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本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量子信息的本质探讨
ssglwu 2010-6-15 16:08
吴国林: 从纯客观的通信理论来看,现有的经典信息以比特(bit)作为信息单元,经典比特只有一个或0或1的状态。一个比特是给出经典二值系统一个取值的信息量。从物理角度讲,比特是一个两态系统,它可以制备为两个可识别状态中的一个,例如,是或非,真或假,0或1等。在数字计算机中电容器平板之间的电压可表示经典信息比特,有电荷代表1,无电荷代表0。经典信息可以用经典物理学进行描述,不需要用量子力学描述。 量子力学用量子态来描述量子系统,即系统处于态空间(常用Hilbert空间来表述)的某种量子态。量子力学的波动方程可以描述量子态的演化。量子信息研究以量子态为信息载体的信息理论与技术。在量子通信理论中,量子信息的单元称为量子比特(qubit),有的国内学者称之为量子位。一个量子比特是一个双态系统,且是两个线性独立的态。两个独立的基本量子态常用狄拉克符号记为:|0和|1。量子比特是两态量子系统的任意叠加态,量子比特|0,|1 是二维复空间中的向量。例如:量子态可以表示为|0,|1 的叠加,其叠加系数为 C 0 与C 1, 为复数。也可以 用矩阵表示|0和|1。 即是说,量子比特可以处于|0, |1之间的连续状态之中,直到它被观测。当量子比特被观测,只能得到非0即1的测量结果,每个结果有一定的概率。经典比特可以看成量子比特的特例(C 0 =0或C 1 =1)。 两个量子比特的态张成4维希尔伯特空间,它是两个量子比特的量子态的直积,它存在4个正交的态,其基态可以取为:|00,|01,|10和|11。 用量子态来表示信息是研究量子信息的出发点,有关量子信息的所有问题都必须采用量子力学理论来处理,信息的演化遵从薛定谔方程,信息传输就是量子态在量子通道中的传送,信息处理(计算)是量子态的幺正变换,信息提取便是对量子系统实行量子测量。在实验中,量子比特的物理载体是任何两态的量子系统,常见的有:光子的正交偏振态、电子或原子核的自旋、原子或量子点的能级、任何量子系统的空间模式等。一旦用量子态来表示信息,便实现了信息的量子化,于是信息的过程必须遵从量子物理原理。 按现代大爆炸宇宙学,宇宙的演化是从量子宇宙演化为经典宇宙,于是,在没有人类存在以前,就有与人无关的本体论量子信息与本体论经典信息,而当宇宙演化出经典宇宙并演化出人类时,本体论信息成为人类的认识对象时,才有认识论量子信息与认识论经典信息。为此,我们把量子信息分为本体论量子信息与认识论量子信息。 所谓本体论量子信息,是指在量子相干长度之内所展示的事物运动的量子状态与关联方式。 所谓认识论量子信息,是指主体感受和所表述的在量子相干长度之内的事物运动的量子状态与关联的方式。 我们知道,事物的性质和展现的方式是由它的本质决定的,因此,事物的性质与展现的方式也必然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我们在定义中入量子相干长度之内,这在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有关研究表明,只有在量子相干长度之内的微观客体才能用波函数或几率幅来描写,而限制量子相干长度的主要因素是环境与量子系统之间产生的消相干作用。定义的的关联方式在于包括相干性与量子纠缠等性质,量子信息的本质是通过量子态、量子相干和量子纠缠等量子性质展现出来的。 我们能不能把量子信息看作是微观物质的普遍属性? 电子、质子等微观粒子的性质都可以用几率幅(波函数)得到很好的描述。尽管波函数描述的是位形空间(configuration space),比如,两粒子体系的波函数(x 1 , y 1 ,z 1 , x 2 , y 2 ,z 2 )描述的是6维位形空间中的波动而不是现实的三维空间的波动,但是,我们认为,几率幅(波函数)仍然提示了微观粒子的客观实在,反映了微观物质的存在方式。因为在位形空间中粒子体系的波函数通过测量与现实的三维空间相联系,位形空间仍然具有实在意义。这就如在量子宇宙学中,虚时间并不比实时间并不实在。 因此,我们认为,量子信息可以看作是微观物质的属性。处于量子相干长度之内的微观物质都可以成为量子信源,产生量子信息。量子信息的产生要以微观物质的运动作为前提。任何微观物质的量子运动都会有量子信息产生。量子信息只能由微观物质的运动才能产生,且微观事物处于量子相干长度之外。一般性的知识等不能产生量子信息。经典信息也不能产生量子信息。人的意识也不能产生量子信息。量子信息只能存在于量子系统之中,而不能存在于一般性的日常社会生活之中。人类社会的生活自身不能产生量子信息,因为人的宏观的,宏观的人不能产生量子关联。这是因为量子信息产生的物理基础是处于量子相干长度之内的微观物质或微观事物。 总之,量子信息不是量子实在,而是作为量子实在的状态、关联、变化、差异的表现。从哲学上讲,量子信息将信息从经典领域拓展到量子领域,丰富了信息的涵义,赋予了量子信息以独立存在的哲学意义。
个人分类: 物理学哲学量子信息哲学|405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针灸起源与经络的本质
热度 1 sheep021 2010-4-6 14:28
按:本文由龚博士主讲,qq群讨论,本博整理,略有修改。 其实中医针灸 ( 经络穴位 ) 的起源就是“神明”。 劳动人民不会随便跌一交就正好跌在穴位上,更不会生病乱吃草才发现的中药。可以承认有部分药和穴位是经验的积累,但这绝不是主流。但是,难道一对杂乱无章的经验堆积在一起,就是中医吗?跌交、烤火就产生针灸么? “神明”是什么?道无鬼神,为什么会承认神明?因为神明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元气,是生命的本能。中医和针灸的产生,有人操纵,这类人就是大祭祀,又称原始部落的巫师。各位可以讨论下,其他民族有针灸么?尤其是懂得经络穴位么?如果世界其他民族或者说中国其他民族都不会针灸,那这些跌交、烤火发现经络穴位的概率都落汉族身上了?这合理么?如果说他们有部分会?那他们是怎么会的?原始部落,大家都有图腾,都有巫师,现在各民族其实都有自己的医学。那如果经络穴位是汉民族独树一帜的发现,却可以通用世界其他人类,这是为什么?是谁发现了经络穴位? 按我所知,世界上有些民族,比如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有砭石。但是,放眼全世界,所有我可以得到的资料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地区和民族如同华夏一样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经络穴位系统,这是为什么?包括印度的瑜伽等等所了知的,都和中医经络相去甚远,而和解剖学相距较近。 其实说来也简单,因为古代中国,秦汉,春秋战国,乃至周殷商…… 推及文明之始,均能少量出产一种特殊类型的人,这些特殊类型的人,就是通神明者,或者可以说修道者,或者修道的先行者。据各种记载可以得知,这种人在秦汉及秦汉以前的中国,不是偶然出现,而是师徒相传,精工生产,有一定数目的,马王堆发现的帛书,记载的正经已经是十一条——《阴阳十一脉灸经》,这从一个侧面更加证实,针灸的起源一小部分靠经验或者补充,但是,最主题和重要的部分,是一次成型。而且,经络系统,是先有经后有穴,不是靠一个个的穴连成经,而是经上布穴。 那种跌倒、烤火偶然发现穴位,连成经络的说法,真是无法自圆其说。反问一下,为什么这些穴位要这样连而不那样连呢?跌倒发现经络穴位的几率,实际比师徒相传,培养出通神明者的概率低多了。 这些通神明者,或者说完全达到了反观内视之人,发现并记录和描述了经络穴位系统,医的起源也正是这些通神明者的发现,虽然他们现在被贬低成巫了,但是我们可以看看,秦汉以前的巫是何等智慧而重要的存在。中华文明的开创者,黄帝本身就是一位大巫。过去,巫的意思是沟通天地人,所以是个美称。 什么能使天地人沟通,是神明!而神明不是什么离奇的东西,正相反,它是天地万物都具备的元真之气。过去一切的道书,前贤口水说干,一再强调要保真、保元、复真、归根…… 无非是为此。 神明,元真,元气,阳神…… 说到底,为的还是这个,然后复归于天地未开之初,全德同道。 经络的发现,是修炼中的副产品之一而已。现在,国家曾经花了 N 多钱,几乎很多中医学校都曾经有研究“经络实质”的项目。结果是什么?是一堆含糊其辞,说什么和血管神经电生理都有相关云云…… 骗了国家的钱钱不了了之。最后有些人没招了,干脆说经络是空间结构,然后一定要找到组成经络的实质性管道壁…… 经络不是玄学,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因为理念的错误,使得那么简单的东西,变成了难理解的玄学。 实际上,很多人想错了,方向错误,一切皆错。古人一句话就说清楚的事,他们要去瞎忙活。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曾这样记载 : “内景隧道 , 唯反观者能照察之。大家可以看看,有不少人红口白牙说经络就是血管,神经干,淋巴结等等,实际可以看看,经络的走向和这些都有差距,传导和神经的分布更加有区别。 经络系统绝对不是说理工具。可以用一句话很简单的来概括经络: 经络是气运行而成的“气道”,是能量流 。它流行不息,如同血液之流行,所不同的是,它虽然流过神经,血管,肌肉,淋巴等等,它却并没有壁,就好像天地之间都充盈着气,但是没有人可以为气定义壁。而且这种流行不是单向的甚至也不是双向的,至少是三向的。 经络上有一些分布较浅的 “节”。 “节”是人体与天地之气交互往来的窍 。 这里的气,简单地说,是能量。 神的本质是气 , 精气神三者的本质都是气 ,都是不同能量态的气。看上去都是气,实际气的能量值不同。所以道书上对气有至少三个写法 “炁”、“氣” , (气火)。 经气的流行至少有三向,因为它不是流过去又流回来。下面这句,大家就当我是瞎说,宣传迷信,哪怕一个普通的人,他的身体也时刻在向周围散发着气,而修行有一定成就的人,他周身都可以吸入和呼出气。 在现代摄影技术下,它们一个是强光点,而一个是弱光点。有时看见就是那些亮晶晶的小点,运动轨迹好像没有规律,有时候又聚为一个小棒状的各种形状,运动也不规律,估计是两种类型的气。 关键是西方科学试图就人类这个个体认识自身,而不是以天人合一的观点来看人自身。只是认识基础不一样,其实不见得不可以进步,其实西方现在已经开始注意整体观了,但那种方法研究的是尸体,我知道,气和气有别 但是都是能量,只是这些能量的运行方式好像不太一样,我们目前利用各种高科技测出来的那谢气估计只其中的一部分。是的,能量在不同值(状态)之下,运行方式是不相同的。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东西。古书也是讲了很多,但是现代人一定要问,经络实质是什么?气是什么? XX 又是什么?这是人的内心试图用所谓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解构中医和道学,那只有等科学足够先进再来吧,因为根本上,科学连最简单的生命实质是什么这个问题,都没有回答。 所以如果想知道经络到底是什么,想要“看见”经络,最靠谱的办法就是实证,目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 翻翻书堆,搞搞仪器,做做试验,是没有办法令一个人得知生命真相的。就个人所知,可以去参加王力平老师的学习班,但他每年的地点不一样。 至于我个人,我和高人们不能比,我就是个蚂蚁,自己还被水泡着呢。 西方国家还进行过“生命实质的研究”。真的很傻,当一个人一定要用自己狭隘的知识、见解、心胸来解构非范畴的东西,就是这么傻,就是一个弯一层纸而已。其实,西方有很多不错的人,有些比中国人还更有一颗中国心,比如《空谷幽兰》的作者,比如很多求道修行的人。道不分南北东西,而且有些人来中国学中医,学的很棒。 为什么那些特殊类型的人,都产生在中国呢?说中原难生的背景是什么呢?首先,有那么久远历史的(国家)不多,其次,貌似中国地理特殊,再有,师之所在道之所在,传承必须要有源,才能有流。而源,正好选择了中国。 这个地理特殊也是的,听高人说,某些修行步骤,非要在中国的某些地方才 OK ( 12 福地, 36 洞天?) 源,说的是什么?源,观天地而自悟的圣人啰,师祖中的师祖。 对了,祝华英道长的《 人体十二经络揭密 》,要是出版,一定要拜读一下。我这样的愚人庸才,自己证不到,全靠少少学习高人们的言行了。 (书中)祝道长照片下: 自习中医 理繁眩迷 感通天地 方获真机 皈依武当悟玄机 专研天人合一理 今向世上献真言 但愿人类共勉力 祝华英道长: 如想医学升华,必须明白人体十二经脉的运行规律。 我们中国历代相传,有“十道九医”的言论。这即是说:一个超凡脱俗出家的修道之人,一定深明本体的五脏、六腑、阴、阳十二经脉和五行、四象及奇经八脉的生理知识,才能胸有定见的而修炼自己。既明白了人体之内的脏、腑、阴、阳和经络学等生理结构,便具备了一般的医学基础知识,兼怀着慈悲济苦治病救人的思想,故或多或少就能够给患者们解除一些疾苦。这即是“十道九医”渊源流传至今的因由。 作为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化与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学习的文化,如道家的自然观、辩证法、环保思想、人本思想以及对人的终极关怀。
个人分类: 大医将成|3147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命的本质
sheep021 2010-4-3 20:37
按:本文的缘起还是那个 短信 。由龚博士主讲,多位网友参与,本博编辑而成。主要分析了人生的本质,以及 哪些是父母给的,哪些是自己努力的。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 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黄帝曰:何者为神? 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或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 岐伯曰:五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荣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府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上文中,“以母为基,以父为 楯 ”一句是互文,并不是说母亲就一定是地基,父亲就一定是框架结构,父母同为精与形之基础,只是这个基础的侧重不同。 传统说,父精母血,父亲给的侧重在精,而母亲之给侧重在血,精血合,得神而生人,密宗所谓的白菩提,红菩提,其实就是父精与母血,平日,也就是人成后,母血在心,父精在下丹田,还有阴神阳神所在之不同,道家修炼的基础,是要通过各脏腑经络功能的特殊运转,把母血下降到下丹田,把父精升起来,重新再某个特殊位置,合成一个婴儿,进入胎息,从后天返先天,这就是元婴期高手。凡人就不同,凡人是母血外耗,父精下流,最后就 OVER 了。 为什么《西游记》是本丹经,因为这些都是有所指《西游记》很形象的说明了这个。再具体一点, 一个人的生命,形体是精血互生,而阴神阳神为父母所给,却有一点真种子,非父非母,那就是未生之时,所谓未生之时我是谁?已死之后谁是我 。这点真种乃是不生不灭的关键,等到金丹大成,性光磊照,其时方知我是我, 养生的重点,是存母血,养父精,制阴神,兴阳神,最后化二为一,练成元婴,由元婴而真身成,假身破碎冲举。 这真种子人人都有。所以百字碑的口诀有一句“降心为不为”,这不能仅仅从修性来理解,就是让自己高尚伟大,克制食色睡等欲望,生活淡薄。《素问 · 上古天真论》讲得非常清楚,当然,这要求太高。 从平常人的表现角度来看,往往男子因为血多气少,会更显出母亲的遗传特征,比如性格,潜意识等。女子因为多气少血,会更多的表现出父亲的特征。这对遗传性疾病的原因探寻与治疗很重要。比如一个精神分裂人格的女性发病,更偏重寻找她的父系。而男性发病,偏重寻找母系。至于血液系统的疾病,一般都偏重寻求母系。至于一些不好的习惯,还有后天养成的种种,其实也主要看母亲。从某个角度来说,平常人有一个好母亲,比一个好父亲更关键。因为母血对平常人的影响更甚过父精,阴神对人的影响甚过阳神。 那么心血管病也是母血的影响?虽不那么绝对,但是更偏重于母血的影响。 刚出生的婴儿,一入世就死去了,一定是父母一方的遗传有缺陷。当这种缺陷受到合适条件诱发,就发病。 再具体一些,因为精是化气的,血是养形的。所以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多的体现在性格和习性上。而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多的体现在潜意识,欲望,疾病上。 所以,择偶时,男女潜意识都是要找遗传优良基因的人,只是这种优良基因的倾向性不一样。女性一定要寻找品性优良,气质高雅的男性。男性则首要注意女性的美貌与性吸引,这是多数情况。因为女人要找到更能给后代遗传优良习性的人,而男人要寻找到更能给后代遗传优良基因的女人。 因为组合太多,所以会产生不同的倾向,但是精血绝不会没有体现,不体现父母的,也一定会体现某个祖先的,生在这家或者生那地,绝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必然,很简单也很客观,就从已经存在的人来讲,我们之所以是现在的我们,不是偶然,那么逆推回去,降生是各种条件的结合,这种结合也不是偶然,且是最普通当中的唯一。 但是,凡事有例外,而且 后天的环境和个人努力是极端重要的 。所以有人有恶魔般的父母,而自己确是一位大成就者,有人有天使般的父母,但是自己正好是个恶魔。 真种子不是灵魂,不要理解错误这点,“灵魂转世百千劫,一点真种恒不变”,这个确实很玄奥,但是可以说,有一种东西,无论我们是何种形态,有肉体还是没肉体,生这界还是生那界,这种东西恒不变。这就是成佛的种子,觉悟要照见的东西 。 人人身上的真种子,是否都是一样的?当然一样。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否成佛,并不是先天定好的。没有人不能成佛,也没有人不能成道,所以千佛还是一佛,万仙还是一仙,降生要时间,地点,父母,灵体,投生因缘,五因具备。真是不是真人往劳神,白费口水,只好留作他日因缘。 很多精神病是属于先天本不足,后天又受伤,而这种受伤,往往最早是父母所为,特别是母亲,不仅在遗传上摧残孩子,还在后天上扼杀孩子,凡是精神情志有问题的孩子,一定有个位异常的母亲,后天诱发的精神病,孩子母亲多为唠叨型,逼迫型,严苛型,冷漠型, 这么说,那个家伙埋怨父母,倒是有理了啊?埋怨父母没理。 为何他埋怨父母没理呢?无论他如何不健康,一是说明他自己没有这个福德生的健康,二是他应该感谢父母没有把他生的更糟糕,比如,父母也可能是两性乱狂,那他就可能没有出生的机会,因为被堕胎掉了,再投胎,再堕掉,那他不是更惨,也要感谢他父母不是虐待狂,拿烟头烫他,拿便便给他吃。不管咋样都要感谢父母给他生命,更要感谢他父母没把他打成痴呆,没逼成疯子,而且他怨恨父母,主要摧残了他自己,估计这 Y 怨恨父母,结果弄的自己日子过不下去了,如果遗传正常,进集中营也不会疯,更不要说高考,因为人本来就是要面对困难,承受压力的,越是优秀的遗传,精神和身体就越和谐稳定。 所以说, 一不怨天,二不尤人,因为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要为没有更糟而感激,也要为摆脱逆境而奋斗,不然就只是个人形的动物了,甚至连动物也不如,白投人身一场。霍金遗传好吗?爱因斯坦是出身父母离异的家庭。有一半以上的杰出贡献者,都遭遇过幼年不幸,家庭迫害,(经核实,历史上 很多大牛人都是体弱多病 )。 其实,人完全可以改变自己。所谓的修行,就是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往往见错不改,见好不学,冥顽不化,才是人真正的问题。“德之不修 , 学之不讲 , 闻义不能徒 , 不善不能改 , 是吾忧也”,孔子这话真对,他从一野合而生的娃,成为丧家狗,又成为万世师表,是战胜自己的结果,好像那个谁说了句,不怪路扎脚,怪你自己不穿鞋啊。 比如高考,合理也好,不合理也罢,该考的时候去考就是了,能有啥看法?很多过来人都怀念高考:一个明确的目标,一段奋斗,充满希望的猜想,潜力的激发。高考对人生是有意义的,当你进行了一场完美的高考…… 生命就是考验,克服困难可以使人强大。如果没有人辱你,你去哪儿修忍辱,如果没人接受,去哪里修布施,如果不明因果,那就是徒有怨恨,而不知道最该感激这些人,这些人冒着犯下地狱的恶罪,来成全自己,是多么值得感激。孩子被随意打骂,自有他的因缘。 凡事都有目前不能改变的,和一直无法改变的,能改变的就是自己 。尽力了,也就随缘别人,重要的是改变自己。当真正懂得人生,就知道叫恶人行善,让愚人开化,是多么的自我且自大。李开复说的好, 改变可以改变的是勇气,接受不能改变的是度量,而知道二者的区别,是智慧。 用清醒的眼睛来看,人基本都在变态,只是变态的程度不同而已。圣人要对着变态的人群喊话,主要是因为责任与慈悲。说到这个,悉达多最伟大的地方不在于说那些天堂地狱之类没创造性的东西,而是指出, 只有人自己能制造自己的地狱 。相对于卢梭说什么他人即地狱之类的, 只有人自己能制造自己的地狱 这个说法实在太智慧了。道家也是这样的看法, 遭遇不幸或者幸运,必有因果,欲得果,除非造因 ,或者跳出因果,但是这个很难。过去,很多人说道门非常可恶,不像佛门那样到处拉人入伙,实际上, 拉人入伙未必是慈悲,不渡无缘人才是真智慧 。人人各有因缘,各了各。别人无法左右。 “就算我一无所有,也不能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这就是狭隘的思维,一心盯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人来世间,能利益的不利益,实际做不到的要强做,孩子不可能在温箱,以后进入社会呢?别的人呢? 若说修行,普通人可以学佛。学佛呢,画虎不成还容易类猫,学道可就危险了,那是画神不成,可就成鬼啦。所以,儒可以学;佛可以学,但最好不要学密宗;道的话,除了全真,最好不要学,因为太危险。很多人学佛学成了偏执狂,学道学成了神经病,皆因基础本不足,资质又差,还急功近利,贪多务得,还偏执一端,确实可怕。 说了这么多,那人终于可以明白哪些东西是父母可以给我们的,哪些东西是需要我们自己努力的了吧? 肯定不会,偏执的人永远不会被说服。所有佛家有“佛陀不渡无缘之人”,道家有“不遇真人枉费神”之类的说法。因为佛法无边,难度无缘之人,他不愿听,你要强念,仅仅是增加他的烦恼,不仅枉费口舌,而且于事无补…… ------------------------------- 后记: 刘一明《象言破疑》中关于人生历程的记录: 胎中面目 :   人当父母未生身以前,男女阴阳二气交感之时,杳冥之中有一点生机自虚无中来,所谓先天真一祖气者是也。此气入於精血之内,陶镕精血,混而为一,无形而即生形,无质而即生质,内而五脏六腑,外而五官百骸,变之化之,皆自然而成全,虽怀胎之妇,亦莫知其所以然也。 此先天真一祖气,即先天真一之气也,先天精气神三宝也。先天真一之气又名真种子,此气不落於色象,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真空妙有,统摄精气神三宝,三宝亦非有形之物,乃无形之真。玉蟾翁云: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气即非呼吸气,乃知却是太素烟;其神即非思虑神,可与元始相比肩。虽分三家,总归於先天一气,三家合而成一气,一气分而为三家。 母胎中,只有先天一点祖气,浑浑沦沦,始而凝胎,既而养胎,终而全胎,始之终之,皆此祖气成就之,别无加杂。当斯时也,虽有人形而无人道,天地万物,水火刀兵,俱不能伤;七情六欲,五贼四相,俱不能近,究到实处,只一虚空而已。 婴儿面目 人在母腹之中,十月胎圆,瓜熟蒂落,破胞而出,足向天,头向地,哇的一声,方接后天之气,自口鼻而入,下於气海,与先天元气相合,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后天借先天而呼吸往来,先天借后天而蓄养血脉。不但此也,当哇的一声时,历劫轮回识神,亦入於窍,而与先天元神混而为一,元神借识神而存,识神借元神而灵,但婴儿初生,虽有后天之气,后天之神,而先天统后天,后天顺先天,先后混成,混混沌沌,无识无知,一真而已。古仙教人穷取生身处,即穷取生身之初,即穷取婴儿面目也。迷人不知,妄言生身处是妇人产门者,非也。夫生身之初,婴儿面目,纯白无玷,是圣贤胚胎,仙佛根芽,故飞鸟不搏,虎兕不伤。盖不搏不伤者,以其无心也,无心而生死不碍,何灾何患?此即始极之象。始极者,始之极,未交於后天,虽与后天相混,纯是先天管事,因其在始之极,由无而方始也。 孩儿面目 人自婴儿渐长,能行能走,能言能语,随人指引,名曰孩儿,又名孩提之童。婴儿无识无知,孩儿已有识有知,未免浮云点太空矣。能识有知,是由始极渐至太极矣。太极者,大之极,大极则必小,阳极则必阴之时,但小未来,阴未生耳。小未来,阴未生,尚是先天用事,后天伏藏,虽有识有知,根尘尚未发,客气尚未侵,饮只食,寒只衣,喜怒哀乐,随兴随灭;富贵穷通,不知不晓;顺其自然,绝无杂念,亦是圣贤胚胎,仙佛根芽。愚人不知,以孩儿为婴儿者,非也,婴儿是赤子,孩儿是童子,虽然皆俱天真,而身分高低不一,知识有无各别,故古仙皆以返本还元为婴儿本来面目,不取孩儿顽童面目也。
个人分类: 大医将成|2201 次阅读|15 个评论
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意识形态
zhiguangkong 2010-2-11 02:13
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意识形态 ——孔智光关于审美反映和审美意识形态的论述(一) 说明: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对新时期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围绕着文学艺术的本质是不是审美意识形态的问题,我国学术界展开多年论争。1982年,本人先后《高尔基文学真实观初探》(载《俄苏文学》总第5期)和《试论艺术时空》(载《文史哲》第6期)两篇论文中,在我国首次明确提出文艺创作是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主张。后来,又在《文学艺术的本质与自我表现的界定》(载《山东大学报》1987年6月6日第3版,系整版重要文章)和《关于文学艺术本质的思索》(载《文艺沉思录》,华龄出版社,1993年第1版,系两万多字的长篇论文)等论文和《理想美学》、《文艺美学研究》等论著中,对这一理论主张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论述。现将有关论文或摘要陆续在博客上发表,供朋友们在研究审美反映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问题时参考。 1、 摘录自论文《高尔基文学真实观初探》 (载《俄苏文学》总第5期,1982年7月出版) 众所周知,事物的性质是由其自身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是由其自身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我们考察和把握高尔基文学真实观的性质,也必须从分析其自身矛盾的特殊性入手,从分析其自身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入手,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文学是审美的意识形态,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所谓文学的真实与否,实质上就是艺术家的这种审美反映与客观现实生活是否一致。在审美反映过程中,这种主客观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着文学真实的性质。从根本上说,在这对矛盾中又是客观的一方起着主导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它决定着文学真实的性质。即使是偏于主观表现的浪漫主义文学,其真实程度也是由客观现实生活的基础决定的,只不过是这种审美反映与客观现实相一致是通过更加曲折的方式达到的。(第19页) 2、摘录自论文《试论艺术时空》 (载《文史哲》82年第6期,1982年11月出版) 艺术时空的本质是和艺术的本质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艺术时空的特殊本质表现着艺术的一般本质,它是艺术本质一般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在我们看来,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意识形态,是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再现与主观心理的表现的统一。艺术的这种一般本质规定和制约着艺术时空的特殊本质。(第64页) 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来看,艺术时空是艺术家对现实时空的审美反映,它就不能不受到现实时空的制约和规范,具有客观再现因素。(第64页) 由于人类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诸种感性具体事物与其时空形式密不可分,所以当艺术家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反映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时候,非但不舍弃客观事物及其时空形式的表象,而且紧紧抓住它,用潜伏着的理智的高温冶炼它,用遏止不住的情感的烈火熔化它,使它更鲜明、更生动、更真实、更典型,在更加具象化的同时更加本质化了。也正因如此,艺术的时间和空间才具有客观再现因素,具有客观实在性、感性具体性、合规律性这三种质的规定性。(第64页) 如上所述,艺术时空是现实时空在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并不是机械的照相式的反映,而是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它浸透了艺术家的审美情感,蕴含着艺术家的意志目的和理智认识,是对现实时空的高度提炼、集中和概括。就是说,艺术家对客观具体事物时空形式的把握,决不仅仅是一种理智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由感知、想象、情感、理智等多种因素内在有机地组合成的审美心理活动。在强烈的审美情感推动下,艺术家通过“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想象活动,冲破和打碎现实时空连续的局限,舍弃那些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对疏远的时空现象,而将那些能充分显示客观事物本质的时空现象进行万取一收的综合概括,使之变成具有“显明而容易觉察的联系”的“异常的组合”,变成具有主观表现因素,具有情感性、合目的性、虚拟性这三种质的规定性的艺术时空。(第65页) 艺术时空既然是对现实时空的反映,而且又是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它就必然是由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辩证统一所形成的有机整体。我们说二者是对立的,是说它们具有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存在着差别性。客观再现因素主要是指艺术家在对现实时空进行审美感知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具体的时空表象以及艺术家对现实时空的本质规律的认识;主观表现因素主要是指由客体和主体的特定关系所引起的艺术家对现实时空的情感态度以及意志实践的目的要求。我们说二者是统一的,是说它们互相以对方为自身存在的条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客观再现是内蕴着主观表现的客观再现,主观表现是包孕着客观再现的主观表现,失去双方中的任何一方,艺术时空都会失去其固有的本质。有了客观再现因素,才能成其为艺术的“时空”;有了主观表现因素,才能成其为“艺术”的时空;只有当二者辩证统一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成其为“艺术的时空”。(第66至67页) 总之,我们认为,艺术时间和空间的本质是艺术家对现实时空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是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辩证统一的审美的时空意识,是合情合理的、富有生命活力的、高度自由的、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心理时空。这种审美的时空意识经过艺术传达,物态化为艺术形象赖以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第69页) 3、 摘录自论文《论艺术时间和空间的规律》 (载《文苑纵横谈》第9期,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3月第1版) 艺术时间和空间的规律与其本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列宁说:规律“是宇宙中本质的东西的反映”、“规律就是关系”,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艺术时空的规律,同样是它的本质的反映,本质的关系。那么,在探讨艺术时空的规律之前,就有必要对艺术时空的本质作些简要的说明。 在我们看来,艺术时空的本质是艺术家对现实时空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是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辩证统一的审美的时空意识,是合情合理的、富有生命的、高度自由的、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心理时空。这种审美的时空意识经过艺术传达,物态化为艺术形象赖以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艺术空间是体现同一艺术形象内部或诸种艺术形象之间的相邻并列关系的基本存在形式。艺术时间是体现同一艺术形象内部或诸种艺术形象之间相继持续关系的基本存在形式。艺术时空的这种审美本质渗透和沉淀在它的规律之中,它的规律也无不反映和显现着这种审美本质。 艺术时空自身包括许多矛盾关系,其中最根本的矛盾关系应当说是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对立统一的关系,正是这一基本的矛盾关系规定着艺术时空作为审美的心理时空的特殊本质。但是,由于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不只是艺术时空的根本规律,而且也是整个艺术的根本规律,我们在这里就不再对它进行一般性探讨,而把重点放在内蕴着这一根本规律的艺术时空特殊规律的研究上。依据这种指导思想,通过对各具体艺术门类时空现象的分析,我们初步抽象出运动与相对静止对立统一规律、点截与连续对立统一规律、时间与空间对立统一规律这三种规律(分别简称为动静律、点连律、融合律)。 (第76页) 4、 摘录自论文《略谈文艺作品的艺术性》 (载《山东电大》文科版84年第2期,1984年6月出版)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所谓艺术性,是指文学艺术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不同于哲学、社会科学等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是指艺术美之所以成为艺术美的根本属性。对此,可从文学艺术作品的本质内容、物态化形式以及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这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13页) 文学艺术作品是作家、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是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这两个矛盾方面辩证统一的审美的意识形态,所以其艺术性首先体现在内容的美上。(第13页) 文学作品是作家、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这种主观能动性一方面体现在对社会生活的现象与本质的集中概括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这些现象与本质的理解评价和情感态度上。文艺作品内容的美既体现在客观内容方面(社会生活的再现方面),也体现在主观内容方面(思想感情的表现方面)。作家、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现象与本质规律理解得越深刻、越准确,政治倾向和道德评价越正确、越全面,情感态度越丰富、越强烈,文艺作品的主观内容就越美,艺术性就越高。在这儿,需要强调一下情感态度问题。单凭形象性,有时难以把文学艺术这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与哲学、社会科学等其他的意识形态完全区分开来,而情感则可以把二者严格区分开来。所以形象性固然是艺术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从相对的意义上来看,情感性对于艺术性就更为重要。(第14页) 就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这两个矛盾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来说,艺术性要求客观内容与主观内容高度融合的美,要求矛盾双方辩证统一的和谐性与完善性。就是说,客观再现必须是内蕴着主观表现的客观再现……而主观表现则必须是不脱离客观再现的主观表现,正如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思想倾向、情感态度等,不能与题材、人物、环境、情节等相游离…… 如果把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这两个矛盾方面割裂开来,仅仅强调矛盾的一极,那么这种纯粹的“客观再现”,就容易流于机械的照像,而这种纯粹的“主观表现”,就只能是一种“下意识”、“潜意识”的流露,或者是空洞的、难以名状的“情绪”的渲泄。(第14至15页) 5、摘录自论文《论我国文学艺术的当代性》 (载《文学评论家》1986年第4期,1986年7月出版) 文学艺术的当代性本来是一个历史的流动的概念,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文学艺术都有其相应的当代性。但文学艺术对当代性的追求,却从来没有象在社会主义新时期这样强烈自觉,引人注目:当代性不仅成为文学艺术家锐意捕捉、不懈追求、努力表现的目标,而且成为文学评论家重点评析的对象和文艺欣赏者普遍议论的话题。这种鲜明突出的文艺现象的出现当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多方面客观依据的。从文艺的社会本质来看,对当代性的追求是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变革引起的历史必然的要求;从文艺的审美本质来看,对当代性的追求是文学艺术能动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根本规律的体现;就文艺的社会功能来说,追求当代性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密切相关;就社会对文艺的审美需要来说,追求当代性是对发生变异的社会审美心理结构的自觉适应。(第12页) 把握文艺的当代性,我以为关键问题还是要首先把握特定文艺由以出现的社会历史阶段的现实生活的本质属性,这是因为,作为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归根结底,是对社会存在即社会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前者的当代性就不能不受到后者当代性的决定和制约。为此,要理解和掌握我国文学艺术当代性的具体内涵,首要的一环是应到当代社会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其客观规定。(第12页) 我们认为,从文艺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文学艺术的当代性是对社会现实生活当代性的审美反映。新时期文艺的当代性是伟大历史转折时期所特有的那种解放思想、拨乱返正的变革性,除旧布新、改造现实的开拓性,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创造性、理想性在文艺领域中的折光。一般说来,文学艺术家只要能够对新时期的社会生活作正确的审美反映,作品就总会具有不同程度的当代性。如果特别注重选取重大现实题材,又能作出成功的艺术表现,作品的当代性就更为突出鲜明。反之,如果文学艺术家对反映当代生活缺乏热情,甚至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地淡化时代,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那么作品的当代性必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削弱。 (第13页) 从文艺创作主体意识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来看,它的当代性体现在对意识活动能动性的突出强调和合理发展上。文学艺术本质上上能动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的意识形态,这本来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体系中的基本观点。可长期以来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文艺领域虽然在理论上承认创作主体意识的能动性质,但实际上却停留在抽象肯定上。要么是让文学艺术家跟在反映对象后面爬行,机械摹拟;要么是把能动性歪曲为主观随意性,把文艺创作纳入三突出之类的先验模式。三中全会以来,文学艺术家迅速冲破极左路线设置的重重禁区,在创作实践中不仅使意识活动重新获得了能动性,而且合规律地发展了这种能动性。这种发展从总体上看体现在由过去偏重强调对社会生活客观再现的能动性,即集中性、概括性,过渡到现在特别强调文学艺术家主观表现的能动性与对社会生活客观再现的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上,由这两种能动性高度融合而成的作为整体的创作主体意识能动性,又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14页至15页) 6、摘录自论文《从形象的结构看文艺与科学的区别》 (载《中文自修》1986年第8期,1986年8月15日出版) 尽管艺术形象与科学形象都是人类把握客观现实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在表层结构、深层结构、系列结构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 首先,从表层结构(即形象的形式结构)来看,艺术形象比科学形象要丰富得多。由于文学艺术是对社会现实生活主观能动的反映,是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辩证统一的审美的意识形态,根据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侧重点的不同,可把艺术形象的形式分为现实性与非现实性两大类。所谓现实性形式,是指文学艺术家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样子进行能动的加工、提炼、概括而创造出来的形象形式。这种现实性形式的结构,或者表现为以某一个生活原型的形式为基础,通过艺术想象进行丰富和补充的结果,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林海雪源》的少剑波,就是这种形式结构;或者表现为以多种生活原型的形式因素为基础,通过艺术想象进行合乎逻辑的综合凝集而成的形象形式,阿Q、祥林嫂等形象就是以这种结构形式组合起来的。 偏重于主观表现的文艺作品的形象大多采取非现实性形式。所谓非现实性形式,是指文学艺术家以许多生活原型的形式因素为基础,通过艺术的想象,以异乎生活常理的方式,大胆虚构,拚凑组接而创造出来的现实生活中根本不会存在的形象形式。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形象,其结构形式就表现为动物的形式因素(猴头、猪头)与人的形式因素(人躯)的综合。(第23页) 其次,从深层结构(即形象的内容结构)来看,艺术形象的内容结构比科学形象的内容结构更为复杂。文学艺术的本质既然是对客观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审美反映,那么艺术形象的内容也就可以在思惟具体的意义上相应地区分为客观再现内容与主观表现内容两个组成部分。客观再现内容是指艺术形象对社会现实生活本质规律的概括和反映;主观表现内容,是指艺术形象中作家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等因素的总和。客观再现内容与主观表现内容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形成了艺术形象的内容结构。(第24页) 再次,从系列结构来看,艺术形象的系列结构主要通过生活逻辑和感情逻辑来安排,而科学形象的系列结构基本上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理性逻辑来组织。文学艺术的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对立统一的审美本质,决定着客观的生活逻辑和主观的情感逻辑共同起作用,才能形成艺术形象的系列结构。(第24页) 7、摘录自论文《崇高:当代小说的美学选择》 (载《当代小说》1987年第2期) 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古代小说从基本上说更注重“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这种静态的和谐美虽然内蕴着差异和对立,但更侧重矛盾双方的统一、协调和平衡。正象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都会走向反面一样,古代小说的静态和谐美膨胀到极点也形成对自身的否定。这种否定在清末的谴责小说中已初露端倪,直至“五四”新文学运动才得以全面展开。……因此,中国小说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要求当代小说肩负起“五四”新小说未竟的艰巨任务,从表层现象到深层结构完成中国小说自身由静态和谐美向动态崇高美的过渡和转化。(第63页) 8、论文《文学艺术的本质与自我表现的界定》 (载《山东大学报》1987年6月6日,第3版)。 文学艺术的本质问题是一个争论已久、需要深入研究的复杂问题。自古希腊时代提出“摹仿说”,我国《尚书?堯典》提出“言志说”以来,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东西方美学理论家、文学艺术家们曾经先后提出过许多看法。这些看法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偏重于从客观再现方面去规定文艺的本质,另一类则偏重于从主观表现方面去进行规定。这两大类看法虽然各自包含了一些真理的颗粒,但从总体上看又都带有特定历史阶段的局限性和较大的片面性。尽管辩证法的大师黑格尔将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统一于美(包括艺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深刻论断之中,而且这种聪明的唯心主义(具有辩证法合理内核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规定与愚蠢的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的规定相比,确实更接近聪明的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定,但毕竟也还存在着头足倒置的致命弱点。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地总结和继承人类所创造的宝贵思想文化财富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观点与方法,在文学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中把握文艺的本质,才为这一问题的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根本关系来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文学艺术虽然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等审美的特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但归根结底也还是对社会存在即现实生活的反映形式,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掌握方式。因此,社会生活的诸种现象及其本质规律,必然以被集中、概括和升华了的映象的方式呈现于创作主体的脑海,作为客观再现因素凝聚于文艺作品之中。这种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动性,当然并不只是表现在感受、体验和认识对象世界这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通过联想、想象、幻想活动去改造既有的表象,创造“新世界”上。无论是审美地认识世界还是艺术地创造世界,文学艺术家都不可能无动于衷,总是要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目的、愿望、理想等渗透于整个创作过程,将这些由对象世界、现实生活激发出来的主观表现因素溶解于文艺 作品之中。所以,我们既不能单纯着眼于被反映者和被掌握者,仅仅从对象的角度来界定文艺的本质,也不能单纯注目于反映者和掌握者,仅仅从主体的角度来界定;而应当在反映者与被反映者的内在联系中,在掌握者与被掌握者的交互作用中,在主体与对象的辩证统一中来界定文艺的本质。 如果承认创作主体与反映对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就势必导致对文艺作品中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有机融合的肯定。在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这对矛盾中,矛盾双方尽管具有各自不同的定性,存在着对立性,但矛盾的一方又总是以矛盾的另一方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存在着统一性。就是说,客观再现只能是内蕴着主观表现的客观再现,而主观表现又必须是以客观再现为基础的主观表现。无论是客观再现还是主观表现,都既反映着自身,又反映着自身的他物——矛盾的对立面。因此,只有坚持二者的对立统一,才能把握文学艺术的普遍本质。 纵观古今中外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学珍品、艺海明珠,无不体现着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高度融合,如果失去了这种最一般的本质规定,可以说就不成其为文艺创作。即使个别“作品”犹如昙花一现,获得了一时的喝采,,最终也还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被历史的选择所淘汰。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在每一种艺术门类中,在每一部具体作品里,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的比重是绝对等同的,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如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的组合结构是完全一致的。恰恰相反,不同的艺术门类、不同的具体作品,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的比重、组合和结构总是不同的,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一般说来,偏于写实的文艺门类,如小说、戏剧、绘画、雕塑等,偏于物态再现的具体作品,就其本质而言大多偏重于客观再现;而偏于写意的文艺门类,如诗歌、音乐、舞蹈、书法等,偏于心态表现的具体作品,就其本质而言往往偏重于主观表现。应当注意的是,这里讲的“偏重”并不是指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彻底背离。如果我们割裂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把强调的重心推到极端,那就会产生两种失误。倘若舍弃主观表现而单纯强调客观再现,那就无异于把文艺创作视为机械拍照、刻板摹写,把文艺作品当成生活的苍白摹本。反之,如果舍弃客观再现而孤立强调主观表现,那么文学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意志、目的、愿望、理想等的表现也就无所附丽,文艺创作往往变成不可名状、晦涩难解的情绪渲泄,或者格调低下、庸俗不堪的本能流露。盛行于当代西方文坛的“自我表现说”,它所肯定的正是这样一种脱离社会历史、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客观再现的“主观表现”。下面,让我们从三个方面对这种看法略作评析。 首先,“自我表现说”不能科学概括文学艺术的本质。诚然,文学艺术作为对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映形式,作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掌握方式,作为创作主体的能动的精神创造,不可能不渗透着文学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意志、目的、愿望、理想,凝聚着这些自我表现因素。不承认这一点,也不是唯物主义者。如果文学艺术家不是以自己的眼睛去感受和观察人生,用自己的头脑去研究和分析现实,用自己的身心去拥抱和融化生活,在创作过程中不是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发其所欲发,写其所欲写,他们又怎么能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的自由创作呢?所以,如实地分析和科学地评价自我表现因素在文艺创作中的地位、价值,还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对文艺创作中的自我表现因素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科学地把握是一回事,单纯地把自我表现规定为文学艺术的一般本质又是另一回事。如前所述,文学艺术本质上是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辩证统一的审美意识形态。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中失去了任何一个矛盾方面,都会导致文艺本质的丧失。所以,如果舍弃客观再现而孤立强调主观表现,单纯把自我表现规定为文学艺术的本质,起码是一种以偏概全。尽管这种自我表现的本质规定与那种把文艺视为对生活的摹仿的直观唯物主义的本质规定相比,确实发展了审美认识和艺术掌握的能动方面,但却是片面地发展了,同样陷入谬误之中。 其次,“自我表现说”不能准确提示文学艺术的来源。“自我表现说”既然把文艺本质规定为与客观再现无关的单纯的自我表现,它就不能不到创作主体的心灵世界中,到天性、禀赋、情感、情绪、本能中去寻找文学艺术的根源。文艺创作固然与创作主体的天资、禀赋不无联系,与情感、情绪也有内在的关联,但若把这些看作文学艺术的来源则是不妥当的。文学艺术家的素质、性格等虽有先天生理条件的影响,但应看到它们主要是在后天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创作主体特定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从天而降,不可能是神灵的赐予,而只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所以,文艺创作无论是从客观再现来看还是从主观表现来说,都只能来自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才是文学艺术的惟一源泉。只有不断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熟悉和了解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体察到历史的变迁,领悟到人生的价值,激发起不可遏制的创作冲动,点燃起审美情感的火焰,谱写出既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又具有强大艺术魅力的不朽之作。如果文学艺术家把自己封闭于书斋之中,两耳不闻天下事,只是依靠冥思苦索或是本能冲动搞创作,这样是断然写不出好作品的。即使通过搜尽枯肠或是某种梦境的描摹写出来一点东西,这些“作品”也往往缺乏鲜活的生命。因为它们不可能不带有无源之水渐趋干涸的枯竭感,带有无本之木日渐衰亡的病态感。 再次,“自我表现说”所强调表现的“自我”,往往是本能生物学意义上的“自我”。它与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本我”非常接近。在我们看来,人不仅具有感性、自然性,而且具有理性、社会性。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在这些矛盾关系中,社会性、理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分,恰恰在于它具有社会性,具有理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才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学艺术家作为人类社会的成员,也必然具有这种人的本质规定。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的“自我”,同样应该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自我”,是内蕴着人的本质的“自我”。如果创作主体对理性、社会性不感兴趣,兴奋点总是向纯粹的感性、自然性集中,那么,他们所表现的“自我”便失去了人的本质,变成了非理性、非社会的动物本能。当然,文艺创作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不能要求文学艺术家赤裸裸地去宣扬理性,象席勒那样成为时代精神的简单号筒,将个性消融于原则,而应将理性潜伏、融化在感性的抒发和描写之中。文艺领域的“自我表现说”往往片面强调理性与感性、社会性与自然性的对立性,肆意割断二者的统一性,将理性、社会性弃若敝屣,将感性、自然性捧到天上,结果它所表现的“自我”便只剩下了非理性、非社会的动物本能,“自我”一词几乎成了“潜意识”、“动物情绪”、“性欲本能”的同义语。“自我表现说”的这种内涵,与上面谈到的不脱离客观再现的“自我表现”的内涵,确实大相径庭,相去甚远。 总之,我们认为,文学艺术的本质是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辩证统一的审美意识形态。“自我表现说”对文艺本质的界定不仅是片面肤浅的,而且抹上了浓重的唯心色彩。只有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基本原则,不断清除非理性的错误思潮的影响,才能深入地研究和科学地把握文艺的本质,使我国文学艺术事业沿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发展,阔步前进。 9、摘录自山东大学《 学习指导》 (1988年6月6日完稿,21日印发)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积极能动的反映,而不是消极直观的反映。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的主体性即能动性、自由性、突破性、超越性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否则就不可能通过丰富奇特的联想、想象、幻想和炽热的审美情感,在精神领域中改造现实,“创造世界”。 (第3页) 文学艺术是作家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审美主体(文学艺术家)和审美对象(社会现实生活)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中来界定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只有如此才能接近或者符合真理的认识。既然文学艺术是对社会存在即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世界的掌握方式,在文学创作的具体过程中,社会生活的诸种现象及其本质规律,必然以被集中、概括和升华了的映象的方式显现于创作主体的脑海,作为客观再现因素凝聚于文艺作品之中。无论是审美地认识世界还是艺术地创造世界,文学艺术家都不可能无动于衷,总是要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目的、愿望、理想等渗透于整个创作过程,将这些由对象世界、现实生活激发出来的主观表现因素溶解于文艺作品之中。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的有机融合构成文学艺术的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审美本质。(第4页至5页) 首先要弄清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以此为前提来理解文学艺术作为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既受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发生或快或慢的变革,又通过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等一系列中间环节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问题。(第6页) 10、摘录自论文《关于电影艺术理性内涵的思考》 (载《影视文学》1989年第6期) 只有从感性与理性、再现与表现、主观与客观互渗整合的统一关系来理解电影艺术的审美本质,才能使具体创作符合电影艺术自身的规律。文学艺术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创作主体对社会现实生活能动的反映。通过二度空间的银幕显现具有时空四维性的社会现实生活的电影艺术,同样蕴含着这种普遍的本质。在具体创作过程中,电影艺术家总是要对特定的社会现实生活进行精心的筛选和高度的概括,对生活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规律进行深入的把握与艺术的复现,这就使艺术作品具有了客观再现因素。与此同时,电影艺术家又总是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满怀激情地去拥抱生活,融化生活,调动自己的天才灵感、文化素养、审美趣味、气质禀赋等各方面的本质力量,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这又使作品具有了主观表现因素。这些客观再现因素与主观表现因素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前者是基础,后者是主导,从而构成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第59页) 我认为全面深入地理解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是摆在电影艺术家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一再说明理性内涵对于电影创作的重要性,并不是要把电影作品变成抽象的哲学讲义或者是伦理政治的说教。电影艺术是审美的意识形态,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想象性等审美属性,具有生动可感的感性特征,无视这一些同样会取消电影艺术的生命。(第60页) 11、摘录自论文《毛泽东的文艺辩证法思想》 (载《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4期 文艺与生活的矛盾在哲学上体现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且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到文学艺术领域,科学地指出:“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就是说,社会生活作为被反映者,是不以反映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一性的客观存在;文学艺术作为反映主体对于社会生活即社会存在的反映,只能是以对象性的社会生活为内容的第二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即观念形态。(第1页) 文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文艺与生活的矛盾问题上,由文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性所体现的矛盾普遍性,总是内蕴在由文艺反映生活的能动性、创造性、审美性所体现的矛盾特殊性之中,从而规定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是一种能动创造的审美反映关系。与此相关联,由文艺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即社会本质所体现的矛盾普遍性,也总是寓于由文艺的审美性质所体现的矛盾特殊性之中,从而规定文艺的本质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文艺本质的社会本质方面与审美本质方面是融合为一体的,如果割断了二者的内在联系,离开了具有矛盾普遍性的社会本质方面,孤立强调审美本质方面,那么在文艺创作中就容易导致唯美主义的倾向发生;离开了具有矛盾特殊性的审美本质方面,单纯强调社会本质方面,那在文艺创作中也容易产生缺乏艺术性的“标语口号式”的倾向。(第2页)
个人分类: 未分类|767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人解密衰老本质的故事
热度 1 yindazhong 2010-1-4 22:29
这是前一篇博文故事里的故事,或称之为“中国人解密衰老本质的故事”。原文发表在《实用老年医学》2010年首期,刊载在此,供大家新年伊始,稍息之时,来一点“心理保健按摩”。 羰基应激衰老学说的发生发展与衰老生化本质 印大中 湖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 一、羰基应激衰老学说的提出 尽管自由基生物医学研究从宏观上连接了氧化应激和生物体衰老的种种现象。而且发现几乎所有的疾病过程不管是急性病还是慢性病,都有自由基的参与。例如与增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无论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老年痴呆、肾脏衰老还是糖尿病等,都与自由基的存在及其造成的伤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用自由基伤害衰老学说解释衰老的本质,却遇到了不少实验结果造成的困惑和反驳。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自由基与氧应激和相关损伤既不与衰老变化成正比,也不与最大寿限直接相关,因为损伤值减去了修复与更新值才意味着与衰老相关的变化。 能量代谢研究进一步表明,氧应激和糖应激都是能导致代表生物老化的蛋白质翻译后生化副反应的的损伤过程。然而,氧应激和糖应激有一个惊人的共同途径——羰基应激!一般而言,氧化损害引起急性病变,而羰基应激造成的交联性不可修复的生物分子变化才是生理的和慢性的组织改变,即所谓“真正衰老性改变”。与羰基应激交联相关的多种衰老性生物成分的变化,是自由基氧化和非酶糖基化反应共同的最终归宿。因此,我们在 1995 年前后提出了“羰基应激衰老学说” 。 二、生命体防御代谢相关应激损伤的几个主要系统 抗氧化和生物机体修复是已为人们所认同的生物体维持体内代谢平衡的两个主要的防御系统。因为需氧组织经常经受氧活性基团的打击,需氧生物体内就逐渐进化形成了一系列抗氧化复合物和酶,这里我们将其统称为抗氧化系统。但仅有这一防御系统还是不够的,细胞内的脂类、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等的损伤现象常有发生,这样就必然会在细胞内制造出许多有害物质。由各种各样的蛋白酶、脂肪酶、核酸酶等组成另一套防御系统,则可以修复和降解大部分破损成分并将没破损的成分区分和分离储存起来以再利用。按 Davies 教授的观点这两套防御系统一起构成了一个高效的损伤代谢循环系统,它使机体能够成功地克服生理和病理的变化或损伤。然而我们的系列研究表明,生物体内针对羰基应激的防御系统是前述两个防御系统中长期以来被忽略了的举足轻重的,甚至是核心的防御系统。 能量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另外一大类羰基应激生化过程 ——非酶糖基化过程——现在愈来愈广泛地得到重视。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显著特征是:它主要是还原糖与氨基之间的反应、不依赖于脂类和氧。当然,氧化应激会加速这个反应的进程 。 三、与非酶糖基化反应相关的毒性羰基及衰老 食品科学家研究过的另一类反应——美拉德反应,更确切的说应是非酶糖基化反应,也能产生毒性羰基。该反应能可逆地生成希佛碱,希佛碱则可发生分子重排而生成较为稳定的阿马多里( Amadori )重排产物。阿马多里产物降解生成多种毒性羰基产物。由于葡萄糖是体内能量代谢的核心碳水化合物,且其浓度在糖尿病患者体内会比正常人群增高进而造成病变,多数与非酶糖基化反应相关的生物医学研究就集中在葡萄糖上,然而,应该说明的是,果糖和另外一些戊糖比葡萄糖反应活性更强,它们也能在体内引发美拉德反应。 美拉德反应中生成的生物副产物过去的报道不多,因此它们中仅有很少部分的生化成份得到了鉴定,如脱氧邻酮糖 (deoxyosones) 、甲基乙二醛 (methylglyoxal) 、丙酮醛 (pyruvaldehyde) 。由于美拉德反应的副产物直到近来才开始受到重视。目前学术界常把美拉德反应的产物笼统地称为“高级糖基化终产物(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 AGEs )”。尽管这个名称的科学性还有待推敲,然而,美拉德反应的二级产物的毒性却已得到广泛证实。多数与美拉德反应有关的生化变化,不管是结构上还是功能上的,都是由于各种生物分子,特别是蛋白质分子的普遍交联引起。非酶糖基化的研究也表明:与老化有关的显著变化发生在不可更新的组织。如在老化过程中,人类的眼球晶状体的溶解性会慢慢降低,形成诸如早期为乳白色、晚期为黄褐色白内障之类的生色基团或荧光物质。而且因这一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与糖有关的美拉德反应引起,糖尿病能大大促进这种荧光化和褐变反应。研究证明:糖尿病有关的非酶糖基化会导致血液黏度增加、肾小球基膜增厚、伤口愈合能力降低、肺扩张能力变弱等与衰老有关的现象。 另有发现表明:不仅美拉德反应能使含胶原丰富的组织受损,如随衰老的进程,皮肤、动脉、肺及关节的弹性逐渐丧失;免疫细胞渗透组织的能力和防御能力下降,而且,其产物也能引起遗传物质发生许多与衰老有关的变化:如 DNA 修复能力的下降(这可能是组织对分裂素刺激的增殖应答降低)就是典型的一例。 有趣的是,脂质过氧化和美拉德反应都是与低密度脂蛋白的损害和变化正相关。而低密度脂蛋白的损伤变化又会引起巨噬细胞的吞噬增加,从而导致了动脉粥状硬化的早期情形——泡沫细胞的生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关于非酶糖基化导致糖尿病晚期合并症,如动脉粥状硬化、糖尿病肾病和组织纤维化的研究揭示了羰基应激与衰老过程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有关专家近年来已强烈地倾向于用羰基应激学说取代非酶糖基化学说。 四、羰基应激,老年色素形成的核心生化过程 毒性羰基是脂质过氧化反应和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副产物,羰基和各种生物分子的进一步反应诱导了多聚或交联的脂褐质样色素或荧光物质的形成。有趣的是,如果比较这几个不同领域的研究资料,我们会发现,自由基和美拉德反应的科学家们所使用的都是荧光测定法去测蓝绿色荧光。然而,自由基科学家们称那种荧光物质为脂褐质样老年色素,美拉德反应科学家们称之为糖基化终产物。尽管这些荧光物质起源于不同的生物分子,但它们的组成机制却是同一类型,如:它们的形成都是与羰基有关的交联或聚合反应。蛋白氮通常在交联反应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其产物都服从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形成最稳定的形式——共轭或成环。这种含氮、共轭、环状的分子结构就使这些复合物具有了颜色,含蛋白氮的物质反应后通常发生褐变,其中很大一部分会在特定光源的激发下辐射出一定颜色的荧光。例如吡啶( pyridines )、吡咯( pyrroles )、吡喃( pyralines )、嘧啶( pyrimidines )、咪唑( imidazoles )、戊糖唏啶( pentosidines )等复合物。褐变是生物材料在储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它甚至在 -10 ℃ 时就能出现,并随温度的升高或暴露在空气中而加快,这就是食品保存中有名的美拉德式褐变反应,它与人类及动物的老年色素的形成有密切的联系。 此外,畸变蛋白质的积累也是衰老在分子水平上的特征性表象。 Stadman 和其他一些学者的大量研究充分证实:蛋白中羰基的含量与蛋白的氧化修饰、酶的失活(如谷氨酰氨合成酶)及蛋白老化密切相关。因此,蛋白羰基在体内的相对含量也可以被认为是衰老的一个重要标志。 五、自由基衰老学说与非酶糖基化衰老学说的差异 值得指出的是,氧自由基对脂和蛋白质的氧化伤害导致毒性羰基等不饱和醛酮形成的过程是需氧的过程,而非酶糖基化反应导致黄绿色荧光糖基化终产物形成的过程原则上是不需氧的。在非酶糖基化反应中,无论是希佛碱的形成,还是阿马多里重排反应都是不需氧的,尽管氧自由基和过渡金属能大大促进阿马多里产物的进一步降解,但没有氧自由基和过渡金属存在时,它也能够通过脱氨、脱氢、或分裂降解,生成毒性羰基化合物。需氧是氧化紧张机理区别于非酶糖基化机理的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一个差别。这种重要的差异以前并没得到重视的原因,部分是因为在早期的研究中,抗败血酸与非酶糖基化引起的褐变反应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更主要的是因为两种衰老机制直到近来才开始得到综合考虑。 由于毒性羰基的形成可以不依赖氧化损伤,所以即使所有的自由基攻击能被抗氧化系统所阻止,毒性羰基仍能通过非酶糖基化来形成。而毒性羰基一旦形成,它就能进一步与多种生物分子反应,这些反应既不依赖氧也不依赖还原糖,它服从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趋向于增加,这就使它在适当的条件下几乎能与所有生物分子交联和聚合。蛋白代谢和核酸修复系统尽管效率很高,但仅能部分地修复被伤害了的生物组织,而不能保护生物分子免于毒性羰基的伤害。最重要的是,不能修复不分裂细胞和细胞间质等生物结构中大部分稳定交联产物。而毒性羰基常常能穿透膜结构,并在细胞和组织中进行长距离穿行,从而几乎能达到身体的任何组织。 六、羰基应激可能是生物衰老的核心过程 如前所述,眼球晶体白内障的形成、胶原蛋白的交联、终末分化细胞中脂褐质的累积,都是衰老进程中的显著现象。而所有这些现象又都与毒性羰基诱导的生物分子的交联和聚合有关。又考虑到氧化紧张、非酶糖基化反应及食物羰基都是毒性羰基的来源,它们都可认为是羰基应激的重要的前导激发过程。 以硫代巴比妥酸( thiobarbituric acid )反应物为一个粗糙的毒性羰基指标。目前已测知,正常人血浆中毒性羰基的浓度为 0.3~5.0nmol/ml ,而蛋白质中蛋白羰基的浓度为 3.0 nmol/ml 。各种自由基伤害,如:电离辐射、金属催化的氧化、臭氧或一氧化氮导致的氧化,将直接地、快速地影响生物分子,使细胞内的羰基浓度急剧增加,这就加剧了体内的羰基应激。也有报道说,脂过氧化作用会随衰老的进程而不断增强,譬如老年大鼠的肝脏、大脑、肾脏及睾丸中的硫代巴比妥酸的值就比幼年大鼠的高得多;同样 Yagi 和他的同事们也证实了糖尿病人的硫代巴比妥酸值比正常人高(病人为 5.5nmol/ml ,正常人为 3.5nmol/ml )。本文前面述及的高代谢率的动物寿命短的现象,按羰基应激衰老学说就可解释为,因为它们在高代谢应激过程中制造了过多的羰基产物,从而加速了生物体的老化。 尽管动物拥有高度完善的羰基应激防御系统,但是它们的生物分子仍然沉浸在羰基的包围中。因而,各种羰基化合物及毒性羰基所诱导的机体的逐渐生理变异就无所不在、不可避免。 七、广义衰老学说 2005 年,我们关于广义衰老学说在国内外老年学核心杂志先后发表,我们的英文综述文章——“衰老机理的本质”被美国老年学学会的权威杂志《实验老年学》杂志作为特异论文发表在刊首 。 接着, 2006 年 5 月澳大利亚著名衰老研究科学大师 Robin Holliday 教授在纽约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令人触目惊心的文章——“衰老不再是生物学的未解之谜”。 2007 年,以提出“细胞复制衰老”而享誉世界的美国加州大学教授 Leonard Hayflick ,将他终于认清的关于解密衰老机理的几篇非常类似的文章在不同的场合频频发表 ,向世界宣告“衰老已经不再是个谜”,“熵增决定衰老,基因决定寿命…”。 2007 年 10 月,陈可冀院士和印大中教授在第八届亚太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大会双双获得中国老年学的最高奖——“杰出贡献奖”。 下面列出一些我们提出的关于衰老机制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供读者参考 : 早先,我们全面地总结和揭示了各种生物大分子在老年色素形成机制中的生化作用,我们关于老年色素形成机制的相关文章,现在已成为该领域引用率最高的经典文献。根据老年色素形成的生化本质提出的羰基应激衰老学说,所谓“狭义衰老学说”,为进一步提出“广义衰老学说”,所谓衰老过程的核心驱动力为“生化副反应损变的失修性累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提出,在衰老研究中“看基因突变不如看蛋白质聚变”的观点,指出基因突变往往致病,造成病理性退行性变,如癌变和线粒体基因突变疾病等。蛋白质聚变则无所不在,潜移默化,可造成无临床症状的生理性老化衍变,如脂褐素积累、血管硬化、皮肤起皱等,导致所谓“真正衰老改变”。 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自由基损伤生物大分子,自由基是外因,属于衰老衍变的启动因子和加速因子。而各种生化分子结构中的功能团的衍变,是生化大分子的共性氧化衍变,是生命物质本身的变化,是衰老改变的内在物质基础(内因)。是熵增衰老的具体生化内涵,是人类衰老过程的生化本质。 上述衰老学说突破了当前“从生物大分子(主要从基因和蛋白质)看生命奥秘”的思维局限,开拓性地提出了从生化反应的共性元素,“亚分子功能团”的水平,或所谓“表观基因组学和表观蛋白质组学水平”,看人类生理性衰老的共同分子机制的思想。在“亚分子功能团水平”,衰老以及老年退行性疾病的形形色色表演,都可以得到严谨的科学的诠释。 总之,我国生物医学科学家关于衰老本质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标志着人类对于衰老千古之谜的生物化学以及生物物理化学解答的到来,也标志着人类对于生命本质认识的重要突破,甚而为中西医学的终极大统一打开了深锁千年的大门。 参考文献 印大中著.破解衰老之谜.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2 . Dazhong Yin . Studies of age pigments evolving into a new theory of biological aging . Gerontology , 1995 , 41(Suppl . 2) : 159-172 . Dazhong Yin , Ulf T . Brunk. Carbonyl toxification hypothesis of biological aging . In : A.Macieira-Coelho(ed.)Molecular Basis of Aging , CRC Press , London , (1995) : 421-436 . Dazhong Yin . Biochemical basis of lipofuscin , ceroid , and age pigment-like fluorophores . Free Radic.Biol.Med , 1996 , 21 : 871-888 . 印大中.衰老 -- 生命与熵增之战.中国老年学杂志 , 2003 , 23(9) : 555-559 . Dazhong Yin , Keji Chen . The essential mechanisms of aging:irreparable damage accumulation of biochemical side-reactions . Experimental Gerontology , 2005 , 40 : 455-465 . Holliday R. Aging is no longer an unsolved problem in biology . Ann NY Acad Sci, 2006, 1067:1-9. Hayflick L. Biological aging is no longer an unsolved problem . Ann NY Acad Sci, 2007, 1100:1-13. Hayflick L, Entropy explains aging, genetic determinism explains longevity, and undefined terminology explains misunderstanding both . PloS Genetics, 2007, 3(12):e220. 印大中.衰老,千古之谜的终结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8(3) : 209-211 .
个人分类: 生命科学|7500 次阅读|3 个评论
能量代谢应激与衰老生化本质——历史的回顾
热度 1 yindazhong 2010-1-3 17:48
年前,应《实用老年医学》杂志邀请,以能量代谢应激与衰老生化本质为专题,组织国内衰老研究领域的相关专家写了一组系列文章。其中含:一篇引言,六篇专题。该杂志拟在 2010 年首期发表该系列专题。今得知系列文章付印,于是征得同意,也将在本博客栏中逐渐选择登出相关内容。一为加速衰老研究最新进展的介绍;二来因为衰老机理太复杂,需要加大科普力度;三为满足在前几次博文中有些读者对于了解衰老与运动疲劳相关探讨的要求;第四当然也希望就此机会,请各位学者专家,品头论足,拍砖留念。 但今天自己复读了一遍,觉得文章有点太奥,亦有点太专,专业性多于娱乐性,跳跃性大于逻辑性,这里先请大家海涵,以后一定改进。真正想对衰老机理及其整体研究状况有一个系统认识的读者可阅读我八年前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科普书籍《破解衰老之谜》。 今天先发系列论文第一段,前言: 能量代谢应激与衰老生化本质历史的回顾 为了解释生物衰老现象,现代衰老研究已逐步深入到对衰老本质的认识。尤其是近百年来,老年医学工作者们已从不同层次和领域提出了许多学说,但总的说来不外乎两大类:一是认为衰老是一个由遗传基因调控的程序化过程;一是认为衰老是由环境伤害引起的随机过程。 随着高等动物机体主动衰老的可能性被学界逐渐否认,遗传因子损伤与生理性衰老的相关性也越来越遭到质疑。因为尽管直接的 DNA 损伤和突变与种种老年性疾病息息相关,但研究发现,与人体在漫长的衰老过程中无所不在的生理性蛋白质损变的积累相比, DNA 损伤的明显特征恰是往往造成机体的病理性改变。因此,学界进一步提出基因与防病、抗病、或生病有关,可以决定寿命,但不导致衰老!那么衰老或者说机体老化的速度到底是什么因素在起决定作用呢? 大量的实验证据表明:应激决定损伤 。 尽管由遗传因子调控的抵抗应激、新陈代谢、机体稳态和蛋白质更新的网络系统扮演着高等动物衰老的先天性制约因子和维护修复系统的角色,然而生化损伤导致的机体失修性改变,才是衰老的真正表现形式。狭义地看,能量代谢过程中被氧自由基应激和非酶糖基化应激以及所推举而出的羰基应激过程,似乎更能代表普遍的、深刻的、超越其它理论的衰老分子机理。从这里出发,进一步的分子共轭交联所造成的生物体的熵增性改变不可修复的积累性改变,才是对人体生理性衰老的最为合适的物理化学诠释。这也就是我们提出广义衰老学说的理论基础。 2006 年 5 月澳大利亚著名衰老研究科学大师 Robin Holliday 教授在纽约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令人触目惊心的文章衰老不再是生物学的未解之谜。接着, 2007 年,以提出细胞复制衰老而享誉世界的美国加州大学教授 Leonard Hayflick ,将他终于认清的关于解密衰老机理的几篇非常类似的文章在不同的场合频频发表,向世界宣告生物衰老之谜已经终于解开。 为了厘清该领域科学发展的脉络,让我们再简单回顾一下跨入 21 世纪的近十年来,发生在中国科学界的关于衰老机理研究的主要事件及其科学内涵。 2000 年笔者回到祖国,在《生命科学研究》发表了衰老研究的新纪元,开始了在国内衰老机理研究的新长征。 2002 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笔者的专著《破解衰老之谜》,向国内学术界完整地介绍了笔者与 Brunk 教授提出的羰基毒化衰老学说。 2003 年,《中国老年学杂志》在第 9 期刊首,发表了笔者的文章,题为衰老,生命与熵增之战,在老年学研究领域首次一语道破天机地指出了熵增衰老的具体生化内涵羰基应激作为自由基氧化和非酶羰基化的共性核心过程。 2005 年初笔者与陈可冀院士撰写的衰老机制,生化副反应损变的失修性累积,将衰老机理的本质从千丝万缕的衰老基因的乱局中清理了出来,提出了能量代谢生化过程造成的损伤是衰老的驱动因子,而防御、更新、修复和代谢的基因网络对机体的维护共同决定了生物体的寿命。 2005 年 6 月,笔者与陈可冀院士的英文综述文章衰老机理的本质被美国老年学学会的权威杂志《实验老年学》杂志作为特异论文发表在刊首。进而获得了中国老年学最高奖杰出贡献奖。 2008 年春,我们在专业杂志向学术界正式宣告:衰老,千古之谜的终结。 无疑,我们根据老年色素形成的生化本质提出的羰基应激衰老学说,所谓狭义衰老学说,为进一步提出广义衰老学说,所谓衰老过程的核心驱动力为生化副反应损变的失修性累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自由基损伤生物大分子,自由基是外因,属于衰老衍变的启动因子和加速因子。而各种生化分子结构中的烃 - 羟 - 羰 - 羧功能团的衍变,是生化大分子的共性氧化衍变,是生命物质本身的变化,是衰老改变的内在物质基础(内因)。既是熵增衰老的具体生化内涵,也是人类衰老过程的生化本质。 我们的衰老学说突破了当前从生物大分子(主要从基因和蛋白质)看生命奥秘的思维局限,开拓性地提出了从生化反应的共性元素,亚分子功能团的水平,或所谓表观基因组学,表观蛋白质组学和表观系统生物学水平,看人类生理性衰老的共同分子机制的思想。在亚分子功能团水平,衰老以及老年退行性疾病的形形色色表演,都可以得到严谨的科学的诠释。 总之,我国生物医学科学家关于衰老本质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所谓老应同源和老病同源的新概念,标志着人类对于生命本质认识的重要突破,也标志着人类对于衰老千古之谜的生物化学以及生物物理化学解答的到来。
个人分类: 生命科学|7338 次阅读|3 个评论
营销的本质——东方营销学视角
热度 2 jsnjjlj 2009-12-16 12:55
营销的本质——东方营销学视角
理解营销: 营销本质:营销的迷失与回归 广义而言,人类自从有了交换就开始了朴素的营销。换而言之,人类的营销历史可以上溯至数千年前。时至今日,营销已经发展成为人类社会最复杂的实践活动之一。对于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社会存在,东西方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在西方,分科视野下,第一本以“Marketing”(市场营销学)教科书于1912年诞生,这也是西方分科视野下营销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走向独立的开端。自此,西方学者们对营销本质的研究得以聚焦。见解、观点纷至沓来。 早期,西方学者对营销本质的理解主要停留在现象的区分上,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曾这样界定:“市场营销,是指将产品和劳务从生产地转移到消费地的多种商务活动。”这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这种理解的进步意义在于:作为一门刚从母体(经济学)中分离出来的新兴学科,当务之急在于确定和界定自己的研究基本范畴,从而使研究有目标、有目的的进行下去。在这样一个视角下,后续的学者继续将这一概念丰富化。到二十世纪八十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就市场营销的定义进行了微调:市场营销是关于构思货物和服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规划与实施过程,目的是创造能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显而易见,该定义是对前述过程描述性定义进一步的功能划分和目标指向。类似的还有学者史坦顿的观点。他认为:市场营销是一个完整的企业活动,即以计划、产品、定价、推广与分销来满足现在与未来顾客的需求。诸如此类的关于营销的界定可以归为一类:营销的现象学描述。但必需强调的是现象和本质并不必然存在着一一对应,因而这种理解的局限性也就不言而喻。为了进一步突破这种局限,西方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视角探究营销的本质。美国学者菲利普•科特勒和加里•阿姆斯特朗在其合著的《市场营销导论》(Marketing An Introduction)中指出“市场营销是这样一种企业职能:它识别顾客的需要和欲望,确定企业所能提供最佳服务的目标市场,并且设计适当的产品、服务、和项目以满足这些市场的需求。然而,市场营销远非只是一项孤立的企业职能——它是指导整个组织的一种理念。” 英国营销学会则认为,“一个企业如果要生存、发展和盈利,就必须有意识地根据用户和消费者的需要来安排生产。”这是另一类典型的观点。这类观点中,消费者或者说是消费者需求成为营销的关键要素,市场营销是围绕着消费者需求满足的的企业职能和理念。这也是西方营销实践中“顾客就是上帝”理念的理论支撑源。这一类观点可以称之为消费者导向的营销本质观。与此相对应,还存在着以企业组织为核心的营销观。罗杰尔----“市场营销是组织和指导商业活动、促使消费者购买公司所经营的特定商品或劳务,从而实现既定利润和其他目标。” 这是典型的企业组织主导型的营销观。包尔·马苏则进一步指出:市场营销是创造与传送生活标准给社会。 可以看作是上述观念的升华。此外还存在着兼顾企业组织和消费者的关系营销观。查理斯·占德曼指出:“公司不是创造购买,它们要建立各种关系。”Cronroos则具体指出“市场营销是为了建立、维护并增强长期的、可以创造利润的客户关系,从而使有关各方的目标都得到了满足,这是通过互利交换和履行诺言得以实现的。”(1990) 这种营销观的另一位代表是 综上所述:西方营销营销学者的营销观可以用下图来展示: 2 在图1-1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西方营销观首先是建立在对营销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剥离与描述的基础之上:从单纯的现象描述到清晰的功能划分、界定。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分别出现了消费者导向型的营销观,企业组织导向型的营销观,最后催生出兼顾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导向型营销观。从这样一个发展脉络中我们可以看出从现象向本质迈进的清晰进程。 在东方,“天人合一”的有机世界观下,人们很早就形成了关于营销本质的系统理解。在成书于公元前约五百年左右的《易·系辞下》就有了对市场营销精确的界定:“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这一段文字描述的是中国古代先贤通过“制器尚象” 【噬嗑】。关于【噬嗑】的涵义,宋代大哲学家、思想家朱熹是这样解读的:“日中為市,上明下動。又藉噬為市,嗑為合也。噬嗑即市合也。”而清代易学专家刘沅则进一步解释为:“市井交易,始有間而終相合,噬嗑象。”综上,我们可以将市场营销作如下描述:所谓市场营销,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这种互助以产品交换为实现形式,值得一提的是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用于交换的产品不仅包括物质产品而且包括精神产品。 依据噬嗑之象,这里的互助包含了这样几层含义:首先,这种互助蕴含着自愿的原则,即交换双方的交换地位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无法用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强迫另一方进行交易;其次,这种互助还包含着公平的原则,即交换双方彼此交换的产品原则上应该凝结了等量的无差别人类劳动,任何一方在不得以有失公允的手段以较少的劳动换取另一方更多的劳动;第三,这种互助从小范围来说是为了增加交换双方的福利 ,或至少不减少任何一方的福利 。从大的范围来说,是为了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更好生存、发展。的科研途径来实现人类市场营销活动的本质属性,这个本质属性就是 我们有理由确信:东方世界观下形成的营销观在更深层次上解释了营销的本质。因为它不仅能解读过去和现在,同时还在昭示着未来。 营销的缘起与迷失 缘起:生而互助的原初交换 近年来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日益证明:不同地域、文化模式下的人类原初的交换总是充满了互助的色彩。 在我国,早年仍处在原始社会的边陲的少数民族们,以自己的交换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以凉山彝族为例,这种互助具体表现为一种“援助式交换”。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前,凉山彝族处在氏族公社逐步解体的阶段,家庭成为了独立的经济单位,因而交换也就在所难免。这个时期的交换充满了援助的色彩。例如某一家红白喜事或者发生了灾祸,原来氏族成员便会带着粮食、牲畜、酒、猪肉、鸡、炊具和建筑材料等,以及其他家庭生产和生活用具前来“援助”。受到援助的家庭,在他人遇到同样情况时,也需携带物品前去“还礼”。 事实上,这种“援助式”的交换至今仍存在于我国部分乡村地区。而在独龙族的社会里,这种互助则具体表现为一种“馈赠式交换”。例如,在独龙族的社会中,存在着一种交朋友式的交换关系。他们称之为“布嫩牟”。这种朋友实在交换中形成的交换人际关系,彼此每年至少互访一次,一般是在收获后的农闲时节进行。访问者通常带着礼物,一般是土特产,同时也考虑主人的需求。同样,主人的回访也是这样。对于来访的朋友,主人要杀鸡宰猪盛情招待。所杀牲畜一半与朋友共享,另一半让朋友带走。朋友告辞时,会相互告诉对方下次什么时候来,需要什么东西。或者在来之前托人带口信,以便双方做好交换的准备。东北的鄂伦春族也存在着相似的交换关系。上个世纪中叶,处在原始社会家庭解体的鄂伦春族人同特定商人结成固定的交换关系,他们称商人为“安达”(兄弟的意思)。交换时,鄂伦春人把自己生活所需之外的所有猎品交给“安达”,而对方则为鄂伦春人准备他以后几个月需要的一切生活必需品。这种交换关系非常稳定,甚至可以维系两三代人。其他处在形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如傈僳族、佤族和瓦隆地区的藏族等,他们原初的交换行为也都大致如此。 事实上,这种充满了互助色彩的人类原初交换行为并非我国所独有。波利尼西亚的毛利人、萨毛亚人,美洲的印第安人莫不如此。 在新西兰,早期的土人若以某物送人,则是表示他希望以某物为回礼。 人类学家们在澳洲的考察也大致证明了这一点。E.D.麦卡锡在其著作中这样描述澳洲土人原初交换情景的: 主客同时坐在地上,以便举行习俗规定的交换礼物。首先,客人取出他们预定赠给的东西:矛、投矛器、腰带、缠头巾、发饰等,在自己前面,向着主人,把这些东西堆成一大堆;……当地的人们也在客人前面堆起一堆他们准备用来回赠的东西。男子们一个接一个地往前走去,把矛或其他武器、装饰品或其他礼物放在地上,……男子们一个接一个从堆上拿取他所想要的东百,……。 从以上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处在原始交换阶段的澳洲土人交换中的互助韵味。事实上人类原初的交换虽然具体形式不同,交换内容迥异,但在性质上却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互助。人类经济学家波兰尼将这种处在原始社会阶段的人类早期交换称之为“互惠经济”,即以社会义务作为物品和劳务交换的基础,这种交换的本质是非营利性的(polanyni,1992) 。 人类早期的这种互助抑或互惠的属性其实是不难理解的。 首先,人类早期的生产力水平和分工水平决定了交换双方相互依存的刚性。 早期的人类生产水平低下,氏族内部的分工落后。单一家庭甚至氏族内部的产出也不能满足家庭、氏族成员基本的生活、生产需要。只有通过交换,双方才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要,满足正常生产要求。例如,狩猎部落与农耕部落的交换,铁匠和木匠的交换,织工和鞋匠的交换等等。可以说这个时期的交换时一种基于生存的交换,交换的物品都是生活的必需品。像食盐、铁犁等生产、生活必需品都是这个时期交换的主要内容。彼此相近的生产力水平和不同的自然、社会分工特色带来的是交换双方在交换能力方面的旗鼓相当。没有谁能在交换中占据显著优势的地位。与此同时,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人们正处在为生存而艰难跋涉的状态。可以用于筛选交易对象,进行交易的物质成本、时间成本并不多。这种交易的综合交易成本会使得双方更加珍惜这种交易关系。交换双方一旦建立关系,就会维系很久,甚至可以辈辈相传。 其次,原初交换有限的交换区域和交换内容使得交换双方可以做到最基本的信息对称,进行朴素的公平交易。 在最初的交换过程中,由于当时交通条件的恶劣、交通工具的落后,交换双方只能以肩扛、手提、步行的方式去进行交易。那个时候产品的交换半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相当小的,也就较少存在像今天社会由于交换半径过大、地理间距太长而带来的产品信息严重不对称,由此带来的是因产品知识缺乏导致的交换欺诈也就缺乏了客观的物质基础。此外,在人类早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个体对部落,部落对部落联盟的依附性极大。迫于一种生存的压力,个体与个体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进行交易的时候也会综合考虑交易欺诈带来的生存威胁。当然,这种最初的产品信息对称和公平交易仅仅是朴素意涵之上的。由于早期人类自身认识的浅陋和度量衡技术的滞后,这个时期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等价交换无疑是缺乏观念基础和技术支持的。因此,这个时期的公平更多的是一种心态或感觉上的公平。例如《云龙记》里就曾记载,唐宋时代云南澜沧江一带居民“物不计精粗大小,牛等于鸡,针同于釜,以足百为计”。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时期的公平仅仅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数量对应,一件货物换另外一件货物,至于是不是一头牛换了一只鸡并不重要。非常有意思的是,当时的人们也不乏对这种公平的制约、保障措施。例如,在苦聪人居住地,人们将多余的兽皮、麝香之类堆在大路旁,与异族的商人进行物物交换。如果商人拿到的物件价值一千元,放下的东西不过两三元,此时此地一概无所谓。但是,如果不放下任何东西做交换,拿了人家的山货就离开。那么,一枝一枝毒箭就会从四面八方向这个商人飞来。关键是一堆东西必须换一件实物。这个原则不得违背 当然,这种最原初的公平交易绝非仅仅是得益于一两种惩罚措施,而是各种社会条件制约的结果。除了因交换半径短小带来的产品信息透明之外,公平交易得以实现的最深刻社会根源在于人们自原始社会以来形成的平等观念还在普遍存续着,这个时期不存在后世愈演愈烈的,形式各异的身份、地位等方面的不平等。这也是这个时期朴素公平得以存在的最深刻根源。因为平等,所以交换的双方皆出于自愿,因为平等人们可以追求当事双方认为的公平。 。 发展: 但是,人类这种生之而纯净的互助行为在进入阶级社会后就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阶级和国家的出现。众生平等的社会不复存在。生而互助的人类交换行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种巨变根源于两个基本前提的变化:信息对称的缺失与交换双方地位的差异。 伴随着交通运输等技术的发展,人类交换行为的半径日益扩大,直至最后,地球的半径成为了人们的交换半径。不仅如此,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日益从生存性交换转变为生活性交换,交换的内容无所不包。交换的双方不再局限于一种文明模式下的人们,异质文化模式间的商业交流同样蓬勃发展。所有的这一切一切将商品的属性转变的光怪陆离。在这种背景下,交换双方试图做到彼此产品信息对称的努力都被证明是一种徒劳。在信息逐步失去对称的过程中,交换双方的地位也在发生着改变:从平等走向不平等和差异,在很多的社会形态里人们因为体制而生而不平等。不仅如此,即使是在同等法权的阶层内部,也会因为各种价值体系存在着巨大的地位差异。这些不平等抑或是差异使得交换双方的自由意愿不同程度上受到限制。 随着产品信息对称的缺失和交换双方地位的差异化,人类的交换环境演变出多种形变,营销也因此产生迷失。如图1-2 在图1-2中,X轴代表的是交换双方的地位平等程度;Y轴所示的是交换双方的信息对称程度。 第一象限内表示的是正常的市场环境,即交易双方在信息对称度和地位平等度方面都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里,双方可以进行正常的市场营销。 第二象限内表示的是垄断性市场环境,即交易双方的信息对称度基本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但是交易双方的交换地位显失公平,在这样的营销环境里,最有可能出现的是商家凭借垄断的地位进行的垄断性营销。 第三象限内表示的是交易双方无论在信息对称度方面还是在交换地位平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非常容易滋生出商家可凭借绝对优势地位进行的掠夺性质的营销。 第四象限内表示的是欺诈性市场环境,即交易双方在交换地位上相对平等,但是在信息对称方面显示公平,商家可以凭借信息优势进行带有欺诈色彩的营销。 以上四种市场及其营销模式在自原始社会后的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每种性质的营销模式中又存在着内部量上的千差万别,以图1-3为例: 即使是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营销模式又可以分为:低地位平等+低信息对称、高地位平等+低信息对称;高地位平等+高信息对称、低地位平等+高信息对称四大类型。每种类型的内部仍然可以再细分。 因而,我们不难理解,在现实世界里,由于信息和地位的排列组合,真正意义上的本质营销仅仅是非常稀有的特例, 因而理应互助、公平的人类营销行为就湮没在这些数量庞大的,偏离了本质的营销模式之中。 但无论哪种营销模式都存在着天然的底线,即因营销迷失造成的不公平不能造成社会的动乱。即一个社会对不公平营销的承受底线为它不能动摇基本的社会稳定。 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在阶级社会早期,以农业经济为主导经济模式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产品交换双方的地位关系就会呈现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交换双方地位依旧平等,例如,平民与平民之间的交换,农民与农民之间的交换等。另一种是交换双方在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上的悬殊。例如,贵族与平民之间的交换,地主与农民之间的交换等。在第一种情况时,产品交换仍然基本遵循互助的总原则。“公平交易”、“童叟无欺”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当然,这一种对互助总原则的遵循是一种类似于价格围绕价值为中心线波动的动态遵循。而在后一种情况下,由于交易双方在地位上已经完全不平等,真正意义上的营销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前提,这个时候上方的交易活动在实质上已经演变成为营销形式下的剥削、掠夺,所不同的仅仅是程度而已。如图一: 图一:价格、价值及社会稳定性相关作用曲线图 在图一中:纵坐标为社会稳定曲线 曲线绝对值越高,社会越不稳定。横坐标为价值与价格公平曲线,该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价格和价值吻合。曲线A为实际价格曲线, 曲线B为受实际价格曲线A峰值影响的社会不稳定曲线,曲线C 为社会不稳定临界曲线。 在图一中,我们不难发现,实际营销行为往往背离公平曲线,但这种背离因该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在图中即社会不稳定曲线B应该保持在社会不稳定临界曲线C之下,一旦社会不稳定曲线B突破社会不稳定临界曲线C,营销则彻底转变成为剥削和掠夺。这种剥削或掠夺长时间持续下去,则会把整个社会的财富日益向特权阶层聚集,使贫富悬殊日益加大,当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达到极限时,各种社会矛盾总体爆发,最终会使个社会崩溃。封建社会被统治阶级的揭竿而起和工业社会早期的经济危机,其深刻经济根源莫不如此。 三、营销的回归与建构 后工业化社会无疑是一个对工业社会早期关于营销定义的解构与建构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人类营销行为的本质逐步得到回归,内涵开始丰富起来。关于这一点,从世界各国相关研究机构及知名学者对营销的重新诠释中可以得到明证。例如 科特勒在其新版的营销学著作中开始综合考虑营销的社会内涵和生态内涵。 营销本质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复苏是有其深刻的生态内涵和社会内涵的。如前所述,人类早期的营销扭曲之所以被宽容,其深刻的生态内涵在于早期的人类人口总数和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还没有达到白热化的地步。当被掠夺者的财富日见匮乏时,他还有一个最基本的转嫁方法,即通过提高生产率加大对环境资源的掠夺,增加整个社会的产出,这样,即使是在分配体制不变的前提下,每一个人的生活水平也可以提高。正如丹尼尔﹒贝尔在其《后工业化社会》一书中提到的那样:从一百五十多年前开始,西方社会掌握了一个过去所有社会都没有掌握的秘诀-----通过和平手段稳步增加财富,提高生活水平。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社会都是靠战争、掠夺、没收、征税或其他勒索手段来搜刮财富。用博奕论的术语来说,那个时候的经济生活是个零和博奕,亦即除非一方有所失,另一方才有所得,而得失之和等于零。现代工业社会所掌握的秘诀是提高生产率。即从给定的资本支出或给定的劳动使用中,获得超出常规的产出能力。简单地说,社会现在可以“用较少的努力或较低的成本得到较多的收获”,因此,现在的经济生活可能是个非零和博奕,每个人都可能是胜利者,尽管的益不同 。而到了后工业化社会,这种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到目前为止,人类的总人口已经突破60亿,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口爆炸。不仅如此,当今社会,个人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由于这种过渡消耗,各种自然资源纷纷枯竭或出现枯竭的明显迹象。2000年9月在瑞士日內瓦召开的世界最大的國際保育組織(ENS)-年会上,与会专家提出報告指出:從1996年開始,地球上生存受到最嚴重威脅的瀕危動植物已迅速消失。不久的將來,四分之一的哺乳類與八分之一的鳥類將因人類活動而面臨滅絕的命運。目前瀕危動物的物種數量已從5205增加到5435。就连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森林资源也面临危机。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支撑作用。但是,过去人类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和支撑作用,对森林进行了长期的大规模的破坏和利用。农业革命的兴起,大面积森林被开垦成农田;工业革命的兴起,大面积森林又变成了工业原材料;直至今天,毁林开垦、采伐森林仍是许多国家维持国计民生的重要手段。 最近一百多年,人类对森林的破坏达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人类文明初期,地球陆地2/3被森林覆盖,约为76亿公顷;19世纪中期减到56亿公顷;20世纪末期又减到34.4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下降到27%。也就是说,地球上的森林到今天已减少了一大半。联合国发布的《2000年全球生态环境展望》指出,人类对木材和耕地的需求,使全球森林减少了50%,30%的森林变成农业用地;原始森林80%遭到破坏,剩下的原始森林不是支离破碎,就是残次退化,而且分布不均,难以支撑人类文明的大厦。 从全球角度看,森林锐减直接导致了六大生态危机。 频繁的生态灾难改变了我们对自然资源的观念,洁净的空气和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缺乏。 来自大自然的告诫是清楚的,社会必须限制其增长 。人类不得不开始反省自己这种过渡掠夺生态资源的生存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去因营销扭曲而造成的那种“掠夺式营销”的“合理性”已经渐渐失去了它的生态出口。它存在的合理性遭到了来自自然领域生态危机的挑战。 在这种生态前题下,背离营销本质的“营销行为”在后工业化社会也逐渐丧失它的的社会现实性。 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之后,社会的结构较以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表一): 表一:工业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特点比较图 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 权利基础 财产、政治地位 科学、技术 获权方式 财产继承、政治机构成员 教育 中心技术 能源 信息 社会单位 家庭、集团、党派 个人和专业组织 资料来源:刘宗坤、姜静楠著《后现代的生存》作家出版社 1998年第一版 P29 从以上不难看出,整个社会特性较以往的社会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首先,在这个新社会中,主要的阶级是专业阶级,他的基础是知识而不是财产。其次,社会的控制系统不再寄身于某种世袭者阶级中,而是寄身于政治秩序中。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这样一个社会凭借特殊社会地位进行垄断并来获取超额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获取财富越来越倾向于依靠勤劳和智慧,比尔·盖茨的成功无疑证明了这一点。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开始对平等进行重新定义。洛克曾经指出:“所谓社会的公正的优先要求减少一切不平等,或者实现社会上所有人都得到平等的结果-----收入方面,地位方面,和权利方面。这些变成了后工业化社会的主要问题。 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人们不再仅仅关心经济的增长,而且关心福利的丰富。不仅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更关心这些新增的财富的分配。人们不在孤立的思考经济问题,而是把经济学、哲学、伦理学等结合起来思考。这不再是一种学术作秀,而是后工业化社会现实的要求。背离营销本质的“传统营销”产生的贫富两极分化不仅在情感上经越来越无法为广大的人群所接受,而且也对社会的安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1998年度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就发现人类的许多贫困不仅来源于物质的匮乏,更是由于分配的不公平。在自然资源日益紧张的后工业化社会,这种因为分配不公平而造成的人类福利水平的下降更加不能让人容忍。不仅如此,在后工业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资讯异常丰富和发达,传播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透明化促进了民主意识的传播,进而进一步促进了人类自身对民主、平等等观念的追逐。可以说,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凭借身份、财产的不平等,信息的不对称而获取超额利润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营销开始全面回归。 四、结论 营销作为人类经济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本身并不直接创造财富,它对社会财富增长的贡献在于它能够通过有效的产品分配促进整个经济链条更加有效的运转,进而间接创造了财富。因此,从事营销环节的人积累财富的速度不应该长时间的超过生产领域的财富生产速度。否则将会带来资源利用的不效率及社会的不稳定。 [美]菲利普•科特勒 加里•阿姆斯特朗 著,俞利军译,华夏出版社,——前言 P.6~7. ----------《市场营销学》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万晓 ---------《现代市场营销》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胡志勇 (英)弗朗西斯·`布拉星顿 史提芬·佩提特《市场营销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制器尚象”为东方中国特有的科研范式,详细内容见《系转》。 这里所获的福利指的是人生在世的各种各样需要所获得的满足和由此感受到的生理或心理的幸福和快乐。 以上文字根据 万红著 , 《中华西南民族市场论》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6年01月第1版 , 第41-43页整理而成。 官杉:《人类远古的活迹——对残存在现在中的中华大地的原始公社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1996年1月,第88,89页整理而成。 吴才麟 著《史前经济与财政起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 第472页。 [美]丹尼尔﹒贝尔 著:《后工业化社会》简明本 科学普及出版社 P76 [美]丹尼尔﹒贝尔 著:《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 P515 [美]D﹒H﹒梅多斯等著:《增长的限度》(纽约,1972年) [美]丹尼尔﹒贝尔 著:《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简明本 科学普及出版社 P115 [美]丹尼尔﹒贝尔 著:《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 P469 贾利军、李晏墅、李金生,“基于后工业视角的营销本质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6..01 万红著 , 《中华西南民族市场论》 , 中国经济出 版社 , 2006年01月第1版 , 第41页 石峰,“试析“默契交易”的成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E.D.麦卡锡: 《澳大利亚土着居民的“贸易”.以及他们与托雷斯海峡、新几内亚和马来亚的“贸易”关系》,《太平洋》1939年第9卷第4期,第426页。转引自《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各族人民》中译本上册,第264页。 朱国宏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社会学导论》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5年01月第1版 , 第75页
个人分类: 东方营销学|10501 次阅读|10 个评论
农作制度研发方法的本质特征
FSD 2009-12-13 20:01
农作制度研发方法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系统思想(systemsthinking)进入研发领域后在农业研发工作中的发展脉络之一,是吸取了绿色革命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果,是多学科协作发展而成的跨学科方法。   与传统的技术研发工作相比,农作制度研发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1、强调系统方法的应用(systems-oriented):农作制度研发方法把所研究的对象(当前的农作制度)看作是系统的整体,突出各个成分(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强调解决方案的选择要能够达到系统整体最优(holistic)的效果。同时农作制度研发方法强调技术措施的研发要与系统所处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协调,新的技术措施要适合用户的经济条件,能够有助于用户实现其所追求的各种目标和所应尽的社会义务。   2、以农民为中心(farmer-oriented,farmer-centered):农作制度研发工作的目的是研发出满足农民需要、适合农民应用、有助于农民实现其目的的适用的技术。所有具体的措施都要由农民来落实,都将对农民的生计(即生产、生活)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农民对最终是否采用最终研发成果具有决定性的有发言权。因此,研发工作首先需要系统、全面、深入、到位地了解和理解农民的实际需要、生计状况、各方面的条件、以及对当前农作制度存在问题的认识、对解决问题的看法,以期利用农民的经验和知识可以使得所研发的技术更加到位和适用。   3、以解决问题(problem-solving)为宗旨:通过发现当前农作制度中的限制因子(问题),研发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采用相应的解决方案(新的技术)克服现存的限制因子使农作制度以改进。无论应用多么先进或多么落后的技术,不管使用何种洋的或土的方法,只要能够高效率地拿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措施,就是好的技术、好的方法。 4、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农作制度研发工作由多学科的工作团队(课题组)来完成。团队中一般应既包括技术科学(硬科学)背景的成员,也应有人文社会科学(软科学)背景的成员,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密切合作、采用跨学科的方法这对于发现问题和相应的妥善解决方法至关重要。 5、参予(participatory):农作制度研发方法强调调动各利益相关方(责权人,stakeholder)的积极性,使他们尽可能多、尽可能深入地参予研发工作,以此保证研发工作更加全面、深入、到位,并避免可能出现的偏差维护,确保研发成果公平、共享。 6、动态、反复(dynamicanditerative):由于农作制度本身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因此,必须以动态的目光去分析它。同时,这种动态的特征还体现在,新的一轮农作制度研发工作结束以后,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需要开始下一个周期的研发工作。又由于在研发工程中,随着工作的深入,可能会发现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效果不理想甚至没有效果,这时就需要回到研发工作的稍早阶段,重新制定新的方案。因此,动态和反复构成了农作制度研发方法的特点之一。   通过实地研究(on-farmresearch)、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与分权(decentralization),农作制度研发方法的上述特点得以体现,达到有效、高效地发现和解决当前农作制度中存在问题的目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平等、公平、和谐。 凡是具有上述特点的研发工作,无论是否遵循全部的工作程序,都属于农作制度研发工作的范畴。
个人分类: Articles on FSD|28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学的本质、对象和发展规律
hotjava 2009-11-30 19:47
最近在看前苏联数学家的名著:数学: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们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的推崇。第一卷中,有两节关于数学本质、发展规律的论述,本人觉得比较精辟。关于数学本质,作者援引恩格斯的话:可是说在纯数学中理性所涉及的只是自身创造和想象的产物,那是完全不对的。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任何地方得来,而仅仅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数学是反映现实界的,它产生于人们的实际需要,它的初始概念和原理的建立是以经验为基础的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数学以确定的完全现实的材料作为自己的对象,不过它考察对象时完全舍弃其具体内容和质的特点。 所以,恩格斯明确把数学从自然科学中划分出来。数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抽象性和概括性,独特的公式语言,应用的广泛,数学结论的脱离实验的特征以及它们逻辑的必然性和令人信服。作者特别反对数学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他说:数学不是先验的,而是从经验中产生的,不但数学概念本身,而且它的结论,方法都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抽象绝对不是数学所特有的,但是其它科学感兴趣的首先是自己的抽象公式同某个完全确定的现象领域的对应问题、研究已经形成的概念系统对给定现象领域的运用界限问题和所采用的抽象系统的相应更换问题,并把这作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相反地,数学完全舍弃了具体现象去研究一般性质,在抽象的共性中考察这些抽象系统本身,而不管它们对个别具体现象的应用界限。可以说,数学抽象的这样绝对化才是数学所特有的。 关于数学的对象,作者说,数学的对象是现实界的这样一些形式和关系,这些形式和关系客观地具有与内容无关的性质,无关到这样的程度以致能够把它们完全从内容中抽象出来,并且能够在一般的形态中定义出来,达到这样的明确性和精确性,保持这样丰富的联系,以致成为理论的逻辑发展的根据。数学以纯粹形态的量的关系和形式作为自己的对象。数学的基本特点:它的思辨的特点,它的结论的逻辑必然性和看来不可变动的性质,以及新概念和新理论产生于数学内部的事实;数学应用的特点被这个与内容无关的性质所规定,当我们能够把实际问题翻译成数学语言时,我们同时能够撇开问题的次要的具体特点,利用一般公式和结论,得出一定的结果。 数学发展的规律,数学是把自然科学的量的规律化为公式的方法,使研究自然科学理论的工具,是解决自然科学和技术问题的手段。社会实践在数学的发展中从三个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社会实践向数学提出新的问题,2、刺激数学向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3、并且提供验证数学结论真理性的标准。在数学中产生了许多理论,但是只有那些在自然科学和技术中找到了应用,或者在具有这种应用的那些理论的重要概括中起了作用的理论,才得到了发展,才能巩固地列入科学之中,而另一些理论却停滞不前,例如,某些没有找到重要的应用的精炼化了的几何理论(如非戴扎尔、非阿基米德几何)就是这样。 数学结论的真理性不是在一般的定义和公理中,也不是在证明的形式的严格性中,而是在现实的应用中,也就是说,归根结底是在实践中得到最后的证实。数学的发展必须首先理解为其对象的逻辑(反映在数学本身的内在逻辑中)、产生的影响以及同自然科学的联系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发展是以对立的斗争的复杂途径进行的,其中包括数学的基本内容和形式的重要变化,从内容上来说,数学的发展决定于其对象,但是它基本上和归根结底是由生产的需要所促进的。概括和抽象并不是本身存在,而是同具体材料联系着;定理和理论并不是本身存在,而是同要导向实践的科学有着普遍联系。 作者还批判了数学发展历史上的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形式主义等唯心主义潮流。逻辑主义者断言,全部数学是从逻辑概念中导出的;直觉主义者认为数学的来源在于直觉,认为只有直觉地感受的东西才有意义;形式主义者以为采取了完全形式的态度一切困难就会消失。在直觉主义看来,数学真理存在于数学家的头脑中,而形式主义看来,数学真理存在于纸面上。形式主义最典型的代表是德国的数学家希尔伯特,企图把所有数学都形式化,但由于其数学自身中有限和无限固有的矛盾,难以避免地走向失败,甚至算术都不能象希尔伯特所指望的那样完全形式化(早已被奥地利数学家哥德尔证明)。这些思潮的任何一种,不管其个别结论如何精细和深刻,都不能达到对数学的正确理解。 仔细思考作者的这些阐述,可以为我们选定研究方向和对象提供很好的参考。个人觉得,无论从事何种专业领域的研究,确定研究方向的时候,最好是从是否有利于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出发,一个理论,无论它多么优美完善,最终的价值必须来自于该理论是否能够被实践所证明其价值,否则,充其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供人打发无聊的时间。就数学学科而言,它与其它科学有所不同,其它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价值体现在是否做出了重大发现,是否合理地解释了重要现象,是否准确地预言了未来状态,数学的价值体现于它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的工具性地位,它扮演的是为其它科学活动提供方法和武器的角色,没有它,人类的一切科学创造和进步都是空谈,因此,无论是纯粹数学还是应用数学,最富有生命力的和最具有价值的,往往是那些确实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自然世界、社会世界、思维世界)的效能起到重大推动、促进、改进作用的分支,比如说微积分、微分方程、函数逼近、运筹学、概率论、泛函分析、抽象代数、微分几何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物的本质是自私?
gaojianguo 2009-11-27 21:33
接着我的上篇博文: 曹禺和徐志摩 事实上,这个话题已经有人探讨过了,生物都是自私的吗?我认为生物的本质是自私的,我觉得想证明此观点还是通过一些现象和事实为好,通过研究我们会发现生物体确实都有把自己的基因传播下去的冲动和欲望,有时这种欲望是极度强烈的。 根据马斯洛对人欲望的分级定义,性--是人生存价值的基本需求。在人类社会,为了能让自己的基因传播下去而进行的挣扎与斗争已经达到了极致,譬如包二奶、借腹生子、强奸和欺骗,其招式之齐全和花样有时是难以想象的。有人统计在欧洲就有几十万人有成吉思汗的基因,据估计也是他老人家为了让自己的后代能够足够多而做出的努力的结果吧。人类社会的例子太多了,古今中外比比皆是,过去是,现在有,将来还会继续。那在动物界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还是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开始吧,科学家用的是与人类血缘关系比较密切的猴子,让这么一群公猴子(具体的我也忘了多少只)做选择,在每只猴子的面前摆设两张不同的照片AB。其中A是母猴屁股的照片,B是猴子最喜欢吃的香蕉的照片。结果几乎所有的公猴子都选择了A。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公猴在食与性中间会优先选择性,也就是繁衍后代作为第一要义。 第二个例子还是猴子,讲的是巴西蛛猴为情变杀手。说的是在巴西大西洋沿岸森林深处生活着许多蛛猴(hippymonkey),它们是世界上性情最温和、种族间最平等的灵长类动物,所以还被称为可爱的嬉皮士猴子。但最近,它们中的六只年轻蛛猴共同攻击一只老蛛猴,并将它杀死,据说此举是为了争夺异性伴侣。我们关心的是为什么温和的蛛猴变得如此凶残,原因我觉得也可以用任何物种都有把自己基因传播下去的原动力解释。需要了解更多可浏览以下网站: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7/221295.shtm ; 第三个例子依然是猴子,说的是某一地区的某类猴子,假如发觉即将与它交配的母猴刚与其他公猴交配过,这只公猴会用手指在这只母猴的阴道里抠几下,目的就是把上一只公猴的精液给抠出来。这样就方便其精子能够与母猴卵子结合,从而使母猴怀上自己的小猴。令人感兴趣的是公猴的行为方式,对于母猴来说怀上谁的小猴或许都无所谓,但对公猴来说那可要煞费一番功夫才能让自己的基因得以延续。 第四个例子是最近刚发现的,存在果蝇身上,科学网引文:生物学家发现,在配对之前,雌性果蝇对雄性果蝇有巨大魅力,可一旦它们结合后,雌果蝇就会失去对其他雄果蝇的吸引力,其原因一直不明。一个德美联合研究小组最近发现,是一种性信息素的作用导致了这一奇特现象。有意思的还是存在于雄性上,原来是雄果蝇在与雌果蝇交配后会在雌果蝇身上涂了一层CH503的碳氢化合物,而这种性信息素会抑制其他雄果蝇的交配欲望。好像在向全世界的其他雄果蝇宣告:这是我老婆,你不要乱来!其目的是使其繁殖所必需的遗传物质不会被其他雄果蝇破坏,雌果蝇也会因得不到其他雄果蝇的青睐而一心一意地选址产卵。进化到这种程度真是绝啊!想知道更多可浏览以下网站:http://www.sciencenet.cn/htmlpaper/20097201415455236752.shtm; 第五个例子估计大家都很熟了,小时候在动画片里看到过。讲的是公螳螂与母螳螂交配后会心甘情愿的被母螳螂吃掉,目的是为了母螳螂在怀孕期间能得到足够的营养繁衍下一代。生物进化到这份上或许有点悲哀和无奈吧,但为了能让自己能有更多的后代公螳螂甘于做此牺牲。从种族长远利益考虑着也是值得的,因为毕竟基因得以保存了。 第六个例子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不陌生的,讲的是大狮子吃小狮子的故事。难道是大狮子没东西吃快饿死了不得已而为之?小狮子没了对狮群还有好处不成?都不是!狮子在这方面表现得就有点很自私的味道了,原来当上一个狮王被下一个狮子取代后,新狮王也就占有了整个狮群的母狮子,但上个狮王又与母狮子有了小狮子,母狮子忙于照顾后代性趣冷淡,这就急了狮王,唯有吃掉小狮子才能让母狮子尽快进入发情期,进而怀上自己的纯种,建立自己的狮威。 第七个例子是人们对变色龙变色的重新认识,改变了以往人们的看法,长久以来我们认为其变色是为了与环境融为一体、抵御天敌侵害。现在的认识是其变色是为了性,传递社交信号,而不是为了伪装。看来高中生物教材要改了,呵呵。 第八个例子是讲美丽的白蝴蝶的,雄性白蝴蝶也跟雄果蝇学会了同一种招式,其在与雌性白蝴蝶交配完后,还会在雌性体内留下甲基水杨酸。甲基水杨酸也被称为冬绿油,这种信息素所发出的气味较为强烈,能够帮助它们挫败其它竞争对手,确保只有自己的精子才能让雌性的卵子受精。 第九个例子:圆蛛采取与螳螂同样的策略,雄性圆蛛交配完后会在做爱现场心甘情愿地被雌性圆蛛充当盘中餐。雄蛛尸体的触须(用于进食和交配的附肢)会保持膨胀状态,很难从雌性体内拔出,成为竞争对手与这个雌性交配的一道屏障,从而有效地防范雌性的不忠行为绝! 第十个例子路人皆知,没什么好说的,讲的是孔雀,孔雀开屏可不仅仅是为了向游客展现他的姿色,他可是有目的的哦,主要是为了吸引雌性繁衍生息。要注意这里的美人是雄性,这在动物界很普遍,但在人类社会却恰恰相反,呵呵。 英国生物学家里道金斯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一书对我们理解生物为何都是自私的有很好的帮助。人类之所以没表现出像动物界那么普遍(当然其程度是绝对不亚于动物的),因为人类毕竟是经历了千百万年的进化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高等生物,所形成的文化(如伦理、道德等)已经像一段特殊的DNA片段嵌入到人类的基因组中,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生物学和社会学效应。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700 次阅读|13 个评论
全球化与城市化的本质
famingkuang 2009-11-22 20:07
全球化本质上是霸权主义国家的国土不够用了,资源不够用了,强征穷国入股,先剥夺穷国人的生存方式,进而剥夺穷国人的生存权利。穷国没有了,人类也就玩完了。 城市化的本质是国家强迫农民入股,先剥夺农民的生活方式,进而剥夺农民的生存权利。农民没有了可以参照上一条,搞全球化。 古人类文明的一次次灭亡已经证明了,过度发达的城市迟早会变成废墟!只是那时交通不够发达,在原本相对落后的地方人类文明之火会重新点燃起来,但在全球化之后,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城市化越快,国家灭亡就会越快! 全球化越快,人类完蛋也就越快! 谨以此文献给热衷于城市化与全球化的人们!
个人分类: 反思|555 次阅读|8 个评论
科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gaojianguo 2009-11-21 12:59
科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目前我知道的有三个版本,但不知道哪一个更接近真理。 一,科学的本质是 批判 。链接: 批判精神普遍缺失不仅是学界之悲 二,科学的本质是 创新 。链接:1. 喜闻开博,首发科学观 (我的第一篇博文) 2.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三,科学的本质是 积累 。链接: 科学的本质是积累RichardHamming的演讲录(四)( 周老师的博文) 下面是我与周老师的对话的截图,可见周老师也是赞同这个观点的。 欢迎广大网友在此讨论,给这个问题一个很好的解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7790 次阅读|7 个评论
从现象看本质真难!
chrujun 2009-11-14 21:31
我们都知道要从现象看本质。但产生某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数千种及其组合,要找到产生某种现象的原因,有时真的靠运气了。一件折腾我几个月的小事,浪费了无数时间的小事,使我对现象与本质关系有了深刻的体会。 有一种数据采集系统,要求存储容量在2GB以上,我们用CF卡作为存储器。 程序编好后测试发现256MB的CF卡没有问题,1GB卡有部分问题,2GB卡有大问题,4GB卡根本不行。 由于CF卡在LINUX操作系统下使用,在WINDOWS下格式化。是不是格式化参数选择有问题。试了各种分区参数,各种格式化参数,虽然某些情况下效果有所改善,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测试中发现相同容量的CF卡,不同品牌、不同厂家、不同生产日期的CF卡测试结果又有差别。是不是CF卡在LINUX系统下有不兼容的问题,买了正规厂家,质量绝对可靠的CF卡,问题还是存在。 卡的容量越大,问题越多,是不是采集系统的供电能力不足?导致大容量卡工作不正常。对CF卡单独供电,问题还是无法解决。 于是推测是不是LINUX操作系统有问题。虽然说明书表明LINUX2.4支持FAT32文件系统,但发现LINUX2.4对DMA的支持有问题。 是不是通过LINUX2.4裁减的内核有问题? 于是花费大量心血将LINUX2.4内核升级成LINUX2.6内核,发现问题还是存在。 最后想到一招是BIOS有很多参数可以修改,改一下参数设置可能解决问题。 于是准备好开发板,将嵌入式计算机板放在开发板上。更大的问题出现了 CF卡在LINUX下根本不认了。但在DOS下可以认出来,在BIOS里面也可以看见CF卡参数。 无论如何修改BIOS参数,也无法在LINUX下识别出CF卡。 无奈之下将嵌入式计算机板放在采集板上实验,看看写的数据究竟有什么问题。 奇迹发现了,CF卡居然正常了,换了几种容量和品牌的CF卡都可以读写。是什么原因导致CF卡正常的呢? 是将LINUX升级到2.6,还是在BIOS里面弄了什么设置? 弄了几个月,CF卡正常了居然不知道是改了什么地方就正常了。 又通过多次测试,发现是改动一个地方导致CF卡正常。 原来,BIOS里面有一项设置,大容量硬盘是什么操作系统在使用。选择项有DOS和其它。 由于在开发板上CF卡反而无法识别,修改这个参数也发挥不了作用。 一次碰巧将操作系统选择为其它,结果就全正常了。 如果知道是这个原因,几秒钟就可以解决问题。 不知道这个原因,花了几个月时间还是碰巧解决的。 很奇怪的是在开发板上LINUX不认CF卡,在采集系统上LINUX却认CF卡,但DOS操作系统两者都认。新的问题又存在了。 从现象找到原因,有时真的是很难。快要绝望的时候,却又碰巧找到了原因。 科研的刺激和艰辛就在于此吧。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及仪器|5306 次阅读|4 个评论
小议人的本质(2008年12月16日)
gaojianguo 2009-9-30 22:11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经济状况、家庭条件、社会背景、还是形体容貌?都不是!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是: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我认为人的本质是艰苦奋斗的。人通过艰苦奋斗从猿进化到了人,通过艰苦奋斗创造了人类文明;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奋斗建立了自己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近代的伟人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也多次提到国家建设要艰苦奋斗。更因为艰苦奋斗更具体,更能区别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勤劳和懒惰),更好地衡量人的价值取向。 但人不只有区别,更有共性,所以我认为人具有二重性,即共性与个性。共性即作为一个社会化的人所具有的基本特性,而个性则在共性的基础上衍变而来的特点。没有只有共性而无个性的人,也找不到只有个性而无共性的人,所以共性与个性又是统一的,二者又是相互影响时刻变化的。一个人的个性经过发展和扬弃可以为社会所接受而转变成共性,而共性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又可以转变成个性。 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他能否艰苦奋斗。一个共性不全的人(如丧失了一些社会化的功能的残疾人)可以通过艰苦奋斗彰显他们的价值并被社会所赞扬,如海伦凯勒、张海迪,她们身残志坚的品行时刻鼓舞着我们。一个个性欠缺的人照样可以通过诚实劳动自给自足,同样为社会所尊重。就像我的外公和爷爷是中国典型的传统式农民,他们勤劳一生,虽无大的成就,但我尊重他们,社会也同样尊重他们。 成功的标准有两个: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可。在上一段个性的例子中更多的是社会认同;共性的例子中更多的是自我认可,同样也有社会认同的存在。认同多一点或认可多一些并不能说明他是成功或失败的,关键看他能否恪守人的本质:艰苦奋斗。更深层次的探索,人本质的核心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独立思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523 次阅读|2 个评论
光到底是什么?
sheep021 2009-9-25 12:47
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都是从认识其现象开始的。古代是这样,现代依然是这样。 现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结论都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之上的,而且一切结论都必须经过实验的检验。 光学也不例外。 因此,我是不是可以认为:现代物理也是建立在经验——经过实验验证过的结论——基础之上的? 光的波粒二象性也只是说明了光的“象”具有粒子性也有波动性,但没有最终说明出光的“象”到底是一个什么“象”,更没有说明光是什么。 本人物理学知识有限,现诚心向诸位请教:“现代科学证明光的本质是什么了吗?”
个人分类: 生命之光|3259 次阅读|4 个评论
发明家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兼谈怎样才能搞出有真正价值的发明创造
famingkuang 2009-5-23 15:14
众所周知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 8 岁上学,在学校连三个月的书都没读完,因愚钝糊涂而被勒令退学了。从这,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得出结论搞发明是不需要多少知识的呢? 非也,事实上爱迪生被学校开除后,懂得教育之道的妈妈做了爱迪生的家庭教师,从此爱迪生真正的爱上了学习, 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8 岁时,他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到 9 岁时,他能迅速读懂难度较大的书,如帕克的《自然与实验哲学》。 发明家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呢? 一,学习的主动性。外力作用下的学习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毫无所获,要么完全被洗脑;只有主动的学习者才是在自己已经建立起的思想上不断的积累着,成长着。 二,爱好的广泛性。发明家最初的学习几乎是没有选择性的,就象一块海绵,对知识的吸收是几乎没有选择性吸收的。碰到什么就学习什么,什么知识都能引起他的学习兴趣,这些杂乱无章的知识看似毫无意义,但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发明创造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类已知的某些知识的优化组合而已,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无中生有。 我认为一个人有了这两条,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环境中就能成为发明家了。 而一些人所认可的发明家的条件:要发明创造,首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热情;要有敢于破除迷信、破除陈旧观念的革新精神;要有创新的勇气和胆识;要有坚持到底的毅力。这些都只是现象不是本质。 一个人的学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纵向型,我们现在的研究生教育就是这种类型,纵向型教育能让人对某个领域有较深的了解,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就是让人知识面过于狭窄,光有这一领域的知识是难以搞出有价值的发明创造的。 二,横向型,尽可能多的学习各不相关学科的知识。 而真正有价值的创造发明只有能将这两种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的人才能做得出。但是我们现代的教育模式是不适合发明创造的产生的。 如今,在我们的大学及科研院所里知识面狭窄但尖精的人在钻牛角尖,他们的思路往往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只因为知识面过窄的缘故。 在广大民科里,大量思维活跃、知识面宽广但欠精深的人在跳着悲壮的断肢之舞,他们虽然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点子,但基于知识面的不够专深,以及缺少有力的支持,所以越搞发明创造日子过得越穷。 这两种人无疑的都不可能独立地做出真正意义上的发明创造。 一个有创意的思路是 : 将民科里头脑活跃(如发明狂)者加入到科研队伍中,民科提供研究思路和方向,官科们具体深入研究。我想只有这样真正有意义的伟大发明才有可能被创造出来。 预告:下篇将写专利的本质
个人分类: 发明专利展示|1607 次阅读|12 个评论
《相对论》的本质特性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09-5-20 11:57
《相对论》的 本质 特性 1 . 运动的相对性并非《相对论》的 本质 特性 通常在解释《相对论》时,总是强调其相对运动的特性,似乎这就是《相对论》的特征。其实,在牛顿力学中,也已考虑到了运动的相对性,也是要选定适当的轴矢坐标系才能相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及其运动。 有人补充说:《相对论》是考虑到时间的相对性,还是要强调其相对运动的特性。但是, 3 维空间位置矢量各分量的模长也都是时间的函数;就已经反映了时间的相对性,而仅此,也并不能反映出《相对论》的 本质 特性。 爱因斯坦 (Einstein) 在解释 《相对论》时,曾举出与美女在一起,不觉得时间长。但是,那只是一种 詼 谐的调侃,只是人们感觉上的相对性,与《相对论》的 本质毫无关系。 但是,有人要从 运动的相对性并非《相对论》的创新,而否定、批判《相对论》 的本质 创新,就显然更是没有道理的;是对《相对论》 本质 创新的一种误解。 2 .《相对论》是对经典力学时空观念的新发展 2 . 1 .经典力学的时空观念 经典力学只是选定 3 维空间轴矢坐标系,认为:在不同的轴矢坐标系中,时间是相同的,与轴矢系无关(即所谓绝对时间),而把时间仅当作 3 维空间位置矢量各分量坐标的一个参变量; 3 维空间位置矢量各分量的模长也都是时间的函数。 不同牵引运动轴矢坐标系间的变换就是伽利略变换。 这就已使经典力学能符合从苹果落地到天体运行的广泛相对运动规律。 2 . 2 .经典力学的时空观念的根本困难 但是,根据光子,以及高速 ( 在 3 维空间,其速度与光速相比不可忽略 ) 运动物体,在不同牵引运动轴矢坐标系间的变换,不符合伽利略变换的实验观测事实,就已表明:根本不能由经典力学的这种时空观念予以解释。 洛仑兹 (Lorentz) 仍然从经典力学 和所谓 以太的设想, 而提出所谓长度收缩、时钟变慢, 导出洛仑兹变换,使 适应 迈克尔逊实验 相应 的观测结果。但 由此却引出许多悖论,而不能自圆其说, 并不能解释其本质原因。 2 . 3 .狭义相对论对时空观念的新发展 狭义相对论打破经典力学绝对时间 的错误观点,以 4 维时空轴矢系,即: 时间不仅是 3 维空间位置矢量各分量坐标的一个重要参变量,而且是与 3 个空间轴 彼此线性无关的 ( 对于正交系,为彼此正交的 ) 另一轴矢(时轴矢)的主角,时轴分量的模长由 ict 表达 (i 是虚数符,即 -1 的平方根, c 是相应牵引运动参考系真空中 3 维空间光速的模长, t 是时间 ) 组成欧基里得 4 维时空的所谓闵可夫斯基 (Minkowski) 矢量 , 取代经典力学的 3 维空间轴矢系。采用欧基里得 4 维时空的闵可夫斯基矢量表达客体的时空位置,从而,并不需要所谓长度收缩、时钟变慢,而具体导出了 不同的牵引运动轴矢坐标系间的变换是洛仑兹变换,实际上,排除了 由此却引出各种悖论,才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因而,以 4 维时空的闵可夫斯基矢量取代经典力学的 3 维空间位置矢量;并导致以 4 维时空的 洛仑兹变换 取代经典力学 3 维空间的 伽利略变换,把仅对低速运动物体适用的 经典力学,推广到适用于包括光子在内的一切物体和场,才是狭义相对论创新的本质。 2 . 4 .广义相对论对时空观念的新发展 广义相对论进而指出:对于非惯性(即有力作用的)牵引运动系,时空会产生相应的弯曲。即使按 狭义相对论处理,如果不计及 时空这种弯曲特性,对于一些跨越相应较大时空范围的问题,就会得出显著偏离客观实际的结果。例如:水星近日点的进动的计算值,显著偏离实际的观测值,就是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 由于时空的这种弯曲特性,通常欧基里得平直时空的闵可夫斯基矢量已不适用于时空中的各点,通常就不得不放弃使用矢量,而采用曲线坐标直接表达时空各点的位置,再利用黎曼时空的度规张量各元作为参量,类比由库伦静电定律转变到马克斯威尔方程组的变换规律,而由牛顿引力定律转变为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建立相应的运动方程 , 用以处理一些按牛顿引力理论与实测结果显著偏离而长期未能解决的 ( 例如:水星近日点的进动值 ) ;或者分别按 两种理论,其结果有显著差异,且可提出实测检验比较的,跨越相应较大时空范围,乃至精细天体运动,的引力问题 ( 例如:光子在引力用下的频率红移和偏折 ) 等问题,后经实测检验,都是广义相对论的结果与实测很好地相符,从而证实了它的正确性。 2004 年 10 月,更由各国科学家和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观察了绕地球旋转的两颗卫星( LAGEOS 1 和 2 )后首次发现了,地球引力的确拖 曵 周围时空发生了偏转,离地球越近,扭曲的幅度就越大的直接证据。 因而,广义相对论创新的本质就在于:考虑到非惯性(即有力作用的)牵引运动系时空的弯曲特性,把仅适用于惯性牵引运动系、平直时空的狭义相对论推广到能包括应用于非惯性牵引运动系的弯曲时空。 3 .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在相应的一定条件下,符合客观实际的近似 实际上,相对论是 4 维时空可变系的时空结构 , 因是 4 维时空,就能反映包括光子在内的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 因是可变系,就能反映非惯性牵引运动,包括大范围时空的运动规律。 经典力学只是 3 维空间,不变系,的时空结构, 因而经典力学不能正确反映高速运动物体,和非惯性牵引运动大范围时空,的运动规律。 虽然相对论和经典力学的时空结构是显著不同的,但是, 对于低速运动物体,因 3 维空间的 v/c 可以忽略, 对于非惯性牵引运动小范围时空,因时空弯曲的各联络系数都很小,而所起的影响均可忽略, 因而,经典力学的运动规律还是近似符合客观实际,而能适用的! 因而,经典力学只是《相对论》在 低速运动 ,或相应 小范围时空非惯性牵引运动,条件下的近似。 只有这样认识,才能正确理解和应用 《相对论》,也才能弄清 相对论和经典力学的相互关系。
个人分类: 物理|5525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一切社会问题的本质都是利益问题
lingfeng 2009-4-4 22:00
如题。
个人分类: 关注社会|5768 次阅读|7 个评论
愚人节闲话:互联网的本质
于洪雷 2009-4-1 14:36
今天是愚人节,斗胆提出互联网本质的话题,一家之言,如有不妥之处,权当愚人愚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互联网的发展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在互联网面世之初,仅用于军事和学术领域,为了避免中心节点遭到破坏而导致全网瘫痪,从ARPAnet开始就不存在一个单独的控制中心。而互联网就在这种无政府的状态下,发展到今天,拥有14亿网民,可以说是进入了千家万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能有人会问,互联网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讨论这个话题之前,先看看业界人士有哪些说法: 马化腾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促进信息沟通,使得信息交流和获取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张朝阳 :互联网的本质信息的加工聚合,最终实现公众对于事件无限接近真实的了解。 马云 :互联网的本质是分享。唯有分享才可能把资源都聚拢在一起,而唯有资源聚拢在一起,才可能降低沟通和交易的成本,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被碾成了一块扁平的大饼,而以往依靠信息不对称而构筑起来的产业链便会被彻底地打破。 李彦宏 :互联网之所以蓬勃发展起来,是因为人和人之间需要更高效快速的信息沟通方式,所以互联网的第一次商 业应用是以电子邮件开始的。后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升级,互联网可承载的内容越来越多,互联网才真正的焕发了其巨大的商业价值。 丁磊 :用户是互联网服务的根本。为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互联网需要什么样的用户,市场份额等等,我个人觉得用户是我们互联网服务的最重要的出发点之一。 以上是从网络上搜集到的业界人士的一些说法,当然还有很多,欢迎各位看官补充。 从上面这些说法中,可以发现几个关键词:人/用户/公众,信息/资源/服务,效率/分享/成本。 首先,没有个体(即网民,ISP等行为主体)的参与,就谈不上互联网的存在;如果所有人都当看客,不提供任何信息/服务,互联网也不会存在。因此个体(individuals)和信息(information)是构成互联网的两个要素。但是,个体为什么要在互联网上提供信息/服务呢?是由于有各种各样的动机/激励(incentives)。这是构成互联网的第三个要素。 命题一:构成互联网的要素是个体(individuals)、信息(information)和激励(incentives)。 当然,人们上网还需要计算机、服务器等硬件以及操作系统、浏览器等软件,但是这些都可以归结到个体上去,因此不作为要素列出。 补充一下对个体、信息和激励的解释: 个体 指的是行为主体,如网民,ISP,等等。成为网民的前提,就是必须具备上网的能力,或者是自己拥有上网的设备,或者是通过租借的形式(如到网吧上网)。成为ISP的前提,就是必须具备为网民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能力,其中就包括提供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建立物理网络。其他的行为主体就不再一一解释了。 信息的概念有权威的定义,可以很容易的在网上查到,在这里就不再Copy了。 激励或激励机制 指的是互联网内的各种游戏规则, 激励可以解释为机制设计者为了特定目的而去 影响参与者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强化、引导或改变参与者的行为向有利于特定目标发展的行为过程。进一步的了解可以参考相关的博弈论教材。 在构成互联网的三个要素中,激励(incentives)是最关键的,也是最值得研究的。 社会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动机是由于人们本身内在的需要而产生的,能满足人的需求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人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动机而上网,在网上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满足各自的需要,相对应的,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激励机制,游戏规则。合适的激励机制被发扬光大,不合适的就会被抛弃。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个体通过互联网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博弈,最终构成了整体上的均衡。用伯克利大学教授Scott Shenker的话来说,即the Internet is an equilibrium, we just have to identify the game. 现实世界中的人类社会,正是如此。小到人与人之间,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由于各种各样的动机,进行交互来满足需求。各种或明或暗的规定、制度,都是作为激励机制,在不断的演化,顺应时代的被发扬光大,不合适的被抛弃。最终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均衡。 ______________ 人类发明的超级武器威力巨大,整个世界会因此而毁灭吗? 黑客制造的超级病毒威力巨大,整个互联网会因此而崩溃吗? 世界毁灭,没有人类的容身之地;互联网崩溃,没有黑客的用武之地。 结果究竟会怎样,请各位看官思考。 ______________ 命题二: 互联网的本质是人类社会在虚拟空间的一个映射 。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985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