座人员参加,但客座人员没有表决权。 5)各亥姆霍兹中心的科学技术委员会或者类似机构的主席和副主席共同组成成员大会的一个学术委员会。该委员会推选一名主席和一名副主席,他们二人均是成员大会会议以及评议会会议的客座人员。 6)成员大会可以组建更多的委员会。对于所有委员会都适用成员大会关于法定人数和决定权的规定。 第十三款:成员大会的召集 1)发生以下情况时,需要召开成员大会: a. 当事关联合会利益的时候,并且至少 b. 每年一次或者 c. 当有三个及以上成员申请召开大会。 2)成员大会由主席主持,当主席因故无法出席时,由一位副主席主持。 3)大会应由会议主持人以书面形式召集,通知期限至少为两周,并通知议程以及会议的时间和地点。. d. 从邀请被送达最后一位已知成员的那天开始计算期限。 第十四款:决议权 1)若成员大会如期召开,且至少有半数的成员出席,则本次大会有决议权。 2)若某次召集的成员大会没有决议权,则需要重新安排召开一次相同日程的大会。 3)重新召开的成员大会将不论出席会议的代表人数多少,都有决议权。 4)在再次安排的大会邀请上将特别注明,此番会议将有决议权。 第十五款:决议 1)每一位成员都拥有一票表决权。 2)一般通过举手表决。如有不少于五位列会的成员申请,可以进行书面的不记名表决。决议必须书面的形式马上通知所有成员并收录到关于下次成员大会的备忘录当中。 3)凡章程中没有其他规定的,则决议由列席成员之中的简单多数票做出。 4)若决议的内容涉及章程的修订,或者涉及主席或评议会成员的推选,或者涉及主席或者副主席的解职,批准决议的票数需要达到成员总数的四分之三。修订章程需先由评议会和出资单位监事会的事前同意。 5)若要修改联合会的目标任务则要求全体成员全票通过。未出席成员的赞成票须在四周内以书面形式提出,否则将被视为否决票。 6)解散联合会的决议(民法第41章§41 BGB)必须由全部成员全票通过。 7)在投票决议中被否定的成员可以要求将他的不同意见抄送给决议收件人。 第十六款:成员大会决议的记录 1)会议记录须包括成员大会的主要流程和决议内容。 2)会议记录应由大会主持人签署,并由下一次成员大会核准。 3)每位成员都会收到会议记录的副本。 第十七款:专业委员会 1)开展某特定领域的交流和筹备成员大会的决议可设立专业委员会。这些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和解散由成员大会决定。 2)联合会成员可以自行决定,选派自己的代表出席专业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的负责人可以接纳其他机构的代表作为客座人员(常任或者临时)。 3)这些委员会将从正式成员中选出委员会主任,任期为两年(可以继续连任增加一年)。主任负责委员会的具体事物。委员会主任每年要向联合会主席汇报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如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必须马上将委员会会议的会议纪要内容告知联合会主席和成员。 第十八款:总部办公室、秘书长和日常运营与开支管理 1)经主席提名,联合会成员大会选出本联合会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一任五年。可以连选连任。秘书长依民法第30条以机构特别代表身份负责联合会的日常管理事务,并登记在社团注册登记表之中。 2)联合会经营着一个总部办公室,办公室隶属于联合会主席,并受秘书长的领导。 3)总部秘书处将协助主席完成其任务。细节可见第十一章每10款的行政工作规定。 4)总部的工作人员均为联合会正式雇员 5)总部秘书长通过主席于每年秋天向成员大会的会议提交财务预算及决算表,并要求各成员单位根据成员大会所共同商定的年度会费缴费,并按季度划入总部帐户。 6)办公室主任最晚在新年度开始之后的三个月,提交经过成员大会指定的会计师审核的财务报告。成员大会根据大会指定的审计委员会的建议制定年度决算。 第十九款:审计权 1)亥姆霍兹联合会的预算和经营管理,包括创意与协作基金都要接受德国联邦审计局(BRH)根据联邦预算规定第104章第1款第4条——和各联邦州审计局的审计。德国联邦审计院(BRH)可以把审计工作交付给联邦政府的审计部门。 2)联合会必须向德国联邦审计局(BRH),联邦政府的审计部门和各联邦州的审计局按要求及时完整地提供所需的文件和信息。 3)政府出资机构的审计权则是另外一个协议的内容。 对应于亥姆霍兹联合会章程第四章第1款之附件1 亥姆霍兹联合会的创始成员名单 AWI -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 公法基金会,不来梅港 DESY - 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 公法基金会,汉堡 DKFZ -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公法基金会,海德堡 DLR -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 登记社团,科隆 FZJ - 于利希研究中心 有限责任公司,于利希 FZK - 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卡尔斯鲁厄自2009年10月起成为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为公法组织,卡尔斯鲁厄 GBF - 生物技术研究协会 自2006年5月起成为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不伦瑞克 GFZ - 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 自2008年6月成为亥姆霍兹波茨坦中心-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公法基金会,波茨坦 GKSS - GKSS-盖斯特哈赫特研究中心 自2010年11月更名为亥姆霍兹吉斯塔赫特材料和海岸研究中心(HZG)有限责任公司,吉斯塔赫特 GSF - GSF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 自2008年2月起成为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德国健康和环境研究中心(HMGU)有限责任公司,慕尼黑 GSI - 重离子研究学会 自2008年10月起改名成为GSI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达姆施塔特 HMI - 柏林哈恩-迈特纳研究所 自2008年6月起成为柏林亥姆霍兹材料和能源中心 有限责任公司,柏林 MDC - 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公法基金会,柏林 - 布赫 UFZ - UFZ-莱比锡-哈勒环境研究中心,自2006年11月起: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UFZ 有限责任公司,莱比锡 唯一的关联协作成员: IPP - 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加兴 --------------------------------------- 1995年,原来由15个德国国家大研究中心所构成的兴趣社团 - 大科学中心协会AGF为了统一名牌、联合自治而改名为亥姆霍兹联合会。又经过几年的内部酝酿,尤其是在联邦政府的支持下,亥姆霍兹联合会 为推行科学家团体自我组织管理、实现跨中心的项目与经费管理制度, 议定了上述协会章程,并进行了重新登记。重新登记后的联合会开始不再是松散的内部交流组织,而是拥有全职的联合会主席,并通过引入由来自政治、经济和科技代表共同组织的评议会,而对各个国家研究中心的科研活动实施项目优先的经费管理模式。对于各个科研中心约占70%的来自政府的基础经费,联合会通过评议会批准的外部专家评审组根据战略相关性和科学的卓越性进行评估并在竞争与合作的口号下,进行跨中心的统一管理。为了保证各个研究中心仍然能有自己的机动性,20%的经费仍然由各个研究中心董事会灵活掌握。2001年开始、2003年实施的POF 管理制度终于巩固和形成了德国的完备的国家实验室体系,亥姆霍兹联合会也成为德国科技创新体系之中最为重要的支柱机构之一。 亥姆霍兹联合会为了对各个研究中心的科研活动进行统一管理,方便外部评委的评估和监督,联合会把自己所有的主流科研活动归并在能源、地球与环境、医学健康、关键技术、物质以及航空航天与交通六大领域。然后,又在各个大的研究领域之下,细分了一些重要的专题项目。原则上各个研究中心的各个团队如果想从单位继续以科研事业费的形式获得五年评审周期的连续的项目资助,其科研活动就必须纳入这六大领域的某个专题项目中来,而且,需要在竞争与合作的旗号下,与不同的团队和不同的研究中心竞争联合会代管的政府科研经费。以下是六个领域中划分出来的32个需要统一交由独立外部评审组进行评审的重大专题方向。 1 能源领域: 1.1再生能源专题方向: 1.2 核聚变专题方向: 1.3 核安全研究专题方向: 1.4 高效能源转换专题方向: 2 地球与环境领域 2.1 地学系统 2.2 海洋、海岸与极地系统 2.3 大洋研究 2.4 大气与气候 2.5 陆地环境生态系统 3 医学健康领域 3.1 癌症研究专题 3.2心血管和代谢疾病研究专题 3.3 感染研究 3.4 神经系统疾病 3.5 环境健康 3.6 基因-环境等因素引起的重大疾病 4 关键技术领域: 4.1 科学计算与大数据专题方向: 4.2 未来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专题方向 4.3 纳米技术和微系统加工专题方向 4.4 先进工程材料专题方向: 4.5 软物质专题方向 4.6 技术与医学的生物界面专题方向 4.7 人脑解码工程 专题方向 4.8 生物经济关键技术 专题方向 4.9 技术、创新与社会 专题方向 5 物质结构领域 5.1 基础粒子物理专题方向: 5.2 天体物理专题方向: 5.3 核子物理专题方向: 5.4 凝聚态物理专题方向: 5.5 基于光子、中子与离子的大型科研装备平台: 6 航空航天与交通领域 6.1 航空 专题方向 6.2 航天 专题方向 6.3 交通 专题方向
个人分类: 2014亥姆霍兹科技新闻|311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出版“埃博拉病毒病的潜在治疗策略”专题
sciencepress 2014-10-9 15:02
作为已知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埃博拉( Ebola )疾病于今年 3 月份在非洲再度卷土重来,至今感染人数仍不断攀升。为了报道国内抗击埃博拉中取得的科研进展,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 于 2014 年第 10 期组织出版了 “ Potential remedies against Ebola virus diseases ” 专题,对埃博拉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致病机理以及潜在的治疗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本专题含有 2 篇研究论文, 2 篇评述以及 1 篇观点文章。 在埃博拉流行病学的临床治疗一文中,昆明理工大学盛苗苗博士介绍了埃博拉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现状、以及针对不同病程阶段的临床使用或实验阶段的药物(如抗凝血制剂、抑制病毒复制的核酸类似物以及血清抗体)的使用现状和进展。 试验性药物 ZMapp 是一种生产于生物工程改造的烟草植物中的混合治疗性抗体,两名患者使用后病情改善,是抗击埃博拉疾病新的希望。为此,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疫苗研究中心黄忠教授撰文对以植物为工厂生产抗体以及其在抗击埃博拉中的作用进行了评述。 埃博拉病毒引起高度致死性的出血热症状,病毒衣壳糖蛋白 GP 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内损伤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对该致病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蛋白层面,而对于 microRNA 的作用仍未深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蒋澄宇教授课题组与清华大学张奇伟教授课题组合作,利用在埃博拉病毒宿主细胞内皮细胞中过表达 GP 蛋白为研究平台,首次发现了宿主细胞 miRNA 参与该病理过程,阐述了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新的分子病理机制。作者发现 GP 蛋白表达诱导特定 miRNA 上调,抑制了 miRNA 靶基因 TFP1 , DAG1,CFLAR 的表达,而这些靶基因参与了细胞粘附、凋亡、免疫调节等活性;因而导致血管完整性被破坏,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泄露增加。该机理的揭示为抗御埃博拉提供了新的策略。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高福教授对此发现撰写评论,认为本发现证明 microRNA 参与到 GP 介导的细胞损伤过程,为研究 GP 介导的细胞毒性、埃博拉的病理学信号通路提供了新的环境,并为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靶点。 除了 GP 蛋白外,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可能利用自身基因组编码的 miRNA 参与疾病进程。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埃博拉病毒基因组编码 2 个 microRNA 前体,并首次通过实验检测该前体通过细胞的 DICER 依赖的 miRNA 加工机器,被加工为成熟的 miRNA 。对埃博拉病毒 miRNA 的细胞靶基因聚类分析发现集中于调控宿主免疫细胞激活、细胞毒性、凋亡以及粘附等功能,为揭示埃博拉病毒的致病性和毒力提供了新的解释。此外,埃博拉病毒编码的 miRNA 也可以用作潜在的诊断 / 预后的生物标记物或者治疗性靶点。 以上文章均已在线出版,敬请关注! Potential clinical treatment for Ebola pandemic ZHONG Ying, XU Jun,LI TaiSheng, YU XueZhong, SHENG MiaoMiao http://life.scichina.com:8082/sciCe/EN/10.1007/s11427-014-4756-5 Fighting Ebola with ZMapp: spotlight on plant-madeantibody ZHANG YunFang, LI DaPeng, JIN Xia, HUANG Zhong http://life.scichina.com:8082/sciCe/EN/10.1007/s11427-014-4746-7 MicroRNAs : the novel targets for Ebola drugs YAN Jing Hua, GAO George Fu http://life.scichina.com:8082/sciCe/EN/10.1007/s11427-014-4750-y Hsa-miR-1246, hsa-miR-320a and hsa-miR-196b-5pinhibitors can reduce the cytotoxicity of Ebola virus glycoprotein in vitro SHENG MiaoMiao,ZHONG Ying, CHEN Yang, DU JianChao, JU XiangWu, ZHAO Chen, ZHANG GuiGen, ZHANG LiFang, LIU KangTai, YANG Ning, XIE Peng, LI DangSheng, ZHANG Michael Q., JIANG ChengYu http://life.scichina.com:8082/sciCe/EN/10.1007/s11427-014-4742-y Identification of Ebola virus microRNAs and theirputative pathological function LIANG HongWei, ZHOUZhen, ZHANG SuYang, ZEN Ke, CHEN Xi, ZHANG ChenYu http://life.scichina.com:8082/sciCe/EN/10.1007/s11427-014-4759-2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6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投稿与审稿专题
readnet 2014-7-31 08:29
投稿与审稿专题 5个可能导致拒稿的科研写作错误[喻海良] 非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该如何突破语言障碍? - 意得辑专家视点[... 千古奇闻:“鬼魂”也发SCI论文![曾庆平] 如此引文,数字是升的快,论文被撤稿也很快[喻海良] 作者该知道的同行评审大小事 – 意得辑专家视点之科研发表探讨[... 投稿与审稿[彭渤] 珍惜,感念,信任[王建] 我失败了,但我心服口服[沈乐君] 展示一份非常细致详尽的审稿意见[邱敦莲] 你的稿件可能被这样拒稿[喻海良] 大修之痛[雷雷] 一篇文章是这样炼成的(四):署名问题[朱豫才] 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开放获取政策[Editage... 论文调研(6)- 作者在处理评审意见时遇到的难题[Editag... 真正有份量的论文为什么要发到Plos One或AMM,AMR这... 最好的审稿人,给我的论文新增两条结论(附评审原件)[喻海良] 答编辑问:再发表问题[赵大良] 文章终于被接受了[罗广营] 哈佛大学撤回心脏再生研究论文[孙学军] 我的被撞车的文章终于被JBC接收了[牛旭波] SAGE撤稿事件,作者学到了什么?[Editage意得辑] 为什么推荐知名教授当审稿人[喻海良] 尚未开发的新世界:发表后同行评审 – 意得辑专家视点之焦点讨论... 请不要敷衍审稿[赵丽莹] 一篇文章是这样炼成的(五):二审结果出来了[朱豫才] 中国作者撰写英语论文中的一些常见问题[LetPub编辑] 专访ORCID执行总监Laurel Haak博士[Editag... 作者咨询撤稿问题的回复[赵大良] 最近戾气太重![袁贤讯] 一种新的学术腐败——美国光学会著名期刊编辑篡改审稿意见![叶芳... 我的最新文章:Cell Cover Article[蔡丹枫] 学位论文版权归属学生,但要附加Co-Authorship说明[... 论文被拒,“内幕”捅到报纸上去[文双春] PeerJ:下一个PLOS ONE?[斯幸峰] 又一篇自己觉得非常得意的论文被国内期刊拒稿了,只好投国外了[陈... 一篇很短的文章,一段很长的光阴[陈凯敏] 努力做到“退稿不退人”[赵大良] 遇到如此不负责任的审稿意见怎么办?[任胜利] 支付版面费时,请尽量考虑中国国情![曹建军] 三篇论文的评审意见[毛宏]
个人分类: 办刊之道|1 次阅读|0 个评论
林海帆教授特邀编者按:方兴未艾的RNA世界 | NSR
sciencepress 2014-7-25 13:41
RNA 是最神秘而富有活力的生物分子之一。 RNA 既可以作为信息携带载体,又可以执行催化功能,被认为生命起源的最古老的分子。 1986 年,诺贝尔奖得主 Walter Gilbert 提出了生命起源之初的“ RNA 世界”假说。虽然迄今为止“ RNA 世界”假说尚未证实,但在过去半个世纪,信使 RNA 、转运 RNA 以及核糖体 RNA 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已被充分揭示;近年来非编码 RNA ( microRNAs 和 small interfering RNAs )的发现更丰富了 RNA 在生命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而深度测序技术则使研究者进一步发现了更多的非编码 RNA 成员,如数以百万计的 Piwi-interacting RNAs(piRNAs) 和数以千计的长链非编码 RNA (lncRNAs) ,使得 RNA 世界的研究日新月异。 为了汇总 RNA 领域研究的重大突破, 《国家科学评论》 杂 志今年第2期出版 了关于 RNA 研究的前沿进展专题。在本期专题中, Jack Keene 教授介绍了 RNA 结合蛋白对 RNA 协同调控的进展;楼华教授评述信使 RNA 选择性腺苷化的新方法;傅向东教授发表了非编码 RNA 调控多样性的综述;林海帆教授和陈雪梅教授分别综述了非编码 RNA 在动物发育和植物界中的调控作用;在上述关于 RNA 发现的基础上,朱健康教授对使用非编码 RNA 用于作物改良进行展望;最后,专题发布了林海帆教授和戚益军教授对 RNA 研究的专家见解及展望的专访。 全文信息敬请关注: Special Topic: Frontiers in RNA Research http://nsr.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2.toc 专题文章链接如下 : 1. GUEST EDITORIAL The ever-expanding RNA world Haifan Lin http://nsr.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2/182.full 2. RESEARCH HIGHLIGHT : BIOLOGY BIOCHEMISTRY Innovative new methods have revealed thesignificance of 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 Hua Lou http://nsr.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2/183.full 3. PERSPECTIVES : BIOLOGY BIOCHEMISTRY The globalization of messenger RNA regulation Jack D. Keene http://nsr.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2/184.full 4. PERSPECTIVES : PLANT ANIMAL SCIENCE Non-coding RNAs as potent tools for crop improvement Renyi Liu and Jian-Kang Zhu http://nsr.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2/186.full 5. REVIEWS : BIOLOGY BIOCHEMISTRY Non-coding RNA: a new frontier in regulatorybiology Xiang-Dong Fu http://nsr.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2/190.full 6. REVIEWS : MOLECULARBIOLOGY GENETICS PIWI proteins and their interactors in piRNAbiogenesis, germline development and gene expression Hsueh-Yen Ku and Haifan Lin http://nsr.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2/205.full 7. REVIEWS : MOLECULARBIOLOGY GENETICS Non-coding RNAs and DNA methylation in plants Yuanyuan Zhao and Xuemei Chen http://nsr.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2/219.full 8. INTERVIEW Non-codingRNAs: a new RNA world Ling Wang http://nsr.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2/230.full
个人分类: 国家科学评论|408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忘初心:《雨林故事》的故事(2)
papaya313575 2014-6-14 17:32
专题背后 关键词 专题 策划 科研动态 采访 文献 《雨林故事》初步定位为季刊,即便如此,每期的专题的策划和组稿,还是给我及协助我的同事带来了种种挑战。 做专题的优势不言而喻,主题鲜明,立意深,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要做一期好的专题,而且还要有新意,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好在我们虽身处边疆,可这里本身就是热带雨林丰富物种、多民族文化的聚集地,身边不缺乏鲜活的素材。尤为重要的是,这里是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每周具有国际范儿的学术 Seminar ,每年不定期的国内外学术会议、硕士生博士生们不断更新的研究课题,研究组科研人员不断发表的学术论文等等,这些都是《雨林故事》专题的源头。拥有了这些有利资源,身为编辑还需大量阅读相关的背景文献,以确定专题策划的主题,从而为最终的约稿、组稿做准备。 借助版纳植物园召开第五届国际姜科大会、 第三届全国繁殖生态学研讨会 ,我们通过采访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大会报告约稿等多种方式,分别完成了 “热带美人 —— 姜花的故事 ” 、 “兰花行骗术 ” 的专题; 得知版纳植物园年轻科研人员们完成 “ 卡尼尔社区植物保护基金 ” 项目,及时向他们约稿,完成第 3 期 “ 民族植物文化 ” 专题;因机缘巧合,跟着西双版纳州茶叶协会进深山考察普洱茶生态文化之际,完成了“古茶园生态文化 ” 专题约稿与创稿工作; 在版纳植物园结识了那些来西双版纳做科学研究的年轻科研人员,如研究亚洲象的冯利民,研究蝙蝠的唐占辉等,通过向他们约稿,并借他们之力,向其他相关科研人员约稿,最终实现了 “ 亚洲热带丛林之王的前世今生 ” 、 “ 蝙蝠侠的故事 ” 、 “ 蜘蛛侠的故事 ” 等专题; 这些专题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 蔡希陶与热带雨林” 专题。 2011 年时值版纳植物园创始人蔡希陶教授诞辰一百周年,作为纪念刊,我们想通过《雨林故事》来缅怀这位“ 近代植物资源开发研究的先行者”、 “云南植物科学界一代奠基人”。于是,我和搭档姜虹一起扛着摄像机、相机和采访稿,奔走在昆明、景洪和勐仑等地,采访那些曾与蔡老有过亲密交往的老人。一幕幕 动情的讲述,仿佛一部部黑白电影,缓缓再现了蔡老的艰苦创业和为国为民的科研精神、蔡老与基层职工及周边少数民族的亲密关系、蔡老的传奇人生等。这些鲜为人知的老故事,常常让人潸然泪下,而这些讲述者们的真诚朴实更是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在这样的情动之中,我们将这些一个个小故事按照一定的主题串联起来,完成了这期特别专题。 采访国际知名科学家John Kress 和姜虹一起采访西双版纳州老州长及其夫人(昔日傣公主) 采访那些曾与蔡老有过亲密交往的老人 此阶段感谢搭档姜虹一直以来的默默支持,感谢岛主的激情鼓励,感谢罗红师妹的新思路及行动的帮助,感谢为我提供机会、通过学术大会约稿的老师们,感谢那些愿意接受我采访的科学家及老科技工作者们,感谢用心创作的作者们。
个人分类: 编辑部的故事|56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出版“地球生物学前沿”专题
sciencepress 2014-5-13 17:56
2014年第5期的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最新出版了一个“地球生物学前沿”专题—— SPECIAL TOPIC: Frontiers of Geobiology 。 该专题共收录16篇文章,包括2篇综述,3篇进展以及11篇研究论文,原文可登录该刊网站下载阅读: http://earth.scichina.com:8080/sciDe/EN/volumn/current.shtml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6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新专题:质谱分析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
sciencepress 2014-4-23 17:26
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4年第5期最新出版了“ Mass Spectrometry Analysis ”(质谱分析)专题,该专题由复旦大学杨芃原教授作为特邀编辑组织,收录了10篇有关质谱分析的研究论文,欢迎访问阅读! Preface This Special Topic: MassSpectrometry Analysis, covers rec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advances in theanalytical field of Mass Spectrometry (MS) for organic and metabolic molecules,and bio-molecules. Recently, the instrumentation of mass spectrometers has beenimproved greatly in terms of its sensitivity, resolution, accuracy andprecision. For example, the high resolution for daily running-horse instrumentscan now reach to 20×10 3 – 40×10 3 for time-offlight (TOF) based MSs, and 50×10 3 –50×10 4 for ObTrap based ones. The data acquisition rate also becomes faster andfaster, so that the speed advantage promotes metabolome and proteome to be realomic tools now. The improvements of MS instruments have provided scientist morespace to explore the exciting research areas including organic chemistry,environmental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 专题网址 : http://chem.scichina.com:8081/sciBe/EN/volumn/current.shtml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4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最新出版“生态恢复与重建”专题
sciencepress 2014-3-25 15:18
2013年4月,中国科学院学部举办第20次“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主题为“生态恢复与重建”。《中国科学:生命科学》编委会从中选取了8篇文章汇编成生态重建专题。其中有关我国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重建的4篇,有关我国温带荒漠生态重建的3篇,另有1篇是关于保育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返归自然的咨询建议,最新出版于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4年第44卷第3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张新时院士为该专题撰写了名为“ 生态重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的编者按: “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精神财富, 如文艺、教育、科学、法律、经济等. “生态文明”即指生态理念在上述人类社会文明事业中的体现和实践. 生态重建(ecological restoration)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较大篇幅, 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和加强生态建设: “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 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 促进生态修复.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 党的十八大更明确提出, 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大国策之一. 这是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核心和组成, 是对生态建设的极大重视和肯定…… “ 生态恢复与重建”专题 生态重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张新时 加强森林经营, 实现森林保护与木材供应双赢 唐守正 , 雷相东 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研究进展 任海, 简曙光, 刘红晓, 等 热带岩溶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对于南方石漠化土地生态重建的启示 曹坤芳, 付培立, 陈亚军, 等 无灌溉管件防护梭梭荒漠造林新技术及其示范推广 麻浩, 张桦, 马林, 等 我国北方风沙危害区生态重建与恢复:腾格里沙漠土壤水分与植被承载力的探讨 李新荣, 张志山, 谭会娟, 等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化草地恢复与利用过程研究 程积民, 井赵斌, 金晶炜, 等 南方森林对雨雪冰冻灾害的受损与恢复响应的树龄依赖 朱丽蓉, 周婷, 陈宝明, 等 建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国家公园和发展高原野生动物养殖产业 张新时 敬请关注 ~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378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题论文:Web2.0上社会化标签的深度挖掘
热度 3 timy 2014-1-7 15:12
2013年,我和匹兹堡大学何大庆副教授在《图书情报工作》上组织了一个关于社会化标签挖掘的专题,2013年第23期该专题刊出,共有4篇论文。 专题:Web2.0上社会化标签的深度挖掘 (章成志、何大庆) 信息组织是图书情报学科中的经典研究主题。近 10 年来,网络信息组织研究不断深入、应用不断扩展,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随着 Web2.0 网站的不断普及,针对 Web2.0 上的用户生成内容的研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其中,作为用户生成内容特色之一的社会化标签,在博客、微博、图片、视频等不同类型的社会化媒体上被用户广泛使用,吸引了来自图书情报、计算机、物理学等不同学科研究人员的持续关注。 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人员,借助其在传统信息组织上的研究优势,从用户的标注行为、标签的语义、标签在信息检索中的作用等多个角度对社会化标签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近年来,社会化媒体、电子商务网站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化标签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针对社会化标签的标注动机与行为、社会化标签质量、不同语种或平台上标注差异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促进社会化标签的深入应用,并提高应用质量。在社会化媒体上进行用户标签推荐研究,利用用户标签或者资源内容描述标签进行信息推荐,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化标签的作用,进而提高用户使用标签的积极性,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本专题旨在针对这些新的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本专题共 4 篇论文。前两篇论文为调研型论文,其中《区分标签类型的社会化标签质量测评研究》一文,主要研究社会化标签的质量评估问题,该文对博文、图书、图片、视频以及音乐的标签进行类型划分,然后邀请志愿者对标签质量进行打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标签质量评估数据集,为标签质量分析提供基础;《中英译本图书社会化标签的比较研究》一文,以中英译本的图书为研究对象,进行标签长度、标签个数以及标签的重合度的比较,分析中英文标签在图书标注方面的异同、社会标签在不同类目图书标引的差异以及社会化标签与关键词之间存在的差异。后两篇论文为技术与应用类论文,其中《社会媒体用户标签的分析与推荐》一文,以新浪微博为例,研究面向社会媒体的用户标签预测,综合利用微博用户的微博消息、个人档案、社交网络等信息,为用户预测标签。该技术可用于个性化推荐和搜索等重要应用,也是深入理解社会媒体本质的重要基础;《基于社会化标签信息熵的个性化推荐算法》一文,分析了不同社会属性用户的行为特征,然后根据社会化标签、分类标签和用户属性对各类商品进行深入研究,最后结合二者对现有推荐算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该文在理论创新的同时,也极具应用价值。 针对当前网络环境的新特点,本专题对社会化标签的深度挖掘进行了初步研究。随着社会化标签的持续发展和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大数据背景下,针对社会化标签的深度挖掘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并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专题旨在抛砖引玉,敬请相关领域同行批评指正。 专题论文 11 李蕾, 王冕, 章成志 区分标签类型的社会化标签质量测评研究 认为社会化标签多采取自由标引方式,部分标签并不能有效地揭示资源的内容或主题,于是产生许多低质量的标签,这些低质量标签干扰社会标注系统中资源组织的秩序,降低标签在应用场合中的质量和用户满意度。进行基于标签类型的社会化标签质量测评研究,开发标签质量测评网站,邀请志愿者在该网站上对博文标签、图书标签、图片标签、视频标签、音乐标签类型进行划分,得到标签类型分类用的训练数据集和测试集;同时,对标签质量进行打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标签质量评估的训练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为以后基于标签类型的标签质量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2013 Vol.57 (23): 11-16,9 ( 4 ) ( 6 ) 17 卢超, 章成志 中英译本图书社会化标签的比较研究 认为随着Web2.0的发展,社会化标注系统也开始影响图书馆传统的信息组织方式。以中英译本的图书为研究对象,从豆瓣、Amazon、Librarything获取社会化标签,从中国国家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获取MARC记录中的主题词,探究每本书的标签和主题词在长度、个数和相似度三方面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不同语种的标签或主题词在长度、个数和相似度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类目的图书的社会化标签在这三方面也存在差异;单本书的社会化标签与主题词之间同样存在差异。该研究能够帮助图书馆了解社会化标签并借此提升用户服务品质。 2013 Vol.57 (23): 17-23 ( 1 ) ( 2 ) 24 涂存超, 刘知远, 孙茂松 社会媒体用户标签的分析与推荐 微博是Web2.0时代重要的网络服务工具,作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发布、传播和分享平台,它包含了非常丰富的用户信息。在微博中,可以使用标签表示用户的兴趣和属性。而一个用户的兴趣和属性,通常包含在这个用户的文本信息和网络信息中。针对微博用户的标签进行分析,提出网络正则化的标签分发模型(NTDM)来为用户推荐标签。NTDM模型对用户个人简介中的词语和标签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同时利用其社交网络结构作为模型的正则化因子。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NTDM在效果以及效率上都优于其他方法。 2013 Vol.57 (23): 24-30,35 ( 1 ) ( 1 ) 31 王军, 张子柯 基于社会化标签信息熵的个性化推荐算法 认为社会化标签没有特定的组织结构,标签的质量也会有优有劣。此外,同一个社会化标签对不同的人重要程度不尽相同。首先利用信息熵来刻画社会化标签对用户的重要性,然后将基于社会化标签信息熵算法和经典的协同过滤算法的个性化推荐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发现基于社会化标签信息熵算法在准确度上提高了10.9%。 2013 Vol.57 (23): 31-35 ( 2 ) ( 1 )
个人分类: 信息组织|11023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出版新病毒研究专题
sciencepress 2013-8-19 14:57
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 , 也面临着影响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气候生态变化问题,这其中就包括人畜共患病原体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发病毒,人类必须主动地去探索、发现未知的病毒。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 2013 年第 8 期发表了高福研究员组织的“ Haunted with and hunting for viruses ”专题,该专题介绍了国内 6 个团队在新病毒研究方面的进展, 敬请关注。 专题网址:(可免费阅读全文)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http://life.scichina.com:8082/sciCe/EN/volumn/current.shtml Springer Link http://link.springer.com/journal/11427/56/8/page/1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4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通报》新专题: 芦山地震的变形特征与破裂过程
热度 2 sciencepress 2013-7-24 16:13
《科学通报》 2013年58卷20期最新出版了一个“芦山地震的变形特征与破裂过程”专题,篇目如下: 四川芦山7.0级强震: 一次典型的盲逆断层型地震 徐锡伟, 闻学泽, 韩竹军, 陈桂华, 李传友, 郑文俊, 张世民, 任治坤, 许冲, 谭锡斌, 魏占玉, 王明明, 任俊杰, 何仲, 梁明剑 2013年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及其构造意义 赵翠萍, 周连庆, 陈章立 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 房立华, 吴建平, 王未来, 吕作勇, 王长在, 杨婷, 蔡妍 GPS监测的芦山7.0级地震前应变积累及同震位移场初步结果 武艳强, 江在森, 王敏, 车时, 廖华, 李强, 李鹏, 杨永林, 向和平, 邵志刚, 王武星, 魏文薪, 刘晓霞 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4.20芦山7.0级地震区的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 詹艳, 赵国泽, UNSWORTH Martyn, 王立凤, 陈小斌, 李涛, 肖骑彬, 王继军, 汤吉, 蔡军涛, 王阎昭 芦山地震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活动性 陈立春, 冉勇康, 王虎, 李彦宝, 马兴全 芦山7.0级地震: 特殊的弯曲断层地震 张竹琪, 王伟涛, 任治坤, 张培震, 房立华, 吴建平 欢迎关注! 《科学通报》专题 : 芦山地震的变形特征与破裂过程 http://csb.scichina.com:8080/kxtb/CN/volumn/current.shtml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3382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通报》:“认识雾霾”专题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3-7-22 14:55
《科学通报》2013年第58卷第13期出版了“认识雾霾”专题( http://csb.scichina.com:8080/kxtb/CN/volumn/volumn_6644.shtml ),文章信息如下,欢迎关注。 大气细颗粒物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 黄元龙, 杨新 大气颗粒物能显著影响大气的能见度. 该文概述了颗粒物影响能见度的几个主要因素,即细颗粒物(主要为PM1)的数浓度粒径分布、化学组分和混合状态,及其对颗粒物光学性质的影响. 大气PM2.5 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郭新彪, 魏红英 PM2.5 是我国城市大气的重要污染物之一.该文对近年来有关大气PM2.5的健康影响及其关键机制等进行概述,以加深公众对大气PM2.5健康危害的认识. 我国雾- 霾成因及其治理的思考 张小曳, 孙俊英, 王亚强, 李卫军, 张蔷, 王炜罡, 权建农, 曹国良, 王继志, 杨元琴, 张养梅 我国区域性大气污染事件既有霾的影响也有雾的贡献,矿物气溶胶、硫酸盐、有机碳、硝酸盐、铵和元素碳浓度居高不下是背后的主因.大量人类活动直接排放、特别是二次转化的这些气溶胶粒子的形成、变化、混合、吸湿增长、与污染气体的非均相化学反应形成了区域性的霾;在过饱和的气象条件下,大量气溶胶粒子还活化为云雾凝结核,参与云雾的形成,使当今的雾和霾都已不是完全的自然现象,但气象条件对其形成、分布、维持与变化的作用显著.异常的静稳天气和高气溶胶浓度造成了2013年1月6-16日我国中东部持续性雾-霾.该研究分析我国雾-霾形成与维持机制,解析背后的气溶胶污染构成,为政府宏观治理对策提供依据,使公众充分了解雾-霾污染的科学规律,对于共同应对已经有大量人为气溶胶粒子参与的雾-霾天气有参考作用.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479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专题讨论班(周二):欧氏场论(一)(陈玉柱)
GrandFT 2013-5-19 21:17
题目:欧氏场论(一) 主讲:陈玉柱 时间: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下午2:00 地点:16教学楼308室 1.什么是欧氏场论 2.欧氏两点函数 3.欧氏自由场 4.高斯泛函积分 5.基本假设 参考书目:Roestorff:Path integral approach to quantum physics
个人分类: 专题讨论班|23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设施农业在 智能开发方面的进展及趋势
jldxwsj2000 2013-5-19 17:13
专 题 述 评 系 列 之 二 在设施农业在智能开发方面的进展及其趋势 王 洁 在荷兰或以色列等国家注重研发环境控制过程中的硬件设备,如智能机械、控制器、传感器、传动执行机构等,还注重软技术的研发,包括作物生理生态与环境定量关系和作物动态生长发育 模型、 控制软件、专家管理系统等,实现软件和硬件技术的综合配套和标准化,很多技术已经成熟能够应用于生产中。但我国目前总体上对硬件技术的开发研究要领先于软件技术,这是因为在硬件上,可以直接引用很多工业控制技术,而在软件上因为涉及十分复杂的环境与生物本身的技术问题,所以相对更落后一些。如:在研究作物模型模拟方面我国比荷兰等国家晚了将近20年,目前我国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在荷兰等国家可以通过作物营养模型,实现营养液的自动配方,通过作物干物质积累与光合作用模型,进行温室CO2 和温度的优化控制;美国利用温度控制模型对 花卉作物 的生长高度进行精确控制,以此来控制鲜花上市的时间;欧洲等一些国家应用积温的理论,对作物进行温度的优化控制,即有利于作物达到高产、优质,还可以节省了能源,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工厂化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重点研究农业环境调控、超高产高效栽培等设施农业技术”。主要围绕我国设施园艺作物生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问题突出的重大课题,通过研究 作物 生长发育动态模拟模型及其数字化、可视化技术,将 带动传统生产技术升级, 大幅度地提高单产、农产品品质和资源利用效率,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对于指导现代化信息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42篇上文报道
个人分类: 专题综述|2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章的主要参考文献(42篇)
jldxwsj2000 2013-5-13 21:40
参考文献 1.孙忠富.工厂化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展望.发展中的中国工厂化农业—工厂化农业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242一248 2.李军等.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开发应用进展.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25 (4) ,102—107 3.刘布春,王石立,马玉平等.国外作物模型区域应用研究进展.气象科技,2002,30(4):193—203 4.高亮之,金之庆,黄耀等.水稻计算机模拟模型及其应用之一:水稻钟模型一水稻发育的 计算机模型.中国农业气象,1989 10(2):3一10 5.戚昌瀚等.水稻生长日历模拟模型研究综合报告.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2 ,14( 3 ): 218—223 6.潘学标,韩湘玲,石元春等.COTGROW: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模型.棉花学报,1996, 8(4):180—188 7.冯利平,高亮之等.小麦发育期动态模拟模型的研究,作物学报,1997,23(4):418—424 8. LiBaoguo . Modeling the branching patterns of peach tree branches (Prunus persica (L.) Batsch) after being pruned, Acta Botanica Sinaca, 2004, 46(7): 9.李萍萍等.温室中生菜生长动态及生产潜力的模拟模型,生物数学学报,1999,14(1):77-81 10. 缪新锋 于海业.温室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5,6 11.徐刚,郭世荣等 温室小型西瓜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 . 果树学报 , 2005,(02) . 12.倪纪恒,罗卫红等 温室番茄发育模拟模型研究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06) .353-360 13.袁昌梅,罗卫红等. 温室网纹甜瓜叶面积与光合生产模拟模型研究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6,(01) :61-68 14.高志奎,高荣孚,何俊萍,王梅,刘晓波等. 日光温室茄子光合的数学模型模拟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5,(02) 15.汤亮, 朱艳, 鞠昌华, 曹卫星等 油菜地上部干物质分配与产量形成模拟模型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7,(03) 16.李化龙,陈端生,刘新生,李四虎等. 日光温室黄瓜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生产与分配模拟模型研究 . 陕西气象 , 2006,(2 ) 17.陈青云等.黄瓜温室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的研究.农业工程学报 ,2001,21(6): 142-146 18.李东生等.植物叶片厚度日变化规律数学模型的研究 ,生物数学学报,2006,(2):247-252 19.GijZen H, Dayan E. HORTISIM: a mexlel for greenhouse crops and greenhouse climate. Acta Hort.1998, 456: 441-450 20.Cohen S. Implementation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concepts in the greenhouse crop model HORTISIM. Acta Hnrt.1998, 456:431-440 21.Jones J W, Kenig A, Vallejos C E. Reduced state-variable tomato growth model. Traps of ASAE. 1999, 42 (1):255-265 22.Irmak A, Jones J W. Use of crop simulation to evaluate antitranspirattt effects on tomato growth and yield. Traps of ASAE.2000, 43 (5):1281-1289 23.Bakker J C, Uffelen J A M Van. 'Ihe effects of diurnal temperature regimes on growth and yield of glasshouse sweet pepper.Neth J of Agric Sci.1988, 36 (19):36-88 24.Klaring H P, Heibner A, Fink M. Growth of a sweet pepper crop-measurements for modeling. Acts Hort.1996, 417: 107-112 25.Heuvelink E, Marcelia L F M. Dry matter distribution in tomato and cucumber. Acts Hort.1989, 260: 149-lss 26.Heuvelink E, Bertin N. Dry amtter production in a tomato crop: comparison of two simulation models Hart Sci.1993 ,68: 995-1011 27. Heuvelink E. Dry matter production in a tomato cmp:menu and simulation.Ann Bot.1996, 75: 369-379 11.Heuvelink E.Dry matter partitining in a tomato crop:validation of a dynamic simulation model.Ann Bot.1995,77: 7l-80 28. Marcelis L F M. A simulation model for dry matter partitioning in cucumber. Ann Bot.1994, 74: 43-52 29. Maroelia L F M. Fruit growth and biomass allocation to the fruits in cucumber .Effect of fruit load and temperature.Scientia Hortic .1993, 54: 107-121 30. Marcelia L F M. Effects of sink demand on photosynthesis in cucumber. J Exp Bot.1991, 42: 1387-1392 31. Maroelie L F M. The dynamics of growth and matter distribution in cucumber. Ann Bot.1992, 69: 487-492 32. Spitters C J T, Van Keulen H, Van Kraalingen D W C. A simple and universal crop growth simulator:SUCROS87. In: Ra- bbinge R Ward SA, Van Leer HH, eda. Simulation and systems management in crop protection. Wageningen, The Netherlands: Pudoc, 1989. 147-181 33. Spittexs C J T, Touaeaint H A J M, Coudriaan J. Separating the diffuse and direct component of global radi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odeling canopy photosynthesis: Part Components of incoming radiation.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1986, 38:217-229 34. Spittere C J T. Separating the diffuse and direct component of global radi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odeling canopy photosynthesis: PartR Calculation of canopy photosynthesis. A 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1986, 38:231-242 35. Fisher P R, Heina R D. The greenhouse CARE system: a decision-support system for height control and scheduling of potted flowering pLmts.Acts Hort.1996, 417: 41-45 36. Ehler E, Brogsard. Integration of the greenhouee care system with an environmental computer tocontrol flowering and elongation of lilium long;fforum. Acts Hort.1996, 418: 69-77 37. Costes E,Sinoquet H,Kelner J J.Godin C Exploring Within_tree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of Two Apple Tree Cuitivars Over 6Years Annals of Botany.2003,91:91-104 38. Seleznyova A N,Greer D H.Effects and leaf position on leaf area expansion of kiwifruit (Actinidia deliciosa) shoots:Development of amodeling framework.Annals of Botany.2001,88:605-615 39. de Reffye P,Hu B G.Relevant qualitative choices for building an efficient dynamic plant growth model:GREEN-LABcase.In: Hu B G and Jaeger M(eds).plant Growth Mod 40. Yan H P,Kang M Z,de Reffye P,et al.A dynamic,architecturalplant model simulating resource-dependent growth.Annals of Botany.2004,93:591-602 41. Pages L,Vercambre G,Drouet JL,et al.Root Typ:a Ge eling and Applications.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and Springer.Beijing.2003,87-107 42. Pages L,Vercambre G,Drouet JL,et al.Root Typ:a Generic Model to Depict and Analyze the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Plant and soil .2004,258:103-119
个人分类: 专题综述|250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Science 杂志专题报道中科大少年班?(转)
zhaofuqiang 2013-5-6 10:17
近日在中科大主页上看到一个标题为“ Science 杂志专题报道少年班学院 ”的新闻, Science 专题报道我国大学的事情,我之前都没有听说过,专题报道一所大学一个特别学院更是闻所未闻,所以很感兴趣,就想自己看看英文原文报道。根据中科大以往的新闻报道习惯或者模式来看,对于像发表在 Science 这么牛的杂志报道,一般都会在文后给出英文原文报道的链接。但是这次很反常,中文报道很短,并且没有任何链接。无奈,只好自己查了,前两天没有查到,越是查不到,反而越是更加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这个周末闲来无事,就再次用谷歌查。中科大的上述报道的开头说, “4 月 19 日出版的第 340 卷 Science (《科学》)杂志以 “TheHistory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School of the Gifted Young” 为题专题报道了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 ” 于是就用 “TheHistory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School of the Gifted Young” 这个标题来搜,结果,用谷歌搜后,不但没有任何相关英文报道,连上述的中文报道也没有。后又在 Scienc 杂志的主页上查找还是没有查到,就越发感到蹊跷,于是用百度搜了一下,结果虽然没有英文相关报道,但是相关中文报道却不少(这也说明谷歌搜中文内容不给力),除了上述的中科大自己网站的报道外,还有包括凤凰网在内的多家媒体的转载,在一个论坛上看到,有人说这是一个广告,而非正式报道,于是重新到 Scienc 杂志的主页上查找,终于查到,真是费劲啊,这篇 “ 专题报道 ” ,可在如下网址免费下载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0/6130/local/advertising.pdf ,( 文中 第 3-4 页 ) 。我们知道, Scienc 杂志一般报道或者论文是要付费阅读的,但是广告除外。 从这个网址也可以大致判断出 , 这篇报道是广告性质,下载读后发现,果然在文章的首页左上角,明确标注了 “ADVERTISEMENT” (广告,参见上面的文章首页截图) , 所以这个是千真万确的广告。并且从这篇英文文章的写作来看,应该是中科大少年班的中文介绍的英译本,不像英语是母语的英美人士写的,更不是 Science 自己的记者写的。所以,这篇文章似乎真的是 “ 专题报道 ” :自己 “ 专 ” 门花钱让 Science 刊登自己写的报道。
1150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七届水科学发展论坛专题报道!
zuoqiting 2013-5-3 22:49
第七届水科学发展论坛专题报道! http://www.waterscience.cn/waterforum/N7.htm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36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作 物 生 产 标 准 化 研 究 进 展(专题讲座)
jldxwsj2000 2013-4-29 21:00
个人分类: 专题演讲|1795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研究专题
热度 9 pgg 2013-4-15 07:34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研究专题 ——《杠杆阅读术》读后感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本田直之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一堆商业书籍,从而获得百倍经济回报!本猪头哥说:谢谢两位前辈的指点,让我站在二位的肩膀上,小生白长一身肥肉,没二位的本事,但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研究专题! 本田直之在《杠杆阅读术》( 本田直之,叶冰婷 译, 2007 年,漫游者出版社)里说了一大通,猪头哥才迷迷糊糊地估摸着他大概是意在将力量或资源集中于一点,通过杠杆效应( leverage )来方法这一点的收益。本田先生是搞企业的,首先强调经济回报,这样挺好的,做事没回报就没有发言权。书中提到的几个观点让我回味半天: ( 1 )读书之前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开卷有益与否,不仅和书的质量相关,而且与你的阅读习惯相关! 在阅读前,首先要明确阅读本书的目的,换句文献检索的话说,你要很清楚你的关键词是什么! 否则泛泛而读,未必就像吃到饭饭那样能吸收到营养了! 以一本 200 页左右的非专业书为例,如下图,其中对你有用的部分实际只有 16% 左右。 16% 是多少? 32 页!这就意味着剩下的 168 页基本上是无效阅读。所以学会变速而不是匀速阅读,舍弃无关部分,反而能更好地吸收重要部分。当然,阅读是私人化行为,这 16% 上下波动一下也得因人而异,不能墨守成规。 引出这个数据的目的只是说掌握一本书的关键就行,要不怎么有人说书越读越薄呢!这只是针对非专业书而言,专业书更因每人需求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同样可借鉴这一观点。读文献也是如此,要是句句细琢磨,那还不得把人读死啊! ( 2 )不要在整理书架上花费太多时间! 对于大多数在校学生而言,书柜甚至是书架都是不大现实的,但对于已经上班了的朋友而言,家里有一定量的书籍,有个书柜是必需的。 本田君提到的观点如下图所示,我觉得很有实用性! 纵列已读过的书按有趣和无聊来分类,其实也可按有用程度来区分,用得越频繁或最重要的书摆在最上面,以此依次往下摆列书籍。而没读过的书摆在最下面。考虑到本田君是商人,所买的书籍既多又大多数是商业类的,所以这种摆放方式比较节省整理的时间。 而文献整理也只是为你更方便的使用罢了,千万不要变成为整理而整理的表面工作! ( 3 )集中时间看同类书籍 本田君认为当读书目的明确时,采用“类别集中法”,阅读多本同类主题书籍,知道重点所在,如果哪本书都写到的相同内容,那就是所有人都认为的重点,可视为普遍的原理、原则,如果只在一本书里提到的观点,可能只是这个作者自己的看法。书读多了,就有可能从中发现和自己想法或方向吻合的做法。 其实我们平时利用文献来寻找研究方向的步骤也是如此,如下图: 思路上都有一个先集中阅读,再重点突破的步骤。 最后, 读再多书,看再多文献,都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仅仅做了“输入”的动作,只不过是自我满足而已,如何能“输出”使用,才是真正胜负的关键,否则撬了半天的杠杆,白费力气!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7705 次阅读|18 个评论
科大少年班天才---宁铂(云海法师)<摄阿毗达摩义论>专题一:八正道
热度 2 lixiangfm 2013-4-8 12:24
不知道为什么,主流媒体对宁铂出家总是惋惜、总结教训的态度。 谁的一生比另外的人的一生高一等?就像人真的比动物高一等,为“高等”动物? 只要不侵害别人的利益。认认真真度过自己的一生。哪算更好?哪算更差?哪算理想远大? 若理想是卖猪肉。 还就只摆一个肉摊子,不扩大。 只要卖的每天高兴,不也挺好? 先不问:宁铂万一成了高僧呢? 成了高僧才能证明一些什么吗? 成为普通僧,少林寺的扫地僧,“庸僧”就不行吗? 当然,现在看来,“高僧”的势头是有点挡不住了。 喜欢的可以听听他的讲课: http://www.tudou.com/plcover/EGFtxJx3thE/
个人分类: 我的各种谬论|7764 次阅读|3 个评论
Science专题:癌症基因组学(+“癌症基因组”相关报道)
zhaowuma 2013-3-31 11:39
Science 专题:癌症基因组学 在 2001 年完成人类 基因组 测序后,许多的 研究人员 立即将目光放到了利用这些信息来更好地了解 遗传学 上。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确定了表观遗传学在癌症的发生、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效应。从鉴别与遗传性癌症相关的单 基因变异 的前基因组时代转向, 测序技术 的进步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利用 全基因组 方法来检测基因组间的差异,以及肿瘤和患者 DNA 的表观遗传调控。   最新一期 (3 月 29 日 ) 的《科学》 (Science) 杂志以“ Cancer Genomics ”为题对癌症 基因组学 进行了专题介绍,其中包括 1 篇介绍性文章, 1 篇评论文章, 2 篇新闻文章和 4 篇综述文章。除此之外在 Science Signaling 和 Science Careers 也有相关的内容。   由于一直以来没有任何单一的遗传变异或表观遗传效应被确定为对抗所有癌症的靶标,因而不幸目前还没有治疗癌症的灵丹妙药。在一篇题为“ Cancer Genome Landscapes ”的综述评论中, Vogelstein 等利用来自 100 多个癌症 基因组测序 计划的信息,总结出了一套有关肿瘤 生物学 的明确原则,随后还讨论了癌症基因组分析对于疾病的早期检测和治疗预计会产生的临床影响。   在题为“ Diagnostic Cancer Genome Sequencingand the Contribution of Germline Variants ”的综述文章中, Kilpivaara 和 Aaltonen 提出为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个体患者临床相关突变设立标准,以消除 实验室 与临床之间存在的差异。   在题为“ Cancer Pharmacogenomics: EarlyPromise, But Concerted Effort Needed ”的综述文章中, McLeod 等概述了如何应用药物基因组学信息来识别和定制癌症靶向药物。最后,在题为“ Epigenetic Reprogrammingin Cancer ”的文章中, Suv à、 Riggi 和 Bernstein 等调查了表观遗传调控控制细胞命运的机制,并鉴别了癌症和 细胞分化 之间的相似之处。   此外,《 Science Signaling 》杂志也将分别于 3 月 26 日和 4 月 6 日发布一些相关内容,阐明基因组或 蛋白质 组中癌症相关改变导致信号改变,促使肿瘤形成、转移和药物耐受的机制。   在一篇新闻文章中, Science 对 Elaine Mardis 进行了人物介绍。 Elaine Mardis 专门从事 DNA 技术技术开发,这使得她成为了癌症基因组研究中的先锋人物。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如何利用测序研究揭示个别肿瘤异质性,提出了一些治疗问题。另一篇新闻文章则介绍了一位生物 信息学 家 F á tima Al-Shahrou ,他主要从事基因组注释工作,帮助为癌症患者选择更有效的药物。 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加上测序成本大大降低,表明在我们不久的将来,常规癌症治疗将不再侧重于癌症起源器官,而是会将焦点转向癌症的基因组特征上。未来的基本目标是,能够读取埋藏在我们身体中的复杂密码,在治疗过程中为每位患者确定最好的治疗方案。 SPECIAL ISSUE | 29 MARCH 2013 Cancer Genomics http://www.sciencemag.org/site/special/cancergenomics/ INTRODUCTION —With the completion of the human genome in 2001, many researchers immediately set their sights on using this informat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genetics and, more recently, epigenetic effects identified during the initiation,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cancer. Moving from the pre–genome-era identification of single gene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hereditary cancers, advances in sequencing technology have enabled the use of a whole-genome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enomes, and 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tumor and patient DNA. This issue of Science examines how these advances are shaping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cancer at the genomic level. 其他相关连接: Science 新闻 :“10,000 个癌症基因组计划 ” 引高度关注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3-3/201337104818894.htm 《自然》发表国际肿瘤基因组计划专题报道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4/230962.shtm Nature: 99 个癌症基因组全面解析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2-10/20121026121207641.htm 科学家成功绘制出肺癌和皮肤癌基因图谱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2/226248.shtm
53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设立研究领域专题
热度 2 long17 2013-3-12 16:36
设立研究领域专题
国家基金就算提交了,不再想了。但很清晰的感到应该把研究进一步深入,决定在这里把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作为专门的板块来和大家共享。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鼓励,也能和同行一块进行合作交流。 板块设立为煤质利用与能源催化,这也是我实验室的名称。以后相关的内容就专门的在该板块和大家共享。 logo of ccurc
个人分类: 资源利用|2579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自然-物理关于复杂性专题文章
Fangjinqin 2013-3-6 20:48
自然-物理关于复杂性专题文章 SI nphys-insight-complexity.pdf
个人分类: 学术文章|17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国家气候中心,的一篇专题报导"这个冬天特别冷"
xuqunjm 2013-1-21 11:38
   2012年11月下旬至2013年1月3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强度强、影响范围广,先后出现了7次大范围冷空气活动。   受其影响,我国北方及中东部地区出现了持续严寒天气,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平均气温明显偏低 。全国平均气温为-3.8℃,较常年同期(-2.5℃)偏低1.3℃,为近28年最低,其中,东北平均气温(-15.3℃)为近43年最低,华北(-7.4℃)为近42年最低,北京市12月平均气温(-6.4℃)为1951年以来最低值。 二是部分地区日最低气温破历史极值 。东北中北部及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日最低气温低达-30~-40℃,甘肃肃北、河北围场、赤城、青海乌兰和四川眉山等站的日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三是降温幅度大 。7次冷空气过程降温幅度普遍达6~12℃,91站发生极端日降温事件。 四是低温持续时间长 。东北地区日最低气温低于-20℃日数偏多8.4天,为近12年最多;华北地区日最低气温低于-10℃日数偏多3.8天,为近27年最多; 五是雨雪多,湿冷特征明显 。全国平均降水量(29.0毫米)较常年同期(14.9毫米)偏多近1倍,雨雪日数明显偏多。   低温雨雪天气导致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东北部等地遭受不同程度雪灾;对部分地区交通安全、物流运输和电力供应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渤海海冰发展迅速。 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将偏低,江淮、江南、华南及西南地区多阴雨天气。各地需继续组织做好防寒防冻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公众防寒保暖所需的煤电油气的供应和调配;北方地区需做好雪灾防御及救灾工作;南方地区需做好防范雨雪冰冻应对准备。 2012年11月下旬至2013年1月3日,北半球地区遭受严重寒流侵袭,我国 冷空气活动频繁 ,全国先后经历7次冷空气过程(11月23-24日、11月26-27日、12月1-6日、12月15-18、12月19-24日、12月29-30、2013年1月1-3日),其中12月有4次,较常年同期(3.3次)偏多。 冷空气影响范围广 ,在7次冷空气过程中,有4次冷空气影响范围覆盖从新疆、东北、华北至江南、华南等我国整个中东部地区。受其影响,我国北方及中东部地区出现了持续严寒天气,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平均气温明显偏低    11月下旬以来,全国平均气温-3.8℃,较常年同期(-2.5℃)偏低1.3℃,为近28年最低(见图1)。全国除华南、西南地区平均气温略偏高外,其他地区气温明显偏低,其中,东北、华北北部及新疆北部低2~4℃,部分地区偏低4℃以上(见图2),东北平均气温(-15.3℃)较常年同期(-11.6℃)偏低3.7℃,为近43年最低;华北平均气温(-7.4℃)较常年同期(-5.0℃)偏低2.4℃,为近42年最低。北京市12月平均气温(-6.4℃)比常年同期偏低3.5℃,为1951年以来最低。 二是部分地区日最低气温破历史极值    11月下旬以来,东北中北部及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日最低气温低达-30~-40℃,黑龙江绥芬河(-44.2℃)、呼中(-43.4℃),内蒙古图里河(-43.4℃)、根河(-43.2℃)、牙克石(-43.1℃)低于-43℃;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大部为-20~-30℃,华北地区中南部、黄淮北部为-10~-20℃,黄淮南部、江淮最低气温-5~-10℃(见图3)。西北地区中西部、华北、东北、陕西南部、四川东部及重庆等地共有107站发生极端低温事件,其中甘肃肃北(-25.5℃)、河北围场(-32.3℃)、赤城(-29.0℃)、青海乌兰(-28.3℃)和四川眉山(-3.4℃)5站的日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三是降温幅度大   7次冷空气过程降温幅度普遍达6~12℃,其中,12月19-24日的降温过程强度最强、降温幅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北方大部过程最大降温幅度8~12℃,西北地区大部及内蒙古中西部、吉林西部、辽宁、山东东部等地达12~14℃,部分地区在14℃以上。12月,我国北方、东南沿海地区及云南东部、海南等地共有91站发生极端日降温事件,其中黑龙江新林(21.2℃)、吉林桦甸(21.1℃)等11站的日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 四是低温持续时间长   11月下旬以来,我国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小于0℃的日数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其中,华北地区(33.4天)偏多6天,为1971年以来最多。东北地区日最低气温低于-20℃日数平均达22.6天,较常年同期(14.2天)偏多8.4天,为近12年最多;华北地区日最低气温低于-10℃日数为22.7天,较常年同期(18.9天)偏多3.8天,为近27年最多。 五是雨雪偏多,湿冷特征明显。   11月下旬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9.0毫米,较常年同期(14.9毫米)偏多近1倍。北方大部地区降雪偏多,部分地区遭受雪灾。2012年12月,东北地区平均降雪量为13.9毫米,较常年同期(7.2毫米)偏多93.1%;华北地区平均降雪量为7.3毫米,较常年同期(3.0毫米)偏多143.1%。北方大部地区降雪日数在3天以上,新疆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超过15天;与常年同期相比,华北大部以及辽宁南部、山东大部、河南大部、安徽西北部、新疆北部、甘肃中部、内蒙古部分地区偏多3~5天。江南、华南等地多阴雨寡照天气。大部地区降水量偏多3成以上,其中江南中部和东部以及福建、广东北部和西部、广西中东部等地偏多1~2倍;江南和华南降水日数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多3~10天。    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东北部等地遭受不同程度雪灾 。2012年11月底至12月初,新疆博尔塔拉、昌吉、伊犁等地14个县遭受雪灾;12月11-14日,新疆阿勒泰、伊犁等地发生雪灾,2.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270多万元;12月18-22日,新疆塔城、阿勒泰等地发生雪灾,2.8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80余万元;12月25-30日,新疆北部再次遭受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00余万元。12月10-12日,内蒙古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等地遭受雪灾,9.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700余万元。12月3-4日,黑龙江双鸭山、七台河等地遭受雪灾,直接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雨雪天气对部分地区交通安全、物流运输和电力供应造成影响。 雨雪天气导致多地道路交通受阻,2012年12月11-14日,东北地区出现大范围降雪天气,受其影响,黑龙江省内所有高速公路封闭超过36小时,此外东北部地区还发生区域停电事故,造成直接损失约1.5亿元,中小学放假2~3天。雨雪天气对物流运输也造成一定影响,导致部分地区蔬菜价格有所上涨。    低温导致渤海海冰发展迅速。 据气象卫星最新监测显示,截至12月30日,渤海各海域海冰面积总计约11160平方公里,海冰面积明显偏大,为常年同期平均值的1.9倍,是1989年以来同期第2大(仅比2009年同期偏小)。 一是继续做好防寒防冻工作 各部门需要继续做好严寒天气防御工作,尤其是要关注流浪人员以及没有供暖条件的广大农村和边远高寒地区,强化落实各项应急预案,做好物资供应和调度,特别是防寒保暖所需的煤电油气的供应和调配。 三是南方地区需做好防范雨 雪冰冻准备 未来10天南方雨雪天气多,江西、湖南、贵州等地局地将出现冻雨,部分电力线路易出现覆冰,需做好防范应对准备;此外要注意防范雨雪天气对交通安全和物流运输造成的不利影响,做好越冬作物防冻和设施农业保暖除雪等工作。 二是北方地区需继续做好雪 灾防御及救灾工作 由于入冬以来降雪频繁,积雪偏多偏厚,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等地部分地区已出现雪灾,后期仍有明显降温、降雪过程,牧区白灾可能持续,应继续做好防灾救灾工作。 四是注意防范低温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低温寒冷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如流感)和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增多,各地应提醒公众注意防寒保暖并做好卫生应急准备工作。   参考羽绒服、雪地靴、羊毛衫、保暖内衣4种单品在不同地区的不同销售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宝贝推广计划。   在服装销售停留在实体店铺的时候,身为店铺管理者的您可以根据您在当地多年的生活经验,甚至留意观察街上路人的穿着就可以对应调整好自家店铺内商品的摆放比例。但在互联网这个没有地理概念的超级商城里,身为店铺管理者的您如何能摸清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如何决定在一个距自己千里之外的城市进行推广?甚至这个城市是您都未曾去过的? 答案只有 看数据       详情 室内保温升温有4招 地毯8种污迹如何去除 新居入住这些花草少不了 4招解决窗户漏风 电暖气安全使用9常识 供暖后警惕家中新污染 车辆遇到冻雨如何自救 开汽车空调取暖中毒身亡 雪天如何安全行驶 露天停车防寒妙招 雾天出行关闭车窗 天冷热车学问多 国家气候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
156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下午在徐州市医学会2012年骨科专题讨论会做专题报告:肩关节疼痛
GaoXurenKnee 2012-12-29 23:55
下午高绪仁在徐州汉园宾馆参加徐州市医学会2012年骨科学专业专题讨论会暨新年团拜会并作20分钟专题报告:《肩关节疼痛:肩袖损伤 还是 颈椎病?》。 参会专家有:徐州市区及各县区骨科知名专家。 南京专家有:江苏省人民医院骨科脊柱外科主任张宁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脊柱外科朱泽章教授。 报告中和参会的徐州及南京骨科专家互动交流,取得了满意的交流效果,获得了广泛好评。 再接再厉,争取2013年的肩关节外科工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一个新的镜界!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关节镜、膝肩肘踝腕髋关节外科、骨科运动创伤方向 高绪仁 高绪仁:每天以解决膝、肩、肘、踝、腕、髋关节问题为乐:) 每天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服务水平 不仅仅是解决其膝、肩、肘、踝、腕、髋关节问题,更是给其带来希望、未来和新生!
个人分类: 膝关节外出学习与交流|3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议[科学网]也设个迎接党的十八大专题专栏
热度 3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2-11-3 10:28
建议 也设个 迎接党的十八大专题专栏 全国网络媒体都在隆重热烈迎接党的十八大 近日起纷纷开设迎接党的十八大专题专栏 。 年初以来,各网站就已精心组织“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重大主题宣传。 是否更应在科学发展方面 设个 迎接党的十八大专题专栏?! 请见: 网络媒体隆重热烈迎接党的十八大 2012 年 11 月 02 日 19:55:01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2日电 全国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近日起纷纷开设迎接党的十八大专题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喜迎十八大报道,宣传报道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宣传报道广大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精神风貌,宣传报道十八大代表在各自岗位践行党的宗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时代风采。网站充分发挥网络特点和优势,都在首页显著位置开设了十八大报道专区,融入党旗、党徽、天安门等元素,主要网站浓墨重彩,营造隆重喜庆热烈的氛围。 人民网在首页开设了喜迎十八大专题,专题页面内容全部套红标识,并开设了“寄语十八大”、“党建关键词”、“理论关键词”、“为中国加油”、“党代会知识竞答”等栏目,形式多样,引人入胜。新华网在网站首页顶部推出十八大报道专区,刊发“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系列报道、“党的十七大以来大事记”等重要稿件,专题页面制作精美、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中国网络电视台在专题中突出推荐大型文献纪录片《科学发展铸辉煌》宣传片、献礼党的十八大重点剧目《焦裕禄》以及《党的旗帜高高飘扬》、《纵情放歌》、《聚焦十年》等特别节目。千龙网、北方网、东方网等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突出地方特色,推出系列报道,从不同侧面全面展示本地区十年来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群众生活显著改善的喜人变化,报道广大干部群众喜迎十八大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国青年网结合青少年网站特点,对十八大代表中的青年代表进行突出宣传。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腾讯网等商业网站也都拿出首页和新闻中心首页要闻区的重要版面用于迎接十八大报道,重要报道用大字体套红突出处理,搜狐网还推出《夜中国里的灯光》图集,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全国主要城市的美丽夜景,展示十年来我国城市的和谐发展。 各手机媒体也纷纷开展迎接党的十八大宣传报道。中国移动开设了十八大手机报特刊、《新闻早晚报》十八大专栏、无线WAP网站十八大专区等专栏,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手机报开设了“见证十年”专题,推出“寄语十八大”、“科学发展”等短信互动活动,吸引了广大网友参与。人民网、新华网手机报开设了“手机党课”、“手机访谈十八大代表”等专题,中国网络电视台发挥自身优势,融合手机电视、CNTV移动客户端、视频手机报、手机央视网等平台,并运用多种语言,推动了迎接十八大在互联网上的全球传播。 迎接党的十八大是今年网络媒体宣传报道的突出亮点。年初以来,各网站精心组织“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重大主题宣传,积极开展“最美中国——全国大学生摄影及微电影创作大赛”、“平凡的感动”、“爱传百城”、“‘拍凡人善举 树榜样拍客’微视频网络征集展播”、“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十年发展 点滴印记’网络作品征集”等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在互联网上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时代主旋律,推动迎接党的十八大网上宣传报道不断升温、形成热潮。
个人分类: 其它|1362 次阅读|5 个评论
专题讨论班:鞍点法计算最可几分布(周池春)
GrandFT 2012-10-10 10:25
题目:鞍点法计算最可几分布 主讲:周池春 时间: 2012 年 10 月 10 日 星期二 下午 2:00-3:30 地点: 16 教学楼 308 室 简介: 得到系统的分布状态是统计中非常重要的目的。传统的计算最可几分布的方法是运用sterling 公式,然后对围观状态数求变分,求极值得到!薛定谔的统计力学中说这种方法将微观状态数最大的分布作为了系统的分布而忽略了那些微观状态数小,但是可以存在的分布。 现在我们介绍一种独立于运用sterling 公式的一个求得微观状态数的方法。这个方法叫做鞍点法。 鞍点法中有很多技术细节非常有意思,并且具有启发! 参考书目: Kerson Huang (黄克逊) 1987. Statistical Mechanics, 2nd ed. John Wiley Sons. 帕斯利亚 统计力学 薛定谔 统计力学
个人分类: 专题讨论班|40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型冠状病毒专题与最新动态
qujiangwen 2012-10-8 13:49
§1 疫情概况 英国确认一个新型冠状病毒输入性病例 2012 年 9 月 25 日 来源:新华网 英国日前确认了一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例,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并伴随肾功能衰竭。虽然它与SARS病毒同属冠状病毒,但检测显示它不是SARS病毒。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对公众还没有特别建议。 英国卫生防护局发布公告说,前不久沙特阿拉伯曾出现一个死亡病例,其肺部组织提取的病毒与此次发现的病例相比,基因排序相似度为99 . 5%。在英国确认的这个病例是一名49岁的卡塔尔男子,出现症状前曾到沙特旅行,病人目前正处于密切监护中。此外,过去3个月曾在中东发现了一系列患有严重呼吸道疾病的病例,但还没有证据显示这些病例是由新型病毒引起,目前在全球只确认了这两个病例。 沙特称新型冠状病毒情况稳定 2012 年 10 月 3 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沙特阿拉伯 全国传染病学术委员会 1 日称,新型冠状病毒情况稳定,在沙特的本国和外国居民以及即将前来沙特朝觐的各国穆斯林不必担心。 据沙特国家通讯社报道,该委员会当天召开会议,讨论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新发展和情况。该委员会称,他们一直与国际卫生机构保持沟通,从目前掌握的信息可以确定这种病毒传染能力有限。 该委员会建议当地居民和来沙特的朝觐者保持勤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保持均衡的营养结构、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世界卫生组织近期报告说,发现两例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关的病例,两名患者都曾在沙特阿拉伯逗留。感染该病毒的一名 60 岁的沙特人已死亡。另一名 49 岁的卡塔尔籍男性病人感染病毒后出现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并伴随肾功能衰竭。这名病人已被送到英国救治。 §2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 世卫组织:新型冠状病毒最新进展 2012 年 09 月 26 日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截至 2012 年 9 月 25 日,世卫组织没有收到更多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并伴有肾衰竭的病例报告。世卫组织正在对近期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的两例确诊感染情况继续开展调查。今天,世卫组织发布了一份暂行病例定义,帮助各国加强对这一新病毒采取健康保护措施。 根据目前出现的病例情况,病例定义包括确认 “ 接受调查病人 ” 、 “ 可能病例 ” 和 “ 确诊病例 ” 的标准。这些标准以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指标为基础。 确定出现新型冠状病毒之后,世卫组织按照《国际卫生条例》立即就该病毒向所有会员国发出了警告,牵头负责协调工作,并且向卫生行政部门和技术性卫生机构提供指导。世卫组织还在确定能够在冠状病毒方面向各国提供专门技能的实验室网络。 2012 年 9 月 22 日 ,英国向世卫组织通报了一起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病例,病人具有去沙特阿拉伯王国和卡塔尔的旅行史。 该病例为一名 49 岁卡塔尔籍男性,既往健康。 2012 年 9 月 3 日出现症状,发病前数日具有去沙特阿拉伯王国旅行史。 9 月 7 日,病人被收住到卡塔尔多哈的一家重症监护室。 9 月 11 日,通过空中救护将病人从卡塔尔转运到英国。英国健康保护署做了实验室检验并随后确认存在新型冠状病毒。 健康保护署将从这位 49 岁卡塔尔人身上获得的分离病毒基因序列与荷兰伊拉斯谟大学医学中心先前做过序列分析的一种病毒进行了对比。后者是今年早些时候从一位 60 岁沙特籍死亡病例的肺组织中获得的病毒分离物。通过对比发现,二者存有 99.5% 的相似度,在做出比对的区域有一个核甘酸不匹配。 尽管这是一种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 )存有很大不同的病毒,考虑到目前出现的两例确诊病例的严重程度,世卫组织正在进一步确定这一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征。因此,正在世卫组织所有六个区域强化国际行动,确保做出适当、有效应对。世卫组织一个专家团队每天与十多个国际和区域技术合作伙伴保持联系。 此外,世卫组织同往年一样,正与沙特阿拉伯王国密切合作,支持该国对下月参加麦加朝圣的所有访客采取健康措施。 世卫:新冠状病毒尚未人传人 2012 年 09 月 30 日 来源:新华网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今晨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今晨发布公告称,截至 29 日,并未收到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报告,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在人际间传播的证据。 世卫组织表示,为确保恰当有效地对可能感染该病毒的患者进行鉴别和调查,同时不因不必要的检测使医疗系统负担过度,世卫组织当天便在其网站发布了修订后的临时病例定义,供各成员国医疗机构参考。 联合国相关机构日前也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现在尚未出现蔓延趋势,已知病例也已在全面的监测中,所以目前尚不需要限制与沙特阿拉伯以及卡塔尔地区有关的个人旅行和贸易往来。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也发布公告,要求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来自沙特等国的人员的体温监测,如发现具有急性呼吸道症状的可疑者,即采取医学措施,以防新型冠状病毒传入国内。 §3 国内防控 中国疾控中心:不必为新型冠状病毒紧张恐慌 2012 年 09 月 28 日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网站 一种引起严重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冠状病毒近日首次被发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助理、卫生应急中心主任冯子健研究员说,目前全球仅确诊两例病例,均在中东地区感染,公众不必为此紧张恐慌,但出现类似症状要及时就医。 据介绍,截至 23 日,全球共有 2 例实验室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发病时间分别为今年 6 月和 9 月,两毒株基因序列同源性为 99.5% 。两例病例均在中东地区感染。第 1 例病例发生在沙特阿拉伯,并在沙特阿拉伯当地死亡,由荷兰的实验室确认;第 2 例确诊病例为卡塔尔人,发病前曾前往沙特阿拉伯,由英国健康保护局病毒参比实验室确认。另有几例疑似病例正在调查中。 目前,该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尚不明确。冯子健说,鉴于第 1 例病例发生在 3 个月前,且两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尚未见续发病例,提示该病毒传播能力似乎非常有限。但是,如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应按照高传染性重症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防护措施进行感染防范。两例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等急性重症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出现严重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及时就医。发病前到过中东,特别是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的,要向医生说明。 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也没有疫苗。据冯子健介绍,我国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将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卫生部和中国疾控中心将密切关注疫情及相关信息,加强相应技术准备。 WHO 尚未对中东地区发出旅行限制建议,中国疾控中心将根据疫情进展适时更新旅行建议。 卫生部:我国不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输入可能 2012 年 09 月 29 日 来源:卫生部 现已由流行病学、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风险沟通、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专家组成 “ 卫生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专家组 ” ,并对此起疫情进行了研判和风险评估。 专家认为,由于国际上对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严重性、疫情危害程度的认知有限,目前尚不能准确判断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危害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风险大小,也不能排除我国存在该疫情输入的可能。 卫生部已组织专家完善相关预案,制订相关防控工作方案,部署相关工作。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将通过各种渠道做好疫情应对技术准备。 新冠状病毒传播途径尚不明确 据卫生部发布消息,冠状病毒与流感等呼吸系统感染的传播途径相似,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方式导致传播, 但截至目前,该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尚不明确。无证据表明该病为人畜共患病,亦无针对该病毒的疫苗。 卫生部称,目前,中国疾控中心已具备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实验室分子检测能力。昨天,全国 32 个省级疾控机构、 130 余个口岸城市疾控机构,以及有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机构的人员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培训。 病例严重程度似 “ 非典 ” 前日,中国疾控中心对英国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我国保存的冠状病毒进行比对,发现该病毒与 SARS 病毒相应区段核苷酸同源性只有 73.6% 。也就是说,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作出了相同结论,即该新型冠状病毒不同于 SARS 病毒。 卫生部称, SARS 也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起,但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不是 SARS 。冠状病毒既可导致普通感冒,也可能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两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均表现为严重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程度类似 “ 非典 ” 。 §4 专家论点 英国专家:无证据显示新冠状病毒会传染 或为老病毒突变 2012 年 09 月 29 日 来源:新华网 世界卫生组织 9 月 23 日发表声明称,英国卫生防护局于 22 日向世卫组织通报,一名 49 岁的卡塔尔男子近期从沙特回国后出现了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并伴有肾衰竭,现已转入英国伦敦一家医院的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 英国卫生防护局实验检测后确认,该患者是被一种新型病毒感染,该病毒与 “ 非典 ” ( SARS )非常相似,都属冠状病毒。另外,这名患者感染的病毒与一名 60 岁的沙特籍男子感染的病毒相似度达 99.5% 。今年早些时候,该沙特籍男子因病毒感染而死亡。 英国卫生防护局呼吸道疾病部门负责人约翰-沃森教授表示: “ 鉴于两例确诊病例的严重性,已经对接触过该患者的医护人员采取了保护措施,目前尚无证据显示这些人被感染。英国医务人员正在对新型病毒进行研究,并将对此继续保持警惕。 ” 沃森 教授说,没有证据显示这种病毒是通过人与人的接触传播的。沃森教授也没有对公众或从中东回来的人群提出任何建议。 专家称对新型病毒 “ 不太在意 ”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呼吸道感染中心主任彼得-奥彭肖认为,目前,新型病毒还不会引发公众担忧,只有通过精确试验后才能对这种新型冠状病毒进行确认。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病毒学专家约翰-牛津教授称,他对这一消息 “ 不太在意 ” 。他说: “SARS ( ‘ 非典 ' )传播力惊人,医护人员很容易被感染。但我认为这种新病毒并没有产生这样的传播力。 ” 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的流感专家表示: “ 我们不清楚这是不是另外一种 SARS 病毒,也不清楚这种病毒的危害程度。现在需要了解这种新型病毒的传播途径,是否和 SARS 病毒一样,通过近距离接触就会被传染。 ” 英国称新型冠状病毒或与动物有关 中新网9月28日电据外媒28日报道,英国卫生防护局称,在对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的样本进行初步基因检测后,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病毒的源头可能与动物有关。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说,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这种病毒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他们怀疑这两例病患是从动物身上感染的。   不久前,英国确认了一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例,感染病毒的是一名49岁的卡塔尔男子,他在从沙特旅游回到卡塔尔后,9月3日出现发烧、呼吸困难等症状。11日,该患者从卡塔尔紧急转送至英国接受治疗,已出现肾衰竭现象。23日,患者被确认感染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而此前还有一名60岁的沙特籍男子因感染冠状病毒死亡。英国科学家进行比对后发现,沙特籍男子死后肺部组织分离出的病毒基因序列,与这名卡塔尔患者的病毒基因序列相似度高达99.5%。两人临床表现都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并伴随急性肾衰竭。目前全球只确诊了这两个病例。 世卫组织报告4例新型冠状病毒新增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11月23日发布公告称,世卫组织又收到4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报告,包括一例死亡病例。这使经实验室确认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总数上升到6例,死亡病例增至两例。 公告说,新增病例中的3例(含死亡病例)来自沙特阿拉伯,另一例来自卡塔尔,此前的病例也来自这两个国家。沙特阿拉伯最新确认的3个病例中,有两名患者来自同一家庭,他们表现出的症状相同,目前一人已死亡,另一人康复。 另据德国疾病防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23日发布的消息,卡塔尔籍患者在德国接受4周治疗后病情好转,已于本周出院,目前尚无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报告。诊所和相关卫生部门将对所有曾与患者接触过的人展开全面问询。 这名患者今年10月因身体不适在卡塔尔就医,后因呼吸系统症状严重转至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一家肺病专科诊所治疗。卡塔尔方面曾将患者化验样本送至英国卫生防护局检测,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本月22日被告知,患者感染的是新型冠状病毒。 世卫组织说,在掌握更多信息之前,最好不要假定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仅限于上述两个国家。它鼓励所有成员国继续监测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并考虑对原因不明的肺部感染患者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即使患者与沙特或卡塔尔没什么关系。 世卫组织强调,无论哪个国家发生集群性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或卫生工作者中发生此类感染,都应彻底调查。该机构目前正在评估此前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例定义和其他指导意见。 英国9月22日向世卫组织报告了一起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伴随肾功能衰竭的病例,实验室测试证实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为一名49岁卡塔尔籍男子,随后被送往英国治疗。而在此之前约三个月,一名沙特阿拉伯籍死亡患者的肺部组织中也检测到了与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相似度达99.5%的病毒。 新型病毒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是因为它与曾造成极大恐慌的“非典(SARS)”病毒同属冠状病毒。但基因分析显示,与新型冠状病毒最接近的是2008年在荷兰发现的一种蝙蝠冠状病毒,而不是SARS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原因尚不清楚,多数感染者会出现严重呼吸系统综合征伴随急性肾功能衰竭。眼下还没有证据表明这种病毒可在人际传播。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1/272067.shtm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人数升至5人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布公告称,沙特阿拉伯和约旦近日向世卫组织通报了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病例,这使经实验室确认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总数上升到9例,其中死亡病例增至5例。 这一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机构称,沙特11月28日向世卫组织通报了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病例,约旦于11月30日又通报了2起死亡病例。迄今,在世卫组织收到的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病例中,5例(包括3个死亡病例)来自沙特,2例来自卡塔尔,另外2例(均为死亡病例)来自约旦。 世卫组织呼吁所有成员继续监测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考虑对原因不明的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并强调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发生集群性的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都应展开彻底调查 。(吴陈 王昭)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272549.shtm 世卫组织:约旦报告 2 例死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 2012 年 12 月 09 日 来源: WHO 除 11 月 28 日沙特阿拉伯向世卫组织报告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死亡病例外,约旦今天向世卫组织报告发生了两例死亡病例,这使实验室确诊病例总数达到 9 例。 沙特阿拉伯的最新确诊病例发生在 2012 年 10 月,并且出自早先确定的两例聚集性病例的家庭。 两例约旦病例发生在 2012 年 4 月。当时,该国出现了若干严重肺炎病例,约旦卫生部当即要求一个世卫组织新出现和重现的传染病合作中心(美国海军第三医学研究所)工作队立即协助开展实验室调查。美国海军第三医学研究所工作队到达约旦并且对这一聚集性病例标本作了检测。 2012 年 4 月 24 日 ,美国海军第三医学研究所工作队告知卫生部,所有标本针对已知冠状病毒和其它呼吸道病毒的检测均呈阴性。由于当时尚没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因此尚没有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检测方法。 在 2012 年 10 月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之后,约旦卫生部将保存的标本送往美国海军第三医学研究所。 2012 年 11 月,美国海军第三医学研究所提供的实验室结果确认两例病例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约旦卫生部要求世卫组织对感染情况协助作出调查。由世卫组织东地中海区域办事处和总部派出的专家组于 2012 年 11 月 28 日抵达安曼,协助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监测并针对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SARIs )加强哨点监测系统。 到目前为止向世卫组织作出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验室确诊病例共有九例:五例出自沙特阿拉伯(包括三例死亡)、两例出自卡塔尔、两例出自约旦(均已死亡)。
个人分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2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方周末》“转基因大米”专题采访提纲
热度 5 qpzeng 2012-9-14 00:17
1、 您一直对黄金大米事件保持关注,请问您了解到的黄金大米最新动态是什么? 美方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而中方(包括湖南省衡阳市政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均发表公开声明,否认开展过黄金大米人体试验。究竟是中方人员撒谎,还是美方人员造假,扑朔迷离,难以定论。 最大的疑点是,无论中方研究人员,还是老师、学生和家长都对“黄灿灿”的大米饭没有一点印象!还有就是,中方为美方开具的实验材料入关证明只有菠菜和胡萝卜两种,不知黄金大米是如何从美国带入中国海关的? 还是一种可能,黄金大米试验是由美方人员在另一所小学偷偷做的,中方人员确实不知情,由汤光文将各个实验结果汇总并统稿,再投给《美国营养学杂志》发表,这样似乎能解释白纸黑字记录在册的湖南省某小学的黄金水稻人体试验结果。否则,我们就只能揣测汤光文的论文造假,根本没有在中国做过黄金大米试验。 2、转基因人体实验在国外还有哪些案例?最好是时间比较近的。 这次曝光的黄金大米的所谓“人体试验”,其实只是一次普通的营养学实验,既不是食品安全试验,也不是类似药物毒性评价那样的临床试验。据我所知,黄金大米的营养学试验一共做过两次,第一次是在美国成年志愿者中进行的,结果于2009年正式发表;第二次就是这次在中国儿童志愿者中进行的,有关报道早已被维基百科网站收载,但正式结果刚刚才发表。 对于转基因作物,国外做得最多的还是田间试验,以评估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报告,1986-1996年间,在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前,全球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共进行了3647次,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占67%,共2438次。转基因植物田间试验评价内容包括受体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安全等级;基因操作对安全等级的影响,包括提高安全性、降低安全性或不改变安全性。 至于来自转基因作物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一般遵循“实质等同性”原则。那么,实质等同性是什么意思呢?200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席会议约定,把转基因生物与自然存在的传统生物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包括生理性状、分子特征、营养成分、毒素含量和过敏原等,如果它们在实质上相同,就应同等对待,视为安全。 3、这类实验必须遵循怎么样的程序,国际上有哪些规范?此类实验是否值得推荐,为什么?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包括环境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两个方面。世界各国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生物安全准则。以美国为例,1976年6月23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就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基因工程实验规则——《重组DNA分子实验准则》。我国在1993年12月24日由国家科委发布《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1996年7月10日农业部发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管理办法》。2001年国务院第38次常务会议通过《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这次的黄金大米事件,由于黄金大米是从美国带过来的,因此不存在环境安全性问题,只涉及到食品安全性。前面提到,这次的黄金大米试验只是一次营养学实验,这清楚地表示黄金大米早已完成生物安全评价或者已被证明是安全食品。 那么,黄金大米的安全性是如何证明的呢?据国际水稻研究所提供的资料,黄金大米的安全证据来自3个方面:一是食物中的β-胡萝卜素是一种安全的维生素A来源,β-胡萝卜素存在于许多营养食品(含水果和蔬菜)中,并在全世界被广泛食用;二是黄金大米中的β-胡萝卜素与存在于其他食品中的β-胡萝卜素相同;三是黄金大米中由导入的新基因编码合成的蛋白质未表现任何毒性或致敏性。 4、这类实验是否引起争论,在科学界的反应是怎么样的? 黄金大米事件争论的焦点有两个,一个是美国人为何跑到中国来把中国儿童当“小白鼠”?另一个是中美双方有关人员究竟谁在撒谎?前一个争论主要集中分布在非专业人群,也就是绝大多数不懂转基因及其产品的老百姓中,后一个争论多出现在专业人士中。 说到转基因产品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区分为“科学问题”和“非科学问题”(伦理、道德、政治等)两个方面来看。科学家只有能力管转基因的科学问题,政府则要在转基因政策的制定以及转基因产品的生产、推广和监管上担负起责任。 科学家可以发明核技术,但他们无法阻止原子弹的制造和核大战的爆发。同样,科学家能发明转基因技术,却无法阻止战争狂人研制生化武器和基因武器。这实际上涉及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与滥用的问题,科学家的责任仅限于前者,而后者应由政府监管、公众监督、法律追责。因此,转基因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 至于公众最关心的转基因所涉及的安全问题则纯粹是一个专业问题,有赖于专业人士依据严格的程序和标准进行评价。对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结论,政府应该向专家咨询,公众也应该听专家的忠告。公众对转基因研究的支持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体现在行动上。 因此,无论环保组织还是民间人士,建议不要对科学家开展转基因产品的体外及体内试验进行干扰或破坏!只要他们履行了严格的审批程序,并且参加人体试验的志愿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他们的行为就是合理合法的。 如果公众围绕他们不懂的专业问题不断吵来吵去,或者专业人员针对他们无法控制的非专业问题指手画脚,那么其结果只能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只有大家认真倾听,相互理解,才能真正解开“转基因”与“绿色环保”之间的结! 5、记得您说“黄金大米所引发的争论实际上不仅仅是转基因的问题了,因为其中涉及了政策监管,科学伦理甚至政治等诸多因素”,可否为读者阐释其中的政策监管、科学伦理、政治等问题? 我一贯认为,转基因问题不仅仅是科学问题,或者说转基因问题可以分解为专业问题和非专业问题。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是专业问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也是科学问题。既然是专业问题,公众就应该听专家的意见。但是,在我国,由于政府部门、商家、专家的公信力普遍下降甚至丧失,公众已经对他们失去信任。在公众眼中,这些人见钱眼开,唯利是图,只要能赚钱,什么缺德事都干得出来,因此不认为他们会替老百姓把关,反而更相信自己的呐喊与反抗。 我认为,政府应该首先明确我国是否实行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以及实行哪些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并规定自产自销及进口、出口的比例各有多大,否则在一个禁止或放任转基因食品销售的国度谈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毫无意义。 事实上,据绿色和平组织对北京、武汉、广州,香港等多个城市的食品抽样检测,在婴儿食品、普通餐馆的快餐米饭和加工米粉中已发现转基因成分。这表明目前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在市场上已经非常普遍,不必“掩耳盗铃”了,尽快加强监管应该纳入日常的议事日程,否则有朝一日必将形成全面失控的局面。 具体来说,由于过去科普不得力,宣传不到位,中国人对转基因食品的抵触情绪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强制转基因食品的外观包装标示制度,以便让公众自主选择。他反感转基因食品,他完全可以不买,还公众以知情权和选择权,让市场自由调节转基因食品的流通量和价位。至于转基因食品的试吃试验,一定要给志愿者说清楚、讲明白,让他们在完全了解细节的情况下参与试验,并亲笔签署知情同意书。另外,在婴儿及儿童中开展试吃试验,也必须预先征得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知情同意,绝对不能瞒天过海偷偷进行。 在当今社会严重丧失公信力的情况下,如何重建政府、商家、科学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呢?我认为,首先不能一味指责老百姓盲目抵制转基因产品,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方的责任;其次政府部门和科学家要立即行动起来,做几件“光彩漂亮”的事情给老百姓看看,重建形象,恢复互信,让科学深入人心,并借此提高全民的整体科学素质。 我个人认为,美国人之所以对转基因产品的抵触情绪不那么强烈甚至倾向于支持,是因为他们的科学素质普遍较高,至少了解转基因及其产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他们信任转基因科学家及其所取得的转基因科研成果,而且他们相信政府有效监管转基因产品的行政能力! 6、其他您愿意谈及的问题,愿意分享的观点。 【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食品的人体试验】 1998年,美国在世界上首次将与霍乱毒素同源的抗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转基因马铃薯细菌性腹泻疫苗(“口服疫苗”或“食用疫苗”)用于人体双盲试验,让志愿者每天生吃50-100克转基因马铃薯,连吃3天,结果在11位志愿者中有10人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抗体水平升高4倍以上,并且可持续保持38天,另有5人的免疫球蛋白A抗体水平也上升。 论文链接 http://www.nature.com/nm/journal/v4/n5/abs/nm0598-607.html 1999年,Kapusta等将含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转基因莴苣给3名志愿者食用。在2个月内进行2次口服免疫试验。第2次免疫后的第2周,3个受试者血清中的抗体滴度均大于3国际单位/升,其中2人血清中的抗体滴度超过了10国际单位/升,引起显著的系统免疫应答并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论文链接 http://www.fasebj.org/content/13/13/1796.short 此外,用转基因植物已经生产出各种抗体、疫苗、激素、细胞因子等,有的已经在实验动物中完成了药理和毒理试验。所有结果均证明,来自转基因植物的生物药品与常规生物药品一样无毒无害。 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用蛋白的临床试验 药用蛋白基因 适应症 转基因植物 目前状态 疫苗蛋白基因 大肠杆菌不耐热毒素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 病毒衣壳蛋白基因 狂犬病毒糖蛋白基因 细菌性腹泻 乙型肝炎 病毒性腹泻 狂犬病 马铃薯、玉米 马铃薯、莴苣 马铃薯 菠菜 I期临床试验 I期临床试验 I期临床试验 I期临床试验 抗体蛋白基因 单链可变区片段基因 Avicidin基因 CaroRX基因 非霍奇金淋巴瘤 肠癌 蛀齿 烟草 玉米 烟草 I期临床试验 (12个体化抗体) 1998年退出II期临床试验 II期临床试验 其他蛋白质 胃肠道脂肪酶基因 人内在因子基因 乳铁蛋白基因 囊性纤维变性、胰腺炎 维生素B12缺乏症 胃肠道感染 玉米 拟南芥 玉米 II期临床试验 II期临床试验 I期临床试验 【我对转基因食品潜在毒性的看法】 转基因食品中的任何基因都来自天然的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不像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等都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基因是所有生物体内共有的脱氧核糖核酸,而基因的编码产物蛋白质构成了生物的整个身体。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你每天吃饭、吃菜、吃水果时,就把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基因和蛋白质吞进了肚里,你觉得有毒吗? 黄金大米中含有两个外源基因,它们可以产生两种酶(蛋白质),从而将大米中原有的一种生化分子转变成β-胡萝卜素。当你吃下黄金大米煮熟的米饭后,β-胡萝卜素就在你身体里的另一种酶催化下转变成维生素A(视黄醇)。 有人可能会问,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产物,比如抗虫蛋白、抗病蛋白能杀死害虫和病菌,会不会对人也产生毒害。首先,任何转基因食品在审批前都在动物体内进行了严格的毒性和致命性试验,已经证明其无毒无害。其次,转基因食品(如黄金大米)经过高温蒸煮,已经让基因和蛋白质全部变性解体,没有任何潜在活性。还有,人体胃肠道分泌丰富的核酸酶和蛋白酶,可以把任何基因和蛋白质水解成核苷酸和氨基酸,不存在任何毒性。 当你听到人类基因组中很多基因都来自细菌时可能会大吃一惊!实际上,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一直都在持续进行着,比如细菌的转座子就能在人类的染色体上跳来跳去,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很多基因都是相同或者相似的,比如人与黑猩猩的基因有99.99%相同。也就是说,其他生物的外源基因对于某种生物而言,其有害程度远远低于任何一种化学品。 【 我对黄金大米的评价】 我认为,黄金大米基因工程育种的初衷是好的,让儿童可以在吃米饭的同时摄入维生素A原(β-胡萝卜素),但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糟糕的设计,因为它只能合成一种维生素,易造成食用者体内维生素吸收不平衡,而且维生素摄入太多还会中毒。反之,β-胡萝卜素广泛分布在各种蔬菜和水果中,而且还富含其他多种维生素,是人类平衡摄取维生素的最佳来源。因此,黄金大米似乎有“为研究而研究”的嫌疑。当然,不能因为黄金大米的设计缺陷而否定所有转基因食品,那叫“一叶障目”。尽管转基因食品在当前还没有显示出强大优势,但它无疑是将来解决全球食物短缺和营养不良的最终出路之一。 附: 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 食物名称 含量( 微 克/克) 第一代黄金大米 1.6 第二代黄金大米 31.0 甜薯(红心) 51 . 1 胡萝卜(黄) 40 . 5 胡萝卜 (红) 38 . 7 菠菜 34 . 9 韭菜 32 . 0 青菜 21 . 4 太古菜 19 . 2 空心菜 15 . 6 苋菜 17 . 9 辣椒 21 . 1 芒果 26 . 3 杏 38 . 1 【 转基因与杂交、克隆有何区别?】 转基因与杂交的共同点都是遗传物质的交流,都有基因重组,只不过杂交是有性生殖,涉及精卵融合(动物)或授粉(植物),而转基因是无性过程(分子克隆),基因重组发生在分子水平上。 在自然界,由于生殖隔离(染色体数目不等及不匹配),只有相同物种之间才能交配成功。当然,也有较少的近缘杂交的例子,如杂交水稻就是由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而成。在动物中见到的骡子(马驴杂交后代)、狮虎兽等都是近缘杂交的例子。通常远缘物种之间的杂交很少能够获得成功,而转基因(基因工程)就可以打破物种之间的界限,可以把某种生物的一种或多种性状转移给另一种生物,但不可能获得一种全新的生物。比如黄金水稻中导入了黄水仙的基因,并不能称为“水仙稻”或“稻水仙”。 人们通常所说的“克隆动物”中的克隆一词是指细胞克隆,有别于转基因的分子克隆。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意思是无性繁殖。由于细胞克隆尤其是胚胎干细胞克隆完全可以“制造动物”甚至“造人”,所以世界各国都加以严格限制,绝对不准“造动物”或“造人”(生殖性克隆),但允许医疗用途的“造器官”(治疗性克隆)。 【背景】黄金大米事件实际上是一次转基因食品的公众关注事件,起因是美国塔夫茨大学华裔学者汤光文在美国营养学会主办的《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在线发表一篇题为“黄金大米中β-胡萝卜素与油胶囊中β-胡萝卜素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同样有效”的论文,文中报道了在中国湖南一所小学以6-8岁儿童为志愿者完成的黄金大米人体试验结果。事实上,该文在线发表的日期是8月1日,直到8月30日才由绿色和平组织公诸于众,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9月1日,湖南衡阳市政府发表声明,承认该市衡南县江口小学参与部分实验,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但否认涉及转基因大米及其他转基因食品。 9月5日,作为论文第三作者的荫士安所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发表如下声明,黄金大米儿童试验协议书是美国塔夫茨大学与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共同签署的;荫士安是以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客座研究员身份参与研究的;衡南县江口小学实验方案是经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批的;汤光文的文章在发表之前是经过荫士安亲笔签名同意的。 9月7日,作为论文第二作者的王茵所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发表如下声明,王茵向单位伦理委员会提交了人体试验方案审查申请,单位伦理委员会也批准了该申请;单位向北京海关出具了同意汤光文从美国携带菠菜和胡萝卜样品的证明;王茵只参加了在浙江省仙居县组织的菠菜和β-胡萝卜素胶囊的人体试验;王茵未到过湖南衡阳试验现场,论文发表前也未签名同意。论文第二作者、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胡余明做客央视新闻周刊,不仅对自己所做的实验与论文发表的结果完全不同表示惊讶,而且对自己的名字出现在论文中事先毫不知情。 尽管美国塔夫茨大学的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但事实的真相已初现端倪:美方欲开展黄金大米人体试验,中方是知情的,不仅批准了伦理审查申请书,而且出具了海关入关与出关证明,儿童志愿者均由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荫士安在论文发表之前签名同意发表。因此,美方手续齐全,合理合法,但中方极力辩解,互相推诿,令人费解。
个人分类: 科普集萃|4045 次阅读|5 个评论
举行量子力学诠释专题研讨会
热度 2 ssglwu 2012-9-11 09:44
举行量子力学诠释专题研讨会 吴国林 2012 年 7 月 11 日 — 7 月 14 日 在杭州举行了量子力学诠释前沿专题研讨会。这会研讨会参加人数不多,就 4 人,他们是来自于 美国波士顿大学曹天予教授、 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李康教授、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赵国求研究员和华南理工大学吴国林教授。全程举行会议 3 天半。对论文进行逐字逐句的深入讨论,基本上确立了量子力学诠释的新框架,包括 新的物理空间 。第四天下午,在李康教授的带领下前往西湖龙井产地梅家坞品龙井茶。
个人分类: 物理学哲学量子信息哲学|3013 次阅读|3 个评论
第四届可降解金属国际会议-标准专题讨论
郑玉峰 2012-9-1 05:13
在本次会议上开展了标准专题讨论( First consensus meeting for biodegradable metal standards ),主要的原因是今年 3 月份在美国召开了一个研讨会后, FDA 提了 3 个问题。本次讨论主持人是 Frank Witte ,分了三个小组, Biometal production ( moderator :我)、 Materials screening tests ( moderator : Carla Vogt ) Whole device performance tests ( moderator : Charles Sfeir ), 10 分钟一个循环,分别就这三个部分的 Structure 和 parameter 进行讨论。并归纳了大家的意见。这些意见最后会在会议的 special issue 中总结出来,同时会在 2012 年 11 月份的 ASTM-FDA workshop on Degradable Materials 中代表本次会议的代表意见被报告。大家还会在今后几届会议中进一步就此进行讨论。 在这次讨论中的一些基本原则是:希望实现的是给出一些 Guidelines ,而不是形成标准;另外,兼顾学术和工业界。
27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赵汀阳:法家的法治与社会信任
胡业生 2012-8-24 18:47
进入专题 : 法家 ● 赵汀阳 ( 进入专栏 )      关键词:法家,稳定性,可信性      提要:主要分析了先秦法家关于社会治乱的观念,特别是关于社会制度的稳定性和可信性问题的理论。同时涉及法家关于儒家在社会治理上的无效性的分析。      正如荀子是非标准儒家,管子则是非标准法家。一般认为管子思想丰富而杂,以法家思想略为占多,也包含儒家、道家等等各家的思想,但其实管子先于儒道法诸家(不过《管子》最后成书晚于孔墨诸家,大概是战国后期作品,但其中思想源于管子而有所发展),与其说管子思想是诸家混成,还不如说管子思想是尚未分化的思想。先秦诸子中的大多数思想都是对周思想的重新解释和发展,只是各家理解不同,所重点突出的思想各异,而管子对周政治思想的继承可能是比较全面的,所以与后来各家思想各有相通之处。至于管子思想中似乎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原则,这决不是因为管子思想杂乱,而是因为社会和生活本身从来就是杂乱和自相矛盾的,管子只不过是比较全面地思考了自相矛盾的社会和生活。管子乃齐之名相,需要处理国家方方面面的问题以及成就霸业的国际问题,他深知治国之艰难,因此能够发现社会是多么自相矛盾,各种问题都具有悖论性质,其思考方式必定倾向于现实主义而与各种理想主义有所不同。从管子特别重视经济学意义上的德治可以看出其根本思想是周的德治思路。正如我们分析过的,让人民得实惠的德治才是周政治的根本原则,而让人民安于社会等级的礼治只是周政治的辅助原则,在这个意义上,管子对周之真义的理解胜过儒家。其次,管子还特别重视法治,这一点恐怕是根据当时社会形势变化的新发明。周虽有刑政,但主张克制用刑,并以从轻处理罪行作为一种德。因此,法治思想大概是管子的发明,而这是因为乱世的需要。总的来说,管子以及后来的法家都强调经济和法治对政治的根本意义。      诸子在政治治理问题上差异如此之大,与其说是理想不同,还不如说是分析模式不同。虽然人们有着不同价值观,但理想之间的差异其实很少有绝对冲突。事实上,各种政治理想都肯定了人们普遍认可的各种价值,只是价值排序有所不同,比如说,管子没有反对伦理,儒家也没有完全反对经济,各家只是在问题的轻重缓急上有不同理解。在政治分析模式上,有一个决定性的差别,即是否把一个政治实体的外部挑战或外部竞争关系考虑在内。当把外部挑战考虑在内,政治的首要问题就必定是国家实力问题,也就必然首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效率;而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外部挑战的严重性,就会更多地考虑缓慢生效的伦理教化。      管子曰:“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其中道理是“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能佚乐之,则民为之忧劳。能富贵之,则民为之贫贱。能存安之,则民为之危坠。能生育之,则民为之灭绝。故刑罚不足以畏其意,杀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故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行其四恶,则近者叛之,故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 。这一理论几乎完全是周之德治理论:给与人民所要的利益,才能得民心而换来政治权力,即统治者必须予民以利去换取统治权力。因此,发展经济成为政治第一要务。管子大部分论著都在讨论具体的经济问题,不仅研究了以农业为本的经济问题,甚至涉及市场和货币问题,比如关于市场干预、调控价格和货币流通量以及国家物资储备等技术性问题,这些理论与现代经济学在许多方面不谋而合。      政治不仅依靠经济,还需要依靠有效的制度,特别是法律。除了经济,管子讨论最多的就是法治了,他的法治思想可能就是后来法家的资源。在政治治理方面,管子把儒家最喜欢的“亲亲和尊尊”都看作是毁坏国政的事情:“凡先王治国之器三,攻而毁之者六。三器者何也?曰:号令也,斧钺也,禄赏也。六攻者何也?曰:亲也,贵也,货也,色也,巧佞也,玩好也。三器之用何也?曰:非号令毋以使下,非斧钺毋以威众,非禄赏毋以劝民。六攻之败何也?曰:虽不听,而可以得存者;虽犯禁,而可以得免者;虽毋功,而可以得富者。凡国有不听而可以得存者,则号令不足以使下;有犯禁而可以得免者,则斧钺不足以威众;有毋功而可以得富者,则禄赏不足以劝民。号令不足以使下,斧钺不足以威众,禄赏不足以劝民,若此,则民毋为自用。民毋为自用,则战不胜;战不胜,而守不固;守不固,则敌国制之矣。然则先王将若之何?曰,不为六者变更于号令,不为六者疑错于斧钺,不为六者益损于禄赏。若此,则远近一心;远近一心,则众寡同力;众寡同力;则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非以并兼攘夺也,以为天下政治也,此正天下之道也” 。管子把六种有害事物解释得如此清楚,其中要义就是,所有以人情为准的事情必定破坏公益公利,而如果破坏公利,国家必定衰弱无力,社会秩序也将崩溃(后来的法家都有类似而甚至更严厉的批判)。这个问题是儒家所对付不了的,因为如果一种伦理不是按照公利而设计的,而是按照亲亲尊尊而设计的,那么就没有力量去克服私心私利,而且还允许权贵逃避惩罚,这样就不可能建立有效的社会秩序。由此可以理解法家为什么认为社会秩序首先必须由法律而非伦理去保证。      法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一视同仁,普遍有效,无私无亲,正如管子所说的:“如四时之不貣,如垦辰之不变,如宵如昼,如阴如阳,如日月之明,曰法” ,所以“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后身佚而天下治。故圣君设度量,置仪法,如天地之坚,如列星之固,如日月之明,如四时之信,然故令往而民从之。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以法制行之,如天地之无私也” ,甚至要求达到“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不过古代中国所说的法不仅包括法律(刑法)而且包括整个政治制度,所以法指一切被清楚明确定义了的国家规章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赏罚制度,法家称为统治的“二柄” 。正如儒家以礼的原则去解释一切制度,法家则以法的原则去定义一切制度,试图把一切制度都按照法的精神去规划成为法,也就是把一切制度都加以明确规定,使之“如日月之明,如四时之信”,而凡是难以明确界定的规则就被看作是相对次要的制度,比如伦理规则。法家并不反对伦理,只是认为伦理规则的应用总是因人而异的,这种灵活性无法保证行政号令的普遍有效性和一贯性,因此是不可靠的,所谓“不法法,则事毋常 ”,所以,伦理不适合成为政治与社会治理的根本规则。      法家认为伦理无法信任,因此不能被当成政治之根本,在这一点上法家们是一致的。不过,在如何理解伦理的意义上,法家们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管子更主要属于周思想,因此肯定伦理在文化治理上的教化意义,只是不相信伦理能够完全承担起政治治理。商鞅则是最激进的,他不仅认为伦理在政治上基本没用,而且破坏政治,好处很少而坏处很大,因此把儒家推崇的伦理礼治分析为政治的六害,所谓“六虱”,礼乐诗书仁义孝弟之类都包括在内 。韩非认为儒家的主要问题是不合时宜,从长时段去看,教化或许有用,但在人性普遍得到改进之前,社会早已崩溃;从短期去看,教化几乎无用,而且还会“乱法”,破坏规章制度的确定性 ,所以法治在任何一种意义上都强于礼治。可以看出,法家主要考虑的是治理的效率。就治理的效率而言,法家理论暗示着这样的分析:      (1)国家和社会都是公共利益,是每个人私利的保障制度,因此公利公事必定重于私利私事,于是以私废公是最大的错误,因为以私废公等于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甚至最后也损害自己的利益。以此为根据,法家反对儒家的亲亲原则 。在这一点上,法家的见识十分深刻。当然,法家并不反对私利,相反,法家知道人人都自私,而统治者正要利用人人谋利这一人性弱点去建立有效统治,赏罚二柄所以有力量就在于此。法家认为以个人为单位的自私是合理的(法家可能是中国思想中唯一接近西方思路的理论),而以家庭家族为单位的自私则是有害的。这一点看起来有些奇怪,其中关键可以这样理解:家族对外的私同时是对内的公,家族是一个共同体,具有集体力量,于是扩大了自私对社会的伤害能力,以家族为单位的小社会导致了社会的分裂,家族公利与社会公利之间的矛盾就成为两种集体力量之间的矛盾,而正因为家族具有集体力量,因此家族就比个人的以私废公更严重。个人虽然自私,但其能量有限,甚至无法独立生存,不得不依靠社会,即使反社会,个人在强大的社会制度面前实际上无力以抗,因此个人更容易与社会达成合作,何况一种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其实是个人私利的保障。法家反对儒家的亲亲原则就是反对由此导致的社会分裂以及私利集团的结党营私。法家喜欢用各种例子证明亲亲原则对国家的危害,比如鲁国士兵贪生怕死因此总是败北,这是因为士兵担心自己死了老父无人养,而孔子认为这表现了孝德,于是推荐这样的人当官,结果鲁国就越来越衰弱了 。法家发现,公利对人人有利,所以公有利于私,而私利不仅对公而且对任何他人都不利,因此,以私废公的儒家伦理是严重的政治错误,而只有法才能够发展公利并且最后保护任何人的私利,因为法本身是无私的普遍有效的制度,就像天地和自然规律是无私的。      (2)法家反对儒家以伦理代替政治或者以伦理干涉政治,因此,除了试图证明伦理对政治有害,法家还试图证明,即使伦理有些积极意义,也由于生效太过缓慢而变得微乎其微。据说伦理能够教化人性,最后达到没有人想犯罪的地步,“从善远罪而不自知” ,这是儒家证明伦理作用的主要根据。法家认为教化改造人性的速度太慢,在所有人或大多数人的人性被改造好之前,社会早已充满罪恶而使良善无立足之地。由于善人太少,因此在与恶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而能力超强的圣王就更少了,等待圣王出世来慢慢地改造人性是最不可靠的事情了 。在法家看来,教化改造人性是否可能也是有疑问的,“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圣人有必信之性,又有使天下不得不信之法。……饿不苟食,死不苟生。此乃有法之常也。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商鞅这段分析充分表达了法家之要义。仁者能够做到的仅仅是自己成为仁者,而不可能把他人变成仁者,儒家“不能使人仁”与“推爱不远”是并列的两大局限性。公正地说,儒家原则并非完全没有作用,教化的成功例子也不少,只是远远不够,即使尧舜也无法成就教化之大功 ,尤其是教化缺乏必然性,并非“不得不信之法”,因此在政治上不合用。所以,伦理的必须归伦理,政治的归政治,无论是伦理扩张为政治,还是政治扩张为伦理,都不合适。      法家问题可以概括为“必然之治”与“社会信任”问题。必然之治就是关于什么才是普遍必然有效的制度的问题。自然秩序是由普遍必然的自然规律所保证的,因此,如果一个社会要有秩序,就同样必须具有普遍必然有效的制度。一个能够保证必然之治的制度至少必须满足如此条件:(1)稳定和明确的;(2)对所有破坏规则的行为都有可信的制裁;(3)对所有人一视同仁;(4)人们普遍同意并且普遍接受,或者至少符合普遍有效的道德观念。法家所以反对儒家就是因为儒家礼治不能满足以上大多数条件,即使对于条件(4),儒家礼治也很可疑,因为礼教伦理既不见得是人们普遍赞成的更不见得表达了普遍有效的道德观念。法家的法治则满足了条件(1)、(2)、(3),但没有满足条件(4)。那么,在没有满足条件(4)的情况下,法家法治是否有效?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法家的选择和辩护非常类似于英国实证主义法学特别是哈特理论 。法家同样力主把法律与伦理道德区别开来,并且暗示说,一种法律仅凭其自身而有效,而无须伦理学的辩护。法家追求的是让法律具有类似自然规律的效果,以法律在行为与后果之间建立一种人为规定和操纵的因果关系,表现为“如果做x就将必然得到奖励”并且“如果做y就将必然受到惩罚”。法家相信这样就足够了,只要一种法律是稳定明确的赏罚制度,就能够使人们知道如此这般的法律是可以信任的,而只要能够形成对法律的社会信任,这个法律就是有效的,就能够达到“令必行”。至于具体哪些事情被规定为可赏该罚的,则是无所谓的,即使是重刑酷法,甚至有些不合情理的规定, 都对法律的有效性没有影响。      其中的关键在于,法家发现,法律的有效性仅仅在于能够建立对法律的社会信任,有了社会信任就足够了,其它方面或许能够锦上添花,但终究可有可无。当法律的实践能够一贯稳定明确地证明法律确实言必行、行必果,人们就必定信任法律所建立的行为因果关系,而人们的本性是趋利避害,因此,人们必定将按照法律所规定的赏罚去自动调整行为选择,改变生活方式,把自己的生活自动调整到比较有利的选择上。比如说,过去的制度规定出于孝而临阵脱逃就可以做官(孔子主张),现在法律重新规定为奋勇杀敌才能升官,那么想要做官的人们就必然调节其行为选择而去杀敌。因此,法治的要义是使赏罚成为必然可信的制度,而不是去论证什么样的赏罚具有伦理意义或者是否合情合理。只要有赏有罚,人们就有机会去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比如升官发财之类。有个著名故事:商鞅准备建立新的法律,为了使人们信任政府是“不欺”的,于是告示说,如果谁把南城门的一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人们都不敢相信,因为事情太容易而奖励太大。商鞅把赏金加到五十金,于是有人利令智昏就做了,果真得到五十金,从此人民就信任法律了 。      法家的逻辑很有些诡异,它相当于说,一个游戏的内容是无所谓的,只要这个游戏的规则是稳定和严格的,能够避免作弊,并且有利可图,尤其是有输有赢,人们就愿意参加这个游戏而且乐此不疲。法家逻辑的力量在于它很可能猜中了一个可悲的事实:一个游戏无论多么缺德甚至残酷,但只有其中一部分人能够通过这个游戏而获利,尤其是使得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每个人就将假定自己会成为其中的幸运儿,就将有无数人前仆后继地去玩命。现实的例子就是赌博(假定是公正的赌博)。从长期效果去看,法家的法治主义并不成功,尽管法家看准了人性的某些方面,但也忽视了人性的另一些方面,尤其是没有理解到人性是多么复杂而自相矛盾。比如说,法家看准了人们希望规则是公正而可信的,这样人们就能够知道做什么事情必定有什么后果,因此能够更有效率地去谋求利益;可是法家没有注意到,事实上又很少有人希望一切真的是公正的,除了少数能力超强的人,大多数人恐怕更希望的是一个对自己比较有利的不公正社会,因此就能够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一本万利甚至无本万利。这一点或许多少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更倾向于接受用人唯亲、论资排辈、结党营私的儒家社会,而不接受纪律严明、刻薄寡恩、赏罚有准的法家社会。无论人性之贪心是多么愚蠢和不明智,无论人性有多少可笑的痴心妄想,人决没有那么容易被法律和纪律所规训,法家迷信法律足以规训人的行为,这几乎是把人看成是可训动物了。这是一切强硬派专制主义的共同错误认识。      中国思维是善于进行综合的,先秦各派思想虽然互相对立,其中尤以儒家法家的对立最为突出,但在后世往往互相融合。据瞿同祖,当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之后,以礼入法的制度设计使得儒法之争在制度方面失去了意义(思想分歧仍然具有久远的学术意义) 。治理社会不用法律终究不可行,儒家国家同样也需要法律,只是儒家礼教变成了法律的元定理,就是说,礼教成为法律的立法意图、立法依据和解释原则。于是,被定义为不合法的都因为是不合礼的,当然,不合礼的未必都成为不合法的,但只要情势需要就可能被上纲上线变成不合法的。总的来说,礼法一体化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法律本来应该以一些能够经得起普遍理性批判的原则为根据,这样才可能是普遍公正的,如果把一种特定的伦理当成法律的依据就显然破坏了法律的普遍公正,法律就变成了专门为某种意识形态提供暴力威慑的制度,也就变成了维护统治的手段,而不再是维护秩序的手段。在这个意义上说,礼法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终结了政治,而把政治变成了统治。这也是中国政治思想从秦汉之后很少有重大推进的一个原因,人们更多地被诱导去思考统治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尽管统治属于政治问题,但毕竟小于政治问题,如果脱离了政治问题的总体框架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心,单纯的统治问题就变成了管制技术的研究。      注释:    《管子治国》。    《管子牧民》。    《管子牧民》。    《管子重令》。    《管子正》。    《管子任法》。    《管子任法》。    《慎子内篇》;《韩非子二柄》。    《管子法法》。    《商君书靳令》。    《韩非子五蠹》。    《商君书开塞》。    《韩非子五蠹》。    《礼记经解》。    《韩非子难势》。    《商君书画策》。    《韩非子难一》。    参见哈特:《法律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6.    《史记商君列传》。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pp.304-324(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
19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赵汀阳:道的可能解法与合理解法
胡业生 2012-8-24 18:42
进入专题 : 道 ● 赵汀阳 ( 进入专栏 )      对经典的解释需要什么样的创造性?   先说个故事。在1993年第6期的《社会科学战线》上,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老子《道德经》第一句话的解释问题的短文,认为“道可道非常道”的现代流行解读可能是错误的,并且试图论证“可道”的意思不是“可说”,而应该是“有规可循”的意思。2010年10月,我有幸与裘锡圭先生一起参加在布鲁塞尔的“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其间裘锡圭先生说他看过我的那个“新解”,并且与我分析讨论了老子的这个重要命题。裘锡圭先生是古文献学大师,他的分析使我多多收益。简单地说,假定我的记忆准确的话,裘先生认为,从春秋战国当时的语言惯用法上看,作为动词的“道”确实多指“践行”之意,但也不排除“说出”的用法,他揣摩老子的语气,认为老子开篇时很可能想要点明他要向人们讲述的深刻思想并非一般俗论,据此,“道可道非常道”很有可能说的是“我这里要说的道,可不是通常所说的道”。一个理由是,《道德经》通篇都在言说老子心目中的道,显然,道并非不可言说,否则与《道德经》所论就互相矛盾了。裘锡圭先生的这种解释颇有吸引力,尽管他也采用以“说”去解动词“道”,但与流行的解法大不相同,流行解法讲的是“道是不可说的”,而裘锡圭先生讲的是“道是可说的”。关于“道是可说的”这一点,我完全同意裘锡圭先生的看法,不过,这个解说更适合作为老子整个文本的潜台词,似乎并不是针对“道可道非常道”这一命题的直接解读,因此我仍然愿意保留我的解法,我答应裘先生再对我的解法做些解释。后来又就此问题请教了我的受业导师李泽厚老师,李老师说,在目前存在的诸种解法中,他较为同意我的解法,因为比较符合老子的思路。重要的是,李老师同时指出一个问题:古典思想的生命力就在于我们总能够发展出多种有创造性的解法,我们只不过是力求合理的创造性解释,因此传统才能转换为当代。故事讲完了,接着说问题。我愿意以此短文向裘锡圭老师和李泽厚老师致敬。   古典思想是我们可以开发的思想资源,有多少种合理开发的方式,就意味着古典思想有多少条通向当代之路。关键问题是,什么才是合理的创造性解释。所谓合理,应该是说,一种解释与古典问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elevance),俗话称为“靠谱”;所谓创造性是说,一种解释能够在古典思想与当代问题之间建立新的相关性,在古典思想中开发出当代的有效性,使古典思想“增值”。比如说,我以“天下体系”去重思重构周朝的“天下”概念,就是试图这样去做的。   在这里,我愿意进一步讨论关于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的解释问题,尤其是“道可道非常道”这个命题,它直接涉及对老子思想的整体理解,涉及对老子思想的定位,因此很值得深究。首先,我们可以采取一种比较开放的分析策略,对古典文本的意义解释不要求必然之论,而是允许多种可能解释;其次,追求某种“更好解释”(better interpretation)——可以理解为弱意义上的“更好论证”(better argument,哈贝马斯标准)——首先意味着,何种解释在古代语境中是更为可能的,这追问的是,古人更有可能说什么;同时意味着,何种解释对于当代思想而言更具建设性,这追问的是,替古人对当代人说什么才是更有意义的。按照这种标准,我们有理由追问:(1)在古代语境里,老子思想主要是一种关于知识问题的形而上学还是关于实践问题的形而上学?(2)老子思想对于当代问题有什么建设性的方法论意义?澄清这两个问题应该有助于更好解释老子的文本。   中国古人的知识追求与超验问题无关,基本上是以生活问题为界,即使是那些关于自然万物普遍原理的想象,比如阴阳五行之类,也是关于生活知识的艺术注释,绝非“科学”探究。可以说,中国思想中并无单纯关于“万物”(things)通理的形而上学,而是另外发展了一种关于“万事”(facts)通理的形而上学,思想重心不在万物而在万事,万物只是万事的相关背景,万物只是因为万事而具有意义。事情要一件一件做出来,因此,“做”的问题,尤其是“做法”问题,就成为中国思想的核心问题,道虽为万物万事之共理,但既然物之意义在事,因此,道的意义在于成为事理。当思想追问的是万事做法之通理,这种形而上追求就在本质上是作为方法论的形而上学,而不是作为超验解释的形而上学。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思想并不关心现象背后之理念,而是关心贯穿现象之中的道理,就是那种应万变而能守一的一贯之道。关于“万事形上学”(metaphysics of facts)以及“做事”理论的更详细论证可以参见我关于“我行”(facio)问题的分析(区别于“我思”,cogito)①,在此不多说。   道作为普遍方法论是可说的,而且必须是可说的,也就是能够思想的,否则又如何能够“知”道?假如道不可说,也就不得闻了,孔子又如何能够想去“闻道”呢?关键在于,在中国思想语境里,如何知道,这不是一个无法逾越的知识论问题,因为,道就在事中,道是亲近人而在的,而不是知识界限之外的存在或理念。确实如裘锡圭先生所指出的那样,《道德经》通篇都在解说道。老子详细地从生命的、生活的、政治的、社会博弈的、军事的等多方面讲述了道的原理。   当然,中国思想传统中也有关于不可说问题,但主要是关于美学意境的。美学意境确实不可言传,但这与知识论问题无关,而是对一种无限丰富的美学效果的追求,因为具有无限性的意象是永远迷人的。简单地说,作为思想对象的事理都是可说的,而作为想象力对象的意象才是不可说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至于佛教给中国思想注入了某种不可说问题,这是后话,与先秦语境无关。现代西方知识论的引入,尤其是唯心论和先验论,给中国思想指出了一个以前没有被关注的因而显得特别新奇迷人的超越领域,这很可能诱导现代人把老子之道解释为“不可说”之道。不过最后这一点纯属猜想,也只能是猜想,因为我们难以找到人们心里怎么想的证据。但可以注意到,古人关于老子的解释更多与我的解释相一致(后文接着分析),而把道看做是“不可言说”的,则多属现代解读。总之,我想强调的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那些“更高的”(the higher)或“隐藏着的”(the hidden)万物之理的知识论兴趣非常有限,而更多地关注那些道不远人、亲身可即的万事之理,特别是政治、社会、生命和生活之理。所以说,道的问题不太可能是个知识论问题。   如果按照当代观点来看,老子的思想(连同兵家思想)蕴含着相当于当代博弈论的思想,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博弈论,它与当代主流博弈论的思路既有不谋而合之处又有深刻差异。这一点意味着老子思想有着巨大的潜力。从整体上说,老子思想在广度上远远超出博弈论,可以说是一种对一切事理普遍有效的思想方法论。老子的思想有一个特别的优势,它采用的是动态互动模式去思考各种问题,当代思想的发展已经注意到,这种把动态互动的形势状态考虑在内的思维模式比主体性的或单边主义的思维方式更为理性、更有能力处理复杂多变的事情。按照哲学的说法,老子的思想模式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了主体间的(inter-subjective)问题而不是主体性的(subjective)问题,就是说,任何被思考的事物都是或者好像是一个“对手”(player)而不是一个“对象”(object),都是一个具有主动回应能力的事物,而不是一个被观察的被动者或者被主体的知识能力所处理定型的对象——这个问题说起来有些拗口,请原谅我多说几句。对象是一个“在场的”但却只是“被看的”、由我的主观性来做主的现象,而对手不仅在场,而且“在局中”与我互动,所以说,卷入与我的关系之中的事物并非一个为我所定、唯我是从的知识论对象,而是一个有可能与我共谋、或与我作对、或与我共变、或甚至改变我的存在方式的对手。因此,道要说明的是我与事物之间的互动创作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道是存在论意义上的(ontological)运作方式,却不是知识论意义上的(epistemological)神秘对象。      文本分析      现在回到《道德经》第1章的理解问题上。老子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愿意把这一章翻译为:   凡有规可循之道,就不是一般普适之道;凡可明确定义之名,就不是普遍概括之通名。无者,表达的是天地之根本状态;有者,说明的是万物之成形状态。因此,要从无定无实的原则去理解世界本质上之不可测;要从有形实在的原则去看待万物各自的限度。这两者是同一个道理的两面表达,同样都在说明世界万物之不可思议,而此种不可思议也是不可思议的,这是理解所有奥妙的入门。   关于以上解释,可以分析如下:   对《道德经》第一章的解读向来分歧很多,不仅对字词的理解不一,甚至断句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可以发现,各种解读在语文上都各有理由,很难说哪一种是完全不对的,这是古文本解读的固有问题,尤其是古代语境已经丢失,因此很难凭借当时语境去获得比较准确贴切的理解。现在的问题是,那些在语文上似乎都有理由的解读往往在思想语法上存在可疑之处,读起来语文是通顺的,思想却不太通顺,甚至上下意思不连贯,不知究竟所指何意,更不知老子为什么要说那些貌似高深莫测的话。这显然与《道德经》主要内容不一致,尽管老子有少量词句在今天读来古意难测,但主要思想朴素清晰,并无玄虚,事实上先秦的话语都清楚明白,直达人心,玩弄玄虚之风气实为后世之弊。我相信上面我对《道德经》第一章的翻译在思想上是顺理成章的,是通顺明白的思想。   作为道篇首句的“道可道非常道”关系到对道的根本理解。几乎所有现代的解释都把它解读为“可说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或者非常类似的意思。这种解读从老子原义上说恐怕是错误的。不过,按照现代或后现代理论,据说读者有权利按照他的偏见对文本进行误读,也就无所谓绝对意义上的对错。尽管误读有的时候可能是积极有益的,因为它或许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新意,但我们仍然需要注意艾柯(Umberto Eco)对“过度诠释”(over-interpretation)的批评②,就是说,也许一个文本潜在地蕴涵着“无限衍义”(unlimited semiosis)的可能,但那些无限衍义毕竟不能超越“作品意图”而变成离谱的过度诠释,否则就不再是积极的误读而是犯规了。这个道理就像是一个乐曲可以有不同的演奏方式,但演奏出来的仍然必须能够辨认出是那个乐曲,即使有人愿意加以创新演绎,也必须是由那个乐曲的逻辑所能够演化得出来的,否则就是另一乐曲了。当然,假如宽容一些来说,对“道可道”的现代流行解释可能还不至于是面目皆非的过度诠释,但至少也是不顾本义而把某种引申义当做本义的不良解释,所误导的不仅是语言文本而且是思想逻辑。   “道可道非常道”虽一句话,但涉及关于老子整个思想的理解,因此是个大问题。危险在于把“可道”解为“可说”。这种解法把老子博大的形而上学、政治与道德思想问题收缩为知识论问题,甚至是神秘主义知识论问题,从而导致对老子的片面和狭隘的理解。有证据表明,多数古人的解读虽不尽相同,但大多并没有出现现代类型的误读。那种神秘主义式的误读是在现代才变成流行解法的,尽管这种误读或许与魏晋玄学和佛家观念多少有些渊源,但恐怕与现代西学(知识论问题和知识论神秘主义)的影响有更多关系。   我坚持认为,按照老子思想的逻辑,“可道”应解为“可因循”。古人通常的解法与此基本相似。例如:(1)韩非《解老》曰:“理定而后物可得道……而常者无攸易无定理。无定理非在于常所,是以不可道也。”韩非距老子不远,他的理解应该比较符合当时的语境和观念,他强调老子所言之道的特点是“无定理”,因此并无定规可循。这是最重要的解释。(2)严遵《老子指归》曰:“可道之道,道德彰而非自然也。……日明者,不道之道常也;操烛者,可道之道彰也。”严遵所论,侧重道之自然而然,点明可道之道乃人为的规则规矩。(3)河上公《老子河上公章句》曰:“道可道,谓经术政教之道也。”河上公的理解与严遵类似,进一步把可道之道明确为规章制度。(4)苏辙《老子解》曰:“可道者不可常,……今夫仁义礼智,此道之可道者也,然而仁不可以为义,礼不可以为智,可道之不可常如此。惟不可道,然后在仁为仁,在义为义,在礼为礼,在智为智。彼皆不常而常道不变,不可道之能常如此。”苏辙说得很明白,各种人定的可道之道各有定规,各有不可混淆的界限,所以并非普遍通用之道。(5)吴澄《道德真经注》曰:“道犹路也,可道,可践行也。若谓如道路之可践行。”吴澄解得最为明白不过了,动词“道”是“行于道”的意思,与“可说”毫无关系。(6)一直到王夫之《老子衍》都保持这种传统解法:“可者不常,常者无可……是故不废常而无所可。”这显然也说的是可否墨守成规的方法论问题,而与是否能够言说的知识论问题毫无关系。   毫无疑问,“道可道”的正宗含义是“有规可循之道”,其所指是伦理经术政教礼法以及各种操作规则、章程规制、日用技术等等那些能够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东西,也正是老子在《道德经》各章里不断反对的那些东西。老子反对刻板规范,反对墨守成规,推崇符合自然的那种无法固定化的、灵活弹性的、始终跟随形势而变化的道,正是以“无法之法”去应对万变之中国正宗思维方式的发明。从今天的思想去看,老子的方法论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人类关于如何应对复杂情况、不确定情况以及风险考虑的最早探索,而所谓“复杂思维”在今天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沿理论问题。   无独有偶,古希腊哲学中关于physis和nomos的争论虽与儒道之争在具体内容上多有不同,但在问题上和思路上却有某些共通之处,可供参考。希腊所谓physis,大概相当于自然之道,如果表现在人的问题中则属于人之本性的原理;所谓nomos,则是人为之道,是造成一个特定社会的那些规范、习俗、法律、制度,大概可以说是一切规章制度之总和。在希腊当时的语境中,法律是nomos最为突出的所指,因为当时所谓的法律实际上几乎包括了政治制度,而当时的道德问题关注的是“卓越德性”(virtue),而不是伦理规范,因此,nomos就是以法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希腊哲学家们在推崇physis还是nomos的问题上有许多影响深远的争论,可以想象,假如当时老子和孔子去访问希腊,估计老子会支持physis,而孔子则会支持nomos。实际上,对于人类生活,自然之道和人为之道都是必需的,缺一不可,正如儒家道家都获得了重要地位,这是后话。   言归正传。从引申义上看,没有一定之规因而不能因循的、只能灵活变通去理解之道当然也就必定是不容易说清楚的道,但问题是,难以说清楚不等于“不可说”,而仅仅是“难说”。关于“说”的问题可以成为道的一个演绎意义,但毕竟只是一种衍义,不能用来替换覆盖其本义。在理解老子上多有创见的王弼意识到了老子思想在潜在意义上的复杂性,《老子指略》曰:“言之者失其常,名之者离其真,为之者则败其性,执之者则失其原矣。”王弼此论是不是从言说角度去理解道的最早说法,有待考证,至少应该是比较早的一种说法。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王弼虽开出道的“不可言说”之新意,却也不曾偏废其“践行”本义,不似现代学者只强调关于言说的问题,日久忘本,致使老子面目半非,深意渐失,由一个现实主义思想家变成一个玄虚论者,此种选择损失太大,恐不得当。   早期汉语中表示“说”多用的是“言”。“道”作“说”用,多见于比较晚近的汉语,尤其是口语化的汉语。当然,在早期汉语中,道或许也偶然用作“说”,但肯定不太普遍,且似乎缺乏充分必要或十分明确的证据(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因而还可以存疑。今人不乏欲为之辩者,但所用例子往往缺乏必然性,如果解为“践行”或“遵从”,反而更通顺。例如荀子有句“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读起来其中的“道”既可以解为“听从”或“遵从”,也可以解为“说”,似乎都通顺,但假如其中的“道”解为“说”,还是有些不太舒服,因为小人也有可能就“常道”而夸夸其谈,比如当今之世经常谈论貌似深奥的大道理的江湖骗子比比皆是。因此,荀子这句话更应该解为“君子遵从常理而小人盲从谬论”。这样理解也更符合社会事实,因为小人就是容易听信各种谬论邪说、流言蜚语尤其是点铁成金、包治百病的奇谈怪论。又如《论语》有句:“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这段话其中的“道”往往被解为“说”,这也似乎有些勉强,因为只要对应前文“君子道者三”即可知道后面的“道”应该是“做”的意思。这句话应该说的是:“孔子说:君子要做到三件事,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可是我还做不到呀。子贡说:先生您自己正是这么在做的呀。”假如像有些译文那样说成“子贡说:先生您说的正是您自己呀”,这样好像也说得通,可是子贡的语气就稍显谄媚了,而我们知道,子贡是个稳重之人,衷心赞美之词也应该说得有所收敛才对。诸如此类。总之,在先秦时期,道合适解为践行之意的例子颇多,而合适解为言说之意的例子并不多见,而且还都缺乏必然性,通常也能够合理地解为践行。   当然,正如前面说到的,把道看做是“不可说”的,这仍然是一种可能的解释,只是不太合理,很难与老子文本的其他论述形成连贯通顺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假定关于道的核心问题真的是一个知识论问题,而且假定道是不可说的,那么,道的问题从一开始追问就终结了,根本不应该也不值得说下去了。既然道已经被宣告为不可说的,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这里很容易想到维特根斯坦对“不可说”问题的处理,维特根斯坦承认,那些“最重要的问题”是不可说的,因为它们构成了我们能说的能力界限,在界限那里,我们就只能到此为止了。参考维特根斯坦的态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老子也意识到一个维特根斯坦式的知识论问题,那么,老子也会像维特根斯坦那样选择“沉默”,而事实与此相反,老子对道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论述。因此,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老子对知识论的“界限问题”根本就不感兴趣,他关心的是存在论和方法论的问题。   中国思想家很少脱离“行”的领域去讨论“知”的问题(名家算是例外),“行”的问题实为中国思想之核心,这一点也决定了中国思想家所关心的存在论问题同样总是与“行”的问题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行”的问题不仅界定了“知”的领域而且也界定了“在”的领域,其基本精神是,如果一个知识论问题或者存在论问题不能落实在行为问题上,那么就不是一个根本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式的存在论并不是关于“在者”的本质研究,而是一种“作为方法论的存在论”(methodological ontology)。所谓根本问题,是以它与行为的相关性所定义的。这个“以行为本”的原则注定了中国思想以“facio”(我行)为焦点而不是以“cogito”(我思)为焦点,因此,“在”(to be)的问题就表现为“做”(to do)的问题(关于facio ergo sum问题的分析详见我的“共在存在论”一文,参见《哲学研究》2009年第8期,在此不论)。老子的存在论追求也是以“行”的问题为核心的,他试图化自然为文明,把自然之道的高明之处化成人的思维——行为方式,使人在形势万变之中始终能够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存在状态。   另外一个相关问题是,“玄”一般解为神妙神奇之类,这当然是正确的,但这只是文学读法,不是思想读法,就是说,文字意思上虽然不差,但没有说出其中的思想性意义。考虑到老子是思想家,因此,读出其中的思想性意义是很有必要的,至于读出什么样的思想意义,则可以争论。我这里的读法是“神妙”的引申义,根据是这样的:(1)没有比“无”和“有”更基本的概念了,因此它们是不再需要进一步理由的概念;因此(2)不再有理由去解释的东西就是奇迹,因此是“不可思议的”,反过来说,只有不可思议的东西才能够是万物之本原,否则就只好没完没了地解释下去。老子这里谈论的是一种形上学直观,既朴素又深刻,事实上只要我们稍加反思就可以发现,奇迹是我们得以存在的基本事实,为什么有物存在?为什么有天地?为什么有万物而又终将死去?关于奇迹问题,可以参考西人的类似表达,如德尔图良认为“因为不可思议,所以我才相信”(Credo quia absurdum est。旧译为“因为荒谬所以我相信”,此种译法虽然语文优美,但容易被误解)。Absurdum的意思是“对于我们的知识能力而言是荒谬的”,所以荒谬,是因为超过了我们的知识能力,是知识论上的荒谬而绝不是存在论意义上的荒谬,因此就是“不可思议”的意思。在逻辑上说,只有超出了理性知识因而不可思议的东西,才有资格作为本原,否则就只不过是我们知识中的一个普通对象。按照西方思路,不可思议的东西导出的问题是“相信”。如果不相信,就会在关于世界的基本信念上落入怀疑论的彷徨中,而信仰则带来坚定的信念和行动根据。对于中国思路来说,对超越性存在的信仰并不是一个重要问题,甚至多余,中国更愿意信任那种贯穿在万物万事之中的道,道不远人,而是人们能够亲身体会和践行的,因此,道的存在本身是个不需要论证的不可思议的奇迹,但人们能够随道而行,这又是一个亲近的事实,所以老子试图说明如何接近道并且符合道。在这个意义上,老子区分了“可道之道”和“不可道之道”,即有规可循之道与无规可循之道。有规可循之道属于器的层次,是形而下的事情,无规可循之道才是形而上之道,是使一切有规可循之道能够各就各位、各行其是、各得其所而且形成互相协作的万变之道。      老子的“水的方法论”      儒道两家在中国思想中具有决定性地位,其中儒家观念大致决定了中国的价值观,道家观念则基本上代表了中国的方法论。道的方法论既是生命之道也是生活之道,其基本原理并无二致,大致可以称为“水的方法论”。水是老子在论述方法论时的基本隐喻,所谓“上善若水”。描述了水的运作就是描述了行为策略的最优原则。在这里无法详细讨论老子博大精深的水的方法论,但仍然有必要简述其要点,以此多少证明老子的道是可说的而且是可闻的。   (1)老子的方法论首先是一种非常理性的甚至可以说是极端理性的思维方式,它极其强调“风险规避”原则,这一点与当代博弈论不谋而合,应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切涉险行为都被认为必须放弃,甚至达到“无为”的地步。不过,无为并不是说真的一切事情都不做,而是说,做事情要采取最保守的态度和做法,也就是尽量符合自然。为者伪也,伪的东西就是人为创作的规章制度,类似nomos。为了对付人类社会产生的各种问题(比如利益、权力、权利、秩序、社会安全等等“争权夺利”问题所导致的各种冲突),人为创作的那些规章制度是必需的,但也包含着巨大风险,因为人为建立的规章制度都是未经充分证明甚至根本未经证明的大胆想象,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一直都有许多疑问。一般来说,人们创建某种规章制度,往往采取的是一种积极观点(进步论的或者激进主义的),其基本原则大概是:如果一种制度改变能够带来某种明显好处,那么这种改变就是可取的。与此不同,老子建议的是一种极端保守主义的消极观点:如果一种制度改变可能带来某种明显的坏处,那么这种改变是不值得推荐的。对坏处的警惕超过对好处的热望,这是老子思维的一个基本点。   (2)水的特性是柔软而不可摧,能够随形而成形,能够适应一切情势,老子所强调的正是水的这种能够应对万变的方法论,强调那种能够始终随形势变化而变化的灵活性。这种思维方式在当代被看做是考虑复杂多变情况的思维方法论,随着科学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发展,关于复杂性的思维研究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老子思想可以说是复杂性思维方法论的创始,即使从今天的眼光来说,老子的方法论丝毫都不过时,甚至仍然是前卫的。我们知道,全球化的复杂运动正在使世界无政府状态的无序乱世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料和难以控制,传统思维和传统策略似乎都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如政治学家Joshua Cooper Ramo在他的新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无论人们心怀什么样的“良好预期”去做出各种精明的努力,结果几乎都事与愿违,他有趣地描述了这种悖论性的当代境遇:“那些为我们的安全所专门设计的政策反而使世界变得更加危机四伏,比如说,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反恐战争不但没有能够清除恐怖主义,反而催生了更危险的恐怖主义;种种控制核武器扩散的努力反而鼓励了许多国家加速谋求核武器;……试图狙击金融危机的种种措施结果反而激发金融危机早日到来;种种试图拯救环境的技术投入应用却使得那些要被保护的物种死得更快;种种的中东和平计划反而使和平变得越来越渺茫。”③显然,今天种种事与愿违的现象正在挑战现代发展起来的那种还原论的、常规化的、机械化的、程序化的理性思维模式,我相信现代理性远远没有能够充分表达“理性”这一概念,理性仍然是一个开放的概念,需要人们去重新发现。在这个意义上,老子对“可道之道”的局限性的批评以及对“不可道之道”的想象是令人敬佩的。   (3)做事治世采取柔软策略,不等于采取软弱可欺策略,事实上老子强调的柔软策略是更能够取得成功、能够胜过刚强的最优博弈策略。强者逻辑的博弈策略是对利益最大化的直截了当追求,斤斤计较,寸土不让,力求消灭对手的强硬策略。这种直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策略虽然往往被论证为“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其实很有可疑之处,因为,利益最大化这一追求本身却是非理性的,它必定招致他者以其道还治其身的反制,因此,以利益最大化为直接目标的理性并非我们需要的稳定可靠的理性。老子的柔软策略就包含着一种更为深思熟虑的理性,它试图以最小成本去保证风险最小化(而不是力争利益最大化),以最小代价去使挑战者的威胁落空,使对手自取其祸而使危险消于无形,同时,总是给对手留有余地,余地是合作和长期利益的基础。这是老子所强调的“不争”而能“成功”之道,其中所蕴含的更为成熟的理性有待人们重新发现和发展。      注释:   ①参见赵汀阳《共在存在论》,载《每个人的政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②参见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三联书店1997年版。   ③Joshua Cooper Ramo, The Age of the Unthinkable.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009. p. 9.
22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傅国涌:重建批评之道
胡业生 2012-8-24 18:09
进入专题 : 批评 言论自由 鲁迅 张季鸾 ● 傅国涌 ( 进入专栏 )      批评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属性之一,是人类不断改变自身境遇的一种努力。批评就是承认人的有限性,承认体制的不完善和社会的不完美,呈现了人性当中自我省察、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趋向。在一个完全封闭的前现代社会,君权神授,一切都是权力确定的,一切都由一个权威说了算,容不得任何不同的声音,当然也就没有正常批评的存身之地,有之,也是魏征式的内部谏诤,而不是来自外部的独立批评。在中国,公共性的批评是伴随着近代媒体的诞生和发展而逐渐普及的,它一方面承接古老的文人清议传统,一方面又吸收了来自西方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精神。一旦拥有报纸、刊物这些公共媒体,批评的范围就得到大大的拓展,影响社会的能力也大大地提高了。借助新型的载体,批评直接诉诸公众的正常理性和良知,由公众自己来做判断。         鲁迅与张季鸾,不同的批评模式      虽然,晚清到民国,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权势集团对言论自由的压制一直存在,有些人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批评空间始终没有中断过,由此产生了鲁迅与张季鸾所代表的不同批评模式。   自“五四”时代到1936年在上海租界去世,鲁迅在二十年间发表了大量杂文,展开他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对中国社会的种种阴暗、不公、不义现象都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也与许多不同的知识分子群体和个人进行笔战,以其文学天才和洞察社会的眼睛,嬉笑怒骂,冷嘲热讽,开创了一种独有的文体,成为那个时代独树一帜、不可替代的一个批评样式,受到许多青年的追捧和模仿,乃至他身后,杂文在中国保持了长期的繁荣,产生了几代杂文家,邓拓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杂文,就是那个非常特殊的年代难能可贵的批评,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杂文往往采取隐晦曲折的手法,鲁迅就说过,“类似小草在石头下弯曲的生长”。   与文学出发的鲁迅不同,毕生从事新闻业的张季鸾,在生命的最后十五年(1926—1941)通过民间报纸《大公报》发表的社评,对这块土地上发生的许许多多重大事情,对许多公众人物都做过批评,创造了百年言论史上的一个批评典范。包括最后视他为“国士”、对他极为尊重的蒋介石也曾是他的批评对象。虽然他自称那些在报纸上发表的文字,早晨还有人读,下午就可以包花生米了。但正是那些日复一日的批评文字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读者,也赢得了各方的敬意。   鲁迅和张季鸾,奠定了批评中的杂文传统和时评传统。在整个言论史上,我们还可以概括出由其他人(比如梁启超、邵飘萍、邹韬奋、储安平等人所代表的传统)。他们的不同表达方式,都丰富了批评的传统,共同营造了20世纪前半叶千姿百态的批评空间。今天看来,时评传统无疑更为可贵(鲁迅的传统另有他不可替代的价值在),也是我们更为陌生一些的批评模式,包括胡适、傅斯年在内的许多知识分子,大致上都属于这个传统,他们成为《大公报》“星期论文”的撰稿人不是偶然的。他们珍视批评的权利,而不滥用这一权利。对于和他们不同的观点,他们不妥协,但是他们总是坚持以理性的方式,一而再地正面表达自己的看法。对自己栖身的土地,他们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眷恋,对权力却始终如一地保持警惕和批评,所谓“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但他们批评的出发点常常是建设性的,是为了改善、改进,而不是为了打倒什么,取代什么。胡适反复告诫以真姓名说负责任的话,和张季鸾他们基于无私、无我而确立的《大公报》社评不署名的原则,表面看上去似乎不同,骨子里却是相通的。         批评的独立性、开放性、超越性      概而言之,由他们创造的批评传统具有下面这些相似的特点。首先是独立性,如果失去了独立性,站在某个特殊利益集团的一面,为某种特定的利益说话,这样的批评就是不健康的。可以说,相对的独立性是保持正常的公共批评的前提。只要是独立的批评,坦荡无私的批评,哪怕是错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张季鸾、胡适他们在那个时代的批评之所以获得读者的认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站在民间的独立立场,是以无党无偏之身关心公共事务,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次是批评的开放性。批评当然不是一言九鼎、一锤定音,不是绝对正确,句句是真理,更不是一句顶一万句,批评在更多的时候只是一家之言,批评本身必须接受而且要经得起批评,被批评对象和其他人都可以阐明各自的理由,表达各自的看法,然后由公众作出评判。相反,不允许批评,先验地确定某种观点是天然正确的,是真理的化身,人们只能无条件接受,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即使批评有不准确的地方,我们仍然要为批评的权利辩护,换句话说,没有人、没有一种力量具有批评的豁免权。   第三,批评要具有超越性,不能诽谤,不能进行人身攻击,不仅要避免狭隘的个人恩怨,同时要避免因为不同价值立场而做出简单的评判,更不能滥用批评的权利,借批评来谋取利益。林白水是一位著名报人,曾经主办过《社会日报》等报纸,1926年因言获罪,遭军阀张宗昌枪决,成为言论史上的烈士,他的死固然可以证明那个时代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是不可靠的,但另一方面,与他同时代、有不同倾向的报业同行对他利用手中媒体向官僚、政客要价、勒索的行为也有看法,龚德柏回忆录甚至认为军阀杀他恰好成就了他的美名。本来与他合作办报的胡政之,认为他这样做早晚要出事,与他分道扬镳。同是1926年殉难的邵飘萍自办《京报》时的一些做法,包括收过一些军阀的钱,以及与冯玉祥的关系太密切、卷入郭松龄倒奉事件等,也颇招人非议。在肯定邵飘萍、林白水为新闻自由殉身的同时,其实我们也不必避讳他们的缺陷,最明显的就是他们的超越性不够。批评的本意是改善,要有基本的底线,立足于事实,更要超越于现实的利益之上,缺乏超越性的批评很可能会走样乃至变质。         批评语言      同为报人出身的陈布雷在悼念老友张季鸾时,推许他“眼光四射,论旨周匝,从不作漫骂之文,亦无敷衍之作”。由张季鸾所开创的老《大公报》批评传统,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为健全的批评范式,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批评语言,其特点不同于早期梁启超那种笔锋常带感情的汪洋恣肆,不同于陈独秀那种断不容对手有商量讨论之余地的霸气,更不同于鲁迅冷峻深刻的嘲讽笔法,而接近于胡适那种浅白、温和、得寸进寸的文风。不谩骂,不冷嘲,不讥讽,而是以是者是之,非者非之的态度,堂堂正正、直截了当地直面问题。   对于这种批评语言的特色,张季鸾做过一个很好的概括,他曾对继他之后主持《大公报》笔政的王芸生说过写评论的秘诀,就是“以锋利之笔写忠厚之文;以钝拙之笔写尖锐之文”。在受到张季鸾直接影响的王芸生、徐铸成、许君远等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批评语言的某些影子。   我以为,张季鸾式的批评语言,更多地强调善意、诚意,尽可能地避免情绪化和狭隘的偏见,防止幽暗心理、仇恨意识毒化正常的公共批评。这样的批评哪怕最尖锐,被批评者也容易倾听,尽管不一定接受。我们固然需要锋利之笔、尖锐之文,我们更需要忠厚之文和钝拙之笔。老实说,难得的并不是锋利和尖锐,而是忠厚和钝拙。   一种充满善意、诚意和负责任的批评语言,可以铸造出一种健康的批评风气,最大限度地体现批评重塑社会的可能性。民间报纸《大公报》成为引领当年舆论导向的重要媒体,其影响远在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之上,蒋介石自称每天先翻《大公报》,张季鸾的评论是必读的,在他手里成熟的批评语言和稳健的批评风格,无疑拓宽了那个时代的批评空间。   语言确乎是有力量的。捷克“天鹅绒革命”之前,哈维尔获得德国书商协会所颁发的和平奖,他在题为《说文解字》的书面演说词中强调语言是万物之始,语言是一个奇迹,因为它我们才成为人类。语言具有改变历史的力量,语言能在黑暗的王国中,发挥光芒的力量。同样地,语言也能成为夺命的利箭,或陷阱、圈套。一个社会,什么样的语言方式成为主流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这个社会的气质和向度。同样,有什么样的批评语言,基本上也决定了这个时代的批评状态。无须讳言,我们眼下的批评状态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一种可以成为时代标杆的批评语言也尚未形成,这不是证明我们批评空间太大了,而恰恰证明批评空间的不足,批评还没有成为我们每日的生命,媒体的批评空间非常有限,一个健全的批评空间还有待媒体、公民和社会各个阶层去共同拓展。         重建批评之道      鲁迅曾说自己不喜欢做皇帝,原因之一,做了皇帝,只能听见一片“Yes”声,再也听不见有人说“No”了,很没意思。(大意如此)   “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就是要允许批评,包括自下而上的批评在内。这一点,就连实际上容不得批评的斯大林也明白,他曾说过,对自下而上的批评,只要有百分之五的正确性,就应当欢迎;如果要求批评者百分之百正确,那就没有自下而上的批评了!   任何对于批评的压制,无论来自哪一种力量,都是无法接受的。最近在一位老先生的文章中看到,1953年,一位曾为共产革命出生入死的老干部,因为压制一位专科学生的批评,被中共中央发现,给了他留党察看和撤销部长职务的处分,并立即通报全国,宣布“压制批评的人是党的死敌”。   一个处处压制批评,乃至完全不允许批评的社会是不正常的,也是可怕、可悲和可怜的,那里最终将剩下一种声音,到处是对强者、对权势的赞美、膜拜和谄媚,100%的同意,没有不同的意见,排除了任何批评的可能性。这样的社会不再有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将失去生机和进步的动力。   批评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批评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无批评,即无文明。一个有利于批评的环境,或者说一个健康的批评空间,首先有赖于制度的建设,不仅以法律来确立包括公民、媒体在内的批评权利,而且保障这个权利不打折扣地在现实中实施,使自下而上的批评也能畅通无阻。在这样的环境中,社会才有可能逐渐培育起一种良性的批评风气,人们在行使批评权利的时候,都能做到不偏,不滥,坚持一种负责任的心态。批评是权利,也是责任。这是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恪守的。   上个世纪前半叶,张季鸾们建立的批评之道,不仅为新闻从业者,也为所有公民提供了出色的榜样,可惜这个传统曾经断裂,在相当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熟悉的要么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么是“文革”式的大批判,那都不是真正的批评,无助于一个批评空间的建立。重建阳光下的批评之道,就是回归张季鸾的传统,回到他一生致力的那种批评语言,而不是杂文式的嘲讽。
16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邓晓芒:浑沌的学界
热度 1 胡业生 2012-8-24 14:09
进入专题 : 汪晖事件 ● 邓晓芒 ( 进入专栏 )      庄子有一篇寓言,说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儵与忽到中央之帝浑沌处游玩,受到浑沌的款待,于是商量如何报答浑沌。他们见浑沌尚未开窍,就决定帮助他开窍,于是“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人对待文明发展的一个心结,即与时俱进、只争朝夕(儵忽)固然好,但最理想的还是浑沌未开的状态。   的确,直到如今,我们中国人仍然总是不由自主地以浑沌的心态看待一切事物。所谓浑沌的心态,是指把自己所感受到的方方面面不分层次、不分性质、不分轻重、不分主客地全部搅和在一起,天人合一,人人合一,理气合一,道器合一。柏杨先生曾喻之为“酱缸文化”,可谓入木三分。所以现在发生任何一件事情,你想要把它条分缕析地说清楚,还真是难上加难。你说一,马上有人说,为什么不说二?你说这块布料真好看,于是有人反驳你了:上面说这药是假药!当然,谁也不能说他们说得不对。因为,“万物都是有联系的”,任何事情和任何事情都相关,中国人最讲“辩证法”,历来习惯于“综合思维”,还是什么“浑沌学”的鼻祖。不过,这样一来,谁有本事把一件事所有方面的牵扯都全盘说出来呢?凡说出来的都是片面的,都不对。只好不说。但不说也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要说的太多,一种是根本没有什么要说的,但两者之间由于不说,也就完全没有可能分清楚,其实就是一回事。   这种不说、不想说、说不清、不能说的状况,就使得在中国一切事情都变得模糊起来。在一个大酱缸里,这甚至成为一种生存技巧。但一说到生存技巧,这浑沌之态就有“装”的嫌疑,也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或者说“难得糊涂”。不过倒真的管用。当年的“长江读书奖”案,不就因为装糊涂而不了了之吗?最近的汪晖涉嫌抄袭案大约也会因为闭口不说而“酱化”——有话语权的人不说,只要自己不说,别人说什么还不等于白说?“要由学界来说,媒体说了不算。”但学界是谁?当年的长江读书奖评奖委员会算不算学界?再说了,中国有没有学界?据说上个世纪30年代就有人提出,中国根本没有学术界。   例如,中国的大学,你以为真的就是大学?错!中国的大学什么都是,是衙门,是企业,是工厂,是商场,是赌场,是“地王”,是“战线”,甚至是“桥头堡”,当然,附带也是大学——要辩证地看哦!而大学教授则更像政客、幕僚、老板、袍哥。所以,中国的“学界”既是商界,也是政界,还是“江湖”。江湖中讲的是义气,什么是义气?礼尚往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义气就是抱团,“我们的人”,不管谁有难,大家一齐上。现在哥们姐们的本事越发大了,不但在国内抱成一团,而且把国际上的名人也糊里糊涂变成了自己的马仔,据说他们有许多都属于“新左派”这一“团”。所以,一个江湖(或一团浆糊)就是一个小浑沌,这小浑沌作起法来就是宇宙大浑沌。西方后现代主义不就是宇宙大浑沌么?   不过,平心而论,西方的后现代也好,新左派也好,他们只不过是主流话语之外的一个支脉,他们的本意也只是在已经井然有序的民主法制底色上添加一点人情的因素,如果没有这个基本的底色,他们闹腾什么呢?但中国的“后现代”(可笑吧?中国已经“后”于现代了!)和中国的新左派的底色是什么?不就是落后于现代的东方专制主义吗?不就是每个角落都在泛滥的个人、家族和特权集团的私情吗?所以我建议他们最好到美国去闹——不过要真的移民美国,他们才没有那么傻呢!在美国没有“江湖”(华人圈的江湖不成气候)。只有依托于国内的江湖,又借重于国外的舆论支持,他们才能成大气候。当年的红卫兵,怎么就没有想到用西方1968年的“五月风暴”来自壮声威呢?可惜!   最近收到某高校教师的一封邮件,质问我为什么在指认汪晖抄袭的公开信上签字。我说你先搞清楚,我什么时候指认过汪晖抄袭?可悲的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把海外90多人的信与国内63人的信视为对立两个团伙的掐架,其实根本是风马牛。除非90人信中公开阻止有关部门进行审查:一方要求审查,另一方说不行,不能审查。
192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万俊人:罗尔斯问题
胡业生 2012-8-24 14:05
进入专题 : 正义 自由主义 社群主义 共和主义 ● 万俊人 ( 进入专栏 )       摘要: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原则,扭转了欧美哲学界的研究方向,使伦理学问题重新回到哲学研究的中心。但是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也遭遇了自由主义内部,即激进自由主义,以及自由主义外部,即社群主义和共和主义的批评。文章从中国现实的角度提出了罗尔斯没有考虑的正义制度的实践条件问题。      关键词:正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共和主义        一、所谓“罗尔斯问题”        我所谓的“罗尔斯问题”,既不单单是指学界或我本人对罗尔斯理论的质疑(“Rawls’ Problem”),也不只是简单陈述罗尔斯所提出的问题本身(“Rawls’ Question”),而是两个方面兼而有之,所以我特意选用英文“Rawls’ Problematic”来表示我的意思。这意思是说,我既不想简单地陈述罗尔斯提出的“问题”本身,尽管迄今为止准确地陈述罗尔斯的问题仍有必要;也不仅仅是对他的“问题”提出质疑,而是力求兼得鱼与熊掌。所以,我的朋友、香港大学哲学系的慈继伟教授建议我用“Problematic”一词,以恰当表达我的这一意图。   罗尔斯先生毕生所关注的问题是现代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促使他关注这一问题的动因最初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凸现于美国社会的三个极为严重的社会现实问题:其一,如果民主的社会制度是好的,为什么美国社会(指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还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且整个社会如此地动荡不安?其二,如果美国社会是一个公正的社会,为什么当时许多美国人民并不喜欢这个社会,反倒是整个社会充满怨恨,甚至是民怨重重,以致当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抗议和革命性反抗思潮?其三,如果美国这个号称自由民主的社会的确是一个有希望的社会,为什么美国的青年一代会陷入如此深刻的失望乃至绝望?罗尔斯将上述三大问题的哲学—伦理学思考集中浓缩为这样一个社会政治和社会伦理的问题:如何建构一个真正公平、自由而民主的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现代文化多元的民主社会背景下,如何建构一个公平正义的“良序社会”?   正如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等人所指出的那样,《正义论》的问世扭转了20世纪70年代及其后整个欧美哲学界的研究方向。罗尔斯运用并改造了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契约论传统,对国家的政治建构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由此提出并证成了正义的两个基本原则。正义的第一个原则简单地说就是平等的自由原则。“平等的自由”指一个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是平等的、自由的权利主体。在罗尔斯和所有的自由主义思想家看来,这是必须首先加以确定的根本前提,否则其他的问题没办法展开讨论。   正义的第二个原则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机会均等,即罗尔斯所说的“机会对所有人平等开放”;另一个层面是“差别原则”,即罗尔斯所说的“任何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都应该这样安排,俾使其最有利于最少数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人”。这两个层面的问题比较复杂,需要从国家、社会的起源和目的谈起。现代早期的社会契约论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要建立国家这一重大问题,也就是国家的起源问题。该理论认为,至少有两个理由可以解释人类为什么要建立国家并以社会组织化的方式生活:第一,这是由于每一个人以社会的方式生存要比他或她孤独地生存更安全、更有可能实现较大的福利。马克思说,人的本性在于其社会本性而非其自然本性,主要旨意恐怕也在于此。第二,人是一种相互依赖性的理性动物,无论是社会分工理论,还是人类自身的生活经验,都证明了个人对他人的依赖性和相互性。麦金太尔教授在2002年出版的一本新书《依赖性的理性动物》中,也说到人是“依赖性的理性动物”(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有限的存在,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仅仅满足、且事实上也很难独立地满足我们自身生活的全部需求,更不用说独自满足我们自身的精神生活需求了,在现代社会分工条件下更是如此。一方面,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个体的需求只能在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环境中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这也是人类为什么要建立社会和国家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人类组建社会和国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组织和国家治理技术。就像霍布斯所比喻的那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如同刺猬,在冬天来临的时候必须拥挤在一起相互取暖,非如此不足以熬过漫长严寒的冬天。但每一只刺猬都长满了刺,如果相互间靠得太紧又会刺伤对方,因此,相互之间要保持恰当的距离,这就需要社会生活的组织技术和管理技术。西方古典社会契约论所要解决的就是这类问题,也即人类怎样摆脱其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的问题。   罗尔斯认为,这种传统的契约论有很大的缺陷,因为这种完全按功利主义目的论的思维方式建立起来的国家和社会,达到公平的可能性要远远低于遵循社会普遍道义论的思维方式所建立起来的国家和社会。功利主义对于满足个人需求的基本解释是,把社会的蛋糕尽可能地做大,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蛋糕吃。但罗尔斯认为,事情并非总能如此:一则资源有限;二来社会福利总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每个人所分享的份额也能够同时得到相应的增加,如果社会缺乏基本的公平正义,即便社会的蛋糕做得再大,也保不住一些人可能分到的蛋糕份额比此前更少,一些人甚至根本吃不到蛋糕,而另一些人却会分享到远远超过其实际需求的蛋糕份额。因此,在制造蛋糕的问题基本解决之后,问题的关键已不再是如何把蛋糕做大,而是如何公平正义地分配好社会的蛋糕。   我们知道,罗尔斯原本是在“权利”的意义上使用“自由”概念的,但他所寻求的公平正义理论却遵循着社会普遍道义论的理路。在英语中,有两个不同的词都表示“自由”的意思。一个是“Freedom”,它指的是一种自由的状态,即摆脱某种或某些羁绊和束缚后的自由解放状态,也就是卢梭所说的人类摆脱枷锁的自由状态。另一个词是“Liberty”,也指“自由”,且可复数化,因此它所指的实质上是作为权利的自由,是可以复数表达的,因而这种作为权利的自由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量化和明细确定的。现代市场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自由竞争是经济效率和社会利益总量增长的源泉,无竞争则无效率。但社会福利总量的增加虽然可以增加社会可分配的资源,却也可能导致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非正义分配局面。因此,在罗尔斯看来,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关键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或者主要不是解决社会财富的生产效率问题,而是解决社会价值或利益的公平分配问题。   表面上看,罗尔斯关于正义原则的新社会契约论论证与近代西方古典社会契约论并没有什么重大差别,但实际上由于现实社会情境的变化,其理论内涵已迥然不同。比如说,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机会均等”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道德吁求而已,在实践上即使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也只能是极为有限的。无论是西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残酷经验,还是马克思曾经深刻揭示的早期资本主义的资本剥削(“剩余价值理论”)和政治压迫(“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理论”)本质,都证明了这一点。但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绝大多数人的生存都有了最起码的基本保障,机会对所有人的平等开放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需的。机会的开放意味着竞争起点的公平,大家都从平等的或相似的起点开始。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单靠起点的公平是远远无法得到保证的,甚至于有了起点的公平和过程或程序的公平保障,也无法保证竞争结果的公平。竞争是以彰显差别为目的或结果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公平绝对不会大于体育竞赛中的起点公平。所谓公平竞争不过是起点的公平而已,它无法保障实际竞争结果的公平。因此,罗尔斯提出并详细论证了他的正义第二原则,也就是所谓“差异原则”,准确地说是公平地缩小乃至克服差异的原则。正是这一原则才将人类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同体育竞技区别开来。依据罗尔斯的“差异原则”,社会的选择、行为和决策,或者说,社会基本制度的安排都必须以最有利于那些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人作为其基本出发点。   在经济学上,制定经济政策所考量的标准状态往往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平均状态。一旦社会按照这种经济平均水平制定某种经济政策,该政策所可能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往往最利于那些实际生活水平最接近这种经济平均状态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在经济学上这种社会经济决策技术具有其合理性。但是,罗尔斯认为,这一方式在伦理上却是不合理的。因为,这种制度虽然限制了那些生活水平处于社会上层状态的人的获益限度,但同时也限制了社会底层民众的获利机遇。因此这种政策不一定是最公平的。而按照处于社会最底层人的实际生活状态实施的社会安排和政策制定,才有可能最有利于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民众的利益,与之相应,对那些处于社会生活最高层的群体则限制最大,因而是最公平的。这是罗尔斯《正义论》的整个理论和思想中最闪光的部分,当然因此所引起的学术争论也最大。从实践层面看,他的这一正义主张直接影响了20世纪70年代及以后的西方国家福利资本主义政策的实施和扩张。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深受卢梭平等主义和康德普世主义道义论伦理学的影响,甚至也受到马克思有关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理论的某些启发。在《正义论》后段的总结性行文中,罗尔斯明确申言,他所提出和主张的正义原则既适合于资本主义社会,也适合于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申言背后的理由也许正在于,罗尔斯先生相信自己的正义理论既包含着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不公的批判,也包含着一些适应人类现代社会正义要求的可普遍化主张,因而具有一种可普世化的理论合理性和实践有效性。对此,我们当然应该引起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   哈贝马斯说过,罗尔斯的《正义论》起到了一种“轴心式转折”的非凡作用,它把在西方长时间受到冷落、轻视的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重新拉回到哲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心地位,使政治哲学和伦理学重新回归到“第一哲学”的崇高地位上来。大家知道,在古希腊的哲学知识谱系中,伦理学本来被看作是“第一哲学”,很多哲学家在其晚期著作中都把目光投向伦理学或政治哲学的思考上。但在20世纪60年代末以前,英美哲学界是分析哲学的天下,哲学由热爱智慧的追求变成了逻辑技术的分析证明。这一逻辑—语言的转向,使哲学研究脱离了哲学本来的文化价值使命。正是罗尔斯先生的深刻思想和理论建构的巨大成功改变了这种状况,让现代哲学得以重返自己的精神家园。仅此而言,无论人们怎样评价罗尔斯及其《正义论》一书的理论价值和学术地位,似乎都不为过,而罗尔斯通过该书所提出的“作为公平的正义”问题无疑是一个具有当代人类普遍性和社会现实性的时代课题。就此而言,罗尔斯先生所提出的问题远远超出了他本人的关切,甚至也远远超出了当代政治哲学的理论关切。此一意义上的“罗尔斯问题”的确成为了我们时代的社会主题,或者抽象一些说,“罗尔斯问题”已经因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现实需求而被主题化了。        二、自由主义内部的“家族式争议”        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争议和批评来自各个方面。这似乎也印证了一个道理:争议愈多,显示争议的议题愈重要,罗尔斯提出的问题和相关理论也愈显其意义的重大和深远。对“罗尔斯问题”的争论和质疑首先是来自于自由主义内部的挑战。尽管罗尔斯通过所谓“词典式排序”的规定,依旧确保了正义第一原则(平等的自由原则)对正义第二原则(主要是差异原则)的价值优先性,但其差异原则实际上改变了自洛克以来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信条:“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因为按照差异原则的要求所进行的制度安排和调整,势必要限制、甚至牺牲那些处于社会中、上层地位的人的某些权益。这也就是说,在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中,某些个人的权利和利益有可能、甚至应该——在社会普遍的道义要求之意义上——受到社会制度安排和调节的限制。   对此,激进自由主义哲学家诺齐克率先提出质疑。诺齐克既是罗尔斯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同窗,也是其哈佛的哲学同事。诺齐克是一个激进的自由主义者,信奉洛克和哈耶克的自由主义学说,坚信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由主义信条。他认为,只要人们的权利获取具有原始正义的性质,任何人或组织都不能以任何方式予以限制,更不能剥夺之,即使是以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名义也不行;权利或利益的转让只能以权利主体自身的自愿方式来进行才具有转让正义的合法正当性,否则就是非正义的、不正当的。   从西方自由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诺齐克的正义理论要比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正统得多。他认为,正义问题首先是一个个人权利问题,而非社会道义问题。因此,正义首先是权利或权益的获取正义,一个人的财富只要其原始的获取是正当的,别人就没有理由剥夺之;其次是权利(财产、利益)的转让正义,即私有财产(权利)向他人的转让是自由的、自愿的、在无其他干涉的情况下实施的,非如此不足以证明权利转让的正当合法性,所谓分配正义和再分配正义只能建立在这一转移正义的原则之基础上,而不能建立在诸如社会制度安排和制度调整的基础上,因为后者无法保证权利的转移能够建立在权利者个人的意愿之基础上。诺齐克认为,罗尔斯的正义主张,尤其是其差异原则,很容易助长强势国家和强势政府,为政府或国家以兼顾社会少数(“处于最不利地位者”)利益和要求的名义,来干涉和剥夺另一些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提供道德借口,这同古典功利主义以社会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名义,来干预和剥夺少数人的权利可谓异曲同工。国家和政府要进行大量复杂的社会财富的制度化转移(分配和再分配),寻求达到尽可能的社会整体公平,这样一来,国家政府机构必然形成一个庞大的官僚管理体系,使国家和政府变得越来越大,而国家或政府的变“大”必然导致对社会个体权利的限制加重,使个人自由行动的空间相应地缩小,因之最终违背了自由主义的社会价值理想。同近代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一样,诺齐克坚信,只有尽可能限制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权力,才能确保公民个体的自由权利。因此,他所主张的是所谓“最小国家”(minimal state)与最大个人自由。遵循现代激进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的自由最大化与国家最小化思路,诺齐克认为,任何强势政府都不可避免地会损害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的发展可能,因此都必须予以严格地禁止和限制。   的确,政治权力和个人权利之间有着一种颇为奇妙而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国家(政府)与公民个体、乃至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内容最具实质性和根本性的价值内容,也是政治哲学和政治伦理研究中最难以处理的理论课题。从根本上说,政治权力必定是公共的,不存在任何私人的政治权力。反过来,公民权利必定是私人性的,若无充分正当的理由和合法的程序转让,任何将个人权利公共化的做法都是对公民基本人权的侵犯。公共政治权力的私有化利用即是权力腐败,而公民个体权利的非法公共化则是侵犯人权。正因为如此,现代政治哲学和政治学理论才如此关注和强调公共生活领域与私人生活领域,以及由此而来的公共政治权力与公民私人权利之间的严格分界。   社会契约论的解释是有道理的,国家公共权力在本质上是在公民个人权利的志愿让渡之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公共政治资产,因而政府及其管理部门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和权能都来自社会公民的意志认同和自愿转让,这就是现代民主理念中“主权在民”、“权力为民”之基本理念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石,也是为什么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总强调“服务型政府”的根本依据。如前所说,人们出于对更高程度的生活安全和生活福利的合理期待,志愿组织其社会并建立政治国家,将他们各自的部分权利让渡或托管给一个公共的政府,让国家政府来组织和管理社会公共生活,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   但个体权利的让渡不同于经济生活中的市场交易。具体地说,个人权利一旦出让并组成公共政治权力机构,个人就无法轻易或随意地单方收回。因此,如何对公共政治权力和权力机构实行有效合法的制约,便成为人类社会、尤其是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头等问题,也是政治哲学和政治学中的一大难题。因此现代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思想家们才反复强调,政府不能是一个强势政府。国家这个“利维坦”一旦失去控制,将会成为庞大的不可控制的怪物。因此,公共权利的合法使用问题便成为政治学家们考虑的头等问题。   自由主义的基石是个人权利不可侵犯,但这个基石似乎被罗尔斯动摇了。在《政治自由主义》一书中,罗尔斯首先回应自由主义内部的攻击。他争辩道,他是在国家政治的意义上来谈论个人权利的,在此意义上,个人权利本质上是受限制的。所谓自由是一种合理约束下的权利自由,亦即所谓“平等的自由”。在这里,“平等的”界定本身就是一种限制,它所指向的是所有个人的自由权利及其公平实现和正义保障,而不仅仅是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自由权利的实现和保障。   在《政治自由主义》一书中,他反反复复地强调,他所谓的“作为公平的正义”首先是且只能是政治意义上的,而非“形上学的”或仅仅是“道德伦理的”。在罗尔斯看来,在国家政治的范畴内,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平等自由,必须通过、也只能通过社会基本制度的安排和调节才能真正实现。而基本制度安排本身就已表明,这种自由本来就是有限度的。正是社会基本制度能够对公民个体的自由权利实施合法正当的规范和约束,差异原则才具有其社会合理性、可能性和现实性,这也就是说,如果公民个体的自由权利不受任何社会制度和规范的约束、调理,差异原则就不可能实施,社会不公的现象就无法改善。当然,任何对公民个体之基本权利——更不用说作为基本权利的自由——的规范和约束,都必须具有正当合法的理由,而这种理由并不是由政府所能提供的,它们只能通过社会基本制度的设计、选择、安排和合法运行来提供,因为所有社会基本制度的设计、安排和运行都是基于社会公共理性的。所谓公共理性,即具有客观中立性的政治理由,它们必须超出社会中各个党派、各种哲学学说、宗教学说和道德学说的特殊观点之外,是全体社会公民之多元理由的“重叠共识”。换言之,唯有基于社会公共理性或重叠共识之上的社会制度安排和制度运行才可能达于普遍的公平正义。这是罗尔斯先生通过其第二部代表作《政治自由主义》一书所反复论证和强调的主题。        三、自由主义的外部批判        对罗尔斯提出质疑的另一方面是自由主义外部的批评。这种批评来自于不同的方向,最激烈的就是共同体主义(一译“社群主义”)、共和主义和保守主义,还有一些理论论证技术上的批评,在此略去不谈。   当代西方的共同体主义虽然有几种不同的理论类型,但总体上来说,它们都强调各种形式的共同体、各种类型的历史和各种文化传统或道德谱系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独特作用与意义,以及其他特殊的社会文化因素对人们行为的复杂影响,对社会制度安排的内在制约,对社会普遍正义及其实现的限制,如此等等。   我们首先应当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文化多元化或者文化价值观念的多样性本身不仅是民主社会的基本事实,而且也是民主社会的必然产物。因为正是民主社会所奉行的自由开放信念和自由民主之社会制度的激励,多元化的文化传统和多种多样的文化价值观念或道德伦理谱系才可能在民主社会里获得自由生长和发展的自由空间。在某种意义上,一个社会是否是自由而民主的社会且在多大的程度上具有民主自由的特性,根本的标志之一就在于其文化能否获得充分而多样化的发展且其多元发展的程度如何。毫无疑问,一个能够给予多元文化发展和人们思想自由以充分广阔之空间的社会,不仅是一个具有充足的个性创造和文化活力的社会,而且也是一个获得充分而健康的民主文化资源、从而确保社会民主之长远进步的开放而健全的现代社会。   然而,现代民主社会的问题是,在一个文化多元化和文化价值观念多样性已经成为社会普遍事实的条件下,作为社会整体的国家如何在社会基本政治结构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制度层面,达成普遍有效的政治的正义原则?这正是罗尔斯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当代各种形式的共同体主义者们对其正义理论和政治自由主义理论质疑最多的问题。   前面谈到,罗尔斯并非对上述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而是采取了一种单纯的政治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立场。从这一立场出发,罗尔斯坚信,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基于公民社会之重叠共识基础上的社会公共理性。罗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新创概念叫做“重叠共识”(overlapping consensus) ,也就是公共社会多种“合乎理性的”理由能够相互重叠的地方,这一重叠即是所谓“公共理性”。它同社会中各种既定的哲学思想学派、宗教流派、文化传统和道德价值谱系非但没有任何内在关联,而且必须超脱它们,保持“政治中立”(所谓“政治中立性原则”),也正是在这种“政治中立”的意义上,政治上的“正当”(right)必须优先于道德上的“善”(good),甚至于国家政治本身必须置于优先于各种社会共同体或个人之道德考量的优先地位。   然而,所有这些却是当代共同体主义者们所不能接受的。共同体主义者们认为,任何普遍的政治原则和社会伦理原则都不应当且实际上也无法超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和道德传统之上。否则,所谓普遍的政治原则或伦理原则要么是无法解释的和不可理解的,要么就会因其超脱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而难以内化为某一特殊历史阶段里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共同体并历史地寄居于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个人承诺,因而最终难以产生实际的文化价值效应。著名的共同体主义美德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指出,对于一个毫无正直美德的人来说,即使再普遍不过的正义原则,其实际人格作用和社会实践意义也等于零。任何个人的社会本质都不是抽象的,他或者她必定首先生活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共同体之中,在其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浸润并接受着该特殊共同体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脉络的养育,因而其所信奉和承诺的文化道德也必定是、且首先是特殊主义的传统美德,其认可和践行自身公民角色的基础也必定是、且首先是历史的、文化的和差异多样的美德伦理,而不可能是什么普世主义规范伦理。   另一位当代共同体主义思想家沃泽尔(Walzer)也强调了个人作为特殊共同体成员的成员身份与他或她作为国家公民的公民身份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他看来,个人角色和身份的多样性不能简单地被简化为公民资格,因而所谓社会善物或利益的分配实际上不仅受社会制度安排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其多种身份或角色的影响,因之,分配正义的实现也就不能只靠社会制度的正义安排来加以解决。   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共同体主义政治哲学家桑德尔(Sandel)教授从政治哲学的基础层面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即罗尔斯为了寻求其正义原则和理论的普遍主义正当合理性,运用其所谓“政治中立(性)原则”排除了政治自身的道德基础,提出了所谓“正当(权利)优先于善”的“核心理念”。然而问题恰恰在于,无论是罗尔斯所遵从的康德,还是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经验本身,都不允许我们把正当原则或权利理念置于优先于善理念的绝对地位。在文化多元和政治民主的社会条件下,所谓“政治中立”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因为我们很难想象,一种全然脱离道德(善理念)约束的国家政治将是一种怎样的政治?政治的正义原则又如何能够全然脱离社会善理念而成为“正当合理的”?实际的政治实践是否真能够超脱公民个体、社会共同体和多种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凡此种种,都表明罗尔斯的“正当(权利)优先于善”的基本主张是难以合理证成的,即使在《政治自由主义》一书中,他强调了自己的“政治建构主义”不同于康德的“道德建构主义”,并对后者作了一番非形上学的理论剥离和批判。   总之,共同体主义者们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质疑是全方位的、也是颇为严峻的。他们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可普遍化之规范伦理的质疑,源于他们对古典美德伦理(亚里士多德)、历史主义谱系学(黑格尔,甚至尼采)和文化多元主义的理论确信;他们对罗尔斯“政治中立”、“政治正义”和“正当优先于善”的原则理论的挑战,源于他们对社会多元共同体及其文化道德谱系之于公民个体身份或人格认同的极端重要性的理论确信。因此他们坚信,任何正义原则都只能是历史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而不可能是超越特殊文化传统和道德谱系之外的、普世的。社会正义无法成为绝对真理,况且绝对真理原本就不存在。所有正义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和历史语境中呈现出来的,它确实具有其客观有效性和正当合法性的社会历史基础,但决无超越一切社会、历史和文化道德语境之外的普适性。不同时代的正义原则是不同的。古代犹太民族的正义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但到了《圣经·新约》,基督教的正义原则就变成了“有人打你的左脸,把右脸也伸过去”。可见,即使在同一个民族的文化道德传统中,甚至在同一个经典文本中,关于正义的诠释和理解也有其历史的变化。   关于罗尔斯的“正当优先于善”的主张,我想再补充一点。罗尔斯认为,确定并厘清政治上的对与错(即“正当与不当”)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 (如此,我们才能谈论道德上的好与坏(即“善与恶”)的价值评价问题。桑德尔等共同体主义者之所以质疑这一说法,是因为他们相信,政治正当(“politic right”,亦有译为“政治正确”)与政治不当本身即包含着道德善恶的价值评价,且后者才是我们评价和判断前者的根本价值依据。罗尔斯曾经把自己的“正当优先于善”的观点概括为“底线要求”(the minimal requirement),并自认为是一种“底线伦理”的主张。   桑德尔等共同体主义思想家们担心的是:如果正当优先于善,而且政治正义真的独立于各种“道德善观念”之外,那么,政治就会变成一种无道德的政治。然而,无道德的政治可能吗?倘若可能,康德所担忧的那种权术式的无道德的政治又将把现代民主导向何方?中国传统哲学曾经睿智地把政治分为三个层次:道、势、术,道是最优先的,无“道”的政治即使不是不可能的,也必定是短命的。我们的先贤早就说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无道德的政治把政治仅仅变成技术性的权术操弄,显然是令人恐怖的。对此,康德已有很深刻的揭示和批判(参见其《历史理性批判》)。   有关政治正义的超道德性质疑对罗尔斯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他在其《公共理性再探讨》(这是他晚年的最后一篇文章,实际上是他准备修正和补充论证《政治自由主义》一书之相关主张的,最近也被加进了该书的扩充版中)一文中,对之作出了新的回应。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罗尔斯的看法在西方学界是有相当普遍性的。他认为,道德是个人的私事,属于私人领域,因此应该留给公民个体自己决断。而政治则属于社会公共领域,其主题是社会和国家的公共事务,应当区别于个人道德和私人事务。这样一来,有关个人的道德议题就不需要也不必进入公共论域。然而我想再次指出的是,事实上,生活在社会之中的每一个人都同时兼备两个身份:一个是社会成员的身份,即国家公民;另一个是自然个人的身份,即个体人格。“公民身份”是“社会人”的基本政治资格,作为国家公民,个体当然必须遵循社会政治的基本原则。但与此同时,作为自然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道德情感,更不用说我们还有家庭、还有自己特属的社会共同体和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身份,而所有这些非政治的身份或资质,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甚至决定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政治正义感和社会伦理价值取向,它们不可能不进入我们自身的政治判断和政治生活。   按照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理解,家庭是社会基本结构和主要制度的构成部分。家庭不仅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人们道德伦理情感的母体。试设想:无道德伦理基础的家庭制度安排是否可能?家庭作为一种特殊而基本的社会制度构成能够完全成为契约型的社会组织吗?如果家庭变成纯粹的政治组织,那还是家庭吗?人类生活的历史已证明,这种契约化的家庭组织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欲求的。家庭只是一个特例,但可以促使我们更深地把握到社会政治伦理的复杂内涵。所以,即使康德也承认,“自由的联盟”最好应该选择共和政体,政治家应该是“道德的政治家”,而不应是“政治的道德学家”。罗尔斯也区分过“政治家”(statesman)和“政客”(politician),并不乏深刻地指出了两者的区别:政治家关心的是下一代,而政客却只关心选票。不过,这个区分未免有些太简单化、太常识化了。康德所谓的“道德的政治家”是指那些出于高度的意志自律或善良意志去承担绝对的社会义务和伦理义务的公共管理者,而罗尔斯及其所代表的现代自由主义者们却仅仅把国家理解为一种社会契约组织,把政治家看成是只需要承担和履行国家或政府之政治责任的公共管理者。如此一来,国家和社会的政治事务及其管理(者)就轻而易举地卸脱了其所应该负有的政治伦理责任。   黑格尔曾经指出:“国家是地上的神物”。在这一点上,当代西方最著名的黑格尔哲学专家和共同体主义代表人物查尔斯·泰勒教授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很多灵感,他强调了国家和社会共同体的政治伦理向度和政治自身的道德基础。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到当代西方的共同体主义者,都秉承了一种相似甚至相同的政治哲学理念,这就是伦理优先于政治的理念。即便是在康德那里,“道德的政治和政治家”也已经保有确定无疑的价值优先性,更不用说古典共和主义和现代共和主义的政治思想家们对这一政治哲学理念的确信与执著了。   我基本认同共同体主义对罗尔斯的上述质疑和批评。罗尔斯的正当优先于善的理念确实面临很多问题。我想进一步指出的是,如果国家不是一个单纯公共组织,那么无道德的政治就是既不可能也不可欲求的,而且纯粹的政治正义无法解决政治哲学中的另一些重要的问题,诸如国家和社会意识形态问题;政党政治问题;政治家和公共管理者的政治道德问题;公民美德之于公民社会和国家政治的重要关联和意义问题等等。   一个国家为什么要有政党和意识形态?为什么国家主权如此重要?即使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化的今天,民族国家为何依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概念?民族国家不是可随时解散的俱乐部,国家政体的选择也没有一个既定统一的不变模式,政治领袖和公共管理者们的道德要求不可放弃,国家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并非如福山(Francis Fukuyama)所预言的那样已经“终结”,“历史”依旧在继续展开着,公民美德从来是、已经是、永远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政治文化资源。当代共同体主义者们对罗尔斯的质疑和批评是难以回避的、有意义的。   下面再简要谈一下现代保守主义和共和主义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批评。从学术角度看,现代保守主义和共和主义似乎没有直接回应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但它们的基本主张却完全可能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构成严重的挑战。共和主义者主张一个最好的国家政治应该具有其完善的政治目标。“好的国家政治”和“好政府”不仅意味着政治正确或政治正当,也意味着政治伦理意义上的“善治”和“完善”,因为国家公民有可能也有其正当理由对国家政治权力机构或政府提出更高的超出政治正确的政治伦理要求,这就是所谓“完善主义”(perfectionism)的政治哲学主张。公民们在投票选举自己的国家领导者和管理者时,不仅要看某个政党及其所推举的候选人的政治主张是否具备政治正确性,而且还要判断他们是否能够比其竞争对手们有可能做得更好。共和主义的政治伦理取向,使得它坚持追问政治的道德基础,追问政治伦理的价值目的论根据。这是共和主义的政治哲学同包括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在内的所有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之间最主要的分歧之一。   保守主义——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甚至要比共和主义走得更远。前者对国家政治的完善主义价值判断标准和政治伦理定位,进一步引出了他们对政治家和公共管理阶层的政治伦理要求,这一点同样与西方新、老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对政治家和公共管理者的政治伦理要求也就是一种政治道德的要求,即康德所说的“道德的政治和政治家”要求。在政治保守主义这里,这种对“道德的政治家”的价值标准的诉求甚至或多或少地指向了“政治精英主义”,即将完善主义的政治目的寄托于某个杰出的政治领袖群体的卓越领导和管理才能,祈求通过政治精英的非凡政治实践来表达国家政治的理想价值期待。尽管保守主义和共和主义政治哲学所主张的“完善主义”对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比如说,对罗尔斯极力论证的“政治中立原则”和非道德的国家政治理论的挑战。然而,保守主义和共和主义的政治哲学本身同样存在诸多疑问,其理论的可质疑程度甚至远远超过自由主义。   除了来自自由主义内部和来自外部的共同体主义与共和主义的上述质疑之外,还有来自许多其他方面的质疑和批评,即使前面所谈的对“罗尔斯问题”的“内部质疑”和“外部质疑”,也仅仅是选择性的概述而已,在此不能进一步地展开了。        四、制度正义的背后        最后,我想特别谈谈当代中国学者、包括我本人对“罗尔斯问题”的最新思考。顺便解释一下,虽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政治哲学一直是当代中国哲学界的“禁地”,但近年来,中国学人已经逐渐觉察到开放并开拓这块“禁地”的现实紧迫性和重要性,尤其是随着“政治文明”逐渐凸显为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主题之一,政治哲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界的前沿热点。在此理论背景下,关于“罗尔斯问题”的学术意识和理论思考也就成为了一件自然而然的学术工作。   除了从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了解和反思“罗尔斯问题”之外,中国哲学学者至少在两个理论向度上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提出了有意义的理论挑战:一个理论向度是正义的动机理论,即慈继伟教授在其《正义的两面》一书中所提出的如何解释和处理正义原则要求的绝对普遍性与个体公民认同、遵循并践行正义原则之主体动机的有条件性之间的张力问题。另一个可能的、也是有待深入探究的理论向度是制度运作过程中公共权力实践和权力者的政治行为之政治伦理向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行政管理伦理和“官德”的政治伦理问题,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社会公共道德和公民美德社会伦理问题。   慈继伟教授指出,立意于指导和规范社会基本制度安排的正义原则系统应该且必须具有其普遍有效的规范约束力,因而是无条件的,不允许任何例外情形发生的。然而,社会公民个体是否遵循普遍的正义原则规范却是有条件的,可能发生违背或者不遵守正义原则规范的例外情形。在通常情况下,基于个人行为理性推理的个体行为动机需要足够强大的外部环境约束和外部条件供应,非如此不足以促使每一个人在所有情形下毫无例外地遵守正义原则的规范要求。也就是说,对于某一个人来说,当且仅当他人也如此这般地遵循正义规范,他或者她才可能承诺遵循正义原则的规范约束。但实践的困难在于,由于任何遵守规范约束的行为都是需要付出一定成本和代价的行为,或者反过来说,在人们普遍遵循某一规范而行动的情况下,某种或某些不遵守该规范的例外行为所可能获得的自我利益往往最大,因而,某个或某些人在某些情形下总是可能做出一些例外的非规范行为,以减少甚至完全规避自身的行为代价(责任),求得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可是,问题的严重性恰恰在于,一旦出现这种不遵守或者违背普遍正义原则之规范约束的“例外行为”,不仅会导致社会正义原则的普遍规范体系的低效甚至失效,而且将造成社会的普遍正义最终难以实现的局面。因为允许哪怕是一种例外行为的发生,也就意味着这类违反正义原则规范的“例外行为”有可能演变成社会的普遍行为。慈继伟教授称这一局面为“正义的脆弱性”。   慈继伟的研究揭示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缺陷:仅仅实现现代社会制度的正义安排并不能确保社会普遍正义的真正实现,社会基本制度的正义安排和建构可普遍化的社会正义原则体系的确是实现社会普遍正义、确保“良序社会”的长治久安所需要的必要条件,但这些仍然不足以构成实现社会普遍正义并长久确保“良序社会”之正义秩序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在我个人看来,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不足,还不止于其正义动机理论的缺乏,而且还存在有关正义制度之实践运作过程中公共政治伦理资源和理论论证的缺乏。说得更简明一些,无论是从国家政治生活层面来看,还是从整个社会公共生活系统来看,国家或社会普遍正义的实现与维持,不仅是设计、选择和建构一套正当合法和普遍有效的正义原则,并按照这套正义原则完成社会基本制度的正义安排,也不仅仅需要全体社会公民具备承诺、遵循和实践正义原则规范的正义的行为动机,而且还有制度自身的运作过程中所包含的公共管理和管理者群体的政治伦理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分析和理论证成,正是我近年来最为关注和用力较多的理论课题之一。   毫无疑问,任何一个社会的正义秩序及其长久维护,需要首先建构一整套健全的正义制度。但是,要建构一套健全而正义的社会基本制度,除了制度设计、制度选择和制度安排之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这就是制度的正义运作。换言之,社会的正义问题不仅是一个制度的设计、选择和安排问题,也是一个制度实践和制度操作的正义问题。所以,一套完整的正义理论或政治哲学至少应该包括正义的原则(原理)证成、正义的制度安排理论和正义制度的公共实践运作三大理论层面。大致说来,公民的正义美德和正义行为动机等课题也属于上述第三个层面。   在正义制度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如何持久地确保制度实践的正义性?在某种意义上,这一实践课题甚至要比正义原则和正义制度的理论论证更为重要。在这一层面,我们需要探究的基本课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者的政治道德问题,另一个是公民的正义美德和正义行为动机问题。   罗尔斯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第一美德,如同真理是思想体系的第一美德一样。”大家知道,在古希腊伦理学和古希腊的语汇中,“美德”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优异”或“卓越的成就”。罗尔斯借用这一语词所欲表达的意思实际上是指,正义乃是社会制度及其实践的最高成就。所以我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做过一个讲演,题目就是“制度的美德”,后来发表在人大学报上。在那次演讲中,我力图澄清政治哲学语境中“美德”这一概念的含义,尤其是当它被用来表达社会政治制度的价值评价意义时。所谓“美德”,在古希腊的语境中,就是“优异”(excellence)、“卓越成就”的意思。说一个人具有某种美德,是说他在其从事的某一特殊领域里成就了卓越优异的业绩。   正义的确是一个社会制度的最高的成就。但是社会制度如何能够不仅具备正义的特性,而且还能够在实际运作中展示并保持其正义的特性?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只解决了问题的前一个方面,即社会制度的正义安排方面,但他没有解决后一个方面的问题,至少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讨论。就后一个方面而言,罗尔斯只是假设了公民的两种“基本的道德能力”,并预先设定每一个正常的社会公民都具备这两种基本的道德能力:一种是每个人都具备应有的“正义感”;另一种道德能力是每个公民都具备其合宜的“善观念”。但是,罗尔斯没有充分解释人们是怎样获得这种正义感的,也没有解释人们又如何保持其正义感。正义的原则要求对所有人都是无条件的,但人们践行正义的原则却是有条件的。制度安排对所有人都一样,但是每个人是否都能够做正义之事却并不一样。正是这种条件性的约束,才使得社会制度的正义常常变得非常脆弱——一旦有人行不义之举且从中获利,则其他人就会如法炮制,最初的例外就会变成社会的常态,制度的正义安排最终将会以丧失正义而告终。   更为重要的是,姑且假定社会的制度设计和安排能够达到罗尔斯所设想的公平正义状态,且假定社会的全体公民业已具备足够充分的正义行为动机,也还是不能说该社会已经成就了制度正义的美德,因为还有如何确保社会正义制度的运作过程始终保持其公平正义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这根本上是公共政治权力的合法运用和正当行使的问题,也就是我所谓的政府和公共管理者阶层的政治伦理问题。很显然,社会制度的运作和功能发挥,需要通过一个特殊的管理者群体来具体实施和完成。   我之所以把政治领袖和公共管理者群体看作是一个特殊阶层,不单单是因为他们是社会公共权力的托管者,而且还因为他们的公共权力行使者身份和地位,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社会制度运行的执行者和制度规范的示范者。也就是说,社会基本制度的正义性首先且主要是通过他们的公共权力运用表现出来的。   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中,社会公共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官僚阶层或管理阶层)占据着特殊的社会地位,他们因此而享受了普通公民所没有的公共权力,因之也必须承担与其政治身份相应的、其他普通社会公民所不必承担的公共责任。官僚群体或社会公共管理者群体的道德品质如何,直接决定了制度的运作和功能发挥——包括社会制度的运作效率、制度正义的实践程度、制度的公信度与约束力等等——究竟如何。制度的设计不可能完美无缺,制度的实践也是通过人参与其中来展开的。人是有限的存在,在社会生活中不可能天然向善,因此社会不公的现象和行为总是或多或少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现实之中。也正因为如此,社会的正义秩序不仅需要首先具备正义的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更需要社会公共权力机构的公正而有效的维护,这就使得如何保证社会公共权力者合法正当地使用公共权力变得极为重要。在确保了社会基本制度安排的基本公正之后,社会公共权力运作和使用的正义合法性便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一点大概是罗尔斯先生没有深入考虑的。   现代民主理论的最新成果表明,对公共权力的有效制约已经有了更多更好的办法。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理论主张“三权分立”,它的实质是将公共权力一分为三,然后实行三分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应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这一权力制衡设计原理在西方近代以降的政治生活中还是行之有效的。然而,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做法并不完善,因为它没有充分估计和考量这样一种特殊情况:在某种或某些特殊的社会条件和政治环境下,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也有可能变成权力之间的相互合谋。   因之,最新的民主学说和权力理论,比如耶鲁大学的罗伯特·达尔(Robert Dahl)在其《民主的前言》等著述中所提出的社会民主理论,就探讨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命题,叫做“以社会制约权力”。如果说“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命题所依据的哲学前提假设是“人性恶”理论,其所内含的政治关系用中国古典哲学的术语来说,只不过是以恶制恶的消极性政治关系的话,那么,“以社会制约权力”的命题则内含一种根本性的积极转变,即“以善制恶”。在西方政治哲学语境中,“权力”意味着一种必要的恶,而“社会”则代表着善或者向善的政治力量,代表着公共社会的普遍意愿。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略      原载于《求是学刊》2007年第1期 (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
25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十二五”海洋渔业及滩涂利用专题实施推进会在青岛召开
whyhoo 2012-8-22 21:43
8月9-10日,科技部农村司、农村中心在青岛召开了“十二五”海洋渔业及滩涂利用专题实施推进会。科技部农村司副司长郭志伟、科技部农村中心副主任蒋丹平出席会议并讲话,科技部计划司、条财司、监察局、农村司、农村中心的有关人员,教育部、农业部等项目组织单位的主管人员、海洋渔业及滩涂利用专题与项目专家组的专家、课题负责人、课题承担单位财务人员、课题承担单位所在省科技厅主管人员等1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系统部署和落实“十二五”海洋渔业及滩涂利用专题相关任务,开展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培训;各项目和课题汇报了实施方案与进展情况,对阶段性成果进行了凝练和总结,并研讨了下一步工作重点。 整个会议分为三个重要环节。在管理培训环节,科技部计划司、条财司、监察局等有关负责同志分别就科技计划管理、经费管理、项目绩效管理等内容进行了专题培训,并结合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专题与项目汇报阶段,专题专家组组长汇报了专题框架总体设计思路;项目组组长分别汇报了海水养殖与滩涂高效开发技术研究与示范、海洋水产病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和海洋重要生物资源养护与环境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三个项目的整体实施与进展情况;各课题则汇报了课题实施管理与执行进展情况。在研讨交流环节,与会代表就课题设置、经费管理、基地建设、资源调查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最后,农村科技司郭志伟副司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这次会议首次以专题为单位,整体推进海洋农业科技工作,是农村领域贯彻落实中央科技创新大会、深入推进农村领域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更好推动海洋科技工作的一个新起点。通过推进会,各课题汇报了工作进展,交流了经验,查找了不足,会议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实现了工作推进与管理培训的紧密结合、专题整体推进和项目课题具体实施的紧密结合、项目课题实施与地方科技工作推动的紧密结合。为进一步做好专题实施推进工作,郭志伟副司长还从系统整体推进专题、培育和凝练重大科技成果、推进农村计划管理改革和农村计划绩效评估、加强平台基地建设和产学研有效结合、注重专题各个层级管理、交流和宣传、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充分发挥专家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建议。 原文见 http://www.most.gov.cn/kjbgz/201208/t20120821_96324.htm
个人分类: 科学|23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陈行之:无言是最高的轻蔑
胡业生 2012-8-22 20:39
进入专题 : 自由 民主 ● 陈行之 ( 进入专栏 )      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见《鲁迅全集·且介亭杂文末编》,1936年)我理解先生的本意可能是,当道义占据制高点时,对于不屑的东西是不必要回答的,甚至连看都不看它一眼。这句话之所以经常被人引用,是因为暗合了这样一种心理:任何没有价值的事物都是没有价值的,只有轻蔑(“无言”和“连眼珠也不转过去”都是轻蔑的手段)才能够维护尊严。   人们很少注意到,我们谈论问题的时候,通常都预设了一个假定: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正常的社会逻辑和社会伦理支配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猫是猫,鼠是鼠,狼是狼,狗是狗,没有发生混淆,所以,在这个世界里发生的任何事情一般来说都能够被我们所理解,即使眼下不能理解,也会随着阅历的增长和丰富终究能够理解。比如,狗儿们一到春天就特别活跃,嗖嗖地跑,间或还凶猛地撕咬,小孩子当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孩子长大以后就会知道,那是因为它们的荷尔蒙分泌特别旺盛,在它们之间发生了爱情争夺,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谓社会,实际上是被我们称之为社会逻辑线的那种东西正常延伸的一种结果,人都是在这个框架里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的。   但是世界倘若不是我们预设的那个样子,却被不正常的社会逻辑和社会伦理给支配了,猫不是猫,鼠不是鼠,狼不是狼,狗不是狗,彼此之间发生了混淆,会成为什么样子呢?譬如你喜欢搂着猫儿睡觉,第二天醒来时却发现被窝儿里有一堆老鼠,你急忙跳起身子,竟然看见匍匐在门口的猫儿倐的一下钻进了老鼠洞;你走出家门,看见门口卧着一条大灰狼,眼睛冒着凶残的绿光看着你,你家的狗则叼着邻居家的羊血淋淋往山里跑去了……这时候基本上可以断定,你是撞见鬼了。尽管人来世上走这一遭,撞见鬼的几率很低,然而即使撞见这么一次,你也会终生难忘。   正因为撞见鬼的几率很低,所以我们总是极为忠厚地依据正常眼光看待眼前这个世界,从来也不怀疑它有什么不正常。可是,鲁迅先生还有一句名言:“忠厚是无用的别名。”我理解,先生可能是这个意思:这个世界并不永远正常,你若是太忠厚了,就无用了,如果细问,他可能会带着狡黠的笑意,忽闪着小眼睛反问:“你为什么不设想你是在撞见鬼的情况下听到我那句话的呢?”   先生说的“那句话”,就是我开头引用的那句话。   真的,如果我们把“最高的轻蔑是无言,甚至连眼珠也不转过去”假设为占据制高点的不是道义,而是非道义,甚至是邪恶,那种轻蔑又将会怎样呢?它将会这样:对人提出的任何问题,它都报之以轻蔑,它不回答你任何问题,它甚至连看都不看你一眼。在这种情况下,你会不会感到郁闷、无奈?我想会的。假设这时候发生了更严重的情况,譬如--它不仅蔑视你,还把你抓起来给73掉,你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郁闷和无奈了,一定还有极为幽深的恐惧,就像感受到老大的注视一样,就像等待被装进焚尸炉一样。   宿命的是,我们往往生活在这种郁闷、无奈和恐惧之中。   大概没有人不认为强制拆迁是一种罪恶,为了反抗这种罪恶,发生了无数次自焚事件,有的还被推土机碾死,在这种情况下,权力做出来何种反应呢?最高的轻蔑是无言,甚至连眼珠也不转过去,我们从来没有看到公安武警包围为非作歹的政府和黑恶势力,我们反而看到遭受强拆的人民遭受了包围和逮捕,强制拆迁仍旧在持续发生。   所有人都认为官员财产应当公示,为此,人民简直呼喊到了喉咙流血、当场昏厥的程度,然而公示还是不公示,并不取决于没有选举权的人民,而是取决于未经选举却占据了大大小小权位的官员,结果,最高的轻蔑是无言,甚至连眼珠也不转过去,这件事竟然因为百分之九十七官员的反对而搁置,国家--应当是世界上权力最集中也最强固的国家--竟然束手无策。   国企垄断严格说起来就是权力插在人民身上的管子,它吸食的每一块钱都是民脂民膏,都是对社会的野蛮掠夺,国企高管动辄几百万年薪,远比华尔街老板来得贪婪,可是,当有良知的学者和民众呼吁打破垄断,把人民的还给人民的时候,同样遭受了权力者无言的轻蔑,他们甚至连眼珠也不转过去,人民的鲜血照旧汩汩地流向权贵利益集团的腰包。   长期以来,“三公消费”(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款出国旅游)像疥癣一样附着在制度的躯体上,成为了最为触目的中国特色,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有名,在全体公仆们的辛勤努力下,现在已经突破每年花掉10000亿,人民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悲痛地说:“老人家们!少花一点儿吧!受不了了!实在受不了了啊!”有用么?最高的轻蔑是无言,人家甚至连眼珠也不转过去,还是该怎么花就怎么花,你没有任何办法。   其他诸如国史和党史真相、城乡二元结构、司法不公与贪赃枉法、退休双轨制、公务员超高收入、城管追逐和殴打引车卖浆者流……等等,人民也同样心急如焚地提出了改变的要求,我想,高居于国家权力宝座上的人是看得到网络上近乎于绝望的民意宣泄的,是听得到柔弱的人民发出的痛苦呻吟的,然而他们是怎样对待人民的呢?   最高的轻蔑是无言,他们同样连眼珠也不转过去--你什么时候看到过《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讨论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些严峻问题?你什么时候听到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指陈无所不在的权力罪恶?你什么时候看到过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头条报道强制拆迁事件?你什么时候听到过国家权力机构为解决官员财产公示问题向人民征集政治智慧?你什么时候看到过国家权力机构专门研究解决国企对国民财富的大肆劫掠问题?你既没有看到过也没有听到过--最高的轻蔑永远是无言,甚至连眼珠也永远不转过去,他们什么都没说,人民连眼珠也没有见到。   当我们痛心地指出目前的中国社会缺少最基本的人际信任和社会信用,信仰崩溃、道德畸变、良知泯灭、人性扭曲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所有的社会罪恶均来源于权力罪恶,是权力罪恶不断向社会蔓延,才导致我们所置身的这个世界被不正常的社会逻辑和社会伦理支配,它的结果必然是:猫不再是猫,鼠不再是鼠;狼不再是狼,狗不再是狗;善不再是善,恶不再是恶;黑不再是黑,白不再是白;人不再是人,兽不再是兽……所有一切都发生了混淆,所有一切都被颠倒了。   狄更斯所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种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登上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吧?   所谓自由和民主,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要让政府听得到人民的声音,不敢违拗人民的意志,这应当是一个正常社会正常运行的唯一机理和目的,“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话,那末,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   但愿权力听得到这样的声音,但愿它能够意识到这是一种迫在眉睫的危险,但愿它顺应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搭建沟通民意的平台,让人民的意志成为正常的社会逻辑和社会伦理的支点,那时候,我们的世界就将不再颠倒,猫还是猫,鼠还是鼠;狼还是狼,狗还是狗;善还是善,恶还是恶;黑还是黑,白还是白;人还是人,兽还是兽……一切都处在和谐之中。   也许这仅仅是一种忠厚的愿望,根本无用,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
22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高华:“革命叙述”的兴起、延续与转型
胡业生 2012-8-22 20:36
——高华访谈录 进入专题 : 革命叙述 ● 高华 ( 进入专栏 )      “革命叙述”的阶级性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区分“我们”和“你们”。“我们”是自己人,“你们”是敌人或者可疑的人   7月的南京已是酷暑,高华手捂着左腹,身穿长衣长裤从书房走出。1月做的伽马刀手术副作用极大,加之因怕影响大脑而拒服止痛药,他至今每日疼痛。但他始终以惊人意志忍耐,精神矍铄,谈话中偶尔因身体不适而离开,小憩片刻,从未露出异样神色。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是深孚众望的历史学者。他1954年出生于南京,文革期间做过八年工人,恢复高考后于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此后留校任教。2000年,他历时十余年,搜寻考辨大量资料撰成的著作《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在香港出版,该书是第一部全部利用大陆公开资料系统梳理延安整风运动前后过程及其影响的专著,鞭辟入里,影响远远超出了学术界。   2010年1月,高华的史学随笔《革命年代》出版,这是大陆第一次公开出版他的作品。该书收录了他近年来35篇对民国十年、革命词语等问题的研究文章,追溯历史被建构的过程,还原层层粉饰的真相,角度独辟蹊径,尤以《红军长征的历史叙述是怎样形成的?》《在革命词语的高地上》等文最为引人瞩目。   今年7月1日,高华在南京的家中接受财新《中国改革》记者的采访,畅谈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叙述”。   “革命叙述”脱胎何处   理论化的“叙述”都是来自苏联   财新《中国改革》:为什么“革命叙述”会成为你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线索?   高华:20世纪中国的大规模社会改造运动,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重视“革命叙述”。中国共产党如此,早期的中国国民党也是如此。这有两方面的传统。一是由于中国自清末以来开始的社会变革,需要有一套新的叙述。当时大多数中国人认为皇权统治天经地义,怎样让大家认为它有问题呢?先是康梁等人提出改良,后来发现改良的路不顺畅,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少数激进派就提出要推翻皇权统治,于是就建构了满汉对立、种族革命的新解释。这是中国留日学生受到西方新思潮、包括日本本身的新思潮的影响。应该说这套解释对于发动辛亥革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的传统来自苏联,它给出了相对准确的概念。   财新《中国改革》:既然有中国自身的传统,为什么北洋政府没有提出自己的一套“叙述”?   高华:在1912年至1927年的十多年里,北洋政府统治中国。今天一些年轻一代的朋友,甚至学界的朋友,有时会开玩笑地讲,中国最好的时期是在北伐之前,因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有相当多的思想自由,结社自由,国会有参、众两院,公民社会开始初步成长,经济增长也很强劲,等等。当时多数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有一个基本想法,就是中国在各方面都落后,应该全面拥抱西方价值,包括西方的制度建构和思想观念。袁氏称帝失败后,就连北洋军阀的主流也被这种看法所“裹挟”,不敢提出对立的看法。北洋武夫虽有枪杆子,但理不直,气不壮,反而觉得自己不好意思。因为民国甫一建立,北京就有了国会,最多时有上百家报纸,大家已经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   当然,在面对思想界的改变或学生的行动之时,北洋政府以及当时的社会舆论也有词汇来表述。比如将学生的某些激烈行动和马克思主义称为“过激派”,但这些词语只是描述现象,缺乏对性质的准确把握。后来的一套理论化的“叙述”,都是来自苏联。   财新《中国改革》:苏联带来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高华:苏联先是给中国国民党提供了一套解释。比如,它明确提出,现阶段中国要进行国民革命,要打倒军阀。这两个口号为国共两党所共享,是大家都接受的。另外还有一个口号“劳工神圣”,实际上已经带有共产主义的某种阶级诉求了,但是中国国民党觉得也能接受。   苏联给中国共产党提供的更多。最初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共产国际的指示是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在中国共产党“一大”纲领里已经有所体现。但是当时就那么几个人,怎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所以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纲领提出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现阶段要反帝反封建,要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与其他民主派建立反帝统一战线,但是在统一战线中要占据领导权。这些是诸如陈独秀、李达等中国共产党人自己创造不出来的,是来自莫斯科的指示。这些概念到了中国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力,因为它好像跟中国共产党人的感觉一致。如果不一致,慢慢就被淘汰了。   财新《中国改革》:也就是说,国共两党都很快意识到了理论化的“革命叙述”的重要性?   高华:对。但是两者有一个重要区别,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大多都是理论家,中国国民党的领导人只有一部分理论家,大部分是行动家。   中国国民党的社会成分非常复杂,有帮会分子、资本家、学生、华侨富商,专职的理论家只有戴季陶等少数人。但中国共产党内部许多是理论家。共产党本应是工人阶级政党,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却成了知识分子政党。在“一大”“二大”“三大”期间,这个知识分子政党没有太大的发展。到1923年召开“三大”时,全党也就是几百多人,依然局限在一个知识分子理论讨论俱乐部的框架下。20世纪20年代初期,苏联人在中国调查,寻找在中国的支持力量,选来选去,觉得还是中国国民党比较适合。因为那时中国国民党力量最大,成立最久,有基础,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广东的工人中间,国民党的影响很大。所以,最初在工人阶级中具有影响力的,不是中国共产党,而是中国国民党。那时的中国共产党比较国际化,成分很单一;而中国国民党则比较中国化,各个阶层的人都有。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还不太懂这些东西。它早期就是创办几个小杂志《劳动者》《劳动界》《劳动音》,共产国际的钱一旦不能及时到账,杂志马上就停了。在我看来,共产国际对中共的帮助,主要有三个方面:理论帮助、经费支持、以及后来的干部培养。干革命是需要钱的,这个时候还没有以后的打土豪分田地,钱从哪儿来?今天披露的大量史料表明,没有钱,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连去广州出差的十多块钱车票都付不起。   国共分化渐分高下   中国国民党的体制、结构、话语系统和中国共产党是两码事,实在是力所不能   财新《中国改革》:那么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叙述”是从何时开始形成大规模影响的?   高华:始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时中国国民党的宣传工作是由中国共产党包办的。汪精卫看中毛泽东的才华,让他做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代部长。毛泽东对理论有兴趣,但跟书斋式的理论家又不一样,他主办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刊物《政治周报》,办得有声有色。   最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都是理论家。1927年国共分裂,大革命失败之后,李立三、周恩来等“行动派”占据上风,当然,在莫斯科的安排下,他们是需要“理论派”——得到斯大林真传的王明等人——的“帮助”的。“行动派”上台,是出于当时革命形势的需要。因为大家发现空谈理论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最现实的问题是,党要生存。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有了自己的理论,从与中国国民党共享的革命叙述中分化出来,形成具有鲜明的阶级意识的独特叙述。这套叙述主要强调两个特点,一是阶级斗争,一是诉诸底层。   财新《中国改革》:这是否意味着,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才建立了与中国国民党不同的意识形态?   高华:大革命失败之前已有萌芽,比如刚才说的“劳工神圣”,已经带有凸显工人阶级作用的特点。后来,“劳工神圣”演变成“打倒土豪劣绅”,甚至一段时间还出现了“杀杀杀,杀尽一切反革命”,这与中国国民党的意识形态迥然有别。“杀尽一切反革命”这个口号后来也淡化了,被认为是 “左倾盲动”,把它算到了瞿秋白的账上去了。但是这套凸显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精神一直继承了下来,以此重新组织阶级队伍。   阶级队伍很重要,过去中国共产党的骨干力量多是知识分子,“行动派”上位以后,很多知识分子都脱党了,变成左翼知识分子。当然,有些人虽然脱离了组织,写小说、做研究,但是满脑子还是共产党意识。这时中国共产党重新组织阶级队伍,上山的上山,起义的起义,迅速农民化、中国化。没有上山的就在上海变成“密谋革命家”,联络三教九流,保卫中央机关,暗杀叛徒、秘密接头,每天都高度警惕。   财新《中国改革》:中国国民党在国共分化之后,其“革命叙述”有何变化?   高华:中国国民党也有自己的话语系统。对内,它用很中国化的、比较温柔敦厚的四个字,就是黄埔军校的“亲爱精诚”,这是蒋介石提出的,在蒋的嫡系内颇有凝聚力。对外,就是“反共剿匪”,也很有号召力,起码在1927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是有效的,因为这种提法满足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民族资产阶级非常害怕中国共产党,光是“共产”这两个字就让他们发抖。   中国国民党骂中国共产党为“土匪”,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发动打击、消灭地主的暴力革命,很像历史上劫富济贫的农民起义,但中国共产党毕竟是有思想有组织的政治军事集团,“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和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此外,中国共产党除了有中国背景,也有国际背景,瑞金和延安都有与莫斯科的电讯来往。   抗战初期,中国国民党的口号是“抗战建国”,不仅要抗战,而且要在此过程中建设三民主义新中国。所谓“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中国国民党的“军、公、教”系统,国统区的大中小学生,都会说这句口号。抗战期间,中国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表面合作,实际上很防范。中国国民党一直以“正统”自居,它的词汇也有进攻性。大革命时期,用“跨党分子”称中国共产党,就有一些贬意。抗战期间,在内部先用“异党”,后用“奸匪”“奸伪”暗指中国共产党。我查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抗战档案,连张治中这样的温和派在给蒋介石的电文中也用这类词汇指称中共。毛泽东也发明了“反共顽固派”“摩擦专家”等词汇,给中国国民党戴帽子。   财新《中国改革》:中国国民党的“抗战建国”口号,听起来似乎符合民众期待,为什么效果不佳?   高华:这个口号固然不错,但惠及百姓的实事做得太少,这是导致效果不佳的最重要原因。另外,宣传不能空对空,必须依托组织。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有组织的,每个支部里都有宣传委员。中国国民党没有这样的依托,抗战期间主要是靠叶青(又名任卓宣)等少数理论家。1940年叶青写了一本《毛泽东思想批判》,但是没有形成几个脍炙人口的中心概念,文笔不流畅,影响也不大。   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像打乒乓球一样打来打去,中国共产党批判中国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中国国民党指责中国共产党游而不击、保存实力;但是两者的影响力、传播面不一样。在中国共产党统治的根据地实现了思想全覆盖,蒋介石在1944年日记中写道,中国共产党在边区已造成“极权制度”。   在国统区,应该说对于大部分民众而言,还是中国国民党的宣传作用大,但是中国国民党远没有创造出与中共针锋相对的,能够支配人心的观念。比如,根据地军民一开口就会讲“毛主席”“边区政府”“三三制”等,中国国民党虽有 “领袖至上”“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等口号,却不能使其广泛社会化。蒋介石后来多次提出,要学习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做法,但是中国国民党的体制、结构、话语系统和中国共产党是两码事,实在是力所不能。   左翼文化占领国统区   国统区缺少实现思想独裁的大环境   财新《中国改革》:20世纪30年代,即便在国统区,也是左翼文化盛行。为什么中国国民党在国统区不能做到思想统一?   高华: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国民党是很世俗化的党。虽然它似乎想做到思想统一,但从来没有踏踏实实地去做,当时的国统区也缺少实现思想独裁的大环境。中国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不是极权主义的党。   中国国民党的思想来源有三个部分,一是所谓中国正统思想;二是苏俄的一党专政思想,包括领袖独裁、思想控制;三是英美特别是美国的思想和体制。中国国民党人,尤其是辛亥革命的元老,很多都是华侨资产阶级、华侨知识分子。严格地说,它代表的是中国近代的工商文明。所以它要进行的革命是有限革命,即夺取政权为止,而不是无限革命。   它在思想领域做了一些努力,比如“总理纪念周”,要求读《三民主义》,实行“党化教育”,在大学、中学都有党部,大专学校里还有 “职业学生”,但都是一般性的例行公事,控制色彩比较淡。它也颁布了一些检查禁令,但落实渠道有限。比如丁玲有几本书虽然是禁书,但是换个封面还能出版。另外,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等地有租界,租界成为左翼思想的传播点,它对此没有办法。   财新《中国改革》:除中国国民党控制薄弱之外,中国共产党的强大的宣传能力,是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高华:鲁迅曾经说过,一般国家革命失败了,革命文学就衰落了,但中国不一样,革命的失败带来了革命文学的昌盛。大革命失败以后,大批作家、诗人、小资产阶级文学爱好者,离开北伐的火线,来到上海,在亭子间里面抒发革命情怀。这批人慢慢聚集成为一种力量。用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话说,他们是“有机化的知识分子”,或者说“组织化知识分子”,是以宣传革命为职业的人,有别于以探究知识、传授知识为职业的传统知识分子。这样就出现了葛兰西所说的,“在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地方,实现无产阶级的文化霸权。”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左翼文化运动风起云涌,各种组织层出不穷,背后都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而且,上海贫富不均的现象历来非常严重,特别容易产生具有反抗意识的左翼知识分子。其实这些人基本上是小知识分子,大多数出生在“非劳动人民家庭”,到了延安之后也还要进行思想改造的。   此外,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叙述”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苏联是一个活生生的巨大的榜样。苏联作曲家杜那耶夫斯基创作的那首被誉为“第二国歌”的《祖国进行曲》,1936年5月由苏联电台播出,很快就风靡中国左翼文化圈,歌词写道:“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像在这块土地上那样自由呼吸”。实际上,就在这首歌创作的几年前,乌克兰发生了大饥荒,无数自耕农拖家带口被押送到北极地区劳改,许多人死于途中。 但是,如果你在思想上已经形成了对苏联的固定看法,你就会自动地过滤掉任何负面描述,认为那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地方,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人间天堂。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那个年代,在国统区有那么多左翼思想的追随者。   财新《中国改革》:中国国民党缺乏影响力,与它没有严密的组织贯彻宣传有关吧?   高华:它有组织,但是这个组织是空壳化的。中国国民党在上层有组织,但也甚为散漫,在1927年至1937年的“南京十年”,从来没听说过高官要“过组织生活”,倒是不少高官要坐京沪快车去上海度周末。到省级以下就基本涣散了,完全没有办法把宣传推行下去。   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是军队,最重要的两翼,一是组织,一是宣传。在我看来,这就是它赖以生存的三要素。   阶级性与通俗化   中国共产党“革命叙事”的中国化,最终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   财新《中国改革》: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叙述”的阶级性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高华:中国共产党最初是与中国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在联合战线中发展壮大,此时它的阶级性还不明显。到1927发动湖南农民运动,开始打土豪,有了阶级性,但还没有提出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等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政权,“革命叙述”的阶级性就建立起来了。   “革命叙述”的阶级性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区分“我们”和“你们”。“我们”是自己人,“你们”是敌人或者可疑的人。比如“同志”这个词,就像一张入门券。如果对哪位民主人士只称“先生”而不称“同志”,可能会让对方很失落。第二个特点是有斗争的作用。第三个特点是动员的作用。   这套话语的中国化,经历了一个过程,最终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用苏联经验和中国底层造反文化传统,对其重新组装,一切为了现实服务。所以中国共产党走上武装斗争道路以后,从表面上看,确实有强烈的农民造反色彩,但是它有两个新因素,一是有党,二是有意识形态,且对这个意识形态有一套简明易懂的解释,能够产生凝聚力。另外,中国共产党也是不断通过与对立面的斗争和党内斗争,才巩固下来的。   财新《中国改革》:在这个过程里,领导者个人的因素是否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比如对理论的创造能力。   高华:对,领导者创造新概念的能力影响非常大。毛泽东自创概念的能力特别强,很多东西并非他首创,但是他非常聪明,受到一点启示就能触类旁通。比如他读苏联的《联共党史》,马上想到中共党史也可以如此编写。他能抓住几个关键概念,再加以延伸、发挥和创新,看上去好像是非正统,跟马列讲的不完全一样,但核心又差不多。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话:“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他有很多这样的话,极具个性、针对性很强、能得到广大农民出身的党员认同。相反,他在党内的对立面,书生气都比较重。   财新《中国改革》:毛泽东不单创造能力强,而且有本事通俗化。   高华:对,他有简化、通俗化理论的能力。你跟那些大部分是文盲的党员去讲马克思、斯大林,他听不懂,但是讲造反,讲打天下,讲共产,他能听懂。所以在我看来,中共其他理论家没有一个比得上毛泽东的。毛泽东曾经表扬刘少奇,说 “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那是客气话。毛泽东有领袖的地位和优势,别的领导人由于身份限制,只能讲一种话,他则可以有几套语言系统,交替使用,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党内领导层用一套语言,对农民出身的高干用一套语言,对知识分子党员则另用一套语言,和国民党搞统战时再换一套语言。在必要时,他也可以在领导层讲“山寨”语言。江青也非同小可,她也是没一点书卷气,能在大上海的水银灯前快速入戏;也能在陕北的窑洞里抄抄写写;她既会讲“文艺复兴”和《简爱》,“文革”期间也会当着重要领导人的面自称“老娘”,训斥党政军高干。   财新《中国改革》:1949年建立共和国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叙述”是否面临新的转变?   高华:是的。建国初期,彭真和董必武都讲过,共产党就是靠运动吃饭的。不搞运动了,它就面临转型。革命的目的实现了,不能再永远斗争,或者说斗争的方式要转变了。这个转型是非常困难的。 ■      “革命叙述”的延续与转型——高华访谈录      “继续革命”必须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群众和领袖持续的沸腾的革命热情,人们的激情、理想主义始终燃烧到沸点状态,二是切断一切中外文化联系的渠道   高华对“革命叙述”的兴趣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童年。1963年8月某日,他看到《新华日报》上有大字号标题“赫鲁晓夫拥抱哈里曼”。哈里曼是当时美国派往莫斯科签署苏美英三国《禁止部分核试验条约》的特使。他联想到课堂上老师说,世界革命的中心已从莫斯科转移到北京,显然报纸上特别强调的“拥抱”是暗指苏美勾结。那时,他才九岁。   从那时起,他便开始广泛阅读中苏各类政治文献。他很早就感觉到,“虽然中国的报纸天天在骂苏修,但是,中苏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历史、政治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他形成对苏联历史的审视态度,是因为三本著作:《赫鲁晓夫回忆录》、古纳瓦达纳的《赫鲁晓夫主义》及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最后一本书揭示的斯大林与希特勒在1939年至1941年间的勾结,令他极度震惊。此外,他还读到了苏斯洛夫在1964年2月在苏联共产党中央全会上的报告,其中批毛泽东是“左倾冒险主义”“半托洛茨基主义”“唯意志论”等,令他内心受到很大冲击。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少年揣着巨大的秘密,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投入更多的阅读。他从不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想法,父亲曾于1949年以前参加地下党,后来却被划为“右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家人吃了无数苦头,母亲一再告诫子女“祸从口出”。   一方面是对历史、政治的敏感,一方面是家庭给予的谨言慎行的教诲,深深影响了高华毕生的历史研究。学者萧功秦评价高华:“他有一种特殊的第三感觉,能从历史中剥离出埋于历史深处的真实。”他又有严格的尺度和律己精神,约束自己的主观性,讲究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也很少接受媒体采访。   今年7月,本刊记者专访高华,请教1949年以后“革命叙述”的延续与转型。   意识形态的国家化   伴随着批判和政治运动,新话语得以在全国普及   财新《中国改革》: 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叙述”是怎样一步步转化为国家意识形态的?   高华:夺取政权之初,中国共产党在经济领域并没有立即推行社会主义改造,还是保留了私有经济,但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一开始就提出来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所以,在这一时期,虽然政治上有民主党派和所谓的民族资产阶级头面人物参政,但是,在意识形态方面已经打碎民国时期的思想秩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破”和“建”。   “破”就是严禁中国国民党的党化报刊杂志存在,同时对于一些原先持反蒋亲共立场或中间派立场的民间报刊杂志和出版单位,虽名义上允许,但实际上以各种手段迫使其关闭。最近,我的一位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就是根据原始档案,研究南京在1949年前后意识形态环境的变化。她发现,对于当时一些民办报刊,新政权通过政治、经济的各种手段,让其难以为继,终令其宣告关门。   《文汇报》是当时全国影响非常大的民办报纸,在1949年以前是反蒋亲共的。1949年以后,《文汇报》总编辑徐铸成以为迎来了民间报纸的春天,但是,他错了。他自己不能编发任何国际通讯以及任何独家的政治题材的通讯,必须一切听命于中宣部,只能转载新华社的通讯,在出版自由和采访方面的限制比民国时期严厉得多。其实,上级领导已经暗示过他,不存在民间报纸的发展空间,必须完全服从党的领导。徐铸成后来在1957年被划为“右派”。   “建”的方面有很多措施,比如,甫一建国就要修改教科书,请来了叶圣陶、胡愈之、宋云彬这样的著名学者,但是,在思想方面由中宣部指导。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在革命根据地时期,都有专人管教育、管出版,有一套经验,可以直接拿来用,无非是增加几个新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方式,是通过学习毛泽东的几篇重要文章,尤以《新民主主义论》为主,对原先在国统区从事文化教育的人士开展初步改造。当时对中小学教师就是采取这种办法,先接收下来,夏季举办培训班,全部进行集训,由负责人来作报告,然后讨论,随后用这些新概念来教书。实际上是将延安时期的话语,通过强大的国家机器,配合解放军的胜利进军而逐步推广。推广过程很顺利,因为绝大部分知识分子既然选择留在这里,自然就愿意配合。   不过,在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接受新概念一开始不是那么顺利,不像几年之后,无论中央讲了什么话,底下都完全拥护服从。这时的质疑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质疑,就是斯大林讲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五阶段论”,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有些在国统区从事文教工作的人对此不能接受。二是很多人对“向苏联一边倒”有抵触。三是建国初期虽然没有立即开始大规模的清理运动,但是已经有所触动。有些知识分子就以所谓“资产阶级人性论”来对抗当时正在开始的社会改造。这个过程大概持续到了1950年下半年。   1950年下半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然后就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针对许多中国知识分子长期以来对美国的好感,开始系统批判美国、颂扬苏联,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把苏联在1947年至1948年搞的“反世界主义运动”搬到中国来了。这场运动提出,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发明都是俄罗斯人做出来的,美国的科技发明都是假的。但是,当时中国著名大学里的知识分子有不少曾经留学英美,特别是理工科知识分子,他们对这套宣传很吃惊,很不以为然,于是,新政权又针对这些人重点教育,迫使他们接受。   这一过程的展开基于两个重要事实: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胜利,这是巨大的现实存在;二是中国共产党占据了几个制高点,即统一中国、结束内乱和关注底层,这让绝大多数知识分子觉得中国共产党可能是更进步的,愿意承认自己错了。这是建国以后“革命叙述”的建构方式,伴随着批判和政治运动,新话语得以在全国普及。   财新《中国改革》:这一意识形态到后来是否通过“反右”“文革”等大规模运动不断强化?   高华:到了“反右”“文革”的时候,意识形态的国家化早已定型了。意识形态国家化的关键阶段是上世纪50年代初,后来继续发动大规模运动是因为某些中央领导把意识形态问题看得过于敏感。   建国初期的思想改造运动,效果非常明显。特别是1955年有一个全国性的“向苏联学习”运动,非常深入,以至于刘少奇后来批评说1955年“无产阶级教条主义”占统治地位。当然,党外知识分子接受新思想可能与外在压力有关。建国初期,社会改造暴风骤雨,一些有严重历史问题的知识分子甚至身陷囹圄,这对其他人都是一种震慑。后来,压力稍有缓和,1956年,中央一度提倡“百花齐放”,一部分知识分子以为春天来了,又开始发出质疑之声,这些质疑实际上是对于前几年他们在外部压力下噤声的反弹。1957年的“反右”之后,基本不再有来自党外知识阶层的公开质疑了,以后有个别党内知识分子,对今天看起来明显过“左”的政策提出质疑,但限于党内范围。像1958年“大跃进”这种今天看来很荒唐的政策,几乎没有党外知识分子公开质疑,因为说实话的教训太深刻了。至于他们是不是心悦诚服,另当别论。   不过,领导者还要继续开展阶级斗争,先让党外知识分子“交心”,经过考验和研究,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吸收了一批高级知识分子入党,这些人算是自己人了。对于更大多数的党外知识分子,干脆给他们戴上一个紧箍,随时可以念咒。   在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上,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宣布党外知识分子属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这样就把知识分子问题彻底解决了。   财新《中国改革》:此前知识分子被定性为什么阶层?   高华:此前知识分子被定性为既可以为反动阶级服务、又可以为革命阶级服务的中间阶层。这主要是看革命需要。建国初期,将近七成的党员是文盲,甚至部队中的一些高干的文化程度都非常低,所以,建国初期有一个吸收年轻知识分子参军的热潮。以后,知识分子参军需要很多政治条件,特别是要求家庭出身合格,但是,建国初期只要家庭不是特别有问题,都可以参军,基本上都是在部队做文化教育工作,甚至有些直系亲属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被镇压的知识分子还可以继续在军队做文化教员。   到了1955年和1956年左右,新的“自己人”被培养起来,那些出身不好的知识分子就基本上都被清除出去了。以后,中央提出,解放前培养的知识分子是“旧知识分子”,解放后培养的知识分子是“新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知识分子。   不过,那些经历延安整风、且认同灌输给他们观念的党内知识分子,并不属于“旧知识分子”。建国后,他们都是各地的“接收大员”,比如各地的文化厅长、教育厅长、大学校长或者党委书记等等。原来他们是被批判者,现在,把自己经历的批判和清理对国统区的知识分子再来一次,是批判别人的批判者。这是延安知识分子的双重性。   但是,“文革”发动以后,在毛泽东首肯的极“左”思想的主导下,所有知识分子都被定性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了。   “革命叙述”的延续   直到在床上不能动了,毛泽东都亲自看社论、加批语、定调子   财新《中国改革》:毛泽东对话语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吗?   高华:是的。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特别关注这个问题。1967年4月,江青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发表讲话,说自己是毛泽东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巡逻兵。他们高度敏感,一首诗、一本小说、一部戏剧、一篇寓言,都能从政治角度嗅出某种东西。这其实并不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突然产生的,早在建国以前就是如此。那时,毛泽东提拔了一批他信任的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比如陆定一、胡乔木、周扬等。陆定一从1945年开始任中宣部部长,一直到1966年“文革”爆发前夕下台,做了20多年,时间不可谓不长。周扬在建国以后担任中宣部副部长,负责文艺领域。他们都是意识形态专家。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给新华社写了不少通讯。50年代以后,有关胡风、“反右”的几篇社论,也都是他写的。“文革”中不断传来的最高指示,诸如“办学习班是个好办法”“吐故纳新”“一个人有动脉静脉”等等,很通俗易懂。直到在床上不能动了,毛泽东都亲自看社论、加批语、定调子。   也有前后调子截然相反的情况。比如,建国初期有一个脍炙人口的口号:“向苏联一边倒”,强调中苏友好。在历史上,中国人大多对俄国抱有怀疑和警惕,因为受俄国人欺负太深,但毛泽东就这么说,那时中国共产党的威信那么高,各级党组织又强力推广,甚至自上而下建立“中苏友好协会”,开展大规模的推广和宣传,居然改变了中国人的想法。几年以后,这个口号又不提了。但谁又会公开质疑为什么不讲“一边倒”了?再比如,毛泽东先说“铁托是修正主义”,后来在1974年、1975年左右又说“铁托是一块铁”,也不做解释。其他宣传再跟上,时间过去也就过去了。   毛泽东有两个理论班子,一个是老一点的,像陈伯达等人,另一个是年轻些的,张春桥、姚文元等。毛泽东更欣赏张、姚,最终导致陈伯达在1970年庐山会议之后被逐出权力中心,锒铛入狱。“文革”开始以后,毛泽东还有一种新倾向,就是选一些“大老粗”来管理这项工作。虽然中央一级是由张春桥等人定调子,控制《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但是,很多次级部门的意识形态工作开始选用没有多少文化的干部,只要负责传达就可以了。毛泽东常说“丘八管秀才”,因为他对党内的意识形态专家不满意,觉得这些人跟不上自己的思想,反而更欣赏那些文化不高、工农出身的同志,只要能领会、跟着做就行了。他之所以欣赏张春桥,一个重要原因是张春桥能够严格遵循他的框架而又有所创新,很聪明地总结出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财新《中国改革》:除了词语之外,图像也是“革命叙述”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吧?   高华:对。我曾就张大力的“第二历史”展览做过一个发言,专门讲图像之塑造。(艺术家张大力近年来致力于收集同一张历史照片的多个版本,展示原版与后期因政治或宣传需要而修改带来的差异。——编者)我认为,这是因为近代以来出于建构“英雄创世纪”的新叙述的需要,因而去不断修改、完善图像,也就是为了表现某一种概念、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必须将有关记忆或记叙反复修改或者删改,使之趋于“完美”。背后的思想逻辑是一种完美主义的世界观,一种绝对论。“第二历史”是国家主义的文字影像再造工程的产物。   财新《中国改革》:除了修改照片,还有一些其他的图像化的表现,比如悬挂领袖的头像,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高华:中国的历史传统里有类似的举措,比如晚清保路运动的时候,就曾经供奉皇帝、皇太后的牌位来表达某种政治诉求。但是,将悬挂领袖的头像作为习惯,主要是从苏联来的,是精神动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24年,列宁去世的时候,中国国民党在广东召开纪念大会,就悬挂了列宁的大幅画像,同时也悬挂了当时还在世的孙中山的照片。这以后就成了惯例。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并不悬挂自己的领导人头像,都是挂马恩列斯,或有时是马恩,有时是马列。悬挂毛泽东的头像是到延安以后。但是,在1939年时的延安,是悬挂所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像。当时张闻天对中央宣传部还有一定影响力,就是在他的倡导下跟苏联学习的。苏联是双重制,既悬挂斯大林的头像,也在“五一”和“十月革命纪念日”的时候悬挂所有政治局成员的像。   后来,延安不再悬挂所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头像。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了壮大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的声势,加深民众的认知,共同悬挂毛泽东和朱德的头像。以后就以悬挂毛泽东的头像为主。但是,每逢“五一”“十一”,还是要在天安门广场悬挂马恩列斯以及孙中山的头像。中国在“文革”期间宣传毛泽东是中国和第三世界人民的“红太阳”,但仍然是说“马恩列斯毛”。   放松与转型   如果没有“九一三事件”,也很难说“文革”可以持续多久   财新《中国改革》:1971年“九一三”事件可以看做是这套话语体系开始放松的转折点吗?   高华:对,因为它以震撼的方式颠覆了“文革”的合法性。此前“文革”是可以自圆其说的,以后各个概念就很难互相支持了。尽管我们现在知道林彪在“文革”期间并不过问多少具体工作,但是,“文革”是跟林彪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上世纪60年代他营造的个人崇拜文化,是难以发动“文革”的。他这面墙一倒,整个“文革”的大厦就摇摇欲坠了。   所以,1971年以后,“文革”进攻性的态势弱了,变成以捍卫性为主的运动,提出了“保卫文革成果”“反击右倾回潮”“文化大革命就是好”等口号,之所以说“就是好”,就是因为有人觉得不好嘛。   当然,如果没有“九一三事件”,也很难说“文革”可以持续多久。“继续革命”必须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群众和领袖持续沸腾的革命热情,人们的激情、理想主义始终燃烧到沸点状态。二是切断一切中外文化联系的渠道,比如,1966年8月全国的图书馆就关门了,《人民文学》《中国青年》《中国妇女》等等很多杂志也自动宣告停刊。整个的社会信息单一化,信息只来自一个方向。这样就可以通过“两报一刊”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接发布最新最高指示,实现领袖对人民的直接引导。而全国各省市的报纸完全是《人民日报》的翻版。   如果出现了异样文化,就会产生一种潜流。所以,即便对于马列主义,也必须在正确的指导下学,不能自己瞎学。因为对于马列主义的个人化的释读,有些是和“文革”新秩序严重对立的。比如,杨小凯的《中国向何处去?》就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当时就被抓了起来。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多次批评“假马克思主义者”,说“书读多了也是坏事”。这种思想影响很大,在正确地反教条主义的同时,又无形中和党内长期存在的推崇、鼓励农民文化以及大老粗的思想和作风融为一体,而“文革”时期人们正是以“我没文化”“我是大老粗”为荣的。   “九一三”事件发生以后,很多民众对“文革”有所怀疑和反思。也正是在这一年10月,中国进入联合国,感觉到有与外界交流的需要。此后把阀门稍微打开了一点点,才有比较多的“内部书籍”出版。“内部书籍”在“文革”前的出版量是较少的。   财新《中国改革》: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是否意味着“革命叙述”的转型?   高华:我对改革没有专门研究,但是确实有转换。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换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肯定是大转换。从对所有人都要分“左中右”,到现在“以人为本”,这也是一个大转换。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主政者仍然要掌握对理论的解释权,这个基本上没变。      本文得到熊景明女士与胡杰先生的鼎力支持,特此感谢。 ((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
28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汪丁丁:中国社会官僚化问题
胡业生 2012-8-22 20:31
进入专题 : 官僚化 ● 汪丁丁 ( 进入专栏 )      从“官”和“僚”二字溯源可知,中国的官僚体制从始至终就有的特征是以远近亲疏来确定职权尊卑,这是中国官僚体制与西方官僚体制的本质差异,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式腐败。    西方社会的官僚体制,尤其是近代启蒙理性之后的官僚体制,格外强调的是“去人情化”,典范如普鲁士的文官制,它从始至终就有的特征是理性和法律,被韦伯称为“法理型权威”,以区分于“卡里奇马”权威。这一区分,对理解韦伯政治社会学框架内的“权威结构”概念十分关键。在韦伯的社会史形态学考察中,由具有强烈感召力的领袖人物(基于卡里奇马权威)发动的集体行动,或迟或早必须转型为由职业官僚(基于法理型权威)维持的日常生活。官僚化进程日益扼杀创造性,引发新的卡里奇马权威基础上的集体行动。如此循环往复,历史,其实就在这两种权威结构之间徘徊。    不论中国的与西方的官僚体制有怎样巨大的差异,它们的基本倾向是压抑创造精神。韦伯很悲观,他认为法理型权威基础上的官僚化及由此而生的“理性铁牢”是西方不能避免的命运。哈耶克的老师米塞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写了名篇《官僚体制》,其中第六章“官僚化的心理学后果”有这样一段:“......在官僚化潮流中,情况完全不同。政府职务不给个人才华和天赋提供施展机会。管制宣告了开拓精神的厄运。年轻人对自己的未来不再抱幻想。他知道为他做出的安排是什么。他将在林立的官僚衙门中谋得一份工作,他将成为一架庞大机器上的小齿轮......官僚技术的日程表将摧残他的头脑,束缚他的双手。他将享有安全,但这种安全是铁牢囚徒享有的安全......他将永远是一个由别人照管的人。他绝不会成为一个依靠自己力量的真正男子汉。他战战兢兢地仰望巍峨官府,在那里面耗尽自己的生命。”    那么,何时会发生基于卡里奇马权威的集体行动呢?韦伯曾描述过这样的局面:此时,我们周围充斥着斤斤计较于日常细节的猥琐小人。他们将毕生努力和人生意义完全寄托于下一次晋升的可能性之中,并为了这一意义而策划自己和家人的日常生活,如果有必要,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牺牲亲友和同事的利益。联合考察西方和中国的社会现象,我推测,如果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越快地出现着以尔虞我诈和欺上瞒下为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的人,那么,一场新的社会革命(集体行动)就不会太遥远了。因为若不如此,则社会整体将被窒息于没有创造精神的氛围之内。人口基数越大,或官僚化的时期越持久,具有卡里奇马魅力的领袖人物就越可能出现。   官僚化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自掘坟墓的过程。因为,官僚体制不可能自动消除的内在冲动是:⑴自我扩张的冲动,通过引入更多的规则并尽可能使这些规则相互之间保持一致性以及更大的预算,因为更多的规则意味着更大的办公室和更多的分支机构及其官僚......直到引发财政预算的危机;⑵自我复制的冲动,通过在体制内部发现和晋升那些最适合执行既有规则并且最有利于办公室扩张的工作人员......到引发生活意义的危机。    但是,从中国社会的腐败现象中凸显出重要性的,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另一概念——传统权威,它泛指那些尚未被启蒙理性攫入牢笼的传统社会日常生活的权威。例如在中国,维系这一社会长达数千年的官方与民间的行为规范及其解释,仍是有效的。中国传统社会,梁漱溟和费孝通先后指出,是伦理本位的。在这样的传统内,“情”远比“理”更重要。这是一种深层的心理结构,它的表达就是“情理”二字联合而来的观念。郭店楚简,有“道始于情”片断,可引出“情理”观念的字源学解释。问题发生在现代,一方面,由工业化和计划经济的现代传统,我们有了类似西方社会的那种官僚体制。另一方面,由深层心理结构,我们仍然讲求“情理”而不是“法理”。于是,我们的官僚特别容易徇私情从而滑入腐败的泥沼。    对治的办法似乎只有以下三种:⑴引入竞争机制,这是西方社会缓解官僚化进程的办法。米塞斯谓之“利润”对“官僚”的斗争。计划与官僚是内在结盟的,竞争与利润是内在结盟的。市场是经济竞争的机制,民主是政治竞争的机制;⑵模仿汉代吏治,这是中国社会缓解官僚化进程的办法。举贤良,察孝廉,科举制,微服私访,下情上达,如林语堂《中国舆论史》所举诸实例;⑶寄希望于官僚体制内部出现由卡里奇马人物领导的激烈变革,这是演化变异的办法。
17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唐皇凤:风险社会视野下的民主政治再造
胡业生 2012-8-22 20:27
进入专题 : 风险社会 民主政治 ● 唐皇凤      摘要:风险社会的浮现,为理解“政治”、“国家”与“民主”等概念提供了全新的视域。本文探讨了风险治理与民主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风险社会对代议民主政治模式的挑战,认为风险社会条件下民主政治再造的基本趋向是构建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审议民主模式,在此基础上实现国家治理战略的根本转型是有效应对社会风险的战略抉择。   关键词:风险社会;审议民主;国家治理战略   风险社会的浮现是当代世界各国国家治理的基本历史场景。在这个阶段,工业社会的制度成为其自身所不能控制的威胁与风险的生产者,工业社会的巨大物质成就也带来了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频发的副作用。一方面,国际社会的各个民族-国家仍然根据工业社会的传统模式在做决策;另一方面,风险社会的技术争论和基于风险分配的利益冲突,使得传统的利益组织、司法制度和政治体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也对传统的民主政治模式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战。因此,平衡失衡的政治家、科技专家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权力关系,通过公开讨论、对话、协商来打破科技专家对知识和政治家对公共决策的垄断,将技术和风险决策置于民主控制之下,就成为民主政治转型与重构的基本方向,也是国家治理理念更新与治理战略转型的核心内涵。      一、民主与风险治理:两种对立的基本观点      “风险社会”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认为风险社会指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里,社会、政治、经济和个人的风险往往越来越多地避开工业社会中的监管制度和保护制度,工业社会的危险开始支配公众、政治和私人的争论与冲突。 (P8-9)对于风险社会的理解,有学者总结为三个理论流派: (P27-40)第一种是现实主义的,认为风险社会的出现是由于出现了新的、影响更大的风险,如极权主义增长、种族歧视、贫富分化、民族性缺失等,以及某些局部的或突发的事件能导致或引发潜在的社会灾难,比如核危机、金融危机等。第二种是文化意义上的,认为风险社会的出现体现了人类对风险认识的加深,风险是作为一种心理认知的结果,在不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解释话语,不同群体对于风险的应对都有自己的理想图景。因此,风险在当代的凸显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一种社会秩序。第三种理解是制度主义的,以贝克、吉登斯等人为代表。贝克认为,工业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财富分配以及不平等的改善,而在风险社会,伤害的缓解与分配则成为核心问题。在古典现代性中,财富和权力是其标志性概念,而风险和不确定性则是反思现代性的概念。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财富分配和不平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人类面临着新出现的技术性风险,如核风险、化学产品风险、基因工程风险、生态灾难风险等,这些风险摧毁了现代制度应对风险所依托的理念与方法:风险计算或计算理性。①而在吉登斯看来,生活在高度现代性的世界里,便是生活在一种机遇与风险的世界中。这个世界的风险与现代制度发展的早期阶段不同,是人为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②吉登斯比较了前现代与现代风险环境的区别(见表一),而皮特·斯特赖敦(Piet Strydom)则比较分析了风险话语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的历史演变(见表二),为我们全面理解现代社会的风险提供了理论资源。在西方学术界,对风险社会的反思和检视在根本意义上是从政治层面上展开的,认为风险社会的浮现,为理解“民族-国家”、“政治”与“民主”等政治概念提供了全新的视域。本文主要探讨风险治理与民主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   现代意义上的“风险”,一方面体现为风险的“人化”,也就是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生产范围的扩大,人类的决策和行动对自然与人类本身的影响力也在增强,风险主要表现为自然风险转变为人为的不确定性和未来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风险的“制度化”和“制度化”的风险。近代工业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了一系列实现自身活动目标的现代制度体系,如各种激励性制度、保障性制度等。但是,这些制度本身也带来了另外一种风险,即运转失灵的风险,从而使风险的“制度化”转变成“制度化”风险。面对日益严峻的风险情势,人们对需要社会变革,乃至重建人类生活样式的主张达成共识,认为一场巨大的风险事件或者环境灾难可以催生和坚定社会变革的政治意志。但是,到目前为止,一个意识到其生存面临威胁的人类,究竟为何未能依据它的最大利益而行动呢?在如何缓和、化解和规避风险的问题上,人类依然面临如何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的难题。在这个问题上,人们曾经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解决思路:即权威主义和民主主义。   在当代环境运动早期,北美学者如希伯朗和奥福尔斯主张,环境危机是如此灾难性的,以至于没有人可以合理地期待自愿地接受各种应对它的措施,因而只有强权的政府(甚至权威性的政府)将会迫使其这样做。一方面,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人们认为解决人类集体行动难题的理想制度设计就是构建一个国际社会的庞大“利维坦”,借助权威的力量来协调多元利益主体间的一致行动,为缓解现代社会的风险奠定坚实的组织与制度基础。另一方面,从政治生态主义者特有的价值立场考察,人们认为一种享受绿色美好生活的正确方式的政治和生态理念,往往与价值多元主义之间存在不相融性。因此,在价值道德与社会现实两个层面,激进的生态理念都与民主进程之间存在明显的紧张关系,认为民主政治不是风险治理的理想制度安排,现代社会的蕴藏的巨大风险要求人类社会重新树立新的权威样式,并借助权威的力量确立人类共识与集体行动的基础。不是通过改造现有的民主政治模式,而是通过彻底的抛弃民主本身,来实现风险社会条件下有效的国家治理。   另一派学者坚持认为风险社会的出现是“民主的新理由”,问题的关键不是抛弃民主本身,而是实现民主政治模式的根本转型,使之更好地适应风险社会的根本要求。在这种思路下,分权化改革、地方自治,以及社区、家庭、教会组织等基层组织都成为可以采纳的制度选择。首先,生态主义理论也将个体的人作为天然形成的、道德上具有自治与自我管理能力的行动主体来对待,强调在改变人们的个人与社会环境的过程中,每一个人充分、自由和积极参与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的自主道德要求,个人作为所有风险的最终承担者,理应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社会后果与政治责任,风险管理的道德基础恰恰与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相容性。同时,如果自治原则可以理解为人与非人生命以自己的方式展示和依据它们自己的“物种生活方式”而生活的自由,那么生态主义与民主的联结就将不再是偶然性的。其次,可持续性和民主在本质上都具有不确定性和规范性,民主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不确定性的制度化,而可持续性也需要被理解为一个通过民主程序来不断创设和实践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权威主义地“给予与施舍”的结果。同时,民主也好,风险也罢,都意味着任何事情无可争议的证据之获得具有不可能性。也正是因为任何事情具有不确定性,人类的理性选择就是围绕具体的风险问题展开辩论,制订需要定期评估与反馈的解决方案,借助公众争论、责任机制和定期选举等民主机制,严格遵循“谨慎性原则”,确保把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消极负面后果抑制在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最后,基于历史经验的证据表明,无论理论与实践都不支持这个观点:权威主义体制在环境难题或者社会风险问题的治理绩效上,从长期而言可能胜过民主体制。而大多数西欧绿党的民主观念通过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新左派,以及70-80年代的新社会运动的具体实践,不仅重塑了这些国家的政党政治格局,而且也进一步深化和扩大了民主政治的议题范围,对当代自由民主政治体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危机与社会风险的频发,增强了对现有民主政治模式局限性的反思契机,可能成为推动制度变革的引擎与动力,风险治理与民主政治发展之间具有共生性与相洽性。   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风险形势,在解决人类集体行动的困境问题上,权威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制度安排都有可能成为人类的备选方案,交相登上历史舞台,毕竟通过公共权威的协调或者借助人类的自愿联合都是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的基本选择。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更加支持,也有理由更加相信民主主义的解决方案更加符合人性的需要,更加符合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趋势与潮流。因此,当发生有关风险问题的利益争论的时候,适当的价值和利益表达机构不是一种私人性的调查,或是一种权威性的裁决与强制,而应该是一种公共论坛,人们可以围绕具体的风险问题在做出决策之前,聚集在一起通过公开争论、公共协商与理性妥协,达成集体行动的基本共识。也就是说,在决定风险问题治理的目标性质、具体手段和实施机构等问题上,应该坚守基本的民主原则,风险治理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民主机制具体践行的过程。      二、超越代议民主:风险社会与民主政治坐标轴的转变      对于现代社会的风险治理,问题的关键不是抛弃民主本身,而是清醒地意识到风险社会对主流代议民主模式的根本挑战,并寻求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民主模式以有效应对风险。在风险社会条件下,现代民主政治的坐标轴已经发生位移,集中体现在现代风险在一定意义上损坏了代议民主政治有效运作的三大基石,即专家理性、责任机制、以及代议民主政治的时空坐标。   首先,风险社会的出现打破了代议民主的知识基础——科学对理性的垄断。在代议民主体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处理政治决策者、科技专家、公民之间的互动关系一直是主导代议民主发展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通过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的有效运作,代议民主通过公民授权有效解决了政治决策者的合法性问题。但是,随着现代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政治决策者日益仰赖科技专家来提供技术和信息咨询,专家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科学对理性的垄断使得代议民主模式具有相对稳定的知识基础。在风险社会中,由于现代风险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显现的时间滞后性、发作的突发性和超常规性,专家们要么对新的风险束手无策,要么往往基于自身的利益更多注重科技的贡献性而忽略其副作用,乃至故意隐瞒其副作用,以至于科技一直就蕴含乃至内生着风险。科技越普及,风险也相应地普及,甚至超过科技普及的范围,人们对专家的风险应对能力越来越失去信心,人们对专家的社会信任也就随之达到历史的低点。在风险问题中,任何人都不是专家,也可以说任何人都是专家,因为专家预设了文化接受,这正是专家们所应促成和生产的。在面对核灾难后果的极端情况下,不再有任何旁观者。反过来说,这也意味着处在这种威胁下的所有人都必须是参与者和受影响的当事人,且同样都可以为自己负责。 (P14-16)在风险社会中,个人在风险判断上越来越信任专家系统,但是专家系统本身也在风险的认知和解决上存在着内部争议,权威性受到了质疑,个人应对风险的方式更加个人化。更重要的是,由于分工的深化,也许一个人可以在某个领域是专家,但是在其他的生活领域中,他或她就和其他人一样无知。因此,在风险治理中,自然科学家不知不觉以某种方式丧失了权力。在风险的界定中,科学对理性的垄断被打破了。总是存在各种现代性主体和受影响群体的竞争和冲突的要求、利益和观点,它们共同被推动,以原因和结果、策动者和受害者的方式去界定风险。关于风险,不存在什么专家。 (P28-29)风险的出现打破了科学专家的知识垄断,打破了科学对理性的垄断。应对风险,要求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利益、观点的公开表达,要求通过民主协商与公开决策来做出共同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面,传统代议民主的多数决定和保护少数原则,以及程序和法治原则将得到进一步的强调和坚持;另一方面,风险社会条件下民主内涵的拓展首先意味着自由原则的拓展,即在面对危及公民切身利益和社会安全的风险之时,普通公民关于自然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发言权必须增加,应该凸显公民的主体地位,重新平衡决策者、专家与公民的权力——责任关系。   其次,风险社会的出现损坏了代议民主运作的责任机制。代议民主体制得以有效运作的基本前提是清晰的责任机制,通过选举制度确保决策者对公民的政治责任。贝克用“有组织地不负责任”来揭示现代社会制度怎样和为什么必须不可避免地承认灾难的真实存在,同时又否认其存在,掩盖其起源并排除补偿和控制。风险社会的特征是愈来愈多的环境退化的矛盾(被感知到的和可能的)伴随着关于环境的法律和法规的扩张。然而同时,没有一个人或一个机构似乎明确地为任何事负责,各种公司、政策制定者和专家结成的联盟制造了当代社会中的危险,然后又建立一套话语来推卸责任。 (P191)在风险社会中,一方面,在第一次现代化中所提出的用以明确责任和分摊费用的一切方法和手段,在风险全球化的情况下将会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即人们可以向一个又一个主管机构求助并要求它们负责。另一方面,这些机构则会为自己开脱,并说“我们与此毫无关系”,或者“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次要的参与者”,人们根本就无法查明谁该对风险负责。 (P143)也就是当人们在风险与灾难看起来变得更加迫近和明显之时,却由于证据不足,以及因果链条的复杂性,使得风险的制造者和真正的罪魁祸首可以堂而皇之地推卸责任,从制度的狭缝中大摇大摆地溜走。传统代议民主模式的责任机制遭受重创,而责任机制的缺失也使得代议民主模式的合法性基础严重削弱。当然,这种状况也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因为风险具有反思性,重大的灾难可能引发一系列对当前社会基础、制度目标和理论规范的批判性反思,成为推动制度变革、乃至民主模式转型与重构的基本动力。   最后,风险社会对代议民主政治的时空坐标提出了难题。在生态主义者看来,除非人类把百万年作为一个适当的政治时间单位,否则人类不能声称他们是在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物种和自己的星球。在风险社会中,后代人甚至面临比我们更多的危险。由于我们对环境的使用,我们提前消耗了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大部分资源,也把风险与危害强加给了我们的后代。由于我们的行为,最终使他们的生命与身体处于危险境地。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对子孙后代负责,实现代际正义是风险治理的应有之义。而在代议民主政治框架下,立法周期很短,并且子孙后代在这个体制中不可能有自己的利益代表,不能在涉及人类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的问题上行使投票决定权,显然,代议民主作为政治责任的动力机制针对我们子孙后代的利益而言,已经部分或者完全失效。在空间层面,很多风险具有国际特征,如全球气候变暖本质上是一种影响很多国家而不仅仅是它们中的一个或几个的全球性议题,大部分风险如生态灾难和核泄漏等都是没有国家边界限制的。以污染流通的普遍性和超国家的观点来看,巴伐利亚森林一片草叶的生命,最终将依赖于国际协议的制定和遵守。风险社会在这个意义上是世界性的风险社会。 (P21)因此,从总体上考虑,风险社会指的是世界风险社会。就其轴心原则而言,它的挑战是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无法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界定的现代文明制造的危险。 (P24)风险的确已经没有地域限制了,它的影响和后果都是世界性的。这也为代议民主政治模式提出了挑战。至少到目前为止,民主结构几乎没有例外地是基于民族-国家的。风险社会的出现,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上,都对代议民主模式提出了全新的问题。   在风险社会,要“再造政治”以应对风险。政治的发明创造意味着有创造力和有自我创造力的政治。这样的政治既不培育和恢复旧有敌意,也不从中汲取其权力和强化其手段,而是设计并创造出新内容、新形式和新联盟。 (P48)贝克认为再造政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人们必须告别这样的错误观念,即行政机构和专家能够准确地了解对每个人来说什么是正确的和有益的。要破除专门知识的垄断。第二,团体参与的范围不能由专家来定,必须根据社会的相关标准开放,实现管辖权的开放;第三,所有参与者必须意识到,决策不是已经制定好的,从外部做出的。要实现决策结构的开放;第四,专家和决策者之间的闭门协商必须传达到或转化为多种能动者之间的公开对话;第五,整个过程的规范必须达成一致,实现自我立法和自我约束。 (P38)风险社会的出现,在专家理性、责任机制、以及时空坐标体系三个方面均对代议民主模式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战。因此,风险社会的出现既是“民主的新理由”,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代表人类政治文明结晶的民主政治本身,更为重要的是,风险社会的出现也是“民主政治坐标轴的位移”,需要我们推动民主政治模式的根本转型,使之更好地适应风险治理的根本要求。      三、审议民主:风险社会条件下民主政治再造的基本趋向      一般而言,民主的成长是一种过程,涉及两个层面:一是民主形式的创新;二是民主向新的政治空间的拓展。判断一个国家民主化的程度,主要的指标不应再是确认“谁”投票,而是应去确认他们能在“哪方面”投票。 (P108)就风险的民主控制而言,我们需要建设性对话的制度空间,需要对与后工业社会相关的灾害与风险的不同观点支持者的理性评议。因此,民主实践的结果只有一种类型的民主,那就是沿着协商民主的方向拓展和加强自由民主,只有它才能使风险社会从容应对生态灾难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国内有学者认为人类应对风险的方式导致新的民主治理形式出现。风险社会的出现赋予人类加深和拓展民主的机会,即构建基于公民参与、理性审视、公开讨论基础上的协商民主。①风险社会中的政治转型需要尊重参与、合法性等基本原则,但从实践的角度看,民主政治不能局限于自由民主的常规政治体制之中,而要在由更广泛的社会民主所搭建的协商讨论之中开放。 (P104)我们认为,构建更具开放度与包容性的审议民主模式,是风险社会条件下民主政治再造的基本趋向。审议民主理论研究的权威学者埃米·古特曼和丹尼斯·汤普森认为,审议民主是这样一种治理形式:自由而平等的公民(及其代表)通过相互陈述理由的过程来证明决策的正当性,这些理由必须是相互之间可以理解并接受的,审议民主的目标是做出决策,这些决策在当前对所有公民都具有约束力,但它又是开放的,随时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P7)审议民主为处理政治生活中的道德分歧提供了最具正当性的构想,也鼓励公民本着公共精神来考虑公共问题,在风险治理问题上,是一种更优于代议民主的治理形式。风险社会条件下审议民主模式的构建,基本途径包括:   首先,扩大政治参与的范围,再造代议民主政治。伴随着现代社会风险的持续增长,出现了对现代民主政治体制的严峻挑战,安全与自由作为现代社会价值的两大支柱,在风险社会存在紧张关系。风险和灾难包含了一种导致风险管理的极权主义方法的合法化倾向。文明在政治上的“副作用”威胁着民主政治体制的持续存在,通过极权和压迫性力量去化解风险,导致对民主原则的根本怀疑,这为风险社会条件下再造现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风险社会中的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必须关注风险责任的均衡和分摊,迫切需要重新平衡政治家、专家和大众之间的风险决策权力关系。明确和肯定公民了解风险、参与风险决策过程的权利,没有公共参与的决策不仅会使政府机构为商业利益所掣肘,也常常导致公众对科学和专家权威不加批判地接受。风险社会条件下,国家政治体制应该沿着生态民主政治的方向发展,在国家治理形式上,则构建公民广泛参与基础之上的协商民主政治。政治不仅应该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而且应该关注与人类生活有关的所有决策,扩大政治议程关注的社会问题的范围,构建吉登斯意义上的“生活政治”范式。   其次,实现风险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通过公开讨论、对话、协商,打破专家等对知识的垄断,将技术置于民主控制之下。风险社会理论认为,应对风险必须告别这样的错误观念,即行政机构和专家能够准确地了解对每个人来说什么是正确的和有益的,我们必须破除专门知识的垄断。因此,特别需要营造一种公共领域,因为只有一种激烈的有说服力的以科学论战武装起来的公共领域,才能够将科学的精华从糟粕中分离出来,并且允许对技术进行指导的制度——政治与法律——得以实施,从而争取到其自身应该拥有的做出判断与裁决的权力。要实现风险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机构的作用,构架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充分利用专家智囊团的作用;风险社会对专家系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新的风险特征使专家们的意见经常存在分歧,得出许多模糊的结论和备受争议的解释,有时甚至连风险是否存在都有争议。同时,由于所有形式的风险估算和应对策略,都暗示着价值观和所中意的生活方式的考虑,有时还与权力和既得利益体系关系密切,使风险决策更加复杂、更加困难。专家之间的分歧,解决之道不在于消除分歧,而在于形成一套适合的制度或机制,扩展对话民主,促进分歧双方之间不断对话,以便更为有效地确定应根据谁的观点进行决策。同时,由于风险关涉到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应增大政治过程的透明度,扩展对话民主的范围,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公众参与进来,在政府、专家、公众三方之间开展积极的对话与交流。政治的紧迫任务就是赋予这种对话以一定的制度形式,以确保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政治协商的范围必须很大,甚至突破地区乃至国家的局限。   最后,构建国家——资本——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彰显消费者主权,为审议民主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现代政治理论主张社会力量之间的多元制衡,从而使多元的社会力量之间在组织化的基础之上,并在与政治体制形成制度化联系机制的过程中,达成相对均衡的政治权力格局和相对稳定的社会利益结构。要构建审议民主模式,并使之有效地运转起来,关键就是构建多元社会政治力量之间均衡的权力配置格局。在现代社会中,国家权力和资本权力是具有强势地位的,分散孤立的个人是没有能力对政府和资本进行制衡的,只有组织起来,他们才有力量,而只有市民社会,才能为公民提供自我组织的空间。如壳牌Brent-Spar石油公司曾打算把一座已废弃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沉入北海,并争取到了所有周边国家的许可,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同盟得以建立。但壳牌公司和英国、德国及其他所有国家的这种合谋被世界绿色和平组织彻底破坏了,绿色和平组织极其巧妙地在国际社会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大肆渲染并把这种行为控诉为犯罪。这甚至对个人的消费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人们出于道德良知拒绝壳牌公司的汽油而去使用亚拉牌的石油,以此来拯救世界,并对壳牌公司乃至北海周边民族国家的最终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它们的阴谋破产。 (P29-33)这种国际公民社会的抵制运动,充分运用消费者的选择权,有力制约了资本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勾结和合谋。因此,在各种环保组织的动员和大众传媒的支持下,这种以“消费者主权”(以对商品的选择性消费)为依托的社会运动,是抵制作为强势的资本和国家权力对人们合法权益侵害的主要手段。这种看来强大无比的市场活动者随时都可能受到具有高度合法性的环境保护运动的控告,而这些运动本身也恰恰能够利用这个不受法律限制的空间,迫使这些市场活动者承认它们。因此,贝克认为抽象市场的冰冷逻辑中拥有众多的参与者,其中不仅有财产所有者,即股东,不仅有经理、银行或者超国家的金融组织,尤其还有全球的顾客,他们掌握的权力越来越大,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说“不”的权力,即拒买的权力。就像跨国资本通过说“不”的政策打垮领土主权国家一样,政治化了的消费者也能通过不买这家的产品,而买那家的产品这种策略来粉碎跨国资本的权力。因此,应培育现代社会,提高公民社会的组织化水平和组织能力。同时,要注重公民责任和社会风险意识的培育,塑造发达的公民应急文化,提高公民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应急意识和应急技能。还必须充分发挥国家政权组织的治理技巧和组织资源,构建一个由政权组织、条线管理部门、市场组织、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等组成的平等、合意、互信互利的网络治理结构。   在风险社会中,为有效应对风险,需要建立新型的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必须关注风险责任的均衡和分摊,而这些制度本身则是政治冲突和政治协商的结果。荷兰学者沃特·阿赫特贝格认为,风险社会的政治改革预示了社会传统民主体制已经失去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如果风险社会将要成功地迎接其自身带来的道义上的和其他方面的挑战的话,就急需沿着生态民主政治的方向发展。风险社会的转型为我们提供了拓宽和加强民主政治的机会,其中“社会科技变化的问题仍旧超越议会政治决策的范围”。 (P328-332)为了应对复杂而巨大的技术风险、生态风险和社会政治风险,必须建立一种权利与责任相联系的风险分配机制,其中审议民主作为理想的治理形式将在风险治理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有效治理风险,我们需要在确定公众的基本信息权利以提高主体承担责任的能力的基础上,引入回应监督机制,对各种利害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和要求进行及时回应,并具体界定各种风险治理主体的公共责任,提高责任追究机制的可执行性,并平衡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之间的责任关系,建立各政府部门、私营组织、志愿机构和家庭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风险治理的责任分担,在构建审议民主模式的基础上实现国家治理战略的转型与重构。      四、基本结论      正义是现代制度的首要前提,民主是实现制度正义的基本途径。因此,为了有效应对风险社会条件下的国家治理难题,我们必须实现自由民主政治模式的超越,增强政治体系的弹性与灵活性,平衡失衡的政治家、科技专家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权力关系。通过公开讨论、对话、协商来打破科技专家对知识和政治家对公共决策的垄断,将技术和风险决策牢牢置于民主控制之下,在生态正义、社会民主的基础上,构建建设性对话的制度空间。在风险治理问题上,必须强调各种利害相关者、不同观点支持者之间的理性评议,构建生态民主与审议民主的新模式,是风险社会条件下民主政治转型与重构的基本方向。这种民主重构不是全盘废弃传统代议民主的基本制度框架,而是进一步扩大和增强代议民主的开放度和包容性,在巩固和深化代议民主模式的基础上推进新的民主模式的创建。      参考文献:    乌尔里希·贝克, 安东尼·吉登斯等.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 .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杨雪冬等.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薛晓源,周战超.全球化与风险社会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乌尔里希·贝克等.自由与资本主义 .路国村,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 .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 .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Piet Strydom.Risk,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2.    乌尔里希·贝克.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 .蒋仁祥,胡颐,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安德鲁·多布森.绿色政治思想 .郇庆治,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查尔特·墨菲.政治的回归 .王恒,臧佩洪,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陈家刚.风险社会与协商民主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    谈火生.审议民主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徐道稳.风险社会中的危机处理机制 .深圳大学学报,2003,(6).   作者简介:唐皇凤(1974-),男,湖南安代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学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 点 (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
22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理性的改革逻辑何以可能——从风险社会理论及现实不
胡业生 2012-8-22 20:24
进入专题 : 不确定性 风险社会 ● 竹立家 ( 进入专栏 )      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现阶段社会现实状况的正确认知与解读,是对中国未来30年发展战略与实现路径进行“顶层设计”的基本前提。我们所关心的是在“人的自主性”增强、社会现实出现“复杂的多样性”、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急剧分化”、社会发展的未来呈现极大的不确定性、社会公众的观点或意见纷呈而“共识”在不断流失的状况下,我们能否重构与人类文明发展目的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体系”,并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通过渐进式改革,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并使社会主义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选择。   不可否认,与信息技术革命把整个人类文明带入“风险社会”相一致,中国社会的快速现代化也正在把我们带入一个“风险社会”,改革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正确认识阻碍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并通过深化改革消除改革阻力,使现实的不确定性中内含着一个确定性的未来,是我们当前极为紧迫的任务。      不确定性、风险社会及其理论梳理      文明进程与发展经验表明:“不确定性”与现代化结伴而行,是人类社会在对“现代性”的苦苦追求中的一种“常态化趋势”,是当前文明发展“现实状况”在人头脑中的正常反应。惟其如此,“不确定性”这一概念才成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后现代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为代表的,在哲学、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研究领域的一个炙手可热的概念。它的总的特点是对“现实的合理性”的一种思考、质疑和评判,并企图“确定”从“当前状况”中将要“演变”出什么,从而能对文明的未来或“合理的现实性”作出一个“确定性”的回答。   当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不确定性”都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总危机”的一个正常反应或总概括。除了新自由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提出一个差强人意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案”并成为“实践样本”以外,后现代主义者们基本是“破坏”多于“建设”,对“不确定性社会”的来临无能为力,几乎没有提出“像样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案”。众所周知,新自由主义的解决方案目前也遇到了大麻烦,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普遍的经济危机而陷入窘境,加深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认识,对文明未来的悲观主义预测成为社会的普遍心态,人类急需要知道一个确定性的未来。   其实,早在1986年,熟悉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德国出版了《风险社会》一书,首次提出“风险社会”这一概念,但由于新自由主义在欧美社会风头正健,影响不深。直到1992年该书在英国出版,才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英国布莱尔工党政府的上台,为风险社会理论的流行奠定了政治和现实基础,具有西方马克思主义背景的、英国“风险社会理论”的代表人物安东尼·吉登斯甚至被称为英国工党政府的精神领袖,是英国工党政府社会改革的“思想库”,他基于“制度主义的风险社会理论”所提出的“超越左与右”、“超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所谓“第三条道路”理论,成为英国工党政府的改革纲领。   笔者认为,“风险社会”这一概念,是基于对“现代性社会”或当代“社会现实状况”的“不确定性”的一种界定,并企图在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制度演变的张力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或未来的“确定性”,贝克称之为“虚拟的现实性”。不确定性是风险社会的基本特征或内在品性。贝克认为:“现代性正从古典工业社会的轮廓中脱颖而出,正在形成一种崭新的形式——(工业的)风险社会。”①吉登斯认为,人类社会“由于现代性的到来而引入了一种新的风险景象”。②   其实,早在188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资本主义世界30多年的所谓“黄金发展期”,“无约束的资本主义”所表现出来的弊病,就引起了当时的“先锋思想家”的关注,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这一时间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及随后的世界“冷战格局”的形成,引发了一大批思想家对人及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入思考,人们一改启蒙时代以来对文明发展进步的乐观情绪,“文明发展的风险”乃至毁灭成为思想界的一个重要话题。   启蒙以来作为思想基础的本质主义、历史主义、表象主义、目的论的“乌托邦”等思想原则遭到了根本的怀疑。人们逐步相信,社会的现代化与合理化所导致的不是自由的实现,而是自由的丧失,是价值与意义的丧失,是对民主化的恐惧。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的话说,与过去的人相比,“今天的人失去了家园,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他们生存在一个只不过是由历史决定的、变化着的状况之中。存在的基础仿佛已被打碎”。③可以说,自从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以来,对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是一个“价值丧失”、“自由丧失”的“铁笼”社会似乎已成定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则称现代社会是“工具理性”的胜利,后现代主义则认为现代性社会陷入一条“历史的歧途”。   当然,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造成的几近毁灭性破坏,促使人们对现代化状态下的人类文明发展进行了深刻反思,力求在不确定性的社会状态下,确定“风险社会”的根源,并寻找一条避免风险、通向未来光明社会的坦途。典型的如1944年给哈耶克带来世界声誉的《通往奴役之路》,他在对“极权主义”进行系统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市场的自发秩序”加“适度的政府活动”的社会改革方案,这一思路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教条。在当时与《通往奴役之路》同样享有世界声誉的著作,还有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于1945年出版的《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一书,该书的写作背景也同样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造成的伤害。为了寻找“极权社会”产生的原因,波普尔从“批判理性主义”的角度,在对历史上各种思想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历史决定论”或“历史主义者”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建立在“目的论的本质主义”之上的、人类社会长期追求的“乌托邦理想”的社会改造方案提出质疑,主张“社会重建的零星工程”的社会改革方案,倡导一种不改变“历史趋势”的“社会工艺学”的社会改造理论。他说:“零星工程将采取找寻社会上最大最紧迫的恶行并与之斗争的方法,而不是追求其最大的终极的善,并为之奋斗的方法。”④波普尔渐进式的“社会工艺学”的社会改革理论,为防止“极权社会”的形成以及和平时期的“社会改革方法选择”提供了一味良药。   从理论流变的情况来看,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当新自由主义的“整体性的社会改革方案”遇到问题、社会发展面临的风险渐行渐近时,波普尔的“零星的社会工程”改革理论才引起人们的注意。无论是在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中,还是在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的理论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波普尔的理论影响。贝克认为,在发达的现代性社会中,财富的社会生产系统地伴随着风险的社会生产,因此,“风险社会学是一门有关潜在性和对可能性进行判断的科学。那么风险就是一种‘虚拟的现实性’。”⑤这就是说,在贝克看来,风险概念是指人们使“自己的决定”将会造成的不可预见的后果具备“可预见性”,从而控制“不可控制”的事情。“我们正在讨论和争论的虽然不是‘现状’,但我们如果不改变进程却‘可能’发生。”⑥即风险是一种认知和理解的形式,风险社会理论注重对社会的“不确定性”或“人为的不确定性”的诊断,并通过人的自主性消除风险的根源,从而避免罪恶成为现实。这种从风险出发的“社会重建方案”,与波普尔的“社会工艺学”理论是相通的,都排除了“目的论的本质主义”,强调认知和学习及人的“有限理性”的能动性在“社会重建”中的重要作用。吉登斯的理论与波普尔有所不同,为了现实政治的要求和构建“第三条道路”理论,吉登斯在“风险社会”的论述中,虽然承认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及其渐进性改革的基本路径,但并没有放弃“目的论的本质主义”,对“乌托邦”充满了憧憬和信心。他说:“一种重新焕发生命力的批判理论要把乌托邦主义和现实主义同等看待并且结合在一起。”⑦这显然是对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抛弃“乌托邦”的不满,为了实现“第三条道路”所描绘的社会重建方案,吉登斯需要一个“乌托邦”作为目的王国,并把“制度主义的风险社会”理论当成通往“乌托邦”的路径,通过渐进式改革以调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当然,吉登斯理论的效果如何,目前还在进行之中,尚难做出明确判断。   不言而喻,之所以对“风险社会”及“不确定性”理论的源流做一理论梳理与概括,目的还是要对当代中国是否进入“风险社会”确立一个分析框架,以便对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或不确定性进行诊断,确定中国社会避免风险并进行有效改革的现实路径。      当代中国社会的“不确定性”根源      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来看,对当代中国社会现状进行正确的理论认知与解读,必须立足于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毫不含糊地标明我们改革与发展所依据的社会主义“终极价值”是什么,并依据终极价值对发展中的“现实”进行批判,形成和凝聚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共识”,消解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全社会确立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未来选择的“第一条道路”的坚强信念。   伴随信息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展,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内部与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谋划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使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因此,我们必须本着“批判现实主义”理念对“发展中的现实”进行剖析和判断,找出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以便使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两个结构性变化。这种结构性变化不仅使当代社会主义获得了新的发展形式,也为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改革拓展了新的空间、提出了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依据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来认真地,具有理论创新性、实践可行性地回答这些问题。   第一个结构性变化是“经济结构”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国家配置”的原有模式。市场经济的三个主要的“结构性特征”,即产权或所有制、通过价格体系对经济活动的调节、经济目的对利润和收益最大化的追求等,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繁荣、增强经济活力的同时,由于“转型期”对市场的“法律约束”和对“权力的民主约束”的不健全,也逐步推动了社会的“不公正”的扩散、社会“利益分层”的固化和社会“既得利益阶层”形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引起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混乱或多元化,并进而使社会主义终极价值受到质疑或使“经济发展的目的”失去了“终极价值保证”,使全社会产生“价值迷茫感”,人们对未来发展的价值“确定性”丧失,“风险社会”逐步显现。我们必须强调的是,“经济结构变化”或市场本身不是问题,或者说市场本身并不必然带来“风险”,问题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所要求的、或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权力结构”或“社会治理结构”也必须要改变,“风险”的最终根源是“社会治理结构”滞后所造成的。   与第一个结构性变化相联系,第二个结构性变化是“社会文化结构”的变化。在30多年的时间中,中国社会的快速现代化,使中国的社会文化结构发生了突变,呈现出五个重要的结构性特征,即:技术化、商品化、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剧烈的社会文化“结构性重组”,不但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人的心灵、人的观念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个人的自主意识和自觉意识增强,个体决策成为社会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即由直接联系向间接联系转变;商品化突出了“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而历史经验证明,能用钱买到的东西越多,这个社会的公正性就越差;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使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陌生人社会,传统的熟人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基于传统信任的个体的安全感也就越来越小。这些社会文化结构性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一个综合性结果,就是社会运行和个体感觉的未来不确定性增强,中国文明发展也进入一个“风险社会”阶段,要求我们在新的发展时期,在对社会现实状况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谋划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的新的改革方略,给国家民族一个确定的未来。   由于以上两个结构性变化,一方面使中国社会的现代性特征显现,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展现;另一方面这种结构性变化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在社会层面,所引起的冲击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些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要有高超的智慧和坚强的决心深化社会改革,推进社会结构性重组,消解剧烈的社会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跨越风险社会这一必经的历史阶段。具体来说,目前由于社会结构性变化所引发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简单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意识形态缺失或发展的核心价值模糊与对眼前利益或现实利益的追求共振,使社会心理普遍失衡,社会的浮躁心理扩散,社会的价值导向失灵,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不确定性增强,使“风险社会”的来临具备了观念和心理基础。   其次,“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与“去组织化”并行,使社会管理与社会监督出现大量的空白,削弱了现代性社会正常运行的组织化基础,致使“风险社会”的来临具有了可能的现实性。这就是说,一方面,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现象的蔓延使公共组织“自我服务”状况加剧,利用公共权力乱收费乱罚款谋取部门或个人利益,致使“公共机构私化”,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公共责任精神下降;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虚拟社会的形成,为社会的“去组织化”创造了技术条件,致使“组织规范或边界”消失,个人的自主性超越了组织规范,形成更为个性化的话语体系,导致“组织话语”弱化。在这种“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与“去组织化”双重挤压的状况下,随着社会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和规范管理失效,必然会导致社会的不确定性增加和“风险社会”的降临。   再次,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与“社会阶层固化”形成巨大反差。这种状况容易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空置”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空转”的不正常状况,“社会改革与发展共识”在实践中被弱化,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和制度的信仰产生疑惑或动摇,形成个体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主体意识是现代社会“个体人”的最根本意识之一,这也是文明发展进步的最根本表征。在具有现代性的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主体意识就是公正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等,而公正和民主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如果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感受到的制度运行状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有距离甚至背离,社会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阶层”,最大限度地享受着改革与发展所带来的实惠而不思进取与改革,社会就容易产生分裂,具有社会的团结、合作、凝聚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很难实现,“风险社会”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形态。   最后,发展成果共享的社会主义价值承诺或“发展预期”与现实中贫富差距拉大的事实,最终可能造成社会群体的“利益分化”并动摇改革与发展的信心,丧失具有一致性的改革与发展共识,促使“政府威信”与“社会诚信”双双下降,社会整体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增加,社会发展的未来具有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使具有平等对话与协商等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公正与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难以形成。一旦正常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遭到破坏,再要凝聚改革共识就会出现巨大的困难,社会发展进步、民族团结、国家稳定就会遇到风险。   因此,必须正视结构性变化所引发的社会现实状况和时代精神状况的变化,紧紧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并按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标示的核心价值的要求、按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愿望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力求在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制度突破。只有做到改革的“纲举目张”,注重社会改造的“零星工程”,跳出“问题循环”的改革困局,才能使社会主义有一个确定性的未来,也才能使国家民族有一个长治久安的稳定发展局面。      现实的不确定性与理性的改革路径      纵观改革与发展全局,当代中国社会的最大风险是拖延必要改革的风险。换句话说,我们不能错过改革良机。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发展的趋势是由这个社会固有的制度逻辑所决定的。制度既规定了现实社会的表现形态,也规定了从这种现实形态中将要演变出的未来结果。所谓改革,就是在一个社会形态相对确定、并处于和平建设时期的情况下,逐步发现阻碍文明进步和社会和谐的制度缺陷或制度漏洞,并在关键的制度环节上坚决进行制度性改革。这种改革也就是波普尔所说的“社会工艺学”,通过“社会改造的零星工程”,以消除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使社会按照自身发展的核心价值目标运行。   因此,改革作为一种“制度性改革”,是一个具有现代性的社会形态稳定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动力。改革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种有效消解社会风险、消除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担忧、增强人们对幸福生活预期的“社会工艺学”方法。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制度性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最有效手段,也是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人类主要文明形态竞争的重要领域,具有极为重要的紧迫性,任何拖延必要性改革的行为,都有可能酿成大错,造成国家民族发展的战略性错误。   换句话说,在信息技术和全球化时代,文明的竞争主要体现为制度性竞争。制度的优越性和通过制度保证的社会公正的实现,是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生命力的最根本体现。这就是说,在这个文明冲突复杂化、常态化,文明形态快速变动的世界上,要保持社会主义文明的竞争优势,就是要通过不断改革,认真吸收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按照宪法价值和原则的要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全民族的改革发展共识,进而增强全社会的团结、合作和凝聚力。   目前,在国际国内两个环境因素影响下,深化改革的风险进一步加大,改革前景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这种状况要求我们必须从哲学高度思考当代社会主义的改革逻辑,对社会主义发展前景有一个明确的理论预期和制度改进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现实”的发展趋向于“理想”的目标与价值,也才能使理想的价值在实践中真正落到实处,使社会主义的现实和理想在实践中完美地统一起来。具体来说,寻求确定性未来和避免“风险社会”的改革逻辑,需要从哲学或战略高度“重构”改革路径。   首先,改革要有价值高度。这就是说,改革要以最基本的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为指导,改革的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近些年思想理论界关于改革的争论观点杂陈,难以达成共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当代世界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新的文明形势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发展阶段,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社会主义要发展和实现什么、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终极价值追求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等重要理论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论述,致使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价值模糊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被边缘化,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空置”,难以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实提供有效的分析框架和解释框架,对现实进行总结的理论上的“概念工具”极为贫乏。   例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就有一个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置入“市场经济”之中并引领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在社会的物质财富较为丰富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正义”问题,实现社会的“公正”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价值上的最大不同。因此,我们既不能在新自由主义的“概念工具箱”中寻找解释中国现实的概念工具,也不能回到“传统国学”中寻找似是而非的“心灵安慰”,而是要下决心在理论上重构适应人类文明发展要求的、适应社会主义现阶段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念,并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重塑改革的逻辑起点,把“公正的社会秩序”和“人民满意”作为我们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目标。   其次,改革要注重制度安排。在厘清社会主义价值内涵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按照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着力推进制度改革,使“价值理想”与“制度运行”相适应,防止“制度空转”,提高制度效率,使制度运行逐步接近乃至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   我们说中国正在步入“风险社会”,改革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强,是指当前中国改革正处于改革的“过程风险”和“结构性风险”共存的局面可能延续较长的时间。“过程风险”主要表现为风险来源的复杂化,既有国内也有国外;改革的社会认同分裂或社会共识流失;改革过程中“风险治理的核心”,即国家或政府权威和信任的降低;传统价值遭到破坏进而导致社会控制功能退化等,使改革前景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结构性风险”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结构性风险,即社会公共资源与价值在社会公众之间分配不公正所带来的风险;二是权力结构性的风险或权力的形成与制约的民主机制不健全所带来的风险,即按照社会主义宪法原则与价值,如何实现人民群众在权力结构中的主体地位,防止少数既得利益者操纵公共权力为自身利益服务,败坏社会主义公共权力的性质。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逻辑,就是要在确定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前提下,逐步在制度安排上实现程序正义、分配正义和权力正义,通过制度改革和制度逻辑的演进,逐步改变现有制度中阻碍文明进步、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要求的不合理制度,并按照“社会工艺学”的方法,一项一项地改革到位,逐步降低社会风险,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   认识并承认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风险社会”、改革的不确定性增强这一现实,能够使我们全面地、主动地采取改革措施,激发我们积极参与改革现有制度的热情和紧迫感,并按照改革逻辑的要求,从价值论述和制度改进两个角度,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真正实现人民主权,实现人民的改革主体地位,最终实现一个人民满意、社会和谐、国家繁荣昌盛的“公正社会主义”社会,给民族一个确定性的未来。      注释   1 贝克:《风险社会》,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2页。   2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96页。   3 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1页。   4 卡尔·波普尔:《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93页。   5、6 贝克,郗卫东:“风险社会再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   7参见 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22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于建嵘:社会转型下的绝望
胡业生 2012-8-19 12:34
进入专题 : 社会转型 南平血案 校园惨案 ● 于建嵘 ( 进入专栏 )      一个正常的社会不可能避免出现反社会的杀人狂,但一个不健康的社会将会促使更多的人走向这条道路。因为个体的力量对抗不了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这类行凶者产生了绝望,从而诱发反社会行为。要让潜在的郑民生们不再恐惧,以社区为代表的社会支撑建设,要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      没缘由的发泄是最恐惧的发泄      南都周刊: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南平血案有什么特点?      于建嵘:我们研究社会事件,一般将其分为群体和个体两类,南平血案属于后者。   此种个体事件大概又可分为四小类:   第一类为自卫性抗争,最典型的是邓玉娇。邓玉娇案件的发生背景是怎样的呢?有人侵犯她,她出于自卫而反抗,最后杀了人,引起很大反响,民间称这种人为英雄;   第二类个体事件是自残型维权,最典型的是唐福珍,成都自焚的女企业家,老百姓很同情她。这种自残型维权出于何种心理呢?我对付不了你,那我对付我自己;   第三类是报复性攻击。以杨佳为代表,更早几年的马加爵也属于这一类,杀了很多人。这类攻击者,有一个目标。比如马加爵,他杀的,是自己的同伴和同寝室的同学,之前因为打牌等问题,马与他们有过不悦的经历。而杨佳,他针对的是一类人,就是警察。   第四类个体事件以南平郑民生为代表,他与前三类都不一样,我把该事件定义为宣泄性报复,他的报复没有明确目标。   最近几天,有些媒体描述郑民生案件的时候说,他攻击的小学是一所贵族学校。我不赞成这种说法。南平案件发生后的第二天我就到了福建,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些媒体讲述的那样,它也并不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学校。   我了解的情况是,这个学校就是一般的实验小学,充其量也就比普通小学稍微好一点点。而且,这所学校与凶手郑民生之间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不是说这所学校校长得罪他了,或者他之前医院院长的儿子在这里上学了,都不是,郑民生杀人是没有任何目标的,他完全是一种反社会性宣泄。现在看来,郑民生杀人,不只造成了福建当地众多家长的恐惧,他造成的是整个社会的惶恐。我在福建与当地人聊天,他们说,哎呀,这将来怎么得了呢。   南平案件投射出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谁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这把刀会落到自己的头上。如果每个人对社会有了不满,都要发生这样一个反社会心理和行为,那是不可想象的。      南都周刊:为什么郑民生会产生这种无目标发散性的报复行为?      于建嵘:现在有人说,他杀人是为了引起整个社会对他的注意。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他的问题,是一个反人性反社会的问题。假若我们不能认识到郑民生问题核心的话,那么,日后我们当中的每一个都有可能遭殃。   没有缘由的发泄是最恐惧的发泄。南平案件之所以发生,在我看来,是我们整个社会心理结构出了问题。但我要强调,一定要认识到郑民生作案的反社会性。郑民生的行为,没有任何可同情、可原谅、可赞扬的,没有。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要说,哎呀,他只是杀错了人,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有些媒体总在说,他多么贫困、多么弱势,而且找不到老婆、体制对他不公,等等。好吧,这些问题是不是存在呢?即便存在也无妨,大家一定要认识到,这种行为发生的机理是,他的心理结构上变态了。      绝望的根源多是规则的不确定      南都周刊:仅仅从个人心理、精神疾病的角度分析郑民生的行为,是否站得住?      于建嵘:我们暂且不论郑民生有无精神病。仔细分析他这个人,首先可以看到,他有一种对自己前途的不确定感,而这种对未来的迷茫,则是因为我们社会规则的不确定。在不规则的权力面前,所有人都是弱者。   郑民生觉得别人看不起他,他要开诊所也开不成,等等,于是他认为,有人在故意卡他,而他又将这所有不顺利,统统归结为规则对他的不公平。最终,他为反抗这种规则做出了这样一件泯灭人性的事情。   规则的不确定往往给人们造成某种恐惧心理,对未来的恐惧,在某些人那里可能表现为懦弱和平庸,而在另外一些人那里,可能演变成仇恨,而由恐惧而产生的仇恨则是散发性的。举例来说,两个人发生冲突,你打了我,我仇恨你,当然我的仇恨是有原因和目标的,而且我要想办法对付你,郑民生的仇恨与此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他是反社会的。      南都周刊:类似案件在西方国家也有出现,与郑民生一案存在哪些不同?      于建嵘:社会在转型,在此期间,人们很容易产生绝望,郑民生产生绝望之后,将原因归罪于社会,于是要对整个社会进行报复,这是南平案件的一个典型特点。   弱者的报复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杨佳,他也是一个弱者,但他针对的,都是比他更强大的人。你注意到没有,他只杀警察,因为他认为,是警察欺负了他,他要报仇。而郑民生不同,他杀的,都是比他更弱小的、手无寸铁的孩子们。   从社会心理角度学分析会相对好理解。这类案件在西方国家也发生过。美国有赵承熙式校园枪击案,日本有宅见的池田小学杀人案、加腾智大的秋叶原无差别杀人,香港也发生过异曲同工的天水围伦常惨案,罪犯都是各自社会中的边缘人物,性格孤僻、生活失败、缺少安慰、怯懦厌世。这类行凶者心理基础相似,根源在于,个体的力量对抗不了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于是产生了绝望。   在中国,绝望的根源多是由于规则的不确定,而在西方,可能更多的源于生存与生活的心理压力,但他们行为造成的结果都是反社会的。      南都周刊: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加速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可能导致社会失范,造成社会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容易导致更多的反社会行为?      于建嵘:社会缺少公平正义的环境,不能让守规则者得利,反而是不守规则者得利,这有可能带来弱者对整个社会的反抗。具体到南平案件可以看到,循规蹈矩并没有给郑民生带来好处,反而在事实上过得比同事们还差。换句话说,“强者”不守规矩,正是我们社会的问题之一。   南平血案的发生及其暴露出的扭曲的社会心态,呈现出病态性的社会心理疾病,也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一个社会心态更复杂的阶段。如果不及时调整和积极处理,必然会影响到和谐社会进程,甚至发生一些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而要让弱者免于生活无着的恐惧、免于被欺辱蔑视的恐惧、免于被社会抛弃的恐惧,让普通人免于成为无辜受害者的恐惧,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      要让潜在的郑民生们不再恐惧      南都周刊:对于此类案件,防控看起来很难,你的见解是怎样的?      于建嵘:最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反社会心理具有传染性:你郑民生杀了这么多人,那么,我也有委屈,我也去杀。必须引起社会警觉。   我认为,郑民生不但是他人恐惧的制造者,自己也是恐惧的受害者。从这个角度说,上述社会问题正是郑走向犯罪的外因,充满了社会转型期的独特色彩。因此,要消弭南平血案引发的社会恐慌,首先要让潜在的郑民生们不再恐惧。起码可以从下面几点入手:首先应调整社会分配体制,解决好民生问题;其次,应采取各种办法,使社会各阶层之间更容易地流动、更有规则地流动。再次,要加强社会建设,而社会建设中,关键的一个问题是社区建设,郑民生这类人,只有生活在他身边,你才会预知他是否可能会出现问题。   我不断地讲,社区不但要成为一个生活的家园,也要成为一个心灵的家园。可能周围人一个很偶然的关怀、一个很善意的笑脸,就可以化解他这种心理。当然,根本地解决,还要从社会地位上给他信心,但我倾向于认为,心理干预可能比上述其他应对措施更重要。      南都周刊:对边缘人群来说,社区的作用更直接和有效。      于建嵘:对弱势人群来说,社区工作者要重视和做好这一工作。我们周围有不少类似的男女,他们逐渐与主流社会脱离,长期生活在某一个狭窄的空间里,慢慢地,他们变成另外一类人。对这个情况一定要加强关注,以社区为代表的社会支撑建设,要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   为什么其他弱者没有杀人,原因可能是,他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圈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找人喝喝酒、聊聊天,情绪可能就化解了。   当然,一个正常的社会不可能避免出现反社会的杀人狂,但一个不健康的社会将会促使更多的人走向这条道路,这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22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马克思哲学原生态意义
胡业生 2012-8-19 12:31
冯景源:探寻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意义 进入专题 : 马克思哲学 ● 冯景源      一、为什么要探寻马克思哲学的“原生态”      第一,长期以来,我们的哲学教科书所说的“哲学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分板块”、“两个主义”)并不是马克思的哲学,它是斯大林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解体系。这个体系通过联共(布)党史“四章二节”传播于世界。   第二,“二分板块”结构的“理论胚胎”说。这指的是辩证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胚胎”。这一方面我有专文,不再赘述。 这种“理论胚胎”说,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理论说成是由辩证唯物主义“推广”来的。在我国,这个观点是由罗森塔尔、尤金《简明哲学辞典》用两个词条加以论证。之后,我国的《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用“应用”概念论证两者的关系,加上我们的“哲学原理”教科书所起的作用,就把对马克思哲学的注意力引导到辩证唯物主义方面。辩证唯物主义是应该研究的,但这种引导是一种曲解,应该说是抹杀了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理论产生的历史过程。   第三,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的哲学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偏颇理解。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偏颇理解,一个是对“三个组成部分”的偏颇理解。两个偏颇理解加在一起就偏离了马克思哲学——唯物史观理论。   关于第一个偏颇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内涵十分不确定的概念。在西方,一些理论家,只要沾上一点马克思的理论或观点,就可以称为马克思主义,如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等。就我国来说,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也有歧义。我们援引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权威杂志《马克思主义研究》上《当前学界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综述》的说法。该文指出:“从当前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界定看,有主张从马克思主义核心层次角度进行界定,有主张从整体性角度界定,有主张从文本出发界定,等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和分歧。其实,这几种界定每一种都有一定的道理。关键是要把它们综合起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更宏大的整体审视。也就是说,当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把握还存在很多缺点,研究者受以往专业背景和知识背景的影响——这造成当前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存在简单化现象,尚缺少广为信服的真正体现整体性原则要求的研究成果。” 这可归结为“缺少广为信服”的偏颇理解。   关于第二个偏颇理解,是马克思哲学存在于“三个组成部分”的观点。在我国,“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解引起了“马克思主义不知为何物”的弊端。   2001年《江汉论坛》第2期发表湖北大学郭大俊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说”献疑》,认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观点,是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提出的,但是被“误解”了。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只有一个组成部分。高放教授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确实存在着“三个组成部分”,但他也承认如下的事实:“虽然我不同意郭大俊同志否认‘三个组成部分’的观点,但是我认为郭文所提到的马克思主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实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其实现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甚至比郭文中提到的还要多。不只是存在重复问题,而且现有教学体系不能引起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兴趣,甚至使得学生学完‘三个组成部分’还不知道马克思主义为何物,因此这一教学体系上的弊端亟待克服。” 这里,我们可归结为“不知道马克思主义为何物”的偏颇理解。   以上这两个偏颇理解加在一起,使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更加糊涂了。   第四,近年来我国几本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著作出版引起的反思。在第22届“马克思学论坛”上,主讲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杨学功教授作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构建是否可能”的主题报告。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马克思哲学“权威体系”。他指的是如下的事实:从2009年9月到2010年7月,不到两年的时间,出版了四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书:(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编写组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2)《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黄枬森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3)《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吴元梁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4)《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何萍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马克思哲学“体系”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这个“体系意识”,在20世纪90年代曾被“问题意识”冲击而淡化。进入90年代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界,人们提出了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该由“体系意识”转向“问题意识”,即以对当代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探讨来替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探索和实际建构。但是,“体系”淡出人们的视线,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在学术上已经得到了解决,所以现在又让一些学者们深感苦恼:倘若“体系构建”存在误区,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又将如何进行下去?   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充分说明,它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态”,而且在我国几十年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中,我们迂回地走了一个“之”字,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又回到这个体系。这种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二、《马克思致帕·瓦·安年科夫》信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和蒲鲁东的论战,标志着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第一次被系统地加以论证。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序言中说,蒲鲁东和他都是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蒲鲁东先生不幸在欧洲异常不为人了解。在法国,人家认为他理应是一个拙劣的经济学家,因为他在那里以卓越的德国哲学家著称。在德国,人家却认为他理应是一个拙劣的哲学家,因为他在那里以最杰出的法国经济学家著称。我们是德国人同时又是经济学家,我们要反对这一双重错误。”   马克思和蒲鲁东的论战,都用的是哲学和经济学,可是他们争论的问题,既不是经济学,也不是一般的哲学,而是历史观。马克思在致安年科夫的信中说:“蒲鲁东先生之所以给我们提供了对政治经济学的谬误批判,并不是因为他有一种可笑的哲学;而他之所以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笑的哲学,却是因为他不了解处于现代社会制度联结[engrenement]——如果用蒲鲁东先生像借用其他许多东西那样从傅立叶那里借用的这个名词来表示的话——关系中的现代社会制度。” 这里,争论的问题不是世界是不是物质的、运动的、运动是不是有规律的等等这样一些问题;也不是世界第一哲学,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关于“现代社会制度联结——关系中的现代社会制度”。马克思称这是蒲鲁东先生不理解的“哑谜”。蒲鲁东不理解的“哑谜”,却成为“他自己给了我们一把解开这个哑谜的钥匙”。 马克思对蒲鲁东“哑谜”的批判,则成为对自己唯物史观的正面的阐述。蒲鲁东“哑谜”的解开,就成为马克思哲学“原生态”——唯物史观的诞生地。   安年科夫是马克思的俄国友人,他较马克思略早地读了蒲鲁东的《经济矛盾体系或贫困的哲学》一书。安年科夫认为蒲鲁东的书所炫耀的是“德国哲学的一个角落”,这是指蒲鲁东在卖弄黑格尔的辩证法,希望马克思对该书作出评价。马克思的回信是对一个已经读过蒲鲁东书的人说的。因此,信的内容非常直白地表达了他对蒲鲁东理论的看法。这种看法,不仅是对着蒲鲁东的辩证法,而且还对着他的经济学,对着他用辩证法和经济学论证他的小资产阶级的历史观。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对安年科夫信的回答,是准确把握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重要文本。   蒲鲁东的“哑谜”是出于他的两个错误的理论,一个是“对政治经济学的谬误批判”,一个是“一种可笑的哲学”——“辩证法怪论”。马克思说蒲鲁东是两个理论家,是这样的两个理论混合起来的理论家:“为什么蒲鲁东先生要谈上帝,谈普遍理性,谈无人身的人类理性,认为它永无谬误,认为它永远等于它自身,认为只要正确地意识到它就可以获得真理呢?为什么他要借软弱的黑格尔主义来把自己装扮成坚强的思想家呢?” 为什么要政治经济学呢?因为它需要从这里获得经济学的材料。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蒲鲁东先生在历史中看到了一系列的社会发展——他无法解释这些事实(指经济事实——引者),于是就作出假设,说是一种普遍理性在自我表现”。   正如马克思说的,这里是同两个人打交道,一个是政治经济学的蒲鲁东,一个是黑格尔辩证法怪论的蒲鲁东。蒲鲁东从经济学家那里拿来经济学一系列范畴,把这些范畴用黑格尔的辩证法使之运动起来,就构成了历史的运动。经济学的范畴,如分工、信用、货币等,在经济学家那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在蒲鲁东这里,这些范畴脱离了现实生活,变成了原理、抽象的思想;因为它没有了来源,就成了纯粹的、永恒的、无人身的,从上帝那里流出来的。在蒲鲁东那里,上帝是范畴的来源,普遍理性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正如马克思所说,“垄断是好东西,因为它是一个经济范畴,因而是从上帝那里流出来的东西。竞争是好东西,因为它也是一个经济范畴。但是,不好的是垄断的现实和竞争的现实。更不好的是垄断和竞争在相互吞并。该怎么办呢?因为上帝的这两个永恒思想是互相矛盾的,所以蒲鲁东先生就以为上帝的心怀里同样有两个思想的综合,在这种综合中,垄断的祸害被竞争所抵消,而竞争的祸害则由垄断所抵消。两个观念相互斗争所引起的最终结果,将仅仅使它们的好的方面表露出来。应该从上帝那里夺取这个秘密的思想,然后加以运用,这样就万事大吉了。应该发现这个深藏在无人身的人类理性里面的综合公式。而蒲鲁东先生毫不犹豫地以发现者的身份出现了”。 凡懂得黑格尔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读者,就会看出,这是蒲鲁东因为不懂得人类历史,把经济学范畴与普遍理性用辩证法结合起来玩弄的辩证怪论。      三、马克思哲学的“原生态”——唯物史观      《哲学的贫困》第一次把批判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历史观的任务提了出来:“经济学家们的论证方式是非常奇怪的。他们认为只有两种制度:一种是人为的,一种是天然的。封建制度是人为的,资产阶级制度是天然的。在这方面,经济学家很像那些把宗教也分为两类的神学家。一切异教都是人们臆造的,而他们自己的宗教则是神的启示。经济学家所以说现存的关系(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是天然的,是想以此说明,这些关系正是使生产财富和发展生产力得以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的那些关系。因此,这些关系是不受时间影响的自然规律。这是应当永远支配社会的永恒规律。于是,以前是有历史的,现在再也没有历史了。”后来,马克思在给施韦泽的信中,进一步申明了他和蒲鲁东在历史观上对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蒲鲁东“不是把经济范畴看做历史的、与物质生产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而是荒谬地把它看做预先存在的、永恒的观念,并且指出了,他是如何通过这种迂回的道路又回到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立场上去”。   马克思和蒲鲁东的对立表现在历史观上。这一点,马克思早就清楚。在巴黎居住期间,马克思为了争取他,两个人交往很密切,马克思曾帮助蒲鲁东学过黑格尔哲学,在理论上常常进行整夜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就是,一个坚持唯物史观理论,一个坚持小资产阶级的唯心史观。   因篇幅所限,这里就马克思哲学“原生态”具有典型意义的内容叙述如下。   (一)市民社会在唯物史观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这就是蒲鲁东先生永远不会了解的东西”。在这里,一定生产力条件下的市民社会是处于唯物史观研究对象的地位。   (二)生产关系与各范畴、观念的关系在唯物史观理论制定中的重要意义   生产关系这个范畴,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论最初制定时期的著作中,又称生产方面的社会关系或现实关系。但是,它们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我们重视这个范畴的研究,是因为这是蒲鲁东所不理解的“哑谜”的内容之一,即“他不了解处于现代社会制度联结——关系中的现代社会制度”。蒲鲁东不了解他的经济范畴与生产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马克思在给安年科夫的信中说“经济范畴只是这些现实关系的抽象”。这里,“这些现实关系”指的是“蒲鲁东先生主要是由于缺乏历史知识而没看到: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形式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他没有看到:经济范畴只是这些现实关系的抽象,它们仅仅在这些关系存在的时侯才是真实的”。   生产关系范畴的制定在唯物史观理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明了起见,我们指出经济范畴对生产关系不同的三种理解:一种是固定不变的、永恒的;另一种是从上帝那里流出来的,最终表现的是正义、理性;第三种是“经济范畴只是这些现实关系的抽象”。   这里,生产关系范畴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种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观点,他们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看作是天然的、合理的、永恒的,由此得出的历史观就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第二种是蒲鲁东的观点,他不了解经济范畴的来源,只得借用了上帝、普遍理性来说明,所以,得到的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第三种是马克思的观点,既是历史的,又是唯物的,所以,得到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历史观。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最初制定   马克思在论述市民社会时已经指出“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这里说的是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可以说这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最初制定。   这一关系的制定,在唯物史观理论的孕育和制定的过程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早在《莱茵报》做编辑的时候,第一次遇到的是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苦恼的疑问”。“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分析……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这个由物质利益引发的“苦恼的疑问”变为物质的生活关系与国家和法的关系。对于这种关系马克思运用主客体理论进行了批判。在黑格尔那里,国家是“理念领域”,是独立的主体;市民社会属于“物质的生活关系”的“物质领域”是客体,这是由主体产生的。马克思批判的结论是:“理念变成了独立的主体,而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了理念所具有的想象的内部活动。实际上,家庭和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的活动者;而思辨的思维却把这一切头足倒置。”以上是马克思1843年对黑格尔思辨学的批判,到1847年制定唯物史观理论的时候,这一市民社会与国家和法的主客体关系,已变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主客体理论,是马克思时代哲学家们通常运用的理论,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则是马克思哲学——唯物史观所独具的分析社会发展的理论。   (四)生产力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制定中的重要意义   生产力范畴也是蒲鲁东“哑谜”中又一个重要内容。如果说,生产关系范畴说的是“他不了解处于现代社会制度联结”,即不了解生产关系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联结作用;那么,生产力范畴则要说明的是现代社会制度如何发展以及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的问题。   “这里不必再补充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并当做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由于这一简单的事实,就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这个历史随着人们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愈益发展而愈益成为人类的历史。由此就必然得出一个结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这种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以上马克思说明了蒲鲁东“哑谜”中他不了解的社会两种联结:一种是以生产关系表示的社会的横的联结,另一种是以生产力表示的社会的纵的联结。   (五)人们是怎样对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这一点也是蒲鲁东的“哑谜”之一。在蒲鲁东那里,他既不了解生产关系的性质,也不了解什么是生产力,更不会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人们的历史来说各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人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已经获得的东西,然而这并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在其中获得一定生产力的那种社会形式。恰恰相反。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可见,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表示的是人类已经获得的文明的果实,这是人们永远不会放弃的已经获得的东西;而生产关系则不同,它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      四、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开放性及其理论创新能力      (一)唯物史观内在的包含着科学共产主义内容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致安年科夫的信中说:“我的信已经太长了,所以我不能再谈蒲鲁东先生对共产主义的可笑的责难。现在您会承认:一个不了解社会现状的人,更不会了解力求推翻这种社会现状的运动和这个革命运动在文献上的表现。”唯物史观中的共产主义,在理论上是以往文献的继承和发展,在实践上是为共产主义提供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既表示出唯物史观包含着的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信仰,又说明这种信仰是在唯物史观理论基础上得出的。因此,它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一种科学的信仰;二是作为信仰,它是追求的目标,在实践上是开放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离开唯物史观就不可能理解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在实践中为之奋斗的牺牲精神。   (二)市民社会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在马克思那里,市民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广义的就是上面引文中指的市民社会。在这里,市民社会有两个基本要素是需要进一步分析的。其中,一方面,市民社会中的衣、食、住、行是各种社会及其发展阶段所共同的方面,即它不仅存在于各个社会形态中,也存在于各不同社会的发展阶段中。因此,它始终是唯物史观必须具体研究的方面。另一方面,市民社会中的衣、食、住、行又都是处于一定生产力条件下的社会制度之中,这是一个动态的对象。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唯物史观的研究对象。这就决定了唯物史观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其研究方法就必须是具体的。由于这两个方面,市民社会作为唯物史观的研究对象和史学方法永远是常青的。   (三)唯物史观理论自身的理论创新能力   唯物史观理论要求的是什么呢?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是“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制定唯物史观之后,主要是用唯物史观指导他从事的各种工作,这是由马克思一生的奋斗来说明的。马克思这里说的“研究工作”,我们可以从唯物史观理论本身的理论创新的方面来理解。唯物史观理论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可以运用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从它本身来看,它是能够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的。这里我们举出两个事例。   第一个是《资本论》的理论创新。唯物史观制定之后,马克思用它来研究的第一个社会形态,是以英国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个典型的市民社会中,人们的衣、食、住、行,即他们的物质生活、生产和交往关系都集中表现在商品上。《资本论》第一句话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马克思认为,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分配的两极分化—物质极大的丰富—社会自身的否定的否定。在这一研究中,马克思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唯物史观由假设变为了科学,二是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   第二个是《哥达纲领批判》。这是针对拉萨尔“铁的工资规律”这一机会主义理论所进行的斗争。这一斗争成果的集中表现,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阶段论思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我们熟悉的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取酬,共产主义阶段实行按需分配,就是唯物史观理论的理论创新。      五、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属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原生态”      如果说马克思给安年科夫的信论述的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问题;那么,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探寻的是后进的民族或国家,即生产力还处于比较落后条件下的“市民社会”“跨越”发展的问题。“跨越”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各个社会形态都有的,狭义的是指社会主义的跨越发展。在前者,是不自觉的,而在后者,是自觉进行的。跨越发展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和世界先进的民族和国家同时存在,二是必须自觉地采取措施吸取别人已经取得的先进的文明成果。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为后来的革命的共产党人提供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的空间。   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目标的发展过程中,体现的是双跨越,即社会制度的跨越和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一跨越发展的自觉性要求有高度的唯物史观理论为指导。跨越发展最初是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改革开放路线下进行的,建立特区、引进资本、试办证券和股票市场等,都是实现这一跨越发展的具体政策。随着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问题、党的自身建设问题、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小康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社会主义发展规律问题、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问题、气候问题、环境污染等都提到日程上来。为了应对以上的问题,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30多年实践有三次理论创新。这些都体现了唯物史观理论和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有这两个理论为指导,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目标,还需要一系列的理论创新。   我们可以用阿尔都塞的话来结束本文,他认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由于这一发现,一个可以称之为‘历史大陆’的领域向科学认识敞开了大门。在马克思之前,已有两个相当重要的‘大陆’向科学认识敞开了大门:数学大陆是由希腊人在公元前五世纪敞开的,物理学大陆是由伽里略敞开的”。数学大陆、物理学大陆科学认识敞开的历史,是一个不断理论创新的历史。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敞开的是对人类“历史大陆”科学认识的“大门”,历史证明这也是一个不断理论创新的历史。今天,我们探讨的唯物史观“原生态”就证明了从其制定开始,就是以科学认识的方法敞开这个大门的。      注释    参见冯景源:《辩证唯物主义并非唯物史观的“理论胚胎”》,《学术争鸣》2007年第9期。    张建云:《当前学界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综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8期,第143页。    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概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1、46页。    以上见“马克思学网站”第22届主题发言人提纲。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75页。    《马克思致帕·瓦·安年科夫》,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页。    《马克思致帕·瓦·安年科夫》,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48、42—43页。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2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于建嵘:解决利益冲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胡业生 2012-8-19 12:29
进入专题 : 和谐社会 ● 于建嵘 ( 进入专栏 )      一、和谐社会的基本性标志是安定有序      我今天讲的主题,是“解读和谐社会”。我们怎么解读和谐社会呢?还是从十七大讲起。十七大对和谐社会有一个提法,即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属性,也就是说,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就我个人的理解,和谐社会的基本性标志,是安定有序。也就是说,我们判断这个社会和谐与否,主要是要从它的社会稳定层面来考察。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自然生态等等问题,可以视为和谐社会相关的属性。而我们说这个社会和谐或者不和谐,是针对该社会稳定不稳定而言的。   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考察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显然是一个非常着眼于现实状态的逻辑。在今年3月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社会主义论坛上,有人说他通过研究发现,马克思在某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和谐社会,所以中国共产党要提和谐社会。轮到我发言时,我就说共产党提和谐社会,不是由于马克思说过什么,而是在于中国的社会发展遭遇到了现实的相关问题。   今天我要和大家讲的,不是宣扬或者考证和谐社会的理论是怎么提出来的,又如何有意义,而是想同大家探讨我们的社会发展到底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执政党才要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这一目标,中国到底要建设什么样的和谐社会,以及想怎么建设这个和谐社会。      二、中国的社会冲突中,维权事件成为主体      先来看一组关于中国治安案件处理情况的数据。可以发现,从1999年到2004年,整个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1999年治安案件的受理数3356083,及至2004年数据已经递增到6647724,正好是翻了一番。从这其中,我们就可以明显感觉到为什么到2004年,中央不停在说社会要稳定等等。   另一组关于社会群体性事件逐年递增的数据,同样指向这样一个问题。根据中国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资料,最近十年来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在迅速增加。群体性事件1993年共8709宗,此后一直保持快速上升趋势,1999年总数超过32000宗,2003年60000宗,2004年74000宗,2005年87000宗   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问题同样也在增加。这些问题是一个什么样性质的问题呢?我们怎么去认识这个问题,或者怎么去对待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我们试图通过分析社会群体性事件的性质来认识这些问题。国外有观点认为,中国的群体性事件,都是社会骚乱,这是我所不能同意的。根据我的研究,可以对整个社会冲突事件做一个基本分类,比如说农民维权、工人维权、市民维权、社会纠纷、社会骚乱和聚众犯罪。从整体上来说,中国的社会冲突中,维权事件为主体。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不同社会群体性事件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1、农民“以法维权”,土地问题是焦点   我在自己写的一本书《当代中国农民的维权抗争》中,提出中国当代农民是“以法抗争”这样一个解释框架。在我看来,农民之所以抗争,是由于他按照法律规定发现了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所以起而抗争。以法抗争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抗争。1998年之前,中国农民对待自己的利益受损,主要依靠上访,依靠政府来解决问题。现在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地发生了变化。我这本书中讲到一个人的故事——一个非常老实的农民,他发现地方政府乱收税,一开始也是上访,但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呢?他就买了一个录音机和高音喇叭,把中共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文件用录音机录下来,一发现什么地方在收税,他就带着扩音器到那里去放录音。这样的行为表明的是,他们把解决问题的主体看成是农民自己。关于农民维权的内容,我有一个新的结论,即土地问题是当前农民以法抗争问题的焦点所在。我们对中央某新闻媒体著名栏目所接到的电话进行了一个统计,发现“三农”问题占到30%多,而其中60%多的是土地问题。我认为土地问题已经是目前中国农村的焦点问题了。跟此前的农民抗税比,土地问题有许多不同:首先是当事人双方已经发生变化。抗税的农民,主要是农村中当过村干部、或者有一点文化水平、或者得罪过村干部的人。这些人抗争,最多告到县一级,很少告到省一级,因为根据国家当时的法律规定,县一级可以决定税收问题。而在土地问题中,一旦发生抗争,往往是一个村的男女老少都到场,因为土地太关系到他们的基本生存利益了。   其次,地域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在税费问题时,农民抗税主要发生在中部地区欠发达省份,而土地问题则明显集中于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城市周边地区,这些地方恰恰是土地收益日益可观的地方。   第三,抗争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抗税时,上访是一种办法,你来收税我不在家里躲起来,不理你也是一种办法。土地问题不是这样了,必须要主动。上访还是农民采用的一个方式,但可以发现,农民也开始采取宣传、静坐、游行示威等等方式来表达,这已经成为他们解决土地问题的重要方式。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时发生警民冲突。这也是抗税所不曾出现的。   另外,农民土地抗争的语言也发生了变化。我们研究税费问题发现,农民最多讲落实中共中央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土地问题上,农民也说按照土地法办,但是越来越发现一个问题,最后有一些不能依法办了,如果按照土地法办的话,可能他们要吃亏了,最后他们就一再表达说,没有土地我们何以生存呢?   最后,农民土地抗争的外力介入情况也不同。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律师,许多搞社会科学的人士开始介入,特别是律师介入比较多。为什么?因为土地问题,对律师来说也有较大的利益。而另外一个方面,在许多土地冲突的背后,有基层政府的利益,有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甚至会发生黑社会力量入场的情况。媒体报道过的定州冲突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当然,因为环境污染而引发的农民维权,也是最近的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现在是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尖锐了。   2、工人“以理维权”,劳资纠纷将成重点   下面我们讲工人的“以理维权”。我也写了一本调查中国工人现状的书。在调查中,越来越发现,农民维权讲法律,工人维权讲道理。我们曾经将工人的维权信与农民的维权信比较,最后分析发现,农民用法律这个词语远远超过工人。工人用的最多的是“我们国家”、“我们党”一类的词汇,他们诉诸于 “工人阶级是这个国家的先锋队”、“工人是国家的主人”一类的意识形态逻辑。所以我对工人维权使用了“以理维权”的概括——工人更多是以意识形态作为他抗争的武器。   那么工人主要又是在告什么呢?我们对两百起工人闹事的案子做了一个统计,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国有单位改制还是目前工人告的最多的问题,同时拖欠工资、社会保障、破产安置等等问题也越来越表现出来,因为受殴打而维权的事件也开始有了。最近几年发生过几起韩国人殴打中国工人而工人诉诸维权行动的案例。   不过我的基本判断是,基于国有单位改制的工人抗争,将来会越来越少。为什么?哈佛大学一名教授做了一项研究,说中国工人不再是同一种身份与状态,有国有企业的工人,有退休工人,有雇佣工,还有农民工……不同的工人有不同的维权内容,我认为在未来一个阶段,劳资纠纷下的工人维权,会是工人抗争的主要形式。   3、市民“理性维权”   关于市民维权,这个问题我没有进行详细的研究。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这么说,市民维权还是比较理性的,是理性维权。为什么他们抗争比较理性呢,因为市民的维权主要是物业维权,所面对的问题,终究不像工人和农民所面对的那么尖锐。能够当业主的人还是有产者,或者说是中产阶级等等。他们的维权抗争可以通过官司解决,消费方面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消协、打官司等等来解决,而且媒体也比较关注这方面,所以他们并不算很弱势,维权相对理性。   但是在市民维权抗争问题中,房屋拆迁也正在变成一个问题。城市的房屋拆迁和农民的土地问题还不一样,针对房屋拆迁的业主维权抗争,很难变成一个很大的实际行动,为什么呢?房屋是确定到每一个人的,而土地问题不能确定到每一个人。   我简单把维权性事件做了这样的总结。   第一,它是利益之争,不是权力之争,经济性大于政治性,与民众的直接利益相结合,但随着第三势力正在形成,维权活动也有可能从经济权益向政治权利的转变。   第二,规则意识大于权利意识。反应性大于进取性,不是主动出击,他认为侵犯到了他的权利,他才会去做反应,才会去维权,他不会主动的找一件事找你麻烦。   第三,目标的合法性与行为的非法性结合。      三、社会泄愤性质的骚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虽然维权事件占到中国社会冲突的主体,但在维权事件之外,有一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事件,就是社会泄愤事件或者社会骚乱事件。这个问题和维权问题是不一样的,参加者、行动逻辑都和其他的维权事件是有区别的。 你可以发现,社会泄愤事件突发性非常强,所有的工人维权、农民维权等都是有一个过程,发现问题之后上访、打官司告状等等,而社会泄愤事件不是这样的,特别突然。在“万州事件”中,起因只是两个人撞了一下,一方说了一句话,我是公务员,我可以摆平你。因为这么一句话,当地老百姓聚起来了,起来之后怎么样了呢?发生了烧警车、冲政府等等行为。   最重要的是,社会泄愤事件的参加者,基本上与相关问题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参加这个事的人与当事双方没有什么利益关系。大家都可能知道安徽发生的“池州事件”,一辆车把一个学生撞了,交警来处理,老百姓不满意,说肯定交警腐败了,肯定帮有钱人,放火烧了警车、抢了超市,这些人其实就是跟当事人都是没有关系的。这实际上是我们界定这类事件是泄愤事件的主要依据。   社会泄愤事件的信息传递有新的特征,网络媒体、手机短信等新的传播方式容易造成不实信息或谣言的扩散。一个典型的例子发生在浙江瑞安,当地一个女老师跳楼了,公安说这个女老师是自杀的,马上网络出现了女老师不可能自杀的言论,她昨天还给我们讲课了,她那么漂亮、那么有生气,怎么可能自杀呢?肯定是什么人害死她的,公安是被买通了。老百姓之间互相发短信。最后流言起了很大作用,老百姓把死者夫家的工厂烧了。   社会泄愤事件事件,都有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农民维权、工人维权,行为相对比较客气,不会直接打、砸、抢、烧。但是社会泄愤事件绝对会发生打、砸、抢的行为,因为其中没有一个人出来进行谈判、没有一个提法、没有一个目标,参加者主要是借题发挥,表达对社会不公、吏治腐败等现象的不满以发泄为主。 我认为,这些社会泄愤事件应是未来十年中国可能要关心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假如说维权抗争是表明的是社会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冲突的话,那么社会泄愤事件则可以说是国家的管制危机。也就是说,社会泄愤事件不是一种直接的利益冲突,它的出现跟两个重要因素相关联:社会不满情绪存在与管治能力的低下。   第一,必须要有社会不满的情绪存在。社会不满在中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都不满,每个人差不多都不满。那么参加社会泄愤事件这一批人是什么人呢?你会发现主要是失业的工人、失地的农民、农民工、拆迁的居民、离退干部,另外还有底层知识分子。或者说是没有进入体制的知识分子,体制边缘的知识分子。   这些人对社会哪些社会现状有强烈的不满呢?主要有官员腐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司法不公等等都。其中,我认为,民众对司法不公是目前中国所有不满中最不满的。民众对司法不满是有一定的根据的。因为司法的确存在许多问题。以刑事和民事再审原裁判错误率为例。1999年刑事再审改判率24.76%,到了2004年这个数据已经翻了一倍。民事再审改判率也是如此。而法院的已生效的判决特别是行政诉讼决定执行率又在显著下降,从1998年的44.8%下降到2004年的21.1%。这类案件一般是老百姓告政府的,告赢了但结果大部分得不到执行。在司法不公之下,民众当然对法律的正义性和公正性表示怀疑。这个问题无疑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问题所在。大家都知道,尤其是在中国,法律社会规范的底线。但是如果这个底线都无法得到有效的坚守,那社会的不满情绪将是彻底而普遍的。民众不满的对象发生转移的第二个特点,是质疑的对象加速上移。原来农村有一句话说“中央是亲人,省里是好人,县里乡里才是恶人”。(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 这种评价现在也在变化,这种变化正在导致社会秩序合法化出现危机,这是极为关键的问题。   第二,是管治能力的问题。我们管治能力低下,表现在预警机制、处置技术和问责制度各个方面,我这里重点讲讲与这几个环节都有关系的信息不透明问题。我的研究结论表明,在许多社会冲突事件特别是社会骚乱事件中,地方政府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结果往往是外界都知道了,而中央却还不知道。一个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例子,是基层政府对付上访的所谓“销号”。我手头有河南某县下发的一个正式文件,规定当地官员可以采取前往北京贿赂国家信访部门的工作人员,让他将已经登记的上访事件销号。文件是这样写的:“销号是最后一招,目前个别单位对销号不理解,发牢骚,有的向县里反映销号不合理,有的说信访体制不科学,但是我今天要告诉你们合理不合理、科学不合理,不是我们在座各位决定的,上级这样考核,我们只能与时俱进,适者生存”。文件还明确说,销号只是经济上的付出,如果不销号,那就是我们政治前途的损失。我当时拿到这个文件的时候目瞪口呆,我可以想象中国基层官员的所有腐败形式,但是绝没有想到地方政府会下文件让他们公开到中央行贿,就是不让中央知道多少人到这里来上访了。这足以暴露出,我们的体制是出了明显问题的。一个连真实信息都没有掌握的政府,其管治能力肯定是低下的。      四、解决利益冲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我的一个总的判断就是,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将进入社会冲突的多发期。社会弱势群体的工农大众与掌握了政治权利和经济资源的社会强势集团的博弈是其主要的内容。劳资冲突及农地冲突有可能成为其最主要形式,社会泄愤事件也有可能增加并扩大。这将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之策,这些思路我大部分都是赞同的,尤其是关于设立社区警察的,配备社区警务力量等,我认为做的很好,很必要。我四月份到了法国,专门去考察法国的社会骚乱问题,法国的学者向我提了三点建议:首先在法国的社会骚乱中,主要参与者就是移民的第二代,所以他们提出中国要注意农民工的第二代。其次,在经济适用房建设上,不要把这些没有钱的人都放在一起,要分开。在法国社会骚乱的区域里,全部是法国巴黎郊区,当年法国政府为了安置移民的区域,那些人没有工作,都是游手好闲,成为社会问题的高发区域。第三他们讲到社区警察,他们认为,法国的社会骚乱有一个很大原因把法国的社区警察变成了巡警,使得警察脱离了社区和群众,不仅不了解情况,与社区居民没有感情交流,经常成为敌人。他们建议说千万不要把派出所改成110,什么意思?一定要让警察进入社区。   不过对于报告中提出的“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有一些自己的意见。这首先在于,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信访制度不仅不能解决民众的具体权利救助问题,而且会从体制上消解国家的法制权威。其次,现在许多利益冲突的一方都是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如何靠他们去主导维权群众的利益呢?   我认为现在中国主要的社会冲突是利益冲突,解决利益冲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利益冲突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保障个人基本的合法权益,分配怎么样不说,但个人基本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护,农民的地就是农民的,我的房屋你不能说拆就拆。一定要有切实保护个人基本合法权益的观念和制度。这一点是建设和谐社会中最重要的一点。   第二点,一定要约束政府的行为。我前面分析了那么多问题,维权、骚乱,都与基层政府的作为有关。我做税费研究时发现,基层政府许多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作为,并不是因为地方政府官员太坏,而是有体制性的原因。一个地方政府官员必须要到农民那里收税才能养活自己,那还能怎么办?我到湖南调查,有一个乡干部跟我说,我是一个乡镇干部,没有其他的经济收入,现在已经六个月没有拿到工资了,家里女儿18岁了,现在只好到深圳去打工。他讲到这些时泪流满面——他说我作为一个父亲,我难道不希望我的女儿留在家里吗?18岁的丫头跑出去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我听了之后也是心情沉重。我说流泪的农民和流泪的乡镇干部,都是制度的受害者。现在这种问题在农村当然有所改变了,政府依靠转移支付等等支付工资。但是土地问题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大家都是想要政绩,都想过更好的日子,就得打农民土地的主意了。 现在许多基层官员谈到地方政府,特别是说到县级问题时,经常要抱怨“四无”,就是没有权力、没有钱、没有地、没有人。其中说“没地”,是说国家的土地政策使地方政府没有土地招商引资。我专门写过文章来评论这个“四无”。其中对于土地问题时,我是这样说的,由于土地问题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基本权益,一定不能随便向地方政府松口子。因为基层政府对土地的掠夺性没有改变。   第三,解决利益冲突问题,要有各种利益的表达机制,要能够协调,要能够让工人和农民讲话,能够表达。这个问题很重要,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无论是工会还是农会,都应该成为代表工农利益的组织,表达工农的利益,这是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五、重塑司法权威与公正,确保信息公开与透明      我们前面分析在所有的社会不满中,以对司法不公的不满最为严重。为什么民众不相信法律?为什么民众不认为我们的司法是稳定和公平的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司法审判权的地方化。为什么那么多人跑到北京,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们认为地方政府控制了司法。地方法院的法官也曾经跟我说,帽子、票子、案子,都掌握在地方政府与党委手里,司法系统还能怎么样?   这个情况很严重,怎么办呢?在现有话语系统下,我想到一个新提法,“司法制衡”。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应该通过司法限制地方政府的权力,地方政府不能掌控司法,司法权归中央政府这一条线管。地方各级法官的工资、法官的任命、法官的所有福利待遇,都是垂直管理,不要由地方来管理。而且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实现司法人员的流动。我们要想让民众建立起对司法的信任,核心目标就是制衡地方行政的权力,把审判权地方化的状况改变。   重塑司法权威与公正,还应该依法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经开始实施了,这一个法律很好,讲了很多好东西,但对某些条款我也有保留意见。新华社记者曾采访我,问我对这部法律最想说什么,我说我最想批评第六十五条。为什么呢?第六十五条是关于突发事件的虚假信息的,当然其中可能有良苦用心,因为很多突发性事件的确是跟虚假信息有关。但是应该怎么理解虚假信息呢?谣言止于公开,如果信息不公布,不透明,公共媒体失声,那民众就只靠依靠短信、网络,依靠道听途说,依靠自己的猜测与理解。这是必然的逻辑。更为重要的是,法律不能把判断是否虚假信息的权力交给地方政府,如果有虚假信息,媒体有不实报道,地方政府只能前往法院提出起诉,而不是地方政府自行决定你这就是虚假信息,因为地方政府本身就是信息传递利益相关方。这样就有可能会为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封闭提供了一个法律武器。记者前去采访,地方政府就可以抓你了。为什么?因为他可以说你搞虚假报道。所以我认为这一条要改,一定要开放媒体,只有媒体开放了,建设和谐社会才有了重要保障。   我在法国访问时,访问了他们一个申诉专员制度。他们这个专员是有调查权的,针对民众申诉展开调查,调查之后只要发现公权侵犯私权,就会向这个部门提出来,你错了,应当改正。但是他没有命令你必须怎么改的权力。我就问他,既然没有这样的权力,怎么这个部门还会听你的呢?他们告诉我,他们有一个“核武器”,他说可以把调查报告向媒体公布,只要公布了,这个部门就会玩完了。我问对方有没有使用过这个“核武器”,他说还没有使用过,但是他们有这样的权力进行威慑,才是不必使用的前提——法国政府的各级各个部门都最害怕被公布调查报告。   早两年我到台湾岛去考察台湾社会问题时,也发现同样的现象。当时我从台北一直走到台南,我问所有采访对象同样的问题——基层干部,或者说你们的官员,把你们家的房子拆掉了怎么办?对方首先的反应都是:“不可能!他不敢!这是我家的房子,他敢拆吗?”我坚持问出现这样的假设怎么办,他们就回答说我到法院告他。我接着问,假如法官腐败了怎么办,他们也是先表达了“不可能”之后,回答:“我到我的议员那里告他,我的议员就会调查,调查完了之后就会通知媒体,会在立法会提出质询,要指责政府。”我再问议员腐败了怎么办?对方就笑说,议员在上面可以腐败,但是对我这个事情就不会腐败了,因为他要选票啊。我到对台湾的感觉是,台湾地区的高层政治现在的确比较混乱,但在底层社会还是比较平和稳定的。   总之,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在我看来,在要完成这长期历史任务,就要在下面几个问题上形成共识:第一,一定要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第二,合理建立社会利益表达博弈机制;第三,要进行司法改革,树立司法的权威;第四,要提高国家的管治能力。要真正解决中国目前存在的社会冲突,最终的出路当然要实现民主和宪政。
2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于建嵘:有一种“抽象愤怒”
胡业生 2012-8-19 12:26
进入专题 : 群体性事件 ● 于建嵘 ( 进入专栏 )      近年来,尽管国家大局保持稳定,但仍可以说暗流涌动,时局“殊不平静”。我一直关注的社会泄愤事件和网络事件也都呈现出新的特点。石首事件中,不相识的民众因为和他们没有直接关系的厨师死亡事件,愤怒地走上街头,用砖石袭击武警;邓玉娇案、杭州飙车案等吸引了全国的眼球,以网民为代表的民众群情激愤,民意难平。   不难看出,这些事件背后,都有民众无名的怒火。这不是一种“具体”的气、愤、怨、怒,不是特定之人对特定之事的怒气冲天,更不同于钉子户因自身权益受损、杨佳自认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的愤怒。而是如石首事件、“周老虎”事件那样,是不特定之人对特定之事的集体性的义愤填膺;或者是特定之人对不特定之事产生的愤怒,比如某位网民对层出不穷的爆炸性事件的愤愤不平,比如某位进城务工人员对受到经常性歧视的藏怒宿怨。当然,这二者也存在重合之处,简而言之就是不特定之人因不特定之事引发的普遍和长期的愤怒,因为存在这样一个共同、本质的特征,我将其称之为“抽象愤怒”,以与一人一事的愤怒相区别。   在我看来,抽象愤怒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其一,因为在房产、教育、环保、社保、城乡分割等民生问题上,政策性的二次分配有失衡的地方,民众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但对生活还未有颠覆性、决定性的影响。这种愤怒范围广且持续时间长,但强度不高。其二,民众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和价值判断,与其在政策、法律及其实施中的体现出现偏差。革命先烈杀税警闹革命代表正义并受到颂扬,杀警察的杨佳却是违反法律的罪犯。这其中的价值评判,因意识形态的差异而受到一些网络愤青们的质疑也是经常的事情。其三,民众日益发现自己与某些不公平事件中的受害者处于同样的境地,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受害者,会不会噩梦成真只是一个运气和概率的问题。失去安全感带来了物伤其类式的愤怒。其四,因为总能找到比自己付出更少、得到更多的群体和个人,原因则是见不得光的背景关系或潜规则等,这种相对剥夺感广泛存在于社会各阶层,包括利益和公正两方面。   在这种现实环境下,可以预见抽象愤怒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它的表现也可以分为爆发、表达和隐性三类。社会泄愤事件是抽象愤怒的集中爆发,因其能量威胁到稳定而得到了一定的重视,比如瓮安事件的处理强调对当地整体性治理整顿的结果,突出了人民对此的满意程度。尽管表达方式并不理性,但这也说明只有表达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   借网络民意得以表达的抽象愤怒是显性化的,党和政府既可以从中了解民怨,也能体会到舆论监督的好处。但是,网络生存中的角色虚拟化,使网民的言论和责任是不对等的,表达和发泄容易走向偏激和非理性的方向。而政府担心其超过一定的“度”失去控制,往往会从社会管治的角度加强监管。这又常被理解为剥夺言论自由,仿佛火上浇油,带来了恶性循环。   更多的抽象愤怒则是隐性的,好像冰山沉没在水下的那部分,巨大而又难以捉摸。隐忍才是最可怕的愤怒。因为无从表达就不再表达,这就将问题积累下来,最后可能将对具体事件、体制等的怨气,转变为对国家根本社会制度的不满。这可怕的地火无影无形,但也许就是历史上某些国家广场革命、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之所在。   而抽象愤怒如何才能平息,光是引导民众“反求诸己”、修身养性是行不通的,那只能是一味麻醉剂。而“减压阀”优于“灭火器”尽管已成为社会基本共识,但如何落实却不容乐观。在我看来,这需要以承认抽象愤怒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为前提,将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在源头上减少并引入理性的宣泄渠道上来。   这需要对现行的政府管治理念进行变革。就像千枝万叶都归于一根,如今的社会问题大都可以归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不要以为将政治合法性建筑在经济成就上就是务实,在政治体制设计、社会组织形式、政府管制理念上,理想主义政治观留下的不仅是一点痕迹,而是至今仍在起决定性作用。   我认为需要树立更加平和、理智、尊重普遍人性的核心价值观,并围绕其来加强法治建设、完成社会道德重建。这要求执政者尊重制度和规则,不去为了某件事的“实质正义”而损害程序正义。警惕既得利益阶层影响法律、制度的制订,不合乎实际的法律条文要及时修改,而不是任意解释。另外,需要放松思想和言论管制,让生活中的大事件和本质问题,能够在报纸、文学作品、电影电视等主流媒体中得到全面而真实的表现。在阳光下表达和讨论,借形成共鸣而得到宣泄。   如果抽象愤怒能够正大光明地表达和发泄,就会减少其走向行动的可能性
19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于建嵘:诱发群体性事件的最大陷阱
胡业生 2012-8-19 12:23
进入专题 : 群体性事件 ● 于建嵘 ( 进入专栏 )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种针对政府部门及政府官员的怀疑和不满情绪。这种社会情绪的蔓延消解了民众的政治信任,催生了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      民众政治不信任的两大表现      通过对近年来几次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分析之后可知,民众的政治不信任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表现:一是对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政策决定、发布的通知公告、出具的鉴定结论等本来应该是具有权威或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文件表示怀疑,甚至对这些文件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比如,发生在2008年的瓮安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据相关媒体报道,2008年6月22日,贵州省瓮安县初中学生、17岁的李树芬被发现死于河中。当晚,瓮安县公安局法医对死者进行了尸检,并做出“死者系自己跳河溺水身亡”的鉴定结论,死者家属对这个鉴定结果不满。随后的几天关于李树芬真正死因的谣言满天飞,最终导致一起普通的少女溺水死亡事故演变成上万人聚集、数百名不法分子打、砸、抢、烧党政机关的暴力事件。除了贵州瓮安事件外,2006年发生在浙江的瑞安事件以及2009年发生在湖北的石首事件也都是由于民众对公安机关做出的死亡鉴定表示怀疑和不满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二是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过激言论、施政行为等表示怀疑和不满。比如,2004年发生在重庆市万州区的群体性事件,起因就是一个妇女与一个搬运工发生了争执,随后此妇女的丈夫自称是公务员上前一起殴打搬运工,并扬言“出了什么事花钱就可以摆平”。这个“公务员”的言辞和举动引发了群众的公愤,造成大量群众聚集围观,最后发生砸烧警车、冲击区政府大楼、抢走电脑、损毁财物的暴力泄愤事件。再比如,2008年发生在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的“孟连事件”。这起事件的起因是由于胶农认为其土地权益受到了侵害,在要求政府和侵权公司处置未果的情况下,胶农奋起维权,地方政府则动用警力镇压。为表示对地方政府施政行为——随意出动警力镇压农民维权行动的不满,500多名胶农手持长刀、铁棍、锄头等工具与警察发生了冲突的暴力事件。可见,政府的不当处置有时候不但不能化解矛盾和冲突,反而可能会使矛盾激化,冲突升级。      政治不信任为何会诱发群体性事件      其一,“全能”政府的强大惯性与民众的心理预期之间存在差距,降低了民众的政治信任度,从而为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提供了土壤。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也提出了诸如创建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改革计划,并开展了相关的改革实践活动,但计划经济时代政府职能几乎无所不包的“全能”政府模式依然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再加上我国的改革本来就是一条由政府主导的规划性社会变革之路,所以使得民众对政府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社会治安等众多领域的作为仍充满了太多的期待。换句话说,虽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政府已经逐渐将一些计划经济时代原属政府职能范围的事务推向了市场,但很多民众并不习惯“有事找市场,不再找市长”,而且在当前中国主流的意识形态宣传中,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机构,民众有什么事情当然还是先想到找政府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必须仍然扮演着计划经济时代那种“全能”政府的角色,于是也就得不得不承担着很多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职能。比如,在调研中,我发现有时候并不是政府不想解决上访民众反映的问题,而是很多问题并不是政府能够解决的。这种状况造成的最终后果就是政府因不能满足民众的太多期望而使自己的权威和公信力受损。如果这种情况进一步蔓延扩散,就有可能成为群体性事件酝酿发生的土壤和温床。   其二,在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也确实存在着权力滥用、官员腐败等问题,这些问题若再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纠正和解决,势必影响民众的政治信任水平,从而成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催化剂。这是因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即政治信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整合机制。一方面,它是统治者获得合法性认同的基础性条件,发挥着促进政治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作为公共权力机构的政府只有为民众提供秩序、安全、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才能获得民众的认同和信任,而且政府只有在此基础上获得的合法性才是真正的合法性,各种政治制度才能良性运转。另一方面,政治信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任关系,又是促进社会秩序生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有社会学家指出,信任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一般功能,并且为不断相互作用的行动者和体制提供认识的和道德的期望图式。可以说,良好的政治信任水平不但有利于整合宏观的社会秩序,而且有利于促进个体社会成员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而个体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可以通过政治社会化达成政治上的合作行为,从而使他们最终能产生一种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同感。在当前我国利益格局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一些政府官员不能坚守为官之道,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不惜损害国家或其他人的利益,甚至有个别官员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大搞权钱交易、贪赃枉法、贪污腐化。官员的这些不当行为不仅可能会使自己受到道德法律的谴责与惩罚,更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使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急剧下降。这种不信任感长期累积就可能形成一种针对政府部门及政府官员的“抽象愤怒”,近年来多起针对政府的群体性事件就是这种“抽象愤怒”的集中爆发。   其三,我国权力集中的政治体制使得民众对不同层级政府的政治信任表现出层级递减的特征,即中央政府获得的政治信任最高,省、市、县、乡不同层级地方政府获得的政治信任依次减少。也就是说,县乡两级直接面对民众的地方政府本来应该是解决民众问题的主要机构,而民众对他们的政治信任度却非常低;而省市政府及中央政府则是通过下级官员来间接管理民众,他们很多时候不能直接解决民众反映的问题,而是通过层层转批督促县乡政府解决,而他们却获得较高的政治信任度,尤其是中央政府更是常被民众奉为“好人”、“亲人”和“恩人”。再加上中央的强力宣传,使得民众对中央政府解决自己问题的意愿和能力深信不疑。人们常说一句话,“中央政策是好的,到下面就走样了,是歪嘴和尚念错了经”。于是,很多人越级上访,不惜代价到北京去。结果,中央不得不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信访洪流。无奈之下,中央只好通过向地方政府层层施压的方式严格控制进京上访,并采取“一票否决”等严厉措施要求地方官员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地方,化解在基层。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很可能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控制民众上访反映问题,这样不但不利于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反而会激化矛盾,引发针对地方政府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当前我国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体制性根源。   可以说,如果民众对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有充分的信任,一些群体性事件是不难化解甚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要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应该努力提高民众的政治信任水平。这就需要进行一系列改革,包括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消除全能政府的“路径依赖”影响,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创建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政府部门及政府官员的监督,约束公权力滥用和官员的不当施政行为;最后还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变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重建民众政治信任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法律的权威地位,各种改革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也要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20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许倬云:我的母亲
胡业生 2012-8-14 16:09
许倬云:我的母亲 进入专题 : 母亲 ● 许倬云 ( 进入专栏 )      似乎每一个小学生都可能在四年级时碰到这一个题目,似乎每一个成年人都还觉得这是最可写的题目之一。不过这一个题目并不是容易写的,因为这对于执笔人具有无限温馨的题材,往往对别人却无非是些平凡小事。我在这里又挑上这一个题目来写一些琐碎的事,并不因为我妄想能突破这一难以避免的景况,只是因为这些别人心目中的小事,在我的生命中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以一般的传记笔法说,娘没有什么值得记下的事件,仔细算算她的过去,她似乎根本没有属于她自己的生活,她的生活就是爹和我们兄弟姊妹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不知道哪一位“立志”为别人服务的圣哲贤人曾经做到同样的地步。   娘是典型的中国妇女,讲究把感情深藏,但是我们尽可从她平凡的日常举止中觉察到她对子女的挚爱,无须乎用洋人的办法把感情流露尽致。然而,在危难时,她能有超越体力可能的行动,使人惊讶她究竟有多少潜能可以为了子女而发挥出来。   我们——我的孪生弟与我——是她最小的孩子,因此我们对她早年的生活及兄姊们的遭遇都只能得之长辈及兄姊们的口述。至少在我们懂事以后,我很少见娘有安乐的日子。在战时,她经常要携带着大小十余口奔波各地——往往由她一个人主持全局,爹多半时候留在相当接近前线的地方。一切似乎有了公式:我们在接近前线的地方与爹同住;日本人发动秋季攻势了,我们几个较幼的兄弟姊妹由娘率领着向安全地带撤退:日本人退了,我们又由娘率领着去找爹,迁回他的任所。抗战时期的交通情况之糟是众所周知的,每隔一两年举行一次大迁徙,她的艰苦就可想见了。   有一回,我们又撤退了,在一艘长江轮船的边上,我们搭了一只小木划转驳上大船,日本飞机在一次又一次的呼啸着扫射甲板上的平民及四周蚁附着的小划子。到现在,我还记得她在江风中披散了头发,把小孩一个个由小划子推进大船的船舱。大船正在行驶,小划子和大船之间唯一的联系只是一杆竹篙,她那时大概只想着把子女送到比较安全的大船上。她刚登轮,竟发现凌弟不见了,即刻又冲进人群,船头船尾寻找,把哭泣着的弟弟从另一层甲板找回来。大家坐定了,她又找来一壶开水,让每个人都喝一口,但是她自己竟没有分到一些余润。   万县的住处遭了炸弹,我们全家迁移到郊外山上的董家岩。全家安顿在半座茅屋里。下雨时,全屋只有一个角落是干燥的,她把小孩和祖母安置在干燥的地方睡,我还记得电光中只有她兀坐在床沿上。   表面上看去,她似乎不大过问我们的功课,也从不过问我们该学什么进什么系。事实上,她主张让我们各尽自己的能力,在兴趣范围内发展。她的方针是在密切注意下自由发展。大纲大目不差,小节是不计较的。这些大纲目中有最不能侵犯的一条——诚实;最必须注意培养的一条——对别人宽厚。至于馋一点,脏一点,都在容忍之列。为此,我们家的兄弟姊妹都有胖胖的体型,几分邋遢,爱躺着看书,但是快快活活,笑口常开,不大会发愁,更不会善感。我一直认为狂狷比乡愿可取,然而天幸我没有转变到浇薄的极端,大概还仰仗母教中“宽厚”二字的恕道。另一方面,我不肯说迁就现实的昧心话,也还仰赖母教中“诚实”二字的忠道。   爹与娘在总角时订的亲;男方二十岁,女方十九岁,娘就嫁过许家来了。据说,抗战前他们有过颇宽裕的生活。不过在我的记忆中,我家卖东两的时候多于买东两的时候。不止一次,爹在床上为家用长吁短叹,哼得一家愁云惨雾,娘只是委婉地安慰他。等到爹鼾声大作了,我们醒来还看见她正张着眼呢。女子大约比男子更为坚毅,有时我觉得“弱者”二字应改为“强者”作女性的称号。   爹不爱为杂志写文章,可是在他过世前一年多,他破例秘密地向《自由谈》投了一篇稿,纪念他们四十年的婚姻。发表后,我们才知道爹除了严整的论说文之外,还会写抒情文呢。文中他记述四十年来夫妇之间共享的欢乐和同熬过的艰辛。现在,爹去世已经九年,我知道娘的确常在梦中与爹聚会的。爹一辈子为沉重的家累牺牲了自己的志愿。两位老人家为了子女辛苦了一生,子女可是怎么报答呢。   五年前我离国渡洋,娘没有说一个“不”字。在基隆码头上,娘却不再送进去了,她是为了不愿让我在离别时有任何难过的机会。在行李里面,她替我塞进去许多小物件,其中包括一个针线盒。到了我要缝一两个扣子时,我才发现这盒子内容的丰富:剪刀,各种扣子,大小不等的针,以及各种颜色的线球。除了她替我补的衬衫上有密密的线痕外,她又把无限亲情,千丝万缕,都寄托在这些扯不尽的线团上了。因此在美国时,我最怕缝扣子和补破洞,一开针线盒定是弄得“闹情绪”。在异地做客,没事时神气充盈,一旦病倒,第一个进入脑筋的必定是娘。回来之后,每逢邮班,总发现她在等候在美的弟弟和姊姊来信,才知道自己在美时,偶尔脱一两天信期,该是犯了多大的罪!寄语在海外的朋友们,假如家有老母,别让她依阊久等,眼望着邮差过去。   娘不单为海外的子女寄东西,纵然那些东西在华埠都很容易找到:她也为在台南的姊姊寄些台北的东西去,纵然台北和台南的货品都出自一个厂家。我有时觉得好笑,但是等我看着她细细地挑选、细细地包扎,我领悟到:邮包寄去的不是一件一件实物,而是一片似海亲情。我才领悟到:自己在国外收到邮包时,复信所说“这些都可以买得到”,该是多残酷的话。   娘今年七十二岁了,幸而精神还好。家中大大小小的事仍旧非她老人家主持不可。我希望她有一些休息的时间,不要太忙。可是我也希望她还继续忙碌,有足够的精力忙碌。      心路历程      这里记述的不是邦国兴亡的大事,也不是社会变革的经过。在这里,我只是记述一些个人生命经历中足以回忆的片段,对别人也许没有意义;不过,假如有人不存着读掌故的心情读本文时,他也许会愿意看一看另一个人心灵经历的路程。   禅宗说教时,不重说理,而在点破禅机。就因为外面的一些感受往往可以使内心蓄积的水库开放闸门,造成水到渠成的局面。这也许就是所谓顿悟吧?记得十一二岁时,我读过一本名叫《文心》的书,其中有一段解释所谓“触发”的经验,也不外乎指出因外在感受触动内心的经验。在这里,我只想把几桩触发自己的事件叙述一下。   每一个孩子都曾经过浑浑噩噩的阶段,不过未必每一个人都曾经注意过在那一刹那他忽然发现自己面临不能再浑噩的情况。我在这里记下的片段回忆,也未必是促成我“顿悟”的因子,甚至未必是触发的机捩,但是至少在我的记忆中,这几个片段确实和自己的发展过程相联结,构成比较鲜明的印象。   在战争中长大的孩子大概比升平盛世的小孩较早接触到死亡。祖母去世时我第一次经验到亲人的死亡;但是她的弥留状态是在安详的气氛下慢慢转变,因此留给我的印象也不是剧烈激动的。在重庆遭遇大轰炸时,我们正在万县。记得万县第一次遭轰炸的晚上,我们一听见空袭警报就躲进洞去,进洞时在路上遇见二楼邻居家的一个大孩子,正在跑回家里去取一些东西。等到警报解除后,我们却发现了他的尸体。上午,他还和我们一起玩过;晚上,他已变成一堆模糊难认的残骸。这是第一次,我忽然发觉生与死之间的界限如此之易于跨过去,又如此的难以跨回来。这是第一次,我忽然发觉人是如此的没有保障。这也是第一次,我面对着一大堆尸体和烟尘弥漫的瓦砾场,心里不存一丝恐惧,却充满了迷惘。我曾经苦苦求索,那天一夜未曾阖眼;到后来,我似乎完全掉进了黑松林,不但找不着问题的答案,甚至找不出问题的线索了。   这一种困惑,此后经常侵入我的思想。在豫鄂边界的公路上,日本飞机用机枪扫射缓慢移动的难民群;轧轧的机声和哒哒的枪声交织成我脑子中一连串的问号。在青滩之滨岸时,目击过抢滩的木船突然断缆;那浩荡江声中的一片惊呼,也把一个大大的问号再次列入我的脑中。   在老河口,我们住的院子隔壁有一营工兵;他们豢养着不少骡马。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发现马群中添了一头小小的淡黄马驹,它逐渐长成,变成一匹很帅的小马,遍体淡金,不夹一根杂毛。但是它的脾气猛而且劣,除去经常和它一起玩,喂它吃些东两的小孩子外,它不让别人靠近身边。我们和它一起玩,直到它太高了,我们还可以站在磨盘石上拍它的头颈,抓它的鬃毛。终于,有一天,工兵要捉住它,替它钉蹄铁和施阉,它挣扎着踢伤了好几个人。它自己也在终日带伤奔驰下,失血过多,倒毙在池塘边,离那一块磨盘石不过几步而已。这一具淡金色的巨大胴体,依然保持着想再站起来的半跪姿势,似乎还在向死亡作倔强的抗争。不知怎的,我看着它时,万县的那堆残肢又浮现在眼前。大约从这次以后,我不再把生与死的问题限于人类。那个经常出现的问号变得更大,更扰人了。   几年以后,我们又在大巴山脉的河谷中回环盘旋。有好几天,我们直对着一座大山前进,山顶那里似乎有一个巨大的洞穴,天天作为嘹望的目标。好不容易到了山脚,又花了一天工夫,我们走到半山,才看见那个洞穴实在是一大片悬岩,下面覆盖着一长条稍微收进去的山路。走到山顶时,已是下午四五点钟。山顶冰雪未消,矮矮的树上尽是冰琅雪圩,劲风袭人,轻微的睁琮敲击声里,树枝微晃,幻出闪动的点点彩色。四面一看,群山俯首,向阳的一面只有峰巅反射出夕阳;背阳的一面已是一片黑的丘陵,衬着一个红红的落日。当时几十个佚子都不期然驻足峰顶,但是谁也没有开一句腔,似乎都被这片真幻难分的奇丽镇慑住了。这是几天来日日祈盼的界牌垭,似乎下面的一个站头不足一提了。前几天蓄积了精力,似乎在一刹那间竟再也提不起劲来;再度出发时,大家都一语不发,蛮有些草草了事似的,赶到站头算数。   此后,我读了亚历山大东征时在印度河边痛哭的故事;此后,我读了阮籍猖狂穷途痛哭的故事。我逐渐明白界牌垭峰顶上众人的无名惆怅。这是一种经验,经验到一时可以有感触,但是必须在日后才逐渐了解其意义。   可是在那次以后,这种惆怅经常出现。出现在自己完成一篇稿子以后,出现在学期结束时,出现在学校结业时,出现在旅行归采时,出现在席终人散时。   我身带残疾,那时又不曾正式进过学校,这种种的感触造成我有一个时期相当抑郁的心情。   抗战末期,家里在重庆南岸的南山安定了好几年。兄姊们都在外求学,双亲又在重庆城里办公,我常常是独自在山上,与绕屋青松及百数鸽子为伍。父亲自己公余雅好阅读乙部及舆地,尤其喜欢读传记,因此家里多的是中外各式各样人物的传记。这些书籍成了我喂鸽子、看山光岚色之外的唯一消遣。当时我的国文水平不过小学程度,阅读文言的典籍颇有些困难。经过几度生吞活剥式的硬读,居然也渐能通其句读。大凡入传记的人物总有些可传之处,而他们共通之点大约往往可归纳为“历尽艰难,锲而不舍”八个大字。三年沉浸在这类的读物中,我的抑郁多多少少得到些调节,在自己心日中构建了一套做人的基本标准。   抗战胜利了,我也得到了正式入高中的机会。这是我第一次由自己面对真实的社会,面对竞争,面对考验。这些幸而与我在离群索居时期建立起的一套做人标准并不完全扦格不通,我得以逐渐获得信心。学校中竞争的空气又挑动了我争强好胜的脾气,每做一事都认认真真地用尽全力。我逐渐把自卑克服,逐渐测知了自己能力的极限;有一个时期,我相当的自满,觉得自己颇有从心所欲的乐趣。   这一个自满的时期,幸而为时很短暂。高三上学期,战乱逐渐逼近家乡,城脚下满是南来难民的草棚。我们学校响应了难民救济运动。一次一次难民区的访问,把我又拉回真实的人生。一具一具只有皮包骨头的活动骷髅,又唤回了抗战时留下的死亡印象。京沪车上像沙丁鱼似的人群也使我时时疑问到人的价值。   离开家乡前不久,学校中有过一次去乡下为难民工作。我编入一组充前哨的小组,搭了一艘快艇,在大队的几艘木船前面开路。驶出运河后,快艇如脱弦般驶离大队,直驶入三万六干顷的太湖。不到许久,茫茫水域,似乎只剩了这一只小船。在运河早卜卜作响的马达似乎忽然哑了,船后面的浪花似乎也不再翻滚得那么有劲了。刚出口时,同学们一个个披襟当风,大有不可一世之概。这时,大家又都静下来了。马达忽然停止,小船随波沉浮,四顾一片水光,方向莫辨。波光粼粼,寂然无声,界牌垭峰巅的惆怅突然又充塞在水天之间。   从那次以后,我做事仍旧尽力以赴,但是从来没有享到任何成就的快乐。任何小事告一段落时,惆怅往往把看到成果的喜悦冲淡,甚至完全取代。“尽力以赴”变成仅是习惯而已,我竟找不着可以支持这个习惯的理论基础。这一个时期,我尝试着从宗教中得到解答,但是我得到了吗?我还在继续追寻呢。   在美国读书时,由于住在神学院的宿舍,我颇得到些参“禅”说“理”的朋友。有一回在邻室书架上取了一本加缪的作品,竟花了一夜工夫读完那本书。这位存在主义的哲学家喜欢引用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的故事,作为人生的比喻。西西弗得罪了神,神罚他受永恒的责罚。每次他必须把石头推向山顶,而石头又会自动滚下来。但是倔强的西西弗每次又再走下山来,把巨石往山上推。加缪认为,当西西弗懊丧地在山顶坐下休息时,他已经承认了宿命的力量,但是,当西西弗再度站起举步向山下走去时,西西弗几乎已经与神平等,至少他在向神挑战。没有想到,这次偶然拾来的读物,竟解决了我心理上的矛盾。
20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余英时:李约瑟问题
热度 1 胡业生 2012-8-13 23:56
进入专题 : 李约瑟问题 ● 余英时 ( 进入专栏 )      我的老朋友陈方正兄费了多年功夫,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三联书店即将出版)。早在撰写期间方正便已约我为此书写序。虽然我是一个十足的科学门外汉(“ignoramus”),当时却一诺无辞,大胆地接受了这任务。这不仅仅因为我们之间存在着半个世纪的友谊,更因为本书的主旨涉及了我所关怀的中西文化异同问题。   我最初打算就本书的主题作点独立研究,如稍有所得,则可以和方正的基本论点互相印证。这是我为友人学术著作写序的习惯,虽然比较费力,却也颇有切磋之乐。但不巧得很,现在开始写序恰值病后,我的精力尚未恢复到可以发箧摊书,左右采获的状态,因此原有想法不得不加修正。在这篇序文中,我希望能陈述两点,以为本书读者之助。第一,阐释本书的性质及其特殊的重要性;第二,本于孟子“读其书不可不知其人”的原则,对本书作者作简要的介绍。   首先,我必须郑重指出,这是一部出色当行的西方科学与科学思想的发展史。作者从四五百种古今文献中钩玄提要,建构出一部简明流畅的历史叙事,真正达到了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境界。但本书的成就和价值则远不止此。这是因为作者的动机不仅仅在于整理出一部西方科学史,而是以此为阶梯,去探索一个更重大的历史和文化问题,即是本书副题:“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但要澄清这一问题,科学史本身是无能为力的,至少是不足够的;研讨的范围必须从科学史推广到西方思想史与文化史的整体。我相信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本书在科学史叙事的后面不但衬托着一层西方哲学史,而且还隐现着一套西方文化史。   但本书的深度尚不尽于此。“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的问题其实是对于另一重大问题的答复:“现代科学为何没有出现于中国?”正如本书“导言”中所显示,这两个问题其实是“李约瑟问题”(“The Needham question”)的一体之两面:“何以现代科学出现于西方而非中国?”很显然,作者笔下写的是西方科学史,心中关怀的却是科学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全书的设计和论辩方式也有意无意地针对着“李约瑟问题”而发。在“导言”与“总结”两章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作者对于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及其他相关论著不但有深入的理解而且评论得非常中肯。   现在让我以简化的方式说一说本书作者与李约瑟的分歧所在,然后再表示一点我自己的看法。问题当然要从李约瑟开始。李约瑟至迟在1943年访华时便已坚信:中国的“科学与技术”在十六世纪以前一直是领先西方的,但此后科学在西方突飞猛进,在中国反而停滞不前了。因此他拒绝接受早期中国学人的看法,即科学是西方文化的产物。1975年,我和他在香港中文大学有过一次对谈,至今记忆犹新。我提到冯友兰早年那篇《中国为何没有科学?》的英文文章,他立即说:“冯的问题根本便提错了。中国缺少的不是科学,而是现代科学。”李约瑟以毕生精力,先后纠合了多位专家,终于完成《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编写。这当然是二十世纪学术史上的不朽盛业。这部七大卷二十多分册的巨制将中国史上科技发明的辉煌纪录和盘托出,证实了他关于“中国有科学”的论断。   但是李约瑟虽然为我们提供了无数有关中国科学史的基本事实,却亦未能对自己的问题给予令人满意的答案:“为何中国在科技发展上长期领先西方,而现代科学竟出现于西方而不是中国?”他在全书最后一册以及其他相关论著中曾试作种种解答,然而往往语焉不详,以致他的传记作者也不甚信服其说,而评之为“见树不见林”。这里让我顺便提一下席文(Nathan Sivin)教授的看法。他最近评论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总结”,即第七卷第二分册,曾对“李约瑟问题”表示过下列意见:关于历史上未曾发生的问题,我们恐怕很难找出其原因来,因此我们与其追究“现代科学为何未出现在中国”,不如去研究“现代科学为何出现在西方”。如果我的了解不错,那么本书作者的看法和席文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前面指出本书的最大贡献便在于交代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这一根本问题,而且交代得原原本本,系统分明。可见本书恰恰符合了席文的最高期待。   为什么本书作者在这一基本问题上与李约瑟有分歧,与席文却不谋而合呢?我认为关键便在于彼此对“现代科学”的概念有不同理解。早在1974年李约瑟便告诉我们:他把“现代科学”看作大海,一切民族和文化在古代和中古所发展出来的“科学”则像众多河流,最后都归宿于此大海,并且引用了“百川朝宗于海”这一生动成语来比喻此现象。很显然,他将“科学”从文化的整体脉络中抽离了出来,作为一种特殊的事象来处理。不但如此,他基本上认为中国和西方的科学传统走的是同一条路(the same path),今天已汇聚在“现代科学”之中。另一方面,他也指出,席文的见解和他不同,判定中、西“科学”各自“分途”(separate paths)进行。尽管如此,李约瑟还是相信,中国科学的“殊途”并不妨碍将来“同归”于“现代科学”。可知他心中的“现代科学”是普世性的,与民族或文化的独特背景没有很大关系。   本书作者则不但同样相信不同文化中的“科学”各自分途发展,而且还更进一步,认为科学研究的传统无不托根于其独特的文化整体之中,因此绝不可能脱离其文化母体而被充分认识。西方科学尤其如此,因为如作者所云,它恰恰是“西方文明大传统最核心的部分”。根据这一基本认识,作者将西方科学传统的特征概括成以下两项:第一、它和“整个西方文明是同步发展,密切结合,无从分割的”。第二、它虽然可以清楚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但从古希腊开始,通过中古欧洲吸收伊斯兰科学,到十六世纪以下的现代科学,作为一整套学术体系,它仍然是一脉相承、推陈出新而发展出来的。这两点概括都建立在坚强的史实之上,而作者识断之精也由此可见。   作者对本书内容的取舍作了一个扼要的说明。他说:“本书以数理科学即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可以量化的科学为主,实际上可以说几乎没有涉及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原因也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现代科学的出现毫无疑问是通过数理科学即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工作获得突破,而且此后三百年的发展显示,现代科学其他部分也莫不以数学和物理学为终极基础。”我必须郑重提醒读者,这几句话是作者对西方科学传统“探骊得珠”的见道之语,千万不可轻易放过。本书胜义纷披,读者随处可自得之。限于篇幅,这里我只能就西方数理科学的问题稍稍引申作者的论点,然后回到“李约瑟问题”作一结束。   本书在“总结”第一段说,现代科学是“拜一个传统,前后两次革命所赐”,实有画龙点睛之妙。所谓“一个传统”即指从古希腊到现代的自然科学都在同一研究传统之内:“现代科学”之出现虽然是由一次突破性的飞跃所导致,但在性质上仍与古希腊科学同条共贯。所谓“两次革命”,指运用精确的数学以量化自然界的研究,天文学和物理学便是其中成绩最为卓著的两个部门。通常我们用“科学革命”一词来指称十六、十七世纪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但作者特别提醒我们:十六、十七世纪的“科学革命”已是第二次了,第一次则在古代希腊,即柏拉图接受了毕达哥拉斯教派对于数学的无上重视,在他的“学园”中全力推动数学研究以探求宇宙的奥秘。其中细节见本书第四章,这里毋须赘言。我认为作者这一提示非常重要,因为这一点正是西方科学传统的灵魂所在。而且作者这一说法决不是向壁虚构,前人也早有见及者,不过没有像作者表达得这样一针见血罢了。例如柯林武德(R.G. Collingwood)在《自然的观念》一书中便特别提出“自然科学中的毕达哥拉斯革命”(“the Pythagorian revolution in natural science”)并阐明其何以获得惊人的成功 。   上面分析作者对于西方科学的特征所作的种种描述,似乎可以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即“自然世界研究的数学化”,因为在西方一般相关文献中“数学化”(“mathematicization”) 一词常常是和科学分不开的。甚至在社会科学的领域,经济学因为数学化比较成功,才被承认具有较高的“科学的身份”,而非社会学或政治学所能企及。   西方科学既以“数学化”为其最主要的特征,则它与中国的科学传统自始即分道扬镳。这一巨大差异在中西数学上便有极清楚的表现,本书“导言”已涉及此点。明末徐光启曾由利玛窦口授译出《几何原本》前六卷,他在比较中国《九章算术》与西方数学之后指出“其法略同,其义全阙”。本书作者解释这两句话说:   中国与西方数学的根本差别,即前者只重程序(即所谓“法”),而不讲究直接、详细、明确的证明(即所谓“义”)……   其实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说“法”指计算的技术,而“义”则指原理。中国计算技术往往是相应于公私生活中的实际需要而发展起来,但数学原理则似少有问津者。所以徐光启因《九章算术》而发出“其义全阙”的感叹。我们只要一检其中自“方田”、“粟米”以至“商功”、“均输”、“方程”各章的实例,对此便可了无疑义。不但数学如此,医学亦然:陈寅恪说“中医有见效之药,无可通之理”,与徐光启的话恰可互相印证。   徐光启虽然如作者所云对西方数学“心悦诚服”,但他是否充分了解数学在西方科学传统(当时方以智称之为“质测之学”)中的至尊地位,则尚待进一步探讨。一般地说,中国学人迟至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才对这一方面获得比较清楚的认识,如冯桂芬(1809-1874)与李善兰(1810-1882)两人当可为其代表。这是因为他们都研究西方数学而卓有成绩的缘故。冯氏在《校邠庐抗议·采西学议》中明确指出:数学为西学之源头所在,格致诸学皆由此出。李氏则代表当时西方数理在中国的最高水平:他和威烈亚力(Alexander Wylie,1815-1887)合作,译完《几何原本》其余部分(卷七至十五),于1858年以《续几何原本》的书名刊行;此外还有多种有关数理的译著问世,并已开始翻译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定名为《奈端数理》),可惜未能终卷。由于他的造诣最高,为西方在华专家所特别推重,所以清廷设同文馆,聘他为数学总教席,在任共十三年(1869-1882)。李善兰(字壬叔)是一位数学天才,他的朋友王韬(1823-1897)记他的话,说:   壬叔谓少于算学,若有天授,精而通之,神而明之,可以探天地造化之秘,是最大学问。   这几句话证明他对西方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已有透辟的认识了。但达到这种理解并非易事。王韬虽自称在“西馆十年,于格致之学,略有所闻”,但仍不能接受李氏对“算学”的评价;囿于中国传统的观念,他竟说:“算者六艺之一,不过形而下者耳。”不过与当时一般士大夫相比较,王氏的识见已远为超出。试看下面的故事:   清晨,湖南樊吉山来访。吉山名川……甚慕算法天文及谶纬占望之学,以为泰西人素精于此,必有妙授。……予谓之曰:“西人天算,与中华所习术数不同,断不可误会也。”   可知在绝大多数中国士人心中,西方算学、天文是和谶纬、占星、望气之类的“术数”属于同一范畴的。王韬能立即指出这是“误会”,足见他对西方“格致之学”虽未“入室”,至少已“登堂”了。   从以上所引明、清数学家对于西方数理的认识来看,则中国科学从未走上“数学化”的道路,其事昭然,已无争论的余地。从这一根本分歧出发,让我表示一下对于所谓“李约瑟问题”的看法。   首先必须声明,我对“李约瑟问题”的观点基本上是和作者一致的。作者引了几位西方科学史家对于这个问题的负面评论,我读来并不感觉这是西方中心论的偏见。相反的,把西方科学传统理解为西方文化整体的一个有机环节,是很有说服力的。另一方面,李约瑟在他的不朽巨构中发掘出无数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成就,自然是有目共睹,但这些成就大体上仍不脱徐光启所谓“其义全阙”的特色。这当然是由于中国过去关于技术的发明主要起于实用,往往知其然而不深究其所以然。若与西方相较,中国这许多技术发明的后面,缺少了西方科学史上那个特殊精神,即长期而系统地,通过数学化来探求宇宙的奥秘。所以中国史上虽有不少合乎科学原理的技术发明,但并未发展出一套体用兼备的系统科学。李约瑟讨论中国科学思想的进展,特别推重“道家”的贡献。他似乎不曾注意,庄子既主张“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又表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两种态度两千多年来影响士人的求知的取向极大,而适与西方科学精神互相凿枘。   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格物致知”的理学足以当之。其中朱熹尤其值得注意,他自记“某五六岁时,心便烦恼:天体是如何?外面是何物?”可见他的好奇心最早是从“六合之外”开始的。这样的心理倾向若在西方的文化环境中很容易走上自然科学的路。明、清中国学人用“格物致知”来翻译西方的“科学”,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但理学毕竟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其终极关怀仍落在“六合之内”,也就是“人间世界”的秩序。关于这一点,我已详论之于《朱熹的历史世界》,这里不必涉及。总之,我认为中国没有产生系统的科学,其一部分原因是和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取向密切相关的。   中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既然自始便“道不同,不相为谋”,则所谓“李约瑟问题”只能是一个“假问题”(“pseudo-question”)。我们可以用“科学”一词指所有关于自然现象的探究。在这一最宽松的定义下,我们当然可以说“西方科学”、“中国科学”。但事实上,中、西这两种“科学”同名而异实;二者并不能用同一标准加以测量或比较,也就是“incommensurable”的。这好像围棋和象棋虽同属于“棋”类,却是完全不同的两套游戏。“李约瑟问题”说:中国的“科学”曾长期领先西方,但十六世纪以后“现代科学”在西方兴起,于是将中国远远拋在后面了。这无异于说,某一围棋手的“棋艺”曾长期领先某一象棋手,但今天后者的“棋艺”突飞猛进,已远远超过前者了。通过“棋”的模拟,我们不必再多说一句话,已可知“李约瑟问题”是根本不能成立的,中、西“科学”之间无从发生“领先”与“落后”的问题。“中国科学”如果沿着自己原有的轨道前进,无论如何加速,也不可能脱胎换骨,最后和以“数学化”为特征的西方“现代科学”融合成一体。   今天一提及“科学”这一概念,我们立刻想到的必然是西方的现代科学,而不是中国过去的“四大发明”之类。“五四”时代中国知识人热烈欢迎“赛先生”,也正是因为他代表着西方文化的精粹。在这一意义上,中国过去并没有一种系统的学术相当于西方的“科学”并足以与之互较长短。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稍稍检查一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问题的症结便无所遁形了。《提要》二百卷,其中只有“子部”的“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六卷可以划入“自然科学”的总类之中,但以《提要》而言,这三科不但分量较轻,而且处于中国学术系统的边缘。分析至此,我们必须回顾一下“李约瑟问题”的一个基本预设。前面已指出,李约瑟预设中国传统中的“科学”和西方“现代科学”是同一性质的,不过相比之下远为“落后”而已。所以他才强调,中国传统“科学”最后必然汇合于西方“现代科学”之中,如“百川朝宗于海”一样。这个预设究竟站不站得住呢?如果仅仅空言论辩,问题当然永远得不到答案。但幸而有一种客观的历史事实为我们提供了解答的途径,即西方“现代科学”传入中国以后,它和中国原有的“科学”之间究竟存在着何种关系。这一历史事实得到澄清以后,我们才能对上述的预设有判断的根据。这是一个大题目,自然无法在此展开讨论。下面我仅引一个有趣的史例为证,便大致足以说明问题了。同治六年(1867)总理衙门决定在同文馆中增设“天文算学馆”,专授天文学和数学。这是西方现代科学正式进入中国教学系统的开始。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主持其事的恭亲王(奕訢)和文祥最初建议翰林、进士、举人都可以申请入学,读了三年天文、算学之后,即予以“格外优保”的升官机会。但这个计划一提出便遭到以倭仁为首的保守派的激烈反对。保守派所持的理由以下面两点最值得注意:第一,西方的数学、天文学不过是一种“机巧”,甚至可以视之为“异端之术数”,不但不足以“启衰振弱”,甚至有害于“士习人心”。第二,“奉夷为师”,最后必将动摇士大夫的“忠君”意识。以这两点理由为根据,倭仁及其支持者在北京发起了一场运动,阻止科举出身的人报考“天文算学馆”。他们成功地制造出一种气氛,使士阶层中人深以入同文馆为耻,以致最后总理衙门在奏折中抱怨:“臣衙门遂无复有投考者。”但保守派既不敢公开反对西方天文、数学的引进,那么谁来接受这种教育呢?当时有一位御史提出下面的建议:   止宜责成钦天监衙门考取年少颖悟之天文生、算学生,送馆学习,俾西法与中法,互相考验。   这条建议恰好涉及西方现代科学和中国本土科学之间的交涉问题,让我稍作分疏。   首先必须指出,保守派对于天文、算学既无知识,也无兴趣。他们之所以提出“钦天监衙门”中的天文生、算学生,只是因为这是唯一以天文、算学为专业的技术人员,地位低下,与科举正途中的“士”相去天壤。他们以“钦天监衙门”的天文、算学代表“中法”,尤其是无知乱道;他们似乎不知道明、清之际天文、算学早已接受了耶稣会教士传来的“西法”。汤若望(Adam Schall von Bell)即是顺治时期的钦天监。换句话说,保守派的建议完全出于贬抑西方天文、数学的动机,即视之为一种技术,不值得“士”阶层中人去浪费时间。所以“西法与中法,互相考验”不过是一句门面语,其中绝无倡导中、西两种“科学”交流之意。   如果从官方设立天文算学馆的角度出发,问题便更清楚了。此馆是在外籍顾问丁韪良(W.A.P. Martin)和赫特(Robert Hart)影响下成立的,赫特并于1866年为馆中聘来了两位欧洲教席。但“天文算学馆”的范围一直在扩张,除了天文、算学两门外,还增设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人体解剖学等;这些西方现代的新兴学科在中国传统的学术系统中是找不到相应的部门的(中国原有的“物理”一词,与西方physics根本不能混为一谈 )。   “天文算学馆”的建立清楚告诉我们,中国自始即把西方现代科学当作全新事物而加以吸收。无论是中国主持人或西方顾问都没有考虑到中、西两种“科学”研究的传统应当如何接轨的问题。严格地说,只有明、清之际数学领域中曾发生过所谓“中法”和“西法”的交涉,即《清史稿·畴人一》(卷五○六)所说:“泰西新法,晚明始入中国,至清而中西荟萃,遂集大成。”但是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传来的现代“天文、算学”则又远远超出过去的成绩。例如同文馆的算学总教席李善兰,曾与伟烈亚力合作,译了许多有关天文、代数、解析几何等最新的专著;他十分兴奋,对朋友说:   当今天算名家,非余而谁?近与伟烈君译成数书,现将竣事。此书一出,海内谈天者必将奉为宗师。李尚之(按:李锐,1765-1814)、梅定九(按:梅文鼎,1633-1721)恐将瞠乎后矣。   这几句私下谈话最能反映出李善兰已完全信服了西方现代的天文学和数学,因此才毫不犹豫地断定有清一代最负盛名的梅、李两人在此一领域中“恐将瞠乎后矣”。李善兰在这里所表明的恰恰是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接受西方现代科学的典型态度:全面拥抱西方最新的天文学和数学,但不再重弹“中法”、“西法”互相“印证”的旧调。换句话说,这是在科学领域中进行最彻底的“西化”。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以往的业绩,包括“天文算学”在内,都已处于若有若无的边缘地位。当时士大夫几无不视科学及科技为西方所独擅,因此才有“西学”这一专词的出现,从冯桂芬的《采西学议》到张之洞的“西学为用”都是如此。他们并不认为中国也有一套可以与“西学”分庭抗礼的“科学”遗产。相反的,只有对科学完全无知而又敌视的保守派才会制造出“西学源出中国说”的奇谈怪论。   为了从历史角度加强本书作者对于“李约瑟问题”的质疑,上面我特别借着同文馆设立“天文算学”的例案,来观察西方现代科学传入中国的方式。与十七、十八世纪的情形不同,中国原有的科技成就在西方最新的发现和发明面前已“瞠乎后矣”,因此并未发生多少接引的作用。李约瑟所想象的“百川朝宗于海”的状况根本未曾出现。十九世纪晚期以来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史事实上便是西方科学不断移植到中国的过程,从局部一直扩展到全方位。今天中国的科学教育已完全与西方接轨了,在第一流的中国大学中,直接采用西方原作或者译本作为教科书,是很普遍的。在这个明显事实的面前,“李约瑟问题”已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以上是我对于本书学术价值和意义的一些初步体认。限于精力和时间,我只能就一二大关键处稍申所见,以响应作者的孤怀宏识。下面我要把我所认识的作者,他的为人与为学,介绍给读者,稍尽一点知人论世的责任。我的介绍虽然是从老朋友的立场出发,但仍将本于史家直笔之旨,决不作虚词溢美。   我最初认识方正,是由陈伯庄先生(1893-1960)介绍的。伯庄先生是和赵元任、胡适同届(1910)的庚款留美学生。他早年读化学工程,中年以后则转而研究经济学、社会理论、哲学等,因此他曾自比为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并颇以此自豪。晚年在香港他广泛阅读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名著,并常常邀约青年人和他一起交流读书经验。我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了他的一个忘年之交 。1959年底他拟定了一个西方名著翻译计划,到美国来寻求有关作者的合作,哈佛大学是他最重要的一个访问站。他一见面就说,他要介绍一位非常杰出的小朋友给我。这位小朋友便是方正,当时正在哈佛读本科,大概还不到二十岁。   订交之始,方正在我心中留下的最深刻、最难忘的印象是他一身结合了相反相成的两种品质:一方面他朝气蓬勃,对于人生和学问都抱着高远的向往;另一方面无论在思想或情感上他都已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境地,远远超过了他的实际年龄。尽管我们之间相差九岁,但却一见如故,自然而然地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伯庄先生为什么那样热心地介绍我们相识,我也完全明白了。   方正早已选定了物理学作专业。但与绝大多数理科少年不同,他对人文学科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兴趣。我记得他当时选修了康德知识论的课程,曾多次和我谈到他的理解与心得。此外他知道我比较欣赏柯林武徳的历史哲学,也时时上下其议论。也许是由于家学的关系,他在中国文史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基础。如果我的记忆不错,明末遗老顾亭林、黄梨洲也曾成为我们的话题之一。总之,方正年甫弱冠而竟能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取得如此高度的均衡,他的心灵成熟之早,可想而知。但最能表现他的成熟的,则是他学成回香港就业的决定。他很早便和我谈及毕业后的去留问题。他说,他修完博士学位以后,不拟在美国就业,宁愿回到香港去从事教学与研究。五十年前物理学在美国正盛极一时,工作机会俯拾即是,因此外国学生毕业后留下来的不可胜数,方正却偏偏要赋归去。我问他为什么作出与时风众势适相逆反的决定?他说,他曾经细细考虑过,深感他留在美国不过是赶热闹,但回到香港则可以发生更大的作用,使最先进的科学有机会在亚洲发芽茁长。他说这话时大概刚刚进研究院,其立身处世之节概与形势判断之明确,于此可见一斑。   我再度与方正聚首已是十几年后的事了。1973至1975年我从哈佛告假两年,回到母校新亚书院工作,方正那时已在中文大学物理系任教。这次共事的机缘才使我对他获得更全面的认识。1974至1975学年,大学在香港政府的压力之下成立了一个“大学改制工作小组”,组员十余人,他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小组每周至少聚会一次,整整持续了一年之久。方正在这一长期讨论中充分展露了多方面的才能和知识。在质询行政各部门首长的过程中,他提出的问题最为锋锐,并且往往一针见血。这说明对于中文大学的现行结构及其运作,他平时早有深刻的观察,因此才胸有成竹。在改制建议方面,他在口头陈词之外还写过几篇内容丰富的备忘录,显示了关于现代大学理念的睿见。前面说过,少年时期他在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均衡发展早已使我惊异,现在他刚入中年,却又表现出另一种均衡:即一方面能从事高深的学术研究,另一方面又能承担起学术领导的工作。这也是两种相反相成的品质,相当于西方的所谓vita contemplativa和vita activa,集结于一身更是难上加难。   我自信以上的认识虽不中亦不甚远,而且方正以后的事业发展也印证了我的观察。1977年香港中文大学改制以后,他成为行政部门重要的领导人之一;他选择了中国文化研究所作为他在中大的最后一片耕耘之地,更充分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交流以及研究与领导的合一。   《继承与叛逆》是一部体大思精的著作,我们对于它的作者多认识一分,也许便能对此书的价值与涵义获得更深一层的理解。是为序。      2008年12月31日于普林斯顿
个人分类: 悟性|197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熊威:网络舆论失范及其规避之可能路径
胡业生 2012-8-13 23:35
进入专题 : 网络舆论 ● 熊威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与大规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表达意见建议和进行政治参与,党和政府也越来越注重利用网络问政、网络咨询决策和网络信息发布来倾听吸纳民意和提高行政效率。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民主的同时,也为网络多数暴政的产生提供了温床。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网络民主,首先在于规避可能出现的网络舆论失范现象,尤其要解决“网络多数暴政”这一问题。   “网络多数暴政”这一名词早已频频出现在网络空间和现实媒体当中,并且其指涉的现象和内涵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共识。一般认为,“网络多数暴政”就是部分网民利用网络空间形成强势的网络舆论,对他人不分青红皂白的大肆抨击和鞭挞,从而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这一现象的成因既包括网络空间技术构成不同带来的影响,也包括网络的主体网民本身自有的现实处境和社会心理的共同作用,同时还在于网络本身特性所引起的独特现象。   其一,数字鸿沟的存在导致话语权的偏颇。数字鸿沟是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不同人群中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在掌握和应用数字信息技术方面的差距。就我国而言,虽然我国网民的数量规模已经超过了4亿,网络的普及率也在持续上升,但网民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业结构甚至收入结构都有比较大的差异。同时,不同群体的网络应用和使用方式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可以说,我国互联网的数字鸿沟是明显存在的,此社会中面临的差异问题影射于网络之中,将导致不同的群体在网络中同样处于不平等或者说是不一致的地位,因而造成个体之间话语权的偏颇,对于网络舆论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其二,群体极化易造成极端倾向。网络空间中的“群体极化”现象非常容易形成。虽然网络空间中的选择性很大,但是基于网民害怕被孤立或者被疏远的社会心理,很少有网民自愿进入与自己观点相左的网站。由此,大部分网站聚集的网民具有很大的同质性,导致的结果是网络的同构性也越大,不同意见与立场的冲突在特定的网络空间中就会越来越少。同时,由于网络空间领域聚集的网民群体表现出群内同质、群际异质的特性,网络很容易成为极端主义的温床。并由虚拟世界转化为现实世界的破坏力,这就使得网络群体极化迈向社会群体极化。   其三,沉默螺旋之下“多数意见”的凸显。“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一个政治学和大众传播理论,它的中心思想是: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公众中的少数派,他们将不愿意传播自己的看法;而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看法与多数人一致,他们会勇敢的说出来。同时,媒体通常会关注多数派的观点,轻视少数派的观点。于是少数派的声音越来越小,多数派的声音越来越大,形成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模式。在网络空间中,社会孤立的心理恐惧感并没有消失,网络信息越多,人们反而失去了发表意见和看法的时间与兴趣,沉默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最终形成网络空间中少数极端分子左右沉默的多数的局面,从而为网络多数暴政提供了便利之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网络多数暴政中的多数实际上并没有形成事实上的多数,只是在某种特定环境下,少数人的声音很大,表面上好像他们构成了多数,从而形成了一种多数的假象。   其四,非理性与不成熟导致网络暴民的产生。非理性的政治参与不仅仅在现实中是常见的,在网络空间中,这种非理性又会随着网络的虚拟性而数倍放大。在网络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一些混杂不良情绪的负面和极端的信息,往往在网络上传播的最迅速,并具有很强的蛊惑力和破坏力。此种网络民主的发展很可能会愈演愈烈甚至超出了现实社会所具有的掌控能力,引发政治秩序的混乱,即网络的无限性和难以操控性可能导致民主的非理性。这样,一些网络公共事件升级到一定程度之后,本来可以通过现实途径进行合理化解的事件在网络上被严重对立化和情绪化。   对于我国网络多数暴政的规避措施,主要应针对以上所述网络多数暴政所依赖的温床,同时也不能因噎废食,对于多数暴政的问题应该持谨慎而理智的态度。   其一,缩小数字鸿沟,并保障反论权的实现。如前所述,数字鸿沟导致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乏者之间的社会分化,这一分化可能通向的结果就是,不同群体或者个体在面临网络话语权和表达权方面遭遇非常不利的影响,亦即失却对于网络公民来说的平等的言论权。因此,要消解线下的差距带来的线上的分化,保障这些受害者的言论权,特别是反论权,就显得十分重要。反论权也被称为反驳权,实际上也属于言论自由范畴的权利,是指受众面对媒介发表的批评自己或与自己对立的意见,可要求该媒介免费提供版面或播出时间供自己作自由反驳的权利,以便人们对事情的真相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其二,正确认识网络民主,适时消解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目前的网络民主还只是一种不健全的有限民主,其作用还未能充分的显示。网络多数暴政往往又是一些网民利用网络民主的旗帜,以民主的名义形成强势的网络舆论,从而侵害少数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在网络民主的实践过程中,要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适时消解可能出现的网民群体极化现象。首先,必须加强对网络民主建设的引导,通过“电子政府”建设去整合、主导网络民主发展。同时,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培植,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其次,于技术层面,网站可以依法进行一定的技术过滤和审查,实行必要的网络管制。基于网络群体内部同质化过高的状况,政府可以要求网站进行多元化链接,传播多样化的信息,避免舆论的整齐划一。针对一些重要问题和热点问题,传统媒体应该及时跟进,恰当引导社会舆论,使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消除在形成过程中。   其三,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前提下保护少数人的利益。一个和谐社会的应然要求是所有人的权利得到充分地实现。这里所指的不是大多数人的权利,也不是绝大多数人的权利,而是所有人的权利。保障少数人的权利应当包括以下两层含义:第一,在法律上保障少数人的正当、合理权利不受到其他方的任何侵犯,特别是不受多数人的侵犯;第二,少数人的政治诉求或者政治愿望虽然不能在民主制度下决定执政权力的决策结果,但是应对其保留表述自己不同政见和观点的权利,他们的话语权理应受到尊重。另外,民主问题上的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是从程序意义上讲的而并不代表实体意义,这一原则仅仅是代表了一个裁决所遵循的规则而已。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坚持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前提下保护少数人利益的原则是防止多数暴政的一个必需的措施,这对于网络“多数暴政”来说恐怕更是如此,因为虚拟世界的庞大性与广阔性,少数人的声音更容易淹没在貌似大多数人的意见当中。   其四,建立健全网络法制,增强网民法律意识。近年来,我国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互联网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专门立法、司法解释和其他规定,确立了我国网络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由于我国目前并没有一部关于互联网的统一规范,与网络管理执法工作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网络领域里的执法力度也有待进一步增强。同时,网民应当增强自身法律意识。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并不意味着在网络空间中的活动就完全是非真实的、虚幻的和不存在的,线上与线下空间并不是绝对隔绝的。网络空间中的行为继而引发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影响的事件比比皆是。网络民众在网络空间中的参与并不能抛弃现实网络法律的约束而恣意妄为,如若对他人的现实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或者触犯了现实法律,同样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我们要广泛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和素质教育,提高公众网络法律意识,倡导文明上网,构建理性、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   
173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杨兴培:“风险社会”中社会风险的刑事政策应对
胡业生 2012-8-13 23:24
进入专题 : 风险社会 社会风险 刑事政策 ● 杨兴培      【摘要】中国已经进入“风险社会”。社会风险的形成原因大致包括:政治信任消解积聚的社会风险、政府执政偏向积聚的社会风险、司法不公积聚的社会风险、贫富差距积聚的社会风险和文化价值取向不明积聚的社会风险。与此对应的刑事政策包括:实现刑事政策的重点转移,加强犯罪预防;管住权力,严防腐败;严格执法,及时、全面、公正惩治经济犯罪;防微杜渐,彻底铲除黑社会犯罪势力;重建信心、重塑信念、重拾信仰,引导社会成员精神向上。   【关键词】风险社会;社会风险;风险原因;刑事犯罪;刑事政策      一、中国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      怎样认识今天的中国社会?怎样用简洁明了的词汇描述中国社会?怎样评价中国社会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这些可能算是所有“中国问题”中的极为重要的问题。人们往往基于自身价值立场或观察角度来分析中国社会,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从正面的角度来说,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盛世社会”者有之;说这是当今世上的“幸福社会”者有之;说这是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者亦有之。这些说法不是言之无据,中国在过去三十年中的经济成就在当今世界也可以说令人刮目相视。在世界历史上很少有这样的大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中国的经济成就值得称慕。三十年前谁也不会想到中国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做梦也想不到。   从负面的角度来说,说这是一个“断裂的社会”者有之;说这是一个“溃败的社会”者有之;说这是一个“充满变数的社会”者亦有之。当然,这些也不是空穴来风,我国这种“高资源消费、高能源耗费、高投资拉动、高环境污染、高金融坏账、高外汇储备和低劳力成本、低福利保障、低社会就业、低附加值经济发展、低生产效率”的社会发展模式是否能持续也受到了某些质疑,由此产生一些批评也不足为奇。   这些尖锐对立的观点似乎都言之凿凿,有根有据,因而在今天要想达成一个彼此都认同的共识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如果撇开那些太多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价值因素,尽可能站在价值中立的立场上来观察,那么将中国目前的社会状态描述为“风险社会”,应当说既高度概括,又十分符合中国的国情。   的确,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社会,风险真可谓无处不在,天灾人祸时时困扰着我们。我们抗争、我们奋斗,我们有时“赢了”,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从“风险社会”中挣扎了出来。以德国社会学家贝克、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为代表的风险社会理论者认为,“工业革命与现代科技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秩序与方式,提供了传统社会无法想象的物质便利,也创造出众多新生危险源,导致技术风险的日益扩散。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地面临各种人为风险,从电子病毒、核辐射到交通事故,从转基因食品、环境污染到犯罪率攀升等。风险社会不是某个具体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阶段,而是对目前人类所处时代特征的形象描绘,是社会存在的客观状态”。{1}“风险社会”理论的提出旨在说明“工业社会,已经由其本身系统制造的危险而身不由己地突变为社会风险”。{2}   吉登斯将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过程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即前工业社会和风险社会。在前一个阶段,社会风险主要来自于自然界的威胁与危险,如天灾地震、洪水猛兽、瘟疫疾病等自然灾害,或者来自于地方军阀、土匪强盗、邪恶巫术等传统的人为祸害。而后一阶段的社会风险则更多地来自人类自身,“我们所面对的最令人不安的威胁是那种‘人造风险’,它们来源于科学与技术不受限制的推进。科学已经造成新的不确定—其中许多具有全球性,对这些捉摸不定的因素,我们基本上无法用以往的经验来消除”。{3}与传统风险相比,现代社会的风险具有这样一些独特的性能,如风险形成人为化、风险发生无规律化、风险发展方向不确定等。   自加入到世界一体化进程后,中国社会除了受到全球风险社会中的风险浪潮波及,具有全球风险中的一般风险特征外,还存在着具有中国特色的诸多自我特征。经济成就的辉煌无法遮蔽各种社会问题的集群性爆发。所以,中国社会在面对现代社会风险的过程中,问题与挑战显得格外沉重。的确,今天的中国已经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风险。由此将我们今天的社会称之为“风险社会”并不过分。作为学人有责任去发现社会隐忧,并提出相应的社会对策和刑事对策,以期防患于未然。      二、中国社会“风险”之考察及原因分析      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教授出版其《风险社会》这一著作时,我国社会刚开始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刚刚摒弃了各种空洞的政治观念,一心一意向往着经济上的小康社会,以为通过勤劳、勇敢、智慧的劳动能够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以至于绝大多数人还是在传统的政治余威影响下,能够忍受因社会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所形成的某些不公平、不公正现象而产生的心理失落,因而当时各种社会风险尚未完全暴露出来。198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曾高调承诺,争取用五年的时间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以及财政收入的根本好转。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除了由于经济制度改革形成的巨大的财富创造动力所带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由于实行分税制和盛行土地财政出现的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外,另外两个理想目标的实现还有待继续努力。   曾几何时,新中国政权在初建之时,借助人民革命的胜利余威,合着人民群众欢庆改天换地而喷涌的巨大热情,向全体人民宣传和倡导了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理想,使无数的人在思想、精神、信念上产生了巨变。然而,历史和现实竟是如此的吊诡,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的:“人们总是陷入历史为他们设计的玩笑圈套,因受某种声音的迷惑而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他们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却发现自己仍然在地狱。”{4}光阴荏苒、时序轮回,由于某些年月的“自我折腾”,使得新政权伤筋动骨,架子虽在,元气大伤。国家犹在,内底空虚。屋漏偏遇连夜雨,20世纪80年代末,前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到灭顶式的失败,对中国这个依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使太多的人信念缺失、信心丧失,并产生了信仰危机,公共责任的担当意识和荣誉感已经难以发挥内在的权力监督作用。   与此同时,因官员阶层的弥散性腐败,官民阶层的互相分离而形成的社会对立日益明显,由此造成了社会断裂和民怨日深,于是中国社会在日益破碎的过程中积聚了太多的社会风险。伴随着这些社会现象发生的社会风险,一个让我们愈益感到无奈和尴尬的景象是:中国目前的犯罪情势是十分严峻的,并且有愈益严峻的趋势。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法治蓝皮书》显示,2009年中国犯罪数量打破了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的平稳态势,出现大幅增长。其中,暴力犯罪、财产犯罪、职务犯罪以及大案要案等案件大量增加。不时传来的“校园血案”、“抗拆自焚”、“铤而走险杀警察、杀法官”的消息就是一个不祥的征兆。同时一些严重的刑事犯罪通过媒体的传播,网络的放大,刺激了人们的眼球和神经,往往搅得举国不安、全民恐惧,着实让这个社会风险倍增。贝克教授在谈到中国社会的风险存在时,就曾坦率地指出:“当代中国社会因巨大的社会变迁正步入风险社会,甚至将可能进入高风险社会。从西方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中国可能正处于泛城市化发展阶段……,所有这些都集中表现在安全风险问题上。”{5}尽管贝克、吉登斯等人所描绘的风险社会主要是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角度而言的,但中国社会因巨大的社会变迁而正步入的风险社会,何尝仅仅是由工业革命形成的技术发展所造成的。   凡事皆有因,凡事皆有源,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社会风险,也没有无缘无故由社会风险引发的社会变异。马克思曾说过一句可以撼动人类的话:“过去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造世界。”{6}对于那些已经从社会对立、社会失衡中走出来的,已经能够自如地控制社会风险的国家和民族来说,他们面临的问题也许是需要进一步改造社会,提升自己。而对于我们这个仍然处在社会对立和社会失衡状态的国家而言,首先需要努力寻找、及时发现社会对立和社会失衡导致的社会风险原因,才能在此基础上及时地加以应对、进行预防,从而将各种可能引发社会风险的火苗扑灭在星火之时,将由社会风险引发的犯罪意识消灭在萌芽状态。就中国社会目前而言,导致社会风险的原因大致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政治信任消解积聚的社会风险   在现代社会的行为互动过程中,政治信用、政治信任与社会反应及社会风险已经紧紧捆绑在一起了。可以说当一个社会中政治信用丧失、政治信任不存时,整个社会就会处于相互猜忌当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宣告:我们是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然而,由于体制设计的欠周而导致的制度性缺陷,也由于苦难的历史容易被人遗忘,更由于人性的丑恶得不到有力的制止和惩罚等原因,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腐败侵蚀,一些权力的行使者似乎忘记了人民托付的政治责任。当今中国有些地方的社会矛盾比较尖锐,有时让人可以一眼看出怨愤矛头所指。不讲政治信用,焉能获得政治信任?当今中国社会的教育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其根源可能在于政治层面。   (二)执政不公积聚的社会风险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应当是我们这个人民共和国执政集团的应有宗旨。政府实际上是一个来自于社会、产生于社会又超越于社会的社会公器。公器当公用,执政当公正。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我们共产党人除了整个无产阶级利益外,没有任何特殊的私利。然而,今天有些政府机关,在对社会管理、在为社会服务过程中,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已经有着自身的利益。一些地方爆发群体性事件,本已折射出地方政府机构处事不公、断事不明,还往往试图进行强力压制,手铐监狱以待,很难说其中不夹杂着这些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私利。   社会上民怨来自何处?人们的一个直觉是很多时候、很多地方我们的政府没有主持公道、没有伸张正义,没有替人民大众维护应有的利益,执政出现了明显的偏向,甚至某些政府机构也像江湖上的“弄潮儿”,从而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党群分离、官民对立的社会现象,并由此产生着巨大的社会风险。在一个缺失正义的社会,已有的文明规则往往成为一纸空文,取而代之的往往是丛林规则。   如果政府办事不公道,政府不主持正义,那自然会产生人怨民愤,人们自然就不会与政府、与官员同心一体。由此本为一体的人民将开始分化为“我们”和“他们”,国家也将会面临着成为一盘散沙的可能,此时这个社会就非常危险。   (三)司法不公积聚的社会风险   在目前的中国,司法不公一直是整个社会所诟病的话题,一个赵作海冤案的发生,使先前在人们心头已逐渐淡漠的佘祥林案件、呼格吉勒图案件、聂树斌案件、杜培武案件……像梦魇一样再一次浮上人们的心头。他们成了一种野蛮司法观念、一种不合理司法制度和某些司法者践踏法律的牺牲品。至于当前各种各样的,例如山西的“稷山文案”、重庆的“彭水诗案”、辽宁的“千里进京抓记者案”、河南的“灵宝网络帖子案”等案件的不断上演,更是现代司法在背离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对刑法的任意扩大解释和随意发明创造“新罪名”的“丑恶表演”;拦截正常的上访人,设立“安元鼎”之类的关押场所;在官民相争时,法院明显偏袒政府,司法公正有时没有保障……,这些都是当代法治国度和文明世界的耻辱。国家法治目标设置的光荣期许一旦被现实的情景解构而被判定为虚假和矫情造作时,国人那种长期以来为轰轰烈烈的意识形态宣传而被激荡起来的对依法治国向往的热情就会消退、信心就会瓦解,从而必然导致下一轮重新进行信心鼓动时必要成本的成倍增加。   文明社会正义规则的退场、司法公正的缺位,必然导致丛林规则粉墨登场,也必然导致社会风险骤然而起。当社会中哪怕只有一小部分人因长期地被冤枉、被贱视、被拒绝,丧失了最基本的人的尊严和自我确认的条件,最终也会形成暴虐的性情,铤而走险直接求助于江湖黑社会势力。当这种对立的双方都因为没有文明的规则可循而走向敌视立场时,对立的双方就会被推向没有退路的境地,为对方也为自己准备好“刀斧手”,这种搏斗的必然结果进而使得双方都成为一种恶制度的牺牲品。而那些“校园血案”、“抗拆自焚”、“铤而走险杀警察、杀法官”的报道不过是一些注解而已。   (四)贫富差异积聚的社会风险   中国目前的贫富差异已超出世界公认的警戒线,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而让我们感到心惊肉跳的是:这种差异还在扩大之中,(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 “马太效应”何故如此眷顾中国社会,简直令人瞠目结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没错,错的是先富起来的人并不都是通过勤劳、勇敢、智慧而创造财富的,一些人“第一桶金”的肮脏,一些人巧取豪夺,一些人的官商合谋,贫富差距和贪污腐化成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社会经济矛盾的重要折射,也成了民怨的重要来源。如果权力得不到有效的规制和监督,那么硕鼠横行、贪墨无度必然还要延续。   这里蕴含着人们一时看不见的社会风险。但有权的暗贪,一方面官居高位啃着“皇粮”,一方面又假公济私,巧取豪夺,吃里扒外,私通某些利益集团偷吃“杂粮”,那无权的也就会“黑吃明抢”,由此,看得见的社会风险就会集中爆发。   (五)文化价值取向不明积聚的社会风险   我们现在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文化的多元性、庞杂性、混乱性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一个社会需要一个人心向往、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主流文化。对此,有人以印度为例加以分析。印度的贫富差异甚至大于中国,但即使印度穷人的棚屋就搭在富人的别墅旁,穷人也没有嫉妒心,一则也许富人的财富来路明白,二则还与印度穷人心中有信仰有关,他们的眼神很安定,心中很平静,并不存在一颗“仇富”心。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为了“真理”有人体炸弹、为了权利有刀枪相向,但很少听闻到有人闯入银行抢钱、闯入民宅抢劫的事件。因为这里有一种精神、有一种信仰、有一种宗教管住了他们的心。{7}反观中国社会,有太多的人已不再有慎终追远的精神远游和形而上的精神叩问。他们仅仅生活在形而下区间,在物质生活方面贪得无厌;思想空虚,在精神生活方面“过把瘾就死”。整个社会就在如此下沉过程中不断积聚社会风险。“没有主流价值的社会是可怕的”,{8}因此我国面临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社会风险。      三、风险社会中社会风险的刑事政策应对      如果我们找到了社会风险的原因所在,那就可以“对症下药”。在中国进人“风险社会”后诸多社会风险的形成过程中,社会和公众的不安全感不断加剧,国家预防和惩治犯罪也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   刑法由于其所具有的政治性控制效应与工具性惩罚效能的双重属性特点,也就成为国家对付社会风险的重要手段。以至于很多人谈到如何对待社会风险时,就会想到如何在刑法中增加各种新的罪名。   但依据前述对社会风险原因的诸多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目前社会风险的症结所在。如何运用刑事政策应对这些社会风险值得深入探讨,这绝不是增加几个罪名即可加以解决的问题。诚如德国刑法学者李斯特所言:“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在笔者看来,社会政策当然包括了刑事政策,但社会政策不能替代刑事政策。如何逐渐化解中国进入“风险社会”后所形成的社会风险,着实是国家、社会和时代所面临的相当棘手而紧迫的问题。笔者认为,相对应的刑事政策应当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一)实现刑事政策的重点转移,加强犯罪预防   新中国建政以后,我国刑事政策一直处在变化当中,但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实现了从一贯强调从重、从快、从严的刑事政策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转变。这是一个历史的跨越,值得称赞。但平心而论,宽也好、严也罢,都已是东窗事发,是社会与个人都受到伤害后的事后刑事制裁与处理。已然的犯罪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造成的危害已在客观的时空中存在和固定了。   人们不会忘记在2010年上半年,福建、陕西、江苏等地接连发生的伤害中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恶性案件,以及一些法官、警察、信访干部被枪杀、被硫酸泼伤、被刀刺伤的极端事件。《瞭望》新闻周刊2010年第32期刊登调查专稿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我国社会已出现一个生活遭受挫折后无信心希望、无法纪意识、无精神信仰的失意群体。其中一些人在诉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情绪郁结缺乏疏导的情况下极易走向极端,危害社会。”{9}社会“失意群体”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已向我们的社会发出了“红色警报”,国家、政府和社会应当高度重视及时疏解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加大对社会失意群体的关心,合理化解他们对社会的怨怼,最大程度地避免他们对社会采取极端行为,变事后的刑事严惩为提前的社会预防,将有可能导致犯罪的原因化解在“风起于青萍之末”时,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多少年来,在惩治、打击犯罪方面,我们的司法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一直停留在“从重”、“从快”、“从严”的意识层面,有时又通过不断放大犯罪分子的印象,强化着这种意识观念。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历史惯性让中国社会备受伤害,既成了中国社会肌体治之不愈的外伤与内伤,又成了我们民族心头挥之不去的硬伤与软伤。因此,我们应当要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刑事政策的要旨应当在于预防犯罪、控制犯罪,而不在于适用法律过程中如何“严打”或宽大。这是在反思我国刑事政策时必须加以认清的重大问题,也是今后刑事政策应当具有的核心价值。   (二)管住权力,治国先治吏,严防腐败   在中国众多的社会风险中,应当说政治腐败、权力异化、司法不透明最容易使国家及整个执政机制遭受颠覆性的破坏。“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非危言耸听。政治腐败、权力异化、司法不透明会使善良的人们丧失信心,也会败坏人们对国家和未来的期望,还会直接动摇人们仅存的信念根基。   “管住权力、治国先治吏、对权力进行监督”,在中国已是一个“说得嘴上起泡,听得耳朵长茧”的论断。只要这一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它就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论断。我们应将它看作化解社会风险的刑事政策的重心和基础所在。2004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曾发表过一段十分令人深思的讲话:“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人民)讲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掌权者的驯服,实际上就是对权力的驯服。把掌权者“关进笼子”,实际上就实现了把权力“关进笼子”的初衷,这样就可以通过监督掌权者的一举一动来监督权力。做到了这一点,中国的社会风险就可能大大降低。   (三)严格执法,及时、全面、公正惩治经济犯罪   各种刑事犯罪要依法惩治,但今天的中国社会对经济犯罪更为敏感。贫富差异所导致的社会不公、社会怨怼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犯罪的另一种时代投影。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人们高兴,“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固然可以休矣,但中国社会贫富差异之大却令人们丧气。如果只能通过诚实的劳动致富,那么人们就不会对贫富差异存在任何争议,因为贫富差异本身并不是问题,其实大多数中国人在历史上是穷惯了的。都说当今社会有一种“仇富”心理,但再怎么“仇富”,也没听说“仇”到袁隆平身上去。严重的官僚特权、贪污腐败已经成为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不仅“前腐后继”的贪污腐败分子已经成为刑事犯罪的“大军”,而且激化了的社会矛盾,迫使一些民众几乎要开始“明抢暗盗”了。因此,对各种经济犯罪予以及时的制裁,这对恢复人们对公平的信心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及时、全面、公正地惩治经济犯罪,并非是每每言及重罚,说及时惩罚是指只要有经济犯罪就必须及时追究刑事责任,刑法来得越快就越有警示性;说全面惩罚经济犯罪是指所有经济犯罪都要做到罪有应得,罪有所罚。公平是指绝不能“此一时彼一时”、“此一地彼一地”、“此一案彼一案”。为此,应当劝喻社会不要对刑法存有不恰当的心理期待。罪罪重罚会破坏刑法中的罪刑结构,也与人类的普遍公正、公平观念相冲突。对于经济犯罪,制度性的预防远比刑罚的严惩来得有效。所以加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实行金融实名制、防止贪官外逃机制等制度建设,对于克服腐败现象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消除暴富暴穷,实际上也是降低社会风险的一个减压阀。   (四)防微杜渐,“从小打起”,彻底铲除黑社会犯罪势力   黑社会犯罪势力是文明社会的天敌,也是中国社会的一颗毒瘤。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具备四大特征: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黑社会犯罪势力信奉的是丛林规则,与文明社会格格不入。而且在黑社会犯罪势力猖獗的地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其身后有国家工作人员晃动的身影,经常会有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纵容或包庇。当媒体揭露某些地方政府与“安元鼎”公司之类的流氓打手集团秘密协议,{10}共同实施践踏宪法、践踏人权的卑劣行径之时,人们感到不寒而栗。这种地方政府与黑社会性质的“安元鼎”沆瀣一气的卑劣勾当,竟然在首善之区的皇城根下横行了十年之久。因此,在刑事政策中对这类犯罪应当予以严厉打击,而且还要着重“从小打起”,不能容忍或坐视黑恶势力坐大。   (五)重建信心、重塑信念、重拾信仰,引导社会成员精神向上   经过改革开放,今天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飞跃的提高。但我们也应当坦率地承认,与经济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相比较而言,我们的精神领域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不管我们的正面宣传如何渲染,整个民族的精神层面徘徊在低谷的事实却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十分严峻的。所以,能否穿越岁月的幽暗,重建信心、重塑信念和重拾信仰,也是在化解社会风险、制定刑事政策时需要关注的文化应对部分。   尽管我们知道,社会风险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消除这种生成条件的目标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但不管现实如何诡异,我们还是要提出应当在全社会建立起一种信心:即我们这个国家还是有能力改变这一切的。以此让人民看到一种希望,从而为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提供前提条件。   我们也要建立一种新信念体系。人活着当然要活好,但人活着的意义绝对不完全在于吃饱穿暖的“活好”,而在于像温家宝总理所讲的,活出人的尊严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即使身处逆境,也必须安分守己,不做伤天害理之事,不伤及无辜之人,这是做人的底线。   能否建立个人信仰在中国依然是一个有待深入讨论的问题。人们往往对不可知前景、不确定因素心存担忧和恐惧。这也许是权势和金钱也不能消解的。因此,除了权势和金钱之外,人们也真该相信一些什么了。正因为个人信仰具有“定海神针”的作用,所以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走出丛林后的虚妄常常使人类超越了必然性的羁绊而率性而为,以致人祸迭出。我们今天依然需要在此岸大力宣传唯物主义,以加快科学的发展速度和提高技术水平。但面对无序的世界和喧嚣的社会,我们也确实亟需心灵的约束。      杨兴培,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      【参考文献】   {1} 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2}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3} 乌尔里希·贝克等:《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9、120页。   {4}《米兰·昆德拉作品里的经典语录》,资料来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08/12/3784603-59293632.shtml,访问日期为2010年10月22日。   {5}薛晓源、刘国良:《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   {6}马克思墓碑上的墓志铭。   {7}张贤亮:《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重构文化》,资料来源:http;//www.shekebao.com.cn/shekebao/nodel97/node209/userobjectlai3144.html,访问日期为2010年10月22日。   {8}王秀宁:《诊断当下中国的主流价值》,资料来源;http;//www.glchina.org/analysis/deep/2010-09-07/904_3.html,访问日期为2010年10月21日。   {9}《燎望》新闻周刊记者:《消融社会“失意群体”》,载《瞭望》2010年第32期。   {10}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相关省市在京设立临时‘劝返场所’73处”,在首都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新兴”产业。仅2008年一年,这个罪恶的黑社会集团2008年全年营业收入为2100.42万元(2009和2010年可能会更高),以“截访”一人收取地方政府平均5000元计,就非法绑架和拘禁了4200人。 共 2 页: 1 2
16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许纪霖 刘瑜 资中筠等:伦理社会的再建
胡业生 2012-8-13 23:20
进入专题 : 伦理社会 ● 许纪霖 ( 进入专栏 ) 刘瑜 ( 进入专栏 ) 资中筠 ( 进入专栏 )      《第一财经日报》:伦理社会的再建   作者:徐佳 周舒 苏娅 日期:2011年11月15日      受访人: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著有《无穷的困惑》、《另一种启蒙》、《中国知识分子十论》等      刘瑜 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著有《民主的细节》等      资中筠 曾任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著有《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1945~1950》、《财富的归宿——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等      何怀宏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良心论──传统良知的社会转化》、《世袭社会及其解体》、《底线伦理》等      谈伦理避不开制度建设      第一财经日报:近期的小悦悦事件等,引发大众对于社会伦理的讨论。在你看来,这类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许纪霖:小悦悦事件,背后有伦理的问题。学术圈对它的讨论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这是道德沦丧的结果。太多的国人已经丧失了孟子所说的最基本的恻隐之心。因为缺乏基本良知,接下来就是唤醒良知的问题。另外一种意见则是,小悦悦事件背后更多是制度上的缺陷问题。上海交通大学法学家季卫东教授认为小悦悦事件要和彭宇联系起来。如果彭宇事件不能翻案,它将催生更多小悦悦事件。司法不公正,司法不支持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话,很少有人会表现出良知。      我们今天观察很多事件的时候,需要将制度和伦理问题相结合。好的制度会激发人心的善。但恶法不仅会抑制人性之善,反而会释放人性中的幽暗。包括地沟油、三鹿奶粉等各种事件,它们既反映了伦理的问题,也反映了制度、法律不完善的问题。我们不能孤立地讨论伦理问题,首先得检讨制度,看制度是否存有改进的空间。因为人心具有神魔二元性,扬善抑恶或抑善扬恶,制度是关键所在。      资中筠:我相信这一伦理问题的提出是真诚的,大家都有这种感觉——我们社会的道德在滑坡。      其中有两个问题,一是有些问题属于制度上的,本来应该改变制度,但这样一讨论,就变成道德问题。今天某种道德的滑坡是制度造成的,你老老实实干事未必得到好报,但你搞邪门歪道很容易得到好处,这是制度和政策的问题,不是个人道德问题。在这个社会里,依靠自己良心做事、道德高尚,非常难,而同流合污非常容易。“毒奶粉”事件虽然说明这些人本身道德很成问题,但是,有没有追问:为什么今天是“毒奶粉”,明天是“地沟油”?造成这些问题的环境是什么?必须靠法律监管,各国都如此。如果市场经济没有法律监管,人必然会这样做,因为别人这样做,而你不这样做,你就破产了。因而用道德问题掩盖制度建设,是这些讨论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谈伦理重建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回归传统道德,而且还要进行公民教育。我们教育小孩,不应让他念《弟子规》,讲“忠、孝、节、义”,而应该进行公民教育,告诉他现代公民有什么社会义务、有什么权利、通过何种合法手段维护权利、如何尊重别人的权利,如今这一套教育完全缺失。如果现代环境中缺乏如何生存的教育,你叫他回家天天给父母磕头有什么用,到时他照样会为利益的问题,六亲不认。所以,用回归传统道德抵制公民教育,虚伪而有害。如果真要回归儒家,应该看看孔夫子认为做官怎么做。儒家思想中有可取的,也有适用于那个时代而不适用于现代的,但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管官的,不是管民的,他说“以德治国”,所要求的是统治者用良好的道德来树立榜样,而非统治者自己什么都可以干,然后让老百姓提高道德水平。所说的“君子”,在孔子心目中包含了“治人者”和“道德高尚者”两个概念,他有一句话——“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他要求做官的在社会上以德行树立榜样,形成一种风气。      现在讲社会伦理道德重建,当然是对的,但也要看到这种方法虚伪而无效,其结果会造成“伪君子”和“两面派”特别多。      刘瑜:普遍的道德虚无主义,既是教育的失败,也是制度的失败。我们既有的德育教育充满“假大空”话语,与现实生活脱节,难以唤起人们的真情实感,应有的人文和公德教育又比较稀少。家庭教育里,很多家长都灌输“成败论英雄”的价值观,考高分、上好大学、找挣钱的工作,是最重要的事,做人准则反倒是其次。制度上来说,我们的制度奖善罚恶方面激励机制有限,而且公益组织、公民团体成立成长的障碍很多,也限制了善意的传播。      建立普世价值不能靠说教      日报:这些事件的发生,与资本的发展,和中国传统之间各有些怎样的联系?      许纪霖:有一种看法是,社会世俗化以后,经济发展、人心向“钱”。这种观念恰好背离了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训诫。我想并不如此简单。社会世俗化仅仅是外在的诱发。问题的核心是,人心当中的伦理、社会的基本伦理,我们所追求的核心价值当下是否依然存在。如果还存在,我想它可以抵御社会世俗化后金钱对人的诱惑力。      今天的中国,很像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工业大发展的时期。那个时代的英国,一方面,人的贪欲增大了;另一方面,它的宗教却很强大。一些有钱人,依然循规行善,现在被誉为有信仰的资本。这证明了伦理和资本,可以并行发展。亚当·斯密写了《国富论》,同时也写了《道德情操论》。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资本以及作为“他者的眼光”的伦理,同时在发挥作用。而今天中国的状况却是,市场被引进之后,内心的伦理规范、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都塌陷了。欲望被大规模释放,以致到了不择手段、泯灭人心的地步。      至于国民劣根性,虽然有,但并不是不可改变的东西。在好的制度环境下,它同样会改变。比如,香港在几十年的法治传统里,形成了新的传统。整个社会相当有序,市民社会也相当发达。市民间守望相助;有钱人做慈善,捐助文化事业,蔚然成风。所以不要夸大国民性,它不是宿命。而且国民性里也有善的一面。在中国文化没有断裂的台湾地区,整个社会非常具有人情味,继承了传统之“美”。传统很丰富,既有正面也有负面的。在这个意义上,主要起作用的还是制度。      日报:制度的改变与人性或说文化的改变,在你看来,在重建社会伦理的过程中是怎样一种关系?      许纪霖:我并不是唯制度论。制度也要靠人执行,如果人缺乏公民责任感、缺乏最基本的好人道德心,好的制度也会变坏。在制度重建的同时,我们也要致力于伦理重建。这是双重的工作,不存在谁决定的问题,可能相互促进,也可能相互拖后腿。      伦理建设本身也是有意义的。但它不靠说教。公民教育课、爱心银行做好事奖积分等,不仅没用,还适得其反。目前,最重要的是创造一个健全的社会。人性中的善需要得到鼓励。在宽松的社会下,人心之善自然会被激发。最可怕的是强迫为善。每个人心中都有善根,需要通过自觉行善,获得自我肯定和道德的自我满足感。当你“被雷锋”时,是得不到道德的自我肯定的,反而有种屈辱感。      当下,在各种伦理道德建设上,政府行为太强大了。政府不应当规划所谓的文明道德,而应当让社会形成自主的力量。各种各样的自愿组织、NGO组织自主地在社会上发挥作用。道德是一种实践过程。王阳明说“致良知”,“致”就是实践的意思。良知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      何怀宏:一个社会的“底线伦理”一再地被突破,就会产生普遍的社会性焦虑,普遍的社会性焦虑有时候可以通过个人的心理调适化解一部分,更深层次的,有人会选择一种信仰,在信仰中找到一种安顿,于是能相对比较彻底地化解。但对大多数人,如果外在的、客观的造成你社会性焦虑的原因没有消除,即使你有个人的努力,还是难以消除这种焦虑。所以,我们不仅要关心心理、心灵的问题、宗教信仰问题,还要关心制度伦理的问题。      一个社会的道德环境反映在法制、食品安全、医疗体系等问题上,它涉及的是一个普遍价值的问题,即你对生命的态度。如果我们通过制度的调整、社会伦理的改善使自己和别人处在一个比较健全的关系中,就会减轻这种社会性焦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底线      日报:你认为,伦理的底线在哪里,哪些是必须坚守的原则?      刘瑜:具体的底线应该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觉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似乎是伦理自觉的最重要原则,比如谁也不希望走路时一不小心踩到一口痰,那么由己推人,你就不应该随地吐痰;比如人们排队时都不希望有人插到自己前面去,那么你就不应该随便插到别人前面去。但是我发现很多人缺乏这种“由己推人”的伦理自觉。      许纪霖:世界各大古老的文明,无论圣经、古兰经还是中国儒家经典。基本的伦理和道德都是差不多的。摩西有“十诫”;儒家讲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是相同的。十多年前,全世界的伦理学家和联合国都在讨论全球共通的伦理问题,即哪些伦理价值是为世界不同的文明所能统一接纳的。有一条大家都能接受的标准,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最基本的伦理标准。在这点上,各大文明基本一致,可以称作普世价值。      日报:就制度层面而言,西方经验和中国传统中,各自有哪些“拯救人心”的制度设计?其中哪些特别适用于目前的中国现实?      许纪霖:一般来说,历史大转型的时候,都会出现道德沦丧的境地。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描绘了文艺复兴时期也曾浮现的乱象。虽不至于丧心病狂,但道德沦丧的情况也有。中国的历史上,大转型时代也面临过诸如此类的阵痛。所谓阵痛,不是说不可避免。但值得更为警惕的是,政府通过人为的方式进行的道德修正。在这个领域里,政府越是作为,社会越不能形成自主性的伦理力量。政府层面,不需要采取某种具体措施,而要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完善的法治社会,社会才会滋生伦理道德。因为社会自身存有免疫系统。过多的球蛋白,只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当下的中国社会,需要建立一个正派社会。所谓正派社会,就是比儒家所说的君子社会要求低一点。君子社会要求很高,往往会衍生伪君子。但在君子和小子之间,有一块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就是正派人。虽不高尚,但也绝对不卑鄙。一个社会要正派,首先是制度的正派。正派的人在社会上得到尊重、鼓励和肯定。反之,则让他们感觉羞辱。前几年的范跑跑事件令我感到,一个真小人的社会要比一个伪君子的社会可怕。伪君子社会也不尽如人意,但大家起码还承认基本的伦理道德标准,即便是伪装。而真小人社会没有公认的基本伦理,大家都拿出一套丛林规则,人人唯我。这个社会很可怕,只会被暴力所决定。顾炎武说“亡国亡天下”,亡天下就是社会丧失了基本道德标准。儒家道德标准太高,但正派社会是我们可以追求的目标。      刘瑜: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善良的,但这种善意往往找不到“出口”,被荒废了。如果放开结社自由,慈善、公益、公民团体的成立门槛变低,很多人的善意就会变得“有家可归”,而且团体和团体的竞争会使得公益组织出现一个优胜劣汰的局面。      当然对民间团体的监管也很重要,否则骗子可能大行其道。还有就是言论自由,允许媒体、出版业、个人去发现、批评社会当中的恶行,也会使作恶的人有所收敛。      另外,给公益组织、公益捐款免税减税,也是常见的奖励善意的“制度设计”。      道德自觉让个人推动社会      日报:个人也有许多可为的空间。个人应如何看待自己在整个社会伦理的变化中所处的位置?又可以做些什么,来促动伦理的建设?      许纪霖:对于整个社会环境而言,建立正派的社会是对个人良知最好的正面刺激。如果不是彭宇案;如果救死扶伤,哪怕失误引起了后果也能免责;如果有各种各样的鼓励措施,令个人的爱心得到社会的肯定,更多的人就会放低顾虑,施出善心。至于个人,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与其抱怨人心不古、周边环境太坏,还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地行善。行举手之劳,帮助老人、孕妇。每个人只要稍微有一定的道德自觉,相互间表现出一点点的善意,社会就会改变很多。不能改变社会、就改变自己。即使不能温暖全天下人,至少温暖身边的家人、朋友和邻居。      刘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话说得挺好。      日报:有一种观点认为,“权力越大责任越重”,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呢?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于道德伦理的重建,是否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政治家以及公众人物、知识分子,是否有特殊的重任?      许纪霖:的确如此。(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公众人物因为享受特权,社会对他的责任要求也就越高。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公众人物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没有理由以“普通人”为由而推辞。2003年非典,市民社会比较发达的香港,在政府能力不强的情况下,整个演艺圈站出来,用义演带动了社会。虽然有危险,他们也站出来,公众人物就起这个作用。政治家也好,知识分子也好,社会对他们的道德要求应当更高。      刘瑜:我始终觉得公民作为纳税人,可以对官员的道德水准提出要求。但除此之外,在水平方向上,道德这种东西,最好用来要求自己,而不是别人。比如哪里闹水灾旱灾,姚晨就一定要捐多少多少?王石就一定要捐多少多少?捐少了就要挨骂?我不觉得一个人成了公众人物,就应该受到普通人的道德绑架。我看到凡是“严于律己”的人,一定也是“宽以待人”的,而那些“严于律人”的人,也往往“宽以待己”。那种公众人物应该怎么怎么样的思维,实际上是鼓励大家都虎视眈眈地盯着“名人”,而不是自己的言行,这并不利于一个社会的伦理发展。      重建要靠社会自主力量      日报:经济发展的过程蕴含着对“个人”价值的张扬。这也导致了个人的原子化和社会的离散化,中间形态缺失,也使得伦理重建的重要层面——“社会”——缺失。社会如何才能重新生长出活力?你认为“社会”的存在对于伦理重建究竟有多大作用?      刘瑜:经济发展未必一定会导致个人的原子化,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缺乏结社自由,个人原子化则是必然的。政府让渡一部分权力给民间,放弃“家长制”思维,社会就有可能生长出活力。伦理重建的基础应当是社会,伦理不大可能以一种自上而下的大跃进方式建设出来。      许纪霖:中国目前的状况恰好是政府行为太多。文明城市、文明单位评比、考核将道德量化等等。与其大规模地搞指标性的评比,还不如给社会更大的宽容。过去传统社会有士大夫领导,今天这个社会当然是平等的社会。但社会精英,包括政治精英、商业精英、文化精英、知识分子,应该承担更大的道德责任。同时,每一个公民应当有自身的责任感。这几年,上海的志愿者团体涌现出很多,令人欣喜。但他们的工作有时候受到限制,善意往往被挫伤。在当下的中国,一方面是恶在增长,但也有善的力量在崛起,只是没有得到制度和社会的肯定。怎么样才能星火燎原,形成一群人做善事?怎么样让行善者得到鼓励,从内心滋生出成就感?在伦理重建的过程中,除了制度的完善,健全一个良善的公民社会也至关重要。      日报:在你看来,社会的重建和自我教化,依赖于哪些价值观和共同意识?      许纪霖:从一个低的标准上看,共同价值观还是存在的,否则不会有舆论的谴责。舆论谴责本身就反映了某种共享的价值。只是说价值不够强大,许多人承认它,但一旦涉及个人,就灵活运用了,我称之为道德的相对主义或实用主义。其次,这些共同的价值观没有通过某种方式表现出来。传统的儒家有义理性的表达;基督教有教义;在现代社会,宪法也是一个共同的价值表述。但当下中国没有这个东西:没有宪法教育,儒家传统衰落了,西方的观念也没有得到承认。从大学到中学的政治课,意识形态说教太多,但朴素的公民教育反而很弱。包括对伦理道德的学术研究、论证也是很薄弱的。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所依赖的更多应该是学术上的自由讨论;更多加强法治与宪法教育;更多地建立多重的伦理价值。儒家、基督教或是佛教的信奉者都是我们这个社会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的一部分。中国过去讲三教合一,即儒道佛三教合一。这三教之间的基本价值相同。如今,我们能不能让各种信仰的人心平气地和坐下来对话,寻求共识呢?找到的共识就是社会基本的核心价值。            《第一财经日报》 日期:2011年11月15日 版次:T34 作者:徐佳 周舒 苏娅    链接:http://www.yicai.com/news/2011/11/1198499.html
19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王宏伟:应急社会动员模式的转变:从命令型到治理型
胡业生 2012-8-13 18:17
进入专题 : 社会动员 风险社会 ● 王宏伟      摘要:“命令型”社会动员模式不能够再覆盖全社会,成本高昂,重救援、轻防范,重心过高,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无法高效应对现代风险社会的突发事件。因此,我们必须创新应急社会动员模式,逐步实现应急社会动员从“命令型”向“治理型”的转变,从而提升突发事件的应对水平。      回顾历史,我国从战争年代沿袭下来的“命令型”社会动员模式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了无可置疑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构成多元化、异质性特征凸显。“命令型”社会动员模式不能够再覆盖全社会,成本高昂,重救援、轻防范,重心过高,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无法高效应对现代风险社会的突发事件。因此,我们必须创新应急社会动员模式,逐步实现应急社会动员从“命令型”向“治理型”的转变,从而提升突发事件的应对水平。      一、 “命令型”社会动员模式的失灵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和政府一贯注重通过政权组织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战争动员经验。在夺取全国政权之后,面对全新的社会管理任务,我们汲取历史经验,依托带有准军事化色彩的“单位制”,承袭了战争年代所形成的社会动员模式,以应对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就本质来看,它属于“命令型”社会动员,即政府依托行政权威、自上而下地对社会公众进行应急动员,以汇集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改革开放之前,“命令型”社会动员模式成为我们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屡试不爽的“法宝”。首先,它覆盖面广,能够对全社会的成员进行控制与发动。其次,它效率较高,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运动式”、“战役式”特征明显,难以持久;二是社会公众基本上处于被动员的地位,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受到严重的制约。   目前,“命令型”社会动员模式依然是我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然而,这种模式已经开始显露出失灵的迹象。衡量社会动员模式是否有效主要看两个方面:(1)动员行动的有效性,即是否可以调集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服务于应急管理?(2)动员结果的有效性,即是否有利于提升应急管理的效率?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没有动员行动的有效性就无动员结果的有效性。但动员行动有效未必意味着动员结果有效。试想,如果企业、社会组织都被政府调动起来,彼此之间却产生角色冲突、相互掣肘, 那么,这种看似有效的动员行动则无助于应急管理效率的提高,甚至产生负面的影响。   从动员行动上看,按照“命令型”动员的理念,政府目前依旧依靠行政命令,对企业、社会组织进行动员。由于我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已发生重大变化,“命令型”动员的对象只能是政府相信并可以控制的体制内资源。因而,在这种模式之下,除大型国有企业外,大量的其他企业没有被纳入动员范畴。除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半官方机构外,其他众多的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与此同时,在公民社会不发育的情况下,政府将行政权力的触角不断地向基层社会单元——社区延伸,以期能够控制、覆盖所有的社会公众,造成基层公众自治组织的行政化,公众主动参与应急管理的动力不足。   现代应急管理遵循“全过程”的原则,即包括减缓、准备、响应与恢复四个阶段,体现了预防为主、预防与救援相结合的精神。与此相应,社会动员也是贯穿于应急管理全过程的活动。应急社会动员不仅仅包括事后的响应动员与恢复动员,也包括事前的减缓动员和准备动员,即动员全社会力量投身于风险防范和应急准备。在社会整体性受到严重挑战的今天,“命令型”社会动员在事前的减缓、准备阶段缺失现象比较明显,有着重救援、轻防范的弱点。   美国应急管理学家戴尼斯、库兰特利、克莱普斯认为,突发事件发生后,社会将表现出紧急一致性。个人、群体、企业、政府部门和政治领导人通常会齐心协力,共同加以应对。同时,公民角色出现扩张,人们不仅更愿意合作,而且可能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如搜寻被困在废墟下的邻居、向医院运送伤员、给慈善组织救灾捐赠。 因而,在巨灾发生后的响应和恢复阶段,“命令型”动员的失灵现象是隐性的。整个社会处于高度的外部压力之下时,应急响应、恢复活动会表现的社会紧急一致性和公民角色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命令型”动员的缺陷,产生了“命令型”动员依旧有效的幻像。   就动员效果而言,在我国近年来的巨灾响应过程中,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的参与缺少通畅的制度化渠道,表现出较为突出的自发性,造成了应急管理的无序与混乱,影响了应急响应效率的提升。可见,“命令型”动员模式失灵并非伪命题,而是一个我们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所必须破解的真命题。      二、“命令型”社会动员模式失灵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以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形成了一元社会管理格局:国家——单位——个人。单位既是经济组织,又是社会组织,可以对组织成员提供各种服务与资源并进行有效的控制。社会成员的流动性受到极大的限制。如遇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作为唯一的社会管理主体,执政党和政府就可以通过所控制的各级单位,高效地将全社会动员起来,聚合群策群力。   由于单位办社会、企业办社会,单位组织实际上无异于国家的“微缩景观”,其功能、设施齐全,监测风险、化解纠纷、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只要政府一声令下,各个单位就会积极行动起来,对突发事件的隐患、风险进行有效而全面的排查,将问题就地解决在基层,实现群防群控。此外,在政治挂帅、社会高度整合的时代,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单一。面对危情时刻的政府号召,公众应者云集。所以,“命令型”动员模式契合当时我国社会管理的实际,在应急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逐渐从以乡村为主、同质性强的礼俗社会向以城市为主、异质性的法理型社会转型,整体性特征开始削弱,多样化特征日益突出。传统的“命令型”动员逐渐失灵。这表现为:个体、私营企业等单位体制外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国家的行政控制开始出现盲区与死角。社会成员不再依附于单位体制,出现大量流动,实现了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的转变。政府不再能够依靠行政权力,短时间内对全社会进行快速动员,其效率及覆盖面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同时,住房自有化、就业市场化、保障社会化、服务市场化使不少单位组织瓦解,基层监测突发事件风险、化解社会纠纷、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出现弱化。还有,在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公众不再是铁板一块,价值取向多元化,利益诉求个性化、多样化。   “命令型”动员遭遇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由于“单位制”的瓦解,政府面对大量分散的社会公众,难以实现有效的整合,动员的行政成本升高;另一方面,公众价值观念的变化也使得政府很难做到一呼百应。   但是,政府没有进行应急社会动员模式的变革,反而继续维系“命令型”社会动员的生命力:一是动员体制内仍可控制的资源,但这忽略了体制外的大量资源;二是将基层政权的控制触角延伸至社区,但这强化了社区管理的行政化色彩,导致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之间权责不清、公众自发参与应急管理的动力与能力低下。这种局面对于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对于风险防范和应急准备,事务繁多的政府不能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难免挂一漏万,大量的风险与隐患不能得到有效的排查和监测。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体制外的力量自发参与,因缺少必要的参与渠道,必然会导致无序和混乱,影响应急救援效率。   在风险社会中,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较高的复合性与复杂性、影响巨大、处置起来非常棘手等特点,如日本“3.11”地震、海啸与核辐射。尽管“命令型”社会动员模式的缺陷并没有影响“5.12”汶川地震等巨灾应对的成功,但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因为“一切皆有可能”已经成为风险社会的标识语。未来,突发事件的影响极有可能超出政府体制内可掌控的资源范围。我们必须为应对更加严峻的公共安全威胁做好充分的准备。   此外,现代应急管理对回应性、灵活性与创新性的要求较高。“命令型”动员体现了官僚体制层级控制的理念,强调对上级行政命令的机械服从,缺少回应性、灵活性与创新性,不能满足有效处置现代突发事件的需求。   总之,“命令型”动员不能适应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社会现实,难以有效应对现代突发事件。这是我们必须创新应急社会动员模式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在现有的“命令型”动员模式下的小修小补、小改小革已无济于事。我们必须跳出体制看问题,对应急社会动员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三、“治理型”社会动员模式的选择      选择“命令型” 社会动员的替代模式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新模式一定能克服旧模式的弊端,二是新模式一定能满足我们应对现代突发事件的需求。基于此,我们认为,应急社会动员模式应实现从“命令型”向“治理型”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开始探索公共治理模式的变革。我国也对“全能型”政府模式进行反思,提出构建服务型政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作为有限政府,政府已经不再是管理社会事务的唯一中心。市场、社会力量与政府一起履行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责。   目前,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倡导社会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发展。这为应急社会动员模式的转变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契机。我们应抓住机遇,推动应急社会动员模式从“命令型”向“治理型”的转变。与“命令型”动员模式一样,“治理型”模式也强调宣传、发动和组织社会公众。但是,它与“命令型”动员模式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在“治理型”动员模式中,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形成协商、合作、互动的关系,共同组成一个以应对突发事件为共同任务、以实现公共安全利益最大化为共同目标、以合理分工为基础的网络。这个包容性的网络不仅可以有效调动体制内的资源,也可以调动体制外的资源,从而实现动员范围覆盖到全社会。特别是,我们可以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形成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沟通、对话的桥梁,使政府不再直接面对分散化的社会公众,降低社会动员的成本、提高社会动员的效率。   在“治理型”动员模式中,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有机结合在一起。我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社会。在公共安全事务中,政府应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向企业、社会组织发号施令。政府更加注重引导与服务,为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参与提供畅通的渠道和宽广的平台。同时,政府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中开展自我动员,实现多方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   “命令型”动员是垂直的单向度动员,而“治理型”动员则具有多个维度。在“命令型”动员中,政府仅仅靠行政手段对社会开展动员。“治理型”动员综合使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样化的手段,将自上而下的行政化动员与自下而上的社会化动员、水平方向的市场化动员有机地结合起来。   “治理型”动员眼睛向下、重心较低,强调社区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社区是我们实现社会整合的基础单元。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我国社会管理的重点逐渐从“工作场所”向“居住场所”转移。作为以地域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社区是公众的“道德—情感共同体”,可以发挥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治理型”社会动员依托社区,发挥社区的自治功能,注重强化社区在预防、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能力。   通过“治理型”动员,我们能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信任,维系社会稳定所需要的情感、道德基础。西方学者认为,灾难可以分为两种:冲突型灾难(conflict disaster)与一致型灾难(consensus disaster)。两者都是社会扰动性事件。但是,前者的特征是一部分人给另一部分人造成伤害,如骚乱、暴乱;后者的特征是全社会面临共同的压力与挑战,如地震、海啸。 不论哪一种灾难,企业与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均能起到加深社会公众的相互理解、弥合分歧的正面效果。   可见,“治理型”动员模式有助于解决社会整合缺失的问题。这种模式的选择不单纯是对我国社会转型现实的被动适应,还是高效应对现代风险社会突发事件的主动选择。“治理型”动员模式应对突发事件具有以下“命令型”动员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   1.回应性与灵活性。政府作为一个僵化的官僚机构,组织是纤维状的,(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试错成本较高,缺少回应性与灵活性。“命令型”动员模式也带有明显的官僚制思维的特点,难以灵活应对现代突发事件。在“治理型”动员模式中,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形成分工合理、合作协商的无缝隙伙伴关系,可以凭借高效的应急网络,灵活应对网状群发的复合性突发事件。   2.创新性。“治理型”社会动员凸显企业、社会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企业和社会组织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自主决策、创新决策的权力,可以根据突发事件情势的动态演进而进行权变。这种权变以明确自身在应急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分工为基础,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效率为最终目标。   3.缓冲性。应急需求在常态之下与非常态之下有着较大的起伏与波动。当突发事件骤然降临或急剧蔓延时,应急需求大幅度增加,甚至达到出人意料的程度。出于成本的考虑,一个理性的政府一般不会不计成本地在平时储备过多的应急物资、设备等。政府体制内可调动的资源也可能在巨大的应急需求面前显得无能为力。“治理型”动员可以提升所有企业与社会组织的应急准备水平,以其丰沛的资源储备对突发事件影响起到缓冲作用。   4.常态性。政府面临多重任务和多种选择,时间、精力有限,对突发事件很难做到常备不懈。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政府将全部工作重心转向应急管理,调集可支配的所有资源,不惜一切代价地加以应对。当突发事件结束,政府又将关注的焦点转向经济建设等常态事务。“治理型”动员可以进一步强化企业、社会组织主动参与应急管理全过程的责任意识,督促其建立常态化的风险管理和备灾机制,做到着眼于长远与长效,克服运动式、突击式动员的缺陷。   5.亲和性。“治理型”动员强调社会协同、社会参与,没有自上而下的压迫感,在社会公众中间可产生较强的亲和力。例如,在公共安全教育方面,政府通常习惯于对公众进行单向度的灌输。这种方式不仅缺少持久性、恒定性,而且没有双向的沟通,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在“治理型”模式下,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因其贴近社会公众,更能淡化政治说教色彩,做到有的放矢、深入人心,切实提高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与风险辨识能力。      四、变革应急社会动员模式的初步构想      应急社会动员模式的转变是一个渐变、而非激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尽管“命令型”动员出现失灵,但应急行政成本缺少有效监督,转变社会动员模式的迫切性容易受到忽视。加之受权力扩张冲动的支配及“路径依赖”的影响,政府分权、放权给企业和社会组织可能会遭遇障碍。这使得企业、社会组织的活力难以释放。   为了实现应急社会动员从“命令型”向“治理型”的转变,政府首先必须打破陈旧思维的束缚,建立、增强与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互信,强化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责任意识。同时,政府要在应急管理方面向企业和社会组织适度分权、放权。这是应急社会动员模式转变的重要前提条件。   国外有学者认为,社会参与有三个关键性要素:参与的欲望、参与的能力及与集体行动网络的联系。 同理,“治理型”动员首先需要注重提升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意识、技能。   在参与意识问题上,政府不仅要加强公共安全教育,更要适当削减行政管控的力度,变管制、命令为协商、引导,激发企业、社会组织的参与应急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举例说明,我国的社区已经成为基层政府行政权力的延伸,自治水平较低。社区公众参与意识薄弱,对社区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低,主动参与应急管理的动力不足。社区如能从繁重的行政事务解脱出来、大力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社区居民、驻区企业、社区自治组织参与应急管理活动的热情将会得到极大提升。   在参与能力问题上,政府应积极扶植企业、社会组织应急能力的发展,使其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素质和技能。例如,政府推动专业应急力量与企事业救援队伍、应急志愿者之间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构建综合性的应急体系,形成协同应急、合成应急的能力。   目前,我国公民社会发展迟缓的局面,公众参与应急管理表现出无组织归属的特点,容易导致应急响应的无序。公民社会发展的滞后又与我们对社会组织的过度管控有关。所以,我们需要出台相关法律,确保公民社会在更加广阔的空间健康发展。例如,我们应尽快制定《志愿者组织法》等专门性法律、法规,规范志愿者组织的行为,对志愿者在应急管理中的权责做出清晰的规定。   此外,政府还需要与企业、社会组织共同编织一个基于共治理念的应急管理网络,形成彼此之间形成密切合作、协调的伙伴关系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合力。在该网络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都是不同的节点,它们之间存在着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关系。“应急管理网络的目标是制订政策、实施计划,在灾害发生时降低脆弱性,减少生命与财产的损失,保护环境,促进多组织的协调。” 各个节点会充分地发挥各自的知识、技能与资源优势,为提高突发事件处置的效能服务。   应急管理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是各个节点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责任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它们可以通过正式的制度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如不同区域可以签订应急互助协议,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的渠道密切彼此之间的关系。社会资本的建设可以促进应急管理网络的运行。   在应急管理网络中,政府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应急管理网络的形成主要取决以下三个条件:“灾前的联系(这使得一个组织熟知其他组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方便、快捷地共享灾害信息的手段;携手满足应急管理需求的意愿。” 政府调动、维系相关节点参与应急管理的积极性,督促企业、社会组织熟知自身在应急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并形成相应的应急能力,为各个节点之间的联络与沟通创造条件或搭建平台,使得多个组织能够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互动,如推动区域、组织、部门之间签订灾害援助协议。来源: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17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杨雪冬:风险社会理论反思:以中国为参考背景
胡业生 2012-8-13 18:08
进入专题 : 风险社会 ● 杨雪冬      摘要:全球风险社会已然来临。处在现代转型与向世界开放的中国,不仅风险数量多,而且性质复合——过程风险与结构风险共震。如何应对风险?西方三大风险研究范式——文化、治理性、风险社会—已被引介到中国,其中又以吉登斯、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影响最大。与后现代的西方去民族国家偏重个人化应对风险不同,当代中国应围绕民族国家建构风险治理机制,并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同时,相应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个人治理能力。   全球风险社会已然来临,各类风险和灾难性事件频繁发生。此时,若我们缺少自己本土化的理论,就如同航海者没有罗盘,旅行者没有地图。目前的中国情形,正是如此。   ——我们依然停留在引进外国研究成果的水平,在应对措施上,也依然常常对西方亦步亦趋。但现实告诉我们,不对庞大的转型中国社会面临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不对解决风险的理念、方法、机制进行中国化的思考,就会成为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带来的最大风险。      一、西方风险研究的三大理论      在风险研究中,大致形成了三种理论范式:一是以玛丽·道格拉斯为代表,利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风险的“文化—象征”理论;二是艾瓦尔德等人借助福柯思想而提出的“治理性”理论;三是吉登斯和贝克为代表的“风险社会”理论。   玛丽·道格拉斯把风险意识看作是人们应对紧张的一种手段,因为他们可以找到抱怨或指责的对象。这种分析是建立在文化是一个社会的认知手段和保护方式的基础上的。道格拉斯认为,风险是一种在当代西方社会维护文化边界的手段。风险主要被用作抱怨的借口,“有风险的”群体或制度被视为危险的。有“风险的”他者会对个人的身体健康或所从属的共同体或社会的象征性形态产生威胁。对风险的理解必然是通过文化假定完成的,因此是共同分享的惯例或期望,而非个人主义的判断或个体决策者的“认知”帮助。风险在解释出错的事情或可预料的不幸时起到了“辩论资源”的作用。而且由于与科学的中立性有关,风险已经在西方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对风险的“原罪”和“禁忌”看法继续使人们认为来自非西方社会的“他者”是危险的。在他们看来,西方社会对环境破坏的担忧并不是来自环境威胁的不断增加,而是由于边缘群体的进一步边缘化削弱了社会团结。在这种情况下,边缘群体被迫使用生态灾难的手段来保护自己。   “治理性”论者利用的是福柯思想。他们认为,从16世纪以来,一个巨大的专家知识网络已经形成,与之相伴的是围绕这些知识的建构、再生产、传播和实践而出现的各种机器和制度。这是现代自由主义政府体制出现的结果,它强调维持秩序和规则依靠的是自愿的自我训戒而非暴力或强制。因此,风险被理解为政府使用其训戒权力的一种战略,用来控制和管理人口,以最好地实现人道主义。随着社会的“规则化”,那些严重脱离规则的人就被视为“带有风险”。主张这个理论的学者更强调在政府话语或战略中“风险”的地位和作用。与“风险社会”理论者类似,一些“治理性”学者也关注风险的自我管理以及不断提高的风险“私人化”。但是他们很少谈到大型组织在哪些方面应该对风险负责,而这又与“文化”理论者和“风险社会”理论者有所区别。   以德国社会学家乌利希·贝克、英国社会理论家安东尼·吉登斯为代表的 “风险社会”理论家们的分析,侧重于后现代社会中加深人们对风险关心程度的宏观结构因素。他们认为,在后现代性条件下,风险不仅大量出现而且全球化了,因此比过去更难以被计算、管理或避免。在他们看来,现代性不再是毫无疑问的过程了,而是产生了许多危险或“缺陷”。后现代性的核心制度——政府、工业和科学是风险的主要制造者。在贝克看来,如果说,工业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财富分配以及不平等的改善与合法化。那么在风险社会,伤害的缓解与分配则成为核心问题。在古典现代性中,财富和权力是其标志性概念,而风险和不确定性则是反思现代性的概念。贝克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财富分配和不平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人类面临着新出现的技术性风险,比如核风险、化学产品风险、基因工程风险、生态灾难风险等,这些风险摧毁了现代制度应对风险所依托的理念与方法:风险计算或计算理性。   在贝克的分析中,有一个概念特别值得重视,即“有组织地不负责任”。他在《风险社会》一书发表两年之后又发表了《解毒剂》一书,副标题是“有组织地不负责任”。在书中,他指出,公司、政策制定者和专家结成的联盟制造了当代社会中的危险,然后又建立一套话语来推卸责任。这样一来,它们把自己制造的危险转化为某种“风险”。他用“有组织地不负责任”这个词来揭示“现代社会的制度为什么和如何必须承认潜在的实际灾难,但同时否认它们的存在,掩盖其产生的原因,取消补偿或控制。“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实际上反映了现代治理形态在风险社会中面临的困境。具体来说,这种“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尽管现代社会的制度高度发达,关系紧密,几乎覆盖了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但是它们在风险社会来临的时候却无法有效应对,难以承担起事前预防和事后解决的责任;二是就人类环境来说,无法准确界定几个世纪以来环境破坏的责任主体。各种治理主体反而利用法律和科学作为辩护之利器而进行“有组织的不承担真正责任”的活动。   在以上三种理论中,以贝克和吉登斯为代表的风险社会理论已经系统地引介到我国,并且被国内学者所熟知。比较而言,他们对于风险的分析更为全面深刻,尽管依然带有用一种制度结构替代另一种制度结构来应对当代失去结构意义的风险的缺陷。此外,这三种理论都是在“大理论”层次上来研究风险的,很少使用实证方法来分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理解和面对风险的,更没有分析个人风险的认知困境,因此,其中还有巨大的空间可以开拓。      二、个人风险认知的双重困境      就当代世界来说,风险环境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风险的客观分配格局的变化;二是对风险理解的变化。前者包括:高强度意义上的风险的全球化,例如核战争的威胁;具有全球影响的突发性风险;人化环境或社会化自然带来的风险,如知识对物质环境的影响;影响无数人生活机会的制度化风险环境的发展,如投资市场。后者包括:风险意识本身成为一种风险;风险意识的分布趋于均匀,许多风险被广大公众所了解变得熟视无睹。   变化了的风险环境带来了风险的个人化。一方面每个人的任何一种选择都会产生风险,并且选择的数量不断增加,包括对自己的身体和后代(比如美容、试管婴儿等技术的利用)都可以选择;另一方面每个人遇到的风险又因自己的选择差别而不同。因此,对于个人来说,风险既是普遍的,也是独特的。风险的个人化是对风险制度化的一种弥补,因为个人风险意识提高了,在风险面前会更加主动地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并且积极参与改革现有的制度。   尽管风险的个人化意味着风险意识和风险认识水平的提高,但是个人在风险认知上也遇到了双重困境。第一个困境是:尽管个人的风险意识提高了,对许多风险的了解加深了,但是在某些后果严重风险面前常常反应过度,作出非理性的反应,尽管这些风险只是可能要发生的。典型的例子是人们的核恐惧以及对交通事故的习以为常,尽管后者发生的概率远远高于前者。吉登斯对此的解释说,高后果的风险具有一种独特属性。它们所包含的灾难危险越多,我们对于所冒风险的任何真实经验就越少,因为如果事情“出错”的话,那就已经是太晚了。第二个困境是:个人在风险判断上越来越信任专家系统,但是专家系统本身也在风险的认知和解决上存在着内部争议,权威性受到质疑,因此个人应对风险的方式更加个人化。   由于分析了风险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所以吉登斯的“社会风险”理论更加微观细致,且能直接推导出更多的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因此也受到了官方的重视。英国工党在上世纪90年代重新执政后,就把吉登斯的理论作为其制订政策的主要理论基础。吉登斯被称为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思想导师,其理论构成“第三条道路”思潮的主要内容。      三、风险理论着陆:“中国化”之难      尽管风险社会理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无可辩驳,但是在应用到中国的时候,依然面临着本土化的问题。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所面对的风险环境带有明显的复合特征,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尽管随着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现代意义的风险大量出现,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方式在许多地方依然占主导地位,所以传统风险依然存在;二是尽管技术风险、制度风险成为风险结构中的主要类型,但是由于中国在进行着现代化的同时,也进行着制度改革和制度转轨,所以制度风险中既有过程风险也有结构性风险;三是作为一个快速加入全球化进程的大国,中国国内的多样性以及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触直接导致了风险来源的复杂化——风险既可以产生于国内,也可以引发自国外,更可以是二者的互动结果。   在中国背景下,反观风险社会理论,其三个内在缺陷充分暴露出来。首先,风险社会理论对于民族国家这个现有的风险治理单位持怀疑态度,并没有对其潜在能力和作用给与充分的分析,从而也无法对其进一步的改革提出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风险社会理论只停留在从反思现代性的立场出发,对民族国家在风险社会中的地位进行全面批评的水平,认为民族国家不仅是制度化风险产生的源泉之一,而且也成为了解决风险的障碍。这个立场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社会显然并不恰当,因为这些社会还处于现代制度建设过程中,民族国家是各项现代制度建设的核心,而有能力的、制度健全的国家将是应对各类风险的制度基础。其次,风险社会理论只强调风险扩散和影响的公平性,对社会现有的不公平状态重视不够。毫无疑问,当后果严重的风险出现时,无论是哪个阶层、哪个群体都无法逃脱灾难的命运。然而,对于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同的群体显然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并且在预防和应对上也有能力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和区别正是社会不平等在风险领域中的反映。只看到风险的平等性一面,忽视风险责任和风险承担能力方面的差别,就会使现有的社会不平等在风险社会中进一步巩固化,不仅不利于各方平等地承担责任,也容易诱发新的矛盾和冲突。最后,风险社会理论对于社会认同的分析还有欠缺。由于强调制度主义,所以风险社会理论的两个代表人物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对现代性主要制度的分析和批评上,而解决的方法则从宏观制度层面一下子下滑到个人层面。这在吉登斯的理论中体现的最为突出。虽然他在谈到生活政治时也涉及到社会群体问题,但是并没有把分析的重点放在风险社会带来的社会认同分裂上。实际上,在风险社会中,一方面共同的风险意识在增强,社会乃至国际间合作的机会在增多;另一方面,风险影响的差异性分布也导致了社会认同的分化,甚至社会认同的冲突。在许多国家里,国家认同受到了以宗教、种族、地域等为基础的其他社会认同的严重挑战,削弱了国家的权威,也引发了社会内部的冲突。   就中国而言,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国家为中心的风险治理机制面临着两大冲击:(1)原有的风险共担机制被削弱了。在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强调平等的意识形态下,社会各个部门以及各个行为者都被赋予了固定的角色和职能,它们遵从总体秩序的安排,相互间具有稳定的认同感和信任度,结成了相对稳定的“大家庭”,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协作以及资源的集中使用解决了推卸责任、共担风险的问题。随着社会内部差距的扩大,这种“大家庭”式的信任关系以及行为者之间的团结被严重削弱了,新的多样化认同在产生,但新的普遍性信任体系以及团结方式并没有建立起来。这不可避免会产生社会内部的冲突,或者是社会中的强势团体把解决风险的责任完全推卸给弱势群体,或者是弱势群体不满于现有的风险解决机制,抵制甚至起来反抗。而一个存在分裂危险的社会必然无法建立起稳定而持续的秩序。(2)风险治理的核心——国家的权威和信任度有所降低。尽管中国有着悠久的国家中心传统,社会服从国家权威,但是相对于风险的大量产生,安全关系的日益不对称,国家无论在反应速度还是解决能力上都存在着明显不足。更重要的是,在一些典型风险上表现出的弱点使社会公众和团体对国家权威的公正性与合理性也产生了质疑,国家的合法性出现了危机。对国家的不信任必然导致对各种制度的不服从,这无疑破坏了整个社会构建信任关系的环境,并使社会行为者无法有序地安排自己的行为预期,大量的短期行为和投机行为因此产生。这既破坏了社会内部的和谐与团结,反过来也对国家提供秩序这种特殊公共品的能力和地位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现在目前的重点还是要围绕民族国家来完善风险治理机制,增强全社会的内部信任和团结。既要重视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通过制度调整协调社会内部的各种关系,还要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个人治理能力,发挥各个社会行为者的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应对不断增多的社会风险与不确定性。      来源:《绿叶》2009年第8期
21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杨雪冬:风险社会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
胡业生 2012-8-13 18:06
进入专题 : 风险社会 和谐社会 ● 杨雪冬      【内容摘要】编者按:随着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各国社会都会进入不协调因素的活跃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进入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矛盾最易激化的高风险期。中国也开始进入这样一个高风险期。短短20多年发生的高速现代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模式、消费模式、生活模式以及认知模式。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国家间的关系等都面临着巨大的调整与改变。为了应对风险社会的挑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需要借鉴国外风险社会理论研究及其实践的经验。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央编译局杨雪冬研究员。下面是他同本刊记者的谈话。      记者:我国已进入风险社会,风险已经成为我们生产生活的组成部分,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风险不仅来自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和制度环境,也来自我们作为集体或个人作出的每个决定、每种选择以及每次行动。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风险社会概念的来龙去脉?   杨雪冬:“风险社会”作为一个分析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围绕这个概念产生了三种理论。第一种是现实主义的,以劳(Lau)的“新风险”理论为代表,他们认为风险社会的出现是由于出现了新的、影响更大的风险,如极权主义增长、种族歧视、贫富分化、民族性缺失等,以及某些局部的或突发的事件能导致或引发潜在的社会灾难,比如核危机、金融危机等。   第二种理解是文化意义上的,认为风险社会的出现体现了人类对风险认识的加深。比如凡·普里特威茨(Von Prittwitz)的“灾难悖论”理论以及拉什等人提出的“风险文化”理论。普里特威茨认为,我们在风险社会中认识到本来用来解决问题的手段反而引起了新的问题。拉什是从批判贝克等人的“风险社会”理论出发提出自己的看法的。他认为风险社会概念无法准确地描绘出我们当前面临的境况,因为风险并不是有序排列,带有明确的结构性和指向性的。更重要的是,风险作为一种心理认知的结果,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群体对于风险的应对都有自己的理想图景,因此风险在当代的凸显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一种社会秩序。   第三种理解是制度主义的,以贝克、吉登斯等人为代表,他们是“风险社会”理论的首倡者和构建者。比较而言,他们对于风险的分析更为全面、深刻并且更有影响。1986年贝克在德国出版了《风险社会》一书,但反应平淡。1992年该书被马克·里特(Mark Ritter)译成英文后,“风险社会”作为一个概念和理论才被更多的西方学者以及公众所接受。而吉登斯的着作无疑为“风险社会”理论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提供了支持。   在风险社会中,风险具有了以下几个特点。(1)从根源上讲,风险是内生的,伴随着人类的决策与行为,是各种社会制度,尤其是工业制度、法律制度、技术和应用科学等正常运行的共同结果。而自然“人化”程度的提高,使得风险的内生特点更加明显。(2)在影响和后果上,风险是延展性的。其空间影响是全球性的,超越了地理边界和社会文化边界的限制,其时间影响是持续的,可以影响到后代。(3)在特征上,大部分风险后果严重,但发生的可能性低。因此我们可以说,尽管风险增加了,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生活的世界更不安全了。(4)在应对方法上,现有的风险计算方法、经济补偿方法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通过提高现代性的反思能力来建构应对风险的新机制。   记者:贝克是风险社会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在《解毒剂》一书中提出“有组织的不负责任”这一概念。他认为,公司、政策制定者和专家结成的联盟制造了当代社会中的危险,然后又建立一套话语来推卸责任。这样一来,它们把自己制造的危险转化为某种“风险”。这是他的风险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您能否对此作一些具体说明?   杨雪冬:“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实际上反映了现代治理形态在风险社会中面临的困境。具体来说,这种“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尽管现代社会的制度高度发达,关系紧密,几乎覆盖了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但是它们在风险社会来临的时候却无法有效应对,难以承担起事前预防和事后解决的责任;二是就人类环境来说,无法准确界定几个世纪以来环境破坏的责任主体,各种治理主体反而利用法律和科学作为辩护之利器进行“有组织的不承担真正责任”的活动。   在数量、强度、频率不断增加的风险面前,非常有必要反思一下现代国家占主导地位的风险治理机制。科层制是现代各国政府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各种国际组织以及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就单个组织来说,科层制强调的部门责任、对上负责有利于保证整个组织行动的一致性、统一性,提高整个组织的效率和行动力。但是在风险社会中,科层制的弱点就充分暴露出来,因为它所面对的风险在来源上是多样的,在影响上是弥散性的。如果单个组织及其成员只对本组织或部门负责,那么就可能造成风险影响范围的扩散、影响后果的扩大,出现所谓的“有组织的不负责任”或“组织性无政府”状态。因此,科层制的单向或纵向责任机制必须被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公共责任所替代。   所谓的复合公共责任,就是多重公共责任,它包括两重含义。一是每个社会主体都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是社会主体行动的根本激励机制。二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也要对其他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这些利益相关者既包括自己的家庭成员、组织成员、社区伙伴、同胞,也包括其他国家的公民以及生存的环境。在交往与联系日益紧密,生存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时代中,对于每一个社会主体来说,只有承担起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对自己负责的实现,因为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在这种复合公共责任中,我们不仅要继续强化组织内部的垂直责任,还要发展社会成员之间的水平责任、国家之间的国际责任、每一代人之间的代际责任以及人对自然的生态责任。所有这些责任关系的核心就是以实现共存为目标的公共责任。只有把所有这些责任结合在一起,综合引导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形成新的复合公共责任意识,才有可能减少或避免各种短期行为、局部行为的出现。   客观地说,构建复合公共责任是风险社会下人类共同生存的必然要求。在这个公平对待每个人的风险社会中,每个行为者的生存都和他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风险共担才能共同生存。风险的发展带来了公共的扩展与私人领域的再造这一双重结果,正在形成的全球层次上的“公私”分野冲击着、替代着以地域为基础的民族国家内部的“公私”划分,从而推动了现有制度建构和理念支撑的变革。在风险社会中,扩展了的公共在一般意义上指的不是某个共同体、某个民族,甚至某个地区的共同利益,而是全球范围内人类的共存与发展。因此,在风险社会中,整个社会的“共同”以及全球的“共同”替代了具体群体或区域的“公共”,而且只有在社会层次、全球层次和人类整体利益的意义上,才能谈论“公共”的有效性。   专家访谈复合公共责任的认知基础是风险社会中的最低共识,即共同的安全与存在。之所以把“共存”作为最低共识,理由有三。一是现代风险是普遍性的,任何人和共同体都无法避免。即便暂时避开了,也会由于措施的不力而遭受到风险扩展之害。二是只有共存才能保存人类内部的多样性。作为一个物种来说,单一性是灭绝的前兆。某个团体或共同体如果为了自身的暂时安全而牺牲了整个人类的存在,那么它也无法长久地存在下去。三是在这个物质不断充裕,但发展极端不平衡的时代,“共存”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物质财富的增加为实现共存提供了物质基础,发展的不平衡和各种差距的拉大又呼唤着“共存”的实现,以共存来消弭差距带来的对立乃至敌视。   要实现共存,行为者必须克服现有的各种局限,尤其是突破既有的利益障碍,寻求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因为只有合作,才能保全每个人的利益,才能走出理性的困境。这里所说的合作是在风险社会中,为了寻求共存,各个行为者自愿达成的。按照罗尔斯的看法,一种理想中的可持续合作应该是在自由平等的公民之间达成的,他们一生中都是社会合作的成员,并且代代相传。而在风险社会中,合作是在平等的人类成员间达成的。他们可以结合成不同的共同体,组织成不同的形式,借助不同的制度,但是他们首先是作为人类成员而存在的。人类共同存在既是他们合作的最低原则,也是超越其他所有利益的最高利益。   然而,在风险社会中,复合公共责任的实现也同样面临着理性人行为的困境,即个体的理性与集体的非理性。一方面,个体能清晰地识别风险,判断风险对自身利益的影响以及如何保全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采取各种手段逃避风险,推卸责任,从而无法达成有效的集体行动。因为在风险转变成灾难的时候,求生的渴望会压倒所有的合作取向。我们在许多灾难的初期都可以看到个体理性行为导致的集体混乱,甚至相互伤害的现象。同时,在应对风险的时候,也同样存在着“搭便车”现象,把减少和抵御风险的责任推卸掉。因此,在风险社会中,我们依然需要寻找有效的手段来解决理性的困境。   记者:根据风险社会理论我们如何看待中国面临的风险?   杨雪冬:中国的改革是一个创造多元社会主体和复兴社会主体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政治权力的退让和市场作为基础性制度的发展,从整体性社会中产生出各种类型的社会主体,它们不仅拥有了以决策权为核心的自主性,而且在相对稳定的成长过程中也不断累积着自我资本。这为现代风险状态的出现提供了主体前提,即风险是社会主体在决策和行动中产生的,而且主体拥有的自我资本越多,对风险的成本-收益计算得越理性。然而,中国改革带来的社会变革并非线性的,而是具有强烈的时空重叠性,传统、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本土性、全球性等交织在一起,造成了风险类型的多样性、风险主体的多元性以及风险关系的复杂性。传统的自然风险与现代的人为风险不仅并存,而且在可能的条件下相互强化,不仅带来了风险的普遍化,而且不断产生着新的风险以及新的脆弱对象。从这些风险产生的过程以及在整个风险结构中的位置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中国当前风险状态的基本特点。   首先,风险的来源日益多样化,风险的种类不断增加。虽然自然风险与人为风险是中国面临的两大基本风险,但是随着社会行动影响范围的扩展和影响强度的增强,在整个风险结构中,人为风险在数量和潜在影响后果上压倒了自然风险,同时,自然风险也由于人为干扰因素的增强,带有了强烈的人为色彩,这尤其体现在自然风险影响的强度和范围的扩大上。人为风险不断产生着各种新风险。以风险影响对象为标准,可以划分为个体风险、组织风险、社会风险、体制风险、生态风险以及国际社会风险。而按照这些风险的基本来源,则可以划分为市场风险、制度风险、技术风险、生活风险、环境风险等。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风险是交织在一起的,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是同时出现、相互增强的,因此导致风险后果的严重化、风险应对的复杂化。   其次,社会的快速变迁导致了风险诱发因素的大量增加。这些诱发因素尽管不是风险源,却是风险发生的“加速器”和“扩散器”。在其推动下,一方面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风险潜在后果的严重性也大大增强。目前,有三种结构性因素特别值得重视。(1)流动。人员、物质、资本、信息等物质和非物质因素在国内地区间以及国际间的大量、快速流动为风险的转移和扩散提供了载体,使风险可以摆脱起源地而扩大到更大的地域和人群之中,并且在扩散和转移的过程中可能转化为新的风险。(2)规模。风险所影响对象的规模直接决定了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对象的规模越大,风险后果的破坏性就可能越强。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和地理规模已经决定了风险后果的巨大影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则为风险影响的扩大提供了新的条件,因为经济规模越大,风险发生造成的损失也越大。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近年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的增加以及金融风险发生的潜在威胁。(3)增长。经济增长是政府和社会所渴求的,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这种情感更加强烈。但是经济增长在增强人们抵御风险的能力的同时,也诱发了新的风险。比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增长所需资源的短缺(典型的是能源问题)、技术滥用造成的各种危害、增长的不均衡产生的各种社会风险和制度风险等等。当然,必须明确的是,经济增长只是这些风险出现和增强的诱发因素或“催化剂”;而风险的解决也必须依靠经济的增长,但要调整的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增长。   第三,制度风险日益突出,(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 并且成为制约中国风险治理的结构性障碍。作为控制风险的制度本身就是风险源,而在制度转轨过程中,诱发风险的可能性更大。中国的制度转轨是一个取消旧制度、借鉴国外制度以及建立适应本国国情新制度的三重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制度缺位(即在需要制度的地方没有必要的制度)、制度错位(即新建立的制度偏离了领域)以及制度虚位(即新建立的制度不能运转)以及制度之间不配套等现象经常发生,这不仅增强了制度风险,更严重的是,制度本身的公信力也受到了质疑,引发了社会成员的道德风险。社会成员认为不服从制度才可能获得收益,因此对新建立的制度更加不信任,这样就容易导致制度风险与道德风险相互增强的恶性循环。   第四,风险意识和风险观念不断增强,既推动着风险治理的发展,也成为诱发风险恐慌的因素。风险是客观存在与主观认知的结合体。有学者指出,即使我们了解了风险,也无法消除或解决是否必须接受风险这个问题。观念的改变会带来对风险认识程度的加深和敏感度的增强。这一方面体现为人们风险意识增强了,在应对风险上更加主动,并且更加关注与自身生活、发展有关的各种风险。典型的案例就是人们消费权益意识的增强和对食品、健康风险的关心;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人们对于风险的发生更加敏感,这虽然有利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但常常也会诱发出过度反应,比如听信和传播谣言等,不仅会夸大了风险,而且会引发集体的非理性行动,如恐慌等。   第五,风险影响的普遍性和不平等并存。在贝克看来,风险是最为“民主的”,因为其影响是普遍的,超越了国家、阶级、财富等界限,在风险面前,财富和权力都失去了力量,每个主体都是平等的。当然,就风险的本质以及风险的发展趋势来说,这种判断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具体的社会主体来说,这种只强调风险的普遍性、平等性的观点就非常偏颇,实际上是有意忽视了风险社会中不平等现象的存在。这种不平等现象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自身条件和拥有资源的差别,造成了不同风险对象在一定时期内应对风险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差别。有的社会个体或群体必然成为风险面前的最脆弱者。二是不同的社会个体或群体也由于自己在整个社会结构、地理分布上的位置,将遇到不同类型的特殊风险。比如失业群体面临的风险就与有稳定收入的“白领阶层”不同。在中国,风险影响的普遍性和不平等并存。就前者而言,生态环境恶化、能源短缺、社会不稳定等风险已经影响到所有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有的甚至扩散到国际范围,有可能演化成全球风险;就后者而言,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也在加剧风险影响的不平等。除了传统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外,同一个地区、城市、乡村内部也在出现巨大的差别。这些差距一方面把分化出来的社会群体置于不同的风险面前,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它们在风险认知和判断上的分歧,导致其中某些群体脱离社会主流,用过激行为来表达自己对风险的抗拒,从而也影响了风险应对中集体行动的有效性。   记者:您对中国应对风险社会的挑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些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杨雪冬:在风险社会下,现有的任何单个治理机制都无法完成解决和减少风险的任务,因此需要建立起新的治理机制,实现风险共担和共存的秩序,这就是提出复合治理的根据。复合治理贯彻了治理的基本精神,即谋求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互补关系,但又与目前流行的区域治理、全球治理理念不同,后两者依然是地域意义上的,没有摆脱民族国家的阴影,只不过是把地域范围扩大了而已。   复合治理有五个基本特征。首先,复合治理由多个治理主体组成。包括国家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家庭、个人等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和行为者都是治理的参与者,不能被排斥在治理过程之外,更不能被剥夺享受治理结果的权利。其次,复合治理是多维度的。这既体现为地理意义上的纵向多层次,从村庄、地区到国家乃至全球范围;也表现为治理领域横向的多样性,人类活动的任何领域都需要治理。第三,复合治理也是一种合作互补关系。只有合作,国家、市场以及公民社会这三大现代治理机制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弥补相互的缺陷。而且,这种合作不仅仅是民族国家内部的,还是国际性和全球性的。第四,个人是复合治理最基本的单位。尽管复合治理需要制度安排,并且是通过它来规范行为体的,但是要使治理可持续地运转,必须提高个人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只有他们具有了风险意识,把制度安排贯彻到行动中,才能最大程度地解决风险。第五,复合治理的目标是就地及时解决问题。风险的空间扩张性和时间延展性,使得风险的应对必须从时时处处入手,从而避免风险的扩散以及由可能性风险转化成后果严重的风险。   就中国而言,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国家为中心的风险治理机制面临着两大冲击。(1)原有的风险共担机制被削弱了。在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强调平等的意识形态下,社会各个部门以及各个行为者都被赋予了固定的角色和职能,它们遵从总体秩序的安排,相互间具有稳定的认同感和信任度,结成了相对稳定的“大家庭”,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协作以及资源的集中使用解决了推卸责任、共担风险的问题。随着社会内部差距的扩大,这种“大家庭”式的信任关系以及行为体之间的团结被严重削弱了,但新的信任体系以及团结方式并没有建立起来。这不可避免会产生社会内部的冲突,或者是社会中的强势团体把解决风险的责任完全推卸给弱势群体,或者是弱势群体不满于现有的风险解决机制,抵制甚至起来反抗。而一个存在分裂危险的社会势必无法建立起稳定而持续的秩序。(2)风险治理的核心——国家的权威和信任度有所降低。尽管中国有着悠久的国家中心传统,社会服从国家权威,但是相对于大量产生的风险,国家无论在反应速度还是解决能力上都存在着明显不足。更重要的是,在一些典型风险上表现出的弱点使社会公众和团体对国家权威的公正性与合理性也产生了质疑,国家的合法性出现了危机。对国家的不信任必然导致对各种制度的不服从,这无疑破坏了整个社会构建信任关系的环境,并使社会行为体无法有序地安排自己的行为预期。大量的短期行为和投机行为因此产生。这既破坏了社会内部的和谐与团结,反过来也对国家提供秩序这种特殊公共品的能力和地位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是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风险环境的积极回应。在当前的风险环境下,应该通过协调已经多元化的各种关系来取得社会共识,达成集体行动。而就风险治理来说,中国的复合治理应该把重点放在加快现代治理机制的构建上,通过制度调整协调社会内部的各种关系,提高国家与社会的双重能力,发挥各个社会行为体的能力,共同有效地应对全球性风险和制度转轨风险。具体来说,首先要增强国家的公共责任和民主治理能力,以巩固和提高合法性,维护社会与国家的信任关系,从而为整个社会的和谐提供基础性支持。在转轨过程中,如果国家不能承担应负的公共责任,甚至治理能力减弱,那必然造成整个转轨的失序,成为所有社会风险爆发的导火索。但是要强调的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并不是单纯强调国家利用其暴力垄断地位所拥有的控制能力,而是要通过改革国家内部的治理结构,提高国家对市场和公民社会的监管能力,并且通过放权和分权等方式来调整国家与市场、公民社会的关系,使它们形成合作互补关系。其次,要积极培育、完善和壮大市场与公民社会,提高它们的自组织能力和自我规范能力,充分发挥它们的治理功能,既要对国家权力的过度扩张进行有效的约束,也要对市场过度扩张进行有力制约。市场与公民社会不仅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组成要素,也是现代治理的基本机制。对于中国来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目前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积极的公民社会,维护个人的权利,增强相互的宽容。再次,要提高个人、组织的公共责任感、风险意识以及风险的识别能力,使它们在提高行为的广度和强度的同时,也能提高行为和决策的理性程度。最后,要重视社会信任的培养和扩展。只有相互信任才能自愿履行公共责任。目前,在保护传统共同体精神的同时,也要扩大社会信任的范围,提高对“陌生人”和“他者”的认同感,培养大共同体意识,为整个社会的整合提供价值基础。同时,也要避免民族主义的过激化,增强对国际问题的关注度和包容度,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建立起正常的心态,以推动风险治理中的地区、国际以及全球合作,建设和谐世界。      来源:《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6期
23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秦强 郭星华:风险社会中的集群行为
胡业生 2012-8-13 17:57
——法社会学视阈中的群体性事件及其解决机制 进入专题 : 社会转型 群体性事件 风险社会 集群行为 ● 秦强 郭星华      摘要: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转型社会的过渡性、阶段性和不稳定性特征导致了群体性事件的频频发生。从法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群体性事件的本质是发生在风险社会中的一种集群行为。风险社会是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根源,集群行为是群体性事件的本质特征。我们应当明确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特点,从而确定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原则和解决机制。      关键词: 社会转型;群体性事件;风险社会;集群行为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体性事件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是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三十余年。在这段时期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深刻改变,主要体现为我国正在由一个传统的人治社会向一个现代化的法治社会转变。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历程表明,我国现在正处于一个革故鼎新、激荡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时期的社会一般都具有过渡性、阶段性和不稳定性的特征。一方面,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已经逐渐解体,对社会成员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就会出现“规范真空”或“控制失灵”现象 405;而另一方面,新型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正在形成过程之中,还没有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接受和充分认可。在这个过渡过程中,作为一个社会有机体,传统社会的各个组成要素与现代社会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必然会产生种种冲突和矛盾,这样,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系统内部自然也会产生种种冲突,从而造成转型社会的不稳定特征。这种社会冲突的集中体现就是转型时期的突发性群体事件。   对于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学术界众说纷纭、定义繁多。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一般认为,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由社会原因而引起的,有众多人参加的,并且严重破坏正常社会秩序,必须及时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处置的重大社会性事件 。近年来,我国比较有影响力的群体性事件有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湖北石首事件等。上述具有代表性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实际上是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新旧社会秩序的交替和社会结构的变革而引发的社会冲突的一种集中反映。群体性事件的频频发生既有社会结构自身不断发生变革、社会利益不断发生分化的原因,也有当地政府部门处理类似问题经验不足、能力不够,致使问题不断发生扩大的因素。在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正视的焦点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各种社会利益在不断分化,各种社会矛盾也不断产生,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及时有效地处理好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群体性事件的本质:风险社会中的集群行为      从根源上看,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在法社会学中,群体性事件的产生主要与风险社会理论和集群行为理论密切相关。群体性事件实际上是风险社会理论和集群行为理论在特定条件下的集中体现,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在某种意义上也印证了风险社会理论和集群行为理论的预见性。      (一)风险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根源      风险社会理论(Risk Society)的主要创始人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他在1986年出版的《风险社会》一书中集中探讨了有关风险社会的问题,使得风险社会的概念和理论成为全世界都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贝克认为,风险是现代性的产物,具有现代性的特征。之所以说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主要理由在于:其一,产生于晚期现代性的风险,在本质上是与财富不同的。如水、空气中的毒素和污染等,它们会引致系统的、常常是不可逆的伤害,而且这些伤害一般是不可预见的。其二,风险具有完全不同的分配逻辑,或早或晚现代化的风险同样会冲击那些生产它们和得益于它们的人。例如,生态灾难和核泄漏是不分国家和边界的,即使是富裕和有权势的人也在所难免。其三,虽然风险的扩散和商业化并没有完全摒弃资本主义发展的逻辑,但它使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意味着,随着对它自己释放的风险的经济发掘,工业社会产生了风险社会的危险和政治可能性。其四,你可以拥有财富,但必定会受到风险的折磨,因为风险是文明强加的。其五,风险社会的风险具有政治性,原来认为非政治性的风险,如自然和人类健康、市场崩溃、资本贬值、对工业决策的官僚化审查、新市场的开辟、巨额浪费、法律程序和威信的丧失,在风险社会中出现的是一种灾难的政治可能性。风险社会是一个灾难社会。在其中,异常的情况有成为屡见不鲜的情况的危险 。   由于现代化是一个自我创新的过程,因而工业社会也会被淘汰,这就意味着风险社会的出现。风险社会其实是指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发展阶段。贝克认为,风险社会的产生是“由于工业社会的自信主导着工业社会中的人民和制度的思想和行动。风险社会不是政治争论中的可以选择或拒斥的选项,它出现在对其自身的影响和威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自主性现代化过程的延续性中。后者暗中累积并产生威胁,对现代社会的根基产生异议并最终破坏现代社会的根基” 。   从贝克对风险社会的论述可以看出,风险社会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风险社会本身是社会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现代社会所不可避免的一种形态。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体现着风险社会的特征,也存在着巨大的社会风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已经由传统的计划经济社会转向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社会,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社会也开始具备风险社会的特征,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风险,例如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是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社会生态急剧恶化,因此,中国社会在急剧发展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许多不可预料也无法避免的社会风险,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高风险社会,存在着自然风险、结构性风险、制度性风险、技术性风险等诸多类型。对此,一个最突出的表现是群体性事件增多,这些群体性事件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破坏性的特征,正符合风险社会的特征。所以,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风险社会的特征,而群体性事件正是中国进入风险社会的一个突出表现。      (二)集群行为:群体性事件的本质特征      集群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也称为“集体行为”、“集合行为”。在社会学上,一般将各种人数众多、无组织的群体行为,称为集群行为 140。从社会规范的角度而言,社会主体的行为一般都处于特定的社会规范的约束之下,服从社会规范的指引,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有些行为可能不受通常的社会规范所指导,这些自发的、无序的、无结构的、难以预测的群体行为就可以称为集群行为。集群行为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群众骚乱、集会、游行、罢工、种族冲突,这些行为之间可能相互影响,也可能互不相关。   从大众心理角度对集群行为进行开创性研究的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庞(Gustave Le Bon)。他认为,集群是一个组织化的心理群体,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存在,受群体精神统一定律的支配。在集群情况下,有些特点是为群体所独有,孤立的个人并不具备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即使从数量上考虑,形成群体的个人也会感觉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这使他敢于发泄出自本能的欲望,而在独自一人时,他是必须对这些欲望加以克制的。他很难约束自己不产生这样的念头: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不必承担责任。这样一来,总是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便彻底消失了。第二个原因是传染的现象,它也对群体的特点起决定作用,同时还决定着它所接受的倾向。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他的个人利益。这是一种与他的天性极为对立的倾向,如果不是成为群体的一员,他很少具备这样的能力。第三个原因指的是易于接受暗示的表现,它也是上面所说的相互传染所造成的结果。所以,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即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动物,他表现得身不由己,残暴而狂热 49-52。   继勒庞之后,对集群行为做出系统性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学家斯梅尔塞(Neil Smelser)。作为结构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斯梅尔塞受到了经济学的启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对最终结果都有不同的贡献,都是必需的。任何一个阶段的失败都会导致生产过程本身的终止,因此,每一个阶段都在最终产品上增加了价值。斯梅尔塞将这种价值累加(value added)的观念引入,提出了产生集群行为或社会运动必须依次出现的六个要素。他的价值累加理论假定,只有当六个特定要素在特定情况下结合起来或相互作用时才能导致集群行为的产生。这六个条件分别是环境条件、结构性压力、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诱发因素、行为动员以及社会控制能力 。只有当这六个特定条件在特定情况下结合起来或相互作用才能导致集群行为的产生,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社会控制能力,集群行为最终是否发生取决于社会控制能力的强弱。   集群行为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般认为,以下因素对于集群行为的产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一,环境因素。作为一种群体性的行为,集群行为需要特定的环境场所,能够使人们的行为产生积极的互动和交流。比较常见的场所如广场、大街、体育场等容易聚集的场所,在这些特殊场合之下,行为人容易受到刺激和感染,从而刺激了集群行为的产生。其二,社会角色的改变与行为的失范。集群行为是一种破坏性的行为,是对社会规范的一种破坏。在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分工和社会角色,都有自己需要遵守的社会规范。但是,当很多人集合在一起的时候,个人的角色与规范就会湮灭在群体之中,个人的身份和角色就不再明显,取而代之的群体身份,个人就感觉不到社会规范对个人的约束,这就容易导致集群行为的产生。其三,利益的相对剥夺。群体性事件是对现有社会秩序的挑战,原因在于人们认为现有的社会秩序不能满足其社会需求,其自身利益不能完全得到保障。这种利益有可能是经济上的利益,也有可能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归属感。当人们认为其应该拥有的利益而没有完全拥有时,就会产生一种自身利益被“相对剥夺”的感觉,就会在集体行为中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出来,从而导致集群行为的产生和急剧发酵扩大。   集群行为理论有效地解释了群体性事件中参与者的心理状态。由于在群体性事件中,事态发展总是很突然,短时间内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这个时候集群行为效应就会显现出来。本来在现实中温文尔雅的个人,在集群行为效应的刺激下,往往会趋于暴力和狂热,所谓“集体无意识”、“集体无理性”描述的就是这种状态。在群体性事件中,个人的力量湮灭于群体中,个人的身份也隐藏于群体之中,行为的匿名性和情绪的传染性致使群体性中的个人会呈现出急剧的狂热状态,这种力量聚集起来就会对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      三、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基本特点      风险社会理论与集群行为理论仅仅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其并不能直接导致群体性事件的产生。作为一种具体性的行为,在现实中,每一个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有其自身的特定条件,也有其特有的刺激因素,这些不同的因素聚合起来,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之下,很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从整体上看,在现阶段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社会控制机制的转化。我们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原来的制度结构趋于解体,而新型的社会制度还处于建构和完善之中,社会制度的变化造成了社会控制机制的转化。在社会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社会控制机制转化就意味着社会控制的弱化。郑杭生先生认为,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产生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必须建立相应的社会控制机制与之相适应,并有效发挥调整作用。但是,由于转型期社会结构的耦合性不强,容易发生结构性失衡,而社会整合与社会控制机制尚不稳定,社会控制机制相对滞后,社会整合与控制能力下降,社会秩序出现规范真空与控制失灵的状况。当各种问题和矛盾相互交错、相互影响、日趋激化,社会运行机制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整和控制,就必然会导致大量社会失范行为的发生,严重时引发群体性事件 。   社会控制机制的弱化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社会控制机制的弱化意味着社会自由的增加和社会活力的增强。因为在原来的社会控制机制之下,人民的自由和利益会受到旧有社会格局的限制,(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传统社会中的既得利益群体会仅仅看护既有的社会格局,使得社会缺乏变革和创新。在这种旧有的社会格局或利益分配机制之下,社会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社会的生机和活力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而一旦这种旧有的社会控制机制弱化,那么对利益的诉求和新秩序的渴望就会使得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活跃起来,使社会重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社会控制机制的弱化在给社会带来变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这个风险主要体现在社会控制机制的弱化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上。在旧有的社会秩序下,由于社会控制机制的存在,使得一切试图破坏现有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行为都会遭到强制性的镇压,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当这种社会控制机制趋于弱化的时候,社会体系对个人的约束就比较困难,个人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或归属感就有可能采取一些对现有制度构成挑战的行为,而这种挑战制度的行为获得较多人的响应的时候,群体性事件就有可能爆发。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在旧有社会控制机制弱化的同时,尽快建立起有效的新型社会控制机制就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二,利益群体、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加剧。按照功利主义学说,每个人都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的动物,都具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在以往的社会结构中,在整体的利益、全局利益的名义下,各个利益群体、社会阶层的利益被掩盖和湮灭了,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还处在朦胧的未觉醒状态。所以,尽管旧有的社会结构只是在维护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但是由于传统的社会控制机制的存在以及个人利益诉求的未觉醒,使得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之间因为利益的冲突并不明显 。而在社会转型时期,原来的社会结构即将打破,原来的利益分配格局自然也将打破。所谓改革,事实上就是利益格局的调整,就是按照新的原则来重新分配利益格局。在这种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过程中,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是利益格局调整的原动力。通过思想解放,人们的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得以彰显,权利意识和利益意识得以觉醒。不同阶层的人开始为了争取不同的利益而起来抗争。从法律层面讲,为自己或为所属的群体争取合法利益,是现代社会赋予人们的权利。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利益分配机制的不完善,并不是所有的合法的利益诉求都能通过协商等方式得到充分满足 。在社会利益诉求机制不通畅以及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争取利益的行为一旦受阻,或者这种行为超出了一定的度量界限,就有可能演变为突发性的群体事件。因此,利益群体和利益阶层之间的冲突加剧,是诱发群体性事件的潜在原因。   作为一种群体性、突发性、破坏性的集群行为,群体性事件具有自己的典型性的行为特征。从来源上说,群体性事件的行为特征源于集群行为的行为特征。一般认为,集群行为具有以下典型性特征:(1)自发性。集群行为的产生一般都是自发,尽管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可能会受到某些人或某些集团的挑动或者教唆,但通常情况下参加者都是自愿加入并实施集群行为的。(2)不稳定性。集群行为发生往往是因为突发事件而起,也往往会因为事件的解决或其他原因而停止,因而,集群行为通常是一种短暂的现象。(3)无组织性。集群行为通常是一哄而起,缺乏明确的领导和组织架构。(4)情绪性。集群行为通常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缺乏理智的思考,容易受到群体或者其他人行为的影响。集群行为的特征实际上也就是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因为群体性事件实际上是集群行为的一个特殊表现形态而已。   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集群行为,群体性事件又有自己的特殊之处。从整体上看,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其一,群体性事件的爆发通常是突然的,具有不可预测性。群体性事件之所以成为一个“突发事件”,是因为它是突然之间爆发的,具有不可预测性。这也是群体性事件为何具有巨大社会破坏性的原因之一。由于政府和社会对于群体性事件的爆发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应对机制,因而,一旦这种突发事件爆发,往往不易控制局势的发展,造成事态的恶化。当然,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尽管是突然的,但是,在群体性事件爆发之前,也不是毫无征兆的,肯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纠纷,只是我们通常没有从群体性事件的高度去认识和重视这些矛盾和纠纷,致使这些问题逐渐加剧。例如,在湖北石首事件中,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厨师自杀会导致一起几万人参与的恶性事件的发生。群体性事件的不可预测性使得这类事件构成社会秩序的潜在威胁,因为在风险社会中,一个很小的事件可能引发连锁的反应,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灾难。   其二,群体性事件通常由一个导火索事件引发。群体性事件尽管通常是缺乏严密组织领导、突然之间爆发的事件,但是,事件爆发往往都由一个特定事件予以引发,这个事件可以称作是导火索事件。通常情况下,群体性事件的爆发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是伴随着事态的逐步发展和一定程度的加深才逐渐得以爆发的。在事件的积累过程中,矛盾和纠纷在逐渐加剧,为日后事件的爆发遗留了隐患。   其三,群体性事件的参加者情绪色彩强烈,非理性情绪强烈。在群体性事件中,个人的不满和积怨可以凭借群体的声音表达出来,这就使得群体性事件具有浓重的情绪化色彩和非理性化倾向。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理性的个人在狂热的群体面前也会逐渐丧失其内在的理性,成为狂热的集群主义者。对此,勒庞有过精彩的论述:“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预料的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 56      四、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原则与解决机制      最近几年来,群体性事件之所以频频发生,一方面固然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处于一种风险状态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地政府对待群体性事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有关。由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转型社会时期出现的新事物,因此,当地政府在处理这类事件时明显缺乏经验,缺乏应对措施和应急机制,从而造成事态的激化。所以,尽管从根源上看,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风险社会这一特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是由于群体性事件具有较大的破坏性,会对现有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造成较大冲击,因此,在现阶段,必须正视群体性事件,认清我们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原则,建立起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机制,最终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从根源上消解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一)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原则      不论在任何社会,良好的社会秩序总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而社会控制则是社会秩序形成的必要手段。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和社会利益的冲突日益加剧,社会控制的手段和方法也日趋严密,越来越趋向于制度化和规范化,从而使得法律成为社会控制的基本形式。正如美国法社会学家庞德所言:“在近代世界,法律成了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 因此,在法治社会中应对群体性事件,也必须以法律为主要手段。   从法律层面来看,我国已经制定了专门针对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法律,依法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也具有法律依据,这个法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对法》主要着眼于应对突发危机行政措施的有效性和合法性。针对我国以前规定的应急措施较多地考虑有效性,在合法性保障上重视不足的问题,《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能力,使政府能在法律的框架下处理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公布实施,对于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作为突发事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政府在处理时也必须依照《突发事件应对法》来进行。   因此,在法治社会中,群体性事件应对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时必须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用行政措施和实施行政管理,不能滥用警力、违法行政。群体性事件的激化往往与政府权力的滥用和违法行使有着重大关系,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化解群体性事件,必须要求政府的行为符合合法性要求。其二,在对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进行处理的时候也要坚持合法性原则。对于参与者的合法利益诉求要给予支持,对于参与者的虽然过激但是合法的行为要予以理解,不能动辄就诉诸武力予以强制镇压。但是,对于一些明显违法的行为,如杀人放火、颠覆国家政权等犯罪行为,应当主动、果断地根据法律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和扩大。      (二)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机制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转型的一个必然产物,也是风险社会的风险体现。要想从根源上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必须针对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建立相应的应对解决机制。   首先,针对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纷争,需要建立健全利益诉求机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大多与利益有关,社会转型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旧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新的利益格局正在形成中,新的利益格局的形成其实就是一个利益博弈、利益均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商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使得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都能通过正常的渠道表达出来,使得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到社会发展的利益,使得社会成员合法的利益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其次,针对社会转型中的各种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需要建立健全纠纷解决机制。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这是任何社会都无法避免的。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冲突随着社会控制机制的减弱都会展现出来,这些利益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破坏社会的“自发的自我调节机制”,导致社会冲突的产生 。一般的冲突可以通过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予以解决,如通过调解机制、仲裁机制或者诉讼机制 。但是,如果一个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或者这个冲突非常尖锐无法通过现有的纠纷解决机制予以解决,那么就会导致一些新的社会冲突,如大规模的信访、聚集等行为,如果事件进一步激化,就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第三,针对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传播不畅,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群体性事件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各种各样的谣言的传播,而谣言之所以会起到煽风点火的作用,原因在于我们信息公开机制的不完善。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已经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必不可少的社会资源,尤其是在网络社会,信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遍布全国。由于政府和网民信息掌握之间的不对称,大量的信息掌握在政府手中,如果在缺乏信息公开机制的情况下,网民就无法从正常的渠道获取信息,这时谣言就代替了政府信息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就会加剧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和激化。因此,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对于化解群体性事件显得尤为必要。   第四,针对群体性事件产生中的社会不满情绪,需要建立社会危险疏导机制。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社会中存在不安定因素,因而,如何疏导社会的不满与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就成为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关键。我们必须把对官员腐败问题、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的治理,提升到维护社会安全运行的高度来对待 。不论是在任何社会或任何时间,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着社会不满情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如何根除社会不满情绪,而是在于如何疏导这些社会不满,使之不至于产生社会危害。社会不满和社会冲突一样,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双重功能。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科塞所指出的那样,社会冲突也是有正功能的,对社会运行也是有益的。但是,社会冲突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当社会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时,应该有一个释放社会冲突的渠道,即要建立“社会安全阀机制” 。对待社会不满情绪问题,同样需要建立一个“社会安全阀机制”,使得社会不满情绪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予以疏导、宣泄,从而成为促使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否则的话,社会不满情绪日积月累,社会不安定因素也就越来越多,这种社会不满情绪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直接刺激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注释: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闫纪建.社会学视阈下的群体性事件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3).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 .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0-22.    乌尔里希•贝克,等.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政治、传统和美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9-10.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 .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97-598.    郑杭生,郭星华.中国社会的转型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 .浙江学刊,2004,(2).    郭星华.健全公共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势在必行 .人民论坛,2005,(12).    托马斯•莱塞尔.法社会学导论 .高旭军,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59.    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沈宗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0.    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 .贾春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8.    朱景文.法社会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69.    郭星华.“无直接利益相关者”新解 .人民论坛,2009,(18)    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 .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48
19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肖瑛:风险社会与中国
胡业生 2012-8-13 17:45
进入专题 : 风险社会 ● 肖瑛      【摘要】中国融入全球化和加速经济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参与世界风险社会与自身风险社会之形塑的过程。中国的风险社会既是世界风险社会的一部分,又具有独特的生成与运行逻辑,包括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的合拍、经济发展模式、功利主义意识形态、政府能力和利益追求等因素在风险生成中占据关键位置,而非理性主义的内在悖论在其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面对中国这一独特的风险社会,需要选择独特的研究主题和研究视角以及研究进路。风险社会与中国的讨论,在方法论上仍是一个外来理论和概念如何本土化的课题。   【关键词】风险社会 中国风险社会 本土化   【作者简介】肖瑛,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社会学院教授。      1986年,德国学者贝克出版《风险社会》,该书在德国售出60000本,远超一般学术书籍的销量;1992年,《风险社会》英文版出版。自此,“风险社会”成了描述当代人类生存状况最为常用的概念。2001年美国“9·11事件”之后,“非传统安全”观念开始在我国国际政治学界和军事学界大行其道,为“风险社会”的流行铺垫了路基;2003年SARS爆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少数国内学术刊物开始介绍和翻译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风险社会”的研究迅速增多。然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文章直接把中国放置在风险社会语境下展开相关研究,这些文章的作者要么对“风险社会”理论的内涵望文生义,要么想当然地认为中国已进入贝克意义上的“风险社会”阶段。这种放置不仅是一个在中国如何开展风险研究的“后设”(meta-)问题,而且涉及西方理论如何本土化这一经典的方法论问题。本文试图从风险社会的本来含义、当代中国风险生产之逻辑两个不同维度,来回答中国进入风险社会的预设是否合理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中国开展风险研究的若干可行路径。      “风险社会”基本观念之廓清      风险社会理论是反身性现代化(reflexivemodernization)理论的一部分。关于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之建构逻辑,笔者做过专门阐述,此处不赘,本文主要从四个角度来重建贝克关于“风险社会”的想象。   风险社会是现代性的晚期阶段,是现代性从古典工业社会中脱颖而出形塑的崭新社会形式,是一种新的现代性。在《风险社会》的开篇,贝克就对古典社会学理论中的“历史终结论”展开批判。在他看来,古典社会学大家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都视“工业社会”为现代性的最终和永恒存在状态。贝克否定这一判断,像哈贝马斯那样强调“现代性的未完成性”,并提出现代性的自我再生产从工业社会内部消解了工业社会的合理性。“19世纪,现代化在面对其对立面的背景下发生:一个传统的民德世界,一个需要了解和把握的自然;今天,在21世纪的门槛上,在发达的西方世界中,现代化已经消耗和丧失了它的对手,现在还破坏了它自己的前提,即工业社会及其诸功能原则。”   贝克所谓的“风险社会”有三层意思:第一,它是现代化自身制造的;第二,它不是具体的某些风险事件,而是抽象的、普世的、超越人之感知能力的,对人类具有毁灭性后果的;第三,它不是地方性的,而是全球化的、世界的,超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风险面前人人平等”。“反身性现代化”亦有多重内涵,首先指现代化的自我消解和破坏,如现代化生产出工业社会但最终终结了工业社会,不过,工业社会的终结意味着初级现代化阶段作为征服对象的“他者”的逝去,于是只有现代化自身的建构因素作为现代化的征服对象,现代化对自身的建构物不断怀疑、不断消解,最终把社会推入风险状态。其次意味着现代化的自我批判、反思和管理。在工业社会阶段,并不意味着现代化不制造风险,但那个时代的最根本和最直观的风险来自于“他者”,现代化本身所制造的风险相比于外在自然对人类的威胁完全不足挂齿,只是某些具体的现象。然而,当“他者”的问题被解决后,风险的普遍化和抽象化立即呈现在人类面前,这是现代化自我破坏和消解的结果,现代性何以生产出“风险社会”,何以规避“风险社会”的持续再生产,开始成为现代性的核心论题。   风险社会是理性的内在悖论不断彰显的结果,是科学技术的自我怀疑主义极端化和激进化的直接表现。现代性的核心特征是理性,这一点在启蒙运动时期得以奠定。理性的内在悖论指理性试图用自身的有限性来把握对象世界的无限性之间的张力。从经验的角度看,理性无以把握绝对的实在;从先验的角度看,理性无法设定自身的终极合理性。但是,理性不是抽象地运用的,而必须有具体的附着点,这就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理性的具象化和理想形态。参照简单现代化和反身性现代化的分类标准,贝克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初级科学化”阶段和“反身性科学化”阶段。初级科学化的“发展逻辑依赖于删减的科学化(truncatedscientization),在这里,科学理性对知识和启蒙的宣称仍然豁免于科学怀疑论的自我运用和自我指涉”。换言之,科学只“被应用于‘既定的’的自然、人和社会的世界” ,即前文所说的“他者”。这种科学逻辑代表了启蒙理性的逻辑,即主体和客体的二元论逻辑,主体只是价值中立地研究客体,其运用于客体的范式不能用来反观自身。贝克认为,由于简单现代化阶段人类最大的威胁来自外在的“他者”,加上科学能在自身内部成功地解决其实践结果的错误、悖谬和批评,具有把自己的错误和风险转化为扩张和发展自身的能力,从而使自身发展免受现代性批判和文明批判,使自己成为超稳定(ultra-stable)结构。   但是,拒绝反观自身的“无思”不能避免科学自身内在悖论的持续发力,在“实验室用的罩衫”之下,科学的副作用以显性的或隐性的形式不断地生产、积累和释放,推动着科学的自我破坏。到“反身性科学化”阶段,随着自在自然的终结和人造自然的登场,科学研究和实践的风险性开始暴露,科学再也不能给自己找到合适的替罪羊了,科学不得不把“自身”当作自己的问题。反身性科学化“立基于完整的科学化(completescientization)基础,它把科学怀疑论扩展到对科学自身的内在基础和外在后果上” 。但是,科学的自我转向并不能改变其内在悖论,反而加剧了内部的分化和争论,科学在其推进过程中失去的是真理。因为,面对科学技术所制造的种种风险,普通人的感知能力显得捉襟见肘,唯有通过科学的感官方能洞察和把握,即科学内部的相互否定,而批判制造风险的科学技术的过程就是一个制造出新的风险的过程。这正是风险社会的宿命论特点所在。   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是风险社会的另一个面相。工业社会一方面以社会阶级、核心家庭、性别角色和事业为轴心 ,另一方面建立在自由的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之上。但这两个维度本质上是矛盾的:前一个维度着力于维护人的稳定性和集体性,启蒙运动的“个体化”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集体基础之上的。后一个维度则是对各种边界如就业与失业、家庭与工作场所、男性与女性等的抹平,并高度彰显人的个体性、流动性,要求个体自我塑造自己的生平。“个体化”经过三个阶段:首先是“脱域”或者“解放”,即个人从第一面相意义上的传统支配模式中脱离出来;其次是“传统安全的丧失”或者“稳定性的丧失”,即在实践知识、信任以及指导性规范等方面丧失安全感;最后是“再嵌入”或者“再整合”,即一种新的社会承诺的生产,也就是个体化的制度化存在。   个体一旦失去传统工业社会的社会认同基础和保护屏障,就进入风险状态。“再嵌入”同时意味着制度化、强制化和标准化,意味着个体生平对于教育、消费、福利国家的各种控制和支持、交通计划、消费供应以及医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各种资讯和看护的各种可能性与模式的依赖。 但是,制度化和标准化并不意味着个体重新获得传统意义上的稳定性,因为这些新的制度化因素是根据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诉求而建立的。在其语境下,一方面是个人的独立性和独特性的丧失,甚至其私人空间也被置于标准化的制度情境之下;另一方面是个人的生平从各种既定的决定性条件中游移出来,被置于他(她)自己的手中,成为反身性的,向决定开放并依赖于决定,个体必须学会把自己看作行动的中心,必须学会规划自己的生平、能力、取向和关系,等等。这样,那些本来由社会和制度所生产的风险与矛盾,现在向主观化和个体化敞开,一切依赖于个体的决定和行动,一切决定和行动的后果也都无限开放。当然,不仅是风险社会的个体化和主观化,而且还有个人认同的选择和改变的风险化 ,一切都是流动的,一切选择都是对另外的可能性的拒绝或者敞开。如果说科学技术的内在悖论所制造的风险社会有毁灭人类自身的能力和可能,属于“生存性风险社会”范畴,那么,跟劳动市场和个体化联系在一起的风险社会则属于“生活性风险社会”范畴,二者构成风险社会的一体两面。   如何超越风险社会?三点非常重要:一是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已经消弭了自然与社会、科学与社会的边界,人造自然成为风险社会的基本工作面;二是作为风险社会的始作俑者,科学技术的单独作用只会加剧而非缓解风险社会的生产步伐;三是个体化推动着个人理性能力的增强,从这个角度说,风险社会也是个体不断增强学习的社会。   有鉴于此,超越风险社会的路径设计既要以超越第二点为根本目标,同时也要立足第一和第三点所建构的现实,发展出“亚政治”或者“生态政治”,用“社会理性”来约束“科学理性”。这里所谓的“亚政治”或者“生态政治”,是相对于传统政治模式而言的。在传统政治模式中,一方面是代议民主制,以保护公民权利;另一方面是经济—技术发展的非政治化。而“亚政治”就是政治和非政治之间的领域。“亚政治”既是代议制民主政治在世界风险社会面前失效的结果,也是要消除工业社会下民主政治的盲区,让经济发展和科学领域向公民全面开放。亚政治的发展还是个体化即个体意欲掌握自己生平的结果,是理性个体之间的联合性行动所锻造的“社会理性”的彰显。作为一种新政治文化,它以宪法权利为基础,并对这种公民权利进行广泛的政治激活,激活的形式高度多样化,从自发群体到所谓的“新社会运动”,再到关键的专业实践的替代形式 ,拥有不同利益诉求、价值观念和兴趣的公众联合起来对经济活动和科学研究发表看法,以此让科学实践走出自己的内在悖论,实现风险社会的自我超越。      中国风险社会的特点      廓清贝克意义上的“风险社会”的具体内涵,相当于确立了理解今天中国社会各类风险的形态和结构的参照系。根据贝克的观点,风险社会是现代理性主义逻辑发展的必然,是人类现代性发展的第二阶段,与全球化基本同步。因此,风险社会也是一个世界风险社会,全球化的过程就是一个风险社会在世界生成和扩张的过程,是一个不管人们愿不愿意都必然会被拉入到风险社会之中,或者说至少作为风险社会的承受者而存在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已经被拉入到世界风险社会的进程之中。经验地看,中国的确成功地跻身于全球生产体系,不仅承受而且生产着各种全球问题,世界风险社会的种种表征也都在中国社会表现出来,如全球金融风险、恐怖主义、核灾难、大气变暖、大气污染,等等。这些都证明风险社会的分析框架对于中国的风险研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但是,是否基于上述风险现象就可以判定,只需要按照经典风险社会理论的逻辑就能有效地研究中国社会中的各种风险现象?答案是否定的,即使贝克本人,也认为他的观点只是以欧洲或西方参照系为假定条件,忽略了现代性刚刚立足的世界其他地区的情况。 严肃的风险研究不能满足于参照系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大致比较,而应该致力于二者之间的细致对比,否则就难免错置具体感的谬误,遮蔽中国社会的各种风险现象之成因和作用逻辑。   首先,虽然中国试图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西方国家花了几百年才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并同时竭力站稳世界信息化的潮头,传统、工业化和后工业化这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段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逻辑,在同一个时空背景下叠加和激荡;但从本质上看,中国目前还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之中,粗糙地套用贝克的分期,也就是处在工业社会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甚至解决温饱问题,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虽然中央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旨趣的“科学发展观”,但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普通民众,都尚未把环境风险和社会风险当作经济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相反,“发展是硬道理”被激进化为“没有污染就没有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等支配性观念。(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譬如,在转基因技术等问题上,对技术风险后果的思考往往停留在学术探讨和内部话题领域,其影响力远比“解决中同人吃饭问题”这一当务之急所释放的力量弱得多;在环境保护与就业、技术风险与经济增长之间,大多数地方政府和民众都会选择后者而非前者。前几年一个关于煤矿工人的调查所得出的“贫困比死亡更可怕”的结论,在当下中国特别是贫困地区和社会底层是有代表意义的,其彰显了当下中国民众对于现代技术—经济发展的风险的感知、意识和定位。即使有一些环境保护政策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看中其拉动经济的后果而非取决于其降低环境风险的功能。换言之,在中国,财富分配远远重要于风险分配,或者说,财富分配逻辑完全支配着风险分配逻辑。   其次,从风险生产动因角度看,与贝克等人认为风险社会是科学技术依其内在悖论而建构出“人造化自然”之后的必然结果——从这个角度看,贝克是一位制度主义者——不完全一样,今天中国各种技术风险和社会风险的扩大再生产,主要是由于功利主义、利己主义同GDP主义的政策安排合谋的结果。与西方启蒙运动所形成的人类可以依据理性让自然臣服于人的需求的理念不相关,我国今天掌握经济权力、技术权力和政治权力的利益群体虽然已经认识到“人定胜天”观念的荒谬性,但并不改变他们大规模破坏自然环境的初衷和行动,也不改变他们生产各种有害于人体健康物质的努力。譬如,不法商贩有意识地、疯狂地、大规模地生产有毒食品;虽然已经有相对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和防护手段,但许多工厂和矿厂为节省成本,拒绝采取任何防护和处理措施,肆意地排污和破坏生态;地方政府从税收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降低环境评价标准,对各种制造环境污染的生产和开矿活动听之任之;缺乏公众监督的少数政府官员与上述社会风险的制造者沆瀣一气,助长上述各种风险的生产和蔓延等。这些现象都不能直接地从风险社会理论的角度得以有效分析,而完全是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驱动的结果,其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以个别利益牺牲公众利益,以自然和社会风险换取私人利益和地方利益。   同时,一些风险生产也是经济落后、制度安排不合理、政府行政能力弱的结果。譬如,地震虽然属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范畴,但如果有足够的经济支持以及恰当的防护和处理措施,其对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破坏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控的;高铁之类的科技风险从风险社会角度来看是不可规避的,但其发生的频率、破坏性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控的,事故发生后的各种后续风险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控制甚至规避。但在我国,受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管理能力、技术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后续风险或者说连锁性风险,恰恰变成了不可控制的持续再生产。一言以蔽之,中国的风险社会从环境和能源角度看,更是高能耗、高污染、贪大求全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政府能力过弱的结果,而不能完全从风险社会理论角度分析。   再次,虽然中国正处在个体化的进程中,一方面是“中国政府,和其他处于市场经济中的国家一样,一直在积极地促进将更多责任转移到个体身上的体制改革,倡导有利于个体选择和创造性但不会挑战国家垄断权力的社会变化” ;另一方面是个体既拒绝国家对自身的过多控制又要求国家建立基本的福利制度,但从总体上看,个体化在中国的命运与在欧洲、美国的境遇是不一样的,只是一种“被删减的制度化的个体化” 。   第一,中国的个体化没有一个早期的个性化历史作为基础,即缺失自然权利的文化基础和自由民主的制度保障,是一种没有“解放政治”作为基础和前提的空虚的“生活政治”。这种背景对个体化产生的后果之一是,表面上看似中国人的个人权利意识已经觉醒,但实质上是个体对自身特权的追求 ,如单位制时代的工人对单位制时代的怀念,城市人对农民工的排斥,特殊利益集团对“个人权利是挣得的,而不是天赋的”强调,其本质都是特权主义和利己主义而非尊重人人平等的个人主义。这种畸形的“个体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风险生产和规避的部落主义,即不是从全球或者全国的风险规避出发,而是从个体或者小集团的利益出发,来选择风险生产和规避的路径。   第二,虽然历史上属于同一阶级或者阶层的成员,在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和经济变革中在社会地位、贫富差距等方面日益异质化,但总体上看,个人的身份还是经由个人与某个集体特别是国家的关系来界定的。 譬如城乡二元分割制度依然存留,不仅在制度上而且在文化和社会心理上把人分成两个悍然对立的等级。这表明财富分配逻辑在中国仍然占据支配地位,财富分配逻辑与风险分配逻辑实质上是一致的,直接导致中国社会贫富严重分化、社会不公平的风险类型。在“风险社会”理论视野下,这类风险主要存在于工业社会中,而在风险社会阶段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第三,从个体化的制度性约束角度看,一方面,这一点的确已经在中国显现,在教育、就业等方面标准化日益明显,个体必须接受这些塑造自身生平的标准化制度,在这些制度中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并对选择和决定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比如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通过艰苦努力考上大学就意味着一个人能够拥有一份国家安排的稳定工作,获得一份可观的福利;但在此后的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中,高等教育与稳定职业之间的必然联系成为偶然,是否接受高等教育及其后果完全由选择者个人来承担。另一方面,在欧洲,贝克所谓的个体化的风险表现在西欧国家建立在古典工业社会基础上的福利制度,被流动的劳动市场冲击的七零八落,无法帮助个体对抗由自己的决定带来的各种风险。而在中国,这种福利制度尚未充分建立,个体化的结果不仅意味着个人机遇的增加,而且还有风险的完全个体化,即在选择和决定失败后,社会不能为个体分担哪怕一丁点的负担。   最后,正因为“中国式的个体化”的上述独特性,在中国,要发展超越风险社会的亚政治、生态政治以及基于环境权利的新社会运动也就步履维艰。社会理性是以个性化和个体化为基础的,是具有公民权利和反思理性的个体,为把握自身生平或者说自我价值实现和超越风险社会而展开的公共性和集体性行动等生活政治意义上的新社会运动,对抗经济—技术发展理性,推动民主化在传统的非政治领域如经济领域、科学研究领域的实现。但已有经验研究表明,在我国,特别是在“维稳”和GDP主义支配下,基于风险的社会运动多是不被允许的,只有极少数的一些由社会中层引导和参与的成功个案,如厦门的PX事件、上海的磁悬浮事件;一些环境保护运动主要也不是由利益直接相关群体引发的,而是由外来的知识分子和环保人士推动的,如怒江水利开发事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反抗,不仅是在既有体制内展开的,不会质疑现有的风险生产和分配制度的后果,而且往往基于具体的个案,不具有可传播性和可复制性。在反抗的方式上,最常用的体制内途径是“上访”,最激进的道路是“暴力”,不是欧洲“法团主义” 的和平理性方式。在反抗的目标上,不以推动整个政治、技术—经济发展模式的再政治化为目的,而以个别的风险项目之停运或者获得符合反抗者心理预期的利益赔偿或者责任分担为终点。 当然,笔者在这里的论述并不是要为中国在对风险现象的反抗上指定一条欧洲的道路,只是想指明中国背景下的这类行动同贝克笔下的超越风险社会的努力方式有多么大的差别。   综上所述,本文并不否认如徐勇、项继权所述“我们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或者如李路路所做“高风险社会”的判断,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的“风险社会”非完全贝克意义上的“风险社会”——虽然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多的一致和重叠,更多的只是表象上的差异以及形成逻辑的本质区别。因此,不能简单地照搬“风险社会”概念到中国,也不能完全遵循该理论的逻辑来分析中国风险社会的形成和规避机制。笔者更愿意用“中国风险社会”这个概念来指称当下中国的风险状态,并区别于贝克的“风险社会”理念。      如何在中国开展风险研究      既然“中国风险社会”的形成和运行逻辑不同于贝克所建构的风险社会研究范式,那么照搬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分析框架来研究中国社会,或者简单地使用“风险社会”来界定当下中国的风险状态,就不是科学和严谨的态度。但是,借鉴一些抽象的概念工具作为中国的风险社会研究的切入点,既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   应区分世界风险社会与中国风险社会,并揭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中国的风险社会,前提是区分“世界风险社会”与“中国风险社会”,厘清二者各自的发展逻辑,更重要的是分析世界风险社会在中国背景下的生成和运行逻辑,及其对中国风险社会构成的影响。既然全球化的过程也是世界风险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又是全球化进程最快的时期,因此,世界风险社会对于中国风险社会肯定有着不可避免的影响;相应地,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对世界风险社会之形塑势必也产生重要作用。这种双向关系从世界气候大会的剧烈争论中可见一斑。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是大而化之地讨论这两种社会的关系,并没有对二者相互纠缠的具体机制做入微探幽的研究,从而阻滞了中国风险社会的研究进路。   探讨中国风险社会的形成逻辑,既要将之置于全球化即世界风险社会的背景之中,亦应从中国各方面的制度结构,特别是最近30年的经济和社会变迁路径来讨论。同“风险社会”指称晚期现代化时期的整个欧洲社会状况一样,“中国风险社会”这个概念指称的也是当下中国的社会构成,因此,将之分别放置到中国90年、60年和30年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及其变迁的情境下进行分析是不可规避的研究路径。换言之,研究中国的风险社会,实际上也就是研究整个中国的制度和社会变迁的后果和表征。如果脱离这个背景简单地讨论某些局部的和个别的风险现象,就难以洞察中国风险社会独特的构建和运行机制,也难以把握其基本结构。   风险不仅是客观存在,也是社会的和文化的建构,亦跟人们的社会认同联系在一起,不同文化和社会情境下民众的风险感知、选择不完全一样。因此,从民众的风险感知和风险意识角度来研究中国的风险社会的构成和变化具有必要性。道格拉斯和维达夫斯基认为,不同社会组织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点和价值取向,“组织之间的巨大分化对应于它们所规定的期望和价值的巨大分化” ,不同组织的风险感知各不相同,习惯于选择对他们所倾心的制度秩序构成最大威胁的风险类型。就当下中国而言,一方面是城乡二元分割和地区发展不平衡背景下社会结构分化和重组的剧烈变动、贫富分化的加剧,这些因素既是社会风险的一部分,又使得处于不同地区、阶层的人们的风险感知出现差异;另一方面是中国正处在千年未有的变局之中,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段在同一个时空下汇聚和叠加,影响民众心性的因素不断增加且相互激荡,民众的社会心理出现高度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局面,人们对风险的感知和情绪也是复杂的、多样的和变动的。在这个情境下,要认识中国风险社会的构成和运行逻辑,需要通过扎实的经验研究来洞察民众的风险感知和风险意识,而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模式或一个标准来言说中国民众的社会心理与风险选择和认知取向。   与风险感知相关的还有风险交往等因素,而在风险交往中扮演角色的是媒体,媒体对民众的风险感知影响深远。因此,要认识风险的社会建构逻辑,必须研究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在风险交往和风险感知建构中的作用和运行机制。在西方,媒体的风险放大效应已经被研究得比较透彻,学者们普遍认为,生活中与危害事件、物质和科技相关的危险感知,更多的取决于所接触的媒体信息而非日常现实 ;媒体的风险建构具有政治重要性,并能够影响科技市场的发展 。在中国,人们在阅读媒体所报道的各种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社会危机时会忍不住提出一个疑问:我们社会的风险真的有这么严重吗?!关于媒体对于民众的风险感知、选择和交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少之又少,无疑妨碍了对中国风险社会的基本状况、构成和运行逻辑的整体性想象。   风险治理是风险社会研究的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涉及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治理技术,更指涉政府在风险社会中的制度建设、价值观确立等根本性问题。西方的风险研究中成果最多的领域是风险管理和治理,而这个主题在国内风险研究中恰恰是最为薄弱的领域。前文指出的地震、高铁事故所衍生的各种后续性风险,应该说是政府和社会风险治理能力滞后的结果。研究风险治理,需要同整个国家的政府执政能力提升、公民社会建设等宏大的因素联系起来,首先在价值取向上探讨风险治理的发展方向,其次在制度上寻求公民参与风险治理、政府与社会力量在风险治理中协调合作的路径,最后需要构建具体而微的风险治理技术。   本文关于风险社会与中国之间关系的讨论,从方法论角度看是理论如何本土化和中国化这样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今天,本土化和中国化在一定程度已经被意识形态化,成为所有人都可以用以拒绝各种外来理论和概念的武器。在笔者看来,要求本土化和中国化本身无错,但如果仅仅停留在意识形态或者抽象的层面来使用这两个概念,不仅无助于甚至有害于理论的经验化和本土化进程,而且会妨碍人们的思维。因为如果没有西方的理论和概念,我们不仅会丧失参照对象,甚至连思维也难以想象。   要促进外来理论和概念真正地迈向本土化,需要做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区分这些理论和概念的抽象程度,对于纯粹形式的概念,如本文所使用的“风险感知”、“风险意识”、“媒体”等,完全可以无条件地拿来使用,因为其抽象化程度使之具有了普世性。但对于那些有具体内涵的理论和概念,如本文的“风险社会”,则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就会犯错置具体感的谬误。因此应该在做此甄别的基础上,再对这些有具体内涵和价值指向的理论和概念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和反思,即努力还原其价值取向和出现的社会情境及原因。这样,我们才能走向第三步,即以这个理论为参照,对本土的社会境况与知识做切实的解读,开展条分缕析的对比,找寻二者之间的异同,确定其对本土研究的具体价值。最后,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本土化的概念工具,如本文所谓的“中国风险社会”。但这并不意味到了我们可以抛弃外来概念的时候了,事实上,对外来概念之生产背景及其内涵的还原性努力,始终是我们建构研究本土社会的参照系的工作的一部分。      来源:《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4期
2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熊培云:转型期的国情与民情
胡业生 2012-8-13 17:34
进入专题 : 转型 ● 熊培云 ( 进入专栏 )      主持人:今天我们请了熊培云老师给我们做演讲。熊老师是南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方周末》、《东方早报》专栏作家和社论作者,发表评论和随笔有千余篇。熊老师最近的新著《重新发现社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互联网等领域,对如何超越左右之争,重新建立国家文明底线,重新焕发社会创造力,扶正个体价值,在自由及有秩序的前提下建立一个新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启示。另外我们欣慰的看到,熊老师这一代年轻的学者也是改变旧知识人说多于做,或只说不做的传统习惯,把知礼行立于实践的起始这,他必将改变知识分子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重建知识分子在公众中的凝聚力,是值得人们期待的新的一代知识学人。熊老师的住要作品有《思想国》、《中国之觉醒》以及我刚才介绍的新著《重新发现社会》。熊老师今天的讲题是“转型期的国情与民情”。下面就请熊老师为我们做演讲。      熊培云:我前段时间在香港的时候碰到一个文人说:在香港的一些学会,谁谁谁你认识,在北京的朋友谁谁谁你认识,大家好像一说都认识。我们这些朋友都认识,其实不是好事情。但是有人说,推动中国建设的人,也就这么一些人。后来就说,哎,我们的朋友也就两卡车。我刚才过来下了一大跳,我之前看照片以为人不是很多,现在这么多人,我现在有点压力。我最近做的这种讲座比较多一点,然后我尽量每次都讲得不一样,如果讲的一样,对我自己来说是很受折磨的一件事情,可能很简单的重复一下就好了,有的人背诵一下自己讲的东西就好了。但我觉得那样对我自己来说没有什么收获,我在讲之前用的昨天在燕山大讲堂讲了了一下,那么今天又讲这个,问我尽量不跟昨天的重复,今天讲的怎么样我今天心里也不是很有底,有一些可能于昨天讲的有一些重复,但尽量的能有一些新的说法。      今天的题是“转型期的国情与民情”。在讲之前我是从我最近出的书讲起,那书是《重新发现社会》,那为什么是重新发现社会呢?一说重新我们就感觉原来有社会,但后来被消灭了,在之后有一个重新成长的过程。那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样的:在49年建国以后,在那之前我觉得我们的社会还是有很多东西的,也包括人本身的一些东西,在思想啊,在财富啊,在人格独立方面都有,但是四九年以后所谓的在国家统一了以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说站起来以后,但之后很快就发现,站起来的就是毛泽东本人,其他人就匍匐下去了,我们回想当时的场景就是这样的。当年说带农民去打仗,说你们有土地,但很快五十年代土地就没有给农民了,资本家的财富也被没收到国库里去,颗粒归公,但最后发现颗粒归了宫中,没有变成民间财富。那知识界也一样。当年蒋介石要走的时候还在大陆抢知识分子,最后发现抢走的就抢走了,没抢走的就不再是知识分子了。他知识上也没收,后来的反右啊这些事情,割资本主义尾巴。整个的这个社会就被纳入到国家的囊中,国家对社会财富的侵占就——因为整个社会就被它吞没了,做什么都探囊取物,都非常非常简单。在那个时候我们叫社会主义,但实际上是不是真的是社会主义,你连社会都没有,叫什么社会主义,这个的状况就是虽然叫社会,但是有主义无社会,后来我们发现这句话还不对——我在书里写的是有主义无社会——实际上主义也没有,有的是什么,只有主席,叫有主席,无主义,无社会,因为什么事都要写毛主席语录。我看五六十年代一些数学课本,前面都要写毛主席语录。到七十年代毛泽东死了,就是76年,那时候中国就进入了一个三无国家。怎么三无呢?无主席,无主义,无社会,整个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后来因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面临崩溃,或者已经崩溃,这时候政权干涉不是太多了,然后这个社会开始成长起来。这是你不压制它,社会就会——后来慢慢有改革开放。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改革开放,我们今天取得了一些成绩,要是说政府做了什么,我自己的判断是说,你与其说政府做了什么,倒不如说政府没做什么。我觉得应该是这样一个判断,但是包括小岗村的那些包干,也不是说小岗村的人是第一个做的,在那之前,也有很多地方在做,但是他做的时候,政府很快就把它打压下去了,不能这么做。这包括刚刚解放的时候,我记得在湖南新湖南报的一个讨论,讨论什么呢,关于李四喜的讨论,农民不是跟着打天下吗,打完了土地也分到了该回家种地了,所以有一些乡党委书记就不干了,说我们已经有地了,我们就回去吧,但是很快就受到了批判,特别大的批判,就是说,你怎么能这样就能回家,革命还没完成呢,因为它有一个不断革命的一个情况。实际上这场革命有一个非常糟糕的情况,你参加了革命最后你退出不了革命,所以李四喜的这样一个现象是非常有意思的,实际就是那时候二十世纪一场革命的一个缩影,大家卷入其中最后想退都退不出来。在改革开放以后,实际上很多人慢慢的从体制中走出来,从国家主义里头走出来。原来是国家吞并了社会,社会慢慢的从里面救赎出来,那整个这个状况,如果说建国六十年来作为一个分析的话,那我感觉这前后三十年,前面三十年是国家不断地吞并社会的一个过程,后面三十年就是社会不断地从国家体制里面救赎出来的一个过程。这后面三十年我也把它大概分了一下,分为三个十年,但这三个十年不是完全准确的。我觉得有这么一个脉络:八十年代——我是七十年代出生的,我对八十年代还是有很多记忆的,我个人认为八十年代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年代,我说是理性和心灵的花朵遍地绽放的一个年代。那理性的东西是非常多,那时候的书,很多书只要一出来,立刻能够销售一空,也不是像现在,卖养生的书卖得非常好(笑声),歌曲也一样,现在的歌曲是披着羊皮的狼,我是披着羊皮的狼,你是我嘴里的羔羊,类似这样,男生跟女生求爱接吻,让你感觉不是接吻只是一只狼叼着一只羊,这种感觉。八十年代不一样,八十年代世界充满了爱,明天会更好,包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整个阶层气质就是社会的气场非常非常好,而且后来而导致了一场集体的民主运动,后来结束,怎么结束我们都知道。那整个的状况,就我对八十年代理解就是群体争民主,波澜壮阔,最后功败垂成。那之后九十年代,整个社会变得意兴阑珊,包括很多朋友那时候去经商,现在也过得很好,好像有点飞奔前程吧。但有些人就说,九十年代中国其实有一个特别大的退步,就是大家好像不关心公共的事物,只管自己。那我对九十年代的理解,我还是有很积极的评价的,八个字,叫,背对主义,面向自由。我觉得九十年代就是大家各奔前程来做好自己,八十年代是以天向下为己任,九十年代是以己任为天下,我们把自己做好,天下也会好。我对九十年代的理解是个体争自由,润物无声,最后暗渡陈仓,我觉得中国社会在九十年代也是有非常大的进步的,不是有人说是一个犬儒主义的一个社会,我想即便有犬儒主义的一个倾向,每个人在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本身也是一个好的东西,他总比说为天下着想,把大家的东西抢来给大家分,自己多分一点,还是不一样。我对九十年代有一个比较积极的评价,大家也的确在丰富自己,开始有自己的东西。也因为这样在转到2000年以后就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九十年代那种个体群体的事件并不是很多,但是2000年以后——这个2000年没有一个具体的点——有这么个过程,后一个十年,就是第三个十年,就是博弈的十年。这十年群体事件非常多,包括社会之间的冲突也有一些,整体的情况还是政府、国家、社会的这种冲突。我自己的一个判断,就像五十年代反右根本不是左右之争,根本不是左派去清算右派,实际上是国家政府在清算社会,要没收你们的知识,让你们没有想法,之后才搞上山下乡,才可以搞其他的一些事情,那是一种上下之争。我想其实现在这个社会,就是2000年以后,我想这个社会还是上下之争比较多,就是我们怎么来限制权力,政府怎么运用它不受约束的权力,拒绝尊重社会刚刚获得的成长。在这方面,非常非常多的事件发生,特别这些年,尤其在征地方面有特别特别多的冲突。我对2000年以后,整个这十年的判断是博弈的十年。但是另一方面,尤其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包括今年两会我看到的一些数据,说是中国现在维稳的费用已经超过了军费,维稳的费用已经相当于军费,我当时看了非常非常惊讶,我说这是维稳的话,和军费都差不多的话,我们国家是不是陷入了一场内战,因为这费用太高了,这是不是一场内战发生了?事实上我们回想关于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景象,有些人为了阻止拆迁队的人来拆迁,他们自己制造了燃烧瓶,投掷过去,这不是原来反抗侵略者,原来搞的是卫国战争,现在搞的是卫家战争,这是完全发生的一个变化,只不过是从国家理念转变到家的理念,而且这个内战每天都在发生。我不觉得这是博弈这两个字可以解释的,尤其是最近这两个来月出现杀小孩的事情,即便是在原来的战争年代,可能也没有这么混乱。所以我想到这个,我没说我是很悲观的,但是讲到这个状况是非常非常糟糕。原来在1840年中国面临很大的危机,当时一个说法中国面临两千年未有之变局,现在中国在社会崩溃方面,在道德沦丧方面,也是两千年未有之变局。以前有很多约束,现在什么约束都没有了。其实政治的约束也没有了,政治的约束如果有的话,那怎么会有那么多贪官;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如果有的话,不会有那些人去杀小孩。你可以说,有的人他是为社会不公平事情所迫。但是整体来说,我觉得即便是那样,这种方式也不是真正是为了维权,我觉得是社会崩溃的一个表现,这样我觉得是非常糟糕的。那另外一方面,我再说一下这三十年,整个中国社会获得了哪些成长,主要是两方面。有两个网,一个是社会网,从原来以行政为中心的权力社会回到了公民之间的互相联系的网络,这是公民横向的联系加强,而且原来大家去哪个地方都得去打报告,开证明去外出。那时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建国以后是普天之下,莫非国土,莫非党土。去哪个地方都要开一个证明,证明才能出去。那现在社会上的联系非常非常多,也不用有太多的经过权力来认证你的出行,而且交往圈子也非常非常多,这是社会的网络。而且我个人,我说我是七十年代生人,实际上我后面这十年所有的交往跟权力都没关系,更多的就是社会互相的邀请,然后参加一些活动,这也是社会网络的形成。另外还有一个就是互联网,这是一个技术网。互联网的形成是非常大的一个变化,在以前不可能有这样一个网络,对互联我自己也是有一个理解。我认为网民这个概念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以前我们讲人民,但是人民这是一个复数,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就跟我们讲的天上一样。我们讲人民的利益,天下的利益,最后这个利益落到哪去自己都不知道,只有落到一个具体的。我们讲网民就纠正了原来的那种概念。网民是个集体的概念,另一方面也是个体的概念,它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这个网民发表一个什么什么东西,你会落实到很具体的一个人身上。但是以前你说人民大不了是人民日报,跟你没有什么关系,又不是你起草的,你也没有提什么事,跟你没有关系。网民是可以代表自己,你发表一个什么声明,人家会说有个网民在发表一个什么声明。而且网络本身它的这个平等的气氛实际上也在起到改变民情的作用,就是非常非常平等,每个人能够畅所欲言,这和以前的要去开会发言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等于每个人都有一个麦克风。随着现在意识形态的解构,我们感觉到,像八十年代的那种意识形态的统治好像已经终结了一样,现在更多的是技术统治。八十年代我印象中,那时候我在上中学,那时候说要搞清除精神污染,反对资本主义自由化。我们在报纸上看到很多文章,而且是署了真名的文章,感到哎呀,要清除精神污染,要反对资本主义自由化。现在我们很少见到这种东西,而且很多治理也好,统治也好,都是通过技术我们不知道的方式它在悄悄运行,而不是说发一个意识形态的号令来做什么。在互联网的管理方面就很明显,那怎么明显呢?比如说防火墙,它没有下一个官方的文件说要搞一个防火墙不让你去访问国外的网站,它不会这么说,但是的确有一套供服网在运行。但是另一方面有很多人,他懂得这个技术,他可以翻墙。原来一种意识形态的统治,它会站在一个道德的角度来规劝社会,就是说你那样做是不道德的,不应该那样做,政治上是错误的;那现在就没有这种说法,在控制互联网方面就像我说的出现以技术控制技术这样一个发展。当然在这方面我自己也有点理解:我觉得信息本身的这种不对等,有的人会获得很多的信息比如说他能够翻墙或者他能够阅读很多的东西,他对中国对世界的理解,就和那些被屏蔽了的人对中国的理解,(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 我想是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的。有的人他觉得这个墙也没有什么关系,我能解决这个问题,我自己能够看懂更多的东西。另一方面,因为有很多人根本就看不到,所以这个墙非常大的副作用就是可能它会造成民意的分裂,有的人他是这么看,有的人是站在另外一个角度,而且我们看网上回帖就有很明显一个分歧,包括谷歌退出中国这个事情,会看到有非常非常大的一个区别。这是我说的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本身对政府的监督作用是非常非常大,甚至在某些方面都起到了定点清除的作用,当然是在一定的级别以上。在网上有一个说法,这个反腐的手段有好几种,一个是夫妻反目,一个是家中被盗,还有一个情妇起义(笑声),还有一个网友诅咒(笑声),有很多人的确是因为这个原因下了台,有的可能在一片嘲笑中下了台,像那个写日记(笑声),人家都没有诅咒他,还拿着说他是一个好官,也是在嘲笑,在嘲笑中就下台了。互联网起到了一个非常大的作用。这三十年在社会方面的一个成长,一个是社会网,一个是技术网络的发展,实际上技术网络也不光是互联网,还有手机短信,包括厦门的PX事件也是通过短信发出来的,这也是社会的一个发展。      那在国家层面,在政治层面有一个严重的滞后,这个滞后可能就体现在一句古老的话,老叫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什么叫它古老的话语,实际上这话我们听得太多了,在我的记忆中算是听了一辈子的话,到现在也没有解决。那么摸着石头过河,我想在中国非常有意思,这个石头,对石头是非常非常感兴趣,包括四大名著里面,就有两部是关于石头,有两部石头记,一部石头记是《红楼梦》,它是一部悲剧,还有一部是《西游记》,那个是个喜剧,现在我们中国搞的是第三部石头记,也不知道是悲剧还是喜剧,反正是要摸着石头过河。我对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解,就现在的状况来说就是要解释一个问题,你到底在哪个地方摸着石头过河,在哪个地方过河,河在哪个地方。我自己想来这个地方在哪儿,应该在江苏,在扬州,为什么在扬州呢?因为这和北京有点关系,在很多年以前有一个京城名妓叫杜十娘,她当年技压天下,名动京城。后来一个叫李甲的爱上她了然后把她带回老家,但是半路上把她给卖了,杜十娘非常难受,天下男人太不可靠了,然后一怒之下就沉了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她在那个地方沉的船,瓜洲,瓜洲就是现在的扬州。那我说摸着石头过河,过河的地方在哪?就在这个瓜州,杜十娘当面沉了一些宝贝在里面,金银财宝,杜十娘作为女性她很有姿色,可能摸着石头过河的地方,既能呢,能摸到金银珠宝,又能摸到杜十娘,杜十娘现在不在了,现在摸到的是海藻,海藻大家都知道是吧,就是说金钱美色。我说的之所以没有过河,很大原因就是有既得利益,有句话说老百姓都已经过河了,而且从桥上就已经走过去了,你们还在河里摸什么,有这么一个说法。我说的在扬州还有这么一个内涵,这条河是京杭大运河。大运河是挖出来的,这条河本来也许它并不存在,用一句话说没有困难制造困难,我们挖了条河,灌了很多水,然后在里面摸。实际上我们可以不这样,当然历史不能回过头想,它假设不了。现在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实际上我刚才说的过桥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一方面有些既得利益者他会过河拆桥,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也不能如其所愿,也会受到一些力量的左右,人家不过河拆桥,对吧?这样一个困境。这是我对这几十年,三十年的一个理解。      今天要讲国情与民情,说道民情我想就少不了启蒙这个词。我认为现在中国还是在开始一个新的启蒙时代,你可以说它是续接了八十年的传统,也可以说是重新开始,但是这个启蒙的确发生了。但是怎么发生的,它的作用、它运行的机理和原来有什么区别,我想也是我们今天可以探讨的。      首先说启蒙的概念问题,到现在有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启蒙是更多的带着强制,我是一个启蒙者,我告诉你们应该怎样怎样做。在二十世纪初的革命,那种启蒙很多知识分子在城里找不到工作,大知识分子在国民党那里当官。小知识分子因为科举废除了以后,很多知识分子像工厂生产一样大量的产生,他们找不到出路,很多人就会跑到农村去,然后告诉农民说你们日子过得太惨了,实际上这些知识分子日子比农民还惨。那就跟我一起去革命吧,有人不革命的把房子烧了,跟我一起去革命,我后面会有例子。但是这种启蒙是一种强制的,要说我们这个时候有启蒙,它是本着一种平等精神,这种启蒙更多是一种平等交流的启蒙,互相在激发。更多的是我们在互联网上就可以看到,不管你多显赫的一个人,一样是可以批评你。过去的启蒙我来打一个比喻,就像打一个手电对着你的眼睛照,你真正的启蒙你是把手电往周围照的,就好像是周围比较黑的地方,你把路引出来,那个地方可以走。但是那种强制的启蒙,以征服为目的的启蒙,它很多时候是拿着手电对着你的眼睛照,它告诉你,这个光明就是你需要的光明,但实际上在这个启蒙过程中你失明了,你看到光,但实际上你失明了,这叫在光明中失明。我想这就是二十世纪启蒙对中国来说启蒙的悲剧。原来有很多有想法的人,有自己思想立场的人为什么到了五十年代就那么不做声,除了有强力以外,一方面也有自己的原因。梭罗,写《瓦尔登湖》的梭罗有句话我觉得非常非常精彩,这和我刚才说手电在光明中失明是一样的,我后来看到那句话,他说那些使我们失去视觉的光明对我们是黑暗。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太好了,那些使我们失去视觉的光明对我们是黑暗。现在我想互联网是一个比较亮堂的地方,虽然也有操纵的,整体来说,大家是在一个比较亮堂的地方在看东西,因为的确大家各抒己见,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然后你自己去判断。同时在启蒙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过去启蒙很多是知识分子在担当,我记得胡适在创办《独立评论》的时候,那个创刊词写过这么一段话,在一个变态的社会,如果没有一个能够真正代表民意的机关,那么主持社会正义,议政的责任就落在知识分子的肩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当时办那个《独立评论》。我们现在是已经没有办《独立评论》的条件了,但是互联网还在,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这样一种传统的续接。但是过去由知识分子完成启蒙的这个事情到目前来在互联网时代就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原来是知识分子,像现在是许多网民在做这种,互相在做这种启蒙;而且可能起到更关键性的作用的,也不是知识分子,也不是网民几句话,而是一些公共事件。现在的启蒙更多是通过公共事件来完成的,而且更多是悲剧,我们是通过很多悲剧,通过许多悲剧后的人物来完成社会的启蒙的。我说我们这个时代完成它的转型很像是法国,法国大革命之后十八世纪的情况。法国大革命完成了,但是革命不像预想的那样,得到预想的结果,反而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但是没有谁再希望发生流血。作为启蒙运动本身来说,法国那一时代出了很多人物,前前后后有卢梭呀,有孟德斯鸠呀,有夏多布里昂啊,有托克维尔,有雨果,有很多思想家。我们中国现在完成启蒙的不是什么思想家,也很少说有很多思想家在推动一些观念上的转变。更多的是一些悲剧性的人物。有唐福珍,许霆,孙志刚,张海超,陶兴尧。陶兴尧是九十多岁的老人,打过仗,打过卫国战争,打过解放台湾的战争,最后今年差点死掉了,他保卫他的家,也是抵抗拆迁。这些事件是在完成对社会的启蒙,比如说对公共权力怎么约束,个人的权利怎么伸张,你的物权应该怎么保障。这个跟媒体的关系也很大,这些事件媒体把它放大,互联网上有很好的互动,尤其在物权方面,这种物权观念的启蒙,我想这些公共人物是起了非常大的一个作用。原来,在五十年代,有人来拆你的东西的话,很可能就是沉默,觉得就应该是这样。在没有互联网的社会,这是一个沉默的社会,现在不一样了。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它说在公共领域,在一个国家发言,一个人就可以了,但是沉默却需要所有人的配合。在互联网时代,没有人再这样配合了,他看到什么不公平的事情,他就在网上说,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网上的负面的东西也是非常非常多,只是看这个我们好像觉得非常绝望,怎么都是这些东西。那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很多人都在做事情,这是我说这个社会在不断的成长。在观念上的成长我觉得还有一个人物需要提——胡适。我自己对胡适非常感兴趣,这完全不得益于我上学的教育,这个跟我上学没有关系。是在2001年的什么时候,开始读到唐德刚的一本书叫《胡适杂忆》,通过那本书我开始对胡适有非常多的了解,把他的书,能看的基本都看了。最后得出的结论,二十世纪是一个流血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流汗的世纪,二十世纪是一个革命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改良的世纪。这是我的一个判断,而且我相信在座的人也都有这样一个体会。胡适的东西越来越多,鲁迅的东西可能越来越少,越来越少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但是胡适的东西,他的书,他的理论,他推崇的东西是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这是大家都看到的。我在01年的时候刚写过一篇文章叫“错过胡适一百年”,我为什么说错过胡适一百年,这话很简单,就说我们上个世纪的革命白搞了。如果我们再梳理胡适书里的一些观点,就会发现现在很多就是按照胡适当年提出的观点在做,不光民间是慢慢在变化,官方也是这样。举一些例子,胡适说,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邓小平说,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意思不是一样吗?在七十年代当时有一场讨论,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话我在胡适的文集里面就亲眼看见的。另外胡适说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和改革开放之初的摸着石头过河不也是一样的意思吗,我们有实验的权利不断地试。胡适说开始他说要全盘西化,后来觉得这话有问题,他说要整理国故,后来有句话叫充分西方化,和我们后面的改革开放,不是一样的意思吗?与世界接轨,也是回到胡适的思路上去。同样胡适在晚年说,容忍比自由还重要。过去作为一个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现在也没有了。在2000年不是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长期共存的一个关系吗?有很多,这些都围绕着胡适的思路上来的,也包括选举是宪政最好的训练,但现在我们国家还没有真正搞宪政,但是一方面好像也在做实验,比如说一些基层搞选举,搞海选。另外胡适当年也针对国民党提出建议,国民党在台湾,宪政也已经搞起来了,而且这个训练也是在是实施宪政的过程中得到的。至于说台湾立法院里面扔盒饭,这种的民主我们就不要,这个我觉得是没有历史的眼光,拉拉扯扯这些事情,说当年英国的议会也是拉拉扯扯,在议会里面划了几道红线,你不能到我这里来打我,是一样的。而且相对袁世凯那个时候,袁世凯那时候要选举,很多人都是关在屋子里头,你们必须投袁世凯,你不投就不许出去吃饭,没有饭吃。有人说台湾的议员里头乱扔盒饭,其实这也是好事,说明他有饭吃,比你这没有饭吃还好。再怎么样他们争执还是为选民在争执,而且短短几年之间我觉得他们的宪政训练已经做得很好了,在陈水扁刚开始的时候,往肚皮上打一枪,那就很不像搞宪政的,那上次马英九当选以后,谢长廷很有风度,也是慢慢地有一个变化。这是我说胡适精神的回归。      那实际上民情本身也有非常大的转变,在过去从话语体系来说,更多的都借助官方的话语,现在有民间的话语,而且民间的话语相对官方的话语而言,官方更多地吸收民间的话语,民间对官方的话语基本没有吸收,更多的是嘲笑。官方说这个意识形态是现在的主旋律,但是我们看生活看网络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就是两个字:嘲笑,充满了嘲笑的声音。有的是嘲笑芙蓉姐姐,有的是嘲笑凤姐,有的是嘲笑小人物,都有。他们也嘲笑大人物,嘲笑一些理论,包括一些很关键的词,比如说和谐社会,和谐比较有深度的解释,高尚全说一禾一口表示有饭吃,一言一皆表示都能说话,前面代表民生问题,后面代表民主问题,把官方的和谐社会,国家和谐社会,你不和谐我,我让你和谐,更多有强制的一个东西。你上访,我不让你上访,就和谐了。但是我们知识分子就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解构它,让它往一个更好的方向走。另外网民很俏皮,我觉得汉语拼音输入法对网络文化有特别大的贡献,和谐社会的和谐变成了河蟹,喝血,河蟹这个横行霸道的这种,它有很多的解构。那我说中国是神州,实际上对于印度来说,我们更多的说印度才是神圣的土地,上面出了很多圣人,我们只是神奇的土地,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是神奇的土地。为了解救大家,我们没有我们的神仙,但是我们有神兽,出了很多网络神兽。现在解救大家的一个就是草泥马,有很多,实际上就是社会在不断地解构,在解构意识形态,在解构官方的权威,这个也是中国社会成长的一个细节。(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整个状态就是官方的意识形态,那种主流的那种权威,的确收到非常大的挑战,但我认为对整个中国的来说这不是一个坏的事情,的确这也是关于政府和民间在互动。现在整个状况,官方的思想在推广过程中就会非常被动。在决策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的确有大手笔,但整个感觉我用一个词叫思想的矮子,行动的巨人。在思想上的确民间的声音淹没了官方的声音,而官方的动员更多的我想就是两方面,一个是通过民族主义的东西在动员,另外一方面我用了五个字,叫乱世用盛典。这是什么意思呢?乱世,我觉得现在真像一个乱世,社会非常混乱,要不怎么会有杀孩子的事情,另一方面官方的意识形态,在思想方面,在道德方面,在很多方面都很混乱,真的是很像一个乱世。我说乱世用盛典是什么呢?有一句话叫乱世用重典,重典是刑法。盛典就是要不断地通过办奥运会,搞国庆,搞世博会,搞亚运会,通过这些来告诉你这是大局,你要以大局为重,这是乱世用盛典。然后你不玩这个氛围,你就是不和谐的人,你就是有问题的人,在这个基础上这个乱世用盛典就非常有意思了。你现在感觉到我们没有主流的意识形态了,但是我们可以申请很多大项目,我们可以承办世界上很多大项目,通过这个来维护我们的国家形象,这种意识形态的权威,都是通过这个来实现的,简单地说就是要花钱。那我自己也是这么说,不管怎么样,一个逻辑是要搞清楚的,任何一个节庆,你天空中放的焰火再灿烂,也不如国民脸上的笑容更重要,这是非常需要看到的。还有一个变化,更具体的变化是什么呢?这个大家都有体会,我说八十年代更多是一个集体主义的年代,九十年代慢慢就回到个体,这个变化最基本的就是从集体本位回到了个体本位,就是说背对主义,面向自由。我这里想讲一点古典的东西。我们现在讲毛主席讲的非常多,一讲毛主席就会说你这个人有问题,会群起攻之。那我说我们现在中国不仅有一个毛主席,有三个毛主席,不知道我是不是会受到批判。我为什么说中国有三个毛主席呢?有一个毛主席大家都知道是吧,还躺在什么地方,先不说他,说另外两个毛主席。是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一个毛主席叫墨子,我为什么说他是毛主席呢?因为他有毛主义,他的毛主义是什么呢?他说每个人都应该,就是我们这些建设国家的人,应该像大禹治水一样,把我们腿上的毛都磨光,一毛不剩,为天下,为天下做事情,这是一个毛主席,另外还有一个毛主席是杨朱,杨朱孟子说他,孟子当年不是说,孟子那时代儒学发展的并不好,他当时说,孟子呢当时说杨朱的学说已经满天下了,天下不归杨,就归墨。他说杨朱就是拔一毛而天下不为也,就是说你从我腿上拔一根毛有利于天下我也不干,为什么?我觉得我很重要,你觉得天下很重要,为什么要拔我一根毛,我的腿上的毛也很重要,当然这个毛是一个隐喻,如果你能以天下为这个说辞让我贡献出我腿上的一根毛,你可以得寸进尺,最后你可以要我一个脚趾头,你要我一个小腿,要我大腿,要我脑袋。实际上中国古代的这两个毛主席代表了两端,一个是以个体为本位,我自己的东西我是要捍卫它,我的权利不能因为多数人以天下,因为要盖这个大楼来摧毁我的房屋,这是以个体为本位,我们现在很多人也是再以个体为本位来做事情,比如说别人拆你的房子,我会来反抗。法国作家司汤达在《红与黑》里讲牢房,牢房最糟糕就是警察想进来随时能进来,而你自己想出去,出去不了,这是牢房。但是我们的住宅如果警察想进来就进来,这个警察当然也是隐喻了,是说这公权力,他本身他能捡来,他想进来就进来,你跟你爱人在那看黄片,他进来把你带走,你们俩看太不和谐了,我们所长跟你们一起看更和谐一点。在这种情况他想进来就进来,我们的隐私权得不到保障的话,这个我们好像有行动自由,实际上这房子也像是半个牢房。在这个情况下,所以我说如果真正搞宪政的话,宪政的第一步应该是关门大吉。我小时候总是看我们的房子上写开门大吉,但宪政首先是关门大吉,就是你自己的东西能够保护,你自己能自治,包括你独立思考的能力,各方面,这是为自己着想,以己任为天下。那墨子它代表一种公共精神,实际上这是中国传统的两端。我说另外一个毛主席他在做的方面他也是要他也要拔,他不止拔一毛,他要拔很多毛以利天下,这个毛是别人腿上的毛。大跃进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家里的锅碗瓢盆,带铁器的都运走了,去为国家建设。不光是拔这个,蒋委员长的脑袋也拔光了。我说这三个毛主席,那这是说对个体权利的一个回归,另外一个观念上还有一个变化,在过去我们是以国家为本位,就是说我们好像什么都是围绕着国家,在一个银行里头工作,有歹徒来抢东西,我们会奋死抵抗,哪怕把你杀了,你保卫了国家一块钱,你不是党员可能还要追认你是共产党员,就为了国家的财产,一块钱,相当于两个五毛党的样子(笑声)。那是一个以国家为本位的年代,那时候国家你要崇拜他的。在你想吃饭的时候,但是没有饭吃,你那时候你能怪什么?你只能怪天灾,三年自然灾害,你只能怪天灾。但是如果有饭吃,你不吃,你这时候就属于破坏生产工具,因为你是国家的工具嘛,你怎么能不吃饭,你怎么能绝食,你不吃你对国家太不负责任了,你的工作——破坏生产工具。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一些人开始意识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反而国家是工具,我们讲政府你是纳税人养的,那你应该为纳税人做事情,国家的作用我们之所以称为国家,不是让国家来占领社会,来征借我们的福利,它是为我们的社会提供秩序,在工具方面,完全有一个翻转,原来是国家以个人为工具,现在是公民以国家为工具,这都是民情的一个转变。那另外一刚面,有的人会说中国人素质特别特别低,我一直对这个事情是否定的看法,我是从哪方面来驳斥的呢,当然有很多理由,我就是从打麻将。我曾经写过麻将与宪政,你一看中国人打麻将你就知道中国人能够搞宪政,麻将打了几百年,实际上也是中国搞训政搞了几百年。不是训政,是宪政训练,很多人说打麻将是,包括胡适打麻将,后来戒不掉,然后就发牢骚,中国这么天天打麻将,中国能不忘嘛。但是我是在这些看到一些积极的东西,我怎么看到这些写积极地东西呢?我就说对规则的尊重,宪政要求对规则要尊重,我首先说这个素质,就是农民的素养,我在农村,看他们打麻将,有时候我打不过他们,我觉得我智力很好,但是我打不过他们,其实智力都差不多,只不过术业有专攻。他们天天在家里打麻将,一天有七八个月在家里打麻将,我老家的农民是这样的,一年有七八个月在打麻将,他们打麻将跟休闲一样。这里面有问题。他们也有很早的权利观念,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讲宪政,首先在一个民主社会,衡量你的利益,你是最终衡量你利益的人,不是国家代替你,那打麻将也是,他出一张什么牌,后面有人告诉他,你出这张出这张,他可以不理你,我不出这张好,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在打,而且他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打麻将的权利观念。还有对个体利益的尊重。他也会尊重别人,一群人在打麻将在商量规则的时候,你不会说强加一个什么规则,从来没打过,你告诉他就这样打,而且你不告诉他什么一个规则,对规则本身也是尊重的,对个人的利益尊重。 另外还有对自治的一个理解,我觉得法国总统戴高乐说法国治理非常非常难,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法国有多少多少千种奶酪,治理一个有几千种奶酪的地方时非常困难的。但是你通过中国人打麻将你发现,中国人自治能力非常非常强,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省、市,甚至每一个县他们打麻将的规则都不一样,但为什么他打得那么好,他们能够很好的自治。我们讲自由最根本的东西就是自治,你自由那你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从这方面我想也是可以看到中国有这种宪政的条件基础,我在我们老家的村庄,看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他们会不断改变他们打麻将的规则,他们还会派人在别的地方打完了,因为我经常回家,回家以后经常发现有些规则是变了,包括码牌的规则,原来是摆两行,现在是叠两张,或者说有的人会偷牌,会算牌,就摆三层,非常难看。这些规则跟清末几大臣出去考察然后修宪不很像吗?这是改变规则。我的意思是说,即便是很基层的人,他们只要感兴趣,他来做事情,他是可以来完成他的自治,他可以管理的非常非常好。如果打麻将,除非拿着刀说你就该出这张牌,这麻将没法打,其他方面都可以做非常好非常好的自治,这是我对这个有人说中国不适合做宪政的一个理解。      那接下来我再解释一下这两个词,讲座的标题叫转型期的国情与民情。那么这个国情的概念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国情的概念,说中国的国情不适合搞民主,他们说的更多是民情,中国人的素质啊,他们的观念不适合搞民主。我这里说的国情是一个政治的概念,就是国家这种情况,是权力的这个情况,现在很多人说中国不适合搞民主的国情,我理解更多是政府从层面的,整体上说是既得利益阶层他们不愿放弃他们手中的权力和利益,不愿意接受国民的这种监督。这是对国情的一个理解。那民情呢,是日益愿意觉醒的人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他们希望国家有什么改变,希望他们朝着一个自由的,民主的,宽容的这样一个方向往上走。那国情与民情的冲突,就像我刚才说的,从群众的观念上或实际上已经过了河,但是干部还在慢慢摸石头,就是这么一种状况。当然这个在网上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其实也可以用来说我们国情与民情的冲突,说当下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智商和官员道德低下的矛盾,在网上有这种说法。那实际上,中国具体的国情,有很多悖论。我们这个国家是充满了悖论的。我在网络上看到他们专门做了一期中国式的悖论王国,当时有一个说法,也是说中国比较极端吧,用八个字说就是富得流油,穷的流水,就是社会它两极说了一套,做了一套。中国悖论是非常多的,以前说的打左灯,向右转,这是其中一个悖论。那还有一个我们的社会主义,实际上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我们实际上是国家主义,因为一个没有社会的社会主义,这不是一个真正的悖论?而且我们的社会在成长。另外还有我们经常提到的,中国有很多社会问题,但我们去分析它的时候就发现根本不是社会问题,你比如说很多人没有低保,他们的生活很艰难,然后他们做了一些对所谓的稳定有影响的事情,你们说他们没有低保是社会问题吗,我觉得这是国家问题,是国家没有做到该做的事情,是国家出了问题,我不把这个当做社会问题来看。另外也包括农村问题,农村的问题可能更多存在于城市,比如说你当时搞一国两制,一般农民是不能进城的,你把城门关了,这是城市有问题,也不是农村有问题。那还有思想解放这个词,我觉得这个也是非常糟糕的一个词,这个思想解放本身是不用拿来讨论的,为什么呢?因为实际上每个人的思想都是解放的,他问题出在哪?问题出在思想前置,这次要讨论的是思想前置的问题,但是我们官方公开讨论过我们要思想解放,我们实际上不用讨论这个问题,只要解决思想前置的问题就可以了,人天生就解放了,思想就解放了。还有这个可能不是太留意,前一阵温家宝讲了一句话说,要创造条件,批评政府,因为我们很多人没办法批评政府,这个创造条件本身就不是一种明智之举,我们为什么创造条件?我们批评政府应该是无条件的,我们应该无条件的批评政府,那才是我们需要的,他说创造条件的时候,这个主动权,还是在官方,如果批评,还是政府说了算,这也是一个悖论,这是说创造条件还是无条件的。另外还有一个我刚才说的公民愚昧有问题,但实际上现在民智已开,更大的问题是官禁。另外还有,我们经常提到的,叫稳定压倒一切,稳定压倒一切实际上针对的是社会。我想问的是我们的政府是不是稳定,实际上我们政府从来就没有稳定过,高层相对来说好一点,你去看一些市县,你去看他们那些官员,你看他们是稳定的吗?他们不稳定。五年一届,如果你去算的话平均下来每一届只做了两年,政府官员走马灯式的换,你不是要稳定压倒一切吗?官员为什么频频要换,而且刚刚来没做多久就走掉了,都像是临时政府一样,这也是非常大的一个悖论。说中国不适合搞民主,很多事情不能做。说到民情,民情不适合,跟不上,我觉得这有一个逻辑上的问题,就是说如果我们认为民主是一个很好的东西,然后说我们的民情不适合它,配不上它,那我们改变的是什么东西呢?从逻辑上分析,我们要改变的肯定不是民主本身,不是否定它。我们很多是说我们的民情不适合搞民主,所以我们就拒绝它,实际上我们是把民主本身否定了。那实际上这时候我们要改变的是民情本身,而不是去否定民主,要改变国情本身。你说你这个不适合,那你要改变自己的东西,让它去适合。像古希腊有一个作家叫普鲁塔克,他说过这么一句话,(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我们拿一根线去量这些石头,让石头对齐,我肯定是让石头对齐这根线,这根拉直的线就是价值啊这些,比较普适的东西,我们追求的肯定的一些东西,而不是拿这根线去对齐石头,这是个逻辑的问题。我们不能够通过国情不适合来否定民主,应该通过国情不适合民主来改变我们的国情,我觉得这是逻辑上的一个问题。整体来说,中国这三十年民情发生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这也是中国的希望所在,就像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里面讲,美国民主有三个重要因素,一个是环境,第二个是法治,第三个就是民情,而且决定美国国家形态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民情。中国现在也是民情在成长,民情在不断地改变国情,从国情的那种政治形态看,民情在不断改变国情。记得林肯说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这句话可以反过来说,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人民,那我对这句话是这么理解的,在一个封闭的年代应该是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人民,因为政府包办了一切,它在给大家洗脑,教大家怎么做螺丝钉,尽职尽责。但是一个慢慢走向开放的一个国家,它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民情而不是政府,这时候就应该是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那我们的改造就应该不断地推动民情的增长,接受更多现代的东西,认同更多现代的东西,认同自己的价值,我想这是中国的希望所在,也是我在回顾中国这三十年看到的最大希望。先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提问交流部分:      问题1:您好,有两个问题想问一下。第一个是您说咱们老百姓已经摸着石头过河了,我个人觉得好像还不是这样,可能还在水里。为什么呢,你像最近富士康最近八连跳,其实他都是第二代农民工,受到过良好的大学教育,还有这种像幼儿园的屠杀,其实他已经超越了国民的理性,他现在没有一种表达,就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来了结,我觉得老百姓还是在水底下,现状是这样的。可能是那些利益集团,腐败,他们在船上,我觉得这好似一个危机,我觉得说老百姓过河了是过于乐观了,因为这个是现实的,所以我觉得第一个,这个问题是我的看法,不知道你怎么认为。第二呢就是跟这个相关的,我们说国情与民情,对策您那也说了是民情的表达,我觉得这是一个启蒙,是一以贯之的在强调,确实没有错,是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工作,但是现在的这种社会危机性,你像八零九零后,你像他父辈他可以回家种地,现在种地也不保险了,也有可能自焚,你跳到坑里,甚至把你埋起来,要征地嘛,但是八零九零后这上亿人的群体,他没法表达或者说没有,八十年代像崔健说的一无所有,这个时候这个启蒙,这个的关联性,你有没有一个好的,除了民情的表达,有没有什么其他的途径其他的建议?谢谢!   熊培云:我刚才说的老百姓已经过了河了实际上是讲观念,我是说他们观念上过河,但是你刚才说的那个非常好,画面感非常非常强。原来我以为中国潜水的都是网民,但是这么一说老百姓在水底,画画的可以把这个画一幅画,关于也是过河,但是踩着来百姓过河,这个图画面感肯定非常非常强。你刚才讲的第二个问题我想没有必要着急,我为什么对中国非常非常有信心,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个事业不是一天完成的,不是两天完成的,它是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我们不要着急来看到这个结果,有时候你越着急,结果可能越糟糕,而且我们已经有过这样的教训了,越着急结果越糟糕,我们讲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也是这个道理。善总是以蜗牛的速度前进,也是这个道理,社会发展的确需要一个过程。原来打过一个比方,我们看将来总是特别特别着急,怎么变化这么慢,但是我们回首过去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变化非常快,我想八十年达是什么样子,九十年代是什么样子,有一个词叫草色遥看近却无,我们立足当下看变化不大,当我们回过头看,其实也是轻舟已过万重山,那观念上,我觉得现在比八十年代现在也该强多了。      问题2:我觉得你刚才可能是漏掉了一个胡适先生的内容表达,两个老板的内容。1948年的时候胡适找了很多民主人士罗隆基、章乃器,说我们今天要支持国民党。所以那些人就骂胡适,适之先生,你怎么这么没有气节啊,当年支持共产党的是你,你现在怎么变了。胡适说你们一定要记住,当年我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非常小,国民党大,现在共产党多大了,国民党多小了我们该支持国民党了,让他们两个势均力敌,两个老板,我们才好讲价钱啊。后来非常不幸,我们这个民族,都不同意适之先生的意见,老人家一生气,跑到美国这来了。结果呢我们变成一个老板,一个大老板,工钱都没得涨,价钱没得谈。这个问题,你刚才谈的问题,适之先生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两个老板比一个老板好,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到底有多少人接受这个观念呢。我举一个例子,台湾老百姓的所谓民主化的深入程度。我们碰到台湾一个老农,是种芒果的,我们跟他聊天,他发现我去过台湾,对我很亲热。我说你们为什么要反陈水扁呢?老农回答非常简单,因为民进党要做大。我说你为什么这么做呢?他说两个老板比一个老板好。第二个问题呢,我想提点建议。社会这个词,我觉得基本上是差不多吧,这个词很难让我们国人感到区别清楚。因为国家有三个,一个nation,一个country,一个叫state。nation族,country一些人在一个地方,一般讲国家用state,state概念是,任何一个地方人物各自位置的结构应该很清楚,国家应该指一些人在一些地方的解构。西方式小政府大社会,我们大政府小社会,这样来说比较准确一点。另外一个你刚才谈的问题,我提点不同意见。第一个问题,首先中国两千年来封建帝制,中国有主席,有主义,中央集权制主义。而你说的社会主义,那都是建构理论的说法,什么科学发展啊,那是建构理论的说法。但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的文化四书五经,一直到今天的所谓科学发展观,都是一种建构理论,这是一条。第二个问题呢,实质问题,中央集权制,中国有主席,有主义。今天的改革,我认为中国没什么改革,中国是两千年江山依旧,民族依旧,根本来说,中国今天是从战时经济到平时经济的改变,也就是说战时经济转变到平时经济,这是第一个问题。   熊培云:其实你谈的非常好,我接着您的话说,您说的这两个老板的问题实在非常好,我觉得你前面可能都写过文章,直接就叫两个老板比一个老板好。那这个中国很多人还是没有接受这个观念。另外我讲一个笑话,就是前苏联的一个笑话,我们现在很多笑话是在讲我们自己,说我们这个国家是不是要搞两党制,我们绝对不能搞两党制,为什么呢,一个党都这样了。两党我们养不起啊!这个话是非常有意思的。另外国家的概念我是这么分的,中国非常非常糟糕的就在这方面,我们去讲一个词根本就讲不清楚,就说是权力,在座的一般上认为power是right,你不知道我讲的是哪个权力。讲国家其实也是一样,在英文里面国家有state,有nation,有country,country是作为一个国土的概念,nation是一个诗意的概念,写诗的时候经常用到,为什么我的眼里总含着泪水,应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那实际上在英文里头我们来分析这个国家,作为nation,作为state它有很大的一个区别,state是政权意义的国家,我们建立它,它是一个工具,但是nation呢,它代表一个民族,它是state的这些人,它是一个主体属性,同样是国家这一概念,它有时候是工具属性的,有时候是一个主体属性的,但是我们自己在用的时候,很多都不清楚而且有益混淆它,你比如说美国说朝鲜是一个流氓政权叫wrong state,我们把它翻译成流氓国家,实际上人家说是一个流氓政权,不是把朝鲜人都骂了,男流氓,女流氓,老流氓对吧,跟那个都没关系。但是我们在用的时候就把它用在一起了,那我打这个比方,我说现在,中国在讲国家的时候,nation,state,land,country都混在一起用了,这是非常糟糕的。怎么糟糕呢,1943年,蒋介石为了号召青年学生从军去中国远征军,他当时写了两句话,叫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我说这句话再加上蒋介石政府,实际上把这四个国家概念都合在一起了,一寸山河land,country,十万青年nation也在里头了,然后蒋介石政府发布这道命令,政府state也有了。但是这是在一个紧急状态下出现的。我想说的是什么,我们至今我们国家的概念还不清楚,六十年我们国家还处于紧急状态,这是我对国家的一个理解。我在重新发现社会的那本书里面对state,sasianty分析的一个框架。      问题3:我们说中国的主要弊病是人民的素质不够,政府统治阶级不愿意让人民当家作主这个观点,我是同意的。但是您举得例子打麻将,中国的人民很善于自治,甚至说宪政已经训练了几百年,这个我不敢苟同。这样来分析一下,打麻将这样一个例子,也有一定的规则,它是一个小范围的,三四个人之间的,很容易监督的这样一种所谓的规则的遵守。而真正的自治也好或者对规则的联合遵守也好是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的一个规则遵守,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比如说没有人看,没有警察你可以不闯红灯,这样的情况是要对规则的遵守,这方面我们显然知道,我们做的很差。我想来跟你讨论一下,尽管人民素质并不低,但更需要一些规则意识的训练,特别是一种自治的精神的训练,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我们的宪政。   熊培云:我说麻将与宪政不是说农民只有打麻将的能力,他也做其他的事情。我想更多也是做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不是说会打麻将的就都会宪政,我想这不是一个充分的条件,不是这个意思。那实际上,我觉得,你说的闯红灯,在欧洲,我们去相对来说比较偏的地方,他们闯红灯的人非常非常少,反而在闹市里闯红灯比较多,这个我想可能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有人可能会,即便是他有很好的素质,他也会闯。但是不闯我想在一个偏僻的小城,我过马路它会特别礼让,我想这个的确有文化上的一个养成,那中国你说自治,打麻将是一种自治,我觉得实际上中国在自治方面在八十年代被摧毁的得非常非常厉害,原来在道德方面其实是有自治的,另外在社会建设上其实也有很多自治,在八十年前中国最流行的思潮就是一个自治,当时搞了很多自治包括所谓的联省自治,当时在湖南毛泽东和说我们不要国庆,我们要省庆,我们要建立湖南国,实际上当时也是一种自治,一种要求,而且的的确确后来在湖南搞了六年的自治,他们还颁布了宪法,就成立了相当于湖南国一样。那是因为孙中山比较喜欢暴力,当时他要搞北伐,然后要从湖南过,他就把湖南国给弄掉了。在当时在清朝未年的时候不光是清政府要搞宪政改革,一些宗族也在搞,它搞的是宗族的议会制,自治也有很多,如果那时候持续到现在中国的自治会做得非常好。但是我们总是被中断,而且现在乡下在搞的除非是官员鼎力的在推,否则乡村的自治也基本上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是我们还是要往好的方面看,只要有人在推动。      问题4:我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呢就是,现在政府来说不愿意让老百姓自治,最近有一篇东西出来,解释中国为什么中国不能搞三权分立,不可以搞两党制,中心思想就是说世界上搞三权分立的,只有美国这样,欧洲的所有政府实际上都是一党制,政府要有一个党,议员们也是党的成员,立法都是这个党的意志。所以也就是说欧洲各国是三权分立,那反过来意思就是说我们现在已经跟世界接轨了,不用再搞了。我因为对国外的信息了解比较少,他这个说法对不对,有没有道理,道理在哪里。您在欧洲留学,也生活过那么长时间,您对这个事怎么看?最近我看到了公开出版过的唐德刚在十一年前写的一份材料,题目就叫《新中国三十年》,他就是把毛公定义成上下五千年最大的屠夫,这是原话,“桀纣不如,其实大跃进也好,都是为了巩固他的权力”,我本身是很佩服唐德刚的学术水平,但是他这个结论您能说是不是很严谨?最近北京有一个叫袁腾飞的,在西方所谓的自由里面,如果他做这种批评,会不会有麻烦或者使他产生一种恐惧,有没有可能有麻烦的事情出现,如果有,他也没能做到自由,是不是能够做到,我对情况不是很了解,想从您这搜集点情报。   熊培云:其实您说的这些问题我好像也没有做特别多的思考,您所说的那篇文章,我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你说英国他们对女王或者是天皇批评我想在这种情况下更多是有法律的,有法律在支持的,如果法律说你不能去侮辱女王那你去侮辱了当然会受到惩罚,自由是不会受到保障的,这是服从于法律的。我想也不至于说,你有批评的权利,但是批评完了出现跨省追捕的现象,(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  我想他不是那种恐惧,他做什么事情它是可以预知的,他可以预知也可以说明社会本身是有底线的。你能预料到你做的事情的结果,这是有底线的,一个没有底线的社会就是你做什么事情你不知道有什么后果。就像前一阵子在福建,那只是拍了一个视频,结果就被逮捕入狱,我觉得这是一个没有底线的社会,那这种恐惧来说对许多人是真实的,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问题5:曾经所谓的转型,我们大家的理解就是都是转化民主制度。社会要转化民主制度,我想问一下,民主制度的社会,它的标志是什么?我们用什么标准去判断这个社会是一个民主社会,也就是说民主社会的判定定理是什么?我想求教一下。   熊培云:我说应该有两方面的,一个是我们讲民主本身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氛围,这是一种观念上的尊重别人的意愿。另外一个标准我觉得作为公民个体是有决策权的,你能够通过你的意愿,来改变政府的行为,我想应该是这两方面的。      问题6:谈了半天民主的东西,我想问一下法治,旧时候说中国老百姓,普通人,也不知道什么是民主,只要一个法治国家就行了。我想问的一个问题是,民主和法治是不是能够脱离而存在的,你比如说新加坡这个国家,言论不是自由的,也需要通过审查。但新加坡是法治国家,穷人富人活的也都挺好,我觉得这个在中国有没有可比性。   熊培云:我是这么理解的:法治主要还是先保障大家的自由,自由和民主本身是两个领域的概念,自由是相对于个人来说的,而民主是相对于集体来说的,法治他可能不能保障民主,但是它能保障自由,它能保障个人的权益。实际上我们现实的问题是法治不能保障我们的自由,所以我们说是不是能通过民主的方式让法治保障我们的自由,来保障我们个体的权益,我们很多时候诉诸民主的就是让法治能够发挥它的作用,但是我想就我们社会本身而言,在争取权益方面,很多人在不约而同的实践着,首先要争取自由,然后再说民主,而且相对来说这也是最见成效的,我们一直在拓展我们的自由,而且我对自由的理解。我有一句话,默许自己的自由,中国就前进一步,大家不断地在扩展,自由扩展的更宽了,我想大家得到民主了,大家也就更有希望获得民主的自由,这两个也是相辅相成的,你个人不断扩展你的东西,群体也会得到更多。      问题7:民主和法治对于国家、民族来说的话,作为工具是如何定位的?相对于民主和法治,我们有法治化没有民主,民主和法治是法治先行民主后行。对于法治,大到国家,小到一个家庭或者到一个玩麻将的,我们国家出现的问题是对规则的不认同,它的利益,它的价值观,上和下都对规则不认同。中国目前,我作为律师来说,我发现中国不是没有规则,但是规则的话不遵守,上到官员下到老百姓都不遵守,没有法律的状态。   熊培云:谢谢您的意见。      问题8:听完您的讲座,我就觉得您在对于一些事情的判断上始终保持一个积极的态度。无论是对于过去,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您都不断在强调,您是一个积极的看法。然后呢,我感兴趣的是您对社会的一个积极看法来源是什么样的,因为我个人对这个社会的观察,在我看来有一部分的人,像是说网民,网民多达几亿,但在整个14亿的人民看来它还是一个少数的概念,他们在网上发表他们看法的时候是一种嘲笑的态度,戏谑的态度,或者是不恭的态度,这是一部分人,他们可能会去解构一部分东西,对这个社会的推动我觉得是比较小的,另外一部分人,所谓社会精英也好,社会上层人士也好,他们是赤裸裸的一种献媚,比如北航他可以把温总理的诗作为校歌,某一些作家会写一些“宁做鬼也幸福,但愿坟前放屏幕看奥运”之类的,或者你去灾区在黑板上写一个字他会割下来放到纪念馆去保留,我觉得这部分人,可能人就不会很多,但他们在赤裸裸的献媚,我觉得他们对社会的推动是不可能存在的,更多的人属于上面和下面这两部分人以外,大部分的是以农民兄弟为代表的,他们的数量庞大,他们没有办法去表达他们的看法,去表达他们的意愿,如果有矛盾的情况下,他们没有办法去疏导这个矛盾,所以他们会有一些极端的手段去发泄他们的矛盾,有一些先行者他们求助于网友把他们的事情放在网上,社会对这种是严厉的打压,刚才也提到了福建马尾事件,那么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这个社会矛盾在我看来没有一个疏导口,没有一个泄洪口。不断用大事件,用集体的狂欢来麻痹大家的话,我不知道这个积极的判断是怎么来的,我希望自己也是一个积极地,像您一样的,希望一步一步可以改良的,但至少它是在改良,但我现在看不到改良的步伐向前迈进,我只看到不断地灾难和政府不断的狂欢。我希望您能对我的表述有一些点评,谢谢!   熊培云:我简单说了,首先我觉得我心态非常好,因为我长期的写评论嘛,我写过一篇评论叫“回忆我为什么写评论”,保持一种怎样的心态。跟我一起写评论有很多网友,他们也不约而同的跟我谈到一个问题,他说我们总是有一种不利感,今天我评论了一件什么事,就是坏的事发生了,但是隔几天又有相同的事发生了,永远重复这么一个一个的状态。我自己是这么想的,我不着急。第二个,因为我觉得很无力,所以我才要执着,才要坚持做,这是我说的我自己的心态的一个问题,而且原来有一句话,就是说“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总是想我们做某件事情的时候的意义,总是想在最后的那一根稻草上,我们狂欢都是为最后一根稻草狂欢的,但实际上,你压在骆驼身上的所有的稻草的分量都是一样的,所以先不要求目的,结果,你先自己一点一滴的做。另外你说的那个像王某某写的助纣为虐的幸福,一方面它是赤裸裸的在谄媚,另一方面我也看到它赤裸裸的狼狈,大家在嘲笑他,我觉得这就是社会本身的一个进步。那些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的,廉价获得大家唾弃的东西,我觉得应该看到民情本身的一个变化。还有一个我为什么有信心,也包括我坐在这里头跟大家交流,有这么多朋友在这里,讨论中国的问题,在关心中国的问题,我也走了很多地方,基本也就这么一个气氛。我觉得大家关心中国,在推动中国,有这么多人在做,有什么没有信心的呢。而且另一方面,前几天我在我老家,当时很多朋友在我老家一起做了一个图书馆,当时我内心非常有成就感,中国两千多个县,如果每一个县都能做一个这样的图书馆,实际上这个国家就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当时我在我们图书馆开幕的时候,我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说我们县里的图书馆能够成为我们县里的拉丁区,希望我们的县成为我们省里的拉丁区,就是在一点一滴的在做,而且中国社会,相对于以前来说,进步是非常非常大的,民间力量的崛起,所以我是非常有信心的。      问题9:您好,刚才听到您说中国维稳的费用已经超过军费,听到之后我很震惊,实际上我们已经沦落成警察国家了,我刚才来三味书屋听讲座,我老远就看到三味书屋门口这边是两位武警,这边是两个警察。我一方面我进来我开了个玩笑,三味书屋提高了规格,这边有武警这边有警察,但是主持人刚才对我说,因为有校园凶杀案,这附近因为有小学,所以加强了警力。我发现从校园凶杀案以后,我发现政府行动非常快,现在有马上发展出一个校园保安部队,我联想起来我感到很悲哀。我们也提到一个问题,社会问题丛生,其中有跳楼,还有就是校园凶杀案,这个校园凶杀案很著名的是这个凶杀的人确实因为下岗了有点走投无路,所以他到学校去把小孩杀了,但是我回过头来想,我想任何社会,都会有突发事件。美国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仍然有校园枪杀案,并且是此起彼伏经常发生的,尽管枪的杀伤比刀的杀伤强的多,美国社会仍然不禁枪,我觉得这是一种正常的成年人心态。我觉得今天我们发生了校园凶杀案,马上又成立校园警察部队,我认为是一种过激反应。或者说由此作势及作秀,又,如果每个学校都有一支校园警察部队来防卫的话,那我们的维稳费用该成倍超过军费了,刚才大家提问也提到了这样一种看法,我不知道您认同否,谢谢!   熊培云:其实这也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但是您说门口站了警察,其实我一点也不意外,而且和校园凶杀案联系在一起,因为有突发事件他就要保护这些孩子。我们这个政府的逻辑长期以来就是把我们当小孩一样看,当未成年人保护起来这样的一个倾向,政府一直在做监护人的角色。您刚才说的美国的那个枪,我觉得其实这是一种分权,但是我们国家别说是枪了,连正常的匕首都不会给你,买菜刀还要实名登记呢。      主持人:我来补充一下,我来补充一下刚才的那位同学,你表示对前途很迷茫,有一些失望。但是我正从你的发言当中,你这么年轻,就对社会前途,对社会表现出这么深沉的忧虑,和这么强烈的责任,这正是对我们的一种更鼓励,这正是我看到希望,比较乐观,真是这样。我们现在其实要改变一些思路,把老想改变国家变成改变自己,因为我们几十年来受的教育就是胸怀大志要放眼世界,老是想改变国家,改变世界,但没有想到改变自己。其实这么多年以后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什么也没有改变成,把自己也耽误了。今天熊老师给我们做的讲座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看到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如果我们永远否定个人价值,否定个体我们这个社会是没有希望的。第二点说这个推动,因为我们是一个有革命传统的国家,所以我们很多事情都从革命的角度去考虑,老是一有什么事情总是希望有大多数人去参与,大多数人都一起来做,尤其在今天的改革年代,这正是一个不好的传统。其实今天推动改革,推动精神文明进步是靠少数人,并不需要大众都参与。我们老说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的传承,其实用中国话说就是一些士的精神在延续,每个朝代,不管那个年代多么混乱,多么困难,总有一些人在默默的坚守我们做人的一些原则,包括做人,道德伦理,等等。包括我们今天,要改变我们社会的种种问题,其实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从少数人的推动来处理,如果变成了大多数那又变成了一个革命,那后果我们已经看到了。经过历次试验,这已经不用再多说了。另外呢,要看到大多数人,也不要去否定他们,刚才您讲到,除了两亿网民发表一些意见,还有少数奴颜媚骨的人在奉承,好像十几亿农民都被排除了,其实不是这样。其实应该看到,我指的少数人的努力,正是代表了大多数人的要求来推动的。农民他们有自身的表达方式,比如说今天我们看到农民工的待遇,这不是谁的恩赐给了一些改变。最简单的是工资拖欠,前几年经常逼的农民跳楼,在城里辛辛苦苦干一年拿不到工资,但是现在,立法出来了,一个工程,你必须先扣除一部分保证金来,如果你不发工资,就不用农民去跳楼了,就有人代理先进行支付。这些权益的获得,正是农民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做到的。另外刚才熊老师也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像孙志刚啊,唐福珍啊。其实社会的进步,表面看是个体的努力,但是我们只知道有唐福珍,只知道有孙志刚,包括凤阳小岗村的十几户农民推动改革一样实际上在这之前已经有很多地方,很多人在做了,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而已,这是我要回答刚才这位同学。另外我想回答民主社会的标志是什么,其实在我来理解只有两点,第一就是看权力是不是民选的,我们有没有权利选出我们自己的代表人,权力是不是公选,这是一个标准。第二就是看个人的自由,是不是由法律保障的个人的自由。顺便回答一下刚才律师朋友是先有民主还是先有法令,其实就像您说的,这不是一对矛盾,也不是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您说强调民主没有错,强调法治也没有错,因为我们现在也有法律,你不能说我们现在没有法律,但是我们的法律即不被遵守,也不被认可,正是因为立法本身就不是民主的,这种法律的出台,并没有经过大多数人的认可,所以他也不被遵守,没有被大多数人遵守,那些制定者,也不遵守。所以也不能说先立一个法,就能保证民主。正两种可能是在相辅相成中,互相推进的。   今天的讲座谢谢熊老师的演讲,我相信大家还有很多问题,我们留一会大家一会跟熊老师交流,谢谢,今天的讲座到此为止。      本文根据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如有疏漏,敬请谅解。
14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赵汀阳:是什么让中国人“不讲逻辑”
胡业生 2012-8-13 17:15
赵汀阳:是什么让中国人“不讲逻辑” 进入专题 : 逻辑 ● 赵汀阳 ( 进入专栏 )      差不多100年前,面对中国落后而任人宰割的局面,知识精英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一种“大拒绝”的姿态,并召唤“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这两个神灵降临中国。   今天,中国似乎已经在经济上“崛起”,但被阶层固化、贫富悬殊、道德滑坡、公平正义缺失的阴影所笼罩。而在关乎“中国走向”的公共争论中,不讲逻辑的非理性情绪四处泛滥。政治、社会、经济结构的风险驱之不散。   “现代化焦虑”,尤其是“民主焦虑”,又把很多人攫住。   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民主大业如此艰难?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这是因为,从古代开始,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期”,中国就缺乏 “逻先生”(逻辑),一路演绎下来,终成今天的局面。正是中国人不太讲究逻辑的思维方式妨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这种声音一口咬定,中国绝大多数公民与逻辑的距离,就是中国与世界现代化的距离。   思考时是否要按逻辑来,真和一个国家、民族的现代化、民主有关系吗?为破解窒息这个社会的诸多困局,今天中国人在思想上该检讨什么?该如何去思考?   《南风窗》就此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作为哲学家,他对影响到了西方和中国在“想什么”、“如何想”的问题上,有着深刻洞见。      中国人不缺逻辑能力,而缺训练      《南风窗》:不讲逻辑好像是现在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公共领域的争论,多自立场开始,以人身攻击结束。而某些政府部门“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耍流氓;你和他耍流氓,他和你讲法制;你和他讲法制,他和你讲政治……”的背后,其实也是耍赖,不讲逻辑。   还有另一种不讲逻辑的方式。大家习惯了玩类比、玩隐喻、玩象征、玩暗示来“讲道理”。我们从小就被训练玩各种文学的修辞手法。这些在思想上会有什么后果?   赵汀阳:和你一样,我也不同意依靠玩这些文学手法来“讲道理”。它们可以制造趣味,但不适合用来论证。把“修辞法”(亚里士多德说的)用于论证,就容易形成诡辩或胡说。希腊人很擅长修辞法,就像他们擅长逻辑一样,古希腊的许多“群众领袖”喜欢在广场使用修辞法蛊惑人民。亚里士多德早就知道,修辞法会遮蔽真理。   《南风窗》:类比估计是很多人最常用来“讲道理”的了。比如“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的谚语。这样干时,我们好像没有注意到有一个“赖尔峡谷”:不同范畴的事物,比如A和B,你要从A的成立证明B成立,必须先证明B和A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或等同性,有了一座“在逻辑上可以等值”的桥梁,才可能通过这个“赖尔峡谷”。   赵汀阳:我倒不反对谚语。谚语所说的无非是一目了然的道理,其中是没有论证,谚语使用修辞法不是在论证,而是为了制造有趣的表达效果,各国的谚语都差不多。至于现在为什么许多人不讲逻辑,我无法充分了解其原因,也许是为了饶舌,为了有趣,为了胡搅蛮缠,为了回避真相,为了欺骗,等等,总之是故意不讲逻辑。   但我还想使用韩非的可信赏罚理论稍加解释:如果做某事就总能够获得可信的回报(物质回报或荣誉回报都算在内),那么人们就会纷纷自动做某事。可以想象,如果宣传能够获得可信回报,那人们就会热衷宣传,如果追求真理没有可信的回报,追求真理之人就会减少。   《南风窗》:在逻辑思维能力上,老外好像都一致唱衰中国。黑格尔说,逻辑在中国就玩不转了。爱因斯坦则认为,中国没有西方科学的两个基础,即形式逻辑和通过系统的实验找出因果关系,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而列维-布留尔更狠,暗示中国古人的那类“天人感应”纯粹就是“原始思维”,说古代中国的那些“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病理学、治疗学以及诸如此类的浩若烟海的百科全书”,全是扯淡。对于这些说法,您是怎么看的?   赵汀阳:每一个逻辑学家都会跟你说,黑格尔才不讲逻辑。黑格尔想象的是“辩证逻辑”,那是逻辑的反面教材。辩证法是一种形而上“语法”,请允许我使用这个不太准确的说法,辩证法在逻辑上无用,但在哲学上是有用的,可以用来发现事物所暗含的“别的可能性”。   有趣的是,经过流俗歪曲之后的黑格尔“辩证逻辑”在中国似乎颇得人心,不知道黑格尔会有何评论。爱因斯坦的说法有些道理,但需要更多解释。而列维-布留尔的说法恐怕基于对中国思想的无知,无需多论。   《南风窗》:说“中国人逻辑不行”,似乎和以前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中国人不聪明”属于同一个偏见系列,而后两者早被证伪了。如何也证伪前者呢?   赵汀阳:逻辑能力来自何处?这是个问题,直觉主义数学家们相信逻辑来自数学,但理由似乎不充分。许多哲学家相信逻辑其实是语言的一种深层语法。这个看法比较容易理解,事实证明,只要有语言能力,就必定有逻辑能力。我会同意说传统中国重视思想却不重视理论,而且也不重视逻辑训练。但逻辑训练不够不等于没有逻辑能力。      情感问题不能用逻辑来抬杠      《南风窗》:一直有人指控说中国人缺乏逻辑思维能力是从古代经典文本开始的。最先是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说近代科学之所以没有在中国萌生,和《易经》有很大关系。然后是其它人,说《易经》、《论语》、《孟子》等充斥着大量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赵汀阳:前面我说了,中国古代经典多数表达的是思想,不是理论,有些观念之间不一致也不足为奇,而且还必须考虑到,生活本身充满矛盾,因此,表达生活的思想有些互相矛盾,反而是如实反映了生活。这不是不讲逻辑。   《南风窗》:孔子说过“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有人问:为什么是三年而不是两年、四年?没有任何理由。这有点类似于“辩证法”的一个逻辑困境:为什么是一分为二,而不是一分为三、为四?如何评价这些指控?   赵汀阳:就为什么是“三年之孝”而不是别的选择这个事情而言,我想说,这里并没有什么逻辑问题,只有文化或情感问题,而且要考虑时代背景。   假如孔子再世,他一定会考虑到今天的生活节奏,恐怕就不会推荐三年了。当年孔子为什么推荐三年,理由待考,我猜想或许是与父母养育婴幼儿的时间大致对称,当然不是严格对称,只是一个在感情上大致对称的选择。如果在这些事情上用逻辑来抬杠,恕我直言,恐怕既不知学术为何物,也对情感缺乏体会。   《南风窗》:按这种说法,前面我们所谈到像“天人感应”之类的神秘主义观念,是否也不能用一句“不讲逻辑”来打发?   赵汀阳:并非所有事情都是知识论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天人感应”,如果作为知识论断,显然不真,因此不可信。董仲舒自己是否相信,还是个问题。就历史语境而言,天人感应恐怕并非知识判断,而是虚构的一种政治压力。先秦社会的自由空间比较大,民心向背大致能够形成对统治的政治压力,但秦汉以来变成专制,民意不如以前清晰,士大夫愿意虚构天人感应之类的政治压力新维度,似乎也是一种貌似合理的选择。当然,董仲舒们是否这样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中西思维的最大区别      《南风窗》:我们同意,逻辑思维必须讲究概念的明晰。而中国古代的一些经典文本,好像喜欢玩模糊、神秘。   像《道德经》里面“道可道”中的“可道”,有人说是“可说”的意思,而您说是“有规可循”的意思。在您那篇《道的可能解法与合理解法》中,您提出了一个观点,说“中国古人的知识追求与超验问题无关,基本上是以生活问题为界的知识追求,即使是那些关于自然万物普遍原理的想象,比如阴阳五行之类,也是关于生活知识的艺术注释,决非‘科学’探究”。   我不知道,这是否可以理解为这样几个问题:中国古人其实不喜欢在生活之外玩神秘;中国古人对关于世界本质的知识论追求没有兴趣—因为这样,因此也不太讲究西方人玩的那些逻辑?   赵汀阳:古代中国思想通常不思考超越的存在,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人类生活问题上,伦理、政治、战争、和平之类。不过西方思想也同样关心这些问题。如果说中国和西方思想有哪个最大区别,我愿意说,西方思想寻找永恒的、绝对的、不变的、完美的、完备的、终极的概念,西方的两大根基思想,希腊和基督教,都追求永恒的“完美概念”,就是好到不可能更好的概念,上帝、完美的人、完美的事物、绝对无私的牺牲(耶稣)、绝对纯洁的母亲(圣母)、千年不坏的城堡、绝对无瑕的钻石、无敌超人,如此等等。   完美意味着永恒、超历史、无变化,而逻辑最适合谈论此种概念;古代中国的思想意图在于理解永远流变的、不确定的、不可完成的存在状态。易经、老子和孔子,都不假设完美概念,而重视永远在途中的“存在状态”。   《南风窗》:如何理解中西两种思路在“是否追求完美”上不同,但并不暗示就有高下之分?   赵汀阳:举个例子,里程碑式的哥德尔定理挫败了数学的完备性和一致性梦想(数学最能代表完美概念),曾经让数学家们担心真理永远失去了。但是,假如古代中国数学家或哲学家听说了哥德尔定理,一定不会感到烦恼,而会相见恨晚,以老子的观念看,不完备或不一致就是一切存在的真相。事实上,只要一件事实或问题涉及“无穷性”,就必定不完备或不一致。   易经想象,阴阳需要动态均衡;在孔子眼中,圣人也有不足之处;在老子看来,存在如水,没有哪一个存在状态是绝对好或好到不可变化的。这种“在路上”的状态没有逻辑既定的必然性,永远分叉,永远有歧途,而歧途也未必不能坏事变好事。这种思想与有没有逻辑能力无关,而是思想问题和意图不同。   《南风窗》:您的“天下体系”理论就是试图给当今世界超越冲突不断的“无政府状态”提供一种思路,这一思路恰好和西方式的那些关于“世界和平”的思路有根本差异。   赵汀阳:“天下体系”试图解决康德的和平理论所不能解决的全球化问题。在方法论和基本理念上确实有较大的不同,康德等和平理论都是从国际条件去寻找世界和平的可能性,我的方法是反转过来的,是从世界和平理念去反推世界和平所需的必要条件。我相信“天下体系”是最好的和平理论,可以为全球化的世界制度提供理念。      比逻辑更重要的是理性      《南风窗》:逻辑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确定的7门基础学科之一,可见它的重要性。您曾经做过两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哲学日”中国项目的策划,对中国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有什么样的期待或建议?   赵汀阳:前面说到了,人人都有逻辑能力,但逻辑水平可以提高。逻辑学教学应该有助于逻辑知识的普及。不过,拥有逻辑知识并不能保证有效地应用。我见过一些逻辑学博士,惊讶地发现,他们熟知逻辑定式和推导技术,但似乎只在进行抽象符号演算时才显示出思维的逻辑性,而在思考其他问题时却并无优势,甚至有时很不讲逻辑。这个怪事使我意识到,逻辑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还是一种态度,准确地说就是理性态度。如果缺乏理性态度,多高的逻辑技术都无以致用。   因此,与其学会逻辑技术,还不如学会理性态度更重要—毛泽东时代有过“学一点逻辑”的运动,似乎并无明显效果。至于如何才能学到理性态度,我不知道。也许至少需要意识到两点:自己喜欢的观念未必是正确的;正确的观念需要论证或者证据。来源: 南风窗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15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甘阳:毛泽东时代是“创造性破坏”的过程
热度 2 胡业生 2012-8-13 17:11
进入专题 : 改革 ● 甘阳 ( 进入专栏 )      新改革共识的形成      我个人认为,无论从哪种角度,把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完全对立起来的论述都是有失偏颇的,而且难以真正解释共和国六十年的整体历程。首先,无论中国社会现在存在多少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的问题,但我以为仍然必须强调,中国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几乎是前无古人,甚至是后无来者的。世界银行行长(前美国国防副部长)最近说,过去25年来全球脱贫所取得的成就中,约67%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因为中国经济的增长使得4亿人摆脱了贫困。这种巨大成就是实实在在的,不容抹煞的。此外,我也想强调,无论中国的农民和工人今天的生活状况仍然存在多少问题,但把中国的农民和工人说成好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是不符合事实的。总的来说,改革以来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都有明显的实质性提高,中国基本解决了历史上长期无法解决的“挨饿”问题,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毫无疑问,九十年代以后的改革导致贫富差异的日益扩大,从而使社会公平的问题成为当代中国的头号问题。但也正是在这里,我想指出,晚近以来关于改革的种种争论,实际不应该简单地说成是“改革共识的破裂”,恰恰相反,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一种“新的改革共识的形成”。这种“新的改革共识”就是强烈要求中国的改革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而不再是片面追求“效率优先”,要求改革的结果是“共同富裕”而不再是“少数人先富”,要求改革更加明确“以人为本”的目标而不再是盲目追求GDP增长。这种“新的改革共识”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大公共舆论,并且已经促成近年来中国政府和执政党改革方针的重大调整和转向,这就是胡温新政以来“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基本纲领的提出。在2005年底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基本精神是突出强调,中国的改革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诚然,这种新改革共识会受到各种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但我们应该看到,很少有人敢正面公开地反对这种“新改革共识”,换言之,“新改革共识”的舆论威力不容低估,这种共识现在至少已经形成了对利益集团的一定制约作用。      新改革共识与当代中国的三种传统      我认为,上述“新改革共识”的逐步形成,实际是共和国六十年整体历史所形成的某种综合效应,亦即“新改革共识”实际首先带有调和共和国前三十年历史与后三十年历史之张力的倾向。如果说,“旧改革共识”往往带有否定共和国前三十年的倾向,那么,“新改革共识”实质上就是要求把共和国前三十年形成的传统重新整合进来。更进一步说,“新改革共识”实际可以看成是当代中国三种传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我近年来所指出,我们目前在中国可以看到三种传统,一个是改革二十八年来形成的传统,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很多观念包括很多词汇基本上都已经深入人心,融入为中国人日常词汇的一部分,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传统。这个传统基本上是以“市场”为中心延伸出来的,包括很多为我们今天熟悉的概念例如自由和权利等等。另外一个传统则是共和国开国以来,毛泽东时代所形成的传统,这个传统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平等,是一个追求平等和正义的传统。我们今天已经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毛泽东时代的平等传统从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表现得非常强劲,从90年代中期以来就有关于毛泽东时代的很多重新讨论,而九十年代后期以来这个毛时代的平等传统更是日益强劲。这在十年以前恐怕不大可能会想到,但今天却已经无人可以否认,毛泽东时代的平等传统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当中的一个强势传统。最后,当然就是中国文明数千年形成的文明传统,即通常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或儒家传统,这在中国人日常生活当中的主要表现简单讲就是注重人情乡情和家庭关系,这在中国现在的许多电视剧特别是家庭生活剧以及讲结婚离婚的日常伦理剧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以上三种传统的并存是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大陆非常独特的国情。如果我们以香港社会作为对照的话就可以看出,香港社会有上面说的第一种传统(市场和自由的传统)和第三种传统(注重人情乡情的传统),但香港社会没有上面说的第二种传统,即没有强烈追求“平等”的传统。因此尽管香港社会是一个高度不平等的社会,也有很多人在致力改善这种不平等,但不平等的问题在香港从来没有成为一个引起激烈意识形态争论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以美国作对比的话则可以看出,美国有上面说的第一种和第二种传统,即自由和平等的传统都非常强烈而且这两种传统之间的张力可以说就是美国的基本国情,但美国没有我们上面说的第三种传统,没有什么人情和乡情观念,更没有人情和乡情背后的一整套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      中国道路: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      中国改革的共识形成,不可能脱离上述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即三种传统的并存。我认为,当代中国正在形成的“新改革共识”,其特点在于这种共识不可能以排斥上述任何一种传统的方式来形成,而是必然要同时承认上述三种传统各自的正当性,并逐渐形成三种传统相互制约而又相互补充的格局。   可以说,现在的“新改革共识”初步体现了上述三种传统的合力作用。首先,“和谐社会”这个概念本身毫无疑问是植根于中国儒家传统的,这与执政党以往强调的西方传统的“阶级斗争”概念有根本的不同;其次,“和谐社会”的实质目标亦即“共同富裕”则是毛时代社会主义传统的核心追求;但第三,共同富裕的目标并不可能通过排斥市场机制来达成,而仍然将通过进一步完善改革以来形成的市场机制来落实。毫无疑问,这三种传统的合力过程将充满张力,充满矛盾甚至冲突,但三种传统形成矛盾,张力和冲突,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以一种传统排斥压倒其他传统才是坏事。我们需要反对的恰恰是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以及任何形式的“零和游戏”政治格局。可以肯定,无论有多少张力,中国的“新改革共识”必然要同时包融上述三种传统,而不可能排斥其中任何一种传统。   有人或许会批评说,以上这种看法有否定“阶级斗争”的取向,对此我将回答说,我们今天或许很有必要重新思考毛泽东当年提出的区分“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的重要思想。中国改革过程目前存在的种种矛盾张力和冲突,大多数仍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而不宜轻易把它们看成是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我们必须反对任何人以“政治正确”自居,任意激化人民内部矛盾,同样,对于现在许多人动辄引用西方文化研究的所谓“性别,族群,和阶级”等理论来讨论问题的倾向,我们也有必要强调,男人与女人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同性恋与异性恋的矛盾也是人民内部矛盾,许多族群矛盾也是可以通过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来和平地解决的,任何把“人民内部矛盾”扩大为你死我活不可调和的“敌我矛盾”的作法都是错误的,而且将导致政治上的灾难。对西方流行的种种所谓理论,无论是左翼的还是右翼的,我们都必须批判地加以检讨,而不应随便拿来就套。事实上现在“太阳底下早已没有新东西”,我并不认为当代西方种种所谓理论对我们有多少价值。中国人需要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用自己的脚走路。   从长远的意义看,当代中国正在形成的“新改革共识”,如果得到健康的发展,将有可能逐渐突显“中国道路”的真正性格,这就是,中国的改革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要形成一个象美国那样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要达成一个“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我在不久前曾经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含义实际就是“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因为首先,中华的意思就是中华文明,而中华文明的主干是儒家为主来包容道家佛教和其他文化因素的;其次,“人民共和国”的意思表明这共和国不是资本的共和国,而是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为主体的全体人民的共和国,这是社会主义的共和国,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实质就是“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中国改革的最深刻意义,就是要深入发掘“儒家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这将是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最大课题(参见本文附录:“关于中国的软实力”)。      重新认识共和国六十年      从以上的视野出发,我在近年来曾借用从前中国传统公羊学的一个说法,提出中国的改革今后需要达成新时代的“通三统”,亦即认为今天要强调,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因此,今天需要重新认识中国改革成功与毛泽东时代的联系和连续性,同时重新认识整个传统中国历史文明对现代中国的奠基性。   在以下的有限篇幅中,我将暂时搁置关于中国历史传统与当代中国的关系问题,而比较集中地初步提出一些关于共和国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的关系问题。   首先,共和国的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亦即毛泽东时代与邓小平时代,当然有其根本性的不同。这就是邓时代开始决定性地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但是我们现在必须强调,仅仅这个转移并不足以保证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因为苏联东欧很早就放弃了阶级斗争,很早就把一切都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了,可是他们的经济改革却不能成功。为什么中国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改革后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而前苏联东欧当年的经济改革却不成功从而导致全盘的社会解体?我们今天必须重新提出这个老问题,亦即在原社会主义国家中,为什么中国的经济改革反而能比前苏联东欧国家更成功?中国改革二十八年来,经济成就非凡,为什么中国的改革能取得这种成功?这个问题事实上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解释。   我们只要稍微回想一下就会记得,从八十年代初一直到九十年代初,西方舆论界和学术界很少有人看好中国的经济改革。原因很简单,他们很自然地认为,如果苏联东欧的经济改革都不能成功,中国又怎么可能成功呢?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既然同样是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如果苏联东欧经济改革都改不下去,中国怎么可能改得下去?这个看法是很自然的。特别是苏联的工业化、现代化的程度、哪一样不比中国高得多?他们的农村人口比中国少得多,他们的厂长经理的教育程度和基本素质当然都比中国当时高得多:到1978年前后,中国所有的厂长和经理的平均教育水准是9—11年,9年就是初中毕业,11年高中还没有毕业,高中毕业要12年,而苏联当时的经理厂长自然清一色都是至少大学毕业。那时比较中国和苏联东欧的生活水准就更不用讲了,他们各方面的生活水准都比中国高得多,80年代时中国人一般家里都没有电话,更不要说汽车了,但是苏联、东欧那时候电器汽车早已经进入日常生活了。尤其是,前苏联东欧没有搞中国式的大跃进,没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他们远比中国更早放弃阶级斗争而转向了经济建设,他们也远比当时的中国政治上更开放,为什么他们的经济改革搞不下去,凭什么最落后的中国的经济改革反而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   对这个问题,实际可能只有一个解释,这就是:邓小平改革能够成功的秘密恰恰在于毛泽东时代,特别是毛泽东决定性地破坏了中国建国后想建立中央计划经济的努力。这里可以借用熊彼特的说法,毛泽东时代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毛泽东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确实对当时的中国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这种破坏同时是一种“创造性破坏”,这就是破坏了中国变成苏联式计划经济的方向,创造了中国经济体制在改革前就已经不是苏联式的中央计划经济结构,从而为邓小平时代的经济改革奠定了根本基础。      毛泽东的“创造性破坏”奠定邓小平改革的基础      毛泽东搞破坏的故事是人所共知的:1958年大跃进毛泽东把中国88%的工厂的管理权全部移出中央部委的管辖范围,而把它们转交给各级地方政府管理,把财权、企业权统统给地方,不但各省、各地区、而且各县都有自成一套的工业,这就是毛泽东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主张,要求每一个县都可以自己发展工业。1961年以后刘少奇把所有的工厂都收回中央管辖,但毛泽东1964年以后又开始把所有的经济下放给地方,提出要“虚君共和”,反对一切由中央管辖。毛泽东当时说的骂人话非常有名:从地方上收编中央的企业统统都拿出去,连人带马都滚出北京去。到文化大革命,1968年甚至根本没有计划,整个国家没有国民经济计划,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实际上把中国当时力图建立的中央计划经济基本摧毁掉了。   以上的故事虽然人所共知,但人们通常都把它看成是毛泽东的破坏成性,很少有人认为毛泽东的这一系列行为恰恰为以后邓小平的经济改革奠定了根本基础。因此这里我愿引用一个美国学者的研究,这个美国学者既不是左派,也不是亲中派,而是后来曾任克林顿第二届政府的远东助理国务卿,亦即美国政府的亚洲事务最高官员,中文名字是谢淑丽(SusanShirk)。但在她当官以前,曾出版一本专着,叫做《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逻辑》(ThePoliticalLogicofEconomicReforminChina)。这书是根据她从1980年到1990年每年到中国实地考察的结果写的,是1993年出版的。这个书名本身就很有意思,因为她实际觉得,中国经济改革的这个“政治逻辑”是很不符合西方的逻辑的,而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则是比较符合西方逻辑的。问题是,为什么符合西方逻辑的苏联改革反而不成功,而不符合西方逻辑的中国改革却反而高度成功?这就是她实际提出的问题。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看,戈尔巴乔夫给他自己设定的目标,自然不是要把苏联瓦解,他希望苏联像中国一样经济改革成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他所做的一切,和邓小平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邓小平成功了,戈尔巴乔夫却搞垮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中国的教育水准、经理的水准、工业化的程度、现代化的程度,和苏联怎么能够相比,怎么会中国是成功了?   她写这个书最早的出发点,实际也是象其他西方学者那样,认定中国改革是一定不行的。但在带着这个基本问题详细考察中国以后,她在西方学者当中是比较早认为,中国经济改革有可能走出来,有可能成功。而她研究得出的看法实际就是,中国改革和苏联改革的根本不同,就在于中国的经济改革事实上是在毛泽东奠定的“分权化”(decentralization)的轨道上进行的,而这是苏联无法仿效的。最根本的一点在于,由于毛泽东的的“大跃进”和他的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的中央计划经济从来没有真正建立过:毛泽东不断的破坏中国建立中央计划经济的工作,使得中国实际在改革前就从来不是一个苏联意义上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这个美国学者实际认为,如果没有毛泽东的话,中国的经济改革一定会成为象苏联东欧那样的失败过程,亦即如果中国像苏联那样建立了完整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话,那么就没有理由想象中国的改革会与苏联东欧有任何不同,想象不出来。   谢淑丽认为,毛泽东破坏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而走向“地方分权”的道路,实际导致了中国在改革以前的经济结构已经完全不同于苏联东欧的计划经济结构。例如中国在计划经济最高度的时候,中央政府也只控制不到600种产品的生产和分配,而苏联则高达5500种。换言之,苏联的体制是一切经济活动无不在中央政府控制管辖之下,中央计划之外几乎没有经济,但中国经济体制则是多层次的、区域化和地方化的,造成中国经济决策和协调特别向地方政府倾斜。中国改革前夕,只有3%的中国国营企业是直接归中央政府调控,其余的企业都为各级地方政府管,其利润也多归地方政府。这种高度“行政分权”的结果,是中国和苏联的经济结构截然不同,苏联的中央计划经济特点是企业数量少,但企业规模大,专业分工程度高,现代化程度高,中国的经济分权化特点则是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而且非常土。1978年的时候,苏联一共只有四万个企业,但规模都比较大,中国却有三十四万八千个企业,其中只有四千规模比较大,其余三十四万四千个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而且当然都是很落后。这样大数量而且落后的中小企业是不可能被纳入中央计划体制的,大多数甚至都不是省级企业而都是地县以至乡镇管辖的企业。   但在谢淑丽看来,正是中国和苏联体制的这种不同,决定了苏联的经济改革难以成功,而中国的经济改革却可能成功。因为在苏联体制下,中央计划经济以外几乎就没有经济,因此苏联东欧的经济改革完全取决于国营企业改革,如果国营企业改革无法成功,则整个经济改革就必然失败。但国营企业的改革事实是最困难的,因为涉及无数利益关系以及无数工人的福利。而中国经济改革所以可能成功,恰恰就在于毛泽东时代已经造成大多数经济都不在中央计划管辖内,而是在中央计划以外。毛泽东把相当大的财权和企业经营管理权已经给了地方,所以中国的许多县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经济上可以自行其是,因此中国经济改革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它并不依赖国营企业改革,而是主要由中央计划以外的地方经济发展起来的。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在于它能够在计划的国营企业之外又发展了一套新的经济主体,是由地方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所带动的。而这种改革道路是高度专业化分工的苏联体制完全不可能的,因为苏联的地方并不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并不是可以自行其是的独立经济系统,因此苏联东欧的特点就是其经济改革无法形成一个在计划体制之外快速发展的活跃经济。谢淑丽认为,中国改革之所以可以走出一条与苏联东欧不同的道路,原因就在于七十年代末以来的邓小平改革,实际是在毛泽东时代形成的“地方分权化”基础上进行的。她特别强调,邓小平的改革同样是依靠地方的,例如首先在广东福建建立“经济特区”,以及1992年的着名“南巡”,都与毛泽东依靠地方发动地方的做法如出一辙。不但如此,在她看来邓小平改革的地方分权道路,只有在毛泽东已经造成的中国整个社会经济结构高度地方分权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邓小平时代的地方分权化实际是毛泽东时代地方分权化的延续。   但是谢淑丽特别指出,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邓小平尚未重新掌权以前,中国曾一度想走回五十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那样的中央计划经济,这就是华国锋主政的三年。当时文革刚结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要恢复五十年代,大家认为五十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是黄金时代,那时候管得多好,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实很成功。华国锋当时提出的经济改革方案,是认为石油危机以后国际石油价格会很高,因此企图用“再开发十个大庆油田”的方式,以出口石油来换取外汇,然后买西方先进的科技,着重发展中国的重工业。这整套设想实际是想重新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路子,即重建中央计划经济的模式。但一方面,中国自己的石油储量根本不多,靠出口石油换取外汇的设想整个就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华国锋的这一经济方案必然要求把经济大权都重新集中到中央部委来,谢淑丽指出,这是完全不符合毛时代已经形成的地方政府的利益的。在她看来,在毛时代已经形成的地方分权化以后,重新走回中央计划经济的道路在中国事实上已经不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华国锋那么快就下台的原因。      乡镇企业:从费孝通到毛泽东      邓小平主政以后的中国经济改革,在整个八十年代过程中常被称为“让权放利”,亦即把权力和权利让给地方和企业。不过我们大家都会记得,当时中国很多人其实都反复强调,“让权放利”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而不是地方。换言之,许多人的思考和苏联东欧一样,把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如何改造国有企业上,而认为把经济主要让地方搞不是经济学的正道。但事实证明,中国的经济改革成功,并不是因为中国的国营企业改革比苏联东欧更好,而完全是因为中国新的经济是在地方上发动起来的,尤其是由当时谁也看不起的乡镇企业所带动的。我们都知道,邓小平本人就讲过,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根本作用是谁也没有想到过,中央也没有想到过,完全是乡镇和农民自己搞起来的。但中国乡镇企业的基础事实上正是当年毛泽东的“大跃进”奠定的,大跃进本身当时虽然失败,但却在很多乡村留下了当时的所谓“社队企业”,这些社队企业就是日后中国乡镇企业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费孝通先生当年写“江村经济”,他是最早提出中国现代化的可能性在发展乡村工业。但是费孝通当时就已经指出,这种发展道路在当时即解放前的中国是不可能的。因为乡村工业的发展需要很多条件,比方说至少要有电,有公路,所有这些条件是那时中国的大多数乡村根本没有的。没有电、没有水、没有交通运输通达城市,怎么可能有乡村工业的真正发展?但是费孝通的梦在中国八十年代开始有机会实现,其原因就在于,由于毛泽东从“大跃进”开始力图把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引入到乡村,不断把中国的企业和经济下放到社会基层,使得中国的乡土社会不是外在于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之外的。在毛时代,交通、水电以及至少小学教育和赤脚医生的进入乡村,都是中国乡镇企业在七十年代后可以大规模发展的根本性基础。八十年代中国乡镇企业的运作方式也几乎完全是“大跃进”式的,所谓“村村冒烟”本身就是“大跃进”的传统。   虽然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非常多,比如重复生产和环境污染等等,以及大规模的放权给地方导致后来的中央财政能力下降,都是事实。但是我要强调,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我们不能用后来出现的问题就否定中国的经济改革根本上是由乡镇企业搞活带动的。许多人常常想当然地以为应该而且可以为中国的发展找到一条一劳永逸的理性化道路,可以走上所谓正规的现代化道路,但这种思路本身不过是削足适履而已。中国的改革常常是前五年正确的做法,后五年可能就是不正确的,需要不断调整,不断创新。      重新认识新中国前三十年:延安道路问题      我们现在不能不问,毛泽东当年为什么要如此顽固地不断破坏以致摧毁中国建立中央计划经济的努力?我以为我们现在必须重新认识新中国前三十年的道路,许多我们从前非常熟悉的概念,例如1950年代开始提出的所谓“红与专”的矛盾,所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所谓“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的关系”,以及“外行领导内行”,“政治统帅经济”等等,事实上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学内涵,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基本社会矛盾。这些问题实际在今天都在以新的方式表现出来,继续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例如晚近以来中国左右两派学者都强调中国正在形成“精英联盟”与“农工大众”的对立,其实不过是同一社会学内容的继续展开罢了。   这里我想特别提及另一个美国学者的一本着作,即弗朗茨·舒曼(FranzSchurmann)早在1966年就出版的《共产主义中国的意识形态与组织》(IdeologyandOrganizationinCommunistChina),这本书对新中国建国以后逐渐走向与苏联体制分道扬镳的原因有非常深刻的分析,虽然此书有比较强的社会学功能主义。舒曼认为,1949年中国共产党占领全中国要开始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后,实际面临一个基本选择,就是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和现代化道路,应该学苏联工业化的道路,还是应该继续按中共自己的“延安道路”去发展。   苏联道路是高度依赖技术专家来贯彻中央计划经济指令的道路,而“延安道路”则是一切首先发动群众依赖群众的道路。走苏联道路就要强调技术专家,就要强调知识分子政策,而走“延安道路”则要首先强调人民群众,要强调所谓“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因此,毛泽东从五十年代开始强调的所谓正确处理“红与专”的矛盾,强调所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在舒曼看来实际都是与中国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有关的。这就是建国初期中国的技术专家极少(陈云曾说中共从国民党那里接收的技术知识分子一共只有二万人),而中共自己的社会和政治基础则是最广大的农民和工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应该主要依靠少数的技术专家走苏联道路,还是可以继续走中国的延安道路,依靠大多数当时没有文化不懂技术的普通民众,这在舒曼看来就是新中国建国初期面临的基本选择。   我们知道,新中国最初的决定是必须学苏联工业化的道路,即迅速建立全面的高度中央计划经济体系。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全面的苏联化,整个按照苏联的中央计划经济的做法来奠定。苏联式中央计划经济意味着高度专业化分工,所有的企业都要纳入中央的经济管辖,一切经济计划都要在中央计划部门来决策。中国整个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按这种苏联模式搞的。按照刘少奇当时的说法,计划经济就是“在全国计划之外,不能再有其他计划。全国是一本账,一盘棋。不应该有不列入计划的经济活动。不列入计划就会发生无政府状态。不能一部分是计划经济,一部分是无计划经济。”   但这种把所有经济和所有企业都纳入中央计划的工业化道路,正是毛泽东很快就坚决反对而且从实际上加以摧毁的。从1956年开始,毛泽东就已经怀疑苏联这套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思考如何摆脱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而从1958年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毛终于实际上把中国正在建立的中央计划经济基本摧毁掉了。   舒曼曾深刻分析为什么毛泽东要这样干。舒曼指出,仿效苏联经济模式对当时的中国必然会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即这种计划体制必然使得所有经济工作都依赖于少数中央计划部门和技术专家,而中共的社会基础即农民和工人以及中共的大多数干部包括多数高级干部都将无事可干,处在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之外。近年公布的一些文件证明了舒曼当年观察的洞见,例如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要求全党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时就说:   “党的领导干部真正搞经济工作,搞建设,还是从1957年北戴河会议以后。过去不过是陈云、李富春、薄一波,现在是大家担当起来。过去省一级的同志没有抓工业,去年起都抓了。过去大家干革命,经济建设委托一部分同志做,书记处、政治局不大讨论,走过场,四时八节,照样签字。从去年起,虽然出了些乱子,但大家都抓工业了。”   从毛泽东这段话其实可以看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绝大多数中共干部,更不要说中国的普通工人农民基本上是无法参与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要全党干部都抓经济,要全国普通民众都投入工业化建设,这个过程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一般都被看成是毛泽东头脑发热。但舒曼的看法远为深刻。在他看来毛泽东之所以要发动“大跃进”,要各省各地和各县的第一书记都要抓经济抓工业,并且提出“外行领导内行”,“政治统帅经济”等等,都是与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结构有关的,即毛泽东强烈地要求中共的社会基础即农民工人和党的干部成为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人和主体,他怕的是农民工人以及没有文化的所谓工农干部被边缘化,而被置于中国工业化现代化之外,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强烈地反对把工业化和现代化变成只是中央计划部门和技术知识分子的事。   舒曼认为,从大跃进开始,实际意味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开始摆脱苏联模式,重新回到毛泽东和中共自己的“延安道路”,这就是毛泽东一贯的发动群众、发动地方的道路。毛时代的一个特点是很多最重要的中央会议都是在地方开的,例如郑州会议、南宁会议,杭州会议、武昌会议,等等,老是在地方上。   从前文化大革命时的一个传说说只要毛主席的专列一出动,北京都人心惶惶,不知道他又要干什么,因为毛泽东总是要移出中央,靠发动省地县干部甚至公社干部去做他的事情,他所有的事情都是从地方从基层发动的。与此相应,毛泽东时代形成的中共领导层结构与苏联东欧共产党的结构非常不同,即中央委员会的构成里面省地干部占了最大比例,达43%,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毛泽东更刻意提高中央委员会中普通工人和农民党员的比例,到中共十大的时候达30%,他要把整个政权权力基础往下放。   今天的人常常会对此很不以为然,以为应该强调知识、科学、技术、文化等才对,靠农民工人有什么用。但这种看法其实是片面的,而且是缺乏政治学常识的。现代政党的政治生命首先取决于它是否有所谓“草根基础”,即中国所谓群众基础。如果一个党由一大批诺贝尔奖得主组成,那不但是什么用都没有,而且根本就是不知政治为何物。   这在任何西方国家的政党都是基本常识,即政党的生命取决于是否有草根政治的基础,取决其民众基础。实际上毛泽东在1969年前后提升工农在中央委员会比例的做法,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也都在做类似的改革,他们改革的根本方向都是要政党更有群众代表性。美国的民主党在68年首先规定党代表中必须有多少黑人,多少女人,多少拉丁裔人等硬性比例,随后美国的共和党也只能跟进,因为都要争取群众基础。而毛泽东在文革中则是要求中央委员中必须有工人多少,农民多少,女人多少,他也是强调这个社会基础,要求把这个社会结构带进来。中国今天过份强调学历、学位、实际上是有片面性的,从政治上讲,如果没有草根政治,没有群众基础,只有一大批高学历高学位的人指手划脚,那是无济于事的。      结语      整整十年前,我在《自由主义:贵族的还是平民的?》(1997)中曾以比较激烈的语言提出,“今日中国知识分子对自由主义的高谈阔论主要谈的是老板的自由加知识人的自由,亦即是富人的自由、强人的自由、能人的自由,与此同时则闭口不谈自由主义权利理论的出发点是所有人的权利,而且为此要特别强调那些无力保护自己的人的权利:弱者的权利、不幸者的权利、穷人的权利、雇工的权利、无知识者的权利。”   我在当时因此曾质疑“中国知识界到底是在利用自己的知识权力服务于少数人的‘特权’,还是在伸张所有人的‘权利’?”,并认为当时一些所谓知识分子实际已经成为“一半为官方一半为大款驱走的得力马弁”。   尚记得十年前我这篇文章发表时曾引起知识界相当大的反弹,包括许多老朋友都认为不能接受,认为我的立论过于偏颇,而且完全不符合中国改革的实际和中国知识界的实际。但曾几何时,如今中国社会对知识精英的强烈抨击可以说几乎每天都见于各种媒体和互联网,其语言的激烈更远远超出我当年。   同时,大约从2002年以来,中国左右两派的学者几乎都提出了各种大同小异的所谓“精英联盟”说,认为中国现在的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知识精英已经由于共同的利益均沾关系而形成了相当稳定的统治精英联盟,共同排斥底层人民,用温铁军的表述,则是有所谓“官产学媒”四大强势的结合,形成对工人农民和其他弱势群体的实际排斥。不管怎样,现在左右两派似乎都在强调,精英和大众的矛盾今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最突出的矛盾。但我们从前面的论述实际可以看出,今天所谓“精英与大众”的矛盾,实际就是毛时代从1950年代以来一直面对的同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从这种意义上,共和国六十年来的基本问题有相当的连续性。   但我个人对今天的看法反而有点不同。我以为,从近年的情况看,我们恐怕不能贸然地就断定,现在已经形成了铁板一块的精英联盟,而共同自觉地排斥底层大众。实际情况可能恰恰相反,事实是近年无论学者,官员,媒体都在变。以知识界而言,现在自觉认同权贵,专门为权贵集团辨护的学者恐怕只是少数人,虽然这少数常是比较有权势的学官,但大多数学者现在基本是比较关注同情大众和底层的。   其次媒体近年来有很大的变化,事实上媒体近年在关注大众和底层方面是起到很大作用的。同时,对于官员特别是基层干部,我以为不能用妖魔化的方式一杆子摸黑,这对他们是很不公平的,事实上相当多基层干部是最接近大众和底层的。我的基本看法是,近年来我们前面论述的“新的改革共识”正在形成,而这种“新改革共识”具有相当广泛的社会基础,亦即这种共识并不仅仅只是农民工人和底层的共识,实际同样是学者官员和媒体的共识。   也因此,这种“新改革共识”对于中国现在的改革方向以及具体的各种政策都在产生实际的影响。 (
个人分类: 科学精神|2539 次阅读|2 个评论
期刊体制改革专题导读
热度 2 zhaodl 2012-8-11 07:43
【按】近来,访客比较多。这都是《办法》惹的事。很高兴能成为大家交流学习的平台。为便于大家阅读,我将相关的信息整理了一个列表。你有什么意见、建议或者是困惑和不解,可以留言、评论和回答别人的问题。希望在这变革的年代,对你有所帮助。 转角有机遇, 朋友们,你准备好吧——抓住机遇,发展自我!——赵大良 2012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任务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33105806/ 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3113216792/ 总署加大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工作力度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2494117271/ 编辑部体制改革动态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244424535/ 对高职学报改革的看法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24105656258/ 是为学术期刊的科学发展,还是为了文化产业的GD P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11792-603721.html 对《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的非理性解读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208129985/ 期刊经营还是不经营,是一个问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f7cb080106bfms.html 文化产业:期刊出版“变局”中的机遇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1341542358/ 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种种选择:我的建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f7cb080106bd67.html 完善出版体制而不是取消编辑部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1173019310/ 关于高校学报改制的断想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1013557642/ 普通编辑的看法和顾虑(补充中 .... ... )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9101945937/ 从可操作性对《办法》提出以下几点疑虑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8115835683/ 关于期刊改革的聊天记录:结果预测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891943514/ 我为高校学报说两句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734448727/ 再议学术期刊体制改革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710434633/ 学术不能市场化!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643334208/ 一位基层编辑对《办法》的看法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631840886/ 自杀、他杀和病杀:学报的死法抉择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6112121848/ 有想法就说出来!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610119927/ 高校期刊转制的方案选择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45553842/ 无奈的“编辑部体制改革办法”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7402739431/ 期刊体制改革政策解读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182105528389/ 姗姗走来的期刊体制改革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61392057490/ “出版单位+学科专家”办刊模式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1264115758744/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f7cb080106b6m3.html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f7cb080106b66t.html 编辑部体制改革:你准备好了吗?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8899do=blogid=600011 如学术期刊更像集市则中国无学术矣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9915do=blogid=599466 期刊体制改革闲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76-599555.html 简论高校学报的育人功能 http://zhaodal.blog.163.com/blog/static/558384200910104439293/ /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286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研究生专业方向课程: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专题研究
ivymissjlu 2012-8-6 18:31
课程名称 (Course Title) : 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专题研究( Advanced topics i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 Z4901064 学 时 (Class Hours) : 32 学 分 (Credits) : 2 课程类别 (Course Category) : 专业选修课 考核方式 : 课程论文 作业提交方式: 打印提交纸质版 内容简介 : 课程围绕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力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研究生了解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国内外的实践,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分析、研究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注重理论和现实的结合和案例研究,尤其关注政府的作用及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问题。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研究生了解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国内外的实践,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分析、研究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运用相关原理和方法分析我国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的实际和政府在其中的定位和作用。 课程教学内容: 专题(一):中国科技发展与科技体制改革 1. 李约瑟难题 2. 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与特点:兼论科技举国体制 3. 中国科技体制及其改革 4. 中国科技创新政策演化 课堂讨论:科技举国体制是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 专题(二):熊彼特思想及其新熊彼特主义思想 1. 熊彼特技术创新思想 2. 技术变迁现象研究 3. 技术扩散与外溢现象研究 4. 技术创新的动力研究 课堂讨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障碍有哪些?兼论“蒜你狠”与“糖高宗”现象。 专题(三):演化经济学中的技术创新 1. 奥地利学派 2. 芝加哥学派 3. 纳尔逊,温特演化观 4. 新老制度经济学 课堂讨论:中国技术政策变迁在演化观与建构论视角下有何差异? 专题(四):发展概述 .pdf 1.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的区别 2. 经济发展的度量方式 3. 发展目标设置 4. 发展阶段 划分 课堂讨论: 如何理解“中国模式” ? 专题(五):发展理论 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内生化过程与新剑桥学派 2. 纳克斯、纳尔逊、罗丹对发展理论发展的贡献 3. “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 模型 4. 杨小凯与林毅夫之争 课堂讨论: 时空挤压下的中国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 专题(六):中国经济发展政策演化 (选讲部分) 1. 产业结构调整困境研究 :以广东 “ 腾笼换鸟 ”政策为例 2. 凯恩斯主义、供给学派、货币学派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影 响 3. 中国利用外资政策变迁:兼论“改革”与“开放”国策的冲突与协调 4. 中国公共政策供给的特点研 究:以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为例 课堂讨论 专题(七):中国区域政策演化 (选讲部分) 1.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变化 2.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 3. “中央——地方” 关系与区域发展 4. 区域工业化发展道路回顾 课堂讨论 专题(八):区域发展理论 (选讲部分) 1. 经济周期与区域经济发展 2.政府与市场:地方政府企业化行为与区域经济增长 3. 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变化 4. 金融资本与区域创新环境 课堂讨论 专题(九): 珠三角区域发展专题 (选讲部分) 1. 珠三角区域经济布局研究:兼论《珠三角发展纲要》 2. 收入分配与区域发展:兼论珠三角区域“民工荒”问题 3. 区域 科研机构改革的困境:以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为例 4. 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以广州市院地合作为例 课堂讨论 专题(十):创新系统理论 (选讲部分) 1. 创新系统理论 2. 创新集群 .pdf 3. 城市创新系统建设问题研究 4. 区域公民科学素养与区 域创新能力建设:以广州市科普活动为 例 课堂讨论 阅 读 书 目 (资料仅限于学习与研究使用) 科技发展与技术创新研究 : 克里斯滕森. 创新者的窘境 .pdf .江苏人民 出版社,2001年版 雅克·比内. 发展:技术的转让、文化的转让 .pdf . 第欧根尼,1985年第1期 王作跃. 为什么美国没有设立科技部?. pdf .科学文化评论 ,2005年第5期 赵红州. 科学能力学引论 .pdf .科学 出版社,1984年版 何翔浩. 第一动力:当代中国的科技战略问题 .pdf .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OECD. Reviews of Innovation Policy China .pdf .2007 Lucia Cusmano. Technology Policy and Co-operative R D .pdf .2000 Christopher J Forster. China Science Policy and Global Power.pdf . 2006 Technology transfer to China .pdf .1987 Jon Elster. Explaining Technical Change .pdf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发展研究 : 琼斯. 经济增长导论 .pdf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卢卡斯. 经济发展讲座 .pdf .江苏人民 出版社,2003年版 索洛. 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 .pdf .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4年版 刘易斯. 二元经济论 .pdf .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罗斯托. 富国与穷国: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pdf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卡多佐. 拉美的依附性及发展 .pdf .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William Darity. Growth,trade and uneven development .pdf .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 Simon Kuznets.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pdf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 Emilian Kavalski. China and the Global Politics of Regionalization .pdf .2009 任军锋. 地域本位与国族认同:美国政治发展中的区域结构分析 .pdf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区域经济研究 : 克鲁格曼. 地理和贸易 .pdf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巴顿 . 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 .pdf .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区域产业规划指南 .pdf 黄新华. 区域经济增长中地方政府企业化行为的检验 .pdf . 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1期 杨栋梁. 国家权力与经济发展:日本战后产业合理化政策研究 .pdf .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 Roberto A. Intra-Industry Trade,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Wage Inequality and Welfare .pdf .1999 C.Cindy Fan. Of Belts and Ladders State Policy and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Post-Mao China .pdf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95 Philip Cook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pdf .Routledge,2006 Mustafa Dinc. Regional Efficiency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pdf .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9 Eric Sheppard. A Companion to Economic Geography .pdf . Blackwell,2000 中国改革研究 : 张五常. 中国的经济制度 .pdf .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Dale Wen. 中国与通往经济全球化之 路.pdf . 北大研究报告. 中国模式 .pdf . 2009 林毅夫,张鹏飞. 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 .pdf . 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五卷第1期 杨小凯. 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 .pdf . 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二卷第4期 中国宏观改革与走势座谈会争论文集(2006 ) .pdf 郑永年. 论中央—地方关系 .pdf .当代中国研究,1994年第6期 H.Qingl. Economic and social issu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pdf .1998 北大研究报告. 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危险期了吗?. pdf . 2009 北大研究报告. 中国政治过程的利益集团 .pdf .2007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7288-495268.html
2574 次阅读|0 个评论
Journal of Nanomaterials专刊----欢迎赐稿
wuxiang 2012-8-5 17:39
最近在Hindawi Publishing Corporation旗下的Journal of Nanomaterials组织一期专题: Self-Assembly of Semiconductor Metal Oxide Nanostructures .有感兴趣的朋友请踊跃投稿。投稿截至时间:2012年12月21日,评审结果通知2013年月15日,论文出版时间2013年5月10日。投稿网址: http://www.hindawi.com/journals/jnm/si/281618/cfp/ ———————————————————————————— Call for Papers In recent years, one-dimensional (1D) semiconductor metal oxide nanostructures, such as nanowires, nanorods, and nanotubes, have been the intensive research focus for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optical, electrical, optoelectronic, photocatalytic, and hydrophilic/hydrophobic fields. To improve the output efficiency of the nanodevices in various fields, assembling nanostructured building blocks into two-dimensional (2D) or three-dimensional (3D)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is necessary. This special issue provides a platform to promote mutual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exchange between the scientists, and hence to promote fruitful collaborations on self-assembly of semiconductor metal oxide nanostructures. We invite investigators to contribute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s as well as review articles that will stimulate the continuing efforts to understand the assembly mechanism and their underlying novel properties. We ar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articles describing novel growth approaches, uniqu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nanodevice applications. Potential topics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Assembly of 1D metal oxide nanostructures for catalytic applicationsAssembly of 1D metal oxide nanostructures for energy applicationsAssembly of 1D metal oxide nanostructures for optoelectronics applicationsAssembly of 1D metal oxide nanostructures for bioinspired smart material applications Before submission authors should carefully read over the journal's Author Guidelines, which are located at http://www.hindawi.com/journals/jnm/guidelines/ . Prospective authors should submit an electronic copy of their complete manuscript through the journal Manuscript Tracking System at http://mts.hindawi.com/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timetable: Manuscript Due Friday, 21 December 2012 First Round of Reviews Friday, 15 March 2013 Publication Date Friday, 10 May 2013 Lead Guest Editor Xiang Wu,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China Guest Editors Xijin Xu, University of Jinan, Jinan, China Haibo Zeng, Nanjing University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China Chuanfei Guo, Department of Physics, Boston College, Chestnut Hill, MA, USA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7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年4月 NatureGeo 关于板块扩张中心岩浆系统的专题
GSW 2012-4-6 09:29
http://www.nature.com/ngeo/journal/v5/n4/full/ngeo1448.html NATURE GEOSCIENCE | EDITORIAL What lies beneath Nature Geoscience 5, 229 (2012) doi:10.1038/ngeo1448 Published online 30 March 2012 The mid-ocean ridges mark the lines along which the Earth is turning itself inside out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late tectonics. Advances in technology are helping to reveal the intricate details of the magma systems that feed the rifting process. The deep ocean has long been a source of fascination, not least because of its inaccessibility. Onl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as the naive assumption that the ocean basins are like bathtubs — deepest in the middle, and shallow near the coasts — overthrown by measurements made by scientists on board the HMS Challenger. Using the crude method of dropping weighted ropes over the side of their vessel, they discovered relatively shallow depths in the middle of the Atlantic Ocean, the first hints of a mid-ocean ridge. Since then, the mid-ocean ridge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a global system of volcanic activity, where oceanic crust is generated from upwelling molten mantle rock. Occasionally, the rift system extends on land to areas where new ocean basins will eventually appear. About 70% of Earth's mid-ocean ridge system has been mapped ( http://ocean-ridge.ldeo.columbia.edu/index.html ), but the shape and geometry of the magma systems that underlie the rifts and supply new oceanic crust are less well known. Simple models attempt to predict the shape and depth of the volcanic plumbing system by assuming that magma chamber geometry reflects a balance between the speed of plate separation — characteristic for a given section of the mid-ocean ridge system — and the supply of magma. Ridges are thus broadly classified into slow- and fast-spreading systems, with a range of plate separation between about 1 and 20 cm per year. But three Letters and a Review article in this issue imply that the volcanic plumbing system is sensitive to a larger variety of factors, and a classification by spreading rate may be less useful than has been thought.(大洋中脊可以大体划分为快速和慢速扩张系统,板块分离速度在1-20厘米每年,本期有三篇通讯和一篇综述文章阐述火山系统受到多种因素控制,仅仅依靠扩张速度并不可靠) Specifically, fast-spreading plates are expected to be characterized by high heat fluxes, high rates of magma production, fast magma cooling rates and a shallow, narrow and confined magma chamber. However, Canales et al. (page 279) found an intricate network of magma bodies at the fast-spreading East Pacific Rise, as well as the expected shallow and elongated chamber at the hot rift axis. The network was distributed over an area up to 8 kilometres from the axis, in parts of the crust that had been thought to be quite cool .(一般说来,快速扩张中心一般式高热量,高岩浆产量,快速冷却速率和浅的分布局限的岩浆房;本次研究发现东太平洋中脊地热带的快速扩张中心可以分布在8公里的范围,而且部分区域过去认为是相当冷的) Nor could the anticipated fast cooling rates be confirmed for the East Pacific Rise at a closer look: probing minerals in a different section of the ridge, Rioux and colleagues (page 275) found that it took the magma a similar length of time to cool in this fast-spreading setting as had been inferred earlier for the slow-spreading Mid-Atlantic Ridge (C. J. Lissenberg et al. Science 323, 1048–1050; 2009). (东太平洋快速扩张中心与大西洋中脊慢速扩张中心的岩浆冷却时间相似) The slow-spreading ridge in Afar, East Africa — although a somewhat special case because it is has not been inundated by seawater yet — does not conform to expectation either. Rather than low heat fluxes and a deep broad magma chamber, Pagli and colleagues (page 284) diagnose just the type of elongated narrow chamber that had been associated with fast spread. In a Review article that compares this ridge with another slow-spreading centre exposed on land in Iceland, Wright and colleagues (page 242) suggest that pulses of volcanic activity supply the magma. (陆地上的慢速扩张中心研究表明:东非裂谷带慢速扩张中心,不是满的热通量和神的宽广的岩浆房,而是狭长而且窄的岩浆房;与冰岛的慢速扩张中心相比,显示火山活动提供了岩浆) The unusual setting of these rifts — on land instead of under the sea — in Iceland and Afar could help explain their characteristics to some degree: in a submarine ridge, heat is quickly swept away by the hydrothermal circulation in the rift systems. By contrast, the nascent ridges in Afar and Iceland are missing the ocean's cooling influence and are purported to be affected by hot mantle plumes. The anomalously high temperatures could cause the magmatic systems there to seem more similar to their fast-spreading counterparts beneath the ocean. (陆地上的慢速扩张中心如东非裂谷带以及冰岛慢速扩张中心的,都没有还是冷却循环作用,加上热的地幔柱的影响形成他们的特征) The twentieth and twenty-first centuries have seen remarkable advances in technology that have allowed us to peek under the Earth's crust. As ever with the availability of more detailed data, existing concepts of what lies beneath will need to be adjusted. Rather than a simple trade-off between plate spreading rate and magma supply, the geometry of the magma system at spreading ridges seems to be sensitive to a wide variety of factors.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n ocean, a mantle plume and off-axis magmatism that is potentially related to fractures in the crust, can all play a central role in shap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th's rift systems.
个人分类: tectonic|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海峡两岸汶川地震专题学术交流会通知
热度 2 qsqhopeiggcas 2012-4-3 11:37
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财团法人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委托和徐锡伟研究员邀请,兹定于 2012 年 4 月 6 日下午- 7 日上午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召开海峡两岸汶川地震专题学术交流会, 旨在活跃学术思想,深入理解汶川地震发震机理,推进地震地质学发展,为有效减轻 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损失作出贡献。学术交流会将由来自台湾大学、中央大学、中研院地球科学研究所、中正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动力大地测量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学者出席,盛情邀请国内外同仁参加我们的学术讨论。 海峡两岸地震地质学术交流会( 4 月 6 日下午) 14:30-18:00 学术交流报告会 地点:中国地震局地质所三楼报告厅 简短开模式:自然基金委与李国鼎基金委负责人讲话、国家地震局有关部门领导讲话 主持人 徐锡伟 / 陈于高 报告名称 报告人 主持人 14:30-14:50 华南地块下方活动地幔流的地震学证据( Seismic evidence for the active mantle flow under the Huanan terrane) 地震局 地球所 王 椿 镛 冉勇康 / 陈文山 14:50-15:10 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线上之古地震研究( Holocene paleoearthquake activity alo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rupture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 ) 台湾大学 陳文山 15:10-15:30 龙门山断裂带破裂分段的古地震学证据 ( Paleoearthquake evidence for the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ing segmentation of the Longmenshan thrust belt) 地震局 地质所 冉勇康 15:30-15:50 龙门山逆冲带前缘之分段与构造演化 ( Segmentation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frontal Longmen San thrust belt ) 中央大学 張中白 15:50-16:10 汶川地震小鱼洞地区的复杂地表破裂分布及其形成机制( Complex surface rupturing and related formation mechanisms in the Xiaoyudong area for the 2008 Mw 7.9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 ) 地震局 地质所 谭锡斌 16:10-16:20 茶歇 /Tea or coffee break 16:20-16:40 汶川地震之震源破裂逆推 ( Join estimation for rupture processes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from regional and near source seismic array observations ) 中研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黄柏寿 倪四道 / 马国凤 16:40-17:00 基于大地测量及地震学的高精度地震深度和水平位置测定方法 ( Determination methods for high-precision earthquake depth and horizontal position based on geodesy and seismology ) 中科院 倪四道 17:00-17:20 汶川地震之地震動力學研究 (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modeling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 中央大学 马国凤 17:20-17:40 汶川地震发震构造倾角有限元模拟 ( Dip angle of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sights of FEM simulation ) 地质所 姚琪 17:40-18:00 汶川地震发震构造模型讨论( Seismogenic structure model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 地震局地质所徐锡伟 海峡两岸地震地质学术交流会( 4 月 7 日上午) 时间 会议内容 地点:中国地震局地质所三楼报告厅 主持人 报告名称 报告人 8:30-8:50 汶川地震孕震过程分析 中科院 秦四清 陈晓非 / 胡植庆 8:50-9:10 由時頻分析汶川地震之土壤非線性反應( Nonlinear Site Response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From Time-Frequency Analysis ) 中央大学温国梁 9:10-9:30 发掘龙门山及其周边地区之新生代历史与构造意义( Cenozoic exhumation history along the Longmenshan fault and surrounding area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 ) 中正大学 李元希 9:30-9:50 汶川地震造成斜坡物质改变率及其空间分布 (Mass movements triggered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地质所 许冲 9:50-10:10 汶川地震誘發東河口滑坡過程模擬及其拋射機制分析( Analysis in kinematic process and ejection mechanism of Donghekou landslide induced by Wenchuan earthquake ) 台湾大学 胡植庆 10:10-10:30 中國大陸四川安縣 - 灌縣斷層帶上的礦物學和化學特徵( Mineralog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nxian-Guanxian Fault Zone, Sichuan China ) 台湾大学 宋圣荣 10:30-11:30 讨论 陈于高 / 徐锡伟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4141 次阅读|5 个评论
情报学中的电子政务研究 专题序言
热度 2 wangfangnk 2012-4-3 07:50
图书馆学情报学中的电子政务研究专题序言 王芳 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 世界上信息技术在政府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 20 世纪 50 、 60 年代, 1970 年美国国家档案和文件管理署( NARA )接收了第一批电子文件。 1993 年美国开始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许多国家的政府信息化建设开始启动。同年年底,中国正式启动“三金”工程建设。到了 1999 年以后,电子政务建设成为许多国家的重 大 战略, 得到 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电子政务的理论、技术与应用研究也相继展开,近 10 年来涌现出大量研究成果。随着电子政务领域的研究不断成熟,研究队伍逐渐稳定,新投入者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关心这一新兴跨学科领域的研究格局与分布情况 。电子政务研究的持续升温和不断成熟,促使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们开始思考,电子政务的核心理论问题究竟是什么?不同学科在这一领域的边界在哪里?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界,学者们对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研究的使命与视域展开反思,一些在这一领域得以成长的新兴分支领域诸如电子政务、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等也需要对自身的学科定位和未来发展进行冷静思考。 就电子政务而言,对自身学科归属问题的回答既有助于其学科范式的成熟,也有助于其研究课题的聚焦与深入。我们相信,基于事实的回答是最有说服力的。为了清晰展现世界范围内电子政务研究的分布状况与结构关系,我们组织了这一组专题共 4 篇论文,对近 10 年来电子政务的研究情况进行计量分析。其中,第一篇论文“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电子政务研究”分析了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CSSCI期刊刊载电子政务研究成果的状况,分析内容包括研究主题、核心作者、基金项目、核心院系等;第二篇论文 “基于知识图谱的近十年国际电子政务研究进展分析”从知识图谱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国际电子政务研究的主题分布情况;第三篇论文“ 我国高校学位论文电子政务研究 计量分析”对我国高等学校电子政务学位论文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四篇论文 “电子还是政务?——《电子政务》期刊计量分析”则展现了我国电子政务决策咨询部门的研究情况。通过这四篇论文的研究,我们发现: 从学科分布情况来看,在过去 10 年里,图书馆学情报学与计算机信息科学两大学科是世界电子政务研究的主要承载学科。其次是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政治与法律等学科。就学位论文而言,由于电子政务实践对于人才培养的强烈需求,专业学位(如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等)论文的电子政务选题占全部电子政务选题学位论文的绝对比重。法学、地理学、数学、新闻传播学、哲学甚至应用经济学在学位论文选题方面都涉足电子政务研究,表明各学科对于这一新兴领域的关注。 从主题分布情况来看,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信息技术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电子政务研究偏重于信息资源管理与政府信息公开、管理、服务利用与评价,具有学科表征性的主题词有知识管理、元数据、本体、信息组织与分类、公共获取、数字鸿沟、开发利用、图书馆、公共服务等。 web of science 论文与我国电子政务研究明显的不同在于国外学者更加关注电子政务的实施以及公众与用户研究,而很少关注信息资源管理问题,表征性的主题词有接受、治理、民主、交流、信任、政府创新等。我国电子政务的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呈现出十分明显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技术特征,而图书馆学情报学电子政务相关的学位论文数量相对较少。《电子政务》期刊论文的研究主题更加偏重电子政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实践,典型的议题包括农村信息化、网上审批、公共服务、数字鸿沟、信息社会、电子民主等议题,同时也比较关注前沿课题,对于欧盟、美国的经验借鉴以及顶层规划这些新的理念接受较快。这些特点与《电子政务》更多地接受电子政务决策咨询部门的研究成果有关。 这一组研究表明,电子政务的研究课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这与电子政务深刻地关系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致的。交叉学科研究有助于知识创新,但有时也会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相互认识不足而将其它学科已经成熟的知识作为本学科的前沿,从而难以产生真正有理论深度的研究成果。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需要组成跨学科研究团队,借助不同学科的力量来把握研究问题的全貌;二是要突破应用层面的迷惑,识别出具有本质意义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度研究。目前,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界,这一问题已经开始得到反思。可以预言,对于电子政务活动中信息运动本质问题的探索必将使图书馆学与情报学领域中电子政务的研究走向深化和成熟。 注:这一组论文即将发表于《图书情报工作 》 。对本文的引用请注明博文地址。
个人分类: 图书情报|2656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柳叶刀:面向中国的征稿
fqng1008 2012-4-2 09:16
[转载]柳叶刀:面向中国的征稿
   伴随着初级医疗发展及医疗质量提高的前进步伐,中国医疗改革仍然是政府的当务之急。尽管取得巨大进展,中国仍然在医疗标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距。各种面临的挑战包括社区医疗投资的迫切需要、受过良好训练的医护工作者的短缺、循证处方用药实践的提高及对处方用药控制的加强等。    《柳叶刀》杂志继续支持中国的临床研究者及医疗专家。杂志的3月3日版刊登了以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及临床研究为主题的最新专题。杂志的2013中国版主题将提供进一步的机会以介绍中国地区公共卫生及临床研究的一些出色成果,并讨论医疗卫生改革计划的执行进展情况。2013年中国专题作为香港中文大学十五周年诞辰的内容之一,参照当年六月于香港举办的专题大会进行刊登发表。专题除了关注临床实践的进展,其主要议题还将包括食品安全、人口迁移及社会政策对民生的影响等。    杂志诚邀来自中国的高水平研究以及关于中国医疗卫生的其它地区研究团队的投稿。杂志将优先考虑增强疾病预防及临床治疗循证性的随机试验研究及关于医疗系统评估的研究文章。欢迎关于非传染性疾病处理进展及改善老年人医护等方面的文章。另外,杂志也欢迎所有可能改变中国及其它地区临床及公共卫生实践的研究投稿。请于2012年11月22日之前在线投稿,并在附函中注明应稿。    投稿网址:http://ees.elsevier.com/thelancet Lancet. 2012 Mar 3;379(9818):787. China - a call for papers. Francis Chan , Jin Ling Tang , Sian Griffiths , Joseph Sung , Michael R Phillips , Helena Wang .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Suicide Research and Prevention Centre, 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r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Global Health Institute, Emory University, Atlanta, GA, USA. The Lancet, Beijing 100738, China. Health-care reform in China remains high on the political agenda as moves are made to develop the role of primary car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Whilst good progress is being made, large discrepancies still exist between standards of care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 of China. Recognised challenges include the need for investment in community-based care, a shortage of appropriately trained health-care workers, and the promotion of evidence-based prescribing practice and control of prescribing. The Lancet continues to support clinical researchers and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China, and today publishes its latest issue themed around China's health-care reform and clinical research. The Lancet's 2013 China themed issue will provide a further opportunity to present some of the outstanding public health and clinical research being carried out in China, and review progress 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health-care reform programme. The 2013 China issue will be published to coincide with a symposium to be held in Hong Kong in June, 2013 as part of the fif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n addition to advances in clinical practice, major themes including food safety, migration, and the effect of social policies on people's livelihood will be addressed. We invite submissions of high-quality research from China or from research teams working on health in China. Priority will be given to reports of randomised trials that advance the evidence-base of prevention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sease, and to articles about research on health-system evaluation. Reports on progress in tackling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as well as improving care for the elderly, will be welcome. Other studies that have the potential to change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practice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are also welcome. Please submit manuscripts online before Nov 22, 2012, and mention in your cover letter that the submission is in response to this call for papers. To submit a paper go to http://ees.elsevier.com/thelancet
个人分类: 比较医学|25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NEB寻找过渡态专题讨论
geguixian 2012-3-26 20:16
【讨论】NEB寻找过渡态专题讨论 作者: ice_rain 收录日期: 2010-01-07 发布日期: 2010-01-07 本人在论坛发的投票贴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1741257 得到大家的支持。首先谢谢大家,也希望大家大力支持,积极讨论。 今天先做个NEB的专题,希望大家积极提问讨论。完善这个NEB的专题,做一个程序应用的入门贴。 NEB寻找过渡态专题讨论 概念解释: NEB(nudged elastic band)是一种已知反应物和产物来寻找鞍点和最小能量路径的方法。用NEB可以计算其扩散路径或扩散势垒、过渡态。NEB方法集合了LUP与PEB方法的优点,其函数形式基于PEB。从PEB方法的讨论可以看出,弹簧势是必须的,它平行于路径切线(R(i)-R(i-1)与R(i+1)-R(i)矢量和的方向)的分量保证结构点均匀分布在MEP上来描述它;但其垂直于路径的分量造成的弊端也很明显,它改变了这个方向的实际的势能面,优化后得到的MEP'就与真实的MEP发生了偏差,造成corner-cutting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在NEB中称为nudge过程,即每个点在平行于路径切线上的受力只等于弹簧力在这个方向分量,每个点在垂直于路径切线方向的受力只等于势能力在此方向上分量。这样弹簧力垂直于路径的分量就被投影掉了,而有用的平行于路径的分量完全保留;势能力在路径方向上的分量也不会再对结构点分布的均匀性产生影响,被保留的它在垂直于路径上的分量将会引导结构点地正确移动。这样优化收敛后结构点就能正确描述真实的MEP,矛盾得到解决。弹簧力常数的设定也比较随意,不会再对结果产生明显影响。但是当平行于路径方向能量变化较快,垂直方向回复力较小的情况,NEB得到的路径容易出现曲折,收敛也较慢,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引入开关函数,即某点与两个相邻点之间形成的夹角越小,此点就引入更多的弹簧势垂直于路径的分量,使路径不易弯曲而变得光滑,但也会带来一定corner-cutting问题。也可以通过将路径切线定义为每个点指向能量更高的相邻点的方向来解决 。具体可参看参考文献 如何用vasp 计算过渡态 1.关于vasp4.6版本 Elastic band method VASP.4.X支持 Elastic band 方法计算能垒。INCAR, KPOINTS, POTCAR三个vasp文件必须放到vasp运行目录下。另外,创建一组命名为00 01……0N+1的子文件夹放到vasp运行目录,并且每个子文件夹下放一个POSCAR文件。(用vasp计算能垒的基本步骤完成) INCAR文件设置:(几个特定参数) IMAGES= number of images 设置image的个数,注意节点数一定要能被images数整除。Vasp将节点分成images个组,第一个组从01子目录中读取POSCAR,以此类推,第二个组从02子目录下读取POSCAR。在Elastic band 方法中一定要固定两端点(Endpoint),而EndPoints放在00 和XX子目录中,(XX=number of images+1)所有的输出文件都放在子目录中,因为vasp没有在00 和XX子目录下执行,所以没有输出文件产生。 SPRING=-5 (具体说明可以参看vasp 说明书) 几个POSCAR文件如何得到。首先优化体系的初态和末态的结构。用得到的结构两个POSCAR文件得到你另外的images个POSCAR。 可以用interpolatePOS 脚本完成 。或者nebmake.pl 脚本完成 本人水平有限翻译不准,具体可以参看 2.CI-NEB nudged elastic band (NEB)是搜素已知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能垒和最小反应路径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工作的原理是沿着反应路径上的中间images的优化。每个image 找到可能的最低能量并且保持相邻image等距离。 与vasp的不同之处。climbing image(CI)没有在vasp中实现。所以如果用CI-NEB必须在原vasp基础上加入新的代码重新编译。具体的编译过程和vasp编译一样。编译可以参看 INCAR文件设置:LCLIMB=.TRUE. 具体的参数设置参看 而其他的设置和计算过程和vasp是相同。 后期数据的处理。 (1)具体可以参看 给出的脚本进行处理。 (2)频率的验证。 几个问题的讨论 本人是学物理的,而过渡态研究化学的东西比较多。所以学习中肯定遇到很多问题,现在我也就是只能计算。具体的如何算才能省力和合理不是很清楚。 (1)images取多少个合适。 (2)频率如何验证。 参考文献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3042 http://cms.mpi.univie.ac.at/vasp/vasp/node149.html http://theory.cm.utexas.edu/vtsttools/scripts/ http://theory.cm.utexas.edu/vtsttools/neb/ http://theory.cm.utexas.edu/vtsttools/downloads/ http://blog.chinaunix.net/u3/104783/showart_2089718.html 作者:wangzg9292 沙发!学习了!我正要用 作者:study163 先顶下,慢慢 看 作者:yuyaolun IBRION不可以用CG方法,见manual P81,要用RMM-DIIS或者damping。 文献 说的明显不对。如果是结构优化,那优化完后就没有必要再优化了。 NEB应该不是简单的优化一个中间态的结构,要不然还做频率验证干什么? 我没有做NEB成功的经验,说的可能不对,大家一起讨论。 作者:fanchen021 这个必须要顶,版主有心了。。。:D 作者:yuxiao_zihan CG和MP应该都可以,只是两个标准不一样。只用NEB应该很难达到结构优化,还是应该最后用CG单独优化,但是CG优化可能回到初始态或者终态,频率验证是必须的。 Images还是取决于反应路径的长短以及中间态的多少吧,4-8是正常的,也有用20的 个人经验,未必对 作者:limaojlu 好帖子啊 作者:xiao72379 这么好的帖子不顶不行呀 我顶! 作者:linldq :D:D:D 作者:fanchen021 个人觉得NEB适合找一些比较关心MEP的反应的过渡态,比如表面扩散。可以得到比较完整的MEP和reaction coordinate。 其它一些涉及单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基元反应,NEB不是非常适合,毕竟收敛还是比较慢的,即使Images取的很少。 这时可以用dimer 或Constrain minimization等方法。 当然也可以多种方法结合使用,比如一种方法找不到,可以换另一种试试。总之灵活运用吧。 :D 作者:guitar2033 很好的讨论,高手们多多参与进来啊:):):)
6972 次阅读|0 个评论
编译原理专题实验2012
Light 2012-3-12 21:25
实验方案介绍 编译原理专题实验2012.ppt
个人分类: 课程资料|29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开课《科学社会学与科技政策专题》后半段课程设计
热度 2 chadwick 2012-2-28 21:26
首先要感谢李正风教授的慷概“解囊”,把《科学社会学与科技政策专题》的后半部分让我这个“青椒”来上。诚惶诚恐地做好了课程设计,并公开在自己的博客中,希望能收到各路英雄豪杰的宝贵意见~ 课程时间:周三上午9:50-12:15 课程地点:清华大学三教1306教室 《科学社会学与科技政策专题》课程计划 Part II 专题的第二部分将在第一部分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力争通过运用不同的理论对不同国家科技政策的分析实现对理论的活学活用。课程组织上将采用同学汇报(不超过1学时/次)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3篇课前阅读材料要求所有同学必须在课前提前掌握,1篇扩展阅读供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深入研究。 1.STS与科技政策研究的理论传统 本讲将主要介绍战后STS和科技政策研究(特别是国家创新系统学派)的历史渊源以及发展,并请同学们思考:STS或科技政策研究对科学和技术的考察是否是一种普遍知识?他们对问题的解释是否是唯一的或是排他的(若不是STS的解释能有何与众不同的特色)?两条进路之间是否有可能实现一种沟通或者结合? 课前阅读: Sismondo, 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and an Engaged Program. The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Third Edition), ed. E.J. Hackett, et al. 2008, Cambridge, MA; London: The MIT Press. 13-30. Lundvall, B.,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nalytical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Tool. Industry Innovation, 2007. 14(1): p. 95 - 119. 盛晓明等译, 希拉贾撒诺夫等编, 科学技术论手册. 2004: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23、25章. 扩展阅读: 马太•杜甘, 国家的比较:为什么比较,如何比较,拿什么比较. 201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美国科技政策的范式与历史演变 本讲将引入政策范式的视角对美国的科技政策范式及其历史演变做出分析,并通过实例展现出创新系统进路和STS进路各自研究的特色。并请同学们思考:相对于一般的政策文本分析,历史视角的引入使我们看到了哪些以前看不到的问题?在怎样的一种与境下,政策范式的分析框架是特别有效的?政策范式的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课前阅读: Mowery, D.C. and N. Rosenberg, The U.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R.R. Nelson, R.R. Nelson^Editors. 1993,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p. 29-75. Hall, P.A., Policy Paradigms, Social Learning, and the State: The Case of Economic Policymaking in Britain. Comparative Politics, 1993. 25(3): p. 275-296. Olsen, K.L., et al., The evolution of excellence: Policies, paradigms, and practices shaping U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in Society, 2008. 30(3–4): p. 309-318. 扩展阅读: 大卫•古斯顿, 在政治与科学之间 确保研究的诚信与产出率. 2010: 科学出版社. 3.德国的创新体系,追赶与历史观 本讲将追溯德国从追赶英国到建立起创新系统的过程,并从德国历史观的角度对该过程进行进一步的反思。并请同学们思考:历史主义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历史主义的视角是否对解读德国的追赶、领先以及悲剧造成了(以及造成了哪些)影响? 课前阅读: 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著, 彭刚与顾杭译, 德国的历史观. 2005: 译林出版社. Wilson, D. and V. Souitaris, Do Germany’s federal and land governments (still) co-ordinate their innovation policies? Research Policy, 2002. 31(7): p. 1123-1140. Keck, O., The National System for Technical Innovation in Germany,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R.R. Nelson, R.R. Nelson^Editors. 1993,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p. 115-157. 扩展阅读: Veblen, T., Imperial Germany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915, New York; London: The Macmillan Co.; Macmillan Co. 4.政策话语与“日本奇迹”的讲述 本讲将着重从政策学习的角度去考量西方世界对“日本奇迹”的解读。并请同学们思考:弗里曼等人何以从“日本奇迹”的经验中抽象出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日本本土的创新研究学者对此又如何回应?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通过进一步阅读“发展型国家”对“日本奇迹”的讲述并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理论对同样一个研究对象会产生出不同的归因和学说? 课前阅读: Foucault, M., The order of discourse: Inaugural lecture delivered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in Language and politics, M.J. Shapiro, M.J. Shapiro^Editors. 1984,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p. 108-167. 克里斯托夫•弗里曼, 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 2008: 东南大学出版社. Odagiri, H. and A. Goto, The Japanese system of innovati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R.R. Nelson, R.R. Nelson^Editors. 1993,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p. 76-114. 扩展阅读: 查莫斯•约翰逊著, 金毅、许鸿艳与唐吉洪等译, 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产业政策的成长 1925-1975. 2010: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等 5.释放印度的创新潜力:一个综合性的理论对话 本讲将针对被誉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的创新问题,展开一场理论对话。并请同学们思考: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印度的创新有怎样的特点?创新系统和全球民族志在研究该问题时有哪些不同的洞见?结合“日本奇迹”的有关论述尝试判断,是否存在一种独特的创新东亚模式? 课前阅读: Vang, J. and M.L. Overby, 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offshore outsourcing and offshore subsidiaries : the case of the Indian IT service industry, in Asia's innovation systems in transition, B. Lundvall, P. Intarakumnerd and J. Vang-Lauridsen, B. Lundvall, P. Intarakumnerd and J. Vang-Lauridsen^Editors. 2006: Cheltenham, UK; Northampton, MA. p. 54-74. 马克•杜茨著, 张传良译, 释放印度的创新潜力:实现可持续性和包容性增长. 2009, 北京: 中心出版社. 项飚, 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的技术劳工. 2012,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扩展阅读: 卡尔•波兰尼,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2007: 浙江人民出版社.
4714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如何写文献综述
Alluvion 2012-2-9 15:50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医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临床科研选题及进行临床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疾病、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特别是实习同学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 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介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复。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个人分类: 科研信息|0 个评论
我们离真正的科学精神还有多远?读雅虎学堂同名专题网文有感
热度 1 hailang0 2012-1-31 13:23
俺今天看到那个专题之后大吃一惊,它说到真正具有科学素养的国人只有 3% 多一点。粗粗看下去,我就很泄气地承认自己属于那个 96% 的科盲! 国人所有的跟风,盲信,怀疑……等等的国民劣根性在自己的身上,跟别人同样的深重,积重难返了一代又一代。 承认自己对科学的愚昧无知,或许我有望将来加入到那个有素养的少数族群。 我现在就要开始对自己的科普,为了将来那 96% 的大多数中减少一个,两个,甚至 N 个…… 而眼下,俺所有的只是汗颜!
个人分类: 科学|41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全国青联在京举办专题培训班 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whyhoo 2012-1-11 11:13
11月28日至30日,全国青联在中央党校举办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看望全体学员并讲话。中宣部副部 长、文化部部长蔡武,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分别作专题辅导报告。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 全国青联主席王晓主持报告会并作总结讲话。 陆昊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广义的精神范畴上提出了与文化相关的一系列重大论断,强调了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振兴、与社 会主义发展方向紧密相关,对于用中国先进文化构建青年的精神家园、引导青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青联组织要紧紧围绕党和国 家中心工作,把握好思想性与联谊性的统一,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活动不断引向深入。青联委员要超越自身的职业 身份,站在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认识、思考和研究社会的精神、文化问题,把握和实现好信仰、利益、情感之间的合理平衡,更好地发展事业、发挥作用,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陆昊指出,文化产业肩负着进一步激发民族精神力量与凝聚力的重大使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文化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青联组 织凝聚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文化人才,青年文化工作者要把文化产业作为向青年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和路径,加强与现在的信息技术和新的艺 术形式的结合,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方式的结合,创新商业模式,组合艺术力量,拓宽艺术领域,多出精品力作,借助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在青年中有效传播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主张。 陆昊强调,广大青联委员要充分发挥积极作用,认真思考如何应对在思想精神层面上引导青年遇到的新挑战。要认真思考如何增强广大青年爱人民的 理性基础,引导青年全面深入地了解国情,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朴素感情,亲身感受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现实,以此为基础,真正理性、真诚地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要认真思考如何加强法制教育,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引导他们主动接受规则、制度和法制。要认真思考 如何加强道德底线教育,准确把握当代青年的身心特点和精神追求,引导青年既尊重物质财富创造,又要保持精神追求和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感情,努力做到正直、 善良、诚实、有爱心、有责任感。要认真思考用什么样的路径和载体面向青年传播正确的思想准则,既要看到真理本身的魅力,又要看到感情、信任和友谊在真理传 播中的作用,还要善于运用时尚、文化和艺术等重要元素,把艺术力量、市场力量和组织力量结合起来,在青年中广泛开展励志教育,引导青年自觉树立劳动创造财 富、奋斗成就人生的价值观念。 王晓说,以本次培训班成功举办为标志,全国青联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境外开展培训工作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本次培训班主题性、权威 性、针对性强,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关领导同志的报告基本上涵盖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核心、最基础的知识信息和认知逻辑,其中所展示的演绎过程、揭示的 逻辑关系、运用的分析工具对于我们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广大青联委员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认真学习理解培训内容,特别是要学会从方法论的角 度来认识和思考问题。要善于把文化与政治结合起来,解决好文化自觉的命题,从政治的视野和角度去把握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发挥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积极传 播党的重要思想准则,影响带动更多青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善于把情感与逻辑结合起来,理解好文化自信的命题,在保持对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豪感 的基础上,对我们的价值优势、文化优势和制度优势进行逻辑分析,使我们的文化自信心态具有扎实的理性基础。要善于把现象与规律结合起来,探索好文化自强的 命题,把握文化与市场、文化与青年、文化与人才结合的规律,找准自身发挥作用的路径,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全国青联副主席潘刚等来自文化艺术、新闻出版、教育、社会科学、经济、科学技术、农业等界别的115名全国青联委员参加本次培训。青联委员们围绕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认真聆听专题报告的基础上,进行了热烈的分组讨论。 原文见 http://www.qinglian.org/news/qinglian_qlxw_in_444.jsp
个人分类: 政治|8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普专题系列(1)日常生活须防电磁辐射
热度 2 hanlingeorge 2012-1-7 20:35
1。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为此最好在手机接通1-2秒后再接听电话 2.电视、电脑等电器的屏幕产生的辐射会导致人体的皮肤干燥缺水,加速皮肤老化,严重的会导致皮肤癌,所以,在使用完上述电器后应及时洗脸 3.多食用一些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油菜、海带、卷心菜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的紊乱状态,加强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
226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国务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报告
tangminqian 2011-12-30 15:04
中国人大网首页 网上直播 http://www.npc.gov.cn/npc/zhibo/zzzb24/node_363.htm 专题询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工作情况的报告 时间: 2011年12月30日上午9时 地点: 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内容: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 (2011-12-30 08:45:43) 今天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中国人大网将现场图文直播。 (2011-12-30 09:06:29) 受吴邦国委员长的委托,联组会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主持。 (2011-12-30 09:10:20) 各位委员:现在开会。 按照日程安排,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今天上午举行联组会议,对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昨天下午的分组会议已经对国务院的报告作了审议。审议中委员们认为,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为此,一年多来,国务院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教育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积极制定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审议中委员们同时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全面推进规划纲要的实施,是新时期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均,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突出困难和问题,任务依然艰巨。为推动规划纲要顺利实施,委员们就建立教育投入可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 (2011-12-30 09:11:43) 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对这次专题询问十分重视,今天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的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有: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同志,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同志, 科技部副部长陈小娅同志,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同志,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同志,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同志, 卫生部副部长刘谦同志, 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同志。 (2011-12-30 09:12:58) 现在专题询问正式开始。先请六个分组报名和推荐的12位委员作询问发言。询问时间请控制在3分钟之内,回答时间请控制在10分钟之内。 现在我们请吴启迪委员发言询问。 (2011-12-30 09:16:06) 我想就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提出一个询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国家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是2012年要达到4%。在袁部长的报告中也已经谈到这两年的情况,在 2010年现在我们已经占到GDP的百分比是3.66%,比2009年提高了0.07个百分点 。在2011年初从预算安排来讲,从全国财政教育支出来讲,比2010年增长了14.6%,其中中央财政的增长更加大一点,高于中央财政支出3.8个百分点,已经作出了很大努力。实际上,到了明年就要达到4%这一点,我相信也应该是做得到的。但是,现在我们在人大的调研当中,在各个地方看到的情况,大家都说很困难,不能再提高了,有这样一种情况。但是我想在这一点上,肯定从财政部、从教育部的角度还是有很多措施加以保证的,也就是说中央和地方到底如何划分这样的责任的,这一点是我想提问的。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这 4%确实不是对每一省的,是全国的水平,不是每个省都要达到GDP的4% 的。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另外一个问题可能更加感兴趣,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所以还应当继续投入,不仅是2012年、2013年会怎么样、2014年会怎么样,怎么样测算未来几年每年需要投入的经费保障,建立一个保证 教育投入可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在这一点上怎么考虑的。从这一点上来讲,还有一个用钱,要把钱用好,从教育战线来讲,大家都很明确这一点。但是怎么保证、怎么评估?国务院有什么安排。还有,都是财政性投入,从国家教育经费总量当中有一大块是来自于民间的,是社会捐赠的,包括民办教育,现在投入的比例相当低。2008年的统计数据占教育总经费的0.7%和0.5%,这指的是 社会捐赠和民办教育,这方面恐怕需要一些鼓励政策 ,因为在世界上我们看到很多国家在这方面比我们做得好一点,有很多政策,这些方面的政策有什么考虑?怎样动员社会教育投入的积极性? (2011-12-30 09:21:03) 尊敬的各位副委员长、各位委员,4%的问题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都是高度重视,并在《教育发展纲要》中作出郑重的承诺,要在2012年实现这个目标。刚才启迪委员已经说到了。2010年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3.66%,今年为了实现《纲要》作出承诺的目标,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的文件,并为此专门召开了会议作出了部署。在这些部署当中,主要的措施有四条,昨天袁贵仁部长在汇报当中已经都说到了。第一条是要严格地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的要求,即要求各级政府在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当中超收的分配当中,都要执行法定增长这样一个法律要求,保证财政支出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第二条是要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新增财力要向教育倾斜,切实做到2011年和2012年的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要有明显提高。第三条是要求提高预算内基建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第四条是要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在公共支出尽量向教育倾斜外,还要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的教育费附加制度, 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 以及从 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中来计提教育资金 ,这样来多方筹措教育经费。目前上述四条要求的详细配套文件都已经全部出台,总体落实情况还比较好,政策的效果已经在逐步显现。今年1—11月份,全国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支出达到12332亿,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8%,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增幅1.5个百分点。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16个百分点。教育费附加征收了1231亿元,同比增长46.5%,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了6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9倍。同时预算内基建的教育支出比重也提高到7%。这样一个情况,我们判断,今年的趋势比去年还要好。 (2011-12-30 09:33:05) 启迪同志还询问到,为了保证这些措施的落实,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责任是如何划分的?根据现行体制和政策的规定,教育的事权和支的责任,中央和地方都有,但主要的责任在地方,地方统筹利用自有财力和中央财政的一般转移支付以及税收返还,在这三项主要资金中安排的教育支出要占到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的80%左右,各地能否不断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如期实现4%的目标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明确各地的责任,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财政部专门为此印发了《关于加强对各地2011——2012年财政教育投入状况分析评价的通知》的文件,提出了加强对各地财政教育投入状况分析评价的具体办法和量化指标。这些量化指标包括财政教育支出的增幅、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支出的比例、教育费附加的征收率、土地出让收益教育资金计提率,就是刚才说到的四项具体措施的量化指标。各省的综合得分再根据每一项分值确定的权重来计算得出,同时再考虑财力状况、主观的努力程度等这些因素来分成评价的档次。2012年和2013年年初,财政部将会同教育部对各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形成报告上报国务院,以便中央政府进行监督和问责。财政部为此还专门设立了专项资金对如期实现这些指标的省份给予奖励,教育部也根据这些分析评价结果,将来在各地院校设置、学位点设置以及招生计划方面要采取相应措施。各省接到这个通知后都相应明确了行政区域内各级政府的责任,也制订了省对下面的分析评价方案。 中央政府在教育支出的责任当中占到20%左右 ,中央政府应当带头充分发挥这种表率作用,努力增加本级的教育支出。2011年初,中央财政安排的教育预算支出是2964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16.3%,在年初预算的时候就高于财政支出的平均增幅3.8个百分点。再加上一般性的转移支付,现在看,在 中西部的教育支出当中,大头都来自中央政府 。第三,到2012年以后,当我们实现4%以后,各级政府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并构建可持续的这样一个机制,使教育经费的增长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在贯彻教育纲要时已经在作出部署。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2011-12-30 09:47:16) 第二个问题的核心思想我理解是如何调动全社会投入教育积极性的问题。我们感到这次教育规划纲要写得非常明确,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实际上就是坚持“两条腿走路、两只手推动”。从我们教育的总经费来说,确实像刚才启迪委员所说的,社会投入部分远远地低于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刚才启迪委员说了2008年只占到1.2%,我们也作了一个比较,实际上从1999年开始,这个比重是在不断降低的。我觉得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这几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持续增加,改变了教育经费总构成的结构比例,从原来的约68%提高到2008年的约72%,这样社会资金所占的比重就下来了。二是大家比较关心的, 民间投资进入教育领域确实存在一些政策的壁垒,包括民办学校的法人地位、产权归属、学校权益等都存在不同的问题。特别是在教师权益和财政资助方面,也还存在着不能一视同仁的问题 。三是社会捐资教育的有效激励政策不足。比如接受社会捐赠的工作机制还不健全,资金使用流程的透明度还不高,对捐赠方难以形成积极的反馈。现在来看,促进民间教育,特别是民间投资的增长非常重要。 去年国务院有一个“新三十六条”,特别讲到支持民间资本兴办高等学校 、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实际上就表明了对社会资金进入这些领域支持的态度, 现在细则也正在制定 。 (2011-12-30 09:48:05) 要解决的话,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尽快修订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通过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条例,解决民办教育的法人地位、分类管理和财会制度等问题。二是在支持鼓励政策上拿出几条管用的实招。比如放宽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对民间资本兴办或参与举办教育和培训机构不单独设置附加条件。再比如制定分类管理的具体办法,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有不同的扶持政策和管理要求,当然包括委员们非常关心的财税、金融、用地、价格和人才鼓励方面的政策,特别是要落实公共财政的资助政策, 要开放政府性资金对民办教育的支持 。这里也向大家汇报一下,这几年国家发改委也尝试对部分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给予投资的支持,在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中,也鼓励各地推行“ 公建民营 ”这种方式,支持公益性、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的建设,从试点和进展的情况来看,有些效果还是不错的,当然,我觉得还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三是要尽快建立鼓励社会捐赠的激励政策。我们民族有乐善好施、兴学助教的好传统,应该说是非常值得发扬的。改革开放30年来,也使民间的财富有了一定的发展,所以我总觉得在这个时候鼓励社会捐资助学是对我们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持。有两方面,一是尽快建立规范透明、有公信力的捐赠管理架构,形成专业化、规范化和透明度高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在政策上也要给予一定支持,比如 要落实个人教育公益性捐赠支出在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 。对企业捐资教育的支出也应当研究制定,按一定比例从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政策,这都是我们鼓励捐赠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最后也说一下,因为实际上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的分担机制也很重要,我们现在很大一部分在义务教育阶段,那么在非义务教育阶段要合理确定受教育者的个人或家庭分担比例。根据社会发展的水平,培养成本变动和群众承受能力,我觉得还要适时调整收费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集中资金来支持那些我们急需帮助的困难群体和广大农村,同时要支持教育服务业的发展, 鼓励开办经营性的教育培训机构 ,完善市场调节为主的收费机制,满足多样性和选择性教育消费需求。 (2011-12-30 09:49:48) 下面请朱永新委员发言询问。 (2011-12-30 09:50:48) 最近几年,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加大了教育投入的力度,教育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总的来说仍然存在着一方面经费短缺,一方面使用不尽合理的情况。比如说职业教育经费,为 每位中职学生补贴1500元的做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就很有限 。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用这笔补贴请客、购物,一些地方弄虚作假、多报人头骗取经费。如果把这批钱投在教学设施、校企合作或者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上效果可能会更好。另外现在免费师范生真正到基层的农村学校非常之少。如果不是事先免费,而是实行大学生村官的做法,让这些学生到农村工作以后再减免他的学费,效果可能更好。所以在明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达到4%以后,教育经费有了较大的增长,如何保障这些经费使用更合理、更科学?如何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教育投入方面事权和财权、责任和义务? 是否准备建立相对独立的国家教育拨款委员会 ?是否有科学的决策程序确定经费使用方向和重大项目的决定?是否考虑把国家教育经费详细帐目包括公立大学的财务向社会公开,以接受监督。另外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二十字方针之一,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教育资源的配置,尤其是教育经费的投入上如何加以保障。比如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的建设,对城乡薄弱学校的改造,对弱势人群的教育方面,准备采取哪些财政上的支持? (2011-12-30 10:02:56) 感谢朱永新委员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和关心。2012年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这是对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极大支持,也是对教育系统一个极大的鼓舞。现在的问题是,教育经费大幅度提高之后地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就是一个重大严肃问题。我们的考虑,总的精神是要紧紧围绕“育人为本”这个核心任务和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项重大工作,把钱用在到刀刃上,使用好、管理好。 (2011-12-30 10:04:59) 在使用上,在我们常说的要保运转,要保工资,保安全的基础上重点要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做到四个“倾斜”。 一是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多年来,中央领导和各个部门都非常重视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持,应当说在这一点上大家是有共识的,是有感情的,工作也是有力度,有成效的,但是从现实状况看,上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还是相对比较落后,和发达地区差距明显。因此,应当肯定我们这些年的成绩,但对我们的工作成效不能估计过高,教育扶贫任重道远,还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支持下去。 二是要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为了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规划纲要部署了八类教育,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加上继续教育 六类构成了终身教育 ,还特别重视 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 ,这些都需要统筹兼顾,在经费的投入上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比例。从我们的实际测算看,从这 八类教育 的发展需要看,也参 照国际上的一般管理和平均水平,我们职业教育、学前教育投入的比例还是偏低 ,应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学前教育的投入。学前教育投入中央已经作出安排,现在需要落实; 职业教育投入还需要从长计议,深入研究 。我这里还要特别提到义务教育,尽管我们已经实现了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但是义务教育作为国家依法统一组织实施的免费、普及、统一的教育,仍然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义务教育我们经常讲的是“量大、面广、线长”。我们国家有2.6亿学生,其中小学生1亿,中学生1亿,大学生和学前教育学生各3000万。义务教育我们有1.5亿学生。尽管我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应当说巩固和提高仍是重要任务,特别是刚才永新同志提到的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仍然需要摆在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位置,农村义务教育仍然要摆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三是要向特殊困难学生倾斜。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有些家庭还难以承担学生上学的费用,我们有一些学生还难以完成学业,包括了几个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孤儿、残疾家庭等,这就需要政府给他们特殊的关心、关爱,切实帮助扶持,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我们认为,这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四是要向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倾斜。教育质量最根本取决于教师质量,落实规划纲要,落实总书记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最关键、最直接的措施是加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我们应当把钱更多地用到人身上去,要吸引全社会、海内外更多的优秀人才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我们要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我们要对那些优秀的教师、作出了重要业绩的教师给予更多的激励、奖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011-12-30 10:08:17) 管理方面,我们要切实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金风险为核心,加强制度建设,抓好四个环节。 一是分配制度,决定经费投向设立重大项目、确定资金规模的时候,要做到规则先行,科学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建议,必要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二是监管制度。要完善学校的财会、会计制度,加强学校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推进高校总会计师委派制度,提高监管的科学化水平。国家设立专门的教育经费监管中心,中央编办已经批准了,使对经费的使用、管理、监督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纪检审计制度。教育经费从分配、使用到结算,重大项目从开工、建设到验收,都要有纪检审计部门的参与,防范违纪违法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信息公开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国家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要制定各级各类学校财务收支公告制度。今年我们高校开始以部门的方式,向社会公开财政的收支状况,但形式还比较单一,社会知晓度还不高,特别是在网上向社会公开做得还不够。我们要建立重大项目的使用公告制度,使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始终处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始终在阳光下运行。谢谢。 (2011-12-30 10:09:25) 请高洪委员发言询问。 (2011-12-30 10:10:16) 我就关于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问题,从教育经费发展和中央财政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询问。 第一,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这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将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请问衡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准是什么?影响均衡发展的阻力在哪里?有什么硬性措施保证目标的实现? 第二,目前我国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请问中央财政将采取什么措施,进一步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缩小区域间教育发展差距? (2011-12-30 10:27:22) 我先回答高洪委员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询问。 义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到今年12月17日四川省通过了国家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少年文盲,也就是我们简称的“两基”国家验收,中国政府历经25年时间,全面实现了“两基”目标,这是中国教育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赢得了全世界同行的赞誉。实现全面普及,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之后,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像高洪委员所提到的,我们要转入上好学、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上。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质量的一个结合点,抓住了均衡,也就抓住了义务教育的公平和义务教育的质量,因此均衡发展写进了200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均衡发展的主要内容是要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四类资源。这些资源,我们还把它细化为八项具体指标,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的策略,首先是在县域内的均衡。我们现在所说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指的是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均衡发展”只指的是“义务教育”,其他的教育不用“均衡发展”这个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很艰巨很复杂的工作,难就难在对于学校均衡不均衡,硬件指标达到不容易,但软件方面可能更难。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学校除了硬件不均衡之外,还有学校长期形成的校风、传统、特色。均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普及可以说全面普及,百分之百的都能够入学,但是均衡不可能有全面均衡、绝对均衡,均衡也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在发展中不断推进,实现相对均衡。 (2011-12-30 10:35:04) 下一步我们打算从四个方面来加以推进。 第一,以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均衡。这是均衡的基础。也就是说,国家要制定学校办学的基本标准,各地要从实际出发,依据国家标准及制定本地的办学标准,建一所就要建好一所,对现有的没有达到办学条件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薄弱学校要进行改造,使每所学校都成为合格学校。 第二,以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推进均衡。教师资源均衡是均衡的关键,择学校实际上是择老师,我们要改变老师的初次配置,要通过扩大免费师范生教育和义务教育特岗计划规模,吸引高水平毕业生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要开展县域内校长教师的交流,要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国标、省考、县聘、校用,从组织上推动县域的交流。城市学校教师晋升更高一级的职务,必须有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的经历,这样从政策上推动教师的交流。要探索建立到农村任教的特殊岗位津贴,和建设老师周转宿舍,从保障上促进教师的流动。 第三,以优质资源共享来推进均衡。要通过建立学校的联盟、集团化办学、对口帮扶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整体带动各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第四,以强化督导评估推进均衡。我们要像对义务教育普九进行督导验收一样,通过督导评估,对基本实现县域教育均衡发展进行验收。教育部已与各省签订了共同推进教育均衡的备忘录,许多省也与县签订了责任书。这个验收就包括对县级政府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评估。要了解学校之间差距的系数。二是要对县域内解决由不均衡带来的择校、减负等热点难点问题环节进行评估。还要测评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 应当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共同发展,不是要千校一面,而是要在基本均衡的前提下鼓励各个学校办出特色、风格,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促均衡、在均衡中促进发展。谢谢。 (2011-12-30 10:50:32)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二部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中央财政近年来在制定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时,都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给予了必要倾斜。 一是在计算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均衡性转移支付、工资性转移支付中,中央财政把教育作为重要的因素来加以考虑,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总共7.77万亿元,占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总额的85.8%,年均增长28.9%。其中,中央财政安排中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转移支付3004亿元,占中央财政对地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转移支付总额的84.6%,年均增长53%,主要用于帮助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以及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等等。 二是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家助学体系、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重大政策、措施时,都向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予以倾斜和大力支持。 三是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政策设计和经费分担比例上,始终注意缩小地区间的差距,比如公用经费,中央与西部的分担比例是中央承担8:2,中部为6:4,免费教科书经费全部由中央财政来负担,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和校舍维修改造经费分担比例上,中央与中西部地区分担比例是5:5。统算下来,中央财政在改革中是拿了大头。今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资金846亿元,其中,中西部地区安排711亿元,占到84%。 四是今年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为集中连片地区特殊困难地区680个县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每生每天3元钱的营养膳食补助,同时也将“一补”的标准提高1元,这样小学、初中每生每天分别达到4元、5元。 五是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教育部出台了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拿出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整体上说,这些措施,都体现了中央政府将逐步地、持续地努力来缩小区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心,下一步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继续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予以支持。 (2011-12-30 10:52:56) 下面请程津培委员发言询问。 (2011-12-30 10:53:50) 谢谢主席。袁部长在给常委会的报告中提到, 教育部新成立了一个教育咨询委员会 ,我自己刚好被安排在第一小组,即素质教育组作为一名成员,我就素质教育提一个问题。我们看到这个教育规划纲要中,把教育要以育人为本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我们教育的育人目标是始终坚持培养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所以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创新能力以及实践的能力,本应该是素质教育最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注意到许多学校和老师把素质教育当作一个软性的任务,觉得抓不着、看不着,还是应试教育来得比较得心应手和受人关注,所以一般在工作安排上,顶多是在初年级,比如小学的一二三年级中多安排一些音体美的课程或者是书法舞蹈之类的,使得学校在某些方面有特色的节目,这样来应对领导的检查。但是到中高年级之后,学校的基本精力全部回归到应试和向考分来冲刺,我们感到目前中小学的学生几乎就没有一个欢乐的童年和完整的少年。和我们在座的各位都经历过的在“文革”前17年的教育相比,那时我们感到学习有快乐,也培养出很多素质非常综合的人才。应该说,改革开放以后,连续30多年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跟这部分人的贡献和奉献关系极大。但是在“文革”之后的几十年,教育得到大发展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个有点令人担忧的变化。我们孩子的书包越来越重、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学习越来越不快活,换来的并不是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是我们培养了不少应试机器,所以难怪有一些国外的智囊团人物说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没有什么好怕的,因为中国没有核心竞争力,中国人只懂得模仿,不会创造。当然,这话听起来有些偏颇,也不够公允,但是反映的问题也的确存在。我觉得问题的实质和症结就在于我们对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以及对人才的评估和使用制度方面出现了问题。因此,我的问题是教育部将如何改进有关制度,解决好推进素质教育的症结问题。与之相关的,我们也注意到学生中和社会上的道德出现了滑坡,也出现了像马加爵、药家鑫这样的负面人物。虽然是个别的,但是影响不好。我想请问教育部如何通过改进德育工作,来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学生成长的环境。 (2011-12-30 11:05:38) 程津培委员提出了一个教育的根本问题。作为一个教育的资深专家,他和我的感受是一样的。素质教育很重要,但推进起来很有难度。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书记说,这是我们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它是我们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和重大举措,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的是要更多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素质教育非常重视,1999年就作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应该说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被社会广泛认同,不少地方和学校也结合自己的实际,探索了很多有效的办法,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正像刚才津培委员所说的,我们推进素质教育还面临一些困难。原因有很多,集中到一点,是我们长期形成的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对学校的评价、对人才的评价,还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最切实的工作,就是要把我们实际做的工作和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改变传统的,已经习惯了的一些体制机制,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把我们做的和我们说的、要求的统一起来,我觉得可以简单概括为做好“三个衔接”。 (2011-12-30 11:08:36) 第一,要把学生评价和实施素质教育相衔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首先要明确基础教育的定位和功能,基础教育就是为一个人终身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教育。这是我们把它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面对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上好每堂、每门课。不仅要重视他的课程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培养综合素养,让他们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相互贯通。 二是要改革考试的内容和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平时品行的考察,更加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创造条件、丰富方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方法的考察。 三是要改革高校录取制度。高考制度一要坚持,二要不断改进和改革。要在统一入学考试的基础上,使综合素质好的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入学机会。比如说,对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学生,可以免试保送入学;对有明显创新表现和业绩的学生,可以自主录取;对于志愿到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就业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可以定向录取;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在某些方面做出了很重要甚至杰出表现的,可以破格录取。要使素质好的学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好学生,有好的入学机会。 (2011-12-30 11:09:27) 第二,要把学校评价与实施素质教育相衔接,完善督导评估制度。如果上面是解决什么是好学生的问题,下面就是要解决什么是好学校的问题。我们要建立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评价制度,把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要有正确的办学理念,要牢固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二要有好的服务学生的措施,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为不同孩子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我们还要有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关爱每个学生进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 (2011-12-30 11:15:10) 第三把人才评价与实施素质教育相衔接,改进社会用人制度。社会用什么样的人,怎样用人,对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因为升学与就业相联系,社会怎么用,学校就怎么培养,学生就怎么努力。我们要切实地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当前存在的单纯追求学历文凭的倾向。我们评价和选拔人才,既要看学历,更要看经历和能力,既要看文凭,更要看品行和水平,既要看学习成绩,更要看工作的业绩。这里我要特别回答一下程津培委员所说的德育工作,思想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素质。这就是我们常讲的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仅2004年中央就发布了两个文件,一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二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政策举措,应当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广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这一点应当予以充分肯定。但我们的德育工作,的确像刚才委员所说的存在一些问题,就是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吸引力、感染力不够。 (2011-12-30 11:20:41) 下一步我们想重点在“四个加强”方面下工夫。 第一是加强课堂教学。德育课程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要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建设,构建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我们要挖掘大中小学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功能,实现 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要创新德育的方式方法,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做到 入脑、入耳、入心 。 第二是加强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优良的校风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和作用,我们要切实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我们还要在新情况、新形势下,善于用网络开展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表率作用。 第三是加强实践育人。社会实践是学生砥砺品质、提高觉悟的重要环节,要建好校外的实习基地,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要组织好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使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生活。 第四是要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合作。大家都知道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之中,我们要建立学校和家庭经常沟通的渠道,要在中小学建立家长委员会,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和支持学生的成长,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在家庭、社会、学校都能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健康成长。 (2011-12-30 11:21:52) 下面请索丽生委员发言询问。 (2011-12-30 11:27:47) 校园安全事故广义上讲是指学生在校内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活动以及上学放学途中所发生的伤害事件。其中以小学、初中、高中和幼儿园阶段为主,校园安全关系到众多孩子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百姓的幸福和希望。所以,这里我想就校园安全提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近期连续发生多起接送学生上学放学的车辆交通安全事故,令人痛心。请问有关部门打算采取哪些措施切实保障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现在我们看到,正在征求意见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对校车进行了严格界定,但是有人担心由于经费投入、校车达标等因素,这一规定反而会导致一段时期内普通家庭的学生特别是贫困、边远、山区等地的学生无车可坐,难以就学,有关部门就此作如何考虑。 二是近年来尽管有关部门和学校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校园恶性案件,学生食物中毒案件、伤害学生的安全事故和扰乱教学事故的治安案件仍时有发生,请问有关部门应当如何采取措施来共同维护和加强校园安全。 三是我们也了解到,不少基层的教育主管机构和学校为了规避风险和责任,以保障学生安全为由,不惜舍弃或者是牺牲了一些应有的实践教学或者是体验类的活动,比如讲春游、秋游、运动会甚至一些体育课的项目,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损害了孩子们接受素质教育,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应有的权益,请问有关部门对此又做如何考虑。 (2011-12-30 11:31:41) 近期发生了多起校车事故,我们的心情非常沉痛。特别是发生在甘肃省正宁县幼儿园的校车交通事故,教训非常惨痛。校车问题迅速地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感到校车问题确实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关系民生的大事。国务院非常重视,按照总理的批示要求,国务院法制办、教育部、公安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十多个部门立即行动,着手研究校车问题。 工作的切入点,我想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抓紧制定《校车安全条例》,这个条例(草案)本月11日已经向社会征求意见。二是研究建立包括完善校车标准等在内的校车管理制度。关于建立校车制度,实际上在中国来说,应该也是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个较新的事物,有不少问题都需要研究。这个月8日,发改委会同教育部、财政部、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税务总局包括质检总局等十二个部门共同研究了工作方案,总的要求是: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符合国情、责任明确、可持续的原则,研究提出建立校车制度的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基本原则和政策框架。目前,我们成立了四个研究小组,从校车的生产、校车的配置、校车的运营和校车的安全管理四个方面,对15个主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这里包括研究完善校车标准,制定鼓励企业生产校车的政策,合理配置校车资源,多渠道地筹集校车资金,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的办法,校车运营线路设计以及支持校车服务的优惠政策等等。 (2011-12-30 11:32:58) 实际上还是要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校车制度。大的思路上,主要有以下几条原则: 一是政府主导。建立校车制度的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学校的规划布局问题、城乡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的问题、道路条件的问题,又比如校车和驾驶员的准入条件,校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资金筹措等等。涉及到的部门和行业都非常多,所以我们觉得统筹协调非常必要,这里要明确一个政府的主导责任。 二是要社会参与。一方面,政府不可能“包办”所有的事项,非常需要社会的支持,多渠道提供服务。另一方面,我觉得校车的安全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充分理解。 三是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刀切。我国发展的不平衡特征非常明显,地区之间不仅经济发展水平有差距,自然条件、人口密度、学校布局,包括财力方面的差距也非常大。建立校车制度,总的来看还不能脱离国情照搬别国的做法。目前国务院多个部门正在抓紧研究,下一步我们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紧起草建立校车制度的意见,并且做好与《校车安全条例》的衔接工作。 刚才,索丽生委员提到关于《校车安全条例》出台后,有可能出现短期内学生无校车可坐的情况,实际上,目前这种情况已经在部分地区开始出现。我总的感到,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疏堵结合,既要严厉打击黑校车,规范校车的运营管理,各地也要从实际出发,尽快拿出几条能够保证学生正常出行的安全的过渡性办法。例如,正在征求意见的《校车安全条例》就设置了一个为期3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里,用于接送学生的校车不能满足要求的,可以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使用其他取得校车标牌的载客汽车。正如刚才向各位委员汇报的,中国的地区差异非常大,我们认为过渡期内的管理要求,一定要因地制宜地由地方政府制定,不能搞一刀切,否则可能会脱离实际地继续出现一些问题。 (2011-12-30 11:35:54)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校园安全问题,公安部始终把校园安全问题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来抓。近几年来,与教育、综治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别是去年发生几起校园案件以后,我们采取了一些超常规的措施。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强力打击犯罪。要求全国公安机关第一时间接警、第一时间处置,对于发现的犯罪线索主动排查,主动出击,严厉地打击。今年以来,我们就主动查处了1.2万起案件,产生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2011-12-30 11:37:05) 二是强化校园安保。全国公安机关向学校派出26万民警担任法制辅导员,指导校园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强化安全防范的教育培训。在校园周边调整警力部署,落实防控措施,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的秩序,及时制止了一批要到校园去滋事的事件,排查整治了一大批校园安全隐患。 (2011-12-30 11:37:33) 三是强化整体防控。坚持以面保点,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了保证校园的安全,去年我们会同有关部门,下气力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特别是在校园周边的,进行了全面排查。对涉校的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处置了一批在校园周边可能制造事端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化解了一批涉校矛盾纠纷,还制止了一批可能制造学校案件的苗头。 (2011-12-30 11:39:17) 四是强化长效机制建设。我们在两次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会同教育部、综治委研究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意见》。今年9月又在重庆市召开了现场会,作出了进一步的部署。经过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牵头的教育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当前校园安全工作应当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涉校案件连续六年下降,今年又下降了14%。2005年全国涉校案件约占全国刑事案件的1%,今年涉校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为0.33%,出现了明显下降。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校园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必须常抓不懈,一时一刻都不能放松。 (2011-12-30 11:40:00) 一个方面是因为由于我们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刑事犯罪的高发期,这必然反映到校园的安全上。另外一方面,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地方和单位思想比较麻痹,校园安全措施不够重视、不够落实。有的还强调客观的困难,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最近,我们组织12个工作组到各地明察暗访,仍然发现大量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因此,我们要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公安机关将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勇于担当责任,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履行职责,同教育和综治等部门一道,扎扎实实地抓好校园安全各项措施的落实,推动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防范措施到位、服务保障到位。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落实,一是继续狠抓三个部门意见的落实,长效机制、总体措施都制订了,关键是抓好落实。二是要继续狠抓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的落实,为校园安全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三是要继续狠抓综合治理措施的落实,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会同教育、综治等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实施综合治理。同时,全国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增强服务保障意识,为学校各种开放性的活动创造安全条件,为学生外出和教育实践等活动提供安全的保障。我们相信,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只要我们各方面都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就一定能够把校园安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谢谢。 (2011-12-30 11:42:14) 关于校车问题,最近一段时间先后发生了几起校车安全事故,造成了孩子的伤亡,教育部门和我们为人父母者都感到十分痛心,非常难过。它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务必把校车这个新问题提到重要的议程上来。事故发生后,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法制办、发改委都分别牵头研究解决问题的法规和方案。教育系统一定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做好协调配合工作。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要协调家长进行选择、设计学生上下学的交通路线和交通方式,有校车的学校要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的交通安全。 关于维护和加强校园安全工作。校园安全涉及到师生的安危,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李岚清副总理曾经有一句名言,“生命不保,谈何教育”。教育系统一直非常重视,特别是在公安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着力抓好几项工作:一是安全教育和演练;二是加强人防、技防和物防;三是加强责任分工和责任追究;四是加强部门联动和综合治理;五是加强平安校园建设。 刚才索丽生委员特别提到,现在有的学校因为安全问题减少了一些活动。这个现象确实是存在的,我们的态度是明确的,学校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组织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重要的是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生活动的安全。首先还是要进行活动的安全教育,把活动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向学生讲清楚,并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训练。二是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工作预案,明确有关人员、有关场地的安全责任。三是要解除校长和老师的后顾之忧,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要依法明确安全责任承担人。要把活动搞好,同时避免活动的安全事故发生。 (2011-12-30 11:43:29) 下面,请姚建年委员发言询问。 (2011-12-30 11:43:55) 当前为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大批村级小学并入乡镇,初中进入县城,农村学校数量大幅减少,许多学生上学路途远、不安全因素增加。部分家庭经济负担加重,一些地区出现了辍学率反弹的现象。低龄学生住校,过早离开家庭和农村生活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也有不利影响。并校不能搞一刀切,就近入学可以明显降低安全隐患。请问如何进一步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好布局调整工作。 (2011-12-30 11:54:14)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最近一段时间来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特别是最近几起校车安全事故发生后,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前提是要了解这个问题出现的起因和过程。一是全面了解和把握布局调整的原因。这里可以概括为“一少”、“一多”、“一高”。“一少”,就是农村学生数量减少,学龄人口减少。全国6—14岁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从2000年的2.05亿减少到2010年的1.58亿,减少了4700多万。 “一多”,就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增多,除了人口减少之外,又走了一部分。全国进城务工人员目前约2.4亿,他们的子女要么留守,要么随迁。2010年随迁进城读书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约1200万。“一高”,就是对高质量教育需求提高。农村学校的规模小了,老师就少了,家长担心质量难以保证,也导致了学生向城镇学校流动。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由于上述的原因,我们的小学减少了一半,从55万所减少到26万所。初中减少了六分之一,从6.4万所减少到5.5万所。 (2011-12-30 11:54:58) 二是必须正视布局调整带来的新情况。布局调整整合了农村教育资源,提升了教师配备水平,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总体上是应当肯定的。但一些学校的撤并中,也存在工作简单化、程序不规范,以及撤并后办学条件没有跟上的问题,这是应当予以改进的。学校撤并后,要么住宿,要么不住宿。对住宿的学生来说,学校撤并后一些学生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住宿,学校不仅要解决教和学的问题,还要解决吃、住、玩、卫生、安全的问题,以及家庭经济负担。而不住宿的学生上学,要么步行或骑自行车,占到了64%,要么乘坐交通工具,包括校车、公交车、租用车、私家车等,这也带来了交通风险。 (2011-12-30 11:59:57) 三是要努力解决布局调整后存在的问题。这里包括几点: 一要明确学校撤并的思路原则,要慎重对待学校的撤并,要充分考虑学生上下学的方便、交通安全、寄宿学校条件等多种因素。不具备条件的不予撤并,对需要保留的教学点要坚持办下去,而且要办好。 二要要明确学校撤并的工作程序,要建立学校布局调整的听证和公示制度,充分听取学生家长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意见,对经过科学论证和严格程序予以撤并的学校,也要先建后撤,解决好不住宿学生的交通问题,解决好住宿学生的生活保障问题。 三要应对学校撤并带来的新情况。要改善寄宿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大学生的宿舍、食堂以及厕所等生活设施的建设力度,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要办好有需求的教学点,目前全国有近7万个教学点,要努力改善它们的办学条件,配备合格的教师,特别是采用信息技术,以及教师走教和志愿者服务等方式提高这些教学点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建立校车制度,规范校车的运营管理,解决好学生的上下学交通安全问题。谢谢。 (2011-12-30 12:01:06) 下面请丛斌委员发言询问。 (2011-12-30 12:03:04) 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如何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问题。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中具有重要的特殊地位,但是目前的职业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学生的生源逐年下降,教学质量也在下降。2、师资队伍的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不具有实际操作的技能。3、资金短缺。4、课程建设脱离实际,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到了,要提升校企合作的力度,但是近年来在实际中,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由于制度等各方面的限制条件,还没有达到有机的结合,合作的效果也不明显。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如果能够让 国有大型企业自主来办职业教育,可能效果会更好,这样可以解决教师的实际能力问题和学生的实训基地问题,以及学生就业后的去向问题 。大型企业可以通过职业教育,预留一些招收的技术工人,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信誉度,可能有些家长会让孩子们主动报职业教育。在我国过去有过这样的实践,而且实践效果也很好。我的问题是,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国国有大型企业自办职业教育这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的,有没有相应的举措。 (2011-12-30 12:04:44) 我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实施调整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问题。袁部长提到,我们已经增设了22个学科和133个专业,这是很好的,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有些原有的学科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这些学科并没有得到加强。比如说法医学学科,我国宋朝时期就已经有了法医学的专著,比欧洲早300多年,文革时期我们的法医专业下马,改革开放后又重新上马。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社会建设领域中对法医学的需求越来越明显,社会公共安全领域有60个事项的处置需要法医学提供技术支持。本次常委会修改的刑诉法和上次常委会修改的民诉法,对法医的司法鉴定问题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将来的需求量还在不断扩大,但是目前这个学科趋于萎缩,很多是生源不足,原因有三点。1、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公安和检察机关,但是要通过公务员考试,这就给法医专业的学生毕业设置到一道门槛。2、国家卫生考试中心2007年出台了一个规定,法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不允许考职业医师资格,但是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的学生就可以考,这样唯一一条就业渠道给堵死了。3、学科设置不够顺畅。本科教育是一级学科设置,但是研究生教育仍然按二级学科设置。相类似的情况,林业专业也是存在这个问题,这都是急需的专业。我的问题是,对这类需要及时加强的老的专业,国务院有关部门有何考虑,有没有具体的措施? (2011-12-30 12:10:55) 刚才丛斌委员说得很好,职业教育的确非常重要,在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都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发展。从最近十年来看,全国中职和高职的年招生数翻了一番多,中职从398万人增至870万人,高职年招生从130万人增至310万人,分别占同级教育的半壁江山。“十一五”期间,我们的职业院校共向社会输送了4216万名毕业生,使得我国新增劳动力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是职业教育相对薄弱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您指出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应当说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原因有很多方面,像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相对较差,质量难以保证;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还不高,办学的活力还不足;重知识、轻技能等传统观念影响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第一,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确保学生能就业、就好业。也就是说要加大投入,优化专业结构,使我们的职教与行业企业需求更好地对接。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的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第二,落实资助和免学费的政策,减轻学生及家庭经济的负担。也就是要全面落实中职国家助学金政策,逐渐扩大中职免学费的范围,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 第三,拓宽毕业生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深造的机会。要根据各地产业发展的需求,确定高职院校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恰当比例,实行中高职五年一贯制培养的体系,开展高职注册入学试点,加快发展职教毕业生的继续教育。 第四,努力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比如我们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就想通过多种方式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深化用人制度改革,还要建立重能力、重贡献的用人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待遇。 丛斌委员刚才提到的国有大型企业兴办教育的问题,就是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一个重要举措。 (2011-12-30 12:18:15) 为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我们将抓三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依法加强行业企业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参与。二是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 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 。这么做既为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留出一个发展空间,也为职业院校主动服务企业发展开辟一个道路。目前,企业举办的中职学校占10%,高职学校占4%,今后要在政策经费和项目等方面,支持企业办好现有的学校,同时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举办学校 ,或者与职业学校、地方政府联合办学。三是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企业特别是 国有大型企业的工程师或者是高级技师担任教师,这是职业院校教师无法替代的优势 。国务院部门已经出台了 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优惠 的文件,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保监会等部门也在职业学校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以有效化解企业和学校安排学校实习的风险。今后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兴办职业教育。 关于丛斌委员提到的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问题,确实是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这一点我非常赞同。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目前我们正在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修订普通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目的是引导高等学校优化专业结构,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培养人才。目前,这个新目录已经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预计2012年上半年发布实施 。第二件事是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管理规定,进一步扩大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将来除了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外, 高校可以自主设计目录内的所有本科专业 ,同时加强专业设置管理,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关于法医等专业的状况。这个问题我们了解到,目前全国共有31所高校设置了法医学本科专业,经行业部门和专家组共同研究,在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目录中将法医学本科列入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我们希望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化法医学的本科专业的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刚才您提到的法医学列为一级学科的问题,我们将提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认真研究。 (2011-12-30 12:31:11) 下面我就发展职业教育补充汇报一些情况。大家知道,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还是十分严峻的,就业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就业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7亿多劳动者中技能人才只有1.12亿人,所以需要加快技能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会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宣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努力在全社会,特别是在职业院校的青年学生中树立劳动光荣、技能成才、技能就业的理念,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2011-12-30 12:27:47) 我们工作的重点有三个方面:第一,畅通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进一步健全符合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多元评价机制,完善国家职业技能资格体系,研究制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等措施,进一步拓宽技能人才发展空间。 第二,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强化职业教育的职业化特征,防止职业教育办成简单的学历教育,大力支持和推动各类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强化操作实训,开展订单、定向式培养。我们管理的技工院校作为职业院校的一部分,探索开展 一体化课程教学 改革以及 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 ,实现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标准、企业岗位需求有效衔接。 第三,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加大对优秀技能人才的表彰和奖励,继续做好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的评选表彰工作,继续把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范围,大力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典型,大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选拔优秀青年技能人才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让优秀青年技能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在政策方面,落实好高技能人才在聘用、工资、带薪学习、培训、出国进修、休假等方面已经制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 (2011-12-30 12:36:15) 下面请贺铿委员发言询问。 (2011-12-30 12:36:40) 我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深深感到办好一所大学、办好一个专业,第一是要有办学的自主权,要使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个性。第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学校不可以是一个办学模式,教学也不可以是一个教学模式。现在我深深感到,教育部对各个学校管得过细、过死,对学校的干预很多。 (2011-12-30 12:37:08) 我主要提两个问题:第一,关于教学评估验收的问题。教学评估验收,教育部大概搞了十几年了,90年代初我在学校的时候就开始搞,搞得学校里怨声载道,对学校提出进行评估时提前两三年就通知了,这两三年学校校长干什么,一是抓钱把硬件条件改善一下。二是凭关系,将来评的时候可以说说话。三是弄虚作假。什么备课,教案是怎么写的,考试卷子是怎么搞的,这完全是花了大量的力量去弄虚作假。就做这三件事,最后完了,过去了,所以学校对此意见很大。而这项工作,据我所知,又是教育部下面一个事业单位牵头在做,我不知道这个事是不是教育部党组决定支持的。另外,这么多意见,教育部到底知道不知道?它的实际效果有什么作用?这是我的一个重点问题。 (2011-12-30 12:37:31) 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211”和“985”。应该说,这个初衷是很好的,对有关院校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评的过程中问题也很多。现在我的问题是,这么多相关学校、那么多钱,现在用的效果究竟怎么样?据我所知,有一些学校进口了相当多的高端设备、实验室仪器设备,三五年没有开箱的不是个别。如果说我们的“211”、“985”没有后续的办法管理细则,我认为达不到初衷的目标,所以我对这个问题也有一定看法。 (2011-12-30 12:40:52) 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这四大功能,理应享有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利,对这一点高教法和教育规划纲要都有明确规定。感谢贺铿委员对高校自主权的关心。 在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我们加快了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和扩大了学校办学自主权。 一是更多地向学校放权,包括扩大学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目前,除国家控制专业,像公安、医学外,高等学校可以自主设置新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中的所有专业,可以自主设置培养博士、硕士的二级学科,部分学校可以自行审核博士硕士的授权点。扩大招生自主权,现在在80所高校试点自主招生,每年招生规模2万人左右。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如取消对研究生院设置的行政审批, 以后教育部门工作安排也不再以有没有研究生院为门槛 。 二是指导学校用好权,放权和用好权是统一的,也是相互促进的。在放权的同时要和学校协商,建立学校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部监督管理体制和制约机制,防止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发布高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要求高校依据章程实行自主管理, 制定公开选拔高等学校校长的工作方案 ,首批向海内外公开选拔两名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校长,会同全国总工会发布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保证广大教职工在学校管理发展的中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鼓励高校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 三是推进改革试点,正像刚才贺铿委员所说的,我们的办学自主权没有完全落实,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我们启动了一些改革试点,探索扩大和落实办学自主权,促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成功的、成熟的逐步总结推广,最终不断实现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 关于高校的评估工作,对高校实行本科教育评估是高教法规定的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通过评估要巩固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要促进办学条件的改善,以推动教学管理制度化建设。在以往的评估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评估标准、评估手段比较单一,工作存在着简单化形式化的倾向。今后我们需要作的是进一步完善评估方案,改进评估方式,提高评估质量,达到评估的目标。一是强化自我评估。完善学校自我评估制度,公布学校本科教育质量自我评估的年度报告,接受社会的监督。二是要开展专业评估。开展行业深度合作的专业认证和评估,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适应。三是实行分类评估。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法,促进学校办出各自的特色。四是探索国际评估。有些专业可以按照国际标准,由国际机构进行评估。五是建立常态数据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增强评估工作的透明度,减少评估工作对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干扰。( 汤:按照袁部长的解释,评估照样存在,只是换了说法,或者样式,官样文章照做,实质上没有针对性地回答贺锵委员所问的问题“而这项工作,据我所知,又是教育部下面一个事业单位牵头在做,我不知道这个事是不是教育部党组决定支持的。另外,这么多意见,教育部到底知道不知道?它的实际效果有什么作用?” ) (2011-12-30 12:44:45) 关于“211”和“985”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高校领域有两项重要的标志性工程,即“211”工程和“985”工程,教育部与财政部、发改委一起对这些学校开展了中期检查、验收和评估工作,总的来看两项工程的决策正确,富有前瞻性,成效显著,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开始进入全面收获的时期。一是培养了一批高质量、高层次的人才,汇聚了一批国际水准的大师和学者。二是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产生了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在自然科学三大奖方面,在社会科学奖方面表现优秀,具体数字我就不说了。三是提高了我国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缩小了和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和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当前,两项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我们现在 211工程是112所,985所是39所,不再新设这两个工程的学校 ,开始进入了长期规划、动态管理、分段实施的阶段。同时为了更加注重学科导向,引入竞争机制, 实施了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 对 非“985”学校中的特色和优势突出的学科 给予支持;实施 “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对 非“211”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 予以支持。 (2011-12-30 12:45:03) 下面请严以新委员发言询问。 (2011-12-30 12:45:31) 我就民办教育问题提问。纲要指出,要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依法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学生和公办学校教师学生的平等地位,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已经实施8年了,在民办教育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民办学校的定位。现在正在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现在民办学校叫做“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其定义不明确,给民办学校带来一定问题和困难。二是教师待遇。很多民办学校按最低的企业标准缴纳社会保险,退休以后与公办教师待遇每月差两至三千元。另外,教师在职称评定时,没有足够的高级职称名额及评审过程不合理等,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好的教师进不来,留不住。三是最为重要的是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在土地使用、税收、公共财政资助等方面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而8年过去了,这些政策仍未出台。袁部长报告中指出,正在与相关部委联合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请问这些意见何时出台?是否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2011-12-30 12:55:40) 刚才在回答社会教育投入的时候,已经说到民办教育问题。民办教育是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来,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到2010年全国有民办学校近12万所,占全国学校数的22%。在校生3400万左右,占在校生总数13.1%。其中幼儿园最多,占47%,其次是高等院校,占20.9%,义务教育阶段少一些。民办教育为我们国家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是三个方面,扩大了教育资源,优化了教育结构,促进了教育改革。但应当看到,像刚才严以新委员所说的,由于我们国家民办教育真正的恢复和兴起时间还不长,我们对民办教育发展的规律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有关民办教育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已有的法规政策也有不少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发展民办教育的思路就是要把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作为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把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最近,教育部成立了民办教育办公室,充实了管理服务的力量,加强了民办教育全国调研,梳理了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正在会同多部门,因为民办教育事业发展涉及到许多部门,起草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筹备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对新时期民办教育发展作出新的部署。 (2011-12-30 12:57:16) 现在主要作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平等对待,对学校,要保证民办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学位点审批、对外交流等方面享有同公办学校同样的待遇。对教师,要依法推动民办学校教师在职称评定、工龄计算方面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对学生,要落实与公办学校的学生在升学、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生活困难补助、就业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权利。 二是要大力扶持。在政策上,全面清理对民办学校的各项歧视性政策,重点破解制约民办学校发展的法人属性、产权归属等难题。在资金上,在教育规划和教育的重大项目中,把民办教育放进视野,纳入其中。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的任务要实行购买,拨付相应的费用。要设立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对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民办学校予以奖励。 三是要规范管理,要加强民办学校的党的建设工作,改进民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健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保障民办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 四是要推进改革,民办学校现在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在于对学校是否营利这个界定和判断上不清楚。我们将积极推动试点,形成完善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体制和扶持政策,推动民办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2011-12-30 12:58:17) 下面请刘德培委员发言。 (2011-12-30 12:58:36) 下面请刘德培委员发言。 (2011-12-30 12:58:57) 我的问题是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我们要建新性国家,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创新性人才。我们注意到,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过于重视论文的数量,而忽视教学的能力,对学生的培养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锻炼。结果造成一些老师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水平的提高上,一些同学只懂书本的知识而缺乏实际的本领,更缺乏创新的能力,这就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难以培养出创新性人才。我的问题是,在推进教育规划纲要实施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创新的教育,包括创新的意识、创新思路和创新实践的教育,如何营造既宽松又严谨的创新的环境氛围? (2011-12-30 13:10:38) 这个问题请杜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同志回答。 (2011-12-30 13:11:31) 刘委员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我理解就是要解决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这个问题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认为,当前培养创新人才,重点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也就是转观念、改模式、强师资。 第一,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理念是先导,高校要夯实办学的核心理念。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主要的标准;进一步树立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理念,把社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追求;进一步树立 以学生评价为先 的理念,把 学生评价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 汤:学生想少学或者不学,学生对要求严格的教师评价不高,学生对教师的正确批评怀恨在心,难道学校也要迁就他们,以他们的意见为意见?实在大错特错 ) (2011-12-30 13:12:33) 第二,培养创新人才,核心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认为,形成创新人才层出不穷的局面,根本上要靠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探索形成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适应创造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体制机制。这方面,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228个高等教育项目中,有60多项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目前,在推进上有四项工作重点,也想在这里听一下委员们的意见。 一是在 19所高校 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 。这个计划核心是立足高水平研究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 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 ,建立 拔尖学生重点培养 的体制机制,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 二是我们在 193所高校 实施卓越 工程师 教育培养计划 ,现在开始启动卓越 医生 、卓越 法律人才 培养计划。重点是推进高校与行业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是在 17所高校 推进试点学院 改革。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重点在招生制度、培养模式、管理方式、教师聘任这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性改革,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氛围。 四是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着眼于研究解决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不强问题。完善导师负责制,综合考虑师德、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遴选评价导师。在录取自主等方面也给予导师更多的自主权,加强 专业学位 建设,突出 职业能力训练 ,建立相对独立的考核评价体系。 我还想与委员们探讨的是培养创新人才,还有一个问题是必须进一步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把 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最基础、最根本的教育 。为了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 本科教学工程 ,这个工程就是要解决目前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核心内容包括质量标准建设、专业综合改革、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等等。在这个工程当中,我们将支持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这个计划强调创造条件鼓励创新,让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2011-12-30 13:13:21) 第三,培养创新人才,关键在老师。有了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所以我们认为,关键要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和保障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为此我们考虑从三个方面来落实:一是坚持师德为先,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师德要求,加强师德考核,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二是坚持教学为要,制定具体办法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一个基本条件,让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同时改革职务晋升、薪酬分配办法,向一线教师倾斜。三是坚持科研为基,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教师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教学,改进科研评价办法, 强调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 。 在这里我要向委员们汇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教育部按照讲话精神研究制订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30条具体措施。其中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提高质量的一个首要工作,我们也即将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贯彻部署。我想,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来共同探索、共同推进。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听取包括人大代表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研究,来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谢谢。 (2011-12-30 13:14:09) 下面请吕薇委员发言提问 (2011-12-30 13:14:31) 我的问题是,如何根据经济发展需要的变化,优化教育结构和布局。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重要的战略时期,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变,制造业也从低端制造逐步向中高端制造升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正在加快,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大大提高。 (2011-12-30 13:14:53) 我们不仅需要研究开发人才和科学家,更需要大批的高素质的具有高技能的一线生产者和管理者。但是,现在的教育结构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技术的发展需要,在办学层次上高等教育扩招比较快,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高校的目标定位趋同,综合性大学比较多,特别是进行大学合并后, 专科学校少 ,结果是人才需求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普通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高等技能的人才十分短缺,还有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的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一些地方大学师资和资金都比较薄弱,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适应社会需要,优化结构布局,特别是提出了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请问国务院有关部门在这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后有哪些具体的规划和措施? (2011-12-30 13:21:40) 这个问题请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同志回答,请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同志补充。 (2011-12-30 13:22:52) 刚才您提到了几个问题,实际上是从不同的层面谈到了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当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知道,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当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走以 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道路,结构调整是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我们知道,到 2010 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现在达到 3105 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 26.5% ,教育规划纲要确定 2020 年高教毛入学率达到 40% ,未来 10 年要提高 16 个百分点。其中,适龄人口下降将贡献 10 个百分点,这么一计算,实际上规模增长拉动只是 6 个百分点,所以说还是要 稳定规模 ,在规模和结构的关系上, 重点是调整结构 。这 6 个百分点的发展增量,也是主要用来调整结构的,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民办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公办高校本科规模相对稳定,十年增加不到 2 个百分点,这 2 个百分点也是主要用于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支持应用学科薄弱学科和教育欠发达地区。 结构调整的任务概括起来说,我觉得是一个导向、两个重点。 一个导向,就是要使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区域布局结构,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支持 现代产业体系 和 国家创新型体系 建设,服务加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和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 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国特色城镇体系 的建设。 两个战略重点,一个重点是在人才培养的结构上。要加大 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的培养力度。具体来说, 一是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明年国务院将再次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家发改委也原则同意编制 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我们将通过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国家层面努力实现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的对接 。二是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制定高校分类管理办法,按照需扶特的原则,鼓励高校合理定位,各展特长,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三是建立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机制。通过目录指导、规划引领、分类评估、信息服务、拨款引导等方式,推动高等学校,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应用性大学,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人才,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人才,以及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基础行业,和教育、卫生、文化、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急需人才予以重点支持。四是在研究生教育上,重点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 2015 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大体上相当,这是一个重点。 第二个重点是在区域结构上,要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具体地说,一是省部共建,与目前高等教 育 相对薄弱的地方共建 22 所高校,支持这些高校加快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二是招生倾斜,从 2000 年到 2011 年,部委所属高校属地招生比例从 45% 降到了 25% 。调整后存量及增量主要投向了中西部地区, 2011 年支持中西部招生规划,投放招生计划增量是 15 万人,这 15 万人就相当于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了 60 所每年招生 2500 人的大学。中西部计划输入省(区), 2011 年最低高考录取率都超过了 60% 。高校设置也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向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倾斜。三是对口支援。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目前已组织了 94 所高校帮扶 67 所受援高校,覆盖了中西部 18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是资金和项目倾斜。 2011 年财政部专门设立了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西部地方高校的发展。 2012 年国家发改委也将启动专项工程,支持中西部高校改善办学条件。这些重大的措施,都将纳入正在制定中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总体方案。这个计划,即将启动实施。当然,我也感到,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力争用五年的时间使高等教育结构得到显著改善。谢谢。 (2011-12-30 13:24:54) 刚才,教育部已经说得非常全面了,我简单地补充两点。第一,从结构上来说, 发改委明年准备启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在总体思路上,主要是加强中西部高校的 基础办学能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服务于地方发展。二是在建设任务上,主要是“强基础、重能力、提质量”,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加强中西部高校的建设。三是在实施方式上,为了覆盖中西部更多的学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准备以 五年为一个周期滚动实施 。四是在实施范围上,“十二五”时期国家发改委将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的普通本科高校。最后一个是大家所关心的,在学校选择上,为了体现服务地方发展的方向,我们考虑优先支持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专业合理,优势突出,有明显的办学特色,重视潜心育人的地方高校。具体的学校选择工作将交给省级人民政府按照上述原则来确定,这项工作近期就要启动。 (2011-12-30 13:25:30) 关于优化教育结构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如何确定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总量问题。我认为有两个方面需要向委员们汇报,一是既要考虑国家发展的需求,这是重点,也要兼顾公民个人发展的需求,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大批高层次的专门人才,而且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在现代社会, 人才资源的分布大体呈一个金字塔型 。从规模上讲, 高端管理型创新型人才的社会需求量,低于中低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一种客观的必然 。我们当前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的时期,产业优化升级和区域梯次发展,我觉得对技能型劳动者在规模和素质方面的要求必然是十分迫切的。今年,我国高校的招生计划是675万人,实际上招了将近68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刚才已经汇报了,也有800多万人。职业教育招生这几年逐年下滑,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所以从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和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角度来看,有两条要做,一是稳定高等学校的教育规模,二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2011-12-30 13:25:57) 合理地确定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我认为还有一条,就是要充分考虑老百姓接受高等教育的客观需求,这也是当前我们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要保持适龄青年上大学的合理升学比例,这一点也非常重要。我们这几年高等学校的录取率基本保持在70%左右,随着生源数量的下降,高考的录取率还会呈现一种持续的稳中有升的趋势。可以说,满足了大部分适龄青年上大学的需求。所以我想,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招生总规模的基本稳定,保持一定的升学机会和选拔比例,非常必要。在这里,我也呼应一下杜部长讲的,在高等教育已经实现大众化的背景下,政府应该更加关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问题。刚才我们讲到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就是一个地区公平的问题。另外,对一些高考升学率较低的地区,国家都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帮助扩大招生规模,提高这些地区的入学机会。 (2011-12-30 13:26:13) 最后请邓秀新委员发言提问。 (2011-12-30 13:26:32) 我的问题比较简单,关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仅仅依托于学校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需要工厂、企业等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而目前的状况是高等学校学生实习难以找到企业、工厂。从利益的角度看,工厂企业接纳学生实习是亏本的,不赚钱不说,还要承担安全责任,所以不愿意接纳。所以在学校里只好找各种关系,同学或者是家长来解决实习的问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实习地点既不稳定,又难保证质量,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必然好不到哪去。请问对这个问题是否有研究?进一步思考的话,可否从制度或者政策层面如减免税收或抵扣实习单位的税收来鼓励企业、工厂、农场等社会机构接纳学生实习,建立类似德国法国的学生实习实践体系,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2011-12-30 13:29:49) 首先非常感谢你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个问题的高度关心。应当讲,实践能力培养是目前人才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我们今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多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有一些很好的经验和做法,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制度上推进和落实这项工作,仍然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从国内的实践和国外的经验看,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高校要把实践育人摆在重要位置。正如您刚才讲到的,加强实践育人环节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要求。最近我们会同有关部委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是要求高校特别要抓好三件事。一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鼓励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科研研究中学习。二是把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放在一个同等重要的位置,采取措施来推动大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包括志愿服务、公益服务、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三是要完善教师实践育人的规定和政策。教师承担实践育人工作要计算工作量,教学的经费要优先用于实践教学。 第二,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这对加强实践育人来讲是必不可少的保证。我们鼓励学校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每个企业都成为学生实践的服务网络。一是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内的实验教学中心,还可以通过合作培养、合作科研,在企业建立实践运营的基地。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强化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完善学生实习的网络。积极争取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支持,拓宽社会实践的领域。当然,高校自身要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使高校和企业合作互惠互利,形成一个长效机制,这确实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加强示范引导,我们联合财政部,加强实践教学共享平台的建设,主要采取了校所合作、校企联合、学校引进等方式,重点建设100个国家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00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一批高职实训基地,并且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等,挂牌设立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第三,完善激励政策,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强实践育人环节,不仅高校要有主动性、积极性,更要强调社会的积极性。我们建议至少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争取通过税收这个政策杠杆来支持企业积极承担这项责任。二是探索建立学生实习实践的保险制度,解决高校组织开展实习实践工作中的后顾之忧。三是允许、鼓励企事业单位将职工教育培训费用于学生的实习实训。四是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像博物馆、纪念馆和历史文化遗址、地质公园向大学生免费开放的支持力度。五是将这项工作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感评价的重要内容。六是各级政府加大对承担学生实习实践任务的企事业单位的宣传表彰力度。 第四,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是确保实践育人的制度基础。您刚才提到的几个国家,学生实践教学制度之所以比较完善,关键是对社会的责任、政府的支持政策都有明确详尽的法律规定。我们认为,实践育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有必要以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承担学生实习实践业务是党政机关、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的职责义务,明确政府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实践育人的责任。 (2011-12-30 13:30:34) 刚才杜玉波副部长已经全面地讲到了这个问题。我补充一些税收政策方面的情况。目前,鼓励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实习实训,在税收政策上已有一定安排。比如,在营业税方面,规定对政府举办的职业学校设立的主要 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场所 ,并由 学校出资自办,经营收入归学校所有的企业 ,对其从事营业税暂行条例“服务业”税目规定的服务项目取得的收入 ,免征营业税 。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 ,《企业所得税法》第8条 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准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时候扣除。因此,企业、工厂、农场等单位接纳学生实习所支付的报酬,只要属于实际发生,且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且标准合理,也可按税法规定在 所得税前扣除 。 (2011-12-30 13:32:23) 同志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的专题询问就进行到这里。会后请办公厅将各位委员提出的询问问题汇总,送国务院研究处理,同时要感谢各位委员的参与,感谢国务院各部委负责同志认真地回应。谢谢大家! (2011-12-30 13:33:47) 直播到此结束,谢谢。
个人分类: 大学政策与管理|15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研究生专业方向课程: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专题研究
tangminqian 2011-12-30 13:29
王福涛 求法德赛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7288do=blogid=495268 研究生专业方向课程: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专题研究 课程名称 (Course Title) : 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专题研究( Advanced topics i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 Z4901064 学 时 (Class Hours) : 32 学 分 (Credits) : 2 课程类别 (Course Category) : 专业选修课 考核方式 : 课程论文 作业提交方式: 打印提交纸质版 内容简介 : 课程围绕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力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研究生了解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国内外的实践,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分析、研究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注重理论和现实的结合和案例研究,尤其关注政府的作用及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问题。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研究生了解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国内外的实践,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分析、研究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运用相关原理和方法分析我国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的实际和政府在其中的定位和作用。 课程教学内容: 专题(一):中国科技发展与科技体制改革 1. 李约瑟难题 2. 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与特点:兼论科技举国体制 3. 中国科技体制及其改革 4. 中国科技创新政策演化 课堂讨论:科技举国体制是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 专题(二):熊彼特思想及其新熊彼特主义思想 1. 熊彼特技术创新思想 2. 技术变迁现象研究 3. 技术扩散与外溢现象研究 4. 技术创新的动力研究 课堂讨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障碍有哪些?兼论“蒜你狠”与“糖高宗”现象。 专题(三):演化经济学中的技术创新 1. 奥地利学派 2. 芝加哥学派 3. 纳尔逊,温特演化观 4. 新老制度经济学 课堂讨论:中国技术政策变迁在演化观与建构论视角下有何差异? 专题(四):发展概述 .pdf 1.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的区别 2. 经济发展的度量方式 3. 发展目标设置 4. 发展阶段 划分 课堂讨论: 如何理解“中国模式” ? 专题(五):发展理论 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内生化过程与新剑桥学派 2. 纳克斯、纳尔逊、罗丹对发展理论发展的贡献 3. “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 模型 4. 杨小凯与林毅夫之争 课堂讨论: 时空挤压下的中国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 专题(六):中国经济发展政策演化 (选讲部分) 1. 产业结构调整困境研究 :以广东 “ 腾笼换鸟 ”政策为例 2. 凯恩斯主义、供给学派、货币学派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影 响 3. 中国利用外资政策变迁:兼论“改革”与“开放”国策的冲突与协调 4. 中国公共政策供给的特点研 究:以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为例 课堂讨论 专题(七):中国区域政策演化 (选讲部分) 1.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变化 2.中国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 3. “中央——地方” 关系与区域发展 4. 区域工业化发展道路回顾 课堂讨论 专题(八):区域发展理论 (选讲部分) 1. 经济周期与区域经济发展 2.政府与市场:地方政府企业化行为与区域经济增长 3. 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变化 4. 金融资本与区域创新环境 课堂讨论 专题(九): 珠三角区域发展专题 (选讲部分) 1. 珠三角区域经济布局研究:兼论《珠三角发展纲要》 2. 收入分配与区域发展:兼论珠三角区域“民工荒”问题 3. 区域 科研机构改革的困境:以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为例 4. 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以广州市院地合作为例 课堂讨论 专题(十):创新系统理论 (选讲部分) 1. 创新系统理论 2. 创新集群 .pdf 3. 城市创新系统建设问题研究 4. 区域公民科学素养与区 域创新能力建设:以广州市科普活动为 例 课堂讨论 阅 读 书 目 (资料仅限于学习与研究使用) 科技发展与技术创新研究 : 克里斯滕森. 创新者的窘境 .pdf .江苏人民 出版社,2001年版 雅克·比内. 发展:技术的转让、文化的转让 .pdf . 第欧根尼,1985年第1期 舒马赫. 小的是美好的 .pdf . 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 赵红州. 科学能力学引论 .pdf .科学 出版社,1984年版 何翔浩. 第一动力:当代中国的科技战略问题 .pdf .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OECD. Reviews of Innovation Policy China .pdf .2007 Lucia Cusmano. Technology Policy and Co-operative R D .pdf .2000 Christopher J Forster. China Science Policy and Global Power.pdf . 2006 Technology transfer to China .pdf .1987 Jon Elster. Explaining Technical Change .pdf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发展研究 : 琼斯. 经济增长导论 .pdf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卢卡斯. 经济发展讲座 .pdf .江苏人民 出版社,2003年版 索洛. 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 .pdf .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4年版 刘易斯. 二元经济论 .pdf .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罗斯托. 富国与穷国: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pdf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卡多佐. 拉美的依附性及发展 .pdf .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William Darity. Growth,trade and uneven development .pdf .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 Simon Kuznets.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pdf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 Emilian Kavalski. China and the Global Politics of Regionalization .pdf .2009 任军锋. 地域本位与国族认同:美国政治发展中的区域结构分析 .pdf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区域经济研究 : 克鲁格曼. 地理和贸易 .pdf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巴顿 . 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 .pdf .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区域产业规划指南 .pdf 黄新华. 区域经济增长中地方政府企业化行为的检验 .pdf . 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1期 杨栋梁. 国家权力与经济发展:日本战后产业合理化政策研究 .pdf .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 Roberto A. Intra-Industry Trade,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Wage Inequality and Welfare .pdf .1999 C.Cindy Fan. Of Belts and Ladders State Policy and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Post-Mao China .pdf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95 Philip Cook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pdf .Routledge,2006 Mustafa Dinc. Regional Efficiency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pdf .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9 Eric Sheppard. A Companion to Economic Geography .pdf . Blackwell,2000 中国改革研究 : 张五常. 中国的经济制度 .pdf .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Dale Wen. 中国与通往经济全球化之 路.pdf . 北大研究报告. 中国模式 .pdf . 2009 林毅夫,张鹏飞. 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 .pdf . 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五卷第1期 杨小凯. 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 .pdf . 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二卷第4期 吴敬琏. 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进程和总体设计 .pdf .1993 郑永年. 论中央—地方关系 .pdf .当代中国研究,1994年第6期 H.Qingl. Economic and social issu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pdf .1998 北大研究报告. 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危险期了吗?. pdf . 2009 北大研究报告. 中国政治过程的利益集团 .pdf .2007
个人分类: 研究方法与规范|17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荐SCI/EI期刊] IEA/AIE 2012会议专题截稿日期:1月6日
热度 1 nsfc 2011-12-17 14:12
* 本次IEA/AIE 2012大会将推荐 8-10篇论文扩展后在Applied Intelligence (SCI 检索)发表,40篇左右论文扩展后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ments in Computing Technology (EI 检索)发表。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Other Applications of Applied Intelligent Systems (IEA/AIE)是国际著名会议,在人工智能界享有盛誉。第25届IEA/AIE大会(即IEA/AIE 2012) 将于2012年6月9-12日在风景秀丽的大连市举行。 IEA/AIE会议Main Track投稿已经截止,目前13个Special Session仍在征稿中,所有专题文章也是大会的组成部分, 在同一本论文集中由“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系列出版。唯一的区别是每个专题由专题主席负责审稿事务,最后专题文章的录用由大会程序委员主席决定。 IEA/AIE的 13个Special Session(专题)包括: Special Session 1: Aspects on Cognitive Computing and Intelligent Interaction Special Session 2: Data Mining and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for Digital Forensics and Information Assurance(DMCIDFIA) Special Session 3: Data Mining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in Healthcare Special Session 4: Decision Making Techniques and Innovative Knowledge Management Special Session 5: Mission-Critical Applications and Case Studies of Intelligent Systems Special Session 6: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Special Session 7: Sentiment Analysis for Asian Languages Special Session 8: Social Network and Its Applications Special Session 9: Modeling and Support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Human Processes Special Session 10: Spatio-Temporal Data Min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Special Session 11: Structured Learn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Computer Vision Special Session 12: Intelligent Analysis of Time Varying Information and Concept Drift Management Special Session 13: Cyber-Physical System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pplications 会议网站: http://ssdut.dlut.edu.cn/iea-aie/ 会议投稿网站: http://www.easychair.org/conferences/?conf=ieaaie2012 专题投稿截止(Special Sessions): 2012年1月6日 专题论文接受通知(Special Sessions): 2012年2月6日 大会日期:2012年6月9日-12日
846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光棍节专题
热度 1 outcrop 2011-11-10 23:34
光棍节相关趣味文字 光棍节相关趣味图片 1 光棍的等级 2 光棍节前审视人生 3 光棍节的问候短信 4 光棍节搞笑短信 5 光棍节调侃短信 6 光棍节到了,单身的该懂的 7 光棍节搞笑祝福短信 8 MM成为光棍后…… 9 无奈的光棍节 10 快乐的光棍节短信 11 光棍节快乐 12 豪言壮语的光棍节 13 光棍节时的内心呼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54 次阅读|2 个评论
CHINESE OPTICS LETTERS 出版“太赫兹技术与应用”专题
slowlight 2011-11-1 21:25
Chinese Optics Letters出版“太赫兹技术与应用”专题 太赫兹波,也就是频率在0.1-10 THz范围内的电磁波,是研究物理、电子工程、化学、及材料科学的前沿领域。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不仅用来分析和鉴定材料特性,同时在通讯、医疗诊断、健康检测、环境控制、化学与生物传感、及质量监控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在成像等其他交叉领域,太赫兹技术也是最有潜力的学科之一。 Chinese Optics Letters一直致力于报导国际上光学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了反映太赫兹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本刊特别邀请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的张伟力教授及Lehigh University的Yujie J. Ding教授担任客座编辑,组织了“太赫兹技术与应用”的专题。该专题于2011年11月10日正式出版,共发表论文14篇,其中邀请报告10篇。 本专题报道了美国Lehigh大学、伦斯勒理工学院、中科院物理所、天津大学等单位在太赫兹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太赫兹辐射源与辐射机制,太赫兹光谱、成像、传感技术,及超材料、等离子激元、波导在太赫兹频段的应用三个方面集中展示了太赫兹领域的研究进展。 专题共有6篇综述,主要对量子级联激光器,不同频段下太赫兹辐射源,激光等离子体中超强太赫兹辐射机制,半导体材料太赫兹电磁波,宽频带太赫兹光谱技术,时间分辨太赫兹光谱在超快载流子动力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8篇研究论文主要涉及高灵敏度太赫兹生物医学成像技术,dual-wire太赫兹波导中准TEM传输,薄半导体层太赫兹频段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太赫兹异向材料滤波器中等效电路分析等最新研究方向。 希望这期专题能够为您的研究工作带来参考价值,文章详情请 点击查看 。
个人分类: 编而辑之|76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科学网的建议:专题博文应允许博主自荐
热度 8 boxcar 2011-4-16 07:33
科学网博客首页的右侧有个区域叫“博文专题”,主要是把一些引起博友们热议话题的博文集结在一起,便于读者们自己去查看,这样就省得再去最新博文区翻页查找了。总的来看,这种作法效果很好。 不过,我们也时常会看到一些讨论热点话题的文章并没有被收录到相应“博文专题”中,估计是编辑工作繁忙偶有疏漏错过了,即使没有被错过,很多文章也是在发布一段时间后才被收录,这对于一些争鸣话题的观点的及时表达很不利。为了让读者在“专题”中能看到尽可能全面的观点和意见,我冒昧地提一个建议: 希望给博主一个自荐博文进入专题列表的权力,在博文提交之前,由博主自己选定是否列入专题,并根据关键词(标签)自动生成可以选择的专题列表,由博主自行选定将博文列入哪个专题。 这个过程相对于作者投稿给某个杂志,考虑到有些博文(稿件)内容不一定真正适合自荐(投稿)的专题(杂志),编辑有权决定撤下这样的不当博文(退稿)。并通过站内信息通知博主。当然,基于公正和避免不必要的纠纷考虑,也可参照杂志的做法,引入“同行评议”机制,由编辑在该专题发表博文的博主及未就此专题发表观点的“顾问博主”中在线选择3-5人投票仲裁。 以上建议,请编辑部考虑。 最后,顺便自荐“ 交通肇事:从气死马、握把势力纲到药刀 ”【1】和“ 天价、无价与廉价 ”【2】这两篇博文到“‘药家鑫案’反思”专题。 参考: 【1】吕喆:交通肇事:从气死马、握把势力纲到药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433086 【2】吕喆:天价、无价与廉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431439
个人分类: 科学网|2940 次阅读|17 个评论
“科学网大学”科学网官方专题开通
热度 4 outcrop 2011-4-8 15:50
经过2周来热烈讨论,关于科学网大学的话题反响强烈。科学网官方也成立了“科学网大学”专题导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php?mod=subjectid=89 有想法的大胆说出来吧,打算开辟自己全新地盘的抓紧了 也希望这事逐渐严肃化起来,早日走上正轨;脚踏实地的仰望星空。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3231 次阅读|7 个评论
00-1利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制作专题文献目录
tengyi1960 2011-2-23 12:08
00-1利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制作专题文献目录.pdf
个人分类: 工作感悟|0 个评论
阅读与心智的成长:读书感言
热度 2 carldy 2011-1-21 14:02
终于放假了,什么都可以不想,让思绪驰骋于字里行间,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回想多年前选择读书的路途,何其艰辛,让人不得不感怀人世间亲情、友情的可贵。如果说先前读书是为了改变人生,那么现在我仍然可以说,读书将继续改变我的人生,充实我的人生,完善我的人生。 中国的传统有“学而优则仕”。这种传统影响深远,从而形成了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官本位”心理。当前大学校园内探讨最多的是“去行政化”,我无语,因为我本平民,实在想不出来高校该如何“行政化”与“去行政化”,可能我内心深处还受另一种传统的影响:读书需要静心养性,非宁静无以致远。自己也吃过非宁静而无以致远的苦头,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学问是一项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与浮夸。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行政人员如此“热衷”于“学术”,或者从事教学与研究的人员又是那么热衷于“行政”。在其位,必谋其政,这是高校行政人员应有的职责。可惜有部分人把“谋”字引申得太远了,不该谋的(如个人私利),他们也伸手,导致民愤怨尤。于是就出现了大家渴望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问题是,你“穷”,要想独善其身,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或者说,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与代价。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去想这么多,把心态放平和一点,不要把自己看成是什么“救世主”或者什么“十百千万”之类的人才,发扬刻苦拚搏的精神,努力营造自己的学术氛围,建构自己的思维体系。 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阅读。 阅读也要讲究最优化。 最近在读的 "How to Read a Book", 确实也引发了我许多遐想: 良好的阅读基础在于主动的阅读,阅读时越主动,就读得越有效。 以前读书有点被动,导师规定哪些是必读书目,哪些是选读书单,没有养成读书提问的习惯。随着阅历的增加,研究的深入,我逐渐养成了主动阅读的习惯:每每读一本书,不管是专业书籍,还是普通的历史小说,我都会努力去提出问题,引导自己主动去思考。 要做一个好的读者,必须付出汗水。诚如Adler van Doran所说的: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成为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因为人生短暂,岁月无情。这就要求先专一,而后才能广博(当然,这最好是在你已经确定自己专业发展方向之后)。 专业知识与技能,需要全力以赴投入,方才能有所收获。 所以,每每确定一个研究主题的时候,我都会想办法反思:哪些书是必读书,哪些书是“好书”? 好书能给我们提供什么帮助呢? 好书能增进自己的阅读能力,也能提高自己的心智,这是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读了一辈子书,也提不出什么问题来,或者说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在专业领域内无所创造,无所收获。 当然,要区分哪些书是好书,或者说是自己研究专题所必需的书,需要自己付出相当的努力才能确定。我们可以与本专业领域内的专家探讨,最终确定自己的阅读范围,方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研究专题。 确定的阅读范围或书目,如何有效阅读,实现阅读的最优化,也是我所关注的话题。 这一点,我将在以后慢慢探讨。
个人分类: 读书心得体会 Harvest|35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携手科学网合作 建房颤中风专题-- (3)中风先兆歌
hucs 2011-1-12 11:32
携手科学网合作 建房颤中风专题 中风先兆歌 -- 十四行诗解读 南昌大学(医学院) 胡春松 在职博士生 中风常常突然发生,但发病前往往会出现一些 先兆 。对高危人群例如 高血压患者,如果 能在发病前准确地辨识中风的先兆症状,就可以有效预防中风。这里,作者将其先兆症状写成十四行诗,帮助掌握之。 一过黑蒙伴晕呕, 视物模糊眼中风; 哈欠频频脑缺氧, 流涎口吃中风象; 颜面四肢麻无力, 眩晕摇晃脑缺血; 剃刀落地颈 A窄, 单侧麻瘫 T I A; 说话困难语中枢, 短暂意障或嗜睡; 口齿不清伴吞障, 举单乏麻近中风。 剧烈头痛颅压高, 嘴歪舌偏中风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水性涂料文献专题( 2010年版)
cailong0518 2010-11-28 23:27
水性涂料文献专题 ( 2010年版) 科技是生产力,文献是智囊团! 水性涂料 序号 标题 作者 刊物名称 出版年 1 水性木器涂料的研究进展 文秀芳 程江 皮丕辉 杨卓如 涂料工业 2004 2 2004327 塑料用绿色水性涂料 无 上海涂料 2004 3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对St/BA/AN水性涂料乳液聚合的影响 吴道新 胡飞 肖忠良 应用化工 2004 4 水性耐高温防腐涂料在汉研究成功 无 化工文摘 2004 5 水性工业重防腐涂料 魏向东 科技开发动态 2004 6 C20040606聚合物纳米水分散体树脂及塑料涂装用水性涂料 无 中国科技产业 2004 7 水性氟碳涂料中试与产业化研发通过鉴定 无 有机硅氟资讯 2004 8 水性醇酸树脂涂料的研究及应用 胡涛 陈美玲 高宏 王钧宇 中国涂料 2004 9 新型仿铜水性涂料 无 新材料新装饰 2004 10 水性有机硅涂料应用开拓需解决瓶颈 无 广东建材 2004 11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发展概况 张辉 沈慧芳 黄洪 黎永津 陈焕钦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4 12 紫外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涂料研究 冯利邦 苏致兴 郭金山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13 我国自主研发成功水性氟碳涂料 无 新材料产业 2004 14 环境适应型水性多彩涂料诞生 无 广东涂料与胶粘剂 2004 15 低温烘烤型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 吴胜华 姚伯龙 陈明清 刘晓亚 涂料工业 2004 16 水性丙烯酸/石墨导电涂料 丛晓民 王鹏 杜志明 涂料工业 2004 17 卡尔费休容量法测定水性涂料中水分含量的影响因素 季军宏 张永刚 彭菊芳 涂料工业 2004 18 水性醇酸树脂涂料的研究及应用 胡涛 陈美玲 高宏 王钧宇 涂料工业 2004 19 纳米材料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 田红 张人韬 温霖 化学工程师 2004 20 水性涂料 无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04 21 水性涂料用铝颜料 PeterWissling 涂料与应用 2004 22 水性涂料不断取得进展 赖春晓 全面腐蚀控制 2004 23 氨基硅油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 侯孟华 刘伟区 陈精华 张斌 化学建材 2004 24 水性聚氨酯二氧化钛纳米涂料的制备及表征 胡津昕 刘德山 孙多先 化学建材 2004 25 水性涂料用新型树脂及配套用固化剂 无 热固性树脂 2004 26 涂料原料涨价有助推动涂料水性化? 无 中国建设信息 2004 27 水性环氧涂料固化剂研究 王丰 刘娅莉 徐龙贵 于占锋 涂料工业 2004 28 谷朊粉在水性建筑涂料中的应用 徐峰 张玉林 涂料工业 2004 29 UV固化涂料用水性聚氨酯及微凝胶的制备 陈云传 刘晓亚 胡红梅 熊万斌 陈明清 涂料工业 2004 30 建筑涂料或乳胶涂料用水性胶体 无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04 31 采用溶剂性和水性涂料的混合涂装线面涂涂装(金属底漆)的应用 无 汽车制造业 2004 32 水性涂料 无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04 33 高耐候水性墙体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无 建筑涂料 2004 34 大连振邦水性氟涂料项目通过鉴定 无 河南化工 2004 35 单体加料方式对St/BA/AN水性涂料乳液聚合的影响 吴道新 黄明智 肖忠良 胡飞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6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水性氟碳涂料 李斌 表面工程资讯 2004 37 丙烯酸仿铜水性涂料研制成功 无 广东涂料与胶粘剂 2004 38 环保型水性涂料的研制 刘义 王洪艳 万建华 盛野 刘薇薇 化学世界 2004 39 双组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聚氨酯水性木器涂料的研制 文秀芳 吴昌荣 皮丕辉 程江 杨卓如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4 40 水性镍基电磁屏蔽涂料的研究 李洪武 黄婉霞 管登高 涂铭旌 科技通讯(上海) 2004 41 水性工业涂料将唱主角 无 广东涂料与胶粘剂 2004 42 水性无毒防锈涂料 张丽 霍东霞 刘大壮 中国涂料 2004 43 水性涂料工业的进展 夏赤丹 周福香 肖莹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44 一种水性裂纹涂料:CN1460696A 汪焕心 广州化工 2004 45 水性防腐蚀转化涂料的研制 鲁照玲 周宇 徐立云 于桂珍 涂料工业 2004 46 用于水性涂料的树脂混合技术 唐林生 杨光军 张淑芬 杨锦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4 47 水性环氧地坪涂料的配方设计及施工 陈铤 施雪珍 施生君 上海涂料 2004 48 高性能超薄水性卷材涂料用树脂 姚唯亮 上海涂料 2004 49 水性无机富锌涂料施工工艺探讨 张东亚 孙祖信 上海涂料 2004 50 最新一代对环境友好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木器涂料 无 上海涂料 2004 51 St/BA/AN水性防腐涂料的研制 吴道新 肖忠良 胡飞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04 52 水性氟碳涂料中试与产业化研发通过鉴定 无 新型建筑材料 2004 53 水性印墨和涂料的颜料表面改性处理 陈荣圻 上海染料 2004 54 应用于汽车修补的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 张发爱 王云普 柴春鹏 高分子通报 2004 55 水性耐高温防腐涂料在汉研究成功 廖建平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004 56 关于水性涂料中有机挥发分(VOC)测定方法的讨论 尹建武 张宏 曹磊 化工标准.计量.质量 2003 57 水性环氧地坪涂料的配方设计及施工 施雪珍 施生君 陈铤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04 58 水性涂料分散剂PD的生产 周晓东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04 59 水性涂料 无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04 60 光催化水性无机涂料的开发 徐炽焕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04 61 水性纸基激光全息图成像涂料研究及其防伪应用 汤建新 池宏勋 谢勇 谭美军 何农跃 光电子.激光 2004 62 水性有机硅涂料 无 化工文摘 2003 63 水性耐高温防腐涂料在汉研究成功 廖建平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3 64 水性乳胶型电磁波屏蔽涂料 黄婉霞 李洪武 管登高 涂铭旌 新技术新工艺 2004 65 热固性丙烯酸酯类核-壳结构互穿网络水性阻尼涂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孙广平 贾树盛 朱先勇 郝博 于妍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4 66 水性涂料研究进展 无 广东建设信息:建材专刊 2004 67 具有蓄水性的建筑物外墙涂料 无 建筑技术开发 2004 68 环氧硅氧烷对丙烯酸酯类无皂水性涂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朱志博 路新卫 蔡玉春 许宏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 2003 69 耐水性纸张涂料的组成(韩国) 无 化工科技市场 2003 70 广东推出热固型环保水性金属涂料 无 化工科技市场 2003 71 水性抗静电涂料 无 化工科技市场 2003 72 环氧涂料固化剂进入水性时代 无 化工经济技术信息 2003 73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合成及性能 胡飞 唐黎明 方宇 李易 刘德山 化学世界 2003 74 食品罐内壁涂料用水性环氧乳液的研制 施雪珍 海特 涂料工业 2003 75 水性丙烯酸涂料在储运系统中的应用 王水河 涂料工业 2003 76 手工除锈对WRZ型水性无机富锌涂料体系附着力的影响 任润桃 汪敬如 张东亚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3 77 国产水性环保防水涂料投放市场 付静 齐鲁石油化工 2003 78 提高水性防火涂料的综合性能 无 阻燃材料与技术 2003 79 BASF水性涂料粘合剂新产品 甲一 粘接 2003 80 水性金属防腐蚀涂料所用基料现状及发展 郭清泉 林淑英 陈焕钦 现代化工 2003 81 涂料新趋势:无机水性硅酸盐涂料 无 有色金属分析 2003 82 交联剂对双组分水性氟涂料的影响 张德品 梁文涛 李同信 许勇 建筑涂料 2003 83 水性涂料用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及其表征 刘杰凤 李春海 周统武 巩育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3 84 性能与VOC的较量水性涂料及其树脂的发展 无 化工文摘 2002 85 水性环保型桥梁防水涂料 无 化工文摘 2002 86 高弹水性防水涂料问世 无 化工文摘 2002 87 水性丙烯酸蓄能发光涂料 无 化工文摘 2002 692 水性油墨和涂料要现代化干澡系统 谢秀宝 中国包装科技 1990 693 减振降噪新材料(SZT水性阻尼涂料)的研究 李宝祥 王晓梅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 1990 694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 黄汉生 新型建筑材料 1989 695 水性再生橡胶改性沥青厚质防水涂料研究 缪建明 朱俊杰 新型建筑材料 1989 696 水性PVC厚质防水涂料 陈冰莹 徐旭 合肥科技 1989 697 水性涂料用的新型丙二醇醚 肖佑国 化工新型材料 1989 698 国外水性涂料用填料的改性处理状况 杨宗志 化工时刊 1989 699 一种新型无毒涂料铝金属水性卫生涂料 李世秋 青岛化工 1989 700 水性聚氨酯涂料 姜虹 化工新型材料 1989 701 涂料保水性理论及测定 胡开堂 杨念椿 上海造纸 1989 提示:实际提供资料720篇。
个人分类: 转载|44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关于公布二0一0年度专题调研课题中标结果的通知
tchaoke 2010-8-7 15:45
农工党湖南省委 关于公布二 0 一 0 年度专题调研课题中标结果的通知 各市委、省直工委: 省委《关于开展二 O 一 O 年度专题调研课题招标的通知》(湘农参发 1 号)下发后,各市委、省直有关支部党员积极响应,踊跃投标申报课题。截止 四月九日 ,共收到申报表 22 份。经过初步筛选、专家评审、领导审批,省委二 0 一 0 年度专题调研中标课题已经确定,现将中标结果及有关要求公布并通知如下: 一、二 0 一 0 年度专题调研中标单位及课题名称: 1 、衡阳市委、南华大学总支唐朝克主持的《湖南省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 、湘潭市委、湖南科技大学支部谭树华主持的《长株潭 两型 社会农民工竞争力及其市民化统筹匹配研究》; 3 、岳阳市委李为主持的《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治问题的调查与建议》; 4 、益阳市委夏宏宇主持的《湖南省公立医院改革的调查与建议》; 5 、郴州市委熊波主持的《我省经济发展环境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6 、张家界市委覃仕斌主持的《我省农村基层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 7 、省委参政议政专家委欧阳旭曦主持的《关于湖南省农村垃圾处理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8 、省委专家委周定贵主持的《我省地方政府负责问题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二、对各中标单位和个人的要求: 1 、必须按照省委拟定的题目进行调研和撰写调研报告。认真做好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和综合分析等工作,采用数据和事例要充分反映全省的情况。调研报告中所提出的建议对策,既站在全省的角度又要便于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采纳落实。 2 、撰写的调研报告要做到内容翔实、观点鲜明、重点突出、论证周密,有情况、有分析、有可操作性的建议。课题完成时间为二 0 一 0 年八月三十一日前,调研报告篇幅控制在 6000-8000 字之间。 三、有中标课题的市委和课题依托单位要高度重视今年的专题调研工作,要切实加强对完成中标课题的全程指导和帮助,做好协调、联系、服务、论证工作。 四、课题补助费发放。省委决定给予二 0 一 0 年中标的每个课题 4000 元补助费,四月份发 2000 元;九月份课题评审验收后发 2000 元。 五、评选优秀调研报告及奖励: 为了鼓励各课题组按要求高质量完成调研报告,省委将于 11 月份组织专家对验收合格的调研报告进行评审,按中标课题 40% 的比例评选出优秀调研报告,并对每个获奖课题颁发优秀调研课题荣誉证书和 1000 元奖金。
个人分类: 转载文章|2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科学网提个建议(关于专题博文选编)
boxcar 2010-8-3 17:56
科学网的编辑部能很敏锐地捕捉到一些热点话题,及时开辟专题展开大讨论,这很好。但还有点儿美中不足之处,那就是专题中收录的博文基本都是热议这几天内出现的新博文,以前的相关博文可能被遗忘,以后的相关博文也可能被漏掉。例如,最近在热议的博士生延期毕业的专题,收录的都是近4天里的新博文。刚才看王松鹤的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49679 ),里面就提到他以前(7月16日)写的关于博士生延期的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44491 )没有被收进这个专题而小失望了。其实我在一年前曾写过的为何有时硕博连读生不易按期毕业?(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4204 )也和这个话题有关。我估计,类似的博文以前肯定也还有一些,如果都能收入到专题讨论中,让读者一览无遗该有多好。 不过,要让科学网的编辑们在承担着已经很繁重的工作的同时再专门花很多时间去从过往的大量(数十万计)的博文中搜索一个专题的相关博文不太现实,所以我冒昧地提个建议: 在专题开辟以后,可以允许博主自荐专题博文,再由负责该专题的编辑核准后加入到专题的列表当中 。希望编辑部予以考虑。
个人分类: 科学网|3314 次阅读|5 个评论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mg 2010-4-21 17:3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共同举办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 | 于 2010 年 4 月 21 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出席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学部主任、马研院院长 程恩富 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院党委书记 侯惠勤 教授等 50 多位学者。会上中央编译局原常务副局长顾锦屏研究员作了说明性报告;余斌研究员、金民卿研究员、李伟研究员、张建云副研究员、龚云副研究员、刘志民副研究员、李春华副研究员、王佳菲助理研究员、李建国助理研究员作了专题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任赵智奎研究员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研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主 任胡乐明 教授主持。
个人分类: 人文社科|585 次阅读|0 个评论
《雨林故事》最新一期推出“少数民族与植物的故事”专题
papaya313575 2010-4-19 09:35
《雨林故事》最新一期特别邀请了几位深入热带雨林少数民族村寨的科研工作者,从他们的视角讲述了一些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与植物保护利用的有趣故事,如台湾赛夏族和排湾族人关于植物的神秘传说;西双版纳僾尼族人为何只对山桂花的棺木情有独钟;基诺族人如何演绎刀耕火种的古老情景;臭菜到底臭不臭,傣家人爱吃臭菜究竟有何渊源等等。 除少数民族与植物的故事专题栏目外,本期《雨林故事》其他栏目则以游记的方式向公众展现了茶马古道第一古镇易武的原始风貌;以独特的视角分析并评论中国人爱吃野味的现象;以诙谐的语气谈论禾叶贝母兰与其传粉者的博弈;以广角的镜头捕捉西双版纳傣族人过泼水节放高升的精彩瞬间等。 敬请访问 《雨林故事》电子杂志 。 本期封面 本期专题栏目 本期故事栏目 本期关注栏目 本期趣谈栏目 本期欣赏栏目 http://emagazine.groups.xtbg.cn/
个人分类: 编辑部的故事|36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淌过博物馆 - 9.专题篇
liangjin 2010-3-29 16:08
专题类博物馆虽然不是博物馆的主流,但因其专题突出,范围较窄,对相关领域挖掘深透,展品齐全,资料详尽,所以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参观者来说,收获不菲。 这类博物馆的主题可以是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理论上说,所有事、物和人都可以入主专题类博物馆的主题。专题博物馆的举办方也是 各色各样,可以是政府,可以是民间团体,可以是学术机构,可以商业公司,也可以是个人收藏。对于参观者来说,也会兴趣和关注程度不一。 然而,布展者,特别是小主题的布展者多少有点寻觅知音的味道。关于布展的方式也是根据主题的特点形式多样。 很多城市有几十个博物馆,除了作为城市名片的大型博物馆外,大都是些故所博物馆和专题博物馆。我淌过的专题博物馆除了前面的该系列 博文提到的外,闪过脑海的还有服装博物馆,玩具博物馆,仪器博物馆,昆虫博物馆,矿石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威士忌博物馆,汽车博物馆, 垃圾博物馆等等,甚至还有牛奶容器博物馆。 有些专题博物馆是很多城市都有的,例如军事博物馆,交通博物馆等。在本篇中,我特别介绍的一类就是这样的专题博物馆:海洋博物馆。 据说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所以这样的博物馆在欧洲很多,尤其是欧洲的港口城市。这些博物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方向外扩散的文化特征,按当地特色,它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例如,葡萄牙里斯本侧重探险开发,西班牙巴塞罗那侧重发现新大陆,荷兰鹿特丹侧重海港春秋,德国汉堡侧重 国际航海史,挪威奥斯陆侧重海盗文化,而我们 的香港澳门侧重的是中西海上纽带,如果把香港的海洋公园也算上的话,那里侧重的是海洋生物。有着郑和下西洋航海骄史但文化内敛含蓄的中国, 在大陆通海的埠口上海,国家航海博物馆正在筹建中。 ( 里斯本的海事博物馆所在的Bleme,有一个标志性的帆船雕塑,面向大海,船上的人物栩栩如生,展示着古葡人开航远行的志向,摄于2002年 ) ( 这是葡萄牙标志性的建筑Bleme塔,与海事博物馆比邻,是古葡人航向大海的桥头堡,摄于2002年 ) 在这些海洋博物馆中,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航运大国葡萄牙,其海事博物馆(Museu da Marinha)应该是首屈一指的。葡萄牙的航海史有其地理有密切的关系。葡萄牙国家不大, 面对大西洋, 有绵长的海岸线。与其强大的邻国西班牙一直心有芥蒂。于是古葡萄牙人成天遥望大海,想入非非。血液里流淌着扩张探新的他们要往外发展, 只有面对大海的方向。事实上,尽管其航海成就较其他欧洲国家如英、法、西班牙逊色,但在早期的航海开发中他们是相当成功的,现在世界上还有六个葡语国家, 包括大国巴西。他们涉足的地方还包括我们的澳门,并在那里呆了很多年。直到1999年他们才将澳门归还我们。不过今天的葡萄牙人,比起他们的祖先,扩张的因子正在退化。 ( Museu da Marinha 的外观,部分连Jernimos Monastery修道院,摄于2002年 ) 葡萄牙航海博物馆,也译为海事博物馆,坐落在里斯本郊区出海口Bleme。在著名的白色大理石修道院Jernimos Monastery边上,建筑古老美丽。博物馆的门口醒目地旱锚着一首古舰,上面有三颗圆圆的铁炮弹,一颗直接打在船上,一颗穿越了甲板,另一颗嵌在船舷上 以此揭开了血淋淋航海扩张史的序幕。博物馆里介绍了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展示着从古至今的航海器具、海炮、航船模型和航海地图等17000项珍贵文物,其中包括18和19世纪两艘著名的古礼船。博物馆为参观者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海上画卷。 下面几张博物馆内部的照片从网上摘下。
个人分类: 淌博物馆|6235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专题:新生
songshuhui 2010-3-10 09:57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0-03-06 16:00 今天是惊蛰,24节气中的第3位,立春、雨水之后就是惊蛰。 按照古老的说法,是春雷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的昆虫(现在我们知道唤起虫子们的,不是听觉,而是温度),它们醒来,蠢蠢欲动,伺机而出,顺便提醒勤劳的人们,该加油干活了。 复苏的昆虫,还有耕夫挥汗如雨的昂扬,这是新生。 去年,曾看到一则新闻:一位母亲,克服了种种阻挠,将汶川地震中丧生的双胞胎女儿的骨灰,终于在地震发生的1年后,请艺术家创造成了泥塑,花型很特别,不是莲花,不是玫瑰。这位母亲说,像从前一个母亲节孩子们送她的一朵不知名的花,是生命之花。 借由艺术家的灵感和陶土烧制的技术,无形的精神不灭变为可见的物质永恒,这是新生。 对于松鼠们来说,有3位小松鼠宝宝齐齐约好,选择2009年来到这世上,这是新生;2010年的第一天,科学松鼠会群博全新改版,资讯板块全新上线,这也是新生; 而对于你我来说,每个人都在作别上一刻的自己,每一刻都是新生。 新生可以是寒武纪的生命大爆炸,比王菲的同名曲目更精彩:多细胞生物大量起源,生物种类剧增,奠定现今几乎所有动物的形态构架; 也可以是第一颗光合细菌建起了氢离子大坝,推动ATP合成酶的运转,开始了大名鼎鼎的光合作用; 新生可以是婴儿,牙牙学语吐出第一段字节,蹒跚地迈出第一步,遇到闪电雷声,不再被吓哭,而能嘻笑面对,勇敢前行; 也可以是大学的新鲜人,正面临着各种烦恼:比如失恋、比如奖学金、选举的利益之争、比如和其他人作息时间不同带来的人际烦恼。 新生可以代表很多,还可以是 我想起了一段故事,说的是上上个世纪的事了: 在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小站上,一位晚景潦落的作家踱来踱去等火车,他耷拉着脑袋,闷闷不乐,百无聊赖,老想着前列腺病和债务。突然一辆四轮马车驶来,跳下一位年轻的伯爵夫人,她见过他的照片,认出他是自己景仰的作家,于是向他跑来,躬身行礼,拿起他的右手亲吻。 这故事让9岁的萨特着了迷: 一个美貌的人儿给他恢复了连他自己都遗忘的荣耀,这叫做新生。 by杨杨 专题策划/执行:杨杨 【专题释放顺序】: 云无心 : 父亲手记之宝贝,别怕 云无心 : 父亲手记之我为什么捐了脐带血 史军 : 光和热,你好哪一口? 张劲硕:动物如何坐月子 蓝枫:新鲜人很无奈 ENT:生命大爆炸 老孙:我们都是星星的孩子
个人分类: 专题|129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女士]李宝会:高分子电脑游戏怎么玩?
songshuhui 2010-3-6 18:30
庄 发表于 2010-03-04 10:52 【印象】 如果有些人一辈子都会像少女一般的腼腆,她就是我面前这个一开口就会微笑的女人。话说回来,这就是小庄念念不忘的高分子人的骄傲吧 番外广告:科学的逃兵可以在科学松鼠会重温往日美好回忆 科学松鼠会招募进行中!松鼠会办公室实习生淳子 李宝会:高分子电脑游戏怎么玩? 文/小庄 协助采访/淳子 在把李宝会称为一位高分子人之前,还是有必要来和大家说一下什么是高分子,一个听起来很高端的术语,但其实,它所涵盖的内容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出现在你我的生活里最常见就是那些塑料、橡胶、纤维。我相信,大街上许多人穿的HM基本上是化纤,许多人在用的Apple产品也都离不开塑料,更不要说手机、饰品、各种各样的包装盒、器皿如果有一架功能较强的放大仪器,把以上物品所使用材料拿到下面去透视一番,就会发现搭建它们的基本单元是有着简单重复链段的大分子分子量在1万以上,此即高分子。 近一个世纪以来,高分子材料工业飞速发展,各国科研界也逐步建立了关于高分子物理与高分子化学的学科研究,特别是最近这些年,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医用高分子、光电磁功能高分子、高分子分离膜等新材料不断涌现。与此同时,高分子物理的基础理论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01年,参加完一个上海交大组织的学术交流会归来,南开大学物理系教授李宝会放弃了原来的研究方向,转而做起了高分子物理。在更高的层次上,高分子被归类于软物质。 做这改变挺难的,因为确实是完全不同的领域,但考虑到原先的方向有点窄,还是下定了决心。如此选择不可不说相当明智,在恩师丁大同教授的鼓励和支持之下,她在接下来数年中综合运用软凝聚态物理方法以及分子模拟技术阐明了典型软物质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材料的微观形态结构及其演化规律,为可控制备新型纳米器件、纳米反应器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并对软物质体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国际刊物发表SCI论文50余篇,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1月26日,在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现场见到这位成绩斐然的女教授时,我们惊讶于她的柔弱外表和好似女大学生一般的腼腆,但展开交谈即发现外表仍很年轻的她有着经过历练而来的亲切与耐心。后来的采访中,她娓娓将自己从外界眼中看来颇显高深的工作为我们做了一番深入浅出的解释,听起来也是十分好玩犹如一款电脑游戏,只不过,角色设定为一条条链状聚合物。 3年多前,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同时也是高分子领域内重量级期刊Macromolecules的主编Timothy Lodge领导的研究团队所做一项工作引起了李宝会等人的注意,Lodge组通过实验对一种星形三嵌段聚合物在稀溶液中形成的胶束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会自组装形成大量有趣的形态,有的是有横向结构的囊泡,有的是碗状的半囊泡,还有的呈现为多边形的片层,甚至有的长得如同节虫,有的如同汉堡,有的如同树莓,这个小组不仅对这些形态进行了详尽的总结,并就此展开了理论方面的探讨。因为这个体系和我们当时在做的蛮接近,只不过我们的还只是两嵌段,所以受到了启发,想到也去组建一个三嵌段的模型来进行计算机模拟,看看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于是李宝会和同事、学生们一起就这个想法提炼出了一些建模的元素,继而编程测试,调整参数,确立了这个课题对杂臂星形三嵌段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进行了模拟研究。 模型聚合物由一条亲溶剂嵌段和两条斥溶剂嵌段所组成,不同嵌段之间互不相容。这就决定了在不同嵌段之间以及嵌段和溶剂的作用过程中,会因为亲和斥两股力量之间的缠斗,而出现复杂的表现形式。由于是计算机模拟,和实际合成还是有很大不同,比如为了避免将运算变得过度繁复,模型中不使用真实的单体,而只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链节,这是一种粗粒化的处理,每个链节对应于多个单体的组合。实验中每种嵌段可以有不同的化学成份,还可以有不同的溶剂,模型中就表现为嵌段之间、或嵌段和周围环境的不同相互作用,大约在2008年初,他们看到了第一个胶束,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也没有过度惊喜,因为基本上也猜想到了就会是这样。 这个工作最终发表在2009年5月的《美国化学会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文章中预言了大量形态各异的胶束,除了Lodge组已经观察到的那些,还有一些实验中没有报道过的。他们还发现了一些规律:胶束形态在很大程度上由亲溶剂嵌段所占比例所控制,胶束内部的结构则和两条斥溶剂嵌段的长度之比有关。李宝会希望自己的工作可以找出一些好的体系,以及预测一些更有趣的胶束,启发做实验的人去观测,去实现。这项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如纳米级囊泡状胶束目前被认为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具有中空结构,如果能在其中置入药物,就有望成为很好的药囊机器人,此外,许多科学家也看好它作为纳米反应器的可能。 而她接下去的一项工作也相当有意思,设想是模拟一些带电高分子,我们把静电的作用考虑进来,这样就会非常接近生物大分子体系。 高分子链单元上有些离子基团在诸如水之类的极性溶剂中被解离,释放出反离子并使高分子链带电,比如说带正电荷的基团脱落下来,那么剩下的长链就带上了负电,这叫做聚电解质。大多数生物大分子都是聚电解质。由于相同电荷之间会互相排斥,相异电荷之间会互相吸引,于是一定能观察到不同的聚集形态。其实聚电解质方面的工作一直以来都有人做,应该说这个体系此前已经受到了很大关注,但大家各做各的,没有统一起来,即使对聚电解质单链体系,也还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来描述。多链的则更加复杂,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理论描述。,这种群雄逐鹿的局面让李宝会跃跃欲试。 每年要招收1~2名博士生,一个人支撑一个偌大的实验室,繁忙工作之余,李宝会还要照顾12岁的可爱女儿,对于这样一位物理学家妈妈,小女孩是怎么看待的呢?她倒没有显出多么敬佩我,虽然有时候来到我办公室,也表现出一点点好奇。我们是做计算机模拟的,也就是对着一台电脑,现在的孩子啊,早就开始用电脑了,觉得这算什么嘛! Q:您对女性美怎么看? A:美不仅是外在的天赋的美,还是内在的气质。 Q:这次入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想感谢谁? A:想感谢的人很多,一路成长来的老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丁大同教授,还有张光寅教授,他们教会了我如何敬业、如何奉献。 Q:过去一年里你的领域内最令人激动和兴奋的进展是什么? A:过去一年这个领域内有许多令人激动和兴奋的进展,如与DNA相关的自组装以及模仿生物体系的复杂多极自组装等。和我的研究最相关的是利用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的形态结构实现纳米尺度刻蚀。 Q:从你的领域出发,幻想中的未来是怎样呢? A:能用计算机模拟更复杂和更接近真实的微观世界,为更多新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提供系统的理论预测;人类有一天或许能够通过分子模拟再现生命的复杂自组装过程,从而揭示生命的奥秘,促进医学的发展。 【李宝会简历】 南开大学李宝会教授1984年考入南开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后攻读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于1994年留校任教。自2001年至今,李宝会任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物理系凝聚态物理教研室主任,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 【松鼠办公室实习生淳子小姐对李宝会的印象】 西装衬得人很娇小、格子衬衫、羞涩、朴实、安静、温婉地笑、近处聊天时注意到很特别的项链闪闪发光、在谈到自己领域的时候显得很高兴、但不是一个天生侃侃而谈的talker。显然,她是一个实干者。喜欢侍弄些花花草草。做家务活的时候,心里面也在想着科学的问题。她坦承第一次出席这样的媒体发布会有些不习惯,但也认为这样推广科学的方式未尝不可一试。经历了数次电话邀约以及此次诚恳的面谈,这个骨子里其实执拗的女人终于答应接受我们的采访。 【背景链接】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和创新性科技成果的女性青年科技工作者,激励广大女性青年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鼓励引导更多的女性从事自然科学工作。该奖每年评选一次,从今年起获奖者年龄不超过45周岁,名额不超过6名,其中至少1名为在西部地区工作的女性科技工作者。
个人分类: 专题|168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女士]蒋澄宇:从事科研是很自然的事
热度 1 songshuhui 2010-3-6 16:59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0-03-03 13:48 【印象】 如果因为蒋澄宇教授数次拒访就想当然地以为她脾气古怪不好亲近同学们就大错特错了!即兴的获奖感言中她对在台下就坐的那群获得未来科技之星称号的小姑娘们表现出了极大关心。也许,从不旁逸斜出的专注就是蒋教授一身正气最自然的来源吧。松鼠会办公室实习生淳子 蒋澄宇:从事科研是很自然的事 文∕张乔 高高的个子、温柔的笑容、优雅的妆扮,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女士,却并不同于想象中严肃端正的学术导师,而彰显出一位成熟女性的知性风范。寥寥数句对话,就将原本因紧张而忐忑的气氛化解开。 从清华园到实验室 不轻易受访,也不肯将时间浪费于敷衍庞大的流程。忙碌的蒋教授在颁奖典礼上动情地说:看到在座的很多未来的科技之星,让我想起了我的中学时代,在清华附中生物小组做科研的时候,那时候也参与了一些科协举办的活动,得到了一些科学的训练,1981年,北京市科协举办的中学生科技小论文竞赛中,我获得了一等奖,那是我踏上科学之路的重要起步,也是第一步。 其实也许可以追溯到更早。用蒋澄宇自己的话说:我出生在知识分子的家庭,从事科学研究是很自然的事。父亲蒋宏燿五十年代从苏联归国后,便与北大毕业的母亲张立敏一起为两弹事业而忙碌,蒋澄宇自幼在清华园的姥姥家长大,姥姥负责衣食住行,姥爷负责教育姥爷张任是上世纪20年代美国学成归来的水利学家。 在书香世家的熏陶,以及自己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引导下,1988年,她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之后,又远赴美国继续攻读。 从彼岸到祖国 出国前的一次散步中,姥爷对蒋澄宇说:你将来学成一定要回国,否则就不是我的孙女。蒋澄宇一面吃惊姥爷从未说过这么重的话,一面抬杠:科学不是没有国界吗? 姥爷说:中国还落后,留在国外没出息,你一定要为中国的强大而努力,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人。我等你3年,你拿到博士学位后就回来。 姥爷等了她3年零3个月离开,可惜到6年多后,蒋澄宇才获得了美国布朗大学细胞生物与生物化学系的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她又去了美国哈佛医学院遗传系与麻省总医院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工作。家庭所带给她的严谨、细致、致信一直延续到她长大,进入科研领域,并且成为了她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特质。 2003年,赴美求学13年后,蒋澄宇回国,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系工作。那个年份和一个梦魇般的词汇关联:SARS。蒋澄宇回国时,正赶上SARS流行,她便一头扎到了SARS传染病的研究中。 蒋澄宇长期致力于研究RNA病毒(包括SARS,禽流感,和艾博拉等病毒)的致病机理,对呼吸衰竭等致病机理做了深入研究,阐述了SARS、禽流感、炭蛆杆菌和纳米材料等导致的呼吸衰竭的分子致病机理。 再具体些阐明了SARS冠状病毒下调ACE2引起急性肺损伤的分子致病机理;解析了树突大分子纳米材料引起II型细胞凋亡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分子致病机理;发现了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s激活PPAR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分子药物机理。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细胞》及《自然医学》等杂志上, 所发论文总计他引次数超过2000次;此外,她还获得中、美、欧盟等国专利,曾独家转让世界排名前五名的制药公司。 科研当娱乐 现在蒋澄宇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利用荧光蛋白技术针对已经证实的药物靶点建立一系列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现在已经建立了有关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银屑病,痤疮等疾病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另一个方向就是研究重大传染性疾病致病机理及预防性药物的研发。正是在蒋澄宇的实验室,进行了有关SARS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及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发。 现在她已经拥有了数不清的荣誉和头衔,然而对于这一切她却似乎并不以为意。也许是自幼受到淡泊名利的姥爷影响;也许对于科学家来说,前方未知的谜题实在是太多,来不及回顾自己的历史,就已经要急忙的投入到下一场研究之中去。 一位听过蒋澄宇讲细胞学的学生曾在博客里描述她:一个很优雅的人,黑色毛衣,丝巾很好看。说话的声音很大,有很多手势。遇到专业的术语时就会忍不住用英文来说,怕中文会解释不清楚。 但是,这堂课还是让大部分学生觉得听不懂,但不妨碍课后学生追星般的向她要签名。蒋澄宇先是征询对方的意见要写什么,对方想不出,蒋澄宇说就写建议吧,希望你们能把科研当成娱乐,乐在其中。 【蒋澄宇简历】 蒋澄宇,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学士,哈佛医学院的博士后,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系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2006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6国家杰出青年奖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国务院获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获得巾帼建功标兵;2008年获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背景链接】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和创新性科技成果的女性青年科技工作者,激励广大女性青年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鼓励引导更多的女性从事自然科学工作。该奖每年评选一次,从今年起获奖者年龄不超过45周岁,名额不超过6名,其中至少1名为在西部地区工作的女性科技工作者。
个人分类: 专题|186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专题:怪物
songshuhui 2010-2-26 20:12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0-02-13 7:13 为什么带翅膀的,不是天使,而是盐水鸭?为什么骑白马的,不是王子,而是刘备?为什么那个与我四目相对痴情相望的,不是梁朝伟,而是金刚? 嗯,以上是情人节话题。串台了,让我们换一个。 各位观众,各位听众,这里是松鼠会群博。可能各位刚刚打开电梯,让我们重新说明一下。所谓幸福就是,奥特曼打小怪兽,过年回家吃猪肉。然而,其实年是一种怪物 有电话打进来了,让我们接一下。这位名叫拇姬的观众说,年是一只手握着一束稻子,是丰收。没错,但是人们更倾向于认为,年是怪物。来人,把拇姬拖下去做成白斩鸡先。为什么人们认为年是怪兽呢?这是有科学根据的请看大年初一(延后到大年初三了)为您送上的《绯闻怪兽》,来自偶像歌手0.618。 在大年初二(继续延后中),各位将会看到《阿凡达》的另一面。一颗来自潘多拉星的种子的真情告白,将在由桔子帮小帮主主持的访谈节目中亮相,敬请期待。接下来是关于巨型生物能否存在的探索专题、昆虫怪兽为啥长不大的走近历史栏目以及其他一堆关于怪物的话题。这基本上就是我们春节七天乐;怪物大拜年的节目安排,欢迎大家届时收看。 以上内容来自于提词机,要算帐找导演。 导演被围殴的分隔线 抱歉这个节目预告做得有些潦草,但是考虑到我们的导演是一个长期睡不醒的家伙,这似乎也可以理解虽然不能接受。这种节目预告不仅潦草,而且界定不清。什么是怪物?吸血鬼、狼人、雪人、尼斯湖水怪、哥斯拉、奥特曼、超人、蜘蛛侠、妖怪,哪些可以算成是怪物?怪物有哪些特征?这期节目的导演真是个不负责任的家伙啊。 做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主持人,我认为我有责任将这个问题界定一下。所谓怪物,应该是指那些和常识相悖、在正常生活体验中几乎不会看到的生物或者类生物体。它们有的可爱,有的好吃,不过大多数还是比较可怕。为什么比较可怕呢?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的机器人专家森井弘(Masahiro Mori)提出了一种恐怖谷理论(Uncanny Valley),试图解释这种现象。他认为,人们会对相似于自己的物体产生好感,和自己越像,这种好感就会越强。然而,在这种相似程度到达某一个临界点之后,人们对那个相似物体的反应就会急转直下,从不喜欢到讨厌甚至是恐惧。 他画了一张图来描述他的理论。在这张图中,人们对于会动的人形物体的好感会更强烈,但是随着与人相似程度的增加,厌恶感也会远远超过那些不会动的人形物体。例如,相比那些用棉花填充的毛绒娃娃,人们会对会动的毛绒玩具娃娃产生更多的好感;然而当相似程度再高一些的时候,人们就会对它们敬而远之了。 恐怖片、特别是僵尸片,无疑是利用了这种心理的艺术作品。如果我们将这种理论适当地扩大化一点,是不是可以认为,我们对其他的自然生物,也存在着类似的恐怖谷呢?也许吧。 然而,这些外在的形象,其实都是浮云啊。卡西莫多有一颗金灿灿的心;弗兰肯斯坦也不过是因为长相过于后现代而心灵受伤继而走入歧途;半兽人酋长萨尔抛弃了偏见缔结了和平盟约(虽然我个人认为他是为了吉安娜);再想想我们亲爱的绿色同学史莱克和绿巨人怪物不怪物,还是要看心灵美不美。 就像有个骑白马的兄弟曾经说过的那样:所以说做妖就象做人一样,要有仁慈的心。有了仁慈的心,就不再是妖 by猛犸 专题策划/猛犸、小庄 专题执行/猛犸 专题释放顺序: 红色皇后 《 奥特曼如何实现变身? 》 0.618 《 绯闻怪兽 》
个人分类: 专题|1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嘉年华专题】北京的冬天
songshuhui 2010-1-7 18:06
renard 发表于 2010-01-06 9:50 从上海去北京参加科学嘉年华,迎头先撞上的,是冬天。北京的冬天,飘着白雪,这纷飞的季节,让我无法拒绝──无法拒绝瑟瑟发抖要从帽子武装到长靴。一群冬装松鼠中,却见那瘦驼只着薄薄一短袖衫迎风伫立街头,月色下连胸前背后的皮肤也据说隐约透现。 很明显墙角附近是瘦驼 正常的皮肤温度,大约34摄氏度时,皮肤上负责打冷报告和热报告的通道都闲闲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在34度裸奔,我猜皮肤可能感觉还不错;可是在北京的冬夜,皮肤暴露于不到3、4度的寒风中,冷通道会大受刺激,冷!冷!冷!的信号一定争先恐后地传向大脑,事实上,这个温度已经不只是冷,大脑收到的报告中还有痛。 那瘦驼如此美丽不怕冻人又为哪般?今年4月的《自然》上要风度不要温度的标题(Obesity: be cool, lose weight)赫然在脑中闪现。这篇短文提到,芬兰和瑞士的一群研究人员找来五个志愿者,让他们先是穿着清凉装在不到20度的房间待上两个钟头,然后每歇5分钟就把脚在5-9度的冷水里泡上5分钟,时不时享受泡脚的同时接受一种特别的扫描;与另一个不用受凉的温暖日子所做的同一种扫描做比较,冷刺激会让分布于他们锁骨附近的某种脂肪组织显著活跃。 这种褐色的脂肪组织简称BAT,这家伙其实早被松鼠和小红猪瞄上,《 这种脂肪能燃烧 》和《 这种脂肪能让你变瘦 》就因为今年终于在成人体内发现了BAT的身影而好好儿地八卦了一番它一旦活跃就消耗卡路里的优秀败家品质。据前面提到的这组研究人员保守估计,他们在其中一位志愿者脖子底下检测到的那60多克BAT,活跃起来能燃烧掉4千克白色脂肪组织一年的能量存货。 冷刺激可以让BAT烧掉肥油,听上去真是减肥爱好者的福音。不过别急着扯围巾、泡冷水啊,着凉减肥法是否有奇效和人本身胖瘦的关系看起来只会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荷兰的一组研究人员拉来10个瘦子14个胖子,检查他们体内肥油瘦肉的含量比例、能量代谢水平以及BAT的活跃程度后发现,越肥的人BAT越不管事儿,实际上,最肥的那家伙身上根本就检测不出他有BAT在活动可怜,没准儿就是一喝凉水也长胖的。 这样看来,为减肥雪地跪求BAT受刺激这事儿先放一边吧,万一受了风寒免疫系统受到挑战发起烧来,那几天可就被挡在嘉年华的门外了。 说起发烧,就在上个月,奥地利科学院的Reiko Hanada与其同事在《自然》发表了一项有趣的工作,体温调节、发烧竟然还扯上了原本是骨头发育界的一对明星蛋白。按说这种叫RANKL的蛋白与它的搭档RANK一直在老老实实地分管骨头的发育,但人们在脑子里也发现了它们看似找不着用武之地的身影。所以提及这项工作的缘由,用该研究组老板Josef Penninger的话说,简直是Hanada一个头脑发热,提议说我们往老鼠脑袋里打一针RANKL蛋白看看会怎么样。 会怎么样?这蛋白好似一帖强力大脑暖宝宝,不出一小时,老鼠就变得浑身炽热滚烫,大脑内所有和体温升高有关的脑区都亮起信号,没错,老鼠发烧了。相反的,接受传递RANKL蛋白来了信息的RANK如果在大脑中缺席,是不是该发烧时也不会发烧了呢? 对,事实上,不仅老鼠如此,研究人员还幸运地找到了两个土耳其孩子,他们因为RANK基因突变而患有先天硬骨症。在检查完以往的病史后,果然发现,他们俩哪怕在患肺炎期间也一直保持着平稳的体温,不曾像其他小孩那样发起高烧。当然,可以想象的是,这个冬天的甲流也许会让他们有其它症状,却不会让他们发烧。 上海终于也是寒冬。上海的冬天,也飘着白雪。不知道远方的城市里是否有人和我一样,站在窗前,回想嘉年华的世界。
个人分类: 专题|180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嘉年华专题】在你附近的远方
songshuhui 2010-1-7 18:01
方弦 发表于 2010-01-03 22:22 【编者按:嘉年华期间,京城文艺青年热爱的 elvita威 也派来了代表威,只见他,在这场地转转,又去那场地逛逛: 挺高兴,见到不少朋友,相聊甚欢。 呵呵,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嘉年华就是这样一个party:朋友的朋友,还是朋友。】 世界越来越小了。 一千多年前,王维还在吟唱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今天, 若你在异国他乡的街道擦身而过一位极和蔼的绅士,不妨攀谈一番或许他某位朋友的朋友就是你某位朋友的朋友。这类小概率事件会让你心头萌生一丝温暖,进而感叹世界的渺小。不错,世界是越变越小了。 这不是奇迹,而是小世界网络的一种效应。 六度分隔 相比起小世界效应,也许你更熟悉它的另一个名称六度分隔。 我们先来做个假设: 将每个人看做一点,而互相认识的人之间连一条边,整个世界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每时每刻都有旧的点被抹掉,新的点被添加。六度分隔说的就是,基本上世界上任意两个人都可以通过一条由朋友组成的链条联系在一起,而平均的分隔度数也就是需要通过的边数大概是6。 这个6是如何得来?这就不能不提到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在1967年做的小世界实验了。他挑选了美国的两个城市为起点:内布拉斯卡州的奥马哈(熟悉《生活大爆炸》的朋友会知道,那是剧中Penny的家乡)和堪萨斯州的威奇托,终点则是波士顿。然后,Milgram随机抽取了两个起点城市中的人,给他们发去了实验的邀请信。信中标明了这封信在波士顿的收件人,如果参与者是收件人的朋友,就请直接给他,若不是,就转发给某位最可能认识这位收件人的朋友。每一次转发都要在信中注明,Milgram要通过明信片来追踪这些邀请信的下落。 实验结果表明,那些成功到达的邮件平均通过大约6次传递就完成了整个旅程这就是那个著名6的来历。 但这个实验在今天看来是相当不严谨的。 首先,成功率太低,很多人都不愿意做这样的转发。其次,更长的转发链更容易因为遇到不愿意转发的人而断掉,而转发的路径又不一定是最短的,所以得出的平均传递次数是不准确的。要想验证六度分隔,需要更严谨的实验。 不过,虽然实验方法有问题,却可能得到个歪打正着的结果。事实上,我们无法直接检验六度分隔是否正确,因为人实在太多了,关系也太复杂,实在数不过来。不过在一些较为简单的人际网络,比如Facebook和MSN上,的确有人观察到了类似六度分隔的现象。在2007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对MSN的2.4亿用户之间发生的大约三百亿次聊天进行统计,得出了平均的分隔度数是6.6。尽管我们仍不知道在真实世界中情况如何,但在互联网中,六度分隔似乎是成立的。 像社交网络这样顶点个数众多,每个顶点的朋友个数不多,但分隔度数出奇地小的网络被称为小世界网络。小世界网络的例子还有秀丽隐杆线虫的神经网络和交通网络。对于社交网络来说,相比起几十亿的人数,其中每个人认识的不过千人,6这个数字的确惊人的小。违反直觉之事,个中必有深意。那么,到底是什么使我们的世界如此的小呢? 友情网络 社交网络是一个小世界网络,研究这种网络的模型正是数学家的活计,但一开始,他们却不得其门而入。 一开始,数学家手中最有力的模型就是Erds和Rnyi的随机网络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任意两个点认识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有一条边的概率是一个给定的参数。可惜,尽管这个模型在许多别的问题上能大显身手,但在小世界网络上,它却栽了跟头:它没有小世界网络拥有的一些很重要的特征。比如说,在社交网络这个小世界网络中,我们能找到很多小圈子,里边的每两个人都认识,而在随机网络中就没有这样的现象。 随机网络模型失败的原因很简单:这个恒定概率的假设不适用于小世界网络。就社交网络而言,很多不同的因素都会影响两个人互相认识的概率,地域、职业、社会阶层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说,两个地理位置相近的人是朋友的概率就比两个相隔很远的人要高,而拥有共同朋友的两个人互相认识的概率也比较高。 后来,数学家们找到了一个方法来生成具有小世界特性的网络。他们先把很多点排成一个圈,相邻的点之间用一条边连起来,它们互相就是朋友。然后随机抽取一些点对,使它们成为朋友,也就是说用边将它们连起来。经过理论推算和计算机模拟,他们发现,要使这样的一个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也就是说即使顶点个数很多但分隔度数很小,每个顶点只需要很少的几个朋友。对于小世界网络来说,这为数不多的几位朋友称得上是点睛之笔。 其实在直觉上也很好理解为什么这样生成的网络会有小世界特性。对于社交网络来说,邻居基本上互相都会认识,而由于工作地点有时离家很远,所以一个人也会有机会认识到距离比较远的人。既然如此形成的社交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那么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按照同样原则在计算机中构造出来的网络也具有同样的性质了。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这个现象。 先剪出一个大纸圈: 在上面随便标出一对一对的点,然后用订书机将每一对点钉在一起。很快你就会发现纸圈变得很小了。以下是上图的纸圈被钉上5对点之后的情况: 显然在这个钉过的纸圈上,一对点的平均距离比原来的要小得多。同时,订起来的两个点,原本的距离越大,订起来之后纸圈就会变得越小。这也是很符合直觉的。 如果我们用计算机来模拟的话,我们能得到下面的图。图中有200个顶点,每个顶点平均只有4位朋友,但整个图的直径(任意两个点之间最远的距离)只有8,而两个点的平均距离只有4。 可以这样说,这个小世界是靠远方的朋友维系的。 跨越重洋 今天,拜技术所赐,我们能轻易地与大洋彼岸的朋友交流。从电报、电话、火车到手机、互联网、飞机,这一切一切都使相距遥远的人能更方便地沟通了。原本的地域限制被技术打破之后,我们突然发觉世界变得很小很小。数百年前平铺在地球表面的社交网络在今天立起来了,从中国北京到英国牛津,从美国芝加哥到法国巴黎,原本难以逾越地域阻隔的友情,在今天通过飞机和互联网获得了自由。 可是,这个温暖的小世界需要维护。建立一段友谊,或剪断一条网线,都会左右世界。而松鼠会,或科学嘉年华,它们不仅将科学展示给人们,更重要的是,还将人们联系在一起,让世界更小、更温馨。 无论你在何处,我们离你都不遥远。
个人分类: 专题|2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嘉年华专题】粥粥教你“抵抗甲流7种武器”
songshuhui 2010-1-3 08:08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0-01-03 0:16 编者按: 作为松鼠的好朋友,粥粥自然也不会错过和大家一起玩嘉年华以下是他的科学嘉年华经历以及嘉年华专题作品。 比这幅画更珍贵的,是粥粥脱口而出的一句话: 画甲流,我没感情;但嘉年华,这个要有感情! 如果你和我们一样喜欢粥粥,请来 这里 或 这里 参观。 资料来源:WHO;感谢riset帮忙整合资料。 编辑:杨杨 【附:七嘴八舌松鼠说持续更新ing】 色人说 1、从这儿攻克也许可以改成从呼吸道,比较科学; 4.数字我不知道是不是对的。。。这个要专家来; 5.空气流通建议改成新鲜空气身体好之类的相对比较含糊的语言,因为稀释嘛,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依据要是有也无妨;6,可以 加一句提高自身免疫力 蓝枫的朋友,某内科大夫说 一定的温湿度条件可以抑制或促进细菌的生长、激活或杀死病毒。一般来说较干燥的空气环境不利于疾病的发展。 (未完,持续更新ing)
个人分类: 其他|1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甲流专题]有靠谱的抗流感偏方吗?
songshuhui 2010-1-3 08:04
BOBO 发表于 2009-12-31 12:38 甲型H1N1流感(下称甲流)的威胁远远还没有过去。随着天气转冷,有专家预计疫情将呈进一步上升趋势。甲流疫苗虽已上市,但普通人依然一针难求。与此同时,大量的抗流感偏方开始在网络热传。这些抗流感偏方靠谱吗? 12月17日,新华社发布中国研制出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新药名为金花清感方的新闻,更是惹人关注,它的效果又将如何? 外国人也捧偏方 偏方,即单方验方,多指药味不多,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与常规正统的医学治疗手段相比,偏方很少能被正规医药典籍所接纳。从这个定义上看,国内的偏方大多集中为中草药和食疗。 就笔者的成长经验看,本人所知道的感冒偏方有烧大蒜吃、煮苦艾水喝,还有喝鸡汤和姜水。每年冬天,这些 难以下咽的东西(鸡汤除外),总被母亲视为预防感冒的最好法宝。那时,似乎没人计较它们有无科学道理,只要乖乖地喝保准不会感冒。转眼之间,这些感冒偏方 突然荣光起来,成为甲流预防的偏方之一,在网络和手机上四处传播。 国外也流传许多甲流偏方,它们被称为folk remedy。近日,《华尔街日报》健康专栏作者梅琳达贝克(Melinda Beck),在题为 《 流感偏方:庸医还是良药 ?》的文章中 ,就提到过很多有意思的偏方,并进行了分析。她提到的偏方包括,房间内摆放洋葱大蒜、顺势疗法、鸡汤、热饮等。遗憾的是,这些偏方均未被证实可防治甲流。 比方说,喝鸡汤能让流感患者感觉更好,其中门道可能仅在于这是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贝克认为,为数众多的 偏方,如饮用(或含漱)含有一些其他物质的热水从茶、柠檬到大蒜和醋,可能有助于化痰,加快消除感染的过程。也有人认为,热的水蒸气有助于鼻子更通 气,从而形成疗效。 面对甲流,中医药也是门外汉 与病毒长久斗争的经验告诉人们,预防甲流也需从三方面入手: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目前,网络流行的流感偏方,多数以进补食物或中草药为基础,旨在保护易感人群。 今年5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印发《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版)》,为公众防疫开出 中药处方,其中包括高危人群适用的4个成人药方和1个儿童药方。仔细审视会发现,他们多半采用常见食材,如葱、姜、白萝卜、薄荷、菊花、大枣等,或做汤或 冲饮。很多人会关心,这些方案科学吗?有没有效果?其实,这并非一个容易得出答案的问题。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预防?预防医学里,预防主要分三级。最重要的是一级预防,它是病因预防或初级预 防,针对致病因子(或危险因子)采取措施。显然,中草药或偏方,貌似针对甲流病毒,其实不然。各种中草药或偏方含有的药理活性成分,并不能够杀灭病毒,也 绝不会让你一夜之间产生甲流抗体。抗病毒药物达菲(Tamiflu)的有效成分,虽提取自八角茴香,并不意味着把八角茴香和猪肉一锅炖,就能产生预防或治 疗甲流的作用。毕竟,一口铁锅比不上复杂的药物提取制造流水线。 二级预防是阻止病程进展,减缓疾病症状的重要措施,又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甲流作为2009 年的新鲜事物,是一种全新疾病。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医药,此前从未与之遭遇。也就是说,面对甲流,中医药也是门外汉。因此,中医药预防方案的制定本身,大 多依据经验,而非科学依据。 其次,若未经证实有效,中草药或偏方并不能拿来作为预防手段。很多人对此颇有微词,认为中医药历史有上千年,难道老祖宗的经验会错得离谱吗?事实上,历史短长并不能作为说话的底气,它必须经过现代科学和临床试验的检验,并被确证有效,才能理直气壮地走到台前来。 金花清感方的世界 近日, 我国研制出治疗甲型H1N1流感新药金花清感方的新闻 , 十分惹人注目 。研究者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证明,一种新的中药可有效治疗甲型H1N1流感。这种新药被命名为金花清感方。从目前看来,这则新闻的内容只是一则媒体通告稿,其中科学内容的陈述并不完备,临床医生及普通读者目前只能从这仅有的信息中,进行一点挖掘与分析。只有待该研究报告发表在经同行评议的科学期刊后,我们才有可能一探究竟,到那时再判断金花清感方 治疗甲流的效果,才更为妥当。换句话说,金花清感方治疗甲流的效果,不能仅停留在新闻稿上,人们需要看到发表在科学期刊的article。 在《 北京晨报 》的报道里,按照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赵静的介绍,临床效果证实,使用金花清感方没有不良反应,而且费用低廉,对轻症患者尤其有效。那什么是轻症患者呢?在2009年10月13日卫生部发布的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 (2009 年第三版)里,虽未对轻症甲流患者做出明确定义,但不难看出,轻症患者是指流感症状且经确诊的患者(作者注:甚至可能包括疑似甲流患者),但未表现出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或原有疾病加重等。流感样症状,主要是指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 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 发热。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 而据朝阳医院的王辰院长介绍,通过临床上的严格对照观察,发现金花清感方可以明显地缩短甲流患者的发热时间,在自然的不用药的情况下,患者发热时间平均为26 小时,金花清感方可以缩短为16小时。使用金花清感方后,患者呼吸道症状的痊愈和改善为95%,不用药的话,对照的比例为89%。 照此判断,该药方能改善症状,可遗漏了最关键的问题,即轻症患者早期使用金花清感方,能否降低重症或危重患者的发生率呢?至少在目前的报道里,并未提供此方面数据。因此,很期待该研究报告能尽早在经同行评议的科学期刊上发表,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专业研究者,分析获取相关数据和结果,做出专业客观的判断。 对重症或危重的H1N1患者而言,此时最重要的是呼吸支持。换言之,呼吸机将是帮助此类病人熬度难关的最紧要武器。这一点,从卫生部网站公布的 全国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培训班培训教材 里,不难得知。若没有呼吸支持,其他一切治疗药物或措施,都将是空中楼阁,毫无作用。对此阶段H1N1患者而言,金花清感方是否具有效果,我们也不得而知。 在12月5日《焦点访谈 》题为《 甲流疫情新特点 》 的采访中, 钟南山院士也提到,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避免或者预防这些病人进入重症、重点人群、聚集人群或者孕妇,以及有基础病,特别是心跟肺疾病的这些人群, 早期发现流感样症状,早期用药,比如像达菲、乐感清这类的,我们发现一般来说48小时之内,特别是24小时之内使用以后,可以大大减少他进入重症。第二, 真正出现危重比如需要插管、人工通气,甚至做洗肾等等这一套的话,应该是集中在有条件的大医院,不要耽误。 事先服抗病毒药物,没效果! 按照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说法,预防或治疗甲流的兵器谱里,目前确证有效的是甲流疫苗、抗病毒药物达菲和乐感清(Relenza)。甲流疫苗是唯一可预防甲流的手段,达菲和乐感清则是仅有的几种得到验证的缩短患病周期的药物。这段话也提示人们,若未患甲流,事先服用抗病毒药物,并不会产生保护作用。与此同时,美国CDC官方网站也申明,目前尚无任何科学证据表明草药或其 它偏方对治疗甲流有任何好处。这意味着,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偏方,你大可一笑了之,不要太当回事。 事实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提醒公众切莫病急乱投中医。在11月13日召开的媒体通气会上,专家表示, 中药最主要的功能是干预疾病,因此没有与甲流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没有任何症状发生的人群, 都不建议提前吃中药预防。如果与甲流患者密切接触过,或者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可以服用中药来治疗,但是中药讲究辨证施治,因此应在中医的指导下适量服用,任何过度、过量的行为都是不利于健康的。 此外,即便有咳嗽、发热症状,是否真有必要服用中药,也值得探讨。药物若非确证能对抗甲流病毒,服用并不一定有效。退一步讲,服用某些中药,就能预防甲流,也并无明确的科学数据为依托。 卫生习惯最重要 偏方这种东西,人们通常只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病急了才乱投医的。而各种甲流偏方的甚嚣尘上,至少表明两点: 其一,人们对甲流的科学认识并不足够,对其致病机理和科学预防并不知晓,以致对偏方盲目相信;其二,甲流疫苗的人群接种普及率并不高。作为预防甲流的最好手段,最初的疫苗接种多限于一线医务人员、中小学生和老人等重点人群,普通群众则是一针难求。当然,相较于甲流慌,人们对甲流疫苗安全性的担忧,也是人群接种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在甲流慌的背景下,甲流偏方无疑成为另一种选择。很多人亦言之凿凿,声称民间偏方很有效。这又是为何?事实上,获得这种积极肯定的回答并不难。一般的,选择偏方的人更加注重个人卫生习惯。即便偏方无效,却可能因其良好卫生习惯,无形中降低了与甲流病毒的接触。 当然,少去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加强居室通风,勤于洗手,加强对衣物消毒,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是应对常见病毒传染性疾病的一般原则,这同样适用于甲流。有疑似甲流症状的患者,主动自我隔离,及时报告并就诊,也能最大程度降低传播范围。 出门时戴何种口罩(普通手术型还是N95口罩)能有效过滤病毒,尚存争议,但依然建议你佩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者就发现,佩戴口罩的学生,更容易做到勤于洗手,能把流感发病率降低50%。换言之,普通口罩虽不能防范流感入侵,但起码能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甲流,像是人类的集体成长礼,没人能置身事外。与甲流的斗争里,谁都算不上赢家。病毒变异,寻的是生存之机;人类折腾,也为健康活着。人类对甲流的认识在深化,制定防范的更妙招数,微生物也能修炼升级为2.0版。 人类永远无法灭绝病毒,病毒性疾病也将与人类长相厮守。 准备着吧!
个人分类: 其他|225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甲流专题]那些“治甲流”的偏方
songshuhui 2010-1-3 08:01
云无心 发表于 2009-12-30 22:30 (本文部分资料以前其他文章引用过,此处有旧酒新瓶之嫌作者注。) 伟人说过: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这话当然是正确无比哪怕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劳动人民。不过这话经常被用在发动群众去解决一个棘手问题的时候比如防治甲流,眼下就出现了不少人民群众智慧的产物。 大蒜可以防治甲流,于是大蒜的价格扶摇直上;香囊可以防治甲流,于是这种民间小工艺品突然之间身价倍增;醋可以防治甲流,所以今天你喝了没有可能会成为新的问候这些流行速度和感染力比甲流强悍得多的偏方,到底有多偏呢? 在各种食物中,大蒜算得上很奇特的一种。传统上,世界各地的人民用它来治疗的病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到今天,科学家们、制药公司、保健品公司也一直对它青眼有加,希望从中找到宝藏。如果在科学论文数据库里认真寻找,有论文发表的大蒜药效研究至少有降低胆固醇、抗真菌感染、抗凝血、抗血管硬化、抗癌、降血压等等一二十项,跟防治甲流有关的抗菌抗病毒也颇有一些。本来这些研究结果往往只是一些动物实验或者小规模的初步实验,在科学上的价值只在于没有否定历史传说,距离科学研究证明还很遥远,但是已经足够保健品商人们欣喜若狂了。大蒜素、大蒜精、大蒜油只要把大蒜用现代加工或者分离技术折腾一番,就可以变成天然绿色的保健圣品。因为甲流是病毒引起的,所以能够抗病毒的大蒜就成了防治甲流的公开秘笈。一时间,大蒜就跟能够抗癌的红薯一样,被炒到了脱销的地步。不过,需要保持清醒的是:第一、大蒜抗病毒这事儿本身还不够靠谱,至少保健品商人引用的那些科学研究在学术界和主管部门那里不能得到认可;第二、即使大蒜对于病毒有一定的打击能力,这种能力能否对甲流病毒造成有效打击没人知道;第三,虽然说大蒜这东西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吃了,也没见有吃出问题的记录,不过现代科学发现它也不是绝对安全的。一般认为,正常饮食消耗量的大蒜不会对绝大多数人造成伤害,但是大量的大蒜或者大蒜制品也可能造成流血和低血糖等症状。世卫组织推荐,成人每天的食用量是2至5克生大蒜,或者相应的大蒜制品。每天吃这个量的大蒜,基本上不会有负面影响。多了会怎样呢?世卫组织的意思就是不知道。 那些天然的香料杀菌的历史或许更加悠久。古埃及的人就知道用香料来制作木乃伊,它的功能大概就是杀菌防腐。而中国古人也用香囊来辟邪,那个邪或许就是细菌病毒之类。所以,作为小工艺品的香囊被想起来防治甲流,也算有历史和传统的支持。对于芳香物质的作用,在西方有一种著名的非主流疗法,叫做芳香疗法,就是用精油来治疗或者辅助治疗的手段当然精油目前在中国也获得了广泛关注。从化学的角度来说,精油的作用和香囊的作用是一样的。在考虑用香囊来防治甲流之前,我们应该知道几点事实:芳香疗法中有关杀菌抗病毒的那些实验,结果是时灵时不灵;而且,这些没准儿的实验还是拿精油去处理细菌或者病毒得到的,香囊挥发的那点芳香物质是否有效,实在就很难说了;通过闻香来发挥的作用,一般都是改善心情、缓解压力等主观感受方面的,澳大利亚有位学者的总结是这种作用的发挥只有百分之15%取决于精油及其用法,而40%取决于病人,30%取决于治疗师,还有15%取决于希望,或者说信心。与此相似,如果要用香囊来防治甲流的话,依靠的大概只是心诚则灵了。 用醋来杀菌抗病毒这事情也不稀奇。在公元前几百年,就有了用醋来清洗伤口防止感染的记载。而作为一种酸,现代科学研究也证实它对于一些细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不过专业人士还是不建议用醋来干这些事情当醋的浓度低的时候,抑制作用有限;当浓度高到抑制作用明显的时候,对人体正常细胞的损害也就不容忽视了。专家们甚至也不建议用醋来消毒房间据他们的比较,在安全的用量下,醋远不如通常的消毒剂来得有效。专家们的这种态度,就像古人要进京,坐马车就挺高级的了,但是到了现代,要坐马车进京肯定是非常特立独行。 每一场传染病的流行,都是人类的灾难。人们对于方便有效安全的防治方法的追求,造就了这些偏方的流行。如果本来就喜欢大蒜、香囊和醋这些东西,倒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指望他们来防治甲流,实在是在拿自己做实验。从保障健康的角度来说,专业人士搞出来、又得到权威机构认可的方法,虽然也不是绝对安全绝对有效,但是一定要靠谱得多。 图片出处: google图片
个人分类: 其他|14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甲流专题】甲型H1N1的前世今生
songshuhui 2009-12-30 19:26
riset 发表于 2009-12-29 0:37 整个人类史上最主要的杀手是天花、流感、肺结核、疟疾、鼠疫、麻疹、霍乱等传染病,而它们都是从动物身上演化过来的。今年甲型H1N1在全球的流行再一次印证了美国学者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中的断言。甲流从何而来、如何应对、将去往何处?挑战已然摆在人类的面前。 一次本该预见到的爆发? 让我们沿着时间线快速地回到1950年的一个冬夜。彼时的一只小分队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病毒学家哈尔丁的带领下刚刚抵达酷寒笼罩下的阿拉斯加。他们的目的地是毗邻白令海峡的一个因纽特人村庄。在不堪回首的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肆虐期间,这个77人小村落仅有5人幸存。 他们希望从这片永久冻土带中找到当年罹难者的尸体,继而能从中发现流感强大杀伤力的蛛丝马迹。转眼过了近50年,受美国全军病理研究所陶本伯格教授的委托,年过七旬的哈尔丁踏上了重返阿拉斯加之旅。他在当地村民的协助下,成功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遗体,并采集到了肺叶组织。在这些肺叶组织中,陶本伯格终于发现了西班牙流感的真身,亦即当今流行的甲型H1N1的直系祖先。 陶本伯格在检查1918年大流感病毒基因序列 时下流行的病毒虽然依旧冠以H1N1的名字,但和其祖先相比,早已面目全非。数十年来,甲型H1N1在猪体内一直处于潜伏式的进化状态。很长一段时间,这种症状温和的病毒只在猪体内存在,有关它感染人体的报道非常少,1976年美国新泽西州的军营发现了H1N1猪流感病毒传播的疫情,最终导致1人死亡,且疫情很快平息。在我国,仅在1991年发现过一次猪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病例,不过待到科学家找到感染者后,已经无法分离到毒株,只能通过患者体内存在的抗体推断曾经有过感染史。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甲型H1N1流感已成了北美地区养猪场的地方病,就像人类一样,在猪身上每年都会出现冬季流行的现象。由于猪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受体,是禽、猪、人流感病毒共同的易感宿主,很多科学家推测猪有可能是产生新流行毒株的混合器和古老的流感病毒长期存在的贮存器。不过当时人们的视线都聚焦于更高致死率的禽流感H5N1,没料到甲型H1N1病毒捷足先登,事实上,后者的特征恰恰应验了上述猜想,其基因组中片段分别可以溯源到世界上4~5个地区,个中包含的8个基因分别有1个来自人、2个来自禽,剩下5个来自猪。正是这一特征让该病毒跨越物种的藩篱,开始在人际间大肆传播。 如何应对疫情 ? 甲型H1N1疫情甫一爆发,迅速波及到了大半个地球,世界卫生组织也在很短时间内,将此次疫情的流行级别提升至最高级。仓促之下,在一些国家,猪成了首当其冲的牺牲品。在埃及尚未出现流感病例之时,当地卫生部门就打算杀光境内饲养的全部30万头生猪。这激起了动物保护主义者和埃及非穆斯林族裔的强烈抗议。穆斯林国家阿富汗的做法更让人啼笑皆非,该国唯一一头小猪原本饲养在动物园中供人观赏,流感来袭时,可怜的小猪迅速被当作瘟疫的可能源头而严加隔离起来。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甲型H1N1的危害主要在于其传播速度非常快香港大学著名流行病学专家管轶教授认为甲型H1N1的传播速度甚至要快过SARS,而非其毒性来自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统计显示甲流的致死率并不高于普通的季节性流感。 管轶认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非常不稳定,意味着若遇到其他病毒可能互相混合并交换基因。 不过人们并未掉以轻心,毕竟疫情的主角是以快速突变著称的流感病毒,谁也不知道下一步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和以往的抗病策略一样,药物、疫苗以及良好的个人习惯依旧是对付病毒有力武器。 在临床实践当中发现,人类的药物储备库中,达菲和乐感清依然对甲流有效。这两种药物对付的靶点是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该酶凸出于病毒的包膜外,在流感感染过程中扮演了急先锋的重要角色,它能够破坏掉宿主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神经氨酸,为病毒将遗传物质注入细胞打开开方便之门。 不过用药物来对付甲型H1N1毕竟是事后的防御措施,而且令人忧心的是一些抗药性毒株的出现有可能使得抗病毒药物成为空无一用的马奇诺防线。丹麦血清研究所就在2009年6月29日报告称,他们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例对达菲抗药的甲流患者。这一情况各国研究者进一步加快了疫苗研发的步伐。 从有记载的历史看,几乎没有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靠药物来制服的。有着死神代言人之恶名的天花病毒在世间的消失也要归功于天花疫苗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接种。因此对付甲型H1N1,疫苗依然是我们不可或缺乃至十分依赖的武器。 这一场与疫情竞速的赛跑早在今年4月初就打响了发令枪。当时,美国疾控中心迅速分离并制备了疫苗生产用毒株,并开始通过世卫组织认可的实验室向世界各国有疫苗生产资质的厂商分发。 流感疫苗的生产方式已经沿用了数十年 虽然疫苗的研发周期越来越短,但流感疫苗的生产方式却一直沿用了数十年。生产用毒株首先需要接种到已受精的鸡蛋(即俗称的毛鸡蛋)当中,然后再历经培养、灭活、纯化、配比、分包装及批签发等多个步骤才能最终投入使用。另外由于甲型H1N1是一种新病毒,一般人体内几乎不含有针对这种病毒的抗体,因此只有加大疫苗剂量才能使机体的免疫系统形成深刻印象,从而产生足够多的抗体。冗长的生产周期外加单只疫苗的大剂量都对疫苗的产量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除却药物和疫苗之外,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帮助我们降低罹患甲流的风险。比如流感流行的季节尽量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合,而作为流感患者,自觉做到自我隔离则是一种美德,这样一来,传染源就得到了有效控制。加强居室的空气流通,注意对病毒污染的衣物的消毒,尽量做到切断传染途径。此外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尤其要保护好老人及儿童等易感人群,这样也能对流感的传播起到抑制作用。 甲型H1N1将往何处去? 流感病毒和人类这一对寄主和宿主,彼此处于长期的共生状态。在人类掌握了更多克病招数的同时,病毒却也总能通过突变,从而在不经意向我们发动突然袭击。在英国作家威尔斯的科幻小说《世界大战》中,流感的威力甚至波及了入侵地球的外星人:正值他们在地球上纵横捭阖、无往不胜之际,小小流感病毒的出现顿时使其丧失了战斗力。 甲型H1N1将往何处去,这问题引起科学家的极大关注。在北半球冬春流感流行季里,甲型H1N1还掀能起多大的波澜?随着疫情的不断扩散,它是否会进一步发生突变?它的最终面目是羔羊还是狮子?这些问题不但是科研领域热议的话题,也事关着人们的生命。 截止目前,甲型H1N1的感染人数屡创新高,人们似乎闻及了第二波流行即将来临的风声。据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预估,今冬30%~50%的美国人口都将受到甲流的波及,日本厚生劳动省8月28日也预测道,日本年内可能有20%~30%人口感染甲流。欧洲的预测是,今年秋冬,欧洲可能有1/3人口将罹患甲流。现实情况与预测数据都表明,这次疫情将是近十几年来最大规模的流感流行。 病毒的突变是卫生工作者最为担心的问题,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像固定靶突然变成了移动靶,枕戈待旦的药物和疫苗有可能眨眼就没了用武之地。根据流行病学家的统计,流感病毒平均每年有10次突然变异,30年就有300次,大概在300次突变中,就有一次变成强毒型。如今,在药物及疫苗营造的人工选择压力下,病毒突变的速度越来越快。 最需让人警惕的是禽流感H5N1和甲型H1N1的狼狈为奸。管轶教授在接受《科学》杂志的采访时就表示,尽管几率很低,但如果上述两种病毒发生这样的重组,那将是人类的噩梦。他甚至戏称,一旦噩梦成真,他将立即退休,并把自己锁进P3实验室里。 的确,H5N1虽然到目前为止只造成了400余起人感染病例,但死亡率却高达50%,而H1N1则拥有其它病毒罕能匹及的人际间传播能力。重组病毒一旦流行,届时即便是注射疫苗,也于事无补。也许它在短短几十个小时就能夺去人的生命。 面对这种状况,人类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此次流行,病毒正在科学家的严密监控下进行传播,此前任何一次流感流行都没有这么早被发现。这不但使得研究者对流感的病症有了深入了解,也为诊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希望在种种努力之下,人类终将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个人分类: 其他|14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题:酒说】酒屋
songshuhui 2009-11-29 09:29
四月 发表于 2009-11-27 21:57 鹅毛一样的大雪铺天盖地的从天空中落了下来,路灯散发着温和的光芒,像一只橘子远远的挂在街道之上。灯罩周围的雪花飞舞着,在暗蓝的夜色里,好像一只只萤火虫,仿佛夏夜似的,让人有点期待蟋蟀的歌声了。 真冷呵。我搓着手,把放在面前的杯子一饮而尽,这里的蜂蜜酒真的棒极了,身上立刻变得暖和起来。这是镇子上唯一的一家酒屋,店已经快打烊了,除了我之外也没有别的客人。和老板娘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我忍不住问她:你的酒是怎么酿的呢,像是有什么魔法似的,全身都变得温暖起来了! 老板娘看看窗外的夜色,目光忽然变得深邃而忧伤起来,她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也倒了一杯酒,在我身边坐下,缓缓地说起来她的故事: 上一次下着这么大雪的夜晚,已经是三十年前了吧,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小的,小小的小姑娘,那个时候,我的父亲才刚刚去世 父亲是一位皮货商人,他的工作,就是每年的秋天,从镇上到山里去,向那里的猎户收购动物的皮毛,就像狐狸皮啦,鹿皮啦,熊皮啦,野兔皮啦什么的,然后把他们卖给皮匠,做成大家的靴子、围巾、手套、皮衣什么的,这样整个冬天就不怕寒冷了。 这么多年来都是我和父亲两个人相依为命的,母亲在我出生的时候就去世啦。父亲总是喜欢用他浓密的胡茬蹭得我咯咯直笑,还会给我讲那些关于星星的故事啦,树的故事啦,花的故事啊什么的。 在那之前的冬天,他收到了一条纯白的狐狸皮,那条狐狸皮多么洁白呀,就像下过雪之后大山的颜色一样,这条狐狸皮太难得了,有人出高价买去,可是爸爸把它留下来,做成了手套和围巾,送给我他一定是全世界最好的爸爸。可是那一年,父亲驾着马车去了山里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我围着爸爸送给我的那副手套和围巾,把钥匙挂在胸口上,关好了家里的大门,到了山里面。那些热情的山民们告诉我,你的父亲的确多呆了几天啦,收到了很多上好的皮毛,还有一条金色的狐狸皮呢!可是他也上个礼拜就走啦!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到镇上了吧,你没有在路上看到他吗? 这下我着急起来,从镇上到山里面也不过三天的路程啊。急忙沿着来时的路匆匆赶回来,可是半路上,就遇到了那么大的雪。天地之间变得白茫茫一片,我也觉得越来越冷,又渴又饿,渐渐的,头昏沉沉的,眼皮好像再也张不开了,再也看不见路了。就这么沉沉的倒在雪地里,昏了过去。 醒来的时候,我发现我躺在一个山洞里,面前燃着火堆,再前面有些什么人,热热闹闹的好像在庆贺着什么,然而声音又不算大,好像怕吵醒我似的。再向外看去,外面已经是晴天了。大概是一个什么好心的商队路过救了我吧!我这样想着,站起身,摇摇晃晃地向他们走过去想要道谢。可他们忽然安静下来,好像又有点怕我似的。 我走近了才发现,原来这一群,都是山里的动物们啊,狐狸,野兔,鹿,还有獾和狸啊谁的。他们围坐在大石块旁边,石块上堆着一些坚果,浆果干,还有些树叶和草,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只核桃壳,那是杯子吧,里面盛着透明的山枣颜色的液体,散发着奇异的香气。 那是什么呢?我疑惑的看着他们,这比我看到动物们坐在一起还要让我感到奇怪,怎么会有这么迷人的香气?那是一种好像是春天的山谷里面各种颜色的花,从山的这一篇铺天盖地地开到另一端去了,又好像能看到野葡萄挂满藤,天高云淡,空气里刮着清冽的风似的。 一只最胖的狐狸好像看到了我的疑惑,他说道:这是酒啊,想不想也来一点儿? 这下我才真的吃惊了,有会说话的狐狸!可能是因为知道一定是他们救了我吧,我一点儿也不害怕,于是就坐下来,这是酒?我艰难的发出来那个音。 是啊,这叫做酒。你不知道吗?狐狸睁大了眼睛。 小镇里面从来没有过酒这种东西啊,我摇摇头轻轻的说。它是什么东西做的? 这些都是秋天的野果呀,把他们堆积在树洞里,到了秋天的时候,就会变成好喝的美酒了。说起来,酿酒的方法还是你们人类发明的呢。狐狸说着。 酿酒?我重复着,这个词的尾音好长啊,好像真的有什么东西在舌尖上起了我不知道的变化似的。 是呀,酿酒。这些吃起来甜甜的东西,把它们放在容器里面封起来发酵,过段时间就变成好喝的酒了。鹿解释着说。 老板娘用手搓着杯子,看着我,轻轻说:在那之前小镇上从来没有酒这种东西,就是过往的商人也没有带过这东西来,直到现在我也是这个镇子上唯一会造酒的人吧。 我又点了一杯麦芽酒,告诉她:在我的国度里,造酒的方法倒是流传了几千年了。那些吃起来甜甜的,也就是含有大量糖分的食物都可以用来酿酒,譬如水果、蜂蜜和甘蔗。粮食呀这些含有很多淀粉的东西,也是可以拿来酿酒的,在那之前必须有淀粉酶帮助淀粉转化成糖分。淀粉也是一种糖呢,只不过因为结构比较大,所以吃起来才不甜。我们吃饭的时候如果咀嚼的比较久,唾液里面的淀粉酶帮助淀粉分解成糖,吃起来也会有点甜的。这些糖分转化成葡萄糖,经过酿酒酵母的发酵,就会变成酒了。 是啊,不过动物们虽然知道怎么造酒,这里面的原理却是说不清楚的呢。老板娘笑起来的时候眼角浮现起细细的皱纹,眼神又飘进了三十年前的那个雪夜里 稻谷呀,秸秆呀都是可以用来酿酒的,可惜我们不会种植那些。狐狸搓着手指说着。不同的原料造出来的酒,味道都会不一样的。 其实这酒你已经喝过一些啦,我们在雪地里面发现你的时候你都昏过去啦。我们给你灌了一点儿酒,才背到这里来的。鹿甩了甩脖子说着,动作很轻盈。 你一个人在这个季节里面跑到山里面来做什么呢?狐狸问。 没想到这些动物懂得的还蛮多的嘛!其实酒就是因为糖分被转化成了酒精而形成的。酒精在身体里面可以让血管扩张,尤其是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可以把体内的热量大量的带到体表来,这样就可以让人产生暖呼呼的感觉了。 不过这个时候也要注意保暖,要不然热量大量散发,人会觉得更冷的。我忍不住插嘴,啧啧赞叹起来。 是啊,正是鹿把我背回来,给我盖上了厚厚的被子放在火堆旁边的。老板娘继续说着。 我坐在它们中间,端起小杯子喝了一口酒。那是一种多么温暖的感觉啊,就好像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喝着热汤,或者是妈妈温暖了被窝,准备了故事书在睡前轻吟。又好像是怀抱着一只纯白色的小狐狸,暖暖的,仿佛那是我的家人似的。这种感觉太温暖了,我只喝了一小口,就忍不住哭了出来。 我的父亲啊,我是到山里面是为了找我的父亲呀。他是到山村里面来收皮货,可是现在还没有回到家里面呢!我越想越伤心,忍不住大哭起来。 本来还在七嘴八舌说着话的大家忽然安静下来。他们互相看了看,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最后是狐狸:你说你的父亲是收皮货的?是不是赶着一架马车,马车上面用丝线系着蝴蝶结的那个皮货商人? 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点头,可是忽然觉得空气变得粘稠的快要凝固了,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就会发生似的。 听到这里我也倒吸了一口凉气,嘴巴张的老大:那些是山里面的动物啊,难道说想到这里,我吃惊地捂住了嘴巴。 你听我说完吧。老板娘微笑着,摇了摇头。 说话的那只狐狸,看上去已经有些年纪,皮毛是纯净的金色,眼睛里一直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可是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好像还是很为难似的。他说,不瞒你说,刚才我们喝酒其实就在因为这件事情呢,可是对你来说,也许是个不好的消息。 老板娘的声音变得有点忧伤起来。 我想那大概就是你的父亲吧,那天他从村子里面出来,载着我们的皮毛,结果路过前面那片树林的时候,马车呼啦一下翻进猎人捕熊的陷阱里面去了啊。那个陷阱实在是太深了啊那只狐狸很不好意思的搓着手,这样说着。 我的眼泪一下子流出来更多了。我知道我的父亲再也回不来了后来,他们帮我把父亲葬在了山路的旁边。那个时候雪已经停了,站在山路上道别的时候,老狐狸忽然说,我把酿酒的方法教给你吧,还有一个谁都不知道的,秘密的配方。你能不能把你的手套和围巾送给我作为回报呢?我知道这个要求好像很无礼,可是看在我们帮助了你的份儿上,请答应我吧!说着这话的时候,老狐狸竟然把爪子摆在胸前,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个躬下去。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一开始还疑惑着,为什么会忽然要这条围巾和手套呢? 还有一条金色的狐狸皮呢!老狐狸皮毛是纯净的金色载着我们的皮毛喝酒的时候好像怀里抱着一条小小的白狐似的我忽然回想起来老板娘刚才提到的这些。忽然全部都明白了。那只小白狐,大概是他的孙子吧) 这些山里面的动物是多么善良啊!一想到这些,我忍不住赞叹着。 是的,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些救了我的,就是,就是当时父亲收到的那些啊可是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这些冬天里面,我们穿在身上的,可能都是他们的妻子,儿女,父亲啊老板娘的眼泪又要出来了。 所以从那之后,我在镇上开了这家酒屋。老狐狸教给我的秘密配方,能让人喝一口酒就温暖一整个冬天,再也不用去想那些皮靴,皮草的事情了。现在小镇里面,皮匠和皮货商人都不见啦老板娘说到这里,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个人分类: 其他|144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专题:酒说】酒吧物理学家
songshuhui 2009-11-26 21:12
候戏 发表于 2009-11-26 16:08 松鼠会的人术业有专攻,又热心,有了问题欢迎发信咨询。为吃什么发愁的,可以去问云无心;为吃什么药发愁的,可以去问八爪鱼;为吃错了药发愁的,可以去问李清晨。如果这三个问题都解决了,一高兴想去喝一杯,就叫上我,不过有话在先,咱可不兴拿永和豆浆当夜店。 两个月前去奥斯汀开会,认识了几个朋友,我以老板的科研经费起誓,这可都是些对物理热情无限的家伙,我们谈论的话题是如此广博而深入,无奈白日短暂,禁不起蹉跎,大家只好继续利用清凉的夜晚,奔波于第六街各分会场之间。依我拙见,第六街路宽车多,每到凌晨2点,酒保遵守德州的法律下班回家,比新奥尔良的波旁街逊色一筹。波旁街狭窄逼仄,限行汽车,酒肆从不打烊,其爵士乐又远胜德州牛仔的三和弦乡村乐,是激荡脑力和胃动力的好去处。 有些理论问题值得花上两打啤酒的时间好好探讨一下:血液酒精浓度对测不准原理有无影响?减少Martini中苦艾酒的掺杂浓度会不会改进人脸模糊识别的成功率?有些时候,我们喝着交杯酒畅谈交叉科学:草莓玛格丽特和血腥玛丽哪个更有利于治疗恐血症?怎样设计一个基于呕吐机制的反重力装置?在更多的时间里,出于对物理学实证精神的尊重,我们会为优秀的实验构思干上一杯:为了让醉汉无规行走实验执行起来更加安全,还是把他绑到Segeway上面吧。 我们一般不会把发表论文太当真,一个原因是淡泊名利,另一个原因是正规期刊的版面费太贵。在这里稍微揭露一下这些期刊的另一个弊端同行审议。有一次,我提交一篇关于二维电子气冷凝结晶的论文给《科学》杂志,并且推荐伍迪-艾伦做我的审稿人,很久以后收到编辑的回信,他们翻遍了世界所有知名大学物理系教授的通讯录,没有找到亲爱的艾伦博士。这个回复把我气得够呛,在猛灌下两杯稞盐威士忌之后,我才平复下来,开始思考新的科研计划。相比于期刊, arXiv.org 是个好地方,它免费供科学家张贴学术论文,其影响力也足够大,足以保证学术成果在第一时间被广泛关注,而且因为没有审稿人,从而更加自由,平等,开放,扯淡。 有一晚在靠近佛罗里达和墨西哥边境线的酒馆里,我遇见三个拉丁裔物理学家,不是因为酒量差,我清醒的时候更不会西班牙语,所以始终没法弄对这三个名字的发音。Javier Morales, Miguel Apatiga和Victor Castano。他们因为用龙舌兰酒生长钻石薄膜而获得今年Ig诺贝尔奖,知道我对薄膜材料也有研究,很高兴,要请我喝一杯,我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可牙齿似乎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一直疼到现在。 一般来说,我不太理解女人对某些东西那种凭空而生的情愫,比如芭比娃娃,宠物狗,香奈尔5号,大肚子中年男人。但说到钻石,我却能理解她们好感的来由:立方晶体,高硬度,高透光,高导热,绝缘性好,如果不想要了,一把火烧掉,不留痕迹。于情,我们真心希望女人开心;于理,无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千万别抢女人们喜欢的东西。既然全无胜算,不如绅士一点,把天然钻石献给女人,我们自己动手做一颗。 人工合成钻石历史并不长,20世纪50年代,通用电气的研究者第一次成功在高温高压下把石墨变成金刚石。切莫以为这是个点石成金的实验,其设备的成本远远高于产出的钻石颗粒的价钱。不过,才短短50年,到了2000年,人造钻石的平均成本就降到每克拉1美元不到。对比一下首饰行里的标价,人造钻石真是便宜得多。虽然钻石越大越贵,但却未必好用遗憾的是,这个道理在求婚的时候却未必说的通比如在高功率激光器里,人们希望在某些器件底部镀上一层钻石薄膜,借助钻石的高导热率,解决散热问题。 化学气相淀积法正好适合做这个。简单说来,把需要镀膜的衬底放进一个腔里,调好温度和压力,然后往腔里注入一些含有碳元素的气体,比如甲烷或者丙酮。气体中的碳原子会逐渐沉积在衬底表面,慢慢积累,直到长成想要的厚度,就可以关灯睡觉了。 我的这三位墨西哥酒友某一天可能是因为喝多了,把龙舌兰当作反应物酒喷进了生长钻石薄膜的腔体,酒精里的碳原子稀里糊涂醉意盎然的沉积在了衬底上面。为了证明这些碳原子真的形成了钻石的结构,他们还有模有样的做了一些表征工作,比如电子扫描显微成像和拉曼光谱。他们把这个结果写成论文,贴上了arXiv。龙舌兰酒厂见状立即拟出一则官方声明,声称自己的产品并不会导致结石,请消费者放心饮用。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作者声明,除倒数第二自然段外,本文虚构成分较重,请在地理学家和物理学家指导下完成阅读)
个人分类: 其他|16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题:酒说】从啤酒泡泡到陶瓷蛋糕
songshuhui 2009-11-25 20:16
黄庆 发表于 2009-11-25 16:24 松鼠会小庄推荐给我一篇论文:《 Champagne Experiences Various Rhythmical Bubbling Regimes in a Flute 》。作者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他专门研究了喝香槟或者啤酒的时候经常能观察到的来自瓶底的气泡,气泡似乎很有韵律,有时候能均匀地不断从一点吐出来,有时候又变了节奏三两成群地出来。这帮科学家要了解的是:什么控制了气泡的呼吸频率和节奏? 而在我看来,这篇文章首先证实了这样一件事情:科学都是小资的, 不小资就没法对着酒杯数泡泡。科学家们甚至把香槟酒杯搬到实验室里面,用高速相机对气泡进行写真,结果发现气泡原来是从杯底一些纤维素管中吐出来的!纤维素管是从空气中的毛织物或者抹布带来,玻璃容易带正电,当然也就容易静电吸引一些空气中的纤维灰尘。 纤维管吐泡泡的物理过程很有意思,一般香槟酒或者啤酒中都过饱和了二氧化碳来增加口感,当酒水倒入酒杯后,荡入杯底的纤维管成为了气泡的成核中心:过饱和的二氧化碳通过液固气界面释放进纤维管中,一旦管内气泡鼓出,酒水又会重新填充纤维管,进行下一轮的二氧化碳释放和堆积。在不断地吸收-释放-膨胀-排出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如珍珠链一般美丽的气泡不断升腾 当然对于我这种外行,看到的仅仅是一种过程,这几位科学家却发现纤维管居然存在着几种有规律的吐纳节奏,并且尝试用科学手段来解释。可能最有趣的结果是这几位老兄每天都会醉醺醺地离开实验室,多么值得羡慕的实验室啊! 这让我想起两年前在筑波时写过的一篇文章《 筑波SEMINAR之十五:单壁碳纳米管喜欢喝绿茶 》,里面讲述了一帮日本科学家用绿茶去喂碳纳米管,结果发现绿茶中含有苯环结构的杂多酚还真促进了碳纳米管的水溶性。 YY问我:陶瓷中是否喜欢泡泡,陶瓷如果填充满了泡泡岂不是成了蛋糕? 我要说,一部分人对这些残留在陶瓷中的气泡恨之入骨,也有陶瓷学者欣喜若狂。 在去年《Science》的一期中就专门请学者进行正反方陈述:一方说Toward Pore-Free Ceramics;另一方大呼着In Praise of Pores。 实际上,双方并没有冲突之处,只不过各自的研究矢量不太一样。陶瓷要获得高强度和高可靠性,就必须减小内部的气孔率,这对于陶瓷粉体的控制和烧结工艺的设计都一直是严峻的考验。气孔的存在不仅成为材料疲劳断裂的触发点,而且也恶化了光学透明性和成为了介电击穿的罪魁祸首,所以陶瓷研究一直都是把获得均匀致密的微观结构作为主要使命。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可以提高陶瓷体的体积气孔率甚至达到90%,充分发挥陶瓷材料的耐高温耐腐蚀已经传热导电等能力,使得单位质量的功能性得到最大程度地提高。严格地说,后者研究已经超越了传统对陶瓷的理解,这里我们甚至把陶瓷体作为微观相的组成单元,而不是单一整体的概念。 在某些特殊应用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这种材料设计的好处,比如说,作为高温分离材料多孔陶瓷可以滤过低熔点的金属而阻挡高熔点的无机物,作为生物材料多孔陶瓷可以同时满足一定的强度和其中的生物相容性,作为催化载体多孔陶瓷能充分发挥高温稳定性以及高比表面特性,作为隔热材料多孔陶瓷还可以在太空中经受高真空和大剂量辐射的考验等等。 (致密陶瓷排除气孔的过程) 陶瓷蛋糕制备方法倒是非常简单,大致说来有三种方案可以选择。 第一种方案和做蛋糕真有些相似,因为原料中不仅有陶瓷前驱体还有低沸点的溶剂或者膨化剂(如聚氨基甲酸甲酯等),这样在低温下溶剂不断蒸发和膨化剂体积膨胀的作用下,陶瓷前驱体在泡沫界面上脱水固化直至在高温下煅烧成型。这种方法当然是适合山寨界使用的,简单易行并且产量可观,但是当我们需要精确控制孔径分布大小和密度的时候,山寨版显然会束手无策。 第二种方案基本上走进新时代,利用了尺寸可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作为牺牲品,将陶瓷前驱体填充在微球之间,并在高温下除去微球。当然,我们何尝不可以把这些微球当作凝固后的泡泡? 第三种方法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利用两相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物理性质差别,巧妙地去除某一相而留下另一相。我觉得这种方案很像最近研究过的丝瓜纤维,更容易获得具有多层次的孔分布结构。 实际上,科学家并不仅仅满足于制备高空隙率的陶瓷蛋糕,为了满足某些特定的需要,我们可以对蛋糕中的内壁进行修饰,使得常规情况下的结构材料获得了更广阔的功能使用空间。写到这里,我不仅想提出一个概念:单位体积(面积)或者质量下的功能性和结构性。无容置疑,生物界的诸多设计都是在追求这方面的最大化,我们仔细研究一下骨骼、贝壳、羽毛、空竹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单位材料下的高效性。从这个方面来说,多孔陶瓷还有极大的空间值得探索。 (固态气泡的产生和气孔尺寸的梯度分布控制) (开孔与闭孔的陶瓷蛋糕) 参考文献 1, J. Agric. Food Chem. 2006, 54, 6989 2, J. Euro. Ceram. Soc. 2008, 28, 1389 3, Science 2008, 322, 383 4, Science 2008, 322, 381
个人分类: 其他|2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题:酒说】谁能千杯不醉?
songshuhui 2009-11-24 15:58
BOBO 发表于 2009-11-23 15:15 喝酒脸红者要小心了。 没错!常识告诉我们:喝酒脸红反而是不能喝酒的表现。 很多人认为脸红说明代谢快、酒量大,其实并无多少依据。具体缘由,得从酒精代谢说起。人们饮酒,无论白酒、啤酒、葡萄酒,饮用的主要是酒精,即乙醇。作为一种化学物质,酒精在肝脏内被分解代谢。 首先,乙醇脱氢酶将它撕裂为乙醛;随后,乙醛脱氢酶将乙醛转化为乙酸。最后,乙酸被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脂肪脂肪,是酒精代谢产生的能量在体内储存的形式,这也正是喝酒引起啤酒肚、脂肪肝的原因。 脸红为何意味着不胜酒力呢?这是乙醛脱氢酶出了纰漏,导致乙醛过多蓄积。乙醛可比乙醇毒辣多了,一丁点量就能让人醉态连连,表现为面红耳赤、头晕目眩。有些人酒量大,其实是这种酶相对够用而已。而酶少的人,酒精不能被快速代谢,引起乙醛蓄积躲猫猫,如若听信脸红说明酒量大的俗话,可就上了贼船了。 研究发现,半数亚洲人在饮酒后会出现这种亚洲红脸(学名叫酒精性脸红反应),在其他种族里却很少见到。这是基因在作怪:亚洲人乙几醛脱氢酶基因(ALDH2)出现变异,导致体内不足,欧美人士却极少出现。换句话说,欧洲人通常比亚洲人能喝。 对此,美国进化医学专家沙伦莫勒姆在《病者生存》中这样解释道:早期欧洲人采用把水发酵的方式来净化水,而早期的亚洲人则采用煮沸或泡茶的方式来净化水,这小小的差异让欧洲人在净化过程中,承受力更多的酒精压力而促使他们酒量大增。 研究表明,白种人60%较能喝酒,黄种人60%不能喝酒,黑种人则对半开。国内曾有调查表明,乙醛脱氢酶缺陷型者,女性比男性所占比例大,南方人比北方人占的比例大。这或许是男性比女性能喝,北方人比南方人酒量大的原因之一。 今年3月,美国国家酗酒与酒精中毒研究所在《科学公共图书馆医学》发表的一项研究,更是给喝酒脸红的人敲响了一记警钟。作者Philip J. Blooks声称,东亚人普遍的酒精性脸红反应是因为ALDH2的遗传性缺乏。这类人不但酒量不行,即便适量饮酒也会大幅增加食道癌发生的危险。 饮酒基因决定酒量 一直以来,民间都认为酒量是练出来的。去年1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表明:酒量大小及有无酒瘾,绝非后天锻炼养成的,而是由饮酒基因所决定。这种基因能影响人对酒精的反应度,从而决定这个人是否是酒鬼。 首先,他们培育出一种爱酒胜过喝水的老鼠,证明了喝酒习惯具有遗传性,是由基因决定的;接着,他们设计了酒精挑战赛,要求300余名受试者在8分钟内喝下一份浓度为20%的酒精溶液。喝完后,他们还需填写表格,记录自己的感觉;一种特殊仪器,还被用来测量酒后身体晃动程度,说明受试者醉酒程度。 研究者Raymond L. White发现,15号染色体上部分基因与喝醉程度紧密相关。这一饮酒基因是一群基因在起作用,经过复杂的变化过程后,影响人对酒精的反应。有趣的是,饮酒基因能随繁殖代代遗传。 但这并不完全表示,老爸能喝一斤,儿子肯定少不了八两。首先,研究者不能确定这种遗传是否会受后天环境所影响,要知道,家长从小就教育我们要烟酒不沾的。其次,基因虽能遗传,但能起多大的作用,也未能确定。不过,对某些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为预防瘾君子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或许在将来,饮酒基因能为科学家提供思路,藉此发明改变饮酒基因的新药,帮助人们戒酒。 当然,喝酒这事,很多时候都与文化、地方习俗挂钩,很难简而化之。比如,在百度喝酒吧里,有一个东北哥们的贴,叫做《喝酒5年多,对于中国人酒量的一点看法》,他提到: 喝酒近5年时间,与全国不少省份的人喝过,新疆的、内蒙的、山东的,大多数能喝的人也就是白酒一斤左右的量,喝完一斤高度白的还能喝不少啤酒的人也不多,我指的是不醉的情况下。 酒量好的地方我接触过的感觉是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山东,其中山东人酒德最好,失态的不多,黑龙江内蒙古最猛,喝的快,但酒后容易闹事,新疆人爱喝白酒,酒桌气氛轻松愉快,和东北人很类似。 这哥们不会是做销售四处奔波吧?前几天,遇到一东北大厨,自言能喝3斤半白酒或啤酒30瓶(550 ml)以上,当时我就震惊了!面对准备脸色黝黑的大哥,我开始为他的胃肠道、肾脏、大脑担心起来。他嘴巴一撇,喝啤酒还不带上厕所的。 我的记录是一斤二两,再多就白天黑夜、天上地下万物不分啦。前几年,遇到一新疆维族医生,那是大年夜,值完班后大家坐在一起吃饭,他独自解决了一斤半茅台,毫无反应。 总之,在关于酒量和是否喝醉这事上,诸位都有话说。不是吗? 科学言之凿凿,酒量是练不出来的。可生活转而告诉我,不得已的酒桌上,上来一顿猛吃,多吃高脂肪的,多喝点水或酸奶垫底。长久的战斗经验告诉我,这能让我阵前不倒。仔细分析,可能是下面的原因: 饮酒前多吃,有助于延缓酒精在胃肠道的吸收,能使大部分酒精与食物相混合,进而降低单位体积浓度。换句话说,这就像是缓释药剂,原本半小时被吸收的药物,被缓慢延长到几小时以上。这意味着,体内酒精的吸收与代谢间,能建立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此时,血液内的酒精含量,虽已经让人微醺,但尚不足以醉倒。 当然,哥练的不是酒量,是寂寞!Dr You第41期问题 混酒喝更容易醉吗? 获胜者Shunshiyu的答案 值得我们参考: 换句话说,就是不同乙醇含量的酒混着喝是否比饮用固定乙醇含量的酒更容易导致醉酒。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问题中包含了鸡尾酒的字样。 命题是否成立,应该就是指这两种饮酒方式是否会导致乙醇在体内的生理过程大为变化,从而导致了主观上混合饮酒更容易醉的印象。 乙醇的体内过程大致为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从头说起,影响乙醇吸收的方面很多,饮食、机体肝酶活性、是否有胃肠部手术史等。乙醇的吸收于胃内较慢,于小肠部较快。空腹状态下,20%乙醇吸收最快,其次是啤酒(3%~8%),烈性酒(乙醇浓度40%)延缓胃的排空,从而延迟吸收。就我国常饮用的啤酒和白酒来说,相同乙醇含量的啤酒吸收更快,浓度更高。 乙醇于体内各组织分布较均匀,与血中浓度接近,如脑和肺脏。肝脏除外,因乙醇通过胃肠吸收,进过门静脉入肝脏,因此肝脏的乙醇浓度最高。而乙醇作用于脑部,从而产生欣快感等,随着乙醇浓度增高,出现醉酒的状态。 乙醇的代谢和排泄,乙醇通过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再通过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最后参与体内的能量过程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少量的乙醇以原形通过尿液和呼吸排出体外。当机体内乙醇含量较低时,乙醇的消除速度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催化反应的酶饱和后,这个速度不再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综合乙醇的体内过程来看,其代谢和排泄存在限速,分布的器官差异不大,主要影响因素在于是否影响了吸收速度。 对大多数人而言,习惯了某种酒,譬如只喝啤酒或是只喝白酒,习惯了体内乙醇含量上升和下降的速度模式。迫于某种压力之下(职场、销售等),混喝多种酒水,直接造成乙醇浓度的体内变化要么过快要么过慢,超过了日常习惯的浓度变化模式,机体难以耐受,从而更易醉酒。 之所以有人证伪,恐怕是当时这种混喝酒水的乙醇含量变化不够剧烈,或是机体适应能力强,从而没有更易醉酒的感觉。 酒醉无药可解? 现在,我已经喝醉啦。我该怎么办呢? 医学上,醉酒被称为酒精性中毒。酩町大醉后,很多人都言之凿凿地告诉你一些解除醉酒的独门妙计:喝浓茶、服用保肝药、吃香蕉及多喝水。 很不幸,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这些方法有用,有些甚至是有损健康的。今年年初,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雷切尔弗里曼等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就这样告诉人们。 早在2005年,英国、荷兰就通过实验验证过常见解酒方法。这些办法包括3种药物、4种食疗法以及果糖解酒法。结果显示,这些方法对缓解醉酒后某些症状(如恶心、头痛)有一定作用,但不能解除醉酒状态。换言之,对于酒醉没有什么好方法,找到适合你的有效解酒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 目前,打着解酒名号的药物有很多。结婚喜宴上的新郎、夜店CLUB的常客都可能使用过。恼人的是,医学上并没真正意义的解酒药。吹得神乎其神的药效,其实是给饮酒者心理暗示吃了解酒药不容易酒醉,即便多喝三五杯也会感觉良好。换言之,解酒药的功效多半是安慰剂作用。解酒药的成分多为氨基酸、维生素和各种酶等,顶多有缓解头痛、恶心的作用,绝不会酒量倍增,千杯不醉。
个人分类: 其他|211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题:酒说】酒酿家庭装
songshuhui 2009-11-24 15:55
云无心 发表于 2009-11-22 13:56 我做酒酿是因为飘飘娘有一段时间喜欢吃。尤其是生飘飘的时候,前几天奶都没有出来。几乎每一个认识的人都说吃酒酿特有效吃猪蹄就好了。吃了两顿猪蹄,她嫌太腻,就算了。不过酒酿这种小吃大概是很多女性都喜欢的,所以也就抱着宁可信其有至少无害的态度做了不少。说来她吃了几天之后,确实奶就出来了似乎再一次验证了偏方的神奇。不过有趣的是,生飞飞的时候,她不喜欢吃了,就没有做,但是到了差不多的时间奶也还是来了,而且比上一次还充足。如果要拿亲身经历来抬杠的话,也可以说可能上次就因为吃了酒酿所以奶水不足。 网上能找到很多关于酒酿的做法,很多说得很邪乎很神秘,跟做生化实验一样精确。而我做饭,最大的追求就是删繁就简。 酒酿的形成就是一些微生物的酶水解淀粉的过程,所谓的酒曲就是一堆微生物 的种子。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酶。有的把淀粉水解成单糖,有的把蛋白质水解成多肽或者氨基酸,还有的把单糖转化成酒精。不管是水解后的蛋白,还是单糖和酒精,都是酒酿之所以成为酒酿的原因。 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反应,都有一个反应条件是否合适的问题。这也就是各种各样的经验秘笈存在的来源。一般而言,这些水解酶的反应条件都比较广泛,所以精确控制并没有太大的必要。在最佳温度下(网上有人说是30度),反应速度快一些。温度低的话,反应速度慢一些,最后还是会成酒酿。而且也没有必要保持恒温,时高时低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对于个人做酒酿来说, 标准化并非追求的目标,所以精确控制条件就没有很大的意义。 我的做法很简单:糯米泡一晚上,蒸熟,放凉,把酒曲碾成粉,加到糯米饭中混合均匀,装到密闭容器中。用的是玻璃瓶,可以看到里面的变化。有人会在里面夹一些凉开水(用烧过的水主要是灭菌),有助于酒曲与糯米的充分接触,可以加快反应。不过加水也会稀释了形成的酒酿。图省事的话就把瓶子放到灶台上,让它在做饭的时候吸收点热量。想加快点进程就泡到热水里,想起来了就换换热水,想不起来就让它克服一下。唯一注意的就是所有的容器都用仔细洗干净了,避免杂菌和油污的存在。 由于不同的酶活性最高的温度并不一致,所以在不同的温度下各种反应进行的速度和最终程度可能会不一样,而酒曲的组成和用量也会有很大影响。这种种不同使得最终产物中的糖、酒、蛋白水解物的组成不一样,而组成上的不同也就会体现出不同的风味。在做酒酿这件事情上,别人的经验只是别人的,你的还得需要自己摸索。 几天以后(据说在加水并且保温的条件下两天就够),可以看见糯米变得蓬松,呈现乳白色,有液体产生,打开瓶盖闻闻,有甜味,还有淡淡的酒味,也就差不多了。如果希望酒味更浓,可以搅拌一下,继续放一两天,否则放进冰箱慢慢吃。我做的几次每次所用的糯米和酒曲的量都不一样,室内的温度也不完全一样,所以最后完成的时间也都不一样,不过最后都成了。 酿酒大概是人类最早的食品加工技术之一。在人类还完全不知道淀粉葡萄糖酒精微生物和酶等等名词的时候,世界各地的古人们就可以造出风情万种的酒来。这不能不说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而经验在很多时候就足以解决问题。生物化学的发展只是让造酒这个事情变得简单,那些神秘的经验也可以得到梳理。 如果以酒精的产生为中心,那么原料是单糖。因此,所有产生能够产生单糖的东西都可以用来造酒。各种果汁中都含有相当量的单糖或者容易转化成单糖的碳水化合物,也就可以用来制造各种果酒。用葡萄得到葡萄酒,用猕猴桃得到猕猴桃酒,用苹果也能得到苹果酒。而淀粉不管是玉米还是大米,就需要先水解成单糖,好在这种转化也不算费劲。不管是酒酿、茅台还是老白干,核心的转化过程是一样的。如果把酒酿滤去固体,得到的液体就是米酒。把米酒蒸馏纯化,就得到高纯度的白酒这几乎是穿越小说的主人公回到古代最简单的生财之道。从化学的角度说,茅台和老白干的主要成分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些很微量的成分。不过这些微量的成分,就象爱迪生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决定了它是茅台还是白干。 用粮食来做酒还不算浪费,用来生产做燃料的酒精就实在是一件与人争食的事情。不过人类不吃的那些东西,比如秸杆,也是碳水化合物,理论上完全可以转化成单糖来造酒。只是这些顽固不化的东西转化起来实在不易,结果引来了大批科学家与它们斗智斗勇,而它们有节节败退举手投降的趋势。但是如果你愿意把你的酒酿蒸馏出酒来做燃料,也可以成为一个高尚的环保主义者,高调地宣称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如果从单糖转化成酒再往后看的话,酒还可以被转化成醋酸。如果想做的是酒酿,酒曲中就不能有醋酸菌的存在。把单糖转化成酒精的酶也不能太过嚣张,需要给糖留下一些生存空间。而如果想做的是醋,就希望醋酸菌大显身手,尽量把酒精赶尽杀绝。除了酒曲,空气中也会也这些细菌的存在,这也就成了经验最有用的地方有的人可以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而有的人却是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个人分类: 其他|1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题:酒说】来杯秸秆鸡尾酒
songshuhui 2009-11-21 20:10
史 军 发表于 2009-11-20 16:21 绍兴的黄酒师傅说:鉴湖的好水和江浙的好米是好黄酒的精髓。 法国的酿酒师说:波尔多的阳光和土壤造就了完美的葡萄,也成就了顶级的红酒。 德国的啤酒屋老板说:德国的大麦芽和啤酒花,让慕尼黑的啤酒成了绝世佳酿。 生物工程学家却说:只要是葡萄糖构成的东西,我们都可以把它变成美酒。 如今的饮料世界让人眼花缭乱,咖啡有小粒大粒、粗磨细磨之分,茶有红、绿、乌龙之别,但仍没有哪种饮料的种类能跟酒相提并论:咖啡固然不同,但终究是咖啡树的果实;茶尽管有别,也都是茶树的叶片;美酒,却是不同植物不同部位的升华。 种子带来的琼浆玉液 在我国,关于酿酒起源的传说中,仪狄作酒大概是流传最广的一个。 故事的说的是:在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的精心治理下,国泰民安,粮仓殷实,一位叫仪狄的人向大禹进献了自己酿制的美酒,一个不小心,大禹喝高了,睡了一天一夜。结果好心的仪狄非但没有获得赏赐,反而落了个误国误民的骂名。 传说的真实性无法考证,不过它传递给我们一个信息:酿酒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要有充足的粮食,倘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那用粮食这种奢侈品酿酒无异于痴人说梦。 尽管传说中并未提及酿酒的原材料,但我们仍能推测,大禹喝的酒八成是用小米酿制的。没错,就是那种可以熬成金黄色的小米粥,如今被奉为高档杂粮的小米。那时候,生产小米的作物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从平民到首领吃的都是小米饭,而现在的主要作物小麦,那会儿还在小亚细亚的河谷里晒着太阳呢。作为最早被人类驯化的作物之一,最初的粟不过是一些籽粒稍显饱满的鼠尾草。如今,在阿富汗的田地里还能看到很像鼠尾草的粟品种。 在这一时期,在鼠尾草不甚丰富的长江流域,聪明的古人发现并培育了另一种谷物野生稻。经过不断的筛选,那些籽粒饱满,容易收获(野生稻的籽粒是随时成熟,随时脱落,偶尔有个体成熟后的种籽依然保留的穗子上)的个体被保留了下来,成为栽培水稻的始祖。 当然,充足的粮食供应只是一个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从淀粉到乙醇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这中间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淀粉转化为糖。 据说我们的高山族同胞还保留着一种传自远古的酿酒方法,在酿酒前,将蒸熟的米饭放在嘴里咀嚼,然后再封入坛中。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转化为糖(我们细嚼馒头时能感受到甘甜,就是这个原因),进而转化成美酒。不过,这种方法只适合小批量地制作供家庭享用的酒水。 后来,人们发现了高效的淀粉糖化工具生活在小麦籽粒上的曲霉可以产生纯正高效的淀粉酶。正儿八经的麦曲在西汉就出现了:将小麦做基底的酒曲的引入,使淀粉更高效地转化成糖,谷物酿酒进入了光明时期。 时至今日,从茅台到绍兴黄酒,在酿造过程中,仍保留着小麦制作酒曲的传统。从这点上看,虽然小麦在任何一种酒原料中都不是主角,但它统帅和指挥着制作酒精的微生物工人,堪称酿酒大片的导演。在酒曲的帮助下,很多淀粉丰富的原料都被放进了酿酒窖池,也就有了后来的高粱酒、玉米酒以及红薯酒等等。 其实,发芽的种子(麦芽)自己带着降解淀粉的工具淀粉酶。当然这种酶不是为了人们酿酒准备的,它的本职工作是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初期的能量搬运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储存在种子淀粉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首先就要把淀粉分解成细胞可以利用的葡萄糖。不管怎样,人类盗用了这种酶后,酿酒工艺的确大大简化了。 顺便提一下,最早的洋酒就是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用出芽的大麦酿制的,考古学家称其为啤酒。不过跟如今喝的啤酒还不是一回事。 想知道更详细的?请稍等,耐心看到最后。 葡萄的优雅升华 只要淀粉粉变成糖,剩下的事情都交给酿酒酵母好了。 长江黄河流域的人们还在使劲折腾种子里的淀粉的时候,大自然早就酿好了美酒,并且稍加改进就成了古埃及人的标准饮料,这种美酒的原料就是葡萄,在植物学家眼中,它们就是一嘟噜携带了酿酒酵母的葡萄糖。再没有比这种葡萄糖含量可以占到干重20%以上的果实更合适的酿酒原料了。 如今的标准酿酒葡萄品种都是从欧洲引入的,但是葡萄却是个大家族。它出现在地球上时,各块大陆都还连在一起。后来,随着板块漂移,葡萄家族也分了家。 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上多是野生葡萄的身影。早在公元前5000年,高加索南白和波斯湾周边地区的人们就开始收集野生的葡萄了,当然,那时可能只是作为食物。 葡萄糖和酿酒酵母,葡萄本身携带了生成美酒的两大要素,所以只要葡萄果粒成熟,果皮破裂,渗出的果汁在酵母菌和空气的作用下,就会产生葡萄酒不过,这个过程发生在葡萄树下,还是在收集葡萄的陶罐里,目前尚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人们喝了天然发酵的葡萄汁,会有种飘飘然的感觉,一身轻松。好了,那就多收集点葡萄来发酵,葡萄酒就这么出现了。 其实,产生醇类物质对葡萄传播种子有利,可以向动物表明大部分果实已经酸甜适口(其实是藏在果实里的种子已经成熟,急着远走高飞),可以开吃,招引动物从远方赶来,加入进餐和传播种子的行列。 不仅葡萄,苹果、梨等含糖量丰富的水果在成熟后期也会产生乙醇(买回来的苹果放得时间长了就会有酒味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有不少地方用苹果进行酿酒,苹果酒曾经一度是美国开拓者的饮用量最大的酒类饮料。 在我国古籍中,有很多关于猿猴酿酒的传说,内容不外乎猿猴采集了不少野果堆积的一个石洞里,后经雨水或泉水浸泡成了美酒,后来被砍柴人偷偷享用了。 猿猴是否有意而为,尚无法考证;不过,自然界中的确有不少动物会酿酒,只不过地点不在石洞,而是他们自己的肚子里。看过《上帝也疯狂》的同学一定还记得这个情节在非洲纳米比亚沙漠里,当一种称为玛鲁拉树的果实成熟时,大象、狒狒、野猪都竞相前来赴宴,这种果实的丰富糖分就在他们的肚子里发酵了,这帮享受果实的家伙也酩酊大醉。 甘蔗汁液引发的狂欢 最近,脑子里总回荡着朗姆酒,仔细想想,原来是每天在公交车上听到肯大叔的新款鸡腿推广这是加勒比海著名的朗姆酒,不仅好喝,还能用来烹饪美食。相信有很多同学会跟我一样,回家先去查阅朗姆酒是什么东西。 从广告片上看,那些澄清的液体,显然跟葡萄酒和啤酒不是一家子,不过,跟咱们的二锅头也不是兄弟。因为它的原料不是五谷,不是水果,而是甜蜜蜜的甘蔗茎杆。 甘蔗的老家在热带亚洲的太平洋岛屿上,后来被引种到我国和印度。公元642年,才被阿拉伯人带到了地中海地区,又过500年,欧洲的骑士们才在叙利亚尝到了这种不会飞蜜蜂、也有蜜的芦苇。 不过西亚并不是喜好湿热的甘蔗的理想种植地,遥想当年,从地中海进口到欧洲甘蔗糖可是相当金贵的调味品,在贵族的餐桌上,蔗糖也是可看而不可尝的摆设。后来哥伦布把甘蔗送到了加勒比海地区,甘蔗终于找到了生长的天堂,好在甘蔗种植是个纯体力活,不需要什么技术,只要把砍成段的甘蔗插在土里就可以等着收获这些甜芦苇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业化的制糖过程了。在当时,提炼蔗糖都是靠加热甘蔗汁蒸发水分,最终使蔗糖结晶出来。这种方法到最后总有一些含高分子的残液无法继续加热,否则会炭化。在早期,这些残余的糖稀或糖蜜只能用作焦糖,但后来,新英格兰的殖民者发现,可以用以酿酒,朗姆酒于是诞生。 朗姆酒酿出即卖,没有储存期,因此辛辣刺喉,加上价格低廉(原料廉价),很受生活在艰苦环境的水手和海盗的青睐,有的船长甚至用朗姆酒为水手发工资。兰姆酒迅速在大西洋水手和加勒比海海盗中风行开来。 可以看出来,朗姆酒最初就是个制糖的副产品,直到后来,人们找到了甜菜这种可以在温带种植的产糖机器,才将甘蔗从制糖产业链中解放出来。朗姆酒的生产用上了上好的甘蔗汁,增加了储存醇化期,改善了口感,最终成为配制鸡尾酒必不可少的原料。 除了给人提供饮料,甘蔗还为汽车提供饮料。巴西汽车消费的乙醇燃料都来源于甘蔗。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甘蔗也是不可多得的高效酿酒植物。 不过,甘蔗能提供大量的糖做为酒精的原料,但是在制作过程中,占生物量绝大部分的纤维素都作为残渣填进了焚烧炉或者被抛进了垃圾堆,那这部分能不能利用起来呢? 秸秆也能制酒喝 进酒吧,酷酷地对酒保来一句,杨树酒加冰,摇的。 这正是生物工程学家所梦想的场景。 与淀粉和小分糖来相比,植物中以纤维素形态储存的能量更多,每年收获的玉米和稻谷,50%-60%的光合产物都被抛弃在秸秆里,更不用说那么多只长纤维不结种子(实际情况是种子太小,我们没法收集使用)的禾草。 但是,将葡萄糖从纤维素里解放出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单单是把纤维素从秸秆中提取出来就很困难,目前常用的氨解法,就是利用氨水的作用将纤维素水解,然后在用酸来中和多余的氨水,然后才在纤维素里加纤维素酶。才能分解成葡萄糖,然后才能被发酵成酒精。不过,飘荡着氨味的酒,恐怕是不会有市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正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继续培育将植物茎秆中的纤维素直接撕碎的细菌不过,希望这些东西不会跑来对付我们的纯棉T恤。如果控制的得当,那些生长在盐碱地里芦苇,我们路旁需要更换的白杨树的都可以用来酿酒了。愿未来的某一天,这地球上只要有绿色的地方都会有相应的美酒。 好了,闲话少说,先老老实实来杯二锅头吧。 不可或缺的1% 最后插一句,酿酒过程中除了谷物、葡萄和甘蔗这些主料,还需要一些辅料。不过人参、梅子、杜松子可不算,它们在酒中充其量也就是个调味品。 回到第一节的问题了。前面说到,最初的苏美尔人的啤酒不算真正的啤酒,那是因为他们还不会向啤酒中添加啤酒花,所以他们酿的啤酒大概是甜的,想来会更受女孩子欢迎。 怎样才算是完整的啤酒?向发酵的麦芽汁中加入啤酒花。 啤酒花是大麻科葎草属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大麻?嘿嘿等等!暂停想象!) 虽然跟大麻沾亲带故,它里面可没有四氢大麻酚(让人成瘾的主要成分)。啤酒的苦味主要是由啤酒花中的-酸(由葎草酮、辅葎草酮等组成的化合物)和-酸(蛇麻酮等组成的化合物)引起的,这些物质能够抑制微生物繁殖,延长啤酒的保质期。 更重要的是,正是这些苦味物质让啤酒有了特殊的清爽感觉和细腻的泡沫。在1519年,德国的巴伐利亚,威尔海姆公爵四世将啤酒花定为啤酒的法定添加剂(纯属中性词,切莫恐惧),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除了直接添加在酒里的成分,外围部分也相当重要。在目前红酒制做中过程,橡木桶陈酿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当然,这可不仅仅是我们把玻璃瓶白酒换个瓷瓶追求文化品位那么简单。橡木特有的内在品质是成就葡萄酒的关键一环。一方面,橡木木材疏密适中,在保存酒体香气的同时,又可以允许一部分氧气进入,让桶内的红酒充分发酵;另一方面,与很多树木类似橡木中也含有大量的酚类、醛类和单宁等次生代谢产物,这些产物不仅丰富了红酒的香味(比如说糠醛就有杏仁香味),更重要的是单宁可以笼络住红酒中那些不稳定的色素,使得红酒呈现出令人愉悦的颜色。 橡木桶的木材来源于壳斗科栎木属的不同种类。法国的卢浮橡、美国白栎以及我国的小叶橡都是制作橡木桶的优良材料,当然不同树种的木材结构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差别,会影响到葡萄酒的口感。至于孰优孰劣,还得看个人喜好了。
个人分类: 其他|187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题:酒说】动物瘾君子
songshuhui 2009-11-21 19:35
瘦驼 发表于 2009-11-21 12:03 山东威海的十岁黑熊甜甜和北京的小香猪蓬蓬,分属凶悍的食肉目和温顺的偶蹄目,似乎扯不上关系。 然而它们却分享同一个爱好,那就是贪杯。据报道,黑熊甜甜一气儿能吹5、6瓶啤酒,而香猪蓬蓬痛饮3瓶啤酒仍意犹未尽。 (黑熊甜甜) 从果蝇、蝴蝶到羚羊、野猪,乃至黑猩猩和大猩猩,嗜酒,在动物界的确不仅是人类才有的爱好。这是因为,在自然条件下,酒精往往同糖分丰富的果实联系在一起,只有那些熟透了的甜美果实,才会偶然被酵母菌感染发酵出酒精来。酒香四溢,意味着一顿不可多得的高热量美餐就在附近。野外观察中科学家们发现,黑猩猩经常会捕捉找到那些几千米外腐烂果实散发出来的气息,并且矢志不渝的找到它们大吃一顿。那些对酒气更敏感更偏好的动物,就能获得更多的能量,使它们在生存竞争中获得胜利,因此,作为物竞天择的产物,人类自然也在骨子里埋藏着对酒的本能的冲动。 然而,与几百万年前不同,酒已经从一种稀罕的天赐甘露转变成了充斥在人类社会每一个角落的消费品,人类碰到了野生动物根本不会面对的问题,那就是醉酒。不过,有一种流传已久的说法是非洲象偶尔会吃很多熟透的marula ( Sclerocarya birrea )果子芒果的非洲兄弟,这些糖分丰富的果子会在大象的胃里发酵,产生酒精,让大象醉倒。几乎每一本描写非洲风物的小册子都会引述这个故事。 然而,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斯蒂夫莫里斯Steve Morris在发表于2006年3/4月刊的《生理学和动物生化》杂志(Journ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Zoology ) 上的一篇文章中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 莫里斯指出了这个故事的荒谬性:首先,大象从来不吃掉在地上的腐烂果实,事实上,在非洲,也几乎没有什么果实有机会熟透掉在地上,在那之前肯定被各种动物吃掉了;其次,食物在大象的胃当中只会停留12-46小时,这个时间不足以让果子发酵,而且,糖分很快就被消化道吸收了;退一步,即使某只可怜的大象一次吃了够多的果子,同时吃掉大量的酵母,然后得了胃动力不足,理论上,这只大象需要吃掉1400个marula果子才能醉倒!因为按照成年大象的体重和代谢酒精的速度,它的酒量是1.9升无水乙醇,相当于6斤二锅头。发酵这么多酒精需要27升marula果汁,而生产这么多果汁需要1400个marula果子!除非这头大象闯进了一个marula果仓库,否则它根本不可能一下子吃掉这么多果子。更遗憾的是,即使上面这个情况真的发生了,大象仍然不会醉倒,因为,果子发酵的过程是缓慢的,并不会一下子就有1.9升乙醇涌出来。 摇来晃去的大象不好找,顺着手电筒光柱往上爬的人类有的是。人的酒量有高低,这不容否认,我的一位忘年交回忆起他上世纪50年代同苏联专家的交往,对老大哥的酒力十分佩服,中国同志轮番上阵轮番败北,到最后酒干瓶净老大哥仍未尽兴,找来一瓶酒精棉球泡水再战。 当然,酒量败北,并不是中国人缺乏意志,而要从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说起。酒精被消化道吸收后,除了少部分通过呼吸和泌尿排出,大多数要通过肝脏代谢。酒精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变为乙醛,在经过乙醛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酸,乙酸氧化分解或者转变成脂肪。这里面,最要命的是乙醛,它是让人面红耳赤,心跳加速,头昏眼花的罪魁祸首。在亚洲人群中,编码乙醛脱氢酶的ALDH1基因发生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44%的日本人、53%的越南人、27%的韩国人,30%的中国人的体内都有这种变异,变异的结果是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大大降低,人变得更容易醉酒。但在欧洲人的后裔中,这种变异却很罕见。有研究表明,ALDH1基因变异的个体,酗酒的概率只是那些非变异个体的1/6。 虽然酒闻起来不错,但是尝起来去不总是那么令人愉快,各种酿造酒里都多少苦的成分。进行动物实验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要让猕猴变成酒鬼,最开始要在酒里面添加甜味剂,这样猴子才乐意去喝,逐渐产生酒精依赖后,即使不再添加甜味剂,猴子们也不再嫌弃。在人类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有一个名叫hTAS2R16的基因编码一种与味觉相关的受体蛋白,当它变异时,人对苦味的敏感程度下降,同时却更容易产生酗酒的现象。 人喝多了酒危害健康,对其他动物也是这样。尤其是家养的宠物,事实上,酒是它们最常遇到的毒药,狗特别容易对啤酒感兴趣,而对一只小型犬,一瓶啤酒可能是致命的。不过,如果您的宠物狗实在跟甜甜和蓬蓬一样热衷此道,您可以去买荷兰生产的Kwispelbier牌宠物啤酒,它是由麦芽和牛肉汁酿造成的无醇啤酒,如果喜欢,您也可以放心饮用,一瓶,只卖1.65欧元。
个人分类: 其他|15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题】酒说
songshuhui 2009-11-21 19:34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09-11-20 16:26 我这植物琼浆在你体内落下 永远的播种者播下的好种子 好让诗从我们的爱情中发芽 如一朵稀世之花向上帝显示 夏尔波德莱尔 1、 史军 :《 来杯秸秆鸡尾酒 》 11 月20 日 酒说: 我像植物的精华落进你的胸膛 我是谷粒,将使痛苦掘开的沟垄长满庄稼 我们密切的结合将创造出诗 我们两个将创造一个上帝 我们将朝着无限飞翔 像小鸟,像蝴蝶,像圣母的儿子 像香气 像一切有翅膀的东西 2 、 瘦驼:《动物瘾君子》 11 月21 日 酒说: 这头可怜的小毛驴像驾辕的马一样劳累,我要让他泛起童年的鲜亮颜色,对于这个生命的新的竞技者来说,我是使老斗士的肌肉重新强健起来的油。 3、 云无心:《酒酿家庭装》 11 月22 日 酒说: 我是礼拜日的希望。劳动使日子兴旺,酒使礼拜日充满希望。胳膊肘支在合家团聚的桌子上,挽起了袖子,你自豪地歌颂我,你的确心满意足。 4、 BOBO :《谁能千杯不醉》 11 月23 日 酒说: 酒和人是两个斗士朋友,时而搏斗,时而讲和。战败者总是拥抱战胜者。 5、 YoYo :《穿过我的神经的我的酒》 11 月24 日 酒说: 对我来说,待在一个正经人的胸膛里,比待在忧郁冷漠的酒窖里好得多。 这是一座快乐的坟墓,我在那里热情地完成我的命运。 我把劳动者的胃搅翻了天,通过一座看不见的台阶,我登上他的大脑,表演我的难度极大的舞蹈。 6、 黄庆:《从啤酒泡泡到陶瓷蛋糕》 11 月25 日 酒说: 一位认真的音乐家为了创作一部喜歌剧,应该喝香槟酒,他可从中发现这种剧所要求的发泡的、轻松的快乐。 7、 哈林:《酒吧物理学家》 11 月26 日 (剧透下:八卦版的龙舌兰酒制钻石) 酒说: 人啊,我亲爱的人, 我想为你唱一支充满友情的歌, 一支充满快乐、光明和希望的歌 尽管有玻璃的牢房、软木的插销。 我绝不忘恩负义; 我知道是你给了我生命,我会报答你。 啥也不说了谁都知道这是分割线 在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酒面前,多少文字都是单薄的。索性让酒自己说吧,感谢波德莱尔。 我来插播些题外话: 这次的酒专题,编辑很不靠谱,通知得仓促收稿又紧急,但每位松鼠都没怨言,好得让人不好意思。 才子,诗人,愤青,想法总有创意,观点总是独特,口吻总会幽默(媛儿语)的米国普度大学物理男哈林是第一个交稿来的,作者声明:除倒数第二自然段外,本文虚构成分较重,请在地理学家和物理学家指导下完成阅读。BTW,指导者最好多一位伍迪艾伦的粉丝。 随后是黄庆,他从啤酒泡泡经由绿茶又联想到了充满气泡的陶瓷蛋糕。这位在米国加州戴维斯分校做材料学博后的材迷牺牲了周末休息的时间,还帮忙自我催稿:一会儿就把稿件发给你,怎么也要把债还了感觉像杨白劳过年啊。 首日放出的文章来自植物学博士史军,他千不该万不该说错了一句话:我来写个酿酒植物吧,从此,这位《牛顿科学世界》的编辑为了工作连加3天班到9点,还要忍受不时催稿,最后说:再等一小会啊,写多了,收不住。 上海的神经生物学女博士YoYo(她是本期专题作者的万绿丛中一点红~!)在紧张的研究工作和学车之余(祝她顺利拿驾照!),又乖乖跑去查阅资料。想知道神经系统对我们酒量的影响、酒怎么壮胆怎么乱性为什么不能酒后驾车?期待YoYo的文章吧! 上海的麻醉学博士BoBo(你们魔都人的ID)不满意之前的旧文:我再多查查资料,写细致点。喝酒脸红者要小心?饮酒基因决定酒量?酒醉无药可解?听BoBo怎么说。 云无心(这一位是不需要介绍呢不需要呢还是不需要呢?)的稿件前一天才想起来催促,明天专题要上线了噢。今早来看,稿件已经稳躺在邮箱里了。 还有长期在烟台出差的瘦驼。瘦驼,要做个酒专题,你有写过相关的文章么?有。发来吧。好。就这样,大家不久会看到他笔下的动物瘾君子们。 最新更新,看到酒专题上线,松鼠会天津分舵主公苏震同学发来急电:酒!酒!这里是他的经验,一般人他不告诉他,敬请猛击猛击这里: http://www.suzhen.net/?p=56 同时进行的还有另外一项工作,期间涉及到请大家发来所有的旧文。很多松鼠都是素未谋面,二话不说,就打包发来。 刚过去不久的,是嘉年华;再往前,是周年庆;再再往前,是去年4月那场书吧里的聚会,留下了被四处转载、大家一齐仰望的那张照片。另外,还有很多次,是远方的松鼠来到北京,或大或小的聚会上,见面只需报上ID,一朵微笑、一次握手或一个拥抱,大家就是无话不谈的旧友了。 (你能认出几头松鼠?) 很多松鼠都被问过:你们松鼠会做到现在,依靠的是什么? 答案有很多,我高举的题板上会写着信任。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信任的道德基础所起的作用是,把我们与那些不同于我们的人联系起来了。 对的,是信任。从2年前的 今天 ,十几位科学写作者成立了内部论坛,到越多越多不明真相的朋友要求 加入这个团体 ,是信任让我们走到一起,并将走下去。 亲爱的松鼠和松鼠的朋友们,愿你此刻身边有酒,大家干一杯吧!今天,没有什么比得上喝酒人的快乐,除了酒的被喝的快乐。 By波德莱尔杨杨 过往文章链接: 桔子: 情人节葡萄 偷拍: 核爆炸与葡萄酒的年份鉴定 云无心: 法国悖论-饮酒是否有助健康 BOBO: 法国悖论,其实你也能做到 小红猪: 醉酒的秘密 云无心: 废西瓜,制药造酒精
个人分类: 其他|16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宅专题号外]我的宅男同学
songshuhui 2009-11-16 23:33
我的宅男同学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09-11-16 17:13 编者按:张小哲同学是我们这次宅专题的特邀嘉宾,系帅且才华横溢的优质未婚偏文艺男青年一枚。虽然他的交稿时间有点滞后,但是我们还是决定放出这篇文章,因为其写得实在太好。从这篇文章中,我个人读出了两点感受:个人的经历,往往能折射时代的变化;而任何的另类,最终大都会加入社会的主流宅也概莫能外。来让我们美文共赏。 文 / 张小哲 写在前面的废话: 猛犸老师在MSN上一本正经地问我什么是宅,我有点晕。我只好一本正经地去Google。 不知是我们的问题越来越多,还是世界提供给我们的答案太过丰富。一个宅字就有4600多万个网页,而每个月Google要处理的搜索请求据说达310亿次。《纽约时报》一周的信息量几乎是一个中世纪人一生所获信息的总和。但我总害怕汹涌的信息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迷茫和混乱,我们被这无处不在的洪流裹挟而不知所往。 其实宅现在早已经变成口水词,哪怕他只是懒得出门吃牛肉面而在家煮泡面,他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今天我宅了! 但Google告诉我们,宅最初由日文的御宅族而来,意指那些热衷于次文化的人,尤其是动漫、电子游戏和电脑硬件与进阶技巧的人。 正如同大隐隐于市,大宅也常常宅于人群之中。我的大学室友W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宅男。 W上海人,戴眼镜,面容清秀。整个大学四年他基本都面对电脑屏幕,宅在自己的世界里。上过课的肯定不超过100节,其中一多半还是在大一第一学期上的。后来的课程,大都是开学第一节课去点点名,随后就等着参加期末考试了。但W偏偏特别聪明,仅凭考前K书加上考试东走西顾,居然生生也混够了150个学分似乎也挂过一两门,但最终都能补考顺利通过。 节省下来的时间自然是用来玩游戏,从最初在昌平园的机房里玩三国志,后来回燕园后在宿舍里玩红警、星际、帝国、仙剑、FIFA等等等等,W无一不是顶级高手。 W对电脑游戏的痴迷也一度登峰造极早上6点宿舍来电他准时起床,下床第一个动作就是开电脑,然后才拿着脸盆晃晃悠悠去水房洗漱。飞速搞定以后回屋立即开始战斗,宝贵的时间绝不浪费。 早餐省去不吃,一天两顿饭由同学帮从食堂打回来。一面手持饭盒,一面眼盯屏幕,对于吃什么他似乎也并不在意,感觉他一学期吃的都是同样的酱爆鸡丁加四两米饭。 楼长通常会在11点过后七八分钟才熄灯,他也就在熄灯前1分钟才关机。如果不幸哪天楼长提前了几分钟关灯,宿舍里随着黑暗到来往往能听见他一天中惟一嘹亮的声音:他妈的 偶尔他游戏打到特别舒畅,或许会跟我们出去宵夜、聊聊天,感受一下现实世界人类的生活但也时不时眼神迷离,无限遐思;更多的时候,他会在熄灯后迅速拿盆走进水房洗漱。回来也不罗嗦,径直上床,辗转腾挪,直到用被子把自己裹得如同一只春卷般结实齐整,仅留头顶的一个孔作为出气之用,随即沉沉睡去,直到第二天早上6点。 如此日复一日,循环往复。我常常替他觉得庆幸,因为那时网络游戏方兴未艾,还没有人给大学生治网瘾,否则丫早就应该被杨永信叔叔抓走电击菊花去也。 由于宅,出门洗澡也成了奢侈。甚至我们怀疑他简直四年都不曾洗过被罩床单。出气口附近的被子由于与头比较接近,颜色已如铁锈般呈暗褐色,还带着些许油渍。 仅是插图而已,非文中人物 我的一个哥们曾经形容W的头发脏到不行才去洗,但洗完简直就能做洗发水广告,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甩啊甩的。但他旋即又钻进铁锈色的被子里,毫无半点不适。直到他大三大病一场,得了肺炎还是什么,医生要他注意个人卫生,他出院后才把旧被子和床单一股脑全部扔掉,换了新的。很快那春卷状的被子又如长满铁锈一般。 其实基本上每个男生宿舍都有这么一两个宅男镇守,他们有的擅长电脑游戏,有的喜好QQ泡妞,有的爱寻秦记,有的擅长毛片,有的执着于成人文学,各领风骚,却均是对次文化的痴狂者。 大学的四年像是漫长到让人疲惫,却又是如此的安逸而蛋疼。在其他人泡图书馆、考托福、竞选学生会、恋爱、失恋、打架、喝酒的时候,他们躲进臭哄哄的小楼自成一统,无忧无虑、悄然无声地宅了四年。 不过那时,我们还不知道宅这个字。他们是中国宅男的先行者,是宣传队、是播种机。 有人说网瘾是一种社会病,所以这病也要让社会来治。宅也一样。W毕业回了上海,换了几家工作。后来居然混进了人民公安的队伍,成为一名文职警察。入学十年的同学聚会前我联系他,才得知警察也不做了,去了一家卖版权的公司。 问他为什么,他先笑着说怕被杨佳砍,后来才支支吾吾说,警察没前途。我问他还玩游戏么,他说早都不玩啦,要努力工作。原来他现在有了女朋友,准备攒钱买房结婚。同学聚会他也没有来,说是单位要加班走不开。 其实后来我发现,很多原先面带青涩见人脸红说话结结巴巴的宅男现在一个个衣冠楚楚、侃侃而谈、熟悉各种酒令套话黄段子,酒后还会骂骂咧咧地说生活操蛋。造化弄人,斯如何哉。 也许我们依然宅着,不过这宅的地点由大学宿舍换作了出租房或写字楼的格子间,我们热衷的从次文化的电脑游戏转化为主流的结婚买车买房。我们在通往中年怪叔叔的大路上加速前进。 上学时,班上的女生大多不像男生那么宅。现在要是哪个女生突然宅了,八成是怀孕了或者刚刚生产,在家休养生息中。我唯一印象深刻的一只宅女当年是一塌糊涂BBS的超级水车,灌水无数。毕业后她去上海读研,再后来嫁给了一个多金貌美的房地产人士,做了全职主妇。 我问她的一个朋友说,每天不上班,不会无聊吗?朋友说,不会啊,她会跟其他合伙人的太太们一起玩啊,还报班学很多东西,小提琴啊,拼布啊。 于是我恍然大悟,她早已经不宅了啊。
个人分类: 其他|18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宅专题]一颗姹桔的衣食住行
songshuhui 2009-11-12 18:55
桔子帮小帮主 发表于 2009-11-12 4:13 八卦慎入编者按 QUIZ: 你是否有如下症状?请对号入座: 1. 每天至少蜷在电脑前,或采取等价行为(如缩在图书馆、躲在实验室、蹲在厨房里、避在小黑屋、书桌旁、钢琴前)10小时,所有衣服的肚皮和右胳膊肘磨出大洞; 2. 有人说你不亲近大自然,你指着窗台花盆说:我有大自然; 3. 看到好看或好吃的东西,没有正常的迫切反应,反而伤春悲秋; 4. 对超越每日出行轨迹的活动打不起精神,甚或心生恐惧; 5. 活动轨迹精确无误,每天迈步次数正负误差不超过10步; 6. 略加回味,似乎3天没见过太阳; 7. 如果有独自上网和独自去2公里外两种选择,毫不迟疑选择前者; 8. 经常反省:今天的移动轨迹又是家实验室厕所实验室厕所实验室厕所实验室厕所实验室厕所实验室厕所实验室厕所实验家;但不采取任何行动; 9. 时常提醒自己:1个月没进城了,想不出周边的馆子还有哪家可吃; 10. 喜独居,不喜室友; 11. 如有人来探望,则心慌意乱手足无措; 12. 如探望的人离去,则心慌意乱手足无措; 13. 天天痛下决心,明天开始运动、遛弯、在街上逗猫、和朋友喝茶、不暴饮暴食;长此以往,即不再痛下决心; 14. 腰长骨刺、患有颈肩肌肉群综合症,熊猫眼圈、猩猩眼角、金鱼眼袋,不喜化妆,自己剪头发; 15. 不喜购物,勉强网购; 16. 如上述症状中有4至15项符合你的情况,那恭喜你成为准侘姹,置信度0.99。 恭喜我。 一颗姹桔的全方位剖析之衣 如果上述症状同时占有1和15,那可惨了。你的衣橱将堆满肚子和胳膊肘双重破洞、其他部位完好如初的衣服。怎么办?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生物博士生的补丁,是有生物博士生特色的补丁。下图是一个胳膊肘,它是由一个能穿过3个手指头的破洞改造而成的: 如果眼光够犀利,你将能看出红线连接而成的血红素分子(Heme,见右图。如果看不出那不怪你,怪我)。若没有血红素,你的血红细胞将失效,血液将无法携带氧气;若没有这个补丁,衣服就无法出门见人补丁的作用不言自明。 全方位剖析之食 触景生情,其实大多数时候生的是你自己的情。如果上述症状3符合你,其他侘姹特质会使自闭的你雪上加霜。留个影吧,Thats all you can do. 当然,既学过植物,就要生有植物学特色的情。影像右下角署拉丁名,比如 Malus pumila , Musa nana ,以此类推。 吃苹果( Malus pumila )前悼念一下,做个好人把遗物(商标)贴在遗像上。当然有时生物性的驱使会超越继续画遗像的热情,如右图: 有钱就买左边那个牌子的香蕉( Musa nana ),没钱买右边那种: 眼前有遗体画左边那种(八爪说是芹菜),倘若没有只好画怀念版本(阳台花盆的冬储大白菜): 为了不枉桔子之名,得多买点桔子( Citrus spp. ),消耗不完可榨汁,吃不及时只好蔫坏在冰箱里(右下),漂亮的可以做情景模特:桔子看书、桔子被剥皮、桔子相忘于江湖,如此这般: 全面营养,还有其他蔬菜水果零七八碎: 全方位剖析之住 既一个姹字,则不能不说此核心问题。其实,大自然,我本不想做你的负心人。 春天你被我再现于纸上(玉兰和二月兰); 夏天你被我做成木乃伊: 秋天你留给我足以支撑过整个冬天的回忆: 到了窗外什么也没有的时候就点亮我的世界: 成为我房间里的小太阳(右边那个不是那个显然是早春的连翘花)! 全方位剖析之行 既然符合4、5、6、7、8、9、13、14何谈行?大言不惭地回答:实验室和松鼠会就是我的行! 学的是细胞,我看到 细胞是个海洋(请还记得生物学的人辨认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囊泡、溶酶体、纺锤体、微管): 细胞是一幅表情丰富的面孔(请继续辨认): 细胞充满细节(电镜照片,由上至下分别显示:正在分裂的线粒体、花粉局部、细胞核、花粉局部,约8000): 细胞充满爱(一颗花粉被挤破,DAPI荧光染色,100): 加入了松鼠会 这里有姬十三(左边一度是他msn头像): 猛犸及某次赌注战利品八爪鱼: 小色人彼岸猪: 张撞鹿: 他们一次次让摔碎了的我put myself together(其实这东西本想要冒充一颗核糖体); 如沐春风。 而我,则终于从实验室一个宅跳入实验室和电脑桌双重宅;从肚皮上被实验台磨出一个洞,到写作导致胳膊肘被磨出外加一个洞 其实从不喜以宅自居,更谈不上以它为荣,毕竟没有一个侘姹是厌恶窗外的世界。这状态就好像坐在那个舒服的澡盆,而谁能说澡盆就是一个坏地方呢? 没有人会被空间所囚禁,视野有界,只要想象无边。
个人分类: 张撞鹿读书会|21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宅专题]宅人简史之有图有真相
songshuhui 2009-11-9 18:20
红猪 发表于 2009-11-09 7:40 作者 R.J.Evans 译 红猪 原文: http://purpleslinky.com/humor/computer/a-short-illustrated-history-of-the-nerd/ 译者按:本文写的是nerd的历史,为配合主题,文中的nerd一律翻译成宅。两者的意思其实不尽相同,至于具体如何不同,还要请教资深宅人(或nerd)也~ 编者按:该文概述了在堕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宅人群体从弱小逐渐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悲痛地回顾了万恶的资本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对宅人这一光辉的新生力量的打击和压迫,歌颂了宅人们不屈不挠的奋斗,充满了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但是,作者做为万恶的美帝国主义国家的公民之一,出于阶级局限性,必然不能深刻地意识到宅人这一代表了全民进化方向的伟大群体的伟大之处,因此在行文中有不少揶揄讽刺之语,这是不正确的。永远十八岁的红猪大人愤而出手翻译的这篇文章仅仅做为参考使用,并非代表我们认同作者的所有观点。另外,本文并非严肃的科学文章,不喜者请绕行。宅人满塞。 宅之作为字,作为人,作为物种,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社会大众起初对宅人持有什么看法?这些看法又在近几十年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且进入宅的世界,自己探索这部神奇而轻松的插图版御宅起源史。达尔文大人,你就瞧好吧。 乔布斯之末日 图中墓碑上文字:史蒂夫乔布斯致命错误产生 首先说说宅这个字。所谓宅者到底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宅字的意义通常是负面的(这一点已有所改观,见下文宅之骄傲节)。一般而言,宅人指生命中的激情未被人口中的多数分享的个人,他们心目中的大神也不为芸芸众生所仰慕敬拜(非宅对上图中的笑点根本无法理解)。坦白地说,宅人所爱者在传统上一向被大众视为奇怪且略带诡异。但随着因特网的诞生,宅的规模正呈指数规模增加。御宅族已大驾光临。 拖动,放下 宅人们在上中学时多少因为两大特征而被归为异类:一、对运动不屑一顾;二、掌握了某种在同学们眼中具有智力性的、多少带些神秘的知识(凡人其实对智力性和神秘的意义理解不能随便说说)。不同于积极投身社交活动的同窗,宅人往往独来独往。有幸者偶尔能遇上同种同属――智人属宅人种――的个体,从而得到在食堂占领一张餐桌的机会。有人可能会将其视作主流对少数御宅族的大方接纳;但就事实而言,这只不过是一种阴险且蓄意的社交排斥而已。 对宅之不敬 广告文字:爱犬,但讨厌清理犬之遗溺?敬请拨打米田共宅株式会社热线2087132198。 米田共宅,犬辈所弃,我辈所取。大号产业中的超大号 就根本而言,宅人常被社会之主流成员视为敝屣;宅字也往往被当作侮辱性字眼使用。公众对于宅的汹涌敌意导致对这一族群的蔑视常被用作廉价的营销策略(见上图)。将上面广告中的宅字替换为针对性别、肤色、或信仰的贬低性标签,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强烈冒犯意味。 宅之推与被推 鉴于上述原因,宅们不得不开发唯有群内成员方能理解的独特语言(见上图)。上图公式可理解为 一旦进入芝加哥大学,推与被推的几率即下降为零。(欲知真相请咨询芝加哥大学资深学员之桔子同学――译注)见到公式后未科科窃笑者,或需等候旁人翻译后方能理解者,大概都不能归入宅的类别。宅们同样投身孟浪事的真理令许多人难以接受,不久之前,宅人还被视作贞洁程度堪比基督教义中某位神圣人物的纯洁群体。 七月之宅 与其他社会阶层一样,宅们也会庆祝某些场合。他们的确下了功夫让自己的节日显得与众不同,但他们对自身这个族群的由来往往理解错误乃至彻底无知。为了对宅字正本清源,必须向字匠中的字匠苏伊斯(Dr Seuss)博士致以敬意。他在1950年的神作《要是动物园归我管》(If I ran the Zoo)中第一次白纸黑字地使用了宅字。书中的叙述者杰拉德麦轱辘(Gerald McGrew)打定主意要在自己臆想的动物园中收入圣诞控(nerkle)一枚,宅(nerd)一枚,外加泡泡纱(seersucker)一匹。《动物园》成书于1950年,因此可视作宅界创世纪。 宅之盥洗室 大多宅人昧于自身历史的事实并不出人意料。毕竟,他们的强迫性行为(读作强迫性/行为――译注)已经严重到了要将住处的房间根据兴趣改造成在旁人看来有违常理乃至令人担忧的地步。苏伊斯博士在无意中开创了一股潮流;他发明的字眼迅速流传到了更加广阔的(成人)社会。 宅军来袭 上图文字:长官淡定,在下是从网上来的。 自此,宅作为一个独立物种登上了地球进化史。这个词没有早被发现实在是怪事一件(该物种的雌性成员早在18世纪就获得了蓝袜娘 的称号。)(此说源于由18世纪文艺女青年组成的蓝袜团――译注)然而根据《新闻周刊》杂志于1951年的报道,宅的说法当时已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的密歇根地区广为流传。此时,宅的大军已经开始壮大起来。 先天宅抑或后天宅? 图中幼齿正在阅读弗郎字卡夫卡的《变形记》 关于宅是先天形成还是在成长过程中为某种因素调教而成,这方面的辩论依旧如火如荼。许多产下了宅向后裔的文盲父母对子女何以成宅莫衷一是。自责者不乏其人,还在诸如纽约和旧金山之类的地方成立了受害者互助会。但这还是应该视作社会风尚的一点小小跃进。到了60年代初,宅字开始如病毒一般席卷全美的电视、广播、及其他媒体,乃至在爱尔兰这样的偏远角落都见了报(就是国民长红发、说鸟语的神奇国度)。宅品牌的全球化已经指日可待。 宅之骄傲 图中文字:我宅,我骄傲 但傲宅(pride of nerd)一说在此时尚未诞生。骄傲和权力要到20世纪80年代末方才进入宅人的语汇,而傲宅庆贺运动则是新世纪以后的事了。宅字在60年代的意义和今天还是有着些许差异;宅人们也尚未如羞涩而紧张的羚羊一般踏入大众视野。彼时,宅的意思仅限于沉闷无聊者,同义词有drip或square。orz 宅日蛋糕 直到优雅、细腻、斯文的七十年代,宅才算真正赶上了好时候。这是在电视屏幕上奉献了《奥斯蒙现象》和《神奇女侠》,在政坛上奉献了杰拉德福特总统的十年,也是将宅字催熟的十年。不擅社交、书呆气息、对《星际迷航》的大爱,这些都成了宅的标志;或者反过来说也未尝不可。总之那是奇怪的十年。 宅人亮出中指 在超过十年的时间里,宅都不是人们希望别人对自己的称呼――即便是真正的宅也不例外。其时傲宅运动尚未起步,敢于亮出中指的宅人则数量零星,戴着眼睛,呆头呆脑。七十年代是刻板印象的十年,电视剧《快乐生活》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将宅字推而广之,尽管其用法和剧情设定的五十年代并不相同。亨利闻可乐(Henry Winkler)所饰演的疯子(Fonz)对宅字的滥用负有责任;愿他堕入污浊的三次元世界中不得好死。 宅之励志招贴 图中文字:宅,沉迷于他人的幻想 今天的宅们应对围绕宅字起源仍在进行中的辩论有所觉悟。许多人宣称自己是首创者,各种说法真真假假。SF作者菲力普迪克自称于1973年首创该字,尽管他所使用的是拼法不同的nurd。这种说法后被证伪,因为nurd一说早在1965年纽约州特洛伊市的一本学生杂志中就已登场。这对宅文化而言堪称耻辱,因为就术语创始人而言,能在名望上超越苏伊斯博士者唯迪克先生一人。 宅之文身 尽管从未找到白纸黑字的记录(纸,老派教育媒介),许多人还是认定宅(nerd)字源于醉(drunk)字的倒转拼写。knurd指的是热爱研究,对学术成就孜孜以求的读书人,狂饮啤酒的长毛兄贵则不在其列(后者若出没于学术研究场所,其言行都足以构成矛盾)。这个字的另一个版本gnurd于上世纪70年代的麻省理工学院蔚为风行。麻省理工常被流落全球的宅们视作一盏明灯,因此这种说法也可能道出了局部真理。 宅之宠物 关于宅之字源的探讨可谓卷帙浩繁。有人认为,宅字之源起与20世纪30至50年代红极一时的腹语表演者艾德加伯根(Edgar Bergen)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伯根的人偶之一名为摸他妹死纳德(Mortimer Snerd),极尽呆板之能事。这的确和宅的原始意义接近,但宅的意思偏向沉闷而非愚蠢。另有人提出,宅(nerd)字乃由40年代广为流传的nert一词演化而来。而nert源自nut,意为或蠢或疯、或两者皆备之人。但这种说法也不大可能成立。 宅之大声说出来 感谢七十年代的渲染,对于宅之刻板描绘近年来甚嚣尘上。在电视和电影中,宅们主要表现为皮肤惨白、着蓬松背带裤、戴啤酒瓶底镜片的白人男性(英国宅剧《IT群英》则将主角之一设定为英籍黑人)。由于对宅的描绘经常涉及其神秘老派的语言风格,有语言学家遂将其属性认定为超白。以近乎语言法西斯主义的态度将美籍非洲裔人士的口头文化排除在外,这种倾向已经在有色宅强力崛起的九十年代和新世纪遭到痛斥。彩虹宅的世界已经到来。 宅之艺术 对于他人负面看法的无视是宅的典型态度。由于宅们将热情倾注在别人视作神秘或没有爱的领域,这种态度往往转化为对他们的厌恶以及将其孤立于社会之外的举动。但随着宅族于90年代形成规模,社会的厌恶情绪也发生了180度逆转。随着数学和科技对智人的存活发挥日益强大的作用,宅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自身在社会的持续和构成方面的重要角色。于是,傲宅诞生了!宅人满塞! 宅与爱 图中糖果上文字:欢迎试用,推我,推我的博,我心换行 如果未能涉及《星际迷航》、《星球大战》、及《神秘博士》这些重要作品,那么任何宅研究都将是流于疏忽。上述三者是宅人生活的圣杯,想要对宅人群体有透彻理解,就应花点时间对这些剧集进行研究。第二级研究可以在RPG游戏中进行,尤以《龙与地下城》为重点。而旨在理解宅族的第三级学术研究,则必然要包含漫画书研究入门及卡片交换入门。在对宅文化的这三种神器做出全面恰当的认识之前,就永远谈不上对宅的恰当理解及欣赏。 宅属性 新世纪提出新要求,对应对的准备最充分的人就是宅们。宅的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代的一般特征是欢聚一堂(大体而言)而非驱逐出境。这是天宅座的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在这股潮流中助了一臂之力,不少宅人也因此积累了超乎贪欲的财富。多数父母已经不会在发现孩子身上展现宅属性的端倪时感到绝望;在许多人眼中,宅成为了聪明、有趣、在社会上混得开的角色。许多女性将宅男视作优质的结婚对象,半是因其遗传物质,半是因其滚滚财源。随着态度的进化,社会不再像以前那样拘泥于宅界的负面特征。诸如《丑女贝蒂》和《超市特工》等剧集都将宅表现得颇为正面――即便在表现其萌属性方面也是如此。 宅人进化之时间线 就这样,我们进入了宅的时代。达尔文对垒圣经的战争对多数宅人而言无关痛痒,因为他们信奉的是另外一种进化。(见上图)(上图展示了由旧到新的一系列电子产品,看图即可明了十之八九,故不一一译出――译注)整个社会逐渐明白聪明毕竟不是坏事。电视节目也常常鼓励年轻观众无视反智主义的同辈压力。Slashdot 网站甚至打出了面向这个群体的标签行宅人新闻,只报道重要事件。(Slashdot,美国IT技术网站――译注)被错误地归于比尔盖茨名下的引语善待宅人,日后为他工作也未可知已经广为流传。西班牙甚至出现了货真价实的傲宅庆贺活动,活动始于2006年,于每年5月25日举行。 宅之厨房 当然,上述一切意味着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冒充宅人的非宅。从所谓宅核嘻哈的兴起即可见一斑。(nerdcore hip hop,以宅文化为主题的嘻哈音乐――译注)对于伪宅要提醒一句:真宅能识别冒牌货于一瞥之间。请记住:若想借用宅的形象、概念、及文化以标榜特立独行,那就违背了宅的真正精神。一旦被识破,别人就会避之不及! 总而言之,宅人已经在宅字初登历史舞台后的一个甲子左右走过了漫漫长路。将来六十年的发展只能诉诸想象,但一定非常有趣。宅一族在日后的走势极有可能决定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如何,唯有时间――或互联网――才能知晓吧。
个人分类: 其他|1846 次阅读|1 个评论
[宅专题]宅族性幻想分析
songshuhui 2009-11-8 23:41
庄 发表于 2009-11-06 7:31 题记:它是宅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一则传说是这样的:大多数男人的性幻想对象是陌生的异性,而女人,恰恰相反,她们60%以上的性幻想是发生在和熟人之间。这一点说明,性幻想是一个用来甄别男女性心理差异的绝好模型,研究情爱心理学的人往往会在调查问卷中设置若干有关问题,有些结果让人忍俊不住。比如15%的女人会于这种时刻在脑海中添上栩栩如生的浪漫场景,海滩啦,瀑布啦,高速公路什么的,而只有不到4%的男人才会花那个心思,要命的是他们有很多比较中意办公室。 宅人们啊,我的问题来了:海滩什么的总归还好理解,不妨认为这是一次你在头脑中虚拟的旅行机会,可办公室是为什么,难道说明你其实仍然比较热爱上班工作? 平均而言,每个人每天有7、8次的性幻想,也有超过40次以上的大户。因为力比多的缘故,男人性幻想频率远远高于女人,这一事实造成了他们不容易得到满足的现状。所以,据一份来自1978年的报告,大多数在这方面想象丰富的男人性生活如意的可能性极低。想想的确如此,在头脑中和十个以上的对象缠绵悱恻过了,现实中的性伴可能只有一个或不到一个;在头脑中和奥黛丽赫本或者林志玲如何如何,现实中却不得不面对一座水桶腰、一张冬瓜脸。生活是很残酷的,不是吗?觉得残酷得受不了了,且去看苏童莫言的小说吧,名字就很过瘾,《妻妾成群》,《丰乳肥臀》。 几乎可以笃定的一点,性幻想不丰富的作家,难以成为知名作家。只有那些宅得深、想得多的人,才有机会写出与众不同的故事来。 你会去买张柏芝那款制服吗?我看到网上有。不,我觉得有一套黑色皮革特别好,还配了道具。SM?没错,作风强势的女人愿意自己被一条马鞭驯服,这是业已被样本统计所证实了的说法,所以现在情趣商店生意越来越好啦,O的故事正在城市各个角落里上演。但,许许多多A片喂养大的男人还是有洛丽塔情结的,由此医院里护士服越来越多换上了粉红色。 关于性幻想会不会破坏一段正在进行中的关系,专家说法也莫衷一是,呈现出明显的两极态势,通常情况是《心理学报告》刚刚出了一篇文章,分析认为这体现了性功能水平,想得过多容易引起性焦虑,《今日心理学》就回敬一篇,说这只不过算冥想一种嘛,多想有助于增进伴侣之间的和谐。不过总的来说,既然情爱非是能够持久之物,婚后出轨又麻烦多多,XX的时候YY不能不说是安全的调剂方式。 注意了,一些小机制的失调可能让其间的美妙大打折扣。去年年底,英国牛津John Radcliffe 医院的耳鼻喉专家Mahmood Bhutta在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上发表文章称,他和同事发现了一个奇怪病例,某中年男子不胜烦恼地前来就诊,说自己只要一想到和美女怎么怎么样,就会连连喷嚏不止。Bhutta开始并不相信,但当他在互联网上输入性喷嚏作为关键词查找的时候,发现有这毛病的人还真不在少,就像那些拔眉毛或被阳光直射后会连连阿丘的人一样,这些人很可能是三叉神经受不了刺激所致。 不过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没事想想sex也许只有有益于身心健康,好处之一在于能够增强对不良环境的耐受,比如说吧,减轻疼痛感。1999年,威斯康星大学的麻醉学专家Peter Staats找来40名大学生,让他们把双手放进刺骨的冰水里,直到痛得实在无法忍受再把手拿出来。结果发现,倘若让被试在接受这一考验的同时幻想自己正在和某心仪的对象做爱,他们坚持的时间能够达到3分钟之久,远远高于控制组(做不情愿的性幻想或没有性意味的幻想),后者平均只有1分钟。研究者对此提出的解释是,因为人类的情感和疼痛感都由丘脑所掌控,互相有所牵制。 宅人倘若想更深了解自身的话,绝对有必要分析一下每天的性幻想内容。有一些医生甚至认为这才是真正反映一个人性取向的关键,换而言之,你是直的还是弯的,他们认为该由性幻想说了算,那才是潜意识的真正所系。而在进行性行为矫正(一般是针对同性恋)的过程中,有人的的确确在性幻想的对象上发生了变更。不过对此也有反对意见的,著名的Masters and Johnson性学研究院做过一些调查,称在异性恋中出现同性性幻想和在同性恋中出现异性性幻想都非常常见。据Mark Schwartz和William Masters两人1984年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发表的报告,120名被试中,同性恋和异性恋各占一半,不管男同还是女同,在他/她们的性幻想中,和一名异性发生关系的场景出现的频率都位列第三,而男直幻想同性做爱的场景频率位列第四,女直则是第五。
个人分类: 其他|19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宅专题]实验室里的宅生物
songshuhui 2009-11-8 23:40
白鸟 发表于 2009-11-05 8:18 每栋实验楼里总有些传说,关于生物楼,流传最广的就是,在那附近,蛇虫鼠蚁横行,都是些见识过七十二酷刑后越狱或者穿梭出来的亡命之徒。楼宇周围很弥漫着一股恐怖气息,让女生不敢涉足。 不过我们实验室在环境学院,并未沾染上生科院那边彪悍的民风,反倒养出了一批宅生物。下面这几位,终日淫浸在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和谐气氛之中,或者死心塌地,或者有贼心没贼胆,都准备将自己的小窝宅穿。 大型蚤,此君胖胖的身躯上长着两只比例明显不配套的小爪,还非要用这两只柔弱的枝角扮演翅膀的角色来支撑肥硕的身躯在水里翱翔,其结果可想而知,稍不努力便会沉底。只能不停的挥动小爪,获得些微向上的动力,于是便仿佛在水里一跳一跳。别看叫她大型蚤,得分跟谁比,其实身高不过两毫米,腰围却要三毫米还多。从身形来看,倒和跳蚤有一拼,于是得了个蚤的混名。来人看到她们奋力跳动的情景,再一听名字,自然就会脱口而出跳出来怎么办?殊不知,莫说跳出来,就是有时候换水,个别运气不好的没随着水流出去,挂在了烧杯壁上,就只能在那大眼瞪小眼,全无办法。 我游~我游!哪怕肚子上有条缝! 说到她,就要提提孤雌生殖。这小东西,只要生活条件好,就只养女娃不要男孩,她们肥硕的肚子实际是由两片透明的甲壳拢住的,生活条件好的时候,一俟成熟,甲壳打开,小女娃娃们就从缝里游了出来。只有当水里没啥吃的了,生活开始艰苦起来,才会在甲壳靠背部的位置形成黑色的卵,换壳的时候掉落在水中,伺机孵化。这时孵出的,才会有男有女,严格的贯彻着穷养儿富养女的指导原则。在我们实验室,她们从来不愁吃喝,所以养在我们烧杯中的,是一群标准宅女。 也是因为会孤雌生殖,她们才成了理想的实验动物,如果捉住一只使劲喂,生下来的子子孙孙在遗传上就都是稳定的了,实验误差会小很多。每每有师弟师妹刚来实验室,用大型蚤做实验不顺利找我们帮忙分析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是一个妈生的吗? 大型蚤养的多了,一时间用不了,我们会把她们分配给一群小饿狼斑马鱼。这群家伙本是寻常家里都能养的观赏热带鱼,因为实在是很皮实耐活,被科学家们拿来做了模式生物。每次大型蚤被投下去,大伙就会变得很兴奋,全然不管刚刚用过膳,一扭一扭誓将所有鱼虫子捉拿归嘴。无奈樱桃小口,大一些的就吞不进去了,却还不停地追逐,直到双方都筋疲力尽。每每将大型蚤都消灭掉后,都只能腆着胀到濒临鼓裂的肚子,支着两只合不拢的侧鳍,沉在水底,任你敲缸,只是不理,除非使劲的搅搅水,才不情愿地挪挪窝。 看!有人偷拍~~ 鱼自然是心甘情愿的宅在窝里的动物,可如果把小鼠也看做宅生物,不免有些蹊跷。小白鼠们的确无时无刻不梦想着笼子外的世界,尽管我们在笼子外面又包了一层一厘米宽的方格网,仍有不死心的不停的把头卡到了方格里,等着饲养员把自己拽出来。直到~~~~某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某只Michael终于顽强的咬开了监狱的一角,这大概是多少年来,它们的爷爷奶奶,太爷太太爷以来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情景,大家迎来了自己短暂生命的精彩时刻。(好吧,我承认,当时在笼子里没有Michael,我们实验只用雌鼠。是的,我们实验室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第二天,我们打开屋子,一众站在笼子上面望着我们:外面的世界不过尔尔,你们是打算把吃的放在外面还是笼子里?我一直在想,那一晚,它们究竟走了多远,看到了什么,做了怎样的思想斗争,难道就因为是被做机理研究的人饲养着,它们也承袭了这种好奇心,而全然不顾应用价值? 耶~~出来啦~ 自从小白鼠事件未经激烈的追逐和火爆的枪战,未动一兵一卒就悄然平息之后,我们实验室的邻居们的担心就转移给了另一种模式生物蚯蚓。他们开始想象着,某天早晨打开门,眼前爬满蠕动着的暗红色虫子,将是何等恐怖的场景。 蚯蚓其实是颇具反侦察能力的动物,它们无法健步如飞,但爬的蛮快,而且懂得如何巧妙地运用拟态逃避追捕。被我提审的小家伙,有时就在我被师妹们的话题吸引转身投身八卦事业的功夫,就从我眼前消失掉了,在我把实验台翻个底朝天,甚至怀疑有没有必要追出屋的当口,赫然发现它将自己捋着白瓷盘的沿抻成了一长条,已然容颜枯槁,乍一看以为是磕掉块瓷。它明明知道,自己爬不了十米就会干死,仍然宁愿自由的死,不愿屈辱的生。可这些让人对因其对自由的追求心生敬意的动物,一旦回到它们的home, sweet home,一头扎进拌着香甜的牛粪、冬瓜、豆渣的土里以后,所有那些存在的意义都不再在考虑之列。蹲在土筐旁,你可以听到带着水气的沙沙声,那是它们在里面心满意足的穿梭,蠕动,享受美味,肆无忌惮的宅着。 最后,不得不提到一种著名的宅生物,它们是上述宅群落的建群种,就是常年以实验室为家,吃住学习娱乐在实验室里的硕士博士们了。关于此物种具体的形态特征及宅行为分析,请参看宅专题系列文章。
个人分类: 其他|1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宅专题]你才宅呢
songshuhui 2009-11-8 23:39
苏椰 发表于 2009-11-04 16:59 某催稿松鼠:苏椰你这么宅,来写一篇宅专题吧。先拟个题目,我写介绍。 我:你才宅呢! 某催稿松鼠:嗯,这个题目好,就这么定了。 我: 于是,就有了这篇小文。为了避免文不对题,我要来个绝地反击,给大家看,到底谁更宅。 宅,全名御宅,有宅男,有宅女。一般来说,宅属性主要属于两种人,一种沉迷动漫,一种沉迷计算机。这个词最早是从动漫界中传播开来,但是现在在我生活的圈子里,计算机宅人占了绝大多数。宅属性一般包括这么五个特点:一,不爱挪窝;二,不爱主动;三,沉迷某物;四,自我世界高度自恰;五,最重要的 对生活很满足。 这样的特点,就导致了人们对御宅族的直观表面印象,认为他们是一群封闭,颓废,不善交际的人,甚至认为他们在与人交往方面存在心理障碍。但是,根据一次对御宅族的调查,统计表明,具有高社交能力的宅人占了御宅族总数的18%,这个数据恐怕要高于人类平均水平的。 那么,既然御宅们并非在交际方面存在问题,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去迎着明媚的阳光,与三五好友浅酌低唱呢? 其实原因就在于,在我们这个时代,沟通和交往早已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了,他们只是走在时代的前沿。 御宅族不挪窝,但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就能将Email在几秒之内发送到地球的另一面;御宅族不挪窝,但只需偶尔扫一眼屏幕右下角闪闪的图标,就能第一时间知悉远方亲友的音容笑貌,进行毫无障碍的即时沟通。 对于不宅的人们来说,行走又能走多远呢? 御宅族不挪窝,但只需想起一个泛黄的名字,就可以在各种SNS上面联系到思念的另一头;御宅族不挪窝,但只需将自己关心的人的博客拖到订阅器,就甚至可以知道他们今天吃了什么午餐。对于御宅族来说,交际圈子可以覆盖整个地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对于不宅的人来说,生活的圈子又有多大呢? 御宅族不挪窝,但只需在Google中输入一个词,就可以得到几乎所有的相关信息,上至勇气号火星车走到了哪里,下至杏仁露放在后备箱里会不会冻坏,事无巨细,一览无余;御宅族不挪窝,但只需登录一个论坛,两个门户,就可以看尽天下新闻,偶尔,还能看到点真相。 对于不宅的人来说,信息的渠道又有多宽呢? 所以,别看御宅族不挪窝,不主动,似乎永远都痴痴地坐在同一个地方,其实他们并不自闭,并不缺乏沟通,他们身宅而心不宅。事实上,正是因为渴望更远的沟通,渴望更多的沟通,所以他们才轻轻关上房门,选择了宅。整天往外跑的人,世界很大,总也跑不到边,但对于御宅族来说,世界就是一个小村子,运筹帷幄之中,就能决胜千里之外。 从这个意义上说,究竟谁宅? 你才宅呢!
个人分类: 其他|15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宅专题]大宅门里探究竟
songshuhui 2009-11-8 23:38
蓝枫 发表于 2009-11-03 11:26 当敲开门,强忍着本该皱眉的表情微笑地看着他。这个40平米的小屋是他的天地,从未整理的被褥扩散着淡淡的霉味,凌乱的桌子和高高满满的垃圾桶比赛般地冒着尖,而一个头发乱乱的男孩正疑惑的望着我。 他叫小卓(化名),是我的一个咨询对象,一天之前,小卓的母亲在我的办公室哭诉着孩子的种种,父亲只有无奈的叹息和无助的踱步。大家都称呼小卓为宅男,就是那种蜗居在家,不爱出门,也不善交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人。来之前,我看过他的资料,大学毕业一年了,一年以来换了7份工作,现在刚刚离职,算起来每份工作也就能持续1个月。而我敲开的正是那隔绝着他与外面的大宅门还有那宅门里的故事。 大宅门内外的故事 讲明了身份,又好不容易清理出一块我能坐的地方,小卓和我便慢慢聊了起来。去年毕业的他是家中的独子,说起来他拥有一个幸福的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还算殷实。小卓从小到大都是一帆风顺的,虽然父母不苛刻地要求他上重点中学、考重点大学,但是小卓还是保持比较好的学习成绩考入了本市的一所不错的大学的一本专业。大学的生活是快乐的,和很多人一样,虽然有时候也会翘课,没有课的时候也会睡到十点等待自然醒,但小卓无忧无虑的顺利毕业了。拿到了学位证书,理所当然的要工作了。 小卓告诉我,其实他也憧憬过社会生活的种种,在自己的想象中,那轻松快乐的年轻人的生活。自己可以赚到足够的钱,有着体面的工作,买房买车交一个可以玩到一块的女朋友。然而,当小卓真的进入社会,眼前的一切让他小说般的梦湮灭无遗。 小卓最初的工作是一家合资企业的经理助理,对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得到这样的工作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甚至在金融危机的这个时期,是让很多同龄人颇为嫉妒的。可是,小卓说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帮领导安排日程、接电话、处理一堆又一对的文档,白天上班晚上如果领导有酒席还要陪同出席,护送领导回家。忙的没有任何休息时间,回家连脸不洗,甚至有时候倒头便睡。后来由于初来乍到,工作还不熟悉经常被领导训斥,渐渐的萌发了辞职的想法。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当领导再次对着不满意的文件发飙时,小卓没有和父母商量便偷偷辞去了他第一份工作。就这样,初次工作受挫的小卓回到了家,回到了大学时代的生活状态,回到了舒适的生活。接下来的事情就像是电影重放般的相似,一个在社会工作中顶着很大压力,经常受挫的年轻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辞职,每次辞职后回家的舒适,让他再第七次片段重复后,彻底的选择了做一个职业宅男。 独乐乐是自我保护 小卓的故事说到这里,或许你会觉得,小卓的状态真的很不好,但你也会说,这只是一个个案,我身边也有很多宅人,我也是一个宅人,我肯定不会这样做的。诚然,小卓的确是众多宅男中的一个特殊案例,但是像小卓一样的人并不在少数。更关键的是,看过了故事,你是否发现,小卓是如何成为一个职业宅男的呢。 如果仔细地品味小卓的经历,你不难发现,每一次小卓想要回家宅之前,都被无限的压力和挫折困扰。上司的责备、工作进度的底线,同事的竞争,而这些是不是很熟悉呢。其实,在这个快节奏讲求效率利益的时代,这些事情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所以说,这宅人流行起来啊,还真的和这些大大小小的烦心事有关。话说自人类出现开始,一种古老的心理机制一直伴随着我们存在,这就是自我保护机制。 所谓自我保护机制在功能类似生理上的免疫系统,它普遍存在于人的心理活动中,一般当我们对于某一事物的认知与我们自我概念不同,而自我概念的稳定性又收到威胁时,人们便会采取自我保护机制。就好像,你来到一间无人黑暗的屋子,由于你对于这样的房间不了解,这与你自身对于安全舒适房间的概念不同,于是你心里的小鼓便咚咚咚的敲个不停,要么不敢进去,即使往里走又不敢大步前行害怕撞到什么,那你潜意识中的用手去试触周边的行为就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在自我保护机制中存在着无数的分机制,像反向机制,也叫矫枉过正现象,指的是为处理一些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及冲动所采用的方法。这是由于人的许多原始的行动欲望,是自己和社会规范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常被压抑而潜伏到潜意识中去,不为自己所察。但它们仍有极大的的动力,随时在伺机蠢动。人们为了害怕它们可能会突然冒出来,不得不加以特别防范。比如一个喜欢吃手的小朋友为了不被妈妈骂,有时候见到妈妈马上把双手背在身后,煞有介事的宣告:妈妈我没有吃手,矫枉过正了也就不打自招了。 当然,这种自我保护机制都不能表现小卓和广大的宅人的心理。别着急,让我给你介绍下面这种心理机制退化自弃机制。 在我们每个人的自我保护机制中有这样一种情况,当我们感到挫折时,会选择放弃的成人方式解决问题,而退到一种让自己觉得困难较少、阻力较弱、较安全的情境中儿童时期。就好像遇到危险性信号时我们下意识的低头闭眼蜷缩身体,让自己处于在母体子宫中的状态,因为在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中,这个姿势和状态是最平和,最安全的了。所以我们将自己虚拟到儿童时对别人的依赖,害怕再负成人的责任, 这就是退化的防御手段。退化是一种彻底的逃避,退到儿童时期,就意味着自暴自弃。 就像小卓一样25岁的小伙子既不工作,也不出家门, 只是上网,不愿意与人交往,就是很典型的退化。出去工作他感觉太辛苦太多阻碍,而又希望可以一直受到宠爱,然后自己不用费劲就可以坐享其成,不需要自己承担生活本身的负担,受到伤害就将自己和人群隔离,躲到玩具里释放情绪,这是一种在人际关系上的退化。 而每个宅男宅女和小卓其实是一样的,当今社会追求高节奏高效率高利益,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像赶路的急行军一样,无法睡到自然醒便睁开惺忪的睡眼,挤公交挤地铁的去上班,一来到单位便是一行有一行的待办事项,马不停蹄的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朝九晚五的工作状态对于单位里的青年人来讲应该是不可能的,更多是加班的工作或者是带回家的文案。而家仿佛变成了旅店一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样的状态下,难得的休息日对于我们来讲变得弥足珍贵,与其去消耗体能的运动一场,抑或耗时耗神喝酒聚会,不如宅在家里睡大觉,吃美食来的直接,来的爽快。宅人们从心理上将自己退化到一个需要受宠的状态,去规避外界的纷争,去选择那些让自己舒服的开心的环境,在这个世界上,家是那个最让我们安心的港湾。 大宅门里也有阳光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其实都有一个大宅门,这道门便是我们每个人的自我保护机制铸造的。在这门里没有忙碌的生活节奏,没有逼人的工作压力。只有气定神闲地享受这份回归平实的简单生活,努力与温馨、闲适、散淡以及慵懒有关的一切生活元素。所以说,在宅人们眼里是众乐乐不如独乐乐。如果真的要独乐乐,那么是否真的想宅的快乐,宅的健康呢。做一个阳光的宅人说起来也容易也很难。 纵观古今中外的长寿人士,他们或许有各自的秘诀,但是他们都是有着规律生活的人。因为人体自身是具备生物钟的,所以,人本身就是一种时间动物。我们知道冬天阳光少人容易情绪低落,夏季天气热人容易浮躁;睡眠充足而且规律,我们都会精力充沛,工作一忙起来,睡眠不规律,有可能站在公车上我们都想睡觉;更不要说吃饭不规律的人常常会胃部不适了。那么,要想快乐健康的宅在家里,我们也要宅的规律。不信你试试,符合生物钟的规律的作息,会让我们精神百倍, 好的生活作息才会有好的心态。 除了规律的生活,适度的有氧运动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大家都知道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脑、肺、胃肠、神经内分泌、免疫各系统功能。而且,每次运动的时候,我们都在大口大口的呼吸,不断的吸入新鲜的空气,那会让我们神清气爽的。如果你想做一个健康阳光的宅人,那有氧运动一定少不得,如果实在懒得出门,可以在宅的途中去阳台或者客厅扭扭腰,跳一跳,如此下来,未来的你即使宅也会健康的多。 要说健康的生活不得不提吃了,管他宅内宅外何人不吃。而要想做一个阳光宅人,也得学会吃得好,只有吃得好才能宅的好。民以食为天,和匆匆忙忙的工作餐相比,宅在家里弄一顿健康有机的生活餐犒劳自己何尝不是一种奖励。宅人们要想健康,就要慢慢的学会和方便面压缩饼干说再见,多多的食用蔬菜和水果,最好每天都吃一些水果,把有机的理念和宅的方式结合起来,恐怕无数生灵都会艳羡于你。 规律的作息,适度的运动,健康的饮食,还有许多许多阳光成分需要我们填满这个大宅子。虽然我们人类是群居型的生物,但是面对各种复杂情况下的社会,有时候寻找一块自己的空间健康的宅起来,去找一个从过去简单粗暴的御宅族,彻彻底底的变成修养身心的宅养族,不失为是理智的选择。所以说在纷繁的压力和浮躁的环境下,只要掌握好生活的规律,积极的面对,大宅门里也是可以充盈着阳光的,做个宅人也都是幸福快乐的。
个人分类: 其他|14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宅专题]宅完这个冬天吧
songshuhui 2009-11-8 23:37
四月 发表于 2009-11-02 20:57 炉子里的木柴烧得正欢,茶壶欢快地冒着热气,盖子被顶得噗噗直响。房间里暖暖的,玻璃窗上结了一层水汽,外面景色朦胧。 这个时候如果松鼠把头探到窗户外面去的话,就会发现整个山谷已经被积雪覆盖了,漫山遍野的白,明晃晃的。 天空蓝得不像话,太阳远远的挂在天上,几片白云就像棉絮,在空中悠闲地飘。 松鼠蜷在椅子里面,把毯子裹得更紧一些,手里的书又翻了一页,可是也没什么心情看下去。 唉真是无聊啊!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砰砰门响了。 松鼠开门的时候忍耐不住扑哧一下笑出声来,是兔,他戴了一顶帽子,两只长耳朵被压弯了盖在脸颊两边,如果不是背后没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的话,简直就像松鼠的亲兄弟似的。 今天外面棒极了,你不出去真可惜!你看那些云彩,如果它们是棉花,我一定全都摘下来塞进我的被子里,做成一条全世界最松软最暖和的被子!兔的声音显得很欢快。 看到兔,松鼠总算开心起来。这几天他都显得恹恹的。冬天真是让人想睡觉啊,你看朋友们都睡了,獾睡了,熊睡了,刺猬睡了。鸟儿们都跑去了南方。树叶子也都掉光了。我真想不出除了在家发呆,还能有什么更好的事情来做。 看我带来的好东西,我们可以吃火锅。兔抖抖腿上沾着的雪,扬了扬手里拎着的胡萝玉米和一棵白菜。另一只手把帽子摘下来,又把两只长耳朵竖起来,理了理毛发。在这种下雪的天气里吃火锅是最让人高兴的事情啦! 吃火锅!那我这就去准备!松鼠从橱子的最下层找出来那只很久没有用过的铜火锅,装了满满一锅水放在炉子上,然后又去门外抱了一大把木柴,把火烧得旺旺的。 真奇怪,我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松鼠一边把香菇切成小块扔进锅里,一边说。你看啊,这只锅子放在房间里面,我端他出来的时候觉得特别的冷。可是那些木柴放在房间外面,应该跟冰雪一样冷吧,可是我抱着它们的时候却不觉得凉呢! 这是因为金属和木头传导热的速度不同呀。兔在帮忙把胡萝卜切成一段一段的。 传导热的速率不同?松鼠有些不明白。 铜传热的速率比木头快多了。你的手摸在它上面的时候,温度马上就降低了,木头传热没那么快,手的温度没有那么低,所以就觉得铜比木头冷得多了。兔子解释说。还有一件更好玩的事情。你来试试看。 兔拿出来两个杯子,在一个杯子里面装满积雪,另一个杯子里面装满了热水。然后对松鼠说:你现在先摸摸那个茶壶,是不是觉得温热的,刚刚好? 是呀,然后呢?松鼠按照兔说的去做了。 你把左手握住这个杯子,右手手握住那个。 嗯,左手冰冰凉凉的,右手觉得很烫。松鼠迟疑着握住两个杯子,不知道兔子是要做什么。 过了一会儿,松鼠的两只手好像适应了两个杯子的温度,没再觉得像刚才那么明显的冷热了。又按照兔的吩咐握住那个温温热热的胖茶壶。 咦?左手觉得茶壶是烫的,右手觉得茶壶是凉的。好奇怪啊!松鼠吃惊的睁大了眼睛,两只手在茶壶上更换着不同的位置摸来摸去的。 我们的神经对温度的判断都有一个大概的标准,比它高的就觉得热,比它低就觉得冷。这个标准一般都和平时正常的体温差不多。但是呢,神经对于温度的感受是有适应性的,你的左手在冰水里,温度降低了,过了一段时间,适应了低的温度之后,就会把比较低的这个温度当成原来的标准。这时候去摸温热的茶壶,因为茶壶的温度比手高,不仅让你感觉到热,而且在判断的时候,会让你错误地在原来的标准上加上温差,所以会觉得热水特别烫。相反的,先适应了热水会觉得温水变冷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下我明白了,原来我们的感觉有时候也会会骗人的呀。松鼠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那吃完糖之后再吃果子会觉得果子更酸了应该也是一样的道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吃完火锅之后,松鼠心满意足:现在做什么好呢?打牌吧?打牌吧? 得了吧,争上游你老是输,我可不想玩抽王八。兔摇了摇耳朵。 可是我们只有两个人,还能玩什么呢?松鼠歪着脑袋想。 可以喊鹿过来,我昨天在河边遇到过他。兔说。 他不打牌的。其实早晨我给他打过电话,你知道他说什么吗?我从来不打牌,你看我的蹄子,我根本没办法握牌!松鼠学着鹿的语气。 那太遗憾了。兔龇着牙大笑起来。 橡树屋也跟着轻轻摇晃着,雪花扑簌簌落下来。这个需要宅在家里的冬季,才刚开始呢。
个人分类: 其他|15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宅专题]宅男娶媳妇和时空曲率
songshuhui 2009-11-8 23:36
想娶奶茶 发表于 2009-11-01 11:11 曾经有一则报道说,到了2025年,中国将出现3700万光棍。还有一则笑话说,自然情况下生男生女的比例大约是106:100,于是我很担心自己不幸成为那个6,便刻苦学习,终于考上了某道口职业技术学院。考上以后发现该学院男女比例为7:1,不幸的我还是成为了那个6。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摆在每一个宅男面前的严重危机!作为一名资深宅男,我曾经茶饭无味,夜不能寐,在绝望之中翻开了霍金的《时空的大尺度结构》你还别说,还真获得了一些关于宅男娶媳妇和时空曲率之间的启示。 坐标系、度规、曲率和Minkowski时空 4维的常曲率时空分为3种:Minkowski(闵可夫斯基)时空、de Sitter(德西特)时空和anti-de Sitter(反德西特)时空。它们都是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真空解,分别对应零曲率、正曲率和负曲率的时空。 在这里我需要解释一下这些拗口的名词。为了描述时空的性质,首先我们要先建立起一套坐标系,时空当中的每一点都对应一个坐标。为了计算坐标和坐标之间的距离,我们还得建立起一套对应的距离计算法则,这就是度规。打个比方,我们说某沿海城市往东3公里,往南4公里的海面上形成了一个台风,那么我们会很容易的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台风和城市之间相距5公里。假如我们不使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而是用经纬坐标系的话,就不能再直接用勾股定理计算距离了。比如我们说台风在城市往东3度,往南4度的海面上,就不能再说台风到城市还有5度的距离了。在我们试图描述同一个时空对象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坐标系,同时也就意味着采用了不同的度规。在广义相对论中,时空的绝大部分性质并不明显的依赖于坐标系,而是包含在这默默无闻的度规之中,就好像无论你给货币取的名字是欧元还是美元,关键要看汇率是多少。时空的曲率(全称是Ricci曲率)是一个用来描述该时空某部分弯曲程度的数。要想得到这个数的话,人们需要将对应的度规代入一个能将人折磨得死去活来的复杂算式。如果时空的每个区域的弯曲程度都一样,我们就说它是常曲率时空。著名的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关于时空度规和物质分布的偏微分方程组,也就是说时空的弯曲是由度规的改变体现出来的。用那句名言来概括就是:物质告诉时空怎样弯曲 【1】 ,度规描述时空如何弯曲。我们今天要比较的这3种时空,其实已经让方程中的物质项等于零,所以说是真空解。爱因斯坦方程中除了时空曲率项,物质项之外,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宇宙学常数项,于是那句名言在这里就变成宇宙学常数告诉时空怎样弯曲。(请参考《 宇宙学中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情 》) 物质告诉空间怎样弯曲。实际上时空一起弯曲了,只是本图无法画出来。 如果宇宙学常数为0,曲率也为0,我们得到的就是最熟悉的Minkowski时空,它是爱因斯坦的数学老师闵可夫斯基将欧几里得空间再加上1维的时间所构造出的平坦时空。考虑到地球的引力场很微弱,而且暗物质和暗能量在如此小的尺度上产生的引力场更加微不足道,因此我们可以将自己所生活的时空区域近似的看做是Minkowski时空。如果说理论物理学的众多模型是物理学家的小白鼠的话,那么Minkowski时空就是关了许多小白鼠的最常用的实验室。我们所耳熟能详的相对论性的物理学,小到夸克,大到黑洞,绝大部分都是养在Minkowski时空背景中的小白鼠。 坐标决定缘分的de Sitter时空 如果宇宙学常数和曲率大于0,那我们就得到了de Sitter时空。它是由荷兰物理学家德西特(Willem de Sitter)最先提出的。De Sitter时空的空间部分可以看做一个三维超球面。这个球有两个北极,两个南极。站在这个球上,朝着左右,前后,上下任意一个方向走,最后都会走回原来出发的地方。(地球的表面是一个二维球,只能朝着左右前后走。)在弯曲的de Sitter时空之中,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的距离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这个三维超球面的体积,在无穷久以前是无穷大的,然后减速收缩,最后停止收缩,然后又开始加速膨胀。如果生活在由上述度规所描述de Sitter时空的话,我们会发现如果人们宅在家里不动,会变得越来越近,刚刚想打个招呼又变得越来越远,最后谁也看不见谁。 这张图的显示de Sitter时空的空间部分的尺度是如何随着时间变化的。 图中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二维的球面,也就是说每一个圆环都表示某一时刻对应的三维超球面。 于是de Sitter时空的因果性就比较奇怪。两个人能否认识不是看缘分,而是看这两个人坐在哪儿。在Minkowski时空中,只要两个人老不死,总有办法联系上,从而互相认识。在de Sitter时空中就很难说了。如果宅男住在其中一个北极,适合宅男的mm住在其中一个南极,那么他们俩永远也联系不上。度规告诉我们,在de Sitter时空当中,两点之间的空间距离是随着三维超球面的收缩膨胀而变化的。假设在无数年之前,住在北极的宅男想给南极mm打个电话,拨号之后电信号开始以光速传播。由于三维超球面刚开始是无穷大的,信号是很难跑到南极的。幸好这时候空间在减速收缩,结果在t=0的时刻,信号刚好跑到赤道。但是这时候三维超球面又开始膨胀,结果信号越追越困难,永远也跑不到南极了。如果宅男比较闷骚,纠结了很久终于在t=0的时候决定给南极mm打电话,那么经过无穷长的时间,信号却连赤道都到不了。所以在de Sitter时空中娶媳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一定要主动,千万不能闷骚,否则有些人你永远都不会认识,有些事情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这叫做event horizon(事件视界)。 由于de Sitter时空中大家一开始就相距无穷远,所以你的眼中一开始是一片漆黑,过一段时间你才能看到你的键盘,你的显示器,然后是更远处的窗外。这种现象叫做particle horizon(粒子视界)。对Minkowski时空当中的宅男而言,这两个视界并不存在。这就表明de Sitter时空和Minkowski时空的因果性的不同。 虽然de Sitter时空当中养的小白鼠不多,但都是浓缩的都是精华。比如在 宇宙的暴胀理论 当中,早期受真空能驱动而加速膨胀的宇宙正是de Sitter时空的一部分;而现如今的宇宙又处于宇宙学常数主导的时期,有物理学理论指出,我们宇宙的未来也许是一个寒冷空寂的de Sitter时空。宅男们,还等什么呢? Anti-de Sitter 时空和AdS/CFT 如果时空的曲率和宇宙学常数小于零,我们就得到anti-de Sitter时空。这个anti就是说它专门跟de Sitter时空唱反调。你曲率是正的,我就是负的;你是闭合的,我是开放的;你一开始大家距离无穷远,我一开始大家全挤一块儿;你先收缩后膨胀,我先膨胀后收缩。这样的好处是再闷骚的宅男都有可能娶到媳妇,因为坐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过一段时间之后大家自然就挤在一起了,互相也就全认识了。没有事件视界,也没有粒子视界,空间的尺度一会儿膨胀一会儿收缩,循环往复,宅男们娶媳妇娶的欢天喜地。物理学家也没闲着,在anti-de Sitter时空当中养着的众多小白鼠中,有一只叫做 AdS/CFT 的小白鼠脱颖而出,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这个小白鼠能够帮助物理学家解决弦论,共形量子场论,黑洞信息等一系列理论物理前沿课题的一些问题。著名物理学家费曼讲过一个笑话,说他打算出席一个有广义相对论学家参加的会议,下了飞机后发现弄丢了会议地址,但最后还是顺利抵达。原来费曼拉住一个出租车司机问:刚才有没有一群举止怪异,嘴巴里不断喊着姬谬拗的人?带我去他们去的地方。这个姬谬拗正是度规的物理学符号的发音,而现如今,这群举止怪异的人嘴巴里仍然念念有词,只不过换成了更加拗口的 AdS/CFT 啦! 空间的曲率只是时空曲率的一部分,这组图片表现了三种不同曲率的空间。 .原话出自物理学家惠勒(John Wheeler)之口:Matter tells space how to curve, and space tells matter how to move.
个人分类: 其他|20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宅专题]宅人的食谱不等式
songshuhui 2009-11-8 23:34
云无心 发表于 2009-10-31 22:00 总体来说我应该不算一个喜欢宅的人,可以算得上宅的时间大概只有准备GRE考试的那几个月。那时候研究生的课程差不多快上完,又还没有正式开始做实验,所以除了去食堂打饭和偶尔上上课,基本上可以宅在宿舍里背单词做题。桌子前坐累了就躺在床上,床上躺累了就坐到桌子前。每天的人生乐趣只剩下吃饭虽然大家都习惯于讽刺学校的食堂,不过我们学校有十来个食堂,总有一款适合你,而且我们楼下的那两个就不错,也就用不着走远。再加上为了犒劳自己的辛苦,还会吃一点零食。 几个月之后,考试结束了,成绩没提高多少,体重倒增加了许多。在此前的几年中一直想让自己长得胖一些而没有如愿,这几个月却从110斤一下长到了140斤左右。从此我对那种据说学习刻苦所以骨瘦如柴的描述就充满了怀疑。 若干年后我从学术角度来关注体重的时候,觉得这种增肥是很合理的结果,而刻苦学习和骨瘦如柴应该不是因果相关。我们那学校典型的男多女少,所以到了研究生也还是光棍为主(不然光棍节怎么会那么火爆)。一群光棍无所事事就会把精力耗费在体育场上,然后一起大吃大喝。在学校里每顿打多少饭吃什么菜一旦形成习惯就很会延续下去,但是宅下来之后能量的消耗大大减少,却还增加了一些零食,增肥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下面言归正传。对于饮食健康来说,有两个互相制约的因素:热量和营养成分。热量对于体重有直接的影响,体重过大伴随着许多慢性病的高风险。控制热量摄入是控制体重的根本,而减少食物量是控制热量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但是,人体需要的基本营养成分却不能因此减少。无论是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等宏观营养成分,还是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对于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保持正常免疫力都不可或缺。因此,简单地节食或许可以减肥,但未必有利健康。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就导致了合理食谱的需求由此养活了一个叫做营养师的行业。 对于宅人来说,这二者的矛盾就更加尖锐。与普通人相比,宅人的热量消耗要低不少,为了保持热量平衡只能吃得少一些。但是人体系统中食欲和热量不是由同一部门管理的,互相之间也不怎么沟通。宅在家里,面对着近在咫尺的冰箱,要克制自己的食欲实在是很需要毅力。另外,减少了食物总量,也就使得微量营养成分的保障变得困难。如果我们故弄一下玄虚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的话对数学敬而远之的人可以直接跳过,丝毫不影响下面的阅读就是:把对各种食物的需求量作为未知数,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构成一个系数矩阵,而人体对于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就构成一个不等式组的右边;与普通人相比,宅人的热量不的等式右边的值要小许多,而其它的不变;这个不等式组中一个量的变化使得整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小了许多。 为了满足人体的营养均衡这包括热量适当而且成分合理,宅人们可以考虑以下的这些原则: 避免或者少吃热量高但是微量营养成分低的食物,比如面包、蛋糕、馒头、饼干、油炸食品等等,即使米饭也可以少吃; 尽量不吃零食和含糖饮料,为了解馋也只吃水果; 每天吃适量优质蛋白,比如牛奶、瘦肉(鸡鱼肉更好)、鸡蛋、豆制品等,使用植物油炒菜,避免动物油; 用高纤维的营养麦片加牛奶(或者豆奶)做早餐,中午晚饭以热量低但是饱足感强的食物为主,比如粗粮、蔬菜等。 最后,再提供一个偏方:找几张美国的秘书大妈的照片贴在冰箱门上,她们的梨形身材可能会给提醒你你们的工作方式有相当的相似性,如果不想在身材上也有相似性的话,你得抵抗住许多诱惑。
个人分类: 其他|1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题:宅!
songshuhui 2009-11-8 23:01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09-10-31 22:00 站起来吧,给你自由!虽然在内心的某个角落,你依然固执地认为,这个无时无刻不在响起的声音,才应该是真正的自己;但你翻个身,挺了一下,又蜷回椅子里,保持惯常姿态,那个微小的声音被抓起来扔到遥远得看不见的地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你意识到自己变成了一个宅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房间,哪怕外面正是最好的春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宅流行了起来。像流行性感冒,像流行时尚,像借由光纤肆意蔓延的互联网。 在Google搜索宅男,搜索结果为一千两百四十万项。搜索宅女,结果为两千一百二十万项。做为对比,搜索甲型H1N1的结果是一千九百三十万项,癌症的结果是一千四百四十万项。宅的流行度居然如此之高,突然之间放眼望去苍茫世界,行色匆匆的路人甲乙丙丁,心上都或大或小地印着一个浓浓淡淡的宅字。 一般认为,现在我们所说的宅,应该是从我们的东邻岛国日本,以御宅族(otaku)发源,在宝岛台湾引申和放大的一个概念。英语世界中的geek、nerd等词似乎也渐渐包含了一些宅的特性,东西合璧洋为中用,终于天下宅人是一家。 从御宅族对ACG(Animation、Comic、Game)的狂热开始,到中文宅字的望文生义,再到逐渐由贬义转为中性甚至略带褒义的geek、nerd等词,勾勒出了一种小众文化逐渐为主流所接受的发展历程。短短十数年间,从秋叶原那些不修边幅的油头痘脸内向闷骚眼镜男,到《龙枪》译者朱学恒口口声声自豪地称呼阿宅,再到《电车男》和近年来大热的剧集《the big bang theory》,宅开始变成了常态。 在提到宅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特征?家里蹲?社交障碍?不修边幅?某种专长?无法沟通?夜行生物?面色苍白?身材走形?以及,单身? 最后这一特征,是我们选择现在这个时机放出宅专题的原因。从11月1号到11月11号,我们将会邀请松鼠会成员和特邀嘉宾来聊聊他们对宅的看法。专注于做饭的 云无心 分析为什么宅人们往往会发胖; 蓝枫 将用案例来说明宅的某种心理原因; 想娶奶茶 雄辩地论证了能否娶到媳妇不仅和宅有关,还和我们所处的宇宙有关;自称从三岁就开始宅的 苏椰 发起了宅人的反击; 四月 让松鼠和兔子宅了一个快乐的冬日; 小庄哥 会来聊聊性幻想单身宅人们对此一定不陌生;最后, 桔子帮小帮主 将会自得其乐地展示一下幸福的宅人生活,内含大量优质八卦,最适合宅人冬天进补。 那些在北京的宅人们还有机会去参加 科学青年交友大Party ,我们不带他们玩。让我们在这些日渐降温的日子里,温暖舒适地宅在一起吧。让网线连接在一起的我们,不孤单,不寂寞。宅也快乐。 白鸟老师 说,几乎所有参观过她实验室的人都会对实验动物感到担心:他们不会跑出来吗? 面对这种问题,白鸟老师早已整理出了一个标准答案:对于蚯蚓/大型蚤/红虫来说,土里/水里/棉花里比外面舒服多啦。 宅人亦如是吧。 by 猛犸 宅专题目录: 云无心 宅人的食谱不等式 想娶奶茶 宅男娶媳妇和时空曲率 四月 宅完这个冬天吧 蓝枫 大宅门里探究竟 苏椰 你才宅呢 newgnaw 实验室里的宅生物 小庄 宅族性幻想分析
个人分类: 其他|15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概率论说”专题之二
zhouda1112 2009-9-2 10:32
本期主题:概率论能提供哪些数学思维层面上的新意? 上期讲到,概率论的第一特征应该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分支。 在许多数学家看来,概率论无非是测度论的上层建筑罢了。的确,现代概率论是根植于测度论的。但是,我绝不同意把概率论划分到分析学或者测度论的范畴,因为这样会抹杀概率论所能提供给传统数学的新角度,新观点。 如果大家对近期的一些数学大作,比如菲尔兹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一些工作有耳闻,您会发现有越来越多的数学大师利用概率论的一些观点和技术解决了传统数学中的大问题。就拿咱们国内来讲,北师大的陈木法院士就利用概率论中的耦合技巧解决了一系列的特征值估计问题。 那么说了这么多,概率论到底好在哪?这是个很难回答好的问题。 大家学过泛函分析,泛函分析是高度抽象的一门数学,很多初学者会对其中的很多概念感到不适。但是,泛函分析中的绝大多数概念,在概率论中都可以找到对应,而且正因为概率论的概念直观上更便于理解,所以学习概率论可以很好的帮助理解泛函分析的知识。粗略来讲,测度是一种泛函,而在概率论中,测度是分布,分布就是物理直观中的统计性质。这样联系,大家可以用直观的统计性质去理解抽象的泛函性质。 那可以说,概率论的好处就是直观吗?也许。但这其中的内容是无比丰富的。正是因为一方面概率论一直保持着跟物理世界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又根植于现代分析学,所以它往往能对一些传统的数学问题给予更加犀利直截的描述和解读。 大量的例证支撑了这一点。许许多多传统数学中深刻的概念,技巧和方法,理解起来晦涩难懂,但尝试用概率论的一些概念解读,就有了新的领悟。典型的例子,如现在很多学者用概率论去解偏微分方程,概率论可以用很直观的语言去表述位势,并给出解的形式。这个贡献是巨大的,偏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一直是传统数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当然,更重要的是,概率论本身生来并不是为传统数学服务的,它的天职是去解读随机现象。而这块内容,我想单独讨论。
个人分类: 概率论问题讨论|4979 次阅读|1 个评论
“概率论说”专题之一
zhouda1112 2009-8-29 21:04
本期主题是:现代概率论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分支。 这是我首先要强调的,概率论,特别是现代概率论,它的第一属性应该是现代数学分支。 为什么要加现代二字?长期以来,数学界形成了一个共识:数学是要建立在公理化体系之上的。唯有建立了公理体系,这门数学才有了根基,才有了进一步逻辑推演的可靠性(当然这里有个逻辑中的相容性问题)。所以,虽然数学有哲学层面的关系,但是只要建立了合理的公理体系,数学更多的依靠逻辑运算,而不是空谈思辨。 公理体系不难理解,高中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学,不就是从几个公理出发而建立的整个欧式几何的大厦;大学数学中,高等代数和实变函数等等都有明显的公理体系方面的训练。 好了,现代概率论,也就是自从苏联数学大师Kolmogorov建立了概率论的公理体系,概率论在数学层面上就没有问题了,进而也得到了数学界的广泛承认。在此之前,概率论也得到很好的发展,但那时的一流数学家没有谁承认概率论是数学的分支,原因就是概率论无法像代数分析几何那样建立合理的公理化体系。 讲了这么多,我意在回答大家的一个普遍问题:概率到底有没有意义?这是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如果这个意义指的是有没有实际意义或者应用价值,那不是纯粹数学首先应该回答的问题,因为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具备一部分特性是不必服务于科学的。但至少我能回答大家,概率在数学上的定义是硬的。至于概率论的应用价值,那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那作为本文的结束,我简单介绍一下,概率论的公理体系到底规定了怎样的事情? 简单讲,就是要建立合理的概率空间。概率空间大致上要规定: 1、概率事件取自于怎样的空间, 2、怎样分配不同概率事件的发生概率。也就是定义概率测度。 第1条好理解,比如探讨赌博问题,概率事件无非就是赌博可能的一些结果;而天气问题,概率事件就是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所以面对不同的问题,空间是不一样的。 那第2条,就是要预先给定一个概率测度来刻画所面对的问题,就是预先给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打个比方,比如赌博问题,庄家只有两种结果:输和赢。也许在澳门的赌局中,输赢的概率分别是1/2和1/2;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局中,输赢的概率则是2/3和1/3。于是,我们可以说,澳门和拉斯维加斯所指定的概率测度是不一样的。 好的,本来一切都相当顺利,但是如果您较真儿一点,你会问:你怎么知道输赢的概率到底是不是1/2呢? 对,这是个极妙的问题。我们的确不可能确切知道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到底是多少,我们能观察的只有频率是多少。我们之所以说澳门赌局输赢概率分别都是1/2 ,是因为我们经过大量经验的判断,频率大致上就是一半一半。 我想,这也是大家的普遍困惑,大家质疑的部分集中在这个先验给定的概率是否合理。但是我想告诉大家,公理本身就是无法验证,它的提出本身就是有直觉成分的。数学当然应该对公理体系的合理性负责,数学家理应尽量提出合理的公理体系。但他们不可能负全责,因为那是人类的局限。 所以,我希望,大家明白,做现代概率论研究的数学家面对的概率空间大都是从物理直观提出来的,历史证明,这些概率空间对于理解物理现象都是意义重大的。而且,一旦概率空间确定下来,概率论就不再会纠缠于哲学或者实用的双重思辨,她会眺望远方,等待着数学家发现一个又一个精妙的数学结构,而这些工作都是经得起逻辑考验的。
个人分类: 概率论问题讨论|48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概率论说"专题(引言)
zhouda1112 2009-8-29 20:03
本次开始,我想用几次机会,结合我本人的学习体会,向大家传达一个信息:概率论不单单是帮助大家买彩票的几个计算公式,也不单单是哲学层面对于不确定现象的思辨。 或许我也不能用几句话告诉大家概率论到底是在干嘛,但是我需要对概率论做一点点解释。 上一篇博客,我讲到在北航参加复杂系统会议的一些体会;也就是那段时间,有个还挺出名的科普杂志的封面策划就是概率论。我饶有兴致的翻开看了看,发现里面基本上是在介绍赌博,彩票和天气预报之类的问题。作为科普,利用这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话题来吸引眼球,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如果广大科学工作者,也仅仅是把概率论当作是计算一些彩票中奖概率之类的工具,或者是困扰于概率论到底能不能预测现实之类的思辨,我就觉得应该跟大家传递一些什么。 也许我并不能很好的实现我的初衷,但是我会尽力跟大家分享,相信总会留下些什么。 我给这个专题起了个很雷人的名字,叫《概率论说》。。。。。。
个人分类: 概率论问题讨论|44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七夕专题】懂得爱,在老去之前
songshuhui 2009-8-27 19:48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09-08-26 9:18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这世间最美的情诗,吟的是一件叫做爱的事物,也许会有一日,我们都将像诗人叶芝于其中所描述一般,在洒满暮光的阳台上追忆过往那些神魂颠倒、鬼迷心窍、百般纠结,却只是不明白,一切的一切何以发生,又消逝 何以我们一见钟情?何以我们脉脉无语?何以我们难以自己?何以我们困顿于爱与性?何以我们陷入爱无力?何以我们不再相信?何以我们仍寻寻觅觅? 说白了,爱情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爱情它可以是个什么东西? 谁能给出答案?且看这七夕小辑。 毛利华 《爱情三问》 史军 《七夕讲点花花事》 小庄 《朱丽叶的生理周期》 凌晨 《刀兰》 小庄 《不是10年,不是50年,是21年》 过往有关文章链接: 木遥 《我要我们在一起》 梁嘉歆 《完美爱人进化论》 Riset 《吻之道,知其妙》
个人分类: 其他|16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之全蚀
eloa 2009-7-21 19:09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09-07-20 15:25 (此帖征求现场报道、感言、乱弹、札记和后续,维持一星期的更新状态,目标是把日全食high到顶!!) 诸位技痒的作者不要等了,把你们的日食美文狠狠砸向老孙和小庄吧! 专题目录(按发布顺序) 四月 《 看日食,当心日食性视网膜灼伤 》 Starryguo 《 2009长江日全食前传:大漠追日之2008新疆日全食回顾 》 陈丹阳 《日食之前谈历法》 老孙《 跨越千年的日食珍珠链沙罗食系 》 Shea 《日全食:让人凝神屏气的美与谜》 老孙《爱因斯坦的日食缘》 【老孙坐庄 日全食盛宴 导读 】 当我坐在小区门口的拉面馆里开始写这个专题导读的时候,手机报来了,上海新闻的第一条就是,考虑到市民和一些部门的反对意见,日全食当天不开启景观灯光,还市民一个没有灯光干扰的欣赏环境。有关部门终于做了件好事,在灯光污染已经夺去了城市夜晚星空的今天,至少我们还可以看到日全食为我们带来的反季星空,虽然,三百年才有一次。 在对日食进行赞美之前,首先提醒大家,在全食期间要注意安全,不要被人趁天黑摸了腰包,开车的朋友不妨停在路边,美美地欣赏完黑太阳再继续为幸福而努力前进,当然最重要的,是观测时的安全防护。据有关人士透露,每次日食都会有人被阳光灼伤了眼睛,请关注四月给您的关爱《 看日食,当心日食性视网膜灼伤 》,欣赏奇观,安全第一。 这几天,经常有朋友说,看到你们松鼠会的日全食广告了,在出租车上的移动电视里,科学松鼠会在公众中进一步扬名立万,这得感谢神奇的达文西女王,请关注女王组织的 7月22日观测活动,联欢、科普剧、日全食,接连登场 ,据说现场还可以围观姬十三、十四兄妹,以及从各地赶来的松鼠会大部队,你还等什么!想参加传说中寻仇发展事业部的同学也别错过和女王搭讪的机会。(我纠结我纠结我早先答应了松鼠会某友好单位的活动,我见不到十三十四了,我好惨啊我继续纠结) 在古代,日食是不吉利的兆头,所谓反常即为妖,从天子大臣到升斗小民都会诚惶诚恐,不过在科学松鼠会大行其道的今天,日食已经是科学盛事,天狗在天上享用它的盛宴,我们在地上享用我们 《百年不遇的天文盛宴:7月22日长江日全食》 ,今年又恰逢国际天文年,为的是纪念伽利略将他亲手制作的天文望远镜指向天空400周年。在2008、2009年连续两次可见日全食,真是国内天文爱好者的幸事。去年没有见到的朋友,赶紧来围观两位资深天文发烧友、观测达人:计划举行日全食婚礼的starryguo 《2009长江日全食前传:大漠追日之2008新疆日全食回顾》 之深情回忆,以及梦想乘民航飞机追日全食的steed去年 《直击日全食》 的经历。 在你擦完口水,翻开日历准备向老板请假出来参加松鼠会日全食观测活动的时候,你可能会注意到,7月22日那天是夏历乙丑牛年的六月初一,为什么偏偏是初一而不是其他的日子,这可不是巧合,咱们老祖宗制定历法的时候就这样定下了,不信,请听陈丹阳在 《日食之前谈历法 》,这可是古代老老少少都要学习的科学知识,所谓三代以上,皆知天文(顾炎武),咱不能比古人落后不是。 这次日食,是21世纪我国可见的6次日全食中的第2次,而 上个世纪,也不过仅有区区7次 , 可见今年机会的难得可贵。在日食预报方面,如今确实比古人先进多了,古巴比伦总结出来了沙罗周期,上个世纪的科学家进一步总结了规律,于是有了 《跨越千年的日食珍珠链沙罗食系》 ,在计算机的帮助下,精确预言上下5000年甚至更久远的日月食只是小菜一碟。 日全食可不仅仅是壮观,在科学史上也大大其名,你可知道 《爱因斯坦的日食缘》 吗?90年前的那次日全食,另一位爱同学帮助这位爱同学一举成为大众偶像,青史留佳话,BBC为此还特意拍了电影来纪念,两位主演你一定不陌生。Shea会告诉你更多的故事,让你更懂得欣赏 《 日全食:让人凝神屏气的美与谜》 ,他还告诉我们天文爱好者可以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趁机 《搜寻祝融型小行星》 ,科学史上留下你的名字,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7月22日的脚步越来越近,天气预报却并不十分乐观。哎,老天爷,咱可就靠你说了算了。许多爱好者都得了日全食综合症,疯狂地研究天气预报和气象云图,早上五点就要拉开窗帘看看天气,就差挂上个晴天娃娃(某拒绝署名的天文博士的建议)祈祷了。不过有句名言说得好:鲫鱼(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人。让我们做好准备,抓住这条鲫鱼,22日做个美食开个天文盛宴吧。 By 老孙 增补文章请发至:老孙 laosun@gmail.com ,小庄 zhuangna@gmail.com ,谢谢。 以上文章将陆续放出,敬请期待。另外,往日相关文章在这里: Steed 《 百年不遇的天文盛宴:7月22日长江日全食 》 Steed《 直击日全食 》 老孙《 20世纪中国日全食观测小史 》 老孙 《 当太阳与月亮相逢,当刹那成为永恒国际天文年之长江日全食 》 老孙 《 怎么看8月1日奥运日全食》 Shea《 搜寻祝融型小行星 》
个人分类: 其他|13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科学家导读] 互联网专题(下篇)
ELOA 2009-5-28 13:51
小易 发表于 2009-05-25 1:39 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小易由于出差一星期,呵呵,耽误大家了,好了废话不多,继续讲述你所不知道的互联网的故事。 你所不知道的互联网:网络会变的有自我意识吗? ( 原文 By Michael Brooks 念子 译)在工程学的意义上来说,显而易见,人类大脑和因特网的复杂网络节点性质存在相似性。例如,它们都要获取,加工,回忆和传导信息。必然要立足于网络空间的研究机构通用人工智能研究所的主席 Ben Goertzel 说:因特网表现的真有点像思维活动,它可能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意识。 这并不是说互联网将来必然会有像人类一样的意识:比如它不太可能会想知道自己是谁。在位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自由大学(Free University of Brussels)研究意识和人工智能的 Francis Heylighen 认为,意识仅仅是一个通过增加一定水平的控制而使信息处理过程更有效率的系统,这种对大脑处理进程的控制得到了最多的资源。Heylighen说:施加意识更近似于微调并逐渐增加控制,而不是直接跳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水平。 Heylighen推测因特网可能变成一个有自我意识的网络,它坚持不懈的努力将自己所做的事情做的更好,重新自我组织并且填补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 如果它还不具有部分意识,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帮他觉醒,比如指示网络检测它自身知识缺陷并为此做点事情。这不是应该恐惧的事情,Goertzel说:一个自然产生的,条理清楚的并且果断的因特网思维的成长,对于人类前景的影响应该是正面的。 Heylighen同意这个见解,不过他警告说我们可能会有点失望。他说开始我们很可能根本意识不到发生了大量的变化。 这会在何时开始呢?依Heylighen看,完全随因特网的流行趋势而定。他说,如果在发展社交网站上花费的力气被用来发展因特网意识,这可能在十年内就会发生。 你所不知道的互联网:只有一个互联网吗? 原文 by Ben Crystall Miracle 译 目前为止世界上可能只有一个互联网。互联网是互相连接的计算机之间完全不同的混合,大型的计算机网络来自大学,企业等。将这一个个网络联成网络的是叫作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网协议的通信语言,即TCP/IP。 也有一些利用不同协议的大型网络是脱离互联网的,包括FidoNet,一个通过全球电话网络连接的电子公告板系统(bulletin board systems,BBS),以及一些军用网络。就目前所知,主互联网是唯一一个最大的网络。 然而当一种通用的计算机语言成为因特网非凡成功的关键点时,人们却最终因为语言的不同形式而引发互联网分裂成几个不相连的区域。2007年,在中国和俄罗斯的压力之下,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终于同意在域名地址中使用非拉丁文字。这个变动将帮助数以亿计说中文和俄文的人使用互联网,使得交流更容易,还能增进各个国家之间的在线贸易来往。然而,这也会开始终结我们目前所知的互联网。 这些非拉丁文域名有可能不能被其它的网络识别。如果不能设置服务器或者路由器识别这些地址中的字符,那么世界上的所有角落都不能轻易进入这些域名。 更糟糕的是,中国政府称他们决定设置中文的根域名系统,在中国的计算机上沿用,并且独立于现有的以美国为基础的根域名系统。这可以使中国政府控制其国民能进入的网站,这有可能使其能将中国人民隔绝于其它网络之外。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科技与法律教授Tim Wu提醒说:域名语言上的变化将使互联网上国界线更清晰。他预测这将会导致我们走向一个分裂的互联网:一部分由美国控制,一部分由中国控制,另一部分由俄罗斯控制。 你所不知道的互联网:金融危机席卷互联网了吗? 原文 by Duncan Graham-Rowe Miracle 译 房地产价格在持续增长中的暴跌,经济基础崩塌的威胁,政府为了躲避金融灾难的印钞行为。我们在此并不想谈论房产公司在金融危机中的崩溃,而是同样触礁的虚拟世界。 Anshe Chung,一个虚拟地产开发者,也是第一个在互联网游戏第二人生(Second Life)中赚取了大笔真钱的人,她说,当美国房地产市场崩溃时,数码业出现了第一个衰退迹象。对于投资虚拟房地产,人们变得犹豫不决。也不再追捧那些拥有昂贵和大型虚拟土地的人了,这使得第二人生的增长减缓了。碰巧,创建第二人生的公司Linden Lab,已经在游戏中使用了量化宽松。Linden Lab没有印更多的虚拟钱币,而是创建了更多的虚拟土地并且减少开发成本。这一方法效果是稳定了游戏中的虚拟市场。 人们在虚拟世界中花费的现金正变得越来越少,但更多的人在网站上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Chung说,现实世界里的失业率上升意味着更多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上网,或者他们也更愿意呆在家里来节省开支,互联网上记录的用户在线时间也会越长。所以,第二人生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稳步恢复中。 经济衰退还会给越来越广泛使用的互联网带来麻烦。Andrew Odlyzko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研究明尼苏达州互联网交通(Minnesota Internet Traffic Studies),他说:估计在2006年之前,全球互联网的数据通信量是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但是最近几年我们发现增长率下降了。事实上,目前的增长率差不多是2006年的一半。 下降的增长率导致对互联网基础设施投资的缩减。Odlyzko说,一般来说,互联网在任何时候都能处理100%双倍增长的流量高峰。如果大量的人因为要逃避经济萧条都突然去上网了,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却跟不上流量的增长,那么出现互联网崩溃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大。 何处是网络的暗角 原文 by Ben Crystall 晓翔 译 在网上有许多地方你最好避开,例如,只是短暂浏览一些不安全的网页就可能使你的电脑感染蠕虫或病毒,从而让你有一堆需要担心的黑洞。 你的电子邮件是否曾经神秘地失踪,又或者你加入收藏夹的网站突然无法获得,你可能正遭受着这样的黑洞。虽然它们的破坏力看上去并不像真正的黑洞那么可怕,然而这些信息黑洞会对用户造成各种各样的麻烦。事实上,这些黑洞是由于连接中断或者路由器-设备的错误配置而造成数据包消失的一些点。华盛顿大学的一支包括电脑科学家Ethan Katz-Bassett的研究小组自2007年开始,已经监控到了近150万个信息黑洞,其中大部分持续2小时以上。不幸的是,很难预测下一个这样的 黑洞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因而很难让普通用户避开这些黑洞。 相对而言,对于防止多人在线聊天频道出现的问题要容易的多,虽然大部分这种聊天频道是正当的,仍然有一部分名声糟糕的频道,这些频道就像是为偷窃财务和信息而开设的自由市场。一项在2007年进行的调查发现,在这些多人在线聊天频道中存在价值超过3700万美金的非法资料,其中包括8万个信用卡号和银行账户明细。如果你觉得这还不够糟,那么你应该知道,其中一些聊天室还被黑客用做发送恶意软件的渠道。当一台电脑感染了病毒或恶意软件,就可能被劫持用做僵尸网络的一部分,用来向其他地方发送病毒或网络攻击。 以上这些是一些网络上明显的暗角,大概占所有网络地址的5%,由于错误的路由器配置或严密的网络监控并不和网络上的其他信息完全链接。这些黑暗领域中有一部分看上去并不被使用的网络地址可能突然短暂的进行活动。虽然这种行为可能是非恶意的,但仍有可能是可疑行动的征兆。一项针对网络安全的进行的三年研究揭露,这些暗角正是网络攻击和垃圾邮件的源头。这项研究指出,黑客或病毒制造者劫持这些网络地址以制造供他们进行破坏活动的错误地址。同时,乔木网络的 Craig Labovitz还指出,这些暗角的比例正在增大。
个人分类: 其他|15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科专题] 你所不知道的互联网 (上篇)
ELOA 2009-5-28 13:31
小易 发表于 2009-05-18 13:23 你所不知道的互联网 本期又是一期我们做的专题,是《你所不知道的互联网》。本期内容会带给你8个你所不知道的有关互联网的故事,希望你们喜欢。也感谢我们团队辛苦的工作。 你所不知道的因特网:谁控制着因特网? 原文 by Michael Brooks 小睿 译 官方的回答是没有人能控制,但这个半吊子事实,相信大家很难接受。如果所有的国家在互联网的世界中都是平等的,那么美国无疑更加平等。 事实上这个问题并不好界定。实际上,因特网就是电脑间相互通信的一组协议,无数的服务器和电缆大多由私人掌控。但就影响力而言,强大的平衡力来自于加利福尼亚Marina Del Rey的命名及数字因特网公司(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 )。 ICANN 是一家非盈利组织,管理着所有的在线地址,俗称域名,以及它们的后缀名,例如.com和.org。由于ICANN需要定期向美国商务部汇报,所以域名的申请过程实际上是由美国政府所监管的。由于美国在全球因特网协调控制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引起了来自中国,俄罗斯以及欧洲的高度关注。它(美国)能在因特网领域发挥和其它政府不一样的作用, Massimiliano Minisci,一名ICANN的地区管理员说道,而这关系到整个世界! 弄清各国忧虑的原因并不难。想象下一下的情况:一个国家希望改变本国域名的某些内容,而只要是这些改变涉及到顶层,即加入国家级的顶级域名后缀,这就得过美国商务部这关。过了这关还没完,还需要一家美国管理根后缀名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包含了所有来自官方的可识别的后缀名列表)的私营企业Verisign 来完成这最后的实现工作。美国政府可以终止这个数据库的任何修改, Minisci提到,因而理论上来说,美国可以决定出互联网的玩家。 2009年9月各方将会就这一不公平的现实进行探讨。让我们拭目以待! 激进的立场是将互联网进行切割。而更为实际的办法是让更多的政府加入到ICANN中来,也就是让美国政府放弃对ICANN的控制。纽约Syracuse 大学的因特网管理专家Milton Mueller对这种结果并不乐观。没有人会放弃自己的奶酪。这种想法很自然,这是我们的东西,为什么要交给别人? 你所不知道的互联网:互联网有多大? 原文 by Colin Barras 小睿 译 面对着时间这个无底洞,头晕目眩不堪忍受。 18世纪的科学家John Playfair在回忆起自己学习地球史的感受时说道。如果Playfair有机会能瞧上一眼因特网这个无底洞,他也一定还会捂脑袋。2005年,谷歌曾估计因特网的数据量为500万兆兆字节(terabytes),1 gigabyte多便可以绕上太阳45亿圈。 有一些更为简单的方法可以一窥因特网的规模。最近的估计显示,超过10亿人是通过计算机上因特网的(见2002,2004,2006以及2008的因特网流量图)。此外,还有大概10亿人是使用手机上网,他们同样可以体验到和PC机一样的冲浪快感。 因特网无疑非常之大。2008年7月,因特网家族又添Cuil.com,这个被其设计者标榜为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有着惊人的1200亿页面的索引能力。这一举动无疑触怒了谷歌,不久前它对外宣称自己的系统可以储存1万亿页面(见 Internet census 2007 和 2008 )。 也许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有人估计现有的互联网信息总量是谷歌或Cuil索引的100倍以上。 至少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因特网和它的内容会持续地高速增长。根据谷歌的报告,互联网每天都会新添有数十亿的页面。就在你阅读这篇文章的一分钟内,互联网的页面总量已经又上翻了70万! 你所不知道的互联网:我们能关掉它吗? 原文 by Michael Brooks 小刘老师 译 我们能关掉网络吗?几乎肯定不能。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电缆和卫星,以及负责运行的网络运营商,都掌控在私人手中。一个政府或许可以命令其版图内的网络运营商关闭,但是,人们还是可以通过不归该政府管辖的公司的卫星连接获取数据。要跨越国界去关闭网络,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可以对他们自己国家施加巨大影响,却难以在世界范围具有同样威力。 为什么想要关掉网络呢?似乎很难想到一个理由。即便是最大的网络攻击,其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比关掉网络引发的损失要小。此外,让网络瘫痪的恶意企图已经证明这项任务有多艰巨。史上最大的网络攻击发生在2007年2月,而你可能甚至根本就没有注意。这场攻击试图端掉13个根域名服务器,那里承载着全球正在使用的所有网络地址,这是网络流畅运行的必需数据。结果,2台美国的服务器受到影响,但是11台毫发无损,攻击因此失败。 现在,国际域名与地址分配组织(ICANN)开始实施新的安全系统Anycast。通过该系统,每一台根域名服务器也作为其他服务器的一个备份或镜像存在。譬如,加利福尼亚的根服务器可以在台湾或中东有镜像。通过选址窍门,实际上相当于拥有数百个这种根服务器。 网络攻击无力关掉网络;对基础设施进行物理攻击,更不会有好果子。在发射导弹攻击那些遍布全球的根服务器前,你还得埋一堆炸弹去破坏海底电缆呢。这样的话,我们就面临全面战争了,网络早就不是你该苦恼的事情。 看来,因特网是永存的。既然无法摆脱,那就好好适应它吧! 你所不知道的互联网:网络危害环境吗? 原文 by Duncan Graham-Rowe 小刘老师 译 一封穿越大西洋的电子邮件,并不消耗燃油。但是,因特网有其巨大的碳足迹。据估计,要维持网络运转,全球的数据中心每年耗电1520亿千瓦时。加上与之相连的电脑及外围设备耗能,可能占到人类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几乎和航空业相当。 我们使用电脑的方式,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谷歌调查发现,要生产一次网络搜索所需的电力,得排放200毫克二氧化碳。这听起来不多,累加起来却很惊人:1000次搜索引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一辆普通欧洲汽车行驶1千米的排放量。更糟糕的是,网络交通目前正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根据国际环境联盟气候组的预测,到2020年,电脑的碳排放量将增加280%,相当于14亿吨二氧化碳。 如果IT产业忙碌依旧,毫无疑问,因特网的能耗将火速飙升。因此,很多组织开始采用高效冷却的电脑,向绿色数据中心转型。同时,新电脑也变得更加高效。这已经使得网络传送每兆数据耗能,以30%的速度逐年递减。 IBM宣称正在开发碳中性数据中心,采用新型的水冷系统,把芯片释放的热能,传输给附近的家庭和办公室。与此相似,谷歌已经将其基于海洋的浮动数据中心理念专利化,这种新型数据中心靠波浪驱动,用深海冷水冷却电脑芯片。 因特网本身也能帮助我们减少能耗。视频会议就是一个例子。然而,谁也不清楚,这项技术是否导致旅行量的显著减少,或者视频会议实际上是否增加了碳排放。 上篇的内容就到此为止了,希望大家能喜欢这样的专题报道啊。另外的4个有趣的故事会在下期给出的,喜欢的朋友多多关注啊。谢谢。 图片来源: network cables by pascal.charest
个人分类: 其他|13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科导读] 猪流感专题
eloa 2009-5-7 23:23
小易 发表于 2009-05-05 1:25 大家好,我们新科小组又和大家见面了。本周应该给出新的一期杂志的导读的,但是由于猪流感事件的不断升温,我们决定与时俱进,临时插入 【猪流感专题】奉献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下周会正常的继续每周的杂志导读的,希望我们导读和科举的朋友,下周继续关注啊。 - 关于猪流感事件,我们小组给大家带来了4篇文章,分别从昨天,今天,明天的角度讲述一些关于猪流感的信息。 猪流感的历史: 猪流感:一次可以预见的爆发? 晓翔 译 猪流感的应对: 如果猪流感大流行,世界应该如何应对? 小睿 译 如何在猪流感的世界中幸存 小睿 译 猪流感的发展: 专家分析:墨西哥猪流感目前情况 Miracle 译 (Jess 韩晶晶校对, 小易编辑整理) 感谢团队的辛勤劳动,第一时间完成猪流感专题,也希望所以关心这个事件的朋友喜欢我们带来的资讯。 -不再废话的分割线- Swine Flu 猪流感:一次可以预见的爆发? 原文 by Debora MacKenzie (在译者拿到这篇文章的早上,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正式将猪流感更名为A(H1N1)型流感,中国卫生部也已将猪流感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在文中仍以原作者写作的猪流感进行翻译,特此说明。晓翔注) 从《新科学家》杂志的文章可以显示,猪流感病毒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爆发威胁很多年然而针对这一潜在威胁的研究相比其他种类的流感则一直被忽略了。在本期的《新科学家》准备出版之前,得到了来自墨西哥爆发的病例报告。美国的一些稍温和的感染则显示这种病毒会在人群中迅速传播。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The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指出,这种病毒和已知的人类流感病毒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大部分人对这种病毒没有免疫力,并且至今没有可用的疫苗(CDC在29日表示,即使研制工作顺利进行,新型流感疫苗也要到9月才能投入使用晓翔注)。 这一切都预示着这种病毒可能大规模流行,又或者如果这种病毒不像人们所恐惧的那样迅速传播,也许就不能够在人类中保持流行而最终失败 然而我们本可以预见到这种流行的到来。这种1998年出现在美国的病毒已经成为了北美地区养猪场的地方病,含有一系列猪、鸟和人类的基因,已经经历了快速的进化。流感会感染许多动物,包括水禽、猪和人类。鸟类和人很少会从其他宿主身上感染流感病毒,但他们能够将流感传染给同样拥有自己菌株的猪。如果一只猪同时感染两种不同的流感,就会像混合容器一样产生一种结合两种病毒基因的混合菌株。 而这就是 1998年发生在美国的事情。在这之前,美国的猪和人类很类似,有着规律性的冬季流感,这种变异的流感病毒是1918年人类流感爆发所产生的,当年的这一流感爆发在世界范围杀死了500万人。这种病毒属于H1N1型H和N代表病毒表面蛋白的血液凝集素(Haemagglutinin)和神经胺酸酉每 (Neuramiridase) 几十年中,H1N1型在猪身上进化为一种温和的纯粹的猪流感,基因结构也变得相对稳定。在1976年,新泽西州的一处军营爆发了H1N1型猪流感病毒,一人死亡。然而这一病毒并没有广泛传播,并且很快就消失了。孟菲斯圣朱迪儿童研究医院的Richard Webby表示,在1998年,这种H1N1型病毒和人类和鸟类的病毒杂交产生三源杂交(Tripple Reasortants)。这种病毒开始时拥有人类病毒的表面蛋白和猪的内部蛋白,除此以外还拥有三种不同基因组成的RNA聚合酶,这种酶对病毒在宿主中的复制机制起到关键作用,其中的两组基因来自鸟类流感病毒,另一组则来自人流感。研究者相信鸟类的聚合酶使得病毒更快的进行复制,从而更具侵略性。 猪流感病毒结构(图片来自New Scientist) 1999年,这种病毒已经在北美的猪群中占到了优势地位,和之前被它取代的猪流感病毒不同,这种病毒进化的速度很快,诞生了许多不同种类拥有猪或人表面蛋白的版本,其中就包括像现在在墨西哥传播的流感病毒,拥有来自于原始猪流感病毒的 H1和N1两种表面蛋白。一份来自美国农业部(USDA)Amy Vincent的报告指出,这些病毒仍然有着相同的内部基因片段,包括禽类和人类聚合酶基因。这些基因是导致这种种类的猪流感病毒轻易击败其他不包含这些酶的种类的原因。Webby表示。 然而这种病毒仍然在不断改变着表面蛋白以逃避猪的免疫系统。现在的猪流感病毒种类变得非常之多,也不再是季节性的。Vincent指出,五分之一的美国养猪场主事实上自己生产疫苗,因为疫苗工厂无法跟上这些病毒的变化。 Vincent 和Webby分别在去年和2004年都曾经警告过猪流感的威胁。我们的免疫系统在应对流感时,主要取决于H的表面蛋白,墨西哥流感病毒携带的H表面蛋白来自于猪,因此人类携带的抗体无法对其进行识别。同时,来自禽类的聚合酶基因特别值得担忧,同样的基因导致了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1918年人流感的大流行。 在专注于畜牧业问题的研究者可以察觉到威胁增加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类流感病毒的研究者意识到这一威胁。当我们回溯资料库中的基因序列时,我们很迷惑。帝国大学的Wendy Barclay说,他已经着手从现在美国的病例对猪流感进行研究。聚合酶基因序列来自禽类和人,这曾经在来自猪的病毒上发现过。 那么到底墨西哥的病毒发源地在哪里?位于华盛顿柯克兰的Veratect公司负责监视世界媒体和政府报告,为客户提供早期的疾病预警,他们的客户包括 CDC。他们开始察觉到病情是在4月2日一份来自于一个名为La Gloria的墨西哥东部小镇的报告,这份报告显示了呼吸道系统疾病的爆发,3个儿童死亡。4月16日复活节之后,数十万的墨西哥人拜访了他们的邻居 才在其他地方报道出现同样的病症。La Gloria当地的报道谴责在Perote附近一家隶属于Granjas Carroll的养猪场,这是一家属于美国养猪巨头斯密思菲德食品公司的一家子公司,这一养猪场年产十万头猪。 斯密思菲德食品公司在一份声明中坚称他们在墨西哥的猪或员工没有出现猪流感的临床症状。这并不令人奇怪,因为这一公司宣称日常管理人会为养猪场接种疫苗,并进行一月一次的检测。美国农业部的研究员称当疫苗使猪保持健康的同时,并没有切断病毒的传播。 所有这些证据都表明猪流感是一种潜伏的灾难,却也许是由于曾经导致人类的温和感染,并没有传播,因而很少得到研究者的重视。然而现在,却有一种猪流感病毒显得不那么友好了。 这是在保加利亚的索菲亚机场,使用热量检测仪看到的刚下飞机的乘客的图片,这是地区对猪流感爆发的应对措施(图片来源: Dimitar Dilkoff / AFP / Getty) 如果猪流感大流行,世界应该如何应对? 原文 by Andy Coghlan Linda Geddes Rachel Nowak 尽管现在的危机还远未达到末日审判版的宵禁,边界封锁,通行禁令以及各种抢食场面的地步,但如果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发布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各国就不得不拿出严厉的措施,采取非常的手段,以防疾病扩散,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 此前4月27日周一,全球性威胁等级(threat level)已上升到4级(6级制)(如图所示),迫使WHO调整策略防止病毒从流行病发生地墨西哥向外扩散。截止到《新科学家》出版为止它还维持在4级的水平。 在6级的前三级,WHO希望各国政府能够迅速地对流行病采取诸如密切关注农场情况,监测是否有新型流感病毒等应对措施,将风险减至最低。如果威胁等级达到 4级,甚至是4级以上,那么政府的工作重点就是将感染区和非感染区隔离开。如果WHO的威胁警报提到6级,也许就要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可是,根据《新科学家》的调查显示,全世界对流行病的预防机制是极端不健全的。越穷的国家防范越差,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富裕的地区防范机制的缺陷(gap)也很严重:2007年对30个欧洲国家的调查发现这些国家只采纳了一半WHO的建议。最为严重的问题是让政府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不仅仅只要考虑卫生系统,而且还要顾及电力,运输,银行,食品以及政府等部门的正常运行。 多目标经济(Multisectoral)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调查的合作者伦敦卫生及热带医学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 (LSHTM))的Sandra Mounier-Jack指出。然而30个国家中,仅仅只有12个做过这样的规划。 规划的最好的国家包括德国、法国和英国,它们都有计划地保障重要的工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这些也达到了WHO对模拟演练(simulations and drills)的要求。 东南亚各国及大洋洲的预防也做的非常的好。在与《新科学家》记者的交谈中,这些地区的政府工作人员声称他们进行过这方面的演练,例如在机场用热量检测(thermosurveillance)仪检查乘客是否发烧。这些都是从2003年爆发的SARS中总结得到的经验教训(见案例分析 )。 但在非洲,53个国家中只有35个有流行病预防计划,然而即使是有防治计划的国家在应对措施上也缺乏一致性,LSHTM的Paul Coker指出道。他曾在2007年对这些非洲国家的计划进行过评估。此外,他还提到大多数的非洲国家都将重点放在了动物的禽流感疫情的检测和控制上,而对人类的流感流行病却不予重视。 现在南半球已经进入了它们的流感发病期(flu season),这也意味着流感病毒现在更易传播,如果墨西哥猪流感大流行的话,这些国家也许是最大的受害者。还过一个月,澳大利亚就进入了冬季,而北半球则到了夏天。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悉尼大学的Raina MacIntyre说道。 现在的发展中国家已经被HIV,TB 和and malaria弄得焦头烂额了,而流行感冒无疑是对这些国家已经疲惫不堪的卫生系统的又一次重大的挑战,Coker担心地指出了现在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图片来自新科学家官方网站) 如何在猪流感的世界中幸存 原文 by Debora MacKenzie 对付传染病有三种方法:依靠自己(生死由命),借助药物消灭病毒或是注射疫苗尽量预防。但如果猪流感大流行,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是找到治疗方法。墨西哥的猪流感能够抵御先前的病毒,如金刚乙胺(rimantadine)。但是国立药房(national stockpiles)中的泰米弗氯(Tamiflu)和瑞乐砂(Relenza)还是行之有效的,但在过去的流感季节(flu season)人型H1N1对泰米弗氯所自发产生的抗性已经让病毒学家感到不安。也许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猪流感H1N1上,尤其是当它开始和人类病毒进行基因交换。 现在大概只能寄期望于单克隆抗体,它既可以避免感染,也可在感染后辅助治疗。这些免疫蛋白被设计用来识别出特定的病毒,然后放到制药厂生产。几个研究小组已经用曾感染H5N1禽流感的幸存者身上取得的抗体制造出了单克隆抗体,并且在小白鼠实验中验证了保护的有效性。这种方法也应该对猪流感奏效,一旦得到制备出抗体,制药厂便可在几周之内大批量地进行生产。已经有几家公司开始了普通H5N1 型流感单克隆抗体的大规模生产,如果需要,它们也可以马上转入生产相应的猪流感抗体。 也有不是直接消灭病毒,而是帮助患者抵挡流感症状而得以生存下来的治疗方案。流感致死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导致了细胞因子的激增(cytokine storm),失控的免疫系统产生剧烈的炎症。而传统的缓解炎症的类固醇并不奏效,因为它们同时压抑制了抵抗病毒的免疫系统的响应速度。去年,香港的研究人员报道声称一种由Relenza和两种直接获得的非类固醇消炎药组合而成的名为COX-2 inhibitors的药可以帮助患有H5N1的小白鼠。今年,美国的研究人员也在相似的消炎药的实验上取得了成功。 最后,就算可以治愈,也没有人会愿意染上某种有潜在致命危险的病毒,但与流感病毒隔绝却也很难做到。这样的话就只有疫苗这一种办法了。现在的疫苗都是通过杀死或毒性减弱的流感病毒作病原的方法制备的。因而大量的获取是需要时间的:《新科学家》所参与的一项国际制药制造商及组织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rs and Associations)的报告显示在接下来的四个月里我们最多也只能生产出10亿剂流感疫苗,而更为可能的数字应该是3亿4千万。对于全世界而言,这显然不够。只有少数的几个国家有疫苗的生产工厂,而没有工厂的国家却只能面临少量、甚至是没有疫苗的处境(见为什么世界会丢掉防治流行病的良策 )。 其它种类的疫苗可以在更多的国家更快地得到制备。DNA疫苗是一些用于对流感病毒表面基因进行编码的DNA环。一旦被注入到皮肤内,免疫细胞会与之结合,并将它们其表达为病毒特有的蛋白质。在整个过程中,免疫细胞将学会如何识别和应对这些病毒甚至是它们在流行病时期的变种。 伦敦大学学院的Peter Dunnill曾计算过,在2006年只要150千克DNA疫苗就可以给全世界的人免疫接种,因而呼吁全世界的制药商扩大生产。但在过去的时间里,这并没有被实现。 与此同时,还有几个研究小组正在寻求能够对付所有流感病毒的通用疫苗,如此一来便可一劳永逸。几种所有流感病毒都含有的蛋白质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早期实验中都向我们展示出了这种方案的美好前景,但最近的研究发现,这些蛋白质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强烈反应。此外,尽管蛋白质疫苗可以在现有的工厂中大批量生产,然而按照惯例是应当先进行长时间的临床实验。可现在已是非常时刻了! (图片来自新科学家官方网站) 专家分析:墨西哥猪流感目前情况 原文 by Wendy Barclay 墨西哥的新流感病毒至少由两种猪病毒结合而生,本身还带有其它物种病毒的基因片段,比如禽类或人类。这种来自三个物种的组合称为三源基因重配株。还没有确定猪流感是来自墨西哥的猪,也没有直接从猪身上找到过,但是能确定它会在人类之间进行有效地传染。 目前为止,实验室确诊猪流感患者的人数很少,在墨西哥约2000例患者中,大概有158例已经死亡。虽然死亡率达到惊人的10%左右,但至今在墨西哥以外仅有一例死亡德克萨斯州一个23月大的墨西哥婴儿,最近他曾在墨西哥呆过。 现在科学家研究的关键点是死亡病例。旅游者从墨西哥获得病毒后,返回自己国家,只是感到轻微的类似流感的不适症状。这种疾病后果的明显差异怎么来解释呢? 关于数字统计的问题 一个很简单的答案是在墨西哥还有许多更轻微的病例,超过目前计算的人数,所以真正的猪流感死亡率是1-2%。这与以前的疾病大流行中的死亡率差不多,例如 1957年(H2N2)亚洲流感或者1968年(H3N2)香港流感。即使是1918年有数以百万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其比例死亡率估计在2.5-5%之间。 换句话说,当墨西哥以外的死亡病例增加了,这就是一种死亡人数少的相对轻微的流感疾病。加强流行病学预防,控制病毒的传播,特别是墨西哥感染地区的病毒种类,将会使情况变好。 另一个可能性是墨西哥死亡病例是合并了其它病原体感染而共同导致这个糟糕结果,或者是墨西哥的土著居民天生对这种流感病毒免疫力差。这两个猜测都没有证据支持,但是目前我们对病例的临床资料掌握的很少。 与墨西哥有关 现有的有限数据表明,墨西哥人感染的病毒的基因与美国轻微症状的病例不同。流感感染后的结果与个体接触的流感病毒数量有关。旅游者无意间接触到的猪流感病毒数量较墨西哥患者少,这些墨西哥患者的病情还是很不清楚。 此外,欧洲和北美洲现在不处于流感季节,气候情况也不适宜于大量的病毒传播。回国的旅游者接触的病毒数量较墨西哥的患者少。当墨西哥以外的病例数量上升,我们就肯定能更清楚地了解这是哪一类流感病毒了。 对病毒的整组基因分析指出,这类病毒并不携带任何与高毒性流感病毒(如H5N1)有关的遗传定子。病毒的基因分析表明这种病毒在呼吸道以外的部位生长,即使它们已经能在人类的上呼吸道安居乐业了。 流感病毒的进化 然而,直到在相关的模式系统下对这种病毒开始真正的生化研究,以及对患者临床过程的仔细描述,我们才能知道接下来会怎样。 而且,这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刚刚跨种族而生。病毒适应新宿主的方式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发生变化。如果猪流感病毒会坚持到下一个流感季节,或者对现在正处于流感季节的南半球产生影响,我们也许还会找到更多的病毒混合株,很可能是这类病毒与现在流传中的人类流感A H3N2或者H1N1。 这种生物后果产生的变化目前是不可预知的,但是这类流感病毒的第二波流行可能与第一波会有不同的特性。
个人分类: 其他|16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专题
zhironghu 2009-3-31 21:36
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专题的开辟目的是为了和同行一起探讨交流在污水处理升级改造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核心是工艺改造。面对严格的脱氮除磷要求。工艺改造的技术方案必须是工艺知识,经验和工艺模拟相结合的结果。离开了工艺知识和经验的模拟,模拟仅仅是一种数学游戏或计算机游戏。离开了工艺模拟的经验方法,经验方法将是一种盲目的经验。 欢迎评论或提出问题探讨!!
604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